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课程体系建设成果范文

课程体系建设成果精选(九篇)

课程体系建设成果

第1篇:课程体系建设成果范文

关键词:职业院校;课程标准;评价体系

对于职业院校来说,课程不仅是实现专业化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基础,而且也是实现职业院校教育目的的重要载体,因而职业院校必须高度重视课程标准建设,而更为重要的则是要建立更具有科学性和战略性的课程标准评价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对职业院校课程标准进行分析、研究和判断,进而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课程标准,为更好地开展职业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从总体上来看,当前我国职业院校在课程改革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效,而且也由此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专业化人才,但仍然有个别院校在课程标准评价体系建设方面存在诸多不足,需要引起相关部门及人员的重视,积极推动职业院校课程标准评价体系建设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一、职业院校课程标准评价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对于职业院校课程标准化建设来说,评价体系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当前职业教育改革步入新阶段的形势下,加强职业院校课程标准评价体系建设至关重要。一方面,加强职业院校课程标准评价体系建设,有利于强化职业院校课程标准建设的系统性。这主要是由于评价体系建设是课程标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不断完善评价标准、评价内容、评价模式以及评价机制,必然会对职业院校课程标准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因而应当高度重视职业院校课程标准评价体系建设。另一方面,加强职业院校课程标准评价体系建设,能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职业院校课程设置来说,尽管普遍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同样会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一些课程设置不符合市场需求,再比如一些课程设置尽管具有科学性,但在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发挥作用等,只有通过课程标准评价体系建设,才能找出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深入分析和总结,对课程设置进行优化,因而职业院校课程标准评价体系建设对于促进职业院校课程标准建设的科学性至关重要。

二、职业院校课程标准评价体系建设的有效措施

一是建立内在评价体系。职业院校都有自己的课程标准,在课程改革的形势下,为使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必须建立内在评价标准,应包括观念原则评价标准、教学目标评价标准、教学计划评价标准、课程标准评价标准、教材建设评价标准、教学内容评价标准、教学过程评价标准、教学方法评价标准、师资评价标准、实训条件评价标准和教学制度评价标准等。通过建立内在评价标准,使课程标准建设更具有评价性,进而改进课程标准。因而,职业院校在建立课程标准评价体系的过程中,一定要建立科学、完善、系统的内在评价体系,确保评价体系的完整性。

二是建立效果评价体系。对于职业院校课程标准建设来说,教学效果十分重要,试想,如果职业院校的课程标准建设缺乏效果,不能在培养学生的理论素质、职业素质以及综合能力等方方面面取得实效,必然会制约职业院校的发展,同时也会制约学生的未来就业与发展。因而必须建立职业院校课程标准的效果评价体系。这种效果评价体系,不应当只局限于课程本身,而是一个综合的效果评价体系,既要包括企业对学生的评价,同时也要包括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更要包括社会对学生的评介,除此之外,学生对课程的评价也要纳入到效果评价体系当中。

三是建立组织保障体系。开展职业院校课程标准评价体系建设,还要高度重视组织保障体系建设,只有健全和完善的组织保障体系,才能使课程标准评价体系拥有良好的基础。这就需要职业院校建立课程标准评价组织,比如可以建立课程标准评价委员会,委员会由相关的专业人士组成,每年都要对课程标准进行综合评价,好的要坚持下去,不好的要进行整改。建立组织保障体系,还要在构建信息反馈机制方面下工夫,在开展课程标准评价的过程中,一定要将评价结果进行反馈,不能就评价而评价,而是要从解决问题入手,及时进行反馈。

综上所述,在我国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形势下,职业院校课程改革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但当前一些职业院校的课程改革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课程标准评价体系建设,通过卓有成效的评价体系建设,为职业院校课程标准建设创造有利条件,特别是要坚持“问题导向”原则,针对课程改革与设置存在的问题,制定更加科学的政策和措施,确保职业院校课程标准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姜玲.职业院校课程标准评价体系相关问题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6(15).

第2篇:课程体系建设成果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建设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杨艳艳(1981- ),女,河南洛阳人,首都师范大学招生就业处,讲师,研究方向为生涯发展基础理论和大学生生涯发展课程建设;刘锐(1979- ),女,吉林长春人,首都师范大学招生就业处,讲师,研究方向为生涯发展基础理论和大学生生涯发展课程建设。(北京100089)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4-0141-02

自《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2007]26号)正式提出“将职业发展课程纳入教学计划”的要求以来,全国各高校积极响应,快速推进,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建设成果显著,作用突出。但由于起步晚,较西方国家仍显科学性和有效性不足,主要体现在课程定位不准确、缺乏规范;理论基础薄弱,内容更新缓慢;课堂教学与实践指导缺乏有机结合;教学方法手段单一;教学管理机制有待完善;师资队伍不稳定,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教学资源条件有限;课程效果评价体系过于简单等。基于此,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科学化的建设十分迫切,必须立足国内实际,借鉴国内外职业指导课程建设经验,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作为内容建设体系,以师资队伍、教学组织和教学条件作为保障体系和以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三方面为立足点进行优化提高。

一、内容建设体系

科学适用的教学内容和丰富有效的教学方法是课程建设的核心要素,是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科学化建设的灵魂。

(一)教学内容要力求科学适用

教学内容是影响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基本内容,教学能否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与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分不开的。

1.精选职业发展理论,夯实教学基础。寻找科学适用的理论是课程建设科学性的重要保证。职业发展理论研究对象各异,要根据授课目标和对象遴选所需理论。

2.深刻理解指导文件,校准建设方向。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职业发展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作为国内职业发展课程建设的指导性文件,规定了大学生在态度、知识和技能三个方面的目标,并系统阐述了每一部分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设计者应该深入理解,确保课程建设不偏离主方向。

3.紧密结合实际情况,促进教学相长。职业发展理论大都来自西方,必须立足实际,如果脱离国情、校情和对象特点,就会导致从“帮助人”到“误导人”。

4.要坚持自身特色,不能盲目照搬。不同的课程亮点不同,有的是以课程团队整体科研促教学而形成特色;有的课程教学配有先进的教学软件等,在整体建设中抓特色建设,相互借鉴,从而整体提升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水平。

(二)教学方法力求丰富有效

高校职业发展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创新与运用,是摆在高校教学中的一个严峻课题。应根据课程特点,结合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参与度。(1)要注重整体设计。课堂教学是一个多元复合的整体。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的研究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的集合。课程设计要坚持整体设计,才有可能不断优化课程本身,收到良好的课程效果。(2)要注重多元化。授课老师要不断引进先进教学理念,将课堂讲授、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训练、小组讨论、职场电影解析、角色扮演、社会调查等方法融于课堂,勇于探索、主动创新、适时调整、注重实效。通过多元教学方法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潜能,更好地发挥课程的指导作用,为学生充分就业提供有力保障。(3)要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体验相结合。理论教学是先导,实践体验是深化。建立在理论教学基础上的实践体验,是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一种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效果事倍功半,加深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二、课程保障体系

(一)教学队伍的建设

教学队伍是保障课程有效实施的关键,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教学队伍以及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是课程建设体系的重要载体和组成要素。一支业务精湛和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永远对教育事业和学生保持着激情。

1.课程负责人是教学队伍建设的“引航者”。按照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要求,优秀的课程负责人的要求是应当在课程教学与建设一线,师风师德好、学术水平高、教学能力强,全身心投入教学,带动课程组进行课程教学与教改教研,把握好课程建设的方向,监控好课程建设的质量和进度。

2.必须始终坚持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职业发展课教师大多数来自学生工作队伍,一般包括职业发展中心人员、学院副书记、团总支书记、辅导员等。优势在于在一线工作,了解学生、接受新知识速度快,劣势在于理论基础相对薄弱。必须精心挑选老中青年龄相结合、高中初职称相结合,多个专业背景相结合的教师加入团队,各自发挥优势,弥补不足。

3.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是教学队伍建设的“剂”。定期集体或分组研讨,形成浓厚的教学研究氛围;定期组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心理学、心理咨询、人才测评等相关知识的培训,提升专业素质;到企业挂职实践,提高教师对于职业环境的认知和招聘应聘第一线的实践经历。课程的建设和更新完善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了保障教师对课程讲授和建设的积极性,稳定教师队伍,必须出台相关文件,对教师的选拔、聘任、奖惩等做出规定,促进教师个体的成长和群体的优化。

(二)教学资源的建设

教学资源是指配套教学活动开展,保证教学顺利进行所涉及的相关资源。大学生职业发展与职业发展课程开设时间相对较晚,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必须加大力度,为教学实施提供保障。

1.要提高优化教学资源的意识。通过建立职业发展规划资料室,搜集各种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如与职业生涯发展相关的书籍、报刊、影视资料、网络资料等。除此之外,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资源,建立教学资源库,加强对网络资源的运用,使网络课程成为教师加强沟通,学生高效灵活学习的新的信息资源共享方式。

2.教学资源建设要创新思维,不断推进。要改变教学资源建设就意味着改变对教材的狭义判断,它还应该包括形成性教学资源、扩展性教学资源等内容。具体包括教材资源(学生用书、教辅资料、教师用书)、实践实习教学资源、网络教学资源等教学实施过程中搜集到的一切资源。

3.要根据国情、校情和学生特点,建立个性化的教学资源库。教材尽量选用教育行政系统组织评定的省级、部级优秀教材,有条件的高校可编写自己的特色教材。

(三)教学管理的建设

教学组织指的是为保证教学有效顺利进行,对教学工作实行认真、严格、有计划的组织和协调,确保教学秩序。只有建设规范的教学组织管理,才能充分地研究教学及其管理规律,研究并组织实施教学改革,进而改进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一是成立教研室,推进理论研究与教学组织管理。设立专门的职业发展教研室,不仅可以开展理论研究、集体备课、学术研讨等活动,还可以有专职人员负责教学组织实施,有效规范教学组织管理,保证教学运转有序。

二是严格规范教学过程和资料工作。要制定严格完善的课程教学计划,建立健全规范的教学档案,包括教学大纲、教学日志、课程教案、教学课件、实纲、考试大纲。

三是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定期组织听课、开展教学督导研讨会、组织说课比赛、教学大赛等,不断提高课程效果。把同行的和自身的科研及教研成果或相关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引入教学,深挖教学内容的内涵和外延,达到良好的课程效果。

三、课程效果评价体系

课程效果评价是指课程是否实现了教育目标,是在课程计划实施之后对其结果效能的评价。科学的课程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可以有效反馈课程效果,提高课程内容建设水平,还可以促进教学保障条件优化,进一步深化教学目标。在评价过程中要注意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既要突出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又要广泛吸纳行业、企业专家、毕业生用户、教师、家长、毕业生和社区等社会各方面参加评价;既要注重日常评价的积累,又要注意评价的社会背景,采取定量的绝对标准和定性的相对标准相结合,从不同角度审视学校的职业发展教育目标、教学运行过程和教学效果。

(一)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及方式

学生是职业发展课程效果评价的核心主体,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实现充分就业。主要有以下四个方式:

1.教学参与评价。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度可以反映职业发展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教学的吸引力和效果的有效性。参考指标主要是平时作业和出勤率两个因素,通过这两个因素的日常数据积累和科学计算来动态评价课程效果。

2.考核成果评价。通过考试,可以了解学生对于就业政策、职业发展基本观点和方法的了解和掌握程度;通过撰写《职业规划书》,可以整体了解学生的就业观念、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职业认知情况,可以作为未来人职匹配、充分就业的预测因素。

3.职业实践活动评价。在课堂教学的同时,职业发展课程设置了实践内容,这是通过社会和职业环境的参与,使学生进一步深化了解课程所学知识。

4.跟踪调整问卷。课程效果评价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通过收集学生们从最初参与课程学习实践到结束直至走上职场的全过程数据,客观评价课程效果。

(二)以社会为主体的评价及方式

社会对毕业生的评价可以很大程度上反映学校的人才培养水平。因此,毕业生用人单位评价就是职业发展课程效果的重要外部评价因素。

1.就业统计数据。如运用签约率、就业率、就业质量、学生报到率和流失率等因素。

2.职场发展情况。通过毕业生的职位晋升、薪资标准等因素来观测毕业生职业能力。

3.评价方式。用人单位的反馈数据搜集存在一定难度,可以通过集中发放问卷、电话回访、开发双向动态信息收集信息化系统等完成日常数据搜集、统计和分析。

课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在统一认识、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协调内容建设体系、保障体系和评价体系中各组成元素的关系,完善机构设置,出台相关文件,纳入培养方案,保障经费投入,做到合理推进,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第3篇:课程体系建设成果范文

关键词:课程建设;创新型人才

一、课程建设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作用与意义

1,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础是课程建设

教学以课程为起点,课程居于教学的核心,是教学活动中内容和过程的统一。课程是把教育思想、观念、宗旨等转变为具体教育实践的中介,没有这个中介,一切教育目的、思想、观念、宗旨等都不可能得到落实。因此,要实现创新教育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应是首当其冲。

许多教育教学研究成果表明,创新人才的培养使命最终要靠创新课程体系来完成,创新课程体系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终归途径。创新课程体系不能单靠某种因素构成,而要包括课程的新观念、新内容、新机制和新方法等。华中科技大学承担的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项目组通过对国内外高校的人才培养进行调研、分析,得出结论:课程体系是开展创新教育的保证,工程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开展各项创新活动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力措施。

2,课程建设可以有效促进专业发展

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可以有效促进专业建设与发展。以郑州大学国家精品课程“材料科学基础”为例,通过课程改革,综合了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材料加工等专业基础知识,构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新的基础平台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教学环节,增设八类“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实验”,实现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大类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突出“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创新教育理念,促进了专业建设与发展,使材料科学与工程大专业逐步成为郑州大学的特色专业。

在2007年4月召开的教育部高等学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工作年会上,与会专家结合高分子材料专业建设、专业规范、专业评估等工作,重点进行了课程建设研讨。围绕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已有的课程改革成果,通过认真讨论,计划由郑州大学作为召集单位,针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课程建设为切入点,提出具体的课程建设规划,探讨课程建设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作用与意义,并探讨该课程对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新专业建设的推动作用。

二、课程建设基本思路与内容

结合学院本科教育发展目标,根据学科专业的发展趋势、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和学院的具体情况,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确定了“以教学为中心,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和科学研究为主体,全面提升学院的整体实力和水平,努力建设成为培养工程应用创新型人才”的总体目标,突出“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为:强化基础,注重实践,突出创新。具体包括:

1,拓展课程专业理论知识与技术方法

在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教育特点,借鉴国际化教育方法与先进的教学体系,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具体通过三项措施优化课程知识体系:

(1)拓展专业知识。主要包括:在新的课程体系中融入“高分子材料科学基础”、“高分子材料成型原理”、“成型机械”、“成型模具”等相关课程知识,组成新的课程基础平台,突出新课程体系的基础性、全面性、系统性。

(2)增加技术方法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在材料加工知识领域增加“高分子材料制品开发设计”、“生产质量管理”、“工厂车间设计”以及最新的数字化制造技术等知识,全面拓展各类高分子材料(有机材料)的成型与加工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保持课程中材料成型加工技术与方法的新颖性、先进性、前沿性。

(3)注重学科交叉。主要包括:在课程体系中不仅涉及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相关知识,更要综合交叉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加工学、机械工程学和生产管理学为一体的新型教学平台,注重课程建设的综合性、交叉性、适应性。

2,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在高等教育中,实验教学是全面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具有直观性、实践性和探索性的特点,同时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以及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合格人才用其他教学环节不可代替的重要环节。“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进一步强调指出要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些对于理工科学生而言更为重要,尤其是材料科学与工程这样一些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很多新知识、新技术、新材料都是从实验过程中产生的。

但长期以来实践教学处于理论教学的从属地位,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中发挥的作用远远不够。问题在于教育观念上的落后,对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投入的经费不足,实验室仪器设备缺乏,以至于有的教学实验往往开成演示实验,严重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近年来,国家对高等教育投资力度逐步加大,在实验室建设上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验室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实验室的建设仍难以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实践教学环节仍然比较薄弱,本科毕业生的实践能力、总体设计能力不够理想。因此,在新的课程体系中,围绕创新型人才培养,在注重基础理论、交叉学科、前沿领域等基础知识的同时,要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1)在注重各类基础实验教学体系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创新型实验。在专业平台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培养。通过三类学院平台基础性实验、两类专业方向综合性实验、一类开放性实验,并结合“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创新基地班”建设,设立3~4个创新型实验。重点培养材料先进加工与自动控制相关的专业实验技能,拓展专业知识面,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和基础理论应用能力。

(2)增加实践环节,加大实验教学、实习、综合设计等教学内容。实行“3+1”培养模式,增加毕业设计论文时间,即在学生第七学期下半学期开始进入毕业设计(论文)环节。

3,教材建设

结合实际应用范例编写教材。既注重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知识与基础理论、基本加工原理、成型加工工艺、成型加工设备等,又介绍最先进的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教材内容多样化,既注重不同材料成型加工的共性,又兼顾不同材料成型加工的特色。

4,实训教学

主要包括应用实践载体建设和创新实践载体建设。其中,充分利用区域与学科优势,加强产学研联合,设

立产学研联合体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社会实践场所,保障实习、实践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

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位于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区内有许多家材料类相关的高新技术企业,涉及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的企业有十几家,通过应用实践载体建设,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依托,建立产学研联合体实验室,作为学生实训教学基地,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拥有材料加工工程国家重点学科、橡塑模具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材料成型过程与模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实验设备先进,从事的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863计划”、“973计划”项目等,研究领域涉及许多前沿性课题。因此,充分利用这些学科优势,以学科前沿实验室为依托,作为本科生创新实践载体,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前沿意识和科技创新能力。

5,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

新的课程体系需要不断完善,从而保证教学效果和学生培养质量。因此,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需要注重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改革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进一步完善多媒体课件,使教学内容丰富、直观、科学、系统。

(2)建设网络课程。以“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课程为平台,围绕精品课程建设要求,积极推进网络课程建设,即将所有课程资源上网,与国内相关高校进行课程互动建设,实现异地课程同步建设、同步交流、共同发展。

(3)建设虚拟实验室。对于当前材料成型的新方法,往往通过教材无法及时介绍。因此,通过虚拟实验室,介绍最前沿、最先进的成型方式及作用过程,保证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先进性。

(4)开展第二课堂实践教学。通过吸收低年级本科生提前进入实验室,参与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活动,开设各类课外创新实验,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科技活动,积极参与大学生“挑战杯”等各类课外创新活动竞赛。

(5)完善双语教学,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探索有效的双语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6)课程建设国际化。课程建设国际化是中国大学教育与国际接轨的基础,对于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借鉴国外有益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培养国家经济建设急需的专业人才,增加中国教育供给的多样化和选择性,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通过与国外相关高校加强交流,共同探讨课程建设体系,选用原版教材,使学生了解国际前沿信息,促进课程国际化建设,培养国际化专业人才。

教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课程体系中涉及的高分子材料模具设计、加工过程模拟等软件的研制开发及应用推广等的教学研究。

二是课程体系中涉及的新型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机械设备的改进、设计、研制与应用等的教学研究。

三是课程体系中涉及的高分子材料成型加T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探索等的教学研究。

四是课程建设过程中各类教学实践与改革的教学研究。

通过教学研究,从而掌握新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规律,提出相关建设理论,指导其他工科类相关课程建设,全面提高各工科类本科生的培养质量。

6,教学团队建设

第4篇:课程体系建设成果范文

一、突破单科教学,设置课程群

目前大多地方综合院校对于工程数学的课程设置比较单一,重视度不高,尽可能的减少学时,导致教学质量下降.为减轻较少学时对教学的限制,缓解庞大内容对教学的压力,必须突破传统的单科教学,探讨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设置课程群,突出课程体系的主体结构.

结合我校实际,公共数学教学部构建如下课程群.

高等数学课程群:高等数学Ⅰ,高等数学Ⅱ,大学文科数学,医用数学,数学建模,数学实验;

工程数学课程群:线性代数Ⅰ,线性代数Ⅱ,概率统计Ⅰ,概率统计Ⅱ,复变函数,数值分析.

其中高等数学是精品课程,以此为龙头,带动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的精品课程建设,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复变函数、数值分析统一在一起,综合教学.课程群的构建当然不是简单的课程集合,而是基于知识体系的课程模块,这还需大力地开发与研究.

二、加强师资力量,研究教学改革

课程群建设的主体在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群建设的主要内容.在制度上,加强课程群所在教研室教学管理制度,经常开展富有成效的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活动,促进教学和教改工作,如加强教师之间的教学与学术交流,形成固定的交流制度,互相听课,集体备课,保留个人空间,发挥集体优势等.在结构上,充分考虑教师队伍的稳定与发展,平衡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如年龄结构方面,应形成中青年教师为主体,比例在70%以上;职称结构方面,高级职称的教师的比例应在25%以上,符合主讲教师资格的比例在90%以上;学历结构方面,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的比例在80%以上,35岁以下教师应具有硕士学历等.

课程群建设过程中,特别要重视教学改革研究,一方面积极探索先进的改革指导思想,汲取相关部级教学成果奖的有益成果,借鉴相关部级教学团队的成功经验,参加各类教学研究和改革的研讨会,不断丰富教学理念,及时充实教学思想,并赋予行动. 另一方面认真衡量教学成果,研究课程课时的变化、课程内容的增减、不同教学体系的比较等方面带来的实际效果,同时也关注学生对教改的反应与认可程度,多次做调查研究,分析得失,从而积极做教学研究和撰写教研论文,甚至申报各级教研项目,完善并促进教学改革.

三、加快教材建设

课程群建设必须反映到教材建设上,按照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精神和要求,对大学公共基础课程体系进行深入改革,实施与课程群建设配套的特色教材建设工程,优化教学内容.首先立体构建,课程群理论、实验和素质拓展课教材一般要有相配套的多媒体课件及学习指导书,构建成相对完整的立体化教材体系.其次因材定位,力求将系列教材精准定位在与本校类似的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学生层次上,便于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在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及知识拓展等诸方面均要与目标对象有机衔接,打造合理的教材平台.最后拓展创新,教材注重科学思想及研究方法的介绍,着力培养学生科学思维与科学研究的能力;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用数学分析问题的能力;注重传统内容与现代科学知识的合理融合,让系列教材尽量反映各相关学科科学研究的新成果.

四、整合优化教学内容

工程数学课程群建设与研究,以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复变函数以及数值分析等工程数学课程为研究对象来展开.通过课程群建设,不断整合、优化这些工程数学课程教学内容,理顺课程之间的知识联系.

第5篇:课程体系建设成果范文

关键词:市场导向;创业教育;质量监控;高校

2006年教育部颁布文件要求高校普遍开设就业指导课以来,关于就业指导课程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讨风生水起。我们在数所高校组织开展了相关调研,详细了解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在校生就业教育的基本情况。本文就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中出现的普遍问题,依据国家政策和形式变化,对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方面提出一些具体意见。

一、高校就业指导普遍存在的几个误区

2014年初,我们围绕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情况,开始对北京的几所高校发放调查问卷,旨在了解高校毕业生最真实的就业状况和就业指导需求,尤其关注是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工作开展及实效。从调研结果来看,在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的理念方面普遍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误区1: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就业导向与学术育人导向冲突,没有必要开设。在调查和访谈中我们发现,有部分领导或老师认为,高校旨在培养学术和技能人才,而不能把人才培养降为迎合市场需求,专业课程建设决不能以就业为第一导向,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开设就业课程完全没有必要。实际上,这种观念具有片面性,培养社会有用的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普遍目标,就业能力的培养与专业素质提高并没有根本分歧。良好的专业素养是提升就业能力的基础,而提高就业能力是为发挥专业素养的应用价值找寻平台。

误区2: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缺乏理论体系,无法独立成为专门课程。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普遍有老师认为,就业指导课程没有独立的学术内核和规范体系,教材内容也大都只是政策解读和信息传达,完全无法撑起专门课程所需要的理论体系。这个误区是看到了目前就业指导课程现存的主要缺陷,但没有看到就业课程建设的广阔前景和发展方向。任何新生事物都是一个艰难的从无到有的过程。今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就是要在理论研究方面多下工夫,深入挖掘可之借鉴的理论成果,尽快形成就业指导理论体系,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建设。

误区3:高校授课教师缺乏创业实战经验,无法完成创业教育任务。创业教育是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高校教课任务的老师很少能够有足够丰富的创业经历和经验,由他们来给学生开展创业指导无疑是难以奏效。但正如并不是只有成功的商人才能担任经济学教师,也并不是只有成功的政治家才能担任政治学教师。创业活动的内在规律和价值能够被客观认识、科学研究。因此,只要开展对创业的专门研究,形成科学的理论成果,高校教师是能够很好地完成创业指导教育任务的。

误区4:高校就业工作重在行政,没必要专门建设师资队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般归属高校内专设的行政部门,授课一并由负责就业工作的老师完成,这是就业指导课程普遍存在的现状。高校毕业生面临的选择多元化和个性化,只是由行政方面的老师讲解就业流程、户口档案等等这些固定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实际需求。因此,根据学生专业、就业形式等不同状况,建立一支熟悉学科专业、了解就业市场、懂政策会管理的师资队伍非常必要。

二、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的相关原则

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在设置上具有公共课的特点,与“两课”教育和形势教育课程有相似性,但也有独特性。在课程建设中除坚持高等教育课程建设的普遍性原则之外,还要坚持课程的特殊性原则,即课程建设过程中应坚持市场导向、专业导向、能力导向三项基本原则。

(一)市场导向原则

高校学生走向社会前面临的最大压力就是“就业难”,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求职市场的结构性矛盾都将长期存在。如何发挥市场导向作用,让毕业生的求职取向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是提高学生求职成功率的主要方法。因此,在构建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时,一定要牢牢把握就业市场的形势变化规律和趋势,针对性地安排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二)专业导向原则

我国高校专业设置以及招生专业规模是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学生就业的选择大多是与所学专业相关,这既是高等教育专业和学科设置的目的。因此,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要能够紧密结合专业导向,指导学生加速专业知识的应用转化,在指导学生求职就业时,分门别类地对学生开展教育,既能够让学生在择业时有的放矢,也能更好地在专业领域尽快适应,找到方向。

(三)能力导向原则

就业指导课程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就业观念、提升学生的求职就业能力,因此在就业指导指导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选择上,要始终牢记提升学生能力的总目标。在实际教学中,除了正式的课堂讲授外,还必须与开展个别指导、典型剖析(示范)、心理咨询等活动结合起来,多渠道、多形式地教育和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三、高校就业指导内容建设的建议

(一)开展就业指导教育理论研讨

在目前的就业指导课程理论探讨中有两个偏向:一是职业发展理论代替就业理论;二是政策叙述代替就业理论。这样做的结果就使得就业指导课充斥着枯燥和应付的教学内容设计,无法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课堂效果受损,反而导致学生对就业的退缩、排斥,造成适得其反的开课效果。高等院校并非一般的技术岗位培训,担负着理论研究的深度挖掘和前瞻引导职责。因此,在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中,必须具有顶层设计式的理论化成果作为指导,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就业指导的价值,丰富就业指导课程的内涵,实现设置就业指导课程的目标追求。

(二)及时吸纳相近学科研究成果

就业指导课程与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学、职业发展心理学、人生哲学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目前就业指导课程的体系中,对相近或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吸纳不足,导致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内容设计方面显得肤浅、单薄,缺乏深度和吸引力。因此,在课程建设中要吸纳相近学科的研究成果,才能增加就业指导课程内容的附加值,形成就业指导课程的独特价值和吸引力。 (三)规范就业实践教学设置论证

就业指导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在实践教学内容设置方面有着特殊需求。首先,目前现有的就业指导课程中,不管是创业案例的选择还是在求职案例的选择上,往往只注重典型案例、成功案例,反而对普遍性的案例关注不多,这往往会对受众产生一定程度的误导。其次,实操教学的设置内容单一,简历制作、模拟面试等这些常规的实操教学,既没有统一的评判标准,也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变化。因此,在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中,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实践教学合理性设置的研究和论证,形成实践教学的成熟意见,更好地完成教学内容设置。

(四)加强创业教育指导研究

创业作为就业的最好形式,在指导学生就业选择时,就业课程体系的建设还离不开对创业行为的深入研究。高校不仅要实际参与到学生创业实践项目的具体指导,更要利用有利的形势,开展对创业行为、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以更加高效、更加科学地帮助学生创业。

四、就业指导课程的全程建设

(一)师资队伍建设优质化

1999年以来,我国逐渐推行职业指导师职业资格认证工作,但目前各高校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中具有职业指导师资格的比例还很低,高校从事就业指导课的老师从数量和质量上远未达到相关要求。由于目前就业课程的教师主体多为学生管理人员,日常工作已经非常忙碌和琐碎,对就业课的重视程度不够,更难能谈得上开展专门的科学研究,钻研教学理论问题。因此打造一支优质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师队伍对每个高校来说都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二)完善质量监控全程化

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作为一门正式课程,就必须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严格执行教学计划的内容、进度和要求。为此,在就业课程的管理方面一是必须建立严格的教学检查制度,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运行机制,实施严格、规范化的管理,定期检查教学秩序和教学效果;二是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考试,促进提高教学质量;三是建立健全评估考核机制,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估考核。

(三)教学效果反馈体系化

如何评价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效果,当然不能用学生是否成功求职就业为标杆,更不能用就业率来衡量。在很多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的高校,普遍反映无法准确衡量教学效果,缺乏学生反馈,更无法直接通过用人单位的评价来测算就业指导课程的真实价值。因此,如何在合理的前提下,做好教学效果评价与监督,是保证就业指导课程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教学效果评价要始终贯彻就业指导课程内容建设,形成严格有序的前期导入和后期反馈的完整体系。

第6篇:课程体系建设成果范文

关键词:军队院校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0-0197-03

一、军队院校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意义

反映一所院校办学水平的标志是学科建设水平,反映它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高低的则是专业建设水平。学科是“源”,专业是“流”。为军队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军事科学研究是军队院校的两项基本职能,而这两项基本职能是通过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来实现的。

尽管目前都在强调以科研促教学,但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普遍现象是“两张皮”。除了政策上的原因,主要是缺乏理论指导。由于长期以来军队院校教育训练理论工作者把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分开研究,在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有机融合方面,理性思考不够,因此,导致在军事教育训练改革实践中未将专业建设纳入学科建设的范畴,没有形成“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动力机制和激励机制。仅仅是在课程改革的浅层次上徘徊,而没有进入将学科资源真正转化为研究生教育资源的深度结合状态。因此,探索军队院校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理论、模式、制度、政策、机制等,协调处理好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关系,是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互动、形成合理的资源配置、共同推进办学水平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学科、专业、课程构成与建设内容

(一)学科构成与学科建设

一门学科的形成需要如下几个要素:一是研究对象或研究领域,即这门学科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研究对象,具有特殊的规律;二是理论体系,即形成特有的概念、原理、命题、规律,构成严密的逻辑系统;三是研究方法。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学术梯队建设,学术带头人的培养,实验室、研究基地建设,确定研究方向,争取研究项目,形成科学、合理的学科管理制度等。

(二)专业构成与专业建设

军队院校的各个专业是以培养适应军队建设需求的专门人才为目标,其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符合军队需要的专业培养目标体系,包括专业方向和培养规格。因此,专业培养目标体系规定:在一定的修业年限内,通过院校组织的各种教学与训练活动,学员在知识、能力、素质的规格与质量应当达到的标准,不能脱离军队发展的专业人才能力与素质的要求。二是适用的专业办学条件,包括符合专业发展需要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图书资料建设、仪器设备建设、试验实践基地建设等。

(三)课程构成与课程建设

构成课程的要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课程的师资力量,他们是开展课程教育的前提;二是构成课程的基本要件,主要包括课程内容、课程教材;三是有开展课程教育的基本条件,包括课程实验室(或训练基地)、课程教学手段与课程教学方法等。课程建设包括课程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内容开发、课程教材建设、课程实验室与实践基地建设、课程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等。建设的成果是创新的教学大纲、适用的课程教材、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科学的教学方法、良好的课程试验环境。

(四)学科、专业、课程的基本关系

1.学科、专业、课程的区别。学科、专业、课程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划分学科、设置专业、编制课程的依据不同;二是遵循的规律不同;三是它们构成的要素不同(见下表)。

2.学科、专业、课程的联系。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融于军队院校研究生教育,形成了其学科和专业的内在联系。第一,学科知识的分化与综合组成了课程,课程教学内容的开发、教材的编写同时固化了学科的知识,促进学科的发展。第二,专业是课程的组合形式,专业改革需要更新相关课程的内容,提高专业人才对军队发展的适应性。第三,学科是专业发展的基础,专业的特色化发展又促进了学科知识的丰富与发展。

三、“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动力机制

(一)树立“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理念

1.在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规划方面,要做好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协调规划工作。院校在学科建设规划中将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教学与科研资源共享、资金投入、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纳入学科建设规划,能够加强学科建设对专业建设的支撑力度。

2.要形成鼓励教员把科研与教学融于一体的校园文化环境。一方面,只有把科学研究的“源”与教学的“流”相辅相成地结合起来,才能提高教员的教学、学术水平,教学内容才能不断地更新。另一方面,从教学对科研的促进作用来看,教员的教学、备课等活动可以激发灵感和开阔思路,同时,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又可以固化教员的科研成果和促进他们发现新课题。

(二)构建合理的“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组织体系

1.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来看,以学科群为基础,以学院为平台,整合相近学科的物质与人力资源,把相近学科的师资队伍、仪器设备、场地器材整合到相应的学科群组织,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率。

2.从专业建设的角度来看,现代社会和现代战争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要求专业教学计划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资料显示,来自于相近的但具有不同学科背景和研究领域的教员给学员上课,能够更好的引导学员选择性地学习相关知识。

3.从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相互支撑角度来看,一是研究所、教研室可以由不同学科的教员组成,具有跨学科的特点,有利于集中优质资源开发相关领域的跨学科的综合性、交叉性课程。二是研究机构各学科的人员和知识信息的渗透、流动,有利于拓宽学科专业发展的空间,促进学科专业集约发展,形成办学特色和优势。三是改组原有专业教研室、三级学科组织的实体形式,促进学科和专业优质资源的转化,根据教学与科研任务的具体情况,让科研编制与教学编制实现相互转化。

(三)形成开放的“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人才管理模式

合理的人才流动不仅可以使一个人重新确立新的起点,而且能够营造出一种宽松的、自由的学术群体环境,有利于学术群体之间的思维和观念的碰撞,从而促进学科与专业的相互渗透和改造。传统的教员队伍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学历优化、年龄优化、职称优化。这三点也是军队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评估的主要观测点。然而,军队院校“师徒同堂”的问题比较突出,其实,这个问题也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方面是“近亲繁殖”,另一方面是“学缘优化”。如何处理好我们的“近亲繁殖”和“学缘优化”是我们人才管理中的一个需要面对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优化我的“学缘”,一是建立以年轻教员和跨学科、专业教员为主体的教学、科研“蓝军”团队,专门对传统教学和我院传统优势科目提出不同的见解,以此盘活军队院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科研的新思路;二是实施内部流动开放的人才管理体制,将不同的专业人员实行短期岗位交流;三是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关的军队院校、作战部队、地方院校,不定期选送部分研究生导师实行外出交流。

(四)创建富有激励性的“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制度环境

学科专业制度是引导学科专业建设的导向标。制度对学科专业建设的作用有两种:正激励和负激励。得到客观、公正评价和奖励的教学、科研成果,就能够促进教员更加坚信教学、科研的同一性,进一步激发教员的教研潜能和创造性,进而引导周围更多的效仿、学习。如果采用的是功利主义价值观,会导致教员只重视对个人发展有利的行为倾向。

“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中的制度建设要重视两个问题,一是要建立公平、公正的学科专业建设管理制度,尤其在学科专业建设价值导向的学术评价制度、用人制度、奖惩制度、分配制度等方面,要体现公平、公正、平等、择优的原则。二是要公正、严格地执行制度。将合理的制度公正地贯彻到底,必然会形成一种良性的发展合力,形成良好的学风、教风和学术风气,促进学科与专业建设的协同有序发展。

(五)完善“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评价机制

1.在教员评价方面,应向科研与教学成果并重转变,认真研究科研成果与教学成果的替代比例,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科研评价体系。教学与科研是学科发展的两个“发动机”,要形成“科研反哺教学”的“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理念。

2.进一步完善学科、专业、课程评估指标体系。学科、专业与课程建设是一个有机整体,三者相互支撑,相互协作。因此,既要评估学术队伍的教学情况,也要评估学科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课程开况,还要评估学科、专业、课程的相关资料的共享情况。这样才能促进优质的科研成果、技术转化为优质的研究生教育资源。

3.建立和完善自我评估的长效机制,使自我评估逐步做到制度化、规范化。自我评估是军队院校自我调整、自我建设的催化剂。如果不与时俱进,随着知识的创新、未来战争对军事人才质量需求的变化、自身人才的流失、学科专业基础设施老化,一个优势的学科专业、一门优秀的课程也有可能蜕变成弱势。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学科、专业存在一条天然的知识链,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存在优势互补、协同共生的关系,这是“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前提。

2.学科、专业建设中的理念创新、组织制度变革、物质与人力资源的投入是其内部要素间竞争与合作关系变化的制约因素。

3.形成富有激励性的组织制度是促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动力机制。

(二)建议

1.突出培养目标的应用性。以学员必需的专业知识为基础,以培养学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突出特色,强调为部队和院校培养合格的一线指挥人才、技术人才。

2.突出课程设置的双重性。要以适应军队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员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

3.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教学内容要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专业课教学则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在课程建设中,要及时反映军事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新成果,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学员的科学思维方法。

4.突出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多样性。长期以来,军队院校研究生教育课程习惯了以知识为中心的学科课程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员传授知识为主。为了体现军队研究生教育教学模式的多样性,在教学形式上我们应当提倡模块教学、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等方法和手段。

参考文献:

[1]糜玉林,朱爱红.军队院校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的科学构建[J].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2007,(6).

第7篇:课程体系建设成果范文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设计学;精品资源共享课;课程建设;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6-0128-03

高等院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是教育部加强我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推进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举措,也是高等学校教学工作重要的基本建设内容。为了切实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教育部于2003年决定在全国高等学校(包括高职高专院校)中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精品课程建设分校、省、国家三级建设。在精品课程多年建设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着力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2012年2月15日,教育部正式教高函[2012]2号文件,批准组织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视频公开课、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等多个项目同时启动建设。至此,高校精品资源共享课正式在全国启动建设。几年来,在我校教务处的支持和帮助下,我们课程组及教学团队按照应用型工科人才的培养需要,先后建设出“机械设计基础”(2011批准为省级精品课,2014批准升级为省级资源共享课)、“机械制图”(2013)、“现代设计方法”(2015)三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成了“机械设计学”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群,同时建设出多部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的精品课程教材,为我国应用型工科人才培养做出了有益贡献。

一、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与创新体会

1.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要依据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创新课程体系,改革课程教学内容,为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服务。众所周知,我校是教育部批准建设的一所“三本院校”,其人才培养目标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因此精品课程建设必须紧密为“应用型人才”服务,亦即我国面向经济建设的一线人才服务,而不能欲求向“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方向靠齐。为此,我们课程组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中,根据专业建设和应用型工科人才培养的需要,首先创新课程体系,改革课程教学内容,为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服务。如在建设“机械设计基础”精品资源共享课中,课程组坚持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为目标,进行课程整体优化组合,创新课程教学内容,围绕“常用机构”和“通用零部件”两条主线主要介绍其有关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设计方法等内容,将该课程传统的18章内容精简为12章,不仅克服了有关内容重复,而且又删繁就简;并对课程的基本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淡化公式推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应用性特色,既满足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又取得了较好教学效果。又如在建设“机械制图”精品资源共享课中,课程组依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需要,并考虑到现时计算机绘图技术发展和CAD的广泛应用,破除了该课程内容只讲尺规绘图技术的安排,并将计算机辅助绘图技术也列为该课程必须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内容之一。为此,创建了该课程的知识结构包括: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立体的投影,组合体的试图,轴测图,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标准件和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其他工程图样,计算机辅助绘图等11章,内含制图基础、投影原理、表达方法、专业制图、绘图技术和计算机绘图基础等六大模块的新课程体系,培养学生以国家标准为基础绘制、阅读工程图样的能力。同时在教学中,根据应用型工科人才的培养需要,采用模块化教学体系,与专业教学目标及课程体系改革相配合,精选整合教学内容,并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建设出《机械制图》立体化教材体系;将传统的教学方式与先进的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方式结合起来,开发出有效的机械制图多媒体课件和三维动画库,提高了课程的教学效果;将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鉴定相结合,实行双证制教育,每年进行1~2次中、高级制图员职业技能鉴定,使一些毕业生借助获得的CAD职业资格证书和计算机绘图技能找到理想的职业,取得良好的课程教学效果。再如在建设“现代设计方法”精品资源共享课中,课程组根据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增强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迅速将国内外出现优化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可靠性设计、有限元法、工业造型设计、绿色设计、并行设计、反求工程设计等新兴设计方法进行融合、创新并建立出“现代设计方法”课程新体系,不仅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受到学界欢迎。

2.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要重视教学团队建设。建设高水平的教学师团队是建设精品课程的基础。因此,要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首先要重视其教学团队建设。几年来,为进行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我们课程组以培养青年教师为重点,制定了较好的培养计划和措施,包括加强师德师风教育;给青年教师压担子;为每位青年教师配备了教学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加强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创造条件让青年教师走出去,到国外和国内其他大学进修学习与提高,开拓视野;建立听课和评课制度,发挥教学监督作用;等等均已取得较好的效果。目前,课程组现已培养出博士2人(其中1人推荐成功并获得奖学金到美国攻读博士学位),其余青年教师全部实现硕士化,不仅使青年教师茁壮成长,教学质量显著提高,使多名青年教师先后在学校举办的各类讲课竞赛中获得竞赛大奖;而且使每位青年教师均已获得一项以上省级教改研究项目或省级科研项目,并在全国期刊上发表多篇教改论文和科技论文,多名青年教师已获得多项校级教学成果奖,并参加全国教材的编写工作。

3.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必须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积极采用现代教学手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应用现代教学手段是提高精品课程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有效方法。几年来,课程组在建设精品课程实践中,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一直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并积极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具体如:(1)在课程教学中,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开展“以教促学,以学生为中心的交互式教学法”,并实施了启发式、讨论式、情景式等教学法及应用;(2)加强课程实践环节,依据“工学结合”、“教、学、做合一”的原则,实施“讲―练―实践”相结合,安排设计性大作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工程训练与实践能力;(3)积极将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入课堂教学,丰富课程的教学信息,加强机械设计、工程图样绘制的直观教学,几年来课程组先后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开发出课程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30多件,制作课程教学录像片10余集,开发出常用机构和通用零部件的三维动画插播片60余集,取得了较好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效果。

4.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必须建设特色精品教材。高校教材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重要工具,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搞好教材建设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是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途径,也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特色的重要指标。因此,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必须建设出高水平的特色精品教材。几年来,在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工作中,课程组一直狠抓精品教材建设工作,现已取得显著成果。围绕上述精品课建设,课程组在部级重要出版社先后出版了《现代设计方法》(2013,高等教育出版社)、《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第2版)》(2014,科学出版社出版)、《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2007,科学出版社出版)、《机械与工程优化设计》(2008,科学出版社出版)等教材,建设出了“现代设计方法”全国精品教材;先后出版了《机械设计基础》(2010,机械工业出版社,全国自学考试指导教材)、《机械设计基础》(2014,国防工业出版社)教材,建立了“机械设计基础”全国精品教材;2014年在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机械制图》、《机械制图习题集》两部教材,建立了“机械制图”精品课教材。建设出的上述教材发行全国,受到一致欢迎,为我国应用型本科工科技术人才的培养发挥出重要作用。

5.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必须将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要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就必须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依据教育部对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要求,几年来,课程组先后建设出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现代设计方法三门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包括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基本资源是指反映课程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核心资源,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实验大纲、授课教案及演示文稿、课程内容重点与难点指导、作业练习、参考文献和授课教学录像等反映教学活动必需的资源。拓展资源指反映课程特点,应用于各教学与学习环节,支持课程教学和学习过程,较为成熟的多样性、交互性辅助资源。如:案例库、专题讲座库、素材资源库,学科专业知识检索系统、演示/虚拟/仿真实验实训(实习)系统、试题库系统、作业系统、在线自测/考试系统,课程教学、学习和交流工具及综合应用多媒体技术建设的网络课程等。

在建设上述三门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体系中,课程组一直坚持结合实际教学需要,以服务课程教与学为重点,以课程资源的系统、完整为基本要求,以资源丰富、充分开放共享为基本目标,注重课程资源的适用性和易用性。分别在我校校园网上,建设出上述三门精品资源共享课的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内容包括:精品课程申报材料、课程介绍、教师队伍、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大纲、授课教案(电子课程教案)、多媒体课件(.ppt格式)、教学资源库、习题与试题库、实践教学大纲、参考文献、教学与研究、教学效果与成果等(包括校外专家评价、学校教学督导专家评价、校内同行评价、学生评价等)、课程教学录像、学生典型CAD作品集、学生计算机绘图作品、学生获得的相关CAD操作技能证书等,资源内容十分丰富、全面、并完全公开,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交流。

二、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维护

为增强上述精品资源共享课教学资源和教学信息的时效性和创新,课程组定期(一般在两月左右)对网上的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体系中的教学资源及资料进行更新与维护。

三、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应用及成果

几年来,在我校的支持下,课程组建设出的上述省级精品课程群得到较好的应用,并已取得如下成果。

1.几年来,经过课程组及教学团队的努力,经省教育厅的评审,先后建设出“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现代设计方法”三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提高了课程的教学质量,实现了课程教育资源和教学信息共享,为校内、外广大师生提供了优质教育资源服务。

2.建设出9部精品课程教材,发行全国为全国几十所高等院校使用,为全国应用型工科人才培养做出有益贡献。

3.几年来,先后建设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2支,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1个,校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处;并获的高校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优秀奖4项,为我校教育与教学工作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在上述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实践中,在教学、科研工作中积极加强教学团队建设特别青年教师培养,使其茁壮成长,他们一一取得多项教学、科研丰硕成果,为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优秀师资队伍资源基础和保障。

5.在上述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中,坚持以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各种创新设计竞赛,几年来先后获得全国、省级奖18项之多。同时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积极培养学生获取各类职业技能证书的能力,使多名学生获得“全国信息化工程师岗位技能证书”(全国信息化应用能力考试――AutoCAD机械设计考试)和“SolidWorks操作技能证书”,为我国及我校应用型工科人才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做出了有益探索,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几年来,通过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培养出了优秀教学团队,提高了课程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建设实践及经验表明,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不仅对促进高等学校课程内容体系改革与教学模式转变、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促进高校专业建设、提高学生能力培养等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R].教高[2003]1号.

[2]姚恩全.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6):88-90.

[3]竹清时.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培养科技创新人才[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8,(6).

[4]张鄂.“现代设计方法”课程建设与思考[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45-48.

[5]张鄂.“机械设计基础”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3):148-150.

[6]张鄂.现代设计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7]张鄂.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M].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第8篇:课程体系建设成果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管理体系

一、研究背景

精品课程是指具有一流教师队伍、 一流教学内容、 一流教学方法、 一流教材、 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其目的就是通过向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建设精品课程是教育部“质量工程”中的重要项目之一,是深入推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从根本上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在高职院校精品课程的研究与实践中,精品课程建设管理问题往往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无论是精品课程目标的确立还是精品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或者是后续精品课程实施及精品课程评价的展开,都是精品课程管理的内容。由此,探索构建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管理体系成为我国当前高职精品课程建设中亟待关注的研究课题。

二、 构建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管理体系的原则

1、系统性的原则。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精品课程建设管理体系也需要具有系统性。首先,精品课程建设管理体系中的各种制度、机制、流程等要实现有效的对接,彼此合作。其次,精品课程建设管理体系应具有开放性,通过加强与其他高校的交流和自身的学习、创新,不断提高精品课程建设质量。最后,精品课程建设管理体系是高校管理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必须与教学、科研、人事、学生管理等其他子系统相互补充、相互支持。

2、以人为本原则。即一切管理工作都必须遵循以人为中心,尊重人,重视人,在管理中不能把学生、教师看作单纯被动接受安排的角色,树立以学生和教师为主体的理念,关注学生的个性、需要、兴趣等方面的特点,有针对性的改革管理方法与手段;尊重教师,把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作为建设精品课程的重要支撑,不断完善激励制度,调动教师参与精品课程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

3、整体优化原则。处理好精品课程建设管理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系统内外要素之间的关系,实现系统的整体优化,从而才能提高精品课程建设的效果。

4、动态原则。在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具体实施办法、课程申报、 课程的示范推广等环节上,从校级精品到省级精品乃至部级精品的不断发展、完善、提高的阶段水平上,无疑不体现出精品课程建设管理是一个动态管理过程,必须对精品课程建设过程所涉及的每一个环节、 每一个阶段进行动态监控,确保质量。

三、 构建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

1、保障有力的组织机制

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没有领导的高度重视,没有健全的组织机制作保证,是不可能成功的。精品课程建设也不例外。首先,要建立学校领导、教务处和系部三级领导负责的组织体系。这个组织要由校长亲自挂帅,负责教学工作的副校长具体负责,由教务处长和相关处室的负责人及各级下属系部的教学主任组成,形成三级负责的领导体制。他们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明确目标,制定和健全各种相关制度。明确目标就是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提出每一年部级、省级、校级精品课程建设的数量指标和具体实施方案,并将指标分解,层层落实责任目标,还要签署目标责任状。在下一年的评审检查中,对于达到目标的给予奖励,达不到目标的要受到批评和处罚。

2、 完善精品课程建设的管理制度

⑴全面的精品课程建设实施办法

在精品课程建设管理中,一要制定严格的申报和评审程序,形成逐级申报制度;二是制订出精品课程的评价体系,详细规定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需要达到的指标标准;三是制定精品课程建设监督检查工作程序,做到有章必依”,切实把好过程关,防止出现突击建设、后续建设乏力的现象;四是制定精品课程建设成果的奖惩制度,只有赏罚分明,才能规范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使精品课程建设做到有章可依。

⑵完善教师队伍激励制度

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是课程负责人,他们必须具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不但学术水平高,教学科研能力强,而且师德高尚,深受学生欢迎。他们不仅是课程的负责人,更是课程建设的核心人物。教育部要求,精品课程必须由学术造诣较高、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授主讲,同时要通过精品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并按照一定比例配备辅导和实验课教师。由此,我们首先在教师队伍建设上,严格实行教师聘任制。其次,在科研立项、岗位津贴和职称评定等方面也要给予倾斜政策,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⑶规范网络平台的管理

建设精品课程网络平台的目的是实现资源共享,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教学资源。高职院校要规范网络平台建设要求,明确规定上网资源的规格,提高网站制作质量;对网络平台建设工作进行长远规划,避免出现为申报搞突击建设的短期行为;加强服务器的维护工作,保证网络能够正常运行,满足师生随时浏览的需要;改善和提高软件功能,确保师生能够通过网络实现相应的教学与管理活动;加强监督检查,督促课程负责人对上网资源的内容定期进行完善更新。

⑷加强资金的投入与管理

资金的支持在精品课程建设中,不论是新教材的出版,还是实验室建设,不论是学生实习基地的选择,还是教学实践环节的安排,不论是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还是教学课件的开发,不论是教师的学术交流,还是年青教师的培养提高,都离不开资金的保证。学校必须突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科学安排,优先保证部级精品课程建设的资金需求,然后是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的资金需求。要敢于放手让课程负责人按照预定目标,一步步地完成每一个项目的建设工作。精品课程建设的经费管理,可设专项账户,由学校领导把关,教务处负责管理,课程负责人具体支配。总之,建立一个围绕精品课程建设的资金保证机制,也就成为学校财务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

四、结语

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对其管理更是一个系统的工作。它需要各管理层级理顺关系,构建一个高效运行的管理机构体系,以此保障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继续推进,和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

王天(1982— ),女,湖南宁乡人,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高教管理。

第9篇:课程体系建设成果范文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计算机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3)

摘要:研究生课程体系是研究生培养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结合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在课程体系构建方面的做法,阐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研究生课程体系构建的目标、任务以及主要方法。

关键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研究生;课程体系

第一作者简介:钱程东,男,满族,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cdqian@hotmail.com。

0 引言

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构建是研究生培养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订、培养目标的实现以及培养模式的改革,对夯实研究生学科理论基础,强化学科专业知识,培养理论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作为发展最快的学科,在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施上有着自身的特点,笔者将从课程体系构建的目标、课程内涵、实践教学、教材建设等角度阐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法。

1 确立课程体系构建的目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特点决定了人才培养尤其是研究生培养的特点。相关院系在构建研究生课程体系时应把优化研究生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作为核心,把学科核心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作为重点。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在构建研究生课程体系时,提出“加强基础、突出前沿、强化实践、引导创新”的课程体系构建原则,重点提高课程内容的学术水平,加强研究型教学模式改革,强化研究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建设过程中,我们采取系列课程整体立项的建设模式,统筹考虑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建设高水平教材并外聘名师授课,着力提升研究生课程体系和教学质量的整体水平。

2 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和方法

2.1 按照一级学科设置课程系列

按一级学科培养高层次人才和授予学位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2]。在一级学科下招收并培养研究生,可在更宽的范围内更灵活地选拔人才,满足培养具备坚实的理论知识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的要求,有利于改变研究生教育中“只专不博”的不足,这既可提高培养质量,也可为导师和研究生提供更广的学术活动和继续发展的空间。坚持一级学科发展思路重在强调拓宽学科建设和发展空间,更加有利于探索科学和技术的前沿,寻求各个学校的学科特色,创建高水平的学科和学校[3]。基于这种思路,我们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根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的内涵以及人才培养需求等特点,将学科凝练成5个专业领域和12个研究方向,各专业领域和研究方向的关系见表1[4]。

根据本学科各专业领域的知识结构和特点,学院设置了一批高水平的学科核心课程并明确设为必修课,各专业领域对应的核心课程见表2。

为确保研究生所修课程成体系,同时又具备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学院要求学生在修读课程时必须达到如下要求[4]:一是至少选修1门计算机科学专业领域的核心课程和1门本专业领域的核心课程,以达到知识深度的要求;二是覆盖至少2个专业领域不少于6学分的核心课程,以达到知识宽度的要求。与此同时,为提高硕士生的军事和人文素质,学院还要求每个硕士研究生至少选修1门军事类课程和1门人文类课程,并分别获得至少1个学分。

2.2 分级确定课程类型和内涵

课程分级是国内外许多高校的通行做法,便于区别不同课程的类型和内涵,便于导师指导学生选课。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在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中根据课程类型和内涵设置了4个不同的级别。500级课程定义为学科基本理论和技术基础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本学科专业研究生层次的理论或技术基础课程以及本学科公共的研究生层次的实验技术课程等;600级课程定义为学科专业课程,包括本学科研究生层次的专业性较强的课程以及本学科研究生层次难度较大、较专门深入或涉及前沿的课程,或为特定学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设置的专门文献阅读、讲座或实验技术课程等;700级课程定义为学科前沿的新理论和新方法课程,包括本学科前沿高新技术的理论基础或专业课程等;800级课程定义为高级讲座与研讨课程,包括反映本学科前沿和最新发展的系列讲座类课程等[4]。在5个专业领域中,学院共开设了78门不同级号的课程,其中500级课程20门,600级课程32门,700级课程21门,800级课程5门。表3列出了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领域的课程设置。

可以看出,课程涵盖了专业领域中基础课程、实验课程以及前沿研讨课程,课程基础性和难度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区分。

2.3 提高实践课程比例,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能力培养是研究生培养的关键环节。根据课题研究需要,提高实践课程比例有助于研究生更好地开展课题研究。我们在进行课程体系建设时,特别强调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包括实验课程和课内实验学时)应占学生整个学时比例的15%20%。

在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课程体系中,除研究生入学入伍教育、军事理论教学与实践、军事技能体能训练、军人素质养成等军事类教学实践活动外,我们还在课内设置了若干门综合实践项目以及按照专业领域专门设置的综合性设计类实验课程。5个专业领域共设置计算机体系结构实验、面向体系结构的软件优化实验、计算机网络协议实现、新型软件开发方法实验、软件测评实验、智能计算实验、嵌入式系统实验、信息系统分析与集成实验、计算机安全技术实验等9门综合性设计类实验课程,要求每个研究生必须完成1个实验课学分。实践表明,通过修习这些实践课程,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为开展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打下良好基础。

此外,为加强学术交流,我们还提高了研究生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的等级和次数要求,要求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参加一定数量的学术交流活动,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2.4 瞄准国际前沿,强化教学内容改革

在设置计算机学科课程体系时,学院要求教师必须时刻跟踪本领域相关技术的发展,把最新成果体现在课程教学中;同时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跟踪相关领域的国际顶级会议,消化和吸收国际最新的研究成果,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力求充分反映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深度与广度,确保理论内容的基础性、研究性和前沿性。

2.5 引进与自编相结合,加强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材建设上,国内各高校始终坚持“选用+自编”相结合的原则,选用国际公认的优秀原版教材作为课堂教材,同时在学习、分析、借鉴国外教材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科研实际自编高水平教材,如我们开设的高级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一直跟踪选用John L. Hennessy和David A. Patterson编著的《计算机体系结构量化研究方法》,目前已用到第5版。自编的《计算机体系结构》系列教材也被湖南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同济大学、海军工程大学、信息工程大学等多所学校选用,作为相关课程的教材。

同时,考虑到研究生教育的前沿性,我们把与各课程相关研究领域的国际顶级会议论文集、国际顶级期刊上的论文作为教材的拓展和参考资料。

3 课程体系建设效果

3.1 课程体系得到进一步优化

学院按照一级学科思路加强课程建设,按照专业领域进行课程设置,强化了学科核心课程的地位,同时兼顾硕士、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将硕士、博士课程打通,精简了原课程体系中的课程门数,提高了课程学分的含金量,有效地消除了低水平课程和冗余课程。

经过调整建设,我们将硕士研究生修课学分从32学分精简到24学分,并在课程的深度和广度上分别作了限制,较好地适应了“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需求。在高水平研讨课方面,学院通过跟踪技术发展趋势,聘请国际国内高水平教授参与授课,明显提升了课程的内涵和品质。如软件工程前沿课程是一个800级研讨课程,每年授课教师都会将本领域最新前沿的高水平学术论文引入课堂,同时邀请本领域专家一起参与授课和讨论,效果明显。

3.2 研究生实践动手能力得到提高

新的课程体系特别注重对研究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大部分课程设置了综合实验项目。研究生通过参与课内综合实验以及选修综合性实验课程,实践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为进入课题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通过入学入伍教育和军事基础素质教育,研究生的军事素质得到显著提升。在学术交流方面,学院鼓励研究生参加本领域高水平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并在大会上宣读自己的论文和研究成果,鼓励他们和国内外同行进行广泛交流和研讨,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通过参与各类学术活动以及出国参加高水平学术会议,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3.3 教学模式改革初见成效

在课程体系建设中,我们把教学模式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有机统一起来。瞄准国际一流与军事特色相统一的建设目标,我们着重开展了研究型教学和案例型教学模式的改革,实施3小时研究生课程教学单元,使高水平科研人员有时间参与到教学实践中。同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积极选派主讲教师赴国外高水平大学进行学习深造,聘请国外高水平教授参与课程授课,近年来,学院每年都会选派510名教师赴国外高水平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要求这些教师在访问学习期间跟踪学习1门和自己专业领域相同或相近的课程,通过听课比较,促进自身课程建设水平的提高。此外,学院每年会邀请100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学院讲学,参与授课和教学研讨,提升了课程整体建设水平。

4 结语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构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研究生课程体系的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课程分级设置,课程的深度和广度得到了较好地区分,学生选课更具针对性和指导性;实践环节的加强,使研究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有效地提升;课程内容与国际技术前沿接轨,高水平教授一起参与授课,这些使得课程的整体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课程体系建设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学校人才培养的定位紧密相关,这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每所学校都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不断探索和建设适合自身人才培养需要的课程体系,建设富有内涵的学科核心课程,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课程体系建设的管理制度和保障机制,确保课程体系运行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赵文武, 王雪松, 李俭川, 等. 构建我校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思考与实践[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09(6): 10-11.

[2] 黄蓉. 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J]. 科技文汇, 2013(4): 11-12.

[3] 张春元, 李俭川. 坚持一级学科发展思路,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0(1): 4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