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除夕的来历和习俗范文

除夕的来历和习俗精选(九篇)

除夕的来历和习俗

第1篇:除夕的来历和习俗范文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除夕的习俗1、祭祖

祭祀祖先是除夕的第一件大事。在我国很多地方,这一天,民众都会在家中摆上丰厚的饭菜,点燃香烛,家长率领子孙们叩拜。北方一些地方的农村还会在家中焚烧纸钱。大年三十傍晚时分,在祖宗像前点上香烛,倒上美酒,摆上菜肴,全家人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表达“慎终追远”的感情。等各位先人用过年夜饭之后,人们才开始享用。

除夕的习俗2、压岁钱

古人对压岁钱非常讲究。所用铜钱要大钱、新钱,再用红绳穿成各种形状。有的穿上百枚铜钱,取其“长命百岁”之意;有的则穿成鲤鱼、如意、龙形等吉祥形状,取“钱龙”、“钱余”之意,以期带来吉祥如意。除了长辈送小儿“压岁钱”之外,有的地区还有送“压岁果”的习俗。除夕夜,长辈会把橘子、荔枝等瓜果放在小孩枕边,取“吉利”寓意来祝孩子来年大吉大利。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压岁钱”更为直接纯粹,一般都用精致的红包装上红红的票子,然后分给孩子,讨个红红火火的好彩头。

除夕的习俗3、年夜饭

除夕夜的年夜饭也叫团圆饭,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因为正值冬天,北方人常常在饭桌中间设置火锅,因此也称围炉。

北方人年夜饭的菜色中常包括水饺、鱼、年糕、长年菜等。因为水饺状似金元宝,有富贵之意;鱼这道菜不能吃完,因为在汉语中“鱼”和“余”同音,有“年年有余”的吉祥意思;年糕则有“年年高升”之意;吃长年菜则有长寿的意涵。华南则多有鸡、烧肉、发菜、蚝豉等,因为“发菜蚝豉”与“发财好市”谐音。江南的典型年夜饭必有鱼,丰盛汤锅。

按照老礼,除夕夜传统的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年宴的首席为辈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如果是请客,首席为地位最尊的客人,主人则居末席。首席未落座,其余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动手,大家都不能动手。

除夕的习俗4、不汲水

过年有“不汲水”的禁忌,家有水井的人家要在除日黄昏前“封井”,给水井加上木盖,供奉糕点以后焚香拜祭,三日后方可开盖复用。

除夕的习俗5、踩岁活动

除夕夜,我国民间还要举行踩岁活动,即在院内将芝麻秆粘上用黄纸卷成的元宝形,攒成一捆,谓之“聚宝盆”。然后,全家人用脚将其踩碎,以“碎”谐“岁”,并借用芝麻开花节节高之吉祥寓意,祝愿家道兴旺,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

除夕的习俗6、守岁

除夕夜守岁也是一项流传久远的习俗,早在西晋《风土记》中就有明确记载:“终夜不眠,以待天明曰守岁。”传说守岁是为了防止一种独角兽的侵害,而这种独角兽最怕火光、红色和声响,所以人们就在除夕夜穿红衣、点红灯、贴红纸、放烟花炮竹,焚香祈祷,彻夜不眠,也就有了“守岁”习俗。《帝京岁时纪胜》记载:“高烧银烛,畅饮松醪,坐以达旦,名曰守岁,以兆延年。”

许多地方也称除夕夜叫“吉祥夜”。在这个晚上,无论大人抑或是小孩,都要说吉祥话,不可说晦气话、脏话和不敬之语,否则一年都要倒霉。因此,欢欢喜喜、和和气气、团团圆圆,是除夕夜的最大主题。

除夕的习俗7、开灯睡觉

除夕晚上睡觉的时候,是不能关灯的,只能到年初一天亮才能关灯。除夕整个晚上,家里一般都不关灯,特别是供养祖先的屋子更是不能关灯。

除夕的习俗8、忌打碎器物

除夕还有忌打碎器物的习俗。民间认为如果这一天打破碗碟杯盘,则意味着新一年会有“破运”。有时不小心在这天打碎杯盘,长辈会抓紧用红纸包起来并口念“岁岁(碎碎)平安”等吉祥语来补救。民间认为,将红纸包起来的碎片放在神案上数天,即可化解可能的灾难。所以,人们在除夕这天为了博个好彩头,都会慎言谨行,以求得一个吉祥如意年。

除夕的习俗9、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属于楹联的一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这副世界上最早的春联,“三阳始布,四序初开”记载在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上,撰联人为唐人刘丘子,作于开元十一年(720xx年)。百姓春节贴春联的民俗从明代才开始盛行,潮流发源地是南京。现在江南地区百姓讲究在大年三十上午贴春联。

除夕的习俗10、贴年画

年画,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雕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除夕的习俗11、贴窗花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除夕的习俗12、贴福字

春节贴福字,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春节贴“福”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福”字究竟该怎么贴没有统一的标准。

除夕的习俗13、零点必须回家

团圆的年夜饭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吃完,一家人就会围坐在电视机旁收看春节联欢晚会,或者到亲戚家串门聊天,但必须在零点前回到家。一到零点,一家人要全部在家“守岁”,当钟表的指针走过12点后,人们就会燃放早已准备好的鞭炮,庆祝新年的到来。

第2篇:除夕的来历和习俗范文

“除夕”“岁除”“新年”的起源及习俗禁忌

释义和起源

“除夕”中的“除”字的本义是“去”,引申为“易”,即交替;“夕”字的本议是“日暮”,引申为“夜晚”。因而“除夕”便含有旧岁到此夕而除,明日即另换新岁的意思。“除夕”就是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 传说古时候有个凶恶的怪兽叫“夕”,人们遭受这种最凶猛的野兽威胁,它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们发现,夕怕三种东西,红颜色、火光、响声。于是每年最后一天,人们便在自家门上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夕”闯进村庄,见到家家有红色和火光,听见震天的响声,吓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来。夜过去了,人们互相祝贺道喜,大家张灯结彩,饮酒摆宴,庆祝胜利。于是每年的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贴红春联,燃放爆竹,来驱除夕兽,以求新的一年安宁。这种习俗从此流传下来,年三十晚上便称为除夕。“除夕”起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据《吕氏春秋•季冬记》中记载说: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击鼓驱逐邪鬼。这就是“除夕”节令。最早提出“除夕”这个名称的,则是西晋的《风土记》。除夕是指农历每年末最后一天的晚上,即大年初一前夜。因常在夏历腊月二十九或三十日,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是汉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汉族民间最为重视。家家户户忙忙碌碌或清扫庭舍,迎祖宗回家过年,并以年糕、三牲奉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灯笼。除夕这一天对华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圆饭。家庭是华人社会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团年饭充分表现出中华民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眼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 除夕,又称大年夜、除夜、岁除,农历历法中指每年农历全年最后一天,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是一年之中人们除旧布新、祈福禳灾的日子。“除夕”,在古代还有许多雅称,如:除摊、除夜、逐除、岁除、大除、大尽等。除夕的日期会因为历法而有所不同。传统上汉字文化圈以农历作为历法,由于农历十二月多为大月,有三十天,所以又称为大年三十、年三十、年三十晚、年三十夜、三十暝(闽南语);而十二月小月时为廿九日,有些地区又会改称二九暝。世界上有很多国家的除夕在公历的12月31日。除夕有很多习俗,其中最重要的有祭祖、团圆饭和守岁。 在中国、日本、越南,家中的长辈会发给晚辈压岁钱,韩国近代也受汉字文化圈其他地区影响而有了发压岁钱的习俗。而中国南方和越南一些地区会有年宵市场(或称花市)。

习俗

年夜饭

除夕夜的年夜饭也叫团圆饭,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因为正值冬天,北方人常常在饭桌中间设置火锅,因此也称围炉。按照老礼,除夕夜传统的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年宴的首席为辈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如果是请客,首席为地位最尊的客人,主人则居末席。首席未落座,其余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动手,大家都不能动手。巡酒时自首席按顺序一路敬下。若是圆桌,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左手边依次为二、四、六……右手边依次为三、五、七,直至汇合。若为八仙桌,如果有正对大门的座位,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客。如果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右席为首席。然后首席的左手边坐开去为二、四、六、八,右手边为三、五、七。如果为大宴,桌与桌间的排列讲究首席居前居中,左边依次二、四、六席,右边为三、五、七席,根据主客身份、地位,亲疏分坐。

北方人年夜饭的菜色中常包括水饺、鱼、年糕、长年菜等。因为水饺状似金元宝,有富贵之意;鱼这道菜不能吃完,因为在汉语中“鱼”和“余”同音,有“年年有余”的吉祥意思;年糕则有“年年高升”之意;吃长年菜则有长寿的意涵。华南则多有鸡、烧肉、发菜、蚝豉等,因为“发菜蚝豉”与“发财好市”谐音。江南的典型年夜饭必有鱼,丰盛汤锅。除夕夜的饺子非比寻常,一是因为腊月三十夜的23时至新年正月初一的1时,正好交子时,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二是人们期望把过去一年所发生的不如意的烦恼事,像吃饺子那样一块吃掉,祈求新的一年吉祥如意。三是吃饺子还有祈求来年早生贵子,全家人丁兴旺,孩子有出息的意思。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压岁钱和踩岁

压岁钱,又称压祟钱、守岁钱等。 年夜饭之后,长辈会发压岁钱给晚辈,因为是用红色的信封袋(红包袋装),故又称红包,中国古代也有用红线将一百个铜钱串成一串外形类似麦穗,表示长命百岁。其中一个说法是岁与“穗”同音,在一些庙宇,会有不少信众等待上头香,插上新年庙宇香炉的第一炷香,据说代表吉利与神明一年的护佑。先秦时的人祭祀鬼神,祭品中就有“币”。随着这种观念的因袭以及货币技术的发展,就产生了专门辟除邪祟为目的而制作的“厌胜钱”。到了唐、宋时期出现了以钱币用于春节祝吉的举动,而最终演变为除夕向晚辈赐钱“压祟”,并作为一种风俗流行是在明清时期。如今,压岁钱已变为货真价实的人民币、甚至是外币。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派发,也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悄悄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或衣服兜里。压岁钱有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只能给双数,不能给单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压岁钱也是水涨船高,少则几百,多则上千上万。民俗专家表示,压岁钱原本的意义是表达长辈给晚辈的祝福,它的象征意义远超其实际价值。如果单纯比压岁钱多少,并以此作为收受年礼的手段,是对民俗的背离。

除夕夜,我国民间还要举行踩岁活动,即在院内将芝麻秆粘上用黄纸卷成的元宝形,攒成一捆,谓之“聚宝盆”。然后,全家人用脚将其踩碎,以“碎”谐“岁”,并借用芝麻开花节节高之吉祥寓意,祝愿家道兴旺,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如今踩岁习俗已被燃放鞭炮替代,守岁和压岁的风俗仍十分流行。守岁的内容有所丰富,除了保留原有传统项目外,全家人观看春节联欢晚会、互发短信或举家出游旅行已成为新的时尚。

祭祖和守岁

据民俗专家、南京大学民俗艺术研究室主任陈竟介绍,祭祀祖先是除夕的第一件大事。在我国很多地方,这一天,民众都会在家中摆上丰厚的饭菜,点燃香烛,家长率领子孙们叩拜。北方一些地方的农村还会在家中焚烧纸钱。 大年三十傍晚时分,在祖宗像前点上香烛,倒上美酒,摆上菜肴,全家人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表达“慎终追远”的感情。等各位先人用过年夜饭之后,人们才开始享用。

守岁的习俗在中国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晋朝人周处《风土记》中说到蜀地年俗,年末人家相互馈送年节礼物,称为“馈岁”;相互宴请,称为“别岁”;除夕通宵不眠,称为“守岁”。这是现今看到关于守岁习俗的最早记载。但这时守岁似乎还是地方性年俗,隋唐之后,守岁成为全国的共同年俗。民俗专家:因为是整晚不睡觉,人们要打起精神强坐,所以在北方俗语中称为“熬年”。为了阻止人们除夕睡觉,民间还形成了一种禁忌,说如果这晚睡觉,第二年身体就不好。守岁是为了强固身体,延年益寿,在古代,守岁还是为父母或老人祈寿的重要方式,因此一般人都坚持守岁。如今守岁习俗还很普遍,不过人们大都不守到天明,而是在零点新年钟声之后就休息了。

贴福字和春联

春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平仄合律、对仗工整,用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以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余亚飞《迎新岁》称:“喜气临门红色妍,家家户户贴春联;旧年辞别迎新岁,时序车轮总向前。”家门口贴上春联的时候,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属于楹联的一种。“三阳始布,四序初开”这副世界上最早的春联,记载在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上,撰联人为唐人刘丘子,作于开元十一年(720xx年)。百姓春节贴春联的民俗从明代才开始盛行,潮流发源地是南京。 现在江南地区百姓讲究在大年三十上午贴春联。据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教授蓝勇介绍,通常春联有两幅直联一幅横联,直联的每幅最后一字有平、上、去、入等声韵。正确的贴法是,上声、去声及入声字为上联,平声为下联。传统贴春联的方法为,面对大门时,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横额文字顺序为从右至左。另一种是常用的贴法,解放后由于横式书写格式改为由左向右,春联也可以上联在左,下联在右,横额顺序也是从左至右,适合人们的阅读习惯。若是将两种春联贴法“混合使用”,则不太妥当。

春节贴福字,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 春节贴“福”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福”字究竟该怎么贴没有统一的标准:

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教授蓝勇表示,不是所有福字都要倒着贴,倒贴“福”字主要在两个地方:一个地方是在水缸和垃圾箱上,由于这两处的东西要从里边倒出来。为了避讳把家里的福气倒掉,便巧用“倒”字的谐音字“到”,倒贴福字。用“福至”来抵消“福去”;另一个地方是在屋内的柜子上,柜子是存放物品的地方,倒贴“福”字,表示福气一直来到家里、屋里和柜子里。但随着时代地域的不同,如何贴“福”字没有一致的标准,主要看当时当地如何约定俗成。

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徐艺乙表示,“福”字倒贴的说法毫无根据的,住人屋子的门上一定要正着贴“福”字,只有牲口棚例如牛棚、猪圈的门上“福”才会倒着贴。

总之各地风俗不一样苏州、北京、台湾:等待钟声苏州、北京、台湾:等待钟声 各地的除夕风俗大致相同,但有些地方的风俗很有特点,如苏州、北京、台湾等。苏州的除夕守岁时,都要等待从枫桥寒山寺传来的洪亮钟声。当钟声穿过沉沉夜色,传到千家万户时,就标志着新春的来临。无论春夏秋冬,每日半夜正交子时,寒山寺中就会传出这口巨钟的洪响,民间称为"分夜钟"。这口钟,已成为苏州城乡方圆数十里人民生活的时间信息。寒山寺钟声还出现在诗中,流传最广的就是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现在,每年除夕,苏州寒山寺仍遵循万古不变的古老习俗,击钟以分岁。姑苏城乡,到了守岁的最后一刻,会从广播中传出宏亮的寒山寺钟声,报导一年的开始。千家万户,听到钟声,爆竹齐鸣,使古老的寒山寺钟声成为了一种时代的象征。

节日禁忌

古时除夕有很多禁忌。如忌言鬼、死、杀等不吉字眼、忌打碎碗碟,忌恶声谩语,忌随地便溺,忌泼污水、灯油于地等。吃饺子时也有忌讳,比如煮破的饺子不能说“破”了、“烂”了、“坏”了,而要说“挣”了,“涨”了。这些忌讳带有人们求吉纳祥的寓意。人们在大年三十到来时,一面欢度佳节,喜庆丰收,一面洗澡更衣、打扫卫生,以驱疫病、除恶鬼。尤其是在年夜饭时,有更多的禁忌。团圆饭1、长辈给晚辈添饭加菜,如果吃饱了不想要,不能说“不要”,而是说“有了”;如果个别茶果吃完了,要说“吃兴了”或“太多了”,而不是直接说“没有了”……。这些吉利话是人们的“除夕功课”,大人要教孩子说,否则新年不顺。2、年夜饭就餐前,必须要先要准备供品祭祀祖先。请祖灵之前,家庭成员和物品必须齐全,否则就是说人不团圆、财不完整。祖灵请来之后,供桌两旁的座位,任何人不得占用,意为不能与祖先争座位;不得吵闹,更不准骂人,否则就是对祖先不尊敬;不得把喝剩的茶水泼在地上,以免混淆了浇奠与泼水;大祭祖灵时,不得高呼小孩的名字,以免大门外无主鬼魂听到后,造成小孩夭折。正式进餐时,非常忌讳别人来打扰的,特别忌讳有人来串门,因为这叫“踩年饭”,会使全家人不得安宁。3、吃完年夜饭后,有除夕守岁的风俗。全家欢聚一堂,围炉而坐,叙旧话新,畅谈美好的祝愿,寄希望于新的一年,因而通宵不眠。同时,要遵守一些守岁的禁忌,禁忌大声喧哗,以免惊醒恶魔;禁忌照镜子,以免见“恶魔”;禁忌将灯油泼地,倘若油味冲淡了酒味,“恶魔”便会醒来,导致祸害接踵而至;禁忌打碎器物,意谓着这年会有“破运”,补救方式是用红纸包起,口中念“岁岁平安”等吉祥话,并放在神案上数天,即可化解灾难。4 、除夕是去旧迎新的时候,尤其是惧怕疫病与恶鬼。因此,人们的除夕禁忌,是源于传统对年的特殊认识。除夕的禁忌极多,也极其重要,集中地体现了人们趋吉避凶、祈求平安、祈盼幸福的心理要求。在与时俱进的年代,人们除夕的禁忌也在不断地变化着,朝着科学健康和谐的方向前进。

除夕:节日禁忌

1、长辈给晚辈添饭加菜,如果吃饱了不想要,不能说“不要”,而是说“有了”;如果个别茶果吃完了,要说“吃兴了”或“太多了”,而不是直接说“没有了”……。这些吉利话是人们的“除夕功课”,大人要教孩子说,否则新年不顺。

2、年夜饭就餐前,必须要先要准备供品祭祀祖先。请祖灵之前,家庭成员和物品必须齐全,否则就是说人不团圆、财不完整。祖灵请来之后,供桌两旁的座位,任何人不得占用,意为不能与祖先争座位;不得吵闹,更不准骂人,否则就是对祖先不尊敬;不得把喝剩的茶水泼在地上,以免混淆了浇奠与泼水;大祭祖灵时,不得高呼小孩的名字,以免大门外无主鬼魂听到后,造成小孩夭折。正式进餐时,非常忌讳别人来打扰的,特别忌讳有人来串门,因为这叫“踩年饭”,会使全家人不得安宁。

第3篇:除夕的来历和习俗范文

除夕别称除夕通常又被称作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是时值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个晚上。除,即去除的之意;夕,指夜晚。除夕也就是辞旧迎新、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节日。

除夕夜的来历而除夕这个节日由先秦时期的逐除压扁而来,而逐除通常指的是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取出一种"疫疬之鬼",有《吕氏春秋·季冬记》可考,而"逐除"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除夕最早应是西晋周处撰著的《风土记》等史籍。

相传在远古时期,有一种凶恶的动物,非常厉害,而人们通常把它叫做年,而年每隔365天就会出现,年这个动物一旦出现就会危害人类,给人类造成重大的困难,而年通常也在晚上出来活动,因此人们这时候就熄灭灯火,整夜的彻夜不眠,用来躲避灾害。而到了后来发现穿着红衣服以及点燃炮竹发出的声响可以赶跑年兽,因此到了每年年末的时候,觉得年快要出现的时候,人们就燃放爆竹来辟邪,祈求来年会是个好运,因此过年大放鞭炮爆竹的习俗流传到了今天。

除夕习俗踩岁活动

除夕夜,我国民间还要举行踩岁活动,即在院内将芝麻秆粘上用黄纸卷成的元宝形,攒成一捆,谓之“聚宝盆”。然后,全家人用脚将其踩碎,以“碎”谐“岁”,并借用芝麻开花节节高之吉祥寓意,祝愿家道兴旺,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

除夕守岁

除夕夜守岁也是一项流传久远的习俗,早在西晋《风土记》中就有明确记载:“终夜不眠,以待天明曰守岁。”传说守岁是为了防止一种独角兽的侵害,而这种独角兽最怕火光、红色和声响,所以人们就在除夕夜穿红衣、点红灯、贴红纸、放烟花炮竹,焚香祈祷,彻夜不眠,也就有了“守岁”习俗。《帝京岁时纪胜》记载:“高烧银烛,畅饮松醪,坐以达旦,名曰守岁,以兆延年。”

许多地方也称除夕夜叫“吉祥夜”。在这个晚上,无论大人抑或是小孩,都要说吉祥话,不可说晦气话、脏话和不敬之语,否则一年都要倒霉。因此,欢欢喜喜、和和气气、团团圆圆,是除夕夜的最大主题。

除夕忌打碎器物

除夕还有忌打碎器物的习俗。民间认为如果这一天打破碗碟杯盘,则意味着新一年会有“破运”。有时不小心在这天打碎杯盘,长辈会抓紧用红纸包起来并口念“岁岁(碎碎)平安”等吉祥语来补救。民间认为,将红纸包起来的碎片放在神案上数天,即可化解可能的灾难。所以,人们在除夕这天为了博个好彩头,都会慎言谨行,以求得一个吉祥如意年。

第4篇:除夕的来历和习俗范文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一首王安石的《元日》,开启了我们农历除夕专题富有诗意的篇章。想起做这个专题,要源于心中对除夕那份独有的感慨和执着。中国的农历除夕,就是那么有魔力,它会让每个人在忙碌一年,辛苦一年后,就在这一天,回归到快乐,回归到家人的身旁,是温暖的,是幸福的。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在这一天都会有一种希望,孩子的希望是可以穿上漂亮的衣服,收到长辈们的压岁钱,可以放花炮,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穷开心”,大人们也有希望,而这时的希望和平时的那种带有功利带有发杂情绪的希望不同,这时的希望是纯粹的,是与家人相伴,一起包饺子,一起吃顿祥和的年夜饭,看着自己的爸爸妈妈,看着自己的孩子,都健康,都快乐,这时候的大人是开心的,是一种如释重负的幸福的笑。

记得某年的舂节,某个知名电视台的春晚在全世界征集不同的笑脸。有孩子的,有老人的,也有我们这些年轻人的。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活动一经公布,就得到了非常多人的支持,接着铺天盖地的“笑脸”犹如雪片一样“砸”在了春晚剧组的办公室。据一位电视台的朋友跟我讲,那时候,看着从世界不同地方“飞”来的笑脸,看着不同皮肤,不同颜色的眼睛,同时传达出那种由心的笑容时,全体工作人员都非常的激动,从来没有过的自豪感顿时进发。我想,这就是一种力量,一种辞旧迎新,一种对下一年的美好祝福。

除夕,有一种强大的气场,会让人对它念念不忘,会让人在时隔多年之后,还是回味无穷。我想,只有除夕有这样的魅力吧。现如今,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高品质的生活态度,高强度的工作压力,高科技的不断研发与应用,都将年味渐渐的冲淡了,除夕之情似乎也不如从前那样的浓醇了,被这些外来的力量稀释的很彻底,不容下半点的残留。

当你真正的觉得,我们已经不再需要除夕,不再需要年的时候,它仍然在我们的身边;当我们突然想到我们又过了快乐一年的时候,想到借个由头想要happy一下的时候,除夕又回到了我们的身边。这时候,我们是不是已经想到了那个最温暖的港湾,和那些总给我们鼓励和温暖的可爱的人们?

回首一年年的往事,记忆最深刻的永远是那场除夕夜。不是梦,是真真切切存在的。从小到大,从青春年少到鬓染白霜,每年的除夕夜都会在你脑海中浮现。无论那时候的你发生了什么事情,是开心的,是痛苦的,但都是一种经历。当我们从过往中审视今天的时候,一幕幕历史已经成为我们今天宝贵的财富。

就像除夕的本身含义,富有非常美丽的传说,更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美好向往。在我们的生活词库里,除夕就是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除夕是一年中最使人留恋的一晚。除夕之夜,最为热闹、喧闹,天一抹黑,孩子们或者半大小伙子,早已拿着香火,东一声、西一响地放起鞭炮来了,胆大的放大炮仗,年幼的一只手捂着耳朵,远远地探着身子点,其他小孩两手捂着耳朵,紧张而又焦急地等待着…一。此情此景,即使人到白头也都还能记得。

就让我们在今年的除夕夜,重新打开我们的记忆闸门,历数往年的除夕之情。在不同年代人讲述自己除夕故事的时候,让我们再重温那一段段美好的时光,为新的一年祈福。

除夕,一段信奉千年的古老传说

关于中国农历12月30日会出现怪兽祸害人间的传说,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但传说中的这个怪兽到底姓甚名谁还存有争议,近些年称怪兽为“年”的说法颇为盛行,但从字面理解和某些远古传说中考证后,我想,此怪兽为“夕”则更为恰当。

“正月初一过大年,欢天喜地,腊月卅十是除夕,辞旧迎新”。――这是我们传统的民俗,人们对“年”是怀有美好的心愿的,据此推断年应该不是怪兽。而“夕”在民俗里是“除夕”,即要除掉“夕”的意思,因此从字面理解,“夕”才是恶兽。

关于夕和年还有这样一段传说:

话说古代有一只四角四足的恶兽――夕,因冬季大雪覆盖而短缺了食物常到附近的村庄里去找吃的,因其身体庞大、脾气暴躁、凶猛异常,给村民带来了很大的灾难。每到腊月底,人们都整理衣物扶老携幼的到附近的竹林里躲避夕。

这一年,村里的人们在收拾东西逃走的路途中遇到一位年纪约七八岁的孩子,饿倒在路旁。有位好心的老婆婆将孩子救醒,并要这孩子一起上山躲避恶兽――夕,这个聪明的孩子便与老婆婆一起跟着村子里的人来到了村后的竹林里。由于冬季在竹林里寒气逼人,大家冷的纷纷伐竹盖房、烧火取暖。这个被老婆婆救来的孩子就好奇的问大家:我们这竹林离村子那么近,就不怕夕会来到这里吗?有位老人回答他说:“我年小的时候随乡亲们就来这里躲避夕,雪很大的那几年因为它饿极了也追来过,可是它每次都看到乡亲们在这竹林里伐竹就匆匆忙忙的走了。”这个孩子想了想告诉大家:“我有办法除掉‘夕’让大家从今以后不用每到腊月里就出来逃难。”大家听后都非常高兴,纷纷问该怎么办?这个聪明的孩子告诉大家:多砍一些竹节带着,今夜全村人都可以回家!在你们各家的门外挂一块红布,就好了,等到明天天亮之后夕就再也不会来了。乡亲们半信半疑的听着这个孩子的话,由村里的老者带着,各自回了自己的家。

很快入夜了,村民们由于害怕“夕”会来没有人敢睡觉,除都在自家的门外悬挂了红布条之外,就来到村中间的空地上,守着一些从竹林里带回来的碎竹节。天气寒冷大家点了火堆取暖,饿了就拿些吃的出来……子夜,便听到一声震天的巨吼,大家恐惧的缩做一团。这时那个聪明的孩子突然间站出来告诉大家说:“我去把他引来,然后大家就往火堆里扔我们守了一夜的碎竹节。”

还没等好心的老婆婆伸手去拽,这个孩子已经来到了村口,孩子看到夕正在往村里硬闯,破坏了很多东西,于是他大声的叫到:你每年都来,害的百姓不能安居乐业,今天我一定要给你点厉害! “夕”听到孩子的叫声,便循着声音追过来,可是它看到家家门墙都挂着红红的布条就没敢进,于是顺着孩子的声音忍着挨饿的肚皮来到了村中央的空地里。这时孩子大声地说:“乡亲们。往火里扔碎竹节啊!”,可是大家因为害怕早已经站在那里礓住了,这个瞬间“夕”用他的角把孩子挑了起来重重的甩在了地上。村民们听到孩子落地的声音反应过来,纷纷往火里扔起了竹节。由于是砍伐不久,湿湿的竹节遇到旺火纷纷爆裂,噼里啪啦的响了起来! “夕”听到这响声掉头鼠窜,没有再损坏村里的东西。

天亮起来了,“夕”被人们扔到火里的竹节爆裂时发出的声音吓跑了,住户家因为门前挂的红条,夕没有进所以保住了,人们心中却高兴不起来。因为那个救了这个村庄的聪明孩子被

“夕”挑死了。而这一天就是正月初一。这个聪明的孩子,他的名字就叫做“年”。

因为“夕”没有死,所以每年的腊月卅十,大家都守着碎竹节等待着,希望早日除掉“夕”。可是一年年过去了,谁也没有再见过“夕”,有的只是大家为防止“夕”的到来燃放的爆竹与门前挂的红布条,然而却给我们留下了这个传说与过年的习俗:腊月卅十的夜里,大家齐聚一堂吃着年夜饭,一起守岁等待除夕的钟声。放爆竹,贴门联。等到天亮彼此走访邻里给与问候与祝福。初―早上乡亲们彼此走访看看相邻有没有受伤说一些吉祥客气的话。希望来年的腊月“夕”不再来。

如今我们过年的很多俗语与习惯都来源于这个传说:

年初一:人们为了让自己的后代子孙记得这个救了整个村子的孩子――年,就把天明后的早晨就叫年。又是正月初一,所以又叫大年初一。

守岁:大家守着碎竹节等待的过程。守岁就是守着碎竹片的简称。

除夕:腊月卅十大家守着碎竹节等“夕”的这一夜。

年夜饭:除夕夜里大家饿了,拿东西出来吃则演变成我们齐聚一堂欢声笑语的年夜饭。

那年,难忘的除夕夜

每个人从懂事的时候起,都会经历过很多难忘的事情,除夕夜更是心中那块抹不掉的痕迹。每当讲起那年的除夕夜,思绪宛如插上了飞翔的翅膀,在次快的海洋中翱翔……

除夕邻里情

Text:老 徐

1956年春节前,同学六柱儿的母亲因病去世。记得那年大年三十下午,我到伙伴六柱儿家,当时的场景现在仍然记忆犹新,非常狼籍,没有一点过年的气氛。只见盆朝天碗朝地,家里买的年货也是胡乱地堆放在地上,没有一点点喜庆的气氛,就连我去了也没有下脚的地方,他的父亲正坐在炕边发呆。

看到这样的场景,我忙问六柱式怎么回事。原来他家里的人都不会包饺子,此时,就听六柱儿的父亲盯着妻子的遗像对几个儿子说:“你们的妈妈太狠心了,怎么说走就走了呢!要是她还……”话没说完,终于忍不住失声痛哭,六柱儿和哥哥们顿时也哭作了一团。

正当一家人万分悲痛的时候,两位六十多岁的大娘推门而入。其中那位胖些的大娘说道:“大过年的,都别哭啦l按说今天这日子女人是不该串门的,可我们哪能眼瞅着你们吃不上过年的饺子呢?快,把眼泪擦干,一起忙活,争取点灯前把屋子收拾干净,把饺子包好!”大家立刻止住悲声,在两位大娘的指挥下,两间大屋很快就被收拾利落。接着择菜、洗菜、剁肉馅、和面……切都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我也着实当了一把跑腿儿的小伙计。

果然,掌灯之前,三大盖帘饺子就包好了。两位大娘临走时,对爷儿几个说道;“今后有什么难处就言语,老街旧邻的甭不好意思,谁家还没有个难处呢!”这时候,六柱儿的父亲早已泣不成声了,突然他扑通一声双膝跪地,呜咽着挤出了一句话:“谢谢张婶儿,谢谢李娘……”

这件事情,我一直记在心里,从来没有忘却。邻里之间的情分,在这最温暖的时刻充分的体现出来了。每当想起这温暖的一幕,心里就涌现无限的感动,也时时刻刻激励着我,伴我在多年的人生道路中不断的前行。

想起了七一年的除夕夜

Text:老棋手

除夕夜,全山寨灯火一片。座山雕在威虎厅设百鸡宴,犒劳老九及手下的弟兄们。没料到百鸡宴成了断头宴。

七一年的除夕夜,我们在林海雪原里过年,有威虎厅那样用原木搭成的木屋;有如豆的火苗,但火苗不能成片,没有百鸡,但勉强也能够成宴。

这一天在跟着马爬犁进山之前,队长开恩:今天早点收工,下午四点半以前全部进屋,随后就开宴。临时食堂的女知青全部打下手,由还顶着富农帽子的刘驾林掌勺,给你们来个拔丝土豆,木须肉。并且,明天放假一天!

全体知青山呼万岁!当然只能喊万岁,把对老队长张忠的感恩寄托到了的身上。大兴安岭冬天的黑夜来得特别早,五点钟的时候,皑皑白雪映射着来自星空的余光,衬托出两栋深褐色的木屋,木屋旁是砍伐剩下的参天松树。木屋没有窗,看不见里面如豆的火苗。只有在掀开门帘的时候,才会有升腾的热气从木屋里冒出来。

外面零下四十度,屋里零上二十度,这是多么强烈的反差!门帘一掀,两步之间世界骤变。棋手有幸,经历了这种如此鲜明的反差。请没有到过大兴安岭的知青作一个大胆想象:在严寒的虎视耽耽之下,半夜尿急时,如何处之更为妥当?

五点钟,由土豆和黄豆唱主角的双豆宴准时开场。几乎所有的男知青全都喝醉了。在烈性白酒的催化之下,思乡的情绪,失恋的痛苦,悲观的前景,难以承受的强体力惩罚……在酒精的勾引之下,从身体各部位的各个细胞中调动出来,逐渐汇集到那个昏沉沉即将崩溃的脑袋之中。有人开始大声呐喊:我要回家!有人则发全身气力唱出了高昂铿锵的样板戏:我跨上了青鬃马,一口气跑上了威虎山……

晶莹的,雪白的,纯洁的雪原被污染了,留下了一窝窝污垢的痕迹。这些可怜的知青,一年难得如此饱餐一顿,却又全部还给了大地。那一年的积雪已经融化了,连同那知青留下的痕迹一起融进了历史。在这一片还没有被太多污染的土地上,还能够找到多少知青的足迹?

寂静除夕夜

Text:梅老师

每当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四起,绚丽夺目的焰火映亮夜空……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许多年前的那个除夕夜。那是“”时期,父亲一夜之间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分子”。消息传来,母亲当即昏厥,待醒来已神志不清,语无伦次。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令母亲不知所措,她疯了。和美之家一下子抽去了两根顶梁柱,剩下的,除了―个年过半百的姥姥,就是我们几个未成年的孩子了。

日子的艰难可想而知。品学兼优的姐姐含泪放弃了学业,很快在小学当上了民办教师,一天可挣得5工分。尽管如此,家里依然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更痛苦的是,精神失常的母亲还时不时对这个破败之家来个毁灭性的摧残。她有个怪癖,平日安安静静不言不语,但只要一看见人流泪或听到鞭炮声(后来才明白她误会成枪声),便歇斯底里地大哭大闹。摔盆砸碗,直至声嘶力竭动弹不得。因此,姥姥常常嘱咐我们,无论如何不能在母亲面前流泪。

春节临近了,按乡村的规矩腊月二十三为小年,要烧香磕头放鞭炮祭拜祖先,而除夕夜吃年夜饭放鞭炮则是来年好运的预兆。早已被折磨得不成人形的姥姥心力交瘁,万般无奈中将我们姐弟叫到跟前,吩咐道:“你们出去给家家户户磕磕头、说说好话,看能不能过小年不放鞭炮,三十再放,省得你母亲接二连三发作,我实在是怕了。”

小年在乡亲们的善意关怀中平安地度过了。而躲不过的年三十终于来了。那一夜好长好长,躺在被里的我怎么也睡不着,时刻准备迎接鞭炮声给这个家带来的灾难。只听姥姥轻声吩咐8岁的二姐守前门,11岁的哥哥守后门,他俩的任务是坚决别让母亲跑出屋。姥姥和姐姐

则设法招架母亲。时间一分一秒地慢慢过去,我终于熬不住睡着了。也不知过了多久,公鸡的啼鸣声将我唤醒。那一夜,

辞旧迎新的鞭炮声始终未曾响起,整个村庄像睡熟了一样鸦雀无声。好心的人们为了不让我们这个风雨飘摇之家雪上加霜,摒弃了几千年来流传的习俗,竟然连除夕夜也没放鞭炮。

以后的日子慢慢好起来,被判刑15年的父亲只关了一年便得以昭雪。父亲出狱前母亲竟奇迹般康复了。再后来政府又补发了父亲的工资,并将我们全家迁居城镇,就此我们告别了那一方乡土,告别了那些善良的人们。

许多年过去了,岁月的流水冲淡了太多的记忆,但是,那个寂静的除夕夜却令我永生难忘。我深深懂得,―个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也会给别人带来终生的慰藉,一如我,―如我们全家。

两代人眼里的除夕

过年了,年过了;钱包瘦了,脸蛋胖了;孩子大了,我们老了。不老的是时光,在心灵的底片上,儿时的除夕依然是那么清晰。

记忆的风筝摇摇晃晃落在出嫁前的那段时光。日子很清贫,岁月过滤去所有的苦涩,独留下清淳,藏在脑海深处,无意触及,便会泛上来。

无论平日里是多么清贫,除夕之夜的桌上都很丰盛。父亲亲自挽袖下厨,对着烹饪书烧菜。红萝卜片上雕成梅花瓣样,叫人不合举箸。粗犷的父亲细腻如斯。无论平日里家里是否笼罩着阴云,父亲在除夕之夜总要设法让我们姐妹三高兴。吃完年夜饭,带我们放烟火。那时,孩子们玩的多是两响的“二踢脚”,虽然有焰火,一般人家里买的不多。只有少数在外做生意的人家炫耀般地在自家屋舍旁放。平日里节俭的父亲过年时却很奢侈。买了很多焰火回来。放焰火时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光。我家屋后有一座小山,我们爬到山顶去放,让别人也看看我们家的焰火。那是我们最骄傲的。放完焰火,痴痴地眺望,山下万家灯火,山村的除夕夜景从没有过的壮观,漆黑的夜空这里那里时不时亮起焰火,引得我们一阵阵欢呼。

不知道谁说春节晚会开始了,于是恋恋不合抛下山下美景,一溜烟跑回家。“春晚”正好徐徐拉开帷幕。一家人围着一台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看得津津有味,第二天也就是正月初一大家四处拜年都要谈到头晚看的晚会。记忆中,依然回响着父亲那爽朗的笑声。

父亲和我们过的最后一个除夕是1996年那个除夕。那年,父亲生了一场大病,动了一场大手术。那年。我还在读书,哥哥向我隐满了父亲的病情。我以为动了手术后就没事了,在酒桌上举杯向父亲:“祝爸爸身体健康!”父亲长叹一声说:“我这身体……”

那晚。我们边看晚会边玩牌,我、父亲、哥哥和姐夫,姐夫是那年倒插门过来的。四个人玩“撒谎牌”。只有我不会玩,跟着他们后混,居然面前赢的钱最多。那晚,父亲很高兴,后来,我才知道,父亲是为了让我们高兴才硬撑着的。那晚晚会他没看完就睡去了。往年他一定要守岁到零点的,等新年的钟声敲响,他就扫地,放开门炮。说是扫掉一年坏运气,迎来好运气。然而,记忆中,我们家就似乎从没有过好运气。

第二年,父亲不在了,地是哥哥扫的,开门炮也是哥哥放的。再往后几年,哥哥出国了,我出嫁了。不知道姐夫会不会扫地。

在婆家过年的第一年,我感受着那其乐融融的场面,可就是难融身其中。我的根在生我养我的那块土地上。再往后几年,慢慢习惯了。我是棵移植的树,慢慢适应了这片土壤,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电视机早换上了29英寸大彩电,却没了儿时围着14英寸黑白电视的乐趣。是春晚质量下降了,还是我们的品位提高了?

陪着孩子们放烟火,眼前的快乐是属于他们的,记忆里的快乐是属于我们的。

前几天爸爸给我买了“北极狼”牌和“黑魔王”牌火箭炮。还没到除夕之夜,我们就迫不及待地放了。它们有的近,有的远有的高,有的低;有的亮,有的暗。有一根火箭炮,好像跟表哥有仇似的,直追着他并且转弯。表哥慌不择路,不小心被石头绊倒了,惹得我们哈哈大笑。这都是我的恶作剧。

想到这些,我忍不住又笑了。爸爸买了很多焰火,其中有一个很大的礼花,叫“笛音牡丹”。今天是除夕,晚上我又有的玩了。盼望着天快些黑。可太阳公公就是懒洋洋迟迟不肯下山,好像也想一窥除夕之夜人间美景。

迅速吃完年夜饭,我就拿着“星光灿烂”来到门前的空地上放。包装上写着30响,结果只有10响。我很失望,又拿出了“北极狼”,点着,随着“嗖”一声响,天啦,“北极狼”竟然飞到了田野里。爸爸拿来“笛音牡丹”,点着了,一朵朵庞大的礼花在空中绽放,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煞是好看。别人家的烟花都没我家的绚、大、高。

放完后,我们还沉浸在欢乐中。突然妈妈喊到:“火,火!”原来奶奶家的草垛烧着了!妈妈迅速到厨房去接水,爸爸冲上去用手刨火,我从草堆旁拿了一根棍子打火。火终于灭了,妈妈的水才来,爸爸的手被荆棘划伤了好几处。爸爸妈妈都夸我在危险的时候冷静,我心里美滋滋的。

电视里春节晚会开始了。一到相声、小品、魔术的节目,我就高兴得蹦起来。我最喜欢《五官争功》中的耳朵扮演者姜昆和《上星光大道》里的鸭蛋、赵本山。《十一年》里的冯巩更是搞笑,让人乐翻了天。世界级魔术大师刘谦表演了穿橡皮筋、变硬币、变钻戒等节目,让人目瞪口呆。一直玩到十二点多,我们才睡下。就这样,我度过了一个快乐的除夕!烟花越来越多,组成了一个美丽、迷人的世界。我沉浸在这烟花世界之中。

大年三十团圆之夜

Text:Aimee

刚进腊月门就有人拉长了声调感叹到:“又快过年了!”家家户户披红挂绿,张灯结彩,苦藏了一年的积蓄也早已耐不住寂寞,连连到店铺里去做客,换来一批批干鲜年货,一套套时髦衣裳,还有大小鞭炮,长短焰火,一眨眼的工夫就到了年三十,年真的到了!我们药店自然是不放假的,不过领导“开恩”,让我们这些家在外地的回家团聚,过年后再来值班。

1月28日上午到药店交代完工作,我就提着大包小包往车站跑,还好,车很快来了,人们一窝蜂地拥了上去。车再不像以往那样为了等人而兜圈子,而是径直上了路。路上不断有人招手搭车,或许是因为过年的原故,尽管车内挤得插不下脚,但人们少了些抱怨,多了些宽容,互相开着玩笑。

等到家的时候,已经快中午了,正碰上家族的叔叔大爷兄弟们“请神”回来,邻家二哥一见我就大声说:“爷爷奶奶都请回来了,你才回来!差点就把你关门外了。”大家一路说说笑笑回了家。

家中早有丰盛的酒菜等着了,一大家子人满满围坐一桌,一边吃饭一边听父亲“训话”,每年大年三十都是我们家例行的总结会,每个人说说各自一年来的情况和来年的打算,家中添丁加口,小外甥们学习进步,这个工作有了进步,那家刚买了新房,好事连连,其乐融融。

直到下午三点,一顿午饭才算吃完,然后开始张罗着包饺子,按惯例,饺子馅分肉馅和索馅两种(在老家有初一吃素,初二吃肉的习俗,现在大都不计较了),奶奶说吃素饺子,来年肃肃静静、平平安安,父亲则说不是这么回事,大年初一吃

素饺子的习俗是因为不知哪朝明君考虑到天下人总有贫富之分,并不是每家都能吃得起肉饺子,所以就规定大年初一统一吃素饺子以示平等。饺子包到最后面和馅都要故意留一点,俗话说留下面有衣服穿,留下馅有钱花。我们就故意问奶奶:“上世纪60年代都挨饿,是不是因为过年没留面啊?”奶奶也故做认真地说:“你别说,可能还真是这么回事,你想想,那时候连饺子都吃不上,哪还有面和馅留啊,可不像现在天天像过年。”我们都被奶奶的话逗笑了,其实不用去追根溯源,也不必说老人思想顽固,所有的一切都是一种美好的祝愿。

晚上,一家人围在电视机前边看中央台的春节联欢晚会边聊天。小孩子则跑进跑出,在院子里放烟花爆竹,一会儿,屋外便响起了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一阵、两阵,一会儿便响成了一片,惊动了一村的狗。鞭炮声、狗吠声,在小村子里回荡,一直响到天际,沉睡中的村庄伸个懒腰,从美梦中醒来了,睁开了眼,新的一年便在这喧闹中姗姗而来……

回家真好!熟悉的老屋,几杯浊酒,一钵白菜,腾腾的热气,融融的亲情,最能抵御窗外的呼啸的寒风。斜侵的密雨,任由你海阔天空,谈今叙往,沐浴千年百代风情凝聚的氛围。

那年,我十岁

Text:Jone

天黑了,大哥没有回来;8点了,大哥没有回来,9点,10点,一直到12点除夕钟声都敲过了,大哥还是没有回来……1980年的除夕,我10岁,上小学四年级。一个多月前,在公社卫生院做实习医生的大哥就答应了我,过年回来的时候要给我买一挂红红的鞭炮。那个时候,在农村孩子的眼里,能拥有一挂“大地红”鞭炮是一件多么荣耀的事情啊!那年大哥18岁,刚从卫校毕业一年。

那年除夕我是哭红了眼睛才睡去的。朝思夜盼的“大地红”鞭炮成了泡影,我又哭又闹差点儿没把家里吵翻了天。母亲实在没办法,从家里预备正月十五放的另一挂鞭炮上拆了四五个鞭炮下来,好歹把我哄睡了。小儿子不听话,听话的大儿子却不在家,而且由于通讯不便,大哥为什么没回家的原因也不清楚,父母的心便一直牵挂着,本来一家人团团圆圆吃一顿年夜饭的好心情全给搅和了,父母的心情可想而知。

第二天正月初一,村里的年轻人成群结队出门给本族的长辈们拜年的时候,大哥红着眼睛进了门,看样子又是一夜没睡。原来,大年三十这天大哥值班到下午6点,正要收拾行装回家的时候,一对父母抱着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冲进了卫生院。小孩子的眼睛显然受了伤,一问,原来小孩子玩鞭炮一时兴起没注意安全,不小心被鞭炮崩伤了左眼。因为是大年三十,公社卫生院里留守值班的大夫家里临时有事,人手不足,又没有电话可联系,原本只是实习医生的大哥就临时承担了给小男孩清创、包扎的任务。后来据大哥说,幸亏小男孩来得及时,否则眼睛的视力会大受影响,处理不当甚至有失明的危险;至于答应我的鞭炮,“包扎的时候小男孩一直又哭又闹,送给小家伙做礼物了……”

大年三十这晚上,大哥自己处置了3个眼睛受伤、2个醉酒的病人,一直忙碌到凌晨两点多。那个小男孩的伤势显然恢复得不错,过了初六,小男孩的父母带着孩子找上了门,他们是来感谢大哥的。而父母和我也因此才知道了大哥工作的不易。本来对大哥充满一肚子怨气的我,也早已忘记了鞭炮的承诺。也许正是从那时起,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就种下了我的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理想――在长大后献身医药事业。

快乐寒假――除夕

Text:憨 憨

“啪、啪、啪啪……”,除旧迎新的鞭炮声中充满了大人小孩的欢声笑语。五彩缤纷的烟火,为这个新年增添不少的光彩。“啪”一声,由红变绿;“啪”一声,由黄变紫……顿时,烟花布满天空,像是朵朵盛开的野,又仿佛空中坠落了满天星,把美留在人间,把愿望带向未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如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听,那震耳欲聋的鞭炮声;看,那五花八门的烟花;说,那春节晚会的乐趣,笑,那一幅幅有趣动人的春联。

新年的钟声就要来临。人们等待着,期待着,午夜,一个人人梦寐以求的时刻,它将带我们去新的一年中,从马年带人羊年,走进一个美丽新世界!

“当、当……”新年的钟声,正有节奏的敲着。这时,电视机声、烟火声与人民的歌声笑语混成一片!

“新年好,新年好!”人们互相祝福新年。小孩子们这时也没有了睡意,手里拿着闪烁的萤火棒,嘴里笑着,喊着,仿佛怕大家不知道已是新的一年了!

这美丽动人的种种,化作一个个音符,化成一首首动听的歌,组成一段段动人的旋律……

这个令人震撼的新年,将会在“新年册”中画下一笔漂亮的开始。

我眼中的除夕

Text:茜 茜

盼呀,盼呀,我终于盼来了除夕之夜。

吃过年夜饭,我们全家就兴高采烈地到楼下放烟花。我拿出一枚“擦炮”,在擦炮盒的磷面上擦了几下,等点着了火,就赶紧把它扔向远方,只听“啪”的一声,“擦炮”在远处被爆得粉碎,同时发出了耀眼的亮光。

“嗖――啪”,咦,那是什么声音?扭头一看,原来是小妹妹和爷爷正在放“飞响炮”。他们请我也去放,我从来没放过这种“飞响炮”,心里有点害怕,不过在他们的鼓励下,还是去放了。我战战兢兢地握住把柄,爷爷帮我点燃导火线,“嗖”,弹头呼啸着飞向天空在远处发出巨响。我成功地放了一次飞响炮。

“小闪花”往往是拿在手上放的,可我却别出心裁地将它们均匀地插在花坛四周,然后把它们一一点燃,这样既能欣赏到美丽的烟花,又能不让衣服烧破,真是一举两得。哇,一团团五彩缤纷的火苗燃烧起来了,犹如铁树银花,光芒四射!

“啪啪啪”、“呼呼呼”、“嗖嗖嗖”的声音不断传来,人们都开始放烟花了。几颗流星冉冉上升又在空中绽放,漂亮极了。烟花的颜色各种各样,有红的、黄的、紫的、蓝的……看得我眼花缭乱。它们有的像五彩斑斓的花朵,有的像张牙舞爪的大章鱼,还有的像价值连城的钻石,真是太奇妙啦!

流传千载的不老年俗

中国的农历新年之所以隆重就在于一个“年味”,年味越重,这节过的就越讲究也越热闹。可深究起来,“年味”又是如何体现的呢?这无疑就与那些由古至今遗留下来且仍在延续的各项习俗密不可分了,虽然这些习俗在不同的地区已有所演变,但多少,人们为了讨个吉庆的说法还是对某些习俗予以保留并给予了足够的尊重。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掸拂尘垢蛛网。到处都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

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贴春联的习俗起始于宋代,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门叶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具上。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祥事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把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墨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经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除夕:

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除是除旧布新。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苏轼有《守岁》:“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关于除夕的由来有一种传说:古时候有个凶恶的怪兽叫夕,我们的祖先曾遭受这种最凶猛野兽的威胁,它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们发现,夕怕三种东西,红颜色、火光、响声。于是在冬天人们在自家门上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这天夜里,“夕”闯进村庄,见到家家有红色和火光,听见震天的响声,吓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来。夜过去了,人们互相祝贺道喜,家家张灯结彩,饮酒摆宴,庆祝胜利。 于是以后的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贴红春联,燃放爆竹,来驱除夕兽,以求新的一年平安顺利。这种习俗从此流传下来,年三十晚上便称为除夕了。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爆竹是中国特产,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拜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汉族的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必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上写“接福”二字,专收名帖之用,由此发展出后来的贺年片。

大年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也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电话拜年和手机短信彩信拜年等。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也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聚财:

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这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送穷:

正月初五“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这一天各家用纸造妇人,称为“扫睛娘”,“五穷妇”,“五穷娘”,身背纸袋,将屋内秽土扫到袋内,送门外燃炮炸之。这一习俗又称为“送穷土”,“送穷媳妇出门”。陕西韩城一带,破五这一天忌出门,而且要将鲜肉放在锅中炙烤,还要爆炒麻豆,令其崩裂发声,认为这样可以崩除穷气,求得财运。此外

旧时除夕或正月初五要吃得特别饱,俗称“填穷坑”。民间广泛流行的送穷习俗,反映了我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祭财神: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财神。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清代顾禄《清嘉录》云:“正月初五日,为路头神诞辰。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又说:“今之路头,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谓五路,当是东西南北中耳。”上海旧历年有抢路头的习俗。正月初四子夜,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恭敬财神。初五俗传是财神诞辰,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

五祀即祭户神、灶神、土神、门神、行神,所谓“路头”,即五祀中之得神。凡接财神须供羊头与鲤鱼,供羊头有“吉祥”之意,供鲤鱼是图“鱼”与“余”谐音,图个吉利。人们深信只要能够得到财神显灵,便可发财致富。

因此,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盼望财神爷保佑自己在新的一年里大富大贵。

开市:

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开始一起关门,而在正月初五开市。俗以正月初五为财神圣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商户们都更加看重假日的消费需求,目前大中型城市的商场、饭店都会采取连市的方式,在新春之际收入开年第一桶金。

不同的地方,不同味道的年俗

“老北京”年俗:

北京民谣:“糖瓜祭灶,新年来到”,首先进入节日的食品是“祭灶”用的糖瓜、关东糖等小食品,由胶状麦芽糖制成,甜中略有些酸味儿,在生活不太富裕的时代,这是极好的美食。而且,家中有了糖瓜和关东糖,预示着春节已经不远了。当然,“灶王爷”不食人间烟火,这种希冀“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贿赂”,自然成为孩子们的口中之物。

老北京人,特别讲究“过年”,于是便有了:“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的民谣。民谣中列举的腊八粥、炸豆腐、炖羊肉等等,都是春节老北京的美食。在今天,这些都是家常便饭,但在五六十年代只能在过年时方可大饱口福。

春节时仅有以上几种食物,当然不算是丰富,像古代祭神祭祖用的糕点―――蜜供、沙其马等,不仅是北京地区满蒙等少数民族食品,亦是北京人家中必备的食物。一些小康的北京人,昔日还有除夕夜食鱼的习俗。鱼必须是鲤鱼,最初是以祭神为名目,后来则与“吉庆有余”的吉祥话相联,鱼既是美食,也是供品。

至于除夕之夜的饺子,其中的素馅饺子要用来敬神,大家吃的则是肉馅的,生活不富裕的人家,则以肉、菜混合为馅。即便最穷的人家,过年时吃饺子的“程序”也是不会少的。在饺子、年糕这些众所周知的美食之外,“老北京”人家还要打“豆儿酱”――种由肉皮、豆腐干、黄豆、青豆、水芥等等做成的凉菜,色如琥珀,类似于“肉冻儿”。此外还有“芥末墩儿”,这是用来佐酒和开胃的凉菜。节日中人们食用油腻食品多,易于“生火”、“生痰”,这些凉菜可以弥补这一缺陷。

当各式荤素大菜已备齐时,北京人还备糖果、干果、瓜子和“杂拌儿”,所谓“杂拌儿”是今日之什锦果脯。当年这些小食品是人们围炉闲坐、守岁辞岁时的美食。

今天那些以祭祖祭神为名的供品和传统食品,几乎全保留下来了,只是不那么引人注目。至于如今的春节,餐桌只能用“丰盛”一词所概括了,什么川鲁大菜、生猛海鲜,都会出现在寻常百姓的除夕餐桌上。讲“新派”的人家还会到饭店里去“撮一顿”来喜迎新春!

江苏年俗:

苏州人过春节有一些独特的习俗,他们喜欢在年夜饭内放进熟荸荠,吃时挖出来,谓之“掘元宝”,亲友来往,泡茶时要置入两只青橄榄,谓之喝“元宝茶”,恭喜发财。

武进人年初一早晨,将先祖画像悬挂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礼,谓之“拜神影子”。他们扫地不许从家里往外扫,惟恐把“财气”、“如意”扫了出去,只能从外往里扫。江宁人有春节“打神鼓”之习俗,由大旗开路,锣鼓手浑身使劲地擂鼓助兴,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气氛热烈。

南通人有在家门口或堂前插芝麻秆、冬青、柏枝的习俗,取意生活开花节节高,长年青翠。

淮阴人还有初六给孩子“烤头风”之习俗。夜里带孩子到田头空地点燃火把,为孩子驱除病邪,边烤边唱:“烤烤头,醒醒脑,烤烤脚,步子矫,烤烤肚皮不拉稀,满身都烤遍,疾病永不见。”

无锡渔民年初八有乘船去西山祭拜禹王庙之习,祈求水神保佑,祭鳌赕佛,谓之“上”,禹王庙拆除后,此俗渐渐淡漠。

香港年俗:

农历新年是我国传统上一个盛大的节日,相信无一中国人不识。然而,在香港过农历年,在习俗和气氛上却和传统截然不同。

近年来,香港已很少有人在农历新年按传统在家里贴春联、年画的了,取而代之的则在一些商店或家中贴上“生意兴隆”、“出入平安”等挥春。虽然如此,但贴挥春的原意和贴春联和年画一样,取其吉利之意,希望来年事事顺利,平平安安。

澳门年俗:

澳门年俗,别有风情。“谢灶”是澳门保存下来最传统的中国年俗之一。腊月二十三日送灶神,澳门人谓之“谢灶”。澳门人按中国传统给灶神也用灶糖,说是用糖糊灶神之嘴,免得其到玉帝面前说坏话。有人在澳门花街的一澳门人家的灶头见过一张圣诞老人像,奇怪的是,圣诞老人像旁边贴着“上天言好事,回宅降吉祥”的对联儿,甚为有趣。

台湾年俗:

春节,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最为隆重的民间传统佳节。在与福建省一水之隔的台湾,其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生活习俗、亲缘血统等等均与祖国大陆,尤其是福建闽南地区一脉相承,因而岛内民众的春节习俗自然与祖国大陆民间大同小异。

异彩纷呈话食俗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发大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相传,医圣张仲景在寒冬腊月,看到穷人的耳朵被冻烂了,便制作了一种“祛寒娇耳汤”给穷人治冻伤。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温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下锅煮熟,分给穷人吃,人们吃后,顿觉浑身变暖,两耳发热。以后,人们仿

效着做,一直流传到今天。新年吃馄饨。是取其开初之意,传说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状态,开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长面,也叫长寿面,新年吃面,是预祝寿长百年。

旧时北京、天津一般人家做大米干饭,炖猪肉、牛羊肉、炖鸡,再做几个炒菜。陕西家宴一般为四大盘、碗,四大盘为炒菜和凉菜,碗以烩菜、烧菜为主。安徽南部仅肉类菜肴就有红烧肉、虎皮肉,肉圆子、木须肉、粉蒸肉、炖肉及猪肝、猪心,猪肚制品,另外还有各种炒肉片、炒肉丝等。湖北东部地区为“三蒸”、“三糕”、“三丸”。“三蒸”为蒸全鱼、蒸全鸭、蒸全鸡“三糕”是鱼糕、肉糕、羊糕“三丸”是鱼丸、肉丸、藕丸。哈尔滨一带一般人家炒8个、10个或12、16个菜不等,其主料无非是鸡鸭鱼肉和蔬菜。赣南的年夜饭一般为12道菜。浙江有些地方一般为“十大碗”,讨“十全十福”之彩,以鸡鸭鱼肉及各种蔬菜为主。江西南昌地区一般十多道菜,讲究四冷、四热、菜、两个汤。

各地除夕家宴上都有一种或几种必备的菜,而这些菜往往具有某种吉祥的含义。

在台湾,除夕之夜,外出的亲人除非特殊情况,都得回家“围炉”。岛内全家人都要欢聚在一起“围炉”,即一家男女老少团团围坐在火炉或火锅旁吃年夜饭(或叫“团圆饭”)。这一餐当然要格外丰盛。吃年夜饭“围炉”时,八仙桌下安放新炭炉和一把新葵扇,扇上和炉上贴有红纸书写的“舂”和“福”字。台湾有句俗语说:“年夜没返没某(妻),清明没返没祖”,说的便是年夜合家团聚的意义。如果在外亲人无法赶回,就要空出―个位子放那人的衣物,表示团聚。围炉时要说吉利话,如“吃红枣,年年好!”“吃年饭,年年赚!”等。

桌上一定要有芥菜,叫“长年菜”象征长命。也有的人家桌上要有韭菜,“韭”和“久”谐音,象征长寿。萝卜也不可少,闽南话叫它“菜头”,表示“好彩头”(吉兆)。还要有鸡肉,鸡的谐音“家”,“食鸡起家”,可大振家声。吃鱼丸、虾丸、肉丸,取“三元及第”之意,(丸与元谐音,三元即是状元、会元、解元);多数家庭要买血蚶(一种海产贝类),贝象征金银,对吃剩的贝壳,有的要象征性地收存着。寓意全家不缺钱。 还有特别是吃“乌龟豆沙年糕”(一种用刻有乌龟形状的木模压制而成、内包豆沙馅子的年糕),则有益寿延年之意。此外,还有一种咸味萝卜年糕,食用时需经火烤热后再用紫菜包起来吃。它除了具有解荤腥、调口味之作用外,又含有来年“好彩头”之祝愿。围炉时的蔬菜也不用刀切碎。洗净后连根煮熟,吃时也不咬断,而是从头到尾,慢慢地吃进肚里,以祝父母长寿。

苏州一带,餐桌上必有青菜(则安乐菜)、黄豆芽(如意菜)、芹菜(勤勤恳恳)。湘中南地区必有一条一公斤左右的鲤鱼,称“团年鱼”,必有一个3公斤左右的猪肘子,称“团年肘子”。皖中、皖南餐桌上有两条鱼,一条完整的鲤鱼,只能看却不许吃,既敬祖又表示年年有余,另一条是鲢鱼,可以吃,象征连子连孙,人丁兴旺。祁门家宴的第一碗莱是“中和”,用豆腐、香菇、冬笋、虾米、鲜肉等制成,含义为“和气生财”。

合肥的饭桌上有一碗“鸡抓豆”,意思是“抓钱发财”。管家人要吃一只鸡腿,名为“抓钱爪”,意味着明年招财进宝。安庆的当家^要在饭前先吃―碗面条,叫“钱串子”。南昌地区必食年糕、红烧鱼、炒米粉、八宝饭、煮糊羹,其含义依次是年年高升、年年有鱼、粮食丰收、稻米成串、八宝进财、年年富裕。

Tips 各国有趣的年夜饭

印度:饿肚子

印度人在新年这天实行禁食,从凌晨直到午夜止。过了午夜各采才品尝准备好的饭菜,互相祝贺新年。

法国:存酒喝光

法国人有一种迷信,认为新旧年交替的最后一夜家中如有剩酒,来年会交厄运。只有干干净净,才能迎来一年的好日子。因此,他们宁可喝得酪酊大醉,也要将家中的酒喝个精光。

波兰:吃青菜

波兰少女在过新年时,要穿上特别的兔形衣服吃青菜,据说吃了青菜会事事顺心如意。

巴拉圭:不食烟火

南美洲的巴拉圭人将年终最后5天定为“冷食日”。这5天,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庶民百姓。都不动烟火,只吃冷食。新年零时钟声响后,才能开始点火烹煮佳肴。大摆宴席欢度新年。

马达加斯加:忌吃肉

在马达加斯加,新年以前7天时间内不准吃肉。要等到年终晚餐时,方可吃些禽类。元旦遮天,夫妇要向双方父母赠鸡尾。表示尊敬;向兄弟姐妹赠送鸡腿。表示关心和友谊。

越南:禁止喝汤

越南北方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除夕夜要到平日取水的地方烧香、磕头,并打一桶水煮年饭。煮好后,先祭奠祖宗,然后全家吃年夜饭。吃这顿饭时,绝对禁止喝汤。他们认为,喝了汤,种下的庄稼就会受涝。

匈牙利:忌食飞禽

匈牙利人除夕之夜不吃禽类,因为他们认为吃鸡、鸭、鸽等飞禽。来年的幸运便会飞走。他们在新年送亲友的礼物,大都喜欢礼物上有“打扫烟囱工人”和小肥猪的图形,“打扫烟囱工人”当然是除旧的象征,胖乎乎的小肥猪,令人喜欢,含意也喜庆。人们在形象上敬重小肥猪,但实际上又是另一回事了,因为他们新年的传统食品是油炸小乳猪,那是要拿小肥猪开刀的!

第5篇:除夕的来历和习俗范文

腊月二十三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极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有保护和监察的作用;到了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具有重大利害关系。由于各地风俗不同,民间还有“跳灶王”和“打灶王”的活动。跳灶王是民间由古代驱傩发展而来的一种活动形式,主要是乞丐们的活动,腊月初一至二十四日是跳灶王的日子。进入腊月后,乞丐们三五成群,扮灶公灶婆拿竹枝闹于百姓门庭前乞钱,谓之“跳灶王”,也含有驱邪之意。这一活动主要在我国的东南方进行。 扫尘

举行祭灶后,家家户户便正式开始做迎接春节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作“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民间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也有“除旧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腊月二十五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玉皇大帝会于农历腊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人们的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好表现,以博取玉皇大帝欢心,使其降福来年。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在此期间人间无神管辖,百无禁忌,民间多嫁娶,故称为“赶乱岁”。乱岁是民众为自己设计的调节社会生活的特定时段。岁末年终,人们有了闲暇时间与积蓄,对于平时难得有精力操办大事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好的时机。因此,根据现实生活需要,产生了这一特殊的时间民俗。可见,在传统社会里,民众的生活秩序是依赖民俗进行调节的。 千灯节

照田蚕也叫“烧田蚕”“烧田财”,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民间祈年习俗。腊月二十五这一天,人们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

千灯节是蒙古族、达斡尔族的宗教性节日。蒙语称“明干卓拉”,意即千盏灯节。腊月二十五这一天,蒙古族民众要做多盏灯去庙里点燃,认为点得越多越吉利。这一节日习俗在新疆维拉特蒙古族中最为盛行。当地群众在这天还要吃烤牛羊肉,举行传统的体育游艺等活动。

腊月三十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布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寓意。故此期间的活动都以除旧布新、消灾祈福为中心。各地还有贴门神、贴对联、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的习俗,这些都具有祈福、装饰居所的民俗功能。 送灶王

天地桌,这是一个临时性的供桌,是除夕专设之桌。一般无大佛堂之家特别重视天地桌,因为平时对神佛供献较少,所以到年终岁尽时要对神佛进行一次大的酬劳;此外,天地桌主要是为接神使用。传说除夕夜是天上诸神下界之时,所以民间有接神习俗。祭灶后,诸神都回到天宫,不理人间俗事;到除夕子时后,即新的一年来临时,诸神又降临人间理事。接神的仪式便要在天地桌前举行,由家中的最长者主持。因为诸神所居的天界方位不同,下界时来的方向自然也不同,至于接何神、神从何方来,要预先查好“宪书”,然后带领全家举香在院中按方位接神。如辛未年的“宪书”上指示:“财神正东、福神正南、贵神东北、喜神西南、太岁神西南等。”按方位叩首礼毕后,人们肃立待香尽,再叩首,最后将香根、神像、元宝锭等取下,放入早已在院中备好的盆中焚烧。天地桌与常年设置的佛堂有所不同,其受祀的对象大都是临时性的。摆天地桌的位置也不统一,如堂屋地方宽大,可置于屋中;如屋内没有地方,就置于院中。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要一直吃到深夜。根据《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我国至少在南北朝时就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守岁的习俗,既有对逝去岁月的留恋之情,又有对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新年钟声敲响,家家户户放鞭炮,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最高潮。人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爆竹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吉大利。民间有旧俗认为放爆竹要垫后,要想发大财者,爆竹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

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由长辈将压岁钱发给晚辈;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将压岁钱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过年好,而后伸手要红包。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协调家庭伦理关系、增进家人感情的民俗活动。

古时,除夕祭祖的礼俗也十分盛行。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并在牌位前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

正月初一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家家户户先放爆竹,叫作“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人们喜气洋洋。

拜年是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人们要到亲朋好友家里祝贺新春。汉族拜年之风早在汉代便已有之;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必亲身前往的还可用名帖投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

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因此人们在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好运气,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现在,我国许多地方还保存着这一习俗。

正月初五 祭祀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之前的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惯,在这天家家都要吃饺子。破五除了破除禁忌外,还要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 立春日迎春

南方多在正月初五接财神,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接财神需供羊头与鲤鱼,供羊头有“吉祥”之意,供鲤鱼是图“鱼”与“余”谐音,讨个吉利。人们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向财神表示欢迎。

正月初五“送穷”也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鬼(穷神),这一习俗反映了人们希望送走旧日贫穷,迎接来年吉祥富贵、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陕西韩城一带,破五这一天忌出门,而且要将鲜肉放在锅中炙烤;还要爆炒麻豆,令其崩裂发声,认为这样可以崩除穷气,求得财运。此外,旧时人们要在除夕或正月初五吃得特别饱,俗称“填穷坑”。

正月十五

元宵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在这一天都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时,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5万盏,花灯样式繁多,灯光璀璨,极为壮观。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正月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由正月初八一直延续到正月十八。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依然壮观,日期缩短为5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紫姑也叫戚(七)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古代民间在正月十五要迎紫姑,占卜蚕桑,并占众事。此俗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见于史书记载。

流行于贵州省黄平一带苗族的偷菜节也是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正月十五这天,姑娘们成群结队去偷别人家的菜,严禁偷本家族的,也不能偷同性朋友家的,因为偷菜与她们的婚姻大事有关。偷的菜仅限白菜,数量够大家吃一顿即可。偷菜不怕被发现,被偷的人家也并不责怪。大家把偷来的白菜集中在一起做成白菜宴。据说谁吃得最多,谁就能早得意中人;同时所养的蚕也最壮,吐出的丝也最多最好。

相关链接

第6篇:除夕的来历和习俗范文

除夕的习俗有什么?

爆竹

中国汉族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 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守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年祭祖

我国部分地区有一种除夕上坟的风俗,称为送年食除夕微信公众号文章素材励志故事。上坟时间一般在除夕的下午,人们把做好的年夜饭,送到亡故亲人的坟上,让亡故的亲人与生者一起享用除夕夜的美食,从而寄托人们对亡故亲人的哀思。

吃年夜饭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 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

【小知识】除夕的习俗有哪些

除夕来自先秦时期的逐除的习俗。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据称,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撰着的《风土记》等史籍。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相传在远古时候,我们的祖先曾遭受一种最凶猛的野兽的威胁。这种猛兽叫"年",它捕百兽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时,还会闯入村庄,猎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终日。人和"年"斗争了很多年,人们发现,年怕三种东西,红颜色、火光、响声。于是在冬天人们在自家门上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这天夜里,"年"闯进村庄,见到家家有红色和火光,听见震天的响声,吓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来。夜过去了,人们互相祝贺道喜,大家张灯结彩,饮酒摆宴,庆祝胜利。于是以后人们就用火药做成了红色的爆竹,开始在除夕燃放。

1、年夜饭

除夕夜的年夜饭也叫团圆饭,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因为正值冬天,北方人常常在饭桌中间设置火锅,因此也称围炉。

北方人年夜饭的菜色中常包括水饺、鱼、年糕、长年菜等。因为水饺状似金元宝,有富贵之意;鱼这道菜不能吃完,因为在汉语中“鱼”和“余”同音,有“年年有余”的吉祥意思;年糕则有“年年高升”之意;吃长年菜则有长寿的意涵。华南则多有鸡、烧肉、发菜、蚝豉等,因为“发菜蚝豉”与“发财好市”谐音。江南的典型年夜饭必有鱼,丰盛汤锅。

按照老礼,除夕夜传统的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年宴的首席为辈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如果是请客,首席为地位最尊的客人,主人则居末席。首席未落座,其余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动手,大家都不能动手。

2、不汲水

过年有“不汲水”的禁忌,家有水井的人家要在除日黄昏前“封井”,给水井加上木盖,供奉糕点以后焚香拜祭,三日后方可开盖复用。

3、祭祖

祭祀祖先是除夕的第一件大事。在我国很多地方,这一天,民众都会在家中摆上丰厚的饭菜,点燃香烛,家长率领子孙们叩拜。北方一些地方的农村还会在家中焚烧纸钱。大年三十傍晚时分,在祖宗像前点上香烛,倒上美酒,摆上菜肴,全家人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表达“慎终追远”的感情。等各位先人用过年夜饭之后,人们才开始享用。

4、压岁钱

古人对压岁钱非常讲究。所用铜钱要大钱、新钱,再用红绳穿成各种形状。有的穿上百枚铜钱,取其“长命百岁”之意;有的则穿成鲤鱼、如意、龙形等吉祥形状,取“钱龙”、“钱余”之意,以期带来吉祥如意。除了长辈送小儿“压岁钱”之外,有的地区还有送“压岁果”的习俗。除夕夜,长辈会把橘子、荔枝等瓜果放在小孩枕边,取“吉利”寓意来祝孩子来年大吉大利。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压岁钱”更为直接纯粹,一般都用精致的红包装上红红的票子,然后分给孩子,讨个红红火火的好彩头。

5、踩岁活动

除夕夜,我国民间还要举行踩岁活动,即在院内将芝麻秆粘上用黄纸卷成的元宝形,攒成一捆,谓之“聚宝盆”。然后,全家人用脚将其踩碎,以“碎”谐“岁”,并借用芝麻开花节节高之吉祥寓意,祝愿家道兴旺,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

6、守岁

除夕夜守岁也是一项流传久远的习俗,早在西晋《风土记》中就有明确记载:“终夜不眠,以待天明曰守岁。”传说守岁是为了防止一种独角兽的侵害,而这种独角兽最怕火光、红色和声响,所以人们就在除夕夜穿红衣、点红灯、贴红纸、放烟花炮竹,焚香祈祷,彻夜不眠,也就有了“守岁”习俗。《帝京岁时纪胜》记载:“高烧银烛,畅饮松醪,坐以达旦,名曰守岁,以兆延年。”

许多地方也称除夕夜叫“吉祥夜”。在这个晚上,无论大人抑或是小孩,都要说吉祥话,不可说晦气话、脏话和不敬之语,否则一年都要倒霉。因此,欢欢喜喜、和和气气、团团圆圆,是除夕夜的最大主题。

7、开灯睡觉

除夕晚上睡觉的时候,是不能关灯的,只能到年初一天亮才能关灯。除夕整个晚上,家里一般都不关灯,特别是供养祖先的屋子更是不能关灯。

8、忌打碎器物

除夕还有忌打碎器物的习俗。民间认为如果这一天打破碗碟杯盘,则意味着新一年会有“破运”。有时不小心在这天打碎杯盘,长辈会抓紧用红纸包起来并口念“岁岁(碎碎)平安”等吉祥语来补救。民间认为,将红纸包起来的碎片放在神案上数天,即可化解可能的灾难。所以,人们在除夕这天为了博个好彩头,都会慎言谨行,以求得一个吉祥如意年。

9、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属于楹联的一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这副世界上最早的春联,“三阳始布,四序初开”记载在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上,撰联人为唐人刘丘子,作于开元十一年(720xx年)。百姓春节贴春联的民俗从明代才开始盛行,潮流发源地是南京。现在江南地区百姓讲究在大年三十上午贴春联。

10、贴年画

年画,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雕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11、贴窗花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12、贴福字

春节贴福字,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春节贴“福”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福”字究竟该怎么贴没有统一的标准。

13、零点必须回家

团圆的年夜饭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吃完,一家人就会围坐在电视机旁收看春节联欢晚会,或者到亲戚家串门聊天,但必须在零点前回到家。一到零点,一家人要全部在家“守岁”,当钟表的指针走过12点后,人们就会燃放早已准备好的鞭炮,庆祝新年的到来。

第7篇:除夕的来历和习俗范文

这14个除夕夜的传统习俗,我们要知道!

除夕的习俗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过年(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布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迎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1、年夜饭

除夕夜得吃年夜饭。

除夕夜的年夜饭也叫团圆饭,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因为正值冬天,北方人常常在饭桌中间设置火锅,因此也称围炉。

北方人年夜饭的菜色中常包括水饺、鱼、年糕、长年菜等。因为水饺状似金元宝,有富贵之意;鱼这道菜不能吃完,因为在汉语中“鱼”和“余”同音,有“年年有余”的吉祥意思;年糕则有“年年高升”之意;吃长年菜则有长寿的意涵。华南则多有鸡、烧肉、发菜、蠔豉等,因为“发菜蠔豉”与“发财好市”谐音。江南的典型年夜饭必有鱼,丰盛汤锅。

按照老礼,除夕夜传统的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年宴的首席为辈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如果是请客,首席为地位最尊的客人,主人则居末席。首席未落座,其余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动手,大家都不能动手。

2、不汲水

过年有“不汲水”的禁忌,家有水井的人家要在除夕黄昏前“封井”,给水井加上木盖,供奉糕点以后焚香拜祭,三日后方可开盖复用。

3、祭祖

除夕不能忘了祭祖。

祭祀祖先是除夕的第一件大事。在我国很多地方,这一天,百姓都会在家中摆上丰厚的饭菜,点燃香烛,家长率领子孙们叩拜。北方一些地方的农村还会在家中焚烧纸钱。大年三十傍晚时分,在祖宗像前点上香烛,倒上美酒,摆上菜肴,全家人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表达“慎终追远”的感情。等各位先人用过年夜饭之后,大家才开始享用。

4、压岁钱

古人对压岁钱非常讲究。所用铜钱要大钱、新钱,再用红绳穿成各种形状。有的穿上百枚铜钱,取其“长命百岁”之意;有的则穿成鲤鱼、如意、龙形等吉祥形状,取“钱龙”、“钱余”之意,以期带来吉祥如意。除了长辈送小儿“压岁钱”之外,有的地区还有送“压岁果”的习俗。

除夕夜,长辈会把橘子、荔枝等瓜果放在小孩枕边,取“吉利”寓意来祝孩子来年大吉大利。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压岁钱”更为直接纯粹,一般都用精致的红包装上红红的票子,然后分给孩子,讨个红红火火的好彩头。

5、踩岁活动

踩岁活动,主要是欲获得福气。

除夕夜,我国民间还要举行踩岁活动,即在院内将芝麻秆粘上用黄纸卷成的元宝形,攒成一捆,谓之“聚宝盆”。然后,全家人用脚将其踩碎,以“碎”谐“岁”,并借用芝麻开花节节高之吉祥寓意,祝愿家道兴旺,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

6、守岁

除夕夜守岁也是一项流传久远的习俗,早在西晋《风土记》中就有明确记载:“终夜不眠,以待天明曰守岁。”传说守岁是为了防止一种独角兽的侵害,而这种独角兽最怕火光、红色和声响,所以人们就在除夕夜穿红衣、点红灯、贴红纸、放烟花炮竹,焚香祈祷,彻夜不眠,也就有了“守岁”习俗。《帝京岁时纪胜》记载:“高烧银烛,畅饮松醪,坐以达旦,名曰守岁,以兆延年。”

许多地方也称除夕夜叫“吉祥夜”。在这个晚上,无论大人或是小孩,都要说吉祥话,不可说晦气话、脏话和不敬之语,否则一年都要倒霉。因此,欢欢喜喜、和和气气、团团圆圆,是除夕夜的最大主题。

7、开灯睡觉

除夕夜除了守岁的习俗,大伙儿还认为得灯火通明,直至初一天亮为止。

除夕晚上睡觉的时候,是不能关灯的,只能到年初一天亮才能关灯。除夕整个晚上,家里一般都不关灯,特别是供养祖先的屋子更是不能关灯。

8、忌打碎器物

除夕还有忌打碎器物的习俗。民间认为如果这一天打破碗碟杯盘,则意味着新一年会有“破运”。有时不小心在这天打碎杯盘,长辈会赶快用红纸包起来,并口念“岁岁(碎碎)平安”等吉祥语来补救。

民间认为,将红纸包起来的碎片放在神案上数天,即可化解可能的灾难。所以,人们在除夕这天为了博个好彩头,都会慎言谨行,以求得一个吉祥如意年。

9、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属于楹联的一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世界上最早的春联是“三阳始布,四序初开”,记载在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上,撰联人为唐人刘丘子,作于开元十一年(720xx年)。百姓过年贴春联的民俗从明代才开始盛行,潮流发源地是南京。现在江南地区百姓讲究在大年三十上午贴春联。

10、贴年画

年画,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雕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11、贴窗花

过年期间,大家喜欢贴上花样繁复的漂亮窗花。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讬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12、贴福字

过年贴福字,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过年贴“福”字,寄讬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不过,“福”字究竟该怎么贴,并没有统一的标准。

13、零点必须回家

团圆的年夜饭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吃完,一家人就会围坐在电视机旁收看过年联欢晚会,或者到亲戚家串门聊天,但必须在零点前回到家。不过,依照古时计算的时辰来看,第一个时辰的开始是子时,就是晚间的十一点。因此,一到那时,一家人要全部在家“守岁”,当钟表的指针走过十一点后,人们就会燃放早已准备好的鞭炮,庆祝新年的到来。

14、燃爆竹

爆竹声中一岁除。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不过,现在很多地方都禁止燃放烟花炮竹了,主要是PM2.5严重超标,所以建议大家不要燃放炮竹,不光危险,还污染空气,要是实在想感受这个动静,不妨在网上找一段砰砰带响的音乐放来听听,即愉悦身心,又不失欢乐感!您觉得呢!

春节民俗:除夕夜的“老传统”

吃年夜饭

除夕夜的饺子最香

除夕夜的饭是最香的也是最真实的,因为每一粒饭粒都充满了家的味道,每一道菜中都是家人的爱,因此,除夕夜的年夜饭是最受中国老百姓重视的一顿大餐了。

说到年夜饭,一般都少不了两样东西,一个是鱼,一个是饺子。“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年年有余”。而饺子,则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饺子的形状很像一个个的小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的好兆头,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在这天吃上一顿饺子。

置天地桌、接神

除夕夜置接神

在过去,每年到了除夕夜,许多人家都会摆上一桌天地桌,上面摆满了祭神用的各种贡品和蜡烛,墙上贴好了要拜的神像。此种习俗传说中是为了要接神仙下届而特意准备的。虽然现在这种封建传统已经被破除,但它本身也不失为一种有意思的民俗活动。

守岁

看电视守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而现在,我们大多数人是伴随着已经20多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来度过这个除夕夜的。一家人吃过晚饭,围坐在电视机前看着晚会,这是多少游子魂牵梦绕的画面啊。

放爆竹

放鞭炮是除夕的必要项目

吃过饺子,到了午夜时分,就该是最热闹的放鞭炮的时候了。这个时候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第8篇:除夕的来历和习俗范文

各国元旦趣闻西班牙

西班牙人在元旦前夕,所有家庭成员团聚在一起,以音乐和游戏相庆贺。午夜12点的钟声刚开始第一响,大家便争着吃葡萄。如果能按钟声吃下12颗,便象征着新年的每个月都一切如意。元旦这天,最忌孩子们骂人、打架和哭啼,认为这些现象是不祥之兆。同时,这天人们身上必携一枚金币或铜币以示吉祥。

英国

在英国,过年前一天,家家户户都必须做到瓶中有酒、橱中有肉。除此之外,英国还流行新年“打井水”的风俗,人们认为第一个打水人为幸福之人,打来的水是吉祥之水。按英国人的风俗,除夕午夜过后,朝屋里迈进第一只脚的人,预示着新的一年的运气。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黑发的男人,或是个快乐、幸福而富裕的人,主人就将全年吉利走好运。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浅黄头发的女人,或是个忧伤、贫穷、不幸的人,主人在新的一年中将遭霉运,会遇上困难和灾祸。

巴西

巴西人在除夕这天,高举火把,蜂拥登山。人们争先恐后地寻找象征幸福的金桦果。只有不畏艰险的人,才能找到这种罕见的果子。他们称之为“寻福”。巴西农村有一个独特的风俗习惯,便是互相揪耳,人们在新年见面时,一定要相互使劲揪住对方的耳朵,表示祝福。

意大利

意大利的除夕是一个狂欢之夜,当夜幕开始降临,成千上万的人们涌向街头,点燃爆竹和焰火,甚至鸣放真枪实弹。男男女女翩翩起舞,直至午夜。家家户户收拾旧物,将屋子里一些可打碎的东西,摔个粉碎,旧盆子、瓶瓶罐罐统统扔到门外,表示去掉厄运和烦恼,这是他们辞旧岁迎新年的传统方式。

德国

德国人过新年,要表演妇女夺权的喜剧。许多地方的妇女成群结队地冲进市政府大厅,闯进市长办公室,坐上市长办公椅,表示接管市长权力。

法国

法国人在新年到来之前,各家一定要把家中的余酒全部喝光,以致许多人喝得酩酊大醉。他们认为,新年时如果家中还有剩余的酒,则新的一年定交厄运。

各国元旦习俗介绍英国:元旦前一天,家家户户都必须做到瓶中有酒,橱中有肉。英国人认为,如果没有余下的酒肉,来年便会贫穷。除此之外,英国还流行新年“打井水”的风俗,人们都争取第一个去打水,认为第一个打水人为幸福之人,打来的水是吉祥之水。英国人在除夕的深夜,常带上糕点和酒出去拜访,他们不敲门,就径直走进亲友家去。按英国人的风俗,除夕千夜过后,朝屋里迈进第一只脚的人,预示着新的一年的运气。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黑发的男人,或是个快乐、幸福而富裕的人,主人就将全年吉利走好运。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浅黄头发的女人,或是个忧伤、贫穷、不幸的人,主人在新的一年中将遭霉运,会遇上困难和灾祸。除夕在亲友家作客的人,在未交谈前,要先去拨弄壁炉的火,祝福主人“开门大吉”。在英国中部的一些地区,新年早上出门时,不管熟识还是陌生,都会互送铜钱,他们认为这样做,不但对方一年有财气,同时也会给自己带来幸运。

印度:印度的元旦被人称为“痛哭元旦”、“禁食元旦”。他们在新年第一天,谁也不许对人生气,更不准发脾气。有些地方,过年不但不庆祝,反而相抱大哭。他们认为,元旦一开始,岁月易逝——人生短暂,用哭声来表示自己的感叹。有些地区的人们则以禁食一天一夜来迎接新的一年,由元旦凌晨开始直到午夜为止。

蒙古:新一年到来,蒙古老人会装扮成牧羊人的样子,穿着毛绒的皮外套,头戴一顶皮帽,手拿一根鞭子,不停地把鞭子在空中抽得啪啪响,以示驱邪祝福。

第9篇:除夕的来历和习俗范文

来历简介“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至于“除夕”的来历,有这样的相传,古时候有一种叫夕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经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夕兽的伤害。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上山避难。这时,村外来了个半大的孩子,只见这孩子长得浓眉大眼,漂亮可人。这小孩子来到村东头见着一位老婆婆问起大家为何惊慌。老婆婆告诉孩子夕又来做乱,那孩子笑道:“婆婆,我的名字叫做年,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夕’兽撵走”。

半夜时分,“夕”闯进村。发现村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夕”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夕”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夕”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年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夕”兽的办法。

习俗简介年夜饭,吃年夜饭是除夕这天最热闹的时候了。一家子的人围着一桌子丰富的年菜开吃,温馨的气氛,让人开怀。

守岁,又称之为“熬年”。是指除夕夜一大家子的人团聚在一起,熬夜迎接新年的来到。

贴春联,起源于宋朝。它的盛行是为了抒发一种美好的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贴窗花,不仅是为了烘托出节日喜气洋洋的氛围,也是表达出美好的愿望。

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的风俗。“福”有福气、福运的意思,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

贴年画,这是我国民间的一种艺术,也是体现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各地习俗闽西客家人从年二十五“入年假”过小年始至除夕,是过年的准备阶段。大年三十这一天,客家人的主要事情是“上红”(贴春联和红纸)表示红红火火。之后,贴门神、祭祀祖先、准备年饭、守岁等。

三明,吃“甜头”、考头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是灶神上天的日子,家家户户把锅台洗刷得干干净净,傍晚点烛烧香放鞭炮,用酒、米、灶糖、灶饼等素供祭祀灶神。“送灶”时家家还点盏竹制的“八卦灯”,一直燃到正月十五才熄灭,称为“长明灯”。

在川籍客家人中,二三百年来仍保持了客家的传统风俗习惯。在一些地区,世代流传的舞鸡、舞春牛活动,增添了春节的喜庆气氛。舞鸡的年轻人提着用木头、木瓜做成的两只斗鸡,打着锣到村中各家各户去贺年。

赣南客家人过年有诸多禁忌。正月初一不向屋外倒垃圾、泼水,忌进菜园摘菜,这天忌开口骂人,要说吉利话。除夕、春节及大的节日和喜庆日,忌碗筷掉地。正月初一至十五,忌向他人借款或催贷。

禁忌介绍除夕有很多的禁忌禁忌。如忌言鬼、死、杀等不吉字眼、忌打碎碗碟,忌恶声谩语,忌随地便溺,忌泼污水、灯油于地等。人们在大年三十到来时,一面欢度佳节,喜庆丰收,一面洗澡更衣、打扫卫生,以驱疫病、除恶鬼。尤其是在年夜饭时,有更多的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