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演讲与口才课程总结范文

演讲与口才课程总结精选(九篇)

演讲与口才课程总结

第1篇:演讲与口才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优化 核心内容 素质训练 模拟 活动训练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4-0178-01

随着社会的发展的需要,演讲与口才技能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然而在校大学生社会阅历不够丰富,在求职面试或者面临职场交流时口才技巧显得捉襟见肘,演讲与口才已经逐渐成为了高校各专业的文化素质教育的必备公共课程,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综合水平,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成为高职院校刻不容缓的责任。

演讲与口才技能作为一项综合性、实用性、实践性很强的职业技能,实训环节是不可或缺的实践性学习环节。鉴于此,笔者在演讲与口才的课堂教学中,一改专业课重理论授课氛围浓厚的传统教学模式,重点突出实训教学,着力强化学生在轻松课堂环境中开口说话能力。

一、改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开口说话自主意识

课堂是实施教学活动的主要平台,课堂气氛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营造轻松自然的课堂学习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由于大学课堂普遍实行合班制进行授课,课堂大而松散,同学们之间互不认识,交流欲望不强,严肃死板的传统课堂氛围抑制住了学生开口说话的冲动和学习活力。笔者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实现学习任务落实在每个小组每位学生身上,有效解决合班上课学生游离课堂的弊端,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小组的灵活组织下相互交流和学习,有效完成老师学习任务和目标,小组之间思想碰撞交流的融合自然而然回归到课前制定的任务目标。笔者这个授课过程将讲台“搬”到学生中间和学生近距离讨论交流,笔者在引导,学生在参与,笔者由过去的“主讲”变为现在的“主导”,成为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学生则成为课程教学的实践者。笔者在整个过程中不失时机给予肯讲爱讲的同学表扬。就这样,师生之间距离拉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主人翁地位增强了,很好地激发调动了学生学习热情。

二、科学选择教学内容,突出实际运用功能

教学内容是课堂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连接课堂教与学的重要桥梁,适用的教学内容对于教师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选择21世纪全国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演讲与口才技能实训教程》为蓝本,参考中华演讲网、实用口才训练网、中国口才网、人际沟通案例网等机构的口才资料,注重突出以下三个方面的核心内容。

(一)演讲口才素质训练

课堂上笔者指导学生练习与课后学习自练相结合,聆听或观摩录像,让学生模仿,组织命题演讲、即兴演讲比赛,在实践中锻炼学生,充分利用学院口才协会的优势,激发会员们的积极性,以课堂活动方式,带动广大同学进行训练。如课堂论辩比赛就很好地训练学生逆向、联想、发散、纵深思维。学生能根据现场的感受,把握临时提供的话题,能自然地发表演说;能大胆、主动地参加演讲比赛并较好地完成任务。

(二)营销口才素质训练

笔者结合社会现实生活,让学生参与营销活动。主要以情景设计为内容,采用角色扮演法和重点强化训练,安排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使之在实地演练中获得真切感受,从而掌握营销活动的特点以及所需的基本技巧,提高营销口才。学生通过实践训练,把握现代营销活动中的规律、特点、技巧,使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做到游刃有余。

(三)求职、应聘口才素质训练

笔者通过在小组间设定情境对答训练,设置一定难度障碍,使课堂交流有一定波澜。通过实践训练,使学生学会运用得体有效的语言表达,在求职的大潮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谋求到自己如意的职业。

三、运用综合考核方法,全面反映能力水平

作为一门综合性、实用性、实践性很强的职业技能课程,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的应试教育考核方式无法客观衡量学生的真实水平和综合素质情况,笔者在此门课程的考核中大胆尝试多种形式互补的办法,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及学习效果进行考核。

首先,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根据学生参与素质项目训练的具体表现,评定等级成绩。这种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三分之一。

其次,在学期中,组织一次真实辩论或问题解答比赛。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循环竞赛,小组之间互相问答,笔者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技巧来评分。这种成绩占总成绩的三分之一。

最后,期末,对学生进行一次无纸化考试,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最有优势的口才类题目进行展示,这种成绩占总成绩的三分之一。

【参考文献】

[1]张秀芬.关于高职院校演讲与口才教学的探索[J].今日科苑,2009.

[2]朱晶婧.许静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科教导刊,2010.

第2篇:演讲与口才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中职;演讲;口才;定位

目前中职学校《演讲与口才》用书大致都从理论知识、专业技巧以及实训操作等层面来编写,体系严谨、结构分明,但就教学效果上来探讨,就显得并不太实用。从我自身的教学经验,以及综合同行教师的教学设计来看,大都将该课程分为“演讲”与“口才”两个板块来进行教学。口才教学可以分为口才基础、交际口才、说服口才、求职口才、辩论口才等,演讲教学可以分为演讲稿、态势语、服饰、即兴演讲、命题演讲等。学生在校学习的两年时间里,先口才后演讲,或先演讲后口才,也有二者兼顾。可无论采取哪种方式,任课教师大都觉得教学效果不太明显,学生的语言能力并没有得到多大提升。究其原因,不是因为教学内容的编写不合理,而是《演讲与口才》的课程定位与中职学生的实际学情有所脱节,导致丰富的教学内容呈现不出较好的教学效果。该课程应该怎么定位,我试做以下分析:

首先,应该充分认识演讲与口才的内涵及意义。“演讲”与“口才”是有所不同而又相互交叉的两种知识技能。一般意义的演讲是当众演说。古今中外的各界人士都是演讲的高手,他们当中不乏政界领袖人物、企业领袖等各界名人。中国近代女革命家秋瑾参加对演讲的评论是:“要想改变人的思想和观念,非演讲不可”。实际工作中单位的领导竞聘、相关的演讲比赛等等,都无形中在让更多的人意识到演讲的重要性和学习演说的积极性。但作为中职学生,他们的学习生活甚至将来的工作岗位,距离当众演讲还较远。而口才则是一个贯穿演讲以及日常生活学习的技能,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有理有据的语言能力,总是能为学生带来良好的个人印象以及人际关系。正如美国著名的成人教育家、演讲理论家戴尔・卡耐基所说的:“一个人的成功,约有百分之十五取决于知识和技术,百分之八十五取决于人类工程――发表自己意见的能力和激发他人热忱的能力。”这里所说的“百分之八十五的能力”实际上就是语言的表达能力,也就是口才。关于该学科的教学目标定位到底定在重“演讲”还是重“口才”或者是“兼而有之”?不同教师对《演讲与口才》则会产生不同的理解。

其次,应该充分认识中职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学习目标。中职学生普遍存在基础知识薄弱,课外阅读少,知识面狭窄,理解和想象能力有限,口头表达能力差,自信心不足等现象。而职业教育面向就业,学生需要掌握初入社会的人际交往的基本沟通技能,在没有口才基础的情况下,谈演讲则为时尚早。所以,我认为该课程定位于“口才训练”甚至“沟通训练”则更贴合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此定位的基础上,结合中职学生学情,以及当代社会对口才能力的要求,《演讲与口才》课程在教学中可做以下几个方面的探讨。

首先,开口有胆量。中职学生在课堂上开口说话的机率并不太高,如何让学生开口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是当前《演讲与口才》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大部分学生在《演讲与口才》课程训练的初期会因为胆小、自卑、紧张、失败甚至是不屑等心理因素,怯于在公众场合说话。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亲切、互相信赖的和谐关系并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使其愿意主动配合、参与实训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促进“教”以达到促进学生主体性发挥的目的。教师要注重研究教学语言避免使用命令口吻要多运用平等亲切、幽默风趣、引人入胜的语言,应建立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到无拘无束又能够畅所欲言。

其次,实训有重点。《演讲与口才》则必须在短短的一个学期内完成,同时面对的又是学习基础较差的中职生。这种情况决定它应该定位在实训类别的技能课程,其教学活动的重点应放在实训教学上,而不是理论教学上。课堂教学中应以训练为主,精讲多练,侧重于口语技能的训练,尤其应重视“自由发言”的教学环节,让学生敢于表达并乐于表达,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可在讲授法、启发法、演示法等教学基础方法上适时采用经典范例赏析法、课堂讨论法、实训室练习法和情景模拟法等,充分利用互联网、电影、课件、录音机、图片等手段指导学生进行口语训练,以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享受到学习的愉悦,教师可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要求学生进行团队式协作,同时教师应精选合适的口语训练内容,如绕口令、朗诵、演讲、辩论、小品、话剧等形式,并可多鼓励学生参加普通话测试及语言类比赛,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为他们实践训练提供契机。

再次,专业有区别。《演讲与口才》的教学更多地停留在纯粹演讲或口才的角度来教学,很少能够有意识地从服务于专业能力开发的出发点上考虑学科教学目标的不同定位,没有体现出不同专业的不同教学要求,这使得它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实际教学成效等方面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因此,我认为,该学科的教学目标应该定位在培养学生准确、正确地用日常生活语言进行交流,拓展到能在不同专业岗位上积极有效地沟通,顺利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但现有多数教材体系中都有培养学生认知才能、语言切境能力、应变能力以及情感修养的条块。这些知识涉及个体素质培养,需要靠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养成,在短期内不容易收到效果,它不应该构成该学科的主要教学目标。

第四,教学避重复。这里的避免重复主要是指避免和普通话教学的重复。普通话教学也是中职学校的必开科目,主要教授学生普通话的正确发音,正确地运用语气语调等,也是需要学生开口练习的重要科目。虽然都是开口说,但两门课的侧重点不同,普通话着重于发音训练,而《演讲与口才》则更注重于思维训练,这需要任课教师在学生做口才训练时更多地关注学生语言沟通能力,适时地指点学生普通话发音,避免教学的重复,掌握教学的重难点。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演讲与口才》对于学生个人素质的提升非常重要,其课程定位合理准确,才能将教学目标以及实训任务落到实处,帮助学生掌握沟通交流的基本技能,顺利踏入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第3篇:演讲与口才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演讲与口才教学设计吸引力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0C-0098-02

当今社会,演讲与口才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这样的背景下,各高职院校把演讲与口才课设为公共必修课或者选修课极具现实意义。演讲与口才课程的授课教师,应精心设计该课程的教学,提升该课程的吸引力,使该课程成为深受大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

一、精心设计“教”

高职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系统掌握演讲与口才的理论知识,掌握演讲与口才的方法和技巧,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技能,增强职业综合素质,以适应今后工作的需要。为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可对“教”的环节作以下设计。

(一)概述部分的设计

演讲与口才课程的第一节课内容为概述。概述部分的教学目标为:一是让学生明确课程学习的性质、任务、要求;二是让学生了解演讲的基本概念、特征、类型、作用,明确演讲者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及其培养途径。这两个问题主导思想是帮助学生把握课程总体和学习要求。在第一节课上,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非常重要。因此,在课程的概述部分可以选择通过优秀演讲的视频案例引入新课。例如,中国时代之声演讲团荣誉团长、首席演讲家邹越的大型激情演讲《让生命充满爱》,声情并茂,启迪人心,极富感染力;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中孔昭绶校长关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演讲,号召每一个中国人发愤图强、振兴中华,语言慷慨激昂,极具号召力。用以上的演讲引入新课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

需要注意的是,在概述部分,教师的教绝不能照本宣科,否则容易扼杀学生学习演讲的兴趣和热情。教师在教学中,应针对学生学习演讲的各种担心,如过去上台少、当众讲话少、心理素质不强等问题,消除学生学习的怯场心理。为此,既要介绍科学方法,又要举例说明。如英国现代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作家、世界著名的擅长幽默与讽刺的语言大师萧伯纳。据说,萧伯纳初到伦敦,到朋友家做客,总是先到朋友家门前忐忑不安地徘徊许久,不敢直接去按门铃。有一次,一位朋友邀请他参加一个学术辩论会,他怀着一颗紧张的心站了起来,做出了有生以来的第一次公开演讲。当他演讲结束时,迎接他的不是掌声,而是倒彩声和讥笑声。这一次下来,萧伯纳感受到了莫大的耻辱。但是,萧伯纳并没有气馁,而是化自卑为动力,鼓足勇气,参加了很多社团辩论会,并且总是在社团辩论会中参与发言,据理力争。每个星期他都找机会当众公开演讲,在市场、在教室、在公园、在码头,无论是面对成千上万的听众还是寥寥无几的听众,他都慷慨陈词。终于,萧伯纳成为了一名举世闻名的演说家。

(二)语音语调训练的设计

演讲是演讲者为达到一定的目的,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中,用态势语言辅助有声语言,公开向听众传递信息,表述见解,阐明事理,抒感从而达到感召听众并促使其行动的现实交流活动。口才是口语交际中说话的才能。口才也是表达者根据交际目的结合特定的言语交际环境,准确、得体、生动地运用连贯、标准的有声语言,并辅之以适当的体态,表情达意以取得圆满交际效果的口头表达能力。

首先,演讲与口才是以有声语言为主的,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语音基本知识,如停顿、重音、语气、语调、节奏的运用。为此,语音训练是非常必要的。以下举重音和语调训练为例。

重音的运用应遵循如下原则:一是一个独立完整的句子,只能有一个主要重音。二是为了实现朗读目的,任何一个词或词组都可被确定为重音。三是重音有重读也有轻读。四是重音有主要重音和次要重音之分,还有重音与非重音之别。教师可以举例并让学生练习。例如,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开头追叙了马克思逝世的情形:“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间里不过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教师朗读示范之后,安排学生做朗读练习。按照重音的原则,这段话第一句的主要重音是“停止”(说明马克思逝世了),第二句话的主要重音是“睡着”(再次强调马克思已经离开人世)。这既是文意表达的需要,也符合重音确定的原则。教师在这个教学过程中,一是通过简介马克思功绩和他的影响力,启发引导学生理解文意;二是指导学生运用重音的原则;三是进一步启发学生对这段文字应该采用的语气、语调、节奏(悲伤的、沉重的语气,低降调,节奏缓慢)。让学生既学会运用原则又理解文意,通过准确把握重音、语气、语调和节奏正确体会恩格斯的深情演讲和失去战友的无限悲痛之情。

在语调的训练中,为了使每位学生对语调有较深的体会,进行情境练习很有必要。例如,对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开头选段进行情境练习:今天,参加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的隆重集会,我感到十分高兴。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北京大学的全体师生员工,表示热烈祝贺!(上扬语调)向全国高等院校的师生员工和广大从事教育工作的同志们,致以亲切的问候!(上扬语调)向参加这次庆典的嘉宾们,表示诚挚的欢迎!(上扬语调)。文中三次上扬的语调感情一次比一次强烈,演讲时一定要充分表达出来。这样的练习每个学生都可以做一遍,以活跃课堂气氛,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切身体会。

其次,在演讲与口才中需要运用态势语言。态势语言是有声语言之外,用来帮助表达思想感情的身姿、手势、表情等非语言因素,又称体态语,有强调、补充、期待、审美的作用。各种身姿、手势、表情的教学,可通过图片、视频来辅助。教学图片又可以选择最新各国政要的讲话、接见图片。这样,学生在学习态势语的同时能够了解新闻时事,学习兴趣会更浓厚。

二、精心设计“学”

(一)“学”的指导

在演讲与口才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演讲与口才必须跟上时代步伐,树立现代意识;关注新闻,学习时事;思想开阔,思维活跃;善于积累,博采众长;大胆练习,敢于说话。这是因为:现代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跟上时代步伐,树立现代意识,意味着演讲者要有放眼世界的目光,有接纳包容的胸怀,有敢于创新的精神,思想要开阔,要敢于竞争,在竞争中发展自己。跟上时代步伐,树立现代意识,意味着演讲者还要有强烈的时代紧迫感,懂得学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做到不断增长才干,保持自己的优势,发展自己的特色,创立自己的风格。同时,演讲与口才水平的提高,必须以广博的学识为基础。演讲者知识越充实、越广泛、越深厚,口语表达越得心应手。

为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可引导学生在以下方面进行努力:一是鼓励学生积累广博的知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鲁迅、闻一多等既是杰出的政治家或文学家,也是著名的演讲家,他们都有极其丰富的学识,因而提出的思想见解非常深刻。丰富的学识来源于很多方面,其中广泛阅读是非常重要的途径。教师可鼓励学生通过广泛阅读,积累广博的知识。二是积累好词佳句。成语、俗语、歇后语以及中外名人名言的积累对锻炼好口才尤为重要。因为这些词语或句子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们不仅蕴涵着深邃的哲理,而且还文采飞扬、生动传神、朗朗上口。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注意积累好词佳句。三是亲自写稿。俗话说:看十遍不如写一遍。亲自写稿能使印象深刻,有助于演讲词的记忆,因而教师应鼓励学生亲自写稿。四是大胆练习,敢于说话。教师应督促学生敢于说话,大胆练习,多多练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4篇:演讲与口才课程总结范文

一、课程特点

笔者学校使用的《讲演与口才(第2版)(文秘专业)》教材,教学内容易懂,没有艰涩的词汇,更没有高深的理论,只是一些常见的基础知识:理论、方法、特征、注意事项及各种口语交际场合下的口语技巧。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学生如果认真看书、用心学习,完全可以理解。但这门课程并不只是看懂教材内容就可以了,还必须以“练”为主,去实践,训练基本表达能力。教师应该创设场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既讲又演,在演练中成长。

二、学生特点

中职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在基础教育阶段是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他们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部分学生厌学,其实“厌”字已远远不足以形容他们对学习的态度,他们是排斥、抗拒学习,所以,这部分学生根本不会主动去学习,即使教师读给他听,他也会将信息“屏蔽”。而且这类学生往往是教师讲,他也讲;教师停,他都不想停。但如果真正让他陈述一件事,或表达一个观点,他又闭口不言了。另一部分学生是“被”学习,这部分学生仿佛是机器人,教师牵着去哪儿,他就往哪儿走,教师让他做什么,他就依葫芦画瓢,从来不动脑思考。这样的学生几乎没有自己的思想,让他回答问题,不是三缄其口,就是照本宣科。然而,无论是哪一类学生,他们都有几个共同点:第一,缺乏学习兴趣和热情,兴趣是进行活动、实现理想目标的内在动力,他们早就因为不会学而学不好,又因为学不好而不想学,他们既没有学习动机,也没有学习动力。第二,缺乏锻炼,初中的教学以应试为目的,学生基本上没有机会在众人面前表达,唯一的表达机会就是上课回答问题,但由于成绩不理想,教师基本上不提问他们,因为即使提问,他们也回答不出来,于是课堂上没有他们的机会,课外也没有他们的天地,所以,他们不爱动。这样的学生让他们讲演,他们或站起来闭口不言,或说句“不知道”,或舌头打结、声音发抖,或磕磕巴巴、语不成句,或说了上句忘了下句,或哆哆嗦嗦,手脚不知往哪儿放,不敢注视听众目光,越说越快,胡乱表达。总之,即使表达了,也是思维不清晰,逻辑混乱,词不达意。第三,他们自卑感强,极度缺乏自信。自信来源于实践中的一次次成功,但他们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从小学到初中,长期承受教师、家长的指责和同学的歧视,久而久之,造成他们极度不自信,从不相信自己的想法,也不相信自己的能力。

三、构建有效课堂

1.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是构建有效课堂的前提

针对学生的现状,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培养目标,精心设计课堂。根据教材内容设计若干教学项目,从简单到复杂,从引导学生开口说,到学生主动说,让学生越说越好。

2.平等亲切的授课方式是构建有效课堂的切入点

针对课程特点和教学设计,改变传统授课方式,将课桌摆成“回”字形:讲台前的左右、前面摆课桌,中间空出位置。课桌与以往不一样的摆放形式,既能方便学生后面的表演,更能让学生感到师生平等,从而提高他们的兴趣。学生在总结时是这样写的:“开始是讨厌上课的,是什么让我发生改变的呢?恐怕还是这节课的上课方式吧,这是我第一次以这样的方式上课,觉得很新奇、有意思。”

3.团队协作的学习方式是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

将个体学习变成小组学习:以学生自愿为前提组成小组,人数随意,由小组成员自行推荐小组长,教师针对小组之间存在的学习程度的差异适当加以调整,使各小组在人力资源配备方面达到基本平衡。在教师下达任务后,小组成员按各自的能力与专长分工合作。组建学习小组既是后面表演的需要,又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强化学生对学习的责任感,促进学生之间互相关心。学习小组还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不受威胁的环境,更重要的是给平时缺乏锻炼且极度不自信的学生提供一个心理依靠。

4.由简到繁的项目任务是构建有效课堂的载体

教师针对每一个章节,精心设计若干教学项目,每个小组自选或接受项目任务,教师负责引导、点评和总结。例如,每个小组从书中任选一个内容,自设情境,在课堂上表演出来。如果选的是《拜访与接待》章节,就要以一个情境为载体,把拜访、接待的知识点、注意事项等通过情境体现出来,每个小组选的内容不能重复,设计环节必须在课外完成,要写好剧情就必须看书,熟悉章节内容,这对不爱看书的学生来说,慢慢就能培养他们看书的习惯。通过这一环节,既可以培养学生看书的习惯,也可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还可以锻炼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更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5.学生主体的任务实施是构建有效课堂的核心

在小组课外学习讨论、设计好小剧目后,就是课堂讲演环节了,基本环节是:小组表演——学生评价——表演小组谈感受——你问我答——教师释疑——学生谈心得体会——布置作业。

小组表演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和心理素质。在这个过程中,大多数女生一开始都扭扭捏捏,不断用小动作来掩饰自己内心的紧张和不自信,而大多数男生不是用最简单的话来敷衍了事,就是用搞怪的动作来掩饰紧张和不自信。此时,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而不是斥责学生,因为对他们来说,能上台表演本身就是最大的进步了。

表演结束后,就是班级同学评价,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发言,可以让表现活跃一些的学生先发言,作为榜样和导向,从而带动气氛。接着,学生们轮流发言,这个过程也是锻炼表达能力的一个极好的机会,对不敢说话、不敢表演的学生来说,让他们先面对大家说话,可以使他们更有安全感和自信心,而对于些特别内向的学生,则可以采用问答式的形式来让他们开口表达。例如,笔者班上有个男生,从来不和别人说话,笔者就问他:“喜欢同学们的表演吗?”“为什么喜欢?”“为什么不喜欢?”只要学生开了第一次口,后面就会大胆得多了。

实践之后感受是最多的,要让学生说话,就必须要让他们有话可说,才能水到渠成。小组经过表演,听过别人的评价,表演小组畅谈感受,此时,他们是最有话说的,也是最有表达欲望的,或阐述情境,或反思,或申辩,或谈感受,此时,学生能真正做到我口表我心。

一番表达之后,为再次巩固、熟悉课本知识,笔者设置了“你问我答”环节,即由教师根据课本内容提出一个问题,指名某学生回答,回答出来的学生获得提问权,可以向班上任意学生提问,以此类推,当然每次限定提问次数,学生或好奇或好胜,竞争非常激烈,有时还会就一个问题引起一场争论,这样课堂气氛自然就变得轻松自在,真正做到了寓学于乐。

做任何事只有反思总结,才能有进步、有提高。课堂上的最后一个环节便是谈本次课的感受,学生看了别人的表演、听了别人的发言,自然就会有比较和感触,这时候要引导学生总结经验,或告诉学生课堂内的学习必须要有课堂外的思考和总结,要沉淀自己的思想,将课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升华为自己的能力。为了进一步巩固知识,要进行作业练习。每个人掌握的知识点和对章节知识的熟悉程度是不一样,笔者布置的作业每次都分为两类:一类是根据章节知识,学生自己提出两个问题,自己回答两个问题,这是知识的积累过程;另一类是将上课的心得体会付诸于文字,这是思想的沉淀过程。

一般情况下,教师上了两三次课后,课堂的主持人便由学生轮流担任,学生每次主持后,要谈谈感受。教师在课堂上负责适时点评和指导,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一学期下来,学生说:“我觉得我已经把自己融入了这个课堂。”学生能主动写剧情,主动讲演了。每个小组的成长都经历了一个过程:由开始的组长独自写,到最后小组成员一起看书、查阅资料、相互讨论、共同定稿;由开始拿着组长写的剧情结结巴巴地念,到最后利用课余时间小组对台词、背台词;由不知所措,到想方设法做道具,例如,在表演《出色的主持》时,他们用纸团和作业本做话筒;在表演《思想工作》时,用扫把头做拐杖;在表演《辩论赛事》时,他们用手机壳和纸张做正反方牌子;在表演《餐饮服务语言》时,做了“好好饭店”的招牌。

四、教学感悟

第5篇:演讲与口才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口才课 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16-01

《战国策》记载 “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另外,《左传》中也记载了烛之武在郑国危难之际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巧退秦国。古人云:一言可以兴邦,一言也可以辱国。可以说这是口才的魅力,也是它的威力。古代尚且如此,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口才的重要更是不言自喻。因此,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对口才的培养。高职院校也是基于这种需求,因此,口才课程成了学生的必修基础课。

1.口才课程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地位低

口才课程主要是针对大一新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其涉及范围很广。但是,现实情况是,这门课程却没有受到学校和学生的足够重视。作为高职院校来说,主要是大力发展其主要专业,像机电、机械、建筑类等,来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整体实力。在高职院校里,没有专门的中文专业,口才课程是有基础部门来承担的。这门课程的开设对象主要是大一新生,也仅仅只有一学期,课时量本来就不多,而各个系部为了加强自己本专业的课程,往往也会压缩口才课程的课时。对于学生来说,更是从心理认为这门课不重要,也没什么难度,觉得口才这个东西比较虚,学了也没什么用处,他们更重视的是自己专业,认为学好自己的专业才是将来就业的立身之本。有的学生则认为口才是天生的,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通过训练也不会有什么改观。这些因素都造成了口才这门课程不受重视。

1.2 老师本身教学方法不当

这个问题在口才课程中显得尤为突出,这与本身的课程性质有关。从学科分类上讲,它是属于人文学科,人文学科多以讲授为主,只要老师本身的知识渊博,在课堂上侃侃而谈,学生认真听课,便会受益良多。然而口才课程又不同于一般的人文社科类,它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由于这门课程特殊的性质,使得有些老师教学方法显得有些陈旧,死板不够灵活,仍然是以老师为主体,自己在讲台上神采飞扬,滔滔不绝地讲解,很少和学生有互动。学生的开口机会非常少,一学期下来,学生的交际能力没有多少提高,课堂效果较低。有些老师也用多媒体教学,较之传统教学有所更新,但是多半在读ppt,因此显得很枯燥无味,学生兴趣低,学习效果当然也不好。

1.3教材有待改善,考核方法需创新改革

因为口才这门课程起步较晚,因此教材方面还不够完善,有些理论还存在着争议,各成一家。有些教材还存在着体例混乱,章节和章节之间衔接上脱节,让老师和学生无所是从。

另外,这门课程的考核方法也是采取传统的考核标准,即平时成绩占40%,书面成绩占60%。这样的测评方法无法较好的检测该课程教学目标。有的学生认为这门课程很好过,靠期末最后几天突击便能轻松过关。因此,这就造成了无法让学生得到锻炼口才的目的。

2.高职院校口才课程问题对策分析

2.1 提高该课程的地位

拥有一副好的口才,它不但是应聘时的敲门砖,也会为将来在职场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会和上升空间。它的力量可以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因此,口才课程绝不是人们所想象的可有可无。对于学校来说,应该充分重视该门课程,把它提升到与专业课程同等重要的地位。与此同时,应该把口才课贯穿始终,从大一到大三应连续开设。学生本身来说,上课要认真听课,积极配合老师,多去参与到课堂之中。课下,也要抓住每次机会,多参加班级和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如演讲辩论比赛,有意识的去锻炼自己,提升自己。有了良好的沟通能力,可以在生活和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灵活的教学方法

2.2.1 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调整教学内容

口才课程的对象是全校学生,教学对象是不同专业的学生,因此,这就要求老师要了解学生的专业需求,可以跟其专业老师交流,也可以去实习工厂去参观了解。如面对学前教育的学生,就多讲授一些教师口才的内容,甚至可以让学生亲自上讲台讲课。如果是导游专业的学生,就可以着重讲解一些导游口才的内容,并且指定一个旅游景点,让学生去讲解,这样结合学生的专业,学生会更有强烈的参与欲望。

2.2.2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在传统教学中,老师往往是课堂的主角,老师既是导演也是演员,而学生则是观众,甚至是与己无关的旁观者,因此,在课堂上,打瞌睡的,玩手机的,说话的,比比皆是。为了改善这一状况,也是为了更好的训练学生的口才,老师应该充当的是运筹帷幄的导演,让学生去说去演,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上去。一堂课中,如果学生的开口度远远大于老师,说明这堂口才课才真正成功。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第一步,课前三分钟脱口秀,内容自拟,可以自我介绍,或者介绍自己的朋友、舍友,家乡,令自己难忘的事情等等。这是锻炼他们口才的第一步。首先推他们迈上讲台,能够当众讲话。正如卡耐基所说:“演讲是人人都有的一种潜在的能力,问题在于每个人是否发现、发展和利用这种天资。一个人能站起来当众讲话是迈向成功的关键一步。”第二步,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各种比赛,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演讲、辩论赛、开展招聘会、演小品等节目,让学生真正的享受讲台这个舞台。

2.2.3教学语言与时俱进

现在网络流行语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冲击着我们的生活,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对网路流行语最为熟悉,可以说网络流行语逐渐成为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他们的口头禅有多半都是现在最为流行的网络语。因此,这种现状对于新时期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要与时俱进,了解甚至在课堂上可以适当运用一些被大部分人甚至主流媒体认可的网络语言,如“给力”、“山寨”、“雷人”、“秒杀”“晒”等诸如此类的词语,丰富自己的教学语言,这样不但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也会使课堂的氛围更为活跃。

2.2.4 加强教材建设,改进考核方法

教材是供老师和学生学习的工具,由此,教研室的老师一定要根据教学大纲选出一本最全面、最适合自己学生的教材。对于考核方法,则应该多重视平时成绩的考核,平时成绩主要包括上课的表现,完成作业的情况,最重要的应该根据学生平时上台表演的好坏打分,这一部分应该占60%,而书面成绩最多为40%,可以考一些理论的部分让学生去系统了解即可。

总之,口才课程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诸多问题,这就需要老师在平时教学中多留心,并努力改进,使我们的口才课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唐树芝主编.口才与演讲[M].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6篇:演讲与口才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口头表达能力 课前小演讲 必要性

现代语文教学理论也认为:语文教学不能只单纯地传授语文知识,应着眼于语文素养――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培养。课前演讲作为语文教学的辅助手段,被大量地运用在课堂之中,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却存在形式单一、过程随意、目标孤立、热闹有余,收获却不大的现象,如何提高课前演讲的有效性,笔者经过三年的有效实践和不断创新,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也通过这三分钟,让学生爱上了语文课,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效。现就这几年的探索,初探一下开展课前小演讲的有效性。

课前小演讲即每节课课前用三到五分钟的时间,通过演讲的形式发现语文、学习语文、探索语文教学的新途径,以达到提高学生语文能力,锻炼胆魄,增长知识,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的目的,探索一种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2]那么,如何才能保证课前小演讲实施的有效性呢?

一、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地开展课前小演讲

本人按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发展水平分年级制定了三年的演讲计划。

七年级:自由演讲训练

学生刚迈进中学的校园,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同学,面对科目的增多难免有紧张,不知所措与羞涩之感,加之心智也尚未成熟,所以课前演讲只要求学生能站在讲台上,流利地演讲。形式上以自由演讲为主,让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演讲,可让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或是讲述典故、成语故事等,内容上在保证宣扬正能量,弘扬积极乐观情绪的基础上不加以限制。让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同时,在这一时期允许学生带稿上台,目的就在于让学生敢于走上讲台,敢于表现自己。但不能任由学生低头念稿,敷衍了事。

八年级:鉴赏与品评训练

经过一年的训练,学生此时已能落落大方地站在讲台上,不畏惧,不怯场。在演讲的要求上,就应有所提升,要求每一位学生不仅做到有话可说,还得会说,能说,敢说。因此这一时期的演讲以鉴赏和品评训练为主。鉴赏可以是名言警句鉴赏,可以古诗文鉴赏,或是美文鉴赏。品评可评时事热点,也可就精彩片断进行赏析。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带稿或是脱稿,稿子须是自己整理而成的框架或是简略提纲。实践证明,这样既保证了演讲的质量,无形中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归纳和概括能力。

九年级:链接中考训练

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毕业班的课前演讲可采用与中考考点相链接,既是演讲活动,又可备战中考,一举两得。形式上要求学生做到完全脱稿。在内容上,可让学生选择一些名言警句或是名人驿事进行讲述,在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或是推荐优秀中考作文,点评习作中的亮点,学习他人之长,提高中考的写作能力。

二、形式多样,灵活多变地开展课前小演讲

1.自由式:每天按号数安排一名学生进行演讲,内容自由选择,学生提前一天准备好演讲稿,教师提前进行审阅及修改。

2.话题式:由教师确定一个核心话题(如“诚信”“感恩”“宽容”等话题),让三两个学生围绕这一话题自由展开辩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要求学生能做到自圆其说,观点鲜明。

3.辩论式:围绕社会热点(如见义勇为,你认同吗?),让学生自由选材,组稿,并分组进行辩论。教师提前一周做好布置工作,并进行有效地评价。锻炼学生口才的同时,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

4.鉴赏式:教师可结合教材中的经典文章,或是经典文章中的精彩语段,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方位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5.即兴式:让学生即兴选择演讲内容,天南地北地讲述,既调节了课堂气氛,也使演讲更加丰富多彩,引人入胜。

三、勤于总结,鼓励赞赏地开展课前小演讲

教师可在演讲活动前下发评价标准(仅作参考)主要从演讲内容、演讲技巧、演讲效果、时间掌握及脱稿要求五部分对演讲选手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

借助此标准,让学生基本了解一次成功的演讲须具备哪些综合的要素。在每次演讲后

教师应指导学生对照此表客观地对每一个演讲者进行评分或点评。中学生自尊心强,渴望受到鼓励,赞赏式的评价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良好作用。教师适时进行启发引导,鼓励学生多用赞赏的眼光及语言去点评,发现每一个学生演讲中的亮点,或是精彩的题目,或是流畅的语言表达,或是愉悦的演讲气氛,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评价。学生的自信心得到肯定,必将在以后的演讲中把闪光点发扬光大,不断地突破自己,超越自己,口头表达能力得到最大限度地提升。

“课前三分钟,语文十年功”“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只要每位语文教师充分利用好每天课前的小演讲,日积月累,就一定能够激活沉闷的语文课堂,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当然,除开展课前三分钟演讲外,语文教师还可通过课堂上诵读,课后开展绕口令比赛,加强口头复述训练,举行“记者招待会”,倡导口头作文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来提高初中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语文有多彩的语言,绵绵的情思,深邃的哲理,丰厚的人文,[3]有效地开展及利用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用语言艺术将学生带入语文的世界,相信,只需3分钟,一定能让您的学生爱上语文课!爱上语文!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新标准》第4页总目标之第6条及第9条

第7篇:演讲与口才课程总结范文

1 考试改革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都是在中小企业就业的,而这些学校开设《商务公关》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公关能力,符合中小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而目前这门课程考核大多数沿用传统的闭卷考试的形式。题型基本上也是常见的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等这几类。但是这种考试形式往往是只能考核出学生对商务公关的基本原理是否能够机械理解和记忆,而不能真实反映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商务公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而言,应付这种考试比较简单,可能只需要在考前几天突击,死记硬背,就能考出高分。这样的话,学生平时可以不学不听不做,那么开设这门课程就达不到教学目的,不能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商务公关》这门课程有必要进行考试改革。

2 考试改革的方式

《商务公关》课程从教学内容上看,主要有公关调查、公关策划、公关实施、公关评估、公关礼仪、专题活动和危机公关等几大模块。根据这些知识点和技能,可以采取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努力使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达到全面检测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行为和学习成果。这种方式同时也将技能考核和知识考核结合在一起。

2.1 过程考核

过程考核重点考察学生的学习过程,成绩按30%的比例折算计入课程总成绩。过程考核包括课堂出勤情况、课堂活动参与情况和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等三部分。其中,课堂出勤情况占总成绩的5%,课堂活动参与情况占总成绩的10%,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占总成绩的15%。

2.2 结果考核

结果考核重点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点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成绩按70%的比例折算计入课程总成绩。结果考核包括三个部分:

2.2.1 商务公关演讲

每位学生进行一次商务演讲,重点考察学生的演讲能力和表达能力。演讲能力和表达能力在学生公关能力的培养中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备的公关能力。以这种方式来考察学生,能从一定程度上了解学生的公关能力。而且这种能力不仅仅是公关的重要能力,也是学生将来面试、就业,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的重要能力,所以不仅仅只是从这门课程的角度来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而是着眼于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这部分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15%,依据演讲内容、口头表达和身体语言三个考察点进行评分。

2.2.2 商务公关礼仪

学生自行组成一个小组,选择某个商务或社交场景,比如打电话、见面握手,模拟展示整个过程。重点考察学生的公关礼仪规范,这部分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15%。这种方式不但考察了学生对公关礼仪的掌握程度,而且还考察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组织能力。

2.2.3 笔试

这部分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40%,笔试与传统的闭卷考试有所不同,出题方式有所变化。

比如要考察学生的活动策划能力,可以采用下面这种方式:

请从以下节日中任意选择一个,为国美电器城策划一次商务公关活动。(撰写简版策划书)

①元旦节;②国庆节;③情人节;④端午节;⑤春节;⑥光棍节;⑦中秋节;⑧元宵节;⑨重阳节;⑩儿童节。

比如要考察学生的公关危机处理能力,可以采用下面这种方式:

“雏鸡到成品鸡只需要45天,高温封闭饲养,饲料由集团特制统一配送,风险小、利润大、投资收益稳妥……”一则广告宣传让山西南部的许多农户看到了“商机”。而这则广告也让肯德基深陷速生鸡门。如果你是肯德基,接下来你会怎么做?

这样的出题方式能够从一定程度上,考察出学生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公关问题的处理能力。

3 考试改革的效果

3.1 考核较全面

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结合在一起,能够避免出现学生突击几天应付现场闭卷考试就能得高分的情况。结果考核采用多种方式,既有知识考核,也有技能考核。这种形式比较受学生的欢迎,能够体现考试的公平性,也能够真实反映学生学习的情况和学习的结果。

3.2 操作性较强

笔试的考核以案例分析题为主,操作性比较强。操作性题目更加侧重于学生的技能。而商务公关演讲和商务公关礼仪就是考学生的实际操作。比如在商务公关演讲环节,能够从三个考察点来考核学生的实操能力:

3.2.1 演讲内容

每位学生演讲时间为10分钟,而从这10分钟的内容,能够考察出演讲主题是否突出、观点是否鲜明、内容是否贴切听众、结构是否完整等。

3.2.2 口头表达

能够从吐词是否清楚,节奏掌握是否得当,声音大小,语速快慢等方面考察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2.3 身体语言

能够考察学生的姿态与动作是否自然优美,目光是否保持与听众的接触交流,神态和面部表情是否富有变化。

4 考试改革的不足

以这种考试形式来考察学生,最大的弊端就是考试耗时比较多。商务公关演讲每位学生10分钟,40位学生就需要400分钟。商务公关礼仪采取小组形式,可以2-10人一组,但是每一组的耗时也在10分钟左右。笔试题也要两个小时才可以完成。整个考试时间至少需要十个小时,而整个课程是32学时,因此,这种考试形式对于合班课,不太利于进行,比较适合于单班课。另外,可以考虑把平时的课堂训练和最后的考核结合在一起,比如商务公关礼仪就可以把课堂上的专项训练作为一次考核。这种方式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训练的参与度,也能够为最后考核节省时间。

第8篇:演讲与口才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 嵌入演讲 英语课堂 语言能力

一、引言

近年来,为应对社会所需,教育部对高校英语教学制定了新的教学要求,对不同高校英语教学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目前高校英语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本文就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一点见解,并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相应的解决办法。目前高校英语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比如:

1.学生学习自主性不强,学习兴趣不浓,课堂参与性不够,思维方式过于机械化、程序化。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未能摆脱高考应试教育的束缚,从而导致学习目的不明确,简单地认为学习就是为了考试,为了拿高分。

2.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不强。很多学生寒窗数年之后,当他们踏入社会时,依然还是“哑巴英语”、“书面英语”、“试题英语”。

3.“填鸭式”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采用了灌输式教学,往往导致教师中心地位绝对化,继而形成了教师问、学生答的普遍现象。加之随着学生生理和心理的日渐成熟,很多学生怕“丢面子”,所以就出现了一种从小学时的“争先恐后”到大学里“默默无闻”的现象。学生变得日渐“含蓄”,羞于开口。

总的来说,学生的学习停留在重复和记忆等低阶思维阶段,而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等高阶思维得不到发展。这一切都限制了学生潜能的发掘,从而影响到学习效果。英语课堂通过引入演讲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效及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二、演讲能力培养的意义

在现今社会,口头表达、语言创新能力是现代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也是创新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演讲作为一种有效的媒介手段,是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在当今社会中发挥了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著名的演讲理论家、演讲家,吉林传播学院院长邵守义教授,提到演讲对个人发展有三大作用:首先,促进自己迅速成材;每个演讲家都是经过后天艰苦的多方面努力才成功的,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能够达到听众对自己演讲表示由衷赞叹的效果,演讲者就必须具备渊博的学识、丰富的阅历,同时还必须具备敏锐的洞察力、敏捷的思维力、准确的判断力、迅速的应变能力和较强的记忆力。所以说,演讲对促进人的成材有极大的作用。其次,激励自己多作贡献;如果一个人思想精深,学识渊博,但却如茶壶煮饺子――肚子里有货,口里“道”不出来,未免太遗憾了。所以一个人不仅要能写还要能说,要能充分利用演讲这个迅速直接的传播工具来宣传真理,揭露邪恶,也就能为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最后,要融洽自己的人际关系;一个成功的演讲者经过长期训练和实践所得到的本领,不仅在演讲台上可以表现他们的文雅举止和出众口才,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丰富的学识、敏捷的思维、良好的修养都很容易冲破种种人际关系的障碍,比一般人能更迅速、有效地与他人交往和沟通。

除了上述作用之外,演讲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也发挥着积极作用。在演讲中学生常会出现以下演讲心理:1.缺乏信心的心理。2.期望过高的心理。3.临场紧张的心理。4.应付状态的心理。5.受挫不振的心理。其中表现过多的就是怯场心理。演讲者登台演讲出现的怯场情绪,并不是无缘无故的。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大多数人面对他人时,都有一种羞怯心理,特别是在陌生环境中尤为突出。具体地说,演讲怯场主要是因为缺乏自信、怕忘讲稿、害怕强者、准备不足、感到孤独、听众干扰、环境影响等原因。但怯场原因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怕出丑。而怕出丑又是人类的通病,它使初学演讲的人在听众面前感到不自在,甚至觉得痛苦。但心理学上讲到,有时适度的恐惧会加快人的反应能力,会使人的注意力变得敏锐,有助于取得良好成绩。恐惧过少时人们就容易忽略不计,相反,过多时就会使人变得不灵活、拘束或者发呆。所以需要帮助学生战胜心理恐惧。克服、战胜恐惧不是取消恐惧,因为这是不可能的,取而代之的办法就是尝试着理解恐惧,不要再将它视为敌人,而看作是在指导人们必须采取行动,接受每次的紧张状态,逐渐化敌为友,演讲活动的开展就能够帮助学生逐渐战胜恐惧,从而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

正因为演讲对个人有如此重要的意义,所以需要教师通过合理、有效地组织课堂英语演讲来激发学生的语言创新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语言的能力。

三、课堂演讲实训过程及教学效果分析

下面是笔者将演讲嵌入课堂的教学实践,旨在通过教学实践,来证明英语课堂教学嵌入演讲的可行性。

1.实验对象

笔者选择了两个大学一年级班级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他们分别是实用英语专业和商务管理班级的学生,英语专业班的学生有56人,商务管理班的学生有71人。

2.演讲活动的设计

1)时间安排

每次上课前20分钟左右为英语演讲活动时间。先由两位学生分别上台作主题演讲3―5分钟,接着师生共同参与答辩与评论。历时二年。

2)演讲题材与题目

演讲题材可源于教材,也可以出自别处,还可以来源于生活。每个星期教师确定一到两个主题,最好与课文主题相关,学生也可自选主题进行演讲。演讲的文体不限。

3)演讲形式

开学时按照学号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每组4―6人,每周安排一个小组的学生作演讲。前三个学期,以有备演讲(prepared speech)为主,其中第一学期为自选题演讲,学生可以带讲稿上台演讲,第二个学期为自选题或者命题演讲,要求学生脱稿演讲,第三个学期一般为命题演讲;第四个学期以即席演讲(impromptu speech)为主。

4)学生的任务

每次演讲的学生按照不同阶段的要求做好相关准备。其余同学在各个不同阶段任务各有不同。第一学期,学生主要以做笔记和提问为主要任务,当作演讲的学生结束演讲时,教师抽查个别学生进行复述,或者讲出主旨大意并对该学生所作演讲的内容或形式等进行提问。第二学期,学生主要以听写和评论作为主要任务。此时对于座位上“听众”的要求也有了进一步提高,他们需要从文章的整体结构、内容、深广度和演讲者的优缺点等方面进行评论。这样可以达到全班学生同思考、同进步的目的。

5)教师课前指导及讲评

学生作演讲前教师给予讲稿指导,演讲结束后就学生在本次演讲中的优点给予肯定,不足之处予以指出,并提出相关建议。第一学期上半学期重点在于指导学生语言使用的准确性、文稿结构及其逻辑展开。下半学期则侧重于学生台上演讲是否能够较好地运用幽默、表情和身体语言等以达到声情并茂的演讲效果。同时,教师把演讲学生的表现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3.实验结果

通过比较这两个班级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和第二学年第二学期综合英语与大学英语课程期末考试成绩,笔者发现学生的英语成绩有了显著提高,这从一方面充分证明了英语课堂嵌入演讲的有效性。

其次,通过观察分析学生的课堂表现还有与学生课下交流,笔者了解到,演讲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面对演讲表现出的不再是恐惧、害怕、手足无措,而是镇定自若、游刃有余。课堂气氛较以前明显活跃很多,英语学习不再是学生“头痛”的事情,大家学习英语的自主性显著增强,学生从原有的苦于学习变为乐于学习。同时,演讲给学生之间提供了用英语交流思想的平台,进一步增进了他们之间的感情,加深了彼此的了解。此外,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参与演讲活动达到了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效果,在平时演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几乎

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很好的机会来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认知能力和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

四、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堂演讲能力

1.对演讲稿的指导

有些演讲是不用写演讲稿的,如即兴演讲、提纲式演讲。但这些都需要演讲者具有相应的多方面的修养及丰富的演讲经验,特别是即兴演讲,演讲者必须具有敏捷的“打腹稿”的才思,否则绝无成功的可能。而那些能作精彩的即兴演讲的演讲家们,往往也都有着从写演讲稿到列提纲演讲再到即兴演讲的历程。而且他们在作重要的演讲前,只要时间允许,为了万无一失,也都需要静心撰写演讲稿并反复推敲。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演讲组织中,需要指导学生明确演讲目的、意义和要求,演讲稿的主题是否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选材是否准确、真实,结构是否合格,逻辑是否严密,语言是否精练畅达。

2.帮助学生克服怯场情绪

怯场情绪是演讲表达的一种心理障碍,它往往导致演讲者紧张过度,手足无措,甚至失去自控能力,这会严重影响演讲的顺利进行。要切实有效地克服怯场情绪,教师应指导学生在演讲前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要有强烈的成功欲。拿破仑有句名言:“因为我决心要成功,所以凡是我做的事都得到了成功。”演讲中,具有强烈的成功欲,才能使演讲者对演讲效果高度关切,从而不断改进和提高演讲的质量。2.要充满自信。自信是演讲成功的另一秘诀。强烈的成功欲可以触发心理动机,然而希望成功并非自信成功。自信可以发挥意志的调节作用,增强自制力,可以促使智力呈开放状态,更有效地发挥演讲者的创造性,较好地进行临场发挥。3.要有较强的自制力。演讲活动情况复杂,很多因素都能引起演讲者情绪的波动。如果没有较强的自制力,兴奋时就会忘乎所以,失去常态;受挫折时就泄气灰心,意志消沉。要求演讲者有较强的自制力,就是能根据需要,对自我情绪进行调节和控制。其根本作用就是抑制和克服消极心理的影响,调动和发挥积极心理的功能,以保障演讲者主动适应各种演讲环境,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获得良好的演讲效果。4.要有完善的内容准备。常言道“有备无患”。演讲者只有对演讲内容做好完善的准备,才能产生自信,才能临场冷静自制。演讲内容未准备好就仓促登台,面对众多听众,必然感到不自然。这犹如上战场,枪膛里未装子弹或枪支故障百出,怎能克服惧怕心理?成功的演讲者,一般在演讲前都是做好演讲内容的完善准备的。

再次,在课堂训练中的指导。如果说对演讲稿的指导是“纸上谈兵”,那么课堂训练中的指导便是“实战演习”。“演讲”即“讲其所想,演其所说”。以“讲”为主,以“演”为辅,“演”服从于“讲”,体态动作或推演阐绎,目的都是为了说明事理和说服听众。所以说,能够充分、合理地将“讲”和“演”有机结合起来,是演讲成功的关键所在。而有声语言是演讲者和听众交流信息的最重要的工具和最重要的渠道。有声语言的表达最基本的要求是:语音清晰,语言规范;进一步的要求就是:抑扬顿挫,流畅自如;最高要求是:丰富多彩,声情并茂。为了达到最高层次的要求,教师需要在课堂实训中指导演讲者努力学习和掌握有声语言的表达技巧,正确使用语语音语调,使其抑扬顿挫、富有鲜明的节奏感,使演讲者准确地使用态势语言以达到自然、准确、协调、优美之效果。

最后,是演讲后的指导。在学生演讲结束以后,不论成功与否,教师都应予以总结指导,对于演讲中的闪光点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客观地指出演讲中的不足之处以期学生在今后的演讲中有所改进。

五、总结

将英语演讲嵌入课堂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在真实语境中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改变以往“哑巴英语”的尴尬境地,达到有效地语言交际。在演讲过程中,撰写、演讲、复述、提问、答辩、评论等一系列的活动能引导学生逐渐摆脱过去机械的记忆、重复背诵的思维模式,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等高阶思维,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思辨能力,认知能力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的效果。同时,演讲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有效地弥补了以往课堂中所采用的“填鸭式”教学方法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完善了英语课堂教学。笔者希望这种教学模式也能够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鲁道夫.F.维尔德伯等.演讲的艺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檀明山.怎样学会辩论与演讲[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3.

[3]周彬琳.实用演讲与口才[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4]李向成,任强.点击学生的创新思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5]伊萨克・马克斯.战胜恐惧[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6]谢伦浩.演讲态势表达技巧[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

第9篇:演讲与口才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中职 语文写作教学 专业技能实习 服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4)10-0015-02

作者简介:李萍(1973―),女,江苏无锡人,硕士,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语文教师。研究方向:职业高中语文教学。

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减少,生源质量下降,学生的学习水平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语文写作能力差的情况在学生当中相当普遍。要改变这种状况,中职语文教师的教学思想必须转变,应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针对中职专业培养的特点,树立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的教学理念,在写作活动中渗透专业技能的锻炼,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培养面向未来社会的新型人才。职业教育中,语文以其基础性特点成为不可缺少的课程。下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以文秘等专业为例,谈谈中职语文写作教学与技能实习相结合的一些做法。

一、中职语文写作教学要以专业为本位

职校教育要“姓职”,就要以学生选择的专业为本,围绕专业进行教学训练。而职教语文学科的功能正如大纲所述: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落实职业岗位对语文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因此,中职语文写作教学要以专业为本位。只有把教学的课程内容贴近专业需求,符合本专业学生需要,才能让学生学以致用。写作训练在书面表达方面,基础的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训练,结合专业又有企业文书、公务文书这类应用文训练。在口头表达方面,不仅有朗读、诵读、复述;结合专业的还有接待、主持、司仪、辩论和演讲等。

(一)根据教学班级专业的不同调整写作教学内容

很多专业都开设《应用文写作》这门课,但文秘等专业有其自身的特点,对应用文写作的要求就与其他专业的学生不同。目前一般专业的语文应用文写作分为“书信”“简报”“说明书”“会议记录”“广告”“计划”“总结”“新闻”八种,远远无法达到文秘等相关专业对应用文写作训练的要求,因此,在文秘等专业班级的写作教学中,就应在强化这八种应用文的写作的基础上增加“函”“合同”“协议书”等文种。

(二)将口语交际独立为专业语文写作课程

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一个合格的劳动者,所以,职业院校学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尽如人意,尤其表现在面试时,平时能说会道的学生也不知道说什么好,或是无话可说,或是言不达意。笔者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多说,就一个话题让学生发表意见或口头作文,经常训练,学生的口才和胆量便能得到提高。笔者还经常组织形式多样的辩论会、故事大赛、演讲比赛,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在学校开展的“访江阴名人,走江阴名胜”征文比赛中,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实现与社会零距离接触。这类活动增长了学生的见识,拓展了他们的眼界,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的能力,还迈出了社会人际交往的第一步。这些语文实践活动给文秘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很多的锻炼机会,为其专业技能的形成提供了一条捷径。

二、中职语文写作教学评价机制要以学生专业发展为本

以学生专业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专业发展服务,必须要摒弃原来的考评体系,全方位地动态评价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从而做到语文写作教学为学生的专业技能实习服务。笔者认为,考试形式、考试内容、考试成绩的评定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命门,如果评价机制还是旧的一套,语文教学不可能以学生为本,语文教学大纲就不可能顺利实施。所以笔者建议把写作教学的评价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而不是单一的考试卷上,这样,中职学校的语文写作教学才有希望。

文秘专业学生的写作课成绩可包括两个部分:口才、应用写作。口才部分以学生的演讲、交谈、辩论成绩为主;应用写作部分以学生对应用文写作方法的掌握程度评分为主。两部分的成绩各占总成绩的二分之一。

汉语口才表达能力训练部分重点讲授口头表达的方式、思维方法、各种口头表达形式中的难点,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教学中,笔者通过介绍、解说、演讲、辩论、面试、求职、应聘等形式,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进行训练,其中重点考核演讲与辩论。演讲与辩论部分要求每一个学生参加,根据学生的语音、语调、体态语言、演讲与辩论技巧的综合运用进行考核,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定,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二分之一。

应用写作训练部分重点讲授日常事务文种、行政公文、财经类应用文种、司法文书、会议类应用文种的写作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常用应用文种的写作。本部分的考核是以学生的课堂写作练习、课后作业质量以及学生对应用文种的写作方法掌握程度为主要依据,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这部分考核成绩同样占总成绩的二分之一。

三、“中职语文写作教学为专业技能实习服务”在实践中的问题

“中职语文写作教学为专业技能实习服务”是一个新的课题,在实践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种种问题。不是所有的专业都能马上找到“语文与专业结合”的好的切入点,比如机械、机电等专业,目前这些专业的语文写作教学依然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此外,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应该如何评价还缺乏一个体系,教师往往是单兵作战,处在探索之中。加上现在的中职学校在教研结合方面做得远远不够,可以说大部分只有“教”这一部分,至于“研”,基本上还是空白。虽然每个学校都强调教研的重要性,也成立了十几个教研组,似乎比较重视教研工作,但每个教研组一分钱的经费也没有,教研组长也没有任何津贴,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开多少教研会,都只能流于形式。而语文写作教学为专业服务要完全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没有“研”的氛围是万万不行的。因此,“语文写作教学为专业技能实习服务”的实践目前才刚刚起步,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大方向下,中职语文写作教学为专业技能服务是可行的,语文教师应该在这方面积极探索,找到“语文与专业结合”的切入点,以学生为中心,让语文写作教学为学生的专业技能实习服务,为学生顺利进入职场服务。

参考文献:

[1]刘国正.叶圣陶教育文集[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4]魏本亚,时金芳.走进高中新课改――语文教师必读[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