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能管理范文

电能管理精选(九篇)

电能管理

第1篇:电能管理范文

关键词:电能计量;管理;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TU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5-0183-01

1 电能计量管理的相关概况

电能计量管理是电力企业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它不仅关系到电力市场的交易结算,也关系到企业能否顺利实现自身的效益。电能计量管理主要是对计量点、计量标准、计量信息、计量装置和计量法制的管理,其管理工作不仅包括整个计量装置投运前和运行中的管理,还应该包括计量装置的运行档案和运行信息的管理。电能计量管理的目标是保证电力计量量值的准确和统一。在电能计量管理的过程中,计量装置要准确可靠,计量的检定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力市场也随之渐渐扩大,因此电能计量管理工作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加强电能计量管理工作,对电力企业而言,一方面可以增加其经济效益,因为计量管理可以减低电力企业的线损率,线损率越低,电力企业的损失就越小,经济效益也就越好。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电力企业的社会形象。加强电能计量管理,对用电客户就可以做到公平和公正计量,不多收客户一分钱,让用电客户放心使用,这样当然有利于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对用电客户而言,有利于保证其合法的利益和正常的生活。对国家而言,加强电能计量管理,可以促进经济的有效、平稳、快速发展。

2 我国电能计量管理的现状

随着电力企业市场化速度的逐步加快,电能计量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供、用电双方的利益,电能计量管理也成为一个十分关注的话题。但是目前我国电能计量管理存在一些问题。

(1)电能计量管理的技术水平落后。电能计量管理工作机械化和信息化程度较低,依然停留在手工或半手工操作的阶段,这样就使得管理工作效率低且易出错。由于技术水平低下,计量管理的基本数据,如统计应检数、计算三率(周检率、抽检率、周检合格率)等并不规范。另外,从事电能计量管理的人员水平较低,缺乏相对专业的知识。

(2)对计算机和电能计量管理软件的利用率较低,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造成这种局面一方面是因为,工作人员的素质较低,各种知识的培训没有跟上,软件的效用没有发挥出来;另一方面是因为计算机和管理软件在电能计量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设计模型不完整、功能较简单无法实现全面动态管理等问题,这些都影响其正常使用。

(3)电能计量管理的法制性管理相对较少。随着国家法制建设的发展和进步,国家对电能计量管理的要求更加规范和严谨。依法管理是电能计量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法律保证。但是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特别是在计量管理的基层,法律并没有得到有效地实施。

3 加强电能计量管理的措施

对于加强计量管理的措施,我们可以分为两大类,技术类和管理类。

首先是关于电能计量管理的技术类措施。

(1)计量设备管理是电能计量管理的基础保障。在管理的过程中,计量管理者应加大电能表和互感器的定期轮换,加强对大用电客户的电能表现场的校验工作,以免造成少计电量的现象发生,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对PT二次压降的测试工作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减少电力企业的损失。另外还应大力推广智能电表和用电管理终端的使用。

(2)要紧紧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电力企业要积极引入计算机管理技术,使信息化和网络化在实践中得到有效地运用;要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加强对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状况的动态分析和操控运作能力,争取实现管理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3)加强对管理者的技术培训和实践训练,加强电能计量手段。电力企业可以开展各种函授学习的方式进行培训。要开展网络专业技术培训,制定考核培训目标,保证计量检定人员熟悉掌握检定的规程和技术,确保检定质量。

其次是管理类措施。

(1)不断深化电力企业的改革,加强对电能计量管理工作的重视。电力企业的改革包括电力体制改革和电力企业内部改革两个方面。电力企业内部要有企业意识和竞争意识,要在市场中准确定位,坚持依法自主管理,规范电能计量工作的管理和检定,完善电能量值传递系统,为电能计量管理工作提供有效保证。

(2)依法管理是电能计量管理的法律保障,电能计量管理工作需要法制化管理。目前我国已颁布了《计量法》、《电力法》等相关法律,这有效的规范了电能计量管理工作。随着法制制度的不断完善,国家对计量管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为此管理者要始终坚持依法办事的理念,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努力让客户满意、让政府放心。

4 结语

电能计量管理是电力企业生产经营以及电网安全运行的关键环节,其管理水平不仅关系到电力工业的发展,也关系到电力企业的形象,而且还对贸易结算的准确和公正产生较大影响,是涉及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重要的经济活动,同时也事关电力企业和用电客户的利益,因此电能计量管理意义重大,各方面要给与足够的重视,加大力度加强管理,并提高其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支洁珩.刍议电能计量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1).

[2]吴建生.关于加强电能计量管理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0,(s2).

[3]王庆.电能计量管理现状分析[J].科技风,2009,(15).

第2篇:电能管理范文

关键词:电能计量;管理

一、表计、互感器质量控制措施

根据业扩发展和正常轮换的需要,以及电力公司对电能表、互感器的配置原则,由计量中心编制年度计量器具订购计划,或向负责采购电能计量装置的单位(部门)提供详细的技术参数。电能计量器具应具有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标志cmc)和生产许可证及其编号。首次新购入的电能计量器具,电能计量检定中心应抽3只以上进行计量性能试验,合格后,再进行批量验收。验收的计量器具出具验收报告,验收合格后,由负责人签字接收,办理入库手续并建立计算机资产档案。

凡首次订购的电能计量器具宜小批量试用,以积累使用经验。随着电能管理向标准化、智能化方向的发展,电能计量技术机构应订购具有防窃电、多功能的电能表,尤其具有防强磁场窃电的电能表。新技术电能表经试用后批量推广应用,早期电能表按品质抽检结果需批量更新。为提高低负荷计量的准确性,应选用宽负载(过载4—6倍)的电能表。电能表过载倍数越高,电能计量装置准确计量的负荷范围就越宽。同时,当用户负荷增长后,可减少更换电能表的工作量。

二、校验质量控制措施

新购的电能计量器具应按规程进行首检,检定合格后方可领用装出,不合格的由厂家更换合格产品。根据检验规程,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计量检定中心分别确定各种用户电能表和互感器的检验、轮换周期和标准检验的送检时间;严格执行计划轮换、校验、检修,到期应换必换,应校必校,修校必须合格,修校记录、数据微机存储,打印齐全、清楚。计量检定中心应重点考核以下指标:

(一)标准装置的周检合格率应不小于98%;标准装置的周期受检率应达100%;在用电能计量标准装置周期考核率就为100%。

(二)电能表、互感器周期轮换率应达100%,周期校验率应达100%。

(三)电能表修调前检验合格率:ⅰ、ⅱ类电能表应达100%,ⅲ类电能表应达98%,ⅳ类电能表应达95%。

(四)现场检验率应达100%;现场检验合格率:ⅰ、ⅱ类电能表应不小于98%,ⅲ类电能表应不小于95%。

(五)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周期受检率应达100%。

(六)计量故障差错率应不大于1%。

三、安装质量控制措施

(一)装表接线原则

单相电能表必须将相线接入电流线圈;三相电能表必须按正相序接线;三相四线电能表必须接中性线;电能表的中性线必须与电源中性线直接连接,进出有序,不允许相互串联,不允许采用接地、接金属外壳等方式代替;进表导线与电能表接线端钮应为同种金属导体;对零散居民户和单相供电的经营性照明用户电能表的安装高度,应使电能表水平中心线距地面在1.8~2.0m。

(二)对计量柜(箱)的要求

计量柜(箱)内应留有足够的空间来安装电能表,互感器及一、二次接线应使其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及操作空间。

计量柜(箱)内的活动门必须能加封,应具有可靠的防窃电措施,门上应有带玻璃的观察窗,以便于抄表读数与观察表计运转情况。

计量箱与墙壁的固定点应不少于三个,使箱体不能前后左右移动。计量柜(箱)内的金属外壳应有接地端钮。

互感器二次回路的连接导线应采用铜质单芯绝缘线,对电流二次回路,连接导线截面积按电流互感器的额定二次负荷计算确定,至少应不小于4mm2。对电压二次回路,连接导线截面积应按允许的电压降计算确定,至少不小于2.5 mm2。低压电能表和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导线截面不小于2.5 mm2。

(三)电能表的一般安装规范

高供低计的用户,计量点到变压器低压侧的电气距离不宜超过20m。

电能表的安装高度:对计量屏,应使电能表水平中心线距地面在0.6~1.8m的范围内;对安装于墙壁的计量箱,宜为1.6~2.0m的范围。

电能表安装必须牢固垂直,每只表除挂表螺丝外,至少还有一只定位螺丝,应使表中心线向各方向的倾斜度不大于1°。

在多雷地区,计量装置应装设防雷保护。

在装表接电时,必须严格按照接线盒内的图纸施工。

进表线导体部分必须全部插入接线盒内,并将端钮螺丝逐个拧紧。

四、运行维护质量控制措施

建立电能表、互感器条形码管理系统。开展每套计费计量装置的综合误差计算,每个计量点由综合误差引起的误差电量计算。严格遵守业扩用户计量勘察、验收制度,加强配变计量装置巡回检查,重点检查负载变化大及季节性负载、冲击性负载的用户,针对负载不同情况,动态管理电能计量装置,杜绝电能表、互感器因负荷变化导致的长时间过负荷运行,以及因电流互感器变比过大,致使电能表长时间在1/3标定电流以下运行。要加强计量封印的使用监督管理,建立计量封印的订货、领用、报废、封存全过程的管理制度,统一计量封印的防伪技术和编码管理。

加强计量表计的管理手段,推行运行管理,严防窃电,重点考核400v低压居民电能表校验、客户电能表管理情况。考核配变计费表计损坏率,应在1以下,其计算公式为:

第3篇:电能管理范文

体系管理部门与能源管理部门相融合,使现有节能管理网络和体系管理网络从组织机构上统一。公司在运行部设置节能技术监督岗位,能源管理体系也由运行部牵头归口管理。DL/T1052-2007《节能技术监督导则》规定,节能技术监督应全面覆盖火电企业的规划设计与基建、生产运行、能源计量多方面。能源管理体系是将监督覆盖的各方面分解到能源消耗的各个环节,体系要求影响能源效率的能耗环节和管理体系结合,使现有节能技术监督工作融入体系管理并得到延伸。

2火电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的重点

2.1能源评审能源评审是指基于数据和其他信息,确定组织的能源绩效水平和识别改进机会的工作。能源评审内容和步骤包括以下3点。(1)能源使用和消耗的测量数据分析,包括:生产指标统计结果、主要耗能设备及系统的能源消耗、运行及试验参数监控结果等。(2)基于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的分析,识别主要能源使用区域情况,以及对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有重要影响的设施、设备、系统、过程和人员,并确定其现状。评估未来能源使用和消耗以及需求变化。(3)识别改进能源绩效的机会,并进行排序,包括但不限于:采用、推广行业最佳节能实践经验;通过技术改造,淘汰落后工艺、设备,提高发供电设备能源使用效率;充分利用余热、余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与本企业能源流有关的部门协调、配合,提高能源绩效水平。通过能源评审确定优先控制能源因素时,考虑消耗能源最多的因素、决定能源使用或要求的因素、最具节能潜力的能源因素[1]。公司通过2013年度能源评审,明确优先控制能源因素,进而明确能源管理的重点部门(见表1)。表中补充控制措施可以是以下一项或几项组合:a.制定能源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b.制定运行控制程序或作业指导书;c.制定岗位责任、人员能力要求、培训要求及能力评价准则;d.制定应急预案;e.制定现场监督检查制度;f.技术改造(技术方案)。在识别后重点结合能源因素控制情况针对性地制定管理方案,形成年度节能计划,实现能源因素的闭环控制。电力企业能源消耗主要种类:煤炭、电力、淡水。按能源消耗种类分析电力生产过程中影响能耗的因素。能源管理体系运行的主线是能源控制(运行过程控制),而前提是能源评审。在进行能源评审过程中,各部门均参与了本部门的能源评审,这项工作在各部门的开展中取得了良好效果。部门员工通过应用科学合理的标准化方法,识别出本部门的能源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其是否为可控能源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评价出能源因素控制的优先级别。生产中严格按照对应级别进行控制,并将可行的控制方法纳入到操作规程中实现标准化,真正使节能工作深入到生产过程中,将节约能源变为每个员工的具体行动。

2.2法律法规收集和评价公司在能源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多方面收集能源管理和节能管理相关的国家、地方节能法律法规、政府文件、行业标准、上级主管部门文件等。依据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进一步规范公司节能管理和能源管理方式。优化生产工艺、挖掘生产过程中节能潜力的同时,通过增加环保投入、淘汰落后工艺、采用循环利用等措施,加大减排工作力度,做到清洁发展、循环发展,谋求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推进国家能源方面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和其他要求的实施,对火电企业的节能减排、循环经济提供指导,以促进火电企业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耗。体系要求在规定时间间隔内评审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公司规定每年进行法律法规收集和评审,收集和重新整理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在保证有效性的前提下广泛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要求并切实执行。

2.3基准标杆和能源绩效参数管理对能源实施体系化管理,先要建立与企业规模相适应的、先进的耗能标准,应考虑以下3点:(1)符合国家对能源管理的要求;(2)达到或超越本企业的历史最佳水平;(3)以国内外同行业的先进水平为目标。这个标准同时具备两个方面的特性:(1)标准的可持续改进性,即标准要随着企业能源管理水平的提升而提高;(2)标准的动态适应性,即标准既要符合企业正常运营状态下的要求,又要在企业产能发生波动,在高负荷和低负荷等非正常状态下,适应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并继续保持标准的动态先进性[2]。火电企业节能管理的初衷是在保证外部需求的前提下不断降低能源消耗。在实际评价能源消耗水平的过程中需要相应的参照值,即基准和标杆。中电联每年收集国内部分火电机组能耗指标情况并进行比对。企业通过将自身能耗情况与其他发电厂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制定公司能耗基准和标杆,见表2、表3,明确公司努力的方向。公司采用上年度能耗水平作为基准,选取中电联年度能效对标结果中公司同类型机组前20%能耗水平作为标杆值。在确定基准和标杆后,分解到部门有对应的能源绩效参数,比如运行部作为能源消耗的重要操作部门,确定其能源绩效考核项目,见表4。

2.4制定全面综合的节能管理方案通过用能结构分析、用能系统各环节分析梳理节能措施,有效识别和评价出适合公司的各项节能技术和方法,形成年度节能计划作为管理方案。梳理能源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和接口,建立和完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能源管理组织结构,通过识别节能潜力以及节能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节能管理中的短板,针对性地制定持续改进措施,从而实现制定的能源方针和能源目标,减少工作中的随意性,提高节能工作整体效果和效率。公司在确定机组能效短板后分析得出优先控制能源因素是汽轮机热耗,果断制定了汽轮机通流改造的方案并实施,收到良好的预期效果。

2.5形成能源管理方案的闭环管理与传统的节能管理模式不同的“能源管理采用PDCA系统管理模式,强调体系运作、全员性与、全过程控制的理念”,节能变成公司各个部门、各项工作共用环节,扭转节能工作仅仅是单一部门责任、单独一项工作的意识。落实运行控制,加强培训,提高意识;通过监测机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公司针对能源短缺、能源设施故障或设备状况欠佳造成能源消耗上升等情况,制定整改和改善措施,降低能耗并定期对其开展评估;实施闭环管理对不适合的措施进行纠正,最终消除造成能源浪费的因素;对节能管理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闭环,对制定的节能技改进行跟踪,做到“事前有可研,事后有评估”;改造后的经济性评估作为管理方案的评价方法,通过评估总结节能技术改造的经济效益和改造中遗留的问题,进一步制定措施,确保改造取得预期的效果。

2.6监督审核推动节能管理工作规范性能源管理应实时跟踪、实时监视、评价。公司明确衡量公司能源效率管理的重要指标是供电煤耗、综合厂用电率、发电水耗,对照基准、标杆以及上级考核要求定期开展评价和分析,做到指标闭环控制。管理方案的评价,将每项节能技术改造前的可行性研究和项目实施后评估引入能效评价。针对体系的运行情况,公司内部每年安排对体系内审和管理评审。根据国家规定每年组织4次专业机构外审,对公司能源管理体系开展评价,始终保持体系的正常运行。

3结论

第4篇:电能管理范文

1.1趋势曲线分析智能电力监控系统能够提供清晰的曲线图,这个曲线有历史曲线以及实时曲线,可以将其作为对比,显示在分析界面中。通过调用相关回路曲线界面就可以准确分析出回路当前运行情况,是否有运行负荷出现。举个例子:可以借助实时的曲线,分析该回路电气设备是否会引起信号波动;检查系统曲线历史,更加方面工程人员对检测配电网进行质量分析。

1.2报表管理在Acrel-2000智能电力监控系统中,具备了报告管理功能,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再次设计,设计出类型多样的报表,这可以实现自动化设计。自动生成的各类型的报表,有操作记录报表、历史报表、运行报表等等。这些报表可以被查询和打印出来。而且,还实现自动化时间累计报表记录,想要进一步了解电力系统运行情况,就可以调出这些报表,便一目了然。系统还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设置出新报表符合。

2自动化防误系统功能的实现

2.1图形模拟语言操作以及模拟语言操作控制方式预演操作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主要是通过图形界面来对设备进行有效模拟。在判断是否存在误操作的过程中则主要是根据设备运行状态、电网结线方式以及设备类型来进行科学判断。当设备存在误操作的行为时就会被禁止,并且系统也将会通过文字的形式来进行警示,这一种形式非常方便设备工作人员进行查看。在预演过程中如果是要模拟操作满足防误规则,则是需要通过图形模拟来产生操作结果。这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需要高度重视的一点。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根据预演操作步骤的结果来进行模拟预演控制。当出现严重错误的时候就需要实现停止模拟语言操作的继续进行,可以由用户来自行选择处理方式。采用这样一种方式是有助于实现误操作的。

2.2设备对位和用户权限管理功能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在配网自动化调度的时候需要通过物理隔离的方式来进行数据交换,通过这样一种措施将能够实现系统得到现场的一次设备状态的功能,通过该措施将能够确保设备状态同现场的实时对位。数据交换的主要内容是接地开关、断路器、接地线以及隔离开关等一次设备的状态信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会出现系统设备无法自动采集信息的情况,此时就需要通过手工来进行采集状态设置。系统本身是具有自动记忆设备状态功能的。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一点。

2.3调度系统在智能操作票系统中,审核预令和正令监护执行是两大功能模块,通过这两大功能模块就能够实现调度操作票“拟票、审核、预令、监护以及执行”全过程。将能够实现全过程计算机的规范化管理。该调度系统本身是具有以下功能的:一是防止调度误操作功能。系统中智能辨识操作票中每条指令都能够显示在防误模拟系统上。工作人员能够直观地看到操作结果。此时如果存在误操作,系统就会立即给出文字以及语音报警。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该系统是具有完备的操作票全过程管理功能的,其中的正令监护执行功能能够有效防止误操作。通过该系统基本上实现了全过程防误。二是系统采用了操作仿真、网络拓扑以及潮流计算等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将会使得系统维护起来更加方便,简单。通过这些技术将能够有效实现王孙计算分析、操作仿真以及调度员潮流等功能,最终能够实现适合地区电网的DTS功能。三是能够减轻工作强度。该系统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减轻工作强度,调度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典型操作、模拟操作和智能成票方式来作为操作命令,系统内部是不需要用键盘来输入字符的,不通过键盘输入就能够有效生成操作命令,进而规范调度操作命令。

3结束语

第5篇:电能管理范文

一、综述

发电企业的电能质量管理贯穿于基建、生产过程中,发电企业要以安全和质量为中心,依据国家、行业有关标准、规程,利用先进的测试和管理手段,对电力设备的健康水平及与安全、质量、经济运行有关的重要参数、性能指标进行监测与控制,以确保其在安全、优质、经济的工作状态下运行,从而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合格的电能,满足电力用户的用电需求。

二、电能质量管理的指标

衡量电能质量的参数包括电压、频率和波形,对应的电力企业的电能质量管理指标包括电力

系统频率允许偏差、电力系统电压允许偏差、电力系统电压波动和闪变、电力系统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电网谐波允许指标、暂时过电压和瞬态过电压等。对于这些电能质量管理指标,发电企业应依照相应的国家标准和规定以及电网企业的要求,进行专业的监测和管理。

三、电能质量管理的组织机构

发电企业的电能质量管理工作隶属于电力工业技术监督工作的管理体系,在该管理体系下,建立进行电能质量管理工作的组织机构。一般发电企业的电能质量管理的组织机构如下:

四、各级组织机构的职责

(一)电力技术监督委员会

作为发电企业电力技术监督工作的领导机构,依照国家法规、行业标准等统筹管理本企业的电力技术监督工作。负责组建本企业的电能质量管理工作网,并保证电能质量管理工作所需的物力和人力资源,确保本企业的电能质量管理工作顺利、高效的开展。

(二)电厂技术管理部门

作为发电企业电力技术监督工作的二级机构,负责本企业的电力技术监督的归口管理。一般工作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电能质量管理程序并监督其执行。

2.设立电能质量管理专责工程师并报上级管理部门备案。

3.审核和汇总电能质量管理的报表和总结并归档。

4.向上级管理部门上报电能质量管理的工作计划、报表和总结。

5.批准电能质量管理相关的技术文件。对保证电能质量的措施进行技术监督。

6.检查、督促和跟踪影响电能质量的问题。建立影响电能质量的相关设备的技术档案。

7.负责电能质量管理相关的外委服务合同的编制,协助和监督外委服务合同的执行。

8.组织电能质量分析例会。

9.定期组织对电能质量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并提出奖励和考核建议。

10.组织参加上级主管部门召开的电能质量管理相关会议,并落实会议要求。

11.协调本企业计量监督组织进行电能质量监测所使用的仪器、仪表的定期校验工作。

12.审查变更改造中影响电能质量的报告并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13.组织公司运行和检修期间的电能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反事故措施的制定工作。

14.对于电能质量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重大异常或事故,负责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三)电能质量管理工作组

作为发电企业电能质量管理的三级机构,依照本企业的管理程序开展电能质量管理的日常工作。一般工作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设置专职(兼职)电能质量管理工程师。

2.根据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电能质量管理的规程、技术措施和实施细则,做好电能质量管理的日常工作。

3.按时编制和报送电能质量管理的工作计划、报表和总结,确保各项数据真实可靠。

4.配合技术管理部门建立影响电能质量的相关设备的技术档案。

5.参与电能质量管理相关的外委服务合同的编制和执行。

6.参加相关的电能质量管理培训。

7.参加电能质量分析例会,提出和协助解决影响电能质量的问题。

8.参与本企业调试、验收、运行和检修期间的电能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反事故措施的制定工作。

第6篇:电能管理范文

【关键词】 智能电能表 国家电网公司 集中规模采购 配送

在智能电网建设进程日益加快的形势下,国家电网公司于2009年首启智能电能表集中规模招标采购工作。也就是说,国家电网公司对生产经营中所需智能电能表进行统计,然后组织集中招标采购,省级电力公司作为采购方按照中标结果与供应商签订合同,供应商将生产出来的智能电能表送交省级计量中心进行检验,合格之后交给采购方省级电力公司,再由省电力公司进行物资分配,最后各基层电力公司安装使用。

1 智能电能表集中采购招标分析

智能电能表是智能电网中的重要终端设备,其质量直接关系电网的正常运行,关系电网经济技术指标核算,以及电能贸易双方的经济利益,关系电力企业的客户服务水平。国网依据统一技术规范,采取集中规模招标采购之后,智能电能表从生产到配送,经过层层质量检验关,到达采购方手中,有效保证了智能电能表的质量,减少假冒伪劣产品、以次充好产品的出现。集中采购招标可有效减少采购方,使智能电能表配送变得简单,有利于全省物资的集中调配,提高物资利用率,降低成本。

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实行的智能电能表集中采购招标遵循六个原则:统一规范标准、统一采购策略、统一工作流程、统一采购平台、统一供应商评估、统一评标专家管理。通过严格贯彻以上六个原则,大大发挥了规模采购优势,有效降低了智能电能表的采购成本,保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2 集中签订合同

在招标工作完成后,供应商与采购方签订相应的智能电能表采购合同,而采购方不再是以前的各个市、县公司,而是由省公司作为唯一的采购方与供应商签订合同。省公司通过统一各个市县所需智能电能表的数量、规格、型号等方式,大大减少了合同量,节约了合同签订时间,同时也便于合同管理。这种合同签订方式有利于实现物资集约化管理,有效控制成本,提高经营效益。

在智能电能表分配方面,市公司作为省公司的分公司,可以在省公司采购智能电能表之后,直接分配得到所需电表,而市公司在领取智能电能表后,其财务费用也就随之发生并入账。而县公司作为省公司的子公司,无法直接按需分配,这时,需由物资公司作为其沟通桥梁,省公司将智能电能表销售给物资公司,物资公司再销售给县公司。根据各个公司类型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物资调配方式,从而实现对全省物资的集约化管理,提高物资利用率。

在以前分散式的物资采购中,各个单位在采购智能电能表时一般会多采购一些,以防止出现无表可用的情况,但是,在经济下滑期又往往会造成库存量的增加,合同无法履约,造成资源浪费。省公司采取集中签约后,通过对合同进行全过程管理和控制,掌握合同履约情况、供应商供货质量和进度等,从而对全省物资进行统一调配,保证每个市县公司都有表可用,使每个智能电能表都物尽其用。

另外,采取集中签约后,结算也更为简便,省公司直接与供应商发生结算支付关系,简化了结算支付流程,便于合同管理,也有利于提高对供应商的服务水平,也能及时处理供应商违约问题,避免纠纷。

3 智能电能表配送管理

在智能电能表配送管理方面,第一个环节就是由供应商将智能电能表送至省级计量中心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交由省公司配送至各个市公司。在这一环节,一种方法是市公司到省公司自提,另一种方法是省公司组织专门的配送部门按时给每一个市公司配送智能电能表,第三种方法是委托第三方物流配送公司为市公司配送智能电能表。当然,在选择第三方物流配送公司时要对其资质进行相应的考察,确保其服务水平、配送费用、配送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内容符合要求,控制配送风险。

目前,有一部分省公司选择第三方物流配送公司实现智能电能表配送业务,这些省公司需要先对信誉良好的物流公司从其员工素质、物流资质、服务水平、安全记录、顾客反馈、配送费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选出最适合的物流公司做配送。采用固定的第三方物流配送公司可有效提高智能电能表的配送管理水平,降低配送管理费用。

4 信息管理平台

国家电网公司为深化物资集约化管理,采用招标、采购和配送全过程信息化管理。由各省公司建设信息管理平台,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对智能电能表招标采购配送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实时跟踪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该信息管理平台由几大模块组成:合同管理、货款支付、信息、物资调配、结算管理,每个模块包含相关业务节点信息,通过这个平台对智能电能表集中采购配送进行统一管理,对供应商服务水平、供货进度进行实时跟踪控制,对每只智能电能表的供货信息、交货时间、检验结果、费用结算等进行管理,保证每一只智能电能表从生产出厂到安装运行质量过关。

信息管理平台的另一大功能就是可对智能电能表采购配送全过程实行管理和控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对物资管理的各个环节、节点进行分析、预警和调度,从整体上控制物资成本。每一只智能电能表的生命周期管理信息均会到信息平台中,由专业人员对智能电能表从安装使用到报废的全过程进行分析,并为智能电能表的运行质量提出合理化建议,提高智能电能表的使用寿命,节约成本。

5 结语

据悉,目前国网管辖省份的智能电能表采购配送基本上实现了集中采购招标,统一配送,大大降低了物资采购和配送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对供应商的管控,减少了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提高了物资集约化管理水平,促进了电力企业经营效益提升。

参考文献:

[1]王丽.物资采购中若干问题的思考分析[J].中国商界,2013(1).

第7篇:电能管理范文

关键词:智能电表 线损管理 智能化管理 优势

线损率已经成为了当前衡量供电企业综合实力的一项重要指标,而且在电力企业很多不同的管理领域内也需要利用线损率来进行评价与衡量,因此对于线损管理的重要性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如今,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为了践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根本指导思想,供电企业不断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降低线损率,以此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智能电表的应用在提高线损管理效率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智能电表及其应用

1.智能电表

智能电表指的是具有智能功能的电表,在使用时需要到供电部门利用IC卡进行充值,然后再利用IC卡自身的磁性感应区通过刷卡的方式来实现对供电合闸的有效控制。如果智能电表中的余额达到预先设定的标准时,就会产生报警,提醒用户电量不足。如果智能电表中的电量余额为零时,则会自动拉闸断电,只有用户重新进行充值之后,才能获得电量继续使用。智能电表的运用,能够减少工作人员上门抄表和收费的繁琐过程,同时也能够使电能的计算更加科学和准确,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促进电网运行效率的持续提升。

2.智能电表的应用

“全覆盖、全采集、全费控”是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目标,而管理的难点问题就在于如何通过全国电网信息采集系统实现对电网信息的科学管理。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传统的电网管理手段提供了更多的依据和标准,同时也避免了由于人工抄表所形成的错抄、误抄等问题,更加能够减少收费人员上门收费所带来的诸多问题。如今,智能电表已经在较多的电网运行工作中获得应用,将以往先用电、后交费所形成的弊端进行了有效的解决,不仅能够促进电力企业服务水平的提升,同时在线损管理的智能化方面也体现出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影响线损管理效率的因素分析

线损的计算方式为:线损=(供电量-售电量)/供电量*100%,供电量的抄表方式:每月固定的一天抄关口表数据,售电量的抄表方式:1个月内所有用户的抄表数据之和。由于抄表人员有限,而用户表计数量庞大,根本不可能在一天内完成所有用户的抄表。因此,线损的计算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因供、售电量抄表时间段差异,产生的负荷偏差对电量的影响。影响线损管理的因素可以从以下的方面分析:

1.计量装置的精确性对于线损的计量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只有坚持使用合格而且智能化程度较高的计量仪器,才能促进抄表工作效率的提升,从而提高校验质量。

2.电网运行设备的检修质量也是影响线损的主要因素。通过对电网运行设备的检修工作的有效控制,利用各项有效的检修措施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从而提高电能计量的准确性,促进线损管理效率的提高。

3.其他外在的影响因素。在线损管理工作中,也会由于受到窃电等行为的影响而产生一定的变化,窃电行为会对电能损耗产生一定的影响,对电力企业的运行效率也带来损失。

三、智能电表推动线损管理智能化的优势

智能电表的推广,从根本上解决了线损计算中的误差。远程采集能够做到同时完成所有表计数据的采集,分析。若将关口表、台区二级表、及用户表计设置在同一时间点采集数据,则能得到真实,完整的线损值,为线损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为综合线损、分线、分压、分台区线损分析提供准确信息,提高线损分析及整改的效率。

例如,某公司某10KV线路,线损一直偏高,线损值为9%,然而该条线路较复杂:线路长,有专变也有公变,给问题排查带来很大的困扰。在该线路完成智能电表改造后,线路综合线损值9%、台区线损8%,据此很快排查出是某专变用户线路故障引起线损过大。

四、智能电表的发展

当前,智能电表虽然在电力企业中有一定的应用,但是在推进线损管理智能化方面仍然不够完善,而且智能电表的应用仍然处于不断发展的时期,在很多方面不够成熟,存在着如信号不稳定等问题,因此使得智能电表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而从智能电表的应用来看,其主要是利用载波方式来减少信号干扰等问题,同时随着智能电表覆盖面的不断增加,其在电网运行中的优势也越来越大,最为典型的是智能电表结构的发展和抄表方式的变化等方面。电力载波式的电力抄表系统的运用,能够直接将低压输电线路的信息和数据进行直接的收集和处理,从而省略掉传统抄表过程中的很多细节,计算机技术的运用也能够避免受到不同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集中式的抄表系统也是智能电表发展的一个典型趋势,利用总线控制的方式来实现智能电表的集中控制和运行,将一部分的智能电表信息采集系统利用信号传输的方式与用户的转接器相互连接,并且与小区的电力输送系统相连接,这样便可以利用集中控制的方式进行集中抄表,以此来促进线损管理的有效性不断提高。

五、结束语

智能电表的应用已经为现代电网的稳定运行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撑,同时在提高线损管理效率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电表的应用也更加普及,其在现代供电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也日渐突出,因此,我们需要不断的促进智能电表的有效运用,以此促进线损管理效率的提升,从而促进电网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宝树, 陈万昆.智能电表在智能电网中的作用及应用前景[J].电气时代,2010(09).

[2]曹方.打造“坚强”的智能电网[J].上海信息化,2010(01).

[3]王庆彬.加强供电企业的线损管理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3).

第8篇:电能管理范文

[关键词]10KV配电网;电能计量;线损管理

中图分类号:TM7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5-0092-01

1 导言

随着我国建设智能电网战略规划的提出,发展绿色、节能、高效的电网已经成为主流趋势。由于10kV配电网直接接入用户环节,其电能计量和线损管理工作量大,点多面广,过程繁琐,已经成为电网的高损耗环节,因此,10kV配电网的电能计量和线损管理不仅与用户体验息息相关,也是电力企业提升现代化管理水平的必要要求。

2 10kV配电网中的电能计量设备

2.1 计量点的选择

为了能够进一步精确核算10kV配电网的线路损耗,在进行电能测量设备装设时,计量点应选择在输电电源点、公用变压器的低压边、专用变压器的高压边处。

2.2 对电能测量设备的级别以及接线方法进行科学选择

科学、合理地选择电能计量装置,是电力企业所有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内容,要选择科技水平高、工作性能安全可靠、准确性高的设备来作为电能计量装置。另外,随着使用环境的不同,电力计量装置的接线方式也会不同。在选择电力计量装置的接线方式时,要综合考虑电网的高、低压属性以及使用客户的无功补偿情况和使用目的,如是用来进行相关考评的,还是用来进行电费计算的等,来科学合理地进行接线。

2.3 计量器具的选择

电压、电流互感器以及电能表等是电力系统中经常需选用的电能设备。这些器具的选择情况会直接影响到后期的工作使用情况,因此必须认真选择这些器具。

2.3.1 选择互感器。室外干式组合互感器是我们经常选用的测量互感器,这主要是由于这种互感器不但符合无泄漏与无油化的电力规范,而且这类互感器还具有科技含量高、工作性能安全可靠、保养维护简单、耗能少、精确度高等优点,为了有效改善这种传感器的小承载误差,应该把S级互感器作为首选互感器,此外选用的电流互感器最好是多变比形式的,这样可以更好地适应负荷变化的需要。

2.3.2 选择电能表。电能表主要有机电类、感应类以及全电子式等,机电类与感应类出现得都比较早,技术相对比较落后,不但电能损耗大,而且精确度不高;全电子式电能表不但能耗低、误差小,而且还有很强的防窃电能力,灵敏度也相对较高,应作为当前主要选用的电能表。

3 10kV配电网电能计量管理的难点分析

3.1 配电网具有自身特殊性

在我国电网等级中,10kV属于中低压配电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首先,10kV配电网直接接入用户端,电能质量与电力用户的使用舒适度息息相关,在电网服务中具有重要地位;其次,10kV配电线路和相关电力设备多运行于室外,工作环境相对恶劣,对电能计量设备的性能和精度有较大影响。

3.2 电压等级低设备老旧

配电网由于处于电力系统末端环节,且多为低压用电设备,因此计量装置更新换代慢,存在跑、冒和漏电现象。配电网设备种类繁多,系统网架结构复杂,负荷工况变化频繁,给电能计量的安装和使用带来一定难度。目前,很多地区的电能计量装置安装不够,导致分支线和元件的数据获取困难,不利于配电网的线损计算。

3.3 基层管理工作相对薄弱

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工作是系统工程,不仅涉及电网的网架机构、系统参数和运行方式,还与配电网内部的负荷特性、潮流分布、电网调度和运行兼修情况息息相关。目前,基层电能计量和线损管理“四分”工作不够细化,线损指标分解工作不到位,基层管理降损措施少,在设备、人员管理上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有待改进。

4 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

4.1 线损精细化管理

对于线路损耗的管理可以通过全网管控体制的应用,进行线损精细化管理。具体如下:(1)可以采用GPRS体系以及远程集抄系统来精细化管控配电网体系的线路损耗,这样可以使统计剖析更加精细化,并且可以实现线路损耗的动态统计管理,统计剖析系统的应用,可以使管理的有效性得到全面提升;(2)要把远程抄表系统与信息互联系统充分衔接,参照管控准则严格进行管理。

4.2 用电安全方面的管理

当前,对于配电网用电安全来说,主要有下列两大问题存在:

(1) 存在严重的窃电现象。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带动下,各行各业所需的电能量也越来越多,用电成本在各类生产与生活中所占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大,很多不法商绕过电能表接线,对之前的接线方式私自进行改变,造成了电力计量装置不能准确计量其所用电能,进行非法窃电,这种现象大大增加了电能的损耗量;

(2)配网线路与设备存在缺陷使损耗增大,部分电气设备存在质量不达标的现象,用电量一旦增大,它们便会出现超负荷工作的现象,再加上线路没有合理的规划,这些都有可能导致线损的加大。我国人口基数大,用电量也相对比较大,铺设的电线设备比较多,加之缺乏必要的电网线路铺设维修准则,在对电网维护管理上的疏忽,引起了大量的线损。

4.3 强化检修管理

供电公司应依据相关供电准则,把线路损耗进行最大限度的降低,应加强各类检修工作,全面管控输电线路。如春天应做好配网输电线路的清障工作,特别要清理与养护好输电线路的绝缘,把线路的各种漏电问题消灭在萌芽中,促进配电网线路安全性能的提升。另外应提高检修效率,能停一次电完成的工作就停一次完成,应在最大限度地缩短停电时长的基础上,做好各项检修工作。

4.4 做好用电与营业管理工作

由于做好电力营业管理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配电网线损的降低,所以电力企业应严格落实好各岗位责任制,把各部门的工作任务明确确定出来,并且要有合理的考评标准进行考评,考评体系中应包含有线路损耗管理情况方面的内容,以便充分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主动把销售管理工作做好,促进电力企业配电网线损的降低。

4.5 加强用电抄核稽查

对10kV配电网现存的私拉乱接、偷电窃电和抄表不准等薄弱环节,加强对电网的用电抄核稽查工作,对10kV配电线路开展全面清查,清理基层管理环节存在的私拉乱接、“人情电”和“关系电”等情况。一方面,培养一支高素质、有责任心的电能计量和线损管理人员队伍,提升电能采集、设备计量的线损分析和管理水平;另一方面,针对线损率指标展开考核、实施和指导,建立健全相关的计划和管理工作,为用电抄核管理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

4.6 做好技术降损措施

配电网是我国电网设备老化最严重的一个环节,而且,由于贴近基层,所以升级改造工作相对琐碎和繁杂。要降低10kV配电网的电能损耗,管理减损有利于对电网现有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集约化应用,而技术减损才是解决用电损耗的根本性措施。10kV电网的技术减损工作应该将重点放在如下环节:优化电网网架结构、做好经济调度、变压器经济运行、增强导线载流水平和加强谐波管理等。应结合地区电网的系统特性、负荷分配、潮流分布和设备使用情况,分析电网运行特性和高损耗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技术降损工作。

结束语

随着我国智能电网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具有高度智能化、信息化和互动化的电网已经呼之欲出。智能电能计量与管理系统是智能用电网的重要环节,随着光电传感技术、光纤通信技术和高级量测技术的发展,有效利用这些新技术来提高电能计量的精确度,加强线损管理水平,推动电能计量系统的全面智能化,依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刘道新,胡航海,曹占峰,高媛.浅谈10kV配电网线损精细化管理及计算模型研究[J].科技资讯,2016,(17):37-39+41.

[2] 方汇中.10kV及以下配电网线损管理系统改进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2):27-28.

第9篇:电能管理范文

关键词:电力运行;用电管理;电能损耗;节能措施

1引言

随着当前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电力能源的需求量正在不断提升,为了满足人们在该方面的相关需求,重点加强对于电力系统的优化布置是必不可少的,并且不仅仅要提升其电力系统的构建水平,后续运行以及用电管理同样也需要逐步优化,提升其运行流畅性效果。在当前电力系统运行和用电管理过程中,电力能源的损耗可以说是比较重要的一个问题,需要在后续发展中注重对于节能方面的高度关注,促使其相应节能措施较为适宜可靠,体现出较为理想的全面性效果。

2电力运行和用电管理中存在的电能损耗问题分析

结合现阶段电力系统运行以及后续管理基本状况,其虽然相应技术手段以及具体管理水平正在不断提升,但是依然存在着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其中电能损耗问题就是最为常见,并且威胁较大的一个内容。当前电力运行和用电管理中出现电能损耗问题的影响因素和表现是多方面的,最为重要的问题表现如下:

(1)电力设备运行不当带来的电能损耗。对于电力系统的具体运行而言,其存在电能损耗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各类电力设备的运行很可能会表现出一些较为明显的缺陷,这些电力设备的能耗损失影响一方面表现在相应电力设备的选择不当,其难以承担具体电力输配电任务,比如对于变压器设备的选择应用,其存在类型或者是能力方面的偏差,必然会导致其整体电能损耗增加,甚至会威胁电力系统运行流畅性;此外,相应电力设备自身运行不理想,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故障隐患,同样也极有可能会导致电力系统的运行电能损耗增加。

(2)线路方面的电能损耗。从电力系统的运行中线路的布置和运行,其中表现出来的电力能源损耗问题同样也是比较明显的,这种线路方面的电能损耗主要就是指因为导线电阻的存在,导致其在电力输送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较为明显的电力能源浪费,由此带来的隐患问题同样也是比较突出的。随着当前电力系统设计范围的不断增加,相应线路方面的电力能源损耗问提同样也越来越突出,占比也越来越高,并且这种线损问题的存在不仅仅和距离存在着直接联系,往往还和电力线路中具体导线的选择密切相关,导线材料选择不当,或者是存在明显质量隐患,必然也就极有可能带来一些明显电力能源损耗问题。

(3)管理不到位带来的电能损耗。结合当前电力系统的用电管理工作执行,其同样也存在着较多的漏洞和问题,很多用电对象和内容都得不到较为理想的监管和控制,具体协调管理技术手段也存在着明显的滞后性,如此也就必然会导致电力系统的运行及其用电管理可能出现明显问题。比如对于当前电力系统运行中存在的一些违规行为,很多不法分子就是钻了管理不到位的空子,导致其出现了较为明显的窃电行为,不仅仅给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带来了威胁,还容易产生安全事故,电力能源的损失同样较为突出。

3电力运行及用电管理节能优化措施

为了较好提升后续电力系统运行及其用电管理中能源节约水平,必须要重点围绕着上述各类电力能源损耗问题及其具体影响因素进行不断优化改进,其中较为有效地措施和手段主要涉及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恰当选择应用电力设备。对于整个电力系统运行中涉及到的各类电力设备,必须要结合其基本应用需求以及自身运行特点进行恰当选择,保障相应电力设备的应用能够在节能方面具备理想的作用价值。基于此,对于各类电力系统运行设备的选择都需要考虑其节能效果,优先选择节能型电力设备,避免采用一些传统老设备而影响其能源节约效果;此外,还需要详细分析电力系统运行方面的基本需求,了解相应电力系统设备在各个不同环节和区域的具体运行特点,进而也就能够有助于采取较为合理的电力设备进行构建,确保相应电力设备的应用能够较为匹配适宜,避免了电力系统中因为具体设备不匹配而可能出现的各类能耗损失问题;最后,对于这些电力设备的选择应用还需要考虑到后续长期应用效果,在避免其经常维护管理的同时,促使其能够在长期运行中均能够表现出理想的节能表现,如此也就能够最终充分提升整体节能水平。

(2)优化电力系统运行模式。对于电力运行及其后续管理工作的开展,为了保障其整体节能性效果较为突出,还需要重点加强对于具体运行模式的优化,促使其相关运行规模以及具体内部运行状况能够较为合理,整体流畅性较为突出,最终也就必然能够充分提升其整体高效运行效果,避免了能源消耗和损失问题。在此过程中,针对线路规划进行优化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内容,其需要详细了解和掌握电力系统运行的各个方面基本需求,如此也就能够有助于采取较为合理的布置方式进行具体电力系统的规划,保障各个方面的基本用电需求能够得到较好满足,并且能够确保相应电力系统的运行能够较为流畅,避免出现一些冗余线路,保障各个线路构成单元都能够具备较强实效价值。

(3)恰当选择导线材料。对于电力运行中能源的节约控制,还需要从线路方面进行控制,确保其导线材料的选择能够较为合理,尤其是对于导线材料的基本类型以及具体参数指标,更是需要进行严格把关,确保其能够体现出较为理想的高效运行效果,能够降低线损问题的出现。在当前具体运行中,铜导线材料的应用具备较强的导电效果,出现的能耗损失问题是比较低的,应该结合电力工程项目的经济条件进行恰当选择应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电力系统运行及其用电管理工作的落实,相应节能工作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提升电力能源的节约效果,重点加强对于电力系统运行及其后续管理中各类能耗损失因素的全方位控制是极为必要的,也是后续优化创新的目标所在。

参考文献:

[1]周俊峰.电力运行及用电管理节能的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6(1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