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古镇文化论文范文

古镇文化论文精选(九篇)

古镇文化论文

第1篇:古镇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 CIS理论杨柳青古镇品牌物质文化品牌行为文化品牌精神文化

一、CIS理论与品牌文化

1.品牌与品牌文化

品牌概念早已有之,但作为营销理论的重要内容加以研究的历史并不长。近百年来,品牌的定义却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加深其价值内涵。里克·莱兹伯斯(Rik Riezebos)认为,“品牌是能够使某个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与其同类区别开来的,并能在物质和非物质方面为消费者带来意义的一切标识”。由此可见品牌的特质是个性,支撑这种区分同类产品个性的是品牌的价值和理念。价值和理念涵盖于品牌文化之中,故品牌更深层次的内涵则是品牌文化。品牌文化是品牌本身的价值观和精神特性,是企业文化与消费者文化的融合。品牌文化不仅包括产品、广告等要素,还包括消费者、企业、竞争者和社会公众等诸方面,是多种文化的集合体,是社会文化经济体系的重要部分。

2.CIS理论

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是由CI战略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逐步深化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组织形象识别系统。CI(Corporate Identity)一般译为企业形象识别,是企业为了适应经营环境尤其是竞争环境的变化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经营战略,它强调企业形象对社会公众的个性表达和获得公众的有效识别。

CIS,主要由理念识别系统(Mind Identity—MI、Behavior Identity—BI、Visual Identity—VI)三大部分构成,它们分别体现了组织的精神内涵、行为活动和外在形象三方面内容,是组织形象展示的平台。通过对这三大子系统的构建,能为组织形成一套完整的形象识别系统,达到吸引公众的目的。

3.CIS理论与品牌文化之间的关系

品牌文化具有提升品牌价值、促进受众与企业的融合、实现品牌个性差异化、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等功能。而CIS理论以MIS(理念识别系统)为BIS和VIS系统的统领,是CIS理论的基石和原动力。故,MIS是品牌文化中品牌精神文化的缩影,并通过BIS和VIS的形式将品牌的行为文化和品牌的物质文化表现出来。

因此,CIS理论是形成品牌文化的基础,是品牌文化的外在表现。品牌文化是CIS理论的灵魂,是企业定位、发展方向、精神理念的高度凝练;是品牌市场价值的体现,更是受众对品牌信任度的评判。

二、CIS理论与古镇品牌文化

1.古镇与古镇品牌文化

所谓古镇,一般是具有区域特征的民俗民风的传承,现今仍保留比较完整的古建民居、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古老小镇。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旅游业的兴起,使古镇这种静态地域历史文化展现成为各个旅游企业争相锁定的热点,同时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契机。

品牌文化的概念来源于企业文化,是企业整合营销的一种战略理念。古镇品牌文化是运用品牌文化战略将古镇各类文化资源进行整合,提炼并拓展该地区的文化表征,从而增强古镇的品牌核心竞争力,为该地区经济整体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古镇品牌文化主要表现为古镇整体文化在游人心目中的印象、感觉和附加价值,是结晶在古镇品牌文化中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审美因素等观念形态及经营行为的总和。

2.城市CIS与古镇品牌文化之间的关系

城市CIS的研究在我国已进入系统深入阶段,并成为城市发展中塑造独特城市形象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城市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即城市CIS系统)简单来说就是以当代CIS战略理论为主干,以城市发展战略为目标,充分利用城市景观设计、城市识别设计的方法,建立一套与企业形象识别不同的、适合城市形象战略的系统。此系统得以成功运用的城市如大连、深圳。

以城市CIS理论服务于古镇可以形成古镇CIS理论。通过上述CIS理论与品牌文化的关系可以说明:古镇品牌文化的建构可以通过古镇CIS理论实现。具体表现为:把古镇的精神理念、发展目标通过规范化的民众行为、良好的古镇视觉效果与空间感受体现出来。以展现地域文化为原则,充分反映古镇的历史传统、自然风貌、民风民俗、民众风范、产业发展等社会内质的特点,并最终将其文化内涵通过视觉和行为来进行表达,从而建构古镇的品牌文化,使古镇更具有个性和特色。

三、运用古镇CIS理论,实施天津杨柳青古镇品牌文化战略

天津杨柳青古镇在2003年被评为天津新十景,若想从十景中脱颖而出,成为天津地区,甚至中国北方具有独特风格的古镇还需实施品牌文化战略。实施品牌文化战略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以古镇标识为视觉基础,逐步实施古镇品牌文化的视觉整合

(1)发挥杨柳青古镇标识的品牌识别功能。古镇的标识可以整合古镇各个公共环境的视觉效果,使整个古镇体现统一性,并将古镇的文化特征通过古镇标识的呼告从视觉上体现出来。古镇的标识是古镇历史、文化传统、风土人情等的体现,需要在原有名称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确立一个能最大限度反映古镇特点、易于被公众识记、接受并产生好感的标识。然而,杨柳青古镇的标识只是在网站上可以看到,在古镇的交通主干线、地标建筑、古镇各个景区均未出现,标识的基本功能就是识别性,以标识成为品牌的符号表征并未在古镇得以实现。

(2)以杨柳青古镇标识为视觉基础实施品牌的系统宣传。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独具特色的古镇,如何让社会、市场、公众、消费者知道、辨识、认定、选择?毫无疑问宣传古镇品牌、加大古镇品牌传播力度,是十分重要的关键性环节。古镇的宣传不能只停留在宣传古镇特有民俗产品和产品背后代表的各种地域性文化,还需要大力宣传古镇的品牌文化形象。这种宣传可以通过政府形象宣传、古镇定位宣传、古镇群众文化活动、古镇文化艺术节、古镇民俗文化产品展销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这些宣传方式应以杨柳青古镇标识为视觉基础,渗透在宣传的任何一种形式中,使受众从感性和理性两方面接受名牌古镇的各类信息。

2.以古镇CIS理论为载体,建构杨柳青古镇品牌文化

(1)以MI系统建构杨柳青古镇品牌精神文化。杨柳青古镇的MI系统可分为两个部分:古镇名称和古镇的使命。杨柳青古镇品牌精神文化的建构首先体现在古镇名称的定位上。古镇名称包括原有名称和可识别名称。天津西青区政府现命名该镇为“天津杨柳青镇”,尚未正式出台可识别古镇名称。可通过策划议案商讨该名称,识别名称应高度概括古镇的发展理念凝聚古镇品牌的价值观。杨柳青古镇政府提出环境立镇、文化兴镇、经济强镇、开放活镇的发展理念。这种古镇品牌精神文化的价值观可以通过古镇的使命得以实现。①杨柳青古镇品牌文化的经济使命:即以杨柳青古镇品牌文化建构为基础,策划古镇品牌文化战略,发展经济,提高杨柳青人民生活水平,创造和谐的生态环境。②杨柳青古镇品牌文化的社会使命:主要表现在杨柳青古镇的社会责任感,整合以运河文化为背景的各类民俗文化和建筑文化,在保护古镇原有文化的基础上,延续古镇的文脉和历史。用杨柳青古镇特有的品牌文化形式为中华文明的传承贡献力量。

(2)以BI系统建构杨柳青古镇品牌行为文化。杨柳青古镇BI系统可分为三个部分:营销行为、传播行为、个人行为。通过三种行为的定位可以建构杨柳青古镇的品牌行为文化。①杨柳青古镇品牌营销行为。古镇营销行为,是体现古镇形象最直接的方式。它常常通过古镇决策层对外的政策、古镇营销公司员工在营销过程中的行为举止和古镇居民对游客和投资商的态度表现出来,给游人最直接的感受。西青区委、区政府在制定经济发展思路中提出,既要议“经”,也要议“文”,以文兴商,力争将“静”遗产变为“活”资源,将无形资产变为有形资产。将文化的理念融入到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的政府决策,达到良好的招商引资的效果;当地居民也提出了“大力弘扬民族文化,打造杨柳青文化品牌”,给游客留下了深刻的文化交融印象,取得了很好的业绩。②杨柳青古镇品牌传播行为。杨柳青古镇的传播行为包括广告、公共关系、新闻、促销活动等,古镇品牌传播行为有助于提高杨柳青古镇品牌知名度的和古镇品牌文化形象的塑造。杨柳青古镇的传播行为从主题、内容到表现形式等方面均不同于一般的促销活动、广告、新闻告之。意在宣传杨柳青古镇外部形象和固有资源的同时,更注重向社会公众表明作为北方历史悠久的古镇所愿承担的社会义务和责任,从而使人们对古镇产生好感和认同,并在公众的内心深处树立良好的古镇形象。③杨柳青古镇品牌个人行为。古镇品牌是多种身份角色的市场代言人,古镇品牌个人行为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企业家、员工等个人行为,二是古镇居民日常行为。杨柳青古镇企业家、员工的个人行为,如日常民俗文化制作工艺的演示、服务与销售人员的礼仪等等,都会影响古镇品牌文化形象。好的个人行为会贴近受众,增强外来游客的归属感,提高古镇品牌的信任度。古镇居民的个体行为也会对游客产生深远的影响。除了居民本身良好的个人风貌,古镇居民群众活动也是品牌行为文化的延伸。如:杨柳青镇的石家大院、杨柳青年画馆、明清街等旅游场所分别举行堂会演出、民间杂耍武术表演、秧歌花会、焰火晚会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均属于杨柳青古镇品牌行为文化建构的组成部分,这些活动应该遵循古镇品牌文化所制定的行为文化的规范,每一种活动都应体现杨柳青古镇的品牌精神文化。

(3)以VI系统建构杨柳青古镇的物质文化。杨柳青古镇VI系统可分为三个部分外观形象、应用系统、古镇产品系统。三个部分应以古镇标识为统领。①杨柳青古镇的外观形象。A古镇独特的地里位置——运河文化的延伸。B古镇古建风格——明清时代院套院民居,大院文化的表征。C古镇标志景观——御河景观带、杨柳青民俗广场等。D古镇标准色——依据古镇标志(LOGO)的创意制定标准色。E户外广告设计——进入杨柳青古镇主干线上的大幅宣传招贴,呼告受众古镇品牌,增强杨柳青古镇品牌的知名度。F旅游服务系统——以标志为统领的景区导视系统。统领古镇识别,方便受众,亲近消费者。②杨柳青古镇的应用系统。A古镇的标识系统——标志(LOGO)、标准文字、标准组合、标准辅助图形等。B古镇的公共设施系统——以标志(LOGO)为统领的服务机构识别、医疗机构识别、商业机构识别等。③杨柳青古镇的产品系统。A一般纪念品:如明信片、画册等。B民俗文化纪念品:如杨柳青年画、杨柳青风筝、砖雕拓片等。C以古建、年画、风筝砖雕元素为基础各种延续产品(如T恤、鞋、文具、钥匙链等)等。这些产品均具有杨柳青古镇本身的可识别性的文化特征。

古镇品牌物质文化的建构可以将古镇的各种文化通过图形的视觉传达形式将其外观形象和应用系统整合起来,为受众提供了古镇的整体视觉形象。同时引导受众关注附有古镇标识等设计形象的产品系统,品牌文化的市场导向特征由此表现出来。尽管古镇品牌的物质文化处于品牌文化的最外层,但却集中表现了杨柳青古镇品牌精神文化在社会中的外在形象。

综上所述,将CIS理论科学地应用于天津杨柳青古镇品牌文化战略可以促使塑造古镇形象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完美结合;可以促使政府部门从宏观上规划和微观上重新塑造杨柳青古镇的品牌文化特征,实施古镇品牌文化战略,进而促进古镇旅游业的突破和发展,同时刺激招商引资,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治英主编:地区形象理论与实践[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12.25

[2]汤铭潭等主编:小城镇发展与规划概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8~9

第2篇:古镇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边缘型古镇;旅游美学营销战略;意境美学

一.问题的提出

由于生存环境、人文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同源性,古镇的形成一般具有“集群”效应,即一旦某一区域遗存了历史悠久的古镇,则其往往不会唯一的产生,同一区域或其邻近地带常会同时存有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古镇。从历史演进的角度而言,这些集群产生的古镇并无多大区别,但就旅游产业发展和市场竞争角度来看,这些古镇所处的市场地位是有差别的,同一区域中的某些古镇因起步早、观念较新、营销手段得力而发展迅速,从而成为区域旅游市场的领头羊,而另一些古镇却由于各种原因发展滞后,旅游资源优势并未有效转化为显著的产业和经济优势,由此同一区域中的古镇便分化成了两类:一类是品牌形象突出,客源充足,旅游发展效益显著的明星古镇;另一类则是品牌知名度不高,在区域旅游市场中所占比重较低,旅游发展滞后的边缘型古镇。在同一区域中的明星古镇,那些因拥有绝对旅游资源优势、形象特色突出、已具备很高声望、拥有稳定客源市场,它们的巨大影响会对区域内其他相对弱势旅游地形象形成显著的遮蔽效应[1],而旅游形象遮蔽的结果,会使在一条旅游线路上明星古镇的吸引力最强,并成为终极目的地,其他古镇则会成为过境地甚至被排斥在旅游圈外,大量游客的涌入又会不断强化明星古镇的遮蔽效应,这是一个恶性的累积循环过程,当这种效应累计至一定程度时,就会使边缘型古镇因缺乏人气而成为“死地”。此时如果区域内的边缘型古镇面对强大的对手仍然采取跟进和模仿战略,想通过打造与明星边缘型古镇类似的旅游产品或旅游项目以期从明星古镇获得部分客源显然非明智之举,因为明星古镇强势的品牌效应已无形中促成了旅游消费者定势思维的形成,造成了难以逾越的旅游消费路径锁定,跟进和模仿无疑会加速自己进入旅游生命周期终结阶段的时间。

众所周知,差异化战略是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对于边缘型古镇而言,差异化战略对其走出发展困境同样至关重要,但由于其与明星古镇旅游资源的同源性,所以务实的从人文底蕴和自然山水方面构建的差异化并不能使边缘型古镇呈现出显著不同的鲜明特色,正如江南六大古镇那样虽然分别形成了商业古镇、居住古镇、宗教古镇和生活西塘等特色发展模式,但在景观、旅游项目上仍存在较强的替代性,旅游主题不鲜明,差异化不突出[2]。务实的旅游产品差异行不通,是否可以从务虚的角度来突破呢?古镇旅游产品与一般的旅游产品比较有一个重要的不同之处:前者容易使美景与人的精神生活联系起来,移情寄性,移情寄志,“天人合一”、“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深远含蓄的意境之美。为此,我们可以借鉴中国传统美学中意境、意向之说,将其运用至边缘型古镇旅游营销中来,通过确立一个鲜明独特的意境,并将其贯穿于整个营销战略体系,使得相应的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市场定位等战略以及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策略均能体现出这一独特的意境,并能有效将这一意境传递给游客感知,从而使边缘型古镇的差异化突显。

二.研究的意义

作为外来的概念体系,“营销”一词似乎从未与中国元素有过联系,中国传统美学体系中的“意境”之说与“营销”更是彼此分离、互不相关的两个范畴。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消费观念、消费结构、消费方式都在渐渐改,人们追求情、景、境的和谐共融,尤其是当工作及生活节奏日益加快,高负荷运转的都市一族更是期望能有喧嚣的尘世间有一片清净之地让其寄情于景,寓志于情。所以,营销开始呼唤意境美学的参与,意境美学营销也就应运而生了。尝试将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意象”概念和人文景观学中的“幻象”概念纳入到了旅游规划和旅游营销战略概念体系中来,从“意象”、“意境流”角度来进行产品设计、空间设计和传播,结合古镇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通过山水意象、生态意象、田园意象、天人合一意象、民族意象、趋吉意象等构成的“意境流”体系,通过声、光、色、欲望、情感、美感、艺术、理念、有魅力的形象代言人等共同构成感观刺激和心灵刺激的全方位体验型的营销方式,将意境美学原理、美学手段运用到产品、渠道、促销、价格、人员、有形展示、过程等营销的各个环节中,通过对旅游产品感官体验的深入挖掘,使意境美学成为边缘型古镇旅游产品吸引游客的核心内涵[3]。这种将中国传统美学与营销学进行融合的研究,是营销研究领域一次全新的尝试,它极大丰富了旅游营销理论,对建构中国本土的营销理论体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同时也为古镇旅游营销提供了具体的实践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拓展弱势旅游地走出发展困境的营销新路径。

三.相关研究回顾及评述

国外真正意义上探讨古镇旅游营销的研究并不多见,他们多从古村落或传统聚落方面研究旅游营销问题。目前,对于古镇营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古镇旅游营销应考虑的社会和文化影响、古镇的营销及管理问题、古镇旅游者的消费行为特征以及古镇作为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和营销上的特殊性。(l)古镇旅游营销应注意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Sharply R(2002)认为在古村落旅游营销中,应考虑营销后续效应的社会和文化影响,要注重效应的可持续性和正面性。Rafael Marks(1996)以坦桑尼亚的桑给巴尔石头城为例,研究认为随着古镇旅游营销日渐成效,该地旅游规模日趋扩大,古镇的社会和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古镇传统的经济和文化结构遭到了很大的破坏,此结果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将会影响旅游营销的持续效果。(2)古镇的营销发展问题,P.McManus(1995)研究了威尔士乡村周末度假旅游的发展问题;Susan Gregory(1997)以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度假型城镇爱思特公园小镇为实证对象,探讨了古镇旅游市场消费主体的构成特征。(3)旅游者的消费行为,Peggy Petrzelka(2005)分析了古镇旅游消费者在旅游感知和态度上的性别差异;威肯斯(Eugenia)对希腊北部哈尔基迪基(Chalkidiki)一个海滨古镇旅游地的86名英国度假者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定性分析,指出不同旅游者在同一目的地的体验方式存在差异[4]。(4)古镇作为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和营销上应注意的问题。Bronwyn,J(2004)探讨了旅游者的动机和需求在旅游形象设计和产品体验方面的作用,Yaniv,P(2003)探讨了文化遗产认同感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Heidi,D.181(2001)从旅游人类学的角度研究了在面对旅游业发展提供机会时,遗产地社区各参与主体的不平等地位;Teo,Peggy(1997)和cheungl(1999)则研究了古镇作为旅游吸引物相对不同参与主体的不同意义。Gruffudd,P.(1999)研究了“凯尔特”主题表述在威尔士古镇旅游营销中的作用。Halewood(2001)以“维京遗产”旅游为例研究了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

国内对于古镇旅游的研究随着传统村镇旅游的日益兴起,学术界对此给予了广泛的重视和关注,不同专业背景的学者纷纷从不同的角度对传统村镇旅游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涌现了一些研究成果。胡小海、黄震方(2011)运营一系列定量方法研究了周庄古镇居民在旅游发展背景下的文化保护态度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林梅英等人(2011)对中原六大古镇旅游发展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开发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张雅等(2010)分析了乌镇旅游延伸品采取的举措以及存在的问题,得出了乌镇必须根据自身特点打造旅游产品及积极开发旅游营销策略的结论。王大悟等(2010)提出旅游市场开发必须正确把握的五种关系,即共性与特色、传统与当代、挖掘与创新、居民与游客、观光与休闲,涉及对资源的认识、对产品的定位、对社区的兼顾和对产业的发展等方面,为古镇旅游开发提供了系统理论支撑。邢夫敏(2007)对江南古镇旅游景区实证研究后认为江南古镇旅游景区合作是古镇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对古镇自身效果而言,增强产品特色、提升服务质量、扩大旅游市场规模、增强整体竞争力、构建区域品牌和提高综合效益是至关重要的。卢松(2007)等进一步从村落选址和设计、聚落形态、民居建筑、祠堂和牌坊、徽州古典园林、乡土文化、风土人情等方面对皖南古村落旅游资源特征展开了分析。卢松还分析了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旅游资源,科学地提出了其旅游开发的原则、总体定位和开发方向。李东和(2007)等人则探讨了苏州水乡古镇的旅游形象定位问题,他们认为苏州古镇旅游产品的趋同性,使得在旅游业发展中竞争十分激烈。刘沛林(1998)以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为研究基点,从空间意象角度对中国古村落景观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中国古村落选址、布局、形态及规划理念中凝聚了丰富的山水意象、生态意象、宗族意象和趋吉意象。熊明均、郭剑英(2007)则重点分析了西部古镇旅游市场开发营销,并指出了该地区古镇旅游开发存在较多问题,并且归纳了政府主导型模式、政府主导的项目公司模式、经营权出让模式、社区开发模式、综合开发模式等五种常用的古镇旅游开发模式。田喜洲(2002)通过调查指出,不论是江浙沪地区古镇主打的“小桥、流水、人家”,还是西南地区凸显民族风情的古镇旅游,都存在主题雷同的问题。吴品高(2004)等系统地研究了江南水乡古镇旅游的客源市场、旅游吸引物、区位、人才等方面的优势。

回顾、对比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古镇旅游市场营销研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和提高。(1)传统古镇旅游发展实践异常迅速,而旅游市场营销研究显得较为薄弱和滞后,实证研究的个案主要集中于周庄等江南水乡古镇和以西递、宏村为代表的皖南古村落,研究对象和范围过于集中狭隘,文化积淀深厚、拥有丰富古镇旅游资源的广大西部和民族地区一直被置于主流研究视角之外,这种状况不利于我国古镇旅游市场营销理论体系的完整建构、丰富和提升。(2)我国古镇旅游市场营销研究多以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开发为主,对市场营销的另外一些主体、因素如价格、渠道、促销等研究不够,尤其对旅游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来源分布、价值倾向、消费心理的研究更为薄弱,随着古镇旅游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如果仅研究旅游目的地,而不去研究主导旅游市场的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将可能导致开发出的旅游产品滞销,进而使旅游市场萎缩。(3)我国古镇旅游市场营销研究尚处于起始阶段,研究方法和手段单一. 深度不够。现有成果多停留在事实描述层面,重复性的低层次研究较多,而跨学科的、概念性、模型化的研究缺乏,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有待于进一步拓展和深化[5]。(4)有关边缘型古镇的研究相当缺乏,在涉及到边缘型古镇突破明星古镇“遮蔽”效应的战略时,只是生搬硬套地“借鉴”传统产品市场营销的经典模式。

四.边缘型古镇旅游美学营销战略研究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回顾与总结,我们认为,有关边缘型古镇旅游美学营销战略的研究应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研究相结合,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田野调查、座谈、访问、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一手数据资料,借助SPSS等软件,引入结构方程模型,通过边缘型古镇客源特征的系统分析找出影响其旅游发展的主要因素,结合对边缘型古镇资源特性、市场结构、游客结构、现有旅游市场特征的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科学的实证研究和深入细致的理论研究,将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意境”概念和人文景观学中的“幻象”概念纳入到了旅游营销战略概念体系中来,围绕独特的意境营造,构建互不相同各有特色的边缘型古镇旅游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战略体系以及相应的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策略体系,相关研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古镇旅游产品特性与内涵研究。通过与其他旅游产品的比较分析,概括古镇旅游产品的内涵与特性研究,重点探讨古镇旅游产品的形象感知、品牌战略、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收入弹性、生命周期和产品演进与替代的轨迹等问题。

(二)边缘型古镇旅游市场特征研究。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分析边缘型古镇游客地区分布、行为、消费心理特征等,包括:(1)边缘型古镇旅游者的层次结构研究;(2)边缘型古镇旅游者的地域分布研究;(3)边缘型古镇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和心理诉求研究。

(三)边缘型古镇旅游产品的美学品质和结构研究。着重分析现代旅游消费行为学角度下的边缘型古镇旅游产品应具备的差异化品质和结构,探讨异于周边明星古镇的意境营造原则、方法和战略及其美学表达形式;探寻边缘型古镇历史、民俗文化和山水旅游资源的产品化包装、商业化运作和可持续化发展的原则、路径;寻找边缘型古镇旅游资源的自然特性与游客的意境美学消费诉求的最佳结合点,为其走出发展困境找到一个营销突破口。

(四)边缘型古镇旅游美学营销战略研究。在实证的基础上着重研究现代旅游者的意境消费需求、审美趣味、美学心理、美学意境角度营销导入方式、方法和原则,并从营销学角度下对“意象”、“意境流”、“幻象”核心概念进行系统阐释,从意境美学营销角度去发掘、构造、整合那些吸引游客的产品、意境、体验、形式、周边信息和符号体系,提出意境美学营销理论的战略原则与策略,从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市场定位等战略角度和产品设计、空间设计传播、价格、分销、促销等策略角度来多维的构造基于中国传统美学的旅游营销理论。

参考文献:

[1]杨振之.论“旅游目的地”与“旅游过境地”[J].旅游学刊,2007(2):30-31.

[2]李苏宁.江南古镇保护与开发的博弈思考[J].小城镇建设,2007(3):73-76.

[3]张怀英.意境流视角下的边缘型古镇旅游营销战略研究[J].旅游论坛,2010(3).

[4]Wickens E.The sacred and the profane:A tourist typology[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2,29(3):834-851.

第3篇:古镇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WSR;古城镇旅游;影响因素

一、WSR系统方法论概述

WSR是“物理(WuLi)-事理(ShiLi)-人理(RenLi)”方法论的简称,该方法论由顾基发教授和朱志昌博士提出并得到了国内外的认同。WSR既是一种方法论,又是一种解决复杂问题的工具,它是一个包含许多方法的总体方案,是众多方法的综合统一。WSR作为一种思路,其核心是在处理复杂问题时既要考虑对象的物的方面,即物理(W),又要兼顾这些物如何更好地被运用到事的方面,即事理(S)。由于认识问题、处理问题和实施管理决策都离不开人的方面,即人理(R),所以要把物理-事理-人理作为一个系统,达到知物理、明事理、通人理,从而系统、完整、分层次的来对复杂问题进行研究。

“物理”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客观存在,是管理过程和管理对象中涉及的物质运动和技术作用的客观规律的总和,主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需要运用自然科学的知识去认识。“事理”是管理者介入和执行管理事物的方式和规律,包括如何感知、看待、认识、思考、描述和组织管理对象管理过程,是帮助人们基于世界和客观存在的机理之上有效处理事物的方法,是一种人-物界面,主要回答“怎么做”的问题,需要运用运筹学与管理科学的知识去认识。“人理”是管理对象和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管理主体之间的关系。研究人理包括研究管理过程中管理主体之间如何相互沟通、学习、调整、谈判或排斥甚至损害,涉及人与人之间的得与失、爱与恨、信任与怀疑、扶持与操纵等,可以运用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知识去解释。

WSR系统方法论的一般工作分为理解意图、制订目标、调查分析、构造策略、选择方案、协调关系、实现构想七个阶段。这七步并非有严格的先后关系,但协调关系始终贯穿于整个过程。

二、古城镇旅游的WSR系统要素

古城镇旅游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从WSR系统方法论角度分析,古城镇旅游的系统要素可以归结为“物理”、“事理”、“人理”三大类。它们分别从古城镇旅游吸引物、旅游配套设施、旅游政策法规、旅游管理体制、相关利益主体等方面实现了古城镇旅游的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发展,如表1所示。

三、古城镇旅游发展的WRS影响因素分析

(一)古城镇旅游发展的“物理(W)”影响因素分析

WSR系统方法论的“物理(W)”方面体现在古城镇旅游上,就是在其规划建设时注意古城镇资源的合理开发、配置与利用,运用科学的知识、先进的技术,保证达到古城镇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客观标准,使其符合事物的真实性。如表1所示,古城镇旅游的“物理(W)”要素包括古城镇旅游资源及吸引物、相应的旅游配套辅助设施及旅游支持服务系统等。古城镇凭借其独具魅力的建筑风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深厚的人文内涵、古朴的环境等吸引着都市人前去观赏、体验和感受,由此古城镇逐渐作为旅游资源被开发利用。由于旅游者对古城镇独特的情感倾向和对“美”的追求,目的地旅游区的生态环境成为招揽游客前往的重要吸引力;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如古城镇旅游地内的宾馆、饭店、交通、购物商店、娱乐等设施,古城镇的可到达性、旅游信息网络及电子平台等旅游支持服务系统,市政设施、电信、物流、金融保险等社会服务是支撑旅游者多次前往旅游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成为古城镇旅游发展的支持因素。

(二)古城镇旅游发展的“事理(S)”影响因素分析

WSR系统方法论中的“事例(S)”要素在古城镇旅游发展中表现为政策、法律、法规、组织机构、有关企业、部门的管理体制等方面。旅游是跨越多部门、涉及多个领域的产业,古城镇旅游在向旅游者提品和服务时,势必涉及吃、住、行、游、购、娱乃至金融、保险等行业,因此涉及旅游发展的旅游局、文物局、工商局等多个政府部门的有效沟通与合作是古城镇旅游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政府对旅游业发展的宏观调控为古城镇旅游发展提供大环境,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加大了对旅游发展的支持力度,成为古城镇旅游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

此外,良好的行业标准与服务规范、企业间良性的竞争与合作,对在古城镇旅游发展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古城镇旅游发展的“人理(R)”影响因素分析

古城镇旅游是一项人的主观活动,WSR中的“人理(R)”在古城镇发展中表现为古城镇旅游的相关利益主体及其之间的协调关系。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要求充分发挥古城镇旅游相关参与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主导作用,做好人际沟通、利益协调等工作。古城镇旅游的相关利益主体包括当地政府、旅游企业、旅游者、当地社区居民、第三部门(如行业协会、高校)等。古城镇独特而古老的建筑、丰厚的文化内涵、古朴的环境、传统的生活方式等为现代都市人们所向往,极大地满足了旅游者求新、求异等心理需求,是古城镇旅游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推动古城镇旅游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面对旅游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需求,旅游企业要想继续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超越原来传统的旅游吸引物和旅游资源观念,创造出更加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古城镇当地居民素质的高低及其对旅游者的接纳程度直接影响到旅游者的旅游经历,是古城旅游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四、古城镇旅游发展的对策分析

WSR系统方法论认为,物理-事理-人理是一个统一体,是物质世界、系统世界和人的动态统一。以WSR系统方法论为指导,古城镇旅游发展要从“物理”、“事理”、“人理”三方面出发,协调统一,全面发展。

(一)古城镇旅游发展的“物理(W)”方面

从WSR系统方面论的“物理”角度出发,就是要遵循古城镇旅游发展与规划,杜绝盲目开发。古城镇发展要科学规划、保护优先。对价值较高的地区要设立重点保护区,合理控制游客数量,避免破坏古城镇的整体环境,严格控制该地区的商业活动,注意该地区古建筑修复的材料选择和古城镇的原真性保护。古城镇旅游发展要充分考虑各种旅游资源功能的发挥,在新旧资源的规划建设时充分尊重客观规律,即“物理”,不能以主观意志或行政手段去解决。注意旅游资源的合理配置,过多的建筑设施会导致古城镇旅游区内空间拥挤,影响游客参与,甚至带来安全隐患,同时也不利于古城镇文化遗迹的保护和古城镇旅游的发展。如开发较早的周庄古镇,现在就出现了古镇原真性受到破坏,古镇过度商业化、雷同化等问题,影响了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古城镇的旅游开发要兼顾旅游地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在开发新的旅游产品的同时注意当地相关基础设施和金融、保险等服务行业的建设,注意考虑古城镇旅游区居民的实际利益,努力改善其居住环境,增加当地居民对发展旅游的支持力度。

(二)古城镇旅游发展的“事理(S)”方面

古城镇旅游发展从WSR系统论的“事理”角度出发,就是要注意古城镇旅游发展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以法律的手段保护古城镇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例如,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就通过了平遥古城的保护条例,也制定了平遥古城的可持续发展的保护性措施,从法律上使得平遥古城文化遗产得到了保护。同时,由于古城镇的旅游发展涉及除旅游之外的多个部门,如工商、规划等部门,政府要及时调整旅游政策,对相关的管理机构进行调整,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改变旅游行业多部门监管的问题,以满足旅游发展的需要。

(三)古城镇旅游发展的“人理(R)”方面

WSR系统方法论对于古城镇旅游发展的具体指导作用在于正确协调处理古城镇旅游发展的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古城镇旅游是人的主观活动,这些协调同样是由人来完成。政府、第三部门(高校、行业协会)、旅游企业、旅游者等各个利益主体基于不同的知识背景、立场、利益、价值观等都会对古城镇旅游的管理过程和问题产生不同的观点,因此各利益主体之间需要进行充分的信息沟通,明确不同的利益主体的职能和职责,化解矛盾,协调利益。政府应积极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加大对古城镇旅游的投入,制定有利于古城镇旅游发展的战略措施,在法律法规、人才培养、财政税收等方面对古城镇旅游发展提供支持;行业协会应联合有关旅游高校和科研机构,积极合作,创造良好的旅游交流互动平台,为古城镇旅游发展出谋献策;当地居民应提高自身素质,注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旅游者也应强化生态旅游观念,促进古城镇旅游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顾基发.物理-事理-人理(WSR)系统方法论:理论与应用[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

[2]张彩江,孙东川.WSR方法论的一些概念和认识[J].系统工程,2001,19(06).

[3]朱志昌.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论国际系统的其实[A].第11届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年论文集[C].北京:Research Information LTD,2000.

[4]高飞.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放过及其应用[D].中国社会科学院,2000.

第4篇:古镇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古镇旅游;体验经济;产品开发

一、引言

古镇以其闲适的文化、恬淡的生活态度和怡然自得的生活方式正成为人们主要的旅游目的地,经过20多年的发展历程,古镇旅游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举世瞩目的成绩。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的不仅是物质结果,而是一种伴随旅游产品带来的不同寻常的经历或感受。目前,中国古镇旅游产品开发设计较多停留在观光层面,缺乏深度旅游产品,满足不了旅游者的深层次需求,因此古镇旅游产品迫切需要转型和提升。

二、文献回顾

1.体验经济时代来临。体验经济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经济形态,美国学者约瑟夫·派恩和詹姆士·吉尔摩在其合著的《体验经济》一书中,最早对体验经济做出全面分析。他们认为所谓体验经济,就是以商品为道具,以服务为舞台,通过满足人们的体验而产生的经济形态。它的提出展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孕育着消费方式及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适应体验经济的快慢将成为企业竞争胜负的关键(张承耀,2005)。胡红梅(2007)认为,目前体验经济在经济发达国家是备受关注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旅游业作为最适合“体验经济”的生产和消费工具,其产品也趋向体验化发展,人们对旅游消费过程及其结果的体验都非常重视(刘又堂,2005),旅游消费本质表现为旅游者追求旅游体验,带来旅游消费动机、消费结构、消费水平、出游方式等方面的变化(王云良,2007)。WWw.133229.coM目前体验式旅游市场尚不成熟,但旅游者、旅游活动以及旅游开发都表现出一些与以往不同的特点(章尚正,钱晓慧2008),以观光为主流的旅游产品正逐渐让位于新、奇、特的感同身受的参与性体验。

2.古镇旅游的体验化趋势。国内学者关于古镇旅游的相关研究较多,涉及面也较广,主要包括古镇旅游产品开发策略、营销策略、资源保护、可持续发展对策等。邻近大中城市或著名景区的古镇具备了旅游开发的资源、区位条件,在开发时既要研究旅游者心理,又要提高旅游地本身的吸引力,要针对不同需求的旅游者设计出不同的旅游产品(王雪梅,2004)。

蔡家成(2006)认为,古镇旅游的形式和内容应多种多样,向文化性和体验性趋势发展;古镇旅游的类型存在梯层结构,在时序上呈现由低到高、由浅到深的发展趋势,以文化为主要内涵的体验旅游是古镇旅游的最高层次;要努力实现体验旅游的最高层次,根据不同的旅游者提供不同的体验旅游项目。何丽芳(2006)也谈到要深度体验文化,从建筑、环境、文化、民俗四个方面,阐述古镇旅游不能仅停留在最早、最浅表层层次,而是需要崇尚文化、关注游客参与的体验元素加入其中。同时,旅游者获得的体验质量越高,旅游企业从中得到的经济效益也会随之增加(钱飞霞,2007)。

三、古镇旅游类型

1.以水乡特色为主。此类古镇的典型代表为江浙一带的水乡古镇如乌镇、南浔、同里等,大自然和历史共同造就了江南水乡古镇。这些古镇处于太湖流域的江南平原,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江南古镇建筑的亲水性,临水空间别有情趣;湖泊纵横为耕种渔桑创造了良好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人口集聚,从而孕育了繁荣的古镇文化。古语有云:“东南财赋地,江浙人文薮。”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古镇之所以有魅力,关键是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蕴正是江南古镇的灵魂。

2.以古建筑群为主。如果说江南古镇是小家碧玉,则此类古镇是邻家大哥,充满了人间烟火的宽容,以古建筑群为主要特色,以安徽宏村、西递、福建泰宁最为典型。皖南古镇背依黄山余脉,周围群山环抱,峰峦叠翠,为一个风光秀美的盆地,完好保存着最有特色的明清古民居群,在中国明清建筑史上独树一帜,有着高超的建筑艺术、浓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地方特色;福建泰宁保存着完好的古建筑群,以明代民居建筑真品和尚书第建筑群声名远扬。

3.以历史文化为主。此类古镇以山西张壁、广西兴安、广东石湾镇为典型,除了优美秀丽的古镇风光和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最主要的特点是古镇依靠人工活动而赋予更多文化和历史底蕴,资源更注重历史性,当地遗址就是最好的历史见证。如张壁是中国现存的保存完好的一座融军事、生产、居住、宗教为一体的古代“袖珍”城堡,古镇不大却集中包容了夏商古文化遗址、隋唐古文化地道、金代墓葬等许多文物古迹。石湾镇陶瓷文化源远流长,被称为“南国陶都”,河宕贝丘遗址就是最好的历史见证。

4.以民族风情为主。此类古镇与上述类型的最大差别在于文化中融入民俗,以民族风情为主,兼顾秀丽的自然风景,以内蒙古室韦为代表。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与周边邻里不同民族的相互交往和融汇,导致了悠久的室韦文化,是蒙古族发祥地,中国唯一的俄罗斯民族乡,如今的室韦还保存着古代蒙古族生活生存风貌,寻根、祭拜、观光、考察给古镇旅游又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四、古镇旅游开发策略

1.古镇旅游产品开发现状。目前古镇旅游产品种类多样,开发日新月异,但仍存在诸多问题,表现为旅游产品仍以资源型为主,简单模仿其他地区,导致雷同缺乏特色,如江南水乡古镇的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同时古镇旅游产品开发缺乏完整规划的指导,开发粗放、经营粗放,竞争方式还处于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在开发上缺乏深层次的文化性和体验性,现有许多旅游产品多为初级观光型,不能满足顾客需求,未把旅游经济理解为体验经济。

2.古镇旅游产品开发策略。古镇旅游产品开发必须转换思路,提倡产品策划、个性化服务,重视对体验旅游活动的开发。根据上文古镇旅游的类型和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古镇旅游产品可设计成观光、休闲度假、修学、科考、养生等多种形式。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旅游者,应开发多种选择,以下几例可供参考。

(1)节事体验游。节事的举办涉及面广,影响力大,有视觉、味觉、嗅觉、听觉等全方位的参与或体验,古镇旅游产品开发可采用这一方式,如南浔有驰名中外的楫里湖丝,明清时代大批丝商的出现,可举办体现丝商文化的节庆,学习前辈们的经商之道,在商品经济的今天儒商的理念仍具有借鉴意义。(2)美食养生游。古镇以闲适恬淡的生活为主,其饮食也以健康、养生、原生态为特色,游客可以品尝家常菜,并融入到制作过程中,如江南一带有吃年糕,清明团,端午粽等习俗,参与其制作过程,别有一番乐趣,体验古镇人民的生活生产场景,感受纯朴的水乡文化,将观光、休闲、娱乐、餐馆、体验等结合融为一体。(3)文化展示游。各古镇根据自身文化遗存特色开辟古文化展示区,通过实物或其他方式展示古镇的历史、人文、民俗等,引导旅游者进行古镇历史文化、风情民俗鉴赏,让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扩大视野,增长知识。如石湾的陶瓷文化等都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展示出来。(4)探幽访古游。在古街古巷中进行探幽访古,感受传统简单的饮食起居,品味古镇的沧桑岁月,感悟人生,发思古探幽之情。如江南水乡古镇可采用这一游览方式,让游客自主地漫步在古街上,感受当年古镇上曾发生过或惊心动魄的事迹,或闲适恬淡的生活气息。(5)民俗风情游。品尝当地风味饮食,参与节庆、庙会、祭祖等民俗活动,或深入当地居民中间,体会民俗风情。具有浓郁俄罗斯风情的古镇室韦,可举办相关节日,让旅游者品尝风味菜,欣赏当地独特的建筑风格,体会少数民族的民俗特色。(6)艺术逍遥游。古镇所处环境大多山清水秀,古建筑与山光水色结合在一起,自然与人文交相融合,构成一幅幅优美静寂的图画,可以此为基础,组织开展绘画、摄影等艺术活动。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的宏村古镇则应充分发挥其艺术特色,注入体验元素,吸引爱好艺术的游客和艺术家们前来旅游。(7)轻松度假游。清静的环境,优美的风光,淳朴的民风,对长期居住在都市里的人来说,确是轻松度假、调整身心的好去处,选择有特色的民居客栈住上三五天,在古镇古朴的环境氛围之中或玩,或闭目养神,或在周围散步、登山,使之达到放松心情、舒缓精神的目的。

总之,古老的建筑,古朴的环境、丰富的文化遗存、闲适恬淡的生活状态等,是古镇进行旅游开发的资源条件。有关旅游部门应利用古镇旅游资源,开发出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采取适宜的体验旅游方式,充分展示古镇旅游资源的魅力,让旅游者更好地对古镇进行欣赏、理解和品味,融入到古镇的文化中去,达到满意的旅游效果。

参考文献:

[1]派恩·吉尔摩.体验经济[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张承耀.体验经济的六大特征[j].嘹望新闻周刊,2005,(7):61.

[3]胡红梅.论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业发展[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74-76.

[4]刘又堂.论体验经济与旅游个性化服务[j].社会科学家,2005,(1):147-149.

[5]王云良.论体验经济时代旅游消费特征的六大转变[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6):21-23.

[6]章尚正,钱晓慧.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趋向与旅游开发[j].宿州学院学报,2008,(2):4-8.

[7]王雪梅.论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以四川为例[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4,(9):116-121.

[8]蔡家成.古镇旅游——由浅入深看体验[j].理论研究,2006,(7):40-41.

第5篇:古镇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文化景观;江南六镇;解读

一、研究背景

(一)文化景观

1.文化景观概念

“文化景观”概念在20世纪初首先在地理学界广泛使用。1906年,德国地理学家O.施吕特尔(0.Schluter)提出文化景观形态概念,认为景观有两类:一类是原始景观,一类是文化景观。1925年,美国地理学家C.0.Sauer(索尔)在其《景观的形态》(The Morphology of Landscape,1925)中,认为文化景观是人类文化作用于自然景观的结果,即“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各种人类活动形态”,主张用实际观察地面景色来研究地理特征,通过文化景观来研究文化地理。文化景观形成需经历长期过程,在每一历史时代,人类都按照其文化标准对自然环境施加影响,并在不知不觉中把它们改变成了文化景观。

1972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巴黎第十七届会议上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将遗产分为了文化和自然2个大类,其中界限泾渭分明,自然和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对立。随着遗产保护实践的深入,遗产保护的观念也不断深化和完善。人们认识到一种自然与文化相交融的景观遗产,而混合遗产的概念也无法充分表达其自然与文化有机统一的特点。于是,在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上,将“文化景观”纳入《世界遗产名录》中。世界遗产文化景观的核心是:人和自然的共同作品。是架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桥梁。

2.文化景观解读角度

文化景观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交融,相互作用的概念,强调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和文化环境对人类生存活动环境的共同塑造,以及人类对环境的主动利用和影响。在此,本文将根据文化景观的特点,用演绎的方法从景观的特征和景观的价值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二)江南六镇

江南水乡古镇,是指处于江南地区――苏南、上海和杭嘉湖地区,即太湖下游和长江三角洲――的水乡村镇,本文论及的江南六镇是江苏省的周庄、同里、用直和浙江省的南浔、乌镇、西塘。这六大古镇在太湖流域这一空间集聚,有着相似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密切联系,相互影响,有着广泛的物质和文化的互动,具有相似的整体特性。并且保存状况均较为完好。

二、江南六镇文化景观的特征

(一)与自然环境相联系的景观特征

1.水环境塑造的景观特征

(1)总体布局。

古镇的建置因水而成,江南地区,河网稠密,港汊纵横,与河网的依存关系,决定了古镇的建置特征,古镇的整体布局依照河流的走向形成,河道的走向决定了古镇的总体布局。六大古镇的总体布局大致可分为带形、十字形、星形、团形四种。

带形古镇,是以一条明显的主河道为主轴,平面形态呈一字长蛇形的古镇。古镇主要的商业及公共活动的场所,沿河而建,形成古镇带型的基本空间脉络,它通过河、街、房的平行并置,造成虚实相间的线型空间。以乌镇为典型代表。

十字形古镇,是以两条纵横交叉的河道为轴向四面发展,平面形态呈十字形古镇。十字交叉的十字港或十字街是全镇的中心,古镇沿交叉的道路或河流向四面扩展。南浔是典型的十字形古镇。

星形古镇,是以多条河道为轴发展,主次不太明显,平面形态呈多触角式向外伸展的古镇。镇的形态以多条河道的交汇点为中心,呈放射状。古镇角直、西塘就是这一类型。

(2)建筑格局及形态。

古镇因水网而建市镇,因水利而兴贸易,因水势而成风貌,川流不息的河流与古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也正是因为水网、河道的存在,使得古镇空间呈现出独特的线型肌理,具体表现为:街随河走、屋沿河建,形成一种顺应河道的线型动势。

四通八达的河道是古镇的血脉,而依傍河流的街市是古镇的骨骼。在这样的水环境背景下,六大古镇中形成了因河展开的街市建筑的两种格局。一种是河一街一屋并行的格局,街道的一面紧靠河岸,街道的另一面是房屋店铺;另一种是河一屋一街一屋并行的格局,房屋濒水而建,门前是街,门后是河,街的对面再是一排店铺、房屋。

这里的民居建筑形态也因水的存在而极富个性。尤其是沿河民居有很多枕水而筑,临水开门开窗,设水埠或建筑内凹,纳水入内,形成了别具情趣的临水空间。

(3)特殊构筑物――桥

江南古镇水网密布,为沟通河道两岸交通,桥成为必不可少的交通节点。江南古镇桥梁数量众多,造型各异。除了功能上的作用外,还起到了重要的视觉景观作用,成为江南古镇的景观标志之一。

2.气候环境塑造的景观特征。

江南地区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江南春末夏初时多有梅雨发生,夏季炎热多雨,最高气温度常达35℃以上。针对这样的多雨的气候特征,古镇人发展出了特殊的建筑形式。

(1)廊棚式。在沿河的店或宅前加建廊棚,廊下成街,不仅遮风挡雨为行人提供方便,也成为家务、休憩、交往、商业等多种功能复合的空间。像西塘的廊棚有的甚至绵延几百米,更加强化了沿河地带的线型态势。(2)骑楼式。沿河住宅或商店底层向内凹人1~3跨(一般宽1.2~3.0 m),形成楼下街.形成的空间与廊棚相类似,是多种功能复合的空间.这种形式在周庄等地经常出现。(3)过街楼式。此种形式是古镇街市最富于趣味的空间之一,通常是两侧房屋通过二层的连廊互相连通,底层中间为街,两侧为房。如周庄城隍过街楼。

(二)与人文环境相联系的景观特征

1.崇文重教的风气对景观的塑造

江南水乡古镇的外部大环境是长期安逸稳定的政治环境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属吴越文化体系,相对于北方地区,较少受到严格的宗法礼制思想束缚,而是更重视地方文化的发展,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崇文重教的社会风气。

这种风气在景观上的突出表现形式为藏书楼。江南古镇虽小,却几乎每个古镇中都建有藏书楼。这些藏书楼都与当地民居建筑融合在一起,成为古镇居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活动场所。

2.政治因素对景观的塑造

稳定和谐的人居环境,吸引了大量城市中的社会精英人士、以及退职官吏、富商巨贾前往定居,他们所修筑的宅第常伴有私家园林。

江南古镇私家园林作为古镇官宦巨商的退养之地,又有着不同于苏州园林的特点。它是古镇风雅的象征、富庶的证明,也是古镇地望之所在,是当地宦官商贾对抗官场商场污浊的精神高地,古镇园林相对于苏州园林更具有浑然天成的特点。同时,古镇园林还体现出古镇独特的水文化特征。最具特色的是同里的退思园,园内建筑紧贴水面,体现了人与水的密切关系。

三、江南六镇文化景观的价值

(一)建筑规划本身的价值

江南水乡城镇中所体现的人与环境的高度和谐、人与人的相互关系、经济的观念、家庭的观念、人的心理与居住的窀问层次的契合等,都是人们在不断地与自然、与社会相互融合、相互协调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成熟的,并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在中国城镇规划和建筑艺术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

古镇建筑多为洁白的马头墙,黝黑的屋脊瓦,参差错落,或毗连而建,或独立而筑,形成黑与白的自然对比。粉墙黛瓦的古镇民居建筑,给人以清爽舒适的视觉感受;黑与白的简单色调,构成了古镇简单的背景;配合上古镇院落式的单座建筑群体组合,具有独特艺术气息。

(二)独特生活方式的载体

江南古镇内,水街相依,水巷和街巷是江南水乡城镇整个空间系统的骨架,是人们组织生活、交通的主要脉络。水巷既是作为水上交通的要道,是城镇与四邻农村、城市联系的纽带。是货物运输的主要通道,也是人们口常生活中洗农、洗莱、聚集、交流的主要场所。街市则是江南水乡富庶繁盛的表现,在主要街市两侧,商店毗邻,人流来往,很是繁华。由于是步行的交通体系,因而街市的尺度便显得狭窄而随意,更兼两侧的商铺常常将活动领域扩展到街道上,使整个街市热闹祥和。水路与陆路决定舟行与步行两种变通方式,互不干扰,而这两种交通方式的交汇点便是桥梁与河埠以及因之而产生的桥头广场与河埠广场。这些节点往往园地处水陆交叉处,是货物集散交易的地方,因而往往也是人们活动密度是高的地方而成为水乡城镇中最为活跃的场所。

廊棚式、骑楼式建筑所形成的檐廊空间对于居民来说十分亲切,对于外人来说,则是一种不适宜久留的信号,因此还有助于保持住宅的安全和安静。

(三)文学艺术传承

六大古镇都拥有成套的著名景观。比如乌镇有“乌镇八景”:古山云树、香水风帆、双溪皓月、两镇苍烟、南郊春色、西林爽气、仙桥野笛、佛寺晨钟。西塘有“苹川十景”:西塘晓市、北翠春耕、南泓夜泛、东根古坝、福源精舍、环秀断虹、雁塔湾头、渔家栅口、斜瀵来帆、桐村书屋。

这些景色名称,大多为历代文人所创。当地文人或是路过文人被秀丽景色吸引,即会击节赞赏,吟诗作画。这些地名承载了当地居民共同的历史记忆,同时传承了传统中国文学中,简洁形象的文字特征。

四、小结

江南六镇典型的体现“人和自然的共同作品”的文化景观,是一种具有独特地缘风情和文化底蕴景观类型。水环境、气候等自然环境因素和文教、政治等人文环境因素对古镇景观的塑造起了很大作用,而古镇独特的景观又在建筑艺术、生活方式、文学传承等方面发挥了它的影响力,体现了景观的价值。基于文化景观视野下的江南六镇特征和价值的解读,可以为古镇的合理保护和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以期以完整的联系的视角促进江南古镇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阮仪三.江南六镇[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2]金其铭,董新等.人文地理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3]韩锋.世界遗产文化景观及其国际新动向[J].中国园林,2007,(11):18-21.

[4]王林.文化景观遗产及构成要素探析――以广西龙脊梯田为例[J].广西民族研究,2009,(1):177-183

[5]李和平,肖竞.我国文化景观的类型及其构成要素分析[J].中国园林,2009,25(2):90-94.

[6]阮仪三, 邵甬, 林林. 江南水乡城镇的特色、价值及保护[J]. 城市规划汇刊,2002,(1):1-4.

[7]陆建伟. 试论江南六大古镇的文化成因[J].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2):69-72.

第6篇:古镇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历史城镇;文化景观;五夫镇;特色;保护

中图分类号:TU985.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2)06-0090-02

1 引言

历史城镇的景观特色是构成历史城镇特色风貌的灵魂,在大规模城市化的浪潮中如何保护和体现历史城镇独有的景观特色,是我们应当探寻的问题。本文以福建省武夷山市五夫古镇为例,采用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对五夫古镇的城镇文化景观特色和现状问题进行分析,探寻历史城镇文化景观特色保护的思路。

2 历史城镇概述

2.1历史城镇的内涵

1982年中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指出“历史城镇”也称历史文化城镇,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1]。对于历史城镇的保护不仅要保护构成其物质空间的要素,包括: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构成城镇传统格局的地形、水系、传统轴乃至古井、古树;还要对其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包括:语言、民间文学、、礼仪节庆、风俗习惯、地方传统表演艺术和传统工艺等[2]。

2.2历史城镇文化景观特色的内涵及其结构

2.2.1历史城镇文化景观特色的内涵

景观可分为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两大类。文化景观是相对于自然景观而言,它是基于特定的文化和自然环境,通过人的作用形成的地表文化形态的地理复合体 [3]。

2.2.2历史城镇文化景观特色空间体系

历史城镇文化景观可分为物质文化景观系统(实物景观),包括:建筑风貌、街巷尺度、用地布局、空间格局、景观脉络等;精神文化景观系统(抽象景观),包括:、风俗习惯、地域文化等。

按照凯文·林奇“路径—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的城市意象理论,历史城镇文化景观的物质文化景观系统可分为:

⑴文化景观区域:指具有整体性历史风貌的街巷、建筑群落、用地布局和聚居形态等;

⑵文化景观节点:指能集中反映当地文化特色的代表性建筑、院落空间、开敞空间;

⑶文化景观路径:指联系历史城镇文化景观特色区域和节点的街巷、道路、水系、景观廊道和视线走廊等;

⑷文化景观边界:指经过人类作用的景观区域与自然景观(自然水体、山体等)相结合的边缘;

⑸文化景观标志物:指能够表现当地文化特征的景观小品或古树林木,如古井、小桥、坊门、碑石等。

3 五夫古镇文化景观特色分析及现状问题研究

3.1五夫古镇文化景观特色

3.1.1物质文化景观特色

3.1.1.1保留完整的街巷肌理。五夫镇较好地保存了宋代、清代直至民国时期的古街古巷。其街道呈鱼骨状布局,由兴贤古街贯穿整个镇区,串联起横向的次要街道(图1)。街道尺度宜人,兴贤古街宽2.5-3m,其他次要街道宽度在1.5-2.8m间;某些名胜古迹和重要建筑临街有2-5m的退让,使之形成开敞空间,赋予街道空间一定的变化。

3.1.1.2风格鲜明的建筑风貌。古镇建筑多为明清时期庭院式民居。建筑的平面布局中,面阔以“三间”为主,纵深三至五进,以庭院和天井为核心组织向心围合的居住空间。建筑色彩与“闽派”和 “徽派”民居近似,马头墙比徽派的更坚实厚重、丰富多变。

3.1.1.3古风遗韵的河道水系。五夫镇河道主要有籍溪、潭溪。籍溪源自五夫黎岭,由北向南从古镇东边拂过,水面宽敞,水流和缓。潭溪源自五夫拱辰山,自西向东从屏山北向北麓蜿蜒汇入籍溪。古镇从潭溪引渠而入,顺着兴贤古街而下,贯通全镇。籍溪和潭溪是镇区物质文化景观的重要构成要素,不仅形成了古镇特有的滨水空间格局也是居民取水、交流的公共空间。

3.1.2精神文化景观特色

文化景观是抽象的不易被直接描述,但它在一定程度上会通过具体的事物表现出来。因此可以通过研究相应的物质实体来分析精神文化景观。

3.1.2.1源远流长的闽越、理学文化。作为先秦至汉初闽越族居住地之一的武夷地区,其文化形态中的古闽越文化脉络至今仍清晰可见,如崇拜蛇图腾,火耕水耨,断发文身等。汉代以后,随着中原汉人大规模南迁,儒学逐渐成为闽文化的核心。五夫古镇是中国朱子理学的策源地,理学宗师朱熹在这里讲学、著述,朱子理学在这里成熟、传播。

3.1.2.2丰富多元的。五夫古镇所在的武夷山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各类宗教的融汇交集之所,是儒、释、道三教同山的典型。道家称为“第十六升真元化洞天”、儒家称为“闽邦邹鲁”、“道南理窟”。

3.1.2.3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岩茶文化,武夷岩茶被誉为“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谷花香之胜”;饮食文化,如五夫莲羹、八卦宴、文公肉、天鹅肉、五夫笋等;此外,还有五夫牛会、龙鱼制作、龙鱼戏、母牵婚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武夷民俗活动。

3.2五夫古镇文化景观风貌现状问题分析

3.2.1古镇风貌完整性受到新建建筑的冲击。新建建筑从建筑形式、建筑高度、建筑尺度均与古镇中形制传统、古朴淡雅的老建筑格格不入,异常突兀。此外,兴贤古街的巷道设施和许多传统民居建筑因年久失修、空置,结构朽坏、倒塌或被拆除。这些残破、空缺的地块被作为菜地或垃圾、杂物等的堆场,成为古镇区中的“残破区”。 “残破区”和新建建筑破坏了古街协调的整体肌理结构。

3.2.2古镇区中缺乏满足居民活动需求的公共活动场所。目前古镇里虽有日常的商业和文化活动,但缺乏能够彰显地域特色的、具有代表性的公共活动场所。古镇中原有宗教和祠堂建筑的公共聚集作用也因建筑主体老旧破败、建筑内部格局尺度较小、建筑物主入口前缺少尺度适宜的集散场地在逐步弱化。

3.2.3古镇历史街巷肌理尚存但道路网密度低,道路狭窄,局部过境交通进入镇区,影响镇区居民正常交通出行。串联古镇区主要历史建筑、景观节点的步行游线不成体系,局部还是断头路,道路质量较差,部分路段过窄,难以满足消防要求。人车交通混杂现象严重,存在安全隐患。

3.2.4自然景观元素或未充分利用或遭到破坏,古镇区文化景观边界残缺。历史文化水资源结合度不够,古镇格局与水关系密切联系没有体现[3];建设开挖山体现象严重,对山体造成破坏,直接对风景旅游资源造成长期的影响,使自然风景景观质量下降,同时也破坏了人文景观环境。

3.2.5古镇中现存的文化景观标志物未能得到充分保护。古街历史文化古迹遗址部分脏污、损毁。古镇街巷中牌坊林立,分隔兴贤古街的六个坊门(籍溪坊、三峰坊、过化处、儒林坊、中和坊、邹鲁坊),其中儒林坊和中和坊已经完全损毁。现存的牌坊中,部分坊檐杂草丛生,柱体结构破损,坊檐上挂瓦条和青瓦部分腐烂。

3.3五夫古镇文化景观特色的利用及保护

在历史城镇保护总体框架下,综合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合理安排镇区生长空间,并在功能分区的基础上,优化聚落空间布局。按照“路径—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的层次,重点保护古镇历史街巷肌理、历史建筑、特色居住院落,完善古镇文化景观体系,彰显地域历史文化特色(图2)。

3.3.1保护古镇整体格局,完善和重塑历史风貌。新建建筑应当尊重古镇现有空间肌理、整体空间品质及综合性文化的特质,使传统建筑、自然环境与历史氛围多元统一。因此,新建建筑要与老建筑及环境的保护、整治、修复相结合。保证文化传承见证性、文化类型多样性、风貌整体性、生活原真性。

3.3.2修复景观节点,结合公共空间进行有机更新。城镇的空间形态具有动态性,会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变换。功能的发展与转换是空间形态发生变化的动力,将过去的形态进行调整使其功能适应现代生活需求,就会使得原来的传统空间重新焕发生机。对古镇中宫庙前广场这样的重点位置,进行整治拓宽;对违章修建、严重破损没有保护价值的建筑予以拆除,得到的空间进行整合,修建用于居民健身交流活动小广场和活动中心。

3.3.3疏通街巷使之成环,构建完善步行系统,引导对外交通,进行人车分流。以保护古镇历史文化遗产和历史风貌为原则,保持历史文化保护区内原有的街巷格局和街巷尺度,将镇区内断头路打通拓宽与主次干路相连形成环路交通。以兴贤古街为纵向步行主轴,潭溪两侧的滨河步道为东西向步行主轴。籍溪东侧沿岸修建纵向游览步道。新建道路建设应在古镇保护与发展相协调的基础上合理进行,规划新辟道路和改造道路的尺度与走向应顺应古镇整体的街道格局。

3.3.4融入自然景观元素,创造丰富多层次文化景观边界(图3)。历史城镇文化景观的整体性保护,必须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对于古镇内外的地形地貌、河流水系、荷塘农田、林木古树和周围山水景观、自然风貌均应从总体上予以保护,不允许破坏和人为改变;古镇范围内不应修建破坏古镇尺度的建筑物。对镇区里人视线可达范围内的古树、林木应进行经常性养护、培育,对水系水源应进行经常性保护涵养。现状水系,应适当地加以整治,在局部节点位置可结合古树、小品,形成绿化园林空间。

3.3.5整修具有代表性的构筑物,重现其地标性作用,切实保护古井、古木。对史志记载及口碑印证的有重大历史影响的古镇历史环境及重要构筑物应予积极修复,如主要牌坊、坊门等。对名人赋诗记载的景观可选择地加以保护性开发建设,如刘子翚所作《潭溪十咏》等;对镇区的古树名木,应做好统计工作并挂牌标识,同时制定专人负责,对于安全隐患要及时发现、及时消除。

4 结语

总之,历史城镇文化景观的保护不仅是为了延续历史、传承文化,更重要的是重建有利于当地居民的和谐人居环境。保护的目的是为了将来更好地发展。保护不能脱离实际生活,由于传统历史文化的封存,剥夺了其适应现代环境的能力,也可能加速传统文化的衰退[5]。继承历史文脉的同时融合功能的更新,以塑造具有地域性特征的文化景观。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Z].2007-12-29.

[2]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Z].2008-7-1.

[3] 傅伯杰 . 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第2版)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第7篇:古镇文化论文范文

(一)古镇的繁荣

隋唐宋元时期,随着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为江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诸如富饶灵秀的经济文化城市,空前未有的海外贸易,风靡全国的江南文人艺术风尚。隋唐时最大的国库洛阳含嘉仓内多是江南入贡的大米,唐人便有“今天下以江淮为国命”等言论。朱长文在《吴郡图经续记》中写到:“自钱纳土至于今元丰七年,郛郭填溢,楼阁相望,飞杠如虹,栉比棋步,近郊隘巷”,俨然蕃阜气象,城中商业茂盛,交易频繁。在江南经济超越中原的同时,人才亦已呈现压倒中原的优势。正是这数百年间的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使江南在明清时成为中国经济的心脏,江南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

(二)古镇的衰败

江南水乡城镇繁荣在明清,衰败也在明清。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交通路线的变动及贸易地点的迁徙,一些旧市镇逐渐衰弱,如上海的江桥镇,“为上海、嘉定水陆交通要道……乃自铁路开行以来,饶越镇东,要道边为僻径,顿失过客买卖之利”。另外战争、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不断入侵也是江南水乡衰退的原因。而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更是给中国的传统城镇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曾经遍布大江南北的水乡城镇,如今能完好保存下来的真是少之又少了。

二、江南水乡古镇的存在价值

(一)历史文化价值

江南水乡从唐宋以来,无论在经济和文化上都处在全国前列。强大的经济力量,以及便捷的运输网络,在促进商业发展之余,亦令江南的重要买卖商市集,演变成一座座与中国北方政治型城市截然不同的商业城市。随着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明清时江南市民的文化素养不断提高,形成一种独特的市民艺术。这片长期发挥出文人活力的地区,已积聚了多年的江南文化精华,到了近代仍执中国文化发展的牛耳。

(二)旅游价值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旅游的内容从以自然风光旅游为主发展到与风俗风情旅游并重,“走进生活”、“回归自然”成为近年世界旅游的热点。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这种独特的风情以及从中透出的浓浓的文化底蕴和温情的人性关怀,深深吸引了国内外大批游客。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水乡古镇地方风味小吃、手工业品的再次勃发。古老的城镇已不再是落后的象征,它为世人开放,成为了另一种经济的增长点。

三、江南水乡古镇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古镇旅游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一些地方没有充分认识到古建筑、传统街区的历史文化价值,致使不少建筑遗产被拆毁;或者只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将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本末倒置,对文化遗产带来严重损害。大量的水乡古镇已经丧失了原先的特色,风味的水乡小镇已为数不多。

(一)“空心化”与“反空心化”的较量

在古镇保护中,“空心化”认为保住了建筑就是保住了古镇的全部,即把原先生活在古镇的居民迁出,再对古镇、古宅、古街进行修缮,派管理人员、讲解人员进驻。反对“空心化”的专家认为“空心化”丧失了老百姓能为古镇营造的那份传统意蕴。与很多建筑保护区相比,古镇的建筑主体一般没有特别高的保护价值,它的价值是与传统的风俗连在一起的,古镇失去了居民的生活依据,空城的古镇也没有了它的风俗民情。只有与当时当地的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充分满足并适应人们生活要求的民居,才具有经久不衰的感染力。

(二)旅游污染

1.垃圾污染。垃圾是古镇的主要污染源,据统计乌镇游客人均留下垃圾0.2KG,那么55万人留下的垃圾就可想而知了。黄金周之后清理的垃圾堆积如山,不仅给古镇造成了环境污染,而且还带来了精神污染,影响了古镇的旅游质量。同时,古镇居民对于生活垃圾的处理也有失妥当。在西塘,曾亲见古镇的居民在一个水埠倒马桶,再相隔几个水埠,有居民在洗衣、洗菜……

2.水污染。在历史上,水路是一种重要的交通方式,所以古镇一般都建在有水的地方,水就如同古镇的眼睛。可是在古镇旅游热中,水污染相当严重。一首民谣唱出了水乡居民对水质的担忧:“五十年代淘米洗菜,六十年代洗衣灌溉,七十年代水质变坏,八十年代鱼虾绝代,九十年代喝水致癌。”污水对素以“小桥、流水、人家”闻名的水乡古镇产生了极大的威胁。

3.文化污染。建筑是古老小镇的象征。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小镇居民都向往现代化的生活,古民居有些地方不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一些村民在古镇中建起了颇具现代气息的房屋,与古色古香的氛围极不协调,影响了古镇的总体效果。此外,游客本身也对古建筑造成一定的污染与破坏。他们带进的尘土、呼出的气体、排出的汗液,以及不文明的乱写乱画都不同程度的污染与破坏了古建筑文化。

(三)居民的保护意识

有人说:“江南水乡城镇已破旧不堪,根本无法适应现代人的居住”。江南水乡过去的辉煌已成为历史,在现代虽然专家学者仍然对其一往情深,然而水乡人却似乎并不这么看。同里老百姓自编的一句顺口溜:“古下去,房出草,变成苦”,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人民内心的不满。一些居民对老房不够重视,任意拆建翻新,在老房上加入新的建筑材料和内容,而无视它的传统价值与意义。

(四)商业化倾向

随着旅游的不断升温,不少地方把开发旅游资源作为经济的增长点,遗产旅游更成为热中之热。同时,近年来无特色旅游商品的泛滥以及日渐正浓的商业气息都在不知不觉中侵蚀着古镇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氛围。专家们曾痛心地说:“作为名士之乡的绍兴名城,怎么会愚蠢地花大把的钱将独具特色的一流古镇,变成了三、四流的现代化城市。”

四、江南水乡古镇的旅游开发与保护

现代化的推进不可避免地要遭遇对传统破坏的矛盾。在现代化与历史之间,如何为传统文化寻觅一个恰当合理的位置?江南古镇如何健康发展?著名古城保护专家阮仪三说,“我们应该保存名城的原始风貌,建设有民族特色的建筑。我们不要丢掉自己的特色,要从传统中吸收营养。”

(一)古建筑保护

古建筑是古镇旅游的重要看点,保护迫在眉睫。但历史保护并不等于复古,更不等于制造“假古董”,这与世界文化遗产的原真性相悖,应采取各种措施保持其原真性、整体性和发展性:

1.涂抹防腐剂、防蛀剂,添置消防设施,防蛀、防火,减少自然风化,禁止人为破坏。

2.管理者要不断学习旅游专业知识和文物保护专业知识,防止“好心做坏事”、建“面子工程”。

3.古建筑确因年久失修,需要修复时,也要修旧如旧,动作尽量慢,采用原材料、原工艺、原式样,要注意自然、历史、人文的和谐,还古镇以“古气”。

第8篇:古镇文化论文范文

1.1中国文化渗透于古镇建筑中

建筑文化是人类在对自然环境改造的过程中产生的,这种改造显然会受到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因此可以说,古镇的每一座建筑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首先,“天人合一”的观念普遍体现在古镇建筑中。如江南古镇的建筑多以纵向为轴线层层递进,或前河后街,或面街背河。前者如绍兴东浦镇的孙家溇徐锡麟故居,苏州甪直镇王韬故居,吴江黎里镇柳亚子故居等;后者如嘉善西塘镇西街薛宅,上海高桥镇沈宅仰贤堂等。[3]这些建筑与古镇天然融合,浑然一体,充分显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生。其次,风水学对古镇建筑具有普遍的影响。风水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聚落区位理论,几千年来对中国建筑影响甚大,古镇自然也不例外。从建筑的选址,到建筑布局,再到民居的朝向,以及古镇的一门一窗一灶一厕,都深受风水学说的影响。再者,古镇建筑大多以土木结构为主,这源自于我国古代的五行学说。古代中国人讲究阴阳五行,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只有“土”和“木”被中国人认为是最适合建造房屋的,因为土代表中央,象征负载万物、养育万物的大地;而木对应东方,象征生命与生长的力量。最后,古镇建筑的颜色多以黑、白、灰为主,是因为在古代中国,只有君王可以用红、黄等色,平民百姓的房屋只能以黑白灰为主,体现了中国古代严格的等级制度。

1.2中国文化影响着古镇的民俗活动

民俗是人民大众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型与实用型文化。[4]古镇由于历史悠久,文化传承绵远,民俗活动因而十分丰富,这些活动无不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例如,大多数古镇都有自己的庙会,庙会风俗与佛教寺院以及道教宫观的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佛、道二教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人的生活深受其影响。此外,多数古镇的民俗活动与我国的民间信仰文化相关。如在浙江乌镇,当地居民每年清明之夜开始设祭,襄白虎,斋蚕神,期间要烧香祈蚕,抬着蚕花轿出巡,妇女、孩童沿途拜香唱曲,汇集普静寺,俗称“蚕花会”。

1.3古镇名人与文化传承

古镇的生活氛围宁静、安逸,这种文化氛围培育出了许多知书达理勤奋好学终成大家的名人。一代代古镇居民在名人氛围的熏陶下,日久便累积成古镇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例如在江苏昆山的千灯古镇就诞生了胸怀天下兴亡的顾炎武,浙江桐乡乌镇养育了著名作家茅盾,四川洛带古镇成就了著名的天文学家刘子华先生;江苏甪直古镇培养了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湖南凤凰古镇铸就了著名作家沈从文……他们带着古镇所赋予的聪慧灵气,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舞台上各骋其技,异彩纷呈,给后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2古镇旅游开发中地方文化遗失的表现

古镇文化资源丰富,历史风貌独特,开发旅游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自旅游业兴盛以来,尤其是自1989年周庄古镇开发成功之后,随后一大批古镇争相效仿,形成了空前绝后的古镇开发热潮。在这股开发热潮中,地方文化的遗失逐渐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亟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2.1旅游开发同质化古镇开发中的同质化,主要表现在旅游的开发主题、景区的开发模式和旅游产品的设计等方面。

2.1.1旅游开发主题重复和近似

在相邻的区域内,一些古镇具有相同的自然、历史背景,无论从建筑外貌,还是从文化、风俗上看,它们都有很多相似之处。当大家一股脑都对古镇进行旅游开发时,就会形成重复或者相近的旅游主题。如散落在苏浙沪的几十个古镇,都以“小桥,流水,人家”为旅游开发的题。再如在我国的西南地区,由于民俗民风相近,导致那里的古镇游都以“看吊脚楼,跳竹竿舞,听民俗乐”为主,大同小异。[5]

2.1.2景区开发模式大肆模仿

古镇旅游热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众所周知的周庄、乌镇、丽江等均是古镇开发成功的案例。随着古镇游的白热化,一批批古镇争相开发,都意在成为下一个周庄,下一个乌镇和丽江。于是,许多个“周庄”许多个“乌镇”和“丽江”应运而生。“千镇一面”已然是对当下古镇旅游开发最形象的描述。现在除了早期开发的古镇外,大多古镇的构成模式就是商铺加仿古建筑,这些建筑不分南北,风格全然一致,让游客不辨东西。

2.1.3旅游产品设计雷同

当你在一座古镇游玩后再到另一座古镇,往往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如丽江大研古镇是休闲游系列的代表之作,去丽江几乎每个人都要在那里住上一晚甚至几晚,来体验慢城生活,一杯茶一只猫一架相机是对这种“文艺生活”最好的概括,然而当你离开丽江再去其他古镇时,你会发现哪里都有“茶”,哪里都有“猫”,处处皆文艺。再如旅游纪念品,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商铺都卖着相似的商品,却还依然标榜着是当地人纯手工制作的东西。

2.2旅游开发趋向城市化

2.2.1古镇的现代化建筑增多破坏了古镇的原始面貌

如今在许多古镇中,沿街随处可见所谓现代化的建筑,这些建筑与古镇格格不入,当你游走在古老的街道,很难相信是走在百年历史的古街。如位于广西南宁的扬美古镇,许多村民在镇中建起了颇具现代化风格的房屋,与古色古香的古镇氛围极不协调。

2.2.2古镇的现代化设施破坏了古镇的韵味

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现在大多古镇都在周边新建了星级酒店和饭店,虽然在景区内也可以体验到当地民居,但是旅馆的内部设施已然是现代化了。当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改善生活也无可厚非,但是应本着“修旧如旧,整新如旧”的原则,在配置现代化设施的同时,要考虑这些设施与古镇大环境的契合。比如当我们看到每座房屋都挂满未经处理的空调外机时,古镇的韵味就几乎荡然无存。2.2.3都市化的商业氛围侵蚀了古镇的乡土气息现在古镇的商铺大多由外来商贩经营,他们为了经济利益,在古镇内售卖各种现代化的商品,而传统古镇的市集我们已无缘看到,比如古镇繁忙的早市以及一些节庆的集市等。此外,在古镇你还能看到一间间的“酒吧”,甚至大多古镇已将这种酒吧文化作为古镇的宣传点,却很少有人把富有地方特色的“××吧”设置其中。

3旅游开发对古镇文化的伤害

3.1旅游开发对古镇建筑的损伤

古镇传统建筑大多具有百年以上的历史,是古镇吸引游客的重要载体,也是古镇历史价值之根,是古镇的象征。由于年久失修,许多古建筑已破旧不堪,于是在古镇的旅游开发中,为了满足开发商的经济需求,便将一些古屋古宅一一拆去,然后新建一些仿古建筑甚至现代化建筑,导致古镇的面貌不复存在,而随着古建筑被“篡改”和替换,古镇的地方文脉也就随之一起消亡了。原真性本来是历史文化遗产的一大亮点,对古镇建筑的破坏,其实质造成了对古镇文化的深层损害。

3.2旅游开发破坏了古镇生态环境

古镇旅游之所以能够盛行,与其和谐的生态环境密不可分。例如,走进云南省腾冲县和顺古镇,看到的是一派如诗的风光,山清水秀,花鸟宜人,垂柳依依,绿影婆娑。正是因为这样的风光,才吸引来千万游客。然而随着旅游开发的盛行,我国许多古镇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严重的破坏。首先,古镇的水源遭受污染。比如水路本是江南古镇重要的交通方式,但是随着古镇旅游人数日益增多,环境保护不力,河道已成臭水沟,如诗如画般地临溪而浣,已经变得不再可能。翻看“蚂蜂窝”等旅游网站关于古镇的游记,“要是这儿的水再清点就好了”;“这里的水太脏了”等字眼经常出现。其次,是生活垃圾对古镇环境的污染。由于部分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古镇街巷随处可见各种生活垃圾。尤其在节假日,经营者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不去控制游客数量,导致游客人数大大超出其承载力,使得古镇环境日益恶化。

3.3旅游开发对当地民俗文化的冲击

古镇大多远离喧嚣的都市,居民生活环境受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影响,相对比较封闭,所以当地民俗文化受到外来干扰也相对较少,因而保存较好。可是随着古镇旅游的开发,外来游客数量增加,当地民俗文化不可避免地与外来文化产生碰撞,结果造成本地民俗文化变异甚至消亡。[6]在有限的访问时间和空间内,游客急迫地想看到当地人的生活面貌,当地人的风情,由此便引发旅游产品如方便面般地被打包集中展示。例如,只有在传统节庆时才表演的民间舞蹈,设计成旅游产品后,便根据游客品味进行加工,不间断的循环演出。[7]这些“舞台化”的演出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古镇民俗文化的原真性。变了味的民俗文化已不再属于古镇,其内涵也逐渐消失。

3.4旅游开发影响古镇居民的生活方式

古镇居民的生活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相协调,他们在古老的屋檐下井然有序地过着自己的生活。时而在沿河的廊棚下悠闲地喝着茶,听着并哼着小曲,时而也会一边细慢地择着菜一边和邻居聊着天;时而也会在某个明媚的下午摆桌杀上一盘棋;时而也会在某个傍晚去听上一出戏……这种悠然、古朴的生活方式,也正是游客更想看到的。但是不合理的古镇开发使得这样的生活已经变得不可能。古镇被开发后,接受景区部门的统一管理,他们无法再随性生活了。还有的古镇居民看到了旅游开发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就不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再下棋喝茶,而更愿去追逐丰厚的经济利益去了。这种变异了的生活方式,逐渐侵蚀着古镇人的生活,加剧了古镇文化的流失。

3.5旅游开发淡化了古镇饮食文化的特色

“民以食为天”,吃对于中国人来讲是头等大事,而且各地物产不同,美食各有千秋,所以自给自足安居乐业的古镇人有着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如乌镇的“姑嫂饼”,南浔的“橘红糕”,周庄的“万三蹄”等等。然而遗憾的是,这些富有地方历史文化的特色美食,在经过开发后,却被包装成速食品推销给游客,它们已不再是当地文化的载体,变成了开发商或经营者牟利的工具。真假滋味都已无从得知,更何谈古镇饮食文化的弘扬?此外,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开发商为了追逐利益,让洋快餐、咖啡厅等开进了古镇,使得古镇的饮食文化氛围不中不西,不土不洋,不伦不类。

4古镇旅游开发中地方文化遗失原因分析

4.1地方政府对文化保护不作为

在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下,大多数古镇的开发模式都是以政府为主导,当地政府对古镇的文化遗失保护负有首要的责任。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首先,在开发过程中,一味追求政绩,将重心偏向于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对于古镇文化的保护。其次,某些领导缺乏专业知识,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盲目指挥;再者,政府手握最具影响力的舆论工具,但是却极不重视对古镇文化保护的宣传。最后,政府对有关古镇保护的法规条例,还缺少足够的执行力。

4.2旅游开发商盲目追求经济利益

旅游开发商在古镇的旅游开发中占据主导地位,其策略和理念影响着古镇的发展。然而在古镇旅游开发过程中,他们往往更注重的是经济收益,而非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由于旅游开发商大多是外来人员,他们对当地文化的解读只是为了迎合游客喜好或者满足市场需求,为此他们甚至可以篡改、编造、甚至误读古镇当地的文化,造成了文化的变异甚至消亡。例如丽江古城的东巴文化,正是由于开发商的重利行为在发生变异。东巴教本是当地一种原始的神秘宗教,但在旅游开发后,成了全民宗教,就连其特有的东巴文字也成了商品。在丽江古镇的街头,随处可见东巴文化衫、壁挂等饰物,但是上面的东巴文却是谬误百出,如此我们还如何将珍贵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

4.3古镇景区规划缺乏专业素养

合理的旅游规划是景区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可是在古镇的旅游开发过程中,有些规划没有对古镇进行全局系统地规划,只是一味顺应开发商和政府部门的意愿和渴求,过分追求经济效益,使得古镇整体被破坏;其次,现有部分规划人员不愿花费精力去深入挖掘当地文化,只是将规划方案从一地搬到另一地,导致古镇面貌雷同;最后,规划常常“虎头蛇尾”,开发之初满腔热情,到收尾阶段却放松懈怠,后续责任竟已全无。当然也有的是规划很好,但执行不好,徒然浪费了专业人员的智慧。

4.4原住居民大量外迁

原住居民是古镇的主体,他们既是古镇及其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旅游资源的一部分。他们是古镇旅游的财富而不是包袱,古镇的各种文化遗存之所以得到保存和传承,古镇之所以有灵气都是因为那里有原住居民生活在其中。况且古镇中的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民风民俗,民间文艺,手工艺等更是主要保存在原住居民身上。[8]例如,古镇特有的婚丧嫁娶民俗,如果没有原住居民,是无法传承的;再如古镇传统的民间工艺(包括糖画、面人、剪纸等)更是需要原住居民来展示;古镇特有的方言,没有原住居民便会消失殆尽。可是,如今古镇却不见了那些原住居民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外来商贩的南腔北调。那么,原住居民为何离开了呢?首先,由于地方政府和开发商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强迫他们搬离古镇以得到空置房屋;其次,由于古镇生活条件落后,已无法满足古镇人尤其是年轻人的生活需求;还有的原住居民受利益驱动,愿意将房屋出租。凡此种种,致使古镇原住居民大量外迁,原住居民的流失将古镇特有的文化也一起带走了,古镇也由此失去了原有的韵味。例如,台儿庄运河古城开发过程中,让大量原住居民搬离古城,使得原本富有四百年运河文化特色的古城韵味顿失。

4.5游客缺乏对古镇文化的保护意识

古镇的文化遗失与游客有没有关系呢?应当说,游客不但是古镇旅游的体验者,同时也应该是古镇文化的捍卫者。从旅游动机学说来看,游客到古镇旅游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文化追求,因此古镇旅游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体验。在来古镇进行游览之前,应该收集相关的一些资料,对于古镇的历史文化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样置身于古镇中才能更真实地去感受和体验。然而,如今不少游客旅行的目的只是为了“凑个热闹”“赶个时髦”,对于古镇的文化一无所知也不求甚解。部分游客还对富有文化内涵的名人故居、宗族祠堂等景点毫无兴趣,却对一些低俗的舞台表演十分着迷,为了迎合这样的游客,有的开发商便肆无忌惮地去蹂躏古镇文化,人为地制造一些“伪文化”。正是由于这样一些游客的到来,使古镇文化遗失的脚步加快了。

5古镇旅游开发与地方文化保护的双赢之路

古镇作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积淀了深厚而又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古镇民众历史生存状态的反映,也是古镇人民精神和文化创造力的物证。其无法复制的特征和难得的文化价值,使古镇具有不可再生的唯一性。这种唯一性要求我们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同时又要合理地予以利用。因此,寻求古镇旅游开发与地方文化保护的双赢之路势在必行。

5.1古镇旅游开发和地方文化保护应该遵循的原则

第一,保护优先的原则。古镇是先人流传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所以在决定对古镇开发之初,各利益相关方必须统一理念,一切从保护出发,一切为保护服务。因为只有保护好古镇的原始风貌,才能将其文化传承下来。对于古镇,首要任务是保护,其次才是考虑发展旅游经济,在没有“保护”前提下的旅游开发,无异于“杀鸡取卵”。第二,可持续发展原则。联合国(UN,2001)对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以这样的方式和规模在一个地区发展旅游,即它将长期保持活力,并且不会因为影响其他活动发展而使人文的或自然的环境发生退化或者改变。”[9]古镇在进行旅游开发时,更应贯彻上述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因为这不仅关系到古镇的命运,更关系到人类的未来。

5.2旅游开发对古镇地方文化保护的意义

旅游开发虽然是一把双刃剑,但是开发和保护之间的矛盾还是可以化解的。因为不保护,古镇旅游资源就会受到破坏,古镇就失去了吸引物,但是如果不开发,那么古镇就会因年久失修而无法得以延续。所以合理的开发对地方文化的保护可以起到促进作用。世界旅游组织指出:所有具有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的东西,旅游都有能力保护,拯救和复兴他们。[10]就看如何付诸实施了。

5.2.1旅游开发有助于古镇地方文化的深度挖掘

古镇文化底蕴深厚,但是由于现代化生活脚步的加快,使得古镇的部分传统文化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遗失了。尤其是在人口密集的我国东部地区,由于长期人口对土地的压力,自然资源在古镇旅游中已经没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在古镇开发中,深度挖掘内涵丰富而且独具特色的本土文化,就成为古镇旅游开发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这种挖掘既满足了千万游客的需要,同时也抢救和保护了古镇的文化命脉。5.2.2旅游开发有利于古镇地方文化的传播和传承每一座古镇都有其自身的文化神秘感,一般游客对古镇的历史文化往往知之甚少。古镇在旅游开发之后,专业的导游讲解有助于游客进行深层次的文化体验,游客也会将古镇文化向外界传播。

5.2.3旅游开发有利于增强居民对古镇文化的保护意识

古镇的旅游开发一旦成功,就会有自己的旅游形象定位,其措施的实施会使原来名不见经传的古镇名气倍增,有了这样的“身份证”,居民会为自己是古镇人而感到自豪,也会增强主人翁意识。因此,古镇保护对他们便是义不容辞的事了。

5.3古镇地方文化融入旅游开发的途径

5.3.1用当地特色文化定位古镇旅游形象

旅游目的地形象是吸引游客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大多古镇旅游形象定位不鲜明,造成游客对古镇的审美疲劳,失去了二次旅游的意愿。而从提高旅游竞争力的角度看,真正能对游客产生持久影响力的还是古镇特有的文化。因此,在规划古镇旅游时可以挖掘利用古镇特有的文化来定位古镇独一无二的旅游形象,这样古镇不但可以塑造自己的旅游品牌,同时也将古镇的文化加以保护和传承。例如,浙江南浔古镇旅游形象定位一直比较模糊,也没有特色旅游宣传语,而同一地区的乌镇、西塘都有自己的定位。挖掘南浔文化,发现辑里湖丝是南浔特产,也是其特有的文化,所以就可以考虑用辑丝作为南浔的文化形象定位点,将它的旅游宣传语设计为“丝韵南寻——南浔”,这样不但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辑丝这一独特文化,同时也让更多的游客知道了南浔古镇。

5.3.2将当地特色文化融入古镇旅游产品设计

文化与旅游产品的融合,既能传承文化,又能突出产品特色。例如,在乌镇,蓝印花布作坊和三白酒作坊是它的特色旅游点,游客可以亲眼看到这些酒是如何酿成的,布是如何染成的,古镇旅游产品的设计者可以考虑将蓝印花布作为三白酒的包装,制作成旅游商品,这样富有特色的旅游商品自然会深受游客欢迎。此外,在某些文化特色鲜明的古镇,规划师们可以将当地的文化注入其旅游住宿设施,此外在旅游餐饮上也可以有所体现。如四川自贡市的仙市古镇是西南井盐水运古道的第一码头,盐文化是其特色文化,那么在住宿和餐饮上都可以将此注入其中,这样古镇的地方文化不仅可以保护和传承下来,也为其旅游发展创造了经济收益。

5.3.3恢复传统商业,避免古镇过度商业化

第9篇:古镇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重庆;巴渝;古镇;特色

1 引言

与国内其它地区相比,重庆古镇历史悠久,千年古镇不在少数。但因为重庆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加上开发力度不够,许多古镇都是“养在深山人未识”。尽管有部分古镇的开发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但同质化现象比较突出。因此有必要对古镇的资源内涵进行深入分析与挖掘,在不破坏古镇自身特色的前提下,为打造更符合市场需要的古镇旅游产品提供理论依据。

2、重庆古镇概况

重庆作为国家第二批历史古城,自三国以来至明清两代,跨越数千年历史,遗留下无尽的且独具巴渝特色的古镇。据统计,具有一定规模及知名度的有近40个,其中全国历史文化古镇6个,包括石柱县西沱古镇、合川市涞滩古镇、潼南县双江古镇、渝北区龙兴古镇、酉阳县龙潭古镇、江津区中山古镇;重庆市历史文化古镇17个,包括酉阳县龚滩古镇、酉阳县后溪古镇、綦江县松溉古镇、江津区中山古镇、江津区石蟆古镇、江津区白沙古镇、江津区塘河古镇、巫溪县宁厂古镇、北碚区偏岩古镇、荣昌县路孔古镇、铜梁县安居古镇、秀山县洪安古镇、奉节县竹园古镇、九龙坡区走马古镇、巫山县庙宇古镇、巴南区丰盛古镇、大足县铁山古镇;历史文化传统街区3个,包括渝中区洪崖洞湖广会馆、沙坪坝磁器口、北碚区金刚碑。

3、古镇特色分析

(1)历史厚重-古建筑随处可见

重庆古镇历史厚重。一方面体现在时间距今之久远,例如,大宁河旁的大昌古镇,已有1700 多年的历史,它作为历代郡县治地亦有 1300 多年。龚滩古镇,古涪陵郡汉复县。《华阳国志校注》:“汉复县,三国蜀汉置,属涪陵郡,治所在今酉阳县龚滩镇。”由此推论,知其建镇已有1700 多年。唐时的龚滩成为“龚湍”,因其居民多龚姓而以龚古,那时已是有古的险滩。据《酉阳州志》载:明万历元年,(1573年)山洪爆发,垮岩塞江,两巨石横卧江心阻流成滩,上下船运物质卸货,因此有“断航滩”之称,龚滩得古至今。古人云:“船过龚滩,十过九翻”。清末、抗战时期以盐务繁重之势而盛极一时,从而促进了市面的繁荣,形成“百日场”。远近闻古的“川东盐都”——云安古镇,已有2000 多年的历史。它座落在云阳县城旁的一条支流汤溪边。直到今日,云安镇尚还可以看到狭窄的小街两旁古朴的民居,人们还沿袭着千百年来的生活方式,自在地生活着。临河而建的一排商业用房还保留着1930 年代盐市兴盛之时的余风。

另一方面,古镇内保存完好的古建筑随处可见。如涞滩古镇有明代的石坊,清代的舍利塔群、戏楼;龚滩古镇有历经百年的宋代吊脚楼;西沱有汉、唐、宋、元代修建的云梯街。龙潭古镇更是有一个面积达86473平方米的古建筑群:禹王宫、万寿宫、祠堂、庙宇、天主教堂、经院、书院等一应俱全,整个古建筑以木作梁,青砖花墙盖瓦,石灰粉檐,古朴典雅。可以说,古建筑是古镇的基础,也是古镇的见证。

(2)选址奇特——依山临水

沿江古镇一般来说都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大多靠山临水或山环水绕,位于交通要塞之处;另外,考虑到安全和财力有限,建造时往往依山造势。古镇正是靠着便利的水路和险要的山势才成为昔日的物质集散和军事要害之地。

如歌乐山下的磁器口古镇就曾依靠嘉陵江发展成为重要的水陆码头,磁器口位于重庆城西 14 公里,沙坪坝西北 3 公里的嘉陵江西衅,背靠雄伟的歌乐山。千里嘉陵江流入重庆水域在磁器口码头形成深水的回水沱。这里江面开阔,水势平稳,枯水期水深也在3 米左右,极便船只的停靠, 成为嘉陵江下游的一个天然良港——磁器口水运码头。码头面积上至铧头嘴,下至九石岗碛坝的中段,长500多米,江边泊位同码头货场面积 0.6 平方公里。

西沱古镇位于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境内的长江南岸,与忠县石宝寨隔江相望,因临长江南岸回水沱而得古。长江曲曲折折,自西向东,到忠县石宝寨倏地往南一折,形成一个回水沱,岸坡平缓,西沱得以设镇,又因这里地处忠县、石柱、万州交界,俗称“西界沱”,古为“巴州之西界”。西沱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此为长江上游深水良港之一,上溯279 公里达重庆,下可行到万县(今万州)、宜昌、武汉、南京、上海,处于长江三峡腹心地带。西沱江面为凹字形优良静态深水港湾,由重庆、涪陵下万县,或由下游上行,此处无论泊船抛锚或起坡住宿吃饭都是十分方便的。

龚滩古镇座落在重庆东南部的渝、黔、湘、鄂四省交界处,属酉阳土家族自治县,深藏于乌江峡谷中的龚滩,处于阿逢江与乌江的交汇处,扼乌江之咽喉。是一处三面环水,一面着陆的天堑。古龚滩有水陆边塞的优势,西隔乌江,与贵州沿河县新井乡相望,汉族、土家族、苗族杂居,有“黔属要津”之称,是四川经乌江到贵州、湖北的一个重要口岸。

巫山脚边的大昌古镇面对大宁河,曾是川、渝、鄂、陕等省市的物流中心及兵家必争之地;偏岩古镇依山傍水而建,幢幢木屋沿山分布,一条蜿蜒的黑水河环抱着古镇,高大的黄桷树掩映着临水而建的民居,颇具江南水乡特色。

据统计,重庆古镇80%以上依山临水,青山绿水赋予了古镇灵秀。人们常说,景无山不壮,景无水不秀,山水兼容是重庆古镇的一大特色。

(3)因商而兴——昔日辉煌,今朝衰微

古镇的兴起都有其具体的原因,有的是因为独特的军事位置,有的是因为附近的某一丰富资源而带来商业的兴盛,但更多的是由于其地理区位优势,通过转口贸易而成为商品的集散地而逐渐兴旺发达。重庆地处三峡地区,川江及其支流一带自清以来人口激增,河谷与山区垦殖发展迅速,为全川农副产品出川唯一咽喉之部,长江干流及其支流城镇发展势在必然。沿江城镇则以水陆交通之便成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转口贸易中心,故逐渐在清中叶趋于兴盛。

重庆古镇不仅古老,而且都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例如,宁厂古镇是古盐的产地,在宋代就设置了盐监,岁产食盐400余万斤,鼎盛时期“一泉汉白玉,万里走黄金”,直到明清,宁厂镇盛况不减,其古盐场被专家们誉为“中国的活盐业博物馆”。龚滩古镇曾是万商云集的要埠和黄金口岸,川盐重要的水上转运 站,是古代通向夜郎和五溪的咽喉,属军事要地;磁器口古镇更是重庆的缩影,“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后万盏明灯”就是形容古镇舵公和商贾云集的场面。这里还有三多:庙宇多、茶馆多、古人足迹多。上世纪前半叶,国学大师吴宓,美籍华人、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美术家徐悲鸿、丰子恺等一大批精英都曾在这里生活过,为古镇增添了不少古气。但人事有兴衰,山川有沧桑,随着时代的变迁,古镇日渐衰微,失去了往日的辉煌,但其保留下来的“废墟文化”值得去挖掘与继承。

西沱古镇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大水路”的边缘前端,实则成为长江支流龙水河上游庞大山区出产之山货的集散地。作为峡江水路繁华之小镇,西沱向来商贾云集,过客接踵,大大小小的盐贩和私船、官船,由自贡而下,浩浩荡荡,楫桨塞江。不仅长江上下游的货船要在此停靠,且附近乡镇的货物也要在此集散,唐宋时期这里是川东、鄂西边界的重要商贸城镇。而明清之际出现“川盐销楚,商业发达,客栈遍布,店铺林立”的盛况。一时众多山道由西沱辐射乡间,其后数十里的方斗山上客栈如游,至夜仍有灯笼火把于山道闪烁。随着西沱商贸发达,栈房、馆驿不断修筑,规模随之扩大,出现沿街店铺林立而热闹非凡的局面。

龚滩古镇与其说是商埠不如说是转口码头,从长江进来的盐巴、布匹及其它货物,从武陵山区出去的桐油、生漆、药材等产品,都只能在这里卸船起岸越过险滩再分别装船启航。这里汇聚了很多船帮和搬运工人,来自大河上下、武陵山区的各族搬运工在龚滩后山上砍伐树木,在近江100 米的陡坡上依山傍水建起了全木结构穿斗民居和各式各样的吊脚楼,并由南向北建起一条长2 公里,宽2 米的青石板街。抗日战争时期国土沦陷,交通中断,海盐难于进入内地。然而走龚滩、出龙潭、下洞庭,川盐靠这条运输线却源源不断地进入前线,进入华中地区,龚滩盛极一时,集中了十余家大盐号和百余家商号,商贾、力夫、纤夫 7000 多人来往,热闹非凡。

(4)文化浓郁——烙记着巴渝地域文化的痕迹

巴渝山水造就了巴渝古镇,不管它大小、远近都烙印着重庆地区特有的地域文化,其民俗、饮食、服装、音乐、建筑都浸透着巴渝韵味。磁器口的茶馆、川味饮食、码头金钱板(一种古说唱艺术),龚滩的苗家刺绣、阳戏、灯戏和摆手舞,大昌古镇的川江号子,西沱二佛寺的宋代石刻都极富地方特色。由于巴渝大地处于我国南北的分界线上,使得巴渝文化既有江南文化的清秀,也有北方文化的粗犷,这种包容并蓄的文化在我国并不多见。

(5)标志突出——石板为路,青石为街,黄桷为栏,吊脚为房

由于重庆地区位处西南,是我国地势由第一阶梯向第二阶梯的过渡地带,多山、多石、多台阶。古时筑街、铺路、修桥多就地取材,这样就形成了巴渝古镇开门见山,与石相处的局面。磁器口古镇千年的石板路,偏岩古镇跨水横亘的青石小桥,西沱古镇直冲云天的1111步青石梯,大昌古镇穿越南门的狭窄青石街,历经磨难,青幽如玉,愈显坚硬挺拔,透着一股浓郁的历史沧桑。人们常用海枯石烂来形容时间的久远,那么古镇的历史恐怕只有磨破的石板路才能知晓。

4 结语

综上所述,重庆古镇独特的地域特色为重庆古镇旅游产品的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旅游主体在开发中可以此为依据,以巴渝民俗体验为主策划和设计旅游产品,在满足游客对古镇旅游的基础诉求的同时,尽可能地展现古镇原始风貌,将重庆古镇群落努力打造成高档次、高品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参考文献:

[1] 张述林,胡科翔.古镇文化与旅游的融合途径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2] 秦容,易英霞. 古镇旅游资源特色及开发分析——以重庆偏岩古镇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08(5)

[3] 朱猛.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中的特色文化保护与传承——以重庆市巫溪县宁厂古镇盐文化为例[J].重庆建筑, 2006(4)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