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智慧医疗管理范文

智慧医疗管理全文(5篇)

智慧医疗管理

第1篇:智慧医疗管理范文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工作是医疗卫生机构经营与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其工作成效直接影响着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发展。特别是医疗改革背景下,市场竞争愈演愈烈,财务管理是医疗卫生机构立足市场的根本性保障,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此,医疗卫生机构必须创新、优化财务管理工作,切实深化财务管理工作总体水平与质量。

一、新会计制度分析

社会新形势下,中央财政部门出台了新增或是修订了会计准则。首先,会计准则的内容进行了修订。目前,中央财政部门对会计准则内的财务报表列报、财务报表合并以及职工薪酬等予以详细规定。财务报表列报侧重于自身重要性原则,同时加入综合性收益等概念;而对财务报表合并进行的修订,明确规定了子母公司具体合并范围。此外,关于职工薪酬方面的修订,加入了职工离退休之后的福利规定。其次,新增会计准则。其主要体现在公允价值计量、合营安排以及金融负债与权益工具三个方面。而公允价值计量规定的推出,使计量方法和登记有据可依,同时也对计量过程中的相关披露进行具体性要求;合理安排主要对合营安排认定、相关参与方权益分配等进行了详细规定;金融负债和权益为权益工具和金融负债的有效区分提供指南作用。

二、新会计制度下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理念落后

新会计制度的推出、修订以及补充性说明,成为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工作有效实施的基本保障。而医疗卫生机构是社会群众就医的基本卫生机构,财务管理工作必须追随时展步伐,积极响应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进行优化与创新,以深化财务管理的合理性与高效性。可是,分析我国医疗卫生机构的现实财务管理工作情况,可发现其管理理念仍然比较落后,难以满足社会新形势下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诉求。此外,因为理念未能有效更新,财务工作形式、方法也比较陈旧,以致于财务管理总体成效不理想,从而限制了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

(二)财务预算管理不当

财务预算管理不当是我国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工作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由于医疗卫生机构财务部门、财务工作职员忽略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有的财务工作职员进行财务预算时缺少依据,或者是缺失准则,甚至有的医疗卫生机构直接忽略财务预算工作,从而造成项目决策有失标准性、规范性,诱发投资风险,从而严重影响收支平衡性。

(三)财务内控管理机制不完善

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资金来源相对较为固定,如果财务内控管理机制发生问题,那么就会严重影响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然而实际上,大多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内控管理机制并不完善,比如财务收支具体情况和管理行为比较模糊,极易诱发违法违规行为。尤其是报销工作,大多财务工作职员落实报销时,不需出具发票或者是收据,就给予了报销补贴。此外,由于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内控管理机制的缺失,也会加大出纳、财务工作的难度,严重影响财务管理的总体水准与成果。

三、新会计制度下,强化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的新举措

(一)新会计制度下医疗机构财务管理新要求

一是预算管理方面。为实现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经营与发展,新会计制度下医疗卫生机构必须切实加大预算管理力度,特别是收支情况的核定,财务工作职员需要根据新会计制度实施医疗机构内部资产的科学化管理,以免发生超支结余等有关问题;二是医疗机构财务部门职能定位方面。我国医疗卫生机构的主要资金基本是由国家政府提供。基于新会计制度之下,财务部门必须妥善处理收支管理工作,借助补偿机制优化医疗机构财务部门职能。三是资产管理方面。为深化医疗机构财务管理的总体工作成效,需要根据新会计制度完成财务核算、资产折旧与资金提取等工作的统一性计算,关于大型医疗设备的采购、借款等要谨慎而行。四是绩效管理方面。新会计制度关于职员绩效管理有着新要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部门需要合理构建奖励基金,采用公正、客观、科学的评价机制实现职员的考核,然后根据职员绩效情况,予以相应的奖励与惩罚激励。

(二)创新财务管理理念与形式

社会发展新形势下,中央财政部门推出的新会计制度,为医疗卫生机构的经营与发展创造新的机遇。基于此,为推进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良性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医疗机构财务管理工作,及时创新与优化财务管理理念、形式,全面深化医疗机构财务管理工作能力,切实加强财务工作成效。除此之外,医疗卫生机构需要引入财务专业技术性人才,借助内部培训、外部招聘等有关渠道,引入新鲜血液,打造一支具有高水平、高能力的财务管理队伍。

(三)搭建科学、合理的财务内部管理机制

医疗市场竞争的愈演愈烈,为促进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发展,深化医疗卫生机构的市场竞争力,搭建科学、合理的财务内部管理尤为重要。而搭建财务内部管理机制时,必须对财务管理的工作行为进行规划化,于基础上有效深化财务管理水平。同时,财务管理工作者也要结合医疗卫生机构具体经营、发展以及财务情况,有目的性的搭建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科学设置财务内控工作岗位。摒弃落后的财务管理形式和理念,把精细化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渗透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工作岗位,严格贯彻严谨工作作风,确定岗位具体职责,详细记录财务收支状况,多方面、多角度落实、执行财务内部管理机制。

(四)加大预算管理力度

预算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基于新会计制度之下,加大预算管理力度,是提高医疗卫生机构总体财务管理成果的一种有效手段。首先,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工作者要合理编制预算管理工作原则,根据医疗机构现实发展情况,拟定科学的预算管理计划,特别是收支预算方面的编制。其次,加大医疗卫生机构预算编制工作的落实力度,以切实深化预算管理工作的高效性。

(五)搭建财务风险防范机制

医疗卫生机构需要根据社会发展新形势,综合考量财务管理可能诱发或者是潜在的风险,搭建行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及时的解决、规避财务风险,以减小财务风险对医疗卫生机构带来的经济损失。具体实施时,需要结合国家有关法律政策、市场行情以及医疗卫生机构具体经营情况,搭建完善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关于财务风险的防范内容、选择的防范方法以及防范基本目的等要予以明确,深入落实岗位职责。此外,需要对医疗市场展开深入调查、分析以及科学预测,及时的把握医疗市场发展态势,从而预先制定财务风险防范策略。

四、总结

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新会计制度的推广与落实,医疗卫生机构必须及时的优化与创新财务管理形式、管理理念,养成危机意识,搭建科学、合理的财务内部管理机制与财务风险方法机制,从多方面、多角度提高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管理成果,以促进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飒.新会计制度下加强医院财务管理相关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1):18-20.

[2]黄应发.新财务会计体制下基层医疗卫生院财务管理模式研究[J].法制与经济,2016(10):125-127.

[3]张玲.新会计制度下的基层卫生院财务管理创新对策探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6(20):220+347.

第2篇:智慧医疗管理范文

关键词:新医疗机构会计制度;医疗机构成本管理对策

我国的医疗卫生体质改革持续不断的进行,投入的力度越来越大,目前的医疗机构,既要提升医疗水平,还需要提升医疗管理水平,否则竞争实力不足,无法获得市场认可,没有较大的空间和发展机遇。合理对成本进行管理可以减少医院的成本,让患者享受更多优质的廉价医疗服务,医疗机构更好的回馈社会,提升医院的形象和效益,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更多的帮助。

1新医疗机构会计制度下成本管理方法的不足

1.1医护人员对医疗机构的成本管理意识淡薄

医护人员是医疗机构的主要组成成员,医疗机构管理人员是这些医疗工作者的骨干和专家,他们对医疗机构的临床和研究工作重视,从临床着手来进行业务管理。将临床业务管理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来抓。

1.2成本管理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

医疗机构的成本控制都是使用财务报表来进行管理,这样会有滞后性,制定的成本管理方案和当前的医疗业务之间会有不适用性,没有科学性。现在医疗机构以收入和固定资产为增加创收考核,因此医疗机构不断的进行改革,扩建,盲目引入现代社会,没有成本管理导致了投入产出不成正比,设备的使用率较低,医疗机构的运营成本相应的提升。新的医疗机构会计制度,医疗机构要有完善的成本管理系统,当前的成本管理系统不够系统,没有严格的审查制度和监督制度,导致了检查工作无法落实,成本不能降下来。成本管理和医疗机构预算,绩效等形成了系统,相互联系和监督。

1.3成本管理缺乏信息化管理

医疗机构使用高标准信息化系统,可以将记账,核算等等操作准确的信息化,如果没有信息化的管理,那么成本,预算和控制等等行为就不能够快速的完成,导致了成本管理的效果极大的下降。

2新医疗机构会计制度下加强医疗机构成本管理的对策

2.1提高医护人员对成本管理的意识

可以促进医疗机构管理者成本管理认知度提升,这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现代医疗体制改革快速,医疗机构竞争力有所提升,除了设备和技术,还需要对管理制度进行评价。完善的成本管理系统能够节约医院的财力和物力,能够实现资源的最佳调配,科学的进行各种决策。以新会计制度来促进成本核算水平提升,对医疗机构的资产,财务等进行测算,制定更加健全的考核机制,管理层就能够更好的开展成本核算,实现医疗机构考核。

2.2建立科学、完善的成本管理系统

2.2.1建立科学的成本管理机构

新会计制度,医疗机构应该结合自身的医疗特色,经营情况,制定科学的成本管理机构,成本管理进行的时候,设定部门责任制,相互的进行配合,监督。成本管理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医疗机构应该科学的提升成本管理质量,全职工都要有成本管理意识,建立科学的成本管理机构。

2.2.2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考评体系

为了促进成本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提升,医疗机构应该有完善的成本考核系统。进行成本考核评价的时候,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来进行,结合医院的特色,综合分析比较,设置合理的考评指标,制定科学全面的核算考评体系。完善的成本核算考评体系能让医疗机构获得全面的成本管理以及成本控制,减少经营的成本,提供优质的服务,促进经营水平提升。

2.2.3提高成本管理控制力度

成本管理控制要从源头着手,医疗机构固定资产,物资采购,都要政府的指导价和定价范围来作为依据,反复对核算结果进行推敲,制定采购计划,实现成本管理。对医疗机构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和独立性进行羌胡,培养专业的审计人员,对医疗机构项目进行维护,审查,分析其必要性,制定合理的审批和授权制度,对费用进行控制,一些大的工程和项目可以聘用第三方专业审计人员。

2.2.4成本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

成本管理系统可以细分到科室,项目等对象,让核算的内容更加真实,结合成本管理进行。成本管理对预算管理可以进行监督和控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的发现,积极的改正。医疗机构开展大型工程和项目前必须核算成本,根据结果来进行方案的实施。

3加强成本核算的信息化管理

成本管理系统建设的过程非常的繁杂,要有完善的信息系统为依托。新的会计制度,给这一过程提供了条件,现在的医疗机构财务软件可以将成本核算具体到科室,提供优秀的信息化管理。借助该系统,能够对医疗机构的预算管理计划一并进行,促进成本管理效率的提升。

4结束语

总而言之,根据以上的成本管理来进行改善,医疗机构的成本管理工作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现在,新会计制度开展成本管理还需要不断的完善,有很多的不足之处需要调整。对提升成本管理绩效和考核提供帮助,发挥出较好的作用,给医疗系统提供真实数据,让医疗机构可以更加科学的进行方案执行。

参考文献

[1]王玲.医疗机构成本管理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财务,2015(9):33-34.

[2]邱佳慧.浅谈医院会计制度下的成本管理[J].财税研究,2011:181-182.

第3篇:智慧医疗管理范文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

引言

随着我国新会计制度的颁布和推行,我国各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也迎来了新的挑战。特别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支撑我国医疗体系的基础卫生组织,主要以解决基层民众的就医问题作为工作重点,其财务管理水平也一直颇受关注,财务管理影响单位效益和卫生服务水平的重点工作,所以,尽快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管理状况是现阶段我国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工作。具体实施层面:首先,要确立一个完备的内部管控制度;其次,吸引和培养符合财务管理工作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外部招聘和内部培养,努力把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推向一个新的台阶;最后,落实好内部的监督和审核工作。这样三管齐下,才能在新会计制度的指导下,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管理做出实质性地提高和探索。

1新会计制度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的影响分析

1.1对基层财务管理人员专业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因自身地区偏远,自身发展水平低,加上基层的生活条件可能比较艰苦,所以就造成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财务管理人才大面积缺乏的局面,并且这个局面长期得不到改善。尤其在乡镇卫生院等单位更为普遍。财务市场人才竞争激烈,能够分配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高质量的财务人员数量少,就造成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水平持续低下。很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招聘的大多是一些非财务专业的人才,上岗之前并没有接受过专业和系统的财务培训,仅仅是有一些日常的额基础记账经验,在新会计制度改革到来之际,往往不能适应新的岗位要求。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统计,中国基础医疗卫生机构逐年增加,2019年中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54390个,与上年相比,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加10751个,同比增长1.1%(见图1),医疗卫生机构数量的急剧增长,对基层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相对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会计制度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管理人员的水平和素质以及工作能力都必须有一个大幅度地提升,财务软件以及电子化的设备必须同时掌握,这就要求在新会计制度下,基层医疗机构的财务人员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

1.2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内部管控力的要求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日常的资金来源大多是政府拨款,因此很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日常开支消费是不需要工作人员去考虑营利问题的,在新会计制度实行之前,很多乡镇医疗卫生机构是没有做好财务管理内控工作的。对日常开支没有进行严格地把控,导致财务管理工作出现违反制度的行为,比如票据整理不规范、财务记录不规范等行为,对报销制度没有能严格把控。因此新会计制度要求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建立明确科学的规章管理制度,以此来约束和完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

1.3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完善资产管理工作的要求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由于是我国医疗管理体系的最基层单位,因此,相比于一些大城市的机构来说,管理疏松的问题时有发生,尤其基层的一些卫生院的资产管理工作,长期处于无人重视的状态。新会计制度当中明确了基层卫生院必须重视资产管理工作。要求从简化核算的角度出发,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成本资产进行统一的清晰的核算。尤其是对外采购的一些大型设备以及往来的车辆,包括药品等资产,一定要严格记账,包括药品库存量偏大的问题,流动资金占比大,不利于资金周转,增加储存管理费用等问题,一定要及时处理和改正。

2新会计制度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策略

2.1招收财务管理的人才

高素质和专业化的人才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日常财务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新会计制度的要求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首先要考虑的是招收和培养专业的财务管理的人才。首先,人才的外部招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该吸收专业能力强的财务工作者充实财会工作队伍,可以在招聘方面出台一些针对性的吸引力更大的措施,包括职业调整晋升、专门岗位的设立或者是福利待遇等方面,给出一些丰厚的待遇来吸引专业能力强的人才;其次,对现有的内部的财务工作人员要做好相应的培养和培训工作,可以定期组织一些专家座谈以及付费培训等方式来提现有的内部人员的整体素质,对内部的财务管理的一些基本工作,包括软件以及设备的使用等要定期开展讲座培训,使得人人都可以掌握相应的技能和设备使用能力;最后,应该对现有的一些财务工作者和财务工作人员出台一些相应的监督和激励制机制,特别是内部的激励制度一定要与时俱进,在公平科学合理的物质激励奖励的基础上,要更加注重精神激励,提供一些有助于员工个人长期发展的精神激励措施,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制定激励机制的时候,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法制观念以及法律意识,要提高财务工作者依法办事的意识。人才队伍的完善,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2.2加强财务预算的管理

财务预算是财务管理工作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它在全面预算体系中有重要作用,首先,财务预算使决策目标具体化、系统化和定量化,财务预算到全面、综合地协调医疗机构内部各部门、各层次的经济关系与职能,使之统一服从于未来经营总体目标的要求;其次,通过财务预算,可以建立评价财务状况的标准。将实际数与预算数对比,可及时发现问题和调整偏差。在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方面,要做到以下三点:首先,在做预算编制时,要做好充分地调研,对每个部门每天乃至每月的开支收入要有一个充分的考察和调研,建立预算编制时要秉承公开公平科学合理的准则,要切实符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实际财务管理状况,要从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两个维度展开预算编制工作,确保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尤其是要对往年的财务收支表进行合理分析,以此来做参考,计划出今年的科学的财务预算表;其次,对基层医疗卫生本机构内的所有的资产进行一个管理和盘点,对出入的车辆人员以及设备等做一个备案,包括药品的使用,设备的批发以及支出都要有一个科学的盘点,要确保资产的往来有案可查,有表可循,以此来控制全盘预算的有效进行;最后,对财务预算的调整和使用过程以及落实过程要有一个明确的监督、落实责任人逐项审批闭环跟踪,达到严格严控各项流程的效果。使得财务预算使用上能落实到各责任人,避免预算支出的随意性,避免财务腐败。在强化预算编制的前提下,预算编制能够有效落实,发挥出预算管理的实际作用。

2.3提高收支和结余管理

收支结余管理,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工作的基本流程,收支和结余管理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的必要步骤。在新会计制度下,提高收支结余管理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财务收入方面,要做好资产管理的核算和清点工作,日常的资产管理工作是核心,对本机构的药品进入以及大型医疗设备乃至车辆人员的进入等,包括政府的财政拨款等都要分别进行单独核算,每日的收入支出项目必须当天合算,要做到正确无误;其次,财务支出这一块要秉持节俭的原则,所有的设备人员财产的支出要以节俭为原则,严格按照新会计制度的要求要登记在案,对进出本机构内的医疗设备和大型医用车辆和药品,要做到每日单独核算,要做好控制与检查;最后,结余管理工作方面,要形成良好规范的收支结余管理意识,提高对结余工作的重视程度,尽量不造成节约沉淀,否则,不利于基层医疗管理机构的资金运转效率的提高,对日常的节约工作,要做到每项考察登记在案,尽可能做到收入结余为正,如果出现收支结余为负的情况,也要及时上报,对自己的结余工作进行系统盘点和核算,确保准确无误。

2.4提升医疗资金利用率

在新会计制度下,医疗收支和药品收支应该分开管理,分别核算,目的是规范医疗用药的行为,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在基层医疗机构应当杜绝药品供应的负效应,强化自我管理机制,降低药品收入在业务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治疗水平,在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财务管理水平,对不合理的药品及设备费用支出要严格把控,还要适度的负债经营,适度的负债经营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和运转周期,提高医疗机构的资金利用率,但负债经营要应遵循适度以及可控的原则,对融资成本偿还能力都需要经过论证,每项资金的支出决策都应该得到相应回报,决不可盲目负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利用资金利用率,在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中,适度负债的前提是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状况进行深入地调研,对负债情况是否能承担要进行一个科学合理的分析,一定要把风险控制在可控的范围之内。提高资金利用率的另一个方法是控制和降低医疗成本。不合理以及浪费医疗资源的现象屡见不鲜,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形成成本降低意识,对控制成本无章可循。首先可以尝试引入岗位效能工资机制,在本机构内引入工作能力方面的竞争机制,采用科学定岗,因需设岗的办法,对每个部门,每个岗位的员工的表现实行按能力给予薪资的措施,分门别类进行绩效考核以及薪酬发放形式,对每个科室的医疗支出进行独立核算,对医疗服务的各项销售成本进行分门别类地核算和分配,核算每项成本所占总成本的比重,确定科学的分层,层层落实,确保每个科室每个部门的支出在一个合理的可控范围之内,使目标成本成为每个人的责任成本,对医疗机构的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都要出台对应的资金利用制度,在无形资产方面,可以引入和先进的医疗技术,医术和治疗方法开展专门的讲座和培训,在有形资产方面,坚持每项费用和支出的单独核算,避免财务管理漏洞,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状况建立一个财务管理计划,设立一个独立的监管部门落实实施后续工作的开展。

3结语

综上所述,新会计制度在给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对财务预算、绩效核算等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能直接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挂钩,制度的公布和实施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工作标准,对基层对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内控制度乃至资金审核方面都提出了一系列的规范和准则。在新会计制度下,只有不断招收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加强内部的预算以及收支节约管理水平,充分提升医疗资金的利用率才能充分做好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韦凯.新会计制度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探析[J].当代会计,2019,(04):69-70.

第4篇:智慧医疗管理范文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内控管理必要性

——政策要求。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落实在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提出的“建立和强化医疗机构长效监管机制”要求,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建立完善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卫生健康经济管理体系,促进公立医疗机构提高服务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和优质高效的卫生健康服务。

——卫生机构改革要求。

国家对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部署,要求我们加快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制度改革具体措施。内部控制是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的重点,涉及单位与系统内部,完善内控制度能够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制度的全面落实,发挥各项财务制度作用,规范会计行为,保护单位资产安全,确保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健康持续发展。其一,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工作更加规范,促进资金的科学配置,提高运用效益;其二,加强内部领导和财务工作人员的交流、合作,管理好各项资金;其三,防范内部各类风险,诸如药品采购时出现的商业贿赂、药房公共财产损耗等违规违法行为;其四,通过健全财务内控制度,完善卫生系统财务内审体系,可以加强上下级单位、上级领导和下属、平级单位、财务人员的交流、学习,进而促进财务管理质量的提升,让单位能够明确努力方向,全面分析自身存在的优缺点,进而优化内部财务管理,让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优质化、科学化、规范化。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内控管理策略

——认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新的形势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者应紧跟时代潮流,深刻认识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进一步明确有关部门或是岗位需承担的责任或是所行使的权力。在具体工作中,要确保资金、人力、物力、软件硬件设施的投入,以顺利实施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与此同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还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公示栏、互联网等平台大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内控制度执行力度。要做到令行禁止,公开公正,全面提升财务信息透明度,严厉打击弄虚作假等违法违规行为,为内部控制营造良好的环境。

——完善财务内审体系。

首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确保财务内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突出内部审计工作的实效性,基于现存的审计师提出的工作意见进行搜集和整改,避免其他行政部门的干扰和影响。其次,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要实行上下级审计部门的隶属负责制机制,明确各个部门和人员的工作职责,增强管理层的重视程度,使得内部审计工作能够顺利、公正、客观地执行。与此同时,由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内审工作涉及范围较广,审计人员必须要将重点放在风险性审计板块上,仔细排查在内部控制环节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弥补。随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财务内审活动还应当从现场、非现场两个层面进行,改变过去补救型的事后审计方法,加强事前、事中审计,以更好地规避风险。通过非现场审计方式,能够将卫生机构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加以消除,不仅大大拓展了审计范围,还能有效地降低审计风险,从而切实发挥审计作用。除此之外,审计人员还要积极发挥其在内审活动中的监控、定量分析作用,对强化管理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数据,警示财务经营的风险区域和具体对象。

——加强财务预算。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以新会计制度为指导,积极规范财务预算编制,不断调整与优化管理流程,并在分析往年收支情况的基础上,科学编制年度财务预算计划。同时,按照政府考核要求,制定考核标准,如实记录每天的收支情况,全方位执行好预算计划。并根据执行情况合理调整与使用财务预算,以保障预算管理成效。

——完善机构成本管理制度。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将完善成本核算与管理体系作为重要工作来抓,指派专人负责成本管理工作,机构领导要积极协调解决成本管理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有效保障成本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各科室应注重成本核算前期工作,安排专业人员统计上报数据,如实记录科室原始、基本数据。各科室之间要相互配合,共同监管各种成本,避免浪费行为。要及时评估与总结,剖析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并纠正。——提高对医院资产的安全控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产安全直接关系到自身生存与发展,要有效保存与管理资产相关文件,定期清查医院资产现状,如实记录与登记,尤其是重大医疗设备,更要注重入库与出库的管理,将责任落实到个人。此外,对医院重要实物资产还可以通过购买财产保险来提高其安全性。

——提升财务从业人员素质。

第5篇:智慧医疗管理范文

【关键词】大数据;智慧社区;社区管理

建设智慧社区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国外的智慧社区建设多是与政府电子政务相联系,智慧社区也多致力于政府服务功能的便利化。智慧社区是社区发展的更高阶段,在智慧城市建设下的智慧社区管理要虚实结合,实现线上、线下的同步管理。

一、智慧社区建设与管理的意义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智慧社区管理逐渐成为未来社区管理的趋势。智慧社区是数字化社区建设的升级版,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具体表现形式。智慧社区管理是城市管理现代化和智慧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变革基层管理模式和推动基层社区建设有重大的意义。智慧社区管理就是将大数据驱动下的信息技术应用于社区的服务和管理,充分利用软硬件资源,使管理服务更加互联化、物联化、智能化。如智慧物业、智慧电子商务、智慧养老、智慧家居、智慧医疗、智慧办公服务等。智慧社区的智慧化程度是一个城市智慧化水平的具体体现,智慧社区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模式,是“互联网+”大数据驱动下,社会管理与服务的一种更为高级的形态。

二、智慧社区管理内容

社区是基层社会组织,它的目标就是给社区中的每一位成员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为社区居民提供现代政商务、教育、家庭医护、文化娱乐、生活便利等多种服务,推动社区全面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社区的管理应与建设目的保持一致。智慧社区的建设与管理可以更好地完成上述目标。打造与实体社区相对应的虚拟社区以及以数字化、感知化、互联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城市已经成为各地近年来的一个突出亮点。智慧社区管理内容包括社区文化管理、政府职能的智慧化管理、社区医疗和社会保障管理、社区安全管理等几个方面。

(一)智慧社区的文化管理。文化与社区不能相互分离。文化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和时间向度上生成的,社区是文化的土壤,社区结构的形成端赖于文化的制约,文化的孕育和传承又存在于社区的社会活动和生活工作之中。社区文化对于社区来说十分重要,其建设成果的好坏对该城市竞争力的有效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社区文化建设主要从生态型文化、科技型文化、学习型文化和娱乐型文化展开。社区成员利用智慧社区平台体验、学习人与自然应如何和谐相处,通过体验未来科技,为社区成员普及科学知识,并提高社区成员对未来生活的向往感。智慧社区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做到老与少、大与小、雅与俗、远与近、教与乐、虚与实、内与外的结合。

(二)政府职能的智慧化管理。智慧社区的建设与管理,其目的在于促进社区全面发展,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从而使居民得到全面发展。街道社区作为政府行政机构的派出机构,是政府延伸到基层社区,履行服务居民的重要载体。基层社区居委会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鼓励社区成员参与和监督社区政务的开展。通过智慧电子政务平台增强社区成员政治参与的主动性、渠道的灵活性和信息的多元化。智慧社区的建设为社区成员参与公共事务讨论和决策提供了多元的参与渠道。通过社区的各种传播平台使社区成员在第一时间就能够了解到社区的发展和动态。政府职能的智慧化应依托于“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改变政府的办事效率重塑造政府职能,更好服务于社区居民。

(三)社区医疗和社会保障管理。基于大数据驱动下的健康社区平台应用,让智慧社区在医疗管理中更加有针对性,为居民提供个性化的医疗监测与治疗方案,满足社区居民的医疗需要。智慧社区的医疗管理要融入社区医院信息门户平台,整合HIS、PACS、LIS、RIS等业务应用及协同办公,提供医务人员和居民之间有效的信息互联,通过内容管理系统实现内、外网的一体化信息,通过构建健康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日常健康检查系统和远程医疗服务系统,与社区医院信息门户平台进行整合,充分利用智慧平台的便捷性,满足社区居民的就医需求,让就医可以省时省力。社会保障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是经济发展的“推进器”。智慧社区的社会保障管理要利用信息技术、云计算建立社会保障社区应用平台,为社区成员提供便捷的一站式服务。

(四)社区安全管理。通过建立智慧社区的安全平台,严抓网络信息系统,加强网络化管理,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确保社区平安。要利用社区网络平台推送防火、防盗、网络安全等安全教育活动,线下组织一些“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为主题的社区活动。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社区治安依托全视角监控系统、门禁系统、应急预警系统、无线定位系统等提升社区安全防范标准,人人参与安全建设、营造安全社区建设的良好氛围,有效地推动社区安全宣传工作开展,保障社区居民安全。

三、智慧社区管理的建议

“以人为本”是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区建设和管理的首要准则。目前,我国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区建设和管理还处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居民当前所面临的困境还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对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区的建设和管理是一项很艰巨的任务。

(一)重视和加强信息安全管理。智慧社区的建设过程中,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运用,对居民的个人信息和隐私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慧社区的信息包括居民的应用数据、网络平台、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提供的服务、关键人员和文档等,安全威胁来源于多个方面,可能是合作伙伴、互联网、甚至是内部职工,黑客的攻击手段也越来越丰富,操作和应用系统的开放性和复杂度提升了安全的风险。要建立智慧社区的信息安全,要明确社区信息开放和共享的边界,构建智慧社区信息安全和保障体系,对需要保密的信息制定极为严格的标准制度,规范信息利用行为,严防泄露,保障居民的信息安全。

(二)变革智慧社区管理理念。当前,我国建设智慧城市的主要目标就是要体现其绿色和可持续性,而智慧社区的核心则是服务和便民。在该社区的管理中要做到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以人为本,以服务居民为导向。目前,我国的智慧社区多是由政府主导来推动建设,大多功能集中于社区服务和参与社区事务上,对于满足社区居民的一些信息化需求还有差距,要将智慧性社区管理理念与社区居民的需求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居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线上和线下等多种形式,形成政府力量和社会多元主体的力量以合作的态势协商共管,共同促进智慧社区的建设和管理,更好满足居民的各种智慧化的需求。

(三)多元参与社区管理。智慧社区在建设过程中是连续不断的,在初始建设期间,要有政府资金的大力支持,在后续建设发展阶段中可适当地引入商业模式。一般情况下,政府运行的平台通常会受众不足,采用商业化的手段则可以使运行相对更为活跃,更加符合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政府要为企业参与智慧社区建设提供更多机会,鼓励传统物业公司向智慧社区运营商转型,集合社区安全、社区居住、社区购物、社区教育、社区养老、社区物流、社区医疗等功能,在互联网的作用下发展多种业态,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现代服务业结合起来,为社区居民服务,提升生活的便利性,不断改善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四)运用智慧化管理手法发挥社区自治。要不断拓宽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渠道,激发居民自治的热情。通过鼓励居民通过社区网站、QQ群、微博、微信等来表达诉求,同时通过问卷调查、社区拦截访问、上门走访、电话访问等多种途径了解居民需求和建议,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居民需求和建议。通过推动社区文化建设,增强社区凝聚力。社区文化的建设要线上线下相结合,注重云端社区文化的建设,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社区文化。要鼓励居民自治组织发展,特别重视居民监督反馈组织的发展等。

四、结语

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大数据云计算的驱动下,数字化社区到社区智慧化是必然趋势,智慧社区的管理涉及到社会管理制度的多层次。我国在“智慧社区”的建设和管理中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信息系统发展不均衡,硬件与软件,服务功能不强;城乡便民信息服务、社会信息服务不均;政府信息化安全还有待加强;如何更好地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社区公共管理服务;如何建立科学标准的评价体系等。我国智慧社区的建设和管理还处在初级阶段,智慧社区的建设和管理应该结合各地的自身情况,循序渐进,逐步推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慧社区管理理论的进步,智慧社区一定会越来越成熟,让社区居民生活变得更加智慧、幸福、安全、和谐和文明。

【参考文献】

[1]蒋力群,姚丽萍.城市智慧社区建设的新趋势与综合对策———以上海为例[J].城市管理,2012,4:25~28

[2]宋煜.基层社会管理创新语境下的社区信息化实践研究[J].学习与实践,2013,6

[3]高山.社区社会保障———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新途径[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9~11

[4]康春鹏.智慧社区在社会管理中的应用[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2:72

[5]周宇.上海市静安区石门二路智慧社区建设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

[6]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市情数据手册2015[Z].2015

[7]郑从卓,顾德道,高光耀.我国智慧社区服务体系构建的对策研[J].科技管理研究,2013,9: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