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多样的民俗文化范文

多样的民俗文化精选(九篇)

多样的民俗文化

第1篇:多样的民俗文化范文

以河南省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最发达的中原腹地,中原文化的摇篮,中华文明由此滥觞而出。现代人对于圣诞树、复活节彩蛋,万圣节糖果之类的西方节日文化的了解越来越多,然而会装点红纸窗花、逛庙会,祭祖焚香的中原民俗文化却被逐渐淡忘。为了将中华文明中最重要的中原文化发扬光大,建设中原民俗文化产业旅游基地势在必行,本文将从中原民俗文化旅游的现状出发,提出多种中原民俗文化产业旅游基地的建设方案,使中原民俗文化的宣传更加专业化,使中原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化,以便吸引更多的游客关注和了解中原民俗文化,从而更加热爱我们的中华文明。

一、中原民俗文化旅游业的现状

中原民俗文化的发源地是黄河中下游地区,而最具中原民俗文化特色的地方莫过于河南省,因此我将以河南省为例,描述中原民俗文化旅游业的现状。

(一)中原民俗文化的灵魂――文化故事

中原民俗文化最显著的表现方式就是传说故事和民间歌谣,从我国孩童都会诵读的“道可道,非常道。”的《道德经》到脍炙人口的伏羲黄帝的上古神话,都代表着我国悠远绵长的中原民俗文化,展现出华夏儿女对自然的不懈探索和对生命的不断追问,表现出中华儿女勤劳勇敢,崇善崇德的优良品质。这些民间传说已经通过动态化、形象化的现代科技表现方式将中原民俗文化的精粹和中原文化的老庄哲学播撒到每个读者的心中。河南省也十分注重对这种文化故事的传承和表现,例如将河南省摄制的、包含中原优良民俗文化传统的《独角乐园》出口至欧美,使世界各地的人都能感受到中原文化的至真至善。随着中全球化的到来,追求和谐发展的中原文化非但没有被湮没,反而愈加成为以“和平与发展”为主旋律的世界发展潮流中的核心价值,河南省也因为作为中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以其深厚的中原文化底蕴受到了越来越多游客的关注,河南省应当适时地借助国家政策对文化出口和民俗旅游的支持,积极将终于按传统民俗推向国际,用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吸引世界各地的游人造访。

(二)中原民俗文化的代表――名人建筑

狭义的中原民俗文化,即河南省的民俗文化,河南省的中原文化代表莫过于刚正不阿的包公,他也是中原文化中忠孝廉正精神的化身,关于包公的民间故事,例如铡美案,狸猫换太子等等,都展现出了中原民俗文化对于公正廉洁、不畏强权精神的追求。也正是由于包公的个人魅力,开封成了人所熟知的历史文化名城,并且也被赋予了包公所表现出的中原优秀文化内涵。

河南省旅游业的代表性建筑,如少林寺,龙门石窟等则展现了华夏文明和佛教文化的碰撞,它大大增添了中原民俗的文化内涵,从这些建筑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已经完全融于中原文化中的博爱、乐善好施的精神,同时这些建筑也已经被越来越的现代人所欣赏,变成了中原民俗文化的代表,也是河南省旅游的热门景点。

河南省拥有及其丰富的中原民俗文化资源、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丰富的旅游资源,从包公祠、龙门石窟,到少林寺、白马寺,再到牡丹花展、清明上河园,这样的中原民俗文化聚集地,为中原民俗文化产业路旅游基地的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将它们进行优化整合,使之成为一条中原民俗文化旅游线路,使中原文化从七八千年前的裴李岗文化到与现代化充分融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完整呈现。

(三)中原民俗文化的寄托――工艺品与食品

中原民俗文化是建立在发达的农业文明之上的,正因如此,传统的中原民俗工艺品和食品都包含着对五谷丰登的喜悦和对六畜兴旺的渴望,活灵活现的牲畜泥塑,代表丰收喜悦的腊八粥,这些无不体现着中原民俗文化对生活的美好期待和信心。中原的民俗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传统的泥塑、窗花等工艺品和各种节日食品所寄托的情感早已通过世世代代的言传身教深深扎根于每个中华儿女的心中。但是对于这些工艺品和食品的深层内涵和包含的故事对于现代人来说,却知之甚少,这对于中原民俗文化的完整传承和民俗旅游的多元化开发来说,实在是一大憾事。

二、中原民俗文化产业旅游基地的建设类型

中原民俗文化是展现中华文明多样化的代表文化之一,中原民俗文化从内容到形式都有明显的、不可复制的特色,因为它是从勤劳善良的中原人民从远古时代到今天的上下五千年的不懈劳动和生活经验中积累出来的,是勤劳质朴的华夏文明与各种文化的一次次碰撞和融合而成的,它兼具了儒释道的精神,并通过自己独有的建筑和礼仪民俗表现出来,这样的多元化和包容性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前来观赏中原文化之美,关注中原民俗文化,接纳中原文化精神。为了将中原民俗文化符号化、产业化,建设多样化的中原民俗文化产业旅游基地是一个可操作性很强的方式,这不仅可以拉动旅游业的发展,还可以提高民俗文化的趣味性和可接受性,也可以促进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与发展。

(一)建设中原民俗文化的教育产业基地

中原的传统节日和民俗、传说都是中原民俗文化的瑰宝,然而随着国门的逐渐打开和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文化给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快节奏的生活和对西方文明的学习冲淡了我们对传统民俗的严谨和对农业文明致敬的诸多礼仪风俗,如今这些中原民俗又被当作文化遗产受到现代人的珍视。

1、中原传统节日的研究

我国的传统节日颇多,然而传统节日真正受到重视还源于韩国在2005年将我国的端午节申请为韩国文化遗产成功这一事件,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报道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传统的节日习俗,中原传统节日除了我们所熟知的春节,中秋节,元宵节,清明节,还有农历二月二的龙抬头节,农历七月七的乞巧节,农历腊月初八的腊八节,这些节日在改革开放初期浪潮中几乎被遗忘,如今为了感受中国古人的智慧和对中原文化的崇敬,开发与中原传统节日相关的旅游项目,让更多人感受和了解中原民俗文化的勤劳与质朴。

2、中原民俗故事的重译

中原民俗故事包含了上下五千年的优秀中原文化,其故事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奇绝都令人赞叹,然而传统的中原民俗故事都以较为晦涩的文言文展示给读者,对于现代的游客来说,直接进行文字展示不仅吸引力和观赏感大打折扣,而且也不利于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播和交流。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连环画,音频化,影像化,视频化等等现代技术手段的重现都为中原民俗故事再度获得世人的关注提供了新的机遇,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游客不仅可以观赏,还可以参与到其中。中原民俗文化产业旅游基地应当借助这一新技术,将民俗故事研发出多样化的互动式网络动画和代入感更强的游戏,使传统文化乘着是便捷的互联网受到更为新式的解读,注入更多的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使游客乐于体验这一动画和游戏之中,同时也可以帮助年龄较小的游客更加快速地掌握故事的内容框架,增强了故事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二)建设中原民俗文化旅游基地

中原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为了使更多的人能够充分地感受到传统中原民俗文化的魅力,将游客从现代社会带回古代社会,使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古人的生活氛围和古代的节日气氛,这可以让游客更快地被中原民俗文化所感染,同时也大大增添了民俗旅游的趣味性,实现游客对中原民俗文化的全方位感知。

1、完善中原民俗文化情境体验区

我国以民俗文化为旅游特色的城市并不在少数,然而将传统的民俗情境扩大到整个景区的城市并不多,并且由于传统中原民俗的多样化,景区很难将所有民俗融入到情境中来。因此,为了吸引对中原民俗文化有强烈兴趣的游客,中原民俗文化景区应当尽可能地将当地的民俗特色融入到当地特有的建筑景观中来,使游客能够充分参与到情境中来,同时也可以将充满中原文化特色的工艺品和食品带入进体验区,从而使游客充分感受到传统中原地区的生活,同时也能吸引游客进行消费。

2、开设历史真人秀活动

中原地区由于经济社会的繁荣富庶,自古以来的技术文化教育水平都较高,人才质量高,数量大,对于因某个历史人物或历史故事前来参观的游客而言,开设历史真人秀活动,让游客能够在历史人物的角色扮演中过把瘾,用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重演,给他们营造一个历史感十足的表演环境,为他们提供一个成为自己仰慕已久的人的机会,而这样的机会对于热爱历史、喜爱表演的游客一定是难以拒绝的。

3、建设中原民俗艺术培养基地

提起中原的优秀民俗艺术,中原地区的传统音乐作品和美术作品都会跃然脑中,各个以民俗文化为特色的旅游城市都会有各自特色的民俗表演,中原地区的豫剧、二夹弦等音乐表演和彩泥脸谱、剪纸等美术作品都是中原民俗文化的重要代表。建设一个中原民俗艺术的培养基地,不仅可以让游客亲身感受到传统艺术的巧妙构思,提高游客的参与度,还可以推广中原民俗艺术,甚至有可能从中培养出民俗艺术的优秀传承者。

(三)建设中原民俗文化加工基地

中原地区的传统节日都有各自的特色食品,比如正月十五吃元宵,春节吃饺子,中秋节吃月饼,清明节吃青团等等。虽然现代人常常感到“年味”变淡,但是对于传统节日的食品仍然在延续以及创新,不过食品的的加工翻新虽然花样百出,但是不乏有些人已经忘记了这些传统节日原本的内涵和意义[6]。建设中原民俗文化加工基地,可以帮助游客在享受制作美食的同时,领悟到美食背后的深刻的中原民俗文化内涵。

三、结束语

第2篇:多样的民俗文化范文

关键词:文化空间;民俗文化;艺术保护;井陉

引言

民俗文化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地理、人文以及历史等等,同时更深入人们的精神生活。近年来,针对文化空间与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呼声增高,重视程度也明显提升,这虽然体现出现相关部门对民俗文化保护和传承意识不断强化,责任感不断提高,但同时也说明外来文化对民俗文化产生的冲击和影响。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地方政府必须加强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方法,解决当前的实际保护传承问题。本文以井陉为例展开研究,提出的保护和传承路径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1文化空间与民俗文化艺术保护与传承的必要性

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多元的民俗文化,这些民俗文化种类丰富,特点鲜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例如,我国河北省井陉拉花,是十分传统的民族舞蹈,起源于早年民间庙会、祭拜神灵的活动,井陉拉花在20世纪初迎来发展黄金时期,是当地人民十分热衷的舞蹈形式。我国对井陉拉花的保护重视度较高,不仅在1996年已经将其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拉花之乡,同时又在之后的2006年,将井陉拉花纳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这里仅是举例说明,井陉县还包括多种多样民俗文化种类,均体现出极高的艺术价值。民俗文化是中国最传统的文化类型,体现出较强的独立性特点,但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我国受到了多种外来文化的侵袭,对当代青年的文化保护与传承思想造成了一定冲击和影响,导致民俗文化已经面临着十分危急的地位。除此之外,还由于多种因素影响,我国传统民俗文化逐渐消退,部分古老的民俗文化已经彻底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由此可见,加强文化空间与民俗文化艺术保护与传承的必要性已经凸显,这些均是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形成的艺术精髓和文化瑰宝,如果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必然是民族发展的损失。所以,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促进民俗文化的艺术保护与传承,是促进其源远流长发展的重要途径。

2当前文化空间与民俗文化艺术保护与传承存在的问题

文化空间与民俗文化均是中华民族优秀的艺术瑰宝,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保护和传承意义深远。然而在当前文化空间与民俗文化的艺术保护与传承过程中,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以井陉县为例,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当今已经逐渐消弭,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中。之所以造成这样的现状,主要原因与人才缺失和匮乏有密切关联,导致民俗文化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如井陉县庙会重头的独特的民间技艺“皇纲”表演,在当今时代的实用性不足,许多年轻人并不愿意去主动保护和学习,导致经典的民俗文化面临着濒危的状态,不禁让人感到十分惋惜。其次,外部环境发生较大的改变,河北省城市进程速度较快,许多地区均建起高楼大厦,在一定程度上损坏了传统的民俗文化气息,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逻辑均受到影响,民俗文化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被破坏,失去了传承与发展的根基和动力。最后,政府作用并未充分体现和发挥,导致文化空间与民俗文化艺术保护和传承工作难以贯彻落实。一方面,河北省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为了提高整体的区域经济发展,对于井陉的民俗文化采取商业性用途的开发,这种手段很容易导致民俗文化变质,影响了民俗文化的艺术保护和传承。另一方面,政府在民俗文化艺术保护和传承过程中,对于濒危的民俗文化,缺少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调动,使其重新焕发生命力,缺少长效的民俗文化保护机制。

3文化空间与民俗文化艺术保护与传承的具体路径

3.1树立正确保护传承观念

群众文化与群众民俗是民俗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民俗文化的艺术保护与传承必须依靠群众的力量,树立正确的保护传承观念,有利于促使井陉县人民深入认知到文化空间与民俗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意义,使其从思想高度上提高认知,积极参与到文化空间与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中。其一,可以从教育方面进行思想观念的层层渗透,对井陉县的人民群众展开民俗文化保护教育,使其均具备良好的保护观念。可以在井陉县当地的学校开设民俗文化课程,为学生系统化讲解民俗文化知识,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民俗文化与许多学科有密切关联,可以将民俗文化贯彻于地理、语文、历史等学科教学中。其二,河北省政府应高度重视,对井陉县民俗文化的宣传加强力度,在地区内形成良好的民俗文化保护传承氛围,真正实现民俗文化人人保护、人人传承。

3.2营造良好保护传承空间

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土壤、水和阳光,同理文化的艺术保护和传承,离不开良好的发展条件,只有打造优质的保护传承空间,才能促进井陉民俗文化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在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当今时代背景下,许多县级农村地区均在大力推进城市化建设,许多地区的古建筑均被拆毁,对于文化空间与民俗文化的艺术保护与传承带来了消极影响,民俗文化生存和发展的外在空间环境受到了损坏。针对此情况,需要协同努力,在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营造良好的保护传承空间,为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奠定坚实基础。并且针对井陉县的整体建设规划中,同样需要融入文化内涵,无论是建筑物等均需要保留传统的文化底蕴,减少表面气派。同时避免将传统古建筑的违规拆除,打造充满民俗文化气息的井陉县。

3.3发挥政府部门职能作用

事实上,文化空间与传统民俗文化的艺术保护与传承,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同时这也是政府部门工作职能的一部分,特别是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传统民俗文化大量衰退,这种现状要求政府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针对性的保护措施。以井陉为例,政府部门可以大力推进民俗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不仅使旅游景区充满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这样不仅可以实现井陉县整体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可以实现文化空间与民俗文化的有效保护和传承。针对民俗文化的保护,政府部门还应该加强资金投入,并付出一定的人力与物力,为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良好的条件。例如,针对井陉县来说,可以建设井陉民俗文化博物馆,构建民俗文化科研机构,促使对民俗文化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研究。

第3篇:多样的民俗文化范文

地方民俗文化与农村幼儿园的天然契合

地方民俗文化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文化习惯和观念,具有地域性、丰富性的特点,其中包括民俗戏曲文化、民俗饮食文化、民俗节日文化、民俗绘画文化、民俗音乐文化等[2]。以江苏省宿迁市为例,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为幼儿园提供了教育资源。首先,丰富的名胜古迹如宿北大战迹纪念馆、项王故里、陈墩遗址、下草湾遗址等,其中很多都分布在农村地区,可以作为幼儿园开展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其次,旱船、高跷、花挑、舞龙、舞狮、琴书、柳琴戏等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在农村地区得到了较好的保留,是当地幼儿园独特的艺术教育资源;再次,以“六路周”为代表的民间游戏可以成为农村幼儿园的体育资源之一。此外,饮食文化、节日庆典、文化名人等也都是农村幼儿园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总之,农村地区的民俗文化丰富多样,并且得到了较好的保留。因此,在农村幼儿园开展民俗文化课程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此外,将民俗文化融入到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是贴近幼儿生活、展现优秀文化背景的体现,有利于提高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可行性[3]。

地方民俗文化对农村幼儿发展的价值

民俗文化教育活动不仅对农村幼儿园具有重要价值,还对农村幼儿发展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一方面,民俗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相结合能够激发幼儿的文化认同感,树立其文化自信。如利用宿迁民俗文化,让幼儿在感受丰富多彩的家乡文化的过程中,逐渐领悟“大运河文化”“西楚文化”等文化精神内核,激发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将勤劳朴实、顽强豪迈的中华传统文化品格融入农村幼儿的生活中。另一方面,将民俗文化融入农村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幼儿发展。如宿迁地区简单有趣的民间体育游戏“跳格子”“跑驴”等,既能增强幼儿体质,又能培养幼儿勇敢合作的品质;通俗易懂的淮红戏等经典民间故事不仅有利于幼儿语言的发展,还可以使其受到民俗文化的熏陶。这些民俗文化有些是幼儿的日常经历,有些是幼儿不曾听说的,但通过教师的适宜开发均可发挥其教育功能,进而充分融入到农村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

地方民俗文化在农村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目前,很多农村幼儿园在应用地方民俗文化的过程中都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对民俗文化内容不熟悉、活动目标不清晰、教育内容与幼儿生活脱离等。为了更好地发挥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特提出以下应用策略:多方合作,建立地方民俗文化资源库经过调查发现,很多农村教师只是略微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缺乏对地区民俗文化的深刻体验。解决这一问题的重点在于两方面:1.增强教师的自学能力,提高其对民俗文化的认识目前,很多地区的民俗文化已逐渐淡出大众的生活,而农村幼儿教师日常工作压力也比较大,导致教师大多只是依据惯性和已有认识组织民俗文化教育活动,创新较少。对此,教师的自学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两方面来实现:第一,自觉学习。农村教师要提高自身对民俗文化的重视,可以通过上网查阅、讲座咨询、实地参观等途径,增进自己对本地区民俗文化知识的了解。第二,平台保障。很多教师想要学习民俗文化知识,但却没有“门路”。因此,教师的自觉行为还需要有力的平台支持。一方面,园方应搭建合作学习的平台,组织民俗文化学习小组,定期开展“经典诵读”“我爱手工”等沙龙交流活动;另一方面,园方应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聘请民俗文化专家、课程名师,根据主题内容及教师兴趣安排讲座。这样一来,教师才能在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的基础上,自觉且善于将地区民俗文化资源与幼儿园教育活动结合起来。2.争取多方支持,系统梳理民俗文化民俗文化课程的开发并不是幼儿园单方的责任,而是各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要解决民俗文化资源库的问题,可以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多方合作,对其开展相关研究[4]。第一,教育行政部门要担负起牵头组织的责任,形成一支地区民俗文化研究的专业团队。如邀请地方文化研究者与幼儿园合作,利用各自专业优势,系统梳理本地的民俗文化,建立民俗文化资源库。目前关于宿迁民俗文化的系统研究并不多,研究内容整体较为零散。因此,在开发民俗文化课程之前,有必要组织一支专业队伍对宿迁地区民俗文化进行全面梳理。第二,可由区政府牵头,开展专题研究,如宿迁地区“大运河文化研究”等,深度挖掘民俗文化内涵。第三,教育行政部门还要做好协调工作。一方面,明确如城市老街、老酒厂等相关地区的负责人,为民俗文化研究提供便利;另一方面,组建一支民间艺人团队,如皮影戏、剪纸、大鼓等手艺的传承人团队,使民俗文化的人员资源更加丰富。精心设计,形成地方民俗文化课程1.准确把握民俗文化教育活动目标开展科学合理的幼儿园教育活动是开发民俗文化课程的第一步。首先,要根据农村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和幼儿需要,制订课程总目标。如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政策文件,把宿迁民俗文化课程的总目标制订为:能说出家乡民俗文化的主要内容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能力目标),了解宿迁地区民俗文化的基本知识(认知目标),建立热爱宿迁民俗文化、热爱家乡的情感(情感态度目标)。在此基础上,各农村幼儿园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不同年龄阶段的民俗文化课程目标,层层分解,最终确定民俗文化教育活动的具体目标。例如,车轮饼是宿迁人家餐桌上少不了的点心,因外形酷似车轮而得名。为让幼儿了解这一传统美食,某一农村幼儿园设计了相关教育活动,活动目标为:(1)了解车轮饼的制作过程,知道车轮饼是家乡特产;(2)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画一画、做一做车轮饼;(3)体验制作美食的乐趣,萌发对家乡的归属感,在制作中体验合作的快乐。这一目标的设定既体现了民俗文化课程的特色,同时也进一步明确了课程目标的可操作性。2.精心选择民俗文化教育内容并不是所有的民俗文化都适合作教育资源,教师要根据以下几点对地区民俗文化的教育价值进行判断并筛选:一是内容要典型正向。所选择的民俗文化应该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这样才能更贴近幼儿生活,便于引导幼儿感受理解。二是要符合幼儿的发展需要。民俗文化内容应该是幼儿感兴趣的,有探知欲的。三是要促进幼儿的发展。民俗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最终目的是促进幼儿的发展。四是要考虑民俗文化教育活动与其他教育活动之间的关系,即要在内容上考虑与五大领域的融合,与生活活动、游戏活动、教育活动的整合。此外,教师还可以对传统课程内容进行创新[5]。

多途径组织,保证课程实施效果

1.以实践感知、发现探索为主要方法地方民俗文化课程的实施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常用方法包括:第一,直观经验法。教师通过提供实物,引导幼儿观察探索。如在幼儿园的走廊大厅用剪纸等艺术品进行装饰,张贴介绍本地区民俗文化故事的图片,这样既能丰富幼儿的审美体验,又能使其直观地与民俗文化互动。第二,实践操作法。即教师要在教育活动中给予幼儿充分实践的机会。例如,在扎染活动中,某幼儿园一改原先直接提供染料的做法,引导幼儿从日常用品中提取色素,如从菠菜、油麦菜中提取绿色,从番茄中提取红色,并鼓励幼儿理解染色与水量的配比关系。第三,探索发现法。面对幼儿不熟悉的民俗文化内容,教师可以采用幼儿自主探索的方法,引导幼儿去发现;也可以与家长合作,例如,在“拜大年”的主题活动中,请幼儿与家长完成调查表“过年做什么”,并与同伴共同制作贺卡、水饺等,让幼儿逐渐探索、感受过年的习俗和内涵。2.综合运用多种途径为了提高民俗文化课程的灵活性和适宜性,教师在实施民俗文化教育活动时要综合运用多种途径。第一,民俗文化教育活动组织形式多样,既有集体活动,也有小组合作,还有个别探索等形式。在集体活动中,教师可以选择适合幼儿集体学习的民俗文化内容,如民俗文化小故事、民俗体育运动等,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幼儿学习;在小组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兴趣,打破班级限制,为幼儿提供小社团的活动形式,如成立剪纸社团、传统美食社团,向幼儿提供社团活动材料,并及时参与指导,进而做到活动组织形式的多样、灵活。第二,民俗文化教育活动途径多样化。地区民俗文化课程要与幼儿园的日常活动进行整合。首先,在环境创设中渗透民俗文化。例如,在走廊墙壁上张贴饮食习俗的图画,用具有民俗特色的剪纸等艺术品装饰环境,让幼儿沉浸在民俗文化的氛围中。其次,开展民俗文化系列主题活动。教师可以将民俗文化有机整合起来,形成适宜的主题活动,例如,基于自然地理开展“家乡好风光”主题活动,下设“运河风光”“骆马湖”等具体教育活动;基于民间艺术开展“小小传承人”主题活动,下设“热闹的庙会”“柳琴戏”“桃雕”等教育活动;基于语言历史开展“家乡故事会”主题活动,下设“家乡名人”“传说童谣”等教育活动。再次,将民俗文化融入区域游戏活动中。例如,在手工区设置“桃雕”“烙画”,在表演区放置锣鼓、服装、面具等,以供幼儿开展游戏活动。

不断调整,优化课程方案

第4篇:多样的民俗文化范文

[关键词] 万寿宫 民俗文化 保护 开发 思考

万寿宫民俗是由江西民众参与创造、享用和世代传承的生活文化,丰富多彩、特色鲜明,具有浓郁的江西地方特色。万寿宫民俗文化是一个可供挖掘的文化资源,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

一、万寿宫民俗文化研究综述

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发挥着独特作用。万寿宫民俗文化是以万寿宫为载体的江西本土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地方特色。万寿宫是一个蜚声中外的道教圣地,在海内外有1300多座。万寿宫和中国其他道观一样,供奉着道教神仙,只不过万寿宫供奉的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许逊。历代江西人一直把许真君作为江西地方保护神,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把真君带在身边,并在当地修建万寿宫供奉真君,期盼着真君为他们带来好运。万寿宫民俗文化随着各地万寿宫的建立,也就逐渐与当地文化交融在一起,进行交流与发展。千百年以来,江西人在自己的生活中形成了饱含浓郁的江西地方特色的万寿宫民俗,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万寿宫民俗文化的特点

笔者认为,万寿宫民俗文化与中国其他民俗事象相比,它的最大优势就在于万寿宫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无法替代,由其产生的万寿宫民俗文化也是如此。万寿宫民俗文化是江西人在祭祀许真君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活”文化。“活”包括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人们祭祀的对象―许真君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真实人物;一是万寿宫民俗活动的产生缘于许真君崇拜,人们都亲身参与其中。这种文化具有以下两方面的特征:一方面,万寿宫民俗文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万寿宫民俗文化属于区域文化,它的根基在于民间对许真君的崇拜和敬仰,应而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万寿宫民俗文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包括民间故事、祭祀活动、民间习俗等。另一方面,万寿宫民俗文化特色鲜明,底蕴深厚。在江西各地遗留着与万寿宫、许真君有关的地名和遗址,如慈母渡、君子巷、西山万寿宫等遗址,这些都是江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资源。

三、对万寿宫民俗文化资源整理与经济开发的思考

万寿宫民俗文化资源是江西人的根,是江西非常宝贵的民俗文化资源,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保护万寿宫民俗文化资源的根本就在于增加万寿宫造血功能,对万寿宫民俗文化资源进行有效保护与适度经济开发。

第一,把保护、整理万寿宫民俗文化资源作为一项重大的文化工程来抓。民俗文化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一旦消失必是一种历史的遗憾,无法恢复。对万寿宫民俗文化资源进行整理,将促进江西民俗事物的保护和民间艺术的挖掘。对万寿宫民俗文化资源进行全面、系统整理,应由当地政府牵头,广泛动员从事民俗、历史、文物研究的专家学者、政府部门的专业人员共同参与,通力合作,本着保护特色民俗文化的原则,把抢救、保护、研究、整理万寿宫民俗文化资源作为一项重大的文化工程来抓。

第二,正确处理好万寿宫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我们对万寿宫民俗文化资源不能只顾一味开发、索取,而忽视了对它的保护,应做到民俗不俗,俗中有雅,这样才能符合持续开发和合理开发的要求,以确保万寿宫民俗文化得到弘扬和保护。据笔者了解,目前全国各地仍然残存不少万寿宫,但很多都未得到有效保护,甚至岌岌可危。万寿宫是宝贵的宗教旅游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保护工作尤为重要。保护万寿宫民俗文化资源与南昌旅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一方面,万寿宫在全省、全国乃至于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能够吸引众多海内外游客前来瞻仰真君仙容和观赏、游玩,促进南昌旅游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开发万寿宫民俗文化资源,不仅可以不断完善其文化价值,还可以通过参与旅游实现自身的经济价值,更加有利于保护。

第三,对万寿宫民俗文化资源进行经济开发的思考。万寿宫不但是江西宝贵的文物资源,而且也是南昌独一无二宗教旅游资源。万寿宫民俗文化完全可以和当地旅游经济开发结合起来,将万寿宫民俗文化通过适合游客心理、游客需求和旅游审美的形式显现出来,达到促进当地经济文化繁荣和发展的目的。一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市场经济理念经营万寿宫民俗文化资源。我们要抓住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南昌经济飞速发展的大好机遇,确立经营万寿宫民俗文化的思路,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营理念和运作机制,像经营城市一样经营好万寿宫民俗文化资源。二是深入挖掘万寿宫民俗文化特色,精心打造万寿宫民俗文化旅游品牌。万寿宫文化的内涵十分广泛,包括净明道文化、民俗文化、陶瓷文化、客家文化以及革命文化等内容。我们要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原则,把万寿宫民俗文化打造成赋有地方特色,独具魅力、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旅游精品。三是把万寿宫民俗文化资源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进行合理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万寿宫民俗文化是儒释道结合的文化,关于万寿宫民俗文化的人文景点非常多,完全可以打造一条万寿宫民俗文化专题精品线路;有关万寿宫、许真君的传说、故事很多,内容精彩,会吸引许多游客。四是坚持以人才为根本,加强对万寿宫民俗旅游文化产业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开发。政府要适时出台一些政策措施,留住江西本地现有的从事万寿宫民俗研究的人才,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提高各方面待遇。同时,加强对万寿宫民俗旅游文化产业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开发,这是实现万寿宫民俗文化旅游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清光绪:逍遥山万寿宫志[M]

第5篇:多样的民俗文化范文

制约我国传统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不仅仅包括表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我们还要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其深层的问题,这样才能在根本上解决文化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每个国家和地区都具有自己的传统文化,而很多国家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却忽视了自己本身的传统文化,没有形成对本民族的民俗文化一个应有的正常化态度,这就导致了很多国家民俗文化逐渐消失,被其他的外来文化所冲击和占据。

1.1对民俗体育文化不够重视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人民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传统的民俗体育文化。而对于发展和传承传统的民俗体育文化来讲,这不仅仅应该是这个地区人民的职责,也不仅仅是相关研究人员的职责,这同时需要我们大家共同携手一起完成这项文化方面的传承。要想真正的帮助中国的传统民俗体育文化得到发展,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应该依赖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奥运会具有不可比拟的影响力,作为一项重大的体育赛事,同时也扩大了其文化的影响范围,包括世界杯或者是美国的篮球比赛等在内,都是我国人民关注的热门事项。面对着这些文化方面的冲击,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对于中国的传统民俗体育文化知之甚少。在上世纪的发展环境下,由于国内的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很多青年人士不了解传统文化的具体情况,因此也就不能真正的了解民俗体育文化,更不要说传承这种文化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我们现在的社会环境以及学校的教育,没有将民俗体育文化进行相关的常识推广和科普,因而人民对这种文化的了解也就非常的片面,最终使得这项体育文化失去了本身的价值和传承的意义。

1.2相关理论不成熟

我们国家在面临了文化方面的危机之后,正在积极努力的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推广,并且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这从一个方面反映出我们国家的很多文化知识分子已经意识到了我们传统文化的流失以及面临的危机,表现出了他们对于维护传统文化的决心,这也能够促进我们国家民众传统文化保护意识的觉醒。但是,从实际的情况来看,要实施这项活动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没有一项完善的理论作为支撑。我们国家对于中华民族的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本身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这就导致了我们不能着手制定相关的发展和保护策略。我们应该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民俗体育文化和相关理论体系。但是随着传统文化的不断发展,我们并不完善的民俗理论已经不能支撑传统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

1.3对西方文化的过分狂热

据文化部的相关人士表明,在我国的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冲击有很多次,这些都影响了我们对于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第一次的传统文化冲击发生在清朝末年,那个时候我国刚刚沦为了半殖民地,传统文化受到了殖民侵略者的影响,大家逐渐接受了外来的文化,而对本国文化的了解却没有那么深入。因此中国的有识之士面对这种情况选择了抵制外来文化,不过这种抵制也不是全盘的抵制,是将外来的文化进行有选择性的传承和积累,对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也是选择了继续发扬的态度。对于中国文化来说,第二次受到的冲击是在我国的结束之后出现的,这个时间范围内,我们国家积极的实行对外开放,对于外来文化的引进也比较多,同时也包括奥运会带来的文化。但是这次文化的相互碰撞并没有由我们先进的知识分子进行选择性继承接收,反而导致传统文化处于弱势的地位,没有受到很好的保护。我们传统的民俗体育文化就受到了冷落,最终被西方文化所超越。

1.4片面重视经济价值忽视文化价值

虽然我们国家现在对于民俗体育文化并没有投入更多的精力,但还是有一定成就的。我们国家的旅游行业一直致力于开发民俗文化的经济效益和价值。尤其是在经受了西方文化的冲击之后,我们国家的民俗体育文化的经济价值受到了广大旅游人士的发掘和关注。很多的民俗体育资源被旅游行业作为一项经济活动来进行开发,这种做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俗体育的发展。很多地方由于过分的发挥其经济价值,从而忽视了其内在的文化价值。也就是对文化的发展没有以一个正确的方式来发掘,再加上一些不正确的开发方式,就导致了民俗体育文化受到了不小的破坏。由于受到了经济利益的诱惑,现在的很多文化资源开发具有经济性,而缺少了本身的文化性。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现在的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受到了制约。

二、发展民俗体育文化的措施

只有让人民有了对民俗体育文化的自我保护意识,才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文化的传承。因此,我们应该积极的采取措施来提升民众的文化意识,促进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和继承。

2.1发挥政府的作用

对于中国传统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来讲,是必然离不开政府支持的。中国民俗体育文化自己的创新性和独特性比较重要,但是同时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政策能够帮助其更好的完成弘扬的作用。我们国家在近几年积极颁布新的政策法规来促进中国的民俗体育文化的保护工作,切实的发挥了政府的主导性作用。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项重要任务,仅仅依赖于人民自己的力量实现其传承是不现实的,还是要依赖于政府的积极引导,这样才能向着正确的方式来引导人民传承民俗文化。政府的支持工作做得好,就能够帮助人民群众更好的了解民俗文化,同时也对于传承传统文化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2.2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中国是一个法制的国家,因此我们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也应该尽快的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才能更好的保护传统民俗文化的权利,减少西方的外来文化对于传统民俗的冲击。因此我们应该建立和健全相关的政策法规,对我国传统的民俗文化进行保护,确定它的优势地位。我们国家现在的法律法规有很多项,都是为了保障我们国家文化发展权利而制定的,因此,对于传统民俗体育文化来讲,也应该设定相应的法规来保障其权利。不仅要在中央制定相应的法律,同时也应该制定具体的地方法规,这样才能够真正的确保民俗文化或者是其他的民间文化得到应有的保护。

2.3加大宣传力度

中国的传统民俗体育文化是在民间大众的支持下得以发展的,同样它的未来发展也离不开群众的支持。民俗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需要政府的相关政策支持,也需要一些专业的知识分子对民俗体育文化进行理论上的创新,再加上群众的支持,就可以促进民俗文化保护的进步。怎样扩大民俗文化的影响度和知名度,也会影响这项民俗文化的传承效果,因而我们应该加强对民俗体育文化的宣传力度,扩大这项文化的影响力度,促进文化的传承工作的展开。我们实施宣传工作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进行社会的教育活动,对人民群众讲解相关的民俗体育知识,增进人们的理解。同时,我们也可以利用出版社或者是媒体等媒介,对民俗体育文化进行宣扬和推广,鼓励人们更多的学习和了解民俗体育文化。

2.4完善管理的思想和相关体制

对于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来讲,需要我们不同级别的政府管理部门改变自己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思想,提升自己的行政水平,才能真正的发挥这项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要想充分的发挥管理部门的作用和指导作用,需要我们发挥不同管理部门的作用,将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真正的提到日程上来,这样才能逐步的实现文化的发展。在现在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国家的一些行政部门对传统体育文化的认识存在着误区,因此我们应该从提升他们自身的管理和知识水平入手,切实的提升他们的管理水平,将人才的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必须要提升社会管理部门的发展水平,积极的组织一些相应的社会活动,促进民俗活动的发展。在发掘了民俗体育文化的经济价值之后,依然要对其文化价值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发现,这样才能真正的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

三、小结

第6篇:多样的民俗文化范文

关键词:民国;民俗文化;传播生态;当代;传统艺术;艺术传播

中图分类号:J02 文献标识码:A

一、文化背景与研究意义

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中华民国存在的时间虽然短暂,但其间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各方面出现了新旧大交替和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民国时期堪称为承上启下时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民国风俗同样呈现出积极的变革和改良态势,民俗特色表现明显。民国时期出版发行的报刊、杂志对当时民俗生活的文献记载以及民众的口述记录等也使得对于民国民俗文化的考察具备了丰富的资料文本。

民国时期新文化运动反对封建经学、反对盲目尊孔和封建礼教,以崭新的姿态向陈腐的封建文化宣战,各种新思潮和新思想伴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兴阶级的成长,竞相涌入中国,政治、文化、经济等各方面变革强劲地冲击中国人的思想观念。这一时期的社会文化类型呈现出多元色彩,城市文化活动并未全部波及农村,民间文化仍大多固守着传统的态势,城市和乡村的文化差异悬殊。

民国时期的民俗文化正是植根于这种大的文化背景之中。此间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范式必然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具体地说,整个国民生活表现为在封建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了一些现代文明结构。随着西方文明和生活观念的不断涌入,民国时期传统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那些不合时宜的民俗事象,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也被遗弃和禁止,民俗文化更多的则是表现为徒有现代的外壳。社会的不稳定滋长了不稳定的风俗,所以它具有明显的过渡性质。

相较于清末资产阶级的风俗改良运动,民国时期民俗文化的演进正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推进的,而又比清末的改良之风更加彻底。“这种新的社会潮流”被人描写为:“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枪炮兴,弓矢灭;新礼服兴,顶翎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盘云髻兴,堕马髻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爱华兜兴,女兜灭;天足兴,纤足灭;放足鞋兴,菱鞋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卡片兴,大名刺灭;马路兴,城垣卷栅灭;律师兴,讼师灭;枪毙兴,斩绞灭;舞台名词兴,茶园名词灭;旅馆名词兴,客栈名词灭。”①

上述内容,涉及当时人们日常生活礼仪、社会风貌、风俗变迁等各个方面,可从中窥出民国初年民俗文化的新气象和新变化,民国风俗改良突出强调了社会习俗的时代性、变异性和改良风俗的政治意义,显示了当时完成移风易俗之决心。有研究表明,实际上在晚清末年西学东渐的文化启蒙时代,民俗学的思潮和理念就已经从西方传到中土来了,而伴随着民国时期民俗事象的变迁,中国民俗学研究也逐渐兴起。如果说民国之前的民俗历史承继与存在状态是源自于民间民众自发形态的历史延续,那么自民国开始,中国的民俗文化开始纳入学术研究视野,可以说,民国的诞生与中国民俗学研究的兴起是同步的。当时许多文人学者投身于民俗的调查与研究工作,周作人应是民国时期较早涉足民俗学研究的学者,早在1914年他在谈到儿歌童话时就指出:“儿歌童话,录为一编以存越国土风之特色,为民俗研究儿童教育之资料。” ②1922年他在《歌谣周刊》的“发刊词”中又提到歌谣作为民俗学上一种重要的资料,应辑录起来,以备专门的研究。虽然其后1926至1927年间,由于段祺瑞政府的黑暗统治和对知识界的残酷弹压与文化查禁,一些民俗学者纷纷转到广州,又重新将《歌谣周刊》的旗帜树立起来,并与1927年在中山大学创办了《民俗周刊》。此后常任侠、岑家梧先生对于民俗研究做出的卓越贡献更是丰富了民国时期民俗文化研究的文本,并初步形成了注重理论阐发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民俗研究学术传统。

民国时期民俗特色处于如此大变动的文化背景中,既承继了旧的风俗传统,又有新的风俗变革,破旧立新中的民国民俗文化就是在这样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的形态,它以其固有的模式得以传承,也以其特有的方式得到延续,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就在每个民众的身边。特别是在与新兴文化思想以及外来艺术文化的交流、对话与碰撞中,其风俗特色就会更加凸显出来。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显示出民国时期民俗文化自身的力量及其影响力,以及交流与传播的重要性。传播这个名词最早在文化研究领域的应用出自泰勒(Tylor,E.B.)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在此以后,传播已成为人类学中的关键性词语和概念,并且也成为民俗文化研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民国时期民俗文化由于其自身特质之所在,在对其研究应愈来愈关注和重视的同时,也应该关注此间民间风俗的传播及其生态问题,以此来考察民俗文化如何在传播生态层面保持其生命力与影响力的。因此,从传播生态视域切入对民国时期民俗文化的研究,可拓展民俗文化理论研究的视野。

“传播生态”是美国传播学者大卫・阿什德(David L.Altheide)提出的一个概念。“传播生态指的是情景中的传播过程”③,它是指社会传播行为发生的整体系统环境,包括人自身的因素、信息技术媒介的特性、传播的开放性和易接近、易获取性、易交流性等,在这个互动传播过程中就会形成“传播生态环境”,并对现实环境产生影响。关于“传播生态”的概念,主要可从三方面来加以理解。首先,传播生态是研究传播符号在人类事务中所扮演的主导角色,看重的是传播符号的演化过程;其次,把传播生态看作是在20世纪以来社会迅速而剧烈变迁的背景下对复杂的传播环境的研究;其三,传播生态考察传播媒介怎样影响人类的感知、理解、情绪和价值,以及传播环境如何影响或促进我们的生存机会。由此可看出,无论是对于传播符号演化本身的研究、还是对于具体社会语境下人类生存状态的研究,传播生态终究离不开对于环境的研究。民国时期民俗文化的传播生态研究,正是以此为理论引导,把民俗文化置于20世纪这个特殊又斑驳的时代背景中,研究当时环境对于民众生活、民间习俗、风俗面貌所构成的影响,同时探究民俗作为特殊的传播符号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演化变迁和文化涵义。这里的传播生态,首先看作是一种视角,对媒介、信息及传播活动过程与关系进行可持续的生命关照;另外,民俗文化中的传播生态也是一个领域,它可将传播学、生态学、艺术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进行综合研究,拓展交叉研究领域。

二、民国民俗文化的传播生态特征

民俗文化涵盖的领域极广,从生产劳作到衣食住行,从人生礼仪到信仰禁忌,从岁时节日到民间戏曲,无不渗透着民俗文化。截取民国时期的民俗文化进行考察,可有助了解民国时期历史、民众心理特点、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等。

民俗文化“不仅要研究俗民们传递了什么,即研究所传的民俗符号的内容与形式,而且更重要的还要研究俗民们是怎样传递那些用民俗符号构成的民俗文化信息,亦即研究“传”的活动本身。” ④民俗文化不仅要关注其本体特征,也应关注文化受众的生活环境和活动特质,不仅要研究民众怎样传递民俗文化信息,还应重视为何要如此传递民俗信息,也即“人―环境”作为探析民国民俗文化的两个重要元素,对于其传播生态考缺一不可。民国时期,还仅是现代传播媒介出现的滥觞期,在大众传播媒介尚不发达或传播手段较单一的传统习俗环境中,民俗文化信息“传”的传统形式是如何与大众传播的现代传播形式形成碰撞和重整融合的,对于民国时期民俗文化的传播生态研究,正是要研究民国社会中的各种活世态,要立足于具体历史环境对民俗文化的生存状态与发展变迁进行思考,关注点简而言有三:首先,传播生态关注民俗文化传播过程和互动中的各种关系;其次,传播生态研究为民俗传播中的话题提供一个空间和关系的基础,使它们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相互联系;再次,民俗文化传播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是变动的,传播生态研究考察民俗文化生长的环境及对人们的影响,揭示传播与民俗文化变迁不可分割之密切关系。下面以民间戏曲艺术的演变为切入点来透视民国民俗文化的传播生态特征。

民间戏曲艺术,作为民俗转型中的艺术传播,“民国时期的戏曲艺术发展有以下特征:一是随着上海、天津、广州、武汉、重庆、成都等沿海、沿江大都市的兴起与繁荣,一些曲艺艺人纷纷流入城市行艺,在竞争中使演唱水平得到提高,促进了戏曲艺术在城市的繁荣与发展。二是为适应城市各阶层文化娱乐的要求,茶楼、书馆、戏园、杂耍园子遍布,为城市曲艺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三是随着反帝、反封建斗争,尤其是抗日战争,爱国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出现了大量反映抗战爱国的新作,顺应了民心。四是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曲艺这一属于大众人民的艺术吸引了一批专家学者加入其间,并有许多人进入了戏曲艺术研究领域。” ⑤

清康熙以来,在民间产生的如“梆子戏、皮黄戏、秧歌道情戏、花鼓戏、采茶戏等地方戏曲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起来”⑥,这些新的声腔发展势头迅猛,有研究者认为清光绪至抗日战争之前的近现代,是我国地方戏发展的黄金时期,这其中当然包括有民国时期。无论从创作题材、语言风格、还是舞台表演、故事模式上看,民间戏曲的表演风格较为简单、形式轻松活泼、生活气息浓厚,但也存在艺术性较为粗糙等特点。源自于民间舞蹈与民间说唱的民间戏曲大多是在会社、灯会或乡村集会上表演,鲁迅的小说《社戏》中就有对这种曲艺表演形式与场面的描写:“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胡在远处的月夜中,和空间几乎分不出界限,我疑心画上见过的仙境,就在这里出现了。这时船走得更快,不多时,在台上显出人物来,红红绿绿的动,近台的河里一望乌黑的是看戏的人家的船篷。”多美的一幅“社戏”场景!

清末的地方戏受到底层劳动人民的强烈欢迎,它以通俗易懂,贴近民众的大众艺术表演形式解构着封建阶层所构筑起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制度,因此遭到自康熙以来到雍正、乾隆历代封建统治者的严控甚至禁毁。但更多的较为远离社会意识形态的民间小戏仍在民国期间得到了发展和沿袭,如流行在云南、四川、贵州、湖南湖北等地的花灯戏,则是利用每年正月十五闹花灯的时节,结合人们的岁时民俗文化,边唱边跳的一种民间表演形式。清纂民国修《湖北通志・风俗二十一》中记载:“正月十五为灯节,前数日为试灯,十六以后为续元灯……有所谓花灯者,妆饰男妇,沿门唱杨花柳曲及荷花、采茶等歌、尤敝俗也。”民国时期,随着末代王朝的灭亡与鸦片战争以来反侵略的革命运动,社会形态与民众观念发生了激烈的变化,西方外来新学说对国人学术思想的冲击、传统的封建思想文化的遗存,以及在夹缝中生存以求一席之地的民间文化,多种社会思想与文化观念都处于动荡摇摆期。社会与文化环境的变化使这个时期的民间戏曲创作与表演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也传播出相应的信息内容,民间曲艺所负载的信息传达着民国时期民俗真实的时代政治内容。这个时期的民间戏曲艺术的传播承载着其民俗文化转型中所透视出的时代社会变迁与审美意识形态的属性。

清末到民国时期直至建国初期,我国约有300多个地方剧种,上演的剧目则更多,而时至今日尚在存活的地方戏只有几十种了,活力较强的则更少。比如建国初期仅山东省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剧种就有十余个之多,山东地方剧种的代表首推柳子戏,中国古代四大声腔剧种“南昆、北弋、东柳、西梆”中的“东柳”就是指山东柳子戏,但柳子戏的发展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制约,之后在数百年的传承中,柳子戏几近消亡。究其原因,应该是地方戏曲类的民俗在社会转型期的文化传播遇到了一些问题,需要找到解决的办法。的确,任何文化都需要传播,而任何文化传播都面临历时性传播与共时性传播两个方面,就历时性传播而言,我国许多传统文化面临传承难以为续的问题,有学者尖锐指出:“近现代戏曲作家数量少,而且大多数以整理改编旧戏为职,新创作的戏曲文学名著寥若辰星,接收欧风美雨洗礼的文学巨匠多致力于追逐现代品格的小说、诗歌和话剧创作,少有人涉足戏曲文学创作。新时期戏曲文学仍然存在缺失:部分作者仍热衷于搭乘政治快车,简单配合现实;用民族性取代世界性,缺乏走向世界的自觉意识;剿袭导致少数作品雷同,趋同导致对作家艺术个性的遮蔽;部分作品出语粗疏,诗性品格丧失。”⑦这是从民间戏曲创作主体的缺失层面痛感戏曲艺术品种与个性化风格的丧失,原因源自近现代以来的民间曲艺传播生态的“欧风美雨”环境、到新时期仍把其传播看作为政治意识形态的附属,由此所造成的作为创作主体的人对于艺术感知与价值的变异。就共时性传播而言,又涉及到传播受众的文化接受问题,同样在社会环境不断变迁、异域民俗文化不断冲击本土的文化语境中,我们的文化受众是否乐于接受本土民俗文化,还是热衷于国外民俗文化的崇拜,传播媒介和生态环境的营造应在此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从传播主体到传播环境再到传播受众,如何协调各种关系,以达到民间戏曲艺术在民俗转型中的艺术传播的生态平衡,是一个值得深思并深究的问题。

三、对当代艺术传播的启示

在当下社会,传统艺术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传统艺术对社会责任主动担当的表现,大量传统戏剧类节目的展出,能够积极传播社会主流文化。在传播生态学中,传播生态系统重要的生态因子除生态学上界定的气候、土壤、地形等五类生态因子外,还有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受众等。对中国传统戏剧艺术而言,最重要的影响因子莫过于政治、经济、创新、受众、审美这几类。

随着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以信息科技为核心的后技术时代,艺术传播正发展为一种以形象或图像作为文化主因的视觉文化传播,当然,实际上戏曲在相当程度上还是属于听觉艺术。传统艺术传播在顺应当代文化的走向时,就会呈现出这样的状况:“目前居‘统治’地位的是视觉观众。声音和影像,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率了观众。在一个大众社会里,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⑧传统艺术的当代传播有多种影响因素,而人的需求是重要的因素之一。高雅艺术往往对其欣赏者提出要求,能够欣赏一定的艺术作品往往是欣赏者个人素养的一种检验方式。马克思说过:“对于非音乐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⑨如果你不能欣赏美的音乐,那并不能证明我的音乐不好,只能证明你的耳朵是“非音乐”的,是缺乏艺术素养的。而在艺术的当代传播中,文化的权利与艺术品的质量检验标准发生了转移,文化精英的趣味不再成为唯一标准,大众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传统戏剧艺术在经历过历史的兴衰变迁之后,也要以大众消费者为服务对象,能否赢得一定数量的消费群体,是传统艺术当代传播成功的一个标志。传统艺术的现代生态传播需要创作者与欣赏者二者的结合,共同发力,即既需要培养欣赏者的艺术鉴赏力,艺术作品也需要在此基础上赢得观众,使传统戏剧艺术的美学追求与受众的审美心胸都能得到提升。受众的需求把握住了,传统戏剧的价值空间才能得到更大的扩展。因此,创新因子,是传统艺术与现代传媒接轨,实现戏剧艺术当代传播的一个重要因素。书籍、报纸、杂志、广播、电影、录音与电视等传统意义上的媒介形态在现代科技的带动与支持下,已经发展出新的传播形式与途径,电子书报、网络广播与电视、网络论坛、微博等新媒介层出不穷,且越来越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比如在昆曲的创作和传播过程中,就应积极寻找当下社会热点话题与传统艺术表现方式的共契点,“以社会的热点包装昆曲艺术的亮点”,江苏省昆剧院就把高铁和昆曲二者做了巧妙的结合,打造了“高铁昆曲”这样一个全新概念,“高铁大概是现在最快速的生活节奏,将最快速的生活节奏和最从容的生活态度结合起来,将最现代的科技和最传统的艺术结合起来,将须臾纵横千里的空间感受和瞬间穿越千年的时间体验结合起来”。⑩不论大众传播媒介如何变化,它仍要传递和交换信息,它所要传达的都是人的观点的延伸。正如麦克卢汉把传播当作是一种总体意义上的文明现象,我们虽不似麦克卢汉所认为的传播中最本质的事情是媒介自身,但媒介在现代传播中所承担的表述功能,或可把媒介看作是人的思想的延伸。在传统戏剧艺术的传播中,现代传媒就是传统文化艺术信息与思想的传递中介。如“环球昆曲在线”的创办,就是一个昆曲的“网络电视台”,正如江苏省昆剧院院长柯军所言:“因为未来就是网络的时代,信息都通过网络传输,……我们在南京的每一场演出都是通过网络向全球直播的。”

当下社会,人们常常把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文化样式的衰落,归咎于文化开放和文化的市场化,在抱怨戏曲等传统艺术门庭冷落的时候,就会说是由于年轻人普遍地选择时尚的、源于西方的快餐式文化娱乐,而冷落了本土的传统样式,从而导致传统文化样式与艺术市场的萎缩。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文化的市场化是一把双刃剑,文化艺术的开放在拓宽国人眼界的同时,也使国人更全面的了解作为支撑我国这样文化资源大国的传统文化的丰富性与重要性。另外,传统艺术样式的衰落,在很大程度上也要归咎于过去几十年的政治环境,归咎于对于这些文化样式所采取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模式,上世纪50年代以后国有化的院团体制,抑制了艺术家的热情,妨碍了演出市场的发育,由于体制原因导致的传统艺术样式与传播形态的退化,在新的世纪里随着政府抢救和保护传统曲艺的政策扶持,传统艺术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第7篇:多样的民俗文化范文

新闻传播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影响及功能实现的制约分析

2006年3月5日,我国政府向人大提交的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中,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这是一项重要的决策,关系着中国农村,尤其是落后地区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关系着整个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如何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们不能离开当前的社会生态环境实际。当前社会正处在信息蓬勃发展时期,地球村日益形成,信息在整个社会中起决定性作用。正是在这种形势下,作为信息生成和传播主要载体的新闻传媒的作用显得非常重要。新闻传播在社会系统中具有传播信息、引导和监督舆论、作为企业商业盈利、娱乐和教育功能,新闻传播在功能的实现过程中有力地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新闻传播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实现价值,离不开新闻传媒、传媒工作者和广大农村受众的共同作用。新闻传播在实践操作中往往难以达到理想境界,一方面是广大农村受众对新闻传播信息的无比渴求,是新闻传播在形式和声势上的轰轰烈烈,一方面却是新闻传播效果的折扣实现,使受众无比失望。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重要一点,是对文化生态环境,尤其是深刻影响人民大众的民俗文化生态环境的忽视。新闻的传播过程以及新闻传媒的整个运作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社会系统。系统中任何一个部分都深刻影响着新闻传播功能的实现。

从中国农村建设中的实际情况来看,制约农村发展,制约新闻传播在农村建设中功能实现的主要因素在于观念的守旧与变革问题,在于新闻传播引导农民注意力转向何方的问题,在于引导农民对于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挖掘问题。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什么?制约农村农民观念的主要因素又是什么呢?

美国著名学者本尼迪克特在《文化模式》一书中强调“个人生活史的主轴是对社会所遗留下来的传统模式和准则的顺应。每个人,从他诞生的那刻起,他所面临的那些风俗便塑造了他的经验和行为,到了孩子能说话的时候,他已经成了他所从属的那种文化的小小创造物了。”①从这里我们不难发现文化,尤其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民俗文化对人民心理和思维习惯深深的制约与影响。“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发展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的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②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创造积累了丰富深厚的各民族民俗文化,各民族民俗文化在不断的交流发展中形成了“多民族一国民俗”的鲜明特色,这些民俗文化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和思维习惯。因此,考察我们的一切实践活动,都不能离开这些民俗文化环境的影响。新闻传播活动作为现代社会最基本也是最常见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同样离不开民俗文化生态环境的影响。

从社会变迁的视野审视民俗文化对新闻传播的影响以及新闻民俗的传播实践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新闻传播功能主要在于政治宣传,进行舆论引导。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中国社会的改革,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也迎来了巨大的改革和发展。新闻传播功能得到极大延伸,传播信息成为新闻传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功能,新闻传播的商业盈利、娱乐和服务功能也得到最大限度的确认。同时,新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大爆炸,有力地推动着世界的一体化进程,地球村落日益凸现。

如同大自然的多样性一样,人类在步向一体化的社会过程中,突然发现人类社会多样性的宝贵。在同一和多样性的矛盾追求中,人们把目光开始转向对文化多样性的研究与探索,文化与人类的重要关系最大限度地被人们重视。传统文化,尤其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民俗文化研究,日益受到社会重视。从文化的视角研究新闻传播开创了新闻传播研究新的领域。比较新闻传播学研究、跨文化传播研究和新闻传播的文化观照,成为社会研究的热点和重点。正如蔡凯如先生在《新闻传播的文化观照》一书的前言所述,“在新闻传播领域里,许多模糊不清的问题,一经纳入文化的视角,便能获得分外清晰的图像。我想,这大约是因为文化总是能赋予万事万物以生命的张力和人文的关怀,总是能带给我们合乎人类自身发展逻辑的想像与展望。”③

在新闻传播实践中,民俗文化内容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内容。笔者查阅有关资料,从2000年到2007年,关于民俗内容进入新闻报道多达7700多条。民俗文化成为新闻媒体引导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民俗文化也在宣传推广挖掘中充分发挥了其独特重要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价值。有关民俗文化内容的新闻报道也成了读者非常感兴趣的部分。卜元先生在《试说创立新闻民俗学的迫切性》中感慨道,“写字台上放了几份报刊,翻了几十篇文章,没过几天,大都淡忘了。唯有民俗色彩浓郁的细节,刻在脑际,挥之不去”。

笔者查阅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2007年1月到3月,有关民俗文化内容的报道共641条,主要涉及民俗文化在社会发展,尤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政治、经济、文化功能的挖掘与发挥,以及有关民俗文化自身的传承保护和发展。跨越区域涉及全国范围。关于民俗文化政治功能的有:“新春庙会突出奥运主题民俗文化奏响和谐乐章”(《国际商报》)、“运用善良风俗化解民间纠纷”(《江苏法制报》)、“传统节日是关系国民长久生活方式的重大文化制度”(《中国艺术报》)“今日信息报从烟花爆竹禁改限看法律对民俗的尊重”(《今日信息报》);有关民俗经济的有:“小小文化院,牵动大旅游”(《中国旅游报》)、“‘民俗游’助拉萨农牧民年人均收入逾万元”(《西部时报》)、“海峡原生态民俗歌舞倾倒鲤城”(《厦门日报》)、“‘民俗游’成泉城春节旅游新品牌”(《济南日报》);有关民俗的文化功能的有:“加强民俗文化宣传推动和谐文化建设”(《威海日报》)、“拜年短信闹新春移动通信助和谐”(《人民邮电》)、“以‘八荣八耻’构建善良民风民俗多管齐下促进农村文化建设”(《中国文化报》);有关民俗自身建设的有:“防止民俗变陋习靠疏而非堵”(《新京报》)、“加快春节申遗保护年俗文化”(《光明日报》)、“中国春节在多元中走向和谐”(《华东旅游报》)。这些民俗新闻报道生动有趣。很受受众的欢迎,在推动促进社会建设,尤其是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民俗生态环境下新闻传播业建设思考

新闻传播是社会人的活动,离不开“人”这一主体,而“人”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时空之下的,生活在社会时空下的“人”又总是受其所创造的文化影响。民俗文化对人的影响深刻长远,要发挥新闻传播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民俗生态环境下的传者主体与受者主体。新闻传播在本质上是一个“传”和“受”的互动系统过程,新闻传播的传受过程实质上也是一个意义信息的组码、传输和接码、解码的过程,其中心点在于“传通”,这是新闻传播理想的效果。因此,新闻传播的传者主体在传播的组码阶段和想像的传输阶段要充分考虑尊重受者的民俗文化影响,按照受者民俗影响下的心理和思维习惯去组码传播;同时,还要充分注意受者的反馈信息,了解清楚自己的主观设想与受者实际心理思维习惯的落差,以促进自己下一阶段的补足,从而达到较为理想的传播效果。要做到这些,要求传者主体努力加强学习,通过学习掌握了解受者的不同民俗文化的影响。除此之外,传者主体也要注意,民俗文化具有“坏的”影响与效果,在传播中,注重对不良民俗文化“坏的”影响的积极引导。

对于受者主体而言,传播的接受是对传者提供的文本或非文本的有效解读,这种解读同样需要充分考虑传者主体的民俗文化影响,揣摩传者主体的心理习惯,不断去接近传者主体的意图,从而准确正确地获得信息,满足自己适应社会变动的需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一个重要问题是传统民俗文化影响下的观念守旧问题,而观念的转变是要有一个过程的。因此,新闻传播在对农村建设观念引导中,一开始就要充分考虑遵循农村受众的心理思维习惯,并且还要充分利用那些积极的优秀的民俗文化影响,做好扬弃工作。

民俗生态环境下的传播内容。民俗文化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民俗的内容也往往成为的焦点。民俗文化在今天具有积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功能。从前所述,许多生动的民俗事项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内容,也是受者非常喜欢,反响积极的内容。在民俗文化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那些独特的,尤其是落后地区农村原生态的民俗文化深受外界欢迎和关注,也成为落后地区打造吸引外界眼球,开创旅游业,从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新闻传播中,应该积极挖掘那些具有良好政治经济文化效益的民俗文化资源,以此为传播内容,积极推动区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民俗生态环境下的传播形式和方式。科学的发展,新技术的推广运用,为新闻传播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媒介即信息”,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的重要意义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注。传播形式和方式的不同选择往往影响着传播的效果。因此,在新技术、传播形式和方式的选择中,我们需要充分注意民俗文化的影响与制约,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在传播媒介的不同选择、传播内容的组织、传播语言方面,充分考虑受众的接受心理习惯。这样的传播,受众才会喜欢,才会接受,从而有可能转化为自己的行动。

注释:

①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7,第一版,178页.

②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第一版,1-2页.

③蔡凯如.新闻传播的文化观照.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第一版,1页.

第8篇:多样的民俗文化范文

【关键词】民俗体育;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

Folk Sports Culture Characteristic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DONG Sheng-li,CAO Bin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1, Henan)

【Abstract】 Folk sports, as part of the treasure of Chinese culture, should draw the attention of the whole society and should be preserved and exploited. We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ir role in constructing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and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make them widely spread.

【Keywords】 Folk sports,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side, Harmonious society

1 前言

地处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河南省,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曾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不同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使这里形成了丰厚的民俗文化。远在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在河南这片土地上,就出现了“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先后有20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河南,中国古都,河南就占有四个(洛阳、开封、郑州、安阳),还有南阳、商丘两座部级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特殊的区位优势和社会历史文化背景,蕴涵了丰厚民俗体育资源。民俗文化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中原地区民俗文化特色鲜明,斑斓多姿,而民俗体育在这个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深刻地反映了中原地区的历史文化、民族心理和社会生活等,在整个中原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随着城镇化发展不断推进和现代城市文化向乡土社会浸透的今天,民俗体育文化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保护和发展中国传统的民俗体育文化成为当今重要的一个课题。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河南省民俗体育为研究对象,对焦作、三门峡、洛阳、开封、新乡、信阳、濮阳、周口、济源、鹤壁和南阳等11个地区进行调查,抽取2200名年龄18岁以上的群众为调查对象,对各地区民俗体育种类及影响民俗体育发展的主客观因素等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同时,以各110名各个市(县)级政府体育工作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为调查对象,就有关民俗体育的组织领导、政策法规、经费投入、场地设施建设等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和访问调查,以全面掌握民俗体育发展的各种资料。

2.2 研究方法

2.2.1 专家访谈法

对10位体育社会学有关专家的进行访谈,听取对本研究的设计与方法等方面的建议;评判研究内容和方法的可行性;并对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

抽取2200名年龄18岁以上的群众和110名各个市(县)级政府体育工作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为调查对象,对各地区民俗体育种类及影响民俗体育发展的主客观因素等情况进行问卷调查。

课题组对河南省的2200人18岁以上的群众和110名各个市(县)级政府体育工作职能部门工作人员进行了问卷凋查,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2310份,回收1988份,回收率为86.06%。

2.2.2 数理统计法

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专家问卷的研究指标进行因子分析,筛选指标;对回收的问卷进行信度检验;对问卷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和分析。

2.2.3 逻辑分析法

运用归纳、演绎、推理等逻辑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逻辑分析,力求得到真实、有效、科学的研究结果。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民俗体育概念的界定

目前,关于“民俗体育”概念学术界没有统一的定论。《体育科学辞典》把民俗体育界定为:在民间民俗文化以及民间生活方式中流传的体育形式,是顺应和满足人们多种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文化形态。上述概念虽然通过不同的侧重点相互区别,但从本质上来看,它们均扎根于特定的民俗土壤,与特定的民俗精神相连,具有强烈而明显的民俗特质。通过比较笔者倾向于:民俗体育是由一定民众所创造,为一定民众所传承和享用,并融入和依附于民众日常生活的风俗习惯(如节日、礼仪等等)之中的一种集体性、模式性、传统性、生活化的体育活动,它既是一种体育文化,也是一种生活文化。

3.2 河南省民俗体育的特性

3.2.1 传统性

河南省民俗体育的产生,与河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习俗、信仰相联系,世代相传,具有明显的传统性。河南民俗体育项目在河南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经过锤炼、优化,而升华、继承和发展,形成特具内容、形式、时间、地点相对稳定的民俗体育项目。河南民俗体育项目,由于结合了河南的民俗和岁时节令,因而具有相对稳定的传统性。

3.2.2 地域性

悠久的历史文化,四季分明的气候,多样的地形地势,使得长期处于农耕文明高度发达的河南人民形成了纯朴善良、知书达礼、谦恭大度、勤劳俭朴等良好的风土习俗。正是这样的自然地理人文环境的影响,使得河南省的民俗体育文化呈现出一定的地域性特点,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河南省的民俗体育文化有别于其他地区,发源、发展和形成于此,并且在省内各地区广为流传,如在一些民俗节日里进行的陈氏太极、少林武术等;其二是由于河南省多样和复杂的人文地理环境而形成的小区域的民俗体育文化,正所谓“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如地处西部深山盆地中的卢氏县的剪纸年画、版画、推小车、拉犟驴,在黄河岸边的灵宝、三门峡、渑池开展的游渡黄河比赛,在盛产竹子的洛宁县进行的竹子拔河、长竹竿对拧、竹竿舞,每年五月在嵩山和伏牛山环抱的登封进行的登山赛,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则流传有赛马、摔跤和武术比赛,在有丰厚文化积淀的洛阳市传统节日的关林庙会、杜康酒会、老城庙会期间都有精彩的体育表演活动等。

3.2.3 民俗性

我国各民族和各个地区都有其风俗习惯,所以,河南民俗体育与河南风俗习惯紧密结合,互相渗透,形成了这些体育项目的民俗性特点。民俗促进了体育活动的深化和发展,体育丰富了民俗的内容,民俗体育融进传统节日、婚俗、祭典活动中;节日、歌会、墟场、庆典活动包容了民俗体育;民俗体育项目贯串于各种民俗之中。

3.2.4 娱乐性

河南民俗体育,以强身健体为目的的表演性、娱乐性项目居多。这些活动大都安排在业余时间进行,欢庆丰收、欢度佳节、祝贺新婚、闲暇消遣,将体育寓于娱乐之中,扩大了欢快的氛围。

3.2.5 文体交融性

河南民俗体育融于博大精深的河南文化之中,体育与文化共同发展,形成了互相交融,互相促进,不断发展的河南文化和河南民俗体育,形成了地域文化与高度体育技巧性和高度艺术性统一的民俗体育项目。这些项目既强身健体又愉悦身心,同时又弘扬了独具风格的悠久文化,达到多方位的和谐统一。

3.3 民俗体育活动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3.3.1 民俗体育活动是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突破口

民俗体育活动具有经济性、趣味性、参与性和竞争性等特点。民俗体育的开展,既能够实现参与的广泛性,还能在时间上符合当前农村劳动力的流动现状,同时,体育活动所特有的竞争性、趣味性也成为吸引多数人参加的重要因素。以民俗体育活动带动其他体育活动的开展,群众可以从体验体育活动到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从娱乐身心为主到娱乐身心与强身健体并重发展。

民俗体育活动还具有明显的群体性特征,表现为活动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春节时的民俗体育活动开展最为广泛,参与人群的积极性也最为高涨。舞龙、舞狮、扭秧歌、踩高跷、抖空竹、拔河、放风筝等,都集中体现了我国丰富的民间传统体育文化。再如端午节的赛龙舟,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十分积极地开展此类活动。在此期间,跟赛龙舟有关的体育活动也纷纷登台亮相,极大地活跃了节日气氛,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1〕。

3.3.2 民俗体育活动是提高农民身体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

伴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家庭生活的城市化,癌症、心血管疾病和各种传染病等城市易发疾病也开始在乡村蔓延,而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强身健体才是预防这些疾病的重要手段。但是如果没有积极的情感体验,任何人都不会有长久的热情参与体育活动。民俗体育活动的开展使广大村民有了接触体育的机会,民俗体育活动具有的特点易使农民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再加上对体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宣传和时间的保证,民俗体育活动肯定能成为我国广大农村体育工作开展的“火种”,形成体育活动的燎原之势〔2〕。

3.3.3 民俗体育活动是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效途径

民俗体育活动的开展除了在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上具有重要意义外,还能够极大地活跃乡村的经济发展。以我省春节期间常见的庙会为例,其中丰富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为大众喜闻乐见,聚集了人气,对于带动消费、促进经济发展有显著作用。由于节日期间集中开展的体育活动在乡村具有极大的影响力,所以,在经济建设中我们常听见这样的说法――“文体搭台、经济唱戏”。目前,节庆民俗体育活动也正在成为乡村旅游宣传的重要内容及开展乡村休闲旅游的重要活动。

3.3.4 民俗体育活动是传承优良的民俗体育文化的重要力量

在经济得以发展的同时,如何传承和保护乡村传统体育活动项目也是广大学者关注的热点之一〔3〕。在现代文明的强烈冲击下,很多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体育活动有被边缘化的倾向。民俗体育活动主要是人们祈求平安和歌颂丰收的信仰行为,具有强烈的节庆色彩,同时又适应当代农民文化心理、审美情趣的积极特征。比如扭秧歌、踩高跷、抖空竹等就深受农民的喜欢,也将农民粗犷豪爽的性格充分展示出来,这些体育活动应被继承发展。节日民俗体育活动为民俗娱乐活动构筑了发展的平台,在传承乡村文化和传统项目方面具有很好的表现力。

3.4 影响河南民俗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3.4.1 民俗体育环境基础的削弱

特有的地理环境、生产方式、价值观念和是各种民俗体育的源泉和土壤,然而在当今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它们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碰撞,威胁着民俗体育的生存和发展。地理环境是民俗体育形成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我国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民俗体育的地域性和丰富性。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交通、通讯条件不断改善,地理环境这一天然屏障的失却使民俗体育失去了保护,并面临着外来体育文化的冲击。体育活动的产生与生产方式息息相关,有相当一部分民俗体育项目就是直接来源于劳动生产方式。如农耕生产方式下形成的跳竹竿、荡秋千、斗牛等;游牧生产方式下形成的摔跤、骑马、射箭等。而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正在改变这种传统的生产方式,因为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现代生产方式的全球化,这必然会影响到原有民俗体育的生存与发展。特有的价值观念和是民俗体育的精神源泉,它们对民俗体育的传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外来文化的侵入大大地改变了人们原有的生活习惯,进而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信仰。乡村青少年对于现代体育文化的向往和主动接纳,使得他们完全没有兴趣学习那些民间体育习俗。

3.4.2 民俗体育功利性的劣性变异

与那些面临消失和传承危机的传统民俗体育相比,那些能够为当地村民带来经济实惠并得到游客青睐的民俗体育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地方政府的鼓励、村民的主动配合以及商贸业的积极参与推动着某些民俗体育的快速发展。这似乎是一种值得高兴的发展趋势,然而华丽外表的背后却也存在着致命的弱点,即民俗体育变迁中的劣性变异使其出现功利化倾向。民俗文化的产业化发展给乡村社会带来实惠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村民的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从而使民俗体育的祭祀、娱神、自娱功能不断弱化,宗教感情和宗教意识不断减弱,娱人功能不断增强,民俗体育原有的粗犷古朴的气息被现代之风熏染。另外,由于在商业开发中的急功近利,人为的造成民俗体育浅表化、商品化,有的甚至任意篡改、生搬硬套一些当地根本不存在的民族文化,制造伪民俗,导致一些优秀的民俗体育吸引力减弱或开发不足,面临衰退或消亡的局面。民俗体育这种功利性的劣性变异,对于民俗体育乃至整个民俗文化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非常不利,我们希望民俗文化也能像其它文化遗产一样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能够比较完整地得以保存。

3.4.3 民俗体育传承方式滞后

农村年轻人口向城市的大量流动使得乡村民俗体育的传承出现断环。民俗体育大部分都属于行为民俗,其传承方式主要是通过老一辈对年轻一代的“言传身教”。但由于近年来民工潮的高涨,乡村里的大部分中青年常年在城市务工;他们的流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农业人口原来的结构,同时也破坏了先前乡村民俗文化的传承模式,使民俗体育传承的某些环节出现了中断。另外,像南水北调这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也将使许多优秀的民俗体育文化面临着传承的危机。当地民俗的广域化发展和都市文化的冲击使得许多民俗体育面临消亡。当今,通讯、交通等传媒技术的加速发展一方面便利了村落之间的交往和互动,民俗文化的地方性逐渐减弱,而转向周围或城市,即民俗民间文化的广域化发展。这些得以生存乃至发展的民俗大多是特色鲜明、功能得以扩展的文化现象,相反其它的或相邻区域的民俗文化则面临着生存的危机,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亡。

3.4.4 受现代体育发展的影响

西方的现代体育以其特有的魅力,再加上强有力的媒体宣传在我国迅速发展,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最能体现现代体育精神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更是借助在北京举办的东风,吸引了我国亿万人民关注的目光。而当我们在享受现代体育带来的愉悦的时候,却忽视了我们的瑰宝――民俗体育。勿庸置疑,现代体育的迅猛发展已经给民俗体育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使之边缘化,民俗体育不论是发展水平还是普及水平,都已处于弱势地位。

4 河南民俗体育发展与传承的对策

4.1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就中华民俗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而言,政府的重视和支持非常重要。中华民俗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全民族的事业,是国家行为,单靠个人和民间组织是无法完成这一工程的,必须由各级政府去主导实施,形成一种金字塔形的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机制。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重视和倡导、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除了必要的经济扶持外,政府至少可以在“正名”、引导、组织三个方面,为中华民俗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4.2 宣传和教育途径

民众的文化自觉是中华民俗体育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全社会开展宣传和普及民俗体育文化的教育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应广泛发展社会教育,发挥出版、传媒、协会组织和群众文化事业机构的作用,向全社会进行宣传、展示等普及、推广中华民俗体育文化的工作。把宣传和教育引入正规学校教育,鼓励有条件的大中小学将其纳入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培养人们的自觉意识。中华民俗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还要尊重民间自发性传承方式,要全力挖掘现实生活中尚存的传承人。国家要优先发给民俗体育艺人特别补助金,以提高他们的民俗体育技能,并鼓励他们多招收徒弟,传授技艺。在全球化语境下,应将中华民俗体育文化推向世界,进行中西体育文化交流,可采取“走出去”与“拿来主义”相结合的文化策略,向世界宣传中华民俗体育文化,向全人类展示中华民俗体育文化的伟大魅力,使中华民俗体育文化走向世界,从而促进人类体育文化的共同繁荣。

4.3 提高认识

民俗是民众的风俗习惯,它体现着人民群众的生活模式、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产生、发展、变异和消失。所以,民众的日常生活是民俗文化赖于生存和发展的沃土。因此,保护民俗体育乃至保持其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在于强化当地群众的民族自觉意识,提高他们对本民族民俗体育的认识。也只有当民众对民俗体育的认识提高了,他们才能主动自觉地继承优良的传统民俗体育,不断创造新的民俗体育,使民俗体育在社会的变迁中进行自觉的改造,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4.4 挖掘整理

民俗体育同其它民俗文化形式一样,属于民族的精神财富。当地政府和学术界应致力于民族风俗及其文化底蕴的继承,对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加以发掘、复原、记录保存和研究提炼。这种工作一方面需要科研工作者的无私奉献;另一方面需要政府的长期投入,包括必要资金、人力甚至制定法规。另外,在对民俗体育的挖掘整理过程当中,应采取各种有效的传统和现代技术手段,切实做到保护工作的科学化。民俗体育是行为民俗,传统的文字记录方式是不足以把民俗体育的方方面面保存下来的,因此,通过高科技手段我们就可以将民俗体育的每一个细节记录下来,最大可能地做到对民俗体育的挖掘整理、保存和展示。

4.5 探索产业化发展途径

全球化是世界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它带给民俗体育的影响也是不可避免的。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发展已经被视为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三大根本趋势之一。民俗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要想在全球化进程中得以生存、推广,就应当积极探索和培育其产业化的途径,走市场化道路。民俗体育的产业化发展在带给当地诸多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能够有效地阻止世界体育文化的同质化发展,并有利于保持民俗体育的多样化。目前,许多民俗文化旅游的成功事例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参考文献

〔1〕 虞重干,李志清.加强农村体育文化研究的历史契机与现实需要〔J〕.体育科学,2005.5(2):16-20.

第9篇:多样的民俗文化范文

内容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村民俗体育的发展和传承提供了契机,应该抓住历史机遇,保护、传承民俗体育,政府需求给予从事民俗体育活动的农村人群更多的关注,以促进民俗体育文化与新农村建设共同发展。

关键词:新农村 民俗体育 开发

民俗体育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群众集体创造并被群众享受的民间体育文化活动。民俗体育文化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缩影,作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存在于民众的生活中。因此,保护民俗体育文化,使其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独特作用,是民俗研究的方向和意义所在。农村拥有丰富且有特色的民俗文化资源,唤醒民众对民俗体育文化自觉的保护,民俗体育才能真正得到传承和发展。

民俗体育文化发展传承的契机

国家体育总局于2006年3月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并将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作为国家“十一五”时期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工作任务。国家体育总局启动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计划到2010年在全国完成10万个行政村农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使六分之一的行政村建有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展农村体育事业的新举措,给农村体育的发展带来难得的历史机遇和新的契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难点、重点在农村,同样,新时期体育发展的难点、重点也在农村。没有农村体育的发展就没有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如何发展农村体育将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体育发展的新问题。

民俗体育文化功能的嬗变

民俗体育是我国传统体育的源泉和载体,民俗体育文化既是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母体。民俗体育的功能主要有自娱和和谐社会关系;承载优秀文化传统;培养认同感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民俗体育在“全民皆商”的经济大潮中被赋予了极大的经济价值,在经济功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的同时,民俗体育的其它功能逐渐弱化,尤其是在承载传统文化方面。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人们的健康观念逐渐增强,休闲娱乐意识得到提高,并且具有了更高的文化需求,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因此,在重视发挥其经济功能的同时,应加强对民俗体育的健康身心、文化保存、休闲娱乐、道德教化等功能的开发和研究,使民俗体育的多元化功能和谐发展,真正使民俗体育融入到人们生活中去,让人们在参与民俗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体悟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迷人魅力。通过民俗体育活动的开展,加强民众的凝聚力和基层组织的整合能力,充分发挥民俗体育的社会维系功能,利用民俗体育协会或团、社等组织把民众联结成一个整体,振奋民族精神,为创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

民俗体育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历史积淀

体育文化继承的主要途径是积淀,积淀是体育文化诸因素的分化,也是体育文化发展中选择机制和变异的表现,通过层层沉淀而不断积累,这是一个间断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的过程,它表明传统与现代是脉息相通的,体育文化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绵延不绝的。

从文化角度说,民俗体育文化是中国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曾创造和发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色民间民俗体育活动。长期的积淀,充分的吸收,这些活动在强壮筋骨、自卫抗暴、防病健身和丰富文化生活方面起到了有效的积极作用,成为我国民族文化中的宝贵财富,且无一不跟农村体育文化发展紧密相连。新中国成立至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体育文化的建设也不断发生着演变。我国农民的体育活动在活动内容与形式上丰富多彩,多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许多优秀体育健身、娱乐项目一直延续到今天。

民俗体育文化与现代体育的冲突融合

随着经济的逐渐全球化,由中国古代体育继承、演变而来的民俗体育文化,应该在多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共存的基础上谋求发展。多元体育文明不同程度的不同层次的共存、交流或融合才是人类体育文明史的大趋势。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休闲时代即将到来,其重要特征是提供多元的运动文化元素,满足人们的多样性需要。而东方民族所创造的传统体育,承载着东方人特有的与自然和谐同步的休闲娱乐观,将获得新生的土壤,极大丰富和充实由西方文化引领的奥林匹克运动。

新农村建设下农村民俗体育文化的开发

民俗体育能够拓宽社会交往,增进相互情感交流,提高农民素质,促进社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也能增强人民凝聚力。民俗体育文化的价值主要为推进全民健身的价值和文化价值,民俗体育的文化价值,还对未来社会有启迪意义。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说,随着历史的变迁,有不少民间体育已经发生严重变异,大量民间传统体育已无人通晓,许多民间体育样式传承已经断裂,民俗体育是中国古老文化的标志之一,具有较大的无形资产价值,失去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将失去节日时和人们生活中一份独特的风貌。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必须提高人们对保护民俗体育文化的认识。

(一)正确引导、加强宣传以改变农民体育意识

国家在进行农村体育设施投入的同时也加强体育的宣传力度,改变农民的体育意识,利用多种渠道加强宣传,让农民充分认识体育健身的重要性,改变认为劳动就是健身的观念。

首先必须借助各种大众传播媒介手段来宣传、介绍民俗体育活动的文化价值特性,充分利用现代电子音像科学技术进行宣传,对大众的体育生活方式做出科学的引导,使民俗体育在群众体育中深入人心。其次,充分利用返乡农民工,宣传他们在城市接受到的体育文化,影响留守人群的健身热情。政府应加大管理职能,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为民俗体育的科学传承提供人力资源的保障。政府不仅要把体育设施送到农村,更重要的是把体育文化送到农村,发挥农村文化大院的功能,使之成为农村体育文化传播的站点,吸引更多的人群从事体育健身。

(二)充分利用、挖掘农村现有民俗体育文化

农村是民俗体育的沃土,农村对中国节日的重视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为民俗体育的发展创造了机遇,应该充分挖掘农村的民俗体育项目。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结合地区民俗文化特征,举办地方的体育文化节,弘扬和发展地方的民俗体育项目,使民俗体育及体育经济的开发、旅游事业的发展以及地区的经济特点相结合。作为民俗文化的一种民俗体育是一种有待挖掘的文化资源。建设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把挖掘农村民俗项目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进行,组织农民进行民俗体育活动。

(三)立足于农村实际走产业化发展道路

农村体育开展不要局限于现代体育,更重要是结合农村当地特点进行民俗体育的开展。农村有特定的文化氛围,不能搞一刀切。民俗体育的产业化发展在带给当地诸多经济利益的同时,能够有效的阻止世界体育文化的同质发展,并有利于保持民俗体育的多样化。民俗文化旅游成为现代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已经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产业化的发展能够为民俗体育的开发和保护提供资金支持,同时也能够为农民创造经济收入促进新农村的发展。民俗体育文化在保持和融合各地特色体育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开发,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可得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力地带动各地的发展。

(四)发挥学校体育的教育互动作用

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都强调“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即各地要在达到国家规定课程的基本要求下、规划、开发并管理好地方课程、发展学校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依托当地经济、社会、教育和文化的发展。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同时也是传承当地民俗文化的完整社区,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中适当增加民俗体育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有力于民俗体育的保护和传承。因此,应当构建以学校为中心的民俗体育传承机制,通过高等教育培养民俗体育方面的师资、科研人员,通过基础教育来衔接民俗体育的传承链条。

(五)保持民俗体育的地方文化特色

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民俗体育形态不同。东北地区的寒冷气候,为开展冰雪运动和舞龙、舞狮(北狮)运动、秧歌运动提供了良好的活动环境;而南方的气候温和,江河众多,很多民族都善于游泳、潜水、龙舟、舞狮(南狮)等民间体育活动;西北属高原地区,山河叠嶂,攀爬活动、舞龙、舞狮及腰鼓活动就比较普及。民族不同,民俗体育形态也不同。引导变异应是追求健康的、为大众所喜爱的、积极向上的文化品位,决不可片面追求商品价值,甚至将糟粕当成精华来宣扬。应邀请艺术家、体育专家深入了解民俗的心理和行为、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民俗体育种类、规模等,对其做出合理的特色设计。

综上,我国农村在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充分发挥民俗体育的功能,挖掘民俗体育项目,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政府应该加大在农村民俗体育发展方面的资金投入,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教育和农村文化站点的带动作用,使农村人群充分认识体育健身的意义和价值,让民俗体育吸引更多的人群来参与,促进民俗体育的传承,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民俗体育文化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泰永州.中国社会风俗史[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