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荆轲刺秦王原文及翻译范文

荆轲刺秦王原文及翻译精选(九篇)

荆轲刺秦王原文及翻译

第1篇:荆轲刺秦王原文及翻译范文

于是秦王大怒,益发兵诣赵,诏王翦军以伐燕,十月而拔蓟城。燕王喜、太子丹等尽率其精兵东保于辽东。秦将李信追击燕王急,代王嘉乃遗燕王喜书曰:“秦所以尤追燕急者,以太子丹故也。今王诚杀丹献之秦王,秦王必解,而社稷幸得血食。”其后李信追丹,丹匿衍水中,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后五年,秦卒灭燕,虏燕王喜。

其明年,秦并天下,立号为皇帝。于是秦逐太子丹、荆轲之客,皆亡。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匿作于宋子。久之,作苦,闻其家堂上客击筑,傍徨不能去。每出言曰:“彼有善有不善。”从者以告其主,曰:“彼庸乃知音,窃言是非。”家丈人召使前击筑,一坐称善,赐酒。而高渐离念久隐畏约无穷时,乃退,出其装匣中筑与其善衣,更容貌而前。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宋子传客之,闻于秦始皇。秦始皇召见,人有识者,乃曰:“高渐离也。”秦皇帝惜其善击筑,重赦之,乃其目。使击筑,未尝不称善。稍益近之,高渐离乃以铅置筑中,复进得近,举筑扑秦皇帝,不中。于是遂诛高渐离,终身不复近诸侯之人。

鲁句践已闻荆轲之刺秦王,私曰:“嗟乎,惜哉其不讲于刺剑之术也!甚矣吾不知人也!曩者吾叱之,彼乃以我为非人也!”

太史公曰:世言荆轲,其称太子丹之命,“天雨粟,马生角”也,太过。又言荆轲伤秦王,皆非也。始公孙季功、董生与夏无且游,具知其事,为余道之如是。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选自《史记》)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文中高渐离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本章原本为荆轲的传记,为什么写这么多关于高渐离的文字?

2.下列各句中的“乃”字,与其他几项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秦将李信追击燕王急,代王嘉乃遗燕王喜书曰

B.高渐离念久隐畏约无穷时,乃退

C.秦始皇召见,人有识者,乃曰:“高渐离也。”

D.彼庸乃知音,窃言是非

3.对下列句子中的“以”字的意思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诏王翦军以伐燕 b.秦所以尤追燕急者,以太子丹故也 c.从者以告其主 d.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

A.abcd都不同 B.ab不同,cd相同

C.ac相同,bd不同 D.bc相同,ad不同

4.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现在您如果杀掉太子丹,把他的人头献给秦王,一定会得到秦王的宽恕,而社稷或许也侥幸得到祭祀。

B.高渐离考虑到长久地隐姓埋名,担惊受怕地躲藏下去没有尽头。

C.宋子城里的人轮流请他去做客,这消息被秦始皇听到。

第2篇:荆轲刺秦王原文及翻译范文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文言文教学效率低下,教师教学累、学生学习苦是当前语文教学的真实体现。这样导致的结果只能是学习进程受到影响,教学的效果也会很差。随着新课标实施的不断深入,对于高中文言文教学有了新的要求。传统高中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文”和“言”不能够被并重,所以才导致学生难以有效掌握文言文的相关知识。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应该更加注重文章、文字、文化和文学等方面,只有综合了以上几个方面,才能够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实现“文”和“言”并重,提高学生文言文水平。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80032

作为中国古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能够彰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能够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对于高中生来说,熟练掌握文言文知识,能够使其古代汉语知识基础更加扎实,能够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充分锻炼自己的思维和思想。但是,在高中文言文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直接导致文言文教学效率低下。尤其是随着新课标实施的不断深入,文言文教学暴露出更多的问题,导致语文教学整体处于被动的局面。

一、引导学生认读字词,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有一些字的发音和意义与现代汉语都有一些不同,有一些字的写法也会有一些不同之处。这些字对于学生来说是学习的主要障碍,这就需要教师着重进行有效的指导。新课标要求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应该使学生能够把实词的字义以及一些文言句式熟练掌握。这就需要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在充分的了解的基础上自行翻译,按照课下的注释,同时使用一些字词典。通过自己翻译并且总结的知识,记忆更加牢固。同时自行翻译还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在文言文中有几种状语后置的例子,比如,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史记项羽本纪》中有“具告以事”,“以事”介宾短语做“告”的状语。再如,由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韩愈的《师说》中有“生乎吾前,其文道也固先乎吾”,“乎”之后为状语,也为状语后置。通过对于这些生词和文言文句式相关的知识的认识,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古文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诵读文章,感受内涵

学习文言文,最有效的方式莫过于诵读,因为只有通过诵读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才能够使学生文言文知识的学习更加扎实。诵读,也就是对于文言文文本的眼观、口诵和心思,形成对于文本的有效理解。通过对于文言文的诵读,能够使读者与作者产生很好的共鸣,学生对于文本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会更加扎实。普通文章也好,文言文也罢,都是由作者的真实情感写作出来的。所以,在高中语文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包括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和分角色朗读等,使学生能够通过丰富的阅读形式,读出文章的节奏和情感,把文言文中抑扬顿挫的感情发挥得淋漓尽致。例如在学习《荆轲刺秦王》的时候,对于其中的对话部分,可以首先由教师范读,使学生掌握诵读标准的同时,弄清楚文章大意,领略作者的思想感情。然后,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根据其中的内容合理安排自己的情感。最后进行全班齐读,使每个学生都能很好地掌握文章的主旨,这样的诵读教法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合理利用语文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文言文是有效开展思想教育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最佳教材。可以说,文言文教学以表现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重要价值取向。例如,在学习《劝学》的时候,其中的内容就能够很好地教育学生努力学习。同样,通过学习《荆轲刺秦王》,学生能够从荆轲为了国家的利益,只身到秦王面前进行刺杀的行动中感受到他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很好地感受到一个人的民族大义,对学生会起到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学生的综合素养也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四、仔细研读作品,做好文学鉴赏教学

第3篇:荆轲刺秦王原文及翻译范文

关键词:交际 基于规范 许渊冲 中国古诗词

andrew chesterman逾越了传统的翻译观念,总结了五种现行的翻译伦理模式,其中交际的伦理和基于规范的伦理是他的两大创新。

交际的伦理指实现与“他者”的交流。基于规范的伦理指满足特定文化的期待。笔者认为,要实现这种交流,满足这种期待,译文必须符合目的语的社会文化规范和语言文化规范。社会文化规范主要涉及到目的语的意识形态、伦理道德规范等的制约和影响;语言文化规范主要指诗学和文化万象等的制约和影响。就语言文化规范而言,译者要注意维护目的语的语言文化传统,另一方面,他/她还要对源语语言文化给予足够的重视(孙致礼2007: 17)。

中国的古诗词与中国的地理、历史、人文以及民族传统文化等相联系,而这些文化对外国读者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而言,可能比较费解。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达到交际的伦理,就必须冲破文化的制约。许渊冲教授是怎样处理这一类诗词的翻译的呢?例如:

原文: 于易水送人一绝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尤寒。

译文:farewell on river yi luo binwang

the hero left his friend .with angry hair on end.the martyr’s now no more.the waves cold as of yore.*the hero and martyr refers to jing ke who left his friends on river yi and planned to kill the king of qin but failed .

此诗是纪念荆轲刺秦王的,整首诗洋溢着歌颂悲壮英雄气概的气氛。可是由于英语读者对荆轲这一中国历史古人不甚了解,译者必须解决这一交流上的问题。许渊冲通过文末注释填补了这一交流上的障碍。值得注意的是,他没有对燕丹进行注释,而是以the hero’s friend来译。笔者认为,许渊冲的译法是可以接受的,毕竟这首诗缅怀的对象不是燕丹,略去对他的释译可以使得读者与译者的交流更便捷。

除了社会文化的制约,英译中国古诗词还受到语言文化如押韵、格律等的制约。诗人享有语言运用方面的一些特权,即为了适应节奏格律的需要,可以使用一些特殊的缩略形式(如tis=it is, o’er=over)以减少音节数, 还可以灵活调整词序。许渊冲在翻译中国古诗词上相当重视押韵,主张翻译诗词时要保留其韵味,必须押韵。他指出,翻译唐诗要尽可能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和“形美”。在他看来,“三美”之中,最重要的是“意美”,其次是“音美”,再次是“形美”。在其翻译实践中,他也始终遵循这一原则。且看下面的例子:

原文:菩萨蛮——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欲断肠。

译文:tune:“buddhist dancers” wei zhuang

all men will say the southern land is fair.a wanderer is willing to spend his whole life there.he’d like to see spring water bluer than the sky.and, listening to rain, in painted ship to lie.the wine-shop waitress looks like the moon bright.like snow or frost congealed her arms are white.till he grows old, from south lands he won’t part.to leave this land for home would break his heart.

此译文好几处灵活地调整了词序:“and,listening to rain, in painted ship to lie”这一句将状语in painted ship前置于不定式to lie之前,属于状语前置的还有“from south lands he won’t part”,表语前置的有“like snow or frost congealed her arms are white”,等。“the wine-shop waitress looks like the moon bright”这一句将定语bright后置于其修饰词moon之前。不难看出,许渊冲调整译文的词序是为了实现译文的押韵。他遵循了译语的语言文化对格律诗的体例制约和规范,使译诗更容易为译文读者所接受。

从这些释例可以看出,许渊冲教授在之所以取得很大的成功,就是因为他在这些伦理模式中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普通的译者也应该在翻译过程中参考和适时运用这样的伦理模式,力图找到其中的平衡点。

参考文献:

[1]孙致礼.译者的职责.中国翻译.2007(4).

[2]许渊冲.谈唐诗的翻译.诗词翻译的艺术.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7年版.

第4篇:荆轲刺秦王原文及翻译范文

[关键词]离骚 语气词 兮 作用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4-0044-02

一、“兮”的意义

《说文》:“兮,语所稽也。从丂八,像气越亏也。”《说文》六篇下:“稽,留止也。”就是说“稽”指语气於此少驻,声音拖长。“兮”在古书中做感叹的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啊”或“呀”。从丂八,像气出而得抒发之状。《汉语大词典》:“兮,古代韵文中的助词。用于句中或句末,表示停顿或感叹。与现代汉语“啊”相似。”“兮”作为语气词,先秦汉语用得比较多,《诗经》中也有很多“兮”字句,《诗经》用“兮”285次。

二、《离骚》中的“兮”

《离骚》共373句,“兮”字出现了186次,而且是隔句出现。“兮”在《离骚》中是位于句末,只是语气词,没有实在的意义,如果《离骚》中没有“兮”字,虽然不影响诗歌意义,但会影响诗歌的形式,也会影响诗歌的情感和气势,所以《离骚》中的“兮”具有一定的作用。

三、《离骚》中“兮”的作用

《离骚》中“兮”的作用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一)具有加强语气的作用

《离骚》中的“兮”虽然没有实在的意义,但可以加强诗歌的语气,更好地表达作者屈原的浓烈的感情。《离骚》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抒情诗,屈原放逐江南汨罗期间所作,在报国无门、痛苦无处抒发之际,写下了这首回顾生平奋斗的历程的自传性诗作。《离骚》主要表达了屈原充满希冀的理想追求及其破灭,遭受冤屈和不能容忍昏君、谗臣误国的愤恨,最终只能埋葬自己的“美政”理想的无奈之情,但同时也表达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孤傲与自信,还有对故国故土的眷恋。《离骚》中的“兮”大多可以翻译成“啊”,可以加强语气,表达作者浓烈的情感。作者具有良好的素质和修养却得不到重用,表达诗人对当时政治的强烈不满,但却无法改变当时局势的无奈之情。例如:

(1)纷吾具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2)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

(3)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狭隘。

例(1)(2)(3)中的“兮”都可以翻译为“啊”,表达作者浓烈的情感。例(1)可以翻译为:我天生就有这么多内在的美质啊,又不断加强我后天的修养。例(2)可以翻译为:荃草不知我的一片忠心啊,反而听信谗言发怒于我。例(3)可以翻译为:那些结党小人苟安享乐啊,国家前途黑暗而有狭隘。

(二)具有音乐美

《离骚》中的“兮”给人一种音乐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古代的诗歌是可以唱出来的,现在我们有时候也把古代的诗词变为流行歌曲,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成为一首流行音乐《明月几时有》。“离骚”本是楚地民歌的歌名,《离骚》这篇诗歌具有楚地民歌的特点,特别是《离骚》中的“兮”更具有楚地民歌的典型特点。周秉高先生指出:“楚辞大量用‘兮’是可以歌唱的标志。”虽然,“可歌之诗不见得一定有‘兮’字,但古籍中大量的记载可证明:秦汉之际用‘兮’之诗歌可以歌唱,这是不容质疑的事实。”①《离骚》在古代可以用来歌唱,其中的“兮”字具有较强的音乐性,可以用来调节节奏。例如:

(1)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于伯庸。

(2)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3)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例(1)(2)(3)中的“兮”具有调节节奏的作用,具有音乐美。例(1)可以翻译为:我是高阳氏的远代子孙啊,伯庸是我已去世的父亲。例(2)可以翻译为:岁星在寅那年的孟春月啊,我将生那天又值庚寅日。例(3)可以翻译为:父亲把我生辰仔细揣度啊,于是赐给我相应的美名。例(1)(2)(3)都是陈述句,其中“兮”可以来调节节奏,使节奏稍微舒缓,如果没有“兮”,节奏就会加快,不利于这些陈述句的表达。

(三)具有对称美

《离骚》中的“兮”字出现的频率有一定的规律性,“兮”字在《离骚》中隔句出现,具有对称美。例如:

为兹佩之可贵兮,

为厥美而历兹。

芳菲菲而难亏兮,

芬至今犹未沫。

和调度以自娱兮,

聊浮游而求女。

基余饰之方壮兮,

周流观乎上下。

上文所举的例子共八句话,“兮”字出现了四次,而且是隔句出现,具有对称美,给人一种整齐的效果。

(四)具有缓冲作用

《离骚》中的“兮”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可以有停顿的时间。如果把《离骚》中的“兮”字去掉,句子与句子之间没有缓冲,会觉得很突兀,所以《离骚》中的“兮”字不可缺少。林庚先生说:“楚辞里的‘兮’字乃是一个纯粹句逗上的作用,它的目的只在让句子在自身的中央得到一个较长的休息时间。②《离骚》里的“兮”没有实在的意义,“兮”字在《离骚》中是隔句出现的,在句子与句子之间有一定的缓冲作用。例如:

忽吾行此流沙兮,

遇赤水而容与。

麾蛟龙使梁津兮,

诏西皇使涉予。

路修远以多艰兮,

腾众车使径待。

路不周以左转兮,

指西海以为期。

屯余车千乘兮,

齐玉轪而并驰。

驾八龙之蜿蜒兮,

载云旗之委蛇。

上面所列举《离骚》中的12句话,“兮”在这些话中具有缓冲的效果,使句子与句子之间稍微停顿一下,增强表达效果。上面12句话可以翻译为:忽然我来到这流沙地段,沿着赤水从容缓缓行进。指挥蛟龙在渡口上架桥,命令西皇将我渡过河流。行程多么遥远天路艰险,我传令众车等待在路旁。经过不周山向左转去啊,浩瀚的西海才是目的地。我再把成千辆车子聚集,对齐玉轮转动并驾齐驱。驾车的八龙蜿蜒地前进,载着云霓旗帜随风卷曲。这12句表达了作者的“美政”理想,以及遇到困难却不放弃的精神,句中的“兮”字具有缓冲作用,表达了作者浓烈的情感。

四、《离骚》中的“兮”对后世的影响

《离骚》在中国文学史上占着重要的地位,对后世文学产生深远的影响,而《离骚》中的“兮”这种用法对后世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后世的一些作品中也用到“兮”字。例如我们熟悉的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风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大风歌》虽然只有简单的三句话,但表达了汉高祖刘邦强烈的感情,并且《大风歌》共三句话,句句都出现了“兮”字。《大风歌》可以翻译为:大风刮起来了,云随着风翻腾奔涌啊!我威武平天下,荣归故乡。怎样得到勇士去守卫国家的边疆啊!《大风歌》是一首成功的凯歌,直抒胸臆,全诗充满着一种霸王之气,但同时也表现了刘邦志满意得、狂妄自大的心理特征。

后世的作品除了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中用到“兮”,还有荆轲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两句是千古绝唱,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荆轲刺秦王前的悲壮之情。“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两句话中“兮”出现了两次,增强那种悲壮感情的表达。

五、小结

《离骚》中一个简单的语气词“兮”字,可以让我们去了解“兮”字的意义和作用,也让我们了解了楚地民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还有“兮”字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我们可以从后来的文学作品中看出来。

注释:

①周秉.高楚辞解析.“兮”字与楚辞的音乐性[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版,第347页.

②林庚.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楚辞里“兮”的性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19-120页.

【参考文献】

[1]周秉.高楚辞解析.“兮”字与楚辞的音乐性.[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

[2]林庚.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楚辞里“兮”的性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第5篇:荆轲刺秦王原文及翻译范文

我们知道,无论汉语还是英语,构成句子的基本成分都是相同的,即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而实际教学中我们也经常将一首颇具实用性的顺口溜交给学生:“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定语常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这首顺口溜其实是告诉我们各个语法成分在句子中的正常位置,如“定语常居主宾前”的意思是修饰限制性词、短语(通常是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的)要放在被修饰词的前面;而“谓前为状”的意思便是副词或介词结构要放在谓语动词的前面。但是,实际学习过程中尤其是文言文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经常发现一些“不守规矩”的句子,它们成分的位置摆放让学生困惑、迷茫、难以理解,进而使学生失去了对于文章的整体把握、准确解读,而这些“不守规矩”的句子便是我们学习的重难点——文言特殊句式。常见的特殊句式有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现依据课堂实例就前两种进行简要分析:

1.定语后置

例如:

①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人教版必修一《荆轲刺秦王》)

②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人教版必修一《荆轲刺秦王》)

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人教版必修三《劝学》)

④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人教版必修二《兰亭集序》)

例句中括号内成分作为修饰限定的成分正常位置应分别在“宾客”“群臣”“爪牙”“筋骨”“宇宙”“品类”的前面,但为何后置呢?对此,笔者就联系了英语教学板块中的“定语从句”来帮助学生理解。

例1:I still remember the first time I met her.

我仍旧记得与她的第一次邂逅。

例2:Mary is no longer the girl that she used to be.

玛丽再不似从前了。

下划线部分作为修饰限制性的成分(即定语)本应放在“the first time”“ the girl”之前,但因为定语过长,已不单单是一个简单的形容词,所以为了避免句子的“头轻脚重”,便将较长的定语移到句子的后面,变成了平衡的主从复合句。说到这儿,有的学生便恍然大悟原来汉语也讲究句子平衡,这也告诉学生一个重要的通用原则,即文言句式的句子平衡。当然对于例句③④,有的学生仍然会存有疑问,因为其中的“利”“强”“大”“盛”并不是过长的修饰成分,为何也要后置呢?这便又可牵出对另一条语法规则的理解,即古人作文以偶数字句为常用,故而添加虚词保持平衡,例句中的“之”字便是无意义的标志词即虚词了。

2.状语后置

例如:

⑤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人教版必修三《孟子见梁惠王》)

⑥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人教版必修三《孟子见梁惠王》)

⑦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人教版必修二《兰亭集序》)

⑧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人教版必修三《劝学》)

例句中括号内为介词结构(即状语),本应放在谓语动词的前面,为了保持句子平衡,便后置了,而这种现象在英语教学中的体现便是所谓的状语从句。

例3:We must camp where we can get water.

我们必须在有水源的地方宿营。

例4:He advised me to live where the air is fresher.

他建议我在空气清新的地方居住。

同理,为了避免句子的“头轻脚重”,用来修饰谓语动词的状语均后置了。

以上是对文言句式中英互动课堂实践的简单阐述,虽然不够全面、深刻,但却从英语学习的视角发现了文言文教学的新思路、新切入点,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学习古文的热情,也了解并体味到了语言学习中“互通有无”的重要性,使学生无论对文言句式还是对主从复合句均有了崭新的理解。而在此基础上的互动思考、即时训练也使学生逐步理解并掌握文言特殊句式的基本原则和实际用法。

第6篇:荆轲刺秦王原文及翻译范文

究其原因,目前的语文教学出现了形式化的倾向,一味地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课堂上轻“言”重“文”,简略地讲一下字词,然后讨论分析,结果偏离了课标的要求。

那么,如何进行新课标下的文言文教学呢?我认为文言文教学应重在“文言”。所谓“文言”就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文言文”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

新课标中关于古诗文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从新课标的目标看,“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换句话说,目的是读懂文章的内容,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理解文中词句的含义。那么理解词句的含义就是读懂文章的必要条件,也是最基础的东西。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学课堂就应重视基础教学,牢牢抓住基础教学。在中学语文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以词句教学为重点,教给学生阅读的基本知识,培养阅读能力,从而达到“读懂文章内容”的目的。因此,语文教学应“文”、“言”并重,特别要加文言文基础知识教学。

一.重视文言实词教学

文言实词中,首先要重视一词多义。一词多义是汉语词汇中的普遍现象,在文言文中出现频率最多,教学中要将出现的同一词的不同义项进行整理。如教学《鸿门宴》可以整理出“故”:“君安与项伯有故”中的义项为“交情”,“故遣将守关者”中为“所以”;“幸”:“妇女无所幸”中解释为“封建君主对妻妾的宠爱”,“故幸来告良”中解释为“幸亏”;“辞”:“卮酒安足辞”中解释为“推辞”,“未辞也”中解释为“告辞”,“大礼不辞小让”中解释为“计较”等。也可以将不同篇目中的相同义项联系起来加深对特殊词的理解,如,“军”:驻扎(“晋军函陵”《烛之武退秦师》、“沛公军霸上”《鸿门宴》);军营(“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第7篇:荆轲刺秦王原文及翻译范文

关键词:史实背景 诵读背诵 死中有活 翻译技巧 课外阅读

在长期的文言文教学中我主要做到以下几点,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联系史实和相关的背景,以扩充学生见闻,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

高中教材所选的文言文篇目,大多为先秦散文和诸子散文。与这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相关,许多作品虽具文学性,但基本忠于历史史实,且人物、事件互相关联,牵一动十,如《烛之武退秦师》、《勾践灭吴》、《触龙说赵太后》、《季氏将伐颛臾》、《晋公子重耳之亡》、《荆轲刺秦王》等,均与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相搅合,构成严密的因果联系,如果教师只是孤立地讲授课文内容,不注重与历史事件的联系,其结果,一是不易激发兴趣,使学生感到内容单调、枯燥;二是不能让学生更透彻地了解历史理件这间的逻辑联系,从而影响记忆效果;三是不能让学生更深切感悟到知识原野的广阔性,求知欲望便极难得到引导和培养。因此,笔者认为,语言教师应该多读史书,了解、熟悉中国的历史。在给学生传授相关历史知识时,甚至在比历史老师的讲授更生动、细致、传神。这对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将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在善于指导,背景要力求准确

诵读不是让学生随心所欲地郎读课文,它必须尊重创作者铸在文章中的真实的思想感情。而这思想感情不是一开始就能把握得准的,它必须建立在充分理解句意和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所以笔者认为,对于文言文的教学,起初应让学生自学,最好是默读,发现问题,初识文意;其次是质疑和答疑,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句意和文意;而诵读则在这两个步骤之后进行。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准确把握创作者的思想情感,读出语感来。这一步做好了,将大大提高学生对文言文语言的感受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背诵必须忠实于原文,力求词句准确,这也是文言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有人认为,要求准确背诵,完全忠实于原文,是一种死教,缺乏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我认为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首先,学语文必须学语言。能流传于世并选入教材的文言文,多为古代名篇,其语言的优美和谐和准确严密无论怎么说都应该是典范。而我们中学生按照自己现有的水平随意加改变,多数只能改糟,不会改好,这就会把自己引上学习语言的歧途。其次,我们在运用知识、运用语言时,常常免不了要引经据典,而一旦误读误记,就不单是张冠李戴的问题,有时甚至是无中生有了,这必然影响到期引论的效果。其次才是应付高考的问题。高考试卷中的文言文原文填空占有相当的比例,阅卷要求也十分严格,错、漏、添加一字均不得分,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要求学生准确背诵,准确书写,决不能擅自增删和改变。

三、对字、词、句式的教学要死中有活

所谓“死”,就是对文言字、词、句式所涉及的基本语法现象和考点要反复强调,并对其概念化、条理化。如文言文中的文字教学,除基本的字形、字音外,我们还必须反复强调“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概念。

例如,通假字就是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表示另一个字,它是文言文中一种常见的用字现象,我们无须向学生引经据典或想当然的过多分析它的形成或由来,但反复强调这个概念,让学理解、掌握常见通假字是必要的,这不单是高考题中可能或必然涉及的内容之一,也是后人解读文言文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从初中到高中,学生接触的文言文通假字特别多,“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通“现”,“失其所与,不知”中“知”通“智”,“约从离衡”中“衡”通“横”,“制其弊”中“弊”通“敝”,“陈利兵而谁何”中中“何”通“呵”,“倔起阡陌之中”中“倔”通“崛”,“赢粮而景从”中“景”通“影”……都是通假字。教师可以适时地指导学生对其归类列表,用化零为整的方式使其系统化。

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调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如:“畔”,其本义是田边,所以引申为“旁边”的意思,如河畔、桥畔等;“畔”与“叛”同音,所以又借用为“背判”的意思,如“亲戚畔之”的“畔”,即用其假借义。

尤其新《大纲》要求重点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和18个文言虚词,更是常提常讲常归类的对象,必要时教师要对其进行集中整理,打成资料印发给学生。对于古今词义差别较大的词和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要指导学生专门归类掌握,切不可马虎懈怠。句式也是文言文语法教学的一个难点,但教师的任务是让学生逐步认识、掌握诸如“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后”、“固定句式”等常见文言句式,了解他们的一般构成、识别和使用方法。所谓“活”,就是在教学方法上,要立足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生动灵活,增强互动性,便于让学生接受。教师应努力避免传统教学中一讲到底,只做翻译了事。

四、教给学生翻译文言文的技巧

正确翻译文言文是文言文学习的一个关键所在,教学生掌握一定的技巧是有必要的。

首先,让学生遵循翻译文言文的基本原则,即“信、达、雅”。信:忠实于原文,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达”:译文表意明确,语言通畅。“雅”:泽文简明、优美、生动。

其次,要体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特点。

最后,教学生掌握翻译文言文的技巧。1、留:对专有名词,如国名、地名、年号、官职名、人名、物名等,还有经常使用的成语、习惯语等,如席卷天下、门庭若市、气象万千等。这些不必翻译。2、补:补充省略成份。如:还矢(于)先王。有志矣,不随(之)以止也。3、换:把古汉语直接换成现代汉语。如:把“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过?”中的“孰”换成“谁”。“使六国各爱其人”中的“使”换成“如果”。4、调:把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倒装句进行调整,使其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

五、选择名篇、名段、名句赏析,给学生开辟另一块学习文言文的美丽天地

第8篇:荆轲刺秦王原文及翻译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

一、联系史实和相关的背景,以扩充学生见闻,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

高中教材所选的文言文篇目,大多为先秦散文和诸子散文。与这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相关,许多作品虽具文学性,但基本忠于历史史实,且人物、事件互相关联,牵一动十,如《烛之武退秦师》、《勾践灭吴》、《触龙说赵太后》、《季氏将伐颛臾》、《晋公子重耳之亡》、《荆轲刺秦王》等,均与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相搅合,构成严密的因果联系,如果教师只是孤立地讲授课文内容,不注重与历史事件的联系,其结果,一是不易激发兴趣,使学生感到内容单调、枯燥;二是不能让学生更透彻地了解历史理件这间的逻辑联系,从而影响记忆效果;三是不能让学生更深切感悟到知识原野的广阔性,求知欲望便极难得到引导和培养。因此,笔者认为,语言教师应该多读史书,了解、熟悉中国的历史。在给学生传授相关历史知识时,甚至在比历史老师的讲授更生动、细致、传神。这对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将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善于指导,背诵要力求准确

诵读不是让学生随心所欲地郎读课文,它必须尊重创作者铸在文章中的真实的思想感情。而这思想感情不是一开始就能把握得准的,它必须建立在充分理解句意和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所以笔者认为,对于文言文的教学,起初应让学生自学,最好是默读,发现问题,初识文意;其次是质疑和答疑,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句意和文意;而诵读则在这两个步骤之后进行。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准确把握创作者的思想情感,读出语感来。这一步做好了,将大大提高学生对文言文语言的感受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背诵必须忠实于原文,力求词句准确,这也是文言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有人认为,要求准确背诵,完全忠实于原文,是一种死教,缺乏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我认为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首先,学语文必须学语言。能流传于世并选入教材的文言文,多为古代名篇,其语言的优美和谐和准确严密无论怎么说都应该是典范。而我们中学生按照自己现有的水平随意加改变,多数只能改糟,不会改好,这就会把自己引上学习语言的歧途。其次,我们在运用知识、运用语言时,常常免不了要引经据典,而一旦误读误记,就不单是张冠李戴的问题,有时甚至是无中生有了,这必然影响到期引论的效果。其次才是应付高考的问题。高考试卷中的文言文原文填空占有相当的比例,阅卷要求也十分严格,错、漏、添加一字均不得分,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要求学生准确背诵,准确书写,决不能擅自增删和改变。

三、对字、词、句式的教学要死中有活

所谓“死”,就是对文言字、词、句式所涉及的基本语法现象和考点要反复强调,并对其概念化、条理化。如文言文中的文字教学,除基本的字形、字音外,我们还必须反复强调“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概念。

例如,通假字就是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表示另一个字,它是文言文中一种常见的用字现象,我们无须向学生引经据典或想当然的过多分析它的形成或由来,但反复强调这个概念,让学理解、掌握常见通假字是必要的,这不单是高考题中可能或必然涉及的内容之一,也是后人解读文言文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调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如:“畔”,其本义是田边,所以引申为“旁边”的意思,如河畔、桥畔等;“畔”与“叛”同音,所以又借用为“背判”的意思,如“亲戚畔之”的“畔”,即用其假借义。

尤其新《大纲》要求重点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和18个文言虚词,更是常提常讲常归类的对象,必要时教师要对其进行集中整理,打成资料印发给学生。对于古今词义差别较大的词和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要指导学生专门归类掌握,切不可马虎懈怠。句式也是文言文语法教学的一个难点,但教师的任务是让学生逐步认识、掌握诸如“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后”、“固定句式”等常见文言句式,了解他们的一般构成、识别和使用方法。所谓“活”,就是在教学方法上,要立足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生动灵活,增强互动性,便于让学生接受。教师应努力避免传统教学中一讲到底,只做翻译了事。

四、教给学生翻译文言文的技巧

正确翻译文言文是文言文学习的一个关键所在,教学生掌握一定的技巧是有必要的。

首先,让学生遵循翻译文言文的基本原则,即“信、达、雅”。信:忠实于原文,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达”:译文表意明确,语言通畅。“雅”:泽文简明、优美、生动。

其次,要体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特点。

第9篇:荆轲刺秦王原文及翻译范文

新课标新课程的实施,改进了教师们的教学理念,使教师们认识到: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能够学到知识,而且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一个有情感的人。

日本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泷泽武久在谈到发展学生的智力时强调:“不能无视情感的作用。情感交织在人的思维中,或者成为刺激,或者成为障碍。”他曾用大量实验结果证明:学生一旦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思维、记忆等认识机能会受到压抑。无论何等抽象的思维,没有情感都不能进行。然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情感教育的方法和效果却很让人怀疑。其中存在的问题是,教师把课文里的情感慷慨地说给学生,学生对教师的说教都是先入为主,往往容易行成思维定势,再动人再感人的情感就再也无法体验感悟到了。例如,在上《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课时,教师反复地教育学生要憎恨那个欺压金氏父女的地主阶级的代表;在上《风筝一课》时,要让学生意识到“我”受封建思想的毒害扼杀了弟弟的风筝梦。以上这两个例子,就是课文想传达给学生的思想内容,教师都做到了,但这是典型的情感说教方式,其危害是:学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一听到教师格式化、庸俗化的所谓“深刻”道理,往往会觉得“上当”了,以至于索性认为自己在语文学习中本来已经感觉到的情感变化也很庸俗,对什么是真、善、美与假、恶、丑,认识不清,这种教育你说还有多少效果呢?如何才能使情感教育像活水一样融入课堂并收到较好的效果呢?我认为教师帮助学生领悟作者倾注在作品中的各种思想感情,是语文课中进行情感教育的关键。

法国文学家狄德罗说过:“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情感是作品中的生命。任何感人的作品都渗透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正因为作品中渗透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教师在教授作品之前,不单要下功夫钻研教材,更要用心灵去感受作家与作品,形成自己独特的感悟和情感体验。不人云亦云,要敢于突破樊篱,教师自己要有创新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感动自己,并感动学生。中学语文教材选择的都是那些脍炙人口的,并在各个时代流传不衰人们爱读的美文,这些作品语言文字优美,文中渗透着作者炽热的情感。语文是中学诸课程中情感因素最强的一门课程, 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具有不可多得的先天优势。纵观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确系“文质兼美,形神俱佳”,作品中贮藏着大量的情感因素:有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忠诚、对事业的追求、对信念的执著;有赤子之心、莫逆之交、手足之谊;有拍案而起的激愤、天地动容的悲壮、催人泪下的凄切、细雨霏霏的柔婉;有开怀的笑、有嚎啕的哭、会心的喜悦、无名的烦愁……而这些恰恰为语文教师进行情感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而其他学科要想在情感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却远不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