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建筑知识范文

建筑知识全文(5篇)

建筑知识

第1篇:建筑知识范文

关键词:知识经济时代;建筑工程;招投标;认识与思考

1知识经济时代建筑工程招投标实施的意义

招投标阶段可以使资金得到有效管控,实施能够涵盖建设中的全过程,可以对工程项目的进度、质量、造价等情况准确把握,以此提高建设方与投资方的利益。同时,建设工程造价控制能够优化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各项细则,避免错算、漏算等情况的发生,据当前情况及时调整造价控制目标,对每项合同条款逐一检查,并对市场价格波动规律进行预测,最终顺利完工。招投标是作为项目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各项管理工作都需要建立在招投标之上,如招投标过程中的造价存在不合理的问题,将会严重影响到工程的后续建设及发展。建设工程招投标控制能够降低工程造价费用,对实际建设情况进行把握,反馈各项造价信息,了解现存方案是否切合当前市场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设计的时间,以此有效降低施工建设成本,提高工程建设效益。

2知识经济时代建筑工程招投标的评标机构及指标

2.1招投标组成

2.1.1招投标概念。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和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工程若想契合当前时代的发展需求,做好招投标管理尤为重要,具体概念如表1所示。2.1.2评标机构。根据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工程招标投标管理的规定》,评标由招标单位、招标机构的代表和受聘的专家组成,受聘的专家不得少于2/3。若想使招投标更加完善,需要合理利用招标投标机构,严格执行上述规定建立评标专家库,从而提高整体的建设效果。

2.2评标指标

2.2.1指标。实行招标投标细则,其中“百分制评标法”仍被广泛运用,该方法应合理分配各评标指标的权重分值。把质量和工期指标放入施工组织设计指标内,保证信誉和业绩进一步量化,将相关建筑施工企业的有关资料存入系统,从而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2.2.2标底。标底反映的是建筑产品的价格,实行“控制量、放开价、竞争费”,考虑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等价格变动因素,在此基础上需要明确优质优价因素。为鼓励施工企业在合理工期内,需要积极创建优良工程,按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足额补偿。

3建筑工程招投标实施的不足之处

3.1存在编制问题

数据精准度是保障工程建设效益的基础,但在工程的前期建设中,如缺少全过程造价控制,将会导致招投标编制出现一系列问题,无法有效完成工程造价审核,不仅会对建筑经济控制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也会为工程建设单位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工程建设中期着重关注编制不准确的原因,以全过程造价管理优化市场调研,杜绝工作人员出现违规行为,防止编制问题的出现。

3.2缺少监理部门

结合目前建设工程行业的发展情况分析,很多项目在进行招标时主要还是通过主管部门进行管理和监督。从以上情况来看,我国现阶段缺少针对性政策及制度,且监理部门在招投标工作中的地位无法明确,导致很多项目工程都会忽视监理单位的存在,如招标经费监理问题、投标人员问题、资质问题等,此类问题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最终导致其监理部门的地位难以有明确的认知。

3.3机构配合问题

在工程项目招标过程中,除了招标人和建设单位之外,招投标机构也是其工作中的重要角色,建设单位与招投标机构的有效配合,可以进一步完善招标控制价。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很多招投标机构会出现“本末倒置”的问题,且部分建设单位无法及时处理招标机构的问题,导致建设单位与招投标机构无法有效配合,进而对工程项目的开展和实施带来不利影响。

4知识经济时代建筑工程招投标的策略

机场片区蔡厝高中(施工),本项目位于望嶝北路与城场路交叉口东侧地块,主要建设办学规模60班高中一所,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普通教学楼、实验艺术楼、行政图书馆综合楼及多功能报告厅、体育馆、食堂、宿舍、室外运动场地及地下室等。项目总用地面积66443m2,共10栋,单跨最大跨度38.7m。建安投资额约37818.59万元,总建筑面积85911m2。招标范围和内容包括基坑支护及土石方工程、桩基工程、土建工程、安装工程、园林景观绿化工程等。该工程的建设周期长、施工项目多、建设难度较高,在建设前进行了有效的招投标管理,不仅提高了工程建设质量,且节省了工程建设费用。

4.1明确规划方案

招投标必须明确规划方案,包括施工材料应用、施工技术应用、施工设备应用等,因此在施工中需要结合规划政策做好市场调研,分析市场中可能出现的变动情况,以此明确技术方案、选择技术等,保证资料的精准性。如首先分析电气工程的清单汇总表,在相关建设费用估算过程中,审核人员制定符合要求的方案,结合实际情况预测工程中的不利因素,确保使用最少的财力达到最佳的效益,以此将电气、给排水造价控制在规定范围内,降低造价风险,从而防止设计变更问题的出现。

4.2落实管理责任

在知识经济时代,上述工程为满足建设要求,将项目的资金应用和材料采购等各个计划明确并将每一笔资金进行了整理分析。除此之外,在招投标阶段明确各个环节,将合同、材料管理、签证和工程变更等内容进行反复核对,避免投资超出预期的投资预算,并在此基础上对材料价格、定额套用以及一些取费标准加以控制,最后结合一些优选方案完成招投标资料归档,防止建设出现风险。

4.3施工组织设计

在即将到来的22世纪,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竞争必将更为激烈,未来知识经济的核心是一批知识型企业,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努力提高其整体素质,高度重视施工组织设计在投标中的作用,把握工程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特别是时标网络计划的编制。重视绘制施工平面图,保证招投标法律体系的合理应用,有形建筑市场的建立,以此使工程招投标制度不断完善。

4.4提高机构配合

在目前工程项目发展过程中,工程造价机构配合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环节,并且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对于工程项目的风险预测而言,其不仅包含对某项风险的评估,还包含风险相关问题预判。例如上述工程为规避招标控制价中的风险,要求建设单位与招投标结构共同对风险和产生风险的原因进行预测,将该工程在施工作业中的一些关键机械设备及货物进行确定,避免影响其他设备的正常运行和运转,防止对企业的声誉和经济造成损失。5结语知识经济时代建筑工程招投标若想进一步完善,就必须重视招投标管理,在建设中提升资金的利用效率,并在此基础上完善体制制度、提高人员素质,积极跟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进程,重视工程造价在招投标过程中的运用及控制,以此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工作,使工程建设能够符合预期要求。

参考文献:

[1]司李路,康艳辉.建筑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分析及降低工程造价措施[J].科技资讯,2019,17(7):95,97.

第2篇:建筑知识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的主体的结构;检验和监测质量;加强监管理

1建筑工程工作的主体结构部分质量的检验和监测现状

目前,以政府机关为主体的检验和监测建筑工程工作存在很大的缺陷和漏洞,管理职能不明确,建筑工程工作质量监督和管理职能交叉,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尚且不够完善,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下建筑工程的结构质量检验和监测工作留下了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

1.1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亟待修整和完善

走访深入建筑工程工作实际,笔者发现目前监督管理建筑工程主体部分结构的质量工作存在众多问题,主要有部分监督部门管理职能混乱、缺失。不作为、乱作为,贪贿受贿等情况明显,或不依据法律法规政策开展监督和监察工作;施工人员因急于求成、追赶进度等原因,不遵从技术生产的规律,无视技术质量监管标准,一意孤行,盲目的施工。在众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力下,最终“筑就”了建筑工程质量存在巨大隐患的“伟大局面”。

1.2不能准确的把握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的重点

监督管理人员在查验工程质量过程时,事无巨细的查验,使得工程监督和监测的重点不够明显,单一的管理方式,贫乏的技术手段,更有甚者暗箱操作,监督查验前,提前通风报信,查检成为应付一时的浮假工作。加之实地检验时,采取低级的技术手段,远远不能达到目前社会生产力水平下建筑工程的监督和查验标准,上述种种情况,共同造成建筑工程主体的结构质量未能达到标准的结果。

1.3纠正错误能力不足

由于工期长,急于交差等原因,众多建筑工程的质量出现了明显的问题。身为监察管理者,单单惩罚问题的负责人是不够的,还要及时纠正错误,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问题,最大程度为工程提供技术、人才、经济等方面的支持。

2监督和检验建筑工程质量的方法

2.1查验的具体内容

检验和监测工程质量主体部分结构,主要包括抽查保护层钢筋位置和数量,检测砂浆、砼回弹、钻芯的含量,测检砼元素强度。

2.2质检措施和手段

监督和检验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安全时,有几点需要被特别注意。一为加强实地检测的针对性、抽检的严格性,不论是代为监督的机构,还是专业的监督工作者,都要严格遵从技术管理标准,进行查验和监察。查验完毕后,须将具体的检测流程、查验细节,一一告知监督站和施工者。二为查验结束后,监测方提出的具有局部影响性的方案,须在双方权衡利弊、妥协一致后,才可贯彻执行。同时要注意监测方和监督方案提出者的主体要保持一致,外聘检测由监测和查验单位制定方案,并提交至监督站予以审核,监督站由监督机构直接制定方案即可。三为在实地检验和监测过程中,要清晰的把握监测重点,采取常规有效、科学、简单易于执行的方法,各监督人员分组查验,提高检测效率。最后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在常规检测过程中,面对可能存在质量问题但在施工现场又不能继续查验的组件,应检验具有针对性的关键部位,实事求是的反映客观现实。

3监督和检验建筑工程质量需要遵从的原则

监督和检验建筑工程质量一定要遵从科学规律,提出符合科学和实际的合理判断,其重点在于合理的选取样品。样品的分类结构众多,按照材料和结构类型,按质量行为的等级可以分为:一级类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二级类型(梁、墙),三级类型。还可按照检测所选用仪器的容量、检验结构等划分为更多方式。总而言之,以查验管理促进发展、以提高查验的管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以加强监督管理工作促进双方各项效益的提高,是我们奋斗的整体性目标。

4注意事项

(1)监督管理人员在查验和监测的过程中,要将自身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施工重地,安全事故多发,因此要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2)整个检验和监测过程,多方监督主体都应到场,认真负责,切实为建筑质量安全把关。(3)对于监测完成后监督方提出的意见,应在权衡利弊,计量得失,仔细研究考虑后予以贯彻和实施,切不可鲁莽,盲目推行。(4)检测报告未经签发,可以更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监督工作人员必须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及丰富的实际经验,另外还需要具备责任心、树立使命感,才可进行这项具备挑战性的任务。在具体检测过程中,建筑工程检测人员必须要熟悉指定检测流程,强化监督意识,注意各个环节的注意事项,另外还需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发挥监督管理的灵活性、有效性、合理性,进而确保工程质量的安全。

5结束语

检验和监测建筑工程主体部分的结构质量,是一个极其繁复的过程,所以监督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树立高度的责任感,不受贿,不为权势所迫,完成这项极富挑战性的工作。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熟悉检验和监测流程,对监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了然于心,及时反思,总结经验和教训,利用质检倒推建筑工程业的大发展。

参考文献

[1]黎成江.探究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其应用[J].智能城市,2018,4(01):51-52.

[2]严济阳.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有效对策分析[J].江西建材,2019(05):39-40.

[3]翟晓峰.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37):47.

第3篇:建筑知识范文

关键词:校企合作机制;团队;课程体系;教材;竞赛

建筑施工图是建筑工程技术界的通用语言,是有关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信息传递的载体,对于建筑专业学生来说建筑识图与制图技能是本专业学生从事建筑行业各项工作的最基本技能之一。

一、高职建筑类专业学生识图、制图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1.企业对毕业生识图,制图能力的要求高。学生能否看懂图纸是企业考核一个学生专业能力、职业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正确识读施工图是高职土建施工类学生毕业后面临的首要工作任务,是进行设计、施工、造价、管理工作的第一步。

2.识图与制图能力在建筑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重要。“建筑识图与制图”课程是建筑类专业中十分特殊的一门课程,它既是一门可以和岗位直接对接的职业核心技术课程,同时又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学生识图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对后续专业学习领域课程的理解和掌握。识图与制图课程在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和贯彻始终的作用,因此学生建筑工程图纸识图与制图能力,将直接影响到其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水平的高低。

二、高职学生图纸识读、制图能力的现状

由于图纸识读可以说是整个建筑专业学习的基础,因此高职建筑类院校都比较重视学生识图、制图能力的培养。

1.识图制图课程设计与实践脱节。目前建筑类高职识图制图课程在教学内容和课程设计上很多还是借鉴知识体系的教学模式,强调理论体系的完整性、严密性,忽视学生对真实施工图纸识图与实践。依靠传统的理论讲授加上机操作,学生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建筑、建筑在图纸上是怎样表达的问题。短期记忆会很快随着教师授课的结束而被遗忘。建筑识图能力作为建筑专业的基本能力,课程难度系数却不低,在课程体系中一般安排在第1、2学期。但由于缺乏建筑识图需要前期的构造基础、力学基础铺垫,没有施工或工艺类知识做辅助,没接触过实际建筑项目,学生并不明白图纸与实际施工项目之间的真实联系。因此,提高识图能力紧靠应依托于实际项目,让学生将图纸与建筑项目实际联系起来,这种深入的课程改革需要学校和企业共同投入才能实现。

2.企业参与识图制图课程改革力度不够。随着高职改革的不断深入,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力度在不断加大,企业专家虽然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高的技术水平,却不了解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缺乏高职教育理论的指导和实践经验,在参与教学改革时常感到无从着手。这就需要高职院校教师积极探索高职学生识图制图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为企业专家进入高职教育铺好路,为双方共同合作提升学生识图制图能力提供平台。

三、探索高职建筑专业学生识图、制图能力提升的途径

为解决学生识图制图能力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差异,笔者所在学院对建筑类专业的基础能力教学开展深化的改革工作。学校对入园企业采取一系列激励措施,使得企业对于参与学院教学改革兴趣比较浓厚,为合作提供了基础。

1.建立能有效运行的校企合作师资团队。系统的课程改革需要整个专业群从宏观方面进行整体把握。需要各个专业的识图制图专任教师、后续课程教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共同参与、统筹规划。因此在改革之前建立一支有更多的老师和企业专家参与、合作的团队是非常必要的。

2.教学模式和方式的改革。(1)校企合作建立螺旋循环式课程体系。我们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课程考核这三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探索,课程学习不再拘泥于课程之中,将理论课程、实践训练、课外训练环节贯穿教学始终,建立螺旋循环式课程体系。整个课程体系中对建筑识图、制图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课程目标更加明确。教学中根据“教、学、做”合一的原则,与企业专家合作开发工程案例图和施工任务结合项目,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自觉运用到实践中,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要求所有的施工、造价、设计类专业核心课课程标准内增加和补充相关的识图知识,结合专业知识对学生识图、制图知识进行巩固。在课程体系中每学年增加一周以企业为主导的图纸实践训练课程,企业和学院共同制作了《XX省XX职业技术学院后勤服务管理中心办公楼施工图》和相应的任务单,在为期一周的时间内,学生要将所学的知识技能运用于实践,通过现场勘查、对应图纸、完成任务单的方式,将学生宿舍楼的整套图纸进行全面剖析和解读,结合之前所学,综合检验和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2)校企合作编写理实一体化教材。课程建设方面的突破与成果,需要一个载体来呈现,这就要自己编写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和培养目标的教材。教材的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高职教师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情况和学生特点有一定了解,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企业专家熟悉岗位所需知识和技能,掌握了工作技术精髓,拥有大量实践案例和最前沿信息。通过校企的互动合作,企业专家从前期规划设计,内容安排,实训项目选择,到审核评价的全程参与。教材内容以学院真实工程图纸为案例,从简入繁,建立一层门卫房、多层食堂、高层宿舍楼三个典型任务,由砖混结构到框架结构,科学收集、整理教学重点和难点,按照施工图“识读—审核—会诊”的流程开展教学,实现了教学过程“教、学、做”的有机统一。(3)以赛带学,以赛促练,强化学生识图、制图能力。为提升学生识图与制图技能学习热情,强化技能的运用,我们开展和组织学生参加院级、省级、部级建筑识图大赛等竞赛活动。学院与企业专家共同组织“鲁班CAD识图、制图班”,培训大纲依托于省级或部级大赛的标准,层层选拔。初级班为期3个月,指导老师布置任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练习,指导老师每周进行检查和点评。初级班学习结束后学院组织院级竞赛,通过考核的学生都可以获得学校和企业共同颁发的初级技能认证证书。初级班选拔出来的优秀学生进入中级班,指导老师要根据省级或部级大赛的要求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与练习,训练难度加大,通过中级班考核的学生可以获得中级技能认证证书。中级班选拔出来的学生就是参加省赛和国赛的种子选手,他们还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最终可以获得学校和企业共同颁发的高级技能认证证书。除了三级技能竞赛外,还组织一些趣味性建筑模型大赛、结构模型大赛等活动。这种“以赛带学,以赛带练”的学习模式让所有对建筑识图、制图感兴趣的学生都能参与进来,提高了学生技能熟练度、精准度,培养了学生竞争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企业专家在培训中承担指导老师的重要作用,系里老师主要承担学生的组织和教学安排工作,双方通力合作取得很好的成效。在系企的双方的共同探索和实践下,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课程开发、课外竞赛活动等方面加强对识图、制图能力的培养,通过螺旋循环强化学习与训练,大部分学生的建筑图纸识读与制图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达到高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第4篇:建筑知识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监理;质量控制;浅析

1国内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现状

自改革开发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做为基础产业的建筑业也快速跟进,发展得如火如荼。我国建筑市场的繁荣为建筑参建各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空间,在工程项目管理上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对各参建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建筑工程企业的管理普遍粗放,导致施工质量控制存在较多的不足,从而直接导致了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现状。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需要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参建各方从工程施工全过程、全方位采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的不断循环管理,即PDCA循环管理,不断克服施工中的存在的各个薄弱环节,从而保证工程质量的不断提高。由于受知识及能力所限,本文仅从监理质量管理角度浅析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措施。

2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应对建筑工程实体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监督和控制。明确各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重点,它包括事前的施工准备质量控制、事中质量控制、以及事后的各单项及整个工程项目控制三个阶段的质量控制。

2.1施工准备质量控制

事前控制是指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前准备工作的质量控制。做好此阶段的质量控制,监理应做到以下几点:①收集国家及当地政府有关部门颁布的有关质量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质量施工、验收标准及设计要求的有关图集,增强监理法律意识,这些是进行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②检查质量管理责任制度是否建立。明白工程建设参与各方的质量责任和义务,服从建设单位项目质量总体管理,建立监理部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专业职责分工,同时,审查施工单位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健全。是否针对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工作编制了《质量计划》和《质量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是规范施工过程中人的行为,使施工质量管理有计划、规范化地实施。检查施工单位质量控制系统能否发挥作用,是否设置了相关工序的质量控制“检查点”、“停止点”,对重要的和复杂的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或者工序是否设置了质量控制点和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③审查施工单位进场人员是否与投标文件相符,不相符人员是否有变更申请,特别是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的变更,是否有备案。审查变更申请时要特别注意:变更人员的业绩证明必须高于或等于投标时本岗位人员业绩。同时,还应该审查施工单位进场人员的数量是否满足工程需要,特种作业人员如焊工、塔吊司机、信号工等是否能持证上岗。④审查劳务分包单位资质及进场管理人员资格是否合格,劳务分包的范围是否合适。⑤检查施工单位施工机械进场数量是否符合工程需要,检修制度是否建立,机械是否有合格证,是否存在套牌,是否在有效期限内使用,是否为淘汰产品。⑥检查施工单位配置的施工工具及检测工具是否齐全,操作人员是否熟练,是否建立定期校验计划。⑦检查施工现场是否做到“五通一平”,施工平面布置是否合理,环保措施是否到位。⑧组织好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工作。在工程开工之前,要求监理及施工各专业技术人员认真审查图纸,对存疑的地方分专业以书面汇总,对不明确的设计意图要求设计补充,对不便于施工的设计内容从有利于工程施工的角度和有利于建筑工程质量方面提出改进建议,协商处理。尽可能更正图纸中的差,并最终以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参建各方签字书面确定的图纸会审记录指导施工。有条件的项目,可开展BIM技术建模,减少设计中不合理的地方,做到提前预控。⑨加强原材料质量事前控制工作。对原材料质量进行事前控制,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的基础,建筑工程项目质量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进场原材料质量的优劣。为此,监理单位应严格检查施工单位进场的材料、构配件及设备的出厂证明、技术合格证及质量保证书及技术鉴定文件等相关文件,必要时还需要进行抽检或复试。对于进口材料,还要有商检报告及化学成分分析,熟悉所需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有关技术标准,凡是没有产品合格证明及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不得进场,同时采用封样方式加强材料的使用认证,防止错用或使用不合格的材料。尤其是加强对建筑工程项目大宗材料如水泥、商砼、钢材、防水等的控制,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施工实体质量的第一步。同时,对进场的周转性材料如模板、钢管、扣件等也应做到事前控制,也要求施工单位提供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对钢管厚度不足,扣件变形,模板刚度不足、平整度差的材料要求施工单位清理出场。如模板质量差将直接影响砼表观质量,严重时会造成砼构件变形。措施:材料的取样、送样,监理全程跟踪,并填写见证取样记录。⑩认真细致审查施工单位总体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工程施工的纲领性文件。因此,施工组织设计必须按施工现场情况、工程特点、施工条件和施工要求进行编制。对人员、设备、材料、资金和施工方法进行科学合理地规划安排,对各专业工程质量设置质量控制点,以便更好地管理工程。輥輯訛检查施工单位各级技术交底落实情况。在进行每道工序施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是否对施工班组长进行书面的技术交底,施工各班组长对工人是否进行技术交底。措施:参与技术交底,检查书面交底资料,是否有针对性,防止走过场,流于形式。

2.2事中质量控制

事中控制是指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涉及很工作多方面,监理应运用其管理方法,采用旁站、巡视、抽查、通知、指令等手段,对工程施工过程实施质量控制,监理应做好以下几点:①对工程质量采取跟踪监控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应密切注意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在施工过程中是否发生了不利于工程质量的变化。要求施工质量员跟班实时质量监督,及时处理发现质量问题,对不符合要求的施工,要求班组立即整改,采取质量一票否决制度。质量员施工日记,并要求其对检查成果签字确认。同时,监理应做好巡视及抽查工作,检查时发现工程存在质量缺陷,应及时下发质量隐患通知单,督促施工单位按规定整改,必要时,可下发工程暂停令。②检查“三检”制度落实情况。要求施工单位建立好“三检”制度,各施工工序要坚持自检、互检以及专检的质量检查制度,要做到逐级检查,层层把关。要及时处理已发生的质量问题,对于重要工序,确认其达到相关质量要求,经验收后才允许进行下一道工序。要求施工项目部建立项目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对相关管理人员进行经济考核,监理人员对未落实“三检”制度的工序拒绝验收,杜绝资料与现场两张皮的局面。③加强变更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对于重要的工程变更或者图纸修改,必须根据项目要求的变更管理程序,经有关方面研究、分析、讨论并书面确认后,现场才实施变更指令内容。否则,未成熟的变更一旦实施,出现的质量等问题难以划分责任,也为工程质量留下隐患。④谨慎对待施工过程中的“三新”技术。三新指: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可能会提出与原设计或原施工组织设计不一样的“三新”技术。监理要谨慎认真对待,新材料的变更必须取得设计认可,与消防或节能验收有关的材料,还需要审查其产品是否有消防检测报告,是否在工程所在地节能验收名录内。新工艺、新技术的采用必要时需要进行专家论证。⑤建立原材料(包含材料、构配件、设备)封样及台帐制度。对施工单位进场的原材料首先进行样品确定,同意后建设、监理、施工三方封样备案,施工单位每次进场时,按样品标准进行检查验收,如施工单位变更品牌,应重新申请,经同意后再次封样备案,才允许大量进场。同时,建立好每批次进行原材料的台帐,防止不合格的产品因漏检使用于工程。⑥实行样板房管理制度。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前,选择合适的技术工人进行技术、质量交底。其内容包括样板的名称、部位、使用的材料、技术、质量标准、操作要领等,使工人心中有数,明白每道工序质量控制点及难点。由设计方或甲方指定的项目装饰、装修工程,应请设计方或甲方参加鉴定,如有特殊要求的项目,必要时应聘请有关专家参加,样板房与正常验收程序一样,每道工序均验收合格才进行下一道工序,样板一经鉴定通过,施工单位才可大面积施工。⑦加强隐蔽工程的管理。对照设计图纸详细检查,做好验收记录和签证等原始工作,严格验收隐蔽工程,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时,也较容易查明原因。隐蔽工程包括内容很多,首先制订隐蔽验收管理程序,明确哪些隐蔽工程需要按隐蔽验收管理,建立隐蔽工程管理原始记录台帐。建筑工程需要做隐蔽管理的工作主要有:基槽、桩基、垫层、防水、钢筋制安、砼、砌体拉结筋、砌体、抹灰、门窗预埋件、吊顶龙骨、填充材料、幕墙预埋件、防火封堵、变形缝、保温、预埋线管、防雷接地等。⑧召开质量专题会议。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重点、难点及质量通病,必要是召开质量专题会议,讨论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防止同一质量问题不断重复发生,一经确定,施工现场必须按确定好的方案执行。同时,监理针对工程中的质量重点、难点编制监理实施细则,以便做到有针对性的质量控制。⑨加强资料管理。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施工进度进行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相关检查记录,试验报告等相关质量保证资料进行整理,保证资料和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要求资料整理与工程施工同步。对于安全管理相关的资料要求施工单位单独整理,以便于安全检查。同时,监理部应根据管理工程的标段进行分类发文,建立监理部资料管理目录,对监理通知及文件要求施工单位整改并书面回复,以做到闭环管理。

2.3事后控制

事后控制即施工过程所形成的产品实体进行质量控制,此时,主要是对施工实体的外观质量、使用功能进行检查,监理应做到以下几点:①组织好分部、分项工程的验收。对完成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中期验收,同时,还应按照建筑工程有关行业的工程质量标准,评定相应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等级。按规定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对分项、分部工程进行检查验收。此两部分工作内容均应由监理组织验收。②加强单位工程预验收。在一个单项工程完工或者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完成后,施工单位首先应进行竣工预验收申请,对验收的工程提出自评报告,监理单位根据预验收申请的内容组织相关方参与验收,并对存在的工程质量漏洞、质量缺陷等不足之处,向施工单位提出整改期限和复检时间,经复检满足竣工验收条件,监理单位编制出单位工程质量评估报告。③参与单项工程或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首先,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前,应提前进行单项验收,如规划验收,消防验收、节能验收、防雷验收等;在预验收合格后,施工单位向监理方提出最终的竣工验收申请,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均由建设单位主持,按竣工验收规定的有关程序,由工程建设参与责任主体会同质监等部门进行。再由各方组成的验收小组对工程实体质量、工程资料进行检查验收和确认。

3结论

综上所述,监理在施工阶段运用监理管理知识,建立管理体系,制定管理制度,采取监理手段,加强责任心,提高业务能力及协调好各方关系,抓住工程发展的每一步质量控制的关键点,做好“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就可能消灭在萌芽状态,建筑工程实体质量才能得到有利保证,真正发挥监理单位的质量管理职能,立足于建筑市场。

参考文献:

[1]吴学勇.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研究[J].科技资讯,2009(09).

[2]许广华.刍议房屋建筑项目管理及质量控制[J].中国房地产业,2011(03).

[3]翟立志.论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J].价值工程,2011(12).

[4]黄翠连.分析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J].建材发展导向,2011(2).

第5篇:建筑知识范文

[关键词]质量监督;建筑工程;管理

建筑施工管理是确保工程施工质量良好的重要手段,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必须重视质量监管的作用,根据自身的内部组织结构设置特点以及工程的实际状况,采取行之有效的监管措施。因此,要求相关单位在进行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加强工程的质量安全监督和管理工作,以新的监督和管理手段和方法来提高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存在的问题采取高效的解决,从而推动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1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重要性

随着开放和改革的逐步实施,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有效减少建筑工程项目所支出的建设成本,提升管理的最终质量,构建了建筑领域的项目管理标准。质量监管是一项综合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与工程建设的诸多环节都有牵连,是各个施工环节有效衔接的重要保障,基于此,抓好工程质量监管工作,落实各项措施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一方面可以满足业主的质量、适用性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实现长远发展。只要能够完善相关质量管理制度,提供更多的支持,并建立起信息化统一平台,那么便可以有效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进而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实际效率同时,加强管理效果,最终促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建立健全质量监管机制,为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一个安全的施工环境和条件,从而保证施工全过程的有效性,满足人们的实际所需。并对现有的劳动力资源和企业资金进行有效整合,发挥出建筑企业的最大能力,在施工的过程中还可以有效降低施工企业的不良工程率,进一步提升工程管理以及质量管理的成效。

2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方式概述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如今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效果也得到了较大地提升。但是,质量监督管理中仍旧有着诸多的质量监督难点问题,这些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到质量监督管理的实际效果,从而导致质量监督管理人员无法实现国家标准来进行有效的管理,不能够充分的符合新建设工程的实际情况,最终降低了质量监督管理的实际效果。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影响到建设工程实际质量水平的因素有很多,而想要提高质量监督管理效果,就需要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充分发掘,并找到其中的质量监督管理关键点与控制点。因此,相关单位一定要对自身的质量监督管理标准进行完善和补充,并且为能够保证制定出的质量监督管理标准能够符合建设工程的实际情况,建设工程需要对工程的各方面内容进行全方位的考察,然后将其中的可能会影响到建设工程质量的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最终以此为基础制定出完善的质量监督管理标准,并将该标准作为后期工程验收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实际质量监督管理过程中,建设工程单位除了需要进行常态化的质量监督管理以外,还要实行动态化的质量监督管理。而所谓的动态化的质量监督管理,就是建设单位需要建立起一支动态巡查队伍,然后在日常过程中实行日常巡回检查和突击检查。针对性地构建管理形式、奖惩制度,发挥出监督管理的实际意义,进一步强化政府机构的监督管理力度。同时,建设工程单位便需要对根据自身的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实际能力特点,结合这些这些质量监督管理关键点与控制点,对自身的质量监督管理队伍进行更加细致的划分,让每个质量监督管理人员都能够紧紧的抓住自身所管理的那部分质量监督管理关键点,进而有效提高建设功能质量监督管理的实际效果。

3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优化措施

3.1建立健全质量监督管理体系

完善的管理形式能够发挥出施工行为约束的意义,管理人员按照管理形式进行管理,能够帮助员工形成工作责任意识,减少人为事故的发生概率,推进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高效完成。监督部门的设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给建筑施工人员施加一定的压力,从而促使施工人员不断提升自身负责任的意识,提升施工质量。应该坚持全面性、全过程的质量检验,制定切实可行的检验标准,将建筑工程现场的行为监督和实物监督进行有效结合,形成两者并行的监督运行机制,能够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所有要素进行控制和管理,从而能够在施工现场形成质量安全思想的良好氛围。在质量检验中,应该保持一个严谨的态度,避免侥幸心理,对于发现的问题,应该要求施工单位限期整改,不能因为问题小而无视。同时,想要有效提高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的实际效果,相关工程单位还需要有效激发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质量监督管理效果,需要对自身的绩效考核制度与相关标准进行全面完善,进而以绩效考核的方式来对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给予充分的激励,推进质量监督管理的有效执行。最后,质量监督机构和相关政府部门还需要对质量监督制度进行持续完善,不断的将实际质量监督过程中所发现的新问题,新内容补充到质量监督制度之中,并将其充分落实到实际的质量监督中,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质量监督制度能够充分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并逐步提高建设工程的实际质量监督效果,确保建设工程质量。

3.2施工方案组织的高效执行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的正确采用是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做好技术管理工作可以保证各项施工技术都能得到高效发挥。在施工前,需严格按照标准设计施工图纸,这将直接影响房屋建筑的整体效果。此外,需要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科学地向施工人员分配工作,使各个环节紧密结合,保证工作的精准度。对于施工方案的组织设计,一方面要结合工程施工的实际,考虑到一系列的影响因素,另一方面也要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确保不会和实际进度有太大偏差,规避施工中的潜在威胁,进而在技术层面配合质量监管工作。在施工过程中,相关部门应根据实际的工程建立一套严密的管理网络,这样才能在对工程质量进行评价时有据可循,并且施工人员得到的评价更加公正,以此来保证工程的质量最终符合社会需求。同时,提高监督管理的针对性和计划性,不能盲目的进行,按照方案设计来标准化的施工,如果需要改动方案图纸的话,也需要经过相关部门协商后合理改动,确保不会对后续施工带来影响,并及时向上级部门进行汇报。

3.3建设信息化统一平台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实际质量,还可以对如今的行业市场秩序进行全面的规范化管理。信息化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仅可以为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人员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还可以实现动态监督管理等内容,从而有效提高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实际效果。对于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信息化统一平台,首先对于各级行政主管部门来说,其需要对各种监督管理机构以及执法标准进行全面的统一,然后共同建立起一个信息化统一平台,并将所有监督档案、动态监管内容以及其他相关负责内容的资料都在平台中进行体现,从而实现行政主管部门的数据共享与执法统一;其次对于监管部门来说,其需要对现有的信息化管理内容进行全面地归纳总结,进而结合行业实际发展情况对监督管理规范进行完善和补充,并将其体现在信息化统一平台之中,从而方便建设工程单位以该规范为基础,结合自身与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的完善。最后对于建筑工程单位来说,其需要将日常的监督管理内容都上传到信息化统一平台之中,并做好备份归档,从而方便上级主管部门的实时监督和查阅,最终实现多级别之间的数据共享,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时,加强管理质量,最终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推进建设工程行业实现进一步发展。

3.4重视施工队伍安全质量意识培训

想要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建设的实际效果,相关人才的支持也将是必不可少的,需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素质培养。首先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定期的开展安全教育和宣传工作,为员工讲解安全施工工作、监督管理形式等内容,发挥出工程监督管理的实际意义。同时,建筑企业需强化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使其充分了解工程施工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流程,并根据员工的实际状况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操作章程的交底,在上岗操作前进行上岗前的培训和指导,确保工程施工顺利进行。在现代化的施工中,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越来越多,为了使施工人员能够满足现代化社会的需求,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新技术的培训,从而促进施工人员多元化的技术掌握,提高施工队伍整体的技术水平。除此之外,还要提高安全质量人员的素质水平,扩大检查队伍的综合素质,满足施工中安全监督和管理的需求,采用新的检查模式和手段,提高安全检查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保证施工活动的安全性。

4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创新模式发展

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需要建设大量的建筑工程,建筑工程管理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建筑项目管理也成为当前较为关注的重点,对建筑项目质量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工程施工管理要求,且认真遵循相关制度实行工程施工。同时,改变管理模式和理念,建立科学化管理模式,运用信息管理技术对相关建筑工程项目进行分析,并借鉴成功的管理理念,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效益。加强管理工作对各方面的协调与交流,改善以往的管理模式,成为当今时代建筑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需要合理安排项目的管理人员,将成本控制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位具体的项目管理人员中去,促进其工作的专业性,进而有效防治项目管理出现管理真空,并且制定统一的工作标准对所有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人员进行集中管理,确保每一位管理人员的工作目标与行动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使得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各个阶段都能够实现有效的管理与风险控制。为能够进一步开展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工作,还应对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实际中发现问题,探寻问题的根源,进而提高质量管理规划的可行性与可靠性,为项目施工质量管理提供基础保障。

5结语

总之,随着建筑工程施工量的不断增多,它的质量安全监督和管理工作显得越来越有必要,通过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可以充分发挥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建筑工程施工资源的作用,优化配置建筑工程各项资源,避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了项目施工工期和施工质量。因此,相关工程单位一定要给予其足够的重视,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并结合工程施工的特点,采取有效管理模式,保证安全监督和管理工作落实到位,最终有效的提高质量监督管理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吴伟军.房屋土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问题研究[J].低碳世界,2017(32):171-172.

[2]李云生.房屋建筑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8(5):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