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有关诚信的格言范文

有关诚信的格言精选(九篇)

有关诚信的格言

第1篇:有关诚信的格言范文

教学目标:

1、了解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承诺形式,感知社会各种主体对诚信的期待。

2、知道在社会的监督与制约下,诚信品牌毁之容易建之难,我们应该每时每事以诚为本。

3、关注社会诚信问题,愿意为打造诚信社会出一份力,也做一个呼唤诚信的社会人。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中有关诚信的事例,感受社会各种主体对诚信的期待。

2、通过对社会生活中诚信与不诚信事例剖析和对比,懂得诚信是现代商品社会的基本要求,是加入WTO后,遵守相关规则的必然要求。

3、懂得诚信是现代社会中的一条法律原则,是各行各业人们要遵守的基本法律行为准则。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一、 谈话引入新课

要做到诚信,一方面需要个人的严格自律,另一方面也依靠社会的完善规范。社会生活中的信用到处存在。

板书课题:社会生活中的承诺。学生齐读。

二、 社会生活的各种承诺形式

出示公安部便民利民30条措施、政府向公民做出的承诺。

1、分组思考、讨论:人们为什么要签订协议、合同和作出承诺,它们在社会生活中起什么作用呢?

2、汇报交流。

3、小结:双方用签订合同、协议的方式,作出约定,并依据约定行事。违约要受到惩罚。

三、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各种承诺,交流自己的调查情况

1、信誉卡小展示。①将收集的信誉卡、保修卡、房屋买卖合同、装修合同等展示出来,大家讲讲其中的故事。②说说商家按承诺上门服务,自己买到放心商品的喜悦和商家不讲信誉的烦恼。

2、社会生活中,还有哪些承诺形式?思考:①签订了合同意味着什么?②谁来读读你的合同?想想合同对双方有什么约束? ③以小品的形式表演出人们得到承诺和没得到承诺的感觉。

3、政府、村镇、街道等有关部门向市民、村民作出承诺,说明了什么?当这些承诺得以兑现,人们会有怎样的感受?

社会生活中有许多的承诺,人们因为这些承诺得到兑现而对对方信任着,因没得到承诺而愤怒、失望。

四、总结:现代社会生活中离不开信用,社会呼唤诚信

五、作业:调查了解本地区人们比较信赖的产品和信得过的商店,了解人们为什么信赖他们。

板书设计: 社会生活中的承诺

合同

协议

措施

……

第二课时

一、 谈话引入

社会因诚信而美好,人们因各种承诺得以兑现而信任它们,诚

要靠行动来打造。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 汇报交流上节课调查本地区人们比较信赖的产品和信得过的商

的情况

1、分小组汇报:①它们为什么能成为重合同守信用单位?②客户在这里买东西放

心吗?生意怎么样呢?

2、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小结:一个单位、企业的生命力不仅在于质量,而且也在于信誉。

三、品牌的由来

1、课件出示海尔砸冰箱事例。

小组讨论:厂长为什么要砸掉冰箱,如果放任冰箱流入市场将会出现什么后果?讨论边思考:76台不合格冰箱的冰箱销毁会给厂家造成什么损失?如果将这批冰箱与合格冰箱一起卖掉,对厂家和消费者分别会带来什么后果?降价卖掉与砸毁不合格产品,会对以后工厂打造品牌产品,保证产品信誉等带来什么不同的影响?

全班汇报交流。

小结:由于海尔冰箱重质量、重信誉,所以才打造出海尔冰箱品牌。

2、学生自读教材17页:温州鞋业的兴衰历程。

讨论:问什么两千多双劣质鞋,就能毁掉温州的信誉,而重建信誉却需要近二十年的时间?

汇报交流:假如自己听说某地生产假冒产品,愿意不愿意买该地的产品,当看到是这个地区的产品时,即使外观很好,会不会买,为什么?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3、从海尔砸冰箱和温州鞋业的兴衰历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四、总结:一个单位、企业的生命力在于质量,在于信誉。在现代社会规则制约下,诚信品牌毁之容易建之难,我们应该时时事事以诚为本。

五、作业:调查本地区在诚信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三课时

一、 谈话引入

汇报本地区在诚信方面存在的问题。要把自己的家乡建立成信

城市,我们应该怎么做?回归诚信大行动开始了。

二、建立诚信城市的几项措施

1、要建立诚信城市,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①分小组讨论。 ②汇报交流。

2、总结出建立诚信城市的几项措施。

3、小品表演:假如我是市长……

三、模拟活动:开办诚信商店

1、在全班竞聘一名商店经理,由经理招聘店员。

2、创办诚信商店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①假如你是经理,你怎么保证聘用的员工讲诚信呢?

②怎样保证商店不进假货呢?

③假如商店卖的食品过期了,你们会怎么处理?

3、从这次活动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四、作业:

1、开办诚信专栏:关注社会诚信问题,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我们来开办诚信万里行专栏。

2、收集诚信有关的故事和格言。

板书设计: 回归诚信大行动

诚信措施:

……

第四课时

一、 谈话引入

我们中华民族历来以诚信为本,有很多关于诚信的故事、格言。我们开个故事会。

二、讲与诚信有关的故事。

1、学生演讲收集的诚信故事。

2、听了这些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三、写诚信格言

1、关于诚信的格言有许多,我们把这些格言写下来,看看是什么意思?

2、我们每个人都来写一条格言,把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3、出示“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你怎样理解?

四、总结

待人真诚、言而有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维系现代社会的纽带。要做到诚信,一方面需要个人的严格自律,另一方面也依靠社会的完善规范。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在为自己打造诚信品牌,就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今天做起,做一个诚实守信的现代公民。

板书设计:

诚信故事会

诚信格言: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课后作业:

1、 社会生活中有哪些诚信的表现,你能列举一二吗?

2、从温州鞋业的兴与衰,我们知道了什么?

3、读一读:

轻诺必寡言,多易必多难。 ----------《道德经》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子》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为政》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礼记〃中庸》

你能说说你对这些格言的理解吗?

第2篇:有关诚信的格言范文

[文章编号]1009-2234(2007)06-0074-02

诚信作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道德基石,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传统文化中蕴涵的丰富的诚信思想,使古老的中华民族拥有了相对和谐的人文生态和相对稳定的政治经济秩序。因此,必须努力汲取传统诚信思想的精髓,批判地继承这一道德文化遗产,从而全面建构和谐社会的诚信体系。

一、中国传统诚信思想述要

诚信是整个伦理道德体系的基础,是道德修养中最关键的一环。中国传统诚信思想既是儒家伦理的重要规范,又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其要义主要有两方面:

(一)诚信是个人立身处世之本

诚信是个人修养的基本原则。一个人能否做到诚实守信,是检验其是否为君子的基本道德标准,是关系到个人事业能否成功的大事。

对个人而言,诚信是为人之本,是每个人都应有的基本道德品质。荀子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至诚则无他事矣。”(《荀子?不苟》)《中庸》在阐发“诚”的内涵时说:“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礼记?中庸》)意思是说,诚是客观世界的本然状态,达到“诚”是做人的奋斗目标,天生诚实、信守诺言的人,不需勉强就可做到适中,不需思考就可做到恰当,从容不迫,符合中庸之道,此乃圣人也。孟子更把“诚”看作是人应走的正道,认为“思诚者”是“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

诚作为最高的价值本体,付诸于道德实践就表现为“信”。孔子指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孔子认为君子的标准之一就是“信”和“守信”,他认为作为君子的基本道德标准――“信”是自己对别人、对社会的一种承诺,若想成为君子,决不可以失信。因此,孔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忠不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论语?卫灵公》)意思是说,说话做事不诚实守信,可以行万里而无难;说话做事不诚实守信,则寸步难行。墨子则强调 “言必信,行必果。”(《墨子?兼爱》)十分重视言行一致。

对个人而言,诚信又是处世之本,是个人事业成功的道德保证。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乾?文言》)宋代朱熹把忠诚、守信看作是个人在社会中安身立命的根本,“人惟在忠信……人若不忠信,如木之无本,水之无源,更有甚的一身都空了。”(《朱子全书》)陆九渊则把诚信看作是区别于动物、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志,“人而不忠信,何以异于禽兽者乎?”(《陆九渊集?主忠信》)王安石断言:“人无信不立。”(《辞同修起居注状?第四伏》)在社会交往中,人们只有严格遵守诚信才能最终取得事业的成功,所谓“信以立之”就是这个道理。诚信是做人处世的道德标准,没有诚信则无以立足于世。

概而言之,“诚”是人的德性内化,包含着对自己良心的不欺,在无人监督或可以不受舆论谴责的情况下,仍真心实意地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存善去恶,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信”是德性的表征,人诚于内必显于外,心有诚意,口则必有信语,对他人不存诈伪之心,不说假话,不办假事,开诚布公,取信于人。“诚”是“信”的依据和根基,“信”是“诚”的外在体现,二者相互贯通,互为表里。

(二)诚信是国家长治久安之基

诚信是国家治理的基本原则。一个国家能否立信,从而取信于民,赢得天下太平,是关系到国家政权稳定、和谐乃至兴衰存亡的大事。

对国家而言,诚信是稳定之基。晋文公说:“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他将诚信、信德看作治理国家、庇护人民的法宝。《论语》中子贡问及孔子统治者应该如何治理政事,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之,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之,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孔子的这一主张,虽然有偏颇之处,但他认为,取信于民是处理好政事、治理国家的基本条件,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是国家稳定的基础,不失为历史经验的有益总结,是有其可取之处的。

对国家而言,诚信又是发展之基。中国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认为统治者治理国家既要使国内秩序井然,百姓安居乐业,又要保持国与国之间的友好相处,实现天下太平。如何实现这一理想呢?这就要求国与国之间以诚信相交,信守承诺。只有这样,才会带来天下太平,百姓才能真正享有安静祥和的生活。管子后学认为:“诚信者,天下之结也。”(《管子?枢言》)意思是说,诚信是天下人团结一致的根本,有了诚信,天下人就团结好了。而且中国历代都把与周边部族结成同盟、建立信任关系,视为谋求民族繁荣兴旺、国家生存发展的重要保证。

综上所述,古人将诚信视为自然和谐之道、社会和谐之道、是天人和谐之道,诚信是人与自然、社会、他人和谐共生的道德纽带,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只有恪守诚实守信的道德原则,才能维持相互间的稳定与和谐。诚信是和谐的必然要求,和谐是诚信的最终归宿。因此,传统诚信思想对于全面建构和谐社会的诚信体系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全面建构和谐社会的诚信体系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当前我国社会由于诚信缺失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表现的尤为突出。因此,加强诚信建设,全面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诚信体系,势在必行。由于现代社会诚信体系是一个各系统互相支持、有机配置的完整规范复杂的体系,因而只有汲取中国传统诚信文化的精髓,才能全面建构和谐社会的诚信体系。

(一)加强诚信道德建设

加强诚信道德建设,需要经济、法律、社会等方面的密切配合。主要内容有:第一,尽快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为诚信道德奠定坚实的经济关系基础。诚信道德通过教化来引导和规范人们的行为,是软约束,它需要市场体系、市场关系的进一步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以“制度性”和“规范性”来规范经济活动,从根本上维护市场秩序和社会公平。第二,大力加强法制建设,为诚信道德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诚信社会必须是一个法治社会。加强公民的诚信道德建设,需要法律与道德相互配合,优势互补,使诚信真正成为公民的道德自律。如果缺乏对失信者惩罚的法治体系,或者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诚实守信者的利益得不到法律的保护,失信违法的行为可以不受法律的惩处,诚实守信的道德风气是不可能真正建立起来的。第三,必须把诚信道德建设与社会管理结合起来。建设诚信社会,要加强社会管理薄弱环节的建设,逐步完善诚信教育与社会管理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长效运行机制,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有效地引导人们的价值取向,规范人们的行为。总之,诚信既是道德建设,也是法制建设;既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工程,也是完善经济制度和社会管理的任务。加强诚信建设,需要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各方面综合努力。

(二)培育公民诚信人格

培育公民诚信人格,需要大力加强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道德建设。包括:第一,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它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们相互交往日益频繁,诚信道德在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只有人人讲诚信,给他人以信任,公共生活领域中的和谐人际关系才能形成。第二,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职业道德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以诚为本的经营宗旨和爱岗敬业、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规范,不仅有利于建立企业与消费者的信任关系、政府与公民的信任关系,而且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无形资本,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根本。第三,加强家庭美德建设。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以诚信道德为重点,调整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形成相互信任、互敬互爱、长幼有序、融洽和谐的关系,从而建立一个稳定社会的微观基础。以诚信为重点的道德建设,最终是要塑造具有诚信道德的公民人格。诚信是个人的立身之本,是做人的首要德行。公民有了诚信这种高尚的道德人格,社会也就有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有了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必须建立个人失信惩戒机制,建立个人信用查询体系,从行为上进行控制,从正反两方面塑造诚信个体。

(三)推进政府信用建设

第3篇:有关诚信的格言范文

论文摘要:言必信,诺必诚。高校诚信教育必须从大处着眼,从小处人手,从干部师生的日常工作、学习、生活抓起。要在校园内树立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风气和强有力的舆论氛围,充分认识诚信教育意义,深刻领会诚信教育要求。诚实守信,重在实践,贵在积累。

讲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诚信既是一种义务,也是对自己每一项行为的承诺,更是对社会关注的回报。高校作为育人的重要阵地,加强对干部师生的诚信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充分认识诚信教育意义

高校是实施诚信教育的主要场所,而且涉及千家万户。学校领导干部和广大教职工应把诚信教育变成通识教育的一部分,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全方位的工作中。他们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乃至大学生一生的成长。其身正,不令而行。学校开展诚信教育,领导干部和广大教职工必须首先要有诚信的德行。他们的榜样和示范是引领大学生走进诚信道德大厦的路标。他们不但要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不论在教学科研工作中,还是在行政管理工作中,都应当忠于职守,热爱本职,认真负责,老老实实,决不能敷衍失职,虚华浮夸,弄虚作假,得过且过。诚信既是一种道德品质,更是一种高尚人格。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性格。人格魅力是教育者不可或缺的素质。只有这样,才不会失信于大学生,才能在大学生心目中形成榜样人格。因为人格的力量是无穷的,是主动具体、富有感染力的教育资源。每一个领导干部和广大教职工决不能为了追逐名利而弄虚作假,而应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来教育大学生,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来感召大学生,以诚信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来启迪大学生,通过潜移默化来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努力培养一批又-#tt具有诚信人格的高素质人才。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他们的以身作则,身教比言传更为重要,身教重于言传,身教高于言传。

大学生在高校不仅仅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懂得怎样做人,提高自身素质。《论语·子路》中强调,言必行,行必果,即讲话一定要有信用、不食言,行动一定要善始善终、践行诺言。许多大学生对诚实正直、守信履约等诚信道德的基本范畴,讲起来头头是道,但在实际行动中却是另外一种状况。因此,在大学生中加强诚信教育显得尤为迫切。加强诚信教育,首先是有利于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学校教育在努力增长他们知识的同时,也要重视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立身处世态度。讲诚信是人的一种道德品质,对大学生的成人成才、塑造完美人格乃至成就一番事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有了诚信,就能科学地对待自己和一切客观事物,成为一切力量之所在,对于他们人格的健全与升华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次是有利于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在历史与现实中,人们总是把诚信作为一把尺子,来衡量与评价一个人的思想与行为。在社会交往中,如果一个人缺乏应有的诚信品德,不讲信誉,也就意味着背离了做人的道德标准,也就很难成就一番事业,人生价值也不可能真正得到实现。学校教育更应该对大学生进行诚信品德的教育,使他们懂得怎样做人,提高自身素质,明确诚信是大学生成人成才、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第三是有利于满足大学生讲求个人信用的需要。人有各种各样的需要,例如大学生向银行贷款是为了完成学业的需要,是保证学习生活的需要。道德需要是建筑在高度自觉的、完全自律的、依靠内心信念来满足的一种需要,也是为他人着想、为社会着想、认真履行合同的义务和责任来体现的一种需要,这正是我们在大学生中值得提倡的一种信用的需要。

二、深刻领会诚信教育要求

首先,各级领导于部要讲诚信,要做出表率,做事要做实,不要务虚名。各级领导干部肩负着人民的重托,一言一行与社会诚信紧密相连,一定要提高素质、转变作风、改进工作,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要把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真正落实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把师生的切身利益放在心上,勤政为民,多为师生办好事、办实事、办得人心的事,为师生谋取实实在在的利益,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使领导干部真正做到讲诚信,关键要在各级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和考核等环节上,把诚信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从制度上保证真正能发现和使用那些埋头苦干、任劳任怨、政绩突出而不事张扬的人,认识和淘汰那些投机取巧、沽名钓誉、弄虚作假的人,真正做到绝不能让投机取巧、夸夸其谈的人如愿以偿,也绝不能让勤勤恳恳、踏实工作的人吃亏。

其次,广大教职工要讲诚信,要遵纪守法,廉洁从教,敬业爱生,教人求真,勇于创新,与时俱进。教职工要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以高尚的诚信人格魅力影响大学生,感染大学生,率先垂范,做好表率。教职工应当是诚信的典范,他们的工作以育人为本,而育人之本就是诚信。我们常说的为人师表,这不只是赞扬教职工,更是给教职工的一种责任,是关系到能否培养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的责任。教职工必须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要求大学生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只有这样,才不会失信于大学生,才能在大学生心目中形成榜样人格。教育大学生诚信是关系其健康成长的一辈子的大事,更是关系到能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否促进社会进步、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的大事。要使教职工真正做到讲诚信,关键要把诚信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认真制定《教职工行为准则》和《教师师德规范》,把教职工的诚信建设情况作为考核聘任、评优奖励、评聘晋级的重要指标,实行一票否决。

再次,大学生要讲诚信,要尊敬师长,遵章守纪,诚实学习,诚实做事,自尊自律,学做真人。树立较高的诚信意识,这不仅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质,也是走上社会后以德立身的基本要求。诚信是大学生成就事业的立身之本,也是其造福社会的一个基本前提。在校期间给大学生打下良好的诚信根基,不仅可以使之受益终身,更是我们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要使大学生真正做到讲诚信,关键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中表现出来的诚信问题,实际上是与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诚信问题,就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的教育。

三、认真贯彻诚信教育原则

学校在开展诚信教育中,要认真领会以下原则:一是学校要把生动活泼的诚信教育活动与扎扎实实的日常工作相结合。要通过各种方式、途径和载体,努力营造出浓郁的活动氛围,才能对师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同时,活动的开展又要紧密结合学校的实际,要力求诚信教育活动的可持续性、渐进性和实效性。只有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既切实地提高师生的诚信素质,又能使学校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二是要把诚信教育与基础道德教育相结合。要把诚信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和为人民服务的教育结合起来,努力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三是要把诚信教育活动的基本要求和特色活动相结合。结合学校方方面面工作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形成诚信教育的特色和经验。四是要把学校教育和社区、家庭教育相结合。开展诚信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校内,还要通过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形式,与社会道德环境建设、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努力扩大诚信教育活动对社会的影响力,提高诚信教育的整体效益。

四、切实把握诚信教育方法

第一,要营造舆论氛围。学校要大张旗鼓、广泛深入地对师生进行诚实守信、践诺守约的思想教育。要结合学校和师生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方式,加强师生的诚信教育。例如,张贴有关诚信的名人名言,宣传诚信美德的故事,在学习上经常注意表扬那些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平时作业不抄袭、考试不作弊的学生,在评三好学生等问题上让老实人不吃亏等,引导大学生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形成讲诚信者人人夸、不讲诚信者遭鄙视的校园道德风尚,使大学生在思想上受到启迪,情操上得以陶冶,诚信品质得到升华。在这样良好的环境下,我们的学校教育就会更有实效,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就能得到更好的确立和巩固。

第二,要加强环境建设。一是要把诚和信作为学校行为的基本准则,规范学校管理部门自身的活动,特别是直接与大学生相关的工作绝对不能作假,对大学生的承诺要真正兑现,这是引导大学生诚实做人的基础。从新生入学的第一天开始,学校就必须给大学生一种诚实待人的印象,除了规定的收费(例如物价部门核准的学费、住宿费等)要如实向学生公布外,其他的收费(例如体检费、军训费等)也应有规范明确的费用标准,学校在招生简章中的承诺一定要能够真正兑现。二是要注意解决教书育人环节中的具体问题。对于大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和要求,例如教学检查中大学生希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愿望,学校不能抱着敷衍的态度,而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予以改进。否则,就会失信于大学生。总之,要把诚信教育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从一点一滴做起,优化大学生成人成才的育人环境。

第三,要提供制度保障。学校在办学理念上要牢牢坚持诚信原则,在教学活动中要加大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力度,在师德教育中要强化诚信的育人品格。要建立健全评优公示制度、奖项申报制度以及加强学术活动的舆论监督和建立举报奖励制度等,使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与允许做什么、不允许做什么有机地统一起来,通过规章制度的强制性和导向性,促进师生形成良好的诚信观念和学术道德。例如,在学校奖助贷补减等工作中,一律实行公示制度。学校可以实行个人发展综合考评制度,每年对大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评价,把考察大学生的诚实信用等资质作为其中重要指标。例如,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如实记载大学生诚信情况和诚信素质的发展情况。在大学生综合测评和各种评优中,要把诚信建设情况作为重要指标,实行一票否决。同时,辅以污点消除制度,对大学生偶尔犯的小错误,可以将功补过,并在档案上消除,以体现学校管理上的人文关怀和宽容精神。

第四,要依靠思想教育。诚信教育应该纳入学校日常教育体系。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去小恶而从善,积小善成大德,这是提高公民诚信水平的必由之路。要努力建设一个从学校各级领导干部、全体教职工到每一名大学生都讲诚信的环境,首先要从领导干部、教职工做起,不因各种干扰因素而破坏规则,以制度而非会议决定有关工作,以制度化取代随意性。对大学生从入学教育到毕业教育,从思想政治课到各科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都要加强诚信教育。同时,通过各种方式,用社会上的一些失信败德现象及其造成的危害教育大学生,使大学生认识到诚信是一种宝贵的社会资本,信任透支总是要偿还的。这种偿还不仅包括道义上的深刻谴责,而且包括法律上的制裁。

第4篇:有关诚信的格言范文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以诚信为荣,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我所以选择这个题目,因为我是商业战线上的一名员工,我的岗位和职责是负责食品的质量和安全.商业是社会经济的一个细胞,它联系着千家万户的利益,关系着国计和民生.作为商业企业的一名员工,以诚信为信条,以货真价实为准则,人才能立,事才能成,业才能旺,国才能强.xx倡导的"八荣八耻"把"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列入其中之一,可见"诚信"二字的重要.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着讲"诚信"的传统美德.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无信不立"的思想.强调无信不能立身,立家,立国,立业,国可以无兵,人可以无食,但不可以无信.唐代宰相魏徽把诚信称作"国之大纲",因此,我国自古以来就把"诚信"作为人的正身之本,国家的运行之规.当年晋商,徽商走遍大江南北,一时称雄天下,不就靠的是诚信的力量吗 山西商人乔志庸走到哪里,诚信就在哪里,市场就能闯到哪里.诚信就是闯进市场的通行证.香港首富李嘉诚,他的成功和他的名字紧紧联在一起.他带给世界的最大财富,并不是他那上百亿的身价,而是他的商业思想,以诚信为价值的人格力量.李嘉诚曾经这样总结自己的成功:我创业初期,几乎百分之百不靠运气,是靠智慧,靠辛苦,靠工作能力而赚钱的.智慧,辛苦,能力,这就是李嘉诚的经商之道,成功之道.

我们山西糖酒副食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从小到大,从计划经济到商品经济,有顺利也有挫折,有辉煌也有艰难,风风雨雨几十年,它之所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得住,冲得上,不断发展.除了几代"盛唐"人的智慧与勤奋,团结与合作,更可贵的是它的"诚信为本,服务天下"的商业理念,有诚信才有发展,信用了是生产力.

第5篇:有关诚信的格言范文

[关键词]市场经济大学生诚信问题对策

一、诚信是大学生的立人之本

诚实守信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做人立世的根本道德。《周易》载:“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孔子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在孔子看来,假若一个人没有信用,就不能与他人进行正常交往,就在社会中失去了立足之地。他把“言必信,行必果”作为规范弟子言行的基本要求。“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也就是说,人们既然能够言,也喜欢言,那就必须讲究诚信。诚信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始终崇尚的基本美德,也是市场经济对大学生素质提出的实际要求。

1.诚信是形成健康人格的基本要素。健康人格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正确的自我意识,良好的人际关系等,“人无信不立”,这句警言说明了诚信在人格塑造中的重要作用。坚持以诚信待人处世,就能形成诚信人格,就会赢得人们的普遍信赖。只有坚守对别人的承诺,才能发展相互间的友谊,从而得到别人的关心帮助。反之,一个人随意背信弃义,就会失去别人的信任,使自己人格扭曲。

2.诚信是良好人际交往的基础。现代社会,人际交往已成为事业成功的重要资源。“心有诚意,口必有信语,身必有慎行。”只有诚信才会有持久良好的人际关系。一个人缺乏诚信,与他人之间交往就变的不可琢磨,不仅难以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且相互之间形成一种充满怀疑、恐惧的气氛。大学生若拥有了诚信,就会赢得更多的朋友、更多的合作者和更多的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就会在市场经济的海洋里,赢得更多的成功机遇。

3.诚信是做人的必备品质。诚信是一个人的品德修养的必备条件,是人之为人的本质体现。人的尊严、人格都是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能立足社会,不诚信不守信的人没有信誉,也无人格可言。大学生如果缺乏诚信,不讲信誉,就违背了做人的基本道德标准,很难成就一番事业,也无法体现人生价值。

4.诚信是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人作为社会存在,最基本形式就是人际关系,没有诚信,个人在社会上将寸步难行,更谈不上依赖社会实现自我价值了。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诚信是对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每个人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无形资本”。作为祖国的希望和栋梁,大学生应当成为具有较高诚信品质的群体。可是,由于多年来应试教育和社会各种消极现象的影响,当前在大学生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诚信缺失现象。

1.作弊现象严重。如考试作弊、抄袭作业、伪造实验数据等,这是大学生不诚实的最突出的表现。近年来,大学生作弊现象屡禁不止,作弊手段层出不穷,其结果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校风、学风建设,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2.说假话、伪造证件、篡改成绩单及就业违约。如为了出游享受半价,更换学生证件上的照片,更改乘车区间;为达到入党、评优等目的,对自己的成绩肆意夸大,添枝加叶,编造事实,用虚假材料欺骗老师和同学;在就业问题上缺乏合同信用意识,诚信意识不强,没有将求职和签约与个人的信用品质联系起来,“未就职先跳槽”的违约行为成为高校一道景观。违约虽然会给毕业生自身带来经济损失,然而,在大学生中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抱着投机心理,把用人单位当作跳板,一旦达到目的后,便立即撕毁合约。

3.拖欠学费、贷款不还。有的学生将用于交学费的钱挪作它用,大肆挥霍,却以家庭贫困为由拖欠学费,既欺骗家长,又欺骗学校。有的学生享受国家助学贷款却以种种借口拖欠不还,甚至采取隐瞒工作单位及联系方式等手段逃避还贷,信用意识淡薄令人吃惊。

4.充当“”、赚取利益。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或为了所谓的“友谊”、“面子”,一些学生充当,替人考试、论文。“”已成为大学校园里的一种新兴“职业”,个别学生甚至成了代考专业户,严重影响了我国的考试认证秩序和相关证书的信用质量。

5.网络道德缺乏。网络在给大学生带来丰富信息和知识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消极的影响和道德问题。大学生盗看他人的电子信件,虚假消息,浏览黄色网站,制造计算机病毒等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网络秩序。

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不仅表现在以上方面,还表现在诚信观念迷茫、恋爱动机不诚、手机恶意欠费、撒谎献媚、写假请假条等。大学生诚信危机已成为一个严肃话题。

三、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1.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准则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评价机制功利化、庸俗化,并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取向。诚信原则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社会信誉度下降。社会上的信用缺失造成的种种不良现象,必然会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社会上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泛滥,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不成熟的大学生产生了极其有害的影响。这是导致大学生出现失信现象的重要原因。

2.信用管理体系不健全。我国目前资质评估行为尚未成型;信用评估体系尚不完善;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的信用档案,以及规范的信息传递和披露机制尚未建立;诚信监管体系尚不健全,不诚信行为的多重制约尚未形成。在现实中某些不守信者非但没有受到惩罚还得到了一定的利益,而守信者却得到另一种相反的结果。大学生处于思想不成熟时期,世界观尚未最后形成,他们接受新事物比较快,同样,接受负面影响也比较快,社会上一些诚信缺乏、道德滑坡等现象不可避免地会刺激和传染给大学生。这无疑构成了大学生诚信滑坡的思想基础。

3.学校育人机制不完善。诚信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贯穿于人生发展历程的全过程。纵观我国的教育模式,中学阶段由于片面地追求升学率,重智轻德,学生只要能考上大学就行了,学校对学生如何诚信做人缺乏起码的引导。而在高等教育阶段,一些高校教育管理模式严重滞后,教育方法单一,说教式、灌输式、强压式的教育方式针对性不强,又起不到应有的引导教育的作用。学校育人环境的不尽人意,也在不同程度上腐蚀着大学生的道德情操。

4.家庭教育存在偏差。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孩子的道德品质、个性、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家长在社会诚信体系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在处理相关问题的态度,即家长的行为和观念都会对孩子完整人格和良好诚信品质的形成产生极大影响。一部分家长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坑蒙拐骗,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的孩子耳濡目染,价值观扭曲,诚信道德丧失。

四、重构大学生诚信的策略

1.更新道德教育观念。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对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显得有些无力和滞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政治色彩过浓,说教空洞,忽视了对一些做人方面的最基本常识的引导和传授,而来自社会乃至家庭中的一些现身说法也使一些理论说教显得苍白无力。不少大学生在步入社会后,都会给自己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现实与过去书本上的宣传会有那么大的反差?面对如此的教育现状,尤其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的道德教育应把以人为本的思想教育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尊重个人,提升个体对社会成员的责任感。着重培养平等意识、自主人格责任能力等诚信社会所必备的基本素质。

2.构建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作为大学生在校期间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将诚信纳入到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中。建立大学生个人信用档案,把大学生诚信表现用明确的评价指标和尺度进行科学的定位,通过一系列数据、事实、行为来衡量大学生的诚信度。诚信档案可将大学生在校期间是否能完成学习的情况、同学交往中的信誉情况、图书馆借阅情况、考试守纪情况、借还款情况等等,均作为考查诚信的内容,记入其个人信用档案。使诚实守信变成一种学生的自觉行为,使大学生个人信用档案成为他们的社会通行证。

3.发挥家庭在诚信教育中的作用。家长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作学生诚信的榜样,以自己的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教育影响下一代,通过言传身教使大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第6篇:有关诚信的格言范文

一、何谓诚信? 诚信,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忠诚老实、遵守信用的简称。诚信包含了以下几方面内容:

其一,诚信首先是一种规范。它是人们行为的一种范式,是协调人际关系的一种基本要求。对于这一基本含义,我国古代思想家有过充分的论述,认为君子说话、立论都应该诚实、无妄,才能建功立业。第一次明确将诚信作为规范来定位的是孟子。孟子把杜会的人伦关系归结为五个方面,即父子关系、君臣关系、夫妇关系、长幼关东、朋友关系,简称“五伦”。将“朋友有信”作为处理朋友关系的基本规范。在现代社会,诚信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不仅调节朋友关系,而且调节广泛的人际关系。当前社会所形成的诚信讨论热点,就是其广泛性的体现。因此,仅仅从职业角色理解诚信,特别是仅仅从商业角度理解诚信,将诚信仅仅看作是一种商业规范,是不全面的。

其二,诚信是一种制度。所谓制度,就是社会所要求的人们的行为模式。制度是一种规范形式,但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规范都以制度的形式存在。诚信作为人们的行为范式和人际关系模式,要制度化才能持久,才有力量。春秋时期思想家管子最先从管理国家的角度提出诚信。只有坚持诚信这种制度,才能集结人心,天下人团结一致才有保证。韩非进一步充实了管子的这一思想,并将日常生活的诚信与立国治世的诚信结合起来,指出:“小信成则大信立,故明主积于信。”将诚信作为一种制度来认识,严格地说,应该是近现代的事情,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信用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市场经济离不开信用这一基础。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明确提出,竞争和信用是资本集中的两个最强有力的扛杆。随着资本主义银行的诞生和发展,信用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这样说,没有信用就没有正常的金融秩序和市场经济。诚信,则是信用制度的思想道德基础和精神支柱。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今天我们讲诚信,人们大都是从经济制度上去定位。然而,诚信在当今社会,不仅是一个经济伦理学范畴,而且还是一个社会学范畴。诚信作为一种制度,不但是一种经济制度,同时也是一种政治制度和道德制度。今天经济生活中的诚信缺失,往往与政治生活、道德生活中的诚信缺失有着密切关系。

其三,诚信是人品。诚信,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人品修养,是做人的根本准则。关于这一点,我国古人有论述,《春秋·梁传》说:“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言之所以为言音,信也。言而无信,何以为言?”孔子提出“民无信不立”。荀子把是否有“信”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重要道德标准;甚至在人们认为充满诡道的,《孙子兵法》中,孙子也将“信”与“智、仁、勇、严”一起,作为将帅必须具备的基本道德。

二、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孔子的学生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检查自己和别人商量的事情是不是忠诚去办了;和朋友交往是不是守信用了;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认真复习了”。 有一次,曾子的妻子到集市上去买东西,她的小儿子也要跟着去。她不让去,小儿子就在后面哇哇地哭起来。“好孩子,你回家,等我回来给你杀猪吃。”孩子信以为真,不哭了。这话也被曾子听见了。 曾子的妻子从集市上回来,看到曾子在霍霍地磨刀,像是真要杀猪的样子,她不禁扑地笑了,急忙上前劝阻说:“我说杀猪只不过是哄孩予,你倒认真起来了。”曾子说:“不能和孩子随便开玩笑。孩子小,还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事事处处都模仿着父母的言行,听父母的教诲。现在你向他说谎话,这是教孩子说谎呀。母亲现在说谎,孩子长大也要向别人说慌,不能这样教育孩子。”于是,曾子就把猪杀了,曾子的妻子也按自己说的去办,把猪肉给孩子吃。——这是古人讲诚信的一个典型实例。

“诚信”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始终崇尚的一种基本美德”,诚就是真实不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对自己,要真心实意地为善去恶,以诚讲德;对他人,要开诚布公,无所隐瞒。诚信的表现形式是:内诚于心,外化于人,言必信,行必果。xx大报告提出公民道德建设要以诚信为重点,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弘扬。古代先哲们都认为,诚是一切道德行为的基础和从事道德修养的前提,无诚则无德。诚也是一个人为学和立业之根本,无诚事难成。而信以诚为基础,以义为准绳。诚信要求人们守信履约,不弄虚作假,不欺诈为恶。 可以说,中国古代的诚信思想与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是一致的。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开山界祖亚当·斯密早在1762年就曾说过,在市场经济的初期,因为法律的不完备,商品交易只得依靠良心来维系,因而商品交换推动了诚信道德的生长和进步。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只有坚持诚信,才会产生双赢的结果;失信违约,必将导致两败俱伤的结局。所以诚信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基本道德要求。它是经济活动主体取得成功的生命线,是商品生产、经营和经济往来中不朽的道德灵魂,是竞争主体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之一。

三、诚实是为人之本,也是生存之本

1、一个班有六个班长,用人单位选哪个? 据《人民日报》华东版报道,用人单位透露,在一次招聘收到的84份大学毕业生自荐表中,发现有5人同时为同一学校的学生会主席,6人同时为同校同班“品学兼优”的班长。

调查中,有学生在高校周围的复印店发现,有人把别人的英语等级考试证书、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奖学金证书、优秀学生干部奖状以及发表过的文章,改头换面复印,就变成了自己的“辉煌经历”,堂而皇之地交给用人单位。大学生求职履历该不该“掺水”?有学生认为,造假的确错误。但是,在激烈的求职竞争中,如实说明情况,常常难获考官青睐;而一些制造假简历的学生反而顺利就业,客观上让人觉得诚实的不如弄虚作假的。所以,履历“掺水”,也是“无奈之举”。殊不知,履历造假终非长久之计,即使侥幸蒙混过关,进了单位后也会露出马脚的。

2、伪造成绩单被取消入学资格

第7篇:有关诚信的格言范文

一、对诚信教育的理解。

什么是诚信呢?诚信就是诚实守信,能够履行承诺而取得他人的信任。诚实守信两者意思是相通的,是互相联系在一起的。诚实是守信的基础,守信是诚实的具体表现,不诚实很难做到守信,不守信也很难说是真正的诚实。诚实侧重于对客观事实的反映是真实的,对自己内心的思想情感的表达是真实的,守信则多对自己应承担、履行的责任和义务忠实、毫无保留地实践自己的诺言。诚实守信是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统一,是道德建设的根本。

二、对当前少年儿童诚信状况的观察。

诚信对于一个国家、企业和个人都非常重要,尤其对一个人的道德养成更为重要,而当前少年儿童的诚信教育状况怎样呢?先让我们看一个调查报告。1998年10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在全国10个省市对3737名10—18岁的学生,进行一份关于品行的问卷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对16种现代社会最应提倡的品行进行选择。结果,诚实、守信排列倒数第四。诚实守信都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观,而他们却居于最应提倡的品行中的倒数四项之中,这是一个令人遗憾、忧虑的结果。很难想象一个从小就对诚信缺乏足够认识的言行不一的现代人,长大以后,怎能成为一个有益于国家,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类的人呢?这一调查结果,给当前的教育者,特别是我们这些基础教育者敲响了警钟。

三、对少年儿童诚信缺乏的原因分析。

古语道“童言最真,童心最纯”。为什么在纯洁的田地里长出这么多“不真实”的稗草呢?想一想,造成诚信如此缺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有主观的因素,也有客观的因素。分析其主要原因有:

第一、来自于成人“失信”的“克隆”。有句老话叫做“孩童之心不可欺”。孩子的年龄小,分辨是非的能力差,并且善于模仿大人的言行。有些大人在孩子面前经常说谎话,说话不算数,欺骗他,他也会说话不算数,甚至欺骗别人。久而久之,养成说谎话的习惯。因此,我们每一个人,特别是在孩子面前的时候,要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以身作则,遵守诚信规范,通过我们的言传身教,让诚实守信真正成为每个孩子的美德。

第二、来自于社会、家庭的不良影响。在孩子们的现实社会中,假冒伪劣,坑蒙拐骗,欺上瞒下,弄虚作假,浮夸虚报等有失诚信的种种现象,或多或少,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孩子的纯洁心灵,或从中受益,或深受其害,直接影响着学生诚信价值观念的形成。

第三、来自于学校教育的失误。仔细检点一下,学校教育,尤其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失误,带来了相反的教育结果,值得我们警惕和深思。

首先,只注重智育,而轻视德育。我们应该重新审视一下,学校教育传授知识只是教育的部分使命,并非全部意义,教育肩负的更为重要的使命是陶冶人性,塑造健康的人格。如果只有知识教育,而无情感教育,则培养不出善的情感,没有善的情感,则何来诚信呢?

其次,不完善的评价制度。虽然,教育改革紧锣密鼓地进行,但是,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在评价学生情况和评估教师工作时,一切向成绩看齐,分数仍是学生、教师的命根。为了取得好的成绩,考场上学生不择手段,相互抄袭,作弊已不是丢人的事情了。更有不负责任的老师,职业道德差,考前暗示学生,“授之以法”,或以各种形式小贿于监考老师,助长了作弊风气。考试已失去了自身的职能作用,不能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严重地打击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欺骗了学生的家长,更残酷地践踏了学生的道德养成。

三是,德育目标的“高、大、空”。学校德育最基本的任务在于养成学生完善的人格,教会学生做人,做一个真诚的人,这也正是形成良好政治素质的基础。而我们的德育大道理讲得多,联系实际解决具体问题少,这既有悖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也不符和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一些德育目标,脱离了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有的甚至连绝大多数成人都做不到。对处于被动地位的学生来言,明明做不到的东西却必须去做,学生只能表面服从,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应付学校和老师,产生严重的人格分裂。

四、对如何解决少年儿童中存在诚信问题的思考。

少年儿童的诚信问题实际上是社会、家庭、学校各方面诚信问题的反映。如何解决少年儿童存在的诚信问题呢?这是一个极其复杂而紧迫的问题。就目前的社会现实状况来看,我粗浅地认为应该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努力提高全社会各行各业对诚信重要性的认识,结合实际深入开展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国民素质,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努力为少年儿童创建健康的成长环境。

其次,要努力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充分发挥教师人格魅力的示范作用。“师优则生习之,师庸则生顽劣”,教师的道德个性是任何教科书和教育制度都不能代替的教育力量。教师要身体力行,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做到,率先遵守诚信规范。如:要求学生讲卫生,老师先把地上的废纸捡起来;要求学生守时,老师要做到从不迟到、早退。让学生从教师身上汲取言行一致的优秀品质,获得终身受用的宝贵财富。

第8篇:有关诚信的格言范文

诚实,就是忠诚正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守信,就是遵守诺言、不虚伪欺诈。“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些流传了千百年的古话,都形象地表达了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品质。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人们不但为诚实守信的美德大唱颂歌,而且努力地身体力行。

古时候的中国就有许多诚实守信的例子:曾子就是个非常诚实守信的人。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闹着也要去。妻子哄孩子说,你不要去了,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赶集回来后,看见曾子真要杀猪,妻子连忙上前阻止。曾子说,你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会不信任你。说着,就把猪杀了。曾子不欺骗孩子,也培养了孩子讲信用的品德。

今日我们是校园的学生,明日就是国家的栋梁,做人是学习之根本,而诚信则是做人之根本。诚,就是要诚实待人,以真诚的言行对待他人,关心他人,对他人富有同情之心,严格要求自己,言行一致,不说谎,不抄袭,不作弊;信,就是讲信用重承诺,一诺千斤,言必行,行必果,遇到错误要勇于承担。有诚信的人面子上有自尊,目光里有自信,行动中有把握,生活中有朋友。诚信对我们一生的成长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我们健康成长的守护神。

有人问李嘉诚成功的奥秘,李超人回答:无它,一个字,信!可见拥有诚信的人才能拥有一切!诚信应该是我们生活中一道灿烂的阳光,让这道阳光点燃我们的心灵,照亮我们的人生。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做一个讲诚信的人,做一个人格上大写的人!让我们用诚信为基石铸造新的长城,让21世纪的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第9篇:有关诚信的格言范文

关键词:高中历史诚信教育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来,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世界各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国也将加速进入到信用经济的时代。而在这个新时代中安身立命之本----诚信的作用就显得日趋重要。毕竟诚实守信是我国自古以来尊奉的道德原则和立身治国之本,也是人类社会共有的一项根本性道德原则和行为准则,当前也应成为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司法、教育等活动中的一条重要原则。因此,加强诚信信教育,提高全民族的诚信意识是非常必要的[1]。

1、当前对青少年加强诚信教育的意义

1.1 是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需要

诚信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思想财富,早在春秋时期,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曾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他还教育他的学生说:“民无信不立”。说明了诚信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将诚信提高到与天道相合的高度,他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孔孟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中华民族形成了“重承诺、守信义、以诚立业,以信取人”的道德传统。正因为如此,中华民族才会形成比较稳定社会结构,富有凝聚力的传统文化和延绵不绝的中华文明,中国的先辈们正是拥有这样的品格,才能使古代中国在世界历史长河中拥有长期的辉煌。

1.2是建构社会诚信体系的需要

社会诚信体系的建构是有序、有效和成熟社会的重要标志,社会诚信体系的建构是有序、有效和成熟社会的重要标志,它是作为一个社会的基础道德的重要内容与市场经济以及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稳定和发展密切相关。有学者指出:“诚信作为一种维护社会正常秩序和交往、维护每个人正当利益的基本道德规范,对于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性近乎鱼之于水,人之于空气。”是十分准确的比喻。历史已经进一步证明,在一个诚信丧失的社会,不仅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很难建立起来,而且整个社会的道德体系都将面临颠覆和崩溃的危险。

1.3是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青少年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而历史课程中运用典型事例能教育他们与人为善。而要达到此目的,就要以培养他们的诚信品格为切入点。具备诚信品质,才具备了向善、求真的前提条件。只有当他们排斥一切虚伪、欺诈、言行不一的坏习气,形成了开诚布公、襟怀坦白、刚正不阿、求真务实的良好品质,青少年才能健康成长。

2、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诚信教育的途径

2.1充分发掘教材可实施诚信教育的内涵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诚信教育,首先是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涉及诚信内容的文献资料,充分挖掘其中可以实施教育的内涵,结合课程教学目标和任务,在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诚信教育。这需要教师具备深厚的史学功底和广阔的文史知识,在教学中通过自己对书中相关诚信的内容了解,进行加工提炼,使内容中的诚信思想因素充分地展现出来,进而感染学生,使学生真正受到诚信教育。

2.2讲述有关诚信的历史故事

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结合诚信教育内容,适当征引一些与诚信有关的历史事件和故事,如周幽王因烽火戏诸侯而失信天下,导致丧身亡国。商鞅变法先移木以显诚信于国人,终使变法成功。屈原、李广、苏武、岳飞、文天祥等历史人物之所以能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人格中的诚信因素起着不可小视的作用。这些诚信史料都是经过历史的沉淀,经得起推敲,有很强的说服力。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来做诚信材料,这样来教育学生就会更有可信度。

2.3征引有关诚信内容的名言警句

除了教材中有一些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外,还可以引用教材内容之外的一些关于诚信方面的名言警句,让学生牢记。例如:“君臣不信,则百姓毁谤,社稷不守;处官不信,则少补畏长,贵贱相轻;赏罚不信,则民易犯法,不可使令;交友不信,则离散郁怨,不能相亲;百工不信,则器械苦伪,丹漆染色不贞。”“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等等。这些名言警句朗朗上口,易诵易记,学生如果能多诵读,乃至于熟记于心,对其日后诚信品格的培养是有益的。

3、教学中渗透诚信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3.1要适度而止,不能喧宾夺主

诚信教育固然重要,但是,也要适度,不能无限止地扩展诚信教育的内容。前面所提到的讲历史故事或征引名言警句,只是在适当的时机,恰如其分地讲述或征引。历史教学有其本身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而且,中学历史教学课时极其有限,占用了大量的教学时间来大讲诚信的故事,是不合适的,我们只是强调,做为中学历史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渗透诚信教育的内容,这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3.2高度尊重历史的真实性

要想在历史教学中能更有利的对学生的进行诚信教育,教师就要认真地把握历史教材本身内容的真实性,不能随意的歪曲、更改历史真相、而要做到尽量还历史以真实、准确。比如关于中国在八年抗战中的重要作用,就不能太“忌讳”。“必须承认,在对待历史的回忆中,不同的对待会有不通的表述方式。但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应当把所有真实的历史充分的呈现出来,这不但是坦荡的胸襟,也是民族的回忆力量,更是国家担当重任的应有之举。”

2005年8月30日上午,国台办的王在希在记者招待会上真诚的、实事求是的表示:“正面战场的各次重大战役,是中国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

高度尊重历史本身就是对学生渗透诚信教育的示范。此外,进行诚信教育,教师本身的诚信修养,师德修养,也是决定诚信教育能否成功的要素。

4、结论

总之,学校担负着对学生诚信教育的主要职责,而教师是最直接的施教者,而教学是教师最直接、最有效的诚信教育途径。因此,研究学校教师的学科教学和自身人格的诚信素养教育,这是诚信教育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