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列宁的名言范文

列宁的名言精选(九篇)

列宁的名言

第1篇:列宁的名言范文

1.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郊外、散步、胸脯、仰望、一定、或者、肯定、面包渣、欢蹦乱跳、惹人喜爱、自言自语等。

2.能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做错了事就要改正,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人物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体会列宁对灰雀、对男孩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1、认识列宁对男孩的关爱和教育,渗透保护鸟类的教育。

2、从人物的语言及神态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三、教具准备:

课件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齐读。说一说自己对灰雀的了解。(也可从文中找有关句子说)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引导学生交流对列宁的了解。

四、指名接读课文,要读准确下列字词,并用“——”标出表现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

郊外散步昂望胸脯一定肯定惹人喜爱

或者坚定面包渣白桦树自言自语欢蹦乱跳

五、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说一说读懂了什么?

2、用“~”标出写灰雀的句子,引导学生从颜色及叫声体会它的可爱。指导朗读,体会“惹人喜爱”一词。

3、找出表现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读一读,讨论体会:抓住哪些词可深入理解。通过朗读,了解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4、再读,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列宁在树林中找灰雀时,他一边找一边会想什么?试着说一说列宁的心里话。

5、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六、引导学生学习三——十自然段。

1、同桌分读合作,体会列宁的心情、小男孩矛盾的心理。

2、再读,讨论:

当列宁发现一只灰雀不见了的时候,他心情会怎样?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

那个男孩听了列宁说的话,他是怎么说的?这是他会想些什么呢?想象一下他的动作、表情。

3、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列宁、男孩的不同心情,讨论: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又是怎么回来的?

七、作业:

1、熟读课文。

2、背诵课文一、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一、二自然段。

二、引导学生学习十一、十二自然段。

1、自读,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思考、讨论:

灰雀这几天到哪里去了?列宁为什么不再问那个男孩?

3、分小组讨论:

为什么说男孩十个诚实的孩子?

三、自由读全文,深入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和对诚实孩子的喜爱。

四、指导分角色朗读全文。分角色把课文内容演一演。

五、指导学生自己学习生字词。

六、处理课后练习题。

七、布置课下扩展联系:

第2篇:列宁的名言范文

“列宁格勒相机”是以列宁格勒这个城市来命名的。苏联时代的相机以重要城市来命名的器材少之又少。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这款相机当初在苏联的不俗地位。

列宁格勒原名圣彼得堡,是彼得大帝于1703年建立的俄国“欧洲之窗”,二百多年来一直是辽阔的俄罗斯帝国的首都,也是十月革命发源地, 1917年十月革命以后,新苏维埃国家的首都从此迁到了莫斯科。1924年更名为列宁格勒,有苏联第二首都之称。它是苏联最大的工业中心和第二大交通枢纽,同时还是波罗的海的一大重要港口。1932年,苏联在此成立了国立光学机械厂[ГОМЗ(俄文)],50年代改名为――列宁格勒光学联合企业[ЛОМО(俄文)],这就是我们现在通常说的“LOMO”厂。当时苏联从德国莱兹公司购买了大批光学加工设备和产品图纸,这使得该厂一举成为苏联技术力量最强、规模最大的光学工业企业。

实力雄厚的LOMO厂在经过各种风雨的洗礼后于1956年生产出了一款高级平视旁轴取景135相机―― “列宁格勒相机”。它是一款135旁轴发条动力相机,列宁格勒相机主要供记者使用,1958年曾获得布鲁赛尔展览相机金奖。

目标是徕卡

德国的徕卡相机在那个时代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各国竞相仿制甚至憧憬着超越徕卡。

“列宁格勒”有许多地方是可以抗衡徕卡M3的,其中取景测距器就是一个典型代表。或许是M3明亮、精确、舒适的取景测距器大大地刺激了LOMO厂,于是该厂铆足了劲为“列宁格勒”设计出了同样惊人的装置。它的取景器是一个反伽利略望远系统,没有一般廉价旁轴相机取景器不亮及模糊的缺点,里面全部用菱镜作全反射,镜片精细镀膜。这样的设计简直是奢侈,那个年代对镜头进行镀膜都是件了不得的事,就不用说是对取景器里的各个小镜片进行镀膜了。设计师还很人性化地在取景器里加上了屈光度调节的功能,让视力不好的人也能清晰、准确地取景对焦。取景器内有3.5cm、5cm、8.5cm、13.5cm的不同焦距的取景框,方便更换不同焦距的镜头,其中3.5cm虽无框线,但以全部取景窗所看到的范围为其取景范围。取景器同时具有各种焦距及对焦距离的视角补偿装置。“列宁格勒”比M3多了一个3.5cm取景框,用35mm广角镜头时不要外接取景器,实在是方便不少。很多摄影师都喜欢用广角镜头,罗伯特.卡帕就有“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的名言。当你离摄影对象越近就越显出广角镜头的重要,使用广角镜的便捷也就成了判断相机优劣的因素之一了。在这点上“列宁格勒”比M3略胜一筹,因为M3只有5cm、9cm、13.5cm三个取景框,用35mm头时就显得不够方便了。或许徕卡意识到了这个不足,之后的M系列里就把3.5cm取景框考虑了进去。“列宁格勒”的测距器由三个菱镜构成, 非常精密,其中负责移动影像的透镜组可以微调。这组测距系统能产生最清晰的影像,实现最高程度的对焦准确性。如果只看这些的话“列宁格勒”的取景测距装置完全可以挑战徕卡而且有些地方甚至有所超越。然而遗憾的是LOMO的设计师百密一疏,给“列宁格勒”留下了一个很大的缺陷。其一流的测距系统被安装在了一个质地脆弱的铝质基座上,绝大部分的基座都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在氧化等的作用下碎裂成几十块,使调焦精度下降甚至丧失调焦能力。这个设计上的失误是“列宁格勒”无法真正抗衡徕卡的一个重要原因。

独到的创新

还值得“列宁格勒”骄傲的是它的发条卷片上弦系统,这可是“列”有“徕”无的独门功夫啊。在没有马达过片的时代,要作自动卷片并不容易,徕卡最多就是给M系列配个快速过片器,但这个“快速”是相对手动过片扳手而言的,其实速度还是很慢。自动卷片上弦在各种报道摄影尤其是体育、野生动物等摄影上甚为有用。把摄影师的精力从卷片上弦等繁琐、费时的操作中解放出来,一心用在抓取决定性瞬间上是很多人的梦想。说实话“列宁格勒”有很多还是沿袭徕卡的设计,比如镜头卡口用的就是徕卡原创的L39口。但在卷片上弦装置上LOMO的设计师没有循着徕卡的思路依样设计,而是大胆地进行了自主创新,用发条来实现自动卷片上弦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一种最佳的选择,既不会过于加大机器的体积、重量,也不会让成本增加太多。

“列宁格勒”不但在取景测距及自动卷片上下足了功夫,在闪光系统的设计上也让人叹为观止。那个年代用的闪光灯是镁灯,但镁灯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如:启动点燃速度较慢,不同大小的镁灯从启动到全点燃的时间不同等等。为了解决镁灯的问题,LOMO厂在闪光系统里设计出了从前帘停止到后帘启动这段时间的选择转动盘,由卷帘轴控制触发时间,闪灯同步点除了前帘与后帘可选,甚至从前帘到后帘中的任一角度也都可选。“列宁格勒”这点也强于徕卡。可惜的是超强的闪光功能不是摄影人对相机的主要要求或者说是普遍要求,这个亮点并没有起到大量吸引使用者的效果。LOMO的设计师或许为此没少郁闷吧。

苏联相机机身的外型几乎都是平板加上圆弧型边缘,这样的造型并不利于对器材的握持。但LOMO在设计“列宁格勒”时一反常态,把人机工程学也考虑了进去。机身右侧边缘向前突起了一部分,起到了小把手的作用,让对相机的握持更稳定与舒适。一个小的改进起到了很实在的作用,可惜的是这种设计理念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在这之后的苏联相机还是贯彻着原来的平板造型。

镜头的匹配

列宁格勒相机通用所有的L39螺纹卡口镜头,它的配套标头是“朱比特(Jupiter)8”。那是一款相当不错的镜头,虽然个头小巧,通体露出内敛、低调的个性,但是,就是这样一款其貌不扬的镜头,即使在阴雨天里也有着优秀的表现。整个片子明快通透,锐度足够但又不夸张过头,色彩明丽却不妖艳,气氛表现恰到好处。而且相比徕卡头动辄成千上万块的价钱,“朱比特”可是平易近人多了,也就是几百块钱,不愧为高性价比的镜头。

收藏价值

第3篇:列宁的名言范文

    一、理论前提:文化的阶级性高于文化的民族性

    与毛泽东不同,列宁受本土文化背景影响较小,其思想进程是直接从马克思开始的,他23岁时,就因“掌握马克思武器的惊人本领”而为彼得堡的革命者所佩服。[1](p.46)从列宁所阅读过的马克思主义着作篇目来看,有《共产党宣言》、《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哲学的贫困》、《路易?波拿巴的雾月18日》、《法兰西内战》、《资本论》、《反杜林论》等。这些文本中充斥大量关于阶级、阶级斗争、阶级意识形态概念,一个深受这些文本影响的人,必定会对社会思想文化作出阶级性的判断。1894年末至1895年初,列宁谈到哲学问题时就指出:“唯物主义本身包含有所谓党性,要求在对事变做任何估计时都必须直率而公开地站到一定社会集团的立场上。”[2](p.363)1905年,列宁更是提出了“出版文化”的党性原则这一概念,这就是《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一文中的基本思想:“社会主义无产阶级应当提出党的出版物的原则,发展这个原则,并且尽可能以完备的完整的形式实现这个原则。”[3](p.93)由于党性乃阶级性的集中表现,当列宁把党性概念运用于包括文学在内的文化产品时,列宁对文化的阶级性的指认,已经甚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对文化的阶级性的高度强调,集中体现于他对“民族文化”口号的质疑,这在1909年与路标派的斗争中就开始了。

    《路标》文集于1909年问世,这本文集的作者,是立宪民主党的最着名的政论家别尔嘉也夫、布尔加柯夫等人。对于路标派来说,“俄国民主派”是背叛俄罗斯民族文化的派别,在认同“全世界无产者”的名义下,“背叛了祖国和民族文化”。②对于路标派的“民族文化”的言论,列宁于1909年12月撰写了《论〈路标〉》一文,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评。列宁认为:路标派的言论表明“目前俄国自由派资产阶级害怕和仇恨的与其说是俄国工人阶级的社会主义运动,倒不如说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运动,也就是说,他们害怕和仇恨的是民粹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共同的方面———通过诉诸群众来保卫民主。”《路标》这部“百科全书”的一个重要主题是宣布“对整个旧俄国怀有‘奴仆’感情”。[4](pp.172、168)由于列宁揭示出路标派扞卫的“完整的”“民族”文化,无非是一种反动的民族主义,所谓“完整的文化”———乃是一种缺乏民主成分的文化,这样,列宁在《论〈路标〉》一文中隐含了一个思想:民族文化中存在着人民的、民主的文化和剥削阶级文化之间的对立,这种对立比民族文化的统一形式更为重要。

    尔后,列宁在研究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民族问题时,进一步关注了民族文化问题。在1913—1914年期间所写的《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论民族自治权》、《论大俄罗斯人的民族自豪感》等着作和文章中,用大量篇幅专门研究了民族文化及其世界性影响问题,从而明确了对民族文化的独特看法。其中,《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更是集中地表达了列宁对特定历史背景下民族文化问题的否定性意见。列宁在批评崩得分子弗?李普曼时指出:“一切自由派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都是这样的,———不仅大俄罗斯的民族主义……是这样,波兰的、犹太的、乌克兰的、格鲁吉亚的以及一切其他的民族主义也是这样。无论在奥地利还是在俄国,一切民族的资产阶级都高喊‘民族文化’这个口号,实际上是在分裂工人,削弱民主派,同农奴主进行大做出卖人民权利和人民自由的买卖交易。”“工人民主派的口号不是‘民族文化’,而是民主主义的和全世界工人运动的国际主义文化。”[5](p.123)在这里,列宁已经明确地揭示了“民族文化”口号的虚伪意义———资产阶级用“民族文化”来分裂全世界工人阶级的整体利益。但是,李普曼还是懂得理论分析的,他从文化空间形态的必然性来批评列宁,称世界上不存在“非民族的文化”,只有通过民族文化,工人才有可能参加“民主主义的和全世界工人运动的各民族共同的文化”。列宁意识到,揭示“民族文化”口号的实质,并不意味着对民族文化本身的否定,而是要按照历史语境的原则来分析其构成,于是他提出了着名的“两种文化”理论:“每个民族的文化里面,都有一些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即使是不发达的文化成分,因为每个民族都有被剥削的劳动群众,他们的生活条件必然会产生民主主义的和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

    但是每个民族也都有资产阶级的文化(大多数还是黑帮的和教权派的),而且这不仅表现为一些‘成分’,而表现为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因此,笼统说的‘民族文化’就是地主、神父、资产阶级的文化。崩得分子避而不谈这个对马克思主义者来说是最起码的基本的道理,而‘大谈’其空话,这实际上就是反对揭露和阐明阶级鸿沟,把阶级鸿沟掩盖起来,使读者看不清楚。实际上,崩得分子和资产者的表现一样,因为资产者的整个利益要求散布对超阶级的民族文化的信仰。“我们提出‘民主主义的和全世界工人运动的各民族共同的文化’这个口号,只是从每一个民族的文化中抽出民主主义的和社会主义的成分,我们抽出这些成分只是并且绝对是为了对抗每个民族的资产阶级文化、资产阶级民族主义。任何一个民主主义者,特别是任何一个马克思主义者,都不会否认语言平等,不会否认用母语同‘本民族的’资产阶级进行论战、向‘本民族的’农民和小市民宣传反教权派的思想或反资产阶级的思想的必要性,这是用不着多说的,但是崩得分子却用这些无可争辩的真理来掩盖争论的问题,也就是掩盖问题的实质。”[5](pp.125-126)这里,列宁并没有在文化的空间形态上否认民族文化的存在,而是揭示出:在阶级社会,一个统一的民族实际上分裂成为对抗的人群,由于生活条件的不同,对抗的人群各自有自己的思想体系,也可以说是不同的文化。就对抗的尖锐性而言,统一的民族文化已经不存在了,只剩下载体,如语言,无产阶级当然会用本族语言同“本族的”资产阶级进行论战,对抗的尖锐性使得这种形式上的共同性已无实质性意义。

    列宁在指出每个民族里面也都有资产阶级的文化时,特别强调,这不仅表现为一些“成分”,而表现为“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因而,笼统说的“民族文化”就是地主、神父、资产阶级的文化。这一论断显然是对马克思、恩格斯“任何社会的统治思想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的运用。当地主、神父、资产阶级占据着文化的主流地位时,他们当然乐于以“民族文化”的主体自居。应该说,在民族国家与民族文化的强大存在现实背景下,列宁敢于坚持无产阶级文化的立场,用阶级性去揭穿民族性的伪饰,不调和地与民族主义作斗争,这是需要非常大的理论勇气的。当然,这对于真正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者来说,也是必然的选择。

    二、拒绝“纯无产阶级文化”

第4篇:列宁的名言范文

安娜·阿列克谢耶芙娜·奥列宁娜(1808—1888),出身贵族家庭,父亲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奥列宁当过公共图书馆的馆长、艺术科学院院长,此时是三等文官、国会议员,母亲伊丽莎白·马尔科芙娜·波尔托拉茨卡娅是安娜·凯恩(普希金曾给她写了著名的《致凯恩》一诗)的亲姑妈。奥列宁娜长相娇媚,美貌出众,腰身纤细,胸部丰满,满头金发,笑容甜美,具有法国画家格瑞兹(1725—1805)画中人物的美,而且性格乐观,富有才智,很有文学艺术修养,17岁时被选入皇后宫中当女官。由于奥列宁早年结交的都是“阿尔扎马斯社”的成员,因此作为该社成员之一的普希金在奥列宁娜11岁时就已认识她,但这小女孩没有给他留下太深的印象。而今,“十八的姑娘一朵花”,普希金深深爱上了美丽娇媚的奥列宁娜,并且狂热地追求她,总像影子一样跟随着她出入任何一个社交场合,他的好友之一——诗人维亚泽姆斯基公爵在给妻子的信里谈到此事:“奥列宁的女儿是一个活蹦乱跳的丫头;普希金称她为‘龙骑兵’,成天围着她转。”诗人之所以深爱奥列宁娜,一个原因是她的千娇百媚,富有才智;另一个原因是他像中国明清时代的文人一样,十分喜的小脚,而奥列宁娜的脚非常小,以致“她的女伴中没有人能穿她的皮鞋”,“普希金发现了她的这一优点,贪婪的目光紧盯着少女奥列宁娜在地板上移动的双脚”。1828年8月,普希金正式向奥列宁娜求婚,但是,没有成功。其原因,现在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以英国学者比尼恩为代表,他在其《为荣誉而生——普希金传》中认为普希金的求爱被奥列宁娜的双亲否决了:“无论他作为一个诗人是多么显赫,但一个在上流社会受人尊敬的家庭里是不会希望有这么一个女婿的,尤其是高高在上的奥列宁家。他没有资本,也没有财产;他的收入也是时有时无,不够可靠;他的名声极度可疑:不仅因为他是一个赌徒和行为放荡的人,还因为他在政治上的嫌疑。奥列宁,作为国家议会中的一员,知道安德烈·谢尼埃事件的全部经过。并且,他还得知了普希金最近因《加百列颂》而受到指控。”另一种说法以法国著名传记作家特罗亚为代表,他在其《天才诗人普希金》中认为:“普希金担心越陷越深,故而没有出席订婚晚宴,并请求奥列宁娜的父母废除他的求婚要求。”我们认为,第一种说法更符合实际。

奥列宁娜呢,也对诗人颇感兴趣。她有一本用第三人称写的法文秘密日记,其主角就是普希金。她在日记中写道:“安妮特(即安娜·奥列宁娜——引者)童年时就认识普希金。从那时起,她就十分崇拜他那诱人的诗篇。”并且,认为“普希金是她这个时代中最有趣的男人”,“上天既然赐予他独一无二的天赋,就不会赐予他迷人的外表了。他的脸表情丰富,当然,恶意的中伤与讽刺挖苦让我从他犹如玻璃珠的蓝色眼睛中见到的智慧黯然失色。他从母亲那一边得来的黑人轮廓没有美化他的脸,除此之外,他还有着可怕的络腮胡、蓬乱的头发、长得像爪子的指甲、矮小的身材、举止上的矫揉造作、对于他选择来爱的女人的傲慢自大的态度、不论是骨子里还是后天形成的奇特性格以及无穷的自尊。”不过,她虽一度被诗人迷住,与他有过多次幽会,但她爱他的程度毕竟尚未达到愿意违背家庭意愿的地步,而且此时她更迷恋的是一位英俊的军官阿列克谢·罗伯诺夫,他由于军功由上校被提升为上将。不知何故,他们也没有修成正果。1840年,奥列宁娜与当过敖德萨地方官的费多尔·安德豪特结婚,并且跟着丈夫去华沙生活了40多年。

这段爱情虽然没有成功,但是普希金却为奥列宁娜留下了一组美丽动人的爱情诗歌,包括《致道先生》《你和您》《她的眼睛》《美人儿,你别当着我的面……》《预感》《奢华的城,可怜的城……》《唉!这饶舌的爱情之语言……》《我爱过您……》《〈波尔塔瓦〉献辞》等十余首,构成了“奥列宁娜组诗”。这组诗虽然数量不是太多,但也勾勒出了他们爱恋的大致情况。

《致道先生》: “为何你那神奇的铅笔,/要画我这黑人的侧影?/即使你能使它传世,/魔鬼也会冲它发出笑声。//请画一画奥列宁娜吧。/当内心的灵感澎湃,/天才就应该仅仅/将青春和美貌崇拜。”这是诗人回到彼得堡不久,刚刚爱上奥列宁娜,而她暂时还没有相应的回应,因此主要还是向她委婉地表示爱慕和对其美的崇拜,请求在俄国工作的英国画家乔治·道先生不要给自己画像,而给青春、美貌的奥列宁娜画像,并借此赞颂她的青春和美貌。《你和您》则进了一步: “无意中,空洞的您,/被她用亲热的你代替,/他便在热恋的心中,/激起了幸福的思绪。/沉思地站在她的面前,/眼睛离不开她的身体;/我对她说:您真可爱!/我却在想:我真爱你!”此时,诗人像影子一样追随奥列宁娜,但两人之间还没有产生热烈的感情,因此多情的诗人只能细心捕捉她的一言一行,从中发现一些蛛丝马迹,果然,奥列宁娜偶尔使用的一个称呼使他心情激荡:她竟不用社交场合客气而冷漠的称呼“您”,而直接亲热地称他为“你”!热恋中的诗人顿时感到无比幸福,然而他还不敢表白,所以,只能在口里说“您真可爱”,在心里却狂喜地宣称:“我真爱你!”

诗人的热烈追求收到了一定的功效,奥列宁娜开始有所表示了。但她不喜欢散文的表白,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而喜欢诗人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这种感情(这和前文引用的她的秘密日记中所说她崇拜诗人的诗歌是一致的),这在普希金的诗歌中也得到了表现,如《唉!这饶舌的爱情之语言……》: “唉!这饶舌的爱情之语言,/这幽暗的、朴素的语言,/它会以它懈怠的散文,/我的天使,使你生厌。/但虚荣的阿波罗的声音,/却使可爱的姑娘感到甜蜜。/有节奏的歌唱她觉得美妙,/她沉醉于那高傲的韵律。/爱情的表白使你害怕,/你将爱的书简撕得粉碎,/但你却会阅读爱的献诗,/脸上带着温情的笑意。/但愿命运从今日起,/就来祝福我获得的赐予……”这样,诗人便大胆地向她献上情诗《她的眼睛》: “她是可爱,我们私下里说,/她是宫中骑士的暴雨,/她那切尔克斯人的眼睛,/可以与南国的星星争辉,/尤其可与诗句媲美,/她大胆地频送秋波,/它比火焰还要明亮;/但你得承认,我的/奥列宁娜的眼可不这样!/那里,有沉思的精灵,/有多少孩子般的坦荡,/有多少缱绻的神情,/有多少温情和幻想!……/她含着爱神的笑垂下眼,/谦逊的眼里是美雅的典礼;/她抬起目光,拉斐尔的天使/就是这样凝望着上帝。”

第5篇:列宁的名言范文

左右各打五十大板

1924年6月17日,斯大林在县委书记训练班上做报告,指责加米涅夫犯了一个错误,把列宁所说的“新经济政策的俄国”歪曲为“耐普曼的”俄国(实际上这是记录员笔误造成的,新经济政策的俄文缩略语的音译是“耐普”,记录员记成了“耐普曼”──意思是新经济政策时期的商人),这个奇怪的口号是由于加米涅夫平时对理论不闻不问造成的。斯大林还不点名地批评了季诺维也夫关于“党”的提法是“胡说”。斯大林此举表明,他在“三驾马车”中居于最高地位,可以对另外两人提出批评。

1925年苏联经济恢复到战前水平,以布哈林、李可夫为代表的新经济政策的坚定拥护者,主张扩大和完善新经济政策,放宽对农民的限制,使农村雇工合法化,减少农村税收,降低工业品价格,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全面健康发展。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则从左的立场出发,夸大农村富农发展的危险,认为14%的富农手中握有61%的余粮。他们要求加强对富农(实际上大多是在新经济政策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富裕农民)的限制,加重对他们的税收,实际上是恢复军事共产主义时期的做法。两派围绕着怎样理解和执行新经济政策进行了激烈的论战。斯大林本人则高居于他们之上,保持着行动自由,对两派的观点都保持着批评的权力。

针对“新反对派”要加速实行工业化、打击富农的要求,布哈林反复强调工业化不能破坏农业的发展,不要杀死生产金蛋的鸡。针对农民发展经济的顾虑,布哈林于1925年4月25日在《真理报》上发表文章指出,俄共在农村政策的着眼点是摆脱和消灭对农民发展经济的许多限制,应该“对全体农民,农民的所有阶层说:发财吧,积累吧,发展自己的经济吧!只有才会说,我们永远应当贫穷;现在我们应当采取的政策,是要能在我国消除贫穷的政策。”布哈林只是发挥了列宁的思想,列宁在1922年2月解释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时说过:“做生意吧,发财吧!我们允许你这样做,但是我们将加倍严格地要求你做老实人。”布哈林的说法立即遭到“左倾”反对派的攻击,把他说成是富农的人。

斯大林一方面批评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等人关于党内有“富农倾向”的指责,一方面又要求布哈林承认“发财吧!”这一口号是错误的,要求布哈林收回。这说明斯大林并没有理解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斯大林左右逢源,他说党内存在着两种倾向── 一种是对富农的危险估计不足,另一种是夸大富农的危险。当前党内主要危险是第二种倾向,应该“集中火力反对第二种倾向”,也就是支持布哈林等新经济政策的维护者,反对新反对派。斯大林不是通过说理来说服反对派,他认为反对派指责中央对富农让步过多是“对党的污蔑”,“我可以肯定地说,马克思主义者决不会这样看问题,只有自由主义者才会这样看问题。”

伏龙芝神秘死亡与斯大林掌握军权

1925年12月在联共(布)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季诺维也夫代表所领导的新反对派作副报告,发表了“列宁格勒组织的声明”。他们的报告与发言没有得到代表的支持,他们的讲话不时被代表们愤怒的喊声所打断,“要斯大林!要斯大林!”的呐喊声形成了强大的政治攻势,不让反对派把话讲完。尽管列宁的遗孀克鲁普斯卡娅站在“新反对派”一边,而且她提醒大家,列宁在世时从没有这样对待过反对派:如把他们调离党的领导岗位、要求他们放弃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等。季诺维也夫等人在十四大上仍然遭到了失败,代表大会以559票对165票通过了中央委员会政治报告的决议。

在大会的最后一天,斯大林作了长篇总结发言,他用列宁的话作为武器,运用尖刻的语言,按照自己的推理,有力地打击了反对派。斯大林巨大的号召力完全征服了大会代表,反对派无力与之进行较量。大会拒绝了“新反对派”提出的撤换斯大林总书记职务的要求,而且将“新反对派”的一些骨干分子开除出中央委员会,加米涅夫则降为政治局候补委员,索柯里尼科夫失去了政治局候补委员的职务,克鲁普斯卡娅从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团委员降为监察委员。虽然季诺维也夫和托洛茨基的政治局委员的职务仍得以保留,但伏罗希洛夫、莫洛托夫、加里宁三名斯大林的拥护者进入了政治局,政治局成员从7人扩大至9人,斯大林稳稳地掌握着多数。

十四大后,斯大林马上开始剥夺“新反对派”的行政权力。季诺维也夫所担任的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和列宁格勒苏维埃执行委员会主席,分别由布哈林和基洛夫接任。加米涅夫担任的劳动与国防委员会主席、人民委员会副主席职务也被解除。1926年2月,列宁格勒州委召开第十二次代表会议,改组了列宁格勒州委领导班子,基洛夫当选为州委第一书记和西北局书记,季诺维也夫及其支持者在列宁格勒各级党组织中的权力都被剥夺了。

1925年秋伏龙芝的神秘死亡和1926年捷尔任斯基的去世,进一步加强了斯大林的权力。伏龙芝元帅是内战中战功卓著的英雄,在军队中很有威望,1925年代替托洛茨基成为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和陆海军人民委员,时年只有41岁。得过胃溃疡,1925年秋天,在胃病没有复发的情况下,他却要遵照斯大林而不是医生的指示做手术,结果因心脏不能承受麻醉而死在了手术台上。斯大林的好友伏罗希洛夫接替了伏龙芝的职务,斯大林不仅控制了党的组织系统,而且掌握了军队。

反对派缓和斗争的要求被拒绝

1926年夏,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与托洛茨基结成联盟,加米涅夫乐观地认为,只要托和季这两位领袖站在一起,就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但出现的情况却是“1+1< 2”,他们被说成是“无原则的联盟”。确实,他们曾相互毫不留情地进行攻击。但是,说他们完全是无原则的联盟,也不正确,他们有共同的理论基础:都是世界革命的坚定拥护者,都反对斯大林的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都夸大新经济政策的危险,主张加快工业化速度等等。

斯大林充分利用他们的错误,果断而有力地对他们进行了回击。他抓住“托季联盟”这个联合反对派的弱点,列举他们前不久还互相争斗甚至相互谩骂的事实,很容易地让广大党员相信他们是不讲原则的,这种联合是不正当的。而对他们提出的正当的批评和意见,斯大林则避而不谈。斯大林还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到他们过去的错误上,他重提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在十月革命期间的错误,托洛茨基与列宁的分歧等等。凡是持与之不同意见的人,斯大林都斥之为“搞破坏活动”,是“集团”,威胁要把他们开除出党、。

1926年7月23日,联共(布)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监察委员会联席会议通过决议,认为反对派的派别活动是由政治局委员季诺维也夫领导的,决定把季诺维也夫开除出政治局。“警告一切反对派分子,不管他们在党内的地位如何,如果他们继续组织同党对立的派别,那么,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监察委员会为了维护党的统一,将不得不对他们也做出相当的组织结论。”

在斯大林的强大压力下,反对派害怕承担破坏党统一的罪名,开始退却,1926年10月16日,他们签署了一项《六人声明》,承认他们的派别活动是错误的,表示要“坚决放弃用派别方法来捍卫自己的观点,因为这种方法危及党的统一,并号召同意我们观点的所有同志采取同样的行动。”由于他们宣布坚持自己的观点,这是斯大林所不允许的,斯大林并没有接受他们缓和斗争的要求。 1926年10月23日,联共(布)中央联席会议通过决议,对反对派的主要成员进行警告,认为季诺维也夫不能继续在共产国际中工作,决定撤销托洛茨基政治局委员和加米涅夫政治局候补委员的职务。

反对派转入地下

1927年出现了中国革命失败和苏英关系恶化的事件,反对派相继发表了《八十三人政纲》、《十五人政纲》提出“我们需要列宁在世时那样铁的纪律,我们也需要列宁在世时那样的党内民主”。 1927年10月23日,中央全会决定把托洛茨基和季诺维也夫开除出中央委员会。托洛茨基在这次会议上仍毫不妥协,他在发言中说:“列宁提到的粗暴和不忠顺,已经不仅是个人品质了;它们已经成为统治集团及其政策和制度的素质了。这不是一个外表的作风问题。现行方针的根本特点就在于相信暴力万能,甚至对待自己的党也是如此。的核心是我们党的中央委员会。……从列宁卧病之时起,情况就开始变化了。由于通过书记处选拔人员,斯大林分子的官僚集团有了一种独立的、不顾政治路线的特点。正因为如此,列宁在考虑到自己不能视事的前景时对党提出了最后的忠告:‘把斯大林撤下来,他会把党带到分裂和毁灭的地步。’党没有及时得知这个忠告。选出的机构把它隐瞒了。”

托洛茨基的发言得到的是一片喧哗声、口哨声和“滚下主席台”的喊声。有时,人们根本听不清他在说什么,在这种气氛下争论已无法进行下去了。既然合法的党内争论自由并不存在,“联合反对派”便日益走上了用极端手段进行斗争的道路。在党的会议上,反对派的讲话被叫骂声所打断,人们根本就听不清他们在说什么;在群众性的辩论会上,则常常有数十辆汽车喇叭齐鸣,干扰会场。而拥护斯大林的发言,则不断受到欢呼。在正常的辩论渠道被堵塞后,反对派转入了地下,他们又在党内建立秘密小组、成立秘密印刷所,斗争越来越激烈,越来越具有个人斗争的色彩。

托洛茨基被驱逐出境

第6篇:列宁的名言范文

1900~1903年间,世界范围内发生了经济危机。俄国国内饥荒严重,工人运动开始高涨,并且从过去的经济罢工转为政治斗争。该文发表之时,正值彼得堡的奥布霍夫钢铁厂发生工人罢工运动,并演变成为工人与军警的对抗,声势震动全国。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因为中央领导机构被沙皇警察破获,组织涣散,思想混乱。主张单纯进行经济斗争“经济主义”外,“恐怖主义”也得到不少人的拥护。所以,列宁在文章一开始,便对上述两倾向在此种特殊环境下的表现进行了批判。

他首先批评了“经济派”刊物《工人事业》杂志的观点,因为他们否定战斗组织和政治鼓动。他认为,要特别重视平时战斗组织的建立和政治鼓动工作的开展,而不能等到工人运动爆发和发动的时候才去着手。对于当时一些人热衷的恐怖行动,列宁认为,这只是一种独立的、同任何军队无关的进攻行动,而非是作为整个战斗部署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样的斗争手段,只会造成革命力量的损失,而不会瓦解政府的力量。在分析形势的基础上,列宁说,分散的组织和手工业的工作方式是当前革命面临的最大障碍,建立一个集中有力的革命组织是党目前的直接任务。“这一组织不仅在名义上而且在实际上能够统一一切力量,领导运动,即随时准备支持一切抗议和一切发动,并以此来扩大和巩固可供决战之用的军事力量。”(同上,5卷6页)

接着,列宁提出了通过创办全俄政治机关报(即《火星报》)进而实现重建革命组织的构想。他希望通过报纸的出版和发行,建立起来代办员和通讯员网,构成未来统一集中的革命政党的中坚力量,因而列宁写道:“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关于报纸在重新建党方面的作用,列宁在文中有两个形象的比喻,即使得这个组织得以不断向深广发展的“基线”(指盖房时砌砖的基线),以及“脚手架”,“搭在正在建造的建筑物周围,显示出建筑物的轮廓,便于各个建筑工人之间进行联络,帮助他们分配工作和观察有组织的劳动所获得的总成绩”。(同上,5卷6-8页)

《从何着手》一文发表后,受到《工人事业》杂志和自由社创立者尔・纳日杰丁的批评。前者指责列宁试图让《火星报》凌驾于党之上,而后者则否定报纸能够成为集体的组织者。对于这些非难,列宁在《怎么办?》一文中作了详细回应。他解释说,《火星报》只是在恢复党中央机关报两次尝试都遭到失败的情况下才创办的一个非正式机关报,而且得到了各地党的活动小组和党内有影响力人物的支持。另外,除了创办一个全俄政治机关报,再也没有其他办法可以培植起一个强有力的政治组织。就“脚手架”的比喻,列宁说:“脚手架对于住房本身并不需要”,“只要建筑物大体完成,就会扔到炉子里去烧掉”。革命组织的建立,有时并不需要“脚手架”,而现在题在于“没有脚手架就根本不能建造我们所需要的房屋”。(同上,6卷156-157页)在《火星报》和火星报组织的努力下,1903年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得以召开,被破坏的党的中央领导机构得以合法重建。

这表明,列宁关于报纸是“集体的组织者”的论述是基于当时特殊的斗争环境而提出的,党报脚手架的作用是临时的和在特殊情境中的作用。斯大林1923年所写的《报刊是集体的组织者》一文,将这一特殊情境下的列宁的论述扩展为任何时期任何情境中党报的作用,将党本身的政治功能(组织作用),与作为党的一个精神部门的功能(宣传作用)混淆了。由于斯大林的这篇文章得到了广泛传播,以至列宁《从何着手?》的具体情境中策略思想被泛用。事实上,自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并选出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之后,列宁就再也没有这样论述过党报的作用。

第7篇:列宁的名言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设计 《灰雀》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b)-0178-01

【学习目标】

(1)能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做错了事就要改正,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人物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体会列宁对灰雀、对男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认识列宁对男孩的关爱和教育,渗透保护鸟类的教育。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人物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

【教学流程】

1 情景引题,激发兴趣

师:瞧!灰雀来为我们讲述一个有关列宁的故事了,让我们热情地和它们打声招呼吧!—— 揭题。为了这可爱的灰雀,列宁和一位小男孩之间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呢?让我们赶快走进课文,美美地读一读吧。

2 初读感悟

(1)让学生充分地、大声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指名分自然段读,先小组交流,再个别交流。理清课文脉络。

3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2)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三只灰雀的呢?找出句子来读一读。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读列宁喜欢灰雀的句子,用来度的方式体会列宁的感受。

(4)巧妙结尾,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它到哪里去了呢?

4 自己读读课文3~10自然段,找出描写列宁喜欢灰雀的句子

4.1 出示句子“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1)列宁当列宁发现一只灰雀不见了的时候,他心情会怎样?又会到哪儿去找呢?体验“找遍了……也找不到灰雀”的心情。指导读。

(2)引导出示列宁的三句问话。

①“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②“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③“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细细地读一读这些话,你体会到了什么?老师相信你们肯定能读出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和关心,因为它们都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板书:爱。

(3)指导朗读写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

问:那灰雀到底哪儿去了?

学生讨论回答:小灰雀是小男孩抓走的,又是他放回来的。

问:你是从课文中哪些句子读出来的?找一找。

(1)男孩吞吞吐吐地说:“没看见,我没看见”。

理解“吞吞吐吐”的意思,说说他当时心理是怎么想的?那你能读好它吗?

(2)“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为什么他不敢讲?他在害怕些什么?相机板书:占为己有。

谁能读好他此刻的矛盾心情。

(3)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一定会飞回来的!”

①从这儿你又感受到了什么?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②教师运用手势,指导学生加强语气读出“一定会飞回来的!”。

板书:勇于改错的决心。

(4)男孩为什么要先捉走后又放回这只灰雀呢?他对灰雀喜爱吗?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

问:列宁是怎样对待小朋友的呢?

4.2 我们带着这份浓浓的爱意再来读读课文吧!分角色朗读课文

5 体验、升华

(1)(课件演示)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了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如果现在你就是树枝上那只唱歌的灰雀,你会对(列宁或男孩)说些什么呢?请在我们课文的空白处写下你的“三言两语”。

(2)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6 扩展延伸

(1)这个小故事写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感动了男孩,使男孩主动送回灰雀,也告诉我们有了错误承认了、改正了,就是诚实的孩子。说说你自己有过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吗?

(2)个别交流。

7 课后作业:收集名人故事

教后反思:《灰雀》讲的是列宁与小男孩都喜欢灰雀,但表达方式不同。列宁喜欢它的方式就是让它自由,而小男孩却想占它为己有,但最后小男孩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改正了错误。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明白了列宁作为一个伟大的领袖,他不仅爱鸟更爱下一代的好品质。更让学生懂得了做人要诚实的道理。

在教学过程中,我先重点介绍了这三只灰雀的样子,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灰雀的惹人喜爱,为下面的男孩要捉走灰雀埋下了伏笔。在教学列宁寻找灰雀的过程中,我先让学生读了读列宁说的一系列话,并对每一句话进行了情感处理,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列宁发现灰雀不见时的那种着急、担心、惋惜的复杂心理,唤起学生的共鸣。然后,提问:那聪明的你们知道灰雀去哪了吗。请你来帮帮列宁的忙吧!

第8篇:列宁的名言范文

2005年4月25日,辽宁省抚顺城郊地区检察院驻辽宁省抚顺青台子地区监狱检察室收到一名曾在该监狱服刑的刑满释放人员打来的电话,电话中说一名贵州女子将来抚顺请求检察人员帮助其要回被在押人员诈骗的钱。职业的敏感使检察室的工作人员警觉起来,驻监狱检察人员告诉打电话的人让这名女子到抚顺后与他们联系。

4月28日下午,这名贵州女子到达抚顺后立即与驻监狱检察人员取得联系。这名女子说她叫黄某某,是贵州省凯里市人,2004年1月她通过手机“9090”网上认识了抚顺青台子监狱在押服刑犯人金雄杰。金雄杰说自己父亲开公司,别人向他父亲借150多万元钱,几年一直不还,他一气之下把那人打残废,自己被判刑入狱。他说他很后悔一时冲动犯下这样的错。通过一些了解,金雄杰提出要与她确定恋爱关系,他说自己下半年就可出狱回家,他可以给她幸福。刚离异的黄某同意了他的要求。2004年2月,金雄杰要她给他寄钱,说自己在狱里打人要赔钱,她分三次寄去17000元。以后金又说母亲摔成植物人需要手术费等,要她给寄钱,黄某遂又寄给他53000元以及价值2000多元钱的烟茶、衣物等。11月,她告诉他家里失火,他没有了从前的关心,她开始怀疑他。2005年3月15日,她在网上认识了一个与金雄杰同在青台子监狱服刑的犯人,了解到金雄杰的情况,知道受骗了,于是请求检察机关帮助。

检察室人员立即通过调取金雄杰的资料了解到:金雄杰,男,26岁,吉林省延吉市人,2000年因犯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9年,2001年1月18日交付抚顺青台子监狱执行。强烈的侦查意识使检察室人员意识到其中必有案情,立即向副检察长刘兴跃作了汇报。尔后,刘兴跃立即向检察长刘永达作了汇报,刘永达决定分两组立即奔赴青台子监狱,一组负责抓捕人犯,一组负责搜查金雄杰所在监室。在审讯人员强烈的攻势下,金雄杰开始陆续交待其先后通过手机“9090”网,以谈恋爱为名,先后诈骗贵州省离婚女子黄某、某监狱女狱警彭某8万余元的事实。当审讯人员追查赃款去向时,辽宁省抚顺青台子监狱副监狱长闫明言、第七监区监区长秦永升等一系列司法人员职务犯罪事实浮出水面。

根据金雄杰的交待,侦查员对闫明言、秦永升进行了初步调查。闫明言,男,1959年生,辽宁省法库县人,大学文化,由省监狱管理局副处长调任抚顺青台子监狱副监狱长。秦永升,男,1968年生,大专文化,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人,1986年由警官学校毕业到抚顺青台子监狱,先后任管教员、狱政科干事、保卫科内勤、副监区长、监区长。掌握了闫明言、秦永升涉嫌受贿犯罪的证据,侦查人员决定对二人立案侦查。

2001年5月24日,闫明言被辽宁省监狱管理局任命为辽宁省抚顺青台子监狱副监狱长,分管刑事执行、狱政、教育改造、生活卫生、内看守、罪犯医院、罪犯会见等10项业务工作。闫明言原本是想从省里下来镀镀金,顺便再淘点金。归案后,闫自恃从省里大机关来的,又同检察机关很多人打过交道,自料会轻而易举地闯过这一关,表现出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拒不交待自己的犯罪事实。侦查员们认真研究分析了他个人的情况和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审讯方案,安排两名有审讯经验的侦查员对其展开强烈的心理攻势。经过十几个小时智慧和心理的较量,闫明言终于抵不住强烈的审讯攻势,开始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

闫明言借本监狱服刑犯人冯某某的朋友赵某某求其关照冯某某之机,于2002年4月、10月,在沈阳一饭店内、抚顺青台子监狱门前,先后收受赵某某所送人民币1万元、2万元,共3万元。他借本监狱服刑犯人王某的朋友余某某其关照王某之机,于2005年5月,收受余某某委托辽宁省劳教局干部于晓炜所送人民币2万元。就这样,闫明言以关照犯人之名,先后收受他人贿赂8万多元。犯人金雄杰也是其中之一。

在闫明言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的同时,秦永升在强烈的审讯攻势压力下,也不得不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

他在任辽宁省抚顺青台子监狱一监区长期间,利用职务之便,因对犯人金雄杰给予关照,于2004年3月、6月、10月,先后三次收受犯人金雄杰所送人民币6000元,被其挥霍。就这样,秦永升利用职权,以调换犯人工种为名,多次收受他人贿赂。

根据闫明言、秦永升涉嫌受贿犯罪的事实和证据,检察机关于7月9日决定逮捕二人。

闫明言、秦永升被捕后的供述,露出了另一条狐狸尾巴,这就是辽宁省司法厅劳动教养管理局管理处副处长于晓炜。

于晓炜,男,1960年生,大学文化,河北省人,先后任部队体工队员、教员、政治干事,1998年转业到辽宁省司法厅劳动教养管理局任管理处副处长。侦查员们决定顺藤摸瓜,乘胜追击,扩大战果。根据闫明言的供述,7月8日,检察机关以于晓炜涉嫌介绍贿赂犯罪决定对其立案侦查,并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立即实施抓捕行动,当日将于晓炜抓捕归案。

于晓炜见闫明言已被捕,自知事情败露,遂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原来,就在他任辽宁省司法厅劳教局管理处副处长期间,有人找到于晓玮,请求于晓炜为保外就医脱逃后被抓捕归案的王某某办理扣除刑期事宜。于晓炜通过辽宁省监狱管理局一名中层干部李某某认识了闫明言,并请求闫明言为王某办理此事。于晓炜于2005年1月至5月间,先后向余某某索要人民币180000元,2005年5月的一天,他将其中20000元转交闫明言,余款160000元被其个人占有。2005年5月27日,辽宁省监狱管理局下达罪犯暂予监外执行期间不计入执行刑期决定书,王某于当日被释放。

检察机关根据于晓炜的犯罪事实和证据,于7月20日决定将其逮捕。8月4日以于晓炜涉嫌犯有、介绍贿赂罪移送审查。

检察机关在“大墙”里惩治司法人员职务犯罪的声威波及到相关角落,群众举报犯罪的积极性也被激发。8月,检察机关接到群众举报,反映抚顺市公安局监管支队第一看守所被监管人员查某某非正常死亡。经初查发现,抚顺市公安局监管支队第一看守所副所长王昊有犯罪嫌疑。于是,检察机关于8月9日决定对其立案侦查,当天对其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

王昊,男,1973年生,大学文化,警校毕业,先后任公安分局民警、看守所民警,2002年任抚顺市公安局监管支队第一看守所副所长。据王昊交待,2005年6月4日,抚顺市公安局监管支队第一看守所收押涉嫌抢劫犯罪的嫌疑人查某某,被多次殴打致伤,导致情绪异常。6月6日,作为该监区负责人,未对此情况进行调查,而是对查某某先后采取戴戒具、约束带捆绑等措施,导致其没有得到及时治疗,于次日8时20分出现呼吸异常,送往医院后抢救无效死亡。经法医鉴定,查某某因身体受到钝性外力作用,造成肺挫伤、脑挫伤等,导致呼吸循环功能障碍而死亡。8月16日,检察机关以王昊涉嫌犯罪罪决定将其逮捕。次日,检察机关以王昊涉嫌罪移送审查。

检察机关在办理抚顺青台子监狱系列职务犯罪案件中发现,辽宁省抚顺青台子监狱六监区在外役施工中脱逃一名罪犯,监区长周恩涛、副监区长刘立新有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犯罪嫌疑,于是决定对周恩涛、刘立新展开调查。

经侦查查明,2005年8月31日,辽宁省抚顺青台子监狱六监区监区长周恩涛擅自决定不将罪犯外役劳务现场审批表等材料向监狱狱政部门主管领导和监狱长报批,指派副监区长刘立新带队到私设的外役现场外役。刘立新安排干警使用其他外役现场的提票将该监区26名外役罪犯提出监狱,带至位于抚顺石化一厂西侧的外役现场进行管道搬运施工。8月31日和9月1日,周恩涛先后两次到外役现场进行监管安全检查,对劳务现场的管理干警和戒护人员未按规定进行配备,现场没有划定明显的隔离带、警戒线,未设干警流动哨和固定的值班看守员,以及刘立新安排无戒护资格人员对罪犯祝某某实施戒护等安全隐患未制止和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刘立新在同意该戒护人修车后未另行安排他人对祝某某戒护,致使祝某某脱逃。

后记

辽宁省抚顺青台子监狱系列职务犯罪案件的查办,在辽宁省抚顺青台子监狱引起强烈的反响和震慑,一些曾收过犯人钱物的干警纷纷主动来到检察院,上缴钱物,讲清问题,检察机关根据立案标准和管辖,对有违法违纪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交由监狱纪检监察部门处理。至此,辽宁省抚顺青台子监狱系列职务犯罪案件全部告破,涉及监管场所政法干警19人,立案侦查6人,涉及罪名4个,开创了抚顺市监管场所职务犯罪侦查史的先河,监管场所秩序得到了有效治理,这一成功经验被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全国检察机关推广。

第9篇:列宁的名言范文

我和萧三结识于1934年深秋。当时,我在苏联海参崴的列宁学院学习。萧三代表中国左联出席苏联作家第一次代表大会并发言,会后他和苏联著名作家法捷耶夫从莫斯科来远东举行报告会,传达作家代表大会精神。

萧三那时有三十七八岁,中等身材,身穿黑色西装,宽额明眸,和蔼可亲。法捷耶夫有40多岁,有一种与一般俄罗斯人不同的神态。他上身穿件草绿色的便服,脚上穿双旧的骑兵马靴,初看难以相信是位作家。

萧三是很要好的同学,都是新民学会的会员。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的苏联,萧三创作了很多的诗歌,苏联出版的俄文版诗集有《萧三诗选》《湘笛集》《血书》《拥护苏维埃中国》,以及在苏联用中文出版的《萧三的诗》等,都深受国外读者欢迎,被誉为“国际诗人”。

萧三的作品,我是在列宁学院的报刊上看到的。最先看到的有《棉花》《南京路上》《上海三个摇篮歌》等,多是反映中国人民疾苦和歌颂人民革命的诗歌。萧三的俄文笔名是埃弥・萧,他在法国勤工俭学时,很喜爱法国作家左拉的作品。埃弥是左拉的名字,他就用上了这个笔名。

萧三在列宁学院的大会上,详细地传达了苏联作家第一次代表大会的重要内容和会议精神,特别宣布要在海参崴成立苏维埃作家联盟远东中国作家支部。法捷耶夫在报告中,特别讲到中国伟大的作家鲁迅先生翻译了他的著作《毁灭》,在交流中苏文化方面做出卓越贡献,他个人表示衷心感谢。

大会之后,萧三和法捷耶夫召集当地和学校的文学作者和爱好者,成立了文学组织。因为我在哈尔滨就是中共党员,在《国际协报》做文艺副刊编辑,就被选为苏维埃作家联盟远东中国作家支部委员,并担任其出版的中文版《太平洋》文学月刊杂志的编辑。

中国作家支部的主任委员是丁山,委员还有史米道维奇、王海漫、铁牛、周松源等。当时在伯力有中文报《工人之路》,由屈公、梁多伏、野赤、曹大风、李必新等负责编辑。中国作家支部成立后,《太平洋》和《工人之路》报刊对远东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普及起了重要作用。

推心置腹交谈往事

我是1933年秋被中共满洲省委安排到海参崴列宁学院学习的,当时写了一些新诗和散文,在学院的墙报和伯力出版的中文报纸《工人之路》上发表,也曾被译成俄文在苏联的其他刊物上发表。

萧三多次找我谈话,我向他详细介绍海参崴和列宁学院的情况时,他都用心听。其实,他对这里的情况,比我知道得早、知道得多。当他知道我是从被日本占领的中国东北地区来的,特别关心东北的形势和人民的状况,让我多讲一些亲身经历和亲见亲闻的事。

我向他详细介绍了我在张学良办的东北陆军讲武堂的生活 ,也讲了“九一八”事变时沈阳当夜的情况。我还讲了和萧军加入东北军进行武装抗日失败的经过,讲了我在哈尔滨党组织培养下,团结进步青年在报纸上发表文学作品的情况。尤其是讲了东北人民抗日游击队打击日本侵略军的一些情况。他一边认真听,一边认真记。这些内容日后有的就在他写的诗歌、散文、小说中出现了。

萧三说话带有浓重的湖南口音,对人和蔼可亲。我们多次推心置腹地交谈,他对我简单地讲了一些自己的往事。

他是1896年10月10日出生于湖南湘乡县萧家冲,原名子溃又名爱梅。萧三是他参加革命后的化名。他在新民学会时和在一起。1920年赴法勤工俭学时,和李立三在巴黎发起成立中共党支部,1922年他成为中共党员。同年他从巴黎出发经柏林到了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召开的第四次代表大会。1924年回到上海,和瞿秋白等一起领导上海工人革命运动。1928年到了莫斯科,用中国的民歌和唱本的形式,写了许多诗歌,被译成俄文在苏联报刊上发表,有的被译成别国的文字在其他国家刊物上发表。

1930年,他代表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出席了在苏联哈尔科夫举行的国际革命作家会议,任教于莫斯科东方学院,参加了国际革命作家联盟的工作,主编《世界革命文学》(后改名《国际文学》)中文版 ……

1934年,萧三出席了苏联作家第一次代表大会,并代表鲁迅和中国左联在大会上发言。经中共党组织批准,由法捷耶夫介绍,他加入了苏联共产党,任苏联作家协会党委委员。这期间,萧三结识了苏联著名的作家高尔基、奥斯特洛夫斯基、阿・托尔斯泰、卢纳察尔斯基和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等;还结识了美国的史沫特莱、哥尔德;法国的罗曼・罗兰、阿拉贡、巴比塞等著名作家、诗人。他谦虚地说自己不是诗人,只是一名革命需要的文学工作者。

萧三在海参崴停留的时间比较长,他和共产国际太平洋秘书处的斯达干诺夫,列宁学院的院长张锡俦,教授丁山、杨兴顺,讲师王海漫都很熟,经常在一起谈话、宴会、外出旅游。萧三平易近人,没有一点诗人、作家的做派。

意外受伤留下后遗症

海参崴虽然是一个世界有名的海港,但1934年的冬天,竟和西伯利亚一样寒冷,海面冻成一层厚冰。轮船进港需用破冰船破冰,破开一条航道,船才能靠上码头。许多货轮急于卸货,人力不足就让学生支援。

有一天,我和同学在码头帮助卸货回来,经过萧三的住所。我去看望他,他正因头痛病躺在床上。他说这是他的老毛病,每年冬天都犯几次。他对我说:5年前一场大雪刚过,路上是一尺多深的雪,踩上去软绵绵的。傍晚他到中国工人俱乐部去,经过一条有陡坡的街道。昏暗的路灯下,几个孩子坐着滑雪车从坡上冲下来。他被滑雪车撞倒在马路边的石头上,当时就昏了过去。一位警察发现后将他送进医院,入院就呕吐了。值班医生简单地处理一下,又让警察用马车把他送回家。

回家后又继续呕吐还昏了过去,家人立即雇了一辆汽车又把他送进医院,确诊为脑震荡,一连在床上躺了3个月,头部还是不能动,大小便都在床上,吃饭要人喂。他对大夫说:“我是中国人,我要回中国去,我是一个共产党员。”医生回答:“我只是看病。你现在这个病可能致残,你出院休息几个月吧。 ”

消息传到莫斯科,不知怎么就讹传为他死了。那里的同志听说他死了,要举办追悼会。后来才知道是受伤没有死。

暑假到了,他给暑期训练班的学员讲政治常识课,讲完后感到浑身疲乏无力。后来瞿秋白把他安排到莫斯科治病,火车从海参崴到莫斯科要走10来天。到了莫斯科被分配在中国共产主义大学中国问题研究院工作。有一个月的时间还是不能坚持工作,总是感到头晕、头痛。

萧三对我说,要不是又犯了头痛病,这次一定和我们去卸货。我听了他的话,心里很感动。

1935年春,在海参崴的列宁学院举行中国新文字第二次代表大会。萧三和少数民族指导员马丁诺夫主持了大会。会议讨论了中国新文字拼音要以北京普通话为标准,还讨论了新文字的词速写问题及北京普通话的词尾儿字的应用问题。当时,中国方言分为5个地区,分别是北方、上海、福建、广东、四川方言地区。

与德国姑娘喜结良缘

我和萧三在一起的时候,他很少讲自己私人生活的事情。他在苏联的许多被认为很荣耀的事,都是我听别人告诉我的,有时我问起他具体的细节,他总是几句话就含糊过去了。

列宁学院有两位俄国女教师,一位是鲍茨德涅娃,一位是玛罗斯金娜。她俩都是列宁格勒东方大学中文系毕业生,是经苏联少数民族教育部部长、列宁夫人克鲁普斯卡娅亲自接见并分配到这个学院的。她们热爱中国和中国人,在校课余时间负责指导学院图书馆管理工作。

当时,我在课余担任院图书馆外文图书登记和整理工作。她们常和我一起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对《红楼梦》中大观园的一些人物和荣、宁二府的一些故事都很熟悉,有时讲起来津津有味。她们知道萧三是曹靖华(著名翻译家,曾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的朋友,读过很多萧三的诗歌,对我讲了许多萧三的情况。

萧三初到苏联时,见过列宁,也多次见到斯大林,并和斯大林谈过话。在苏维埃作家联盟工作期间,经常和著名作家高尔基、绥拉菲摩维奇、阿・托尔斯泰、肖洛霍夫、西蒙诺夫等在一起。这些事别人都认为是很幸运和体面的事,而他只是讲这些苏联作家的思想和作品,从不以此炫耀自己如何如何。

萧三在苏联出版过一本自己写的《青少年时代》的书,这是他根据自己和在一起的生活和自己了解的事情写的。能和中国革命领袖称兄道弟,在当时社会中的人是不多的,萧三在报告和与人谈话时,从不表白自己这些事。我在新中国成立后看到一本书,其中写道:1936年同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谈话,回忆他在湖南湘乡县读书时曾说到“有两个同伴特别知己,有一个现在已成为作家住在苏联”,说的就是萧三。

萧三精通俄语、德语、法语,能说,能读,也能写。我们都知道他有一个很幸福美满的家庭,这里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

1934年夏天,萧三正在苏联的避暑地索契疗养,23岁刚刚大学毕业的德国姑娘耶娃来这里观光。见耶娃用俄语与人谈话很吃力,萧三就主动为这位年轻漂亮的姑娘做翻译。

当耶娃知道这位被称为“埃弥・萧”的翻译,不但是位中国作家、诗人,还是一位老资格的革命家, 心中顿生敬意,在异国他乡更是感到格外亲切。两人住在同一栋公寓,彼此相近也很谈得来。

通过交谈,耶娃得知萧三出生在中国湖南,与中国革命领袖是小学、师范同学,一起创建了新民学会。在法国勤工俭学时,经越南革命者胡志明介绍,加入了法国共产党。在列宁逝世时,正在莫斯科学习的萧三作为中国代表向列宁遗体告别。“埃弥・萧”在苏联被称为“中国革命的歌手”“苏维埃中国的诗人”,耶娃在德国也是倾向革命的,两人志同道合,情投意合,不久就结婚了。耶娃为了能与萧三长久生活在一起,申请加入了苏联籍 ……后来,她的名字改成叶华。

晚年病魔缠身仍笔耕不缀

“”初期,有两名北京中央小组派来的人专程到辽宁找我。在招待所的一个单独的房间里,让我写出在苏联和萧三在一起及我所知道他的一切情况。他们特意要求我用毛笔写成大字,说是给中央主要领导看。

我认真地回忆了30年前的往事,用10多天的时间,夜以继日地写了几百页的字。每写好一页,他们拿去一页,写好后就全被拿走了。专案人员临走前让我严格保密,对任何人都不准讲,态度异常严肃。当时,我实在猜不出萧三他究竟怎么了。

“”之后,我在北京见到老友萧军,才知道在期间,萧三和他的夫人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关进监牢达7年半之久。1974年戴着“苏修特务”的帽子出狱后,仍被群众,失去人身自由。

1979年后,萧三年事已高,病魔缠身,仍发奋工作。据他的秘书高陶回忆:一天五六次腹泻,甚至在住院输液后被切断气管的情况下,也读书不倦,笔耕不缀。此后,萧三曾当选中国作协理事,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萧三对于自己所受的委屈,从不多谈,他说:“还有许多比这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至于我个人的这些遭遇,权当是一场噩梦!它使我受到了锻炼、丰富了人生经验,也更坚定了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