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车削加工实训总结范文

车削加工实训总结精选(九篇)

车削加工实训总结

第1篇:车削加工实训总结范文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53)

摘要:数控车削高级工是在中级数控车工的基础上,对中级数控车工的延伸和拓展,是技术能力的再一次提升,国家对此也有规范的职业标准,规定了数控车削高级工需掌握的技能要求和知识要求,也就是通常说的应知、应会测试。对于中级数控车工的延伸和拓展,数控车削高级工课程的建设,需要解决学生怎样从中级工技能和知识提升到高级工。本文从生产实际出发,详细的阐述了基于生产生实训的数控车削高级工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该模式对高职教育如何培养高技能、高素质、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借鉴意义。通过生产性数控车削高级工课程的实施,为实践类课程校内训练生产化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同时,对于培养高职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基础综合能力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有一定的实际价值。

关键词 :数控技术;生产实训;高级工;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9-0124-03

作者简介:汪荣青(1976—),男,浙江龙游人,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高级实验师,高级技师,研究方向为数控技术。

基金项目: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课程建设项目“数控车工高级工培训”(项目编号:A-0151-12-318)

数控车削高级工是对中级数控车工的延伸和拓展,数控车削高级工课程的建设,需要解决学生怎么样从中级工提升到高级工,其课程在总体上可分成几个教学模块,各模块之间有着较紧密的关联。随着高职教育的深入发展,数控车削高级工课程建设不仅只是为了取得高级工的证书,而是顺应企业的需求,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高级工。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应将生产企业的各种零件通过数控车削高级工的国家职业标准进行选择整合分类,确定出各个训练模块。每个训练模块以真实的生产零件为基础,与传统的训练模块有着明显的区别,且训练内容更加真实,训练的技术更贴近企业实际。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应是基于能力的而不是基于知识的,而我国高职院校课程建设和开发长期以来是以知识为主导来设计培养方案,所以在课程建设中要体现出企业化、职业性,在课程设计中要基于企业的零件生产实际。

生产性数控车削高级工课程建设的意义

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核心,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基础,是高职院校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保证。课程建设得好坏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高职教育应在课程建设中把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课程设置应满足职业的定向性要求。数控车削高级工课程建设是学生数控车工综合技能的体现,是对学生数控车削理论学习的检验和实践。

数控车削高级工课程建设的现状

高职教育的课程分为理论为主的课程和实践为主的课程。数控车削高级工课程是以实践为主,兼顾理论。数控车削高级工课程是继数控车削中级工课程的后续课程,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培训提升学生的数控车削操作技能,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基于这种原因,很多培训机构为了节省成本,缩短上课课时,将课程内容定为纯应试教育内容,把数控车削高级工课程变成了为取得技能证书为主要目的,使得学生经过培训后,虽然取得了数控车工高级工的证书,但却并没有真正训练操作技能,学生的工作能力并没有多大的提升,不能完全胜任生产加工实际,存在着脱节现象,所以对数控车削高级工课程的建设研究已经是势在必行。

生产性数控车削高级工课程建设体系的构建

(一)课程理念的架构

专业实践类课程建设的重要一环是课程理念的架构,课程理念体现出一门课程实施的核心思想。数控车削高级工课程建设的核心理念是使校内实训过程与企业的生产实际接轨,所训练的内容要具有很强的产品性,评价标准要有产品的质量观。数控车削高级工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是数控车工中级工、数控车工编程、数控车工工艺、机械制图等课程的学习。课程实施根据各个工作情境依次递进,以项目导向为引导主线,吸入各项目学习知识点,形成基于生产性实训的数控车削高级工课程主流学习方向。

数控车削高级工是数控技术专业的高级技能实践课程,课程理念的架构要考虑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涉及的人员,其实施过程中与学校、学生、教师、企业几方面都有关联。各方面所需如图1所示。

学校在前期的硬件设施和资金投入压力很大,数控机床的价格高,刀具贵,运行成本大是业内所共知的。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消耗、机床损耗、刀具损耗、切削材料消耗、量具的投入等,还有人员成本、学生实习安全等都是学校方要考虑的因素。课程实施时间长,运行成本会成倍增加。企业方对毕业生的需求是多方面的,需要考虑到企业所使用的设备,学生是否会操作。对于小型企业,还需要员工会独立编排工艺,此外,还需考虑到员工是否能熟练地操作数控软件。不同的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所以要求学校在进行硬件设施建设时能对各企业进行考察,了解企业所使用设备的型号和数量,这样便于校企接轨。

学生希望能在真实的数控机床上进行实践学习,技能能够获得较大的提升,且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用到。在考试方面,学生希望考试少一点,或者最好不要考试。同时,还希望通过课程学习能取得相关的证书,在毕业后能获得较高的薪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校现有条件选择最优的教学课堂实施方法,使学生能够学到更多的实用知识。数控车削课程的实施与学校、企业、学生、教师都有关联,各有所需,但最主要是使其达到最优化。

(二)教学方法的新颖性

教学方法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知识、掌握操作技能。数控车削高级工课程是属于实践类课程,理论课和一般实践类教学方法不能适应这样的课程。数控车削高级工课程是在数控车削中级工课程的基础上开展的,学生需经过中级工的考工培训课程,取得了中级工的证书以后才可以进行高级工课程的学习。所以,学生的基础条件较好,操作技能也较强。但学生主要是缺乏真实的产品加工经验,因而,开展这种以生产实训为基础的数控车削高级工课程,学生是比较欢迎的。

基于生产性实习任务的教学方法是将生产任务引入学生的实训过程中,每个学生的每个学习阶段中只是完成其中一部分的工序。学生除了完成单件的质量,还要完成一定的数量。在实训过程中,除了通用夹具的选择,还要根据工序的需要设计一些专用的夹具进行某个工序的加工。在后续工序中,如果造成了零件的报废,还要承担前面工序加工的分数损失。这些教学方法比较新颖,能够吸引学生,使其学习的主动性增强。

(三)课程实施内容的产品性

课程实施的内容不是教师凭空设计出来的,这类训练件纯粹是为了练习某一方面的技能,其在生产中不可能加工也是不实用的。但是对于高级工的学生来说,如果仅仅只是进行一些单件的加工就不能进行批量工艺的设计。这些与生产实际情况有明显的脱节现象,甚至长期在企业进行加工的一线操作人员,到学校来进行考核件的加工也是做不出来的。这就是一种“理论式”的实践。为了避免这样的现象,数控车削高级工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企业的生产产品相类似,课程内容的产品性很强。课程的全部内容来源于企业实际,但是受到学校机床种类和大小的影响,内容的选择很重要,既要满足于学生的高级考工需要,又要满足于内容产品性需要。

数控车削高级工课程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毕业后能否获得企业方的认可,能否真正体现出高级数控车工的水平。课程建设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从教学大纲的修订、教学方案的实施、教学内容的确定、企业生产所需、教学评价的改善、职业素质的养成等几个方面构建数控车削高级工课程建设模式。该模式以企业生产实际中的零件为训练内容,以生产性实训的教学体系为基础,以数控车削综合能力提升为目标,以取得国家数控车削高级工证书为证明。

教学设计是基于生产实训的数控车削高级工课程,采用生产零件的项目化教学贯穿教学过程,分以下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课程教学。将数控车削编程基础、数控车削工艺基础、数控机床的基本操作、坐标系建立等内容安排在这一项目,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学习模式。

第二阶段:基础操作技能。基础操作技能是实现分模块的方式进行的。将数控车削高级工培训的内容进行模块化分解,按照难易程度进行编排。模块一,外轮廓快速粗加工、精加工、外径精度控制,节点计算;模块二,内孔粗、精加工,内径精度控制;模块三,内、外螺纹配合,螺纹精度控制;模块四,内外锥度配合,精度控制;模块五,内、外槽加工;基础操作技能部分要求,学生学扎实,训练到位。将企业生产零件融合为学生练习件,根据各知识点内容的不同进行分类,每一项目都从企业的实践出发,从零件图纸到工艺设计,从数控车削刀具的选择到数控车床的操作加工,都考虑到真实加工的实际情况。

第三阶段:综合操作技能。按照数控车工高级工鉴定将各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综合训练,选择一些生产零件根据难度分类作为训练课题,项目化练习,实现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相结合,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该课程多数知识点前述课程都出现过,但缺乏融合性,通过该项目将本课程推向了目标点。以生产性实训为基础,将企业的生产零件引入学生实训过程中,使学生能真实接触。并且以企业零件产品验收的标准进行评价,分为合格品、次品、废品三个等级。

(四)课程评价的科学性

课程评价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课程评价标准决定着课程目标的走向。数控车削高级工课程的评价标准也是采用产品化和企业式的,以工作任务为导向,每个工序作业都有评价,最后汇总成为学生的总成绩。其中的工序评价包括三方面的因素:学生个人、班组长、车间(教师),自我评价占30%,班组评价20%,车间评价50%。主要的评价标准以加工工序的数量和质量来决定,主观因素少,客观因素多,产品质量是硬标准。

结语

基于生产实训的数控车削高级工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对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高素质、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借鉴意义。通过生产性数控车削高级工课程的实施,为实践类课程校内训练生产化提供了一定的依据。课程的实施对培养高职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基础综合能力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一定的实际价值。

参考文献:

[1]俞庆.构建数控综合实习课程建设体系培育实用型复合人才[J].装备制造技术,2012(4).

第2篇:车削加工实训总结范文

论文关键词: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实训四个阶段

目前,我国制造业对既掌握数控技术又熟练数控编程、加工操作的中等职业毕业生需求越来越大,由于数控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教学内容与生产技术水平总是存在着滞后教学经费投入的不足.限制了实验、实训设备及数控应用软件的投入与更新。为了满足社会对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为满足我校毕业生的需要.我们对现有的教学计划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学制为三年,前两年在校学习理论知识、到校实训中心接受实验、实训,在理论学习期间,特开设了《车工工艺学》、《数控加工技术》、《数控编程与设备》、《公差测量与技术》、《机械制图》等十几门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趋于合理,为实训作了很好的铺垫,夯实了基础。后一年到企业顶岗实习,为更好地向企业输送合格的数控人才,把实训分四个阶段,以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提高和完善操作技能。

第一阶段:普车实。

这一阶段是学习数控车床不能逾越的过程。学生在普通车床上实习、练习刃磨车刀,熟练操作车床,从加工端面、外圆、内孔、切槽开始,逐渐接触到螺纹各部分的尺寸计算和加工,特形面的加工.在这一过程巾深刻理解刀具几何角度对切削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进一步认识切削三要素vc、ap、f在加工中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工件质量的影响,掌握车床的调整方法.掌握切削的有关计算、了解常用_t具、龟具的结构,熟悉掌握其使用方法,合理地选择工件的定位基准,安排加工工艺过程。WWw.133229.COm同时还须让学生知道只有完成这一阶段的实训任务,将来才有可能在数控车床上所编制的加工程序更为合理和实用。

第二阶段:仿真实训。

第一阶段的实训后.对学生进行技能考试。操作达到要求的学生到计算机进行数控仿真软件的练习.同时也能促进未选中的学生努力练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首先让学生熟悉仿真机床的操作面板和录入面板明确每个按键的功能.建立工件坐标系的方法,如何选择刀具几何角度设置刀偏及刀补,详细地讲解每个过程。

在编程车削倒角时.可用两种方式:(1)把车刀刀位点指定在倒角起点处,再c01车削;(2)把车刀定位在倒角的右边延长线上,然后g01车削而成。同时让学生比较哪种方式更为简单和实用。

在普通螺纹加工中.让学生分别使用g92、g76螺纹循环指令来编程加工螺纹.在实训中让学生了解根据导程的大小和螺纹的精度高低选择不同的加工指令更为合适。g92直进式切削和g76斜进式切削。由于切削刀具进刀方式的不同,这两种加工方法有所区别。各自的编程方法也不同,造成加工误差也不同,工件加工后螺纹段的加工精度也有所不同。g92螺纹切削循环采用直进式进刀方式进行螺纹切削,螺纹中径误差较大,但牙形精度较高,一般多用于小螺距高精度螺纹的加工;加工程序较长,在加工中要经常测量。g76螺纹切削循环采用斜进式进刀方式进行螺纹切削,牙形精度较差,但t艺性比较合理编程效率较高,一般适用于大螺距低精度螺纹的加工。在螺纹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此加工方法更为简捷方便。所以,学生要掌握各自的加丁特点及适用范同,并根据工件的加工特点与工件要求的精度正确灵活地选用这些切削循环指令,然后编制加工程序,并自动加工。

第三阶段:数控加工。

在数控仿真软件加工出合格工件的同学先到数控车床上进行编程加工。由于仿真软件和数控车床是同一个界面,学生短时间内可熟练操纵机床,但需注意以下几点。

(1)要根据工件的材质,所用刀具的几何角度来选择不同的切削参数。经过普车的实训,这将不是难题。

(2)学生编制的程序要先经过图形模拟加工,程序正确后再进行对刀加工。

(3)在首件加工中合理使用程序暂定moo指令.在精加工前对工件进行测量.看是否需调整刀具补偿.最后加工出合格的工件。

(4)重点突出典型零件的工艺分析,装卡方法的选择、程序编制,调整加工和检验,如果有缺陷,应找出原因并修正。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综合这一过程,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对学生加工的工件,按小组进行互评。学生都有好胜心理,会对对方的工件一丝不苟地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最后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给出综合性的评价,或者让学生保存自己满意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学习效果非常明显。

如此,学生能全面了解数控加工的全过程,深刻理解加工原理、机床工作过程、编程方法及制订工艺的原则.能够对数控机床加工中出现的常见故障予以解决,对将来从来数控工作上手快,操作规范。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3篇:车削加工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数控车床 加工实训 问题 对策

数控车床加工实训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和其它相近专业的一个重要实训项目,该项目对于培养学生使用数控车床进行编程与加工的实践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们发现部分中职学校在进行数控车床编程与加工实训的过程中,很多班级的学生觉得数控加工技术很难学,一些学生不能独立完成编程与零件加工,参加数控加工考证的学生很少,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数控加工技术?这就需要我们尽快解决的一个大问题需要我们全面分析课程教学和技能训练中存的困难和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对策,对症下药,及时解决。下面结合我近年来所进行的数控技术课程教学、技能训练及教学研究,对数控加工课程教学和实训的难点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

1.数控车床加工实训中存在的较突出的一些难点问题

1.1 学生加工工艺分析能力和加工准备能力差。不少学生不能全面领会零件图纸的技术要求。对零件图要求的加工精度等级、尺寸公差要求、加工方法不能全面分析,无法确定合理的加工方案。

加工准备也是一个难点问题。很多学生不能独立完成刀具材料、刀具角度、切削用量的选择,大部分学生没有掌握刀具的刃磨技术。

1.2 学生编程能力差。很多学生对于建立工件坐标系、绝对编程、相对编程、确定走刀路线、程序编制和校验无法独立完成。

1.3 学生完成零件加工、保证工件质量方面的能力较差。学生对于如何保证零件的表面质量、尺寸精度等方面不知道怎么样做,遇到问题不会处理。

2.解决数控车床加工实训难点问题的对策

2.1 结合岗位工作能力需要,培养学生完成读图能力和工艺分析能力。

数控车削加工的工艺分析和工艺准备,与普通机床加工相似,只要对零件图能够全面分析,理解图纸的各项技术要求,弄清楚哪些表面需要进行精加工,哪些表面不需要进行精加工,零件的加工需要用需用哪些定位和装夹方法、夹具、刀具、量具,就可以根据需要合理安排粗加工、精加工的加工内容,正确选择加工刀具种类、刀具材料、切削用量。

对于培养学生分析识图能力这个问题,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原有基础做全面的了解,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的图纸分析能力。在我们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在进行学习机械制图和金属工艺学、数控技术应用这几门课时,对于零件图的分析和零件加工工艺编制这些内容,很多学生学不好,到了实训环节,很难完成零件图的分析和零件加工工艺编制。指导教师需要针对所要加工的零件,重新给学生打好这些方面的基础,使学生很快就能举一反三,对常见的零件加工图纸进行分析,合理进行粗加工、精加工的安排。

2.2 强化训练,培养学生的工艺准备的能力。

数控车削加工的工艺准备,刀具材料选择、刀具角度选择与车刀刃磨是重中之重。要做好刀具的刃磨训练,学生在进行刀具刃磨的过程中,很快就能理解刀具角度选择要求,其它问题也就不难解决了。

对于刀具材料选择,在数控车削加工当中,中碳钢材料的加工是最典型的加工问题,刀具材料通常选用高速钢、YT15、YT30等几种刀具材料,高速钢由于耐热和耐磨性能稍差,大多数人更多地选用YT15、YT30、YW1、YW2等硬质合金材料。但实际加工中,高速钢在粗车加工中具有很明显的优势,只要合理选择切削用量,采用切削液进行冷却,通常可以保证加工较顺利地完成。教师在实训过程中要注意进行这些方面的指导,让学生在训练掌握这些技术。

关于工件的定位装夹,在数控车削加工中,由于轴类的加工比较多,而且短轴加工最多,因此用得最多的就是三爪自定心卡盘,顶尖和鸡心夹用得很少,因此,在零件的定位装夹方面,应加强百分表的就用练习,让学生学会用百分表对工件的定位进行找正,培养学生进行精确定位的能力。

对于切削用量的选择,要通过粗加工和精加工对比,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反复练习,使学生理解粗加工采用较大背刀量、较大进给量、较低切削速度,精加工采用较小背吃刀量、较小进给量、较高转速的原理,还要针对常见的材料加工,让学生选择一两种方案反复使用,达到熟练的程度。如对于采用高速钢车刀车削45号钢,粗车时可选择的背吃刀量ap为1~2MM,进给量f为0.3~0.5毫米/转,车削速度为20~30米/分,精车时可选择的背吃刀量为小于0.5MM,进给量为0.1~0.3毫米/转,车削速度为40~50米/分,并让学生学习运用公式计算工件的转速,从而选择定主轴的转速或档位。

2.3 针对常见的零件加工,强化学生编程能力培养。

零件车削加工编程,应让学生重点学习最常用的编程方法,反复练习。在数控车削加工中用得最多的是绝对编程,加工的表面主要是外圆柱、外圆锥、退刀槽、公制的外螺纹,内孔和内螺纹的加工并不多,因此要以外圆和外螺纹的加工编程为重点进行编程训练。

对于工件坐标系的建立,应主要在工件右端面建立工件坐标系,这样做对刀时不用进行过多的计算,操作比简单,有利于保证操作安全。有的学生对于采用直径编程一时不好理解,这对于编程是不利的,要加强练习,使学生能准确确定加工刀路的各个点的坐标。

在进行编程练习时,要注意加强外圆粗车循环、精车循环、切槽循环、螺纹加工等几种最常用的循环指令的编程训练,如在广州数控GSK980TDa系统,应主要加强G00、G01、G02、G03、G71、G70、、G76、G92、G98、、G99这些常用指令的练习,采用这些指令,一般的轴类零件车削编程就基本可以满足需要了。其它不常用的指令如G41、、G42、、G40等就不需要占用太多的时间,只要学生有所了解就可以了。

2.4 强化操作训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控加工与普通机床加工相比,难度较大,对操作人员的要求更高,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也较多,其中包括数控机床的结构、工作原理、操作系统的编程与操作方法和常见的故障处理方法,学习一种数控机床的操作、编程与加工技术,所需时间也更多。

第4篇:车削加工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机械制造类专业 零件加工 实训 项目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C-0181-02

一、目前实训教学设计的弊端

职业院校机械制造类专业各工种传统的实训教学设计一般模式是:按学习内容,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基础训练到综合训练的循序渐进训练方法。近几年职业院校经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活动,提出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取得一些成果。工学结合一体化学习情境的设计,就是要使学生懂得首位工作岗位所需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工作手段、劳动组织、工作环节、工作过程,提升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融综合素质培养于学习过程。然而,目前多数学院的实训项目设计还是局限于各工种的单一训练,还是处于各自为阵的封闭式教学状态。其弊端体现如下。

(一)各工种的单一训练不利于学生对机械零件整个工艺过程的学习

各工种单一的单项基础训练到综合训练,只按本工种学习项目来设计工件的结构,从简单结构到复合结构,循序渐进一一训练的教学方法,没有考虑其他后续工种的实训。因此,项目训练只体现了本工种的加工工艺,不能体现一个真实机械零件的整个加工工艺过程,学生对零件的整个加工工艺过程认知和实践受到局限,不利于学生的机械制造工艺水平的提高。

(二)封闭式教学不利于提高学生对工装夹具的合理选用意识和设计能力

各工种的实训教学只注重学生本工种的操作技能提高,只针对本工种各项基本功训练来设计训练载体以及加工精度,忽略与其他工种的联系,不能把一个机械零件的整个加工过程和装配关系进行系统分析。比如:车工加工轴类零件,只按本工种加工技术要求设计零件形状与尺寸及公差,而忽略轴上其它各种加工的结构要素设计,学生只知道本工序的尺寸控制;铣工为了完成键槽的铣削训练课题,随便找根车工废弃的轴,在上面铣键槽,虽然制定了尺寸精度,但没有与其相互配合的齿轮或其他套类零件来检验,能否满足形位公差方面的技术要求也就不得而知。而真正的传动轴,轴上装配有其他套类零件,齿轮和轴通过键、键槽传递扭矩,装配精度要通过尺寸、形位公差要求来保证,需要车、铣、磨、钳各工序的加工过程来保证其加工精度。因此,各自为阵的封闭式教学,学生不了解零件的各工序加工精度的相互关系,不利于学生系统地了解机械零件的传动关系和装配关系,不利于学生掌握机械传动机构精度获得方法,以致影响提高学生对工装夹具的合理选用意识和设计能力。

(三)各工种的训练项目不相关联造成材料的浪费

由于各工种实训的各自为阵,设计的训练项目不相关联,以非生产性的工件进行训练,加工以后经检测评分,就当做废料处理,例如:车工进行套零件加工项目训练,先用圆钢下一批坯料,从钻孔车通孔车台阶孔,训练后就当废料处理。铣工进行齿轮的轮齿铣削加工项目训练,先用圆钢下一批坯料,由车工加工出齿轮坯车工另找材料加工一根定位心轴铣工用心轴安装齿轮坯铣削齿部,因为是非生产零件,这批齿轮即当废料处理。如果车工训练的零件能转到铣工、磨工等工种训练用,可避免某些材料浪费。因此,工种间的训练项目不相关联造成较大的实训材料消耗。

二、零件加工训练项目的合理设计

(一)尽可能选择生产零件作为训练载体,符合产学结合原则

各工种在实训项目设计时,尽可能联系生产实际,选择生产零件加工为训练载体,实行产学结合,减少非零件加工的纯练习的材料消耗。如车工进行轴类零件加工项目训练,假设:第一种是纯消耗练习,一名学生车一根45钢的轴所用材料为1公斤,价格约4.5元/公斤,消耗为4.5元。第二种是承接企业的来料加工实行产学结合,同样加工一根轴,首先省去购买材料费4.5元,其次,完成加工后,企业付给加工费为1.5元。两种情况对比,二者均实现了项目训练,但第一种情况是负4.5元,而第二种情况是少支出4.5元并加1.5元,二者相差为6元。

在产学结合方面,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实训教学过程完成多种零件的加工。如车工实训结合销轴、拉杆、伞齿轮轴、挡圈、管接头等零件的批量生产,以及各种单件小批量的零件加工。铣工、数控铣/数控加工中心、磨工实训对伞齿轮轴、齿轮、发动机盖板、齿轮箱、阀座等生产零件加工,既减少大量的纯练习的材料消耗,每年还有上百万元的利润收入。

(二)选择的生产零件要与项目训练内容紧密联系

选择的生产零件既要满足企业生产要求,又要与项目训练内容紧密联系,符合学生项目训练提高技能要求。如学院为企业加工的部分零件,伞齿轮轴,机械加工包含了车工、铣工两个工种的工序。车工有车端面、钻中心孔,车外圆台阶、车螺纹、车锥体;铣工有铣花键、滚齿;磨工磨削外圆,发动机盖板,机械加工含有铣工铣定位面、数控加工大小孔、磨工磨削平面等,并有三坐标检测工作。这些零件是机械加工基础训练较为合适的载体,既能达到项目训练目的,又产生经济效益,重要的是学生的操作技能更适应企业生产要求,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选择生产零件时,避免单一考虑经济效益而忽略学生技能训练。如长期让学生加工简单而单一的零件,学校取得了经济效益,但学生的实训时间全部用于简单零件加工,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技能低下的熟练工,违背了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宗旨。

(三)各工种训练项目相衔接,使机械制造工艺过程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设计训练项目时,各实训工种应共同研讨,拟定一些多工种的训练项目相衔接的载体,并按加工工序的顺序安排项目实训,使学生在实训过程系统地把零件制造工艺过程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比如:小型减速器就是组件加工的载体,图1所示为高速轴零件装配示意图。把轴、隔套、齿轮、端盖、透盖、带轮、螺母的加工贯穿于车、铣、磨、钳等工种的实训中,可根据工艺过程合理安排实训内容。箱体可利用边角料和废弃的套零件通过焊工焊接、铣工(数控铣)加工、钳工加工成型,也可采用铸件,由铣工(数控铣)、钳工加工成型。车工实训完成轴、隔套、齿轮、端盖、透盖、带轮、螺母的车削工序的加工,把轴类零件、套类零件的车削加工课题训练融入其中;铣工实训完成箱体铣削加工,及轴、齿轮、带轮的键槽与齿部的加工,基本涵盖了铣工基础训练内容;磨工实训完成轴的轴承位、齿轮内孔及端面的磨削加工,满足磨削基础训练要求;钳工实训完成端盖、透盖钻孔及最后组装成减速器总成,是训练课题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通过几个工种的实训,了解减速器主要零件的生产过程,对一个零件的多工序加工工艺及该零件与其它零件的装配关系有较全面的认知,有利于对机械制造工艺知识的掌握和操作技能提高。

图1 减速器高速轴装配示意图

各工种的训练项目衔接设计得当是关键,例如:轴的加工,经过下料车工车削加工各外圆铣工铣键槽磨工磨削轴承位;齿轮加工由车加工外圆内孔与端面拉键槽磨工磨削内孔铣工铣齿部;轴与齿轮的配合要求以及加工中保证配合精度应注意的问题、精度的检测方法等技术均在加工训练中得到应用。使学生了解机械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了解零件在机构中的装配关系,加工精度对装配精度、工作精度的影响,如何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等。更重要的是:学生把自己加工的零件组装成一个机构(总成),会使学生形成一种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钻研的兴趣。同时一个零件可用于几个工种的不同项目实训,克服了各工种各自为阵单独训练的耗材严重弊端。

三、实训项目的合理设计带来的实惠

实训项目的合理设计,使实训教学与专业理论知识系统地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尤其产学结合的项目训练,使教学与生产紧密联系,学生的能力更符合企业生产要求,实现职业教育与企业人才需求趋向零距离对接。实训项目的合理设计及产学结合的开展,减少实训材料的经费开支,并创造经济效益,实现以产养学的办学理念。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产学结合的实训教学模式,以生产零件为训练载体,取得较好教学成果与经济效益。

多年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用工程机械零部件、汽车配件等企业的零件加工为训练载体,实行产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有三方面的好处。一是使学生把理论知识用于产品加工实践中,加工出合格产品,树立了成就感,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二是学生参与零件批量生产,有利于操作熟练程度的提高,培养生产质量与效率意识、生产环境的管理与维护意识、职业素养等,更贴近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三是产学结合的实施,为学院节省了大量用于训练的钢料,每年对外加工产值过千万元,实现了以产养学的自我造血功能,并为柳州市多家企业提供了生产服务,产生了多重的效益。

综上所述,机械制造类专业实训教学训练项目合理设计,是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和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院在企业的认可度的关键问题,是职业院校发展值得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史云霞,卞雪松,施振华.基于工学结合的机械零件加工课程开发与设计[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第5篇:车削加工实训总结范文

一、教师精深的专业功底,是上好《数控车削加工》课的重要前提。

职业中学的教师要教好数控技术,除应具备很高的工作热情、很强的工作责任心以外,还必需具备很深的专业功底。一是教师对所授课程以及与本课程相关课程(机械制图、公差配合与量具使用、金属切削工艺)有较全面的掌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参阅一些不同版本教材和相关资料;要对所授教材和教材所附练习提前准备,从而在教学及布置和订正作业时驾轻就熟。同时作为专业课教师还应不断实践,不断扩大知识面,了解新知识,掌握新情况。二是在课堂教学时能随时理论联系实际,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笔者从事《数控车削加工》课程教学以来,不断进行形式多种多样的业务进修,先后参加了省级骨干教师和部级骨干教师的数控培训。其中还结合到工厂给职工培训的机会,一边教学一边学习,利用带学生在车间实习的机会与老工人交流请教。自己还有意识的有目的地关注、观察。实践和指导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

二、安全教育是学生学好《数控车削加工》的保障

机械加工操作是对安全有着极高要求的一项工作,人与机器打交道,一旦违章操作,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安全事故。一旦造成事故,后果将无法想象。

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保证学生实习安全。第一,在上理论课的时候就不断强调安全操作,始终把安全教育放在第一位,把实习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带领学生学好学透。第二、把安全操作规程形成文字,张贴在教室和实习车间醒目的位置,让学生时时都能学习。第三、在学生下车间之前与学生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把实习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与家长学生交待清楚。第四、实习过程要精心组织安排、全程管理。我们学校开设数控加工专业已有六个年头了,培养了几百名学生,没有出现一起安全事故。

三、编写一套适合学生使用的校本教材是上好《数控车削加工》的基础

市场上有关数控加工方面的教材很多,但真正适合本校学生实际操作的教材很少。针对这种情况,我把这几年的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再参照相关的书籍,自己编写了数控车削校本教材。教材从安全教育入手,结合我校有仿真机房的资源,把数控仿真这部分内容也列入到教材中,让学生在计算机上就能学会机床的认识和基本操作。编写教材的宗旨是按照使学生能从简单的操作开始逐步望复杂的零件进行加工操作,程序也是按照这种方式与之适应。结合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既能节约成本又能保证安全。加工零件的精度也是由低到高的设计。从加工一个零件的部分结构,到加工简单的整个零件,再到加工较复杂的零件。教材还添加了工厂对零件加工的常见编程方式,加工参数也做了相关介绍,帮助学生将来能快速顺利适应工作。教材最后又收集了数控考级的相关试题和资料,以帮助学生顺利参加有劳动部门举办的等级考试。

四、合理使用教具,是上好《数控车削加工》课的重要环节。

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要使用到的教具就是数控车床以及相关的辅助工具如刀具、量具等。机械加工设备不仅要正确合理使用,更重要的是保养维护。笔者在从事数控车间管理以来,严格按使用要求进行维护保养。每次使用前后都要对设备进行认真检查,从不让设备带病工作。在设备长时间不用时通电运行一段时间,驱散潮气和防止零件的锈蚀。设备使用过程中的故障尽可能自己维修,既能保证不影响学生实习,又能巩固教师的专业水平。多年来,我管理的数控设备至今完好无损,甚至连精度都能达到保证。

五、灵活而富有特色的教学方法,是上好《数控车削加工》课的重要保证

数控车削加工的教学要有自己的特色。针对学生文化基础比较薄弱现实,在进行程序(理论)教学的时候注重结合简单实用的内容,及时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资源多媒体进行教学。把学生带到多媒体仿真机房上课,对写出的程序首先在计算机上进行验证。

我们还把教室和车间融合在一起,学生一边学到的理论及时地就可到机床上进行操作,操作中遇到问题也可再回到教室进行解决。实习的内容也安排的比较合理,加工的零件难度有简单到复杂,加工工序也是有少到多,加工精度也是逐步提高。在材料使用上我们也做了合理安排,先用硬度小成本相对较低的尼龙材料,在学生熟练掌握了加工技术后我们就及时改用实际生产中常用的钢件做材料,使学生学习后能很好的与社会需要对接。

六、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大赛,是对教学成果的提升。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校在数控加工方面的教学水平。2011年起,我们积极准备参加省内数控车削大赛,把在校培训的有一定基础的学生送到外地训练,然后赛前再回校强化训练。第一年我们就收获成果,数控车两名学生参赛就有一名学生获得全省大赛三等奖。 2013年我们又组织两名学生参赛,又有两人都获得了省赛二等奖。目前,我校正大规模组织学生参加校级、市级大赛,有效地促进数控课程的教育教学。

七、采取校企合作模式是进一步完善《数控车削加工》课程教学的重要举措。

第6篇:车削加工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机加工教学;实训;结合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近年来机械制造业的蓬勃发展和本地船舶制造业的振兴崛起,机械加工技术也日新月异,产品品种的多样性与复杂程度对机加工技术人员技术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掌握先进的机械加工方法,以适应社会发展形势。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做好教学安排,提高教学质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用好教学设备,使理论与实习教学有机结合。

1.优化教学方法

1.1课堂讲授应注意方法.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过去由于片面地强调和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和压抑了学生的能动作用;片面地强调知识的传授与灌输,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过于注重培养“知识型”人才,忽略了“智能型”人才的培养,机加工实践的教学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教师要将着眼点放在学生的智力开发和能力培养上,使学生成为能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合格人才.教师要变教与学、知识的传授与吸收的过程为启发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切削加工教学中教师讲授总切削抗力时,首先提出什么是总切削抗力,影响因素都有哪些;在介绍各个影响因素时,又进一步提出刀具角度的影响,从而阐明各个刀具角度对总切削抗力的影响程度和切削加工时的使用.在谈到这些原理的应用时,教师可结合具体的事例,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在细长件车削的时候,应该如何合理选择刀具角度,就这一问题向学生提问,此时可以明显地看出学生的思想更加活跃,都在设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学得活的学生就会很快提出“增大车刀前角、后角和主偏角,可以减少切削时的总切削抗力,从而减少工件变形”。解决的方法个别学生还提出在做如上处理的同时使用后顶尖、使用跟刀架以及同时合理选择切削用量等的方法.教师在讲授时,只要问题提的好就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使课堂讲授取得良好的效果。

1.2直观法能提高教学效果.依靠直观形象感知信息,快速、准确,易记忆,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工科的学生是未来的工程技术人员,专业理论知识是生产实践的升华,是从生产实践中摸索出的经验与规律的总结和分析,因此结合生产实践进行讲授更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教师在讲授车削工艺部分时,观看设备及工件的加工生产过程,再让学生根据已知工件的形状、尺寸、材料、批量和技术要求,正确地选择车削工序,制订工艺的顺序,并说明顺序排列的道理,分析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提出预防措施和解决的办法,需要利用哪些夹具,夹具属于哪种类型,然后让学生在设备上按照工艺亲手把工件完成.这样使学生很快就能对理论理解,记忆牢固。

1.3实习是知识与能力、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最佳教学方法.其目的是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更注重对学生实践操作的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适应新世纪对/双应人才0的需求.这也是在实践教学中所追求的和努力去做的.例如,学生在车削实训中,可以采用首先由学生独立编写车削工艺卡,然后根据工艺卡的要求,进行实际操作,完成工件.车削工艺卡包括产品名称、零件名称、图号、零件图、毛坯的规格、重量、尺寸和钢的牌号、毛坯的重量以及切削余量、工序过程和刀具选择、切削液选择、切削设备选择,主要技术条件,热处理方法等.对工艺卡的编写能使学生全面的运用所学的机械、材料、制图等方面的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理解运用能力,最后交流讨论,制定一个最合理的方案,再进行实际操作完成,使学生学有所用.通过如此反复训练,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生接受快、兴趣大、理解深、记忆牢,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明确实训教学目标

详实、适宜、贴近实际的教学目标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是教学的着力点和主要方面,在实训教学上也是这样。为实现和完成教学目标,我们在实训教学目标的划分上重点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确定出了具体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思想目标。教学目标定得太宽泛,就显不出本节课的要求和特点;若定得太狭窄,则会因为教学中需应付的面太多而失掉重点。二是确定教学目标时难度、深度要适当。若定的偏低,会达不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要求;若定的偏高,就会脱离实际,难以完成教学任务。因此,结合我院机加工专业实训教学,在日常实训教学中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基础阶段。要求学生学会加工轴类、套类、锥体、成型面、螺纹加工等;并对零件的精度,表面粗糙度、公差提出考核要求。第二阶段:理论上升阶段。学生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后,有一定基本功后,要求学生进行一些综合性的零部件的加工,逐步要求学生能独立。

3.强化实训教学,使理论与实训教学有机结合于一体

在机加工专业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在掌握知识点的同时,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存在一定的空白点,所以应根据培养目标强化实训教学来弥补不足,安排机加工专业学生进行钳工实习,让学生初步掌握钳工基本操作过程并逐步提高专业水平,例如:錾削、锯割、锉削、钻削、铰孔、攻丝、套丝等基本功训练。通过这些工作使学生完成基本的钳加工,认识并掌握基本量具的应用,了解各种金属材料在加工中所表现出来的基本特性诸如颜色、断面状态、塑性、硬度、韧性、强度、切屑性质及加工的难易程度等物理特性,从感性和理性上解决学生对金属材料的基本认知,通过实训增加对各种切削工具及刀具角度的认知,以便为以后学习《机加工工艺》时能读懂刀具图提供知识基础,通过测量练习及加工时对尺寸的控制,既能锻炼学生对量具的使用能力又能加强学生对尺寸变化的理解,为以后的《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这对机加工专业的学生的理论与实习教学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以上安排能增加学生对机加工生产的认识及对图纸的理性了解,并加强对机加工技术学习的自信心,为日后参加工作奠定了实践基础。

4.充分发掘实习设备潜能参与加工生产,增强实效性

实习教学是对理论学习的有效促进和检验,学生懂得理论并不一定适应生产,特别是机加工专业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充实学生的头脑,实习场的生产能力是一个学校教学综合能力的基本体现,是理论教学的有力保障,灵活安排实习过程,既有效利用实习设备,又能增加经济效益,实现以厂养校,机加工专业所使用的车床、刨床、钻床、镗床、数控铣床、数控镗床,在学生完成所有的实习项目后,即可进行综合生产加工,可利用这些机床来参与对外加工或生产,弥补实习带来的损耗,降低实习费用,通过实际生产使学生掌握的技能更贴近于实际需要,所掌握的参数更适合实际加工,使学校自己的教学设备应用更能服务于本校,特别是当实习设备进行定期维修时,还可专门组织维修课题进行现场教学、研究机床的设计原理及内部结构。

5.结语

综上所述,机加工实训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将实践和理论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使学生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得到提高,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上一个新台阶,以适应现代社会、企业的要求。有效地缩短学校教育和企业人才需求之间的距离,实现学生毕业就能上岗的人才培养目标。最终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小国.机加工实训(第 2 版) [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2]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第7篇:车削加工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车工实习;教学模式;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240-02

引言

在金工实习教学中应用本科院校机械专业的技术实践,在实习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的过程管理和教材建设等方面对提高车工实习教学的效果进行可行性探索。

1.车工工艺基础训练

以往我校的车工实习停留在简单操作的阶段,除了实习期间学生操作训练技能、理论知识的讲解。其车工零件工艺编制能力缺乏讲解。按照以往的教学安排,指导教师给零件图、讲解加工工艺及注意事项,学生处于被动式的教学氛围中,将毛坯加工成图纸要求的零件,忽视了加工工艺的训练及解决工艺问题的不确定性。最大的缺点是没有真正体现“车工实习”课程的内涵是“教学实践”课程。如何使学生体验到加工过程中的重要性的训练,克服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不良现象,在实践中规定的时间,优化教学内容,技术培训,使学生不仅具有能力,更具备较好的工艺编制能力。

1.1编制工艺

学生通过车工基本训练具有了一定的工艺基础后,进行车工工艺训练。先由老师对一个比较典型的轴类零件进行分析,讲解几种加工方法,分析几种加工方法的优缺点,最终选出最佳加工方案。让学生了解正确的装卡方法、怎样选择车刀、选择量具及加工方法,原则是什么。然后,给学生2张图纸,要求学生完成写作过程中的内容,包括材料、规格和成本。每一个技术过程的内容都是工时估算,最终计算出投票量的部分加工成本,使学生理解过程中细致周到的考虑,建立一个局部实施的零件加工质量高,效率高,成本低。良好的工艺对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具有重要的影响,使学生重视工艺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1.2工艺交流

学生按照制造工艺编制的加工工艺加工零件,零件加工出来以后,让学生们自己给加工零件按加工质量好坏排出顺序,然后让前几名学生介绍加工工艺的设计思路。在介绍后,其他同学可以通过对学生的介绍提出问题来解释或学生在一起。最后,由老师就零件的加工工艺进行讲评。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既要总结出学生存在的问题,也要指出个别学生的不足,营造师生和谐的教学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都能畅所欲言,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进行交流体会。在理论课教学中对车床技术训练,从实践中学理论,从生产过程中对高中知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使学生获得真正的加工工艺训练。实践证明,培训效果很好,为创新生产和技能竞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车工实习教学采取的措施建议

2.1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车工基本技术训练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视频、自拍视频等帮助教学,可以节约大量时间,学生的兴趣也得到很好的激发,教学效果大大提高。如利用多媒体教学,模拟车削三角形或梯形螺纹,学生低速加工的螺纹一般都是采用左右切削法,除了需要控制径向进给量。同时,还要用小拖把进行左右微量移动切削。在使用左、右切削时,应合理分配切削余量。具体步骤:使用中拖把径向进给后返回第一刀开始切削的位置,将小拖把向左或向右,在此进刀,以此类推,直到车好螺纹为止。初学车削螺纹时,往往就在拖把控制上,左右移动量掌握不够,而且往往不能记住螺纹车刀的进刀量。在计算机仿真中可以对中拖把进给和小拖把进给进行模拟,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使学生对螺纹加工很好的认识,知道螺纹车削的方法,为此可以节省大量的实验材料。又提高了学习过程中的安全性,达到了训练效果。

2.2重视实习教学的过程管理

过程管理包括教学过程的组织、中间指导、期末考核等,重点是实习中间的巡回指导,采用方式可有以下多种形式,集中指导:发现学生在操作中出现普遍性问题时,立即将学生集中起来,进行分析和纠正,并示范正确的操作方法,提出要求,引导学生正确操作并总结经验;个别指导:针对个别学生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单独指导,保证每个学生能及时、准确地掌握操作要领,提高学生实习的学习兴趣;学生讨论指导:主要是让学生相互检查操作要领是否符合要求,并相互之间进行解决,在学生之间形成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语

车工实习的工艺训练,起到温故而知新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培养和体验了良好的工艺对加工的重要性,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的工艺编制能力。车工创新培养,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知识的综合运用,调动了学生实践的创造性、激情和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车工技能竞赛,对车工实习教学的画龙点睛的作用是综合训练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胡虹,崔亚新.车工实习教学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2,(16).

第8篇:车削加工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车工实习;目标和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安全规矩

最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改革发展,我们职业院校的机械类毕业生供不应求,这得益于我们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我们职业院校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当然我们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竞争也日趋激烈,那如何使我们的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得以长足发展呢?我觉得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了解车工、车削加工

自我院开办模具专业以来就一直开设《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课程,除了强理论还应重实践。那么什么是车工呢?车工的职业定义是:操作车床,进行工件旋转表面车削加工的人员,也即我们俗说的车床操作工人。

车削加工就是在车床上,利用工件的旋转运动和车刀的直线运动或曲线运动来改变毛坯的尺寸、形状,使之成为合格工件的一种金属切削方法。

二、定内容

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我觉得首先必须了解学生知识现状情况。应该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层次来制定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为学生学习车工工艺制定确实可行的学习方案:

第一阶段:基础训练,常规操作。

从认识车床结构开始到车外圆柱面(车端面、车外圆、车台阶、车槽和切断)、车内圆柱面(钻孔、扩孔、车孔、铰孔、车内槽、车端面槽)等,要求熟练操作校内实习工厂的常用车床(如CA6132),掌握90°外圆车刀和45°外圆刀、切断刀、钻头等刀具的刃磨,做到合理选择切削刀具及切削用量。

第二阶段:车内外圆锥面、车成型面、工件表面修饰加工、车螺纹、车梯形内、外螺纹及套类零件。

第三阶段:车螺纹(三角螺纹、梯形螺纹)、车蜗杆。

第四阶段:车偏心工件,加工较复杂、较高精度的产品(偏心工件、细长轴、薄壁工件、深孔加工等)。

第五阶段:综合加工训练等。

三、定目标、要求

通过五个阶段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学习,我们要求学生达到如下目标:1、掌握校内实习工厂常用车床(如CA6132)的主要结构、传动系统、日常维护保养方法等,以便能正确使用、维护保养机床。2、熟悉车床附件及常用工具、量具、夹具的种类结构,并正确进行使用和保养。3、合理选择切削用量和切削冷却液。4、“快速识图,准确加工”!这也是我们进行车工实习的一大目标,要求学生能快速看懂零件图,理解加工技术要求、加工工艺,能按要求制定加工工艺路线,顺利加工出合格的零件产品。5、掌握常用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的牌号、性能及热处理方面的知识能正确查阅有关的技术手册和资料并进行工艺计算。6、了解有关车削新工艺,新技术以及提高产品质量并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采用先进工艺。7、懂得如何节约材料及提高生产加工效率。

四、定教学方法

(一)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动手率,锻炼动手能力

设计一些有趣的知识环节,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同学们的动手率。

(二)合理安排内容,抓好基础

根据学生知识层次,合理指派教学任务。要求我们的中技、高技层次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全面牢固地掌握车工的基本操作技能,能熟练使用车床加工中等难度的零件,能正确使用工具、量具、夹具,具有安全生产、文明生产的习惯,而技师层次学生要能加工出较高难度的零件(如细长轴、偏心件、薄壁件、深孔件等)。

(三)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从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及个体差异,我建议根据学生学习的认知能力和技能水平制定相应的学习要求,避免“一刀切”,避免有人“吃不饱”,而有人“吃不了”。

对接受能力稍差的同学就采用“基础工作页”,对学习快的就分发“拓展工作页”,有效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要把握一个原则――先慢后快、循序渐进。

(四)鼓励机制,奖励政策

对有进步的同学要进行表扬,对暂时表现不佳的同学要多进行鼓励,对比武出成绩的同学要进行奖励,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五)耐性指导、培养助教

作为职业院校的老师,我们所接触的学生总体水平偏低,那么我们就必须要有足够的耐性来指导学生;对于接受能能力强的同学,我们可以有意识的培养他们来帮助老师指导同学们进行简单工件的加工制造,有助于提升同学们的自我成就感。

五、定“规矩”

这个“规矩”就是我们生产实习时首抓的重点――安全规矩,比如:

工作时要穿工作服、戴工作帽; 工作时必须戴护目镜; 工件和车刀必须要装夹牢固;应用专用钩子清除切屑,不可用手硬拉清除;在车床上操作时不可佩戴手套;不准用手习惯去刹住转动卡盘;不可随意拆装电气装备,以免发生触电事故等等。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必须从实际出发,以《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导向,授课教师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性思考相应对策。在加强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的同时,加强同学们动手实践操作技能训练,培养理论知识扎实、动手能力过硬的毕业生。

作者简介:刘喜喜,男(汉族),湖南衡阳技师学院模具系专职教师,主要从事车工工艺等课程教学。

参考文献:

[1]彭德萌等主编.《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厅出版社.2001年1月.

第9篇:车削加工实训总结范文

目前中职学生大部分都是初中阶段的后进生,为了以后求职的需要,部分学生自愿进入中职学校学习,但还有一部分学生迫于外界压力,不得不进入中职学校学习。因此这些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文化基础较差,上课迟到、睡觉、看小说、玩手机等现象较为常见,致使教学工作较难展开,很难取得较好的课堂效果,更别说取得较高的教学质量了。

笔者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机械加工技术课的教学质量浅谈如下几点建议。

一、更新教学理念

机械加工技术是一门涉及内容较多的课程,同时它又是某些专业基础课的后续课程,一般应在学习完机械制图、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和机械基础等课程相关基础知识后,才安排学习机械加工技术。有些知识点不在实践操作中去亲身体验是比较难理解的,由于学生之前没有实践动手的经历,单凭教师讲解和简单的演示,学生是无法理解这些理论知识的。笔者在讲解铣床的组成这一节时,先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让学生对铣床各个部分的结构名称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让学生分组观察铣床的结构,最后让学生动手开动铣床,强调重点体验升降台、横滑板、工作台、回转盘这些部件的运动,这样学生对铣床的认识就加深了。这体现了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践为主线、技能为目标”的现代教学理念。

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少讲精讲课本内容

机械加工技术课堂教学与实践联系紧密,一部分内容要在实际操作中亲自体验后才更容易掌握。例如笔者在讲解螺纹加工时,重点讲解螺纹的分类和车削方法,而将加工螺纹的注意事项和螺纹的加工过程安排在实践中去学习,这样学生既理解了螺纹的车削原理,又掌握了车削螺纹的过程,同时又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当然这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2.理论实物化,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机械加工技术课的知识点多,实践性较强。而这些学生基本上都是初中毕业生,文化基础知识差,接受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普遍偏低,同时对生产实践缺乏感性认识,因此对较深的概念难以理解,长期如此,他们便会失去学习的兴趣,缺乏继续学习的动力。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讲解车刀角度时,先拿出几把车刀样本,让学生认真观察车刀并了解车刀切削部分的组成(三面、两刃、一尖),接下来用多媒体展示并具体分析其组成。为了加深学生对车刀切削部分的认识,笔者让学生将自己的书本堆成倾斜的六面体结构,让学生在六面体上认识车刀前面、主后面、副后面、主切削刃、副切削刃和刀尖,并分析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笔者再讲解基面、切削平面和正交平面(并告知学生,在特殊情况下,基面是水平面,主切削平面和正交平面是铅垂面。在此可以提出拓展性思考:“车削外圆时,刀尖与工件中心等高、高于中心和低于中心时,主切削平面、基面和正交平面的位置将如何变化?”),分析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这样学生既弄清了基准面与刀具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又让下一节课中学习车刀的前角、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及刃倾角等刀具角度更加容易了。本堂课给学生展示的是空间物体,学生有了空间的概念之后,再给出刀具各个组成要素的标准定义及相关联系,这样学生自己就可以将具体实物和理论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容易记住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如何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每位教师绞尽脑汁想办好的一件事。培养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让学生学好这类“比较枯燥乏味的课程”的关键。随着中职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信息化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这种教学方法相比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感性认知等方面确实值得借鉴。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引入课件、视频等教学手段,在抽象的知识面前引入直观实物认识,让难理解的知识简单化,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习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笔者在讲解机械加工技术课程的车床部分时,书中配有一个CA6140型卧式车床结构简图,仅用引线标注出各部分的名称,只用了少量的文字解释各个部件的具体功用。由于车床部件名称较多,学生学起来没有多大兴趣,而且对车床各部分的运动也很难理解。在教学时,笔者利用车床照片和具体的车床操作视频进行讲解,这时学生的精力就比较集中,大部分学生表现出了比较强烈的学习兴趣,学习结束后基本都能掌握车床的结构及功用,这比在教室用传统的讲授法教学效果要好得多。

4.活跃课堂气氛

教师在给学生上课时,活跃课堂气氛很重要。气氛浓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热爱学习。教师可以在语言表达上增加一些幽默元素,把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调动学生的兴趣,尽量不让他们产生厌学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是教师良好教学能力的一种体现,这样的讲课方式能够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加强实训教学

实训教学是本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搞好实训教学工作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帮助。机械加工实训课必须做到与课本相关知识点相结合,这样才能起到相应效果。具体有以下几点建议。

1.实训演示很重要

在机械加工的实训教学上,老师作为一个重要的“知识库”,是学生掌握加工技巧的重要来源。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强化演示的针对性,让学生在掌握基本技巧的前提下,去探索与学习机械加工工艺。例如,在车削加工实训中,对于每一个零件加工任务,笔者总是把加工的过程演示给学生,尽量做到边讲边做,让学生在观察与听讲中领悟车削加工的要点,而对于重要的加工环节适当多操作几次或带着问题问学生,让学生加深印象。

2.实训内容的安排要合理

机械加工实训和车工技能实训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机械加工实训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各类机床的结构及功能,会使用各类机床,学会刀具的刃磨、安装和常规零件的加工等。比如笔者在安排车床实训时,按如下顺序安排教学。

第一,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4~6人,每小组选一位小组长,小组长负责本组的安全和指导分工;第二,指导学生在关机状态下认识车床各手柄、部件的位置及传动链;第三,指导学生在关机状态下手动操作车床各手柄、运动部件(主要是床鞍、中滑板、小滑板、操纵杆);第四,每位学生操作熟练后再启动电动机操作车床,让每位学生都能较熟练操作车床。

这样的安排既让学生记住了车床的结构及功能,又让学生能熟练掌握如何操作车床,为以后轴类零件的加工打下坚实的基础。

3.实训课的考核应全面

学生的最终成绩由两部分组成: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平时考核可根据学生日常实践操作情况、出勤、安全生产等情况给出综合成绩,期末考核则可根据学生期末实践考核给出。平时考核占40%,期末考核占60%,两者的综合考核为学生的最终实训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