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供暖系统课程设计总结范文

供暖系统课程设计总结精选(九篇)

供暖系统课程设计总结

第1篇:供暖系统课程设计总结范文

关键词:供热工程;教学改革;建环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2-0128-02

一、为什么要进行供热工程课程教学改革

我们学校每年有两个班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在这些毕业生中一小部分要通过硕士研究生考试后继续读研,大部分学生要走向工作岗位,从事供热、空调行业的设计、施工、供热等工作。随着行业科技的发展,供热和空调行业对毕业生要求越来越高,例如,在毕业生就业面试中,许多用人单位用供热和空调的问题来考核学生的专业水平高低,还有一些用人单位要求我们的毕业生到岗就能承担工作。因为社会上留给建环专业毕业生就业的机会有限,开设这个专业的高校又不少,这样使得市场人才竞争更加激烈。由于建设单位设计项目减少,社会上需要的毕业生人数也相应减少。比如大连市的某个设计院今年招应届毕业生就比往年减少了37%,而且同时还要从单位内部的设计人员中末位淘汰。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不但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要有工程综合素质、高技能和终身自学能力。供热工程课程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它不但涵盖了蒸汽和热水为热媒的室内供暖系统、城市集中供热系统型式、工作原理、设计方法等的主要内容,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们在工程中的综合应用,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它为大学生走向社会,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往我们按照供热工程课本从前往后泛泛讲解一遍,一学期下来,同学们感觉并没有真正掌握课程的实质,也没有将供热工程系统知识转变成学生的专业能力。作为建环专业的专业课教师,我们深感责任重大,所以很有必要对供热工程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组织来加深学生对供热工程课程概念理论的理解,同时还能增强学生的工程能力,有利于学生和应试和就业。

二、供热工程课程的理论教学

供热工程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技术具有图、文、声、动画并茂的特点,在课件的制作过程中,我们先用文字把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表述清楚,然后配上图片,再把设备运行的动画加上,在知识中所涉及的现行的而不是过时的规范也应及时补充说明,也要把典型的电脑制作的CAD的施工图介绍给学生讨论。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条件,尽可能采用表格、图片、动画等手段,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使抽象概念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同时多结合当前的规范《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使学生扩展知识面,理论联系实际。例如:当学习分户采暖热水供暖系统时,我们先说明分户采暖热水供暖系统是对传统的顺流式采暖系统在形式上加以改变,以建筑中具有独立产权的用户为服务对象,使该用户的采暖系统具备分户调节、控制与关断的功能。表述一下住宅分户采暖热水供暖系统的定义,然后把传统的住宅采暖系统和现在的分户采暖热水供暖系统的户内实物的各种施工竣工图、清水房的照片放到多媒体课件上展示给学生,和他们一起分析比较,结合具体工程来说明:现在的分户采暖热水供暖系统的节能作用,具体的控制方法,在水平单管串联式、水平单管跨越式、水平双管同程式、水平双管异程式、水平网程式还有地热式这6种中,它们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是哪些,现行规范推荐哪种形式告诉给同学们,在当前供暖系统中存在哪些问题,遇到了怎样解决,等等。通过讲解供热系统,我们有意识地把一些供热设备厂家选型样本介绍给同学们,例如:散热器厂家、地热厂家、换热器厂家、热表厂家、管材等供热设备厂家,同学们通过不同的彩色样本,既感到新奇又容易由课堂走向市场。结合图片讲解供热设备的工作原理,学生很容易理解供热设备的工作原理、使用特点和分类,使学生有一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过程。这种学习方法不但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有兴趣,而且还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生学到的是具有实用价值的理论知识。这种学习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主动思考、主动提问、主动查阅课外书,学习气氛非常活跃。供热工程课程的题量大、题型多,为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从社会上大量的各种考试复习题中精选了一些有代表性题,安排同学们哪些是必做的,哪些是拔高选择做的。当前我们发现虽然书店里各种考试复习题很多,但大多数没有标准答案,学生不知道自己做的对不对,我们可以和学生一起通过作业的形式做标准答案,然后在QQ群中共享标准答案。我们发现,批改作业可以发现学生的毛病在什么地方,有时的一题多解还可以和同学们进行讨论。例如;大连某住宅建筑的供暖面积为10000m2,供暖设计热指标为35w/m2,tn=20℃,四柱813的K=2.237(tpj-tn)0.302。当供、回水温度采用80℃/60℃代替95℃/70℃时,计算下述问题:(1)散热器面积增加的百分数;(2)循环水量增加的倍数;(3)循环水泵的功率增加的倍数。这道题我们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来解答,充分让学生体会到利用不同知识点来解答这道题的方法,这会使他们觉得知识理解的比较透彻,印象比较深刻。

三、供热工程课程的专业能力培养教学法

供热工程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上升为实际能力,我们要求学生不但要会做计算题、选择题、简述题而且还要和其他同学一起利用所学专业知识来分析、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例如:某工程的膨胀水箱的膨胀管和循环管与干管的连接如图1,系统热的不好,供水温度正常,但室温低。请同学们分析原因并改正过来。

把这一问题让学生们分析解决,这一过程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分析原因:有相当一部分水量经膨胀管和循环管而循环,使系统循环水量减少,是膨胀水箱与系统连接的错误。解决对策:将膨胀水箱的循环管改到水泵的吸入口附近,如图2。

通过学生积极分析、讨论找到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方法后,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告诉学生供热行业有许多的规范和标准要执行,有强制性规范和一般规范,有些是一定不能违反的,有些是要尽可能去遵守的,而且规范随着科技的发展也要修改和产生新的规范,我们一定要遵守最新的版本,例如:我们有《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229-2010)、《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95)、还有国务院颁布的《民用建筑节能条例》以及施工验收规范《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T500114-2001)。我们在课堂上选几套典型的比较好的当前实际设计施工图给学生学习讨论,借此让他们熟悉规范和标准,同时也让他们了解供热工程系统施工的画图技巧和方法,例如:图层怎么设置、图块怎么插入、线宽怎么定义等,使学生了解一下应该出哪些图纸和图号的排序方法。我们把这些不同类型的几套施工图在学生的QQ群中共享给大家,供他们分析讨论用,我们发现,学生逐渐地由理论知识转入到实际工程中来。课程结束后我们和学生一起用两周的时间专门做了一个供热工程的课程设计。我们把每班同学分成5组,然后把5套不同的建筑施工图转给相应的组,每组内部的设计参数和设计要求不同,这样就达到每个学生的课程设计都不同,要求学生按绿色建筑标准做一套完整的施工图,深度达到施工的程度,学校给提供教室和每人一台计算机,教师每天都到教室检查同学们的进度和完成情况,讲解普遍存在的问题,这样学生就能按照真实的施工图做设计计算、查设计手册、查规范、CAD画图。当学生们出图时,我们让他们先打出一张正式的施工图图纸,看看和电脑效果有什么不同,这时他们会发现线宽不对了、字大小也不对了、原来不遮挡的地方也重叠了、线型也不对了等,总之需要修改的地方很多,修改完再出图就没有那么多问题了,最后每个人再进行答辩。两周下来学生忙得不轻但也收获不小,这种仿真的课程设计锻炼了他们读懂建筑图的能力,培养了他们运用设计规范和设计手册的能力,训练了他们CAD电脑制图能力,也加强了他们的互助友谊,学生们表现的都很积极。由于从头到尾教师和学生一直在一起,情况比较了解,所以再经过答辩,成绩给得都比较合理,学生们通过课程设计学会了接到一个工程项目如何开始做设计的方法。

为了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建环专业的学生符合当前供热行业的需要,使我们的建环专业的毕业生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我们进行了供热工程课程教改和实践。教师通过毕业设计和学生就业单位反馈情况感觉到这些学生较往届学生专业水平提高了,但我们师生还要继续努力提高。我们认为专业教师需要不断地加强专业学习,向其他高校教师学习、向设计院同行学习、向供热设备厂家的专家学习,同时也要经常到工地现场向师傅学习,跟上供热行业发展的步伐,只有教师水平提高上去了,才能不断探索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使学生通过这门课的学习,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各方面的技能,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第2篇:供暖系统课程设计总结范文

关键词住宅建筑分户热计量供暖系统热负荷计算

随着我国的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生活的舒适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对冬季的供暖要求不仅要舒适,而且要节能,要为国家省能,为居民自己省钱。现在国家对建筑节能政策也正在进一步地贯彻执行,居住建筑采用分户热计量和分室温控的供暖系统,就是这样一种为适应节能形式而发展起来的全新的供暖形式。我国建设部2000年第76号部长令要求从2000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其中第五条就明确地规定:"新建居住建筑的集中供暖系统应当使用双管系统,推行温度调节和户用热计量装置,实行供热计量收费。"因而,这种供暖系统已成为今后的居住供暖设计中必须采用的供暖形式。由于这种系统与以往的供暖系统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其供暖热负荷的计算

供暖系统型式、供暖系统阻力计算、供暖设备的选用等方面也与以往有所不同。因此,居住建筑分户热计量和分室温控的供暖系统设计中的技术问题急待解决。

为保证我国的用热量制度的顺利进行,为满足住宅居民对用热质量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地去解决好与之相关的问题。首先要研究的是这种供暖系统与常规的供暖系统在设计中的热负荷计算的区别。其中,最大的区别应当考虑的是邻户的传热问题。但是,如何考虑?这个问题不仅与建筑物的入住率有关,而且与居住者的生活习惯有关,还与居住者的收入等客观条件有关。对于这个问题,专家们提出了两个种设计计算方法:一种是采用在常规供暖系统设计计算热负荷的基础上进行附加修正的方法,采用此方法时,有的专家提出来用1.2~1.5作为其修正系数,但是,什么位置的户型采用1.2进行修正?而什么时候又通采用1.5呢?专家们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说法;另一种是对邻户的传热进行计算的方法,这个问题也比较麻烦,而且其计算模型也比较复杂,人为影响因素也比较多。

为了了解和分析这种供暖系统的热负荷,我们应依据现行有关法规和计算方法,对不同户型、不同供暖户数和不同楼层位置的户供暖热负荷计算。由于本课题刚开始不久,只进行了第一步,即:研究、分析和探讨在一栋住宅楼里只有一户居住户供暖时的状况,并将其结果与在同样条件下的常规供暖系统的热负荷做了比较,试图找出有关问题的所在。以下,就整个计算和分析的过程向大家汇报如下:

一、计算依据

由于我国新的适合于《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的《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及与之配套的设计技术措施还没有出台,本文中的供暖热负荷设计计算所使用的主要计算依据仍然采用老规范《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和老版本的《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技术措施》,并根据新颁布《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住宅设计规范》和《供暖通风与空气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的要求,做了适当的修改。

1、冬季供暖室外设计计算参数:(略)

2、冬季供暖室内设计计算参数:(略)

3、建筑室内护结构的设定:

(1)建筑模型

为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居住建筑分户热计量和分户温控供暖系统的热负荷计算规律,我们选择了两个有代表性的住宅户型和四个常用的户面积指标作为热负荷计算的基本条件,组合了分别为五层和六层的四个单元、两个楼座(一号楼和二号楼)的建筑模型。

(2)一、二号楼的概况综述:(略)

(3)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设定:(略)

二、实行分户热计量供暖建筑的传热分析

分户热计量供热住宅建筑的传热过程的计算方法与以前的集中供热的计算方法基本一样,所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是以户为单位实施供热。当整个住宅楼的所有居住户均供暖时,其热负荷计算与以前的常规供热的计算完全一样;当部分居住户供暖而另一部分不供暖时,计算就不一样,它除了要计算正常的热负荷外还需要计算向不供暖的邻户的传热热负荷;当整个住宅楼只有一户供暖而其他户均不供暖时,该居住户的分户计量供热热负荷最大,也就是分户计量供热住宅每户供热的最不利情况。

因此,分户计量供热住宅每户供热热负荷要比以前的常规供热大,那么,在设计分户热计量供暖系统时所选用散热器的数量也要多。当然,整个住宅楼的供暖总热负荷并不是在当整个住宅楼只有一户供暖而其他户均不供暖时每户供热热负荷的叠加,而是在整个住宅楼所有居住记均供暖时每户供暖热负荷的叠加。但分户计量供热住宅每户传热过程究竟如何?它的热负荷要比以前常规供热的每户热负荷大多少?我们做了以下分析:

1、建筑传热过程:

我们讨论任何建筑物的传热过程时都必须在稳定状态下进行的,即室内的得热量与耗热量相等,室内供热量与热负荷平衡。我们把分户计量供热住宅每户的热负荷分为:护结构的耗热量Qw和向不供暖的邻户的传热耗热量Q,即:Q=Qw+Qn(2.1)

与以前的常规供热住宅的传热一样其传热过程计算包括: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护结构的附加耗热量和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等。计算方式略。

护结构的耗热量:

(2.2)

由以上各式,我们可以看出:一旦某栋住宅楼定型后,分户计量供热住宅每户的护结构热负荷只与室内外温差有关。

现在我们来讨论分户计量供热住宅与以前的常规供热住宅的传热不同之处,即增加了向不供暖的邻户的传热耗热量Qn。为了便于研究这种耗热量,首先,我们在分析、计算和统计时是以住户为单位的,而且户内温度是相对均匀的:其次,我们在计算热负荷时假设:整个住宅楼只有一户供暖而其他户均不供暖的情况下。假设这栋住宅楼有M层、每层I户,当我们要计算第m层第I户的耗热量时(参见图三,略),其护结构的耗热量为:Qw(m,i),而其向不供暖的邻户的传热耗热量为:Qn(m,i),该户的供热热负荷为:

供热热负荷:Q(m,i)=Qw(m,i)+Qn(m,i)(2.3)

如果我们称由供暖户通过内墙或内楼板传向邻户的热为一级传热的话,那么邻户得到一级传热量除了抵消其护结构的耗热量外,也通过其内墙或内楼板向其它不供暖且室内温度低于该室内温度邻户传热,我们称之一二级供热量。依次类推事例要室内温度与其邻户的室内温度有温差,就有向下一级传热的过程,就且级供热量,当(最终一级的)邻户室内温度与其邻户的室内温度的温差很小时,视为通过内墙或内楼板传向邻户的传热终止。因此,由供暖户通过内墙或内楼板传向邻户的耗热量(一级供热量)Qn(m,i):

一级供热量:

其中,为供暖户通过内墙或内楼板传向基上下左右邻户的热量为一级供热量。

对于某一邻户(如:第m-1,i户)来讲,所得到的一级供热量就得它的传热量,而由公式(2.1.7)得:Q(m-1,i)=Qw(m-1,i)+Qn(m-1,i);

依次类推,供暖户的热负荷(2.4)

由此可见,某一分户计量供热住宅在整个住宅中仍一户供暖而其他户均不供暖的情况下该户的热负荷就等于在传热稳定后,整个住宅楼各户在其各自室内温度与室外温度的差值下的护结构耗热量的总和。

2.传热温差的确定:

由以上的结论可知,分户热计量住宅的传热过程比较复杂,要计算其供暖热负荷也是比较困难的,因为要计算其供暖热负荷,就必须要计算出整个住宅楼各户的室内温度值或各户的室内外传热温差。而随着通风内墙或内楼板传向邻户的传热一级一级地传下去,邻户的定内外传热温差和一级室内与下一级室内传热温差直来越小,供热量直来越少,以至于可以忽略不计。那么传热温差小到多少可以忽略不计呢?有关规范和资料的供暖部分中规定"与相邻房间的温差大于或等于5℃时,应计算通过隔墙或楼板等的供热量"。这个要求太低,由此引起的耗热量比较大,不应忽略。而上述文件中的空调部分冷负荷计算要求中规定为:当传热温差大于或等于3℃时,应计算通过隔墙或楼板等的供热量。我们认为这个数值还是可以采用的。

3.计算方法的确定:

根据分户热计量供热过程的分析,可以看出,要解决某一供暖热负荷的计算问题,就必须首先要掌握该住户所在住宅楼的各住户在传热稳定后的传热方向,然后再计算出其所在住宅楼的中住户所在住宅楼的各住户传热稳定后的传热方向,然后再计算出其所在住宅楼的各住户在传热稳定后的室内温度,最后算出各住户在其各自室内温度与室外温度的差值下的护结构耗热量。因此,光凭上述传热公式和了解该住户所在住宅楼的各住户住户在传热稳定后的传热方向,要计算该住户所在住宅楼的各住户在传热稳定后的室内温度是非常复杂的和困难的,必须了解和掌握在热传递稳定后的热平衡以及该住户在所在住宅楼的几种特殊的边界情况下的传热计算方法,而且为了简便计算方法,我们也必须做一些假设以忽略一些影响不大的计算因素。

(1)稳定传热的热平衡:

由于是稳定传热,对于某一分住宅的户热计量供热住户来说,要使该住户保持较舒适的热环境所需的供热量应等于其护结构耗热量与通过内墙或内楼板传向邻户的耗热量(一级供热量)之和;而对于某一分户热计量住宅的非供热住户来讲,该住户从上一级传热得到的供热量就等于其(在该住户的室内温度下的)护结构耗热量与通过内墙或内楼板传向下一级邻户的耗热量(二级供热量或若干级供热量)之和。

设:通过内墙传热至所计算的住户的上级邻户为:(m,i-1)户、通过楼板传热至所计算的住户的上级邻户为:户(m-1,i)户、所计算住户内的室内温度为:t(m,i)时,该非供热住户的热平衡式为:

即:(5)

(2)对几个问题的讨论:(略)

三、分户热计量供暖系统热负荷计算程序方法:

为了了解、掌握和比较分户热计量住宅的供暖热负荷的计算方法和变化规律,我们选择了四种相关计算方法对两栋实例进行供热负荷计算。这四种方法分别是:一、整个住宅楼所有的住户均供暖(方法一);二、整个住宅楼只有一户供暖而其他住户均不供暖,但只计算通过内墙或楼板向不供暖的邻户传热的一级供热量(方法二);三、整个住宅楼只有一户供暖而其他住户均不供暖,但计算通过内墙或楼板向不供暖的邻户传热到二级供热量(方法三);四、整个住宅楼只有一户供暖而其他住户均不供暖,但计算通过内墙或楼板向不供暖的邻户传热到三级供热量(方法四)。由于方法一是常规集中供热情况下的护结构耗热量计算,在这里不再讨论,下面我们讨论一下方法二~四(略)。

四、实行分户热计量供热建筑模型计算结果

根据上述计算方法和所对应的建筑模型,我们采用FORTRAN语言对分户热计量供暖系统在整个住宅楼只有一户供暖而其他住户均不供暖的状况下,各住户的各级传热的多元一次方程进行了编程求解。任何住宅建筑物只要其内护结构的布置与尺寸一旦确定,整个住宅建筑的各个住户在所有住户都供暖的状态下的热负荷即可求出,将这些有关参数以及住宅的有关热工参数输入计算程序并运行,最终计算出该供暖系统在整个住宅楼只有一户供暖而其他住户均不供暖的状况下,各住户的各级传热负荷。所计算的热负荷结果(略)。

五、结论

通过上述分户计量供热热负荷的计算分析和对分户热计量供暖系统在整个住宅楼只有一户供暖而其他住户均不供暖的状况下,各住户的各级室内温度和传热热负荷的最终结果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得到以下初步结论:

1.对住宅分户计量供热系统的热负荷计算方法的分析、传热分析以及为计算分户计量供热系统的热负荷所建立的多元一次方程是基本合理的,所编制计算程序是正确的,对所建立的建筑模型的计算结果是基本可信的。

2.当计算到三级传热时,室内温度与室外温度或下一级室内温度差已经小于3℃,第三级通过建筑物的内部围护结构传向第四级的热负荷可以忽略不计。所计算的级数越多分户计量供热热负荷越大,一级传热的温度差就越大,计算就越精确。

3.由于一级传热温度差值比较大,通过建筑物内部围护结构传热损失就较大,对供暖热负荷的影响较大。因此,采用分户计量供热系统的住宅的内墙和内部楼板作保温势在必行。

4.从上述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当不考虑其他住户供热时,住户的护结构越多且内围护结构越少其总热负荷与常规集中供热状况下的热负荷差距越小,住户的护结构越多且内围护结构越多其总热负荷与常规集中供热状况下的热负荷差距越大。也就是说,顶层和底层的外端户所需在常规集中供热状况下的热负荷基础上修正系数最小(1.55~1.65)中间层外端户的修正系数较小(1.90~2.05);顶层和底层中间户的修正系数比较大(1.99~2.30):中间层中间户的修正系数最大(2.65~2.94)。

六、问题

在实际住宅建筑中,在一栋住宅楼内只有一户居住户供暖的供暖状况的概率几乎为零。本课题从一户供暖着手,逐步、逐级地研究和分析分户热计量供暖系统的热负荷计算规律是可行的。由于研究时间较为仓促,以下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和探讨;

第3篇:供暖系统课程设计总结范文

我们学校每年有2个班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在这些毕业学生中一小部分要通过硕士研究生考试后继续读研,大部分学生要走向工作岗位,从事暖通空调行业的设计、施工、暖通空调设备厂家等工作。随着行业科技的发展,暖通空调行业对毕业生要求越来越高,例如,在毕业生就业面试中,许多用人单位用暖通空调的问题来考核学生的专业水平高低,还有一些用人单位要求我们的毕业生到岗就能承担工作。因为社会上留给建环专业毕业生就业的机会有限,开设有这个专业的高校又不少,这样使得市场人才竞争更加激烈。由于建设单位设计项目减少,社会上需要的毕业生人数也相应减少。比如大连市的某个大设计院今年招应届毕业生就比往年减少37%而且同时还要从单位内部的设计人员中末位淘汰。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不但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要有工程综合素质、高技能和终身自学能力。暖通空调系统课程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它不但涵盖了供热工程、工业通风和空气调节的主要内容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们在工程中的综合应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它为大学生走向社会,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以往我们按照暖通空调课本从前往后泛泛讲解一遍,一学期下来,同学们感觉并没有真正掌握课程的实质,也没有将暖通空调系统知识转变成学生的专业能力。作为建环专业的专业课教师,我们深感责任重大,所以很有必要对暖通空调系统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组织,来加深学生对暖通空调系统课程概念理论的理解,同时还能增强学生的工程能力,有利于学生应试和就业。

二、暖通空调系统课程的理论教学

暖通空调系统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技术具有图、文、声、动画并茂的特点,在课件的制作过程,我们先用文字把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表述清楚,然后配上图片,再把设备运行的动画加上,在知识中所涉及的现行的而不是过时的规范也应及时补充说明,也要把典型的电脑制作的CAD的施工图介绍给同学讨论。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条件,尽可能采用表格、图片、动画等手段,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使抽象概念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同时多结合当前的规范《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使同学扩展知识面,理论联系实际。例如:当学习风机盘管时,我们先表述一下风机盘管的定义,然后把风机盘管的实物构造的照片、各种分类的实物照片、设计安装调节的原理图以及在旅馆客房的使用照片在多媒体课件上展示给同学,再用文字和CAD图说明风机盘管的两种接法,i-d分析图,控制选用计算等,结合具体工程来说明:空调区较多,建筑层高较低且各区温度要求独立控制时,宜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空调区的空气质量、温湿度波动范围要求严格或空气中含有较多油烟时,不宜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而且还要说明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设计,应符合新风宜直接送入人员活动区、宜选用出口余压低的风机盘管机组,空气质量标准要求较高时,新风宜负担空调区的全部散湿量。这样同学容易理解记忆风机盘管的适应和不适应场合、应符合的规定。通过讲解空调设备,我们有意地把一些空调设备厂家选型样本介绍给同学们,例如:约克、开利、特灵、麦克维尔、冰山、台佳、天加等空调设备厂家,同学们通过不同的彩色样本,既感到新奇又容易由课堂走向市场。结合图片讲解空调设备的工作原理,学生很容易就理解风机盘管的工作原理、使用特点和分类,使学生有一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认识飞跃过程。这种学习方法不但使学生学得轻松、有兴趣,而且还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生学到的是具有实用价值的理论知识。这种学习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主动思考、主动提问、主动查阅课外书,学习气氛非常活跃。暖通空调系统课程的题量大、题型多,为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从社会上大量的各种考试复习题中精选了一些有代表性的题,引导同学们分清哪些是必做的,哪些是拔高选择做的。当前我们发现虽然书店里各种考试复习题(包括历届硕士考试题和暖通设备注册师考试题)很多,但大多数没有标准答案。同学们不知道自己做的对不对,我们和同学们一起通过作业的形式做标准答案,然后在QQ群中共享标准答案。我们发现批改作业可以发现同学们毛病在什么地方,同时经常是一题多解后和同学讨论。例如,已知某房间全热冷负荷为Q=66KW,室内空气的焓值i1=48Kj/kg,室外空气的焓值i2=86Kj/kg,送风状态空气的焓值i3=33Kj/kg,新风比为M=18%,当采用最大温差送风时,则处理空气所需的冷量为多少?这道题我们用了三种不同的方法来解答,充分让同学们体会利用不同知识点来解答这道题的方法,同学觉得知识理解得比较透彻、印象比较深刻。

三、暖通空调系统课程的专业能力培养教学法

第4篇:供暖系统课程设计总结范文

中图分类号:TU9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房屋的建设和城镇化的快速步伐,建筑能耗在总能耗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给建筑能耗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目前我国建筑能耗水平不允许按照城市建设和城市化的节奏增长,建筑节能势在必行。这不仅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环保意义,同时也有国防战略意义。而在建筑能耗里,用于暖通空调的能耗又占建筑能耗的30%一50%,且在逐年上升。随着人均建筑面积的不断增大,暖通空调系统的广泛应用,用于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将进一步增大。这势必会使能源供求矛盾的进一步激化。1吸收暖通工程师参加方案设计当前在工程方案设计的阶段只存在建筑师进行主要的设计创造,没有很好的吸收暖通工程师的意见以及一同进行参加设计方案,导致在方案设计当中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没有考虑到设备的安装尺寸、检修空间等,结果就是在设备的安装和使用过程中产生很大的困难。将设备机房设计在建筑的某一个角落当中,由此产生风道长度过大,导致运行效果既不经济也不利于环保。在实际案例中,有很多建筑空调的进风口和出风口都相互挤在一起,这是不符合规定的,甚至还有将管道的夹层当做机房使用,不管是噪声还是震动对于房间都有着直接的负面影响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因此想要全面有效的改变这样的现实情况,建筑师在方案设计阶段就应当吸收暖通设备工程师参加设计。2暖通空调详述――在此主要针对暖通空调的工作原理以及供水系统和空气处理进行详细说明2.1 工作原理

制冷机的工作原理是制冷剂在制冷机组内的蒸发器当中和冷冻水进行热量交换发生的气化,在这个过程当中使得冷冻水的温度降低,在空压机的作用下被汽化的制冷剂逐渐的形成高压和高温的气体,当空气经过制冷机组的冷凝器的时候,就会被冷却塔的冷却水给予冷却,从而使得气体转变成为低压以及低温的液体。2.2 供水系统

空调中的冷冻水系统的冷冻水管道都是循环方式的系统;变流量系统按照其所组成的装置的不同,可以将其分成变流量和真正变流量两种,其中所讲的真正变流量是可以将变流量系统中的节能能力进行充分的发挥。2.3 空气处理单元

新风与部分回风经混合后形成送风,当送风经由热交换器与冷冻水(或热水)进行热交换后送入室内。冬季时,空调机组制热,送风在热交换器吸收热水的能量,从而使得送风温度升高,夏季时,空调机组制冷,混风在热交换器内将与冷冻水进行能量交换,送风温度降低至设计值,送风进入室内后会与室内空气混合,最终将室内温度调节至房间所需的设定值。 3暖通空调工程设计优化的重要性3.1 不仅满足了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而且空调所带来的适宜环境有效的提高了人们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3.2 暖通空调在建筑能耗中所占比重较高,优化暖通空调设计之后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3.3 优化设计的策略和控制技术之间是相辅相成的,而且能够更好的对暖通空调进行指导和控制;

3.4 建筑的冷热负荷总是在变化的,尤其是夏季冷负荷的变化幅度更大,优化暖通空调设计可以有效的改善冷负荷变化导致的能源浪费; 4暖通空调工程的优化设计方法

4.1 对调节性和可操作性进行优化暖通空调要保证其良好的调节性能,这样才能够适应全年负荷的变化,调节性能好的方案,我们可以采用VAV系统或者利用VRV变频空调系统,但这种性能调节好的系统会增加投资费用,但是这种系统在运行工作过程所消耗的能源是比较小的,在选择的时候应当将这些因素进行全面的加以考虑。对于一些办公单位,空调使用时间较少且时间相对固定的情况,那么在调节的设计方案中就需要适应夜间不工作的调节要求。现今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高速发展,空调系统的自动化水平也随之不断的进行提升,但一次性投资也相应的增加,对于操作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进行一步的提高。对于空调系统是否应该采用自动化控制,我们需要经过技术经济性进行相应的比较进而给予确定。但是,对于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还是需要应当尽量的给予简化,以便能够更加有效的提高系统的经济型和可靠性。4.2 面对环境影响给予相应优化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在一定过程度上受到环境的影响。设计方案选择的时候,应当特别需要注意对于环境的保护。所以,暖通空调的设计方案的比较和优选的涉及面的范围是比较广的,而且在整个工作中所受到的影响也相对较多,对于技术性的要求也是比较复杂。优秀的暖通空调工程的设计方案,应当将尽可能全面的影响因素都综合在一起进行全面的分析考虑,这样才能够保障设计方案的水平较高,尽最大可能保证其综合效益最高。同时,也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难度。但是,对于暖通的环境方面的影响,我们依旧需要进一步给予控制,在设计方案上给予充分的可行性优化,对各种设计方案进行科学的比较和优选。4.3 控制网络的优化设计空调系统控制网络的拓扑机构应当进行量的使其能够清晰简化,不管是采用RS485总线还是采用LonTalk总线的控制网络,其最终目的都是应当达到清晰简单的效果。有效在系统网路中的分级比较多和分支多的情况,导致网络的管理相对较为复杂,而且可靠性相对也比较低,虽然LonTalk总线在理论当中可以组成任何的网络拓扑结构,但这种设计却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如果发生了使用不当的情况,那么就会出现一定的技术风险,导致空调系统的成本增加。所以,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中,对于总线的选择应当尽量选用RS485进行网络控制,在布线中采用手拉手环网方式。总而言之:建筑节能不仅是一项技术综合课题,也是巨大的社会课题。建筑节能是解决今后能源紧缺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暖通空调系统在建筑节能中占据重要的位置,起着重要的作用。另外,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不仅关系到人们的冷暖、 健康、 安全、工作效果和产品质量,还关系到能源安全、 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因此,只有不断的将设计技术进行行之有效的优化,而且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合理的布置各种管线,这样才能够真正使得暖通空调系统的应用有着更为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 吴春雨,蔡凯. 暖通空调方案设计应注意的问题探讨[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12)

[2] 连辛泉. 暖通空调工程设计技术的优化分析与评价[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09(02)

第5篇:供暖系统课程设计总结范文

一、 提高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建筑设备课程包含建筑给排水工程、暖通空调工程和电气工程三个专业的知识,属于多学科交叉的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技术课。课程的教学任务往往由一位任课教师完成,而每一位任课教师都有自己的专业,任课教师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能力较强,其他方面会相对较薄弱。所以,任课教师很难将三个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很难掌握三个专业技术信息的发展,很难将最新、最前沿的学科内容传授给学生。

现今,高校教师以中青年教师居多,特别是青年教师大多是研究生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就从事教学工作,工程实践经历相对匮乏。而建筑设备课程与工程实际应用联系十分密切,所以就要求任课教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鉴于建筑设备课程的特点,使得任课教师应具有全面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这就要求授课教师一方面要大量学习水、暖、电方面的书籍、文献、规范等资料,以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另一方面需要经常参加与建筑设备相关的学术交流会议、增加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以掌握最新、最前沿的学科动态;另外,任课教师还应深入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学习工程实践经验,以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

二、 教学内容满足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要求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学习建筑设备课程需要掌握课程相关的基础知识,相应的设计原理和施工安装方法,以及识读施工图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还需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并且要求能进行专业之间的衔接和协调配合。针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在保证本课程内容全面完整的基础上,密切联系该专业对本课程的要求。重点讲解建筑设备与建筑主体的关系,建筑设备对建筑结构的要求,增加给排水管道、消防管道、暖通空调管道等设备与结构主体交叉的内容。熟练识读给排水、暖通空调、电气施工图,掌握建筑设备安装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之间的衔接和配合。

建筑设备工程是发展中的科学,从科学研究到生产制造,从设备设计到施工安装,都在不断的发展完善,新设备、新技术在建筑设备工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建筑设备的发展和更新。比如,在室内给水管材这一节教学中,需简单介绍常用的镀锌钢管和铸铁管,应重点讲解塑料管。因为,以前我国室内供水管多采用镀锌钢管,但是由于镀锌钢管对人体有害,现国家已明令禁止镀锌钢管在居民住宅的供水管中使用。在建筑的热水供应系统中,应重点讲解太阳能热水器、燃气热水器的组成、工作原理和特点,以及系统的安装施工和使用注意事项等内容,以适应设备的发展。

三、 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建筑设备课程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应用型专业课程,其内容广且抽象,单纯的教师讲授,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已然难以满足。所以,为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必须优化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改革。

(一) 理论联系实际

建筑设备课程理论知识枯燥且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被激发,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差。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在教学中引入实物,结合实物教学加强教学效果。比如,在讲授管材和管件时,可以在课堂上展示镀锌钢管、铸铁管、铜管和各种塑料管材,以及截止阀、闸阀、蝶阀、止回阀等各种管件。这样就使学生在学习时更加直观,同时,可以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课堂不局限于教室,教学楼、学生宿舍、食堂、办公楼甚至工程现场都可以成为教学课堂,使教学现场与教学课堂和工程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比如,在讲授室内给水系统、排水系统和消防系统教学内容时,就可以让学生在教学楼、宿舍等处进行观察,进而学生可以直观系统的掌握给排水、消防系统的组成、管道的布置方法以及施工安装方法;在讲授空调系统时,可以在学校办公楼、大型超市、中央商场等装有中央空调系统的建筑物内进行现场教学,或者带领学生进入施工现场进行教学,进而加强课程内容与工程实际应用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操作能力。

(二)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建筑设备课程内容多,涉及的材料和设备的种类多,很多学生都没有见过,这就要求授课过程中必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例如,可以采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通过多媒体手段将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以及相应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图片和动画等方式声形并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扩展教学信息量,还可以直观反映建筑设备与房屋建筑之间的关系,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熟悉和掌握,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比如,在教材中空气调节系统这一节,教材中讲述的大量空气调节系统的分类和组成等概念,就可以通过暖通空调施工图、各种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动画在多媒体上呈现出来。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在学习基本理论的同时掌握施工图的识读方法,而且方便学生掌握空调系统运行的工作原理。同时,在教学中,也可以引入一些典型的建筑工程案例,以激发学生的思路,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

第6篇:供暖系统课程设计总结范文

论文摘要:从办学思路、教材设置、师资结构等方面讨论了目前高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中出现的问题和应改革的内容;结合中南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教学实践,提出了明确办学思路、强调专业特色、加强实践环节等方面的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的思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人是从事科学技术的主体,因此当今社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主要来源于大学教育。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教育部在上世纪末对大学很多专业都进行了调整,包括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是根据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和“燃气工程”两专业合并,调整、拓宽组建而成的新专业[1]。该专业以培养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室内环境及建筑设备、公共设施、建筑热能供应系统的设计和建筑自动化与能源管理工作的人才为目标。这次调整,不是简单的合并,而是产生了一个面向21世纪新的专业学科。近年来,该专业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范围91所各类众多高校中涌现出来,问题也随之凸现。笔者认为有必要进行深入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改革。

一、主要凸现的问题

(一)办学思路不清晰

虽然很多学校秉承了“厚基础、宽口径”的办学思想,在教学内容上增加了建筑环境、建筑热能供应以及建筑自动化等方面的知识,并把建筑环境学列为了专业的平台,搭建了新的本科专业的框架体系。但是“厚而宽”不是“大而全”。知识口径的拓宽不是各种知识的堆积和罗列。专业的办学首先要服从于所在大学的办学思路,即学校的定位。一般院校和重点院校不同,创新型大学与研究型大学和综合型大学也不同。如果全国九十一所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的教学体系都参照某一两个名牌大学的教学体系,那么这样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一,专业建设没有或者散失了原有专业的特色;二,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也没有特色。

(二)教材建设的质量不容乐观

目前围绕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的教材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一。教材是教学内容的具体体现,教学体系中的教材应该具有知识的系统性、延续性和完整性。而不是各个知识块之间简单的粘贴或移动的关系。以《暖通空调》为例,集结了原来供热、供燃气及通风空调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空气调节》、《工业通风》以及《供热工程》的主要内容。剔出了三门课管网输配的交叉部分,而另设了一门课:《流体输配管网》。但就这两门课程的教材来看,共同的缺点是把原来空调、通风和供热三门课的三个系统简单地归类总结,系统总结有余,阐述不足。使得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出现老师觉得不好讲,学生不易接受的情况。

(三)配套的师资队伍结构有待改善

由于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由原来的暖通空调专业或燃气专业演变而来,因此师资基本上是暖通空调或燃气专业的。但是专业的领域已经扩充到建筑室内环境、建筑设备、公用设备和智能建筑等方面。专业的内涵已经由原来的设备或系统扩充到既包括设备、系统,也包括智能建筑。其中的弱势部分是智能建筑。因为智能建筑技术也是一门交叉学科,而大部分搞自动控制的人才是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或计算机专业的人员。对智能建筑、智能化系统及设备缺乏全面的了解和掌握,缺乏建筑结构、建筑设备、供热空调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理解。另一方面,搞设备的人才又缺少对建筑自动化、BAS功能科学要求的理解,缺少有效的上层控制管理逻辑与算法。两方面人才又缺少“接口”,从而制约了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2]。因此合理搭配师资,在教学安排方面与其它专业知识交叉融合,才能培养出新时代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复合型人才。

二、改革的内容

(一)明确办学思路,办出专业特色[3]

明确办学思路是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体系的前提和基础。是以科研人才为主,还是以工程技术人员为主,不仅与专业本身的内涵有关,更重要的是与专业所在大学的性质有关。这样才能形成专业建设和发展的良性竞争。办学思路还与专业特色有着密切联系。专业特色与专业在多年的建设发展过程中的教学和科研历史有关,如有的学校在暖通空调的系统工程方面是强项,而有的学校在制冷空调设备的研究与开发方面是强项。那么在培养人才方面,这些特色就应该很好的继承和发挥,在课程设置和训练中要体现出来。

(二)稳固基础知识,拓宽专业口径

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是一门跨学科的工科专业,学生基础知识应包括数理方面、工程热物理方面、流体机械方面、建筑热物理方面和自动化控制的知识。只有牢固的基础知识, 学生才能深刻地理解专业课程,拓宽本专业的服务领域。当然,正如前面强调的,专业办学的前提是要继承和发扬本专业的特色。这些基础知识本身就是属于很多领域,要与专业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特色结合起来,构造和稳固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

专业知识的拓宽,是构架新时代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教学体系的重要部分。专业教学体系不仅仅局限于暖通空调,或是供热供燃气,或是把这两方面的课程全部笼统地包括进去,或是把建筑环境、公用设备和智能建筑方面的知识硬塞进去。在专业学时有限的条件下,很有可能会造成各种知识的七拼八凑。因此,要有侧重点地把某些方面作为原本专业特色的延伸和发展,切忌一口吃成一个胖子的思想,盲目地贪大。

(三)编制优秀的教材,配备合理的师资队伍

正如前面所说,由于原有专业教学体系架构的割断和组合,使得最近几年采用的教材在编制上都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在教材的建设方面还必需投入更多的精力。而选用合适的优秀教材的基础正是现在的教学体系的完善,必需从根本上理解和制定本专业的教学体系和知识模块。

师资的知识结构要分布合理,除了保留原来专业特色的知识结构以外,还要补充新的知识,如智能建筑和建筑环境方面的知识结构。师资的梯队建设也很重要。教学梯队的形成有利于知识传授的传承和不断更新。每个专业知识模块,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课群下面,形成以教授为龙头,教授副教授主讲,青年教师为重要组成的教学梯队。

三、我校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的几点思路

中南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主要源于长沙铁道学院的制冷空调学科。长沙铁道学院从上世纪70年代起,就开展了制冷空调及冷藏运输方面的研究工作, 1985年在机车车辆系成立制冷空调教研室,并开始招收制冷空调专业专科学生; 1989年开始招收供热通风与空调专业本科学生; 1998年根据教育部文件调整为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因此,在二十多年的建设中,形成了制冷与暖调、系统与设备并重的特色。我专业在调整后修订了教学计划,增加了供燃气、建筑环境和建筑自动化方面的知识模块,保留了原来的制冷方面的知识模块,包括有制冷原理、制冷压缩机和铁路车辆制冷、制冷装置自动化等课程。 转贴于

目前已拟定完2008级新的教学体系和教学计划,主要的思路有如下几点。

(一)明确办学思路,与学校的定位一致。

我专业隶属于以本科生、研究生教育为主的高层次综合性大学——中南大学,学校的定位是立足湖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努力建设国内一流、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创新型大学[4]。因此,我专业的办学思路是以创新素质教育为核心,坚持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标准,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才需求,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二)继承和发扬专业特色,整合知识架构。

充分利用能源知识的平台。从2008年开始本专业与同属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热能专业进行能源与动力大类招生,使学生在低年级的时候的基础知识面广,起到“厚基础、宽口径”的作用。

继续保留专业的特色之一:制冷模块。从毕业生就业的反馈来看,用人单位对既懂制冷,又懂暖通,既了解系统,又了解设备的人才非常欢迎。

加强暖通和建筑环境的优势。把空调、供热、通风和建筑环境的节能、环保、热舒适与空气品质结合起来,也是当前时展的需求。

减弱供燃气和燃烧模块。从本系教师多年从事的科研工作来看,燃气和燃烧模块并没有形成特色,因此可以适当减少其份额,作为选修课程开设。

加强智能建筑模块。智能建筑是楼宇发展的重要方向。本系在制冷和空调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方面有着多年的研究和实 践经验。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充相关领域的知识内容。

(四)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创新人才

实践环节包括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实践环节应受到更多的重视。既保证实践环节的“量”,又要保证实践环节的“质”。即:实践环节的课时量必需严格保证,同时要求学生在实践环节动手、动脑,培养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创新能力。

毕业设计从选题开始抓起,选题来源于教师的科研课题或工程实际,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和理论研究价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严格把握好实践环节的考核。本系在近两年所有的专业实践环节考核中都涵盖有答辩部分的考核,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自信和表达能力,又能很客观地反映实际的情况。

参考文献

[1]肖勇全,李岱森.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J].高等建筑教育,2002, (2).

[2]刘春蕾,赵三元,陈忠海.智能建筑相关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4).

第7篇:供暖系统课程设计总结范文

关键词:AutoCAD;教学方式;课程设置

作者简介:杨秀峰(1976-),男,江苏泰兴人,扬州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讲师。(江苏扬州225127)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1-0052-01

AutoCAD是一种计算机辅助绘图和设计的软件包,它能节省制图时间、提高制图质量,被广泛应用于服装、机械、电子和建筑等领域,已经成为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的重要工具。[1,2]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简称“建环”)专业作为一个工程类专业,其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暖通空调、建筑给排水、燃气供应等公共设施系统及建筑热能供应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和运行的能力,具有初步的应用研究与开发能力。[1,2]无论建环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从事工程设计、施工还是产品研发,AutoCAD都是他们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许多用人单位在选择毕业生时都将CAD绘图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考察内容。因此,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国内院校的建环专业均开设了AutoCAD课程。笔者在该课程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自身的授课感受,就该课程的教学实施谈几点看法。

一、教学方式的探讨

AutoCAD课程与常规课程的区别在于它不是普通的应试教育,而是一种软件工具的应用能力培养,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主要目的。一般来说,学生完全可以借助帮助文件和教材自主学习软件的使用方法,但是AutoCAD课程的课堂教学绝不是多余的。合理高效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规范学生的绘图行为,培养良好的绘图习惯。笔者通过对教学实践过程的总结,认为AutoCAD课程采用下述教学方式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讲解示范与上机操作交叉融合

AutoCAD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教师讲解示范和学生上机操作,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将这两部分割裂开来,而应相互融合、穿行。在理论教学部分,教师详细讲解CAD常用命令的使用方法并演示操作过程,学生与教师同步操作,一边理解、一边记忆,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及时向教师反映。在学生上机操作环节,教师对每次操作内容进行分步骤地示范操作,同时复习相关内容,并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绘图方法的优劣,总结绘图技巧。教师的示范操作可以在学生操作前或操作后进行,取决于学生对本课程的掌握程度。例如,在课程的前半阶段,由于学生对CAD基本命令比较生疏,教师应在学生上机操作之前将本次课的练习内容提前演示一遍。由于教师讲解示范一般采用多媒体教学,因此AutoCAD课程教学适宜在配备多媒体设备的计算机房内进行。教师多媒体讲解示范与学生上机操作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更加清晰、记忆更加深刻,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自主练习与针对性练习相结合

AutoCAD是一门侧重于技能培养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教学过程中不能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而应提供足够的机会让学生实际操作。操作练习分为两种,一种是学生的自主练习,另一种是有针对性的练习。授课过程中,教师每讲解完几个命令后就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练习,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新学命令的难易程度。这种练习出现的频度较高,因此也称为即时训练,它可以使学生在第一时间体会命令的使用过程,初步消化新学内容。[3]在每一部分理论教学之后,教师可以利用一节课甚至更长的时间布置一个小练习,有针对性地复习回顾一下最近的教学内容。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专门安排一些目的性很强的练习。无论是学生的自主练习还是教师布置的针对性练习,教师均应该在练习过程中加强巡视,了解学生的绘图情况,为学生答疑解惑,并对练习反馈情况进行讲评。

3.培养良好的绘图习惯

对工程类从业人员而言,图纸是同行间交流的专业语言,是工程实施的依据。图纸质量的高低不仅取决于绘图者的业务水平,还与图纸细节有关,而图纸细节往往又与绘图者的绘图习惯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CAD绘图命令的同时也要强调操作细节的重要性,努力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细心”的绘图习惯。首先,CAD绘图时要有正确的操作姿势,左手操作键盘、右手操作鼠标,眼睛不能紧盯绘图区而要兼顾命令窗口和状态栏,输入数据时一般使用数字小键盘;其次,图面表达要规范合理,例如,图层设置要层次分明,线条的线型和粗细要符合《暖通空调制图标准》的要求,管道交叉部分的表示要正确,输入的文字要样式合理、字高适中;[4]此外,要树立“精确制图”的理念,图形中图元参数的确定不能由鼠标粗略点取,而应通过坐标输入或借助辅助绘图工具精确确定。

4.与其他专业课程紧密联系

建环专业的学生学习AutoCAD课程的目的不仅在于掌握CAD制图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还应初步具备绘制本专业图纸的能力,从而为后续的专业课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打下良好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将本课程与供热工程、暖通空调等其他专业课程联系起来,提高学生所学技能的实用性。首先,教师应向学生简单介绍建环专业的基本知识,指导学生阅读本专业的工程图纸,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在此过程中,要结合《暖通空调制图标准》的要求,让学生初步了解本专业图纸图面表述的规范做法。其次,当学生基本掌握CAD的常用绘图命令后,教师可以以实际施工图纸为例,详细讲解工程图纸的绘制步骤和操作要点,并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将图纸内容“临摹”出来。学生“临摹”图纸的过程,既使他们巩固了所学的绘图命令,初步熟悉了专业图纸,还能将他们从单一枯燥的命令练习中解放出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置与教学目标之间的矛盾

建环专业AutoCAD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CAD制图的方法和技巧,并能初步绘制采暖、通风、空调、建筑给排水等建筑设备方面的工程图纸。但是,作者了解了包括扬州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在内的国内许多高校建环专业的教学计划后发现,在现行的专业课程设置体系下要实现上述教学目标比较困难,主要原因包括以下两点:

1.AutoCAD课程的开课学期偏早

我校AutoCAD课程安排在第五学期,而核心专业课程如供热工程、制冷技术和暖通空调等均安排在第六学期,其他高校也存在类似情况。例如,国内开设建环专业较早、办学层次较高的东华大学,他们将AutoCAD课程安排在第四学期,而其他主要专业课一般安排在第六、七学期。这样的课程设置意味着学生在学习AutoCAD课程时对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几乎一窍不通,学生阅读本专业工程图纸的难度较大,绘制专业图纸时速度较慢、效率较低、表达不规范。经过多次的专业图纸绘制训练后,许多学生虽然对CAD的基本命令掌握较好,但是对专业图纸的识图能力和表达能力仍然较差,再加上后续的专业课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一般要在几个学期后进行,学生对所学CAD知识的遗忘率较高,这就使得他们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普遍感觉CAD绘图比较困难。

2.AutoCAD课程的课时数偏少

我校AutoCAD课程的学分数是1.5(包括0.5学分的理论教学和1学分的实验操作),总课时数为40。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现行教学计划安排的课时数偏少,因为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除了学习CAD的基本命令还包括建环专业的工程图识图能力训练、常见工程图如空调系统流程图、空调系统平面图及设备详图等绘制训练。如果在课时允许的条件下,还宜让学生初步了解基于CAD基础上的建环专业绘图软件如鸿业暖通和天正暖通的使用方法。因此,笔者认为,AutoCAD课程的总学时数宜增加至48左右,这样才能有比较充裕的课时让学生巩固CAD的基本用法,接触和掌握更多的具有实际应用背景的专业绘图技能。

三、结论

AutoCAD辅助绘图技术是建环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实用技能,其能力水平的高低可能对学生的就业情况产生重要影响。AutoCAD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讲解示范与上机操作交叉融合、自主练习与针对性练习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细心”的绘图习惯并与其他专业课程密切联系,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国内许多高校建环专业的AutoCAD课程开设较早且课时数偏少,这均会对学生工程绘图能力的培养产生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黄炜.建筑设备工程制图与CAD[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

[2]于国清.建筑设备工程CAD制图与识图[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第8篇:供暖系统课程设计总结范文

关键词:智能楼宇建筑 暖通空调系统 节能降耗

中图分类号: TE0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智能楼宇建筑面积和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楼宇建筑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其在使用过程中是一个典型的能源消耗大户,在社会能源消耗总量中占据很大比例。据大量统计文献资料和实际工作经验可知,楼宇建筑运行能耗约占全国发电总量的25%左右。因此,在能源供应紧张的今天,建筑节能已成为我国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研究的一个重点。楼宇建筑能耗往往是使用过程产生的能耗,尤其对智能楼宇建筑而言,其内部暖通空调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能耗占据整个楼宇建筑能耗的60%以上,同时随着智能楼宇综合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暖通空调系统运行能耗在建筑能耗中所占比例还呈现上升趋势。我国城乡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新建建筑面积也在逐年增多(目前年增长率已超过15%),但由于受建筑行业传统建设理念、建设技术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智能楼宇建筑暖通空调系统标准较国外一些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在运行能耗方面依然呈现增长趋势。建筑节能是我国各种节能技术方案中潜力最大、最为经济有效的节能措施,可以有效缓解我国能源紧张局面,解决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与能源供应紧张间最有效节能技术措施之一。暖通空调节能是建筑节能的重要环节,在智能楼宇建筑节能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是建筑暖通空调工作人员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1 暖通空调系统负荷优化策略研究

智能楼宇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负荷主要包括冷负荷和热负荷两大类,空调系统负荷统计计算的准确性、可靠性直接决定着整个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方案和运行管理过程中能否具有安全稳定、节能经济高效技术水平。在智能楼宇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时,空调负荷统计计算量是确定空调系统设计方案和选择空调设备型号、容量、以及控制方案策略的最重要数据信息,而在暖通空调系统后期投运过程中,空调系统负荷量的大小、波动变化趋势等直接关乎到整个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综合运行管理费用。合理准确的空调系统负荷数据信息不仅可以保证整个设计方案满足智能楼宇建筑室内温度、湿度等具备良好舒适度,同时还可以采取合理的优化控制跳读方案,设计出科学合理的空调系统优化控制方案,降低建筑物内部暖通空调系统综合能耗,提高暖通空调系统能源综合利用效率,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长期以来,在楼宇建筑空调系统设计过程中,通常采用估算法进行暖通空调系统负荷量估计,这样在设计过程中往往采用最大负荷量来进行暖通空调控制方案设计和设备容量选型,从而造成所设计出的暖通空调系统与实际运行工况间出现较大偏差,整个空调系统经常运行在“大马拉小车”的低效运行工况中,从而造成整个楼宇建筑暖通空调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冷热负荷均较实际偏高,形成大量的电能资源浪费。也就是说,无论在设计阶段还是后期运行维护过程中,暖通空调系统的负荷优化分析统计均是系统节能降耗的关键。

任意一种智能楼宇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负荷优化节能措施的综合性能水平,均需从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负荷优化节能措施在技术因素不仅要满足整个楼宇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基本功能需求,同时还要符合国家或行业颁发的相关技术标准,以期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高效节能暖通空调系统方案;在经济因素方面,对于楼宇建筑空调系统前期投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充分考虑系统综合投资的经济性能,并从后期运行维护方便性、可靠性、经济性等方案评估智能楼宇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负荷优化节能方案的实施效果,从而利用较小投资获得较佳的节能降耗经济效益。

2 暖通空调系统节能降耗技术措施

2.1 冰蓄冷空调节能技术。

冰蓄冷空调节能技术是智能楼宇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利用楼宇建筑夜间用电低谷的电能资源转换成冰冷量储存起来,在白天建筑用电高峰将其通过冷量释放出来,给整个楼宇建筑空调系统提供全部或部分冷量,从而降低白天空调系统负荷量,提高整个楼宇建筑电能综合利用效率,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冰蓄冷空调节能系统可以将夜间低谷电能资源向白天用电高峰转移,实现对整个智能楼宇建筑供配电系统移峰填谷的节能降耗作用,同时利用电力公司分时段电价刺激机制,有效降低整个楼宇建筑空调系统运行费用,节省了整个楼宇建筑电费开支。冰蓄冷空调节能系统是智能楼宇建筑转移高峰电能、开发低谷廉价电能资源、优化空调系统能源负荷、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节能降耗技术措施,在建筑行业中存在很大应用前景。虽然冰蓄冷节能空调系统的后期运行费用比常规中央空调系统要低,但是其一次性投资较大,系统综合自动化水平要求较高,在很多技术功能实际应用方面还有很多不成熟因素存在,因此,在进行冰蓄冷空调节能系统设计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合理、高效经济的节能降耗方案,以满足智能楼宇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降耗高效经济优化设计要求。

2.2 变风量节能技术。

智能楼宇建筑暖通空调系统变风量节能技术,是通过合理自动控制策略改变送入建筑物内部各房间(或进入末端风机盘管)的风量和温湿度参数特性,来满足建筑物房间内工作、学习、起居人员对房间不同舒适度要求,同时根据建筑物室外环境条件自动调节整个空调系统控制策略,从而实现整个暖通空调系统按需自动调节控制,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据一些理论分析和实际运行统计数据信息可知,将一个定风量暖通空调系统改造成自调节变风量空调系统后,在一年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能耗会减少35%以上,其节能降耗效果十分明显,在智能楼宇建筑暖通空调节能改造建设过程具有非常强大的应用前景。

2.3 变频调速节能技术。

变频调速节能技术通过改变风机电机电源频率,实现整个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降耗自动变频调节控制。变频调速节能技术、变频空调等在智能楼宇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中的使用,可以利用内部自动控制策略当空调系统达到设定温度后,就会自动进入低频运转阶段,从而有效提高了空调系统的能效比,达到暖通空调系统节能降耗运行控制的目的。楼宇建筑暖通空调系统增加变频调速节能技术后,其可以实现超过30%的节能效果。

此外,智能楼宇暖通空调系统还可以通过热回收技术和系统自动调节控制系统改造等节能降耗技术方案,提高暖通空调系统电能综合利用效率,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参考文献

第9篇:供暖系统课程设计总结范文

关键词:暖通空调 设计方案

中图分类号: S611文献标识码: A

现在的暖通空调已经非常普及,但是在安装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对建筑物本身美观性的影响,供暖的不均匀,资源的浪费等。本文就暖通空调在设计的时候应注意的问题,及设计方法进行探讨,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起到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目的。

一、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暖通空调设计时须注意的问题

空调循环水泵的实际选型问题。循环水泵在运行过程中容量过大是现阶段不可避免的问题,而且在实际操作运行过程中其容量最高可达实际需求量的2倍左右,这不但会造成系统初投资费用的极大浪费,同时也在其运行过程中造成了更多的能源消耗。而造成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第一是因在对冷负荷进行设计时,其值偏大;第二是在对循环系统阻力进行计算时,得出的结果偏大;第三是静水压力问题,在实际的操作作业过程中,将静水压力错误地算作当前系统运行中的循环阻力,进而导致在对其循环系统阻力值计算时,得出的结果出现差值偏大的现象;第四在对系统水力进行平衡计算时存在的问题,在我国当前的暖通作业的实际设计过程中,应随着其系统内部冷负荷及其自身扬程的不断变化而变化,以确保其在运行过程中能够进一步满足不同环境下各种运行要求,此外在运行过程中,通过控制使用定速泵的具体台数及对变速泵自身的转速进行有效调节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供暖方面

一般情况下,高层建筑物其自身暖通入口的具体入户装置应依据当前采暖通风和房屋建筑的具体空气调节设计的相关标准和规定来安设相应的热水采暖系统,其自身的入口数量应在考虑日后管理简单方便的基础之上进行综合考虑。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不单要去考虑房屋建筑室内其自身供暖系统的有效性及合理性,同时也要考虑到建筑物管线的衔接问题,在施工作业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能顾此失彼。另外,对于房屋建筑内,其楼梯间及其他一些存在着冻结危险的区域,在安设散热器时应进行相对独立支管供热,而且不能安设调节阀。同时在设计过程中如果发现存在一些商铺没有单独安设热计量装置时,可以将其引入到住宅系统当中,与住宅共用一个系统。而对于使用共用立管系统的一些高层建筑,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依据其系统自身的水力平衡及承压能力大小和散热设备的好坏及其所使用的化学管材的基本特性等诸多因素来实现对共用立管进行合理有效的竖向分区设置。

采用节能空调系统

蒸发冷却技术是现阶段一种原生态的仿生空调技术,这种技术主要包含直接性蒸发冷却及间接性蒸发冷却,而且该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大都利用水作为其自身的制冷剂。此外,蒸发冷却系统其自身的COP值要比其他一些机械制冷要大得多,而且它在制冷过程中是无需消耗压缩功的。因此,它是一种既节能又环保的现代空调技术。

二、暖通空调的设计

(一)实现可再生能源与低品位能源在空调系统中的推广应用

随着空调系统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不可再生的能源在空调中消耗大幅度的增加,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如果利用可再生的能源或是低品位的能源作为动力,可以有效节省能源,促进环境保护的进行。在空调系统中实现可再生能源与低品位能源的应用已经成为暖通节能空调设计的重要的课题。在这种状况下,地源热泵的空调系统逐渐发展起来。地源热泵的空调系统是利用地下恒温层的土壤的热量使空调系统 COP 值提高 ,降低同等制热量的系统的能源消耗。此外 ,对于太阳能供热或者是制冷的技术也在研究和开发中。

(二)科学合理的选择空调方式

暖通节能空调设计的重要的方面是合理选择空调方式。近年来 ,由于具有节约能源与提供舒适环境的优点 ,变频空调得到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据统计 ,在日本变频空调占据日本房间空调的市场销售的 80% 以上。依据日本的 JRA404 标准,在冷负荷相当的状况下,变频空调消耗功率只有定频空调的 66%,也就是说可以省电34%。所以,变频空调是空调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中央空调的系统中,变频技术的应用有两种形式:一是利用变速风机与变速泵替代调节阀 ,降低系统内部的损耗 ,提升整体的效率:二是采用变流量技术,依据空调的负荷对风流量或是水流量进行改变,实现节能的目的。

提高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性能,降低冷热损失

对于相同形状建筑物,南北朝向冷负荷要比东西朝向的要小,所以,合理选择建筑物朝向是实现节能的重要措施。相同体积建筑物体的形系数越大,其围护结构传热就越多,空调的冷负荷也就越大。因此,建筑设计时要控制建筑体形系数,如果体形系数较大,应该增加建筑围护结构热阻,实现节能目的。

对于暖通空调的整个系统来说,通过建筑围护结构的空调负荷占有了很大的比例 ,围护结构保温的性能是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决定因素,也就是说,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决定了通过围护结构空调负荷的大小。所以,提高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性能是降低空调能源损耗的重要的措施。首先,要合理控制窗墙的比例。建筑物窗墙的面积比例是围护结构节能的主要影响因素。确定合理的窗墙比例要综合考虑包括地区差异,日照时间,日照状况,太阳总的辐射强度、室外温度、季风、阳光入射角 ,采光的设计以及开窗的面积等因素。通常要在保证自然采光的基础上合理控制窗墙的面积比例,一般东西侧小于等于30%:南侧小于等于35%北侧小于等于25%。符合条件的减少外窗的面积,采取遮阳措施,例如,可以选用双层玻璃,特种玻璃以及遮阳板等。其次 ,要选用新型的墙体材料和复合墙体的围护结构。还可以采用保温材料对墙体进行保温处理。此外,为了降低太阳的辐射,可以利用通风屋顶,种植屋顶,架空屋顶、蓄水屋顶等措施。

(四)空调系统运行管理中的节能控制

运行管理对于暖通节能空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系统运行节能控制可以弥补能源设计或是管理模式存在的缺陷,通过对设备的运行进行控制,可以促进能源精确合理地消耗。最理想的状态是通过楼宇自控系统实现节能控制。楼宇自控系统主要的功能是监控、管理和测量建筑物内部各种的设备,以保证设备的可靠安全运行,节省人力和能源。利用楼宇自控系统可以促进建筑运行的节能管理。因此 ,实现建筑智能化 ,加强空调的自控系统研究和开发是实现节能的重要措施。

总而言之,暖通空调的设计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现在全球的资源逐渐枯竭,所以任何领域的设计都应该以节能为主。因此,本文对如何做好暖通空调设计进行详细的探究与讨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