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医学模式范文

新医学模式精选(九篇)

新医学模式

第1篇:新医学模式范文

[关键词]医学模式; 知识; 对策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10-189-01

The clinical medical countermeasures under the new medical model

[Abstract]socialization of medical advances、disease spectrum and the spectral changes in the cause of death,induce new medical model -the modern medical model. Thebiological - psychological - social medical model is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one. The new medical model set some new standards about comprehensive medical personnel qualities and professional standards. How to put Clinical Healthcare Affairs, which is guarded by the new medical model, into practice? It is a long existence problem in the Medical circles. This article will make some countermeasures about the medical staff 'sbasic medical knowledge, in order to guard the clinical practice.

[Keywords] medical model; knowledge; advices

随着医学的发展越来越趋向于社会化,个人分散的医疗活动转变为社会分工协作进行的系统医学活动。全社会各部门都承担着保护健康的责任,而社会进步也受惠于人类健康的支持。尤其是现在,都市化的发展,生产和生活消费行为的进一步社会化,公共卫生和社会保健的问题日益突出,人类活动的全球化已使影响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跨越国界,成为全世界应该共同防范的问题。同样作为疾病和死亡本身,世界各国都出现了以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为疾病谱和死因谱的主要位置的趋势,病因直接和人的性格、生活方式、心理因素、经济生活条件相联系,公害、交通意外、禁药、自杀等广泛存在,疾病更多地与理和社会因素相关。同样,伴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丰富,人们对健康的主观需求也越来越高,积极要求健康质量和生活质量,如延年益寿,增进感情,充分享用现代科技和物质资源,讲究营养、衣着和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社会心理。这些远远超出了维持生命的基本要求,从而发展到人类心理和社会的高卫生需求。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这种健康的需求,一种新的医学模式即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主要代表的现代医学模式呼之欲出。

这种医学模式要求临床医师在临床医学上应该从病人的社会背景和心理变化出发,来了解病人的疾病和病史,对病人所患疾病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诊断,从而制定有效的综合诊疗方案。提高对病人的心理、社会因素作用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治疗效果。这样,我们就能使临床医学逐步脱离孤立的生物医学模式思维的禁锢,改变过去只见病不见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治疾病而不治病人的严重偏向。

我们医务人员要适应新时代社会大众对医疗的需求,就必须抓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取代生物医学模式的契机,全面了解现代医学模式的健康观,理解其基本内涵,并把这些观念和内涵付诸自己的医疗实践。毕竟对于我们来讲,已经习惯于用生物医学的思维来考虑医疗活动的内容。所以在这个含义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改变临床思维方式

医疗模式的改变必然带来临床医疗思维的变革,表现在对疾病的分析,不能仅仅局限于生物医学的思维模式,把人类疾病禁锢于狭窄的生物学范畴,将“人”与“病”孤立起来,静止片面地分析,而应充分考虑到“人”是生活于社会环境中,而且是具有心理活动能力的“人”,把人置于生物、心理以及社会这一大的环境中进行研究,既要充分考虑生物因素的影响,也要考虑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从而改变单纯的生物医学思维模式,形成从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思维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较全面地认识疾病。尤其是在医患沟通方面,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原则指导下,医疗服务的根本宗旨受到强化,它要求医务人员全心全意为人类身心健康服务,把患者看做是一个整体的人,既要重视生理治疗,更要重视心理治疗。同时在医患沟通过程中做到医患双方相互尊重、相互影响,以利于医疗质量的提高。所以,现代医疗服务的范围便扩展到了更宽阔的领域,从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和伦理学等不同层次来观察人体健康和疾病,运用综合的科学措施来防治疾病。

2 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的主要区别,就是恢复了有关心理和社会学在医学研究系统中应有的位置,因此,要想了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首先需要对医学模式涉及的有关知识的了解,由于目前的医学教育模式的内容,仍然是以生物医学模式为主,而对有关心理、社会学等有关知识涉足较少,因此,必须自觉地学习有关心理学与社会学的有关知识,特别是医学心理学和一些与医学关系密切的社会学的有关内容,只有具备了这方面的知识,才能更好地认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更好地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具体地应用于临床。我们知道,新时代的医务人员的知识结构必须科学、合理、完善,思维才能敏捷,知识的运用自如,具有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医学实践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要求医务人员具有的生物、心理、社会学知识立体交叉,纵横交错,刚好切合新医学模式,从而能在临床医疗中知识发生碰撞,触发火花和灵感,出现人们意想不到的思维效果,有效地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实践能力。处于医学模式变更时期的医务人员受传统的影响,大多对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知识知之甚少,从而使得建立生物心理社会学知识体系的紧迫性。

3 扩大对疾病的认识范围

早在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在其中明确指出健康是指身体上、精神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这说明人的健康与疾病不能用单纯生物医学观点分析,而应该系统考察,整体分析,综合治疗。20世纪90年代,健康的含义注入了环境的因素,即健康为:“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四者的和谐统一;进入21世纪,“健,康、智、乐、美、德”六个字组成了更全面的“大健康”概念,成为幸福人生的更佳境界。健康新概念的核心是由消极被动的治疗疾病变为积极主动的掌握健康,由治身病发展到注重治心病、治社会病。现代社会由于竞争激烈,工作繁重、风险多、压力大,人们烦恼丛生,旧烦恼刚消除新烦恼又产生,人们差不多都有大大小小的烦恼,许多疾病包括身病、心病、社会病大多由烦恼伴随而生。为什幺社会发展了,科学进步了,生活条件改善了,烦恼反而越来越多?在快节奏的当今社会,人们与周围的环境、社会成员等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生活方式和内容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这些生活中,人们会在必然或者不必然的情况下生体上发生各种病变和意外事故。

医学模式的改变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认识疾病,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认识和研究疾病的范围,克服了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的缺陷,强调对疾病的研究,不仅要从生物医学方面进行研究,而且还需要在心理、社会等方面进行研究,因此,在认识疾病时,应该扩大对疾病的认识范围,不仅要从生物医学方面进行认识,而且还要在心理、社会等方面进行认识。事实上,目前已由许多危害人类健康及疾病都与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例如心血管疾病、肿瘤、意外损伤、吸毒、性病等等,这些疾病的认识,如果单纯用生物医学的方法是不能全面认识这些疾病的,必须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观点看去待这些疾病,认识这些疾病。在这种形势下,医务人员就必须结合自己的生物心理社会学知识结构,与外界医学机构进行充分的交流,了解人类世界的医学动态,新型疾病和疑难杂症的诊疗水平,学习新的医学知识,紧跟世界医学新潮。

4 完善治疗措施

医学模式的改变,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措施和手段,面对这一改变,我们在治疗疾病时,不能仅仅依靠药物和手术等方法来治疗疾病,而且要充分考虑其它的治疗手段,如心理治疗,通过改变社会环境,预防疾病、控制疾病的发生,以完善生物医学模式的不足,事实上这些方法已经开始在临床上得以应用。从某种意义上说,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诞生,为临床医生治疗预防疾病提供了新的有效的武器,作为临床医生,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一武器。在疾病的过程中,医务人员既要注意生物因素的作用,也不能忽视胜利社会因素对疾病治疗的影响;既要做出躯体疾病的诊断,又要注意心理社会的诊断,重视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在新型疾病的诊断上,更多的要采用新型诊疗仪器,摸索治疗方法。在诊疗的基础上,医院方面要重视康复治疗的重要地位,毕竟病人不能在医院里面呆上医生,最终还得回到社会中去继续他自己的生活,所以在康复治疗中要以恢复病人的社会自信和心理为主,尤其是对一些传染性疾病人和慢性病病人,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

总之,医学模式正在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这已是事实,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以适应医学模式的这种改变,促进现代医学进一步发展,为人类认识疾病,征服疾病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龚幼龙,严飞.社会医学[M].第二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

[2] 邱祥兴.医学伦理学[M].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

[3] 杜治政.健康定义面面观[J].医学与哲学,1990,11.

[4] 吴达武,姚实林.亚健康研究的思考[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3,22.

[5] 孙英梅.马丽娟现代医学模式的不断发展变化[J].医院管理论坛,2004,8.

[6] 肖军,朱锡光.临床医学模式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05,5.

第2篇:新医学模式范文

1 创新素质的内涵及结构

创新素质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在人的基本素质基础上所形成的、能创造新事物、解决新问题的综合能力素质,包括认知领域的创新素质和操作领域的创新素质两大类[3]。医学创新素质则是指指导医学生进行发明和创造所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创新知识和创新行为五个因素。[4]创新意识因素是指一种敢于挑战权威、不满足现状的意识。创新思维因素是指引导医学生进行创新活动所具有的思维方式。创新人格因素是指一种稳定、独立的品格,它是在创新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非智力因素。创新知识因素是指创新活动所需要的牢固专业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创新行为因素是指在一系列创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实际动手能力。

2 我国医学教育模式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医学人才特别是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封闭状态尚未根本解除。医学教育特别是中医教育的社会化程度不高,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密切融合缺乏主动性。而且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改革的内在动力不足,课程体系落后,过分强调传统的中医药理论知识。实际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方法已远远不能满足中医药创新研究的需要。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医学事业特别是中医药专业的自我发展与创新。

2.1 只注重专业教学,轻视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

文化素质教育包括科学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两个方面。人文素质教育指的是将人类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渲染以及自身实践等方式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等,成为人内在的相对稳定品质。现有研究表明,国内医学院校普通存在重视科学素质教育而轻视人文素质教育的问题。目前我国医学院校在人文素质教育领域尚未形成成熟完善的教育体系:人文教育目标不明确,教育教学实践无方向性和目的性;人文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的割裂现象较为严重,没有实现相互渗透和整合;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模式单一,大多以传授人文知识为主,没有针对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实践训练与成效研究。

2.2 只注重专业理论的教学,忽略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目前我国医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各种资源条件的有限性,实践教学多限于临床观摩学习,而没有让每个学生真正掌握实践和实际动手能力[5]。我国现存的医学教育模式仍然是以教师的“知识传授”为主,学生的自主学习为辅的模式。这种被动“接受性教育”模式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缺乏主动学习、积极探索和追求创新的动力,极大地阻碍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产生。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科学,未经临床实践和实验的锻炼和培养,学生无法深入理解和应用所学的医学理论,也无法将医学理论指导今后的临床工作,更谈不上如何进行医学创新活动。

2.3 只采用传统的教育模式,缺少具有特色的创新教育模式

缺乏有特色的创新教育模式和适合人才培养机制的课程设置是现代高等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比如有些学校的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比较单一,教学培养方案按照同一个计划走完全程,学生没有自主选择必修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机会。以专业核心课程为主的学分制,没有给学生留出更多的空间和选择的余地。这种长期存在的以必修课程为主线条的课程体系的设置,既不能适应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需要也不可能让学生的创新素质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6]。

3 医学院校创新素质教育模式探析

长期以来中医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理论和传统,轻实践与创新,不能适应中医药培养创新人才和创新素质的需要。因此,探索和构建适合于中医药创新人才教育的培养模式,是当前医学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当务之急。我校在总结多年与校办产业成功办学和医学生素质教育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产学研合作培养中药创新人才教育模式”和“医学生创新素质教育模式”,成立了“中药科研实践班”和“双惟实践班”。为我校以及其他医学院校的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树立了典范和榜样。

3.1 针对医药专业采取的创新素质教育模式

我校于2003年成立“中药科研实践班”以来,以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为基础,着力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通过校企合作培养中药创新人才。“中药科研实践班”确立了“早实践、多实践,以培养能力为核心,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型、实践型、创业型人才”的指导思想,按照科研、行业和企业的实际需求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力求贴近生产、生活实际需要,适应行业、职业、岗位的需求和特点,教学环节上采取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科研活动、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办法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综合协调发展[1]。

3.2 采用特色素质教育模式培养医学生创新素质

江西中医药大学针对全校学生的素质教育模式,成立“双惟实践班”即,形成了双惟育人理念:教无类、学为先、重激励、育特长、促实践、有思想[6]。该创新素质教育模式从心理素质、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思想素质四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经过8年的实践-理论-实践的模式训练,该实践班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并取得一系列较有代表性的成果,在国内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医学教育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目前,我校正积极探索和创新我校的素质教育模式和教学体系,并采用循证医学的评价方法对其进行科学有效地测评,以检验我校创新素质教育的成效性,从而把我校的创新素质教育推向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刘红宁,左铮云,薛铁瑛,朱卫丰.中药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6(8):71-73.

[2]刘玉,辛晓燕.医学教育中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J].西北医学教育,2006,14(11):43-44.

[3]张淑春.创新素质的内涵、结构及特征[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7,9(3):54-55.

[4]何志芳,等.医学生创新素质结构模型的构建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2012, 20(8):1269-1270.

第3篇:新医学模式范文

1预习-实习-理论教学模式

是以实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主要为学生小组讨论形式,教师提前给学生设置几个与本章节相关的几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去预习课本,搜集资料并小组讨论问题的结果,再去医院科室进行实习提前接触临床,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最后再进行教授授课,使学生更加生动的学习全面的临床知识。其特点是:将能力的培养放在重点,并高于知识的传授;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学会解决困难,总结经验、通过增加学生的学习途径,提高学生的学习、理解、归纳总结能力;进入临床后以病人问题为中心,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查体及辅助检查,结合之前搜查内容,来解决各种疾病问题,以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临床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3];经过学生提前预习课本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再接受教授的系统完整的医学基本理论,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进一步增强理论基本功。这种教学模式的问题在于:学生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短期内难于接受自己查阅大量资料增加学习的困难度,小班教学需要雄厚的师资力量,教学成本高。

2理论教学与实习紧密结合,互相渗透模式

以教学、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学习-实习-学习-实习的形式,通过学习一节基础理论知识,即刻就进入临床进行实践实习,例如学完子宫肌瘤后,便进入临床单独去接触一些子宫肌瘤的患者,来接触学习子宫肌瘤的常见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等,再结合整理教师课堂上所讲的理论知识,对学生知识的灵活记忆起到莫大的帮助[2]。加强其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通过与临床病例的联系,将基础知识与临床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形成临床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到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使学生对临床问题和临床医生有更深刻的认识,深感将来责任的重大。

3实习与教学同时进行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主要为课堂教学、临床见习和毕业实习,彼此相互独立,相互分离,不利于学生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培训,故可试行这套教学模式[4],使学生提早进入临床,形成边实习边教学的模式,达到“早临床、多临床和反复临床”的倡议。学生在临床每接触一个患者和一个疾病,通过临床上了解常见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再结合临床问题进行综合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有机会和病人接触,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如何处理病人,并对病人进行连续追踪观察和服务,使基本课程和实践紧密联合[5]。使基础教学充分的渗透到临床实践的过程中,重点锻炼其解决临床医疗问题的能力,相反通过临床实践去巩固对基本医学知识的掌握,构建临床疾病的完整知识体系。不仅提高了掌握基础知识能力,同时提升了临床思维能力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加强了与临床患者的沟通能力,培养成在临床岗位上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医学人才,达到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相结合。临床医学,尤其是妇产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基础教学是临床医学得以发展和创新的基础,而实践是培养医学生成为临床优秀医生的重要途径。临床教学模式处于不断地改革和创新之中。根据传统的临床教学模式产生了多种新模式,它们各具特色,各大教学医院应根据实际合理运用,取长补短,培养出高素质的综合性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朱云祥,李强,周明.创新教学模式搞好外科临床教学改革[J]中国医学创新,2008,3(35):12.

[2]董战玲,易西南,马志健,等.地方院校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整合的设计思路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7(32):63.

[3]赵万红,潘龙瑞,朱克刚,等.我国高等医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J].医学与哲学:2014,35(4A,498):74.

[4]刘铁滨,张坚松,符晓华.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和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22:41.

第4篇:新医学模式范文

关键词:成人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成人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分析

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它以人才培养为方向,以课程体系以及教学内容为基础,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的。成人医学教育作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补充和延伸,承担着为社会在职医护人员进行再教育的任务。成人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含医护人员的培养目标、教育过程以及教育评价等。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也是各有差异的。

二、我国成人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1.重视学历教育的发展,忽视了专业职业技能的培训。成人医学教育主要有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两种不同的办学形式,成人医学教育的主要培养对象是一些基层的在职医护人员,他们大多学历比较低,临床经验也比较丰富。但是目前的成人医学教育中,学历教育仍然是教育的主要形式,很多成人医学生接受再教育,主要是为了拿到一张自己所需要的“文凭”,这就是他们学习的首要目的。抱着这种心态学习,导致成人医学教育逐渐成为了一种形式,提高成人医学生专业文化素质和基本技能的目标难以实现。另外,在职医护人员作为成人医学教育培养的对象,其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为了培养能够适应医疗行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在实际的成人医学生人才培养过程中,成人医学教育主要模仿和照搬普通医学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认为这些成人医学生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从而过分注重基础医学理论的传授,忽视了成人医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训,所教学的内容难以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对成人医学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无法达到。

2.成人医学生人才培养脱离社会需要,与行业发展脱离。成人医学教育主要培养应用型的医护人员,应该采取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所培养出的人才要充分了解行业发展的基本动态,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应该密切相连。但是就目前现状而言,很多成人医学教育和社会发展严重脱节,对于学校和医院联合办学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医学行业的发展现状并不是非常关心,这就造成了成人医学生人才培养中所教授的医学内容和医护人员的职业需求发生了非常明显的脱节,所培养出来的成人医学人才不符合社会医学发展的基本需求,成人医学教育的教学质量得不到最基本的保障,成人医学教育的办学不能实现应有的社会效益。成人医学教育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主要看培养出来的成人医学生能不能把所学的知识和当前医学行业的发展进行有效的衔接,这也是创新成人医学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所在。

3.成人医学教育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专业性不强。成人医学教育,主要采取的是集中面授式、课下自学的教学方式。成人医学生大部分都是在职的医护工作人员,面授式的教学形式对成人医学生的专业学习是非常不利的,同时还严重影响到在岗医护人员的岗位调换等。为了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成人医学教育的教学任务,这些教师往往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把所要教授的知识一股脑传授给成人医学生,根本没有精力去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这种比较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导致成人医学教育普遍专业性不强,达不到预期的人才培养效果。

三、创新成人医学生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成人医学教育对在职医护人员的培训和再就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满足了很多基层医护人员的需要,还为医疗事业的新发展培养了许多专业性的人才。面对高速发展的医疗事业和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成人医学生人才培养模式必然会向应用型的模式转变。成人医学教育机构只有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在越来越激烈的医疗行业竞争中处于优势,在目前医疗人才的大潮中精准的为自己找好定位,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满足医疗事业发展的需要。

1.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的目标,整合成人医学教育课程。应用型人才在医疗事业发展中的作用显而易见,成人医学教育机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科学确定成人医学生人才培养的目标,为将来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指明基本的思路。建立实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符合医疗事业发展的需要,对成人医学课程进行改革和整合,实现成人医学生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和优化。成人医学教育发展的目的,主要分为短期目的和最终目的。加强对成人医学生的职业设计,通过教育再培训,提高成人医学生的职业生存能力,这就是成人医学教育的短期目的;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改变自己的价值观,追求更高的生存价值,实现完美的职业规划。

2.创新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成人医学生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在成人医学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针对目前比较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与医疗事业的发展脱节严重的情况,在创新成人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要积极探索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成人医学生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在成人医学教育中,加强学校和医院之间、不同学校之间的合作,探索能够适应当前医疗发展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成人医学教育单位和其他单位之间进行合作,实现双方资源的优势互补,促进实用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普通高校中成人医学教育机构,要对医疗单位所有的医护人员的人才培养资源具有正确的认识,通过彼此之间的合作,把专业文化素质和医学技能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让成人医学生实现学习和实践的双重培训。

3.建设跨学科的综合性教师队伍,改革人才考核机制。成人医学教育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人医学教育教师的水平和能力直接决定着医学生人才培养的成果。成人医学教育机构,要明确定位自身的教育性质,对医疗发展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以及成人医学教育中教师队伍的重要性要具有充分的认识,加强成人医学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在医学专业的基础上,聘请高等医学院校中优秀的具有跨学科教学能力的教师来进行授课,还要聘请大型医院的优秀医学专家来作学科的负责人。成人医学教育机构对于授课教师要鼓励他们不断深造,推荐他们到医院进行挂职,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在进行课堂授课时,能够根据医疗行业的发展动向,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另外,创新成人医学生人才培养模式,还需要创新人才考核机制,大胆革新成人医学教育考核的内容和评价机制。在考核机制上,要集中体现新型人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立多元化考核机制,为成人医学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保障。

第5篇:新医学模式范文

关键词:素质教育;新模式;德法并治;医患关系

随着卫生法律制度的逐步完善和患者维权意识的日益增强,医疗纠纷数量急剧增加,医院与医生面临严峻的法律和道德挑战。医科学生作为未来医疗卫生事业的主力军,在大学时代接受怎样的教育才符合真正的当代素质教育的新形势需要,越来越成为业界人们关注并研究的紧迫课题。本文试通过对医学生素质现状的调查和分析,认为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才是处理和构建文明医患关系的根本和最终出路,并指出了医学-法律-道德素质教育的新模式。

一、当代医学生素质教育现状分析

(一)医学生医学素质的调查与分析

首先,以西医教育为主,中西医并存,注重技能培养,学制时间较长,这是我国医学生医学素质教育的突出特点。这种教育模式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已很难适应新形势下素质教育的要求,也和当代医学生在计划向市场经济转轨下多元、波动的思维态势形成强烈反差。调查中我们发现,多数医科院校医学教育中偏重“生物医学模式”的课程设置,即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常被设为主干课程,心理学、社会学、医学伦理与医学法律则被列为选修或自修课程,这与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时代态势极不相适应,也不利于对医学生新的医学模式的知识与思维观念的培养。

其次,中西医教育目的的差异性导致医学生价值取向二元化的不稳定态势。虽然“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但具体在实施治疗中,中西医指导思想上有明显差别。中西认为,“医乃仁术”,医者首先应有高尚的道德,治疗中注重的是“辩证综治”、“标本兼治”;而西医讲究的是“对症治疗”,要求行医者有精湛的技术第一。这使得医学生在价值取向上呈现二元化不稳定态势,表现到今后走上行医的岗位中,那就是见到收“红包”“药品回扣”等现象觉得有情可原,就是这种二元化价值取向在实践中的体现。

最后,学制时段相对较长的特点带来的负面效应。与其他专业相比,我国医学生学医一般为5年、7年、8年,相对较长(虽然与美国的14年相比仍较短),但西医教育为主使得“短、平、快”仍为主导,反映到学生心理积聚的是期望值过高与实际反差较大,与其他专业相比心理失衡,从而不利于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医学生法律与道德素质现状与分析

近年来,在整个国家加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大背景下,各院校法律制度与道德制度建设都有明显提高,医科院校也不例外。但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追求个性、追求所谓“高度民主”也模糊了部分医学生的双眼,这需引起我们业界的高度警觉和重视。

一是对民主平等的追求导致对法律法规的片面理解。一方面,通过法律基础和道德常识的教育,使医学生懂得了追求平等公正的重要性,学会了人与人交往与相处中的平等相待,以及行为中遵守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但另一方面,法律知识的普及,学习技能的掌握,让他们开始机械错误地运用“优胜劣汰”的法则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从而出现“权钱交易”、“收受回扣”、“不拿白不拿”等观念在部分医学生思想中悄然升温,甚至开始琢磨怎样规避法律来维护自己所谓“合法”的权益。

二是过分强调个人第一、自我奋斗,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淡漠。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学生们接受市场经济金钱至上的观念比较流行,认为市场经济就是一切向钱看,人与人的交往就是权钱交易、互相利用,医学生也不例外。自我标榜观念的膨胀,使同学们集体观念、国家至上的理念悄然淡化,长期以往,极易使走上工作岗位的他们道德滑波,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三是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医学生的法律和道德观念带来机遇的同时,又使他们经受着更大的挑战。社会分工的越加细密,要求医学生不仅要遵守法律规范,更应受医学技术规范的制约,加强医学生的道德自律尤为重要;同时,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法律理念,也拷量并冲击着医学生们传统的理念。新医学模式在教学中的不断深化和落实,也呼唤着一种新的素质教育模式诞生。

二、医-德-法并治:构建文明和谐医患关系的保证

(一)医患关系的特殊性决定了医德法并治的重要性

当一个病人进入医院,就等于医患之间建立了法律上的医疗服务合同关系,不管社会上有多少种争论,认为医患关系不能等同于一般的消费服务关系,但至少是一种特殊的非典型的民事服务合同关系。这种特殊主要体现在诊疗行为的高风险性,医疗行为的准公共性,医疗行为贯穿救死扶伤的道德性,这些都决定了医学生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必须要受到医疗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制约。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医学科学,尊重卫生人员的社会风气,”同时,医务人员本身也要加强职业素质培养,积极履行,“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履行防病治病,救死扶伤,保护人民健康的神圣职责。”总之,加强并实行医学生医德法并治教育是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石。

(二)当前卫生立法的现状决定了医德法并治的紧迫性

改革开放以来,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层出不穷,据不完全统计,仅全国人大颁布的基本法律有10部,国务院颁布的卫生行政法规有32部,卫生部制定的部门规章达400多个,法律渗透于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诊疗行为的方方面面。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还规定:“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开展创建文明行业活动。教育广大卫生人员弘扬白求恩精神,树立救死扶伤、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满腔热忱、开拓进取、精益求精、乐于奉献,文明行医的行业风尚,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及一切有损于群众利益的行为。”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在加强医德建设的同时,更注重在优化医务人员执业环境、保护医务人员合法权益上下大力。“鼓励医师多点执业,完善医疗执业保险,开展医务社会工作,完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增进医患沟通。”可见,无论从卫生立法的现状还是卫生改革的发展趋势,对医学生加强医德法并治教育都是时代必然。

(三)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决定了加强医学生医德法并治教育的合理性

道德和法律是相辅相承的,两者辩证统一,相互渗透,缺一不可。道德规范必须经过立法程序才能上升为法律层次,从某种意义上说,法律是一种强制性道德。法律的主要功能是惩恶,但它的适用范围较小,即违背道德的行为不一定是违法行为。因此,加强道德与法律教育,对于培养医学生的依法行医、合乎道德的行医是紧密不可分的,缺一不可。在法治国家里,公共道德规则日益用法律明确下来,各种法律法规本身就是国家提倡的道德规则,法律规范最大限度地与道德规范接轨。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着将医德建设与卫生法制建设割裂开来,认为卫生法制建设是硬任务,抓得“硬”,医德建设是软任务,抓得“软”,医德建设与卫生法制建设的发展不同步,道德与法不协调的现象。因此,现阶段,在实践中摸索医德建设与卫生法制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途径和方法十分重要。可借鉴西方国家的《公务道德法》、《公务员道德法》的形式,设立《医务道德法》、《医务人员道德法》,促进和保障医德建设和卫生法制建设的合力作用的实现,并通过道德建设与卫生法制建设的合力作用提高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

三、医学-法律-道德素质教育新模式的探究

医学-法律-道德素质教育新模式,不是简单的概念重组,而是在每一种教育中都渗透着另外两种意识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围绕医学技能教育,强化法律意识教育,提升道德教育水准,从而打造出新时期真正的复合型医学人才,为文明行医、合法行医奠定坚实基础。

(一)将新的医学教育模式与医德法并治教育相结合

长期以来,医学教育偏重于生物科技,法律教育仅限于浅尝辄止的短期基础教育,并未进行有针对性地系统医学法律教育。虽然大多数医科院校都开设了《医学伦理学》,它对医学生医德意识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但《医学伦理学》毕竟仅从道德层面要求医学生遵守医德,这对医德法全面意识的培养是不利的。医务人员承担的是“健康所系、性命所托”的重大使命,它要求医学生在校学习时,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应有充分的法律与道德意识,否则一旦进入工作岗位,面对日益复杂的医学领域与复杂多变的市场中的不同社会背景的患者,就会无所适从。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出现,也对我们医学生的教育提出更新的挑战,加强医德法并治教育才能真正适应并从容应对新医学模式的变革要求。

(二)医德法意识教育渗透于教学改革和临床实践之中

如何使医学生系统学习医学伦理和医学法律,让他们明确医患双方在道德和法律方面的权利及义务,这是我们教育中必须明确的两个结合。但如何真正才能有机结合呢?在法律教学中剖析立法内容和立法精神同时,更应联系与之相适应的处理结果;在医学伦理教学中不仅讲求医学伦理内容,还应尽可能地寻求法律的支撑。同时,将这种培养延伸到临床实习阶段。临床实践中既要服从带教老师指导,还应注意将诊疗操作习惯与诊疗操作规范加以结合思考,习惯并不一定是合法的,服从伦理,更应讲求法律规范的遵守。从而将医德法意识教育真正贯彻于书面与现实的完美结合之中。

(三)将医德法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终生教育系列相融合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如何营造医德法并举意识氛围,这是一个容易被人们忽视的课题。根据医科院校的特点,通过社团建设、专题教育、专业教师贯输等多种途径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氛围,使医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确立医德法意识,尤其是培养他们的“慎独”精神境界,从而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履行职责,规范诊疗行为,妥善处理医患关系都有较大益处。鉴于医务人员在医患关系的主导作用,培养医学生的德法信仰实为关键,而这种培养不仅在学校教育中,更应将其纳入他们的终生教育系列之中,从而使他们将遵守法律和医学道德成为一种习惯性的理念,才能最终造福于全社会百姓。

参考文献:

1、张乃正,康美娟.医学生素质教育新模式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4(3).

2、戴清.浅医学生临床阶段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杂,2006(6).

3、佟春光,张斌.论医患之间的信任[J].医学与哲学,2007(5).

4、张红武,刘轶永,殷学平.临床阶段医学生的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J].西北医学教育,2008(5).

5、张庭澍,罗蓬等.浅谈医学生医德医风及业务素质教育[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8(5).

第6篇:新医学模式范文

在中医人才培养过程中,“经典是基础,师承是关键,实践是根本”(朱良春)。重视中医继承能力的培养是中医药名家成才的共性规律之一,也是“学有根本”、培养中医专业思想的需要。通过研读经典、跟从名师,学习古人及导师的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医道素养,是中医继承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7],而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更是中医学术发展的内在动力。在目前中医长学制教育中,不仅缺乏中医经典课程的系统设置,对于跟师临诊亦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与动态、客观的考核评价方法,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平台有待进一步完善。

2中医学专业七学制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

面对目前中医学专业长学制教育中日益凸显的问题,遵循中医学科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突破传统的“5+2”培养模式,将基础与临床、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新有机融合,加强中医思维能力、传承能力、创新意识培养,积极探索并构建适应于中医学专业长学制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对于推动中医学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都将大有裨益。

2.1总结教改经验,找出存在问题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总结整理中医学专业长学制教育的特点、优势并进行现状分析;在全国范围内,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高等中医药院校10所,通过调研和发放问卷等方式,调查了目前中医长学制学生中医思维、中医临诊能力、创新能力等情况,中医经典、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的设置,临床实践情况,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建设情况等,对目前中医长学制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总结。

2.2优化课程体系,实现七年一贯

根据中医人才培养需要,面向学生终身教育发展目标,科学规划和优化课程体系。按照“三个并重”,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基础理论与临床技能并重;继承与创新并重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中医学、现代医学课程设置,强化基础理论和中医经典课程教学,夯实中医经典功底,提升中医传承能力,强化中医临证思维能力。

2.3强化中医思维,提高临证能力

2.3.1推行本科生导师制

建立优秀本科生导师制,鼓励学生跟师临诊,促进本科生早进临床。贯彻“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原则,为学生配备“学业导师”“临床导师”和“技能导师”。在跟师学习过程中,不仅学习导师的临证经验,更要在导师的指导下着重研读中医经典著作及导师著作,撰写读书笔记,理解并掌握导师临床思维、学术思想和诊疗特点,并在导师指导下归纳整理收集到的病案,探讨有关理论渊源,围绕导师学术思想撰写论文。

2.3.2强化技能训练

建设实训平台,加强医、药、针、推相结合的中医技能实训,强化体格检查、心肺复苏、无菌操作、病案书写等临床医学基本技能训练,实现七年一贯,临床技能实训不断线。

2.3.3加强临床实习

强化临床教师带教能力,提高学生临床综合能力。安排学生跟随校内、附院教师,在随师侍诊过程中温习经典理论和学习方药运用,培养中医思维,深化中医理论理解,促进临床辨证感悟。

2.4搭建创新平台,培养创新意识

2.4.1增设科研创新类课程

结合中医研究特色,在本科阶段开设《中医药科研思路与方法》《中医实验技术》和《论文撰写与课题申报》等课程,培养具有科研意识、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等中医人才。

2.4.2推进“三阶段渗透”教学模式

推进“课堂教学—阶段见习—科学研究”相结合的“三阶段渗透”教学模式改革,促进本科生早进临床、早进实验室、早进课题、早进团队。课堂教学,即着重阐述理论,使学生打好理论基础;阶段见习,即让学生在相对较短时间内针对某一专题或某一系统疾病进行门诊或病房见习,对中医临床辨证论治建立感性认识;科学研究,即通过参与导师科研课题等,在导师指导下,开展自主探索性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

2.4.3完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

为保持创新教育的连续性,在课外设置“创新与实践学分”,将课外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业要求。以“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为平台,将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作为切入点,培养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SRT项目不仅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未知的兴趣,更为切实提高学生专业综合素质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3改革体会与展望

第7篇:新医学模式范文

 

关键词:医德教育 教育模式 教育质量

目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医德教育的现状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即“课程设置散乱无序、教师结构缺乏权威、教学方法刻板陈旧、学生态度可有可无”。面对这一现状,医德教育作为对医学生进行的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急需整合各种教育要素的构成方式,规范教育行为,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为此,本文结合对传统模式弊端的解析,就高等医学院校医德教育新模式的建构作了如下几点探讨。

1医德教育内容:从“伟大”走向“平凡”

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沿袭了传统的“精英”教育的做法,在学校的职业德育中表现为注重政治、思想教育而忽视伦理道德教育,重视德性修养而忽视基础文明化育。而实际上,伦理道德教育和基础文明化育是政治、思想教育的基础。伦理道德教育和基础文明化育是从“做人”伊始的;政治、思想教育是建立在“成人”基础上的。为此,以“如何做一名悬壶济世、医德高尚的医务工作者”为核心的医学院的医德教育应从“如何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开始。

医学院的医德教育可以以“生命至高无上的生命观教育,重义轻利的义利观教育,良好的礼仪教育和操作严谨、锲而不舍的敬业精神教育”为主要内容。同时,学校的医德教育要优化内容的序列,注意德育目标的渐进性。这就要求:

首先,在课程设置上,可按“先成人,后成圣”的原贝Ⅱ进行安排,如:可对新生进行以中国哲学(特别要重视儒家思想对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借鉴意义,使学生学会用儒家仁爱之心、行医家精诚之术去审视、认识、践行医疗活动,培养医德情感,增强医德修养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为核心的人文精神培育。先教育学生学会做人,然后再对其进行以医学伦理学为代表的职业伦理教育,以培养学生学会做一个好医生。

其次,在医学伦理学的教材问题上,鼓励结合教学医院的典型代表自编生动教材,以具体医学伦理案例的解决为教学单元,制定教学大纲,明确制定医德教育目标,规定医德教育内容和范畴,以期使其教学更具可操作性、更能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临床,提高学校医德教育的时效性,更好地完成医德教育从低层次标向高层次的过渡。

2医德教育途径:从“封闭”走向“开放”

目前的医德教育实践是以说服教育为核心的,其最大的特点是控制性和封闭性。这种教育模式企图通过封闭学校课堂的办法,堵塞不良信息,规约学生的视野,控制学生的行为,对学生进行“理想化”教育,以培养其健全完善的人格。殊不知,这样做忽视了人是具有主体意识的社会存在物,有自己的思想和信念这一基本事实。要知道,在当今开放的信息时代,控制和封闭不仅难以实现,而且反而会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在封闭的课堂里,教师向学生传播的是理想化的教育要求和处理过的信息,而这些与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所接触到的许多医疗卫生的社会现实有较大的反差,导致学生对学校提出的医德教育内容的信任度下降,从而造成德育的短效或不明显、不稳定。另外,医德教育仅靠学校教育单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家庭和社会的相互协作以及学生的自我修养都是不可或缺的。

因此,高等医学院校的医德教育不能封闭性地围绕某种“正确”的规范或“理想”的价值观而运作,而应该开放性地围绕现实生活实践和理想的道德生活来构建医学生的医德生活主体。因此,围绕医德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增加“四早”学习内容:即早期接触服务对象、早期熟悉工作环境、早期参与科研项目、早期深人专业领域。可以在第一学年安排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学生可在社区医院早期近距离接触服务对象、早期熟悉工作环境以培养医德情感),设置病医生关系课程,并贯穿整个本科教育阶段。这样做可使一年级学生接触病人,学习医学社会问题。当然,开放式的医德教育离不开临床带教教师和任课教师的示范和引导,以增强学生在认识工作环境过程中,面对医德困境时,做出正确判断和选择的能力。

3医德教育方法:从“他律”走向“自律”

医学院医德教育的传统模式是一种他律型的德育模式,以德育目标的客体性、德育方式的强制性和德育过程的灌输性为表现形式。医学生普遍接受着单一化的教育要求,接受着纯医德知识的灌输,缺少医德情感的体验和医德意志的锻炼,更谈不上自我判断、自我选择、自我教育等能力的培养。因此,这种教学模式造成某些医学生知行脱节、缺乏医德行为的自觉性。要知道,“道德教育主要不是形成一种知识体系,而是要形成一种道德的信念以及与此相应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即让学生过一种好的健康的生活”。而这种忽视自我教育、自我修养、重外律轻内省的学校医德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缺少现实的生活意义。医德教育必须遵循人性原则,激发医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使其达到真善美的统一,达到人性的最高境界,即从“他律”走向“自律”。

为此,医学院的医德教育模式要有新的突破。首先,要实现医德教育目标由客体性向主体性的转变。医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现有调查表明,超过半数的医学生报考医学院的动机是看到从医社会地位高、收入可观而稳定、实惠多等优越性,学医的伦理思想准备不足,不了解从医的艰辛、劳苦,没有为病人甘于奉献或牺牲个人利益的思想准备。针对这一现实,医德教育应从教育方法上有所创新,不要把学生视为医德规范的被动接受者,将德育目标定位在医学生能够在医疗实践中服从《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和医疗单位岗位规则等这些客体性目标上;而应一定要通过多种渠道,充分发挥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使医德教育目标最终落实到学生的自我判断、自我选择和自我教育的能力的发展上来。

其次,要实现专业教育和医德教育有机结合,使德育方式由强制性向民主性的转变。纯理论的医德教育本身易流于形式,甚至乏味、枯燥,而专业教育和医德教育有机结合,容易使医德教育“入耳、人心、人脑”。所以,要特别重视医德教育在医学教学中的渗透。例如:在讲解高血压脑出血时,指出病人的高颅压症状(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意识障碍、瞳孔变化会随着病情的进展而迅速改变时,应适时教育学生要像对待亲人一样,不辞辛苦,严密地观察病情变化,以便及时发现病情恶化,能在最短时间内采取手术以抢救病人生命和残存功能,争取最好的愈后;当讲解影响组织再生修复的局部因素时,可举出临床上由于手术中操作不慎把纱布、器械留在体内,导致手术切口长期不愈合,不仅给患者带来不应承受的痛苦,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引起医疗纠纷的实例。教育学生“医本治人,学而不精,精而不诚,反为天折”,适时对其进行以操作严谨、锲而不舍的敬业精神为主要内容之一的医德教育。

第8篇:新医学模式范文

关键词 新医改模式 临床医学 专业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307 文献标识码:A

伴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教育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21世纪医学教育展望报告》指出,当前医学教育存在着“课程设置分散,培养出来的学生学非所用,导致医学卫生人才的专业能力不适应患者和全体健康的需要”的问题和危机,明确提出要“课程体系要以培养学生必备胜任能力为目标”。我国《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各医学院校要积极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构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与医学知识相结合,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新型课程体系。为顺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卫生服务体制的改革的需求,部分医学院校近年来对课程体系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但大部分高校并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因此,研究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课程目标和课程实施等,构建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既是医学教育改革的要求,也是适应我国临床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

1研究方法

以临床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紧密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医改大局需要,通过优化临床医学课程设置,构建出满足社会需求、学生需要、促进学科发展和职 业发展的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以着力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岗位胜任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医学人才。

1.1文献法

通过大量查阅文献,回顾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发展历史,分析总结现阶段的课程体系特点和存在问题,界定本项目研究价值、可行性和相关课题的内涵、外延,并找到项目研究的理论依据,制定相应的项目目标、研究思路和实施方案。

1.2对比研究法

整理调研资料,总结国内外地方医学院校课程模式的特点,结合我学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原有的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分析制定出符合医学教育和新医改要求,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

1.3问卷调查法

通过问卷的形式调查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及教师的课程设置满意度,了解学校对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需求情况,以找出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不足,并基于此提出相应的对策。

2研究价值

本研究首先调查和分析目前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 对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性质的分析和讨论,提出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设计 构想;最后,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构建满足社会需求、学生需要、促进学科发 展和职业发展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为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1)体现了服务医改大局、培养具有岗位胜任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医学人才的总要求。本项目紧密围绕《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精神,充分体现了教改服务医改大局、培养具有岗位胜任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医学人才的总要求,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方面,高度吻合医改需求,高度契合医学人才培养要求。

(2)融人文于医学一体,创新全程职业道德育人理念。本项目通过构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模块,将人文教育课程安排实行纵向连贯、横向渗透,贯穿始终。使人文教育融入专业知识传授中,通过通识课程教育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人文精神,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3)为其他院校课程改革提供借鉴。本项目以岗位职责为依据,以个人实际素质能力为基础,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 构建出满足社会需求、学生需要、促进学科发展和职业发展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可为其他院校进行专业课程改革提供参考借鉴。

3结语

本项目研究通过建立模块化课程设置和相应的课程群,加大医学课程与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交叉融合、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等改革,进一步优化临床医学本科课程设置,完善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以达到顺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卫生服务体制的改革和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提高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为我国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高级医学人才提供参考提供借鉴。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XJK016AGD005)。

参考文献

[1] Gutierrez CM,Cox SM,Dalrymple JL.The Revolution in Medical?Education. Tex Med,2016,112(2):58-61.

[2] 张付芝,刘莹.高等医学院校复合型课程考核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4,28(5):566-568.

[3] 方莉.构建医学院校医德教育课程体系?开辟后示范校德育建设新路径[J]. 卫生职业教育,2015,33(3):135-137.

第9篇:新医学模式范文

一、社会文化理论融入医护英语教学的可行性探讨

二语习得的研究属于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以斯金纳(Skin-ner)为代表的行为主义理论过分强调死记硬背,忽略了有意义的学习。20世纪60年代认知心理学兴起,该理论将学习者视为个体的信息处理者,将人的个体学习孤立化、简单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社会因素对语言学习和发展的制约作用。前苏联维果茨基(Vygotsky)于1978年提出了社会文化理论。该理论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在人类独特的认知功能发展中的核心作用。社会文化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中介论(Mediation)。“中介”是指人调节物质世界或个人世界与彼此的社会和心智活动的过程,[3]语言和任务本身就是中介活动。活动理论(ActivityTheory)强调以“活动”为核心描述人的认知发展,明确社会活动是主体学习和发展的最重要的形式。中介和活动不仅明确了学习的社会活动的本质,也建立了社会文化理论与二语习得活动之间的认识论关联。社会文化理论的最近发展区(TheZoneofProximalDevelopment,ZPD)和支架理论指个体可以在有帮助的促进下,可以使成人在指导下或在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跨越已有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最近几年在国内,我国的研究者已经开始关注社会文化理论,并尝试在社会文化理论的视角下,研究我国的英语教学。不少学者从社会文化理论的不同角度介绍了调节理论、活动理论、最近发展区和支架理论。在教学实践方面,卞少辉将社会文化理论教学观和课堂互动话语策略有机结合起来,[4]有力地佐证社会文化理论对二语课堂的互动话语研究的积极推动作用。段玲琍基于社会文化理论在二语习得和英语阅读教学领域的研究状况,[5]尝试建立一个社会文化理论融入英语专业阅读教学的模式。这些研究关注了社会文化理论,并尝试将社会文化理论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但对社会文化理论在医护英语教学中的研究还是空白。医护类院校开展医护英语教学的时间不长,已经有不少学者关注医护英语的研究,有的从职业和学习需求、课程建设、教材选编和教学评价等角度进行研究,有的从医护英语的词汇教学、阅读教学和口语教学等角度对其进行研究,也有从语料库辅助医护英语教学的角度进行研究的。

二、基于社会文化理论的医护英语教学创新模式

(一)教学目标

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指导性文件《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医护英语教学的总体目标是培养既有医学专业技能又通晓外语和外语文化的复合型人才,分级目标包括英语在日常医学工作的情景对话,英语记录和填写病人病例,用英语完成医学交流任务,医学工作英语文献资料阅读,英语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等等。

(二)教学环境

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宽松教学环境,积极发挥教师的支架性作用,确保提供高质量的、有意义的“可理解性的输入”,发挥同伴的合作学习机制,学习者能在老师或者同伴的帮助下,积极参与活动,最终发展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同时有效降低学习者的学习焦虑情感。

(三)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组织应该将语言和内容有机融合,围绕学生所学的专业情景展开教学,包括问询,科室及医生介绍,挂号,化验,检查,出入院,药房,临床会话,电话巡诊,病例书写,等等。教师围绕这些主题来开展系列教学活动,例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演讲、病例分析和实地医院情景扮演等,学生通过教学活动的参与与讨论不仅掌握了一个完整的医护过程,还从中学到了专业词汇、常用句型和人文背景知识。这个教学活动过程呈现为一个借助语言活动的问题解决过程,体现了与任务、语言为中介工具的交互活动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

医护英语教学采用形成性评估,加入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和过程监控等机制,注重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结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切实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英语的用武之地。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