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系营销论文范文

关系营销论文精选(九篇)

关系营销论文

第1篇:关系营销论文范文

(一)关系、观念与营销

1.关系的逻辑演进关系是指人和人或人和事物之间的某种性质的联系。在社会学上,关系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诞生而出现,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在远古时代,社会成员为了征服自然,获得生存而保持一定的协调相互关系。其特点是关系被无意识运用,来调整相互之间的利益分配;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人们之间的种种联系是由于利益而更加持久;随着人们交往活动的增加,关系呈网络状地迅速扩散,使得人类关系平均持续时间下降。

2.营销观念的动态发展菲利普·科特勒总结了营销观念的五阶段发展过程:(1)生产观念:营销的重心在于大量生产,力求产品标准化,降低制造和分销成本来吸引消费者。(2)产品观念:产品导向注重于产品完善和质量的改进。(3)推销观念:营销的重点是如何使用各种推销及推销手段来刺激顾客的购买和消费,而不管是否满足消费者的真正需求。(4)营销观念:不仅要求企业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且要考虑消费者和社会的长期利益。“大营销”观念80年代,科特勒提出了该观点,目的在于研究企业如何在全球市场上进行营销问题。

3.营销重心的阶段转化市场营销学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消费者市场营销、产业市场营销、非赢利组织市场营销和服务业市场营销。关系营销是在“社会学时代”的大背景下,于90年代伴随着市场经营理念的发展而产生的。关系营销是把营销活动看成是一个企业与消费者、供应商、分销商、竞争者、政府机构及其他公众发生互动作用的过程,企业营销活动的核心是建立并发展这些公众的良好关系。关系营销的性质是“公共的”,是组织与个人或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互动,不同于个人交往关系。具体表现在:前者是现代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常务,后者是私有制的附带产品;前者是为了建立一种兼顾双方利益,稳定的合作关系,后者是追求个人私利的短期行为;前者能减少交易成本,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利于社会整体利益,后者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滋长社会的腐败之风。所以,关系营销是以科学理论和方法为指导的新型营销观念,其产生是营销理论的又一个里程碑。

(二)横断学科的理论借鉴

1.系统论----综合哲学系统论是由L.贝塔朗菲创立的一种新的学科方法论,是20世纪各门学科方法论的结晶,它通过用整体的、非线性的思考方法对某一特定系统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正在被广泛的运用于研究企业内部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和企业与环境的关系。

2.协同学----役使原理德国理论物理学家哈肯(H.Haken)创立了协同学(Synergetics),协同学认为,系统性质改变是由于系统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所致,一个系统瓦解的原因是各要素之间的无序运动;系统走向有序的原因是子系统间协调、合作运动。

3.传播学----交换理论传播是关系双方借以交换信息的符号传递过程。其目的是使信息的发送者和接受者的认识趋于一致。传统营销主要使用大众传播,而人际传播是关系营销的主要工具。在现代营销当中,企业和消费者之间信息的双向传播是传播的最高境界。

(三)核心理念的拓展应用

1.市场营销学的延伸----平面与网络市场营销学从传统的单个企业研究已经发展到了对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企业联盟的研究。根据企业网络形成的基础可以将其分为:(1)人际核心型:是指基于地缘、血缘等特殊的人际关系而自然形成的网络体系。是网络关系发展的初级阶段;(2)产品核心型:是以产品生产为纽带形成的纵向一体化网络体系。(3)顾客核心型: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共同目标而建立和发展的网络体系。(4)地域核心型:某些企业因在同一区域开展业务而产生某些共同利益,而形成的特定网络。(5)活动核心型:有关企业为价值链中某一价值活动,如市场定价、销售区域等方面采取一致行动所形成的联合关系。(6)企业网络的基本特点是:交往平等、关系稳定和优势互补。

2.社会心理学的涉入----理智与情感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往往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理智即消费者给予产品实际效用(如产品品质、送货时间等)的权重,二是情感即消费者对产品心理效用(如产品形象、企业评价等)的衡量。事实上,没有完全的理智型或情感型消费者,所以企业必须担负起营销功能,判别顾客类型以求更广泛的生存空间。

3.产业经济学的应用----竞争与合作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结构性的变化,这种变化既可能是竞争推动的,也可能是合作的结果。竞争能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当企业组织相互依赖的事实得到认可后,合作替代竞争将成为趋势。生产者之间大致存在以下的合作方式:战略联盟、联合协议和合作竞争。

(四)信息技术的浪潮驱动信息技术革命为营销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表现为:电脑的应用使企业可以迅速反应顾客需求;企业通过数据库保存顾客信息,更好为顾客提供服务并与顾客建立感情纽带;计算,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机网络将生产者、供销商、客户联系在一起,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沟通成本。

二、关系营销的理性思辨

(一)关系营销的内涵分析

1.交换的两种最基本的类型:经济交换和社会交换。经济交换的特点:

(1)经济交换涉及两人之间明确义务和交换形式;

(2)经济交换的对象是容许讨价还价的;

(3)经济交换受到法律的约束;

(4)经济交换中交换的比值是固定的。

2.交易:权力交易和市场交易交易是交换的基本组成单位,可分为:买卖的交易、管理的交易和配额的交易。买卖的交易即市场交易,是在平等的人或组织关系基础上的自愿交换;另两种交易可归纳为权利交易,是通过制度的保障交易形式。营销是以市场交易为主要对象,但不可忽视权利交易。

3.顾客:关系营销的立足之本:关系营销不仅将注意力集中于和顾客的关系,而且扩大了营销的视野。所涉及的关系包含了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所发生的所有关系。

交易营销与关系营销的比较:

交易营销关系营销关注一次易关注保持顾客较少强调顾客服务高度重视顾客服务有限的顾客承诺高度的顾客承诺适度的顾客联系高度的顾客联系质量是生产部门所关心的质量是所有部门所关心的

(二)关系营销的本质特征

关系营销是企业与顾客、企业与企业间的双向的信息交流;是企业与顾客、企业与企业间的合作协同为基础的战略过程;是关系双方以互利互惠为目标的营销活动;利用控制反馈的手段不断完善产品和服务的管理系统。

(三)关系营销的流程系统

1.市场营销系统的基本程式:交换是营销管理的核心概念。因此作为一项基本的营销活动,存在如下的交换关系:(1)卖方给向买方的信息沟通和商品或服务;(2)买方给向卖方的货币或其它替代物和信息反馈。

事实上,现代市场营销系统中的主要元素更为复杂。虽然营销过程的焦点是顾客,但必须拓展视野,把营销的研究扩大到与分销者、供应商、竞争对手、公共机构、政府部门以及企业内部员工等各种交换关系。

2.市场结构的系统分析

扩大的市场营销应包括下面六个子市场模型:

(1)供应商市场:企业在该市场上寻求物质、人力、信息等生产过程所须的各种资源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2)内部市场:内部营销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员工协作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

(3)竞争者市场:在该市场的营销活动是为了寻求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4)分销商市场:在该市场上,零售商和批发商的支持对产品的成功至关重要;

(5)顾客市场:市场竞争的实质是争取顾客资源的竞争;

(6)影响者市场:企业在影响者市场上的竞争,为了创造良好的企业形象,获得企业的无形资源。

3.营销活动的基本关系

企业与社会各部分有着密切联系,重要有五种基本关系:企业内部关系、企业与竞争者关系、企业与顾客关系、企业与供销者关系和企业与影响者关系。

三、关系营销的基本模式

(一)关系营销的中心----顾客忠诚在关系营销中,怎样才能获得顾客忠诚呢?发现正当需求----满足需求并保证顾客满意----营造顾客忠诚,构成了关系营销中的三部曲:1.企业要分析顾客需求、顾客需求满足与否的衡量标准是顾客满意程度:满意的顾客会对企业带来有形的好处(如重复购买该企业产品)和无形产品(如宣传企业形象)。有营销学者提出了导致顾客全面满意的七个因素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欲望、感知绩效、期望、欲望一致、期望一致、属性满意、信息满意;欲望和感知绩效生成欲望一致,期望和感知绩效生成期望一致,然后生成属性满意和信息满意,最后导致全面满意。2.从模式中可以看出,期望和欲望与感知绩效的差异程度是产生满意感的来源,所以,企业可采取下面的方法来取得顾客满意: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提供附加利益;提供信息通道。3.顾客维系:市场竞争的实质是争夺顾客资源,维系原有顾客,减少顾客的叛离,要比争取新顾客更为有效。维系顾客不仅仅需要维持顾客的满意程度,还必须分析顾客产生满意程感的最终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来维系顾客。

(二)关系营销的构成----梯度推进贝瑞和帕拉苏拉曼归纳了三种建立顾客价值的方法:一级关系营销(频繁市场营销或频率营销):维持关系的重要手段是利用价格刺激对目标公众增加财务利益;二级关系营销:在建立关系方面优于价格刺激,增加社会利益,同时也附加财务利益,主要形式是建立顾客组织,包括顾客档案,和正式的、非正式的俱乐部以及顾客协会等;三级关系营销:增加结构纽带,同时附加财务利益和社会利益。与客户建立结构性关系,它对关系客户有价值,但不能通过其它来源得到,可以提高客户转向竞争者的机会成本,同时也将增加客户脱离竞争者而转向本企业的收益。

(三)关系营销的模式----作用方程企业不仅面临着同行业竞争对手的威胁,而且在外部环境中还有潜在进入者和替代品的威胁,以及供应商和顾客的讨价还价的较量。企业营销的最终目标是使本企业在产业内部处于最佳状态,能够抗击或改变这五种作用力。作用力是指决策的权利和行为的力量。双方的影响能力可用下列三个作用方程表示:“营销方的作用力”小于“被营销方的作用力”“营销方的作用力”等于“被营销方的作用力”“营销方的作用力”大于“被营销方的作用力”引起作用力不等的原因是市场结构状态的不同和占有信息量的不对称。在竞争中,营销作用力强的一方起着主导作用,当双方力量势均力敌时,往往采取谈判方式来影响、改变关系双方作用力的大小,从而使交易得以顺利进行。

四、关系营销的价值测定

(一)附加利益----让渡价值消费者在购买选择是围绕两种利益展开的,一是产品本身的核心利益,二是购买时间、地点、数量及品牌所带来的附加利益。整体顾客价值包括顾客在购买及消费过程中得到的全部利益。整体顾客成本除了顾客所支出的货币成本,还包括购买者的预期时间、体力和精神成本。顾客让渡价值(Customerdeliveredvalue)从数学意义上说,即是整体顾客价值和整体顾客成本之差。关系营销可增加顾客让渡价值。改善对价值的感知大多数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互补产品的影响。所谓互补产品是指顾客配合企业产品一起使用的产品。这使得企业应该考虑:控制互补产品是否获利。

(二)成本测定----顾客分析1.顾客盈利能力:关系营销涉及吸引、发展并保持同顾客的关系,其中心原则是创造“真正的顾客”。这些顾客不但自己愿意与企业建立持续、长期的关系,而且对企业进行义务宣传。企业的顾客群体可能在产品的使用方式、购买数量、作用重要性等方面有很大不同,所以我们需要对以下几个方面的顾客素质进行分析:相对于公司能力的购买需求、顾客的增长潜力,顾客固有侃价实力,顾客的价格敏感性等。只要有可能挑选,公司就应向最可能盈利的顾客推销产品。2.顾客维系成本:科特勒对维系顾客成本进行研究,提出下面四个步骤来测定:测定顾客的维系率即发生重复购买的顾客比率;识别各种造成顾客损失的原因,计算流失顾客的比率;估算由于不必要的顾客流失,企业将损失的利润;企业维系顾客的成本只要小于损失的利润,企业就应当支付降低顾客损失率的费用。3.丹尼尔·查密考尔这样分析“漏桶”原理:在环境宽松时,企业不注意维系顾客,使得顾客就象漏桶里的水一样流走,这样,当买方市场形成时,企业就会受到惩罚。进攻性营销的成本大于防守营销成本,因此,最成功的公司应修补桶上的洞,以减少顾客流失。

(三)评价标准----顾客份额1.关系营销水平:科特勒区分可与顾客之间的五种不同程度的关系水平:(1)基本型,销售人员把产品销售出去就不再与顾客接触;(2)被动型,销售人员鼓动顾客在遇到问题或有意见是与公司联系;(3)负责型,销售人员在产品售出后,主动征求顾客意见(4)能动型,销售人员不断向顾客询问改进产品用途的建议或者关于有用新产品的信息;(5)伙伴型,公司与顾客共同努力,寻求顾客合理开支方法,或者帮助顾客更好地进行购买。2.唐·佩珀和玛沙·罗杰斯针对市场份额提出了顾客份额的概念,认为顾客作为企业营销活动的中心,是关系营销或“一对一”营销这一新营销范式的本质。市场份额与顾客份额的比较:(1)时点与事段:以往对销售效果的测量,是“以特定时期内某一选定市场上发生交易的多少”作为标准;而今天则以“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区域内所获得的顾客份额的多少”来衡量。(2)静态与动态:销售收入=使用人的数量×每个人的使用量=(新顾客+原有顾客×顾客维系率)×每人的使用量顾客维系率是一个动态概念,说明企业在一段时间内的顾客变化。关系营销的绩效体现在维持原有的顾客,而不是靠吸引新顾客来增加顾客数量。(3)现状与预期:希望提高顾客份额的企业首先应了解顾客有可能产生的潜在需求。关系营销是以顾客份额所带来的长期利益来衡量企业的成败,这一变化始于信息技术在企业营销计划与活动中的广泛运用。

五、内部市场关系营销

(一)内部市场细分企业内部营销的第一步,是系统、充分地认识企业内部关系的结构和特点。企业内部关系是指企业组织机构内部各组成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是由企业与其内部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而构成的一种客观的社会关系。企业内部结构可分为三个层面:从事企业基本活动的核心层、提供相关支持的辅助层、由股东构成的影响层。每层的活动如何取决于企业的顾客需要,并将决定一个企业相对竞争能力的高低。

(二)内部市场关系营销理念1.新契约关系:在企业和员工新的契约关系中,企业不能奢望员工永远忠于企业,要给员工以就业选择的自由。2.企业文化:不是指企业的组织结构,而是企业的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是连接感情与行为的纽带,决定着员工工作的内在动力,是现代高效企业管理原则的决定因素。3.企业伦理:指企业处理内外部各种关系时,应遵循的行为规范,一方面要求企业根据自身的特点形成自己独特的企业伦理;另一方面,为了与外部环境和睦相处,需要所有企业对一些基本行为规范达成公识并努力遵守。

(三)内部市场关系营销管理企业内部关系是指企业与其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企业内部市场关系营销的目的是协调和促进企业内部所有员工之间、部门之间以及企业与股东之间的相互关系。企业内部市场关系营销管理主要包括部门关系管理、员工关系管理和股东关系管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建立良好员工关系:树立明确事业发展道路;重视双向沟通;关心员工利益,从物质、精神层面对员工进行激励;提供员工参与管理的机会;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股东关系管理的三项目标:一是稳定现有的股东构成;二是创造有利的投资环境和投资气氛;三是增加股东对企业的关心程度和支持程度。

六、竞争者市场关系营销

(一)竞争者市场细分凡是提供与本企业产品功能相近的产品的生产企业都是竞争者,按照波特的分析框架,将竞争者市场分为:(1)现有竞争者:指已进入市场,生产与企业相似或同类的产品,并拥有一定顾客和市场份额的竞争者。(2)潜在竞争者:新竞争者的加入,有可能对行业内已有企业构成威胁。威胁程度的大小取决于该行业的进入壁垒和现有企业的反应程度。(3)替代品竞争者:当一种产品或服务代替另一种产品或服务时,从现有产品中夺取的份额,从而对被替代品生产企业带来很大的威胁。

(二)竞争者市场关系营销哲学竞争对手的确可以给企业带来威胁,但合适的对手能够加强而不是削弱企业的竞争地位。合适的竞争对手带来的好处可以归为四个方面:增加竞争优势,改善当前产业结构,协助市场开发,遏止其他企业的进入。激烈的竞争,把竞争对手赶向绝境可能招致严重后果。反之,接受“协同”竞争的思维方式,企业与竞争对手寻求共同利益,就可能达到双方的“互惠互利”。

(三)竞争者市场关系营销策略1.博弈方略:超越竞争与合作太过简单的概念,利用该理论可以解释竞争与合作的结合,从而实现“协同竞争”的理想。分为三种类型:零和博弈、常和博弈、变和博弈。2.合纵战略:经济领域内的合纵联盟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为了一定的目的通过一定的方式组成的网络式的联合体。组建联盟克服了完全独立企业之间协调的困难。从而达到合作开发、价格同盟和优势互补的目的。联盟实施步骤:选择合作伙伴、建立合理关系和加强沟通。3.竞争者关系协调:协调过程中,应遵循公平竞争、相互学习和彼此沟通的原则。

七、顾客市场关系营销

(一)顾客市场细分顾客是企业的上帝,关系营销的目的不仅是争取顾客,更重要的是保持原有顾客。顾客市场细分,是营销前的必要准备。由于顾客之间存在着不同利益需要和差异性,因而根据规模、性别、年龄等划分不同的顾客关系类型,这也是营销中市场细分的基础。对于复杂多样的顾客关系,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来实施:(1)消费者市场:决定消费者细分市场的顾客差异的典型分类包括:人口分布、心理状态或生活方式、语言、决策单元或采购过程和采购意图。(2)产业市场:产业市场由所有购买商品和劳务并将其进一步用于生产其它产品和劳务的企业组成。代表区分工业和商业顾客各细分市场的结构和价值差异的因素:顾客所在产业、顾客战略、技术尖端性、纵向整合、决策单元或采购过程、规模、所有权和财务力量。(3)组织市场:组织市场是由学校、医院等为公众提供商品和服务的部门组成。由于其顾客购买目的不是赢利性质的,所以组织市场的顾客购买行为与消费者市场和产业市场有很大不同。

(二)顾客市场关系营销哲学1.顾客价值:关系营销的首要原则是充分满足顾客需要。企业应当把满足顾客价值期望的良好努力定量化。一个企业可以通过多种经营活动向顾客提供价值。2.真正的顾客导向:在传统的市场供求中,没有充分的信息传递、没有融洽的情感沟通、商品交换关系难以建立和持久。顾客化经营可以为顾客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顾客的特殊需求。

(三)顾客市场关系营销策略1.频繁市场营销理论:奖励经常来光顾的顾客是增加他们的忠诚度的好办法。增加顾客购买频率,推动销售会带来很大的竞争优势。2.顾客忠诚计划:最好的忠诚计划是努力获得更大的顾客份额,允许通过创造交互的环境发展关系。忠诚计划的五个关键因素是:将忠诚项目溶入企业文化中;使用已有顾客信息和知识,去了解顾客,以获得更大的顾客份额;在适当时候,将具体和适当信息传递给适当的顾客;树立可获得目标;计划衡量所有的结果。3.后营销理论:保留现有的顾客要胜于用大量的广告预算或间接的市场调查去争取新的顾客。4.接触计划:企业通过与顾客的接触,巩固与顾客的联系。5.关系管理:增加顾客的转移成本是维系顾客的间接手段。对于影响企业未来的主要顾客,必须制定直接、有效的关系管理计划。具体措施:选择关系营销客户、优质的产品、完善的服务和及时的双向信息交流。

八、流通市场关系营销

(一)流通市场细分流通市场包括供应商、销售渠道、市场中介组织。供应商是指向生产企业提供各种生产要素,包括原材料、能源、机器设备、零部件、工具、技术和劳动服务的公司和部门。采购活动对企业的全面成本和差别化经营有很大的影响。分销商是介于制造商和顾客之间的中间环节,比企业更直接面对顾客。市场中介组织包括一些向生产企业提供服务的机构。其所有成员都可能对购买过程有一定的影响和贡献,得到他们的支持将会给产品和企业树立一定的可信形象。

(二)流通市场关系营销哲学企业与供销商之间的关系应遵循求实为本、互惠互利、,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讲究信用、相互理解、以诚相待的原则,着眼于建立长远关系和发展前景。与供销商保持良好关系可以使企业产生某种综合优势和无形的利益。当价值链中的活动互相联系时,改变其中一项活动的实施方式可以影响企业的综合效益。企业与供销商之间,必须保持良好的信息沟通,了解对方的经营状况和未来规划,树立长期合作的信念。建立企业与供销商之间的良好关系,必须以诚相待,共同解决供应与销售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达到共同发展。(三)流通市场关系营销策略企业采取各种措施建立、维护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包括:有组织、有计划地制定和推行供应商关系的政策;采购部门的升级;与供应商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制造商在处理其与分销商之间的关系时,通常采取三种方式:合作、合伙与分销规划。有效协调和发展企业与经销商之间的关系,要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为经销商提供满意的产品;为经销商提供全面的服务;与经销商进行信息沟通。

九、影响者市场关系营销

(一)影响者市场细分企业的影响者包括本国和东道国政府、企业所在的社区及其他一些公众团体。政府关系是企业与政府各级行政机构极其官员和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政府是企业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可以限制和影响某些产业的发;对跨国企业而言,与东道国政府的沟通和协调,是企业顺利进行经营活动的首要途径。社区关系是以地缘为纽带而连接和聚集的若干社会群体或组织之间的关系。由于社区的公众是企业充足的劳动力资源、社区是企业的经营保障、社区的文化影响着企业的文化,所以,社区关系是企业重要的外部关系之一。除此,工商职业团体、宗教团体、社会名流、媒介关系和医疗保健机构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具有重要影响。

(二)影响者市场关系营销理念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正确处理与政府、社区以及其它公众之间的关系协调,对市场关系营销都有重要的影响。

(三)影响者市场关系营销策略1.企业形象塑造(CorporateIdentity)。通过对企业的精神特征、行为表现、外显识别等把企业的整体形象推向社会,并努力使公众认识、认可企业的整体形象。2.了解沟通政府。它是企业建立和发展与政府关系的主要方法。最终实现企业与政府的双向沟通。包括了解政府、熟悉政策、沟通信息和扩大影响。3.与社区建立良好的关系。企业需要了解社区,积极参与社区的建设和活动。

十、关系营销的具体措施

(一)关系营销的组织设计为了对内协调部门之间、员工之间的关系,对外向公众消息、处理意见等,通过有效的关系营销活动,使得企业目标能顺利实现,企业必须根据正规性原则、适应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和效益性原则建立企业关系管理机构。该机构除协调内外部关系外,还将担负着收集信息资料、参与企业的决策预谋的责任。

第2篇:关系营销论文范文

关键词:关系营销关系营销的原则关系营销的做法

关系营销是以系统论和大市场营销理论为基本思想,将企业置身于社会经济大系统中来考察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认为企业营销是一个与消费者、竞争者、供应商、分销商、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发生互动作用的过程。企业营销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与这些个人和组织的关系,将建立与发展同相关个人和组织的良好关系作为企业市场营销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关系营销是为了适应市场竞争的新变化而产生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认识到,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其存在的目的是为社会创造价值和财富,满足人们的需求,竞争只是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手段之一,但并非最佳策略。当企业之间日益相互依赖,最终成为一个事业共同体时,企业间必将用优势互补的合作关系来取代过去你死我活的残酷竞争。合作代替竞争能够带来资源共享、分担成本、分散风险等多种好处。关系营销正是基于此而提出的。

同传统营销相对比,关系营销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双向交流。关系营销的中心是赢得顾客忠诚,维系顾客。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让顾客与企业之间进行相互的信息传递。企业要把关于自身及其产品的信息传递给顾客,同时还应注意倾听顾客的意见和感受,这样才能使顾客有一种被尊重的感觉,才能对企业产生信赖。

协同动作。关系可分为对立性关系和协作性关系两种。关系营销旨在消除企业与其他组织及个人和企业内部业已存在的对立关系,使其转化或建立起相互信任、互助合作的关系。

互惠互利。这是良好关系建立的前提和基础。要想维系与对方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关系双方中的任何一方在思考问题及做出决策时,都要尽可能的考虑到对方的利益,而绝不能单纯的从自身角度出发。任何一方的利益得不到满足,双方就不可能有良好关系的存在。因此,关系营销的关键之处就是要找到双方的利益共同点,并努力使共同的利益得以实现。

反馈机制。企业要真正搞好关系营销,需建立专门的机构,用来连接关系双方,借以了解企业环境的动态变化,收集企业合作方的反馈信息,追踪各利益相关者的态度,从而改进技术、改进产品和服务。

从上可见,企业若能运用好关系营销,最终能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那么企业如何去加以应用呢?笔者认为,主要应遵循以下原则:

主动。即主动沟通,在当今这种新的经济时代中,每个企业都在主动地向客户发出讯号,争取先于竞争者找到长期合作的伙伴,而每个客户都会面临着选择哪家企业与之长期合作的问题,这就形成了企业之间在寻求长期合作伙伴方面的竞争。主动沟通,除可抢得先机之外,更主要的是表明了企业想与对方合作的真诚的态度,给对方发出了一个想与之合作的信号,这样才能找到合作者。

双赢。即共谋利益。这是双方能否长期合作的基础。关系营销存在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关系双方相互之间的利益互补。如果没有各自利益的实现和满足,双方就不会建立起良好的关系。真正的关系营销就是要达到关系双方互惠互利的“双赢”境界。

信诺。即信守承诺,在关系营销中,企业无疑要对对方许以种种承诺,诸如“三包”售后服务,让利等等,借以建立和保持与关系各方的长期友好关系。然而问题的关键是要兑现这些承诺,千万不能开“空头支票”,所谓“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任何失信于人的企业是不会有真诚合作者的,这就如同一个失信于人的人不会拥有真正朋友一样。

真诚。即真实、诚恳。良好的合作关系是建立在双方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的。要想取得对方的信任,首先要有一个虔诚的态度,要真心实意的与对方合作,任何“虚情假意”都难以取信于人,所谓“心诚则灵”。同时,还要实事求是的将自身的信息传达给对方,而不能有任何欺骗。

人本。即以人为本。这是企业在协调内部关系时应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顾客所购买的通常超过产品或服务本身,他们买的是整个销售系统、定价策略、制造、服务政策、资料处理等等。这其中的任何一项都可能扮演关键角色。重要的是如何去协调公司中的各个部门,以便更有效地满足客户的需求。以人为本的原则,正是以此为出发点,给员工以关怀、信任并赋予权利,使员工不但能够忠诚于企业,更重要的是使员工在更大程度上实现自我价值,效力于企业。

快速。即快捷、迅速。这里主要指对关系各方所提出的问题、意见等要做出及时处理,处理的结果要及时反馈给对方。任何企业在营销中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引起对方的不满甚至于抱怨。如果我们能够以积极的态度正视这些问题,以快速、合理的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最终给对方一个满意的答复,一般说来都会得到对方的谅解,甚至于使对方对企业更加信任,所谓“变坏事为好事”。而若采用一推二拖的办法,则往往会使问题的性质发生转化,从而造成更加严重的不良后果。

企业在开展关系营销时,通常可采取以下做法:

会员制。即吸纳部分顾客为企业会员,以期与之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在吸取会员时,既可采取免费入会的办法,也可采取交费入会的办法,对会员顾客在购买时给予适当的优惠或一定的“特权”,从而使他们忠实于企业。当然,对交费与免费会员在待遇上应有所区别。

累进制。即对那些频繁购买以及按稳定数量进行购买的顾客给予奖励。具体做法是,企业可分别制定几个界限,当顾客累计购买数量超过某一界限时,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对超过不同档次数量界限的顾客,给予幅度不同的奖励,以促使顾客长期购买本企业产品。

主题制。即以特定消费者群体的生活方式为依据,确定营销的核心思想,提出鲜明的主题,并按相关原则,打破行业界限,围绕主题组合展品,开展活动、延伸经营的一种手段。

体验营销。即通过使顾客的精神得到满足而达到营销的目的,更重视消费者的感觉。这里的体验可分为:感观体验、情感体验、思考体验、行动体验和关系体验。作为我国的企业而言,在建立品牌方面也要时刻想着给消费者提供什么样的体验,给消费者的感觉如何?只有这样才能将自己的品牌与顾客建立良好的关系。

定制营销。即根据每个顾客的不同需求制造产品并开展相应的营销活动。其优越性是通过提供特色产品、优异质量和超值服务满足顾客需求,提高顾客忠诚度。依托现代最新科学技术建立的柔性生产系统,可以大规模高效率地生产非标准化或非完全标准化的顾客化产品,成本增加不多,但可使企业同时接受大批顾客的不同定单,并分别提供不同的产品和服务,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产销见面”和“以销定产”。实行顾客化营销的企业要高度重视科学研究、技术发展、设备更新和产品开发;要建立完整的顾客购物档案,加强与顾客的联系,合理设置售后服务网点,提高服务质量。

结构营销。即企业寻找一个其产品功能与本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功能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进行对接的合作伙伴,以完成一个对双方都有利的营销任务。这种做法,由于合作双方产品功能的对接,因此,双方形成了命运共同体,从而可建立起友好的协作关系。

结构营销需要营销者做到的就是明确了解客户需求,掌握行业发展方向,并能及时反映市场状况,才可以做到用自己最有限的资源融合最多的可以融合的资源,使双方能同时达到满意。

第3篇:关系营销论文范文

史孟昆

北方工业大学

【摘 要】:随着中国汽车工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我国汽车企业也应当建立新的营销模式来提高客户对产品的忠诚度。本文介绍了品牌的概念和作用以及品牌在市场营销中的功能。着重讲述了客户忠诚与汽车营销的关系和在营销中的地位,针对企业如何提高客户忠诚度,提出了一些办法和措施。

【正 文】: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汽车工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在经过几年的发展壮大后,我国成为了世界第三大汽车销售市场,汽车业已成为拉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因此,尽快建立起符合市场运作规律的中国汽车工业营销新模式,树立品牌优势,才能大量占据市场份额并赢得客户。

那么什么是品牌呢?品牌是用以识别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和服务,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区别开来的商业名称及其标志,通常由文字、标记、符号、图案和颜色等要素或这些要素的组成构成。就其实质来说,它代表着销售者对交付给买者的产品特征、利益和服务的一贯的承诺。在中国汽车市场发育和发展的过程中,品牌的概念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就一个企业而言,企业形象处于第一层次,品牌形象处于第二层次,产品形象处于第三层次。一个品牌必须存在于企业中,必须依托在有形的产品(服务)上,但是,这个品牌又可以独立于它所代表的企业之外,独立于它所依托的产品之外。因为企业可以被兼并、联合或重组,也可能破产倒闭,产品可以换型或更新,但品牌的价值却是永恒的,是不断增值的。同一个产品,换一块牌子就可以身价百倍,这充分说明了品牌的重要价值。“兰博基尼”跑车无论在被德国大众公司收购前还是收购后,品牌形象的核心价值并没有因为企业间的购并而发生改变。因此,开发、塑造和管理品牌,是企业形象的根本,是产品价值人格化的表现。

这突出体现在了品牌营销的作用上,品牌营销有助于促进产品销售,树立企业形象,有助于督促企业着眼于企业长远利益,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利益,规范自己的营销行为,有助于扩大产品组合,还有助于企业实施是市场细分战略。借助品牌,消费者了解了品牌标志下的商品,即使产品不断更新换代,消费者也会在其对品牌信任的驱使下产生新的购买欲望,在信任品牌的同时,企业的社会形象、市场信誉得以确立并随品牌忠诚度的提高而提高。品牌的市场概念就是目标客户的口碑,品牌价值的大小实质上是目标客户对企业承诺的感受,由目标客户对品牌的信任程度和消费选择的持续时间决定。通俗地说,一种商品品牌的目标客户群越大,消费选择时间越长,该品牌的客户忠诚度越高,价值量也就越大。总之,企业或商品的品牌价值源于客户忠诚。没有客户就没有品牌。

品牌形象的核心和归宿是客户满意度。客户满意度最大的直接驱动力来源于对产品使用效果满意的程度。来源于产品的价值定位和由此生成的物超所值的感受,正是这些因素促使企业不断开发新的产品,提高技术装备的科技含量,不断降低成本,换句话说就是不断地技术进步。轿车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它具有高价格、重复使用、多次投入的特点。因此,客户满意度的另一个更重要的驱动因素是营销体系的服务水平和功能多样化,也就是说,经销商是品牌塑造的具体体现者,不能仅仅具备产品售卖并取得利益这样的单一功能,还应该具备市场开发、备件供应、维修保养、车辆美容、保险上牌、融资租赁、分期付款、旧车整备再交易、信息反馈等许多功能。营销渠道是构筑品牌直接同用户沟通的桥梁,是提高用户满意度的重要领域。 传统的营销体系不可能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塑造品牌形象。因为它们是横向、多元、非整合的。就经销商而言,无品牌或多品牌销售的结果必然是向横向发展,功能单一化,延伸到其它经营领域经营,这样一来,风险大,难管理,无形象。目前,别克、本田、奥迪的营销网络正在向纵深发展。它们的基本特征是经销商经营上具有排它性,也就是专营特定品牌的产品,经销商具有独立或相对独立的法人地位,具备独立财务核算功能,多功能一体化,统一形象,整个网络体系呈现扁平结构,直接面向终级用户销售等。汽车品牌营销的重要性是由品牌的价值链决定的,它引导经销商必须向纵深发展,通过多功能一体化和整合的服务来创造更多的价值和利益。对整车企业来说,品牌营销,有利于集中人力和精力研究市场、开拓市场,有利于规划、发展和管理营销网络,有利于增加经销商的服务功能,有利于市场同产品开发和生产的衔接和配合,有利于对市场进行前瞻性的规划,有利于制定灵活的营销政策等等。它可以稳定市场、开发市场,可以划分区域、控制价格,可以使经销商成为市场竞争的有力帮手。

客户忠诚是客户对品牌感情的量度,是指客户从一个品牌转向另一个品牌的可能程度。尤其是当某种品牌的商品或服务要么在价格上、要么在品质特性上与其他品牌商品形成竞争局面时,目标客户的品牌信念是否动摇是检验品牌忠诚度的关键时期。随着对商品品牌忠诚度的提高,目标客户受到竞争行为的影响便会随之降低。此外,目标客户在某一时期忠诚于一个品牌,并不是意味着他会永远对这个品牌忠诚,而不转向另外一个品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的价值维系在商品或服务与客户的关系上。如果说品牌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那么其价值便来自于目标客户对品牌的忠诚基础上产生的购买行为。国外有研究资料分析认为,对一个品牌来说,忠诚客户的价值是非忠诚客户价值的9倍;相当大的一部分品牌商品的销售量来自于一小部分对品牌高度忠诚的客户;客户对品牌的忠诚度每提高一个百分点,企业的品牌利润就会随之有明显的增长。由此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品牌的价值不等于企业为树立品牌地位而进行的先期投入,目标客户对品牌的忠诚才是决定品牌价值的关键。因此,企业必须通过一切可能的办法来识别、吸引、维护和加强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培育最有价值的目标客户。

首先,经营者不仅要重视对目标客户购买前的品牌忠诚培养,而且要在其购买后强化忠诚意识,如通过提供满意甚至超乎其满意程度的售后服务突出品牌概念,强化目标客户对品牌的好感。在品牌忠诚营销中,销售不是目的,而是建立消费者品牌忠诚的开始,是一个企业把众多的品牌购买者转化为品牌忠诚者的机会。 其次,经营者应该善于在众多的客户中识别品牌忠诚者,通过吸引、培育和开发的工作,建立自己的品牌忠诚客户群。 最后,经营者应该注意维护品牌忠诚客户。赢得品牌忠诚客户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经营者充分利用直接的营销资源来培育对品牌的忠诚。但是,建立了目标客户对品牌的忠诚并不意味着目标客户对品牌会无条件地永远忠诚,尤其是在目标客户拥有较多的品牌选择机会的竞争环境中,维护目标客户对品牌的忠诚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经营者开展品牌忠诚营销的重点应该是突出商品或服务的品牌特色,如超值享受、特色服务等。

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要生存,要在市场中占据一定的地位,要保持一定的市场优势,就必须把与目标客户进行交易的观念转化为与目标客户建立一种合作伙伴关系的意识,应该掌握赢得客户忠诚,使之长久保持购买欲望的技术与艺术。开展品牌忠诚营销应该是提高品牌资产价值的惟一途径,品牌忠诚营销的目标是争取并且维护品牌忠诚客户。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讲,提升客户对品牌的忠诚度,主动权还是掌握在企业手中。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方法和措施是企业本身可以实施的: 6、创造以客户为中心的文化。让客户知道公司以他们为重。企业所关注的是如何做到对客户最好,如何博得他们的忠诚。如果公司能做到这一点,客户会更加经常地、更多地购买或使用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公司将从他们身上获得更多的利润。

总之,提高品牌忠诚度是企业全面完善的过程,以上六个方面从产品、服务、价格、品牌、文化等角度论述了提高品牌忠诚的方法。

第4篇:关系营销论文范文

营销观念的新变化

(一)顾客价值模式将取代市场占有率模式

随着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人们对顾客价值的认识逐步深入,营销模式将发生改变。顾客价值模式将代替市场占有丰模式,企业更注重顾客的长期价值。传统的营销是一种交易营销,他强调将尽可能多的产品或服务提供给尽可能多的顾客,因此片面重视吸引新顾客而忽视老顾客,企图保持稳定或趋升的市场占有率。顾客价值模式强调现有顾客的满意和忠诚。德国营销学权威迈福特(Meffert)教授认为:组织应当把一个单一的顾客当作一个长期投资来看待,保持一个老客户要比赢得一个新客户容易得多,也便宜得多,类似的强调顾客对企业贡献的还有帕累托原理(ParetoPrinciPle):企业的80%利润来自20%顾客(忠诚消费者)。现代营销应当针对每一个顾客而不是那个匿名的顾客群,应当说服现有的顾客多买或只买本企业的产品。真正实现企业营销观念的转变,企业不仅要知道消费者是谁而且要具备完善的沟通手段。只有建立顾客有关资料数据库,注重服务营销和关系营销的有效结合,企业才真正地做到了重视顾客的长期价值。

(二)个性化营销逐步代替大众化营销的观念

1999年有关消费的调查显示:城市消费“二元”结构明显,由于收入差距的加大和对收入预期的不一致,他现了消费个性化和共性化并存的局面。下个世纪随着改革开放纵深方向发展,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人们的收入水平将有较大程度的提高。此外,消费者

<优麦电子商务论文>逐渐成熟,其消费需求更加复杂,消费行为更加理智,消费心理更加稳定,人们消费越来越追求时尚,注重自身的独特性,趋向于个性化消费。消费者消费的表象表现为越来越易变,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就是针对个性化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这种消费状况将决定企业进行营销的目标市场与产品的关系发生倒置,即企业的营销活动是为一个顾客群找一种产品而不是为一个产品找一个顾客群。为了适应这种消费的人文环境,企业应进行个性化营销。中国海尔集团率先实施了家电个性化生产战略,提出“您来设计,我来实现”的口号。由消费者提出自己对该种家电产品的个性需求集合(包括性能、规格、款式、色彩等),根据消费者个体的个性化配置来生产产品,满足其个性化需求。这种产品凝结着海尔集团的人文概念、消费者文化、审美的认同,更具有实用价值,个性化生产、个性化营销、个性化服务是对规模生产、大众化营销、标准化服务的挑战。

(三)向传统营销说不的逆向营销

第5篇:关系营销论文范文

一、“消费者行为”不同于“消费”,它具有更深厚的内容和特点

消费者行为是个人在评估、获取、使用和处置产品和服务时所作出的决策过程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有形活动。为了更好地加深对这一范畴的理解,我们把它与“消费”作一比较分析。

1、从时间推进序列看,消费者行为是一系列阶段的前后继起,而消费只是其中的一个阶段。

消费和消费者行为都是一个动态范畴,是过程。消费是消费主体为满足需要而使用的商品和服务。在货币经济条件下,人们要满足自己的需要,就必须有市场交易行为发生,即到市场上购买商品和服务。因而,我们可以说,消费是“使用”和“购买”。

而消费者行为的“过程”的涵义比这要宽泛得多。如消费者要满足自己的需要,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是,他的需要是怎样产生的?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即消费者先要认知需要,之后他就要为满足需要去搜集相关信息,并在此基础上作出购买决策——购买什么、何时购买、购买多少、到哪里购买、用什么方式购买等。决策过程付诸实施后,商品随消费者退出了流通领域,进入消费使用过程。但问题并未终结,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会对自己的购买决策和商品质量等进行评价,分析其中的得失,形成满意或不满意结果。为此可以总结出,一个完整的消费者行为要经历这样的几个阶段:问题认知——信息收集与评估——购买决策——购买后评价。从中可以看出,通常所说的消费只是其中的二个环节。而且,即使是消费中的“购买”也与消费者行为中的“购买”是不同的。前者是指流通过程中的g—w,强调的是货币与商品的互换,而后者主要指心理决策过程,强调的是消费者的精神过程。

2、从横截面所涵盖的内容看,消费者行为由许多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构成,而消费只是外显行为中的部分内容。

消费侧重的是看得见的活动,是身体的动作。如消费者为满足需要而准备消费品、享受消费品。稍广一点,还包括选择、购买等活动。总之,消费是一种外显行为。而消费者行为除此之外,还包括许多看不见的心理、思维活动,它们属于内隐行为。消费者行为是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的复合整体,而且更偏重于后者。

内隐行为主要有两个方面,即消费者的决策过程及影响决策过程的个人特征内部要素。后者又包括需要、动机、态度、个性和学习。需要是人体或情感上的一种渴求和欠缺状态。动机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动力源,使得人们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并为满足需要所做出的行动提供理由。个性是导致人与人差异的特质,人们满足需要的方式缘此而不同。态度是人们对产品和行为等的基本定向,强烈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反应,它还受到营销人员劝说宣传的影响。学习不仅指消费者记住产品的品牌,还包括学习判断产品优劣的标准、选择购买的地点、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行为模式和形成偏好等。

3、从对消费者的设定来看,消费者行为的分析把消费者当成“复合人”来研究,而消费的分析把消费者当成“经济人”。

把人当成“经济人”是建立在消费完全是收入的函数和满足程度最大化基础上的。它强调的是,人对消费客体(产品和服务)的利用。关心的是消费品的“人化”,即通过使用消费品使人的体力得到恢复和发展,使智力得到提升。同时,社会组织特别是企业也是完全地以满足人们的物质性的、功能性的需要为导向,去生产和销售产品和服务。这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消费者的。

而如果把人(即消费者)当成“复合人”来研究,情况就复杂得多。首先,消费者的需要体系会更加庞杂,除了物质性的、功能性的需要外,还有社会的、心理的和生态的需要。其次,消费者的行为受到的影响因素会更加多样,收入、文化、亚文化、心理、社会阶层、群体、家庭、人际关系等。最后,运用的研究手段和学科也会更加多样。这至少包括关于产品的生产、交换和消费的经济学;研究个人精神过程的心理学;研究个人怎样影响群体及其被影响的社会心理学和研究人类与文化关系的文化人类学等。

4、从所提出的背景看,消费者行为是人类行为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一个环节。

消费是作为社会再生产的内在环节而提出来的。

而消费者行为是在人类行为这个大背景下提出来的,是与市场相联系的人类行为。作为一般人类行为反映到消费领域,其主要特点有:

(1)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消费者利用尽可能少的花费购买尽可能多的消费品,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需要,达到消费的均衡。

(2)偏好和能力的多样性。由于地理、人口、心理和行为的差异,人们的偏好是多样的,消费能力也是参差不齐的。尽管经济学家对人的偏好能否得到显示以及如何显示存在争议,但对偏好和能力的多样性是基本肯定的。

(3)有限理性。西蒙把它描述为“有达到理性的意识,但又是有限的”。人们在消费活动中总是力争做到有理性,但由于环境因素和自身能力的制约,他们不可能知道关于未来活动的全部备选方案,不可能将所有的价值考虑到统一的、单一的综合性效用函数中,也无力计算出所有备选方案的实施后果。

(4)机会主义倾向。指人们借助不正当手段谋取自我利益的行为倾向,如对未来消费的低估和冲动购买等。

二、消费者行为学与市场营销学是既有密切联系又有重大差异的两门学科

1.产生:历史与逻辑

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要比市场营销晚得多。一般认为,市场营销学初创于本世纪初至20年代,战后进入一个重大变革的新时期。而这时,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二战期间,参战各国为了生产武器装备,新技术、新工厂应运而生。战后它们被迫转向消费品和工业制品的生产,使得产品的种类和数量急剧增加,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为了扩大市场,增加销售,客观上要求加强对消费者及其行为的研究。恰逢此时,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分析心理学家开创了动机研究,加上新产品设计研究和调查研究等为消费者及其行为研究工作提供了初步的理论、方法和技巧。进入60年代,在一些代表人物及其著作如费伯(ferbor)的《动机与营销研究》(1985),卡陶纳(katona)的《有力量的消费者》(1960),霍华德(howard)的《营销管理分析与计划》(1963)的带领与影响下,消费者行为成为一门独立的研究领域和学科。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研究都有一定的片面性,有如盲人摸象一般。改变这种分散局面,进行有效整合工作的是霍尔布鲁克(holbrook),其代表作是《什么是消费者研究》。

70年代后,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进入了成熟阶段。消费者行为学在西方国家商业院校普遍得到开设,如今还设有博士学位。研究队伍从原来的少数人而不断发展壮大。1969年美国成立了“消费者研究协会”,会员逾四千。该协会每年举行一次学术大会,并以《消费者研究新进展》汇集大会成果。研究消费者及其行为的论文也日益增多,出版的主要刊物有《消费者研究》杂志、《消费者事务研究》杂志。

从逻辑上看,消费者行为学应该是市场营销学的前导。因为只有充分了解消费者及其行为,把握他们的需要、动机、个性、态度和学习等内在心理因素,掌握他们的购买决策过程以及分析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外在因素,才能使市场营销管理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而事实却相反,这种逻辑与历史发展的错位,其实是不难理解的。因为在本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产品供应紧缺,企业奉行的是生产观念和销售观念,“不管顾客需要什么样的汽车,我只有一种黑色的”,“我们卖什么,人们就买什么”。企业只要扩大规模,提高效率,加强销售就行,不必也不会去研究消费者及其行为。二战结束后,这种状况就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另外这种错位也是符合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人类对某一问题的认识总是不断深化、细化和完整化的。消费者行为学也正可以看成是对市场营销学的补充和深化。关于这一观点,稍后论述。

2.切入:消费者与企业

消费者行为学属于微观学科,它的切入点是消费者。应该特别指出的是,消费者行为学里所涉及的消费者,与经济学或一般文献中所提到的消费者的内涵与外延是不一样的。很多学者认为接受免费产品和服务,甚至某种理念、思想的人都算是消费者。这就使得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意义更加广泛,对政府决策也会产生重大影响。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立法加强对消费者的保护,并提升消费者在评价产品和服务上的能力等方面都得益于对消费者的研究。

有了这种拓宽,对企业市场营销管理也赋予了新的意义。70年代前,人们只强调市场营销要以顾客为导向,以顾客满意为最高宗旨,因而是一种纯粹的经济行为。70年代后,人们开始关注市场营销的社会、伦理和生态等宏观层面的问题。并认为,企业通过市场营销除了满足消费需要,实现企业利润以外,除了被动地适应宏观环境以外,还必须主动地遵守社会伦理,维护法律和保护环境。拓宽消费者含义与这种观念和理念的转变是相适应的,并有助于企业实践这种转变,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消费者含义的拓宽,即消费者在整个消费行为中的不同角色。如当他决定哪些需要或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并决定改变这一状态时,就成为“发起者”。当他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通过言辞、行为去影响购买决策,实现购买行为和对产品、服务的使用时,就成为“影响者”。当他实际执行选择、采购行为时,就成为“购买者”,当他直接卷入消费或使用产品、服务过程中,就成为“使用者”。研究消费者行为时,如果只顾及其中一种角色,那是不完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提及消费者都必须涵盖上述所有的角色,也并不意味着研究消费者行为时,不可以只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来进行。事实上,“购买者”就是消费者中最主要的含义。

市场营销学也属于微观学科,但它的切入点是企业,研究的是企业营销管理,因而,与市场的关系可以表述为市场企业营销管理。即企业的市场营销管理必须以市场为导向。而消费行为学研究的是消费者行为市场。即消费者及其各种行为的构成的复合整体会影响市场的运行,甚至从某种角度来说,它构成(消费)市场本身。这样,从联系的观点看,这二者的关系可以表述为:消费者及其行为市场企业营销管理。市场自然成了联系消费者与企业的中介与纽带。

3.内容:补充与深化

市场营销学包括两大板块,即市场机会的分析、目标市场的选择和市场营销组合。市场营销学关于组合策略中的许多问题并没有解决。如产品策略中,产品的规格、形状和特点、包装方式,对消费者而言哪方面服务最重要,应该向消费者提供什么服务保证和计划,提供哪些类型的附属或相关产品等问题。定价策略中,消费者对相关产品的价格是怎样认识的,对不同品牌之间价格差异的敏感度如何,在产品推介和促销中,多大的减价幅度有助于消费者的购买,给付现的消费者以多大的折扣等问题。在渠道策略中,零售商应该经营企业的哪些产品,在哪些地区设立零售商,数目是多少,为了分销产品,应与零售商做何种安排,企业在何种程度下必须拥有自己的分销渠道或对分销渠道严加掌握,零售商应树立什么样的企业形象等问题。在促销策略中,在不同的特殊情形下,运用何种促销手段,为引起消费者的注意,什么措施最为有效,什么方法能最有效地传递预设信息,已播放的广告应多长时间重播等问题。所有这些问题,市场营销学显然是难以回答的。而只有运用消费者行为学,研究消费者行为,才能作出成功的回答。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市场营销学与消费者行为学是关于市场营销管理的联系最为密切、内容最为根本的两门学科,其它都是从中派生衍化出来的。

三、研究消费者行为学,对搞好市场营销管理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意义

进入80—90年代以来,消费者行为学研究重心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由注重理论系统的构建和完善,到注重发挥对市场营销管理的指导作用。有的著作明确地以“对市场营销管理的启示”为副题,几乎在论及每一个问题时都要指出这一点。为了说明这种趋势,也为了论证本文观点,这里择其一端——以文化价值观为例,谈谈消费者行为学对市场营销管理的独特而重要的指导意义。

1.物质与服务根据消费客体的有形与否可以把人们的消费结构分为物质消费和服务消费。物质消费内部结构又可以分成三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是,满足人们生存需要的物质消费,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物质消费,到象征资格、显示地位、愉悦心理和实现自我的物质消费。从总体上看,我国居民物质消费处于第二层级上,并与第三层级部分并存。

服务消费内部结构可分为满足生存消费,即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的服务消费,如饮食、理发、洗浴、交通等;享受消费,如旅游、娱乐、运动等;发展消费,如教育等。目前,我国居民的服务消费需要主要处于生存性阶段,享受消费需要越来越强烈和迫切,并日益成为服务消费需要体系的中心内容。

物质消费与服务消费相比而言,前者将处于较为稳定的增长态势,而服务消费需求将呈现强劲增长趋势。这不仅是社会经济条件所决定的客观存在,也是人们所作出的一种价值选择。这种价值选择与文化观念相联系,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物质消费内部结构和服务消费内部结构的层级选择与定位也同此理。

对物质消费结构的现状判断和人们的选择,给市场营销管理的启示是多方面的。首先,它要求企业调整产品结构,特别是产品层次结构。多开发、生产与经营能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产品。其次,促销策略应有所改变。对提高生活质量的产品,促销重点应凸现产品的品质、性能。而对满足第三层次需要的产品促销不应局限于产品本身,而必须运用cis理论,赋予产品以一定的形象与含义,并使之与人们的文化价值观念相一致,美国几种品牌的香烟就是成功的例子。如“万宝路”,它用“万宝路男人”形象,具有粗犷、豪放、独立的特征。而“沙龙”则突出“分享精神”,强调宁静、自然、温馨。最后,在定价策略上,对提高生活质量的产品,应做到质价相当,可采用成本定价或竞争者导向定价法。而具资格象征性的产品,则可采用心理或声望定价法。

服务消费需要的增强则为企业提供了无限的商机。

2.工作与休闲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机器被大规模地运用,人们快节奏、高强度地工作,体力支出大大增加。信息技术的发展,减轻了人们的体力消耗,但心理上的紧张并未消除。因而,人们对休闲予以高度重视。

现代正确的主张是,一天时间应分为三大部分,即工作时间、非可自由支配时间和休闲时间。工作时间是取得收入的时间,非可自由支配时间是一些专项时间,如忙于家务、采购货物、就医和交通等。而休闲时间是剩余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

为了适应当今社会人们重视休闲的观念变化,企业要做到两点:一是提供一些有形的产品,能尽量减少人们非可自由支配时间的耗用。二是推出丰富多样的休闲服务活动。具体措施有:开发速冻和方便食品、微波炉、洗碗机、速干衣裤、一次性尿布等。还包括推广家务劳动的社会化,要求更快捷服务或限时服务,合理布局商业网点,提高服务效率等。

3.人类与自然全新的生态和谐价值观认为:大自然中的所有部分——不仅仅是人,还包括其它物种和物质,都具有与生俱来的价值。人类有义务管理好地球,促进人类和地球的可持续和共同发展。

随着这一生态和谐价值观的形成和强化,人们的消费行为也发生了相应改变。最突出的有两点。一是一部分人的物质占有欲减弱,不再是追求更多、更大,而只求通过一定的资源消耗和产品占用,来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需要。这一变化给市场营销管理的启示是,要由过去那种鼓励人们大量购买和消费、人为淘汰“过时”产品来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的作法,转向给消费者带来“价值”。专家们认为,“价值营销”已应运而生。它的精神实质是,提供能实际使用的产品;给消费者带来比期望的更大的“价值”;加强产品销售服务保证;去掉价格中不合理的费用;告知顾客有关产品的真实信息和事实;企业应与顾客建立良好的关系等。

另一方面的变化是,人们崇尚“回归自然”,信奉“简单的就是好的”。对接近自然界的产品易于接受,而对附加了太多的人工的、科技的因素的产品心存抵触。这表现在产品的各个领域。如服装要求自然的棉麻纤维;化妆品要求由草木植物提炼,具有自然芳香;医药要求成分简单,没有副作用;食物要做到健康、绿色;居室要求营造大自然的气息等。

4.权利与责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交流,包括消费者权利保护方面的交流加深,社会比较强调消费者的权利。今后,将发展成为强调权利与责任的统一,并对“消费者责任”这一问题予以相应的重视。目前我国社会占主导的价值观应是处于强调消费者权利阶段。

面对社会消费者权利意识的觉醒,面对消费者主义运动的发展,企业管理者应采取一些相应对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消费者咨询委员会。可由来自社会各界的顾客组成,定期负责了解顾客对企业运作、产品开发和定价方面的看法,给顾客以反映意见的机会,倾听他们对产品和决策的意见,听取企业的汇报等。

(2)设立消费者事务机构。这是重视消费者权利的组织保证。它的职责是负责与顾客的联系与沟通;向使用本公司产品和服务的顾客提供有用的信息;与消费者组织联通。

(3)倾听消费者的意见并圆满地解决问题。对消费者的意见、不满和投诉,企业绝不能置之不理,而应遵循着“顾客永远是对的”的方针,把它们当作财富。具体办法可包括在产品中附设意见回馈表;设立免费或被叫主付费电话;经常性地开展消费者调查等。

(4)开展消费者教育。企业应向消费者提供他们所需的知识和信息,使之成为一个聪明的有能力的消费者。这样做,不仅对消费者,对社会有利,而且对企业也是十分有利的。它能帮助消费者形成对产品、服务的合理评价和预期,从而减少对企业的不满;能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对企业形成良好的印象,从而使企业扩大销售。

【参考文献】

①loudon&dellabitta:《consumerbehavior:conceptsandapplications》,mcgrawhill.inc,4thedition,1993.

②assael&henry:《consumerbehaviorandmarketingaction》,bretonpublishers,1987.

③郑必清、李伍荣:《消费调控论》,暨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第6篇:关系营销论文范文

关键词:市场营销人力资源企业战略资本经营通信网络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之上的综合性应用科学。主要研究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规律性,其核心概念是交换。交换的一方是销售者,另一方即是有特定的欲望和需求,而且有能力满足这种欲望和需求的全部潜在客户,前者构成行业,后者形成市场。各种行业与市场通过交换纽带的有机组合构成了国家和世界的整体经济概念,作为研究他们之间交换关系的市场营销学就成为了当今世界上一种最核心的思维方式。市场营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为各方面所重视。

市场营销活动是在一定的经营哲学指导下进行的,也就是受企业在处理企业、客户和社会三者利益时所持的思想观念的指导。不同时期、不同的经济体制有着不同的经营观念,从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直到社会市场营销观念,观念决定着市场营销在企业中的地位。生产观念和产品观念不注重客户,营销仅处在一般职能地位;市场营销观念以客户为中心,营销作为整体职能处于企业的中心地位。

一、市场营销与邮电企业人力资源

人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在现代市场营销活动中,如果充分发挥人才的潜力和优势,实现人才最大价值,就达到了市场营销的最高阶段:人才经营阶段。从资本经营到人才经营是现代营销的又一次飞跃。在这个阶段,企业的管理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在邮电企业“三足鼎立”的基本战略构想中,实行人才经营不仅可夯实人才这个企业基础,而且还可以通过人才纽带把效益、服务和新业务及网络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达到企业营销的最高境界。与财、物一样,人才作为市场经济的基本资源,必须运用市场的观点,在市场中做好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工作。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才管理体制,对企业的人才资源进行统筹规划、综合管理。按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强人力资源的预测及合理配置,建立起对人才的使用、考核、培训和管理一体化体制。在奖金分配及待遇问题上,要体现按人才贡献大小分配的原则,要面向人才市场,招募企业所需人才。与通信网的基础相比,邮电人才基础显得非常脆弱,邮电职工队伍素质整体偏低,因此夯实人才基础非常重要和紧迫。要通过强化在职培训、吸收大专院校毕业生和政策性分流等三种形式调整职工队伍结构,提高整体素质。在此基础上重点搞好三支队伍的建设,建立跨世纪的领导干部队伍、经营管理干部队伍和专业技术干部队伍,尤其是要培训出具有较高政治素质、懂得现代管理、具有市场观念和创新思维的邮电企业家。只有培养出懂得市场经济的企业家才能培育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

二、市场营销与邮电企业战略

企业战略是对企业总体性的谋划,是企业纲领性的文件。在制定企业战略的时候,必须牢牢树立市场营销的中心地位,用市场营销这种核心的思维方式来思考战略问题。邮电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营销为中心,以网络为基础。营销(经营)由效益、服务和新业务三部分组成,网络表示邮电通信网和邮电人才队伍两个部分。因此用营销观点论述企业战略思想,即效益、服务和新业务三者有机结合构成营销总体,立于网络基础之上,这就是“三足鼎立”的邮电基本战略思想,其中效益是代表企业内部收入与成本的关系,是典型的企业营销目标。服务则代表企业在社会上和用户心目中的形象、地位和信誉,服务是现代市场营销一个新观点,充分反映了企业以用户为中心的营销观念。新业务代表企业未来的效益和服务,是企业创新观念的体现,特别适合于属于高科技信息产业的邮电通信业。网络基础的硬件可视为通信网络,这是邮电的最大竞争优势,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反映了保持网络统一性、完整性和先进性的重要性。网络基础的软件部分可视为邮电人才队伍,体现了企业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的原则,是企业保持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础。根据“三足鼎立”的战略构想并加以具体化,企业就可以把握未来发展方向,使企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三、市场营销与邮电企业资本经营

在邮电企业“三足鼎立”的战略构想中,营销的三个组成部分之间以及与网络之间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联系运作是营销管理必须解决的问题。传统的企业从自身出发注重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以达到目标的管理方式称为生产经营。现代市场营销认为,要通过资金纽带把他们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生产资源得到最佳效果从而达到资本增值的目的,简单地说就是把财务和资金当成经营管理的核心,这就是资本经营。要实现资本经营,企业就必须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进行改造,造就一个合乎要求的市场主体。考虑到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邮电全程全网特点和普遍服务的责任,要在一个地区内实行完全意义上的资本经营还需要一段时间。实现资本经营归根结底还是要按市场要求配置资源,资本增值也只有以市场为导向才能实现。因此,资本经营是市场营销的一个新阶段。要逐步创造条件推进资本经营,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可以采取企业内部模拟公司制运作,拓宽融资渠道,面向资金市场、发展多元化投资结构,建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经营管理体制,在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分析和预测基础上确定投资方向、加快资金周转、确保资本增值,要通过资本经营发挥网络优势提高网络资源的使用效益。

四、市场营销和通信网络

邮电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最大的优势是拥有规模容量大、技术先进、覆盖全国的通信网络,保持网络的三性是邮电企业发展始终不能动摇的战略基础。网络的建设与发展关键是要把握市场和技术发展变化趋势。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传统的话音业务为主的通信网已不适应。邮电企业一方面要继续加快基础通信网的建设,另一方面要加速向信息网的转变,加快通信宽带化进程,构筑能够容纳所有信息业务的宽带大平台。对长途干线、长途和本地交换机和本地接入网的建设要大胆实施规模投入。对具有市场潜力的业务,如移动通信和多媒体通信网要加大投入、扩大覆盖面,提高综合通信能力。要积极跟踪,适时采用新技术,特别是要把握电信技术、计算机技术、视像技术三者的发展与融合趋势,把握IP技术和ATM技术发展方向,不断提高网络的技术层次,努力建设以数据处理为基础的新一代通信网。在信息行业,技术领先的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美国电信业排位第二的MCI公司被排位第四的Worldcom公司兼并,就是因为后者采用的IP技术比传统的电路交换技术优越。信息业的建设与发展,不仅是网络建设的问题,而且是信息资源建设的问题。信息业务是通过采集、加工、处理并传输信息以满足用户需求的过程。信息业务是以信息资源为本的。我们在基础网络建设方面成绩很大,经验很多,在信息网络建设方面也可以把握方向、逐步推进,但在信息资源建设上仍处在摸索阶段。还是要按市场营销的观点,认真分析买卖双方市场,本着联合建设、开门纳库、突出作用、讲究全网效益的原则进行。首先要建立自己的专业采编队伍,建设好各地的信息港或信息热线借以引导,带动其它行业数据库入网和用户使用,培育市场。其次是鼓励、动员、接受各种专用数据库入网,实现联合建设、共同受益、服务社会。数据库的多少,信息量的大小、信息更新速度和信息源的档次是衡量信息资源建设的标准。要统筹规划协调信息网络建设和信息资源建设步调,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企业效益,才能有效推进信息化进程。网络营销是邮电市场营销的特点。邮电经营的就是网络,要努力提高网络中各种资源的使用效益,提高全网接通率、电路使用率、交换和实装率,增加网上的业务流量。

参考文献:

[1]胥学跃,何山东.知识经济时代的邮电市场营销.四川通信技术.2000.6.

第7篇:关系营销论文范文

增加宾客社交利益的方法是:通过了解宾客的独特需求,提供专门化与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以此来建立与消费者个人间的良好关系。例如,波音飞机公司为每一位现在的或潜在的客户都指定一位营销经理进行定期联系,详细了解与记载每一位客户的各种需求信息,熟悉客户负责人的名字与个人爱好等。而不是像超级市场里的服务人员对待其顾客那样,不注意他们的名字与个性。实践证明个和感情服务有利于形成顾客忠诚,为了使个性化服务更有主动性和计划性,必须提升个,即对于一些建立在标准化基础上的,比较成熟的个,可以逐步建立适应个要求的规范,即个的标准化。这需要两个保证:一是硬件——数据库保证。通过数据库综合,分析各种顾客信息,既可以帮助酒店找到目标顾客群,将各种宾客档案加以处理。这方面集团化或营销联盟中的酒店更有优势,如某位顾客在杭州下榻香格里拉饭店,他还要去武汉,于是在客人到达武汉之前杭州香格里拉饭店已将其客情档案,特殊要求通过本集团的电脑网络传至武汉香格里拉饭店,使客人到武汉后仍可享受到在杭州一样的款待,俨然是武汉的“虚拟”回头客,网络扩大了回头客的定义。二是软件——素质保证。个总处在提炼、升华状态,酒店组织应成为学习型组织(LEARNIANGORGANIZIATION),不断提高员工的服务技术、技巧和知识水平。

2.与宾客建立稳定、便利的联系方式

与宾客建立稳定、便利联系方式的具体手段是:提供通讯设备,建立联系机构,从实体上加强与宾客的关系。这特别适用于对公司、机构、旅行社等到团体市场进行营销的酒店。许多国际酒店集团设立了800免费咨询与预订电话,有的还与大公司建立固定联系,使自己酒店成为大公司旅行、会议业务的常设机构。另外,不少酒店集团在Internet网上设立自己的主页〔Homepage〕,能进行及时的、直接与顾客对话式的、有目标的促销。同时,利用电子邮件接受预订与咨询。有些商务酒店根据自己客源结构特点,通过有效的顾客组织化战略,把顾客纳入内部系统,使酒店与顾客紧密结合。如上海和平饭店的“金融家俱乐部”;最近上海某大酒店,也成立了“建筑师之家”,通过免费举办各种洽谈、研讨会、报告会、设计作品展览等吸引了大批建筑师,并使之成为自己的忠实顾客。另外,还可以通过建立战略联盟来增强关系营销的能力。纵向的战略联盟是酒店与旅行社、供应商、航空公司、旅游经销商等建立网络伙伴,如北京京瑞大厦与航空公司合作,使客人在酒店大堂就完成登机手续,方便了客人。有的酒店在经营形势好时,嫌旅行社支付的房价低,不愿和旅行社发生关系,生意差时又去求旅行社,自然不会有好结果。横向的战略联盟是酒店成立营销联合体,成员间统一促销,互相介绍客源。在有些酒店杀价竞争激烈,给载客的出租车司机回扣成风的地区,酒店间还要联合起来,实行行业自律——抵制恶性竞争。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看,我们要追随从交易营销向关系营销转变的潮流,但在实际营销活动中,到底选择交易营销管理方式,还是选择关系营销管理方式,这仍然需要依据消费者选择酒店的行为方式、产品本身的特点、宾客数量及提供利润大小等因素来决定。

首先,我们来看宾客数量多少与他们提供的利润大小对选择交易营销还是关系营销管理方式的影响。

交易营销与关系营销选择图告诉我们,关系营销是适合于那些数量少但提供利润大的宾客。如适合大公司的长包房客户,他们的特征就是数量少,但提供的利润大。相反,交易营销则最适合于那些数量多但提供利润小的宾客,如一次性的中转散客。

第8篇:关系营销论文范文

设立顾客关系管理机构

建立专门从事顾客关系管理机构,选派业务能力强的人任该部门总经理,下设若干关系经理。总经理负责确定关系经理的职责、工作内容、行为规范和评价标准,考核工作绩效。关系经理负责一个或若干个主要客户,是客户所有信息的集中点,是协调公司各部门做好顾客服务的沟通者。关系经理要经过专业训练,具有专业水准,对客户负责,其职责是制定长期和年度的客户关系营销计划,制定沟通策略,定期提交报告,落实公司向客户提供的各项利益,处理可能发生的问题,维持同客户的良好业务关系。建立高效的管理机构是关系营销取得成效的组织保证。

个人联系

个人联系即通过营销人员与顾客的密切交流增进友情,强化关系。比如,有的市场营销经理经常邀请客户的主管经理参加各种娱乐活动,如滑冰、野炊、打保龄球、观赏歌舞等,双方关系逐步密切;有的营销人员记住主要顾客及其夫人、孩子的生日,并在生日当天赠送鲜花或礼品以示祝贺;有的营销人员设法为爱养花的顾客弄来优良花种和花肥;有的营销人员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帮助顾客解决孩子入托、升学、就业等问题。

通过个人联系开展关系营销的缺陷是:易于造成企业过分依赖长期接触顾客的营销人员,增加管理的难度。

频繁营销规划

频繁营销规划也称为老主顾营销规划,指设计规划向经常购买或大量购买的顾客提供奖励。奖励的形式有折扣、赠送商品、奖品等。通过长期的、相互影响的、增加价值的关系,确定、保持和增加来自最佳顾客的产出。美国航空公司是首批实施频繁营销规划的公司之一,80年代初推出了提供免费里程的规划,一位顾客可以不付任何费用参加公司的AA项目,乘飞机达到一定里程后换取一张头等舱位票或享受免费航行和其它好处。由于越来越多的顾客转向美国航空公司,其它航空公司也相继推出了相同的规划。许多旅馆规定,顾客住宿达到一定天数或金额后,可以享受上等住房或免费住宿。信用卡公司也向持卡人提供折扣。

频繁营销规划的缺陷是:第一,竞争者容易模仿。频繁营销规划只具有先动优势,尤其是竞争者反应迟钝时,如果多数竞争者加以仿效,就会成为所有实施者的负担。第二,顾客容易转移。由于只是单纯价格折扣的吸引,顾客易于受到竞争者类似促销方式的影响而转移购买。第三,可能降低服务水平。单纯价格竞争容易忽视顾客的其它需求。

俱乐部营销规划

俱乐部营销规划指建立顾客俱乐部,吸收购买一定数量产品或支付会费的顾客成为会员。日本的任天堂电子游戏机公司建立了任天堂俱乐部,吸引了200万会员,会员每年付16美元会费,可以每月得到一本任天堂杂志,先睹或回顾任天堂游戏,赢者有奖,还可以打“游戏专线”电话询问各种问题。哈莱·戴维森公司建立了哈莱所有者团体,拥33企业活力1999年第10期nn营销筹划YINGXIAOCHOUHUA有30万会员,向会员提供一本杂志(介绍摩托车知识,报道国际国内的骑乘赛事)、一本旅游手册、紧急修理服务、特别设计的保险项目、价格优惠的旅馆,经常举办骑乘培训班和周末骑车大赛,向度假会员廉价出租哈莱·戴维森摩托车。第一次购买哈莱·戴维森摩托车的顾客可以免费获得一年期的会员资格,在一年内享受35美元的零件更新。目前,该公司占领了美国重型摩托车市场的48%,市场需求大于供给,顾客保留率达95%。

顾客化营销

顾客化营销也称为定制营销,是根据每个顾客的不同需求制造产品并开展相应的营销活动。其优越性是通过提供特色产品、优异质量和超值服务满足顾客需求,提高顾客忠诚度。顾客化营销80年代在西方兴起,90年代呈现蓬勃发展趋势,将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营销方式。

依托现代最新科学技术建立的柔性生产系统,可以大规模高效率地生产非标准化或非完全标准化的顾客化产品,成本增加不多,使得企业能够同时接受大批顾客的不同订单,并分别提供不同的产品和服务,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产销见面”和“以销定产”。日本有些服装店采用高新技术为顾客定制服装,由电子测量仪量体,电脑显示顾客穿上不同颜色、不同风格服装的形象并将顾客选定的款式传送到生产车间,激光仪控制裁剪和缝制,顾客稍等片刻就可穿上定做的新衣。日本东芝公司在80年代末提出“按顾客需要生产系列产品”的口号,计算机工厂的同一条装配线上生产出九种不同型号的文字处理机和20种不同型号的计算机,每种型号多则20台,少则10台,公司几百亿美元的销售额大多来自小批量、多型号的系列产品。美国一家自行车公司发现自行车的流行色每年都在变化且难以预测,总是出现某些品种过剩,某些品种又供不应求,于是建立了一个“顾客订货系统”,订货两周内便能生产出顾客理想的自行车,销路大开,再也不必为产品积压而发愁了。

实行顾客化营销的企业要高度重视科学研究、技术发展、设备更新和产品开发;要建立完整的顾客购物档案,加强与顾客的联系,合理设置售后服务网点,提高服务质量。

数据库营销顾客

数据库指与顾客有关的各种数据资料。数据库营销指建立、维持和使用顾客数据库以进行交流和交易的过程。数据库营销具有极强的针对性,是一种借助先进技术实现的“一对一”营销,可看作顾客化营销的特殊形式。数据库中的数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现实顾客和潜在顾客的一般信息,如姓名、地址、电话、传真、电子邮件、个性特点和一般行为方式;交易信息,如订单、退货、投诉、服务咨询等;促销信息,即企业开展了哪些活动,做了哪些事,回答了哪些问题,最终效果如何等;产品信息,顾客购买何种产品、购买频率和购买量等。数据库维护是数据库营销的关键要素,企业必须经常检查数据的有效性并及时更新。

美国通用电器公司成功地运用了数据库营销。它建有资料详尽的数据库,可以清楚地知道哪些用户应该更换电器,并时常赠送一些礼品以吸引他们继续购买公司的产品。美国的陆际旅馆也建立了顾客数据库,掌握顾客喜爱什么样的房间和床铺、喜爱某一品牌的香皂、是否吸烟等等,从而有效地分配房间,使每一位顾客都得到满意的服务。连锁公司运用数据库营销更加有效,如果顾客在某一分店购买商品或服务时表现出某些需求特点,任何地方的另一分店店员都会了解并在顾客以后光临时主动给予满足。随着顾客期望值的提高和电脑的普及,小公司也应采用数据库营销以达到吸引和保留顾客的目的。

退出管理

“退出”指顾客不再购买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终止与企业的业务关系。退出管理指分析顾客退出的原因,相应改进产品和服务以减少顾客退出。退出管理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测定顾客流失率。

(2)找出顾客流失的原因。按照退出的原因可将退出者分为这样几类:价格退出者,指顾客为了较低价格而转移购买;产品退出者,指顾客找到了更好的产品而转移购买;服务退出者,指顾客因不满意企业的服务而转移购买;市场退出者,指顾客因离开该地区而退出购买;技术退出者,指顾客转向购买技术更先进的替代产品;政治退出者,指顾客因不满意企业的社会行为或认为企业未承担社会责任而退出购买,如抵制不关心公益事业的企业,抵制污染环境的企业等。企业可绘制顾客流失率分布图,显示不同原因的退出比例。

(3)测算流失顾客造成的公司利润损失。流失单个顾客造成的公司利润损失等于该顾客的终身价值,即终身持续购买为公司带来的利润。流失一群顾客造成的公司利润损失更应仔细计算。例如,某运输公司原有6600个客户,本年度由于服务质量差流失了5%,也就是330个客户(005×6600),平均每流失一个客户,营业收入就损失10000元,公司一共损失3300000元的营业收入(330×10000),利润率为10%,即损失了330000元(010×3300000)利润。

(4)确定降低流失率所需的费用。如果这笔费用低于所损失的利润,就值得支出。比如,该运输公司为保留顾客而花费的成本只要低于330000元就应支出。

第9篇:关系营销论文范文

[关键词]国家营销;国家竞争优势;国家形象;软实力;新公共管理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3-0005-03

市场营销的思想起始于20世纪初的美国,迄今已有百年历史。随着20世纪商品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营销理论和方法从孕育、成长到日趋成熟,迄今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从初期的消费者市场营销到20世纪60年代的工业市场营销,70年代的社会营销,80年代的服务营销,到90年代的关系营销和整合营销,市场营销研究的重点也随着经济的发展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综观市场营销理论的发展历程,基本上都是以企业为研究对象适应企业赢利需要而提出或拓展开来的。在全球化时代,经济、社会、文化、人才等资源的区域化乃至全球化流通以及“产业集聚”不可避免地将各个国家带入一场激烈的竞争之中。为了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并取得竞争优势,国家也需要运用营销思想和方法来进行规划和运营。为了解决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学术界开始重新认识国家发展的驱动力。因此,运用营销的理念和方法来支持国家发展引起了广泛重视,逐步产生了国家营销命题。

通过对国家营销及其相关理论研究文献的梳理和回顾,有助于我们追溯理论渊源,扩展理论视野,深入开展国家营销的理论研究。

1 国内外国家营销理论研究综述

1.1 国外学者关于国家营销的研究

国家营销的实践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业已出现。当时,一些国家意识到营销政策的重要性,以有所为、有所不为,从而使他国接受本国的目标和理想。但国家营销理论则发端于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的20世纪90年代。

1.1.1 国家营销命题的提出

菲利普・科特勒[1](Philip Kotler,1997)在《国家营销――创造国家财富的战略方法》中首次提出国家营销的概念。科特勒将宏观经济政策和微观厂商与消费者行为紧密结合,运用营销战略分析方法,构建了一个创造国家财富和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框架。科特勒所提出的国家营销理念侧重于分析国家形象对一国产品与服务以及投资、商业、旅游的影响,并且评估了营销战略管理对于提升国家形象的作用。

1.1.2 国家营销理论的拓展

约翰逊,约翰尼・K [2](Johansson,JohnyK;1998)对菲利普・科特勒的国家营销理论作了阐述和评价,同时对科特勒的理论进行了补充:①国家营销不只是营销的战略思维视角在国家层面的运用,更需要一种全面营销、顾客导向的观念;②国家营销的客体除了国外投资者、旅游者、企业,还有国内输出的产品和服务在国外的最终消费者;③在国家营销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不仅要以宏观层面的营销战略为指导,更需要辅之以具体的营销策略(4Ps)。斯特坎普[3](Steenkamp,2001)研究了文化因素在国家营销中的角色作用,强调从民族文化架构视角来分析国家营销所面临的环境。他指出民族文化是国家营销的一个核心因素,并通过标准化回归系数测度民族文化对于国家营销战略选择的影响。

1.2 国家营销理论命题的关联性研究

国家营销理论就本质而言属于宏观管理理论的研究范畴,融合了新公共管理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软实力思想与国家形象理论等领域的理念,具有明显的交叉性特征。

1.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面临着经济发展瓶颈和政府社会管理的无效率,迫切要求政府改革,新公共管理理论应运而生(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2006)[4]。新公共管理理论将市场机制引入到国家宏观管理过程中,国家的职能体现在为公民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并满足其需求。此时,国家充当营销主体的角色,而公民则是其顾客,营销理论有了国家层面的意义。基于国家的经济人假设,国家营销理论延伸了新公共管理范式下国家的服务对象及其供给,国家作为营销主体,所面临的需求不仅仅囿于国内,更表现为国际范围内的需求,其供给则为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和制度因素的国家形象。

1.2.2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迈克尔・波特[5](Michael E.Porter,1990)将竞争理论从传统的企业视角提升至宏观的产业组织和国家层面,试图基于国家的视角来解释如何造就并保持可持续的相对优势。基于对10个主要发达国家的研究,以企业生产率为出发点,波特首次对国家竞争优势思想给出了理论解释。波特从国家竞争优势的角度拓宽了管理理论的视野,为管理理论的宏观化提供了指导思想。

1.2.3 软实力思想

约瑟夫・奈[6](Joseph Nye,1990)在《Bound to Lead∶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中首次明确提出并论述了软实力的思想,把软实力作为研究国际关系的概念并视为一种战略思维工具。奈的软实力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国家的形象建构是建立在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共同、相互增长的基础上的;②软实力主要包括文化吸引力、意识形态或政治价值观念感召力及塑造国际规则和决定政治议题的能力。奈的软实力思想提供了一种分析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权力地位的重要思路,它引导人们关注那些抽象和非物质性的权力因素,进一步丰富了人们对国家竞争力和国家实力的认识。

1.2.4 国家形象

肯尼斯・鲍尔丁[7](Kenneth Boulding,1959)基于国际体系的视角来研究国家形象及国家的公共关系。鲍尔丁对国家形象做了系统性的研究:①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对自己的认知以及国际体系中其他行为体对其认知的结合,它是一系列信息输入和输出产生的结果,是一个结构十分明确的信息资本;②国家形象作为一种主观印象,实际上构成了人们对于一个国家及其民众的心理预设。

1.3 国内学者关于国家营销的研究

国外学者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就提出了国家营销的概念,而直到21世纪初我国学者才开始关注这一领域。尤其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国家营销的话题被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关注,但是鲜有学者对这一概念及其应用做出系统的、科学的探究。到目前为止,我国学者关于国家营销的研究文献不多,主要集中于国家营销概念的解读以及如何运用国家营销理念提升国家形象。

1.3.1 国家营销内涵解读

国家营销概念的产生与民族国家的兴起与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趋势密切相关,包含国家硬实力营销和国家软实力营销两个方面,并表现为作为营销主体的国家塑造国家形象及其价值,而且向营销对象国家进行传递与影响,以实现综合国力最大化的行为与过程(聂元昆,张海军;2012)[8]。国家营销是国家整体层面的社会经济和日常生活价值观念对外宣传的过程(郭国庆,2010)[9],其终目的是为该国的经济发展提供强劲的助推力量。

1.3.2 国家营销策略与基本路径

国家营销属于宏观层面的营销模式,其实施策略包括:①基于营销定位塑造国家品牌;②组建国家营销支持机构,强化国家营销活动;③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④树立和谐、共赢的国家形象。从国家营销的主体来看,存在三条基本的国家营销路径:政府路径、组织路径、公民路径(聂元昆,张海军;2012)[8]。

1.4 国家营销理论的相关研究

1.4.1 国家形象建构

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民族精神的表现和象征(张芜,2011)[10],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国家的实力或权利,其主要表现为国际社会对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外交与自然要素的综合认知与评价。国家形象兼具价值和工具,塑造积极的国家形象是一种将国家硬实力与软实力、国家价值观与国家利益相互结合和相互促进,使之得以内外兼顾、名利双赢的国力运作过程。

1.4.2 国家公共关系理论

国家是构成世界格局的基本单位,国与国之间有明显的异质性特征并为国家利益而进行国际博弈,国家公共关系则是维护世界格局平衡的基础。国家公共关系是一种特殊的政府管理职能,国家之间通过公共关系建立并保持相互的交流、理解、认同与合作的机制与模式来更好地实现它们的共同利益(张芜,2011)[10]。作为国家营销对象的国家形象基于国家公共关系并作用于国家公共关系。

1.5 国家营销、国家形象、软实力相互关系研究

国家营销、国家形象与软实力之间表现出交叉的相互作用:国家的竞争优势来源于硬实力和软实力两个方面,硬实力是核心,软实力是灵魂,国家形象是软实力的重要构成,国家营销是塑造和提升国家形象的基本手段(汪涛,邓劲;2010)[11]。

2 对当前国家营销理论研究的评述

2.1 国家营销理论的背景

2.1.1 现实背景

“冷战”结束后,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都将注意力从军事和政治斗争转移到经济发展上来了,国家竞争的目标也从政治转移到国家财富上了。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全球出现了六大趋势:全球互相依存、保护主义抬头和区域经济组织盛行、跨国公司迅速发展、政策冲突和民族冲突凸显、技术进步加速、环境意识增强。这些趋势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变革。全球化的蔓延以及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速放缓,要求国家政府在发展问题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积极地参与全球合作,谋求共赢,探寻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1.2 理论背景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公共管理理论、政府再造、新公共服务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试图寻找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持续动力。这些理论突破了微观管理理论的局限性,将管理理论提升到国家主体层面,促进了管理理论的宏观化拓展。在新时期的理论与实践背景下,传统的市场营销理论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营销理论进行了重大变革,市场营销从概念到内容逐渐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市场营销观念日益凸显。

2.2 国家营销及其相关文献研究的意义

国内外学者的观点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对于国家营销的理解,对推动国家营销理论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国家营销的提出丰富了营销理论的内涵,促进了传统的交易营销理论向宏观营销理论方向的拓展与延伸,为营销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从文献中可以看出,以科特勒为代表的国外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初将市场营销理论引入国家的经营管理领域,不仅拓展了市场营销的研究领域,也为国家发展方向提供了新的思路。此外,国家竞争战略、国家形象构建、软实力等方面的研究拓宽了国家营销的视野。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到这方面的研究中来。

2.3 国家营销及其相关文献研究存在的问题

(1)国家营销研究在国外不足20年,在我国则起步更晚,目前的国家营销理论尚在发展过程中,理论框架需要深入探索。国家营销理论的综合,客观上可以从现存的营销理论体系中寻求支持,同时联系实际进行理论的拓展与创新。

(2)目前除冠以国家营销理论命题的研究外,相关研究还有国家竞争力、软实力和硬实力、国家形象、和谐营销等政治学、传播学的成果,对国家营销的理论研究皆有积极的作用,需要高屋建瓴地进行理论梳理与综合。

(3)现阶段的国家营销理论研究多偏重于规范研究和定性研究,缺乏相关的实证研究和定量研究,尤其缺乏关于国家营销维度的分析和效度的测定。

3 研究展望

国家营销理论最初由世界著名营销学家、美国西北大学国际营销学教授菲利普・科特勒提出。这一理论的提出拓展了营销理论研究的领域,目前的研究仍然处于深入探索和不断发展之中。

历史上后起大国的崛起,往往导致既存的世界秩序的变革,甚至引发战争。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始终奉行和平崛起的发展战略,不会也不需要采用争霸或损害别国利益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国家营销是宣传国家形象、倡导和平崛起、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途径。21世纪以来,我国通过孔子学院、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国家形象宣传片等一系列国家营销行为,有力地展示了我国繁荣发展、民主进步、文明开放、和平和谐的国家形象。

我国日益丰富多彩的国家营销实践,迫切需要理论工作者从现实中汲取营养和挖掘素材,综合政治学、传播学、文化学、区域经济学的相关成果,进行提炼与升华,丰富国家营销的理论内涵。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国家营销[M].3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

[2]Johansson,Johny.K.The Marketing of Nations[J]Journal of marketing,1998,62(3):148-151.

[3]Steenkamp.The role of national culture in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research[J].International Marketing Review,2001,18(1):30-43.

[4]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周敦仁.改革政府[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5]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

[6]Joseph Nye. Bound to Lead: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M].New York:Basic Books,1991.

[7]Kenneth Boulding.National Images and International Systems[J].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1959,13(2):120-131.

[8]聂元昆,张海军.论国家营销的五个基本理论问题[J].中国商贸,2012(8):24-26.

[9]郭国庆.国家营销与企业发展[J].科技创新与品牌,2010(1):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