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能计量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电能计量管理工作计划精选(九篇)

电能计量管理工作计划

第1篇:电能计量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供电企业;用电计量;管理工作

前言

用电计量管理工作是为了保障供电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及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同时确保供用电双方维护供用电各方的合法权益,帮助用户安全、经济、合理用电的一种行为。因此,计量管理工作是以精益化管理为目标,从计划管理、安全管理、现场服务行为等方面做好计量工作内容和工作标准要求,实现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电力企业技术标准及制度在日常工作中落实到位,更好地向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1 用电计量管理工作的内容和作用

基层供电所计量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负责供电区域Ⅵ、Ⅴ类低压客户、公变台区的计量装置管理,电能表、电流互感器的装、拆、移、换和故障处理工作;配变监测计量终端、低压集抄设备的安装和运行维护;执行电能计量装置的轮换及计量项目的实施;实施三级计量仓库的管理,对计量装置妥善保管,保证营销系统记录、帐、物相符;制定计量器具需用的计划,在装、拆、换工作过程中对计量装置妥善保管。

供电所计量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保证装在供电设施产权分界处的用电计量装置的准确,安全、可靠、经济、连续地向客户供应电能。全部客户电能计量装置的安装、维护和轮换是计量管理的经常工作,它对降低用电消耗、节约能源、加强经济核算、改善经营管理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2 目前用电计量管理工作主要存在的问题

由于计量工作的特殊性,从严密的规章制度、精细的工艺规程和技术标准有效地指导用电客户安全用电,保证电网和电力客户用电的安全。保障经济效益得以保障的前提,在供电和用电的各个环节中,如果计量管理工作不到位,就会导致安全事故、计量不准的发生,从而危及到电力客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电网的稳定运行。

2.1 计量人员的思想意识淡薄

计量工作涉及的内容多样且复杂,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引起电力客户的反感而遭到抵制,很多计量人员对工作有着畏难和松懈的态度,没有从根本上认识计量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平时工作中错漏百出,并且很多计量人员的管理水平较低,没有严格执行相关制度、标准要求,工作缺乏热情和积极性,在日积月累工作中容易形成麻痹大意的思想,安全防范意识差,问题发生后也不会主动地去寻找原因和解决措施,导致用电计量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都偏低。

2.2 计量人员技能有待提高

目前计量班组普遍存在人手紧缺,工作量大的现状,有些计量人员没有精湛的技能和敏锐的观察力,作业流程不熟悉,现场安全措施不充足,危险点分析不准确到位,漏洞百出,计量管理工作不到位,导致安全事故、计量不准的事故时有发生,危及电网安全和稳定运行。

2.3 计量班组作业标准化管理存在差异

由于计量工作的特殊性,有着严密的规章制度、精细的工艺规程和技术标准,但缺乏核心任务作业指导书,没有统一工作内容和工作标准要求,自停留嘴上喊口号,作业程序和工艺要求不规范,而且计量人员技能参差不齐,在工作环境较为复杂的条件下,容易催生事故的发生。

3 做好用电计量管理工作的建议

3.1 制定好计量管理工作的计划

计量班组每年应制定年度计划、月度计划管理、周(日)计划,做好计量管理。计划分生产性计划和非生产性计划两大类,生产性计划包括低压电能计量装置抽检轮换、计量装置轮换、计量箱更换、计量装置维修、计量装置迁移、计量装置改造、计量自动化设备升级等为主;而非生产性计划包括:安全活动、事故预想、反事故演习、安全自查、安全区代表巡查、任务观察、工器具管理自查、风险评估、班组会议、培训、竞赛、QC活动、资料整理、内务自查等。

具体步骤如下:每年根据客户分布情况和台区抄表计划制定详细的轮换、更换、维修计划,并按月度跟进进度;制定计划时,应注意尽量避开相关客户的抄表期。制定计量班组的工作计划后,结合计量班组实际,合理安排并有效利用班组的人力、物力等资源,确保班组工作计划的完成。

3.2 提前介入管理前移

结合实际工作分析,计量业务类别一般较难实现一站妥指标的考核时限,为确保业务需求,根据客户分散、数量多,实施现场安装花费大量人力的特点,当业务传票处于计量班组环节时,对工作有更精细的要求才能满足指标考核。

(1)按区域相对集中的业务进行归类,规划好安装路径,以减少在路途花费的时间,根据工作量合理安排工作人员,提高装表效率。

(2)规范细化计量三级仓库出入仓管理,计量仓管员必须做好计量表计的出仓与装拆表工作单表计一致,并做好登记,确保计量装置出仓正确率和准确率100%,以减少因出错表计造成到达现场不能装表的情况。

(3)针对计量工作作业任务提出事前作业风险评估结果及控制措施,到达现场前与客户沟通联系,了解客户现场情况,做好安装仪器及作业工具的准备。

3.3 执行计划加表单开展工作

按照工作计划,计量人员在开工前,工作负责人针对现场实际情况和工作内容对作业表单进行检查完善,按照经修改后的作业表单开展现场作业。当作业表单实际工作情况与作业标准存在差异且影响安全、作业质量时,工作负责人把有关情况及时反馈给班长,班长组织讨论确认后把相关意见上报主管部门。作业结束后,班长对已执行的作业表单进行审核,检查班组员工是否按照规定要求执行作业表单,检查作业表单内容是否符合工作指导要求,分析作业表单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4 实现现场管控

计量班长应根据业务类型对计量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计量人员应按作业表单、装拆表工作单进行现场作业;计量班长对工作任务进行现场安全作业抽查,检查计量人员安装的计量装置是否符合要求、接线是否正确性、电能表运转是否正常等。现场计量人员对施工地点的危险点是否做好预控措施及对安全薄弱环节采取必要的措施。计量人员应按照要求对现场施工前后进行拍照,并将照片、表单等资料完工后交回归档。

3.5 加大培训力度,提高计量人员综合素质

供电所计量人员很多的半路出家,从不同的抽调组合而成,并未受过专业系统的培训,计量专业知识缺乏,作业技能似懂非懂。从管理方面,应需对计量人员进行一系列的专业培训,学习国家有关的电力法规、计量专业知识和作业技能,提高计量人员对计量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定期进行专业知识和作业考核,进一步提高计量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力求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计量人员的综合素质。

3.6 规范现场服务行为

进行作业前,计量人员应与电话预约客户,与客户约定时间。计量人员应统一着装,佩戴工作牌按约定时间到达现场,同时遵守客户内部有关规章制度,尊重客户的风俗习惯,并需向客户出示证件表明来意;现场作业时,客户提出疑问,应详细、耐心地解答客户现场提出的问题。结束工作后,向客户交待有关注意事项,主动征求客户意见。计量人员现场服务行为得到规范,员工与客户有了良好的沟通,对提升员工服务素质和计量队伍新形象有很大的帮助。

3.7 做好安全及班务管理

(1)计量班组应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开展内部讨论,确定安全区代表,并进行安全巡查、纠正与预防、作业风险评估、应急保供电、作业表单、交通车辆等一系列的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及电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夯实安全文化基础建设,创建安全型计量班组,实现计量班组安全生产目标。

(2)建立健全的培训、图纸资料、生产用具、会议记录、内务定置、考勤等班组资料档案;规范班组培训及班容班貌建设等方面的内容,为现场工作实施做好扎实的基础。

3.8 建立健全考核机制,提高工作效率

建立员工综合考评依据及加扣分考核的奖励机制,细分工作考核标准,调动计量人员的积极性,通过工作实绩,考核计量人员工作绩效,达到对班组对计量人员在日常工作数量、质量、行为规范和任务指标的合理评定;以确保计量工作的效果和速度得到有效提高,避免内部管理中出现比较大的问题。

4 结束语

供电所计量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复杂繁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供电企业的用电计量管理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当前用电计量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这就要求基层的供电所计量人员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和工作方法,提高用电计量工作的效率,才能更优质地向客户提高用电服务。因此,加强用电计量管理工作,不仅对供电企业,还是电力客户和整个电网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第2篇:电能计量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全面计划指标是指在计划期内各种生产经营活动现象应达到的目标与水平。新能源公司全面计划管理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生产指标、资产经营指标、安全管理指标、投资管理指标、教育培训指标、劳动工资指标、项目前期指标、工程管理指标、生产管理项目指标、党群工作指标。生产指标主要是从宏观上明确公司的奋斗目标,树立标杆,对标管理,通过对生产指标的对比分析,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为加强生产管理、设备治理、节能工作提供依据和方向。新能源公司的生产指标主要包括发电量、发电场用电率、综合场用电率、机组可利用率、非计划停运次数、非计划停运时间、弃风电量、网购电量。资产经营指标用于衡量企业运用资产赚取收入的能力,企业资产使用效率的高低,以及对费用的控制能力,全面评价企业的收益能力。资产经营指标主要包括经济增加值、利润总额、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电费回收周期、可控费用、修理费、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外收入。安全管理指标是对安全生产情况实行定量控制和考核,进一步强化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安全管理指标主要包括设备事故、火灾事故、人身伤亡事故、电网事故、交通事故。投资管理指标主要包括基建投资、限上技术改造投资、限下技术改造投资;教育培训指标是为了提高人员技术技能、管理水平,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工作计划,包括培训计划、全员培训率、人均年培训时间;劳动工资指标包括职工人数、职工薪酬、劳动生产率、社会保险缴纳费;项目前期工作是固定资产投资和项目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是保证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其指标包括项目规划、前期项目费用、项目立项、项目支持性文件、项目核准等;工程管理指标包括工程策划、设计优化、微观选址、项目征地、项目融资、工程服务、施工及设备采购招标、工程造价、工程质量监督、生产准备、工程达标投产;生产管理项目指标包括设备检修计划、更新改造计划、科技项目开发计划、物资集中采购计划、备品备件采购计划、设备维护耗材采购计划、生产指标统计;党群工作指标主要是为了保持职工队伍稳定、提高员工思想认识,构建和谐企业而制定的工作指标。

2.新能源公司全面计划管理体系

全面计划管理是全员参与,全过程的工作行为。因此全面计划管理体系包括组织机构、计划编制、计划落实、监督、反馈、调整等。(1)新能源公司全面计划管理组织机构为了使全面计划编制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实际生产情况,切实覆盖和指导生产经营全过程,新能源公司全面计划管理组织机构是以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为决策层,以各职能部门、风电场、光伏电站为基础设置的组织机构,这就具备了全面掌握和了解公司生产经营各环节的职责和能力。(2)新能源公司全面计划的编制执行全面计划的编制是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以为公司的发展、设备健康、安全发电提供保障的前提下,各职能部门、风电场、光伏电站按照职能、专业分工,在全面分析公司气息的内外环境、影响和制约计划管理关键因素入手,编制各职能、专业的计划,最后汇总形成公司完整的计划体系,经审批后执行。公司各职能部门、风电场、光伏电站从经营管理过程对安全管理、市场预测、设备采购、生产经营、公司发展等方面实施全面的计划管理,通过对公司经济要素的管控来实现全面计划管理的目标。(3)新能源公司全面计划的评价考核计划制定后,关键是落实,是执行人是否积极执行,并千方百计地高标准的落实到位。为了充分调动执行计划的积极性,保障计划目标的顺利实现,建立相应的考评机制是落实计划执行的重要手段。计划归口管理部门定期、不定期跟踪、分析、调控计划的实际进展情况,通过例会、经济分析会、协调会、半年或年度会议,实地检查等方式了解计划实际执行情况,并将计划执行情况考核与绩效考核相结合,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考核,促进计划的落实到位。

3.结束语

第3篇:电能计量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基层供电企业生产管理包括很多方面。笔者根据多年从事供电生产技术的实践,在本文中围绕基层供电企业生产管理这一课题,并仅从生产指挥系统、生产计划管理及电网建设与规划这几个方面予以阐述。

基层供电企业生产指挥系统的要求

生产指挥系统是基层供电企业根据生产任务具体组织生产活动的计划、协调、控制、指挥,实现生产所要求的合理组合、优化配置的组织管理和保证体系。县级(包括县级市)供电企业应建立健全生产指挥系统,制订适合本企业生产经营的工作制度和标准,做到职责明确、信息畅通;各项工作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使安全生产能够得到统一的指挥、调度、安排和调整,保证生产经营目标和计划任务的完成。

县级(包括县级市)基层供电企业应建立经理(主管副经理)为主体的领导层、各职能部室为主体的管理层以及班组(供电所)为主体的执行层的生产指挥系统。为充分发挥该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计划、组织、指挥功能,要编制生产指挥系统网络图,明确职责,完善制度,层层抓管理。

领导层负责组织、指挥、协调、管理安全生产工作,对企业生产任务及各项生产指标的完成负全面责任;管理层负责具体的组织、协调、管理企业生产设备、生产技术和生产过程中的操作安全工作,对企业生产任务及各项生产技术指标的完成负直接管理责任;执行层是执行生产指令的具体操作单位,对完成生产计划和分配的各项生产经营指标负直接责任。

生产指挥系统制订有关生产工作的各项考核办法并纳入企业绩效考核办法之中,对安全生产和技术管理工作进行认真的检查考核,形成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激励机制,以保证各项工作任务能够保质保量按时完成。

基层供电企业生产计划管理的要求

生产计划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本要求,是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电网建设及技术更新改造计划、设备检修计划、反事故技术措施计划、设备预防性试验、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定期检验计划等内容。计划的种类按计划的长短可分为月、季、年三种。生产计划由生产技术部门归口管理,要以安全生产为中心,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加强计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确保全面完成各项计划任务。

县级(包括县级市)供电企业应根据自身生产经营状况和发展目标、上级下达的相关技术经济指标、上年度生产计划完成情况及电网规划等内容确定年度生产计划和各专业工作计划。并分解到各月(季)度,各生产部门、班组、供电所应围绕企业生产计划制订本部门本单位的相应工作计划并认真执行。要加强生产计划的管理,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流程,管理流程应包括制订、批准、执行、反馈及调整、总结五个环节。计划的编制应满足全局性、先进性、可行性、灵活性、可考核性等原则。计划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不得随意变更;在执行中发现问题,应按原审批程序重新进行审批后方可执行。对计划外的临时性工作,应在工作计划管理制度中明确指出下达方式,并应做好记录;防止无准备工作和多头下达指令,避免执行单位无所适从。年度生产计划通过月度生产计划实施,应加强月度生产计划的执行管理,对月度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以确保年度计划的完成。每季度、半年应对计划完成情况进行小结,及时提出调整建议,报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年终应编写年度计划执行情况总结。

要加强计划实施的过程控制,充分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MIS)等现代管理工具,使生产信息及时传递到相关部门。定期召开各种生产调度会和分析会,以促进各项工作协调、有序进行。

要对计划的执行情况定期进行检查考核,如月末、季末、年末等。考核的标准要依据企业制订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来制订;考核的内容要根据计划完成情况、符合程度及工作的努力程度去进行;考核细则要尽可能量化、细化,体现出先进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通过检查考核对行之有效的做法进行肯定,使之标准化、制度化,对不足之处进行改造,不断巩固提高。

基层供电企业电网建设与规划

以坚强智能电网建设为重点,加快电网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长期的、极其重要的一项工作。电网要发展,规划须先行,县级(包括县级市)供电企业应制订科学合理的电网规划,并纳入国家电网公司发展总体规划、地方经济发展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不断提高电网规划的系统性、先进性、协调性和经济性,满足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电网规划包括输变电规划、中压配电网规划、低压配电网规划,规划年限应与当地社会总体规划年限保持一致,一般分为近期(5年)、中期(10年)和远期(20年)三种规划。

电网规划的编制原则

电网规划是社会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与社会的各项发展规划相互配合、同步实施,电网规划内容应纳入当地发展规划,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相一致。

县级(包括县级市)供电企业的电网规划应与上级电网规划相互配合、协调。根据县域内各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科学合理进行负荷预测和电力平衡分析,向上级电网提出电源点布局及供电需求,以保证上级电网与本区域电网之间合理衔接。

电网规划应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调查电网现状,根据客观需求,从改造现有电网入手,新建与改造相结合,近期与远期相结合,及时滚动修编,协调发展、适度超前。

电网规划的组织建设

要高度重视电网规划工作,企业成立专门领导小组,明确规划主管部门和专(兼)职工作人员,制订工作制度,加强电网规划的管理。企业主要负责人每年至少主持召开一次研究电网发展的会议,分析电网薄弱环节,检查规划实施情况,搜集反馈意见,研究调整或修编规划,安排布置任务。

电网规划的编制、报批和实施过程控制

电网规划由县级(包括县级市)供电企业负责编制,提交上级主管部门审查批复后进行实施。电网规划实行滚动修编,一般在每个五年计划的前一年编制电网规划,在实施过程中每年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情况以及负荷变化情况对规划项目进行滚动修编。电网规划实施过程中要与本企业年度基建、大修、技改计划相结合,电网建设项目应是电网规划项目的具体体现,应确保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规划中未包括的项目原则上不得投建。

电网规划编写的具体内容

一是现状分析。根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分析现有电网状况在供电能力、供电质量、供电可靠性以及网架结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明确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搜集当地电网、电源、各类用电负荷性质及发展趋势等方面的资料,整理负荷预测、电源规划、电网布局、规划评估及编制规划文件等相关资料,为电网规划科学制订提供比较充分的依据。

二是负荷预测。负荷预测是电网规划设计的基础,包括电量需求预测和电力需求预测两部分内容。负荷预测工作应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收集和积累本地区电量和负荷的历史数据以及县域各行各业发展的信息,充分研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种相关因素与电力需求的关系,尽量使负荷预测结果更合理、更准确。

三是规划目标。确定规划期末电网在电源布局、供电能力、网架结构、各项运行指标、以三率为核心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自动化程度、技术装备水平、智能化建设等方面的发展目标。

四是技术原则。明确规划的电压等级、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容载比、变电站负载率、变电站主接线方式及规模、各级电力线路、各级高压电网结构、短路容量、无功补偿装置的配置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五是分期规划。根据电力电量的平衡,确定电源建设项目及规模。通过对电网现状、负荷预测等部分的分析,经过科学计算校核,提出新建变电站的位置、线路路径方案,对多种规划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最终确定分期末及各规划水平年的目标网架,绘制各规划水平年电网地理接线图,并绘出电网现状及各负荷水平年电网规划地理接线图,根据无功补偿的原则确定补偿方式、容量等,满足规划期内无功补偿发展的需要。按规划水平年确定调度、通信、继电保护、自动化及信息管理等专项规划的规模和要求。根据电网智能化建设的发展要求和企业技术装备的现状,确定新技术和新设备的推广项目,积极组织实施。

六是确定建设规模及投资估算。根据规划期末的电网总体建设规模和分年度建设的工程项目,确定相应项目的投资水平以及各电压等级的投资规模。汇总各规划水平需要的静态投资,得到电网规划的总投资,并对规划期末的建设项目进行经济效益评价和社会效益评价,分析规划项目的可行性。

第4篇:电能计量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统计分析 电力建设 工程造价管理

统计分析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以统计资料为依据,运用各种统计指标和统计分析方法,对经过加工整理的统计资料进行系统的、科学的分析研究,认识客观现象的状态,揭示客观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性,预测客观现象前景的活动。

一、统计学和电力建设项目计划管理

工程统计学是结合工程问题,研究怎样去有效地收集、整理和分析带有随机性的数据,以对所考察的问题做出推断或预测,直至为采取一定的决策和行动提供依据和建议的学科。电力建设项目计划管理中数据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等一系列工作是由统计学工作来完成的,是由统计数据全面反映的。数量性统计信息在电力建设项目计划管理中是最鲜明的体现和最普及的应用,即通过数字揭示电力建设项目实施计划管理过程定时间特定方面的数量特征,帮助对电力建设项目的计划管理进行定量乃至定性分析,从而做出正确的计划管理方案。

二、计划管理可采用的统计技术

电力建设项目计划管理计划统计工作,包括对计划统计数据的收集,并对数据进行加工整理,进而进行分析、对比,最后形成统计分析报告,用以指导计划管理实际工作,主要由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等阶段来完成。

数据收集是取得原始资料数据的基础环节,在计划管理进行中,计划任务各项原始数据必须根据预先设定的要求按期完成,收集内容应保证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统计资料的搜集,不能只使用一种调查方法,而应该根据数据收集对象特点和调查条件,灵活地选用不同调查方法组成调查方法体系。

数据整理是根据计划管理任务的要求,对统计调查所收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科学的加工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把反映总体单位的大量原始资料,转化为反映总体的基本统计指标,从简单枯燥的数据中找出计划管理任务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为下一步数据分析打下良好基础。

数据分析是指运用统计方法及与分析对象有关的知识,从定量与定性的结合上进行的研究活动。它是数据收集、数据整理之后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是在前几个阶段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从而达到对研究对象更为深刻的认识。计划管理中数据分析的作用在于总结计划管理现状及发展变化趋势,为管理层决策提供依据。

三、统计分析在电力工程造价中运用

(一)制定一套科学的统计管理制度和科学的统计管理手段

要制定一套科学的统计管理制度,工作中要严格按制度执行,对于违反者要给予一定的处罚;要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来管理统计分析成果,对于数据大、指标多、统计分析复杂的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管理操作,以实现资源共亭和科学决策。

(二)建设项目实施阶段要抓影响建设项目的核心重点,抓现场管理及收集整理统计资料

首先,不论建设方还是施工方,都要以合同为主线进行统计,全面履行合同,发现实物量或工程质量严重与合同、目标、统计报表不相符的应及时向领导汇报。其次,加强工程造价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搜集、积累工程造价资料不仅是造价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同时也是统计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通过对已完工程数据资料的积累和数据库建设,建屯统一的收集管理模式,可以为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提供条件,为建设项目投资决策提供信息,为参与市场竞争提供投标报价的依据,使投标报价更快捷,更准确。

(三)要从“量”和“价”上着手进行统计分析

(1)从“量”上。采用统计综合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把施工图设计预算或投标中标数据加上工程变更增减数据中的量与实际发生的人工、机械及材料设备中的量进行对比分析。如果发现浪费现象严重问题,要责令施工方赔偿;如果属未及时办理领退料手续;要责令施工方及时办理领退料手续,如果是统计时多列应令其减去;如果是漏列。要令其补上。

(2)从“价”上。以自己的报价为依据,运用科学的计算方法和统计分析法进行计算和分析,做出公平的,合理的报价决策。“价”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由于价的种类有多种,估价、预算价、市场价、招投标中标价和合同价等等,计价的方式又有多种,但不论是采用那种价,它都归属于合同。合同规定用什么计价方式,投标及预结算就采用什么计价方式。价的计算方法,要采用统计提供的科学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和分析,使价建立在有充分依据,计算更为准确的基础之上,以保持价在甲、乙双方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四、统计学在计划管理中的应用实践

在电力建设项目组织管理中的应用电力建设项目管理要实施有效的管理,首先要建立一个完善、高效的管理机构。管理机构的职能、组织、结构及制度一系列的选择、筹划和确定均需要统计信息上报的资源来完成,经过数量性和综合性的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机构,有准备的组织实施对电力建设项目的管理。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及科学的指标体系,为了解决项目计划管理统计中的问题,项目部需要建立起对各阶段原始记录资料的质量检查制度,出现问题及时地进行调整和校正,把统计工作看作是指示器和校正器,发现矛盾,提出建议,以便使统计工作在电力建设项目计划管理中发挥真正的作用。再者,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和调查方法,使各项统计资料具有充分的科学性合理性,能正确全面反映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的真实情况,并能保持连续性、系统性。

在电力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在电力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更加要求统计信息及时、详实、完整,随时需要将系统的统计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决策、优化决策,优化决策实施过程又是统计信息反馈、调整、优化的过程,说明统计信息不是单纯地罗列数据,如同点连成线,要有机结合。因此,必须大力加强统计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技术教育,联系电力建设项目的实际生产情况,每隔一定阶段,组织统计人员的培训,以更新知识和概念,提高业务素质,这对于提高电力建设项目的统计水平,强化统计的职能有着深远的意义。

第5篇:电能计量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输变电工程;施工进度;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L37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电力事业也在不断的发展,其中输变电工程的地位在整个电力事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输变电工程的技术复杂性和外部施工环境多变性等因素往往导致输变电工程不能按已定的里程碑计划进行开工和投产,致使工程不能及时投入使用,甚至多年都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造成了一定的浪费。若要让输变电工程按照里程碑计划完成并及时发挥应有的作用,应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进度的管理和人员的流动管理,以及各参建单位及部门协调管理等。

一、简述输变电工程施工进度管理

输变电工程分为土建工程以及电气工程等几大部分,其涵盖的范围比较广。其中电气的部分包括变电一次、继电保护、自动化和通讯以及线路等专业工程的安装和调试。对输变电工程进行施工进度管理就是在进行工程施工过程中,按照里程碑计划编制施工进度计划、资源配置计划,并制定确保计划实施的各项施工方案。定期对施工进度进行检查,比较分析施工计划是否存在偏差,并按照实际情况对施工计划进行调整和修改,确保施工进度符合施工计划中所规划的工期。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提前预判及控制,在工程结束后进行总结,为今后的项目建设提供依据和经验。

二、目前输变电工程施工进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项目前期工作准备不充分。现阶段,输变电工程施工受前期制约很大,前期准备不充分将直接拖延工程建设进度,例如施工图不能按时交付、物资采购存在漏招设备、材料、建设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建设场地不能按时移交施工单位等等,使原本安排和规划好的项目不能照计划执行,牺牲了合理工期。

(二)管理机制仍需完善。现阶段,输变电工程施工企业的管理机制和组织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机制还不够健全,项目部管理人员不能按要求足额配备、应持证上岗的管理人员未能取得相关资格证书,导致施工进度管理水平较低,施工进度难以按照施工计划执行。

(三)沟通协调不畅。输变电工程往往涉及很多单位,需要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供货单位以及施工单位的互相协调配合,如果不能建立很好的沟通机制,沟通协调不畅,则有可能使工作脱节,大大影响施工进度。

(四)施工清障工作变量大。在输变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前期清障工作变量较大,需要做实协议,积极推行属地化管理,把工作做得灵活起来,对于林地和农田等建设用地,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使用。

(五)计划执行力不强。在输变电工程施工前,已经编制了合理的里程碑计划,但往往由于各参建单位对计划不重视,没有制定各自细化的进度计划,并未对进度计划进行动态管理,而造成施工进度未得到有效控制。

三、输变电工程施工进度出现问题的原因

(一)外部环境。外部环境已经成为影响输变电工程施工进度的重要因素。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工程前期所达成的征地拆迁协议不能正常履行,征地拆迁费用索要过高等情况,致使工程进度严重受阻,甚至出现长期窝工现象。同时政府城市建设规划变更,导致已取得规划红线的输变电工程站址或线路路径发生变化,也会对工程进度造成影响。另外,施工现场水文地质条件和施工前所勘察的条件是否相同,施工现场恶劣的天气,高温和洪水等都会影响施工进度。

(二)参建单位。输变电工程施工进度的影响因素中,参建单位影响较大,包括建管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和设备供应商等,其中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施工进度被延误。比较突出的问题有:建设单位不能按计划提供施工场地、进出场道路等。设计出图不及时导致工程项目不能按计划开工,勘察不细致、设计不够合理,审核把关不严,导致施工过程中设计单位需要经常变更设计,甚至出现大量的重新设计,这就会导致施工进度被拖延。设备材料供应商因生产任务重,不能在合同约定时间内供应设备材料,或者供应的设备材料存在质量问题,不能及时安排售后人员进行现场服务等,也会直接影响施工进度。施工单位编制进度计划不细致,没有制定保证计划顺利实施的具体措施,未建立保证工程质量的质量保证体系和相应的管理制度,技术人员配备不足,致使施工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或因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应用经验不足导致返修、返工等问题,也是施工进度延误的重要原因。

(三)组织管理不善。电网输变电工程施工进度延误也有可能是由于施工组织管理不善而造成的。建设(监理)单位不能有效的对各参建单位进行协调管理,造成施工中对工作界面模糊的工作相关单位互相推诿,造成工程停滞。另外各参见单位施工组织策划不够合理,现场管理人员经验不足,技术交底不细致,人员配备分工不合理,施工过程困难考虑不充分,重要施工机械和劳动力相互之间不协调,以及施工平面配置不合理等都是施工进度延误的原因。

(四)停电计划。在输变电工程具体施工过程中,扩建以及改建的变电站在施工之前要申请停电。施工前生产部门未进行充分沟通,停电申请提交不及时或停电理由及措施不充分,都会使生产调度部门不能及时制定停电计划或停电计划批复时间过长,从而影响施工进度。

(五)突发事件。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意外事件,则有可能导致输变电工程施工进度受到影响,比如发生自然灾害以及重大安全事故等。

四、控制输变电工程施工进度的流程概述

输变电工程需要进行流程控制,才能避免施工进度和施工计划之间产生较大的偏差,即收集项目完成情况的相关数据,并和计划数据进行对比。如果完成情况和计划数据之间有较大偏差,则需对控制系统进行调整。

项目开始实施后,为了便于对项目进行控制,各参见单位均应编制各自的进度计划从而建立一个多层次的输变电工程的进度计划系统,如总进度纲要、设计进度计划、物资采购及供应进度计划、施工招标计划、施工总进度计划等,其中施工总进度计划还应进行细化。按照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固定的报告期,可以周、双周或一个月为期限。在每个报告期内,对项目有关情况进行数据收集。包括项目进度的完成情况,项目范围,项目预算等。其中项目进度的完成数据就是从项目实施开始到项目结束之间项目投入的成本。按照数据对项目进度、项目预算进行调整和更新。对项目范围、项目进度以及项目预算进行变更。主要应考虑其有可能对项目产生的影响,以此来建立一个基准和施工计划。在制定一个新的施工计划后,把新的计划同原本进度和预算进行对比,确认新的进度和预算计划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如果符合则予以实施,而无需纠正。如果不符合则要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对项目时间,成本以及范围进行调整。

五、对于输变电工程施工进度过程控制的措施

(一)应用科学的方法编制进度计划

各参见单位编制进度计划时,应采用能清楚反映各项工作的持续时间及逻辑关系的科学工具,有利于进度计划在实施过程中的对比和调整。例如建设单位的总体进度计划可以采用横道图的方法编制,施工单位采用网络图的方法编制。

(二)进度控制的组织措施

建立健全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组织,并设立符合进度控制岗位资格的专人负责进度控制工作。进度控制要进行大量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各种会议是组织协调的重要手段,必须严格各会议的记录、整理和发放工作。

(三)进度控制的管理措施

在目前的输变电工程进度管理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缺乏进度计划系统的概念,各参建单位各自编制各种独立的互不联系的计划,形成不了系统的进度计划;缺乏动态控制的概念,各参建单位只重视计划的编制,而不重视计划的动态调整。在项目的管理中应应重视并解决这两个问题。

重视信息技术在进度控制中的应用,例如利用国家电网大力推行的基建管控系统进行合理的进度控制。

在进度管理中还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比如人力、设备等是否符合工程要求,工作程序是否合理、有序,施工设备配套问题、设备运输通道问题、工人工作能力问题、分包工程计划以及竣工、验收计划等。

(四)进度控制的技术措施

第一要对施工数据进行定期地收集,并且对施工的进度以及施工的发展趋势进行相应地预测。在进度控制周期时,要按照实际情况来确定,如果工期较为紧张可以设定为一周为控制周期。其次,掌握施工过程持续时间的相应变化以及施工设计变更等造成的影响,对施工内外部的条件变化进行分析,并及时采取对应措施。最后,做好施工准备。加强进度管理和控制,尤其是施工之前应对施工设备的供应情况进行了解,确保其符合施工要求。

(五)进度控制其他措施

输变电工程施工后的进度控制是在工程完成之后进行的。主要包括工程竣工,验收,对工程索赔进行处理,相关资料的整理,工程总结以及建档工作等。近些年出现过某些工程为了抢进度而过早送电投产,然而竣工资料还未整理归档的情况。、

结语

综上所述,输变电工程的建设施工过程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各参见单位应积极探索加强施工进度管理的方法,在保证工程安全、质量的前提下确保输变电工程按照里程碑计划进行各项工作,并顺利投产,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可能的支撑。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公司业主项目部标准化管理手册》中国电力出版社,2014年7月第一版

[2]工程项目管理 中国电力出版社

第6篇:电能计量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为了满足现阶段电力企业的工作需要,必须要优化其综合计划管理方案,保证标准化建设的开展,满足我国现阶段电网工作的要求,保证电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这就需要健全综合计划管理体系,确保电力企业新型管理方案的更新,提升企业的综合管理效益,确保综合计划管理的高效性、科学性、统一性,保证新型计划管理模式的应用,从而保证企业最大效能的实现.

关键词:

电力企业;领导机制;综合计划管理;体系构架;最大效能

在电力工作中,影响其有效管理的因素诸多,为了提升电力工作的效益,必须要保证综合计划管理方案的优化,更新旧有的管理模式,进行新型管理理念的应用,实现其内部各个工作环节的协调,确保电力企业整体计划管理方案的优化,保证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这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优化管理观念,实现管理手段及管理目标的结合,保证管理方案的优化,从而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

一、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现状

1.计划管理策略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对这一管理手段的更新及应用,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于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影响深远,随着电力企业经济体系的不断健全,电力企业的资产日益积累,其内部部门不断增加,它的分工也日益精细化,这就增加了电力企业内部的计划管理项目,导致其计划协调管理工作量不断加大,这就影响其计划管理职能的发挥.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力企业需要应用一种新型的管理方法,从而适应现阶段电力工作的要求.在电力企业的内部管理中,首先需要落实好计划管理体系,落实好相关的分割式管理理念,保证企业规模经济的优化,确保企业整体利益的提升,这就需要做好规范化管理工作,保证其分工的明确性,实现新型计划管理模式的应用。在实际工作中,电力企业依旧缺乏健全的计划管理模式,有些管理人员过于重视电力工作却忽略了管理的计划性。在现阶段的计划管理过程中,分割式管理模式依旧存在,这种管理模式过于陈旧,管理中心缺乏统一性,管理起来比较分散,难以确保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我国电力企业缺乏统一性的计划管理体系,其内部缺乏明确的、统一的计划管理整合方案,轻管理,重生产的观念依旧存在。

2.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电力工作体系不断得到优化,但是目前来说我国的电力企业计划管理体系尚不健全,这种不健全涉及生产经营管理的许多方面,比如企业内部职责分工的不明确,工作流程的不流畅,导致计划管理过程中的一系列的问题。计划管理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闭环管理模式。在管理过程中,有些人员轻视电力管理,导致其管理过程中的一系列的问题,有些工作人员不能实现对电力企业管理编制的优化,确保强有力的管理监控。电力企业缺乏长远性的管理计划,不能实现其健康及可持续发展。

二、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体系的优化

1.为了满足现阶段电力企业的工作要求,必须要实现综合计划管理体系的健全,这种管理系统结合了过程管理、信息化管理、目标管理等的优化,是比较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其实现了一强三优的建设目标,能够满足我国电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综合计划管理体系的目标在于进行综合计划管理体系的构建。在该计划的构建过程中,需要遵循分工负责、统一领导的原则,保证计划管理体系的健全,确保管理机构的专业性、科学性,保证管理模式的分级性,这就需要进行综合计划组织管理体系的健全,由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决策管理共同构成领导班子,落实好企业的综合计划管理工作。进行企业综合计划管理方案的优化,保证其内部审定环节的正常开展,确保各个工作步骤的协调,以此推动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工作的稳定发展。2.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进行发展策划体系的健全是必要的,这需要进行专职计划管理人员的配置,保证企业综合计划编制环节、汇总环节等的协调,定期向局长办公会议进行综合计划年度建议方案,做好综合计划方案的修改及更新工作,定期向局长办公室进行综合计划的汇报,保证企业综合计划执行报告的定期编制,做好汇总综合计划调整方案的编制工作,落实好相关综合计划的考核工作。

3.指标分管部门需要落实好自身的责任,保证指标计划管理工作体系的健全,安排专业进行负责,进行专项计划报告的制定,进行分管指标管理环节、实施环节等的协调,做好分管计划指标的月度跟踪分析及控制工作,做好分管指标的调整及建议工作,保证策划部综合计划的优化,做好相关的编制及报审工作,从而满足现阶段电力企业内部工作的要求。电力企业需要进行新型管理理念的应用,保证综合计划内部管理体系的健全,保证新型管理计划的应用,保证各种新型管理计划的科学性、统一性,做好计划管理的审批环节、执行环节、监督环节,保证各个管理工作的考核环节的正常开展,明确好不同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确保管理流程的高效性、科学性,确保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进行电力企业综合计划指标体系的健全及完善,保证管理的科学性,这需要结合电力企业实际,进行企业生产经营方案的优化,实现电网发展环节、供电服务环节、资产质量环节等的协调,落实好相关的资产质量、电网发展、供电服务等指标。电网发展涉及固定资产投资环节比如电网基建工程、小型基建工程等,也涉及投资规模、开工规模、教育培训成本等环节。资产质量涉及资产总额环节、不良资产总额环节、电费回收环节等。供电服务指标涉及城市供电可靠率环节、农网供电可靠率环节等。经营业绩指标涉及工资总额环节、目标成本环节、售电单价环节、售电量环节、市场占有率环节、经营收益环节等。

4.电力企业需要落实好计划管理的动态化管理方案,落实好相关的编制环节、执行环节、控制环节、调整环节等,保证整体过程的管理,保证调控的科学性、规范性,实现计划管理方案的优化,保证闭环管理体系的健全,落实好全年综合计划的编制及汇总工作,进行计划决策机构的上报及提交,从而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为了满足电力企业内部计划管理的需要,管理层必须要履行好自身的管理工作,特别是需要做好计划管理的相关制定工作。企业内部的相关计划决策人员需要落实好自身的综合计划审议职责,公司内部的计划决策机构需要做好相关的计划制定审议工作,落实好相关的计划管理方案的审核手续。企业年度综合计划审议完毕后,需要由相关的计划管理部门统一下达,再做好不同职能部门的细化及分解工作,保证实施方案的制定及实施,从而满足综合计划实际工作的要求。这也需要进行月度综合计划指标跟踪分析制度的建立,落实好相关综合计划指标的执行情况,将不同分管指标的月度执行状况上报给相关部门。也需要进行综合计划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力度的加强,保证计划管理部门管理体系的健全,针对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做好相关的整改工作,保证任务目标的顺利完成,保证综合计划的完善,有效发挥综合计划的宏观调控作用,确保各项指标计划的顺利开展,实现考核环节、考评环节等的协调。

三、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的重要意义

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体系具备良好的应用效益,通过对综合计划的建立,有利于企业年度计划发展的需要,保证企业不同经济活动的协调,满足企业决策管理层的指导及控制要求,由于电力企业整体效益观念的形成,有利于实现资源配置环节、电网投资环节、资金管理环节等的协调。通过对综合计划管理方案的应用,能够保证企业人力、财力、物力等的协调,能够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保证企业组织管理机构的科学化、扁平化,有利于提升电力企业管理体系的专业化,保证其不同业务流程的协调,确保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性,保证其工作机制的统一性,保证其工作的统一编制性、统一上报性、统一下达性、统一调整性。在实践工作中,为了取得良好的工作效益,必须要进行电力企业新型管理理念的应用,保证综合计划管理方案的及时更新,保证新型计划管理体系的健全,以综合性管理为指标,保证不同管理程序的协调性,能够保证不同的工作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形成一种管理的凝聚力。

结语

通过对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方案的优化,有利于电力企业的有效运作及协调发展,有利于提升电力企业的综合计划管理效益,满足现阶段工作的要求。

作者:程永红 单位: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内江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王蕊.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研究[J].商,2015(4):15.

第7篇:电能计量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1)生产计划采取“保人身、保电网、保设备”的制定原则生产计划的制定以确保电网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减少设备重复停电为基础,同时,满足设备的维护、预试、定检、大修、技改、基建工程等有关需求。充分考虑设备的运行状况,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的安排,设备健康状况不良的优先安排检修。生产计划编制的重点是关键、重要设备的停电安排,包括输电线路本身的检修及其他设备检修导致线路、主变被迫停运的情况。计划编制应符合天气及本地电网的运行特点。如并网电厂机组检修应主要安排在电力相对充足的月份进行,主要输电线路与主变的检修尽量安排在负荷潮流较轻的月份,并注意季节气候的分布规律。在法定节日、重要保供电、恶劣天气期间,尽量避免安排安全运行风险较大的关键设备停电检修工作。

(2)生产计划的制定内容生产工作计划必须完整,计划内容需完整涵盖全部工作,即要包括班组的全部生产性工作和非生产性工作。生产工作计划包括年度生产工作计划、月度生产工作计划和周(日)生产工作计划、临时计划。年度生产工作计划应通过月度生产工作计划继承和分解,月度生产工作计划应通过周日生产工作计划继承和分解。应加强周日生产工作计划的执行管理,以确保月度和年度生产工作计划的完成。生产班组是生产部门生产工作计划的实施主体。生产班组应严格执行本班组周(日)生产工作计划。生产班组班长根据本班组周(日)生产工作计划,结合每天的具体情况派工,建立对应的作业表单。

2安全生产节奏模型管控

2.1生产班组的安全生产工作准备

(1)班组安全生产事先安排作业现场各种信息的收集、传递、分析、处理工作,及时了解安全生产情况,制订生产中所出现问题的处理措施。

(2)事先了解各项工作任务和每个成员的技能、体力、身体健康状况,做到量才适用,轻重分配得当;安排安全配备设施,为作业人员配备完善的安全防护用具、设施,保障作业人员得到职业防护。

(3)学习各种安全规章制度,学习了解完善的岗位工艺技术规程制度、设备维护检修规程制度以及安全技术规程制度等,熟悉工作流程,保障作业工艺质量精准度需求,落实质量控制措施。

(4)事先安排好材料放置、工器具设备检验工作,开展工作前,材料准备是否齐全、各种材料、备件摆放整齐有序,安全标志齐全,安全色标醒目;工器具、设备管理整洁,安全装置齐全,杜绝工器具带隐患作业。

(5)事先做好班组成员安全培训工作,班组成员必须经过安全培训,达到合格后才能上岗,要保证成员严格执行安全纪律、工艺要求、劳动纪律。

2.2开展生产作业现场风险评估辨识

各项工作开展前要召开班前会,对电网方式、设备状态、组织协调、资源配置、作业人员以及监督人员安排部署。遵循风险可控的原则,找出可能引发事故(事件)、导致不良后果的材料、系统、生产过程或生产现场的特征,及时回顾和更新,予以公布。

2.3生产任务分项量化计算

生产班组开展精细化管理,量化工作,遵循工作量与工作能力、强度相匹配的原则。凡可计量的工作,在明确数量计划的基础上,估算每个量化部分的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确保每一个劳动力布局合理,不窝工、不过量。

(1)班组当日作业量综合取值原则①作业人员的精神状态、气候:工作负责人须认真检查每个作业人员精神状态是否良好,禁止作业前夜酗酒、熬夜,禁止有高血压、心脏病史人员高空作业;尽量避免高温和低温时段户外作业,夏季宜安排在7时~12时、16时~18时期间作业,冬季宜安排在中午时段作业。②技能水平:进行班组人员现场作业胜任能力评价,作业人员年龄、技能等级水平、特种作业资格、专业工作年限、从事各类型日常作业项目经验、作业项目关键点把握等方面,以评估每个生产班组人员能从事的作业项目类型。③五种人(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工作监护人、操作人)的设置量、车辆、材料、测试设备、安全工器具配置、当天工作的作业风险等级以及衍生风险等方面综合考虑进行管控。

(2)单项作业能力(人数):开展本项工作的最基本人员数量。

(3)单项最大作业量=班组总人数/单项作业能力(作业需求人数)。例如:变电检修班,21人,工作负责人8人,进行悬式绝缘子更换作业,单项作业能力(作业需求人数)5人;单项最大作业量(项)3人,综合考评:技术含量较高,需要登高、攀爬软梯。2012年12月止,发生6次。目前依靠技术经验较丰富的员工开展。若同时出现3起,以及高电压的变电站并不能同时开展。风险度相对较高。

(4)如当日所有必须开展的工作按公式计算后大于班组人数,提交本部门审核,遵从计划停电管理和重要设备维护、设备状态、现场作业风险评估综合管理要求,对工作筛选安排。

2.4生产安全管理的持续改进

工作完成后,工作负责人应及时汇报工作完成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每个工作日,生产班组班长应对当天的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提出存在问题和改善意见。月度计划完成情况要进行分析,提出存在问题和改善意见,完成PDCA闭环管理。

2.5管控模型审核

(1)各级生产单位(部门)确定相关管理职责,在日常工作对班组安全生产节奏管控加强管理。工作节奏模型非为常态时期和特殊时期工作节奏模型。常态时期的工作节奏管控根据各专业工作要求实行差异化模式。

(2)特殊时期是指高风险、重要保供电和节假日,为维持节日祥和的氛围,避免因停电、电能质量、服务差错、民事、电价调整等因素引起的客户抱怨事件,影响社会稳定及公司形象,特珠时期管控执行特殊时期管控模式要求,要结合当时电网运行方式、设备、人员状况、气候等急缓轻重进行综合风险评估取值确定。

(3)开展模型的过程中关注模型的调节,加强班组安全管理的持续改进工作。如更换监护人、工作班成员,由其所在单位重新评估作业风险等级。人员变更后的作业风险等级不得高于原来的风险等级。若高于原来风险等级,应报上级部门批准。

3总述

第8篇:电能计量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电力可靠性预控管理系统 开发 应用

1、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电力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并且对电力供应的可靠性与稳定性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如果电力系统部门仍然采用原来的管理方法,只是仅仅对电力输送中断后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而不对电力管理实施预防措施和相关的可靠性管理手段,就极有可能致使电力的可靠性指标失去控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因此,做好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对于电力被迫中断的前期要有一套综合全面的科学合理的管理系统来维护电力的可靠性,实施规范的管理计划系统,使停电计划控制在可掌握的范围内,尽可能的保障用户的用电稳定可靠。因此,开发可靠性预控管理系统很有必要,以下本文就对其进行了相关研究和探讨。

2、系统的设计思路

在进行电力可靠性预控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利用时,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科学的设计思路,只有摆正设计思路的正确方向,才能做好系统开发的基础,保证系统的有效性。

(1)系统采用网络化设计。系统数据应实时录入、统计、查询、分析、共享、统一。

(2)系统的理论、概念、计算方法严格遵守国电公司输变电设施可靠性和用户供电可靠性评价规程。它定位于地市级、县市级供电部门电力可靠性管理和停电计划管理。并与国电可靠性软件接口,实现数据的导出、上报。是网络版信息管理系统。

(3)系统具备以电力可靠性指标为核心的目标管理功能和以计划停电为核心的过程管理功能。

(4)系统应建立电力设备动态建模机制,加强设备管理的灵活性和停电计划中设备关联性的分析。

(5)支持工作流的应用,能定制工作流,对停电事件进行闭环管理。提供主动式工作提示和消息预警机制。

(6)采用分布式3层架构体系,支持浏览器查询,易于扩展,能通过在线和离线定制完成一般的功能扩展。

(7)采用多层权限管理模式,支持服务端业务组件和客户端界面组件的注册、管理和调用,系统权限支持基于组件的包、类、方法授权。

(8)与电力生产MIS、输电GIS、配网GIS、EMS等外部系统集成,获取可靠性管理所需数据,以减少数据录入工作量。

3、预控管理的实现

在系统的开发利用过程中,要达到可靠性预控管理效应的完全实现,离不开目标管理的相关措施实行和在实施过程中的规范管理工作。因此,可以理解电力的可靠性预算管理其实就是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的叠加。目标管理是指根据全年生产工作任务预定全局目标,根据各单位所辖的设备数据和历年指标完成情况测算并预定各单位分目标,各单位再将分目标分解到班组。做到适当授权、明确职责,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和积极性,层层把关,一级对一级负责。

4、系统主要功能

根据电力可靠性预控管理系统的不同应用和性能,一般可以将系统分为目标管理、过程管理、基础数据、运行数据、统计指标、系统维护、权限管理、数据审核、国电接口、工作预警等10项功能模块。其中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是系统功能组成的核心部分。

目标管理功能模块是以年度指标为控制值,综合工作时间而进行的计划编制,起着总领全年停电计划的作用。过程管理功能模块则是指在实际的工作中,一般以月为单位进行的相关停电计划编制。基础数据模块是保证供电可靠性与输变电设施可靠性的关键功能模块,是提供系统管理的数据基础。运行数据模块是指对供电可靠性的顺利实施进行相关的实时记录,以保证运行数据能够有据可依,方便实时查询。指标统计模块是指供电可靠性、输变电设施可靠性各类指标实时统计,专用报表实时统计生成。系统维护模块主要有菜单维护、编码维护、电力模型定义。

5、系统主要特点

该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全面,系统的使用高科技网络管理,实现了数据的及时报告的速度。建立了完善的管理模式,扩大可靠性管理。统计查询的灵活性,以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可以选择的一般的,特殊的,模板的可靠性管理报告,为专业人士提供的第一手数据,为设备运行,运行分析提供全面的数据报告。可靠性管理和生产管理的集成。系统的可靠性管理模式,专业的单行调度的工作方式转变的可靠性,操作,维护和生产管理的综合管理,卓越的可靠性前期管理,调度,运行,维护指导,管理和生产过程的可靠性指标。电力设备的动态建模机制的建立。允许创建符合任何标准的设备对象模型,包括设备,财产,设备的关系,以及设备之间的继承,设备管理模式为基础的发展。该系统提供了有效的工作技巧和新闻预警机制,支持组件被称为触发机制和自动轮询触发机制,使用脚本描述的邮件规则和邮件内容,提高用户工作质量。

6、应用成效

(1)数据上报及时,信息共享。基础数据、运行数据实时录入。能及时反应停役计划、运行、检修管理工作、指标使用的实际情况。

(2)指标分解科学、便捷。引进了参考工作时间,结合历年指标实际使用情况,综合考虑年度工作计划,进行全局年度指标分解,可靠性专责工作量减少,指标分解科学、准确,查询、调整便捷。

(3)可靠性管理工作贯穿电力生产管理全过程。可靠性管理工作不再局限于可靠性专责的单线管理,各有关生产单位的领导和工作人员通过对该系统的应用,使可靠性管理工作与日常各专业管理密切结合,达到共同参与可靠性管理,并贯穿电力生产管理全过程的目的,较好地体现了电力生产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理念,同时,发挥了可靠性管理指导并服务于生产的作用。

(4)目标管理得到有效预控。以计划停电管理为中心,停电计划与可靠性指标关联,通过班组、基础单位、各级调度的层层预控,月度停电计划的申请、审核、平衡、批复、下达等业务管理严格按流程执行,对停电计划制定、指标使用过程进行监督控制。

(5)提高了停电计划制定的效率和效益。可靠性预控系统为停电计划的制定提供了一个平台,全局所有生产、基建的月度停电计划从该系统上报,由于信息共享、沟通及时,系统自动提示,意见流转迅速,减少了大量的协调平衡工作,减轻了运行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输、变、配有机结合,相互关联,真正做到了综合停电,减少重复停电事件的发生,同时也提高了计划的完成率。

第9篇:电能计量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成本管理;工程预算;施工进度

0引言

随着核电技术的发展,国家核电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规模也越来越大。预计2020年末,我国核电机组装机容量能够达到8800万kW。我国目前的核电机组将近48台,虽然核电建设市场越来越市场化,但国内核电企业仍然缺乏适合我国国情的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体系。研究一个成功的工程项目管理方案,使工程项目在符合各种核电建设质量标准之下尽可能多的减少成本,才是符合我国核电建设管理之路。本文根据核电工程项目管理的实际经验,探究工程项目中的成本管理。

1核电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前提条件

随着国内核电建设市场的开放,越来越多的大型发电集团开始参与核电项目开发工作。而这些集团往往都是核电企业的行业翘楚,其企业管理水平较高,使得整个核电建设市场较为稳定。在项目成本管理上,核电企业比其他行业具有较高的优势。由于我国国内核电建设市场开放的比较晚,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在国内实际应用历史较为短暂,相关方面实践和经验并不是丰富,导致我国核电项目成本管理的理论较为欠缺。我们目前对于核电项目成本管理理论仅局限于项目预算管理、项目投资控制、工程造价管理等方面。工程项目管理属于项目管理体系中的一种,是依据项目管理相关知识对成本进行管理的概念,它不是对工程项目的管理,而是工程项目的项目管理。实际上就是把工程项目当作整个管理过程的核心。项目管理根据执行过程顺序可以分为项目启动、项目计划、项目执行、项目控制以及项目结束五个过程,而根据横向知识范围可以分为项目集成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及项目采购管理这9个领域。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虽然是对项目成本的管理过程,但是成本管理是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成本的管理必须要考虑到项目管理其他过程或是领域的要求,以免造成实际成本与计划相差太多。

2核电企业项目管理的要点

2.1项目前期准备阶段的成本管理

核电项目在正式批准之前没有项目预算控制指标,这就导致核电项目前期施工建设阶段容易出现时间紧迫及管理水平的局限性等问题,而这些问题会造成工程项目变更、资源的浪费以及索赔等事宜,从而使得预算不断更改。核电企业预算的失控必然造成国有资产的损失,甚至影响工期,因此项目前期准备阶段的成本管理十分重要。

2.2工程项目费用管理中的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是针对企业近期以及未来一段时期内的所有生产、经营等所有活动的财务资金计划。目前已经在生产经营型企业中付诸实施并取得了成功,而建设期的核电企业与生产经营型企业具有很大的差别,造成全面预算管理具有局限性。生产经营型企业的支出费用具有循环性、周期短、耗资小、构成简单等特点,相比较而言,建设期核电企业一次性、周期长、耗资大、使用复杂,而且建设前期往往会出现很多不确定因素,如技术不成熟、现金流动性大等,这就造成全面预算管理在整个项目管理过程中具有较多的困难。

2.3成本管控的验证和提升

由于市场竞争不充分,对核电项目进行成本管控可以对施工技术和施工效率的改进情况进行反映,可以有助于实现成本的有效管理以及管理效率的提高。而目前有些核电工程项目出现赶工索赔、窝工等现象,如果无法计算则会造成成本计算混乱,成本管控将施工的承包商的资源投入与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可以有效地界定窝工和赶工的数量。对成本的验证可以要求施工承包商定期报告劳动力的变化、材料的使用情况、机械、器具的使用等变化,可以判断施工承包商的资源投入充分与否,对核电企业验证目标成本的有效性提供重要依据。通过成本验证对施工情况与资料的收集,随时监控工程目标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偏差,对其进行分析可以为新的核电项目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参考,形成重要的成本管控资料。

3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分析

国内核电企业的工程项目实践时间较为短暂,缺乏成功的实践,相关概念认识不足,难以形成有效地成本管理体系。根据2006版的《规范》,结合国内部分核电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实际,本文将从成本预计、成本计划和成本控制三个阶段过程来分析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过程。

3.1成本预测

根据一个特定的较小子集的实际数据来预测一定时期的人工、材料、服务和其他的成本就是成本预测的过程。由于项目参数的复杂性、历史数据的繁乱以及预测人员的经验和能力有限等原因都会对成本预测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产生很大的影响。成本预测人员需要对项目的重要影响参数和数据进行记录,随时对成本预测的数据进行修正和调整,使其接近或小于初始预算。一般到项目后期,成本预测的准确性越高。工程项目成本预测的结果需要经过数据的验算,只有合理、科学的数据才是有效的、这些数据可以作为下一阶段成本管理工作的目标成本。而这一目标成本需要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风险分析,评估成本管理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和不确定因素,对目标成本进行修正与调整,使其更具合理性。

3.2成本计划

成本计划根据相关合同文件、施工计划、研究报告、市场价格信息以及相关的项目经验成本数据资料,以修正目标成本为基础,反映工程项目管理的成本控制指标。成本计划是项目进度计划、资源计划以及成本控制指标进度计划相互影响的过程。成本计划涉及三个较为基本的概念:计划工作量计划费用、已完成工作量计划费用和已完成工作量实际费用。这三个概念都涉及到时间、进度和费用三个维度的概念,计划工作量计划费用是根据进度计划安排在某一确定时间内应完成的工程内容的计划费用;已完成工作量计划费用是工程实施过程中某一确定时间内已完成的工作内容的计划费用;已完成工作量实际费用指项目实施过程中某一确定时间内实际完成的工程内容的实际费用。成本计划就是要处理好这三个概念的相关关系。

3.3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阶段是整个成本管理的核心,对成本出现偏差的原因进行分析,控制与项目预算相比的变化情况。成本控制包括成本核算、成本分析以及成本考核三个部分,成本核算对项目工程的施工进度、成本费用进行统计,使其与成本计划数据进行核算,保持数据的一致性;成本分析主要是针对成本计划和实际成本的差别进行分析,了解工程项目施工中出现的一些风险和不可估要素,为下一阶段的成本管理提供重要的数据资料;成本考核则是在上述所有工作完成之后对成本控制各级工作和相关负责人进行绩效考核,对各个阶段的工作进行评价,有利于指导和改进成本管理工作。

⑴成本核算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国内核电企业将工程成本核算的数据主要是放在合同费用上,而不是具体的细项成本费用支出,合同费用的支付一半比较之后,相对于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国内核电企业的成本核算需要注意核算数据的时效性。国内核电工程施工合同文本中关于索赔费用、变更等都具有严格的时间期限,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国内核电项目工程往往只注意相关合作因素,对于时效性并不注重,不利于成本控制。而且,合同费用的构成包含按节点支付和按施工进度支付,还包括合同变更和索赔费用等费用,项目较多且复杂,因此需要审核其准确性。

⑵成本分析时挣得值法

挣得值法是目前国内应用的较为广泛的一种成本分析工具,包含计算工作量计划费用、已完成工作量计划费用和已完成工作量实际费用。计划工作量计划费用就是成本计划数据,已完成工作量计划费用可以根据成本计划曲线通过公式的计算得到,而已完成工作量实际费用是成本核算数据是成本核算数据。挣得值法的应用需要正确区分这三者的概念和关系,需要注意的是计划工作量的计划费用的最终施工费用等同于已完成工作量的计划费用,且两者的施工进度保持一致。

例如:下面这个例子,总的成本和工期分别为100万和12个月,每个阶段的计划成本和进度如下表:

截止到8月份,该工程施工进度和成本严格依据计划进行中,利用挣得值法进行分析可得:BCWS,BCWP,ACWP分别为70万元、75万元、72万元,计算出成本偏差、速度偏差分别为3万元和5万元,表明进度超前,节约了3万元成本。

⑶成本考核的有效实施

成本考核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根据上一阶段的成本分析成果进行评估与判断。成本分析直接影响各责任主体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效率,对于成本主体能够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因此,需要组织合理而科学的考核形式和内容,核电企业可以结合市场形势以及企业内部运行情况,制定符合自身管理体系的考核制度。在总的承包协议中就可说明成本考核的内容和考核方式,确定总承包商的主体责任。成本考核可结合前一阶段的工作成果,应用进度成本偏差的分析成果。若施工承包方出现较多的变更事项,造成项目管理实施过程混乱,则成本管控失效。成本考核对于成本管控工作可以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可以促进责任主体加强施工管理,加强责任心,提高管理水平。

4结语

根据国家宏观政策,核电建设工程将会走向更大规模的市场,其市场也将走向正规化,各核电集团企业的竞争将日趋激烈,核电机组建设成本将逐步透明化,这也促进各企业核电项目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成本管理的体系化。因此,各核电企业需要深化改革,发挥市场的优势,学习先进的项目管理理念,制定符合国情和自身情况的项目管理体系,促进我国核电工程项目管理的整体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泰浩.邦永.如何推出国内首套大型“项目管理”软件[J].创新科技.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