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督导岗位职责范文

督导岗位职责精选(九篇)

督导岗位职责

第1篇:督导岗位职责范文

关键词: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督导;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9-112-04

高职教育的属性决定了人才培养离不开企业真实的实践环境。有效开展校企合作是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根本之路。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学督导体系是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学督导体系的前提

(一)合作的基础性

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学督导体系以合作为前提。双方相互理解和认同对方需求,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育人目标达成共识,并愿意为共同的目标挖掘潜力,自觉为对方提供便利。

(二)标准的一致性

校方要充分理解企业的属性、经营目标,要充分考虑学生到企业开展实践教学给企业带来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企业需理解高职人才培养的社会效益,并能根据环境、岗位具体情况,为实践教学提供基本保证。双方本着互惠互利、相互理解、友好合作的原则,对实践教学的合作内容、质量标准达成一致。

二、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学督导体系

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学督导体系,要以促进校企合作、保障实践教学的质量为目标,以合作协议内容、质量标准为依据,依托督导组织机构,开展实践教学的督导工作,促进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工作的良性循环。

(一)搭建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是开展督导工作的基础。常规督导普遍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内容,涉及的教学关联因素主要是学校单方面的,督导机构与人员构成也以学校单方为主。校企合作开展实践教学,大都是学生到企业里的真实工作环境下进行,影响质量的相关因素既有学校方面的,也有企业方面的。因此,要坚持人员构成与职责主体多元化的原则,要在全面分析比较的基础上规划组织机构及人员职责。

1.组织机构

从目前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的状况来看,学校普遍设立了校企合作办公室(或其他名称),负责校企合作的组织、协调等推进工作,但在针对校企合作有序深入开展督导工作方面还很薄弱。校企共同开展实践教学督导的案例也不多见。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应设立与教务处和校企合作办公室等独立并行的具有针对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开展督导工作职责的职能部门。可在现有独立设置的督导室(或质量监控中心等)中,组建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合作督导组,在原督导室等的职责基础上增加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督导部分,作为合作督导组的职责,使实践教学管理也形成完整的PDCA(Plan-Do-Check-Ameliorate)闭环。

实施院、系两级督导制的教学系级督导组,应将本系各专业开展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的情况督导纳入其职责范围。

2.人员构成

合作督导组队伍的建立应企业方、学校方(包括学生代表)相结合,专职、兼职相结合,学术型、管理型、实践型相结合,吸纳理事会成员,行业、企业专家,同类学校专家参与。合作督导组成员应熟悉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的协议内容,明确双方认同的责任与义务。

企业方参与合作督导的人员有负责校企合作的管理人员及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教学的兼职教师。校方校内专职督导应具有深厚的专业基础、熟悉高职教学规律、系统把握学校校企合作的工作体系;所聘请的校外督导由既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又熟悉企业(行业)管理特点的资深专家担任。学生督导选聘有责任感、联系沟通能力强的学生代表担任。

3.督导职责

校企双方本着共同遵守协议内容、优化合作环境、深化合作内涵、保障合作质量的原则,开展实践教学的合作督导与评估工作。在开展督导工作的过程中,不断研究探讨双方合作的深入性与广泛性,为校企双方合作的优化与持续提供建议及决策参考。

合作督导组应督自、督他、互督相结合。学生督导作为联系企业和学校的桥梁,是校企合作进行实践教学的直接体验者,对学校的教学安排、教师的指导、相关理论基础的衔接,对企业的实践环境、安全保障、兼职教师的指导向校方或企业提出建议。校方督导就实践教学过程中自身的教学组织、学生管理进行督导。企业方就自身为实践教学提供的保障情况进行督导。企业与校方、学生联合共同督导校企合作的总体情况,并进行阶段性评估。

(二)建立文件制度

文件制度是校企双方合作督导组开展督导工作的依据。

拟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的协议、制度,要分析企业、学校的属性;研究企业的动力因素激发、企业积极性的有效发挥、企业环境资源的充分利用;分析各自对实践教学的关注点和受益面;分析实践教学对企业正常生产运行的影响;分析影响实践教学质量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教学环境与资源,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的对应与协调,教学的组织方式,学生面对的新环境、新要求,以及企业的个性化需求等。

学校要树立以他方为中心的理念,主动适应企业的生产运行管理规律,要舍得向有效开展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投入。在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环节的安排、教学运行方式等诸多方面调整与改革,如实行小学期、网络分散化自主学习与统一指导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弹性学分制,学时、作业(硬目)与综合表现相结合,学校教师与企业教师相结合的开放式综合评价方式。与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式的变革相适应,建立相应的教师教学规范、学籍管理制度、考核组织与评价办法。

要充分发挥合作督导组的作用,利用行业、企业的名师、大师、高师组成督导队伍的资源优势,结合行业标准、岗位技能标准督导校企共同开发制定实践课程标准、实践项目标准,督控执行并进行效果评价。针对校企实践教学合作状态开展学校自评、企业自评、校企共评、行业与社会第三方评价,促进实践教学持续改进。

(三)开展督导工作

有了组织机构和制度依据,重在有效落实。联合督导组工作应点面结合、重点突出、把握现状、了解动态、推出典型、发现问题、形成建议、反馈到位,采取灵活多样的途径与办法,保障督导工作及时高效开展。

1.集中督导与分散督导相结合

一方面,学校的院、系两级督导在独立并行开展督导工作的同时,结合具体情况进行集中督导;另一方面;校方督导、企业督导结合日常工作进行分散督导,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学生督导将同学们有代表性的建议随时向学校或企业反映,能单方解决的及时解决,否则校企双方共同研究解决。一个实践教学阶段至少进行一次合作督导组的集中督导和终结性评价。

2.建立定期例会制度

根据实践教学环节的类别与时间,合作督导组每个学期至少召开两次集中会议:一次研究议定督导工作计划,确定工作重点;另二次进行阶段性总结与评价,推出先进做法与典型,形成下一步工作的改进思路。

3.发挥网络平台优势

校企共建实践教学督导网,发挥网络平台优势,实现与合作企业的“实践教学督导校企通”。突破校企合作的时空限制,形成与合作企业及时沟通的高速通道。平台支持手机与平板电脑,能利用3G实景传输,进行学生与指导教师、企业督导、校方督导的即时在线交流;能召开视频会议。发挥网络平台功能,提高工作效率。

三、顶岗实习是合作督导的重点

校企合作开展的实践教学形式多种多样,如学习岛、走岗、贴岗、顶岗等。其中,顶岗实习是合作督导的重点内容。

(一)高职顶岗实习的现状

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校企合作的开展日益深入,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广泛的实施。许多学校结合自身情况制定了《顶岗实习管理办法》之类的制度,加强了顶岗实习中的组织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过去顶岗实习“放羊”式粗放管理的问题。但就顶岗实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言,要达到预期目标,还需进行深入扎实的推进。

1.组织管理普遍重视,质量管理力不从心

在制度层面上,顶岗实习的总体原则、实习要求、过程环节、条件保障均较明确;在组织实施层面上,强调了各环节的组织安排与管理、开展了主要针对组织管理及以“工”为主的过程监控;在具体落实层面上,与顶岗实习的目标要求相比,还有较大距离。“顶岗实习,是指职业院校按照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和教学计划安排,组织在校学生到企(事)业等用人单位的实际工作岗位进行的实习”,“顶岗实习应当按照育人为本、学以致用、专业对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实施”。顶岗实习的前提条件是要有专业对口的实际工作岗位,目的要求是按教学计划安排达到人才培养目标。从目前的报道以及期刊上发表的有关研究成果论文来看,反映这两个方面的成果并不多。尽管高职院校普遍通过校企合作等多种途径为学生积极联系实习岗位,但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的居多,顶岗实习的专业对口率并不理想,反映学生通过顶岗实习在专业实践能力方面提高的信息也不多见。

顶岗实习不仅要解决学生有适当的岗“位”问题,而且要解决如何有“为”的问题,这正是顶岗实习质量内涵的关键所在。

2.目标定位模糊,质量标准缺失

一方面,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相当一部分岗位对学历要求并不明显;另一方面,学校迫于上级主管部门对毕业班学生就业率要求的压力:对大多数学校而言,预就业、找工作成了顶岗实习的首要任务。目前,学校对顶岗实习的考核内容大部分是针对“工”的情况,而对“学”的考核“欲说还羞”,对工学结合的考核更是“轻描淡写”。作为工学结合的一种模式,在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方面,要求与标准显得苍白无力。就高职顶岗实习、工学结合的大多数论文内容而言,并不能明显识别出是针对高职的还是中职的。

高职顶岗实习,忘了为何而出发。针对顶岗实习,落实培养目标,需要各级管理部门和学校自身做深入细致的工作。亟待成立“国家职业教育标准与质量监测评估委员会”,制定职业教育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和认证评估制度。

(二)合作督导顶岗实习的基本思路

1.从校企双方合作的深入性方面进行督导

合作督导要立足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社会效益视野,引导企业树立社会化的大人才观,引导企业将接纳高职实习与企业自身的人才、人力资源建设结合起来,将“高素能员工”与经济效益结合起来;引导学校加大投入,包括财力、物力、人力等,如学校在企业“用人荒”阶段,灵活安排学生以社会实践方式进行实践、实习,学校免费向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免费为企业进行技改项目研发,免费开放实验室,免费培训其员工等。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入性与广泛性,改善实践教学合作效果。

2.从高职顶岗实习目标落实方面进行督导

顶岗实习是学生在工作岗位上进行的实践性学习,“成建制的顶岗实习”变为“成建制的廉价劳动力”现象应该根除。高职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不是熟练的操作工,培养的技能应是技术技能、心智技能。顶岗实习环节的目标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体验企业文化,作为准职业人的素质培养;另一方面,是理论应用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高职的创新能力主要表现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在成果应用的延伸阶段实现技术创新。顶岗实习是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的有机结合,对于尚未毕业的实习学生而言,企业实践是生产过程更是教学过程;学生面对真实的应用环境,将理论运用实践,体现理论指导实践,理论升华技术,理论改变世界的乐趣,更容易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激发学习的欲望,有利于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这绝非目前以顶岗操作为主的实习模式所能实现的。在有限的时间内,高职的顶岗实习应定位在“不仅会划船,更要能掌舵”的目标上。因此,校企双方应本着落实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共同制定顶岗实习岗位标准、指导教师标准、质量标准等。

3.从顶岗实习的模式多样化方面进行督导

从理论上讲,比较目前顶岗实习学生数与专业对口岗位数,不可能实现人人有对口的岗位可顶,更何况有的岗位需要足够的经验,有的岗位有较强的技术性,按照对顶岗实习的常规理解,学生不能胜任岗位工作,没有足够的能力去顶。因此,结合顶岗实习的目标要求,应广义地理解顶岗实习。应结合专业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实习方式。

(1)轮岗顶岗式

顶岗不是定岗。高职学生的就业面向岗位群。学校应结合专业特点,根据实践教学合作单位能提供的岗位、时间,建立岗位库,安排学生进行轮流顶岗,明确在每个岗位上顶岗的具体要求。

(2)贴岗调研式

不便于顶岗的岗位,可采取让学生随企业指导教师(岗位师傅),在岗进行调研式实习,使学生熟悉工作环境、理论对接应用,让学生提出改善生产环境、提高生产效率的设想,结合新技术发展提出应用的设想。

(3)虚拟仿真与轮岗结合体验式

对于类似于动车与港口等专业,不便于贴岗或即使贴岗也不能全面体验技术应用的,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模拟岗位环境、技术应用情景的虚拟仿真软件,联合企业开发基于设备选型、方案设计、故障排除等应用案例库,使学生将依托教学软件的虚拟仿真学习与轮岗体验式学习相结合。

第2篇:督导岗位职责范文

一、对特殊岗位监督存在的问题

(一)监督意识不强。我们一些领导和职工对加强对特殊岗位监督的意义认识不足,对监督的方针、原则领会不深,对待监督的态度不够端正,监督意识薄弱:一是导致不能自我监督即自律。有的过于自信,认为自己不错,看不到自己弱点和不足,有的认为自己能在这些重要的特殊岗位工作,是领导信任、职工拥护的结果,因此有高人一等的感觉。有的认为是否开展自我监督是自己的事,同他人不相干。二是导致不愿接受监督。有的认为提倡监督等于提倡别人对自己不信任,担心接受监督会影响个人权威,以致拒绝监督。有的认为监督多了会束手束脚,影响工作效率,于是自觉不自觉的抵触监督。有的认为监督是跟自己过不去,是在找茬整人,反感监督。三是导致不敢开展监督,监督上级怕穿小鞋,遭打击报复,监督同级怕影响关系,不利于团结,监督下级怕伤了和气,丢了选票(包括评议票)。

(二)监督机制不力。一是监督制度执行乏力,一方面很多制度仅停留于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喊在嘴上,应付检查,装璜门面;另一方面在执行中也变调走样,执行制度不到位。二是保障机制不全。制度执行难,落实不力,除了制度执行者本身的素质以外,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缺少一个强有力的保障机制。突出表现在缺乏同级和自下而上的监督保障机制。

(三)监督力度不强。一是纪检监察职能不易发挥,企业的监察部门力量相对薄弱,甚至有的还没有设置纪监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即使有纪监专门机构和极少的人员也没精力去监督那么多的特殊岗位。其次纪监部门的人员专业知识也不够全面。企业的纪监部门监督和检查办案手段也缺乏。二是财务和审计监督流于形式。三是其它监督没能形成合力。从表面上看,现在企业监督部门多,形式也多,有工会民主监督、党组织监督、群众监督、新闻舆论监督。但没有形成合力,大家都可以监督,也就是大家都可以不监督,工作相互推诿,相互扯皮,出了问题谁都可以不负责任。

二、加强对企业特殊岗位人员监督的对策

(一)增强监督意识。不断形成对电力企业特殊岗位人员监督的良好氛围。强化对特殊岗位人员的监督意识。必须通过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到加强对特殊岗位人员的监督是保证被监督人和反腐倡廉的需要,也是完善自我、提高自我、促进自身进步的需要。激发其监督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产生监督的满腔热情和强烈愿望,从而自觉地开展监督活动并接受监督。

(二)拓宽监督渠道,提高监督的综合效果。一是要形成企业纪检监察室为主体的党内监督和行政监督。目前要完善纪检科室的机构,配备一定的人员。提高监督队伍的综合素质,增强纪检科室的监督检查手段,使企业有人去监督,有能力抓好监督。二是要形成财务和审计科室为主体的财务监督,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对特殊岗位和特殊科室的内部财务检查和财务审计。三是形成企业的工会和职工为主体的民主监督,本企业职工对特殊岗位人员行使权力的过程、方式,感觉最直接,反应最敏锐。从这个意义说,本企业职工对特殊岗位人员的监督更具有广泛性和实效性。要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在做好接待的同时,还需主动到职工中去,进行民情走访,民意调查,获取第一信息。

第3篇:督导岗位职责范文

为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全面提高税务机关工作质效,南平市地税局把加强内控机制建设,提高风险管理能力作为依法行政工作重点,组织各县市区开展执法风险排查与防范工作。通过对岗位风险点的梳理和排查、调研和总结,选取建瓯地税局作为试点单位,按照“设立岗位、明晰职责、规范流程、目标管理、风险预警、量化考评”的思路,创建了以岗为点、以程序为线、以制度为面的岗位风险防范工作机制,并从7月1日起在建瓯地税局试行。根据《岗位风险防范工作机制》,建瓯地税局共设立了68个工作岗位,明确了557条工作职责、提出了454项工作目标、设定了201个岗位风险提示,制定了212个风险防范措施、规范了19项工作流程,做到岗位职责定位到哪里、风险防范就到哪里,实现了执法风险、行政风险、廉政风险的“全防全控”,有效地促进权力规范、透明、高效地运行,切实推进了“平安地税”系统工程建设。

岗位风险防范工作机制的主要内容

(一)科学设岗定责,解决“岗位如何设”的问题

本着“因事设岗、因量定人”的原则,由人事部门以单位职数为依据,科学配置工作岗位,明确各科室、分局的职责以及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合理地设岗定责,整合人力资源,确定每个岗位的责任人,形成清晰、完善的工作岗责体系,让每个人知道“岗位如何设”,“我该做什么”,消除职责不清的现象。

(二)明确工作职责,解决“哪些该我干”的问题

工作职责由科室职责和岗位职责构成,工作职责按“自下而上”的程序制定,科室职责由科长(分局长)提出后,交由分管领导进行初审,人事部门把关;岗位职责以科室职责为框架,由岗位责任人提出,科员职责由科长(分局长)进行初审,科长(分局长)职责由分管领导进行初审,各个岗位职责汇总后交由分管领导确定。各单位将分管领导审核后的工作职责汇总,形成较为完整的文字材料提交党组研究予以确认。通过完善岗责体系,使各项工作有明确的责任主体,明确了每个岗位人员该干什么。

(三)提出工作目标,解决“工作质效”问题

工作目标“自上而下”分层次提出。即一把手对副职提出目标要求,分管领导对科长(分局长)提出目标要求,科长(分局长)对本单位的人员提出岗位目标要求。目标要求要精细、具体,要与实际工作相适应,做到工作目标宽严适度,实际运用得心应手、确保任务到人、责任到人。科室工作目标设定后经分管领导审核,提交党组研究确认,让每位干部清楚了解自己所要完成的工作质效。

(四)规范工作流程,解决“事该如何干”的问题

工作流程分为涉税执法流程和行政管理流程,以工作职责为基点,根据税收管理法律法规、政策,行政管理办法,以及上级税务机关制定的各项制度规定,本着“删繁就简,透明高效”的原则,制定出透明、高效、规范的工作流程,让每个岗位人员知道“事该如何干”,让征纳双方办理事项以及内部行政管理更加有章可循,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五)设定风险预警,解决“哪些风险要防范”的问题

根据岗位职能特点和职责要求,通过自己找、同事帮、领导提、集体议等方式,排查出已经存在或可能出错的环节或问题,对风险点进行梳理、归纳,告知岗位责任人,让干部清楚知道工作中有哪些“雷区”,实现风险预警提示。

(六)制定风险防范措施,解决“平安如何保”的问题

根据查摆出的风险点和拟定的工作目标,分层次地提出各岗位相应的岗位风险防范管理措施。力求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做到实实在在,防得住、控得了、可操作、易监督。

(七)完善考核办法,解决“工作质效评价与责任追究”的问题

把岗位工作职责和工作目标要求全部纳入绩效考评的范围,让工作内容彻底“曝光”,并实行量化考核,打破平均主义的做法,实行按岗位分别考评的办法,把责任考核落实到人,实现考评的公平、公正,促进岗位风险防范的推进。

1.签订风险防范责任书。各科室(分局)负责人与局党组签订年度岗位风险防范管理目标责任书,进一步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和风险防范工作目标,让每位干部明白自己的岗位责任、存在的风险和应承担的后果,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2.按月督导。成立效能工作督导小组,按月对各科室(分局)、各岗位人员的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没有按规定时限完成计划任务或班子督办事项的单位,下发《督办单》,加快工作落实。对出现岗位过错的责任人给予相应责任追究。

3.完善绩效考评办法。以机制中的“工作目标”为落脚点,搭建上、下级互动的季度考评制度,形成考核明晰、操作性强、奖惩分明的工作绩效评估体系,确保工作质效的提高。

“五防”配套,确保《机制》落到实处

(一)教育防范。把“机制”列入队伍教育培训内容 ,作为队伍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强化对税务干部的“法治”教育和“风险”的警示教育,不断强化税务人员的“法治”观念,提高依法行政意识,自觉地学法、遵法、守法,让“法”深入人心,克服工作上的侥幸和麻痹心理,避免因自身工作失误或违法行政而引起的风险。

(二)监督防范。通过建立、完善《连带处罚责任制》、《绩效考评管理办法》、《执法考核管理办法》,建立风险的内部监控机制。

(三)重点防范。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损失程度、影响范围,将税收管理员、稽查员作为岗位风险防范的重点对象,建立征、管、查工作情况月分析会制度,对易发风险岗位工作情况按月进行点评、梳理、引导,抓住关键岗位实行“重点盯防”,及时堵塞管理漏洞。

(四)合力防范。结合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工作,通过编制职权目录,规范行政运行和执法环节,通过“合理分权、有效制约、强化管理、政务公开、述职述廉”,加强机关科室间,机关和基层之间有效制约,形成纵横交错的防范网络,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五)借力防范。加强与政风行风义务监督员的沟通、联系,与政府行评办、纠风办等单位建立定期信息反馈制度,扩大岗位风险的外部防范网络范围,提升防范效力和威慑力。

试点工作的突出特点

(一)领导重视,有序组织。将岗位风险防范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岗位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安排有关岗位风险防范工作的开展。人事、监察、效能、征管法规等部门形成整体合力,共同推进。前期调研、可行性论证、机制创建、宣传发动、推广试行等步骤清晰,层次合理,组织有序。

第4篇:督导岗位职责范文

岗位风险防范工作机制的主要内容

(一)科学设岗定责,解决“岗位如何设”的问题

本着“因事设岗、因量定人”的原则,由人事部门以单位职数为依据,科学配置工作岗位,明确各科室、分局的职责以及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合理地设岗定责,整合人力资源,确定每个岗位的责任人,形成清晰、完善的工作岗责体系,让每个人知道“岗位如何设”,“我该做什么”,消除职责不清的现象。

(二)明确工作职责,解决“哪些该”的问题

工作职责由科室职责和岗位职责构成,工作职责按“自下而上”的程序制定,科室职责由科长(分局长)提出后,交由分管领导进行初审,人事部门把关;岗位职责以科室职责为框架,由岗位责任人提出,科员职责由科长(分局长)进行初审,科长(分局长)职责由分管领导进行初审,各个岗位职责汇总后交由分管领导确定。各单位将分管领导审核后的工作职责汇总,形成较为完整的文字材料提交党组研究予以确认。通过完善岗责体系,使各项工作有明确的责任主体,明确了每个岗位人员该干什么。

(三)提出工作目标,解决“工作质效”问题

工作目标“自上而下”分层次提出。即一把手对副职提出目标要求,分管领导对科长(分局长)提出目标要求,科长(分局长)对本单位的人员提出岗位目标要求。目标要求要精细、具体,要与实际工作相适应,做到工作目标宽严适度,实际运用得心应手、确保任务到人、责任到人。科室工作目标设定后经分管领导审核,提交党组研究确认,让每位干部清楚了解自己所要完成的工作质效。

(四)规范工作流程,解决“事该如何干”的问题

工作流程分为涉税执法流程和行政管理流程,以工作职责为基点,根据税收管理法律法规、政策,行政管理办法,以及上级税务机关制定的各项制度规定,本着“删繁就简,透明高效”的原则,制定出透明、高效、规范的工作流程,让每个岗位人员知道“事该如何干”,让征纳双方办理事项以及内部行政管理更加有章可循,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五)设定风险预警,解决“哪些风险要防范”的问题

根据岗位职能特点和职责要求,通过自己找、同事帮、领导提、集体议等方式,排查出已经存在或可能出错的环节或问题,对风险点进行梳理、归纳,告知岗位责任人,让干部清楚知道工作中有哪些“雷区”,实现风险预警提示。

(六)制定风险防范措施,解决“平安如何保”的问题

根据查摆出的风险点和拟定的工作目标,分层次地提出各岗位相应的岗位风险防范管理措施。力求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做到实实在在,防得住、控得了、可操作、易监督。

(七)完善考核办法,解决“工作质效评价与责任追究”的问题

把岗位工作职责和工作目标要求全部纳入绩效考评的范围,让工作内容彻底“曝光”,并实行量化考核,打破平均主义的做法,实行按岗位分别考评的办法,把责任考核落实到人,实现考评的公平、公正,促进岗位风险防范的推进。

1.签订风险防范责任书。各科室(分局)负责人与局党组签订年度岗位风险防范管理目标责任书,进一步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和风险防范工作目标,让每位干部明白自己的岗位责任、存在的风险和应承担的后果,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2.按月督导。成立效能工作督导小组,按月对各科室(分局)、各岗位人员的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没有按规定时限完成计划任务或班子督办事项的单位,下发《督办单》,加快工作落实。对出现岗位过错的责任人给予相应责任追究。

3.完善绩效考评办法。以机制中的“工作目标”为落脚点,搭建上、下级互动的季度考评制度,形成考核明晰、操作性强、奖惩分明的工作绩效评估体系,确保工作质效的提高。

“五防”配套,确保《机制》落到实处

(一)教育防范。把“机制”列入队伍教育培训内容 ,作为队伍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强化对税务干部的“法治”教育和“风险”的警示教育,不断强化税务人员的“法治”观念,提高依法行政意识,自觉地学法、遵法、守法,让“法”深入人心,克服工作上的侥幸和麻痹心理,避免因自身工作失误或违法行政而引起的风险。

(二)监督防范。通过建立、完善《连带处罚责任制》、《绩效考评管理办法

》、《执法考核管理办法》,建立风险的内部监控机制。

(三)重点防范。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损失程度、影响范围,将税收管理员、稽查员作为岗位风险防范的重点对象,建立征、管、查工作情况月分析会制度,对易发风险岗位工作情况按月进行点评、梳理、引导,抓住关键岗位实行“重点盯防”,及时堵塞管理漏洞。

(四)合力防范。结合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工作,通过编制职权目录,规范行政运行和执法环节,通过“合理分权、有效制约、强化管理、政务公开、述职述廉”,加强机关科室间,机关和基层之间有效制约,形成纵横交错的防范网络,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五)借力防范。加强与政风行风义务监督员的沟通、联系,与政府行评办、纠风办等单位建立定期信息反馈制度,扩大岗位风险的外部防范网络范围,提升防范效力和威慑力。

试点工作的突出特点

(一)领导重视,有序组织。将岗位风险防范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岗位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安排有关岗位风险防范工作的开展。人事、监察、效能、征管法规等部门形成整体合力,共同推进。前期调研、可行性论证、机制创建、宣传发动、推广试行等步骤清晰,层次合理,组织有序。

第5篇:督导岗位职责范文

关键词:反腐倡廉;监督;意识;

中图分类号:D2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8-00-01

一、以落实《若干规定》为基础,着力加强廉洁风险防控机制

党中央颁布了《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突出强调了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行为。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必须以贯彻落实《若干规定》为基础,深入推进惩防体系建设,着力加强领导干部廉洁从业风险防控机制。

(一)开展廉洁风险排查。寻找并排查廉洁风险点和风险源, 是加强廉洁风险防范机制的前提和基础。对照 《若干规定》 的各项条款,结合单位经营生产活动特点,开展廉洁风险点和风险源的排查,使各级领导干部能够对自己的工作职责、岗位责任和廉洁风险的关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排查在工作中可能出现不廉洁现象的环节和部位,将其确定为廉洁风险点,并根据工作业务流程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和控制措施,及时预警、及时防范,切实增强企业领导干部自我防范风险的意识,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最大程度减少腐败和不廉洁行为的发生。

(二)确定廉洁风险点。紧密结合生产经营中心工作,针对经营生产活动中易发腐败的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对照企业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组织各级领导干部从思想道德、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外部环境等五个方面入手,围绕经营生产管理的业务流程,采取上下结合的方式,认真分析查找和确定本岗位、本部门、本单位存在或潜在的风险点和风险源。对排查出来的廉洁风险点和风险源,进行归纳梳理,找出岗位、部门和单位存在风险点,为制定具体可行的防范措施,有效加强廉洁风险防控机制提供前提和基础。

(三)制定廉洁风险防范措施。针对排查出来的风险源和风险点,围绕源头治理和过程监管,以规范权力运行为主线,以建章立制为目的,制定具体的防范手段和承诺措施,保证各级领导干部在履行岗位职责过程中,做到廉洁从业。在制定防控措施过程中,要针对岗位风险,制定有效管用的防范措施和制度;针对部门风险,制定严密的工作程序和防控制度,明确防控风险的任务要求、工作标准和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针对单位风险,要结合领导班子建设、企业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查漏补缺,堵塞漏洞,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规范领导干部的廉洁从业行为,减少和避免不廉洁行为的发生,形成有效的廉洁从业风险防控机制。

二、以落实《廉政准则》为重点,着力加强廉洁自律承诺机制

《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是领导干部廉洁履职的基本要求,也是解决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廉洁从业突出问题的重要举措。贯彻落实 《廉政准则》,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提高廉洁从业意识,需着力加强领导人员廉洁自律承诺机制。

(一)抓好任期廉洁谈话教育。按照中纪委“实行纪委负责人同下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谈话制度”的要求,企业纪委书记要对所属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任期内进行一次廉洁谈话,围绕宗旨意识、岗位意识、责任意识、廉洁从业和反腐倡廉建设,对领导人员进行任期廉洁谈话教育,并要求被谈话人针对自己的岗位职责、岗位责任和权力运行进行表态承诺,填写《领导干部廉洁履职承诺书》,进一步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廉洁履职意识。

(二)抓好任职前廉洁谈话教育。按照领导干部管理程序,纪委要对每一名新提拔的领导干部进行任职前廉洁谈话,进行《廉政准则》教育和反腐倡廉教育,增强廉洁从业意识。在任职前廉洁谈话结束时,要求新任职人员必须撰写《新任职领导干部廉洁履职承诺书》,保证自己在履行岗位职责过程中,做到认真履职,廉洁从业,进一步增强新任职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时刻绷紧廉洁从业这根弦。

(三)抓好诫勉谈话教育。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中,如发现有违反《廉政准则》行为时,有违纪苗头和倾向时,纪委要及时进行诫勉谈话,及时提醒打招呼,将苗头性问题和倾向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止不廉洁行为的发生。对于进行诫勉谈话的领导干部,要填写《廉洁自律承诺书》,对自己履行岗位职责情况和廉洁从业情况进行反思,进行自警、自省和自励,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从业行为。

三、以落实 《监督条例》 为抓手,着力加强廉洁从业监督约束机制

为加强党内监督,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党中央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贯彻落实《党内监督条例》,要以述廉议廉为抓手,着力加强廉洁从业监督约束机制,进一步加强对各级领导人员的监督,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保证权力的正确行使。

(一)加强对企业领导班子及成员的监督。企业党委要认真贯彻 《党内监督条例》,切实增强接受组织和职工群众监督的意识。领导班子成员要自觉接受监督,认真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严格遵循企业议事规则和民主决策程序,积极落实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

(二)加强对权力运行过程的监督。要以各单位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负责人为重点,紧紧抓住易于滋生腐败的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进行监督。以人、财、物管理为重点领域,强化对经营生产管理工作的重点部门、关键岗位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制约。

第6篇:督导岗位职责范文

基层党支部是战斗堡垒,它担负着直接联系党员干部、职工,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单位的各项规定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因此,基层党支部书记只有落实“一岗双责”才能通过自身的影响力,使基层党支部工作富于生机和活力,才能使支部工作围绕安全保供抓党建,把党建工作融入到日常工作的各个环节,有力地促进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才能使物流局业务工作持续推进,在管理上不断创新。为此进一步明确党支部书记应履行的党内职责和日常工作中应承担的岗位职责,更扎实的推进“一岗双责”目标管理工作,制定如下职责:

一、党务职责

1.负责本支部的日常工作,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正确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指示、决议,认真完成上级党委和支部大会提出的各项任务。

2.负责召集支部委员会和支部大会,将党支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及时提交支部委员会和支部大会讨论,组织检查支部工作计划、决议的执行情况,了解执行中的问题和反映,按时向支部党员大会和上级党委报告工作。

3.了解掌握党员的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

4.经常与支部委员和行政负责人保持密切联系,交流情况,互相配合,支持他们的工作,协调单位内的党、政、工、团的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5.组织支部委员会的学习,按照召开支部委员会的民主生活会,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认真搞好支部委员会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支部委员会的集体领导作用。

二、岗位职责

1.尽职尽责的做好本岗位的日常工作。

2.工作中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在本岗位上坚决抵制“四风”问题,强化责任担当,为群众树立好榜样。

3.工作积极上进,努力专研,争取为单位工作开展提出有利意见、创新举措。

4.增强全局意识,积极关爱青年职工,开展业务培训,为单位的发展有生力量。

责任人:

年月日

xx局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责任清单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明确局领导班子党风廉政建设岗位职责,切实履行好“一岗双责”责任,根据中央、省、市委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具体要求,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现将局领导班子成员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责任清单明确如下:

一、“一岗双责”责任清单

书记、局长:主持局全面工作,对全局党风廉政建设负第一责任人责任,对局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局属各党支部及其单位主要负责人党风廉政建设负直接领导责任,对分管的县(市、区)联系点党风廉政建设负监督责任。其职责清单如下:

(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有关党风廉政建设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本局实际,建立健全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组织领导和工作机构;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以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和落实反腐倡廉工作任务,听取局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党员干部和局属各党支部及其主要负责同志有关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情况的汇报,并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制,与局领导班子成员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实行党风廉政建设定责到岗,将责任目标和工作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主体。

(二)建立健全全系统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切实加强xx系统作风建设;建立健全局领导干部定期接访制度,及时了解和解决xx业务工作中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强化监督检查,严格责任追究,及时发现和查处违反作风建设制度及工作纪律的问题。

(三)研究制订xx系统惩防体系建设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在全系统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带头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规定,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做好表率;严格执行“一把手”不直接分管五项权力制度,加强对“三重一大”权力项目的监督;加强对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和管理,组织和督促全系统开展经常性的反腐倡廉学习和教育,坚持每年亲自为全局党员干部上两次以上廉政教育党课,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提高廉洁从政的自觉性;领导、组织和协调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工作,全力支持和保障市纪委执纪办案,落实案件查办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的规定。

(四)建立并落实“两个责任”清单管理、廉洁约谈、双述双评、一案双查、监督推进、结果运用六项制度;带头并督促领导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每年组织对落实“一岗双责”情况进行检查,对监管不力导致分管范围发生违纪违法案件的局班子成员进行问责处理;认真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加强对报告事项的核查,严查报告不实问题。

(五)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加强对本单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严肃查处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杜绝“带病”提拔干部。

(六)坚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重点人头亲自约谈,认真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责任;带头和督促局领导班子成员、各党支部负责同志公开承诺,严守纪律,履行职责,管好自己,以身作则。

(七)严格执行“双报告”制度,在每年年底前,以书面形式分别向市委和市纪委驻局纪检组报告本年度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情况。

党组副书记:对分管科室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对分管的党建、党风廉政建设、信访维稳、文明创建、纪检监察、工青妇等业务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其职责清单如下:

(一)落实局党组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部署,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监督检查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组织完成反腐倡廉的各项工作任务;及时研究和掌握本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动态,并向局党组提出意见和建议,认真解决存在的问题;按季度定期召开分管的部门、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听取分管部门和单位的反腐倡廉工作汇报,并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带头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对分管科室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细化主体责任分解,督促分管科室履行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主体责任。

(二)切实加强对分管部门的作风和行风建设,带头督促分管部门全面履行工作职责,强化对分管部门、单位的作风和行风建设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查处违反作风建设制度及工作纪律的问题。

(三)全面落实xx系统惩防体系建设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带头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规定,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做好表率;加强对分管部门负责人权力运行情况和“三重一大”权力项目的监管;加强对分管部门党员干部职工廉政教育和管理,组织和督促开展经常性的反腐倡廉学习和教育,坚持每年亲自为分管部门党员干部上两次以上廉政教育党课,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提高廉洁从政的自觉性;协调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工作,全力支持和保障市纪委驻局纪检组执纪办案,落实案件查办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的规定。

(四)建立并落实分管部门“两个责任”清单管理、廉政约谈、双述双评、一案双查、监督推进、结果运用六项制度;带头并督促分管部门负责人落实“一岗双责”,每年度组织对落实“一岗双责”情况进行检查,对监管不力导致发生违纪违法案件的人员进行问责处理;自觉执行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五)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加强对本单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严肃查处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杜绝“带病”提拔干部。

(六)坚持对分管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重点人头亲自约谈,认真履行好“直接责任人”责任;带头和督促分管部门、单位负责人和领导班子成员公开承诺,严守纪律,履行职责,管好自己,以身作则。

党组成员、副局长:对分管科室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对分管的xxxx业务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其职责清单如下:

(一)落实市委和局党组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部署,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监督检查分管科室和党支部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组织完成反腐倡廉的各项工作任务;及时研究和掌握分管科室及县(市、区)联系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动态,并向局党组提出意见和建议,认真解决存在的问题;按季度定期召开分管科室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听取分管科室反腐倡廉工作汇报,并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带头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与分管科室负责人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细化主体责任分解,督促分管科室履行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主体责任。

(二)切实加强对分管科室的作风和行风建设,带头和督促分管科室全面履行工作职责,及时了解和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强化对分管科室的作风和行风建设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查处违反作风建设制度及工作纪律的问题。

(三)全面落实xx系统惩防体系建设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带头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规定,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做好表率;加强对分管科室负责人权力运行情况和“三重一大”权力项目的监管;加强分管科室党员干部职工廉政教育和管理,组织和督促开展经常性的反腐倡廉学习和教育,坚持每年亲自为分管科室党员干部上两次以上廉政教育党课,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提高廉洁从政的自觉性;协调做好涉及分管科室及业务工作的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工作,全力支持和保障市纪委执纪办案,落实案件查办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的规定。

(四)建立并落实分管科室“两个责任”清单管理、廉政谈话、双述双评、一案双查、监督推进、结果运用六项制度;带头并督促分管科室负责人落实“一岗双责”,每年组织对落实“一岗双责”情况进行检查,对监管不力导致发生违纪违法案件的人员进行问责处理;自觉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五)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加强对分管科室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严肃查处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杜绝“带病”提拔干部。

(六)坚持对分管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重点人头亲自约谈,认真履行好分管科室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直接责任人”责任;带头和督促分管科室公开承诺,严守纪律,履行职责,管好自己,以身作则。

党组成员、副局长:对分管的xxxx等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对分管的财务审计、行政许可、行政执法、劳资人事、机关建设等业务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其职责清单如下:

(一)落实市委和局党组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部署,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监督检查分管科室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组织完成反腐倡廉的各项工作任务;及时研究和掌握分管科室风廉政建设工作动态,并向局党组提出意见和建议,认真解决存在的问题;按季度定期召开分管科室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听取分管科室反腐倡廉工作汇报,并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带头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与分管科室负责人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细化主体责任分解,督促分管科室履行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主体责任。

(二)切实加强分管科室的作风和行风建设,带头和督促分管科室全面履行工作职责,及时了解和解决工作中群众、职工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强化对分管科室作风、行风建设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查处违反作风、行风建设制度及工作纪律的问题。

(三)全面落实xx系统惩防体系建设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带头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规定,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做好表率;加强对分管科室负责人权力运行情况和“三重一大”权力项目的监管;加强分管科室党员干部职工廉政教育和管理,组织和督促开展经常性的反腐倡廉学习和教育,坚持每年亲自为分管科室党员干部上两次以上廉政教育党课,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提高廉洁从政的自觉性;协调做好涉及分管科室及业务工作的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工作,全力支持和保障纪委执纪办案,落实案件查办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的规定。

(四)建立并落实分管科室“两个责任”清单管理、廉政约谈、双述双评、一案双查、监督推进、结果运用六项制度;带头并督促分管科室负责人落实“一岗双责”,每年度组织对落实“一岗双责”情况进行检查,对监管不力导致发生违纪违法案件的人员进行问责处理;自觉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五)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加强对分管科室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严肃查处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杜绝“带病”提拔干部。

(六)坚持对分管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重点人头亲自约谈,认真履行好分管科室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直接责任人”责任;带头和督促分管科室公开承诺,严守纪律,履行职责,管好自己,以身作则。

二、保障措施

(一)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局党组切实担负起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主体责任,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融入到xx各项工作中,做到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管好班子,带好队伍。局党组主要负责人和局领导班子成员,切实担负起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认真抓好全系统和分管科室的党风廉政建设,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责任制落到实处。

第7篇:督导岗位职责范文

第一道防线是指业务岗位人员的自控和制约防线。作为一线业务岗位的工作人员,首先要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休养,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热情服务,规范服务,重礼守信。二是要加强对岗位职责和规章制度的学习,熟悉本岗位各项业务制度规定和工作流程,在受理业务时对业务的真实性、合规性、准确性严格把关。三是复核人员对每笔业务都要认真复核把关,按制度要求做好登记和审核,方便核查。四是在受理业务过程遇到问题要及时反映,及时解决。五是要加强对印章和重空凭证的管理,对印章和重空凭证要专人保管、专人使用、专柜存放,交接时手续要完备,要登记监交。各岗位人员必须按制度办事,按流程操作,认真复核把关,才能防范操作风险发生,有效控制各类事故和案件。

第二道防线是指分管行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开展教育、检查监督,强化内控机制建设。作为分管行领导和部门负责人,首先要做好部门人员思想教育和引导工作,县支行员工在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的同时,也会受到外部环境和不良思潮的影响,要加强对职工思想道德、法律法规,先进典型事迹和警示教育,引导职工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二是明确责任,合理兼岗。要按照“因事设岗、因岗设人、交叉制约”的原则,合理设置岗位,做到职责到岗,责任到人,对要害岗位人员严格实行强制休假制。三是部门负责人每周、分管行领导每月开展对业务工作的监督检查,检查中要有记录、有登记,发现问题要同部门人员一道采取措施,真认整改,防止累查累犯,特别是上级专项检查和审计查出的问题,要认真对待,不能听之任之,敷衍了事,对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及时向上级行反映,在上级行指导下解决问题,保证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

第三道防线是指纪检监察审计室对各部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内部控制建设、案件防范等监督机制运行情况进行再监督。作为一个单位的监督部门首先要与各部门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明确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的职责和责任,使第一道、第二道防线工作人员做到职责清楚、责仼明确。二是加强党风廉政教育。组织职工学习党风廉政建设的相关制度和规定,开展典型事迹、警示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作风建设,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三是对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对检查出来的问题要指导科室人员及时整改,将风险隐患解决在萌芽状态之中。四是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廉政文化建设活动。

第四道防线是党支部、工会、共青团等组织。党支部要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经常开展党性、党风、党纪和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教育,使党员在第一、第二、第三道防线中树立起一面旗帜。工会要结合基层央行文化建设要求,经常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积极健康的文体活动,要关心职工身心健康,了解职工的思想状况,及时向党组反馈职工意见和建议。

在建立健全“四道防线”长效机制中的几点启示:

第一,领导重视是建立健全“四道防线”长效机制的关键。行领导要充分认识建立健全“四道防线”是保安全、强基础、防范各类责任事故和案件的关键所在。

第8篇:督导岗位职责范文

    一、“利川模式”的基本内容

    “利川模式”的行政执法责任制可概括为“三改、三定、一再造、四联动”。

    (一)“三改”的主要内容

    ———改变机关职能。就是改“管理监督型”职能为“管理服务型”职能,构建名符其实的“扁平型”机构。遵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利川市地税局撤销原来的5个征收分局、1个稽查局和11个机关内设股(室),重新设置“七科一室”,即税费征收服务科、信息管理科、税费管理一科、税费管理二科、税费管理三科、法制科、监察考评科和办公室。机构“扁平型”后,减少了行政管理层次,扩大了行政管理幅度,实现了县(市)级地税机关由单一的行政管理职能向以管理服务为主、行政管理为辅的职能转变,达到省局要求县(市)局税务机关“管事”的目的。———改变纪检监察模式。恩施州地税局撤销利川市地税局纪检组长职位,派驻纪检监察员,利川市地税局在内设的“七科一室”分别确定1名副科长(副主任)为兼职监察员;重新设置的监察考评科除保持原有纪检监察职能的同时,增加工作考评、责任追究两项新职能,履行教育、监督、保护、惩处以及考评、追究、管理、服务等多位一体的综合职能,真正把纪检监察工作落实到税收执法和税收行政管理之中。从运行的情况来看,纪检监察监督范围更广,监督力度更大,更好地体现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的要求,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纪检监察部门的充分肯定。原湖北省纪委书记宋育英在利川调研时,充分肯定了派驻纪检监察员的作法。———改变稽查体制。利川市地税局稽查局撤销后,由恩施州地税稽查局整合稽查资源,形成一级稽查体制,统一行使稽查权,让利川市地税局彻底解脱出来,把更多的人力资源投入到税收管理权和日常检查权之中,减少了执法过程中的行政干预。

    (二)“三定”的主要内容

    ———定岗位。就是将地方税务机关的征收、管理、服务、监督等职能,细化到具体的岗位,保证每个岗位事权的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在全面梳理现行税收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行政制度的基础上,因事设置50个岗位。设置岗位时,打破传统习惯,将局长、副局长、科长(主任)、副科长(副主任)都设定为工作岗位,赋予具体工作职责。———定职责。就是依法对岗位职责进行确认。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税收法律、法规、规章明确规定的职责;二是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法定条件发生时,法定赋予税务机关的职责;三是法律、法规、规章赋予税务管理相对人的权利,当这些权利由相对人行使时,即反向成为税务人员的必备职责。———定人员。就是在确定岗位人员时,采取全员竞争上岗的方式,通过知识考试、命题面试和组织考核三个程序,公平、公正、公开竞争,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科学合理地配备岗位工作人员,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积极性。

    (三)“一再造”的主要内容

    “一再造”就是工作流程再造。工作流程是事务运行的轨迹,是履行岗位职责的基础。利川地税局按照精确、细致、深入的要求,根据法定事项、法定程序和法定要件,以处理环节为要素,在确保事项完整运行的前提下,对税收服务、管理、监督等环节进行分解,再造成为税务事项工作流,统一每个工作流“节点”的实体规则和程序规则,制定科学严密、简便易行、责任明确的工作流程,明确职权行使的步骤、顺序、时限和形式标准,明确科室之间、岗位之间的权责。“利川模式”将现行税收管理流程归结为8个环节点,即政策管理、业务受理、调查核实、行政核批、纳税评估、日常检查、处理执行、责任追究。把新的管理流程贯穿于各个具体业务工作中,各职能岗位各司其职,相互衔接,相互牵制,一环紧扣一环,环环相依,使税收管理更加程序化、规范化。

    (四)“四联动”的主要内容

    “四联动”就是指岗位责任、智能参与、考评监督、责任追究“四个轮子”同时联动。“利川模式”对领导岗位到一般岗位的所有在岗人员,都按岗定责。通过职责确定和划分,使机构、岗位、人员、职责有机地结合起来,岗位明确、职责明确、权限明确、任务明确、目标明确,做到了“人人有责、层层有责”,有效地解决了“做什么”的问题。“利川模式”明确规定了依托计算机网络处理事务的环节、时间和内容,实现计算机管人、智能控制。运用计算机进行纳税人的信息管理、征收管理,税务人员工作日志管理和日常公文处理,提高了办事效率。“利川模式”坚持“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应该到哪里”的原则,建立社会化监督网络,全程监控税务干部是否履行责任,是否依法履行责任。聘请纳税人代表为税风税纪监督员,定期不定期地开展行风评议,根据反馈意见和建议,制定整改方案;聘请特邀监察员,定期召开座谈会,听取他们对地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工作;畅通社会监督渠道,采取发放评议表、设置意见箱、公开举报电话、在网上开辟廉政论坛等方法,广泛征求纳税人对地税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责任的意见和建议,定期收集整理,及时处理回复。与此同时,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和客观评判的原则,由监察考评科人员负责对各岗位人员履行职责情况进行严格的考评监督机制,成为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的有力保障。在具体操作中,根据考评结果或外部反映的情况,在限期整改的基础上,按照责任形成的因果联系划分直接责任和连带责任、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并根据责任大小、后果影响程度以及整改效果等因素,分别予以责任追究。据实施过错责任追究记载:2006年第四季度,经济惩戒数29人次,惩戒金额740元;通报批评29人次、责令写出书面检查2人次。2007年,经济惩戒数49人次,惩戒金额4340元;通报批评49人次。通过严格实施责任追究,解决了“做错或做得不好怎么办”的问题。

    二、“利川模式”的特征

    (一)岗位责任的独立性

    按照责权统一的原则,遵循“过程控制,持续改进”的管理理念,在科学划分税收征管权、合理分解岗位职责的基础上,设定工作规程,确定责任追究标准,进行责任追究,从而落实税收岗位责任,提高税收效率、效能的一种岗位责任制模式。岗位责任的独立性具有以下特点:———岗位职责明确化。在划分职权、明晰岗位职责的基础上的,根据每个岗位不同分工,对执法权力、内容、程序方式等做出明确规定,有效解决了岗责不清、责任不明的问题。———工作规程标准化。严格依照《征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将税收管理、征收事项进行标准化分解,明确程序和责任,统一了岗责设置,明晰了责权利界定。———评议考核规范化。通过运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对行政执法责任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考核,并按照统一的标准和尺度进行考核。———责任追究制度化。以岗位职责划分为基础,以工作规程中的具体规范为基本要求,以评议考核的结果为直接依据,本着有错必究、过罚相当、教育与惩戒相结合的原则,对行为主体的履行责任的过错行为进行追究。

    (二)质量管理的标准性

    利川地税局的行政执法责任制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为基础,将地方税务机关的各项规定与之融合,通过质量的内审、外审,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具体来讲,就是在实践过程中,运用质量管理理论中的人力资源配置原理,对税务机关内部岗位、职责及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进行重组、调整和细化,把税收管理、征收过程分解为若干环节,形成新的治税与管理流程,并运用管理系统特有的质量记录功能,完整记录税收管理、征收的每一个过程、环节、每一个“权力点”的真实数据,确保岗位责任考核“用数据说话”。通过导入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逐步建立起税务质量管理体系,保征了行政执法责任制的严密性、真实性、持续性。严密性确保了税收岗位责任制落实过程中的控制要求和税收征管质量的验证要求,使税收征管工作过程和结果的全部因素处于受控状态。真实性避免了人为的不确定、不真实等因素,为确保税收征管行为符合要求和有效运行提供了客观证据。持续性通过管理评审、质量审核、纠正措施控制等程序,对税收征管的适应性、有效性进行定期评审,确保行政执法责任制持续改进。

    (三)资源配置的效能性

    利川地税局在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过程中,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不断整合人力资源,减少管理层次,实施业务重组,构建“工作流程化,机构扁平化,管理信息化、考评制度化、服务规范化”的现代税收征管运行机制,改县(市)一级管理机构为管理与征收职能合一的新型税收管理机构,实现税收资源的优化配置。这一特征体现出以下三个具体特点:———目的性明确。将税收征收、管理目标和执法责任要求转化为岗位绩效考核目标,使责任主体有明确的责任和目标导向。———模式简单、成本较低。利川是山区农业大市,利川市地税局针对农业税收改革后的地方税收结构变化情况,因地制宜地推出机构的扁平化,减少中间过度环节,对乡镇税费实行“约时定点、巡回服务”的征收方式,既满足了农村税费的征收需要,也满足了发票开具、发售等需求,由此带来了税收成本大幅度降低。三是方式灵活,突出执法结果。利川地税局行政执法责任制突出过程和结果控制,在一个业务循环期内,考评主体和岗位责任主体共同全面审视、评判效绩,实施责任追究,保证了岗位责任的落实。

第9篇:督导岗位职责范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关于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工作规划>实施办法》和《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在全国人口计生系统扎实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通知》的要求,以制度建设为核心,规范决策行为、行政行为和工作行为,积极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工作领域,全面推行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有效增强对权力运行监督的针对性,最大限度地降低廉政风险,减少不廉洁行为的发生,把惩防体系建设延伸到岗位,落实到个人,推动全系统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深入开展,为我区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

二、工作目标

坚持长远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相结合,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地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积极寻找和探索人口计生工作领域廉政风险防范工作的衔接点、排查风险点、强化监督点,不断强化内部监督管理,健全业务工作规范和监督约束机制,使全体计生干部更加重视、支持预防腐败工作,努力构建覆盖全区、重点防控、逐级管理、责任到位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硬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我区人口计生事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廉政环境。

三、基本原则

(一)衔接融合原则。注重工作衔接,找准切入点,把廉政风险防范管理融入日常工作中,认真抓好重点工作、重点岗位和重点环节的监管,建立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岗位防控机制,充分发挥防范功能。

(二)险点确准原则。找准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运行中廉政和监控风险点及表现内容,明确责任主体。

(三)风险分级原则。按照廉政和监控风险点的风险程度,对廉政风险点实行分级监控。

(四)预防为主原则。坚持教育、制度、监督三位一体,规范和制约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运行和岗位责任人履职情况的监督,把廉政风险降到最低点。

(五)责任追究原则。对触犯廉政风险点的责任主体实施问责处罚,达到警示教育和防范监督的效果。

四、工作内容

(一)进一步梳理职权和制度。委机关根据部门工作职责,重新梳理行政职权,并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同时,梳理本部门内部各项工作制度和规定,对每项规章制度运行情况进行合理分析,查看规章制度是否完善、过时、缺失等,是否应该进一步健全完善。

(二)查找岗位廉政风险点。认真查找各职能科室、岗位在受理、决策、执行、监督环节中履行职责的廉政风险点。

1、查找决策环节廉政风险点。主任办公会、委领导容易产生不廉洁行为的廉政风险点。

2、查找受理环节廉政风险点。有决定权限的职能科室、岗位在受理环节不履职或不尽责的廉政风险点。

3、查找执行环节廉政风险点。各职能科室、岗位在落实决策中的信息反馈、限时办结、办结报告等关键环节不履职尽责中的廉政风险点。

4、查找履行岗位职责廉政风险点。在服务岗位和其它岗位,思想道德、职业道德、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等方面的廉政风险点。

5、查找监督环节廉政风险点。监督反馈防控和重大事项监督工作报告制度等方面易发生监督不到位或不作为、乱作为的廉政风险点。

(三)确定廉政风险等级。围绕查找确定的廉政风险点,确定廉政风险等级。根据行使权力大小、与群众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程度以及因利益关系不作为或乱作为,容易滋生和产生腐败可能性,将岗位定为一级、二级、三级三个风险管理类别。具体分类如下:

一级风险:可能产生违法、违纪的行为。

二级风险:可能产生严重违规、违纪的行为。

三级风险:可能产生轻微违规、违章的行为。

划分风险点及等级的方法可采取“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办法,根据岗位职责每个人提出各岗位的廉政风险点,互相查找。通过个人确定、领导审核、集体确认等形式,逐一查找廉政“风险点”,然后由各职能科室、岗位根据等级划分标准填写《岗位廉政风险等级划分申报表》。各职能科室确定的廉政风险点及等级由委办公会审核;各岗位确定的廉政风险点及等级由分管领导审核。所有材料报区人口计生委纠风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最终确定职能科室、岗位风险等级。审核材料统一归档、备案。

(四)制定廉政风险防范措施。

1、加强廉政风险教育。通过开展思想道德、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党纪法规教育等活动,增强干部职工廉政风险意识。

2、建立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体系。把廉政风险防范内容和范围、履行岗位职责义务和责任、廉政风险防范预警和处罚等形成工作网络体系,充分发挥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作用。

3、推进制度建设。在建立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体系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制度保障、程序运行、技术监控和考核评价四个配套体系。在此基础上,制定廉政风险防控一览表和流程图,使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更加严密有效。

4、建立廉政风险预警处罚机制。按风险大小,分红色预警、橙色预警、蓝色预警,并实行分级监控。涉及“三重一大”事项及其它事项的以及职能科室、岗位的一级廉政风险由区人口计生委纠风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监控,二级廉政风险由分管领导负责监控,三级廉政风险由科室负责人负责监控,其职责是对廉政风险点出现的苗头性问题或可能发生不作为、乱作为、不廉洁的行为,向风险点责任主体发出预警提示,把廉政风险降到最低点。

5、实施责任追究。对触犯廉政风险点,发生违规违纪违法行为实施处罚,追究责任主体的责任。

(五)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把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考核结果将作为评价各职能科室、每个人行政执行力的重要依据,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考核的重要依据。对落实岗位廉政风险防范措施不力的职能科室、个人,予以通报批评,保证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六)建立动态纠错制度。建立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动态纠错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权力运行中的廉政风险点进行动态纠错检查,把风险隐患化解在初始阶段。

五、工作步骤

(一)学习动员阶段(今年8月中旬)

成立*区人口计生系统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区人口计生系统扎实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对推行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组织系统干部学习有关材料,以学代训统一思想,提高全体计生干部对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基本内涵和重要意义的认识,明确目标任务,掌握方法步骤。

(二)查找风险点和制定防范措施阶段(今年8月下旬至9月中旬)

1.岗位互查。将全委所有岗位职责印发给大家,由每个人就每个岗位共同查找和分析廉政风险点和监管风险点,开展互查互评。

2.个人确定。结合岗位职责,按照岗位互查的情况,由每个人对岗位互查情况进行确认。

3.领导审核。由分管领导对所分管的各科室岗位确定的风险点进行审核,并查漏补缺。

4.评估审查。在岗位互查、个人确定、分管领导审核的基础上,由廉政风险防范管理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对风险点进行最后确认,对廉政风险界定风险等级、制定防范措施和工作流程图进行最后评估、审定。

(三)公示修订阶段(今年9月下旬)

领导小组对各科室报送的廉政风险点、防范措施和工作流程图进行统一审定后,制作出《*区人口计生系统风险点及防范措施一览表》,连同《*区人口计生系统各级干部廉政风险及防范措施》,在全委进行公示,广泛征求意见,接受干部群众监督。公示期满后,根据干部群众意见进行修订,由领导小组办公室汇编成《*区人口计生系统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手册》,印发全委执行。

六、组织领导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为切实加强对推行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各项工作落实,成立*区廉政风险防范

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委办公室,*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发挥各级领导作用。班子成员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带头查找廉政风险点,带头制定和落实防控措施,带头抓好自身和分管科室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各科室负责人要积极带头,认真负责,抓好本科各岗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确保预防腐败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