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行动计划范文

行动计划精选(九篇)

行动计划

第1篇:行动计划范文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重要抓手,全面落实并持续深化《*****县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十大行动方案》,精准制定一批改革措施,明确任务清单、时间清单和责任清单,为建设“宜居宜业幸福*****”、实现榆林“三大目标”、发挥“两个更大”作用提供强大引擎,力争通过3年左右的时间,全县营商环境和竞争力指标达到先进地区水平。

二、工作目标

降低企业获得信贷难度和成本。引导商业银行改造小微企业信贷流程和信用评价模型,优化小徽企业贷款审批和发放的流程,提高信贷服务便利度。持续扩大信贷供给,力争做到2018年统筹协调、2019年基本保障、2020年全面实现“三个不低于的目标,即: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小微企业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户数、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

三、主要措施

不断优化开户流程。由商业银行对企业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后,对符合《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要求的企业,立即为企业开立账户,账户即时生效,企业即可从事经营活动;人民银行收到商业银行报送的申请材料后,随到随办,立即核发开户许可证。

降低企业获得信贷难度和成本。

1.降低各类成本费用。2019年,建立完善全县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2020年,落实《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有效盘活企业存量资产。

2.强化银行信贷产品创新。2019年,基本实现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企业“年审贷”、“税收贷”等信贷产品有效服务小微企业。

3.加大融资信贷产品创新。在2018年12月底前,试行企业名牌、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信用贷款,大范围推行供应链融资、融资租赁等新型融资模式。创新知识产权融资模式,破解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在银行质押贷款难的问题。

4. 充分拓宽融资渠道。加强与县域内各银行业金融相沟通交流,完善工作协调机制,贯彻落实*****县人民政府关于边县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办法》,对在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较大贡献的银行给予奖励。提升企业融资服务水平,积极向省市金融机构推荐一批有融资需求风险可控的重大项目。同时,鼓励县域内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向其上级银行争取符合*****中小微企业实际发展需求的信贷政策和信贷产品。

四、组织保障

第2篇:行动计划范文

近日市政府印发了《关于促进城市南部地区加快发展第二阶段行动计划(2013-2015年)》,明确了未来三年城南发展的目标和重点任务,标志着新一轮促进城南加快发展的步伐正式启动。

近日,市发改委副主任赵磊在回顾过去三年城南行动计划取得成就的基础上,对第二阶段城南行动计划进行解读。

第一阶段行动计划

取得良好成果

赵磊总结说,城南行动计划实施三年来,在市委领导下,在市人大支持监督下,城南各区和市政府有关部门精心组织,围绕基础设施、产业园区、主导产业培育和民生改善四大领域,集中力量推进实施了163项利于促进城南地区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完成行动计划投资2100亿元,其中市政府投资370亿元,带动全社会完成投资4500亿元,计划确定的主要任务圆满完成,城南地区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高端要素快速涌入,产业业态逐步升级,全社会聚焦城南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和高效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城南地区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一是经济实力明显提升,发展差距逐步缩小。过去三年,一批重点产业园区发展壮大,配套功能不断完善,城南地区新增重大产业项目200余项,累计落地投资约1200亿元。城南地区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产业活力明显增强。在重大产业项目带动下,城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其中,发展建设任务较重的丰台、大兴含亦庄、房山三区,2010~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2%,高出全市0.5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6%,高出全市8.1个百分点,占全市比重将近三成。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提速,承载能力明显提升。三年来,城南地区统筹实施了82项重大交通、水资源和能源项目,显著改变了基础设施发展滞后局面。轨道交通实现大发展。京沪高铁、京石客运专线建成通车。地铁亦庄线、大兴线、房山线、9号线、10号线二期等5条线路相继通车,城南地区地铁通车里程从28公里增至118公里,三年新增90公里,是三年前的4倍,市民出行条件显著改善。与中心城联系的交通通道加快实施。三年新建7条交通通道,建成后,城南各区与中心城联系的交通通道数量将增加1倍,特别是西南部通道由1条增为3条。8条48公里城市主干路建成通车,11条55公里道路加快实施,城南地区城市路网结构不断完善。中心城南部地区供热管网完成改造,3座再生水厂改造完成,新增再生水处理能力16万立方米/日;7座集中供热工程和5座高压输变电站建成投入使用,城南地区资源能源保障能力逐步增强。

三是环境品质大幅提升,城乡面貌明显改观。城南地区三年累计完成生态环境工程31项,环境日趋整洁优美,生态服务功能不断提高。大尺度开放绿地建成亮相。大兴、亦庄、房山新城滨河森林公园、南海子郊野公园等4处2.1万亩集中成片森林建成向社会开放,平原造林完成6万亩,公园绿地面积增加32%,水环境质量显著改善。永定河城市核心段全部实现生态治理,马草河、葆李沟完成治理,大石河、丰草河治理加快实施,长沟湿地功能逐步恢复。

四是民生工程加快推进,公共服务明显改善。三年来,城南地区公共服务供给明显扩大。学前教育资源进一步扩大,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全面完成。十八中改扩建、十二中科丰校区、大兴北臧村学校、市新少年宫相继建成,中小学办学条件明显改善;良乡高教园区累计开复工面积73万平方米,入住师生2万余名。丰台医院妇幼保健楼、大兴疾控中心及卫生监督所、南苑医院翻扩建、良乡医院门急诊楼、同仁医院亦庄院区改扩建一期相继完成,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国家话剧院、良乡体育中心一期、8个重点乡镇文体中心建成使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趋完善。南苑棚户区15万平方米安置房交付使用,2000余户家庭如期入住。累计建设、收购保障性住房17.6万套,70余个小区老旧热网、38个老旧小区配电设施完成改造,1.5万户核心区非文保区平房户实现“煤改电”,1.4万户山区居民冬季洗浴、5.6万户矿山居民炊事用能问题得到解决。

赵磊总结说,总体看,在城南行动计划带动下,城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速度快、质量高、后劲足的良好势头,为城南地区新一轮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制定第二阶段行动计划的

主要考虑

赵磊表示,继续制定第二阶段城南行动计划主要出于三大考虑。

一是进一步凝聚城南发展共识的需要。经过三年发展,全市形成向城南倾斜、推动城南快速发展的共识。城南地区区域形象明显转变,发展氛围更加浓厚。需要通过制定新阶段行动计划,继续传递市委、市政府发展城南的信心和决心,继续营造全社会关注城南、建设城南的氛围。

二是紧抓机遇加快发展的需要。城南地区是本市加快打造首都经济圈的重要门户通道,空间优势不可替代,正处于加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通过三年发展,政府引导社会投资进一步向城南集聚。未来三年,新机场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建设,园博会等一批重大活动的举办,丽泽金融商务区等一批产业功能区建设的加快推进等,都为新一轮城南发展创造很好条件。乘势而为制定和实施好第二阶段行动计划,对完善首都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构筑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区域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立足新需求持续推进城南建设的需要。加快城市南部地区发展是一项战略性、长期性、系统性工作。从全市发展战略看,加快城南发展既是确保市委市政府重大战略决策连续性的需要,也是首都进入新发展阶段对经济发展与城市功能相协调、发展方式与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城市发展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相统一的迫切需求,是充分发挥城南地区后发优势、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新蓝图的必然要求。

第二阶段行动计划的特点和

主要内容

赵磊介绍说,第二阶段行动计划有两大特点。

一是继承性。未来三年是城南地区继续夯实发展基础,全面提升发展水平的关键时期,要继续坚持第一阶段的好做法好经验,持续推进城南建设。计划提出“四个坚持”,即坚持重大项目带动、重大活动推动、重大功能区引领;坚持市级统筹、区为主体、市区联动;坚持发挥政府与社会合力,更加注重利用社会力量;坚持范围不变,力度不减,目标连续。特别强调,要坚持“范围不变,力度不减,目标连续”。

范围不变,就是将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原崇文、宣武地区继续纳入政策范围,重点做好人口疏解和历史风貌保护区 建设改造和继承保护工作。力度不减,就是要继续加大规划、土地和市政府投资对城南地区倾斜力度,对城南地区投资按高于全市当年增幅10个百分点以上安排,三年计划安排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600亿元左右。目标连续,就是要坚持打基础、调结构、上水平,进一步夯实城南地区发展基础,重点推动城南地区发展整体水平。

二是创新性。针对发展重点的转变,计划进行了思路创新,重点将实现 “三个转变”:一是产业发展由产业园区空间拓展为主向园区功能完善与高端产业培育并重转变,着力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二是城市建设由基础设施为主向完善城市功能转变,着力提高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能力。三是发展动力由政府主导向更多依靠社会力量转变,着力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赵磊说,未来三年,计划将紧紧围绕促进城南发展整体“上水平”的目标,集中实施一批影响城南地区长远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任务和项目。计划安排重大项目232项,总投资约3960亿元,改善民生被放在更突出位置,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及公共服务等领域重大项目数量和投资比重均超过7成,分别达到74%和75%。

新行动计划包括7方面重点任务,主要有:

一是重点扩展优质公共服务。在新计划中,公共服务类项目有大幅上涨,达到66项,相比第一阶段,数量占比由14%提高到28%;计划总投资503亿元,投资占比由3%提高到13%。将着力完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城南地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如完成48所城乡中小学建设,加快宣武医院改扩建一期、同仁医院亦庄院区二期、天坛医院迁建等,实现各区各拥有1所400张床位以上的公益性养老机构。建设收购各类保障性住房15万套,加大产业功能区公租房建设力度。

二是基本形成城南骨干交通体系。以骨干交通建设为重点,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主要从5方面加强建设:一是继续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建成地铁7号线、14号线、8号线三期,力争建成地铁16号线。二是加快跨区通道建设。建成京昆高速、京台高速、京良路、梅市口路西延、博大路等与中心城联系的快速交通通道。推进房黄亦路、长琉路东延等城南各区间跨区通道建设。三是继续完善区域路网结构。其中包括四合庄西路等主干路工程,也包括法华寺路、红莲路等微循环道路工程。四是加强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等重点产业功能区配套交通设施建设。五是加快城市对外交通设施建设。全面开工建设北京新机场,同步完善配套设施,加快实施丰台火车站改扩建工程。

三是更加突出生态建设。一是着力构建大尺度城市森林景观,建成一批城市休闲森林公园,拓展居民绿色休闲空间,如建成南海子公园二期,加厚南护城河滨水绿廊,建成马家堡、郭庄子等城市休闲森林公园。继续实施平原造林、荒山绿化工程,提升生态服务功能。二是加强水资源保护利用。加快建成一批再生水厂,积极推动永定河生态治理成果向下游延伸。以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为重点,率先实现城南地区新城“至少一座主力水厂”目标。三是营造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超前布局城市环卫设施,加强城南地区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完善区域排水管网体系,完成立交桥区积水治理。

四是以产业发展增内生动力,“输血”变“造血”。把产业发展作为增强城南地区造血功能的关键,进一步提升发展的源头活力和持久动力。以产业园区功能完善和产业项目引进为重点,进一步增加城南高端要素集聚能力。一是完善产业布局,推动构建“南部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与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和南中轴商务文化发展轴,形成“两带一轴多园区”产业空间格局。新增的“南部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体现了与本市“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衔接,更突出城南地区作为本市实体经济主阵地作用。二是分类确定“三个一批”产业园区。新计划将进一步加快产业园区拓区建设步伐,园区数量由第一阶段的11个增至18个,按照经济体量不同,分三类发展:即聚焦发展一批重点产业功能区,增强对城南地区经济发展支撑能力;加快发展一批特色产业集聚区,做大特色产业集群,构筑区域经济发展新优势。;培育发展一批新兴产业园区,打造区域经济新增长点。

第3篇:行动计划范文

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对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届五中全会、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XX〕41号),加快我县学前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求,提高学前教育的整体水平,根据省、市有关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订本计划。

一、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对学前教育工作非常重视,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发展学前教育的政策措施,学前教育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学前教育整体水平和普及程度不断提高。截至20XX年底,我县共有幼儿园XXX所,其中登记注册幼儿园103所,暂缓注册幼儿园XX所;省示范幼儿园1所,市级一类幼儿园XXX所;在园幼儿1XXX人,入园率63%;幼儿园教职工XXXX人,其中,专任教师XXX人。

(二)存在的问题。从全县学前教育现状来看,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相对短缺;

二是县乡两级用于改善办园条件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公办幼儿园数量极少,多数乡镇没有建设乡镇中心幼儿园;

三是学前教育管理不规范,监管不到位,办园质量差;四是幼儿教师整体素质不高,数量无法满足教育教学需求。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幼儿发展为目标,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规范发展城区学前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促进学前教育规模与内涵同步发展,为每个适龄儿童提供办园条件基本均衡、入园机会基本均等的学前教育资源,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多元需求,切实保障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二)发展原则

1、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注重保基本、全覆盖,优化配置学前教育资源。从当地实际和群众需求出发,合理规划幼儿园布局,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普惠性学前教育,并确保学前教育质量。

2、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按照就近入园、扩大规模、大村独办、小村联办的原则,合理确定幼儿园布局。结合农村社区建设,加快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和村级幼儿园建设步伐,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就近、灵活多样、多种层次的学前教育服务。

3、坚持规模发展与质量提升并重。坚持政府主导,公办为主,民办补充的办园体制,通过新建、改扩建幼儿园,接收城市小区配套幼儿园,资助具有公办性质的幼儿园等措施,不断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以提高学前教育师资水平为重点,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不断激发办园活力,提高办园效益,努力提升保教质量。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发展目标

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原则,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建立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20XX年底前,建成1处县实验幼儿园、14处乡镇中心幼儿园,全部达到省定办园标准,通过省级认定,新建、改建公办幼儿园95处,新增XXXX个公办幼儿学位,全县公办和公办性质的幼儿园达81%以上,学前三年幼儿园入园率达到84%以上。

(二)年度发展目标

--20XX年,新建公办幼儿园XX所(含1处县实验幼儿园、14处乡镇中心幼儿园),改建16所,全县新增幼儿学位7470个,入园率达到76%。

--20xx年,新建公办幼儿园18所,改建18所,全县新增幼儿学位5910个,入园率达到79%。

--20xx年,新建公办幼儿园13所,改建XX所,全县新增幼儿学位4230个,入园率达到84%以上。

四、工作措施

(一)科学规划,合理配置学前教育资源

1、统筹规划学前教育机构布局。把学前教育规划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将学前教育规划布局与中小学布局调整结合起来,统筹安排,以乡镇为单位统一规划。各乡镇要充分发掘本地教育资源,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后闲置的校舍优先举办幼儿园,扩大学前教育资源覆盖面。全县学前教育机构按服务人口5000人以上、规模不少于6个班的标准进行规划布局。

2、加快城市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按照《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有关要求,新建居住小区配套幼儿园与居住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不按规定安排配套幼儿园的居住小区规划将不予审批。

(二)多措并举,加大学前教育投入

1、多渠道筹措学前教育经费。坚持政府拨款、举办者筹措、社会广泛捐助和家长交费等多种渠道解决学前教育经费。切实履行政府责任,按照预算有科目,增量有倾斜,投入有比例,拨款有标准,资助有制度的五有要求,把学前教育事业费纳入财政预算。对新建公办幼儿园建立以奖代补制度,对办园规范、质量合格、低收费的普惠性幼儿园给予积极补助扶持。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对家庭经济困难和残疾幼儿给予减免保教费。

2、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20XX年底前,全县新建46所公办幼儿园,增加公办幼儿学位,提高公办幼儿园学生数比例。以县机关幼儿园为依托,异地新建县实验幼儿园,20XX年完成建设任务,20xx年申报省示范幼儿园。加快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20XX年完成全县14处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任务,到20XX年,14处乡镇中心幼儿园全部通过省级认定。

3、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加强对民办幼儿园的管理和指导,建立公办、民办幼儿园对口帮扶机制,开展灵活多样的交流方式。政府通过购买服务、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和园长、优先土地出让、减免建设规费等方式,加大对民办幼儿园的扶持力度。

(三)加强师资建设,努力提高幼儿教师整体素质

1、配足配齐幼儿园教职工。从20XX年开始,有计划地公开招聘具备幼儿园教师资格的全日制幼儿师范专业专科毕业生,重点用于补充乡镇中心幼儿园师资。小学附设幼儿园由所在小学在富余学科教师中选择适合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教师,经过转岗培训合格后从事幼教工作。幼儿园其他工作人员在核定的编制总量内根据实际需要实行编外聘用管理。

2、加强师资培训。制订幼儿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培训规划,逐步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大力开展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为重点的幼儿教师培训,建立每三年一周期的幼儿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加强园长岗位培训和骨干教师培养工作,建成一支政治业务素质优秀、年龄结构合理的骨干教师队伍。严格执行幼儿教师和保育员持证上岗制度,幼儿教师须持有幼儿园教师资格证。

3、保障幼儿教师待遇。公办幼儿教师纳入我县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体系。非公办幼儿教师工资可参照公办幼儿教师的工资标准,保障教师工资按标准及时发放,逐步实现与公办幼儿教师同工同酬。切实解决非公办幼儿教师的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问题,保障合格非公办教师待遇和合法权益。

(四)规范管理,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1、规范办园行为。严格执行幼儿园审批,完善和落实幼儿园年检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幼儿园资源信息。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坚决治理无证办园。加强安防措施,全面落实100%配备安保人员和安防设施设备。规范收费行为,公办幼儿园收费实行政府定价,收取的费用纳入教育集中核算中心统一管理使用。民办幼儿园根据教育、物价、财政部门审核的办园成本确定收费标准,并报物价部门备案。

2、坚持科学保教,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各幼儿园要认真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于乐,保教结合,为学前儿童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学前儿童多方面发展的需要。防止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开展学前教育研究,建立健全教研网络,提升学前教育整体水平。

(五)健全机制,切实加强对学前教育事业的领导和管理

1、建立县乡共管、县级为主的管理机制。县政府成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教育、财政、物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安、卫生、住建、民政、妇联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统筹管理全县的学前教育,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学前教育建设、管理工作,及时解决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各乡镇人民政府承担本辖区学前教育发展和管理责任,对本区域幼儿园布局和发展提出意见,负责筹措经费,建设并办好幼儿园,扶持和管理辖区内社区幼儿园、村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各乡镇中心幼儿园园长由县教育体育局任命。

2、完善督导评估机制。依法将学前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工作议事日程,将学前教育纳入乡镇政府工作考核指标和教育督导评估。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定期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经费投入、设施设备、师资队伍建设、规范办园行为等进行专项督导,督导评估结果纳入对乡镇政府考核内容,并向社会公示。建立表彰机制,定期对发展学前教育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

拓展阅读: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规定介绍各省(区、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一是明确了未来三年学前教育发展目标,逐年落实了建设任务;

二是围绕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加强幼儿园教师培养培训等内容安排了一批工程项目,纳入了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工程予以保障;

第4篇:行动计划范文

生活就是这样,往往你不可能一开始就获得成功。如果暂时得不到成功,那么就先站在离成功最近的位置,这样你就能得到别人得不到的机会。一旦机会到来,你就有可能第一个获得成功。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计划不如行动高中作文,供大家参考。

计划不如行动作文1“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题记

在人生的旅途中,不管是什么样的人都会遇到困难,伟人也是如此。生活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只有行动起来,就算获得了一半的成功,也会高兴。只有行动起来,生活中的许多难题就都能解决……

“每个强者都会有背后的辛酸和挫折。”这句歌词说的很是不错。你想想,爱迪生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才发明了久经耐用的灯泡,给人们带来了好处,还是人类进入了电灯的世界……爱迪生在发明灯泡的时候经历了多少次失败可是他并没有为此放弃发明啊,所以我们要像他学习,学习他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学习他遇到困难不退缩的精神……如果没有他的行动,我想人类不可能那么快用上电灯的……

现在,我们初中生面临升学的苦恼,老师曾经说过:“不管你考不考得上,只要认真学,努力付出,即使自己没考上,也会问心无愧……”

怎样才能做到“问心无愧”呢?

只有行动起来,把学习压力变成动力,不懂的问题及时的问老师或同学,才能劲儿的学会才可能考上高中……

人有许多的不幸,只有自己想办法解决,才能克服困难,战胜苦难。

一个人诺想成为一位企业家,一名诗人,一位作家,就必须付出行动,付出汗水,付出时间……才能成功!

现在全球变暖已人人皆知,我们怎样才能控制环境进一步恶化呢?只有我们每一个人行动起来,提高环保知识,节约用水,节约用电,不使用一次性木筷子……才能进一步遏制环境恶化。

只有大家为自己的理想行动起来,才有可能成功……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计划不如行动作文2一条小毛虫朝着太阳升起的方向缓慢地爬行着。它在路上遇到了一只蝗虫。蝗虫问它:“你要到哪里去?”小毛虫一边爬一边回答:“我昨晚做了一个梦,梦见我在大山顶上看到了整个山谷。我喜欢梦中看到的情景,我决定将它变成现实。”蝗虫很惊讶地说:“你烧糊涂了,还是脑子进水了?你怎么可能到达那个地方?你只是一条小毛虫耶!对你来说,一块石头就是高山,一个水坑就是大海,一根树干就是无法逾越的障碍。”但小毛虫没有理会蝗虫的话。小毛虫不停地挪动着小小的躯体。后来,蜘蛛、鼹鼠、青蛙和花朵都以同样的口吻劝小毛虫放弃这个打算,但小毛虫始终坚持着向前爬行……终于,小毛虫筋疲力尽。于是,它决定停下来休息,并用自己仅有的一点力气建成一个休息的小窝——蛹。最后,小毛虫“死”了。山谷里,所有的动物都跑来瞻仰小毛虫的遗体。那个蛹仿佛也变成了梦想者的纪念碑。一天,动物们再次聚集在这里。突然,大家惊奇地看到,小毛虫贝壳状的蛹开始绽裂,一只美丽的蝴蝶出现在他们面前,随着轻风吹拂,飞到了大山顶上。重生的小毛虫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这个美丽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生哲理:

人活在世界上,不能没有梦想;但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就得付出艰辛的努力。所以,不必和别人比高低,更不必瞧不起自己。既然你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你就应该拥有生命的辉煌。但是,那辉煌不是别人给予的,而是自己创造的。

人们常说,有梦想才能有作为,有行动才能有成功。文学大师林语堂说:“梦想无论怎样模糊,总潜伏在我们心底,使我们的心境永远得不到宁静,直到这些梦想成为事实为止。”一个优秀的人不是被动地等待别人告诉自己应该做什么,而是应该主动去了解自己要做什么,并且认真地规划,然后全力以赴地去完成。

计划不如行动作文3“梦想成真”是一句美好的祝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有些人不乏好很好的想法、目标和计划。让梦想成真,是许多人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但是有的人有了梦想之后,要么长期犹豫之中,迟迟拿不出实现梦想的具体行动;要么碰到一点困难打退堂鼓,甚至彻底放弃了自己的梦想。常言道:心动不如行动。再美好的梦想与目标,再完美的计划和方案,如果不能尽快在行动中落实,最终只能是纸上谈兵,空想一番。

有了梦想,就应该迅速有力地实施。坐在原地等待机遇,无异于盼天上掉馅饼。毫不犹豫尽快拿出行动,为梦想的实现创造条件,才是梦想成真的必经之路。有的人确立了好的目标以后,一会儿担心过程太长,怕坚持不下去;一会儿担心任务太难,怕到最后失败。如此前怕狼后怕虎,在彷徨中裹足不前,导致机遇在身边溜走,白白浪费了光阴。英国文学家劳伦斯有一句名言:成功的秘诀,在于养成迅速去做的好习惯。在我们身边,细细观察就不难发现,许多贡献较大,成绩较优异的同志,并不是他们的知识、眼光、观念多么出类拔萃,其梦想和目标常常和身边的人差不多,只是因为他们实现梦想的行动比别人先走一步,并且能够孜孜以求而已。激励人的名言

实现梦想不仅要“肯做”还需要锲而不舍地“坚持做”。实现梦想往往是一个艰苦的、坚持的过程,而不是一步到位,立竿见影。那些成就卓越的人,几乎都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表现出一种顽强的毅力。美国动作影星史泰龙高中时代旧梦想当一名演员,他前往好莱坞找导演,找制片人,整整三年,都没有一个人看好他,他也没有上过一个镜头。不过他没有气馁,而是一此次分析失败的原因,在自我反省,自我检讨中进步着。终于,一个拒绝他20多次的导演答应给他一次拍电视剧的机会,这部电视剧第一季就创下了收视记录,从此,史泰龙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故人云:“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实现梦想最忌讳缺乏恒心,朝三暮四。只要瞄准了大方向,坚持不懈地做下去,才能够扫除挡在梦想前面的障碍,实现美好的人生蓝图。因此,凡想干出一番事业,学习有所建树,就要做好进阶挑战甚至面对失败的准备,坚持不解地执行预定的计划,不断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这样才有成功的希望,才能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向着自己的梦想的比彼岸勇往直前。

计划不如行动作文4伟大的思想,只有付诸行动,才能成为壮举。诚如威武赫兹里所说的,或许思想是重要的,一切都源自思想;但是,光有想法,却没有行动,又有什么用呢?

人有追求,源于思想,但人有成功,却是源于行动!一个伟大的思想,会给人一个通往成功的方向。但仅仅只是一个方向罢了。你还需迈开双脚,向其走去。

如果没有付诸行动,你怎么知道你想的是对还是错?如果没有付诸行动,无论多伟大的思想都只是空想罢了,不是吗?所以,与其躺着思想,不如站起来行动吧。那历史的长卷里,便有着无数的先贤在阐释这一观点。在“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的暴秦统治之下,何尝没有人想“反秦之暴,拥太平之康”呢?可是他们却只是在想着,没有付诸实际的行动,只是在暴秦之下苟延残喘罢了。待到陈胜吴广时,鸿鹄之志下,“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使得“天下无不云集响应”,才能有那“戍卒叫,函谷举”的起兵,激起民心,奋力反秦,最终才有了汉朝的繁荣昌盛。倘若他们也如常人般,敢言而不敢怒,那不知多久之后,才会有人敢于行动,敢于真正的反抗,使那太平之世,不再是空想。

而在近代,这样的例子也不胜枚举。16世纪末的麦哲伦的伟大航球之行,哥伦布的开辟新大陆,不也是这吗?在观察到远行的船只总是船帆最后消失而生出地球是否是球状的想法后,在海边凝望许久后生出远方是否还有陆地的时候。是的,他们都行动了。一路向西,完成绕球一周的壮举,集结船队,横跨大洋,发现美洲大陆。何也?正是他们在萌生了念头之后,都付诸了行动,都迈开了双脚,都用行动来验证他们的想法了啊。

由此,我们可想而知,行动的重要性。没有行动,一切都是空谈。如伟人说的:“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一样,去实践吧,去行动吧。虽然思想从前面引导人直行,但你要记住,仅仅是引导罢了。要想向前走去,还要迈开双脚,付诸行动。谋定了而后就要动啊,否则只会一直地呆在原地,无所成就。

所以,朋友啊,与其躺着思想不如站起来行动啊!

计划不如行动作文5言说不如行动现实存在两种人:一种是将语言付诸行动的人,一种是只说不练、装模作样、作秀的人。当然,最为可恶的就是光说不练、作秀的人了!

最近听说一些著名的企业家在纪念雷锋的那一天,长跪在雷锋墓前宣誓,说什么要学习雷锋做好事。许多媒体大炒特炒,在报纸上大写特写,夸奖这些企业家精神可嘉,品质高尚,值得大家学习,得到社会上许多人的赞美与夸奖。可是事实上他们又做到了吗?做到多少呢?我看只不过是夸夸其谈,纸上谈兵吧!既然是要向雷锋学习,那么请问:他们为什么要摆那么大的阵势,为什么要叫那么多的记者与媒体呢?他们是真心学习呢?还是在作秀,装装样子,把自己炒作起来呢?其为居心不良,各怀鬼胎罢了!

第5篇:行动计划范文

为贯彻落实__县教科局《关于规范制定学校提升教学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8年)》教育工作会议要求,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严格教学常规管理,切实规范学校管理和教师教学行为,大幅度提升__一中的教育教学质量,现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计划。

1. 现状分析

__一中现有三级十七班的办学规模,在校学生1300多名,教职工88名,学历合格率100%。近年来,在__县教科局和__乡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我校围绕“聚精会神抓质量,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总体思路,在学校制度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均得到长足发展。师生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日常管理、学风、教风都呈现出一种良好的发展趋势,办学效果明显提升。在2015年中考中,我校265名毕业生均分428.2分,500分以上的35名,进入县一高88名,进入县二高113名。

2. 优势分析

我校有一个锐意进取努力创新的领导班子,有一支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教师团队,才使得__一中的整体素质和学习成绩大幅度的提升。校风学风明显好转,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尤其是每个教室都安装了电子白板,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

围绕__县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工作任务,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目标,以提升教学质量为核心,遵循教学规律和学习规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强化质量指标要求,优化学校管理内涵,落实各项工作环节,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1、总体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__中心校教学质量提升计划三年行动目标》,进一步明确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师工作的各项要求,在突出教学质量中心地位的同时,全面实施课程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努力完成计划中的各项目标。

2、具体指标(2015年8月—2018年7月)

(一)2015—2016年度

入学率、巩固率保持在100%,年巩固率达99.5%以上,初升高升学率达95%以上。

基础知识和能力的教学质量抽测合格率和优秀率指标:

初中阶段所有文化知识学科抽测平均合格率、优秀率。

2015-2016学年度初三年级分别为80%、20%以上,初二年级分别为85%、25%以上,初一年级分别为90%、30%以上;

初中毕业升学质量指标:中考均分440分,达到高中人数200人以上,其中500分人数40人初升高比例达94%以上。

(二)2016—2017年度

入学率、巩固率指标:

初中阶段入学率保持在100%,年巩固率达99.5%以上,初升高升学率达95%以上。

基础知识和能力的教学质量抽测合格率和优秀率指标:

2016-2017学年度初三年级分别为85%、25%以上,初二年级分别为90%、30%以上,初一年级分别为95%、35%以上;

初中毕业升学质量指标:

中考均分450分;上高中人数200人,其中500分以上人数为45人;初升高比例达95%以上。

(三)2017—2018年度

入学率、巩固率指标:

初中阶段入学率保持在100%,年巩固率达99.5%以上,初升高升学率达95%以上。

基础知识和能力的教学质量抽测合格率和优秀率指标:

2017-2018学年度初三年级分别为90%、30%以上,初二年级分别为95%、35%以上,初一年级分别为95%、40%以上。

初中毕业升学质量指标:

中考均分460;上高中人数200人,其中500分人数为50人;初升高比例达96%以上。

(1)学校管理制度规范化。学校一直强化管理力度,完善各种管理规章制度。先后制定了《__一中教师师德考评制度》、《教师考勤制度》、《班主任考核细则》、《学校安全管理制度》,用制度管理人,用制度约束人,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2)建立课表、任课公示和巡课检查制度。每学年开学前学校设置的课程、课时及时上报中心校,同时将学校课表在教导处公示,班级课表在教室外公示,接受学校巡查和中心校督查。学校每节课都安排值班人员巡课,逐课检查按公示课表上课情况和课堂教学状况,及时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

(3)加强教学教研,落实推门听课制度。各年级办公室有教研组不定时推门听课,听课后对科任教师进行评课,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注意事项,对听课内容必

须如实记录,对听课、评课活动搜集整理归档。落实听课制度,要求班子成员每周听课不少于2节,教师每周听课不少于1节。(4)建立期中期末检测和质量分析制度。学校要认真组织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充分利用期中、期末测试成绩分析资料,召开教学质量专题分析会,帮助教师找差距,研对策,为今后的教学教研工作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5)定期进行常规检查。学校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定期进行常规检查,每次常规检查后要进行总结分析,及时向教师反馈常规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对检查中存在突出问题的教师,校长要亲自进行诫勉谈话,督促其改进,促其提高。以此作为教师评先、评优、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

(6)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学校根据教学要求,重新修订学校绩效考核方案,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严格教学常规管理,充分发挥绩效工资考核的作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激励作用。

1. 加强领导。__一中校长__担任学校教学质量逐年提升重任的第一责任人,进一步组织教师学习__县制定的《提升中小学教学质量的三年行动计划》,督促引导全校师生切实落实好我校三年行动计划中的各项指标。

2.落实责任。围绕__一中《2015—2018三年质量提升行动计划》确定的主要指标、任务,采取有力措施,分阶段、分步骤组织实施,确保工作质量。

3.过程督导。进一步规范常规工作检查。加强巡课检查力度,有效落实集体备课制度,定期召开学校教学质量抽测反馈会,开好月度教育教学工作会议。

4.强化考核。进一步完善建全质量的绩效考核制度,充分发挥绩效工资考核方案规范教学行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激励作用。

第6篇:行动计划范文

(一)市工业企业发展成就

1.工业企业对经济增长的主导作用显著。工业是市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近10年来对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以上,带动市经济以年均15%以上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

市工业企业在(-)时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进一步巩固了工业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年,市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443亿元,占GDP比重达66.5%;是“”期末2倍,年均增长19.3%。

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57.56亿元,是“”末期的1.81倍,年均增长15.99%。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39.17亿元,较“”期末翻了一番多。

前四年,全市工业生产在前一个五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的良好发展态势,为进一步巩固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

2.工业企业规模扩张迅速。进入以来,伴随工业的整体快速发展,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攀升、跨越,晋档升级。

第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目迅速增加。年,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05家,比年增加364家,年均增幅19.91%。

第二,企业单体规模迅猛扩张。年,市工业企业中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达到86家。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收入规模从年的322.79亿元扩增为年的521亿元,经营规模扩大61.41%。

3.工业企业综合实力增强。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市场锤炼,市工业企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显示出较强的发展潜力和核心竞争力。

第一,工业企业资产规模不断扩大,抗风险能力和发展能力明显提高。年,市工业企业资产总规模达1331.6亿元,是年的1.87倍,年均增长16.92%。

第二,资产结构趋于合理,变现能力稳步提升。年一季度,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8%,比年同期下降3.2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为2.2次,比同期加快0.1次。

第三,发展能力迅速增强,发展潜力进一步得到挖掘。市工业企业在充分发挥现有生产能力的同时,加快设备更新,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不断增强企业发展后劲,经济效益得到进一步改善,并保持高水平。年,市工业企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达262.37点,比年超出32.37点。

4.技术品牌创新全面展开。近年来,在深入实施科教兴市、自主创新等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推动下,企业科技创新、品牌创建都取得了骄人业绩。

第一,科技创新支撑体系日趋完善。目前,市拥有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6家,国家钢铁质量技术检测中心1家,部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和部级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32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22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每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850余人。这些科研机构和科研队伍为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第二,科技成果充分显现。年,市专利申请量达到685件,其中授权专利372件,授权率为54.31%,同比增长61.7%。中冶华天的“合金化微调方法”获得了美国专利授权,实现了市海外专利授权零的突破。年,全市共承担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34个,10项科技成果入围年度省科学技术奖;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分别达到83家和155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360亿元,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7.9%。

5.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明显。期间,市工业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扎实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迅速,效果显著,一批节能减排、污染治理与综合利用项目相继建成发挥效益,生态环境有很大改善。

节能减排设施逐年增加,节能减排项目加速实施。年,钢尘泥脱锌转底炉、热电总厂燃气-蒸气联合循环发电、长钢高炉、转炉煤气回收利用等一批国家节能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投入使用。

节能减排效果显现。年,市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省下达目标以内,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高达94%;全市万元GDP能耗降为2.201吨标煤,比2008年下降5.58%;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5.9%,城市饮用水水质达标率达100%。

(二)市工业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市工业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工业企业的结构性和竞争力问题依然突出。

1.工业企业总体规模偏小。尽管市是典型的工业城市,但工业企业体量总体不大。年,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为705家,不及合肥市拥有数量的1/2,与芜湖、安庆等市拥有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也有较大差距。且在的工业体系中,缺乏一定数量的具有主导力量、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集团,产业集中度较低,产业优势不突出。到目前为止,除钢年销售收入规模超过500亿元外,还没有一家销售规模达到100亿元,年销售规模在50亿元以上也仅有星集团一家,年销售规模超过10亿元的仅10余家。

分散的工业布局,导致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也大大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制约市工业的高速、协调发展。

2.工业企业的竞争能力依然不高。主要表现在:工业企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步伐较慢,传统型加工企业仍占主体地位;高新技术和新兴工业企业发展比较缓慢,尚未形成集群效应、产业优势;工业企业的产品档次依然偏低,产品技术含量普遍不高,产品附加值多数较低;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拥有知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不多。

3.技术创新依旧薄弱。目前,市工业企业尚未形成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着科技人才短缺、科研投入不足、技术装备落后等诸多问题。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总体偏低;大部分工业企业处于价值分配链条的低端,未能在开放的分工体系中占据有利地位;工业企业的运营效率较低,管理水平不高;信息化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地区同行业企业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创新型人才短缺,且人才结构和分布不合理,主要集中于冶金、机械等传统产业领域,新光源、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所需人才匮乏。

4.可持续发展能力与企业外向度较低。从企业内部看,技术装备老化、工艺落后等问题降低了市工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从企业外部角度讲,工业企业参与国际分工的层次较低,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尚未形成适应全球竞争的生产、管理和营销网络体系;工业企业的内外部融资能力与周边地区相比,差距较大;现有工业企业管理体制、运营机制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工业企业参与国际产业转移和资产重组活动。

5.二产偏高工业偏重结构性矛盾突出。三次产业中第二产业比例相对偏高,占GDP的比重高达66.5%,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不到第二产业的一半。工业偏重,重工业在整个工业中占比较大,达91.5%。工业经济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的增长方式尚未彻底转变,工业企业发展对资源、能源依赖程度仍然较高,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和约束日趋严重。

二、工业企业升级的挑战与机遇

当前,市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加快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国际化和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多重任务,要在未来的发展中赢得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必须科学、全面地分析判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一)工业企业升级发展的环境挑战

进入“后危机”时代,宏观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为工业企业发展带来了诸多严峻挑战。

1.国际金融危机成为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倒逼机制”。金融危机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但本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国际金融危机除了带来外贸萎缩等一系列负面影响外,还形成了一种“倒逼机制”,促使企业家和管理者去思考结构调整的策略和方法,在应对市场变化中加快企业转型与升级。从此种意义上讲,此次金融海啸对工业企业的影响是“积极的”。

从先期工业化国家发展路径和此次危机启示看,现有的工业发展方式存在着种种弊端,实体工业经济的发展路径和升级方式必须得到重新审视和重视。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再工业化”、“低碳经济”、“静脉产业”、“智慧地球”等新理念层出不穷。加快在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环保、生物医药、生命科学等领域发展谋划、布局,打造新的增长极,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成为工业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这些发展理念和发展路径的提出,将从客观上对市工业企业未来的发展模式形成强大压力,迫使改变发展方式,实现企业升级。

2.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极其紧迫。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经济发展方式要实行三个转变:即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企业的规模扩张日益受到资源、环境、技术、人才和体制等众多方面的约束,继续推进工业化进程,维持工业企业发展的旺盛生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对市的工业企业而言,转变发展方式是企业经营理念的转变、管理方式的转变和企业全面升级的有机统一。

3.周边城市抢占发展制高点的速度加快。当前,无论是沿海发达地区还是周边城市,在推进自主创新、培育新兴产业、加快产业调整升级上已形成竞相赶超、加速跨越的态势。

加快企业提档升级、提升发展质量、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是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争创发展新优势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两个率先”的必然要求和根本途径。

(二)工业企业升级的机遇

“十二五”期间,工业企业迎来了一系列难得的发展机遇,这些机遇将有效助推工业企业的顺利升级。

1.产业转移带来的机遇。随着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成立,市迎来了极为重要的历史机遇。作为城市的老龙头、轴首,长三角西进的第一站,市具备区位、资源、生态环境和综合交通枢纽等多项优势,成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尤其是长三角的产业转移的首选地点。随着大量产业向市的转移,市工业企业的数量将会大幅增加,工业企业产业链条逐渐加长加粗,工业企业间的区域竞争与合作势必加强,工业规模和等级将得到持续提升。

2.构建“6653”现代产业体系和实施“1255”城市发展战略的机遇。市委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6653”现代产业体系的总体发展思路,尽快形成现代加工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现代区域性特色服务业基地成为市产业发展的新的航标。“6653”现代产业体系的提出,为市工业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战略定位、取向和路径,是实现整个工业经济可持续、协调、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和保证。

全会还提出了“1255”城市发展战略,即由1个主城区、2个副城区、5个中心镇和5个产业功能区共同构建的城市空间布局体系,着力打造以主城区为中心、副城区为“两翼”、中心镇为呼应、产业功能区为支撑的城市框架。这一发展战略的实施,将为工业企业发展提供必要的空间和载体,有效保障工业企业在数量和质量上的提升。

3.低碳经济方兴未艾的机遇。寻求经济长期增长的重大科技创新,发展低碳经济,是各国政府和企业的发展共识。低碳经济倡导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追求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和绿色GDP,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全新经济发展形态,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在低碳经济的时代背景下,积极组织各方力量认真加以研究,努力抢占工业企业低碳发展的先机,从实现整个产业低碳化的高度,统筹考虑,有序推进,努力开发和生产高附加值、低能耗产品,引导工业企业进行低碳化改造,对提升市工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4.企业管理方式革新和日臻完善带来的机遇。从早期通用汽车划时代的组织结构改革,到跨国公司全球经营管理模式,再到当前互联网时代微软、英特尔、思科等企业的崛起,企业管理思想和经营方式时刻处于变化之中。“核心能力”、“学习型组织”、“再造工程”、“虚拟企业”、“竞争战略”等反映这种变化特征的新概念层出不穷。“变革”已经成为企业管理创新的代名词。持续推进的企业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机制的创新,将为市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三、工业企业升级的指导思想与目标、主要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新型工业化为方向,以加快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深化改革开放和制度创新为动力,继续大力实施“工业强市”主战略,坚定不移推进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全方位转型,进一步提高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大力发展优势工业企业和新兴工业企业,鼓励和支持中小工业企业发展,积极运用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领域的工业企业,推进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提高市工业经济的运行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工业经济的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层次。

(二)工业企业升级目标

1.工业企业数量持续增加。经过五年的培育,使市销售收入超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超过210家;培育200家左右的成长型梯队企业;着力引进世界500强工业企业、中国500强企业、中央企业、集团联盟入驻,精心谋划建设一批产业层次高、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

2.工业企业规模稳步扩张。规划期内,市工业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年均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100户、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超10户。到2015年,形成千亿级企业1家、百亿级企业5家、50-100亿企业12家,10-50亿级33家,5-10亿级46家,1-5亿级118家(见下表),纳入升级行动计划的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达3450亿元。

3.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以信息化加速工业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从“制造”到“创造”的大跨越。在技术创新上有较大突破,建立起以工业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骨干工业企业和主要工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居国内领先水平。在品牌创新上有较大突破,进一步以“品牌”支撑“制造”。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取得显著成效,骨干工业企业的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新产品产值率达到全省先进水平,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处于全省领先水平。

4.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着力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经济,推进绿色企业创建工作,发展一批高标准、规范化的清洁生产示范企业;抓好一批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组织实施一批清洁型工业重点项目和资源综合利用重点项目,基本形成节约、清洁和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到2015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明显降低,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大幅提升,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显著提高,工业“三废”治理和循环利用达到全省先进水平。

(三)工业企业升级主要原则

1.自主创新与可持续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等软件创新,着力提高工业企业的生产效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工业企业,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推进传统工业企业的升级。加大对环境的保护力度,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实现对资源能源的集约、节约和循环利用,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和谐统一。

2.打造规模经济。紧抓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契机,以资本为纽带,以工业园区建设为着力点,强化资本运作和有效投入,大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主营业务突出、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和大集团。大力发展集群经济,围绕拳头产品形成配套完整的产业链,形成生产关联、技术关联、无形资产关联的协作网络与服务网络,降低交易成本和运行成本,形成集群效应,提升规模效益。

3.中小工业企业加速壮大。着力降低中小企业尤其是初创企业、微小企业发展门槛,为中小工业企业的孕育、发展创造宽松的政策土壤和体制环境。进一步梳理完善中小企业发展政策,从企业的实际出发,一企一策,区别对待,灵活运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以发展为准则,积极推动中小企业的改组、改造和兼并、联合,壮大中小企业规模。

4.沿江开发与周边经济一体化。按照“政府主导、公司运作、统一规划、多元投资、港城互动、产业集聚、重点突破”的原则,以港口建设为着力点,以物流园区为纽带,以产业集聚为重点,以滨江城区建设为依托,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广泛吸纳东部资本,构建生产要素集聚的载体和平台,在沿江形成港口经济带、新型工业带和滨江产业新城,形成外向型经济的高地和对外开放的平台。利用承接产业转移的契机,淡化区域间的行政关系,加快与长三角地区的体制和机制接轨,主动参与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加快与东部地区市场的融合,实现合作渠道的多元化和合作领域的多极化。

5.信息化、工业化互动融合。以政务信息化为先导,转变行政管理方式,调整和改革现行政府管理职能、组织结构及行政流程,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政府对工业企业升级的引导效率和决策质量,增强政府对工业企业升级的调控能力;以企业信息化为核心,利用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支持工业企业的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诸多环节,实现信息采集、加工和管理的系统化、网络化、集成化、高效化,提升产业信息化水平,推动工业企业升级。

6.名牌推进与特色经济发展。以先进的技术装备和工艺技术为依托,实现产品质量与新技术的有机结合,集中资金提高产品档次;以全面质量管理为中心,建立起从原料、产品设计、制造、包装、直至售后服务的质量体系,提高产品质量、标准;以名牌产品企业为中心,集聚关联企业,充分发挥名牌产品的示范效应、效益。以地方特色资源和传统优势产业为依托,以错位发展为路径,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实施产品前延后伸,提升市场竞争力,推动更多的名牌产品和特色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四、工业企业升级路径

实现工业企业升级,需要在现有发展规模的基础上有层次的、科学合理的计划和实施。按照1000亿元、100亿元-1000亿元、50亿元-100亿元、10亿元-50亿元、5亿元-10亿、1亿元-5亿元六个规模层次,落实、实施工业企业升级行动计划。

(一)钢铁制造业

主要路径:支持钢走国际化道路,参与分享国际资源,依靠全球市场,部署全球战略,减少本国自身的市场条件约束。加快国际国内重组兼并进程,进一步提高规模效益。

稳定和加强钢在国内原料基础。加大勘探力度,推动矿产资源向钢集团等优势企业集中,支持钢参与省内、外铁矿资源的勘查、开发、利用,增加资源储备。重点支持钢建设罗河铁矿工程,和尚桥铁矿年产300万吨原矿项目,白象山铁矿年产200万吨铁矿石项目。

扩展和强化市场基础。支持钢拓宽与省内汽车制造业、家电制造业等用钢大户合作渠道与合作方式,建立产业体系联盟,进一步提高H型钢、管线钢、冷镦钢等优势产品全国市场的占有率,加快发展汽车板、家电板等具有一定市场潜力的产品。推进高速车轮研发,进一步提高车轮产品世界市场占有率。围绕钢钢铁原材料优势,实施产业招商,大力发展汽车、家电等配套、下游产业,加粗加长钢的产业链。

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国家振兴钢铁产业规划的实施,联合高等院校、相关科研机构,建设技术研发平台,研究开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高端产品。推动实施高强度、高起点技术改造,提高行业总体装备水平,提升产品档次。

加快钢铁产品结构的调整,鼓励错位发展,提高高端产品的生产产能,重点发展高速铁路用钢、高强度轿车用钢、高档电力用钢和工模具钢、特殊大型铸锻件等关键钢材品种,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科研单位开展百万千瓦火电及核电用特厚钢板和高压锅炉管、25万千伏安以上变压器用高磁感低铁损取向硅钢等技术进行攻关。提高认证标准,加强政策引导,促进钢材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淘汰强度335MPa及以下热轧带肋钢筋,推广使用强度400MPa及以上钢筋,促进建筑钢材的升级换代。

重点项目:大力支持钢股份300万吨环保搬迁及合钢项目,新建总能力焦炭140万吨、烧结矿415万吨项目,扩能、改造冷、热轧材项目,动车组车轮钢及精品车轮加工生产线工程,高速车轮用钢(电炉)工程;长江钢铁300万吨精品钢生产线项目;天兴钢制品公司拉丝生产线和特种棒材生产项目。

企业升级计划:将钢股份打造成年销售收入1000亿元级规模企业,天兴钢制品、长江钢铁年销售收入分别超100亿元,钢钢材加工配售有限公司、中杭股份年销售收入分别达到50-100亿元规模级次,鹏程环锻轧钢公司等3家企业达到5-10亿元规模级次等,江南钢铁等4家企业达到1-5亿元规模级次。企业升级总规模达到1350亿元以上,争取实现1400亿元。

(二)汽车制造及零部件业

主要路径:当前世界重卡汽车企业的发展方向主要是强强联合、技术、市场、品牌全球化;定位高端市场,生产基地全球化;突出产品的技术性、舒适性、安全性,轻量化、智能化、重型化、大功率化;产业链全球化;发动机核心技术垄断化。

针对世界重卡发展这一特点和趋势,结合市重卡汽车、专用汽车现有产业基础,积极支持华菱、星等汽车与欧美国际先进卡车生产企业加强合作,提升在国际产业链分工中的位置,提高生产技术、管理水平、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大力支持本地龙头企业与国内重卡强企在技术、销售渠道等各方面进行合作以及资产重组,整合资本资源和技术资源,进军国际市场,进一步提高国内国际市场占有率和技术实力,提高经济效益;加大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力度,特别是大功率发动机、ESP、电控技术的等关键技术攻关和突破,为做大做强产业规模奠定坚实基础;利用汽车及零部件的产业基础,抓住欧美重卡汽车生产产业转移的机遇,重点引进技术先进、规模大的国内外重卡企业入驻,形成强大的产业集群;大力推进汽车产业技术研发平台建设、推动自主创新。

重点项目:星专用汽车检测实验室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项目,AH系列高空作业车项目;华菱部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重型专用车动力传动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星集团年产10000辆专用汽车技改项目、30000辆重型卡车等技改项目、大功率节能环保发动机研发;加快渝安汽车项目建设。

企业升级计划:星集团年销售收入达到100-1000亿元规模级次,渝安汽车年销售收入达到50-100亿元规模级次,当涂华菱、华菱车桥2家年销售收入达到10-50亿元规模级次。汽车制造企业升级总规模达到380亿元,争取实现400亿元。

(三)电力、能源业

主要路径:能源发展多样化,再生能源、清洁能源是全球电力能源发展的趋势。大力发展替代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性;通过对相关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以及替代能源的使用比例;研究传统能源原料的新技术,加大对生物和可替代能源的使用、研究与生产。大力研究、应用超超临界机组发电技术、600MW级及以上空冷电站设计技术、兆瓦级及以上风力发电机组技术、太阳能发电技术、换流站可控硅阀设备技术、快堆核电站设计新技术及关键设备制造技术。

在扩大电力能源规模的同时,结合企业现状,注重发展质量和社会效益同步推进,加大投资,提高规模效益;大力发展清洁煤的技术,提高燃烧率;依托现有产业和技术基础,加快发展兆瓦级并网光伏发电技术、光伏发电监视系统,引导和支持风力发电等再生清洁能源项目投入。

重点项目:重点发展当涂发电公司2×100万千瓦超临界发电机组项目、能发电公司“上大压小”2×60万千瓦超临界发电机组项目建设。

企业升级计划:当涂发电公司、能发电公司年销售收入达到50-100亿元规模级次,万能达发电公司年销售收入达到10-50亿元规模级次。企业升级总规模达140亿元,争取实现150亿元。

(四)精细化工、生物医药

主要路径:大力发展生物技术、纳米技术、能量管理技术,抢抓市场新机遇;围绕核心业务参与全球并购、联合、分工,构建品牌、市场、资本、资源共享体系;大力发展科技研发中心和示范装置中心;提高产品品质和市场需求适应度。破解绿色催化技术、电化学合成技术、超临界流体技术等精细化工关键技术难题。支持开展人体信息识别技术、基因工程、新型药物传输技术、生物芯片技术等生物医药关键技术研发,催生新的增长点。

加大投入,创造更多的知名品牌;集聚更多、更高层次的研发机构、研发人才,开发更多的“新、绿”产品,改善产品结构;进一步发挥慈湖精细化工产业园区的功能和品牌效应,吸引更多的化工大企业和项目入驻;加快资产重组速度,组建规模大的工业企业,创造规模效益;注重管理创新和先进管理经验、模式的推广应用,提升企业软实力。

重点项目:大力支持立白日化二期皂类、洗衣液、研发中心扩能建设项目,西安开米年产40万吨环保型液体洗涤剂项目,国星生化吡啶碱衍生物生产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二期2万吨草甘膦产品线、2万吨百草枯扩建项目,丰原生化4改8柠檬酸技术提升项目,桂龙医药产业园项目,金星钛白集团5万吨钛白粉前处理和10万吨后处硫磺制酸项目,中橡化工四期扩建项目,千峰公司年产16000吨工业用油和新型环保节能型金属表面防腐产品及水性乳液涂层系列产品项目,金桐公司年产7万吨多品种新型表面活性剂项目,华福合成材料公司2万吨树脂、二期保温材料项目,以及锐生工贸、宏力橡胶公司、津伦塑胶公司等一批技改和扩能项目建设。

企业升级计划:金星钛白、国星生化、西安开米年销售收入达50-100亿元规模级次;立白日化、中橡、丰原生化等5家企业达10-50亿元规模级次;桂龙医药、锐生工贸等5家企业达到5-10亿元规模级次;宏力橡胶、科邦生态肥等10家企业达到1-5亿元规模级次。企业升级总规模达到300亿元。

(五)食品、农副产品加工业

主要路径:食品、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的快速升级和发展必须大力提升品牌知名度、提升品牌价值整合;准确把握食品消费趋势,实施技术创新整合,不断开发新产品;加大资产重组力度,加强品牌包容性和本地化,快速提升整体规模和企业素质。

加快现有企业技术改造,大力支持研究食品冷杀菌、高效节能干燥、连续真空冷冻干燥等食品加工重大关键技术和装备,以及功能性食品的真伪鉴别技术,全面提升冷加工、食品包装以及薯类加工技术与装备等领域研究水平,扩大产能;创建众多全国性品牌;在发展传统优势产品的基础上,丰富产品品种;在招商引资方面重点引入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并能带动我市产业链发展的产品和龙头企业;集聚产业优势,打造专业化产业园区;支持本地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加快提升规模、打造全国知名和国际品牌。

重点项目:重点推进雨润肉食品年产1.5万吨高档肉制品生产线技改、扩能项目,蒙牛乳业年产30万吨酸酸乳饮料生产技改项目,达利食品年产50万箱可比客薯片、法式小面包生产线技改项目,雪润肉食品年产2000吨铁卤蛋项目,青岛啤酒环保项目及设备提升、包装车间新建和升级改造项目,黄池食品2万吨茶干加工、4万吨豆浆现代化生产线和2万吨小菜加工项目。

企业升级计划:蒙牛乳业、达利食品、雨润肉食品、鹰唛食用油年销售收入达10-50亿元规模级次,青岛啤酒、黄池食品2家企业达到5-10亿元规模级次,雪润肉食品、甜润米业等4家企业达到1-5亿元规模级次。企业升级总规模达到120亿元,争取实现150亿元。

(六)造纸印刷业

主要路径:扩大企业规模、加快兼并重组步伐;加大自主创新,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大投入进行废纸制浆关键技术研究、造纸原料品质评价体系研究、混合阔叶林漂白化学热磨机械浆制浆关键技术研究和轻质超细造纸涂布专用碳酸钙关键技术研究、宽幅高速造纸机制造技术研究;建立完善的废纸回收系统以及稳定原料来源。承接装备水平高、节能环保能力强的规模企业入驻;支持现有重点企业扩张规模、进行技术和装备升级的力度,提高管理水平,开辟各种渠道保障原材料来源,控制好原料价格,节省成本,提高效益,大力发展循环系统经济,抓住造纸印刷高速增长的机遇,打造华东地区乃至全国的造纸印刷基地。

重点项目:大力支持山鹰纸业股份公司45万吨箱纸板项目和35万吨文化纸新建项目、原有80万吨造纸技改项目,山鹰纸箱制品公司斜切线纸箱开发等4个共8000万投资项目,比伦纸业公司年产2.3万吨扩能改造项目,经纶文化传播公司扩能项目。

企业升级计划:山鹰纸业股份公司年销售规模达50-100亿元规模级次,比伦纸业等4家企业达1-10亿元规模级次。企业升级总规模达到70亿元。

(七)纺织服装业

主要路径:提高服装的时尚、创新、设计水平;加强纺织技术以及新型材料的研发;实施品牌战略,发展高端品牌、提高品牌国际化知名度。

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和技术创新研究。重点发展和研究高性能、功能化、差别化纤维开发和高新技术纤维产业的培育;注重高档面料与特色、产业用纺织品的开发;强化生态环保染整技术及其新型染料、助剂的开发和先进高性能纺织服装装备的开发应用。攻克系列技术难题:新型和多元纤维高效短流程染整新技术;功能性纺织印染后整理新技术;染整过程在线控制及染化料高稳定自动配送关键技术;高效生态、降耗减排印染后整理生产的新型染料、助剂及其应用技术;无水、微波、红外、超声波、数码等染整加工新技术。

提高装备水平,保持纺织装备水平的行业领先地位;组织实施新面料研发;培养和建设高水平设计队伍和设计平台;注重产品高端化;以劳动力优势和优惠政策引进国内国际纺织设计能力强大的企业,形成品牌集聚效应;同时提高纺织业的综合水平,培养全球化的视野和国际理念,提升企业角逐国际市场的能力。

重点项目:重点支持天成纺织整体搬迁、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海狮巾被年产200万条高档毛巾生产线、高档纺织品生产线节水改造项目,丝诺达二期扩能工程,红利来服装公司提高装备水平和扩大产能,志成纺织服装技改项目,金姿纺织新装备引进和技术改造项目。

企业升级计划:实现天成纺织、海狮巾被等8家企业年销售收入达1-10亿元规模级次。企业升级总规模达到20亿元以上。

(八)金属制品业

主要路径:资本密集性特点要求金属制品企业规模必须做大,追求银企合作是现代金属制品企业的发展方向;大力应用信息化,提高产品的精密度和管理细化;推动金属新材料研究、开发,提高金属制品的质量、技术含量,促进产品结构调整。

依托区域钢铁产业优势,金属制品企业拥有良好的上游基础。初步形成以钢比亚西、鼎泰公司、奥盛新材料、玉龙公司等企业为领军梯队,众多中小企业竞相发展的集群式产业。

推动金属制品工业企业升级必须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推动资产重组、并购与联合,打造规模大、资金实力雄厚的金属制品企业,提升规模效益;着力引入金属制品全国或世界领先企业入驻,加粗加长产业链,形成产业品牌效应和集聚效应;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不断改造技术设备,生产高端产品,提高产品层次,改善产品结构;加快信息化改造,推动金属制品工业企业信息化水平。

重点项目:重点实施鼎泰科技2.6万吨绞线扩能、镀锌、高档钢丝绳、多元绞线新建项目,奥盛新材料8万吨高强度预应力钢绞线项目,金庄铜材精密铜杆技改项目,金钢铁年加工船板30万吨项目,钢比亚西钢筋焊接网生产线扩能改造,徽铝金属变形流动及焊合机理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化项目、铝合金型材开发技术改造项目,力通钢缆高强度低松弛二期工程项目,以及其它中小企业技术和扩建改造项目。

企业升级计划:鼎泰科技、奥盛新材料、金庄铜材、金钢铁等7家企业年销售收入达10-50亿元规模级次,徽铝铝业、力通钢缆等8家企业销售收入达5-10亿元规模级次,玉龙金属制品、环宇金属制品等10家企业销售收入达1-5亿元规模级次。企业升级总规模达到160亿元。

(九)机械及装备制造业

主要路径:注重信息化在生产和管理领域深度应用,提高机械制造业的系统集成化水平;加强高精尖产品、新领域产品的研发,实施产品转型升级;建立品牌优势和技术优势;广泛吸引人才,加大研发中心投入和建设;支持企业大力实施技术改造项目建设,提升装备水平。

扩大现有企业产能,拓宽相关产品线,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引进机械制造业的国内外核心技术领先和管理先进的大企业,推动我市机械制造业整体水平上升;大力发展节能型、环保型产品;打造众多机械制造业的全国性品牌和国际品牌,真正把市打造成全国性机械制造强市。

围绕装备制造业集群化、信息化、服务化、品牌化的发展趋势,加大研发新产品的力度,提高产业集聚效应;提高消化吸收再出口的能力;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扩大资产规模,打造全球资源配置、技术研发能力、系统集成、融资能力强的企业。

准确把握装备制造智能化、技术融合化、产品高技术化、系统集成化等新型装备的信息化发展趋势,突破基础性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与提升传统装备制造业,依托工业大学、钢设计院、钢重机、泰尔重工等研发资源,重点发展轧制生产线成套设备、高速线材轧机、炼焦系统成套设备、高炉余热余压发电成套设备等。

重点项目:支持科达机电建造新墙材装备和清洁燃煤气化系统生产基地,南工重机60万吨大型铸锻件用延伸产品生产线产能置换项目,方圆公司年产10000套大型风电回转支承重型装备和清洁能源用回转支承项目生产线技改项目,泰尔重工12000套高性能联轴器及30000件精密剪刃生产线数控化扩建改造项目,双益机械连铸钢水控流水口在线快速更换装置产能扩建技术项目、城市轨道交通车轮及轮的自主化产业集成基地技术改造项目,惊天公司年产8000台YB系列液压锤生产线扩建改造项目、年产200台固定式破碎机,精一工程机械公司风力发电机轴承、偏航回转轴承项目,博宇公司锻压机械3000套风力发电核心部件升级项目等一批机械制造业改造,格瑞德机械制造公司2000台大、中型液压挖掘机新建项目、30000套液压元器件生产项目,万公司数控机床年产10万套风力发电机变浆偏航机组配件及4万套微型收割机变速箱总成生产线技改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加紧建设,尽早投达产、发挥效益。

企业升级计划:实现科达机电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南工重机年销售收入达50-100亿元规模级次,年销售收入达10-50亿元规模级次的企业有方圆公司、格瑞德机械、泰尔重工等8家企业,年销售收入达5-10亿元规模级次的企业有双益机械公司、精一工程机械公司等12家,年销售收入达1-5亿元规模级次的企业有惊天液压、江湾船舶等48家。实现企业升级总规模达450亿元,以此为依托,加快建成全国重要的冶金装备制造基地。

(十)电子信息

主要路径:吸引世界知名和国内外高科技领军企业落户和建立相应的人才储备机制,提升市新兴工业企业升级的主要途径。积极参与全球产品标准制定,摆脱低附加值的加工模式;开发新领域、各环节的电子信息应用,大力发展各行业的系统解决方案;提高品牌的广度和深度,开拓国际化品牌战略;大力加强软件开发以及综合应用;产品高端化和技术高新化;制定人才引进和培育规划,加快建设高、中、低层次人才网络;引进和创建高科技风险投资体系,集聚融合优质生产要素。加快对电子信息行业云计算、物联网、3D显示、增强现实技术(AR),提高关键技术服务水平,加强新型元器件生产制造技术、集成电路用关键材料制备工艺技术、非球面(低软化点玻璃)熔制与压型技术、液晶显示器件、等离子体(PDP)显示器件用平板玻璃制造技术、基于开放源码(OPENSOURCE)的软件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研究。

强化环境建设,吸引尽量多的国内外行业领军企业,以及能带动相关产业转移的牵动力大的企业,尽快延长产业链,形成积聚区和品牌效应。注重加强与国内外著名院校、科研院所合作,拓宽与世界拥有核心技术的领军企业合作方式和途径。加大人才培育、培训力度,建立广度与深度适当结合的研发团队,夯实产业发展的人力支撑。

重点项目:充分发挥花山软件园区和雨山游戏动漫园区的集聚和带动作用,加速壮大产业规模。大力支持格力电工搬迁与技改扩能及新建小家电项目、中钢天源电子科技产业园项目、微因泰克数字病理检测诊断和细胞组织分析系统的研发、生物检测数据库项目,航行通用电子公司吸入式机芯生产线技改项目,晶威电子科技扩能改造项目,以及泽润光电等重点项目建设。

企业升级计划:实现格力()公司年销售收入达50-100亿元规模级次,中钢天源、微因泰克年销售收入10-50亿元规模级次,5-10亿元年销售收入的规模级次企业有晶威电子、航行通用电子公司等6家,1-5亿元年销售收入的规模级次企业有泽润光电、晟峰信息等7家。企业升级总规模达到140亿元,争取实现150亿元。

(十一)其它行业

其它行业是指除以上分类以外的行业,主要包括生产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企业、废旧资源回收加工企业、铁矿采选企业等。

工作重点:支持钢集团非钢产业发展,推进海螺水泥扩能、三和仓储钢铁物流园、钢嘉华混凝土扩能项目、鑫港炉料钢铁炉料综合利用中心项目、华成金属废钢技改、旧金属加工基地项目、长江矿业平山铁矿、恒兴矿业落星铁矿、港口中心港区三期工程、2号码头改扩建等工程、现代新型建材公司重钢加工配套项目、通达理贸易有限公司建设物流服务区码头项目、瑞钢材延伸加工项目、昕源搅拌器产业化项目等一批项目建设。

企业升级计划:钢集团达到100-1000亿规模级次,华成金属年销售收入达50-100亿元规模级次,年销售收入为10-50亿元规模级次的有鑫港再生资源、三和仓储、鑫港炉料等3家企业,年销售收入5-10亿元规模级次的有海螺水泥、长江矿业、钢嘉华等4家企业,年销售收入1-5亿元规模级次的有天汇物资、丰源金属等29家企业。企业升级总规模达到320亿元,争取实现350亿元。

五、工业企业升级的保障措施

工业企业升级通常是指工业企业在数量上的增加、规模上的扩大、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为实现工业企业的升级发展目标,需要采取以下保障措施:

(一)拓展工业企业融资渠道,完善工业企业投融资服务体系

全面贯彻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对工业升级建设项目信贷投入。工业企业升级行动计划中投资项目215个,总投资2000余亿元,需通过金融机构、各类资本市场融资1000余亿元。各金融机构要紧紧围绕重点投资建设项目发展目标,找准切入点,制定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信贷投放计划,合理确定中长期信贷投入,确保为工业企业升级提供1000亿元以上的金融信贷支持。积极引导企业扩大直接融资的渠道和比例,支持符合创业板发行上市条件的企业进入创业板融资,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加大直接融资力度,打造证券市场上的“板块”。借助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投资基金和高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平台,积极为成长型企业、发展前景好的新兴产业输血、造血。

抓好国家和省有关金融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在保持信贷增量稳定的基础上,确保信贷的有效投入,提高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率;注重信贷投放结构的优化,着力加大对结构调整、自主创新、兼并重组、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信贷支持。加大金融机构的引进力度,重点做好民生、光大、招商银行的落户工作;拓宽融资渠道,继续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银企合作;建立健全地方金融体系,各县、区(开发区)至少建立1家小额贷款公司,进一步扩大企业信贷融资渠道。

加快建立多元化的技术创新投融资体系,推动全市金融投放呈现多元化、多渠道、多品种新格局。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资金支持,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力度,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社会、企业投资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多层次、多元化、多渠道的技术创新投融资体系。

加强信誉体系建设,建立“共担风险、放大贷款”的信用担保体系,加快构建科技金融技术服务联盟,引导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商标权、知识产权抵押贷款、信誉贷款、股权融资服务。

(二)规划工业企业空间布局,提升企业升级承载能力

以适应市发展需要为基本导向,围绕中心城市的空间拓展和功能培育,集中力量,加强项目研究,科学规划与实施,积极运用先进技术装备基础设施,深化城市投融资体制改革,健全城市基础设施体系,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水平,改善城市的服务功能,构筑良好的人居环境、创业环境和发展环境,不断增强城市的承载力、综合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强政府在制定基础设施规划、确定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出台协调政策引导作用的同时,积极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对有一定回报的建设项目,积极吸引社会各类投资主体进入。

完善基础设施和功能,减少企业的建设周期和成本,形成较强的综合环境优势。加大城市交通、通讯、教育、医疗等公共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与企业发展升级配套的物流体系与服务体系,提高城市承载水平和服务功能。

全力保障工业园区用地。加强工业用地布局的研究,尤其是工业园区发展的战略研究,做好园区内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和功能分区的优化调整,突出工业发展在规划修编工作中的重要位置,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引导并支撑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最大限度地为工业发展预留用地空间。按照“合理规划、用地集约、产业集聚、功能配套”的原则,加大政策引导与资金扶持力度,大力推进标准厂房建设。明确标准厂房集聚区的产业定位,实行一次性规划,一次性征拨土地,分阶段实施兴建适合各种产业的工业基地、标准厂房集聚区。

切实保证工业项目的用地需求,对工业企业升级计划项目的用地计划和土地供应予以优先保障。-三年内工业用地供应达1.16万亩,有效保障了钢新区建设和一大批工业项目顺利开工,为近年来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年,市委、市政府强力推动“征迁拆违”工作,全市当年经营性(工业)用地供应可达1.15万亩,为当年和后期工业企业升级规模扩张、项目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土地供给保障;后5年,以技术改造为主的工业企业升级在土地供应上将保持一个适当的需求,综合考虑招商引资、产业承接、结构性调整、现有企业规模提升等发展需求,比照经济发展速度,平均每年约需提供4000亩的土地供应。

(三)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建立人才供给新机制

持久深入的实施“企业家提升工程”,全面开展以更新观念、提高能力为主要内容的中小企业管理人员培训工作,努力造就一支具有国际视野和理念、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经济决策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市场应变能力、资金运营能力的经营管理者队伍。

从体制创新入手,构建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激励的新机制,充分挖掘人才第一资源的潜能。以构建职业经理人制度为目标,进行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试点,培育完善职业经理人市场。建立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机制,研究制定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选拔管理办法。

加大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加快集聚创新型人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科技领军人物,打造人才高地。深入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611计划”,争取6年内引进10名海外领军型人才、10个创新团队;完善科技特聘员制度,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聘请科技特聘员,帮助我市企业引进科技成果和人才;组织开展“企业技术创新院士行”活动,在骨干企业新建2-3个“院士工作站”、2-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加大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引导高校根据企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调整或开设相应学科专业。

大力抓好企业职工培训,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活动,组织实施千名优秀企业家培育工程和千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建设工程;大力发展各类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积极储备技能型人才。推动技术、技能型人才激励体制、机制创新,改变单纯重视学历而忽视实际能力的人才评价标准,营造技能人才与科技精英同等重要的社会氛围,培育一支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规模宏大的技能人才队伍;鼓励青年技工努力钻研技术,对初级和中级技工敞开考级晋升的大门,高技能人才的评定制度化、规范化,对有特殊技能的技工给予丰厚报酬。

探索工业技术研究院等专业服务机构,提高产业创新、研发、推广和高端复合型人才培育等方面的水平和速度,加强企业在研发和产业推广方面的发展后劲。

(四)突出产业发展政策导向,助推工业企业升级

全面落实好《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规划》、市委七届十二次全会关于“6653”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战略部署,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促进政策,引导和支持工业企业升级、高速发展。

从产业发展角度,根据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梳理完善各类扶持政策。整合本级财政资源,设立“6653”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发展专项资金,并科学有效使用。注重突出节能环保、循环经济、新兴产业,引导产业发展、指导招商引资,制定完备的投资导向政策和我市产业发展指导目录。不断完善、出台配套扶持政策,重点产业重点扶持,新兴产业加快扶持,传统工业根据具体项目给予相应扶持,大项目给大政策,好项目给好政策,特殊项目给特殊政策。

以资源禀赋、环境容量和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大工业污染治理。继续加大工业污水防治力度,确保钢铁行业工业水循环利用率达到97%,吨钢耗新水量达到4.42立方米以下。完善造纸、食品、农产品加工等行业的污水处理,确保排放总量符合水环境功能区要求。加快工业废气治理步伐,确保钢铁行业废气排放全部达到国家规定的一级标准,同时符合环境功能区环境总量控制要求;大力推进电力行业烟气脱硫工程建设,确保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和二氧化氮排放总量达到环境容量要求。推动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与处理,支持炉渣、钢渣利用工程和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全面提升环境对工业的承载能力。

结合《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省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参照合芜蚌自主创新实验区政策,制定出台促进我市自主创新的相关政策措施。重点落实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所得税前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创新型企业所得税奖励等政策。对新标准下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转移来我市或投资成立新公司,其经营范围未发生变更的,都可以依照有关规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相关优惠政策,放大政策效应。

(五)大力实施大项目工程,推动工业经济跨越发展

一是做好项目规划工作。结合“6653”要求和国家政策导向,着眼“十二五”规划编制,抓紧编制出一批工业企业项目,注重产业链项目、牵动性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

二是加强投资的计划、实施、投产、储备的连续性。要始终遵循“谋划一批、实施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的思路,引导现有骨干企业凝练一批重大项目,分类分期扎实推进。真正实施好今后的投资计划任务,把每一个投资项目落到实处,是加速我市工业企业发展和构建“6653”现代产业体系的基础和保障。

三是紧随产业发展趋势,制定中、长期科技创新项目计划。研究产业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发展趋势,编制工业企业中、长期科技创新项目规划,是企业在竞争中始终处于优势地位的根本保障。当今科技发展和技术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企业只有密切关注新技术的发展,准确把握和自主开发产业核心技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推动产业核心科技项目申报、实施、评估、监管制度化、定期化,保障工业企业持续快速发展。

四是突出招商措施创新性,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积极引进一批能够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项目,进一步增强支柱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从培育亮点、培养人才、积蓄后劲等角度出发,引进新材料、新能源、新光源、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的知名企业。在企业和项目选择上,注意把握准入门槛、投资强度和回报率等重要指标,坚决摒弃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企业和发展潜力不大的中小企业;积极引进大企业、大项目、好项目,加速壮大我市已有优势产业,加快培育未来新兴产业、潜力产业。

(六)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提高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

紧紧围绕构建“6653”现代产业体系这一主线,不断增强工业企业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促进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不断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作用、高校科研院所技术创新的骨干作用和各类科技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组织实施优势产业科技助推工程、新兴产业科技引领工程、传统产业科技改造工程;着力构建技术创新的人才支撑体系和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培育壮大创新型企业群体。加强政府引导,整合优势资源,运用市场机制,促进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推动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需求的主体、研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培育一批有较强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不断强化企业创新能力建设,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指导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品牌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支持企业主持和参与制定国际、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到2015年,新建市级研发机构96家、省级55家、部级5家,培育发展产值过亿的“科技小巨人”企业20家以上,全市50%以上的工业企业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标准或自有品牌、拳头产品。

深化产学研合作。搭建高层次的产学研合作平台,积极引进一批国内国际产业领军企业、知名院校、科研院所来我市设立研发机构;加强与中科大的联系和合作,争取中科大在设立高技术研究机构;进一步完善我市与本地科研院所、大企业的“1+6”产学研联席会议制度,探索完善多种技术对接模式;畅通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快速转化的渠道,推动产学研更加紧密结合,尽快把我市科教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创新优势。以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掌握关键技术为突破口,推进创新链上下游的对接和整合,建立以项目为纽带、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引领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到2015年,在钢铁制造、新材料、机械加工、汽车制造、节能环保、文化创意等行业领域中,建设6-8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争取3家进入省级梯次。

凝练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和科技计划。组织实施好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项目,依靠科技创新,助推优势主导产业做大做强,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层次,引领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全力支持企业承担国家、省重大科技专项、支撑计划实施,着力推动具有牵动性的重大科技专项,着力突破产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核心技术,着力研究开发具有较强科技含量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进一步发挥科技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推动优势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品牌化;继续加大科技计划项目的凝练储备和组织申报工作,在节能环保、新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文化创意等领域中,凝练储备一批重大项目、一批自主创新产业化重点项目,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项目支撑。到2015年,滚动储备重大产业发展项目150个、重点项目300个。

扎实推进各类创新型园区和平台建设。统筹规划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园区、特色产业基地、企业孵化器等各类创新型园区建设,优化园区空间布局,促进扩容提升;高度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集聚和带动作用,争取早日把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为全省一流的部级高新区,把当涂、慈湖等条件较好的开发区发展成为省级高新区。按照全市产业总体布局,突出区域特色,积极打造花山软件服务外包、雨山游戏动漫、金家庄新材料等省级特色产业基地;强力推进国家863新材料基地建设,整合提升博望刃模具机床制造业产业基地建设水平,尽快升格为省级先进制造业产业基地;加快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等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争取再新建若干个专业孵化器和加速器。

(七)提升中小企业综合素质,增强工业经济活力

中小企业的大量发展是大型企业在人才储备、产业链延伸、竞争力和规模提升等方面的重要支撑条件,中小企业的培育和不断发展是推动整个产业持续性发展的基础,也是企业升级之源、发展之基。

加快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培育。通过重点扶持和引导有序竞争,深入推进中小企业由传统的生产型向市场需求型转变,企业布局向集中、集群方向转变,产品结构向高技术含量、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转变,生产结构向“专、精、特、新”及分工协作方向转变,企业管理向现代化、信息化转变,并依托资源、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科技型、就业型、资源综合利用型、农副产品深加工型、出口创汇型等中小企业,形成一批创新能力强、管理水平高、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中小企业。

立足产业功能区、扩大工业企业族群容量。工业企业族群中的大量中小企业能够形成产业链的上下游,形成盘根错节的技术相互转移、同时相互协作的群体。适应工业企业族群发展,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合理布局、错位发展”的要求,着力打造市经济开发区、龙山集中区、慈湖港口物流加工区、江心洲生态旅游区、濮塘休闲度假区5个产业功能区,使之成为培育工业企业族群的重要载体。

推进企业品牌建设,提升品牌效应。加快以产业集群为重点的工业企业品牌建设,整合产业品牌资源,鼓励产业链上下游关联度高的行业实现品牌纵向延伸,推动品牌共建共享,通过集团化运作、品牌许可、委托生产、技术质量监控与防伪等方法,着力提高龙头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品牌的产业覆盖、享有面。注重品牌文化建设,强化品牌核心价值塑造。加强与国际知名品牌企业的合作和交流,依托国际品牌企业的技术、管理模式和知名度,提升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位置;探索建立品牌创建协调、服务机构,统一品牌规划和服务,促进企业品牌建设。

加快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大力推广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信息技术向工业各领域、各环节渗透并有机融合,逐步实现制造过程的自动化,企业管理的数据化、流程化,产品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八)强化政府引导和综合协调推进职能,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进一步推进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继续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提高行政服务效能,切实加快在服务经济转型升级方式、意识上的转变;加大清理和整治乱收费的力度,切实减轻企业不合理负担;强化主动服务意识,提倡柔性执法方式,营造更好的工业企业升级环境。不断加强对经济工作的前瞻性研究,着力提升各级党政职能部门对经济工作的驾驭、引导、协调能力;充分发挥政府在财政、金融、税收以及产业导向方面的职能作用,助推工业加快结构调整、转型升级。

第7篇:行动计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导地位,从规划建设、运营管理、财税政策、基础设施、路权优先等方面加强对公共交通资源配置的引导,强化政府调控,加大财政投入,建立权责明确、运转高效的协调机制,为群众出行提供便捷、安全、经济、舒适的公交服务。

二、主要目标

“*”期末,全市建立起与城市规模、人口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结构合理、设施配套、高效快捷的城市常规公交体系,城市公交成为市民的主要出行方式,便捷性、舒适性和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万人公共交通车辆拥有率达到15标台以上,公交分担率达30%以上;城市公交线路总数达180条;实现公交“站运分离”,公交基础设施公建公营,有偿使用,完成公交10大场站、2大枢纽建设;实现市区公交一体化,市区内各公交企业按照按需、有序的原则实现跨区域经营,场站使用、站点设置和运价实现同城同价同标准;加大科技创新,推进公交信息化建设,实现公交调度、查询、监管智能化。

20*年主要目标:新增、更新公交营运车辆430辆以上,新辟和调整公交线路22条以上,市区公共交通日客流量突破100万人次,公共交通分担率达到22%以上;推进站运分离,新建5个公交场站和9个乡镇公交首末站;进一步提高公交准点率和运营速度,减少候车时间和换乘次数,全面推行公交IC卡,改革公交票制,切实降低市民出行成本,最大限度的方便市民出行。具体要完成公交8件实事:(一)增加公交运力,优化公交线网。10月1日前,新增公交营运车辆380辆以上,更新150辆;新辟公交线路11条以上,优化调整线路12条;(二)实现公交车辆IC卡全覆盖。自10月1日起,普通卡刷卡乘车实行换乘优惠,第一次刷卡乘车1小时内换乘刷卡实行5折优惠;(三)推进市区公交一体化进程。10月1日前,锡山区和惠山区共开行不少于5条直达市中心区域的公交线路;(四)简化公交票制,降低远程公交线路票价,市区公交车实行两类公交票制。自10月1日起,开往马山、港下、甘露、玉祁、阳山等远程公交线路豪华公交车票价4元(普通车2元);市区其他公交线路豪华公交车票价2元(普通车1元);(五)延长公交线路营运时间。10月1日前,实现经过中心城区的主干线路营运时间首班不晚于早上5:30的目标,末班车在21:00以后的公交线路增加15条,达到36条(节假日适当延长服务时间),线路初步连接成网;(六)加大公交班次密度。10月1日前,实现经过中心城区的主干线路高峰时段班次间隔小于5分钟,平峰时段班次间隔小于10分钟;锡山、惠山、新区主干线路达到每15分钟一班,偏远地区达到每30分钟一班的目标;(七)年内完成905辆尾气排放未达标公交车辆的环保化改造,消除“冒黑烟”现象;(八)年内新建*城等5个公交场站和*等9个乡镇公交首末站。

2009年主要目标:新增公交线路10条以上,新增公交营运车辆560辆以上;全面完成“站运分离”,完成5个以上公交大场站和1个换乘枢纽建设,公交分担率达26%以上,万人公共交通车辆拥有率达到14.5标台以上;末班车在21:00以后的公交线路新增24条,达到60条;建设公交运营信息系统和查询服务系统。

2010年主要目标:全面实现三年行动计划目标。

三、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该项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市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领导小组,组长由市主要领导担任,副组长由分管副市长担任,成员由市有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交通局),具体负责各项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担任,副主任由市交通、公安、财政、规划、国资、建设和物价部门分管领导担任。制订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领导小组工作规则,按规则规定开展工作。

四、工作任务

(一)建立科学透明的核算考核体系。制订公交成本核算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公交企业合理的投资利润回报率,建立健全“以丰补欠”的公交核算管理机制。建立公共交通补贴监管考核制度,由市财政部门会同交通部门进行年度审计和评估,补贴资金依据考核办法对公交营运服务质量进行考核后拨付。建立公交专项发展资金,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加强对公交监管和发展规划研究的投入。

(二)完善政府对公交的补偿补贴机制。加大政府财政对公交发展的支持力度,按照市、区两级政府分级分担原则,建立对公交的专项补偿补贴机制。内容包括:刷卡优惠政策补偿;指令性任务补贴;新增或更新车辆补贴;车辆环保化改造补贴;燃油上涨补贴等。对20*年城市公交优先发展行动计划启动过程中新增、更新车辆的部分资金由市财政先期予以借支。

(三)提高公交营运服务水平。完善城市路网体系,新增优化公交线路,增加公交运力,市区所有街道(镇)、工业园区、商业区、学校、医院、旅游景区等全部开通公交线路,不断提高公交运量和公共交通分担率。根据城市建设工程竣工情况,适时开通公交线路,满足太湖新城、藕塘、山北、惠山新城和锡山城区等区域群众出行需要,方便群众出行。根据市民出行需要,开通夜班线路。完善公交辅助体系,对因功能布局带来的出行需求特点各异的区域,采取峰期接送专线车、区间快速车、社区专线车、市场专线车等方式提高公交覆盖面,满足市民不同的出行需求,不断消除公交服务盲点。

(四)完善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加快推进站运分离,清理和整合现有场站资源,组建*市交通场站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对属于九龙公交股份有限公司的公交场站进行剥离,2009全面完成“站运分离”。严格执行公交专项规划,公交场站等基础设施列入城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由政府投资建设。20*年由市财政帮助筹措1个亿的资金,作为*市交通场站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制订公交场站设施租赁使用办法,由*市交通场站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与公交企业签订有偿使用合同,公交企业租赁使用各类基础设施。场站资源整合和租赁收益等市场化运作所得全部作为公交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场站建设管理和政府公交补贴支出。

(五)强化公交道路交通保障。确保公交路权优先,市公安、规划、建设、交通、市政等部门加强研究,对中心城区六车道或设有辅道的道路,根据实际,规划和建设公交专用道;在快速路系统中进行快速公交可行性研究。制订公交专用道管理办法,市公安部门要加强对现有公交专用道的管理,对上下班高峰期交通拥堵严重的路段或节点设置公交“限时专用”区域,提高公交运营速度和准点率。改革市区停车场管理办法,通过运用适当提高中心城区停车场收费价格等经济手段,加强停车引导,有效控制进入中心城区的车流量,缓解拥堵。

(六)加快市区公交一体化发展。市区所有公交线路实现IC卡全覆盖,继续实施普通卡刷卡乘车优惠,并实施换乘优惠政策。2009年,按照普通、优惠、免费等不同类别整合归并各类公交IC卡,简化卡种设置。20*年底前市区各公交企业按照按需、有序的原则实现跨区域经营,场站均等设置使用,锡山区和惠山区共开行不少于5条直达市中心区域的公交线路。2010年市区公交场站使用、站点设置和运价设定实现同城同标准。

(七)加快发展智能化公交。推进公交信息化建设,科学设置公交优先通行信号系统,减少公交车辆在道路叉口停留时间,逐步设置公交车辆优先信号。2009年底前,开展公交智能化运营管理系统试点工作,即时采集营运信息和提供乘车信息服务,建设公交运营信息系统和查询服务系统。2010年底前,全面建成公交智能化运营管理系统,公交车辆安装车载智能装置,建设电子站牌,开通车辆到达预告信息,即时提供乘车信息服务。

(八)提升企业管理和服务品质。创新公交发展机制,在体现公交公益性的同时,引入竞争机制。20*年对锡山区、惠山区现有2家公交企业实施资产重组,鼓励扶持新区公交企业的发展,培育形成3家以上有规模、有竞争力的国有控股公交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服务质量。在公交行业开展树行业新风及文明创建竞赛,评选先进驾驶员、优秀线路和集体,加大对先进的奖励力度,激发职工工作热情。严格从业人员资格准入制度,把公交驾驶员的技能培训纳入本市补贴培训范围,完善新进人员的培训、教育、考核、上岗机制,提高队伍综合素质。参考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和全市职工平均工资增长水平,建立公交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逐步提高一线职工收入。到2009年使公交企业职工平均收入水平不低于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保证职工队伍的稳定。

(九)加强行业监管力度。加强依法监管,按照《*市公共汽车管理条例》,严格执法,加大危害公交发展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力度。加强监管机构建设,调整监管人员配备,完善监管工作机制,加强行业监管力度。加强考核奖惩力度,采用管理部门抽查、企业间互查、社会各界监督检查、企业内部自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考评。考评结果作为线路经营权授予、财政补贴等的重要依据。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专题会议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指示精神,将新一轮公交优先发展新政抓紧抓好,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由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确保公交优先各项工作任务全面按时完成。

(二)制定计划,有序推进。按照本计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加快政府扶持公共交通政策体系的研制,成立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政策体系研制小组,组织制订周密的工作方案,于8月底前全面完成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系列政策落实和操作方案。

第8篇:行动计划范文

一、行动目标

(一)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在2009年的基础上提高20%。

(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在2009年的基础上提高20%。

(三)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合格率在2009年的基础上提高25%,即达到31.1%。

(四)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在2009年的基础上提高15%,即达到63.17%。

(五)推进农村创卫工作。根据县爱卫办要求,我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将积极开展各级卫生创建活动,建立健全爱国卫生组织机构,强化大卫生观念,完善卫生基础设施,提高环境卫生质量,全面改善城乡卫生状况,提高城乡整体卫生水平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卫生素质,促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全面开展。

(六)发挥政府示范带头作用,乡属各单位、各村办公场所及其周边环境卫生整洁,无卫生死角,无“四害”孳生地。

(七)辖区内县级以上(含县道)公路两旁环境卫生整洁,无卫生死角,无“四害”孳生地,无乱搭建、乱摆卖、乱停放。

二、工作措施和要求

(一)加强领导,确保整洁行动顺利开展。

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将其列入政府年度工作目标,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关心,分管领导亲自抓,切实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将这项工作列入年度工作重要议事日程,明确责任机构和责任人,建立奖惩制度,把工作任务分解到相关机构和工作人员。乡爱卫会要加强组织协调,指导有关单位抓好具体落实,认真抓好监督检查和督促落实工作,确保城乡整洁行动工作任务按计划完成。

(二)加大投入,确保整洁行动正常进行。

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条块结合,以块为主,齐抓共管。各村、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整洁行动主要任务工作安排,集中精力将各自管辖范围内的任务落实到位,不推诿扯皮,不留死角。在硬件建设上,要加大投入,着重解决基础环境卫生设施配套不足问题。要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属地环境整治、宣传动员、督导和检查,确保整洁行动顺利实施。

(三)建立机制,确保整洁行动有序进行。

为使城乡整洁行动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实施,各村、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

1、健全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城乡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城乡环境卫生管理要明确职责,落实人员、经费等保障措施,实现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村要逐步建立村庄清扫保洁机制,健全农村环境卫生管理体系,推动环境卫生管理城乡一体化进程。

2、完善病媒生物防制机制。认真贯彻落实《省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筹集资金,重点抓好灭鼠、灭蚊工作,定期开展除“四害”活动。强化以环境治理、清除“四害”孳生地为主的病媒生物综合防制措施,大幅降低城乡病媒生物密度。

3、完善健康教育工作机制。组织实施“中国公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和“健康生活方式促进行动”,围绕群众健康需求和卫生防病工作重点,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积极传递健康信息,弘扬健康文化,倡导不吸烟、勤洗手、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施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农家肥等科学文明的生活生产方式,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引导群众改陋习、讲文明、讲卫生、爱环境、树新风。

(四)积极实施,确保整洁行动目标完成。

1、加大宣传,营造氛围。我乡将采取各种有效的宣传形式,营造氛围,加强对各单位、村干部和群众的环境卫生意识教育,使广大群众知晓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的必要性,让群众积极、主动参与整洁行动,共同建设整洁优美的城乡环境。

2、大力整治集镇环境卫生。重点整治各街道、人口聚居区环境卫生,清除卫生死角;规范户外广告、牌匾设置,清理乱张贴、乱拉挂现象;规范摊点摆设,治理乱摆乱卖、占道经营行为;规范集贸市场的建设和管理;规范车辆停放秩序,治理乱停乱放。整治重点场所、行业环境卫生。加强对车站、建筑工地、乡集市、流动人口、畜禽养殖场和畜禽散养密集区等地方的卫生整治;强化餐饮业等“五小”行业的卫生管理,加强公路等交通沿线及周边地区的环境卫生治理和绿化美化。

3、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清除各类积存垃圾,平整、硬化道路,疏通沟渠,整治各类坑塘,改善环境卫生面貌;整治农户庭院环境,清理乱堆放、乱搭建;加强禽畜养殖卫生管理,减少环境污染;建立清扫保洁制度,广泛开展卫生户评比活动。

4、加强乡公用设施建设。保障全乡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转,逐步实现垃圾、污水处理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逐步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加强对公共厕所、垃圾收集等公用设施的改造和建设,推动集贸市场的升级改造。

5、加快农村改水改厕步伐。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完善水质消毒设施,全面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和水质卫生合格率,确保农村居民群众的饮水安全。大力普及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农村新建住房及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危房改造、沼气池等项目要配套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加强乡政府所在地、公共场所、集贸市场、卫生院及中小学、旅游景区、公路沿线等区域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工作。

6、建立健全乡环境卫生专业保洁队伍,设置垃圾收集、清运和中转设施设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环境卫生管理范围向村庄延伸覆盖。农村生活垃圾要实行定点封闭式堆积,加快建立“组收、村集、镇运、县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收集处置体系,争取全面实现统一收集、集中运输和无害化处理。

7、加快农村污水治理步伐。靠近集镇的村庄,优先选择通过管网延伸实现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布局相对集中的村庄和新建的农民集中居住点,可以建设独立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三、强化检查,严格考核

第9篇:行动计划范文

**年6月,省政府召开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并下发《省政府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为我省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带来了新的局面,职业教育遇到了很好的发展契机。近两年来,全省各地以贯彻落实全省职教会议精神和省政府《意见》为主线,以实施“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为抓手,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紧紧围绕“进口畅,出口旺,技能强,用得上”的各个关键环节,加大政策扶持和经费投入,不断提升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和竞争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真正把职业教育的发展重点转移到内涵发展上来;紧密结合地方经济产业发展特点,加快结构调整和专业建设,努力提高教育质量,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我省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重要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

全省职教工作会议以后,全省各级地方党政领导普遍重视职业教育工作,许多市县书记、县市长亲自抓职业教育,把发展职业教育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抓经济必须抓职教,抓职教就是抓经济”的观点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宁波、温州、绍兴、嘉兴等市的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都对当地的职业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按照省领导提出的工作要求,在深入调研、搞好规划、制定政策的基础上,全省10个地市和义乌市、绍兴县等许多县(市)都相继召开了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出台了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政府文件。这些文件都很务实,含金量高。如杭州市加大投入力度,开展新一轮职教基础能力建设,连续多年保持普职比1:1,出台职高生均公用经费1.5倍于普高等政策,体现了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宁波市提出了“构建服务型职教体系的目标”,提出职业教育与产业结合的契合度,要求通过几年的努力,职业教育各行业产业的专业覆盖率达到80%以上,其中,支柱产业的专业覆盖率达到100%,全市建成20个特色专业群。温州这两年开始重视职业教育,市委市政府领导亲自参加调查研究,提出了发展职业教育的思路,不但市本级加大了投入,而且积极引导市县增加投入,多年来的问题慢慢得到解决。又如嘉兴市推进职教发展均衡化,每个县都有一所很好的职业学校;湖州大力推进职教内涵发展;舟山加大了统筹力度,实现跨县、区招生;台州积极推进基础能力建设,开展校企合作;绍兴、衢州、丽水、金华、义乌等地也都有很好的举措。更可喜的是,一些欠发达地区也加快了发展步伐,如仙居、三门、开化、庆元、景宁等。在我省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职业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环境。职业教育是全省教育中较为均衡的一个层次。职业教育在就业和创业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已越来越为社会和许多家长所认识,一些重点职业学校招生情况良好,生源质量提高。如宁海职教中心去年招收的学生中有400多人达到了普高的分数线。尽管职业学校招生面临了“三校生”计划减少、“3+2”和职业学校综合班停招所带来的巨大压力,但在各地教育局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通过严格控制普高招生、加强中职招生督查等有效措施,**年全省职业学校完成招生25.5万人,高中段普职招生比仍达到了1:0.97,基本实现了预定目标。

(二)实施“六项行动计划”,职业院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基础能力明显增强。

**年,省政府决定实施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两年时间投入资金10.2亿元,其中省级财政两年投入4.2亿元。从实施的初步情况看,拉动地方配套投入的资金将达到14亿元,学校基本建设资金30亿元。省市县三级投入资金将超过48亿元。

——在困难学生资助方面,**学年全省各级政府共拨专款2.7亿元,资助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72372人,获得中等职业教育奖学金的中职学生37778人,3303名农业种养类专业学生免除了学费。此外,到**年底,已有42万中职学生享受到了国家助学金。

——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全省新建了68个省级实训基地、10个省级综合性公共实训基地、150个地方实训基地。省级财政投入1.4亿元,市县投入超过7.6亿元。到目前为止,全省中职学校已有30个部级实训基地、82个省级实训基地。这些基地大多以工程技术类专业为主。以每个实训基地接受学生培训人数500人计,每年将有5万多学生接受较好的教育与培训,这将大大增强我省中职学生的技能水平。**年全省职业学校生均实验实训设备值达2250元,比2005年增加218元。通过加强工程技术类专业和实训基地建设,工程技术类学生招生增长15%以上,有效改善了职业学校的专业结构。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两年来,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提高了19个百分点。职业教育教师职务实行单独评审,推动了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两年中,省级财政投入资金1300万元,地方配套投入教师培训经费5900万元。

——在骨干职业学校建设方面,全省新增63个省级示范专业,落实了扶持48个欠发达地区的骨干职业学校专业建设项目,省级财政投入4180万元,地方投入超过2亿元。市县还投入建设了一批地方性示范专业。**年至**年,全省各地新建、扩建、异地新建119所职业学校,地方投入近30亿元。今年新增了18所部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现在我省部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总数达到95所。优质职教资源大幅度增强,这表明我省职教第二方阵也很强大,职教资源布局比较均衡。

——在校企合作方面,**至**年,省教育厅会同有关部门与行业协会组建了8个职业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表彰了41家省级优秀校外实习基地、23个省级优秀校企合作职工教育培训基地。

——在预备劳动力培训方面,**年全省组织6.1万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参加了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其中开展6个月以上培训的达4.53万人。**年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工作列入了省政府为民办十方面实事之中,各地高度重视,加大了工作力度,加强了督查和指导,到年底全省实际开展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5.44万人,超额完成了省政府确定的工作目标。此外,两年来还评选、表彰了40个优秀预备劳动力培训基地。

(三)积极推进改革,提高质量和水平,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的指导思想更加明确。

职业教育这两年“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更加明确,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变,具体来讲:

一是在“六项行动计划”实施过程中,抓住关键,大力支持和发展工程技术类专业,打造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在政策导向上加强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模具技术、电工电子技术以及物流、会展、现代农业等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服务的实训基地、专业建设。同时还重点支持一批与当地的块状经济发展联系极为紧密的新专业。如西湖区的旅游服务与管理(茶文化)、绍兴县的纺织技术、黄岩的模具设计与制造、龙泉的陶瓷制作技术、江山的消防器材工程、云和的木制玩具制作技术、苍南的印刷技术、龙游的造纸技术等专业,这些都是未来的生产力,是农民工短期培训所不能代替的。这些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将有力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二是推动学校向专门化方向发展。杭州、宁波、嘉兴、金华、舟山、衢州、绍兴等地在职教发展过程中注重整体规划,建立特点突出的专门化学校,研究跨地区招生的一些政策,避免重复建设。其他一些地区以实训基地建设为龙头,重点办好一两个专业,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三是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明显提高。长兴、永康、温岭、海宁、温州、慈溪、嵊州等地建立起紧密型的职教集团,企业和行业协会的联系越来越广。

四是积极推进以“基础课程+核心课程+项目教学”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改革,提高课程质量和内涵。逐步形成职业教育独特的专业课程体系,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更紧密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全面推行学分制、分层教学和毕业生“双证制”,使职业学校的教学更加以人为本,更加突出职业素养的培养,更加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

五是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专业课教师的高技能培训,教师下企业挂职、实践,派出教师到国内外进修等途径,提高了在职教师的适应能力,从而更好地推动专业建设,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我们还专门召开了中德、中英职教研讨会,通过中外职业教育合作,推动、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管理方法。

六是加强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各地和各类职业学校开展好德育课教育的同时,注重从学生学习生活环境开展学生行为规范教育、道德规范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法制意识,树立学生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

通过以上改革,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和动手实践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实现了学校教育与企业的顺利接轨,深受企业等用人单位的欢迎。全省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在95%以上,一些与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关的专业毕业生,尚未毕业就被预订一空。在**年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中我省中职学生在加工中心、数控铣床两个项目中都获得第1名,数控车床项目中获得第4名。在**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选手表现优异,共获得85块奖牌,获一等奖总数和获奖总数均摘全国第一桂冠,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军团”,引起各界瞩目,充分表明我省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路子已经越走越宽。

(四)面向基层、服务“三农”,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一是开展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这项工作难度大任务重,许多职业学校和化学校以极大的精力去抓好这项工作,有的学校像抓义务教育“流生”一样一个一个到学生家里做工作,争取家长的支持,到边远山区把学生请出来,非常不容易。我们要对培训结果进行跟踪、分析,通过培训使学生在择业、就业方面形成竞争力,我们要让这项工作细水长流,长期做下去。

二是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农民的职业技能不是短时间形成的,这反过来对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年,全省教育系统共开展各类农村劳动力培训390.2万人次,有211所职业学校和542所乡镇成校被各级政府指定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农村成教网络进一步健全。以创建省示范性成校为抓手,推动乡镇成校建设,深化农村成教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人事制度改革,农村成校的办学实力明显增强。目前,全省已有省示范性成校189所,另有省一、二、三级乡镇成校1173所,农村成教三级网络初步形成,在开展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三是以社区教育中心、乡镇成校为骨干建立和完善社区教育工作网络,社区教育活动蓬勃开展。目前,全省已建立13个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和21个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有4个城区被确定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年,各级社区教育机构面向当地居民开展各类教育培训191.3万人次。

(五)注重引导、强化宣传,职业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有较大改善。

**年举办了全省职业教育成果展,展示了我省近年来职业教育的发展,展示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展示了职业学校建设的新面貌,展示了职业学校学生的风采,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召开了中德、中英职业教育合作研讨会,拍摄并播出了《职教风云》专题片,充分反映了我省职业教育发展历程,并展望了今后我省职业教育的发展。组织或参与评选了“十大职教风云人物”和“职教之星”活动。以上这些活动的开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同时与劳动厅、经贸委、发改委等部门的相互合作与支持进一步加深,形成合力。通过各方面的引导和宣传,职业教育的地位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正面评价越来越多,许多家长认识到职业教育在就业和创业方面所具有的优势,个别职业学校的热门专业出现了不愿意升学而愿意直接就业的新情况。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尽管我省职业教育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在有些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但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不少,还有很大的差距:

一是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还不高。这有多方面的原因,从内部来看,有认识上的问题,一些地方对职业教育发展不够关心,相当一部分职业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存在偏差,也有职业学校总体基础能力比较薄弱的原因。从外部来看,由于文化传统和社会上存在的“重学轻术”的思想,影响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一些家长不愿意让孩子上职业学校,瞧不起职业教育的大有人在。观念的形成来自于一定的社会现实,要改变这个观念也并非一朝一夕。

二是职业学校的基础能力还比较薄弱。尽管近几年财政投入大幅度增加,但由于历史欠账,不可能立马改变职业学校的状况。如生均经费、实训条件、师资队伍的数量和水平都与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这几年,经济发展很快,工业制造水平发展很快,与国际经济接轨很快,职教发展还要努力加大步伐。

三是职业学校办学特色不够鲜明。部分职业学校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社会什么热门就办什么专业,没有很好地研究,学校和当地的产业结构联系不够紧密,职业教育的技术含量还不够高。

四是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区域发展还不平衡。发达县市与欠发达县市的差距有拉大的趋势。如职业学校生均总收入最高的杭州市为14702元,比最低的市高出8000元;生均仪器设备值最高的湖州市为3446元,比最低的市高出2112元;生均校舍面积最高的湖州市为19.4平方米,比最低的市高出9.3平方米。从上述数据看出,经济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困难更大,基础能力更薄弱。成人教育的基础也存在明显的区域差距,无论是社区教育发展还是农村成人教育网络建设,东北部强,西南部弱的状况依然存在。

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

职业教育的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被动应战,是求发展、求生存阶段;第二阶段是主动出击,注重质量提高,内涵发展的阶段;第三阶段是创造辉煌,形成职教品牌的阶段。到那时老百姓对职教的认可程度更高,认为与普通教育有同等选择性,认为适合自己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现在我们已经完成第一阶段,进入第二阶段,并逐步向第三阶段过度。今后一个时期,要继续贯彻落实全省职教工作会议精神,继续抓好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的贯彻、执行。加强督查,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推进校企合作、提高服务质量、建设职教品牌,不断提升职业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

(一)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要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向政府和社会展示职业教育的发展成就和改革成果,宣传职业教育战线的先进典型和优秀人物,加深政府领导和社会群众对职业教育的了解,扩大社会影响力,同时吸引更多的人来关心、支持职业教育,努力为职业教育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社会和舆论宣传要上下联动,形成声势,在社会上产生一定的影响。今年上半年“五一”节前后,配合职业学校招生,以“职业教育宣传周”等形式,集中开展职业教育的宣传活动;下半年结合“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和各地开展“社区教育节”、“终身教育节”等活动,集中开展成人教育、社区教育方面的宣传。

(二)进一步坚持普职教协调发展。根据省政府主要领导指示,高中段招生普职比要继续坚持1:1的要求,不仅不能下降,而且还要争取有所提高,各地在下计划的时候要认真研究,去年存在明显问题的地方要加强督查,大市范围内一定要做到1:1。要适当加强外省招生,同时很好地利用在省内的外来务工子女这部分生源,包括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吸引他们来报读职业学校。

(三)进一步深入实施“六项行动计划”。第一,要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合理布局,市一级要加强统筹,充分发挥公共实训基地的作用,加强开放性。第二,职业教育发展要注意结构问题,提倡差异化竞争。示范专业建设要分类扶强,对为地方特色块状经济服务、产业发展急需的新兴特色专业以及部分优秀的民办学校,申报条件可以适当放宽。对推动地方传统品牌产业发展的相关专业也要给予特别扶持。项目建设要从产业布局和全省布局的方向去考虑问题。第三,经费使用一定要到位,用实,用好,不能出一点差错。要抓紧落实相关配套经费,要高度重视经费使用,加强审计工作,严格财经纪律,注意廉政建设。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今年全省教育工作重点任务中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解决“读好书”问题,首先必须解决教师素质提升和教师积极性提高的问题。“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行动计划”是我省提高中职教师素质的重要抓手,各地要根据工作目标和要求,认真组织专业课教师参加高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研修,着力提高专业课教师的技能水平和实际教学及实训指导能力,加快培养一支专业建设负责人队伍。同时要研究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专业课教师、兼职教师的管理机制和有关政策,进一步畅通专业课教师来源渠道。研究适合职业学校特点的教师管理办法,从实际出发,给予学校一定宽松的编制,教师队伍中要有一定的流动、兼职教师,完善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制度,加强对校外兼职教师的使用和管理。继续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加强职业学校教师与国外的交流,及时借鉴吸收国外先进职教理念和成功经验,打造职业教育品牌。

(五)进一步推进学校布局和专业结构调整。积极鼓励职业学校向专门化方向发展,鼓励各地以市为单位加强专业统筹,同时各地要积极研究跨县(市)招生的机制和办法,为初中毕业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

(六)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实践为中心,以职业需求为标准。一是要继续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鼓励各地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组建紧密合作型的新型职教集团,每个市今年要求新建两个以上紧密或相对紧密的职教集团或职教联盟,这也是落实与省中小企业局战略合作的重要内容,要把这项工作与实训基地评审结合起来。二是要积极推进“基础课程+核心课程+项目教学”为基本内容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探索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的教学模式。在前两年积极准备的基础上,今年将继续做好数控技术应用等4个专业的课改工作,并编写出版相关教材,同时再选择4个专业进行课改方案的研究,为全面推进职教课程改革积累经验。希望市、县教育局和职业学校积极参与,共同推进。要加强职成教教研队伍建设,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教研员队伍。

(七)进一步加快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农村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有效平台,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要重点做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要继续发挥部门和系统优势,组织动员乡镇成校和职业学校参与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积极面向农村劳动力和企业职工开展各类技能培训,加快农业发展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提高企业职工文化素质和岗位技能。二是要在继续抓好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农民“双证制”教育。针对我省农村人均受教育年限低的实际,根据省政府主要领导指示,去年下半年我们对开展农民“双证制”教育进行了专题研究,制订了工作方案和实施意见,并得到了省政府领导的原则同意。农民“双证制”教育是针对农村成年居民的一种教育新模式,将把文化科学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有机结合,通过为农村居民建立“学分银行”,对农民参加文化学习和技能培训进行学分认定,使农民通过培训学习同时取得职业技能证书和学历证书,从而延长农村居民的人均受教育年限,促进我省农村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这项工作在全国也是一项创新性的工作,难度很大,我们计划今年先搞试点,积累工作经验后再全面展开,具体实施办法和要求,待省政府正式确定后再专门部署。三是要加强乡镇成校建设,完善农村成教网络。尽管目前我省乡镇基本上都有成人学校,但就全省而言,发展很不平衡,一些地方乡镇成校条件差、人员少、经费缺,很难发挥作用。希望教育行政部门和乡镇政府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对乡镇成校的建设。四是积极推动社区教育发展。继续抓好社区教育实验区工作,探索社区教育的有效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社区教育工作网络;总结推广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逐步扩大社区教育覆盖面;依托乡镇成校,积极发展农村社区教育;通过创建学习型组织、举办“全民终身学习周”等活动,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社会氛围,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八)推进校企合作,努力争取在校企合作上取得突破。最近,省教育厅与省中小企业局签订了校企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我们准备联合发一文件,要求各地按框架协议的内容认真组织实施,希望各地及时与当地经贸局(中小企业局)沟通,制订具体实施方案,落实框架协议内容,进一步推动职业学校与中小企业的全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