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千字文解释范文

千字文解释精选(九篇)

千字文解释

第1篇:千字文解释范文

在文字的演化、发展和沿革中,文字在秦汉间产生了隶变,被近现代命之为汉字。汉字虽然承袭于小篆,小篆承袭六国文字,六国文字承袭上古文字,使文字的基本字形结构得以留传,许多字形结构里尚蕴含着古人造字时深邃的哲理;但战国、秦汉间的纷乱、焚书、坑儒及其文字本身的隶变,造成了文字结构和取意之间关系的缺失,使得文字尚可观其形,但文字精髓的蕴义已经缺失了。这一文字蕴义的缺失,对文、史的典籍而言,就事而言尚可读。但是对于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范畴的著作而言,因其表述是用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内涵的、抽象的文字(概念和逻辑)阐发的,文字内涵的概念和逻辑属性丧失,就使世界观和方法论范畴的著作哲理不能完整,其阐发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精义也难以显现了。因此道范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至战国末之韩非时已有异,至唐之韩愈、柳宗元时已难见道范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原本之形,自唐宋以降,几近于丧失殆尽。

探其缘由,道范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千多年来的误区可能源起于“道”字的文字结构和释意。“道”字的文字结构和释意在《说文解字》释作:“道,所行道也。从?,从首,一达谓之道。”后人对“道”字的文字释义,多依“行道”之“道”理解其意,而忽略了“道”字的文字结构。因此现行的“道”字的用法如:道路、取道、水道等“道”字的取义都与此有关。现在许多诠释“道”的内涵和蕴义的书籍,有一些是以本原、属性来解释“道”的,如:张立文(1989)1;也有一些是用西学东渐的词汇来解释的,如:梁海明(1996)2;也有引用先秦人之言解释的,如冯达甫(1991)3;还有释作精神的宇宙本体的,如:张岂之(1993)4。许许多多的解释,见仁见智。虽然大都涉及了道范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问题,但是其核心的要义都难以完整,以至于自老子著五千余言的《道德经》以来,诠释争论之文献已超过五千余万言。五千余万言的文献资料诠释五千余言的《道德经》,本应阐发其精义至纤至微,怎奈世人却被这些诠释坠入雾中,方向不清,所云不明。

其实解读“道”范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问题,世人似乎都忽略了“道”字的文字结构中蕴含的内涵。“道”字的文字结构可分为“首”和“辶”两部分,如《说文解字》所言:“首,同百,?也,象形。”“?”即是“头”的繁体,在相形和会意为主体的造字原则取向下,以象形的“头”代表什么?在文字的字型结构和文字的取象相对应的造字逻辑下(在文字的造字理论上,这一逻辑对应的是文字的六书),象形的“首”(头)在取象取意上又是什么?并使之能和表示运动的“辶”结合造字?至此可行的答案只能是“头”具有抽象的象征和代表意义(头的一个组成部分“脸”是区别个体差别的重要表象特征),象征和代表分析与考察的对象。用古希腊哲学范畴的本体论描述,“头”就是分析和考察对象的本体。作为一个考察和分析的对象(或者称之为本体),都是具体的存在状态下的对象(或本体),这一对象(或本体)的状态存在于特定的状态环境中(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这一点探究和阐发十分重要,因为它将关联到整个道范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解与展开(近现代自然科学的实证研究方法——实验,在注重实验过程和结果的条件性上和这一逻辑相一致)5。

“道”字的文字结构中的另一个部首是“辶”,“辶”在《说文解字》中释作:“?,乍行乍止也。从彳,从止。”“?”是“辶”的古体,有表示运动的字义。运动,作为一个概念就有时间和空间范畴的意义,古人没有如是说,但其造字的字形结构里已经包含了它。运动这一概念在时间范畴上,有过去、现在、将来三个具体的概念范畴。这三个具体的时间概念范畴对于具体的分析和考察对象(或本体)而言,就首先对应了其过去的轨迹(史)的部分,这一过去的轨迹(史)与前文释义的部分“道”的含义对应(空间)。其次,就是考察分析对象存在的状态了,这一状态是考察和分析对象(或本体)现实的客观存在,也是人们观察、认识和实践操作的状态。再次就是人们分析和考察对象(或本体)将来的运动趋势,是其将来的状态(趋向)。

这样用文字的概念和文字内涵解析,“道”的文字字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就含概了前文“道”字所有释义,也体现了道范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内涵。

第2篇:千字文解释范文

【关键词】汉字;释词Interpretation of the word said source

Tang Mei

【Abstract】Is the meaning of written Chinese characters, and every word has a certain meaning, sound, not at will, with its source or evolution. To really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a word.

【Key words】Chinese characters; Interpretation of the word

汉字是意音文字,每一个字都有一定的意思、声音,不是随意创造的,有它的来源或演变过程。要真理解一个字的意思,就要了解它的来源。如:

1 “黄”为何指“色情”

凡是色情、淫邪地刺激感官,追求低级趣味的都叫“黄色”。它源于美国,百多年前,两位报业老板赫斯特和普拉茨为吸引读者,提高报纸销量,赚更多的钱,竞相在报上载登色情连环画,其中以名为《黄色孩子)的连环画影响最大,读者看过之后,便把他们的报纸戏称为“黄色报纸”。自此,便以“黄色”指“色情”。

2 “毛”为何不能释作“寸草不生之地”

成语“不毛之地”,不少词书释作“寸草不生之地”、“不长草的荒地”,都将“毛”作草木的比喻词。错了,这是不通训诂所致。《说文解字·虎部》:“境(zllan),虎窃毛谓之虢苗”。段注:“按毛苗古同音,苗亦曰毛,如不毛之地便是。”《说文-见部》:“境,从见,毛声。读若苗。”可佐证“毛”即“苗”的假借,义为五谷、庄稼。“不毛之地”,应释作“不长庄稼的荒芜之地”,并非连草也不长。如《公羊传·宣公十年》:“君如矜此丧人,锡之不毛之地,使帅一二耋老而绥焉”。何休《公羊解诂》:“ 不生五谷曰不毛”。《左传·昭公七年》:“封略之内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群臣”均可佐证“毛”是五谷。《周礼·地官·栽师》:“凡宅不毛者,有里布;凡田不耕者,出屋粟。”郑众注:“毛,不毛者,谓不树桑麻也。”这里的“桑麻”,不是指桑和麻,而是农作物的总称。《孟子·梁惠王上》:“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汉书·食货志》:“还庐树桑。”何休《公羊释诂》:“还庐舍种桑获杂菜。”均可证桑麻代一切农作物,凡农作物都叫“毛”,“把酒话桑麻”(《过故人庄》)。“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这里说的是云南,云南非沙漠之地,岂能不长草,只是土地荒芜,不种五谷而已!

3 “无上”非“无尚”

不少报刊上常用“无尚”,即“无上”之谬。其实,“上”“尚”古代虽相通,但现在“尚”、“上”区别很大,不可乱用。“上”指高处的方位:上面、上方、上部等,引申上等、上策等。“尚”有尊崇的意思,如崇尚、尚武(崇尚武力)。如课本《五蠹》:“上德不厚而行武”中的“上”通“尚”(崇尚武力),但偏者误注为“在上位的”,是不辩通假之讹。“尚”还有“再、还”的意思,如尚且、尚有等。而“无上”是“无其上”的缩简,即没有在它上面的了,即“最高”的意思。最早用“无上”的是《后汉书》:“帝自称无上将军。”指将军中的佼佼者。现有“无上荣幸”、“无上崇高”、“无上光荣”、“无上幸福”、“至高无上”。而“无尚”不辞,是不尊贵呢,还是不崇高呢?若写作“无尚幸福”,是不羡慕幸福吗?

4 “千金”,千金黄铜,怎么又指未出嫁的高贵女孩呢?

“金”,古货币单位。春秋时,“金”并不统一,到秦朝一“镒”称为一“金”。一镒合二十两。汉代,一斤为一“金”。因古代金不多,故金多指黄铜,“千金”,一千斤黄铜。“千金”也就够贵重了,所以《冯谖客孟尝君》中有“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之说。一字千金、千金难买寸光阴中的“千金”,都喻非常贵重之意。到元代,元杂剧《薛仁贵荣归故里》中作者张国宾首创“千金小姐”:“你乃是官宦人家千金小姐,请自稳便。”从此,明清话本小说称小姐为“千金”者屡见不鲜,至今亦如此。

5 “卷土重来”

出自杜牧《题乌江亭》:“胜败兵家未可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今安徽省的乌江镇,是项羽当年战败之地,在乌江渡只剩二十八名残兵败将,乌江亭长备船接他过江说:“江东虽小,但是亦有千里土地,数十万人口,你仍可在江东为王。所以请你上船吧!”项羽苦笑说:“天意要亡我,渡江还有什么意思呢?何况当年同我一起渡江而进的八千江东子弟,而今无一生还,即使江东父老还能拥戴我为王,我已到今日这般境地,自己还有脸面见他们吗?”遂自刎而死。

第3篇:千字文解释范文

1.八字没见一撇(bā zì méi jiàn yī piě)

【解释】:比喻事情毫无眉目,未见端绪。

【出自】: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卷三:“《通俗编》:‘朱子《与刘子澄书》:圣贤已是八字打开了,人不自领会。’按今有‘八字不见两撇’之谚,似又因於此。凡事无端绪者,谓之八字不曾见两撇。”今通常作“八字没见一撇”。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分句;指事情还没眉目

【近义词】:八字没一撇

2.拔赵帜易汉帜(bá zhào zhì yì hàn zhì)

【解释】:帜:旗帜;易:换。比喻偷换别人的胜利成果

【出自】: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载,“信(韩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进击不能胜,欲回营,见营中尽是汉军赤帜,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于是溃不成军,终于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近义词】:拔帜树帜

3.鞭长不及马腹(biān cháng bù jí mǎ fù)

【解释】:指鞭子虽然很长,但是不应该打到马肚上。后以之比喻力所不能及。

【出自】:梁启超《论宗教与哲学家之长短得失》:“若此者皆不诚之人所百思不得其解也。”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指不可思议

【近义词】:百思不解

4.百闻不如一见(bǎi wén bù rú yī jiàn)

【解释】:闻:听见。听得再多,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

【出自】:《荀子儒效》:“闻之不若见之。”《汉书赵充国传》:“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遥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形容了解事物不如亲自观察为确实

【近义词】:耳闻不如目见

5.不得已而用之(bù dé yǐ ér yòng zhī)

【解释】:用:使用。没有办法,只好采用这个办法。

【出自】:《六韬文韬兵道》:“圣王号兵为凶器,不得已而用之。”

第4篇:千字文解释范文

【关键词】文化缺省 散文翻译 翻译策略

一、引言

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意境深邃、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是一种作者写自己经历见闻中的真情实感、灵活的文学体裁,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的一种文学体裁。文章的翻译本就不是单纯文字转换,特别是深受文化和背景影响的文学作品,其译文在风格及韵味上,都很难和原文相媲美,“我们对翻译本质属性的认识是永远达不到终极的,只能是渐渐地靠近”。我们只能通过一些策略与方法,尽可能地全面地靠近原文。本文以张培基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为例,试对散文翻译中的文化缺省现象进行分析研究。

二、文化缺省理论分析

文化缺省是指作者在与其意向读者交流时双方共有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有着相同或相似文化背景的人,在交流过程中可省去双方共有的文化背景,但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双方文化背景的差异,缺乏对对方文化的理解,在交际过程中就会因此而“出现意义真空,无法将语篇内的信息与语篇外的知识和经验联系起来,从而难以建立起理解话语所必需的语义连贯和情境连贯。”王佐良认为,“翻译最大的困难就在于两种文化的不同。在一种文化里头有些不言而喻的东西,在另一种文化里却要费大力气加以解释。”他所谓的“不言而喻的东西”实质上就是文化缺省。

三、散文翻译中文化缺省翻译策略

1.移植加释义法。移植法就是尽量保留原文象形,为目的语注入新鲜血液,“这种移植法,说白了就是我们以前常说的直译法。不过,由于英汉在语言文化上的差异,有时仅仅采取直译法还不能完全达意,而必须进行一定的增补。”无论是英美国家,还是中国,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和地域色彩的词语,为了弥补文化空缺,在移植基础上,添加适当的阐释,使译文在保留原文形象基础上,便于读者解读,从而实现跨文化交际。

例句1):

原文: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P.15)

译文:He would mistake the Chinese character 十(meaning 10) for 千(meaning 1,000) or vice versa.

汉字里,十与千只差一小撇,书写时很容易将其混淆,但英语中数字的表达和汉字中的书写毫无关联,英语中的十与千分别是“ten”和“thousand”。因此,为了清楚明白地解释原文意思,译者将汉字“移植”到了译文,同时补充了对汉字意思的解释。这样,即保留了原文的风格,又向读者清晰地解释了其含义。

例句2):

原文:其实只是一种社交上的客套,和“顿首”“百拜”同是仪式的虚伪。(夏D尊《中年人的寂寞》)

译文:All these are,in fact,nothing but civilities of social life,as hypocritical as the polite formula dunshou(kowtow)or baibai (a hundred greetings) used after the signature in old-fashioned Chinese letter-writing.

汉语中,“顿首”是磕头的意思,“百拜”则指多次行礼,两词都用于古代书信中表敬辞,译者将其直译为汉语拼音 “dunshou ”和 “baibai”,并用斜体字表明,随后加入了 “kowtow、a hundred greetings” 以及 “used after the signature in old fashioned Chinese letter-writing”对其进行解释说明。这种直译加释义的翻译方法,既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原文含义,又传播了中国文化,能使目标读者对中国古体书信有一定的认识。

2.借用法。借用法就是借用目的语中的习惯表达来翻译原文,这种译法基于两种语言在意思和形象上相似,使用这种方法,可使使译文自然顺畅,便于读者理解。这种方法与直译或是移植法是相悖的,前者是以目标读者为导向,使译文更接近目的语的表达习惯,而后者则是尽量保留原文的“新鲜血液”,丰富目的语,加深文化的传播。

例句1)

原文:但是有些记忆经过了多少时间的磨洗也不会消灭。(P.61)

译文:But some memories will withstand the wear and tear of time.

@里“时间的磨洗”意为经过岁月的腐蚀,在英文中,“wear and tear”是固定搭配,意思是磨损,经过时间的洗礼,就可以借用英文中的这个固定搭配来表示,即“wear and tear of time”。这样的译文更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例句2)

原文:……一套衣服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下来穿还穿不烂。(P.254)

译文:…after the eldest brother had grown out of the home-spun garment,it could still be used by the second and third brothers in turn without being worn out.

这里的老大穿过了给弟弟们穿,是因为老大长大了而穿不下的衣服,在英文中有个习语“had grown out of”,意思是长大了渐渐不能穿进,这里也是用已有习惯表达来解释原文。

此外,借用法还用在很多成语或是习语的翻译上,通过借用目的语行文习惯,而充分展现原语文化,如“噤若寒蝉”译文“as mute as a fish”,“瘦骨如柴”译为“a walking skeleton”,“害群之马”译文“a black sheep”。

3.意译法。意译法适用于特殊的文化特色的表达,文化相差较大的,既不宜采用直译,也难以借用的,就需要通过深层分析原文含义,再将其翻译成目的语,这种方法就相当于将解释原文的含义,使目标读者能够理解其意义。

例句1)

原文:就让我当一个“始作俑者”吧!(P.243)

译文:Let me be reconciled to being saddled with the epithet of “originator of a bad practice.”

始作俑者本是指开始制作俑的人,后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这里原文作者幽默地把自己比作是始作俑者之人,译文没有采用直译,而是通过解释词本身含义传达意思,使译文流畅连贯。

四、结语

翻译是一门复杂的学科,其定义、历史、评判标准和方法等,方方面面都需要进一步的探究。本文仅以张培基散文翻译的部分句子为例,简单阐述了散文翻译中的文化缺省的翻译策略。“翻译是人类沟通思想感情、传播文化知识、促进社会文明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译者在翻译中,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将更好的译文展现给读者。

参考文献:

[1]丁闯.翻译中的文化缺省[J].文化学刊,2015(11).

[2]李延林,夏志明.论英汉文化翻译研究[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

[3]孙致礼.新编英汉翻译教程(第2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

[4]陶永峰.翻译中的文化缺省及翻译策略(以《围城》英译本为例).2014(7).

[5]王东风.文化缺省与翻译中的连贯重构[J].外国语,1997(6).

[6]杨自俭.对翻译本质属性的认识――《自由派翻译传统研究》序《上海翻译》.2008(1):1-5.

第5篇:千字文解释范文

一一题记

炎炎夏日的午后,一曲轻音,一杯清茗,一方墨笺,止不住的想念在心中散发着醉人的芬芳,与你的点点滴滴已在指尖盛开舞动,用绵绵的深情,抒写着心灵深处的一份余韵与洒脱。所有内心的情感在一方墨笺里得到释放,文字在满腔真挚的情感中翩翩飞舞,在空白的扉页中绽放出一朵朵净水莲花,氤氲一行行醉人芬芳的温馨,流淌出一串串珍珠般晶莹剔透的智慧光泽。

墨里飞花,柔美无限,岁月中所有的完美在一方锦笺中至纯至善,挥 狂舞,墨花飞扬,动听的乐章染满花笺,给空白的扉页增添了无穷的生命,流年里的钟声在心灵的角落响起,串串心灵的音符在韵律中悠扬,溅起墨花朵朵,墨舞花飞,就这样痴逛的缱绻在有你的世界,用文字阐释心灵深处的真挚情感,用文字孕育凡俗人生的沧桑繁华,用文字舞动生命中精彩的瞬间。墨里飞花,文字从来都不只是琴韵里一个简单的音符,我一直深信文字是有灵魂的,只有文字才是心灵真正的知已,也只有文字才能在清音里舞动人生最美妙的乐章。

有的人用眼睛看文字,盲人用耳朵听文字,用手摸文字,而我却用心感受文字的灵动,墨花漫笺的铺阙,行走在无边的心海,用至纯至善的美,至纯至真的情,把内心的寂寞与烦忧送走,留下生命中醉美的好与最真的感动。

墨里飞花,低吟浅唱你我的千千阕歌,美丽奔放不失深沉,婉约含蓄不失优雅,慷慨激昂不失矜持。如此的六月芳菲,总喜欢独坐窗前,在安静的时光中,远离噪杂纷繁的世界,在碧海蓝天里寻求精神一隅的宁静,指尖悄然绽放的墨已如青花瓷般的美丽在有你的世界行走。让你的人生在我的文字里流连,徘徊,缱绻;让你的心在我的文字里释禅,放纵,清欢;让你的灵魂在我的文字得到沉静,安谧,清涼。墨里的散淡心情,花飞叶卷,幽情淡然,在指尖舞动人生难得的独欢。妖娆妩媚的墨花,灵动的文字,不动声色就占据你我心灵的天堂。我可以在咫尺看到千里之外草原的绝美风光,你可以在天涯的遥路踏入江南的梦里水乡。

寂静无声,墨花飞舞,朵朵靓姿,轻盈妩媚,语落惊人的美丽在墨色中丰盈,因为思念,因为牵挂,因为恋恋不舍,因为情不自禁。无尽的相思在纸上化蝶翩跹,醉人的芳香随着清风飘过千山万水,落在你的心坎,明媚了我如水年华,曾经的曾经又是沧海桑田。墨里的花朵摇曳着夏的浅梦,碧水幽莲已然缓步婀娜,终于在季节的裙褶里找到静莲的影子。

在我如雅的锦笺潋滟繁华,曾经的故事已然在笔下念起,无数朝辉夕阴的痴缠尽情在墨里飞花,梦里的悲欢与共已在心灵的一方净土,种满了水墨莲花。悄无声息,却又舞动满纸,酣畅淋漓。在无声中凝视,在内心里深藏,情坚如磐石。千里相悦,志趣相投,我在你的梦里小住,你在我的墨花里寻求情浓。明净缠绵的意境,湖光山色的大美,尽在墨花里暗香。

算不清我们有多少个日夜,快乐在彼此的笑语中渡过,烦忧在彼此的默契中嫣然走散,喜欢和爱,都是莫名其妙的事,无从追究,也无法解释。午后浅 里的墨花,已然在我的心海荡起涟漪,梦惊了你的心湖,千言万语已然无从取代朝思暮想的痴狂,已然习惯在你的世界静静等待你为我编织的童话。

相对无声,相顾无言,你我之间的风景唯有在墨花里葱茏,让美丽的心情在文字里行走。于是,我祈盼每一个黄昏与黎明,让心就此沉浸墨里,飞舞狂欢,在纸上云卷云舒,情亦悠悠,爱亦深深。长卷铺展,情深意浓,别无所求,与爱无关,只因你懂。于是,醉了笔,醉了墨,醉了心,墨里飞花已然忘记有你的存在。喜欢文字,痴情文字,钟情文字,没有任何的奢望,只因你懂得我文字里的情深。你喜欢我文字里舞动的那一个个生动的灵魂,喜欢在我文字里找寻我的影子,喜欢在文字了解我的全部。你从我的文字中索取一份灵魂相约,相知,相守的契约。你慢慢地,悄无声息地,用你独有方式贴近我的世界,一路追着墨花的芬芳,向我无尽的展示你的才华与睿智,情意浓浓的表白,追新捧月般的悉心呵护,无可救药的痴迷若狂,喜欢文字,已是你精神崇高的境界,一切一切的柔情与浪漫皆与爱情无关,令我的心如重释负,墨花里盛放的美丽如兰幽香。

第6篇:千字文解释范文

居延汉简是我国汉代居延和肩水两都尉府的行政文书档案。已发表的有两部分,习惯上将1930年居延发现的汉简称为居延旧简,或旧居延汉简;将1972—1982年居延发现的汉简称为居延新简。旧简发现时代较早,取得的研究成果多,释文版本也较多,《居延汉简释文合校》(以下简称《合校》)是旧居延?h简释文较为普及的版本,《合校》“释文尽量使用现代简化字,只有极少必要的字保留繁体字”,将旧居延汉简中的“?K、并”一律释作“并”。《居延汉简甲乙编》(以下简称《甲乙编》)释文文字依图版照录,没有作简化处理,但对这两个字存在着个别误释现象。新简释文版本主要有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的《居延新简·甲渠候官与第四燧》和《居延新简——甲渠候官》(以下简称《新简》)。《居延新简·甲渠候官与第四燧》也采用了简体释文的方式,无图板。《新简》除收录甲渠候官与第四燧遗址出土简牍的释文和图板外,又增加了1972年至1982年间在居延地区及复查甲渠候官遗址时所获简牍的释文和图板,资料集中,图板清晰,影响较大。《中国简牍集成·甘肃、内蒙古自治区卷》(以下简称《集成》)收录了新旧居延汉简的释文,《集成》晚出,吸收了近几年有关论文对文字的考校内容,并参照《居延汉简补编》补充了《甲乙编》未曾收录的编号简和未有编号的简牍。但释文将旧简中的“并”都释作“?K”,对新简“并、?K”二字的处理体例不统一,有将“并”字释作“?K”的,也有将“?K”字释作“并”的。研究居延汉简的学者多以《合校》和《新简》为底本,所引用的简牍出现“?K”字时,或者旧简释文材料作“并”,而保留《新简》中的“?K”;或者将新旧简中的“?K”都释作“并”。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研究者对居延汉简中这两个字关系的认识还不是十分清楚,有作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调查时,对于旧简材料,我们将《合校》中的所有出现“并”字与《甲乙编》的图板一一核对,《居延汉简补编》补充的材料则参照《集成》释文;新简材料以《新简》释文为参考,将《新简》释文中出现的“?K”、“并”字与图板逐一核对。

?K

居延汉简“?K”字共出?117次:旧简52次,新简65次。“?K”使用情况如下:

一、人名用字有100例。

除李振宏、孙英民先生《居延汉简人名编年》中提到的神爵年?的甲渠令史?K,建昭年间的令史?K,河平年间的[王]?K,元延年间的萧?K,元寿年间的?K,元始年间的垣?K,元始年间的?K,天凤年间的?K,王莽时期的张?K,周?K,郭?K,徐?K外,还有时代难以判断的74例。举例如下:

(1)制虏燧长周贤……,子使男?K年七用谷二石一斗六升大。27.4(简号为阿拉伯数字的,均为《合校》编号)

(2)一事一封,七月辛丑令史?K封35.11

(3)责钱善食,??K曰:诺。即持程书因细君取马及责钱五千。35.12,135.21

(4)甲渠官 张?K印,六月丁酉门卒同以来55.19,137.1,254.20

(5)当阳里唐?K年十九长七尺三寸黄黑色,八月辛酉出。62.34

(6)千人令史居延广都里公乘屈?K75.23

(7)第十候长忠将??K诣官三……123.24

(8)兼仓曹塞史?K再再拜言肩水都尉府155.14B

(9)第十六燧长顾?K已得七百一十,少三百九十180.38

(10)?K伏地言:子 夫囗囗甚苦,愿列前。193.11B

(11)武强燧??K持延水卒责钱诣官。231.28

(12)?K、尉史?于?磷匝脏怼??34.1(《甲乙编》无释)

(13)第一燧???K初除?官287.22

(14)王?K报萧次椠……×328.29A

(15)即当入王?K一两粟当余为五百卅六石六斗六升大507.3B

(16)吕尚?R月重,一八月壬申自取,一?R月癸卯张?K取。史监入脂谷?R斗五升,廪望桐队长傅育十二月食。EPT4.44(简号数字前有大写英文字母的,均为《居延新简》编号)

(16)……临利里董?K年廿四 ……EPT4.60

(17)第卅一燧长孟?K 毋牛屎索 大薪四囗不状囗 EPT4.82

(18)子大男?KEPT11.11

(19)……远候长?K、城北候长充书言执……EPT40.153

(20)……?K敢言之谨移官……EPT40.195

(21)武贤燧卒郭?K 见 EPT43.71

(32)……孙?K取鸡一只……EPT43.206

(24)付属广,与偃未曾言有怨,?K?三月丁巳旦诣候官,其夜人定时辅使燧卒张须EPT51.16

(25)……今遣?K诣居延 EPT51.574

(26)……卒朱?K 五月食二斛二斗二升少 五月癸未……EPT59.182

(27)掾宣守属长书佐?K EPT59.548B

(28)尉史?K白:教问木大小贾谨问木大四韦长三丈韦七尺长二丈五尺 毋椟渐EPT65.120

(29)止北燧长宋?KEPF22.220

(30)居延守候董?KEPC.17

(31)?K叩头幸囗因言闻曼卿有诸……EPS4T2.112A

(32)、(33)???K 第三燧长???KEPS4T2.130

(34)出粟三石三斗三升少 给伏胡队长纂临五月食 四月戊午卒成?K取ESC.31

(35)……九石三斗三升少 给孤山候长王?K五月人马食ESC.48

(36)卒史淖?K 八月奉千二百ESC.82

此外“?K”字人名还见于以下诸简:56.33;56.40B;73.13;73.14;122.18;163.20;163.21;178.24;181.6;188.35;215.3;240.24;249.8;336.23;339.11;350.62;EPT4.1;EPT5.11;EPT5.26;EPT5.250;EPT21.22;EPT43.298;EPT44.30AB;EPT50.67;EPT50.214;EPT52.278A ;EPT52.620;EPT59.514;EPT59.533;EPT59.902;EPT65.33;EPF22.456;EPW.57;ESC.58;ESC.110A

二、地名用字有10例,“?K山燧”9例,“?K延里”1例。

(1)肩水候官?K山燧长公乘司马成中劳二岁八月十四日,能书会计治官民,颇知律令武。13.7

(2)……二升少,廪?K山燧卒贾延六月食177.15

(6)肩水?K山燧长?得成汉里王步光403.6

(7)昏时四分时乘胡燧长囗付?K山燧长普,函行三?r,中程。502.3(《甲乙编》作“?K”,《合校》、《集成》无释)

(8)昭武骑士?K延里苏宪十四562.23

“?K山(燧)”还见于简182.28;349.11;387.5;433.25

《汉书·地理志》有“同?K”,为县名。

三、用作时间副词4例。

(1)……囗有大众不去,欲?K入为寇……108.20

(2)写移疑虏有大众不去,欲?K入为寇。278.7A

(3)候长只、未央、候史包、燧长畸等疑虏有大众欲?K入为寇。檄到,只等各循行部界中。278.7B

(4)……欲?K入为寇,檄到……308.32

其中(2)、(3)为同一简的正反面文字。这四枚简都出土于瓦因托尼(通泽第二亭所在地),简文叙述事件相同,或为一次事件的纪录。

四、简文残缺,可能用作介词的有2例:

(1)居延候官定居燧长王 食告曰肩水吏逐亡卒,它毋所过邸,?K河囗囗囗……41.35

(2)……?K县索随车道东北……248.8

《列子·皇帝》:“使弟子?K流而承之。”殷敬顺释文:“?K音傍。《史记》、《汉书》傍海、傍河皆作?K。”杨树达先生这种意义的“?K”称作“方所介词”,用法与“旁”字相同。

五、另有2例简文残缺厉害,“?K”字意义不明。

……囗?K52.11

……君囗等?K囗……100.16

“ ”字当是在“?K”字基础上繁化而成,居延?h?“ ”用作介?,共5例:

(1)何所来 索南所奏虏……EPT8.15

(2)……?c余骑迹还 塞南行……EPT20.21

(3)虏复 塞EPF16.47

(4)亭但马百余匹,橐他四五十匹,皆备贺, 塞来。EPF16.48

(5)……囗从南方来, 塞到城北燧强劫略脱……EPF22.546

居延汉简“并”共出现47次:旧简20次,新简27次。“并”字使用情况如下:

一、用作副词,有26例。

1.用于统计数量,与“凡”用法相近,有21例。

(1)凡并重廿斤一两半两。25.7A

(2)右凡卖雠并直二……52.59

(3)囗囗二人,并橐五囗 85.10

(4)……里邴种已……月壬戌除 已得河南……, 已得都内第……,凡并直千……239.15

(5)、(6)凡肉五百?c一斤,直二千一百六十四,脂六十三斤,直三百七十八;脂、肉并直二千五百?c二。凡并直三千二百一十二,脂肉六百四斤。 286.19A

(7)戍卒魏郡贝丘里杨通 贳卖八 布八匹,匹直二百卅,并直千八百?c。311.20

(8)二,贾六十;檠绳十四,贾廿八;萆一,贾廿;白苇三利,贾六。 凡并直二百九十四……317.24

(9)……直卅,并直三百。EPT50.58

(10)凡并直六千五百一十二。EPT50.136

(11)第廿五燧卒唐熹自言贳卖白?褥一领,直千五百,交钱五百。凡并直二千……EPT51.302

(12)……二匹直六百,韦绔钱少百,并直七百。EPT52.493B

(13)……囗利卒臧并直二百廿二。EPT53.103

(14)……四尺、下广丈二尺、深四尺,积卅二万一千?c八尺,秩程土并出人功四百?c一尺六寸。EPT58.37

(15)囗并用廿一人囗……EPT59.401

(16)……囗一,并直六百。EPT59.501

(17)……囗并直四……EPT59.858

(18)恩籴大麦二石付业直六千;又到北部为业卖肉十斤直谷一石,石三千,凡并为钱二万四千六百,皆在粟君所。EPF22.13- EPF22.14

(19)元寿二年十二月庚寅朔戊申,张掖居延都尉博、库守丞贤兼行丞事,谓甲渠障候言候长杨?私使卒并积一日;卖羊部吏,故贵?c五。EPT59.548A

这种用法的“并”多出现在“直”前,共13例;“直”同“值”,“并直”即“凡直”。居延汉简“凡直”出现16例,其中“大凡直”1例(EPT40.76B)。“凡、并”同义可连用,居延汉简中“凡并”连用有7例。

汉代其它出土实物文献,如铜器铭文的鼎,有器有盖时或熏炉盖与底座铭文,在重量时都加“并重”二字。[11]东汉买地券、镇墓文,用?硗臣剖?康姆段Ц贝剩??鳌安ⅰ保?蛔鳌?K”。[12]如光和七年樊利家买地券、曹仲成?地券等。[13]

汉代石刻文字统计数量的范围,我们目前所见到的材料也写作“并”,如《四川郫县犀浦出土的东汉残碑》:“奴、、生、婢小、奴生,并五人。”该碑刻统计数量的范围副词共出现4次,均作“并”。《?h代石刻集成·本文篇》曲阜徐家村?像石??:熹元年十月三日始作此臧堂,?榄断嘟浴酢酢彩亍池??构の迦f,又食九?,并直?十?。[14]

另有1例残简“凡已得并……117.42”,其中“并”可能用作统计数量的范围副词。

“并”用于统计数量,在传世文献中不多见,现有虚词辞典、古汉语语法方面的著作很少提及“并”的这种用法。

2.表示全部,与“皆”、“俱”用法相同。[15]有5例。

(1)……月来取,并取之127.13A

(2)……百七十,谨并劳付吏等145.12

(3)出小囗付丰,婴中有米七斗及巩中皆并遣丰,愿以宁卿印封之。287.15A

(4)并合和,以方寸匕……497.20

(5)戊失亡货,负。已失火囗……EPT11.6A……囗囗囗并毋以传……EPT11.6B

简497.20列举几种药物后,指出对这几种药物集中调和配制时用“并”,简EPT56.228句式与之相同,副词用“皆”:

……一分,栝楼、 眯四分,麦丈句厚各三分,皆和。以方寸匕取药一,置杯酒中,饮之,出矢?。

“皆、并”同义,可连用,居延汉简“皆并”连用见于简287.15A。

《武威汉代医简》[16]记载的病方,凡涉及到多种药品同时调和配制时,多用“皆”字,有12例;或用“并”字,有2例;“并”、“皆”用法相同,且有的同简中或用“并”或用“皆”。也有“皆并”连用的,有7例。如:

治 囗囗囗言方术方风细辛姜桂付子蜀椒桔梗凡八物各二两,并治合和以方寸匕先?饭米麻饮药耳。治诸 石 出石血 出血膏 出膏泔 出泔,此五 皆同乐治之, 姜瞿麦各六分兔糸石滑石各七分桂半分,凡六物皆治合以方寸匕酒饮日六七病立 石即出。

3.用作时间副词,表示同时,有12例。

(1)令史三人,并居第二燧89.18

(2)……腆毋状,当并坐罪,当死……290.4

(3)臣谨案,令曰发卒戍田,县侯国财令史将二千石官、令长吏并将至戍田所。EPT51.15

(4)长偏斋事,并将车父卒董利……EPT52.167

(5)放毋状,当并坐,叩头死罪死罪。EPF22.201

时间副词“并”还见于简 EPT6.89;EPT57.64;EPF22.264;EPF22.265;EPF22.278;EPS4T1.3;EPS4T2.105

当强调多个主体同时进行某种动作时,“并”便由范围副词的用法引申出了时间副词的用法。虽然“并”“并”都可以作时间副词,但“?K”尤其强调时间上的一致性,而“并”对时间共时性的要求不是很严格,只要在一个大的时间段内共同行动即可,如上例(1)“并居”,例(2)“并坐”等。其中“并居”,居延汉简又作“俱居”(简),说明“并”的时间副词与范围副词之间关系的密切。

二、用作连词,有6例。

(1)今写所治亭别被兵籍,并编移书到。光以籍阅具卒兵。7.7A

(2)恩到?得卖鱼尽,钱少,因卖黑牛,并以钱卅二万付粟君妻业,少八(万)。EPF22.10- - EPF22.11

连词“并”还见于简EPT48.22AB ;EPF22.24;EPF22.27

三、用作动词,有1例。

汉兼天下,海内并厕 9.1C

此简为《仓颉篇》残简,阜阳出土《仓颉篇》残简也作“海内并厕”。

四、文意不明,有2例。

(1)书甚并武77.59A

(2)……五斗二升廿七分升廿六术曰并上下……126.5

“?恪币驳笔窃凇安ⅰ弊只?∩戏被??桑?友?h?“?恪背霈F2例,用作???痹~。

(1)建昭二年八月庚辰亡?客居?安?利里者雒?上商里范?。壬午???所乘??,更乘?牡?,白。蜀? 布??T?布 157.24A

(2)??隳淅簟??PT52.649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居延汉简“?K”、“并”的用法不同,而在它们字形基础上繁化而成的“ ”“??/SPAN>”也各自承担了“?K”和“并”的部分意义。具体来说就是“?K”主要为人名、地名用字;“并”用作虚词,主要用作范围副词。这两字同简出现时,尤其能体现出它们的这种区别。如:

元寿二年十二月庚寅朔戊申,张掖居延都尉府博、库守丞贤兼行丞事,谓甲渠鄣候,言候长杨?私使卒,并积一日,卖羊部吏故贵?c五,不日迹一日以上;燧长张谭毋状,请斥免。府书案?私使卒并积一日,燧长张。掾宣首属长书佐?K。 EPT59.548AB

释文排列顺序错乱,当重新排列如上。此简文是一份西汉哀帝时期的官文书,内容是张掖居延都尉博、库守丞贤兼行丞事因候长杨褒犯有私自使用戍卒为自己做私事、将羊以超过时价45钱的价格卖给部吏、不履行“日迹”职责,缺勤一天三项罪,而向甲渠鄣候请求“斥免”候长杨褒的一份报告。“?K”、“并”同时出现在这枚简的正反两面,很明显“?K”是都尉府书佐的人名,“候长杨?私使卒并积一日”句中的“并”字,不是卒名,而是范围副词,与“凡”的用法相同。如:

卒苏汉癸卯日迹尽壬子积十日毋人马兰越塞天田出入迹凡积卅日。EPT43.32

居延汉简有“积一日”的记载:如“收降候长赏候史充国 四月乙巳日迹积一日 EPT58.17

其他文献中“?K”、“并”共现,也体现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如:

(?)【人】?事也,?(合)於天地,?於民,羊(祥)於鬼神,使民同利,?夫?之,所胃(?)?也。身?於前,主上用之,?利??疑琊ⅲ?览?f夫百生(姓)。天下名??獭跏快妒翘?。壹言而利之者,士也。壹言而利??撸??恳病J枪示?颖吧硪?牡溃??ㄖ牵┮赞q之,?以行之,?道以?K世,柔身以寺(待)之?r。……小夫得之以成,??业弥???。小??弥?允仄湟埃???镜弥?浴?SPAN style="COLOR: red">并兼天下。(《?王堆?h墓帛??SPAN lang=EN-US>(壹)老子乙本卷前古佚??な???·前道》)

《居延汉简人名编年》在叙述元寿年间人名时引有该段文字,作者认为这段文字“居延都尉博、居延库守丞贤、候长杨褒、燧长张谭、掾宣、守属长、书作并等七人,同见于一枚纪年检”。[17]没有把“并”当作卒的人名,这是很正确的。

即使同是作为副词,“?K”、“并”的意思也不同,“?K”强调动作的同时性,“并”强调的是归总或同一动作涉及到不同的主体。例见上文。

不区分这两个字,有时容易引起对句子的误解,除上文已讨论EPT59.548AB简,我们再举几个例子。

以下二例中的“?K”不用作范围副词:

第十候长忠将萧?K诣官三……123.24

将,带领。此句不当在“萧”后点断,“萧?K”为人名。

第十六燧长顾?K已得七百一十,少三百九十180.38

此句“顾?K”为人名,“?K”与“凡”用法不同,“?K已得”不是“凡已得”的意思。

以下二例中的“并”不是人名用字。

令史三人并居第二燧89.18

《甲乙编》、《集成》作“并居”作“?K居”,此句如果标点作“令史三人,?K居第二燧。”则“?K”依居延汉简“?K、并”二字的用法推测,有误认为人名的可能。

……囗? 十七燧卒槐里常?

……?赵匡并十七燧,为吏卒载食EPT48.22AB

《集成》“并”作“?K”。居延汉简“?K”字人名多?槎?郑??秩嗣?模?沧鳌?K”。如:简178.24中的“张囗?K”,敦煌汉简2031的“周生?K”。“赵匡”又见于简71.6和EPF22.258,“赵匡”为第三燧长。该句“并”为连词,是一起的意思,“十七燧”后省略“卒槐里常见”,该简的意思是(第三燧长)赵匡与十七燧卒槐里常见一起为吏卒运载粮食。

以下二例中的“?K”不用作连词。

谨验问守候长就辞:燧长垣?K、卒梁不示坐常相婢亡越囗部塞天田。133.11

“垣?K”又?於?163.20,“垣?K”?槿嗣??/SPAN>

第7篇:千字文解释范文

【关键词】周易;说卦传;六卦;孕天八卦;先天八卦

《周易·说卦传》云:“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

八卦的世界观象征,是乾为天、坤为地、艮为山、兑为泽、坎为水、离为火、震为雷、巽为风,这些象名即是象征形式的卦名。

邵雍、朱熹以来,易学界接受先天八卦论,可是,排列次序里,“水火不相射”置尾的安排悖于先天八卦的方位图,此乃千古谜题。

本文融合六卦论视野与先天视野,说明该处文字明言的是孕天八卦,联系其宏观语境才能说也隐示了先天八卦,圆通地解释了谜题。

一、周易《说卦传》“水火不相射”句之千古谜题

1、邵雍先天八卦论照亮迷雾

宋代之前,人们未明其关涉卦序,文字实是一片迷雾。

邵雍解释为谈先天八卦,朱熹《周易本义》传播之,迷雾顿开,后世皆从之。

其释有理,因为,天地定位关系到方位、关系到先天方位,而且后面的“帝出乎震”段介绍后天八卦的方位,先天后天有相关性,而且《系辞传》介绍的太极生八卦模式也是支持。

这两个方面是大体。解释了谜团之大体,就不能不谈先天八卦。

2、先天视野里也存在千古谜题

可是,随之出现了两个谜:一是,依据先天八卦的次序,坎离应在“雷风”之前,可是,《说卦》里水火两卦被放后了,二是“不”字来得怪异,与前三句在文字上不协调,前三句自成一个部分,坎离是另一个部分。

此两谜长期难解。

因此,先天论只是大体有理,并非全解。

应该说明,邵雍之前,历代注家解“不相射”为“不相厌”,《周易释文》介绍:“虞、陆、董、姚、王肃音‘亦’,云‘厌’也。”[1]以协调于“通气”、“相薄(搏)”的交通含义,但此释不能说明何以用“不”字打破四字格式,而且“不厌”还是没有交通含义,与“通气”、“相薄(搏)”的互动状态不协调。

3、马王堆帛易引文不能通行本说法

《易之义》篇有:“天地定立,,火水相射,雷风相榑,八卦相庴。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故易达数也。”

“火水相射”,在“雷风”之前。符合先天次序,阙文应该是“泽山通气”。

帛易没有今本《说卦》,只是杂有其前三章,此前的一段冠以“子曰”,明显是摘要性转述。就是说,今本《说卦》篇在前。

4、孔子及其弟子的引用不能限制《说卦传》的象数学内容

易之为用,必明卦象,因此,《说卦》的象数学内容或其中很多内容,来源非常古远。

笔者“中天八卦揭秘:《周易?说卦》的核心内容”一文[2]论证,《说卦传》“雷动”段等文字严密谈论了中天八卦,笔者“归元八卦惊现:《周易·说卦传》的重要内容——多层次的太极周易观”一文[3]论述,其“神也”章应该是在谈一种返归运动的八卦,可见:《说卦传》内容的丰富性超出了人们的千古想象,文字很严密,严密得令人惊讶,一些关键内容是点到为止,带有部分的秘传性质。

这种高度发达的说卦体系必是古远说卦史基础内容的继承和总结。

因此,“水火不相射”不能看作随便文字。

而且,象数与义理是易学两大部分,《说卦传》是象数学体系内行大师的长期传承内容之一,《易之义》表现的孔子,只是一个外行人的研易心得(《史记》等文献介绍孔子是五十岁而学易,不见师承),是易学外行人进入易学、发挥易学的义理,因此,在象数学方面,不能要求孔子及其弟子达到很高水平,不能以他们的理解和引用方式来限制《说卦传》象数学内容,就是说,不能以马王堆帛易引文来取代《说卦传》相关文字。例如,《说卦传》所谓“易逆数也”,在帛易《易之义》里成了“易达数也”,成了废话,以不知为知。

5、笔者的六卦论视野融合邵雍的先天视野,可以解谜

这种融合视野里,“水火不相射”之解谜,就在六卦到八卦的演化。

下面展开这种解谜。

二、圭卜六卦体系的视野

六卦体系包括六卦(八卦之没有坎离)和十二月卦、三十六卦、六象筮法等内容,包括圭卜内容和超越圭卜的抽象气论内容,六卦体系里的阴逆式月卦、客主加临(六卦天文式)等内容超越了圭卜阶段,但从六卦体系的来源看,圭卜是基础,六卦体系总体上可以称为圭卜六卦体系。

1996年笔者在做图探易里发现了六卦体系的初形,向该年10月在郑州召开的国际中医与周易研讨会提交了《失传三千年的易经阴逆式月卦体系》[4]、并撰《天文六卦体系论和广义八卦论》予以交流,后文的主要内容后来缩减成《易学起源之谜新解─兼谈中医学阴阳理论来源》[5],次年发表在本校学报,其六象筮法论内容则扩展为《商周数字卦之用六象筮法考》[6],通解了蔓延先秦数千年的数字卦复杂图景,打开了筮法黑箱。

这里再论六卦体系,主要是新的扩展探索。

1、卦:原始形态是圭卜,是圭测工具的卜占化

卦字应该反映了卦的原始形态。卦,从圭从卜,是圭的卜占化形态,是天道占法,反映一种天道决定自然和人事吉凶的观念。

圭为天文测影仪器,是测日影的有多条划线的天文工具,表现时间变化,其表现的日影伸缩(即阴阳伸缩,阴阳的原始含义是指是否见阳光),反映日道变化,有竿的立体圭架之圭尺配上刻度可反映一天里日光移动的阶段性,圭表可反映一年十二月的日光入射点之阶段性变化。

圭何以卜占化?

将圭表现的日光(天道)之阶段性变化单独化,就可以产生十二个圭或六个圭。对这些圭进行不同的吉凶分定、用以抽签,就是卜占了。如果把六个圭进行阴阳分类,再加以组合,并确定其吉凶,也可以用以卜占,就是说,用多样性的圭具来卜筮,就成为卦。

圭的卜占化,自然是圭测活动和巫术活动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出现是偶然的,由于远古时期圭测历史漫长(农耕文明需要大体准确的天文学,现代考古发现水稻种植历史在一万数千年之前),这种出现的机会还是不少的,当然,是高智商群体大量选择的一种结果。

最早的卦应该是十二月卦或十二时卦,六卦则是后来演化的。

天道占法是远古占法的一种高级形态。

六卦与民间常用的掷贝,谁在先?

中华多个民族的预测活动长期流行掷贝(也曰掷珓、掷贝珓等),贝具多样,壳、竹、木的都有。

唐代韩愈记述了在南岳山遇见的僧人掷贝事,后来掷贝不断进入文人话语,今人遂以为掷贝兴起于南北朝。其实,掷贝是很低级的占卜方式,流行面又广,应该是源远流长的,想想三兆那些复杂的占卜体系之在夏商周时期的存在,可以估计,掷贝应该在前。

掷贝的原始出现可能先于圭卜,它本质上不是圭卜,不是原始意义的卦。

由于卦字使用面的扩大,掷贝在一些地方称作打卦,是一种打卦形式,其三种组合,俗称为阴卦、阳卦、宝卦,以宝卦为吉,因此,掷贝是使用两仪“卦”。

2、圭的卜占化,比八卦早出

因为,八卦的坎卦离卦不能反映原始阴阳(景影)的机械变化,表现不了卦的从圭从卜。

八卦应该是圭卜活动漫长演化的结果,应该是原始卦系的后裔。

3、六卦生八卦的证据

在《商周数字卦之用六象筮法考》,笔者论述了六卦生八卦是上古数千年筮法史的内容,并圆通地考释了殷墟四盘磨的隗魁系文龟甲、及小屯南地的四卦龟甲。

六象筮法里,阴阳六象本质上就是阴阳六卦,卦为爻、多次得爻即成为判定吉凶的卦,生爻之卦为“生卦”,爻生之卦为“成卦”,三爻得小成之卦、六爻得大成之卦。其实,《周易》介绍的大衍筮法也有以卦生爻、再以爻成卦的过程。

4、至少在3500BC年之前,圭卜演进出了八卦筮法

筮法需要数定,以数定卦数则能筮。卦从卜法演进出筮法,是卦史上最大的革命性发展。

六卦从卜法演进出筮法,目前没有任何考古资料,可知的是,至少在3500BC年之前,圭卜演进出了八卦筮法。

张政烺《试释周初青铜器铭文中的易卦》[7],论述了江部海安县青敦遗址1979年出土的、属于3500BC年左右的八个六爻的数字卦。这说明当时的数文字简单系统已经完备。

另外,简介:五千年之前,已有连山易体系之早期形态,八卦体系已较发达。古传夏代的易学书名曰连山。安徽出土的“含山玉版”乃公元前3450年左右(±150年)的文物,其中间是一个口和八个峰形,乃中口连山图形;贵州省水书学者韦章炳介绍过水书连山易的太极八卦图,二者中间部分的图画完全一样,水书里山字形如双峰;含山玉版的中口连山图,就是连山易的太极图[8]。据阳国胜等人的初步研究[9],该书可信。

如此,则原始卦系的存在史早得多。

5、贾湖遗址的数目化龟占法,说明圭卜乃至圭筮可出现于万年左右之前

1)八千年之前,数目化龟占体系已出现,则当时卜占形态比较发达了

距今八千年的河南省漯河市贾湖遗址,墓葬里有刻符龟甲(类似于殷墟时期在龟甲上刻写文字),龟甲刻符多为8个一组,多与石子同出,说明其存在于一种原始的数目化占卜体系。

数目化龟占体系,是卜占形态比较发达的形态。数目化高级,用龟说明选具也高级,重视通灵性。另外,贾湖刻符,彝族学者朱琚元论述,其中一石器上的4个符号,能用古彝文释读,其意义也与这件器物的用途似极相符。[10]

比较:彝族的雷夫孜占法,用竹条,用数目定“卦”定吉凶。该占法,因为二十世纪中期才调查研究,可追溯的历史不长,不能确定是远古自发产生的、还是后来自发产生的,还是对汉族八卦的一种简用式。

2)贾湖遗址的数目化龟占法,说明圭卜可以出现于万年左右之前

从无文字民族的文化生活看,预测比文字出现得早,可见汉族历史上预测文明出现之古远。

圭卜的低级形式演化到数目化阶段,需要一个过程,在远古,那会是一个很长时期。

圭卜的低级形式可以比数目化龟占法更早出现。

附带指出,蔡运章、张居中《中华文明的绚丽曙光——论舞阳贾湖发现的卦象文字》[11],认为贾湖21个刻符之目前已认识的11个字,分别属于反映《周易》离、坤两卦之象的卦象文字,其论乃一家之说,可惜分析得很牵强,不可信。

6、如何理解巫咸作筮?

《吕氏春秋·勿躬》云:“巫彭作医,巫咸作筮。”反映周代传说。巫咸是商代人,比青敦遗址所处时代晚了二千多年。所谓巫咸作筮,实际上应该是指某种筮法。《说文》曰“筮,易卦用蓍也”,这是很狭窄的一种解释,表现了秦汉时期对筮的主流理解,依据这种说法,巫咸作筮就是巫咸开始采用蓍草为占具。秦汉时期这个主流理解,在筮占史上是片面的,因为,筮从竹,为竹条,应该反映了远古的普通筮占使用竹条这个现象;竹代表草木,蓍占只是一种高级类型,没有蓍草的环境也可以筮占,譬如,枚筮就是方便形式的筮占(关于枚筮的旧解有误);此外,筮从竹,是反映一个历史时期的主流筮具,并不排除以特殊石子为筮具,例如,贾湖遗址的龟占就用石子。

7、圭卜六卦到抽象六卦(如六气)

狭义的圭卜六卦是术,抽象六卦体系则是理,如笔者《失传三千年的易经阴逆式月卦体系》一文论证的《归藏》、《周易》残存的阴逆式十二月卦,至今高深莫解,如中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之五运六气说,包括其客主加临模式,本质上就是六卦天文式,是先秦思想,是一种高深的世界观理论了。从狭义的圭卜六卦到抽象六卦体系,是数千年的演进。

三、孕天八卦:六卦到八卦的中介

1、六卦到八卦:孕天八卦

孕天八卦,指一种孕育形态的八卦,早于先天八卦,其中,离坎两卦附寄于它卦,不是典型的八卦。此名里的天字没有实指,是考虑到先天、后天之名而使用的形式词。

孕天八卦的离坎,应是附寄于兑艮两卦,离寄于兑,坎寄于艮。如果离坎隐存于中宫,则只是六卦的太极位之阴阳,不是八卦的一种形态。离坎附寄于兑艮两卦而非震巽,因为兑艮在六卦形态的阴阳两仪之中间位,而离坎在一定意义上也代表阴阳两仪。

如此,则孕天八卦之生成数(非次序数)为乾一、兑离二、震三、巽四、艮坎五、坤六。

2、明谈的是孕天八卦,自然后言“水火不相射”

如此,则《说卦》所谓“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明谈的是孕天八卦。前三句所谈的六个卦自成一个部分、是八卦的显形部分,坎离两卦是另一部分、是八卦的隐形部分,那么,坎离这个隐形部分应该放在后面说,而且,“不相射”来得自然了,在语义上表示坎离性质特殊,不参加互相作用,此“射”即是本义,并非通假于“厌”,语境上则表示两个部分并列,与前三句在文字上恰好是差异性协调。

3、论宏观语境,四句话概示着孕天八卦演化到先天八卦

《说卦》“天地定位”等明言的是孕天八卦,但论宏观语境,四句话又有隐示先天八卦的功能,概示着孕天八卦演化到先天八卦,包括了二种八卦。

如此,则先天八卦在《说卦》只是高度隐示。

哪有先天八卦?何来高度隐示?

所谓高度隐示,首先是论宏观语境里的“天地定位”等语,其次,高度隐示是针对精研者、达到高级易理层次者,至少邵雍就悟出过。

所谓宏观语境,是综合内部宏观语境和外部宏观语境。一是,《说卦传》自身的宏观语境,其两段下文都把八卦并列对待,且明言了没有形式美的后天八卦,易理上要求形式和谐的先天图式,这种要求可以属于高度隐示,构成易理精深者开悟的资源之一;二是,《说卦传》的外部宏观语境即易传部分的一种象数学世界观内容——严格说是《系辞传》之“易有太极”、“四象生八卦”等语所谈的一分为二图式,显隐兼顾地展示了先天八卦的一种序列,事实上,邵雍介绍《说卦传》“天地定位”等句谈及先天八卦、并介绍其数,一半的依据就来自《系辞传》的太极生八卦图式。两个宏观语境,分别隐示先天八卦的主要定位点和一种序列,综合起来就得出先天八卦的方位图——这两个宏观语境都是象数学大师所谈,应是一人所作。

干嘛高度隐示?因为在象数学大师眼里,它们涉及宇宙高级秘密,不可轻传,邵雍也说过:“易中秘密穷天地,从来切教莫轻传,仙人也有两般话,道不虚传只在人。”

六卦论视野融合邵雍的先天视野,得以圆通地解谜。

4、文字简约是《说卦传》卦序卦位部分的特点

文字如此简约,说明《说卦传》的卦序卦位部分兼有明传性和秘传性,有过精心设置。

其实,《说卦传》该特点很明显,例如,“帝出乎震”段谈了易学里极其重要的后天八卦,其本来的文本字数很少,并未明谈后天方位,该段里面的“震,东方也”等方位解释文字,公认是某注家的释文被后人误解为正文了,又如,笔者《中天八卦揭秘:〈周易?说卦〉的核心内容》,考证出其“帝”字非常重要,涉及中天八卦的太极位及中天八卦的排位,也涉及后天八卦的太极周行问题,乃一字千钧,也仅仅是一字千钧,使得千古以来人们无法准确地理解此“帝”字及其相关的一系列重要理论,更看不到易学象数学与先秦道家的血缘关系。

5、《说卦传》作者可能有孕天八卦的思想么?

《易图明辩》所记邵子易学密术传人、宋末易术大师、著有高深玄言数十万的“溟涬生”之评《易传》诸篇,他低视多篇,而高赞曰:“《说卦》非圣笔不能作”[12]。他视野里的《说卦》与常人视野里的,岂能等同?

从笔者的探索看,《说卦传》作者的卦序知识,远远高于当代易学界了解的公识部分,又如,先天八卦早已是常识了,关于先天八卦的数,易学界一般人至今只知邵雍所传的生成数,以为这就等于先天八卦数,其实不然,《说卦传》“帝(太一、太极)”式宇宙观(笔者曾谈过其明示的后天太极和隐示的中天太极),隐存了九宫观、从而九宫数,因为这是一种世界平衡数,那么,先天八卦的世界在数理上同样也有平衡、和谐问题(易理之应然,通者通,盲者盲),也有九宫数,而先天八卦九宫数及其用法至今是个别易术家小圈子内的珍宝。于《说卦传》而言,本文此谈乃首次公开其隐存的先天八卦九宫数。

易学世界还有广大的未知地带,一些是闻而不明,更多的是从未闻说,人类的易学探索还有漫长的道路,因此,对于孕天八卦论这种看似奇怪的探索,应有开放的态度。

【参考文献】

[1]转引自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修订本)[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617.

[2]刘林鹰.中天八卦揭秘:〈周易?说卦〉的核心内容[J].怀化学院学报,2013(4).

[3]雪草青.归元八卦惊现:《周易·说卦传》的重要内容——多层次的太极周易观[J].西江月,2013(3).

[4]刘印.失传三千年的易经阴逆式月卦体系[J].亚洲医药,1996年10月增刊—第一届传统生命科学大会专刊(国际中医与周易学术研讨会).

[5]刘印尔.易学起源之谜新解─兼谈中医学阴阳理论来源[J].怀化师专学报,1997(02).

[6]刘雨鹰.商周数字卦之用六象筮法考[J].怀化学院学报,2000(1).

[7]张政烺.试释周初青铜器铭文中的易卦[J].考古学报,1980(4).

[8]荔波网.《我州水书专家破解荔波水族“神书”连山易》,另见:《惊天揭秘:6000多年前的含山玉版图纹是连山太极图》,韦章炳,学术之窗,2011-06-19.

[9]阳国胜,陈东明,姚炳烈.水书《连山易》真伪考[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5).

[10]朱琚元.贾湖刻符与中华彝族万年文明史[Z].彝族人网-彝学研究精选:2005-11-26.

第8篇:千字文解释范文

现在知道的最早的刻划符号和文字都是附着在陶器上的,陶器文字虽不成体系,但无疑是早于甲骨文而产生,又绵延于秦汉的重要的文字遗迹。陶文不仅是研究古文字的重要资料,同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尤其对古代社会制度、史地及官私手工业的研究,可补文献之阙佚。王国维将陶文比作甲骨、彝铭,足见其对陶文价值的推重。而首开陶文的价值发现,并将其作为重要的文字遗迹而进行收藏、研究,开创了这一学科的即是陈介祺。陈介祺(1813―1884),字寿卿,号斋,山东潍县人,清代著名的金石学家、收藏大家。

一、陶文的发现

清代中期以后,金石学进入了鼎盛时期,并由此开启了学术新境,所以王国维《观堂集林・沈乙庵先生七十寿序》中称“而道成以来之学新”。而清代金石学正是从陈介祺等开始,突破了“金”、“石”质地的局限,从文明信息的角度关注历史遗存,陶片、封泥、砖瓦文字遂成为收藏与学术研究的重要部分。

在陈介祺之前,虽然陶文已经开始有人关注,如成书于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马星翼所著《邹县金石志》中即有出土陶文的记载,但仅是作为一种文字现象的披露,人们对陶文尚未能认识。而真正意义上的陶文的鉴定与发现,始自陈介祺。一直致力于古陶文研究的高明先生在《古陶文汇编》序中说:“古陶文是继商周时代铜器、玺印、货币、石刻文字之后,在古文字研究领域-中出现的另一分支。此一分支学科的开拓者是山东潍县学者陈介祺。”李学勤先生亦称:“最早鉴定和收藏陶文的是著名金石学家陈介祺。据我们见到的陈氏手迹,他开始访获陶文在清同治壬申,即公元1872年。这比甲骨文的鉴定早27年。”(李学勤《山东陶文的发现和着录》,载《齐鲁学刊》1982年第5期。)陈氏于陶文的鉴定发现,无疑是古文字学史上的重要之事。王襄《古陶残器絮语》:“金石学之在昔,金有钟鼎彝器,石有碑碣墓志,其旁支逮于镜、兵、玺印、泉币、砖瓦、造像、封泥。自宋至满清,时历千载,有专家之访求考定,汇其品物着于录者,仅此已尔。陈筻斋出,悟古器物出土之地,多在周汉两京,又悟东周而后列国及七强故都,埋藏者应富,乃募工人趋临淄,访齐之古城,并力发掘,果大得残陶。有文字之陶现于人间,列入金石学,陈氏为其创者。”

陈介祺发现陶文之年代,前辈学者多认为为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乃是根据篮斋尺牍所断。李学勤先生曾在题为《吉金拾零》的拓片册内见斋手跋陶文拓本一纸,题为:“瓦器残片出潍之东,甚古,有印文曰‘陈口’,当是陈氏之族,口字不可识。同治壬申五月六日己丑,得之于姓。”从而将斋发现陶文之年代定为壬申,即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李学勤《山东陶文的发现和著录》,载《齐鲁学刊》1982年第5期。陈继揆先生陈继揆1921―2008,陈介祺嫡六世孙,天津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陈介祺史料的主要整理与研究者)又证之曰:“余翻检旧册,亦得同年(同治十一年)题跋一纸。始得之陶片,抑有田陈氏之印记,系得自同邑于姓,出土于齐国大邑即墨故城遗址。忆余幼年时,见拓片箱内,此陶片之拓本特多,先人之珍重,可以想见。”(陈继揆《筮斋论陶序》,载《文物天地》1994年第5期;并见《斋论陶》,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该书为陈继揆先生辑录。)因此,陈氏发现陶文可确定为同治十一年。

陈介祺发现陶文,欣喜若狂,尝言:“三代古陶文字不意于祺发之,三代有文字完瓦器不意至祺获之。殆祺好古之诚,有以格今契古,而天实为之耶。”(《篮斋尺牍》(五册本),光绪三年八月廿四日致吴大激。民国影印本。)陈氏认识到陶文的价值可与钟鼎、玺印等文字并称,尝记云:

余于钟鼎文字,不能识者,百或有一二,又谓刀布文字不过一二,非钟鼎比也。今得三代古陶文字则不可识者甚多,且有正倒不能定者,奇矣哉!石鼓无二,而竟有陶,陶又似古于金石,奇矣哉!是岂可与刀布文字并语哉!

古陶与古玺印近,有以玺成者,有刻者,与钟鼎、古货为今存三代文字有四,并石鼓禹书洛字为五。(陈介祺手稿,井见《斋论陶》,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第16页。)

陈氏对片瓦只字皆极珍视,不惜资财大力搜罗,曾言“负贩求之于乡,牧竖求之干野,能使三千年上文字之在瓦砾者裒而传之,此亦归里数十年真积之力,从此齐鲁人人心中知有此事,则古文字所全多矣”(《簋斋尺牍》(五册本),光绪三年八月廿五日致吴大激。)

经篮斋倡导,古陶文引起学者们的重视,遂有潘祖荫、王懿荣、李山农、王念亭等竞相寻求,各有所获。斋于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祀灶后一日”曾记:“自余得三代古陶后,都中潘伯寅司寇、济东道李山农、东武王念亭争收之。近伯寅渐不收,山农归粤,念亭需次保阳,又将渐渐归余。三代文字,千余文、数百文可得一片数字,岂非至幸。瓦砾满几,古致穆然,洵于野老为宜。古人有知,或不我弃也。”(陈氏家藏稿本,并见《筮斋论陶》,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第58页。)之后,关中、洛阳、安阳等许多地区都出土了陶文。顾廷龙在1936年所著《古陶文T录自序》中云:

近六十年来,古陶时出,而有记号文字者,则始于殷商,盛于七国。殷商之陶近年方出诸殷墟。前此所见而多文字者,则光绪初年所出七国时物也。古器物之流传以七国者为少,而古文之异形亦以七国者为最繁。当今古文字学称盏之日,殷有卜辞,周有铭刻,秦汉有小篆,皆可表其一代之制,寻其变迁之踪,而七国陶文实为枢纽,尤可贵矣。

顾氏云“多文字者,则光绪初年所出七国时物”,主要指齐鲁故地出土陈氏等收藏者,所言“古文之异形亦以七国者为最繁”可为确论,这也是陈介祺认为“三代古陶文字则不可识者甚多”、字形亦奇的原因。陈介祺的金石好友吴云对其于古陶瓦器残文的关注与发现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昔孙退谷八十余岁犹为《尚书》作集解,论者谓其隐然以伏生自喻。今吾斋兄年已六十余矣,久以传古是任,所藏先秦彝器富甲海内。兹复于荒郊瓦砾之中,淘掘残砖碎甓,遂使数千年前古文奇字,为祖龙所未劫,许氏所未录,欧阳、赵、薛所未得见者,一时并大显于时,天之未丧斯文,特畀公以康强聪吉之年,以扩此继往开来之学,此又非退谷所能同日而语也。”(吴云:《两轩尺牍》卷九,光绪十年潘 祖荫序刊本。)

陈介祺于陶文方面的开创性之举,源于他强烈的文字意识与敏锐的学术洞察力,更是他几十年浸淫古文字的结果,其不仅影响了学界金石之友,还影响了其身边的人。有意味的是,陈介祺逝后,正是潍县古董商范维清最先意识到刻有文字的甲骨的价值,并送给了陈氏生前的好友王懿菜,从而开启了古文字学的新时代。

二、陈介祺的陶文收藏

陈介祺于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收得即墨出土的“陈”古陶文。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又收得齐国陶文两种。是年十月十三日陈氏致王懿荣书云:“又得瓦器上你文二,一如圆合子盖,径约五寸余,一则一握而已。”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其首次收得秦诏残瓦量(是年十二月四日致鲍康书)。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又“新得三代有字残瓦几七十”(是年十二月七日致吴大潋书)。而陈介祺收集大批陶文主要集中在光绪三年至四年间。光绪四年二月二十七日其致吴大潋云:“兹又检(光绪三年)十一月六日以后得者,瓦器百又三拓,瓦登百六十九拓。今日尚得二三百种,未及拓,共二千六百余矣。”光绪三年至四年,陈氏的主要精力都用在了古陶文及陶器的收藏、鉴定、考释及传拓上。从光绪五年开始,陈氏的陶文收藏便稀少了,是年九月十八日其致吴大潋书中称:“弟近几不收矣。”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正月陈氏曾作联语:“陶文齐鲁四千种,印篆周秦一万方。”附记中言“忽于齐鲁得三代文古陶数十器暨残陶文四千种”。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即陈氏去逝的前一年,又在其后记:“陶文今将及五千,癸未。”陈介祺:《敬宽书屋联钞》,陈氏家藏稿本。李学勤先生在《古陶文汇编》序中也说:“陈氏所藏为数甚多,其在世时传拓的《斋藏陶》,据称全套共四千零四十三纸,现今能看到的若干部,件数多寡不一,互有出入。陈氏藏品最后尚不止此数,听曾在1937年夏为北平图书馆洽让万印楼陶文的谢国桢先生谈,当时所见约四千八百件。”陈继揆先生在《斋论陶》前言中说:“然原山东文管会副主任、省图书馆王献唐先生,对斋藏陶研究最勤,全部拓片及《斋陶释》均经其亲自整理,生前曾谓潍县陈氏藏陶七千片,或有根据。盖斋于光绪十年殁后,次子厚滋续有收获。”总之,篮斋生前所藏陶文近五千片。

另外,陈介祺还收藏古陶七十余器(完整器物),而这七十余件陶器都曾作有全角拓图,出自拓工姚公符之手。光绪四年十月九日,陈氏致吴大潋书:“古陶今得邑人姚公符学桓作图,尚精细。今寄图屏六十二幅,又矢朐盘(有考未及书)大纸者一幅,共六十三纸,背少有次序。……如欲作册,乞寄纸样来,大者须横装也。”十二月二十日陈氏又致吴大潋书中称:“瓦登图又可增八幅,唯字复不奇耳。姚君嘱代敬谢。”然而,这七十余纸的陶器拓本图屏,今只有少数几种能有流传,大部分却查访不到。

陈氏陶文收藏的渠道,主要依靠潍县的贾人,如高文翰、杜锡九、赵允中等,以及临淄贾人马庆灏等。他们都曾长期为筐斋收集古物游走各地,不少陶文拓片上还记有他们的名字,如“陈向立事岁”瓦釜为马庆灏访得,“公窑”一片于光绪七年六月初一由杜锡九访得。除他们为斋在外购集外,兼有潍县周边的农民风闻潍县陈氏收瓦陶及带字残片之事,也有发现或拣拾者,送上门来的。另外,王恩田先生云:“王襄《古陶器絮语》就曾有陈介祺在临淄募工发掘的说法。这显然是不了解陶文的埋藏与出土情况的臆测。绝大多数的陶文出土于遗址,墓葬出土不多,茌遗址中以分散的形式埋藏在窖穴、房屋遗迹和地层内。临淄后李的大规模发掘,在战国地层和数百座灰坑中仅出土陶文一二百件。当地群众在动土时才有零星出土,积少成多卖给文物商人,斋和其它的文物收藏家差不多都是从估人手中买到陶文和其它文物的。”(王恩田《陈介祺与陶文》,载《陈介祺学术思想及成就研讨会论文集》,西泠印社2005年版,第41页。)陈氏募工发掘陶文的说法,确为臆测,否则不会不见于陈氏与金石之友的书札等史料中。

斋对所收陶片经其选取后,即交拓工,每件拓若干份,捶拓之声,终日不绝。其书札中曾言:“唯古陶时至,选收释拓,终日从事于此,亦至劳亢”,“今年拓者疲于古陶,已夜以继日”。这种紧张的陶文收集、考释、传拓,一直持续了数年。这些多为不经装订的散页拓本,或赠金石之友,或被人购去,因此出现了多种传世的斋藏陶拓本。这些拓本,多钤有“齐东陶父”、“有周陶正之后”、“三代古陶轩”、“古陶主人”、“宝康瓠室”(“康瓠”为陶器名,见《尔雅・释器》)等斋别号室名印章。目前散见于各图书馆、博物馆的篮斋藏陶拓本不下十余种,而以山东省博物馆所藏《齐鲁陶文》所收陶文数量最多,达6944件。“这可能就是所谓斋藏陶七千种说法的根据。但其中重复破残甚伙,不仅包括少量的伪品和可疑的陶文,而且一些主要的精品并不在其中。”(王恩田《陈介祺与陶文》,载《陈介祺学术思想及成就研讨会论文集》,西泠印社2005年版,第44页。)也可能包括陈氏逝后其后人续收的一部分陶文。篮斋藏陶拓本收陶文数量多而精者,当以国家图书馆所藏《望文生谊斋古陶文字》为最,共四函二十册,收陶文3622件。再者为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斋瓦器拓本》,六函三十册,收陶文2580件。

篮斋所藏陶器陶片,以齐地出土为多,临淄为最。鲁、邹、滕次之。也有来自关中者,可能为西安古董商苏氏兄弟代觅。而在此前后也出土了燕国陶文,然篚斋藏品中却没有燕陶文,则为憾事。

斋所藏陶文,陈继揆先生云:“长房分得原物于‘七七事变’前夕经谢刚主(谢国桢)先生介绍售于青岛博物馆,据收点者言,总数为4800件,至今封箱未动。”(陈继揆《篮斋论陶序》,载《文物天地》1994年第5期;并见《斋论陶》,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笔者听陈继揆先生说,其曾到青岛博物馆了解此事,方知封箱未动。另,孙敬明先生亦记:“陈氏所藏陶文,身后亦并其它文物散出,后存青岛市博物馆。1986年秋,笔者专程赴青岛市博物馆考察这批陶文。有关陶器全部盛在装子弹的小木箱内,每箱约一百余块,约四十余箱。当时因文物库房系借旧宗教庙堂,内中置物纷繁,白日亦觉黑暗,且木箱置于最西部,并上叠硬木大罗汉床,移动不得,故仅取出数箱开验,据保管者称笔者为此批陶文入藏以来首次启箱者。经验,其中以齐都临淄陶文为主,文字特征和内容格式显明。还有所谓鲁陶文,其实主要是今邹城市邾国故城遗址出土者。器物以豆、罐为主,亦有个别较完整陶豆,余者多是带有戳印的豆柄局部,故使一箱盛装许多。”(《潍坊 文化三百年》,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49页。)然王恩田先生云:“斋身后,所藏陶文实物除少量藏品归周季木等各家外,其余分为两批。一批被王献唐先生代山东省图书馆金石保管所购得。金石保管所的文物现归山东省博物馆,但馆内却没有这部分陶文实物。估计是新中国成立后,从四川运回金石保管所途经北京时,这批陶文连同滕县安上村出土的邾国铜器等其它文物一并调拨给其它单位了。另一批陶文实物归了青岛市博物馆。据1965年清点登记共有1798件。外界相传陈氏藏陶4000件都在青岛市博物馆当系讹传。青岛市博物馆收藏这批陶文的经过不得而知,估计是与四座北魏石造像一道企图东渡时被截获而留在青岛的。”(王恩田《陈介祺与陶文》,载《陈介棋学术思想及成就研讨会论文集》,西泠印社2005年版,第41页。)《季木藏陶》中确有斋所收陶文,其中包括笸斋于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首次收到的“陈”陶文,说明斋藏陶有所散佚,后流入青岛市博物馆的已非篚斋原藏的全部,究竟数量有多少,说法不统一,必须核实。

三、陈介祺与陶文研究

陈介祺既是陶文的发现者、收藏者,也是颇有贡献的研究者。陈氏对收集的陶文随拓随释,或略作题记,或记明出土地点,还对大部分陶文予以较准确的断代,三代者钤“三代古陶轩”印,两汉者钤“宝康瓠室”印,瓦豆钤“瓦登”印,余皆用“瓦器”印统之,珍重之品加钤“古陶主人”、“齐东陶父”、“斋先秦文字”诸印。这种对陶文、陶器的审定与分析,本身就是一种学术研究的过程,也为后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较能反映陈介祺对陶文认识及研究的是现藏于山东省博物馆的《斋陶文释存》,收陶文题拓近900件,乃王献唐先生代原山东省图书馆购得,装订成册的。该书为稿本,未得睹见。该馆的陶文研究专家王恩田先生云:“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如释邹陶文从‘口’的‘帻’为‘臧否’的‘臧’,而从‘臣’的‘臧’为‘守臧’的‘臧’等等,不胜枚举。”(王恩田《陈介祺与陶文》,载《陈介祺学术思想及成就研讨会论文集》,西泠印社2005年版,第43页。)陈氏在陶文上的精当释例及具有启示性的释例尚有不少。当时吴大澄在光绪二年十月十二日给陈介棋的复函中,肯定了陈氏所释有关陶文后云:“古文字多见自晓,然海内好古无如尊释之精确者,惜相距数千里,不获一一面承指画耳。”而陈氏在谈及陶文的考释时却云:“余于钟鼎文字,不能识者百或有一二,又谓刀布文字不过一二,非钟鼎比也。今得三代古陶文字,则不可识者甚多,且有正倒不能定者,奇矣哉。”(陈介祺手稿,见《斋论陶》,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第16页。)如此谦虚与矜慎,正反映了学者的雅怀与风范。

陈介祺在陶文研究上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指出陶文多用玺印印成,提出“古陶文与古玺印近,有以玺成者,有刻者”(陈介祺手稿,见《篮斋论陶》,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第16页。)其观点甚确。后来,黄质(黄宾虹)在1930年出版的《陶玺文字合证》一书中,通过一些玺印与陶文符合的实例,确切证明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正应验了陈氏之观点。二是提出“古陶文字不外地名、官名、器名、作者用者姓名与其事其数”。(《篮斋尺牍》(五册本),光绪四年二月二十七日致吴大激。)这些见解都是十分正确的,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顾廷龙在《古陶文T录序》一文中对陈氏的观点给予了肯定。陈介祺上述对陶文的认识,在当时皆为发凡之见,是昧于学术及精思者不能企及的。

另外,李学勤先生认为陈介祺“在光绪元年函件中,曾提到新得‘秦诏瓦’即陶诏量的残片,也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发现。他开始不知其性质,误以为‘宫上之瓦’。至光绪三年,就正确地改称‘秦始皇诏瓦量’了。他指出,量上诏文‘合四字为一印’,期待将来会发现印的实物。这一敏锐的预见后来果然实现,只不过印系陶质,并非猜想中的‘铜印’而已”。(李学勤《斋论陶・序》,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而陈氏在光绪元年得秦诏残瓦后,即敏锐地认识到了其价值,故其题识云:“此真千古未有之奇。黄金不足比重,海上神光,从吾斋片瓦上气如虹见矣。”

除上述几方面外,郑超在《战国秦汉陶文研究概述》一文中认为:“他(陈介祺)将陶文中的陈氏与齐国的田氏联系起来。除上引一例外,他还将‘陈向立事岁’陶片中的‘陈向’说为田庄子白,可见这是他对山东陈氏陶文的基本看法。”(《古文字研究》第14辑,中华书局1982年版。)陈介祺在《瓦釜考释》中云:“立事文见《周书》,又见余藏胶灵山古城出土二铜区文。区,《史记》今本误妪。吴清卿以文中釜字名为釜。此文亦有釜字,是瓦釜,陈氏四私量之一也。惜器不完,又碎破为五,存十字。陈宫,宫史无之,当即庄子白,白,之误。立事即相齐。等,《说文》田器,今字作为作田,当即。王上加一小横画,见古陶文,末一字虽缺而似区,亦可释主要为王区矣。”(陈介祺《斋论陶》,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第48页。)李学勤先生说:“文中首先讲到‘立事’,认为意即‘相齐’,又论及‘釜’是陈氏四量之一,凡此等等,都是后来治陶文学者所经常讨论的。他更以陶文与自藏胶县出土的铜釜对比,尤见卓识。辨出该陶文末一字为‘区’,并且指出‘王上加一小横画’仍是‘王’,都体现他文字学的功力。1935年唐兰先生作《陈常陶釜考》,正是继续陈介祺此文开启的端绪。”(李学勤《筮斋论陶・序》,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陈氏在陶器方面的认识常有独到之见,如孙敬明先生记:“齐战国陶量器,有一种直口斜肩的圆底罐,其自铭‘区’或‘釜’。初者由文字而知之乃量器,但圜底倾侧,想是用之不便。可是检读陈氏札记中谓,此圆底乃专制用作量器,其类似升、斗,在量粮食时置于粮上,且极易平衡。凡此细微毫末,不真好古,不细心,不用心,焉能体及。”《潍坊文化三百年》,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60页。陈氏考察之入微、所思之独到令人佩服。

第9篇:千字文解释范文

而这三个要求中又以“信”为首要。为了能达到“信”,译者多采用直译,直译固然能不同程度保证文章的“信”,但好多情况下也会造成望文生义、表述不严谨的现象,使翻译出来的东西脱离题旨或令人费解。下面仅举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及教参中的几处字词或句子翻译为例加以说明。

苏教版八年级《陋室铭》一文中有一句话“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课本注释中对“馨”一词的解释是“散布得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粗粗看来这句解释不错,可是细细研读发现还是有问题的,“德馨”一词的解释才应该是“品德高尚”啊,因为“德”是指品德,那么单独解释“馨”应该是一个形容词,解释为“(品德)高尚”才比较准确。

类似的词语注释不够准确的还有不少,比如苏教版九年级《陈涉世家》中有一句话“忿恚尉,令辱之”,对“恚”一词的解释书下注释和教参中习题的答案就不一样。书下注释解释是“恼怒”,而教参习题答案解释为“使……恼怒”,其实,后者的解释更准确,因为这里是一种使动用法。所谓的使动用法,是指具有这种用法的词能使它后面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产生某种动作行为,具有某种性质状态,是主语使宾语发出,即是主语使这个宾语产生某种动作行为或变化,含有“使他(它)那样”的意思。例如:“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五蠹》),这里的“怀”便是“使……归顺”。又如:“直可惊天地,泣鬼神。”(《〈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这里的“惊”、 “泣”分别是“使……震惊”、“使……悲泣”之意。

不仅字词翻译存在不严谨现象,部分句子翻译亦存在问题。

比如,苏教版八年级《马说》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文中注解对“等”一词是这样翻译的:“等同,一样。”教参的翻译是:“想要跟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这样翻译很是让学生费解,普通马和千里马在哪一方面一样呢?这样望文生义的解释把人讲得一头雾水,结果学生听到这句翻译一个个愁眉苦脸,满脸的疑问,后来有学生提出疑问,大家又争得面红耳赤,课本及教参对此句的理解只字不提,结果教师也不敢轻易地下结论,生怕说错了担不起责任。

这句话必须纵观全文,补全成分。我觉得对于这句话的翻译要联系到“食不饱”这句话,普通马是吃得饱的,千里马是吃不饱的,吃饱的普通马有了足够的力气,能够显示作为马的最基本的能力和水平,而千里马因为吃不饱的缘故,所以无论是力气还是速度都达不到应有的水平,甚至于它的表现可能连普通的马都不如。所以这句话应翻译成:“想要让它表现得像普通马一样尚且不可能”,这样既切合文义,又让人易于理解。

再如,苏教版九年级《桃花源记》中有这样一句话,“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书中没有翻译,而教参翻译为“男男女女的穿戴,完全和外面的人一样”,我觉得这句话就有望文生义而不顾题旨之嫌。

首先我们可以想到,作者是由于不满现实的社会生活,所以想极力表现与现实不同的美好的社会生活。他所表现的世外环境并没太多地超出现实,但他也还是想尽力地表现得比现实更加美好。比如他所描写的“屋舍俨然”、“阡陌交通”、“怡然自乐”这种情形和环境在当时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是不可能有的,这是作者极力想表现世外与世内不同的美好景象的结果。同样讲到衣着,当然作者也是要表现它与世内不同的,如果真如教参所讲的“完全和外面的人一样”的话,那这肯定违背了作者的本意。

其次,东晋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王朝之一,老百姓的生活非常的困苦,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如果说桃花源人的穿着和他们一样的话,那桃花源就不该是陶渊明所向往的了,我们也就不能用“美好”这个形容词形容桃花源了。再者文中说:“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而秦末到东晋末前后相差近六百年,可以说社会生活起了很大的变化,两个不同世界的衣着文化也该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综上所述,我以为这句话应该翻译成“男男女女的穿戴,完全好像是世外的人”比较切合事实和题旨。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