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合作学习理论范文

合作学习理论精选(九篇)

合作学习理论

第1篇:合作学习理论范文

1.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重症医学科实习的43名护理本科生,来自成都中医药大学、重庆医科大学、泸州医学院、川北医学院等4所高校的4年制护理本科生,均为女生。其中,2013年1月至2013年4月期间在我院重症医学科实习的第4批9名,第5批12名,共计21名本科护生为对照组,年龄21~23岁,平均年龄21.67±0.79岁;2014年1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重症医学科实习的第5批7名,第6批7名,第8批8名,共计22名本科护生为观察组,年龄21~23岁,平均年龄21.77±0.86岁。两组护生入重症医学科的评估成绩(护理基础理论、护理基本技能、护理实践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带教教师均具有本科学历,持有临床带教资格证,参加了我院举办的合作学习理论学习班,临床和教学经验比较丰富。

1.2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由带教老师集中开展专科知识、疾病小讲座,专科示范,护理操作,集中查房,然后实习护生分别跟不同的带教老师轮班,出科前对护理基础理论知识、护理基本技能(CPR、人工气道吸痰、GCS评分等)、护理实践能力(护理查房、小讲座、个案护理)进行统一考核。观察组采用“基于合作学习理论”的实验教学方法。第一,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根据实习护生的成绩、认知能力、个性特点、交流沟通能力、兴趣、爱好等,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观察组的22名实习护生分为5组,每组4~5名,形成“固定合作学习小组”。每组设组长一名,负责确定小组成员的责任分工、小组讨论和学习情况的管理、小组学习成果的汇报。第二,确定合作学习目标,带教老师结合ICU临床护理教学要求及护生自身特点,提前1~2周向实习小组预告教学方案和有关教学要求,实习小组根据教师所提要求,在正式查房和讲课前收集好有关病案资料以及相关的护理理论知识。带教老师和实习护生一起查房,发现缺陷问题,完善临床资料,引导护生依据ICU临床护理教学目标,制定个性化的合作学习目标。第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与讨论。首先由带教老师组织专题讨论,实习小组利用课余时间针对专题讨论中提出的问题再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定期督导讨论,并根据小组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指导、帮助、鼓励等。之后,由各学习小组在小讲座上汇报讨论结果,同时其他小组可提问,汇报小组成员进行答辩。针对小组学习、讨论和汇报中提出的问题,带教老师集中讲解、答疑,提出解决问题的处理意见或建议,最后形成较为统一的、正确合理的方案。第四,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评估。实验教学评估采用各小组成员自评、小组间互评、带教老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第五,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反思。由带教老师组织查房、讲课总结、教学质量点评、教学效果测评,反思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下一阶段的整改措施和方案。

1.3评价指标主要评价两组护生出ICU的成绩。成绩(一)主要包括护理基础理论、护理基本技能、护理实践能力3个部分。采用护理基础理论、护理基本技能测试,护理实践能力问卷调查等方法对两组护生的实习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护理基础理论测试主要测试两组护生经过实习教学后的护理基础理论水平;护理基本技能测试主要评估两组护生经过实习教学后在CPR(40%)、人工气道吸痰(30%)和GCS评分(30%)等方面的操作水平;护理实践能力主要评估两组护生经过实习教学后在护理查房(30%)、小讲座(30%)和个案护理(40%)等方面的护理实践能力。成绩(二)主要评估两组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合作能力,该成绩主要通过问卷调查从护生自我评价(30%)、带教老师评价(40%)、患者评价(30%)3个方面获得。

1.4统计学处理对两组护生实习期间的护理基础理论、护理基本技能、护理实践能力、问卷调查结果等数据资料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概率以百分比表示,计数数据对比采用χ2检验,计量数据用±表示,采用t检验;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习结束后,考核教师采用相同的考核方式对两组护生的护理基础理论、护理基本技能、护理实践能力进行统一考核。同时,就两组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合作能力在护生、带教老师和患者中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护生自我评价占30%、带教老师评价40%、患者评价30%。

3结论

第2篇:合作学习理论范文

关键词:合作学习在教育中的应用;初中地理教学;应用的理论研究

在初中阶段地理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想要改变传统的枯燥无味的固有教学模式,第一件事就应该帮助同学们建立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拥有一个轻松的、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同学们在课堂上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较容易接受新知识、对新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更好的理解。第二件事教师就应该帮助同学们建立一个互助小组,能够有效地帮助那些平时不是那么容易敞开心扉与其他人进行交流的同学们,能够让同学们在互帮互助的过程中,建立较为和谐的同学关系,让同学们养成一个不耻下问的好习惯,并能够有效地提高班级团结。

一、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在初中阶段的学生们,大部分还保留着小学时期的孩童的玩耍心态,在枯燥无味的课堂上是很难集中注意力学习知识的,而地理这一学科,又是理论知识比较多的学科,教师就应该从教育方式入手,能够尽量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并能够让学生们在听课的同时不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还能够根据教师给予的线索,和同学们积极地对所学知识产生讨论,在正确的方向上积极地去思考,同学之间互相吸取彼此的意见,有助学生们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也能够锻炼学生们的思维发展。而能够产生这种同学之间积极产生互动的关键就在于,教师需要营造一个能够让学生们全身心投入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们能够在这一课堂氛围中积极地思考,和周围的同学们积极地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初中的地理学科中,能够让学生们面对的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同学之间互相争论,互相学习的这样一种较为轻松的、愉悦的学习氛围,能够有效地为接下来教师对学生们进行更深层次的知识的讲解而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建立学习的互助小组

在初中的地理学科的课堂上对学生们进行合作教学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们理解学习的知识内容以及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其中的含义,帮助学生们对知识能够更好地学习,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能够让那些平时不善言语的同学们,在与同组同学对知识点的交流与沟通的过程中,逐渐敞开心扉,帮助同学们建立一个友好的同学关系,让学生们处于一个和谐的班级氛围中,在这同时,能够提高学生们接受知识的能力,并能够在不仅仅是学习范围内,甚至是生活的氛围内,都能够养成一个虚心接受他人意见,选出其中最合适自己的建议,对自己的生活习惯进行改正,能够让学生们在逐渐成长的过程中全面发展。例如,在初中地理知识点第一章———地球和地球仪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们围绕“对家中是否有地球仪或者说自己见过的地球仪是什么样子的”“自己都知道哪些国家的维度”或者是“关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自己是如何理解的”等的问题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初中地理知识点第三章———陆地和海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们以“自己所知道的或者是自己所了解的七大洲相关知识”为主题展开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每位同学都可以畅所欲言,积极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帮助其他同学学习你的新颖思路的同时,自己也能够从中有一些收获,那么,教师对学生们设定的这种学习互助小组就是有实际用处的。

三、鼓励学生善于分享

在地理学科中,有很多零散的知识,让同学们在记忆的过程中尤为困难,而且容易将相似的地点、时间等进行混淆,为同学们的学习过程增添了很多的阻碍,但是,教师可以让一些地理成绩较为优秀的同学在课堂上分享一下自己在学习时候或用到的较为有效的学习方法或者是一些小技巧,能够帮助同学们对地理学科中零散的知识点进行深刻记忆,或者是教师也可以对学生们进行适当的鼓励,让那些即使地理学科的成绩不是那么理想的同学也可以勇敢地站起来为大家分享一些自己觉得比较有用的学习方式或者是记忆方法,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们进行渗透式的合作学习教育,帮助同学们在学习他人优点的过程中,更加能够收获更美好的自己。

第3篇:合作学习理论范文

中学物理是理科中较难的一门学科,一方面是由于物理学科理论比较抽象,学生理解和学习时存在一定困难,教师会选择用大量习题训练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另一方面则是物理学科实践性较强,需要学生有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和运用物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主要体现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在物理教学中主要面对的教学困难就是物理理论知识教学、习题训练及实验教学。下面笔者将结合实践教学经验,提出三点建议和措施,希望教师有所借鉴,有效运用合作学习模式解决物理教学中的难题。

第一,运用合作学习模式提高理论教学质量。物理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具的学科,由于物理理论表达比较偏向于学术性和专业性,学生难以从严谨的专业名词中准确把握物理原理的本质。教师在物理理论教学中可以运用合作学习模式帮助学生准确把握物理理论。比如,教师在教到声现象时,可以让学生一起弹动尺子或者在说话的时候触摸其他学生的咽喉,了解声音的振动原理,并且让学生一起模拟声音的传播过程。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一起敲杯子,感受不同水位的杯子经过敲击后发出的不同声音,分辨乐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别。教师在课堂理论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模式,主要是让学生探讨物理理论时,能够在讨论组明确理解物理原理的本质意义,学生可以在沟通过程中相互帮助,在思考和辨证物理知识的对与错的过程中,吸收其他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长处和优势,互相分享自己认为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经验,取长补短,最后提高班级学生的整体成绩。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分工合作,在期末复习的时候,每个人负责某一部分或者某些章节的物理知识总结和复习工作。每个学生复习时都深入学习和总结自己负责的物理知识部分,认真整理重要的知识点和考点,配套相关习题练习及易错点总结等,然后所有学生一起共享自己精心准备的复习笔记和知识点总结。

第二,运用合作学习模式开展物理习题训练。初中物理教学中,习题训练是物理学科的重中之重。加强物理习题训练有助于学生在创设的物理情境中掌握物理知识的运用,并且在解题过程中积累实用解题技巧,增强考试应变能力,提高物理成绩。教师可以运用合作学习模式开展物理习题训练。比如,教师可以为班级学生安排习题训练,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习题训练和比赛,小组成员一起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定量题目,并以小组整体成绩作为每位成员的成绩。小组成员在共同解答题目的过程中,一起经历解析题意、分析题目中蕴含的物理信息、提出解题思路及结合课本知识和例题得出完整的解答过程。这个过程中,小组成员可以在每个环节发挥自己的力量,在和其他学生探讨和分析中加深对题目的理解,借鉴其他学生的解题方式,完善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最后学生一起检验解题思路的正确性,共同运用课本知识和解题技巧写出完整的解题过程。每个学生都参与了整个解题过程,并且在解题过程中看到了自己在题意解析、思路分析及计算等环节的不足或者易错的地方,学生相互帮助,都在别人身上看到值得自己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最终促进学生共同进步和解题能力提高。

第三,运用合作学习模式辅助物理实验教学。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有着重要地位,教师通过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的来源和发展,并且在物理实验中体会物理世界的奇妙。教师可以运用合作学习模式辅助物理实验教学。比如,教师在教光直线传播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孔成像实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实验流程和实验步骤,在有序的分工和合作中完成实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运用在实验教学中,可以锻炼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学生分工完成实验操作、实验结果记录及实验总结等工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综合素质。

二、结语

第4篇:合作学习理论范文

一、现代教育理论发展的需要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即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是建构主义的核心概念之一。学生们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并成为其中的一员。在这样的群体中,共同批判地考察各种理论、观点、信仰和假说;进行协商和辩论,先内部协商(即和自身争辩到底哪一种观点正确),然后再相互协商(即对当前问题摆出各自的看法、论据及有关材料并对别人的观点作出分析和评论)。通过这样的协作学习环境,学习者群体(包括教师和每位学生)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即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位或某几位学生完成意义建构。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提出对学习者有真正价值的是意义学习,反对把学习过程简单地理解为学生获得某一知识的过程,认为学习过程应是学生获得相应学习方法、促进其健全人格形成的过程,提出促进学习者自由学习的方法有“同伴教学”、“分组学习”、“交朋友小组”和“探究训练”等方法。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主张协作学习,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在一起从事学习活动,互相促进,以提高学习效果。这种协作学习不仅包括学生之间的协作,也包括师生之间的协作,并且它不仅仅是学习信息的交流与合作,还是语言的表达、思想的沟通、心灵的“碰撞”、性格的“磨合”,从而培养学生的组织交往能力和独立学习的能力,促进自我概念的发展和集体主义观念的形成。

后现代主义强调科学知识是要通过学生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来获得,要允许学生自己对知识进行理解。在教学方法上,后现代主义强调的是自主建构和探究研讨式的学习方法,即通过学生自主的科学探究来建构知识,通过学习者之间的讨论和交流,即通过合作交流来建构知识,而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扮演积极的支持者和平等的合作者的角色,用多尔的话说,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

二、体育学科发展特点的需要

体育学习区别于其他许多课程学习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体育学习的集体性。这种集体性的活动需要学生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通力合作,这有助于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相互协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行为。比如,一些体操动作的保护与帮助,篮球学习的群体活动的趣味效应等都决定了体育学习中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体育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最常见的是采取友伴结合的形式,这是因为,友伴之间的亲和力比较显著,在合作学习中相互交流与帮助就很容易表现得积极主动,因而,合作的效果就会更加明显。例如,在跳高学习中,一些能力较差的同学在与非友伴同学面前活动时,会感到自己的差距,因而拘束不安,别人也可能因为他的水平较差而减少与他的交流。如果他们的小组成员都是友伴型的,那么他将不会因为能力弱而感到胆怯,同伴也不会冷淡或抛弃他,相反,他们将会给他更多的鼓励,帮助他完成学习任务,这有助于他在跳高技能的学习中取得进步。从体育学习的特点来看,合作学习最起码有如下三点意义。

1.有利于体育学习中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竞争的意识;有助于不同体育能力和经验的学生之间的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弥补教师在教学中难以顾全学生多样学习需求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2.由于师生的共同参与,语言的运用、肢体行为的表达、高密度的交互作用和积极的自我概念,使体育教学过程不仅是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获得的过程,同时也成为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

3.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和每个学生之间的差异能得到承认,其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有助于张扬个性和满足学生的需要;合作中学生能体会到彼此心灵的沟通、多维的互动,形成合作与竞争相融的和谐境界。

三、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需要

第5篇:合作学习理论范文

合作学习理论是一种以小组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在教学中,我根据这一理论,在班级教学的背景下,将班级里的50多位学生按优中差搭配、整体接近的原则分成13个由4个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教师针对某一课文面向全体学生提出教学目标,然后组织引导或者巡视辅导,学生通过个体努力以及小组成员间的合作、互助,完成一定目标的学习任务,最后将小组的活动成绩与其他的小组进行对比,来实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教学氛围。通过这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多元的信息交流方式,达到“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目的,让学生主动探讨、合作互助、主动发展,在快乐中成长。

起初,我担心小学生的词汇量不足,会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实践中发现,这其实正给合作学习提供了空间,让学生有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汉语的字词往往是多义的,而我们小学生对字词的理解往往是它的最初意义或核心意义,对一些引申、比喻的意义缺乏了解,这需要在阅读中去充实,以免误解或费解。最关键的是阅读的文章,它的结构、思想是连贯统一的。很多学生缺乏联系上下文理解的习惯而导致理解能力不强,阅读质量不高,而合作学习能比较好地保留学生个体思维的完整性,有利于整体涵咏、整体阅读。

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课文《秦兵马俑》时,我这样进行合作学习的教学。

一、合作学习生字词

生字词是小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感悟课文、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基础。小学低年级,主要是教师引导、带领学生学。到了高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积累,也掌握了生字词的学习方法,具备了自学、合作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去交流、沟通,这样时间可能多花一点,但印象是深刻的,效果是明显的。

学生在尝试正确流利地朗读《秦兵马俑》之前,我明确提出要求:①画出课文中用得好的词,读读,小组内谈谈。②尝试理解生词。对画出的生词,先尝试结合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小组内求助、求证;如果联系上下文有困难,可以查字典、词典后再回到文中去理解。③会写、会用。就是能正确书写、默写,为准确运用这些生词做准备;小组合作,故意挑错。④教师从“读准音、认清形、明白意、会组词、会运用”五个方面去检查,结合课下习题,并投影出示:“把词语补充完整:惟( )惟( )、绝无( )( )、南( )北( )、昂首( )( )、所( )( )靡、( )( )无双、( )( )欲试、扶老携( )。”学生再补充、整理。

学生比较好地理解了标题:秦,是秦代;俑,是古代陪葬的偶像;秦兵马俑,是给秦始皇陪葬的军队和战刀偶像。同时,也较好地理解了课后习题“体会‘举世无双、所向披靡’等成语在文中的意思”。

二、合作学习理解文意

字词的障碍扫除之后,就该整体理解文章的意思了,我提出合作学习的任务:①划分段落,归纳段意;②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③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

学生经过独立阅读、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全班达成一致:①第一段总领全文,第二段写规模(三个俑坑的总面积、一号坑的长、宽、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与工艺,第三到第五段写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第六段总结全文、点明中心。②结合段落划分发现:文章从“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两个方面来介绍兵马俑,二者靠“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来连接,很明显,这句话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③看到兵马俑――感到气势恢宏、工艺高超――折服――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对第三个任务,我创设情境,能过看兵马俑的视频来强化印象,刺激感受)

随后,师生共同总结整体阅读的注意点:理清结构,注意概括性的语句,抓住关键词语等。最后,让学生带着整体理解去尝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多次的教学尝试,让我深切地感受到合作学习的优势。小学高年级,学生之间的差异开始、拉大。合作学习提倡首先在小组范围内解决问题,然后再扩大交流范围,非常适用于基础各异、层次参差不齐的状况。同时,学生在合作中感受竞争、体验乐趣,能较好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能力的发展。同时,合作交流的过程,也是自我检验、同学评价的过程,从而加深对词语的领会、对课文的理解。

第6篇:合作学习理论范文

2021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加强理论武装、推进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至关重要。为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则》,根据县委有关部署,结合县供销合作社中心工作,现就2021年县供销合作社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安排如下:

一、总体要求

坚持不懈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把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作为中心组学习的主题主线,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自觉主动学、及时跟进学、联系实际学、笃信笃行学,不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践行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要论述,积极开创供销合作事业新局面,不断提升为农服务水平,深度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为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

二、学习重点

1.深入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精神、基本内容、基本要求。用好《谈治国理政》等辅助读本,进一步深刻认识这一重要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之旗、精神之魂,深刻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内在逻辑脉络和重大原创性贡献。通过深入学习,努力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不断在思想上有新感悟、在政治上有新升华,更加自觉地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2.深入学习领会关于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在深入学习经典原著中体悟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看家本领,提高运用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3.深入学习领会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论述。全面准确学习在党的四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会通过的决定,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科学内涵、本质特征和显著优势,深刻把握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深刻理解党的领导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不断强化制度意识,维护制度权威,做制度执行的表率,推动全会各项目标任务全面落实。

4.深入学习领会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经济工作的重要论述。结合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刻认识新时代抓发展必须更加突出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刻认识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坚持稳字当头,增强必胜信心,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深刻认识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大优势,切实把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5.深入学习领会关于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脱贫攻坚体现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打赢脱贫攻坚战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的新篇章,标志着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历史性地得到解决;深刻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标志着我们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深刻理解脱贫攻坚是全面小康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务必咬定目标、一鼓作气,坚决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6.深入学习领会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意识形态工作规律,全面准确把握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态势,坚持以立为本、立破并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发扬斗争精神,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深入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强化党委主体责任,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

7.深入学习领会关于重大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任务;深刻把握研究和加强重大疫情防控工作的重大意义,既要科学精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更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注重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通过深入学习,更好从体制机制上创新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举措,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切实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

8.深入学习领会关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长期以来西方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改变,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整体崛起,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旺盛生机活力,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显著变化,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两个大局”,以此作为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深刻认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认清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既要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又要担当作为、敢于斗争,更好应对变局、服务大局、开创新局。

9.深入学习领会关于历史特别是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的重要论述。深入了解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了解党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始终铭记我们从哪里来、往哪里去,传承红色基因,鲜明政治本色,对党保持忠诚,恪守人民情怀。通过深入学习,树立历史思维,培养历史眼光,增强历史担当,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做到常怀忧党之心、为党之责、强党之志,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

10.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五中全会精神。原原本本、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在党的五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研读党的五中全会文件,深刻理解党的五中全会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重大工作部署,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和全会决策部署上来。

11.深入学习中共莘县县委十四届八次、九次全会和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贯彻县委“一核三极多带”城乡发展布局、 “十大计划、五个意见”战略布局,自觉与“十大计划、五个意见”对标找差,从“十大计划、五个意见”中寻策问道,破除与“十大计划、五个意见”不合的经验“藩篱”,廓清与“十大计划、五个意见”不符的思维“迷雾”,在把握规律中用好规律,在抓住机遇中创造更大机遇,以探索性、创新性、引领性发展的生动实践,担负起莘县高质量发展的光荣使命。

12.深入学习中央一号文件、有关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政策和中央、省委、市委、县委农村工作会议及省委、县委相关文件精神。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为农服务中心建设提升,进一步提升为农服务能力。

三、学习要求

1.切实提高学习自觉性主动性。深刻认识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要意义,不断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把理论学习作为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的重要手段,作为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增长本领的重要途径,作为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的首要任务,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做到“学在前面、用在前面”,为广大党员干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带好头做好示范。

2.不断增强学习的规范性实效性。进一步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中心组学习考勤、集体研讨、学习档案和学习考核等制度,切实加强对中心组学习的日常管理,做到“全年学习有计划、学习时间有保证、讨论发言有记录、学习交流有成果”,确保各项学习任务落到实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原则上全年安排集中学习不少于12次。。

3.进一步丰富学习方式和载体。不断改进学习方式方法,把交流研讨作为中心组集体学习的主要形式,交流研讨要有思考、有深度、有见地,坚持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学习研讨与专题调研相结台、常规学习与在线学习相结合、“走出去”和“请进来”学习相结合,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不断增强理论学习的吸引力和实效性,真正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

附件:2021年供销合作社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表

附件

2021年供销合作社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表

序号

主题

形式

时间

1

学习贯彻党的五中全会精神

专题研讨

1月

2

中共莘县县委十四届九次全体会议、县委经济工作视频会议精神 中央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相关会议精神

专题学习

2月

3

《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专题学习

3月

4

最新重要讲话精神

专题学习

4月

5

《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

专题学习

5月

6

最新重要讲话精神

专题学习

6月

7

《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

专题研讨

7月

8

深入学习领会关于历史特别是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的重要论述

专题学习

8月

9

《谈治国理政》

专题学习

9月

10

《谈治国理政》

专题学习

10月

11

筑牢意识形态思想防线

专题学习

11月

12

党的五中全会精神

专题学习

第7篇:合作学习理论范文

一般来说,同一班级的不同学生之间个体差异较大。在传统的“齐步走”的授课模式下,所有学生“一刀切”,教学时同一内容,同一要求,势必造成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消”。最终导致尖子不尖,差生更差的现象。要使全体学生都能获得适合自己的充分发展,我们教师应该钻研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小组合作则是合作学习中采用得较多的组织形式。它在各学科中得以实践,当然也得到我们广大物理教师的认可,它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和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合作学习对改善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心理品质,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运用时会出现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会直接影响教与学的效果。因此,对合作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透视是很有必要的。

2关于合作学习中几个问题的透视、分析

(1)合理选择有合作学习价值的教学内容,忌生搬硬套

有些教学内容很简单,学生很容易理解,用讲授的方法可以讲清楚,有的教师也要花大量的时间精力,组织学生讨论。这样的教学方式是不经济的,教师备课时要分析内容的性质、难度,是否有合作学习的价值,可用其他教学方法就能达到目的的内容,不必一律交由学生讨论,切忌生搬硬套。显然,教师要组织“合作学习”,首先要正确把握合作学习的内容。

(2)师生要明确各自的任务

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教师和学生要明白自己的任务。否则合作学习时,教师变成旁观者,学生变成“无头苍蝇”,谈不上师生间的沟通交流,更没有生生互助协作,彼此在知识、情感等层面都不能产生碰撞与共鸣。布鲁姆也曾指出过:“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目标是合作学习的内在动机,是合作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

(3)在指导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正确地进行角色定位

长期以来,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以自我为中心,即使在课堂上开展合作学习,其内容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帮助自己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或者成为自己的教学任务无法顺利完成时的一种“权宜之计”。以往教师上课,课堂内的一切活动都为自己的施教服务,教学进程完全受教师控制。现在我们开展合作学习,作为教师应切实转变角色,从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教师应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教师应该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放手”让学生合作,在准备阶段培养学生成为教学主体,每位学生都可能是主持人、陈述人、记录人,突出合作学习的主体,“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倡导的合作学习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4)开展合作学习,切忌过程失控

教师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小组合作学习并非纯粹的小组讨论,不能过分追求场面的热烈,要注意学生是否真的在讨论,讨论是否有意义。课堂中学生各执己见,有时甚至争执、辩论,乱作一团,以至于学生难以听清彼此的说话声,更不用说如何达成共识。因此,教师要善于控制合作学习的过程,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亦不能流于形式,要及时纠正偏见,消除误解,预防冷场和过度依赖,更要关注学习消极的学生。

(5)合作学习要力避操作上的过于机械、教条

在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有些教师往往会忽视国情、校情、班情、学情,教条地按照前人成功的经验或书本上介绍的理论,从合作学习的准备阶段(包括学生的动员、学习小组的创建和小组成员的分工,学习合作情景的创设等),到探索阶段(包括小组研讨、归纳总结、组间交流等)再到小结测验阶段(包括学生的自我总结、测验等)层层照搬照套。其结果可能反而会降低教学效果,甚至四处碰壁。

我们教师要认可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但也不能误认为“任何内容都可以开展合作学习,开展合作学习的课就是好课”,不能将没有价值或难度较大、学生无法讨论的内容也采用合作学习,另外教师要挖掘合作学习的潜力,发展合作学习的内涵,并结合本校实际实现其本土化。

3关于班内分层合作教学的实施及组织

所谓班内分层合作教学,就是将全班学生依个性化特征、心理倾向、认知结构、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分为不同的层次,然后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把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合为多个学习小组,这是教师既重视分层次进行不同程度的教学,又重视小组合作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把因材施教提高到可操作的水平,使每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而且对于改善和调动课堂教学时学生的心理气氛,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良好发展也有积极的作用,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新理念。

笔者认为要搞好班内分层合作教学,教师要注意“隐性分层,异质建组”。即教师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知识储备、接受能力、学习态度及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不同情况,把学生分成A(好)、B(中)(全班一半)、C(差)三个层次,当然这种层次的划分是教师进行隐性操作的,避免A层固步自封,C层丧失信心,再按“异质建组”的原则,随机从A、B、C中抽取学生,每4人(其中B层次2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进行位置调整,使同一学习小组的学生集中在前后相邻的四个座位,每个组成为课堂教学活动中合作学习的自然小组,组与组间是一种竞争关系,小组内部成员是合作互助的伙伴。

为了每一小组的每一成员,备课时,我们应认真研究学生,在吃透教材和把握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依据各类学生情况,分层次确定教学目标,对基础差的C层学生,要能达到课程标准的最低要求,B层学生达到课程标准的全部要求,最优秀的A层学生,在课标上进行拓展深化。这样做,不仅能使每个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机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且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课堂是实施分层合作教学的主渠道,为使“合作学习,分层施教”能有效地展开,我们教师在分析学情,钻研教材的基础上,采用以“学案导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为了使课堂上师生都胸有成竹,教师在每次新授课前一天,将针对教学内容精心编制的学案印发给学生,在其中设计了可供选择的分层学习目标,旧知识回顾复习题,新知识梯度导学题及分层检测练习题等。学生在学案的导航下,对教学内容进行预先自学,这样即可以对新知学习所需的知识进行复习、补修,对即将新授的内容获得初步的感知,同时,也有利于训练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及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关于学生合作学习中需要抓好的问题

(1)明确合作学习的任务

要使学生有效地合作学习,首先必须让学生明确合作学习任务,使学生的合作学习活动具体有方向。明确了小组的任务后,合作学习小组应当根据具体任务进行适当分工,让每个小组成员有明确的个人任务,他们在合作学习时才会有集体责任感,有合作意识,才会积极地互动、互助;只有让每个小组成员明确个人任务,他们在合作学习时才会有个人责任感,才会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这句话有三层含义:第一是小组合作分工学习。即将某一大问题大任务分割成一定数量的小问题或小任务,小组成员各自承担一定量的小问题或小任务,在各自完成的基础上,再进行合作总结;第二是小组合作讨论学习。即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最后达成共识。第三是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即针对某一问题,小组成员在各自研究基础上,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相互学习,互帮互助。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三会”:一是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要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出评价;二是学会质疑,不能理解时,应请求对方作进一步的解释;三是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能根据他人的观点,做总结性发言。这样学生在交流中才能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同时也在相互交流和思维“碰撞”中,一次又一次地学会理解他人,共享大家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

(2)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

教师应当从教学的具体内容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握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和潜力,促进学生有效地合作学习。

一般来说,开展合作学习应当把握以下几个时机。

①当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产生了合作学习愿望时。例如,对于滑动变阻器如何接入电路,选用不同的接线柱时会产生哪些不同的效果时,让学生们合作用实验验证,合作地从理论上进行分析。然后让大家彼此交流,从而掌握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

②当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引向深入时。例如,在学生会熟练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利用它们能否测出其他物理量?如何测量?从而总结出重要的电学实验──伏安法测电阻的方法等然后再让学生分组讨论实验原理,所需器材,画出电路图,指出实验中的注意事项,最后彼此交流实验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③当学生的意见出现较大分歧,或对一个问题有多种解决方案,而需要共同探讨时。例如,如何判断蓄电池能否对外供电?对于这个问题学生往往在方法上考虑不全,可让学生互相交流,在合作学习中拓宽思路、掌握多种方法。

(3)加强合作学习的指导

有效的合作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合作学习的指导,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①合作技巧的指导。学生如果缺乏必要的合作技巧,就无法进行真正有效的合作学习,甚至无法开展合作学习。教师要根据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学生进行合作技巧的指导:指导合作小组分配学习角色;指导小组成员辅导同伴;指导小组成员学会相互共同讨论;指导小组成员学会相互交流;指导合作学习小组如何协调小组成员间的分歧。

②学习困难的指导。在合作学习的背景下,教师也是合作者,教师应当参与到不同的合作学习小组的学习活动中去与学生平等对话。当小组的合作学习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当及时、适时地加以点拨、指导,提供必要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沈翠莲。教学原理与设计。台湾:五南图书出版社,2005。

第8篇:合作学习理论范文

【关 键 词】经验;合作;学习;过程;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5-0144-03

在合作学习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过分依赖于小组负责人;趋同思维;对目标的执着;责任不明确;倾向于作出冒险的或保守的决定,而不是个体独自行动;以及社会惰性(由于小组成员未能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使得小组执行的是大部分成员都不同意的行动策略)等等。当小组能够真正的从经验中学习时,这些问题都是能够得到克服的。当小组有目的地把重点放到学习上,将会提高学习的成效并能发展合作学习技能。

1946年,勒温最先在团队中运用经验学习的方法,并确定了合作学习中经验方法的三个关键要素:对话空间,角色领导以及小组发展。我们认为,判定小组是否是从经验中学习,需要从小组发展的六个方面来确认,即:目标、团队成员、角色领导、情境、进程、行动。我们需要确认在这六个领域的前期发展阶段和后期发展阶段团队是如何开展学习的。

一、目标

目标是小组运行的重要方面。相对于个体来说,共同的目标使得个体成为一个团体。当一个个个体组合在一起,占主导地位的是他们个人的需要和目标。虽然教师可能通过课程给小组确定一个目标,但是与个体个人进程相比,个体对给定目标的认可可能会降到最小。

米勒斯的模式确定:当一组个体发展成为一个有效运行的群体时,目标是十分重要的。即使在发展的早期阶段,小组成员都把重点放在他们各自的目标上,共享目标也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在这个阶段共享的目标通常是给定的,小组的自主性不强。小组成员接受给定的目标需要一个过程。在发展的后期阶段,小组开始逐渐成为一个自主、自我引导的团体,能够根据环境变化不断重新确定目标。

在小组发展的早期阶段,小组对目标的学习主要集中在小组成员的相互理解上。刚开始,当小组成员作为一个个个体出现时,他们没有多少共同的经验,个体的需要和目标也不为大家所了解,这个时候他们也缺乏对团队的目标的理解。这一阶段学习的任务主要包括:(1)理解成员及各个成员的目标和需要;(2)形成共同的、清晰的、共享的小组目的;(3)统合个人目标和小组目标。

在小组发展的后期,学习任务逐渐转变,主要包括:(1)确立确切的目标以达成小组目的;(2)据小组环境、情境的变化确认、再确认小组目的;(3)统合小组目的和赋予小组成员更多的权利以及吸收小组外的成员。

通过营造对话空间,小组学习的问题能够得到很好的表达。通过经验学习的过程,小组成员能够共同发展和确定小组的目标。在小组形成的早期阶段,信任和安全的氛围能够鼓励小组成员开放自己的经验,包括他们个人的目标以及他们对小组目标的洞察(具体经验)。这样他们才能讨论并反思这些经验(反思性观察),并在综合概括的基础上形成共享的目标(抽象概念化),最后同步具体的目标与行动(积极实验)。

二、小组组成

小组组成包括其物理组成要素与心理组成要素。物理组成要素包括——小组规模、专门的技术和知识、学习方式以及小组成员多样性。心理组成要素包括信任、安全与包容。[1]在这些组成要素中,核心要素是:小组规模,小组的一致性、小组的凝聚力、心理安全以及小组覆盖面。

1. 小组规模。小组规模应该适中,其大小视任务而定,既能恰好完成任务,又能保证很好的协调任务。一般来说,小组规模在4~6人比较恰当,但具体还要视小组任务目标而定。

2. 小组多样性与一致性。对小组组成的一个重要考虑就是成员的同质性和异质性。小组成员要和睦相处就必须相互包容。同质性的小组成员更能相处融洽。然而同质性组成有时并不能很好地完成小组任务。异质性小组组成常常会更具有创新性,但小组成员需要与自己具有差异的人一起工作并肯定他人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小组面临的挑战是使异质的小组成员之间能够和睦相处。当小组成员能够认可异质成员的多样性时,小组将会收获颇丰。

3. 小组凝聚力。凝聚力指的是小组成员团队精神的强、弱。凝聚力的强弱可以表现在小组规模和小组成员的融洽性上。规模较小并有相似见解的小组比其他小组更具凝聚力。然而,这样的小组更倾向于趋同思维,小组成员可能会在没有充分研究其他不同资料的情况下直接行动。发展良好的团队,会在决策过程中接受并考虑更多不同的信息。这样,一个发展良好的团队会具备很强的凝聚力,同时又不太可能具有完全的趋同思维。

4. 信任感与心理安全感。信任感就是小组成员感觉到可以互相依靠并认可各自的贡献。心理安全感就是即使在不赞成大多数人的意见的情况下仍然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并且不害怕会犯错误。在缺乏信任和心理安全的氛围里,个体会更多的考虑其他成员对自己的看法。当小组形成初期,个体间的信任度并不会太高。小组刚刚组建时,小组成员能够各抒己见的氛围或者建立,或者未建立。当个体没有感觉到处在一种能够分享自己经验的安全环境时,学习就不会发生。当小组成员通过良好的对话分享经验并开展学习时,小组就具备管理小组规模、促进小组凝聚力、使小组成员融洽相处的能力。这样小组就能向更高阶段发展,能够积极地营造信任和安全的氛围,确保小组成员能够各抒己见。当小组处于学习状态的时候,小组成员能够衡量并评价不同的观点,即使是在极端异质的小组里。这样,学习小组就能够不断地向更高的阶段发展。

5. 小组覆盖面。在小组发展过程中,当所有的小组成员感到自己是小组的一分子时,小组运行状况最好。小组发展的低级阶段,成员常常感觉到自己在小组中可以忽略不计,特别是在对话和做出决定的时候。在小组发展的后期,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能找到自己的角色,这时候小组中每个成员都能够通过对话分享经验。

三、成员角色及基本劳动分工

小组通过了解小组目标以及小组里的成员逐渐从一个个个体成为一个群体。在这个演变过程中,小组开始作为一个系统运行,开始适应并最终把握情境。小组通过角色领导的发展完成这一系列变化。最初,小组领导往往以某个人为主,他通过形式上的地位、专业知识技能或者个性特征获得权力并通过其影响小组活动。小组成员则各自扮演着各自的角色,把注意力放在自身需要上。当小组不断发展,了解小组目标和成员后,当小组成员开始为小组目标扮演各自角色时,将会开始形成权力分享并广泛影响小组成员。

小组中的角色领导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通过小组情境被小组成员所塑造。小组中的成员角色由个人特点(比如性格、喜好、技能和专业知识)和情境需求(比如来自其他小组成员的期望任务需要)所决定。小组权力领导会随着小组工作的不同阶段而不断转移。比方说,在意见生成的早期阶段,小组中能够抓住机会确定问题的成员将承担领导角色,但是在执行阶段,能够解决问题并具备行动能力的成员将承担领导角色。

动态的领导角色在消除团队工作的消极方面和合理运用小组成员的潜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经验学习中,基于学习能力,把小组成员角色划分为四大类: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分析角色以及行为角色。

1. 人际角色主要是建立小组关系,与他人一起工作或者维持小组内良好的工作关系。其职责主要包括:引导(激励他人并激发他人动机,提出观点,进行辩论以及建造团队精神)、建立小组关系(与他人建立信任的关系,促进合作与交流并与小组内内外外的个体一起工作)和提供帮助(帮助他人获得成长的机会)。

2. 信息角色涉及处理大量新的、复杂的信息。其职责功能主要包括:诠释信息(编辑、改变并处理新的信息,确定新的策略和解决方案),收集信息(对组织事件高度敏感、开放的倾听、为了搜集和分享信息发展并运用各种资源)以及分析信息(从各种资源中吸收信息,创建意义,并对特定的信息进行诠释以为正常交流和使用)。

3. 分析角色涉及到从有用的信息中创建理论或模式,以及架构未来行动。其职责功能主要包括:理论建构(采纳观点、将观点形成体系或理论、运用模式或理论遇见未来发展趋势),数据分析(使用量化工具分析、解决问题、找到意义模式并以量化报告形式呈现)以及技术运用(使用技术和网络分析资料、组织信息并建构模型)。

4. 行为角色包括决定、行动、完成任务和实现小组目标。其职责功能主要包括:确定目标(建立监测标准、评估目标进程并在考虑成本效益的基础上作出决定),制定行动计划(计划任务时间,根据时间以及资源作出决定)以及采取行动(抓住机会,采取行动)。

小组角色分类便于理解小组情境的本质,下面我们将描述小组是如何通过情境学习的,以及情境和任务意见的关系。

四、情境

小组学习在情境中得以开展。小组面临的情境需要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1)人际需求。需要小组成员以及小组外成员共同来承担小组任务;(2)信息需求:达成目标所需的信息和知识是十分重要的;(3)需求分析:小组具备分析、综合小组已有信息的能力,形成小组发展的连贯的图景;(4)行动需求:确定小组成员具备的能力,任务截止时间,确定小组能够在给定的实践内完成任务。

作为小组发展进程的一个部分,小组需要学习坏境的组成要素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改变,什么情况下不能改变。在小组发展的早期阶段,需要关注的三个方面:(1)确定可获得的资源,决定资源是否充分;(2)确定能对小组产生影响力的个体;(3)理解小组内各种需求的本质。在小组发展的后期,需要关注的三个方面是:(1)确定应对每个具体情境的最合适的人员;(2)当关注某个目标时,处理环境的多种多样的需求;(3)整合环境和通过任务达成目的。

当考虑小组任务与个体角色的搭配时,适应性原则放在首位。小组角色和任务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小组里的每个成员都要学着通过理解新的角色、承担新的责任以及帮助他人完成过渡适应变化的情境。

如果小组能够在环境中开展有效的信息,小组就能够克服一些消极方面。有效的和环境的交互能够克服趋同思维。趋同思维出现的其中一个原因是个体没有充分在环境中展示自己。通过与环境的积极交互,确定环境中所具有的资源对于达成小组目标是至关重要的,这样小组就能够克服过度的凝聚力。

五、达成目标的良好建构的过程

有研究[2]发现,经验学习圈对小组中的经验学习是十分有效的:(1)最有效的小组学习不断经历经验学习圈的四个阶段。(2)学习效率低的小组常常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某种方式而受到抑制。他们常常不能历经经验学习圈的四个阶段。被忽视的阶段与小组中的优缺点紧密相连。比如说,有的小组在创意方面花费了太多时间,但没有对其创意进行适当的探究。有的小组缺乏创意,却能想出很好的执行策略。(3)小组在得到教师或小组促进者的帮助下,小组能够依次经历经验学习圈的四个阶段,从而促进学习的进程。对小组学习来说,虽然经验学习圈的四个阶段看起来似乎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事实上如果没有关于经验学习圈的必要知识或者没有某种形式的介入帮助,小组并不能够按照预期历经这四个阶段。换句话说,经验学习圈看起来非常直观,但小组或许并不能完全把握。因此,教师的指导就显得特别重要。

当小组可以很好地掌握经验学习圈时,就可以避免小组学习中的一些消极方面。其中一个就是艾比林悖论[3](小组成员在谈论一个问题时,为了场面上的和谐都同意对方,不去细问,而内心都有着相反的想法,导致了双方或多方的相互猜测,最后导致成做出的决定都不是自己想要的)。当个体不能表达内部需要和感情时,这种悖论就会出现,这样就使得行动的方向与目标相背离。当小组处于学习的多层次阶段时,小组成员就更有可能表达各种各样的不同观点,从不同视角探究这些观点,从而尽可能地理解小组成员多样的经验。

六、达成目标的行动:包括成员;对情境的反应;确认小组进程

库伯认为,行动就是达成小组目标的过程。行动源于决定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小组执行任务计划、承担责任并达成目标。反馈十分重要,它使小组不盲目行动。无论是在小组行动失败的时候,还是在在小组开展未经思考的盲目行动时,反馈都同样起着激励小组的作用。

运行良好的小组能够建立反馈机制,使得小组不断变化行动进程。小组如何有效的整合并运用反馈,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小组的成长和学习发展水平。勒温明确指出:小组缺乏反馈是导致小组行动低效的最显著的决定因素。行动中给予小组反馈,使得小组有机会反思自己的进程,想出新的方法,从而完善行动。小组通过充分的反馈可以有所作为,同时过分的反馈也会使得小组无所作为。因此,小组必须学会平衡反馈与行动。

其中,小组展现大致进程典型工具之一就是使用行动计划表。计划表可以使小组把反馈直接整合到行动中去,这样小组可以变动目标,更好地把小组任务和小组成员匹配起来,提升小组进程,并重新分析情境,所有这一切都是基于反馈之上。行动计划表是使小组计划不断变化的行动步骤。小组能够在其进程中反馈与行动,并且不会陷入困境。

小组行动进程包含哪些方面:主要是基于小组运行发展的水平。在小组发展的早期阶段,小组可能并不能把反馈和行动联系起来。当小组成员开始一起而不是单独的学习时,责任被分享了。从本质上说,小组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过渡的明显标志,就是小组在应对目标或环境时不再寻求反馈。在小组发展的后期阶段,小组的反馈系统应该从环境中整合更加复杂的信息资料。小组行动责任基于反馈之上。到小组发展到最高阶段,小组已经学会不断以高序位、有明确目标的行为寻求并整合反馈。随着变动的目标、技能和情境,行动也根据需要不断适应之。小组认识到有目标的行动是建立在不断适应与改变之上的。

参考文献:

[1]Edmondson,A.C.(1999).Psychological safety and lea-

rning behavior in work team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44(2),p.350-383.

第9篇:合作学习理论范文

初中地理教学的有效开展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的兴趣。初中生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初中地理的学习离不开问题情境的支撑,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为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展开关于知识的学习。合作学习导学问题的设计,要以学生的已有知识和思维发展水平为基础,使问题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中,从而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搜集信息的积极性,促进合作学习的高效开展,保证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积极参与度。例如,《印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考虑到,关于一个国家的学习,学生需要了解的知识很多,但是这些知识基本属于常识性的知识,没有理解的难点,采用教师讲授的方式,不仅会造成知识的枯燥记忆,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教师个人所查到的信息是有限的,因此教师设计两个需要搜集信息的问题展开互助合作学习。一是,印度基本状况了解,包括面积、人口、国旗、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文化等;二是,从以上维度比较印度和中国。教师以比赛的方式展开竞赛活动,开展小组学习。

规则是,各小组由抽签的方式决定发言顺序,发言小组每提供一个信息增加1分,该小组发言结束后,由其他小组补充,补充小组每提供一个信息加2分,得分高的小组为优胜小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围绕教师的设计的问题,展开合作学习。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交流着彼此搜集到的信息,进行着全面,借助小组甚至全班集体的智慧,促进学生个体对印度更加广泛的了解,并在小组讨论中明确中国和印度相比的不同。

二、发挥教师在互助合作学习中的促进作用

互助合作学习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活动,是由教师组织完成的。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新课程内容化为学生合作学习的导学问题,以为学生的合作学习提供方向,其次合作学习的过程是需要教师监控的,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内容学习的困难,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打开思维,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偏离合作主题的行为也需要教师提醒及时纠正。例如,在《祖国的神圣土地——台湾省》学习过程中,教师首先一歌曲《阿里山的姑娘》引导学生走进台湾省,然后启发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关于台湾省你想了解哪些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想要了解的内容进行归类,有包括台湾省的地理位置、气候、人口等基本状况;台湾省的文化、风俗习惯、服装的;台湾的历史发展,为什么会产生台湾领土的争端;台湾的经济发展,其经济发展的特色是什么等,这就将所要学的知识转化为学生需要解答的问题,这是教师指导作用一方面的表现。

同时,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是需要以学生的已有知识为基础,逐层展开。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逐层分配合作学习的任务,首先将导学问题分配给不同的小组,小组在自主学习后展开交流互动;其次,是各小组对本小组搜集信息的展示,以促进组间的合作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小组地疑难和理解误差的地方进行点拨;再次,要促进组间相互提问,内容的相互补充,以真正实现互助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