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苏格拉底教学法范文

苏格拉底教学法精选(九篇)

苏格拉底教学法

第1篇:苏格拉底教学法范文

关键词:苏格拉底教学法;模拟法庭;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1-0003-03

一、苏格拉底教学法的内涵与特征

苏格拉底教学法是一种以问答形式为主的教学手段,其通过师生之间问答式的互动交流来不断纠正学生的认识错误,引导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本质,进而要求学生寻求解决之道并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一教学法在近代经由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兰德尔(Langdell)的推广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的学科教育中,教育界对苏格拉底教学法的持续认同和运用则表明了其具有的巨大优势与影响。

对于苏格拉底教学法的基本特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阐释。首先,这一教学法使师生平等有序地参与到对所学知识或内容的讨论中,教师不再扮演全能式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引导学生围绕着一定的主题和线索来寻找答案,学生可以自主发言与提问,在民主的气氛中深化对问题的认识。其次,这一教学法不仅要求教师在课前对教学内容和步骤进行计划和安排,而且学生必须在课前完成对指定材料的阅读,对教师课前预留的问题有充分的准备。最后,鉴于这一问答和讨论式教学方法需要师生之间复杂的互动和配合,因此适用苏格拉底教学法的班级学生人数不宜过多。

通过了解苏格拉底教学法的基本特征,不难总结出其具有的几个优点。第一,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苏格拉底教学法强调推理和辩证思考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首先需要树立自身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对知识内在的关联性和自身能力的判断,独立思考乃至独辟蹊径来发现问题和获取知识。换言之,苏格拉底教学法“不是把直接向学生传授知识作为教学的唯一追求,而是把训练学生发现、运用知识的思维、能力作为教学的中心任务,帮助学生发挥自身的潜能”[1]。在学生能够对知识及问题独立深入思考的前提下,其就不再满足固定的方法及结论,而是不断拓展知识的范围并反思问题解决方法的多样性和合理性,由此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学习能力得以提升。第二,实现教师课堂引导与学生独立思考的有机结合。传统的课堂教学在教师的操控下学生只能被迫做大量笔记或回答一系列问题,而苏格拉底教学法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并进行反诘;同时,教师依然抓住授课内容的重点和主要问题,“画龙点睛”般地引导、启发学生正确地运用相关原理和方法,及时纠正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的错误思路和方法,从而在教师正确引导的前提下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第三,可以通过有效评价学生的表现来作为学生成绩的补充或评定依据。教师可根据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按照一定的评分标准和规则对学生做出评价并进行记录。这一评价分数既可以作为学生课程成绩的一部分,也可以作为日常测验和考试的重要参考依据,由此为全面了解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提供反馈信息。

据此,明确了苏格拉底教学法的一系列优点之后,我们就可以合理确定其具体的适用范围,进而能够有效地利用这一教学法实现不同的教学目的。

二、模拟法庭教学引入苏格拉底教学法的意义

模拟法庭作为法学实践教学的重要形式,其基本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司法实践能力及法律技能。近年来,国内许多高校的法学院系已经专门开设了模拟法庭实验或实践课程来培养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需要指出的是,相当一部分法学院系的模拟法庭课程在具体操作上更多是让学生熟悉审判过程,庭审需要严格按照诉讼程序进行,选择的案例则相对简单,由此忽略了模拟法庭教学所具有的更为广泛的功能。尤其应当强调的是,模拟法庭虽然侧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涉及案件实体问题时不可能完全脱离课堂理论教学,所以模拟法庭的功能应当取综合理论与实践教学之所长而加以扩展。那么,根据苏格拉底教学法的特点与适用范围,模拟法庭引入这一教学法则有助于自身教学功能的发挥和拓展,对此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首先,模拟法庭要求学生能较为熟练地运用相关法律知识与思维方式来理解、分析、归纳和评价所给定的案例,由此强化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但是,参与模拟法庭的学生的理论基础与知识储备是存在差异的,对于缺乏基础知识的学生,仅通过快速并强迫式的灌输来使其完成学习任务显然不利于该学生对知识的汲取;同时,即使学生在参与模拟法庭之前已经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但是知识的综合运用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依然有待提高,所以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而且又不能完全替代学生预先思考和梳理案情。而引入问答式的苏格拉底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案例,并且有目的地运用法律知识解决相关理论问题。

其次,模拟法庭对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使其具有较高的法庭辩论技能及应变技巧。无疑,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具有积极参与性和主动性是实现实践技能培养目标的前提,不过,技能培育需要练习,但不能仅仅由学生练习,而是必须在教师引导下练习,否则学生就会学到并且保留错误的内容[2]。事实上,通过模拟法庭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更需要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苏格拉底教学法则可以作为实现这一互动的重要教学手段而引入模拟法庭教学实践中。尤其是苏格拉底教学法要求教师的介入是有限度的,借助这一教学法的运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法律规则的适用方法和范围,训练学生的论辩技能和技巧,但案例分析、法律意见的形成及辩论内容的编排等环节最终还是需要由学生独立完成,这也保证了模拟法庭教学中学生应当具有的主体性地位。

第三,模拟法庭教学存在多个环节,除了在模拟和再现审判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评价考核外,庭前准备阶段也要评价和考核学生的学习能力及状况,前者主要侧重考察评价庭审阶段学生团队的合作能力及辩论技能,后者评价和考核的重点则是学生个人的学习能力及效果。应当说,庭审阶段能够直接客观地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考核,但是在庭前准备阶段对学生的考核往往缺乏客观真实的依据,而这一阶段运用苏格拉底教学法既可以实现对学生的有效指导,又能够根据学生的表现使其作为评价考核的客观依据。这里需要明确的是,模拟法庭教学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不应只是分出优劣,更应是客观、全面和有效地观察、检测、判断和评定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和强化学生学习中的长处或优势[3],显

然,苏格拉底教学法的引导过程能够将模拟法庭的教学目的与考核要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可以认为,对于模拟法庭教学而言,在引入苏格拉底教学法之后,只要结合这一教学法的特点及可适用的具体环节,该教学法对模拟法庭教学功能的发挥和教学效果的提升必定是事半功倍的。

三、苏格拉底教学法在模拟法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般而言,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与目标设定的差异性,模拟法庭实践教学或实验课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加以展开,即庭前准备阶段、开庭审理演练阶段和正式开庭审理阶段。苏格拉底教学法的适用在考虑模拟法庭不同阶段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之同时也有自身的要求,我们在认识到适用这一教学法之必要性的基础上也不能盲目地将其应用于各个教学阶段。可以认为,苏格拉底教学法必须适用于能够形成师生良好互动的教学场域,只有满足这一基本要求才可以使该教学法的优点得以充分发挥。

检视模拟法庭的不同教学阶段,除了正式开庭审理阶段以学生之间的团队配合和表演及教师对其进行考核为主要内容外,庭前准备阶段和开庭审理演练阶段都需要教师的指导介入并形成师生之间深度互动的平台。无疑,苏格拉底教学法运用于这两个阶段既满足自身的适用要求,又符合模拟法庭对师生互动模式的建构路径。尤其对于师生在模拟法庭教学中的交流和沟通,其内容不仅是关于学术上的问题,学生还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来自指导教师人格魅力的熏陶[4],显然,苏格拉底教学法需要结合人性化的要求来进一步确定如何实施。而在我们看来,这一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则应根据庭前准备和开庭审理演练这两个阶段之教学内容与特点加以确定及展开。

对于苏格拉底教学法在庭前准备阶段的实施,其步骤与过程的展开无疑必须与庭前准备阶段若干教学环节的顺序设置相吻合。具体而言,可按照先后次序将庭前准备阶段分为案例的选取、法庭角色的分工、相关材料和法律文书的准备等三个环节。苏格拉底教学法需要依次在这些环节中运用和实施。首先,在案例的选取阶段,教师应当有针对性地挑选具有代表性、可辩性且争议不宜过大的案例,若案例缺乏可辩性,使过程乏味,学生因而失去参与的兴趣;如案例具有太强的争议性,会超出教师的调控范围达不到教学目的[5]。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应立刻就确定案例的范围,而是必须根据教学重点预先给出涉及不同部门法的多个案例,然后师生对这些案例进行讨论再最终加以确定。教师在师生讨论的过程中即可运用苏格拉底教学法。针对给出的各个案例,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先自行讨论,在学生能够确定案例的范围后,教师按照苏格拉底教学法的要求可对学生不断追问和反诘,同时师生讨论的案例也不应局限于学生选择的范围,通过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不同性质案例的难易程度及可辩性,进而确定合适的案例为模拟审判所采用。而在法庭角色分工这一阶段,教师应当运用苏格拉底教学法深化学生关于法官、人等不同法庭角色的作用的思考,在适当兼顾学生的特长和爱好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搭配。由于一些学生不自信或其他原因总选择简单的角色,有时就不能任学生自由选择而必须进行角色轮换,因此,苏格拉底式的问题讨论还需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学习责任与法律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应当说,必要的角色轮换,不仅有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锻炼,而且能够让学生体会不同角色的职业道德、职业特点[6]。最后,在相关材料和法律文书的准备这一阶段,教师结合案例选取环节产生的教学效果,并按照法庭角色的分工,至少可以运用苏格拉底教学法组织两次研讨。第一次苏格拉底式的问题讨论安排在材料和文书的初稿写作之前,教师根据不同的诉讼类型以及所需材料与文书的性质和内容分别提出几个起始问题,并以此为中心展开研讨,研讨结果可帮助学生调整和确立写作思路。事实上,苏格拉底式问题研讨一贯包括写作部分,故学生学会多样的写作技能也是这一方法所强调的另一种类的教育结果[7]。在学生完成庭审材料和法律文书的初稿之后,教师应针对这些书面材料所展现出的学生对法学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进行总结评价,并就诉讼主张的事实、证据的甄别与法律适用等问题再次利用苏格拉底教学法分组展开问答式讨论,由此指导学生进一步完善相关材料和法律文书的准备工作。

开庭审理演练阶段作为学生正式完整地展示庭审过程之前的重要教学阶段,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显得更为突出,但是并不排除教师的现场指导,对于苏格拉底教学法的实施自然应无异议。基于这一阶段主要属于学生自我熟悉案件和审判程序的阶段,教师应先鼓励学生自我发现问题,而苏格拉底式的问题讨论在结合学生排练情况的同时可主要围绕两个方面展开。一个方面涉及学生对庭审过程不同阶段的把握和衔接;另一方面关涉学生法庭辩论的技巧及应变能力。就第一个方面而言,可在演练中的关键环节多作提示和引导,使学生在对程序逐渐熟悉的基础上与教师形成互动式的讨论以求改善演练质量。至于第二个方面的苏格拉底式问题的设计则较为复杂,对于法庭辩论技巧及应变能力而言,直接指向的载体就是语言的内容与表达方式,因而教师应当就学生辩论中的内容和表达方式适用苏格拉底式的讨论。基于辩论的内容往往易纠缠于事实和法律之间,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认识到辩论的基础应当是庭前准备阶段完成的各类法律文书,避免脱离法律角度的事实辩论。同时,教师还应就语言表达方式问题分别从语言的条理性、语速快慢的安排、语调高低等方面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反诘。毋庸置疑,通过苏格拉底教学法的合理运用,学生庭审演练的流畅和精彩程度将得到极大提高,从而为之后正式开庭审理阶段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苏格拉底教学法在模拟法庭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无疑是从多层面、多角度不断加以深化和展开的,这也能够保证模拟法庭教学更好地执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现代教学理念,进而实现全方位提高学生法学理论素养和法律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杜永红.试析苏格拉底“产婆术”教学法及其实践价值[J].现代教育科学,2005,(5).

[2]何美欢等.理想的专业法学教育[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21.

[3]罗文燕,刘建明.模拟法庭原理与实践[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3:50.

[4]周景安,王.试析模拟法庭教学的功能意义[C]//法学教育研究:第六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108-109.

[5]侯晓蕾,田春雷.试论模拟法庭实验教学[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第2篇:苏格拉底教学法范文

【关键词】产婆术;苏格拉底;舞蹈教学

“产婆术”这种学说很有意思,它形象地道出了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学生心中已有知识,只是有的时候不能凭借自身的能力去发现或者表达出来,而教师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去认识自己的这种知识,产生这种知识。其实,这种教学方法强调的还是学生的主体地位。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集中表现为“诘问式”的形式中,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命题或学说中的矛盾,动摇对方的论证基础,让对方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发现自己的错误,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它的方法包括讽刺(即不断提出问题使对方陷入矛盾之中,并迫使其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启发、引导学生,以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归纳和定义(使学生逐步掌握明确的定义和概念)等步骤。

一、传统舞蹈教学方式的弊端

1、教师的教。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是课堂的决策者。课堂教什么,学生怎么学,完全由教师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教师高高凌驾在课堂之上。对于学生的对问题回答,教师掌握着生杀大权,不加引导,评价方式单一,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学生的学。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把知识作为饲料,不加分析理解地倒入学生的“口”中,学生记住了很多的“知识”,从文字和动作上都知道,但是真正理解多少,明白多少,学会多少,不得而知。与其说学生学到了知识,还不如说是背上了“知识”,与其说学生是知识的拥有者,还不如说是知识的奴隶。学生的学习方法就变得单一,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与课堂学习楚河汉界,泾渭分明。

二、苏格拉底及其“产婆术”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一前399)是古代希腊著名的奴隶主阶级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苏格拉底对当时及后世的贡献不仅是在哲学思想上,更多的是表现在他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上,是古希腊教师的楷模。在世界教育史上,素有“西方的孔子”之称。苏格拉底十分重视教育的作用。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具有“正义”、“勇敢”“节制”等美德的人,教育目的就在于“心灵的最大程度的改善。”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他独辟蹊径,首创了问答式的教学方式——“产婆术”,也称苏格拉底法。

苏格拉底认为“理智源于人的心灵,可是人的头脑中往往充斥许多模糊的、杂乱的概念,如果碰到问题,不经周密的思考而轻易作答,其答案中必定存在片面或差错的东西。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帮助学生澄清思想观念上的是非曲直,将那些建立在沙丘上的‘知识大厦’推倒推垮,让真理显现在自己的眼前,使学生从中获取切实的知识。”这种教学方法往往是由他先以无知的样子开始发问,当被问者的答案不完整或不正确时,他并不立即纠正,而是顺其思路引出新的问题,使其答案越来越趋向荒谬。最终,使被问者认识到自己的知识肤浅和无知,进而从苏格拉底的启迪中得出完善的结论。这种通过质疑、推理、归纳的方法来进行教育,可说是西方盛行的“启发式”教育方法的起源。

三、苏格拉底“产婆术”对舞蹈教学的启示

1、对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思考

“产婆术”引导学生形成对知识认知的提问方式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无论面对何人进行知识传授,都需要根据对方的心理发展水平来提出相应的问题。当然,苏格拉底当时并不了解什么叫心理学,但是当今的教育者在实施教育教学的时候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

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的著名的“双生子爬梯实验”研究的是双胞胎在不同时期学习爬楼梯的过程和结果。双胞胎一个是从48周开始学爬梯,练了6周,学会了爬楼梯;另一个是从52周开始,练了2周学会了。后者尽管用的时间段,但效果不差,而却具有更强的继续学习意愿。实验说明了,任何一项训练或者教育内容针对某个特定的受训对象,都存在一个“最佳教育期”。关注学生心理发展水平,找到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进而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教学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舞蹈老师在她的教学过程中曾提到过一个关于学生在上课时提出的典型例子:“中国舞蹈是民族舞蹈”。这样说法要不要为学生修改?老师认为没有这个必要。因为有些学生对民族这个词还不是完全理解,他们惟恐别人不知道中国就代表民族,就说出这么一句“中国舞蹈是民族舞蹈”,这对于刚进校院的学生来讲不是根本性错误,学生在今后的专业学习中自然而然地就会自我纠正。相反,如果教师不遗余力地指正学生,不仅浪费了精力,同时还有可能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对了解学生知识结构的思考

“产婆术”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启发,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已有认知有清楚的了解。比如在大一舞蹈课上,教师把舞蹈基础训练让学生不停的练习。很显然,该教师没有注意到学生基本情况,学生在入学的考试中已经作为重点练习过,而在大一仍然对舞蹈基础训练进行训练显然过于简单,这样的教学环节显然是重复无效的。其实教师不妨通过变换动作的方法让学生将基础动作分解,窜插于成品舞蹈中来进行事物之间的联系,在学生原有认知的基础上进行新知的构建,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作为教师,我们要努力地去了解自己所教授学科的知识结构,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已有的认知传授新的知识并进行更高层次的练习,避免教学行为的简单、重复、无效。

3、对学生回答的评价、反馈的思考

“产婆术”通过教师不断地提问使学生认识陷入自我矛盾的境地,并且通过提问启发、引导学生产生自己的思想见解,逐步掌握正确的知识概念。“产婆术”对教师所提出的要求是相当高的,尤其是面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应该做出及时有效的评价反馈。课堂因细节而精彩,细节因评价而生动。舞蹈课堂,“正确”或“错务”的是非定性评价显然无法获得生存的空间,更多是被“你做得真好!”之类的鼓励性评价所代替。但深究一下,难道教师就仅能在精神层面进行评价?苏格拉底对学生回答的评价能够引起学生进一步的思考,我们是否能够使评价更加深入,更具指导意义呢?答案是肯定的。教师可以从多个角度——方法、认知、能力等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使学生从教师的评价中获得启发。如一位教师在执教《蒙古舞》一课时问“蒙古舞的内涵体现在哪里?”一学生提到了“草原”,说草原是蒙古的代表,是为了表现草原上的风土人情。教师把握住了学生的回答,及时反馈道:“ 你真会发现,就要像这样读书呀!”当然,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及时、适切的评价反馈,对教师自身的素质要求是相当高的。但只要教师形成及时、适切评价反馈的意识,那么课堂教学就会“别有一番洞天”。

4、对学习过程中练习设计的思考

第3篇:苏格拉底教学法范文

关键词:对话;问答;产婆术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6-0269-01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又称为“问答式教学法”对后世的教学思想有很大影响,成为西方启发式教学的开端。其思维模式是从特殊到一般,具体到抽象,重在从具体和特殊中归纳与综合出一般的理念。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可以分为四个步骤:

一是讥讽,即通过不断提问,使对方陷入自相矛盾之中,承认对这个问题一无所知。

二是助产,就是帮助对方抛弃谬见,使他们找出正确、普遍的东西。换句话说,就是帮助真理产生。苏格拉底曾经对朋友说;我母亲是产婆,我向她学到了接生术。所不同的是,她是肉体的接生者,我是智慧的接生者。

三是归纳,即从个别事物中找出共性,通过对个别善行的分析比较来寻找一般美德。

四是定义,就是把单一的概念归纳到一般的东西中去。

在《回忆苏格拉底》一书中,色诺芬记录了苏格拉底与一个自负青年尤戴莫斯关于“正义”问题的一段对话。尤戴莫斯想做一名政治家,苏格拉底便向他提问了有关正义的问题,苏格拉底写下分别写下希腊文正义与非正义的第一个字母,然后问道:虚伪应放在那一边?

尤:显然应放在非正义一边。苏:那么欺骗呢?

尤:当然是非正义一边。苏:偷盗呢?

尤:同上面一样。苏:奴役人呢?

尤;也是如此。苏:看来这些都不能放在正义一边了。

尤:如果把它们放在正义一边,简直是怪事了。

苏;那么,如果一个被推选为将领的人,率领部队去奴役一个非正义的敌国,能不能说他是非正义的呢?

尤:当然不能。苏:那么他的行为是正义的了?

尤:是的。苏:倘若他为了作战而欺骗敌人呢?

尤:也是正义的。苏:如果他偷窃、抢劫敌人的财物,他的所作所为不也是正义的吗?

尤:不错。不过开始我以为所问的都是关于我们的朋友呢。苏:那么,前面我们放在非正义方面的事,也都可以列入正义一边了? 尤:好象是这样。苏:那么,我们是不是重新给它划个界线;这一类事用在敌人身上是正义的,用在朋友身上就是非正义的了。你同意吗?

尤:完全同意。苏:那么当战争处于失利而又无援的时候,将领发觉士气消沉,就欺骗他们说援军就要来了,从而鼓舞了士气。这种欺骗行为应当放在那一边呢?

尤:我看应该在正义一边。 苏:小孩子生病不肯吃药,父亲哄骗他,把药当饭给他吃,孩子因此恢复了健康。这种欺骗行为又该放在那一边呢?

尤:我想这也是正义行为。 苏:又如,一个人想自杀,朋友们为了保护他而偷走了他的剑,这种行为该放在那一边呢? 尤:同上面一样。苏:可你不是说对朋友任何时候都要坦率无欺吗? 尤:看来是我错了。如果您准许的话,我愿意把说过的话收回。

由上述片断我们可以看出,苏格拉底的提问是亦步亦趋,步步为营,直到逼迫回答者放弃自己的观点,从而发现新的观点。由于苏格拉底所处的历史时代的局限性,古希腊社会特性和思想背景、教育目的的原因,他所提出的“产婆术”教学方法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首先背离了对话的实质,忽视了对话双方地位的平等。主要表现在被动回答与主动发问这一方面。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主要是苏格拉底提问、暗示,学生被动地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学生的思维跟着老师走,老师所问的问题是学生不熟悉的,或根本没有思考过的问题,却是苏格拉底十分熟悉的。师生关系实质上不平等。苏格拉底的对话式教学法,容易使学生滑入问题“陷井”与圈套,最终走到启发式教学的反面,即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完全被教师牵着鼻子走。与苏格拉底对话的人的大部分回答都是“是的”,“对”之类的话语,最后在一个一个的肯定回答中承认自己的不足在对话的过程中并没有思维碰撞的火花,只有赞同与附和,实质上苏格拉底的话并非全都是正确的。当然,由于苏格拉底不断地提问引发学生思考回答他的问题,这与独立讲授的教学法相比更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活性,强迫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但在实质上,苏格拉底式教学法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启发式教学”,只能算是具备了“启发式教学”的雏形。其次“产婆术”的机械呆板与因材施教。在实际教学的运用过程中,“产婆术”教学方法逐渐显示出了它的机械呆板性。苏格拉底不问对象、时间、地点,总是运用那一套问答法,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个别差异,不管这种方法对某人、某时、某地是否合适,只强调讨论的过程,不管其效果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考虑学生的兴趣、才能、个性和领悟能力的不同,采取相异的教学,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

第4篇:苏格拉底教学法范文

摘要:苏格拉底法包括讽刺、接生术、结果三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值得我们认真地解读。通过解读其内涵,可解析出其师生关系平等、对话方式自由等价值。但苏格拉底法运用不当,极易使学生陷入思想混乱的困境。

关键词:苏格拉底法;合理性;缺陷

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前400)是古希腊著的哲学家。他的哲学的特质和目的,就是把个人的个别行为转化为一种有普遍意义的行为。他依此首先把自己陶铸成各种美德的典型,像我们在那个时代常见的完美的古典艺术作品一样,然后他与人们谈论着,使习以为常的、直接接受的观念发生了动摇,使人们的生活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

一、苏格拉底法的探析

苏格拉底法是在谈话中产生的,根据它的形式又称问答法。“就是一种在师生共同讨论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辩论、讨论,揭露矛盾、克服矛盾,最终获得知识的方法。”“根据它的性质,就应当是辨证的方法。”

苏格拉底法的第一环节是讽刺。他认为人们头脑中的思想是混乱的、模糊的、空洞的,是许多从来未加考察的未经消化的意见,许多以信仰为基础而接受的偏见,并不理解其意义。为此,他去引导人们去怀疑他们的前提,使“通常被认定的、以固定的、在意识中直接接受了的观念或思想的规定瓦解,并通过其自身与具体的事例使之发生混乱”。

苏格拉底法的第二个环节是接生术,又称助产术。指在帮助对方否定已有观点后,引导他们自己进行思考,自己发现新问题,得出新结论。黑格尔对这一点有过很中肯的描述:“苏格拉底提出问题的主要目的不是别的,乃是要从我们表象经验中的特殊成分引导出朴素地存在于我们意识中的某种普遍的东西。苏格拉底为了使人认识这种普遍形式的善和正当,他是从具体的事例出发的,是从他的谈话对方所认可的事例出发的。……分析这个存在于自发的意识中而未被思索过的具体事物,分析淹没在素材中的普遍性,而把其中的普遍概念作为普遍概念揭发出来;他分解具体事例,指出包含在其中的普遍的思想,而使人认识一个普遍的命题,一个普遍的规定。”

第三个环节是结果。在前两个环节,苏格拉底通过问答使对方否定自己所肯定的东西,并使交谈者承认一些与他们出发点相反的道理,最后提出一个普遍的概念。当人们回顾了整个过程之后,才意识到自以为非常熟悉的事情现在却是如此的陌生。“我们所知道的东西是彼此互相矛盾的”。结果是使人们的意识本身发生混乱,陷入困惑。对一切产生了怀疑,并有一种按捺不住的想了解事情真相的欲望,即求知欲。

最能表明苏格拉底法的莫过于在《美诺篇》中他和美诺关于美德定义的对话(大意):

美诺:美德究竟是从教诲获得,还是从实践中获得?

苏格拉底:对不起,我连你所谓“美德”究竟是什么,都不知道,怎能回答“如何”获得美德问题呢?你能回答“美德”是什么吗?

美:回答这个问题并不困难。男人的美德是管理国家,女人的美德是管理家务……不管男女老少、奴隶还是自由人,都各有不同的美德。

苏:我问的是“美德”是什么,你回答的却是各种不同的美德。就好像问你什么是“蜂”的一般本性,而你回答各种不同蜂之间的区别一样。“蜂”作为蜂,彼此之间有区别吗?

美:没有。

苏:那么,不论“美德”有多少种,要回答的是它们的共同本性是什么,你明白吗?

美:开始有点明白了。我还没有像我所希望的那样把握这个问题。

苏“:美德”作为美德,男女老少都一样吗?

美:我感到不一样。

苏:你不是说男人管理国家,女人管理家务吗?

美:是这样说过。

苏:不论家务、国家或别的什么,若不施以节制和正义能管理吗?

美:不能。

……

在对话中,苏格拉底问美诺,何为美德,美诺回答了一大堆关于美德的具体表现。他反诘美诺自以为知,实际上他想要的是关于美德的共同本质。在苏格拉底的一一追问下,一步一步引导美诺说出正义、虔诚、节制、勇敢都是美德。到这个时候,当美诺回顾整个过程时,就会意识到自以为非常熟悉的事情现在却是如此的陌生了。

二、苏格拉底法的合理性和缺陷

1.苏格拉底法的合理性

一是苏格拉底与对话者的对话是处于一种平等的关系中的对话。笔者认为,苏格拉底式教育的本质也就是师生在平等状态中通过对话、辩论,以揭露和克服矛盾,最终获得知识及发展能力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种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观念并催生真理的艺术。这对我们处理好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相当有意义的。

二是苏格拉底法在整个过程中,通过自由问答,尊重对方的自由、自主和选择,没有灌输和强迫,“通过向对方提出一系列的启发性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获得概念。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活跃的状态中。”

2.苏格拉底法的缺陷

一是苏格拉底法在思路上的不足。在苏格拉底看来,学习者懂得“是什么”是学习者懂得“如何”的前提:“当我对任何东西,不知道它的‘什么’时,如何能知道它的‘如何’呢?”这样,苏格拉底在提出“是什么”之后,就将“如何”置于次要的地位:“如何”被认为只涉及事物的表象,而“是什么”才是事物的本质。从而在与别人的讨论中,苏格拉底认为,如果我们不知道一个词的定义,也就不可能正确使用它。这个思路后来也引起非议和批判,维特根斯坦就认为,词语只有在“使用”中才能获得其意义。他因此提出:“让词的用法使你懂得其意义吧。”根本没有必要知道美德的定义是什么,因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一直在正确地使用着“美德”一词。各种美德都是社会上约定俗成的,而不是从一个美德的共同定义而来。使用“美德”一词根本不会产生“是什么”的问题。我们不必问什么是善,什么是真理,而只要在使用中就可以获得对这些词的认识。

二是苏格拉底法的根基是唯心主义,他认为知识智慧就存在人的心灵中,教育应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把内心中已有的知识引发出来。反对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和考察,否定自然规律的存在,只是让学生一味的思考伦理道德、社会关系等问题。这样使对话对问题的探讨很难深入拓展,不易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西南民族大学;四川;成都;610041)

参考文献:

[1]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

[2] 梯利.西方哲学史: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

[3] [古希腊]柏拉图.美诺篇.西方古代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885.

[4] 黄学溥.孔子与苏格拉底启发式教育比较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88(2).

[5]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

[6] 李申申.简明外国教育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

[7]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M].北京,商务印书,1997.

[8] 王福生.苏格拉底的辩证法及其批判[j].哲学百家.2005(9).

第5篇:苏格拉底教学法范文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3)01-0013-05

公元前399年,雅典陪审法庭将苏格拉底判处死刑,从此给世人留下了一道难解之谜。在西方文明史上,除了对耶稣的审判和处死以外,没有任何其他类似案件,像对苏格拉底之死一样,给人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了。教材在叙述“雅典的民主政治及古希腊的思想成就”时,呈现了油画《苏格拉底之死》,并试图用“苏格拉底之死”来引导学生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2010年上海历史高考第32题提供了“苏格拉底案”的材料,题目的第三问是“通过苏格拉底案,你如何评价雅典的民主制度?”参考答案为:“苏格拉底最终被判处死刑表明,民主政治可能产生多数人的暴政”,直指雅典民主制的弊端。2011年全国新课程卷第27题又以“苏格拉底案”设问:“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明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是 ”通过题干及所选答案,一个为了坚决“捍卫思想自由原则”而受审的苏格拉底形象跃然纸上。

这些内容给教学留下了诸多疑问:苏格拉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究竟因何而死?我们应当怎样评价雅典的民主政治?从中我们可以获得怎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试作一探讨,以期成为引玉之砖。

一、苏格拉底简介及被审判细节

苏格拉底(前470—前399年)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他个性鲜明,从古至今被人毁誉不一。其父亲是石匠和雕刻匠,母亲是接生婆,社会地位并不高。他有一个妻子和三个儿子。苏格拉底属于中产阶级,不是富有的贵族。青少年时代,苏格拉底曾跟父亲学过手艺,熟读荷马史诗及其他著名诗人的作品,靠自学成了一位很有学问的人。他以传授知识为生,30多岁时做了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师,大部分时间是在市场、运动场、街头等公众场合与各方面的人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战争、政治、友谊、艺术、伦理道德等。在他的周围聚集着一群贵族子弟,如柏拉图、亚西比德和克里提阿斯等。他曾三次参战,当过重装步兵,并在战场上救过亚西比德和色诺芬等人,40岁左右成了雅典远近闻名的人物。公元前406年,他担任500人议事会成员,反对处死指挥阿吉纽斯海战的八名将军。公元前404年,他拒绝执行30僭主逮捕列昂(Leon)的命令。前399年,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随后,他放弃了其弟子为他安排的逃生机会而凛然赴死。

给学生进行这样的介绍很重要,它让学生明白:苏格拉底是一个对雅典政治很了解的人,也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公众人物”,其言行对社会影响很大。他对社会的批判达几十年之久,有学者认为,苏格拉底在40岁左右对雅典民主政治的批判达到了比较激烈的程度,可见,当时社会对他是有足够容忍度的。19世纪,英国著名历史学家乔治·格罗特就说过:“我认为,雅典人无论在政治上、道德上均已较过去大有进步,他们的民主政治在这件事上颇著成效。无论是在异教时代或基督教时代都从来不曾得到过仁厚对待的,只有雅典人才可能那么长时期地容忍了苏格拉底。”

雅典审判苏格拉底的法庭由来自社会各阶层的500名陪审员组成。罪名是“不信城邦神,另树新神”和“败坏青年”。按当时的法律,刑事审判的程序包括两轮投票:第一轮投票决定被告有罪或无罪;如果有罪,则进行第二轮投票,以决定如何量刑。如果正反票数相等,表决按有利于被告的方式解决。苏格拉底不仅“蔑视”雅典的民主制度,而且也“蔑视”雅典的司法制度。他“口出狂言,自称不同常人,还说神谕说他是世界上最贤明的人,而所有人,不论多么出名,不论是政治家还是诗人,都是一些笨蛋”。尽管如此,在第一轮投票中,认定他有罪与无罪两种意见的人数仍十分接近,为280票对220票。按照雅典惯例,第二次量刑表决是在双方要求中作选择。鉴于第一次表决票数相差不大,方要求判他饮鸩自尽。这时,“只要苏格拉底提出自愿流放或者付一笔为数足以满足犹豫不决、内心不安的陪审团的罚金,死刑是完全可以免的”。但苏格拉底又以他的实际行动进一步地激怒了陪审团。他先是拒绝提出反建议,继而又狂妄地建议判给他的“刑罚”是宣布他是公民英雄,在今后余生中由市政府免费供他一日三餐!最后在罚金数目上又反复无常。“他的荒谬建议使陪审团觉得他是有意在开他们玩笑”,因此,第二轮投票以360票对140票判他死刑。换句话说,原来判他无罪的人中竟有80个转而投了他的死刑票。看来,苏格拉底是有意自己把鸩酒送到唇边。

审判过程的细节对学生很具吸引力。学生疑窦丛生:为什么苏格拉底一定要“寻死”?他的死是不是另有其因?接着,通过下文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二、苏格拉底之死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与很多思想家不同,苏格拉底终其一生述而不作。有关苏格拉底的文献堆积如山,但证据却少得可怜。我们对他的了解,大多是根据其弟子柏拉图和色诺芬的回忆录、其朋友阿里斯托芬的剧本《云》,及再传弟子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得来的。对于苏格拉底的审判,当时没有留下法院案宗及任何其他正式记录,也没有留下方正式的诉状。有关审判的全部情况都是其忠实弟子后来转述的。所以,后人要解开苏格拉底死因之谜,难度很大,笔者通过广泛搜集料,引导学生从如下三方面来探讨苏格拉底之死的真正原因。

1.苏格拉底之死是雅典社会危机加剧的结果

古代雅典是城邦国家,随着社会的发展,君主政体被绝大多数城邦舍弃,民主政治不断发展。苏格拉底推崇贤人政治,向来反对由“下等人”来管理政事。他认为:“只有专业技术优胜者才能担当相应领域的‘统治者’角色,就像水手在船上是指挥者,医生在病人家里是权威,教练员在体育学校是指导者一样,人们乐于服从他们,甚至会感谢并酬报他们。反之,没人愿意用拈阄的办法来雇用一个舵手、乐师或木匠,用抽签的方式来选举官员就尤为荒谬了。”可以看出,苏格拉底所尊敬和崇拜的统治形式是由有知识、有智慧的人来治理国家,让有统治能力的人来进行国家管理,而这恰恰与当时雅典所实施的,直接民主式的平民政治理念相违背。尽管苏格拉底本人并非贵族出身,但他的主要弟子和朋友却都是贵族,而且在政治上无一例外都属于贵族寡头派,如柏拉图、色诺芬、柏拉图母亲的堂兄弟克里提亚(Critias)、柏拉图的舅父卡尔米德(Charmides)、阿尔克比亚德(Alcibiades)、柏拉图的哥哥阿迪曼托(Adimantus)和格劳康(Glaucon)等。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苏格拉底的“反民主立场,许多贵族寡头派才聚集在他周围”。

我们知道,“自由斗士”苏格拉底活了70岁。那么为什么在他70岁之前没有被控诉呢?“首先,雅典人对于不同的意见一定是特别的宽容”。因为雅典政局比较稳定,人们对民主制度很有信心。“其次,在他的晚年一定发生了什么事情使他们不再那么宽容了”。

公元前5世纪的最后十多年间,雅典政坛风云变幻,突出表现在两点:一是前431年至前404年的伯罗奔尼散战争,给雅典民主制以沉重的打击。战争加剧了公民贫困化的进程,社会危机严重。公民把参加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作为取得津贴维持生活的手段,当政者也曾两次提高津贴费,从每天一个俄勃尔(雅典辅币)提高到三个。公民受蛊惑者的煽动,为领取津贴而参加政治活动,会产生什么后果不难想见。这是苏格拉底接受审判时的重要背景。二是前411至前410年、前404至前403年发生了两次,先后出现“四百僭主统治”和贵族寡头集权统治。两次的发生使雅典人民已经无法容忍有悖于民主的不同政见。“为了保证其统治地位的巩固和稳定,当政的民主派随时准备更加严厉地对待民主政治的‘敌人’”。这在实施“多数人的意志即正义”的雅典民主制度下,苏格拉底的形象及政治思想无法被人接受,也就不足为怪了。实际上,民主派领导人安尼多次向苏格拉底进行过政治警告,但“苏格拉底完全不屑于理会这些警告,继续他一贯的言论和教育活动。这使得民主派愈发视其为心腹大患,只有除去了苏格拉底,才能起到警示和震慑追随他的这群青年人的作用”。

前5世纪后半期的雅典存在着严重的政治、宗教和社会危机。到了前5世纪末,雅典的民主政治环境更加特殊而敏感。苏格拉底审判案件既非对知识分子进行迫害的最早事件,也非最后事件,而是这类攻击事件的一个顶峰。

2.苏格拉底之死是自己树敌太多的结果

(1)苏格拉底对大众持鄙视的态度

苏格拉底瞧不起议会里粗俗的手艺人,“他永远不会承认他们行事有时也会有头脑和理智”。在柏拉图的《克里同篇》中,苏格拉底认为在区分正确与错误、可耻与高尚方面,个人不应听从大众(the many)的意见,因为他们没有接受过特殊训练,而只应当听从那知道区别的唯一的人的话。在《拉凯斯篇》中,苏格拉底把美德是一种技能的观点表达得更为绝对,即大众根本不可能知道什么是美德。这些说明,苏格拉底对大众是鄙视的。比这更糟糕的是,他表达反民主观点的方式。在某些论者看来,与其说苏格拉底的反民主观点本身具有很大的杀伤力,倒不如说他那讥讽的语气更惹人生厌。苏格拉底到底在哪些场合说了什么样的话已不可考,但可以肯定,他不分场合地对大众进行了奚落、讽刺和挖苦。这种态度无疑是导致他被判死刑的重要原因之一。苏格拉底在两次独裁期间(即前文所述的两次),都没有随民主派外出流亡,也没有出力协助恢复民主政体,而且在这些关系重大的冲突中,他没有站在民众的一边。雅典最喜欢说话的人在雅典最需要他说话的时候,却保持了缄默。这表明他对民众的权利和社会的公正都漠不关心。尼采曾把苏格拉底的理性批判形容为“冰凉的”。格里戈利·伐拉斯托斯也曾写道,耶稣曾为耶路撒冷哭泣,而苏格拉底却从来没有为雅典掉过一滴[泪。

理所当然,雅典普通民众对苏格拉底是充满敌意和不满的。阿里斯多芬在《云》中塑造了一个丑陋可笑的苏格拉底形象,它显然是对真实苏格拉底的歪曲反映,但苏格拉底被选为剧中主角亦非偶然。他特殊的教学方式和生活模式,使其名声远播,既招来了许多仰慕者和追随者,也招致了大量私敌。《云》一方面证实了人们确实对苏格拉底有着普遍的偏见和敌视,另一方面又助长了这种偏见和敌视。

(2)苏格拉底尽量激怒陪审团

色诺芬说,苏格拉底希望给他“定罪”,因此尽力来激怒陪审团。在审判中,即便第一轮投票判定他有罪,局势也并非不可收拾。可“苏格拉底更像个在挑惹公牛的斗牛士,而不是个劝请陪审团息怒的被告”。如果此时的苏格拉底“能够中庸一点、温和一点,低调一点”,或者“提出一个合情合理的建议,例如流放,或交纳一笔数额适当的罚金,与此同时在态度和语言上也不那么傲慢,他完全可以免于一死”。

因此,尼采说,苏格拉底是“衰败的典型”,是一个“罪犯”,“并非雅典人,而是他自己给自己下毒的,他向雅典人强索毒鸠”。

3.苏格拉底之死是一位哲学家对死亡追索的结果

对死亡的思考本来就是哲学的重要内容,因为拷问死亡即是反过来理解生存。苏格拉底说:“生乃死之准备状态,哲学家的一生就是‘练习死亡’。”作为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对死亡的理解当然更为深刻、独到。在此强调如下三点:

一是认为“死”是必然的。苏格拉底所实现的希腊哲学从自然世界向人之世界的转向之所以显得格外瞩目,其实就在于“他确定了人生哲学的真实主题恰好是死,并且以人尤其包括他自己的‘必死性’揭示和诠释了什么叫‘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在狱中说道:“死是他生存的目标。别人不大可能意识到,真正从事哲学的人所研究的没有别的就是死而已。”还说:“我宁可去死也不愿用别的方法来换得活命。在法庭上,就像在战场上一样,我和其他任何人都不应当把他的智慧用在设法逃避死亡上。”{11}他宁愿体面的和英雄的死亡,也不要苟且和卑鄙的胜利。

二是认为灵魂是不朽的。苏格拉底关于死的哲学理解,是和他对身体与灵魂的区分息息相关的。在他看来,灵魂显然与神圣的事物相似,是不朽的,身体与可朽的事物相似。因此哲学家并不需要特别留意身体方面的情况,而是应尽可能把注意力从他的身体引开,指向他的灵魂。所以苏格拉底把自己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告诫雅典人,首先要关注的不应是他们的身体而应是他们灵魂的最高幸福。{12}

三是认为“死”是幸福的。在苏格拉底看来,高尚的死去,不是正在进入死亡,而是正在进入生命,一种“更加丰富的生命”。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天向弟子们说:“死是最后的自我实现。是求之不得的事,因为它打开了通向真正知识的门。”所以,苏格拉底死的时候并不显得凄惨和悲痛,而是显得从容、幸福和愉快。色诺芬说:“他的[光、容貌和姿态,都表现出非常快乐的样子。”苏格拉底以一种欢愉恬淡的心情向朋友、学生、过去告别,从死中得到了一个幸福安宁的归宿。

可见,死是苏格拉底自己的选择!他“只有从生气的陪审团那里才弄到手”。那么,如何看待苏格拉底的选择?I·F斯东是这样评论的:“是放弃道义的责任。拒绝生命的馈赠,除非是病重不治痛苦不堪,似乎是极端的不敬神。”斯东反对苏格拉底这种“自杀式”的死亡,认为这样死是背弃道义与责任的懦夫表现。而相比之下,柏拉图就不一样,他在苏格拉底受审后逃离了雅典,唯恐在镇压的浪潮中被逮捕,在一切风平浪静以后才回来建立他的学院,在雅典度过了四十年愉快的时光写他的对话录,取得了更加辉煌的思想成就。可苏格拉底不同,他自由选择死亡,是为了追求崇高理想,而且,他认为自己的死可以获得这种崇高,可以更好地实现“向死而生”(海德格尔语)。这种死,死得其所!柏拉图之所以尽力避免一死,也是认为自己有更崇高的事业要去做。师徒俩不论是求死还是免死,他们心中都有一种崇高的理想,这是一致的。这种理想主要就是“求真”,为真而献身,这是贯穿于西方文明之始终的。苏格拉底的徒孙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颇能表明这一点。我不知道这些观点与分析是否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于苏格拉底之死,直接的记录既告阙如,间接的证据又极其有限,所能做到的只有从有限的二、三手资料,根据我们对历史的一些极不完整和极不确切的了解,来做一番常识性的推测,难免以今拟古,穿凿附会。我们理想中的苏格拉底是柏拉图创造出来的。“直到今天,我们无人能够知晓,柏拉图所绘的肖像有多少是真正的苏格拉底,有多少是柏拉图的妙笔生花的结果”。其实,这样的事例在历史中还有很多。因此,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一定要有培养质疑批判的精神,并尽可能引导学生重返历史现场。大多数教师在处理苏格拉底之死这一教学问题时,都是从抨击古希腊民主制度出发的,认为连当时的大哲学家、教育家都死于这一制度下,这是直接民主制弊端的充分暴露,这种制度也是导致雅典走向衰落的重要原因。通过质疑、思考、学习,我们似乎对此有了更加符合历史事实的结论。在此,我想用从事古代希腊罗马史研究的王云博士的话加以说明:“从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角度来看,苏格拉底被控和定罪是合法的,是有充分理由的,也是合乎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公正标准的。但若超出那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奴隶主民主制社会,从整个人类的发展和进步来看,对苏格拉底的控告和定罪显然是不公正的,将其处死更是不公正。”

第6篇:苏格拉底教学法范文

春秋时期,周王室日渐衰微,“礼崩乐坏”、“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所以孔子倾毕生精力,力图恢复周礼这一基于血亲伦理的宗法等级制度,这一政治取向深刻影响了他的教育观。孔子的问对较少真正意义上的平等讨论,大多老师讲,弟子听,间或弟子恭敬地提问。老师简要地回答,基本上一两个来回便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也就结束了。孔子常常以直接作结论的方式施教,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论语・述而》),但实际上却扮演了一个全知全能的人。孔子亦以周公的传人自命,“文王即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论语・子罕》)。巩固旧的权威,确立新的权威。以一人之思想为天下人之思想。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此一流弊恐非孔子之所愿,但他却是始作俑者,而这一切都出于宗法等级制度的需要。

苏格拉底生活于雅典的民主制时期。城邦领袖依靠民主选举而非世袭。由此,个体的从政能力便显得十分重要。雅典教育中的“三艺”(文法、辩证法、修辞学)便是与此相适应的。出于表达政见、扩大影响力的需要,古希腊雄辩术盛行,至古罗马时期,培养雄辩家已成为教育的主要目标了。苏格拉底的问对与孔子相比显得极其冗长。他在问对过程中,不断地与对方进行讨论。显得相当繁琐、唆、沉闷,远不如孔子启发方法简练、明确,且警句连篇。实质上。苏格拉底方法重视过程,他并不以知识教人,而是教人如何获得知识。教人“思想”而非教人“信仰”,这也反映出古希腊与先秦时期政治的差异,

在中国古代专制社会中,政治与道德准则是接受而非讨论的对象,是信仰而非研究的对象。教育所要做的不是探究知识本身,而是如何将圣贤传给我们的知识(核心是道德知识)落实到实践。孔子说自己“述而不作”(《论语・述而》),重行而轻言,他说“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巧言令色鲜于仁”(《论语・学而》),“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孔子教育的重心与兴趣并不在思维的明晰与知识的系统上,而在于个人日常之所行。这也是孔子启发方法之所以简练的深层文化原因。

西方文化具有十分明显的“知性”特征。苏格拉底的思想虽与智者派迥异,但在思维方式上却是共通的,即都注重思维的严密性与逻辑性。苏格拉底的启发方法通过层层设问帮助对方理清思路。从而使其得到新知或认识到自己原有知识的谬误,进而激发自己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与之相较,孔子所教的知识多为直觉感悟式的,主要来自经验而非思辨,因此。孔子教学常常是走到哪儿便教到哪儿,体悟到一句就教一句,绝少苏格拉底式的长篇大论。如果说,在不断的层层诘问中体现出来的逻辑与思辨的光辉,是苏格拉底启发方法的魅力所在,那么,学生由于长期与孔子共同生活所萌生的对其人格的敬仰与情感上的依赖,则是孔子启发方法成功的基础。思想与人格魅力之分野,不仅是孔子与苏格拉底个人的区别,也是两种文化价值取向不同使然。

教育是培养人的。因此。每个教育家都不可避免地要论及人性。孔子并未对人性作明确的表述,只是说“性相近,习相远”(《论语・阳货》)。但他又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论语・阳货》)。下愚是不需要教育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孔子的人性观模糊、复杂而又充满矛盾,这为后人提供了非常大的阐发空间。孔子认为生而知之者为圣人,包括尧、舜等上古帝王及周公,但圣人可遇而不可求。因此,孔子的教育对象主要是“中人”这一层次。在人性观上,孔子采取了比较现实的态度。在教育问题上。孔子强调启发是有前提条件的,即“愤”和“悱”。如果“不愤”、“不悱”,不能举一反三,“则不复也”。“愤”和“悱”作为一种心理状态,其存在的第一个前提是一定的知识积累,第二个前提则是主动的学习态度。

苏格拉底的人性观则显得更为彻底和纯粹。他认为人生来灵魂中就蕴含着真理,只是为后天所蒙蔽,通过启发可以让真理呈现,因而智慧不是认识自然,而是“认识你自己”。这种认为人生来便有真理的种子的观点,被其学生柏拉图阐发为“回忆”说,柏拉图认为“所有的研究,所有的学习不过只是回忆而已”。苏格拉底的人性观与孔子不同,却与孟子相近,尤其与中国的禅宗有异曲同工之妙。既然真理就存在于人的心中。那么教育者就不需要像孔子一样强调“学思结合”,只注重“思”。即运用逻辑理清思路就可以了。与孔子进行教育时所持的现实与沉静的心态不同,苏格拉底是带着近乎宗教般的热情来从事教育活动的。他自诩为雅典的“牛虻”,以自己的“产婆术”来保持雅典思想的活力。而这种理想化的教育理念的现实结果,却常常由于对方缺乏一定的知识储备,使对话沦为智者式的诡辩。

第7篇:苏格拉底教学法范文

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不是直接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喜欢采用对话或提问方式去探求真理。他把这种引导人们将自己心灵存在的知识产生出来的方法称为“精神产婆术”。反问—助产—归纳—定义,是苏格拉底进行教学的主要方法。苏格拉底教学法的特点是通过层层设问、追问的方式,启发那些以前没有仔细考虑过自己观点的人意识到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偏见和武断。引导学生怀疑、检验一个既有判断入手,引入其他的事实和经验为前提,通过逻辑推理,最终得出结论。

2苏格拉底教学方法在寄生虫课堂的教学应用

第一:苏格拉底教学法需要学生做好必要的课前准备。教师必须提前选择有关章节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课前学习,而教师则要周到地准备重要问题,上课时直接以“绦虫减肥”科学吗?”为基础设计问题进行提问—回答式的教学活动。第二:养成良好的讨论和表达习惯。为完成大量课前预习,学生们组成学习小组分工合作,采取小班交互式教学方式,将学生分为六组,每组6人。使用苏格拉底教学方式训练了学生的思考能力,表达和交流的能力都得到很好的训练。第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学生发表的观点,采取认真倾听、追问,而学生耐心聆听他人的意见和公开表达自己的观点。苏格拉底教学法可以训练学生自尊、自重并尊重他人的知识和品格,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创造活力与创新的自信。第四:苏格拉底教学法的在寄生虫检验技术的课堂应用指导课:(第一问)你认同“绦虫减肥”科学吗?据网上报道:目前美国有科学家在研究绦虫减肥法,一些好莱坞明星以吃绦虫减肥菜来达到减肥的目的。你对绦虫减肥这件事有何看法?关键词:绦虫、减肥。引导问题:绦虫可能与什么有关?吃绦虫是否真的能达到减肥的目的?科学家的研究是否有意义?指导课:(第二问)现在很多地方流行吃五分熟牛排,藏族人喜欢“风干牛肉”、傣族人喜欢“剁生”将生牛肉剁碎后加佐料即食、现在的年轻人很喜欢烧烤牛肉或猪肉、这些饮食习惯会让绦虫感染人体吗?关键词:生食、感染。引导问题:以上几种吃东西的方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否有发生?作为检验人员的角度应该考虑那些方面?指导课:(第三问)绦虫寄生在人体的小肠,部分患者主要引起消化不良、腹疼、腹泻、恶心和体重减轻等症状,这些临床症状会给人带来好处吗?关键词:寄生、体重减轻。引导问题:绦虫寄生在人体的那些地方?它的寄生部位不同会给人体带来什么麻烦?指导课:(第四问)人感染了绦虫表现出的临床症状,检验常用的血液、粪便能检查出来吗?关键词:临床症状、粪便、血液。引导问题:病原检查的方式用在粪便中能查到孕节、虫卵、囊尾蚴吗?用免疫学诊断用皮内实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单克隆抗体检测技术检查吗?血液采用生化检验能检查到吗?

3效果评价

第8篇:苏格拉底教学法范文

摘 要:苏格拉底之死和耶稣殉道一直以来都是西方思想史上震撼人心的重大事件。作为一名伟大的思想家,苏格拉底为何会被以自由民主著称的雅典城邦以公正合理的程序判处死刑?面对这一疑问,本文试图以苏格拉底之死为切入点,从其哲学性格方面入手,揭示苏格拉底之死的必然性,并阐释哲学家与死亡的内在关联。

关键词:苏格拉底;申辩;哲学家;死亡;正义

死亡是生命的终结,也是人类永恒的隐痛。对每个人来说,死亡都是不可避免的归宿。人生在世,就是一个不断向死亡趋近的过程。对于死亡,人们总是怀着莫名的恐惧和敬畏。正如叔本华所说,人们怕死,事实上是怕个体的毁灭,而死也毫不隐讳把自己表现为这种毁灭。如何看待即将到来的死亡,如何看待死后的未知状态,如何进行死亡的价值评价,是涉及人的安身立命之道的终极问题之一。作为世界文明史一大公案的苏格拉底之死为我们公正看待死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苏格拉底的申辩

公元前399年,雅典城邦中被公认为最智慧的苏格拉底被这个城邦的民主政府判处死刑。在此之前,苏格拉底拒绝向法庭屈服和逃亡外邦。当前往提洛岛的圣船返航后,他饮下鸩酒从容赴死。在西方文明史上,苏格拉底无疑成为为理想信念而殉道的先驱之一。黑格尔曾指出苏格拉底之死是一个悲剧,是民主扼杀自由的悲剧,是法律习俗与知识理性相冲突而产生的悲剧。但他视死如归、毫不妥协的气概却彰显了理性的不朽光辉。

苏格拉底的高足柏拉图在《申辩篇》中详细地记载了苏格拉底申辩和赴死的完整过程。雅典人控告苏格拉底的罪名是亵渎神灵和腐蚀青年。第一批原告控诉苏格拉底追求地以下天以上的东西,强词夺理颠倒是非,并且以此传授他人。众所周知,只有自然哲学家尤其关注自然,并以自然的原因来解释世界的本原。文明的起源由超越自然的神圣力量下降到我们共同经验的自然世界,不得不说这是自然哲学的进步之处。但对自然神的顶礼膜拜,只会取消人类自身理性的力量。苏格拉底将哲学从天上召回到地上,从自然界转向人自身、转向人内在的德性。他在市井之中与人辩论,目的也不在于传授知识收取报酬,纯是出于爱智的动机,与人共同寻求真理。而亵渎神灵的控告,则是说苏格拉底不信有神,或者说只相信自己发明的神灵,而不信本邦认可的诸神。这也是他被认为败坏青年之处。证据之一是苏格拉底曾经说太阳是一块石而月亮是一块土。这其实仍是同以安那克萨戈拉为代表的自然哲学家混为一谈。不信有神和引进新神首先在逻辑上就是自相矛盾的。原告和被告的分歧不在于相不相信有神,而在于相信神是什么,而这些都不足以说明苏格拉底有罪。

第一轮投票以281票对220票表决苏格拉底有罪。正反双方票数相差很少,苏格拉底说“似乎双方票数对调30,我就可以释放了。”他提议以罚款代替死刑,他的朋友们愿为他担保。但在辩护中苏格拉底却不认罪,反而以自己有功于国而请赏。他认为每天讨论道德问题,审查和检视自己和别人,也不过是顺从神的旨意。在这次申辩中,苏格拉底不肯放软措辞说些悔改的话,更不愿追述战功以期将功赎罪,并且直言自己所缺少的不是辞令而是厚颜和不愿说公众爱听的话。这彻底惹恼了法官,苏格拉底最终被判处死刑。“此时的苏格拉底已经年逾古稀,剥夺他几年的寿命,雅典人毫无所得,唯有不光彩而已。或许他可以免死,如果他肯屈膝乞命。但他对自己的申辩态度毫不后悔,他宁愿按照自己的方式而死,也不远按照他们的方式而活。”[1]坐监期间,苏格拉底多次拒绝逃亡的建议,坚决服从法律的安排。临难之际,生路摆在面前,只要稍微屈服,就可以活命。但苏格拉底宁死不屈,平静走向死亡。

苏格拉底死之必然性

造成苏格拉底之死这一悲剧的原因历来是众说纷纭见仁见智的话题。“对基督教神学来说,耶稣在十字架上的受难完成了上帝的使命,可谓死而无憾。苏格拉底即使饮鸩自尽,但杀身是否成仁仍然留下疑问。他是为了什么而牺牲的?为了他的学说还是信仰?”[2]。撇开政治原因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单从其哲学个性和理想信仰方面探究,考察苏格拉底在可以活的情况下选择死的必然性。

亚里士多德曾说有两件事要归于苏格拉底门下:归纳性论证和普遍性定义。苏格拉底总是用辩证法追问最一般最普遍的东西,诸如善时什么,正义是什么。不仅如此,“苏格拉底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拉了回来,引入城邦甚至家庭之中,使之考虑生活和道德,善和恶的问题”,概括起来说就是“认识你自己”。这句来自德尔菲神庙的箴言在苏格拉底的身体力行下扭转了希腊哲学的研究方向:从自然到自我的转变,首先是从有关自然的具体知识到知识本身和认知主体转向。因此,在苏格拉底哲学中知识成为核心问题。“德性即知识”成为其基本命题,而“无知即罪恶”、“无人有意作恶”、“正义和其他德性都是智慧”也成为这一命题的题中应有之义。

苏格拉底这样孜孜不倦地关心人的内心和灵魂,把道德和知识联系起来,教人努力体认自我,回归内心善性。德性落实到城邦和个人则是正义、勇敢、节制的美德。即便神谶说他是最智慧的,他依然认为自己无知。当他逐一访察以智慧著称的人后,才知道他们有的是有限的知识,甚至根本无知,反而自认为无所不知。如同他们怕死一样,只是不智而自命为智,以其所不知为知。没有人知道死亡对人来说是好是坏,但人们都怕死,就好像确知死亡是最坏的境界。苏格拉底不以不知为知,更不会逃避死亡,“苏格拉底悟出了神的本意,真正的智慧是属于神的,神示只是告诉我们,人的智慧微不足道,是没有价值的”[3],所以神认为苏格拉底是最聪明的。对真理和智慧的追求,让苏格拉底不停地与人辩论检验别人的智慧。反讽和助产士的方法常使别人理屈词穷,陷入尴尬的境地,他也因此得罪了一批有名望的政客。这些人对苏格拉底怀恨在心,必欲置其于死地。

智慧如苏格拉底是神赐给雅典城邦的礼物。他自命为马虻,不停地劝告警醒雅典这只因肥大而懒惰迟钝的良种马。即便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他也拒绝逃跑以逃避法律,即便法律本身可能是不公正的。对城邦法律的信仰也是他作为一个哲学家的信仰。因为他坚信城邦的法律是善的、正义的、符合理性的。作为城邦的公民,服从城邦的法律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不管何时何地,我们都必须做城邦命令我们做的事,即便所发生的一切是不公正的,也只能按普遍的正义加以说服,而不能以暴力的方式反对城邦。正如苏格拉底对克里同所说的,他不愿意逃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肯背弃曾经恪守的法律,即便如今法律是不公正的。“灾祸降临到他头上,他受到不公正审判的打击,自己的城邦要置他于死地,但他依然生活在自己的信条中:宁可忍受不公正,也不做不公正的事。”[4]所以苏格拉底拒绝逃亡外邦,坚决履行公民对国家法律的义务。人生的价值在于追求知识,追求公平正义,追求绝对的善。为了获得知识和美德,死是不足惜的。苏格拉底默认法律的权威,义无反顾走向死亡。

苏格拉底的哲学信念中,灵魂不朽也是值得关注的。在苏格拉底之前,灵魂是和肉体是相互区别,可以脱离身体而独立存在的。而苏格拉底则认为是完全对立的,肉体是灵魂的桎梏,感性的欲求只会妨碍灵魂的纯洁性。“在不同等级的灵魂中,哲学家的灵魂最纯洁,因为它最能摆脱感性世界的束缚,直接与真理、理念的世界打交道……真正的哲学家是追求死的,即肉体的死寂,七情六欲的死寂,摆脱身体的羁绊,以一个纯而又纯的灵魂来掌握真理。”[5]灵魂是洁净的,而肉体感官会干扰知识的获得。所以人们不仅要照顾自己的身体,更要保护自己的灵魂。哲学家致力于追求绝对的善,因而不关心物质的快乐。他们毕生都在努力使灵魂摆脱沉重的肉体,摆脱感性世界的束缚,从而净化灵魂。所以哲学就是追求死亡,哲学家就是自我训练死亡。“如果哲人自我进行死亡训练,那么接下来自然就是:当死亡来临他就不害怕、不愤怒、不畏缩。如果一个人一生致力于一件事并努力追求它,而当死亡来临是却感到恐惧,这无疑是愚蠢的。”[6]苏格拉底正是为了他的信念而死,他同死亡打了一辈子交道,当它最终来临时,他感到的是亲切和安详,死亡对他来说死较好的事。

哲学家与死亡

人之所以为人而与周围其他物种区别开来,是因为人有自我意识。人从出生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开始,便也意识到了自身的有限性和有死性。“我们可以借助观察我们之外的他人之必有死而推论出我之必有死,并超越于当下,面对死亡的恐惧。”[7]尼采曾说,人生是一个长期的死亡过程。人的生存本来就是向着死亡的存在。死亡是每个人的最终归宿,也是无数人担心和害怕的结果。不同于一般人对于死亡的恐惧,苏格拉底在可以生的情况下选择死,并在死前申辩中说出关于死亡的大道理:“死的境界必居其一:或是全空,死者毫无知觉;或是,如世俗所云,灵魂是由此界迁居彼界。”不管是何原因,哲学家和死亡结下了不解之缘。普通大众努力克服死亡的恐惧,去过一种好的生活,而哲学家选择向死而生,在趋向死亡的过程中与死亡达成和解。

未经考察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普通人不会去反思生命的价值,更不会关注死亡的意义,他们关注的是名利、财产、地位等物质快乐。伊壁鸠鲁有句名言:“死亡是和我们毫不相干的事情,正确认识到这一点将使我们对生命之必有死这件事愉悦起来。”[8]论据是当我们存在时,死亡对我们尚未来临;而当死亡到来时我们已经不存在了。因此死亡对于生者和死者都不相干。这也成为部分人歪曲死亡的本来面目,以纵情享乐的绝妙借口。当人们沉溺于感官快乐时,死亡悄然降临,剥夺了个人的一切,包括财富、朋友、名望,甚至他的身体和思想。死亡带走了一切,只剩下死亡本身。殊不知,伊壁鸠鲁在说快乐是善时,不仅包括肉体上的欢愉在内,他强调的额最大的快乐时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不是视死亡为苦难的解脱,而是要直面不完美的生活,使之充实起来。生命是一场华丽的葬礼,在有生之年更为重要的是照看好自己的灵魂。苏格拉底将死定义为:“所谓死的状态,就是肉体脱离灵魂而独立存在的状态,和灵魂脱离肉体而独立存在的状态。”人们对于死的恐惧,出于对死亡的无知。而逃避死亡的人正是在追逐死亡,并最终会被死亡追上。真正的哲学终生都是在为死亡做准备,无时无刻不净化自己的灵魂。死亡则是灵魂最彻底的净化。当死亡来临时,哲学家看到的是灵魂的解脱和重归自由。摆脱肉体之累后,最终能关照到善本身,在彼岸世界实现永恒。

苏格拉底是自愿自觉选择死亡,是为理想信仰而死。哲学为死亡做练习、做准备,但真正的哲学家反对自杀。柏拉图在《斐多篇》中借苏格拉底之口说:“我相信神是我们的守护者,我们是神的财产,如果我们这样看问题,那么也有理由说,一个人应该等待,在上帝召唤他之前不要夺走他的生命。”诸神是我们的看护,我们是神的财产。虽然死亡必然属于我们自己,但我们却没有权利自行了断,自杀是不可取的。而且自杀迫使灵魂离开肉体,这样的净化是不彻底的,可能仍带有肉体的欲望和痛苦。我们只能选择做好准备的死,而不能选择对死毫无准备的自杀。在继伏尔泰说自杀是人类最后的自由后,加缪宣称“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9]人是有自杀的自由,但却依然不能自杀。在加缪看来,自杀不是反抗,而是对自身懦弱的妥协。自杀是意志自由的一种实现方式,是一种自我毁灭的行为。在自杀面前,人本能有求生存意志,自杀是无可奈何的选择。苏格拉底视死如归,一直以来都在为死亡做准备,是民主制度达成了他的心意,将他判处死刑。这是符合法律规定的他杀。哲学家不必去自杀,他只要学会如何看待生与死的关系。

苏格拉底不怕死,但最终还是死了。对于死后有没有灵魂,灵魂归于何处,死后的世界是不是绝对的虚无我们一无所知。我们知道的是苏格拉底死后不久,雅典民众追悔莫及。于是给他,并且流放了原告,还树立铜像来纪念他。苏格拉底死而不朽,他的思想和精神一代代传承不衰。死亡是超出我们经验的,任何正在活着的人都不可能真正体验到死亡。所以我们对死亡的解释只能诉诸于玄想和信仰。出于对终极关怀的反思和死后世界的构想,哲学和宗教应运而生。柏拉图的理念世界和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确认超验的世界本体存在,并在那里为灵魂和生命本体安了家。“人们之所以对肉体的死亡感到莫大的恐惧和焦虑,其根本原因正是由于不知道死后灵魂的归宿。死亡的可怕之处不在于死亡过程中肉体所受的痛苦,而在于死后的绝对虚无。”[10]哲学的灵肉二分之说,尤其是宗教关于死后归宿的天堂地狱之教,很好地消解了人们对于死亡和虚无的恐惧。这一信仰支撑着人们在现世生活中完善人格做正义之事,或立德立功立言,实现另一种不朽。

生,我们无法自主选择;死,亦不为我们的自由意志所转移。人活于世就确知自己要不可避免地死去。“对哲学家而言,死是最后的自我实现,是求之不得的事,因为它打开了通向真正知识的大门。灵魂从肉体的羁绊中解脱出来,终于实现了光明天国的视觉境界。”哲人苏格拉底死了,死得其所。这让我们正视生命的意义和死亡的价值,在有生之年关照心灵,过更好的生活。在走向死亡的过程中,继续追问什么是善和正义。(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柏拉图著.苏格拉底申辩[M].严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49.

[2] 斯东.苏格拉底的审判[M].北京:三联书店,1998,267.

[3] 刘以焕.苏格拉底[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69.

[4] 雅斯贝尔斯.大哲学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71.

[5] 叶秀山.苏格拉底及其哲学思想[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86.

[6] 奥林匹奥多罗.苏格拉底的命相―《斐多篇》注疏[M].宋志润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91.

[7] 陶国璋.哲学的陌生感[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92.

[8]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教研室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336.

第9篇:苏格拉底教学法范文

教学反思人文精神历史课堂教学反思,或称为“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教学片断一:

师:(展示漫画《欧洲债务危机》)同学们,请大家看看这幅漫画反映的是什么问题?

生:开始于希腊的债务危机席卷整个欧洲,欧元区国家岌岌可危,全世界都在关注希腊。

师:世界的目光聚焦希腊,请大家思考一下,在历史上希腊还多次成为世界的焦点,你们知道分别是什么原因吗?

生:希腊是西方民主政治的发源地。

生:希腊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地。

生:希腊还是奥运会的发源地。

师:很好,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学习希腊的人文精神,专题六第一节《“人是万物的尺度”》。(板书课题)

以上片段是本课的教学导入,导课是一门艺术,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自主性,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节课开始教师展示漫画引导学生思考漫画要表达的内容,不仅体现了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而且很好的培养了学生分析图表、知识迁移的能力,教师通过不断的设问,从课堂的一开始就紧紧扣住了学生的心弦,驱动了他们的好奇心,有效地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师生都进入了自己的最佳角色,水到渠成地进行着新课的讲授。

教学片断二:

师: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谁?他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生: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师:你怎样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的含义?黑格尔说:“这是一句伟大的话。”你同意这个评价吗?

生:我同意,普罗塔戈拉首次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这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因此他可以被称为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

生:我觉得他是一个伟大的人,但是他这个观点有明显的局限,就是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感受,否定了客观真理,为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容易导致主观唯心主义。

师:两位同学讲得都很好,做到了辩证地看待问题。把普罗塔戈拉的观点放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非常伟大的。因为他强调了人性而非神性,第一次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但是用科学的眼光看待,他这种观点容易注重功利,注重自我,而忽视了道德,容易使人们变得自私自利,这对社会是非常不利的。

师:请同学们思考他这种观点和我们中国的哪一个思想家的思想比较相似?主要观点是什么呢?

生:和明代王阳明的思想比较类似,主要观点是“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以上片段是本课的重难点部分,教者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不断的设问,启发学生思考,产生思维的碰撞,由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最终解决问题,很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方面,通过探讨同学们掌握了智者学派的思想主张和意义,理解了这一时期西方人文精神的内涵;过程与方法方面,设计问题让学生们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了他们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将教材中的重要人物、重要概念、需要探究的主要问题分为若干个问题包,将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负责在课前搜集本小组所需解决问题的答案,并与其他学习小组互相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交流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思维的碰撞,同学们认识到人文精神是以往人类文明所创造的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理解了人之为人的可贵理性,人要反思、审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以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感受到了古希腊先哲勇于否定权威,坚持独立思考,坚持真理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关注现实中人文精神缺失的现状;同时有利于教育学生追求真、善、美,批判地继承古典文化,树立尊重别人,善待生命,平等与人相处的价值观。

教学片断三:

师:苏格拉底有哪些思想主张?如何评价苏格拉底?(投影展示自主学习,学生讨论)

生:“认识你自己”是苏格拉底的哲学格言。所谓“认识你自己”就是把哲学研究的重

点转向人事和自己的心灵,认识人事中的善和心灵的善,改善人的心灵。“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我无知,所以我求知,”“未受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是他的名言。

师:很好,“认识你自己”就是要认识做人的道理,这是他对人的价值的思考,丰富了人文主义的内涵。

生:苏格拉底的道德观点是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认为社会中的人应该具备美德,美德来自于知识,最高的知识就是人们内心深处的道德知识,美德就是关于善的知识。

师:“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对道德问题的思考,体现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

师:我们应该如何评价苏格拉底?

生:德尔菲神谕说他是全希腊最有智慧的人,马克思称他为哲学的创造者和智慧的化身,启蒙思想家称他是先驱和战友,他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他是真理和自由的殉道者。

师:的确,苏格拉底很好地给我们诠释了什么叫做坚持真理,什么叫做追求自由。(投影展示图片《苏格拉底之死》)

师:你如何看待苏格拉底之死?

生:苏格拉底坚决不妥协反映了他坚持真理,追求思想自由和人格尊严,他坚持不逃走,反映了他对理性的尊崇,服从城邦法律的判决。

生:苏格拉底之死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具体就是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导致不同素养的人控制政权,权力容易被滥用和误用。

师:最后让我们再一次感悟伟人,感悟伟人留给我们的精神,希望对我们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有所帮助。(投影展示苏格拉底名言,学生集体朗诵)

师:同学们!在未来的日子里,请大家学习苏格拉底追求自由、追求理性的精神,不断地认识、完善自己,请大家记住他的名言: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