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智慧家庭医生签约范文

智慧家庭医生签约精选(九篇)

智慧家庭医生签约

第1篇:智慧家庭医生签约范文

1 智慧医疗服务居民 健康平台云端服务

嘉定工业区辖区面积广,南区城市型和北区农村型的城市布局给工业区居民就医带来了不便。中心通过预约管理平台逐步实行预约分时就诊,居民可以选择方便的时间段到中心或分中心就诊,减少其盲目就诊和长时间等待的问题。通过对现有信息系统的改造,年内在新中心、分中心及站点逐步推广先医疗后付费的就诊模式。居民到中心就医,先接受医疗服务,就医完成取药前一次性支付费用,减少了居民往返收费等环节,节约了居民的就诊时间。同时,中心添置了自助挂号机,居民通过自助挂号直接进入就诊等候系统,实现与家庭医生门诊的对接,也可以通过自助机实现自助查询、自助确认费用等功能。

为了全方位为居民健康服务,中心积极搭建了健康云平台。居民通过物联网终端设备,可就近检测血糖、血压等6大类健康指标。检测数据收录平台实现了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为居民个人自我健康管理和享受健康服务提供了大数据保障。中心还试点启动了健康管理手机APP的应用,与签约居民建立起了线上服务关系,依托健康云平台,可以随时通过手机查询各项检验,检查报告结果,调阅健康档案数据。在站点率先试点推进了药品供应链外包的服务模式,确保居民就近配到所需的药品,同时通过“1+1+1”签约和延伸处方实现了居民在社区可以配到二、三级医院用药的需求,并能提供根据居民需求配送到家的服务。

2 创建中医特色诊疗 打造优秀医师队伍

中心2014年完成中医馆的改、扩建,中医科门诊实际使用面积400 m2,设有中医内科、中医外科、针伤科、中医全科等;中医针伤科建立了痹症专病治疗,用针灸、火罐、推拿、敷贴、穴位注射、中药透药治疗、穴位埋针等中医方法治疗骨质增生、颈椎病、落枕、肩周炎、膝关节炎、腰椎病、腰肌老损、骨关节退行性病变、周围神经损伤等一些社区常见病、多发病。中心还设立了适宜技术推广门诊,稳步推进12项中医药适宜项目。2015年,中心新增“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治疗慢性咳嗽、穴位埋针项目、冬季膏方门诊。政氏外科应用祖传中药外敷治疗带状疱疹、乳痈、疮疡等具有独到的疗效,使很多患者免于手术治疗的痛苦。

中心在人才培养上坚持“外部引进、内部挖掘”,采取送出去和请进来的方法,请上级医院专家来中心进行业务指导、开设专家门诊,选派医务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在组织“三基培训”的同时,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参加上级业务部门的各类业务讲座,提升业务技能。利用嘉定区二级医院对口支援社区的契机与嘉定区中心医院、区中医院建立对口支援关系,达成社区带教、专业质控、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双向转诊等合作协议。上海市十佳家庭医生蔡琦英即是中心培养的一名优秀人才。

3 服务于民屡获殊荣 家庭医生守卫健康

蔡琦英1996年毕业于上海市中医学校,18年来,她一直工作在临床第一线,面对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和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在工作之余,她坚持刻苦学习,陆续考取了大专、本科学历,并取得了全科医师资格证书。2011年7月起,家庭医生制服务试点工作在嘉定工业区雨化村开展,蔡医生成为首位家庭医生。2014年,中心成立了第一个家庭医生工作室―“蔡琦英工作室”。为了使自己与签约家庭之间的联系更紧密,她用自己的手机架起了一条24 h不间断的群众健康热线。几年来,她的手机陆续换过几部,但号码始终未变,为的是方便居民可以在第一时间联络到自己。通过电话,她耐心解答群众咨询的健康问题,患者反映行动不便,她就送医上门。

蔡医生发挥自己有丰富中医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特长,积极在社区百姓中开展中医药保健知识讲座,如“腰痛的中医保健与治疗”,她从腰痛的中医辩证分型、慢性腰痛的中药内服、外治、运动疗法、按摩保健法、沐浴疗法到中医药膳知识,语言通俗易懂。课后,蔡医生还会走到居民中间,手把手教他们认识一些常用的保健穴位,会场气氛十分活跃。她还接受中医适宜技术培训,成为市级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员。在工作上,蔡医生始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尽职尽责,坚持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为患者服务;在业务上,蔡医生精益求精,努力钻研,勤奋好学。她在工业区辖区内赢得了良好口碑,曾经获得“嘉定区最受百姓欢迎十佳医务职工提名奖”,嘉定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记大功3次,被评为2011年度嘉定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好人好事,嘉定区“十佳家庭医生”,嘉定区第二届“‘嘉宝杯’最美嘉定医生”,2014年上海市十佳家庭医生,第4届“我身边的社区卫生服务”主题宣传活动上海市群众满意的社区卫生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4 延伸信息建设触角 方便居民就医需求

第2篇:智慧家庭医生签约范文

十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市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从“试点”、“推广”,发展到“做实、做细”,在团队组建、激励、考核等新机制方面进行了大量积极的探索,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得到了不断壮大与发展。广大家庭医生及家庭医生团队辛勤付出、无私奉献,不断开拓创新,坚持“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特色,构建出北京“智慧家庭医生优化协同服务模式”,将精细化健康管理服务送入千家万户。

新冠病毒疫情突然袭来,你们迅速冲到抗疫斗争最前沿,以奋不顾身的实际行动打响了社区防疫保卫战,以最美初心和使命担当,竭尽所能,日夜奋战,守护着北京市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你们慎终如始、恪尽职守,坚守岗位出色地完成基本医疗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在联防联控的各项工作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受命出征武汉的基层卫生专家、交通要道排查线上的前哨兵、集中观察点上不见面的“守护者”、采样流调的“排雷”勇士……,你们不负白衣使命,是战疫前哨“逆行”的多面手,是一支“来之即战、战之能胜”的攻坚队!你们无私无畏的行为又为家庭医生的名字增添了更加绚丽的色彩!

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迈向“健康中国”新征程,是党中央关于卫生与健康工作的核心内容。随着新医改工作的推进,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得到了快速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网络逐步健全,设施设备条件不断改善,服务能力和质量明显提高,群众满意度也在持续上升。北京市也将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建设,落实“两个允许”政策,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政策保障和技术支撑。

第3篇:智慧家庭医生签约范文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中国社会已经逐步进入老龄化阶段,2019年底,全县总人口54.92万,60周岁以上的老人8.66万,占总人口的15.8%,老年人口数量庞大,老龄化速度较快,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艰巨,农村老年人口总量和占比也不断增加。空巢老人、失能半失能老人,失智老人、慢性病老人数量将会越来越多,家庭养老子女压力和负担加大。党的“”报告明确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在人口老龄化的特殊社会背景下,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成为满足广大农村居民养老需求、化解农村人口老龄化风险的有效途径。

一、县医养结合现状

目前,我县公立医养结合机构做的较好的为****医养服务中心,该中心成立于**年,建筑面积平方米,设个医养区,开放床位张,工作人员人,医务人员人),工勤人员人。目前,中心入住医养人员人(其中托养人、住院患者人)。年,医养服务中心被省卫健委确定为第一批医养结合机构综合示范培训基地;年,被国家卫健委确定为首批老龄健康医养结合远程协同服务试点机构。

二、县农村居民养老现状

我县目前养老的主要形式是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其中,由于农村居民对于养老问题的认知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农村养老基本都是以居家养老(家庭)为主,机构养老为辅。乡镇设有农村幸福院、敬老院,但90%以上进驻的是农村“五保”和少部分城市“三无”老人,社会老人床位入住率低。基层公立养老院、敬老机构普遍财政投入不足,规模小,标准化管理和专业化服务程度低,老年诊疗和护理服务不及时不专业,缺少专业老年病科和护理人才,服务质量区域、城乡间差别比较大,老年人看病难,住院难问题依然突出,大部分老年人日间照料、慢性病诊疗养护、失能康复护理得不到保障,急需专业医疗卫生资源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但是各级养老机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分属管理部门不一致,使得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利用。同时,无论是医疗机构改制或养老院服务项目拓展,很多由于不能及时获得医疗机构审批、无法纳入医保定点单位,也影响了众多养老院转型为医养机构。广大基层养老和医养结合机构缺乏养老事业管理、老年医疗和护理专业人才,也是各级养老机构面临的共同难题,急需改善。传统家庭养老模式难以有效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农村养老服务结构单一、供给质量不高等问题愈加凸显。

三、开展医养结合存在的问题

(一)医养结合缺乏相关的制度和标准。医疗机构中办理养老机构的,哪此老人符合入住没有统一标准;对入住该院老人的护理等费用纳入社保报销范围是否合理,对未入住该院的其他老人是否公平;对养老机构中办医疗机构的,如何监督他们的社保报销体系等,如此一系列问题都缺乏相应的制度和标准进行规范,这些问题如果没有很好的解决,势必影响医养结合工作的开展。

(二)专业养护人员紧缺。目前虽然很多农村已完成家庭医生签约,但由于专业的医护人员紧缺问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并没有非常全面。虽然卫生医疗队伍每年新招,但由于每年报考人数少,加上乡镇卫生医院医务人员流动性大,使得医疗养护人员更为紧张。另外由于观念问题,年青人去养老院从事护理专业还不被一般人所接受,所以养老院要招专业的养护人员相对医院来说更难。有些养老机构虽然与医疗机构有签约合作,有医生定时上门巡诊,但由于养老院缺少专业的医护人员,如一些简单的抽血、化验单的开取、药物的使用等都要这些医生来做,医院力量显然不够。目前社会上绝大部分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他们最需要的服务是日常护理,慢性病管理、健康咨询、康复护理等,但是,由于医护人员紧缺,再加上基层医疗机构药品单一,设施简单,要想实现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医养服务还存在很大的难度。

(三)农村居民对养老认识缺失,医疗保健意识较差。在农村很多人认为子女健在却将老人送至敬老院是不孝的表现,会被亲戚和邻里嘲笑;大多数老人也选择居家养老,认为自己有儿有女,到医养结合中心养老会给自己和子女脸上抹黑,怕子女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尽管大多数居家老人感觉自己身体状况良好,但半数以上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而定期检查和治疗的仅有20%左右,医疗保健意识较差。

四、建议及对策

(一)拓展延伸,推动医养纵深发展。

1.签订医养互助协议,延伸医疗服务模式。县级医疗机构与县级养老机构,乡镇卫生院与对应乡镇敬老院、幸福院、日照中心签订医养互助协议,在养老机构、幸福院、日照中心设医疗点,定期为老人提供义诊、巡检、咨询、健康体检等基本服务;村卫生所每天固定时段到日照中心、幸福院坐诊,拓展延伸医疗服务。

2.“居家养老+家庭医生签约”医养结合模式。依托基层医疗机构,鼓励居家老人与家庭医生建立签约服务关系,为居家老人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在就医、转诊、用药、医保等方面对签约的老年人实行差异化政策。

3、打造“互联网+医疗+养老”医养结合模式。积极构建“1NN”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服务机构对有常见慢性病的老人开展小体检并陪伴就诊、取药等助医服务;将优势养老服务机构纳入“110联动”“120联动”单位,对特定人群,特别是独居、孤寡老人提供助急服务,实行紧急救援。

(二)加强培训,壮大医养服务队伍。加快推进养老专业护理人才培养工作并制定完善相应从业标准,改善从业人员的工作条件和薪资待遇,积极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提升医养从业人员的数量、素质和技能;依托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免费为老人及其护理人员开展实践培训、技能培训,帮助解决老人医、养、护问题。积极宣传动员低保家庭、计生特殊家庭、建档立卡贫困户参加全市养老护理培训学习,让这些家庭掌握脱贫技能,探索建立志愿服务组织,倡导志愿者参与农村养老服务,进一步壮大医养服务队伍。

第4篇:智慧家庭医生签约范文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决策部署,做好基本民生保障工作,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2021年实施33项民生工程的通知》(皖政〔2021〕24号)和市政府有关要求,县政府决定2021年实施30项民生工程。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新增4项民生工程

(一)城市社区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根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部署,补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村卫生室基础设施修缮、医疗设备更新补充、医疗服务能力培训等标准化建设短板,推动城市和农村医疗卫生网底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二)城乡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为贯彻妇女发展纲要,提高妇女“两癌”早诊早治率,对全省35—64岁城镇低保以及农村适龄妇女开展宫颈癌和乳腺癌免费筛查。

(三)农田建设工程。为贯彻实施粮食安全战略,推动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开展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林与生态环境保持、农田输配电、科技服务和建后管护等。

(四)农作物秸秆产业化利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培育农业产业和改善农村环境,支持开展秸秆标准化收储点(中心)、秸秆产业化利用、秸秆博览会签约项目、秸秆大中型沼气工程等建设。

二、退出4项民生工程

水利薄弱环节治理三年行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任务已完成,资产收益扶贫已实现预期目标,健康脱贫医疗保障平稳过渡到现有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框架内,4个项目不再列为民生工程。

三、调整实施8项民生工程

(一)增加幼儿托育内容。与妇幼健康和职业病防治合并为幼儿托育、妇幼健康和职业病防治项目,按照政府引导、部门协同、家庭为主、社会参与的总体思路,坚持普惠优先,采取多种方式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力量开办普惠托育机构,为家庭提供科学养育指导,并对确有婴幼儿照护困难的家庭提供必要服务。

(二)调整智慧医疗项目。智慧医疗项目中智医助理已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智联网医院已常态推进,两项内容退出民生工程,调整后保留实施“安康码”应用内容。

(三)调整文化惠民工程。增加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科技馆免费开放;保留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农村文化活动、农村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内容;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因建设任务已完成并已纳入村级综合性文化中心共建共享,农村体育活动因纳入群众体育竞赛统筹实施,两项内容退出民生工程。

(四)调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项目。将智慧学校建设纳入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内容,一体化辐射带动全省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共享。

(五)统筹棚户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加大统筹力度,将棚户区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合并为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

(六)调整党建引领扶贫工程。将党建引领扶贫工程调整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程,以加强党的建设为带动,有力促进乡村振兴发展。探索开展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考核激励试点工作。

(七)调整“四带一自”产业扶贫项目。将“四带一自”产业扶贫调整为“四带一自”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脱贫群众联动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

(八)调整技能培训提升项目。将技能培训提升中技能脱贫培训调整为脱贫稳就业技能培训,组织易返贫致贫人口参加免费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保留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新技工系统培养、退役军人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内容。

四、继续实施18项民生工程

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出生缺陷防治、“四好农村路”建设、困难残疾人康复、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就业创业促进、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美丽乡村建设、农村厕所改造及粪污资源化利用、农村电商提质增效、养老服务和智慧养老、困难人员救助暨困难职工帮扶、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学前教育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环境生态补偿等18个项目。

五、工作要求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各级各部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七有”目标,聚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努力增进民生福祉。

(一)补短板,注重有效持续。既尽力而为,贴近群众需要,回应群众关切,不断提升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文化等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又量力而行,确保民生支出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与财力状况相匹配,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坚决避免脱离实际、寅吃卯粮。

(二)强管控,聚焦精准推进。注重增强民生工程选择、设计、推进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进一步提高项目规划、资金保障、调度实施、运行维护、宣传引导等关键环节的精准度。在用好财政资金改善民生的同时,注重调动社会力量和资本推进民生工程,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需求。

(三)严考评,突出绩效导向。进一步构建全方位绩效导向,在实施过程中加强跟踪问效,健全民意调查,落实特邀监督员制度,建立绩效评价常态机制,突出正向激励和刚性约束,发挥目标管理绩效考评“指挥棒”作用,确保民生工程建好用好。

第5篇:智慧家庭医生签约范文

关键词:智慧医疗服务平台 移动健康 移动电子健康档案

中图分类号:TN915.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3(b)-0033-03

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医疗运行机制的转变以及医疗卫生信息化体系的逐步建立,传统医疗行业面临着日益增大的压力。一方面,在发达国家,医疗支出在政府财政中的负担日益加重;另一方面,由于医疗资源短缺、不平衡造成的“看病难、就医贵”已经成为困扰发展中国家的顽疾。同时,在这过程中,人们越来越关心身体的健康,凸显了公众对医疗健康需求的提升,以及当前医疗服务和健康服务发展的水平远不能满足人们需要之间的矛盾。究其原因,作者认为是现有的医疗环境无法满足中国人的健康需求、中国手机用户对移动健康认知度低、老龄化问题导致医疗保健的需求增加,以及涉及移动健康产业政策推动等原因[1]。

我国从2000年起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正以每年800万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040年前后,老年人口将达到4亿人的峰值,占届时总人口的31%左右,不同程度地需要提供护理照料服务,但由于医疗从业人员培养的周期性较长,面对日益增加的医疗保健需求,社会医疗资源明显不足。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已超过7亿,占总人口的60%~70%。据卫生部《中国慢性病报告》显示中国有3亿人超重和肥胖、血脂异常1.6亿、慢性病患者2.8亿、高血压2亿,但高节奏的现代生活使人们无暇顾及自身的健康状况[2]。

为解决上述问题产生了需要建设标准统一的智慧医疗服务平台,提供采用便捷有效的医疗健康服务的目标需求。近年来,向亚健康人群传递保健信息的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个人掌上终端、移动设备数量的增长,亚健康人群与健康服务提供者沟通的渠道日益增多。为了满足亚健康人群对健康服务可以广泛多样的选择,移动健康系统应运而生。移动健康系统是指通过使用移动通信技术,例如移动电话、PDA或卫星通信等,提供健康服务信息。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则以基于Android、iOS、Windows Phone等移动终端系统的医疗健康类应用为主。移动健康服务的出现,彻底颠覆了现有的医疗健康服务模式,为现代人群提供随时随地、高效便捷的个人健康管理手段,从而有效预防和缓解慢性病对健康的威胁。

1 国内外移动健康发展现状

1.1 国外移动健康发展现状

GSM协会在2012年报告中显示,5年内,全球移动健康服务应用将为移动运营商带来115亿美元的收入;在英国,移动健康战略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NHS Direct近期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使用移动设备对网站进行访问的移动用户由2010年每月3000人增至2011年每月155000人;在美国,2013年可移动便携式设备包括健康和健身设备、智能眼镜等的销量大概是1.5亿件,价值8亿元;预计在2017年预计达到7亿件,价值可达15亿元;同时,美国国家卫生信息技术协调办公室(ONC)正在征求公众关于医疗健康环境下使用移动设备的隐私性、安全性和最佳实践等方面的意见[5]。

1.2 国内移动健康发展现状

工信部在《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写到,把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医疗领域的智能医疗列为九大重点领域应用示范工程之一。原卫生部在《“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写到,2020年之前,我国将大力发展健康产业,4000亿投资助推医疗体系建设。2013年底中国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2亿,庞大的老年群体构成了医疗健康消费的主力军,医疗健康行业将伴随老年经济获得快速增长。在中国市场,2011年医疗应用约有4400万次的下载量,总收入达7.18亿元,其中网易的“春雨掌上医生”上线4个月即迎来100万个下载用户。艾媒咨询(iMedia Research)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移动健康市场规模达到18.6亿元,较上一年增长17.7%。预计到2017年底,中国移动健康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元,达到125.3亿元;2012年2012年中国智能手机用户规模达到3.8亿,可穿戴便携移动健康设备市场规模达到4.2亿元,预计到2015年这一市场规模将超过10亿元,到2017年,中国可穿戴便携移动健康设备市场规模将接近50亿元[3]。

2 移动健康在智慧医疗服务平台的应用

“新医改”方案把“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列为“支柱”之一,作为“新医改、支柱”的重要表现形式,构建以移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智慧医疗服务平台成为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重点的延伸[4]。以移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智慧医疗服务平台的建设,实现亚健康人群、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卫生行政机构之间对健康档案信息的共享利用,将不同对象或群体联系在一起,形成安全、高效、便捷、易用的健康生态环境。

智慧医疗服务平台的建设将最终形成面向智慧医疗的医疗健康服务体系[6]。

基于智慧医疗健康服务的应用,移动健康系统主要分为医疗服务和健康专家业务应用。

2.1 医疗服务应用

2.1.1 医疗协助服务

(1)移动健康档案共享。

移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亚健康人群和医生替代纸张健康档案,为居民提供预防、治疗和康复等从出生到死亡的完整全面的详细记录;为医生提供经过授权的患者历史病历、治疗措施和保险明细,并实现多方面互联互通,达到“城市管理-区域管理-院级管理”三级社会化统一管理[7]。

(2)远程医疗。

远程医疗即应用远程通讯技术、交互式传递信息,开展远距离的医疗服务,主要包括:

①远程诊断:上级医院的专家或医生对基层临床人员提供诊断意见,包括远程影像诊断、远程心电诊断、远程病理诊断和远程超声诊断等。

②远程会诊:上级医生通过远程会诊系统,通过音频与视频直接对基层患者进行会诊,并对基层医生给出会诊意见,如远程视音频会诊等。

③远程监护:利用家用医疗健康护理装置或社区健康驿站采集患者的生命体征信息,并通过网路传输到健康管理中心,由医护人员对居家患者进行监测和疾病管理的服务,如远程家庭监护、远程疾病管理、远程预约等。

④远程资源共享:实现对远程医疗会诊资源的查阅与共享。

(3)双向转诊。

双向转诊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大中型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签订协议,让一般常见、多发的小病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治疗,大病则转向二级以上的大医院就诊,而在大医院确诊后的慢性病治疗或手术后的康复则可返回所在辖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继续治疗或保健。从而减少综合性大医院对常见病、多发病就诊造成的卫生资源浪费,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量,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健康进家庭”的医疗资源合理配置与新格局。

2.1.2 社区医疗服务

(1)家庭医生式服务。

与家庭医生式服务相结合,根据个人情况有选择性的和社区医生或医院专业医生签订家庭医生式服务协议,每位医生负责一定数量居民,发挥医护防三类人员的协调配合能力,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监测、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健康管理服务,并能通过信息化系统及时将监测到的数据导入移动健康档案,一边随时进行动态更新。

(2)健康评估与干预。

为重点服务人群建立全面信息化的健康档案,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体检结果等方式收集健康信息,并进行健康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设计针对个人和团体制定切实可行的饮食、运动、干预方案,通过跟踪随访不断调整方案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并通过基于健康平台的医疗健康体系信息平台统一管理。

(3)健康跟踪服务。

成立健康管理专家组,组建健康咨询队伍,以社区家庭医生式服务团队为基础,结合被服务对象的具体健康状况和需求,设立健康咨询电话,定期安排保健专家见面咨询,一对一的跟踪解决健康问题;提供不同层次的健康保障和送医送药上门等服务。

2.1.3 健康体检服务

健康体检是在“医疗性体检”和“社会性体检”的基础上,以检测疾病证据为目的,开展通过应用体检手段对未病、初病或将病的健康或亚健康人群的身体检查,根据体查结果评估个人的生理指标、疾病治疗的达标情况,健康风险情况,慢病治疗率与控制率,高脂血症/高血压/中风/恶性肿瘤几率等内容,从而为一些体重超重、饮食结构不规律、膳食结构不科学、缺乏运动的人群提早开展干预和管理。

通过对参检人员更加深入的健康体检服务,建立移动健康档案,进行个性化康复指导,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大幅提高个人的健康素质,开展以预防和控制健康危险因素为目的的“零级预防”,从而降低疾病危险因素、降低慢性生活方式疾病的发生率及并发症、致残率、致死率,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

(1)健康风险评估。

通过健康体检资料和生活方式问卷调查情况,分析参健人员目前存在的健康风险,并提出警示。

(2)顾问式日常管理。

充分利用健康管理团队的医学专业知识和保健专业经验,通过一对一访谈、通讯、网络等多种方式对参健人员的生活方式、健康和疾病问题提供顾问式专业指导。

(3)应急指导。

参健人员在任意时间出现的紧急的健康问题,可在第一时间通过电话向健康管理医师咨询和寻求帮助。

2.1.4 扩展医疗服务

(1)合理用药预警。

合理用药预警是通过PDA等移动传感设备,通过传送到基于物联网与云计算技术的智慧医疗信息平台进行分析比对,从而实现对各个医疗机构医生开处方、合理发放与使用药品行为的监控管理和动态预警。

(2)辅助诊疗。

辅助诊疗通过与医院信息系统对接,主要实现两个方面的功能。第一,允许医生调用患者非本地的历史诊疗记录,全面了解患者情况,以做出更科学的诊断和治疗;第二,通过听诊器、PDA等专用医疗传感终端获取患者生命体征信息,并将诊疗信息和患者历史诊疗记录通过院级信息平台自动传入智慧医疗信息平台进行智能分析处理,并向医生反馈专业的疾病诊断结果、参考医嘱和用药建议,从而提高医生诊疗效率,更加规范就诊行为,为防范医疗事故提供数据支持。

2.2 健康专家服务

为亚健康人群提供基于个人需求的移动护理服务,对在医疗卫生机构或社区卫生机构进行健康护理的人群提供无线查房等移动定制服务。

3 结语

移动健康与健康服务被认为是跨行业、跨部门的新兴技术,大众对移动健康有着强烈的需求,大量资金投资都在关注着这个产业,已经呈现出良好市场发展的前景和市场的机遇。预计在未来5年,中国医务人员的智能手机普及率将接近100%,极大地促进移动健康的发展;中国普通消费者使用移动健康产品和服务将较为普遍,医患沟通平台较为完善;中国移动健康市场的各细分领域将会群芳吐艳,带动无线感测器、血压计、M2M设备等产业的发展。中国将逐步建成以移动健康档案为基础的一个城市或一个区域的医疗健康信息共享系统,为移动健康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与提供帮助[8]。

参考文献

[1] 姚志洪.跨入移动健康时代[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2(11).

[2] 陈苒.健康管理服务的实践回顾[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8(4).

[3] 盖小荣,王振捷,魏凡.提升健康体检服务质量水平的思考[J].预防医学杂志,2010(3).

[4] 韩丁.健康模式变迁与中国基本健康保障服务的公共供给[J].体育与科学, 2006(3).

[5] 2012-2013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年度报告[R].

[6] 游郑标.基于WAP2.0的移动健康监测平台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1(6).

第6篇:智慧家庭医生签约范文

10多年前,马云带着创业梦想来到深圳,被认为说了一个遥远而不可即的神话,深圳错失了阿里巴巴。有人说,从那开始,深圳错失了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发展的第一个黄金十年。

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产业,是深圳着力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也为国内各大城市所“虎视眈眈”。“201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而立’之后的深圳如何发展?我认为‘以特区一体化为契机,打造电子网络化新深圳’不失为一个好选择。”政协委员陈一丹曾专门对深圳互联网企业进行走访调查。把握新一轮科技创新革命和信息产业浪潮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深圳优势,加快构建城市发展的智慧环境,这是深圳市在2010年2月3日首次提出的“智慧深圳”理念。

未来3年,深圳将投入60亿元以上,把深圳作为TD―LTE业务发展的先发地区和重点城市予以支持,深圳将拥有2G到4G的全方位先进信息服务。11月17日,深圳市政府与中国移动在第十三届高交会上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中国移动将推出智慧门户、智慧政务、智慧医疗、三网融合创新等四大应用工程,发挥示范作用推进深圳“智慧深圳”的建设,深圳市民今后将能享受到更全面强大的无线高速宽带网络及信息服务。

智慧城市是什么

专家认为,智慧城市是将信息技术与先进的城市经营服务理念进行有效融合,通过对城市的地理、资源、环境、经济等进行数字网络化管理,为城市提供更便捷、高效、灵活的公共管理的创新服务模式。

无论你在哪里,随时可通过手机和电脑,将办公室情况、家中所有电器设备的状态,甚至米缸内是否有米、冰箱内是否还有肉等信息尽收眼底;驾车出行的市民通过 GPS就能实现智能导航,还可观察到两公里以外路况,以便选择最佳道路通行;只需一个账号,市民便可通过电脑、手机、家庭信息机、PDA和PSP等各类终端在网上高速冲浪。贸易企业坐在深圳的办公室,借助四通八达的网络和全球定位系统,可时时监控出口货物运输进度和货物安全情况……

智慧城市是通过信息化手段让城市更聪明。在智慧的城市里,管理者应该能够及时掌控城市的运行状态,并且能够迅速组织各种资源提供各种服务。在平常的生活中,市民应该是感受不到城市是智慧的,而当突发事件来临的时候,我们会感觉到智慧城市可以快速地处置事件和带来无微不至的方便,就像我们平时根本感受不到视频监控系统的存在,但是它正无时无刻不在监控着整座城市。

打造“深圳模式”

建设智慧深圳,深圳早已开始布局,发展互联网产业是建设智慧深圳的重要措施。作为鼓励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深圳的互联网技术一直引领前沿。此外,华南超级计算机中心的建立和发展,已成为智慧深圳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支撑点。要形成智慧深圳的整体氛围,一定离不开云计算,目前华南超级计算机中心已跻身亚洲最先进计算中心行列。在物联网和传感技术方面,通过多年攻关,深圳已抢占了诸多研发和应用的前机。目前,深圳与物流和供应链密切相关的超高频RFID和EPC标准产品已占国内70%以上的市场份额。红外传感设备、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这些智慧深圳涉及的基础性技术,深圳企业也紧追国际前沿、全国领先。同时,深圳已计划投入10亿元启动智能交通系统建设,3年内将建成国内领先的智能交通系统。

智慧门户将依托现有无线城市“市民主页”,利用社保、医疗、交通、教育、水电等公共服务信息,为市民和企事业单位提供可定制、个性化、一站式的公共信息服务,并逐步扩大与社会各层面的合作,探索建设开放平台,丰富“智慧深圳”内容。智慧政务工程方面,中国移动将配合相关政府部门,在重点管理场所部署高清摄像头开展实时监控,提升城市管理服务能力,并向市民提供实时路况视频信息、出行规划等交通信息服务,促进智能交通建设。TD-LTE网络还可随时随地召开高清电视电话会议,及时应对城市火灾、洪涝等突发事件。与此同时,预约挂号、健康档案查询、远程健康监测等智慧医疗服务将逐步扩大覆盖面。中国移动计划利用TD-LTE技术,向医院提供远程医疗、远程培训、移动医疗工作站等应用,提高社康中心的利用率和业务水平,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使用。

根据计划,至2013年底投入超过6亿元,大力发展无线局域网(WLAN),新建超过6000个WiFi/WAPI热点,重点覆盖政府部门、交通枢纽、商务楼宇、大型商场、企业和公共场所等热点区域。 根据协议,深圳市政府将建立协调机制,支持和推进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共享, 双方合力促进深圳本土研发、设计、制造等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与此同时,深圳市政府和中国移动将共同推动无线频谱规划使用、TD-LTE网络发展等相关国家政策出台,并参与相关技术标准制订。

万亿蛋糕

“智慧城市离不开云计算的支持,终端的计算和存储能力十分有限,云计算平台可以成为智慧城市的大脑,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存储与计算。”北京邮电大学校长方滨兴院士说。据预测,未来几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将超过80%,到2015年,我国云计算产业链规模将达7500亿至1万亿元,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所占的份额有望达到15%以上。

第7篇:智慧家庭医生签约范文

(本刊观察)在诸多行业、企业等大力进军物联网家电之际,基础设施不完善和行业标准缺失成为开发新产品最大的拦路虎,“各自为政”、“单打独斗”是描述物联网冰箱标准的准确词语,不同龙头企业间开发的技术标准,彼此也不相兼容,一些家电企业推出的解决方案都是根据其自己的内部标准,难以得到行业的普遍认可。因此目前还不能完成不同品牌家电之间、不同类型家电之间的匹配与互联。这种情况,在根本上制约了物联网家电等产业的发展。

网络缺失使物联网家电处境尴尬

物联网冰箱可以通过网络与超市相连的采购功能,在缺少产业链配合的情况下,即使购买并建成物联网家电系统,消费者的体验也不好。又因为物联网家电实现各项功能需要传感、芯片、网络等众多产业链环节的配合,涉及消费者、建筑商、政府部门、网络运营商、家电企业等众多主体,目前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商业模式。

“买了不能用”是制约物联网冰箱发展的一大难题。可以想象,锅里正煮着开水,忽然发现家里的泡面没了,你走到物联网冰箱前查询最近的超市信息,屏幕上却显示“您的冰箱不在服务区”……只好再关火、换衣服、下楼去买。

物联网概念对家电来说,不只仅是利用功用的简单增添,而是办事形式的基本改变。家电将不再是具有单一利用价值的物品,不再是曾经的办事终端,而是重大的物联网上与多个物体之间存在交互感化的一个节点。目前,网络的不发达、网络连接标准不一成为物联网冰箱发展的一大难题。很多小型超市并不具备网络功能,而很多大型超市即使拥有网上购物商城,但支持小额购物送货的也非常少。而网络连接标准的不统一导致产业链之间无法互相配合,网络技术无法应用将导致物联网冰箱有名无实。

物联网家电娱乐功能或沦为“鸡肋”

物联网冰箱的一大特色就是网络功能和娱乐功能,但是这些功能有多大的实用性呢?网上购物由于目前连接的网络有限,也不具备搜索功能,以及网络资源的匮乏,而导致使用起来非常不便。

播放歌曲、视频功能多少有些画蛇添足,可以想象,谁会总在冰箱前面看视频呢?而物联网冰箱有食品管理功能,对于一般的商品可以识别,可像水果或鸡蛋这类不带包装没有标签的食物冰箱怎么管理呢?种种多功能如果都是“半吊子”,那么物联网功能还剩下什么?

高昂成本成发展制约瓶颈

物联网冰箱刚刚出现,由于产品研发、物联网技术的搭载等方面存在成本,厂商的制造价格就非常高昂,导致前期市场价格肯定颇高。对于中国家电市场来说,价格高基本等同于没有市场,因此目前物联网冰箱还处在展示和宣传推广的阶段。物联网家电产品相对普通消费者的需求仍然显得过于超前,物联网冰箱要想普及,短时间内仍面临价格难题,想要全面普及,还需降低成本从而降低价格才能被市场接受。

物联网也已经成为家电企业抢占未来战略制高点的焦点所在。但是因为物联网冰箱所涉及的领域是多方面的,因此它的普及需要政府、家电企业、通信运营商、物联网相关技术产品企业的共同努力,共同推进,这样才能推动物联网冰箱更好更快的发展,未来的家电产品将是物联网的时代,每一个消费者都将成为物联网的受益者,相信不久之后物联网冰箱不只是柜台里摆设的展品,而成为进入千家万户的“普通”家电。

下一代WiFi标准制定速率达6.7G

(本刊讯)记者近日获悉,为在2012年带来千兆级别的无线局域网传输速度,IEEE目前已全面转入到下一代802.11ac的制定工作中。

据悉,早在2008年上半年,802.11ac就已经启动,当时被称为甚高吞吐量,目标直指1Gbps。到2008年下半年,该项目分为两部分,一是802.11ac,工作在6GHz以下,用于中短距离无线通信,正式定为802.11n的继任者:另一个则是802.11ad,工作在60GHz,主要面向家庭娱乐设备。

从传输速率来看,802.11n可以达到600Mbps速度,而802.11ac和802.11ad则分别可以达到3.2Gbps和6.7Gbps。对此,全球最大的Wi-Fi芯片供货商――博通公司资深副总裁兼无线局域网络事业部总经理MichaelHurlston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这一新兴标准有望在2012年审议通过。

由于新标准所在频段较高,这无疑会增加相关建网成本。对于记者的这一疑问,Michael Hurlston解释道,“802.11 ac是对802.11 n的延续,使用频段也有重合,建网成本不会有太大差别,特别是规模应用以后,成本会更加接近。而802.11 ac由于运行在60GHz的超高频段上,建网及运营成本的确会高出许多,”但这一标准主要面向视频应用,是对现有有线视频设备的替代,两大标准有着不同的应用领域。”

宁波十年投100亿引资打造智慧城市

(本刊讯)宁波正在全面部署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宁波市政府准备用10年时间,每年投入不少于10亿元的扶持资金,同时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智慧城市建设。

日前宁波市政府召开新闻会公布了这一消息。宁波先后同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大唐电信、国家电力以及华为、清华同方等实力雄厚的企业达成19项合作协议,将在物联网、三网融合等方面展开全方位的战略合作,拉开了宁波建设智慧城市的大幕。

据悉,宁波智慧城市建设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到2015年,建成一批成熟的智慧应用体系,形成一批上规模的智慧产业基地,智慧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第二阶段,到2020年,宁波将建设成为智慧应用水平领先、智慧产业集群发展、智慧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具有国际港口城市特色的智慧城市。

触控面板将全面引爆市场

(本刊讯)据预测,2010年全球触摸屏移动设备的市场将达到3.627亿台,较2009年的1.843亿台的销量将增加96.8%。

从销售额上来看,亚太区是触摸屏式移动设备领先的区域。2010年,亚太区触摸屏移动设备的销售预计将超越12.9亿台,占全球市场的35.6%。相比之下,西欧和北美则有望占全球触摸屏移动设备销售的26.8%和24.4%。但是,如果以触摸屏的发展势头作为其所属地区整体销售组成部分的角度来看,则西欧以49%占据首位,紧随其后的北美达到46.65%。由于整个市场的规模要大得多,在亚太区触摸屏销售将仅占整个移动设备销售的23.4%。

到2014年,PC的触摸屏需求量将超过1.15亿部,这使PC成为目前市场上触摸技术增长最迅速的领域。其中,平板电脑将一马当先,并刺激业已不断增长的对带有触摸功能的上网本、笔记本电脑、显示器和一体化台式电脑等设备的需求继续攀高。消费者对触摸功能的期望,将很快地从简单的两指解决方案向8指甚至更多手指的方案发展,他们要求更好的触觉反馈和手写识别功能。功能强大的多芯片解决方案将成为这种增长的主力军,推动功能性的迅速扩张,并成为这个多样化市场的基础。

以往由于成本考虑,手持式电子产品触控面板多选择电阻式,而红外线、超音波或表面电容式等技术,随着多样化大尺寸面板应用产品而日渐普及。使用方便、利于互动的大尺寸触控面板,已从以往的工、商业应用转向民众生活周边推进。

四川三网融合产业联盟成立

(本刊讯)为全面促进三网融合在四川省顺利推进,在日前于成都落幕的2010三网融合(四川)高峰论坛上四川电信、四川广电和长虹等设备供应商签订合作协议,发起成立四川三网融合产业联盟。

四川广电与四川电信签订合作协议,促进建立双方共建共享机制。央视国际网络有限公司与四川广播电视台签订新媒体业务合作协议,双方将在IPTV等新媒体业务领域展开更广泛交流合作。

来自国家工信部、科研院所和相关运营商的科研人员就“合作发展、互利共赢”的主题进行了探讨交流。作为西部唯一的三网融合试点城市,绵阳市在论坛上宣布,今年12月底前全面实现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双向化,电信网络宽带提速,明年1月到7月有序推进广电、通信业务的双向进入。

“智慧养老”:新兴养老模式的路径

(本刊讯)我国养老服务市场还面临服务模式、医护体系等不完善的现状。随着物联网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日渐深入,将成为探索新型医疗模式的一个突破口,化解养老难的矛盾和问题。

在医护领域,物联网应用主要在人体的监护和生理参数的测量等方面,可以对于人体的各种状况进行监控,将数据传送到各种通信终端上。监控的对象不一定是病人,可以是常人。各种传感器可以把测量数据通过无线方式传送到专用的监护仪器或者各种通信终端上,如PC、手机、PDA等。人体表面或者内部大约可以布署10~20个各类传感器。据测算,每在疾病预防上投资一元,可以在将来节省数十元乃至上百元的医疗开支。开展基于物联网的医护应用建设,具备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随着我国对健康与安全问题日益关注,面向老人和儿童的个人健康监护市场需求将不断扩大,成为物联网在医疗领域应用的“蓝海”。《中国儿童发展状况报告》显示,因监护不利造成的意外伤害成为目前我国14岁以下儿童的第一位死因。若每位儿童通过传感网技术实现儿童监护费用为200元/年,如果全国10%的儿童采用物联网监护技术,将产生50亿元市场规模。据《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显示,在“十一五”期间,中国城市居家养老、护理服务的潜在市场规模超过700亿元,2010年将增加到1300亿元,如果其中10%的市场使用传感网进行监测,市场规模将达到130亿元。

碧桂园携手移动建智能社区

(本刊讯)日前,东莞大朗碧桂园与中国移动东莞分公司签下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携手打造“无线智能生活小区”,大朗碧桂园成为东莞首个与移动运营商达成战略合作伙伴的项目。

据悉,大朗碧桂园与中国移动签订合作协议后,中国移动将会投资建设小区的移动通信网络和互联网等基础网络,向物业和业主提供高品质的移动通信、WLAN、家庭宽带、社区一卡通、智能家居、家庭安防等服务,携手打造无线智能生活小区。此外,双方还将在集团信息化应用、社区文化建设工程以及信息化示范小区等方面进行长期战略合作,共同推进“数字小区”、“智能小区”的建设。同时双方将结合自身资源,一起开展客户活动,强强联手,合作共赢。

华北首个智能小区亮相廊坊

(本刊讯)日前由华北电网公司承担建设的河北廊坊新奥高尔夫花园小区成为国家电网公司智能小区样板示范工程。该小区共涉及11栋楼房655套居民住宅,是华北地区首个符合国家电网关于智能小区建设指导意见的智能小区。

据了解,通过电力光纤八户、清洁能源的灵活接入和家庭用电的智能管理,打造了全新的低碳生活方式。整个小区全面敷设了光纤复合低压电缆,在把电能送到干家万户的同时,实现电力光纤到表到户,把宽带网络延伸到居民家中,全面支持电话、电视、互联网“三网融合”业务。样板间建设有10千瓦分布式太阳能发电与储能设备,通过就地消纳和优化控制,为家庭提供清洁能源;同时通过分布式太阳能发电管理系统,支持家庭根据电价高低选择电源,实现削峰填谷,并可为家庭提供应急备用电源。

小区部署了最新研发的高级量测系统、智能插座、智能家电等设备,可自动抄读电、水、气三表,自动采集家用电器用电信息,并进行远程控制。通过智能家居服务系统和智能终端,居民可以全面了解家庭用能、能源消费支出、碳排放情况,并得到用电策略建议。此外,该小区还在地下车库建设6台电动汽车充电桩,满足小区居民智能充电需求。

海尔U-home青岛房展再亮新彩

(本刊讯)日前于青岛国际会展中心开幕的2010年青岛秋季房展会上,包括海尔、绿城、城投、领海、城建、苏宁、鹏利南华、联城海岸等众多的开发企业和楼盘悉数登场。记者了解到,在众多参展商中,海尔地产展区更是吸引了众多的关注目光;特别是海尔地产携手海尔U-home联手打造的物联之家再次成为媒体、房地产商和参观者关注的焦点。

在展会现场记者看到,海尔U-home物联之家主要向大家展示了家电控制、场景控制、智能终端和智能空调。在社区服务方面,海尔U-home的家庭管控中心智能终端通过有线、无线网络将家庭内的各类电器设备关联到一起组成“家庭小网”,再通过网络与“社区中网”相联。这样实现了可视对讲、户户通话功能,还可以视频监控小区内的关键位置,比如看看自己的车安不安全。据介绍,智能终端还可以设置在家、外出、就寝等各种场景模式,实现一键式的操作。

据悉,海尔U-home正在与呼和浩特东岸国际合作,全力打造西北第一智能化社区。另外,与大庆东城领袖的合作也在进行中,努力将此项目打造成“东三省首例国家康居示范工程”、“2009年中国十大智能家居楼盘品牌”。

快思聪新一代8G视听网络

(本刊讯)快思聪近日宣布革命性的新DigitalMedia 8G技术已上市。这是第一个真正的单线,高输出的网络。DigitalMedia 8G提供前所未有的起高速,超长的数据传输、以太网控制、以及模拟和数宇AV信号的传输。所有信号和通信的管理通过单屏蔽双绞线或多模光纤线股,无压缩、无需使用中继器。现在安装速度更快、更便宜、更容易。

DigitalMedia 8G远远超过了标准的1千兆位以太网网络吞吐量。8G是世界上第一个影音输配和控制运输解决方案,它提供了每个通道8千兆的输入和输出。

DigitalMedia 8G保留了每一个信号原始饿视频分辨率和音频格式,确保无损的信号路径。它提供了高质量、可靠的高清数字娱乐体验。

此外,没有信号缩放或压缩,DigitalMedia 8G可以管理所有不同的家庭影院数字和模拟信号,匹配每个信号

源输出到选定的显示器、提供最佳的输出。无压缩的数字信号、HDMI接口,DVI接口、DisplayPort端口、以太网和USB键盘/鼠标控制信号的无缝分配,可通过屏蔽双绞线传输到330多英尺或通过光纤传输达到1000英尺范围。

雷士2010半年度营销会胜利召开

(本刊讯)日前,雷士电工半年度会议在惠州胜利召开,公司及各部门领导和来自全国各地的雷士电工营销精英近百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此次会议是在雷士电工销售合并到雷士照明国内销售中心后的第一次全体会议,具有深刻的意义。会议中就如何融合电工和照明的销售作出了明确的指示,在战略上为雷士电工在下半年的工作提供了思路,也为市场运作提供了指引与帮助,同时提出了树立5个“1”的样板市场的要求。为了提升电工经理自身的产品知识和销售技巧,更好的在自己的岗位上开展工作,还特别组织了培训事项。由雷土电工各职能部门资深人员组成的培训师团队,分别就公司介绍、行业介绍、电工产品知识、集成吊顶知识、厨卫电器知识、工程渠道运作、雷士推广及电工终端表现、电工渠道操作等方面作了培训。

在会议结束后,在雷士电工展厅中,大家兴致勃勃地对各系列产品逐一参观。

中国家居消费趋势研究盛大启动

(本刊讯)搜房全球机构联合区域最具代表性的销售渠道每年推出“中国家居消费趋势研究”。自2008年首度开展研究以来,一直坚持从微观角度量化家居市场消费状况,全面、及时、定量、客观地反映中国家居市场的态势和变化轨迹,把握最新家居消费趋势和走向,以期更好的指导理性消费,彰显优秀品牌的影响力。

2009年度的“中国家居消费趋势”,对全国十余个重点区域深入调研,得到全国主流协会与卖场提供的理论指导和数据支持,获得24394份购房装修业主的调查反馈,1626份有效业内调查问卷,超过100家主流媒体对此事件持续关注与报道。

“2009中国家居消费趋势研究”在全国十余个城市盛大,获得中国家居业内人士与消费者一致的认可与关注。

“2010中国家居消费趋势研究”日前再次全国启动,今年在延续09年专业、严谨精准研究的基础上,扩大了研究领域、增添了调研渠道,细化了评价指标,新增了产品创新的专业研究。2010年中国家居消费趋势研究将在更高的层次上,以更完善的体系全面贯穿整个行业,真正成为中国家居行业发展风向标!

李毅中:加快传感网标准制定,提升国际话语权

在日前召开的无线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部际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要求,加快开展传感网标;佳制定和知识产权相关工作,提升我国在传感网标;隹领域的国际话语权,保障我国传感网产业与应用的健康发展。并要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尽快推动无锡示范区建设取得实质进展。

李毅中在会议上指出,加快发展传感网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发挥协调领导小组作用,形成工作合力,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尽快推动无锡示范区建设取得实质进展。

一是要编制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规划。规划的编制要注重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突出应用示范和产业培育,发挥区域优势和辐射效应。规划编制工作由工信部牵头,争取在今年年底完成。

二是要科学选择、务实抓好一批典型应用示范项目。国民经济领域,可以在工业、物流、电力等领域遴选一批典型,推动传感网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创新,在社会管理领域,可以以传感网与3G网络融合应用为突破口,在医疗、交通、安防和环保等领域遴选一批典型示范工程,推动面向民生服务领域的应用创新。

三是要加快开展传感网标准制定和知识产权相关工作。要建立和完善传感网标准体系,提升我国在传感网标准领域的国际话语权,要建立传感网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开展知识产权预警等工作,保障我国传感网产业与应用的健康发展。

四是要加快突破传感网核心关键技术。要围绕传感网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以制约我国传感网发展的技术薄弱环节和赶超国际技术先进水平的技术领域为重点,集中多方资源,突破核心技术和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加快形成较为完备的传感网技术体系。

五是要加强各项支持政策的协调和落实力度。要随着建设工作的持续开展,根据传感网发展的每个阶段,进一步研究出台和更新支持发展的政策措施。

六是要建立完善协调配合机制,充分发挥领导小组和咨询专家委员会的作用。

曾剑秋:以家庭为基点拓展信息消费市场

国务院总理目前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发展家庭服务业的政策措施。并推出五大措施发展家庭服务业,将带动IT企业以及相关行业加快探寻家庭市场发展的步伐,家庭信息化成为热门。针对国务院强调发展家庭服务业有何积极意义?发展家庭信息化运营商可关注哪些环节?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导曾剑秋教授认为,家庭信息化是推进行业信息化甚至国家信息化的重要支撑。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家庭的信息化程度也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目前,全球家庭信息化的发展正处于强势上升通道中,市场规模发展空间巨大,相信我国的家庭信息化应用市场也同样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全业务、3G、三网融合的展开,新技术新应用的不断推陈出新将在很大层面推进融合业务、融合终端的发展,这将惠及近4亿的家庭客户。目前,大多数人的家庭通信工具还是处于不融合的状态,手机、固话、宽带、电视还是处于业务分散的阶段,缺乏业务的融合与资费的融合。用户面对越来越多的通信技术与通信设备在使用与缴费等环节还不能真正体会到便利,这也是家庭信息化在发展下一阶段要正视与改进的地方。

业务融合是家庭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在三网融合、3G、全业务的时代,业务融合的程度与速度将加快,这对家庭信息化建设是一大利好。原先散乱的家庭各项信息业务通过融合与整合,能有效提升业务的实用性与便捷性,但也要面对一个现实情况,三网融合大背景下广电系也进入了家庭信息化领域,随着市场竞争放开,这对消费者来说也是一件好事,这对优化业务、服务、资费有一定促进作用。例如现在家庭里的数字电视、ITV都没有放开,在节目内容、业务使用方面还是运营商、广电提供什么用户使用什么,对用户需求的细分不到位,相信在三网融合的推进过程中,这一现象会得到有效改善。

东芝将开始提供数字家电用新网络服务

(本刊编译)东芝将从2010年10月开始在欧洲提供利用互联网的数字家电用新服务。在日前于德国柏林开幕的消费类产品相关展会“IFA2010“上,东芝公开了可在液晶电视、平板终端及个人电脑等上利用的互联网服务“Toshiba Places”的现场演示。

新服务名称为“Toshiba Places”。如影像发送、互联网广播、电子邮件、照片管理及黄页等贴近生活的信息

及内容,均可经由互联网在多种设备上浏览,还能与其他用户共享。将通过该公司运营的名为”Toshiba MarketPlace”的门户网站提供各种服务。计划首先从10月份开始在法国提供约10种服务,随后将服务范围扩大至欧洲的主要国家及其他地区。

面向液晶电视的服务,首先在微波数字电视接收用机顶盒(STB)中嵌入支持新服务的功能销售。该STB的价格为99欧元。东芝计划2011年初上市支持该服务的液晶电视。面向个人电脑及平板终端的服务,将通过发放专用软件予以支持。利用服务时的用户界面,为使各设备实现基本统一的操作性及使用图像而进行了精心设计,此外东芝还将构建共享体制,使多台设备能够共享通过互联网发送的内容。

比如,中途关闭电视播放的影像,外出时可使用平板终端接着观看。

无线技术打造玻璃环绕立体声音箱

(本刊编译)这款晶莹剔透的玻璃板材音箱,造型现代、独特,把它放置在客厅,着实能与欧式风格家装搭配得恰如其分。除了外表美型,它的功用也不容小觑。

立式音箱功率为25瓦,频率范围为300Hz――15kHz,其低音炮音箱频率则可达40Hz,与市面上的音箱套件相比并不逊色。更可贵的是,该款音箱组合之间均采用无线技术连接,让使用者省却了接线烦恼。

隔音胶水可有效阻断噪音

(本刊编译)这是一款新型的隔音产品,它看起来就像胶水一样,使用时只需将其涂在两层干式墙的中间或是其他建筑材料上,就可以有效阻断噪音,达到良好的隔音效果。这款水溶性产品无毒无致癌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含量也非常低(每升不足5克)。由于其使用方便、安全快捷,相比于其他隔音材料所占的体积更小,非常适合家庭使用。

日立与松下联手开展智能社区业务合作

(本刊编译)日立制作所和松下日前宣布,两公司将以各自擅长的社区能源管理系统技术和家庭能源管理系统技术为基础,以CEMS及HEMS的实际应用和普及为目标,致力于二者间接口的联合开发及标准制订。

第8篇:智慧家庭医生签约范文

物联网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射频自动识别(RFID)技术、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建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巨大网络。在这个网络中,物品能够彼此进行“交流”,而无需人为干预。其实质是利用射频自动识别技术,通过互联网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

自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正式提出物联网时代的来临,近10年的时间里,物联网已从概念进入到实际应用阶段。现在,物联网已在智慧城市、智能人体健康、工业自动化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有人说,2014 年是物联网应用元年。下面笔者就为大家介绍几个比较重要的应用。

智能农业

物联网在农业领域有广泛应用,贯穿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例如,在种植准备阶段,可以布置传感器,获取土壤、水文等极为精细的农业资源信息,来选择合适的农作物。在农作物种植和培育阶段,可以用物联网技术采集温度、湿度信息,从而实时应对环境变化,确保农作物环境适宜、高效生长。在农产品质量溯源方面,通过对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过程的全程信息感知、传输、融合和处理,实现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追溯,为农产品安全保驾护航。

在我国,许多省市开展了农业物联网的相关研究和应用试点探索。北京市开展了农业物联网在农业用水管理、环境调控、栽培管理中的应用示范,实现农业用水的精细管理和农业环境监测。江苏省开发国内领先的基于物联网的一体化智能管理平台,通过3G智能手机访问蔬菜大棚智能管理平台,远程监控大棚实时环境参数,降低了农民劳动强度,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浙江省开展花卉物联网应用,实现了花卉种植全过程自动监测、传输控制。

智能医疗

物联网在多种医疗保健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临床护理方面,物联网系统能够采集患者的数据并以无线方式传输,用于连续显示或通报。监测结果可完整、详细地展示患者的状态,让临床医生能够随时随地进行检查。它取代了专业医务人员定期过来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这一流程。通过连续关注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护理质量,还能降低护理成本。

在远程监测方面,物联网可以通过多种传感器安全捕捉患者的健康数据,采用复杂的算法分析这些数据,然后通过无线连接与专业医护人员分享数据。这样,医护人员就能够给出适合的建议,让人们做出更加有利于健康的选择,采取更多医疗保健预防方法。

物联网技术还可以应用于药品,给药品贴上智能标签,在供应链中跟踪药品,通过传感器监控药品的状态。这样做有许多潜在的好处:例如,对于需要特殊保存条件的药品,在运输过程中可以连续进行监控,一旦发现违反了保存条件,马上将其丢弃;药品上的智能标签也可以使病人直接获益,例如,通知病人使用剂量及过期日期、确保药品的真实性,可以提醒病人在适当的间隔内用药,也可以监控病人的用药情况。

智能工厂

物联网技术目前正逐渐融入到各行各业,从原物料的勘探、生产到送达工厂的整个过程,所有的货物及装备都嵌有电子标签,让不同的设备可以互相沟通,包括原物料的采购、库存、销售等领域,都可通过完善优化的供应链管理体系,进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此外,物联网与工厂生产设备的融合,可以对工厂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污染源进行实时监控。把传感器应用到设备、油气管道中,可以感知危险环境中工作人员、设备机器、周边环境等方面的安全状态信息等。还可对危险物品的运输进行监控,对每一批运输、每一批物料的特征进行描述,如此一来,就可以追踪到每一个货柜或散货中的原物料,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

除了对危险品进行全程跟踪和监控,工厂在制造过程中,对于水、油、气的运输及设备远程控制的需求也因为油电双涨的趋势,变得比过去更加谨慎。利用射频自动识别技术可以追踪和管理油气资源设施间的输送环节,提高油气运输安全性,并可利用射频自动识别技术远程遥控油气管道的阀门开关,平衡油气流动,进而使设备的管理更加智能化。

以美国瓦莱罗(Valero)能源公司为例,在其总部内有一个数字化大屏幕,屏幕上包含瓦莱罗位于3个国家所有工厂的信息,持续监控着2万个资料流程的情况,并对所有信息进行实时汇总。屏幕上还有一个实时报警装置,通过屏幕上的电子仪表,就可以知道每桶油的能耗是否超过了计划用量。导入智能工厂解决方案后,工厂每年可以因此节省1.2亿~2亿美元的成本。

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是物联网在家庭生活中的基础应用,直接影响着广大居民的日常生活,智能家居不仅具有传统的居住功能,还提供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为一体的高效、舒适、安全、便利、环保的居住环境。通过全方位的信息交互功能帮助家庭与外部保持信息交流畅通,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帮助人们有效安排时间,增强家居生活的安全性,甚至为各种能源费用节约资金。

第9篇:智慧家庭医生签约范文

“感知健康、智能医疗”是指在卫生信息化建设基础上,应用物联网相关技术,通过健康和医疗相关设备和系统间的信息自动集成及智能分析共享,建立旨在提供统一便捷、互联互通、高效智能的预防保健、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的智能医疗保健环境。

“感知健康 智能医疗”的背景

中国正处在医疗改革的关键时刻,旧的医疗体制以及医疗保障制度已经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为国家的核心议题。人口结构老龄化发展趋势,致使疾病和预防控制从原来的以传染病及其防治为主,转变到目前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其预防为主的模式。医学模式也由原来的“3P”模式,发展到更加注重公民和社会参与的“4P”模式,即Predictive(预测性)、Preventive(预防性)、Personalized(个性化)和Participatory(参与性)。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强化个人责任成为现代医疗保健服务模式的特征,未来数字卫生工程技术的趋势将更加向基层社区和个人参与方向发展,更加贴近个人的工作和生活本身。个人健康信息采集终端将融合在家庭和工作岗位,在重视信息收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信息的反馈和互动,一种实时的健康促进将成为可能。

据卫生部的统计,2008年中国健康医疗市场规模已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如果按照本世纪前10年中国健康医疗市场年均超过10%的速度,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会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医疗市场。但目前中国医疗产业占GDP的5.5%,而美国这一比例达15.5%,其他欧美国家都在8%~10%之间。

物联网在医疗健康领域应用的现状

1. 国外

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十分关注物联网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信息化建设。

2004年2月,美国FDA采取大量实际行动促进RFID的实施与推广,通过立法加强RFID技术在药物运输、销售、防伪、追踪体系的应用。2004年日本信息通信产业的主管机关总务省(MIC)提出2006~2010年间IT发展任务“u-Japan战略”。该战略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通过信息技术的高度有效应用,促进医疗系统的改革,解决高龄少子化社会的医疗福利等问题。2006年,韩国确立了“u-Korea战略”,其中提到要建立无所不在的智能型社会,让民众在医疗领域可以随时随地享有智慧服务。2008年底,IBM进一步提出了“智慧的医疗”概念,设想把物联网技术充分应用到医疗领域中,实现医疗的信息互联、共享协作、临床创新、诊断科学以及公共卫生预防等,并认为物联网技术在整合的医疗平台、电子健康档案系统都将有广泛的应用。

2005年,欧盟委员会在eEurope计划上提出旨在创建无所不在的网络社会的i2010计划;2006年明确强调欧洲已经进入一个新能源时代。2009年10月,欧盟委员会以政策文件的形式对外了物联网战略,提出要让欧洲在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基础设施发展上领先全球,除了通过ICT研发计划投资4亿欧元,启动90多个研发项目提高网络智能化水平外,于2011年至2013年间每年新增2亿欧元进一步加强研发力度,同时拿出3亿欧元专款,支持物联网相关短期项目建设,其中也包括医疗项目。

2. 国内

我国政府十分关注物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2008年,国家出台了《卫生系统十一五IC卡应用发展规划》,提出加强医疗行业与银行等相关部门、行业的联合,推进医疗领域的“一卡通”产品应用,扩大IC卡的医疗服务范围,建立RFID医疗卫生监督与追溯体系,推进医疗信息系统建设,加快推进IC卡与RFID电子标签的应用试点与推广工作。2009年5月23日,卫生部首次召开了卫生领域RFID应用大会,围绕医疗器械设备管理,药品、血液、卫生材料等领域的RFID应用展开了广泛的交流讨论。在《卫生信息化发展纲要》中,IC卡和RFID技术被列入卫生部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之中。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加快制定IC卡医疗信息标准、格式标准、容量标准,积极推进IC卡的区域化应用,开展异地就医刷卡结算,实现医疗信息区域共享等。

我国在医疗健康行业的物联网应用主要体现在医疗服务、医药产品管理、医疗器械管理、血液管理、远程医疗与远程教育等多个方面,但多数处于试点和起步阶段。

医疗服务:主要用于病人身份确认、人员定位、财务核算、一卡通就诊卡、生命体征采集等。

将RFID智能标签置于“医疗保健卡”的卡片上,标签可以记载就诊病人自身完整的就诊记录。任何医生或者其他医护人员都能够即时读取、存储关键的病历信息。这样,可促使个人无论在哪里都能够得到良好的照顾与精确的诊断。有行业数据显示,中国在RFID领域的地位不断上升,有望成为世界第三大市场。在一卡通方面,医疗、教育和交通等行业在2009年均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一卡通”就诊卡的应用明显增多。

中国远程心电监测网络体系“厦门市远程心电监测分中心”于 2010年1月17日成立,患者可随时随地监测自己的心电图。

浙江省已建立一个基于MPLS-VPN网络技术,结合数字化医疗、数字化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数字化公共卫生应急处置、数字化医疗资源共享的省级数据交换平台。三家省级医院通过该平台实现了居民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和就诊记录跨医院间的信息共享,目前正在开展省级医院电子病历上传试点。

医药产品管理:主要用于药品供应链管理、药品防伪。

2007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提出了采用RFID技术打击包括药品在内的假冒伪劣产品的议案。上海某制药厂对电子标签在制药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探,并取得了较好效果,该公司结合其ERP系统,在生产过程实时数据采集系统上,采用以RFID标签作为索引的方式,对所有无法进行实时采集和监控的药品原材料、中间品、半成品和成品的属性进行生产全过程的自动监控,解决了许多因条形码局限性而不便应用在洁净车间和易受潮、易磨损,需暗设、数据需修改等特殊应用的问题。

医疗器械管理:主要用于手术器械管理、病人植入材料管理和消毒包的管理。

上海中卡集团采用RFID技术和数据库技术、通信信息技术,对手术器械包的回收、清洗、分类包装、消毒、发放等环节进行记录,并对器械包的存放、使用进行实时监管。上海市在全国率先颁布规定,要求必须建立植入性医疗器械全程可追溯的管理制度,上市的植入性医疗器械应当具备产品可追溯的唯一标识。在301医院的大力配合下,中航芯控开发的RFID消毒供应室管理系统在应用中也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血液和医疗废物管理: RFID技术能够为每袋血液提供唯一的身份,并存入相应信息。这些信息与后台数据库互联,使血液无论是在采血点,调动点血库,还是使用点医院,都能受到RFID系统的全程监控和跟踪。我国将RFID技术用于血液管理领域还处于起步阶段。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表示北京市血液信息管理系统正在建设,各地区的血站和医院将通过统一的信息共享与管理平台进行即时的沟通和交流,医院可通过网络提交预定血浆订单,保证患者用血安全。

2003年,国务院批复实施《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全国拟投资68.9亿元,在300个地级市建设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自2004年以来,国家已拨付约9.1亿元资金。截至2009年5月底,《规划》确定的274个医疗废物项目布局全部落实,建成的123个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形成约900吨的日处理能力,加上郑州等地已经建成的医疗废物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约176吨/日,全国现有医疗废物处理能力可达到1000吨/日以上。由此可见,无线传感相关技术在此领域应用的潜力巨大。

远程医疗与远程教育:浙江省利用先进的流媒体技术和远程通讯技术,通过创建新型远程医疗服务模式,目前已经联网多家省市县医院和社区服务中心,共开展了12536多例远程专家会诊,1518例院后管理和慢性病跟踪治疗,280余次基于临床案例的远程教学和查房,5次远程手术直播、远程护理培训和国际合作交流。

物联网在医疗健康领域应用存在的问题

1. 技术方面

标准问题:亟需进行符合现有的各种医疗保健标准下的物联网相关标准的研制。

医用传感器和生物医学传感器研制:包括新型医学传感技术的研制;小型化、微型化医用传感器研制;医用传感器的模块化设计;医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综合运用数字信号处理、模式识别、分布式计算等技术,实现对多模医学信息自动分析综合,实现初步自动决策和评估。

高安全可靠性:针对物联网医疗器械特殊的使用环境和对象,综合质量管理、风险评估、人机功效等手段,研究医疗器械的可靠性、安全性。

大规模数据分析及智能决策:研究基于云计算的大规模医疗数据分析方法及网络系统;基于专家数据库诊断、治疗智能决策系统;基于多模信息融合的医疗决策推理机;复杂医疗事件的实时分析方法。

2. 产业应用发展方面

完整产业链有待培养:从医用传感器、特定应用产品研制与生产,标准认证与培训,信息采集传输,数据中心数据分析与服务,特定应用研发,到相关服务开展,都需要一批企业与医疗保健机构形成良性的产业链。

规模应用和价格问题:在诊断、治疗、康复、支付、卫生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健康医疗的物联网应用中,都需要将价格成本控制在适于大规模应用能够承受的范围内。

安全性及隐私问题:医疗物联网的应用,需要在不同应用环境中按照不同等级的划分来满足安全性的需要,同时保障个人隐私。

传统流程改造问题:采用物联网技术是对原有业务流程的一种转变,需要通过逐步试验,由点到线到面的进阶改变过程。

单位间合作问题:单位之间需要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尤其在源头上按照标准进行应用,采用相关的标准促进整体的物联网应用水平的提高。

物联网在医疗健康领域应用的展望

物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能够帮助医院实现智能化的医疗和管理。支持医院内部医疗信息、设备信息、药品信息、人员信息、管理信息的数字化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共享等,实现物资管理可视化、医疗信息数字化、医疗过程数字化、医疗流程科学化、服务沟通人性化。更能够满足医疗健康信息、医疗设备与用品、公共卫生安全的智能化管理与监控等方面的需求,从而解决医疗平台支撑薄弱、医疗服务水平整体较低、医疗安全生产隐患等问题。

“感知健康、智能医疗”具备互联性、协作性、预防性、普及性、创新性和可靠性六大特征。信息技术将被应用到医疗行业的方方面面,并催生许多过去无法实现的服务,实现智能医疗。医疗服务的电脑化和系统化,可以全方位最大化医疗信息的收集和储存。互联互通的信息系统使各医疗机构有效地实现无缝信息共享,智能的医疗系统更可以全面提升患者服务的质量和速度。一种更加智慧、惠民、可及、互通的医疗体系必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