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办公楼结构设计特点范文

办公楼结构设计特点精选(九篇)

办公楼结构设计特点

第1篇:办公楼结构设计特点范文

关键词:多层混凝土结构办公楼设计分析 技术措施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concrete office building foundation structure multilayer design and the details of the upper structure design, expounds the main structure sums up the common design key points of the design method and summarizes measures, for the similar structure design provides to sum up experience.

Keywords: multilayer concrete structure, office building, design analysis, technica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 TU31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随着我国多层办公楼建筑项目的增加,对其的结构设计也越来越受到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的关注,近些年来大量出现的多层混凝土办公楼结构凭借其诸多优势得到了大量的使用实践,但是其中很多细节需要设计人员引起注意。本文在介绍多层混凝土办公楼结构的基础结构和上部结构设计细节的基础上,总结了其部分设计中需要注意的要点加以阐述。

2多层混凝土办公楼结构基础设计

正确阅读并结合实践经验使用工程地质报告。地质勘察报告主要内容涉及多层混凝土办公楼基础设计的多方面资料,具体参数要融会贯通,了解计算指标和勘察结论的可靠程度必须进行深入了解,然后结合工程经验和现场实地现象判断报告中所建议的地基情况在该项工程中的适用性。拟建的建筑物具体情况与要求同场地的具体工程地质条件必须密切联系,综合分析。

以变形和承载力满足为前提,尽量采用相对较为经济的天然地基上浅基础。工程地基持力层选择要与上部结构同地基基础的整体性出发,综合考虑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场地土层分布的情况及基础稳定性、结构类型和荷载性质与大小、建筑物的体型以及地下水的影响。

多层办公楼一般采用独立基础或者条形基础。首先由变形和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的尺寸,然后进行基础截面设计的验算。基础的高度确定由混凝土剪切条件和抗冲切控制,基础的配筋确定由基础验算截面抗弯能力控制。计算要求满足之后,进行一些规范规定的构造要求计算确定满足。设计时要注意在确定计算基础沉降或者基础底面尺寸时,应将设计地面以下基础和其上覆土重力作用考虑进去。在进行基础截面的设计时,要采用不考虑基础与上覆土重力作用的地基净反力计算。

完成地质报告分析和地基基础选型后进行地基处理,针对水文地质条件和地质报告条件合理选用地基处理方法,所选方法必须综合考虑当地的实际工程经验和土力学的基本原理。

3多层混凝土办公楼结构上部设计

多层混凝土结构体系建筑平面布置上比较灵活,能够提供较为科学的办公环境场地,同时可以构成具体办公楼需要的特殊立面体型。结构立面体型和平面形状要尽可能规则且简单,对称均匀布置各部分刚度,从而减少结构扭转出现的可能,尽量统一建筑结构层高和混凝土柱网,简化设计和施工。一般多层办公楼结构采用C25混凝土强度即可,在抗震设防有要求地区,要遵循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固的设计原则,通过材料和结构形成延性框架。

框架柱截面尺寸方面,截面高度h=H/6~H/12,截面宽度b=1h一h/1.5,(H为办公楼层高),采用轴心受压柱方法估算时,考虑弯矩的影响,将轴力乘以1.2~1.4的放大系数。框架主梁截面尺寸刚面,截面高度h=L/10~L/14,截面宽度b=h/2~h/3,(L为梁的计算跨度),根据承重、非承重荷载和跨数来选取小者或者大者,一般可取h=L/10,b不宜小于200mm和h/4。次梁的截面高度h=L/12~L/16,要比框架主梁高度小50mm以上,最好比主梁小100 mm左右。次梁的截面事宜比主梁宽度小50mm,一般可取200 mm或250mm,大于150 mm,主次梁相交处要考虑增设附加吊筋或者附加箍筋。

楼板结构体系采用常见的单向板和双向板,一般通过次梁尽量使楼板成为双向板结构,使得整体受力更加合理化,从而配筋可以更加均匀,这种情况下楼板厚度相对能够比单向板设计的薄一些。单向板板厚通常可取h=L/30~L/35,双向板板厚通常取=L/35~L/45,一般根据使用实际情况、荷载和跨数选取大者或小者。通常说来,框架结构楼板的板厚要大于100 mm,楼板开洞的各种处理方法也要进行注意。

4主体结构设计的要点

4.1 结构超长措施

结构超长往往造成裂缝的大量产生,严重影响工程的建设质量和长期使用能力,特别是多层混凝土办公楼结构,更易产生这些问题。大量的工程实践为工程设计积累了丰富的,通过具体的设计措施可以从多个层面,从理论上讲,结构超长造成的裂缝主要是受到混凝土收缩作用和温度变化影响所形成,具体的设计要把握几个方面即可很好的避免这些问题。首先,每隔30至40m就设置一条后浇带,与此同时,在楼板的混凝土中添加进多功能的混凝土外加剂,从而全面的改善混凝土质量。其次,控制应力集中产生的裂缝,加强孔洞周边有效性的措施。再次,运用较为先进科学的保温隔热措施,特别是屋面设架空层,对于屋面保温隔热层以及的护墙所选用的保温隔热材料性能一定要求到位等。此外,楼板配筋的时候要考虑到收缩和温度应力,叠加处理受力钢筋同这一部分配筋,沿着长度方向的中间区域1/3位置上部钢筋拉通50%的钢筋。最后,根据计算所得结果,加强梁柱所采取措施,特别是中部横梁和边柱,按照计算所得的结果进行配筋加强,对于部分梁长度大于30m的,对其其加大加密腰筋。

4.2 办公楼装修荷载灵活多变性的应对

办公楼的内外装修往往变化很大,需要特殊的造型特点等,使得所用的材料也各式各样,继而难以精确确定荷载值大小。多层混凝土办公楼建筑的装饰装修工程的设计一定要保证建筑物结构的安全以及主要的使用功能。如果涉及到承重结构和主体的改动或者荷载增加的时候,一定要经过原来的结构设计单位或者具备相应的资质设计单位进行有关原始资料核查,对已经完成的建筑结构安全性核验并最终确认。多层混凝土办公楼建筑的装饰装修工程完成设计之后,严禁违反设计文件进行设计的擅自变更,具体指建筑主体、主要使用功能或者承重结构的改动。

4.3 楼梯设计要点

多层办公楼的竖向主要通道为楼梯,楼梯柱TZ的灵活布置和楼梯梁的合理选择及布置需要十分的注意和相关工程经验的支撑。楼梯梁下的净高要保证大于2 m,楼梯段净高保证大于2.20 m,板式楼梯板的板厚一般可取h=L/30。必须注意,TZ设置处梁上要增设附加箍筋或附加吊筋。对于设置了楼梯井、电梯井或其它剪力墙型抗侧力结构的框架混凝土结构,需要按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体系进行计算,并考虑一般较少数目的剪力墙,按框架结构确定其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

4.4 其他设计注意细节要点

要注意到屋面梁和楼面梁的不同性,屋面梁有防水翻边处理的要求,在结构设计详图绘制中,需要跟建筑专业保持密切配合,形状美观,结构力争合理,功能实用到位。在结构详图中,构造分布钢筋的布置和最小配筋率的要求需要特别注意,结构详图要做到标高和平面位置定位明确,尺寸明确,钢筋小样明确。保证计算简图正确性才能保证结构的构造要求满足,因地制宜合理的调整内力和构造才能满足实际情况和计算简图的差异。此外,荷载的取值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非越大就越安全,一般采用最不利荷载组合进行计算设计。

5结语

多层混凝土结构设计是结构设计中较为基础的设计,也是建筑结构设计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形式。在设计时,如何处理各种不同的问题值得结构设计人员不断探讨和研究。实际设计过程中,应根据相关规范作科学合理的设计,文章就多层混凝土结构设计时常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具体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 张建勋,谷军,张帆.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概念设计要点分析 [J].建筑设计管理,2011,10:24-25.

[2] 乔婷婷,闫园.谈框架剪力墙中剪力墙的布置 [J].山西建筑,2012,02:15-17.

第2篇:办公楼结构设计特点范文

办公楼的建筑设计从最初的单一的使用功能开发到积极利用工程技术达到对自然环境的充分利用,再到追求生态和环保的理念下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办公楼工程设计和建筑思路的变化,正是人们不断发现自然、融入自然的过程。本文从办公楼的设计思路出发,以其内外部结构为切入点,对办公楼的节能环保设计新思路进行简单的探讨,以探究办公楼设计和建筑在未来新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办公楼;设计;节能环保设计;探究

一、楼体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

(一)护结构的降能耗设计

楼体结构是否合理,是降低办公楼内能耗的重要手段之一。一般来讲,在建筑设计时要充分考虑门窗和外墙的围护设计。根据现代建筑的特点,多以面积比较大的玻璃外墙为主,这种外墙虽然满足了通透和采光的要求,但也增加了办公室内的能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冷热桥”效应。因此,围护结构的设计中,有效地降低冷热桥效应,增加玻璃幕墙的隔热保温作用是降低办公室能耗的有效手段。

热桥效应的产生,是因为外界光、热等介质在经过玻璃幕墙时受到的分解比较小,导致光热等在室内过分集中。有效缓解热桥效应的的最简洁办法是设置双层玻璃幕墙。双层玻璃幕墙较单层玻璃幕墙其抗噪音和保温隔热性能更好,双层幕墙的存在人为的创造出了一个光、热介质的缓冲和交接空间,使室内不会因外界环境变化而出现环境的剧烈改变。更值得一提的是,双层幕墙可以配合室内设置有需要的进行采光和温控,双层幕墙增加了自然通风的可控性,使室内外气流得到了通过换气口进行了有效交换,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室内的空气质量,避免长期使用空调,造成的电力等能源的过量消耗。

(二)节能材料的应用

在欧美发达国家,办公室设计者在外墙建筑材料,尤其是玻璃材料的应用上,更多的考虑了节能降耗的要求。比较有代表性就是一种低辐射Low.e玻璃,这种玻璃采用了先进的表面工程技术,将具有低辐射率的金属元素和化合物用特殊工艺镀在玻璃表面形成反射层,从而达到反射红外热辐射的效果。在夏、冬两个季节,这类特种玻璃既可以起到阻止室外热辐射通过玻璃进入办公室和反射热辐射的作用,从而使得办公楼的空调和取暖费用大幅下降。另外,还可以根据需要,在楼梯表面铺装苯板,能在气候变化比较明显的地区,很好的弥补冬季供暖和夏季降温措施的不足,使办公楼内的温度更加适宜,减少供热、供冷所消耗的电能、煤炭等,从而直接或间接的起到了节能降耗的作用。

二、遮阳系统和采光设计的有效应用

(一)集成遮阳系统的使用

大面积的玻璃幕墙是现代办公楼的主要外墙材料,除采用双层玻璃外,还可以在外墙安装遮阳系统,可以有效地降低炎热天气中的办公室制冷能耗。一般情况下,在已有的双层幕墙隔层中间安装集成遮阳系统,遮阳集成系统利用了大气层的保温、控温原理,通过特殊的装置。这种装置可以在室外温度超过30度、地面和建筑物表面温度持续升高的午后,有效减少室内遭受过量热能辐射而急剧升温。此外,在室内还可以利用百叶窗作为简便的遮阳装置,作为遮阳系统的辅助装置。

(二)自然采光技术的引进

办公室的建筑设计能够很好的进行采光,是节约大量电能的有效手段。在建筑结构上,一些西方国家的政府办公楼就摒弃了原有的封顶式建筑方式,将穹顶的建筑材料改为节能玻璃等特殊材料,并结合了一些先进的热能回收技术。这种设计方式,使得办公楼有了健全的空气交换系统,又在很大程度上利用了自然条件,实现了高效率采光。国外某著名设计师在设计某政府机构办公大厅时,就很好的利用了自然采光,这就是比较有名的伦敦卵形办公室。卵形办公室充分利用了办公楼周边的自然环境,设计师利用太阳光的照射角度将办公楼设计成南向形成错层,这样可以起到遮挡阳光的作用。室内房间尺寸较浅,并应用了独特的柱、梁结构和具有良好彩光效用的特殊材料,可以在采光时间充分利用自然采光,除非夜幕降临和天气突变,一般情况下,使用工人照明的时间很少,从而有效地节约了电能消耗。

三、新能源技术和空调控温系统的应用

(一)太阳能和地源热泵的应用

在经济技术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在办公楼中可以应用太阳能和地热能两种可再生能源。在瑞士等西方发达国家,有一部分太阳能在办公楼上已经得到了应用。太阳能的采集通常通过安装在屋顶的光伏电板来进行,这些光伏电板安装和使用非常方便,且外形美观、轻巧,可以根据不同的屋顶构造自由安装。太阳能光伏电板供电比较稳定,在夏季时完全可以满足办公楼供电需求,富余电量还可以作为管网内电能的补充,一举两得。除太阳能外,地热能的利用也是办公楼节能的一个重要手段。采用地源热泵采集地热能进行冬季采暖,在比较炎热的夏季再通过转换设备使之用于制冷。要注意的是,地热系能系统一定要和中央空调系统或新风系统相互配合才能发挥其调节办公楼内温度的作用。在实际建筑施工中,由于二者所需资金以及技术难度较高,所以推广普及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二)中央空调系统的应用

中央空调系统的冷热源控制是中央空调系统能否实现节能的核心问题,在国家新一轮的节能规划中热泵技术成为被认可的全新节能供热供冷技术,以我国武汉地区为例,在办公楼中应用热泵系统相比传统的用电直接供热、供冷节电约60%,且可实现能源的回收利用。热泵所采用的空气源热泵系统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65-70%,一次运行设备的节能约40%。在实际运行中,空气源热泵系统的综合运行费用要比传统的水冷式设备低,其实际供冷、供暖效果却比水冷式要好的多。除此之外,在距离水源地比较近的地区还可以利用水源热泵系统,在水源稳定充足的条件下,可减少电量消耗10%左右,综合节能40%左右。更具环保意义的是,应用水源热泵还可以应用先进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实现水源的循环利用。

中央空调的冷热源输送装置的设置,也是直接影响节能效率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中央空调系统中应用变流量系统,根据办公楼各用户的不同要求自动调节送风量和送水量,就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一般中等规模的办公楼,应用变流量风系统后,节能可达10%左右。根据中央空调负荷的高低,还可以在排风系统中安装交换器,可以大幅度的提高新风能量的利用率,可减少两成左右的中央空调负荷。总之,中央空调系统以及先进设备和控制技术的配合应用,是办公楼节能降耗的有效手段。

第3篇:办公楼结构设计特点范文

1超高层办公楼建筑设计要点

1.1平面构成

超高层办公楼在平面构成上可分为线生形和形生形两种。其中,线生形是以基本线型的组合发化,可生出无穷发化的平面形式。基本线型有两种:直线、曲线。而形生形是以基本形为构形基础要素,创造新形体的构形方式。基本形有:正方形、矩形、正三角形、园形、菱形等。基本形经渐变、弯曲、切割、错叠、群化、减切、伸展、拉压等,可产生各种新的形式。而将原形作交合、取舍,也可产生许多新形式。不同的平面组合构成不同的建筑形体,从而形成极具特征及标志性的写字楼产品。

1.2体型研究

办公楼在功能方面的定位较为简单,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体型设计时,一般不需要过多地考虑建筑内容与功能等问题。但是,由于办公楼常处于繁华地段,代表着某个区域的整体风貌,其体型设计必须实现与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城市地域特点、周围环境等方面的协调。因此,设计人员必须在设计中对超高层建筑的各个角度进行完善处理,以保证建筑的圆融性。同时,超高层办公楼的建设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时代的风貌、社会的特征,在设计体型时,设计人员还应当尽量地结合当前时代以及社会环境,通过应用新型节能的材料、技术、工艺等,使建筑在体型及外立面,凸显出对于生态化、人本化的设计理念。

1.3标准楼层技术参数

标准层主要由核心筒、办公区域、走道三部分组成,其中核心筒主要包括客用电梯、后勤服务电梯(兼消防梯)、疏散楼梯、卫生间、茶水间、空调机房、机电管井等。核心筒面积对标准层的实用率起着决定性作用,在精细化设计中应注意尽量压缩核心筒面积,对机电管井及设备用房进行多方案比选,控制面积。办公区域进深主要根据室内采光、结构、朝向及景观、家具布置等方面决定,常规做法为8~12m。

1.4垂直交通体型

超高层办公楼垂直交通以电梯为主,楼梯为辅。影响电梯厅尺度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写字楼的定位是超甲级还是准甲级、甲级,不同的定位对电梯厅公区尺度要求不同;②电梯轿厢深度决定电梯厅的最小宽度,对于单侧布置和双侧布置应满足规范及空间舒适度的要求;③可以利用高区电梯厅在低区设置辅助功能(如卫生间、空调机房等)以提高利用率。

1.5消防设计

设计人员为超高层办公楼设计消防装置,要考虑到消防通道、消防出口、防火分区、疏散楼梯以及灭火设备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同时要做好对于消防控制中心的设计。具体而言,在进行消防设计时,要保证不同功能分区入口的独立设定,并采用防火卷帘、隔墙、防火门等分隔不同防火分区,还要做好对于防火分区疏散宽度的控制。每个分区要分成不同的防烟分区,而各防烟分区的面积要在500m2以下,可用结构梁作为防烟分区的划分界限。此外,必须设置简单明了畅通的疏散楼梯,除了疏散楼梯方面的设计要求外,还要做好对于相邻的安全出口之间的最大距离设定。

1.6机电设备

机电系统划分应根据物业类型、产权模式、营销定位等方面综合确定。机电系统分为空调系统、强电系统、弱电系统、消防系统。空调系统一般分为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变风量全空气系统、多联机系统;强电系统主要从以下几个纬度重点考虑:负荷主要为生活给水、通风系统、公共照明系统等,发电机房负荷主要考虑消防;弱电系统应根据业态定位结合智能化统一考虑,常用的系统有智能监控、信息网络、停车智能化、公共空间灯光控制系统等;消防系统主要分为室内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

2案例分析

太古汇,为大型综合性建筑,座落于广州天河路。主体建筑分为五部分,包括一栋212m高的42层办公楼1,一栋166m高的29层办公楼2,一座132m高的28层五星级酒店,一座文化中心,以及裙楼商业。两座办公楼及酒店,均为超高层建筑。各组成分别位于用地四角,利用裙楼商场把各部分联合起来。地下共四层,地上的第三层裙楼屋面为一公众文化广场。屋面花园提供市民休闲场所,为城市作出贡献,与城市相互依存。整体构思是以功能各异的塔楼,分别坐落于用地四角,因其高度、体量、朝向的差异,形成效果丰富的群体。如璀璨的长方体水晶,从稳重的石材基座生长出来,各塔楼向外的角部对角切出球面弧线,形成的弧面与城市空间友善对话,塔楼之间也姿态亲和。

3结束语

随着大城市土地资源的稀缺,超高层办公楼建筑将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增加,这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当然,我们也必须充分地意识到,超高层办公楼建筑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标志、形象、空间、容量,但同时也带来了社会、生态、防灾、安全、维护、管理等等的负面影响。所以,超高层办公楼建筑建设至今,一直争议不断,特别是当前世界能源和经济的不景气,使人们对超高层办公楼建筑越来越持怀疑态度,引发了众多的讨论,这些是每个建筑师都需思考的问题。

作者:吴彬彬 单位:广州中交南沙置业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冯琪.高层办公楼电梯系统设计浅析[J].城市建筑,2010(8):35~37.

第4篇:办公楼结构设计特点范文

关键词:合理布置布局;通风与减压;室内环境设计

Abstract: Used for office buildings, should first test rate of progress is convenient. Secondly, considering the structural form, sensory effect of indoor and outdoor decoration and building facade. The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the interior design, including the layout, first of all need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original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buildings, the overall layout, functional analysis, flow trends and structure system have the deep understanding, in the interior design of interior space and layout to improve, adjust or recreation. Because of modern social life rhythm speeding up, building function development or transformation, also need improvement or reframing of the indoor space, the new task for the present various kinds of buildings is the most common. The interior space organization and layout, must also include the design of interior space in the interface. Create a comfortable indoor environment, create the subjective visual experience or atmosphere, needs and objective environmental factors closely together; or, the objective environment factors above is to create beautiful visual environment "subtext", because often these factors need to be from a rational perspective to analyze the master, although they are not so exposure, but that are essential to modern interior design is.

Key words: reasonable arrangement layout; ventilation and decompression; indoor environment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建筑”的含义,通常认为小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总称。建筑物有通称为“建筑”。从建筑的起源发展到建筑文化,经历了千万年的变迁。有许多著名的格言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建筑的认识,如:“建筑是石头的史书”,“建筑是一切艺术之母”,”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是城市的重要标志“等等。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建筑事业的大发展,突破了各种思想,各种建筑理论和各个流派大大活跃起来,同时伴随着国外各种建筑理论的传入,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和机电设备技术迅速发展,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创新浪潮。

办公类建筑是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或企事业单位用于行政办公的建筑物,也有专业性或综合性的办公楼类建筑。

1 办公建筑的定义

建筑物内供办公人员办公的房间称为办公室,以此为单位集合成一定数量的建筑物称为办公建筑。同时,办公建筑又可分为如下几种:

1.1 行政办公楼。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工矿企业和集团公司的行政办公楼。

1.2专业性办公楼。为专业单位办公使用的建筑,如科研,设计,商业,金融,贸易等行业的办公楼。

1.3 出租性写字楼。分层或分区出租的办公楼。

1.4综合性办公楼。以办公用房为主,兼有公寓,商场,餐厅,娱乐,展览厅,报告厅等公共设施的建筑物称综合性办公楼。

2 办公室布局方式

2.1单间办公室。在走道的一面或两面布置房间,沿房间的周边设置服务设施。此类办公室大多数属小型,面积偏小,使用人数较少。

2.2 成组式办公室。是可容纳20人以下的办公室。为便于布置办公家具,需略加大房进深。

2.3开放式办公室。即大空间办公室,此类办公室内部支柱及隔墙较少,可利用各类组合办公家具灵活分隔。

2.4景观办公室。其特征具有随机设计的性质,完全由人工控制环境,工作位置的设计反映了组合方式的结构和工作方法。屏风,盆景,植物及贮藏物用的壁柜均可用于划分空间。

3 办公建筑的设计要点

3.1办公楼应根据使用性质,建设规模与使用标准的不同,确定各类用房。办公楼一般由办公,

公共服务及其他附属用房组成。

3.2办公楼内各方间的具体设置,层次和位置,应根据使用要求和具体条件确定。一般应将对外

联系多的部门布置在主要出入口附近。机要部门适于其他部门适当隔开,各部门办公室宜按工作性质和相互关系分区布置。

3.3应根据使用要求,占地面积及结构造型等条件确定建筑的柱网尺寸或承重体系,为今后便于

灵活分隔创造条件。

3.4竖向交通设计应合理,六层及六层以上办公楼应设电梯,楼梯设计应符合防火规范,便于疏散,主要楼梯及电梯应设在出入口附近。

3.5综合办公楼宜根据使用功能不同分设出入口,宜动静区分,互不干扰。办公室宜设计成大小不同或灵活分隔以适应不同用途的房间。

3.6入口门厅的大小应根据办公楼的性质及规模来定,不宜一味追求功能齐全,小型的办公楼也可以不设门厅。

3.7办公室净高应根据使用性质,面积大小及有无中央空调而定,一般办公室净高不宜低于2.6M,设空调的办公室不可低于2.4M。

3.8办公楼内的会议室所在层数及安全出口的设置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要求,便于人员的疏散。

3.9公用卫生间(洗手间)距离最远的办公室不应大于50M,并尽可能布置在次要或朝向较差的

部位。贮藏室的布置基本趋向于公用卫生间。

3.10开水间宜直接采光和通风,条件不许可时应设置排风装置。

3.11宜有直接采光,尽量减少在每个房间的内墙上开设高窗。单面布置走廊净宽1.3~2.2M,双面布置净宽1.6~2.2M,走廊净高不能低于2.1M。

3.12大空间的出租办公室,在设有中央空调,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和自动喷淋灭火设施时,设计中应尽可能为自行分隔和装修,创造条件,梁,柱等结构构件布置尽量规整,有条件的工程一般应设计模块式吊顶。

4 框架结构体系

框架结构体系一般用于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中由梁和柱,通过节点构成承载结构。框架形成可灵活布置的建筑空间,使用较方便。钢筋混凝土按施工方法不同,又可分为: 梁、板、柱现场浇筑的现浇框架;楼板预制、梁、柱现场浇筑的现浇框架;梁、板预制,柱现场浇筑的半装配式框架; 梁、板、柱全部预制的全装配式框架等。

随着结构高度增加,水平作用使得框架底部梁、柱构件的弯矩和剪力显著增加,从而导致梁柱截面尺寸和配筋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将给建筑平面布置和空间处理带来困难,影响建筑空间的正常使用,在材料用量和造价方面也趋于不合理。因此,在使用上受到层数限制。

框架结构抗侧刚度较小,在水平力作用下将产生较大的侧向位移。其中一部分是结构弯曲变形,即框架结构产生整体弯曲,由柱子的拉伸和压缩所引起的水平位移;另一部分是剪切变形,即框架结构整体受剪,层间梁柱杆件发生弯曲而引起的水平位移。当高宽比H/B≦4时,框架结构以剪切变形为主,弯曲变形较小而可忽略,其整移曲线呈剪切型,特点是结构层间位移随楼层增高而减小。

框架节点是内力集中,关系到结构整体安全的关键部位。震害表明,节点常常是导致结构破坏的薄弱环节。

由于框架结构构件截面较小,抗侧刚度较小,在强震下结构整移和层间位移都较大,容易产生震害。此外,非结构性破坏如填充墙、建筑装修和设备管道等破坏较严重。因而其主要适用于非抗震区和层数较少的建筑,抗震设计的框架结构除高加强梁、柱和节点的抗震措施外,还需注意填充墙的材料,以及填充墙与框架的连接方式等,以避免框架变形过大时填充墙的损坏。

5 框架节点的受力性能

在竖向荷载和地震作用下,框架梁柱节点区主要承受柱子传来的轴向力、弯矩、剪力、的作用,受力比较复杂。在轴压力和剪力的共同作用下,节点区发生由于剪切及主拉应力所造成的破坏。震害表明,梁柱节点的破坏大都是由于梁柱节点区未设置箍筋或箍筋过少,抗剪剪力不足,导致节点区出现多条交叉斜裂缝,斜裂缝间混凝土被压酥,柱内纵向钢筋压屈。此外,由于梁内纵筋在节点区交汇,且梁顶面钢筋一般数量较多,造成节点区钢筋过密,振捣器难以插入,从而影响混凝土浇筑质量,节点强度难以得到保证。也有可能是梁、柱内纵筋伸入节点的锚固长度不足,纵筋被拔出,以致梁柱端部塑性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影响框架节点承载力及延性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5.1 直交梁对节点核心区的作用。垂直于框架平面与节点相交的梁,称为直交梁。实验表明,直交梁对节点核心区具有约束作用,从而提高了节点核心区混凝土的抗剪强度;但如直交梁,梁端与柱面交界处有竖向裂缝则其对节点核心区的约束作用将受到削弱,因而节点核心区混凝土的抗剪强度比不带楼板的节点有明显的提高,一般认为,四边有梁且带有现浇楼板的中柱节点,当直交梁的截面宽度不小于柱宽的1/2,且截面高度不小于框架梁截面高度的3/4时,在考虑了直交梁开裂等不利影响后,节点核心区的混凝土抗剪强度比不带直交梁及楼板时要提高50%左右。对于三边有梁的边柱节点和两边有梁的角柱节点,直交梁的约束作用并不明显。

5.2 轴压力对节点核心区混凝土抗剪强度及节点延性的影响

5.3 剪压比和配箍率对节点受剪承载力的影响

5.4 梁纵筋滑移对结构延性影响

框架梁纵筋在中柱节点核心区通常以连续贯通的形式通过。边柱节点梁的纵筋锚固比中柱节点的好。

在工程建设中,我们一方面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为我所用,另一方面,全面系统地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并努力创新,不断增强自主研究开发的能力,并开辟各种渠道,结合工程设计和技术改造项目,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基本原则是:技术系统立足于国产产品,关键设备材料采用在国内市场上可以购买到的国外产品。

结语

总之,对于一个项目建筑方案的评价和论证,应该有建筑师、结构工程师、机电设备工程师、经济师从各专业角度加以综合评估。大型建筑工程的建设,应当在充分满足功能和讲究经济效益前提下,注意形象设计,做到“适用、经济、美观”相结合。无论怎样,我们的目的在于使教学楼成为一个多方位、多层次、多功能、高效率的新型科教中心。尊重环境、尊重文化、将一直是我们构思建筑最根本的出发点。

参考文献

[1]梁思成著.中国建筑史.白花文艺出版社,2005

[2] 杜心珍主编.房屋建筑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3] 田哲学主编.建筑初步.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第5篇:办公楼结构设计特点范文

关键词:高层建筑综合商业设计原则 案例

Pick to: commercial building is urbanization and social economy development product, urbanization brought the price high and business requirement increasingly, to give priority to the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of high-rise building development of increasingly popular. The paper mainly expounds high-level commercial complex building of design principles, and combined with engineering case, in view of the high-level commercial complex building of the general layout and design of building plane main

中图分类号:[TU208.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高层商业综合楼设计原则

(1)高层商业综合楼的设计应遵循和满足城市规划,及城市规划部门所提出的各项规定,营造城市整体的和谐形象。在尚未明确的城市设计要求的地域,建筑师更应该自觉地将单体建筑融入到城市地区的整体规划中去,使单体建筑的形象和品质不仅能提升自己的品质,而且也有利于所在地区的地位。

(2)应该认识到高层商业综合楼的建造目的主要是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购物、办公、休闲的环境,解决商务办公集约化的需求。对于业主来说,提高容积率,降低土地单方造价,节约建造成本、配置充分的设备及大气的建筑造型都是设计成功与否的标准。

(3)建筑师在设计时还应认真地推敲许多细节问题

1)如设计要综合地考虑建筑高度的限制,控制总面积、层高和层数。在选择合理的结构跨度、办公空间进深和核心筒形式的前提下,尽量采用简洁的几何形体以增加建筑的使用面积,减少柱子,甚至设计无柱空间。

2)标准层的设计除了要考虑以上因素外,还应注重对外部景观的利用。一般来说,标准层的布局,为兼顾两个方向的景观而尽量开敞,避免因外形或结构而牺牲对环境景观的考虑。标准层的核心筒也需要精心设计,既要容纳消防、垂直交通、卫生间和各种管道井的空间需求,又要细心地加以综合,尽量减少核心筒使用面积。有些建筑设计公司会指定人员专门设计核心筒,以提高设计水平和效率。

3)电梯的配置也应选取合适的标准,由建筑师先行估算,再由电梯的生产商做更专业的配置计算,以达到使用舒适、便利又经济合理。结构体系和消防设计是影响高层综合楼建筑设计的关键,目前国内已有一套较成熟的结构抗震和消防补救的设计规范。高层办公楼的设计随着时代的发展正向生态节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前进,并因此在建筑空间和形态构成等方面产生令人耳目一新的创造性设计。

2 工程案例分析

2.1项目概况

“珠江新城D3-2地块”项目坐落在广州市黄埔大道西,本项目集商业、饮食、办公为一体的综合商业办公楼,地上1至7层裙楼部分为商业及餐饮建筑,8层局部为餐饮建筑和办公建筑兼避难层,9层至35层(其中22层为避难层)为办公区。地下设3层地下室,其中负一层为局部商业、局部车库及设备用房的地下室;负二和负三层均为车库及设备区(建筑总平图如图1所示)。

图1 珠江新城D3-2项目总平面图

2.2 设计理念

如何在建筑设计中根据高科技企业的特色,进而体现出经济繁华地区的办公建筑在整体风格一脉相承的前提下又各具特色,是设计要重点考虑的问题。设计出具有时代特性、反映繁华地区特点、与周围环境协调的建筑,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和降低造价是本次设计的目标。为实现设计目标,采用了下述设计理念:

(1)营造独特的视觉焦点及理想商业空间

本项目是以露天中庭为中心,吸引和引导人流从集中到分散的购物、参观流线。南边设计了广阔的绿化广场空间,给客人提供了舒适而宽敞的悠闲和休憩空间,同时为本建筑创造了舒适的商业和办公环境。空间上做到了从室内向室外的延伸,把自然融入了建筑当中,更进一步强调了城市空间与建筑之间的融合。

(2)创建生动的多功能购物及办公环境

本方案设计的空间构成:广阔的露天中庭、活泼的垂直交通系统,明亮而通透的玻璃幕墙系统组成了一个舒适、轻快的购物环境,充分地强调了流线及建筑的通透性,建筑与自然的融合;办公区部分,舒适的垂直交通偏筒设计,创造出更有效率的办公空间,充分体现环保建筑、绿色建筑的设计意念。

(3)创造价值工程

本方案设计具有完善的规划,建筑具有强烈的时代感,给商家及购物者提供了舒适而方便的营商和购物环境;办公区设置高效率的交通中筒和节能环保的空调系统,使商户可以用最经济的价钱,创造出更丰厚的经济效益。

2.3 总平面设计

本项目总平面图布置在充分满足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各专项技术要求和规范前提下,具有以下特点:

(1)本方案采用大气的现代主义风格。将现代元素加以简化,并与现代新技术相结合,形成现代化的视觉效果,利用材质的选用以及色调的搭配形成大方的现代主义风格,塑造城市新地标。大楼主体建筑平面采用规整方形与条形相结合的方式,既适应科技办公楼的建筑要求,又以简洁明快的现代风格与周边建筑相协调、相呼应。实现功能造型环境与人性化的和谐统一。

(2)为满足员工停车需求,基地设置大型地下停车库。本工程地下设3层地下室,其中负一层为局部商业、局部车库及设备用房的地下室;负二和负三层均为车库及设备区。建筑的东面设计两条小车通道直达地下车库,主要提供给办公区及商业区人员使用;西面设了一个货车兼小车通道直达地下车库,通道主要提供给商业内部用户货车及客人小车使用。

(3)公用辅房(变配电间、风机房和水泵房)均布置在大厦的地下室,使得动力站房公用管线至上部大楼距离最短,既节约投资又为公用站房的管理提供方便。

(4)基地建筑的东面为主要车行出入口,符合城建规划及交通安全管理规范,内部配6m的环状消防通道,以满足人流、物流和消防的需要,路网构架与市政原有道路相衔接,总体布置做到人、货分流。

(5)在建筑主入口前面设置大面积绿化,烘托出品位高雅、亲切宜人的景观环境,新建绿化面积达2418平方米(见图2)。同时利用7楼商业群楼屋顶进行绿化,绿地率达30%。与周围建筑景观相呼应和环境的协调。

图2珠江新城D3-2项目绿化外观效果图

第6篇:办公楼结构设计特点范文

1 设计构思

该项目占地面积为2.08 公顷,总建筑面积为18.27 万m2, 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14.47 万m2,地下面积为3.65 万m2。项目为两座高层,高度99.5m:一座为酒店式公寓及SOHO 办公楼(位于A-06 地块),共26 层,采用Z 字形平面布置在基地北侧;另一座位在主干道十字交口处,成为地标性的城市景观,采用矩形平面布置在基地南侧(位于A-08 地块),为高档办公楼,共26 层。2 交通组织此布局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基地地形,同时两个楼体以相似风格构图规划中的交通组织通过设置相对独立的机动车系统和步行系产生内在联系,在街区内侧形成一气呵成的都市空间界面,在基地统,实现人车分流。对于步行人流,也分成办公、公寓、商业等设沿主干道一侧形成既统一又多变的景观。 施的不同使用者,使之各得其所。

建筑设计风格力求简约、庄重,现代与古典相结合,与响A座的办公、大堂在建筑东、西侧的中部,与中部主电梯厅相通,

螺湾整体的商务氛围协调一致,并有不低于80 年的艺术鉴赏期。商业大堂设在北侧,有电梯及自动扶梯导向二、三层,并设有地下设计具有灵活性,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为改善建筑自身生态小车库出入口。B 座的SOHO 办公大堂设在Z 形平面中部西侧开口,环境,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及采光,丰富建筑立面效果,并引入“空邻近主电梯厅,建筑的北面设一次要出入口。酒店式公寓大堂设在

中大堂”的结构形式。 建筑东侧,与商业大堂连通,通过商业客梯和自动扶梯通向二、三层商业,A 座与B 座之间在三层以空中连廊连接,方便两个地块之间的步行联系。A 座和B 座裙房的商业大堂均有商业客梯和自动扶梯通到三层,自动扶梯结合室内中庭和三层连廊布置,以使步行流线更加连续和自然,同时室内中庭在剖面上的错动也带来活跃的室内视线和空间效果,为使用者提供方便和富于趣味性的步行线路。 地下车库共设3个出入口,分别在A座的东面和B座的西面、北侧,地下车库设两层,与基地内部的支路相连,同时在适当位置布置了露天停车场,与绿化景观相结合。公寓楼和办公楼高层部分和三层裙房部分均在各地块的建筑红线以内,并留出足够的开放空间布置绿地、道路、广场和露天绿化停车场。

3 建筑设计概念

3.1 A 座办公楼综合体设计

A 座平面为矩形,标准层面积为2 582.98m2,层公摊系数为1.37,长59.65m,宽47.5m。平面布局为丁字形通道的方形内核,集中布置交通、管井和设备用房,四至二十六层在主要交通核西侧设计了中庭空间,中庭东边设有两部观光电梯。标准层有两条东西向内走道,办公空间沿走道布置,实用性强,利用率高。垂直交通设有12部客用电梯、两部观光电梯、两部消防电梯和三部消防楼梯,并设新风机房和强弱电间、公共卫生间等辅助用房。A座裙房形式也较为方正,除东、西侧的办公大堂和北侧的商业入口及大堂外,沿建筑在一、二层做一拖二的商业单元。商业大堂中的自动扶梯在二、三层均结合休息平台作为人流疏散和短暂休息的空间,增加了底层公共部分的人性化和吸引力,大堂内的电梯和自动扶梯能使人直达三层的宴会大厅和会议室,建筑南侧和东侧的会议室也可利用高层交通核进行人流的疏散。宴会厅局部升高,做无柱大空间,在裙房一角形成高起的体量。

A 座平面根据柱网可灵活划分办公单元,在配置上按国际5A智能化写字楼标准设计,从而实现对办公楼水、电、空调等设备和消防、安保的监测和控制,而且通过数据的高速通讯接入,使在大厦内办公的企业能真正完成与世界各地的快速沟通和信息传输,大大提高企业的办公效率。

建筑总高度99.5m,其中地下二层层高3.45m,地下一层层高5.40m,首层层高5.1m,二层层高4.2m,三层层高4.8m,四至二十六层办公层高3.7m。

建筑立面简洁大方,线条构图清晰,比例舒适协调。竖向通高百页的设计增强了建筑体量的虚实对比,丰富了立面细部效果。外表面采用铝板、玻璃百页等现代材质,通过疏密有致的分格和遮阳百页形成丰富统一的外表图案,借助精细的做工及材质变化表达现代建筑美学。在紧邻城市主干道,即建筑的西侧设计了大面积整块的点式玻璃幕墙,结合室内中庭,一方面可以减少西晒房间的面积,另一方面丰富了建筑的立面效果,高雅的色泽和强烈的形体比例共同营造了精美的建筑,展现了企业的实力。下部裙房处理成较为通透的效果,大堂高敞、门庭显赫,渲染了高档写字楼的豪华与尊崇;标准层部分为富于韵律的水平和竖直线条所构成的表面,以独特的纹理对比形成整体感强、并富有持久观赏意味的表皮。

3.2 B 座酒店式公寓及SOHO 办公楼设计标准层采用独特的Z 字形构图,两组主电梯核分设南北两翼的中部,酒店式公寓标准层在四至十一层,每层面积约2 410m2, 公摊系数为1.36,共32 个单元。SOHO办公标准层在十二至三十层,每层面积约2 477 m2,公摊系数为1.39,共20 个单元。公寓层设有6 部客用电梯和两部消防电梯。SOHO办公层设有8 部客用电梯和两部消防楼梯,充分满足安全疏散要求。Z字形平面有更多金角银边,使更多房间拥有较好的朝向,较大户型尽量占据金角银边。户型平面设有独立卫生间,位于金角银边的户型设独立卧室、主卫等功能空间。在进深较大的户型中,卫生间、卧室、书房等隔墙可采用半透明材料增加空间感,尽量使用推拉门、推拉隔断,使小中见大,更具现代感。公寓从平面设计到立面、剖面的构思本着实用的前提,彰显出一定的身份感。有些单位面积虽然不大,但空间的层次性和丰富性提升了生活档次和品位,整体给人以厚重、安全感,经典、质朴、亲切是主旋律。方案特别关注了卫生间和入口空间的配置。建筑总体朴素中孕育奢华,理性中点缀浪漫。

SOHO 办公大堂位于西侧,除大堂和必要的出入口外,一、二层都做一拖二的商业单元,到了三层在建筑的西南角设有游泳池,在外观上也有所变化,以呼应A 座裙房内的宴会厅。

公寓大堂公寓共享空间建筑总高度为99.9m。地下二层为3.45m,地下一层为5.40m,首层为5.1m,二层为4.2m,三层为4.8m,公寓部分四至十层为3.5m。公寓部分十一层为4.0m,SOHO

部分十二至二十六层为3.8m。

4 结语

第7篇:办公楼结构设计特点范文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教学楼设计

一直在学校生活、学习的大学生对学校建筑都很熟悉。学校建筑是教育建筑的集中体现,它为育人提供了专门的物质和精神环境。现代化的教学楼设计与几十年前的不同,多媒体教室的普及以及教学多元化的需要,也为设计带来新的挑战。因此,在毕业设计中,以教学楼为主题的毕业设计题目往往更受学生的青睐。笔者根据多年的毕业设计指导经验,对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中教学楼专题设计的指导进行了研究。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根据时间和任务量的安排,主要分为建筑设计部分和结构设计部分。

一、建筑设计

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来说,教学楼在满足教学科研使用功能要求的同时,为师生提供各种社会交往、信息交流和知识融汇的交往空间,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是建筑创作必须考虑的一个新课题。除此之外,教学楼的设计还应具有便利的交通联系和良好的采光及通风条件,同时还要合理安排学生的专用教室、教师的办公室,以及卫生设备和储藏空间等功能房间。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中小学校设计规范》等国家标准的要求,中小学校建筑设计应遵守下列原则:满足教学功能要求;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校园本质安全,师生在学校内全过程安全。校园具备国家规定的防灾避难能力;坚持以人为本、精心设计、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满足降低运行成本的原则。在指导学生进行教学楼专题毕业设计时,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有目的的引导:一是确定班额人数及建设班级数,以确定教学楼的建筑面积及平面布局和竖向设计。二是满足国家有关校园安全的规定,并与校园应急策略相结合。安全设计应包括校园内防火、防灾、安防设施、通行安全、餐饮设施安全、环境安全等方面的设计。注意平面设计中疏散楼梯和疏散通道的设置,疏散楼梯的个数及间距的设计。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门的数量及门到各疏散口的间距,均应满足相关规范疏散的要求。三是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应包括普通教室、专用教室、公共教学用房及其各自的辅助用房。普通教室与专用教室、公共教学用房间应联系方便。教师休息室宜与普通教室同层设置。各专用教室宜与其教学辅助用房成组布置。四是教学用房内窗户应符合采光、保温、隔热、散热和遮阳等方面的要求,教学用房的门、黑板或书写白板、讲台以及其他教学基本设备及设施(如讲台,投影仪,投影屏幕,显示屏,储物柜等)的设置均应注意符合规范的要求。五是根据普通教室课桌的排布,教室内纵横疏散走道的设置宽度,以及桌椅与黑板远端的水平视角都要符合要求,设计教室的尺寸并应满足教室的净高。六是各种专用教室,均应按人数进行比例设计,专用教室的布置应根据使用功能进行。七是主要行政办公用房的位置应符合规定。如校务办公室宜设置在与全校师生易于联系的位置,并宜靠近校门;教务办公室宜设置在任课教师办公室附近;总务办公室宜设置在学校的次要出入口或食堂、维修工作间附近;会议室宜设在便于教师、学生、来客使用的适中位置;值班室宜设置在靠近校门、主要建筑物出入口或行政办公室附近等。八是教学楼中饮水处、卫生间等生活服务用房的设计:每处应按每40人~45人设置一个饮水嘴计算水嘴的数量;卫生间位置应方便使用且不影响其周边教学环境卫生,卫生洁具的数量及设置的位置均应符合规范要求。此外,服务用房、等候空间不得挤占走道等疏散空间。

二、结构设计

第8篇:办公楼结构设计特点范文

关键词:安全;学校建筑:抗震措施:建筑感觉

中图分类号:TU24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02-0084-03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大地震。地震发生的时间正是学生们的上课时间,学校的校舍未能给这些未成年人提供保护,也没有为他们的逃生留出更多的时间。甚至在一些地区,唯独学校在地震中轰然倒塌。众多学生在此次大地震中遇难。因此,灾后重建的中小学建筑一定要抵御今后可能发生的严重灾害,要使中小学校真正成为人们所期望的最坚固、最安全的建筑。地震对师生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因此新建的学校给人的感觉一定要充满安全感和人情味。

都江堰市天马镇原天马小学和中学在地震中都受到了很大程度的破坏。在灾后援建工作中将这两所学校合建成“都江堰市天马镇天马九年制学校”。在此,以此项工程为例,浅谈一下灾后学校建筑设计应考虑的几个方面。

1 工程概况

四川省都江堰市夭马镇天马九年制学校建设工程,是上海市对口支援都江堰建设项目中第二批建造的学校工程。该项目的建成,主要解决天马镇地区适龄青少年的读书问题,确保师生能在2009年9月在新学校开学。

都江堰天马镇天马九年制学校规划位于金堰路以南,玉泉街以西,规划面积66700m2。校园建成后将为2700名学生提供日常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场所。总建筑面积约27580m2,由7座主要建筑单体、体育运动场地、变电、门卫等辅助用房构成。

2 功能布局

新建建筑在地震等灾害发生时甚至在遭遇高于重建设防烈度预期的地震影响下仍然能安全可靠,不是仅仅依赖于结构设计,而是需要从规划选址、校园布局等各个层面制定明确的相应措施才能实现。(见图1)

本学校在规划时选在地势平坦及地质均匀的抗震有利地段,校园周边都为2―3层的低层建筑,没有高耸易倒的建(构)筑物。校园的总体布局上,教学区域内的教学楼、实验楼等建筑均保持一定的间距,房前屋后均有供人集散的空间及疏散通道。活动区域远离教学区域是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聚集的理想场所。作为整个校园各功能区须顺应严谨有序的群体规划肌理。规划校园建筑群为东西向轴线均衡的对称布局。一横一纵一环的道路构架将规划的各功能合理地分为东区、南区、西区三个功能区域,西区作为自主人口开始的景观序列的高潮,以弧形的连廊连接行政、教学、实验各楼,凸现大气。学生宿舍以围合的建筑形式列在南侧,东区为运动区。

对中小学而言,主要功能区基本上为5个区域:行政管理教师区教学区、科技实验区、生活区、活动区。在九年一贯制学校功能布局中,通常将用地一分为二,行政管理教师区、教学区、科技实验区各自独立,将生活区和运动区资源共享。这种布局方法,不利于节约土地资源,科技实验等资源也不能共享,教学管理也不方便,交通流线也特别长。本工程的功能布局采取中心组织与分别组织相结合的手法,即每个功能区相对集中,但各自设立专用出入口,以达到既便于使用又便于管理的宗旨。规划根据建筑功能性质的不同将建筑和设施划分为行政教学区和生活服务区两大块,通过南北景观大道将两个板块联系起来,共同组合成一个体量简洁又空间丰富、不失细部的建筑空间环境。考虑行政教学区、生活服务区和运动’区的空间序列与整体形象,以严格的轴线关系定义出整体形象的动态平衡,通过一系列开合有序的空间组合完成整个建筑群的起、承、转、和。设计中,通过连廊、走廊将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行政办公楼连为一体。教师和学生只要走进教学区,就能保证风雨无阻。免去淋雨打伞之苦,清洁了教学区域,并方便了教师和学生的联系。行政教学区中心人口大厅和弧形连廊将建筑外部空间东西分为广场与内院两个不同性质的空间。同时行政教学区建筑群体间的几个院落空间与建筑群体形成了有机的拓扑关系。围合性明显的矩形与充满张力的弧形组合,给人强烈的整体形象和视觉震撼。同时以廊道、平台、柱阵、带状绿化等不同界面定义出不同性质的院落空间。形成广场一院落一人口中庭一廊道中庭―教室的空间秩序。

在交通组织上,两条东西向的景观道路与南北向主干道路以及环通支路形成规划的基本骨架。车行系统与人行系统做到人车分流。主人口设置在金堰街,次人口设在规划路。主干道与次干道兼作紧急消防车道。主要车辆出入口设在南北交通主干道上,在环通支路远离中心一侧安排地面停车,减少对校园影响,便于管理。步行道结合“视觉走廊”成为景观路,使人体会“移步易景”的生活情致。为适应大规模的集中人流,减轻主人口压力,将入口均质化,有利于大量人流的疏散。在不同的功能区域中都设有出入口,利于分别管理。

3 建筑设计

灾后学校的建筑设计,应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上,选择一个合适的结构形式是很重要的。通常所使用的结构形式有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一剪力墙结构、钢结构等。结台四川省当地的实际情况及地震中所破坏建筑的情况来,学校建筑定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及现浇楼板的结构形式是合适的。一个合理的建筑设计对抗震而言在起跑线上就领先了一步。为了提高建筑单体的抗震性和缩短紧急情况下安全疏散所需要的时间。本工程的建筑单体设计严格控制高度和层数,最多不超过4层。高度不超过18m。(见图2)

本工程的建筑单体主要由综合教学楼一、综合教学楼二、综合实验楼、行政办公楼、学生活动中心、宿舍和食堂组成。针对这些单体使用功能的特点,将其分为三类,一是教学楼和宿舍,此类建筑南侧为开敞式走道,北侧为功能性用房。二是实验楼、学生活动中心、行政办公楼,此类建筑为中间走道,两侧为功能性用房。三是食堂,双向均为多跨的两层建筑。

对于教学楼和宿舍楼在建筑设计上其外廊不采用悬挑结构而是设柱支撑,在横向就形成了两跨的框架,对提高抗震性能是极其有利的。房间的进深和开间选择合适的尺寸比例,以提高建筑的整体刚度。在平面布局中适当增加楼梯以减短疏散距离,楼梯的四角均设有柱子。对于实验楼、学生活动中心和行政办公楼,此类建筑在功能上就决定了其横向可设置三跨框架,对抗震是有利的。在建筑设计中可参照教

学楼的设计手法进行布置。食堂为双向多跨的两层建筑,进深和开间的尺寸比较适合,建筑刚度比较大;食堂周边的空地较多;是学校所有单体建筑中对抗震是最有利的。食堂的厨房内留有较大面积的库房,可存放一定数量的食品;食堂内的水、电、煤气及热水全部配齐,在紧急情况下给避难人员的生存提供了保障。在地震中学校的食堂是破坏最少的。因此,食堂可以成为紧急避难所。

综合教学楼一

综合教学楼一为小学部分,主人口位于楼东侧,人们通过人口底层共享大厅即可进入教学楼,也可通过旁边的楼梯到达上面各层。

首层平面的主体部分是两栋由七间轴线距离9mx7.5m大小的普通教室组成的,每班可容纳学生45人。教室的南北窗尽量开大,在争取最大采光、通风的同时也利于师生对室外环境的欣赏。

教室部分的两端布置楼梯间和卫生间,楼梯间与连通教学区的连廊紧密相连,方便师生的上下、水平联系:这样的布置方式也最大程度上地减少了楼梯间和卫生间对教室的干扰。

教室的南面一侧为开敞的走廊,作为连接本层各种功能的水平联系,与庭院仅有一栏之隔。

二~三层平面的布置与一层的布置是基本相同的,一层相应位置的走廊在这些层面除了提供交通功能外还作为教室的遮阳设施,防止阳光的直射,使教室内的光线分布比较均匀、气温适当。楼东侧布置教师休息、办公用房,紧密结合教室布置。

教学楼一层较室外标高高0.45m,层高均为3.9m,两坡屋面,建筑规整,功能合理,使用方便。

综合教学楼二

综合教学楼二为中学部分,主入口位于楼东侧,人们通过与连廊连接的入口底即可进人教学楼,也可通过旁边的楼梯到达上面各层。

首层平面的主体部分南侧由六间轴线距离9m x7.5m大小的普通教室组成的,每班可容纳学生45人。

教室部分的两端布置楼梯间和卫生间,楼梯间与连同教学区的连廊紧密相连,方便师生的上下、水平联系:这样的布置方式也最大程度上地减少了楼梯间和卫生间对教室的干扰。

楼东侧布置教9m休息、办公用房。紧密结合教室布置。

教学楼一层较室外标高高0.45m,层高均为3.9m,两坡屋面,建筑规整,功能合理,使用方便。

综合实验楼

综合实验楼形态与综合教学楼二呈对称布置。内部功能均为实验用房。层高均为3.9m,四层设计。屋面为两坡屋面。

行政办公楼

行政办公楼位于校园西北角。该建筑作为主要建筑序列的端头,平面部分作弧形设计,作为校园建筑的活跃因素。通过在设计中对整个行政办公楼各项功能的整合与分类,建筑体量大体上分成图书阅览和行政办公两个功能分区,从而达到最优化的分布。

行政办公楼主人口设在建筑北侧,邻近风雨连廊。这样可以很好地处理来自南、北两侧的人流。主入口处除踏步和无障碍坡道外,更设置一处扇形型室外小广场,既可以作为人流的缓冲区,也可以为学生们提供一个驻留的场所。底层主要功能为图书阅览。二层平面功能设置与底层基本相同。三、四层平面为内廊式办公区。设置办公、会议等功能房间。楼梯间、卫生间在建筑两端。

整个行政办公造型较活泼,内部空间层次有序,均体现在剖面的设计当中。图书阅览区主要为大空间布置,行政办公则就功能需要做标准办公室设计。

学生活动中心   学生活动中心在建筑形态上与行政办公楼呈南北对称。位于主要建筑序列的最南端。功能主要设置多功能阶梯教室及相关活动室。

由于通过连廊与教学楼、实验楼相连,所以层高与其取得一致:3.9m。多功能阶梯教室部分的层高为5.2m。

宿舍

宿舍平面南北呈梳状,共三排。为单排外廊式布置。中、小学分开,方便管理。

每单栋学生宿舍均在端头设计两个封闭楼梯间,保证尽端房间到楼梯间最远距离不超过22m,两楼梯间之间的房间至最近楼梯间距离小于35m的疏散要求。宿舍主要出入口设在宿舍连接处,公共水房也安排在此处。楼梯间在底层设直接对外出口。宿舍层高均为3.6m,共四层。屋面结构起坡丰富造型,檐口标高14.4m。

食堂

食堂共2层,层高均为4.2m。食堂设计主要需满足各功能间的流线关系,符合卫生防疫等规范、规定的要求,并考虑使用惯有的管理模式。还应该就学校食堂的就餐特性,以及学生安全等方面加以考虑。餐厅主要出人口面向教学区及宿舍区。

根据整体规划设计需要,除餐厅、厨房外,需在食堂内设计水泵房、锅炉房、维修管理、总务仓库、体育器材库等辅助、服务功能用房。合理地安排好这些功能,是本建筑单体设计的难点所在。

建筑从功能入手,局部设计形体的穿插和空间的雕琢,增加建筑使用的趣味性和外观美感,减少庞大体量的压迫感。建筑风格简洁明快,在材料和建筑细部符号上,与校区内其他建筑呼应・方案采用坡屋顶的形式,建筑外墙材料选择面砖与涂料的结合构成墙面的基本元素,配合校园整体建筑基调,做到使用便捷,建筑美观。

4 建筑形象

学校的使用者老师和学生都背负着一定的心理创伤,建筑的安定感对创伤的平复,将是最基本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建筑立面设计遵循了四川当地的地方建筑特色,运用了当地建筑的元素加以提炼,体现了新川西建筑的特点。

在建筑群的布局上。采用单一的南北向空间轴网,各建筑相互关系清晰明了,避免缺乏安定感的异样空间。在教学、后勤等各功能区内,均以连廊将各单体建筑成组联系,连廊和建筑单体共同围合了多个建筑院落,体现了川西建筑的风格又给人以水平舒展的建筑群落形象,给使用者以稳定安定的心理提示。并且在各建筑主出入处,均设置足够的疏散空间,此空间又设计成川西风格的门头,在心理上和使用上均形成有路可退的安全感,并与川西风格相结合。

在造型上,采用坡屋顶造型,在内外部空间形态上符合人类传统上对安定感的潜意识认知。在体块关系上,满足常人对稳定体系的一般认知。坡顶的形式吸取了川西建筑的精华,是建筑的点睛之处。安静幽雅的川西印象与稳定的造型相结合,在心理上对建筑造型形成足够的安全感和舒适感。

在建筑细部处理上,适当地加大受力构件的外观尺度,如连廊支撑柱、阳台支柱、坡屋顶檐口等,形成坚固的心理暗示。本工程不采用大悬挑的构件,以消除使用者在这类构件附近产生的危险感。在立面方面,各建筑单体立面用不同颜色的涂料形成三段式设计,具有稳固的基座和轻巧的顶部,形成扎实的建筑外观。在内部空间方面,加大疏散走廊与门厅的平面与竖向尺寸,形成宽裕的疏散空间系列,避免在疏散流线上产生压迫感。

在当地的文化基础上加以现代的元素,建筑表现出色调淡雅,注重细部,极具地方特色。并且把当地建筑的屋顶及外墙装饰加以改进运用到建筑中,和本土建筑风格相呼应,体现了新川西建筑的特点,同时又给人以安全感和人情味。

5 结束语

第9篇:办公楼结构设计特点范文

仙桃紧靠中国中部之首武汉市,具有贯通南北、承东启西、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是一座美丽的花园城市,更是一座充满活力的运动之城!仙桃人杰地灵,钟灵毓秀,代不乏贤,素有“人文炳蔚”之称。这里拥有1400多年的建制历史,是荆楚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有孔夫子文圣庙、诸葛亮读书台、狄梁公问政处等众多名胜古迹。

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座落在全国“百强县市”、“湖北首强”、“中国体操之乡”――仙桃市城区中心,占地面积5.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是一所由政府举办,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四大功能于一体,担负全市医疗技术指导作用的非营利性综合医院。医院根据医院自身发展的特有规律,将医院的新建筑拟后发展进行统一规划,统筹安排,成为一个新崛起的一所崭新的现代化医院。该院根据医院自身发展的特有规律,将医院的新建筑拟后发展进行统一规划,统筹安排,成为一个新崛起的一所崭新的医院。

仙桃市建筑勘察设计院,在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住院综合大楼新址建设中坚持“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依据国家卫生部颁布的《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和国家建设部颁布的《综合医院建设设计规范》要求建造。以“实用、经济、美观”为原则,创造一个功能分区合理紧凑、交通路线流畅、空间组合有序、设施齐全先进的现代建筑,创造一个符合消防、环保、卫生等规范的、舒适的、人性化的室内空间环境。主要出入口识别方便、路线明显、使病人一目了然。医生、护士以病人为中心,围绕病人开展医疗流程,充分体现现代医院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为全市人民就医看病提供综合。

第一章 建筑设计

一、项目概况及现状条件

仙桃市地处江汉平原的地理中心,沪蓉高速公路和318国道沿城区经过,交通的便利为仙桃带来的巨大的商机。仙桃也是北部天门、西北潜江、南部洪湖、监利去武汉方向的必经之地,有条件发展成为江汉平原的中心枢纽,发挥城市承接作用。相比于周边其它城市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地处仙桃市沔阳大道北面,健康路东面,医院占地46000平方米(约70亩)。现有编制病床500张,各类专科齐全,现有16个临床科室、8个医技科室,医院拥有一大批国际先进或顶尖的医疗仪器设备。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技术力量雄厚。医院现有职工1400多人。年门诊量50万人次,年住院量8000人次。年住院手术台数4000台次。医疗业务范围立足仙桃市、面向整个沔阳地区。

二、设计范围

1、门诊住院综合大楼的总平面设计

2、门诊住院综合大楼的建筑方案设计

三、总平面设计说明

1、总平面设计:

在总平面设计时,沔阳大道后退道路红线54.50米布置建筑,布置主入口,不仅避免了高层建筑对城市街道的压抑感,又为门诊用房部分地面绿化留下了较大的空间,布置有喷泉广场。建筑裙楼的北侧后布置有绿化广场,建筑西面裙楼和主楼与原有保留的多层住宅建筑最近点距离亦留有3.0米间距,建筑南部与原有保留的多筑层办公建最近点距离亦留有5.4米间距,都满足《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

2、对外交通流线组织:

结合建筑出入口形成高层建筑的环形消防通道。门诊住院综合大楼除有一机动车出入口与沔阳大道相连外,大楼西面内部次干道有一个出入口与城市道路―健康路相连,其大楼后部设有回车场地,保证了流线通畅无阻。大楼正面有少量停车位,大楼西侧面今后作主要停车场,原有医院办公前小广场也可以作为少量停车场地,。保证医院内病区临时停车所需,急救中心设在大楼一层的右边,有专用的出入口,救护车辆可直达急救中心的大门口。医院内综合大楼周边7米宽的环行道路。道路通畅,满足消防要求。绿化及道路结合原有建筑设计,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3、环境设计

综合大楼位于仙桃市沔阳大道繁华地带。在总平面设计时,在正前面留有27X99米的楼前广场,采用广场砖铺地,局部做有绿化景观。设有广场地灯。并做成喷泉小广场。这里成为来医院的人们的聚散活动地。大楼后面有80X60米的绿化景观。局部辅以停车。绿化面积达到13900平方米,绿化率近30%。

四、综合楼单体建筑设计说明

1、设计构思:

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地处仙桃市沔阳大道北面,健康路东面,在总平面设计和构思时需要充分分析现状条件,利用场地有利因素,化场地的不利为有利,是该项目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下部四层裙楼为门诊用房,上部塔楼为住院区用房。但场地狭小,用地偏紧,为在有限的用地基础上,既要充分利用好场地,又能创造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是本次设计关键点。

通过现场踏勘和对用地的理解分析,集中式布置成为本方案的起点。医疗建筑流线众多,怎样处理好建筑与流线关系是本方案的切入点。综合现状条件和医疗建筑的特点,给建筑附加函义,成为本方案的落脚点,为充分体现建设单位为解善现有的就医环境和医患关系,体现人文关怀,本方案设计的主题是“心连心”,代表医生与患者心连心,领导与职工心连心,众人协力同心,在建筑上的具体体现。在以建筑的中庭为中心,结合心形的一部分为高层住院塔楼,另一部分为4层高的门诊医技楼,通过中庭的连接,将两者紧密联系在一起。

2、平面功能:

门诊住院综合大楼为地下一层地上二十层的高层建筑,有四层门诊及医技用房,分别有17个业务科室,12个服务功能室和13个医技科室。一层占地5057.45平方米,设有急救中心、儿科门诊、中心输液科、B超室和核磁共振室。二层平面4567.43平方米。设有内科、妇产科、耳鼻喉科、皮肤科、口腔科等。三层平面3522.75平方米,设有外科、眼科、中心手术室等。四层南楼为办公楼,建筑面积1420平方米,设有大、中、小型会议室和行政办公用房。北楼为病理科和放射科。五层为住院药房、中心供应室和检验科,建筑面积3522.75平方米,六七层为手术室,设十五个手术间。八至二十层为住院楼层,单层建筑面积1886平方米,每层分别设置有两个护理单元,每个护理单元共有床位数31个。各科的住院病床,共计二十五个护理单元和788个床位。地下室建筑面积1886平方米,设有变配电房、冷冻机房、发电机、空气压缩房和消防水箱等。满足人防要求,并设有自动喷淋及通风系统。

3、平面设计:

医疗建筑人流复杂,解决好人员流向是建筑的关键,为此设计方案在矩形的地块上,采用了斜向交叉的十字形平面布局,建筑的中心布置有中庭,围绕中庭布置公共用房,各主要入口处均设置了二层高的门厅,门厅与中庭之间的联系,既为各医疗区提供了更多的尽端式布局,又为更多医疗用房提供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的可能,改善了物理环境。 在平面安排上,将高层住院塔楼布置在建筑的北侧,以避免可能的阳光遮挡,将门诊部分尽量布置在主入口广场附近,既方便了病人,又减少了门诊与住院之间的干扰。医技部分则布置在住院部塔楼的下部,既方便门诊患者,又能使住院患者便捷。 在门诊的四楼布置医院院务办公部分,办公人员主要从两侧进入中庭,通过二部专用电梯可直达四层。方便了办公人员办公与专家型院务人员座诊。

手术室设计:在本设计中安排了第六、第七两层作为手术用房,其中第七层除布置了4个普通手术间和辅助用房外,还布置有供手术室使用的洁净空调机房。

4、防火设计:

防火分级: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该大楼为一类公共建筑,防火等级应为一级。防火分区:地下室设两个防火分区,裙房一至四层各为两个防火分区,五层以上每一个自然层为一个防火分区,每个分区面积满足规范要求。 安全疏散:每一个防火分区均设有不少于两个直通室外的疏散口,到达最近疏散口的最远距离均满足规范要求。

5、剖面及立面设计

地下室层高4.2m,裙房一至五层层高均为4.2m,六层4.8m,七层层高5.1m,八至二十层层高均为3.6m,室内外高差0.18m,总高度(地面到二十层女儿墙顶)79.2m,主楼总层数20层。立面构图以竖向线条的窗和实墙的对比协调,形成整体构图的韵律,塑造了医院建筑修长、挺拔的新形象。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总建筑面积:49029m2,建筑占在面积:5057.45m2,地下室面积:1886m2,广场占地面积:2160m2,绿化场地面积:13900m2,总停车位:68辆,总用地面积:46000m2(约70亩),绿化率:32% 其中:一层门诊建筑面积:5057.45m2,二层门诊建筑面积:4567.43m2,三层门诊建筑面积:3522.75m2,四层会议室、办公室用房建筑面积:3522.75m2,五层住院病区建筑面积:1950m2,六至七层为手术室(15间)建筑面积:1916.3×2=3832.6m2,八至二十层住院病区建筑面积:1876×13=24388m2,住院病床位:788床。

第二章 结构设计

一、设计依据

1.抗震设烈度:基本6度,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本建筑为乙类抗震设防类别,故抗震设防烈度按本地区基本烈度提高一度即7度抗震设防。

2.基本风压:0.35kN/m2;基本雪压:0.50kN/m2。

3.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年限:50年

4.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一级

5.混凝土结构环境类别:地面以下为二类,地面以上为一类。

6.结构构件裂缝控制等级:三级

7.现行结构设计规范、规程及标准:(略)

8.仙桃市建筑勘察设计院2006年6月22日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初勘,编号KC2006-14)

9.方案设计招标时提供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等上级部门批文及建设方设计要求。

二、结构选型

1.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主楼为框架一剪力墙结构,裙楼为框架结构。主要框架梁、柱及剪力墙混凝土强度等级初步按C40(1-4层)、C35(5-8层)、C30(9-15层)、C25(16-20层)考虑;多层裙楼按C25考虑,楼板按C25考虑。

2.建筑结构抗震等级:主楼框架二级,剪力墙二级;裙楼与主楼结构脱开,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

三、基础型式

1、场地工程地质特性,场地土的类型为中软土,建筑场地类别为III类,属一般抗震地段,可不考虑液化影响。各土层工程地质特性描述如下:①素填土,场区分布均匀,结构混杂,不能作为拟建建筑物天然基础的持力层;②粉质粘土,场区分布均匀,埋藏较浅,可塑状态,高压缩性,虽有一定强度,但层薄,且下卧淤泥,不能满足基础设计需要;②-1淤泥层,场区局部有分布,层薄,流塑状,高压缩性,系场区不良软弱地基土,不能作为天然地基基础持力层;③粉土粉砂互层,全场区分布均匀,埋藏较浅,系场地第一承压水含水层,水量不大,微压,对基坑施工不利。呈稍密状态,强度一般,高压缩性,可作为桩基础侧摩阻层;④淤泥层,场地均有分布,层厚不均匀,流塑状,高压缩性,系场地不良软弱地基土,灌注桩施工时容易发生缩颈;⑤粘土层,全场区均有分布,较均匀,层薄,可塑状,高压缩性,可作桩基础侧摩阻层;⑥粘土层,全场区均有分布,较均匀,层薄,呈硬塑状态,埋藏较深,高压缩性,可作为桩基础持力层;⑦粉质粘土、粉土、粉砂互层,场区均有分布,不均匀,埋藏较深,呈可塑状态,中压缩性,可作为桩基础持力层;⑧粉砂层,场区分布均匀,最大揭露厚度达19.0米,较均匀,中密状态,为中压缩性土,是相对理想的桩基持力层。

2、基础选型

通过对勘察地质报告分析,结合变形及承载能力计算,初步确定基础型式为桩基础。对各种可能的桩基进行经济分析、比较后,认为该建筑结构桩基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空心管桩无论是经济性,还是工程质量、施工进度等各方面最优。高层主楼部分拟采用预应力混凝土PHC空心管桩,以第⑧粉砂层为桩端持力层;由于本方案结构考虑高层主楼和多层裙楼脱开,即可以不考虑高层和多层之间的沉降对结构的影响,裙楼部分拟采用预应力混凝土PC空心管桩,以第⑥粘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

四、人防地下室

本工程在高层主楼部分下设一层平战结合的人防地下室,按6级人防设计。地下室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自防水和建筑防水相结合的双防水型式。结构钢筋混凝土抗渗等级为0.8MPa(抗渗标号S8)。

五、其他说明

本建筑物结构设计从多个方面考虑了经济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影响。

第一,高层主楼与多层裙楼从结构上脱开,体现出三个方面的优点:按结构高规要求,高层主楼与多层裙楼脱开后,可以分别按各自的高度确定框架和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否则,要按高层的高度确定整体结构的抗震等级,造成不必要的投资增加;高层主楼与多层裙楼脱开后,可以不考虑二者之间的沉降对结构的影响,减小了结构的内力响应;多层与高层部分可以采用不同长度的桩基基础,减少了结构造价的投入,而且结构的安全更加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