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基层治理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基层治理工作经验总结精选(九篇)

基层治理工作经验总结

第1篇:基层治理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近年来,水文勘测局紧密结合工作实际,以实践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主线,以落实人文关怀为重点,根据我局在各个阶段的中心工作及安全生产任务,通过多种多样形式,始终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对职工的人文关怀、落实水文文化、构建“星级化“水文这一工作目标放在重要位置去抓。

一、党组织“星级化”创建的意义

(一)细化标准设星。按照基层党支部工作性质、任务要求,基层工作程序推行基层党支部“星级化”管理,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谋求基层党支部发展的新思路,对基层党支部发展尤为重要,抓住基层党支部“星级化”创建的有利时机,明确基层党支部发展的新举措。科学、有效地运用“开好三个会,做好三项工作,达到三个目标”工作成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基础作用,全面提升党组织在队伍建设、领导核心、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推动民主管理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和水平,把工作建设发展成为充满活力,环境优良舒适,与人民共驻共建,社会平安稳定,富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新型清正廉洁基层党组织。

(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驻共建

按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维护稳定贯穿基层党组织活动的始终,发挥党组织在精神文明和领导核心的作用要求,以开展稳定为基础,以协助测站落实“开好三个会,做好三项工作,达到三个目标”工作和开展群众服务为目标。开好党员大会、支委会、党小组会;做好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组织发展工作、日常思想政治工作;达到经营指标完成、职工队伍稳定、党员干部无违纪。进一步健全完善测站共建工作机制,促进测站管理职能不断加强、服务功能不断完善、维护稳定工作力度不断加大,调动单位参与测站社会事务管理的积极性,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党建工作新格局。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巩固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提高党在基层的执政能力为目标,以开展“开好三个会,做好三项工作,达到三个目标”工作为抓手,紧紧围绕测站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从解决事关测站职工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加强测站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测站管理制度、整治测站环境、强化服务功能,努力建设民主法制、诚信友爱、安定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生活便利、民族团结、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测站,为测站职工创造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为经济发展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通过引入“星级化”管理模式,积极培育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测站,通过典型示范,不断推进单位基层组织建设再上新台阶。

(三) “星级化” 创建的思路

通过阿克苏水文勘测局党总支“星级化”创建,推动机关、测站离退休党支部多角度、多举措服务职工、引领职工,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淡化了宗教氛围,职工精神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贯穿于技术业务全过程,并与之融为一体。坚持提高认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注重思想政治工作的超前性。每年我局都邀请老领导、老职工给我们新一代水文人讲传统,讲理想,讲政治使大家进一步明确自己的任务和使命,牢固树立热爱水文,安心本职,爱岗敬业,勇于奉献的精神,自觉与单位融为一体。

与此同时,还注意了解职工的活思想和生活中的难点,及时做好正面思想引导,把职工的思想统一到新疆工作的总目标上来。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原则,注重思想政治工作的预见性。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相结合的原则,注重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每年年初,通过职代会向职工讲形势、讲任务、讲责任,鼓动广大职工树立信心,增强责任感,把全局职工的思想统一到保证各项生产经营方针和各项改革举措的顺利实现上来。局党组对各项安全生产和政治思想工作,均认真做好工作动员,工作中坚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服务到现场,积极为测验操作和各项技术管理工作排忧解难,使思想政治工作更贴近于业务。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重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性。近几年来,局党组十分重视政研工作,健全了政研会,结合我局实际拟定若干政研课题,对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的体会、做法进行梳理归纳,强化了研究意识,提高了工作指导性。

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案例的征集,为总结基层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方面鲜活的成功经验和优秀成果,指导基层实践服务起到了很好的重要作用。基层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特色品牌创建活动丰富了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使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落实水文文化,注重人文关怀,,构建“星级化”水文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对于我局来说,构建和谐企业,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同时也为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目标和方向。

二、推行“星级化”管理,夯实基层基础

(一)规范创建“星级化”程序

一是制定标准,分类定“星”。根据当前政治情形,总结“三级联创”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基层党组织“星级化”管理创建办法和考核验收标准,将基层组织承担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党的建设以及文化、宣传、卫生、教育、交通等任务统筹纳入“星级化”创建内容。结合党组的指导意见,结合各科室、测站基层组织建设新任务,细化调整 “星级化”创建内容和标准,设置领导核心、维护稳定、民主管理、先锋模范、宗教和谐、民族团结、测站整洁、精神文明、平安和谐、创新学习10颗“星”创建目标和量化指标。每颗星综合设置为100分,凡单项考评为85分以上且符合刚性目标的授予对应星,年度考核未达到85分以上或未实现刚性目标的取消对应星。

二是明确责任,协力创“星”。结合“星级化”创建标准,修订完善基层组织建设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将局党总支所属的基层党支部、党建科、测验整编科、水情科、技术科、信息科、水化室、办公室、各测站统筹纳入成员单位,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考核办法,强化基层党组织抓基层党建,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格局。各基层党组织根据职能,加强星级化创建工作督导,帮助基层党组织积极化解各类问题和困难。局党总支组织“星级化”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基层组织年初自评和支部初评情况,帮助制定年度创星计划;明确基层党组织“四办一部”具体指导责任,采取周指导、月检查、季考评方式,督促基层党组织按照创星计划,做好各项工作。将“星级化”创建工作与“访惠聚”工作队绩效考核挂钩,发挥工作队的人才、资源等优势,指导帮助抓好创星措施的落实。

三是注重程序,严格评“星”。采取分级负责、自下而上方式,每年进行一次创建考核,拟创建相应星的基层组织,于年初提出创星目标,并根据相应创建标准制定创建方案,经党支部初审后,纳入年度创建计划。每年底由党总支组织基层党支部进行考核验收,基层党支部按照创建考核评分标准,对基层党组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量化打分,提出授予、保留、摘除相应星的意见,并在党总支范围内公示。无异议的,提请自治区党委会研究。拟授“7颗星”以下的,由各基层党支部初验,报局党委组织部复验合格后正式挂星。局党委随机抽验,不符合挂星标准的予以摘星。拟授“8颗星”以上的,经局党总支初验后,报自治区水文局党委复验,复验合格的由自治区水文局党委进行授星。

四是强化管理,动态管“星”。坚持总量控制、动态调整、好中选优、注重实绩,严格控制每年授星数量,动态跟踪管理。对工作出现滑坡或不符合标准的,及时予以降星、摘星和通报批评。年底考核时,凡是职工满意率低于85%的,直接摘除“领导核心星”;所属科室、测站职工出现对自己业务工作没有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的,直接摘除“创新学习星”和“先锋模范星”; 所属科室、测站职工抽查环境卫生达不到相关标准的,直接摘除“测站整洁星”; 所属科室、测站职工出现越级上访或群体性事件的,直接摘除“民主管理星”; 所属科室、测站职工出现非法宗教活动、暴力恐怖活动、各类刑事案件,直接摘除“维护稳定星”、“宗教和谐星”和“民族团结星”; 各科室、测站出现测验违规操作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直接摘除“精神文明星”; 各科室、测站存在任何安全生产事故的,直接摘除“平安和谐星”,两年内不得申报创建相应星。

五是激励引导,竞相增“星”。建立激励考核机制,设立“星级化”奖励工资。形成“基本报酬+星级化奖励报酬+绩效考核奖补资金”“三位一体”报酬奖补机制,设立最高上线月报酬。对星级较高的基层党支部书记、科长、站长,优先选派到内地考察培训,优先考虑评优评先。坚持与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相结合,4星级以下或未取得“平安和谐星”、“ 维护稳定星”的各科室、测站,一律列为整顿对象。将基层组织“星级化”创建作为“五好”基层党委创建的重要指标,凡30%以上测站未取得“领导核心星”、“平安和谐星” 、“宗教和谐星” 和“民族团结星的,取消 “五好”基层党委评定资格,限期整改。坚持把基层组织“星级化”创建作为深入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有效载体,把创建工作纳入党建目标管理考核,全面整合资源,严格要求、统一考核,有效减轻党支部负担。建立创建结果与落实基层干部报酬、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 “访惠聚”活动、民族团结模范创建活动,对星级考核等次较低的,一律列为软弱涣散整顿对象,动态促改,倒逼增强基层干部抓实工作的内生动力,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二)做到以人为本树和谐。除了制定标准还应在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从职工的根本利益出发,尊重员工的人格、保障员工的权利、维护员工的权益。一方面要关注员工的思想动态。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思想不是静止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的,因而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紧跟单位发展的节奏,围绕提高人的素质、促进水文文化发展的目标,牢固树立适应水文发展的新思想、新观念,关注职工的思想动态。另一方面要关注职工的多种需求。现代水文职工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既有得到物质方面消费的需要,更有满足精神生活的渴求,目前,在我们水文行业,职工精神需要更为强烈。这就要求单位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特别关注职工的精神需求,通过开展感染力强、富有实际意义的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最大限度地满足水文职工的精神世界需要。正如我们阿克苏水文勘测局一直以来开展的职工汛期安全生产检查和慰问,非汛期的各项联欢活动比赛等等,从不同方面和角度提升职工精神领域需求的层次,从而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

(三)实践引用星化。

单位思想政治工作者,既要保证水文职工测验操作安全,确保水文系统不断发展壮大,同时更要监督单位的领导不要侵害职工的合法利益,在作出各项决定特别是涉及到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时,要充分考虑职工的权益,维护公平与正义。

单位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切实保障单位职工的民主权利,使职工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在单位的民主决策、选举、评议、评优以及组织发展等各项工作中,要经常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凝聚广大职工的智慧,进一步营造公正民主的工作氛围。

要做到诚信友爱创和谐。在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把诚信友爱作为开启人们心灵的金钥匙,建立人与人友爱和信任的桥梁。诚信友爱,就是要求单位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教育和引领企业广大员工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努力构建单位和谐诚信的人际关系。要做到诚信友爱,单位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牢固树立“诚信兴业”的思想意识,对职工要以诚相见,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从关心人、体贴人出发,切实了解职工的所思、所想、所需,关心我局职工的切身利益与根本利益,讲求春风化雨、耐心细致,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在日常工作中要充分利用各种节假日和职工生日,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和送温暖活动,增强单位的亲和力,架起单位与职工间沟通和消除隔阂的桥梁,创造和谐温馨的人际关系。

(四)做到安定有序保和谐。安定有序,既是构建和谐单位的重要保证,也是单位内部强化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准则。没有安定有序的工作环境,不仅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难以开展,而且将严重阻碍单位的正常发展,使单位丧失应有的竞争力。在工作程序上,要围绕单位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努力贴近安全生产、贴近防恐维稳、贴近管理,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提升职工思想素质、培养职工良好行为习惯等方面,构建和谐安定的人际关系。

在星级设定,星级评选、星级结果运用等关键环节上量化标准,规范程序,综合施策,平衡推进,为深化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和基层减负增效奠定坚实基础。作为一名测站党支部书记,在基层工作中可以说是千头万绪,日常工作应接不暇,我们大多数都是兼职,但作为一个基层党代表,肩负着党的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贯彻落实,是党的路线的执行者、落实者和宣传者。因此,党支部书记的作用在基层党的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但要做好党务工作,宣传党的知识、号召,落实党的方针政策,还要宣传落实企业的目标任务;不但要抓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还要作好精神文明建设;不但要千方百计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还要帮助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不但要做好解惑释疑、化解矛盾、说服教育工作,还要作好单位方方面面的稳定工作。

随着行业新形势的不断发展,给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党支部书记进一步把职工的思想统一起来,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进一步振奋精神,团结拼搏,进一步坚定信念,理顺情绪,进一步发动大家认真开展“保持良好精神状态,全力推动水文发展上水平”活动,所有这些思想政治工作都是在紧紧围绕水文工作进行的,这就要求我们的工作更贴近安全生产、更贴近职工、更贴近实际,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思想政治工作做深、做透、做细、做实。

结论:

第2篇:基层治理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本刊讯 7月30日,省纪委召开全省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会议传达了全国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精神、省委第十届三次全会精神和省委书记石宗源关于贯彻落实全国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的重要讲话精神,回顾总结去年以来的工作,研究部署今后一段时间我省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全省9个市(州、地)纪委书记、监察局长和党风室主任参加了会议。

会议强调,当前党风建设工作需要着力抓好以下6项工作。

一是切实加强对党的政治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继续巩固扩大作风教育整顿活动成果。各地要加强对党的政治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切实维护好党的政治纪律。同时,要切实加强对作风建设的领导,认真总结经验,按照中央和省的部署,抓紧抓好作风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以好的作风促进我们的工作,确保我省党风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是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努力推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重视总结经验,用经验推动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方法。各地要继续认真总结经验,围绕领导干部廉洁自律重点任务继续加大治理的力度。

三是坚决制止奢侈浪费行为。重点是要继续做好纠正党政机关违规修建楼堂馆所的问题和坚决制止公款出国(境)旅游行为。

四是进一步强化党内监督,推进党务公开,落实党内监督各项制度。做好全面推广基层站所面向监管服务对象述职述廉工作。配合省委组织部加强对民主生活会的指导,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

五是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责任追究。各地一定要对本地区本部门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情况进行认真回顾总结,切实加强监督检查,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况,还存在着什么问题,抓紧时间切实加以解决。

六是深入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各地要结合全国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精神和石宗源书记关于贯彻落实全国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我省年初在遵义市召开的全省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现场会工作的安排部署,切实抓好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要以保证党的农村政策落实、维护农民群众利益、改进基层干部作风为重点,进一步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本刊记者 刘开津)

乌当区:基层民主“四进农家”

贵阳市乌当区各级党组织广泛开展了基层民主“四进农家”活动。民主决策进农家,对重大村务、财务事项,召开全村村民代表大会,实行重大事项党员、村民代表票决制。民主监督进农家,实行由村支两委干部年度述职述廉和离任审计制度,邀请党员和村民代表参会听取述职述廉报告,对村干部进行民主评议。民主管理进农家,由群众推荐具有参政能力、办事公道、清正廉洁、热心公益事业的村民为代表组成理事会,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对村级事务以及村组事务进行民主管理。民主法治进农家,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和村级法制宣传栏,开展党员干部和群众法律培训,定期向村民宣传法律知识。(杨秀兰)

遵义、铜仁:公开选拔县级领导干部

遵义市和铜仁地区从7月16日起,按照公告、公开推荐提名、资格审查、综合素质能力测试、竞职演讲和面试答辩、组织差额考察、确定拟任人选、公示和任职等8个程序,在该市和该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群众团体、国有企业在职干部中公开选拔县级领导干部。当地纪委、监察局将对公开报名、资格审查、统一考试、组织考察、决定任用等环节进行全程监督。(贵州组工动态)

第3篇:基层治理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2005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四五”普法《规划》和《决议》及依法执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全面深化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主要任务是:把推进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与“四五”普法总结验收相结合、与研究制定“五五”普法规划相结合、与全民法制宣传教育二十周年宣传活动相结合,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整体推进依法治理,不断增强全民法律素质,努力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为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人文法治环境。

一、全面落实“四五”普法规划和决议,努力实现“两个转变、两个提高”目标

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扎实开展全民法制宣传教育。大力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全体公民的宪法意识,树立和维护宪法权威;大力开展市场经济法制宣传教育,宣传国家关于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促进市场经济法律秩序的健全和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大力开展以维护社会稳定为目标的法制宣传教育,积极主动引导公民依法上访和理性维权。

深化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以提高依法执政能力为重点,大力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健全和完善领导干部法制讲座、理论中心组学法、法律知识考试考核和法律知识任职资格制度,总结推广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经验做法,促进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筹办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法制讲座。以建设法治政府、促进公正司法、严格执法为目标,大力加强司法人员和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加大对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行政许可法等专业法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的意识和能力。大力加强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针对青少年群体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探索开展针对性强、形式生动的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阵地建设;加强对兼职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的培训力度。适时筹备召开全国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大力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积极探索对个体经济、民营经济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制宣传教育的有效形式。继续抓好流动人员和下岗职工等特殊群体的法制宣传教育。

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整体推进依法治理工作。以基层依法治理为突破点,以依法治县为着力点,实现依法治省、依法治市、依法治县、基层和行业依法治理的整体推进。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整体参与的依法治理领导和工作机制,加强对依法治理工作的协调、指导、检查和监督。继续健全和完善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评议考核制和错案、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保障严格执法,维护司法公正,促进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大力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组织表彰第二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积极探索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建设,提高法治化管理水平;积极探索和总结依法治企。

创新法制宣传教育形式,增强法制教育的实际效果。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在法制宣传教育方面的作用,加大对法制频道和专栏采编人员的培训力度。继续做好“金剑奖”和“法制好新闻”评奖工作,适时召开电视法制宣传教育座谈会。加强普法网络建设,发挥网络在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中的独特作用,积极开展“法律网校”教育和网络法律知识竞赛,进一步完善对外法制宣传英文网站,发挥网上媒体在对外法制宣传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推进法制文艺创作,丰富法制文艺宣传的内容和形式。适时组织全国法制文艺节目汇演。

二、紧紧围绕“四五”普法规划和决议,着力抓好“四五”普法总结验收

认真制定总结验收方案,切实搞好动员部署。要按照“四五”普法《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决议》的要求,依据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公室《关于对“四五”普法〈规划〉和〈决议〉贯彻执行情况总结验收的指导意见》及《全国“四五”普法依法治理总结验收指导标准》,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总结验收实施方案,广泛动员,周密部署。

以“两个转变、两个提高”为重点,加大总结验收力度。要把《规划》提出的“两个转变、两个提高”目标实现情况作为总结验收的重点,检查全民普法落实情况,检查对领导干部、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制教育情况,检查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推进地方、行业、基层依法治理情况。

认真组织自查互查,积极做好整改工作。要严格按照验收标准,对“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进行全面检查,拾遗补漏,及时改进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总结验收任务,确保“四五”普法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在各地各部门总结验收的基础上,全国普法办公室组织开展交流检查。

及时总结经验,发现和推广先进典型。坚持从实际出发,认真总结工作成绩和经验,既要通过科学评估,了解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的现状,又要结合实际,研究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的主要途径和最佳形式。不断发现并及时推广先进典型,推动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的深化。

三、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抓紧“五五”普法规划的研究论证

认真做好“五五”普法规划的研究论证工作。各地各部门要把研究制定“五五”普法规划作为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要加强对“五五”普法规划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点对象的研究,本着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的原则,特别要研究如何积极探索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新理念和新方法、新途径,努力实现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的新跨越。要组织召开座谈会、研讨会,听取专家学者特别是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总结全民法制宣传教育二十年来的经验做法,做好“五五”普法规划的研究论证和制定工作。“五五”普法规划的研究论证工作要在5月底前初步完成。

进一步加强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理论研究。要加强对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的课题研究,要研究探索二十年来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基本规律和特点、主要经验、存在问题和工作成效,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各地各部门要紧紧围绕“五五”普法规划的起草设计课题,组织专家学者参与对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的理论研究,以理论研究成果指导普法依法治理的工作实践,为制定“五五”普法规划和深化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小陈老师工作室原创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研究工作落到实处。各地各部门要成立相关的研究组织,制定研究工作计划,明确任务分工,抓好工作落实,确保研究质量。要组织人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广泛开展调研活动,听取广大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掌握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的实际情况。要认真组织全员或抽样调查,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力争对全民法律素质状况有一个基本科学的评估,为“四五”普法总结验收和“五五”普法规划的制定提供依据。

四、以纪念全民法制宣传教育二十周年为契机,努力营造法制宣传教育的浓厚氛围

大力宣传全民法制宣传教育二十年工作成就。要结合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实际,认真筹划、积极开展好全民法制宣传教育二十周年的宣传活动。大力宣传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在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力宣传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大力宣传普法依法治理的工作成就;大力宣传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主要经验。

第4篇:基层治理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汉阳的经验,对于维护基层的长治久安、人民生活幸福安康,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这是贯彻落实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将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具体化,有利于把准基层基础建设的方向,确保中央决策的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

汉阳的经验,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举措。汉阳总结和提炼了在实践中形成的好做法好机制,建立向群众问计问需,与群众紧密联系,为群众贴心服务的长效机制,巩固党的基层执政基础。

汉阳的经验,也是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主要涉及治理理念的更新、制度体系的完善、治理方式和方法的创新等方面。汉阳发挥了社区深化基层社会体制改革,解放和增强基层社会合力,维护基层和谐稳定的重要作用,形成了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的“三社”联动,引导基层治理能力朝着现代化方向迈进。

汉阳的经验,还是满足居民生产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汉阳区委区政府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并有机结合,回应居民现实需求和利益诉求,增强群众对社区治理的认同感和获得感。江欣苑社区党委面对因产业空心化导致失地、失业、失收的村民现状,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对村改制而来的集体资产不挥霍、不盲从,处处从长远发展着眼,科学管理经营,带动群众致富,让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

汉阳经验,对动员社区资源具有显著的推动意义。汉区委、区政府准确把握社区治理的总体要求,坚持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关键,政府治理为主导,居民需求为导向,改革创新为动力,健全体系、整合资源、增强能力、完善社区治理体制。江欣苑社区党委充分发挥区域领导核心作用,将辖区内各类社会组织、群众团队团结凝聚在一起,健全完善了社区治理体系,补齐了社区治理短板,强化了社区治理的组织保障,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汉阳经验,对于社区的多元治理具有广泛的促进意义。社区的多元治理离不开社会组织这一主体,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有利于形成新的社区治理格局。社区社会组织建设,有利于弥补政府和市场的不足。社区社会组织的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满足社区居民多元化的服务需求。江欣苑社区建立了社会组织联盟,把社区内大大小小的社会组织联合起来,为社区居民提供社区公共服务。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促进了社区多元治理格局的形成。

第5篇:基层治理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一、关于把握好村民自治的大好机遇问题

在学习领会十五大精神中大家感到,十五大报告涉及民政工作的论述有多处,但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关于基层政权建设、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工作的论述。这些论述比较集中,分量也很重。十五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管理国家的权力,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城乡基层政权机关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都要健全民主选举制度,实行政务和财务公开,让群众参与讨论和决定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对于我们这些从事基层政权建设工作的同志来说,读了十五大报告中的这些论述,都感到非常亲切。可以说,十五大的科学论述,既充分肯定和科学总结了改革开放近20年来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经验,进一步阐述了基层民主在整个国家民主政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为跨世纪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那么,当前农村的基层民主处于什么地位,应该发挥什么作用?学习、领会十五大报告。我个人认为可以或应该做出这样一个判断:进一步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的条件已经具备,机遇已经来临,农村基层民主应该也必须为扩大整个基层民主做出更大的贡献。做出这种判断的依据主要是:

第一,这是由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如果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那么初级阶段的一个重要现实就是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人口在整个人口中占绝大多数。我们通常说的,农民、农村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就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的。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如没有农业的发展,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巩固和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就不可能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富裕和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同样也可以说,没有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就不可能有整个基层民主的大发展。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地位。

第二,这是由农村的实际情况决定的。农村虽受几千年封建社会传统习惯的影响最深,农村的基层民主建设有更长的路要走,但在农村发展基层民主也有自身的优势。因为农村的基层民主与农民的切身利益联系更直接,只要引导得当,农民的认同感、参与感和积极性很容易被培养和调动起来。

第三,从总体上说,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已经有了较为明确的思路,易于取得较大的成效。在贯彻《村委会组织法》、开展村民自治活动中,我们在村级确立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民主政治建设思路;在乡镇政权建设中,我们确立了“依法建制、规范管理、转变职能、服务群众”的思路,这些思路已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为搞好今后的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前不久,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农村基层组织治理整顿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中,又进一步把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作为贯彻十五大精神提了出来,要求继续深入、扎实、持久地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今后的工作,主要是贯彻落实,通过贯彻落实,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这一思路。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才取得了成功;我国的改革也是首先在农村推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经济体制改革,才为整个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是不是也能为整个社会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乃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全局做出历史性的贡献呢?这个问题大家可以研究探索。但不管怎样,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随着十五大精神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必将为农村基层民主的进一步发展创造很好的条件。有十五大精神的指引,有多年来我们积累的工作基础,有亿万农村群众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进一步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现实的。我们要善于抓住当前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面临的很好的机遇,实行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使包括村务公开在内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关于对当前农村村务公开工作的评价问题

在学习、宣传、贯彻十五大精神,进一步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中,村务公开工作占有突出的位置。《村委会组织法》颁布实施10年来,民政部门一直是把村务公开作为开展村民自治示范活动的重要内容进行部署、检查的,进入90年代后,村务公开以其化解干群矛盾、密切干群关系、强化民主监督、促进基层廉政建设和社会稳定的时代特点,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党政领导的重视,农民群众的强烈要求,以及推进村务公开的实际效果,促使村务公开从村民自治工作中突出出来,许多部门、许多地方都加大了村务公开工作的推行力度。我认为目前村务公开工作确实取得了不少成绩。从总体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

一是党政领导很重视。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村务公开工作高度重视,对如何搞好村务公开工作作了一系列指示。与此同时,各地领导也很重视,他们投入的精力、花费的心血以及工作指导的力度都是多年来少有的。河南的李长春书记亲自在辉县市进行村务公开专题调查,并撰写了《农村稳定,重在治本》的长篇调查报告,同时还多次督促抓好村务公开的落实工作。河北的程维高书记近两年每到农村,都要看一看村里的村务公开栏,过问村务公开的进展情况。辽宁、天津、山东、山西、福建、湖南等省市的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也都很重视这项工作。目前全国已有河北、河南、湖南、辽宁、山西、福建、天津等7省、市以省委、省政府或市委、市政府名义专题部署了村务公开工作。所有这些,是村务公开工作之所以能取得明显成绩的根本原因。

二是涌现出了一批典型,创造出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像河北的赵县,河南的辉县市、许昌县,山西的长子县,广西的武鸣县等等,都是各地的先进典型,也都创造了各具特色的经验。在这方面,我觉得河南省的经验很有代表性。他们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条:一是思想认识高。省委、省政府“两办”文件下发后,各地普遍制订了推行村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和实施方案,并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宣传、培训,使干部群众尤其是基层干部群众提高了认识,熟悉了村务公开的内容和操作程序。二是组织健全,制度完善。省、地、县三级都成立了由主要负责同志挂帅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相当一部分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绝大多数村建立健全了村民代表会、民主理财组、村务监督组等组织机构,并重点抓了以村务公开运作制度、村级组织办事制度以及民主评议干部、村民自治章程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建设,基本实现了村务公开的规范化。三是试点起步,分类指导,确保了村务公开的质量。四是明确内容,规范管理。多数地市以省里规定的村务公开八个方面为基本内容,结合当地实际进行细化分解,使这项工作形成了较为统一的时间依据和参照标准。五是加强督查,狠抓落实。省里组织有关部门包片检查、狠抓落实,全省各地、市、县均建立了监督组织,村务公开已成为农村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六是抓好结合,带动其他。通过抓村务公开,带动和促进了村民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发展,带动和促进了农村各项工作的发展。此外" ,全国其他地方也涌现了许多好的经验,有在开展村民自治的基础上实行村务公开的经验;有结合农村基层组织整顿过程中实行村务公开的经验;有从密切干群关系的角度抓村务公开的经验;有从抓廉政建设角度抓村务公开的经验;有从抓村级财务管理的角度抓村务公开的经验,等等。这些经验都是非常宝贵的。

三是村务公开取得了初步成效,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这方面具体事例很多,我在此就不多说了。我要着重讲的是,在正确估价村务公开工作已取得的成绩的同时,切不可满足于现状,要看到村务公开工作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看到这项工作的艰巨性和紧迫性。从全国来看,这方面的问题、不足或差距主要有以下几点: 操作层面上的问题。1、认识问题。有些村干部有“三不”思想,一是不敢公开,怕自己的问题暴露;二是不愿公开,担心公开后得罪上级领导,或得罪其他村干部,或以后搞不正之风不方便了;三是不会公开,没有掌握公开要领。2、公开的阵地不规范。有的公开阵地偏僻,不方便群众阅览;有的公开阵地不固定,随意性很大。3、公开的内容不规范。有的公开的大项多,细目少;有的公开的内容随意性大,缺乏监督机制。

三、进一步深化村务公开工作的几点想法

一是要在求实效上下功夫。村务公开贵在实效。虽然村务公开需要一定的形式来体现,但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发了多少文件、开了多少会、印刷了多少宣传材料、建立了多少村务公开栏上。检验村务公开是真搞还是假搞、村务公开是成功还是不成功的最终标准,是老白性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虽然我们不能指望一次或几次村务公开就能把农村所有的矛盾和问题都解决了,但村务公开确实要在密切干群关系、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基层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作用。如果一个地方大讲自己搞了多少年村务公开,定了多少章法,但干群关系仍然十分紧张,那至少表明村务公开有水分。用实效的大小作为检验村务公开工作开展质量高低的做法,应是我们今后进一步深化村务公开要坚持的重要原则。

二是要在制度建设上进一步下功夫。村务公开贵在坚持。而要使村务公开真正坚持下去,长久发挥作用,制度建设是保障。制度建设要管用,要系统配套.便于操作。一些村的各项事务管理缺乏基本的制度,村干部办事主观随意性大,有的甚至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有的地方制度名目繁杂,内容不配套,缺乏规范统一,难以操作;有的规章制度的制订只是少数村干部参与,没有广大群众的参与,导致规章中约束群众的多,约束干部的少。在农村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的制度,是保障村务公开能够长期有效的重要措施,这方面仍然需要大家多实践、多总结。

三是要在检查指导上下功夫。对搞好村务公开工作来说,检查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问题,更是一种工作作风问题。如果我们仅仅满足于一般性部署号召,不重视检查指导,那么这项工作的开展就要大打折扣,或虎头蛇尾,或热在领导层、冷在基层。农村基层的情况非常复杂,要经常地看一看你那一套方案是否可行,群众对村务公开工作有什么反应、意见和建议,有没有假公开、半公开、不公开的现象,原因在哪里;看一看基层干部群众是不是真的掌握了村务公开的基本做法,从而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村务公开不断完善。

第6篇:基层治理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在此次疫情防控总体战中,基层作为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第一线,经历了一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大考。其中有哪些值得总结的经验?在这次大考中,基层治理经受住了考验,广大基层干部经受住了考验,基层组织的战斗力经受住了考验

这次抗疫是一场没有旁观者的全民行动,是一场齐心协力的人民战争,这样一次集中的大考提高了基层治理能力。您对此怎么看?

基层治理在疫情防控中经受住了考验,广大基层干部经受住了考验,基层组织的战斗力经受住了考验。

疫情期间,我和基层干部有广泛接触。两个多月来,很多人一直坚守在一线,不能回家也不敢回家。不能回家是因为随时有事,不敢回家是因为平时在外面暴露,担心给家人带来风险。疫情当前,他们都坚持下来了。疫情防控是对干部政治素质、专业素养和群众意识的全面检验,我认为基层干部队伍在这次疫情大考中得了高分。一支优秀的干部队伍,是基层治理的最大资源。

疫情防控为什么可以打成人民战争?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我们党始终重视基层组织建设。在疫情防控战一开始,党中央就号召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事实也证明,基层党组织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组织动员下,群众被有效组织起来,尽量做到自我服务,减轻了政府和社会负担。

基层治理体系的应对能力也经受住了考验。疫情防控期间,基层组织体系迅速从常规状态转换到战时状态,这种“平战转换”的治理机制,是基层治理体系的一大优势,也在客观上提高了基层应对疫情的能力。

如何把抗击疫情的战时状态运用于平常的为民服务,更好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疫情防控对基层治理的全方位锻炼,客观上将转化为基层治理资源。及时总结实践做法,基层可以把治理能力提升一个台阶。战时状态下的很多经验,都可以转化为常规治理。比如,将疫情防控中的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等延续下来,用于常规的为民服务,就会在基层治理和服务群众之间形成正循环。

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必须体现在真正深入群众,做“人”的工作上。此次抗疫实践表明,基层党组织的重要职责,是做好群众工作,而在群众工作中,动员和组织群众是第一位的。善于动员和组织群众,让群众真正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就能最大程度发挥出来。

在制度设计上有比较成熟的模式,并进一步在磨合和战斗中形成治理共同体

抗疫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发挥重要作用的组织形式,比如领导小组、指挥部,您对此怎么认识?

我们党有科学严密的组织体系,党的组织深入到社会每一个角落,全党围绕中央形成统一整体,上下一心、步调一致。党中央一声号令,全国动员全民出击,关键时刻把各方面资源迅速集中起来。x保卫战、x保卫战,集中了方方面面的资源,还发动了志愿者。制度设计上我们也有比较成熟的模式,比如领导小组、疫情防控指挥部。只要有重点工作,就可以用这种机制,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的制度优越性所在。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像领导小组、指挥部这样的组织形式,它的特点和价值是什么呢?

学术界有“无缝隙政府”的概念,所谓“无缝隙”,是指一种弹性的、灵活的、适应性强的、跨功能的、效率高的组织形态。政府部门之间有缝隙是常态,否则就不会分部门了。但在抗疫过程中,条块之间、条条之间,这种“缝隙”实际上弥合了很多。虽然各个部门职能不一样,但大家都在同一个领导小组或指挥部里共同做事,比如有的在物资保障组,有的在医疗救治组。在这个治理共同体内部,所有的事情,商量协调起来效率更高。这样就对组织资源进行了更为充分的动员,正式的治理机制和非正式的治理机制也相互配合。当然,这种治理共同体,也是在共同磨合和战斗的过程中形成的。

实打实跟群众打交道,处理疑难问题,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基层淬炼

在抗疫过程中,有哪些基层治理的创新之举让您印象深刻?

我印象最深的是机关干部下沉一线,支援基层疫情防控。没有增加治理资源,把干部沉下去,统一编入街道社区工作队,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参与消杀、给孤寡老人送菜、测量体温等工作,把基层工作做扎实了。对于下沉干部来说,实打实跟群众打交道,处理疑难问题,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基层淬炼。治理重心下沉,意味着权力、资源也要下沉。下沉是基层治理改革的方向。

困难面前,群众和基层干部站在了一起

此次抗疫,群众对基层治理的评价怎么样?

总体上,群众对基层治理的评价是高的。一方面,群众能够客观认识基层治理和基层干部的不易,困难面前,群众和基层干部站在了一起。另一方面,基层党员群众以不同形式在支持基层工作。比如,很多社区党员参加了社区的青年先锋队,很多居民成了社区志愿者,他们和下沉干部、基层干部共同抗疫,结下了深厚友谊。

街道、社区用一件件事情把群众组织起来

有分析认为,相较农村,城市主要是一个陌生人社会,人们的原子化程度更高,这导致城市基层社区的整合和动员能力天然较弱。您怎么看?

城市看上去是原子化的,但要组织起来也并不困难。比如一些社区以楼栋为单元建微信群,网格员当群主,大家一起团购蔬菜。有很多类似的切入点,通过一件件具体的事把群众组织起来。基层干部和群众彼此熟悉了,建立起了联系,组织力、凝聚力就会越来越强,就会转化成治理能力。

您为什么格外看重组织和动员群众?

我们团队的贺雪峰教授分析提出,党领导基层治理有三重境界。第一重是提供服务,简单讲就是投入人力投入资源,把钱投下去把事做成。第二重是通过做事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没有新增加资源,或者新增加很少,但把新发生的事情办得很漂亮,整个治理能力提升了。还有一种,治理能力是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实现。合理配置资源,办事效率提升,解决了一些长期积累下来的疑难杂症。第三重境界是群众的主体性被激活了,可以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我们一定要善于组织群众、动员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不搞包办代替。

疫情防控需要精准掌握海量信息,大数据解决了这个问题

大数据为此次疫情防控插上了科技的翅膀。您怎么看大数据在基层治理中的运用?

在疫情防控中,大数据主要发挥了以下作用一是减少了政府部门间的“缝隙”。疫情防控是以战时体制运转的,这就决定了疫情防控的各个环节之间、各职能部门之间,都需要较高的协调性。大数据让很多碎片化的信息有机整合起来,进而减少了“缝隙”,提高了工作效率。比如抗疫期间,一些网络平台汇集了分散在各个地方的群众求助信息,形成了有机数据,为摸清底数、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二是大数据为精准防控提供了条件。说到底,疫情防控是建立在海量信息收集基础之上的,每个人的健康、流动信息,都关系到防控措施的落实。但传统的信息收集方式,不仅不全面,且速度过慢,而大数据解决了这个问题。比如,各地在推行的“绿码”,极大方便了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

战时纪律是战时体制运转的重要保障,纪检监察工作保障了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落实

抗疫过程中,人们看到一大批违纪违法问题被查处,同时也看到纪检监察机关激励保护基层干部积极性。您怎么看待纪检监察工作发挥的作用?

纪检监察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以精准有力的监督保障执行。比如,大理市违法征用途经大理的外省(市)防疫口罩,被依法查处、通报曝光,传递出强烈信号。督促各级干部迅速进行“平战转换”。疫情初期,通过严肃查处不担当、不落实的典型问题,激发干部队伍迅速进入战时状态。比如x黄冈对一问三不知干部的处理,起到了很好的警示效果。对个别临阵脱逃、工作不负责的党员干部及时处理,保障了战斗力凝聚力。总之,战时纪律是战时体制运转的重要保障,纪检监察工作推动形成了步调一致、共克时艰的局面,保障了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落实。

基层治理本质上是面对面的群众工作,重心就在实实在在做事、实实在在跟老百姓打交道上

在完善基层治理、补齐短板方面,您有哪些思考和建议?

第7篇:基层治理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一、“枫桥经验”历久弥新的内在魅力

“枫桥经验”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根据不同的时代背景,其发展历程可大致划分为诞生、推广、发展和创新四个阶段。

――“枫桥经验”之诞生。1963年,在全国性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当时的诸暨县枫桥区坚持少捕人,依靠群众,以说理斗争的形式把绝大多数“四类分子”(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坏分子)改造成为新人,创造出“依靠和发动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成功经验,受到当时到浙江检查工作的公安部领导的肯定。同年11月22日,同志在公安部关于“枫桥经验”的一个文件上亲笔批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此后,中央又两次对“枫桥经验”作了批转,“枫桥经验”由此成为全国政法战线的一面旗帜。

――“枫桥经验”之推广。时期,“枫桥经验”被诬蔑为“修正主义的黑样板”、“资产阶级人性论”的“典型”,推广工作一度中断。但枫桥的干部群众始终坚信自己的做法和同志的批示是正确的,坚持做教育、挽救、转化人的工作,坚持对“四类分子”实行思想教育、生产劳动和监督管理,同时还创造出了就地改造流窜犯、帮教失足青年和一般违法人员的成功做法。结束后,又在全国率先对“四类分子”评审摘帽,为全国范围开展这项工作提供了范例。1979年2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摘掉一顶帽,调动几代人――记诸暨县枫桥区落实党对四类分子的政策》的长篇通讯,再一次肯定和推广“枫桥经验”。

――“枫桥经验”之发展。进入80年代,随着社会的变革、体制的转型、利益的调整和观念的更新,人民内部矛盾大量增多,民间纠纷大量产生,如果处理不好,将直接影响社会治安和稳定。针对新的时代背景和历史任务,枫桥的干部群众在合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坚持“组织建设走在工作前、预测工作走在预防前、预防工作走在调解前、调解工作走在激化前”,创造了“党政动手,各负其责,依靠群众、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成功经验,实现了“矛盾少、治安好、发展快、社会文明进步”的良好局面。“枫桥经验”发展成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个典范。

――“枫桥经验”之创新。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体制性、结构性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开始显现,群众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诉求日益强烈。为此,枫桥及绍兴各地坚持“枫桥经验”基本精神,突出“以人为本”这一理念,靠富裕群众减少矛盾,靠服务群众化解矛盾,靠组织群众预防矛盾,不断发展创新“枫桥经验”,不断赋予“枫桥经验”以新的科学内涵和时代特征,“枫桥经验”逐渐成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典型经验。

回顾“枫桥经验”40多年的发展历程,人们总会惊叹于它的生命力。因为一般来说,经验总是为一定历史时期服务的,是一种时展需要的产物。正因为每一种经验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所以许多曾经红火一时的经验都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枫桥经验”诞生至今,已历经40多个风雨春秋,跨越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两个历史时期,却如常青树般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其原因何在?我们认为,根本原因在于“枫桥经验”具备与时俱进的本质特征,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创新。

“枫桥经验”的实质是以人为本。一个能保持长久生命力的经验,在其具备鲜明时代特征的同时,必定具有其超越时代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那么,“枫桥经验”的实质是什么?其实质就是以人为本,就是尊重人、理解人、关爱人、教育人、提高人。纵观“枫桥经验”的发展轨迹,贯穿其中的始终是“以人为本”这条主线。即使是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他们也把“四类分子”当人看,坚持按照“政治上区别对待,经济上同工同酬”的原则和“给出路”的政策,尊重“四类分子”及其子女的人格和基本权利。新时期的“枫桥经验”更是突出人本关怀,如对外来建设者实行本地化、亲情化管理,在政治、生活、工作、教育等方面体现平等和关爱;对归正人员“不推一把拉一把,不帮一时帮一世”,做到帮心、帮扶、帮富;对青少年加强思想政治和法制道德教育,着力提高他们的素质;对困难群众认真落实各项帮扶救助措施,体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等等。

“枫桥经验”的优势是基层基础。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也是“枫桥经验”的基本内涵,更是“枫桥经验”的精髓所在。“枫桥经验”诞生之初,其基本精神就是依靠群众,教育、改造人;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过程中,又始终坚持群防群治,以无限的民力来弥补有限的警力;在化解新时期各类社会矛盾中,更是着力强调基层基础,坚持“预警在先、苗头问题早消化;教育在先,重点对象早转化;控制在先,敏感时期早防范;调解在先,矛盾纠纷早处理”,最大限度地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枫桥经验”的灵魂是不断创新。“枫桥经验”出自枫桥,但不限于枫桥。近几年来,我市各地按照“枫桥经验”的基本精神,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在基层平安创建、外来人口管理、村民自治、工作等方面创造了许多有效的经验。如在基层平安创建方面,我们探索了“八创八进”模式;在外来人口管理方面,诸暨店口镇探索了“老乡管老乡”的新模式;在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方面,出现了诸暨的“村务简报”、绍兴县的“夏履程序”、嵊州的“八郑规程”、新昌的“乡村典章”、上虞的“警示公约”等一批典型;在基层工作中,出现了绍兴县杨汛桥镇的导访制、越城区东湖的制,等等。正是各地各具特色的探索和实践,使得“枫桥经验”这面旗帜更加鲜艳夺目。

二、“枫桥经验”与法治建设的关系

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和奋斗目标。为全面落实这一治国方略,今年4月,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作出了关于建设“法治浙江”的重大决定;前不久,绍兴市委五届七次全会也审议通过了《关于推进绍兴法治建设的若干意见》。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枫桥经验”要继续发挥自身独特的作用,首先必须理清“枫桥经验”与法治建设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找准两者的结合点,明确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1.“枫桥经验”与法治建设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两者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枫桥经验”和法治建设的目标都是服务大局、维护稳定、促进和谐。“枫桥经验”是化解矛盾的经验,它发源于化解矛盾,服务于化解矛盾,丰富于化解矛盾,又在化解矛盾的实践中不断得以发展创新。而化解矛盾的目的是为了和谐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法治建设着眼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通过调节社会各种利益关系来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运用法律来规范社会各种组织和人们的行为,维护理性的社会秩序。法治为激发社会活力创造条件,为维护社会安定提供保障,为人与自然的和谐提供制度支持,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两者的基本原则是一致的。“枫桥经验”与法治建设都强调坚持党的领导。“枫桥经验”的基本精神就是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枫桥经验”本身也是在党的领导和倡导下得以诞生、推广并不断创新、发展的。而我们讲的法治,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两者的本质是一致的。“枫桥经验”与法治建设的本质内涵都是以人为本。“枫桥经验”是以人为本的经验,它尊重人、理解人、关爱人、教育人、提高人,注重规范人的行为,维护人的权益,提高人的素质,和谐人的关系。法治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制约公权、保障民权,制约公权最终也是为了保障民权,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维护人的合法权利,满足人的各种需要,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两者的基础是一致的。“枫桥经验”与法治建设都要求加强和重视基层基础。“枫桥经验”是强化基层基础的经验。“枫桥经验”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注重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立足于预防和及时化解矛盾,做到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努力以基层的稳定促进全局的稳定。而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健全基层自治制度,规范基层管理,加强面向基层的普法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等,又都是法治建设的重要任务和内容。

2.“枫桥经验”与法治建设是相辅相成的

法治建设为“枫桥经验”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撑。当前,大量的矛盾纠纷和,主要是因社会转型中的利益问题而引发,同时也与政府行为不够规范、基层民主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群众法治意识比较淡薄等密切相关。而加强法治建设,可以制约和规范行政权力,促进政府依法行政,避免政府因滥用权力或决策不当而损害群众利益;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可以进一步健全村民自治制度,制约村干部的权力和行为,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加强普法教育,可以帮助群众提高法律素质,以合法、理性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诉求,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因此,法治建设是新形势下落实“枫桥经验”的有力保障。

“枫桥经验”为法治建设提供有效手段。当前,我们正处在经济转轨、体制转变、社会转型、政府职能转换的关键时期,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十分复杂,新情况和新问题层出不穷,新类型矛盾不断出现。而“枫桥经验”恰恰是化解矛盾的有效手段。“枫桥经验”的基本精神就是在党委领导下,充分依靠群众,把发扬民主与依法办事有机结合,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及时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做到矛盾不上交;通过倡导健康向上的文明风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从根本上减少矛盾,维护稳定。因此,“枫桥经验”丰富和完善了法治建设的内容。

法治建设对“枫桥经验”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枫桥经验”是绍兴的一面旗帜。这些年来,我市各级都十分珍惜这一宝贵经验,并视发展创新“枫桥经验”为一种政治责任,随着形势的发展不断赋予其新的科学内涵和时代特征。但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枫桥经验”虽然已在各地生根开花,但在工作理念、工作领域、工作方式、工作机制等方面还有许多文章可做,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发展、创新。

三、在推进绍兴法治建设中发展和创新“枫桥经验”

根据法治建设的要求和新时期“枫桥经验”的时代特征,我们应着力在深化工作理念、拓展工作领域、创新工作方式、完善工作机制等方面下功夫,力争从全方位、多层次落实"枫桥经验"的基本精神、基本做法,从根本上、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的产生,充分发挥“枫桥经验”在绍兴法治建设中的独特作用。

1.进一步深化工作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创新发展“枫桥经验”,必须按照法治建设的要求,树立正确的工作理念。首先,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关心群众冷暖,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决不与民争利;就是要时时讲求尊重人、理解人、关爱人、教育人、提高人,处处从方便、体贴、适合人的需要的角度思考问题、落实决策规划,实行人性化管理,亲情化服务,努力为人的生存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其次,要牢固树立“法律至上”的理念。所谓“法律至上”,就是社会主体的一切行为都要以法律为最高权威,任何政党、团体、国家机关、个人都要依据法律行事,而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法律必须在整个社会调节机制和全部社会规范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凌驾于其他任何社会规范之上;权力必须以法律为依据,来源于法律,并依法行使,决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第三,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坚持科学发展,就必须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眼前与长远的关系。在重视经济增长的同时,注重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节约,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出台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措施时,尽可能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的群众利益,把改革的力度与社会的承受度统一起来,防止因改革力度过大,导致利益格局发生严重失衡,引起社会不稳定、不和谐。

2.进一步拓展工作领域。“枫桥经验”虽然已在我市各地生根开花,但在工作的高度、广度、深度上还有待进一步拓展。首先,工作的高度有待提升。“枫桥经验”是化解矛盾的有效经验,因此,其基层基础工作重心一直以来都集中在治安、调解等方面,侧重于矛盾纠纷的及时发现和化解;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应从建设法治社会的高度,努力使基层基础工作的重心从治安、调解为主向农村工作全领域拓展,特别是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方向拓展。通过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产生。其次,工作的广度有待拓展。“枫桥经验”起始于农村,所以在工作层面上一直以行政村、镇为主,工作手段也主要以依靠群众为主;在新的形势下,“枫桥经验”应进一步向街道、社区、企业、各种经济和非经济组织拓展,努力消除社会管理的盲点和死角。工作手段也应该由依靠群众为主向干部示范、干群联手、人人参与拓展,从而构建更宽领域的维护稳定和促进发展的互动平台。第三,工作的深度有待推进。“枫桥经验”早期的工作对象都是本地人,但在流动人口日益增多的今天,我们应进一步加大工作的深度,努力实现从本地人向外地人的拓展,力争把所有社会成员都纳入工作范围。在外来人口管理方面,我们要坚持“教育、服务、管理、维权”并重,坚持从外来人口的需要出发,在劳动就业、子女入学、生活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以帮助外来人口更快、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在外来人口来源地比较集中的地方,要进一步探索、推广“老乡管老乡”的工作模式,以不断提高管理的亲情化、人性化程度。

3.进一步创新工作方式。创新是“枫桥经验”的灵魂。“枫桥经验”的推广、发展,离不开工作方式的创新。当前,重点要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首先,组织机构要网络化。在普遍建立乡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的基础上,要发挥其辐射功能,进一步健全综治、维稳和平安创建工作网络。通过在村、社区和企事业单位逐步建立综治工作组(站、室)等方法,把综治工作中心的网络延伸到最基层,工作前移到第一线,基本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调、运作高效的维护基层稳定的组织网络和工作体系,实现有人管事、有人干事、有章理事,筑牢维护基层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其次,工作力量要综合化。强化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办事处)对维稳力量的统一领导,依托综治工作办公室(中心),把乡镇(街道)的职能部门、县级部门派驻机构如司法、劳动保障、公安派出所、法庭等以及群众自治组织的力量、资源、信息等有机地整合起来,使五个指头握成一个拳头,使“单科门诊”变为“综合门诊”,形成总体合力,发挥整体效能。第三,工作方法要多样化。在化解矛盾纠纷时,传统的工作方法主要采取说服甚至压服的方式进行。在新的形势下,我们一方面要继续采取以理服人的工作方法,另一方面也要注重运用法律的手段,通过法德并济,引导群众依法、理性地表达诉求。当前,要重点抓好“五五”普法教育,通过深入研究教育对象与教育环境的变化,根据普法对象的职业特点、年龄特点等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逐步将法律内化为人们心中的一种观念,成为人们规范自身行为的一种准则。

第8篇:基层治理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精彩导读:首先,通过学习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性。以前只是听说过“综治”这个词,脑海中没有明确的概念,一度时间我甚至把综治和城管等同起来,认为搞综治工作就是简单地上街罚罚款……

根据单位领导的安排,我很荣幸地于***参加了为期3天的全国基层综治干部电视电话会议培训班学习。授课的有中央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又有来自综治工作一线的20多位基层综治办负责人和综治干部。可以说,这是一次全国综治工作者交流经验、共同学习的盛会。县政法委、综治办统一安排部署,对此次学习班高度重视,提出指导意见,勉励参加人员要认真地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建设平安美姑、和谐美姑做出贡献。

在全国范围内举办电视电话会议培训班,15万名各级综治干部同时不同地、一齐上课学习,在新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意义非同寻常。培训时间虽然不长,只有短短的三天,然而我收获颇多,学习到了许多东西。作为一名刚刚迈出校门、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选调生干部,能够参加这次学习仿佛重新回到了课堂,再次聆听老师的教诲。培训班形式新颖、独特,讲课内容丰富、全面,贴近工作实际,感觉效果很好。通过学习,使我增加了不少宝贵的工作经验。下面我就结合学习情况谈一谈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通过学习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性。以前只是听说过“综治”这个词,脑海中没有明确的概念,一度时间我甚至把综治和城管等同起来,认为搞综治工作就是简单地上街罚罚款、管管人,维护社会治安而已。通过深入系统地学习,我的认识明显发生了改变。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政府部门的职能划分越来越细,管理方面也存在越来越多的漏洞。综治部门的成立和运作正好承担起了这样一个功能:整合、协调、利用社会资源来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添补政府管理和服务方面的缺失、不足甚至是空白。例如,北京奥运会、国庆六十周年庆典期间,首都综治机构就积极协调职能部门,广泛联系发动群众,主动作为,确保了庆典活动的顺利进行。

其次,通过学习使我对全国的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形势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公安部副部长张新枫同志和中央维稳办副主任夏诚华同志的报告全面、细致地分析了当前我国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中央综治委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武冬立同志和中央综治办协调室巡视员季勤同志就如何做好当前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和刑释劳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做了既生动又深刻的报告。通过聆听他们的报告,使我拓展了思路,开阔了眼界,深化了认识,理清并实际回答了工作以来的一些疑惑和问题。通过学习和思考,使我对新时期新阶段如何进一步加强综治工作有了一个明确的思路和认识。

再次,通过学习使我深刻地领略了中央综治部门领导以及全国各级各地综治工作战线上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风采。学习培训期间,我认真聆听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位基层同志介绍交流基层综治工作经验。这些经验非常宝贵,是各级各地综治部门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创造、积累、总结出来的精华,理论结合实际,可操作性强,对我们做好综治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作用。在结业仪式上,国务委员、中央综治委副主任、中央政法委副书记、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回顾了综治工作的发展历程,总结了综治工作开展以来的典型经验,对综治工作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前瞻性的展望,有根有据,条理清晰,鼓舞人心,对各级各地综治干部做好当前综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9篇:基层治理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决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束后,中央、自治区党委相继对开展这项工作作出部署,州党委提前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州党委常委会研究成立了自治州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在州直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经州党委同意,召开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中央和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按照州党委工作会议要求,安排部署在州直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动员州直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立即行动起来,迅速投入伊犁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伟大实践。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切实增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承担着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中央对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高度重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束后,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不断巩固和拓展学习实践活动成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在中央工作座谈会上,总书记指出:党的领导是做好新形势下工作的关键,是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要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的部署,认真总结运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功经验,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更好地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领导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放在党建工作第一位,特别强调必须切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要切实加大基层党组织建设力度,强化组织功能,创新组织设置方式,重点抓好农村、社区、学校党建工作,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党组织的组建率,抓好流动人口集中、社区复杂的重点社区党组织建设,进一步活跃基层、打牢基础,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战斗堡垒。

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要求,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要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新时期和新阶段,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战略思想、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前不久召开的州党委工作会议,全面贯彻了中央工作座谈会、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紧密结合伊犁实际,深刻分析了伊犁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大历史机遇和重大挑战,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伊犁工作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会议在认真分析近几年我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指出伊犁已经进入加速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建设重要经济增长极的新阶段;加快改革开放、打造向西开放桥头堡和枢纽站的新阶段;加快富民强州、推动跨越发展、实现长治久安的新阶段。明确提出了今后五年、十年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必将使伊犁的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必将使伊犁各族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伊犁将与全疆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党的基层组织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党组织的战斗力来自基层,基础在党员队伍。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对于充分调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解放思想观念,转变发展方式,自觉投身推进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伟大实践;对于促进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更好地联系和服务群众,增进民族团结,促进和谐稳定,为推进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和工作基础;对于激发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生机与活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推进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观念决定实践成效。中央工作座谈会的成功召开,是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为的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大机遇,揭开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篇章。当前,我们的各项工作正在新的起点上向前迈进。中央提出“一年一变样、五年见成效、十年大变样”的目标,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州党委提出各项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最鲜明的特征就是推进解放思想,推进观念转变,推进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党组织怎样创先进、党员怎样争优秀、群众怎样得实惠,这是对创先争优活动很高很现实的要求。各县(市)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开展的新一轮解决思想大讨论活动,切实在思想上有一个大解放,在观念上有一个大转变,使创先争优活动一开始就处在高的境界,高的层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深刻认识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大意义,自觉地将思想统一到中央、自治区和州党委部署上来,切实将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作为推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推进伊犁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强大动力,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迅速掀起高潮,扎扎实实推进,务求取得显著成效。

二、明确目标,把握要求,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扎实开展

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中央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后部署的又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各级党组织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自治区和州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明确目标任务,把握总体要求,真正把这项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要准确把握创先争优活动的总体要求。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和中央工作座谈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题,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州党委工作会议的各项部署,突出解放思想、加快发展,突出改革创新、务求实效,突出联系实际、分类指导,突出履职尽责、立足本职,突出典型引领、榜样示范,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深入实施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推进伊犁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实践中充分发挥作用、创造新的业绩,为确保实现中央提出的“一年一变样、五年见成效、十年大变样”的目标奠定基础、增添生机、提供动力。

二要准确把握创先争优活动的五项目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总体目标是推进跨越发展、增进民族团结、促进和谐稳定、强化服务群众、强化基层组织。推进跨越发展,就是要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抢抓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机遇,找准制约发展的瓶颈,团结带领干部群众,发挥自身优势和潜力,理清跨越发展思路,制定跨越发展规划,破解发展难题,深入落实州党委制定跨越发展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自身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增进民族团结,就是要将增进民族团结作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根本之策,将增强“四个认同”作为主要目标,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进步融入经济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扎实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年活动,深入持久地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毫不松懈地做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再教育工作,大办促进民族团结的实事,争创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推进民族团结明显加强。促进和谐稳定,就是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关系,统筹抓好发展是硬道理与稳定是硬任务工作,坚持标本兼治、落实治本措施,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深化和拓展“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加强群防群控体系建设,及时有效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推进社会稳定明显巩固。强化服务群众,就是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积极运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形成的改善民生的各项长效机制,尊重民意、集中民智、发扬民主,主动关心群众疾苦,集中力量大办各族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带领群众加快致富步伐,让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推进民生显著改善,聚集民心民力,形成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强大力量。强化基层组织,就是要全面履行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的推动发展、促进和谐、反对分裂、维护稳定的重大政治责任,将抓基层打基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责任意识,着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和工作机制,健全经费保障机制,提高有人管事、有能力干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水平。这些目标任务,延续了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精神,同时又赋予了新的内涵,反映了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把握,努力实践,使创先争优活动真正成为目标定位清楚、任务明确具体的规范性工作。

三要准确把握创先争优活动的主要内容。创先争优活动以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为主要内容。党组织和党员要立足实际,紧紧围绕基本要求开展创建工作,活动要覆盖到所有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基本要求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成效明显,认真履行、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规定的各项职责,出色完成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州党委工作会议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努力做到“五个好”:即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优秀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是:模范履行规定的义务,努力做到“五带头”,即带头学习提高素质、带头维护团结稳定、带头争创一流佳绩、带头服务基层群众、带头遵守党纪国法。这“五个好”、“五带头”是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普遍要求,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各县(市)各部门各单位要坚持以上基本要求,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明确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的具体条件。

三、联系实际,务求实效,确定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实践载体

载体是实践的抓手。丰富多彩的活动载体,有利于活动开展,有利于党组织和党员参与,有利于提高活动质量。州直创先争优活动要以党组织争先科学发展、党员争做天山先锋为实践载体。针对不同类型的党组织,州党委《实施意见》分别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农村着力推进“五个增强、五个加快”,街道社区着力推进“五个强化、五百服务”,国有企业着力推进“争创四强、争做四优”,机关着力推进“三服务、三强化”,学校着力推进“五优、五先”,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着力推进“四有、四自觉”,医疗卫生单位着力推进“三创、三优”等等。

近年来,我们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确定了很多好的实践载体。在农村,我们开展了星级创建活动,通过深入实施“火种”计划、集体经济发展“五个一”工程、开展“双清”工作等办法,持续提升乡村两级组织的集体经济实力;坚持以“基层组织建设杯”系列活动为载体,以拓展村级阵地“六大平台”功能为切入,推动农村党建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延伸。在街道(社区),我们开展了“六型社区”创建活动,深化“六帮六助六服务”活动和“365工作室”服务模式,“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取得显著成效,受到中组部和自治区党委的肯定,在全疆和部分省市进行推广。在机关,我们开展了“五型”机关创建活动,不断改进机关党建内容、活动方式,推进机关党建工作不断发展。在学校,我们大力实施“红色教育”工程、“严师”工程,根据制定的不同阶段业余党校教育大纲,明确教学任务,规范教学内容,切实发挥好学生业余党校作用,巩固和筑牢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等。

各县(市)、各部门、各单位、各基层组织面临的科学发展任务各不相同,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在坚持创先争优活动总的主题基础上,紧紧围绕推进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具体职责,以着力推进的工作为中心,按照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群众得实惠的基本要求,确定具体的主题。在确定活动载体上,要坚持传承创新,与已经开展的各类创建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根据职能特点、工作性质,按照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可操作、可考核、可推进的原则,简明扼要地提出本县市、本部门、本单位以及各个基层党组织的具体实践载体,形成科学发展主题突出、整个活动百花齐放、每个基层党组织都见实效的生动局面,切实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科学跨越、后发赶超优势,将党的组织资源转化为科学跨越、后发赶超资源,将党的建设成果转化为科学跨越、后发赶超成果。

四、围绕中心,突出重点,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

创先争优活动是一项经常性工作,要借鉴学习实践活动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积极探索有效的推进措施,不断加大推进力度,使创先争优活动工作扎实、注重实践、取得实效。

一是要把握总体进展,制定具体方案。按照中央总体安排,创先争优活动从现在开始,着重围绕迎接建党90周年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兴起创先争优活动的热潮。从2011年7月开始,着重围绕迎接党的十开展创先争优,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以更加出色的工作业绩向党献礼。党的十召开后,根据新的形势任务,不断深化拓展。各级党委(党组)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分阶段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提出切实可行、务实有效的措施,抓紧作出部署。

二是要围绕中心任务,服务发展大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开展党内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必须紧密结合本县(市)、本部门、本单位的中心工作来谋划和推动,用发展的成果检验活动成效,用开展活动促进跨越发展。在具体活动中,每个县(市)、每个单位、每个阶段,跨越发展面临的任务各不相同,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明确活动的实践重点,使活动始终紧扣跨越发展大局。当前,要将学习中央工作座谈会、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州党委工作会议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进一步增强做好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把中央、自治区的决策部署和伊犁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团结带领各族干部群众,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按照中央提出的“一年一变样、五年见成效、十年大变样”的目标,找准创先争优活动的结合点,明确创先争优的具体目标,不断开创伊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三是要把握重点环节,全面扎实推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突出重点环节,以重点环节的高质量来保证整个创先争优活动的高质量。这几个重点环节,也是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主要方式方法,在具体实践中,各级党组织要结合实际,进一步丰富完善,创新发展。一是公开承诺。基层党组织制定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每个党员提出参加创先争优活动的具体打算,并采取适当方式向群众公布,作出承诺,全程接受群众监督。二是领导点评。上级党组织负责人适时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情况进行点评,实事求是肯定取得的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和努力方向。三是群众评议。上级党组织要对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对党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情况,适时组织党员、群众进行评议。根据评议情况研究改进措施,确保创先争优活动取得实效。四是评选表彰。评选表彰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树立一批富有时代精神、具有重大影响的先进典型,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2012年“七一”前,州党委将重点表彰一批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及抓创先争优活动成效显著的先进单位。

四是要坚持群众路线,广泛联系群众。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处在群众之中,直接面对群众,直接服务群众,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吸引群众广泛参与。一方面,要坚持党组织和党员全覆盖,作为活动的主体,州直所有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都要纳入到创先争优活动中来。另一方面,要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处在群众之中,直接面对群众、服务群众的特点,积极影响和邀请其他基层组织和群众广泛参与,使活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全社会形成竞相争创、互相赶超的良好氛围。要发挥其他基层组织和广大群众的民主监督作用,促进创先争优活动在民主、公开、和谐的环境下健康有序的开展。

五、强化领导,落实责任,确保创先争优活动取得实效

这次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时间跨度长,要求标准高。开展好创先争优活动是各级党组织必须肩负的重大政治责任,是对各级党员干部贯彻科学发展观能力的重要检验。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扎实把活动组织好、推动好、落实好。

一是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自治州已经成立了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统筹负责这次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对活动的具体组织协调和指导。州党委将进一步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领导体制,分别成立自治州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工委和新社会组织党工委,负责州直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具体指导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州直有关职能部门要结合各自领域(行业)的特点,分领域(行业)制定创先争优活动实施要点,加强对创先争优活动的具体指导。垂直管理单位和条块共管单位的主管部门也要加强对本行业本系统创先争优活动的指导。各县(市)各部门各单位要成立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和相应工作机构,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抽调骨干力量,充实到工作机构当中。要从经费支持、办公场所等方面进行投入,为开展活动创造条件。各单位主要领导要切实发挥第一责任人作用,做到活动方案亲自主持制定,活动重要阶段安排亲自主持研究,重大问题亲自主持解决。

二是要加强督导,整体推进。自治州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了7个指导组,将定期不定期对各单位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情况进行督促检查,采取分领域分行业召开座谈会、经常性督查、随机抽查等方式,了解活动进展,通报活动情况,总结交流经验,研究解决问题。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本行业、本系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具体指导和督促检查,各县(市)要加强对本县(市)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督促检查指导,对创先争优活动思想上不重视、工作不得力的,要及时提出批评,限期整改。

三是要培树典型,示范引导。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各县(市)各部门各单位要注意选树身边的先进典型,认真总结基层组织建设中的好做法好经验,把有效做法制度化、成功经验长效化,巩固工作成果,发挥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的辐射带动作用。在学习宣传老典型的同时,有重点地挖掘、培树一批新典型,加强先进典型的宣传推介,用身边的人和事来说服人、教育人、感染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学有榜样、干有目标、赶有方向,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