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军事气象学论文范文

军事气象学论文精选(九篇)

军事气象学论文

第1篇:军事气象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文学艺术欣赏》 “新四有” 军人 血性

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适应强军目标要求,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为响应这一号召,军队院校围绕“新四有”革命军人的培养进行了广泛讨论,深刻意识到培养新一代革命军人就要对官兵素质进行由内而外的升级塑造。在这个升级塑造过程中,依托文学艺术作品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强心铸魂,可以使学员激荡起“横刀立马的豪气、敢打必胜的底气、舍我其谁的勇气、赴汤蹈火的胆气、所向披靡的锐气、宁死不屈的骨气”,将忠诚之魂铸牢,将信念之根扎稳[1]。因此,以《文学艺术欣赏》课程为载体,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成为军队院校人文课程教员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以“诗歌鉴赏”专题教学为例,探索如何在文艺类课程教学中激扬军人血性。

一、分析军旅意象,引导学员树立建功军营的理想

首先,以军旅诗词导入,阐明军校学习诗歌鉴赏的意义。按照课程标准规定,“诗歌鉴赏”为《文学艺术欣赏》课程的第一讲,因此,首要任务是引导学员意识到军队院校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学员回答出提高文学素养和艺术品鉴力的同时,开门见山地指明诗歌不仅可以表达感情,还可以经天纬地。借谈论中华民族昨天、今天、明天时引用的古典诗词引入诗歌鉴赏主题,指出诗歌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文化底蕴成为传递民族精神的桥梁。再点明对于军人而言,学习诗歌鉴赏是因为其中蕴含着战斗精神和献身精神,通过屈原、岳飞、陆游、辛弃疾、文天祥等爱国诗人名句,激发学员“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血性与豪气。

其次,在以精炼语言点出诗歌概念和类型后,从分析意象入手进入鉴赏方法的介绍。从自然景物意象、思乡意象和军旅意象等多种角度引导学员通过了解诗法鉴赏诗歌。但在这个过程中,不要停留于简单的意象认知归类,而要注意大学与中学课程的区别。从进行深度挖掘,在学员指出旌旗、烽火、战鼓、吴钩、楼兰、凉州、瀚海、长城等是与战争有关意象的同时,通过设置问题,启发学员思考同一种意象所体现出的情怀是否相同。比如以吴钩为例,用唐诗“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和宋词“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作对比,使学员体会到:同一种意象,因作者的境遇不同,所体现出来的情感也不同。通过军旅意象的图片展示和深入分析,激发学员树立建功立业的理想。

二、感受军旅诗境,激发当代革命军人的战斗精神

以诗词为主线,以《卜算子・咏梅》和《浪淘沙・北戴河》为例,通过与陆游《卜算子・咏梅》和曹操《观沧海》进行比较,感受诗词所体现的共产主义战士强烈的豪迈激情,激发军校学员作为当代革命军人的战斗精神。具体来说:

首先,对比与陆游的同题词《卜算子・咏梅》,感受同一种意象因作者的不同情怀,所塑造出来的不同诗境。引导学员回答出陆游词中“断桥、寂寞、独自愁、苦、泥、尘”给人以孤单凄凉之感,指出陆游以梅花自况,用梅花生长环境的凄苦来象征人生的失意坎坷,以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经历表明作者无悔的信念和高洁傲岸的人格。而作同题词的初衷正是“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意在表现与陆游截然不同的胸襟与气魄。引导学员意识到同样是写梅的生长环境,陆游用“寂寞开无主”“黄昏独自愁”突出环境的凄苦;用“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突出环境的严酷。用开篇所营造的不同环境奠定不同的抒情基调,使学员在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诗歌的意境。注意启发学员联想思考“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的象征意义,指出该词用梅花与严寒搏斗迎来春天后,并不在春天争奇斗艳的一面,来象征革命战士大公无私、默默奉献的精神。联系和平年代革命军人执行抗震救灾、抗洪抢险任务的情境,激发军校学员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的战斗精神。

其次,比较同样为军旅诗词的《浪淘沙・北戴河》与《观沧海》。引导学员体会同样作为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和马背诗人的与曹操诗境的差异。为避免本讲所用诗歌过多而容易变散的问题,将《浪淘沙・北戴河》作为本讲的重点篇目来分析。因此,需要在教学方法手段上做出适当调整,采用配乐朗诵的方式,将学员带入“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的诗境中,体会在波涛汹涌时下海搏击风浪的胆量与气魄,使学员胸中升腾起与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的豪情。在鉴赏“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一句时,指出诗词中常借用或化用古代诗词名句,但又表现出与之大异其趣的诗境。就学员知识结构而言,能够说出此处是联想到曹操的《观沧海》,但要进一步提示学员通过意象对比,体会两诗作者胸襟气度的不同。即通过“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与“水何澹澹,山岛竦峙”阴晴天气的对比,体会无产阶级革命家不惧风浪的战斗精神。使学员体会到同样以名山大川作为歌咏对象,曹操的诗借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表达自己一统中国、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而词则借“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传递出改天换地、革命取得了根本性胜利的豪迈激情。最后指出这首诗因为熔铸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前无古人的雄伟气魄,而变得时代感更鲜明、历史感更深邃、宇宙感更辽阔,从而激发起学员作为新一代革命军人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战斗精神。

三、体会军旅诗情,坚定学员敢打必胜的信念

对于培养军人血性而言,除了激发其树立建功立业的理想和战斗精神外,还要坚定其敢打必胜的信念。因此,最后选取的《七律・人民占领南京》来进一步激扬血性。

之所以选择这首七律,还考虑到本讲开头部分谈论中华民族今天时所引用的“人间正道是沧桑”即出于此诗,做到首尾照应。在这首诗的鉴赏过程中,首先要引导学生体会其精妙的“用典”手法,领悟到诗词的精到之处,在于他以开国领袖的大手笔,选取了“钟山风雨”“百万雄狮”“虎踞盘龙”“天翻地覆”这些大天大地、大风大雨的意象,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彰显出了“第一等”的襟抱与学识。其次,让学员分析“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典故的来历和使用意图,从而使其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念。需要注意的是,在这句中,除字面意思的理解外,还要注意打通学科界限,联系古代军事思想,以《孙子兵法》“穷寇勿迫”理论与“剩勇追穷寇”的杰出军事理论主张作对比,培养学员的思辨意识和思考能力。但在引导中要注意分清主次,点到即止,根据学员兴趣程度,适当布置课后作业,建议学员对于此类问题进行进一步挖掘探讨。在课上注重从精神层面对学员进行引导,从这句诗中体会革命军人“能打仗,打胜仗”的豪气。最后,对“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一句的来龙去脉和象征意义进行解读。从继承与创新的角度出发,分析诗句得出:李贺的“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表达的是他对所处时代的无奈。借诗句突出离别之情。而虽然引用李贺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但为其接续了“人间正道是沧桑”一句,从而使这句诗成为千古绝唱。引导学员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体会出不同诗人用同一句诗所表达出来的不同情感。再让学员联系实际,体会在谈中华民族今天时引用这句诗的原因,使学员体会到是在用诗中所蕴含的深刻情感鼓舞人心,让每一个中华儿女在追寻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披荆斩棘、阔步向前。作为当代革命军人,则要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2],坚定敢打必胜的信念。

此外,在本讲的最后还可以运用所学诗歌鉴赏方法,通过鉴赏学员写作的诗歌作品,拉近学员与诗歌的距离,使其深刻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情感,从而树立建功军营的理想,激发战斗精神,坚定敢打必胜的信念。通过文学艺术作品的熏陶和感染,激扬军人血性。

(基金项目:本文系军械工程学院教学课题“着眼培养‘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推进《文学艺术欣赏》课程建设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Jxlx1515]。)

注释:

[1]《报》编辑部:《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报,2015年3月2日。

第2篇:军事气象学论文范文

在信息时代,无论是应急管理还是作战指挥,都逐步实现了信息化、网络化,气象水文动员也要适应这一趋势的要求,加强气象信息保障网络建设,确保气象信息网与应急管理和作战指挥网互联互通,实现气象信息的可视化、气象分析与预报的智能化。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动员了军用、民用气象卫星、雷达和移动气象设备,组成了通天达地的气象信息网,为作战提供决策支撑,实现无缝化气象保障,并且运用超级计算机预测天气,实现了气象预报的智能化、精细化,为部队行动提供了及时可靠的气象保障。我们要利用国家大力发展气象信息产业的契机,在气象卫星、气象信息网络等建设中给军队预留接口;军地共建共用气象基础设施,在气象台(站)建设布局时军地要加强联合规划,打造军地互联互通,集气象观测、预警预报和信息等于一体的气象水文动员信息平台。

适应全维战场需要,实现陆、海、空、天一体化气象水文动员。现代战争是“陆海空天电”全维一体的战争,全维作战需要全维的气象保障。气象对海战影响很大,云雾、风浪等会影响舰船航行和舰载机起降安全、影响海战目标打击的精度、影响登陆登岛作战的时机。气象是空战的重要影响因素,低云、大雾等低能见度天气会影响飞机的起降安全和空袭的效果,大风、雷电、飞机积冰等会威胁战机飞行安全。另外,空间天气已经成为信息作战必须关注的新问题。空间天气是指从地球高层大气30公里以上直到太阳的整个日地空间内,瞬时或短时间的磁层、电离层、热层、太阳表面、太阳风的状态。空间天气变化会引起卫星故障、破坏电力系统造成停电,对军用和民用电子信息设施危害巨大。在海湾战争后,美军把所有大气环境和空间环境的产品和服务统称为“天气保障”,认为天气保障的范围应从海底一直到太阳。

随着我国国家利益由陆地向海洋、空天和电磁领域拓展,必须利用地方科技优势,加强陆地、海洋、空间多维一体的气象水文动员建设,为军队打胜仗奠定基础、保驾护航。加强军地气象科技、教育合作,夯实动员的人力、技术基础。当今世界,气象科技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已成为继制海权、制空权和制电磁权后各国争夺的战略新高地。在民用领域,欧美大国大力发展人工影响天气技术来应对气候变化,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型能源,争夺世界经济低碳发展的主导权。在军事领域,军事强国秘密发展人工控制天气进行作战的“气象武器”技术,为打赢战争和争夺世界军事霸权提供支撑。早在20世纪中期,美国政府就指出“气象控制比原子弹还重要”。1996年,美国军方提出要发展气象控制技术,在“2025年拥有天气”。面对气象科技领域的激烈竞争,我国军队要加强与地方的合作,建立军民融合人才培养机制,共育复合型、领军型气象水文科技人才;加强军地联合科技攻关,争取在人工增雨、防雹、消云、除雾等技术方面有所突破,为抗击自然灾害和打赢战争服务。要在国家气象卫星产业既有成就的基础上,打破军地界限,消除技术壁垒,建设体系配套的气象水文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地要通力合作,走气象水文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路子,为气象水文动员奠定坚实的人力、装备和技术基础。

完善气象水文动员法规,为快速高效动员提供有力法制保障。我国的《国防法》、《国防动员法》为气象水文动员提供了法理依据,但这些法律对气象水文动员工作规定得还不够详细、操作性还不强。在我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中有气象水文动员相关内容,但也只是原则性的规定。要进一步完善《国防动员法》中气象水文动员相关实施细则,在《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和军队相关气象水文条令、规章中,对气象水文动员指挥体制、职责权利、动员计划、实施预案制定和潜力调查,气象水文信息数据动员,气象水文设备设施军民融合建设,气象水文预备役人员编组与训练,气象装备科研、生产与维修保障动员,气象装备设施的征用与补偿,战时气象水文国防勤务等予以明确规定,为气象水文动员提供完备的法律和制度保障。

作者:汪雷 单位:电子工程学院政治理论教研室

第3篇:军事气象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延安时期;气象人;作风纯洁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7—0118—02

延安时期指中国共产党在陕北的13年,即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的吴起镇,1948年3月23日,、、任弼时在陕北吴堡县东渡黄河向华北转移。延安时期,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开创了我国人民气象事业的先河。1945年3月,中央军委三局在延安清凉山下举办了第一期气象人员训练队,学员毕业后建立了6个气象观测站。9月,延安气象台在凤凰山下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个气象台,人民气象事业由此起步。在气象事业的创建和发展过程中,气象人形成了优良的工作作风。回顾历史,它将带给我们重要启示。

一、延安时期气象人保持工作作风纯洁的生动实践

工作作风是人们在工作中所体现出来的行为特点,是贯穿于工作过程中的一贯风格。延安时期,气象人形成了勤学善学、艰苦奋斗、忘我奉献、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

(一)勤学善学,成效显著

延安时期的气象事业创建初衷首先是为满足军事活动的需要。当时,专业的气象人才极其缺乏。1945年3月,中央军委三局在延安清凉山下举办了第一期气象人员训练队,21名学员来自军队和地方,均为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和一定通讯基础知识的青年。学习内容包括地面观测、美军通报规则、报话机的使用等等。学员基础薄弱,但学习热情高涨,成效显著。学员毕业后,在敌后根据地建立和开展气象工作,出色完成任务。其中,6名学员在陕甘宁、晋冀鲁豫等解放区建立了我党历史上的第一批气象站。

延安气象台正式成立后,根据当时形势需要,更加重视气象知识、业务技能的学习与培训,其勤学善学的工作作风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集中培训,掌握操作技能。9月气象台成立,10月开始集中培训。培训目标非常明确,即保障等中央领导的飞行安全,尽早掌握气象知识和观测技术,担任气象观测的值班工作。美军气象人员担任教员,耐心讲解理论,手把手教练操作,教授重点是操作。学员年轻,课内认真听讲,课外巩固提高。第二,学习工作相结合,培养多种技能。学习培训结束后,学员承担业务值班工作,担任气象观测和编发天气报告的工作。工作中,气象台人员有计划地继续学习其他知识和技能。例如,报务技能纯熟的同志教其他气象人员学习报务;一些同志讲授天气理论知识;气象台的工作人员还向美国人学习开汽车、放电影。通过学习培训,气象台人员一专多能。第三,互帮互学,转战学习。延安气象台工作人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工作时间也先后不一。由此,以老带新、互帮互学的学习方法坚持到转战山西、河北。转战途中,充分利用休息时间,坚持业务学习。学习的内容逐渐加深,范围更广,学习标准更高,要求更严。第四,抓紧政治学习,进行形势教育。延安时期,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例如,转战山西期间,每天坚持学习,主要学习“七大”新、《论联合政府》的报告,《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土地法大纲等。

(二)艰苦奋斗,奋发图强

延安时期,气象人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学习方面:教室是清凉山的土窑洞,特别简陋,没有桌椅板凳,学员双膝当桌,石头为凳。缺乏基本的学习用品,废旧纸作为笔记本,锅灰水代替墨水。生活方面:吃小米、瓜菜、油极少,穿灰土布军装,七八个人合睡一个土炕,铺茅草。转战山西期间,气象台工作人员主要吃小米、黑豆、萝卜、土豆,基本上吃不到油和其他蔬菜。工作方面:延安的冬天零下20多度,气象台的工作人员衣服单薄,冻得打哆嗦,但还是坚持一丝不■地观测气象。进行探空观测时,需要把小油机用人力拉到山上发电。撤离延安,转战山西、河北期间,工作更是困难重重。1946年冬,气象台奉命转移重要物资器材,为了保住珍贵的器材和学习资料,气象台人员用背背、肩挑,山路崎岖不平,气象台工作人员走得脚起血泡,但工作热情不减。

在学习、生活和工作条件极其艰苦的环境下,气象台工作人员做出了准确的天气报告,为抗日战争、为重庆谈判、为中央领导人等的专机飞行的气象保障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撤离延安,转战山西、河北期间,气象人怀着创建新中国气象事业的雄心壮志,克服重重险阻,完好保存了气象仪器和学习资料,也为新中国气象事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气象工作者。

(三)忘我奉献,团结协作

延安时期,气象人形成了为国家、民族和气象事业忘我奉献、团结协作的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革命利益为重,服从组织安排。延安气象台的工作人员基本以中央军委选调为主,大多具有较好的政治条件和相对较高的文化基础。有的在自然科学院读完大学一年级,憧憬革命成功后成为一名科学家或工程师,但组织要求他们改学气象时,他们毫不犹豫放弃自己的专业和爱好,服从组织需要和工作安排。第二,严守纪律,团结协作。气象事业诞生于革命战争年代,直接承担为中央领导及其他政治活动飞行的气象保障任务,其人员需要政治上十分可靠。气象人员不仅要严格遵守政治纪律,还要严格遵守群众纪律和经济纪律。同时,气象台的同志来自不同省份、单位、从创建新中国气象事业的战略出发,党按照“五湖四海”的方针调配工作人员。气象工作人员在学习和工作方面互帮互助,团结协作,共同进步。

二、延安时期气象人保持工作作风纯洁的历史启示

中纪委十七届七中全会提出保持党的纯洁性。当前新形势下,如何保持气象人工作作风的纯洁?延安时期,气象人的生动实践带给我们很多历史的启示。

(一)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一切工作都需要人去推动。革命战争年代,特别需要思想政治工作。和平建设时期,更不能忽视做人的工作,特别是思想政治工作。近年来,气象工作者的队伍呈现年轻化、专业化程度较高、思想活跃等新特点。这更加需要针对气象人才队伍的特点和气象工作实际,不断强化思想政治工作责任意识、创新工作载体、探索多种形式和途径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为优良工作作风的形成提供思想政治保证。

(二)高度重视干部教育培训的战略地位

延安时期,在《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一文中强调:“指导伟大的革命,要有伟大的党,要有许多最好的干部。”[1]气象事业的发展,需要把干部教育培训的任务摆在重要战略地位,培训坚持“干部教育第一”的方针,明确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干部教育培训目标、培训内容、探索现代培训方法,注重培养大批素质高、能力强的气象干部。一方面,从战略层面为气象事业的发展培养人才,另一方面,从具体的工作作风维度训练干部形成勤学善学、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三)大力弘扬老一辈气象工作者树立的延安精神

我国的气象事业经历了60多个春秋的发展,正在气象现代化的道路上迅速迈进。新形势下,气象人更加需要学习、继承和弘扬气象人的延安精神。第一,学习老一辈气象工作者不为名、不图利,全心为人民服务、为党工作的崇高思想;第二,坚持“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2],继承老一辈气象工作者从实际出发,艰苦创业、奋发图强的工作精神。第三,弘扬老一辈气象工作者严守纪律、服从分配、紧密团结、协作共事的优良作风。

参考文献:

[1]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77.

[2]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38.

[3]延安时代的气象事业编篡委员会.延安时代的气象事业[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5.

[4]新中国气象事业回忆录编委会.新中国气象事业回忆录[M].内部发行.

[5]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现代化60年[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9.

第4篇:军事气象学论文范文

一、新闻宣传工作在激励官兵士气上的重要作用

古人云:“兵之所以战者,气也:气之所以激者,怒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军队之所以能英勇善战,视死如归,依靠的是士气;士气之所以能被激发,依靠的是对敌人的仇恨。可见,士气作为军队战斗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新闻宣传工作的任务就是对社会舆论进行引导,把握或控制舆论导向。

我军的新闻事业要鼓舞士气,激励士气,激励斗志,振奋精神,稳定精神,稳定军心,粉碎国内外敌人的策反阴谋和破坏活动,保持部队的纯洁和巩固。兴利除弊、惩恶扬善。通过新闻传播,向全军官兵传播党的基本路线,进行实时政策教育、形势战备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纪律教育,使全军官兵坚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性。实践证明,在非战争军事行动中,要及时地做好强有力的思想动员工作,大力发扬我军政治动员的优良传统,针对官兵思想实际和保障任务特点深入进行。一是以爱国主义激发战斗精神。新的历史时期,我军不仅在国际维和、国际人道主义援助、国际联合军演等国际安全合作任务中,担起的是国家责任,维护的是国家利益,代表的是国家形象;在重大灾害抢险救援、处突维稳、封边控边、保护海上战略通道和奥运安保等非战争军事后勤行动中,担起的同样也是国家责任,维护的同样是国家利益,代表的同样也是国家形象。爱国主义已经成为广大官兵完成任务的重要精神支柱和动力。因此,在非战争军事行动中,政治工作要把深刻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战斗精神的重要来源,通过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广大后勤官兵的民族自尊感、自信心和国家的荣誉感,不断提高后勤官兵的思想境界,激发后勤官

兵的爱国热忱和精神动力,从而为非战争军事后勤行动任务的圆满完成,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二是以响亮的战斗口号激发官兵的战斗精神。提出鲜明而又响亮的战斗口号,是鼓舞激励广大后勤官兵战胜困难、团结奋斗、保持旺盛战斗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在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保障中,政治工作要根据部队担负的保障任务和光荣传统,适时提出一些指向性强、给人启迪、思想深刻、激人奋进的战斗口号,以激励官兵、鼓舞群众。三是以奖惩分明激励战斗精神。在执行任务前要明确奖惩标准和机制,加大激励力度。对执行保障任务中表现突出、战斗精神顽强的官兵要及时进行表彰,在入党、立功受奖、晋升选改上给予优先,并给予适当的福利待遇;对消极怠慢、退缩不前并造成不良后果的官兵要从重给予党纪政纪处分,触犯法律的要移交军事法庭。

二、新闻传播作为军委、总部的耳目喉舌作用

新闻传播作为我国武装力量的喉舌,作为我军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党、国家、军队建设的总目标、总任务,为建设一只现代化正规化的和名军队,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

新闻事业“是社会的捍卫者,是针对当权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是无处不在的耳目,是热情维护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呼万应得喉舌”“是把个人同国家和整个世界联系起来的有声的纽带”。军事新闻传播必须坚持把党和国家的主导意识摆在传播工作的首要位置,通过正确的理论指导保证后勤理论传播工作的正确方向。坚持牢牢把握后勤理论传播的政治方向,确保其为党和国家喉舌的性质不能变,正确的舆论导向不能变。在非战争军事行动,政治工作要围绕党中央、中央军委战略意图和国家政治、外交斗争需要,在第一时间把事实和真相出去,强化受众的“第一印象”。对重要信息要反复播放、重复刺激,加深官兵印象,强化规模效应,形成舆论优势。

三、新闻传播在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发挥的稳定社会的功能

非战争军事行动中新闻传播在当今世界对社会生活和人们的行为已经发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也成为大众传播活动中最具有影响的因素之一,它与国家经济的大政方针、国际政治外交的发展、个体社会化及大众文化的形成与推广,都密不可分。

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新闻传播活动,同样承担着宣布和传播公众意见的作用。新闻传播活动,通过表达舆论,对受众观点态度及行为产生影响,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视察工作时指出: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还特别强调要把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这是新世纪新阶段,对新闻宣传工作的新希望和新要求,也是新世纪新阶段指引我军后勤理论传播工作科学发展的根本方针。

实践启示我们,军队新闻宣传的迅速反应、快速出击、跟踪报道,是有效引导舆论、争取民意、赢得民心、成功传播军队良好形象的重要因素。对媒体和、追踪的敏感事件,要有组织地主动接受采访,全面准确、公开透明地信息,及时客观地报道实情,堵塞虚假信息传播渠道、揭穿谣言。特别是对敌对势力的不实报道,要针锋相对,澄清事实,强行压制。

参考文献:

[1]:《在庆祝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的讲话》,2008,11,7.

[2] 。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几个问题[J].求是,1990,3.

第5篇:军事气象学论文范文

在世界军事历史上,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喜欢鼓吹战争的居然是一群文人,而真正的将领们反而显得相当爱好和平。

1870年德意志帝国统一后,德国上下都信心百倍,议员们鼓吹好战的论调,希望能称霸欧洲。然而德意志统一的功臣、军事家毛奇,却在1890年他去世的前一年,在德国国会严厉警告这些侈谈战争的文人政治家,认为现在欧洲各国军备都很强,不可能在一两次战役中被击败投降,因此一旦开战将是极大灾难。他甚至用诅咒的口气说:“那个放火把欧洲付之一炬的人,那个首先把火柴丢进火药桶的人,真是罪该万死!”

据美国驻东京大使日记中回忆,在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9个月后,日本内部曾经分裂成两派:一派主张直捣汉口,纯用武力结束战争;一派则认为要巩固已占有之地,靠时间和财政压力迫使中国屈服。说也奇怪,主张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居然是当时的日本首相领导的一帮文职人员,而日本陆军头目们却赞成后者,理由是兵力不足以征服和保住更大的地区。

我国历史上,文官好战、武将懦弱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到了清朝,这种现象尤为明显。晚清书生往往放言高论,如张謇、文廷式等,都极力主战。甲午战争时期,是朝廷在战和问题上矛盾最激烈的时候,而当时主和的,却是武人出身的李鸿章。这看来似乎与我们的常识背离:好战黩武的人物,通常难道不是一个脾气暴躁、精力充沛的武人形象吗?

一道分水岭

清朝的政治家们已经发现,中国历朝历代,以南宋为分水岭,之前是武将好战,到南宋以降,却一变而为儒生好战,和武人更换了立场。而且往往在时局危难、需要武人镇定局面的时候,书生却表现得尤其好战,慷慨激昂乃至痛哭流涕。巧合的是,南宋以下八百年直到晚清,却一直是汉人武力不振的时期;而其中最危难的南宋和晚清,书生好战特别突出。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历史学家们从政治制度的角度分析说,在宋朝以前,中国王朝的军队都是由专业军人,也就是武将们统率的。在那个时候,文官如果想要插手军事,只有披上铠甲,亲自参军去。汉唐是中国武力最强盛期,在那一时期也出现过书生好谈兵的风气,但并不像后世的文人那样夸夸其谈,比如说东汉的班超原本像他的兄弟班固一样想要学着写史书,后来觉得没什么意思,便不再废话,直接投笔从戎、戍守边塞。那时候文人打仗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封侯和功名。

但是自宋朝起,这种状况发生了改变。皇帝为了避免出现武将拥兵自重、藩镇割据的局面,把军队的调拨权、战略的决策权都交给了朝廷里的文官。明朝时来华的外国传教士都注意到了,中国的“战争政策由哲学家规划,军事问题仅仅由哲学家决定,他们的建议和意见比军事领袖的更受皇上的重视。”

但这些文官对儒学和道德伦理的熟悉程度,远远超过具体的战略战术,在战争中更关注的往往是名节,因而造成这样一种局面:不论是否有利国家,求和一定是耻辱和必须否定的,所以往往试图在政策和军事行动战略上逼迫武将出战。武将们基于实际军事力量的条件而提出的慎重求和的主张却被贬斥为懦弱、卖国。

结果明明应该由专业武将拿主意的战略战术,被这些把气节看得比命还重要的外行文人一搅和,很难取得好的效果。南宋以后,汉人建立的王朝在军事上屡屡受挫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个原因。

天真的文人

文人何以主战?大概有以下几种原因:一、认为军事将领不值得信任,没有气节;二、不能从纯军事技术的角度考虑战略,坚信战争中意志比物质重要;三、多数未经历战争,不理解战争的残酷程度。

1867年,当普鲁士的铁血宰相俾斯麦谈到“一次德法战争在不太远的时间内就会发生”时,曾不无讥讽地暗示他的一些同胞过于狂热地鼓吹民族荣誉,以驱使人上战场,但战争其实远比他们想像的要残酷,“要是任何时代的外交大臣都追随其最高统帅去出征,历史上的战争就一定会少一些。”

俾斯麦所讥讽的,正是文官对军事的无知。“许多文官政府对于本国的军事潜力究竟有多大,几乎是不了解的,对于他们所要发动的战争在军事上应具备哪些条件又几乎是漠不关心的;而军人们却一次又一次地被这些文官政府的野心、冲动和失策投入到战争中去。”

法国大革命时期战争刚爆发时,微分几何之父加斯帕・蒙日登上雅各宾俱乐部的讲坛,慷慨激昂地宣布将自己的两个女儿许配给最先受伤的两个士兵,他要看到贵族们的人头落地,等等。但实际上他却是十分文弱的书生,不要说看人头落地,他甚至不愿意人们当他的面杀一只鸡。纳粹党卫队头子希姆莱在纳粹德国时期主持灭绝犹太人的计划,但他在东欧参观一次枪决现场时却呕吐起来,并说厌恶看到鲜血,希望以后以略微不那么恐怖的方式处决之,于是有了毒气室。

第6篇:军事气象学论文范文

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唐登勇郭照冰(7)

网络辅助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开发陈耀登高玉芳(11)

关于生态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陈书涛胡正华肖琼姚祁芳(16)

大学生节俭教育的几点思考张济(20)

自动气象站雷电过电压的防护措施刘艳李祥超(23)

我校实验室装修、环境改造与配套建设的实践体会陈双华(28)

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展望赵学余李祥超杨仲江李霞()

《气象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强学民章东华()

《天气学分析》中槽线和切变线分析讨论王黎娟()

C语言教学中的几点体会气象教育与科技 成亚萍()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方法研究李红双肖琼()

浅谈《环境土壤学》教学体会谢学俭肖琼()

构建校园危机预警系统何蓓蓓()

电涌保护器(SPD)的安全性能分析及其解决措施李祥超赵学余王羽飞()

“径流”一词在科技论文中的正确使用倪东鸿马奋华冯怀莹王小曼()

中国气象局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简介官莉谭桂容(1)

进一步增强《物理海洋学》课程教学效果程军王坚红(5)

抛物型方程中的变量代换孟祥瑞吴斌(9)

应用迁移理论提高高等数学教学水平顾文亚孟祥瑞(14)

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与建构主义周志浩(18)

以计算流体力学实验室为例探讨互动平台的构建任慧军(22)

关于成人教育《遥感应用》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徐永明(27)

中国近两年审计实务的理性分析袁广达(32)

浅议高等学校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王龙白光志(37)

略论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特征方群(41)

对高校学生自杀现象的思考陈娟(45)

浅议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的民主建设涂晶星(49)

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一些思考陶羽(53)

关于高校工程建设造价控制的思考王春雷(57)

适应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的气候类人才培养的思考江志红吴息王梅华(1)

经济贸易系“双语教学”工作总结陈继华孙少勤陈剑芬(5)

浅谈定积分概念中的数学思想刘文军董建伟(10)

环境科学专业分析化学教学的探讨与实践汤莉莉郭燕徐建强(13)

雷达气象学教学改革尝试陈爱军(18)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陈玉林徐飞刘彦力(22)

《WTO规则》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讨胡国珠(27)

浅谈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马革兰(31)

谈我校留学生教育现状及发展朱进军(34)

对我校引进外籍智力资源工作的一些思考王勇(39)

浅谈高校教学秘书工作的作用及素质要求李碧兰(42)

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认识和体会徐中兵徐金花(46)

浅谈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对系级教学管理的促进周元琴李萍(50)

隐函数定理的一个证明陈艳(54)

秦皇岛市“12121”信箱拨打统计特征及对策探讨燕成玉吴杰卢宪梅(56)

金田公司防雷设计方案周晓晶(61)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内容与新模式的探索樊曙先(1)

科研促进教学的一个方法及一例张太忠(4)

气象教育与科技 浅谈生物学教学方法宋玉芝(7)

多媒体CAI课件的开发与应用初探林屹(11)

现代防雷技术分析与实例探讨李祥超肖稳安(15)

谈概率统计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王桂芝(19)

微分中值定理的进一步推广成荣(23)

浅谈工科高等数学课的改革薛巧玲(25)

浅谈举办国际培训班的体会朱进军朱功超(28)

本科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林晓玲(33)

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技术探讨水泱(39)

美国本科教学方式的分析与借鉴李传起(1)

生态气象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及其教学体系与教学方法探讨吴荣军郑有飞(5)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培养计划的探讨唐慧强李萍(10)

对我校英语专业发展与定位的一些思考王玉括(14)

双语教学工作的几点体会王振会(17)

计算方法教学的几点思考雷金贵(20)

普通物理教学改进探讨张瑞东(25)

试论文化翻译的变通与补偿手段王晶(30)

论多媒体技术在高校商科类专业教学中的运用于波(34)

浅谈多媒体教学冒晓莉宋金暖(38)

网页恶意代码行为分析及其安全防范袁建辉(43)

上网期刊的web计量指标与科学文献计量指标的比较潘魏伟(50)

浅议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现存问题袁敏(54)

避雷针对电波传播影响的分析李祥超顾松山(58)

分析小说《蝇王》的现代警世意义金鑫(62)

规范防雷审批和技术服务程序张先良(66)

浅论江苏省城市空气质量近况与南京市工业布局调整陈万隆刘春岩(1)

浅议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回顾评价张斌王剑波赵晓莉(9)

浅议实验室中化学品的环境污染及环境管理李书君李扬赵晓莉(13)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葛苏放(16)HttP://

中外翻译美学思想“诗”与“思”的探讨吴建兰(20)

社会整体利益下的环境会计理性分析袁广达(24)

档案数据库的应用与维护韩贵文(29)

浅论编辑创新气象教育与科技 倪东鸿(33)

略谈Excel在酬金二次分配中的应用史金联潘魏伟(35)

科技期刊插图的制作倪东鸿(41)

六大国际检索系统简介与我院《学报》潘魏伟倪东鸿(1)

我院气象台2000—2002年短期气候预测业务工作进展谭桂容周晓兰(10)

一个可视化绘图软件——Vis5D朱玉祥孙文堂(15)

农药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及防治赵金辉赵晓莉(21)

蒙古文印刷体文字识别中图像特征的分析与应用李振宏(26)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多媒体CAI课件王军(32)

英语as…as结构的几种特殊用法吴建兰(36)

提高《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赵志伟(41)

大学英语教学新观念钟岚(44)

浅谈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周鸿渐(48)

关于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几点思考赵丽玲(52)

造就勤奋敬业的新型后勤职工队伍孙再春(56)

浅论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丁枝秀(59)

电子阅览室的信息资源建设及服务创新水泱(63)

关于“籍贯”倪东鸿(66)

MM5在农业气象和城市气象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李兆芹姚克敏(1)

EOS/MODIS简介官莉(7)

计算机图像处理辅助教学软件的开发季赛沈超(12)

中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会计与审计理论的构建袁广达(21)

市场准入智能化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张康宁李诗平韩基良(28)

MS-DOS下的FTP技术详解及其应用张海燕郑红李诗平(35)

普通高校录取前期数据的远程传送季赛沈超(41)

综合实验与实验课程论文的写作赵晓莉商海荣王超颖(47)

科技期刊评价指标及气象学期刊的比较潘魏伟倪东鸿(50)

第7篇:军事气象学论文范文

说起眼下前仆后继的各种抗战“雷剧”,谭晓明有点心疼,“影视是门昂贵的艺术,几千万的投入就博人一笑,太浪费了。”对于军事题材影视剧的创作,身为中国人民艺术学院(以下简称军艺)文学系副教授、影视教研室主任的谭晓明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其实,影视创作比的是‘气场’而不是投入与制作,非‘大气’不能成就中国的军事影视。”

曾经的气场哪儿去了?

生于1970年代的谭晓明,从小就对军事影视偏爱有佳。“那时候电视台经常放《渡江侦查记》《小兵张嘎》《地道战》等,现在想起来有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些电影在那个年代无论男女老幼都喜欢看。不像现在,观众的口味差别很大。同样是战争片,收视率千差万别,电影票房过亿的和不到百万的同时存在。”

为什么会这样?回顾历史,谭晓明认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红色经典”作品辈出,是因为它们都有一个广泛被社会认同的价值观。而现在观众共享的价值观是什么?为了找到答案,谭晓明报考北京电影学院读研究生选专业时,选择了有些生僻的“电影学”,一头扎进电影史的研究中。

在研究中,谭晓明发现,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军事题材影视创作方兴未艾,但主要的创作动机有两个。一是溯源,打开那些尘封的档案,再现宏大场景与历史关键节点;二是从人性的、个体生命的尊重角度审视历史。前者从《三大战役》到《建国伟业》《建党伟业》《横空出世》等,意在“以史为鉴”,从宏观视角构筑主流意识形态。后者自后的《今夜星光灿烂》《雁南飞》等作品一直延续今天的《集结号》《南京·南京》, 其中还包括很多小作品,像《和他的儿子》等着笔于伟人平凡的一面,从情感上去滋润人心。

而近10年来,军事题材的电视作品异军突起,而且又多了一个动机,更多地站在收视率的角度说话,主动迎合大众的观赏心理。这就不由得谭晓明多了一重担心,先前的两个创作主题既有商业的正当性,也有价值取向的正当性,之后的影视作品难保不把军事题材的核心忘了。“这个核心一定是英雄主义,一定是献身精神,是一个民族敢于担当的勇气和无畏地牺牲精神。虽然它的外延需要不断地调整。”

不久,谭晓明的担心成了现实。虽然有《历史的天空》《亮剑》《士兵突击》这样优秀的电视剧做样本,但创作上还是出现了庸俗化趋势。别说思想界、评论界不关注这些作品,就是网友自发评分也低得一塌糊涂。

横向对比美国影视历史,谭晓明发现这个大洋彼岸的影视强国,自始至终都特别热衷于军事题材的创作,坚持不懈地养大自己的“气场”。不只是自己短短200多年建国史上的每一次战争都有大作,而且主流军事影视作品的主题,已经从二战和冷战时的对抗专制主义,慢慢过渡到反对极端恐怖主义,这种转变为美国文化在国内和世界范围内赢得了新的市场。

横向比、纵向看,谭晓明发现我们不能再照搬来自西方国家的东西,五千年来我们已经以一种高超的智慧实现了多民族的杂居共荣,现在我们最大的目标是作为完整的中华民族,在已经落后于诸多成熟的工业化、信息化民族国家的环境中,后发地实现自身的崛起和文化的重生。

“养气”需脚踏实地

2000年,为输入新鲜血液,我国部队的科研院所开始面向社会招聘高学历的研究人才。谭晓明作为科班出身的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专业研究生,对当时以对内培养文艺骨干为目的的中国人民艺术学院文学系来说,无论在理论与教学方面都有极强的互补性。这样的大环境让谭晓明一毕业就拥有了大学老师的身份,甚至享受了专家的待遇。但对谭晓明个人,有很长一段时间,身上自由的、充满个性与创作气息的“北影范儿”增加了他与军艺之间磨合的难度。

在长达10年的磨合期中,谭晓明渐渐找到了三条足以发挥个人特长和院系优势的发展之路。

首先是理论研究。谭晓明读研究生时,中国社会比较盛行从文化批评的角度看待大众文化现象,这也给了谭晓明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可以站在国家软实力建构、意识形态建构的高度看待军事文艺、军事影视。

他以《影视剧作》《电影结构研究》《现代电影的结构探索》《影视文化研究》等主课的教学工作为基础,以中国军事文艺理论研究为导向,陆续发表了《情境确立与符号创造》《军事题材电视剧中的民族主义》等在理论界独树一帜的文章。直到2009年,艺术学院文学系影视教研室已经有能力把全国影视批评界有影响力的“大腕”们都请到军艺,开展了总结式的研讨会。大家对包括《南京·南京》在内的影视剧开展了自由而深入的讨论。谭晓明就当时启蒙主义框架中如何保持民族的主体性做了一些理论上的思考,他一直有一个观点,军事文学、影视的主流不能是风花雪月的东西,主体是民族的精神脊梁。

这一方向也是教研室人员齐备后的主攻方向,谭晓明现在做的“电影史”是部级的课题,希望通过对中国军事电影大脉络的梳理, 找到新的叙事框架。

谭晓明的另一个主要工作是教学。文学系在2000年以前不招本科生,基本上是发现部队中有写作才能的人才再做系统训练。2000年后招来的本科生虽然有一定的基础知识,但他们不了解部队,一进校门就穿上了军装,所以一定要有一个适应军事文学创作的过程。虽然学生不多,每年只有6到10人,但十几位老师还是精心设计了一整套培养作家和培养创作型的写作人才的教育方案。谭晓明让学生与部队生活充分接触,他觉得部队的生活容易出作家,封闭的环境中又有一种理性的东西规范人,可以在精神上形成一种提升感,把内心的冲突升华为艺术创作。

最后就是着重培养学生的国际地缘政治大视野。国家现在非常认真地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的价值观怎样落实在一个军事文学创作者的身上?其实价值观和国际地缘政治观合起来,就是一个军事文学创作者的“道”,在“道”的前提下,才是具体的创作技术。通过课程结构的调整,很好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假以时日,军艺文学系的本科教育,必然迎来新的辉煌。

在授课之余,出于教学中实战经验的需求,谭晓明也从事了不少各种题材的剧本创作。他的电影剧本《情暖人生》获广电总局“夏衍电影文学奖”创意剧本奖,他导演《今夜村里唱大戏》,获广电部优秀农村电影资助金,还执导了青春电影《焰舞天空》;参与潇湘电影集团筹拍的全国重点主旋律影片《通道转兵》;创作电影剧本《情暖人生》、《追梦人》(北京青年电影制片厂出品)、《蔡和森》等。

欲成“大气”需躬行

历史上真正像列夫·托尔斯泰那样,能建立起一套被别人接受的世界观体系的大作家,是很少的。大多数作家依托于社会上已有的历史研究、政治学研究、社会研究与科学研究建立起来的知识框架,在这个基础之上发挥技巧和想象力进行创作。

随着大量党史、军史的档案被打开,“民族主义”加“草根情结”有了更加丰富的叙事背景,再加上作家本人的独特气质,像《历史的天空》《亮剑》这样的优秀作品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但二战过去快70年了,英美等国家看待这次战争,用的是反对法西斯专制、追求独立与自由的胜利。日本人则是站在民族独立,反对白种人殖民主义的角度去看。我们却只同时用两种视角,民族主义的和人性关怀的,处理得不好就造成了《南京·南京》那样的无国界的纯粹的人性宽容。

第8篇:军事气象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校; 军事理论; 教学研究

军事理论课是对高校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的一门必修课,也是高校军事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高校大学生履行兵役义务,接受国防教育的一种基本形式。搞好军事理论课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对加强我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培养高层次人才,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针对大学生心理特点,激发爱军习武热情

军事课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四有”人才,增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强化国防意识,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应该看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条件下,当代大学生的商品意识比较浓厚,他们具有非常敏锐的经济头脑,相比之下,国防意识和国防观念比较淡薄,讲实惠多,讲奉献少。因此,要求授课教师在军事课教学中,针对学生心理特点,加强国防意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世界军事形势教育,强化国防观念,让他们真正懂得自己的前途、命运和理想是与国家的兴衰、存亡紧密相关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落后和贫穷就意味着挨打,存在和平麻痹思想就象征着亡国。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保卫者。因此,必须要调动起他们学习军事理论课的积极性,增强爱国热情和卫国能力。

二、讲究教学方法,注重授课艺术,增强教学效果

军事课教学能否收到良好的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讲,取决于灵活的教学方法和讲授技巧。因此,要求教员在授课时,必须将知识性、趣味性、生动性融为一体,并贯穿于始终。采用以启发诱导为主的教学手段和灵活的授课方法,运用生动的战例和大量的数据信息,把简洁幽默的讲述、提问与答疑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语言表达、表情流露、动作表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奋点,使课堂气氛热烈,生动活泼,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求知欲望不断增强。这样,教与学能为之相呼应,产生共鸣,让学生在热烈和谐的氛围中,自觉接受知识,达到最佳效果。

三、根据形势发展,不断改革和完善教学内容

面对世界军事高科技和尖端武器的飞速发展,国际军事强权政治愈演愈烈,以强欺弱时有发生。当代大学生渴望多了解一些最新的军事知识和资料信息,不断丰富他们的知识宝库。因此,授课教师平时要注意收集、整理军事信息资料,研究军事动态,充实新的资料信息,不断完善和丰富教学内容,在进行军事理论课教学时,能及时将最新的信息资料、军事动态介绍给学生,使基础理论与最新信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四、充分利用电教设备,搞好形象教学

讲授是教学的基本方法。军事理论课教学如果只是抽象的理念阐述,就显得枯燥、无味。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形象新颖的教学手段是上好军事课的有效途径。电化教学,具有形象直观,图文并茂,集视听于一体的特点。军事课采用电化教学,不仅可以增强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还可以用形象生动的感性材料来丰富单调而抽象的理论框架,以声像结合的立体效果促进军事理论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应采取理论讲解与多媒体、投影、录像等电化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这样不但使学生能对理性知识有所了解,而且还能通过眼见其状,耳闻其声,加深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增强学习兴趣,有利于全面掌握知识,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

第9篇:军事气象学论文范文

1927年5月,袁复礼、黄文弼等中国学者与外国科学家组成的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开始了长达六年的旅程。

北大学生李宪之和刘衍淮在考察团内,是德国人郝德博士的气象研究助手。当时中国的大学还没有气象专业,他俩从零开始学习。

1928年秋,为观测寒潮,郝德带领李宪之从若羌翻过阿尔金山,在青海西北部的铁木里克设站,留李宪之在此观测。虽然李宪之出发前,考察团统一做了皮衣、皮裤子、皮帽,连被褥和鞋袜都是皮的,但是依然抵不住铁木里克寒冷的夜晚。10月末,一次强大的寒潮袭击了气象站,大风刮翻了帐篷,风速超过仪器能测量的最高值,刮坏了仪器。从北极发生的寒潮,越过了几大山系,还能有如此大的威力,这让李宪之很惊讶。

1930年,李宪之和刘衍淮结束了气象观测任务后,却因为中亚铁路战争,无法自西伯利亚返回北京,便决定一起前往德国柏林大学留学。在柏林,李宪之借助德国齐全的资料,穷追不舍,发现当年那股刮翻他帐篷的寒潮竟然冲过了赤道无风带,到达南半球澳大利亚的达尔文港,造成大暴雨。这一发现打破了当时气象学的局限,认为南北两半球的寒潮不可能到达另一半球。李宪之的论文《东亚寒潮侵袭的研究》,立即轰动了国际气象界,他也因此仅用三年就拿下博士学位。进一步研究两半球冷暖空气的相互作用,李宪之找到了台风的成因,写出了《台风研究》。他的导师冯・费卡教授曾书面和口头一再表示:“你的论文是突破性的,超过了我和邵斯塔考维奇的工作。”

虽然当时有些“权威”认为李宪之那么年轻,研究的东西是无稽之谈,但是,现在他的观点早已被卫星云图等先进科学手段证实。“那两篇划时代的名著”是世界上研究寒潮和台风,以及研究两半球大气相互作用的奠基性和经典性著作,被称为“李氏效应”。

(摘编《机密档(二)》,

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年版)

十位独臂开国将军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将军中,有十位独臂将军,他们是:上将彭绍辉、上将贺炳炎、中将余秋里、中将晏福生、少将彭清云、少将左齐、少将陈波、少将苏鲁、少将廖政国、少将童炎生。曾称赞贺炳炎:“中国从古到今,有几个独臂将军?旧时代是没有的,只有我们红军部队才能培育出你这样独特的

人才!”

上将彭绍辉,在1933年3月20日,粉碎军第四次“围剿”草台岗战役中,左臂连中两弹,骨头被击成几截,左臂截肢。

上将贺炳炎,在红二、红六军团长征途中攻击瓦屋塘战斗中,不幸被敌人炮弹弹片击中,整个右臂血肉模糊,骨头全碎了,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锯掉受伤的右臂。

中将余秋里,1936年长征至云南乌蒙山区时,时任十八团政委的余秋里奉命率部截击万耀煌部队,在选择进攻路线时,敌人一排子弹射来,击中其左臂,渡过了难以忍受的192个日夜,9月到达甘南后才做了截肢手术。

中将晏福生,1935年9月正当晏福生指挥红十六师撤出战斗时,军的飞机飞抵红军阵地狂轰滥炸。一颗炸弹在晏福生的近处炸开,右臂被弹片炸伤,卫生部部长苏井观为其做截肢手术。

少将彭清云,1938年10月,359旅旅长王震令719团和717团9连在广灵伏击日军独立混成第二旅团旅团长常冈宽治。彭清云是全团有名的神,他一枪撂倒了常冈宽治,在冲锋中彭清云却被敌子弹打穿右肘关节,因伤势严重,不得不截肢。白求恩为他做了截肢手术。

少将左齐,1938年12月,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负了重伤。白求恩大夫为他做了截肢手术。

少将陈波,八路军黄崖洞兵工厂生产的滚雷质量并不高,需要在试爆训练中积累经验。时任八路军前总特务团副团长的陈波负责这一工作,1941年3月,他在抱起一只西瓜大的滚雷为大家做示范时,不合格的滚雷一触即发,顷刻间硝烟弥漫,陈波失去了一条胳臂。

少将苏鲁,1949年4月20日,中国人民发起对太原总攻击的作战,突击排在副师长苏鲁的带领下冲锋。因踩响了连环雷,苏鲁右大臂被炸得筋断骨折,鲜血泉涌。苏鲁伤势过重,右臂无法保留,当即做了截肢手术。

少将廖政国,时任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一纵队第四团团长,在给部队讲解手榴弹的构造原理和爆炸威力时,手榴弹突然引燃,面对听讲的干部战士,他毅然举起手榴弹,让手榴弹在自己手上爆炸,因而失去右手成了“独膀子”。

少将童炎生,1944年在苏中军区当团政委时,一次战斗结束,缴获了敌人大批土造手榴弹,当时大家都不会使用这种土造手榴弹。童炎生试着投了一颗,没想到手榴弹在手中爆炸了,右手的五个指头都被炸飞了,从手腕处做了截肢手术。由于杀敌心切,伤口还未愈合就回了部队,结果伤口无法愈合,只好做了第二次截肢手术,伤口没愈合又上了前线。

(摘编《我的父辈在长征中》,中共党史出版社

2016年版)

喜欢养猪的司令员

贺炳炎是一个从贫苦农民成长起来的将军。在孩子们眼中,他们的父亲骨子里总离不开土地。孩子们十分怀念在成都的日子。那时候,作为司令员的贺炳炎在院子的一角养了一头猪,偶尔,他还会让孩子们端一端猪食。

贺炳炎养猪只留猪头、猪心和猪蹄,然后把猪肉送给招待所,说招待所经常要接待军区首长或者中央的同志,这些肉可以解决一些问题。过大节小节时,贺炳炎把警卫班的战士叫过来一起吃猪肉。贺炳炎经常接触理发的、种花的、搞清洁的工人。1960年前后,贺炳炎散步时碰到一个花匠,就问:你有什么愿望?花匠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吃一顿红烧肉。贺炳炎说:好。第二天,一个警卫员去找花匠,说:贺司令员找你。他以为有什么事,是花不对了,还是怎么了?花匠到贺炳炎家后,贺炳炎给他端了一大碗红烧肉,说:你把它吃了。那个花匠含着泪吃了。好多年以后,贺炳炎的子女回到,那个花匠知道是贺炳炎的孩子回来了,还专门跑去看他们。

(摘编《往事亲历――开国

将帅的亲情家事》,凤凰

出版社2009年版)

红二十五军“不吃鸡”的故事

红二十五军“不吃鸡”的故事,就是从郭家河战斗之后,在省委领导的倡导下,很快形成一条不成文的口头规定。对于“不吃鸡”的种种原因,红军指战员不免也掺杂个人感彩,有各种各样说法。有的说,鸡是老太婆喂养的,不管是买来、捉来,杀了吃,都怪可惜的,也很残忍,老太婆会恨你咒你,说你伤天害理作孽太深!有的说,吃不吃鸡是红军与白军的本质区别,白军扰的老百姓鸡犬不宁,红军如果杀鸡吃,老百姓会把红军与白军同等看待。因此,红军到赤白边界打土豪弄粮食,从来不抓鸡,怕落个“鸡犬不宁”的名声!还有的说,大别山里的老百姓,养鸡是维持最低生活费用的“营生之道”,可以从鸡尻子里掏出点钱来,换取油盐以至粮食衣物。红军指战员都能够体察民情,自觉遵守纪律规定,所以说“不吃鸡”也是红军的一种本色,既顺乎民心也顺乎军心。总而言之,大家都把这个规定当作一条纪律,从领导到战士,谁也不准买鸡、捉鸡、杀鸡、吃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