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筑节能一体化范文

建筑节能一体化精选(九篇)

建筑节能一体化

第1篇:建筑节能一体化范文

关键词:可持续建筑;节能;设计

前言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可持续发展”揭开了建筑文明的新篇章,传统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同时也带来了环境负荷增加。“建筑”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走可持续发展和节能之路是必然的选择。

一. 可持续建筑概述

1.1概念

可持续建筑是指以可持续发展观规划的建筑,设计理念上涉及到建筑物、建筑材料、城市区域规模大小等等因素,及与其相关的经济性、功能性、人文性和生态性。强调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注重建筑的室内居住环境,以健康、舒适、舒心为主题,以节约能源为目标。

1.2原则与理念

1)可持续理念,设计上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能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构成影响;2)资源应用效率原则,对于输入建筑物的资源如水、能源、材料和其他资源要有效地使用,力求做到循环利用或回归自然,总之,确保资源的利用率达到较高的层次;3)低碳理念,设计上注重新能源的利用率,例如,太阳能、自然风、光能等等,尽量减少传统能源的利用率,做到节能减排;4)防止污染原则,这里涉及到对建筑物的废物排放的设计理念,以利用可回收资源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为重要根本目的;5)和谐环境原则,降低环境负荷,从建筑物周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出发,力求与环境相融合,且有利于居住者健康。

二. 可持续建筑与节能一体化设计思路分析

2.1控制体型系数

1)从面积水准角度看,统计数据表明,国内近年的住宅建筑套均面积有123,世界排名第三,如果将套均建筑面积设计上控制在80~120,在同样满足人们“住”的问题上,可以节约大量的土地、资源和金钱;2)从节能角度看,夏热冬暖地区分为南区和北区,在建筑造型要求能够满足的同时必须严格控制体型系数。以北区为例,单元式、通廊式住宅的体型系数不宜超过0.35,塔式住宅的体型系数不宜超过0.40。严寒、寒冷地区建筑的体形系数应小于或等于0.40。

2.2延长建筑物寿命

建筑物寿命低下,必然导致拆除、重建,带来各方面投入的增加,所以,在设计上应从延长建筑物使用年限的角度着手考虑。1)从城市总体规划入手,减少甚至避免建筑物在正常使用年限内因规划调整而拆除。2)用居住水平发展的角度去设计,建筑物内部空间要有可塑性;外部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协调。3)从居住业主的发展和需要出发,建筑物的寿命要融入人的气息,中国大多数人不喜欢频繁地迁居,因此在建筑物的寿命内,要考虑到业主老年时的需求。4)与建筑物的长寿命相匹配,在管线的布设上要便于更换与维护,设计上结构体与填充体最好相分离;在结构、墙体和保温的材料选择上应该把使用寿命作为选择的依据之一。

2.3保温隔热层厚度设计

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和标准,为了夏热冬冷地区的节能目标的达成,对外墙传热系数和蓄热系数也做了规定,如表1所示:

按照表1中关于K和D的规定,结合一定的计算公式和材料本身的导热系数λ,可以计算出保温隔热材料的最小厚度值。具体在设计时注意点如下:1)如果墙体结构选用的是加气混凝土砌块,只要窗户和屋面等其他部分可以达到相关的节能标准或规定,外墙不需要进行特别的保温隔热施工措施便能够完成节能50%的目标;2)如果墙体结构选用的是粘土实心砖或者是混凝土砌块,需要分别将保温隔热层厚度增加至20.1mm和29.4mm以满足节能的目标,此外,这些传统材料既浪费了能源,又容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应该尽量使用新材料来代替;3)实践证明,钢筋混凝土梁、柱是建筑物中最主要的“热桥”部位,其热阻相对较小,因此,其表层保温隔热层厚度应大于等于30.7mm,才能完成节能50%的节能目标。

2.4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

2.4.1自然通风和采光设计这是节能和健康的有效途径。通过窗的开启方式、竖向风道和设置负压等组织室内气流自然通风。

自然光是一种无能耗光源,在设计思路上要予以强化:1)建筑结构设计上要最大限度地布设采光口的数量和面积,选择上尽量遴选光透性强的玻璃,增加自然光的透射度;2)在室内结合自然光的强弱,分层次布设线路,做到自然光足够时不开灯,自然光弱时开小灯,没有自然光时开全灯,使自然光源能量的利用率达到最大。

2.4.2利用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太阳能、水能、地热能、风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的新能源,例如:1)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应列为首选,太阳能提供热水与建筑一体化,技术成熟、经济可行。2)地热能也是很好的能源,就是在利用上要具备以下一些条件:利用水文地质勘查证明其是否可行;要有水文地质、暖通空调、地热设备等各领域的专家共同参与;城镇有地下空间规划;政府有机构从立项、实施和效果进行管理等等。3)两栋邻近的超高层建筑将风能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应用。

三. 结语

我国可持续建筑与节能一体化设计正处于发展时期,发展空间格外广阔。在具体的建筑工程设计上,应将我国国情和工程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尽量遴选各种节能的新技术、新材料,设计经济、合理的节能方案,确保把建筑能耗水平降至最低,真正做到建设节约型社会,有效地缓解能源供需之间的矛盾,保持国民经济持续良好的发展,其现实的和长远的意义都是十分巨大的。

参考文献:

[1]梁建红.可持续发展与建筑节约设计[J].职业时空,2010(1).

[2]叶耀先.科学理念与建筑可持续设计[J].住宅产业,2011(3).

第2篇:建筑节能一体化范文

【关键词】 老建筑节能改造 抗震加固及增层 改造一体化

今年来,地震对我国人民财产和安全造成巨大了损害,关于老建筑的抗震加固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由于既有建筑早年建设成本较低,抗震防护也无法达到目前我国的抗震标准,对老建筑进行抗震加固十分必要;目前城市建设步伐加快的同时,人口的承载能力也在慢慢减弱,针对既有建筑进行加层和节能改造,不仅可以解决人们的住房问题,而且可以节省土地资源,减少房屋拆迁和重建带来的环境破坏,建设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与抗震增层改造一体化进程,成解决以上问题的重要举措。

一、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与抗震加固及增层改造一体化改造方案的提出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与抗震加固及增层一体化,是针对现代社会人们对老建筑关注,以及老建筑面临的防灾节能双重问题提出的一项新的举措,在设计,施工与质量管理等方面融入到老建筑的抗震加固与节能改造中,将抗震加固增层和老建筑节能改造有机结合,实现一体化改造进程。此方案的提出主要是由于建筑物改造耗资过大,而国家多建设资金把控严格,资金问题成为建筑物改造和抗震加固的主要问题。一般建筑物改造及加固都需要大批的资金及人力物力,如果抗震加固与节能改造分批工作,则需重复施工,增加工作量,耗费更多的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所以为了避免重复工作及资金紧张的问题,提出既有建筑物节能改造和抗震加固,增层改造一体化建设,是解决上述问题非常有效的办法。

二、老建筑节能改造与抗震加固增层改造方面的现状

1、节能改造的重要性。在我国,早期的老建筑一般建社标准较低,一些既有建筑不具备现代化建设的功能,一些老建筑构建使用的建筑材料使用寿命很长,依旧有很大的使用价值,许多老建筑紧邻城市商业区,周围出行交通方便,生活服务配套完善,导致许多业主不想房屋翻新或者搬迁,但是这种老建筑往往不能满足节能和采暖要求,所以节能改造就成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办法,不仅可以在短时间内对房屋进行修复和完善,保暖工作也可以短时间完成,节省了工作时间和人力,同时减轻了拆房带来的环境压力和资源浪费,所以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对我国国情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既有建筑抗震加固的迫切性。目前,世界各国对既有建筑的抗震加固问题都非常关注,我国对既有建筑的抗震加固问题也是门越来越关注,目前,我国一部门老建筑为砌体结构建筑,然而这些老建筑大多没有经过专的抗震设计及加固工作,根本无法达到目前抗震鉴定标准,一些20世纪70年代前建造的房屋,其中包括住宅,办公楼以及学校医院等,更要注重其抗震加固工作。一些既有建筑虽然当时符合抗震标准,但是旧的抗震设防标准存在过低或不符合当今抗震标准的现象,对于使用年限已超过50年,及质量低劣不符合抗震防护标准的房屋,要加紧排查,对其进行及时的鉴定与加固,提高房屋抗震能力。

3、既有建筑增层的必要性。目前,随着城市建设加快,城市老化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在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负荷重的情况下,许多既有建筑物出现老化现象,大多需要进行修复和加固,如今许多既有建筑物普遍存在占地面积大,房屋布局不合理,层数普遍较低的问题。同时尽管我国以出台许多政策来缓解住房的问题,但住房紧张依然存在,所以目前,对既有建筑进行增层改造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方法,不仅可以增加原有面积住房的容积率,还可以充分利用城市空间,缓解人们住房难住房贵的压力,同时增层改造还可以节省城市建设费用,减少了建筑垃圾,建筑噪音等问题,是符合我国我情的重要举措。

三、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与抗震加固及增层改造方法及一体化优势

1、随着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我国更加重视和加强对既有建筑的抗震加固建设,并断完善抗震鉴定与标准,在我国既有建筑的抗震结构中,主要是由砌体和混凝土两种结构材料构成,由于既有建筑的地基承载力跟随时间在不断弱化,所以加固既有建筑的地基基础成为抗震加固的关键,可对地基进行加大和加固处理。同时对于既有建筑中抗震承载力不够的框架及墙面,可采取填充及加框架梁,对裂缝用灌浆进行填补,同时也在房屋抗震加固过程中,采用减震技术等方法来减少震灾对既有建筑的破坏。

2、由于老建筑的设计和结构不同,一些屋面改造采取的措施也不尽相同,目前老建筑节能改造最主要的就是屋面改造,一些老建筑节能减排采用在屋顶堆放绿化土进行房顶绿化,对于对一些原本设计负重小的老建筑,设计者一般会采取最简单的节能改造方式,加强对防水层的修复和建设等。如今,老建筑的节能减排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节能减排改造方式也不仅仅局限于屋面改造,如采取在外墙,外窗采用高效能系统设备,以及绿色照明等方式,老建筑的节能改造不能只注重房屋表面的修复,最主要的是切实结合建筑内在结构和建筑设计,将老建筑的节能改造落到实处。

3,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住房和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在我国城市发展承载力下降的情况下,进行既有建筑加层改造十分有必要,如今既有建筑物的加层办法主要包括直接加层和外套框架加层法以及改变荷载传递加层的办法,直接加层法主要适用于有一定承重能力的建筑物,加层层数最好不要超过三层,而承载能力不强的建筑可采用外套框架加层法和改变荷载传递加层法。

4、一体化优势。在既有建筑进行抗震加固及增层和节能改造中,都要在加固原有结构的基础上改造并且增加新的构件,是两者相互结合,共同工作。如在抗震加固工作中,对原有结构中的破损或薄弱部分进行修补和填充的同时,也要注意对表层的清理和拆换等,加固结束后在抹灰和装饰工作过程中注重节能改造,促进两者的有机结合。实现既有建筑的抗震加固及节能加层改造,不仅可以节省工作时间,减轻人力物力资源,还可以节省建设资金,避免工期长,浪费的现象发生。在设计及施工设计方面,抗震加固与节能增层改造之间技术衔接性大,兼容性强,可避免分期重复作业,二次返工等现象的发生,但是要想两者能够有效结合,顺利完成工作,还要求工程单位在前期做好充足计划和准备,施工过程中进行有效管理和监督,确保施工质量和抗震标准,达到三方完美有效的结合,真正做到抗震加固与节能增层改造一体化。

四、小结

针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既有建筑抗震加固与节能增层改造一体化的开展,不仅可以解决城市发展中遇到的建筑问题,而且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真正做到城市改造中保护环境和节能改造,减少建筑垃圾及人们的住房问题,为我国既有建筑持续利用和改造贡献力量。同时笔者认为施工单位和要不断加强科学技术的学习和运用,更好的解决我国既有建筑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推动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进步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徐培福.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 李珠,岳俊峰,石峰等.既有建筑抗震加固与节能改造一体化技术[J].施工技术,2009(38).

第3篇:建筑节能一体化范文

关键词:住宅小区;建筑节能;节能设计

一、住宅小区节能设计理念

技术的进步使得空调、暖气等采暖制冷设备广泛应用于住宅建筑中,住宅小区建筑一瞬间成为高能耗建筑。据统计表明,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所占的比例已从上世纪70年代末的10%,上升到近年的30%左右,加之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条件多为冬冷夏热,煤炭采暖,空调制冷等设备产生的巨大建筑耗能量,对城市生态环境和住宅居住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严重影响到居民的身心健康。种种副作用的出现和能源的日益匮乏,使得人们对建筑节能的意识逐步提高,对节能设计的要求也随之不断完善。

节能设计是指在少使用或不使用采暖、制冷设备的前提条件下,尽可能采用自然通风,合理建筑总体规划、加强墙体节能、外门窗节能等措施,让室内气温一年四季维持或接近在人体舒适范围之内。在进行建筑节能设计时,首先要符合我国现行国家标准《住宅设计规范》要求;其次对住宅小区的节能、绿化生态设计要尊重当地居住生活习惯,适应当地的气候特征,以发展地方建筑文化为基础合理节能设计;最后,要统筹全局着眼于城市总体规划战略,从经济性、全局性、地方性出发,结合建筑市场运作,把节能技术和绿色生态建筑相融合,形成一整套住宅产业化技术。总之,在进行住宅小区节能设计时,要始终将“统筹城市总体规划战略,发展地方建筑文化,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生态节能措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作为建筑节能设计的理念,方能长久服务社会,造福黎民。

二、住宅小区建筑总体节能规划

住宅小区建筑总体规划设计应与单体建筑相协调,与节能设计相配合,应统筹考虑建筑宏观因素,如朝向、方位、日照间距、通风、绿化等, 充分利用当地的天然热源、自然风等来实现小区内每栋住宅单体夏季都有充足的迎风面,冬季都有充足的日照,通过利用自然能源来满足建筑通风、采光与采暖的要求,达到建筑节能的目的。其中自然通风就是实现建筑节能的有效手段之一,它可以大大减少空调、暖气等设备带来的高能耗,改善室内热环境,降低建筑物的实际使用能耗。特别是高层住宅建筑群内部易受到回旋涡流的作用,容易出现死角,不利于室内的自然通风,所以调整好建筑单体之间的组合,使每栋建筑物处于周围建筑物的气流旋涡区之外,避免出现滞流区,十分重要。同时在总体节能规划时,建议可以合理利用雨水回收系统,透水地面砖等节能、环保技术以及配套设备(能源供应、小高层给水、公共照明、电梯等)采取节能措施,大力推广部分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等先进技术,可以形成全方位的住宅建筑节能体系,能够实现低能耗、高舒适的住宅居住环境。

三、住宅建筑平面节能设计

实践证明:建筑平面的巧妙设计能够获得良好的节能效果。我国地处北半球,太阳方位角和高度角的变化规律使得南向成为最佳节能的建筑朝向,而且南朝向的建筑与我国夏季盛行的东南风可成垂直关系,容易形成自然通风中的最佳“穿堂风”,避开冬季寒冷的西北风。故建筑平面宜设计成南北向,而且将居民长时间活动的居住空间,如客厅、主卧等设于南向位置,可以很好地利用自然环境,达到室内环境的最大舒适度,为住户节约空调和采暖的能耗。同时将平面功能比较次要的卫生间、电梯、楼梯、机房等布置于日照、通风条件较差的北向或长时间接受太阳辐射的东西向,可避免冬季西北风灌入,起到很好地保暖节能效果。

四、住宅建筑体型节能设计

建筑设计中,减少建筑物外表面积,适当控制建筑体型系数(即建筑物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之比),减少建筑面宽,加大进深或增加组合体,也是节能措施之一。从建筑外观形态上来讲,建筑体量大小和平面是否紧凑是影响能耗的两大因素。所以节能设计时建筑体型的平面、立面凹凸通常不宜变化较大,特别是背阴面北侧墙体的凹凸变化和外墙面积的增大均不可过大。总体来说进深大的建筑比进深小的好,长的建筑比短的好,外观整齐的建筑比凹凸变化的好。换言之就是,建筑体型系数越小,护结构的传热损失越小,对建筑节能越有利,对其适当控制可达到有效节能的目的。

五、建筑构造节能设计

对建筑构造节能的设计,个人认为选择成本适宜、保温隔热性能好的维护结构、节能材料及节能技术是实现建筑节能的关键。

①墙体节能设计:墙体是住宅建筑护构造的主体,其所用材料的保温性能直接影响建筑的耗热量。我国住宅小区一般由剪力墙结构组成,故大力推广保温隔热性能较好的烧结多孔砖和加气混凝土砌块以及复合墙体技术是实现节能设计的重要措施,因为使用此种保温材料能够有效隔断具有热桥作用的混凝土梁、柱等,而产生“断桥”作用,达到预期的节能降耗效果。

②门窗节能设计:门窗是住宅能耗散失的最薄弱部位,所以在保证日照、采光、通风、观景要求的条件下,应尽量减小住宅门窗洞口的面积,控制住宅窗墙比;提高外门窗的气密性,减少冷风渗透;保证门窗本身的保温性能,减少外门窗本身的传热量。具体可设置北向、东西向、南向的窗墙比不超过20%、30%、35%。设置泡沫塑料密封条,使用新型的、密封性能良好的门窗材料。所有外窗及阳台封闭门窗采用喷涂铝合金型材、塑料窗等,避免金属窗产生的冷桥。也可设置双玻璃或三玻璃,并积极采用中空玻璃、镀膜玻璃等诸多措施,均可起到减少能耗损失达到有效节能的目的。

③屋面保温隔热节能设计:建议小区屋面采用“倒置式隔热保温屋顶”技术,采用XPS 保温板放置在屋面的防水层上,此板在屋面上长期与水汽接触时,能保持恒定的低导热和高抗压性能。

六、住宅建筑绿化节能设计

绿化住宅建筑对节能降耗的功效也是不容忽视的,它可以有效改

善小区的微气候。

①屋顶绿化:即在屋顶种植空中花园,不但美化家园,让人赏心悦目,还能为住户提供户外活动和交往的空间,更重要的是兼具了很好的保温隔热效果。

②西墙绿化:植物具有调节气温的作用。在日照强烈的墙面,种植植物可以吸收太阳热量,减少传入室内的热源。故最简单的做法就是在建筑西墙上种植爬墙虎,来遮挡阳光直射墙面,通过叶面蒸发带走部分能量,减少温室效应。

③阳台绿化:阳台绿化也是绿化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具体做法是根据阳台外沿尺寸的大小,在充分考虑到住户操作安全方便和易于组织花槽排水后,设计适当宽度和深度的花槽,由住户自行种植或放置花盆,来美化室内环境,有效调节气温。

第4篇:建筑节能一体化范文

【关键词】低碳之路;建筑节能;类型;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措施

前言

建筑物是资源和能源的固化物,在建筑业中,建筑物会产生50%的废气,而且总能耗占25%~28%的比例。因此,可以说,建筑业是节能低碳的关键领域,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能源、资源的需求量逐渐加大,如果我国在以粗放型的方式发展建筑业,势必会引起能源危机。因此,走低碳之路,发展节能建筑是必经之路。

1 低碳建筑的概念

所谓的低碳建筑指的是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设备制造上,施工建筑德尔过程以及建筑物的使用整个过程中,减少石化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并且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目前,低碳建筑已逐渐成为国际建筑界的主流趋势。

2 建筑节能设计的类型

建筑节能设计不仅仅是一个多项节能技术或者节能设备的简单累加,而是一个系统的设计问题,按照设计的类型可以分为主动建筑设计和被动建筑设计。

2.1 主动建筑设计要点

主动建筑设计一般包括两方面,分别是节能建筑系统设计和室内设计两方面。本文主要讨论节能建筑系统设计,像热水系统、空调系统等都属于这方面,它指的是在装机功率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以及使用可再生能源设备来实现节能目标。

2.2 被动建筑设计要点

被动建筑设计主要依靠的是自然资源来满足和维持建筑内的温度和通风等生活舒适度的条件,其主要目标就是要尽量减小能源设备的装机功率。

被动建筑设计的步骤主要包括方案设计和初步设计两方面。在方案设计中,对建筑师的要求十分明确,为了能够充分利用自然风、阳光等自然资源,建筑师需要对建筑的体型、方位、朝向进行优化。在初步设计中,主要是对建筑材料进行优化,如:屋面、玻璃、窗框、外墙、楼板、分户墙等的设计,尤其是窗墙比需要进行优化和量化。

3 节能建筑逐渐向绿色建筑的过度发展

3.1 对节能建筑的认识

节能建筑指的是在使用过程中尽量降低能耗的建筑,并且在设计和建造上是按照节能设计标准进行的。

3.2 对绿色建筑的认识

绿色建筑同节能建筑相比,其范畴更加广泛它不仅在设计和建造上按照节能设计标准进行,而且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能够实现高效率的利用资源,并且会最低限度的影响环境的建筑物,同时在使用在建筑物时,要求实现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发热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等目标。因此,绿色建筑又称可持续建筑、生态建筑。由此可见,绿色建筑是节能建筑的进一步完善。

3.3 节能建筑向绿色建筑的过度发展

虽然绿色建筑从性质上看,也属于节能建筑,但是它是节能建筑的进行一步完善,它同一般的节能建筑相比,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建筑节能显著降低,最低可能降到80%。二是绿色建筑大都是采用本地的材料,本地的文化,从而使风格上更接近本地的,产生出新的建筑美学。三是绿色建筑同传统的建筑相比,是比较开放的,与自然环境想接通,从而会有气候的变化,这是一般的节能建筑所不能代替的。四是绿色建筑所负责的方面较宽,它从建筑的诞生到拆迁,都要对全人类负责、对地球负责。而一般的建筑物却仅仅是在建造过程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负责。因此,走低碳之路,发展节能建筑应该逐渐向绿色建筑过度发展。

4 我国节能建筑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虽然我国的建筑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且对建筑业中所使用的能源、资源逐渐重视起来,以求减少环境污染,走低碳节能之路,但由于我国的实际经济情况,目前我国的节能建筑工作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具体的问题如下:

一是我国在建筑方面一直以来的能耗比较大、浪费比较高,随着资源、能源的大量使用,我国的有关部门开始注意到能源的危机与资源短缺问题,但是由于认识时间较短,还没有进行充分的宣传,从而导致全社会没有充分认识到节能建筑工作的重要意义,缺乏节能建筑的基本知识和主动意识。

二是目前为止,国家出台的有关节能建筑的政策和法律法规较少,从而对节能建筑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进行引导和扶植,即使一些人士已经意识到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并且希望采取一些行动进行补救,但由于缺乏有效地法律法规的引导,根本无从下手。

三是缺乏可操作的强制各方利益主体必须积极参与节能、节地、节水和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

四是有关节能建筑的标准体系还不是很完善,而且有关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等综合性的标准体系还没有明确的建立,从而使实行起来,缺乏有力地依据。

五是对于我国的建筑业来说,即使走低碳之路,进行建筑节能,但如果缺乏有效的行政监管体系,还是不能成功的。

5 提高我国建筑节能的措施

5.1 完善建筑节能的有关法律法规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表示,同有关部门结合起来,一起强制性的实行现有的法规和节能标准。具体的措施是建立市场清除制度和新闻披露制度,如果出现不执行国家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建筑单位和设计单位通过披露的手段进行警告,并给予一定的处罚,如果所造成的影响十分大,要将其清除出市场。

5.2 建立经济激励制度

为了提高建筑节能的效果,政府应该建立一整套的经济激励制度,从而起到唤起全民的节能意识的目的。具体方法是:一是对节能建筑的税收和收费给予一定的优惠,并将经济手段和提高主动意识两种方法双管齐下,全民动员,从而使大家意识到推行节能建筑不仅有益于当代,而且有益于下一代。

5.3 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目前,同国外相比,我国的节能建筑技术还比较低,而且先进技术是实现节能目的的关键。如:在发达国家,包括新加坡,它们不但在推行建筑节能方面历史较长而且已经建立了非常完善的技术体系、零部件的供应体系和评价体系。因此,我国应立足国情积极借鉴和引用这些成熟的技术。

6 结束语

近些年来,我国的节能建筑开始逐渐发展起来,其标志是1986年国家颁布的《北方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而且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建筑节能工作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我国的建筑节能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我国应该立足国情,因地制宜的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走低碳之路,发展节能建筑。

参考文献:

[1]绿色建筑与建筑新技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聂梅生.秦佑国等.中国生态住区技术评估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刘加平.谭良斌,何泉.建筑创作中的节能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周雪,女,大学本科,籍贯:黑龙江齐齐哈尔市

王妍,女,大学本科 ,黑龙江齐齐哈尔市

第5篇:建筑节能一体化范文

一、充分认识推行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的重要意义

多年以来,各种外墙外保温技术在我市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提高建筑保温隔热性能,促进我市建设领域节能环保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暴露出了明显的弱点:一是外墙外保温层与外墙主体结构不同寿命。保温层理论寿命只有25年左右,远低于正常建筑物主体50年的设计寿命;二是外墙外保温与结构二次施工,增加了施工环节,提高了施工难度,保温施工质量难以保证,造成开裂渗漏等质量通病;三是目前外保温材料多为易燃材料,难以保证建筑物的防火性能;四是外保温层自身强度相对较低,在结构上难于适应外墙装饰材料的设计变化要求,影响建筑物造型美观。

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是指集保温隔热功能与围护结构功能于一体,墙体不需另行采取单独的保温措施即可满足现行建筑节能标准的建筑节能技术。该技术具有与建筑同寿命、安全可靠、施工方便等优点,是对传统建筑保温设计和施工方法的一次重大变革。推广应用一体化技术,是有效解决上述外墙外保温工程质量通病和消防安全问题的重要举措,符合国家节能减排发展形势和产业政策,对于提高我市建筑节能工作水平、促进建设领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加快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在我市的推广应用步伐

(一)推广的时限和范围:各有关单位要充分认识发展应用一体化技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加以推进。经研究决定,自2012年4月1日起,在市各市区城市规划区内新建建筑工程全面推广使用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2013年1月1日起,在市各市区城市规划区内所有50米以上的新建高层建筑中必须使用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

(二)推广的重点技术:CL结构体系、FS外模板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体系、非承重墙砌块自保温体系等技术已经具备批量使用条件,结合因地制宜原则,确定上述技术作为我市重点推广技术。随着产品和技术进一步发展和引进,将定期公布先进适用的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

(三)加强鼓励措施: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的应用纳入我市建设管理程序,对于积极采用并取得明显效果的项目,将在质量评优、勘察设计评优、绿色建筑认定、节能示范工程评定及申报上级科技节能奖励、新型墙材示范项目奖励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必须应用而不应用的项目,不得通过各类建设工程审查和验收。

(四)加快发展本地技术和产业: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是新型的建筑节能技术,目前各地均处于起步阶段,鼓励和促进我市相关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抢占制高点,是节能产业升级提速,促进技术创新的重要战略。各地要结合自身资源优势、技术经济条件、建筑结构特点等,抓住机遇,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合理确定最适合发展、最具应用前景的一体化主导技术。

三、强化过程监管,落实责任,确保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应用工程质量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一体化技术产品生产、施工、检测等环节的过程监管,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依据《省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产品认定条件》有关要求,对一体化技术产品进行专项认定,未获得专项认定的不得作为一体化技术产品应用于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单位和施工图审查机构要依据一体化技术相关标准规范,增加节能与结构一体化应用专项设计和审查,确保设计质量和水平;施工单位要制定专项施工技术方案,加强施工组织管理,避免出现质量通病;工程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要严格执行材料见证取样制度,认真查验专项认定证书及组成材料的品种、型号、型式检验报告等,确保入场施工的材料符合设计文件和一体化技术要求;工程质监机构要明确见证取样范围,加强施工现场监管,提高一体化技术应用效果和工程质量。

第6篇:建筑节能一体化范文

关键词:建筑设计环保节能技术措施规划设计

Abstract: Along with situation on our country's economy and society high-speed development, our country is in fast development stage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the growth of the industry, the resident's consumption structure upgrade, particularl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urbanization process, the energy, the needs of economic resources will be more urgent. In this paper, the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conserv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ergy saving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chitectural designs of technical measures a few aspects of modern construction design new idea.

Key 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measures planning and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2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 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耗能占整个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不断上升,每年由于新建和改建建筑,消耗大量能源,带来自然环境的恶化。在国家大力提倡节能环保的大背景下,节能与环保已经成为建筑设计未来发展的大趋势。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住房条件不断地改善,居民住宅纷纷进行装修改造,居民装修不仅要考虑美观舒适,还要在考虑到设计的个性的同时,兼顾以人为本环保与节能的室内设施的设计和运用。

1工程概况

某工程建筑面积地上1051.18平方米,地下0米,建筑层数是地上5层,地下0层,建筑高度是18.450米。

2 建筑设计与环保节能的紧密关系

住宅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平衡、环境保护与节省能源不是孤立的,也不是矛盾的,而是相互影响和联系的。人类可以自主建造舒适的建筑内部环境,但人工化的舒适通常依赖于照明、空调和通风等高耗能设施,且舒适度的提高又往往以耗能的增加为前提条件,这种发展模式带来了当前环境和能源危机,进而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与安全保障。同时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水污染严重、土地资源利用率低、建筑耗材高等严重问题。如不注意防止水、土和空气的污染,绿化与水面严重不足、空气污浊、气温升高、能耗剧增。自然环境的日趋恶化,结果是建筑系统内和建筑系统外的物质良性循环与能量的良性转换受到严重破坏,也就是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居住区中的气候设计,不仅仅是一个充分利用自然能源、减少再生能源消耗的问题,也是一个直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本世纪人类所面对的巨大挑战。优化建筑规划设计在建筑规划阶段,要慎重考虑建筑选址、建筑布局、建筑体型、间距、朝向、季风风向、水面和绿化配置等因素对建筑节能的影响,改善热环境。在规划设计中,分析形成气候的决定因素(辐射因素、大气因素、环境因素、地理因素)的利弊,从改善城市环境和区域环境出发,根据不同地区的地形及小气候,合理布置建筑群,尽量避免不利因素的影响。另外还要考虑对太阳能、季风风向、地形等自然因素的利用,以达到节能之目的。

建筑选址、建筑布局、季风风向节能设计建筑物尽量布置在向阳和避风的地方, 向阳有利于建筑物充分利用太阳能,避风可尽量减少建筑物的热损失。建筑布局时,一方面要控制城市规模,并在规划设计中,注意避免人口密度与建筑密度较高的功能区连片布置,控制区域密度。另一方面,在南方炎热地区,要考虑一定数量的街道与当地夏季主导风向基本一致,这样可以加强市区和郊区之间的热交换,促使城市中心区多余的热量迅速转移到郊外。

建筑体型、朝向、间距节能设计建筑体型与建筑节能在建筑设计中,要适当控制建筑体型系数。有研究表明,体型系数每增大0 O1,耗热量指标约增加2 5%。建筑体型系数一般宜控制在0,30以下。一般来说,控制或降低体型系数的方法有:减少建筑面宽,加大进深或增加组合体,增加建筑物的层数,选用长条型建筑外形等,而形体复杂、凹凸面过多的塔式建筑对节能不利。建筑体型系数还与建筑物的体型是否规整及建筑的体量大小有关。在建筑设计中,应注意最低耗能体型的选择, 即建筑的各方面尺寸与其有效传热系数相对应的最佳节能体型。一般来讲,当各面的平均有效传热系数不同时,传热系数相对较小的面具有相应较大面积的体型是最佳体型;而当各面的平均传热系数相同时,体型系数最小的体型是最佳体型。

3 利用可再生能源的节能设计

太阳能太阳能是常被建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 它资源丰富,既可免费使用,又无需运输,对环境无任何污染。太阳能与建筑结合为我们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提供了一个理想途径。建筑物利用太阳能的方式有被动式和主动式两种。被动式利用太阳能是指建筑物直接利用太阳辐射的能量使其室内冬季最低温度升高、夏季最高温度降低。主动式利用太阳能是指通过一定的装置将太阳能转化为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热能和电能。目前, 已有很多利用太阳能的建筑实例, 值得进一步推广。

太阳能在建筑上的应用不仅可以节省能源,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保护环境。利用太阳能供电、供热、供冷、照明,最终实现绿色能源的建筑是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热门研究课题,也是2I世纪一个应用面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课题。这是太阳能利用的一个引人注目的发展趋势。

4节能环保建筑设计的技术措施

4.1室内装修节能改造

在我国城市住宅设计中,卧室是住宅中唯一的主要空间,要将所有的卧室置于日照通风条件最佳的住置,置于南向,为住户提供最好的享用自然能源的环境。在室内功能区域和空间划分处理上多考虑环保和节能性因素。设计上选用透光性隔板方式解决通风、照明及可调节、可移动式的家具等,在室内培植适宜的绿植,达到净化空气调节空气的作用。

4.2室外装修节能改造

在住宅体型设计时,依据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进行节能住宅设计时,在满足一定体型系数限制条件下,节能建筑本体围护结构应达到规定的热工指标要求。注意用最少的围护结构面积形成满足功能要求的室内空间体积,其意义在于减少不必要的墙体外表面积,避免热损失。

民用建筑在进行装饰装修工程时,必须与节能改造同步进行,以确保改造后达到建筑节能标准要求。外墙表面涂刷白色或浅色涂料,减少壁面传热,以提高外墙保温隔热性能。大大降低了空调的使用率,节约能耗。对于多层住宅或底层墙壁,进行垂直绿化。这样,就能缓解骤雨及曝晒造成建筑物表面的温差变化,从而改善生态和室内环境。

5 结束语

第7篇:建筑节能一体化范文

为扎实做好我区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工作,促进全区建筑行业发展方式转变,深入推进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实现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建筑节能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切实统一思想和提高认识

建筑节能是社会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次投资,长期受益,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惠民事业,是实现建设领域转方式、调结构和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区正处在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民生能耗将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继续增长。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痛下决心,狠下功夫,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经济工作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和主攻方向,要坚决打赢这场硬仗”的决策部署,建设领域要把建筑节能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环节。建筑节能是实现民生用能节约的有效途径,可以有效拉动太阳能、地源热泵、新型墙材、保温材料、节能门窗等新兴产业发展,带动建材、化工、机械、电子等行业的发展,促进建筑业、房地产业转型升级,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加强建筑节能管理,实现建筑面积增量,能源利用增效,行业用能平衡,取得社会、经济、环境多重效益。

二、明确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节约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和国家、省市节能减排政策,完善政策法规和技术体系,强化节能目标考核,以绿色低碳建筑为载体,以改善建筑保温性能和提升居住舒适度为目标,以挖掘节能潜力和可再生能源替代为重点,以培育社会节能意识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综合运用法规、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不断深化墙体材料革新,全面提高建筑用能和资源利用效率,促进我区建设事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及要求

1、墙体材料革新。新型墙材生产比例达到90%以上,应用比例达到95%;淘汰含粘土墙材产品,培育新型墙材生产基地。大力发展不燃性A级外墙外保温材料,逐步淘汰阻燃性B级板材,确保建筑墙体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2、新建建筑节能。严格执行新建居住建筑节能65%,公共建筑节能50%的强制性标准,设计阶段节能标准执行率100%,施工阶段节能达标率98%以上,全部实施热计量收费。大力推进节能与建筑一体化工程,实现节能项目与建筑同寿命。积极推进低能耗建筑示范试点工程,广泛应用低能耗门窗和玻璃。

3、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保质保量完成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任务。按照“中央和省奖一块、地方财政配套一块、市场运作集一块、产权单位拿一块、受益居民出一块”的办法,在上级补助的基础上,既有居住建筑改造区财政补助20元/平方米,大型公共建筑节能计量与节能改造补助30元/平方米,此项资金从我区收取的新型墙材专项基金的沉淀积累部分中列支。“十二五”期间,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任务。

区物价部门要会同供热单位在年供热采暖期前制定热计量收费标准,对达到节能标准的新建建筑及完成节能改造的既有建筑,供热单位要按热计量收费,单位建筑面积能耗降低20%以上。

4、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十二五”期间,全区城镇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新建建筑达到50%以上;大力推广建筑太阳能光热应用、建筑地源热泵系统应用;启动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示范试点工程;建设低碳生态镇、低碳社区。

5、机关办公与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建立完善能耗审计、能源审计、能效公示、能耗定额等制度。按照上级节能主管部门要求,委托有关单位,完成年度上级下达的机关公共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源审计。“十二五”末完成所有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计量与改造。

6、农村建筑节能。建制镇规划区新建建筑、成片开发的新农村住宅小区施工阶段节能标准执行率达到60%以上。建制镇规划区太阳能热水应用率达到40%以上。建设农村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示范工程,有效推进“禁实”工作向农村延伸。

7、墙改基金征收管理。严格墙改基金的收缴与返还,严禁墙改基金的减、缓、免现象,基金收缴率(或合同收缴率)达到90%以上,返还率达到100%,做到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充分发挥墙改基金的杠杆调节作用。

(三)主要工作措施

1、完善政策法规,健全标准体系。按照国务院《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和《市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应用与民用建筑节能条例》所赋予法律职能,进一步完善实施细则,制定相关配套政策。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探索市场化的建筑节能推进机制和模式。深化在新建建筑、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利用、重点用能设备管理等方面工作环节的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为市场管理提供法律支撑。

2、完善激励机制,加强市场监管。一是积极争取各级财政资金,对建筑节能和既有建筑改造工作予以支持,建立政府资金引导、企业运作、社会参与的投融资机制。国家机关办公建筑的节能改造应纳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充分利用新型墙材专项基金,扶持新型墙材、建筑节能技术产品的科研开发和技术创新。鼓励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对机关办公建筑和公共建筑进行节能改造。二是突出抓好建筑节能监管环节,依法实施审查、检查、监督与处置,构建多层次、全方位、属地化、网络化的建筑节能监管网络,加大建筑节能执法监管力度,确保建筑节能法规、标准、规划的全面实施。继续抓好新型墙材的市场准入,对伪劣产品、淘汰落后技术、伪造阴阳图纸、虚假宣传,以及施工和验收中的弄虚作假行为,依法加大处罚力度,确保市场健康发展。

3、完善教育培训,加强宣传交流。一是加强新型墙材、建筑节能技术与知识培训,提高开发、设计、施工、监理、检测、质检等相关人员的技能与素质,普及建筑节能有关政策法规、标准规范、施工规程和操作技能。二是以宣传贯彻《市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应用与民用建筑节能条例》为契机,通过多种形式,持续开展建筑节能宣传,全面提高市民节能意识和法制意识。充分调动开发商、物业管理和业主各方面的节能积极性,形成各有关单位自觉执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和监督的良好氛围。三是全面开展建筑节能项目合作,通过考察访问、学术交流、展览参观、合作研究、举办研讨会、建设示范工程等多种途径,广泛拓展合作领域,努力提高建筑节能技术管理水平。

第8篇:建筑节能一体化范文

关键词:建筑节能;研究和分析;系统工程

中图分类号:TU201.5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3)03-(页码)-页数

1.引言

建筑节能是在当今人类面临生存与可持续发展重大问题的大环境下世界建筑发展的基本趋向,是建筑技术进步的一个重大标志,也是建筑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关键环节。

我国能源现状及特点为:总量比较丰富、人均拥有量较低、地域分布不均。当前,建筑业处于我国三大“耗能产业”的首位。

我国现有建筑达400多亿平方米,每年新增建筑面积16到20亿平方米;但是,95%以上建筑都是高耗能建筑。由此看来,探讨土木建筑中的节能问题十分紧迫。解决土木建筑工程中的高耗能问题,有利于建设节约型社会,全面提高建筑的品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2.建筑设计能耗控制及优化

建筑能耗的控制涉及的方面很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构成,重视建筑的节能设计可有效的节约能耗。本文针对当前建筑节能领域的现状,从政府决策层面,对标准完善,文件方面,建筑技术设计,工程建设管理及建筑节能科研等方面寻找最优的解决方案,探讨相关可行的措施。作者在大量阅读国内外居住建筑节能技术、建筑节能领域、既有居住建筑改造、新能源的应用等方面的理论与研究成果,并进入深入的归纳总结及相关理论创新应用的基础上,通过考察比较的方法,探讨现有居住建筑节能的可行性,并进行了相关实证研究。

3.建筑能耗构成

建筑能耗主要由建造过程的能耗和使用过程的能耗构成,建造过程能耗包括建筑材料、建筑设备的生产和运输、建筑构配件、以及建筑施工和安装中的能耗;使用过程能耗包括建筑在通风、采暖、照明、空调、热水供应和家用电器中的能耗。

4.建筑节能的问题及措施

4.1 建筑节能存在的问题

4.1.1 政府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

政府对实施建筑节能的急迫性、重要性和战略意义认识不足;政府建筑节能的政策法规

体系尚不完备;府建筑节能管理体制缺位;府建筑节能工作经济激励政策缺乏;政府对建筑

节能技术创新、技术进步支持力度不够;政府缺乏建筑节能监管体系;政府未建立合理的能

耗评估体系。

4.1.2 建筑节能方面存在的技术问题

建筑节能设计需要比一般的设计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财力,同时对建筑节能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不熟悉会理解不够透彻;建筑筑节能施工技术不熟练,企业施工人员素质普片较低,对新型的节能材料,不按技术规程进行施工和操作,原材料把控不严;建筑节能监理工作不到位,大多数监理不了解建筑节能相关的知识,甚至忽略建筑施工中节能措施;建筑市场上的材料与技术不能满足建筑节能的要求。

4.2 建筑节能存在的措施

政府完善各项措施,包括制定标准,强制执行节能行为;建立、健全建筑节能工作的管理机构;结合地区实际,推出节能经济激励政策’;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和提高公众节能意识;引导培育并规范建筑节能市场。推动建筑技术发展措施包括:提高建筑节能从业人员的素质;实施住宅建筑节能技术;住宅建材节能与合理选用规划;推动住宅节能科研发展;逐步开展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

5.即有建筑节能改造方案

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主要有两种方式:①建筑外墙外保温;②建筑外墙的内保温。对于大多数办公建筑来讲,室内空间较小,若采用内保温,会进一步减小室内有效空间,而且,内保温还存在冷热桥细部难以处理、防火防潮难以实现等缺陷,而外墙外保温则不会占用室内有效空间,施工较为方便,因此,如今建筑改造一般采用建筑外墙外保温体系。有分析认为,办公类建筑的节能改造应以外墙及外窗的改造为重点,辅以适当的屋顶保温,从而达

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6.建筑设计中的节能措施及优化指标

6.1建筑规划的设计层面

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合理利用太阳能、地貌特点、冬天的主风向,确定景观绿化和合理配置间距、建筑朝向等综合因素的考虑,达到节能降耗的要求。在选择建筑的朝向时,应避免夏天太阳直射建筑内,通风要良好;冬季应有适量的阳光射入室内,避免冷风吹袭。通过合理地规划景观绿化,也是建筑节能的一项技术措施。所种植的树木,应该选择长得高、枝叶覆盖较广的乔木类植物。此外,还应考虑建筑规划中的设备和电气的节能问题。管线、管网的布置和走向的规划应科学合理,最大限度的降低能耗。

6.2建筑单体设计层面

要设计满足新节能标准的节能建筑主要考虑如下因素:窗墙比、建筑平面设计与组合、建筑体量、建筑体型、各围护结构、建筑外遮阳等。对建筑体形系数加以一定限制,外形可用长条型,而体型应简单,塔式住宅的凹凸面不宜过多。造型规整应规整。另外,要重视挑檐、屋檐、窗帘、遮阳板、百叶窗等物件的结构组成方式,若采用玻璃幕墙的建筑,宜选择LOW-E、真空,其有节能效应并符合相关的节能标准。近年来,出现了许多新型玻璃:阳光辐射控制玻璃,主要有光谱选择透过性玻璃和透过率可调玻璃。隔热玻璃,主要有:惰性气体隔热玻璃、气凝胶隔热玻璃、真空隔热玻璃三种。

6.3建筑设备设计层面

建筑设备设计主要内容有建筑电气、通风、供暖、空调、给排水、消防、楼宇自动化设计等。在建筑电气设计中,主要有照明系统、动力系统、供配电系统三大系统。

对照明系统进行节能设计时,应对照明和控制方式进行合理选择及选用高效的照明光源;对动力系统的节能设计,由电机承受的外载变化情况选用相符的型号、提高使用效率。配电系统的节能主要措施有:选择合理的变压器容量、慎重选用供电电压、电缆电线的截面是否符合电流密度以及把握整体功率、选用简单的供配电系统等。

设计给排水时,采用变频的供水设备,并合理利用市政管网余压;在设计供热系统时,应尽可能利用太阳能作为热源;推广使用节水器具、器材,加大雨水收集和综合利用力度,减少用水量及加压能耗等措施来实现节能。

在设计采暖供热系统时选择节能产品,合理设计热负荷及房间散热器面积。热力站应设置调节装置,便于量化管理。设计热力站宜用热传导系数大、结构合理、便于清理污垢和更换周期长的换热器。选用引风机、鼓风机、除尘器、锅炉等都要参考相关的节能标准的要求。热水管网的供热管道的保温应符合国家标准《设备和管道保温设计导则》GB8175,选取适宜的敷设方式.

第9篇:建筑节能一体化范文

关键词:建筑设计, 建筑节能

Abstract: the architecture how to do energy saving, so how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construction design stage should begin, seize the architecture design phase is to do the main points of energy saving energy saving design of the first step.

Key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 言

建筑节能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资源战略,我国作为世界能耗大国,对于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筑,减少建筑能耗更是刻不容缓。建筑节能是一个大话题,需要我们不断创新、勇于探索、加大投入、加强新型节能建材的生产和使用,以推进我国建筑节能的不断深入和完善,真正做到提倡节约能源,建设节约型社会。

2节能建筑设计的原则和指导思想

在可持续发展和开放建筑的原则下,节能建筑设计指导思想应遵循现代开放、端庄朴实、简洁流畅、动态亲民的建筑形象,从选址到格局,从朝向到风向,从平面到立面,从间距到界面,从单体到群体,都要采集天然能源,以利节能;注重空间的阳光感、流动感与体量感;充分体现材质的轻重、粗细、应实对比以及建筑设计中各类节能、环保生态建筑技术的应用。同时还应做到一下两点:

引入“节能关键”观念,掌握节能技术,树立节能意识,是搞好节能建筑设计的关键。节能建筑的现实意义是引入“节能关键”观念,积极利用低消耗和利用自然资派的作法。节能建筑设计应以“节能---技术---建筑”为发展模式。将建筑设计和节能理念的统一贯穿节能建筑的全过程。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关注建筑生态。

能建筑设计的特点应符合整体设计与多元共融。结合当地文化内涵,发掘不同建筑类型的特点。开发适合本地生态环境的新型能源和技术,整合并完善建筑功能,以满足使用者对适宜的、高舒适居住环境的追求,提升整个设计的环境质量和文化品质。其特点应符合建筑设计的整体设计,多元共融,力求科学化、逻辑化、智能化、系统化的设计,使整体功能适应各种功能性质的使用要求。

建筑节能设计方法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

在建筑设计中,秉承节能设计的理念,应用建筑节能设计的方法设计节能的建筑,是设计者必不可少的手段,其中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是重中之重。建筑围护结构由窗、墙、屋面和门等构成,是控制建筑能耗的最重要因素。建筑节能设计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建筑体形。

在建筑设计中,应对建筑的体形以及建筑群体组合进行合理地设计,以适应不同的气候环境。一般建筑物的外形越简单,建筑物体形系数越小,热量交换量亦越少,建筑节能的效果就更好。若建筑的体形系数不满足规范要求,则应对围护结构进行综合判断,提高围护结构的热工设计标准。

建筑物的朝向。

建筑物的朝向和间距会对建筑物内部采光、得热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建筑布局应考虑朝向与节能的因素。一般来说,坐北朝南的建筑物能够避免太阳的东照西晒,从而降低日照影响,若同时配合以相应的遮阳隔热措施,则效果将更加显著。因此,在设计中根据日照和太阳入射角确定建筑朝向范围后,可进一步根据季风主导方向进行调节,选取合理的朝向,以获得良好的夏季穿堂风,并尽量利用建筑的体形变化做到多利用天然能源。

(3) 建筑物的平面布置。

建筑平面的巧妙布局常能获得较好的节能效果。在住宅平面设计中,夏季穿堂风和全明房是建筑物节能的关键因素。恰当的平面布置有助于形成理想的通风作用。通过建筑物门窗的合理设置,形成通风口,组织并诱导自然通风,既起到节能作用又克服了空调的使用所造成的室内空气质量差的缺点。

建筑物的门窗。

建筑物的外门和外窗是夏季阳光入射和冬季冷风侵入的主要通道,其能耗占建筑物总能耗的比例较大。因此,在保证日照、采光、通风、观景等要求的条件下,尽量减小建筑物外门窗洞口的面积,是节能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采用目前流行的大型落地窗的设计应慎重。选择节能型门窗也是建筑节能设计的关键。所选择的节能型门窗在抗风压性、气密性、水密性、保温性上必须有严格的质量保证。目前,国内节能型门窗主要以隔热断桥型铝合金隔热门窗和多腔室的PVC塑钢门窗为主,采用双层玻璃、镀膜玻璃、三层玻璃等,而以高水密性、气密性的中空玻璃最为节能。

(5) 建筑物的墙体。

墙体是围护结构的主体,我国长期以实心粘土砖为主要墙体材料,这对能源和土地资源都是严重的浪费。由于单一材料导热系数太大,一般为高效保温材料的20倍,不能满足保温隔热的要求。目前,承重材料和轻型高效保温材料的复合墙体已成为主流。根据保温材料与主体结构位置的不同,墙体的保温可分为外墙内保温、外墙外保温和外墙夹芯保温。

外墙内保温技术是在墙体主体结构内侧覆盖一层保温材料,通过黏贴剂固定在墙体结构内,并在保温材料外侧做保护层和饰面。

外墙外保温技术是在墙体主体结构外侧粘贴保温材料,并在保温材料外侧抹砂浆和其他保护装饰。

建筑物的屋顶。

屋面是受太阳直射时间最长的部位,因此,受辐射的热也是做多的,相当于东西向墙体2~3倍,所以,它也是围护结构节能设计的重点之一。屋面的保温隔热材料宜选用密度大、导热系数高、憎水或吸水率较小的材料,如膨胀保温材料,珍珠岩、玻璃棉等。屋面保温层不宜选用吸水率较大的保温材料,以防屋面湿作业时因保温层大量吸水而降低保温效果,如选用吸水率较高的保温材料,屋面上应设置排气孔以排除保温层内不易排除的水分。同时,不宜选用密度过大的材料,防止屋面荷载过大。采用倒置式屋面将憎水性保温材料设于防水层上,可有效防止传统屋面构造中防水层容易老化,从而影响保温隔热效果的问题。另外,采用平坡屋顶结合的构造形式,在屋面保温隔热层上做架空层,通过空气流通来散热也是个不错的做法。此外,在屋面蓄水形成蓄水型屋面,也是节能屋面的有效措施。还有利用屋顶种植花卉、灌木,形成生态屋面,既可阻挡热源,又可美化环境。

4 重视以及学习现有的技术和节能新“理念”

当前,很多建筑师不太懂节能技术,以及如何把节能技术应用到建筑当中。建筑师不能只是设计时套用标准图,更重要的是要明白节能原理,才能在设计中按照不同的工程、不同的部位,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所以必须加强建筑节能方面的学习。

在推行节能理念同时,眼睛不仅要“向外看”,引进学习国外先进节能理念,而且要学会“向内看”,从传统建筑模式、风格中学习节能办法。强调中国节能建筑发展的民族性、地域性应该是设计师们的共同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