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水资源利用范文

水资源利用精选(九篇)

水资源利用

第1篇:水资源利用范文

[关键词]水资源;水文监测;开发利用;问题对策

辽宁本溪市境内有着较为丰富的水资源环境,据水文水资源监测数据显示,市域内平均每年的地表水径流量在35亿m3左右,而可供市内居民应用的水资源总量达到30亿m3左右。丰富的水资源为区域内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较大的便利,但随着近年来人们开采力度不断加强,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等问题的出现,使得在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上表现出较多的矛盾之处[1]。基于此当前加强区域水文水资源监测,促进水资源的科学开发利用表现出十分积极的意义。

1水文水资源监测与水资源开发利用关系

水文水资源监测与水资源开发利用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通过加强水文水资源监测,能够更好的掌握水资源动态变化状况,从而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形成指导,保证水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从整体来看,加强水文水资源监测能够起到以下三点积极作用:1)优化区域水资源配置,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根据水资源监测结果,能够从中了解到区域水资源的自净化能力,了解到区域内对水资源的需求,然后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上做出合理的调配,避免局部区域对水资源需求过大,对水资源污染严重的情况发生,促进区域产业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协调发展;2)提升水资源管理水平,避免洪水灾害。通过加强区域内水文水资源监测,能够及时掌握区域内水量、水位的变化,及时针对可能出现的洪水灾害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3)提升对水资源的保护效果。区域内地下水资源过度开采、污染程度超过水资源自净化能力等,这些都将影响到区域水资源可持续性开采应用,而在严密的水文水资源监测下,能够及时发现异常状况,并采取措施加以制止,形成对水资源的良好保护效果[2]。

2本溪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问题分析

从辽宁本溪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来看,在水文水资源监测上仍旧显得较为不足,以致开发利用表现出较多的矛盾之处,不仅影响到区域经济发展,而且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也十分不利,辽宁本溪市可供开采水资源情况如表1所示。

2.1存在较为明显的地域性缺水

地域性缺水是辽宁本溪市水资源开发利用较为显著的问题之一,西部区域是该市主要经济发展建设的主要区域,聚集较多的人口和产业,但是可供开发利用的水资源总量却相对较少(据相关资料数据显示,西部区域每年可供开发利用水资源总量在330mm左右,东部区域每年可供开发利用水资源总量在448mm左右),在此种情况下辽宁本溪市西部区域在经济发展建设中呈现出地域性缺水情况,对区域经济发展造成较大的阻碍[3]。

2.2水资源开发利用体系存在缺陷

当前辽宁本溪市在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上仍旧显得较为不足,整个开发利用体系表现出较多的缺陷。从具体来看,首先市域内水利工程主要以水库、塘坝为主,并以此为农业灌溉提供所需水资源,但许多水利设施都显得较为老旧,在引水灌溉的过程中造成较多的水资源浪费,影响到水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其次,缺乏节水方面的宣传,市域内居民普遍节水意识不强,对水资源的应用表现出较高的随意性,造成日常生活用水量普遍较高;最后,缺乏健全的规章制度,虽然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但是在具体执行和实施过程中,却缺乏对管理权限、管理职责的落实,以致在对水量管理、水污染管理等方面缺乏有效的管理,进而影响到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4]。

2.3水污染情况严重

在城市化建设发展过程中,市内工业数量、畜禽养殖点与日增多,城市居民数量呈现大幅增加,相应的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多。在此过程中不仅加剧对水资源的开采应用,同时各种废水的大量排放,也加剧了水体的污染程度。水库蓄水、区域河流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呈现出水体富营养化特征,对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应用造成较大的阻碍。

3本溪市水文水资源监测措施

从辽宁本溪市目前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来看,目前已经呈现出过度开发利用的情况,尤其是在本溪市西部区域,地下水位一直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地下水资源过度开采较为明显,预计在未来的几年中,区域水资源短缺现象将更加的明显。为此,当前应高度重视区域内水文水资源监测,并结合监测数据信息,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措施,以此来达到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开发利用。

3.1完善水文监测内容,促进水资源开发利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在水文水资源监测方面出现较多先进的技术设备,使得水文水资源监测工作开展变得更加高效、全面。在此种情况下,辽宁本溪市内各水文站应加大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入,引入更多先进的水文监测设备,从而实现对区域范围内地下水位、地表径流量、年降水量的实时监测和记录,为区域内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充分的数据资料,坚持以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作为基本原则,制定对应的水资源管理措施[5]。如:从本溪市水资源开发应用监测结果可知,在对太子河、浑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上相对不足,而在西部地区地下水资源开采过度,面对此种情况应适当转变水资源开采渠道,适当降低对地下水资源的开采,加大对太子河、浑河水资源的应用,以维持水资源开采应用平衡,构建良好的水生态循环。

3.2利用水文监测数据,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

在现代水文水资源监测中,已基本实现数据信息化,各水文站在监测过程中收集到较多的数据信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实现对这些数据信息的自动分析和挖掘,以统计表格或折现图的形式将一些潜在的规律表现出来,以此能够对水资源开发管理工作提供较大的帮助,对提升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将产生较大的帮助。如:通过监测到的水文水资源数据,采用按需配置水资源的措施,以形成对居民用水、工业用水、灌溉用水的约束和管理,从而达到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目的[6]。例如在面对工业用水方面,可根据国内同类性企业用水情况、该企业既往用水数据等,对企业用水量做出限定,超出部分将收取较高的费用,以此将促进该企业降低水资源利用量。以同样的方式,也可以实现对居民用水、灌溉用水的合理分配,保证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平衡性,促进区域水资源可持续性利用。

3.3加强水资源污染程度监测,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国内各地区水资源都面临着污染程度加重的现象。从辽宁本溪市水资源的实际情况来看,不管是地表水,还是地下水,都遭受较为严重的污染,水生态环境遭受较为严重的破坏,间接降低区域内可用水资源量,同时也对区域内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较为严重的威胁。面对本溪市水资源表现出来的问题,主要还需针对污染源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及时针对区域内乱排乱放做出处理,从而保证具备良好的水资源环境。而从实际开展情况来看,在水污染防治方面常表现出后知后觉的情况,往往当流域水体出现较为严重的污染时,才着手调查造成污染的来源,由此在水资源污染防治工作上表现出来的效率较为低下。基于此当前应当利用先进的水文水资源监测技术,在监测区域内水量、水位的同时,对市域内各主要污水排放点进行水质监测,及时发现不达标水质的排放,对相应工厂、污水处理企业做出惩处,并要求其做出整改,达到从源头上控制水体污染。此外,考虑到农业生产中大量农药、化肥的使用,较容易给水资源造成较为严重的污染,还需积极联合农业部门,号召区域农业生产降低对农药、化肥的应用,改用物理防虫、生物防虫等方式[7]。

3.4利用水文监测数据,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本溪市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工作,还需区域内广大水资源应用者共同来完成,为此在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应积极利用水文监测数据,对区域内居民展开节水宣传工作,通过直观的数据信息,让广大居民能够认识到水资源短缺的严重性,从而提升广大居民的节水意识。从本溪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来看,在居民用水、灌溉用水、工业用水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当人们具备较高的节水意识后,将自觉在生活中和工作中做好节水工作,由此将能够达到较好的节流效果,对促进本溪市水资源可持续性利用有较大的帮助。

第2篇:水资源利用范文

加强对水资源管理制度创新的宣传,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领导进行培训,使其认识到水资源管理制度创新的重要性。从源头上对水资源管理制度进行创新,充分发挥水资源管理制度在调节水资源利用方面的作用。增加水利部门在经济发展之中的分量,使其具有参与决策的权力,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将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之下,对水资源管理制度进行创新,对水资源管理工作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安排,通过水利部门对区域水资源环境进行具体的论证,将评估结果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依据。

2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创新的法制建设

在进行水资源管理制度创新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相关法律体系的建设,加快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法制化进程。提高政府和水利部门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增强其法律意识和法治思维能力,使水资源管理制度创新能够有法可依,使创新制度的执行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水资源管理制度创新需要提高社会参与度,在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之下,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使水资源管理朝着市场经济方向发展。广泛的社会参与可以使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创新得到更加全面的落实,提高全民的节水意识和水资源保护意识,使水资源管理成为全民的责任。

3对监督体系和考核制度进行创新

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创新需要建立全新的监督体系和考核制度,全面、科学、系统地对水资源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考核,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有效激励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实施和节水工作的开展。创新的监督体系需要对水资源管理的各项管理制度进行监督,通过不同的监督形式,对不同领域的水资源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对水资源管理成果和管理的决策者进行考核,通过制度创新对水资源环境代价进行严格的控制,将决策者的政绩加入到考核体系之中。水资源管理制度创新需要对管理责任进行明确的划分,并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对制度实施起到十分关键的激励作用。

4结束语

第3篇:水资源利用范文

1.1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局部地域、局部时期干旱缺水

柳州市地形主要以山地为主,地势高低、起伏对降水影响很大,水资源补给分布不均。各年降水量年际分配不均,遇枯水年份,各地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旱,引起供用水紧张。如逢2003~2004年枯水年份,柳江河接近历史最枯水位,部份小河断流,地下水资源枯竭。降水量年内分配也不均,降水主要集中的汛期,大部分集中在主汛期5~8月。主汛期结束后,汛后降水明显偏少。

1.2现有的供水设施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需求

随着柳州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生产的发展、生活水平提高,林牧渔畜业生产坚持稳定增加等,其用水需求不断的增加。虽然柳州市水资源雨量,河流水库较为丰富,由于资金筹措不足等因素,现规划供水工程的数量不多,特别是县里相当一部份村、屯、寨上的居民生活用水、农业灌溉用水没有得到供用水满足。可见,柳州市的供用水需求得不到满足。

1.3水污染日益严重,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构成严重的威胁

近几年,对融江、柳江等10条河流进行了水质监测评价。年平均或平水期柳江窑埠、鸡喇河段、龙江、九曲河、洛清江鹿寨县化肥厂以下的河段、龙江等常年有总河长10~20左右的河段超过Ⅲ水劣于Ⅴ类水标准。非汛期或汛期则更多监测段面和河长水质污染指数更为严重。主要超标污染物为总磷、氟化物、挥发酚、溶解氮、高锰酸盐、氨氮、粪菌。社会生活、生产带来的污染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不能保证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1.4地下水盲目开采引发了地质问题

岩溶区塌陷主要是与地下水开采有关。柳州市在90年代初期,由于城市供水系统不完善,大多数厂矿开采使用地下水,最高峰时地下水资源供水占城市供水的三分之一,形成了几个大的开采降落漏斗。90年代中期后,城市供水系统逐步完善,多数厂矿舍弃使用地下水改用自来水,先期形成的柳钢、工程机械厂开采降落漏斗现已消失,水位恢复正常。目前存在的开采漏斗有车辆厂、锌品厂两处,较为严重的是车辆厂漏斗,漏斗面积约8km2。

1.5水资源费和供水水价长期偏低

由于受过去福利性用水政策影响,柳州市现行水资源费普遍偏低。取地表水生产0.02元/米3,生活0.03元/米3;地下水生产0.03元/米3,生活0.04元/米3,自备水供水成本大约0.35元/米3,水资源费仅占成本的8.6。全市自来水价格也处于较低水平,平均水价1.000.50(污水处理费)元。由于水资源费和供水水价偏低,全市特别是自备水这一块的用水户不能节约用水,水资源无度使用,地下水任意开采,对将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有严重影响。水资源费的低廉性和水资源任意开采,进一步影响了柳州市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2柳州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利因素

柳州市地域辽阔,地形复杂,雨量充沛,因而水系较发达,其面积达369.58km2,是柳州市总面积的1.98,主要分布在柳江、龙江、洛清江、浔江,以及中、小型水库。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745mm,多年平均降水总量为325.1亿m3,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82.1亿m3。柳州市辖区经过多年水文地质勘探,经过多种方法计算出测区水资源量:补给量多年平均为2.824亿m3/a,相对枯水年份为2.007亿m3/a;可开采资源量1.803亿m3/a;储存量4.570亿m3/a。多年市辖区地下水开采量(1999年~2005年)在2.55亿~4.3亿m3/a,开发利用程度为14~24左右。

柳州市多年总水资源量丰富,开发利用程度有一定盈余的空间。这将给对柳州市用水需求提供有利条件,说明柳州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尚有很大潜力。

3柳州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与措施

3.1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实行一体化管理

为实现全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加强领导,统筹规划,政府部门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时,要按照全市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切实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放在重要位置。为了保证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客观上要求建立集中统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即实行城乡水务管理一体化,将“多龙管水”改革为“一龙管水”,负责全市水资源的综合协调管理,从而形成一个有效的水资源管理体系,统一管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配置、管理、节约和保护等方面,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充分发挥各类水利工程的效益,解决洪涝灾害、水环境恶化等问题,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柳州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2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必须开源与节流相统一

建立开源与节流的用水统一观。充分利用江河水资源,减少地下水的开采,可保证地下水水位,降低地质水环境问题的发生。干旱时期,利用江河调水供给来缓解水库缺水、地下水枯竭危机。规划利用柳城沙埔河水库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优良的水质作为柳州市饮用水作后备水源。厉行节约用水,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防止滴、冒、漏。加大宣传节水、强化市民的节水意识,推广节约用水新技术、新工艺,特别中在用水大户、中户内开展,发展节水型工业、生活、农业和服务业,建立节水型社会。

3.3建设污水处理厂、废水治理工程,治理水污染

由于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污染与工业污染无法得到很好的治理,造成柳州市突发污染事故不断,柳州市饮用水源区供水质量得不到保障。针对这一问题,(1)建设龙泉山污水处理厂一期、二期工程,竹鹅溪实施综合治理,废水引排至龙泉山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向下排放。目前,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已完工,柳南片和竹鹅溪的排污管道已经汇集到龙泉山污水处理厂处理。(2)兴建柳州市柳北白沙污水处理工程,将柳州市柳北环岛污水截至回龙沟附近白沙污水处理工程,达标后向下排放。(3)完成糖厂废水综合治理治理工程、柳江造纸厂等4项治理工程。(4)柳锌厂环境治理搬迁,整厂从市中心区搬至阳河开发区,解决原厂区附近地下水及地表水污染及其他环境问题。(5)鹿寨建污水处理厂,日污水处理3万吨,年削减有机污染物约3000吨,解决城区饮用水源污染问题。(6)开展鹿化废水处理综合利用改造规划,效益达到外排水循环使用。(7)河北环岛、融水、三江建设河导截污整治工程,改善周边环境,防止河岸冲刷,确保饮用水源水质达标。(8)立冲、鹿寨、融水的垃圾处理,解决地下水污染等环境问题。

3.4确保安全供水,另建一座水厂

由于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污染与工业污染受各种制约,无法得到很好的治理,造成柳南水厂和柳东水厂的供水质量得不到保障。针对这一问题,除治理废污水工程措施外,在新圩至河西段择合适地段另建一座水厂,以取代河西—窑埠下游城中、柳南、柳东三个自来水厂。

3.5水源林保护措施

柳江河沿岸绿化带建设,从露塘农场渡口至洛维牛蹄岩,全长59公里,两岸合长118公里,规划及造林面积236.1公顷,造林后绿化率由32.4可增高到76,种植各种绿化树木103.731万株。除此之外,还将完成珠江防林体系工程8.33万亩。这将有利于保护柳江河沿岸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

3.6进行水动态监测,确保用水安全,有利于水资源管理

柳州市的地表水水动态监测的工作开展较地下水水动态监测工作全面。针对柳州市特殊地理位置及环境,已在各功能用水区设置监控断面,饮用水源区设置水质监测专用站和污染事故多发地段设置动态监测断面,以随时了解这些区段的水质变化情况。现拟建在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可设置水质自动监测预警预报系统,预计投资165万元。自动监测系统的设置能使政府部门及时掌握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的水质变化情况,确保柳州市饮用供水安全,将会为社会安定发挥无可估量的作用。为加强水资源管理,还要开展对地下水的动态监测工作。

3.7建立合理水价体系

水价是水资源管理中的主要经济杠杆,对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管理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针对柳州市水资源、自来水水价、工程水价等偏低情况,导致用水浪费和不能合理配置。水价改革要有利于节约用水和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保护水源,防治水污染;有利于供水企业或工程的正常发展,保证水供应的动力;水价还要体现水权,建设水市场,把水资源的价值充分利用于各行业。通过逐步提高水价,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水价体系,实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3.8进一步完善水资源管理的体系和措施

确立以流域水系为单元的水资源保护体系,建立和健全柳江河水资源保护和管理体制,以入河排污口管理,取水许可水质管理和污染源防治为重点,按“三定”规定完善市及市辖各县水行政主管部门水资源保护机构对水资源保护;还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水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全面实施取水许可制度;采用先进技术手段提高管理水平建立水资源保护信息管理系统和支持决策系统,并与政府信息系统,GIS系统,防汛系统,水质监测信息系统相接,实现管理水平现代化和信息化。

3.9切实加强监督体系和措施

切实加强对饮用水的保护与监督;加大执法力度,建立健全水源保护的法律、法规;贯彻落实国务院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机构改革“三定”规定,以监督性监测为重点,全面加强水环境监测工作;加强对面源污染的监控;加强工业老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治理,对新、改、扩建的大中型项目,要进行“三同时”把关,并坚持以新代老,污染物总量减少的原则;对污染严重、治理无望或根本没有治理价值的“十五小”和“新六小”污染企业,坚决实行关、停、禁、改、转的方针;结合环境综合治理,搞好污水资源化,提高工业用水重复率。

综上所述,解决柳州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对策是“合理开源节流,源头防污治污,有效节约用水,实现优化配置”或者“统筹规划,监测保护水源,保护生态,以供定需,合理调配,协调人—水环境关系”,实现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水资源统一调度,优化配置,是城市水资源管理的发展方向,也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有力支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摘要:分析了广西柳州市水资源特点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探讨了如何保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提出了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措施

作者简介:邓敏(1975—)年出生,河海大学水资源规划及

第4篇:水资源利用范文

【关键词】水资源节约,合理利用

中图分类号:P6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水是生命之源”,这句话早已进入了千家万户,节约用水也一再的被社会提倡。

缺水问题会变得越来越普遍,主要原因是世界人口正在增长,全球气候变化也会导致许多地区干旱加剧、供水量减少。此外,许多水源还受到不恰当的垃圾处理、工业废弃物排放、农业化肥污染和海水倒灌等的严重威胁,导致可利用的淡水资源进一步减少。黄河两岸富宁夏,宁夏是个引黄灌区,以农业种植为主的“鱼米之乡”,同时也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地区。

1、黄河水资源的现状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随着流域内工农业的发展,黄河两岸年用水量由上世纪50年代的122亿立方米猛增到90年代的300亿立方米左右从1972年起到1999年的28年间,黄河下游有22年断流,根据预测:正常来水年份情况下,2010年黄河流域缺水40亿立方米,2030年缺水110亿立方米,2050年缺水160亿立方米左右,由此可见,用水需求已超出了黄河水资源的承栽能力,水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缺水已成为沿黄河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具体到我们宁夏,严峻的黄河水情使今年黄河水利委员会分配的耗水指标为33.54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了16.15%。另外,今年国务院颁发的《黄河水量调度条例》的实施,超指标用水将受到法律的约束,水量调度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今年春季,宁夏引黄灌区将面临2003年以来的第二个严重缺水年份,曾经多次断流的黄河,历经去年的特枯年后,今年水情更为严俊,是五十年来的最低点,大小支流来水量比去年更减少四成,面临告急,断流又一次迫在眉睫,龙羊峡、刘家峡两库可调节水量比去年同期减少51立方米,减幅达27.3%。同时,根据黄河中长期水情预报,今年上半年黄河上游降水和来水均比常年偏少三成。

2、节约水资源

节约水资源并不是不使用,而是指有序的使用水资源,不浪费不必要的水资源,同时按照合理的方法进行使用。经过总结,水资源的节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严格分配水资源,对建设、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等进行严格的水资源的总量控制和定额分配。二是通过强化取水许可的审批,在根源上杜绝用水需求量过度。三是对农业实行集中灌溉,先下游后上游,先高口后低口,先急后缓,控近送远的原则,减少因灌溉过程中的水量损失。四是通过使用生活、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后的污水净化处理水重复作用。五是提升水价,水资源的浪费从很大一个方面来说,主要就是因为原来水价不高,导致很多人因为觉得水“便宜”而不在意,提升水价可以让人民从另一个方面觉得水资源的宝贵,更为切入每个人的生活,促使其自主的对水资源进行节约。六是加大宣传力度,水是宝贵的不能只是一句空话,因为并非每个人都可以深刻的认识到节约用水,更需要不断的宣传,让节约用水的意识可以走进每一个人的心中,并自发的进行节约。

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①整体规划水资源

为了可持续发展可以顺利进行,必须要对水资源进行规划,遵守人水和谐振的思想和水资源的自然规律。整体上协调生产、生活用水的同时,对水资源的来源也要做规划,除节流、治污、渠道开源泉之外,也要着重于非传统水源泉的开发,经过多年探索,制定了机井运行补贴和雨雪窑藏水调剂灌溉政策,确保抗旱保灌工作顺利胜利进行。

②推广节水型社会

节水型建设可以从很大一方面缓解我国对水资源的需求,主要是要求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建立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结构,通过对水资源的宏观控制和微观定额,达到科学用水的目的,针对这种情况,自治区农业、水利等部门正积极采取措施,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配套的建设,推广节水技术,强化水权管理制度,

③减少污染

我国的水资源利用,除了浪费之外,更为严重的就是污染,工业污染对生态平衡造成了很大的损害,同时也导致大量的水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水资源的使用除了节约和合理利用之外,还需要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调整工厂的产业结构,控制工厂的污染防治水平,对工业用水和排污要进行严格的监控,提高对黄河排污口的净化水平,逐步的恢复健康的水生态,“达到鱼水共存”的美景。

④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推广

第5篇:水资源利用范文

作为基础性自然资源,水资源的管理目标,就是在水资源量有限的情况下,将人类对水的需求给予最大程度的满足,即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将水资源的多种功能充分发挥出来,通过综合利用和标本兼治,实现对水资源的全面规划,并对水资源的有偿使用和资源共享的原则进行遵循。

2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2.1城市防洪排水问题

就开发利用城市水资源来看,最为重要之处就在于城市防洪排水安全上。在不断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中,从结构性的角度看,城市利用土地正在彻底地改变着方式,出现增加不透水面积现象和扩展城区的情况,致使当地雨洪与外洪调蓄能力被削弱。人水争地现象的出现,决定了湖泊洼淀对洪水调蓄萎缩面积被扩大;洪峰流量和洪水频率与量级的增加是建立在城市化与河流的渠道化基础上的必然结果。洪水威胁城市的危险性处于加剧之中,这也是当前频繁出现洪涝灾害的根源。我国许多城市在防洪上对河道洪水的抵御并没有作为单纯停留的层面,城市排涝能力的提高必要性也凸显,城市地面硬化现象成为形成当地雨洪径流条件直接改变的因素。就土壤和地下水来看,其自我净化调节和与外界交流功能所受到的影响是极为严重的,从而成为城区洪涝灾害极易产生的根源。.

2.2加剧了水源地污染

城市快速增长,用水最为直接产生的影响就是大量增加污水排放量,而我国城市处理污水能力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导致出现急剧恶化城市周边水域的后果。城市水源地被恶化,城市水资源紧张状况陷入加剧境地,守着水源却没水吃成为许多城市面临的局面,其主要因素正是源于此。通过研究“全国城市水资源规划”得出,被研究的城市365座,由于污染了水质,致使缺水的城市达到21座。发展城市化,成为污染地表水水源的直接导致因素。就我国北方地区来看,海水大面积入侵,沉降地面主要根源在于超采地下水所致,加速地下水劣变的状况,致使城市水源减少进一步加剧。

2.3凸显了应急供水问题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城市地位至关重要。就某种意义来看,为城市供水安全提供保障就是确保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城市供水应具有很高的保证率和水质,供水危机一旦出现,对人民正常生活将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并且经济损失巨大,社会政治影响也极大。因此,对于供水危机紧急情况的出现,应该如何应对,确保城市渡过难关,对于城市化过程而言,属于迫切问题范畴。城市供水应急对策与应急预案的切实可行性的提出是防患于未然的必要之举。

3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的策略

3.1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并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

如今,水资源浪费和污染现象日益严重,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优化配置很难实现。究其原因,是因为有着偏低的水价和水资源费,因此,应将水资源费征收方法尽快出台,并将水资源有偿占有制度建立起来;对于节约用水的水价制度应大力推行;对水资源进行合理保护和利用;对水利设施合理巩固,将水利工程效益充分发挥出来。同时,在对水价合理确定的基础上,还应合理规划,对城乡用水和地下水合理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供水量的经济效益。

3.2加强水资源的规划计划管理

合理科学地规划水资源,并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等统一考虑;对丰水期和枯水期用水合理考虑,将科学的调度计划和年度水量分配方案制定出来,严格控制地下水的开采,对水资源的投入产出比高度重视,发挥最大化的效益。区别商业和农业用水,以及优质水和劣质水,在提高用水效率的基础上,优先保证环境生态用水,最大限度地发挥供水量的经济效益。

3.3加强水资源规划计划管理

使用水资源规划计划要具备科学性和合理性以及全面性,对地表水和城市用水等进行统一考虑,对丰水期与枯水期用水进行合理调剂,年度水量分配方案的制定要科学,调度计划的制定也要科学。必须严格限制开采地下水,审批要严格。“把地表为先,地下为后,优先效率”作为严格执行原则,明确发展与限制内容,投入产出水资源比一定要认真研究,最大限度发挥效率方案。区别使用农业和工业以及商业用水。区别使用地表水和地下水;区别使用优质水和劣质水。以用水效率被节约和提高为基础,必须优先确保生活用水,一定程度确保环境生态用水,这是永续使用有限水资源的有效途径。

3.4提高污染防治水平

第6篇:水资源利用范文

1问题和不足 

1.1开发不合理和浪费。城市的水输送管道都存在漏失现象,这个概率就有20%,仅这一项就造成了全国每年共有100×10.8m3的水资源被浪费。日常生活中浪费用水的现象也是很常见的,就像一些缺水的城市,也在到处建设水景观,根本不考虑自身的现实条件,甚至还在不断的增加高耗水的一些行业,比如在一个水池中,北方地区地下水资源薄弱的补给量就像是上水管,而对水资源的过渡浪费以及不合理的开发就像下水管,在同时打开的上下水管中,上水管杯水车薪的水资源补给远远跟不上下水管水资源的大量浪费。 

1.2污染情况严重。当前社会中工业化的发展非常迅速,因为不断增加的人口给与了很大的推动力,有一部分地区却没有对地下水资源的保护重视起来。尤其是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地下浅表水的水质已经差到了一定地步。还有一些城市高强度的开采地下水使得污染情况严重,原本良好的水质受到污染之后硬度、矿化度都大大的提高,甚至还有严重超标的有害物质,这就使得人民的饮水问题收到了很大的威胁。据统计,现在全国有3.6亿的农村居民饮水不安全,有八千多万人在饮用不达标的地下水。 

2加强管理和保护 

2.1加大雨水利用。雨水也是很好地一种水资源,通过蓄水窖的建造,实现了雨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我们可以秋雨春用可以涝蓄旱用,将雨水资源充分的利用起来,也充分证明了蓄水窖的建设和实践在抗旱中的显著成效。收集雨水节省灌溉的工程在山区的发展更深更广,雨水的利用也延伸到了农田的灌溉,而在很多干旱的地区,利用集雨工程把雨水拦截收集起来并以此来发展生产,为干旱地区农作物的稳产提供了新的道路。我们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对于山区就应该采用分散的方式,应用适合的技术,利用就地资金,运用便于群众参与全过程的解决方法,因为山区居民贫困人群居多,而且一般都居住分散,那么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刚好具备这些特点,所以和集中骨干水利工程相比,雨水蓄积方式更适合山区的情况。而且雨水集蓄利用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会像那些规模巨大的水利工程一样产生一连串的生态问题,所以,雨水集蓄利用是实现这些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最佳方法,是一种不可替代的选择,对缺水山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来说,雨水蓄积利用工程这种新形式是非常切实有效的。 

2.2加强管护和监测。水源地的日常管护和水质的动态监测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水源井周围会受到影响的半径范围之内,剧毒性的农药是严禁使用的,灌溉农田时也不能使用生活污水或者工业废水,并且不能建造禽畜饲养场、厕所等建筑物,还有不能堆放垃圾等物品,因为以上种种都可能对水源造成严重的污染,最后还要严禁破坏深部隔水层的活动。水源管理部门要制定水源井的防护规定,要画出卫生防护地带的范围,还要在防护地带树立提示牌,书写宣传标语,用这种方式进行宣传,让当地居民能够自觉的产生保护意识,对水源地进行保护。同时,对于水源地的水质、水量以及地下水位的变化也要加强动态监测,并且对水样进行定时的采集和化验,检测水源的变化规律,保证水源井的运行。 

2.3缓解城市和农村的用水矛盾。一直以来农村和城市之间的供水矛盾一直存在,为了缓解这种矛盾,我们就可以进行节水改造工程,将传统的的井水灌溉方式改造成低压管道的灌溉方式,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灌溉用水的利用系数,有效的减少地下水的开采量,从而有效的解决农业用水和城市供水之间的冲突。同时,要详细的调查摸清水源地灌溉机井的具体情况,要关闭一些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或者农民非法打造的农灌机井。在水源涵养区内未经许可一律不可以打造新的机井,行业管理部门要经常进行检查,关闭未经许可所打的机井,造成的损失有负责人自己承担。 

2.4改进技术。节水机制的健全对用水方面是非常重要的,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工农业生产体系,要以节水、节能为中心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的理念要进行创新,开发高效应用的节水新技术,促进水资源的有序开发,而对第三产业中的高耗水行业更要进行重点管理、严格控制,水道和洁具要一步步的进行改造,有效的减少漏失现象。另外,农业方面在发展种植和养殖时也要以节水为中心,淘汰落后的灌溉方式,推广新型的广喷、滴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实施资源型农业战略。 

总之,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努力和政府的支持,我们在节水方面,在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方面,在节水的技术方面,在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方面都可以成为世界领先。 

参考文献 

第7篇:水资源利用范文

关键词:咸海;水资源;保护;利用

1咸海水资源现状与保护瓶颈

在分析咸海地区水资源现状之前,根据相关数据调查,相比50年前,当今咸海已经萎缩了74%,含水量已经减少近85%,如果不采取合理措施加以保护,那么预计在2020年,咸海将彻底从地球上消失。

1.1水资源短缺、光照充足

咸海地区属于典型的沙漠大陆型气候,光照充足,阳光辐射性强,又由于气候干燥导致蒸发速度快,蒸发量大。虽然咸海地区年温差及日温差非常大,有利于积累植物蛋白质与糖分与发展农业,但降水极少,因此由水资源匮乏进而对咸海周边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严重阻碍。同时,在整个咸海地区内降水量不均衡,每年平均降水量只有100mm,因此,咸海干旱区越来越无法满足农业用水的需求。而依靠降雨补充水量的径流,开始随季节大幅度变化。

1.2水资源需求量大,水污染严重

如上文所述,由于水资源短缺,造成了咸海地区耕地面积的不断扩张,仅仅依靠地表水已经难以保证农业灌溉,人们开始通过过度开采地下水以满足地表水量的缺失,结果导致流域中、下游地区遭到大规模超采地下水,加之地表水分布不均又失水迅速,无法顺利完成正常水循环,地下水水位大面积下降;水质下降,所含有害物质量上升,难以达到饮用水要求。同时由于水位的下降,浅根系的植物开始由于难以涉入足够的水分而死亡,草场开始进一步退化,畜牧业无法正常开展,沙漠面积进一步扩大,造成恶性循环。

1.3用水矛盾激化、重复利用率低

在本身水资源匮乏的前提下,咸海地区大幅度的人口增长和工农业迅猛发展对整个区域生态系统的战略意义非常不利,水资源常常遭到盲目开发,导致许多河流、湖泊的衰退、萎缩,逐渐断流,最终干涸。例如上个世纪60年代,咸海有各种鱼类600多种,而到了90年代初仅仅剩下了70余种。原来流域内生长各种植物也都接近枯死的边缘,水尽沙现,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现在早已变为沙尘暴的源头。另外,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咸海很多地区无视水资源自身的脆弱性、可再生性、有限性、可恢复性等特点,过度摄取水资源,使其受到严重的破坏,产生农业污染、农药、化肥等农业污染等难以化解的重度污染。从地表水到地下水,从浅入深,最终导致水资源的完全恶化,例如在卡拉克尔帕克斯坦,由于水污染的不断严重,贫血、慢性气管炎、肾病以及肝病成为了该地区的常见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

2咸海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措施

通过上述讨论,对于咸海地区水资源状况以及利用瓶颈做出了比较详细的分析,那么接下来作者就针对如何加强咸海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以及保护效率做出相应的讨论。

2.1大力提高和推广灌溉节水技术

灌溉节水技术是指为了实现土壤灌溉的最优生产效率,以投入最少的灌水量获得农作物的最大产量及其最高产值的生产目的所应用较成熟的一套灌溉方式,在水资源极度珍贵的咸海地区,更应该加大这一方面的工作。例如大力推广喷灌技术,就是把水源增加压力后,通过管道输送到田间所需要灌溉作业的作物,然后用喷头水自然下落洒在作物上。喷灌技术凭借着它的节节约、增产增收、节地省工、成本适中等多项优点,最终实现灌溉的目的。深受灌溉者好评,值得肯定。

2.2加大生态旅游开发力度

正如上述问题中所述,咸海地区水资源的恶化,如果要想提高当地经济水平,保证当地居民的基本生活条件,传统的农业发展已经不能满足目前的环境情况,采取其他措施进行应对才是更需要考虑的措施,而生态旅游开发则是一些值得进行研究的措施方法。一方面来说,生态农业旅游具有关联带动作用。生态旅游能实现在餐饮娱乐、金融投资、交通运输、土特产营销、土著文化宣传等共同发展。大量就业人口的解决和稳定的客流,较好地解决了生态区居民的收入问题,生态农业旅游越来越退贫致富的好平台,起到龙头作用。另一方面,咸海地区贫穷国家、地区发展生态农业旅游成为越来越多的小额投资的首选产业,对于实现城乡、村村之间全方位的开放搞活,影响非常明显。比如在我国西部一些地区在农业发展的阶段上也都实施的转型发展起了生态旅游。伴随着大量游客涌入曾经偏僻落后、思想保守、信息闭塞的生态地区,由于其自身的优势,不仅很好的解决了留住资金在当地投资的目的,而且不经意间进行着从生活习惯、经营头脑,到生产技术、道德观念等全方位的改变,这种间接效益是一种其他任何的“扶贫救济金”不可比拟的扶贫投入,所以在咸海水资源保护思路方面需要进行改变。

2.3建立“生态无人区”

根据相关调查得知,咸海地区生态脆弱区分布零散,加上地形复杂,区域气候条件差异,即使集中所有已有技术和资金支持都无法全面治理。有学者提出,可以通过生态移民政策来规划“生态无人区”的长远蓝图,并且目前具备相应的条件和政策扶持。“生态无人区”的建立,并非有意排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而是进一步实行自然恢复与人工恢复最优方法,最短时间内实现生态自然恢复的现状。这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必须由当局者制定有效制度,立法机制明确相应的保护法律,实现责任、利益和权利的相辅相成,才能更加有效地实现咸海生态脆弱地区的恢复与持续发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咸海地区生态环境日益严峻,水资源是“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这个开放复合巨系统的决定性因素,正确评价人类活动中用水的生物转化效率、经济效率和生态效率及其综合效率,是实现水资源利用的“三效并举”的前提,对于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邓铭江,龙爱华.中亚各国在咸海流域水资源问题上的冲突与合作[J].冰川冻土,2011(06):1376-1390.

[2]胡汝骥,陈曦,姜逢清,等.人类活动对亚洲中部水环境安全的威胁[J].干旱区研究,2011(02):189-197.

第8篇:水资源利用范文

关键词雨水综合利用雨水集蓄初期雨水弃流装置

中图分类号:TU991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水作为一种自然资源,长期被视为一种廉价的物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对水的需求量愈来愈高。这一需求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主要是注重水量的增长;对于发达国家来说,高品质的水成为关注的焦点。另一方面,环境的破坏、水质的污染使水资源越来越稀缺。

在供给不足而需求渐长的形势下,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是摆在给排水科研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经过多年的摸索尝试,雨水作为非常规水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城市雨水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减缓城区雨水洪涝、地下水下降和地下漏斗的形成,控制雨水径流污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1]。据彭志刚[2]研究,我国降雨总量超过6万亿立方米,远大于全国缺水总量400亿立方米。若能有效利用雨水,水资源危机将会大大缓解。

2国外雨水综合利用研究

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国外各大城市并未意识到雨水资源的重要性,仅仅将其视为一种潜在的风险[3],当时以快速、高效的工程排水为原则,着眼于快速将雨水从城市范围内排除,扩大雨水管道和城市河道横断面、减少糙率或开发分洪渠道等雨水处理措施成为解决城市雨洪问题的有效方法[4]。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区大规模发展造成植被的破坏,道路、广场、房屋等不透水面积增加的大量扩张,雨水自然下渗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加[5]。洪峰流量增大且时间提前,城市防灾能力的减弱,暴雨洪水灾害发生几率都有较大的增加,暴露了原有城市排水系统的弊端,反映了原有雨水处理理念与快速城市化进程的不相适应,强烈干扰了城市原有水文生态系统,破坏了自然的水文循环过程[4]。所以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际雨水资源管理理念发生了显著调整,相较于之前的单一注重雨水的快速排出,雨水的生态化综合利用,即利用各种人工或自然水体、池塘、湿地、绿地系统或低洼地带对雨水径流实施滞留、调蓄、净化和利用成为重要方式[4][6]。

亚洲的新加坡,通过实施集水区计划率先走上了雨水利用的道路,将雨水收集区分为:受保护集水区、河道蓄水池和城市骤雨收集系统[7]。根据不同集水区的水质特点分类使用和处理,大大降低了雨水的流失,减轻了污水厂的污水处理负荷,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日本通过发放补贴的形式大力推广透水地面、渗沟、渗堰、渗井等雨水下渗设施,有效缓解了资源匮乏的困境。在丹麦,居民年总用水量的22%来自于屋顶收集的雨水[8],其社会效益显著。西班牙的巴塞隆纳大都会地区,每年收集的屋顶雨水能够满足60%以上的单栋和多栋建筑的景观灌溉要求[3]。德国城市通过雨水积蓄和利用系统、雨水屋顶花园利用系统、雨水截污与渗透系统、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系统等[9]充分开展雨水多样化利用,同时将工业、商业或居民小区等城镇排水收费与建筑物的不透水面积挂钩,若没有雨水利用措施,政府将征收雨水排放设施费和雨水排放费等[9],通过规章管制和经济刺激等手段促使雨水利用措施的落实。百慕大群岛作为一个典型的大面积利用雨水集蓄系统的国家,其雨水集蓄系统平均拥有139m2的屋顶集水面积和68m3的蓄水容量,在特枯季节此套系统可以为平均3.5口人的家庭提供人均每天106L的用水[10]。

由于发达国家农村的人口密度低,在农村使用集中管网供水系统很不经济。所以集蓄雨水系统成为饮用水供应的主要方式,在美国乡村,约有2万个雨水集蓄系统为小商业区和分散的居民区提供生活用水[11]。据Perrens[12]统计,澳大利亚农村中有100万的人口依赖雨水作为主要的水源供给。

3国内雨水综合利用研究

面对日益严峻的水资源危机,我国的相关研究也紧随其后,大批雨水利用试点项目的竣工,为国内雨水资源化提供了宝贵经验。

3.1 雨水利用投资方面

据王丽川[13]调查,雨水收集基本建设投资不到200元/m3,运行费用不足0.1元/m3;而污水深度处理工程投资则达1400~2500元/m3,运行费用为0.4~0.8元/m3,与污水再利用相比,雨水收集利用更为可行。

3.2 雨水水质方面

通过屋面和路面等不可渗透表面收集的雨水,根据降雨区的降雨径流量可分为初期径流和持续性径流[14]。由于屋面中后期雨水污染较轻、COD较低、溶解氧接近饱和浓度、钙含量低、总硬度小,几乎没有有机污染物的污染,其他理化指标也优于生活污水水质[15],所以屋面雨水通常不处理或稍加处理后使用,其中绿色屋面、雨水花园、生物滤池和人工湿地等技术将自然处理系统与城市景观相结合[16]收益显著。

对于屋面初期雨水(初期20%径流中的污染负荷占整场降雨的80%[17])和地面雨水(尤其是来自机动车道上的降水径流,因为机动车辆的磨损而含有大量的金属、橡胶和燃油等污染物质[18])污染程度甚至超过生活污水[19],是雨水处理的重要环节。

处理方式主要有两种:弃流的初期雨水收集到管道系统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初期雨水与中后期雨水一道进入人工湿地、沉淀塘等集中处理。在雨水的自然处理过程中植物吸收过量的营养素、提供反硝化作用所需的碳源和硝化作用所需的氧气等起到了关键性作用[16]。

3.3 雨水收集方面

对于面积可占城市不可渗透总面积30%以上的屋面[20],可收集的雨水量大,加之水质污染程度较轻,收集利用潜力巨大。

初期雨水污染程度高,每弃流1mm的降雨量污染负荷约减少50%[21]。车武等[22]通过分析北京城区屋面雨水水质状况,切合上述结论并提出北京城区屋面雨水利用的最佳初期雨水弃流量为2mm。雨水弃流方式的研究为中后期雨水收集提供了理论支撑,陈刚等[14]将雨水弃流方式分为主动弃流式和机械弃流式,其中主动弃流式包括容积型、渗透弃流井、大小管弃流方式,机械弃流式有流量型和雨量型。为较准确地收集、利用中后期雨水,促使了雨水初期弃流专利的发明,一种初雨弃流装置的结构如图1[8]所示。一般设置于室外弃流雨水池中的初雨弃流装置由降雨信号采集器、控制器和执行机构组成[8],当降雨进入中后期,浮球阀等控制器关闭初雨弃流装置的进水管,雨水直接进入收集管供回收利用。该装置的使用较好的解决了初期雨水水质差的问题。

图1初期雨水弃流装置结构图

Fig.1Schematic diagram of initial rainwater split-flow instrument

3.4 雨水贮存方面

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西南山区及东南沿海岛屿作为水资源匮乏的重灾区,雨水贮存成为当地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20世纪80年代以来,贵州“渴望工程”、宁夏“窖窑工程”、甘肃“121”雨水集流工程[23]等大批项目兴建了大量水窖、水柜等微型贮水设施,将过滤后的雨水作为饮用水源或非饮用水源,有效缓解了水资源短缺。

将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和装配式人工蓄水池等用于城市雨水的贮存[24-26]。不但能处理部分雨水,回灌地下水,还能调节局部地区气候,减缓城市热岛效应。

4问题与对策

4.1 存在问题

垫层材料易恶化水质。K. Vijayarag havan等[27]在研究绿色屋面处理雨水时,发现屋面垫层材料的选择对于雨水水质影响很大,材料选择不当,将释放出有毒害物质恶化水质。

投资回报周期长。D. S. Laia Domènech[3]在建立巴塞隆纳雨水利用投资-回报模型时,得出雨水利用的投资回报周期过长的结论。这是影响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推广的一个缺点,是下一步需要重点攻克的问题。

雨水贮存时,若容积过大,容易产生死水区,滋生细菌引起二次污染。

4.2 解决对策

加强集流面管理和集流场表面处理,使集流面尽量光滑,减少雨水与集流面的接触时间[28]。

采用将憎水性保温材料设置在防水层之上的倒置式屋面,以减少防水材料对雨水水质的影响。

加强容器内壁处理,在容器内壁贴附食品级材料,减少材料对水质的影响。

贮水容器尽量修建在荫庇处,最好设置于地面以下,避免日光的直射,维持贮水容器温度的稳定,最大限度减少雨水中藻类生长[29]。

参考文献

[1] 孟玉. 城市雨水的综合利用[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06,24(6): 23-25.

[2] 彭志刚. 雨水综合利用技术发展及应用案例[J]. 建设科技, 2011(19): 49-51.

[3] 程江, 徐启新, 杨凯, 等. 国外城市雨水资源利用管理体系的比较及启示[J]. 中国给水排水,2007,12:68-72.

[4] 王钰. 城市雨水资源化及其策略探讨――以上海市为例[J]. 给水排水, 2010 ,36(7):12-17.

[5] 董蕾,车伍,李海燕, 等. 我国部分城市的雨水利用规划现状及存在问题[J].中国给水排水, 2007,23(22): 1-5.

第9篇:水资源利用范文

一、对雨水的观念转变

在城市解决暴雨内涝问题时,从前至现基本上一直采取以疏为主的措施,对如何蓄住天上水考虑的很少,或根本不考虑,老城改造如此、新区建设亦如此。针对这一问题,把如何蓄住天上放到了突出位置。在城市解决暴雨内涝问题时,如果变疏为蓄,就可以通过收集雨水来满足室内冲洗、户外用水、绿化用水等,节水效果将非常明显,水资源紧张状况也可以得到缓解。从源头截蓄大量的雨水,在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的同时,也可以降低供水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的压力,可谓一举多得。

二、城市雨水利用工程的设计应用与方法

城市雨水利用设计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很多方面,如机关企业、住宅小区、道路两边、停车场、城市广场和现有坑塘都可以进行这种设计。

(一)以机关企业、住宅小区为例

(二)在停车场、城市广场内

(三)在道路两侧绿化带内

(四)在现有坑塘周边修建多个过滤池,以收集不同方向的雨水。以人民公园人工湖和西营坑为例。

(五)在老城改造、新区建设时,把大型雨水控制系统工程列入规划内。

(六)以长藤结瓜的形式做好系统工程。把机关企业、住宅小区、道路两边、停车场、城市广场和现有坑塘的节水工程作为单元工程,用现有的排水主管道尽可能的把各单元工程都串联起来。这样,如果遇到特大暴雨,各单元工程不能消化的多余雨水也能及时排出。

三、城市雨水利用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关实验资料表明:通过城市雨水利用设计,一般可以节约用水30%,有望达到45%,同时还可以相应地减少每户供水开发成本约900元左右。安阳市区人口70万左右,约20万户,以此推算,可相应减少供水开发成本1.8亿元;以2007年来说,安阳市生活用水1.3032亿立方米,可节约用水0.39亿立方米左右,按市价2.25元计算,用水户最少节约水费0.87亿元。

四、对雨水利用观念内涵的延伸

(一)城乡供水一体化是雨水利用的另一途径

水库的蓄水主要来自泉水和雨水两部分。目前,据有关资料统计:安阳市境内的彰武水库年平均供水量为2.5亿m3,工农业用水为1.15亿m3;河南、河北交界处的岳城水库每年分水量为2.54亿m3,实际供水量为0.12亿m3。资料显示:两库尚有3.7亿m3的水得不到充分利用,这里面当然也包括相当量的雨水。

促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的建设发展,是缓解城市供水压力、解决城市地下水持续下降问题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其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1.随着地下水的持续下降、水价上调以及生活、生产节约用水带来用水量的减少,在一定时期内必将加大城市供水企业的开采成本和净化成本,最终导致企业亏损。

2.更主要的是随着地下水的持续下降,必将带来地面沉降的问题,造成社会公众财产难以估量的重大损失,导致社会的不稳定。

3.跨区域调水的职责以及地表水管理(水库)属于水利部门,当问题产生时,且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时,城建部门与水利部门最终会坐到一起,协调解决。

如果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使两库的供水潜力得到充分发挥,那么安阳市的地下水开采将每年减少3.7亿m3,是安阳市年取水总量的1.4倍;节水效果十分明显。

(二)现有的引水工程不能充分发挥其供水能力

目前,安阳市已建成的引水工程有两项,一是以岳城水库为水源的五水厂引水工程,一是以彰武水库为水源的环城河引水工程,归口单位属于安阳市水利部门。市区现有的五个水厂,归口单位属于安阳市城建部门。除第五水厂外,其它四个水厂都是以地下水为水源,进行着无节制的开采。第五水厂的供水水源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岳城水库,一是地下水。虽然如此,五水厂引水工程仍不能达到满负荷运行。因为五水厂如引用岳城水库的水,会加大购水成本和净化成本,企业利润也会相应地减少;为了降低供水成本,五水厂并未完全利用这部分水源,而是采用开采供水成本低的地下水。这样虽然降低了部分供水成本,但是却对地下水资源造成了巨大的浪费。目前,五水厂引水工程供水量仅占五水厂供水量的25%,其供水能力不能充分发挥,是设计能力的三分之一。

(三)治水思路应提升到法制层面

目前,安阳市水利局提出了治水思路是:用足境外配额水,设法蓄住天上水,尽量拦住过境水,充分利用地表水,合理开发地下水,提高标准抗洪水,水土保持涵养水,处理利用污染水,关键措施搞节水。把如何蓄住天上水放到了突出位置。但目前情况的是,这只是水利部门提出的治水指导思想,对其它部门行业基本上起不到约束作用。如果把整个治水思路,从指导性文件提升到以政府提案的形式,报人大讨论批准后,成为地方条例、法规,使节水工程的实施具有强制性,那么将大大提高其可操作性。例如,将报批的生活小区或其他建设工程项目,同时必须到市节水办审批,看其设计是否具有节水设施,设计的节水设施是否合理,经过节水办审批的工程项目方可实施。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