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上层建筑论文范文

上层建筑论文精选(九篇)

上层建筑论文

第1篇:上层建筑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层建筑,基础施工,建筑施工

 

引言

多数情况下多层房屋惯用的基础形式、设计与施工方法,不能简单地搬用于高层建筑,而必须在认识高层建筑地基基础工作特性的基础上选择和创造与高层建筑特性及要求相适应的基础形式、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因此,本文主要对高层建筑中基础工程的地位、现状及进展进行了论述。

1高层建筑中基础工程的地位

基础是高楼正常使用和稳定与安全的根本。高层建筑基础工程需要保证建筑物具足够的稳定性,同时要求基础和地基具有足够的刚度使沉降和倾斜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因此高层建筑基础工程设计与施工的情况更复杂,难度更大,技术要求更高更严、责任更重。由于它的高、重、大、深的特征,一旦考虑不周或处理不当,将导致远比一般多层房屋更为严重的不良后果。轻则产生难以纠正的过大沉降、倾斜和不均匀沉降,造成结构局部损坏或几乎永久地影响使用功能和美观;重则导致整个建筑的倾覆或破坏,造成比一般多层房屋大许多倍的经济损失。例如,上海某宾馆,地基为深厚软土,采用振冲碎石桩加固地基,箱型基础。由于这种加固方法在软土中的设计理论尚不够成熟,对施工质量与加固效果还缺乏完善的检测手段,加之承包商施工管理不严,偷工减料,致使该建筑物建成后产生不能允许的沉降与倾斜,裙房局部挤压损坏,不得不采取昂贵的地基加固措施。又如南美洲某大厦,设计时未查明地质情况,桩长不足,未达到坚硬土层,桩基承载力也不足,结果当结构施工到顶尚未装修时便开始倾斜,几天后,一夜之间整个大楼倾覆于地面。

很多高层建筑出问题的例子有力地说明了基础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质量乃高层建筑安全之所系,设计、施工人员必须给予极度重视。此外,高层建筑基础工程的造价和施工工期在建筑总造价和总工期中所占的比例,与上部结构形式和层数、基础结构形式、桩型以及地质复杂程度和环境条件等因素有关。论文大全。除了钢结构和直接建造在基岩上的浅基础以及岩层埋藏很浅的桩基础以外,就钢筋混凝土结构和一般地质条件而言,采用箱形基础或筏基的高层建筑,其基础工程(包括基坑支护与开挖施工)的费用约占建筑总造价的1/10-1/5,相应的施工工期约占建筑总工期的1/5-1/4,因此在高层建筑中,基础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合理与否对整个高层建筑工程总造价与总工期的影响是很显著的。可将高层建筑中基础工程的地位概括成两句话:基础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是高层建筑正常使用与稳定安全的根本,其造价与工期对高层建筑总造价与总工期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2高层建筑基础施工发展现状

高层建筑是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而发展起来的,而高层建筑基础工程则是随着现代高层建筑的大量兴起和设计理论研究的发展而产生的新兴科学。我国现代高层建筑是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和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的推进而迅速兴起的。在短短30多年的时间,千百幢各种类型的高层建筑在各大中城市中迅速地兴起。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的地质条件差别极大、地震区覆盖面又很广,因而各地高层建筑的基础形式多种多样。有采用筏形基础、箱形基础及少数条形基础的,也有采用大直径嵌岩桩、中长混凝土预制桩和超长钢管桩的。建造在良好地基上采用筏(或箱)形基础的高层建筑已达52层170米(广东国际大厦)和67层190米以上(北京京城大厦);建造在深厚高压缩性软层土地基上的箱形基础高层建筑达到14层41.6米(上海陆家宅高层住宅)。

近30余年来高层建筑在我国各地迅速发展的事实有力地说明,我国工程技术人员成功地解决了广大地域内各种地质条件下高层建筑基础工程的设计与施工问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无论是设计理论还是试验研究,都有长足的进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论文大全。

近20年来在我国召开了多次有关高层建筑的国际会议。在全国性高层建筑学术会议上,基础工程总是讨论的重要议题之一,高层建筑基础工程的设计与施工问题也往往是人们最关注的热门话题,有关这方面的理论与试验观测的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成果的报导从未间断过,显示出高层建筑基础工程是一个非常活跃的技术领域。

这些经验与成果已陆续反映到《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和各地区的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表明我国在高层建筑基础的设计与施工方面已逐步形成整套的理论与经验,并在今后将继续不断地发展。

3高层建筑基础设计的进展

地基基础上部结构相互作用,即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三者实际上是相互联系成静力平衡、变形连续协调、彼此不可分离的整体系统来承担荷载而发生变形的,在这个整体系统中每一部分的刚度均对自身及其他部分的工作性状产生影响,每一部分的工作性状都是自身及其他部分(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高层建筑基础工程也是如此,它在上部结构荷载作用及上部结构刚度和地基压缩性及均匀性等因素影响下的力学性状(例如它的变形挠曲特征、基底反力和截面内力分布等)都与地基、基础及上部结构的相对刚度特征有关。

高层建筑基础的分析与设计不能不研究这个整体系统的共同作用性状并进行计算分析。共同作用分析就是把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看成是一个彼此协调工作的整体,在连接点和接触点上同时满足静力平衡和变形协调条件下求解整个系统的变形与内力。只有这样才能揭示它们在外荷作用下相互制约、彼此影响的内在联系,从而达到安全、经济、合理和先进的设计目的。论文大全。

整体共同作用分析是相当复杂的,这意味着不但要建立能正确反映结构刚度影响的分析理论与有效的计算方法,而且还要研究选用能合理反映土的变形特性的地基计算模型及其参数。而且整体共同作用分析是一个高维与无穷维的超静定问题,只有在计算机技术与数值分析方法的迅、应变关系研究不断深入的当代,共同作用的分析研究才能得以开展受到重视。

4 结论

利用共同作用理论可根本上提高和改善高层建筑基础设计的水平与质量,取得比以往设计更大的经济效果。有效地利用上部结构的刚度,使基础的结构尺寸减小到最小程度。把上部结构与基础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箱形基础高度可大为减小;当上部结构为剪力墙体系时,有可能将箱基改为筏基。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考虑桩间土的承载作用,得以加大桩距、减少桩数,合理布桩、减少基础差异沉降及内力,从而在整体上降低基础工程的造价。

参考文献

[1]咸大庆.基础工程事故的主要原因剖析[J]. 岩土工程界, 2004, (4) .

[2]田德武.地基基础工程事故分析[J].大众科技, 2006, (5) .

[3]徐海航.建筑结构地基与基础工程缺陷事故的分析与预防[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7) .

[4]田允寿,吴义梅.工程事故实例剖析[J]. 工业建筑, 1993, (7) .

[5]王雷,刘芳.地基基础工程事故分析[J]. 民营科技, 2009, (4) .

第2篇:上层建筑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层建筑,抗震设计,抗震结构,抗震技术

 

2008年的汶川地震和2010年的玉树地震对中国来说无不是沉重的打击,不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更心痛的是有那么的生命离开了我们,这不得不让人们反思我们建筑的抗震设防能力。在地震中,几乎所有的建筑都倒塌了,相对于低层建筑而言,高层建筑破坏和倒塌的后果就更加严重。近年来国内国外高层、超高层建筑的高度不断攀升,就在2010年正式开放的哈利法塔的高度达到了惊人的828米,而且建筑的体型越来越复杂,不规则结构越来越多,这对于结构的抗震都是十分不利的。为保证高层结构的抗震安全,达到安全和经济的统一,有必要对高层结构的抗震设计、抗震结构和抗震技术进行探讨。

1.地震导致建筑破坏的原因

根据地震经验,地震期间导致高层建筑破坏的直接原因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地震引起的山崩、滑坡、地陷、地面裂缝或错位等地面变形,对其上部建筑的直接危害;

(2)地震引起的砂土液化、软土震陷等地基失效,对上面建筑物所造成的破坏;

(3)建筑物在地面运动激发下产生剧烈震动过程中,因结构强度不足、过大变形、连接破坏、构件失稳或整体倾覆而破坏;

2.建筑的抗震概念设计

所谓“建筑抗震概念设计”是指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所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依此进行建筑和结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科技论文。

3.建筑抗震设计方法的发展过程

3.1、静力理论阶段

水平静力抗震理论始创于意大利,发展于日本,1900年日本学者大森房吉提出“震度法”的概念。该理论认为:结构物所收到的地震作用,可以简化为作用于结构的等效水平静力,其大小等于结构重力荷载乘以一个系数。

3.2、反应谱理论阶段

我国及国际上多数国家抗震设计规范本质上都采用了反应谱理论及结构能力设计原则。其主要特点如下:

(1) 用规范规定的设计反应谱进行结构线弹性分析。

(2) 结构构件的承载力是根据设计反应谱所作的结构线弹性计算通过荷载和地震作用效应组合后内力进行设计。

(3) 在早期方案设计阶段,结构体系、结构体型的规则性及结构的整体性满足规范的规定,以使结构能可靠地发挥非弹性延性变形能力。

3.3、动力理论阶段

1971年美国圣费南多地震的震害,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反应谱理论只说出了问题的一大半,而地震持时对结构破坏程度的重要影响没有得到考虑”,从而推动了采用地震加速度过程a(t)来计算结构反应过程的动力法的研究。此一新理论不但考虑了地震的持时,还更近一步地考虑了地震过程中反应谱所不能概括的其他特性。

4.高层建筑结构体系

设计地震区的高层建筑,在确定结构体系时,除了要考虑前面所提到的材料用量、建筑内部空间和使用的房屋高度等因素外,还需进一步考虑下列抗震设计准则:

(1)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力传递路线;

(2)具备多道抗震防线,不会因部分结构或构件失效而导致整个体系丧失抵抗侧力或承受重力荷载的能力

(3)具有必要的承载力、良好的延性和较多的耗能潜力,从而使结构体系遭遇地震时有足够的防倒塌潜力;

(4)沿水平和竖向,结构的刚度和强度分布均匀,或按需要合理分布,避免出现局部削弱或突变形成薄弱环节,从而防止地震时出现过大的应力集中或塑性变形集中。

在确定建筑方案的同时,应综合考虑房屋的重要性、设防烈度、场地条件、房屋高度、地基基础以及材料供应和施工条件,并结合体系的经济、技术指标,选择最合适的结构体系。

5.建筑抗震措施或设计

5.1、错开地震动卓越周期

一个场地的地面运动,一般均存在着一个破坏性最强的主振周期,如果建筑物的自振周期与这个卓越周期相等或相近,建筑物的破坏程度就会因共振而加重。地震动卓越周期又称地震动主导周期。

从众多的地震倒塌建筑物中可以看出,建筑周期与地震动卓越周期相接近,是引起建筑共振破坏的主要因素和直接原因。因此,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首先要估计地震引起该建筑所在场地的地震动卓越周期;然后,在进行建筑方案设计时,通过改变房屋层数和结构类型,尽量加大建筑物基本周期与地震动卓越周期的差距。

5.2、采取基础隔震措施

传统的抗震方法是依靠结构的承载力和变形能力,来耗散地震能量,使结构免于倒塌,但由于是一种“被动防震”,就不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地震对建筑的破坏作用,是由于地面运动激发起建筑的强烈振动所造成的,也就是说,破坏能量来自地面,通过基础向上部结构传递。人们总结地震经验后发现,地震时结构底部的有限滑动,能大幅度地减轻上部结构的破坏程度。科技论文。

基于可动概念的基础隔震方案很多,主要有:(1)软垫式隔震。在房屋底部设置若干个带铅芯的钢板橡胶隔振装置,使整个房屋坐落在软垫层上,遭遇地震时,楼房底面与地面之间产生相对水平位移,房屋自振周期加长,主要变形都发生在软垫块处,上部结构层间侧移变得很小,从而保护结构免遭破坏。(2)滑移式隔震。在房屋基础底面处设置钢珠、钢球、石墨、砂粒等材料形成的滑移层或滚动层,使建筑物遇地震时在该处发生较大位移的滑动,达到隔震目的。(3)摆动式隔震。科技论文。摆动式隔震方式实质上是柔性底层概念的改进和引伸。(4)悬吊式隔震。这一隔震方式的构思是,将整个建筑悬吊在支架下面,避免地震的直接冲击,从而大幅度较小建筑物所受到的地震惯力。

5.3、削减地震反应——提高结构阻尼

为了提高结构阻尼,可以在结构上设置阻尼器,以吸收地震输入的能量,减小结构变形。台北101大楼在87~92楼安装了一个巨大的钢球风阻尼器,是世界上目前最大的大楼风阻尼器,它的球体直径5.5米,由四十一层12.5厘米厚钢板结合为球形,重量660吨,可以有效减轻由于飓风和地震所引起的震动和侧移。

为高层建筑提供附加阻尼的另一新途径,是利用主体结构与刚性挂板之间特殊装置的非弹性性能和摩擦。采取这一措施后,可以使阻尼比仅为2%的抗弯钢框架,有效粘滞阻尼比增加到8%或更多,从而使底部地震剪力和顶点侧移降低50%。

此外,通过采用高延性构件和附设耗能装置也能有效削减地震反应。

6.高层建筑抗震技术发展展望

未来高层建筑的发展趋势,体型将更趋复杂,结构体系将更趋多样化。出于对建筑艺术上的要求,高层建筑的体型将会更为复杂和多样,许多高层建筑都是综合性的和多用途的,因此对建筑和结构必然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从结构体系上看,也决不会停留在原有的几种形式上,而会更好地满足功能和艺术上的需求,创造出新的结构体系。

参考文献

[1]刘大海,杨翠如,钟锡根.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谷连营,肖国梁.高层建筑抗震技术的发展概况.山西建筑,2006.8(15):50—51.

[3]王红霞.论高层建筑抗震概念设计.山西建筑,2007,12(35):74—75.

第3篇:上层建筑论文范文

关键词:建筑;设计技巧;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筑工程建设,是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一种生存本能技巧,从古代人开凿窑洞开始就已经体现了建筑工程的建设,到了二十一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也随之加快,在当前的建筑领域中,各种先进的施工工艺、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为现代的建筑工程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现代的建筑工程建设中,随着这些先进施工技术及材料的应用,使得当前建筑的水平有了实质性的提升。从古代的窑洞到现代城市中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无一不是凝聚着人类的智慧和心血。因此,本文从现代建筑设计的重要原则出发,对现代建筑设计的技巧,与创新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然后,对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相关理论,进行了详细阐述,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使同行相互探讨共同提高,进而,为我国建筑设计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1现代建筑设计的重要原则

1.1整体性和综合性设计原则

在进行现代建筑时,必须遵循建筑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原则。建筑的整体性原则,就是把要设计的建筑,作为由各个组成部分构成的一个整体,来全面研究整体的功能、构成及其发展规律,从整体与部分相互依赖、相互结合、相互制约的关系中,揭示系统的特征,和运动规律。

1.2联系性和动态性设计原则

联系性设计原则,要求在建筑设计中,要考虑到相互联系的诸多方面,不仅要考察研究对象,这个系统本身的各个方面,还要考察系统的环境。环境是系统存在的外部条件,系统都是在一定的外部环境中发生、维持和发展的,与环境中其他系统,有着种种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

1.3有序性设计原则

高层系统是由低层系统组成的,低层系统对高层系统具有构成性关系,同一层次的系统之间,存在相干性关系。因此,系统都是有序、分层次的,是层层相关的结构关系,而且层次越低,结合度越强;反之层次越高,结合度越弱。结合度递减,层次结构更加稳定,由此可见,使用房间对功能区、单体对群体、基地对环境都具有构成性关系,其结合度,应递减方能促进结构,和功能的稳定。

2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相关理论

2.1理论创新应该借鉴广泛

理论,是指人们关于事物知识的理解和论述,是一种智力性劳动。在当代建筑的发展过程中,产生出大量的理论,其中包括各种实例分析、观念指导原则,以及集合了哲学思考,与经验实证的系统化理论产出。那么如何提高建筑设计创作质量呢,这就需要建筑师,广泛借鉴国际领域的理论成果,各种新观念和新思想;大胆运用开放的观念,敏锐的思维,积极的利用国际先进理论和经验成果。在未来日子里,不断推动建筑创作向前发展,争取追赶和超过国际的先进水平。

2.2重视建筑设计中的理论研究探索

建筑设计,所普遍倡导的一个问题,是科学理论的系统化和规范化。美国科学家T・库恩在其倡导的科学范式理论学说中指出,科学范式的产生对于科技革命的重大意义。对于职业设计规范化理论的建设,要不断提高构思创意水平,到工程设计实践的水平。

2.3加强“本土论”探索

所谓“本土论”,即建筑创作中,要突出反映其个性、地域和民族的审美趣味,民族文化传统同建筑艺术有机相互结合。我国是拥有5000年文明史的历史文化大国,地大物博,有利于推动创造民族丰富多彩文化艺术特质的现代建筑艺术精品的产生,有助于推动民族文化建设,向世界展现了独特的民族文化艺术风采,加强民族的自豪感。在这一点上,理论和实践都富有国际意义。

3现代建筑设计创新构想

3.1引进和创新

建筑艺术,代表着对特定时代的审美理想和相应的历史继承,它是一种社会行为艺术。也就是说,设计艺术是历史的范畴,它是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地创造和革新,应该完全地放开心态来博览古今,吸取古今中外积累的建筑创作经验与科技成就,从而创作出具备高度艺术水准的新品质建筑,体现建筑艺术的新观念,以及繁荣新时期设计艺术创作的高水平。

3.2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相融合

众所周知,建筑的存在是外部空间环境与场所,仅赋予建筑创作构思的某种特质的集合,它不是孤立的。它包容着建筑形式、空间因素所不能揭示的丰富的美学形式要素。即建筑形态设计,与环境形态之间,存在内在的统一,以及和谐的逻辑规律。尊重环境的整体性、多样性,从而创造出完美的艺术形象。这不仅表现在现代建筑新美学观念的重要因素;更能反映出建筑设计艺术的本身特征,以及对城市文脉、环境文理的尊重和认同。

3.3服务方便化

城市人口集中,为了高效方便,国外十分重视发展现代化服务设施。在日本采用高科技成果发展城乡自动服务设施,自动售货设备越来越多,交通系统中电脑问询、解答、向导系统的使用,自动售票检票、自动开启、关闭进出站口通道等设施,给人们带来高效率和方便,从而使建筑设计更强调以“人”这个主体,让消费者满意,方便为目的。

3.4高技术高情感化

最近,国际上工艺先进国家的建筑设计正在向高技术、高情感方向发展,这两者相结合,既重视科技,又强调人情味。在艺术风格上追求频繁变化,新手法,新理论层出不穷,呈现五彩缤纷,不断探索创新的局面。

结束语

在进行建筑建设时,人们通过将体力和智慧的合理搭配运用,从而将建筑设计师的思想,用建筑形式呈现出来,于是,就有了当前社会中形态各异的建筑物。而为了满足人们对现代建筑的新要求,现代建筑的设计还必须要与时俱进,进行相应的发展创新,从而,才能够使得现代建筑能够长足发展。在当前的建筑设计中,为了提高建筑的性能和质量,在进行设计时就不能一味的追求建筑的艺术性,以及表现力,从而偏离实际成为空中楼阁,也不能只注重建筑的实用性,而忽略了建筑的外在形态。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必须要严格的按照相关要求进行设计。通过本文,对现代设计的技巧与创新发展的详细论述,相信读者对其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可以预见,在将来的建筑工程中,建筑设计的理念,必定会更加成熟完善。

参考文献

[1]曹丽新.现代建筑设计中创新理念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6).

第4篇:上层建筑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中国特色,建筑哲学思想,建筑理论,建筑技术方法

建筑理论,历来成为建筑界争论的焦点。建筑理论涵盖哪些内容,在建筑界存在很大争议。研究建筑理论的最高层次是建筑的哲学思想,它是对建筑科学本体性质属性特点的看法观点,是提出建筑理论的指导思想。建筑理论的研究目的,是在建筑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对于建筑科学的认识提出理论原理,并在建筑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建筑技术方法,提出技术方法的原则。现就中国特色建筑理论浅谈如下。

1建筑的理论基础

建筑基础理论,结合现行的建筑设计实践,从初级到高级有不同层面,所涉及的问题各有侧重,诸如建筑概论、建筑构图、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空间等等。总的说来,建筑的基础理论可以分为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理论两个层次。

1)建筑设计原理,侧重于阐述建筑创作和实践中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大都较为明显突出,内容包括建筑构成、建筑组合、建筑形式构图、空间组织、建筑构架、环境设计、艺术处理、建筑创作等。

2)建筑理论,侧重于建筑深层哲理的探索,是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和深化,涵盖建筑的群体态势、地理环境、居住建设、不同建筑层次的需求、建筑文化品位的深化、建筑创作思维的阐述、建筑哲理的剖析、建筑机能组织的变化、建筑形象的表现、评论的准则、未来建筑趋势的预测等,涉及多学科交叉内容。

2中国特色建筑理论的哲学思想

2.1城建园林一体化

城市建筑园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国传统的建筑学统称为“营造”,它包括建筑城市和园林,几千年来的城市建设都体现着城市建筑园林三位一体的内容,三者的关系十分紧密。

1)城市的选址在大自然中,城市本身具有绿地系统和庭院绿化,城市和园林密不可分;

2)城市的整体由中心区街道院落各个层次的建筑组成;

3)建筑与园林的关系可以用“建筑在园林中,园林在建筑中”来概括。

由此可见,三者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整体。整体性的哲学思想,是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哲学思想。

2.2建筑理论是自然社会相结合的学科

建筑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独立学科。过去人们一直将建筑学划分在自然科学范畴内,20世纪80年代末,才提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向。实际上,建筑科学本身的特点就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学科,城市规划和建设,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的内容,也包括社会、经济、人文、管理、安全等社会科学的内容,因此,建筑理论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2.3城市不同现代化

中国城市现代化,因地区不同,现代化水平不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也不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点,有北京、上海、天津及沿海城市等发达地区,有新乡、成都等中等发达地区,还有甘肃、新疆等不发达地区,对于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应当区别对待,针对不同地区城市现代化特点和发展重点,应确定不同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既要重视发展知识经济,还要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和历史文化的保护,更要重视生态节能和环保的建设。各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要发挥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快速发展。

2.4综合效益节俭论

以前说起中国,人们总是很骄傲地用“地大物博”来形容她。但是,随着我国人口急剧增长,我国人均资源明显不足。针对这一特点,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提倡“勤俭建国”的建筑理念。在城市建设时,采用全寿命造价控制,强调综合效益,力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发展效益的最佳综合效益。

3建筑理论在建筑实践中的应用

建筑理论的发展与建筑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任何理论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立其价值和地位。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在我国建筑实践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建筑与生态和谐,注重环保建设

中国的传统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和谐,因地取材,因地制宜,这在现在一些自然保护区,如新疆哈纳斯自然保护区的建筑,云南的傣族部落民居等,至今仍保留了这些传统。但是,许多地区的环境却因工业建设时未考虑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致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大气污染、水源污染、资源过度开发、交通拥挤所有这些,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0世纪80年代,人们意识到环境保护、合理开发资源、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在建设和设计时,重视生态、节能、环保全面考核,从选址、建材、布局、结构形式、空间造型各方面,在建筑的全寿命过程中,走天人合一的道路,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全面考虑生态、环保、节能的要求,注意废气污水处理,重视回收可重复利用的物质,如污水经处理后的再次使用,一些建材的回收使用等,不仅节约了开支,也减少了建筑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

3.2重视规划,在建设中体现全局意识

现在,我国的各级城市建设,非常重视规划。在建设时,先给城市定位,确定城市规模,划分建筑区域,再根据建筑类型确定建筑定位,全面考虑建筑在城市中的定位,使城市水电交通等资源能够充分利用,使城市工业、交通、居住、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和休闲娱乐均衡发展。

3.3重视保护历史文化,在建筑设计和规划中充分考虑建筑与周围历史文物的和谐统一

我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各地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在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过程中,既要创建新的建筑空间环境,又要重视各地城市与建筑历史文化的保存,保留和发展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要在研究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建筑文化。既创建新的建筑文化,又要符合当地历史文化、民俗、自然条件,在创新的同时,保持新建筑与历史民俗文化的和谐统一,在建筑设计时,考虑各地民族风情、装修特点及造型手法,使新建筑既有时代风貌,又不失民族特色。

3.4重视艺术创作在建筑中的应用,建筑创作体现标准化和艺术表现形式的和谐统一

在建筑设计中,以建筑模数设计建筑开间,再由建筑开间构成建筑物,即组成建筑群,因此,建筑群的空间尺寸也有标准的模数,这是我国建筑的一个特色;在建筑外形上,我国建筑又体现了建筑构造的艺术化特点。如:梁、柱、墙壁上及门外饰物的雕饰、曲线屋顶、飞檐形式等,各地区、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它们造型、色彩各异,非常优美,是艺术造型和技术构造的优秀组合;门窗、连廊、楼梯、隔断等也采用雕饰、彩绘等手法,创造出形态各富有生活情趣的艺术形象,使建筑艺术与标准化设计完美结合,既充分考虑建设效率,又不失建筑的艺术魅力。这是我国建筑的又一特点。

第5篇:上层建筑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层建筑;基础施工;建筑施工

0.引言

多数情况下多层房屋惯用的基础形式、设计与施工方法,不能简单地搬用于高层建筑,而必须在认识高层建筑地基基础工作特性的基础上选择和创造与高层建筑特性及要求相适应的基础形式、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因此,本文主要对高层建筑中基础工程的地位、现状及进展进行了论述。

1.高层建筑中基础工程的地位

基础是高楼正常使用和稳定与安全的根本。高层建筑基础工程需要保证建筑物具足够的稳定性,同时要求基础和地基具有足够的刚度使沉降和倾斜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因此高层建筑基础工程设计与施工的情况更复杂,难度更大,技术要求更高更严、责任更重。由于它的高、重、大、深的特征,一旦考虑不周或处理不当,将导致远比一般多层房屋更为严重的不良后果。轻则产生难以纠正的过大沉降、倾斜和不均匀沉降,造成结构局部损坏或几乎永久地影响使用功能和美观;重则导致整个建筑的倾覆或破坏,造成比一般多层房屋大许多倍的经济损失。例如,上海某宾馆,地基为深厚软土,采用振冲碎石桩加固地基,箱型基础。由于这种加固方法在软土中的设计理论尚不够成熟,对施工质量与加固效果还缺乏完善的检测手段,加之承包商施工管理不严,偷工减料,致使该建筑物建成后产生不能允许的沉降与倾斜,裙房局部挤压损坏,不得不采取昂贵的地基加固措施。又如南美洲某大厦,设计时未查明地质情况,桩长不足,未达到坚硬土层,桩基承载力也不足,结果当结构施工到顶尚未装修时便开始倾斜,几天后,一夜之间整个大楼倾覆于地面。

很多高层建筑出问题的例子有力地说明了基础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质量乃高层建筑安全之所系,设计、施工人员必须给予极度重视。此外,高层建筑基础工程的造价和施工工期在建筑总造价和总工期中所占的比例,与上部结构形式和层数、基础结构形式、桩型以及地质复杂程度和环境条件等因素有关。除了钢结构和直接建造在基岩上的浅基础以及岩层埋藏很浅的桩基础以外,就钢筋混凝土结构和一般地质条件而言,采用箱形基础或筏基的高层建筑,其基础工程(包括基坑支护与开挖施工)的费用约占建筑总造价的1/10-1/5,相应的施工工期约占建筑总工期的1/5-1/4,因此在高层建筑中,基础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合理与否对整个高层建筑工程总造价与总工期的影响是很显著的。可将高层建筑中基础工程的地位概括成两句话:基础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是高层建筑正常使用与稳定安全的根本,其造价与工期对高层建筑总造价与总工期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2.高层建筑基础施工发展现状

高层建筑是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而发展起来的,而高层建筑基础工程则是随着现代高层建筑的大量兴起和设计理论研究的发展而产生的新兴科学。我国现代高层建筑是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和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的推进而迅速兴起的。在短短30多年的时间,千百幢各种类型的高层建筑在各大中城市中迅速地兴起。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的地质条件差别极大、地震区覆盖面又很广,因而各地高层建筑的基础形式多种多样。有采用筏形基础、箱形基础及少数条形基础的,也有采用大直径嵌岩桩、中长混凝土预制桩和超长钢管桩的。建造在良好地基上采用筏(或箱)形基础的高层建筑已达52层170米(广东国际大厦)和67层190米以上(北京京城大厦);建造在深厚高压缩性软层土地基上的箱形基础高层建筑达到14层41.6米(上海陆家宅高层住宅)。

近30余年来高层建筑在我国各地迅速发展的事实有力地说明,我国工程技术人员成功地解决了广大地域内各种地质条件下高层建筑基础工程的设计与施工问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无论是设计理论还是试验研究,都有长足的进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近20年来在我国召开了多次有关高层建筑的国际会议。在全国性高层建筑学术会议上,基础工程总是讨论的重要议题之一,高层建筑基础工程的设计与施工问题也往往是人们最关注的热门话题,有关这方面的理论与试验观测的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成果的报导从未间断过,显示出高层建筑基础工程是一个非常活跃的技术领域。

这些经验与成果已陆续反映到《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和各地区的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表明我国在高层建筑基础的设计与施工方面已逐步形成整套的理论与经验,并在今后将继续不断地发展。

3.高层建筑基础设计的进展

地基基础上部结构相互作用,即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三者实际上是相互联系成静力平衡、变形连续协调、彼此不可分离的整体系统来承担荷载而发生变形的,在这个整体系统中每一部分的刚度均对自身及其他部分的工作性状产生影响,每一部分的工作性状都是自身及其他部分(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高层建筑基础工程也是如此,它在上部结构荷载作用及上部结构刚度和地基压缩性及均匀性等因素影响下的力学性状(例如它的变形挠曲特征、基底反力和截面内力分布等)都与地基、基础及上部结构的相对刚度特征有关。

高层建筑基础的分析与设计不能不研究这个整体系统的共同作用性状并进行计算分析。共同作用分析就是把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看成是一个彼此协调工作的整体,在连接点和接触点上同时满足静力平衡和变形协调条件下求解整个系统的变形与内力。只有这样才能揭示它们在外荷作用下相互制约、彼此影响的内在联系,从而达到安全、经济、合理和先进的设计目的。

整体共同作用分析是相当复杂的,这意味着不但要建立能正确反映结构刚度影响的分析理论与有效的计算方法,而且还要研究选用能合理反映土的变形特性的地基计算模型及其参数。而且整体共同作用分析是一个高维与无穷维的超静定问题,只有在计算机技术与数值分析方法的迅、应变关系研究不断深入的当代,共同作用的分析研究才能得以开展受到重视。

4.结论

利用共同作用理论可根本上提高和改善高层建筑基础设计的水平与质量,取得比以往设计更大的经济效果。有效地利用上部结构的刚度,使基础的结构尺寸减小到最小程度。把上部结构与基础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箱形基础高度可大为减小;当上部结构为剪力墙体系时,有可能将箱基改为筏基。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考虑桩间土的承载作用,得以加大桩距、减少桩数,合理布桩、减少基础差异沉降及内力,从而在整体上降低基础工程的造价。 [科]

【参考文献】

[1]咸大庆.基础工程事故的主要原因剖析[J].岩土工程界,2004,(4).

[2]田德武.地基基础工程事故分析[J].大众科技,2006,(5).

[3]徐海航.建筑结构地基与基础工程缺陷事故的分析与预防[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7).

第6篇:上层建筑论文范文

关键词:超高层结构、竖向变形、问题处理

前言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已经提出对超高层结构要将层面展开到墙、柱竖向变形及其差异问题上,但实际中具体没有明确规定怎么样考虑竖向变形差异的导致因素。所以实际施工的工程应该把以下几点问题考虑清楚:1.在施工的过程中,建筑物的楼层标高会调整到设计的高度,这时问题就出现了,施工到上层时已经施工的楼层就会由于弹性、徐变等因素导致竖向变形;2 .混凝土的物理特性以及化学特性都会在外部环境条件下、施工时间内、养护过程中发生不断的变化;3. 超高层的建筑结构其建筑布置和荷载分布是随着建筑物的高度进程而发生着持续变化的。目前来看,国内已经开展的研究中并没有对上述的问题进行全面的考虑,其结论与实践中的工程还有一定的距离。

一、超高层建筑实例概况

我们以一小区为例,该小区有一栋137m高的超高层写字楼,七栋城市高端住宅以及2栋超高层公寓,其建筑主要为钢筋混凝土筒体结构,其主要核心构件是采用型钢、钢筋、混凝土组合而成的墙、柱、梁的超高层建筑。

实施建筑工程之前,考虑到该建筑场地内的地质条件非常好,那么由于地基不均匀而产生的沉降问题是几乎不用列在考虑范围内的,所以基本不用考虑由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对上部竖向构件变形的影响。

二、剪力墙面与组合柱之间的竖向变形差异

在施工进行当中,把开始施工的楼层标高按设计标高施工,这样就能够在施工过程中及时补偿施工完结楼层与正在施工楼层之间产生的竖向变形量,如果在施工前期不能把施工过程中对完结楼层及施工中楼层竖向变形可能性考虑完全的话,最后就会出现在竣工后,结构柱、墙将产生竖向变形及差异的现象。

结合超高层建筑结构施工设计图纸计算原理以及实际施工情况,在以下的表格中计算出该工程实例剪力墙、组合柱在超高层建筑封顶之后半年、三年的竖向变形差异数值。为保证差异数值清晰明了,数据采集时分别做出考虑施工标高调整与不考虑施工标高调整情况下产生的墙、柱竖向构件的变形以及差异。

在表中我们可以明确的看出,在施工过程中考虑调整楼层标高与在施工过程中不考虑调整楼层标高,两种施工手法最终结果是有着很明显的差异的。在工程实践中可以看出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是考虑了调整标高施工后的计算结果。上述表中也为我们直观的反映了施工调整是否考虑周全对工程计算竖向变形以及差异数值的影响力度。早期的建筑中对于竖向变形的研究是忽略了施工调整这一项作业的考虑,但是随着超高层建筑的兴起,研究范围更加深入广泛,施工调整逐渐被发现认可列入到考虑范围之内。

仍然需要说明的是:组合柱与剪力墙发生竖向变形产生差异数值的最大值出现部位不是在建筑物的顶部结构或者底部结构,时长出现这种竖向变形的差异值的结构是在建筑物高度的中部范围内。柱、墙竖向变形以及出现差异数值的影响因素有:施工加载的顺序、混凝土的徐变、建筑物竖向构件承压力出现的差异等等,这样的话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建筑结构布置的变化、构件的建筑性能等一些因素也会影响到竖向变形的计算结果。

三、组合柱与剪力墙下料长度

在常规的超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竖向建筑构件会受到施工进程的影响而持续发生竖向变形,与此同时施工单位也会根据实时的建筑测量结构把正在施工的楼层标高及时调整到设计标高。如果施工之前对即将施工过程中竖向构件产生的压缩量有一定的估算话,那么在施工的过程中实时标高调整的操作程序就会更加方便了,因为这样的话就有备用好的组合柱、剪力墙,提前加工好这些建筑构件并且预留出他们的压缩量,就会给建筑工程带来方便。

四、结论

根据上述内容讨论分析, 超高层结构竖向变形差异问题与处理 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因素:

1. 超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竖向变形差异以及产生差异数值之后的数据,是要考虑到施工楼层经过实时测量调整到设计标高,以这样的形式来满足施工楼层与完结楼层之间产生的竖向变形,将变形差异结果最小化,最后与工程设计实践达到统一的竖向变形及差异结果数值。

2. 通过前面的工程实例可以看到,将施工中的楼层经过实时测量调整标高后,在该建筑竣工封顶半年之后,数据会显示组合柱建筑构件产生的竖向变形是80mm,剪力墙的竖向变形是70mm,其主要竖向变形是发生在建筑构件的中部以及中上部附近,组合柱与剪力墙两者之间的竖向变形大约是12mm,同样是发生在建筑构件中上部。总体来看,由于超高层结构的布置与荷载的变化,不同的位置产生的竖向变形也是有一定差别的,但是多数的超高层结构组合柱与剪力墙发生竖向变形产生差异数值的最大值出现部位不是在建筑物的顶部结构或者底部结构,时长出现这种竖向变形的差异值的结构是在建筑物的中部。

3. 在施工前估算出楼层之间产生的竖向变形数值,能够保证施工过程中标高调整操作的方便程度,钢筋的预留量也能在加工的时候储备妥当。在经过工程实践之后发现,以组合柱为例钢筋的预留量是这样的:建筑结构主体下部一到六层段是需要预留钢筋大概5mm的压缩长度,结构主体上部五十一到五十六层段需要预留钢筋大概20mm的压缩长度 。

4. 超高层建筑结构中产生竖向变形引发另一个局面就是建筑层高的变化,这样的变化会对非建筑结构构件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在工程实践中最为常见的就是会影响到电梯的正常使用。所以在施工前期以及施工过程中,在考虑到主体竖向受力构件变形差异的同时也要考虑到非建筑结构构件以及电梯的使用问题。

以上就是本篇论文就超高层结构竖向变形差异问题的讨论,对于问题的出现也提出了解决的方式方法,在以后的施工设计过程中还需要更加深入的了解竖向变形带来的超高层的诸多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保证建筑物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周绪红;黄湘湘;红;狄谨;刘永健.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体系竖向变形差异补偿对结构性能的影响[J].土木工程学报.2012(04)

第7篇:上层建筑论文范文

关键词: 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环境 人性化设计 城市环境

为满足不断变化的城市功能和对城市空间开发的需求,高层建筑的出现成为适应城市发展进程的必然产物,而随着高层建筑不断的发展,对原有城市的空间尺度和城市形态产生了强大的冲击,也因此对城市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于城市景观而言,高层建筑由于其巨大的尺度和高大的体量往往成为视觉景观中心,具有重要的标志性和导向性。而对于城市建设来说,高层建筑则是城市力量基础的一种物质的、经济的表现。

出于对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在当今高层建筑的设计中,提出绿色生态、人性化设计、地域性和文脉的表达、场所精神的塑造等众多要求,在设计中对上述方面的合理表达,成为评价一座建筑的重要标准,进而也丰富了建筑创作和建筑美学。

一、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环境

材料、机电设备和结构体系协同发展,尤其是电梯的发明使高层建筑得以飞速发展。在高层建筑发展的最初阶段的设计中,采用古典主义的创作方式适应电梯的使用要求,形成了垂直的、内向的、封闭的空间组织形式,建筑空间自成系统,但设计中缺少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的联系,更没有中介空间的概念。由于对高层建筑底部空间认识的缺乏,给高层建筑与城市之间带来了巨大的交通和环境压力。因此在之后的高层建筑创作实践中,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的创作手法和方式得以丰富,例如底部架空、广场和绿地等的出现,同时人们也开始研究高层建筑底部空间与城市空间的结合问题。

由于城市的迅猛发展,城市的空间密度愈来愈高,城市中密集的高层建筑隔断了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的有机联系,城市的空间环境变得支离破碎,城市街道被淹没在高层建筑的阴影之中,街道的活力在逐步丧失,城市中的人们仿佛生活在钢筋混凝土铸成的森林中。在这种情况下,高层建筑底部空间与城市空间的矛盾被激化。如何把高层建筑底部空间与城市空间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既创造出底部空间的活跃氛围,又能让二者和谐共生,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底部空间的影响因素 高层建筑底部空间作为建筑与城市空间的过渡空间(中介空间),它在类属、性质和形态等方面亦此亦彼,其最大的特征表现为模糊性。因此,作者将影响要素按照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环境的构成分为功能要素、空间尺度要素、视觉形式要素和人文要素。

1、功能要素是底部空间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交通功能直接影响着空间环境的形态和效率。有效合理的底部空间环境设计可以拓展室外有效交通使用面积,联通地上和地下空间,形成立体式的空间格局,促进建筑室内外的流通和渗透,增加城市街道的活力因素。

2、 空间尺度要素的影响

在不同空间尺度的作用对在空间中进行场所体验的人来说,其行为方式和感知结果是存在较大差别的。高层建筑外部空间中存在巨大的尺度和人性化的矛盾。现代城市的巨大的尺度在自身周围的环境中不能显示人的存在“摩天大楼的高度也对城市街道空间行成挑战,其巨型体量冲击着比例良好的街道,使邻近的低、多层建筑失去宜人的尺度,为此,必须把高层建筑放在城市的大范围中去考虑,高层建筑不是纪念碑,它需要城市交通的支持,它需要提供良好的有场所感的环境,它的空间要和城市空间之间要具有连续性。”

3、视觉形式要素的影响

现代视觉美学理论己经对艺术创造的整体性原则达成了本质上的共识,那就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假如不能把握事物的整体或统一结构,就永远也不能创造和欣赏艺术品,且整体不能通过各部分相加的和来达到,这就是格式塔心理学中所提的完形概念。在城市环境的原有环境中引进一个新的建筑物,那么原有的城市环境的平衡状态被打破。高层建筑在介入空间环境时,应该与环境中的其他建筑物和空间进行积极的对话,构成与城市空间的整体性,而底部作为与地面的接触点,是进行对话的重要部分,应该致力与周围空间环境形成视觉形式上的整体性的建构。

4 、人文要素的影响 高层建筑对人文环境的影响不可忽视。高层建筑可以说是城市中最重要的城市插入体,每个设计都应是现有城市文脉的尊重、认同与配合从而使一个城市的秩序逐渐形成和完善,使居民保持对城市的认同感,从而增加城市的宜人性。

(二)、底部空间的发展趋势 对城市空间的开发和保护永远存在着对立矛盾的关系,一方面,随着城市负荷的加大,在横向上的空间受到极大限制的情况下,必须进行对城市属性空间按的开发,因此高层建筑也必然不断突破城市的天际线,创造性的空间尺度,其使用功能也必将更加综合化,成为容纳大多数城市功能的城市综合体,一座空中微缩城市。因此,在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环境的设计中,应进行一种系统化的设计,结合信息技术在城市(数字城市)和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对高层建筑的分布和城市空间环境的整合进行分析预测,得出较为科学的控制标准,从而指导设计师进行合理化设计。

三、 人性化设计

我们常说,城市的主体是人,服务的对象是人,那么无论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如何发展,城市的形态如何演变,城市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为解决城市问题而诞生的种种学说和设计方式根本上都是在解决城市中人的问题。高层建筑单体的孤立与城市空间失去联系,高层建筑的巨型体量冲击着比例良好的传统城市空间,使邻近的低层、多层建筑失去宜人的尺度;盲目追求的巨大尺度、不得当的间距使得城市空间压抑而又冷漠,给人们的视觉和心理造成压迫感和疏离感。高层建筑的尺度和风格与其周围的建筑相距甚远,特例独行,视觉上的连贯性被打断,空间的完整性和适用性也受到影响。高层建筑设计中对高效率、高收益的追求造成了对传统城市风貌的破环和场所感的消失。不合理的城市高层建筑布局和单体的设计对城市生态环境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因此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环境是针对人的行为和尺度论述形成的相关概念,在设计中人性化是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环境设计的核心。

四、结语

高层底部空间环境的设计,不仅仅是对建筑单体的形体、尺度、材料、色彩和细部等方面的进行的设计和研究,这种做法只能改变高层建筑的人性化品质,而不能实现底部空间环境的人性化。高层底部空间环境作为城市过渡空间,其特殊的模糊性决定必须从建筑和城市设计的双重角度对其进行设计和研究,并且形成性的环境评价标准对其空间环境质量进行评估。只有这样才能发掘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环境隐含的根本问题,然后再参照于城市的关系完善建筑单体及其附属环境,高层建筑外部空间的人性化才有可能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罗福午.高层建筑的发展历史.建筑技术,2002,11:55-57.

[2]覃力.日本高层建筑研究.同济大学工学博士学位论文,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设计及其理论,2006.2.

[3]王承东.城市CBD(中央商务区)景观形态研究.山东轻工业学院硕士学位论文,艺术设计学,2008.5.10.

第8篇:上层建筑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环境;人性化设计;城市环境

引言

为满足不断变化的城市功能和对城市空间开发的需求,高层建筑的出现成为适应城市发展进程的必然产物,而随着高层建筑不断的发展,对原有城市的空间尺度和城市形态产生了强大的冲击,也因此对城市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高层建筑的建设速度、建筑高度和建筑形态的竞赛曾一度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但高层建筑同其他的建筑类型一样,不能脱离其具体的建筑功能和周边环境而独立存在,更不能忽视作为建筑服务的主体——人的需求,因此,出于对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在当今高层建筑的设计中,提出绿色生态、人性化设计、地域性和文脉的表达、场所精神的塑造等众多要求,在设计中对上述方面的合理表达,成为评价一座建筑的重要标准,进而也丰富了建筑创作和建筑美学。

1、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环境的影响因素

(1)功能要素的影响 高层建筑的底部空间环境作为高层建筑向城市空间的延伸和过渡,首先是提供交往的可能性,其次它担负起许多城市职能,底部空间的存在需要诱导积极的公众参与,如果缺少人的有效参与,那么底部空间将丧失社会效益,也就无法构成良好的行为场所。交通功能也是底部空间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着空间环境的形态和效率。有效合理的底部空间环境设计可以拓展室外有效交通使用面积,联通地上和地下空间,形成立体式的空间格局,促进建筑室内外的流通和渗透,增加城市街道的活力因素。从城市环境总体角度出发,建筑不应夸大自身而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应为统一乐章中协调的音符。因此高层的底部空间环境在城市空间与建筑功能上和城市空间与建筑形式上都能起到较大的整合作用。通过对空间各个围合界面要素向空间使用者传达不同的情感信息,人通过其行为对空间进行感知,从而形成一个信息交换传递的过程,从而形成一个人们沟通信息,交流感情的社会向心空间和感动心理平衡的安全地段。

(2)空间尺度要素的影响 芦原义信曾谈到:在外部空间构成中,其空间有单一、两个和多数复合等,不管哪种情况,都可在空间中考虑顺序。建立这种空间顺序的方法之一,就是根据用途和功能来确立空间的领域。空间尺度则是控制领域范围,人参与程度和满足心理需求的重要手段。在不同空间尺度的作用对在空间中进行场所体验的人来说,其行为方式和感知结果是存在较大差别的。现代城市的巨大的尺度在自身周围的环境中不能显示人的存在“摩天大楼的高度也对城市街道空间行成挑战,其巨型体量冲击着比例良好的街道,使邻近的低、多层建筑失去宜人的尺度,为此,必须把高层建筑放在城市的大范围中去考虑,高层建筑不是纪念碑,它需要城市交通的支持,它需要提供良好的有场所感的环境,它的空间要和城市空间之间要具有连续性。”如果高层建筑的底部空间不能反映人的尺度,人性化的品质将无法实现。因此高层建筑的外部空间应包括两种尺度—近地部分侧重小尺度的功能,高处主要强调城市整体意义、景观、标志方面的作用。这就意味着在整合过程中同时考虑高层建筑外部空间自身不同部分尺度的相互关系以及建筑的尺度与周围城市空间的关系。

(3)人文要素的影响 高层建筑可以说是城市中最重要的城市插入体,每个设计都应是现有城市文脉的尊重、认同与配合从而使一个城市的秩序逐渐形成和完善,使居民保持对城市的认同感,从而增加城市的宜人性。对于高层建筑底部空间城市文化内涵的体现与传承不仅体现在建筑风格上,更体现在对传统街道尺度、居民活动模式与生活习惯的尊重与保持方面。

2、人性化设计

我们常说,城市的主体是人,服务的对象是人,那么无论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如何发展,城市的形态如何演变,城市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为解决城市问题而诞生的种种学说和设计方式根本上都是在解决城市中人的问题。那么反观现代城市中的高层建筑设计,当我们在由高层建筑重新分割的城市空间行走,可以深切的感受到设计中人性的缺失,对人体尺度的忽视。高层建筑单体的孤立与城市空间失去联系,高层建筑的巨型体量冲击着比例良好的传统城市空间,使邻近的低层、多层建筑失去宜人的尺度;盲目追求的巨大尺度、不得当的间距使得城市空间压抑而又冷漠,给人们的视觉和心理造成压迫感和疏离感。高层建筑设计中对高效率、高收益的追求造成了对传统城市风貌的破环和场所感的消失。不合理的城市高层建筑布局和单体的设计对城市生态环境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因此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环境是针对人的行为和尺度论述形成的相关概念,在设计中人性化是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环境设计的核心。 通过中对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环境影响因素的分析,底部空间设计采取的主要设计方式在于整合的设计。“整合”就是要使事物达到连续、完整的状态。这种状态是复杂的系统中各元素相互作用关系的协调一致,是内容与形式的相互统一。对高层建筑与城市的空间整合,就是要通过一定的方法使高层建筑与其他建筑、高层建筑与城市保持历史完整、生态完整、情态完整,形成时间与空间统一、结构与过程统一、内在本质与外在表现统一的有机的整体,同时保持动态开放和可持续发展,最终体现在时间、空间与人的统一,从根本上实现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环境的人性化。

3、结语

高层底部空间环境作为城市过渡空间,其特殊的模糊性决定必须从建筑和城市设计的双重角度对其进行设计和研究,并且形成性的环境评价标准对其空间环境质量进行评估。只有这样才能发掘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环境隐含的根本问题,然后再参照于城市的关系完善建筑单体及其附属环境,高层建筑外部空间的人性化才有可能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胡江渝.重庆大学建筑城市规划学院,建筑设计及其理论,2001.11.

第9篇:上层建筑论文范文

关键词:中国特色,建筑哲学思想,建筑理论,建筑技术方法

建筑理论,历来成为建筑界争论的焦点。建筑理论涵盖哪些内容,在建筑界存在很大争议。研究建筑理论的最高层次是建筑的哲学思想,它是对建筑科学本体性质属性特点的看法观点,是提出建筑理论的指导思想。建筑理论的研究目的,是在建筑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对于建筑科学的认识提出理论原理,并在建筑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建筑技术方法,提出技术方法的原则。现就中国特色建筑理论浅谈如下。

1建筑的理论基础

建筑基础理论,结合现行的建筑设计实践,从初级到高级有不同层面,所涉及的问题各有侧重,诸如建筑概论、建筑构图、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空间等等。总的说来,建筑的基础理论可以分为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理论两个层次。

1)建筑设计原理,侧重于阐述建筑创作和实践中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大都较为明显突出,内容包括建筑构成、建筑组合、建筑形式构图、空间组织、建筑构架、环境设计、艺术处理、建筑创作等。

2)建筑理论,侧重于建筑深层哲理的探索,是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和深化,涵盖建筑的群体态势、地理环境、居住建设、不同建筑层次的需求、建筑文化品位的深化、建筑创作思维的阐述、建筑哲理的剖析、建筑机能组织的变化、建筑形象的表现、评论的准则、未来建筑趋势的预测等,涉及多学科交叉内容。

2中国特色建筑理论的哲学思想

2.1城建园林一体化

城市建筑园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国传统的建筑学统称为“营造”,它包括建筑城市和园林,几千年来的城市建设都体现着城市建筑园林三位一体的内容,三者的关系十分紧密。

1)城市的选址在大自然中,城市本身具有绿地系统和庭院绿化,城市和园林密不可分;

2)城市的整体由中心区街道院落各个层次的建筑组成;

3)建筑与园林的关系可以用“建筑在园林中,园林在建筑中”来概括。

由此可见,三者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整体。整体性的哲学思想,是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哲学思想。

2.2建筑理论是自然社会相结合的学科

建筑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独立学科。过去人们一直将建筑学划分在自然科学范畴内,20世纪80年代末,才提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向。实际上,建筑科学本身的特点就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学科,城市规划和建设,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的内容,也包括社会、经济、人文、管理、安全等社会科学的内容,因此,建筑理论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2.3城市不同现代化

中国城市现代化,因地区不同,现代化水平不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也不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点,有北京、上海、天津及沿海城市等发达地区,有新乡、成都等中等发达地区,还有甘肃、新疆等不发达地区,对于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应当区别对待,针对不同地区城市现代化特点和发展重点,应确定不同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既要重视发展知识经济,还要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和历史文化的保护,更要重视生态节能和环保的建设。各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要发挥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快速发展。

2.4综合效益节俭论

以前说起中国,人们总是很骄傲地用“地大物博”来形容她。但是,随着我国人口急剧增长,我国人均资源明显不足。针对这一特点,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提倡“勤俭建国”的建筑理念。在城市建设时,采用全寿命造价控制,强调综合效益,力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发展效益的最佳综合效益。

3建筑理论在建筑实践中的应用

建筑理论的发展与建筑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任何理论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立其价值和地位。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在我国建筑实践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建筑与生态和谐,注重环保建设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