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青年教师培养总结范文

青年教师培养总结精选(九篇)

青年教师培养总结

第1篇:青年教师培养总结范文

培养青年教师工作总结一

有一句老话说得好“什么样的老师带什么样的学生”。在骨干教师传帮带工作中我深深感到身上的责任和压力,一直以来,我本着“共同学习,互帮互助”的理念,给年轻人机会,给年轻人压力的宗旨,用实际行动影响着她们。在我们师徒帮教工作中,共同收获了辛苦与快乐。

一、自己就是最好的教材。

我觉得:要想做好“传、帮、带”工作,首先要做到:言传身教,率先垂范。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起到示范表率作用,在言传身教中首先让老师们牢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训言,引导她们发扬爱岗敬业精神,热爱教育教学工作。让她们明白自己的权力和义务。平时的工作中我严格要求自己,同时也以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帮教的吴少玲和李德畅,她们在我的影响下工作非常严谨,而且积极主动的承担工作任务。

二、让我们一起成长。

1、我对自己工作上严要求,处处为年轻教师做好表率,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教学经验一点一滴、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这两位年轻教师。我是一名语文老师,认真钻研教材、坚持听课,认真反思,不灰心、不放弃。我们一起共听、共评每一节课,真正做到了学而不厌。在老师们遇到困难时给予真诚的关心与帮助,扶持她们走出困境。一直以来,只要我能想到的工作和注意事项,都及时提醒她们,避免她们走弯路。教学的功夫应放在平时,把自己以前好的做法和她们一起分享,毫无保留,我时刻谨记,自己也年轻过,自己也不是一个完美的人。

2、在指导工作中,注意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和课堂教学的研究,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在工作的同时,鼓励她们多阅读教育理论书籍,时刻不忘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

3、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通过互相听课、评课等形式的活动,共同探讨、研究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改进与完善课堂教学方式,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课后及时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进行交流,找出不足,总结经验,以此提高年轻老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从听课中,我发现李*畅老师课堂时间的把握不妥当,有些语言强调的不到位,课后及时提出可行性建议,他十分谦虚的接受我的建议,并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现在他的课堂调控能力提升很快。在听了吴少玲课之后,我发现她有些心急,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充分,教学生知识再生成的部分挖掘的不到位,课后我和她进行交流,并指导她改进教学的方式方法,她是一位上进心较强的年轻教师,听了我的建议很快改进了自己的教学侧重点,教学技能提升的较快。

三、年轻教师的进步足迹。

李*畅老师我带她听课,指导他上课,教他管理班级的方法,在我的言传身教帮助下,李德畅老师成长的很快,上课的质量明显提升,在学校的课改展示课上得到了大家的好评,获得了学校颁发的奖状,他是一位勤学上进的年轻教师,平时常和我探讨教育教学方面的问题,谦虚好学的她令我欣赏,现在他在教育教学方面是年轻教师中的佼佼者,看到他的成长我很欣慰。

吴*玲自参加工作以来也是我一直帮教她,指导她如何上课,如何和学生交流,如何领会课改精神,如何管理班级等等,我是一位严谨的老师,我在帮教她的时候也传授给她为师的理念,每当她在教学中或生活中遇到困惑时我都想照顾孩子一样的帮助她,鼓励她树立信心,以阳光的心态接收工作、生活的洗礼,读书时她是我的学生,工作时她是我的徒弟,我们师生的缘分真是源远流长啊!在我的帮教指导下,吴少玲的教学工作能力提升很快,现在她不但能在三公开活动中展示精彩的公开课,平时的教学成绩也明显提升,班级整体发展良好,是一位很有发展前途的青年教师。

回顾指导青年教师的过程,我自身也得到了不断地进步。她们走的路就像自己的昨天,今天她们多的是信任、帮助、支持,同时压力和机会也不能逃避。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师徒会一如既往的携手并进,为开发区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培养青年教师工作总结二

近年来,我一直倾心关注着青年教师尤其是新教师的成长,为了全面提升青年教师素质,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进一步提高我校的教学水平,学校组织新老教师结对子,进行“传”、“帮”、“带”活动,这是营造学习型学校的一项长期而深远的举措。在本学年,我负责指导了青年教师杨巧丽,我知道师徒结对不是一个虚空的形式,它将承载的是一份责任与一份自我体现。我深深感到身上的责任和压力,在本次活动中,我也是本着“共同学习,一起进步”的理念,在互帮互助的学习中成长。转眼一学年就要结束了,我和杨老师一起,共同收获了辛苦与快乐。为了今后更好的开展此项工作,现将本次帮教活动做一小结:

一、师德方面:

我想:要想做好“传、帮、带”工作,我们首先要做到:言传身教,率先垂范。我首先要以身作则,起到示范表率作用,在言传身教中首先让苏畅老师牢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训言,引导她发扬爱岗敬业精神,热爱教育教学工作。让她明白自己的权力和义务。在本学期,杨老师做到了依法执教、爱岗敬业,没有发生违纪现象。

二、教育教学方面:

1、我对自己工作上严要求,处处为年轻教师做好表率,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教学经验一点一滴、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她,学会分享。在杨老师遇到困难时一定给予真诚的关心与帮助,扶持她走出困境。从高从严地要求自己和杨巧丽老师,在帮带共同进步。

2、做到指导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和课堂教学的研究 , 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新理念。这要求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解读,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尽快熟悉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在工作的同时,鼓励杨老师多阅读教育理论书籍,领会《纲要》的精神,时刻不忘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不断提升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师徒结队的一种基本活动形式就是互相听课评课,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通过互相听课、评课等形式的活动,共同探讨、研究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改进与完善课堂教学方式,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

本学期,我听了杨老师十余节的推门课,课后及时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进行交流,找出不足,总结经验,以此提高杨老师的课堂教学能力。重点指导了她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确立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并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本校的教学实际确立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通过这个活动来提高杨老师对教材的理解驾御能力。还经常指导杨老师如何写好课后反思,如何做好培优辅差工作,并经常检查批改作业情况,指导她如何积累教学经验,从而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水平,杨老师面对我提出的一些不足之处,能认真反思,虚心接受建议和指导,经过一学期的培养和指导,苏畅教师成长很快,在教学方法、备课、课堂教学等方面都有较大提高,基本完成本学期的培养、指导的目标和任务。

4、要求杨老师学习我的经验,但不要奉若神明;可以学习名师的潇洒,但不要刻意地模仿。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独到的见解和独特的风格,千万不能丢失自己的个性,

第2篇:青年教师培养总结范文

张树果自和我建立导师关系以来,思想上积极进步,努力学习专业课知识。根据她的具体情况,进行业务上的指导,及时沟通,她的教学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现将本阶段导师工作做总结如下:

(1) 认真指导备课,针对年轻老师经验少,我从备课抓起,让她从思想上认识到备课的重要性,在指导备课的同时,定期检查备课记录。

(2) 跟踪听课,青年教师课上的怎么样,在初始阶段最为重要,因此我坚持不定期的跟踪听课,对上课情况进行总结,提出意见并现场指导。

(3) 让青年教师听课,规定每周都要听一次其他老师的课程,听课后,总结上课的注意环节,并要求写听课记录。

第3篇:青年教师培养总结范文

一、师德方面:

我想:要想做好“传、帮、带”工作,我们首先要做到:言传身教,率先垂范。我首先要以身作则,起到示范表率作用,在言传身教中首先让青年老师牢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训言,引导他们发扬爱岗敬业精神,热爱教育教学工作。让他们明白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二、教育教学方面:

1、我对自己工作上严格要求,处处为年轻教师做好表率,将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和教学经验一点一滴、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学会分享。在他们遇到困难时一定给予真诚的关心与帮助,扶持他们走出困境。从高从严地要求自己和青年教师们,在帮带中共同进步。

2、做到指导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和课堂教学的研究,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新理念。这要求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解读,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尽快熟悉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在工作的同时,鼓励他们多阅读教育理论书籍,时刻不忘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

3、师徒结对的一种基本活动形式就是互相听课评课,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通过互相听课、评课等形式的活动,共同探讨、研究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断改进与完善课堂教学方式,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经过培养和指导,青年教师成长很快,在教学方法、备课、课堂教学等方面都有很大提高。

4、要求他们学会交流、学会沟通,学会合作。只有博采众长,才能在自己的教学中得心应手。在指导青年教师的过程中,我自身也得到了不断进步。

第4篇:青年教师培养总结范文

青年教师培训方案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落实我校青年教师培养制度,规范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切实提高青年教师培养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本着“分类培养 分层评价 分步提高”的指导思想,促进全体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和教科研的基本技能的提升,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实的后备力量。

二、培养对象

8年以内的青年教师。

三、具体措施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塑造教师健全的人格。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德师风是教师职业的灵魂。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塑造教师健全的人格,是教师培养的首要工作。目前,对教师的师德要求绝非仅停留在“敬业、爱岗”上,更要塑造教师健全的人格,以教师高尚的人格力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润物无声胜有声”,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学校要逐步给他们压担子,促使他们早日成为各级各类的骨干。

2、加强教育科研理论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1)坚持参加各类培训和学科组活动,不断提高理论修养和业务水平。

(2)创造机会组织青年教师外出听课学习,及时上交学习心得。

(3)规定每学期读一本教育理论的书籍,并上交读书笔记。

(4)规定青年教师每学期参加一次各级论文评比或在相关刊物上发表。

(5)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或主持课题研究。

3、实施“导师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在学科教学中,由教务处指定骨干教师为指导导师,与青年教师结成“一对一”的师徒帮带关系。指导导师要指导青年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全程指导常规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

(1)教学计划的制定及总结的书写;

(2)备课及教案书写;

(3)作业批阅及学生学习评价;

(4)课堂教学过程的指导(说课、跟踪听课、评课);

(5)习题选编及命题判卷;

(6)了解学情及教学辅导等。

在教育工作中,由政教处指导有经验的班主任,与青年教师结成师徒帮带关系。指导导师应指导青年教师参与班主任的各项工作,使青年教师尽快适应管理工作的各项要求。包括:

(1)班级工作的计划和总结的书写

(2)组织学生开班、团会

(3)详细记录与学生的一次谈话

(4)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

(5)组织学生进行早锻炼

(6)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

4、创造机会,促进青年教师苦练基本功

(1)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每年两次的苏南模考,并进行统一阅卷。

(2)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每年一次“百花奖”赛课,成绩优异的推荐参加各级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

(3)每学期组织一次青年教师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的评比。

(4)组织青年教师承担班主任或管理学生社团的工作。

5、建立青年教师“成长档案”,包括:

(1)指导导师的听课笔记、评课纪录。

(2)青年教师的汇报课、“百花奖”评课、基本功大赛等教案及反思。

(3)青年教师教学设计、随笔、工作总结等。

(4)青年教师班主任工作的考核。

6、加强对青年教师的考核和评估

(1)教务处每学期末组织听一节新教师考核课,并进行相关评优活动。指导教师做好安排,并且作好评课总结。

第5篇:青年教师培养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 青年教师 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0-0064-01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青年教师队伍在逐渐扩大,青年教师在知识结构和学历结构上具有自己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直接影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如何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存在的问题

1.价值观扭曲

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价值取向由单一型向多元化趋势方向发展,价值判断向实用化、功利化的变化趋势。少数青年教师被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占据了头脑,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缺乏主人翁精神,对担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技能人才的责任缺乏自觉性。

2.缺乏敬业精神

敬业精神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特别是高职教育这个神圣而伟大的职业,更需要青年教师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受当代社会存在的不良风气影响,部分青年教师仅仅把教育事业作为一项谋生的手段,而没有把它看作是为祖国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伟大事业。

3.缺乏企业经验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高等职业院校不得不招收刚毕业的在校大学生充实教师队伍,青年教师的学历水平和理论水平高,但是缺乏企业经验,往往是会说不会做。

4.缺乏教学技巧

教学技巧对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格外重要。高超的教学技巧能调动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但高超的教学技巧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慢慢锤炼、不断学习和总结的。

5.角色转换不到位

从一个大学毕业生直接到高职院校教师,不知道如何才能扮演好高职院校教师这个角色,在教学中就会出现一些问题。不可否认,高职院校的学生无论从学习能力还是自觉性来说较本科院校的学生有一定的差距,不能拿同样的标准来衡量高职院校的学生,否则只能适得其反。作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应在教学中把握学生的特点,争取早日完成高职院校教师的角色转换。

二 提高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综合素质的几点建议

1.加强师德培养

“业精堪称师,德高能为范”,人以德为本,作为教师在道德方面的标准则更高,要求则更严。

日本著名教育家柴田荣义曾说:“教师的职业是以教师的人格形象决一胜负的职业”,只有人格高尚的教师,才能深得学生的爱戴和社会的尊重。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教师不仅要在专业知识的讲授中循循善诱,更要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

2.培养良好的敬业精神

敬业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热爱教育事业、对工作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是教师具有高度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的具体体现,也是教师体现自我价值、追求人生幸福的最可靠途径。

3.加强知识与技能的更新,提高教学技能

新的社会形势下,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高职学生的特点,不但要求青年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也要求青年教师掌握良好的教学方法,来有效地保证教学质量。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和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4.培养反思与总结的能力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还要培养反思与总结的能力。作为青年教师,无论是在把握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还是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特点上都有一定的欠缺,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找出自己的优势和不足,通过总结与反思,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反思与总结能力,为以后的教学和工作提供改进的依据。

5.学校制订培养计划与保障措施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成长,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也离不开学校的支持与培养。为了提高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高职院校应制定一系列的鼓励及保障措施,如鼓励青年教师进企业顶岗实习、深造学习、青年教师技能竞赛、青年教师教学比赛等。同时,为每个青年教师配备指导教师,制订青年教师成长计划,保障青年教师早日成为道德高尚、知识丰富、技能熟练的高职院校教师。

第6篇:青年教师培养总结范文

关键词: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

一、独立学院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理论分析

(一)教学能力基本要素

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思想观念面临挑战,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趋势,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将产生重要影响,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教师教学能力的基本要素包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事教学活动的情况、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和指导学生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能力,以及其它素质的总和。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教学的重要区别之一在于,高校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向学生传授已有的知识,以及获取更多知识、信息的技术和方法外,还包括教师引导和启发学生对于未知的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批评精神;高校在教学过程、方式方法上所存在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是以培养满足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层面、不同类型的人才需要为目标的。新形势下对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在教师遵纪守法,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文化素养、心理素质等基础上,还应注重责任心、自律性、无私奉献、与时俱进精神的培养,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还体现在教师自身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教学研究与创新能力,教师的自我完善能力,教师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的为人师表、言传声教,以及教师与学生沟通能力等方面能力。

(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探索

1.国内教师能力培养特点。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更多是注重教师在学历文凭、科研成果、多媒体运用等,且在受到各种物质奖励、职称晋升等外部因素的强化刺激下,使得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外在技术效率明显较高,这在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各种学科知识,短期内加快教师的知识积累的速度、质量、数量和类型具有明显效果,对改善教师的生存空间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过分注重技术指标考核,该培养模式的功利性易忽略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服务于教学、服务于人的发展宗旨,疏于师德教育和良好教风建设的问题。

2.国外教师能力培养特点。纵观国外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主要采取是“纵向与体验”相结合的立体模式进行。所谓“纵向”,是指在时间上保持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连续性,重视教师的终身学习、职业培训、不断发展。所谓“体验”,是指对于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更注重教师本身的参与性、实践性,通过亲身体验,促使教师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反思、总结,从而求得自身发展。亦即国外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更偏重于连续的、实践化的方式和进程,突出强调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应该是在对于教学活动及其研究工作过程的实际“参与”中完成,而非一味凭借教学活动之外的学历、文凭、成果来实现。国外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包括职前培训、导师制培养模式、校本培训模式、在职进修与继续教育模式等。高校通过设立教师培训中心为教师提供广泛帮助,通过开办青年教师演讲基础培训、教育教学方法讲座等,搭建老中青教师座谈会、讨论会等交流平台,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逐步提高教学水平和积累教学经验。政府在高等教育经费、机构、课程等方面都作出了改革和努力,高校教师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继续教育、提高教学能力。借鉴国内外经验,我国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应确立发展的视角,强化师德教育,尽快建立健全实践型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模型。因此,首先,应从教师主观方面入手,掌握人才培养所需的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即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有效促进知识的更新能力;强化教学的研究能力;充实完善各项教学能力等。其次,从外部环境上,应全方位从完善激励教师自身能力出发,科学合理的创造能为教师充分施展才华和提升教师能力的各项管理制度、政策等条件。

(三)独立学院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独立学院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影响教师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的各种因素中,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最直接、最明显的因素。因此,加快提升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完善独立学院教师管理制度,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实现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2.有助于教师教学能力“内涵式发展”的模式的扩展。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是高等教育从数量扩张转为“内涵式发展”建设的需要,实现应试教育转向创新型教育,是信息社会的必然要求,是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必须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前提,才能够保证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技能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能力训练。

3.有助于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中青年教师自身只有不断改善自身教学能力结构,培养大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才能切实肩负起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担负独立学院服务社会的重任。

4.有助于提升独立学院的竞争能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独立学院的办学水平已成其为生存发展的关键,而办学水平的高低又取决于师资综合能力和教学质量,建立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是高校竞争发展的迫切要求。

二、独立学院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现状

教师教学能力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中青年教师在独立学院教师团队中占有很大分量,其教学能力水平对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具有直接性影响。通过对独立学院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和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表明,中青年教师具有年轻、思想敏捷、悟性好、学历层次高、易接受新生事物的优势,但是,也存在教学能力发展不平衡,对教学内容融会贯通、驾驭课堂缺乏经验,各方面压力大,思想不稳定等特点。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学理论知识不足,教学技能欠缺,教学设计准备不充分;教学观念相对滞后;对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投入不够,教学反思的意识和能力都较为欠缺,价值取向出现失衡等;对学生学习关注不够,缺乏与学生沟通的热情和方法。

(二)存在主要问题

(1)在加强独立学院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对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性认识不足;(2)中青年教师比例加大,普遍存在提高学历的压力、科研压力和教学经验相对不足和生存压力;(3)先进的教学理念相对缺乏;(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自我监控意识不强,教学部门监管能力较弱。(5)独立学院教师教学培训缺乏系统性;(6)相关职能部门责任不清,尚未为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7)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三)影响因素分析

国家法律政策因素、教师入职前培养制度(研究生教育)、入职培养制度(岗前培训)和入职后培养制度(教学研讨、导师制、讲课比赛、教学反思等),教师个人的主观因素也是影响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影响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因素主要表现为职业动机,对于教育事业的忠诚度有待提高;目前的培训机制难以满足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要求;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能充分调动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和教学研究的积极性,青年教师对教学研究处于一种分散状态。针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可以归纳为个人、学校和政策制度三个方面。从青年教师个人角度来说,影响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因素主要有:择业态度不端正,教学热情不高;师德意识淡薄,缺乏责任心;知识结构建构不完整,转化能力较差;缺少自我发展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的教学反思。从高校角度来讲,主要的影响因素为:人才重引进轻培养、考核评价指标过于倾向科研,教学与科研的失衡,缺乏对青年教师的激励,对教学的管理和监督不力、忽略校风和教风的建设。从政策制度来看,影响教学能力的因素主要有:高校教育教学的相关法规不健全、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职称评定制度存在弊端;教师的终身教育体系不健全;高校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不科学或不完善。

三、独立学院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实践探索

中青年教师是独立学院未来的希望,全面提升中青年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师德师风的建设是核心;教师学术能力是标志;教师教学能力的是关键。后者可以从课堂教学能力、实践教学能力、教学与科学研究能力诸多方面入手。

(一)提高认识,加大投入

必须迅速提高独立学院各部门对教师队伍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加大各方面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投入力度,结合独立学院发展长远规划和办学特色,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的规划工作和制度的总体安排,要将重点放在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和能力提升规划的连续实施和制度执行上,实行专人负责制、问责制、考核制,针对不同类型专业的中青年教师制定教学研究与科研能力培养计划。

(二)坚持“五个结合”原则

在比较分析国内外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国情提出建立独立学院中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的主要模型,倡导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训练方式的创新,建立完善的导师制度,从完善高校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总项目入手,重点围绕中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培养、课堂教学能力训练、教学研究与科研能力的提升、“双师型”师资培养等方面开展工作。坚持岗前培训与在职培训相结合,专业培训和教育学培训相结合,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相结合,职业道德培训和教师专业培训相结合,教师专业实习与理论进修相结合五个原则。

(三)健全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制度

根据我国国情,努力营造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良好环境,制订并落实教师培训或进修计划,制订中青年教师教学研究与科研能力培养规划;健全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建立高校教师发展与教学研究中心;加强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倡导教师对社会的报偿;提高教师对教育和独立学院的忠诚度;创造条件帮助教师制定、实现的个人职业规划。

(四)健全科学、可行的评价体

健全完善教师师德的评价机制、教师教学能力评价和教学质量评估机制,加强中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健全师德考评制度,完善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实践教学能力评价等考核机制;教学质量监控机制;中青年教师激励机制、提高教师福利待遇。

参考文献:

[1]王长文,王舒然.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分析及相关对策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6).

第7篇:青年教师培养总结范文

关键词:青年教师;职后培训;对策;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2-0078-03

《教育部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师[2012]10号)明确提出:“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力量,关系着高校发展的未来,关系着人才培养的未来,关系着教育事业的未来。”自1999年我国高校招生规模扩大,高校学生数量激增,随之而来的是高校对教师需求的与日俱增。在教育部网站公布的2012年教育统计资料中,截至2012年底,高校专任教师中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有657507人,占高校专任教师的43. 9%。因此,在未来的5―10年里,青年教师将会逐渐成为高校中教学和科研活动的中坚力量。

目前,大部分步入高校教学岗位的青年教师,主要是来自高校和研究院所毕业的硕士生和博士生,虽然他们在各自的学科专业领域接受了专业的学术知识学习,但除了师范专业的毕业生以外,其他专业的毕业生几乎没有接受过教师的专业训练,关于高等教育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更是一片空白。很多青年教师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还没能完全转换过来就直接走上讲台,因此这些青年教师在入职初期的教学任务中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表现为缺乏教学经验、教学能力薄弱、课堂组织和管理能力欠缺等问题。如何帮助青年教师走出角色困境、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成为合格的高校教师、实现其自身的专业发展是很多高校的管理部门需要深思的问题。因此,面对青年教师在入职后出现的这些问题,及时对青年教师进行职后培训尤为重要。只有充分重视高校青年教师职后的培训工作,并将青年教师的职后培训作为一项长期性、常态化的工作来抓,才是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质量、实现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实现高校长远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高校青年教师职后培训现状

对于我国高等教育来说,青年教师的职后教育工作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对教师职后进行的培训。青年教师的职后培训也称为在职培训,是对已经走上教育教学岗位的教师进行的提高性教育。其目标第一是帮助教师丰富和更新知识、技术和教育教学理念,了解本学科最前沿的趋势和动态;第二是帮助在职教师提高教学技能,优化教学方法,掌握较为灵活的教学手段,从而提高整个教育教学质量;第三则是丰富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生活,潜在地为其提供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1]。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培养关乎我国高等教师的发展方向和建设质量,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水平。对进入高校的青年教师进行职后培训是缩短青年教师独自探索教学经验、快速提高教学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虽然近年来各高校师资培训工作全面展开,相应的政策纷纷出台为青年教师职后培训提供政策支持,并且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高校青年教师职后培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重视度不够

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在青年教师职后培训观念方面仍然存在问题,其中既包括了学校的因素,也包括了教师自身的因素。首先,很多高校的管理部门倾向于认为青年教师经过了高等教育阶段的学习已经具备了高深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并且,青年教师在职前阶段接受了相应的培训,认为青年教师无须在职后继续接受相关的培训也可进行授课,没有树立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职后培训一体化这一重要的教师教育理念。其次,部分高校的青年教师对职后培训存在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参加职后培训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进行学历补偿,以便日后可以更顺利地晋升职称,这部分青年教师只注重眼前的利益,没有将职后学习的中心放在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科研能力、促进专业发展上,没有形成正确的职后培训理念[2]。总之,部分高校管理部门和高校青年教师自身在职后培训方面未能在培训理念上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未能充分认识到青年教师职后培训对于提高在职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综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深远意义和重要作用。

(二)培训工作缺乏系统性

高校教师职后培训工作具有复杂性、多样性、长期性的特点,表现在它的培训对象是来自不同专业、不同教育背景、不同任教学科、不同培训需求等特点的教师的集合,是一支具有多样化、多层次特点的教师队伍,随着终身学习理念、职前职后培训一体化的理念不断深入以及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其职后培训的长期性。因此,职后培训不能泛化,高校管理部门必须要设计出具有计划性、系统性、长期性的青年教师职后培训方案,并且要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和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系统规划和合理安排职后培训工作[3]。然而,目前很多高校的青年教师职后培训工作的问题缺乏青年教师职后培训的整体规划和长远规划,长期以来培训工作流于形式,随意性较大,没有形成长期性、常态化的培训机制。并且很多高校管理部门存在对职后培训工作疏于管理的问题,没有把重视高校师资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因此导致教师职后培训质量不能得以保证,使职后培训失去了应有的效用和意义。

(三)忽视教师教学能力培养

2012年3月16日,教育部以教高[2012]4号印发《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首先明确了教学的中心地位,把本科教学作为高校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

教学是教师职业的本质,是大学永恒的主题。教学能力作为教师教学的核心部分,直接影响着高校教学任务的完成与否和教学质量能否得到保证。高校青年教师作为教育战线上的新兵,与教学实践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相比在很多方面存在差距。很多青年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欠佳、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学内容中理论与实际联系不紧密,更多时候在课堂上照本宣科。目前高校的职后培训普遍存在重理论知识、轻实践教学的倾向[4]。尽管我国高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师职后培训,如助教进修班、教师进修班、参加学术会议等,很多培训的内容也多是泛泛地讲授现代高等教育学理论知识,其主要侧重点,仍然停留在对青年教师专业理论知识的培养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往往被忽视。职后培训中实践的环节则因为各种原因被忽略,青年教师很少有机会能够接受关于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相关培训。

二、优化高校青年教师职后培训的对策

(一)强化青年教师职后培训意识

高校青年教师职后培训的开展,首先必须要强化高校管理者和青年教师的培训意识,树立正确的职后培训观念,端正青年教师职后培训的目的。高校管理者以及青年教师要树立职前、职后培训一体化的培训观念,认识到职后培训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终身教育过程,并且是伴随青年教师职业生涯的,职后培训不仅有利于教师的成长,而且符合终身教育的思想。要明确认识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业务素质最好的方式是加强职后的学习,而职后培训是实现目标的有效途径。

同时,高校管理部门要从青年教师的切身利益出发,积极采取激励措施来提高青年教师参与职后培训的积极性。例如,薪酬是高校教师重要的物质激励手段之一,高校在职后培训上为教师提供经费上的有力支持,减少青年教师个人支付的培训费用;同时,对职后培训中考核成绩优异的青年教师提供奖励等[5]。为了在青年教师队伍中形成良好的竞争环境,督促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培训来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高校管理部门可以建立严格的青年教师职后培训的考核制度,由高校中教学和科研经验丰富的专家教师对青年教师在日常教学科研工作中的情况以及职后培训参与情况进行定期考核,根据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效果、指导教师意见和学生的评价结果给予适当的奖惩,并且将青年教师职后培训的表现与教师职称评定结合起来,成绩优异者可以有机会在评定职称中得到优势。通过一系列青年教师职后激励措施,青年教师能够积极参与到职后培训中,并在职后培训过程中逐渐形成正确的培训观念和目的,将“要我培训”转变为“我要培训”,在职后培训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促进其教师专业发展。

(二)注重青年教师培训的整体规划

高校管理部门应该在国家青年教师队伍总体发展指导的框架下,依据本校青年教师职后培训的现状以及高校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规程》、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和青年教师培训需求等,对今后本校青年教师职后培训制定切实可行的职后培训整体规划及其实施方案,避免出现职后培训随意性、盲目性等问题。同时,制定本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的总体目标,并将培训细致规划,分解为可实施的具体目标,力求规划目标既有特色又有创新,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前瞻性,与高校师资规划和学校总体发展规划相适应。培训的组织和设计要体现终身教育思想和现代培训理念,同时赋予教师更多的自和时间,从而使青年教师职后培训符合需求而具实效。集中各方面力量,统筹协调各种关系,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把职后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定期检查监督青年教师职后培训规划的实施,开展动态开放的青年教师职后培训,适时调整规划目标,确保高校青年教师职后培训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

(三)建立常态化青年教师职后培训机制

对于高校青年教师而言,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集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职后教育一体化的、持续终身的过程,一次性的或是随意性的培训是远远满足不了的。教师的专业性决定了他们在职后也要通过不断探索教学方法,积累教学经验,丰富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技能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因此教师职后培训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所谓职后常态化培训,就是将青年教师原本非常规、不平常的职后培训转变为正常、普通、常规的状态。常态化的培训可以减少青年教师职后培训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本文中的职后常态化培训就是指让青年教师对职后培训形成一种自觉的习惯,不需要硬性的制度规定,教师就能够定期主动自觉、习惯地参加定期的培训,并把它当成一项平常的活动,将这种培训长期地坚持下来,把它当作一种自然而然的培训。在这一过程中,青年教师终身学习、自我发展的意识也会自觉地形成。常态化的职后培训有“长度”和“宽度”,“长度”是要持之以恒,贯彻到青年教师职业生涯的始终,关注到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每一步,“宽度”是惠及到每一位在职青年教师。

高校青年教师职后培训是伴随其整个职业生涯的学习过程,不仅需要青年教师自己的努力,而且有组织、有计划的教师培训也是促进教师发展至关重要的外在支持与有效途径,因此高校管理部门要将青年教师的职后培训作为一项长期性的、常态化的培养工作来重视。高校应成立专门的教师培训研究指导部门,负责研究指导教师培训工作,规范培训管理,同时充分结合青年教师的培训需求来合理安排青年教师职后培训的时间,定期组织和安排青年教师相关的职后教育活动等,建立常态化的青年教师职后培训机制,为高校青年教师职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推动高校青年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将富有成效的培养工作以常态化的形式传承下来,不断推动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加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

面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薄弱的问题,青年教师职后培训中要将教学实践活动作为一个重点的环节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培训中要让青年教师深入课堂,给青年教师更多教学实践的机会和专业的指导。比如,在教学之初,由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型教师积极指导,高校管理部门可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实行一对一的传帮带,向他们传授教学经验和教学案例,帮助青年教师尽快熟悉教学环节[6],从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等方面全方位指导青年教师的教学活动,让青年教师通过自我实践来积累教学经验。定期组织青年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内容进行试讲,青年教师通过反思性教学的方式来总结自身在教学实践中的不足,这样才能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缩短青年教师在教学岗位上的探索尝试的漫长过程,使青年教师在职后教学工作中少走弯路。值得注意的是,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不是短时间能够实现的,这是一项需要青年教师长期坚持的培训。因此,在教师职后培训中,高校也应重视对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培养的长期性。

(五)完善青年教师校本培训模式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教师数量的增多,传统培训模式限制了教师培训的多样化需求,而将高校青年教师的培训回归学校本位,完善校本培训模式受到很多高校管理者的认同[7]。高校作为青年教师工作和学习的重要场所,要充分发挥其在青年教师培训中的作用。我国高校具有十分丰富的教育资源,高校是理论知识、学科前沿动态知识更新快速的地方,汇聚了很多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的专家型教师。因此高校管理者可以依托高校的学术资源、人力资源开展多样化的青年教师职后培训活动,实行专家型教师指导新手型教师的方案,并逐步建立起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培训导师队伍,来保障青年教师职后培训师资的质量[8],在职后培训中,专家型教师能够将其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成果相结合,将最新的前沿知识传授给青年教师,更利于促进青年教师职后教育研究的深入拓展。

高校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高校教学质量提高的重任。而职后培训在高素质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方面既是不可或缺的基础,又有不可替代的推动和促进作用。高校青年教师的职后培训工作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艰巨工作,因此,需要高校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和青年教师自身的刻苦努力,不断发现高校青年教师职后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完善青年教师职后培训工作,发挥青年教师职后培训应有的作用,才能为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为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国宏.关于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的思考

[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1,(5).

[2]郭伟欣.我国高校青年教师职后教育研究[D].甘肃:兰

州大学,2012.

[3]王蓓颖.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教师

教育研究,2011,(5).

[4]陈林元,张玉梅.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J].教

育理论与实践,2011,(12).

[5]韩宝庆.关于我国教师职后培训的几个问题[J].教育探

索,2006,(8).

[6]秦小智.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及其培养研究[D].长沙:湖

南大学,2006.

[7]王越.高校教师在职培训模式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

第8篇:青年教师培养总结范文

【关键词】青年教师双导师制;教育教学能力;职业素养

一、“青年教师双导师制”的实施背景

导师制起源于十九世纪的西方高等教育,主要是针对研究生的培养,其最大特点是密切师生关系。导师制在师生之间建立了一种“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加以引导,因材施教。近年来我校引进的青年教师比例逐年增加,学校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在慢慢发生变化,青年教师已经成为我校可持续发展的生力军。加上我国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和制造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企业对技能人才的知识与技能结构提出了更新、更高、更适用的要求,这就对职业院校的教师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除了培养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外,如何提升他们的企业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成为了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如何让职业院校的青年教师尽快掌握职业教育特点,满足现代职业教育对教师人才培养的需求,我校建立了“青年教师双导师制”,即学校给被培养的青年教师配备一名校级导师和一名企业导师。实践这一制度成为规划青年教师职业发展和职业素养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学校希望青年教师这一后备力量能够快速稳健地成长,从一个“教学生手”能迅速进入职业教育教师的角色,获得成长空间并尽快成长为“教学能手”。“双导师制”顺应职业教育领域对教师具备企业实践能力和具备职业素养的要求,它提倡校企双方导师与青年教师通过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传授知识与技能、引导青年教师具备企业化的职业素养和积极参与技术项目、社会服务。

二、“青年教师双导师制”的主要目标

教师素质决定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抓住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人才培养,就抓住了学校建设全面提升和可持续发展的中心环节。建设一支不但具有教育教学新理念、而且能具备企业化职业素养的教师队伍,将企业岗位能力需求对接到课程教学中,是深入实施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关键。学校实践“青年教师双导师制”的目标是培养青年教师的教学专业技能、职业素养、责任感和荣誉感,实现青年教师、学校和企业的共赢,从而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机制的运行。青年教师在校企双导师的带领下开展双边听课、集体备课、业务学习等环节可以将老教师的丰富经验与青年教师的现代信息化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新老教师相互取长补短、互受启发、共同提高;青年教师与校企双导师通过共同参与教学研究和技术项目研究,提高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获得初为人师的成就感;校企双导师还可以通过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充分发挥自己经验丰富的专业优势,指导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的技能竞赛,使得青年教师在大赛平台上崭露头角;校企导师也可以从指导青年教师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吸收教育新理念,导师和青年教师相互促进,形成并提炼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体验到职业教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三、“青年教师双导师制”的条件保障

学校首先强化了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成效、教育科研成果、社会服务的全面评价机制,完善了《教师考核办法》,将“绩”与“效”紧密结合,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二是完善了专业带头人、学科(课程)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与选拔机制,进一步加强了考核奖罚力度,为争先创优健全了机制,建立了平台,形成了氛围;三是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公开招聘、培养与管理工作,优化了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四是制定了《青年教师双导师制培养管理办法》,学校与合作企业共同对新进校的青年教师实行校企导师“一对一”的传帮带,使他们尽快成长并适应教学岗位的要求;五是完善了师资培训和能力提升机制,学校拨专款定期组织青年教师参加企业实践和各级各类培训。学校从制度上保障定期选派教师“走出去”参加“岗位实习”、“国培”、“省培”,“请进来”专家开展学术讲座和指导工作。

四、“青年教师双导师制”的工作过程

青年教师从“教学生手”转变为“教学熟手”再提升到“教学能手”是要经历一个长期历练的过程,采用双导师制培养方式,可以使得青年教师迅速和稳步地成长。为了进一步规范导师和被导青年教师的行为,我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具体要求并采取相应措施。

(一)引导青年教师树立正确认识

引导青年教师树立正确认识,把培养过程看作是对自己成才的历练,不应认为学校或导师安排的任务是一种负担。导师把职业素养的教育贯穿于日常各项工作过程,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使他们不断加强对自身的严格要求,树立职业教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帮助他们树立爱岗敬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青年教师应尽快实现角色转换,满足岗位要求、提升教学能力、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二)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素养

1、指导教案设计

教案不是教材内容的翻版,教学设计的好坏关系到授课质量,因此导师指导青年教师做好教案设计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导师指导青年教师对课程相关的实训基地设备深入专研、阅读相关学材、教材等资料并进行分析思考。指导教案设计依照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原则进行: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突出能力目标;以学生为主体;用任务训练职业岗位能力;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设计。导师考查教案包含几点:①是否与课程标准吻合,注意教学内容与岗位能力需求对应;②每个知识点重点和难点是否明确;③是否提供相关学材与参考资料,对相关知识点有拓展;④是否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过程实施“教学做一体化”;⑤是否在备课和教学环节中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导师若发现问题应及时提出,与被导教师共同探讨,帮助青年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合理组织教学活动。

2、经常双边听课和集体备课

青年教师要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听取导师的课程,作好听课笔记,学习老教师在课堂上如何组织教学内容、如何运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如何掌握教学环节,如何运用肢体语言和表情,正确对待学生个性的差异,实行因材施教。要求被导教师在观摩听课中去揣摩导师的“扎实的基本功、丰富的经验、授课的生动、活跃的气氛”。导师听课主要是了解青年教师教学过程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就不足之处进行探讨,使他们尽快熟悉教育教学的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研室通过集体备课和在实训基地业务学习,新老教师共同切磋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对接教学内容与岗位能力需求、跟进学科进展趋势和走向,尤其是注重知识与技能紧密联系并用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3、注重对青年教师的言传身教

导师“身教重于言教”,要做好“传、帮、带”工作,要注意自己的修养,业务知识要不断地更新,工作上要有奉献精神,以实际行动影响青年教师。导师既要关心青年教师的思想动态,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同时也对他们高标准、严要求。导师对青年教师督导有五个方面:①为人师表,严以律己,教书育人;②教学上要做到“三不”:不迟到、不早退、不随意调课;③作业要及时认真批改;④虚心好学、博采众长、活学活用;⑤坚持写教学日志,把教学中的问题与不足记下来,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教学。

(三)提升企业化的职业素养和教科研能力

教学和实践相结合对加速职业学校的青年教师的成长十分必要,学校与合作企业共同为青年教师选配企业导师,指导青年教师下企业实践和带学生顶岗实习。青年教师通过参加工程实践和带领学生顶岗实习、参与企业技术项目,快速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与新技术应用能力,感受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制度,从而能把企业职业人所必备的职业素养带入课程教学中,继而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岗位能力。校企导师共同带领被导教师涉足科研领域、掌握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指导学习文献检索、图书和网上资料检索、撰写实训报告与科研论文、参与各级各类项目申报,等。通过企业实践和项目研究促使青年教师有效提高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和具备良好的科研能力。

(四)支持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

为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多给青年教师提供外出培训、考察学习的机会。规范外出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我校加强了教师外出培训、学习的管理,并做如下要求:①参加各类培训、学习必须系部、教务处、教学主管院长审核项目申请表,论证外出学习的必要性,对确实能提高青年教师能力的培训必定大力支持。②学习人员应秉承务实上进的态度,尽可能广泛搜集资料,增长见闻学识,真正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对于优秀学员学校给予考核方面一定的加分。③学员要认真整理学习资料,要求写出1000字以上的书面总结报告,内容包括学习体会和获取证书复印件,附上相关照片以及对相关学科或部门提出的可行性建议。④对于高层次、高级别的境外学习,将由外出学习者在全校作专题汇报讲座,要求学习汇报者做出总结生动、图文并茂的相关PPT课件。其他级别的学习汇报要求在系部进行交流。

(五)搭建青年教师参与各类比赛的平台

教育部定期举办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建立“校校有比赛,层层有选拔,国家有大赛”的竞赛序列,为此我校提出“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用、以赛促新”的口号,搭建平台,大力支持青年教师投入到各级各类技能竞赛活动当中。青年教师参加竞赛或指导学生竞赛,促进青年教师对技术知识的学习,培养教师和学生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提高师生的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学校的各类比赛先由系部、教务处、教学主管院长审核竞赛项目申请表,对能提升青年教师能力的竞赛在政策和项目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五、“青年教师双导师制”工作的成效

实践证明,“青年教师双导师制”的实施使得年青教师们的成长周期短了、成长过程中的“弯路”少了、与中老年教师间的“距离”近了。青年教师勇挑重担,在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以及科学研究的各个环节中磨练成长。我校的绝大多数青年教师能敢于创新,勇于开发,把握各种锻炼自我的机会。在首批实施双导师制的年青教师中人才脱颖而出,2013年我校青年教师蔡干杰参加全国职业院校现代制造及自动化技术教师大赛工业机器人与机器视觉系统编程调试项目竞赛获得一等奖,被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授予为“全国机械职业院校实践教学能手”称号。我校青年教师唐太财在江西省第二节“振兴杯”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数控车工教师组竞赛第一名,被江西省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2014年我校青年教师董理与康例启同学组队参加全国机械行业职业院校教师技能大赛获得二等奖,被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授予为“全国机械职业院校实践教学能手”称号。“课程是核心,教师是关键,硬件是支撑”,青年教师双导师制的实施不但使学校师资团队能力提升,并对专业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青年教师在校企双导师带领下参与校企合作的课程与校本教材的开发,建设精品课程与专业资源库;参与企业实践和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与研发,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为企业在职人员进行培训;参与技能竞赛,师生发挥特长、崭露头角、提高技能。实践证明,这项工作的实施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深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工作,是学校长远发展和拓展校企合作领域的重要举措。

六、体会与思考

职业教师必须从“书本理论”的阐述者向“实践技能”的操作者转变,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才能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和培养出合格的劳动者、技能型人才。我校在建设中非常重视师资队伍能力提升,不管是导师还是青年教师,若没有实践机会和施展才能的平台,终将是空洞的理论。在今后的工作中应不断总结经验,摒弃形式主义,做到措施具体,目标明确,结合不同时期工作的要求突出重点、务求实效,使青年教师双导师制度更加规范,并促使全体教师职业素养提到一个新水平。我校抓住部级示范校建设的契机,使改革成果得到推广,成为促进广大师生素质提高、推动职业教育良性发展的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张新科,王斌,杨润贤“.1+1+1专业导师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2(9).

[2]周明.对高职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讨[J].职教论坛,2011(14).

第9篇:青年教师培养总结范文

关键词:青年教师;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识码:A

一、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的重要意义

高等院校是国家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教师是发展教育事业的主要力量。而青年教师在急剧扩充的教师队伍中扮演了主要角色。青年教师是未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希望,他们必将成为学校事业发展的继任者和创造者,肩负起教书育人、学科建设、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各项重任,承担起延续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大量的实践证明,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培养出一支素质全面、业务精湛、治学严谨的青年教师队伍,是高等学校当前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性工作。我们必须从高等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二、高校青年教师的特点

随着高校不断扩招,高等教育由精英式教育转变为了大众化教育,使得高校教师队伍亟待扩充,而青年教师就是其中的主要力量。他们具有做高校教师的优势:他们普遍具有较高的学历层次,基础理论知识比较扎实,有激情、有热情、思想活跃,有干劲,教育观念新,知识结构更新快,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具有丰富的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具有开拓精神;由于与大学生年龄差距小,容易产生共同语言,便于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探讨。他们的加盟可以为学校注入活力,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

然而,青年教师同老教师相比,也有其欠缺的一面:由于他们刚走出大学校园,仍处在人生观与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不能很快适应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还不能真正体会到教师职业的伟大和教师责任的重大;另外,青年教师从教时间较短,教学方法缺乏创新,对教学环节、教学规律等方面的把握需要一个学习和提高的过程;由于他们是从校门直接到校门,缺乏本专业的社会实践经验,教学内容难免注重理论,缺少实践。重教书、轻育人,只重视课堂传授知识,没有把育人放到一定高度上。因此,学校在以更高的标准要求青年教师的同时,更应对他们给予正确的引导和积极的培养,为他们成就事业和开拓未来奠定基础。

三、高校青年教师培养途径思考

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培养体系,根据不同学科和专业制订培养方案,为青年教师提高知识层次和业务素质、学术水平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重视岗前培训,为教师发展奠定基础。大多数青年教师是非师范类毕业生,因为在校期间没有经过正规的师范教育和教学基本功训练,缺乏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对教育规律和教师的特点、规范了解甚少,因此在他们入职之前进行岗前培训,能够在思想政治觉悟、职业道德、组织纪律等方面对青年教师提出要求,使其一踏上教师岗位就有所遵循。岗前培训是提高青年教师职业素质,强化教书育人意识的有效途径。通过岗前培训,新教师可以接受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和系统的教育理论及基本教育技能等方面知识的学习,掌握教学的规律和一般程序,明确教师的基本职责和职业道德。

(二)实行导师制,以老带新,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近年来,为适应高校飞跃式发展和学生规模扩大的需求,聘用了大批青年教师,这些教师基本上都是未经过师范性教育,刚获得博士或硕士学位的年轻人,缺乏教学经验。所以在他们入校后,为其配备一名品德高尚、治学严谨、责任心强,具有丰富教学和科研经验的高级职务教师担任其指导教师是十分必要的。

指导教师的具体指导工作可以包括:指导青年教师撰写讲课提纲和教案,帮助他们上好课;通过课堂教学示范,使青年教师了解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要求和标准;通过教学实践使青年教师了解和掌握教学艺术和技巧。带领青年教师开展有关科研工作,指导他们完成科学总结、专题报告或科研论文,并引导他们把科研成果融会到教学工作中。

总之,指导教师的任务是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定目标、定措施,指导青年教师系统熟悉教学基本环节,使其尽快成长为能够胜任教学工作和具有初步科研能力的高校教师。

(三)充分发挥教研室作用,培养青年教师。教研室作为教学管理的初级单位,是培养青年教师的主要环境,除专门的教学管理、要求和培养外,青年教师成长多受教学环境的熏陶。教研室是不同层次和风格的教师聚集、交流和活动的主要场所,在这里会有不同的教学风格、理念和经验的汇总、碰撞,构成一种潜在的教育场所。首先,教研室需要对即将登上讲台的青年教师进行试讲考核,看其是否达到登台讲课的基本要求;其次,教研室的集体备课制度是把握所教授知识主次、区分重点的机会,是理解、吃透知识点,提高业务能力的有效途径;再次,教研室集体诊断性听课,可以针对青年教师教风、台风、板书、讲课内容、讲课效果做出科学评价,促进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讲课能力;最后,教研室是最小的教学管理单位,青年教师应该积极参与教研室活动才可以推动教研室发展,从而实现交流与提高,不仅培养了团队精神,也为自己的发展创造了直接的空间。

(四)构建激励机制,充分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必须充分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克服长期以来论资排辈的传统观念,采取有力措施,坚持优胜劣汰、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原则,才能调动青年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如设立青年教师奖励基金,组织青年教师教学评比活动,完善教学督导听课、评课制度,开展评选优秀青年教师活动,对优秀的青年教师实行破格晋职、晋级制度,在办学资源分配上向科研和技术创新骨干教师倾斜,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五)实行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以多种形式加强青年教师培养。鼓励青年教师在不影响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多参与校外培训。我国目前主要是在国家高校教师培训框架下,各高校积极组织参与行政部门开展的各类培训,如高级研讨班、国内访问学者、青年教师双语教学、精品课程培训等项目,多角度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除此之外,学校还应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参加其他培训,主要有在职学位提升、校内外语培训、出席专业学术会议及研究工作的资助等。这些培训都是与学校和教师个人发展的利益相一致的,高校应尽量给予支持和资助。为增强培训效果,在具体组织和实施过程中,可以遵循以下原则:青年教师培训责任由学校、系和教师个人共同承担,教师自己需要支付部分费用,充分体现学校与青年教师共同发展、共同受益的原则;凡接受培训项目资助的青年教师,在项目结束后必须向学校提交培训详细汇报或总结,使其成果为更多的教师所分享;对参加培训的青年教师有服务年限的要求,如未到服务年限自动离职,必须退还学校承担的培训资助金额。

除积极参与国家统一组织的、有系统的培训外,还应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增加兼顾不同层面、不同对象需要的校内培训项目,请校外专家到校内讲学,便于青年教师在不影响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开展教师培训活动。高校的人事部门与教务部门应积极从外部机构多争取经费,研究、实施形式多样的培训项目,使教师潜能得到适合的发展。

综上所述,青年教师培养是一项持续而艰巨的任务,是社会不断发展和教育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各高校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应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实效性的培养思路,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加大对青年教师培养的投入力度。要使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符合时展的要求,应在培养模式、培养机制、培养重点等方面形成自身特色。为青年教师的发展,也是为学校自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沈阳体育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