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民主价值的要求范文

民主价值的要求精选(九篇)

民主价值的要求

第1篇:民主价值的要求范文

关键词:民主;公平;政治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民主和公平是社会主义政治生活领域的核心价值观,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民主和公平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故此,我们探讨民主和公平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的关系就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民主、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核心政治价值观

任何政治活动和行为都是有其价值依据的,没有脱离价值依据的政治活动和行为。社会主义政治活动亦是有其政治价值依据的,这种政治价值依据就是民主和公平,民主和公平可以说是社会主义的核心政治价值观。

第一,民主与公平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民主只有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充分实现和发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紧紧抓住社会劳动这一核心,阐述了民主政治的本质。社会劳动具有二重性,即特殊性和普遍性,二者既是矛盾的,又是有机统一。劳动的特殊性可以指人类劳动的具有特殊性意义、或者具有个体性的具体性的劳动活动,它是一种个性;劳动的普遍性则是指任何人类劳动都是蕴涵了人类一般劳动性质,也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活动,它是一种共性。劳动二重性矛盾本质上反映就是个体与社会的矛盾、或者也可以说是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矛盾冲突,当这种矛盾无法解决时,那么政治革命就不可避免,从而走向人类解放,趋向于社会主义。这种劳动的二重性的矛盾只有通过民主政治的发展才能消解,而其历史趋势就是社会主义。同样,社会主义只有通过民主的方式才能建立起来。马克思说:“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里本质上也揭示了唯物史观的本真精神: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民主意愿。只有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民主意愿,才能真正发展社会主义。忽视了此点,社会主义将走向反面,丧失了社会主义的本真精神。

公平的政治价值观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探讨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精髓。首先,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公平是人类社会的崇高境界,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首要价值所在。“真正的自由和真正的平等只有在共产主义制度下才可能实现;而这样的制度是正义所要求的”。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号召共产党人通过消灭三大差别,实现一个“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真正公平的社会。其次,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公平是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平等要求更应当是从人的这种共同特性中,从人就他们是人而言的这种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他们强调只有社会赋予人与人之间公平的基本权利,结束历史上一切人身依附关系,是人获得尊严和自由发展的重要条件。最后,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公平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恩格斯指出:“公平的观念,无论以资产阶级的形式出现在,还是以无产阶级的形式出现,本身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这一观念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历史关系,而这种历史关系本身又以长期的已往的历史为前提。”

第二,民主和公平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政治价值取向。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追求民主与公平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努力的目标,无论是处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处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旗帜上始终书写着“民主”两个大字。在如何解答“历史周期律”问题时,的答案是人民民主。新中国的建立实际上就是中国人民民主的新纪元,建立了一系列的体现人民民主政治价值的政治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更是人民民主思想的胜利,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新局面。邓小平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大思想,并把它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提出了民主法治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强调了“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社会公平思想同样在党的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始终是一个核心的政治价值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共产党带领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在政治上了“三座大山”,在宪法上确立了人人平等,建立了相关的保障制度,这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制度条件;经济上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实现了人人享有公平的物质条件;文化上保障了人民的基本思想自由,确立了“百家齐放,百家争鸣”的思想,这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思想条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社会公平的政治价值观重新获得确立,纠正了时期关于社会公平的错误思想。邓小平同志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开辟了一条探索实现社会公平的新路。社会主义本质论阐释了社会公平必须建立在物质富裕的基础上,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的,强调“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丰富和发展了社会公平思想,提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价值观和核心执政理念。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要求一切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全体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的执政价值观,制定了保障社会公平的系统政策。

总而言之,民主和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核心政治价值观,它们始终是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

二、民主、公平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然民主、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核心政治价值观。价值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价值、价值关系的一般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处理各种价值问题时所持有的比较稳定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则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对人类社会理想状态的一种价值诉求,是对“应该是什么”的一种追问,这种价值观体现在各个方面,诸如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它也体现在不同层面,表现为核心价值、基本价值和具体价值等层面。民主、公平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政治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从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来看,民主、公平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是其内在要义之一。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整体,是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它是现实的人的现实的活动的理论抽象,而现实的活动是蕴含丰富的内容,其中就包括政治活动在内的经济活动、文化活动等等活动。而政治活动中形成的民主和公平的政治价值观本质上是人类社会政治实践活动的深刻反映,是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趋势相一致的,也是与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相一致的,或者说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政治活动的一种深刻反映。

第二,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来看,民主、公平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内在价值诉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以及现实选择的必然结果,追求一个独立、自由、民主、富强和公平的社会,反对专制和不平等的社会,始终是中国人民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标,这也是中国人民对现实社会政治认同的价值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本质上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是遵循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理念的。科学社会主义是需要建立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在这样一个联合体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前提条件”。民主和公平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也就必然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在价值诉求之一。如果缺乏民主和公平的政治价值观,那么政治活动就是不健 全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不健全的,这种社会主义就是偏颇的;只有具有民主和公平的政治活动,才是符合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的社会政治活动,也才是真正的科学社会主义。

第三,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来看,民主和公平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是中国社会实践的一种本质反映和价值追求,已经化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一方面,追求民主和公平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一种价值诉求,也是中国人民努力奋斗的目标,是凝聚中华儿女的民族认同感的重要方面,其实,追求和实现民主和公平的社会是爱国主义的一种具体表现,是民族精神的内在反映。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富有理想的民族,把社会和谐始终作为自己民族奋斗的价值追求。而社会和谐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均衡的全面发展的状态,民主与公平也就必然成为其内在价值诉求;另一方面,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顺应时代和实践的需要的本质反映,是对现阶段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历史本质把握,而民主和公平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恰恰是这种时代精神的内在反映,深刻揭示了时代精神在社会政治领域的价值诉求。我们现在提倡的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当今社会历史发展的本质概括,也是现时期社会政治活动本质的提升,而民主和公平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则是世界政治历史活动的理论提升,也是中国社会政治活动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必然结果和理论诉求。

第四,从社会主义道德视域来看,民主和公平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在政治活动领域的具体表现,规范着人们的政治行为、政治价值和政治心理等。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反映,它深刻揭示了是非、善恶和美丑的标准。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辱的基本看法,是一种基本的道德价值取向,规范着人们在社会中的言行,同时,它也是社会的一种价值目标和标准。社会主义荣辱观则是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下,特别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转型过程中中国人的一种价值追求,深刻反映了人民大众的精神需求和社会的价值诉求目标。而社会主义政治活动的本质是民主和公平的,民主和公平是社会主义政治活动实践的价值欲求,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在政治活动实践中的反映。如果离开了民主和公平政治价值指导,那么社会主义政治活动将显得僵硬和死板,缺乏活力;社会主义政治活动只有具有民主和公平,才可以真正显现社会主义政治活动的精神和活力以及充分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本质要求。

三、民主、公平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民主和公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推进民主和公平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的建设必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起到积极意义。

第一,有利于社会主义公民文化价值观的形成,发展政治文明,同时,深化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公民文化价值观本质就是一种公民政治文化价值。就如美国政治学家G·A·阿尔蒙德说,公民文化就是公民政治文化。他认为,政治文化是从一定思想文化环境和经济社会制度环境中生长出来的,经过长期社会化过程而相对积淀于人们心理层面上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价值取向,是政治系统及其动作层面的观念依托。而这种观念在一定意义上而言就是一种公民文化价值观,这种“‘公民文化’是一种平衡的政治取向,比如说,有政治活动,但不至于去摧毁政府的权威;有政治的参与和输入,但却是温和的;有政治纷争,但却是有节制的。公民文化的内涵是守法、宽容、恕道和理性论事的多元文化”。民主和公平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政治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公民文化价值观的内在表现,而这种民主和公平的政治价值观的培育必然对社会主义公民文化价值观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作用,也促进了我国公民文化的发展,从而推进我国政治文明的发展。政治文明的发展以及公民文化价值观的提升,也就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了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素质,起到了社会各族人民凝聚力的作用。

第二,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化和大众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需要具体化为各个领域的指导思想,转化为大众的内在价值追求。从理论形态到实践形态的转变,实现“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的目标,才能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功能,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与凝聚力,真正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目的和要求。民主和公平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政治领域中的具体表现,那么,我们努力实现政治活动的民主和公平的政治价值观以及培育具有此种价值观的公民,本质上就是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化。另外一个方面,抽象理论只有具体化了,才可以能够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和理解。同样,抽象理论只有具体化并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表现出来,才可以真正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也使得人民群众更好地掌握,促进整个社会的道德素质的提升。

四、民主、公平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建设的重要途径

可以从社会存在、社会制度秩序和个体心灵秩序等三个角度来建设民主和公平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

第一,从社会存在角度来看,促进生产方式的变革是建设民主和公平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的根本途径。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决定精神,生产方式是一个社会发展的深层原因,也是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根源。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类社会经历着完全依赖物的时期、片面依赖人的时期以及人的独立自由全面发展时期等三个阶段,生产方式随着三个阶段是逐步前进发展的,社会文明也是随着三个阶段逐步前进发展的。所以,变革生产方式是促进社会文明发展的根本途径。那么,在现阶段我们主要是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一场伟大的变革,也是改变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重要途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要求政治文明、法制健全、秩序良好和优良道德的,特别是民主和公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本质要求。故而,推进改革开放,特别是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可以有效地提升和发展生产方式,促进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从而使得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文明获得发展,那么,也就相应地促进了民主和公平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的形成。

第2篇:民主价值的要求范文

关键词:和谐社会;价值观教育;公民教育

艺术类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引领和谐社会风气之先的力量,要使他们做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道德规范的引导者,做和谐人际关系和社会风尚的倡导者,必须引导他们树立科学合理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类在各种对象性活动中主体对客体的价值意义的根本看法,是人们区分是非、善恶、美丑、好坏、荣辱的根本标准,是人们对事物趋、避、亲、逆的主导因素,是一定社会意识形态的实质和核心。就其构成来讲,主要由价值目标、价值评价和价值取向组成。价值观教育本质上是引导人们树立价值意识,增强把握社会生活中价值关系的自觉性,增强生活中的自为性意识、建设性意识和创造性意识。价值观教育带有明确的思想性,它从方向上引导人们处理好现实社会价值观运行过程中的基本矛盾,做到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基本一致,个人与社会关系基本协调,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公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国家、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狭义的公民教育就是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教育,更强调的是关于如何做一个合格公民的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协调个人与政府社会关系教育,其宗旨在于实现个体的政治社会化、法律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可见,学生良好的价值行为直接导源于公民的素质,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则可以使学生的公民教育有所指向,使其公民行为有所皈依。因此,对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只有和公民教育融合起来,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

一、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需要以公民教育为基础

艺术类大学生个性特征比较鲜明。一般来说,有一定的专业特长,思维灵活,思想开放,想象力丰富,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富有创意性和自我表现性;他们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独立意识、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意识,崇尚自强进取、公平正义;政治选择上求真务实,不盲目崇拜个人权威、追随大众。但也必须看到,部分艺术类大学生也有缺失公民精神的一面:

第一,权利意识模糊,主张褊狭。认为搞艺术的应该自由散漫,限制多了会抑制个性思维发展,影响创作灵感,创作不出好的作品,从而把自由与纪律、个人与集体、个性发展与学校制度和社会规范对立起来,对自己权利过度重视,对群体权利相对漠视,对法律缺乏必要的信任。第二,责任意识淡薄,功利化倾向明显。艺术类大学生大多家境不错,父母宠爱,自我中心意识较强,把思想和情感交流往往都体现在自己的作品上,相对缺乏与外界和同学的心灵沟通和情感交流,缺乏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的责任意识;因为学费高,演出、设计、写生等接触社会的机会又较多,很多人有过赚钱的经历,所以,造成其热衷经济活动,注重个人眼前蝇头小利,做事具有一定的功利化倾向。第三,公德意识缺乏,理论与实践脱节,他们对公共道德、社会的规范制度等有一定掌握,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存在“知识”与行为的分离和脱节现象,对善良高尚行为不去效仿,对身边的负面现象缺乏鞭挞,不遵守公德的现象更是时有发生。

基于艺术类大学生的特性,在实施价值观教育时应当将公民素质教育结合起来,首先提升其公民道德素质,才能形成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共同价值观。一个人如果连最起码的公民道德都不具备的话,他是不可能有正确的价值观的。优良的公民教育可以使法治理念、社会规则制度等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人们生活中的信念和准则,养成以身作则、敬业爱岗、关爱他人以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公民责任感。只有以公民教育为基础和中介,才能进一步实施价值观教育;只有先当好合格公民,才谈得上树立崇高的价值理想和目标、拥有高尚的价值取向。

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功能就是使社会主流价值观渗透于个人的自我意识中,不断审查自己的动机、欲望、需要,形成个人为人处世的价值标准和目标,使之符合社会的价值要求和价值目标。但是,一般情况下,价值观教育大量的是说理、灌输教育,方法上存在教条主义、简单生硬的现象,往往会存在两个瓶颈:一是价值观教育内容通常是灌输理想、信念、价值目标、原则和不容置疑的观点,突出政治信仰层面上的内容,强调远大理想和超然目标,个人与社会关系层面上的内容相对不足,缺少对理想信念的存在基础的深入思考与相应引导;缺少对学生当下状况的现实引导。结果是教育出来的学生人前一个样、人后一个样,甚至产生逆反心理。那么,价值观认知如何转化为个体价值行为?二是价值观教育的方法通常是单调、枯燥、填鸭式的政治说教,学生不能面对事实作出判断,只面对一个先验的结论,不论相信还是不相信,都必须作为标准答案记住它,结果是你敦你的,我做我的。那么,服从社会价值观要求的“他律”行为如何转化为个体“自律”行为?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约翰,帕特里克教授通过研究归纳出世界公民教育的趋势之一便是内容趋同,即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将公民教育集中于三个方面:公民知识、公民技能、公民品德。要解决上述两个问题,使矛盾化解,就应当使价值观教育通过公民教育提供的公民知识的传授、公民道德的养成和公民技能训练的中介来实现。

二、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与公民教育相融合的理论与实践

艺术类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艺术工作者,艺术工作要求从业者必须自身就站在一定的精神高度上,才能创作出好的艺术作品。但他们具有的一定精神高度的价值追求更直接导源于公民素质,导源于主体自身内心的接受和自愿的实践。而这种接受和自愿的实践又导源于公民素质的培养。

1 公民知识的传播帮助实现价值认知

价值观教育引导艺术类大学生懂得其所从事的艺术创作总是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理所当然地应该以表现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目标、取向和标准,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民族精神等。而公民知识的传播包含基本的诉求,即希望通过公民教育培养公民具有合乎本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所要求的遵纪守法的观念和行为,使其成为忠诚于国家、服务于国家、适应本国主流文化的“合格公民”、“好公民”。例如,公民意识关涉的是纯粹的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所以,其本质含义可概括为两个层次:一是每个公民首先是归属于自己的国家,这就意味着每个人必须讲国格、讲民族尊严,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二是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超越个人与家族、个人与阶级、个人与党派等的关系,在国家法律的保障下,个人无论是何家族、阶级、党派,都是人人平等的,这就会产生平等意识。因此,大学生公民知识的传播既能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平等意识、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意识,也能培养对国家、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对爱国主义和民族自信心。可见,公民教育引导受教育者取得公民行为能力,达到公民要求,却又把爱国主义等价值观溶解内化在个体感性认识和要求中,化为行为趋向,引发价值行为。克服了以往价值观教育中个人与社会关系层面上的内容相对不足,缺少对理想信念的存在基础的深入思考与相应引导;缺少对学生当下状况的现实引导等不足,从而使价值观的内容通过公民知识的传播教育渗透和内化在学生心里,实现价值认知。2 公民道德的养成推动价值行为由“他律”转化为个体“自律”

事实证明,具有公德意识的公民能够在一定限度内节制甚至牺牲个人利益,追求社会整体的普遍利益和长远利益。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公民道德的养成可以为其价值观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作为艺术类大学生,如果淡薄了对祖国、对民族的感情,把躲避崇高奉为时尚,利己主义观念、急功近利意识膨胀,以个人的利益需求作为标准进行价值评判和取舍,对知识带来经济效益的关注大大超越对知识本身价值的追求,忽视知识对自身精神世界的塑造和对心灵的熏陶,就无法成为一个优秀的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艺术类大学生只有首先自觉遵守最低限度的行为规范,拥有最起码的社会公德,“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才能追求崇高和圣洁的价值理想,从基本的义务走向崇高,其自身的价值行为才能由“他律”转化为“自律”,才能自觉地将其崇高的价值理想体现到作品上来,才能使其创作的作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3 公民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促进价值认知转化为个体价值行为

价值观教育除了培养价值理性,就是价值引导,即通过向学生灌输和传授特定的价值观(一般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使学生对这种价值观产生认同,并内化为自己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未来能够自觉地运用它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这种价值引导通常是重视对学生的外部强制。具有较强自我中心意识的艺术类大学生对此反感。只有通过实践性、现实性极强的公民技能培养和训练实践使学生具有自由思考和探索的习惯使其在生活中和实践中通过切身体验来感知相关的价值观,例如,可以让艺术类大学生利用假期或外出写生、演出等机会开展服务学习旅行活动:学生深入社区服务,以可持续发展、农村教育、环境保护、如何追求有价值的生活等主题对所服务的社区和周边单位的活动进行调查了解。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对各种社会问题产生直观深刻的体验和强烈的情感震撼,使其关注社会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既提升学生的道德能力又培养其对生活和社会的主动价值思考和判断能力,克服以往价值观教育单调、枯燥、填鸭式政治说教的方法的不足,通过对艺术类大学生当下状况的现实引导,使学生价值观内化在心理,养成内在意志,使价值认知转化为价值行为。

总之,在理论层面上,艺术类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与公民教育的融合,为建设和谐社会既提供了价值方向、标准,又提供了现实行为规范。

三、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与公民教育融合存在的误区

当然,在将价值观教育与公民教育相融合的时候,需注意的问题是:不能因为过去价值观教育在内容、方法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导致教育效果不够理想,就将公民教育与价值观教育混为一谈或以公民教育取代价值观教育。公民道德,属于基本的社会公德而不是个体价值信奉,他作为公民,又必须受到基本的价值规范的制约,使公民按照价值目标进行价值行为选择。事实上,公民在面临相反或相冲突的观念和行为时,如何调节、调整自己的公民活动能力,权衡能力,这种能力需要在价值观教育中获得,一定社会价值体系中价值观与公民教育衔接得怎样,体现了什么样的原则,对公民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1 价值观教育能够提升艺术类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层次

公民教育的首要环节是教育标准的确立,价值观告诉人们行为活动的最终目的,解决的是为什么而活的问题,直接规定和指导着人们的活动,为人们提供基奉的是非、善恶、美丑、对错的标准,为公民素质教育规定了价值目标。个体在发生公民活动时,往往从社会的价值观念体系中去选取一个或几个标准,用来指导自己在行为的合理性上作出正确判断;积极的价值观会使人的言行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特征。艺术类大学生的公民教育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使人受到感召、启示和引领,使大学生在精神上获得升华,才能创造出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求的高尚的精神作品来。那种迷失政治方向、没有社会责任感、人格低下的艺术作品,是不会受到人民的信任和欢迎的。

2 价值观教育影响着艺术类大学生个体公民教育的性质

价值标准区分了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有价值的,什么是应该的,什么是最好的,价值标准影响着公民素质的形成。价值观教育是否合理得当,势必影响个体公民素质教育是否得到正确的方向指引,否则,如果价值观教育搞不好,就会导致人们形成对公民行为的不合理的判断。艺术类大学生因其从事的工作具有特有的意识形态属性,体现着特定时代的文化主流和核心价值体系,并为特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社会主义的艺术总是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表现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手段,对他们的公民素质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引导,才能把他们的公民教育引向正确的社会主义方向,使其形成对公民行为的合理判断,进而使其作品鼓舞和引导大众,使人们的行为朝向有意义的事物,推动人们去达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3 价值观教育规定了艺术类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基本方向

第3篇:民主价值的要求范文

论文关键词:和谐社会;价值观教育;公民教育

艺术类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引领和谐社会风气之先的力量,要使他们做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道德规范的引导者,做和谐人际关系和社会风尚的倡导者,必须引导他们树立科学合理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类在各种对象性活动中主体对客体的价值意义的根本看法,是人们区分是非、善恶、美丑、好坏、荣辱的根本标准,是人们对事物趋、避、亲、逆的主导因素,是一定社会意识形态的实质和核心。就其构成来讲,主要由价值目标、价值评价和价值取向组成。价值观教育本质上是引导人们树立价值意识,增强把握社会生活中价值关系的自觉性,增强生活中的自为性意识、建设性意识和创造性意识。价值观教育带有明确的思想性,它从方向上引导人们处理好现实社会价值观运行过程中的基本矛盾,做到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基本一致,个人与社会关系基本协调,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公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国家、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狭义的公民教育就是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教育,更强调的是关于如何做一个合格公民的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协调个人与政府社会关系教育,其宗旨在于实现个体的政治社会化、法律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可见,学生良好的价值行为直接导源于公民的素质,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则可以使学生的公民教育有所指向,使其公民行为有所皈依。因此,对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只有和公民教育融合起来,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

一、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需要以公民教育为基础

艺术类大学生个性特征比较鲜明。一般来说,有一定的专业特长,思维灵活,思想开放,想象力丰富,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富有创意性和自我表现性;他们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独立意识、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意识,崇尚自强进取、公平正义;政治选择上求真务实,不盲目崇拜个人权威、追随大众。但也必须看到,部分艺术类大学生也有缺失公民精神的一面:

第一,权利意识模糊,主张褊狭。认为搞艺术的应该自由散漫,限制多了会抑制个性思维发展,影响创作灵感,创作不出好的作品,从而把自由与纪律、个人与集体、个性发展与学校制度和社会规范对立起来,对自己权利过度重视,对群体权利相对漠视,对法律缺乏必要的信任。第二,责任意识淡薄,功利化倾向明显。艺术类大学生大多家境不错,父母宠爱,自我中心意识较强,把思想和情感交流往往都体现在自己的作品上,相对缺乏与外界和同学的心灵沟通和情感交流,缺乏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的责任意识;因为学费高,演出、设计、写生等接触社会的机会又较多,很多人有过赚钱的经历,所以,造成其热衷经济活动,注重个人眼前蝇头小利,做事具有一定的功利化倾向。第三,公德意识缺乏,理论与实践脱节,他们对公共道德、社会的规范制度等有一定掌握,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存在“知识”与行为的分离和脱节现象,对善良高尚行为不去效仿,对身边的负面现象缺乏鞭挞,不遵守公德的现象更是时有发生。

基于艺术类大学生的特性,在实施价值观教育时应当将公民素质教育结合起来,首先提升其公民道德素质,才能形成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共同价值观。一个人如果连最起码的公民道德都不具备的话,他是不可能有正确的价值观的。优良的公民教育可以使法治理念、社会规则制度等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人们生活中的信念和准则,养成以身作则、敬业爱岗、关爱他人以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公民责任感。只有以公民教育为基础和中介,才能进一步实施价值观教育;只有先当好合格公民,才谈得上树立崇高的价值理想和目标、拥有高尚的价值取向。

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功能就是使社会主流价值观渗透于个人的自我意识中,不断审查自己的动机、欲望、需要,形成个人为人处世的价值标准和目标,使之符合社会的价值要求和价值目标。但是,一般情况下,价值观教育大量的是说理、灌输教育,方法上存在教条主义、简单生硬的现象,往往会存在两个瓶颈:一是价值观教育内容通常是灌输理想、信念、价值目标、原则和不容置疑的观点,突出政治信仰层面上的内容,强调远大理想和超然目标,个人与社会关系层面上的内容相对不足,缺少对理想信念的存在基础的深入思考与相应引导;缺少对学生当下状况的现实引导。结果是教育出来的学生人前一个样、人后一个样,甚至产生逆反心理。那么,价值观认知如何转化为个体价值行为?二是价值观教育的方法通常是单调、枯燥、填鸭式的政治说教,学生不能面对事实作出判断,只面对一个先验的结论,不论相信还是不相信,都必须作为标准答案记住它,结果是你敦你的,我做我的。那么,服从社会价值观要求的“他律”行为如何转化为个体“自律”行为?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约翰,帕特里克教授通过研究归纳出世界公民教育的趋势之一便是内容趋同,即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将公民教育集中于三个方面:公民知识、公民技能、公民品德。要解决上述两个问题,使矛盾化解,就应当使价值观教育通过公民教育提供的公民知识的传授、公民道德的养成和公民技能训练的中介来实现。

二、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与公民教育相融合的理论与实践

艺术类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艺术工作者,艺术工作要求从业者必须自身就站在一定的精神高度上,才能创作出好的艺术作品。但他们具有的一定精神高度的价值追求更直接导源于公民素质,导源于主体自身内心的接受和自愿的实践。而这种接受和自愿的实践又导源于公民素质的培养。

1 公民知识的传播帮助实现价值认知

价值观教育引导艺术类大学生懂得其所从事的艺术创作总是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理所当然地应该以表现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目标、取向和标准,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民族精神等。而公民知识的传播包含基本的诉求,即希望通过公民教育培养公民具有合乎本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所要求的遵纪守法的观念和行为,使其成为忠诚于国家、服务于国家、适应本国主流文化的“合格公民”、“好公民”。例如,公民意识关涉的是纯粹的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所以,其本质含义可概括为两个层次:一是每个公民首先是归属于自己的国家,这就意味着每个人必须讲国格、讲民族尊严,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二是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超越个人与家族、个人与阶级、个人与党派等的关系,在国家法律的保障下,个人无论是何家族、阶级、党派,都是人人平等的,这就会产生平等意识。因此,大学生公民知识的传播既能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平等意识、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意识,也能培养对国家、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对爱国主义和民族自信心。可见,公民教育引导受教育者取得公民行为能力,达到公民要求,却又把爱国主义等价值观溶解内化在个体感性认识和要求中,化为行为趋向,引发价值行为。克服了以往价值观教育中个人与社会关系层面上的内容相对不足,缺少对理想信念的存在基础的深入思考与相应引导;缺少对学生当下状况的现实引导等不足,从而使价值观的内容通过公民知识的传播教育渗透和内化在学生心里,实现价值认知。

2 公民道德的养成推动价值行为由“他律”转化为个体“自律”

事实证明,具有公德意识的公民能够在一定限度内节制甚至牺牲个人利益,追求社会整体的普遍利益和长远利益。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公民道德的养成可以为其价值观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作为艺术类大学生,如果淡薄了对祖国、对民族的感情,把躲避崇高奉为时尚,利己主义观念、急功近利意识膨胀,以个人的利益需求作为标准进行价值评判和取舍,对知识带来经济效益的关注大大超越对知识本身价值的追求,忽视知识对自身精神世界的塑造和对心灵的熏陶,就无法成为一个优秀的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艺术类大学生只有首先自觉遵守最低限度的行为规范,拥有最起码的社会公德,“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才能追求崇高和圣洁的价值理想,从基本的义务走向崇高,其自身的价值行为才能由“他律”转化为“自律”,才能自觉地将其崇高的价值理想体现到作品上来,才能使其创作的作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3 公民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促进价值认知转化为个体价值行为

价值观教育除了培养价值理性,就是价值引导,即通过向学生灌输和传授特定的价值观(一般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使学生对这种价值观产生认同,并内化为自己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未来能够自觉地运用它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这种价值引导通常是重视对学生的外部强制。具有较强自我中心意识的艺术类大学生对此反感。只有通过实践性、现实性极强的公民技能培养和训练实践使学生具有自由思考和探索的习惯使其在生活中和实践中通过切身体验来感知相关的价值观,例如,可以让艺术类大学生利用假期或外出写生、演出等机会开展服务学习旅行活动:学生深入社区服务,以可持续发展、农村教育、环境保护、如何追求有价值的生活等主题对所服务的社区和周边单位的活动进行调查了解。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对各种社会问题产生直观深刻的体验和强烈的情感震撼,使其关注社会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既提升学生的道德能力又培养其对生活和社会的主动价值思考和判断能力,克服以往价值观教育单调、枯燥、填鸭式政治说教的方法的不足,通过对艺术类大学生当下状况的现实引导,使学生价值观内化在心理,养成内在意志,使价值认知转化为价值行为。

总之,在理论层面上,艺术类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与公民教育的融合,为建设和谐社会既提供了价值方向、标准,又提供了现实行为规范。

三、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与公民教育融合存在的误区

当然,在将价值观教育与公民教育相融合的时候,需注意的问题是:不能因为过去价值观教育在内容、方法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导致教育效果不够理想,就将公民教育与价值观教育混为一谈或以公民教育取代价值观教育。公民道德,属于基本的社会公德而不是个体价值信奉,他作为公民,又必须受到基本的价值规范的制约,使公民按照价值目标进行价值行为选择。事实上,公民在面临相反或相冲突的观念和行为时,如何调节、调整自己的公民活动能力,权衡能力,这种能力需要在价值观教育中获得,一定社会价值体系中价值观与公民教育衔接得怎样,体现了什么样的原则,对公民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1 价值观教育能够提升艺术类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层次

公民教育的首要环节是教育标准的确立,价值观告诉人们行为活动的最终目的,解决的是为什么而活的问题,直接规定和指导着人们的活动,为人们提供基奉的是非、善恶、美丑、对错的标准,为公民素质教育规定了价值目标。个体在发生公民活动时,往往从社会的价值观念体系中去选取一个或几个标准,用来指导自己在行为的合理性上作出正确判断;积极的价值观会使人的言行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特征。艺术类大学生的公民教育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使人受到感召、启示和引领,使大学生在精神上获得升华,才能创造出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求的高尚的精神作品来。那种迷失政治方向、没有社会责任感、人格低下的艺术作品,是不会受到人民的信任和欢迎的。

2 价值观教育影响着艺术类大学生个体公民教育的性质

价值标准区分了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有价值的,什么是应该的,什么是最好的,价值标准影响着公民素质的形成。价值观教育是否合理得当,势必影响个体公民素质教育是否得到正确的方向指引,否则,如果价值观教育搞不好,就会导致人们形成对公民行为的不合理的判断。艺术类大学生因其从事的工作具有特有的意识形态属性,体现着特定时代的文化主流和核心价值体系,并为特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社会主义的艺术总是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表现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手段,对他们的公民素质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引导,才能把他们的公民教育引向正确的社会主义方向,使其形成对公民行为的合理判断,进而使其作品鼓舞和引导大众,使人们的行为朝向有意义的事物,推动人们去达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3 价值观教育规定了艺术类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基本方向

第4篇:民主价值的要求范文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 培育 践行

十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表述进一步的具体化,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表述,精简而凝练,培育与践行合一,可操作性强,更易于转化为群众的实际行动。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正确理解,是培育和践行的前提条件。以建设和谐社会为旨归,加强阐释工作,是理论工作者的责任所在。因此,笔者结合相关文献,对自己的理解略作阐述,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两者的联系和区别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二者既相互联系,又存在区别,侧重点各不相同。需要从基本内涵上分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两者之间关系,这是现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迫切解决的问题。

从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每一个社会都有其赖以支撑其社会发展的一整套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奴隶制社会的夏商周时代是以宗法礼制为代表的奴隶制社会核心价值体系,而封建社会经过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到西汉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直到宋代程朱理学才确立以儒家思想“三纲五常”为代表的封建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其本质核心是“仁”。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奴隶制社会的夏商周时代是以宗法礼制为代表的奴隶制社会核心价值体系。而封建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经过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到西汉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直到宋代程朱理学才确立了以儒家思想“三纲五常”为代表的封建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其本质核心是“仁”。以“仁”来塑造社会、教化人生,在几千年的中国封建文化中,“仁”既是一种道德规范,更是一种社会理想,同时还是一种政治纲领。正是这样一种核心价值观及其在思想道德领域延伸与展开所形成的种种具体价值范畴,使中国封建社会得以维系、变革与发展,形成了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就社会主义来说,不论从社会理想、社会运动还是社会制度来看,都有一种和无产阶级及广大劳动者的自由解放息息相关的价值追求,这是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的价值选择,是社会主义制度所独有的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社会对人类社会价值追求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是人类对以往社会制度所追求的社会理想和价值的一种延续,是在反思不完美的资本主义现实社会制度后,对社会主义制度一种更人道、更平等、更自由、更合理的理想价值追求。

社会主义从最初空想到现实科学的理论演变,并且顺利完成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重大跨越。作为一种更合理的社会理想、社会形态及制度设计,社会主义对人们的价值追求具有特别的感召力和吸引力。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核心价值与基本价值,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得到了整合。

一方面,社会主义价值体系表现为多层次性,具有丰富内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基本价值和具体价值的集合体。核心价值以基本价值和具体价值为基础,对二者进行了整合。基本价值和具体价值,是核心价值的主要内容,其基本层面,是核心价值的体现。因此,核心价值是基本价值和具体价值的指导和灵魂。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既涵盖着理想性的价值追求,又表现了现实性的实践要求;不仅有促使广大劳动者不断完善自身的先进性价值理念,同时也有普通群体可以认同并在实际工作中得以实践的广泛性价值追求。在这个完整有机体中,失去了实践性,整个价值理念系统就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存在;丢掉了理想性,以具体生活实践掩盖、否定最高价值,人类社会就不可能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因此,马克思主义者提出无产阶级需要构建与相应的历史条件相符合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但受到当时社会主义还没有现实的雏形,只有理论上的建构,伟大导师马克思恩格斯二人对理想中的社会主义只是进行了总体概括和初步的设计,对整个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并没有做出微观细致的论述。但马克思恩格斯两人在否定资本主义的论证中也谈到了要建立的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最高价值及其价值体系的构成要素。在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由人的“联合体”这一最高理想、最高纲领和最终目标表述中,就已经包涵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最高价值,这一表述是通过在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相应的基本价值和具体价值体现出来的。

十六届六中全会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次提出,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说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和驾驭,我们党已经从制度方面进一步发展到价值方面,加深了对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四大组成部分是相互联系、辩证有机统一。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都得到了体现。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建设,其第一要务是对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成果的有效吸收和融合。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处于统治地位,起到主导作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之魂和内在精神。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建设中国特色必须要用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保证社会主义正确方向的前提条件。只有这样,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需要、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才能在文化建设和意识形态建设中得到体现和实现。

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如得失、荣辱、善恶等。价值观的内涵是指人们对实践中的价值、价值关系的基本看法和总的观点。价值观是多元的,核心价值观是唯一的。核心价值观根植于意识形态,反映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之中,蕴含在政策、法律、道德之内。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于统治地位 、起到指导作用。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是不断演进的,在任何一个国家不同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内容和表现,表现为一定的历时性。作为一种深层信念系统,价值观在意识层面对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起支配作用。核心价值观的与时俱进,是一个国家提升其凝聚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条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成,其基本条件是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这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素。

十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非常精简,兼顾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精简为24个字,是追求现阶段全国人民核心价值观“最大公约数”的集中表现。这说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了最新认识,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方向。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治理国家的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和谐社会的目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修养的目标。这三个方面,是十报告中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发展目标上的规定,是立足国家层面提出的要求;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价值导向上的规定,是立足社会层面提出的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道德准则上的规定,是立足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要求。这三个层次的理念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实现了政治理想、社会导向、行为准则的统一,实现了国家、集体、个人在价值目标上的统一,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望和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发展目标上的规定,是立足国家层面提出的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价值导向上的规定,是立足社会层面提出的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道德准则上的规定,是立足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要求。这三个层次的理念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实现了政治理想、社会导向、行为准则的统一,实现了国家、集体、个人在价值目标上的统一,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望和追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者,同志一再强调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十报告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与同志的思想方法一脉相承。在这个基础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成为国民的共同追求。中共中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汇聚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符合时代精神,是国民的共同追求。

取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需要凝聚社会共识,引领社会思潮,用“共识”产生“合力”。把创新理论内化为人们内心的“价值认同”,外化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获得共识的基本路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个人学习和领会,集成为群体意识,表现为行为规范,最终会产生凝聚力。

“富强”、“民主”、“文明”是中华民族百年来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当前中国人民的现实愿望,融合了传统价值与当代价值。“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因素的综合,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符合人民对稳定的期望,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的集中体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紧密相连。“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形成有机联系,融会贯通,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总路线相一致,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思想方法在新时期的运用,是社会主义理论建设的重要方面,有利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成为人民的共识。30多年来,改革开放激发社会活力,推动社会发展。一个又一个中国传奇不断出现,改革开放是其不竭的动力来源。社会建设目标提出后,在逐渐完善的过程中,成为“五位一体”格局的重要一环。在社会转型期,思想、文化、利益多元多样多变,各类矛盾与问题纷至沓来。社会需要“共识”,指导中国人民推动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的格局下继续发展。只有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层面的保障,国家的富强、和谐和人的敬业、诚信才能实现。

“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充分的自由和广阔的空间,带来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整个社会和人的创造力、活力的真正迸发,也有赖于对于自由的保障。以“大包干”改革为起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确立。以保护人民权益为出发点,中国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健全人民民主制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此为基础,更加充分的自由和更加广阔的空间,也一定会推动创造力的进一步迸发,推动更有活力的社会的到来。

平等是对普遍自由的一种维护。原始社会的平等,是生产力低下和物质生活贫乏的一种平等。我们所理解的平等,与此不同。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已经取得了一定阶段的胜利,物质生活丰富,道德境界提高。我们所理解的平等,是在此基础上,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需要社会主义法治来保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我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同时出现。与以往相比较,问题更加复杂,更加突出。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解决社会公正问题,具有迫切性。社会公正问题的解决,需要以法治为途径。公正和法治成为当今社会的诉求,人民的现实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十报告对于各项建设的部署,体现了公正和法治的价值,指出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要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这些都是对公正的最好诠释”。作为对人民诉求的一种回应,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会成为人民实现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的基本保障。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成为公民共同践行的道德规范。“爱国”是作为中国公民个人的基本修养,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基本要求。个人具有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是其事业顺利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所从事的职业,爱自己的岗位,干好本职工作,是追求个人价值的体现,也是为家庭,为社会、为国家创造未来的保证。

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在公民社会,诚信为本。诚信的个人组成诚信的群体中,个人安全有保证,发展有保障,敬业有意义。“友善”与人与人之间关系具有直接的相关性,是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基础性的价值观。只有人与人之间友善相处,诚信才具有实现的可能性。因此,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相联系的公民道德规范

综上所述,十报告中,“三个倡导” 以个人为基础,兼顾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次,针对性强,目光远大。个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为共识共同努力,实现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就对我们的宣传和弘扬对象,正面作出了清楚的回答。准确全面地理解、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不仅仅停留在想和说的阶段,应是实实在在地做起来,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第5篇:民主价值的要求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逻辑关系

[中图分类号]B815.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7)04-0021-02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逻辑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五个方面的内容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

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

从马克思主义学说本身看,特别是就它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看,它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两个相互联系的基础:一是科学方法论的基础。二是人学价值观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学说讲两个东西,一个是讲宇宙运动一般规律、社会发展一般规律、人类社会由资本主义到达共产主义的一般规律,要求掌握规律、遵循规律,确立对一切问题的科学态度;另一个是讲人创造自己的历史,在有对立社会力量的长时期中,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讲人是历史运动的目的,人类社会运动最终指向人的完全自由和解放。因此,为人、为人民利益、为人类的光明未来而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总的根本的价值观。这个价值观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结合起来就形成中国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核心价值体系的目标规定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价值主体既是指每一个公民个人,又是指社会化的人。在中国,每一个公民都有价值准则的选择自主性,但一般地说,他们都会懂得,要为自己谋划,也要为人民整体的价值要求着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正是大多数中国人所认同的,可以说,是中国人民的总体价值观,也是他们为之奋斗的价值目标。这种总体价值观对每一个公民的引导性和凝聚力,表明它确实是社会主义中国的核心价值体系的目标内涵。

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普适要求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可以说是广泛性、群众性、普适性价值。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因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大方向是统一和团结,它也有分离、分裂、内战的时期,但这种“对立面的斗争”一般是在民族国家范围内展开的,其结果是“对立面的同一”,即民族的团结、统一、安定、发展。这种社会状态和历史进程,反映到中国人的意识之中,就凝聚成为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几乎全体中国人所遵奉的价值原则。在经济全球化的新环境下,民族的界限不但不能撤去,而且需要捍卫,以便把对外开放同独立自主统一起来。把经济全球化理解为中国西方化,这是同爱国主义背道而驰的。

4.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核心价值体系的前卫主张

爱国主义是中国文化精神,是在新的时代和经济全球化环境中必须继续保持和发扬的优良传统,是所有中国人最根本的道德诉求。在中国,不爱国无以为人。改革创新则是新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保持生机和活力的文化新锐,是要由民族中的先进分子带头实行的社会进步的前导。可以说,“爱国”与“创新”构成核心价值体系的横坐标和纵坐标。为了民族复兴而改革创新,为了改革创新而高扬民族精神,二者密切结合,中华民族才能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5.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规范

总书记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经验做了系统总结,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话语方式,提炼出“八荣八耻”。我们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上述四项内容,都在“八荣八耻”中得到其道德表现。可以说,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展开,也是坚持这一体系的道德保障。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

1.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引导性

作为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态势下的具有主导性的核心价值体系,不能没有理想的追求和引导。中国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是超越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和狭隘眼界,达到消灭剥削、消除传统社会差别、“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1]的共产主义。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则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懈奋斗,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两个理想的相互衔接,引导全国人民团结奋斗。但是,理想的实现依靠现实主义的坚忍精神和切实有效的实际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指明了现(下转第43页) (上接第21页)实工作的基本要求,制订了达到理想的道德规范。正如所说:中国共产党人是“有理想的现实主义”者,“我们要以科学的精神、革命的现实主义,切切实实、一点一滴、一个一个地夺取”[2]胜利。

2.科学精神和价值导向相结合的全面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价值导向体系,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即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全体人民都能得到自由、幸福。但是,价值理想、价值导向都有一个是否科学、是否合乎规律的问题。建国以前,相当一部分爱国知识分子,怀抱救国理想,其价值观念无疑是崇高的,但限于对历史规律的不了解,他们往往以“科学救国”、“教育救国”、“实业救国”为其救国方略。科学、教育、实业都十分重要,但在当时条件下,改变社会制度的革命是当务之急,对这一点,他们并不认同。建国以后,科学兴国、教育兴国、实业兴国成为正确主张,但党内有“左”倾思想的人们仍然固执于社会革命,这又违背了科学规律。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合乎规律的科学观念和合乎人民要求的价值导向结合在一起,这是十分重要的思想。

3.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结合的融合性

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样体现先进性的要求与广泛性的要求相结合的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先进性的要求,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广泛性的要求;理想信念问题的解决主要是对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来说的,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则具有最大的广泛性和群众性;推动社会各项事业的改革、创新,需要先进的人们去带头、去冲锋陷阵,而辛勤劳动、诚实守信等等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普遍拥护和坚持的道德原则。社会主义荣辱观,更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成一体,便于共产党员、党的领导干部同广大群众一起遵行。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是引领社会思潮的政治旗帜;是加强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牢固纽带;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我们只有牢牢把握上述基本精神,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参考文献:

第6篇:民主价值的要求范文

[关键词]孝 公 忠 家国一体 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B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539(2016)06-0120-05

在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众结合的深层次问题上,承继中华民族传统价值理念,使价值皈依本根、皈依文明、皈依民族的道德文化基因,皈依个人一家庭

国家一体的价值认同情怀与境界追求是尤为重要的,它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之基。那么,当前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核心价值理念进行有效对接,并积极传承与创新,使核心价值理念进入家家户户、进入每一个公民的精神世界?我们认为,弘扬中国传统价值观中孝、公、忠的价值理念,积极构筑起家国一体的价值培育及实践推进体系是当务之急。

一、中国传统家国一体价值观体系的内涵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古代社会是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社会形式。分散经营、以家及家族为基本经济单位是主要的生产运行方式,“小国寡民”“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客观真实的存在。如何使中华民族这一多民族聚居、多文化融合、多层社会结构并存、分散的像束捆状的家庭及家族聚集起来,形成基本的行之有效的社会规范系统,根本上要靠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核心价值理念。

进入文明社会后,从夏至清,延续的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家天下的国家结构形态。在皇权至上、君臣等级制森严,王朝更迭频繁的历史进程中,社会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如何缔造、构筑、推进、固化、实践同私有制、等级制紧密结合的“三纲”式的尊卑有别的依附式,甚至奴化式的原则规范体系,这构成了中国传统价值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今天要坚决剔除的传统糟粕性价值理念。

但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社会发展的另一价值理念也一直在民族基因中奠基、实践,其中的核心方面是坚持公众利益、民族利益、国家利益为上。这一核心价值理念在社会生活中的内化及其实践,根本在家国一体,在“孝”“公”“忠”的培育及养成。

中华文化是带着原始氏族文化的遗风进入文明社会的,其中尧舜禹的禅让及其为民众尽心竭力的事迹(比如,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总是为后世所颂扬,其中发挥及内化的价值观的核心是“天下为公”的公心及为民众利益的不遗余力。这种价值观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中一直没有根本中断。《诗经》中的“夙夜在公”,《尚书》中的“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就是告诫统治者只有以公众利益为根本,老百姓才能诚意归顺。

在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奠基民族价值观的“轴心”时代,以“公”利为核心是其中的一大理念。老子言:“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这是以百姓之心为心的“无为而治”式的公心。《管子》言:“是故意气定然后反正,气者,身之充也,行者,正之义也。充不美则心不得,行不正则民不服。是故圣人若天然,无私覆也;若地然,无私载也。私者,乱天下者也。”这是心正、行正、政正与公行天下的阐述。墨翟言:“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这是选官、为官之“公”。孔子言:“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又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是言为政者“身正”的核心是公心和公义。商鞅言:“公私之分明,则小人不疾贤而不肖者不妒功”;“公私不可不明,法禁不可不审”。这是从律法方面言及的“公”。“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平得于公……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阴阳之和,不长一类。甘霖时雨,不私一物。万民之主,不阿一人。”这是从根本上言天下乃公之天下,非私之天下。“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是“公”的价值理念的核心表达。

道、儒、墨、法等T子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奠基时期,一方面,阐述的是如何加强君权,加强社会等级制的奠基与维护;但另一方面,却倡导将“公”作为管理运行层面、价值推进层面的重要理念。特别是以商鞅、韩非等为代表的法家在汉以前的强力实践推动,使“公”不徇私,上升到立法层面,对后世影响较大。同时,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将“公”化为“义”的道德规范,变成了个人及社会群体的基本道德精神。在汉朝儒家定于一尊后,更是上升为价值观第一要义的层面。自汉以后,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在“公”“义”方面也有重要奠基,其中的道德价值观、律法价值观、制度价值观、文明价值观等均有所融入,形成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核之一。

价值实现的核心在实践。当中华民族在奠基“公”价值观的基本理念时,“公”的实践行为即在社会生活中得以倡行。由上古先贤及尧舜禹等的实践构成的为公、为民的行为楷模,演化为“忠”的行事为民的行为方式。其蕴含的一个重要精神是为民族、为国家的社会责任感与个人责任感的合一。

在先秦时期,“忠”的行为表现在:“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中国人在战国时代就主动纪念为国分忧却被迫害投汨罗江而死的屈原,就是中华民族“忠”的共同价值观的集中反映。

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家庭为核心单位构成的。中国传统道德认为维系家的核心在孝。《汉书・艺文志》言:“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第一,孝是热爱自己的生命。第二,孝是对父母、先祖的爱、养、畏、敬。第三,孝的终极关怀在慎终追远。第四,孝的最高价值追求是对国家、民族的贡献,即“三不朽”。中国以家为本的孝文化有其特殊性的方面:孝与“忠”的实践行为紧密相连,与个人在社会上的作为成就相联系,与忠君爱国相联系。《礼记》言:“忠君以事其君,孝子以事其亲,其本一也。”这是孝与忠内在合一的体现。

汉以后,中华民族形成了追求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大一统”意识。在价值理念及实践中将“忠”的观念深入推进,形成了家国一体,“孝”“忠”合一的国家-家庭-个人一致追求的共同价值观体系。董仲舒将以忠、孝为代表的纲常伦理上升到天之道的宇宙论层面。东汉马援的《忠经》提出了天人一体、古今一致的“至理”即忠道:“天之所覆,地之所载,人之所覆,莫大乎忠。”“忠”的核心理念是“至公无私”,“忠”的价值追求是“一其心之谓矣”。“忠”的作用在于“固君臣,安社稷,感天地,动神明”。“忠”的实践推进是将至公无私“一于其身,忠之始也;一于其家,忠之中也;一于其国,忠之终也”,实现个人、家庭、国家“合其一”的价值观实践。后来的宋明理学诸家更是将“忠”“孝”一体作为中国人的道德规范和价值依据,对中国传统价值观融入社会、家庭、个人起到了全方位的推动作用。

应该指出,中国传统“忠”“孝”价值观培养的立足点及目标导向是等级制的社会纲常伦理。在实践运行的过程中,中国传统的封建专制体制和宗法家族制度使得“孝”“忠”的本质内涵常常发生变化,特别是随着中国封建社会日益走向没落,出现了诸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带有根本人身等级性、依附性甚至奴性化特征的纲常伦理。这是中华民族在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上必须坚决剔除的糟粕。

但还需要指出的是,对中华民族而言,“忠”“孝”还有其重要的价值观铸造与奠基的另一层意义。首先,以“忠”“孝”为根本的价值观构筑了中国人的责任意识及奉献精神。“忠”是国家每一位成员对邦、国、集体责任承担的内化,不论是邦、国的公职人员,还是在家务农的平民,其为国家尽职尽责的要求及义务是一致的。特别是在民族存亡之际,其“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顾炎武:《日知录・正始》)。这种责任感的内化及全方位倡导积淀下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更为本质的是,这种为国尽忠的责任与奉献与在家尽孝的道德实践行为在价值实现上是一致的,在全社会民众的价值认定、家族的价值认定及个人的价值认定上是合一的。《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言:“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如果说孝是忠的个人品德准备,在家尽孝是家庭为国尽忠的人才准备,那么,为国尽忠就是个人、家庭为国家实现全然道德价值的价值标的。当全民族将为国尽忠作为自觉追求及内外合一的价值肯定时,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就成为民族精神的必然追求,成为这个民族永恒的精神信仰。

其次,忠的价值实现的核心在于家国一体,小大一致。但在运行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孰先孰后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是“公义”,即群体的利益、应然的追求及合于事宜的现实关切。在中华民族的价值实践中,公义与私利的对立始终贯穿其中。中华民族价值观的根本是“义以为上”。在私利与公利、家庭与国家、个人与群体利益发生冲突时,舍小我而就大我,舍私利而就公义。即使在封建家天下的专制主义及等级制全然实现的现实环境中,这种民族大义及民族正气的教诲及实践仍在进行。这导致了中华民族在价值追求的理想性与价值实践的屈从性之间的深刻矛盾。但无论如何,追求以公为本、以正义为本的价值观教诲与启迪,特别是以此为标准而为民族作出奉献与牺牲的人物的被肯定、被千古传诵,又为中华民族注入了正义、爱国的主流价值观。

二、实现家国在社会主义价值观培育及践行中的一致性

当前,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程中,要特别注重汲取中华民族的“公”“忠”价值观。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天下为公”一直是民族价值观的最高实现目标,而这一目标被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于制度层面彻底实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及中国梦实现的进程中,追求以人民利益为利益、以人民权利为权利、以人民奋斗目标为目标的事业需要核心价值观的强力推动,需要从个人一家庭社会一国家层面,需要从历史、现实、未来方面进行总结、汲取及传承。

“公”“忠”价值观的核心是追求集体主义价值目标的实现。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民当家做主是这一价值目标实现的根本保障。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的核心是人民为本、公平正义及共同富裕。社会在价值导引上要将这三条作为人民大众的共同追求。人民为本是价值之源,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为的是人民能坐江山,能实现“天下为公”的千古梦想。在社会主义社会,公平应该是社会制度层面、社会运行保障层面及收入分配层面共同的价值理念及实践追求。而正义是追求每一个人正当权益的保障及社会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的实现及保障的有机统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在物质生活上的基本追求及保障。民众的现实物质价值追求,就是能过上小康生活。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实现人民对物质生活需求的满足。在价值观的引领上,实现共同富裕是基础性、固本性目标。共同富裕的关键和难点在“共同”二字。在人类历史上、特别是进入阶级社会之后,富裕是少数人、特别是特权阶层的专利,广大劳动人民往往被排除在外,追求“共同富裕”会被作为反动的价值观和价值实践被打倒的。社会主义条件下,这种人类千百年运行的规则被彻底打碎,实现共同富裕成为社会主义价值追求的重要目标。在当前及今后,社会在共同富裕的价值追求上要将“公”的价值理念高高举起,将社会主义追求的目标性旗帜高高举起,坚定地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只有这样,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才是具有先进性及超越性的价值观,才能引领广大民众实现千百年来的梦想。

“公”“忠”价值观的实践层面在“忠”。在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下,忠的核心不再具有任何人身依附及等级制下的不分是非的绝对忠诚的含义,而是一种将责任和义务合为一体的伦理、社会、职业的投入感和担当感的要求,它包括三层意思。一是对国家、民族、人民的“忠”。@种“忠”的情感内化及升华就是爱国主义的精神情怀。在当前,如何从青少年抓起,继续培养忠于国家、民族、人民的道德意识及信仰追求是当务之急。要坚决消除、道德虚无主义、价值虚无主义对青少年的毒害,要防止犬儒主义、痞子风气、消极享乐主义对青少年的影响,培养乾坤正气的风尚,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主动追求,少年强则国强的意志等,将忠于国家与人民变成每一位中国人特别是青少年无比高尚与荣耀的价值追求。二是对职业的忠。尽职尽责完成好工作,对职业服务对象负责,不懒政渎职,不消极无为,不敷衍塞责,不贪赃枉法。培养全社会的敬业、责任及奉献意识。如此,个人“忠”的行为才可能变成国家“强”的标志。三是对民族精神与个人良知“忠”。古往今来,中华民族“忠”的实践无一不是在上对得起祖先、下对得起良知的价值及情感维护中进行的。对得起祖先实际上是对得起民族精神及延续民族精神。如果一个民族没有了值得维系的精神血脉,如果一个民族断了其民族之魂,如果一个民族没有了为之献身的价值理念,那么,这个民族就不会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从远古走来,生生不息,绵延不绝,核心就是铸造起了一座足以让每一个炎黄子孙为之甘洒热血的精神、信仰丰碑。我们这个时代如何使这座丰碑屹立、长存不倒,使民族核心价值观常在,重要的是我们要能使每一位现代中国人均敬仰这座丰碑,并能主动追求将自己的名字也篆刻在这座丰碑之上,使民族精神的长城更坚固、更牢靠。

“公”“忠”价值观的培育、推进的有效开展是家国一体价值体系的构建。中华民族在千百年的价值实践中构筑的是一以贯之的价值体系。价值的分裂是精神分裂、人格分裂、家国分裂的前提。为此,在中华民族“轴心期文明”的奠基时,就将家国一体价值理念的构筑作为价值观构筑的基础性工程。实际上,家国一体价值体系的构筑、运行及推进是中华民族价值观能够得以世代传承的根本。在当前,如何使民众的价值观不分裂,使民族价值观的传承不分裂,关键是要构筑起家国一体的价值观的培育及推进体系。我们知道,家庭价值观是个体价值观奠基与维系的根本。要从小培养“公”“忠”的国家、民族价值观的核心理念,首先必须从家庭抓起。在当前,家庭价值观培养的核心应该是儿童、青少年的责任感、报恩意识及敬畏感。在中华民族传统家庭道德培育中,“孝”是其中关键的品德。孝与忠是必然联系与递进的价值认同与实践推进系统。这是因为,“孝”与“忠”相连的核心在于责任的内化及实践,其维系的关键在于敬畏感的养成,而升华之枢在于积极追求报恩的意识与情怀。在现代社会,中国家庭教育仍是人的基本价值观培养的第一场所。孝仍是家庭道德要大力倡导的。不过,现在的孝不再像古代“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愚孝,而是要建立在尊敬、关心的基础上,在理性的前提下进行。孝需要从孩童抓起,要将孝意识的建立、孝情感的培育、孝行为的养成与个体对家庭负责、对长辈负责、对自己言行负责的责任感培育结合起来。

第7篇:民主价值的要求范文

关键词:达斡尔族传统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契合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05 ― 0005 ― 03

达斡尔族是我国北方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内蒙古、黑龙江、新疆三个省区,其中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是达斡尔族三个最主要的聚居区,另外,在吉林、辽宁、北京、上海、天津、陕西、四川、广西、浙江等21个省市均有人数不等的达斡尔族人。达斡尔族人口现在大约为13万。17世纪前,达斡尔族人主要分布在外兴安岭以南精奇里江(今俄罗斯境内结雅河)河谷,东起牛满江(今俄罗斯境内布列亚河),西至石勒喀河的黑龙江北岸河谷地带。17世纪中叶,由于沙俄殖民者入侵黑龙江流域,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等族的受到野蛮的掠夺和屠杀,被迫内迁,达斡尔族多数迁至嫩江流域。后来,由于清政府征调达斡尔族驻防东北及西北边境,有一部分达斡尔族人迁居海拉尔、爱辉、呼兰,远至新疆塔城等地,形成了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局面。

党的十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未来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要在全国各族人民中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r值观的培育和实践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国各族人民行动的指南。研究达斡尔族传统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 ,有利于民族文化认同,更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于价值观的研究,在学术界有不同的概念,不同学科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研究方法对价值观进行定义。我们通常理解的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主观能动的反映。价值观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是世界观的核心,是驱使人们行动的内部动力。它支配和调节一切社会行为,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包括人的社会地位和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着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人,会产生不同的价值观念。而少数民族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同,不同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念形成与构成也有其独特性和丰富性。美国当代著名文化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在《文化模式》中指出,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每种文化模式都有一种主要目的,一种主题,一种主导观念,表达着一种文化心理趋向,也可称之为文化价值观。一定的文化体系和社会结构,会把某种价值体系传递给人们,使人成为文化的传播者和保存者,并塑造一代一代人的价值观。袁金山在《少数民族文化品牌战略的思考》说:“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各少数民族在千百年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经过不断沉淀、积累起来的生活习惯、风俗观念、、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生产技术等方面的总和,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少数民族的生活虽然各有不同的历史传统、生活环境、习俗规范等,但在传统价值追求、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等方面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有着契合性、一致性。如人口较少的达斡尔族的传统价值观方面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有很多的契合点。

一、达斡尔族崇尚英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

达斡尔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达斡尔族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达斡尔族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优秀伦理道德、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思想,达斡尔人历来崇尚英雄,男人以英勇、坚韧、高大、勇猛的形象出现各种文学作品中。在历史上,涌现出许多保家卫国,维护国家统一的英雄人物,在抗击沙俄、保卫边疆、去新疆戍边、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达斡尔族人都做出可歌可泣英雄壮举。如,民族英雄少郎与岱夫、雅克萨战役首领孟额德、剿匪英雄鄂明福、巾帼英雄海瑞、达斡尔族杰出将军王海山等。达斡尔族是一个具有爱国主义传统的民族,是向往美好生活,具有乐观向上的民族,这体现了达斡尔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价值取向,达斡尔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价值追求是一致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国家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是国家发展目标的价值追求,是民众对美好生活的表达。

达斡尔族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对美好生活的愿景,例如民族神话故事、传说中都有丰富的关于美好生活的描述,这些美好愿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价值追求是一致的。

二、达斡尔族自然生态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

达斡尔族人在历史上长期依水草而居,大自然是赖以生存的资源,也是达斡尔族人的生活生存的丰富源泉,因此,达斡尔族人热爱大自然,更知道保护大自然,形成了朴素的自然生态观。达斡尔人从不乱砍滥伐,破坏自然环境,有严格的禁捕期,什么时候猎捕什么动物采集什么果实都有规定。保护自然平衡,达斡尔族人才能从大自然中得到源源不断的生活生产物品,保证本民族繁衍生息,这样自然形成了全民性的生态平衡意识和观念。又因达斡尔族人先民以万物有灵的思想为基础,是多神信仰的民族,主要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以及祖先崇拜,对天神、山神、地神、河神、火神、祖宗等膜拜与敬畏,这种宗教崇拜精神逐步形成了达斡尔族人爱护自然、崇拜自然的意识和观念,尊重自然规律。达斡尔族人结合自身生产生活方式的需求对自然资源的理解和认识,形成了保护自然环境,得以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朴素认识,形成了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关系,这些自然生态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和谐美好家园的建设是统一的。

三、达斡尔族的伦理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

达斡尔族优秀传统伦理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道德层面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现代文明社会对公民道德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本质要求。达斡尔族具有优秀传统伦理道德观念,以尊敬老人、诚实守信、热情好客、朴素实干、勤劳勇敢、帮危济困、爱国护家等为主要内容,也都体现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如,尊敬老人是达斡尔族人社会生活中表现最突出的伦理要求,年青人不能与老人同坐,不能同老人并排走路,年青人或晚辈人如果三天没见到长辈人就要请安、行礼等。在达斡尔族人中很少有不孝敬老人的事件,统计,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法院在处理一千多例儿不养老人的案件中,无一例是达斡尔族人。达斡尔族民间形成了尊老敬祖,孝敬长辈的风气是达斡尔族优秀传统伦理观念的体现。待人热情诚实守信,对待客人“有牛不杀羊”,“上山打猎,见者有份”等,现在有的村民还保留着这个习惯,每年年底杀年猪时,要请全村人吃肉。帮危济困也是达斡尔族人一大伦理风尚,帮助困难的人是达斡尔族的又一道德要求,老人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谁也不能带着家走”,因此,达斡尔族人对于求宿者,不论是否认识,都要热情招待。这种不分等级高低一律平等好客之风一直影响着现代达斡尔族人的善良与友爱。

达斡尔族原来生活的环境都恶劣艰苦,打猎、捕鱼、农耕都要克服各种困难,要勤劳勇敢,具有顽强的毅志力,才能保持世世代代的繁衍、生存、发展,因此,达斡尔族人形成了自强不息精神和人生态度。这些伦理观念都体现了达斡尔族对真善美的追求,其价值取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致的。

四、达斡尔族的婚姻风俗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

达斡尔族对社会公正秩序的追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于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现代民主法治国家的社会追求,达斡尔族民族传统文化中包括着非常丰富的习惯法和规约,在这些习惯法和规约中体现着公平、正义、平等、自由思想,其价值取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相同之处。如,早期达斡尔族婚姻家庭实行一夫一妻制,只有妻子不能生育男孩儿时才可以纳妾,但达斡尔族人是不愿让自己的女儿当妾的。实行氏族外婚制,即同一莫昆(达斡尔族氏族组织)的男女成员严格禁婚,这是达斡尔族人一直遵守的婚姻制度原则。在氏族外婚姻制度下,达斡尔族人很早就开始主张接受异族通婚。虽然当时不了解其科学性,但是这种共同坚守规约的做法是先进的,科学的,也促进了达斡尔族人口的优生优育。在对待女性方面,达斡尔族人更尊重女性,在达斡尔族家庭中,女孩子要优先受教育,女孩子长大嫁人是代表自己的家族,所以要有好的教育。另外,在同龄男女中,女为大,无论男人生日大小,同龄女人都是姐姐。这种对女性的尊重习惯与社会主义平等、公正的思想是相通的,更具有先进性。于兰、潘忠宇《少数民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写到:“优秀价值观从根本上说,是一个民族对自己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价值取向,是对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选择的价值理念,是对民族发展前途的价值追求。它既是民族行为进行选择的依据,又是民族实现价值目标的指南。”这是对达斡尔族价值观念的恰当诠释。

同志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这一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极端重要性。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充分发掘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和凝聚功能,实现少数民族优秀传统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度融合,这对于增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于兰,潘忠宇.少数民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6).

〔2〕李伟,潘忠宇.回族伦理文化导论〔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0.

第8篇:民主价值的要求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意义

201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用24字,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高度概括了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展现了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新出炉,反映了社会各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认识,也对国家、社会、个人提出了新要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要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富强”是对我国进一步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水平、增强综合国力提出的要求,要求我国不断从各方面提升综合国力,迈步走向世界,使我们的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民主”是对我国的政治发展提出的要求。它要求我国进一步推进民主政治改革,使我国人民真正实现当家作主,建立真正的人民民主,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的权利。“文明”与“和谐”是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提出的要求。国家建设不仅要注重物质文明建设,也要注重对精神文明的建设。文明、和谐是国家实现长治久安的象征,是人民生活稳定的标志。它要求我国加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着力创造引领世界文化潮流的先进文明,形成安定有序的社会氛围,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推动文明、和谐国家的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理想,是中国发展的目标与方向,是对中国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自由”是对每个人权利的尊重,它要求我党坚持科学执政、以人为本,为人民创造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使人民群众感受到尊重,并享有政治自由。“平等”、“公正”是对每个人人格的尊重,是解决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者关系的准则,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追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要求全社会以平等、公正为准则处理一切事物,使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得到协调,使人与人平等、友好地相处。“法治”是实现自由、平等、公正的保障,它要求我国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在全社会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构建一个人人懂法、守法、护法的法治社会,坚持司法独立、公正。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在社会矛盾日益加剧的现实问题之下提出的公民道德行为准则,涉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各方面的内容,它要求公民遵守基本道德行为规范,加强培养个人素质,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体现了个人应有的价值追求和价值目标。爱国,是中国人民的责任和义务;敬业,是面对人生的积极态度;诚信,是待人接物的基本准则;友善,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不可缺少的力量。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了国家、社会、个人在价值目标上的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兼顾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目标,考虑到三者的发展愿望,实现了国家的发展目标、社会的价值导向、个人的行为准则的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三个层面联系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三者的矛盾,使得国家、社会、个人的价值目标能够和谐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明确提出,使得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和谐社会的构建、个人素质的提升能够同时实现。国家、社会、个人的价值目标实质上是互相联系的,社会中的每个人在实现素质提升的同时,能够共同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综合国力逐渐得到增强,继而和谐的社会环境又能够促使个人的素质进一步提升。因而这三个价值目标是和谐共生的关系,能够互相促进、共同实现。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核心部分,它的明确提出,为国家、社会、个人的价值发展指明了方向,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丰富、包罗万象,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较为具体、通俗易懂,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走向群众,实现大众化,促使大众更加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和要求,进而共同推动它的建设。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结合具体国情提出的较为全面的价值观,迎合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中国特色,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观,创造了新的价值观理论,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做出了贡献。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抵御西方不良文化的冲击。在世界文化多元化以及各国文化的交融、冲击下,西方文化对我国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我国文化面临西方不良文化的冲击和挑战,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有利于我国抵御西方不良文化的冲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个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文化鉴别力,从思想上抵制西方不良文化,避免遭受落后、腐朽文化的迫害。此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有益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良好的社会环境能够帮助人们增强抵御不良文化的能力和意识,从而使我国的优秀文化得以延续和弘扬。

(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传播传统文化,明确时代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还结合时展的特征,迎合了社会发展的需要,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文化多元化的社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人民群众明确时代的主流特征,对于引领人民群众的主流价值观极具意义,促使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播传统文化,还有益于明确时代特征,明确国家、社会、个人的发展方向以及价值追求。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以精炼简短的词语,道出了社会各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认识和提炼结果,高度概括了国家、社会、个人的价值发展目标和要求,仅24字,却内涵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发展指明了方向,它必将成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过程中的一种伟大精神力量,成为中国人民共同的理想信念。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国家、社会、个人必将紧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和要求,全力朝着新的价值发展目标前进!

【参考文献】

[1]黄三生.国内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的研究综述[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2(6):97-100.

[2]雷慧.国内关于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综述[J].理论观察,2012(5):14-15.

[3]刘毅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刍议[J].桂海论丛,2013(4):78-80.

[4]杨兰、付凌艳.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党史文苑,2012(24):59-60.

[5]赵立科,陈秀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的基本路径[J].改革与开放,2012(22):59-60.

[6]张伟娟,郑朝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属性、作用与外在判据[J].安顺学院学报,2012(10).

[7]丁宪亮,崔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探析[J].学理论,2010(7):10-11.

第9篇:民主价值的要求范文

第一,普世性原则。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价值体系中最本质、最具决定作用的部分,它支撑和影响着所有价值判断和行为走向,因而它应当奠基于对整个人类发展史和未来走向的总概括之上,要将整个人类文明积淀下来的最本质的价值准则结合进去,惟此才能吸引和召唤更广泛的人们去遵循和坚守,才能以此支撑和谐社会的构建,支撑和推动和谐世界的形成。只有坚持民族核心价值观的普世性原则,民族间的交集点和相通性才会形成,共存共荣才能实现。

第二,民族性原则。由封闭到开放,由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的中国社会,需要构建新的与时代背景相适应的核心价值观,这个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必须建立于民族文化传统之上,而不是奠基于外来文化。这一点对世界各国都具有规律性。以西方民主、自由、人权的核心价值为例,其成就于几百年资本主义政治文化的发展,精神因子甚至追溯至古希腊文明,追溯于基督教教义。当然,对于历史文化必须持以科学的态度,不行,民粹主义也不行,惟一可行的就是寻找民族文化中最优秀的成分,结合现代文明,予以发掘、归纳和整理,力求使其焕发出更加灿烂的光辉。

第三,政治性原则。在一个价值观念多元的社会里,要形成主流精神与核心价值观,没有执政党的倡导和推动是难以想象的。同时,一个长期执政的政党,必然代表了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当一个民族选择了某一政党,即意味着这个党的政治思想、执政理念可以满足民族的要求,集团的核心价值观与民族核心价值观有着相通性。以中国共产党为例,所强调的构建和谐社会,即建立于“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之上,这基本上满足了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需求,或者说支撑了民族核心价值观的建立与推行。所以说,民族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一定不能脱离执政党的执政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