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跨文化交流定义范文

跨文化交流定义精选(九篇)

跨文化交流定义

第1篇:跨文化交流定义范文

【关键词】语用失误 跨文化交际 语用学

一、简介

跨文化语用学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年轻的语言学学科,从语用学和对比语言学当中延伸并吸引大批语用学学家在它一现世便做出了大量的研究。且不说这些语用学家们的研究结果的分歧,人们对于文化对交流的重要性上一直保持着精神上的一致。本文中,作者根据关联理论试图对于跨文化语用失误上做出一定的解释性研究,并根据关联理论在交际中的跨文化语用失误做出分析。

跨文化语用学可被分为跨文化语用学和跨文化社会语用学。前者是关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同一种语言的异同方面的研究。然而后者是关于社会环境对于语言使用的影响的研究,也就是说,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是如何影响着人们使用语言的。

跨文化语用失误是指由于听者没能够很好地理解语篇隐含的意思,或者由于没有有效地进行语用输出而导致的交流上的误解或者意思上的矛盾。这一误解或者矛盾有可能是由于听说话人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的,也有可能单纯就是因为互相交流的不顺畅导致的。中国语用失误研究的先驱何自然先生曾在中西方之间做出了一项语用失误调查,发现跨文化的语用失误在跨文化交际当中十分普遍。在这一过程当中,说话人并不能够遵守交流时所需要遵守的社会习俗,经常忽略听话人的身份或社会地位,并且会在无意间损害到目标语言的文化价值观。

因此,跨文化语用失误同语用学中的关联理论同等重要,笔者将本文的注意力放在跨文化语用理论上,来解释语言使用者在语言的输出过程中的语用失误现象。

二、语用失误

1.语用失误的定义。语言学家Sperber和Wilson曾在书中写过,交流并不是一种很完美的学习手段,交流中的失误在某种程度上说能够更好地促进人们完成交流。根据关联理论,我们知道交流的目的并不是简单地进行信息的传递,而是要有效地完成信息的传递。也就是说,那些可能影响到交流或者上下文意思的内容是应当被恰当的摒弃或剔除的。

2.语用失误的分类。根据关联理论,交流上的失误大概是可以分为语用语言学失误和社会语言学失误。语用语言学失误是一种语言问题,基本上是由于语用用意编码的差异性导致的。当说话人对于一个既定话语的语用用意同目的语或母语使用者的人表述的语用用意有偏差时,语用语言学上的失误便由此产生。很显然,语用语言学失误既同说话人不恰当的措辞相关,又可能与听话人误解说话人含义有关。

3.语用失误的原因。

(1)价值观念。价值观念在跨文化交际当中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们是我们思维和行动的核心所在。价值观念体现并主导着我们生活当中的点点滴滴。基督文化下成长的人们,他们受到强烈的基督文化的影响,通常不会同那些佛教、犹太教或者印度教等人有着高度一致的价值观念上的重合,这是因为价值观是独立于各个文化之上的,并且影响着我们的动作与交际行为。(2)社会习俗。根据霍夫斯泰德的跨文化交际理论当中,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是研究文化差异的一种重要方面。总的来说,个人主义强调个人自由和人权,集体主义强调的是集体的利益和权益。比如,西方国家的姓氏是跟在名的后面的,相反,中国的姓氏放在名的前面,因为家庭作为社会的一个基础单元,被认为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最小单位。中国文化是集体主义的,然而大部分的西方文化都是以个人主义为主。

4.语用失误的应对策略。对于人类来说,我们无法学到世间的所有文化现象。即便是在某一个特定文化当中的学者,能够将毕生精力付诸于本土文化内涵也是一件相当困难并且是工程量特别大的事情。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还需不断地研究跨文化之间的问题,以便应对科技为我们带来的变化。要达到这一目标,首先应当从交际的常用语言开始,在掌握了人们在特定的语境之下的特殊回答方式之后,再去理解和研究更深一层面的语言表达和习惯。其次便是在语言的使用过程当中,有很多带有文化色彩的典故都是简单交流的时候无法进行深一步解释的。解释的多了反而会使当时的语境内容或者气氛变质。只有通过了解文化的方式才能够帮助人们减少交流当中的语用失误,或者说,只有多犯语用失误才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避免语用失误。

三、结论

正如上文所说,关联理论同跨文化交际的失误有相当的关联。跨文化交际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有的时候跨文化交际会让人们十分头疼。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使得我们被迫卷入了跨文化交际的漩涡当中,受着异文化的侵蚀和文化障碍的困扰,另一方面人们又能够从跨文化交际当中得到充足的经济或精神层面的满足。因此,站在这一层面上,过深及过多的对于跨文化语用失误进行研究,不仅能够促进中西方的交流,更能够帮助学者研究跨文化背景下的语用失误。换句话说,跨文化语用失误能够反映认知环境下交流双方的理解误区。语言是文化层面的有力支撑,体现在言语交际层面上,只有在跨文化交际当中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避免语用失误方面,才能够更好的促进文化间的交流,并且为缩小文化差距做充足的准备。

第2篇:跨文化交流定义范文

关键词:文化认知;跨文化交际;变化;发展

一、文化认知视域下的跨文化交际变化

1.词汇认知下的交际行为变化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是对其承载对象的最直接映射,在社会群体约定下产生、发展,是先辈劳动与生活经验的结晶。通观语言发展历程可以发现,词汇是其中对文化展现最鲜明的单位,不同文化中词汇都有其独特含义,背后都隐藏着某种指代对象或现象,同时词汇也是极易被社会文化影响,产生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典故或习语等。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如未能理解词汇背后蕴含的文化意义而单纯依靠语法、语音等其他语言要素就很难有效地实现交际活动。根据研究可知,词汇存在的意义可分为两种不同层次:首先是表层概念,表层概念承载着词汇的文体,从这一层次上看,来自不同语言的词汇有同样的含义,换而言之,即在双语词典中有相互对应的概念;其次是文化信息,文化信息作为词汇的附加内容能够对民族文化特征进行直观反映,不同于表层概念,文化信息层次上看不同语言的词汇并不具有完全相同含义,而其中的不同含义,字典中也未能作出具体阐述。受文化背景影响,交际双方使用的词汇可能有特指含义,这也是容易造成交际困难的一大因素。由此可见,词汇认知对交际行为的变化有直接影响,在对对方民族文化并不充分理解的情况下,交际主体应尽量避免应用有多层隐藏含义的俗语、成语等,避繁就简,同时也要不断地学习理解其他国家俚语、习语应用情况。2.环境认知下的交际行为变化作为社会行为的重要表现方式之一,跨文化交际行为总是发生在某种交际环境之中的。词汇的认识是使交际行为产生变化的物质条件,但其也要在环境干预下才能实现,可以说,环境的文化认知也是交际变化的一大重要因素。交际环境有宽泛、具体之分,前者指代社会风俗习惯、思想价值理念等广泛、抽象的内容,后者则包含指代交际具体情境、交际主体关系、交际角色定位等具体内容,无论是宽泛内容还是具体内容,都对文化交际变化产生着影响。根据美国学者Hall关于强、弱交际环境文化的相关概念可知,以强交际环境文化为背景的交际主体发出交际活动过程中对环境细节提示更加敏感,而以弱交际环境文化为背景的交际主体则更倾向于依靠语言力量自身。强交际环境下的主体交际行为具有含蓄、保留、轻描淡写的特性,对于强调集体主义文化的民族而言更具有积极意义,对比来讲弱交际环境下的交际行为则更强调语言的准确表达。深刻准确的交际环境认知能够帮助主体体会交际中需要注意的文化知识和表达方式,促进跨文化交际活动的成功实现。3.语用认知下的交际行为变化语用受语境的影响并随其变化而变化,因此,语用同样在引发跨文化交际变化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对语言表达方式、语言功能的理解仅仅是一方面,如果不能对其社交意义及使用方式有所掌握则可能引发语用失误,并对交际行为造成消极影响。以语用中的礼貌表达为例,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主体在文化规约下受交际准则、文化熏陶影响有各自不同的行为模式,日常问候、表达感谢及至其背后隐藏的思想层次的交流都印刻着文化的痕迹,是其思想价值观念的直接展现,因此在进行表达时的语用方式也各有差别。交际主体如若仅站在自身文化立场上,忽视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运用自身语用策略,则很有可能引发思想价值冲突,导致交际失败。综上所述,词汇、交际语境及语用相关等的文化认知都是跨文化交际发生变化的直接影响因素,外语学习者对诸如此类的文化认知程度的掌握最终决定了其跨文化交际行为成功与否。

二、文化认知视域下的跨文化交际发展

1.认知与文化差异接受跨文化交际过程是双向的文化交流过程,这种交际有积极正面属性,也有消极负面因素。众所周知,文化差异性往往会给跨文化交流带来阻碍,造成理解偏误、交流不畅甚至引发文化冲突。对于大多数个体而言,受思维习惯、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在审视异质文化时更习惯将其先纳入其所在文化背景当中,站在自文化立场上进行理解。而主体所具有的关于异质文化相关知识越少,其对异质文化理解的客观性自然也就越弱。尽管所处语境、应用语言等都会对跨文化交际活动产生影响,但究其根本,文化差异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跨文化交际负面因素的产生根源。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是避免消除跨文化交际的负面因素,促进交际活动成功实现的必要条件,而认知是承认和理解文化差异性的前提和基础。需要注意的是,文化认知并不等同于文化理解,对文化差异的理解是根植在由政治环境、社会风俗、价值取向等多种复杂因素共同构建起的文化背景之中的,从认知到理解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以文化认知为对象进行长期复杂的学习与训练。由此可知,要理解文化差异并顺利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学习、实践经验累积等都是不可或缺的。2.认知与理解文化表征课本、大众媒体或口耳相传等都是文化认知的发生途径,在上述过程中主体会对异质文化建立起初步印象。这种初步印象是主体对以异质文化为背景的群体概括,有着较为凸显的局限性,正确与否都有可能,来源途径广泛多样。客观准确的初步印象是文化认知的良好开端,也能够为跨文化交际活动提供更多的积极因素。初步印象的关注对象具有群体性,其建立基础并非缺乏证明的主观偏见,而是有着丰富经验作铺垫的针对性研究,初步印象的构建与存在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能够起到临时的铺垫作用,能够帮助交际行为有效开展。借助初步印象,跨文化交际的主体双方能够通过借助相对开阔的文化视野对交际参与者进行大致界定,借助上述界定,主体双方根据自我与对方的差异性适当作出协商调整,提高工作效率并为正面、良性化的交际活动实现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而由文化认知发起的初步印象的建立与准确理解过程本质上讲也就是对文化表征的理解。3.认知与文化差异理解深化文化认知从本质上讲就是以文化为学习对象进行的学习及把握,这种认知根植于社会活动之中,随着认知主体年龄、阅历等的改变而发展变化,由此可见,对于认知主体即人类而言,作为具有拓展和延伸性的文化认知过程也是其自我发展与完善的过程,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双方建立共同点的基本途径之一。在现实情况下文化差异的存在具有客观必然性,无法被抹除或更改。主体在文化认知引导下对文化表征有所认知,肯定文化差异性的存在,然而这种表层的肯定和理解不足以支撑跨文化交际的有效、长远进行。以认知为引导对不同文化的差异进行深入对比分析,有利于交际主体站在自身文化角度上对零经历的异质文化特征有客观正确的理解,对异质文化的存在意义有更加明确的掌握,明确差异存在对于多元文化发展的必要性并对其产生更深层次的解读,进一步从理解、解读中产生对异质文化的积极适应态度与适应能力,并最终作用于推动跨文化交际实践互动的顺利进行。4.认知与跨文化交际能力总结前文不难发现,从接受到表层理解再到深入理解,文化认知的理解过程构成了跨文化交际的基础,由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无论通过何种形式表达出来,跨文化交际始终是建立在文化认知基础上的。文化受地理、历史、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复杂因素的共同作用,被各不相同的社会期待所影响并处于不同社会规范范围当中。跨文化交际的本质意义并非表面上的简单适应亦或是相互同化,而在于通过相互之间的真诚沟通实现互相学习借鉴、取长补短,达到协作推动人类社会共同进步的目的。对主体而言要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取得成功,了解把握对方文化是必要条件。通过上述分析不难发现,文化的差异性能够通过沟通、协商实现一定程度上的减少,但并不可能彻底消失。交际主体应在认识、接受文化差异性的基础上从宏观性的历史、地理等角度及微观性的语用、词汇等角度对其进行深入解读,明确文化差异性的合理存在及其不可替代意义,借助解读实现交际的深层次发展,打破主观造成的不合理交际因素,经历异质文化的认知接受—表层理解—内涵掌握这一复杂过程,达到能够以异质文化立场审视他者与自我的良好交际成效。

三、结束语

文化认知是跨文化交际的最初出发点,并与其变化发展直接相关,跨文化交际主体的文化认知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所具备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文化认知视域中审视跨文化交际的变化发展可知,交际主体需要从微观层面借助包括词汇、交际环境及语用等微观角度入手审视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在了解本国文化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他国异质文化,做到利用异质文化背景下的不同思维方式理解交际对方,体会文化差异下的交流活动特殊性,取得彼此间的文化理解和认同,实现跨文化交际的最终目的。这也是以跨文化角度研究其对交际行为变化发展所起作用的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刘爱真.文化认知与言语得体———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思路谈[J].外语界,2014,(2).

[2]刘秀辉,张春晓,苏学雷.谈外语教学中文化认知能力的培养[J].探索与交流,2006,(21).

[3]刘鸿宇,王牧群.构建心理图式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

[4]王志强.文化认知与跨文化理解———以中德跨文化交际为例[J].德国研究,2015,20(3).

第3篇:跨文化交流定义范文

介绍:一、商务环境中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意义:随着“十三五”规划的实施和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在国际上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参与的各类国际性事务也日益增多,与周边国家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因此,中国人民已不可避免地要与来自世界各国不同地区,不同语言的人们进行沟通;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着跨文化交流。其实国际商务活动本身就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要促成商业活动的成功,活动参与方就必须事先了解对方的文化,否则就可能因为一些局部细节的文化差异而产生分歧。商务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商务活动中除了充当语言媒介的作用,还传递文化信息,达到在商务环境下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而翻译更是桥梁纽带。全球化背景下的商务英语教学应当结合培养目标,在教学中采用多种策略,使学生在掌握商务英语技能的同时,提高商务文化意识。一般来讲,语言错误和文化错误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两个主要错误。对于语音、语法上的错误,大部分人比较容易接受,但是如果语用方面的错误导致产生文化、心理上的歧义,就会造成交流上的失败。例如,在经贸谈判中,德国人需拟定一项清晰务实的谈判议程,严格遵守谈判时间表;美国人比较直接,会迅速进入谈判主题,避免冗长的铺垫和试探;拉美和地中海国家则先社交,后工作;在阿拉伯世界,谈判被认为是社交活动,讨价还价是他们欢乐生活的一部分;日本人却很注重言辞和行为上的礼貌,往往采取迂回的方式进行谈判,容易令对手迷失方向;而中国人一般表现比较内敛、隐忍,倾向于照顾对方的情绪或“面子”,谈判会从大局出发,尽量达成双方共赢的目标。 

二、商务谈判过程中的文化冲突:欧美文化重视实用,而中国人更注重人际关系。欧美人认为朋友是朋友,商业是商业,投桃报李的事对他们来说事难以理解的。而在加拿大和中国,商人通常会受到VIP贵宾般的待遇,机场接送,美食款待等热情欢迎,但在欧美中国商人则得不到类似的回报,令人失落。在商务交流的过程中,受环境、气候、习俗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交流人员之间可能存在着一定的文化冲突。首先,在思维方式上,中国人具有较强的直觉思维和归纳思维,而西方人具有较强的判断思维、逻辑思维等。因此,两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不同。思维方式的不同不但会影响到人的行为活动,还会对两者之间的沟通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避免受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的影响而产生文化冲突,在商务交流的过程中,交流人员要尽量尊重对方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建立一个相互信任和尊重的良好合作气氛。在遵守基本礼仪的基础上,了解对方的文化,包容自身与对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抓住机会向对方宣传自身的文化内涵,这样才能确保双方有效的沟通,并且顺便宣传本国文化,对商务活动的成功开展产生极大的帮助。一般来说,欧美人认为中国的文化属于“集体型”的,而他们则属于“个人型”的。 

三、跨文化差异在商务英语中的体现:第一,礼仪习俗差异。例如,在英语学习中中国人习惯一些问候语“What isyourname?”和“Howoldareyou?”等,但在商务交流中使用这类句子会被外方认为是不礼貌的行为。因西方人认为姓名和年龄是个人隐私,不能随意泄露而中国人却觉得了解对方姓名年龄显得更亲近些。这些不同文化的影响,在交际过程中极易造成双方的误解,导致交流活动的失败。第二,象征意义差异。在不同国家,对于数字、颜色、动物等事物象征意义的界定也各有不同。比如在中国“9”代表着长长久久,具有积极的象征意义,是褒义;而在日本,“9”与苦的发音相似,需避讳。又如,龙在中国是吉祥的图腾、权威等的象征,是无上的荣耀,代表了中国文化的内涵;然而在西方,龙是邪恶、残暴、黑暗的象征,是贬义的,正好背道而驰,与中国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综上所述,在商务谈判中若不重视跨文化差异的存在,交流活动会受到严重的影响,甚至失败。 

四、商务谈判和英语翻译中的跨文化交际对策:在经贸谈判和英语翻译的过程中,跨文化差异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为了减小跨文化差异对交流沟通的影响,商务翻译人员需要重视和正确对待跨文化差异。首先,在翻译传达的过程中,翻译人员要对谈判的语境条件有所了解,其次是交际过程中重要的社会文化因素。在利益方面,中方以谦逊为美德,贬低自身、赞扬他人。然在西方文化中,当其受到赞美时会欣然接受,以此来表达自己对对方的尊重。因此,在商务交流的过程中,翻译人员要采取谦逊的态度,避免否定方式的使用,确保彼此交流的顺畅友好。此外,汉语中的礼貌用语有些不可以直接翻译成英语,由于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会导致西方人无法理解翻译的内容,进而影响双方交流。其次,人们在交流的过程中往往会以自身的喜好和习惯作为交流的基础,以至严重影响商务交流的顺利进行。因此,在商务交流的过程中,翻译人员一定要对对方的文化有所了解,以对方的文化作为判断标准,进而体现出尊敬、友好的态度,促进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总之,跨文化因素是不可避免的,翻译人员要合理对待双方文化上的不同,在翻译的过程中尊重他国文化,使其他國家在与中国商务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国作为礼仪之邦的文化内涵。外贸谈判人员要学会换位思考,掌握协商沟通技巧,尊重和理解双方的文化差异,宗教信仰,习俗禁忌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结语:综上所述,在商务沟通和谈判中,跨文化差异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外贸和翻译人员要具有一定的跨文化意识,对双方的文化有所了解,保障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撸起袖子加油干,实现双赢效果。 

参考文献: 

第4篇:跨文化交流定义范文

关键词:非言语行为;跨文化交际;差异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33-2738(2012)06-0370-01

一、引言

语言学家认为人类的交际方式分为语言交际和非言语交际。语言是表达人类思想感情和交流经验的符号系统。在实际的交流过程中,除了语言外我们还会用到大量的非言语行为来帮助我们交流、传达思想,它是语言的必要补充。心理学家赫拉别恩提出过这样一个公式:信息传播总效果=7%的语言+38%的语调语速+55%的表情动作。由此可见,非言语所传达的信息占到了信息总量的93%,对交际的影响之大,。因此,本文从跨文化的角度对非言语的主要分类及其中的意义差异做一论述,以便帮助人们在非言语行为交流过程中弥合差异,促进理解。

二、非言语行为及其分类

非言语行为包括言语行为之外的一切由人类和环境所产生的刺激,这些刺激对于信息发出者和接受者都具有潜在信息价值和意义。语言学家F.Poyetos认为非语言交际即个人或人们相互之间通过某一特定文化内所有的非文字的、躯体的、服饰和环境等可观察的信号系统发出的一些信号。非言语行为有其固有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多意性。在语言交际中,非语言行为在不同文化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甚至对立的含义,如有些非语言行为中的身势语是约定俗成的,为不同文化所独有,这就造成了非语言行为因文化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含义。二是非结构性。非言语交流没有正式的结构或固定的模式,属于自发的、无意识的表达方式,因此是无章可寻的。三是连续性。语言交际是一个交流的过程,有始有终,持续时间有限,而非语言交际则不然。譬如,在激烈的争论过后,语言虽然停止了,但双方丰富的表情仍然在传递许多信息。

关于非语言行为的分类,根据美国社会心理学家K.W.Back的观点,非言语行为可分为三类:动态无声的,静态无声的和有声的。点头、姿势、微笑、皱眉等是动态无声的;而站、坐、蹲等姿态以及交际双方保持的身体距离则是静态无声的;有声的指辅助语和类语言等行为。

三、非言语行的表现形式及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差异

我们常常根据非言语行为做出对别人的重要判断和决定,洞悉别人的内心世界。在不同的文化中,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非言语交流方式。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行为的最基本的文化差异涉及到身势语行为方面和体距行为方面等。下面就具体探究这两类非言语交流方式以及它们在不同文化中的差异。

(一)身势语行为之文化差异。

身势语是关于身体动作交流方面的研究。这一领域包括:姿势、手势、面部表情、目光语、触摸以及副语言。以下对身势语中最基本的姿势和目光语做出解释。A

透过姿势,我们可以了解到一种文化的深层结构。不同的姿势反映了不同国家、民族的风俗习惯。以站姿为例,在中国,一般是晚辈或地位较低者以站为礼,倾听意见,处于被动地位;长辈或地位较高者常坐着,处于支配地位。在西方,正好相反,站立者通常在职位、年龄或地位上长于坐者,在交谈中扮演主导角色。在很多场合,西方人对“站”有一种偏爱,他们喜欢站着开会,站着吃饭,站着聊天……这就说明,非言语行为在不同文化中可能会大相径庭。因此,研究体姿在民族文化与跨民族文化的语言交流中的差异以及内在含义,对提高文化交流的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光语是一个人传递思想、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在中国文化中,人们不会长时间直视对方的眼睛,以示谦卑。但是美国人相信这样一句话:“不要相信那些不敢直视你的人。”美国文化要求人们直视别人的眼睛,这是为人忠诚的标志。这在美国也传递着“我与你平等”的信息。中国人那种谦卑的目光行为对美国人来讲,可能意味着“我把你排除在外”,美国人那种频繁的目光接触对中国人来说,可能是不礼貌、乃至侵犯性的行为。一般地讲,与西方人交际时,东方人应做到既避免盯视。而与东方人交际时,西方人也应该采取自谦式的目光语。因为直视对方对美国人是礼貌的行为,而自谦式是东方人的礼貌行为。克服目光语交际失误的唯一途径就是设法掌握彼此间的使用规则,才能顺利的实现目光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有效性。

(二)体距行为之文化差异。

人们在交际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保持着一种个人与周围环境的距离,由此产生了对空间和距离的看法、使用和构成,并用此传递信息,这就是空间与距离。交际距离因文化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一般而言,不同的空间距离反映了不同的社会价值体系:在美国,人们的空间观念比较强,因为他们更看重个人主义与英雄主义;然而在东方国家,人们更注重集体主义,亲密程度随距离的远近而变化,距离越近关系越亲近,反之则越疏远。如果在交际活动中,人们忽视了这些民族文化的习惯,结果必然是伤害民族感情,从而影响文化交流的成功。

四、结语

同言语行为一样,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言语行为在人们与外界的交往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受不同国家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非言语行为表现出了不同的内涵。在非言语行为的跨文化交际中,人们要调节对非言语行为差异的情感反应,对自己的行为解释保持高度警惕性,多了解不同文化的人们的习惯,观察他们怎样实施各类非言语行为,提高观察、评价和恰当有效的实施非言语行为的能力。在实践中一定要特别注意非言语行为对情景的适应性,才能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因此我们有必要加深对非言语行为的认识与理解,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减少文化冲突和彼此之间的误解,使交际能够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Larry A.Samovar,Richard E.Porter,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2]惠长征.非言语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意义的差异[J].中国电力教育,2008

[3]黄玲.跨文化交际中非言语行为的文化差异[J].石油大学学报,2005,25

[4]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5]许力生.跨文化交际英语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6]郑树棠.新视野读写教程1[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1.祖林(1957-),男,河北省唐山人,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副教授,学位: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汉对比语言学,应用语言学。

第5篇:跨文化交流定义范文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能力 大学英语教学 教学目标

引言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他们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来工作中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所以,英语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基本技能,更要把这种学习和训练置于文化教学的大背景下,最终使学生获得社会交际能力。语言承载文化,同时反映文化特征。从语言教学的角度讲,教一门语言就是教一种文化,学一门语言就是学一种文化。因此,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授语言知识,还应该教授在跨文化交际中如何得体地使用语言。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定义

“跨文化交际”这个概念是从英文的“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翻译过来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定义甚多,现在一般认为指的是在一个多元文化和国际化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能够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斯彼兹堡和库帕克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涵盖七种能力:基本能力、社交能力、社交技巧、人际能力、语言能力、沟通能力与关系能力。胡文仲和高一虹在《外语教学与文化》中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方面把外语教学目的分为相互关联包含的三种能力:社会文化能力、交际能力和语言能力。语言能力指的是听、说、读、写、译内容;交际能力包括语篇、策略和社会语言学等语用能力,以及能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能力、对所接受的文化信息进行理性评价的能力和整合新文化信息与已知知识的扬弃贯通能力。这些能力的综合就是跨文化交际能力,也就是胡文仲和高一虹提到的“社会文化能力”。简而言之,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是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和整体素质。

综上所述,跨文化交际能力指的是在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际的过程中,以对对方的文化有所了解为基础,在交际过程中具备跨越自身的文化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圆满完成跨文化交际所不可或缺的,它包括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和实践中的交际能力。

二、非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和特点

英语在我国已经成为第二语言,但是由于无法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我国的英语教学现状并不尽如人意。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单方面地向学生输入英语语言,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英语。这种现象导致学生学到的只是“哑巴英语”,利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无从谈起。

笔者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十多年,发现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多缺乏对东西方文化常识的了解,英语口语大多停留在最基本的表达层次,学习英语的目的和动力仅仅是为了拿到学位或通过四、六级考试,而不是为了进行跨文化交流,目前的状况即是跨文化交际并没有得到学生充分的重视。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特点是:他们不了解英汉语言在表达方式上的差异,经常将汉语使用习惯带入相应的跨文化交际情景中,形成我们常说的中式英语。他们习惯于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移植到英语表达中或把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等同起来,忽略文化的差异性。他们对一些西方人耳熟能详的习语、典故等了解不够,因而无法完全从根源领会某些英文表达的意思。同时学生对我们自己国家的文化常识了解不够深入,无法用英语向外国友人流利地介绍中国的文化。

三、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和方法

学习英语不仅要掌握它的语音、词汇和习惯用语,还包括了解操这种语言民族的价值观念、交际习惯、行为方式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所涉及的范围既具体又广泛。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是提高学习者跨交际能力的左右手,缺一不可,文化教学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具体实施中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强文化差异及多元文化的对比教育

全球化使得越来越多的不同类型的文化交流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多元文化之间的碰撞、交流、融合是不可避免的。跨文化交际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流,如果不了解母语(目的语)文化,或是对母语(目的语)文化知识一知半解,双方就会出现交际障碍。只有熟谙本民族文化,并深入了解目的语文化,才能消除文化偏见,打破文化壁垒,克服文化定型的消极影响,自觉地避免因文化差异引起的文化冲突,为有效交际奠定坚实的基础。具备较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师是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关键。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向学生积极介绍外国文化,既要向他们介绍蕴含在词汇、习语、谚语、行为动作里面各种各样的文化背景知识和社会规约,又要培养他们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多元化视角和有效的交际技能。

2.教学中注重介绍词语的文化内涵

词语是文化信息的重要载体,是社会文化生活的工具。词汇的意义分为概念意义和文化意义。概念意义指词汇的语言意义;文化意义则指词汇的感彩、风格意义和比喻意义等。文化意义是指某一文化群体对一客体本身所做的主观评价,同一客体在不同文化的人中产生的联想意义不同。词语在文化上的差异是学好外语的一大障碍,因此在词汇教学中要注意词语的文化意义在目标语和母语之间的对比。

3.教学中介绍英语的交际习惯和行为方式

文化制约着人们的一切行为,包括人们的语言行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不同的思维、行为方式和语言习惯,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增强对英语与母语在行为方式和交际习惯差异上的敏感度,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例如,在日常交往中英美人喜欢谈论天气,但年龄、工资、婚姻状况、等作为禁忌的话题;接受礼物时,中国人习惯推辞几次才接受,当着客人的面打开礼物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而英美人则习惯当场把礼物拆开,并且要赞美几句。

4.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让学生扮演在跨文化交际中容易引起误解,甚至冲突的事件所涉及的人物,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跨文化知识、技巧和策略完成特定情景下的跨文化任务,进而揭示引起误解和冲突的原因。

5.教学中比较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

在跨文化交流中,由于交际者双方都有各自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因此经常出现矛盾和冲突,导致跨文化交际难以顺利进行。在教学中,要使学生了解英汉两种语言在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异同,使学生在交际中做出正确的预测,完成有效的跨文化交际。例如中国人和英美人在赠送礼物方面观念不同,中国人尽量选择贵重的礼物,以表示对对方的重视,而英美人则更看重礼物的针对性,即礼物是否为对方所喜欢。

6.定期举办文化讲座

讲座作为传授知识的一种有效手段,对于文化教学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文化知识,如文化的本质特点和功能、文化包含的内容和范畴、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念和习俗规范等,都可以通过讲座的形式传授给学生,不同文化主题构成一系列的文化知识讲座,有利于学生进行系统文化知识的学习。

结语

大学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实现跨文化交际,让学生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流。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首先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否则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就无从谈起。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担负着认识世界、服务社会的历史使命,外语教师的素质和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对完成上述使命起着决定性作用。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第6篇:跨文化交流定义范文

关键词:跨文化敏感度;文化差异;敏感性

1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各国之间的贸易合作日益增多。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交往日益频繁。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的必备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则跨文化背景下成功交流的必需元素之一。学术界通常认为跨文化敏感度对于跨文化交际时至关重要的,跨文化交际敏感度的培养能帮助交际活动参与者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培养其对文化共同之处的掌握,促进交际双方的相互理解,促进交流顺畅进行。跨文化敏感可以通过学习和积累相关经验得到提高。本文通过探究大学生跨文化敏感度现状,并对各个层面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对跨文化敏感度有了更加深入和清晰的认识和探究。对教学领域,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提供依据和启发。

2研究概况

近几年来,跨文化视野成为各门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趋势,如:跨文化经济研究,跨文化商务沟通,跨文化篇章研究,比较教育,比较文学等。这一方面是各学科适应时展,调整研究内容和方法的结果,另一方面也归功于跨文化交际学的迅猛发展对其他学科产生的影响。外语教学就是受其影响最为深远的领域之一。跨文化敏感度作为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一个重要因素,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虽然跨文化敏感度研究历史短暂,但是仍然有很多学者已经从各个角度对跨文化敏感度进行了诠释。

2.1 跨文化敏感度定义

研究者Bronfenbrener, Harding和Gallway早期对于敏感度问题提出:“人际敏感是发现他人在行为,知识和感觉上同我们有什么不同的能力。”Chen和starosta 认为人际敏感和跨文化敏感的概念是对等的。哈特,卡尔森,等人把敏感是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心理状态,并把敏感度理解为: 敏感的人应该能够接受个人的复杂性,避免交流的不变性,在互动中保持头脑清楚,欣赏交换的思想,并且能够容忍有意向的询问。

Bhawuk等人 (1992)认为跨文化敏感性是用来描述人们对文化差异的重要性以及对其他文化背景中人们的观点的反应。他们认为跨文化敏感性有两个特征:开放的思想和灵活变通性。前者是指乐意接受其他人的观念;后者指人们根据文化情境的要求适当调整行为的准备状态。根据他们对ICS的定义,Bhawuk和Brislin(1992)从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维度开发了测量跨文化敏感性的问卷。他们认为在开发跨文化敏感性测量工具时,应该包含三个要素:①理解人们不同的行为方式;②对自己所遇到的文化差异保持开放的心态;③在新的文化情境下,人们所表现的行为灵活性的程度。从本质上说,跨文化敏感性是具有发展性的,这意味着人们的跨文化敏感性具有动态性并且会随着时间而改变。Bhawuk和Bris1in(1992)认为跨文化敏感性是跨文化能力的预测变量和跨文化培训的结果。他们从外派者的工作绩效、旅游观光者、移民等角度,论证了跨文化敏感性在跨文化沟通中的关键作用。Bhawuk和Brislin认为跨文化敏感性是跨文化情境下沟通有效性的重要的预测变量:人们若要在别的文化背景下有效地沟通,就应该对这种文化产生兴趣,并且有足够的敏感性注意到文化之间的差异,然后才有可能愿意去调整他们的行为,以此表明对目标语的尊重。如果要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来概括这些特质的话,我们可以称之为ICS(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在Bhawuk和Brislln看来,跨文化敏感性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即在跨文化情境中为了达到成功的沟通的目的,需要不断地发展跨文化沟通中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能力。

2.2 跨文化敏感度模型(DMIS)

Bennett(1996)创建了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型(DMIS:Development Model of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根据Bennett(1993)的定义,跨文化交际敏感度是一种不断适应现实结构中的文化差异的能力,处在不断发展之中并能够观察到发展的不同阶段。Bennett,M.J (ed.)1998.Basic concept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Yarmouth: Intercultural press在DMIS模型中Bennett将跨文化敏感度划为不断发展的6个阶段,并将其分为两个部分,即从民族中心主义过渡到民族相对主义,每个阶段分别为:否认差异阶段,抵制差异阶段,最小化差异阶段,认同差异阶段,适应差异阶段,差异融合阶段。从概念上看Bennett对于ICS的定义近似等同,但是通过用DMIS模型对于认知和情感上的角度来阐释时,意在强调人们要想达到某种跨文化沟通的状态,行为上跨文化敏感识别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2.3 跨文化敏感度构架(ISS)

一般来说,能力(competence)涉及3个层面:情感,认知和行为.与这些个性特征相对应的是动机,知识和技能3个教育范畴。Chen和Starosta将跨文化敏感定义为:人激发自身理解,欣赏并且接受文化差异的主观意愿,认为这一概念应该在情感层面加以界定。ICS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具备跨文化敏感性的人“具有一种强烈的愿望,这使得他们理解、欣赏和接纳文化之间的差异”。在定义了ICS之后,他们进一步描述了ICS所包含的6个方面:自我自尊(Self-esteem),自我监控(self-monitoring),思想开明(open-mindedness),换位思考(empathy),参与互动(interaction involvement)和非判断方式(non-judgment)。

2.4 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

概括起来,跨文化交际研究包括4个层面:基本概念研究,文化比较研究,跨文化交际过程研究,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这四个层面的研究相互依赖,相互渗透。跨文化交际研究基本上可分为普遍文化研究和具体文化研究两大范畴。具体文化研究以某个具体文化内容,通常采用人种史(ethnography)或“emic”的研究方法,对该文化的各个层面进行调查和分析。也可以理解为“主体任务”,其重要特点是通过融入目的文化与来自目的文化的人们打成一片,来了解这个文化。就文化学习而言,具体文化学习目的是掌握该文化的运行机制和人际交往的习俗和技巧。普遍文化研究也称为“etic”研究,它不是针对某个具体文化,而是以文化的普遍共有的范畴和特点为研究重点,目的是确定文化分析和文化对比的框架。普遍文化的培训和学习有利于增强跨文化意识,克服民族中心主义思想,并能帮助学习者理解跨文化交际的实质,习得适应跨文化语境,对付文化身份变化的基本技巧,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普遍文化和具体文化研究的区别对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内容的确定和方法的采用有很大的启示。

3研究方法

研究问题:本研究着眼于探索一下两个问题:①D大学在校研究生的跨文化敏感度整体情况如何?②在校研究生的跨文化敏感度与英语水平是否有关系?如果相关,具体怎样相关?

本研究以D大学在校研究生作为调查对象,为了全面了解该校在校研究生的跨文化敏感度情况,研究者从学校不同学院和专业的研究生派发调查问卷,通过网络填写以及课堂填写并收集。由于极少量回收问卷中出现了信息填写不完整的情况,为保证研究的准确度,研究者通过筛选最终确定了有效问卷152份,有效回收率达到了96%。研究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相结合,测量工具则是调查问卷,其中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个人基本信息”和第二部分“跨文化敏感度量表”,其中量表则采用Chen&Starosta设计的“跨文化敏感度量表”,其中包含了跨文化敏感度的5个因子:交际参与度,交际愉悦度,差异认同感,交际专注度,交际信心。为了了解并探究受试者的基本情况与跨文化敏感度的关系,研究者在问卷中的第一部分还增设了英语水平,海外出国经历,以及跨文化交际经历等问题。研究者于2014年历时3个月时间按照受试者学科不同,分别走访各个学院和网络投递的方式派发问卷。问卷数据使用SPSS17.0进行处理。

4研究结果

在152名受试者中,只通过CET4的有18人,已经通过CET6的学生87人,最高等级为TEM4的有13人,等级为TEM的有34人。其中男生占81人,女生占71人。测评结果显示,该校在校研究生跨文化敏感水平均值为86.23,最低分61,最高分110,标准差为8.80,大部分调查对象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从学生跨文化敏感度各项因素结果可以看出,构成跨文化敏感的五个因素中,学生的差异认同感最强(4.01),其次是交际参与度(3.85),交际愉悦度(3.55),交际自信心(3.21),交际专注度最弱(2.82)。

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描述性统计量显示,每个外语考级水平组列的平均数95%的置信区间所构成的区间均包含了总平均数的差异值为0.009,当S值

5结论

尽管学者对于ICS的定义和理解的角度和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对于ICS的理解都有一个共同点:将跨文化敏感性定义视为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会随着不断学习或者跨文化交往的经验增多而提高。即跨文化敏感性是可训练和改善的。基于这一点,研究者们主要关注并想探究的问题主要在:什么因素促使了人们跨文化敏感性水平的提高。如果我们无法确定影响跨文化敏感性水平提高的因素,哪种方法是提高跨文化敏感性的最有效的方法。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者们普遍认为跨文化敏感性可以通过学习、培训以及海外旅行来提升。因此,跨文化敏感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人们可以通过学习、培训、海外旅行等方式来提高跨文化敏感性水平。在跨文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文化教学过程中加入文化体验和交流活动,也可以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从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Bhawuk, D .P. 5.,&Brislin,R.W.(1992). The measurement of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using the concepts of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eultural Relations,1992,16(4):413一436.

[2]Bemiett,MJ.(1986).A Developmental Approach to Training For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10(2),179一95.

[3]Chen,G.M.&W.J.Starosta. A review of the concept of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J].Human Communication, 1997, (1): 1-16.

[4]Chen, G. M. &W. J.Starosta. 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ensitivity scale[J]. Human Communication, 2000,(3):1-15

[5]彭世勇. 国籍与职业对跨文化敏感度的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2006,36(1):74-80

[6]曾斌. 中国人跨文化敏感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2009年5

第7篇:跨文化交流定义范文

关键词 文化 跨文化 语言 交际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0绪言

在中国,文化一词由来甚早。早在《易经・贲》里就说到这样一句话: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现在人们广为接受的文化的定义是被称为“人类学之父”的英国人泰勒对文化的定义。他在1871年发表的《原始文化》一书中说到: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

由文化的定义来看,我们所研究的文化的内容也显而易见。也有人将文化归纳为四个层次:一是物质文化层,即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二是制度文化层,即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三是行为文化层,以民风民俗的形态出现,见之于日常生活起居动作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四是心态文化层,由人类设计实践和意识活动中经过长期孕育而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1文化和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是指具有两种及其以上的不同文化背景群体之间的交互作用。现在人们研究的重点往往集中于跨文化交际,这也是当今社会生活发展的必要趋势和需要。所谓跨文化交际,即不同国家或文化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活动。既然是不同文化背景,那么在交际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某些障碍。而这些障碍大多和语言本身无关,却和潜在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具体文化有关。举个例子:甲是中国人,乙是美国人。甲邀请乙到家里做客,乙当然也给甲带了礼物,然而甲接过礼物,并没有表现出特别欢喜,还对甲说“来就来吧,还带什么礼物”,之后便把礼物放在一边,不再理会。作为中国人,我们很容易理解中国人的“客气”,甲表现的并没有什么错,然而作为乙来说,心里肯定尴尬无比,认为自己肯定做错了了什么,主人一定不喜欢他的礼物。因为在美国,接受礼物的人一般会表现得十分高兴,并且会当场拆开礼物,和送礼的人一起分享接受礼物的喜悦。这就是中国和美国送礼文化的一点不同,然而这一点小小的不同,也可能会影响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之间的交流。

2跨文化交际研究

Ron, Suzanne Scollon, Singer都认为:跨文化交际研究应该把重点放在语篇系统方面。研究文化差异不如研究篇章差异更有意义。笔者不同意这种观点。

首先,语篇研究是属于语言研究的的范畴。因为跨文化交际的研究重点并非语言而是文化。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并不是语言的沟通不畅造成,而是由于不符合双方“期望语言”而造成。

其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本身并不等于文化本身。也许在语言记录方式本身上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思维和价值观,然而这种价值观念最终会以行为的方式表达出来。而寻常的跨文化交际并不在于探究对方内在的价值观,而是重在符合整体社会的交际习俗和规则,使得交际顺利进行。

最后,在上文说到,文化是有很多层次的,也就是说文化会通过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语篇记录当然是其中的一种。然而还有很多文化并非语言才可以体现。例如: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很多少数民族都没有自己的语言,然而却又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和文化风格,其文化多通过服饰、建筑、节日等体现出来,这也间接说明了,语篇系统的研究远远触及不到文化研究的根本。

3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点和策略

(1)跨文化研究的对象可以是具体的文化现象,也可以是抽象的文化心理。前文说到文化是有多个层次的,那么我们在研究文化的过程中也不应拘泥在某个层次上,一定要比较出研究主次来。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并不只是体现出文化的一个层面,而是多个层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就如Kluchhohn所说,文化中的许多部分都是隐型的,如同冰山之顶,我们把它叫做显型文化。一般来说显型文化是有限的、少量的,且传达的信息有限;而隐型文化,就是冰山之下,浸没在水里的部分了,这部分往往比重很大,可以揭示现象的实质。

(2)研究主流文化,兼顾地区文化。在跨文化研究上,学界一直有一个争端。一方认为,我们应该研究每个具体的文化现象,而另一方则认为,我们只要掌握主流文化就好了,在这个问题上中国的学者也给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两者用该寻求平衡点,简而言之,就是两者要在一定程度上兼顾。当然,这也体现了中国人严谨中庸的文化思想,然而也并非没有道理。

(3)注意将文化研究和语言研究区分开来。跨文化交际,顾名思义是遵循文化的指导进行交际,交际的工具就是语言。二者的关系就如同迷宫和地图。迷宫中的路已经有了,但是只有在地图的引导下,我们才能尽快找到出入迷宫的路径或者是最佳路径。

(4)重在比较多种文化,求同存异,寻求交际的平衡点。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文化,我们不能轻易评判文化的对错和优劣,那么就应该本着一个宽容的原则,求同存异。跨文化交际最终的落脚点就是消除文化交际的障碍,如何才能做到交际畅通无阻,无非两点:(1)尽可能了解交际双方的文化背景;(2)尽可能做到入乡随俗。入乡随俗,看似容易,却很难做到。除了文化在个体身上所呈现的复杂性之外,我们还要兼顾不同于主流文化的地区甚至团体文化。本着具体问题具体对待的原则,还应将“入乡问俗”和入乡随俗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 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第8篇:跨文化交流定义范文

作为文化交际的关键载体,英语学科是我国大学课程设置中的重点组成部分。“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是英语实践教学中的重要概念,教师在向学生授课时,要充分重视学生交流意识的形成情况,采取适宜方法启迪大学生的主动交流意识,同时积极调整英语课程的整体构架,使外语教学真正成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促进中西文化的完好交融。

二、“跨文化交际”概述

(一)定义解析

从宽泛层面讲,“跨文化交际”囊括了多种不同文化间的跨越式交流,这种交际不仅涉及民族内部和外来文化间的实际交流,还涉及不同语种体系间的相互交流。总体而言,跨文化交际包含了多种交流要素,是一个系统化的文化概念,集中体现出各民族面对“异质文化”时的欣赏、兼容态度[1]。跨文化交流技能可分作四大类别:一是语言能力,即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技能;二是社交能力,即按照具体情境转变语言交流策略的技能;三是语篇能力,即搜集、组织语言素材的技能;四是策略能力,即使用各种手段消除交际障碍,同时顺利进行交际的能力。此外,判定跨文化交际是否成功的要素标准是:有效、适度。“有效”指人经过了奋斗、努力后获得相应的成果回报,在语言交际中体现为交流顺畅、完成交际任务。“适度”指展开交流的双方都遵循一定语言原则,彼此维护对方的权益不受到侵犯[2]。在大学英语的具体教学中,教师要把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与交流技能”作为重点目标,以拓展大学生的文化交流视野,促进其全面化、综合化成长和发展。

(二)培养原则分析

1.相关原则

跨文化的语言交际技能培养涉及多方面知识,每一类交际知识的学习及掌握都会对与其相关的知识内容形成影响。跨国界交际方面的语言意识培养,是一个情境、文化、语言等交际因素相互交织联系的引导过程。为此,教师在看待学生培养问题时,应运用联系性眼光展开交际意识培养研究,以对学生技能学习形成良性影响。

2.适度原则

教师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技能实施培养时,需要坚持适度、适量原则。即学生接受现有交际知识、语言技能的同时,应符合自身学习基础、语言认识能力,教师不可一味灌输新的语言交流内容,以免学生难以快速、有效地理解相关知识。这种原则对语言训练的总体进度、广度及深度有相应要求。

3.综合原则

跨文化的语言交流涉及多方面、多学科相关内容,对学生综合技能、整体素养等方面提出的要求较高。教师在教学实践当中,应当集中整合各类相关知识, 并运用适宜方式展开综合性课堂训练,以提升专业学生对综合知识的总体整合技能。

4.实践原则

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实践教学中,任课教师需坚持教学内容的适用性、实践性,即让学生在掌握了相应内容后,能够将其运用于实践交际当中,而非仅仅停留于书本学习的层面之上。此外,实践教学需达到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最终目的,让学生感受到自身在教学课堂上的主体性,并设置动态性、拟真性的交际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尽快进入教学氛围。

5.系统原则

语言教学是一个相对连贯、持续进行的行为过程,教师在掌握了各个学生的总体学习状况之后,应在此基础之上拟定系统而科学的高效教学方案,剔除重复、无用的教学内容,实现“低耗时、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具体方法

(一)借助多种方法启迪跨文化交际意识

在向大学生开展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讲授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外,还要采取适宜方式拓展学生的课外交际能力,注意为学生打造英语交流舞台,尽量营造出接近真实的训练氛围,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跨文化的语言交流活动当中。例如,教师可把现代的前沿技术引入内容讲解中,借助幻灯设备、录像机、网络技术等创设英语学习环境,制作符合课程主题的幻灯片,并用“听说法”、“交流法”解说相关的英语知识。值得注意的是,当讲解到特定的背景知识点时,教师要将相关的背景知识、文化典故穿插到教学中,使英语课程呈现出立体化、系统化的特点,让学生更快地掌握所接触的英语知识,并形成深刻的思维印象,便于日后交际中熟练运用相关知识[3]。

(二)加强培养学生的非语言交流能力

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层面的单项教学,学生想要全面掌握英语交流技能,还要掌握非语言类的交流技能。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运用一定的非语言方法开展教学,以提升全体学生的语言意会能力[4]。例如,在句子“He sat there, his hand over his mouth, his arms and legs crossed”的讲解中,教师首先要说明“arms and legs crossed”( 双手、双腿交叉)、“his hand over his mouth”(用手将嘴捂住)这两个动作的实际含义,一些学生可能将这样的动作理解成“沉思”的姿势,然而,这两个动作传递的真实信息为“我现在不想交谈,请离我远点儿”。又比如,在英语交流中,交谈双方的关系十分和谐时常常对面而立,双肩为平行状态;如果双方的交流不愉快,则可能无意识地做出转身动作, 以避免面对对方。学生在学习相关内容时,如果不熟悉这些非语言交际信息,通常难以准确抓住交流内容,因此,教师要多引导学生关注这方面的交流内容,以提高学生的非语言交流技能。

(三)深入讲解英语交流词汇的内涵

英语交流词汇中常常蕴含着多重含义,如果简单地按照字面意思进行翻译,很可能错误理解语言交流的真实意思。因此,教师在词汇教学中要重点讲解隐含的文化意蕴,向学生细致讲解英语交流中出现的各种英语习语、典故及谚语。由于英语文化内涵和汉语有很大差异,一些词语的褒贬含义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学生理解起来也较困难。加之,英语交流的文化外延与汉语语言也有不同之处,因此,教师要结合特定场景、特定语境展开词汇讲解[5]。例如,“ambitious”在英语中取褒义, 翻译作 “有雄心、有抱负的” ,而在我国却将该词理解成贬义,取其“有野心的”之意。又如,“dog”在英语国家人眼中是人类忠实的朋友, 而在中国却认为带有贬义。基于此,教师向学生授课时,要注意讲解清楚英语词汇的隐含意义,全面解析跨文化的不同内涵,避免学生形成错误的交流意识[6]。

(四)引导学生探索英语文化的背景知识

中、英文化在本质上存在较大差异,两者在历史背景、文化根源、价值观念等方面都有不同,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中突出体现了外域文化的个性特征。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研究英语文化中蕴含的宗教知识、风俗人情、价值意识等层面的相关内容,以系统培养学生对英语语言的自主交际意识,实现有效、适度交际。例如,在运用探究法讲解英语知识时,教师提出“西方国家的人们相互见面时,为什么先谈论天气问题?”,学生可运用以往掌握的交际知识分析该问题,之后,教师可总结西方国家的见面问候方式,让学生自觉形成“见面先向对方询问天气情况”的习惯。由以上分析知,跨文化意识与交流技能的培养依赖于背景文化的深入研究,学生只有掌握了跨国家、跨文化的具体背景知识,才可深入了解英语文化,也才能够培养起良好的跨文化交流意识[7]。

(五)借助先进技术开展语言实践教学

现代新型技术进入教育领域之后,教师的原有教学观念有了较大改变,很多教师积极探究教学革新方面的相关问题,使得跨文化的语言交际教学实现了新颖化教学,提升了学生对课堂讲解内容的探究兴趣。例如,教师借助校内网上论坛、QQ、微信、个人E-mail等交际工具和班上学生展开英语聊天,如此既可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又可提升其运用英语知识的实践技能。在网上聊天中,教师遇到刚刚上线的学生,可以用英文问候:“How are you doing?”,学生自然联想到之前学过的英语交流常识,回复道:“I’m doing fine!”诸如此类的网上交际可让学生培养起日常使用英语的良好习惯,进而逐步达到培养跨文化交流意识的终极目标。

第9篇:跨文化交流定义范文

[论文摘要]信息社会网络语言得到了发展。网民通过网络语言来传达自己的思想和观念,形成了独特的语言特点,促进了网络交际的发展。网络交际是跨文化交际的新视点,它给跨文化交际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和网民的不断增加,网络语言也随之迅速发展,一些网络用语更是频繁地滚动在人们的口头舌间,这种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目前关于网络语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它的结构形式、性质特征、产生动因、使用规范等方面。本文试图从网络语言的形式特征入手来浅析一下它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一、网络语言的形式特征

网络语言的研究者基本认为网络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主要指与网络有关的一切语言;狭义的是指在聊天室和bbs上使用的语言。本文研究的是狭义的网络语言。

(一)网络语言的形式有多种,常见的有下面几种:

1.符号类:1)符号:--)表示笑脸,----表示悲伤;2)符号和字母的组合:--p表示吐舌头,t-t表示流泪;3)符号和数字的组合:3_3(刚睡醒),8--)表示睁大眼睛;

2.数字类:如9494(就是就是)、886(拜拜)、7456(气死我了);

3.汉语拼音类:如gg(哥哥)、mm(妹妹)、dd(弟弟)、p(臀部)、bt(变态);

4.英文缩略类:gf(女朋友)、bf(男朋友)、diy(自己动手做);

5.汉字类:酱紫(这样子)、偶稀饭(我喜欢)、恐龙(丑女)、偶像(呕吐的对象)。

以上列举的这几项只是最普遍的形式,还可以分的更详细些,如汉英混杂等,本文就不在此详析。

(二)网络语言的特点

通过网络语言的主要存在形式,我们再来看看网络语言的特点:1.简洁明快。网络语言之所以发展迅速,受到很多人的青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言简意丰的特点,这也符合语言的经济性原则。让我们来看下面的文字:“大虾,你好油墨,粉丝,偶倒。”这是说:“大侠(高手),你太幽默了,说话很会拐弯抹角,我晕倒了。”从中可以看出网络语言的简洁。

2.反叛和戏谑。语言是思维的工具,网络语言是网民内心真实思想的流露。家庭的负担,工作的压力,社会的竞争,人际关系的复杂,使现代社会的人们尤其是有一定文化的青少年承受着强大的心理压力,网络语言正好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宣泄的平台。因此,大量的网络语言包含了针砭时弊,描绘现实的内容,来达到自嘲、释放和宣泄压力、不满的目的;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人们的内心的反抗意识。

3.新颖和创造性。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和开放性,可以使人们任意发泄自己的情感,同时又可以将自己的真面目很好地隐藏起来,因此网民们大胆自由地自创了一些便捷的语言符号进行语言规则重组来传达自己复杂的思想意识,如给传统词汇注入新的意义:天才(天生蠢材)、蛋白质(笨蛋++神经质)、潜水艇(没水平)、钓鱼(追女孩子),还有形式杂糅的情况,英语字母、符号和汉字混用:p9(啤酒)、i服了u。

4.开放性。萨丕尔说:“语言就像文化一样,很少是自给自足的。”中国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灿烂辉煌,令人景仰,就是因为它兼容并蓄。从西汉张骞通西域,到后来的佛教文化的大量涌进,再到近代的西学东渐,中国文化无不是积极吸收对自己有用的营养。在信息时代,网络文化也呈现出了它开放的一面。据统计,互联网上90%以上的信息都是英文信息,很多网语也是由英文字母或是英语词的缩写形式构成,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对传统文化造成了冲击。

总上所述,网络语言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丰富多彩的语言形式。由于网络语言的这些特点,促进网络交际的发展。据统计在2005年以前因特网的用户就超过了1.5亿,跨越240个国家和地区。在这个联系日益紧密,交流日益频繁的现代社会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的交往也就要求更加快速、便捷的方式和手段,网络语言的特点正好适应了人们的这种需求,于是网络交流给跨文化交流打开了方便之门,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二、网络交流与跨文化交际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和文化的载体。由于在网络交流中,人们惟一可以依据的就是语言,因此语言的功能在网络交际中被发挥到了极限。跨文化交际就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进行交往。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主要是语言交际的过程,那么网络语言的发展和特点必然会对跨文化交际产生影响。笔者主要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1.推动了跨文化交际领域和范围的扩大。网络的发展是跨文化交际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将居住在不同地区的人们联系起来,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纵横交错的全球跨文化交际的庞大格局。

2.为跨文化交际者提供了平等交流的空间。在传统的跨文化交际中发表观点者会受到身份、地位的限制,同时还存在着对自己不利的顾虑。网络交流具有开放性和匿名性的特点,因此它可以更好的实现言论自由和平等。

3.可以丰富语言系统,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网络使不同领域的不同地域的人们在一起交流,使新词语,新观念不断地出现,从而丰富了语言词汇。

4.实现资源共享。网络加强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的认识和了解,有利于吸收和借鉴他人或他国的长处,为我所用,共同进步。正如“硬币有正反面”,网络交流也为跨文化交际带来了挑战:1.许多网语是以英文形式出现地,大多网上信息是用英文地。针对这种情况,有人对英语的这种霸主地位对汉语的影响感到担忧,有“文化霸权”说。网络语言的“英语化”倾向,使网民在网络交流时不得不人为的进行汉语英语化的改造,遵从网络语言对传统语言的变异规则。

2.网络交流也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文化包括某一特定社会成员所共享的信念、价值、行为、风俗等。我们中华民族拥有自己悠久的稳固的文化传统,但在网络时代,它正受到西方文化的渗透。

3.由于生长的文化背景不同,网络交流无法更好的用肢体语言来辅助言语交际,因此造成误解的情况也是时常发生的。我们是阻止不了网络的发展和应用的,但我们可以对它进行引导和规范,面对挑战,我们可以做以下几点:

1.加强对自己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播。中华文化灿烂悠久,我们应心存自豪感,相信我们的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加强我们文化的传播可以让外人更好的了解中国,促进中国和国际的接轨,这也离不开借助网络的力量。

2.政府给以重视,加强对网络系统的规范,同时开展和外国的网络合作,比如我们在本文开头提到的“中美网络语言教学项目”。

3.积极展开网络教育并提高国民的素质修养,尤其是对青少年的教育。因为青少年对新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快速的接受力,最容易受网络的影响,而且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相对较弱。跨文化交际的范围越来越宽,也影响到了他们的生活,因此加强教育不但可以抵制不良影响而且可以增进他们对异域文化的了解,减少误解的发生,更有利于青少年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柴磊.网络语言的问题特征及其成因探析[j].山东省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6).

[2]黄月胜.论西方网络文化的强势传播与影响[j].江西社会科学,2005.

[3]陈榴.网络语言:虚拟世界的信息符号[j].新华文摘,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