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有关三国的歇后语范文

有关三国的歇后语精选(九篇)

第1篇:有关三国的歇后语范文

1、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装样子两相情愿

2、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3、张飞上阵——横冲直撞

4、诸葛亮的——神妙莫测

5、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

6、司马炎废魏主——袭用老谱

7、大意失荆州——骄兵必败

8、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9、周瑜谋荆州——赔了夫人又折兵;

10、孔明皱眉头——计上心头

11、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

12、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

13、孙权杀关羽——嫁祸于人

14、刘备对孔明——言听计从

15、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16、诸葛亮要丑——不知

17、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

18、操遇蒋干——倒霉透了

19、赵子龙出兵——回回胜

20、曹操用人——唯才是举

21、张飞耍杠子——轻而易举

22、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

23、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24、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25、阿斗当官——有名无实

26、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

27、关羽打喷嚏——自我吹嘘

28、张飞讨债——声势凶

29、张飞抓耗子——大眼瞪小眼

30、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31、周喻打黄盖——装样子

32、关羽降曹操——身在曹营心在汉

33、关羽开凤眼——要杀人

34、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

35、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科;

36、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

37、马谡用兵——言过其实

38、诸葛亮焚香操琴——故弄玄虚

39、张飞拿耗子——大眼瞪小眼

40、司马夸诸葛——甘拜下风

41、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

42、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43、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44、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45、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46、孔明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47、周瑜谋荆州——陪了夫人又折兵

48、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49、蒋干过江——净干失着事

50、张飞睡觉——不闭眼

51、关帝庙里找美髯公——笃定

52、孔明用空城计——迫不得已

53、后主降魏——不知羞耻

54、猛张飞舞刀——杀气腾腾

55、张飞拆桥——有勇无谋

56、曹操败走华容道——兵荒马乱

57、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58、孔明挥泪斩马谡——执法如山

59、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鹅毛扇

60、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

61、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

62、煮豆燃豆萁——自家人整自家人

第2篇:有关三国的歇后语范文

关键词:合作原则 歇后语 翻译方法

一、合作原则与歇后语

歇后语是俗语的一种,有短小、幽默、生动的特点,不仅借形象思维来临摹事物,也借逻辑思维概括事物的实质。歇后语由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为比喻,类似“谜面”,后半部分为解释,引出要表达的含义,类似“谜底”,而后半部分往往可以“歇却”,即省略,这就是歇后语这一名称的由来。在生活交往中,歇后语的运用虽然能带来幽默、讽刺、委婉的效果,但无形中也违反了H・P・Grice所提出的合作原则。而其英译时造成的信息不对称和不匹配也与合作原则密切相关。

在言语交际中,会话不是说话人所进行的漫无目的的语句堆砌,它总会具有一定的意图。为此,从话语理解或信息处理的角度来说,说话人使用的话语间总是彼此联系的。美国哲学家Grice 认为,在所有的语言交际活动中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存在着一种默契,一种双方都应该遵守的原则,即会话的合作原则。违反合作原则的现象在文学作品中很常见,其表达手段是间接地,为读者创造遐想和思考的空间,令读者领略到作者的言外之意。歇后语便是违反合作准则的一大独特的汉语现象,说话者和作者通过给出“谜面”,令听话人和读者思考后领会其含义。歇后语在构造上往往遵守合作原则的关联准则,因为歇后语的“谜面”部分通过比喻、谐音、象征等手法为引出“谜底”创造了关联,但违反了质的准则、量的准则和方式准则。

1、违反质的准则

歇后语的前半部分通常采用夸张、比喻或民间故事等作为谜面,造成幽默诙谐的效果,可视作“话语内容的不真实”或“话语内容缺乏证据”。例如“猫哭耗子――假慈悲”、“八斤半的王八中状元――规矩(龟举)不小”、“扮猪吃老虎――大智若愚”。但当听话人对此歇后语的出处不了解,或听话人的理解能力不够强,容易造成沟通不畅或误解。

2、违反量的准则

歇后语的前半部分为比喻,后半部分为解释,引出要表达的含义,分别类似于“谜面”及“谜底”,通常情况下,两部分应俱全,是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共同出现的,但也有省略后半部分的情况,由听话者会意。

例1:卢俊义仆人李固出手一百两黄金,让蔡福结果了卢俊义,蔡福嫌少一脸不快,道:“李主管,你割猫儿尾,拌猫儿饭!北京有名恁地一个卢员外,只值得这一百两金子?你若要我倒地,也不是我诈你,只把五百两金子与我!”(《水浒传》第62回)。

此处作者使用了歇后语“割猫儿尾,拌猫儿饭”,省略了谜底部分“自供自”,违反了量的准则,但在实际效果上把蔡福借机提价,贪婪的形象表现了出来。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歇后语的“谜底”部分是不能随意省略的,必须为脍炙人口,既免于赘述又发人深思。

3、违反方式准则

双关是组成歇后语内容的一个重要修辞手法,包括意义双关和谐音双关。双关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正因其意义的双重性,违反了方式准则的次准则“避免歧义”。

例二:哪吒太子面对求饶的妖怪道:“这是玉旨来拿你,不当小可。我父子只为受了一炷香。险些儿和尚拖木头,做出了寺!”此处“寺”谐音“事”。出寺指出事,即发生意外(《西游记》第83回)。

二、合作原则与翻译

翻译作为信息转换和语言传递的过程,同样可以使用合作原则分析。在合作原则指导下,翻译这一交际活动包含了原文作者(发话者)、译者和译文读者(受话者)这三者的参与。原文作者和译者之间、译者和译文读者之间都依靠合作原则建立交际关系,见图1。

图1 原文作者(发话者)、译者和译文读者(受话者)三者关系

质的准则要求说话者不要说自己认为是虚假缺乏证据的话。运用到翻译中就要求译文能准确地传达原文中的信息。不能真实传达原著意思的译文,即使文笔再优美,也不能称之为好的译文。正如巴特所说的“原作者是思想、用词的绝对主人,他可以随意接受或摈弃;但译者却不是主人而只是原作者的‘仆人’,必须出处跟随原作者,如实地反应原作者的思想和风格。”(谭载喜,2004)这也是质的准则对翻译的要求。

量的准则要求说话内容不应超出或者少于应当包含的信息。这就要求译文应涵盖原文内容,且在表达上避免拖沓冗余。例如,汉语的成语、俗语、古诗、歇后语等现象以其简洁凝练的特点体现了汉语的意味深长和博大精深。如果不能巧妙英译、对原文作调整,就会违反量的准则。关联准则要求发话者说话要贴切,要有关联性。不管是说话还是对话,语言必须切题。应用这一准则,可以判断译文和原文之间是否存在关联,译文是否切题。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要译文内容严谨、连贯。关联准则要求翻译时根据信息量和语境,在目标语中寻找信息的关联性并符合目标语要求,以产生相应的语用效果。如果原文有些句子违反了关系准则,译者应补充一些必要的信息,只有这样译文才能和事实相关联。方式准则要求发话者说话时要尽量避免使用晦涩的词语,避免歧义,说话简练,意义明确而且有条理。该准则在翻译中的运用是指译文的表达要清晰、无误。翻译的过程虽然涉及了两种语言,但译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交流只能局限于一种语言,这就要求译者翻译时要采用符合目标语规律的语言,以便使译文能顺利地被读者看明白,顺利地接收译文中的信息。

三、歇后语的翻译方法

中国的四大名著中有很多歇后语,其翻译方法也是多样化的。采用合作原则指导的翻译方法或许会使译文更忠实原文、地道、流畅。下面是作者对《红楼梦》、《西游记》和水浒传三大名著中歇后语翻译方法的统计:

图2中的横轴为翻译方法,纵轴为该翻译方法的使用次数。从上图可以看出在歇后语翻译中,各翻译方法的使用比例相当,直译是最常用的翻译方法,意译次之,套译、增译省译的使用率最少。直译既能保持歇后语内容,又保持其形式,让读者感受到原汁原味的内涵。意译、套译、增译、省译在歇后语翻译中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以上翻译方法从合作原则角度分析可分为四个方面:不违反合作原则;违反质的准则;违反量的准则;违反方式准则。由于任何一种翻译方法在原文和译文之间都产生关联,遵守关联准则,因此不做讨论。

1、不违反合作原则的歇后语翻译方法

不违反合作原则的翻译即直译。直译注重意义的准确传达,要全面地阐明原义,严格遵守质的准则,又要无任何失真或随意增加或删除原有思想,遵守量的准则。

例3:宋江道:“不妨,这事容易。“瓮中捉鳖,手到拿来。”(《水浒传》第18回)

“There won't be any difficulty. 'Easy as catching turtles in a jug. Just stretch out your hand,' as the old saying goes.

以上案例都采用了直译,“苍蝇”、“鳖”、“瓮”等名词以及相关动词都逐字译出,完整保留了歇后语原有的形象和内涵。

2、违反质的准则的歇后语翻译方法

违反质的准则的翻译方法包括意译和套译。意译是指根据歇后语的大意来翻译,不作逐字翻译。套译指在翻译歇后语时,既不音译,也不试用新词意译,而采用折中的办法,使用译语文字中已有的词汇套用之。这两种翻译方法虽然能表达出歇后语的内涵,但在形式上作了改变,违反了质的准则。:

例4:行者笑道:“老官儿,你估不出人来。我小自小,结实,都是吃了磨刀水的,秀气在内哩!”(《西游记》第67回)

"Old man," said Monkey with a smile, "You're no judge of people. Small I may be, but I'm solid. There's a lot more to me than meets the eye."

此处译者放弃了对歇后语“谜面”部分的翻译,而直接译出本义(“谜底”部分),借助意译把“秀气在内”译成“There's a lot more to me than meets the eye”。:

例5:彩霞:没良心的狗咬吕洞宾一不识好人心。(《红楼梦》第25回)

You ungrateful thing! Like a dog that bites Lv Dongbin――You bite the hands that feed you.

译者对这句歇后语的处理是保留了“谜面”部分的形象“Like a dog that bites Lv Dongbin”,对“谜底”部分采用套译加解释。这样不仅保留了汉语中“狗咬吕洞宾”的形象,地道的英语翻译使得外国读者更易理解和接受。但吕洞宾是中国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外国读者对其可能不甚了解,可以采用直译加注对该人物补充说明。

3、违反量的准则的歇后语翻译方法

违反量的准则包括增译和省译。增译即译文的量增多了,提供更多相关信息。通常采用增补加注的方式翻译歇后语,给直译的歇后语加上说明文字。与增译对应的是省译,省译是指忽略不译,或是采用回避的手段,不与原文一一对应。

例6:周通道:“罢,罢!贼去关门,那里去赶?”(《水浒传》第5回)

Zhou Tong said, 'There's no use locking the door after the thief is gone. Where would we look?'

“贼去关门”这句歇后语实际省略了其“谜底”部分――“迟了”,译者在的译文中增加了“no use”,增译“谜底”可以使其内涵更清晰。

例7:八戒点头道:“我理会得。但你去,讨得讨不得,次早回来,不要弄做尖担担柴两头脱也。”(《西游记》第57回)

"I understand," Pig replied with a nod. "Off you go, and come back soon whether you recover the luggage or not. Otherwise we'll have lost both ways."

例8:“尖担担柴两头脱”的准确含义是双肩同时挑扁担。扁担架在双肩上,着力点不平衡就会导致两头重物的脱落。扁担是中国人民特有的劳动工具,若要译出扁担再解释双肩挑扁担的含义不免冗余,转移作者的写作重点。此句歇后语使用省译,虽然未翻出“尖担担柴”违反了量的准则,但在翻译效果上简洁明了,更易读者接受。

4、违反方式准则的歇后语翻译方法

双关因其意义的双重性,违反了方式准则的次准则“避免歧义”。因此歇后语若能找到对等的英语双关则最佳,既能保留歇后语的内涵,又能在形式上高度一致。双关普遍应用于文学创作中,但要翻译成目标语对等的双关难度较高,几乎没有相关例证。因此,只能将原句的意思翻译出来即可。

三、结语

歇后语在结构上违反了合作原则的质的准则、量的准则和方式准则。其翻译可根据是否遵守合作原则来讨论。歇后语是特殊的。歇后语的构造和翻译违反了“合作原则”并不等同于歇后语的构造和翻译违反了“合作原则”,而应视为基于合作的一种特殊关联方式。对于歇后语这种特殊的合作方式,译者往往要采用灵活的翻译方法。通过以上对中国三部古典名著的歇后语数据分析和研究得出,直译是歇后语翻译的最普遍方法,可以准确、全面传达原义,无任何失真。还可通过意译、套译、增译、省译对其翻译进行优化,使译文读者更易接受。本文从合作原则角度,通过对歇后语的结构和三部古典名著英译版本中的歇后语翻译进行初步探讨,也希望有更多学者从语用学的多种角度研究歇后语及其翻译。

参考文献:

[1]陈科芳.修辞格翻译的语用学探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2]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第3篇:有关三国的歇后语范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21-0120-01

歇后语是一种最具我国民族特色的俗语,它以通俗易懂、活泼俏皮、含蓄深刻的特点为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且前后两部分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引子”和“注释”的关系,简称为“引注关系”。本文试就构成歇后语的修辞方法及其修辞功能进行分析论述。

一、歇后语常用的修辞方法

1.从内容上来看,歇后语主要运用了比喻、双关这两种修辞方法,但除此之外,还运用了夸张、拟人、映衬、析字、摹声等修辞方法。

(1)比喻。比喻是构成歇后语最基本的方法,歇后语中的比喻具有以下两个特点:①取材广泛。歇后语前一部分形象化的材料来源广泛,涉及各种事物、人物、动物、植物、鬼魂和各种器物。比如,以动物为题材的有“大牯牛的口水——拖得长”,“癞蛤蟆的脊背——点子不少”等;以瓜果蔬菜为题材的有“七八月的南瓜——皮老心不老”,“麦田里的韭菜——难分色”等;以历史典故、戏曲、小说故事、神话传说为题材的有“死诸葛吓走活仲达——生不如死”,“孙二娘开店——进不得”等。②想象丰富。这首先表现在对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发挥想象,创造出不同的歇后语来。比如,以“和尚”为喻体的歇后语就有十几条,如“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和尚的房子——庙﹙妙﹚”,“和尚坐岩洞——没事﹙寺﹚”,等等。此外,歇后语的想象丰富还表现在用来比喻的事物是人们没见过的或根本不可能发生的,如“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站在黄河两岸握手——差远啦”等,这类歇后语虽不合实际,但因说明部分的准确到位,能揭示一定的道理,往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双关。双关是构成歇后语的另一种基本方法,它是指用一句话关涉两件事,这类歇后语可分为语义双关型和谐音双关型两类。其中,语义双关型的歇后语后一部分是运用其引申义或比喻义而不是本义或字面义,来达到“双关”的目的。例如,“酸味十足”这个词语的字面意义是“酸味很浓”,在“不熟的葡萄——酸味十足”里,字面上用“因果实不成熟而酸味很浓”的意思,实际上则是用“说话内容迂腐,引用古书词句,咬文嚼字,酸不溜丢”这样一个引申义;“吹不得,打不得”这个词语的字面意思是“物体易碎易坏,不能吹也不能打”,比喻义是“做事情左右为难”。“豆腐掉在灰窝里——吹不得,打不得”,这里用的是“赞扬也不好,批评也不好,左右为难”这个比喻义。谐音双关的歇后语后一部分是借助其中某个词与另外事物音同或音近的现象来表达意思。这种歇后语表面的意思是次要的,里面内涵的意思是主要的,听起来语意深厚,意味深长。例如,“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尽是书”是孔夫子家的特征,这是表面意思,但此歇后语是借助“书”与“输”同音来表达“较量时屡遭失败”的内涵。谐音双关又分为音同相歇和音近相歇,例如,“腊月里的萝卜——冻(动)了心”,“冻”和“动”是声母、韵母、声调都相同,为音同相歇;“一、二、三、五、六——没四(事)”,“四”和“事”是声母、韵母、声调有不同的地方,为音近相歇。

(3)夸张。有的歇后语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通过言过其实地渲染某事物或情景来激发人们丰富的想象力,起到诙谐幽默的喜剧效果。这类歇后语分两种:①扩大夸张,如“一口吞个星星——想头不低”,“嗓子眼里吞面杖——直出直入”,“一根头发破八瓣——细得厉害”,等等。这种歇后语故意将“引子”部分无限扩大,并且语言风趣,形象生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②缩小夸张,如“笔管里睡觉——细人”,“床底下放风筝——飞不高”,“香签棍搭桥——难过”,等等。这种歇后语故意将“引子”部分无限缩小,将事物形象凝缩,从而以小见大,突出事物的特征。

(4)拟人。有的歇后语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把没有生命的东西写得栩栩如生,把有生命的东西写得可憎可爱。例如,“夜明珠喘气——活宝”,“泥菩萨洗脸——越洗越难看”,“蚂蚁打呵欠——好大的口气”等。有些歇后语用动物拟人,使人联想到社会上某一些人的形象,如“猫哭老鼠——假慈悲”,“井底之蛙——见识浅”,“麻雀子开会——叽叽喳喳”等。

(5)映衬。映衬分正衬和反衬两种,正衬是用相似、相关的事物衬托主体,使主体更加鲜明、生动。例如,“俏媳妇戴凤冠——好上加好”,用华美的凤冠衬托俊俏的媳妇,使媳妇越来越好看了。相似的还有“绿绸衫上绣牡丹——锦上添花”,“红糖拌蜂蜜——甜上加甜”,等等。反衬就是用相反的事物作背景来烘托主体,如“十八亩地种一颗谷——独苗”,用“十八亩地”作背景来反衬“一颗谷”,突出地表明了“独苗”这个意思。相似地还有“麻布袋绣花——底子太差”,“黄鼠狼掂根文明棍——想充人物”等。

(6)析字。不少歇后语利用汉字结构的特点,通过加减、离合汉字的笔画与部位来表情达意,这类歇后语往往构思奇妙,妙趣横生。如“王字少一横——有点‘土’”,“心字头上一把刀——忍了”,“两个山字一撂——请出”,“十字加两点——斗(抖)出弯来了”等。

(7)摹声。有些歇后语的注释部分为了增强表达的形象性,运用拟声词来描摹人或事物的声音,收到了活灵活现的语言表达效果。例如,“秤锤掉在井里——噗通(不懂)”,“吹鼓手抱公鸡——嘀嘀咕咕”,“黄鼠狼戴牛铃——叮当(担当)不起”,“修锅匠补碗——吱吱吱(自顾自)”, “老鼠闹新屋——吱哩喳啦”等。

2.从词语的组合形式上来看,歇后语有时运用了对偶、反复、顶针、回环、叠字等修辞方法。

(1)对偶。歇后语中的对偶运用较为广泛,形式灵活多样,具体分为如下四种:①“引子”部分对偶,例如,“吹笙的会摸眼,打牌的会摸点——干哪行有哪行的门道”,“百年松树,五月芭蕉——粗枝大叶”等;②注释部分对偶,如“吃着甘蔗爬梯田——一磴比一磴高,一节比一节甜”,“八月十五捉个兔子——有你也过节,没你也过节”等;③“引子”部分和说明部分构成对偶,如“破了鞋帮——漏了底儿”,“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等;④“引子”部分和说明部分均为对偶,如“拔萝卜栽葱,撵狐狸来狼——一茬比一茬辣,一伙比一伙凶”,“水底捞月,天上摘星——想得到,办不到”等。歇后语中运用对偶,使得它们形式整齐,音律和谐,内容凝练集中,从而大大增强了表现力。

(2)反复。反复这一修辞格在歇后语中的运用也较为普遍,这里我们分析的是注释部分的反复,分为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两种。具体分类如下:①AABB式,如“日头晒山芋——干干脆脆”等;②AAA式,如“三个土地庙——妙(庙)妙(庙)妙(庙)等;③ABAB式,如“扳倒醋坛,咬了青杏——酸透,酸透”等;④ABABAB式,如“二十七注钱摆三处——久闻(九文)、久闻(九文)、久闻(九文)”等;⑤ABXAB式,如“麻布袋,草布袋——一袋(一代)不如一袋(一代)”等。

(3)顶针。歇后语有时还运用顶针这一修辞格,如“观音斋罗汉,罗汉斋观音——互相帮助”是“引子”部分运用顶针;“滚水煮饭焦——你不靠我,我不靠你”是注释部分运用顶针。歇后语运用顶针这一修辞格,表达了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使得歇后语结构整齐、简洁,并形成循环往复的音乐美,由于篇幅有限,其它修辞格就不细述。

二、歇后语的修辞功能

天香楼主在《歇后语堪称绝妙好词》一文中提出,“歇后语是一种高明的形容,泼辣的讽刺。”徐亚杰的《古士大夫之歇后语》一文中认为,歇后语有“闻其声,不待其尾而辨之”的修辞效果。温端政认为,“歇后语最基本的修辞作用,就在于通过它前一部分所表示的形象、感情等色彩,使后一部分所表示的语义形象化,并在此基础上使语言具有诙谐性和讽刺性的特色。”的确,不管是写文章还是说话、交际,准确、娴熟地运用歇后语,既能为文章或说话内容增色,又能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歇后语运用了大量修辞手法,这使得它具有如下修辞功能:

1.形象性。歇后语的形象性是指通过前一部分所表示的形象色彩,使后一部分所表示的语义形象化。例如,“头顶长疮,脚底流脓——坏透了”,单独使用“坏透了”虽然不影响意思的表达,但说法很抽象、模糊,在前面加上“头顶长疮,脚底流脓”,就使别人明白是怎么个坏法,意思表达就形象化了。再例如“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大眼瞪小眼”的说法很普通,但前面加上“张飞穿针”,效果就不一样了。因为张飞显著的外貌特征之一就是眼睛大,张飞眼(睛)大,针眼(儿)很小,“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组合在一起,那种滑稽、好笑的景象就跃然纸上了。

2.诙谐性。诙谐是指言语中对事物所表现出的一种轻松、愉快的态度,歇后语的诙谐性主要表现在它的风趣、戏谑、含蓄、幽默。例如,《红楼梦》第三十回中凤姐形容宝玉和黛玉的关系用的是“黄鹰抓住鹞子的脚——扣了环了”,“扣了环了”表面上指黄鹰和鹞子的爪距相对紧扣,不易撒开,实际上比喻宝玉和黛玉亲密得不肯分开,通过双关的两重意义,说得很含蓄,听起来却很风趣。

3.讽刺性。有很多歇后语都带有不同程度的戏谑、贬斥的感情色彩,具有讽刺性。例如,“脱裤子放屁——多一道手续”,具有强烈的讽刺味道;“头上戴袜子——能出脚来了”采用了反语,讽刺效果更强;“秋后的蚂蚱——还能乍几乍?”含有一种幸灾乐祸的态度;“兔子尾巴——长不了”,则带有一种诅咒的口吻。歇后语的讽刺性,对于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起着重要作用。

总之,歇后语是汉语中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以其不拘一格的形式、诙谐风趣的内容、寓意深刻的思想深入人心。但是,歇后语在严肃、庄重的场合是不能用的,在科学论文、总结报告、法律条文里都不宜用,在文艺作品和日常用语中也不能滥用,正如老舍在《关于文学的语言问题》一文中所言,“歇后语、俗语,都可以用,但用得太多就没意思。”

参考文献:

第4篇:有关三国的歇后语范文

关键词:生肖虎;歇后语;文化意义

中图分类号:H13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6-0202-04

十二生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生肖熟语不仅是生肖文化的重要承载,而且传达着我国传统文化背后的民族心理及国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对生肖熟语文化意义的分析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了解民族性格的有效方式。这也体现着词汇对文化的传承作用。本文将以生肖动物中的“虎”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与之有关的熟语,重点研究与“虎”有关的歇后语,探讨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义。

一、生肖与歇后语

生肖也被称为属相,广泛流行于亚洲诸民族及东欧和北非的某些国家之中,是用来表示年份和人出生年的十二种动物。生肖的周期为12年。每一个人在其出生年都有一种动物作为生肖。十二生肖即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依次分配于十二地支,是中国民间计算年龄的方法,也是一种古老的纪年法。

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多为群众创造并喜用、习用,具有幽默诙谐、通俗易懂的特点。歇后语一般由前后两部分构成:前一部分是比喻事物的隐语;后一部分是本意,是对前一部分的解释或引申。人们在使用时通常只说第一部分而隐去后一部分,有意停歇,让听者玩味揣摩,故又称“隐语”。歇后语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谐音式歇后语,一种是比喻式歇后语。

在各民族的语言中有许多与生肖动物有关的歇后语,这些歇后语大都包含着某些象征、隐喻义,反映着本民族的文化心理,并折射出人生哲理和处事之道。本文从小角度切入,仅取生肖动物中的“虎”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与之有关的歇后语,对其进行表层义的剖析,进而总结出其反映的典型民族文化。

二、与生肖“虎”有关的歇后语分类

关于生肖“虎”的歇后语是十分丰富和精彩的,从其内容和性质的角度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表现老虎的性格特征

老虎作为兽中之王,在人们的心中自古就留有双重的性格印象。一方面,老虎是虎将的象征,它勇猛、威武、刚强、有活力;另一方面,老虎是食肉动物,凶残无比、性格暴烈;此外,老虎还有虚伪、鲁莽、霸道的性格特征。在与虎有关的歇后语中存在大量表现虎的以上性格特征的歇后语,而这些歇后语又通常借物喻人,同样象征人的勇猛、凶残、虚伪等性格特征。

1.表现老虎的勇猛、威武、刚强和有活力

“虎为百兽之长,自古君王敬之为神,祈借神威,以报社稷平安。”①虎的勇猛是战场上所需要的,于是擅于征战的将士和士兵就被称为虎将和虎兵。虎的勇猛、威武、刚强和有活力在歇后语中也有体现。比如,“老虎进村――没人敢理”,“老虎戴辔头――没人敢去骑”,“老虎下山――来势凶猛”,“老虎死了发疹――不倒威”,“老虎长了翅膀――神了”等。

2.表现老虎的凶残无比、性格暴烈

“老虎吃羊羔子――不吐骨头”,老虎是典型的食肉动物,为了得到自己的食物从来不讲情面,在与猎物进行斗争的时候凶残无比,它也因此被称为百兽之王。在歇后语中,人们常用老虎的凶残、暴烈指喻恶人的残忍、无情。相关的例子有,“老虎吃羊――弱肉强食”,“老虎吃兔子――一口吞”,“老虎打架――不敢劝,没得劝”,“老虎鼻上插葱――凶相(象)”等。

3.表现老虎的虚伪、鲁莽、霸道

老虎不仅凶残,而且擅于伪装。它通常是人面兽心,假装人相,用以掩饰自己丑恶的内心,来欺骗对方,实现自己的野心。歇后语以兽喻人,表现人的伪装和人面兽心。例如,“老虎戴玛尼珠――假充活佛(藏语)”,“老虎带喇嘛帽――人面兽心”,“老虎背十字架――假装耶稣”,“老虎披羊皮――装样(羊)”,“老虎披蓑衣――终归不是人”,“老虎咧嘴笑――用心歹毒”等。

老虎的虚伪从另一方面来说也体现了虎的智慧,但虎绝对不是狡猾的狐狸,它更多的是鲁莽和霸道。“老虎拉车――不听那一套”比喻不管别人怎么说,怎么做,都置之不理。“老虎打架――劝不得”也从侧面表现出虎的莽撞和霸道。而老虎的霸道更体现在“老虎欠债――讨不回来”,老虎更是惹不起的,“虎头上捉虱子――找死”,“猴子骑老虎――下来完”。

(二)表现老虎的生活习性

老虎是山中之王,自然很有威风,但虎威不会轻易显露,因为“老虎藏在洞里――威风不显”。勇猛刚强是老虎的显著特点,它总是特立独行,“老虎走路――不要伴,独来独往”。每只成年虎按实力在山林中都有自己的领地,彼此不越界,即使是“夫妻”,也不得擅自闯入对方的领地。老虎是凶残的,但也是鲁莽的,“老虎进山洞――瞻前不顾后”。老虎的凶恶还体现在吃上,“老虎不吃素――专啃硬骨头”,“老虎不吃猪――世上没见”。老虎虽然凶恶,但也会显得“虎头虎脑”,做出一些可爱的动作,“老虎捉蟋蟀――笨手笨脚”,“老虎吃蝴蝶――想入非非(飞飞)”。

(三)含有特殊的象征、比喻义

在与虎相关的歇后语中,除了以上借物喻人的形式外,还有表达特殊象征、比喻义的情况。这些特殊的象征、比喻义一般都阐述了一定的人生哲学、处世之道,反映了汉民族特有的某些特征。

“老虎追的猫上树――多亏留了一手”表达了人在社会中要谨言慎行,为自己留足后路,以防他人反咬一口;“被窝里喂虎――害人又害己”说明了恶劣行为带来的恶果是相互的;“老虎进村――没人敢理”,“老虎进城――家家关门”,“老虎演戏――好看也别看”既表达了人们对待恶势力的态度,也反映了汉民族的一种隐含的规避和保守的心理特征。歇后语是对社会状貌的通俗性描述,我们只有对这些文化的承载物进行文化的延伸后,才会更深入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

人在社会中立足,“留一手”是非常必要的。“猫儿教老虎――留一手”的睿智之举最后不仅保全了自己的性命,而且成为制约老虎的法宝。社会需要彼此信任,但谁又能保证每个人都对你全心全意。自私是人的通病,所以我们在倾心于人的时候,要先了解对方,不能一味地沉浸在骄傲地表现之中,至少我们要明白自己的优势是什么。要知道“猫被老虎撵上树――多亏留一手”。

(六)“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事物总是变化发展的,目前的处境并不代表永远的位置,所以今朝威武难保世代昌盛,过去潦倒无碍当下富贵。人生起伏跌宕,“下了山的老虎――不如狗”说明即使是威猛的老虎也有失势的时候。“老虎窝里出狸猫――一代不如一代”体现了由盛转衰的变化。所以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也不要小看谁,也许你的周围就有下一个乔布斯或马云。

既然世事是变化的,我们就要对这种变化有所准备。如果你现在自感安逸,那就要当心了,因为危险总存在于安逸之中,古人就有“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说法;如果你身处困境,也不必自卑,只要你有一颗上进的心和改变困境的勇气,一切困难都是“纸老虎”。

虽说“心态决定一切”,但没有切实的行动一切都是幻影。面对时事的变化,我们不仅要“居安思危”、“处乱不惊”,而且要付诸于行动,去利用变化的形势。居安思危者一定不能因循守旧,变化的存在为旧制的改革提供了机会,聪明的人会与时俱进,把握机遇。而处乱不惊者只有在“乱”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确了前进的道路,才可冲破困境,成为“乱世英雄”。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不仅仅说明着时事的变化,而且蕴含着创造的力量。

(七)要勇气也要谋略

有人曾总结成功人士经验,提到成功的人需勇气和谋略皆备,古人评价一个人有才华也常用“智勇双全”的词语,可见勇气和谋略是成功的重要基础。而在现实中,很少有人两者皆备,或是“徒手打老虎――有勇无谋”;或是“秀才遇到虎――再吟诗也跑不脱”,光有才却缺乏勇气;或者是既没勇气又没谋略的随大溜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瓶颈,可是我们却总是不敢正视它。有勇无谋的人是鲁莽的,他们把谋略当作书生气的表现,所以有“与虎共眠――好大的胆子”;可精于谋略的人又却些勇气,生怕“兔子进虎穴――白送死”,一失足成千古恨;勇气、谋略双无的人总是那样没心没肺,只是嘴上功夫而已。要做到两者皆备,学会自省是必须的;其次要有“三人行必有我师也”的谦虚心态,试着从对方的角度去考虑事情;最后要努力突破自我,勇敢的人要学着“三思而后行”,谋略家学着放手一搏,随大溜者学着找到自我。

也许有中庸思想的人更可能皆备几种相对的品质,智勇双全者一定是最深刻的那一个,他既要考虑到问题的实质,也会该出手时就出手。有时,停顿正是冲刺的前奏。

(八)“名声”效应

在人与人之间还不熟悉的时候,“名声”是彼此了解的主要方面。当你已在众人面前树立了好的名声,它就会产生神奇的“蝴蝶效应”,使你获得丰富的人脉。相反,当你起初就给人以坏的印象,如果要挽回的话就有些困难,因为“老虎不吃人――恶名在外”。名声也会带来行为上的连锁反应,首先一个人的名声会为自己带来相应的伙伴,包括正气之友和臭味相投者;其次名声也会给人留下特定的心理暗示,比如老虎的凶恶已经在人们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有些人宁愿做“老虎身上的虱子”,有些人打算“徒手打老虎”,还有一些人却是像“山羊见了老虎皮――望而生畏”。

名声在人的一生中有重要作用,我们要学会经营名声。“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智慧哲言;其次要行善行,世界上许多事都是相互的,“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是善行的双赢结果;最后要明白包容和理解是增进感情、深入交流的重要前提,当我们微笑着承认了对方,对方也会对你多一份信任。名声是抽象的东西,可以改变。谁都会有失足的时候,但上帝疼惜真心悔过的人,只要我们下定决心,大家一定会被你的真诚所感动并重新认可你。

好的行为带来好的名声,好的名声带来好的机遇。“名声”效应告诉我们在为人处世中要为自己塑造好“品牌”,从而招得伯乐的赏识和众人的拥护。

四、结语

词汇本身没有什么意义,当我们赋予它更多的文化色彩后,它才变得绚丽多彩。生肖虎作为一种事物,当它被运用到语言文化中后,便被赋予了人的特性,反映出特定的民族心理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注 释:

①禚柏红,郭俊峰.生肖虎(十二生肖与中国文化丛书)[M].济南:齐鲁书社,2005.24.

参考文献:

〔1〕禚柏红/郭俊峰.生肖虎[M].济南:齐鲁书社,2005.

〔2〕余寿军.虎啸空谷[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0.(十二生肖民俗文化丛书).

第5篇:有关三国的歇后语范文

 

在西方英语国家学术界,对视觉文化的研究,大致有英国学派和美国学派二者。尽管二者间的交流既多且频,甚至主要人物也跨越大西洋而在英美两国从事教学和研究,如英国学者诺曼· 布莱逊(norman bryson),但二者却有一些区别。就方法论而言,二者大同小异,基本上都借用了二十世纪的欧美哲学理论、文化研究理论、美术史研究方法和美术批评方法,并采纳了当代影视理论、传播学理论和大众传媒的方法。但在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方面,二者却同中有异。其异在于,英国学者的视觉文化研究,包括了视觉艺术,例如绘画。相对而言,美国学者的视觉文化研究,则跨出了视觉艺术的界线,主要研究美术之外的图像及其功用,例如新闻媒体和商业广告所使用的图像。

    美国学派的代表学者是芝加哥大学教授米歇尔(w.j. thomas mitchell,1942-),他任教于该校英文系和美术史系,并任著名学术期刊《批评探索》的主编。米歇尔的学术专长在于比较文学和美术史论,他对二十世纪的批评理论和方法比较了解,并站在当代学术前沿,引领美国视觉文化研究的方向。米歇尔在中国的影响也比较大,其“图像转向”(pictorial turn)的概念,甚至成为国内文化商业界一些从业人员鼓吹文盲式“读图时代”的理论根据。米歇尔著述甚丰,涉及视觉文化之图像理论的主要有三部,《图像学:图像、文本、意识形态》(iconology: image, text, ideology,1986)、《图像理论》(picture theory,1994)和《恐怖的克隆:图像战争,从美国九一一到伊拉克虐囚》(cloning terror: the war of images, 9-11 to abu ghraib),其中《图像理论》有中文译本,由陈永国、胡文征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 。

2008年1月,米歇尔应邀到加拿大蒙特利尔,在康科迪亚大学美术学院讲学,介绍他的图像学新著《恐怖的克隆:图像战争》,研讨视觉文化与当代图像学。其间,笔者有机会向米歇尔请教诸多问题,尤其是与笔者正写作的专著《视觉文化传播》相关的一些具体观点和概念。

    在涉及视觉文化的研究领域和对象时,笔者专门向米歇尔求证其观点:您主张的视觉文化研究,包括不包括视觉艺术,诸如美术或绘画?米歇尔的答复非常明确:不包括。作为视觉文化研究之美国学派的领军人物,米歇尔早在八九十年代就对潘诺夫斯基的传统图像学进行了挑战,并以“图像转向”为号召,主张超越绘画和视觉艺术,使图像研究成为后现代以来之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为此,他弃用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的专业术语iconology,转而使用一个极其普通的日常词汇picture(图画),以示自己的大众文化研究与前者的精英文化研究相区别。

要之,视觉文化研究中的美国学派,是指以米歇尔为代表的学者,他们主张从大众传媒的角度去研究非艺术的图像,而不再局限于美术的角度和作为艺术作品的图像。本文作者赞同超越美术领域去探讨美术,也认为美术研究不应该局限于大师及经典作品。但是,笔者不认可美术研究同视觉文化研究相对立的观点,不认为二者相互排斥。相反,笔者认为,美术研究是视觉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术研究与视觉文化研究的关系是,视觉文化研究包括了美术研究,并为美术研究提供了一个超越美术的视角,这使研究者有可能从其它视角去发掘美术的更广、更深的意义,及其可能被美术研究所忽略的潜在价值。

 

 

    二    三种图像

 

虽然笔者不能全盘接受米歇尔关于视觉文化之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的褊狭主张,但这并不妨碍笔者向他进一步请教相关问题:美术史研究与视觉文化研究有何区别?米歇尔回答说,美术研究和美术史研究,是将美术作为一种艺术现象来看待,即研究“艺术的图像”(artistic image),正如文学研究之于语言,是探讨怎样艺术地使用语言。相反,视觉文化研究关注的是“非艺术的图像”(non-artistic image),也即世俗的图像(vernacular image),尤如语言研究中对日常用语及其使用方法的关注。

    在这样的意义上讲,所谓“图像转向”就不符合我们国内一些学者为“读图时代”的视觉狂欢而寻找舶来理论的初衷。就这个问题,笔者特意向米歇尔求证:您说“图像转向”,是否意味着语言文字的表意功能被图像取代了,是否意味着语言文字在当代文化研究中不重要了?米歇尔的回答十分清楚:绝不是这样。他说,语言文字自有其价值,不可能被视觉图像所取代。今天,所谓图像转向,是说图像研究超越了美术研究的疆界,而进入了摄影、电视等新的大众传播领域。这个观点,正是米歇尔新著《恐怖的克隆:图像战争》的理论前提。

    米歇尔的当代图像学涉及三个“图像”术语,颇能说明“图像转向”及美国学派之视觉文化研究所关注的新对象。第一个是潘诺夫斯基采用的图像学术语iconology,源出古希腊语和拉丁语中的“肖似”一词,后来指基督教的图像,自19世纪初则被东正教用来指称圣像。潘诺夫斯基将这个词发展为专业术语,用于他对中世纪和文艺复兴之宗教艺术的阐释。第二个术语picture以其通俗化和大众化而具有后现代主义之平民文化色彩,不仅是对潘诺夫斯基之专业术语的颠覆,也是对其图像学基本概念的颠覆。然而,在米歇尔新著《恐怖的克隆:图像战争》中,他又使用了一个比较中性的术语image。于是,笔者向米歇尔请教:在当代图像学和视觉文化研究中,image与picture这两个概念有什么异同?

    米歇尔用形象的语言来解释这个问题:一个picture就象一张画片,你可以用电脑软件来修改它,也可以把它撕毁,但画片上的原初图像却无法被改变或毁掉,这原初图像就是image,它以不同的方式存在于不同的地方,例如,它以数码方式存在和传播。于是笔者问:这是不是说,picture指图像的物理(physical)存在,而image则是原初图像本身,超越了物理的存在,而隐身于变形的picture中?米歇尔回答说是这样,并进一步解释道:作为原初图像的image不能被人为地任意扭曲,而被扭曲的只能是picture。经过人为扭曲后的图像,已经不再是最早那个未被扭曲的原初图像,而是一个具有实际用途的picture,例如商业或宣传用途。然而,在这被扭曲的picture中,却以基因密码的方式保存着原初image的信息。米歇尔的当代图像学和视觉文化研究,关注image怎样变成了picture,关注image所携带的信息,以及image经过了加工或人为的扭曲而成为picture后,这picture所具有的信息传播和宣传功能。

    米歇尔的新著《恐怖的克隆:图像战争》便是对这一理论的阐述和实践。在涉及image转化为picture的过程和方式时,米歇尔提出了一个关于当代图像学的关键词“生物图像”(biopictures)。

三    生物图像

米歇尔对“生物图像”这一概念的阐释,是从人工智能、遗传基因、生物工程、数码复制等角度进行的。他的基本看法是,当作为image的图像借助大众传播工具而被广泛复制和传输时,不会出现失真的情况,因为这是一个数码复制和传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数码信息保留了image原初的dna编码。与此相对,失真的图像是人为操作时出现的有意扭曲,是操作者出于某种目的而特意为之。他认为,当代大众传媒对于图像的使用,有意利用了人为失真的picture,但我们透过这图像的表象,却能把握其原初图像的真实信息。

照我的理解,任何图像一旦经过传播,无论是image还是picture,都会失真。传播是一个大规模复制并散发的过程,处于传播之另一端的图像,与原初图像有时间和空间的距离,这使复制和传播的图像,失去了它原初的语境。图像携带的原初信息,在相当程度上由其语境所确定,一个失去了自身时空语境的图像,只能是一个失真的图像,这就像本雅明所言,失去了该图像产生时的特定“光晕”(aura)。因此,无论以何种方式传播图像,都是无根漂浮,在相当程度上失去了原初的本真。

针对笔者提出的这个疑问,米歇尔说,本雅明所说的图像复制,是机器复制,与今日数码复制完全不同。数码复制所传输的是图像的生物信息dna,而不是机器复制所传输的图像外观。生物信息虽然脱离了原初的“光晕”,但所携遗传密码并未改变,因此不存在失真问题,这是今日数码传输的要义。我在此注意到,米歇尔的探讨转入了技术层面,他绕过了图像文本与其语境的关系问题,而开始了形而下的解说。虽然笔者坚持认为,图像的信息受制于原初的语境,但“生物图像”之说,却仍然具有启发意义。

对我而言,这启发就在于“仿生学”(bionics)和仿生艺术。仿生学是二十世纪兴起的一门工程技术科学,它研究生物功能,并转而将其应用于工程设计。例如在潜艇的设计中,为了降低航行的噪音,设计师们研究鲨鱼皮肤的内部构造,并模仿其构造而设计出具有静音功能的人工鲨鱼皮,用以制成消音瓦,将其覆盖于潜艇外壳,从而降低潜航噪音。这种生物仿制,是一种仿生学复制,尽管不必复制生物的外在表象,但却把握了生物遗传的信息编码,这使工程技术中的复制得以实现高保真。仿生艺术在西方兴起于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是环境保护主义的产物,多是以装置为外在形态的观念艺术,旨在传播环保意识。

由于米歇尔强调图像所携带的信息是以生物编码的方式来复制和传输,于是笔者便问他为何不用现成的术语“仿生图像”(bionic pictures),而要生造一个新术语“生物图像”,并问及二者有何种关系。米歇尔回答说,“生物图像”是一种用类似于克隆技术复制的图像,与机器复制的图像不同,不仅没有失真,反而因基因改造而优化了图像,而机器复制却因“光晕”不再而失去了原初的本真,因此,“生物图像”与“仿生图像”并无本质区别。

笔者由此想到,借助仿生学技术来复制图像,涉及的不仅仅是图像的外形,更重要的是涉及了特定外形所携带的内部基因密码。正是由于这生命遗传的密码,才使生物的外形与其功能密不可分,而生物外形与其生命功能的关系,又是达尔文进化论的要义,在今天不仅涉及到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涉及到文化和学术的发展。在此,“生物图像”关注的是生物外形与生命信息的编码,关注二者间的功能关系,并与当代艺术的方式发生了某种关联。

 

 

四    恶搞图像

 

关于这种关联,在我看来,米歇尔的上述理论虽然不是关于美术的,但这理论的意义,却在于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当代艺术。例如,生物图像的复制,可以帮助我们从理论渊源上认识今日艺术中的“恶搞”方式。恶搞是视觉艺术的一种修辞方式,然而西方当代艺术中的恶搞与今日中国时髦的恶搞却有本质的区别。尽管两者都以幽默为基调,但前者带有相对强烈的政治信息,而后者则大多出于赢利的商业目的和庸俗趣味。我这样说并不是要无条件地赞同西式恶搞或一概否定中式恶搞,我说的只是今日艺术中的一种倾向。

西式恶搞的政治内含,与米歇尔所说的“图像战争”(war of images)密切相关。米歇尔的讲座,从头至尾贯穿了他对美国总统布什及其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指责,他在讲座中使用的图像,也大多是伊拉克战争的新闻图片。照他的说法,发动战争和反对战争的双方,都利用了战地新闻图像。布什发动战争,其视觉依据之一,是九一一恐怖袭击中纽约世贸中心浓烟滚滚的图像,而后来人们反对伊拉克战争,其视觉依据之一,则是伊拉克阿布格拉监狱的虐囚照片和视像资料。

在虐囚图像中有一令人触目惊心者,是一个囚徒从头披着一身破麻布,双手接通两条电线。这个图像经过新闻媒介和网络而迅速传向世界各个角落,成为布什战争罪行的一大证据。由于这一图像广为流传而且极具感召力,美国苹果公司便将其借用来作商业推销,把原初图像中受电刑的囚徒,修改为一个听ipod的人正载歌载舞。这个被修改被扭曲了的图像作为广告推出后,招来社会各界的一片责难,苹果公司只好收回了这一不道德的广告,并灵机一动,又改头换貌赶制了嘲讽伊拉克战争的广告,继续推销自己的产品。

苹果公司对虐囚图像的两次修改利用,其实就是一种恶搞,先是商业恶搞,然后涂上了政治色彩。的确,除了这种商业恶搞,在西方有更多人对虐囚图像作了政治恶搞。米歇尔展示的一幅政治恶搞图像,是利用图中人的外形相关性,而将受电刑的伊拉克囚徒与西方文化传统中经典的耶稣受难图重叠起来,由此赋予这一虐囚图像以强烈的政治性,表达了恶搞者对布什发动战争的不满。从米歇尔之当代图像学的角度看,原初的虐囚图像image和被修改的虐囚图像picture之间,虽然经过了复制和传播,外貌发生了变化和失真,但其生命遗传的编码却得到了保存。换言之,原初图像中的生命密码,通过数码复制和传播而被转移到扭曲的图像中。这生命密码所携带的信息就是有关人类蒙难的信息。正因为人类蒙难的基因密码以数字方式保存了下来,所以虐囚图才与耶稣受难图有了内在的同构,这类似于仿生学的同构,于是进一步唤起了读图者对这二者之视觉外形的认同,从而使政治恶搞的目的得以实现。

虽然米歇尔的视觉文化研究不涉及美术,但在虐囚图像的话题上,他却言及了旅居纽约的著名哥伦比亚画家费南多·博特罗(fernando botero),因为这位以描绘傻笨肥俗的浅薄形象而闻名于世的当代大师,近年绘制了一系列关于美军在伊拉克监狱虐待囚徒的作品,以幽默的恶搞,来表达了艺术家明确的反战态度。博特罗的作品在纽约和欧美各地展出后,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应和了西方世界的反战呼声。

在博特罗的绘画中,作为一种寓言的政治恶搞,发挥了图像的修辞功能,显示了图像的威力。米歇尔的当代图像学是一种具有强烈政治色彩的视觉文化理论,他超越了美术的领域,将视觉文化研究引入了传媒政治中,使我们可以从大众传媒的角度来阐释博特罗绘画的政治性和批评价值。然而非常有趣的是,米歇尔却口口声声说自己是一个“死心塌地的形式主义者”(i am a die-hard formalist)。我猜测,米歇尔的视觉文化研究,关注图像的构成、存在、复制、扭曲和传播方式,因此他是形式主义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这一切的背后,以生命密码的方式潜藏着米歇尔的政治态度和批判精神,这使他成为一个具有批判性的文化政治学者。

如果借用他自己的术语,我想这样说:米歇尔之视觉文化研究的政治性,以生命遗传的密码方式而成为其当代图像学内在的原初图像image,而他从形式角度对图像构成和传播方式的研究,则是其外在的picture。反过来说,在这个image中,以生命密码的方式,潜藏着他的政治信息。唯其如此,我们才明白他为什么会批评布什发动的战争,而不是去进行浅薄的商业恶搞。

 

第6篇:有关三国的歇后语范文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语音隐喻的提出,汉语中歇后语是其中的一种现象;其次通过对烧芯(心)这类歇后语语音、语义分析,看语用中的幽默现象;并且从“心”歇后语中边缘化词义追本溯源到其本义,发现“心”语义从原型义到边缘义不断演化、发展,与自然界、人类本身形成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关键词:“心”歇后语; 语用幽默; 语音隐喻

1.引言

语言始源于语音,因此语音隐喻 (Phonetic Metaphor) 就必然是一种十分必要的语言现象,不可小视。了解和掌握语音隐喻不仅有利于丰富语言表达,加深了解不同的民族文化,而且对于我们的创造性思维也大有裨益。(李弘 2005)

“语音隐喻”这一术语是国外学者Ivan Fonagy 1999年首次提出的,他主要从语音与其所表达的意义这一角度对其进行论述的。在他的论文“Why Iconicity” (1999) 中,总结出三条原则:1)有意识表达某种情感与特定发音方式对应,如表达“愤怒、藐视、憎恨、厌恶”等否定性情感时,发音器官会较紧张,咽喉肌肉会收缩;表达“攻击”态度时,会延长辅音如p、t、k等,缩短元音;表示温柔情感时,咽喉肌肉会放松,声响程度低,发音器官趋于平滑,过渡趋慢,较为渐进;等等。2)发音器官的运动与身体姿态会一致,如表示高兴和柔和时,舌头会向前运动,对应于身体或情感上欲接近对方,反映出一种亲近和友好的态度;表示对立和悲伤时,舌头会向后运动,对应于身体或情感的后缩。3)不同程度的紧张、延时、言语速度反映出不同程度的情感。(转引自王寅 2007)

歇后语一般分为两类:喻意歇后语和谐音歇后语 (谢艳红2006)。谐音歇后语的后部分借助音同(或者音近)现象来表达意思,其引申义只有通过前半句的明示和语境的关联进行推理才能获得。如: 熬尽了灯油―烧芯(心),从这类歇后语中“心”的语音、语义分析看语用中的幽默现象。

2.歇后语“心”的语音语义分析看幽默

汉语中的“心”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词,使用频率很高。《歇后语大辞典》收含有“心”的歇后语298条。“心”还是一个部首字,以“心”为部首的字多达数百个。“心”以词、语素、部首三种形式活跃于我们的语言文字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这与“心”的词义及其特定的文化价值是分不开的。

李弘 (2005) 研究语音隐喻时把歇后语和诗文对联、语音仿拟列出来,笔者从“心”字歇后语现象来探讨“心”义这一现象。

2.1 “心”的音同义异

语音隐喻在汉语歇后语中的突出表现形式就是谐音歇后语。这些歇后语是基于音同形异义异类的语音隐喻之上形成的,它通过同音字来表达其深层含义。如:

熬尽了灯油--烧芯(心);灯盏无油--枉费芯(心);草把作灯--粗芯(心);煤油炉生火--芯(心)眼不少;油浇蜡烛―一条芯(心);打柴的下山--担薪(心);山楂树上吃酸枣--辛酸(心);

在这些例子中,“芯”和“心”、“薪”和“心”、“辛”和“心”,他们都是音同字,后者是上述歇后语的真正含义。这里分别用喻体“芯”、“薪”和“辛”来跨域喻指本体“心”。

歇后语中音近也是谐音歇后语的一种,如:矮子过河―淹了心(安心);吃了土泥鳅--

泥心(疑)。这些例子中“淹了心”和“安心”、“泥心”和“疑心”的发音相近,他们的生母相同、韵母不同,读起来十分相近。这类谐音歇后语的后部分是借助音近字来表达其深层意义的。

在这些表达中歇后语通过类比和比喻所创造的诙谐、滑稽、幽默效果在表情达意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其中“心”的本义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熬尽了灯油―烧芯(心),前半部分是引子,后一部分是注解,芯是油灯的芯,这里“心”用“烧”组词,是表示心特有属性,“心”的语义也丰富了。

我们运用语音的相似构建语音隐喻,形成了独特的歇后语,可以用来营造轻松的气氛,利于人们口头流传。正如张涤华 (1980) 指出,歇后语的后一部分都是双关语,既表面上对前一部分的解释,实际上另有所指。

2.2 “心”的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即语音与书写形式相同,而意义都不同。但是多义词是一个词,也就是一个语音形式承担多个意义,而这个意义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是一个词的几个义项。

在《汉语大字典》对“心”的释义,共14个义项,足以可见“心”词义的不断变化、发展。以下含有“心”的歇后语中,“心”承担多个意义。如:

脊梁上长茄子--有二心 (二心:双关,本指两个心,转指不忠实、异心。)

火烧芭蕉--心不死 (心:双关,本指芭蕉的心,转指人的心志、思想、愿望。)

腊月里的萝卜--冻心 (心:双关,本指萝卜心,转指心思。)

水泡的灯草--软了心 (心:本指灯草心,转指心肠。)

三月的芥菜--心里烂 (心:菜心,转指人心、中心、核心,某种势力的核心已经腐败。)

擀面杖当箫吹--有心没眼 (心:双关,本指实心(擀面杖是实心的)转指心思。)

秋后的蚱蜢--失去了心劲 (心劲:想法、念头,本指秋后的蚱蜢不久就要死亡,转指人心灰意冷,失去了生存的信心和愿望。)

熟透的藕--心眼多 (心眼:本指藕里面的孔,转指对人或对事的疑虑或思考。)

吞下个秤砣--铁了心 (铁心:本指铁秤砣,转以形容坚定不移的决心。)

枣木棍子--实心 (实心:本指棍子很结实,转指人心地诚实,或是心眼死,不开窍。)

这些歇后语中从“心”的本意:心脏、生理器官出发,在使用和发展的过程中衍生出

许多新的意义,如心思、心志、心肠、核心、心劲、心眼、决心、诚心,修饰事物的性质、属性或运动的词都用来修饰“心”,从一个概念域到另一个概念域,心的语义已经变迁,赋予“心”新的喻意。

歇后语能够以其特有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效果增加语言的表现力,达到良好的交际效果。歇后语中绝大部分也表达了很强的诙谐幽默的修辞效果,这种修辞效果为交际添加了润滑剂,能够在一种轻松幽默的氛围中把要表达的意义和效果顺利有效的表达出来。(冉永平 2007)

3.从“心”的边缘化到“心”的本义

歇后语中大量的隐喻现象,说明隐喻是人们认知客观事物的有效手段,它为人们提供了看待事物的新视角,赋予事物以新的意义。上述歇后语中出现的大部分都是“心”的边缘化意义。我们将其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人的内心、思想、性情、品行;一类为物体的中心、中央部分,喻事物的核心、要旨。从边缘化我们追溯它的本义,看“心”的动态发展。

3.1“心”的本义溯源

《甲骨文字释林》甲骨文“心”字正像人心脏的轮廓。《说文》“心,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博士说以为火藏。”(转引自侯玲文 2001) “心”的本义即心脏,生理器官。在使用和发展中,又衍生出诸多新的意义。汉语从“心”这一具体的生理器官衍生出“思维器官”和“中心、中央部分”两义,这一特点的形成受到了汉民族固有的思维方式的影响。

中医学在整体观察下,从“心”与其它脏腑的关系,特别是“心”与“脑”的关系中把握“心”的功能,在此基础上,将“心”视为“精神之舍”、“思维器官”也就显得很自然了。例如,情绪激动时,心动过速;紧张心算时,心率增快等等。人们在这繁多、细微的联系中,也极易联想到“心”与思维有密切的关系。

3.2 “心”的动态发展

“心”义词的发展变化是对自然、社会的反映,它以自身为中心,与人体、自然形成了一个动态关系系统。“心”义所蕴含的整体观念、在词语中也充分地表现出来。“心”族词语以客观的自然界来描述“心”表示的主观精神世界。

3.2.1 “心”与自然界的关系

“心”可以与许多表示自然事物的名词性语素构成词语。“心”与这些自然事物存着或多或少的相似性或相关性。从这些组词我们也可见中华民族 “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构成的词语是“心”义词语中的自然化体现。“心”的形象变化极其灵活复杂,随遇而迁,将自然万物缩影于它的词汇家族中。

如:心地、心田、心房、心窝等。“心”对大自然的全息,不仅仅是事物形象映射,而是连同事物的运动、变化、属性等一起摄入,体现“心”丰富的语义。

如: 烧芯(心);枉费芯(心);粗芯(心);担薪(心);辛酸(心);冻心;软了心;铁了心;实心。这些词本用于表述某些具体事物的动作、变化。如:费:花费、耗费。一般用在金钱、财物、时间等方面。“费心”中,将“心”拟作金钱、时间,“心”表现出与金钱、财物、时间相似的属性、特征。软:物体内部的组织疏松,受到外力作用后,容易改变形状。“心软”中,“心”表现出与软的物体相似的属性,“心”像软的物体易改变形状一样,容易被感动或动摇。

“心”与这些喻体存在着某种相似或相关的联系。这种联系存在的思想基础即是“心”与自然界的关系,也正是整体思维方式的体现。“心”族词语,词面自然化,词义人文化的特征,也能说明“天人合一”的思维,自然和人类密不可分。

3.2.2 “心”与人类本身的关系

“心”义词抽象、复杂,将它作为有生命的人来刻画,不仅展现出人的形象,还具有人格化的行为、活动能力和思想感情。在含有“心”的许多动词中,“心”俨然以人的身份出现。如:

肚里装二十五只小耗子--百抓挠心

打柴的下山--担薪(心)

买了肝肺来补上碗--用心

吞下一个棒槌--横竖都窝心

山芋越冬--变心了

“心”像人一样可以发出各种动作,内心的思想、情感,通过具体的行为、动作、感觉生动地表达出来。如:窝心,本指藏窝在心里,转指受到委屈后不能表白、发泄心里的苦闷;用心,本指心脏,转指心思、心力,指多用心力,小心谨慎去做某事。

“心”是人的精神之舍,由“心”产生各种思想情感、道德观念。人的各种精神现象都由“心”发出,故有“心劲、心慌、心意、心情、心力”等。“心”通过各种行为、动作、变化来支配各种精神活动。如:

秋后的蚱蜢--失去了心劲 (心劲:想法、念头,本指秋后的蚱蜢不久就要死亡,转指人心灰意冷,失去了生存的信心和愿望。)

胸口上长草--心慌(荒)(指心慌意乱、没有了主意)

“心”在人体中占据主宰地位,它以自身为中心,与其它器官、部位保持多方面、紧密的联系,形成内外对立统一关系。

空度罗汉--没有心肝 (双关,本指空肚,转指人丧失了良心)

歪脖子说话--嘴不对心;黑瞎子装弥勒佛--面善心不善

用“有心眼儿”、“心眼儿多”、“猴儿托生的―满肚子心眼儿”、“心眼像蜂窝―窍门多”、“熟透了的藕―心眼多”表示人聪明,头脑机灵;用“缺心眼儿”、“少心眼儿”、“没心眼儿”、“石头娃子―没心眼儿”、“竹筒子吹火―只有一个心眼儿”表示不太聪明或有点笨。

汉语由“心”引申出“思维器官”和“中心、中央部分”义。整体思维方式和天人合一的思想起了决定性作用,这是“心”义发展的思想依据;对“心”自身形象的认识,可以说是“心”义发展的物质基础。“心”虽小却可全息宇宙,包容万象。对“心”之大小的认识体现了辨证思想,这些认识也进一步印证了“心”义蕴含的整体观。

4.结语

“心”歇后语的语音隐喻现象,为我们研究“心”族语提供了新的视角,赋予事物新的意义。“心”是一个精神宇宙,它以人类自身为中心,与人体、自然形成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开放的动态关系系统。我国古代的整体、系统的思维方式对“心”义的形成起主导作用;同时自然服务于人同时也是汉民族的人为天地立心,自然服务于人的价值观念,在语义发展中的价值导向作用的体现。

参考文献:

[1] 侯玲文. “心”义文化探索[J]. 汉语学习, 2001(3): 54-60.

[2] 李弘. 语音隐喻初探[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5(3): 70-74.

[3] 冉永平, 张新红. 语用学纵横[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4] 王陶宇. 歇后语大辞典. 成都: 四川辞书出版社, 1988.

[5] 王文斌. 论汉语“心”的空间隐喻的结构化[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1): 57-60.

[6] 王寅. 认知语言学[M]. 上海: 上海外语教研出版社, 2007: 431-441.

第7篇:有关三国的歇后语范文

歇后语半夜三更放大炮,它的下一句是“一鸣惊人”,是一个幽默歇后语!

歇后语:半夜三更放大炮——一鸣惊人

意思:喻指效果惊人;

歇后语: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汉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汉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

经典歇后语:

水仙不开花——装蒜

哑子吃黄莲——有苦自己知(或「有苦说不出)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火烧旗杆——长炭(叹,即享受)

粪坑关刀——文(闻)不能,武(舞)也不能。

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

秀才遇着兵——有理说不清

光棍佬教仔——便宜莫贪

财到光棍手——一去无回头

盲人吃汤丸——心中有数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水仙不开花——装蒜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礼义廉——无耻

泥水佬开门口——过得自己过得人

偷鸡不成——蚀把米,即不仅没有占到便宜,反而受到了损失

茅坑里扔炸弹——激起民粪(愤)

阎王爷嫁女——鬼要

以下是一此常见於粤语的歇后语——

牛皮灯笼——点极唔明

床下底劈柴——撞板,即闯祸、出乱子

老婆担遮——阴公,即可怜

老公拨扇——凄凉(妻凉),即可怜

单眼佬老婆——一眼睇晒

冬钱腊鸭——得个睇字

隔夜油炸鬼——无火气

番薯跌落风炉——该烩

湿水榄核——两头唧

水瓜打狗——唔见咁截

无掩鸡笼——自出自入

白鳝上沙滩——唔死一身散,即死定了

火烧旗杆——有排长炭(叹)

潮州音乐——自己顾自己

结他无缐(湿水棉花)——无得弹,即无可挑剔

非洲和尚——乞人憎(黑人僧),即令人讨厌

卖鱼佬冲凉/卖鱼佬洗身——无声(腥)气

船头尺——度水()

亚兰嫁亚瑞——累斗累

第8篇:有关三国的歇后语范文

关键词:歇后语 客家歇后语 上堡

一、引言

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熟语包括俚语、口头禅、成语、谚语、歇后语、格言等多种形式。其中歇后语是汉语中的语言之花。一句话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在交际使用时通常以“说出前半截、省略后半截”的形式居多,故称歇后语。

相对于汉语中的全民通用歇后语,地方性歇后语(方言歇后语)也有其独特的研究价值,已渐渐引起学界的关注。笔者在对客家歇后语的搜集、整理和分析过程中,还发现一种非常独特的地方性歇后语,暂且将其命名为“小范围名言轶事型歇后语”。

二、现象描述

上堡以高山梯田闻名,《舌尖上的中国2》对其特色小吃“九层皮”有所介绍,是一个相对闭塞,客家方言和客家文化保存较为完好的客家乡村。

(1)张有邦看病――下场(床)

上堡有名的老中医张有邦看病特别慎重,他诊病都会一边搭脉一边思量,大病小病都不一口定论,要留有余地。“你这病啊――”他摇头晃脑,“下场(床)哟!”意思是叫病人慢慢用药慢慢治,不要急着下床劳作。“下场”本身是张医生个人经典口头禅,不带贬义。而在日常交际中,“下场”带有“没有好下场”的意思,由于这句话比较伤人,所以当地人就隐晦地用“张有邦看病”来暗讽一个人“没有好下场”。

(2)邹贤考做生意――大过

民国时期邹贤考在上堡圩开了一间店铺。人们进店买东西不免顺口问一句:“邹老板,生意好哇!”不管生意好做不好做,邹贤考都谦逊一番,一律回答:“大过哦。”意思是:马马虎虎,没啥起色,或者说生意不好做。“大过”是邹贤考永远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所以当地人想要表达“马马虎虎没多大多起色”之类的意思时,经常放着简单的三个字不说,而是隐晦地说“邹贤考做生意”。

(3)陈聋牯做地――一片都

,没有;聋牯,聋子;地,坟墓。遂川县高排乡(注:与上堡乡毗邻)的地理先生(风水师)陈聋牯与别的地理先生不同,他出门找坟址往往一找就是一整天,傍黑回来就摇头,说:“这一片都好地方!”东家只好留宿。他便三天两头去探看。有时一找就是十天半个月,说不寻个好地方对不起东家。到后来人们才明白,原来他是外地人,来回路远不说,还耽搁接生意。遇到没人请他看风水的时候,就设法以“一片都”之类的借口在本地人家赖吃赖喝等候新东主。此后,当地人描述某一区域没有某事物时,不说“一片都”,而是说“陈聋牯做地”,大家都能心领神会。

(4)骆三芳买药――称头要足

称头,称东西时的分量。一般人都把“吃药多”看成是大忌,买药不是买青菜、买猪肉,不能去计较医生称的药是不是分量充足。而上堡人骆三芳是个小气鬼,买药时总要关心医生的药戥,生怕少称了药,还叮嘱说:“医生,称头要搞足来哟!”一时传为笑话。此后,在日常商品买卖中,买家叮嘱卖家不能短斤少两时往往说“骆三芳买药”,意思就是你别给我短斤少两。

(5)拿把耙泥坳人――荒了

耙泥坳,地名;拿把,意思是“给”、嫁给或送给。上堡乡赤水村耙泥坳住着清一色的方姓人。上堡方言h、f不分,“荒”和“方”统读“方”音。人们把荒废田土或荒废事业借谐音“方”来戏称。

(6)米筛眼大的字――独有张锡坤

米筛,客家地区一种竹制的器具,有许多小洞(客家话把“洞”叫作“眼”),用以筛选稻米。张锡坤是上堡一个偏僻山村里的人。解放初期,那个小山村里的人没文化,米筛眼那样大的字只有张锡坤才认得几个。所以,记人工,独有张锡坤能行;选当文书,独有张锡坤才行。久而久之,但凡认字写字,甚至所有难办的事,人们便说“独有张锡坤”,有时则说“米筛眼大的字”,意思也是“这事得找张锡坤”。

(7)竹筒子的泥团――一大工

客家话中,“一天”的读音是“一工”。旧时,人们不识字不能用笔记人工,做了一天工就捏一个小泥团放进竹筒里。竹筒里的泥团数就是人工数。有时小泥团不慎被水浸泡湮成一坨大泥团,几十天的人工瞬间变成了一塌糊涂的“一大工”,令人倍感无语。此后,但凡有类似令人哭笑不得的糊涂账,人们就说“竹筒子的泥团”以示调侃。

(8)崩岗下睡的――炮打鬼

崩岗,局部有坍塌的山窝。上堡乡上堡村水北有座小山头,解放初期曾作为枪毙反革命份子的靶场。上堡人称被枪毙的人为“炮打鬼”,这是一句骂人的话。当地人骂别人“不得好死”时,说“炮打鬼”太过直白,于是就委婉地说“崩岗下睡的”。

(9)狗爪豆皮搭辣椒――相送

狗爪豆,一种藤本植物的果实,夏末秋初成熟,可食用。上堡人卖狗爪豆皮时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一定会在狗爪豆皮里绑几只辣椒。辣椒是额外搭送给买家的,不另要钱。所以,如果某样东西是免费赠送给别人,就可以说“狗爪豆皮搭辣椒”。

在以上9个实例中,例(1)、(2)、(3)、(4)大致属于同一种类型:某个人的经典口头禅,成为该地区许多人言语交际的特殊表达形式;而例(5)、(6)、(7)、(8)、(9)大致属于另一类型,它以某一地区众所周知的独有习俗、风土人情或名人轶事为基础,形成一句集体使用的特殊用语。

事实上,这类独特的歇后语并非只见上堡一隅。崇义其他乡镇,甚至某一特定圈子里,也大量存在类似的现象。再举3个“某某说的”例子:

(10)家达先生哇咯――急时难想

哇咯,讲的、说的。这条歇后语主要流行于崇义县扬眉镇及其邻近的龙沟乡、长龙镇(上述3地统称扬眉片)。家达先生是扬眉片区小有名气的乡贤,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急时难想”,意思是这件事本来我是知道的,可是一时半会儿就是想不起来。于是,每当人们遇到“一时半会儿想不起来”的情况时,就会说“家达先生哇咯”。

(11)老逼哇咯――口子很多

这条歇后语主要流行于崇义县崇义中学教职工这个小圈子。老逼,一位朱姓老师的绰号。朱老师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口子很多”,说话间总是一副胸有成足的样子。“口子”在崇义方言中指“办法、出路或者可用的资源”等。“口子很多”,意思是“不用着急”。据说,这句话最早是由于朱老师的父母催促其早日找到对象,成家立业,朱老师总是不以为意地说:“嗯,咱(不用)急,口子很多。”这一说就是许多年,朱老师到很晚才结婚。而他的这句口头禅却不胫而走,在县中学这个圈子里广为流传。每当老师们想表达“有的是办法,不用着急”这层意思时,就说“老逼哇咯”。

(12)阿杨哇咯――不可能

这条歇后语也流行于崇义县崇义中学教职工这个小圈子。阿杨是一位杨姓老师的绰号。这位杨老师总是一副怀疑一切的姿态,言必称“不可能”,遂成为圈子里尽人皆知的口头禅。每当老师们想要说某事不可能时,则干脆以“阿杨哇咯”来代替“不可能”。

三、语言特征

小范围名言轶事型歇后语在形式上具有同普通歇后语相同的形式特征,但在具体内容上则有着较为独特的内涵特征。

(一)范围狭小。这是一种只流行于小范围局部地区并为该地区的人们所熟悉和使用的歇后语。前述的例(1)至例(9)基本上只有上堡乡当地人才知道,如果不是上堡人,就算是崇义县域内其他乡镇的人,恐怕也不知所云。例(10)仅为扬眉镇人所知,邻近的长龙、龙沟两地略有知之者――因为这3个乡镇合称“扬眉片”,在方言文化上具有较多的共同性。例(11)和例(12)则流传于崇义中学的教职工圈子,其他企事业单位的人未必知其所以然。本地域内或圈子内的人对此心领神会,而地域外或圈子外的人则茫然不解。

(二)名人担纲。这类歇后语往往包含一个当地人家喻户晓的“区域性名人”,这位“名人”的经典言论或者典型事迹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从而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最终浓缩为一条别致的歇后语。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谓的“名人”只是相对而言,其实未必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人物,他们的“出名”,多半是因为非常经典的言行能引起人们的传播兴趣。除此之外,这些“名人”的名气,影响范围很有限。比如说,邹贤考、张有邦、骆三芳、张锡坤乃至“老逼”“阿杨”等人,只在一定的范围内会有人知道,离开特定区域,则根本无人知晓。

(三)浓缩经典。这类歇后语的背后,或包含了个性鲜明的人的有趣言论,或包含一件在该地区老幼皆知的典型故事或社会常识(如,例(8)、(9))。于是,从这些人或事当中,人们便提炼出一条很经典的歇后语,成为当地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乃至日常交际的暗语。一般说前半句大家便心领神会,也偶尔单说后半句的,大家都能心照不宣。事实上,这类歇后语的前后半句可谓唇齿相依――虽然后半句是所要表达的最终目的,但离开了前半句的背景便索然无趣。人们因某个有意思的人而浓缩出一句有意思的话,但在使用这句话时,恐怕优先想到的还是那个有意思的人,没有他,便没有这句经典;引用经典,难免就要调侃这个有意思的人。两者互为表里,相得益彰。

(四)喜闻乐传。这类歇后语能够形成并流传,最重要的原因是由于人们对此喜闻乐见。“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中,孔夫子是名人,他的经典特征是家中书籍众多,所以人们用孔夫子搬家的行为来调侃输赢。同理,诸如“邹贤考做生意――大过”之类的话语中,邹贤考虽不是什么可以比肩孔夫子的大人物,但他也有属于自己的经典特征:世故低调。所以当地人可以将他作为一个传播的对象予以调侃。“大过”因邹贤考而流传,邹贤考同样也因“大过”而闻名――或许,在今天的上堡,不少年轻人或许已经茫然不知邹贤考是谁,但邹老板这条歇后语无疑已经在当地地方文化的史册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四、语言价值

“小范围名言轶事型歇后语”尽管数量有限、使用范围有限,但作为方言和地方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依然有着不容忽视的言语交际意义和语言文化价值。

(一)含蓄生动。和其他歇后语一样,小范围名言轶事型歇后语也有着诙谐幽默、隽永含蓄的言语交际效果。在一定的认知背景和语言环境下,人们说出某句歇后语的前半部分,大家便心领神会;或者提到某句歇后语的后半部分,大家都会情不自禁想起身边某个有趣的人、好玩的事,或者众所周知的地方习俗等,言语交际会因此变得既轻松愉快又不直白无味。这便是此类歇后语的魅力。

(二)有效传播。它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从生活中发现并凝练亮点,将一些饶有趣味的人和事变成人们日常言语交际的一部分,既实现了对人和事的传播,更实现了对某句话的反复使用和有效传播。日常生活中,一些口头禅(例如:“不可能、大过、口子很多、急时难想”等等)其实并不专属于某人,它们其实就是大众的日常语言,本身可以直接使用,一旦将这些日常用语与某个特定的人物相联系,则其传播效果立刻得到了强化,人们用一种新颖别致的方式说出日常习用的话语,其交际效果显著好于直接使用。

(三)语言范式。“小范围名言轶事型歇后语”可谓提供了一种语言生成与传播的范式――从“个别人无意识反复使用”到“许多人有意识经常使用”。这种生成与传播范式,在任何地域方言或社会方言中都有可能发生,具有良好的可复制性。包括时下那些层出不穷、“各领数百天”的网络流行语,其基本原理与此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保存文化。方言熟语是地方文化的载体,它能够反映、保存并传承地方文化。在“小范围名言轶事型歇后语”中,一些个性鲜明的地方人物,一些小有影响的地方事件,一些独具特色的地方习俗等,无意间被以歇后语的方式被保存下来,且随着人们的言语交际、口耳相传而得到延续。这对于缺少书面材料记载的乡村文化来说,无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文化传承方式。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依赖口耳相传方式流传的语言和文化,随着语言文化环境的变迁,随时都有失传的危险。因此,具有独特价值的“小范围名言轶事型歇后语”,值得各地的语言文化工作者去发掘、整理和保存。

第9篇:有关三国的歇后语范文

关键词:《红楼梦》;歇后语;概念合成;概念合成理论

《红楼梦》是我国封建时代艺术宝库中的一顶皇冠。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运用了诸多

民间俗语,可谓在皇冠上镶嵌了璀璨的明珠。书中人物个个能说会道,音容笑貌均是借俗语

表达出来。其中使用了大量歇后语,据笔者查阅总结,至少有56条。歇后语的恰当运用巧

妙地将人物的性格特征刻画得惟妙惟肖,同时深化了小说主题。对《红楼梦》中歇后语的解

读有助于更好地把握作品中人物的情感,领略作品的语言艺术魅力。本文以概念合成理论为

指导,对《红楼梦》中的歇后语进行解析,以期更好地把握作品的思想结构与人物的性格特

征,同时对概念整合理论的强大阐释力进行有力的证明。

一、《红楼梦》中的歇后语

歇后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恰当运用歇后语可以使语言表达生动形象,语

气加强并富于感染力;若使用不当或庸俗化,非但不能加强语气,反而会削弱语言的表达力,

"甚至使语言不健康"。元明以来的杂剧小说中歇后语渐渐开始流行,但多数时候不是方

言较多、意义隐晦,就是文白混淆、不像群众语言,抑或用意只为调笑逗趣、并无文学价值,

更有甚者,语句粗糙、思想落后。《红楼梦》则推陈出新,将歇后语用得流畅生动、精当准

确,切合人物身份与性格,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通过作者的加工提炼,本不足以登大雅

之堂、在人民大众口中流传的通俗的歇后语,在文学语言中的地位得以大大提高。

《红楼梦》中的歇后语,没有庸俗粗糙或者偏僻难懂的,所用歇后语都与故事情节及人

物性格有关,生动地表现出特定内容。如:

你忙什么!"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金钏儿,《红楼梦》第30回)

"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意为跑不了。作者并未直接说"跑不了",而用

"有你的只是有你的"表达此意,将金钏儿陷入火坑、自悲身世,又不得不想出一句话接受

宝玉的温存、摆脱宝玉的纠缠的复杂心情和盘托出。作者用同情的文笔在矛盾的现实中将少

女纯洁的心灵点染出来,激起读者对封建社会及地主恶霸的无比愤恨。同时,"金钏"和"金

簪"名物暗合,足见作者独具匠心。

《红楼梦》中的歇后语善于变化、不拘一格,具有创造性与独特风格。有的只有比喻,

没有说明,如:

你要有个横劲,那龙也下蛋了!(薛姨妈,《红楼梦》第35回)

这是薛姨妈说薛蟠决心不吃酒闲逛是做不到的事。与俗语"铁树开花"或"公鸡生蛋"的意

思相似,但身份却不同。薛蟠是独子,在当时的宗法社会中看来相当于龙蛋,表示稀罕。此

处只见比喻不见说明,是因为读者很容易理解。

有的歇后语先比喻再说明。说明的方法或用本体,或换句话说,或紧接着说,或隔开来

说,避免了墨守陈规的弊端。如:

没有长翎毛儿就忘了根本,只拣高枝儿飞去了。(赵姨娘,《红楼梦》第55回)

怪道呢!原来爬上高枝儿去了,就不服我们说了。(晴雯,《红楼梦》第27回)

这两句中的歇后语原型为"没有长翎毛儿就拣高枝飞--忘本"。改动后,前一句说明部分

放在了拆开后的比喻的中间,每个字都有着落,充分表现出赵姨娘痛恨探春不向着自己的自

私心理。后一句则省略了比喻部分并换了一种说明,表示抛弃了同类。由此可见,歇后语的

运用具有灵活多变性。

有的歇后语是先说明后比喻。颠倒使用,会使语气变弱。但如果运用得恰当,也别有韵

味。如:

你又没才干,又没口齿,锯了嘴子的葫芦,就只会一味瞎小心,应贤良的名儿!(凤姐,

《红楼梦》第68回)

袭人本来从小儿不言不语,我只说是没嘴的葫芦。(贾母,《红楼梦》第78回)

没嘴的葫芦,比喻不会说话、没有用处。胖子不是一日养成,得慢慢来,比喻任何事情的成

功必须有一定的步骤。此处将"没才干没口齿"和"不言不语"放在比喻的前面,是为了使

语气显得更加自然。

还有的歇后语是用下半截比喻来解释上半截比喻。如:

那宝玉是个丈八的灯台,照见人家,照不见自己的,只知嫌人家肮脏。这是他的房子,

由着你们糟蹋,越不成体统了!(李嬷嬷,《红楼梦》第19回)

"照见人家,照不见自己"虽然已解释了"丈八的灯台"之意,却不能准确表达李嬷嬷想说

的意思,需要再说得具体些。

曹雪芹巧妙地运用歇后语将《红楼梦》中人物的情感表现得恰到好处。对作品中的歇后

语进行深层次的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情节结构以及人物性格。

二、"概念合成"的提出

继美国加州大学教授莱考夫(Lakoff)和约翰逊(Johnson)在1980年出版《我们赖以

生存的隐喻》(Metaphor We Live By)之后,语言学研究认识论和方法论产生了新的变革。

Lakoff建立的概念隐喻理论从根本上说明了隐喻是思维问题而非语言问题,主要研究对象

是常规性的隐喻。而对非常规性的隐喻,如谚语、歇后语、新造词语等,则不具有明显的阐

释力。1985年,福柯尼耶(Fauconnier)在《心智空间》(Mental Space)一书中提出"心

智空间理论"。 心智空间是人们在思考和谈话时为达到局部理解和行为的目的而建构起来的

概念包(conceptual packets)。它不是虚幻的世界,而是源于客观世界的知识、体验和

感知,可将语言与思维动态的映射模式化。"概念合成"是心智空间理论的发展,是"人类

把来自不同空间的输入信息有选择地提取其部分意义整合起来而成为一个新概念结构的一

系列认知活动",其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心智空间的建立、映射与合成机制。它是在一系列

心智空间的概念合成网络(network)中进行的,以心智空间对语言、思想及认知活动进行

分析,可以很好地阐释整个隐喻过程中的意义构建。

三、概念合成理论的内容

1996年,福柯尼耶与特纳(Turner)在合作发表的文章《作为语法重要过程的合成》

(Blending as Central Process of Grammar)中正式提出概念合成理论的完整的动态模型,

如图:

 

此模型体现了福柯尼耶与特纳提出的"四空间论",即概念合成是在四个基本空间中进

行的。分别是类属空 间(Generic Space)、输入空间1(Input 1)、输入空间2(Input 1/2)

和合成空间(Blend)。类属空间构建于输入空间1和输入空间2之上,向两个输入空间映射,

经过类比认知整合反映出两个输入空间中共有的、常见的、抽象的组织和结构;输入空间1

和输入空间2经过跨空间映射(cross-space mapping)有选择地将某些成分或结构投射到

合成空间,通过"组合(Composition)"、"完善(Completion)"和"精致(Elaboration)"

三个相互关联的途径形成一定程度上区别于原输入空间的新信息或结构,即新创结构

(Emergent Structure)。新创结构产生的过程便是意义的产生过程,体现了这一模型的动

态性。

心智空间理论讨论的是两个或多个空间合并之后产生新的意义,而概念合成理论是对心

智空间理论的延续和发展,整个合成的过程实质上是映射的建立与使用的过程,同时也是背

景知识激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离不开心智想象与心智模拟。概念合成的过程便是将真实存

在的东西、虚构的东西以及想象的东西概念化。通过在合成模型中进行推理,将看似不合逻

辑的、不可能存在的东西概念化,形成新创结构。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心智空间合并后产生新的所指,往往一个空间是表征,另一个空间是

所指。表征空间的映射和所指空间的映射合并形成概念合成。尤其在隐喻性语言中,经常用

一个空间作表征去指另一空间所指,即形成了表征空间(representation space)和所指空

间(reference space)。

四、《红楼梦》中歇后语的概念合成分析

下面以《红楼梦》中两条较为典型的歇后语为例,阐明其中的动态意义建构过程。

(1)"我及至到那里要说合,谁知两个人倒在一处对赔不是了,对笑对诉,倒像黄鹰抓住了

鹞子的脚,两个都扣了环了。那里还要人去说合。"(第三十回)

输入空间1(表征空间):a. 黄鹰抓住了鹞子的脚;b. 扣了环了

输入空间2(所指空间):a'. 宝玉和黛玉对赔不是;b'. 和好了

类属空间:A. 发生的事件:两者联结在一起;B. 产生的结果:分不开了

整合空间:a-a'; b-b'(新创结构:两人亲密得不肯分开。)

输入空间1(表征空间)有两个元素,a表明一个事件"黄鹰抓住了鹞子的脚",造成了

b"扣了环了"的结果;输入空间2(所指空间)也有两个元素,a'表明事件"宝黛二人对

赔不是",产生结果"和好如初,不肯分开"。表征和所指体现了"喻体"和"本体"的关系。

鹰抓雀、兔等物时,爪距相对扣紧,不能轻易撒开,叫"扣环"。用"黄鹰和鹞子扣环"来

比喻宝黛互赔不是和好,喻体和本体一一对应,完成了概念整合的"组合"。两输入空间对

应关系通过映射反映到类属空间,激活大脑中的认知机制及已储备的相关背景知识,在类属

空间中完成要素的梳理,使表征与所指的相似性更概括,令输入空间映射到类属空间中的意

义得以"完善"。从整个语境看,这一相似性将宝黛两人的亲密关系和时好时恼的真实情况

刻画得入目三分,在整合空间中映射出了新创结构"两人亲密得不肯分开",达到了概念整

合过程中"精致"的效果。利用黄鹰抓鹞子的形象体现宝黛之间互有私情却不便流露的心理,

这一手法巧妙地表现了凤姐的尖利。

(2)"我那里照管得这些事!见识又浅,口角又笨,心肠又直率,人家给个棒槌,我就拿着

认真了。"(第二十二回)

这一歇后语中包含谐音,可分作两步分析:

第一步:

输入空间1(表征空间):"人家给个棒槌"

输入空间2(所指空间):"我拿着认针"

类属空间:(棒槌和针)形状相似

整合空间:把棒槌当成了针(新创结构:认"针")

第二步:

输入空间1'(表征空间):"认针"

输入空间2'(所指空间):"rèn zhēn"

类属空间:发音相同

整合空间:严肃对待,不马虎(新创结构:认真)

第一步是对歇后语字面义的分析,即分析出"人家给个棒槌--我拿着认针"这层含义。

"人家给个棒槌"作为输入空间1(表征空间),表明事件"人家给我一根棒槌",造成结果

"我"得到了一根棒槌;输入空间2(所指空间)的事件"我拿着认针"造成我将棒槌错当

成针,并做了认针的动作。这一步喻体与本体的遥相呼应完成的概念合成得到"组合"--

错将棒槌当做针,再通过映射得以"完善",形成"拿棒槌认针"的结果,暂时"精致"出

"认针"的含义。此为第一步合成结果。

第二步是由输入空间1'(表征空间)的事件"认针"与输入空间2'(所指空间)的

"rèn zhēn"概念合成的"组合"得出一个结论:两者的发音相同。这一对应关系通过映射

反映到类属空间,使我们联想到同样发"rèn zhēn"音的词"认真"。据此,输入空间映射

到类属空间的意义得到"完善",最终从"人家给个棒槌"中解析出"我拿着认真"的含义。

这是凤姐对贾琏说的风趣话,展现出一幅生动的年轻夫妇的生活画面。

歇后语言简意赅,风趣幽默。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将歇后语的生动形象、独具创造性

的特点几乎发挥到极致,使我们在理解歇后语内涵的同时,也领略了作品的深刻思想,把握

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加深了读者与作者间的共鸣。概念合成理论在阐释歇后语意义的形

成过程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使我们对歇后语意义形成的理解更形象化、清晰化。概念

整合过程的有序性,对歇后语意义的构建与理解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何仲英. 《红楼梦》的歇后语. // 卢兴基 高鸣鸾. 《红楼梦》的语言艺术. 北京: 语文出版社, 1985: 337.

Fauconnier, G.& Turner, M. Blending as Central Process of Grammar.//Golberg, A. Conceptual

Structure, Discourse, and Language . Standford: Center for Study of Language and

Information. 1996: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