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表示心情的词语范文

表示心情的词语精选(九篇)

表示心情的词语

第1篇:表示心情的词语范文

[关键词]人称指示词语 话语功能 反先用现象

[中图分类号]H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3-0048-02

指示词语的先用现象是指说话人对于处于言语指示域内的时间、地点、人物或事物优先使用指示词语进行指称(Levinson,2001)。然而,在特定的语体或语言环境中,往往不优先使用这些指示词语,这种刻意回避首选指示词语的现象被某些学者称为指示词语的反先用现象。

一、英语人称指示词语反先用的话语功能

在言语交际过程中,由于指示词语具有自我中心性和可及度的特点,使它具备自我组织功能,即说话人一般优先使用指示词语,在展现、运用和维护语言自身功能时,通常是以自我语言要素的组织和传递为基础展开交际活动。人称指示词语指谈话双方用话语传递信息时的相互称呼。(何自然,1988)在涉及指称人称的个别情景下,说话人对人称指示词语的刻意选择体现出说话人对听话人的情感、态度及彼此间的社会关系。说话人为凸显不同意图,会违背先用与反先用规则,通过人称指示词语反先用的调节功能与表述功能来达到交际目的。

(一)话语调节功能

在话语交流过程中,说话人往往以自身的心理体验为基础来选择人称指示词语。说话人主动或被动地使用指示词语,来保持或拉近自身与听话人或指称人物之间的感情距离,或者说是心理距离,如表示疏远、冷漠或亲近、友善等。(朱荔芳,2003)为达到拉近或疏远心理距离的目的,说话人就需要人称指示语的反先用来实现话语调节功能。如医生对病人说:“How are we feeling today”,在这样的对话中,说话人医生选用“we”来代替“you”来拉近与听话人病人之间的距离,达到良好的沟通目的。

(二)话语表述功能

人称指示词语所指称的人物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话语交际语境。话语行为的语境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在表意准确性要求较低的场合,此时对话双方容易从身边的语境中获得充足的信息,说话人愿意优先使用指示词语,而听话人往往也有能够确定指称对象,获取准确的话语信息。另一种是在表意准确性要求较高的场合,即对话过程要求双方使用准确的语言指称的时候,说话人会选择人称指示词语的反先用。例如:

甲:“Tom is going to help me to repair my TV, and he will bring me some new videos.”

乙:“Tom? Who? ”

甲:“Our new classmate who came here yesterday.”

在以上对话中,说话人甲开始用“he”来指称“Tom”,而听话人乙对甲的话语不能理解,因此甲选择使用表述性较强的人称指示词语反先用的表达方式,使自己的表述清晰,且指称人物明确。

二、英语人称指示词语反先用的影响要素

在特定的语境中,说话者选择人称指示词语的反先用,主要受到下列要素的影响:

(一)语境要素

在一些特殊语境中,当指示语境空缺时,就会出现反先用现象。在下面对话中,

甲:“May I speak to Mr. John Smith?”

乙:“This is John Smith speaking。”

尽管对话双方可能是老朋友,但由于这种语境不同于当面交谈,仍然采用“This is… speaking”这种自称姓名的形式。

另一种情况是词语的所指既不在语境之中,又不在语篇之中。例如:“You will be fined if you smoke here.”在此例子中,指示词语“you”不指称任何一个特定的人。

(二)心理要素

当话语双方进行交际时,一般会考虑自我情感表达需求和双方心理沟通需要这两方面,因而就会出现人称指示词语反先用的情况。在交谈中,第一人称、第二人称指示词语的使用一般可以拉近话语双方的心理距离。例如,在长辈同晚辈的交谈中,长辈倾向使用非指示词语来指称自己,而不是优先使用人称指示词语“I”,以此体现自己对晚辈的关爱之意,例如:“Grandma will buy you a Barbie”。

(三)语体要素

人称指示词语的开放性特征使得说话人在确定人称所指时,必须考虑语境与语体因素。因而,在诸如书信、合同、公文等众多书面语体中,往往会出现人称指示词语的反先用现象。但这并不代表在非正式语体中,只存在人称指示语的先用现象。

(四)社会要素

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受社会等级观念特别是权势关系的影响,说话人在使用人称指示词语时十分审慎。正因为人称指示词语的反先用具有调节心理距离的功能,因此在说话人意图拉近与听话人的距离时,人称指示词语经常被反先用。例如:因“lord”在英语中指英国男性君主或贵族,所以在莎士比亚的剧作《哈姆雷特》中,“lord”一词经常出现。

此外,不同的言语区域差异及说话人自身的特点,如性别、年龄、表述习惯等因素也影响人称指示词语的反先用现象,人们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儿童自称现象就属于这种,例如:“Mary like(s) apples”。

三、英语人称指示词语反先用的表现形式

(一)第一人称反先用

自称名是第一人称反先用的一种,常指不使用第一人称指示词语,而是用别人对自己的称呼或是自己的姓名来指称自己。在日常交际中说话人使用自称名,往往是为了凸显幽默、风趣、自信、自嘲、自傲等情感。

另外,说话人为表示谦虚,在谈到自己在某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时,往往使用第一人称复数形式“we”代替单数指示词语“I”。(何兆熊,1999)例如:“We have been working on this project for ages and got some progress, but we still have a long way to go.”

(二)第二人称反先用

地位较高或辈份较高的人指称他人的时候,通常用身份名称代替人称指示代词来表达对对方的关爱之情,以此给予对方一定的安全感和亲切感。例如,“Who has made our sweetheart so sad?”对话中母亲用“our sweetheart”代替“you”,旨在向孩子表明,自己是站在第三方的立场表示致使孩子难过的人该是人们共同责备的目标,这样孩子的归属范围就得以扩大,使孩子内心的安全感得到维护,归属感得到认同与满足。

除了人称代词外,人们还常常用呼语来进行指示,呼语用来指听话人,一般出现在句子的开头和结尾,也可以作为插入语。例如:“Captain,this way,please.”这反映了交际双方一定的社会关系。(俞东明,2011)

(三)第三人称反先用

相比于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第三人称指示词语常疏远距离,因此,在说话人想要拉近对话双方的心理距离时,一般选择反先用第三人称指示词语。例如一位父亲随着孩子的称呼说:“What is mum doing now ?”此处“mum”指称的是孩子的母亲,而不是这位父亲的母亲。

简而言之,当话语双方意图调节彼此关系、达到语言表述目的,并做到语意清晰、无歧义时,多会选择反先用人称指示词语。由于受不同要素影响,三种人称之间或同一人称单复数间会出现相互替换的现象。正确地认识英语人称指示词语反先用的这一现象,有助于人们运用恰当的语言策略进行成功的交际。

【参考文献】

[1]Levinson.语用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2]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俞东明.什么是语用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第2篇:表示心情的词语范文

[关健词]人称指示 说话者 听话者 亲密度

一、人称指示和语用分析

人称指示是指通过篇章中词汇和语法特点来解码篇章信息。斐尔莫(fillmore)和列文森(levinson)将人称指示分为五类:人称指示、时间指示、地点指示、语篇指示和社交指示,此文将从语用角度出发来分析人称指示。人称指示“无法避免的把主观性引入到自然语言的词汇结构”(lynons 1977, 646).在说话人使用语言的时候对人称指示的选择上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主观因素的影响。大多数语言基本上存在三种人称代词: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第一人称是指说话人,第二人称是指听话人,第三人称是指除说话人和听话人之外的人。说话人对人称指示词的选择会表现出说话人在特殊的情况下对听话人的感情、态度和与听话人的关系,在这篇论文中作者会用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例子从语用的角度来分析英语与汉语中说话人如何选择人称指示来增进感情。

列文森(levinson 1983)提出了“指示中心”的观点,指示中心是指把说话者作为中心点来解释人称指示词。根据指示词与指示中心的距离,指示词可以分为近指指示词(proximal deixis)和远指指示词 (distal deixis)(levinson 1983,81)。lyons也提出了“情感指示”(empathetic deixis)的说法,也就是说说话人选择近指指示词还是远指指示词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说话人的心里经验,说话人选择人称指示词来缩短他与听话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从来表现出他们之间的友谊、亲密关系或者是疏远、冷淡。

耿德本提出了情感等级(empathy hierarchy),说话人与参与者x之间通过语言传达的关系被称作情感价值,情感价值用e(x)来表示,说话人面对不同的对象可能表现出不同的情感价值,耿德本的人称情感等级可以如此表示:e(1st)>e(2nd)>e(3rd),也就是说,情感价值最高的是第一人称代词然后是第二、第三人称代词。人称指示词的语用分析

1.第一人称复数代替第一人称单数

1)在这篇论文中,我们将介绍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这种结合了结构法和交际法两者之长处的教学法是我们多年从事英语教学的经验总结。(the speaker is the only on author of this paper.)(何自然1988)

2)we have been observing the phenomenon for years, but at this stage we are still unable to be very specific about its nature or its cause (何自然1988).

当说话人在谈论自己的所获得的成绩时通常用复数形式来表示谦逊,在这种用法上英语与汉语有相似之处,英语和汉语中的第一人称复数形式都有包括式(we-inclusive-of-addressee)和排除式(we-exclusive-of-addressee)之分。包括式和排除式在英语中主要表现为“let us”和它的缩写 “let’s”上,“let us”有时包括听话人有时排除听话人,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判断到底是包括还是排除,而“let’s”通常只是包括听话人。在汉语中,“咱们”是包括式而“我们“是排除式,但有时也是包括式。当说话人主动地向别人提供帮助时,说话人通常用“let’s”来代替“let me”来表示听话人也是这个动作的参与者从而减少给予者与接受者之间的矛盾保全了听话人的面子。在汉语中说话人用“咱们”、“我们”从而使自己进入到了听话人的情形而缩短了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距离加深了感情,这样就实现了说话人的交际意图。为了寻找共同点,说话人也通过用人称代词“we”、“咱们”、“我们”把听话人引到自己的情况下。

莱考夫用了一个例子来说明说话人可以利用指示词的包括式和排除式来达到交际的目的,以下是美国总统里根的一段演说:

“by beginning to rebuild our defenses, we have restored credible deterrence and can confidently seek a secure and lasting peace, as well as a reduction of arms. as i said wednesday night, american is back and standing tall. we’ve begun to restore great american values: the dignity of work, the warmth of family, the strength of neighborhood and the nourishment of human freedom. but our work is not finished.”

在里根总统的这段演说中如果我们不考虑篇章,我们就不知道这里“we”和“our”指的是谁,实际上“we”和“our”都是指美国政府、美国人民或者是两者,里根总统这样用的目的是要让美国人民认同他们的目标与美国政府达成一致。

2.第一人称代替第二人称

根据不同的场景说话人会表达不同的情感,为了达到这种效果,说话人会选择用第一人称来代替第二人称,这样说话人就把自己引到听话人的情况下从而缩短了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距离。例如,一个领导来到一户人家说“咱们家(你们家)今年过得怎么样?”汉语中还有以下例子:

3)你要记住, 我们(你)是学生, 我们(你)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4)同志,咱们/我们这儿有万宝牌电冰箱卖吗?

这种用法在英语中也很常见,例如一个妻子对饭前不洗手的丈夫和孩子说“we wash our hands before and after dinner to keep fit.”,一个父亲提醒他的孩子做作业的时间到了,他可能这么说“tom, what are we supposed to do?”,这样就比较具有说服力,听话人就很容易接受。

这种指代信息使得听话人听起来比较亲切,所以这种用法在正式场合主要是长者或者是领导会这么说,在非正式场合消费者或者家长这么说。

3.第一人称代替第三人称 在汉语中,第一人称经常用来指代第三人称,例如:

5)第一年分水的时候确实影响了我们农民的收入,……

这个句子里第一人称“我们”实际上是指“他们—农民”,用“我们”代替“他们”这样就有效地缩短了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心理距离,表示出亲切的关系。4.第三人称代替第一、二人称

因为第三者不是会话的直接参与者,所以第三人称代词是远指指称。所以说话人使用第三人称代词会让人感到有距离感。在某些会话场景中,说话人不用“你”或者“you”来指代听话者而是表示第三人称的名词短语,例如,在厨房的一位妻子对她懒惰的丈夫说:“would his highness like some coffee?”这位妻子用“his highness”来代替“you”显示出她与懒惰的丈夫的距离和不亲密感,幽默嘲讽的口气也暴露无遗。第三人称代词也常常用来表示责备,例如,somebody didn’t clean up after himself.

但是,如果第三人称代词或者短语用在长者与小孩之间的对话中,情形就完全变了,它不再是表达不满和责备而是表达亲密,增进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感情,这在英语汉语中都很常见。例如,

6)宝宝乖,宝宝快别哭,妈妈带你上街去买糖糖。

7)这回你就听老师一句话吧!

8)baby: mum, tell us a story.

mother: ok, but if i tell you a story, will you go to sleep for mama?

这说明第三人称代词有时可以缩短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距离从而让人感到亲密感。

从以上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英语与汉语中人称指示词的使用在缓和人际关系,增进感情方面有很多共同点,这些人称指示词能帮助说话人很好地达到交际目的,说话人在日常交流中要学会使用这些人称代词,巧妙地处理好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jaszczolt, k.m. meaning in language and discourse[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levinson, stephen c. pragmatic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3]lyons, john. semantics, 2 vols. london a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7.

[4]关德英. “人称指示在汉语、英语中的语用对比分析”[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6]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7]刘森林.语用策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第3篇:表示心情的词语范文

    [关健词]人称指示 说话者 听话者 亲密度

    一、人称指示和语用分析

    人称指示是指通过篇章中词汇和语法特点来解码篇章信息。斐尔莫(Fillmore)和列文森(Levinson)将人称指示分为五类:人称指示、时间指示、地点指示、语篇指示和社交指示,此文将从语用角度出发来分析人称指示。人称指示“无法避免的把主观性引入到自然语言的词汇结构”(Lynons 1977, 646).在说话人使用语言的时候对人称指示的选择上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主观因素的影响。大多数语言基本上存在三种人称代词: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第一人称是指说话人,第二人称是指听话人,第三人称是指除说话人和听话人之外的人。说话人对人称指示词的选择会表现出说话人在特殊的情况下对听话人的感情、态度和与听话人的关系,在这篇论文中作者会用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例子从语用的角度来分析英语与汉语中说话人如何选择人称指示来增进感情。

    列文森(Levinson 1983)提出了“指示中心”的观点,指示中心是指把说话者作为中心点来解释人称指示词。根据指示词与指示中心的距离,指示词可以分为近指指示词(proximal deixis)和远指指示词 (distal deixis)(Levinson 1983,81)。Lyons也提出了“情感指示”(empathetic deixis)的说法,也就是说说话人选择近指指示词还是远指指示词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说话人的心里经验,说话人选择人称指示词来缩短他与听话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从来表现出他们之间的友谊、亲密关系或者是疏远、冷淡。

    耿德本提出了情感等级(empathy hierarchy),说话人与参与者X之间通过语言传达的关系被称作情感价值,情感价值用E(x)来表示,说话人面对不同的对象可能表现出不同的情感价值,耿德本的人称情感等级可以如此表示:E(1st)>E(2nd)>E(3rd),也就是说,情感价值最高的是第一人称代词然后是第二、第三人称代词。人称指示词的语用分析

    1.第一人称复数代替第一人称单数

    1)在这篇论文中,我们将介绍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这种结合了结构法和交际法两者之长处的教学法是我们多年从事英语教学的经验总结。(The speaker is the only on author of this paper.)(何自然1988)

    2)We have been observing the phenomenon for years, but at this stage we are still unable to be very specific about its nature or its cause (何自然1988).

    当说话人在谈论自己的所获得的成绩时通常用复数形式来表示谦逊,在这种用法上英语与汉语有相似之处,英语和汉语中的第一人称复数形式都有包括式(we-inclusive-of-addressee)和排除式(we-exclusive-of-addressee)之分。包括式和排除式在英语中主要表现为“let us”和它的缩写 “let’s”上,“Let us”有时包括听话人有时排除听话人,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判断到底是包括还是排除,而“Let’s”通常只是包括听话人。在汉语中,“咱们”是包括式而“我们“是排除式,但有时也是包括式。当说话人主动地向别人提供帮助时,说话人通常用“let’s”来代替“let me”来表示听话人也是这个动作的参与者从而减少给予者与接受者之间的矛盾保全了听话人的面子。在汉语中说话人用“咱们”、“我们”从而使自己进入到了听话人的情形而缩短了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距离加深了感情,这样就实现了说话人的交际意图。为了寻找共同点,说话人也通过用人称代词“we”、“咱们”、“我们”把听话人引到自己的情况下。

    莱考夫用了一个例子来说明说话人可以利用指示词的包括式和排除式来达到交际的目的,以下是美国总统里根的一段演说:

    “by beginning to rebuild our defenses, we have restored credible deterrence and can confidently seek a secure and lasting peace, as well as a reduction of arms. As I said Wednesday night, American is back and standing tall. We’ve begun to restore great American values: the dignity of work, the warmth of family, the strength of neighborhood and the nourishment of human freedom. But our work is not finished.”

    在里根总统的这段演说中如果我们不考虑篇章,我们就不知道这里“we”和“our”指的是谁,实际上“we”和“our”都是指美国政府、美国人民或者是两者,里根总统这样用的目的是要让美国人民认同他们的目标与美国政府达成一致。

    2.第一人称代替第二人称

    根据不同的场景说话人会表达不同的情感,为了达到这种效果,说话人会选择用第一人称来代替第二人称,这样说话人就把自己引到听话人的情况下从而缩短了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距离。例如,一个领导来到一户人家说“咱们家(你们家)今年过得怎么样?”汉语中还有以下例子:

    3)你要记住, 我们(你)是学生, 我们(你)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4)同志,咱们/我们这儿有万宝牌电冰箱卖吗?

    这种用法在英语中也很常见,例如一个妻子对饭前不洗手的丈夫和孩子说“We wash our hands before and after dinner to keep fit.”,一个父亲提醒他的孩子做作业的时间到了,他可能这么说“Tom, what are we supposed to do?”,这样就比较具有说服力,听话人就很容易接受。

    这种指代信息使得听话人听起来比较亲切,所以这种用法在正式场合主要是长者或者是领导会这么说,在非正式场合消费者或者家长这么说。

    3.第一人称代替第三人称 在汉语中,第一人称经常用来指代第三人称,例如:

    5)第一年分水的时候确实影响了我们农民的收入,……

    这个句子里第一人称“我们”实际上是指“他们—农民”,用“我们”代替“他们”这样就有效地缩短了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心理距离,表示出亲切的关系。4.第三人称代替第一、二人称

    因为第三者不是会话的直接参与者,所以第三人称代词是远指指称。所以说话人使用第三人称代词会让人感到有距离感。在某些会话场景中,说话人不用“你”或者“you”来指代听话者而是表示第三人称的名词短语,例如,在厨房的一位妻子对她懒惰的丈夫说:“Would his highness like some coffee?”这位妻子用“his highness”来代替“you”显示出她与懒惰的丈夫的距离和不亲密感,幽默嘲讽的口气也暴露无遗。第三人称代词也常常用来表示责备,例如,Somebody didn’t clean up after himself.

    但是,如果第三人称代词或者短语用在长者与小孩之间的对话中,情形就完全变了,它不再是表达不满和责备而是表达亲密,增进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感情,这在英语汉语中都很常见。例如,

    6)宝宝乖,宝宝快别哭,妈妈带你上街去买糖糖。

    7)这回你就听老师一句话吧!

    8)Baby: Mum, tell us a story.

    Mother: Ok, but if I tell you a story, will you go to sleep for Mama?

    这说明第三人称代词有时可以缩短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距离从而让人感到亲密感。

    从以上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英语与汉语中人称指示词的使用在缓和人际关系,增进感情方面有很多共同点,这些人称指示词能帮助说话人很好地达到交际目的,说话人在日常交流中要学会使用这些人称代词,巧妙地处理好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第4篇:表示心情的词语范文

句子成分有六种——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第一部分

一、主语、谓语

1、主语

多表示人或事物。作为被陈述的对象,在句首能回答“谁”或者“什么”等问题。例如:

(1)今 天 晚 上 特 别 冷。

主语(偏正短语) 谓语

(2) [明天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走出戈壁滩了。

状语(时间) 主语(代词) 谓语

以动作、性状或事情做陈述的对象的主语句。例如:

(1) 笑 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

主语(动词) 谓语

(2)公正廉洁 是公职人员行为的准则。

主语(形容词联合短语) 谓语

2、谓语

是对主语的叙述、描写或判断,能回答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1)动词性词语经常做谓语。例如:

他[只]答应了<一声>。

主语 谓语(状语+动词+补语)

南海一中留下<过>(许多人)的梦。

主语谓语(动词+补语+定语+宾语)

我[最近]去<了><一趟>北京。

主语 谓语(状+动+补+宾)

(2)形容词性词语也经常做谓语。例如:

太阳热烘烘的。

主语谓语(形容词+的)

人参这种植物,娇嫩<极了>。

主语 谓语(形容词+补语)

说话[要]简洁<些>。

主语 谓语(状语+形容词+补语)

(3)主谓短语做谓语。例如:

这件事大家都赞成。

主语 谓语(主谓短语)

任何困难她都能克服。

主语 谓语(主谓短语)

大家的事情大家办。

主语 谓语(主谓短语)

(4)名词性词语做谓语。这种情况很少见,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可参考文言文中的判断句。例如:

鲁迅浙江绍兴人。

主语 谓语(名词短语)

明天教师节。

主语 谓语(名词)

她 大眼睛,红脸蛋。

主语 谓语(定中短语,表容貌)

二、动语、宾语

1、动语

动语和宾语是共存的两个成分,没有宾语,就无所谓动语,动语又决定宾语的性质。动语由动词性词语构成。例如:

他终于露出了笑容。(中补短语作动语)

你们要学好用好祖国的语言文字。(联合短语作动语)

山坡上下来两个人。(不及物动词作动语)

他昨天哭湿了一个枕头。(中补短语作动语)

2、宾语

(1)名词性宾语。例如:

玫 瑰 花 我 给 你 们 俩 十 朵 , 给 你 紫 红 的 , 给 她 粉 红 的 。

近宾 远宾

近宾 远宾

近宾 远宾

(2)谓词性宾语。例如:

最有效的防御手段是进攻。(动词作宾语)

谁说女子不如男?(主谓短语作宾语)

早上一起床,大家发现风停了,浪也静了。(复句形式作宾语)

三、定语、状语、补语

1、定语

(1)描写性定语,多由形容词性成分充当。例如:

(弯弯曲曲)的小河。青春气息。(风平浪静)的港湾。

(2)限制性定语:给事物分类或划定范围,使语言更加准确严密。例如:

(晓风残月中)的长城。(野生)动物。(古城大理)的湖光山色。

(3)助词“的”:定语和中心语的组合,有的必须加“的”,有的不能加“的”,有的可加可不加。

单音节形容词作定语,通常不加“的”,例如:(红)花、(绿)叶、(新)学校、(好)主意等。

双音节形容词作定语,常常加上“的”,特别是用描写状态的词,例如:(晴朗)的天、(优良)的传统、(动听)的歌声、(粉红)的脸等。

2、状语

(1)描写性状语:主要修饰谓词性成分,有的是描写动作状态,有些是限制或描写人物情态。例如:

他[突然]出现在大家面前。 小李[很高兴]地对我说。

(2)限制性状语:主要表示时间、处所、程度、否定、方式、手段、目的、范围、对象、数量、语气等。例如:

[午后],天很闷,风很小。 [白]跑一趟。(方式) 她的身上[净]是水。(净=全,表范围)

(3)助词“地”:助词“地”是状语的标志。状语后面加不加“地”的情况很复杂。单音节副词做状语,一定不加,有些双音节副词加不加“地”均可,例如“非常热U非常地热”。形容词里,单音节形容词做状语比较少,大都也不能加“地”,例如“快跑、苦练、大干”。多音节形容词有相当一部分加不加都可以,例如“热烈讨论U热烈地讨论/仔细看了半天U仔细地看了半天”

3、补语

(1)结果补语: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结果,与中心语有因果关系,补语常用的是形容词,少数用动词。例如:

这个字写〈错〉了。 她哭〈红〉了双眼。 上课前十分钟你得叫〈醒〉我。

(2)程度补语:程度补语很少,限于用“极、很”和虚义的“透、慌、死、坏”等,表示达到极点或很高的程度,也可以用量词短语“一些、一点”表示很轻的程度。谓语中心语多是形容词。例如:

心里痛快〈极〉了。 这几天真是烦〈透〉了。 这家伙讨厌〈死〉了。 比上次要好〈一点〉。

(3)状态补语:表示由于动作、性状而呈现出来的状态。中心语和补语中间都有助词“得”。例如:

有的同学对许多问题想得〈太简单,太浅〉。 讲的人讲得〈眉飞色舞〉,听的人听得〈津津有味〉。 他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4)趋向补语:表示动作的方向或事物随动作而活动的方向,用趋向动词充当。例如:

远处传〈来〉了他的笑声。 所有的同学都坚持〈下来〉了。 人绝不能轻易把生命交〈出去〉。

(5)数量补语:表示动作发生的次数,动作持续的时间,或者动作实现以后到目前所经历的整段时间。例如:

看了<几遍>。 等了<一会儿>。 来了<两个月>。

(6)时间、处所补语:多用介词短语来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和处所,包括表示动作的终止地点。例如:

她生〈在南海〉,却不知道死〈在何方〉。 这件事发生〈在2008年〉。

(7)可能补语:这种补语的中心语主要是动词,也有少数是形容词。补语有两种,一种是用“得”或“不得”充当,表示动作结果能实现或不能实现,另一种是在结果补语或趋向补语和中心与之间插进“得/不”,表示动作的结果、趋向可能不可能实现。例如:

这个东西吃〈得〉吃〈不得〉? 作业一定要认真做,马虎〈不得〉。 看得清楚,看<不>清楚?

第二部分

四、中心语

中心语是偏正(定中、状中)短语、中补短语里的中心成分。

1、与定语相对的中心语(简称“定语中心语”)

定语中心语通常由名词性词语充当,有时谓词性词语也可以做定语中心语。它跟前面的定语组成偏正短语,多用来做主语,有时也可做宾语等。例如:

(经济)的振兴 要靠科学技术。

主语 谓语

定 中

(他)的家里(有)(一只)(小)(花)狗。

主 语

谓 语

定 中 动

定 中

2、与状语相对的中心语(简称“状语中心语”)

状语中心语通常由谓词性词语充当,有时也可以由名词性词语充当。它跟前面的状语组成偏正短语,用来做谓语。

现在 [已经]深秋了。

主语 谓 语

状 中

有的同学 [上课时][在下面][悄悄]地讲话 。

主语

谓 语

状 中

3、与补语相对的中心语(简称“补语中心语”)

补语中心语通常由动词或形容词充当,也可能由短语充当。例如:

那位学生 昏倒<过去>了。 我们的校园 打扮得<真漂亮>。

主 谓

主 谓

中<补〉

中<补>

五、独立语

句子里的某个实词或短语,跟它前后别的词语没有结构关系,不互为句子成分,但又是句意上所必需的成分,这就是独立语。它的位置较为灵活,句首、句中、句末均可。

1、插入语:插入语的作用是使句子严密化,补足句意,包括说话者对话语的态度,或引起听话者的注意。例如:

用“毫无疑问、不可否认、不用说、十分明显、尤其是、主要是、特别是”等表示肯定或强调或特别值得注意。

用“看来、算起来、我想、充其量、少说一点”等表示对情况的推测和估计;有时为了表达这种推测或估计不是说话者做出的,只不过是引用别人的意思,就会用“听说、据说”等来说明;有时说话者希望听话一方接受自己的见解,又不愿用一种强调的语气,就会用“请看、你想、你瞧、你说”等来引起对方的注意,使对方能同意所说的内容。

用“总之、综上所述”等表示总括性的意义,点名下文是对上文归总而来的结论,或者指出由此及彼,说明另外的事情,这种词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能使上下文更好地连接起来。

还有一些事表示注释、补充、举例的,通常用“也就是、包括、正如”等来表示。

2、称呼语:用来称呼对方,引起注意。例如:

你来啦,老师。

3、感叹语:表示感情的呼声,如惊讶、感慨、喜怒哀乐等感情和应对等。例如:

嗯,我这就走。 啊,多么令人兴奋的景象啊!

4、拟声语:摹拟事物的声音,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以加强表达效果。如:

呼——呼——狂风夹着沙石扑来了。 砰,砰,门外响起了枪声。

句子分析示例

(全体)同学 [都]做<完>(语法)作业了吗?

主 语

谓 语

(定)蛑 [状]

动 宾

中〈补> (定)蛑 语气词

A 衣服 洗<干净>了。

|主||谓|

|述<补>|

B 坑 挖<浅>了。

|主 ||谓|

|述<补> |

C坑 挖<深>了。

|主||谓|

|述<补>|

三个句子都由“名词+动词+形容词”构成;从句子成分来看,都是“主语+谓语+补语”的结构。

A句表示动作完成了,并达到了预期的结果。

B句表示动作完成了,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C句既可以表示动作已经完成,达到预期目的(坑的深度达到了事先的要求),也可以表示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坑的深度超出了事先的要求)。

她[把衣服]洗<干净>了。

她[不]同意这样做。

(问题)的核心[可以]归结为(自尊心)问题。

第一句去掉修饰成分后,变成“他洗了”,表意不清;

第5篇:表示心情的词语范文

关键词:韩汉对比;语言特点;句子成分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6-0006-02

众所周知,韩国和中国同属于汉文化圈,但是韩中两国的语言和文化都有着很大的差异。从语言方面来说,韩汉两种语言有很多异同点,首先韩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韩语是拼音文字,汉语是表意文字;另外韩语属于黏着语,汉语则属于孤立语,也就是说汉语句子会因为语序的不同而产生差异,而韩语则是依靠主谓宾后的助词、或者是谓词的词尾变化来表示不同的语义,因此韩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比较自由;再就是韩语是主宾谓结构,汉语是主谓宾结构。仔细探究,韩汉句子成分也有很多不同,本文将从对韩汉语言的句子成分进行对比研究。

汉语的句子成分可以分为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六大部分,本文将从这六部分对韩汉句子成分进行比较。

1. 韩汉语主语的对比

名词和代词作主语韩汉语基本相同,只是在存现句中韩语把施事性体词单位放在动词前作主语,汉语则是放在动词后作宾语。另外韩汉语的数词或数量结构都可在形容词谓词句中较自由地作主语。在动词谓语句中,韩语的数量结构一般都可作主语,但汉语的数量结构一般不能做主语。谓词性单位直接作句子的主语,是汉语的一大特点,但韩语的谓词性单位则必须带上转换词尾“”或不完全名词“”才可以充当主语。另外,朝鲜语中极个别的副词可以做主语,汉语副词则根本没有这种功能。

表示未知的新情报主语叫做新信息主语,表示已知的旧信息的主语叫旧信息主语。在现代汉语中,新信息主语和旧信息主语没有什么明确的区别标志,而只是作为隐形语法现象存在。然而,现代韩语则严格区分这两类主语,而且有其明确的区别标志。比如说,韩语的新信息主语一般都要用主格词尾“”来表示,韩语的旧信息主语则通常用“”、“”等添意词尾来表示。

2. 韩汉语谓语的比较

韩汉语的动词谓语是句子的核心,其他各个成分都是以谓语为核心与它结成各种关系,并组成句子,如果去掉韩汉语句子中的动词谓语,那么句子中的各个成分就会变成一盘散沙。

韩语是靠动词谓语的词形变化来表示时间范畴,但汉语则用词汇形式表示时间范畴。韩汉语的时制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绝对时制,一种是相对时制。韩语的绝对现在时主要靠“”等终结词尾来表示,有时也靠辅助动词“”来表示。韩语的相对现在时主要靠定语词尾“”来表示。汉语的现在时则主要靠词汇手段或者靠语境来表示。常用的表示现在时的时间名词有“现在,此时,目前,如今”等,常用副词有“正,正在,在”等。另外汉语表示相对现在时一般在动词后面加“着”等。

韩语靠时制词尾“”表示绝对过去时,也可以靠辅助动词“”加时制词尾“”来表示绝对过去时。相对过去时指第一个动词的动作行为先于第二个动词的动作行为发生。朝鲜语的相对过去时主要靠定语词“”表示。汉语的绝对过去时靠表示过去意义的时间状语来表现,比如“过去,以前,原来,当日”等。汉语的相对过去时常用“了,着,过”等来表示。

韩语的绝对将来时主要靠时制词尾“”来表示。韩语的相对将来时主要靠定语词尾“”来表示。汉语的绝对将来时主要靠“将来,未来,今后”等词汇来表示。汉语的相对将来时可以用动词的排列顺序表现出来,例如“他上书店买书”,“买”这个动作发生在“上”的后面,“买”表现的就是相对将来时。

体是表示动作完成或持续的语法范畴。韩语主要靠辅助动词来表示,汉语则靠“了,着,过”等动态助词来表示。

朝鲜语的礼仪范畴主要靠动词谓语加表示各种礼仪关系的词尾来表示。朝鲜语礼仪范畴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阶称,一种是尊称。前者靠阶称词尾来表示,后者靠尊敬词尾来表示。汉语对人与人之间的礼仪关系不用动词谓语的变形来表示,而是用词汇手段来表示。

3. 韩汉语宾语的比较

跟任何一种语言相同,体词性单位是韩汉语宾语的正选对象。另外,韩语的谓词性单位一般不能直接作动词述语的宾语,而汉语则可直接作句子的宾语。

众所周知,朝鲜语是“NP+O+V”型语言,汉语是“NP +V+O”型语言,根据信息重点在句末的观点来看,韩语的信息焦点在动词上,而汉语的信息焦点在宾语上。在一般情况下,韩语想要强调一下宾语是主要传递的内容,那么结构上往往会把宾语提到主语前面去,与此相反,汉语则会把宾语放到动词后面去。而且在正常的语序中,汉语的宾语其传递新信息的作用,而韩语宾语则没有这种功能。韩语的宾语充当话题时仍然是宾语,而汉语的宾语则随着其语序的变化而变成了话题主语。

4. 韩汉语状语的对比

由于韩汉语的词类不尽相同,所以我们只对比两种语言的名词、代词、数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充当状语的功能。

概括来说,韩语的名词、代词、数词都可以充当状语,但汉语的大部分名词、代词、数词都要和介词一起构成介宾短语才能做状语。韩语的动词分为独立动词和辅助动词,其中只有独立动词才有资格充当状语。汉语动词一般分动作动词、状态动词、关系动词、存在动词、能愿动词、心理活动词等,其中除了能愿动词比较自由地充当状语外,其他动词很少充当状语。韩语的形容词一般都比较自由地充当状语,但汉语的形容词做状语时有很多限制,不是所有的形容词都可以做状语。

韩汉语的副词都可以充当状语,这是无可争议的语言事实,但语序方面有所不同,韩汉语副词连用时的正常语序如下:

韩语:语气>时间>频率范围(互为先后)>程度>情态方式>否定+中心词

汉语:关联语气>时间频率>范围>程度否定>情态方式+中心词

韩汉语状语都可以作为连接手段承接前文,其次韩汉语状语可以修饰多个分句,另外,韩汉语状语充当话题表达已知信息的功能是不同的。汉语没有什么明确的话题标志,只靠语序来确定,所以出现在句首的状语不能不看成话题。但是要让韩语状语充当话题,就要带上话题标志“”。

5.韩汉语定语的对比

韩汉语的体词性单位都可以充当体词性中心语的修饰语,韩语体词性单位的定语标志是属格词尾“”,汉语的定语标志是结构助词“的”。当然两种语言还可以靠语序表示。但韩语表示方向的体词一般不能独立充当定语。第二,韩汉语的谓词性单位都可以充当定语,韩语谓词性单位的定语标志是定语词尾“”,汉语一般用结构助词“的”或语序来表示,但在汉语中,形容词作状语时也可以不用“的”,比如说“好书”。

几个定语来修饰中心语时,韩语的语序比汉语灵活一些,汉语多项定语的顺序是:区别性定语+数量定语+描写性定语+称谓性定语+中心语。

韩语主语多带谓词性定语,整个句子呈现“定语+主语+谓语”形式,汉语主语则喜欢带与韩语定语相对应的谓语,形成分述形,整个句子呈现“主语+谓语+谓语”形式。所以,汉语的描写性扩展定语一般不修饰主语,通常转化为谓语,而朝鲜语则常常用来修饰主语。

6.韩语状语和汉语补语的对比

韩语没有补语这种句子成分,所以韩语的状语跟汉语的两种句子成分相对应,即跟汉语的状语和补语相对应。汉语的处所补语一般由“在+NL”介宾短语充当,这个结构在动词前一般是作状语,在动词后一般是作补语。韩语的处所状语和汉语的处所补语相对应,但也存在着很多不能相对应的情况。比如说如果韩语句式是由“”这种表示动作持续的词来构成的话,那么一般不能译成汉语的处所补语。比如说“”不能翻译成“正把石头扔在河里”。

韩语的时间状语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时间点状语,一类是时间段状语。韩语时间状语中,表示动作持续的时间状语和表示状态持续的时间状语都可以跟汉语的时间补语相对应,但是表示完成动作所用的时间的时间状语不能喝汉语的时间补语相对应。比如,“”不能翻译成“完成了施工任务三个月”。另外,由下列动词构成的否定句中,朝鲜语的时段状语也不能转换成汉语的时间补语,这类动词有:

“”等。

韩语的数量状语和汉语的数量补语可以相对应。这里的数量成分指度量成分中的距离单位和动量单位。韩语的移动量状语与汉语的数量补语相对应,举例来说,“”可以翻译为“我跑了30里”。韩语的动量状语和汉语的动量补语相对应,比如:

“”翻译为“一拳就把对方打倒了”。

另外韩语的辅助动词“”和汉语的结果补语“掉,住,光,下来”等相对应。

综上所述,韩汉语的句子成分有很多异同点。从主语成分方面来说,谓词性单位直接作句子的主语,是汉语的一大特点,但韩语的谓词性单位则必须带上转换词尾“”或不完全名词“”才可以充当主语。从谓语成分方面来说,韩语是靠动词谓语的词形变化来表示时间范畴和敬语形式,但汉语则用词汇形式表示时间范畴和敬语形式。宾语成分方面,汉语的宾语其传递新信息的作用,而韩语宾语则没有这种功能。状语成分方面,韩语的名词、代词、数词都可以充当状语,但汉语的大部分名词、代词、数词都要和介词一起构成介宾短语才能做状语。定语方面,韩语定语标志是属格词尾“”和“”,汉语的定语标志是结构助词“的”。补语方面,韩语的状语和汉语的补语相对应。这些异同点影响着韩汉翻译和韩汉两种语言的实际应用,希望本文能为汉语圈的韩语学习者提供一份有用的资料。

参考文献

[1]太平武.从汉朝语言对比看朝鲜语命名文的表达特征[M].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4

[2]李翊燮.社会语言学[M].韩国:塔出版社,2000

[3]柳英绿. 朝汉语语法对比[M].北京:延边大学大学出版社,1999

第6篇:表示心情的词语范文

【关键词】主观性;现代汉语;语气词;连用;情感

语气词连用的情况在现代汉语里越来越普遍,但是一般的语法书里都很少谈到它,即便谈到也都比较简略,目前的研究还很不够,因此对这种语言现象作进一步考察是很必要的。英语没有如此发达的语气词系统,它主要运用情态助动词及动词的词形变化表示各种语气,用语气词来表达各种语气是汉语的一大特点。对语气词连用的主观性研究其意义在于对灵活的言语形式从主观性的角度进行解析,利于人们用更准确的言语形式传达所要表述的信息和所要传递的情感,也利于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更加深入的对这类语气词连用的情况进行教学。

一、语言的主观性和语气词的连用

自上世纪开始,欧洲大陆的一些语言学家就已经注意到了语言的主观现象。但是,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在里昂、特劳戈特等语言学家的推动下,才逐渐成为语言学研究的一个显著内容。国内语言学界对于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研究的重视,是从沈家煊对论文集《主观性和主观化研究的语言学视野》及对里昂、特劳戈特等学者关于语言主观性和主观化探讨的介绍开始。沈家煊先生指出:语言的韵律变化、语气词、词缀、代词、副词、时体标记、情态动词、词序、重复等手段都可以用来表达主观性。里昂指出语言主观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说话人的情感;说话人的视角;说话人的认识。

本文主要讨论六个常用语气词两两连用的情况,分别是“的”“了”“啊”“吗”“吧”“呢”,根据现代汉语的使用情况对这六个常用语气词连用的情况进行了分类,共可以分为十三组:“的了”“的呢”“的吗”“的吧”“的啊”“了呢”“了吗” “了啊”“了吧”“了的”“呢啊”“呢吗”“呢吧”。本文的所有语料来自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的CCL语料库。

二、语气词连用的主观性

(一)“的”与其他常用语气词的连用

“的了”表示说话人在主观认识上强调对所叙述的事情的一种肯定或者确定,表现了说话人对一般意义的特定的叙述,含有说话人认定自己所说的都是事实的意义,常常用在陈述句的末尾。“的”表示情况确实如此,表示确定的语气;“了”的意义比较复杂,“了”作为句尾语气词也有表达事态变化的意义,包括已经发生的或者即将发生的,由于“了”的进一步虚化,也经常表现说话人的主观性认定。

“的呢”有两种情况:a.疑问句中,常常表示反问或者选择。b.陈述或者感叹句中,表示对叙述情况的确定,情感上含有感叹的主观情绪。相比较而言,a多是对客观事实的提问,而b的主观性较强,情感上表感叹。“的”表示确定的语气;“呢”表示疑问或者感叹或者肯定的语气,疑问义是“呢”的基本意义,感叹和肯定的语气是由疑问义泛化而来。

“的吗”用于疑问句末尾,表示对所叙述的情况的疑问或者反问,疑问希望听话人给出确切的答案,反问与听话人持不同意见,以此来反驳其认识,两者在主观认识上都是对所叙述事件的进一步的确认,对听话人提出疑问。“的”表示确定的语气;“吗”表示疑问语气。

“的吧”有两种情况,一是疑问句中,表示对所叙述事情的进一步的推测或者估计,说话人是揣测的语气,在主观认识上希望听话人与自己持相同意见,给说话人以肯定的答案;二是非疑问句中,说话人是以舒缓的语气陈述某一情况,主观上也是希望听话人与自己持相同意见,这种意义由上面的揣测义虚化而来。“的”表示确定的语气;“吧”表示揣测或者舒缓的语气,可以表示试探、询问、估算、猜测的意味。

比如:(1)晚上走地道,你会害怕的吧?说话人在主观认识上认为“晚上走地道,你是会害怕的。”是对所叙述的这件事情的进一步的推测或者估计,希望听话人给出与自己认识一致的答案。

“的啊”一是疑问句中,帮助增强疑问语气,二是非疑问句中用感叹的语气表示对所叙述情况的确认,“的”表示确定的语气;“啊”表示感叹的语气。

比如:(2)困难是可想而知的啊。说话人用舒缓的语气来感叹“困难是可想而知的”;(3)良师是永远值得尊敬的啊!说话人感叹“良师是永远值得尊敬的”,在主观情感上抒发自己的感慨。

(二)“了”与其他常用语气词的连用

“了呢”有两种情况:一是疑问句末尾,表示对已经发生的或者新发生的情况提出疑问;二是非疑问句末尾,感叹句或者陈述句末尾,表示对已经发生的或者新发生的情况的感叹,肯定说话人自己的意见。“了”作为句尾语气词在此处也还带有时体意义,包括已经发生的情况或者新发生的情况;“呢”在疑问句中表示疑问,这是它的基本意义,在非疑问句中,由于词义的进一步虚化,表示感叹语气或者肯定语气。

“了吗”表示说话人对所叙述的已经发生的或者新发生的情况提出疑问,是对所叙述情况的进一步确认,说话人在主观认识上希望听话人给出肯定或者否定的回答。“了”在此处表示已经发生的或者新发生的情况;“吗”表示疑问语气,是对事件的进一步确认。

“了吧”有两种情况:一是疑问句末,表示对已经发生的或者新发生情况的揣测、估计、推测,说话人在主观上对听话人表示怀疑,希望听话人给出确定的答复;二是非疑问句末,可以表示对所叙述情况的揣测,也可以表示试探、询问,希望听话人与自己意见相同,听取自己的见解。“了”在此处表示已经发生的或者新发生的情况;“吧”表示揣测的语气。

比如:(4)您在北京住了好几代了吧?说话人对“您在北京住了好几代”表示揣测,实际上说话人已经主观上认定这一事实,只是希望听话人给出确定的答复。

“了啊”一是疑问句末尾,说话人表示对所叙述事件的疑问,多是对已经发生的事提出质疑,主观上往往带有不认同的情绪;二是非疑问句末尾,感叹已经发生的或者新发生的事情,使语气更加舒缓,主观情感更加丰富。“了”在此处表示已经发生的或者新发生的情况;“啊”表示感叹的语气。

比如:(5)怎么分成了国有股、法人股、个人股了啊?说话人对“分成国有股、法人股和个人股”表示疑问,主观上有不满情绪,是对所叙述情况的不认同。

“了的”表示对已经发生的情况的进一步确认或者肯定,常用在陈述句末尾,方言口语中使用得比较多,说话人主观上有强调义。“了”在此处表示已经发生的或者新发生的情况;“的”表示情况确实如此,表示确定的语气。

(三)“呢”与其他常用语气词的连用

“呢吗”表示用肯定的语气对听话人提出疑问,多数都是反问句,说话人主观上认定事实,以此来反问听话人,常常有表示否定的副词“不”出现,形成“不……呢吗?”的句式,在口语中较多。“呢”在此处表示肯定的语气;“吗”表示疑问语气,是对事实的进一步确认。

“呢吧”用于疑问句和陈述句中,在疑问句和陈述句中都表示对所叙述情况的揣测,主观性强,都带有说话人的主观推测之义,也有感叹的意味,说话人主观上实际对已认知的已经加以肯定,希望听话人给予肯定的答复。“呢”在此处表示感叹的语气;“吧”表示揣测的语气。

“呢啊”用于陈述句或者感叹句中,表示用肯定的语气感叹某一情况,说话人主观上认定事实,又带有感叹的情绪,由于语音的影响,“呢”和“啊”连用通常写作“哪”,并且句子中常伴有“着”的出现。“呢”在此处表示肯定的语气;“啊”表示舒缓感叹的语气。

三、结语

语气词连用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语气词连用可以更准确的表达说话人的内心情感,因此表达说话人复杂的感情是语气词连用发生最主要的因素;除此之外,现代汉语中,有语义丰富的语气词,这些语气词的存在是语气词连用发生的先决条件;最后是方言的影响,富有地方色彩的方言中有很多语气词连用的情况,久而久之,部分方言进入到现代汉语中,随着交际的发展,这些用法也开始普遍起来,逐渐约定俗成了。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语气词的连用。

由上文的讨论看来,语气词连用是表达多种情感的一种方式,可以达到反应内心世界的目的,通过语气词的连用可以增加语势,加重语气或者加大情绪的表现力度,具有很大的主观性,从主观性的角度探析现代汉语中语气词的连用有助于对语气词系统有更深入的了解,探索其适合的语境,利于人们用更准确的言语形式传达所要表述的信息和所要传递的情感,也利于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更加深入的对这类语气词连用的情况进行教学。

参考文献

[1] 熙.现代汉语语法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 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4).

第7篇:表示心情的词语范文

关键词:轻动词类型例示情境植入一、引言

“轻动词”(light verb)这一概念,最早是由丹麦语言学家叶斯珀森提出的。(Jespersen,1949: 117)叶氏的轻动词概念主要用来解释英语中“V+NP”结构的语义。在英语的一些“V+NP”结构中,如“have a drink/look/rest; take a walk breath/shower; give a sigh/call/smile”,动词(have,take,give)的意义虚化,语义重心转移到其后的名词上。叶氏将这类意义空灵的动词称作“轻动词”。

轻动词(light verb)本是生成语法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但关于轻动词的认识并不统一。例如,有的学者认为轻动词没有语音形态,只具有句法功能;而有的学者把英语中的“make”“let”以及汉语中的“弄”“搞”“被”等,分析成具有语音形态的显性轻动词(overt light verb)。

轻动词是指词汇意义虚化,但句法功能强的一类动词,如英语中的“do”“be”“become”“cause”等虚动词。汉语中的“弄、搞、整、打”等都属于轻动词的范畴,尽管轻动词并不止这些。(冯胜利,2005)

轻动词在结构中所起的语义作用十分轻微,主要扮演着功能上的角色。

20世纪90年代中期,轻动词假设为Chomsky所吸收,他把轻动词视为及物性谓语的核心。同时,轻动词假设和空语类理论相结合,轻动词不仅语义空灵,而且可以没有语音形式。

现代汉语中,“打”经常与语义上似乎不搭配的名词一起出现,构成动宾结构。如①:

打靶、打报告、打补丁、打草、打草稿、打草鞋、打岔、打柴、打灯笼、打地铺、打电话、打地洞、打对号、打折、打盹儿、打耳光、打分、打饭、打更、打工、打谷、打鼓、打官腔、打官司、打光棍、打哈欠、打呼噜、打蛔虫、打火、打基础、打家具、打架、打江山、打酱油、打结、打井、打蜡、打雷、打铃、打领带、打麻将、打麦子、打毛衣、打鸣儿、打拍子、打牌、打喷嚏、打扑克、打气、打墙、打秋千、打球、打拳、打伞、打闪、打扇、打食、打收条、打手电、打手势、打首饰、打水、打算盘、打隧道、打胎、打太极拳、打铁、打挺儿、打头阵、打退堂鼓、打弯、打问号、打下手、打先锋、打响指、打信号、打旋、打牙祭、打眼、打印、打油、打游击、打游戏、打鱼、打杂儿、打仗、打招呼、打折扣、打针、打皱、打桩、打字。

由于“打”在汉语中使用率如此之高,使用如此之灵活,有人甚至称之为万能动词。问题是:“打”如此之多的用法是如何发展出来的?“打”在不同的语境下又是如何实现其解读的呢?

二、认知语法的情境植入理论

如何在具体的语境中解读“打”这个动词的语义呢?先看下列语料:

(1)他不敢打你吧?他多凶他不敢打人,他得讲理,是不是?

(2)他小名叫友儿。“友儿,打壶开水去!”“友儿,买盒烟去!”完了给打点儿水,晚不晌分几个大子儿,够他吃的。

(3)我们家就在中学边上,听见打上课铃儿才起,我都不晚。

(4)小刘的孩子都会打酱油了,她还喜欢Hello Kitty。

(5)昨天是感恩节,我给父母打了个电话,表达一下我的感恩之心。

从现有语料观察,现代汉语中“打”一类的动词很少以光杆形式出现在实际话语中,而是伴有各种修饰成分。那么,“打”在不同的语境中又该如何解读呢?我们试在认知语法的框架下解释“打”是如何被植入具体情境的。

认知语法的观点认为,意义即概念化(Meaning is conceptualization.)(Langacker,1987:7)。人们在一般认知能力的作用下对外部世界进行抽象、概括,这就是对外部世界概念化(conceptualize)的过程,形成对外部世界的概念(concepts),进而将这些对概念化的结果表征为语言。人们对外部世界的事体(thing)进行概念化,在语言层面表征为名词;对各种过程(process)进行概念化,在语言层面表征为动词。认知语法采用统一的分析框架对动词和名词进行研究。情境植入(grounding)是语言使用的基本特征,每一个句子都是被植入了情境(grounded)的。名词和动词通过一定的情境植入手段,将名词所表示的事体和动词所表示的事件植入到一定的时空中,使名词和动词的语义具体化、情境化。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特有的情境植入系统。名词和动词的指称意义相互依:名词所指称的事体总要处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参与一定的过程。而动词所指称的事件过程预设了事件的参与者,不存在没有任何参与者的过程。我们先来看名词是如何被植入情境的。

三、名词的情境植入

名词的基本功能是指称,其基本语义是指称事体(thing)。单个的名词凸显(profile)一个类型(type)概念,单个名词是对它的多个例示(instance)的抽象和概括。单个名词指称的类型概念的图式如图1:

图1:类型概念图2:例示概念

图1中的方框代表认知域(cognitive domain)。大方框代表外部世界,其中自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事体或实体(entities)。实线小方框代表例示域(domain of instantiation,DI),表示单个的名词所指称的一类事体在外部世界中所占据的空间位置。小方框内的粗体圆圈代表单个名词所指称的一类事体,如名词“boy”是一个图式化(schematic)的概念,凸显的是“boy”这个概念类型,区别于外部世界中存在的其他概念类型,如“girl,tree,table”等,而不是某一个(些)具体的“boy(s)”。小圆圈采用粗体表示单个名词指称的类型概念“t”在外部世界中获得唯一凸显。图中的虚线方框表示单个名词的例示域,其中的虚线小圆圈表示单个名词指称的类型概念“t”的例示集合,用虚线表示这些例示没有获得凸显。在实际话语中,名词很少以类型概念(光杆形式)出现,而是被植入了情境(grounded)。Langacker认为,情境植入(grounding)是语言使用的基本特征。(Langacker,2008:264)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情境植入系统(Langacker,2008:272)。名词的情境植入成分有冠词(a,an,the)、指示词(this,that,these,those等)、数词(two,five hundred,a dozen 等)、量词(a cup of,a handful of,a drop of等)。如“boy”在实际话语情境中可能会以“a boy,the boy,this boy,that boy,these boys,those boys,many boys”等形式出现。单个名词“boy”所指称的类型概念就是概念化主体(conceptualizer)对“boy”的众多例示“a boy,the boy,this boy,that boy,these boys,those boys,many boys”等的抽象、概括,是对这些例示的图式化。图1就是单个名词(如“boy”)的语义凸显图式。单个名词和名词短语的区别在于二者的语义凸显不同:单个名词(如“boy”)凸显一类事体,名词短语(如“this boy”)凸显其中的一个例示,二者是上位概念和下位概念的关系。名词短语的语义凸显图式如图2。认知语法关于名词的“类”和“例”的概念与熙提出的类象(type)和具象(token)的词汇分类也是一致的。(熙,2010: 83)

四、动词的情境植入

认知语法对动词的研究可以纳入名词的分析框架。Langacker(1987,1991,2008)认为,动词和名词一样,基本功能也是指称,所不同的是,动词指称过程(process)。单个的动词凸显一个过程类型“t”。如动词“go”是对其在众多情境中的例示动作进行抽象、概括而形成的类型概念,凸显的是一个过程类型。但在实际话语中,动词“go”多是被植入了情境的,它可能会以“went,have gone,going,to go,will go”等形式出现。被植入情境的动词指称过程的一个特定例示(instance),如“went”是“go”的一个例示,是说话人和听话人在一定的情境作用下,将类型概念的过程“go”锚定(anchor)在时间这个认知域中的一个特定例示上。典型的情境(ground)包括说话人(S)、听话人(H),说话人和听话人所处的时间、空间,以及二者之间的互动。情境植入的过程就是说话人和听话人将注意力共同聚焦于一个特定的事物或场景,实现二者之间共同的心智指称。如图3。

图3:情境植入图式 图4:名词的情境植入图式

如果我们将情境植入的作用和例示概念的语义凸显图式结合起来,就可以得到名词的情境植入图式,如图4。

Langacker (1987,1991)认为,动词的情境植入手段主要体现在时(tense)、体(aspect)和情态(modality)方面,时揭示事件相对于说话时间在时间轴上的位置,体揭示说话人观察事件时是将其视为持续的事件还是非持续的事件,情态揭示说话人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主观判断。但情境植入手段可以是显性的(overt),也可以是隐性的(covert),在不同语言中其显性程度不同。任何有助于将语言表达式植入具体话语情境的成分(显性的、隐性的、共现的)都可以视为情境因素。就动词而言,它所表示的过程对其参与者具有概念依存性(Langacker,2008:296),我们很难想象没有任何参与者的事件过程。反过来说,参与者总是处于一定的事件所发生的时空中,参与者的出现激活了动词所表示的一个特定过程,将单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类型植入一个特定的情境。在语言层面,参与者一般体现为名词或名词短语。因此,名词或名词短语所表示的动作参与者可以视为隐性的情境植入手段。

五、轻动词“打”的情境植入

结合上文的情景植入图式来分析一下“打电话”的语义构建,可以得到动词“打”从词汇层面到短语层面的情境植入图式,如图5。

图5:“打”的情境植入图式(短语层面)

图5中的“打”是一个类型概念的动作,是对各种情境中不同的“打”的动作的图式性概括。这意味着,“打”在其例示域(图中实线长方框)中存在多个例示,如“打电话”“打灯笼”“打耳光”“打篮球”“打扑克”“打游击”等,而“打电话”在这个例示域中得到了凸显。“电话”作为“打”这个动作的一个特定参与者,激活了“打”的一个具体情境,将“打”植入到“打电话”这个情境中,而非“打灯笼”“打耳光”“打篮球”“打扑克”“打游击”等情境中。因此,动词参与者“电话”作为一种隐性的情境因素,对“打”的语义建构做出了贡献。然而,相对于小句表达的更加具体的话语情境,如“昨天我给父母打了一个电话”,短语“打电话”依然是一个图式化的、类型概念的过程。那么,在小句层面,“打电话”又是如何参与句子的语义构建,并影响到句子的理解的呢?我们可以先将“打电话”在短语层面的语义构建图式扩展、延伸一下,得到动词短语“打电话”在小句层面的情境植入图式,如图6。

图6:“打”的情境植入图式(小句层面)

图6中的“打”先在情景植入的作用下构成短语层面的“打电话”,二者成为上位概念和下位概念。“打电话”阐释了“打”的一个具体情境,“打电话”作为一个类型概念的动作,区别于“打灯笼”“打耳光”“打篮球”“打扑克”“打游击”等其他动作类型。然而,在实际话语中,“打电话”一类的短语也很少单独出现,而是伴有各种修饰语出现在小句中,如“我昨天给父母打了一个电话”。根据情境植入理论,动词的情境植入方式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显性的情境植入成分主要体现在时态和情态方面,在句法层面表征为“-s,-ed,-ing;着、了、过、在、在……着”等时态标记和“can、may、will、shall、must;会、要、将”等情态标记。隐性的情景植入成分可以是任何对动词的意义构建有贡献的因素,如与动词共现的参与者、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参与者的认识情感等。在“我昨天给父母打了一个电话”这个小句中,表达类型概念的动作“打电话”通过时空锚定,将其植入到时间域中的一个特定位置“昨天”,表示“打电话”事件发生在说话时间之前,在句法层面体现为过去时态的语法标记“了”。同时,“打电话”的参与者(“我、父母”)阐释了“打电话”动作的射体(trajector)和界标(landmark),将“打电话”植入到一个特定的有参与者存在的空间域。这样,“打电话”就从一个类型概念的动作通过语法标记“了”、时间词汇“昨天”、参与者(“我、父母”)的情境植入作用,被植入到了一个具体的话语情境中,由此得到的小句是“打电话”这个类型动作的一个例示。

“打”是一个典型的轻动词,它在具体情境中的语义构建对轻动词有极强的代表性。因此,我们可以从上述分析框架中抽象出轻动词从词汇层面到短语层面,再到小句层面的语义构建模式,如图7。图7中的“tI”表示轻动词的一个例示,即在短语层面被植入情境的轻动词,这样构建而成的轻动词短语表示一个类型概念的动作;“ti”表示轻动词短语的一个例示,即在小句层面被植入情境的轻动词短语,这样构建而成的小句表示一个具体话语情境中的事件。

图7:轻动词的情境植入图式

语料观察发现,轻动词不一定非要经过上述“词汇―短语―小句”两个层级的情境植入,而通常是从词汇直接被植入情境成为小句。我们可以将轻动词的情境植入图式略去中间的短语层面,即得到轻动词情境植入的简化图式。

由于轻动词“打”的典型性,图7所表达的轻动词情境植入图式同样适用于“搞、弄、整”等其他轻动词。

六、结语

现代汉语中的动词“打”虽具动词形式,但其语义贫乏,之所以能在特定的语境下得到恰当解读,主要是依赖情境植入的作用。在具体的情境下对动词“打”的理解需经过两个步骤的情境植入:第一步,意义空灵的“打”从词汇层面通过参与者(如“电话”)的激活等情境植入手段,被植入了一个较为具体的情境(如“打电话”),成为短语层面的事件类型;第二步,短语(“打电话”)通过时空锚定、参与者阐释等情境植入手段,被进一步植入到更为具体的话语情境(如“我昨天给父母打了一个电话”)中。至此,“打”的意义才构建完毕。

(本文是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汉语动词时意义的认知语法研究”[项目编号:2013-GH-491]的部分成果)

注释:

①除此之外,汉语中还有大量带“打”的习语,如“打比方”“打

主意”“打天下”“打黑枪”“打牙祭”“打马虎眼”等,由于这些习语比较特殊,我们没有列在上表中。

参考文献:

[1]Jespersen,O.A Modern English Grammar on Historical

Principles,VI,Morphology[M].London: George Allen and Urvin Ltd,1949.

[2]Langacker,Ronald 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1[M].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3]Langacker,Ronald 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2[M].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4]Langacker,Ronald W.Cognitive Grammar:A Basic

Introduction[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8.

[5]冯胜利.轻动词移位与古今汉语的动宾关系[J].语言科学,

2005,(1):3~16.

第8篇:表示心情的词语范文

论文关键词:复合格助词,に対して,误用辨析

 

1. 引言

本文以复合格助词「に対して为对象,对日语学习者经常出现的错例采用正误对比的方法,解析其误用的形态和原因,对容易混淆的错例加以辨析,探求更准确的把握这一词的使用方法。

2. 何谓复合格助词

有的日语语法书是这样定义的:“表示关系存在方式的动词テ形与格助词「に结合,整体表示助词功能的词组或与此用法相同的其他词组称之为复合助词”①文学艺术论文,砂川(1987)指出,“复合助词是指复数个词结合在一起,整体起到相当于一个助词功能的词组”②对于多数日语学习者较难,且容易滥用。

关于「に対して、について、に関して、にとって有称为复合辞、后置词、复合助词、格助词相当句等等,本文中称之为“复合格助词”。「に対して、について、に関して、にとって这三个词从形态上,都是以动词テ形为中心,加上助词「に从而构成复合格助词。在语义上,复合格助词表示句子中各词之间的语法关系,表示对象、关联。

还有一些学者没有把「に対して、について、に関して、にとって等列入助词中,认为它们含有内容词、与助词“没有形态变化,不具有具体的、实质性的词汇意义的功能词”的定义不相符。

3. 「に対して的意思和用法

「に対して表示动作、行为、态度的对象或目标,通常在书面语中使用,可与格助词「に进行置换。因而,在实际运用中文学艺术论文,学生经常会将其与格助词「に、「を以及复合格助词「について/に関して、「にとって混同。单纯从表达对象的意思说明上,难以正确把握和区分「に対して的用法。

「対して或者「に対して在一般的日语词典中不作为单独条目出现,在修饰名词时,表现为「外国人に対しての偏見或「外国人に対する偏見中的「に対しての或「に対する。

同样作为复合格助词的「について、「にとって,只存在「にとってのN、「についてのN的形式,而没有「にとるN、「につくN的形式。也就是可以说「について、「にとって已经完全助词化。与之相比,「に対して保留较多动词本来的意思。

森田松木(1989)说,「対して继承动词「対する的「他のものに向かう、応じる之意,具有较多的暗示表示目标的方向性、对人或物的反作用等含义,他指出「対して保留着浓厚的动词「対する的意思。因此,在把握「対する的意思基础上,将「に対して的主要意思分为以下两类。

A “两方相对”

1 两方进行比较

表示前述事项与后述事项相互对比或相互对照。相当于中文的“与…相对”“与…相反”等。

(1)南方は山が多いのに対して、北方は平野が多い怎么写论文。

南方山多文学艺术论文,北方平原多。

(2)男の学生は20人いるのに対して、女の学生は3人しかいない。

男学生有20人,而女学生却只有3人

(3)陰は陽に対するものだ。

阴是与阳相对的。

2 两方对应或对照

表明对应关系,表示两者之间的比率是怎样的,常用于理工科中描述实验结果。

(4)活性化エネルギーの値はに対して6.1J/molであった。

与活化能量值Pdh0.62相对应6.1J/mol。

3 表示比例

描述两者的比例如何,表示比例的基准,特别是用于表示基准为1的情况下。

(5)配分は東京都5に対して神奈川県3、千葉県2とした。

分配为东京都5、神奈川3、千叶县2。

(6)子供1人に対して年間10万円の教育費が必要だ。

一个孩子一年10万日元的教育费是很必要的。

4 表示位置的基准

在描述两者以怎样的位置相对时,表示基准物的位置或物体。文理科都有使用到。

(7)地軸は地球の公転する面に対して傾いている。

地轴相对地球公转面倾斜。

(8)傾斜面に対して体の中心が垂直になっていることは重要である。

相对于倾斜面,保持身体中心垂直很重要。

B “一方以另一方为对象”

5 表示态度、感情等内心活动的对象

主体为人,谓语为表示态度、感情的动词或形容词。客观描述动作主体的行为、态度。可译为“对…”、“对于…”等。

(9)父は子供に対して優しかった。

父亲对孩子很亲切。

(10)先生のご厚情に対して心からお礼を申し上げます。

对老师的厚意表示衷心的感谢。

(11)成績は別として、学習に対する態度は大事だ。

成绩姑且不论,对学习的态度是重要的。

6 表示反应、作用的对象

主体为不具有感情或意志的物,谓语由等表示“强、弱、有效的”等状态的词构成。通常用于表示科学性、物理特性的文章。

(12)この薬はインフルエンザによる発熱に対して効果がない。

该药物对于流行感冒引起的发热没有效果。

7 表示对抗、抵抗、处理的对象

(13)国民は政府の政策に対して反対しています。

国民反对政府的政策。

(14)産業廃棄物処理業者に対して行政処分を行ないます

对产业废弃物处理业者进行行政处罚。

8 表示动作作用的对象

(15)病人に対してそんなことは言えない。

对病人不能说那样的话怎么写论文。

(16)客に対してこのような言葉遣いをしてはいけない。

对客人不能使用这样的语言。

4. 错例分类与分析

学生出现的错例,主要可分为“格助词的误用”、“复合格助词的误用”和“其它”三种类型。

4.1 格助词的误用

「に対して的第二种意思用法表示“对象”时文学艺术论文,与格助词「に、「を的语法性质相似,因而容易出现误用。学习者可能未明确的认识到:即使同样表示“对象”,「に対して与「に、「を这三者在描述“谓语动词和对象之间的关系”上有着各自不同的意义。

一般而言,表示感情、态度的动词多与「に搭配,也可以用「に対して替换。但是,当表示态度的心理动词是「尊敬する、「差別する、「軽蔑する、「無視する、「賛成する等词的时候,只能用「に或者「を。

(17)(误)タバコ税の増税に対して賛成する人は少なくない。

(正)タバコ税の増税に賛成する人は少なくない。

(18)(误)祖父に対して尊敬する。

(正)祖父を尊敬する。

但是,当表达的动词包含宾语、把“祖父”作为“尊敬の念を持つ|这一动作整体的对象时,可以用「に対して。

(正)祖父に対して尊敬の念を持つ。

(19)(误)外国人児童に対して差別する。

(正)外国人児童を差別する。

(正)外国人児童に対して差別態度をとる。

(20)(正)妻は夫を軽蔑した。

(误)妻は夫に対して軽蔑した。

(正)妻は夫に対して軽蔑の念を抱いた。

如上所述,当表示动作、作用、感情、态度的对象时,多数情况下「に対して和「に可以置换。但当表达“相对·对应、对抗·抵抗等”的对象时,强烈保留着动词「に対する的意思文学艺术论文,此时不能与「に替换。

(21)(误)このディスクを利用していかなる事態や有害に製造側は一切の

責任を持ちません。

(正)このディスクを利用していかなる事態や有害に対して製造側は一切の責任を持ちません。

(22)(误)隣国の侵入に勇敢に戦った。

(正)隣国の侵入に勇敢に対して戦った。

因此,在表示“对象”时「に対して与「に在显示方向性上具有共通性,但从谓语动词和对象之间的关系方面来说,「に具有直接性、结果紧密性,「に対して可以说具有距离感、整体性。其中,表示“心理动词的感情对象”时,有时候也会用「を与动词搭配,这是强调该动词是意图性的、作为一种心理推动的动作进行理解的。

4.2 复合格助词的误用

在具有关联性的意思功能方面,复合格助词「に対して和「について/に関して、「にとって极其类似。但由于都是从动词派生出来的、多少还保留着原来动词的意思,因此各自所表达的关系不同且构文上的共起制约也相异,也就是各自都具有特异性,辨别这种特殊性正是区别使用的重点。

(23)(误)環境問題に対して話し合った。

(正)環境問題について/に関して話し合った。

当「について可以和「を互相替换时文学艺术论文,则不能用「に対して替换。

(24)(误)この文型は初級の学生に対して難しい。

(正)この文型は初級の学生にとって難しい。

「に対して表示“态度、感情的对象”的主体必须是人。因此,例子的错误之处很明显怎么写论文。

(25)(误)当人に対しても迷惑な話だ。

(正)当人にとっても迷惑な話だ。

(26)(误)私に対してこれは簡単だよ。

(正)私にとってはこれは簡単だよ。

「に対して和「にとって的区别从基本使用方法上来看,「に対して的对象(人或事),谓语是动作主体,表示动作、作用、感情、态度。「にとって的对象(人)是说话人从立场和资格上作出的一种判断、评价。

进一步从构文上看,「に対して的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事”,还可以是有情物和无情物。但「にとって的对象一般为“人”。在「に対して句中,谓语可以是动词或形容词,「にとって句子的谓语部分多为形容词、“名词+”的无意志用言,表达说话人的价值判断、评价等。

4.3 其他(构文上的问题)

此类错误主要是构文上的问题,具体为「に対して的连体形「~に対する的误用、接续时的错误等。其中,「~に対する连体形的误用为多。

(27)(误)人々が職に対しての観念が変わってきた。

(正)人々が職に対する観念が変わってきた。

接续上的错误文学艺术论文,主要在于「に対して的前置词(节)接续形态上的错误。

(28)(误)日本人は「letterだと思うに対して、中国人は「tissue paperだと思う。

(正)日本人は「letterだと思うのに対して、中国人は「tissue paperだと思う。

5. 结语

日语学习者通常受到已习得的日语知识的影响以及母语的干扰而出现误用。通过以上列举的错例分析来看,笔者认为在日语教学中,最好将「に対して作为复合的或惯用词组来讲解,更有利于学生记忆掌握。另外,为了更好、更准确的区别和使用复合格助词,作为日语学习者不仅要利用各种工具书、语法书掌握词义、用法之外,还应该多多阅读日文原著,培养语感丰富自己对日语语言的认识,辨析词语的语义差别。

注:

①加藤彰彦.日本語概説[M].桜楓社,1989,142頁

②日本语教育,日本语教育学会编,大修馆书店1987年6月号

参考文献:

[1]加藤彰彦.日本語概説[M].桜楓社,1989,142頁

[2]顾明耀.标准日语语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29-230

[3]张晓希.日语复合助词的认定与分类[J].日语学习与研究,1998(3)

[4]森田松木.日本語表現文型[M].アルク,1989

[5]李濯凡.日语句型例解活用辞典[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第9篇:表示心情的词语范文

关键词:语气词;罢了;算了

引言

“罢了”和“算了”这类双音节语气词,也被称为短语词。孙锡信先生曾参照吕叔湘先生《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中的“短语词”概念,将“语气短语词”的概念定义为“在形式上表现为词组(短语),而在功用上相当于一个词”的“大于一个词的表语气的形式”。

“罢了”和“算了”有各自不同的来源,但作为语气词时的意思和用法基本相同,都表示“不过如此”,把事情往小处说,表达陈述语气,跟“也就”“只好”“倒”等连用。在使用过程中,两者至少在口语表达中可以换用。而一般认为,它们的差别在于:“罢了”在口语和书面表达中都很常用,而“算了”通常只用于口语(“罢了”更文言化而“算了”更白话化)。在语料库的很多句子中,我们可以用“算了”来代替“罢了”,或用“罢了”来代替“算了”,似乎也不影响表义。如:

(1)假如你演的这个角色只是街边的行人也就罢了,最多你再从这里到那里重新走一遍就成。

(2)自己不识而错过倒也罢了,还要以此来否定他人,反说明心见性甚难,岂不可笑可悲?!

(3)比如现在很多媒体宣传过年不拜年,打个电话就算了 ,但电话与人见面拜年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4)足足搜查了十天,没有查到,也只好算了。

但是,除此之外,“罢了”和“算了”在表义上和句法环境上还存在着许多其它差异。下面进行探讨。

一、表义上的差异

“罢了”和“算了”都有把事情往小里说的意味,《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罢了”的解释有两种:做助词时,“用在陈述句的末尾,有‘仅此而已’的意思,常跟‘不过、无非、只是’等词前后呼应”;做动词时,“表示容忍,有勉强放过暂不深究的意思;算了”。而对“算了”的解释十分简单,意为“作罢;不再计较”。可见两者表义上仍有一定的区别。

(一)“罢了”在表义上的特有之处

“罢了”含有“仅此而已”的意思,表示纯粹属于某种情况而非其它,用在陈述句末尾,跟“不过”,“只是”等词前后呼应。如:

(5)过头来再看当初拍的那部所谓的“纪录片”,我觉得那不过是小儿科罢了,哪里好意思在高手如林的电影学院显摆。

(6)实际上,他只不过是把办公室从西花厅搬到医院罢了。

(7)对我爸爸来说不是很大的生意,他让我参与只是让我长些经验罢了。

(8)我可没有曹导说得那么好,我只不过敢管敢骂罢了。

例(5)中,“我”觉得“纪录片”也就“仅此而已”,不值得显摆;例(6)表示“他”纯粹只是把办公室挪了个地方,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例(7)中表示“我”的本次实践对“爸爸”的事业构不成大的影响;例(8)中的“罢了”用在第一人称自述中,表达了一种自嫌的意思。而“算了”都不具备这些意思。

(二)“算了”在表义上的特有之处

“算了”也常表示劝说或建议的祈使语气,表达一事不如另一事的意思,并劝对方采纳某种做法。如:

(9)她好几次劝女儿:“回家算了,柔道比耕田还苦!”

(10)咱们大王(指项羽)心肠太软,你进去给他们敬酒,瞧个方便,把刘邦杀了算了。”

(11)象你天天坐办公室,多累呀,又何若呢?不如我帮你找个大款算了。

例(9)表示“柔道”不如“耕田”,意为劝说女儿“回家”,带有无奈的语气;例(10)中表示建议“把刘邦杀了”;例(11)中,说话者认为“天天坐办公室”不如“找个大款”,也表达劝说对方的意思。

也可以在后面加语气词“吧”,使“算了”在口语使用中的建议或劝说意味更强烈,不顾及其它语气。如:

(12)有些事情不好说,说了你也不能写,还是算了吧!

(13)再说,他又没碰你,你忍一忍算了吧。

(14)农广校的工作又不算你的科研和教学工作量,还这么累,你干脆推掉算了吧!

例(12)中说话者强烈建议受话者“不能写”;例(13)劝说受话者“忍一忍”;例(14)表示强烈建议“推掉工作”。

这些“算了”所在的句中,虽没有明显表达建议劝说祈使语气的词语,但整个句子句意中的建议劝说祈使语气是显而易见的。

二、词语搭配上的差异

笔者检索了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网站上的现代汉语语料库以及各网络搜索引擎,分析归纳了语气词“罢了”和“算了”在实际使用中与其它词语搭配的一些差异。

(一)“罢了”后面一般不再加语气词

除了上面所讲的表祈使语气的语气词“吧”,“算了”还可以与其它很多语气词,如“哈”,“嘛”,“呗”等连用。而“罢了”一般不可以,或者说不像“算了”这么常用。如:

(15)然后呢,他就说,就算了哈,就说,把衣服脱喽,让我把衣服脱了,就一个绿褂子。

(16)一个人背着几根圆木弯着腰走了过来,说了一句:“‘半边毛’,你算了嘛!”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现代汉语语料库中没有“罢了”与“吧”,“哈”,“嘛”,“呗”等连用的语料。当然,汉语口语千变万化,在许多网络语言及日常口语中确实会有“罢了吧”之类的用法,但不包括在大部分人的习惯之内,这里不再举例。

(二)“罢了”前面很少加指示代词

各种指示代词,如“这样”,“这么”等,可以与“算了”搭配组合成“(就)这样算了”,“(就)这么算了”。而“罢了”前一般不加“这么”,也很少加“这样”。如:

(17)拉尔夫神父合上了眼睛,告诉自己,让事情就这样算了吧,不会有人称他为懦夫的。

(18)可是……不能就这么算了,如果你肯从我的胯下爬过去,我可以放她一马。

值得一说的是,如上“这样(这么)算了”中的指示代词“这样(这么)”的代词词性已经明显减弱,而偏向形容词的词性。“这样罢了”中“这样”的代词词性明显强于“这样算了”。如:

(19)虽然算得上是个好舵手,但也不过这样罢了,没别的。

(20)我不知道他们的历史与民性,无从去判断,他们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这样罢了。

例(19)中的“这样”很明确指代“是个好舵手”这件事;例(20)中的“这样”很明确代指“印象”的内容。

三、结语

“罢了”和“算了”这两个词放在句末表达陈述语气,表示把事情往小里说的意味,在实际使用中,有可以换用的情况。但在很多语境中,使用“罢了”还是“算了”,具有一定倾向性。这种倾向性在语义和搭配方面都有所表现。在语义上,“罢了”表示纯粹属于某种情况而非其它,有事表达说话人对某种事物的不满或否定态度;“算了”表示劝说或建议的祈使语气,表达一事不如另一事的意思,并劝对方采纳某种做法。在搭配上,“罢了”后面一般不跟 “吧”,“哈”,“嘛”,“呗”等语气词,而“算了”可以;“罢了”前面一般不加指示代词“这样”,“这么”,而在“算了”前可以。

参考文献

[1]王巍.“算了、得了、行了、好了、罢了”三个平面浅析[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2]刘顺,殷相印.“算了”的词汇化和语法化[J].语言研究,2010(2).

[3]李艳.“罢了”的词汇化考察[J].文学教育,2010(10).

[4]方绪军.语气词“罢了”和“而已”[J].语言科学,2006(3).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