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路范文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路精选(九篇)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路

第1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路范文

[关键词] 和谐社会;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对策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1]同时,还进一步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优化教育结构,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2]。

为把贯彻落实十七大建设和谐文化、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和优先发展教育的有关精神真正落实到学校素质教育之中,笔者认为,首先要充分发挥师范教育、特别是高等师范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过程中的基础作用,进一步优化教育教学改革,促使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加大新型师资创新意识和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力度。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和社会变革的深化,我国青少年教育问题也越加突出。当前,青少年身心健康与成才正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突出表现为:学习心理压力与学习心理疲劳,面对各种考试(尤其是中、高考和考研)表现出的紧张、焦虑与恐惧,升学择校或就业择业过程中的无奈与烦恼,人际交往中(尤其是异性交往)的困惑及恐惧,生理发育成熟与性心理问题的困惑,亲子关系中的腻烦和逆反问题等;来自方方面面的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矛盾或障碍,导致的厌学、辍学、犯罪,乃至轻生。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学业优秀的青少年学生中,陆续出现了厌学、抑郁导致休学和辍学的现象……

因此,在新时期如何进一步加大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的力度、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健康的个性,真正把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做好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落实到实处,已经成为当今学校、教师、家长和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和亟待深入探究的课题。

一、加大师资培养力度,拓宽教师的执教技能,是优化心理健康教育与改进思政工作的前提

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为落实国家教委关于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在教学、科研和教改实践中,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加大了增强新时期青少年学生整体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的教育力度。特别是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过程中,尝试性地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引进思想政治工作之中,丰富和更新了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课教学内容与途径,为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激发师生们关注自身整体素质的培养与优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迄今为止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等各级各类学校,都已经不同程度地配备了专业教师和兼职教师,开设了有助于学生们身心健康成长与成才的健康教育课、思想政治与心理辅导课等。有条件的学校还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心理教室等相关机构,为进一步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与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生们对心理辅导需求量的增大,多数教师只会教专业课,不会(或忽视)为自己的学生排解心理困惑,面对青少年学生因心理问题而厌学、休学、辍学乃至轻生无能为力。同时,相当一部分小学、中专和普通中学没有心理咨询机构和心理辅导师资,特别是许多省市郊区学校的学生和家长,为了寻求一次心理咨询帮助不惜长途跋涉。有些学校为解决这一问题,积极发掘现有师资的潜能,安排有教育教学经验和自身素质较好的老教师或负责学生工作的教师兼任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工作。这一状况已经引起了国家教育部和相关领导的重视,并提出了在我国每一所学校至少配备1~2名专业心理辅导教师的发展目标和规划。此举不仅使广大的教师、学生和家长感到欣慰,也使正承受着心理问题折磨的学生和家长看到了希望,更激发了相关专业教师、专家和学者的教研热情,因为这绝不仅仅是增设一门心理辅导课和一个教师编制,而是一种优化生命和挽救生命的教育发展举措,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促进我国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充分体现。

为优化素质教育,有关领导及教育专家曾指出:要把“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统一起来;把包含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在内的适应公民发展素质需要的课程教材体系建立起来;把课内外、校内外沟通起来;把学校、家庭、社会联系起来;把有利于全面发展素质的教育评价制度确立起来。[3]同时,还指出:“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为首要能力”;“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教育,所编的任何一本教科书,最好不要满足于课堂效应,而要重视实效性和应用性”。[4]

对此,笔者有两点对策与建议:

1.加大心理辅导师资培养的力度——即心理辅导师资队伍的壮大与优化不能仅仅依赖于现有教师的调整和改行,而在于专业人才的培养。例如高师可以培养“职业责任意识+专业知识与技能+心理辅导技能”的德才兼备的“复合型师资”为基本教学目标。具体地说,心理辅导老师要在具备健康人格特征、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在拥有专业教学(如数学、语文、外语等)技能的同时,还要具备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技能,以适应当今学校教育与学生的需求。在高师教学课堂搭建一个“探究和培养能够胜任本专业课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型师资的培训平台”。

2.关注社会,优化教育途径——进一步优化和丰富教学模式,将高校课堂与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大学生所学的知识与技能直接服务于社会并得到社会的检验,通过高校教学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双向服务、双向教育和双向受益,不仅为当今的大学生们今后求职、就业和从事学校心理辅导工作奠定了有利的基础,也为进一步创新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探究一条最佳途径,以便进一步形成社会、学校、家庭、个体全方位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相辅相成的全新教育体系。

二、关注家庭教养模式的影响与更新,是推进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

众所周知,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生的心理品质和个性特征的形成与家庭因素密切相关。家庭因素包括父母关系、经济条件、父母的期望值、家庭教养方式以及家庭成员的示范作用等。

家庭环境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父母的性格特征(如脾气好坏、待人真诚或虚伪、性格内向或外向、意志力的强与弱等)及家庭氛围是否和谐等相关问题上。一般来说,在和谐家庭氛围长大的学生,无论男生还是女生,个性品质较好,情绪情感和人际关系比较和谐,学习兴趣广泛,学习注意力容易集中效率较高,合作意识和责任意识较强,学业成功的可能性就大,一般不会形成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反之,则会形成上述不同程度的心理或行为问题。例如,在不完整家庭(单亲家庭)或父母关系不和的家庭长大的学生,往往会导致心理上的不安全感(如深感自尊心受损、遇事极为敏感、害怕他人提及自己的家庭及父母)以及人际交往紧张、恐惧、孤独、缺少生活激情等不利于身心健康的情绪与情感。正如一位单亲家庭的学生所说:“我会时常有不安全感,睡眠非常不好,经常会突然醒来,感到害怕……”有的还会形成受挫后的报复心理倾向及偏执型人格特征,极易将家庭带给自己的痛苦生活经历及挫折体验移植到他人身上。

转贴于

正如教育心理专家所指出的:“性格是在人的生活实践中,在不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最初对性格形成起着重要作用的是家庭,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一个儿童在家庭所处的地位和家庭成员首先是父母对其影响和教育而实现的。”[5]

家庭教育实践表明:家庭教养方式对学生的性格特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种教养模式上:信任与民主型模式,传统的管教与打骂型模式,溺爱与牵制型模式。后两种家教模式可以说都是导致学生心理不协调及心理障碍形成的重要原因。例如,一位女大学生说:“我早已习惯了与父母居住并被家里所有人关爱。可现在,要与七个性格不同的同学朝夕相处,还要学着与他人处理好关系,少不了争吵和摩擦。我虽然知道应该学会忍让和照顾,但从小生活环境的差异给予了我们不同的习惯、个性和经历,总难免发生一些不舒心的烦恼事。一天晚上,我和一个舍友吵了几句嘴,可没想到,好几天她都不理我,我感到心里很不舒服。更让我受不了的是,她还总给我脸色看,再这样下去,我真的忍受不了了……”。还有的学生因为与宿舍某个同学发生了矛盾,导致了与同宿舍大多数同学的交往障碍,以致有的学生频繁更换宿舍或夜不归宿、拒绝住宿等,进而出现烦躁、头晕、失眠、情绪异常等心理问题。

可见,建设和谐社会更需要高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默契配合。一般说来“中小学校与家长联系似乎太自然不过了,而大学与家长好像不需要有什么联系,因为大学生可以自己做主了”……然而,学校和家长往往忽略了:学生家长对他们的爱和影响及责任意识是时时、处处、永不中断的。因此,对于家长来说,要重视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并把上了大学的孩子当作青年朋友来交往,父母家人要注意给孩子榜样示范作用,用健康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品质去影响孩子,并了解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爱和如何给予他们所需要的爱?对于学校和老师(特别是心理辅导老师)来说,建议有必要把“帮家长与孩子建一座心桥”列入教育与科研计划之中,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优化当今大学生个性特征和高校和谐文化建设的基础与前提,同时也是高校危机干预的有效措施之一。

三、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合理奋斗目标的定位,增强教育的可接受性和实效性,是学校的和谐文化建设的保证

我们的教育往往习惯于对群体普遍性问题与整体发展的探究和实施,而忽略对学生个体差异性的研究与培养,因此学生个体在学业发展与就业上形成严重的心理问题而学校危机干预又比较薄弱,从而导致校园文化和生活氛围的不和谐与紧张也就不言而喻了。例如,对于高校学生来说,要想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与评价,就有必要制定一个合理的奋斗目标,对自己的发展有一个合理的定位,即这个目标符合自己的个性特征、体能和智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达到的。如果自我期望值过高或过低,必然会导致自傲或自卑,久而久之自然会形成心理失衡或严重的心理障碍乃至疾病。

教育心理学专家曾指出:“教育个体发展功能的价值所在——教育对受教育者个体来讲,具有发展个性(或人格)的功能,使人的体力、智力和能力、性格和品德等都获得充分的发展。教师职业的价值,正是体现在一个个学生心灵的升华上,教师的教育像涓涓的流水,滋润着一个个个体的心田,从而产生了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6]

例如,要重视学校的和谐文化建设,特别要注重高校“宿舍生活与文化氛围及人际关系的和谐”。学生们朝夕相处,其小群体环境与人际交往氛围的和谐程度如何,会更加直接影响学生们的心态与学校的和谐文化建设。例如,有的学生在与寝室同学如何友好和谐相处的问题上,总感觉活得很累、很孤独,深感知心朋友难寻。在大学生对宿舍满意度的评价中,我们发现,大约有一半以上的宿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和谐因素及矛盾。笔者认为,高校“宿舍生活与文化氛围及人际关系的和谐”与校园和谐文化建设密切相关,是高校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进一步探究和加大“高校宿舍和谐文化建设”的力度。

再如,教育教学改革不仅要听取广大教师的意见,也要重视倾听学生们的心声,例如学生提出:“学校提供实践的机会太少”“专业教师应让学生知道他们学的有什么用?”,“希望能创造条件向学生切实阐明清楚专业的现在与未来所应具备的素质”,“希望专业课教学能设法增强学生的兴趣”,“不同的学生易适应不同的老师,但学生不能自主选择老师。希望能实行老师挂牌上课”,“老师与学生联系太少,希望加强师生互动,提供师生交流平台”,“课程排得太满,希望多给点自主学习和思考的空间”,“院系之间联系太少,希望能提供一个各院系之间新老生之间交流的平台”等等。[7]

建议多为学生提供走出课堂、走向社会,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服务于社会的机会。可见,心理辅导老师如果不具备生理与心理辅导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而其他教师员工又极少有时间和精力主动给学生以心理辅导,教师的教育也就不可能向涓涓流水滋润一个个个体的心田,产生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对此,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及素质教育要紧密结合、默契配合。[7]

首先,应当让学生客观地了解与评价自己(例如,从指导每个学生客观地了解自己地经历中的成功与挫折基础上,明确自身优势,客观评价自己的不足入手),建立自我成长与发展“档案”,由自己保存、自己随时“存款”;其次,心理辅导老师在对学生普遍了解的基础上,也要有一本“爱心手册”,用真诚和真情去关注个体需要特别心理帮助与心理支持的学生,才有可能在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学会帮助自己建立合理的奋斗目标,减轻心理压力,从自身和谐做起。

总之,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现有心理辅导机构和师资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管理体制和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优化师资队伍,改进和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教育模式,增强教育的可接受性和实效性,为学生们提供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与学习氛围,同时,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以便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才能倾听到他们深埋在表面语言下的呼唤,达到师生之间的心理沟通与心境的和谐,真正以学生为主体、以领导为核心、以教职员工及家长为依靠,创新和构建一种集多学科知识和多种教育模式及途经为一体的,家庭、学校和社会全方位互动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校园和谐文化建设与素质教育模式,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调节,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方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注释:

[1][2]首都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党的十七大文件汇编[C].2007(10).

第2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路范文

[关键词]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德育;融合路径

2014年9月19日,同志在接见云南民族大学留印学生时指出:“要砥砺品德,笃志好学,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正确方向的指引,为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全面发展增添了正能量,同时也为民族高校“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赋予了新的涵义。近年来,民族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德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列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纳入日常教学实践。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均归属于育人体系,是高校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建设,有效融合施教路径,有助于高校课程改革创新,有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对于民族高校来讲,应促进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促进施教主体种好综合育人的“责任田”,担当核心价值培育的“承载体”及推进民族团结的“动力源”。为此,准确理解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内涵,认清两者之间的关系,明确融合构建的根本原则,探讨推动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发展的科学路径,显得尤为重要且迫切。

一、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概述

(一)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心理健康教育又称心理素质教育。它是教育者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教育对象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1]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民族高校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穿插运用课堂讲授、心理干预、校园文化熏陶等方法,宣讲心理知识,增进民族感情;在教育目标上,旨在帮助民族高校大学生挖掘认知潜能,进行自我适度调控,防治心理困惑,提升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身心抗挫能力和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进而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民族高校开展系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既完成了教育教学课业安排、开展心理学术研究、培育良好人格等工作,又满足了民族高校大学生端正动机、培养情感、心理矫正的主观诉求;结合大学生身心特点,按年级和所学专业的不同,帮助其消除心理障碍,改进亚健康状态,提高心理素质,开发潜能,培养其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2]同时,针对民族高校大学生来自不同民族地区,具有不同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化、思维模式等特点,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使各民族学生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形成正确的民族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民族高校德育的内涵

德育在宏观上是指所有有目的及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3]微观层面的民族高校德育是指民族高校按照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基于自身教育属性,本着教育人、引导人、塑造人的原则,结合不同少数民族学生的个性特点,对受教育者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4]帮助其走出自我闭塞和自我放任的心理误区,有效消解“心理贫困”,[5]加强自我约束,克服厌烦情绪及疲倦、敏感、依赖、逆反心理,确保其心理行为不偏向、政治觉悟不降低、人格品行不脱轨。对于民族高校来讲,德育是一种细节、一种关爱、一种责任,在少数民族学生点滴的日常行为、教师的为人师表、高校的育人环境中,无不蕴含着人性的塑造、品行的规正、核心价值的引领。从本质上讲,民族高校德育具有施教目的一元及学生诉求多元、内容认知及内化体悟、体系精神及方法精确等特性。民族高校应注重吸收优秀传统民族文化,从培育“人”的德性出发,将“民族文化特色”融入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

(三)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关系

1.涵容与内驱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健全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完善道德培育方式,丰富立德树人内容,持续增强德育的熏陶力和教育力。《纲要》对德育工作职责、教育目标、担负任务、施教方式及内容的进一步明确,旨在通过对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引导和影响,使其知、情、意、行与时代要求相合拍,与品德修养相吻合,与实现“中国梦”进程同节奏。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解决学生心理层面的问题和维护其心理健康,有利于缓解大学生心中的压力和消除不良心理,使他们能从容地面对各种磨难与压力,防止其采取错误、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6]塑造其民族精神,提升其人格素养。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虽然施教发力角度不同,教学内容、具体目标及施教路径存在差异,但心理健康教育被德育所涵容,内驱德育顺畅开展,为高校立德树人提供精神滋养和文化补充。

2.支撑与依赖

在高校课程体系中,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均被纳入通识教育必修课。当前,有的高校将两者进行量分细化,与学业衡量相挂钩,与评比优秀大学生和取得奖学金资格相联系;注重规范考核制度,调动学生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主动性,促使其自觉参与各种学生团体活动和社会实践。纵观德育发展历程,其本身具有较强的民族性,其施教基本原理、原则、内容前后衔接,一脉相承。本质上,它是一种“大德育”,涵盖着思想、政治、道德等内容。[4]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能够助力德育施教主体转变观念,主动将系统的心理知识寓于以学生为本的德育体系。实践证明,教师由权威者到指导者角色的转变,可以有效拓宽德育的理论传授、榜样示范路径,发挥品德塑造功能,帮助大学生在顺利完成学业的过程中,进行适度的心理调整,克服自我发展障碍,使其思想上更加成熟、心理品质上愈加丰富和完善。

3.独立与一致

民族高校德育依托于“两课”,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将哲学原理、政治建设融于其中,注重打牢思想品德基础,促使大学生德、智、体、美综合发展。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培育良好的性格品质、开发智力潜能、增强心理适应能力、激发内在动力、维护心理健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7]为此,两者在施教目标上有着本质的相同性,又存在运行渠道的不同。从施教内容看,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德育以转变民族高校大学生道德理念为基点,宣传思想政治理论,加大优秀品德的塑造。而心理健康教育则将心理专业知识与心理辅助活动有机结合,关注民族高校大学生情感的培育和个性的形成,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优化其心理素质,促进其健康心理潜能的最大开发。[8]两者各司其职,互为借鉴提升,良性推进民族高校整体育人工作。

二、加强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所需

高校要发展,改革创新是必经之路。实践证明,不管高校位于何种层次、何种学科领域,只要定好位,瞄准突破点,坚持内蓄正能量,聚力治理短板,就能充分发挥“科研”与“服务社会”的职能,创出高水平的治学之道和办学之路。民族高校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也有着厚实的民族学科基础和人文底蕴。事实上,民族课程构建运行的基础,在于育人本体功能的发挥。当前,民族高校正以“中国梦”为牵引,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有机结合,并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倡导爱国、敬业、奉献理念,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于心、外践于行。[9]民族高校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两类学科的有机融合,不断优化育人路径,调整教学资源配置,进而夯实学术研究的着力点。建立心理与德育双轮驱动的融合发展路径,对于拓展与其他学科内在的衔接面、促进民族高校课程体系改革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另外,在教学改革中,坚持交叉内容不平行、互补方法不偏颇、融合目标不孤立的原则,通过两者教学理念、路径、手段的融合,形成了特色鲜明、符合民族高校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育人体系。不仅做到了以人为本、以心育德,使两项教育价值实现有机统一,而且能够增强民族高校的“话语权”,提升学科创新的“显示度”。

(二)学生健康良性成长所需

民族高校大学生作为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量上占有一定的比例。他们具有真挚的民族情感、刻苦的学习精神、强烈的求知欲望。但同时部分学生存在心理上的自我封闭、盲目的民族自尊或自卑、单一固化的思维方式、狭窄的人际交往理念等特点。[10]这些个性特征,在心理品质塑造、核心价值观培育等方面面临着较多的问题和困难。为此,基于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具体教育目标,将两者教育内容、方法、理念与教育制度相融合,以心理健康教育拓展德育的路径,以德育模式承载运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构建将心理、品德、思想、政治等因素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进而在民族高校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土壤中栽培心灵的“生长树”。另外,在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中,民族高校要将其作为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按照实地调研、归纳分析、合理排序、科学重组的思路,既要搞好与其他学科、校园文化、课程体系、学术研究、高校改革发展的无缝对接,又要有组织和有计划地进行融合任务分析、教学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转换、教育情境设计和实地论证,通过高校系统规范地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融合的教育体系,促使民族高校大学生健康良性成长。

(三)增强民族团结教育实效所需

民族团结教育在民族高校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育人作用。反观我国历年来的民族问题,一些民族冲突难以在短时间内彻底消除,究其原因,部分是由于社会个体思想道德滑坡、人生观和价值观偏移、心态扭曲变形导致。民族高校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和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力量,肩负着历史赋予的责任,需要其固守民族团结的底线,不越违法乱纪的红线。而这些基本素养的获得,既需要民族团结教育,更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支撑,[10]否则高校教育工作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要注重启发师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两者对教育融合创新的主动性,营造浓郁的融合氛围,探索科学的施教路径,形成前瞻性研究成果,以提升指导实践的实效性,增强心理健康和德育教育融合的可行性。本质上讲,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归属于文化范畴。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发展,切合了各种文化渗透发展的现实需求,进一步凝练了学科教育发展方向,能够有效解决大学知识生产、养成、传播的时代问题,孕育民族团结要素,增强民族高校人文教育功能。

三、构建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融合路径的基本思路

(一)在教学路径上“融”,增强互补实效

构建运行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融合路径是大势所趋。当前可从三方面入手。

1.解构原有体系

针对当前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平行发展且既成体系的现状,应以德育实效为融合的起始和归宿,强化心理知识的内化和心理干预活动功能,消除心理教育着力面窄的问题。畅通思想道德修养与形势政策教育主渠道,将理论知识与心理问题案例相结合,努力在网络、科技、环境道德宣讲上下工夫。

2.重建融合体系

结合民族高校学生心理特点,以明确教育目标、灵活课堂教学、丰富学习资源、增强育人实效为基点,破解两项教育融合瓶颈,对接学生现实心理、文化、实践活动需求,对学校课程设置进行动态调整,形成“综合育人牵引、民族专业支撑、施教内容补充”的新格局。

3.搭建渗透式教育平台

要固本守基,找到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融合的理论依托,夯实综合育人的“点”;以道德养成教育为主,规范施教主渠道,链接社会、高校、家庭的“线”;加强校园心理文化建设,整合施教目标与内容,拓展融合的“面”。同时,可运用收集、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等方式,积极融入社区、企业、军队及外来文化,增强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的普适性、综合性和完整性。通过这三方面的立体构建,推进两项教育深度融合。

(二)在施教主体上“合”,打牢素质基础

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有机融合,涉及内容多、涵盖范围广。然而,最关键的就是施教主体上的“合”,既要规避简单的拼凑、机械的组合,又要防止施教主体入口无标准、考核无依据的问题。

1.人无我有,健全队伍

分类优化两项教育教师结构,将熟悉民族政策、精通教学业务、了解心理知识、掌握德育技能的教师吸收进来,并按照学校、机关教辅、二级院(系)、班级四个层次,调取不同民族的学生骨干,组建团体,增强融合教育的力量。

2.人有我优,提升素质

改变当前的“柔性”学习为“刚性”培训,定期组织专题教师学习研讨,并与教师晋级、评定职称相挂钩,使其教有劲头、研有盼头。针对辅导员队伍薄弱的问题,在把好“入口关”、“培训关”的同时,组织其深入学生中间,了解其心理动态,摸清德育底数,增强心贴心、面对面帮带效果。

3.人优我专,突出特色

针对一些民族高校学生自我封闭、自信心不强等问题,创建融合教育的质量论证制度,坚持“韧性”原则,注重保持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连续性。树立勇于担当、善于担当的意识,将两项教育融合机制纳入民族高校育人工程,大力排解学生的烦心事、挠头事。通过“惠生工程”的实施,激发大学生奋发向上的正能量,达到“水利万物生”的效果。

(三)在学术研究上“统”,搭建融合平台

创办有特色、高水平的民族高校,需要规避同质化的问题,打造特有的办学理念与风格。当前,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相融合是民族高校办学的一条创新之路,而创新的层次与领域必须在学术研究上进行有效的“统”,进而统一搭建融合的平台,提供创新施教的舞台。

1.加强“以心育德”实施办法研究

要以学生综合发展为研究课题,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校正思想偏差,使其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基本道理,进而夯实其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重点在“以心育德”的教学工作计划、教学内容、教学组织上下工夫,特别是将融合内容进行目标分层、过程分层、练习分层、考试分层、辅导分层。同时,要特别关注集体备课、课堂观察、练习、作业等工作重点。

2.加强破解“各自为政”模式研究

民族高校要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衔接,尤其在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上,要打破“各行其道”教学模式的桎梏。比如,针对部分少数民族学生不善交际的问题,要分析主客观原因,找到心理干预的契合点,引导其树立良好的交友观。

3.加强“以德育人”的路径研究

在加强“以心育德”实施办法和破解“各自为政”模式研究的基础上,巩固研究成果,使民族高校师生自觉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工作实践。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横到边、纵到底”的融合教育机制,探索知行合一教学实践模式,引导大学生加强社会公德的培育和实践,进而实现以德育人的目标。比如,在民族高校建立德育基地,利用升国旗仪式等活动抓紧抓实传统美德教育的日常行为规范,特别是与政治课、各科教学、社会实践活动等相结合,使学术研究的成果自觉运用于育人环境体系中。在社会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路径必须动态构建,持续改进。为此,民族高校要准确把握融合的规律,不断加大课程开发力度,汇聚多方资源,优化教学过程方案设计,增强施教主体功能,加大学术理论研究,通过多维构建、科学推进,完成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融合。

[参考文献]

[1]刘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成功(教育版),2013,(20).

[2]众心.心理健康教育要以人为本[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4,(6).

[3]聂美琦.试述社会化心理机制及对改进中学德育的启示[J].金色年华(教学参考),2013,(6).

[4]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金荷香.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与创新———以西北民族大学为例[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3,(6).

[6]李娅.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实践探索[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1.

[7]吴盈英.基于主体性教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美与时代(下旬刊),2014,(4).

[8]汪满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就、困境、出路[D].河海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4.

[9]陶元.以美育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J].前沿,2013,(8).

第3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路范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5-0192-03

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1]这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心理健康工作的高度重视。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单一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能应对新的挑战,将二者结合起来非常有必要;同时,由于二者的教育目标具有一致性,教育内容具有相关性,师资队伍具有很大的重合性,将二者结合具有可行性。对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入的研究由来已久,中国知网上涉及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或者相关内容的研究共有319篇论文,但绝大多数都侧重于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很少讨论二者的互相融合这个问题。本文从二者共同的重要性出发,主要阐明其相互融合。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在两个专业长期的发展中已经有经过大家认可一致的定义,在这里就不多表述。总的来说,思想政治教育侧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强调的是使受教育者养成符合社会要求的三观,而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提高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强调的是受教育者具备健康的状态。一个侧重对社会的责任,一个侧重对社会的适应,区别还是很明显的。

但二者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思想政治教育在实现受教育者对社会责任的过程中需要解决受教育者在成长过程中所产生的特殊思想、心理和行为,学生只有在积极的心理状态下,才能真正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补充。同时,个体的发展和个人对社会的适应只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在真正意义上称之为心理健康,把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和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二、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必要性

1.面对时代的需要。21世纪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对外开放的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不仅使我国社会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民日益富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同时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差异性日益增强。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挑战日益巨大:例如“改革开放深入发展与文化多元化的挑战,社会转型与社会风气功利化的挑战,大学生群体多样化发展与传统教育方式滞后的挑战,网络新媒体发展与信息多样化的挑战等等”[2]。这一系列的挑战会给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心理方面带来许多新的变化,这些新的变化会给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巨大的压力,因此各自为战、单打独斗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或者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应对时代挑战的需求,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融合是面对时代的需要。

2.实现协同发展的需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单一发展弊端明显,表现在: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方向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心理认同基础。二者结合可以取长补短,实现协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引入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增强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使心理健康教育坚持正确的方向。而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分析受教育者的心理特点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方法如访谈、心理咨询等可以增加受教育者的心理认同,使思想政治教育更走心,效果更明显。

3.实行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题中之义。“只有思想政治教育而没有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支撑的教育会成为一种缺少人性关照的空谈,只有心理健康教育而没有思想政治教育引领的教育很容易造成教育方向的偏失,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只有路径而没有立场的泛泛而谈。”[3]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两个基石,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离不开二者的结合。

(二)可行性

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二者既有区别,又存在很多的共同点和联系。这就为二者融合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

1.目标上的一致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目标是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而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进而使他们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从终极培养目标来看,二者都着眼于人的素质的提高,是为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服务。

2.内容上的互补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侧重心理层面,核心问题是大学生的成长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涉及的是社会对个人的政治思想行为规范方面的要求,核心问题是大学生的人生观问题。”[4]二者的教育内容有很强的互补性。心理健康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通过培养健康心理状态内容的引入,弥补了通过单纯灌输说教来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的不足,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引入,使得受教育者意识到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健康心理状态养成的重要性,为心理健康教育指明正确的方向。

3.师资队伍的交叉性。从目前队伍构成来看,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两支队伍有很大比例的重合与交叉。两支队伍都是由常规人员和专业人员组成,交叉部分是班主任、辅导员、专职政工干部这些常规人员。除此之外,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中还有专业的德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队伍中还有一部分心理学专业教师、医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这两项工作并不是单一进行的,因此在很多高校,这两支队伍已经逐步整合成一支队伍,以通过协调一致和相互配合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这样的趋势将会越来越明朗。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融合的路径

(一)转变“两条线”意识

大部分教育工作者虽然知道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密切联系,但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将二者联系起来解决学生思想和心理问题的意识,两条线意识明显;少部分教育工作者则走向另外一个极端,把学生心理问题与思想认识问题等同起来,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相互替代。这些错误的认识与看法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产生了一些不良的后果,比如把学生出现的问题统统归结为思想问题,因而用比较单一、缺乏灵活性的内容和方法去解决问题,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与抵触情绪。实际工作中,大学生存在的诸多心理问题与其在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形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密切相关。对于类似的情况,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首先应该转变“两条线”认识,树立统一解决的意识。

(二)注重终极目标的实现,互补教育内容

首先,对行为方向的目标进行整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虽有一致的根本目标,但在具体目标上各有侧重,因此要重视二者终极目标的实现,而不是只拘泥于实现具体的教育目标。

其次,实现教育内容的互补。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们遇到的问题既有思想政治问题,也有心理问题,两者经常是交织出现的。因此在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三观时也要具体分析受教育者的心理状态,如果受教育者的心理状态不利于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先对受教育者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同样,在培养受教育者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时,如果他的政治观、价值观都不正确,我们首先要对他们进行基本的政治观、价值观的教育。只有综合运用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帮助学生解决类似的问题。《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德育工作者要深入到学生中去,通过谈心、咨询等活动,指导他们处理好在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遇到的矛盾和问题。”[5]就是强调高校教师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紧抓二者的交叉性和关联性,“既注重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又把握青年成长过程的心理规律,做到‘双管齐下’,在教育过程中发挥‘1+12’的功效。”[6]

(三)整合师资队伍

首先,将两支队伍建设成既包含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又包含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师资队伍。“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队伍中,要求建立起一支以专业的骨干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主,有较强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辅导员、班主任等政治教育者为辅的专兼结合的教育队伍。”[6]在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在培养高水平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基础上,也要引入一定数量的专业心理教师。

其次,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还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都要对其进行培训,使其具备从事两项教育的基本资质,例如可明确地规定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要通过国家心理咨询师考试等,此外还要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达到相互学习的目的。

(四)借鉴方法和手段

虽然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方法手段上各自有惯用的形式,各有特色,在实践过程中结合两者的方法和手段对学生进行教育,可克服两种教育在施行过程中的局限,使两者优势互补,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1.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引入心理健康教育,减少思想教育工作的阻力,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有可操作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1)通过运用心理健康教育具体的方法如角色扮演法、宣泄法等技术,可以使大学生亲身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体会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2)通过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原则,加强对学生发展特点、个性特征的把握,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根据心理学有关个性的原理对学生的特点和人格特征进行确定和分类,并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以人为本、共情原则,要求教育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树立“以生为本”的意识,与学生建立平等关系,深入大学生内心,理解学生的真正想法和需要。

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是通过个体教育的方式针对性地解决心理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借鉴这种方式,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过去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过多侧重于集中的授课等,对学生个体的思想状况缺少关心和了解,实际上个体教育是了解学生心理,拉近与学生距离的前提,每个学生个体思想的转变可以促进集体思想观念的形成。”[8]实现群体教育是主流,针对具体情况的个体教育的灵活应用应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

2.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也可引用思想政治教育特有的一些方法,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

(1)思想政治教育归根到底是一种宣传引导活动,因此宣传这一方式是实施教育的法宝,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借鉴这一方式。之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普遍存在着知晓率较低、覆盖面窄的问题,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引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常用形式――宣传教育,如运用校园宣传橱窗、校园网络等,对特定时期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心理现象进行分析,提出解答方案,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和保健意识,丰富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弥补心理咨询坐等学生上门的局限,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范围和普及效果。

(2)“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有针对地运用集中教育、典型教育、实践教育、活动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8]分情况分类别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摆脱心理咨询的单一形式,方式更加灵活多样,从而促进心理健康知识逐步全面的普及,提高大学生自我调适的能力与水平,促使其心理素质得到不断发展与提高。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2.

[2]唐志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1-52.

[3]罗金彪.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融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377):81-82.

[4]李慧卿,刘丽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实践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0(13):73-74.

[5]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2015-05-01]

[6]郑学勤,黎琳.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1,47(4):120-125.

第4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路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也称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品质修养等,其主要任务是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试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它是培养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质的教育,是提高受教育者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

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曾明确指出,要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塑造学生以及思政干部队伍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灵活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将其渗透入思政工作当中,不仅是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对于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协调发展,尤其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开展更具有重要意义。

(一)心理健康教育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有利于提高思政工作的针对性。

社会的发展造成了当代大学生思想和心理的日趋复杂,而且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多交织在一起,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高校思政工作中,如果在思想认识上缺乏对青年学生心理特点的准确把握和心理规律的深刻认识,就容易在工作实践中把学生身心发展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些认识偏差、情感失调、过失行为一概归结为道德品质问题,甚至思想政治问题。这种德育工作简单化、成人化的倾向,不但给学生带来了“成长的烦恼”,而且给德育工作的实效造成了不良影响。

同时,大学生正处在心理由幼稚走向成熟发展、完善的时期,其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也处在这种发展变化的过程之中,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较难实现对学生心理思想状况的动态把握和全面了解。如果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学校德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可以了解到大学生的一般身心特点和情绪、情感乃至气质、性格等方面的具体情况,而且还可以从更深层次上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发展动态,及时发现潜在的思想问题,提前做好准备,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预见性。

此外,心理健康人性化、个体化的教育策略也符合思想政治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通过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在对每一位学生有更全面、科学了解的基础上,有的放矢的、因人制宜地进行;使教育既满足学生个体的实际需要,又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具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对思想教育的深化有着重要作用。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法及有益成果,可以大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为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创造了良好的心理背景。

如果一个学生自卑、孤僻、不信任他人,有社交障碍,他就失去了接受道德品质教育的最基本的条件。大学生能力的提高、道德品质的完善都离不开正确的认知、健康的情感、坚强的意志等基本的心理因素。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正是要帮助同学们培养良好的素质品质,它包括健康的心智、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对自己及他人负责;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成功地与人交往。经过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起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可以使学生更易于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并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外化为自己的行动。另一方面,学生的错误思想、不良品德往往是在不健康心态下形成或表现出来的,其中有些违法犯纪的行为本身就是心理障碍的结果。而通过心理品质修养教育,就可以从更深层次上了解学生的情绪、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对症下药,最终实现化解矛盾,消除障碍,促使学生个性协调发展,达到使学生健康成才的教育目标。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和巩固学校德育工作的成效。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主要是说服教育。教育者以权威的姿态出现,学生容易产生抵触情绪,甚至逆反心理;而且思想政治的课堂教学多采用理论灌输,学生往往背熟了理论,却不能落实到实际行动当中,造成知行脱节。

而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教育者是协助者,以平等接纳的态度对待学生,强调助人自助的精神,鼓励学生尝试用自己的力量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种方式下,学生的自主性被激发,容易从内心自觉接受教育,自愿进行实践。因此,思政工作如果能够吸纳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和方法,自觉地遵循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心理需求来做工作,就可以减低不少工作的阻力,同时更加有益于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此外,学校德育的每一项工作几乎都不可避免地受到现实生活中假、恶、丑的干扰。这些干扰反映到青少年学生的头脑里,造成了学生的心理矛盾、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削弱甚至抵消德育工作的效能。及时、有效地解除不良的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是保证德育工作顺利开展并产生效能的必要环节之一。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了针对内因,培元固本,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这样一种特殊有效的德育途径。 转贴于

(三)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以及思政队伍的自身建设,是思政教育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

身正为师,德高为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的素质和队伍建设直接关系到我们工作的效果,是思政工作成败的关键。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在社会要求和社会思想道德规范的指导下进行教育工作,他们必须熟知党和国家的有关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地理解执行有关文件精神,具备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观察力,严格要求自己,这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扎实的专业知识素质;在此基础上,还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明确的自我意识、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创造性的思维、流畅的表达、强烈的责任心、真挚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此外,思政队伍成员良好的人际沟通技巧,控制情绪的能力也有利于和谐的思政干部队伍的形成。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注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只是针对学生,也应面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高我们教育工作者自身包括心理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进而达到教育工作者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得以顺利实施。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现代高校德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是领航标;而心理健康教育融汇了良好心理品质修养、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教育理念和方法,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增强了实效性,促进其更全面的开展。两者紧密联系,缺一不可。为促进此二者更好地协调发展,进一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纵深拓展,可以尝试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其一、作为高校管理者,应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相辅相成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重要的促进作用。采取切实措施,将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机制之中。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学科的专业建设,也应重视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体系,培养具有心理健康背景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才,走思政与心理相结合的规范化、专业化路子,逐步建立思政、心理双重资格认定体系。在学科建设上,着力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两专人才,对如何将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更好的结合,以及共同发展促进的具体方式进行科学、深入地研究和论证。在重视培养具有双专特色的高校思政专家的同时,还应加强对一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广大学生政工干部心理素质的训练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在这一方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已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学校拨出大笔经费支持思政教育工作者参加心理健康的继续教育培训,鼓励学生政工干部参与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兼职咨询工作,并为部分学有所得的人员安排了心理健康教育训练课程的教学任务,督促他们向两专型人才进步。政工干部们不仅深切感受到自身素质得到提升,自己思政工作的局面也大为改观。与此同时,学校也有意识创造机会让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人员多接触思政教育工作,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修养,从而形成了广外大心理辅导导向性明确,思政教育更以人为本,更易于接受的良好局面。

其二、作为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者,更应明确两者助长的意义,树立双专意识,紧密配合、相互合作,互相学习,不断加强自身专业及各方面素质修养的完善,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真正有益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如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高校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的迫切任务,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思政教育队伍和心理健康教育队伍能够各有所专、有所兼,都能成为高等教育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2]曹杰,钟恒.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应吸纳心理学知识[J].思想教育研究,2002.11.

第5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路范文

积极投身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2月21日,我局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部署大会后,我按照局党组和活动办关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的安排,参加了职工集中学习、听取市委党校刘笑添教授所作的辅导讲座,又自学了《在正定》、《龚全珍日记选》、《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等材料,撰写了读书笔记,比较系统地学习了本次教育实践活动相关文件精神,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反思和提升的机会。结合我自己的岗位,我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以认真的心态投身教育实践活动,切实做到思想和行动统一

中央出台“八项规定”,是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重要举措,对于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纯洁性、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关于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充分体现了中央领导同志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品质和境界,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以及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指导性文件,我们要把学习贯彻同志重要讲话精神与学习贯彻十精神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八项规定”结合起来,深刻认识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深刻认识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坚定决心,深刻认识“八项规定”的精神实质、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具体要求,深刻认识在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中党员干部承担的重要职责。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精神上来,把加强作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真正做到与市委、局党组认识一致、要求一致、行动一致,切实增强抓好“八项规定”贯彻落实和推进党的作风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以积极的行动参与为民服务的实践中,切实提高服务群众的本领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文秘站:)我们党的生命线。贯彻落实好党的十精神和省委、市委有关会议精神,必须一以贯之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坚持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通过此项实践活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从思想上树立正确的群众观,明确党来自于人民、根植于人民,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于人民;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正确的群众路线;坚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满足群众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根本宗旨。对于健康教育工作,就是要全心全意、尽心尽力为健康教育对象服务。深入基层、深入服务对象、深入实际,在具体实践中站稳群众立场,增进对服务对象的感情、增强服务的本领和能力。

三、以坚决的态度反对“”,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结合卫生改革发展实际,聚焦作风建设是重点。我觉得,作为卫生部门,要集中解决的“”问题是:反对形式主义,着重解决工作不实的问题。要深入基层和群众,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进一步精简会议文件,明确具体指标。解决医改重点难点问题方面要见成效,使卫生工作思路及年度工作计划真正落实到位。反对,着重解决在人民群众利益上不维护不作为的问题。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政策规定,加强顶层设计、政策导向、监督管理职能。反对享乐主义,着重克服及时行乐思想和消极畏难情绪。对照相关标准,梳理在公务接待等方面的问题,及时清理纠正。反对奢靡之风,着重狠刹挥霍浪费的不良风气。减少“三公”经费支出,禁止用公款大吃大喝、高消费娱乐等现象。坚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要下大力气关注民生,加强作风建设与满足群众期盼相结合,持之以恒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四、以扎实的作风做好本职工作,切实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结合本职工作,以活动促工作,以工作体现活动的成效。2014年健康教育工作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积极推进健康巡讲。一是配合“健康中国行—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2013年合理用药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以及世界无烟日宣传教育活动。二是举办“金牌健康巡讲专家”评选活动,建立多专业的健康巡讲专家库,加强巡讲专家能力建设,规范健康巡讲内容,确保健康宣教科学性、准确性和权威性。三是依托各医疗卫生单位,深入社区、农村、学校,开展慢性病、重性精神疾病、妇幼保健、结核病、艾滋病等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普及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倡导健康生活方式,逐步提高我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四是密切与太平洋寿险 公司合作,定期活动开展“健康大讲堂”宣教活动。

二是精心实施两个项目。一是实施健康素养监测项目。指导试点县严格按照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工作要求,做好监测点选取、调查人员培训工作,明确工作职责,形成规范调查模式,逐户上门开展现场调查,完成3个乡镇60户家庭270人的调查,并确保调查质量。二是实施健康促进医院试点项目。围绕健康促进医院试点项目目标,做好项目试点医院的选取,督促、评估项目试点医院全面落实《健康促进医院试点工作规范》,促进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全面融入预防、医疗、康复等医疗卫生服务全程,进一步提高医护质量,发挥医务人员维护和促进健康的主力军作用。

三是持续巩固创建无烟医疗卫生单位工作成果。结合公务员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的规定,进一步强化医疗卫生系统控烟工作,提高卫生系统控烟履约能力,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加强控烟宣传和健康教育,逐步降低吸烟率。

第6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路范文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学;心理健康教育;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教学内容,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以往学校不是特别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但随着新课改的要求,学校需要花更多的时间用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但其却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过程,欲速则不达,难以一蹴而就。鉴于此,借助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德育教学相融合就成为教学创新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德育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一)心理健康教育为德育教学提供必要补充与支撑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为德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是培养学生内在文化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学生软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教学工作的支撑。其次,从某种程度而言,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教学工作内容的补充和完善,其目的是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旨在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而德育教学工作则是为了教会学生认识社会,学习社会规则,加强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心理健康教育则倚重于构建学生的自我认识、强化学生的自制力,从内容上补充了德育教学工作。

(二)德育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指路明灯

德育教学工作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指路明灯,能够为心理健康教育做指导方向。所以,教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当采取德育的“视觉”和“思维模式”去进行,在实践教学中,积极渗透健康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为学生健康的心理发展提供支持与保障,否则方向偏颇,心理健康教育易出现南辕北辙的境况。

二、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德育教学

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德育教学中,关键在于如何将二者融会贯通,从而有效提高德育工作的完成效果。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整合已是势在必得,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学工作的契合点、互相借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将会成为实现学生心理需求和教育服务的必然选择。因此,作为德育教学的每一位工作者,都应该努力找准自己的位置———扮演学生的心理导师。对待学生的德育教学困难时,不是一味地呵斥或者强行禁止,而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掌握并遵循和利用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辅导学生,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一)科学看待学生心理问题

在学生在校期间,作为班集体的管理者,教师必须特别注意学生的心理发展。学生的学习情况出现问题也大多是由心理的不平衡或者暂时性失意引起的,并不是完全因为学生的思想问题引起。此时,教师不能急于将问题定性,而更多的应该是仔细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分析问题,透过表象分析内在原因,然后加以心理疏导和教育,让学生意识到问题并积极改正,形成强大的心理素质与健全的人格。

(二)创造班级良好心理环境

1.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教师本身只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所以,学习的道路是没有止境的,老师要不断完善个人品格,塑造健康的人格魅力。教师要做到不偏不倚,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要多鼓励学生,给予学生关心,注重学生的心理发展。

2.营造健康的班级氛围

有这样一种说法:给孩子一个和谐的世界,和谐的环境能塑造出孩子美好的心灵,充分挖掘孩子的潜力。作为老师,用自己的真心与爱营造积极进取、文明向上的班级氛围是不可或缺的,良好的班级氛围能够改善学生的心理环境、活跃身心,促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德育工作者应刷新认知,积极吸纳心理健康教育的优秀教学理念,明确学生的心理需求,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消除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班会、文艺活动和社会实践等,在各种活动中,学生既学习了知识,同时又充实了内心,从而加强了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同时,学校还可以多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针对学生的问题有问必答,帮助学生树立一个健康的心理,并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以此达到提高学生德育素质的目的。只有教会学生创造性地把握思想道德原理,才能让学生在新的道德演变中减少迷失,从而不断融入社会发展的需要中。

四、关注个性发展、个别谈心与辅导

世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学生也一样。学生的心理问题因人而异,团体的指导有时难以达到最佳效果,需要认识到问题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对个别学生及时进行心灵交流和辅导,对症下药。要想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都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教师不能急于求成,应该要耐心等待,如同春播种,秋丰收一般,要坚持不懈地去沟通,关注个性发展。

五、建立家长沟通机制

教育永远离不开学习和家庭,因此,心理健康和德育融合教学必须要结合两大阵营,密切配合,形成一股合力。这就需要老师掌握学生在家里的生活、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家庭成长环境等。及时地与家长互动,齐心协力地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共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德育素质全面发展。综上所述,德育工作的完成,需要全方位、多角度、多种途径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但融入不代表可以互相代替,只有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学真正结合,才能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才能更好地完善德育教学的目标,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吴湘红.小学德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6(01):78-79.

第7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路范文

基金项目:2014年度河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142400410256)。

作者简介:高金才(1974―),男,中学高级教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越来越重视,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要求也就随之增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道路问题就凸显了出来。然而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如专业队伍不稳定、专业知识不牢固、专业能力不深厚、专业技能不精湛、专业发展动力不充沛等,影响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笔者认为,以做好“两落实”、实现“两完善”为切入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是实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思路。

一、做好“两落实”,构筑教师专业化的基石

“两落实”即落实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素质要求和地位待遇要求,使教师心有所属、心有所系,最终实现身心安顿,专心本职。“两落实”主要解决心理健康教育岗位的吸引力和专业教师队伍的稳定发展问题。

1落实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素质要求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知识性、专业性和技术性,具有自己独特的内涵、意义、目标、任务、途径和原则,只有正确理解和掌握这些理论和技术,才能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因此,要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执业标准和素质要求,适当提高准入门槛。学校担任专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必须有心理学或相关专业本科或以上学历,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以及丰富的教育和教学经验,热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接受过正规、系统的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力争通过若干年的努力逐步形成一支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理论和技术的专业队伍。

2落实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地位待遇要求

现行的这种自上而下的貌似完备的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配备、培训的政策法规体系,很难反映和满足一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真实需求,不能有效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愿景。在职称评定等方面的限制和尴尬直接制约了工作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使他们正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险,这是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再加上岗位资格认证、职称评定、工作性质等问题不清不明,难以吸引优秀的专业人才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因此,在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强化敬业精神、奉献意识和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同时,要落实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技术人员的身份,切实保证与班主任享有同等福利待遇,保证在职称晋升、学术地位等与自我价值感相关问题上享有专业技术人员身份对待的权利。对工作突出的教师,可优先外出进修、培训、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并在各种评先、晋级中优先考虑。

二、实现“两完善”,永葆教师专业化的生机与活力

“两完善”即完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工作机制和发展机制,使教师心有所思、心有所专。“两完善”主要解决教师队伍专业化的动力和水平提升问题。

1完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工作机制

教育部门虽然自上而下颁布了政策、出台了文件,但政策法规的规定过于空泛,既没有明确的责任范围,也没有健全的执行机构,缺乏反馈及监督机制,实际而有效的可操作性不足。同时,这些规定是柔性的,非硬性要求,缺少相配套的制度保证。虽然在2002年颁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就已经有要求“学校要逐步建立在校长领导下,以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现实也表明没有学校的支持就没有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专业化的发展,但如果学校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责任不明,就会出现出工不出力、无人问责的情况。而如果校长只是表面上的支持,而不是真正从思想意识层面具体支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工作,就会直接导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没有落到实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大大降低在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发展的动力,从而阻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所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以《纲要》修订稿为指导,一方面要根据对教师的资格和素质要求,制订务实规划,在逐步配齐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的前提下,逐步增大专职人员配比,着力解决专业化教师队伍的组建问题。另一方面要切实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加快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化的进展。校领导必须充分重视并大力支持,要将教师专业化建设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和督导范围,制订规章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和负责人,把教师的专业化落到实处,而不是只把某些美好的要求写在计划总结里、讲在大会汇报里。

2完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机制

依据《纲要》修订稿的相关要求,有关教育职能部门应充分整合现有的教育资源,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建设和发展充分纳入视野,统一制订培养目标,统筹培训内容,保证职前培养、在职培训的衔接,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持续提高。

第8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路范文

首先,很多学生表现出自负失落心理、自卑孤僻心理、贪图享乐心理、过分依赖心理、任性自私心理、虚荣嫉妒心理、盲目从众心理、沉迷网络心理等。这些负性心理严重阻碍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有的会形成人格障碍!

其次,师资薄弱。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从教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技能。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师资薄弱。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它需要有心理学知识和经验的教师。在农村中学,对心理健康教育有一定理论知识和强烈责任感的教师和领导屈指可数,个别学校甚至近乎为零。

再次,家庭教育的缺失。纵观农村的家庭教育现状,我们不难发现近一半以上的家庭存在这种现象,很多年轻的父母只管生不管养,在孩子刚刚蹒跚走路时,年轻的父母便把孩子推给年迈的爷爷奶奶,自己则到地里干农活或者出去打工挣钱等忙其他的事情,而等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孩子和爷爷奶奶同吃同住,甚至经济条件好的家庭,直接把孩子送到当地的县城或者城市读书,孩子吃住都在学校。孩子跟随着爷爷奶奶,老人们大多非常溺爱孩子。孩子住在学校,大多是进行集体活动。这两种现象,都谈不上什么家庭教育,甚至不少孩子因长时间不和父母在一起,和父母的感情有很大距离。

二、走出农村中学心理健康困境

首先,积极引进专业教师和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工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搞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逐步建立在校长领导下,以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和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因此,学校积极引进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同时结合实际,有计划、分步骤、有条不紊地开展教师培训工作,专家下乡指导、短期培训、教师自我进修相结合,使农村学校的教师尽早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并能灵活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特的工作方法。

其次,组织编写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教学指导用书和有关心理健康课外读物。编写适合农村学生的身心发展的教材,编写符合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的课外读物;教材与读物要需具有可读性,富有可操作的实践活动。教材编写应图文并茂,深入浅出,每一课题可以有启发性的事例或故事引入,以供学生讨论、选择、思考、提出理由、形成结论,以达到助人自助相效果,再以正确的观点来分析自己和周围的事物,把趣味性与科学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再次,帮助家长掌握相应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往往在幼儿期就开始体验到心理困惑。这些心理困惑的缓解有待于父母抚慰。倘若缺乏这种感情爱抚,幼小的心灵就会忧伤,被孤独感笼罩,易形成孤僻的个性。如果孩子在小时候心理障碍就潜伏下来,在长大以后遇到困难时,就无法正确克服,甚至走上邪路。现在许多农村家长还没有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普遍认为孩子没病就是健康,在这种情况下,学校要通过多种渠道来帮助家长提高认识,帮助家长掌握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首先,要重视每学期一次的家长会,把家长会变成专题教育讲座,班主任可利用家长会的机会向家长传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也可以请一些专家、教师到会为家长们上课。其次,学校通过多渠道,让家长更多地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同时了农村也能克服学生住家比较分散,召集家长不易的不足。班主任通过家访与家长进行沟通,与家长一起共同商定、共同采取措施来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还可以通过写书信或电话联系的方法,与家长进行更多的交流,及时地把学生有关情况反映给家长,取得家长支持,共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最后、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相结合。农村中学要积极探索,努力寻求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切入点。积极开展或参与具有农村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性课题研究,通过专家与教师教的合作,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理论素养和操作水平。在理论指导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更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行为方式,注重学生在学习、生活的心理体验,以全面发展学生健全的人格!

三、问题给我们带来的思考

第9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路范文

健全工作体系,确保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开展

近年来,学校党委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统筹规划,加大投入,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建立健全了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机制。

一是成立以校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全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领导。二是出台《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心理危机干预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文件,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工作方法和具体要求。三是设立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先后投资20余万元配备或更新必要的仪器设备,确保心理咨询中心的各项工作能够正常开展。四是建立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目前,学校共有23名专职心理咨询人员,其中有5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3名职业指导师、2名心理测量师,他们长期从事教育心理专业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学校还从焦作市精神病院等单位聘请了17名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心理医生担任兼职心理咨询师,充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学校还在各系(部、院)建立了一支由80人组成的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五是在各级团学组织和各教学班设立心理专干和心理委员,负责协同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及时反馈学生的心理健康信息,逐步形成了“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教学系(部、院)――年级――班级”五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

坚持“全员参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

学校把大学生心智健全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础性目标,在坚持全体教职员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基础上,紧紧抓住心理普查、团体心理辅导和咨询、个体心理辅导和咨询、构建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四个重点,帮助大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促进他们健康生活、成长成才。

一是坚持全员普查,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每年新生入校后,学校都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和人格健康测试,为全体学生建立电子心理档案;对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与系(部、院)结合建立详细的纸质档案资料,形成完整的大学生心理档案。

二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团体心理训练。近3年来,学校共组织学生开展300余次团体心理训练活动,有4000余名学生接受训练。

三是因材施教,开展个体心理咨询。对有严重心理问题如人际关系矛盾、恋爱冲突、情绪不稳、行为失控、心理承受能力差、意志薄弱、缺乏自信等的学生高度关注,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克服心理障碍。2006年以来,学校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共接待学生个体心理咨询927人,咨询次数达2534次。

四是防患未然,发挥危机干预机制的作用。对排查出的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积极采取校系关注、班主任及辅导员关爱、心理咨询中心干预的方法,平时依靠学生干部、心理委员加强与这些学生的思想感情交流,对异常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报告。班主任、辅导员对有危机倾向的学生实施日常心理干预,保持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协调学生干部、任课教师、宿管人员共同开展心理引导。心理咨询中心教师根据测量结果向学工人员发出预警信息,协助进行跟踪和监控,为具有危机倾向的学生提供直接的心理治疗。近年来,通过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机制,学校成功对10多名有自杀倾向、暴力倾向、极度抑郁的学生采取了综合教育措施,确保学校没有发生一起因学生心理问题而导致的恶性事件。

坚持“全程育人”,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全覆盖”

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特征,学校科学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规划,合理选择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贯穿学生的整个成长过程。

一是把心理健康教育确定为所有专业学生都必须学习的课程,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二是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传授贯穿于教育、心理类公修学科教学的全过程,系统地向学生介绍加强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和自我调适、消除心理干扰的方法。三是贴近学生实际,实施分段教育。不同年级的学生在人际关系、环境适应、专业选择、恋爱交友、职业规划、就业择业等问题上会呈现不同的特征。针对一年级新生在环境适应、人际关系等方面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学校设立“迎新心理咨询服务台”,开设职业规划与指导等课程,安排系(部、院)领导、辅导员、班主任深入学生宿舍开展谈心活动,并通过举办“大一新生,如何做个好‘室友’”“走近你我他”等专题讲座消除学生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和距离感,引导他们尽快融入大学生活。针对二年级学生在恋爱交友、专业发展等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学校举办“认识挫折、应对挫折,打造健康心理”等专题讲座,开展“在爱的十字路口”“通往心底的路”等心理咨询活动,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感情和学习。针对三年级学生即将毕业普遍感到焦虑、彷徨的特征,学校举办“换一种心情去生活――漫谈就业前的心理准备”等心理沙龙活动和讲座,联合校内外心理专家开设求职择业心理咨询服务台,并邀请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有关人员以及学校往届优秀毕业生作就业专题报告,缓解毕业生过度紧张或不知所措的心理压力,引导毕业生以平和、务实的心态脚踏实地,理智选择工作岗位。

坚持“全方位渗透”,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潜移默化的功效

一是对辅导员和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使他们掌握运用心理学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技巧,转变单纯依靠压制、命令等管理学生的方法,主动帮助学生化解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重大困难和挫折,积极引导学生对情绪进行自我调节、自我反思,做到及时发现、提前介入,防止学生产生极端的思想行为和心理问题。

二是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校园文化中。学校建立了校园心理服务网站,在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拓宽了与学生的沟通渠道。学校还充分发挥校报、橱窗、板报、阳光心理互助协会的作用,积极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全校营造了浓厚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三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从2005年起,校党委把每年5月确定为“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通过开展心理健康宣传、现场咨询与测量、专题讲座、专题周末文化广场等系列活动,积极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这一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提高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又有效地推动了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和创新,促进了学校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