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美文网文学范文

美文网文学精选(九篇)

美文网文学

第1篇:美文网文学范文

网络文学在存在方式、创作模式、价值理念等方面确实给传统文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另外,作家身份网民化、创作方式交互化、文本载体数字化、传播方式网络化、接受方式机读化等形式变异,在给文学带来一些新气象的同时,也为文学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复杂的课题。然而,毋庸质疑的是,网络文学也存在明显的弱点和缺失。我们从美学的视角观照网络文学,必须以平和的心态客观认识它的特质与价值,深入探究它的正面与负面效应,修正对网络文学的预期。

自由、宽容、理解、共享,被视为网络的基本精神。“互联网的最显着特征是:它是全球的,又是个人的、交互的”[1],“在国际互联网上,没有任何一处是与我们星球的其他地方相隔离的”[2]。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空间,其自身的开放性、全民性、共享性,造成了话语权力扩散的最大化。自由、平等、互动、随意性、民间审美意识等等,成为网络文学标志性的特质。

网络写作的自由与随意,似乎更接近文学创作的根本,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话语权力的消解,似乎为文学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每个网民都是潜在的作家,写作不再具有高高在上的神圣地位,“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作家的权力被无名的敲击键盘的网络作者所分享,摈弃了传统文人写作的矫情、功利与专制。他们的作品来自生活的各个层面,直抒胸臆,原汁原味,质朴清新,高贵的文学进一步平民化,大众化,从而具有了民间审美意识的品格,体现了一种向民间回流的趋势。但是这一趋势并非单纯地回到起点,而是一种彻底的开放。如果说文学在它的起源时期是口耳相传的民歌一枝独秀,其后是文人创作一脉相承,那么,在网络时代,网络为这两股激流的汇合创造了机遇,为真正的网络文学的诞生开辟了一个生长点。对于民间审美意识形态和民间文学而言,找到了一个直接展示自己的舞台,对于专业创作所代表的政治主流话语和知识精英话语而言,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造成发表权利的大规模扩散,使文学创作者在数量上和风格上极大地丰富和多样化了,从而使多元化的审美意识和多元化的语体风格都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网络文学为下里巴人提供了向传统的以“美”和“雅”为指向的文学理念发起挑战的机会。所以,真正的网络文学应当为民间审美意识留有一席之地;真正的网络文学还应当是一个开放的范畴,能够兼容多元的文体、话语风格和审美意识,最终,在兼容之中形成属于网络这种载体自身的风格。

网络文学打破了传统文学严格的运作机制,作品无须经过编辑和出版商的严格遴选,自由的发言机会使传统文学中的“个人宣讲”变成了网络文学中真正的“众声喧哗”;而匿名的注册方式则使网络们大大减少了社会约束,非功利的自由倾向使网络真正成为“畅所欲言”的空间,成为狂欢节上的广场;同时,互动即时的跟帖和回帖,彻底了传统的话语评论体系,双向交流使作品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读者的反馈,极大地调动着读者鉴赏的能动性。网络的开放性与共享性一方面为文学带来了全新的创作模式:网上创作——即时评说——网上讨论三位一体,大众参与,大众评判。一部作品在网上往往会被许多人删改,转贴,续写,最终可能面目全非甚至无法确认最初的作者,表现出一种彻底的平等、自由与互动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打破了传统文学静态的文本体式,出现了丰富多样的网络文学文本形式,如超文本、合作文本、交互文本以及多媒体文本等等,这些动态的网络文本着眼点在于读者、观众的积极参与、自由发挥与即兴创造。网络文学的自由,宣告了“作家的死亡”[3],传统文学理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从本质上看,网络文学是一种借助网络而进行传播的无纸文学,相对传统文学而言,由于网络固有的交互性,网络文学比传统文学具有了更多的内涵和外延,但是,不能就此断定网络文学就有更强的生命力和更光明的前景,更不能以此说明网络文学终将完全取代传统文学。一个富有意味的现象是某些火爆的网络作品一旦下网以传统的媒介传播,也就随之失去了在网上测览阅读时的神秘感与新奇感,问津者寥寥。网络作为一个虚拟的公共场所、无形的城市广场,居于其中的人们只是在有限的向度里发挥作用,网络文学的发展必须寻找到一个更为广阔与深厚的生存背景。网络作品离开网络,更容易暴露出其与身俱来的缺憾。

网络的开放、自由、互动正在强化着文学两端的张力。一方面,文学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取得了质的突破,受众的阅读欲求与审美期待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化的满足,而且,受众还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选择权力。读者可以凭着自身的兴趣、欲求在文本与文本之间、网站与网站之间进行快速的转换,其速度是以纸为媒介的文本望尘莫及的。但是,必须强调的是另外一个方面,网络使得文化公共空间最大限度地向私人话语敞开,给文学带来了勃勃生机的同时,也消解了传统作家用宏大叙事手段来反映人类整体精神的方式,放弃了对日常生活进行修辞化处理的手法,转而谋求一种纯粹的精神宣泄,远离更为深刻复杂的苦难意识、忧患意识和批判意识,最终导致大量泡沫文学产生。扑面而来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式的网恋套路,《网侠》式的侠义套路,以及宁财神的幻想套路,成了网络文学的关键词,读来读去不过是“小学生的天真,中学生的文笔,大学生的感觉”,“型”、“自恋型”以及“哗众取宠型”的文学被视为网络文学的经典范式。至于众多的网络,则大肆标榜写实主义,以流水帐式的方法,在BBS电子公告版自由张贴纯粹意义上的个人情感、绝对隐私乃至随意的排泄物,底蕴不足品格不高趣味低下,堪称文学垃圾,大大挫伤了我们对网络文学的信心。有人以一种幽默式的调侃口吻打了一个比方:传统文学是一个大家闺秀,很有气质很文静,但是要慢慢接近才行,而网络文学就象一个浓妆艳抹的小姐,谁都可以“亲密接触”……

同时,自由的对话式交流使网络文学评论始终处于自发和无序状态。浮躁的网络文学批评决定了它无法承担起文学理论指导的重任,致使网络文学进一步走向放纵化、呓语化和平面化,而网络文学的自由也成为一种缺乏精神向度的肤浅的自由。与传统文学的经典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相比,网络文学因其自由性和随意性而缺乏应有的节制和规范。一些网络年轻、冲动、激情、幼稚,文字犹如寂寞山沟中的野花,自生自灭;另一些网络由于怀着一种仇视社会的边缘心态,文字充满了病态、霉变、腐烂的气息,对网络自由精神的表述有一种矫情、虚假的因素,将网络变成了自己的日记本,文学应有的审美作用和 教育作用被彻底淡化,而自我表达、娱乐则被推至主要地位。网络的特征决定了网络文学以轻快短小为主,更适合一种游戏性文体——接龙,难以产生厚实的作品,更遑论文学精品。“网络文学在艺术上还显得粗糙、随意,模式也还显得单一,它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美的更高需求,也就是说,在轻松之外,有时也需要沉重,也需要尖锐的心灵撞击,需要深度和精美”[4]。面对先天残疾和贫血,我们也就不能理解网络文学情节为何总是充满新奇、悬念和迷离,修辞为何总是反讽、戏谑和夸张,语言为何总是口水化以及一味地煽情和搞笑。网络文学有智商而缺少智慧,有情绪而缺乏情怀,与传统文学强调的耐读、讲究回味、经典性相去甚远,宛若一个只有宽度而没有高度和厚度的畸形人。网络文学转向极端的个人化世界,勾画出形色各异的私人世界,但是网络文学的内存取决于网络作者的内存,如果抹平了语言差异、情感差异和思想差异,所有的网络作者都操同一种腔调,用同一种语言和思维方式,那么,网络文学可以休矣;如果是在这个意义上产生的所谓网络文学,那将是网络的无奈,是文化的悲哀和新世纪文学的悲哀。

在当代以消费文化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化语境下,网络文学在轰然崛起的商业流行话语面前频抛媚眼,显示了一种投降姿态,走向呈现出一种明显的矛盾状态。网络文学游离于传统之外,建立起自身的话语体系,形成独有的后现代品格,同时,为迎合读者口味,创作大多为快餐式消费性为主,缺乏人文情怀,在媚俗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一部分网络作家在商业包装下从幕后走向前台,希望提高作品的商业价值,渴望跻身主流话语,网络文学与传统媒介联手而融入消费文化的生产线。网络文学的自由最终沦为遥远的乌托邦。

网络文学的根本缺陷在于对待文学的态度:玩玩而已,太不把文学当回事;过分强调网络的特殊性。这必然不可能产生具有深度和历史感的作品,因为文学的自由只能产生于心灵而不是网络。

【参考文献】

[1][2] 珍妮特·沃斯、戈登·德莱顿.学习的革命[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460-466

第2篇:美文网文学范文

一、网络文学审美价值的时代性取向

互联网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也是时展的必然。作为审美对象的网络文学,虽然与纸质的传统文学不同,但是它与时代同样息息相关的。中国的当代文学在经历伤痕、反思、改革寻根等主题以后,一时出现了即时性。时代的变革使一大批年轻人不满足于低质传统文学的束缚和单一性,于是他们醉心于网络,或泄渲情感如早期的言情小说;或为了逃避现实充分发挥想象空间的幻想小说;近年来又迎来了现实题材的创作时期。这些网络文学的出现,虽然它开始并不为所谓正统文学史家、评论家、作家们的看重。但是它毕竟是时代的产物,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征服那些指三道四的人们。2010年4月6日,凤凰卫视的《铿锵三人行》中,当德国汉学家顾彬(wolfgancubiu)先生认为“网络文学质量低下”时,立即遭到了大陆许多网民的反对。有网友认为,顾彬自己说从来不上网[2]。既然从来不上网,怎可奢谈网络文学水平的高低呢?还有许子东先生认为,网络时代的中国作家过于关注受众。我们反过来说,如果没有受众,任何一种文学都会走入死胡同。因为文学的发展,离不开受众。作为有上亿读者的网络文学发展至今天,虽然有过坎坷,但其辉煌也是有目共睹的。据新华网报道“网络文学十年盘点”就评出了十佳优秀作品,并于2009年6月25日在北京落下帷幕。此外,来自晋江原创网小说《大江东去》,前不久还获得了颁发的“五个一工程奖”。网络文学在的获奖,说明网络文学已经得到大家认可。如今网络文学作为一种独特的形式,已为越来越多的受众关注,当然,这与作协,各大文学网站与门户网开设“文学”窗口的促进、扶持是分不开的。可以肯定地说,不久的将来,网络文学成为主流文学的一部分并不是空谈,而是指日可待的,而且现在已具雏形。因为时代的东西,它是有生命力的。作为具有时代特点的网络文学,其创作目的,就有意或无意间记录下了这一时代人的生存现状与发展奋斗的历程。这正如读当代传统纸质文学的《暴风骤雨》、《山乡巨变》、《红旗谱》、《红日》、《红岩》等作品一样。即使网络文学作者水平参差不齐,甚至过多地描绘日常生活,抑或过于关注生活的表面层次而难以达到一定的深度。不过,正因为如此,我笔写我心,我笔写我感。记录一个人的迁徙,一座城市的变化,一个时代的动态,一场情爱的过程,一个企业的兴衰……这些都深深地烙上时代的印记,它的审美价值就在网络文学上清晰而完整地记录下来。成为时代性的最好诠释。

二、网络文学审美价值的快乐性取向

在哲学美学中,有人将审美快乐与美的本质相提并论,认为美只不过是这种快乐的客观化[3]。在今天这个网络时代,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创作的机会和欣赏的机会,具有很大的自由空间,它是一个不会因为种族,地域经济实力,军事力量,文化修养等的不同而产生任何特权和偏见的自由世界。人们能真正拥有创作的自由和与人分享的乐趣。我们知道,审美的乐趣,并不仅仅来自视觉和听觉等感官的感受,而且还要从这种感受一直贯穿到心理结构的各个不同层次。诸如情感、想象、理解等。这种贯通性,会使人的整个意识活跃起来,多种因素发生自由的相互作用,产生一种既轻松自由,又深沉博大的快乐体验。网络文学就是这么一种愉悦的体验。网络文学无论是创作者,还是作品与人共同享受者,都是“非功利性”的,是“自由”的。因为,自由是产生快乐的基础,欲望和意志在心灵上得到了摆脱。人们在网络文学的创作和享受中,享受的是自由的世界,没有物欲和意志的限制,有一种心理的平衡与满足。并且,这种快乐是自己内心的一种心理创作欲望和欣赏欲望的刺激而唤起的,在自由的网络空间或抒发和渲泄自己的情感,利用想象理解的心理行为阅读作品,从而产生愉快。互联网最大特点是给人们提供了极大的自由,尤其是言论自由。正因为如此,网络文学的诱惑正是基个这种自由带给人们的种种享受而产生快乐。网络文学与传统纸质文学相比,它没有投稿、审稿、退稿这一繁杂而挫人锐气的失败感。它对热爱文学缪斯的人来说,网络文学的自由创作是一种快乐,对于那些追求快节奏,多元化的受众来说自由的选择,以及与情感与理智的交流,同样在生活与艺术之间寻找到了一种可贵的平衡。况且受众与之间的自由交往,以及无功利性,更易让人对网络文学产生一种审美愉悦。2007年12月1日,由中国作家协会、中国国际经济科技法律人才学会等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讨峰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与会者一致认为,网络文学具有“表达的高度自由”,强烈的“个性化”和非功利性;有自由、宽容、真实、平等原则;有宽阔无比的向别人学习,自我挑战的空间;有无拘无束充分表达的民利[4]。这是对网络文学特质的一个基本认定。就是因为网络文学的自由、非功利性、真实、平等等特质,所以的快乐与受众容易产生一种情感上快乐共鸣。

三、网络文学审美价值的大众化取向

作为一种无国籍限制,超意识形态的文化现象,网络文学的诞生、成长始终栖息于网络这个平台,自然而然地走向大众,表现大众,服务大众,并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据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2010年1月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人数达到了3.84亿人,普及率达到28.9%。博客作者2.21亿人。并且网民上网时间长,比上年人均增加了32.1小时,域名总数达到1682万个。网络娱乐和网络文学用户使用率排名第10位。据分析师解释,随着网络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网络表达和信息传递的渠道与形式更加丰富,传播方式更具互动性、自主性、多样性[5]。《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调查结果还显示,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1.62亿人,使用率达到42.3%,并且有关专家认为,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庞大,这一方面由于网络文学的开放性,使用户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阅读;另一方面,网络文学传播的广泛性以及自由又刺激了的创作激情,实现了网络文学作者与读者的良性互动。并且读者与作者群的结构比较合理,年轻化、高端化倾向得到证实,作为精神粮食的网络文学已为年轻人,及有阅读能力的人所喜爱。1994年,国际互联网进入中国大陆,1995年“橄榄树”文学网站成立,1997年我国最大的文学网站“榕树下”使中国网络文学走出了发展的第一步。此后,一些知名网站,诸如新浪、搜弧、网易、雅虎、天涯、乐趣园、网虫等都开辟了“网络文学”版块,网络文学成为了网络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各网络文学网站的免费投稿、编审、阅读、助推了网络文学的迅速发展。至今为止有多少文学网站,已经没有人统计,也难以统计,不过早在2005年,就有资料统计全球有中文文学网站3720台,中国大陆以“文学”命名的综合性文学网站约300个,以“网络文学”命名的文学网站241个,发表网络原创文学作品的网站268个,小说网站486个,诗歌网站249个,散文网站358个,发表剧本的75个,发表杂文的31个,发表影视作品的529个。其它各类非文学网站中设有文学平台或栏目的网站3000个,特别是各门户大型综合性网站都开辟了文学视窗,登录大量文学名著与原创文学作品,使网络文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正因为有互联网提供的平台,网络文学就有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局面,才被众多网民熟悉与接受。网络在拉近科技与人们距离的同时,也拉近了文学与人们之间的距离。不分性别与年龄,不分种族与民族,不分天南与地北,不分国内与国外,不分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这就成就了网络文学大众化价值取向的最根本原因与发展和客观存在的现状。网络文学的发展,使人们在网络这个平台上既可以是作者,也可以是读者成为现实。人们真正拥有进行文学创作的自由和与人分享作品乐趣,并且随着PC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享有这种自由与乐趣的人越来越多。一般人认为文学高不可攀的时代已经结束,人人都成为文学艺术家的理想正成为现实。由此观之,网络文学无限的贴近大众,反映大众,服务大众,已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这是当代社会意识和时代的一种反映,也是当代文学发展,繁荣的必然之路。

第3篇:美文网文学范文

    网络文学在存在方式、创作模式、价值理念等方面确实给传统文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另外,作家身份网民化、创作方式交互化、文本载体数字化、传播方式网络化、接受方式机读化等形式变异,在给文学带来一些新气象的同时,也为文学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复杂的课题。然而,毋庸质疑的是,网络文学也存在明显的弱点和缺失。我们从美学的视角观照网络文学,必须以平和的心态客观认识它的特质与价值,深入探究它的正面与负面效应,修正对网络文学的预期。

    自由、宽容、理解、共享,被视为网络的基本精神。“互联网的最显著特征是:它是全球的,又是个人的、交互的”[1],“在国际互联网上,没有任何一处是与我们星球的其他地方相隔离的”[2]。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空间,其自身的开放性、全民性、共享性,造成了话语权力扩散的最大化。自由、平等、互动、随意性、民间审美意识等等,成为网络文学标志性的特质。

    网络写作的自由与随意,似乎更接近文学创作的根本,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话语权力的消解,似乎为文学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每个网民都是潜在的作家,写作不再具有高高在上的神圣地位,“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作家的权力被无名的敲击键盘的网络作者所分享,摈弃了传统文人写作的矫情、功利与专制。他们的作品来自生活的各个层面,直抒胸臆,原汁原味,质朴清新,高贵的文学进一步平民化,大众化,从而具有了民间审美意识的品格,体现了一种向民间回流的趋势。但是这一趋势并非单纯地回到起点,而是一种彻底的开放。如果说文学在它的起源时期是口耳相传的民歌一枝独秀,其后是文人创作一脉相承,那么,在网络时代,网络为这两股激流的汇合创造了机遇,为真正的网络文学的诞生开辟了一个生长点。对于民间审美意识形态和民间文学而言,找到了一个直接展示自己的舞台,对于专业创作所代表的政治主流话语和知识精英话语而言,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造成发表权利的大规模扩散,使文学创作者在数量上和风格上极大地丰富和多样化了,从而使多元化的审美意识和多元化的语体风格都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网络文学为下里巴人提供了向传统的以“美”和“雅”为指向的文学理念发起挑战的机会。所以,真正的网络文学应当为民间审美意识留有一席之地;真正的网络文学还应当是一个开放的范畴,能够兼容多元的文体、话语风格和审美意识,最终,在兼容之中形成属于网络这种载体自身的风格。

    网络文学打破了传统文学严格的运作机制,作品无须经过编辑和出版商的严格遴选,自由的发言机会使传统文学中的“个人宣讲”变成了网络文学中真正的“众声喧哗”;而匿名的注册方式则使网络们大大减少了社会约束,非功利的自由倾向使网络真正成为“畅所欲言”的空间,成为狂欢节上的广场;同时,互动即时的跟帖和回帖,彻底推翻了传统的话语评论体系,双向交流使作品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读者的反馈,极大地调动着读者鉴赏的能动性。网络的开放性与共享性一方面为文学带来了全新的创作模式:网上创作——即时评说——网上讨论三位一体,大众参与,大众评判。一部作品在网上往往会被许多人删改,转贴,续写,最终可能面目全非甚至无法确认最初的作者,表现出一种彻底的平等、自由与互动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打破了传统文学静态的文本体式,出现了丰富多样的网络文学文本形式,如超文本、合作文本、交互文本以及多媒体文本等等,这些动态的网络文本着眼点在于读者、观众的积极参与、自由发挥与即兴创造。网络文学的自由,宣告了“作家的死亡”[3],传统文学理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从本质上看,网络文学是一种借助网络而进行传播的无纸文学,相对传统文学而言,由于网络固有的交互性,网络文学比传统文学具有了更多的内涵和外延,但是,不能就此断定网络文学就有更强的生命力和更光明的前景,更不能以此说明网络文学终将完全取代传统文学。一个富有意味的现象是某些火爆的网络作品一旦下网以传统的媒介传播,也就随之失去了在网上测览阅读时的神秘感与新奇感,问津者寥寥。网络作为一个虚拟的公共场所、无形的城市广场,居于其中的人们只是在有限的向度里发挥作用,网络文学的发展必须寻找到一个更为广阔与深厚的生存背景。网络作品离开网络,更容易暴露出其与身俱来的缺憾。     网络的开放、自由、互动正在强化着文学两端的张力。一方面,文学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取得了质的突破,受众的阅读欲求与审美期待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化的满足,而且,受众还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选择权力。读者可以凭着自身的兴趣、欲求在文本与文本之间、网站与网站之间进行快速的转换,其速度是以纸为媒介的文本望尘莫及的。但是,必须强调的是另外一个方面,网络使得文化公共空间最大限度地向私人话语敞开,给文学带来了勃勃生机的同时,也消解了传统作家用宏大叙事手段来反映人类整体精神的方式,放弃了对日常生活进行修辞化处理的手法,转而谋求一种纯粹的精神宣泄,远离更为深刻复杂的苦难意识、忧患意识和批判意识,最终导致大量泡沫文学产生。扑面而来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式的网恋套路,《网侠》式的侠义套路,以及宁财神的幻想套路,成了网络文学的关键词,读来读去不过是“小学生的天真,中学生的文笔,大学生的感觉”,“纵欲型”、“自恋型”以及“哗众取宠型”的文学被视为网络文学的经典范式。至于众多的网络,则大肆标榜写实主义,以流水帐式的方法,在bbs电子公告版自由张贴纯粹意义上的个人情感、绝对隐私乃至随意的排泄物,底蕴不足品格不高趣味低下,堪称文学垃圾,大大挫伤了我们对网络文学的信心。有人以一种幽默式的调侃口吻打了一个比方:传统文学是一个大家闺秀,很有气质很文静,但是要慢慢接近才行,而网络文学就象一个浓妆艳抹的小姐,谁都可以“亲密接触”……

    同时,自由的对话式交流使网络文学评论始终处于自发和无序状态。浮躁的网络文学批评决定了它无法承担起文学理论指导的重任,致使网络文学进一步走向放纵化、呓语化和平面化,而网络文学的自由也成为一种缺乏精神向度的肤浅的自由。与传统文学的经典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相比,网络文学因其自由性和随意性而缺乏应有的节制和规范。一些网络年轻、冲动、激情、幼稚,文字犹如寂寞山沟中的野花,自生自灭;另一些网络由于怀着一种仇视社会的边缘心态,文字充满了病态、霉变、腐烂的气息,对网络自由精神的表述有一种矫情、虚假的因素,将网络变成了自己的日记本,文学应有的审美作用和教育作用被彻底淡化,而自我表达、娱乐则被推至主要地位。网络的特征决定了网络文学以轻快短小为主,更适合一种游戏性文体——接龙,难以产生厚实的作品,更遑论文学精品。“网络文学在艺术上还显得粗糙、随意,模式也还显得单一,它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美的更高需求,也就是说,在轻松之外,有时也需要沉重,也需要尖锐的心灵撞击,需要深度和精美”[4]。面对先天残疾和贫血,我们也就不能理解网络文学情节为何总是充满新奇、悬念和迷离,修辞为何总是反讽、戏谑和夸张,语言为何总是口水化以及一味地煽情和搞笑。网络文学有智商而缺少智慧,有情绪而缺乏情怀,与传统文学强调的耐读、讲究回味、经典性相去甚远,宛若一个只有宽度而没有高度和厚度的畸形人。网络文学转向极端的个人化世界,勾画出形色各异的私人世界,但是网络文学的内存取决于网络作者的内存,如果抹平了语言差异、情感差异和思想差异,所有的网络作者都操同一种腔调,用同一种语言和思维方式,那么,网络文学可以休矣;如果是在这个意义上产生的所谓网络文学,那将是网络的无奈,是文化的悲哀和新世纪文学的悲哀。

    在当代以消费文化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化语境下,网络文学在轰然崛起的商业流行话语面前频抛媚眼,显示了一种投降姿态,走向呈现出一种明显的矛盾状态。网络文学游离于传统之外,建立起自身的话语体系,形成独有的后现代品格,同时,为迎合读者口味,创作大多为快餐式消费性为主,缺乏人文情怀,在媚俗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一部分网络作家在商业包装下从幕后走向前台,希望提高作品的商业价值,渴望跻身主流话语,网络文学与传统媒介联手而融入消费文化的生产线。网络文学的自由最终沦为遥远的乌托邦。

    网络文学的根本缺陷在于对待文学的态度:玩玩而已,太不把文学当回事;过分强调网络的特殊性。这必然不可能产生具有深度和历史感的作品,因为文学的自由只能产生于心灵而不是网络。

【参考文献】

    [1][2] 珍妮特·沃斯、戈登·德莱顿.学习的革命[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460-466

第4篇:美文网文学范文

关键词: 英美文学课 网络资源 优势 要点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要“加强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要“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益。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可见,信息技术的应用是现代教育一个比较明确的发展方向。

英美文学课是我国高等院校本科英语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道德修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品位,以及塑造学生完整的人格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这门课程目前在高校的地位不容乐观,处在越来越被边缘化的境地。英美文学课在高校被边缘化的因素很多,但总的来说有两大原因。一方面是当下重商主义的社会风气使然。在“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一些高校在师资严重不允许的情况下仍硬性增设商务英语、经贸英语、金融英语、法律英语、计算机英语等实用性强、见效快的应用型英语课程,而尽可能地把英美文学课的课时数减到最少。另一方面就是英美文学课本身还存在很多不足,如李公昭教授所言:“除了从社会环境、教育思想找原因外,我们更应该从英美文学教学自身去找原因。比如,我们应自问:英美文学课究竟应该如何设置,英美文学课究竟应该怎样上才能更有效地吸引最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2]p11

一、目前英美文学课存在的问题

1.教材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是人才培养的依据,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英美文学课的教材目前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大部分教材取材、风格单一,可读性不强,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二是教材更迭速度太慢,很多教材在内容和观点上都比较陈旧,无法满足学生了解最新东西的愿望;三是教材过多地注重知识的灌输而缺乏启发性,忽略了对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培养。

2.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落后。

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根据程爱民等人的调查显示,在英美文学课上,“超过60%的教师仍然沿用较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注重教师的讲解,对学生参与的要求不高”[3]p16。这种“黑板+粉笔+教科书”的教学模式和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枯燥乏味、沉闷单调,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虽然现在也有一些英美文学课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始使用多媒体,但很多只是把教材上的内容以课件的形式放映出来,这种“课本搬家”式的课件没有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照样没有什么吸引力。

3.评价方式单一。

评价方式在教学中起着风向标的作用,往往决定了一门课程所要达到的效果。调查显示,英美文学课“超过50%的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的形式”[4]p14,而一些国外常用的过程性考核,如学生在讨论、辩论、陈述、课堂发言、小组研究中的表现则很少被纳入评价体系,这无疑会引导学生机械地背诵课本内容,严重挫伤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二、与英美文学课相关的网络资源

网络技术的兴起与发展正在改变着一切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针对目前英美文学课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很有必要利用当前丰富的网络资源,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改善英美文学课的教学效果,从而发挥其在高等教育中应有的作用,摆脱其边缘化的困境。

1.各高校英美文学精品课程资源。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5]。根据教育部的精神,精品课程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课程的相关内容上网并免费开放,以便其他高校在实施同类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借鉴、使用这些优质的教学资源。近年来,英美文学精品课程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在此列出几个国内英美文学精品课程的网址: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http://www1.gdufs.edu.cn/jwc/bestcourse/kecheng/30/index.html

吉林师范大学:http://jpk.jlnu.edu.cn/jpkpx/ygwx/kcms-1.htm

南京大学英国文学:http://jw.nju.edu.cn/jingpin/ygwx/jxdw.htm

山西师范大学:htt

p://202.207.160.42/jpkc/new081115/ymwx/kcsm.htm

湖州师范学院:http://wgyxy.hutc.zj.cn/wlkc/mg/index.asp

2.图书馆网络资源。

图书馆除了有丰富的藏书之外,还有大量的电子资源。图书馆的电子资源主要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报纸、电子期刊、数据库、多媒体资源等。对英美文学专业的学生而言,经常用到的数据库有gale、jstor、ebsco、proquest、pqdd等。对于在本校图书馆无法找到的资料,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图书馆的电子文献传递或馆际互借服务等找到。此外,我们还可以在国内外的数字图书馆或网上虚拟图书馆里找到一些可以共享的资源。

3.英美文学的学习网站和论坛。

国内外很多网站和论坛有专门的英美文学资料可供阅读和下载,为我们的教学和学习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在此列出几个与英美文学学习相关的网站:

http://en8848.com

http://sparknotes.com.cn

http://gradsaver.com.cn

http://cliffsnotes.com

http://novelguide.com

4.搜索引擎的使用。

通过利用搜索引擎,如yahoo、google、baidu等,可以找到大量与英美文学相关的资料,它们对英美文学的教学和学习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三、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

1.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的。传统的单凭教师讲授的授课方式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但如果教师在上课之前通过网络查找一些跟上课内容相关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或动画等资料,然后用powerpoint或authorware等软件将这些资料有机地结合起来,制作出图文并茂、音色俱全的课件,给学生提供多种感官刺激,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肯定会提高,求知欲自然也会增强。比如说,在讲授美国诗人robert frost的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时,教师可以播放这首诗的音频,并辅之以乡村雪景的动画,在这样的情境下,诗歌的格律、意境等都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他们对作品的理解也就更加透彻。

2.能丰富教学内容。

大部分英美文学教材的内容相对陈旧,但网络资源的利用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缺陷。教师可以从网上搜集、下载、整理一些满足学生需要的资源,有选择性地将英美文学的最新内容和最新研究成果及时融入到讲义中。比如,教师可以把当年获得大的文学奖项(如诺贝尔奖、美国国家图书奖、英国布克奖等)的作家和作品适时地介绍给学生,这远比讲授那些他们不再感兴趣的作家和作品有效得多;在讲授一些生态意识较强的作品时,教师可以补充跟生态批评相关的内容,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批评能力,又可以增强他们的生态意识。因此,网络资源的利用可以使英美文学的教学突破一本书教学模式,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

 3.能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仅靠语言的解释很难让学生理解那些抽象的东西。而多媒体的使用可以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往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以前在讲述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的特点时,不管怎么解释,学生都是一头雾水,但如果教师在网上下载一些反映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特色的绘画作品和建筑图片,制作出ppt展示给学生看,总结出它们的不同,然后阐述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之间的异同,就相对容易很多。

4.可以培养和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过程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国英美文学课多年来一直习惯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主要由教师主宰,过多地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而网络资源的利用能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建构者。网络的便利使学生在学习的时间和内容上有了充分的选择余地,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从而构建自己的英美文学知识体系。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也可以大胆地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把教学内容分成几个主题,让学生自由分组,选择感兴趣的主题,然后在课后查找相关资料,共同完成任务,下次上课的时候各组在短时间内作出汇报。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四、利用网络资源应注意的要点

由以上可以看出,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英美文学教学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我们也应该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1.应提高

教师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水平。

网络资源浩如烟海,如果不懂得找资料的方法,肯定会浪费很多时间,因此,教师在提高专业素养和学术能力的同时也要与时俱进,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和网络知识,学会相关资料的检索技巧,从而能快速、准确地找到自己想要的教学资源。

2.应用网络资源应合理选择。

网络资源良莠不齐,各类信息鱼龙混杂,教师在资料的查询过程中应提高信息的鉴别力,注意筛选,不能不分情况地拿别人的东西直接使用,而应该根据自己学生的情况,结合教学内容的需要,选用最合适的和最好的资源。

3.应用网络资源应重点突出。

网络资源非常丰富,教师应该把握好教学目标。有的教师确实在课前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找了大量的资料,但他们制作出来的课件片面追求花哨,看似资料很丰富,刺激性很强,一堂课下来,学生说不清楚到底学到了什么东西。再者,太多的图片和影像资料,长时间的刺激会造成学生的审美疲劳,反而不利于学习。因此,网络资源在教学中的使用不能过度,什么内容应该在上课的时间作详细的讲解,什么内容应该让学生在课后学习,教师应该合理安排,把握好度,将网络资源的优势最大化发挥。

4.加强对学生的指导。

根据调查显示,我国学生的网络学习意识还不是很强,大部分学生上网主要是玩游戏。因此,教师应该对他们进行积极的引导。在要求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之前,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演示具体的资料检索、筛选、整理和应用过程,等熟悉之后,再让他们自己选择合适的题材,利用课外时间自主学习。还有一点应该注意的是,由于网络的开放性,网络资源很容易获得,相应地也催生了一批懒惰者,有些学生不是很认真地对待老师交给的任务,而是直接在网上找答案,然后交差了事。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一定要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以免他们养成不良习惯。

五、结语

网络资源的利用是全球信息化进程在教育领域的必然结果。把网络资源运用于英美文学教学是每个英美文学教师的必然选择。实践证明,在英美文学课上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可以克服教材、信息资源不足的困难,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英美文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也会因此得到显著的提高。不过,要恰当地将网络资源运用到英美文学的教学中也并非易事,因此,如何把网络资源完美、恰当地融合到课程中,从而使英美文学教学效果达到最优,仍然是广大英美文学教师需要长期摸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db/ol]

[2]李公昭.现状与忧思.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

[3]程爱民,徐劲,柯可,唐晓忠.关于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外语研究,2002,(1).

第5篇:美文网文学范文

关键词: 英美文学课 网络资源 优势 要点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要“加强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要“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益。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可见,信息技术的应用是现代教育一个比较明确的发展方向。

英美文学课是我国高等院校本科英语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道德修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品位,以及塑造学生完整的人格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这门课程目前在高校的地位不容乐观,处在越来越被边缘化的境地。英美文学课在高校被边缘化的因素很多,但总的来说有两大原因。一方面是当下重商主义的社会风气使然。在“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一些高校在师资严重不允许的情况下仍硬性增设商务英语、经贸英语、金融英语、法律英语、计算机英语等实用性强、见效快的应用型英语课程,而尽可能地把英美文学课的课时数减到最少。另一方面就是英美文学课本身还存在很多不足,如李公昭教授所言:“除了从社会环境、教育思想找原因外,我们更应该从英美文学教学自身去找原因。比如,我们应自问:英美文学课究竟应该如何设置,英美文学课究竟应该怎样上才能更有效地吸引最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2]P11

一、目前英美文学课存在的问题

1.教材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是人才培养的依据,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英美文学课的教材目前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大部分教材取材、风格单一,可读性不强,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二是教材更迭速度太慢,很多教材在内容和观点上都比较陈旧,无法满足学生了解最新东西的愿望;三是教材过多地注重知识的灌输而缺乏启发性,忽略了对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培养。

2.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落后。

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根据程爱民等人的调查显示,在英美文学课上,“超过60%的教师仍然沿用较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注重教师的讲解,对学生参与的要求不高”[3]P16。这种“黑板+粉笔+教科书”的教学模式和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枯燥乏味、沉闷单调,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虽然现在也有一些英美文学课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始使用多媒体,但很多只是把教材上的内容以课件的形式放映出来,这种“课本搬家”式的课件没有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照样没有什么吸引力。

3.评价方式单一。

评价方式在教学中起着风向标的作用,往往决定了一门课程所要达到的效果。调查显示,英美文学课“超过50%的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的形式”[4]P14,而一些国外常用的过程性考核,如学生在讨论、辩论、陈述、课堂发言、小组研究中的表现则很少被纳入评价体系,这无疑会引导学生机械地背诵课本内容,严重挫伤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二、与英美文学课相关的网络资源

网络技术的兴起与发展正在改变着一切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针对目前英美文学课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很有必要利用当前丰富的网络资源,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改善英美文学课的教学效果,从而发挥其在高等教育中应有的作用,摆脱其边缘化的困境。

1.各高校英美文学精品课程资源。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5]。根据教育部的精神,精品课程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课程的相关内容上网并免费开放,以便其他高校在实施同类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借鉴、使用这些优质的教学资源。近年来,英美文学精品课程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在此列出几个国内英美文学精品课程的网址: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http://www1.gdufs.edu.cn/jwc/bestcourse/kecheng/30/index.html

吉林师范大学:http://jpk.jlnu.edu.cn/jpkpx/ygwx/kcms-1.htm

第6篇:美文网文学范文

英美文学不仅是英语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还是很多我国高校广泛开设的一门选修课程,我国高校通过英美文学课程教学,培养高校大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听说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写作能力、文学素养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可见英美文学课程是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能力及素质塑造的关键课程,同时也是其他非英语专业学生锻炼英语交际能力、探究英美文化和文学的专业化途径。近年来,国内社会经济及文化产业发展非同寻常,英语及文化欣赏和学习出现两种极端心态和学习模式:实用性和娱乐性。此种状况的出现过多受到当前网络时代的影响和引领,随着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盛行和传播,网络的影响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无限扩大,随之而来的是知识爆炸和信息爆炸的时代,在这个新时期的高校大学生极易受到网络资源的影响和引导,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与传统的呆板、单一的课堂教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加之高校教师对英美文学课程重视度不足,没有合理安排教学课时和教学内容,实际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单方面地向学生讲授,学生也只是时刻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课堂教[:请记住我站域名/]学效率每况愈下。

二、网络时代英美文学课程改革措施

(一)调整英美文学课程定位

大学生是极具青春活力的一代新人,正是广泛摄取知识的大好时光,教师和高校应认识到大学生这一特点,深入调查和分析不同专业学生英语水平和文学素养整体状况,充分借鉴国内外其他高校成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结合之前的办学和教学经验,在深入分析人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特点,及时、适当地调整课程教学目标和定位,将课程设置调整到符合大学生成长阶段和心理特点的方面,适当地将课程教学中的实用部分与素养塑造部分有机整合起来。注意不要过多使用说教的教学方式,避免无形之中引起年轻人的反感,而应该注重合理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规划有效引导学生,或适时结合所进行的课程教学内容展开讨论或辩论,以这种更适合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和成长需要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进教学过程中来。以课程常有的《简爱》这一部分内容为例,教师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搜集课程相关资讯和内容,并引导学生自主搜集教学资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针对当前年轻人普遍抱以热情又怀有困惑的“爱情”为题,通过影片的欣赏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共鸣,再适时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简爱》整个故事的看法,以及自己对爱情的看法,如此将课程定位在学生感兴趣又值得深思的内容上,事半功倍。

(二)有效整合网络资源与传统教学

当代的英美文学课程教学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网络资源的冲击,生活在知识爆炸和信息爆炸的新时期的高校大学生极易受到网络资源的影响和引导,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与传统的呆板、单一的课堂教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是导致当前的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止步不前的一大原因。教师在明确网络时代下英美文学课程现状同时,又要认准网络资源的巨大潜力,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网络资源,将无限的网络资源充分应用到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去,如在《简爱》部分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首先提问:大家看过《简爱》的原着或影视作品吗?经过教师简单的描述和讲解,很多学生的好奇心都被带动起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搜集相关资料,将网络资源与传统教学有效结合起来。

(三)紧贴网络时代思潮进行课堂教学

第7篇:美文网文学范文

在网络背景下,现代色彩设计愈发体现其自身的种种价值,尤其是审美价值。现代色彩设计是利用网络技术实现文字信息、图像、视频的处理和采集,利用网络技术设计并制作完成的一种新的设计形式。数字媒体已经成为继语言、文字和电子技术之后最新的信息载体。网络为现代色彩设计提供了新的价值理念,以往人们只关注现代色彩设计的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而在网络背景下,受众审美要求的提高,使现代色彩设计的审美价值走入受众的视野,精神价值和心理价值也得到了重视。可以说,网络推进了人们对现代色彩设计理念的转变。受众关注人性需求、情感的因素也促进了现代色彩设计的审美价值发生变革,以网络为支撑的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为现代色彩设计审美价值的体现带来了新的方向,也促使了现代色彩设计的美学传播。现代色彩设计的美学传播主要指色彩设计产品的信息借助各类传媒语境在各领域内的互动。这里所指的互动不是简单的交换行为,它是对色彩设计产品的信息传递,扩张与收缩的一种动态传播行为,具有流动性和开放性。非同时在场性。日常生活中的交流是面对面的双方交流,主体间是平等的,同时在场的信息流动呈现出了双向互动的对话性特征。然而主体间的非同时在场性使得双方的地位并不平等,在某一个传播节点上,美学传播信息是单向流动的。美学传播信息是为那些不在生产与传播现场的人们所生产的,接受者参与或介入传播过程的能力有限,也就很难影响到传播的内容。美学信息传播不具备日常交流的即时性和现场感。例如,受众对一件色彩设计产品的评价,可以是受众和创造者之间的交流,但这种交流发生在受众观赏完色彩设计作品以后。不过,美学传播主体的非同时在场性在网络背景下有所改变,在受众和创作者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上也呈现出“日常交流”的态势。非确定性和流向性。信息是“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是对不确定性的减小或消除。但是,美学信息是“不可靠”和“非真实”的。它是美学传播有关信息的总和,是色彩设计主体带有一定情感的接受行为,并通过色彩表现的方式传递出信息。美学传播不承诺人们要寻找到历史事实与色彩设计作品之间的对应关系,但作为“刻意编造”的信息,美学传播以生动感人而不是确有其事为其成立指标。因此,美学传播的信息具有明确的产品欲望。例如,政治宣传促使人们支持某个团体或反对另一种团体,美学传播也常常介入到这种传播中,广告就是靠着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及色彩设计和语言,传递美学信息增强宣传和诱导效果的。混合性和娱乐性。美学传播内容的混合性指它不是单一的某一类的知识,而是多种知识的混合。人类传播促使人们交换信息、借鉴经验和传递文明,从而获得各种知识和生活技能。美学传播通常不是以严谨的理性形式出现的,而是存在于生活形态中。美学传播内容包括人类多样的世俗状态,心理、情感和审美感知,所以美学传播必然具有混合性和娱乐性。

二、美学传播的新境界

日益网络化、审美化的现实生活使人们重新反思审美与传播的关系。从美学角度看,交往不仅是先验的语言符号,也是和身体有直接关联的,在这基础上理解网络背景下的美学传播,能发现更深的美学意义:空间维度上的普遍互联、时间维度上的直接互动、体验维度上的直观界面,使理想中的先验美学共同感被经验达成,这种情感、趣味与美学风格的共同建构,成为充分意义上的美学交往。网络背景下,美学传播对当代美学关系的重组,可以总结为三个层面的表达:首先,审美对象是借助于网络复制和数字技术,构建了一个有别于传统审美的虚拟世界,艺术的虚幻与日常现实发生了颠倒。其次,审美主体作为网络系统的延伸,使受众在人的感知、表达方式上发生了改变,网络作为一种“虚拟无意识”,改写了审美主体的组成,也逐渐地改写了受众与传播者之间的关系。最后,审美沟通作为网络主体间沟通媒介,比其他传播形式更能直接地表达受众的感性认知。例如,受众使用社交工具实时互助,突破了语言符号的范畴进而渗透到审美领域。网络传播的美学传播证明,走出空洞的人文义愤和肤浅的技术迷信,重新架构审美与交往的基本关系是可行的。一旦确认了“审美”与“交往”的关系,美学便可突破传统意义上的艺术范畴。网络作为一种互动性的交流媒介,为当代美学传播带来了焕然一新的格局,也给美学传播带来了一定的反思。在历史上,马克思曾提出了“人体解剖是猴体解剖的钥匙”这一思想,以此可以将美学的传播当做是解读过去旧的传播形式的方法,反思交往中的感性基础——审美共同感。在架构上,将网络美学传播活动作为解读当代审美方式的切入点,反思审美经验的传播学基础——主体间的交往。通过恢复审美与交往的语义关联,网络美学传播现象为现代色彩设计敞开了一个交往的视野,网络美学传播活动也为传播学提示了一个审美的维度。

三、广告传播过程中的美学表现原则

在网络背景下,美学传播的形式有了新变化和新发展趋势,如现代色彩设计在网络广告创作上的运用。广告传播是一种信息传播活动,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不再拘泥于简单的图片和文字,他们要求广告要有足够的吸引力。所以广告在展示时,能否引起消费者的注意,首要因素就是取决于它的色彩作用,色彩具有视觉冲击力,同时又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反映与变化,因此,对色彩设计的应用也是广告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真实性原则。美学在广告传播中的最基本原则就是真实性。无论是从美学还是从传播的角度,广告的表现形式不能出现歧义,其表现产品品质,功能用途和企业形象都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吹嘘和夸大产品效果,对受众造成误导和欺骗,尤其不能弄虚作假。美学在广告中的表现应当对文化把握精准,广告的承诺要可体现出可兑换性,对具有生活化倾向的广告不得以文案的方式再度渲染,对一些特殊商品的广告一般而言不宜采用渲染描绘的方法。人文关怀原则。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人文关怀。人的需求是逐渐由表层转变为深层的过程。随着消费观念日渐成熟,美学在广告传播中的运用也逐渐从物质功利诉求上升为精神层面的人文关怀诉求,所以广告美学应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特别是要贴近受众的内心,并与之产生共鸣。例如,在广告中需要倡导低碳环保的消费理念,宣传助残和希望工程,要传播健康的道德观和审美观,这也是网络背景下,人们追求高品质生活的体现。功利性原则。美学在广告传播的实质是功利性,应该将功利性和美学传播的表现结合起来理解,广告传播中的美学体现是广告传播实现功利性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功利性要迎合受众的心理需求和心理接受;竞争性是美学在广告传播中的一般性规律,各种类型的商业广告都具有竞争性,所以更要客观地评价商品,挖掘企业和商品的优势和特点,增强美学表现在广告传播中竞争性。其实,广告不仅是一种传播方式,也是与商业有关的美学艺术的欣赏品。

四、结语

第8篇:美文网文学范文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遵循学生的心理规律和认知规律,运用好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诸如教师在图案设计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设计一个“面具”,为了打开学生想象的大门,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中国京剧脸谱、西方化妆舞会和藏戏的一些面具,以及其具体的一些涉及文化内涵的事物;在学生完成自己的作品后,教师还可以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让学生做一些展示以及陈述,一方面可以共享优秀的制作经验,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以多媒体为串连就避免了传统美术课堂教学中以说教为主的生涩和枯燥。

2利用直观的演示方式

在对美术具象的讲解中,总会涉及到物体的局限,一本书,一支粉笔教师无法穷尽和全面地展示结构,学生的理解就出现了真空。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来进行展示,诸如在素描课程中对形体的理解——立方体,实物展示学生看见的“面”是有限的,缺乏立体的感觉,而如果多媒体的演示,不但可以将立方体的十二个转折体现出来,还可以通过透视线的变化这种直观的演示方式,使学就能准确把握问题的本质,形象地理解素描教学中物体在空间透视变化这个抽象问题。在实际的美术教学中,多媒体课件是比较常见的,其不但绘制快捷方便,而且还有生动的意境,以这样的电教媒体手段来组织教学,中职美术教学的效率大幅提升,往往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多媒体网络技术并非万能的,手工制作、写生绘画等都不能假手于多媒体网络技术,教师要善用利用多媒体的演示方式,但是对学生基本功的训练是不能放松的,只有如此才能使多媒体真正为教学服务,而不是左右教学,影响到美术教学基础性的东西。

3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以往的美术教学注重的是教授,学生的主动性难以得到很好的发挥,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大限制了美术教学的发展,也影响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此,在中职美术教学中,引入班级教学、小组教学,并且将多媒体教学手段融入其中,充分利用学校的多媒体资源。在教学能生动形象地把多种教学方法,如直观教学、启发式教学、视听强化教学等紧密结合起来,适应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真正使学生爱学、乐学。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从而达到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教学目的。

4选择灵活的作业形式

以往的美术课的作业形式比较刻板,除了用到铅笔、水彩笔、颜料等,就是做一些剪纸、泥塑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些都难以满足中职院校学生的学习需求,对其终身、长远发展十分不利。多媒体网络技术成熟之后,美术作业的形式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日记本来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如果让学生用多媒体制作日记,学生会怎么样呢?学生不但可以搜集图片,文字,还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插入到日记中,让日记不但有图像,还有声音,在这种氛围下,学生的创造力将会得到大大提升,不但使其认识到美术学习的玄妙,也能够加深对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了解。还比如在美术欣赏课中往往就只有一张书本上的小图,只靠老师口述,既费时费力,还不能介绍的具体全面。而这些问题现在都可以通过多媒体来解决,不但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而学生也可以通过多媒体制作美术欣赏课PPT课件,通过这种做,使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从单纯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变为自觉主动学习探究的“主体”,这样不但推动了教师应对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这种灵活的美术作业形式也为学生打开了一片崭新的天地,让学生的美术学习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使学生得到了最根本的美术教育,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对学生日后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5总结

第9篇:美文网文学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英关文学教学;多模态化;图像模态;声音模态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5795(2012)02-0065-0004

在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以其快捷与便利为人们提供着图文并茂、声像并存的各种信息。人们不再依赖单一的文本形式(书本、报纸等)来获得信息。学生也不再单一地通过书本和课堂听讲来获得知识,他们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取知识、更新知识、积累知识。计算机网络所提供的“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隋然,2002)以及丰富的信息源,有利于学生大量地获取知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协同学习,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现、主动探索。于是,“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就根本满足不了学生的个人需求(陈坚林,2010:33)”。

正因为如此,计算机网络被引入到现代英语教学过程中,使英语教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模态形式。英语课堂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充分利用互联网上丰富的教学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内容的健康而丰富的课程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陈坚林,2010:23)”。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各种音像资源和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促进个性学习”(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07)。计算机网络技术改变了原本单一而又单调的书本教学,使多模态化教学方式成为可能。

1 多模态化教学理论

多模态化指在一个交流成品或交流活动中不同符号模态(semiotic mode)的混合体(Theo van Leeuwen,2005:160),同时也可以表示不同的符号资源(semiotic resource)被调动起来,在一个特定的文本中共同构建意义的各种方式(Baldry&Thibault,2006:21)。该理论主要以社会符号学为视角,以韩礼德功能语法为理论基础,提出人们传统习惯中认为是副语言的图像、颜色、音乐和动作等符号在现代社会交流中已不再处于辅助位置,而是正在和文字符号一起形成一种更为宽泛的符号资源,共同参与意义构建。

多模态化教学主张利用网络、图片、角色扮演等多渠道、多种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协同运作参与语言学习。在教学中,调动学生尽可能多的感官来亲历教学活动,参与教与学的互动。在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等多种资源,以及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手段,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并激发学生兴趣(石锐,2010:140)。多模态教学结合了教材、文学作品、互联网、影视、音乐等的多模态特征,涉及了图像、色彩、声音、文字等多种模态或模态组合。

在多模态教学框架下,模态选择的重要参考是能否提高教学效率。所以凡能“为教学提供教学情景和便利条件”,能“为教学提供辅助条件”(张德禄,2009:15)的模式,都可作为教学的模态。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提供了适当的情景和便利的条件。多种媒体的共同参与,是学生吸收课程信息,强化学习效果的良好途径。

2 英美文学课程的特征及多模态化教学的可行性

2.1 英美文学课程的特征

2.1.1 情景性

英美文学课程内容包括了英国和美国文学史、文学家及其作品的精选片段。无论是文学史、文学家,还是文学作品,均力图为读者描绘一幅幅美妙的画面。读者在阅读时通过自己的想象可以“看”到上帝为亚当和夏娃所建造的伊甸园,会走进王子哈姆雷特的宫殿,踏上鲁宾逊・克鲁索独居的小岛,也会看“老人”桑地亚哥捕获的那条无比巨大却被鲨鱼吃光了肉的马林鱼。这种画面感正是文学课程情景性的体现。

2.1.2 情节性

英美文学所涉及的作家、作品及作品中的人物都无不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阅读作品时,读者就如同漫步在英美文学的长河边,他们会觉得自己面前有一群鲜活的人物在完成着不同的使命或经历着千难万险:厮杀的英雄贝尔武夫;将自己的灵魂出卖给魔鬼的浮士德;复仇王子哈姆雷特和因经不住诱惑而被上帝逐出伊甸园的亚当和夏娃;漂流者鲁宾逊・克鲁索、历险英雄格列佛、弃儿汤姆・琼斯、雾都孤儿奥立弗・特维斯特以及被社会摧残致死的苔丝等;在美国有沉睡二十年的瑞普・凡・温克尔,有小伙子布朗,还有无耐的“老人”和可叹的嘉莉妹妹等。作品中的每一个人物及其故事都蕴含着感人的情节。

2.2 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多模态化教学的可行性

无论是文学作品中的故事还是所描绘的画面,在与画面中人物的语言相结合时,便赋予了作品以生命,使读者产生了身临其境的生活感。这样,每一种文学文本都可以融合如声音、文字、图像、色彩等多种交流模态,使原有的单一文本模态多模态化。而计算机网络恰巧就能为英美文学教学提供具有声音、文字、图像,甚至不同的颜色和字体的多种模态,充分调动学生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使文学课程达到语言、图像、声音、文字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的有机整合。

3 英美文学课程的多模态化教学构建

基于网络技术的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是以课程自身的特点为基础,以多模态化教学理论为依据,借助计算机网络平台而进行的多模态辅助教学模式(见图1)。

在网络文化流行的今天,教师有必要为热衷于网络文化的学生提供与英美文学相关的学习网站与网址,引导学生进行相关浏览与学习,并完成一定量的作业。因此,英美文学课程由原来单一的课堂讲授转换成“以课堂讲授为主,以学生网络学习为辅”的模式,教学呈现出三种主要模态,以其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依次为:文字模态、图像模态和声音模态。

3.1 文字模态

在英美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文字模态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文字模态包括教材文字、PPT课件中的文字、文学阅读(指学生网上完成任务性阅读)文字、文字撰写(指学生需要完成的文学评论性小论文、文学电影剧本改编等)。

3.2 图像模态

图像模态包括各类以图像显示服务文学课学习的资料,包括教师上传到局域网上的课程录像、网络PPT(课件中的图片、图画与截图)、文学电影(指由文学改编的电影),甚至是学生文学话剧表演(活的图像),此模态形式使文字模态的形象性和直观性成为可能。

3.3 声音模态

声音模态以课堂教学PPT课件、网络PPT课件、课程录像、由文学改编的电影、以及学生文学话剧表演的录音为载体,使文字模态和图像模态更具生动性。

以上三种模态中,文字为主模态,负责提供重点信息,图像和声音为辅助模态,负责提供背景信息。尽管它们各自强调不

同的方面,但都是用以实现同一个宏观目的(张德禄,2010),即强化文学教学内容的交际目的。

4 英美文学课程的多模态化教学实践

在多模态教学前提下,尽管文字模态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但三种模态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共建相同的英美文学语篇意义。在某一种情形之下图像模态和声音模态能够使文字模态的特征突出,而在另一种情景之下,文字模态也能够使图像模态和声音模态的特征突出(张德禄,2010)。

下面我们以莎士比亚及其代表作《罗密欧与茱丽叶》的教学作为实践范例,对三种模态教学的全过程加以展示。

4.1 文字模态

讲授莎士比亚的生平及其作品的四个阶段时,以教材文字模态为主,并辅以PPT课件展示。课件中的文字模态始终起着解释引领的作用。例如,莎士比亚创作的第一阶段(The FirstPeriod[1590-1594]――Apprenticeship)的四部历史剧(HenryⅥ,Part Ⅰ,HenryⅥ,PartⅡ,HenryⅥ,PartⅢ,RichardⅢ)、四部喜剧(The Comedy of Errors,The Taming 0f the Shrew,The Two Gentlemen of Verona,Love's Labour's Lost)、一部历史悲剧(Titus Andronicus)和一部爱情悲剧(Romeo and Juliet),都是以文字模态来展示的,因为只有文字模态才能清楚表述这些作品不同的时间分界及分类。在文字表述的同时,辅以图片、截图、视频等。作为背景的图像模态,因其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强调了文字所表达的含义,从而凸显了文字模态。同时,在同一张PPT中将声音通过课件中“自定义动画”功能来进行添加,使每一项文字或图像以某种具有撞击力的声音形式。如“风铃”、“打字声”进入PPT页面,连同视频截图中的配音,便调动了学生的听觉感官参与对文字模态的辨听。这时,图像模态和声音模态的辅助作用便加深了学生对文字模态的印象。

作为课堂延伸的文学阅读,也是以文字模态为主的。通过老师在课堂上的导读,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原著或在指定的校园网络平台进行下载阅读,以拓展文学素养。在此基础上学生要以小说原著为基础,在课程网络平台中“影视剧本”中下载并改编某一剧本,如《罗密欧与朱丽叶》,以适合文学实践中的话剧表演。另外,作为教学延伸的实践,同样是以文字模态为主的。老师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对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的分析,教学生学写评析性的文学小论文。

4.2 图像模态

图像模态在课堂讲授或对文字模态进行图像展示时是辅助模态。但在课件的某一部分以图像为主的页面中,或是课程录像、网络视频、截图中,图像则处于主模态,文字模态和声音模态相应地成为辅助模态。例如,在讲述《罗密欧与茱丽叶》的PPT中,图2就占据了整个PPT页面,而文字则处于图片下方,只起到图片说明的作用。

同样,电影视频或截图(图3)也是以图像为主要模态,文字模态只是以字幕的形式出现在画面下方的辅助模态,声音模态则是与画面人物语言同步的辅助模态。这时,文字模态因其解释作用而使图像模态凸显,声音模态因具同步性而使图像模态变得生动,同样起到了强化效果的作用。

图像的主模态作用还体现在学生的网络学习中。学生通过课程网络平台,观看课程录像、浏览网络课件,以巩固所学的教材内容。也可根据老师所设问题,在对某一作品进行研读的基础上,在老师建议的网站上观看由该作品改编的电影。例如,在研读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基础上,学生会被鼓励观看该电影的不同版本,比如1936年版、1954年版、1968年版、1996年版。让学生了解不同导演对作品解读的同时,形成自己对作品的理解。电影的图像模态便是对作品文字模态的诠释,与之同步的声音模态则是对图像模态的强化。

图像模态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学生根据文学作品改编话剧表演。在表演中,学生根据文字的描述,将教室或小型舞台加以布景,再根据事先录制的台词加以表演。虽然表演是以文字模态为基础,偶尔场景的切换也需要提示板来完成,但展示在观众(学生)面前的主要是图像模态(活的图像)。文字模态为图像模态提供了表演情境,而声音模态――事先的录音,则为表演提供了线索。

4.3 声音模态

声音模态始终负责提供背景信息。在PPT课件中,每一项文字或图片的进入或退出,都需要声音背景的提示,以强调每一项新信息的输入。在课程录像、电影视频中,声音是使画面中人物“活现”的保证。

然而,当学生将电影剧本按照场景、人物、背景等需要提前录音而后进行话剧表演的时候,话剧表演录音,即声音模态,配合着学生的肢体表演,成为主要模态。再以《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学生在教学平台中下载相关剧本,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改编,再依照角色分配进行先期对话(台词)录音,根据剧情进行配乐,制作成可以现场播放的磁带或MP3格式。表演时,学生只需根据录音中的音乐情景进行表演、对话。这时,播放的声音主导着在场的每一位表演者,也主导着整个故事的发展,从而成为主要模态。相反,现场表演所用的分场景提示板(文字模态)和表演的整个场景(图像模态),则起到辅助作用。

5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