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列宁论文范文

列宁论文精选(九篇)

列宁论文

第1篇:列宁论文范文

十月革命后,列宁急切地实行军事共产主义,执行“余粮收集制”时激起了农民们的强烈反抗。1921年2月,发生喀朗施塔得暴动,参加暴动的士兵在(多为穿上军装的农民)的《告喀朗施塔得要塞和市民书》宣称“统治着祖国的共产党完全脱离群众”,喊出“没有布尔什维克参加的苏维埃”等口号。3月,俄共(布)决定废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改为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即市场经济,苏俄的经济得以逐渐恢复和发展,社会和政治也渐趋稳定。列宁意识到,包括喀朗施塔得暴动等一系列的政治危机,除了政策的问题外,还有干部和传媒的问题,因为不少传媒“反对如实公开、如实评价地方经验”,“害怕家丑外扬,害怕裸的真相,回避真相,‘瞥上一眼便了事’”,便得中央无法全面地了解基层的矛盾和问题,判断群众真正的需要,执政党执脱离群众,苏维埃政权无法稳固生存。

随着进入新经济政策建设时期,党和国家机关中严重的也暴露出来。列宁向全党发出警告:“最严重最可怕的危险之一,就是脱离群众。”1921年8月,列宁在写给中央统计局的信中,要求他们用“99%的力量用去研究我们建设中实际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922年3月,列宁在给中央政治局的信中,要求写报告不要空话连篇,而要“拿出实际经验的材料,即使是一个县一个乡的也好,不是学院式地而是实际地加以研究”。

在此背景下,奥新斯基在《真理报》上发表了《地方经验的新材料》后,列宁很高兴,致信与他讨论报刊如何直面实际问题。这封信共有四段,在第一段中,他对这篇文章大加赞赏,写道:“我们最缺的正是这类文章”,建议“每个人民委员部都应该‘设置’一名政论家(同人民委员部和人民委员的工作有最密切联系的人)来撰写这类评论”。

在第二段中,列宁鼓励地方报刊直面实际问题与矛盾,强调报刊在公开揭露、舆论监督方面应起到的积极作用。他认为:“我们这里最糟的是,报刊上空泛的议论和政治高调太多,而对地方经验的研究却非常缺乏。无论在地方上还是上边,都有反对如实公开、如实评价地方经验的强烈倾向。他们害怕家丑外扬,害怕裸的真相”。他要求“不要害怕揭露错误和无能”,不要“像托洛茨基同志恰当地形容的那样,只是浮光掠影地瞥一眼”,而要敢于深入到基层,切实反映基层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反映突出的矛盾。

对于充满空话的议论,知识分子的大话和套话,诸如计划已经拟定,正在动员力量,一定会改善之类的话语,列宁深恶痛绝。他在第三段中,要求“对地方经验,详情细节,实际做法,实际经验的研究要具体、再具体,要深入到现实生活中去,既深入县的,也深入乡的、村的;要分析:在什么地方、什么人、为什么(用什么办法)能在极度贫困和经济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取得实际的、虽然是不大的改善”。这段中,他还要求报刊借助榜样的力量指导实际工作,写道:“要广泛介绍并大力宣扬任何一个表现稍为突出的地方工作人员,把他树为榜样。这种工作做得愈多,愈是深入生动的实际,使自己和读者不去理会莫斯科文牍主义者和知识分子(总之是苏维埃分子)的污浊空气”,只有这样,“我们的报刊和我们的整个建设事业就会愈有成效地得到改善。”

列宁提倡的典型实例的经验并非是完美的,只是“表现稍为突出”的地方工作人员,报道的内容接近普通人,这样可以调动更多企业和员工的积极性。列宁认为“在极度贫困和经济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取得实际的、虽然是不大的改善”经验,对其他人也是有借鉴意义的。列宁的这种要求与我国历史上“高、大、全”的典型报道,是有区别的。

信件最后,列宁高度评价了奥新斯基的行为,认为是一次“创举”,并衷心地希望他“朝着这个方向更长远、更广泛、更深入地继续做下去”

《致恩・奥新斯基》集中反映了列宁对于报刊联系群众和实际的认识:报刊工作者不应该害怕家丑外扬、回避真相,而要敢于深入到基层,通过对地方具体(哪怕细节的)实际做法的研究,切实反映基层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反映突出的矛盾。在此过程中,为了调动更多人的积极性,还应该注重典型实例,发挥榜样的力量。

第2篇:列宁论文范文

(西南科技大学,四川 绵阳 621000)

摘 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逐步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体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当前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而文化建设也迈上新台阶,学习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理论,能够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本文将从研究列宁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入手,探讨其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列宁文化思想;社会主义;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A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4-0045-02

一、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列宁主义理论主要形成于1917年到1924年间。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无法使当时的俄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从而提出要利用资本主义先进的管理模式来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基础思想,指导落后小农经济发展转型为社会主义。在十月革命取得胜利以后,列宁的社会主义文化思想遭受了一系列的挫折,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1]。在国内,落后的俄国经济让人民生活穷困潦倒,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同时国内的反革命势力此起彼伏威胁着政权和国家安全。在国外,战争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还没消除,西方帝国列强就纷纷对俄国实行经济制裁、政治孤立等措施,使国家发展和安全遭到严重威胁。紧随而来的实行的战时社会主义是列宁做出了不正确估计的结果。他设想由战时社会主义直接过渡到社会会主义社会,以解决当时面临的国际、国内危机。但事实证明,落后的俄国经济以及不利的客观条件无法使社会主义得到发展。在吸取经验教训后,1921年,列宁提出通过粮食税等措施缓解民生的压力,因为此时列宁已经认识到只有符合当前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取得成功[2]。列宁这一时期形成的理论具有化时代意义,已经成为了世界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理论资源。

二、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理论特色

(一)批判性与包容性的统一

批判性与包容性的统一是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中的重要特点。批判性是指无论执政党还是民众都应该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事物,得出客观的评价,对于错误的理论或者路线立场应该坚定,做出合理的判断,对其中正确的部分可以采纳吸收。列宁理论的批判性主要体现在对资本主义理论及社会的批判上,列宁直接指出资本主义本性中剥削无产阶级等的本质,以及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理论真理性。列宁主义思想是建立在批判和革命的基础上的,核心是坚持真理,发扬社会主义文化思想[3]。而列宁理论包容性则体现在他能够以客观公正的眼光看到其他理论和体制的优点,吸取精华,放弃糟粕,为自己所用。例如,列宁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础上,结合本国实际进行理论创新发展起来的。同时,列宁也同样认可资本主义社会所看重的自由平等的权利,以包容性的特点吸收其优秀元素,用以完善列宁理论体系[4]。在振兴俄国落后的经济时,列宁也主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带领俄国走向健康发展之路。正是由于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所具有的批判性和包容性,才使得列宁理论思想更加成熟,才推动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壮大。

(二)战略性与务实性的统一

列宁的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具有高度战略性,体现在,列宁站在一定的政治高度观察国家总体发展现状,制定出包括经济文化政治多方面的复兴计划。例如,在农业方面,颁布粮食税法令,规定农民的余粮可以到市场自由交换商品,这样的举措使得农民缴纳的粮食税减少,减轻了农民的生存压力。同时,在流通领域,废除国家配给制和国家垄断制,适度的实行自由贸易,这种从国家的高度进行的经济政策改革,维护了国民利益,发展了国民经济。在文化方面,进行深刻的教育改革,制定俄语的改革计划,逐渐普及教育,提高国民受教育水平,培养高素质人才,以文化的发展推动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使国民发展更加均衡[5]。从务实程度看,列宁组织制定的文化等政策都是切实从国家实际现状出发的,切实从底层开始的,切实提高国民受教育水平,粮食税也是结合了当时国家国民生活艰难的实际情况的,做到了以人民群众利益为先。

(三)原则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列宁的社会主义理论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以实事求是眼光看待问题。例如,在确定国家大的发展道路方面,坚持以群众利益为重,坚持党的领导,体现了列宁思想的继承性和创新性。列宁在坚持普遍性原则的基础上,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列宁在部分问题上也遵循了特殊性原则。例如,在十月革命胜利后,由于战时社会主义的特殊过渡时期,列宁选择利用商品和货币的良性关系发展经济,带动经济的发展,同时利用某些资本主义的方法推动经济发展,旨在取得更好经济建设成就,这些都体现了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原则性和特殊性的统一[6]。

二、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当代启示

(一)坚持实践和发展的观点,坚持实事求是

正是有了无数革命先烈的实践和创新,才有了今天较为全面、系统而又成熟的社会主义理论。在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发展许多方面有待不完善的背景下,我们更应该坚持以实践检验真理的原则,用实践检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某些政策是否合理,检验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和谐,检验社会主义文化是否是积极向上的[7]。任何时候我们都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坚持不懈地去实践和认识新的事物,不半途而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动力。只要我们坚持党的领导,积极创新,努力实践,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实事求是的去看待发展过程中的成绩和不足,学习和吸收前人的经验教训,我们就一定实现“中国梦”。

(二)加强执政党建设,拥护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代表着千千万万人民群众的心声,肩负着亿万人民的期待,有义务带领全国人民走向幸福安康。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群众拥护党,党为群众谋福利,带领全国人民奔向繁荣富强。列宁曾经指出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意义:就像是舵,党领导着各族人民共同进步。如果执政党的凝聚力、执行力和公信力不够,就无法很好地凝聚人心,带动群众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因此,加强党的建设十分必要,这样有利于维护全党的统一,提升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能够应对国内外方方面面的挑战。同时,当前我国正进行廉政建设,旨在打造更加透明高效的党政形象,提高党的信任度,解决党内外存在的各种矛盾,切实提升党的凝聚力和执政能力。只有党政建设取得成效,人民才能更加拥护党的领导,党才能代表群众利益并率领他们奔向幸福的明天。

(三)坚持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的原则

群众是一切发展和前进的前提,有了群众,才有支持和动力,党才能使国家在正确的道路上发展壮大。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国民经济已步入“新常态”。我们应该切实做到问政于民,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的实际需求和心声,这样才能做到正确决策,才能保护人民群众利益。在民生方面,切实帮助人们解决看病难、住房贵的现实问题,加快医疗体制改革步伐,推动房地产市场向健康、合理区间发展;在社会公共基础设施方面,政府应该根据区域功能和人口分布等实际情况适当地增加公共财政投入;在教育与就业方面,应该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教育模式,同时,增加就业辅助投入,帮助失业待业人员找到工作岗位。这些举措都切实关系着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应该给予充分关注[8]。从民生的小方面入手,再推广到国家经济建设大的方面,循序渐进,共创和谐社会。政府应积极开放,锐意进取,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而努力。

列宁的社会主义理论为世界的社会主义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列宁理论思想突破了传统理论局限性,他开辟了全新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重要的经验。作为人口众多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应该积极学习和借鉴列宁主义思想的理论精华,结合本国实际,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助力,建设更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

参考文献:

〔1〕杨宝忠.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若干理论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2〕杨海波.列宁文化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4.

〔3〕谷少杰.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理论特色及其当代启示[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5,(6):64-68.

〔4〕徐新华.列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5〕彭进清.列宁社会主义经济管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6〕王晓婷.列宁社会建设思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

〔7〕宁锦歌.列宁晚年政党思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

第3篇:列宁论文范文

[关键词] 列宁主义传播;武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理论

[中图分类号] D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7)02-0044-0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是思想,思想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要创新部分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是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民主革命实际相结合,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经过艰难的探索,形成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要贡献,是东方革命理论于20世纪在中国这样一个占全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土地上实践的结晶。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体系与列宁主义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列宁主义是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活水源头。

一、武汉媒体传播列宁主义的概况

很光荣,武汉地区对列宁主义的传播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主要是1927年大革命高潮时,武汉地区成为早期列宁在中国传播的中心地,对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一个历史过程。真正意义上的传播是随着十月革命的炮声在神州大地传播开来的。武汉地区亦然。1917年11月12日,即十月革命爆发5天后,《汉口新闻报》就在武汉首先报道了十月革命的消息。第二天(13日)《大汉报》发表“俄国大”通讯,第一次报道了列宁的消息:“十一月七日下午兵士〔工〕委员开非常会议,会长杜土楷氏宣告临时政府现不存在,内阁员半已就捕,暂行之国会亦已解散。黎雷氏大受欢呼。”报道中的“黎雷氏”就是列宁。11月23日《大汉报》的“俄国中心之兵士委员会”报道中,第一次出现了“列宁”的中文名字。以后,在有关俄国革命与建设的报道中,列宁的名字与消息频频出现。

1920年6月,汉口新文化共进社出版了《劳农政府与中国》。这是我国第一本介绍苏俄革命与建设的图书,全书共172页,分“俄国革命与劳农政府”“劳农政府的由来和经过”“劳农政府的宪法”“劳农政府的教育”等12个部分。附录登载了“列宁的手段与奋斗的精神”“列宁的谈话”两文,针对西方对苏俄革命与建设的污蔑,编著者进行了反驳,为打破帝国主义国家对苏俄政权的干涉,列宁断然用暴烈的手段维护新政权,“列宁终以坚忍强国的精神,奋斗到底,居然就把个万恶的社会,改造得很像样子了。这种奋斗的精神,真令人佩服得很”[1] 159 。在转载纽约《世界报》记者访问列宁的报道中,介绍了列宁的形象“精神甚健。善笑,气度自然,善c接人”“列宁之貌,目大鼻宽,唇厚须灰,举止颇敏捷,头颅极大,乃一思想家。衣服平常,衣领不甚清洁,因今俄国已无衣领可购”[1] 162。这番写真,与有些西方媒体将列宁妖魔化形成了鲜明对照。

1924年1月21日,列宁逝世。武汉报刊立即发出了消息。在十月革命8周年之际,董必武领导的湖北省机关刊物《武汉评论》推出了“苏俄十月革命纪念专号”,指出: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含有三种性质:无产阶级对于资产阶级的革命;农民对于地主贵族的革命;被压迫民族对于压迫的大俄罗斯民族的革命。上述三种性质的革命,在中国都有迫切的需要,所以我们应当热烈的纪念他”[2]。在列宁逝世2周年之际,《武汉评论》推出了“列宁纪念专号”,发表《中国民众纪念李・卢・列的意义》《列宁主义概述》《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等文章,指出列宁对中国革命十分重视。辛亥革命后,列宁提出:“四万万落后的亚洲人得到自由了,对于政治生活已经有觉悟了。可以说,地球上全人口四分之一已经由沉睡转到光明,活动,奋斗的路上了。”列宁时代与马克思时代不同,“资本主义发展到最高度,将世界上殖民地瓜分殆尽,而彼――帝国主义者――视殖民地简直为他们天生的剥削物,蹂躏压迫,无微不至;这样,自然要发生殖民地的问题――民族问题”。因此,殖民地弱小民族要与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才能从资产阶级,帝国主义的高压下解放出来。世界无产阶级当对民族解放运动,应有积极的赞同和援助,“借这种殖民地弱小民族之反帝国主义的革命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帮助”,才能取得“无产阶级革命之胜利”[3]。

1926年下半年到1927年初,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旗帜下,国民革命的狂飙迅速从珠江之滨落到长江之畔,赤潮从南粤羊城卷到白云黄鹤之地。1927年元旦,武汉临时联席会议宣布正式在汉口办公,在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未在武汉开会之前执行最高职权。接着武汉临时联席会议决定以汉口、武昌和汉阳为京兆区,定名武汉,为临时国都。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各机关陆续迁往武汉。几乎所有的革命政治家、理论家、理论工作者聚集江城,200多家新闻媒体激起了红色的文化风暴。武汉不仅成了赤都,也成了大革命时期马克思列宁主义广泛传播的中心。

1927年2月列宁逝世3周年纪念日,武汉掀起了纪念列宁主义的新高潮。在武汉的《向导》第184期,推出了“列宁逝世三周年纪念特刊”,刊登了《列宁逝世三周年纪念中之中国革命运动》《列宁论东方民族的解放运动》《列宁死了,但列宁主义活着?》等文章。《中国青年》发表了《列宁主义――指导中国民族革命运动的理论》等文章。《汉口青年》推出了“李列卢纪念特刊”。《汉口民国日报》发表了《湖北全省总工会李列纪念周宣传大纲》《列宁与中国》《为什么我们要纪念李列卢三先烈呢?》《列宁主义与无产阶级》等文章。

党中央领导的新青年社、长江书店大量出版、重印、出售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理论的图书,有关列宁的图书见下表(1926年12月-1927年8月)。

这一时期重印的列宁主义的图书有5本,新版的有5本。重印的《第三国际议案及宣言》集中传播了列宁在共产国际二大提出的殖民地与民族问题的理论。该理论是列宁对马克思东方理论的创新,是列宁东方理论的核心。《共产主义的ABC》由苏俄著名政治家、理论家布哈林与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合作撰写,是对1919年3月俄共(布)第八次代表大会通过的第一个党纲的诠释本。这份党纲是列宁将马克思主义与帝国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时代以及俄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结晶体。《共产主义的ABC》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通俗本,1919年10月出版后,曾被译成20多种语言,受到世界各国无产阶级的热烈欢迎。1926年1月中文本出版后,成为畅销书,多次印刷再版。正如《新青年》刊登的广告说的那样:“‘共产主义的怪物’已经徘徊到中国来了。中国共产党便是这‘怪物’变化的肉身。我们眼见着帝国主义军阀资产阶级结成黑暗的同盟以C获这‘怪物’;我们又眼见着几万万的工人和农民站立起来在这“怪物”的旗帜底下为自己的和民族的解放而奋斗。‘什么是共产主义?’――这就是一切中国人眼前最迫切待解答(的)一个疑问。这本书――《共产主义的ABC》――就解答(了)这个疑问。”[4] 65年后,邓小平在著名的南巡讲话里,称《共产主义的ABC》是他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入门图书之一,而再次引起人们的注意。

大革命时期,武汉成为列宁主义诠释中心,其标志就是由新青年社出版、长江书店发行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列宁》(布哈林著)与《列宁主义概论》的面世。特别是《列宁主义概论》是斯大林于1924年4月初在斯维尔德洛夫大学――斯维尔德洛夫工农共产主义大学的讲演整理而成,是迄今被公认的阐释列宁主义的权威经典。《向导》刊登广告,称这本书“现在已被全世界公认论列宁主义最正确最得体的书了”[5]。“这是一部列宁主义言简而意赅的书,读过《共产主义的ABC》之后,必须读此书,对于世界共产主义之理论和实际才能有完全的概念;但亦必须读过《共产主义的ABC》懂得若干原则和术语之后,读此书才能懂得这一部走遍全世界的著作”[6]。

《列宁主义概论》在我国有多种版本,1927年1月在武汉出版的《列宁主义概论》是第一本中译本,促进列宁主义在我国广泛传播,它与《马克思主义者的列宁》对中国共产党人又一次起到马克思主义的启蒙,正如《列宁主义是否不适合于中国的所谓“国情”》一文里所指出的那样:“中国被压迫的民众们要得到真正的最后的解放,只有站在列宁主义旗帜之下来奋斗,来学习列宁主义,来接受列宁主义的理论和策略,使列宁主义成为我们解放自己的唯一武器。”[7]

二、列宁主义在武汉传播的主要内容与历史价值

大革命时期,列宁主义在武汉传播出现高潮,不是偶然的,是中国国民革命的客观需要。马克思主义产生于先进发达的西方,首先解决的是西方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如何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问题。到了20世纪,即列宁时代,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帝国主义的阶段,世界进入帝国主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的民族解放运动,与世界无产阶级运动相汇合,形成了反对帝国主义的联合战线。中国的特殊社会,既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又不同于俄国经济落后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殊二元社会。它所进行的特殊革命――国民革命,更是需要科学的理论作指导,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理论――列宁主义正是符合中国特殊革命的需要适时传入中国。武汉在国民政府时期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基本思想的完整提出之地,列宁主义是这个基本思想的理论之源。主要有如下几点:

第一,列宁主义的产生对中国共产党人在方法论上的启发。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活体,发展而变化”的马克思主义[8] 3。按照马克思的设想,无产阶级革命首先要在几个主要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而现代经济十分落后的俄国,在帝国主义时代与俄国特殊的环境下,成了帝国主义所有矛盾的“集合点”[9] 8,成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列宁毅然举行武装起义,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是列宁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人受到启发,既然像俄国那样资本主义落后的国家都可以取得胜利,为什么中国不能进行革命? “由我们的观察,由每一个真实革命者的观察,中国的所谓‘国情’,简直是俄国第二,是现代帝国主义的各种矛盾点的综合之表征。中国的解放运动,中国的革命将无疑地与俄国革命的形式俄国革命的过程相近(自然不是完全一样),所以中国的革命特别用得着列宁主义全部的理论和策略――自民族问题、农民问题到无产阶级的问题。也只有列宁主义的理论和策略能解决中国问题”[9] 8。

第二,“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能够有革命的运动”[9] 28。马克思主义不是呆板的教条,完整、科学、革命的理论,如果脱离开时代、具体的环境,脱离开“群众活的革命斗争”,就变成“陈腐的信条”,毫“无意义”[9] 28。现代的马克思主义就是列宁主义。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与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人从这个论述中受到启发,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理论,中国革命需要革命的理论作指导,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使之成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革命才能成功,瞿秋白的话最具代表性: “应用马克思主义于中国国情的工作,断不可一日或缓。”

第三,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该理论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在新时期的继承与发展,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特殊贡献,是列宁主义主要标志之一。列宁从经济、政治上全面解剖了帝国主义,得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是垄断、垂死的资本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等结论。列宁特别指出,帝国主义不仅残酷剥削本国无产阶级,而且还瓜分殖民地半殖民地弱小民族,使全世界分成了两大阵营。帝国主义是先进国家无产阶级和落后民族人民的共同敌人。由此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必须提高,帝国主义不仅是世界的乱源,也是造成中国落后、内乱的根本原因,因此反对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

第四,关于殖民地与民族问题的理论。这个理论是列宁在共产国际二大上正式提出并作出阐释,此后又进一步完善。殖民地与民族问题的理论是列宁东方革命的核心,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东方理论和帝国主义理论。在大革命时期,《第三国际议案及宣言》《农民问题》《马克思主义者的列宁》《列宁主义概论》等著作中有比较完整地阐释。主要内容:

(一)世界分成二个营垒:一边是少数文明的民族,占有财政资本并剥削地球上大多数人民;一边是殖民地弱小国家被浩群捅话削的民族,即是地球上大多数人民。

(二)殖民地弱小国家,受财政资本的压迫和剥削,成为帝国主义势力之最广大的后备军和最重要的储藏库。

(三)殖民地弱小国家被压迫民族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斗争,是这些民族从压迫和剥削底下求解放的唯一道路。

(四)先进国无产阶级运动的利益和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利益,要求这二种革命运动联合起来,成一共同的战线,反对共同的敌人,反对帝国主义。

(五)先进国无产阶级的胜利和被压迫民族之从帝国主义底下得解放,若没有联合并巩固的革命战线,则是不可能的。

(六)要联合共同的革命战线,压迫人民的民族的无产阶级若没有直接的和坚决的帮助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并反对“祖国的”帝国主义,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压迫其他民族的民族,自身也不能得到自由”。

(七)东方民族的解放运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必须在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其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范畴。现代经济落后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在先进无产阶级国家的帮助下,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逐渐过渡到共产主义。

(八)农民问题是落后民族解放运动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主要内容是土地革命问题,关键在建立工人领导农民的工农联合体。

(九)民主革命中,共产党可以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但必须保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独立性。[9] 97-98,[10] 100-108

很显然,以上理论对中国共产党的启发是巨大的,中国共产党人将民族与殖民地革命理论与大革命的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基本思想,即思想的萌芽,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结晶。

[参考文献]

[1]张冥飞.劳农政府与中国[M].汉口:新文化共进社,1920.

[2]任 宣.纪念苏俄革命[J].武汉评论,(28),1925-01-07.

[3]达 夫.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J].武汉评论,(37),1926-01-21.

[4]《共产主义的ABC》广告[J].新青年,不定期刊第2号,1925-06-01.

[5]《列宁主义概论》广告[J].向导,(187),1927-02-07.

[6]《列宁主义概论》广告[J].向导,(201),1927-07-18.

[7]述 之.列宁主义是否不适合于中国的所谓“国情”[J].向导,(184),1927-01-21.

[8]布哈林.马克思主义者的列宁[M].

汉口:新青年社,1927.

第4篇:列宁论文范文

[关键词]武汉国民政府时期 ; 列宁主义的诠释本 ; 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传播

[中图分类号] A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7)08-0120-06

1926年底到1927年8月,史书上称之为武汉国民政府时期,也称为大革命后期。在这短短的9个月时间里,风云际会之地武汉不仅涌现出大革命的高潮,而且也掀起了列宁主义早期传播的高潮。这一时期武汉地区马克思列宁主义传播景观是此前没有哪个时段、哪个城市能够比拟的。一批高质量的列宁主义的中译本问世,把列宁主义在我国早期传播推向了新阶段。

这一时期的列宁主义中译本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列宁主义的经典,主要是《帝国主义浅说》《第三国际议案及宣言》等再版;一部分是列宁主义的诠释本出版,其中《列宁主义概论》《共产主义的ABC》和《马克思主义者的列宁》最亮丽。这三个诠释本是列宁的战友,无产阶级领袖斯大林和布哈林对列宁主义的阐释,是列宁主义的一部分,对中国革命具有重要的理价值。这三个文本在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时期(1917-1927)的进步青年中几乎人人知晓,对、邓小平、刘少奇、、任弼时、陈云、彭真、杨尚昆、、、、赵醒农、阮啸仙、夏明翰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影响深远。在建党95周年的讲话中指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就是新时期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初心”,而这些诠释列宁主义的经典不应该被历史淹没,而更应在缅怀初心的今天重拾经典。现就这三部重要经典的主要内容及内在联系进行梳理,以飨当代读者。

一、三个经典诠释本的翻译出版发行

《列宁主义概论》(今译《论列宁主义基础》,以下简称《概论》),是斯大林于1924年4月初在斯维尔德洛夫大学--斯维尔德洛夫工农共产主义大学的讲演整理而成的。《概论》第一个中译本是1927年1月,由新青年社以“新青年社丛书”名义出版,总发行为汉口长江书店。在《概论》之前,苏俄政治家、理论家与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对列宁主义的概念和内容作了多方面的探索,《概论》不仅是斯大林对列宁主义论述的最重要论著,也是迄今为止,对列宁主义诠释的权威文本。《概论》对列宁主义的概念、主要内容作了马克思主义的解析,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革命的精髓”,是“列宁主义的方法的基础和实质”[1]18。

《共产主义的ABC》(以下简称《ABC》)是苏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布哈林和叶・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合写的。该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解读马克思列宁主义,颇受读者欢迎,多次再版,曾译成20多种语言,被列宁称这是一本篇幅不大但极有价值的畅销书。该书第一个中文本于1926年1月新青年社出版,1927年在武汉再次发行。《ABC》中译本只翻译了党纲的“理论部分”。全文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采用自问自答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结合举例子、摆事实、提问题等方法来阐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思想。著作以商品经济为逻辑起点,先从解释资本主义的生产及运作方式,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证明了资本主义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再到资本主义的崩坏、无产阶级的产生,直到最终走上共产主义道路这样一个逻辑终点,进行剥葱式叙事,既通俗易懂,又颇具趣味性,堪称当时通俗中译本的经典。该书是大革命时期对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最有影响的马克思主义通俗读物之一。广告介绍:“‘共产主义怪物’已经徘徊到中国了。中国共产党便是这‘怪物’变化的肉身。”“什么是共产主义?”――这就是一切中国人眼前最迫切待解答一个疑问。这本书――《共产主义的ABC》――就解答这个疑问”[2] 。它在我国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启蒙作用。

《马克思主义者的列宁》(以下简称《列宁》)。该书是布哈林1924年2月17日在莫斯科共产主义学院的演说,中译本于1927年1月,作为“新青年社丛书之一种”出版初版,总代售处是汉口长江书店。作者在前言交待了撰写该文的初衷是“本党不少党员以及党外的人,往往无疑地认定列宁是工人运动中无比的和天才的实行家;至于列宁的理论方面,则往往被人忽视了。我以为现在正到了对这观点加以小的也可说很大的修正的时候”[3]1 。著作主要围绕列宁不仅是革命实践家,更是天才的理论家这个主题来揭示列宁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内在联系,以达到介绍帝国主义时代与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的目的。

二、三个文本之间的联系与内容

《ABC》《概论》和《列宁》从三个不同角度,全方位、立体化解释列宁主义。《ABC》从简单地介绍列宁主义,为青年读者释惑,可称为列宁主义的简明本;《概论》从理论高度来定义列宁主义,并概括其精髓,是诠释列宁主义的权威本;《列宁》从实践发展的角度来评述列宁主义,对前面两者进行理论回应,可称为列宁主义的评传。可以说,三者互为支撑,既共同构成了列宁主义的较完整理论体系,又各自从不同角度展开,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向导》周刊曾在数期《概论》的广告中阐释了它与《ABC》的关系,“这是一部列宁主义言简而意赅的书,读过《共产主义的ABC》之后,必须读此书,对于世界共产主义之理论和实际才能有完全的概念;但亦必须读过《共产主义的ABC》懂得若干原则和术语之后,读此书才能懂得这一部走遍全世界的著作……斯达林这本短小精悍的书,现在已被全世界公认为论列宁主义最正确最得体的书了”[4] 。

这三部诠释本主要阐述的内容有:

第一,定义列宁主义。迄今我国仍把“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恰切点说,列宁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策略,特别是无产阶级的理论和策略”[1]3作为经典定义。它道出了列宁主义的实质,即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产物,是与俄国国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可以说,列宁主义既来源于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传,“在这种意义底下,列宁主义是完全恢复到马克思和恩格斯自己的马克思主义”[3]21 。同时又是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即“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向前的展开”[1]4 。“这是马克思主义之长远发展成为理论系统之列宁主义的最新最有意义的一点[3] 24 。”

第二,概述列宁主义内容。三部经典都集中诠释了列宁主义对中国影响巨大的最重要的几个内容:一是帝国主义理论。帝国主义理论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最大贡献之一,是列宁对资本主义进入到帝国主义时代产生的新现象进行回应而创立的帝国主义理论,也是列宁主义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列宁所处的阶段不同于马克思所处的自由资本主义阶段。此阶段,发行股票成为财政资本主要之动作,资本输出成为帝国主义的基础之一,“以财政资本统治结果形式成财政巨头之万能魔王”。垄断性、寄生性成为帝国主义的基本特点,从而“使工人阶级愈加愤怒起来反对资本主义的基础,使群众愈加向于无产阶级革命,视此革命成为唯一的救星”[1] 33。帝国主义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划分势力范围进行掠夺,使殖民地落后民族的革命危机日益加剧,“欧洲无产阶级革命和东方殖民地革命联合成整个的世界革命战线以反对世界帝国主义战线” [1]35。帝国主义的本质造成了帝国主义之间、帝国主义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与东方殖民地落后之间的民族矛盾都无法调和,帝国主义成为战争的策源地。帝国主义自身不可克服的矛盾,使帝国主义成为“社会主义革命之前夜”[1] 35。在中国进行的国民革命中,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因此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使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群众更加深刻认识了帝国主义的本质,以极大热情投入到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国民革命斗争中去。

二是民族与殖民地问题理论。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东方革命理论。具体归纳为:世界分成两大营垒,一边是少数压迫的民族,一边是殖民地弱小被压迫被剥削的民族。后一个营垒是地球上占大多数的人民;殖民地弱小的国家,受财政资本的压迫,成为帝国主义势力最广大的后备军和最重要的储藏库;殖民地民族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斗争,是被压迫民族求解放的唯一道路;殖民地被压迫的解放斗争不是某一个国家斗争的问题,而是世界总问题,即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一部分。先进国家的无产阶级必须与殖民地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形成反对帝国主义的联盟。落后民族解放斗争,只有与西方无产阶级革命联系在一起,才能得到胜利;西方无产阶级“亦须与殖民地弱小国家反帝国主义的解放运动结合革命的同盟”,才能胜利 [1] 93。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因此民族与殖民地问题理论具有很现实的指导意义,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在民族与殖民地问题理论的启发下,通过中国民主革命的实践,产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基本思想。

三是农民问题理论。列宁非常重视农民问题。他从无产阶级革命总战略与策略角度,指出农民问题是无产阶级革命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无产阶级是革命的根本势力,农民是无产阶级的主要后备军与同盟者。无产阶级革命的最根本问题是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农民虽然不是无产阶级,但它是被压迫阶级,占大多数人口,因此,无产阶级必须将农民从资产阶级的后备军,改变成无产阶级的后备军,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同盟者。正如布哈林阐释列宁的农民理论时指出:“殖民地问题,根本是农民问题”[5]。列宁对农民问题的论述对中国革命有着特殊的意义,这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农民占人口的大多数,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只有发动农民参加革命,国民革命方能取得胜利。

第三,概述列宁的理论与实际的内在逻辑。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际是有密切关系的。列宁主义的“最奇异的特点之一,就是他指出任何一种理论之实际的意义” [3] 26 。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列宁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上,他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方法论,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除了他自己“具有异常锋利的马克思主义武器,而同时又会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一种方法,是在某种环境内确定方向的一种南针,而不看成是呆板的信条”[3] 27 。这其实就是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理论既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际,为实践服务,这就是辩证的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列宁之所以能把战术家和理论家完美结合的根本原因是灵活运用。布哈林认为,“列宁是能够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武器的――这武器在列手里,绝不是死板的,而是活动的,能随实际行动所需要而向各方面运用的。”[3] 31这种灵活运用、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恰恰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灵魂,也是列宁主义的精髓,使列宁的理论与实际有效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三、三个经典诠释本的历史价值

上述三部经典著作几乎同时在大革命高潮时期传入我国,并不是偶然的,而具有特殊的意义,是我国国民革命的客观需要。中国民主革命既不同于西欧无产阶级革命,也就是说不同于马克思所处的无产阶级革命时代;也不同于俄国革命,即不同于列宁领导的苏俄革命与建设,那么特殊的民主革命如何进行,需要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列宁主义诠释本适时的传入,是对中国共产主义者继马克思主义启蒙之后,又一次的科学社会主义启蒙。正是在列宁主义的指导下,中国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思想。

不仅如此,列宁主义的诠释本为我国取得民主革命的成功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上述诠释本无一例外地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实践性,向年幼的中国共产党人提供了改造中国与世界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具有极大的启蒙作用,启迪了中国共产党人要振兴中华就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帝国主义时代与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相结合、必须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民革命相结合。

首先,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不是死的教条,而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列宁是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但他与马克思主义所处的时代不同,“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活在革命(指无产阶级革命)前帝国主义未曾发展的时代,在无产阶级准备革命的时代,在无产阶级革命尚未成直接的必然的事实的时代”[1]3 。列宁“则生活在帝国主义时代”,时代不同,革命的战略与策略亦不同。1917年列宁与时俱进,毅然在资本主义不发达的俄国,胜利地领导了十月革命,“毁坏了资产阶级的德谟克拉西并开始无产阶级德谟克拉西的纪元”。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与时俱进的品格,对中国共产党人具有极大的启蒙性,使他们认识到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创新。我国国民革命是新型的民主革命,与旧时代的民主革命的不同在于它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紧密联系在一起。

其次,阐释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列宁将马克思主义应用于俄国的特殊环境,并成功地领导了俄国革命,使俄国成为列宁主义的策源地,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与策略的策源地。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极大地启发了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应用于中国的特殊环境。中国与俄国在国情上有很多相同之处,俄国这个资本主义比较落后的国家能够进行无产阶级革命,中国为什么不能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同时,中国与俄国又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必须从“走俄国的路”,转向“走自己的路”,从而揭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序幕。

最后,强调革命理论的重要作用。《概论》诠释列宁的名言:“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能够有革命的运动”。[1] 28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不是陈腐的教条,而是无产阶级活的革命实践和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活的革命精神” [1]18 。理论如果不联系于革命的实践,就变成了无意义的教条,亦犹实践如果不经革命的理论指导,就变成了盲目一般。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无产阶级政党要变成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先锋军,必须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善于在不断变化的革命运动中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使无产阶级政党在极其复杂的环境中,“执行其所负的前进战士的使命” [1] 29 。列宁对理论重要性的论述,使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其时代性、民族性、实践性和阶级性为中国革命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使中国民主革命沿着马克思主义的道路前进。

[参考文献]

[1] 斯达林.列宁主义概论[M].上海:新青年社,1927.

[2]《新青年》不定期刊第2号,1925,(6).

[3] 布哈林.马克思主义者的列宁[M].上海:新青年社,1927.

第5篇:列宁论文范文

【正文】

中图分类号:TU-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13X(2001)03-0020-06

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同20世纪俄国及东方其他国家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东方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理论武器。当前,它对于东方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是,怎样认识列宁主义的科学体系,却是学术理论界长期以来远远没有解决的问题,所以有必要对此作深入的研究。

一、重新认识列宁主义科学体系的意义

作为科学理论的列宁主义,被公开确认、被理论界高度重视并予以研究和宣传,始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阐述列宁主义的最高权威是苏联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斯大林,而斯大林阐述列宁主义的权威性著作则是《论列宁主义基础》和《论列宁主义的几个问题》。斯大林在这两篇著作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论述了列宁主义的体系。

从《论列宁主义基础》看,它在论述列宁主义在历史根源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列宁主义的以下内容:1.列宁主义的方法。认为列宁主义的方法,一是恢复被第二国际破坏了的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二是根据第二国际的行动而不是根据它们的口号来检查第二国际各党的政策;三是按照革命的方法去改造全部党的工作;四是以自我批评的方法来培养党的干部和领导者。2.列宁主义对革命理论作用的认识。认为列宁主义了解革命理论对于革命运动和对于党的重要意义,它强调设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它批判崇拜工人运动自发性的理论,形成和提出了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3.列宁主义对无产阶级的认识。认为列宁主义认识到无产阶级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工具,是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统治,苏维埃是无产阶级的国家形式。4.列宁主义对农民问题的认识。认为农民问题是列宁主义“最迫切”的问题之一,是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总问题的一部分。5.列宁主义对民族问题的认识,认为列宁主义强调当前的世界已被划分为两个阵营,即压迫民族的阵营和被压迫民族的阵营。列宁主义要求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结成一条反对帝国主义的共同战线。6.列宁主义的战线和策略。认为根据列宁主义理论,战略是规定无产阶级在革命某一阶段上主要的打击方向,确定革命的力量;策略则是规定无产阶级在革命的来潮和退潮这个短时间内的行动路线,就是根据形势的变化以新的斗争口号代替旧的斗争口号,以新的斗争形式代替旧的斗争形式。7.列宁主义对党的认识。认为列宁主义强调党是工人阶级的先进部队,是工人阶级的有组织的部队,是无产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是无产阶级的工具,是全体党员意志的统一,是靠清洗党内的机会主义分子而巩固起来的。8.列宁主义提倡的工作作风。认为列宁主义强调把“俄国人的革命胆略”和“美国人的求实精神”结合起来。斯大林虽未说列宁主义的上述内容构成了它的体系,可是实际上,他从这些方面归纳列宁主义的内容,而这些内容涵盖了列宁主义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无产阶级革命问题、无产阶级问题、农民问题、党的问题、战略和策略问题等等方面,意味着在他的思想上,上述内容构成了列宁主义的体系。

《论列宁主义基础》之后不久出版的《论列宁主义的几个问题》,在强调列宁主义的主要问题是无产阶级的基础上,论述了列宁关于“不断革命”的理论、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的理论、关于无产阶级体系即关于党和工人阶级关系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在一个国家内胜利的理论、关于苏联能够取得社会主义建设胜利的理论等等。从思想内容以及精神实质看,这一著作同《论列宁主义基础》是基本一致的。它在肯定前一著作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对列宁主义的有关理论作了更深入的阐述。

上述斯大林的两篇著作,为认识列宁主义的体系和认识作为这一体系构成部分的各个理论定了调子。在以后的几十年里,苏联的有关书籍在反映什么是列宁主义时,在解释列宁主义的各个理论时,没有超出上述思维定式。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出版的有关著作在论及列宁主义和列宁主义的各个理论时,也沿袭了上述思维定式。也就是说,长期以来,苏联理论界和中国理论界基本上是按照上述斯大林的认识来阐述列宁主义体系和它的各个理论的。而这样的认识存在着下述缺陷。

第一,没有突出十月革命后列宁的思想和理论。在列宁思想史上,最重要、最有价值的思想是十月革命后他的思想,或者说是列宁的后期思想。就无产阶级革命的全过程及其任务而言,最困难、最重要的任务是如何巩固政权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列宁的后期思想,着眼点正在于无产阶级怎样巩固政权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所以,他这方面的思想比十月革命前他关于如何夺取政权的思想更重要、更伟大。上述斯大林对列宁主义内容的归纳,虽然其中包含有列宁后期思想的内容,如关于无产阶级的理论和关于工农联盟的理论等等,但是没有突出地反映这方面的思想。也就是说,他对这方面的思想的反映,从量上看不占优势,从地位上看不占核心的主导的地位。非常明显,他过多地反映的是如何同第二国际机会主义作斗争和如何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问题。

第二,没有反映列宁关于苏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思想和理论。在十月革命后列宁的思想里,有如何巩固无产阶级和如何巩固工农联盟的内容,也有关于如何进行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内容。在无产阶级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相对于巩固无产阶级和巩固工农联盟而言,进行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是更伟大、更困难的任务。所以,列宁关于苏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思想,是列宁后期思想里最重要的内容。上述斯大林对列宁主义内容的归纳,恰恰没有反映列宁关于苏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思想。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的缺陷。

第三,没有反映列宁关于从俄国的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理论。当前,理论界已经达成了一个共识:即实事求是,从本国的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列宁主义的精髓。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在新经济政策时期,在他逝世前夕,不断强调必须重视俄国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现实,从实际出发确定苏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方针和政策。可是,上述斯大林对列宁主义内容的归纳,完全没有反映列宁的这一思想,即没有反映列宁主义的精髓。由于以前对列宁主义内容或体系的归纳,存在着上述一些缺陷。所以必须重新认识列宁主义的体系,或者说必须从列宁主义内容的实际出发,发现它的真正科学的体系。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够正确地掌握列宁主义,并用以指导当前的实践。

二、列宁主义的科学体系及其构成内容

在20世纪初俄国建立新型马克思主义政党即布尔什维克党的斗争,产生了列宁主义。在俄国1905年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在长期的国际国内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中,特别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背景下欧洲的和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中,在十月革命过程中,列宁主义得到了发展。此后,在苏维埃俄国巩固政权、恢复国民经济和进行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它得到了多方面的和深层次的发展。重新认识和发现列宁主义的科学体系,必须考虑到上述列宁主义发展的各个方面的情况。笔者经研究后认为,列宁主义的科学体系由下述理论内容构成:

1.关于“讲求实际”的理论。所谓“讲求实际”,意即当前人们通常所说的“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十月革命胜利后,特别是在1918年春天俄共(布)和苏维埃政权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管理俄国和发展生产上以后,列宁主张讲求实际,从苏俄当时的条件出发办好国内的事情。例如,他主张利用旧社会过来的专家甚至利用旧企业主的作用,借鉴美国的泰罗制,促进企业生产的发展。当党内有的人思想上有顾虑时,他指出:“正是为了执行我们的革命任务,并且使这些任务不致成为空想或天真的愿望,而能真正变成现实(能迅速得以实现),正是为了这个目的,我们现在应当把组织工作中的讲求实际和求实精神作为当前首要的、最主要的任务。”(注: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34卷.)(PP.145-146)在这一时期,列宁对苏俄恢复和发展经济途径的设想是国家资本主义,即主张由国家机关或工人组织对企业的生产和分配过程实行监督,从而使整个社会生产沿着有利于无产阶级利益的轨道有序地发展。但是,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找不到关于这个问题的理论根据,所以党内有的人对此不理解,他们攻击列宁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的主张。针对此,列宁指出:“这些人怎么啦,怎么能够抓住书本上的只言片语而忘掉现实呢?现实告诉我们,国家资本主义对我们来说是一个进步。如果我们在短期内能够在俄国实现国家资本主义,那是一个胜利。”(注: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34卷.)(P.235)这一论断所体现的,也是讲求实际的思想和理论。

2.关于各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有其特殊性的理论。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列宁在有关文章中分析革命形势、革命前景和革命道路时指出:“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的这种或那种形态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注: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28卷.)(P.163)这是列宁在自己的著述活动中最先比较明确地论及各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有其特殊性。在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则更具体、更直接地提出苏俄走向社会主义必须通过特殊的办法。在俄共(布)十大报告中,他在讲到过渡问题时说,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只有具备了实力雄厚的大工业基础,才能保证实现过渡的任务,“而在俄国,第一个特点……就是我国的无产阶级不但只占少数,而且是极少数,占有大多数的是农民”。(注: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41卷.)(P.21)他认为,由于这种情况,俄国无产阶级需要同小生产者打多年的交道,这样就有必要在经济生活中实行自由贸易。在这次大会上的报告中,他在讲到无产阶级同小农的关系时还说:“毫无疑问,在一个小农生产者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里,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必须通过一系列特殊的过渡办法,这些办法在工农业雇佣工人占大多数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里,是完全不需要采用的。”(注: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41卷.)(P.50)这里所表述的思想,就是苏俄的社会主义道路应该有其特殊性。

3.关于帝国主义时代的理论。1916年,列宁撰写名著《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提出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它的产生意味着人类社会由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向更高级社会结构的“过渡”。同年,列宁撰写《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论面目全非的马克思主义和“帝国主义经济主义”》等著作,提出帝国主义时代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既有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又有东欧资本主义不够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还有处在资本主义以前发展阶段的国家和地区,而且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了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对被占领的地区实行压迫和掠夺的政策。因此,帝国主义时代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战争。这就是他所说的:“可能有而且必然会有:第一,革命的民族起义和战争;第二,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战争和起义;第三,这两种革命战争的汇合等等。”(注: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28卷.)(P.89)这说明,在列宁看来,帝国主义时代是一个充满各种社会矛盾的时代,是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的时代,是各种革命力量联合起来对帝国主义统治者进行猛烈打击的时代。

4.关于俄国革命是欧洲革命“序幕”的理论以及一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各国的革命形势日益成熟的条件下,列宁在思考未来的革命时认为未来的欧洲革命和世界革命将从俄国革命开始,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将成为全欧洲以及全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序幕。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后,他继续坚持这一理论。如他在《给瑞士工人的告别信》中指出,下一阶段俄国人民将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更大的规模,如果能够做到这一步,就能“使我国革命变成全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序幕,变成进到全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级阶梯”。“俄国无产阶级单靠自己的力量是不能胜利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但它能使俄国革命具有浩大的声势,从而为社会主义革命创造极好的条件……这样,俄国无产阶级就会使自己主要的、最忠实的、最可靠的战友——欧洲和美洲的社会主义无产阶级易于进行决战。”(注: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29卷.)(PP.90-91)在十月革命过程中,以及在苏俄国内战争时期,列宁坚持“序幕”的理论,把俄国革命的命运同全欧洲革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特别是在国内战争时期,他认为只有西方各国发生革命并取得胜利,才能有力地支持俄国革命,使其免遭帝国主义的颠覆。1920年底苏俄国内战争胜利后,列宁逐渐形成苏俄一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这一是因为国内战争的胜利使列宁看到,即使西方各国不发生革命或者说西方的革命未取得胜利,苏俄一国也能够巩固政权,而且苏维埃国家掌握着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条件和生产条件,可以单独一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二是因为西方的革命渐渐走向低潮,短时期内无胜利的希望,苏俄只有一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1921年,列宁在有关会议上的讲话中和有关著作中阐述了这一理论。

5.关于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可以先夺取政权并利用手中政权创造社会主义条件的理论。孟什维克一贯认为,俄国还没有成长到可以实行社会主义的地步,它的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可以实行社会主义的高度。列宁针对此指出,俄国的生产力水平确实比较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条件确实不够好,但是俄国无产阶级可以先夺取政权,利用手中的政权发展生产力,创造实现社会主义的条件,从而走向社会主义的胜利。如同他在回答孟什维克时所说的:“你们说,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就需要文明。好极了,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在我国为这种文明创造前提,如驱逐地主,驱逐俄国资本家,然后开始走向社会主义呢?”(注: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43卷.)(P.372)他还说,如果这体现了俄国革命特殊性的话,那么,“在东方那些人口无比众多、社会情况无比复杂的国家里,今后的革命无疑会比俄国革命带有更多的特殊性”。(注: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43卷.)(P.372)

6.关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通过“中间环节”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经过十月革命胜利初期的实践和国内战争时期的实践以后,到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认识到只有在社会化大生产占优势、现代工业无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里,才能“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例如在俄国,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后,必须通过“中间环节”向社会主义过渡。所谓通过“中间环节”,指利用私人资本主义的作用、国家资本主义的作用,以及利用商品和货币的作用。所以苏俄历史进入新经济政策时期以后,列宁主张支持农村小农经济的发展,允许和支持城市私人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发展自由贸易和商业,利用资本主义的有益因素发展苏俄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如同他所说的:“在最近这几年,必须善于考虑那些便于从宗法制度、从小生产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应当利用资本主义(特别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注: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41卷.)(P.217)

7.关于转变工作重心的理论。1918年春,苏俄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斗争告一段落。于是,列宁和党中央提出必须转变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把工作重心由对敌人进行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转到组织工作和管理工作上,或者说转到发展经济和发展生产上。就此,列宁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一文中说:“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取得了和平(虽然是条件极为苛刻和极不稳固的和平),因而有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把自己的力量集中到社会主义革命最重要和最困难的方面,即集中到组织任务上来。”(注: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34卷.)(P.150)还说,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剥削者还采取公开的内战形式进行反抗,管理的任务不可能成为主要的中心的任务,“现在它已经成为这样的任务了”。(注: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34卷.)(P.155)就无产阶级斗争的历史过程而言,同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相比较,管理国家和发展经济的任务更重要、更困难。因为在管理国家和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必须造成资产阶级既不能存在又不能再产生的条件,必须创造新的社会制度,所以,列宁把政策斗争和军事斗争比作轻骑兵行动,把管理的方法比作重炮兵行动。他说:“我们用轻骑兵获得了胜利,可是我们也有重炮兵。我们用镇压的方法获得了胜利。我们也能够用管理的方法获得胜利。形势改变了,对敌斗争的方法也要善于改变。”(注: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34卷.)(P.160)

8.关于发展小农经济和引导农民合作化的理论。国内战争时期,国家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损害了小农的利益。新经济政策初期,列宁认识到恢复经济和医治战争创伤必须从改善小农的生活条件和生产条件开始。他说:“我们应当鼓励小农业。我们必须尽一切力量来鼓励小农业。”(注: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41卷.)(PP.74-75)“要增加粮食的生产和收成,增加燃料的收购和运输,非得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提高他们的生产力不可。应该从农民方面开始。”(注: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41卷.)(207)由这一思想出发,他领导苏维埃政权改余粮收集制为粮食税制,恢复自由贸易,积极对农村供应工业品以满足农民商品交换的需要,促进了小农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列宁逝世前夕,在《论合作社》一文中提出了引导农民合作化的思想。当时他所说的合作社,是合作化程度很低的消费合作社。在这种合作社制度下,农民仍然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仅仅通过合作社进行彼此之间的交换和城乡之间的交换。但是,通过这种合作社制度,可以培养农民的合作意识,逐渐养成他们集体化的生活习惯,便于时机成熟时向生产合作社发展。他要求大力发展合作社,要求国家从经济、财政、银行等方面支持合作社的发展。

9.关于利用私人资本主义并将其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的理论。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城乡资本主义因素增加了。列宁指出,在这个事实面前,无产阶级政权可以作两种选择:一是禁止、堵塞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切通道,“一个政党要是试行这样的政策,那它就是在干蠢事,就是自杀。说它在干蠢事,是因为这种政策在经济上行不通;说它在自杀,是因为试行这类政策的政党,必然会遭到失败。”(注: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41卷.)(P.210)当时,有的共产党员正是希望作这种选择。列宁说,我们必须努力纠正这种错误,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另一种选择是把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他说:“或者是……不去试图禁止或堵塞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努力把这一发展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这在经济上是可行的,因为凡是有自由贸易成分以至任何资本主义成分的地方,都已经有了——这种或那种形式、这种或那种程度的——国家资本主义。”(注: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41卷.)(P.211)这一时期,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有租让制、合作制、代购代销、租赁制等等。列宁主张在实践中积极推行这些制度。

10.关于开展文化革命的理论。十月革命胜利时的苏俄,文盲占人口的大多数,不利于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所以,列宁逝世前夕郑重地提出了开展文化革命的任务。他说:为了向社会主义过渡,“就需要一场变革,需要有全体人民群众在文化上提高的一整个阶段”。(注: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43卷.)(P.364)“现在,只要实现了这个文化革命,我们的国家就能成为完全社会主义的国家了。”(注: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43卷.)(P.368)同时他认识到,开展这个文化革命,从物质方面的条件和文化基础上看,是非常困难的任务。为了克服困难,推进文化革命,他提出了许多措施。如建议修改国家的预算、削减有关方面的开支、增加教育经费;提高国民教师的地位、改善教师的物质生活条件,从而发挥他们在文化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发展城乡间的交往,使城市党支部同农村党支部建立联系,由城市党支部对农村党支部提供援助,促进农村文化革命的开展。

11.关于建立和发展苏维埃民主制的理论。1918年春,列宁在有关文章中阐述了苏维埃民主制的特点。他说:“苏维埃民主制即目前具体实施的无产阶级民主制的社会主义性质就在于:第一,选举人是被剥削劳动群众,排除了资产阶级;第二,废除了选举上一切的手续和限制,群众自己决定选举的程序和日期,并且有罢免当选人的完全自由;第三,建立了劳动者先锋队即大工业无产阶级的最优良的群众组织,这种组织使劳动者先锋队能够领导最广大的被剥削群众,……从而第一次着手使真正全体人民都学习管理,并且开始管理。”(注: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34卷.)(P.183)这里所强调的,一是劳动群众可以选举自己信任的人担任公职,并且可以监督和罢免担任公职的人,二是全体劳动者都集合在有关的群众组织下,可以有组织地学习管理,可以以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参与管理。这说明,无产阶级民主制确实比资产阶级民主制更民主。在此后的实践中,列宁不断要求发展苏维埃民主制。在国内战争期间,由于严峻而激烈的阶级斗争形势,苏维埃政权利用“肃反委员会”组织,采取非常手段打击了敌人的破坏活动。当国内战争结束时,列宁立即提出缩小“肃反委员会”的权限,加强苏维埃法制建设,促进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民主化。新经济政策时期,鉴于国家机关中日益严重的事实,列宁在有关文章中提出,必须根据“宁肯少些,但要好些”的原则,对国家机关进行改革,使国家机关及其领导人便于接近群众、了解群众和听取群众的意见。

12.关于巩固工农联盟的理论。十月革命胜利后的几年里,苏俄的工农联盟是不断变化的。从1917年至1920年底,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下,无产阶级同农民之间建立了军事联盟,即这两个阶级联合起来,共同对白卫分子和其他各种反革命分子作军事斗争,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军事联盟是工农联盟的最初步的形式,而且它需要以一定的经济联盟为基础。这时的经济联盟也只是具有最初步的形式,即农民从工人国家那里得到了全部土地和免遭地主富农蹂躏的保障,而工人则从农民那里得到了粮食。列宁认识到,这种最初形式的联盟是粗陋的。国内战争结束以后,形势和任务改变了,工农联盟的形式也必须改变。列宁在有关会议上的报告中鉴于当时农民的处境十分困难而提出:“我们的任务是要赶快帮助农民。工人阶级的处境非常艰难,他们非常痛苦。然而,有高度政治觉悟的人都懂得,为了工人阶级,我们应当作出最大的努力,不惜任何代价来帮助农民。”“我们帮助农民,是因为不和他们结成联盟就不可能有无产阶级,就谈不上保持政权。”“我们帮助农民,因为这是我们保住政权所绝对必要的。的最高原则就是维护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使无产阶级能够保持领导作用和国家政权。”(注: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42卷.)(PP.49.50)从这一理论出发,列宁领导国家改过去的余粮收集制为粮食税制,允许自由贸易,对农村供应农民所需的工业品,改善了无产阶级同农民的关系,建立和巩固了新的工农联盟。版权所有

13.关于苏俄对外关系的理论。苏维埃国家建立后,特别是进入新经济政策时期后,它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已经有了经济联系,并且这种联系在不断加强,特别是俄国的对外贸易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根据当时的事实,列宁在党的十一大报告中说:“资本主义列强近年来最迫切、最实际和表现得最突出的利益,是要求发展、调整和扩大对俄国的贸易。既然存在这种利益,那么,尽管会有辩论、会有争执、分歧各方会有不同的组合——甚至很可能闹到决裂的地步,但这个基本的经济需要最终还是会发生作用的……苏维埃共和国同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正常贸易往来一定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注: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43卷.)(P.71)这说明,列宁肯定苏俄能够同资本主义国家建立正常的经济联系。由这一思想出发,列宁要求国家工作人员善于同外国资本家做生意。1922年4-5月间,欧洲20多个国家在意大利的热那亚举行国际经济和财政会议,苏俄派代表出席了会议。列宁对苏俄的代表们说:“我们要做生意,他们也要做生意。我们希望做有利于我们的生意,而他们希望做有利于他们的生意,至于斗争将怎样展开,这要看我们外交家的艺术了。”(注: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43卷.)(P.70)从政治上看,苏俄处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中,存在着被侵略和被颠覆的危险。列宁要求苏俄利用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赢得有利的国际环境,并且抓紧时机把国内的建设搞好,增强国力,以应付突发事件。

14.关于新型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理论。列宁领导俄国革命,是由在俄国建立新型马克思主政党开始的。20世纪初,他在《怎么办?》、《进一步,退两步》等文章中提出了建党的一系列理论观点。如必须建立新型马克思主义政党和必须由党领导工人革命运动的观点、党必须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必须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灌输到群众运动中去的观点、党必须是秘密的党和党必须有严格的组织的观点、党内必须实行民主集中制和严格的纪律的观点。正因为列宁按这样的理论建立了布尔什维克党,党领导人民经过长期艰苦的斗争,才有十月革命的胜利。十月革命胜利后,党领导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努力建立新政权和巩固新政权,特别是领导人民群众和红军进行国内革命战争,同发动反革命暴乱的阶级敌人,同帝国主义武装干涉者,进行了英勇的斗争。鉴于此,列宁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维病》中指出:“没有铁一般的在斗争中锻炼出来的党,没有为本阶级一切正直的人所信赖的党,没有善于考察群众情绪和影响群众情绪的党,要顺利地进行这种斗争是不可能的。”(注: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39卷.)(P.24)在建设苏维埃国家的过程中,列宁领导党反对内部的“左”的机会主义和右的机会主义,同组织的行为进行了斗争。1921年3月,他为党的十大起草《关于党的统一的决议草案初稿》,其中提出:“为了在党内和整个苏维埃工作中执行严格的纪律,并取缔一切派别活动以求得到最大程度的统一,代表大会授权中央委员会,在遇到违反纪律、恢复或进行派别活动的情况时,可以采取党内一切处分办法,直到开除出党;而对中央委员则可把他降为候补中央委员,甚至采取极端措施,把他开除出党。”(注: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41卷.)(P.83)

三、对列宁主义科学体系的论析

作为科学的学说体系,内部各个理论之间的逻辑联系必然十分严谨。列宁主义的科学体系,具备了这一特点。上述14个理论中,序号为1、2、3、的理论,即关于“讲求实际”的理论、关于各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有特殊性的理论、关于帝国主义时代的理论,属于基础性理论。它反映了列宁主义的方法论,说明列宁主义看事物时,从事物的本来面目出发,列宁主义分析问题时,注重把握矛盾的特殊性。它反映了列宁主义体系中一系列理论借以展开的出发点,或者说它揭示了列宁主义对时代性质和矛盾的正确分析,指明了列宁主义解决时代矛盾的途径和办法,在这样的基础上才有列宁主义其他各个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上述14个理论中,序号为4、5、6的理论,即关于俄国革命是欧洲革命“序幕”的理论,以及一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关于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可以先夺取政权并利用手中政权创造社会主义条件的理论、关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通过“中间环节”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为宏观社会主义理论,或者说就大的方面说明社会主义问题的理论。它说明了列宁关于俄国革命与欧洲革命关系的思想,肯定地回答了苏俄能不能一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说明了列宁关于苏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现实与社会主义目标之间关系的思想,以及列宁关于选择社会主义途径的思想,指出俄国可以先夺取政权,利用手中的政权创造必要的条件,进而达到社会主义目标,指出苏俄可以而且必须通过“中间环节”向社会主义过渡,从而肯定地回答了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能不能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无疑,这些问题是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大问题。能否正确地认识它,关系到执政党能否制定正确的路线和方针,关系到人民群众能否正确地树立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列宁主义科学地回答了这些问题,为苏俄的社会主义实践指明了方向。

上述14个理论中,序号为7、8、9、10、11的理论,即关于转变工作重心的理论、关于发展小农经济和引导农民合作化的理论、关于利用私人资本主义并将其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的理论、关于开展文化革命的理论、关于建立和发展苏维埃民主制的理论,为微观社会主义理论,或者说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措施的理论。这些理论说明,为了顺利地开展社会主义建设,争取实现社会主义的目标,执政党和国家政权必须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管理国家和发展生产上;鉴于苏俄生产力水平低和农民占人口大多数的事实,必须支持小农经济的发展,并采取适当的方式引导农民走向合作化;必须允许城市私人资本主义企业发展,并将其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以便消除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弊端;必须开展文化革命,提高全体人民的文化科学水平;必须建立和发展苏维埃民主制,保证人民群众有充分的权利和有效的方法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列宁主义体系中的这些理论,回答了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苏俄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规划了人民实践的道路。

上述14个理论中,序号为12、13、14的理论,即关于巩固工农联盟的理论、关于苏俄对外关系的理论、关于新型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理论,也属于微观社会主义理论,但这几个理论说明的是苏俄建设社会主义的条件,所以也可以说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条件的理论。这几个理论说明,建设社会主义需要足够的力量,巩固工农联盟,就可以获得这种力量;建设社会主义需要好的外部环境,苏维埃国家只要善于同外国人做生意,善于处理对外关系,就可以达到利用外部条件建设社会主义的目的;建设社会主义需要坚持工人阶级执政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党的建设,党如果能够坚持既反对“左”的倾向,又反对右的错误,反对派别活动,坚持党的思想统一和组织统一,一定能够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把社会主义事业引向胜利。列宁主义对这些问题的阐述,将使实践中的人民看清建设社会主义的条件,增强事业成功的信心。

第6篇:列宁论文范文

【正文】

[中图分类号]F8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799(2000)06-0001-07

列宁在推进俄国革命与建设的过程中,一贯提倡把马克思主义同俄国实际相结合,从俄国实际出发确定革命与建设的方针和政策。这正是列宁主义的精髓。可是以往学术界、理论界对此研究不够,所以当前有必要就此进行研究,掌握列宁的理论与实践,从中吸取历史的经验。

一、提出列宁主义“精髓”的意义

20世纪20年代以来,在列宁主义研究史上,曾经出现过关于列宁主义的“主要问题”、“基本问题”、“出发点”和“根基”的提法。1926年,斯大林在《论列宁主义的几个问题》一文中,针对有的人认为列宁主义的基本问题是农民的作用问题而提出:“列宁主义的基本问题,列宁主义的出发点,列宁主义的根基,就是无产阶级问题。”还说:“或者农民问题是列宁主义中的主要问题”,“或者无产阶级是列宁主义中的主要问题”,“这里必须加以选择。”[1](P398-400)斯大林的这些论述,旨在说明无产阶级问题在列宁主义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他使用诸如“主要问题”、“基本问题”、“出发点”和“根基”等字眼,在于强调列宁主义体系中的最主要的、最重要的内容是无产阶级问题。笔者认为,这个看法有以下不妥当之处:

第一,它只看到十月革命以前和十月革命时期列宁建立和巩固无产阶级的理论与实践,没有看到列宁理论与实践中真正最主要、最重要的内容,即十月革命以后特别是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固然,列宁为在俄国建立和巩固无产阶级,进行了十多年的艰苦斗争,包括建立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和指导1905年革命,组织和领导1917年十月革命,领导苏维埃政权镇压阶级敌人的反抗,特别是领导进行了三年的国内战争等等。但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常识告诉人们,相对于建立和巩固无产阶级的斗争而言,建设社会主义的任务更艰巨、更伟大。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俄国建设社会主义,尤其是这样。事实上,1918年春当苏俄决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管理俄国和发展生产上时,列宁就着手探索俄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进入新经济政策时期以后,列宁以更大的努力进行这种探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宝贵的理论。他这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才是列宁主义体系中最主要、最重要的内容。

第二,它只看到了现成的理论或结论,没有看到列宁理论和实践内容的精华,即列宁在思考俄国革命与建设时所采用的科学思想方法。固然,无产阶级必须建立无产阶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列宁高度评价这一理论的历史地位,并且将它付诸实践,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的国家。可是,在20世纪社会主义实践的过程中,它已经是一种现成的理论。任何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都懂得,它是一种由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结合而产生的政治结论。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告诉人们,了解、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最主要、最重要的不是了解、学习和掌握现成的理论或结论,而是要了解、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想方法。如前所述,俄国是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就如何认识俄国的实际和如何提出正确的方针和政策,形成了科学的思想方法。这才是列宁理论与实践内容的精华。了解、学习和掌握列宁主义,更重要的是了解、学习和掌握这部分内容。

所谓列宁主义的“精髓”是指列宁理论与实践内容的精华和核心,是科学的思想方法,即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俄国的实际相结合,从俄国的实际出发,就革命与建设提出同俄国国情相适应的正确方针和政策。这样,不仅可以克服上述斯大林看法的不妥当之处,而且有下述认识上的益处:

第一,它可以使人们认识到列宁是一位务实的、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理论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者。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教条主义和灵活运用之区别。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向来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采取灵活运用和推进其发展之态度。在要不要进行十月革命和要不要由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的问题上,教条主义者认为俄国的生产力尚未达到实现社会主义的地步,无产阶级不应该夺取政权,十月革命是“早产儿”。列宁则正确地指出,俄国生产力水平虽然不高,实现社会主义的条件虽然不够好,但无产阶级可以先夺取政权,利用手中的政权发展生产力,创造实现社会主义的条件。在实现社会主义的措施问题上,按照马克思主义原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应该消灭私有制,消灭商品货币等等。列宁则从俄国生产力水平落后的实际出发提出,俄国可以利用私人资本主义和发挥国家资本主义的作用,利用商品货币的作用,迂回地实现社会主义。这样,列宁在实践中提出国家资本主义的理论、通过“中间环节”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等等,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第二,它有利于人们吸取列宁实践的经验,推进当前事业的发展。当前的实践,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作指导,但也不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必须从本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同本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根据这种精神,我党提出必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等等。事实说明,我党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同列宁的态度是一样的,我党对待自己事业的思想方法同列宁的思想方法也是一样的。这样,研究列宁主义的“精髓”,提出它的精髓是从俄国实际出发确定革命与建设的方针和政策,有助于人们加深对我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认识和加深对我国发展道路正确性的认识,有助于人们吸取列宁的经验,发展当前的实践。

二、从农民战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特殊形势确定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方针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资本主义经济充分发展的产物,资本主义只有在它的故乡即资本主义已得到充分发展的西方,才会走向灭亡。显然,1917年的俄国不同于西方国家。如果说西方国家是资本主义已得到充分发展的国家的话,俄国则是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可是,就在这个国家里,列宁领导无产阶级于1917年夺取了政权。

列宁之所以领导俄国无产阶级于1917年夺取政权,在于他认为当时俄国形成了农民战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特殊形势,在这种形势下,无产阶级有必要和有可能夺取政权。

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战争引起的经济危机触发了俄国的工人运动。1915年5月,在伊凡诺沃—沃兹涅先斯克,3万工人举行总罢工,要求降低物价,提高工资。1916年,工人运动进一步高涨。1月22日,彼得格勒10万工人罢工,纪念1905年革命过程中的“流血星期日”。莫斯科和其他城市的工人也举行了示威游行。1917年1月22日,彼得格勒14万工人举行罢工。莫斯科、哈尔科夫、叶卡特琳诺斯拉夫、特维尔、图巴、巴库等城市也发生了群众性的罢工和示威游行。这时的罢工和示威游行,大多数带有反对沙皇制度和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政治性质。与此同时,农民反对地主的革命战争也发展起来。在农村各地,饱受封建剥削的农民纷纷拿起武器,夺取地主的粮食、牲畜和农具,焚烧地主庄园。在这样的背景下,俄国发生二月革命,了沙皇专制制度。二月革命后,由于新上台的资产阶级政府继续推行帝国主义战争政策和压迫广大工农群众的政策,工农群众要求和平、面包和土地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工人运动和农民战争进一步发展起来,形成了两种革命力量相结合的形势。鉴于此,列宁认为,俄国新的革命形势已经成熟。他于1917年9月22日在有关文章中指出:“现在正在成熟的革命,是无产阶级和大多数农民即贫苦农民反对资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同盟者英法金融资本、反对波拿巴主义者克伦斯基领导的资产阶级政府机构的革命。”[2](P252)9月29日,他在文章中又指出:“在俄国,革命的转折时机显然已经到来。在一个农民国家里,……农民起义正在发展。”[2](P268)“十分明显,既然在一个农民国家里,在民主共和国建立了7个月之后,居然弄到发生农民起义的地步,这就无可争辩地证明,革命正面临着全国性的崩溃,革命危机达到空前尖锐的程度,反革命势力快要达到极限了。”“一切征兆都表明,全国性危机已经成熟。”[2](P272)于是,列宁领导党制定武装起义的方针,发动十月革命,夺取政权,建立了无产阶级的国家。

上述事实说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条件是,国内既有强大的工人运动,又有猛烈的农民战争,并且从客观上看,这两种革命力量已经结合起来了,这是俄国革命形势的特殊性。列宁正因为看到了革命形势的这种特殊性,所以领导党及时制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领导起义取得了胜利。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多次强调指出了俄国革命形势的这种特殊性。1919年4月,他在文章中论及俄国比较容易开始革命的问题时指出:“我们开始这个革命比较容易,有下列原因。第一,沙皇君主国在政治上的非常落后(就20世纪的欧洲来说)使得群众的革命冲击力量异常强大。第二,俄国的落后使得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与农民反对地主的革命独特地结合了起来。我们在1917年10月就是这样开始革命的,不然,我们就不会那样容易取得胜利。”[3](P294)他的意思是说,同西方国家相比较,俄国由于经济落后,存在着人数众多的农民群众,并且由于政治上的反动和落后,工人和农民都有强烈的革命要求,使工人运动和农民战争走向了高潮,这两种力量的结合使革命的功击力量异常强大,由此才有十月革命的胜利。

1923年1月,列宁在《论我国革命》一文中,再一次论及这个问题。当时,盂什维克尼·苏汉诺夫在出版的著作中提出,俄国的生产力没有达到可以实现社会主义的地步,无产阶级不应该夺取政权。针对此,列宁指出:“既然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前提,那又该怎么办呢?”[4](P371)“你们说,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就需要文明。好极了。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在我国为这种文明创造前提,如驱逐地主,驱逐俄国资本家,然后开始走向社会主义呢?”[4](P372)意思是说,俄国虽然实现社会主义的条件不够充分,但是工人和农民掀起了革命,形成了足以旧制度的革命力量,无产阶级政党应该领导人民夺取政权(这个政权就是俄国发展文明的根本前提),然后发展生产力,创造文明,实现社会主义。他认为,从这里可以看出俄国历史发展的特殊性,俄国由于是介于酉方国家与东方国家之间的国家,“所以俄国能够表现出而且势必表现出某些特殊性”,“而且这些特殊性到了东方国家又会产生某些局部的新东西”[4](P370)。

三、从小生产占优势的状况确定利用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的政策

十月革命胜利时,俄国是一个小生产占优势特别是小农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同社会化大生产占优势的国家相比较,在这样的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困难更多,任务更艰巨。因为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上,从小农经济不能够立即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经济。列宁在实践中充分地注意到这一点,从小生产占优势的状况出发,确定了利用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的政策。

1918年春,苏俄人民夺取政权和镇压剥削者反抗的斗争告一段落,党和政府决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生产建设上。之后,党和无产阶级面临的任务之一是管理俄国和发展生产。根据列宁的主张,苏维埃政权将采取国家资本主义的政策和措施,以此来加强管理和发展生产。当时的国家资本主义,主要形式有国家政权对资本主义企业进行监督,有国家对粮食的垄断和对资产者合作社的干预。但在当时,私有者从他们的经济利益和习惯出发,反对苏维埃政权的国家资本主义政策。党内的某些同志也对这种政策持否定态度。针对这种情况,列宁在这年4月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会议上的报告中,将国家资本主义同小生产相比较,深刻地指出:“我说国家资本主义将会是我们的救星;……因为国家资本主义是集中的,有计划和监督的,社会化的,而我们正好缺少这些。”“任何一个没有丧失理智、没有被书本上的只言片语塞满头脑的人一定会说,国家资本主义是我们的救星。”[5](P236)意思是说,如果摆脱教条主义思想方法,从俄国的实际出发看问题,就不难看出,作为社会化大生产的国家资本主义,具有小生产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只有它才能使俄国摆脱生产力极为落后的面貌,从经济上和国力上强大起来。可是,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意味着不立即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即不立即消灭资本主义。党内那些持消极态度的同志提出,这是一种右倾思想,是一种危险倾向。列宁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论‘左派’幼稚性和小资产阶级性》等文章中指出,俄国是一个小农在经济上占优势的国家,相对于这种情况而言,国家资本主义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如果德国革命迟迟不发生,俄国人民的任务是学习德国人的国家资本主义,全力仿效这种国家资本主义。他说:“谁不懂得这一点,谁就会犯不可饶恕的经济错误,他们或者是不了解具体事实,看不到实际存在的事物,不能正视现实,或者是只把‘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抽象地对立起来,而不研究目前我国这种过渡的具体形式和步骤。”[5](P280)意思是说,有的人看不到俄国小农占优势的事实,不承认这个现实,不研究俄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政策和道路,不懂得在俄国搞经济建设不能简单地照搬书本上关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知识,盲目地反对国家资本主义,这是一个经济错误。可见,列宁是何等重视从俄国的实际出发确定经济建设的政策和措施!

在这一时期,为了尽快恢复和发展生产,苏维埃政权决定吸收旧社会过来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吸收某些接受苏维埃国家政策的旧企业主,参加经济生产建设工作,并且决定付给他们很高的工资。于是,党内有的人反对说,这是对资产阶级的妥协。在上述文章中,列宁针对这种论调说:“我们目前正处在一种特殊的情况下,就是说,我们俄国无产阶级在政治制度方面,在工人政权的力量方面,比不管什么英国或德国都要先进,但在组织像样的国家资本主义方面,在文明程度方面,在从物质上和生产上‘实施’社会主义的准备方面,却比西欧最落后的国家还要落后。正是由于这种特殊情况,工人们目前有必要对那些最文明、最有才干、最有组织能力、愿意为苏维埃政权服务并且诚心诚意地帮助搞好大的和最大的‘国家’生产的资本家实行特殊的‘赎买’,这难道还不明白吗?”[5](P285)这里的意思也是强调俄国情况的特殊性,即俄国由于经济文化落后,文明程度低,所以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政策和措施恢复和发展生产。

1921年3月以后,俄国进入新经济政策时期。在这一时期,党和无产阶级的任务是结束国内战争时期不得不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体制,用新的政策和措施恢复和发展经济。这时,列宁在考虑俄国新的政策和措施时,明确地提出必须看到俄国小生产占优势的状况。他在俄共(布)十大政治工作报告中说:“小资产阶级自发势力提出的贸易自由这一口号说明什么呢?它说明在无产阶级和小农的关系中,还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困难问题和任务。我指的是,在一个无产阶级占少数而小资产阶级占大多数的国家里,当无产阶级革命日益开展的时候,胜利了的无产阶级应当怎样来对待小业主的问题。”又说:“在我国,第一个特点……就是我国的无产阶级不但只占少数,而且是极少数,占大多数的是农民。”[6](P21)意思是说,必须关注俄国小生产占优势的现实,采取正确的政策对待小生产者。

在这次大会上,在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中,列宁在讲到无产阶级同小农的关系时,再一次说道:“毫无疑问,在一个小农生产者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里,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必须通过一系列特殊的过渡办法,这些办法在工农业雇佣工人占大多数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里,是完全不需要采用的。”[6](P50)他认为,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里,由于工人占大多数,这个阶级可以成为在社会上、经济上以及政治上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支柱,俄国由于小农占大多数,这样的国家只有在两个条件下才可能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一个条件是它的革命能够及时地得到几个先进资本主义国家革命的支持,另一个条件是掌握政权的无产阶级同小农之间达成妥协,即国家政权实行一系列有利于小农利益的政策和措施。在这里,列宁再一次提出必须关注俄国小生产占优势的状况和必须采取有利于小生产者利益的政策和措施。

列宁当时主张采取的新政策和新措施之一,是实行粮食税。此时以前的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国家实行余粮收集制,无偿地收取了农民及其家庭消费以外的全部余粮,严重地损害了小生产者农民的利益。实行粮食税,农民只需将收成的一部分作为实物税上交给国家,此外的粮食由农民自己所有。这样,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就有个人的利益可图,他们的生活条件和生产条件就能逐渐得以改善。可见,粮食税是着眼于满足小生产者农民利益的政策和措施。列宁在党的十大报告中讲到必须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时说:“我们应当努力满足农民的要求,因为他们感到不满足,不满意,而这种不满意是合理的,他们是不可能感到满意的。”[6](P53)“我们必须今天晚上就把通过的决定用无线电向世界宣告,说明我们执政党的代表大会已经基本上决定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从而给小农许多刺激,推动他们来扩大经营,增加播种面积;代表大会正用这种办法来调整无产阶级和农民之间的关系,并且相信,用这种办法一定能够在无产阶级和农民之间建立起牢固的关系。”[6](P65)这足以说明,列宁主张实行粮食税,是因为他注意到俄国存在着人数众多的小生产者农民,注意到必须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和生产条件以及国家政权同他们之间的关系。

列宁当时主张采取的新政策和新措施之二,是允许自由流转即自由贸易。在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国家不容许自由贸易,特别不容许粮食和农副产品自由贸易。这种做法使小生产者农民陷入无法生存的境况之中,因为小生产者农民必须通过自由贸易的途径出售自己的剩余产品,购回自己消费必需的工业品和扩大生产的生产资料。为了满足农民的利益要求,列宁在主张实行粮食税的同时,主张允许农民自由流转,或者说自由贸易。他说:“小农只要还是小农,他们就必需有同他们的经济基础即个体小经济相适应的刺激、动力和动因。这就离不开地方流转自由。……农民要求在实践上向他们证明,掌握工厂和工业的工人能够同农民建立流转关系。”[6](P55)“在小农国家内实现本阶级的无产阶级,其正确政策是要用农民所必需的工业品去换取粮食。”[6](P209)这说明,列宁主张自由贸易,也是因为他注意到俄国存在着大量小农的事实,注意到必须满足他们的利益和要求。

列宁当时主张采取的新政策和新措施,还包括允许私人小工业企业发展、实行租让制等等。在大工业企业一时难以恢复生产的情况下,允许和帮助私人小工业企业的发展,可以尽快地生产出人们生活必需的产品,满足农民商品交换的需要。列宁说:“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恢复小工业是必要的,因为它不需要机器,不需要国家的和大批的原料、燃料和粮食的储备,却能够立即给农民经济以相当帮助并提高其生产力。”[6](P209)实行租让制,将一部分国有大企业租给外国资本家,由他们到俄国来经营,可以使这些企业尽快恢复生产,生产出足够的产品,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特别是满足农民商品交换的需要。列宁在有关报告中讲到实行租让制的必要性时说:“这种类型的经济关系,即表面上像是同外国资本主义结成联盟的经济关系,将使无产阶级的国家政权有可能在下面同农民进行自由流转。”[6](P60)这些事实也说明,列宁注意到俄国存在着大量的小农,注意到必须从这个情况出发确定国家的经济政策和措施。版权所有

上述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实行,必然带来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发展。列宁明确地看到并指出了这一点。他在有关文章中论及自由贸易会带来资本主义发展时指出:“既然有交换,那么,小经济的发展就是小资产阶级的发展,就是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是无可争辩的真理,这是政治经济学的初步原理,而且被日常经验甚至是普通百姓的观察所证实。”[6](P210)然而,他认为,在小生产占优势的苏俄,应该允许资本主义的发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发展生产力,从而创造出实现社会主义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当时有人指责资本主义是祸害。列宁却说:同社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是祸害,“但同中世纪制度、同小生产、同小生产者涣散性引起的比较,资本主义则是幸福。”[6](P217)他要求党和国家政权不要试图堵塞资本主义发展的通道,应该利用资本主义,在利用资本主义的过程中将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

四、从群众缺少知识和政治觉悟低的状况确定文化教育和政治教育并举的方针

俄国是一个文化落后的国家,十月革命胜利时,文盲者占全国人口的2/3以上。由于文盲者基本上不懂得政治,所以群众的政治觉悟也低。为此,列宁既主张在俄国进行文化知识教育,又主张进行政治教育,力图使这两者同时并举,形成合力,提高工农群众的文化水平和政治觉悟。

在国内战争过程中,列宁即已提出,必须对群众进行文化教育和政治教育。1918年8月,他在全俄教育工作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十分之九的劳动群众都懂得,知识是他们争取解放的武器,他们过去的斗争遭到挫折,是因为他们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现在必须使他们人人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他这里所说的教育,既是文化知识教育,也是政治教育。同年12月,列宁针对工农群众需要学习文化的情况,发出了《关于编写工农读物的指示》。其中写道:“在两周内编写出一套工农读物。”“叙述要非常通俗,是给文化程度极低的农民看的。”[7](P396)他提出这套读物应该反映如下内容:什么是苏维埃政权,怎样管理国家,土地法,国民经济委员会,工厂国有化,劳动纪律,帝国主义,共产主义等等。这说明,列宁一方面希望利用这套读物对工农群众进行文化知识教育,另一方面希望利用它对群众进行政治教育。1919年2月,列宁撰写和出版了《俄共(布)纲领草案》。该草案中国民教育方面的条文规定,对未满16周岁的男女儿童一律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把文化知识教育和社会生产劳动紧密结合起来。同时,草案中还提出:“学校应当成为无产阶级的工具,就是说,不仅应当传播一般共产主义原则,而且应当对劳动群众中的半无产者和非无产者的阶层传播无产阶级在思想、组织、教育等方面的影响,以利于彻底镇压剥削者的反抗和实现共产主义制度。”[3](P106)这里他的思想是,学校教育既应该完成文化知识教育的任务,也应该完成政治教育的任务。

1919年5月,列宁在全俄社会教育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现在群众迫切需要获得文化知识,因此,“必须向人民提出一些迫切的办法,使每一个识字的人都觉得自己有义务教会几个不识字的人。”[3](P320)在这里,他指出了以下事实:有些农民由于愚昧无知,从地主那里夺取了书籍以后,将其隐藏在家中,不愿意提供给周围的人学习。他说:必须反对和消除这种可笑而落后的行为,“我们应当把动员识字的人扫除文盲这一简单而迫切的事情着手做起来。应当利用现有的书籍,着手建立有组织的图书馆网来帮助人民利用我们现有的每一本书”[3](P321)。同时,他在讲话中指出,对群众的教育工作存在着来自旧社会的两方面阻力:一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人数很多,他们不断地散布荒谬的、欺骗工农群众的舆论。二是小资产阶级的思想观念在起作用,特别是他们关于“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的观念侵蚀着工农群众的思想。据此,他提出:“我们现在非常突出地感到十分艰巨的工作是重新教育群众,组织和训练群众,普及知识,同我们接受下来的愚昧、不文明、粗野等遗产作斗争。”[3](P319)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列宁一方面主张对群众进行文化知识教育,另一方面主张进行政治教育。

需要指出的是,列宁主张把文化教育同政治教育结合在一起,是当时的形势和情况诀定的。当时,处于国内战争中的苏俄,政治军事形势极为严峻。形势要求工农群众站稳无产阶级的立场,拥护俄共(布)的领导,拥护苏维埃政权,不怕牺牲,勇敢地同国内外敌人进行斗争。可是,只有对群众进行政治教育,启发群众的政治觉悟,才能使他们做到这一点。如果不把政治教育与文化教育结合起来,或者说群众没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水平,没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政治教育则难以产生应有的效果。对此,列宁的认识是非常明确的。如他说:“在党的工作中,我们已经练出了一套广泛对群众进行工作的本领,但是必须辅以文化教育工作,包括进行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7](P450)意思是说,在当时,必须通过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途径,提高群众的文化知识水平,以利于党对群众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从另一个角度看,在有阶级以来的各种社会形态下,文化教育都不可能离开政治。在诞生不久况且阶级斗争十分激烈的苏维埃俄国,无疑更是这样。从这一情况出发,列宁说:“在各方面的教育工作中,我们都不能抱着教育不问政治的旧观点,不能让教育工作不联系政治。”[8](P400)他还说:“几十万教师——这是一批应该推动工作、启发人们思想、同目前群众中还存在的偏见作斗争的工作人员。”虽然有些教师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吸收他们参加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行列,因为他们有知识,而没有知识我们就达不到我们的目的。”[8](P405)意思是说,在当时的形势下,文化教育工作者同时也是政治教育工作者,他们在进行文化教育工作时必须同时完成政治教育的任务。

进入新经济政策时期以后,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成为党的主要任务。列宁从工农群众文化知识和政治觉悟的现状出发,着眼于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提出必须加强文化教育工作和政治教育工作。

1921年10月,列宁在《新经济政策和政治教育委员会的任务》一文中,提请人们注意俄国文化落后的事实。他说:“由于我国文化落后,我们不能用正面攻击来消灭资本主义。如果我们的文化是另一种水平,那就可以比较直接了当地解决这项任务了。”[9](P194)意思是说,苏俄之所以不能立即消灭资本主义,反而需要利用资本主义,应该从它文化落后的事实中找原因。实行新经济政策以后,必须使群众对新经济政策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保证它能够顺利推进。为了做到这一点,列宁要求把提高群众文化水平的任务提上日程,说:“提高文化水平是最迫切的任务之一。这正是政治教育委员会的任务,如果这样的委员会果真能为政治教育服务……的话。”[9](P195)还说:“由于实行新经济政策,应当不断宣传这样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务必提高文化水平。”[9](P196)显然,他认为在当时的形势下文化教育和政治教育这两项任务应该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这个思想同上述他的有关思想是一致的。在列宁看来,提高群众的文化水平,首要的任务是在群众中扫除文盲。如他说:“文盲是处在政治之外的,必须先教他们识字。不识字就不可能有政治,不识字就只能有流言蜚语、谎话和偏见,而没有政治。”[9](P200)其次必须使群众有书可读,有报纸和宣传小册子可看,把现有的书刊合理地分配到群众手中。

列宁逝世前夕,在《日记摘录》、《论合作社》等文章中,再一次提出苏俄文化的落后性和提高文化水平的重要性。他说,苏俄距离人人普遍会识字还远得很,甚至同沙皇时代相比较,现在的进步也太慢。可是,能不能提高群众的文化水平,对于苏俄的社会进步以至对于苏俄能否实现社会主义,关系极大。在他看来,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特别是苏俄农村向社会主义过渡,必须通过合作社的途径,可是只有在农民群众中进行文化教育,使他们增长见识,懂得参加合作社的好处,他们才会参加合作社。这就是他所说的:“为了过渡到社会主义,目前我们并不需要任何其他特别聪明的办法。……就需要一场变革,需要有全体人民群众在文化上提高的一整个阶段。”“不做到人人识字,没有足够的见识,没有充分教会居民读书看报,……我们就达不到自己的目的。”[4](P364)他还说:“完全合作化这一条件本身就包含有农民(正是人数众多的农民)的文化水平的问题,没有一场文化革命,要完全合作化是不可能的。”[4](P368)由此,他在提出两个划时代的任务时,规定其中一个任务“就是在农民中进行文化工作”。为了完成提高全体人民群众文化水平的任务,列宁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和办法。如把国民教师的社会地位提到资本主义社会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的高度,特别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组织城市文化教育团体下农村,帮助农村发展文化教育工作。使城市一部分工厂党支部同农村党支部建立联系,要求前者帮助后者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等等。

总之,当时苏俄文化水平的状况,是列宁形成文化工作思想的基础和条件。列宁正是从当时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开展文化教育工作和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系列科学思想。

[收稿日期]2000-04-27

【参考文献】

[1]斯大林.斯大林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列宁.列宁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3]列宁.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4]列宁.列宁全集(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5]列宁.列宁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6]列宁.列宁全集(第4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7]列宁.列宁全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第7篇:列宁论文范文

关键词:列宁 教育思想 启示

Key words: Lenin Education thoughts revelations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各个国家的统治阶级都十分重视教育活动,俄国的沙皇专制统治也是如此,并企图用教育影响和控制人民群众的思想,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在俄国文化素质低,沙皇俄国用腐朽落后的教育思想愚弄民众的条件下,列宁意识到,要想发展社会主义社会,进入共产主义,必须发展无产阶级教育。

第一,教育是促进社会主义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必要准备

1917年10月俄共(布)建立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基本上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治体制。经过沙俄的专制统治和受等级制度和阶级压迫的影响,大部分民众的文化教育水平极其落后,严重影响社会主义的发展。列宁认为:“必须达到一定的文化水平。否则就不能真正完成我们的任务”,[1]“只要在我国存在文盲现象,那就很难谈得上政治教育。…不识字就不能有政治,不识字只能有流言蜚语、传闻偏见,而没有政治” [2]。列宁还指出在群众的扫盲工作中,不仅要教会他们最基本的字母,还要有高深的知识,否则就会“便利于骗子得手”,因为只认识字母的人会成为资产阶级反动派宣传者愚弄的对象。为防止资产阶级思想对新生苏维埃政权的侵蚀,为了更好发展社会主义,必须对民众进行社会主义教育。

第二,教育是经济发展的保证。

马克思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的各种形式会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教育行为是国家采取的促进发展的措施、办法等,它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发展。列宁领导人民建立政权之后,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他意识到没有受过教育的人,是无法适应经济变革的。随着资本主义进入电气化时代,列宁认为,俄国应该集中力量发展工业,实现经济的飞跃,“但是应当知道和记住我们有文盲的时候是不能实现电气化的。”[3]电气化时代需要的是对重型机械进行掌握并运用的人才,知识教育的缺陷直接影响机械的运用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农业上,农民从小农经济思想的束缚下刚刚解放出来,不了解列宁主张的农村合作化的意义与重要性。农业是经济的基础,必须对农民进行宣传教育,提升农村的生产力。

第三,教育是政治民主的保证。

无产阶级的民主是新型的民主,比资产阶级的民主更为优越。要实现这种民主,列宁认为必须要靠文化教育。苏维埃政权内部出现了作风、宗派主义作风。很多官员背离了民主集中制,列宁认为“政治上有教养的人是不会贪污受贿的” [4],有教养的必备素质之一就是有文化素养。他把贪污受贿列为共产党的三大敌人之一。并把政治它作为三大任务之一。民众除了认识字外,还要为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资产阶级统治下,根本没有自己的权利于与自由。农民也没有意识到要争取自己的权利,这就要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来同统治阶级争斗,来保障自己充分的民利。

第四,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设想的未来共产主义的重要特征。列宁也阐述了社会主义教育是为了巩固苏维埃政权,把学校由资产阶级的工具转变为摧毁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能够最后实现共产主义的一代人” [5]。作为共产主义时代的民众必需具备的就是精神素质方面的品质。教育民众最基本的就是可以满足民众对精神财富的追求。他们可以亲自去图书馆汲取知识,可以不用经过第三者的转述就可以直接通过工人阶级的刊物、报刊、杂志和宣传册,了解到社会主义的发展政策、方向,尤其是共产主义主张的道德要求,这样在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民众也可以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在列宁有关国民教育的著作中,除了论述教育的重要性和地位外,还从俄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地提出了解决当时教育弊端的一些措施。奠定了社会主义进行教育的原则、方法等方面的基础,指明了教育发展的方向,促进了俄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普及教育,发展义务教育与其他各类教育事业

普及教育就要打破沙俄教育的等级观念,在反动统治的社会下,只允许有阶级地位和富人进入学校收到教育,或者贫困人民受教育必须进行义务劳动。列宁认为法律上完全平等的公民享有完全平等的权利。无论无产者还是有产者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自由。平等的教育权利列宁认为还表现在“居民有用本民族语言受教育的权利,每个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在各种会议上,在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中发言的权力” [6]。但当时的条件是统治阶级的当权派提出的“义务国语”,这里的国语指的是大俄罗斯语言,事实是俄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几种语言在当时有很多人使用,例如:小俄罗斯语、白俄罗斯语、乌克兰语等。沙俄为了自己统治阶级的利益,维护自己的特权,提出了“民族文化自治”,美其名“方便管理”,实质是奠定自己的统治地位,防止各民族联合其的统治。

普及教育的重要措施就是普及义务教育,“对未满十六岁的男女儿童一律实行免费的义务的普通的教育和综合技术教育” [7]这个措施除非是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出现了极大的困难情况,都有坚持贯彻。在这个规定中列宁还强调了普通教育与综合技术教育的结合,教育同职业技术教育结合起来,原则上是必要的。这是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合理规定,为此,列宁在国家的电气化发展的过程中还要求学生去实地考察和实习,通过亲身实践了解到电气的使用,列宁还主张大力办电站,“让它们成为当地进行宣传教育的中心和鼓励这方面的首创精神的中心。”[8]

二、优化教育环境,提高师资水平

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教室等接受教育的硬件设施,老师的薪酬图书馆的藏书量等都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但这是一方面的原因,列宁认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资产阶级把“资金浪费在官吏的薪俸、警察经费、军费开支中”,具体情况是,教室处于极度挨饿之中,这种情况还是受到了统治阶级的“同情”,他们认为在老师的工资高于自己家里的奴仆的工资的情况下,都不值得他们重视教师,事实是,教师的薪资微薄,女教师比男教师的工资更低,他们的平均工资到达极低的数据,而且这些数据还是经过有关官员的粉饰或篡改过的。列宁主张“把国民教师提到应有的高度” [9] “首先应当缩减的,不是教育人民委员部的开支,而是其他部门的开支,以便把缩减出来的款项,转作教育人民委员部的经费。”[10]

三、教育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列宁认为:“革命是极好的政治教育的学校。”[11]学校的学生教育应该和农民阶级的活动和工人阶级的革命活动结合起来。“不要把我们的理论变成枯燥乏味的教育,不要光用书本子教育他们,亦要让他们在自己的日常的生活斗争中学习理论” [12]。列宁在《全体青年团的任务》中,提出“尤其是共产主义青年团及其他一切组织的任务,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达:就是要学习共产主义,初看起来,总以为学习共产主义就是领会共产主义的教科书、小册子和著作里所讲的一切知识。资本主义旧社会给我们留下的最大祸害之一,就是书本与生活实践的脱节”,实践出真知,真正的教育是来源于实践,又为实践服务,受到教育的人们是应该而且有能力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如果“没有实际本领”,那教育就失去了自身的意义。

四、教育要吸收一切文明成果中的精华

教育并不仅仅局限在本国的文化氛围中,列宁还要求必须通晓全人类的文化,吸收文化就要在学习文化知识中拥有开放的思维,还要“废除以前的死读书,死记硬背和强迫纪律时,必须善于吸取人类的全部知识”,才能使教育达到真正的高度。列宁在《关于无产阶级文化》中,强调无产阶级文化“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进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13]教师作为教育的主要传授者,更应该继承人类以前创造出来的文明成果,才能利用这些成果帮助人民群众提高思想,打破旧的国家秩序,建设一个新国家秩序。

参考文献

①:《列宁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6月第2版。

②:《列宁文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8卷。

③:《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86年10月第2版。

④:《列宁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1版。

⑤: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5月第6版。

⑥:张健,《教育方法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1]《列宁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第301页。

[2]《列宁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第300页。

[3]《列宁选集》第4卷,第400页。

[4]《列宁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第298页。

[5]《列宁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第184页。

[6]《列宁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第51页。

[7]《列宁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第159页。

[8]《列宁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第303页。

[9]《列宁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第329页。

[10]《列宁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第330页。

[11]《列宁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第56页。

第8篇:列宁论文范文

中图分类号:A8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242(2000)05-0099-05

重新认识和把握俄国的基本国情,是引起列宁晚年关于社会主义思想发生突变的根源,也是列宁晚年探索俄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出发点。正如列宁所说:“在纲领中,我们应当以现实的东西为出发点,我们应当以确切的东西为出发点。”[1](P302)

一、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对俄国国情和俄国革命道路的基本看法

为了深入考察列宁晚年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简单地回顾一下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对俄国国情和俄国革命道路的探索是必要的。

1905年革命爆发后,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召开了第三次代表大会,确立了布尔什维克对于革命的策略和路线。列宁随后写了《社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一书,对布尔什维克的策略和路线作了深入全面的阐述。列宁明确地指出了这场革命的资产阶级性质。他说:“那些对俄国来说是势在必行的政治制度方面的民主改革和社会经济方面的改革,就其本身来说,不仅不会摧毁资本主义,不仅不会摧毁资产阶级的统治,反而会第一次为资本主义的广阔、迅速的发展,即欧洲式的而不是亚洲式的发展,真正扫清基地,第一次使资产阶级这个阶级的统治成为可能。”[2](P539)列宁把民主革命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明确地区分开来,但他反对割断二者之间的联系,反对“否认前后两种革命的个别枝节成分在历史上互相交错的事实”。[2](P576)他说:无产阶级应该积极参加并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争取民主革命的彻底胜利,然后,“我们将立刻由民主革命开始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并且恰恰是按照我们的力量,按照有觉悟有组织的无产阶级的力量,开始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我们主张不断革命。我们决不半途而废”。[2](P634)

1905年列宁把革命阶段论和革命转变论有机地结合起来了,但他直到1916年研究帝国主义时改变其基本概念以前,从未谈论过直接的社会主义革命。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列宁的思想观点迅速发生了变化。他认为,自19世纪下半期以来,资本主义已逐步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而战争又使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主客观条件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已日益成熟。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后,列宁又提出了在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战略计划。他明确指出,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已经完成,革命的下一步是要把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争取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正是在列宁思想的指引下,布尔什维克才毅然率领人民夺取了政权,赢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列宁之所以能够为俄国革命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是以他对俄国国情的正确分析为前提的。从投身革命斗争开始,列宁就认为,资本主义在俄国的发展已成必然,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止俄国在这条道路上前进。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导致无产阶级革命力量的发展。1905年革命以后特别是一战时期,列宁更进一步认为,俄国资本主义已有了相当发展,“到20世纪已占了绝对优势。”[3](P299)“俄国的资本主义也变成了垄断资本主义”,并有事实“明显地表明了垄断资本主义是怎样变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4](P162)在这样的物质条件下,只要无产阶级取得了政权,把一切银行和辛迪加收归国有,“就会使俄国一只脚踏进社会主义。”[5](P437)与此同时,列宁也不愿过高估计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他从来也没有认为俄国已经具备了足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客观条件。列宁说:“没有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残存着这么多的旧制度,这些旧制度是与资本主义不相容的,是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是使生产者状况无限度地恶化的,而生产者‘不仅苦于资本主义,而且苦于资本主义的不发展’”。[4](P550)他还说,俄国是欧洲经济上最落后的国家,“这个国家的最新资本帝国主义,可以说被资本主义前的关系的层层密网缠绕着。”[6](P801)因此,俄国革命的第一步应该是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保证资本主义自由迅速地发展,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上寻找出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途径。二月革命后,列宁发出了在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号召。他把立即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和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这两个问题分开,指出俄国是一个小农国家,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直接“实行”社会主义的程度,但俄国又是一个中等发展程度的帝国主义国家,完全可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立即采取若干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步骤。

“构成俄国革命最深刻的原因的矛盾,一方面有最落后的土地占有制和最不文明的乡村,另一方面又有最先进的工业资本主义和财政资本主义!”[7](P419)这个矛盾不仅使俄国的阶级对抗日益发展,革命力量非常广泛,而且也日益地准备着俄国向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物质条件。列宁对俄国国情的科学分析,使他得出了对于俄国革命道路的正确结论,俄国革命的胜利完全证明了这一点。

二、十月革命后列宁对俄国国情认识的深化

十月革命前列宁虽然也认为俄国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但他把策略的重心放在资本主义有相当程度的发展上,并毫不犹豫地把革命推向前进。对于俄国国情和俄国社会发展道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另一理论大师普列汉诺夫与列宁有着不同的看法。他认为,俄国是个介于欧洲和落后东方之间的国家,但是根据俄国农民状况和俄国政治经济结构的分析,俄国更接近于亚洲,俄国的社会和政治结构接近于东方专制君主制的社会政治结构。所以,普氏认为,俄国应继续发展资本主义,待资本主义有了充分发展以后,再进行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对于列、普之间的分歧,历史已作出了公正的评判。

然而,十月革命后,列宁对俄国国情认识的着重点不得不作出重大位移。按照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一书中的分析,所谓社会主义,就是生产资料由全社会占有,它通过广大群众的计算和监督,“整个社会将成为一个管理处,成为一个劳动平等、报酬平等的工厂。”[4](P258)对于走向这样的社会制度的具体步骤和道路,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虽然也认识到了由于俄国的落后性必然会使之具有自己的特点,但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列宁毕竟还难以仔细考虑其细节,确定其成熟的方案。特别是由于1918年国内战争的爆发,苏俄被重新置于残酷的斗争环境中,布尔什维克党决定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走直接过渡道路,用最简单、最迅速直接的办法来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但是,战时共产主义不仅未能使俄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反而造成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严酷的现实,使列宁逐渐发现了在俄国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艰难性,他不得不重新认识俄国,对俄国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对俄国社会主义的命运进行新的反思。

俄国的基本国情到底是什么?列宁在1912年就曾说过:俄国在许多重要方面无疑是一个亚洲国家,而且是一个最野蛮、最中世纪式、最落后可耻的亚洲国家。正是由于俄国的落后性,由于俄国是一个小生产占主导地位的国家,所以列宁在十月革命前认为革命的任务不是实行社会主义,而只是为过渡到社会主义采取一些步骤。十月革命后的实践使列宁进一步看到了俄国社会的落后性,他愈益认识到,俄国之所以不能实行向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问题就在于我们直到今天还没有摆脱半亚细亚的不文明状态”。[8](P627)在列宁去世前,他又强调指出:“俄国是个介于文明国家和初次被这次战争完全拖进文明之列的整个东方各国或欧洲以外各国之间的国家,所以俄国可能表现出而且势必表现出某些特殊性。”[8](P690)俄国作为一个半亚细亚国家,这个基本国情是如何表现于俄国社会的各个领域的呢?

在经济基础方面,列宁指出:俄国无论在政治制度方面或在工人政权的力量方面,比在英国或任何德国还要先进;但在……文化程度方面,在施行社会主义的物质生产上的准备程度方面,却比西欧最落后的国家还要落后。因此,对于俄国来说,提出和业已开始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重大任务与物质贫苦、文化贫苦之间的脱节就成为俄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列宁认为,要在小生产占优势的状况下过渡到社会主义,“必须有一个条件……现在我们对这个条件知道得很清楚。这个条件就是电气化。”[8](P524)可是,俄国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来改造小生产。由俄国落后的生产力水平所决定,俄国就不能不呈现出多种社会结构成分并存的局面。如宗法式经济、小商品生产、私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等等。而在这些社会经济成分中,宗法式经济和小商品生产占有优势。列宁认为,俄国要向社会主义过渡,就必须从这种基本的国情出发,采取一些中间的途径、方法、手段、补助方法,以便由宗法制度由小生产这些前资本主义因素过渡到社会主义。俄国的全部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

在政治上层建筑领域,列宁也逐渐发现了许多问题。列宁原来认为,社会主义就是要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在政治上的特征就是实行广泛的、直接的人民管理制。然而,这样的设想从未实现过。由于俄国的落后性和严酷的国内、国际环境,俄国迅速建立了由共产党掌握政权,实行集中管理的政治体制。列宁指出,苏维埃国家政权是保卫无产阶级革命成果的工具,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有本质不同。但列宁晚年也看到了这个新的政治制度内出现和滋生着一些令人难以容忍的缺陷,他对此给予了尖锐而激烈的批评。他说,我们的国家机关不仅不是一个模范机关,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还是一个“很糟的国家机关”。[9](P333)他还说:“国家机关的一般情形:坏极了,低于资产阶级的文化水平。”[10](P610)“我们国家机关的情形,即使不令人厌恶,至少也非常可悲。”[8](698)党和国家机关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一是机构臃肿,运转不灵,效率低下;二是权力过分集中,缺乏完善的监察监督体系;三是党政不分,职责不明,党的机关包办代替了政府的工作;四是存在着严重的。在这些问题中,列宁认为是党和国家“最大的毛病。”[12](P552)他直截了当地把苏维埃国家称作“带有弊病的工人国家”。[8](P408)他在晚年告诫党和人民,“共产党员成了者。如果说有什么东西会把我们毁掉的话,那就是这个。”[11](P552)“如果不进行系统的顽强的斗争来改善国家机关,那我们一定会在社会主义的基础还没有建成以前灭亡。”[4](p311)列宁认为,有其历史根源,也有其经济根源,实际上就是“小生产者散漫性和萎靡状态的上层建筑”。[8](P527)

俄国的落后性也表现在文化方面。当时的俄国是个文化极为落后的国家。按照列宁在其著作中的统计,1920年,在1000个俄国人中,只有319人识字,几乎70%是文盲。这严重地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极大地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和整个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列宁由此感叹说:“这说明我们还要进行多少顽强繁重的工作,才能达到西欧一个普通文明国家的水平。这也说明,我们现在还要进行多么巨大的工作,才能在我国无产阶级已经赢得胜利的基础上真正达到某种文化水平。”[8](P676)

三、列宁对俄国社会所处历史发展阶段的认识

列宁具体剖析了俄国的国情,并进一步对俄国社会所处历史发展阶段进行了阐述。

我们知道,列宁在十月革命前曾写了《国家与革命》一书,书中全面继承了马克思关于未来共产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列宁认为,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将循序经历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共产主义高级阶段这样几个发展阶段。列宁在这里首次正式地将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称作社会主义社会,他对这个阶段的基本特征的看法与马克思是一致的。十月革命后,列宁在表述社会主义社会时,更多地使用了“完全的社会主义”、“发达的社会主义”、“建成的社会主义”、“最终胜利的巩固了的社会主义”等概念,这些概念所表述的含义是在原先看法的基础上的新的发展。版权所有

由于列宁并没有改变对(完全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的看法,所以列宁认为,就俄国来说,它并不具备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物质条件,俄国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将处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阶段。列宁在《论粮食税》及其他文章中,公开承认在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期限方面有急躁情绪,在估计期限方面有许多错误,实际期限比当时估计的要长。再也没有比产生错觉(和冲昏头脑,特别是在极高的地方)更危险的了。列宁晚年一再强调,在俄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准备向共产主义过渡,需要经过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一系列过渡阶段。”“我国的文明程度也还够不上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虽然我们已经具有做到这一点的政治前提。”[8](P572)什么是过渡时期呢?列宁说,它的基本含义就是指在俄国社会内,既有资本主义的,也有社会主义的成分、部分和因素。从俄国的社会经济结构来讲,俄国的社会经济制度并不是社会主义制度。为了向社会主义过渡,需要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在此时期,俄国全部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出那些中间的途径、方法、手段和辅助方法,才能将资本主义前的各种关系过渡到社会主义去。

俄国社会正处于相当长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时期,这是列宁对俄国社会所处发展阶段的经常性的表述。但是,我们在理解列宁这一论断时必须认识到,列宁这里所探讨的过渡时期是一个大不同于西方社会发展进程的特殊的过渡时期。对于西方经济文化已经比较发达的国家来说,过渡时期实际上是一个革命转变时期,其基本任务和目的是全面剥夺资本家的财产,直接实现社会主义革命。而列宁所探讨的过渡时期是指在东方落后国家从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它不仅仅是一个社会革命的问题,而主要是一个社会发展的问题,即在一个很长的社会发展阶段中,组织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利用一系列中间环节,为社会主义创造前提条件。这一问题列宁讲得很清楚。他说:“我们还是处在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最初阶段,而俄国的特点使这一过渡更加复杂,那些特点在大多数文明国家内是没有的。”[12](P480)他还说:“毫无疑问,在一个小农生产者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家里,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必须通过一系列特殊的过渡办法。这些办法在工业和农业中的雇佣工人占绝大多数的资本主义发达的国家里,是完全不需要的。”[4](P203)把列宁所探讨的过渡时期与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所论述的过渡时期混为一谈,不仅不符合列宁的原意,而且在实践中也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

列宁对俄国社会所处历史发展阶段的认识在他去世前口述的《论我国革命》一文中得到了新的升华。列宁在文中首先捍卫了俄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权利。他指出,俄国革命是和战争相联系的革命。战争引起的政治和经济危机,使人民处于毫无出路的境地,这种毫无出路的境地又十倍地加强了工农的力量,因此俄国革命的发生成为不可避免。列宁不仅捍卫了俄国人民进行斗争的权利,而且捍卫了俄国人民斗争的成果。他批评那些畏首畏尾的改良主义者只看到过西欧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民主发展的这条固定道路,而没有想像到,这些道路必须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相应的改变。列宁认为,俄国人民的斗争“是取得了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也就是说,俄国人民要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追上别国的人民,发展文明,然后走向社会主义。

《论我国革命》一文代表了列宁对俄国革命最后的反思和总结,其思想非常深刻,值得我们认真地加以研究。笔者认为,列宁在这里实际上提出了一个关于俄国革命的新论断,即俄国革命的意义在于它开辟了一条新的赶超资本主义,进而走向社会主义的人类文明发展道路。根据列宁在《论我国革命》中的表述和列宁在晚年其他著作中的思想,这个论断具有这样两方面的含义:其一,俄国革命的道路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飞跃,因为它是在不具备足以实现社会主义的客观经济前提下由无产阶级取得政权的。对于这种飞跃,列宁认为,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不仅不排除历史发展的特殊性,而且是以此为前提的。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把“俄国的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足以实现社会主义的水平”这个无可争辩的论点当做反对十月革命的依据,这只能暴露出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是浅薄无知的,只能说明他们已离开无产阶级的立场而滚到资产阶级的反动营垒中去了。其二,尽管俄国革命是一种历史的飞跃,但它终究不能超越由一定的生产力水平所决定而必然要使之经历的文明发展阶段。也就是说,它“并不超越世界发展的共同路线”。社会主义需要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为前提。由于俄国是在缺乏这样的生产力前提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所以在革命胜利后,无产阶级应该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大力进行经济和文化建设,以达到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已经达到的,实现社会主义所需要的文明程度。诚如列宁所说,在俄国这样的国家,“在伟大的政治变革和军事变革以后,要用很长的时间在文化上和经济上消化它们。”[13](P508)可以说,俄国“消化政治变革”的任务,从而向“完全的社会主义”的过渡的任务就是要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高度的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对于俄国革命所开创的道路,用一切旧的教科书是说明不了的,这里需要的是坚定的探索精神和科学的求实精神。

第9篇:列宁论文范文

【英文摘要】as for the proposition that“human consciousness can not only reflect the objective world,but also create the objective world”,there,in thephilosophy circle of the former soviet union,existed several sorts ofunderstandings,differing in degrees.an academician named kedrov f.b.,expounded that since this is an intermediate stage when lenin read the works of hegel's,and linguistic operation is conducted on hegel's profoundexpression,this proposition reflects the feature of“to be this and to bethat”and is not hegel's thought,nor is the well-considered viewpoint oflenin.on this problem,the ripe viewpoint of lenin's should be that the world can not wholly satisfy the need of human being,so man must change the world by means of his own activities.this explanation is scientific andconvincible.in our country,the compilers of some authorized textbooks wereutterly ignorant of the notable progress in the study of this proposition,and resulted in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lenin's view.

【关 键 词】意识/反映/创造/客观世界/语言手术/consciousness/reflect/create/objectiveworld/linguistic operation.

【 正 文】

中图分类号:b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19(2003)06-0035-11

“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1](p228)这是列宁读黑格尔的《逻辑学》时写下的一句话。仅苏联哲学界对这句话就有好几种不同的理解,有些意思还截然相反。按照这些解释的理论深度,我认为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水平。第一个等级反映的是苏联哲学界对这句话刚开始研究时的面貌;第二个层次,是他们力图对这段话的解释能自圆其说,是大胆探索时期的表现;第三个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他们对这段话的研究取得可喜的成果,作出了比较能令人信服的解释,是进入到比较成熟的时期呈现出来的面貌。

在我国,长期以来,基本上还是这样理解这句话的,即认为它是列宁本人成熟的思想,它的意思就是强调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具有巨大的能动的反作用。[2](p254)[3](p162)尤其值得提出来的是,1994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作为高等院校哲学专业教科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册)还在把“意识创造客观世界”等同于人在改造世界之前已有了如何改造它的设想、计划等等[4](p124),即把这句话说成是列宁强调人的主体能动性的成熟的观点。我认为,这基本上接受的是斯大林时代苏联哲学家对它的理解,还停留在他们开始研究这句话时的水平上,是对列宁的一种误读。

究竟应当如何理解“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句话?长期以来,对它理解的错误导致了怎样严重的后果?只要联系实际分析一下苏联哲学界各个时期对它的不同解释就可以看得很清楚了。

(一)

斯大林时代,直至60年代中期以前,苏联哲学界绝大多数人基本上是把“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句话说成是列宁对黑格尔的唯物主义的改造与发挥,是他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的表达。他们把意识创造世界说成是列宁强调意识能动性的一种形象的说法,认为其意思是指人们依靠正确的认识能够改造世界。他们通常把这句话前边的“换句话说”,说成是“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句话是列宁后边关于“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1](p229)这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另一种表述。苏联哲学家谢·斯·吉谢辽夫1955年在中国讲解列宁的《哲学笔记》,就是这样解释的。[5](p113-114)哲学博士、莫斯科大学哲学系教授菲·依·格奥尔吉也夫1957-1958年在北大哲学系讲授列宁的《哲学笔记》时,也认为这段话是列宁的“诸基本原理之一”[6](p17-18)。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哲学研究所和白俄罗斯国立列宁大学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教研室、哲学史教研室集体编写,1959年出版的《列宁<哲学笔记>研究》一书在谈到这段话时,说它是“揭露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深刻含义”的。意识创造客观世界这个论点,是针对否认社会历史过程中的能动作用的“经济主义者”的,“指的是,思想一旦掌握群众的意识,就能把他们动员和组织起来,从而有助于对当前现实的改造”。“人民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把思想物质化,从而使主观的东西变成客观的东西。”[7](p315-316)列·尼·苏沃洛夫于1960年出版的《列宁<哲学笔记>中的辩证法问题》也认为,这段话是列宁强调“意识、理论、科学、意识形态的积极作用”[8](p110),甚至直至1982年,康斯坦丁诺夫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再版时,还持这样的看法。[9](p88)

这类解释普遍存在的一个毛病就是缺乏论证,具有简单化和主观武断的性质。意识创造客观世界的说法,把意识变成了独立存在的能动的主体,这是不折不扣的唯心主义的命题。马克思就说过,“在黑格尔看来,思维过程,即他称为观念,而甚至把它变成独立主体的思维过程,是现实事物的创造主。而现实事物是思维过程的外部表现。我的看法则相反,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10](p217)。而这类解释,却硬把意识创造世界说成是列宁的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表述,这种看法与马克思的看法是背道而驰的。实际上,他们在把这段话说成是列宁强调意识的能动性时,已经悄悄地把原有的命题改变了。而对为什么能把意识创造世界说成等于人有了正确的认识通过实践能改造世界,又未能作出任何说明。我们知道,列宁对上述马克思的话是很熟悉的。同在《哲学笔记》中,在他写这句话以前,他在摘录马克思和恩格斯著名的《神圣家族》一书时,还特别注意抄录了他们的这样的论断:“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1](p25)怎么能设想他会同意用意识创造客观世界这样的说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呢?而且,众所周知,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这部光辉著作中,几乎每一页都不厌其烦地在反复驳斥意识、感觉和心理的东西能创造世界、创造物的唯心主义论点。他总是强调,“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这就是马克思的学说。……意识总是反映存在的,这是整个唯物主义的一般原理。看不到这个原理与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有着直接的和不可分割的联系,这是不可能的”[11](p324)。在继续讲一般唯物生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时,列宁再三阐明:“一般唯物主义认为客观真实的存在(物质)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感觉、经验等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不依赖于人类的社会意识。在这两种场合下,意识都不过是存在的反映。至多也只是存在的近似正确的(恰当的、十分确切的)反映。在这个由一整块钢铁铸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决不可以去掉任何一个基本前提,任何一个重要部分,不然就会离开客观真理,就会落入资产阶级反动谬论的怀抱。”[11](p326-327)列宁1908年在思维与存在、意识与物质关系问题上所持的唯物主义立场是这样的坚决、鲜明,怎么能设想他到1914年会提出意识创造客观世界这种完全相反的论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呢?其实,作为辩证唯物主义者的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也承认主观因素对事件的客观过程的能动的反作用。但他不是把这种作用理解为是对客观世界的“创造”,而是把它看作是意识对人们物质实践的一种引导作用。把意识创造客观世界这个论断看作是他的科学观点的表达,势必得出,列宁《哲学笔记》与《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两书的基本思想是根本对立的。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完全改变了他在《唯物主义和经验主义》一书中所持的唯物主义立场。事实怎么样呢?列宁在这两本书中基本思想是完全一致的。当然内容的侧重点有不同。这是由不同的历史任务决定的。列宁的《哲学笔记》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发展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的各种基本原理,它们之间没有、也不可能存在相互抵触的东西,更不要说是在这种根本的原则性的看法上了。在《哲学笔记》中列宁的真实立场究竟是怎样的呢?许多例子都表明,只要黑格尔稍微有意赋予绝对观念、精神性的东西以创造客观世界的能力,列宁总是不厌其烦地予以严厉的驳斥。如,他把黑格尔关于在逻辑中“观念成为自然的创造者”的说法抄下来,并在旁边写上“!!哈哈!”[1](p184)两字,前后加了惊叹号,对这种露骨的唯心主义加以无情的嘲弄。事实表明,在《哲学笔记》中,列宁对观念创造世界的唯心主义观点的态度与《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同样坚决。意识创造客观世界怎么可能是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科学表述呢?把“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句话说成是列宁思想的确切表述,承认意识能创造客观世界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结果只能是取消存在第一性这一唯物主义的基本前提,从而为混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提供根据。

事实上,人的意识本身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直接创造客观世界。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与任何唯物主义哲学同唯心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否认意识具有这样的能力。人的意识能够创造的惟一的东西就是精神产品:关于世界的形象、观念、概念和各种符号系统。而且这种创造严格地说也是人脑借助意识进行的。因此,创造世界的不可能是意识本身,而只能是具有意识的人,也就是获得世界的客观图景,并以自己的实践活动去改造世界的人。意识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才能参加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列宁决不会用这样的话来强调主观能动性。他在《哲学笔记》中在强调人根据正确的认识可以改变世界这种能动性时,是这样表达的:“观念的东西转化为实在的东西,这个思想是深刻的,对于历史是重要的。”[1](p117)“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等等。

这类解释把列宁写在这句话前边“换句话说”,说成是这句话不过是“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的另一种表述。这种解释也很难令人置信:第一,从列宁的手稿看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的话,并不是写在“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改变世界”的旁边或后边,而是紧靠着他转述黑格尔思想的话;第二,后边讲的能改变世界的是人,这完全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表述,而不是说意识本身就能直接创造世界;第三,“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这句话,已经把列宁所要表达的意思十分准确、通俗地表达出来了。已经没有任何必要再换一种说法。即使列宁还想换一种说法,也不会用这种唯心主义的语言来代替它,做这种画蛇添足的事。

至于在这类解释中还有人认为这种说法是针对“经济主义者”的,这种说法也很难成立。我们知道,在俄国,“经济主义者”的思想泛滥在19世纪的最后那几年。1914-1915年,列宁创作《哲学笔记》时,理论战线的主要任务已不再是批判经济主义者的错误思想了。而且,这句话是列宁在读黑格尔的《逻辑学》“概念论”时写的。在《逻辑学》中并没有什么与经济主义者的思想有直接联系的东西。相反,列宁当时读黑格尔,潜心研究哲学最重要的目的在于,要从理论上能实事求是地分析帝国主义时代的各种矛盾,特别是经济和政治矛盾的本质,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冷静地、客观地揭示帝国主义形成、发展和灭亡的规律及其导致战争的必然性,从而为行将到来的社会主义革命作理论准备,在新形势下为无产阶级提供科学的指导思想、战略和策略,在这种关系到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的极其重大而严肃的问题上,怎么能设想作为辩证唯物主义者的列宁,会用这种唯心主义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呢?列宁当时读黑格尔,潜心研究哲学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粉碎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庸俗进化论、折衷主义和诡辩。而列宁在其《哲学笔记》中在论述唯物辩证法与诡辩论的界限时,着重指出的就是他们的基础不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是以唯物主义为基础的,而诡辩论的基础则是主观唯心主义。如他说:“概念的全面的、普遍的灵活性,达到了对立面同一的灵活性,——这就是实质所在。主观地运用的灵活性 = 折衷主义与诡辩。客观地运用的灵活性,即反映物质过程的全面性及其统一的灵活性,就是辩证法,就是世界的永恒发展的正确反映。”[1](p112)在这里,列宁强调的所谓客观,就是对不依赖于人而独立存在的物质过程的全面性及其统一的灵活性的反映,是对世界永恒发展的正确反映。这就是强调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基本特征,是以唯物主义为基础的。而折衷主义与诡辩论的基础就是主观地运用概念的灵活性,它们表现为一种主观随意性。既然如此,怎么能设想列宁会用“意识创造客观世界”这样的主观唯心主义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辩证法思想呢?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这种解释是肤浅的,也是最省力的,但不能自圆其说,逻辑上有不少矛盾。在它身上还打有苏联哲学界对列宁《哲学笔记》的研究刚开始,还处在初级阶段的印记。长期以来,正是由于把这种明明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说法当作强调发挥主体能动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正确理论,这就使它冠冕堂皇地成了搞主观唯心主义、唯意志论的理论根据。

列宁的《哲学笔记》从其问世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已有三十多年,苏联哲学界何以对“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句话的研究还停留在这样低的水平上呢?20年代至30年代初,德波林、阿多拉茨基等人对《哲学笔记》作了不少研究,怎么能说直至60年代中期苏联哲学界对这段话的研究还处于开始阶段呢?这只要联系苏联研究列宁《哲学笔记》的历史,稍作分析就不难理解了。

不错,在20-30年代,以德波林、阿多拉茨基为代表的一些苏联哲学家曾先后对列宁的《哲学笔记》作过一些研究,发表过一些学术论文。但总的看,这个时期只是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这部最丰富、最深邃、最有代表性的著作的开始。当时,主要精力还放在辨认手稿和出版原著上。研究的重点也主要是涉及到《哲学笔记》与黑格尔哲学的关系、研究《哲学笔记》的原则、《哲学笔记》的理论重点及其价值等这样一些重大问题上,还没有来得及深入到这一伟大实验室的内部,对其中的一些具体提法进行研究。

在苏联,虽然早在30年代就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列宁阶段”的口号。但由于对斯大林同志个人崇拜风气的滋长,苏联哲学界把主要精力都放到阐释、宣传斯大林同志的哲学思想方面去了。真正对列宁哲学思想的研究实际上进行得很少。尤其是后来,斯大林同志主持编写《苏联共产党(布)历史简明教程》只提《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奠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阶段的哲学基础,而只字未提《哲学笔记》。接着他又先后提出“德国唯心主义哲学思想是对法国革命和法国唯物主义的贵族式反动”和意在强调《哲学笔记》的不成熟性,说它只是“列宁思想的实验室”的看法,甚至还告诫理论界:“决不许把列宁的札记、手稿变成某种(!)原则性的指示,甚或完整的‘学说’”(注:转引自菲·依·格奥尔吉也夫《论列宁的<哲学笔记>》,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中文版,第3页。)。在斯大林的这种思想指导下,列宁的《哲学笔记》在斯大林在世时,始终未能作为列宁的基本著作编入《列宁全集》。这期间,苏联先后几次规定马克思主义哲学必读书,也始终把《哲学笔记》排除在外。不仅如此,在苏联阶级斗争扩大化,政治空气十分紧张的斯大林时代,《哲学笔记》这本以研究黑格尔哲学思想为主要内容,以札记、手稿形式出现的列宁本人并不是为公开发表而创作的未完成的著作,甚至成了无人敢于问津的一个领域。更何况这期间苏联还进行了好几年艰苦的卫国战争。在一切为了前线的战争年代,许多学科的研究几乎全部都不得不中断了呢!所以,从30年代中期直到斯大林同志逝世,在长达20年的时间内,整个苏联只有波波夫一部关于《哲学笔记》的讲稿。未出过一部研究《哲学笔记》的专著,连关于它的论文也屈指可数。这期间,《哲学笔记》研究在苏联基本上是空白。

斯大林同志逝世后,50年代中后期,苏联的报刊虽然日益响亮地提出了加强对列宁哲学遗产研究的问题。但由于《哲学笔记》本身的难度,决定了对它真正深入的研究不是在短时间内能够做到的。所以,直至60年代前半期,这段时间实际上只是恢复了对《哲学笔记》的研究,对其中一些具体原理的阐发,仍然处于开始阶段。加上教条主义对苏联理论界的长期影响,严重妨碍了他们对列宁写的“意识创造客观世界”这样的说法作实事求是的探讨。再有,赫鲁晓夫上台后,虽然为达到自己的目的在不少方面否定了斯大林,但他与斯大林都有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的倾向,这恐怕也是苏联一些哲学家意识不到把“意识创造客观世界”说成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是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

由于“意识创造客观世界”分明是唯心主义的提法,把它说成人有了正确的认识在实践中能改造世界这一解释明显地不能自圆其说;由于赫鲁晓夫上台后,苏联理论界思想比较活跃,学术空气也一直比较自由,特别是1964年赫鲁晓夫去职后,他的主观主义和唯意志论的错误受到批判,很快也有人对上述解释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句话是列宁概括的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思想。他们把这句话前的“换句话说”,说成是对列宁摘抄的黑格尔的晦涩难懂的语言而言的。从此开始了对这段话不同理解的争论(注:参看:费多谢耶夫《现时代的辩证法》,莫斯科《科学》出版社,1975年俄文第2版“意识能否超越现实”一节。)。

这种解释与前者虽然截然相反,然而却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即缺乏理论分析,未能说出多少理由,同样具有简单化和武断的性质。首先,意识反映客观世界这分明是一切唯物主义共同的基本前提,怎么能把它说成是唯心主义的思想呢?其次,黑格尔是客观唯心主义者,在他那里,客观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和异在,黑格尔从来没有、也不可能说人的意识创造客观世界这样的话。怎么能把“意识创造客观世界”的思想强加给他呢?最后,这种解释与第一种解释一样,也只能为混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界限提供理论根据。总之,在我看来,这种解释并不比第一种解释在理论上更深入,实际上它们是同一个层次的东西,同属于这句话研究的初期阶段。如果说它较之于第一种解释有进步,就是在于他看出,不能把“意识创造客观世界”看作是列宁的思想,力图找到对这句话的正确解释。

(二)

由于无论是把这句话简单地解释成是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意识能动性的表述,还是把它说成是列宁复述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思想,都明显地不能自圆其说,都站不住脚;由于对立观点的出现,争论的展开,这句话引起了哲学家们的注意,对这句话的研究也迅速深入,相继出现了许多新的探索性的解释。

科普宁是苏联最具创造性的著名哲学家之一。他最先在1966年出版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导论》中提出了对这句话一种新的解释。他说:“列宁摘录黑格尔的话时写道:‘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如果离开摘要单独拿出这句话来,那么它听起来就是唯心主义的:意识创造客观世界。然而在这里指的是另一回事,是说客观世界在人的意识中的反映具有创造性。”他还对这一解释补充说明道:“反映与创造虽然是两个概念,但它们在同样程度上反映认识的本质方面,一个不排斥另一个。”[12](p107)

这一解释把意识创造客观世界中的客观世界,由存在于认识主体之外,不依人的意识为转移的现实世界变成了观念的世界——关于世界的认识;把原来说的人按照正确的认识去改造外部世界由主观到客观的过程,变成了人认识世界,由客观世界到认识的过程。这种解释避免了人的意识创造现实的客观世界这种明显的唯心主义。较之第一类解释是一大进步。但仔细推敲起来也不是没有问题:一是这种解释中两个客观世界实际上指的已不是同一个东西——前者是指作为认识对象、存在于认识主体之外,不依赖于认识主体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现实;后者则是指认识主体对认识对象的反映,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而这种“客观世界”是不能离开认识主体独立存在的。第二,按照科普宁的说法,人的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创造性反映。所以,意识,“认识既不单独属于主体,也不单独属于客体”[12](p103)。可是他在解释“意识创造客观世界”这句话时,又把关于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说成就是客观世界。这在逻辑上就自相矛盾。第三,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规定,反映概念本身就包含了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具有创造性、能动性这种意思。在讲了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之后,还认为有必要用意识创造客观世界来进一步补充说明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具有能动性的,这不等于承认了反映本身是一个没有能动性和创造性,只是像镜子成像那样的机械、消极的过程吗?这就势必导致否认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反映概念的实质,抹杀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根本区别。第四,正如作者自己已经意识到“反映”和“创造”是两个概念。首先,列宁从来没有用过“创造世界”这样的说法强调过反映的能动性。他在《哲学笔记》中强调反映的能动性时,对于较简单、低级的认识,用的是“生动的直观”[11](p181);对于深刻的认识,他认为思维比“生动的直观”更能体现出反映的能动性:“表象不能把握整个运动。例如它不能把握秒速为30万公里的运动,而思维则能够把握而且应当把握。”[1](p246)其次,科普宁说:“反映”和“创造”“在同样程度上反映认识的本质方面,一个不排除另一个”。可是他对此并没有提供任何令人信服的证据;再有,意识只是人脑的机能,真正具有反映能力,具有能动作用的只能是具有实体性存在、能从事实践活动的社会历史主体——人。不能说意识本身就具有这种能动作用。

与科普宁的解释水平差不多的另一种新的解释,是费多谢耶夫1978年在他的《现时代的辩证法》一书的俄文增订第三版中提出来的。他在“意识能否超越现实”这一节中说道,把“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句话说成是列宁强调意识的能动性的真理性思想,或把它说成是列宁在做《逻辑学》笔记时简单抄录下来的原理,都不对。这两种解释都是片面的。他提出应当按照历史的线索来理解这句话。他认为,这句话是列宁用来指辩证唯物主义之前的旧唯物主义哲学的。它反映了旧唯物主义在解决哲学基本问题上的重要特征:在自然领域,承认意识是存在的反映,是派生的。而在社会生活领域,则认为是意识创造世界。他还以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为例说明了这个问题。[13](p424)值得注意的是,费多谢耶夫这本书在苏联出过三版,在1966年第一版中,作者还认为意识创造客观世界是列宁用来揭示意识的能动性的呢![14](p319)如上所引,1975年出第二版时,他认为这句话是列宁转述黑格尔的思想,而他提出这种解释也在凯德洛夫1972年早已提出更科学、更合理的解释之后。作者把这句话说成是指旧唯物主义,这就把这句话作为一个整体,消除了第一类两种解释不能把前后两个分句统一起来的毛病。就这句话本身看,基本上说通了。因此,我认为这种解释相当于第一类解释也是一大进步。

然而,仔细推敲起来,也不难发现。这种理解也像科普宁的解释一样,也还存在种种的问题:首先,这句话列宁是在读黑格尔《逻辑学》“概念论”中谈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时写下的。我们知道,这部分并没有涉及到旧唯物主义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任何内容。怎么能设想列宁会在这里突然讲起旧唯物主义来呢?第二,正如前面已经指出,在这段话中,列宁在前后两个分句中用的都是同一个“客观世界”——是指自然界。有什么理由说他在第一分句中的“客观世界”是指自然界,而在第二个分句中的“客观世界”就是指人类社会的现实呢?第三,关于旧唯物主义在解决哲学基本问题上的重要特征,列宁在这之前早就多次作过科学的、明确的概括,如:他于1908年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就写道,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的“第三个局限性是:‘在上半截’即在社会科学领域内保持着唯心主义,不懂得历史唯物主义”[11](p239-240)。他在创作《哲学笔记》之前写的《卡尔·马克思》一文中也讲过:“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或更确切地说,彻底发挥唯物主义,即把唯物主义运用于社会现象,就消除了以往的历史理论的两个主要缺点。……”[15](p586),等等。怎么能设想列宁还要用这种含混不清,只会引起歧义的语言来表征旧唯物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的特征呢?

科普宁和费多谢耶夫的解释,都消除了第一类解释前后两个分句不能统一起来,明显地不能自圆其说的情况,单就这句话本身看,大体上都可以说得通。但仔细推敲起来,各自又都还存在不少的问题。所以,我认为,作为深入探讨这句话的真实涵义过程中的一个必然环节的这两种解释,在理论深度上是属于同一层次的东西,相对于第一类简单肯定或简单否定的解释,都是一种很大的进步。

(三)

对这句话的研究从理论深度来看,我认为更高的层次要数凯德洛夫于1972年在《列宁思想实验室<哲学笔记>概论》一书中提出来的一种解释。凯德洛夫认为,“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句话,既不是列宁的成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科学表述,也不是列宁对黑格尔唯心主义思想的简单复述,而是他对黑格尔的思想动的一次语言手术,是列宁改造黑格尔过程的一个中间阶段。所以这句话才呈现出这种介乎两者之间的面貌。

我认为这样的解释是合理的、可信的:

首先,《哲学笔记》中确有大量的事实表明,列宁在读黑格尔的《逻辑学》时,唯物主义地改造黑格尔往往有一个过程,特别是在遇到了比较复杂和困难的情况时,通常会出现几个层次分明的步骤。第一步是摘抄他认为很重要的黑格尔的思想和原文。第二步,为了把黑格尔的思想头足倒置过来,首先必须懂得黑格尔的话的真正涵义,不是用晦涩的,看起来不方便的,故弄玄虚的语言,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话语把它表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列宁在黑格尔的原文与表述的基础上开始提出自己的修正意见,但主要还是对黑格尔的难以理解和含混不清的话作说明。所以,这时还不是他自己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表述。第三步是完成阶段,是列宁对黑格尔进行唯物主义改造之后的自己的思想和原理的科学表述。这样做的结果,就使得在作为出发点的黑格尔唯心主义原理和列宁完成改造后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表述之间,出现一种介乎两者之间的词句。

例如,列宁对黑格尔关于辩证法的规定就是这样做的。他首先逐字抄下了黑格尔关于辩证法的规定的德文原文,并在旁边的空白处写道:“规定不是明确的!!!”既然如此,那就首先需弄清楚,黑格尔用这个规定到底想说明什么?列宁着手进行这种分析:他从黑格尔的规定中分解出三个要素,并对其中每个都作了评论。这时,他已不是简单地摘抄,也不是简单地从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而是把黑格尔的晦涩艰深的语言变成了通俗易懂的语言。这就是列宁改造黑格尔过程中的中间阶段。然后就是列宁在这个基础上开始对他在黑格尔那里找到的,他作了唯物主义解释的东西进行批判性的改造和进一步的发展。列宁写道:“或者可以较详细地把这些要素表述如下”,紧接着就是列宁自己表述的著名的辩证法的16条要素。[1](p237-240)

“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正是这种,至少有可能就是这种介乎黑格尔与列宁之间的中间环节。

其次,要正确理解这段有争议的话,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不能脱离上下文,把它割裂出来,孤立起来加以讨论。只要弄清列宁和黑格尔各自有关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的一贯思想就很清楚了。列宁在读黑格尔《逻辑学》(第二部分——主观逻辑或概念论)的“客观性”部分时,所特别感兴趣的是实践及其客观基础的问题。列宁在作了一些摘录和在空白处作了评注之后,在笔记本的中间用双垂直线分为两部分,左边摘录黑格尔的观点和表述,而在右边则写下同前面的摘录相反的、自己有关该问题的观点。一边相应的标题是“黑格尔”,另一边是“唯物主义辩证法”。他摘录黑格尔的第一句话是:“对机械性和化学性来说,目的是第三项,它是它们的真理。”与此相对立的列宁的观点是:“区分为机械规律和化学规律的(这是非常重要的)外部世界、自然界的规律,乃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的基础。”接着摘录了黑格尔谈论目的问题的话:“因为目的自身还处在完整概念的客观性或直接性的范围内,所以它还受到外在性本身的影响,并且同那和它有关的某个客观世界对立着。”列宁在这段话旁边写道:“人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面向着客观世界,以它为转移,以它来规定自己的活动……。”[1](p200-201)

在这一大段笔记之后,列宁在方框中提出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解释:“事实上,人的目的是客观世界所产生的,是以它为前提的,——认定它是现存的、实有的。但是人却以为他的目的是从世界以外拿来的,是不以世界为转移的。”[1](p201)

可见,列宁从来都是把认识解释为自然界在人的思想、意识中的反映。列宁当然很强调主体的能动性作用,但他绝不是在“创造客观世界”的意义上说人的意识具有创造能力。在他看来,人的意识正确反映自然界的实质和规律,从而使人有可能为自己的实际利益和目的而运用自然规律。意识与已认识的自然规律的性质相适应,在人面前提出目的,然而这个目的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才能达到。这就是说,在他看来,具有“创造客观世界”能力的,只有人的实践活动、人的行动,而不是人的思想本身。

第三,意识“反映客观世界”明明是唯物主义的说法,你说这是列宁用来表述黑格尔的真正立场,来把黑格尔的说法翻译成通俗易懂的语言,这种说法有根据吗?在列宁《哲学笔记》的其他地方还有类似的情况吗?有。不仅有,而且还很多。

例如,列宁这样表述黑格尔的“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关于类比的推理)向关于必然性的推理的转化,——归纳推理向类比推理的转化,——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向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的转化,——关于联系和转化[联系也就是转化]的阐述,这就是黑格尔的任务。黑格尔确实证明了: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不是空洞的外壳,而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更正确些说,不是证明了,而是天才地猜测到了”[1](p192)。这里列宁就用意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这种说法来表述黑格尔的立场。可见这种说法所表达的的确可能是黑格尔的思想。

就在这之前,列宁在表述黑格尔的辩证法时也曾指出:“由于黑格尔探讨客观世界的运动在概念的运动中的反映,……人对于世界的客观联系的认识是日益深刻的。在这里必须探求黑格尔逻辑学的真实的涵义、意义和作用。要注意这点。”[1](p190)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是同样的说法。

再如,在《哲学笔记》中有一处关于黑格尔对把思维和客观性形式主义地分隔开来的普通逻辑的态度的地方,列宁先把黑格尔的话摘下来:“‘在这里思维仅仅被认为是纯粹主观的和形式的活动,客观的东西则被认为和思维相反,是某种固定的和本来就是如此的东西。但是这种二元论不是真理,并且,不问主观性和客观性的来源,就这样简单地接受这两个规定,这种做法是毫无意义的’……事实上,主观性仅仅是从存在和本质而来的一个发展阶段——然后这个主观性‘辩证地’‘突破自己的界限’并且‘通过推理展开为客观性’……”[1](p195)然后他用自己的话来表述黑格尔的立场。他写道:“极其深刻而聪明!逻辑的规律就是客观事物在人的主观意识中的反映。”[1](p195)

由此可见,列宁的确在自己的笔记中的许多地方都是用“客观事物”,客观世界在“人的意识中的反映”这种说法来表达黑格尔的真正立场,把他的说法翻译成通俗易懂的语言的。可见,在我们所研究的这个提法里,“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这半句话,决不能作为证据,用来证明整个提法似乎都是列宁有关这个问题的唯物主义观点。事实上它是列宁对黑格尔的明显的唯心主义观点的一种表述。

第四,说凯德洛夫院士的理解是正确的,只要弄清楚引起争论的这段笔记是怎样产生的,就更可信了。

在研究黑格尔的《逻辑学》将近结束时,即读到“概念论”的第三篇“观念”中的第二章“认识的观念”时,列宁对黑格尔如何谈实践和意识的能动作用特别注意。但同时他也感到黑格尔的论述特别艰深,有许多看不明白的地方,需要仔细分析,再一次回过头来研究。

列宁的笔记证明,为了弄懂黑格尔说的是什么,他不得不进行大量的工作。因为不弄清这点就不可能把本身尚未理解的东西纳入唯物主义的体系。因此,列宁先抄下了黑格尔的话:“……‘既然自为的概念现在是自身规定的概念,那么观念就是实践的观念,即行动’……”接着是列宁的笔记:“下面一节标题为《b:善的观念》”[1](p227)。然后列宁记下了他自己对黑格尔这段话是怎样理解的:“理论的认识应当提供在必然性中、在全面关系中、在自在自为的矛盾运动中的客体。但是,只有当概念成为在实践意义上的‘自为存在’的时候,人的概念才能‘最终地’把握、抓住、通晓认识的这个客观真理。也就是说,人和人类的实践是认识的客观性的验证、准绳。黑格尔的意思是这样的吗?要回过头来再看。”[1](p227)

在这之后紧接着列宁又写了这样一段话:“为什么从实践、行动只向善(das gute)转化呢?这是狭隘的,片面的!然而有益的东西呢?毫无疑问,也包括有益的东西。或者,按照黑格尔的看法,这也就是‘善’?”接着又进一步写道:“所有这些都在‘认识的观念’这一章(第二章)中,即在向‘绝对观念’(第三章)的转化中——毫无疑问,在黑格尔那里,在分析认识过程中,实践是一个环节,并且也就是向客观的(在黑格尔看来是绝对的)真理的过渡。因此,当马克思把实践的标准列入认识论时,他的观点是直接和黑格尔接近的:见《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显然,这几段都是列宁努力在设法理解黑格尔的意思,揭示黑格尔原理的含义。所以,他在旁边写了“黑格尔论实践和认识的客观性”[1](p227-228)。

不用说,列宁在这里说马克思和黑格尔接近,是在对黑格尔辩证法进行彻底唯物主义改造的意义上说的。但是有意思的是,列宁在黑格尔与马克思之间寻找继承关系,并且找到了它。这使我们有可能理解列宁紧接在这后面记下的、已经是直接关于我们所关心的意识在其同实践的联系中的能动作用问题的笔记。

列宁把笔记中间用竖线分开,左边照抄黑格尔的说法,右边写自己对这些摘录的理解,最后是结论,是对黑格尔原理进行唯物主义改造后的列宁成熟思想的表述。在这里,实际上就是通过三个步骤才完成对黑格尔的改造的。即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的说法到列宁本人的唯物主义的原理之间就有一个过渡阶段——把黑格尔的思想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

笔记本的左边是抄录的一大段黑格尔的话,列宁在上边加了一个标题:“认识论中的实践。”右边从“作为主观的东西的概念……”[1](p288-299)开始的一大段,列宁用以把左边黑格尔的话翻译成通俗易懂的语言,但在这里基本上仍保留着黑格尔本人的唯心主义观点。当他把这一工作做完后,可能是列宁重新把用自己的语言表述黑格尔的观点的话看了一遍,觉得意思还不够明确,于是又在右半边的上边加了这样一段话:“换句话说: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因为对黑格尔话的抄录和对他的话的解释两边开始写的文字基本上是平行的。这段话是后来加上去的,所以它在手稿上就越过了上一段笔记的界限。鉴于这种情况,这里的“换句话说”,是关于右边理解的另一种更清楚、更简练的表达,也是左边黑格尔观点的另一种说法。它是列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黑格尔的意思。这里已有了初步的改造,所以,就使整段话呈现出了亦此亦彼的面貌。

黑格尔的意思完全清楚了,完全可以把其中的合理因素吸收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之中,对其作辩证唯物主义的改造和发挥了。于是,这时列宁加以总结,在最后提出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这就是说,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这才是列宁本人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才是他关于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思想。后来,列宁又进一步发展了他对意识与实践关系的唯物主义理解:“人给自己构成世界的客观图画;它的活动改变外部现实,消灭它的规定性( = 变更它的这些那些方面、质),这样,也就去掉了它的假象、外在性和虚无性的特点,使它成为自在自为地存在着的( = 客观真实的)现实。”[1](p235)

把对“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句话的理解放到列宁和黑格尔各自有关这个问题的整个思想中,联系列宁改造黑格尔的过程、方法,联系整个《哲学笔记》加以把握,把它看作是列宁改造黑格尔过程中的一个中间阶段,是列宁用他所特有的方式对黑格尔的纯粹唯心主义观点的一种表述,我认为这种理解逻辑上首尾一贯,是可信的,符合这段话的本来面目。[16](p48-74)

70年代,苏联哲学界能对列宁《哲学笔记》中这段话作出一个比较令人信服的理解不是偶然的。首先,从政治形势方面看,赫鲁晓夫上台以后,通过批判个人崇拜,使苏联理论界空前活跃起来。后来,勃烈日涅夫上台以后,加强了对意识形态的管理。但一般地讲,他也很注意对正常的学术讨论不采取粗暴的行政干预的做法。总的看,在他当政期间,苏联的学术空气还是比较好的,特别是一些远离政治现实的抽象的理论问题的争论还是很自由的。另一个值得一提的情况是,苏联哲学界自50年代后期开始研究系统理论后,经过10多年的努力,系统性原则在哲学家头脑中已经扎根。这恐怕也是凯德洛夫所以自觉地运用系统性原则来研究这段话并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再从苏联研究列宁《哲学笔记》的情况来看,他们于50年代中期就提出了深入研究列宁哲学遗产的问题。60年代对这段话的争论又推动了哲学家对这段话的探究。1967年8月14日苏共中央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发展社会科学和提高社会科学在共产主义建设中的作用的措施》的决议发表后,把唯物辩证法理论系统化成了苏联哲学战线的头号任务。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述过的各种哲学原理和他们关于建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体系的思想。我们知道,列宁的《哲学笔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在这两方面作出的贡献最多的著作。所以,从60年代后半期开始,在苏联哲学界很自然地形成了一股研究列宁《哲学笔记》的热潮。到了70年代中期,苏联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种具体的传统的基本原理的研究都日趋深入、成熟,进入了把它们加以综合,系统化的阶段。对这段话的比较成熟的理解,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取得的。

对这段话的科学解释由凯德洛夫院士最后提出来也不是偶然的。早在20年代,凯德洛夫就帮助h·a·波德沃伊斯卡娅为准备出版列宁的《哲学笔记本》做过手稿的辨认工作。从那个时候起就对列宁的《哲学笔记》产生了兴趣,并开始研究它[17](p63)。接着他又迷恋上了黑格尔的《逻辑学》——大逻辑和小逻辑,这样在研究列宁《哲学笔记》的同时研究了列宁与之打交道的黑格尔那些著作本身,使他对《哲学笔记》的研究大大深化。稍晚凯德洛夫在红色教授学院继续研究这一著作,听了关于《哲学笔记》的课,后来在苏联科学院读研究生时又专门研究了它(材料来自勃.姆.凯德洛夫的手稿,《列宁准备辩证法著作的进程(<哲学笔记>导读)》“编纂者的话”。俄文手稿由其夫人向作者提供)。在50年代以前苏联发表的寥寥无几的几篇关于列宁《哲学笔记》的学术论文中,就有凯德洛夫1947年发表在《哲学问题》第二期上的《论列宁的哲学笔记本》一文。50年代,又是他发表文章最先提出了深入研究列宁哲学遗产的问题(参看勃.姆.凯德洛夫发表在1955年《共产党人》杂志,第14期上的文章)。他自己身体力行,和别的哲学家一起深入探讨列宁的《哲学笔记》,从60年代起先后出了《辩证法、逻辑与认识的统一》(1963年)、《列宁辩证法的要素》(1965年)、《列宁思想的实验室(列宁<哲学笔记>概论)》(1972年)等一系列关于《哲学笔记》的专著。他是苏联最富盛名的哲学家,也是对列宁《哲学笔记》研究得最多、最深入的学者之一。对这段话的合理的理解,是他长期对列宁《哲学笔记》作艰苦研究的结果。

现在我国哲学界对这段话的理解基本上还停留在前苏联哲学界对它理解的初期水平上,这也反映了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起步晚,后来又受到严重干扰,实际上停顿了很长时间这种状况。此外,可能也与过去我们长期搞主观主义、唯意志论,因此看不出把它说成是列宁的成熟观点的表述的毛病,甚至还需要把这种“意识创造客观世界”的唯心主义命题作自己的理论根据有关。现在是认真检讨这种理解的时候了。

【参考文献】

[1]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2]张懋泽.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解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

[3]肖前,李秀林,汪永祥.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修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肖前,黄楠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5]谢·斯·吉谢辽夫.关于列宁的《哲学笔记》[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三联书店,1972.

[6]菲·依·格奥尔吉也夫.论列宁的《哲学笔记》[m].王先睿,乐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

[7]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哲学研究所、白俄罗斯国立列宁大学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教研室、哲学史教研室:列宁《哲学笔记》研究[m].王先睿译.北京:三联书店,1964.

[8]列·尼·苏沃洛夫.列宁《哲学笔记》中的辩证法问题[m].章云译.北京:求实出版社,1981.

[9]康斯坦丁诺夫.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m].刘献洲等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1]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12]科普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导论[m].马迅,章云译.北京:求实出版社,1982.

[13]п·н·федосеев:диалектика современной эпохи москва нздателвство《наука》первое дополоненное издание 1966.

[14]п·н·федосеев:диалектика современной зпохи москва иэдателъство《наука》третие дополоненное изэдание глава 2.ⅳ.1978.

[15]列宁选集:第2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列宁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