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原文化论文范文

中原文化论文精选(九篇)

中原文化论文

第1篇:中原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中原文化 中医药文化 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9-0395-01

中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同时也是中医药文化的发祥地。中原文化对中原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认识作用,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社会;起到了引领人们更好进行生产生活的作用;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特别是新的知识、思想、技术等;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前景必然更加广阔。阐述和梳理中原文化与中医药文化的关系,无论是促进人民的身体健康,提升文化修养,还是促进中原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人类诞生后,就逐渐产生了医药的活动。如今流传的关于医药起源的传说,最早可追溯到伏羲、黄帝时期,中原地区是中华中医药文化的源头及主要发祥地。

一、中原历代先贤的著作,对中医药文化的养生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先秦诸子中,杂家和道家对医学,尤其是对《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思想影响较大。杂家的代表是吕不韦的《吕氏春秋》,道家的代表莫过于老子、庄子。而吕不韦、老子、庄子都是河南人。吕氏,战国末期政治家,濮阳人;老子,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周口鹿邑县人;庄子,战国前期的思想家,商丘民权县人。老子和庄子提出的清静无为、顺乎自然、返璞归真的养生理论对后世也产生着深远影响。此外,如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墨家创始人墨翟、杂家列子都是河南人,均有关于养生及相关内容的著作,对中医药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中原儒家文化思想影响着一大批中医药名家

中原古代文明彰显着中原古代文化的灿烂,推动着中国古代中医药的发展,造就了众多中医药名家。中原古代文化的核心偏向于儒家思想,是源于汉武帝汲取董仲舒奏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个时期也是中医药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儒家思想将孝做为最根本的道德原则,仁则是最高的道德标准,提倡人们将齐家、治国、修身、平天下做为人生理想,其中最高理想当为济世利天下。医者,仁术也。在古人看来,做官与行医,即良相和良医,本质是相同的――济世利天下。因而掌握医术者,特别是儒士们把行医济世做为自己的义务,从而也诞生了一大批的中医药名家。张仲景,河南邓州人,举世名著――《伤寒杂病论》的作者,他本人放弃高官不做,潜心于研究医学,终成一代名医;除此之外,中原地区还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医学家等[1]。这些著名的医药学家,犹如璀璨的群星,指引着中医药文化的发展道路。

三、在中原形成的中国古代文字,为中医药文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字,一种记录语言的符号,也是记录和传播历史的主要载体。汉字,作为一种成熟的文字,目前为止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起源为殷商时期的甲骨文。[2]研究甲骨文中汉字的几种主要形体,发现基本上是基于中原演变和定形的。

甲骨文的圣地坐落于美丽的河南安阳小屯。在甲骨文中,存在着最原始的中医文献,记载有20余种疾病。篆书,春秋战国到秦朝时期通行的字体。小篆,是秦朝李斯(河南上蔡县人)受秦始皇之命整理简化而成。李斯的小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不但统一了天下的文字,而且能够有效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中医药文化)。隶书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大约产生于秦代。蔡邕(河南杞县人)是东汉末年的大学者,也是书写隶书的圣手和大师。楷书,萌发于西汉,到东汉末年渐趋成熟。钟繇(今河南长葛县人)是三国时代著名的楷书书法家。宋体字与活字印刷术均始创于开封。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简称《说文》),对今人研究中医药学有着深刻的启迪意义,为东汉人许慎所著,今河南省漯河市郾城人。

四、中原武术文化对中医药文化的影响

河南温县陈家沟为太极拳圣地,河南登封少林寺为禅宗祖庭。太极拳和少林武术创造了灿烂的武术文化。武术的比拼,难免导致肉体的创伤,武术伤科也就随之而生。疾病的“疾”字,就具有带有箭伤而卧床之意,因此医学与武术犹如一对孪生姐妹。少林伤科,继承了佛家伤科学的特色,有自己较为完整的治疗体系:在中医学为基础的大背景下,以经络气血的传输为理论依据;以穴道部位、脏腑经络为辨伤基础;以独特的少林寺秘传内外损伤方、点穴疗法及正骨夹缚等为治疗方法。它既是中医学的一部分,又自成体系独具特色,拓展了中医学,促进了中医伤科学的发展。武术与中医药的产生和形成均起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并逐渐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大环境中发展、完善。它们和中医药文化相辅相成,交相辉映。

五、历代入主中原的朝代对中医药的重视,促进了中原中医药文化的发展

历代入主中原的朝代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北宋时期提倡“兴文教,抑武事”,因此政府对医药学高度重视,逐步制定出一系列的措施促进医药学发展,使宋代的医药文化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多次修订本草,北宋政府就曾四次修本草;建立了各种国家医疗机构,例如在东京开封设立的“熟药所”,是我国最早的官方药局;建立全国医药学中心机构,注重选拔人才,兴办医学教育;组织编写《太平惠民局方》等多部药典;禁巫兴医。以巫术为业的巫师,在社会中长期存在着。历代王朝几乎都采取默认,甚至肯定的态度。直到北宋,政府实行了禁巫兴医的政策,多次颁布了禁巫的法令,为医学的发展肃清道路。北宋政府的这一系列政策,为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中原文化与中医药文化相互依赖,相互促进。通过对中原文化与中医药文化的关系研究,可以促进中医药文化和地域中医药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从而提高中医药地域的知名度,为区域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带来进步。此外,还需要需要加大力度来支持高水平中医药的研发项目,并提倡研发拥有自主产权的中药新药。通过将中药新药研发与重大疾病的防治结合起来,期望在艾滋病、肿瘤、高血压、病毒性肝炎、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研究方面做出新的突破,从而达到建设中医药强省的目标。[3]中原文化与中医药文化相互促进,相互依赖。中原的民生产业是中医药文化产业,中医药文化产业也是一个为国富民强保驾护航的利国利民的产业,因此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大力弘扬和发展中医药文化。

参考文献

[1]许敬生.中原古代文明与中医药文化[J].中医学报,2009,24(5):1-6.

[2]许敬生.中原中医药古代文明简论.第十二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D].2009.

第2篇:中原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影视翻译 文化差异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一个民族有自己固有的语言和文化。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但语言像一面镜子反映着一个民族的全部文化,而文化又是语言赖以生存的基础,是语言新陈代谢的生命源泉。人们在交际时,语言中的文化因素与头脑中的文化意识相互作用,由此完成交流的任务。一旦改变或者失去了原有的文化环境,或者文化因素得以寄托的语言系统发生变化,这种联系就要中断。单靠语言本身的概念意义,交流的任务可能难以完成,甚至完全失败。

英语影视片中有许多含有特定文化意义的语言,它们为汉语文化所不知,不熟悉,甚至难于接受和理解,这就出现了文化因素的处理问题。影视翻译是翻译领域中独具特色的一部分。影视翻译有其独特的语言特点。如钱绍昌教授提出的聆听性、综合性、瞬时性、通俗性和无注性。一般说来,与其他文学翻译形式一样,影视翻译中的文化因素也是较难把握的。译者对某段文字理解的正确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相关文化因素的理解。译者若缺乏两种文化的对比知识,就无从谈起对语言文字的正确理解与表达。

如何处理文化差异问题?翻译界一直有“归化”和“异化”之争。持前一种观点者主张在翻译时将源语文化有的文化形象换成目的语文化中含有同样或相似联想意义的不同文化形象。比如古希腊的海伦与吉中国的西施,尽管两者在文化形象上相差甚远。但两者所代表的都是绝代佳人。其联想意义相同,所以在翻译中完全可以将“美若海伦”换成“貌比西子”。而持“异化”观点者则坚持保留源语文化中的形象,认为海伦是海伦,西施是西施,高鼻子,蓝眼睛的古希腊美人与淡扫蛾眉,朱唇半启的古代中国美人决不能混为一谈。其实,归化与异化,各有利弊。归化的长处在于,经归化处理过的译文,其文化形象都是译文读者所耳熟能详的,读来地道,生动,不会给读者带来任何理解上的困难:然而归化也有其弊病。“它是以把文化中的异质成分转化为另一种文化中人们所熟知的内容,并牺牲了大量附载信息为代价的。人们阅读完全采用归化法翻译的作品,严格说来只是对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一种温习。而已失去了了解和欣赏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的意义。异化的缺点在于异质文化的介入使译文晦涩难懂,加重了读者的负担:但也有好处,那就是将新鲜的文化因素引入了目的语文化。”扩大了目的语文化的含量。给读者以原汁原味的感受,增长了读者的知识。比如英语中有一句俗语“throw straws against the wind”,如果采用归化的译法,则可以译为“螳臂挡车”,读者一下子就明白这是比喻不量力的举动,很容易理解:如果采用异化的译法。就是“扔草抵风”,乍一看,读者肯定茫然不知所云,但多读几遍。想象一幅在狂风中拾起一捆稻草以抵挡风势的画面。再结合上下文,读者就会恍然大悟,原来是指“自不量力”啊!读者在阅读中所费的时间和精力多了,但从此学到了“自不量力”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因此。在处理文化差异上,归化和异化。并无孰优孰劣之分,采用哪一种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但主要应取决于两个因素:1、译文的读者。译文的读者如是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学者,则可以考虑采用异化;如读者是一般大众,则最好采用归化。2、译文的目的和用途,译文主要是用来娱乐,宣传,鼓励呢,还是学习新的表达方式,了解和欣赏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的意义。前者宜采用归化。后者不妨用异化。所谓“翻译无定论”也就是这个意思。

在小说等文学翻译中,译者还可能利用注解来说明译文中不容易理解的地方,而影视翻译中是不可能的。必须让观众一听就懂。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影视译者必须充分发挥其二度创造功能,创造性地将原作品的文化信息,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译语观众与源语观众在接受性上和谐统一,又要考虑本国观众的接受力。下面我们就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说明。

一、片名的翻译

一部影视作品能否吸引观众,好的译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包惠南指出,影视片名的翻译“既要符合语言规范,又要富有艺术魅力,既要忠实于原片名的内容,又要体现原片名的语言特色,力求达到艺术的再创造”。要讲求“大众化、通俗化、口语化和艺术性”,要能起到很好的导视和促销作用。比如,外国的影视片喜欢用人名和地名或事件发生的地点作片名,借以突出主人公的形象。而中国观众对外国人名和地名感到陌生、拗口。如果直译,势必会降低观众的兴趣。使导视及促销作用大打折扣。因此,经验丰富的译者往往从观众接受性角度出发,紧扣原片的主题和内容,译出了既有艺术性又有实用性的片名。如好莱坞影片Julia Roberts 2000年主演的影片Edn Brockvich译作《永不妥协》就是耐人寻味的佳译。影片主人公Erin的执著性格和永不妥协的精神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如果译者按字面把片名直译成《艾琳・布洛克维奇》就不符合我国观众的欣赏习惯,不但难以记忆也缺乏艺术感染力。再比如电影Thelma&Louise《末路狂花》、Dolores Claiborne《热泪伤痕》、Driving Miss Daisy《温馨接送情》、Few Good Men《义海雄风》等都是中文片名取的不错的例子,真要照原名翻的话,你会想看一部《赛尔玛与路易斯》,《桃乐丝・克莱彭》,《接送黛丝小姐》或者《难得的好人》的电影吗?的确,成功的片名是招牌。往往对整个电影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由于文化背景差异以及审美观念的不同,有些英美观众可以心领神会的片名直译过来会令中国观众十分费解。如影片They,原片名对中国观众来说毫无吸引力可言,甚至莫名其妙。而译名《恶梦缠身》无论从艺术性还是市场效应显然比译成《他们》更胜一筹。美国电影Marvin's room如果按字面翻译成《马文的房间》则显得很平常。译者独具匠心把片名译成《一切从心开始》,与影片内容十分贴切,令人回味无穷。

二、对白的翻译

在《阿甘正传》中,小阿甘和珍妮在校车上认识。珍妮邀阿甘坐在她旁边,从此两人成为好朋友。阿甘独白了这样一句话:

From that day On.we were always together,Jenny and me like peas and carrots.She taught me how to climb.

如果采用直译的译法。则译文为:

从那天起,我们总是在一起。珍妮和我 就像豌豆和胡萝卜一样。她教我爬树。

在欧美国家中,豌豆和胡萝卜常用在一起做菜,比如色拉和蔬菜汤中总会有这两样东西,因此作者用此比喻两个人关系亲密。对于西方观众来说,这个比喻很恰当也很形象。观众由此得到了语言上的审美享受。然后翻译后的语言不仅不能使中国观众得到一定的审美享受,而且还造成了观众理解上的困难,这种困难正式两国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在此,我们不妨采用归化法,将“象豌豆和胡萝卜一样”改译成“形影不离”这样译,既使观众易于理解,又保留了语言的生动性。

我们再来看影片《闻香识女人》中的一段对白:

Slide:so,what are you doing here,in this sparrow-fart town?

Charlie:I.I attend Bird.

施雷德中校:那麽,你到这个狗屁小镇来干什麽?

查理:我。我来博德学院读书。

Sparrow-fart如果直译,就是“雀屁”。汉语中没有这样的表达方式。事实上,表示对某事物的不屑,汉语中常用的粗话是“狗屁”,因此在翻译时我们进行了形象的更换。虽然语言不雅,但却保留了原文的风格,对表现片中上校故作粗鲁无理的态度是很有必要的。

再看英国电影It Happened One Night《一夜风流》里的一段台词:

Peter:Oh?This?Well,I like privacy when I retire.Yes,I'm very delicate in that respect.Prying eyes annoy me.Behold the walls of Jerichho!Err.maybe not as thick as the ones that Joshua blew down with his trumpet.

彼得:这个吗?我休息的时候不想被别人干扰。在那方面我很敏感,不想被别人偷看。你看这耶利戈城墙,比不上约书亚用号角吹倒的墙厚,却比它安全多了。

“耶利亚城墙”“约书亚”这两个词语均与《圣经》故事有关,而大多数中国观众对西方宗教文化是比较陌生的。为使中国观众理解这些词语在语境中的具体含义。使原文涉及的文化因素尽可能清晰的传达给观众。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可对这段文字采取诠释法翻译。做如下调整:

彼得:这个吗?我休息的时候不想被别人干扰,在那方面我很敏感,不想被别人偷看。你看这像《圣经》中的耶利戈城墙,虽比不上以色列的军长约书亚用号角吹倒的墙厚,却比它安全多了。

经过这样的润色,观众不禁了解了这些“典故”的出处。增强了文化内涵在观众认识理解中的清晰度。

《傲慢与偏见》中有这样一句对白:

Mr.Darcy:lf the dragon returns,then,George will know how to deal with him.达西先生:那恶龙要再来,降龙将军自有办法。

这里的“dragon”指的是刚刚追着莉齐跑的在片中被班奈特先生讥讽地称为“一个非常罕见的宝贝”的令人讨厌的柯林斯先生,而“George”是达西先生风趣地用来指代自己的,来表达自己愿意而且有能力帮助莉齐摆脱和对付难缠的柯林斯先生。这两个词分别译为“恶龙”和“降龙将军”是归化翻译。“dragon”在西方文化中是传说中邪恶的怪物,而不是几千年中国龙文化中的龙。但两者也有相通之处,如形象怪异,本领很大等。“George”在这里并不是一普通男子名“乔治”,而是西方文化传说中的那个圣人。曾英勇地杀死“dragon”从而救出利比亚国王的女儿。

因此,把“dragon”就译成“龙”会使中国观众错误地有各种联想,不明其意:而“恶龙”则点明了该名词贬义的指称。同时。“George”译成“降龙将军”也明确了“dragon”和“George”之间的对立关系,让中国观众能即刻领悟达西先生英雄救美的殷勤意思。当然,英语文化中关于“dragon”和“George”的经典传说则无法传递给中国观众了,因为影视翻译没有注解。

又如我们经常会在翻译中碰到如“他犯了第七诫”这样涉及西方文化背景的句子,中国的普通观众对此往往不明白。如果这句话出现在小说中,译者可以在句子旁边加上注释,辅助说明“第七诫”是指基督教“十诫”中的一条“不可杀人”。电影配音中,受到对白口型的制约,根本无法加注说明。翻译时如照剧本直接翻译观众很难理解其真正含义。鉴于此。译者应取掉“第七诫”的源语词汇,保留其内涵意义。把这句话直接翻译成“他犯了杀人罪”。

第3篇:中原文化论文范文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中专制的文化政策,严重窒息和禁锢了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孕育和产生:“无欲”、“无为”的思想极端地淡化了人们的权利意识;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重整体精神使个体意识普遍缺乏;文化体制的僵化,严重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形成、发展和文化的传播。 〔关键词〕知识产权;落后;文化原因 知识产权是人们对自己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依法享有的排他性的独占权利,是一种私权、一种财产权。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制度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可以说谁拥有了知识产权,谁就拥有市场优势。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在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瑞士、日本等均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发展至今已相当发达。而在中国,系统、科学的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则开始于197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至今只不过二十多年的历史,相比之下,中国的知识产权制度起步晚,比较落后。究其原因,当然很复杂,下面本文将从文化方面着手来谈谈中国知识产权法落后的原因。 一、专制的文化政策禁锢、窒息了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孕育和产生 众所周知,专制统治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几千年来,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专制统治,长期实行高压的文化政策,树立所谓的“正统文化”,残酷地排斥“异端邪说”、“妖书妖言”,使得老百姓敢怒而不敢言,哪里还会有什么创新?哪里还敢有自己的权利主张?即使有,也只能埋藏在心中,而不能“公开”,更不能大张旗鼓地“声张”。 尽管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有过“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景象,可它是专制文化政策的开端,随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不就是最好的例证吗?即使在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唐朝,这种文化的高压政策也丝毫未能改变,如《唐律疏议·职制》规定:“诸玄象、器物、天文、图书、讥书、兵书、七曜历、《太一》、《雷公式》、私家不得有,违者徒三年”。清乾隆盛世时,还曾大兴“文字狱”,不知牵连了多少思想活跃的文人墨容、能工巧匠,连《红楼梦》都未曾逃过劫难就可想而知。 可见,在这种专制的文化政策的高压下,人们心中偶尔闪烁的那点思想火花不得不早早被浇灭了,怎能会有大的发明创造?当然更不要奢望朝庭会为发明创造制定法律来保护它了! 二、传统的“无欲”、“无为”思想极端地淡化了人们的权利意识和观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后代知识分子影响最大的是发源于春秋时期老庄的“无为”哲学思想。“无为”思想是先秦流传的政治思潮之一。除道家外,法家、儒家、阴阳家、杂家等,都从不同的理论体系出发,接受了“无为”思想。特别是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无为”思想多半被包溶于儒家之中,继续发挥作用。而这种传统思想,滞碍着人们去提出权利要求,淡化着人们的权利意识。《老子》曾云:“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老子·十九章》),可以说这是“无为”思想在文化领域中最根本体现,而所谓的“罪莫大于多欲”(《老子·四十六章》),则更将人们的为欲求利上升到违法犯罪的高度,使之陷入不能为、不敢为的境地。正是在这种“无为”思想的束缚下,在这一时期,古代知识分子只能尽力做到在思想上、行动上与统治者保持一致,哪里还敢有什么“创造”的欲望呢,哪里还敢有 “权利”的奢求呢? 而对于统治阶级而言,这正是他们所希望的,老百姓“无欲”、“无为”,就会乖乖地听话,乖乖地臣服于自己的统治,这样,他们的统治也才能长治久安,流传万代。老百姓“无欲”、“无为”,那就只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了。“圣贤书”是什么书呢?是得到统治阶级承认或认可的、符合他们统治需要的宣扬“忠”、“孝”、“节”、“义”的所谓“正统文化”,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只会产生两个结果,一是重义务而轻权利,二是重国家利益而轻个人利益。 三、中国传统文化崇尚“礼”,知识分子奉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敢主张自己的权利 中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相传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礼教作为调和人们关系的最佳方式,既是立法和司法的指导思想,又是人们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所谓“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实之”(《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可正是这种“礼”,抹杀了人们的个性、创造力、思索力和革新精神,社会对人的角色期待是“谦谦君子”,因而也驱使人们在自己的知识财产、自己的权利受到侵犯时,往往尚和谐、求无讼,不敢提出自己的权利主张,只求大家相安无事,或宁可自己吃点亏、受点损失,也不敢或不愿去维护自己权利。 况且,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都是一些自视清高的儒生、雅士,受“正统文化”的影响,在他们看来,“君子欲于义,小人欲于利”,他们认为钱财乃身外之物,追求物质利益是件可耻的事情,是小人所为。基于此,西方人眼中的“知识产权———财产权”、“知识产权———私权”、“知识产权———独占排他权”等观念在他们看来是一种言利不言义的小人作为。所以,又怎么会有“知识产权”一说呢? 四、个体意识的普通缺乏,也是阻碍知识产权制度产生的原因之一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个体农业为基础,以宗教家庭为背景,以伦理纲常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在这种文化中,个人既要依附于国家,还必须依附于家庭,个人只有在整体性(民族、国家)中才能显示出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个人的意志和情感也只有在群体关系中才能体现出来。可见,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倾向对人的另一重要影响就是将人从主体地位下降为客体附属地位。一个没有独立人格的人,是无法支配自己的权利的,即使他想主张自己的权利,也是不现实的。 而且,重整体精神,强调文化的继承性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的最高价值。所谓“天下为公”、“男儿志在四方”、“齐家、治国、平天下”被认为是一种美德和大多数人追求的理想境界,因而往往忽视了个体的权利意识。汉代史学家司马迁曾云:“藏诸名山,传之其人”,其意为经国济世之作,有待于作者去阐扬,而不能将其据为私有,即不能作为私有财产。 可见,在这种文化氛围和社会背景下,谁敢主张自己的私权利呢?而且,传统文化下,男子是主宰,女子是男人的附属物,而男子的理想是“治国,平天下”,是饱读诗书来搏取功名利禄以光宗耀祖,哪肯花 功夫去从事发明、创造、革新呢?而女子,她们必须“三从四德”,她们毕生主要精力用于“相夫、教子、侍奉父母”上了,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象今天的女性一样与男子处于平等地位干自己想干的事情。这样一来 ,对人类进步起着巨大推动作用的科学技术、发明创造就成了无人问津的领域了。 五、传统僵化的文化体制,阻碍了知识的传播和全面发展,不利于知识产权制度的形成 中国古代的“正统文化”是诗书、礼经,国家选拔人才的唯一途径是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标准是统治阶级认可的“德”,于是,老百姓就拼命地去学习《四书》、《五经》,学习如何写八股文,学习如何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至于科学技术则被排除在“经学”之外了。这种僵化的文化体制和刻板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知识的全面发展和广泛传播,导致了中国科学技术的落后、经济发展的落后、文化传播的落后,这恐怕就是为什么人类历史上每一次促进生产力飞速发展的科技革命都诞生于西方的重要原因吧。 “无传播则无权利”,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自然也就无现代意义的知识产权———私权了。 上述中国传统文化中专制的文化政策、权利观念的极端淡化、个体意识的普遍缺乏、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文化体制的僵化等共同构成了我国知识产权制度落后的文化原因。今天,中国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文化事业都得到空前发展,但是传统的文化思想仍在一些人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一方面,缺乏创新意识,乐于守旧;另一方面,许多人和个人的发明创造,不视为独占私有的。所有者对自己专利保护意识淡薄,而侵权者则不以为然,不觉违法、缺德。因此,在需要加强知识产权法制建设的今天,深入认识影响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中科技落后,产权法制落后的原因,是很有意义的。这对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使之快速与国际接轨很有必要。 王金平

第4篇:中原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确 “礼貌原则” “面子理论”

1.引言

虽然跨文化交际作为一种现象久已存在,但今天的跨文化交际与过去的不同。今天的跨文化交际不仅较过去次数大为增加,而且由于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变得更为重要。“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文化的一种载体,自然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离不开文化的发展和变化。所以说只要我们研究语言,尤其研究语言在具体语境中的使用和理解,往往不可避免地要涉及文化”。[1]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即语言,语言即文化。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语用学研究的是语言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时体现出来的具体的意义。语用学与跨文化交际有着密切的联系,围绕语用原则进行的跨文化研究使我们正确地认识这些语用规则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具有普遍性,以及这些语用规则在不同文化中的实际表现情况。本文探讨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和“面子理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运用。

2.“礼貌原则”和“面子理论”在跨文化中的运用

2.1“礼貌原则”

礼貌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条重要准绳。作为一种社会活动,语言活动也同样受到这条准绳的约束。有些语义学家认为,人类社会活动的一切冲突和争斗,包括政治上的分歧和争端都是语言使用不当导致误解而引起的。这种说法虽然过于偏激和极端,但并不全然无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语言使用不当而引起的误会、摩擦,甚至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的例子时有发生。这足以说明礼貌在语言使用中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把一个人有没有礼貌和他的受教育程度与个人素质的高低联系起来。例如我们经常认为说话不礼貌的人素质低、没教养。相反,如果一个人说话讲礼貌、得体,我们常认为这人有教养、素质高。而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常想当然地认为对方也应该遵循本民族认同的礼貌原则,一旦其他文化与本族文化认同的礼貌原则不相符,我们往往认为他们说话不礼貌、不开化,甚至认为这个文化民族是低劣野蛮的。那么所谓的“礼貌原则”在不同文化中是否具有普遍性和共通性呢?

所谓“礼貌原则”,是由英国著名语用学家Leech提出的。Leech将语用原则分成“人际修辞”和“篇章修辞”两大类,他的修辞指的是在交际中有效地运用语言,它由交际双方所遵守的原则和准则组成,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属于人际修辞的范畴。概括地说,礼貌原则就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把不礼貌的信念减弱到最低限度。会话的合作原则在会话中起着调节说话人说话内容的作用,它使说话人在假设对方乐于合作的前提下能进行交际。但礼貌原则具有更高一层的调节作用,它维护了交谈双方的均等地位和他们之间的友好关系。只有在这个大前提下,人们才可能进行交际。如果没有礼貌这个大前提,根本就谈不上正常的、有效的交际。Leech提出的礼貌准则如下:(1)策略准则:使他人受损最小,使他人受惠最大。(2)宽宏准则:使自己受惠最小,使自身受损最大。(3)赞扬准则:尽力缩小对他人的贬损,尽力夸大对他人的赞扬。(4)谦虚准则:尽力缩小对自身的赞扬,尽力夸大对自身的贬损。(5)赞同准则:尽力缩小自身和他人之间的分歧,尽力夸大自身和他人之间的一致。(6)同情准则:尽力缩小自身对他人的厌恶,尽力夸大自身对他人的同情。

这些准则似乎具有极大的普遍性,但事实上,不同的文化对“礼貌”有不同的理解,对什么是礼貌言语有不同的诠释。在一种文化中被公认为礼貌的言语在另一种文化中有可能被认为是不礼貌的,甚至是粗鲁的。比如,对于汉文化的礼貌特点,顾曰国(1992)曾总结了五条礼貌准则:贬己尊人准则、称呼准则、文雅准则、求同准则和德言行准则,显然这五条准则与Leech的礼貌原则是不同的。在英美国家,情况可就不一样了。特别是在强调个人主义的美国,人们更多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权利和机会的平等,所以他们对权利的等级与社会距离并不十分看重。在中国,对父母言听计从,必恭必敬,对领导要冠之以恰当的称呼则被认为是礼貌之举。所以我们对长辈必须称呼合理才算是礼貌之举,若有违反这些准则,则被认为是不礼貌、缺乏教养之举。而在美国,直呼其父母的名字是很普遍的,直呼哥哥姐姐的名字更是司空见惯。而对自己的上司领导,他们更倾向于使用一种非常不正式的称呼,即像称呼自己的朋友一样称呼领导,即便是在上班时间。事实上,在美国,人们喜欢缩小社会距离,地位权势高的人也希望自己的属下能对自己直呼其名,他们认为这样才是礼貌的、得体的。因此,他们认为中国人的称呼方式太过于正式,不礼貌。下面这个例子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点:

H:Dr.Thomas.

J:Jenny.

H:Jenny.

初次见面,为了礼貌起见,H用了头衔加姓作为称呼,而J拒绝用这样的称呼,而要求用直呼其名来缩小说话双方的距离。有时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目的,说话者可能会改变听话者的社会角色以表示尊敬(何兆熊、蒋艳梅,1997:19)。另外,不同文化在遵循Leech的礼貌准则时侧重点也是存在很大差异的。也就是说,尽管礼貌具有普遍性,但不同文化在实现礼貌的方法,以及在礼貌的判断标准上却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是有其历史原因的。它是在社会、历史、人文、地理等多种因素的长期影响下逐步形成的。如Leech的“谦虚标准”,即“尽量缩小对他人的贬损,尽量扩大对他人的赞赏”具有普遍性,但在不同的文化中遵循这一准则的程度却不同。当英语文化背景的人受到表扬,常常说一声“Thank you”,接受别人的赞扬,以避免伤害表扬者的积极面子来表示礼貌。中国人常常以否定别人赞扬的真实性的方法进行自贬来表示礼貌,因为自贬是两千多年来中国人表示礼貌的核心(何自然,1995:7)。Leech的“赞同原则”,即“尽量缩小自身和他人之间的分歧,尽量夸大对自身的贬损”(1983:132)也是同样的。尽管在各种文化中不同意别人的观点是非常正常的,但用怎样的方式来表示不同意却各不相同。如在英国,人们表示否定时常常使用“Yes,but...”这样的方式。这里的“yes”是与“赞同准则”一致的,表面上的同意,是为后面表示不同意作铺垫,使人更容易接受。其他文化中却更能容忍对方直接表示不同的观点。而日本人表示不同意的方式常常非常间接,他们常用像“(Oh.)Do you think so?”这样的问句来表示反对,以至于非日本本民族文化的人难以辨认他们究竟是同意还是不同意自己的观点。

2.2“面子理论”

那么何为“面子理论”呢?它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又是怎样的呢?面子(face)即每个社会成员欲为自己争取的那种在公众中的“个人形象”,它分为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两类。积极面子是指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同和喜爱,消极面子是指不希望别人强加于自己,自己的行为不受到别人的干涉和阻碍。Brown和Levinson认为,许多言语行为本质上是威胁面子的,讲究礼貌就是要减轻某些交际行为给面子带来的威胁。社会交往中既要尊重对方的积极面子,又要照顾对方的消极面子,这样才能给对方留点面子,同时也给自己挣点面子,以免带来难堪的局面或使关系恶化。言语交际中的礼貌策略只是一种手段,使用礼貌策略这一手段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达到交际目的,满足人们的面子需求。面子是典型人的基本需求,所有典型人既有积极面子的需求,又有消极面子的需求,他们都有理性,都能选择一定的手段来满足一定的面子需求。

毋庸置疑,任何文化中的个体都积极维护个人的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但不同的文化由于各种文化差异对面子的理解不同,所以在面子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个人的反映和感受大相径庭,因此采取维护面子措施也各不相同。“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对面子有独特的理解。人们在交际中也力图彼此接近而避免分歧,以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但与Brown&Levinson分析不同的是,中国文化中人们对被接纳和被欣赏这样的正面面子的表现得特别敏感,它构成了中国人面子要求的中心内容。中国文化特别重视集体观念,个体要被集体接纳,要与集体相和谐,如果个体在集体与社会中不被欢迎和尊重,就失去了自立的基础。因此,中国人将自立的社会价值与处身基础看得很重,也很敏感。‘人为一张皮’‘人要面子树要皮’,证明个体被社会认同和尊重的重要”。[2]因此,在中国文化中,“死要面子活受罪”的情况也是相当普遍的。中国有句古话:“揭人不揭短,打人不打脸。”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对面子的重视和对别人面子极度尊重。相对来说,英语文化的人们对面子的注重没那么强烈。因此,英语文化的人说话可能要更直接一些。这里所谓的直接,即英语中“straight for wardness”,是就是是,非就是非,虽然表达方式可能会比较委婉,但意思还是很明确的,不像日本人说的话比较含糊,令人费解。例如在拒绝别人的邀请时,为了维护邀请者的积极面子,中国人的常规可能是撒个小慌,说自己有别的事或身体不适;而英语文化的人很可能先对别人的邀请表示感谢,然后说出不能接受邀请的真实理由。

3.结语

东西方文化差异引起不同文化的人们对面子有不同的理解和诠释,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忽视文化差异引起的语用失误屡见不鲜,这方面的例子也不胜枚举。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已经意识到外语教学不应仅仅传授语言知识,重要的是要使外语真正成为学生手中运用自如的工具。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有必要让学生掌握各方面的语用知识,其中应包括语用语言知识、社会用语知识、跨文化语用知识等。作为语用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礼貌原则”和“面子理论”这两个与人们的日常交往息息相关的原则在跨文化交际中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的的外语教学,应该着眼交际总目标,着手于语言内容的基本项目,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讲解和演示,举一反三,通过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的礼貌准则,将语言的学习和文化学习紧密联系起来,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外语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异国文化的敏感意识,并且透过语言,挖掘出文化的内涵,又通过对文化的感悟,深化语言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何刚.语用的跨文化视野[J].外语研究,1999,(4):20-25.

[2]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 [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何自然,陈新仁.当代语用学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4]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1997.

[5]Leech G,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don:Logman,1983

[6]Larry A,Samovar & Lisa A.Stefani,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7]许力生.跨文化交际英语教程 [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第5篇:中原文化论文范文

1.合作原则

格赖斯(Grice)的合作原则是会话的一条重要指导原则。他认为人们的会话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人们在进行交谈时只所以不会说出一连串互不连贯的话语,是因为会话者互相合作,共同遵守着一个目的或一组目的。为了达到某目的,会话者双方都遵守着一个原则―――合作原则。合作原则的具体内容包括四个准则:(1)质的准则,(2)量的准则,(3)切题准则,(4)方式准则。每一准则又包含若干次则。如果说话人要直接了当地表示出自己的意见,就必须遵守上述四条准则。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在不同程度上有意违反这些准则,从而导致“会话含义”的产生。

2.礼貌原则

以格赖斯的合作原则为依据,利奇(Leech)也提出了另一重要的会话原则―――礼貌原则。其内容包括六条准则,每条准则各含两条次则。这六条准则即(1)得体准则,(2)慷慨准则,(3)赞誉准则,(4)谦虚准则,(5)一致准则,(6)同情准则。礼貌原则更完善了“会话含意”学说,解释了合作原则中无无法解决的问题,因此礼貌原则与合作原则之间的关系是互为益补关系。用利奇的话来说:礼貌原则可以“援救”合作原则。

二、跨文化交际的理论基础

目前,作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的学者很多,其中贾玉新学者提出的理论是众多理论中比较好的,其具体内容如下: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文化背景的人们(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交际;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信息的编、译码是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所进行的交际就是跨文化交际。

从理论上分析,不同人的文化和社会背景、生活方式、受教育情况、信仰、性别、年龄、政治、经济状况、乃至爱好、交友条件、性格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差异,这样,在交际时,说话人和受话人对信息的理解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的认同。从这个意义上讲,任何人际之间的交际都是跨文化交际,差异是程度上的,不是本质上的。结论自然是:跨文化交际中的双方的文化背景,可能基本相似,也可能相去甚远。文化距离可能大至不同国籍、不同民族、不同政治制度之间;也可能小到同一主流文化内的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教育背景、不同地区、不同地方等等,乃至不同爱好或兴趣的人们之间。

在生活中,其实我们也可以经常遇到和跨文化交际有关的事情,只是没有留心而已。我国外交部长与外国领导人谈判,进出口公司的工作人员与外国商人谈生意,我们和外国旅游者、外国留学生、外国教师交往……都是跨文化交际。即使我们不与外国人直接接触,仍然可能在从事跨文化交际。例如,阅读外国小说、报纸、杂志、观看外国电影、电视节目的过程也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我们作为读者和观众,与小说的作者、报纸杂志的编辑人员、电影、电视的导演和演员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理解外国小说、报纸、杂志、电影、电视是一个复杂的跨文化交际的过程。

三、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

1.“合作原则”之跨文化对比

人们在进行交谈时,所遵循的会话原则及其内含的准则可能因文化而异,这一点对跨文化交际研究来讲十分重要的。

(1)质的准则:努力使说的话是真实的。在这方面,无论是什么国家,熟悉的普通人之间遵守这个谈话原则是比较得体的。对于陌生人这样原则差不多一定会有差别。在国际交往方面,人们还是要遵守国际交际方面的法律法规,就是“质“的原则的最基本的体现。

(2)量的准则:所说的话应包含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所说的话不应超出所需要的信息。有一种很有趣的现象:在社会交往中双方社会地位越高,可能提供的信息量就越少,即社会地位和言语或信息量可能成反比。在中国社会中社会距离,社会关系较为固定,社会期望地位较低者对地位较高者有依赖性、顺从性。

(3)切题准则:要有关联。美国人说话喜欢夸夸奇谈,说话内容并不一定和谈话的主题关心紧密,但是漫天阔海的谈话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进友谊,对问题的反映并不一定是没有关联的。这样的谈话特点,也是一种美国文化的自身特点。中国人开会的时候,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好,同事互相之间说话大多是围绕会议主题的,而且“三句话不离本行”。

2.“礼貌原则” 之跨文化对比

德国有一句谚语:“你怎样冲森林叫嚷,森林就会给你怎样的回声。”礼貌原则是各种社会,群体所广泛使用的文明手段,但必须承认其内涵,方略,可能涵盖的准则、及侧重点等众多方面都会因为文化不同而存在差异,而且可能相去甚远。对这一点认识不足,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相互交往时,达到有效交际是极为困难的。

(1)得体准则:减少表达有损于他人的观点。对于西方人来讲,在生活中,他们喜欢用“请示”、“命令”、“警告”、“建议”、“劝告”……”指示性”语言来遵守这样的原则。中国人和日本人是“卑己尊人”的。

(2)赞誉准则:减少表达对他人的贬损。在这方面,人们要学会用模糊的、幽默的、委婉的、沉默的、一些巧妙的歇后语一类的语言,尽量花解不必要的语言冲突。在各个国家似乎都是大同小异的。

第6篇:中原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帕克社会学理论;中原武术文化;发展研究

【Abstract】the article through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law to parker to sociological theory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using Chinese hownet academic edition and henan excellent library resource access and collect around the central plains martial arts culture in the development of related literature, books, and logical analysis,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entral plains martial arts culture of four processes: competition, conflicts, mediation, assimilation, aims to deepen the study of the theory of the central plains martial arts culture development, for the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central plains martial arts culture practice for reference, and draw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entral plains martial arts culture from set out actually, specific analysis; To absorb foreign cultural diversity, achieves "the combin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hot pot type” development.

【Key words】parker sociological theory; The central plains martial arts culture; The development research

引言

中原武术文化隶属于中原文化,是七大武术文化中的一枝独秀,中原文化与荆楚文化、巴蜀文化、南文化、岭南文化,三晋文化、燕赵文化、京派文化并驾齐驱,中原武术文化以太极拳系和少林拳系为主导,以中原文化为载体,其衣钵是中国传统文化,并依托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为实现手段,目的在于弘扬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继承中原武术文化的优秀传统,发展以登封的少林拳系和焦作的太极拳系为两个中心,以“走出河南”、“遍布全国”、“发展国际化道路”为基本点,以坚持挖掘中原优秀武术文化、坚持重视少数民族传统武术发展、坚持落实大武术观思想、坚持打破武术门户壁垒,走和谐、统一、创新、可持续发展的中原武术文化道路,意在完善中国武术文化的内涵与深蕴,促进中原武术文化资源的健康发展,扫除中原武术文化发展道路上的阻碍与弊端,吸收风格迥异的武术文化,形成独一无二、匠心独运的发展新途径,提升中原武术文化的核心竞争力,健全中原武术文化发展的新路子,这就需要结合新的社会学理论来丰富中原武术文化的实践。

1帕克社会学理论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之一的RobertEzraPark(1864~1944),曾依据社会成员行为上相互作用的方式,将社会的发展阶段分为四个递进的部分:“竞争阶段、冲突阶段、调节阶段、同化阶段。〔1〕”RobertEzraPark文明于二十世纪初兴起的芝加哥学派,该学派主要由芝加哥大学的E・伯吉斯(ErnestBurgess)、R・E・帕克(RobertEzraPark)以及其他城市社会学家所组创,这一时期美国面临着经济危机,国际地位空前下降,面对“内忧外患”的窘迫经济,芝加哥学派创始人著名社会学研究家帕克等提出:社会经济的发展面临着四个发展阶段,因此,社会的发展亦如此。

2 中原武术文化的发展

中原武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的一颗璀璨珠宝,以技击性为其本质,囊括武术中的气功、养生、导引、拳械等,彰显中国文化的无限魅力,引诱武术爱好者的无限遐想,推动研究者们的跨文化研究。以社会学家帕克的社会发展理论为主,中原武术文化的发展亦经历百家争鸣的竞争阶段,矛盾显现的冲突阶段,温文尔雅的调解阶段,稳步前进的同化阶段。黑格尔哲学是这样阐述这一过程的:“自然、社会、精神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着的,变化发展是有阶段性的,但总体趋势是向前不断发展着的,处在不断运动之中,这一运动的动力就是矛盾。〔2〕”这一量变产生质变的过程符合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点。

2.1 竞争阶段

所谓“竞争”: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四版解释“竞”是争逐,比赛。源自屈原《离骚》:“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商君书・错法》:“功赏明,则民竞于功。〔3〕”

“争”是争夺,竞争。《韩非子・说林下》:“争肥饶之地。”《史记・高祖本纪》:“上问左右,左右欲击之。〔3〕496”竞争即是个体或群体争逐胜利或者比赛战胜对方的心理需要和行为活动。哲学家大卫・休谟曾语:“高尚的竞争是一切卓越才能的源泉。”对于中原武术文化而言,其核心竞争力在于登封的少林拳系和焦作的太极拳系,相对于其他六大拳系,其虽表现出绝对性的优势,但由于起源于道教圣地武当山的武当武术文化,形成以太极、阴阳、五行、八卦为技法原理,同时配合吐纳、呼吸形成独具特色的养生文化健身术,武当的武术文化曾远赴海外进行汇演,颇具竞争力,可与中原武术文化一争高下;此外,发源于峨眉山的巴蜀武术文化,起源于战国,形成于宋朝,亦称峨眉武术,依托峨眉生态养生健身文化,广纳儒、道、佛等宗教文化新理念,兼具民俗、民风、地理环境,呈现出匠心独运、内外兼修的峨眉武术特色,亦欲中原武术文化争芳斗艳;形成于清末的形意拳系,技击原则上讲究先发制人,主动进攻,硬打硬进,适合于实战,传播较快,曾衍化出心意六合拳,以河北沧州武术文化为载体,依托当地武术文化资源,形成形意拳系,其竞争力不可小视;依托开拓务实、内外兼修、刚烈勇猛的岭南文化形成的南拳拳系,亦是七大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拳以广东、福建为中心,结合当地丘陵多、盆地少、平原地带稀缺的地理资源,以技击为主要特点和原则,创新与传统相结合,既不背离传统武术技击的本质,又外加新的元素充实,使得南拳形成具有当地地理特色的南拳武术文化;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八个地理方向命名的八卦拳系,实乃是八卦掌为主要拳法,行拳时要摆扣步走圆形,拳路表现为直线来回往复,动作简单,招式简朴,短小紧凑,刚猛有劲,注重太极、八卦原理,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风格独特,内容充实。综上所述,中原武术文化的发展竞争力空间广泛,其竞争力的提高是需要过程的。

2.2冲突阶段

随着国内传统文化的发展,武术文化也受到了冲击,中原武术文化进入冲突阶段在所难免,所谓冲突”:“冲”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四版解释为向,对着。源于《山海经・海外北经》:“有一蛇,虎色,首冲南方。〔3〕50”“突”意义为急速地向前或向外冲。源自于《三国志・魏书・武帝纪》:“驰突火出。”《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知有科禁,公敢干突。〔3〕384”冲突即是以打败对方为主要目的的直接的激烈交锋,中原武术文化的冲突包含内外两个方面,一方面,以七大拳系文化为发展标准,中原武术文化的核心内涵就是少林与太极,中原武术文化登上中国传统文化的龙椅宝座,成为国门对外开放的一面旗帜,面临的困难重重,这就包括对其他六大拳系武术文化的竞争,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例如,面对国家体育总局下发的相关文件通知,全国各地争相建设自家武术文化,刮起传统武术节的举办,如雨后春笋一般,旨在加强人们对本地代表武术文化的信仰与认同感,提升本地武术文化的知名度,这对中原武术文化的冲击是不可度量的,窘境的出现,中原武术文化开始与异型文化相冲突,问题暴露甚多。另一方面,以中原武术文化为主体,从整体而论,传承的速度落后于发展的速度,导致传统的中原武术开始流失,继承者青黄不接,导致门派难以为继,从部分着眼,中原武术中的个别拳种随着习练人群的减少而消亡,生命殆尽。比如,原属于中原地区的查拳、梅花拳等拳种,因区域习练人口的减少,外加人口流动性较多,武术传承人开始消失,这带来的后果就是这一部分武术文化未得以保留;然而,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门户派别之见,使得各个派系来往较少,龙争虎斗相对较多,门派自家规矩的束缚和羁绊,外加派系之间的不和谐,加速了少数门派的瓦解,流失了宝贵的中原武术文化资源,中原武术文化发展面临着改革,推动中原武术站在了变革的风口浪尖,如何去挽救和挖掘指间遗失的中原武术文化,弥补中原武术文化这一宝库,成为了摆在中原武术文化发展炙手可热的瓶颈。

2.3调解阶段

面对中原武术文化在社会上发展的冲突阶段,如何调节自身的武术文化资源,发挥自己的优势,是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和重点。“调解”:“调”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四版解释为协调、调和,源自于《史记・历书》:“阴阳调,风雨节。”《汉书・食货志下》:“以调盈虚。〔3〕82”“解”意为调解、排解、和解。源自于《战国策・赵策三》:“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史记・项羽本纪》:“项王、范增疑沛公之有天下,业已讲解,又恶负约,恐诸侯叛之。〔3〕187”调解一词即为协调、调和,统一规划稳定的发展环境。中原武术文化的发展需要官方组织的宏观调控和民间组织的自救,围绕这一基本任务,官方和民间在这一阶段举行合作对话,手拉手共同协作,挖掘中原武术优秀文化资源,健全和完善发展武术文化资源的宝贵途径,在1985年的全国武术挖掘整理活动中,河南省挖整组积极配合响应国家口号,整理发掘优秀拳种资源178种之多,丰富了中原武术文化资源,随着全国武术整理接近尾声,河南省挖整组于1990年继续贯彻落实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的精神,承办少林国际武术节,举办太极武术锦标赛,这一举措使得中原武术文化内容变得多姿多彩,在中国武术文化中重新站稳了脚跟。在坊间,民间武术组织的成立、社会组织团体的成立、武术学院的兴办思潮均为中原武术文化的发展再续了香火,挽救了像苌家拳类似的武技,武术学院的兴办以及高校中武术专业的设立,为中原武术的发展提供了后备资源,为中原武术文化的可持续、健康提供了契机,特别是社会组织团体的依法成立,使得武术这一民间“俗”文化确立了合法地位,明确了新的标准,走上大雅之堂,迈进官方的视野,正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太极拳表演赛的巧妙开赛,为武术走出国门,传播四大洋、五大洲奠定基础,中国优秀的武术文化太极发源于中原武术文化,也不失时机迈向武术成功的殿堂,经历着异样文化的洗礼,促进了自身武术文化的建设,夯实了中原武术文化建设基础,然而,这仅仅是九牛一毛,是微不足道的,在中原武术文化的开发建设中,拥有认可异国他乡文化的认知思维,这是发展自身优势必不可少的利器。

2.4同化阶段

中原武术文化资源的官方“无形之手”和民间“有形之手”的完美结合,有效促进中原武术文化的自身建设,为中原武术文化的远播提供充足的驱动力,仅有驱动力这只机翼是很容易夭折的,创新这一机翼的迫切需要则是刻不容缓。中原武术文化进入同化阶段,所谓“同化”:“同”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四版解释为相同,一样。源自于《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商君书・开塞》:“有法不胜其乱,与无法同。〔3〕383”“化”即是变化、改变。源自于《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韩非子・五蠹》:“钻燧取火以化腥臊。〔3〕152”同化即是事物双方共同做出改变,朝着实物美好的一方面不断发展前进。著名哲学家皮亚杰的“同化”理论就是对这一阶段完美的诠释,他认为:“同化即是对事物双方所获得现有信息进行交换,前提是毫无保留,并认知现有的思维模式,对其进行创新以达到互利,促进双方共同发展。〔4〕”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船坚炮利的西方打开中国大门,使得沉睡的中国有机会开眼看世界,增加了中西文化得以碰撞、交流的机会,“土洋”体育之争更是淋漓尽致彰显中西文化之差异,民国初期,政府派出一支运动团去参加奥林匹克盛会,但由于中西文化等差异,中国运动队仅作为演出形式,汇演了中原武术文化中的太极拳,获得一致好评,这说明中原武术文化拥有走向世界大舞台的机会,但遗憾的是仍然需要吸收西方“竞争力”为主的文化;发展中国传统“中庸”文化,借鉴于此,中原武术文化在走向世界、走出国门的道路上,需要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和谐统一”、“刚健自强”等精神,吸收西方充满探索的人文主义精神,充实中原武术文化的内涵,创新中原武术文化发展途径,做到皮亚杰所陈述的“同化”要求,这样才能赋予中原武术文化新生机、新生命,为中原武术文化的台阶式发展夯实基础,这就需要丰富少林与太极发展的新路途,充实其技击内涵,完善品牌效应,做到“中西结合”、“两架文化”马车并驾齐驱,借西方文化外衣,推动中原武术文化的新发展。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中原武术文化的发展历经竞争阶段、冲突阶段、调解阶段、同化阶段,所面临的每一阶段的任务是有所区分的,这就需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3.1.2中原武术文化的发展所面临的每一阶段的任务不尽相同,出现的弊端也不一样,这就需要重视处理好发展和建设这一矛盾的关系。

3.2建议

3.2.1中原武术文化资源的开发需要走国际化道路,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思想路线,吸收异国优秀文化,强力打造属于中原武术文化的优势品牌,加强少林与太极这两者的强强联合,发挥优势效应。

3.2.2中原武术文化资源的开发要从中原区域实际出发,对待不同时间出现的问题应该采取不同的措施,做到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市场的自我调节二者结合。

参考文献

〔1〕柯泽.帕克社会学理论中的传播思想及其反思〔J〕.武汉大学学报.2013,66(1):113-119.

〔2〕邓晓芒.思辨的张力〔M〕.北京:商务印刷馆,2008:25-28.

第7篇:中原文化论文范文

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还指出:“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把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定位在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这既是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高度信任.也给公益性文化事业提出了历史重任公益文化事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而具有传统公益属性和拥有深入基层的庞大网络优势的文化馆(站).则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必将在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笔者以为,作为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龙头单位——文化馆(站),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体现它的职能地位和发挥作用。

一、文化馆(站)站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中坚力量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从其性质而言,是一种社会公共产品。而具有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单位的文化馆(站)站在其本质属性上也具有独有的不可替代的优势.将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中坚力量.发挥出重要的骨干作用。

(一)文化馆(站)的本质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中明确把文化馆(站)定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公益文化事业,本质上是不以盈利为目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是文化馆(站)站的传统职能,文化馆(站)站所从事的事业就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事业。公共文化服务可谓是文化馆(站)所有工作内容的概括。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所包括的七个方面中.文化馆(站)站都可以有所作为,特别是在群众文艺创作、辅导、文化娱乐服务、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农村文化服务等各方面都能发挥较大作用。从文化馆(站)的工作性质来看,要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馆(站)是最可依赖、也是最可信任的一支力量。

(二)文化馆(站)的优势

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文化馆(站)在实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和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拥有独有的、难以替代的巨大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优势

文化馆(站)站具有覆盖全国城乡村镇的网络化优势,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群众的纽带和桥梁。目前,全国文化馆(站)3千多个。文化站3万多个,有社区和村文化室13万多个。这个巨大的网络体系,可谓是最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网络平台

2.属性优势

文化馆(站)站是由政府设立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公益性是其基本属性,政府投入是其主要的资金来源,无偿服务是其主要的服务方式。这种公益性的服务方式,也具有其他专业机构、企业等单位无法替代的属性优势,更能长期坚持向广大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3.基础设施优势

文化馆(站)站现有的基础设施.是十分宝贵的国有资产和国有阵地近年来又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改善改进,已成为实现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重要物质基础文化馆(站)的设施有无、建设面积的大小及使用的合理性、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这个文化阵地的牢固性、先进性和服务质量。很多地方政府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建设、改造和完善文化馆(站)设施。有的地方甚至增加了网球场、露天舞场、演出广场、休闲花园等新设施项目并限定了各级文化馆(站)的办公用房比例.尽可能多地增加为群众提供文化服务的空间.这些宝贵的基础设施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场地。

4.传统优势

文化馆(站)在长期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和各种常设性阵地活动中.在实施以文育人、以文“化”人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形成和打造出一批精品和品牌群文活动等.在组织和开展公共文化传播工作方面具备独有的优势。

二、文化馆(站)在公共文化中的“龙头”作用

文化馆(站)体系作为基础性的文化机构,其主要职能定位则非常明确,即提供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满足基本的公共文化需求;承担一定的社会教育功能,组织和引导反映社会主流文化精神的公共文化活动;整理和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群众文化是公共文化的一部分,文化馆(站)公共文化服务的格局是以群众文化为核心的公共文化,其职能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民族文化素质。文化馆(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共文化中具有鲜明的“龙头”形象。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进行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教育、自我开发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它包括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工作、群众文化事业和群众文化队伍建设等具体内容。其中,群众文化活动在群众文化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群众文化历史发展进程中,文化馆(站)体系担负着组织、策划、示范、辅导和研究等工作任务,把人民群众作为文化的创造者与享用者,发挥着用文化传播文明、歌颂进步、教化民众、丰富生活的职能作用,形成了在社会办文化的大趋势中保持着国办文化的主体和主导地位,鲜明地树起了群众文化的“龙头”形象。

三、文化馆(站)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新作用、新特点

文化馆(站)是普及和繁荣群众文化的主导性业务职能部门,其业务活动是工作主体。长期以来,文化馆(站)恪守工作职责,以业务活动为主体工作,以运用文艺形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组织、辅导、研究、指导群众文化活动和搜集、整理、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等为主要工作内容,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现代技术、设备的普遍应用,文化馆(站)服务性的本质和特点越来越突出。当今,很多文化馆(站)开始围绕工作主体不断拓展服务功能,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综合能力和水平。

(一)技术服务项目不断增加

所谓技术服务,是指以现代化设备为依托,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体,为群众、为社会提供的服务。技术服务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文化馆(站)主办、承办活动的技术保障;二是对社会需求的服务;三是对基层业务人员的培训。

1、灯光、音响服务。

在市、区文化、财政部门的支持下,很多文化馆(站)陆续添置了价值百万元的灯光、音响设备,而且各个街道都配置了一定的灯光、音响设备,完成了本省区大型文艺演出活动的音响保障,而且为街道、社区和有关单位的活动提供了灯光、音响服务。在各街道文化站配置设备后,及时举办了音响操作培训班,并在使用过程中提供技术指导,保证了设备的正常使用和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提高了演出质量和水平。

2.音乐制作和影像摄录服务。为适应文艺演出活动的需要,文化馆(站)配置有音乐工作室和录音棚,承担了各类大型活动的音乐创作、设计、录制工作,并且达到了专业化水平为更好地积累活动资料,传递活动信息,扩大活动宣传,并本着立足本区、服务群众的精神,还发展了小型的影视创作、摄制工作。

3.美术设计服务。美术设计制作,包括各类展览、宣传橱窗、舞台美术、环境布置等的设计制作,不仅是文化馆(站)的重要工作项目,而且也是一个很大的服务空间。与此同时,新型设备、材料、技术的不断产生,改变了传统的设计理念、制作方式、手段和视觉效果。因此要适应各种需求,加强自行设计制作能力,拓展了文化馆(站)的服务业务和服务领域。

(二)设备服务内容更加多样。基层单位和群众开展文化活动,一般不可能把所需设备置备齐全。文化馆(站)将非使用中和闲置设备,如演出服装、乐器、活动舞台、灯光音响等,以无偿出借和低偿租赁的方式向社会提供服务,既发挥了设备的使用价值,又方便了单位。

(三)信息服务平台更加丰富。在进入信息时代的现代社会,信息对于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单位都至关重要。作为现代文化馆(站),必须搭建自己的信息平台,为群众文化工作服务。通过固定的信息平台,将公共文化工作及时地传递、交流、宣传,进一步提升了区城文化交流的广度和速度。

(四)技能培训服务贴进时代。培训工作是文化馆(站)的基本职能之一。但是,文化馆(站)传统的培训工作是指对基层文化干部和业余文艺骨干的培训。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的日益增强,促使文化馆(站)的培训职能不断扩大,由单纯的文艺骨干培训延伸到了业余艺术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的领域,而且逐渐成为许多文化馆(站)工作的热点。比如开办艺术培训学校以来,不仅为社会培养了大批艺术人才,而且大大增强了自身的运行活力。

四、巩固和加强文化馆(站)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近年来,公共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从总体上看,发展速度仍然相对缓慢,与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不相适应;作为官办的文化机构—文化馆(站)(站)的发展也令人担忧。由于文化事业经费严重短缺,机构编制不明确以及文化基础设施落后、难以抗衡新文化的冲击等原因,导致一些群众,特别是农民的业余生活枯燥,群众团体文艺活动比较少,从而诱发了现象的蔓延。因此要推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工程,当务之急强是化和巩固文化馆(站)的地位。

(一)、强化公益和服务职能,明确文化馆(站)的主体地位。文化馆(站)体系具有的“两馆一站”,是国办公益性群众文化事业机构,工作性质有主导性和服务性,工作内容有普及性和综合性,真正体现文化馆(站)体系存在价值的还是其鲜明的公共文化事业的功能。群众文化作为公共文化的一部分,文化馆(站)的职能,就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民族文化素质。文化馆(站)公共文化服务即是以群众文化为核心的公共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馆(站)的主体专业职能是群众文化,目前很多的文化经营依然属于群众文化社会化发展的范畴,但不能将产业化作为发展的方向。随着社会化运作的扩大,一些依托文化馆(站)体系自身力量推出的带有产业化发展倾向的引导性的、低偿的群众文化产品和服务,也与文化馆(站)自身使命相抵触,应当严格控制在准公益的范畴之内。当然,这些项目一旦形成文化产业,则应与文化馆(站)事业相分离。

(二)、始终坚持群众文化业务方向,巩固文化馆(站)的导向地位。文化馆(站)体系要继续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在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提高群众的文化生活质量的同时,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能弱化或改变文化馆(站)体系的重要作用和功能,更要明确坚持群众文化服务的主体地位,组织、辅导、研究、指导群众文化活动以及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搜集、整理和保护工作,以组织、辅导和研究三大要件构成其业务体系,向社会提供群众文化产品和服务。只有坚持群众文化服务方向,不断完善其群众文化服务体系,文化馆(站)才能实现其自身的社会价值。

(三)、大力进行社会文化的引导与宣传,巩固文化馆(站)的阵地地位。文化馆(站)代表了政府的文化主导思想,是引导社会文化发展、开展社会宣传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组织辅导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重要的综合性文化事业单位和重要阵地。文化馆(站)具有的阵地优势、人才优势、网络优势、特色优势,能够很好地凸现群众文化的龙头作用与辐射功能。文化工作的各个实施环节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的组织意志,在组织规范的运作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导性、示范性,对社会文化市场起着引导、调控和示范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在多元文化与国际化发展中,文化馆(站)要发挥阵地作用,大力进行社会文化的引导和宣传,教育和引导群众沿着先进文化的方向前进。

(四)、增强创新和精品观念

第8篇:中原文化论文范文

中国作协主席铁凝,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副省长孔玉芳,河南省文联副主席、作协主席李佩甫分别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李敬泽,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庚香等出席了开幕式。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主任就中原作家群的创作成就、影响、地位、发展方向等问题做了综合性发言。开幕式由河南省文联党组书记吴长忠主持。

铁凝在致辞中对中原作家群的崛起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说,河南创作队伍的强大,可追溯到中国新文学发轫之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文学进入繁荣发展新时期,河南文学创作更是突飞猛进。在现实主义创作取得成绩的同时,河南作家的创作深接地气,很多作家在探究中原乡土文化心理、贴近现实生活方面都做了出色的努力;同时河南作家的知识分子写作也并不缺席。乡土观照与知识分子写作并行发展之外,河南的文学创作还展示了中原文化浓厚的历史情结,而河南女作家群的出现也为以男性为主要创作群体的中原文坛增添了饱满的亮色。以《百花园》《小小说选刊》为根据地形成的以郑州为龙头的全国小小说创作中心,通过充满活力的文体倡导与创作实践,成为河南文学创作的另一个亮点。

铁凝还提到,河南文学30年的丰收,离不开文学理论评论的有力推动。改革开放之初的就举行了农村题材创作系列研讨会,并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文学豫军”的概念,影响广泛的“黄河笔会”更为河南作家开阔视野做了先行的准备。河南文学的组织者黑丁、南丁等老一代作家为河南文学创作抓住机遇、适时发展作出了贡献。文学理论与文学创作是“鸟之双翼,车之两轮”,河南的文学理论评论家的理论建树与文学跟踪、理论家与创作者的空前团结,为河南文学的繁荣提供了和谐创新的氛围。

铁凝表示,步入高速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原的变化,不仅反映在社会生活方面,也反映在文化心理深层。河南变化的日新月异与翻天覆地,是中国现代化前进的一个缩影。河南作家得天时地利人和之便,更应在前人文化坚实基础上,拿出对得起伟大时代的作品。对此,我们深怀期待之心。

孔玉芳在致辞中说,当前,河南省正在积极谋划中原经济区,努力实现中原崛起,加快河南振兴。推出更多优秀文艺作品,推动河南省文学艺术事业繁荣发展,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持,是河南省文学艺术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希望大家增强责任意识,坚守文学精神,把文学创作汇入时展主流,创作出更多精品力作。希望中原作家群培育更加自觉的文化意识,不断汲取中原文化精华,努力做中原文化的传承发扬者。

李敬泽在随后举行的学术论坛上谈起中原作家群时说:“从当代中国文学来看,‘中原’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文化的概念。一直以来,中原作家群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主力军。”对于论坛主题“坚守与突破”,李敬泽说,文学发展需要不断创新,顺应变化着的时代和生活。八方风雨汇中州,中原作家不可能封闭,他们创作的心态向来都很开放。在网络主导的全媒体时代,中原作家更应既能坚守又不断创新。

在全球化、网络化背景下,文学艺术娱乐化、消费化倾向日益严重,精神向度日益缺失,表达方式也发生新变化。面对变革的时代,文学往何处去?作家该怎么办?与会评论家、作家在高度评价中原作家群创作的同时,重点探讨了上述问题。

第9篇:中原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 关联翻译观 文学翻译 文化缺省

Abstract As a theory of language communication, relevance theory also provides literary translation with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dealing with cultural default. This paper firstly expounds on and further analyzes reasons for cultural default. Based on principle of optimum relevance,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the translator adopts different strategie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cognitive context to realize purpose of original-language authors and its aesthetic value and cater to expectation of target-language readers.

Key words relevance theory literary translation cultural default

一、关联理论

关联理论是法、英学者D. Sperber,和D. Wilson在其合作出版的《关联性:交际与认知》(1986/1995)专著中提出来的,1995年二人又出版了该书的修订版。他们认为交际是一个认知过程,交际双方互明的前提是在于最佳的认知模式:关联性。关联机制包括最大关联和最佳关联。最大关联(most relevance)是指在交际中受体在理解话语时付出了尽可能小的努力而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最佳关联(optimal relevance)是指受体在理解话语时付出有效的努力之后获的足够的语境效果。从关联理论的途径研究翻译,就突出了翻译的认知特性,它研究译者的交际能力,也就是翻译能力。关联翻译理论把翻译看成是一个语际间的明示—?推理的阐释活动。翻译不是静态的,而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一种交流,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依据不同编码对符号进行再解释的一个无止境的过程(王治琴,2005)。

二、关联理论与翻译的关系

关联理论认为,对语言的使用有两种方式:描述性使用和解释性使用。翻译是对语言的解释性使用。在语言的解释性使用中需要注意的是原语和表达该话语的语句之间应该存在一种解释性相似。两个话语的解释性相似程度越高,所共享的明说和暗含意义就越多。翻译活动源远流长,研究翻译的文献亦可谓汗牛充栋,但学者们对于“翻译”从未达成过共识。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是很强的,它统一的理论框架可以“框住”人类的一切翻译活动,而且还可以根据关联理论平息翻译界经年不息的争执(赵彦春,2003)。任何一种翻译理论都强调翻译的前提是正确理解原语,译者靠什么来推理作者的交际意图呢?关键是靠寻找最佳关联,推断出语境暗含。翻译是一种认知活动,也是一种交际活动。关联理论的翻译观把翻译看作是一个对原文进行阐释的动态的明示—推理过程。译者要尽可能根据话语内容去推理原语交者的交际意图,而译语接受者同样也在自己动态的语境内对译文进行阐释和解读。所以,根据关联理论,我们可以把翻译看作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是一个推理过程,而推理所依据的就是关联性。

三、对文化缺省和关联理论的认识

认知科学表明,人的知识和经验以图式(schema)的形式储存在人脑的长期记忆(long-term memory)之中,每个图式由数目不等的空位(slots)组成。每当感官记忆(sensory memory)输入了某种信号时,认知机制中的记忆搜索(memory search)功能就会自动在长期记忆中激活属于该图式的空位,最终激活整个图式。认知是由记忆中的图式作用于未知实现的。因此,在语言交际中,新的话语必须以某种方式激发相关认知领域中的其它认知结构,理解才能达成。

关联理论关注的核心问题就是交际和认知,强调认知语境在推导说话者的交际意图中的作用。关联理论把交际看成是明示——推理的过程,设想每一个明示性的交际行为本身都具备最佳关联性(optimal relevance),即受话人在理解话语时用恰当的处理努力就能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作为一种语用理论,关联理论必然包含了语言交际所遵循的“经济原则”(principle of economy)。说话人在明示过程中,为使话语具有最佳关联性,必然会对受话人的认知语境和先有知识图式进行合理预测,对双方认知环境里共有的无须赘言的内容会在话语中省去,处理为预设信息。而受话人在理解话语时,会结合自己的认知语境,激活记忆中的心理图式,填补未表达的细节,通过推理,找到话语和语境的最佳关联,从而获得语境效果。

四、怎样运用关联理论在译语中重现原作品的文化关联机制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来看,翻译是一个涉及原语作者-译者-译语读者三方的互动过程,话语的两次输出和理解不可能完全相等,故对等原则不能衡量翻译的成功与否。“关联理论的翻译观是在保证效度的基础上求其信度” (张今,1987)即在保证交际效果的前提下,译作应尽量向原作趋同,提高信度(忠于原作者)。关联理论框架下的翻译是一个明示—推理的动态阐释过程,这个过程是不完全对等(asymmetrical)的:防止和避免译语读者误解的责任完全在译者一方。因此译者必须将原作者的意图用明确的方式再现给译语读者,才能使读者解读原作者语用预设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交际的成功取决于话语与语境的最佳关联,译者应尽可能为译语读者营造出一个具有最佳关联性的语境,以获得与原语读者趋同的语境效果。这就为对文化缺省的翻译重构提供了两点重要启示:一译者必须识别原语语篇中的文化缺省,推断出原文作者的意图,并以明示的方式再现给译语读者。二译者要对译语读者的认知环境进行合理推测,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对原文中的文化缺省进行合理补偿,为译语读者构建恰如其分的文化语境,以产生足够的语境效果。关联的翻译观没有说必须译成什么,只是说明在最佳关联的指导下可能译成什么。

1、重现(representation)。当原语文化与译语文化在表达与语义上都相近时,采用重现法,也即直译法,以达到同原语在形式与内容上的最佳关联。如:to spend money like water花钱如水;百花齐放:let a hundred flowers bloom;纸老虎译为paper tiger.下例就是通过重现的手法传达了原文本的艺术境界:

(1) A melody is heard, played upon a flute. It is small land fine, telling of grass and trees and the horizon. The curtain rises.横笛吹起,优雅的旋律诉说着芳草、佳树、天涯,幕起。

2、替代(replacement) 。当原语文化与译语文化的征象不同时采用替代法,它是直译与意译的结合。如:He that lies down with dogs must getup with fleas.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 Romeo: What have thou found? Mercutio: No hare, sir. (《罗密欧与朱丽叶》,Act II,)《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二幕第四景中Mercutio讥讽老乳母为娼妓时,用了hare一词。Hare本为野兔,俗语是娼妓之意,相当于汉语中的“野鸡”,谐“野妓”,故梁实秋先生将hare译为“野鸡”。

罗:你发现了什么?

墨:倒不是野鸡,先生。(梁实秋译)

3、转换(reproduction)

当原语中文化征象在译语中出现缺省时采用转换法或意译法,如:

(3)现在合同已签了,真是木已成舟,生米煮成了熟饭,只好如此了。

As the contract has been signed, what’s done is done and can’t be undone. (刘季春,1996:90)

(4) “I beg your pardon,” said Alice very humbly: “you had got to the fifth bend, I think?”

“I had not!” cried the Mouse, sharply and very angrily.“A knot!” said Alice, always ready to make herself useful , and looking anxiously about her. “Oh, do let me help to undo it!”(Lewis Carroll, 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 Chapter 3)

“……你说到第五个弯了,不是吗?”

那老鼠很凶很怒地道:“我没有到!”

爱丽丝道:“你没有刀吗?让我给你找一把吧!”(赵元任译,转引自《翻译批评散论》

4、重构(rebuilding / recreation )。重构综合运用多种翻译策略与手段来疏解或化解原语的文化信息,再现原文的关联性。

(5) It was a splendid population—for all the slow, sleepy, sluggish-brained sloths stayed at home.

译文: 这帮人个个出类拔萃———因为凡是呆板、呆滞、呆头呆脑的呆子都呆在了家里。《翻译批评散论》,P87)译文较好地重构了原文的意境,连用六个含“呆”的短语再现了原作中五个以s开头的词汇的艺术效果,堪称艺术的再创造。

(6)“If you mean Darcy”, cried her brother,“…but as for the ball, it is quite a settle thing, and as soon as Nicholls has made white soup enough I shall send round my cards”.

(上海译文版)“如果你指的是达西”,她的哥哥大声说,“……舞会已经决定了非开不可,只等尼可尔斯把一切都准备好了,我就下请贴”。

(人民版)“……至于舞会嘛,那是已经定了的事。只等科尼斯把白汤备足了,我就下请贴”。(一种用白肉[如小牛肉、鸡肉等]加蔬菜熬制的汤。舞会结束客人离去前通常飨以热腾腾的白汤、咖啡或其它饮料。)

White soup是西方舞会上一道必备的汤,原文作者在此运用借喻手法借白汤指舞会的各种准备。“白汤”很容易激活原文读者记忆中“舞会”的原型画面,使他们领会到作者的意图。而对于中文读者而言,记忆中并没有相关图式,在理解上很可能会形成连贯“空位”。因此,上译版采用文化过滤法,把作者的话说白,这样一来,中文读者根本不用花费努力就能获得连贯理解;可是,这又有一个问题:译文除了给读者一个阅读方便,并不产生其它任何语境效果。因为译者代替了读者在思考,而文学作品的的魅力就在于读者能动地参与。相较之下,人民版采用的文化诠释法更为可取。 “白汤”直接译出给读者以原滋原味的审美感受,文外脚注也不须读者花费过多的心理努力对文章获得连贯理解,并增强了对西方文化的了解。

语境效果和读者的处理努力相比要大得多,因而,人民版译文更具有最佳关联性在翻译的再表达阶段,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的存在,译者则不得不面对意义的再表达的种种选择和取舍。其中的得失,既有语言转换和文化播迁中难以解决的困难所构成的客观原因,也有译者面对两种文化所做出的文化意义上的选择,以及个人审美情趣的主观因素的影响。选择的理论依据之一是关联原则。译作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文是否再现了原作品的最佳关联性,是否符合读者的期待,是否达到交流的目的。译者要传达原作者的交际意图,就必须找出原作品中的最佳关联性,并将其再现在译语作品中,让译语读者获得与原语读者同样的最佳关联而达到正确解读译语作品的目的。

五、结语

关联理论从语言哲学、认知心理学、交际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对语言交际做出解释,它将认知与语用研究结合起来,将语用学研究的重点从话语的产出转移到话语的理解,指出语言交际是一个认知—推理的互明过程,。

文化缺省是符合关联原则的交际策略,而翻译是一个涉及原语作者-译者-读者三方的双交际活动,要排除文化缺省在这一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的障碍,译者肩负着重大责任:一方面,译者要能达到原作者的理想读者的水平,识别原文的文化缺省;另一方面,译者要对他的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进行合理预测,并根据最佳关联原则,选择适当的重构策略对原文中的文化缺省进行合理补偿,为译语读者构建恰如其分的文化语境,以产生足够的语境效果。关联理论可以有效地解释和指导翻译活动。关联理论的翻译观以关联性抓住了翻译问题的本质特征,把它纳入翻译研究,对翻译理论和实践都具积极的指导意义。尽管关联理论不能解释翻译中的一切现象,但我们不能否认它对翻译的解释力。

参考文献

1.申连云,张少雄.翻译研究的哲学层面考察[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8)

2.张今.文学翻译原理[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

3.王治琴.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诠释及对语言形式翻译的指导[J].上海翻译,2005;(2)

4.李延林.英语文化翻译学教程[M].武汉: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

5.王佐良.翻译:思考与随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6.欧阳利锋,彭玉.关联理论对语言翻译的启示[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2)

7.赵彦春.关联理论和翻译本质[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3)

8.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9.陈宏微.社会符号学翻译法研究.刘重德主编.英汉语比较与翻译[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

10.孙会军.译论研究中的文化转向[J].中国翻译,2000;(5):11-14

11.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