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勘察设计行业调研报告范文

勘察设计行业调研报告精选(九篇)

勘察设计行业调研报告

第1篇:勘察设计行业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建设领域;地基基础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and put out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common problems, and for peers to learn from reference purposes.Key words: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urvey; building; foundation

中图分类号:P2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岩土工程勘察是地基设计的基本活动,同时也为项目的施工、地基处理提供了地质资料、技术参数和数据指标。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收集到的数据、资料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影响着工程项目基础设计的合理性、安全性和科学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众多的基础建设项目和高层建筑物不断兴建,基础和基坑开挖深度越来越深,各种公共建筑的建筑平面和立面变化越来越大,这对勘察专业带来了诸多的新课题,采用传统的勘察方法和传统的勘察手段已经很难满足设计的需要,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下内容将结合作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当前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针对常见的问题提出了对策,以供同行借鉴参考之用。

1、岩土工程勘察简介

岩土工程勘察是在工程建设开始前,运用地质、工程地质及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和相应的技术方法,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地理环境和岩土工程条件,编制工程勘察文件活动的总称,其目的是为工程建设的正确规划、设计、施工等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以保证工程建筑物的安全稳定、经济合理和正常使用。岩土工程勘察分为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勘察阶段、详细勘察阶段和施工勘察阶段等四个阶段,另外如果在施工中发现地质情况与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不相适应或者原来的地质勘察报告提供的数据不能很好的反映地质情况,应进行补充勘察,以满足设计要求。可行性研究勘察主要是满足选址或确定场地的要求,该阶段应对拟建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做出评价;初步勘察阶段主要满足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的要求,该阶段应对场地内工程地段的稳定性作出岩土工程评价;详细勘察主要满足施工图设计的要求,应密切结合技术设计或施工图设计,按照不同建筑物提出详细工程地质资料和设计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对工程地基作出岩土工程分析评价,为基础设计、地基处理、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等具体方案作出论证、结论和建议,详细勘察的具体内容应视工程物的具体情况和工程要求而定;施工勘察则是对在此之前的勘察资料的正确定进行验证,必要的时候进行少量的补充勘察,施工勘察主要是与设计、施工单位相结合进行的基坑验槽、桩基工程与地基处理的质量和效果的检验,施工中的岩土工程监测和必要的补充勘察,解决与施工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并为施工阶段地基基础设计变更提出相应的地基资料,具体内容视工程要求而定。

岩土工程勘察常采用的方法有如下几种,下面将分别进行简要的介绍:第一,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这是岩土工程勘察的早期工作,其主要任务是在综合分析测区内已有的地形地质、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等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编制测区的工程地质测绘工作底图,再利用工作底图填绘出测区内的地表工程地质图,为工程地质勘探、取样、实验、监测等的规划、设计和实施,提供基础资料。第二,物探,其是地球物理勘探的简称,它是利用岩土间的电学性质、磁性、重力场特征等物理性质的差异探测场区地下工程地质条件的勘探方法的总称。右图就是物探的一种野外重力测量。第三,开挖勘探,其是指将局部直接开挖,进行详细观察和描述的勘探方法,根据开挖体的空间形状的不同开发勘探分为槽探、坑探、井探和洞探等集中类型。第四,钻探,其是利用钻进设备,通过破碎岩土,采集岩土样或者观察井壁,以探明地下一定深度内的工程地质条件,补充和验证地面测绘资料的勘探工作,工程地质钻探既是获取地表下准确的地质资料的重要方法,也是采取地下原状岩土样和进行多种现场试验机长期观测的重要手段,右图就是正在进行钻探施工。

2、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的问题研究

2.1、岩土工程勘察企业管理不规范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来靠政府机构提供行政拨款的勘察单位,已经大部分转为企业化的运行模式,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勘察单位自行去寻找承揽工程,一定程度上使得很多勘察单位将运营的重点放在了利益上,而忽视了岩土工程勘察的质量。而且很多岩土工程勘察企业不重视对企业内部的管理,还存在勘察工作的效率低及质量差的现象,另外,由于很多岩土工程勘察企业承接的业务量不足,为了获得更多的项目,岩土工程勘察单位会采取人为压低成本进行恶意竞争,致使承揽到项目后恶意降低工作强度和任务量。还有的岩土工程勘察单位为了抢速度,对项目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采用的勘察方法没有按照规范标准的要求进行,使得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与实际相脱节。

2.2、勘察报告过于陈旧

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中,通过对工程场地的地基基础结构进行勘察、实验、分析后,最后编制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其内容往往侧重于对岩土地质的定型分析,有关施工场地的某些数据相对较少,以至于在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向设计及施工工程师提出的建议及措施不全面、不明确和没有针对性。而且,仍存在有的岩土工程勘察企业延用着以往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框架,由此得出的勘察报告的具体内容通常是围绕主观性的描述展开,导致最后的结论和建议没有实用性。

2.3、作业面狭隘

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很多勘察企业没有针对项目所在地的岩土工程进行总体的研究和分析,而是仅仅针对工程项目的施工场地进行勘察和研究,在这种情况下,无法全面了解、掌握项目施工场地及周变区域的地基土层性质、变化规律和特征等,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岩土勘察的分析和评价,则将会难以保证其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另外,在实际的岩土工程勘察中还普遍存在生硬套用有关标准和规范、缺乏对地区工程实践的重视等。

2.4、资料收集不全

在《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中明确规定详勘的时候应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场区的地面整平标高;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和埋置深度;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但是在实际施行当中,有很多岩土工程勘察企业不重视这些资料的搜集,使得勘察技术不能满足设计单位的要求。

2.5、界面划分不清

在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对岩土体和岩石风化程度的界面,地质构造和软弱结构面,以及不良地质体的地质界面等没有进行明确的划分。

2.6、地质形态问题

在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没有确定地面以下是否存在不明地下物体、空洞、古墓、暗河,或者没有对其分布形态、埋藏位置及深度进行明确。

2.7、岩土参数提供不全

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由于粗颗粒土、残积土和风化岩这些难以取得原状岩土样和难于进行室内外实验,而岩土工程勘察企业为了节约成本,而对这些土质的承载力和变形指数没有进行进一步的确定。

2.8、岩土工程勘察人员的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这里主要表现在有一部分勘察技术人员缺乏对勘察各专业的野外和室内原始资料的整理、分析和利用的能力,缺乏归纳总结的能力,缺乏建筑结构设计方面的基本知识,致使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没有明确的目的,所提供的资料不能满足设计和施工的需要。

2.9、岩土工程勘察人员技术素质不高

这里主要是指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人员的知识面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勘察各专业之间各自为政,缺乏必要的内部沟通和技术交流。

3、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应采取的对策

3.1、规范岩土工程勘察活动

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业主可以通过聘用监理的方法进一步加强对工程项目的勘察纲要、合同及岩土工程勘察活动的管理,避免勘察单位随意布孔、不规范作业、编制虚假记录和违规取样等现象的发生。另外,还应加强对勘察报告的指标、数据和资料进行检查审核,一旦发现问题立即要求勘察单位采取措施进行改正,以提供适合工程设计与工程施工的技术资料。

3.2、加强对勘察技术人员的培训

应采取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方式加大对勘察技术人员的再教育和业务培训,促使其知识的更新换代,在勘察单位施行内部岗位轮换制度,促成勘察各专业的技术交流和知识的渗透,尽可能的组织技术人员参加各种有关的学术活动和讲座,达到扩大勘察技术人员的知识广度和深度的目的,提高勘察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受压层深度计算、承载力计算、土压力计算、沉降分析和数理统计中,不单强调运用计算机的能力,也应注重手算能力的提高。另外,还应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通过岩土工程勘察企业的人才工程,尽可能的减少违规违章作业的行为,保证勘察工作的专业性,提高岩土工程设计与勘察报告的广度和深度,为工程项目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技术支持。

3.3、重视地区性勘察

我国地域广阔,地质环境与条件相对比较复杂,就是同样成分的地基土,由于生成环境的不同而具备不同的力学性质。因此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不能仅仅对施工现场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应综合考虑施工场地条件及其受到周边地质影响的程度,分别开展勘察活动,最后对岩土性质进行整体的归纳和分析,全面掌握影响工程项目的各项因素,充分发挥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作用。

3.4、各种手段相结合

由于任何的技术都有局限性和一定的实用范围,应合理的选择运用工程物探技术与传统的勘探技术相结合的多种勘察手段,互相补充,互相验证,这是解决岩土工程勘察存在的问题的一个途径。另外,各种间接勘察手段所获取的资料应与传统的勘察方法、施工检测成果进行对比验证,奖励相应的经验关系,从而建立定量分析、判定标准,确保岩土工程勘察成果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的数据。

3.5、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制度

在岩土工程勘察企业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制度,对于一个项目来说,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其余的各个专业按照所承担的工作负有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并配合以奖惩分明的考核制度,以更大程度的激发大家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4、结束语

岩土工程勘察对于建设工程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人员,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从各个方面加强自身的学习,努力提高综合素质,为岩土工程勘察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土木测试新技术》孙海荣,浙江大学出版社

第2篇:勘察设计行业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地质勘察;质量;风险

工程地质勘察是工程建设活动开展前必须执行的重要环节,对工程整体建设影响重大。随着科技的发展工程地质勘查手段和技术不断得到优化,其勘察程序和工作方法较传统地质勘察有了长足发展。

1 工程地质勘查内容

建筑工程地质勘查是建筑工程建设的基础。地质勘查工程的发展是一个从浅到深认识的过程,需要广泛的调查研究作为基础,才能确保勘探工作的安全性和整个工程的质量工程地质勘查为调查工作,进行是为了研究影响建筑的地质因素,水文条件、一些天然的地质现象、岩土的力学性质及地质构造为地质勘查的主要因素。依据具体工程需求及建筑物的地质所处环境,进行科学的分析工作,使得建筑物安全使用性能有所保障。工程地质勘查任务主要包括气象、水文、地貌、地震记录情况与勘查以往报告记录等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对相关因素的实验测试,对地质工程的测绘与调查,整理相关资料并成册为工程地质勘查报告。工程地质勘查主要是为了选择良好的地理位置、适应的土质疏松度与涂层分布,此项为工程地质勘查工作中的重点。建筑物的安危直接受到地质环境好坏的影响,因此勘查工作的关键环节为勘查工作的精确性,勘查资料为建筑建设的依据,使得地质工作全面进行有所保障,施工顺利开展,做好合理地质建筑的充分准备。

2 工程地质勘察质量风险主要影响因素

工程地质勘察是建筑施工不可或缺的环节,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做好工程地质勘察是一项必须要做的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加强对其的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和整治措施,减小及消除水文地质问题引发的各种风险和隐患,从而确保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和安全。

2.1 地质环境和气候变化影响

工程地质勘察质量目标之一是山川、盆地、自然地质、丘陵、高原等都不是单独存在的地质形态,一个工程勘察范围中会出现复杂多样的地质条件。在野外进行勘察时,勘察条件限制,勘察工具搬运困难,外气候变化比较频繁,昼夜温差比较大并且降雨量不均匀造成岩体不规律的干湿变化以及热胀冷缩灯都会为工程地质勘察和取样带来不便,并影响工程勘察结果的准确性。

2.2 人为因素影响

工程地质勘察人员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着勘察质量结果,勘察过程中都需要专业人员完成,但是由于一些勘察人员队工程概念不明确,缺乏勘察专业知识,勘察操作不正确,勘察设备和手段过于落后。在对工程地址勘察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时,勘察人员对勘察参数计算公式和分析方法使用不当,适应条件的意义混淆不清等情况,最后导致可工程地质勘察评价报告中对工程地址环境不明确、工程地质问题界定不清晰、地质危害论证不充分以及数据报告错误等问题。

3 工程地质勘察质量风险的防范措施

地质勘查工作主要是运用必要的技术手段或方法,如测绘、物化探、钻探、坑探、采样测试等对一定地区内的岩石、地层构造、矿产等地质情况进行重点有所不同的调查研究工作,从而为经济建设的需要服务。

3.1 承包方风险防范

首先,承包方要对企业员工进行相关教育和培训,要保证从业人员能够满足地质勘察工作的需要。企业要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和激励机制,同时要配备合理的机械设备,保证人力、物力充足;其次,承包方要有组织明确机构合理的项目团队,应该强化内审和外业监督。勘察对要能担当起各项工种的开展,要认真对待前期勘察工作并做好有关记录。承包方对于勘察报告要进行三级内审,严格把关,对存在质量问题要求及时修改。勘察纲要必须有总工办负责人签字方可进行施工。承包方还要明确质量监督管理人员,要对外业钻探进行抽查和定期检查,要保证验收质量;最后,承包方要做好权责明确,要保证负责人布设工程量的权力。对于承包企业的风险防范水平要进行评估,保证风险在可控范围内。承包企业的风险管理流程要科学合理,做好层层分工、责任明确。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质量风险信息管理体系,保证企业内各部门以及外部企业之间的交流顺畅。

3.2 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由于工程地质勘查工作的专业性较强,且影响因素较多,需要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控制成本。在提高全员成本意识的基础上,还要对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及业务能力予以提高,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组织能力、较强业务能力的人才,对提高整体项目成本管理的专业水平和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地质勘查单位管理应以工程项目为龙头,财务管理为核心,向成本要效益,向管理要效益。

3.3 建立地质勘查项目管理系统

现阶段,地质勘查项目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实施管理难、反馈效率低、项目资料存储和使用混乱等情况,所以需要将信息化理念引入鉴于目前地勘项目引入地质勘查项目管理当中,重点研究地勘项目管理中的数据组织和管理,设计如项目数据标准化管理、项目总结流转、项目甘特图制定、项目实时管控、成果交互反馈等的一体化管理新模式,并在此基础上研发建设一套符合地质勘查项目管控需求的管理系统。实行地勘项目管理信息化,将打破地质勘查单位和项目负责及各实施小组之间在时间、空间上的不一致,促进项目在地质勘查单位与项目组之间有效执行。

3.4 完善市场管理监督体制

工程地质勘察对工程施工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工程施工建设整体质量和施工进程。当前工程地质勘察市场秩序混乱,制定一套有效的监督管理体制刻不容缓。首先要对工程地质勘察承包方的及时实力、技术设备已经勘察质量进行全面的审查,淘汰一部分勘察素质比较低的勘察企业;其次是要提高行政管理,全面控制地质勘察市场;第三是杜绝一些企业工程地质勘察出现形式主义,更正企业对工程地质勘察热全面认识;最后是构建鼓励和引导制度,促进工程地质勘察企业科技的投入以及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并不断提高工程地质勘察质量。

结束语

工程地质勘查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过程,因此,勘查单位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工程地质勘查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自身的勘查技术和水平,从而保证地质勘查工作的顺利进行。针对工程地质勘察质量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有助于提高地质勘察质量,促进我国地质勘察行业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卫万顺,郭萌,贾三满,廖海军,黄骁,孙小华.北京规划新城区域工程地质勘查方法体系研究[J].城市地质,2011(1):1-11.

[2]孙军强,朱金荣.工程地质勘察中需要注意的问题[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6).

第3篇:勘察设计行业调研报告范文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岩土工程技术勘察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地质调查工作,是运用各种勘察测试手段和方法,对建筑场地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判断修建各种工程建筑物的地质条件以及建设对自然地质环境的影响,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是为设计、施工提供地质勘察成果及各项岩土工程参数,是建设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岩土的参数关系到基础设计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可行性。环节严格按照有关规范执行,同时结合地区经验,才能保证勘察结果的准确性。

一、对岩土技术勘察的简单介绍

1、岩土勘察的定义

岩土勘察是一种编制文件的勘查活动,主要就是根据所要建设的工程的要求来对建设场地进行分析、评价、查明它的地质、岩土工程的条件以及周围环境等特征。

2、岩土技术勘察的分类以及应用

按照所需要勘察对象的不同将勘察分为铁路工程勘察、港口码头工程勘察、大型桥梁工程勘察、公路工程勘察、工业建筑工程勘察、民用建筑工程勘察和水利水电工程勘察.且水利水电工程主要指的就是水电站和水工构造物的勘察。因为铁路工程勘察、港口码头工程勘察、大型桥梁工程勘察、公路工程勘察等工程勘察更具重要性,且需要很高的投资造价,所以国家都对这些工程勘察分别制定的各自的勘查规范、技术标准和规程等,且这些工程勘察被称为工程地质勘察,所以说岩土勘察主要应用在建造医院、学校的校舍、住宅楼宇、工业厂房还有地基的处理、基坑、边坡、堤坝等工程的施工方面,或者是管线的架空都会应用到岩土勘察。

二、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的问题

1、勘查的依据不充分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中规定,在进行勘察时,“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场区的地面整平标高;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但不少勘察单位在前期资料搜集不全,拟建工程的结构形式、地面整平标高等情况不清,缺乏设计单位的勘察技术要求等情况下就进行岩土工程勘察,这些投机取巧的行为,致使报告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提出的成果无法满足工程设计的需要,最终还是要补勘。

2、第一手资料质量不过关

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的时候是需要结合所需要建设的场地特征进行针对性的设计,这就需要在岩土工程勘察的时候,要把收集到的室内、野外的零乱分散的原始资料进行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分析,这对岩土工程勘察工程来说是一个不可缺失的重要环节。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会存在以下一些细节问题:对于统计的定义和理论不确定在统计、分析岩土参数的时候,有些时候对异常值不加分析剔除就参与了统计,后果就是导致误差大,标准差和变异系数也随之变大,得出的结论往往对场地的分析不正确、不合理。岩土参数的取值不准确片面的理解了岩土参数的标准值,不管什么样的岩土参数都提供标准值,这是非常不准确的。对于一些工程的特性指标务必要提供基本值、标准值和特性值,像岩土的一般性,只要满足统计物理指标的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就可以了。

3、勘察报告没有实事求是的反映实际情况

勘察报告是要根据所需建设工程的具体场地进行详细勘察后得出的结论,但是近年来,很多勘察报告没有实际上的内容,只是越来越多的没有用的空话,没有根据具体的工程条件,没有很详细很具体的研究分析,没有很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没有设计施工时真正需要的内容。

4、综合能力及技术素质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些勘察技术人员缺乏对勘察各专业的野外和室内原始资料的整理、分析、利用的能力,缺乏如何辨别真伪、去伪存真、补充印证、归纳总结的能力,缺乏建筑、结构设计方面的知识,常造成勘察的目的性不明确,所提供的资料不能满足设计的需要。还有勘察技术人员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问题,勘察各专业缺乏内部沟通、技术交流,对各自技术服务的对象和技术发展状况不了解,导致碰到重大项目和复杂工程时束手无策,不知应采用何种技术方法和手段去解决所碰到的技术问题。

三、岩土勘察工程中的解决措施及发展方向

1、确定勘察依据

若想保证岩土勘察工作顺利的完成,首先就要在岩土勘察工程中,制定好准确合理的勘察纲要。因为勘察纲要是指导岩土工程勘察各项工作的纲领文件,是勘查工作的重要保证。要保证加强对勘察报告的审查,报告中存在的工作量、勘探质量、资料数据的分析和得出的结论要逐一审查,绝不能马虎,尤其是要对基础选型的论证、施工场地的稳定性评价以及在施工中需要注意的堤防等等,一定要审查合格后再进行下一步。然后要对施工场地的地质性质进行准确的分析、确定,例如说,勘探孔深度小、勘探间距宽的,需要地质性质好、埋藏浅厚度大的地区;勘探孔深度大、勘探间距窄的,一般都是地质性质差、埋藏深厚度小的地区。要对野外地层划分详细,详细划分包括对地层的湿度不同、状态、颜色不同还有钻进的难易程度不同,岩心的采取率不同划分,地层划分的好有助于为室内资料整理提供真实准确的地质资料;如果进行多孔作业,就要采用统一的编制形式,这样可以避免野外资料在分层、定性、描述等方面不统一,造成更大的麻烦。

2、合理整理与编录资料

勘察资料的整理是需要多方面合作完成的,现场的技术人员和报告编写人员共同完成,很多勘察单位实行分工制度,这是不利于资料的编录的,实行分工制后,现场技术人员只是把现场编录和原始班表交给报告编写人员了,而报告编写人员对现场并不了解,所以这样就导致了脱节。在进行资料编制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异常或者矛盾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查找原因.确保资料准确没有任何错误,才可以进行编制,而在编制的同时,编写人员进行自检且校验人员同时进行校验,傲到没有一丝一毫的纰漏。

3、对于勘察测试的方法和手段要选取正确的且合理的

选择勘探方法就是要根据所勘探的地基的地基土的性质,选择适宜的测试手段和方法,这样可以提高勘查结果的准确性。例如说静探应用在有淤泥、淤泥质软土、填土、地下水位埋藏浅的地方,因为静力触探应用在这种环境里,可以很准确的反应出地基强度性质;在山洪冲击的地方,就要使用贯入试验的方法,因为这些地方的地层土颗粒比较粗,地下水位埋藏的比较深,如果采用静探,那么强度变形指标就会不准确,会偏高一些,所以在砂土、粉土、黏性土上勘察要使用贯入试验。

4、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性

岩土工程勘察主要勘察工程建设场地的地基,地基具体指建设场地的岩土体,岩土体是自然界经过长时间的变化而形成的,根据地区地域的自然环境、地质环境等因素的不同,建设场地也具有很高的多变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等。所以说,在设计和施工建设前,要依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勘察的报告是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依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质量也是整个工程质量的保证,所以说岩土工程勘察是建设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要想做好岩土工程勘察的工作就要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合理、完善的解决。

5、加强勘察技术人员的再教育和技术培训

定期的对勘察技术人员教育和技术培训,促进其知识的更新换代。勘察单位施行内部岗位轮换制度,促成勘察各专业的技术交流、知识渗透,尽可能组织技术人员参加各种有关的学术活动和讲座,达到扩大勘察技术人员的知识广度和深度的目的。强调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如受压层深度_计算、承载力计算、土压力计算、各类静力或动力有限元计算、基坑支护设计计算、沉降分析、数理统计、地基与基础协同作用分析、地震反应分析、渗流分析等),采取这些措施无疑可以大大提高他们的技术综合能力。

结束语:

岩土勘察是建设工程时的基础性工作,工程建设的投资效率很大一部分体现在勘查工作是否详实,而岩土工程勘察是一个不断进步的技术,若想提高对岩土工程勘察的最新技术,那么就要对理论以及规范、规程的学习进行加强,以便来提高工作质量。在对岩土勘察的实际工作中,一定要精心的对待勘察工作,提出的资料要保证它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开展的工作要认真细致的完成,注意对经验的积累,不断地总结提高,准确无误的完成岩土勘察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李智毅,唐辉明.岩土工程勘察[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0.

[2]王奎华.岩土工程勘察[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YS5202—2004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

第4篇:勘察设计行业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勘察报告;野外勘察;界面划分

中图分类号:TU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6-0087-02

岩土工程勘察为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提供准确的地质资料和技术数据,对工程的实施建设意义重大。但是随着人们对建设工程质量要求的提高,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问题的影响因素中,既有主观的人为因素,也存在着一定的客观环境因素。所以,对影响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因素进行实质性的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分析,我们才能制定出更为科学、更加合理的应对方案,从而促使工程的利进行。

1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勘察的技术手段比较单一

岩土工程勘察时需要采用多种手段进行地质勘察。然而目前从事岩土工程勘察的一些单位在进行勘察工作时,仍然按照老式的勘察手段进行地质勘察工作,并没有做到新老方法的有效结合,同时,勘察报告也只强调定性分析,却忽略了分析有关的定性评价数据。从而严重影响了勘察工作效果。

1.2 野外勘察工作质量有待提高

一方面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有相当大部分的岩土工程勘察单位开始采用自负盈亏的经济制度,它们只想到了自己眼前的经济利益,却并没有注重勘察工作的质量,这样,最终导致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整体质量的下降,更严重的是,个别岩土工程勘察单位为了能够获得勘察任务,在做预算造价时故意压低价格,同时勘察单位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不得不把工作量进行缩减,必须或是应该进行的勘察工作不去做或者少做。例如:没有根据规范要求进行勘察钻探取样工作,从而难以准确确定出分层的位置。有的单位甚至对于地质体采样不完整不连续,甚至不使用取样器,而从岩芯中直接取样,取样的数量也不多,并不满足规定的试样要求,这样得到的数据并不具有代表性,从而导致不能对建设场地地基土做出完整、准确的分析

评价。

另一方面在室外的勘察工程过程中,由于野外实际的现场变化等客观原因,很多计划好的勘察工作需要临时做出变动,所以这样进行下来,很多以前没设想进去的方案都要加进去,工作量就会增加并且勘察仪器也会增加,一时间很多现场负责人工作量增加,但是他们管理力度很难跟上,仪器也不能更好地使用,因此,极大地降低了勘查结果的真实性。而且,如果记录勘察工程资料人员的职业素质比较低,也会降低勘察结果的真实性。在实际野外勘察中,很多现场负责人为了减少工作量、减少工期,岩土样本没有按照规定进行采取,如样本量不够,不够代表性等,并且记录人员没有按照规定进行记录,数据错乱,负责人最后也不进行检查。这些没有职业素质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岩土勘察工程的最后结果。

1.3 勘察报告内容不完整,形式不规范

岩土勘察工作结束后,我们还要对勘察结果及整个过程进行总结,写一套完整的勘察报告。但是在很多情况下,由于很多公司的总结人员不具有岩土勘察工程的专业性,对岩土勘察工作没有系统的认识,使他们写出的勘察报告没有专业性,而且也不够详细。如有的勘查报告只写出了勘察结果,对于勘察过程和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没有写出等。而且由于许多工作人员工作没有条理性,摆放勘察结果及数据错乱不堪,这样也严重影响了勘察报告的书写内容。

1.4 界面的划分问题和地质的形态问题及岩土的参数

问题

主要按岩土体和岩石风化程度划分,不良地质体的地质界面以及地质构造和软弱结构面的判定等。有空洞、不明的地下物体和分布的状况、埋藏的位置深度的确定。主要是难于取到原状岩土样和难于进行室内、外试验的岩土层即风化岩、残积土和粗颗粒土等。

2 探讨问题的对策

2.1 应用先进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改变岩土工程勘探技术的单一,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地质勘探。应用数字化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利用岩土工程数字化建模方法及利用基于GIS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等。

2.2 加强技术人员的能力

不断加强勘察技术人员的再教育以及技术培训,并且形成一种定期制度,促进人员知识的更新。勘察单位必须施行内部岗位轮换制度,促进勘察技术的交流和知识渗透,尽可能地组织技术人员参加各种相关的学术活动、讲座,达到扩大勘察技术人员的知识广度和深度的目的,强调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以提高他们的技术综合能力。

2.3 加强监督与管理,推行监理体制

要想做到对勘察市场的有效监督与管理,就必须做到以下三点:第一,要严格审查和管理勘察合同和勘察纲要,避免越级和盲目勘察的现象发生;第二,要对勘察的现场工作做好监督工作,避免打假孔或者不规范的编录试验;第三,要加强审查工作,特别是对勘察报告的审查,要逐一审查勘察成果报告的勘察质量、数据分析等,尤其是对基础选型的论证过程、施工建设等,避免勘察成果报告中只有描述,没有深入分析的现象。因此,岩土工程勘察单位要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同时政府要加强对勘察市场的监督与管理,推行岩土工程的监理体制,保证勘察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2.4 加强特殊地段的管理

如果顶板破碎或过构造带,施工人员进入工作面煤壁工作时,必须先敲帮问顶并在工作地点上方用大板封闭好,防止矸石向下滚落。

2.5 妥善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对于岩土工程技术人员而言,扎实的理论和丰富的经验、良好的工程判断力均是尤为重要的。在学习和运用理论的过程,要注意隐藏在公式和规律背后的背景知识和真正实际内涵及其假定边界条件。而积累经验的过程可分为分析学习与预测现场观测对比分析、预测和现场观测结果、分析、评估和总结三大过程。总之,经验积累与理论是相辅相成的。岩土工程勘察中的理论与实践,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偏倚任何一方都将失之偏颇。

3 结语

随着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不断进步,岩土勘察工作者不仅要学好理论知识,而且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掌握新兴的勘察技术,提高工作质量。岩土勘察工作者必须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遵循“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科学建设程序,为上部结构设计提供准确详实的岩土工程资料,全面掌握岩土工程的规章制度,仔细地开展勘察工作,不断积累工作经验。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问题,同时加强技术的创新,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金培杰,戴玉.南疆铁路库喀段盐渍土路基病害与防治措施研究[J].路基工程,2006,124(1):

116-118.

[2]铁道第一勘测设计院.铁路工程地质手册(修订版)[M].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

[3]王小生,章洪庆,薛明,等.盐渍土地区道路病害与防治[J].同济大学学报,2003,31(10):

1178-1182.

第5篇:勘察设计行业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岩土工程 勘察工作 思路分析

[中图分类号] P62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8-219-1

1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程序、阶段划分及报告内容

1.1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程序

编制勘察大纲;测绘与调查;现场勘探;野外测试;室内试验;长期观测与编写报告书等方面。由于勘察场地的复杂程度、建设工程的类别、设计阶段等不同,相应的勘察任务和内容也有差异,所以应紧密结合工程实际。

1.2岩土工程勘察阶段划分

岩土工程勘察宜分阶段进行。勘察阶段应与设计阶段相适应,一般可分为可行性研究勘察(选址勘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三个阶段。岩土工程勘察应按工程建设各阶段的要求,精心勘察、精心分析、提出资料完整、评价正确的勘察报告。

1.3岩土工程勘察的报告内容

⑴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的技术标准;⑵拟建工程概况;⑶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布置;⑷场地地形、地貌、地层、地质构造、岩土性质及其均匀性;⑸各项岩土性质指标,岩土的强度参数、变形参数、地基承载力的建议值;⑹地下水埋藏情况、类型、水位及其变化;⑺土和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⑻可能影响工程稳定的不良地质作用的描述和对工程危害程度的评价;⑼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的评价。

2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2.1岩土体的复杂性

岩土工程研究的对象是岩体和土体。岩体在其形成和存在的整个地质历史过程中,经受了各种复杂的地质作用,因而有着复杂的结构和地应力场环境。显著的时空变异性和工程类别的复杂多样性,决定了岩土工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很大的综合性。

2.2岩土工程的不确定性

岩土工程中的很多因素往往难以预先知道,或仅在某种程度上加以预估而无确切的把握。不确定性的根源有参数不确定性、模型不确定性、人为的不确定性。例如,我们可以对某土层取样进行试验测定岩土的参数,但不可能获得参数的真值。在岩土工程问题的分析中,由于问题的复杂性以及资料不足,我们不得不做出某些必要的简化与假定,以至于在很多情况下分析结果与实际结果不符。

2.3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矛盾性

在工程建设中,勘察和设计往往隶属不同的部门,勘察部门在勘察报告提交之后,就万事大吉;设计部门收到勘察报告时,只看剖面图、柱状图和岩土参数,往往忽略了勘察报告中在基础处理形式及施工方案方面的建议;勘察人员由于工作的局限性,偏重于查明岩土情况,勘察报告中的建议往往比较空泛。这种现象对于具体工程是不利的,也不利于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发展。

2.4勘察技术水平落后、技术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近二十年来,勘察专业体制的改革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并未真正到位。队伍大,素质差,成果质量低。与国外的先进勘探技术和手段相比,目前我国的勘察手段略显单一、仪器设备陈旧老化。勘察人员来源复杂,大多没有接受系统的教育培训,素质良莠不齐。这也使得先进的勘察技术与勘察机械设备得不到准确迅速的推广使用,进而影响我国岩土勘察的发展。使得岩土测试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难以得到有效保证,严重影响了岩土工程的整体勘察质量,阻碍了岩土工程的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3做好岩土勘察工作的思路与策略

3.1做好准备工作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主要在野外现场进行,为使现场工作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必须在出发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准备工作是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前提和内容。直接影响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质量、进度,进而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提高对准备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是做好准备工作的关键。要把准备工作做得既具体、又充分,避免疏忽、遗漏,明确准备工作的重要性就是使现场勘察工作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避免窝工、返工,就是保证工程勘察质量的前提条件和保障。我们必须充分掌握勘察任务的具体要求、拟建建筑物结构形式、层数、荷载、基础形式与埋深。有的放矢地编写勘察纲要;充分搜集勘察场地建筑总平面图或规划图或土地勘测定界图(附有四角坐标)、已有地质资料、场地地形地貌及施工条件,有无地下障碍物(光缆、电缆、高压线、管线等)。

3.2勤修内功,苦练外业

勤修内功,就是首先做好自己的功课,用心钻研业务,年轻的工程勘察人员应加强理论素养的学习,多向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的前辈请教,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不断总结,积累岩土勘察的信息库,尽快提高岩土勘察工作的技术水平;苦练外业,一方面是要重视勘察外业的质量,在勘察前期做好准备工作,在勘察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勘探、原位测试、取土及进行土工试验,原始数据记录准确无误,岩性描述全面真实;另一方面,勘察前应与设计部门进行沟通,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弄清楚建筑物工程特性,这样勘察工作就能做到目标明确,为设计部门提供确实有效的勘察资料。

3.3技术改革,加强工程技术人员培训

为了改变岩土勘察中的落后局面,保证工程顺利进行与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应该制定岩土工程统一规范、努力推行岩土工程体制、引进新技术与先进的精密的勘察设备、加强岩土勘察施工人员培训教育,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素质,引导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勘察技术。

4结语

岩土工程勘察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和技术,是建设工程的基础和先行者,是一个工程项目选址、环境评价、基础设计、岩土治理、施工方案制定等环节的重要依据。在自身的发展中正经历着一个重要的阶段、并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随着工程地质岩土力学和土木工程等相邻学科的发展,相互渗透和衔接,岩土工程体制的形成,岩土工程勘察在资源、能源开发、交通、城乡建设、农田水利、国土整治及国防建设等领域发挥更重要作用。因此,作为勘察工作者既感到无尚光荣,也深觉肩上担子的沉重。笔者不惧学识浅薄,撰写如何做好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思路的文章,希望通过抛砖引玉之举与大家共勉。

参考文献

第6篇:勘察设计行业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工程勘察;存在问题;解决方法

一、岩土工程勘察的现状及常见问题

(一)没有科学合理的安排野外勘察,在进行实际勘察时,质量不高

在开展野外的岩土勘察工作时,因为实际工作当中会受到很多客观原因的影响,有时可能需要临时更改方案,需要增加设备或者这方面的资金投入,使得项目监管变难,导致勘察结果的准确性大打折扣。并且,因为人员是接触勘察工作的直接因素,所以,勘察资料记录人员素质的高度直接关系到岩土勘察的质量。有时为了缩短工期,没有严格管理编录人员,有时会使得资料的质量下降,最终使得描述不符合真实的情况。岩土勘察主要是采用以点盖面的方法,即选择现场的几个样品来测试,以便使得所选样品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因为一些勘察单位想压缩成本,并想赢得一些勘察时间,并没有采取足够多的样品进行测试,最终使得勘察结果的真实性不够。所以,在进行野外勘察时,一定要合理安排整个勘察过程,确保勘察顺利开展和有效的完成。

(二)勘察的前期工作

]有收集到足够数量的资料,也没有明确任务。一些勘察企业为了图快,更为了压缩开支,没有收集足够多的资料,在工程的结构和场地标高方面都没有详细的描述,设计单位也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使得岩土勘察问题不能得到科学的设计和有效的施工。

(三)室内勘察操作不够规范,数据有误差

当结束了野外的岩土勘察后,接下来的检验工作需要在室内实验室开展。所以,实验人员是否专业,技术手段使用得是否科学,都会直接关系到实验结果的准确度。因为一些实验操作人员专业知识不够,不但使得取样测试一拖再拖,还会影响实验的准确度。在整理实验数据时,因为一些人员的统计知识有所欠缺,导致最后的数据误差很大。比方说,在试验层状土时,因为土性存在较大的差异,必须经过较多的对比和资料验证,才能有效保证试验结果跟实际成果的统一性。

(四)勘察报告的缩写和审核欠科学

一些勘察企业的勘察报告在编写上虽说满足国家的规定深度,但是没有重视国家强制性条文规定的贯彻。在勘察报告中,并没有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所提参数也只是保守值。部分勘察单位没有重视勘察的质量,常常是使用一个版本的勘察报告对付所有的案例和工程,当工程勘察项目竣工后,就把以前的报告从电脑中调出,经过稍微的修改,便打印处理作为最新工程的报告,由于不是针对具体工程开展的,也没有认真的修改,所以,报告中常常出现一些对不上号的情况,前前后后相互矛盾的地方也很多。特别是,一些勘察报告为了弥补勘察试验过程中的出现的种种问题,随意修改野外勘探作业记录,原位测试数据以及在土工试验数据,弄虚作假。由于受市场竞争愈剧烈引发不规范行为影响,也有的勘察单位往往迁就业主的不合理要求,杜撰一些数据,凑拼成一份使其满意的勘察报告,以达到欺上瞒下的目的。如控制性勘察孔数量不足,勘察工作量偏少,提供的原始数据及勘察结论偏离实际,导致工程质量问题。

二、岩土工程勘察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强化勘察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尽早实行监理体制

首先,要强化审核管理勘察合同和勘察纲要,避免出现盲目的勘察和越级的现象;其次,必须强化监督现场工作,防止打假孔及不规范的编录、取样及试验等现象发生;最后,强化审查勘察报告,逐一审查勘察报告中的工作量、勘探质量和资料数据分析,必须重点控制基础选型论证、场地稳定性评价以及施工建议等内容,避免出现只重视描述、不做分析的情况出现。所以,勘察单位一定要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并且一定要强化政府部门和社会监督机构对勘察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即尽早推行岩土工程监理体制,以确保勘察市场健康发展。尽早推行岩土工程监理体制。长期以来,我国对岩土工程的监督管理,一直由政府部门承担,几十年的经验证明,这种管理体制存在许多弊端,很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为此,必须建立专业化、社会化的岩土工程监理机构,由其协助政府监督管理岩土工程市场,使岩土工程市场进一步规范化。

(二)通过培训和再教育等行为,有效提升勘察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

可以采取定期培训再教育的制度,有效促进他们知识的更新换代。勘察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不但跟勘察结果的准确息相关,还影响着岩土工程的体制完善。因此,加强勘察人员专业技能,是保证勘察质量的重要环节勘察单位施行内部岗位轮换制度,促成勘察各专业的技术交流、知识渗透,尽可能组织技术人员参加各种有关的学术活动和讲座,达到扩大勘察技术人员的知识广度和深度的目的。强调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如受压层深度计算、承载力计算、土压力计算、各类静力或动力有限元计算、基坑支护设计计算、沉降分析、数理统计、地基与基础协同作用分析、地震反应分析、渗流分析等),采取这些措施无疑可以大大提高他们的技术综合能力。

第7篇:勘察设计行业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缙北文物勘查团考古调查古建筑 文化遗产保护史

中图分类号:TU-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8537(2009)02-0162-07

引子

2009年,我们即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华诞。

“六十载风雨砥砺,一甲子春华秋实”。中国社会的沧桑变革之间,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也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同年11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成立,设一厅六局,其中文物局负责指导与管理全国的文物、博物馆,图书馆事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国民经济尚处于恢复时期,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规模及力度都相对较小,且多集中于北京等大城市之中。即便如此,国家还是对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给予政策上的积极关注与支持。

1949年12月24日,文化部文物局在北京召开文物管理工作会议,文物局局长郑振铎、副局长王冶秋邀请郭若、向达,梁思成、尹达、范文澜,邓拓、胡绳、马衡等著名专家、学者,征求讨论《为禁运文物图书出口令》、《为保护全国各地公私有古迹文物图书令》、《保护有关革命历史文化建筑物暂行办法》及《古文化遗址及墓葬发掘暂行办法》等文物法令实施的意见与建议;1950年5月24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禁止珍贵文物图书出口暂行办法》,规定古迹、珍贵文物、图书及稀有古生物保护的暂行办法,并同时颁布《古文化遗址及古墓葬之调查发掘暂行办法》:又如,同年7月6日,政务院又颁布《为保护古文物建筑的指示》,其中明确规定“凡全国各地具有历史价值及革命史实的文物建筑,如革命遗迹及古城廊、宫阙、关塞、保垒、陵墓、楼台、书院,庙宇、园林,废墟,住宅、碑、塔、雕塑、石刻等等,以及上述各建筑物内之原有附属物,均应加以保护,严禁毁坏。”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颁布的一批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法规性文件,对建国之初特别是在“”运动中保护古代建筑及其他重要文化遗产,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此后,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全面展开,国家财政经济状况逐步改善,相关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体系得以逐步完善,与之相应的各级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形成,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也随之快速成长与发展起来,较大规模的考古及古建筑调查与研究工作在全国范围内扩展。以1950~1953年期间刊发在《文物参考资料》(创刊于1950年1月,至1959年1月改名《文物》至今)上的重要古建筑调查报告为例,计有:《东北古迹古物分布图》、《东北各省古迹名胜统计表》、《我局组织雁北文物勘查团调查山阴故驿古城遗址及京绥线古文物建筑》、《山西省各地文物古迹勘察报告》、《南京市及其附近的古迹调查报告》、《赴平原、河南、山东提选及考查文物工作报告》、《登封文物调查》、《重庆市一年来的文物调查》、《川北文物调查征集工作报告》、《川北乐山文物古迹调查保管工作报导》、《西北区古迹名胜及文物的调查》、《新疆伊犁区的文物调查》、《新疆考古报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文物古迹调查记》等,由此可以管窥建国之初全国范围之内进行文化遗产调查的概况。

雁北文物勘查团成立背景

正是基于上述背景,1950年7月21日,由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及文物局负责组织成立的雁北文物勘查团,以其较大的规模与成果丰硕在当时颇为引人瞩目,成为建国之初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具有广泛影响的重要文化事件之一。

雁北文物勘查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组织的规模较大的关于历史文化遗产实地调查研究的工作团队,该团在调查结束之后发表的《雁北文物勘查团报告》也是建国以来正式付梓出版的第一部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的调查报告。

以雁北文物勘查团为契机 全国范围内的各类较大规模的考古调查及发掘工作陆续展开 其中包括 1950年9月,中央文化部文物局组织东北考古发掘团,进一步发掘吉林西团山石棺墓;新组建的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派出考古发掘团前往河南辉县,进行琉璃阁、固围村等地点殷商、战国及汉代古墓的大规模发掘(考古发掘延续至1952年,1956年出版发表《辉县发掘报告》),南京博物院曾昭主持发掘江宁牛首山附近的南唐二主陵墓(考古发掘延续至1951年,1957年出版发表《南唐二陵发掘报告》),东北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之前身)李文信主持发掘辽宁义县清河门辽代中期萧氏家族墓,故宫博物院陈万里等进行河南临汝古代窑址考古调查等。上述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的开展,对新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复兴与发展奠定了极为重要的基础。

人员组成及古建组考察内容

1950年初,当时的察哈尔省雁北专区山阴县古驿村之北,因水利基本建设开凿河渠时发现古城遗址,并采集有陶器及古钱币等文物。此事最初由察省文教厅报告中央文化部,因其所提交的报告不详,文化部故将其转回察省文教厅再为详细调查,察省文教厅遂派出专人前往山阴古驿,现场踏勘并撰写专门报告,上报中央文化部及文物局。经过论证,专家认为雁北山阴古城可能为汉初或战国遗址,有详加调查研究的必要。与此同时鉴于雁北专区的应县木塔,五台山佛光寺等重要古代建筑遗构在刚刚经历的战争期间曾遭受炮火之灾,保存现状及残损情况如何,当时来自各方的传说不一,也有必要进行详细的调查,因此,中央文化部文物局组织并邀请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考古室、北京大学工学院建筑系、清华大学国文系及文物馆,清华大学营建系,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故宫博物院,北京历史博物馆等机构,商请各方派出专家与文物局合作开展雁北地区考古及重要古代建筑的调查工作。

1950年7月21日,“雁北文物勘查团”正式成立,分为考古、古建两组时任中央文化部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的裴文中先生任团长,清华大学营建系刘致平教授、清华大学国文系陈梦家教授为副团长。考古组组长由陈梦家教授兼任,副组长分别由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研究员阎文儒、北京历史博物馆傅振伦担任,组员为宿白(北

京大学文科研究所),王逊(清华大学文物馆):古建组组长由刘致平教授兼任,副组长分别由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及北京大学工学院赵正主教授与清华大学营建系莫宗江副教授担任,组员包括清华大学营建系的朱畅中,汪国瑜,胡允敬等三人;另有北京大学工学院的李承祚(至云冈因病返京),故宫博物院的张广泉(至应县因病返京),中央文化部文物局总务科的王守中、王树林等共计十六人。

雁北文物勘查团成立当日,即行出发 于当晚抵达大同。次日,全团先至云冈共同调查云冈石窟保存现状后,考古组与古建筑组即分途各地进行调查与勘测工作。迨至同年8月31日,考古组自阳高县,古建组自太原,石家庄返京,雁北文物勘查团此行的调查工作时间共计四十天,先后调查大同云冈石窟、山阴故驿村古城、浑源李峪村出土战国铜器遗址,阳高古城堡,广武古墓群,雁北及五台,太原,正定等地重要古建筑遗构二十余处,皆加以细致的测绘,摄影,记录,考察期间还进行了小规模的考古发掘工作。

以古建筑组为例,先后调查勘测大同下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大同善化寺(山门、大雄宝殿,三圣殿,普贤阁),大同上华严寺大雄宝殿、应县木塔、应县净土寺大殿、朔县崇福寺弥陀殿及观音殿、代县报恩寺大殿,五台佛光寺东大殿及文殊殿、太原晋祠(圣母殿,献殿及鱼沼飞梁)、正定隆兴寺(摩尼殿,转轮藏殿及慈氏阁),正定开元寺钟楼等重要遗构二十余处,主要对其保存及残损状况进行了详细的勘察、测绘与记录。古建筑组的刘致乎,莫宗江,赵正之等先生皆曾为中国营造学社的成员,1949年之前大都曾对上述古建筑遗构进行过调查、测绘与研究,情况比较熟悉。检阅收录于《雁北文物勘查团报告》中刘致平先生撰写的《古建组勘察综述》及《大同及正定古代建筑勘察纪要》,莫宗江先生撰写的《应县,朔县及太原晋祠之古代建筑》,赵正之先生撰写的《五台山》等调查报告,可以看出,在早年中国营造学社古建筑测绘与研究成果的支持之下,雁北文物勘查团古建筑组的考察目的及行程安排,重点放在对晋冀地区最重要古代建筑的保存状况及残损情形进行实地详勘,按照遗构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的重要性及残损程度,及时拟定保护目标及技术措施,以利按照轻重缓急尽快实施修缮保护工程,例如,《雁北文物勘查团报告》中刘致平,莫宗江、赵正之诸先生所撰调查报告,整篇尽量缩减了相关历史考证,形制特征、构造做法、附属文物等建筑历史与理论的研究内容,力求言简意咳,准确概括:与此同时,以上报告皆以大量的插图(多以中国营造学社发表的测绘图为底图标注,或以现场勾画的草图加以标注)、照片以及附表内容详细地描述,标注与统计所调查勘测古建筑的保存现状及残损情况,并进行较为系统的残损程度分类及工程量统计,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雁北文物勘查团此行针对实施古建筑修缮保护工程的考察目的及主要工作方针。在建国之初百废待兴的特殊历史时期,文化遗产保护只能寻找重点中的重点量力而行。因而国家在确定重要古代建筑修缮保护工程之前,态度非常慎重,必须要进行反复的勘察与论证。雁北文物勘查团及其调查报告无疑可视为当时文化遗产保护论证决策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并非仅以专家学者的纯粹学术研究为唯一目的。

雁北文物勘查团此行调查的多数重要古建遗构,以往中国营造学社在抗战之前皆曾经详细测绘,通过此次调查中发现的五台山佛光寺文殊殿金天会十五年重修题记,并与朔县崇福寺弥陀殿大木结构进行比较,较为准确地校正了中国营造学社调查时期对文殊殿始建年代的推论;而在佛光寺附近僧人墓塔调查及遗址的清理中出土的五尊唐代白石造像及彩塑残件,则被赵正之先生称为“意外的发现”,“不胜欣幸的收获”,这些白石造像经过与佛光寺东大殿内的唐代塑像以衣纹、铠甲、饰物等进行比较,确认为唐代作品。并推测与殿内旧存唐天宝十一年白石释迦坐像同属无垢净光塔,由此也确定旧传所谓的后汉皇帝刘知远陵墓实乃“大唐天宝十一载十一月十五日博陵郡邑县西子为国敬造台山佛光寺无垢净光塔”的遗址,佛光寺正殿内的供养白石释迦像最初的供养处也应为无垢净光塔,并非祖师塔。

根据《雁北文物勘查团报告》反映的情况,晋冀地区古代建筑遗构的保存现状及其保护建议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并藉此选定山西、河北两省作为当时古建筑调查,修缮与保护的重点地区。为提高古建筑评估工作的效率,时任中央文化部文物局局长的郑振铎先生指示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编订《文物建筑等级评定表》。1952年,雁北文物勘查团古建筑组结束考察并提交报告一年之后,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委派杜仙洲,罗哲文等为筹备雁北地区的古建筑修缮保护工程再次前往雁北,根据《文物建筑等级评定表》的具体评价标准撰写了《雁北古建筑的勘查》的考察报告,遂选定大同善化寺普贤阁和朔县崇福寺观音殿作为修缮保护的重点项目,修缮工程的设计文件批准后,迅即进行施工,对于其他适合,有能力进行重点修缮的古建筑遗构则提出建议和具体技术方法,并再次记录现状,提出短期修缮建议和长期修缮保护中需考虑的重要问题。

考古组调查内容

与古建筑组重点突出遗构残损现状的调查与勘测工作的现实性相比,雁北文物勘查团考古组的调查工作则更加注重区域性考古调查的系统性及考古类型分析,重点彰显雁北地区多种文化类型纵横交融的变迁历程。考古组报告分为《考古组旅行日志》、陈梦家:《雁北考古旅行的收获》,王逊《云冈一带勘察记》、裴文中:《大同云冈石佛窟对岸之史前遗址》、傅振伦:《山阴县城南古城勘察记》、阎文儒:《广武和古城堡的汉墓》、裴文中:《浑源县李峪村庙坡之彩陶文化遗址》,宿白:《浑源古建筑调查简报》等八篇,虽为简要的考古调查记录,雁北文物勘查团考古组开创性的重要发现及收获,始自史前时代,迄至汉魏,及至辽金,实为开创性的区域性考古调查。例如,实地调查云冈石窟,以及云冈附近高山镇的史前遗迹,开创建国以来云冈地区石窟寺及史前遗迹考古调查之先;关于山阴县故驿古城、山阴县广武及阳高古堡及古墓的考古调查,浑源李峪村史前陶片与石器的搜集等,陈梦家先生在《雁北考古旅行的收获》一文中有详细论述,本文不再赘述。上述报告运用关注文化构成的区域性与多种文化交融互动的学术视角,剖析雁北地区区域性文化遗产丰富多样性的源流及变迁的研究方法,不仅在当时具有相当的开创性,时至今日,也依然具有显著的特色及其重要的学术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分在雁北文物勘查团考古组的宿白先生,以《浑源古建筑调查简报》为题,对浑源县永安、圆觉二寺的寺史、殿宇(永安寺传法正宗殿)及寺塔(圆觉寺释迦塔),碑碣匾额(大永安禅师铭)、佛

像壁画等内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证研究,并对二寺的保护提出了简略的建议。季庚先生早年的这篇著作,广征博采,精于考据,与雁北文物勘查团古建筑组同仁的研究理路相比,则充分体现出其文科专业背景及学术专长。在调查及报告撰写期间,宿白先生多与古建组赵正之、莫宗江二先生通力合作,使这篇调查报告在建筑历史考证、形制特征、雕饰题材,壁画佛像诸方面得以博众长,兼容并蓄。

雁北文物勘查团的宝贵价值

诸如上述考古学与建筑历史研究之间良好的合作互动关系,则是建国初期各学科通力合作、打破门户主见学术风气的写照。正如郑振铎先生在为《雁北文物勘查团报告》作序所言:“(过去)有一部分所谓专家,学者们,往往是门户之见甚深的。谁掌握了‘材料’,谁就是‘权威’。彼此之间,互相嫉视,互相排斥,互相攘夺。彼此各有一个地盘,谁也不允许侵入。形成了各系各派,甚至形成了一种无形的‘门阀’。他们看不见全面,只见到一点一线,不能通力合作,不能彼此打通研究的范围,永远想不到学术是公开的,这在中国科学研究的发展上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并且把持着材料’并不进行研究,更阻碍其他专家学者进行研究。专家们采取了深闭固拒的态度,连望一望他们的‘材料’都是办不到的。至于各个学术机关的合作,那几乎是不可能了,他们是那么壁垒森严的各自独立工作着。但随着人民政权的建立,基本上已打垮了这种传统的不良的作风,干净地扫清了门户之见……一切研究的工作,都是为广大人民服务的,一切研究的结果,都是为广大的人民享用的;一切采集研究的成绩,都是要迅速而公开地传布于广大人民之间的,专家学者们之间,开始怀着坦白而公开的心情,彼此相互合作着,互相帮助着;代替了嫉视的,是亲切的友爱与热情:代替了排斥的,是高度的通力合作的精神,代替攘夺的,是彼此协商,彼此扶持,彼此批评的进步的方式。而各个学术机关也是充分表现着合作互助的精神,充分的对于应该合力以成的工作,无不协力从事,不分彼此,毫无人我之见存在,雁北文物勘查团的组织工作,便是充分地表现着这新的方向与新的作风…这个表现,正象征着新中国专家学者们无限光明的将来。“2008年12月19日,是郑振铎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日,作为晚辈后学,当我们缅怀这位对于新旧文化皆有建树的文化大家、新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与奠基人之时,西谛先生六十年前酣畅快意的文风与作风,中肯真诚的希冀与期望,犹言在耳,而我们做得怎样,又是怎样做的,述及于此,令人感喟!

结语

正如古代先贤所云:“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时至今日本文述及的雁北文物勘查团及其调查报告已经成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史研究关注的研究对象,而当年的考古发掘记录、古建筑勘测数据以及历史照片等,其中蕴涵的重要学术价值,也已今非昔比,不可同日而语。“六十岁一甲子”,新中国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历程 凝结着老一辈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励精图治,跋涉开拓的挚爱深情,和无私奉献,也浸透着一代又一代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这是中国文化遗产事业生生不息,繁荣发展的精神动力和宝贵财富。

本文不揣简陋,通过梳理相关文献,钩沉历史,简要回顾了雁北文物勘查团的历史概况,并对其成立背景,人员组成,考察内容,调查报告等方面进行概略的述评。或可藉此为契机,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史研究,以及当下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也谨以此表达对新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开拓者,先驱者们的敬意。

附注:本文插图引自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文物局1951年出版的《雁北文物勘查团报告》;图片翻拍及相关文献的收集与整理皆承蒙《建筑创作》杂志社陈鹤、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图书馆理炎女士的大力协助,特此谨致谢忱。

注释:

本文系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2007年度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项目名称:辽代木构建筑大木结构研究。

1参见《文物参考资料1950创刊号~1953年第40号目录索引》,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藏。

2 中央文化部文物局组织的吉林西团山古墓发掘工作,参加人员除领队裴文中外,尚有历史博物馆佟柱臣,地质调查所贾兰坡及沈阳博物馆李文信,东北师范大学杨公骥 李洵及吉林省文教厅赵儒林 王亚洲等共二十余人。

3 新中国成立之初,察哈尔省辖张家口,大同、宣化三市及雁北―察南―察北三个专区,共三十二县,1952年察哈尔省建制撤销,原察哈尔省辖区并入河北,山西二省。1949年设雁北专区专著驻大同市。辖大同、阳高广灵、灵邱、浑源、应县、怀仁、山阴、朔县、平鲁、右玉、左云等十二县,1952年雁北专区划归山西省管辖。

第8篇:勘察设计行业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水利工程;工程建设

一、 水利工程建设前期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

1 前期工作经费不足,无法满足勘察设计工作深度

多年以来,地方水利一直存在前期工作经费落实不到位、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在西部一些贫困地区,县级水利投资基本没有,完全靠国家和省级下达资金开展一些水利工作,前期工作经费不落实情况尤为突出。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水利设计、勘察单位多半是水行政主管部门的下属单位,可以通过行政的手段让其开展工作,而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水利勘察设计单位基本上是企业化管理,不愿承担前期经费不能保证的勘测设计任务,即使承担了,也会基于企业成本的考虑,降低了勘测设计深度,使得勘测设计质量降低。部分地区水利部门前期工作经费不足,但为完成上级下达的水利建设任务,只能自己进行设计、自己审查,导致设计质量没有保障。

2 前期工作任务重。没有充足的勘察设计周期

近年来水利工程建设投资增长迅速,全国普遍开展了病险水库、人饮安全等民生水利工程,这些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各地的水利基础设施条件。但由于一些地区具备资质的设计单位少,技术力量单薄,突然增加的水利前期工作,使勘察设计单位任务过重,勘察设计质量无法保证。这种现象在区县的设计单位现象较为突出。还有一些项目,业主为了某种原因及早立项,但却没有给设计足够的设计周期,只求进度不讲质量,特别是在水文、地勘等专业由于缺少必要的工作周期,无法保证勘察设计质量。

3 业主对前期工作认识不到位

业主对水利前期工作不重视,有两种原因造成:一种是业主过去不是搞水利的,对水利工作的特点不了解,对水利前期工作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另一种则是对水利前期工作的重要性比较清楚,但主观上存在不重视。由于有些业主缺乏对水利前期工作的充分认识,对水利前期设计工作抱有能少花钱就少花钱的观念,对前期工作缺乏必要的投入,尤其在勘察、水文等方面投入不足,在选择设计单位时仅以最低价投标为好,不充分考虑项目特点和复杂情况。还有一些业主出于对自身一些利益的考虑,对国家投资为主的项目,要求设计单位搭项目,提高工程投资,对自身投资为主的项目,又要求设计单位减少必要的配套工程,压缩工程投资。

4 勘测设计市场不规范

招投标不完善,国家为提高勘测设计质量,使勘测设计工作能有序竞争,2003年国务院八部委出台了《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招标投标办法》,对勘察设计工作招投标进行了规范。但由于勘测设计市场竞争较激烈,一些设计单位为了中标,不得以降低报价,但要保证单位一定的利润,最后牺牲的就是勘测设计质量。

勘察设计资质管理方面不规范,一些不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越级承接工程设计任务后,借用具备资质的设计单位图章。一些设计单位质量意识淡漠,视单位资质信誉而不顾,将资质借给不具设计条件的个人或集体;一些设计单位拿到设计任务后,由于自身任务重或利润少,又将设计任务转包给不具资质单位去做,并对设计成果缺乏必要的审核。个人资质管理监管不到位,一些个人将资质挂靠在别的单位,但又不对挂靠单位的设计成果负责,特别像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这些专业的资质供挂靠单位使用后带来的质量隐患较多。

5 勘测设计单位质量意识有待提高

一些勘测设计单位忽视对基础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特别是在水文、泥沙、工程地质等专业,由于这些资料需经一定的观测周期和实地勘察才能取得,勘察设计单位为了赶进度,减少成本,不投入必要的资金补充新资料,对陈旧的基础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又不充分,致使设计依据存在不足和隐患。勘测设计单位在设计时,未严格按照相应的规程规范进行工作。在具体工程项目设计中,勘测设计深度不够,工程选址、坝型比选、工程布置等方面往往缺乏全方面的综合优化比较,对重要的结构和参数缺少必要的计算和模型试验。一些勘察设计单位质量和安全意识相当淡漠,承接一些大型枢纽工程的勘察设计任务后,由于经费方面的原因,又将大坝等重要建筑物的设计未按正常渠道转包其他单位设计,分包任务后没有负起总包责任,没有统一的技术要求、规定,管理不严。对自己不熟悉或无经验的设计又不请专家咨询,设计问题直到审查时才暴露出来,但对问题的严重性还未充分认识。

6 勘测设计的设计理念未按科学发展观及时转变

一些勘测设计单位对新时期水利发展方针,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认识不够,不少规划设计人员仍然没有转变传统、狭隘的设计思路,规划设计理念落后,仅重视单纯的工程技术设计,忽略对水资源的保护、节约、配置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提出的工程任务、规模与设计方案不能切实地与当地的自然、经济和发展状况相协调。一些勘测设计单位对新规定、新规范学习不够,不及时掌握新的规程规范,知识更新慢,忽视了必要的技术业务培训。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设计人员存在着重技术、轻经济,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对工程的经济评价、资本金测算、运行费测算和管理问题缺乏认真的分析研究。

7 政府监管缺失

在行业内的确存在着一些企业借用资质、越级承担业务的现象,但却未能受到应有的处罚,据建设部质量安全司近2年对行政处罚统计,很多省市在这方面的是零记录,这种现象不能证明质量状态的好转,恰恰反映了监管工作的缺失。一些项目审查多次均不能通过,勘察设计承担单位抱无所谓态度,甚至将本该内部质量控制的工作,依赖审查时发现。在一些小水电开发过程中,一些私人业主法律意识淡薄,在流域开发规划未批准,初步设计未批复工程就已基本建成,对于这种公然违反基本建设程序的行为,并未得到应有的处罚,就是典型的政府监管缺失造成的。

二、如何有效提高水利工程建设前期工作质量

1 项目建设单位要发挥在前期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1.1 积极落实前期工作经费

在地方水利前期工作中,由于市、县地方财政困难,地方配套资金足额到位很难。为解决前期工作经费短缺的问题,项目建设单位或水利主管部门要积极主动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争取,努力通过政府财政安排、银行借贷等多种方式筹集必要的前期工作费用。事实证明,在前期工作资金的争取上,只要开拓思想,积极争取,还是有解决的办法的。如某些地方水利部门认为小型水库加固直接服务于“三农”,把扶贫资金、小农水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等打捆作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配套资金。

1.2 建设单位应全过程介入设计工作

大多数水利项目建设在可研阶段之前基本还没有明确项目业主,一般由某个单位或部门代管此项业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为业主对项目建设管理整体思路的实施,往往项目业主组建后,设计方案等都已经有关部门批准,业主的意图难以在后期项目实施中体现。因此,对于实行建设管理一体化机制的水利项目,在项目建议书阶段水行政主管部门就应该明确业主单位,保证建设单位对项目管理的连续性。

1.3 实行设计招标和设计监理制度

建设单位在项目的勘察设计阶段就应引进竞争机制,实行设计招标和设计监理。这样可以提高设计质量,加快设计进度,优化设计方案,节省工程投资,保证项目投产运行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

1.4 建设单位应在前期工作中把握投资规模

建设单位需从投资控制的总体目标出发,从设计环节就把握投资控制的主动权。鼓励和支持设计单位在引进先进技术、科技攻关和优化设计方案,通过项目优化,使工程投资控制在合理水平。

1.5 协调地方关注的重点问题

建设单位应在前期阶段与当地有关部门加强地方关注的征地、移民安置、环境影响评估等问题的沟通和协调,并就政府承诺的问题应以文件形式确认。只有这样才能使征地顺利进行,移民安置方案既符合移民区实际,补偿标准符合国家政策的有关规范要求,环境影响得到当地认可。

1.6 按国家基建程序积极稳步推动前期各阶段工作。由于水利前期工作有其内在阶段性要求,对于一些征地移民、环境影响评估等工作建设单位可以超前开展工作,但其他方面还需按照基建程序进行,避免盲目开展工作。

2 勘察设计单位强化质量意识。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

(1)勘察设计单位必须坚持质量第一,通过优质的服务和信誉来赢得市场。勘察设计单位要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各项制度建设。实行项目负责人责任制,项目负责人对勘察设计质量负直接责任,勘察设计单位各级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应提高质量认识,强化责任,充分认识到质量和信誉是勘察设计单位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保证;认真贯彻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明确各级设计人员的责任,完善设计产品校核、审查制度;建立内部质量奖惩制度,强化质量责任,明确质量事故分级,把设计质量与职称晋升、工资增减、奖金高低挂钩;实行设计项目负责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项目效益,通过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加强设计质量控制和管理,改变质量事故大小不分、无人负责的现象;实行项目管理责任制,避免项目转包、分包后无人负责,设计没有统一的技术要求、规定。

(2)具体勘察设计工作中应注意解决以下问题:①要充分贯彻科学发展观,真正转变思路,既要重视技术设计,也要加强对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案的设计,在保证工程安全的前提下,注重经济比较和效益分析。在设计工作中要深刻领会新时期的治水思路,综合考虑防洪抗旱、水资源合理配置、水土保持、防污治污、节水等因素,通过运用最新科技成果,优化设计方案,提高规划设计成果的科技含量。②勘察、设计单位必须按部颁规程、规范进行勘察、设计,并对勘察、设计的质量负责。设计文件中的基础资料、参数选用、方案论证、投资编制、设计附图等须满足设计深度的要求,不得出现缺内容、漏项目现象。

(3)方案设计应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多方案综合比选;将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落实到设计中去,重视环境、水保设计,对移民工作要深入调查,征求移民意愿,制订合理可行的移民安置规划。

(4)投资概(估)算编制应执行现行有关规定,各项费用的确定应做到依据充分、认真分析,合理选用定额及指标,严禁高估冒算或不合理的有意压低概算;概算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设计概算文件应经过注册水利造价工程师审核。

(5)设计单位各专业之间应加强沟通与协调,避免因沟通不畅,导致设计中出现专业不衔接、专题与主报告不配套的情况。报告汇总单位应制订统一的设计标准要求,发挥平衡和协调的作用。

3 各级行业主管部门完善项目审查审批程序

水利工程前期工作设计报告的审查和审批是政府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履行部门职责、实行水利工程勘察设计质量管理的基本途径,也是检查工程建设项目是否符合相关规划、方针政策和技术标准的基本手段,是项目法人决策项目进程和启动下一个设计阶段的前提和基础,是项目立项申请和核准的技术基本条件之一。审查审批过程中应进一步规范文件上报主体、文件完整性、审查审批的依据和技术部门的咨询评估制。

各级行业主管部门需切实加强各类水利、水电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管理,认真审查审核水利建设项目各阶段的设计文件,把好立项审查关,确保各项水利建设项目符合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和各项管理要求。规范项目上报单位责任,需报省(市)水利厅(局)审批或审查的项目由各县、市水利或厅(局)直属管理单位、直管工程项目法人上报省水利厅(局),需流域机构或水利部审查审批的项目由各省(市)水利厅(局)上报。上报单位应对拟报批的设计文件严格把关。报送的设计文件必须完整,设计报告、设计概算、地质勘探报告、设计附图及其它必要的附件要齐全。对深度不足、内容不全、资料不够的设计文件,应要求设计单位重新补充、修正、完善后上报。凡不具备条件、不满足要求的工程设计文件,政府主管部门将不予审批或审查,由此影响工程建设的责任由上报单位承担。各级政府部门在审批项目前,必需审核项目是否完善了相关的报批手续,即项目建议书审批前确定是否依据批准的规划;可研审批前确定是否完备了水土保持方案、环境影响评价、移民安置规划、土地预审、防洪影响评价、有关部门对水价电价的承诺等专项内容的审批。项目审批前需经技术审查或专业机构咨询。技术审查部门和咨询机构要严格把关,按照规程、规范要求,科学、合理、公正地进行审查,审查过程中应听取各方专家意见;以对国家和人民负责的态度提出客观的审查或咨询意见。

4 行业监管部门加强在前期工作的监管作用

水利勘测设计协会承担着水利勘测设计的行业管理工作,应进一步加强对勘测设计质量的监管,对报告审查情况将定期在相应的网站上公布,对勘测设计单位提交报告的质量情况作为资质评定的依据,对报告编制较差,重编、修编率较高的单位将降低其资质等级。制定水利行业勘测设计质量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各设计阶段、各类水利工程项目必须达到的设计深度和质量控制标准,并加强设计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工作,实行设计质量经济责任、行政追究制度,制定对质量事故进行经济、行政、直至法律追究的制度和措施。

进一步加强勘测设计市场的监管,对违规借用他单位资质或出借资质的单位进行曝光和进行相应的处罚。积极推进前期工作招投标制,鼓励项目建设单位通过招投标择优选择勘察设计单位。推行设计责任保险,这对于降低风险、鼓励技术创新和引入社会监管都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需尽快全面实施。

第9篇:勘察设计行业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

近年来,我国工程建设大量展开,大量的建设项目使工程地质勘察活动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达到了相当大的规模,伴随着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而获取的数据资料是宝贵的工程地质勘察信息资源。它不仅对当时的工程建设起了重要的作用,且对其他的工程项目建设也有重要的利用价值。因此,对工程地质勘察信息资源的获取以及规范化、信息化管理与应用进行研究也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工程地质勘察的内容

对工程地质体的分析是动态的,应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体的属性、特征进行综合考虑,对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主要有以下五项:①搜集研究区域地质、地形地貌、遥感照片、水文、气象、水文地质、地震等已有资料,以及工程经验和已有的勘察报告等;②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③工程地质勘探见工程地质测绘和勘探;④岩土测试和观测见土工试验和现场原型观测、岩体力学试验和测试;⑤资料整理和编写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工程地质勘察通常按工程设计阶段分步进行。不同类别的工程,有不同的阶段划分。对于工程地质条件简单和有一定工程资料的中小型工程,勘察阶段也可适当合并。

二、决定地质勘察任务的因素

1、建筑场地的复杂程度。①简单场地:地形较平坦,地貌单一;地层结构简单,岩石和土的性质均一且压缩性变化不大;无不良地质现象;地下水对地基基础无不良影响。②中等复杂场地:地形起伏较大,地貌单元较多;地层种类较多且岩石和土的性质变化较大,地基压缩层的计算深度内基岩起伏较大;不良地质现象较发育;地下水埋藏较浅,且对地基基础可能有不良影响。③复杂场地:地形起伏大,地貌单元多;地层种类较多且岩石和土的性质变化大,地基主要持力层内基岩起伏大;场地内有对震动敏感的地层;不良地质现象发育;地下水埋藏较浅,且对地基基础有不良影响。

2、对建筑场地地质条件的研究程度及当地建筑经验。例如新地区,对建筑场地地质条件缺乏研究,没有经验,则勘察工作量大。

3、建设规模及建筑物等级。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基底荷载的大小、地基损坏造成建筑物破坏后果的严重性,将建筑物分为三级:一级建筑物,破坏后果很严重,即重要建筑物。二级建筑物,破坏后果严重,即基底荷载较大的建筑物。三级建筑物,破坏后果不严重,即基底荷载不大的一般建筑物。

三、做好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地几点建议

1、工程勘察质量控制

加强全员质量教育,树立全员质量观念。全力推进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落实质量目标考核责任制、质量责任追究制,全面提高勘察设计质量。严格按照质量认证体系的要求,规范流程,明确责任,用过程质量保证总体质量。加强勘察设计工作基础资料的调查和收集。特别是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勘探和调查,加强影响带内环境地质调查和地质勘察成果的综合验证工作。对工程施工、构造物结构安全有影响的地震、滑坡、泥石流等重大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要进行专项地质勘察与评价。审查工作要结合勘察设计过程动态进行,使勘察设计工作和审查工作有机结合,形成合力,更有效地确保勘察设计质量和投资控制。要严格执行“方案审定”“、二校三审”程序,确保勘察资料、试验资料、设计说明、设计图纸、设计概算、设计数量的“六个一致”。所有项目都需进行外业验收、设计文件内审,未经审查的设计文件不得出版,不得交付使用。要对大型结构物方案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不得为追求工程造价低廉而降低结构的质量安全系数,也不得为确保安全而盲目提高安全储备,增加工程费用。

2、综合勘探方法的应用

工程地质勘察中应大力推广综合勘探方法,利用不同的勘察方法相互验证,提高地质勘察质量。综合勘探方法的推广应用就是不断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最大限度的为工程设计提供可靠、适用的基础地质资料。如多种原位测试方法已在我国工程地质勘察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原位测试方法可直接在勘察现场对岩土体进行测试,获取适用和可靠的承载力、压缩模量、密实度等岩土物理力学参数。近年来,工程勘察中因地制宜地采用多种原位测试方法进行现场测试,并与钻探、试验结果相互验证,取得了较好效果,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同时,由于有些工程钻探工作量大、岩土取样量大,为保证钻探质量和取样质量,可采用先进钻探工艺,提高钻探进度和岩心采取率。高速钻进、斜孔钻进、双层单动钻进等钻探方法,以及薄壁取土器、活塞岩心管也得到了很好的推广使用。

3、监理工作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作用

第一,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监理工作做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是否达标,直接关系到工程是否能够长期稳定安全的运行。只有做好监理工作,才能够保证工程能够获得最好的投资效益。所以,为了保证地质质量,有必要在工程地质勘察中设立地质专业监理工程师。第二,通过建立健全的工程建设监理制,可以明确监理工程师和施工地质的岗位职责,防止他们的职责之间的重复和交叉甚至碰撞。监理工程师主要负责做好宏观控制,将与质量控制及经费支付有关的各项工作完成和处理好;而施工地质单位主要负责原始地质资料的收集,同时,他们也应该积极配合监理工程师将施工期间的各项地质工作做好。第三,通过科学有效的现代化仪器和设备,能够做好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的质量控制,实现定量的评价。第四,通过监理工程师的认真工作,对于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和调研,并且将它们及时地处理好,做好突发事件的预测和预报工作,可以使各种危害安全的事故的发生得到避免。

4、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完善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