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型农业技术论文范文

新型农业技术论文精选(九篇)

新型农业技术论文

第1篇:新型农业技术论文范文

一、引言

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中国农业经济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农业生产所消耗的资源迅速增加,单位资源产出率始终在偏低位运行。虽然2010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4641万吨,比上年增加1559万吨,增长2.9%,然而,中国粮食生产严重透支资源。2003年以来,中国粮食单产几乎没有显著增长,但每亩化肥施用量却增长了近40%,每公斤化肥生产的粮食不足19公斤,这一生产效率水平正在以每年1公斤的速度下降。长此以往,这将严重制约中国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动摇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基于此,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又是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出路。然而,资源节约型农业的发展须依赖于现代农业技术,尤其是循环农业技术。循环农业技术以提高农业资源有效利用率为基础,以农业资源循环化高效利用和可控化无害处理为手段,以支撑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共性技术。在循环农业技术中,“减量化”关键技术发挥合理配置生物生态位,提高水分利用效率(WUE)的作用;“再利用”关键技术发挥可再生资源集成利用和加环利用的作用;“再循环”关键技术以利用生物之间的互补效应来提高光热的有效利用率和再可再生资源能源化利用效率;“控制化”关键技术利用农业有害生物的生态控制技术和温室气体及污染物减控技术达到农田生态健康和生产过程安全目标。通过以上四种关键循环农业技术实现农业生态的良性循环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重视循环农业技术的推广,积极提倡和鼓励农户采纳循环农业技术,是实现资源依赖型农业向资源节约型农业转变的重要途径。本文将探究影响农户采纳循环农业技术的关键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以便顺利开展循环农业技术的推广。以往大多研究(孔祥智,2005;张巨勇、张欣,2004)从资源禀赋、农户特征、技术因素以及制度与环境因素等方面考察其对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然而,鲜有研究从心理机制层面分析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有鉴于此,本文以技术接受模型为理论基础,利用知觉有用性和知觉易用性两个信念,修订技术接受模型并扩充其外部变量,提出本文假说,并以问卷调查验证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纳意愿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

二、研究假说

农户采纳循环农业技术的动力来源于内化或认同的心理过程。一方面,农户会接受循环农业技术推广专家陈述的信息,将其整合到自身的认知系统中,然后内化成自己对循环农业技术的看法;另一方面,农户会参考其他农户采纳循环农业技术所带来的效果,倘若效果明显,则农户倾向于认同循环农业技术。根据以上论点,本文提出如下假说:假说1.社会影响对农户知觉循环农业技术的有用性、易用性以及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纳意愿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是资源流动的闭合循环模式,在该模式中,被采纳的循环农业技术包括“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和“控制化”等关键技术,当这些关键技术的信息流通过农业技术推广专家传达到农户时,农户利用自身拥有的知识与经验逐渐掌握这些技术。根据以上论点,本文提出如下假说:假说2.技术特征对农户知觉循环农业技术的有用性、易用性以及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纳意愿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结果展示表示新技术的表现结果可展示给潜在采纳者的程度。Rogers(2003)认为,潜在采纳者越能观察到新技术带来改善效果,越有可能变成实际采纳者。结果展示被认为是影响新技术潜在采纳者感知的重要因素。农业技术推广专家带领农户参观循环农业技术成果,并且亲身示范循环农业技术的使用方法,这种结果展示可以收到两种效果:一方面,可以使农户有效地辨识循环农业技术相对优越性,提升农户采纳循环农业技术的意愿;另一方面,可以使农户更加熟悉和了解循环农业技术,提高农户对循环农业技术易用性和有效性的知觉程度。根据以上论点,本文提出如下假说:假说3.结果展示对农户知觉循环农业技术的易用性、有用性以及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纳意愿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循环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国家既需要考虑农户是否有足够的资源和知识采纳循环农业技术,也需要考虑推广机构是否具备足够的条件实现对潜在采纳者的培训与必要的支持(参见VenkateshandDavis,2000)。满足上述条件后,农户对循环农业技术的有用性和易用性将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根据以上论点,本文提出如下假说:假说4.采纳条件对农户知觉循环农业技术的易用性、有用性以及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纳意愿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觉易用性是指潜在采纳者相信采纳特定技术需要付出努力的程度。Davisetal.(1989)认为,不论潜在采纳者接触的新技术是操作简便且容易学习的技术,抑或操作过程繁琐的技术,都需要他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来理解,潜在采纳者都会在认知上先经过需求判断、个人观感和价值观来评价新技术是否易用。Igbariaetal.(1997)和SoreboandEikebrokk(2008)研究指出,知觉易用性会正向影响知觉有用性,即农户认为循环农业技术易用时,他们将会采用,且采纳意愿也会提高(参见Davisetal.,1989)。而知觉有用性是潜在采纳者相信使用特定新技术会增加工作效能的程度(Davisetal.,1989)。Lópezetal.(2008)指出,知觉有用性对新技术采纳意愿具有显著的影响;Wangetal.(2006)的研究结果显示,知觉有用性与新技术采纳意愿之间具有正向关系;其他相关研究结果也都显示,知觉有用性是新技术采纳意愿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Nysveenetal.,2005)。目前,循环农业技术对中国农民而言,算是尚未完全普及的创新型应用技术,本文认为,农户在接触循环农业技术之前,根据自身对循环农业技术的认知程度进行主观性判断,即衡量采纳该技术是否对自己有所帮助。当潜在采纳者感觉采纳循环农业技术可以为其带来越多的收益,其采纳意愿就会越高。根据以上论点,本文提出如下假说:假说5.农户知觉循环农业技术易用性对知觉循环农业技术有用性以及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纳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假说6.农户知觉循环农业技术有用性对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纳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民受教育水平对新技术采纳的影响效应并不明确(Federetal.,1985)。然而,大量研究表明,农户的受教育水平与新技术采纳意愿之间存在着正向关系(ErvinandErvin,1982)。实际上,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农户更有拥有理解循环农业技术的知识结构,因此,他们对循环农业技术的理解更加深刻,从而也拥有更多的技能去驾驭循环农业技术。除此以外,收入水平也是影响农户新技术采纳意愿的重要因素(SindenandKing,1988)。根据诱导性技术变迁理论,具备经济实力的农户往往更有能力采纳循环农业技术,因为在采纳循环农业技术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资金购买与该技术相关的设备和材料。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说:假说7.受教育水平对农户采纳循环农业技术意愿起着显著的调节效应。假说8.收入水平对农户采纳循环农业技术意愿起着显著的调节效应。

三、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一)问卷设计本文采用自陈式问卷方式收集数据。调查问卷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22个题目,用于测度社会影响、技术特征、结果展示、采纳条件、知觉易用性、知觉有用性和采纳意愿。所有题目的测量均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即“非常不同意”(赋值为1)、“不同意”(赋值为2)、“一般”(赋值为3)、“同意”(赋值为4)、“非常同意”(赋值为5)。社会影响量表(3个题目)和采纳条件量表(4个题目)借鉴Imetal.(2011)的的研究成果并根据研究对象以及相关专家的意见加以修改而来;技术特征量表(3个题目)和结果展示量表(3个题目)借鉴了Davis(1989)和Igbariaetal.(1995)的研究成果并进行改进;知觉易用性量表(3个题目)、知觉有用性量表(3个题目)和采纳意愿量表(3个题目)来自于TaylorandTodd(1995)等相关研究。第二部分包括5个题目,主要了解农户特征,即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家庭年收入以及种植规模。

(二)样本数据搜集本文数据来源于对中国粮食主产省份江苏省、山东省(东部省份),湖南省、河南省(中部省份),重庆市、四川省(西部省份)的调查。在具体调查过程中,根据研究对象与特征,2011年8月,本文研究采用立意抽样方法对农户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共发放700份问卷,回收611份问卷,得到有效问卷576份,有效率为82.29%。调查样本概况如表1所示。调查样本中男性占绝大份额,说明现代农村家庭的经济支柱以男性为主;从调查样本年龄分布来看,大部分农户户主年龄为31~40岁,占全部样本的36.4%,说明户主以青壮年为主;从样本农户户主的受教育水平来看,大部分户主的受教育水平为初中,占全体样本农户户主的38.3%,这说明中国现代农民的受教育水平仍然较低,大多数农民仅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从样本的家庭年收入水平来看,大部分农户的家庭年收入水平分布在50001~70000元,这一水平远远低于2010年中国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水平,说明中国农村家庭收入水平仍然较低,城乡收入差距仍然较大;从种植面积的分布情况来看,大部分农户的种植面积分布在8~13亩,占全体样本的31.8%,说明中国农业生产仍以小规模经营为主。

(三)研究方法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使用技术接受模型。技术接受模型(TAM)是用来解释经济个体在不同环境下技术采纳意愿决定因素的理论模型(Davisetal.,1989)。技术接受模型被认为是一个发展完善且简洁的模型,且有别于传统的创新传播模型,它强调个人信念对科技采纳意愿及行为影响的重要性,避免了仅强调新科技的个别特征,而忽略考量个人对新科技特征感受的差异的缺陷(ChangandHwang,2007;Huy,2007)。同时,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坚实的理论基础以及早期与模型预期一致的实证支持,本文认为,技术接受模型适合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研究起点。在本文中,技术接受模型包含的内部信念变量为知觉有用性和知觉易用性;外部变量包括社会影响、技术特征、结果展示和采纳条件(ChangandHwang,2007;Huy,2007)。外部变量既可以通过内部信念影响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纳意愿,也可以直接对其产生影响。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模型有效性检验对于包含多个题目的因子,检验因子的信度是非常重要的。Cronbach’sα科隆巴赫系数是检验因子内部一致性的重要指标,根据Hairetal.(1998)的论述,Cronbach’sα系数值大于0.7者表示高信度,在本文中,各个因子的Cronbach’sα系数值介于0.833~0.923之间,符合大于0.7的要求,表明各个因子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本文利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来检验因子的统计有效性,结果如表3所示,其中,组合信度(CR)皆大于0.7,平均变异萃取量(AVE)皆大于0.5,表明测量模型具有较好的聚合效度。研究变量的相关系数如表4所示,结果表明,各因子平均变异萃取量的平方根都大于该因子与其他因子的相关系数,表明测量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效度。验证本文所提出的假说之前,为了解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纳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基本情况,需要进行各因子得分均值的计算,平均数较高表示样本对因子的认同程度较高;反之,则较低。结果如表4所示。外部因子的均值皆高于均值2.5,显示农户对社会影响、技术特征、结果展示和采纳条件的认同程度较高;内部因子的均值也皆高于均值2.5,表示农户对循环农业技术有用性和易用性的知觉程度较高;最后,采纳意愿的均值高于均值2.5,显示农户对循环农业技术的采纳意愿较高。

(二)结构方程模型估计结果由于线性回归无法对整体因果关系进行分析,为了更精确地检验本文有关因果关系的研究假说,本文采用潜在变量间路径系数分析进行两个检验。检验1利用问卷调查数据拟合结构方程模型验证研究假说;检验2用多群组因果关系分析来验证农户禀赋对结构模型的调节作用。本文数据服从正态分布,满足使用极大似然方法估计的条件,即每个观测变量的偏度和峰度绝对值远低于临界值。下面对结构方程模型拟合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首先,从拟合优度指标值可知结构方程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数据,具体结果如表5所示,其中,模型中的路径系数都已经标准化。表5中的结果显示:第一,社会影响这一因素对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纳意愿的正向影响并不显著;第二,社会影响对农户知觉循环农业技术易用性和有用性的正向影响也不显著,因此,本文假说1未获支持。本文通过对农户的深度访谈,获悉农户对循环农业技术了解甚少,即使采纳过循环农业技术的农户,也不一定对该技术所带来的效益持乐观态度。这主要是循环农业技术投资项目的长期性所致:农户采纳该技术短期内收益并不明显,再加之中国农民文化水平普遍低下,想要较快掌握和运用循环农业技术并非易事。故就现阶段而言,社会影响对农户采纳循环农业技术意愿的正向影响并不明显。与预期一致,技术特征对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纳意愿的正向影响比较显著,但影响程度并不大。这表明:在循环农业技术推广地区,农户正处在消化循环农业技术的阶段,他们对采纳循环农业技术所带来的预期效益的信心逐渐增加。同样,技术特征对农户知觉循环农业技术易用性和有用性皆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表明:随着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对循环农业技术信息的不断输送,以及农户对循环农业技术的不断消化,农户逐渐体会到循环农业技术的易用性和有用性。因此,本文假说2获得验证。然而,与假说预期不一致的是:结果展示对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纳意愿的正向影响并不显著。通过对农户的深度访谈,本文得知,循环农业技术对于农户而言仍是一个比较陌生的事物,受到文化水平的限制,在短时期内大多数农户不能很好地了解这一技术,故贸然采纳循环农业技术的可能性极低。只有通过结果展示,农户认识到循环农业技术的易用性和有用性后,其采纳意愿才会提高。本文实证分析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即结果展示对农户知觉循环农业技术易用性和有用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综上,本文假说3中,除结果展示对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纳意愿的正向影响未获支持外,其余皆获得验证。与预期一致的是,采纳条件对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纳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当具备适当的条件时,比如农户接受循环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培训,并具备相应的物质条件时,其采纳循环农业技术的意愿就会提高。此外,采纳条件对农户知觉循环农业技术易用性和有用性皆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本文假说4获得验证。与预期一致的是:知觉易用性对知觉有用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它对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纳意愿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假说5获得验证。知觉有用性对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纳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本文假说6获得验证。近年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调节效应的文献数量快速增加,也有学者建议,在涉及调节效应的实证研究中采取多群组分析。首先,将整体样本根据农户的受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分为两个子群组(本文中受教育水平以高中为分界点,高中以下为受教育水平较低的群体,高中及以上为受教育水平较高的群组;而收入水平以家庭年收入5万元为分界点,5万元及以下为低收入群组,5万元以上为高收入群组);然后,分别将两个子群组的路径系数用结构方程模型予以估计;最后,利用联合T检验来验证受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的调节效应。结构方程模型的拟合优度和估计的路径系数。整体来看,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好,所有检验指标值优于建议值。根据联合T检验的结果,第一,受教育水平会显著调节社会影响、技术特征、知觉易用性对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纳意愿的正向影响效应,即在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农户组中,三者对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纳意愿的正向影响程度会加强;在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农户组中,三者对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纳意愿的正向影响程度会降低,甚至不显著;此外,受教育水平对其他路径系数的调节效应并不显著。综上,本文假说7部分成立。对于收入水平的调节效应,联合T检验的结果显示:第一,收入水平会显著调节采纳条件和知觉有用性对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纳意愿的正向影响效应,即在收入水平较高的农户组中,两者对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纳意愿的正向影响程度会加强;而在收入水平较低的农户组中,两者对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纳意愿的正向影响程度会降低,甚至不显著。此外,收入水平对其他路径系数的调节效应并不显著。综上,本文假说8部分成立。

第2篇:新型农业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西南石漠化区 晴隆模式 Logistic模型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X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6(a)-0198-03

1 研究背景及问题缘起

1.1 研究背景

2011年6月国务院正式《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依据该规划,我国西南石漠化区属于典型的限制、禁止开发区。这里集生态脆弱、极端贫困、民族矛盾交织为一体,农户原有生计难以持续,生计转型迫在眉睫!2012年国务院出台了《滇桂黔石漠化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强调滇桂黔扶贫攻坚和区域发展。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继2012年后再次锁定农业科技,加大科技驱动力度,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科技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如何运用现代农业科技促进石漠化区农户生计顺利转型,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重大的现实课题,研究石漠化区农民参加农技培训的影响因素有助于为新一轮的扶贫攻坚有效提供科技支撑。

1.2 问题缘起

(1)西南石漠化区的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性难题。近几年,我国石漠化治理工作取得可观的成就,但高海拔极贫困的少数民族石漠化区治理仍面临诸多挑战。至2011年8月,贵州省石漠化面积达3.7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1.34%,是全国石漠化面积最大、等级最齐、程度最深、危害最重的省份,高海拔极贫困的少数民族石漠化区治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正如回良玉所说:“滇桂黔石漠化区集老、少、边、穷于一体,贫困与石漠化交织是新一轮扶贫攻坚的‘硬骨头’”。

(2)主体功能区战略有序推进,区少数民族农户面临艰难的生计转型。随着主体功能区战略有序推进,西南石漠化区低效的、不适应环境保护的传统农业生计难以持续,农户生计转型迫在眉睫,但转型难度大且风险高,特别是对于生态极端脆弱的连片特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农户来说,生计转型犹如更进一步靠近“绝境”。

(3)科技采纳状况事关农户生计能否顺利转型。Theodore Schultz(美·舒尔茨·西奥多)在人力资本论中认为,增加人力资本投入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1]我国也越来越重视科技在农业方面的投入,2012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技创新大会颁布《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连续9个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作出重要部署。可见,科技的运用与否直接关系农户生计转型的成败,是生计转型的核心支柱。

(4)晴隆模式:石漠化区科技扶贫的“希望之路”。该模式把石漠化治理、生态调节和反贫困扶持有机结合,成为西部地区治理石漠化的一面旗帜,吴邦国、曾庆红、范小建和一些国外研究学者都给予了“晴隆模式”极高的评价。虽然“晴隆模式”走出了石漠化区科技扶贫的希望之路,但连片特困地区的石漠化治理与扶贫攻坚仍然面临着农业科技供给和需求“双向缺位”等严重的现实问题。为了能让现代科技服务于石漠化治理与扶贫攻坚,对转型农户参加现代农业技术培训的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是重要而且紧迫的。

2 研究现状与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对农户技术采纳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是指农户价值观、性格特点、经营能力、认知水平等;外因主要指技术供给、技术价格、信贷条件、自然资源、商品市场价格、商品运销条件、政策、科研、推广和教育等因素等。[2]Khanna、Atanu Saha 以及Green、林毅夫、孔祥智等人认为,经营面积是影响农户采用农业技术的重要因素。[3~7]这就意味着种植面积、养殖规模越大的农户家庭,越有可能 参加农业技术培训班。另外,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信息传播途径、家庭资源禀赋等也是影响农户采纳农业技术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说不同性别、年龄,不同信息渠道等因素将会影响转型农户参加农业技术培训。[8]

以上研究多是在常规农作物区进行的,主要涉及到水稻、棉花、蔬菜等种植区,或者常规的草场养殖区等。但在石漠化区,生态脆弱、资源稀缺、人口众多、极端贫困,普通的科技支撑往往难以凑效,农户科技采纳需要考虑灾害风险、生计风险、环境保护、民族地区发展等多重因素,因此,本文便被赋予了研究意义。

2.2 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根据发展经济学的观点,农户作为相对独立的农业经营主体,其行为可以用行为理论理论进行研究。关于农户科技采纳行为的研究,主要的理论依据有两种:一种是以舒尔茨为代表的“经济小农学说”,认为农户采纳农业技术的时候主要考虑到收益的最大化;[9]另一种是以蔡雅诺夫为代表的“自给小农学说”,认为农户在采用现代农业技术时组要以满足自家生计为目标,不存在或者存在非常不明显的“理性”行为,主要决策标准是“规避风险,安全第一”。[10]

本文基于这两种观点,假设农户是“相对理性”的,具有有限的理性,即很多时候为了实现消费平滑或者收入平滑,常常会选择放弃最优决策,表现为:理性但缺乏效率。另外,本文还假设在政府主导的条件下,科技培训市场是完全自由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信息不完全;在短时间内,农户的行为是相对稳定的。最值得一提的是,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本文也假设石漠化区农户首先考虑的应该是减少农业经营风险的现代农业技术。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上,本文用实证研究的方式考察西南石漠化区“农转牧”户参加农业技术培训的影响因素。

3 实证分析

3.1 模型构建

转型户参加农业技术培训是一个二元问题(0-1类型),因变量值为“参加培训”或者“不参加培训”。本文运行SPSS19.0软件,使用经典的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转牧”户参加农业技术培训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通过不断踢出影响不显著的因素,最终得出石漠化治理背景下影响转型户参加农业技术培训的因素。在此将“农户参加农业技术培训”赋值为1,将“不参加农业技术培训”赋值为0,作为二元因变量。将可能影响农户参加农业技术培训的因素尽可能列举定义为Xn,n为1、2、3···。具体的模型式子如下:

其中,P为“农转牧”户参加农业技术培训的可能性(即概率,在0~1之间取值);ei表示随机扰动项;α表示回归截距;β表示影响因素的系数;X则表示影响因素(自变量);n表示自变量的个数,当n较大时,一般令Z=-(α+βnXn),n=1、2、3···,通过比较βn的大小以及符号,便可知道各种因素对石漠化区农户参加农业技术培训的影响方向及程度。

3.2 数据来源及实证过程

根据统计学原理,本文将可能成为转型户参加农业技术培训影响因素的变量设置如表1。

通过比较各变量的Wald值,踢出影响程度不显著的解释变量,循环进行回归,直到所有的解释变量均达到显著水平为止,最后的模型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

4 回归结果分析及所得结论

依据模型估计结果(表2),结合实地调查了解的实际情况对影响农户参加农技培训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户主个体特征中性别与文化程度对农户是否参加农技培训有较明显的影响。分析发现,男性对现代农业技术的需求更为强烈,这跟农村中传统的男女分工和男性心理、生理特征等有关。户主的文化程度与参加农业技术培训的情况呈正相关关系,说明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户对科技需求更为迫切。通过调查发现,文化程度高的一般的村里是有所作为的,他们属于弱势中的强势群体,在科技的采用上处于领先地位,般会考虑靠科技技术的潜在利益,就会考虑到相应的较为高层次的科技。

第二,村里是否有中心示范点(典型户)对农户是否参加农技培训有显著影响。在调查中发现,参加培训的养殖户有一定的比例,但是非养殖户几乎没有参加过培训,这也可能是现代农业模式难以推广的原因之一。农户通常都有害怕承担风险的心理,因此不敢尝试新的科技。中心示范点或典型户就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和带头作用。农户在“看到他们成功了”的情况下,对科技的信赖度和采用度急剧上升。这说明示范点或典型户的示范效应越大,越能够降低农户科技采用的“试错成本”,农户对科技的需求也就越强烈。

第三,农户转型运作模式是影响农户参加农技培训的重要变量。在晴隆县的种草养羊项目中有主要有五种不同的运作模式:基地带动模式、滚动发展模式、集体转产模式、小额信贷发展模式、自我发展模式。不同转型运作模式对农户转型中的科技需求及采纳有不同的影响。调研结果显示,基地带动等四种模式均比自我发展模式更利于农户对科技的采用。作用最为明显的应该是“基地+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能够有效带动转型农户对科技的采用,扩大农户的科技需求。

第四,政府资金扶持对农户是否参加农技培训具有重要影响。依据结果分析,是否有小额信贷、是否有补贴及补贴的金额与农户各项科技需求均成正相关。这表明,资金的扶持对农户采用科技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农户在转型中遇到很多困难,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资金不足。可见,资金不足是阻碍农户转型中对科技的需求和采纳的重要因素,农户往往对科技表现出强烈的需求意愿,但购买力却很有限。

第五,农业科技推广机制与传播途径直接影响农户参与培训的情况。实证结果显示,科技的推广机制和传播途径与农户对科技的需求及采纳息息相关。调查发现,通过自己主动了解科技信息的农户往往主动采用科技,与此具有相同现象的是:技术专员的科技推广对农户采用科技也有较大的影响。农户没有采用自己有需求的科技,多数原因是对该技术不够了解、不信任而不敢去尝试。经调查发现,信息来源离自己越近、传播的机构越权威,农户对该科技的需求也就越大。这可能是因为农户更相信专家、媒体或专业机构的权威信息。这一结果反映出了不同的科技推广需要采用不同的适合的宣传方式,科技需要更专业的推广机制。

参考文献

[1] 舒尔茨,吴珠华.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2] 池泽新.农户行为的影响因素、基本特点与制度启示[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24(5).

[3] Khanna A.Sequential adoption of site-specific technolo-gie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nitrogen productivity[J].Adou-ble selectivity model.Amer J Agr Econ,2001,83(1).

[4] Atanu Saha,H.Alan Love,Robeit Schwar.Adoption of Emer-ging Technologies under Output Uncertainty[J]. Amer.J.Agr.Econ.76(November)1994.

[5] Green G.Explain irrigation technology choices:A micropa-rameter approach[J].Amer J Agr Econ,1996(78).

[6] 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7] 孔祥智,方松海,庞晓鹏,等.西部地区农户禀赋对农业技术采纳的影响分析[J].经济研究,2004(2).

[8] 韦志扬.我国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研究概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 9714-9716.

第3篇:新型农业技术论文范文

一、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较短,整体素质不高,这已成为建设新农村的主要障碍。有关资料表明,全国4.97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2%,而小学及以下的占40%。全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绝大多数农民没有受过职业技术和技能培训。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依托产业发展对农民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同时积极引导和教育农民遵纪守法、提高修养、崇尚科学、移风易俗,使之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也只有这样,才能为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这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最为迫切的要求。

1.培育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兴衰,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因此,农民的知识化、现代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条件,建设新农村首要环节就是提高农民素质,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决定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正因为如此,总理曾明确指出,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本在于提高农民素质。

2.培育新型农民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提高农民素质,是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传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这是新农村建设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政治性的历史任务,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来看,无论产业发展,还是精神文明建设;无论社会事业发展,还是基础设施建设;无论从当前着眼,还是从长远考虑,都需要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都需要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素质,把农民培养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3.培育新型农民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大量的农业科技成果最终要被农民所掌握,才能转化成为现实生产力。有效激发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家园,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

二、新形势下对新型农民的具体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引导农民走向市场、走向富裕。进入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我们进一步引导农民走近知识、走向文明,提高农民的思想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农民获取、吸收、交流各种知识和信息的能力,提高农民转岗的专业技能和农业生产的实用技术,为农村可持续发展、为农民增收提供直接动力。

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出发,推进农业现代化,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实现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农村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促进农民增收,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必须大力开展对农民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把农民培养成为有文化、懂技术、懂市场、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使农民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人。

从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出发,要逐步推进城乡一体化,使农民适应现代城市、城镇的文明要求和生活节奏,最终融入城市居民行列,成为城镇和城市的居住主体,必须把农民培养成既具备道德修养和民主、法制意识,又会经营、会运用先进科学技术的人才。总之,要让留在农村的农民掌握先进适用农业技术,养成现代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让走出农村的农民具备较强的务工技能,适应城市和工业现代文明,最终把农村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

三、培养新型农民综合措施

造就一代新型农民,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下大力气,组织实施好各项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不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切实增强农民的发展意识、效率意识、竞争意识,使村村谋发展、户户思创业。具体来说应着重抓好以下三项工作:

1.要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教育对提高人的素质有着基础性、根本性、全面性的重要意义。农村教育是农民学科学、学技术,实现职业转化的必要的文化基础。一方面把农村教育摆到整个教育发展的优先地位,把农村教育作为整个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优先领域。我们要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和书本费方面走得更快一些,保证农村适龄青少年上得起学、念得起书,保证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不失学不辍学,绝不能再产生新的文盲、半文盲。为普及和巩固农村义务教育,从2005年开始,全国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1400万贫困家庭学生都享受到国家财政提供的“两免一补”资助政策。随后,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对其中的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对于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要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要把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作为一件大事、一项“民心工程”来抓,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培训机制,提高培训效果。首先,要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加强对从事农业生产农民的培训,以现代适用技术和实用技术培训为主,结合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的要求,加大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环保技术等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促进科学种田、科学养殖,切实把农业发展转入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轨道上来。要紧密结合农时季节需求,开展灵活多样、不同形式的专业技术培训,使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学了能用,用能致富。其次,要面向城乡劳动力市场需求,围绕农民转岗就业,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规模,加快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培训机制,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增强农民转移就业的能力。农民就业能力强起来,就业途径就会多起来,收入水平就会高起来,农民的素质总体上发生根本改观,建设新农村的步伐就会大大加快。

3.要开展形式多样的道德教育,开展争创文明村镇、文明户等多种多样的活动,促进农村形成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良好风尚。完善乡村文化设施,扶持发展各种文化团体,充实、丰富和活跃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着力刹住迷信风、浪费风、风,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让广大农民学法懂法,守法护法。

第4篇:新型农业技术论文范文

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影响农户采用先进农业技术和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诸如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创立的二元经济理论;西奥多?W?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中提出的改造传统农业的方式;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索罗(Robert Solow)分析了美国1909—1949年的经济增长,认为该期间每单位劳动小时的产出增长中超过80%归因于技术进步[1]。国内学者对农业技术进步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林毅夫指出中国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粮食等大宗农产品增产主要有赖于技术进步带来的单产提高,未来满足中国粮食需求的增加必须依赖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2]132-137;吴敬学提出现在以至将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农业发展必须选择生物化学性技术进步模式[3]。关于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民增收的关系,黄祖辉、钱峰燕提出“伴随着技术进步,因总供给增加而导致的价格下降,使农产品销售数量增加所带来的收益部分地被抵消,农业收入呈下降态势”[4];刘进宝、刘洪利用计量经济模型验证了技术进步在促进经济增长、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产品供给方面有巨大的作用[5];关于制约农民增收的原因分析,王广利做了研究综述[6],主要观点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因素:近年来国内外市场疲软,市场需求不旺;农产品成本节节攀高,成本收益下降,农民增收渠道单一等。二是政策、体制性因素:中国特有的双重二元结构对农业剩余过分剥夺,地方财政困难,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未建立和完善起来,农民负担过重;资源配置的偏差和政府宏观调控的偏向,城市化水平低,农村人口比重过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程度低等。三是人力资本因素:农村教育水平落后,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低下等因素。

关于农业技术的选择研究,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第一,农户技术采用特征:杨大春将阻碍农户接受新技术的原因归结为经验型排他心理、短视型实惠心理、谨慎型从众心理、盲目型过急心理和迟钝型麻木心理[7];第二,农户技术采用动机和诱因:林毅夫认为当采用新技术的预期收益大于新技术的边际风险,或者当农户对新技术的预期净收益大于现有技术的净收益时农户就会采用新技术[8]159-164;第三,农户技术需求意愿:凌远云、郭犹焕验证了农户技术需求的地域性偏好[9],黄季馄等人对技术供给主体(政府、科研人员、推广人员)与农户对于技术的需求认知进行了比较[10];第四,农户技术采用影响因素的研究:汤锦如认为从宏观层面可以分为驱动因素和阻碍因素两种力量,从微观层面则可以分为农户特征因素、经济因素和环境因素三个方面[11]177-183。回顾迄今为止的研究,成果颇丰,但综观其研究成果中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研究对象不够明确,影响了研究成果的质量,从而造成不少研究成果的针对性不强;其二,研究内容偏重于宏观政策层面,对农户家庭选择先进农业技术的机理研究不够;其三,研究方法偏重于规范研究,实证研究成果不多,尤其是有关农户家庭采用先进农业技术机理的实证研究成果更少;其四,实证研究通常将政策因素与农户家庭因素分离,且仅从宏观上论证分析政策的影响。鉴此,笔者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二元logit模型研究农户对农业先进技术的选择行为,从农户微观视角对影响其采用先进农业技术的因素进行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

二、农户采用先进农业技术的影响因素选择

基于新疆的客观情况与课题研究重点所涉及的农业技术,主要是指节水技术、生物技术、农业机械化技术以及农业综合信息技术,参考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方法,紧扣干旱区特征,本文主要从对农户采用农业技术影响最为突出的农户家庭因素、户主因素和政府因素三个方面加以综合考虑。

1.农户的家庭因素:包括农民家庭劳动力人数、家庭收入、耕地面积、拥有的电视与电话及电脑的通信条件、剩水送人与剩水买卖。

2.农户的户主因素:包括户主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以及户主从事非农业程度和获得信贷的能力。

3.政府的制度安排影响因素:包括政府对农机具的补贴合理与否、政府对农户推行优良品种的补贴合理与否、开展农业技术指导与服务程度满意与否、政府对节水技术的补贴合理与否。

三、农户采用先进农业技术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基本假设与模型选择

本文运用二元logit模型研究农户选择行为。回归模型中因变量只有两个不同的取值,即二元选择模型(binary-choice model),每一个个体都面临两种选择,并且依赖于相关的一些特征,在对这种选择行为进行研究中,选取线性概率模型进行研究,回归模型如下:Yi=a+BXi+ei(1)其中Xi表示第i个农户的个体特征,譬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ei表示相互独立且均值为零的随机变量。该模型如果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或者加权最小二乘法估计都违背统计的无偏性,因为因变量不遵循 统计学上要求的正态分布,由最小二乘法和加权最小二乘法估计出的系数标准差和t检验值不适宜于统计学的假设检验。本文采用的Logit模型进行回归分析,采用逻辑概率分布函数(cumulativelogistic probability function),具体形式为:p=f(z)=f(α+βxi)=11+e-zi=11+e-(α+βxi)(2)给定Xi,P是个体做出某一特别选择的概率,经化简可得到下式:logpi1-pi=zi=α+βxi(3)该回归方程中的因变量是做某一特别选择的机会比(odds)的对数。Logit模型的一个重要优点是:把在(0,1)上预测概率的问题转化为在实数轴上预测一个事件发生的机会比的问题,并用来解决因变量只有两种选择且不连续的选择问题。根据上述理论框架和假设,建立如下实证模型并加以验证。农户采用先进技术=f(农民家庭劳动力人数、家庭收入、耕地面积、拥有电话及电脑的通信条件、剩水送人与剩水买卖、户主的年龄和性别及文化程度、户主从事非农业程度和获得信贷的能力、政府对农机具的补贴合理与否、政府对农户推行优良品种补贴合理与否、开展农业技术指导与服务程度满意与否、政府对节水技术的补贴合理与否)。

(二)数据来源

数据以实地调查的方式进行,通过向新疆三县发放1 000份调查问卷、回收856份问卷的形式获得。在问卷整理的过程中,发现有些问卷的填写存在一定模糊或错误情况,最后以812份问卷进行数据的整理及分析,样本的分布是呼图壁县321户、沙湾县283户、玛纳斯县208户。

(三)变量选择、赋值及预期结果说明

由前述可知,农户采用先进农业技术影响因素受家庭、户主及政府因素的影响,基于变量相关性及数据可得性的考虑,选择以下主要变量。

(四)数据处理

根据式(3),以农户是否采用农业技术为因变量,并设Pi为农户采用农业技术的概率(采用=1,不采用=0),Xi表示第i个影响因素的回归系数,α为方程的常数。利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

四、结果讨论与分析

(一)户主因素

户主的性别、初中及以上和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对农户采用农业技术有显着的正向作用,说明户主性别的影响方向为正,且通过了显着性检验;男性比女性更倾向于采用先进农业技术;相对于小学及以下学历,户主如果是初中及以上学历文化程度,随着教育年限的增长,农户采用农业技术的概率在增加;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农户能够获得来源于各种渠道的农业技术信息,并且有能力对信息进行评估和选择,农户对有关农业新技术信息掌握到一定程度,就会开始采纳该种新技术;年龄变量在农户的技术选择中不显着,这可能与许多年龄适合务农的劳动力外出从事农业以外的工作而放弃了农业技术有关。

(二)家庭因素的影响

耕地面积、剩水送人、剩水买卖对农户采用农业技术有显着的正向作用;家庭农业收入对农业技术的采用有显着的负向作用,通过了显着性检验,而家庭劳动力人数的影响方向为正,未通过显着性检验;拥有电话及电脑等通信条件和家庭获得信贷能力的影响方向为正,未通过显着性检验。输出结果表明:家庭耕地面积是影响新技术采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家庭耕地面积的影响效果在5%水平上显着,且系数为正,说明家庭耕地面积越大农户越倾向于采用农业技术;如果农户对剩余水有买卖和送人的处置权,则农户更愿意采用农业技术。家庭劳动力人数的影响方向为正,且未通过显着性检验,这表明家庭劳动力人数不是影响农户技术采用的主要因素;家庭农业收入比重影响方向为负,表明家庭农业收入比重与农业技术的采用存在着一定的负相关关系,使其在一定程度上有对技术采用的影响呈负向的趋势,并在10%的水平下是显着的,说明随着农户从事非农业程度的提高,非农兼业户权衡外出劳动收益高于农业技术应用支付,而采用先进农业技术来弥补因外出打工导致的家庭劳动力不足,结果促进了家庭采用农业技术的积极性;家庭收入的影响方向为负,与预期不一致,这可能与家庭收入越差的农户具有较强烈的采用先进农业技术的愿望并欲改变家庭困境有关,也可能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和低收入家庭没能力在技术应用上加大投入相关;拥有电话及电脑等通信条件与家庭获得信贷的能力影响方向为正,虽然方向与笔者预期一致,但未通过显着性检验,与笔者的认识上有一定偏差,可能是电话及电脑等通信条件在间接改善家庭收入上发挥着一定的作用,而在直接影响农业生产技术使用方面并不突出,这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第5篇:新型农业技术论文范文

国际农业科技合作通常是指通过不同国家之间农业技术的引进、消化、创新和扩散来实现生产要素、生产条件的重新组合,以达到使合作各方均获得最大利益的国际技术转移的一种形式。加强国际农业科技合作,是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天津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重要载体和主要突破口;是实现中心城区、滨海新区、郊区“三层”产业联动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采用不同的合作模式不仅直接影响农业科技合作的成败,而且还影响科技合作的成本、风险以及科技发展的水平,同时还会影响到国家、企业的形象以及其在国际竞争中的科技能力和国家宏观经济的发展。本研究以天津中以示范农场、天津中以农业示范园、天津中以农业综合节水示范基地、天津中以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园和中以智能化示范牧场5个中以农业科技合作项目为例,分析国际农业科技合作的基本理论与模式。

1 国际农业科技合作的基本理论分析

1.1 产品创新与新增长理论

以罗默、格罗斯曼和赫尔普曼、阿格亨-豪伊特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认为,产品品种增加和产品质量升级是产品创新的两种具体形式,产品创新是经济的行为主体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的结果,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唯一源泉[1]。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经济的不确定性增强,以及国际市场农产品需求的变化,使天津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空间和竞争优势正在逐步缩小,所以当前天津市农业正处于调整结构、转变方式、提升水平的重要时期。新增长理论告诉我们,现代农业建设需要完善高效的科技体系支撑和引领[2-4]。只有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增强引领支撑能力,才能加快天津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步伐,才能实现中心城区、滨海新区、郊区“三层”产业联动及城乡一体化发展。

1.2 国际技术差距理论

20世纪60年代,波西纳提出的国际技术差距理论认为,已完成技术创新的国家,凭借其技术上的优势,利用与其他国家的技术差距,通过多种途径与方式进行该技术产品的国际贸易,实现技术的转移[5]。当前资金短缺、技术落后和设备陈旧已成为天津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瓶颈。而以色列、荷兰等国家农业发展的每一环节,都与高科技信息化手段紧密联系在一起,科技已成为其农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国际技术差距理论告诉我们,只有加强国际农业科技合作,才能真正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从而提升天津现代农业的科技创新能力[6]。即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农业技术及技术产品,使天津较快地提升农业技术水平,有利于天津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缩小城乡差距,从而促进和带动天津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

2 国际农业科技合作的基本模式分析

按不同的标准划分,农业国际科技合作的模式不同,不同的农业国际科技合作模式具有不同的效果。按合作的主体划分,农业国际科技合作可分为政府层面合作型、企业层面合作型[7];按合作的内容划分,农业国际科技合作可分为外资与技术引进型、引进设备型、引进技术型、引进核心部件型、互访型、引进技术专家型和输出核心技术或产品型;按合作的目的划分,农业国际科技合作可分为产品产业化型、技术输出型、技术输出型、二次开发型、r&d型和联合开发型。该研究主要根据合作内容与途径来划分,分析农业科技合作的主要模式。

2.1 国际技术贸易

国际技术贸易也称国际技术引进是指国家或企业引入国外的专有技术,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以及所必需附带的设备、仪器和器材,用以发展本国经济和推动科技进步的做法。该国际科技合作的目的是引进国通过引进较高的科学技术及设备,来提高本国或企业的农业生产能力、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该模式最大特点是,前期引进方需投入较大的资金,购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及设备。如引进方对引进的技术不能很好的消化吸收,或该技术生产的产品不被当地农产品市场或国际市场认可,则引进方将承担较大的资金风险。目前天津中以农业科技合作的模式多为此种。5个天津中以合作项目全部是在科技合作基地建设的基础上不同程度地引入以色列的先进设备或新产品,进而带来技术服务与技术咨询等技术贸易。

2.2 互访与交流

互访与交流主要是合作双方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进行国际科技合作。主要包括国际科技合作企业(科研单位、院校和研究所)在科技合作过程中进行的定期或不定期的专家互访与交流。该模式特点是通过互访与交流能增加合作双方的信任度,为今后进一步科技合作打下良好基础。该模式主要体现科技合作的社会效应,即通过互访与交流,扩大了科技合作项目的社会影响力[8]。如2010年11月—2012年1月天津农业中以科技合作项目区领导、专家与以方领导进行了多次互访与交流,为天津中以农业科技合作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3 国际学术会议

国际学术会议主要是通过参加或举办国际学术会议进行学术讨论与交流,达到提升本国科学技术水平,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目的。但该模式合作的主体主要是不同国家的在某一研究领域有比较优势的专家或学者,通过国际学术会议的形式,将科技成果转移到其他国家。其最大特点为理论性较强,农业技术应用到实践环节,将通过一个较长的时期。

2.4 农业合作研究

合作研究主要指在农业科技水平相当的国家或地区,合作伙伴在科研项目上合作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与推广。该模式的合作层次较高,但该研究成果如不被农业企业或农民认可,成果转化与推广难度将较大,前期的合作研究不能转化成真正的生产力。天津5个中以农业科技合作项目中,仅有梦得集团与以色列企业有部分合作研究,其他项目区该合作模式仍未取得突破。

2.5 建立农业科技合作基地

建立农业科技合作基地是指由农业技术水平较高的国家提供新技术或新品种和经验较丰富的技术专家,直接在技术水平较低国家的科技园和产业化基地,建立农业科技合作示范基地和孵化器,或建设农业技术示范工程等。该模式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性与示范带动效应。该模式合作层次很高,双方的投入较大,若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其农业的生产方式上设施化水平不高,生产者观念落后,周边区域的综合环境与示范区高科技、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高风险的发展思路不对接,该模式的推广难度就会加大,很难提升该国农业的总体科技水平。

3 结 论

产品创新与新增长理论和国际技术差距理论是天津国际农业科技合作的理论基础,而选择不同的国际科技合作模式会对国际科技合作效应产生不同的影响,科技合作的本质在于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和扩散来进行科技要素的重新组合,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从而达到合作各方的最大效益,以便在未来的发展中嬴得更多话语权,再造新优势。因此,就天津目前的情况来看,天津国际农业科技合作应以国际技术贸易的合作模式为主,其他合作模式为辅,关键还在于对引进技术的消化与吸收,从消化吸收中逐步掌握真正的核心技术,才有可能进一步发挥乘数放大效应[9]。

参考文献:

[1] 朱勇,吴易风.技术进步与经济的内生增长——新增长了理论发展述评[j].中国社会科学,1999(1):21-39.

[2] 杨丽.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体制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11(5):18-21.

[3] 李成木,王圣俊,傅国华.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贸连锁经营[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2):15-16.

[4] 刘贵峰,赵建武,杨伟,等.山西省农业科技发展现状及对策[j].山西农业科学,2011(6):502-504.

[5] 崔学峰.均衡增长理论与演化经济增长理论比较研究[j].经济纵横,2011(11):40-43.

[6] 魏秀芬,郑世艳,邸娜.天津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基地绩效潜力的支撑机制分析[j].天津农业科学,2012(3):87-89.

[7] 于丽英.上海与西部地区科技合作模式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7(2):51-53.

第6篇:新型农业技术论文范文

1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经历了从尝试到逐渐成熟和不断创新、从亏损到盈利的过程,期间有不少学者对农业科技园区做了很多研究。蒋和平从国家和地方项目、经营方式、生态模型和科技示范目的等多种角度来分析各类型的农业科技园区,并评价了其发展过程,说明了各类园区的特点[1]。陈志兴以浙江金华农业高新技术园区为例,研究了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功能与绩效,证明了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在新阶段农业发展中展现的生命力已被社会所认可,对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宋燕平等提出了基于技术进步的农业产业集聚发展机制的研究框架,并建立了VAR模型进行实证研究[3]。王树进提出了科技园区技术集聚的定义,并论述我国在不同时期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4]。何燕子在其博士论文中论述了农业科技园区是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基地、是农业技术进步机制的创新、农业科技园区具有极大的技术创新效应等内容,凸显了园区是农业技术非常重要的集聚地[5]。对于产业集聚理论的研究在国外起步比较早,所以其内容相当丰富,但大都是以工业产业集聚为切入点。国外对产业集聚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马歇尔的产业区理论,他首次使用“集聚”的概念描述地域相近的企业和产业集中,并认为集聚能产生正的外部效应[6]。韦伯最早提出了集聚经济的概念,他指出集聚是一种“优势”,或是生产的廉价,或是生产被引诱到某一地方的市场化。Krugman的新经济地理学研究认为,产业区的形成不仅具有集聚的特征,还具有路径依赖的特征[7]。对于产业集聚的测量方法,主要有Krugman通过计算美国各州106个二位数制造业的区位基尼系数指标来衡量各行业的区域集聚水平[8]。这个方法也被很多学者所使用,用来衡量某一产业的市场竞争程度的行业集中度与集中系数。赫希曼-赫佛因德指数(HHI)最初由Hirschman提出,后经Herfinadalh进一步发展,是衡量产业集聚度的重要方法。Ellision等提出了空间集聚指数。唐杰等在实际测算中,将德瑞米斯的产业集聚效应测算体系进行变换,改进了不变替代弹性(CES)效用函数,使计算更方便[9-10]。这也是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

由以上文献可以看出,国内外对农业科技园区的研究内容很多,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但也可以看出,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规划、效益、问题等宏观方面,而且多数研究还局限于定性研究,只能从相关理论上对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作出描述。随着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化形态,但把农业科技园区当成一个产业来研究的文献还并不多见。由文献还可以看出,对产业集聚水平测算的研究很多,但大部分都是以工业产业为实证。在具有集聚效应的情况下,农业科技园区的技术推广效率能否产生积极的影响,影响水平有多大,对这些问题的相关研究文献也并不多见,这也体现了本研究的价值所在。

2研究方法

2.1农业科技园区产业集聚水平的研究方法在目前的文献中,把农业科技园区当作产业来研究的文献并不多,本研究就尝试利用已有的工业集聚水平的测算方法来研究农业科技园区的产业集聚,以求创新。具体方法采用的是我国学者唐杰改进的(CES)模型,他根据我国很长时期内,工资并不反映劳动力的边际报酬,不存在产出的工资弹性情况,在实际测算中,将德瑞米斯的产业集聚效应测算体系进行改造。

2.2引入集聚变量的相关性分析为了分析在集聚效应的影响下,农业科技园区的推广效率是消极还是积极,本研究以农业科技园区的推广效率表示变量推广的新技术和新品种的数目和为因变量,以h值为自变量作相关分析,以判断两者之间的影响关系和程度。

3数据的来源说明

由于数据有限,本研究所用数据除特殊说明外,均来源于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农业部科技教育司等6个部委的2007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年度报告,报告中详细列出本研究所用数据[11]。在求解方程(2)时,为了使数据能更好地结合实际,尽量减少时间和区域差异的影响,本研究对所用数据以4年为滚动期求其平均数。对于模型(4)中的Y值是在求得历年农业科技园区中推广的新技术和新品种的数目总和后,再以4年为滚动期求其平均数。

4模型分析结果

4.1农业科技园区的集聚水平分析本研究利用SPSS17.0得出如下结果,在对农业科技园区的集聚水平分析时,由3个模型得出3组β、γ、h的值,由于模型较多,所以只把结果汇总(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在3个不同的时间段中,投资额对利润的影响不是太显著,这可能是由于本研究受数据的限制,选取指标不同的原因所造成。由于本研究目的只是测算出36个部级农业科技园区的产业集聚水平的趋势,所以这一结果对最终的结论影响不是太大。此外,由表1也可以看出,3个时间段的h值都大于1,说明36个部级农业科技园区在2002~2007年已经表现出了产业集聚的效应。

4.2加入集聚变量后对技术推广的影响分析根据马歇尔的产业区理论,得出集聚能产生正的外部效应,SomikLall等利用生产函数做实证分析,认为产业集聚可以提高企业生产率等,如果一个产业具有集聚效应,那么这种一定程度的集聚效应可能对工业企业产生正的影响,包括对技术创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等[12]。但这种结论对农业科技园区这样的经济组织是不是一样适用,本研究就选用表1中表现产业集聚水平变量的h值和表现技术推广效率的变量,即园区每年推广的新品种和新技术,进行一个回归分析,即用SPSS17.0对模型(4)的分析(见表2)。

从模型的分析结果来看,模型的设定基本合理,各种指标基本能通过检验,也具有经济学意义。这说明农业园区的产业集聚水平对技术推广的效率有积极的影响。

第7篇:新型农业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应用型

基金项目: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

中图分类号: Q94-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1.038

农业院校的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以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现代农业教育,是有着明确岗位群或工作领域的专业教育。现代农业的特点是具有明显的科学性、实践性、创新性和复杂性,因此,要求从事现代农业技术的人才应有较宽的知识面、良好的人文素质、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必由之路。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是一所新升本的本科院校,正处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阶段,笔者结合该校的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提出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一些思考。

1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目标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为农业院校的传统专业,目前开设该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掌握优质、高效现代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作物病虫害诊断与预防学、种子繁育与经营管理等植物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知识、理论与技能;培养能够运用现代化农业科技知识指导农业科技生产、农产品开发、农业生态园建设与管理、农业新技术示范推广和生产经营等应用型高级新品种培育专业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农资公司、涉农企事业单位从事农作物生产、品种选育、技术开发、经营管理及农业科技开发及推广等工作,能独立创办或经营管理小、中型农资公司、种业、庄家医院等经济实体。

2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结合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可见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中占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只有实践教学才能完成学校与企业的零对接,应用型院校培养的应是技术性、应用型人才,教学过程应侧重对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理论知识要与技能及技术有机融合,这就要寻找学校与企业、学习与工作、知识与技能之间的结合点与平衡点,突破传统教学角度,实现“教、学、做”全方位的融合。实践教学是搭起终身学习的桥梁,学生进入企业,要不断更新技能。只有在大学期间学会学习、注重实践,通过亲身实践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才能妥善化解矛盾,解决随时出现的各种问题。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不仅包括岗位的专业技术能力,还包括与专业技术能力相关的应用能力,如观察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的培养,实现实践教学和素质教育的全方位结合,以期使被培养者成为融知识、技能、素质为一体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3 植物科W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措施与对策

3.1重新修订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应用型本科院校为新提出来的一个教育发展理念,应该在原有专业培养方案的基础上重新修订,修订过程中要征求省内外相关企业及相关专家的意见,经专业教师反复讨论和修改,最后由学校组织评审通过,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应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突出应用型、实践性,确定专业主干课程,改革教学方法,重视实践教学。

3.2建立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提高实践教学水平,不仅要有完善的体制保证,先进的仪器设备等硬件供应,还要有过硬的“软件”支持,年龄大的教师经验丰富,技术过硬,但精力和体力欠缺;年轻教师理论知识全面,实践动手能力较差,对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指导不到位。针对这种情况,应采取老教师传授宝贵经验,帮助新教师快速掌握基本技能;利用假期去实践基地下场锻炼,积累实践经验;利用课余时间到校内实训基地;鼓励教师申报科研项目,以项目开发促进教师的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聘请知名专家,定期进行教师的知识更新和业务培训等一系列措施。

3.3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保障校内实践教学完成的基本条件是实验室和校内实践基地,实验室在保证实验仪器设备完善的前提下,推行开放实验室,给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提供硬件保障。校内实训基地也要分成不同的功能区:一是实践教学区,主要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的践行区,培养学生基本技能操作;二是科研区,积极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其大胆规划设计提供平台,同时为大学生创新项目、毕业设计等提供保障;三是产业区,为有创业意识和创业思路的学生提供政策支持、技术指导、经验传承,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

3.4重视校外实践教学

重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开发。因为再丰富的校内实践内容也涵盖不了全部的社会需求,再多种多样的校内实践模式也包括不了社会生产的全部,再高端的技术水平也不一定适合企业的大规模生产要求,因此,必须选择不同企业经营实体,采取分散实习与集中实习相结合的模式。

3.5建立科学、客观的教学评价体系

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是由合理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构成,并具有客观性、导向性、目的性、整体性、独立性和可操作性,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项目和考核内容必须符合企业岗位的要求,考核可以理论加技能的方式进行考核,评价方法根据课程性质、目的、要求不同,可通过笔试、口试、操作、实践论文、项目实践、分组辩论等多种方式进行考核评价,并对考核内容应企业、行业需求而不断更新,以满足岗位技能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詹先明.“双师型”教师发展论[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135.

第8篇:新型农业技术论文范文

作者:涂峄昊 毛力元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科技师范学院

农民进城务工可以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收入水平,体验更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给我们带来的丰富生活,学习先进的技术了解社会发展动态;其次,农民工进城务工给城市发展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补充了城市劳动力的不足,对城市的发展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城市的发展实现了共赢式的成长。

对农民做好舆论导向工作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从事农业的主力军是妇女和老人,他们不容易接受新知识,很多人更愿意沿用自己从事农业劳动的经验,不相信农业科技能带给他们更高的产量和收入。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我国农民比较淳朴,善于运用知识和智慧,思想积极性也比较容易调动,这就需要做好舆论向导工作,把务农人员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农民多数以村落的形式聚集,可以逐存逐镇进行宣传,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宣传工具,如村委广播、宣传手册等做好宣传工作。对农业科技推广到各家各户的目的、意义、预期成果等进行大力宣传,使农民在思想上接受和认识新的农业科技,进而主动配合农业科技人员,学习有关的理论知识并付诸实践。树立农业科技典型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是一项极其复杂系统的工作,尤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后面对理解接受能力较低、实践性较差、身体健康欠佳以及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村妇女和老人,工作实施难度更大,这就需要树立农业科技推广的典型来引导,村民之间的沟通与口口相传效果要明显好于农业科技推广人员苦口婆心的教导。树立科技推广典型实现以点带面以促进农业科技为所有农民接受,进而在最短的时间内付诸实践,提高现实生产力。

首先,树立农业科技典型需要选择典型示范户。典型示范户应选择文化水平较高(如受过初高中教育)、思想进步接受新技术能力比较强的农户作为对象。部分农民不愿接受新知识担心要冒风险,即使广大农民愿意接受新技术但往往接受速度不快,理解上可能出现偏差,对新技术从认知到接受运用需要较长的时间。选择好科技典型示范户并示范和引导其他农户,可以使农业科技新技术的推广工作难度降低很多,因而选好典型示范户至关重要。其次,实现典型示范的有效引导。对即将推广的农业科技新技术,应首先将新技术信息送达到典型示范户,农业物资补贴到位,在典型示范户中进行示范。在示范前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应制定详细的推广计划和示范程序,示范过程中要做好技术指导工作,确保新科技推广示范的成功,在此过程中要做好推广记录,便于总结。第三,要切实提高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业务素质。农业科技推广需要推广人员切实指导农民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同时要做好与农民的沟通,理解农民的困难考察客观条件。农业科技人员还要不断学习,针对不同地区的土壤环境和气候特点实施指导,切实做好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提高自己的农业科技推广示范水平。第四,对农业科技示范工作进行认真总结。不可否认,农业科技推广示范能给广大农民对所推广的农业新科技新成果的应用以一种直观客观的效果,这是使示范典型从认知新技术到推广应用新技术的有效手段。

科技示范的最重要目的是使农民接受并应用农业科技新技术,切实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和农村生产力,提高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工作结束后,还要就示范户对该项新技术的推广工作进行进一步的考察和跟踪,确保新技术为广大农民接受和应用。要及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为进一步做好以后的农业科技推广和示范工作、扎实推进农业科技走进千家万户、搞好农业发展做准备,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做出贡献。农村剩余劳动力在经济建设的浪潮中大量转移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给农业科技的推广带来的巨大的困难,农业科技推广的有效实施将弥补农业生产劳动力的不足,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和改善农民生活质量。

第9篇:新型农业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 农村人才 人才类型 培养形式

一、农村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形势严峻

所谓的人才是指具有才能的人。不同的分类标准将人才分为不同种类型。新时期,就才能的范畴而言,人才可以分为管理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三大类。从生产或工作活动的目的性分析,现代社会的人才可分为理论型(学术型)、技术型、工程型、技能型四类。学术型(理论型)人才是指能够在学术科学领域领先,能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能够在科学进步的前沿阵地从事科学理论的开拓性研究工作。工程型人才是指能够将科学理论转变实践,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并能通过工程的设计、施工、调试、管理等方面使社会获得最大的工程效益。技术型人才是指在从事技术设计、改造、革新的技术人员。技能型人才是人才层次中的最重要的基础层次,也是人才层次结构中人数比例占有最多的一个群体。他们最大的特点是将最新的理念、最新的设计转变成最终的产品和效益。现实中,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的创新、变革只有通过技能型人才实践才能得以完成。在现实操作中,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有所交叉。技术型人才要掌握一定的经验、操作技能。技能性人才在实践操作中,随着现代产品智能化的程度日益提高,也要不断更新原有的知识理论,掌握不断变化更新的生产实践经验,提高现有的技术水平。

依据上述对人才类型的分类,现今阶段,农村人才主要是指技术型和技能型两种类型。从这种分类法出发,我调查研究中,对调查者所填的“一技之长”做出如下分类:将在农村中从事木工、厨师、电工、电脑、电气焊、木工油漆、建筑、开车、理发、美容美发、水暖工、装修、做豆腐、种植果树及其他农作物、养殖等偏重操作性工作的人才划分为农业技能人才;将在农村中从事果树培训、会计、计算机、科技发展、培训、医生等工作的人才划分为农业技术人才。

调查中发现,我国农村人才比重偏低,所占比例仅为31.7%。与农村技能人才相比,农村专业技术人才数量非常少,占农村人才比重的18.2%,仅占被调查村民的比例5.8。这个数据表明:在现有农村中,从事科技含量高的工作、接触新技术的农民很少,即便被认为是农村人才的这部分村民,做的也多是重复性、操作性、经验性的工作。

二、农村需要哪些类型的专业技术人才

农村所需人才的类型:

调查结果表明:调查的村民中,对农村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量最大,有83.2%的人都有这方面的意愿,其中,对有种植知识的人才需求量最大。对农村技能人才的需求最小,这是因为村中已有很多拥有相关技能的人群,他们可以向村民提供帮助。但是,现有农村中管理人才比较缺乏,人们对于经营知识的重视程度也不够。因而,有必要开展现代企业管理、法律、资本运作等工商管理知识培训,提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者的市场开拓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继续推进乡镇企业蓝色证书培训工程,重点培养乡镇企业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人员。

三、农村现有人才培养的来源途径

农村人才的来源途径:

上述掌握“一技之长”的农村人才中,有45.5%的人表示他们的才能是通过培训班讲座得来的,这表明培训讲座在农村人才的培养上确实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次,推广人员传授、从书本中学得、从亲戚朋友那里获得技能是另外三个采用较多的方式。其中推广人员传授也可以说是培训班讲座的一种变形,本质类似,只是形式有所变化。书本自学虽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方式,但农民的文化水平有限,而且农业技术日新月异,只凭农民自觉的学习方式很可能跟不上时代和信息的变化。传统的师父带徒弟模式学习更多地出现在农民工外出务工,在农村现有的技术生产中不常见。因此,农村人才的培养途径上,在鼓励农民自主性的同时,还要辅以专家、技术人员的指导。

在以上农村人才中,有16人表示把自己所掌握的一技之长传给别人,其余人则不会传给他人。在这16人中,技能所传受用群体范围是有很大差异的,少则只传一人,多则传给几十人。这是农村本土人才培养的一种方式,它有助于形成一个人才圈和人才延续链。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的受众群体太少,不利于农村中大规模人才资源的开发。

四、立足高职院校,加强农村人才教育培养

农村人才的培养教育问题关系到农业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做好农村人才的培养教育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各级政府应加大农村人才培养的各项政策的倾斜和优惠力度

在农村人才的稳定、培养教育中,各级政府要发挥重要作用。要继续加大各项政策的倾斜和优惠力度,鼓励农业和农村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科技开发、科技承包和提供有偿技术服务,并形成制度化,取得经济或社会效益的要给予奖励。要充分发挥四站(农技站、农机站、良种推广站、林业站)等专业机构的作用,通过调整和完善各项政策调动专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要进一步改善农村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要采取有效措施打破人才部门管理的旧有模式,支持和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农业科技承包、试验示范和下乡支农活动,充分发挥现有专业技术人才的作用。

其次,完善农村人才的绩效评估工作,使农村人才的评聘走向正规化、科学化。各级政府,特别是农业和人事部门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对农业和农村专业技术人员的业绩评价、职称评聘、学习培训给予适当倾斜。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评价和使用,要坚持以绩效为主。把乡镇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聘纳入人事职改部门的日常工作探索符合农村技术人才职称评聘的具体办法。

(二)发挥农业推广站的作用设置各类教育培训班

调查发现:农民希望得到的技术培训较多涉及的集中在种植业和养殖业,这是和农民生活密切相联系的,同时各方面的管理人才的需求也在调查统计中有所体现,在获得途径上有40.4%的人选择通过上补习班实现,农业推广人员的传授所占比例为27.9%,书中自学和电视广播者两个途径仅仅占到了4.8%和3.8%,村中能人的传授占到了12.5%。

农民群体是一个基础知识相对薄弱,文化水平较低的一个群体,因此,对农民实用知识的培训,农民大多选择了由技术人员或师傅教授的方式,所以说,如果对农民进行相关的培训应该投其所好,给农民提供一个他们认可的方式,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在农村的乡、镇、村举办教育短训班,由政府出资,在农闲季节开展农业技术教育培训,这种离家近、见效快的农业技术教育培训模式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学院校应增设农业技术专业

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革农村学校教育若干问题的通知》中提出:改革农村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振兴农村经济,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项战略措施。

农、林、商、工等科院校在办好本科的同时,要注意发展农业专科院校。试办以农林为主包括工科、财经管理等的综合性专科学校,专业设置要与当地经济特点与建设需要相结合,为地、县、社培养各种专业人才。

要大力发展以农业为主的职业院校,整合现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资源,在普通职业院校中增设农学园艺、畜牧兽医、农业工程、经济贸易、生物技术、园林、计算机等专业,特别是设置园艺(保护地园艺方向)、农业实用生物技术、农学、种子、果树、动物饲料、动物生产、制药技术(兽药方向)、动物医学、畜牧兽医、农产品贮藏与加工、设施农业、农产品质量检测、计算机网络应用、环境艺术设计、园林、观赏园艺、国际贸易实务、电子商务、会计与审计等专业。同时,发挥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学院的师资力量及软、硬件设施资源优势,对于生产生活实践经验较强的技能,可以将各类农业科技人才请进来补充师资力量,增设相应的农业技术专业或小型班,充分发挥职业技术学院在培养农村人才中的作用。

总之,中国是农业大国,随着我国农村普遍实行了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农村经济飞速发展,传统农业正向现代农业转化。农民迫切要求掌握专业技术知识,提升农业技术能力。因此,政府应与各级各类院校协作,为多、快、好、省地培养农村专业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桂霞,钟建珍,王立虹.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教育与职业,20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