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进一步加强资产管理范文

进一步加强资产管理精选(九篇)

进一步加强资产管理

第1篇:进一步加强资产管理范文

近年来,随着我市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经济布局结构的不断完善,我市市属国有企业发展步伐逐步加快。截止年底,纳入考核的9户市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394.43亿元,同比增长17%;净资产达168.21亿元,同比增长19.8%;实现营业收入102.79亿元,同比增长23.2%;利润总额3.85亿元,同比增长11.3%;上交各类税费3.43亿元,同比增长32%,在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县、区国有资产监管工作是全市国有资产监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县、区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组建后,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探索出了很多好的做法和经验,有力推动了县、区国有资产监管工作的发展。同时,全市国有资产监管工作进展不平衡,部分县、区国有资产监管的工作方式还不适应新体制要求,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府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的原则还需进一步落实;县、区虽然明确了国有资产监管工作的责任主体,但是由于国有资产规模较小、现代企业制度不够完善等原因,国有资产监管工作对当地国有经济的引领作用还没有充分显现。近期,国务院、省政府相继就加强县、区国有资产监管工作提出要求,为县、区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工作指明了方向,努力打造资源配置“大平台”、凝聚国资监管“大合力”以及构建国资监管“大家庭”将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国资监管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进一步明确指导监督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确定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方向,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和《地方国有资产监管工作指导监督办法》,着力推进县、区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和工作机制,着力提高全市县、区国有资产监管机构依法履行职责的能力,促进全市县、区国有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加快沿海崛起,实现新的跨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国家所有原则。国有资产属于国家所有,上级政府国有资产监管机构依法对下级政府国有资产监管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2.坚持分级代表原则。各级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分别根据本级政府授权,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上级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尊重和维护下级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的出资人权利,不代替或干预下级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不干预企业经营自。

3.坚持政企分开、政府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原则。完善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和国有企业监管体制机制,鼓励和支持县、区国资监管机构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监管的有效途径和方式。

4.坚持依法合规原则。加强分类指导,突出监督重点,增强县、区国有资产监管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保障中央、省、市关于国有资产监管工作的政策措施得到贯彻落实。

5.坚持逐级指导监督原则。市国资委将加强与县、区人民政府承担国有资产监管职能部门、机构的联系,加强对县、区国有资产监管工作的具体业务的指导监督。

三、准确把握指导监督的工作重点

(一)进一步完善县、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坚持党的以来确定的“三统一、三结合”以及“三分开”等重大原则,坚持国有资产监管机构作为企业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的职责定位,保证“管资产、管人、管事”三项职责的完整性。县、区政府要明确承担企业国有资产监管的职能部门,做好国有资产的基础管理工作,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要从有利于提高企业国有资产配置效率出发,依法合理界定国资委的监管范围,逐步实现经营性国有资产的集中统一监管。

(二)进一步提高县、区国有资产监管机构依法履行职责的能力。加强对县、区国有资产监管机构依法履行职责的指导,督促县、区国有资产监管机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和《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行使职权,既积极维护出资人权利,又切实尊重监管企业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地位。规范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履行职责的法定程序,将制定或参与制定公司章程作为维护出资人权利的重要途径;加强国有股东代表管理,确保股东代表准确反映出资人意志。加强对董事会建设的指导,确保董事会向股东会负责,维护国有资产出资人的合法权益。

(三)进一步加强对国有资产监管工作具体业务的指导。指导县、区积极探索国有经济发挥主导作用的领域和方式,推进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积聚。指导县、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和上市步伐,规范公司治理,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指导县、区推动国有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赢利水平。指导县、区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建立健全经营业绩考核、薪酬分配、资本收益和预算、监事会监督、参与重大决策、企业领导人员管理、重要子企业监管等工作制度。指导县、区加强国有企业党建、群工、宣传以及反腐倡廉、维稳等工作。

(四)进一步加强县、区国有资产基础性管理。指导县、区扎实做好产权登记、资产评估、产权变动、股份公司国有股权管理及清产核资、资产统计、业绩考核、经济运行监测等基础性管理工作。

四、切实加强指导监督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对县、区国有资产监管工作的指导监督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联动、协调配合的工作格局。市国资委成立国有资产监管指导监督工作领导小组,及时研究重大问题,布置重点工作。

(二)加强指导监督的规划引导。市国资委要在每年年初梳理指导监督工作重点,制定下发年度指导监督工作计划,推动指导监督工作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

第2篇:进一步加强资产管理范文

为进一步加强我县国有企业监督管理工作,规范国有企业经营行为,壮大我县国有经济,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县国有企业监督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国有企业监督管理的重要意义

加强国有企业监督管理,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客观要求,是保证国有资产安全的迫切需要,是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做大做强国有经济、促进我县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确保全县“三大目标”顺利实现的重大举措。健全完善的国有资产运营管理机制,是推进县属经营性国有资产优化重组、实现国有资产科学优化布局和保值增值、提高国有资本的运营效率、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的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客观要求,也是落实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离、构建国有资产监管新体制的内在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国有企业监督管理的重要意义,明确工作重点,强化工作措施,努力做好全县国有企业监管工作。

二、进一步明确国有企业监管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要求。坚持“建章立制、规范管理、依法监管、科学营运”的思路,坚持政府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实现“政资分开”、“政企分开”。积极推进国有资产规范运营,优化和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

(二)基本原则。坚持加快发展和效能优先的原则;坚持依法规范和有效监管的原则;坚持改革创新和做大做强的原则;坚持政企分开和政资分开的原则;坚持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的原则。

三、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监督管理机制。

(一)进一步理顺国有企业监管机制。按照“国家所有、分级监管、授权经营”的原则,企业国有资产属于国家所有,由县政府代表国家对县本级出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出资人权益,建立和健全“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监督管理体制。

(二)进一步发挥国资局部门的监管职能。县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是全县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机构,由县政府授权,代表县政府依法对恒兴国投有限公司、永生担保有限公司、唐家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竹园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兴和粮油有限公司、洁康水务有限公司、佳讯广播电视信息网络有限责任公司等7家县属国有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并实行监管。县国资局要充分发挥监管职能作用,严格履行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和义务,加强县属国有企业的重大决策、重大投资、重要人事、大额资金开支等“三重一大”管理;加强企业年度、企业负责人任期经营业绩考核和其他监管工作,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三)企业国有资产监管范围:县属国有独资、国有控股和国有参股企业的国有资产;国家各种形式的投资和投资所形成的收益;由企业开发、经营的国有资产;县属企业改制剥离的国有资产;县政府授权监管的其他国有资产。

(四)进一步明确国有企业的性质。县属国有企业是以

政府投资、融资以及国有资产经营为主的国有独资和控股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纳税,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独立法人。

四、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国有企业监督管理

(一)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监管制度。结合《县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法》,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经营者的选用制度;建立规范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完善业绩绩效和工资总额控制办法;建立企业重大事项报告、财务会计、财务总监委派、审计监督等制度;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积极探索和实践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收缴管理办法。

(二)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理顺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健全决策机构、监管机构、执行机构之间的制衡机制。县国资局依照《公司法》有关规定,按照党管干部原则,按干部管理权限提请或建议任免出资企业的主要负责人;依照《公司法》和《企业章程》的相关规定,按法定程序负责国有企业董事、监事、其他经营负责人的委派任免。根据我县实际,国有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实行职位管理;党政机关管理干部到公司任职的,机关职级予以档案保留,如因工作需要回到党政机关的,其原任职机关职级可将公司任职时间连续计算。

(三)建立国资外派监督制度。县国资局负责向监管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参股企业派出董事、监事、财务总监或国有股权代表,负责监督管理企业财务的会计活动,以及重大经济事项。要建立外派监督工作制度、督查整改制度,提高对企业财务监控能力,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四)建立国有企业定期审计监督制度。国有企业实行国有资产运营和收益、财务收支、资产负债、重大经济事项等年度定期审计和企业负责人离任经济审计。

(五)建立国有企业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明确企业重大事项管理方面的责权界限,对影响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事项,由企业向国资局和县政府报告。加大对企业投融资决策、法律纠纷、经营亏损、对外担保、利润分配等重大事项、重大人事、大额资金等事项的监管力度,建立企业重大决策失误和重大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

(六)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制度。为进一步建立健全国有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按照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建立企业法律顾问制度,规范企业法律顾问工作,促进企业依法经营,维护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所有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七)加强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按照政企分开以及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原则,县国资局要进一步依法履行好出资人职责,提升国有资产营运效率。要加强对国有企业的考核,明确经营责任,设定考核指标,通过下达经营目标、签订责任书、实施考核奖惩等方法,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八)严格国有企业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坚持“总量调控,科学效能,动态管理,严格审批”的原则,按照“科学合理、功能齐全、有利工作”的编制内设机构和人员方案,并实行总编制控制,因工作需要增加编制的,必须报县国资局和县政府审批。对国有企业招工,必须按照公开招收、择优录用的原则,并按规定程序报批。建立国有企业职工编制管理统计报告制度,国有企业要定期向县国资局报告企业职工情况。

(九)积极推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严格落实县人民政府《关于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对国有企业按规定上缴的利润,投资获得的股利、股息,产权转让收入等,逐步纳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积极推行国有资产绩效考核,建立统一的考核体系。

(十)严格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管理。按照“依法合规、公开透明”、“强化激励、规范约束”、“结合实际、从严从俭”的原则,从严控制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制定并完善国有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管理的规章制度。

(十一)加快投融资平台建设。进一步整合资源,盘活国有资产,通过市场化、企业化运作,做大做强投融资平台,加强经营性资产整合重组,充实公司资本金,壮大投融资平台公司实力;加强银企合作,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模式,让国有资产聚优裂变,起到放大效应,助推经济发展。

五、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

(一)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国有企业要加强党支部建设,建立健全党务工作机构,配备好党务工作者。积极探索企业党建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丰富党建工作内涵。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建立健全党建工作检查考核等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的模范带头作用,确保企业重大决策符合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宏观政策导向,不断提升国有企业良好社会形象。

(二)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深化“四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建立完善企业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不断增强企业班子的整体合力,努力把企业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的坚强领导集体。

(三)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深化企业选人用人机制改革,积极探索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选人用人新机制,把党管干部原则和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管理者以及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权有机结合起来,按照市场化、职业化的要求,加大公开选拔和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力度,积极探索推进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任期和轮岗交流制度。

(四)加强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龙头,进一步推进惩防体系建设。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切实加强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宣传教育。进一步深化效能监察工作,健全权力运行制约监督机制。加强对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的领导,建立健全国资监管部门和国有企业的纪检监察机构,推进国有企业健康发展。

六、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监督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

第3篇:进一步加强资产管理范文

一、要充分肯定市国资委的工作成绩

市国资委成立以来,始终紧紧围绕“增强“三力”、率先崛起”的发展战略,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谋发展、抓监管、促改革、保稳定,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基本实现了开好局、起好步的预期目标。在工作上,我感到有几个方面做得很好,要充分肯定。工作思路好。国资委成立后,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工作思路和工作目标,实践证明,工作思路是清晰的,目标是鼓舞人心的。职责履行好。切实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积极推进国有资本优化配置、规范国有资产监管行为、妥善解决改制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和加强企业领导人员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创新,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有些工作走在全省甚至全国的前列。内部建设好。努力在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等方面下真功夫,正在朝着“新机构、新班子、新队伍、新目标、新业绩”目标努力。各方配合好。市各有关部门、监管企业认真贯彻执行市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积极支持配合市国资委开展工作,特别是在出资人划转、理顺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体制以及明确监管范围等方面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积极的配合,为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促进全市国有经济的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市委、市政府对国资委的工作是非常重视关心的,两位主要领导听取工作汇报,专门作出指示。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门听取汇报,对国资委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国资委的工作不是可有可无、不是多了婆婆、不是多管闲事。它是改革的产物,是新生事物,是政府的职能,是群众的愿望,也是反腐倡廉的需要。加强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是提高执政能力、加强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的迫切需要;是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和加快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重要环节。各级各部门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不断强化发展意识、规范意识、监管意识和保值增值意识,力争在国资监管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的突破。

二、要狠抓国资监管重点的落实

20*年是国资监管工作打基础、求创新的关键之年。今年国有资产监管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五届九次全会精神,准确把握定位、依法履行职责,坚持改革方向、创新体制机制,加快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力争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新的突破。

1.要充分履行职责。依法履行好出资人职责是国资委的“天职”。市国资委作为市政府的特设机构,受市人民政府委托,代表国家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负责对国有资产进行监督管理。国资监管机构对所出资企业实施监管,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管企业”,“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中的“管”,不是政府在企业之外进行的行政干预或行政审批式的“管”,而是在充分尊重企业经营自、不直接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下,有所为有所不为,该监督的监督,该管理的管理,该指导的指导,该把关的把关。属于企业的权限,决不能去干预,真正做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具体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基础工作。加强建章立制,使国资监管工作切实做到在章可循,依法监管。要推进建立会计、审计、统计三者有机衔接的出资人财务监管机制,进行事前控制、事中约束、事后整改相结合的全过程财务监管,防止出现新的不良资产。要继续加强产权界定、产权登记、资产评估、产权转让等产权管理的基础工作,推进资产处置“阳光工程”,严格把关,依法操作,切实维护国有资产合法权益,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和浪费。推行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建立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是落实国有资产经营责任、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一项重要措施。要建立和完善考核方法,优化考核指标,在政府性投资公司和有条件的企业试行经营业绩考核。今天,市国资委与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市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签订了经营业绩考核责任书,责任书就是军令状,希望会后要切实把业绩考核责任落到实处。进一步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和新《公司法》的要求,在加大政府性投资公司资源整合、资产重组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三个层次法人治理结构。要切实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并积极探索、稳步实施政府性投资公司领导人员任期制,明确任期目标任务,试行经营业绩考核、违约责任和薪酬管理相挂钩的利益分配机制,实行重大事项报告和年度工作报告制度,并加大推行经济责任审计和离任审计力度,确保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防范风险、保值增值。扩大国有企业监管的覆盖面。要根据企业新建、重组、资产变化等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监管企业范围,进一步明确监管对象,成熟一批公布一批。部分经营性事业单位,等条件成熟后,经市政府批准,也要逐步划归市国资委监管。这项工作也是上级监管机构提出的明确要求,希望各主管部门要给予积极配合。市国资委要及时向市政府报告所监管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状况和其它重大事项。

2.要加大调整力度。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是提高国有经济素质和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要全面理解、准确把握中央确定的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方针政策,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有进有退,决不是国有经济退出一切竞争性领域,更不是一卖了之。要从我市实际出发,坚持调整存量和优化增量并重,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宜强则强、宜退则退、宜留则留,加大资源整合和资产重组力度,该盘活的加快盘活,该退出的加快退出,要变死钱为活钱、变分散的钱为集中的钱、变无用的钱为有用的钱、变小钱为大钱。发挥国有资本投资的导向、引领、集聚作用。进一步增强国有资本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要围绕我市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两个70%的目标,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加快企业重组和股份制改造步伐,推动国有资本向基础设施、公益事业、高新技术等领域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公司大集团集中。同时要引导企业拓宽思路、扩大融资。要配合*、*活动周,积极筹备办好政府性投资发展公司融资推介会,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促进企业做强做大。根据我市的“十一五”规划纲要,要抓紧研究制订未来五年全市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规划。

3.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国资委切实履行出资人职责,必须切实抓紧抓好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工作,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要严格执行规范企业改制政策,按照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关于规范企业改制的意见精神,严格执行各项程序和操作规定,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防止引发新的不稳定因素。要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历史、规范未来的原则,深入调查研究,准确掌握相关情况,妥善处理国企改制中涉及国有资产处置方面的历史遗留问题。要重视和加强工作,进一步巩固企业改制成果,维护社会稳定。

4.要切实提高经济效益。坚持以新的理念运作和经营国有资本,立足于提高国有资本营运效益,积极实施有效的资本运作。做好经济形势和资本营运情况分析,调整优化收入结构,积极寻求新的收益增长点,不断壮大国有资本。要加强股权和收益收缴管理。规范行使国有股东权力,完善国有股权代表制度,规范国有股权代表议事决策行为并强化考核。探索建立符合我市实际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提高国有资产收益收缴的使用效益。要加快企业改制剥离资产的处置。对剥离资产区分不同情况实行分类处置,进一步加快剥离土地资产和房屋建筑物资产的处置进度和力度,不断盘活存量。

三、要切实加强国资工作

国资监管是一项全新的、极具挑战性和探索性的工作,也是一项涉及面较广的系统工程。要充分认识国资监管工作的重要性,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规范操作,形成国资监管工作的合力。

一要强化组织领导。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会议,深入分析本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及时研究和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国资委要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对象、重点环节和进出频繁、流动性大的国有资产的监管。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同样肩负着管好国有资产的重任,要正确处理行政管理、行业管理与资产管理的关系,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决策部署,进一步重视和关心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共同为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要加强沟通。国资委的工作涉及到政府许多部门,无论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还是国有企业改革工作,都离不开相关部门的配合和支持。市国资委要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沟通和协调,争取他们更多的支持和配合,使国资监管工作顺利推进。同时,要加强对县区国资监管工作的指导,建立工作联系制度,积极探索县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有效形式。县区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创造出好的监管模式和监管经验。

第4篇:进一步加强资产管理范文

一、财政工作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总体目标,深化财税改革,完善财政管理体制,推动体制创新,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强化收入征管,优化支出结构,努力增收,节支,确保预算圆满完成和收支平衡,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财政工作目标任务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结合我县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及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年全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任务为万元;上划中央“两税”收入任务万元,比上年增长;上划所得税安排万元。财政总收入为万元,比上年增长。基金预算收入任务万元。其中财政部门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任务为万元,比上年增长。

三、财政工作重点

(一)加大依法治税力度,强化财税收入征管

⒈严格税收政策,坚持依法治税。严格执行国家税收政策,切实维护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统一性、权威性和严肃性,坚持依法治税,严厉打击各种偷逃骗税行为,进一步强化和完善各项征管措施,确保财税收入稳定增长。

⒉突出重点,强化税收征管。规范农税征管,确保征收主体到位,进一步加大契税和耕地占用税的征管力度;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加大土地出让金的收取和监管力度;加强对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等重点税种的征管,突出抓好建安营业税收和重点工程税收征管,确保税收均衡入库。

⒊提高收入质量,保证均衡入库。严禁收过头税,不得虚增收入和负债垫税入库,同时也不能人为压减正常的财政收入规模;全面落实财税收入目标管理,加强财税日常工作协调,坚持财税收入定期通报制度,促进财政收入均衡入库,力争实现半年“双过半”,全面完成全年财政收入预算任务。

(二)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加大支持经济发展力度

⒈积极培植财源,促进财政增收。加大财政资源整合力度,培育和壮大市场经济主体,重点培育骨干企业生财,打造一批稳定的骨干财源,形成以重点企业纳税为支柱的财政收入格局。积极推进工业化,提高工业经济创税率;积极扶持优势农产品基地和农业产业化龙头项目,推进农产品加工和流通,提高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环节税收对财政的贡献率。

⒉加大项目工作力度,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抓住湘西地区大开发、扶贫开发等机遇,建立项目库,积极向上申报财政扶贫、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支农和世行贷款等项目,争取中央和省、市更大的扶持;多渠道增加投入,加大扶贫和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力度;认真组织实施项目,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强化财政投资项目评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⒊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利用财政政策杠杆,稳步推进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促进减人减事减支,降低财政供养系数,提高人均可用财力水平,化解乡村债务,缓解县乡财政困难;逐步建立和完善保护农民利益的制度和机制,加强涉农收费监管,进一步减轻和规范农民负担;切实落实农业税免征和粮补政策,促进粮食生产。

⒋加大财政服务力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支持国有企业盘活存量资产,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步伐;进一步落实下岗职工再就业优惠政策,鼓励下岗职工自谋职业;继续实施“阳光培训工程”,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二、三产业的就业面;积极支持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切实解决农民就医难的问题。

⒌进一步加强财政监督,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在保证财政资金使用规范和安全的同时,强化专项资金及转移支付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积极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强化行政事业收费监管,加强非税收入和收支两条线管理,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三)加大公共财政建设力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⒈确保财政工资发放。继续把保工资发放放在财政预算安排和财政工作的首位,对工资性支出预算到位,通过加强工资专户管理,加大对乡镇转移支付和资金调度力度,帮助解决困难乡镇收入淡季的工资发放问题,确保干部职工工资发放到位。

⒉确保重点专项支出。加大征缴力度,积极筹措资金,加大社保投入,加强社保资金调度和监管,确保专款专用,努力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维护社会稳定。加大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体系建设的力度,办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积极锎胱式鸷吐涫涤泄卣撸С只繁!⑽幕⒐悴ァ⒓粕⑻逵雀飨钍乱捣⒄埂<哟蟛普┩度耄俳寰梅⒄购团┟裨鍪眨繁E逅胺迅母锖笙绱遄橹T俗⒊严控一般性支出。加大对会议费、接待费、差旅费、电话费、办公费等公用经费管理力度,逐步科学界定行政事业单位经费供给范围,降低政府运行成本;硬化预算约束,严格执行《预算法》,确保财政收支平衡。

(四)加大财政改革力度,确保财政资金运行

⒈调整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根据国家调整农业税收政策和提高个体工商税收起征点等新情况,积极探索适合我县实际的乡镇财政管理新体制;严格按照《县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年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的通知》文件要求,积极做好调整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工作,确保新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顺利启动和平稳运行,并注重掌握新体制的运行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出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的方案。

⒉继续推进财政管理改革。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进一步拓展会计集中核算范围,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强化收支两条线管理,积极推行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试点,全面实施财政资金国库集中管理,逐步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加强财政资金监管。

⒊加强财政投资管理。健全财政投资资金监管制度,切实搞好财政投资范围的界定,强化财政性投资项目的预算审核与跟踪管理,规范财政投资行为,加强对财政投资的监管。完善财政投资项目决策机制,实行财政投资项目公示制度和公开招投标制度,建立财政投资评价制度和投资责任追究制度。重点突出对交通、城建等重点投资项目的监管。

⒋强化国有资产监管。通过完善国有资产监管制度、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切实加强国有资产的规范管理与依法处置工作;加强对国有企业产权交易的监管,对企业改制后的剩余资产,进行清理登记,严防国有资产流失。

第5篇:进一步加强资产管理范文

一、财政工作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www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总体目标,深化财税改革,完善财政管理体制,推动体制创新,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强化收入征管,优化支出结构,努力增收节支,确保预算圆满完成和收支平衡,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财政工作目标任务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结合我县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及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年全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任务为万元;上划中央“两税”收入任务万元,比上年增长;上划所得税安排万元。财政总收入为万元,比上年增长。基金预算收入任务万元。其中财政部门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任务为万元,比上年增长。

三、财政工作重点

(一)加大依法治税力度,强化财税收入征管

⒈严格税收政策,坚持依法治税。严格执行国家税收政策,切实维护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统一性、权威性和严肃性,坚持依法治税,严厉打击各种偷逃骗税行为,进一步强化和完善各项征管措施,确保财税收入稳定增长。

⒉突出重点,强化税收征管。规范农税征管,确保征收主体到位,进一步加大契税和耕地占用税的征管力度;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加大土地出让金的收取和监管力度;加强对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等重点税种的征管,突出抓好建安营业税收和重点工程税收征管,确保税收均衡入库。

⒊提高收入质量,保证均衡入库。严禁收过头税,不得虚增收入和负债垫税入库,同时也不能人为压减正常的财政收入规模;全面落实财税收入目标管理,加强财税日常工作协调,坚持财税收入定期通报制度,促进财政收入均衡入库,力争实现半年“双过半”,全面完成全年财政收入预算任务。

(二)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加大支持经济发展力度

⒈积极培植财源,促进财政增收。加大财政资源整合力度,培育和壮大市场经济主体,重点培育骨干企业生财,打造一批稳定的骨干财源,形成以重点企业纳税为支柱的财政收入格局。积极推进工业化,提高工业经济创税率;积极扶持优势农产品基地和农业产业化龙头项目,推进农产品加工和流通,提高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环节税收对财政的贡献率。

⒉加大项目工作力度,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抓住湘西地区大开发、扶贫开发等机遇,建立项目库,积极向上申报财政扶贫、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支农和世行贷款等项目,争取中央和省、市更大的扶持;多渠道增加投入,加大扶贫和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力度;认真组织实施项目,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强化财政投资项目评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⒊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利用财政政策杠杆,稳步推进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促进减人减事减支,降低财政供养系数,提高人均可用财力水平,化解乡村债务,缓解县乡财政困难;逐步建立和完善保护农民利益的制度和机制,加强涉农收费监管,进一步减轻和规范农民负担;切实落实农业税免征和粮补政策,促进粮食生产。

⒋加大财政服务力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支持国有企业盘活存量资产,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步伐;进一步落实下岗职工再就业优惠政策,鼓励下岗职工自谋职业;继续实施“阳光培训工程”,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二、三产业的就业面;积极支持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切实解决农民就医难的问题。

⒌进一步加强财政监督,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在保证财政资金使用规范和安全的同时,强化专项资金及转移支付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积极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强化行政事业收费监管,加强非税收入和收支两条线管理,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三)加大公共财政建设力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⒈确保财政工资发放。继续把保工资发放放在财政预算安排和财政工作的首位,对工资性支出预算到位,通过加强工资专户管理,加大对乡镇转移支付和资金调度力度,帮助解决困难乡镇收入淡季的工资发放问题,确保干部职工工资发放到位。

⒉确保重点专项支出。加大征缴力度,积极筹措资金,加大社保投入,加强社保资金调度和监管,确保专款专用,努力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维护社会稳定。加大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体系建设的力度,办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积极锎胱式鸷吐涫涤泄卣策,支持环保、文化、广播、计生、体育等各项事业发展。加大财政支农投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确保农村税费改革后乡村组织正常运转、逞峡匾话阈灾С觥<哟蠖曰嵋榉选⒔哟费、差旅费、电话费、办公费等公用经费管理力度,逐步科学界定行政事业单位经费供给范围,降低政府运行成本;硬化预算约束,严格执行《预算法》,确保财政收支平衡。

(四)加大财政改革力度,确保财政资金运行

⒈调整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根据国家调整农业税收政策和提高个体工商税收起征点等新情况,积极探索适合我县实际的乡镇财政管理新体制;严格按照《县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年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的通知》文件要求,积极做好调整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工作,确保新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顺利启动和平稳运行,并注重掌握新体制的运行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出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的方案。

⒉继续推进财政管理改革。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进一步拓展会计集中核算范围,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强化收支两条线管理,积极推行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试点,全面实施财政资金国库集中管理,逐步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加强财政资金监管。

⒊加强财政投资管理。健全财政投资资金监管制度,切实搞好财政投资范围的界定,强化财政性投资项目的预算审核与跟踪管理,规范财政投资行为,加强对财政投资的监管。完善财政投资项目决策机制,实行财政投资项目公示制度和公开招投标制度,建立财政投资评价制度和投资责任追究制度。重点突出对交通、城建等重点投资项目的监管。

⒋强化国有资产监管。通过完善国有资产监管制度、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切实加强国有资产的规范管理与依法处置工作;加强对国有企业产权交易的监管,对企业改制后的剩余资产,进行清理登记,严防国有资产流失。

(五)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

第6篇:进一步加强资产管理范文

经省政府同意,我们召开全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省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国资监管工作会议精神,传达学、吕祖善省长对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国资监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总结回顾**年的国资监管工作情况,研究部署**年的工作任务。省委、省政府领导对国资监管工作一直十分重视,会前,书记、吕祖善省长和省领导章猛进多次听取省国资委工作汇报,并作了重要指示。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落实。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年全省国资监管工作主要情况

**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国资系统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实施“八八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决策部署,以发展壮大浙江国有经济为目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国资监管工作不断深化,国有企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据快报统计,全省11个市本级监管企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717.5亿元,同比增长19.3%;实现利润42.1亿元,同比下降5.6%;上缴税金41.5亿元,同步增长6.9%。截至**年底,全省11个市本级监管企业资产总额2520.9亿元,同比增长16.1%;所有者权益888.3亿元,同比增长17.2%。省国资委监管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052.7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利润总额123.2亿元,比上年增长14%。至**年底,省属企业资产总额2771.8亿元,比上年底增长14.9%;所有者权益为709.8亿元,比上年底增长8.8%;上交税金105.9亿元,比上年增长9.8%,净资产收益率为6.8%,比上年增加0.5个百分点。

(一)全省国资监管体制不断完善

1.全省国资监管组织框架体系基本建立。截至**年底,全省有10个市单独组建了国资委,共有机关行政编制260余人。目前,各市国资监管机构的监管对象和监管范围基本明确,人员基本到位,国有资产出资人与政府公共管理部门及企业的职责和关系正在理顺。积极探索了县级国资监管的有效形式,义乌、淳安、临海、慈溪、乐清等部分县市单独组建了国资监管机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对市、县国资监管机构的指导和监督工作。省国资委加强了对各市国资委的指导和考核。去年,我委按照国务院国资委15号令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了《各市国资监管工作指导监督实施办法》和《各市国资委年度工作考核办法》,建立了各市国资委主任每季工作例会制度。各市也进一步加强了对县级国资监管工作的指导。杭州开展了健全县级国资监管体制的专题调研,建立了市、县之间的工作联系机制。湖州建立了县区国资办主任工作例会制度。台州对所辖9个县、市、区开展了县级国资监管体系运行模式的调研,研究形成了理顺县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意见。

2.全省国资监管制度框架体系基本建立。为实现依法监管和科学监管,省国资委成立以来,先后制定了30多个国资监管规范性文件和44个内部规章制度,建立了国有产权代表、财务、内部审计和专职监管人员等4个报告制度,构建了企业改制、清产核资、产权处置等7个工作流程,初步形成了以产权管理为核心、以授权经营和绩效考核为重点、资产评估转让处置较为规范、企业改制制度较为健全、财务监督管理逐年加强的国资监管制度新体系。各市也针对国资监管工作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结合地方实际,建立和健全国资监管的制度体系。嘉兴已经形成了专项制度与综合制度相结合、一般制度与重点制度相结合、制度规范与创新相结合的“三结合”的制度建设架构。杭州去年共制定15个政策文件,初步形成了国资监管的政策法规体系。绍兴先后制定了资本经营预算、产权管理、国有资本收益使用管理等多个文件,其中《绍兴市属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法》以市长令的形式。舟山结合地方实际,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了《建立国资监管新体制的实施意见》和《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法》等制度。淳安制定了企业重大事项报告、收益收缴管理等3项制度,积极探索县级国资监管工作。

3、全省国资保值增值责任体系基本建立。省国资委在总结前些年对省属企业授权经营考核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授权经营考核办法,规范了经营业绩考核流程。研究制定了省属国有相对控股和参股企业业绩考核办法。对非授权经营企业经营班子成员收入分配也实行了审批管理。探索建立了以财务指标为主要内容的企业考核评价体系,国有资产保值责任在企业层面得到进一步落实和加强。各市国资委也普遍对所出资企业实施了业绩考核,并积极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考核方式和方法。宁波制定了年度经营效绩考核等办法,并将“四好班子创建”内容纳入考核范围,建立了经营者风险抵押制度。温州对近三年监管企业主要负责人年薪收入和职工工资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对主要负责人薪酬收入进行测算分析,制订经营业绩考核的具体办法。绍兴积极探索建立以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为基础,经营目标责任制为抓手,业绩考核为核心,薪酬分配为动力的“四位一体”的经营业绩考核体系。

(二)全省国有企业改革成效明显

**年是全省国有企业改革力度不断加大,成效更加突出的一年。各市结合地方实际、积极探索、深化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杭州积极推进市政公用行业改革。公交、燃气、供排水、垃圾处理等国有企业改革都已形成总体改制方案,并以市场化为目标推进股份制改革。按照“主辅分离”的原则,公交集团、水业集团等单位共完成20多家辅业的改制。宁波以培育和发展政府投资公司和港口为重点,对市属企业进行了大力整合。通过增资扩股、重组、变更等方式成立了原水集团、国司和土地资源投资公司,对效益低下的2家企业进行清算划转。同时,通过吸引民营资本、境外资本等方式对自来水、公交、煤气等公益性企业进行改制,实现了产权多元化,提升了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嘉兴按照横向跨度收缩,纵向层级收缩,点上股权比例收缩的思路,对市属171家国有企业进行了分类排队,明确提出了到**年底前,使国有资产逐步从竞争性领域退出,国有经济的结构和布局更趋优化。到目前为止,已完成改革17家,正在进行的15家。丽水完成了市建筑工程公司等3家重点企业的改制工作,召开了全市企业改制工作座谈会,对规范推进改制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同时,各市普遍对上一轮改制遗留问题进行了有效的处理。部分国资监管机构还牵头做好事业单位改制工作。金华全力以赴做好“金信公司”的清理整顿和地方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处置工作,努力维护社会稳定。衢州制定了经营性国有资产整合方案,盘活存量国有资产,推动相关产业行业发展平台建设。

新一轮省属国有企业改革自**年6月启动以来,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是通过改革重组,省属国有营运企业资产进一步整合。整个省属企业改革方案落实后,省属企业将从省国资委成立时的27家,减少到17家,减少37%。改革重组加快了国有资本加快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聚,一批企业集团在新的基础上进行市场经营活动,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高。二是通过改革重组,省属企业产权结构进一步优化。按照改革总体方案和改革基本思路落实后,省属企业将有35%成为产权多元化或民营企业,省属企业三级以上子企业,实现产权多元化的户数呈现了逐年增加的趋势。三是通过改革重组,省属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得到初步完善。去年12月21日省委财经领导小组会议和今年1月26日省委、省政府召开的省属国有企业负责人会议,都专题听取了省国资委关于改革工作情况的汇报。在听取汇报后,书记、吕祖善省长都充分肯定了省属企业改革的成果,对省国资委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全省国有企业股权分置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开展以来,省国资委与省相关部门密切协作,在各市国资监管机构的积极配合下,以重点企业、省属企业为主线,以点带面,积极、稳妥、有序地推进全省股改工作。截至去年7月底,我省应由省国资委牵头负责做好股改的17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全部顺利通过股改程序,提前5个月全面完成了国家要求的任务,在全国各省市率先完成了股改工作。从股改实际反映的情况看,我省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股改方案均一次性顺利通过相关股东大会表决,平均总体赞成率为98.10%,其中流通股股东赞成率达89.26%,市场反映较好,维护了浙江板块的良好形象。

(三)积极探索国资监管有效方式

国资监管体制改革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完善。为实现科学监管、有效监管,全面履行出资人职责,全省各级国资监管机构普遍建立了班子成员联系企业制度,通过广泛的调研,了解企业实际情况,分析存在困难和问题,制定相应的措施和制度,大胆探索、积极创新,努力探索具有浙江特色的国资监管工作新路子。

一是开展了清产核资,在摸清企业家底的基础上,制定了加强企业资产监管的措施。省国资委在完成9年来的首次清产核资工作后,**年,为了防止前清后乱,研究制定了省属企业账销案存资产管理制度和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工作规则,指导和督促企业做好账销案存资产管理工作,防止形成新的账外资产。去年,杭州、宁波、湖州、绍兴等地在全面完成清产核资的基础上,针对清产核资中发现的问题,认真研究加强企业资产管理的具体措施,为强化财务监管奠定了基础。

二是积极探索加强国有产权监管的有效方式。**年,我委对“阳光工程”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建立了由35家中介机构组成的中介机构资料库,建立了30名专家组成的评标专家库,制定了《委托审计(评估)报告验收办法》。到**年底,我委共核准资产评估项目166个,净资产评估值总额101.98亿元,评估增值86.18%。共完成省属企业国有产权挂牌交易转让76项,挂牌成交价15.03亿元,增值12.02%。全省各级国资监管机构严格规范国有产权交易行为,除规定的特殊情况外,国有产权一律实行进场交易,确保产权转让的“公平、公开、公正”。杭州、宁波、温州、嘉兴等地也制定了具体的国有产权交易管理办法,着力规范国有产权转让行为。湖州通过实施国有资产处置的“阳光工程”,全年完成国有产权交易项目18项,挂牌成交增值25.47%。台州制定了相应方法,建立了国有资产评估的专家评审制度。

三是积极探索服务企业的有效监管方式。嘉兴针对企业建设资金紧缺的实际,进一步加强了融资服务,加大了市属企业与国家开发银行的金融合作,积极探索企业债券、信托产品和BT等融资新途径,保证了该市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湖州着力构建企业投融资平台,加大企业融资服务力度,编印了国有投资公司融资项目推介书,向省政协港澳委员进行宣传和推介,并成功举办了香港融资项目推介会。宁波加大了监管企业的审计监督力度,开展了2家企业的财务收支审计和1家企业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通过审计,加强了企业财务管理,有效防范了国资流失。

(四)全省国企党建工作继续加强

全省各级国资监管机构一直把国有企业党建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通过加强企业党的建设、组织建设、廉政建设、文化建设和队伍建设,促使企业进一步强化政治责任、经济责任意识,激发企业搞好、搞活、做强、做优的内在动力,使搞好国有企业、发展国有经济真正成为企业的自觉行动。

一是加强了党建工作的制度建设。省国资委先后制定了省国资委管理企业领导人员的任免工作程序和选拔任用管理制度、考察任用工作流程等5项制度。杭州将企业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目标考核纳入经营业绩考核体系,使其与生产经营、保值增值目标同部署,同落实。二是开展国有企业“四好”班子创建活动。省国资委在全面考察的基础上,调整充实了部分企业领导班子,建立企业后备人员队伍。**年共对16家集团公司69人次领导人员进行了调整配备,配合省委组织部对6名正职人选进行了调整充实。省属国有企业领导班子结构进一步合理。目前省属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平均年龄有所下降,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由**年底的58%上升到去年底的68%,高级职称由48%上升到63%。杭钢集团还被评为全国“四好”班子建设先进单位。绍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0名董监事人员,建立了市直国有企业董监事人才库,为下一步调整、充实企业董监事队伍创造了条件。三是开展了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着力培养和提高国有产权代表队伍与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的“五个能力”。去年5月,省国资委组织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全省首次集中培训,181名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和国资机关干部参加了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温州举办了全市国资系统企业领导干部培训班和中青年经营后备人才培训班。湖州在浙江大学举办首期国企高管人员研修班。去年以来,全省各级国资监管机构还切实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加强和完善惩防体系,在全省国资系统开展了以国有产权交易为重点的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

同时,去年一年来全省各级国资监管机构积极做好维稳工作。通过规范改制,推行改制企业“职工安置”和“资产真实、完整进入改制”的“双承诺”制和加强维稳检查,做好维稳机制建设和矛盾纠纷调处等工作,切实维护了企业的稳定,继续保持了全省国有企业总体稳定的局面。

回顾去年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国资监管体制还没有完全理顺,出资人职责尚未完全到位;深入调查研究不够,对企业的信息特别是财务信息掌握还不够及时;对出资人职责的认知程度还需要一个过程,机关干部素质还不适应,影响了工作效率和效果。

二、**年全省国资监管工作总体安排

今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一年,也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框架基本建立后,深入推进国资管理体制改革和国企改革的重要一年。全省国资监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省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国资监管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作风建设,继续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继续推进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继续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着力提升国资监管工作水平,着力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与控制力,着力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和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实现国有企业又快又好发展,加快建设和谐国资机关与和谐国有企业,为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建设“平安浙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贡献。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年工作的总要求是:加快发展,深化改革,强化监管,促进和谐。

加快发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优化布局、调整结构、突出发展、增强活力”为总揽,以“改革、调整、监管”为抓手,为国有企业发展创造条件。

深化改革。继续深入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加大企业资源调整重组力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与结构,按照新《公司法》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理顺母子公司关系。

强化监管。加快建立与多元产权制度相适应的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制度,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运作绩效考评体系,进一步规范企业收入分配行为,进一步加强企业激励约束机制建设。全面修改完善公司章程,加快企业财务集中管理和控制,规范企业对外投资行为,严格控制企业对外借款和担保,推进企业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

促进和谐。根据构建和谐社会的总要求,针对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发展的特点,构建勤奋学习、充满活力、诚信友爱、安全有序的国资机关;指导和促进企业不断做强、做大、做优、做精,以企业的快速发展来促进和谐企业建设,以强化国资监管来促进和谐企业建设。

根据上述工作总体要求,今年要着力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企业发展主题,做大做强做优国有企业。

**年,要进一步突出发展主题,以发展来巩固改革成果,以发展来引领改革深化,以发展来促进和谐企业建设。重点是做好“三个落实”:

1.落实好国企总体发展战略。《省属国有企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经省政府领导同意后已正式印发。今年,省国资委将根据规划,逐项落实。要以规划为导向,加大省属企业资产和产业结构布局调整的工作力度,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聚,加快形成能源、交通、现代商贸物流、中高端化工、优特钢铁、建筑业等六大优势产业板块,提高国有资产的集中度和有效性,优化国有经济的布局结构,进一步增强省属企业的带动力和控制力。各市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进一步重视国企总体发展战略的研究。已经制定企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杭州、宁波、湖州等地,也要切实抓好规划的落实工作,做好市属国有企业的结构调整,助推企业发展。尚未制定规划的各市,应抓紧调研,明确思路,尽早出台规划。

2.落实好国企旗舰培育战略。国有大企业、大集团是我省国有企业的领头羊、是我们国有企业的旗舰。省国资委今年将以落实“双千工程”为抓手,继续择优培育一批对全省经济具有明显示范、影响和带动作用的省属国有大型龙头企业,首先培育和推动交通、能源等企业打造资产总值超千亿元的集团公司,培育和推动物产等企业打造销售收入规模超千亿元的集团公司,增强省属企业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同时,在此基础上,还要大力培育3-4家资产规模或销售收入五百亿以上的大企业集团,培育若干家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大企业集群。各市要结合地方实际,坚持“企业主体、市场主导、企业自愿、政府推动”的原则,按照专业化分工协作、规模经济和比较优势的要求,通过资产重组、联合、并购等市场化手段,培育和发展一批在地方乃至全省有影响的龙头国企,打造国企新形象,增强国企对地方经济的影响力、控制力和带动力。

3.落实好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战略。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国有企业人才、管理、装备等创新优势,进一步加强科技进步与创新,努力掌握赢得市场竞争的“法宝”。通过大力实施品牌经营战略,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国有企业的创造力。要积极推进节约型企业建设,特别是冶金、化工、电力等行业企业,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力度,积极探索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加快转入低投放、低排放和高效率的集约型增长轨道,为全省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作出贡献。

(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改革的步伐永不停息。改革的实践将直接决定国有企业未来的状态和发展前景,唯有坚持改革不停步,才能不断促进国有经济形成合理的结构布局,焕发企业的生机和活力。

1.因地制宜推进产权多元化改革。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除了涉及国家安全和国家产业政策禁止外资、民营资本投资的企业外,其他国有企业要逐步改制为多元股权的公司,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大力发展混和所有制经济。要按照“三宜原则”来推进改革,结合地方实际,不搞“一刀切”,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实现一企一策,分类指导。对于一般性竞争领域的国有企业,只要企业能做大做强,可以加大公司内部改革,继续做大做强,而不是一味的退出。要积极培育和推进国有企业上市,按照“激活资源、优化配置、开放产权、有序流动”的要求,按照“企业自愿、国资推动、规范操作”的原则,引导支持企业运作上市公司,推进核心资产证券化、有效资源市场化。对于符合条件的大中型企业,可以争取境内外上市,争取整体改制或主营业务上市,不具备整体上市条件的也要将优良主营业务资产逐步注入上市公司,进一步把上市公司做优做强。积极研究国有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后的新情况,完善国有上市公司国有资产评价体系,创新国有股权合理运作模式,防范国有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风险,支持上市公司金融创新,推进股权并购,使优质资产向上市公司集中。

2.继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引导督促国有企业按照《公司法》要求,进一步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公司法人治理机制,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以形成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管理者之间有效运行和制衡机制为目标,今年省国资委将做好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省属国有企业监事会建设意见》和《省属国有独资、绝对控股公司董事会职工董事管理办法》两个重要制度的落实工作,对建立规范的董事会、监事会进行探索。各地可以结合实际,积极探索设立职工董事、派驻监事会的途径和办法。全面修订和完善国有企业公司章程。根据新《公司法》、《证券法》等要求,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区分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企业情况,分别制定相对统一的参照范本,更好地明确出资人、董事会、监事会、经营层之间的职权利,确保公司章程符合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探索建立符合市场要求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管理制度。可以通过市场化方式,面向社会公开选聘企业高级管理经营者,对企业经营管理者逐步实现全面的契约化管理,打造国企业职业经理人团队,促进企业形成所有权、法人财产权和经营权的真正分离,让职业经理人承担法人财产的保值增值责任,全面负责企业经营管理。同时,促进企业建立法律顾问制度,依法维护出资人、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防范和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3.切实维护好企业稳定。正确处理好改革、稳定、发展的关系。在指导思想上,要从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企业的高度出发,使广大国有企业职工共享改革的成果,成为改革的最大受益者。在政策制定上,要把维护职工权益、确保职工再就业等作为改革政策的必备要素,认真研究企业改制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研究和完善改制政策和配套措施。在具体操作上,要严格执行有关政策规定,严格履行民主程序,实行公开透明、阳光操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国有产权转让的监管,要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向职工广泛宣传改革政策,使职工理解和支持改革。在应急处理机制上,要进一步落实稳定工作责任制,制定和落实应急预案,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同时,各市国资监管机构和国有企业还要认真处理好国有企业改制中的历史遗留问题,做好相关的工作。

(三)深化国有资产监管,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年,要以授权考核和企业内审为两大抓手,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国资监管体系,不断创新国资监管方式,在企业层面真正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主体和行为主体。重点抓好“四个强化”:

1.强化企业财务监管。以有效解决出资人与所出资企业的信息不对称为目标,全省国资监管机构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财务监管体系,重点建立以专职监管、内部审计、国有产权代表报告和重大财务事项报告制度为核心,四位一体的财务监管体系,形成全方位监管的态势;全面加强财务预决算管理,继续做好财务快报、财务核销、统计分析、绩效评价、数据管理等基础性工作,建立完备的信息数据库;切实落实国有企业对外投资、担保、借款制度,国有企业原则上不得为本企业之外企业提供借款或担保,国有企业也要加强对所属企业投资、担保、借款的管理和监督,层层落实责任,严防资金风险;全面开展企业财务人员的新会计准则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基本素质;继续完善对所出资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办法,完成工效挂钩指标体系从复合指标挂钩向单一的利润指标转变,调整工资总额管理的方式,实行二次审批,进一步合理确定未实行工效挂钩企业工资总额的水平,对所出资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实行全覆盖;全省国资监管机构要做好财务快报工作,及时编写经济运营分析资料,确保全省国资监管系统统计分析资料的实用性和权威性。同时,尚未完成和开展清产核资的各市,要抓紧这项工作,为履行监管职责,强化财务监管奠定基础。

2.强化经营业绩考核。积极探索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多元产权制度的年薪制与中长期激励相衔接的激励约束机制,探索存量保全、增量搞活的激励方式;进一步探索和完善考核方法,考核指标要少而精,突出关键绩效指标,确定分类考核机制、价值创造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引导企业建立起“重业绩、讲回报、强激励、硬约束”的工作机制;针对国有独资、国有绝对控股、相对控股、国有参股等的不同企业形式,探索和完善相应的业绩考核办法,适应股权多元化改革的要求;探索以盈利能力、股票市值为核心的国有上市公司价值评价办法,进一步调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积极性;进一步做好非授权经营企业领导人员的收入分配工作。目前,各市国资监管机构经营业绩考核工作大多都处于起步和试点阶段,今年,省国资委将开展这方面的专题调研,加强对各地经营业绩考核工作的指导。

3.强化企业内部审计。进一步加强对国有企业内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督促企业建立和完善内审机构,配备人员,完善制度,进一步夯实内审工作的基础;指导和督促企业加强企业内审成果运用,充分发挥企业内审在加强企业管理,提高决策管理科学化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升审计工作层次,充分发挥审计在“三位一体”监督机制中的基础性、建设性作用;突出审计工作重点,督促企业内审机构落实企业资金流动重大问题报告制度,强化对企业资金流动全过程的内控监督。各级国资监管机构要进一步加强与政府审计之间的协作,引导企业自觉接受审计监督,确保审计反映的问题得到有效的整改。

4.强化企业产权监管。认真贯彻国务院国资委3号令和省政府有关文件规定,促进采取进场公开交易方式实施产权转让和增资扩股,对协商作价和定向增资要按照政策严格控制,通过公开操作来避免改制风险和后遗症,有效实现国有产权规范流动和保值增值。去年底,国务院国资委和财政部发出《关于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有关事项的通知》,重点对协议转让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强调,重申了3号令关于协议转让的两个条件,同时对所出资企业协议转让事项的批准权限进行了调整,地方企业一律由省级国资监管机构批准,并要求各省不得自行扩大协议转让范围,不得下放或分解批准权限。对此,省国资委要求,各市要认真按照《通知》要求,做好协议转让的条件审查和逐级报批工作。今年,省国资委将进一步加强对全省国有产权交易的监督检查,组织开展一次全省专项检查,重点检查各市国资监管机构、各省属企业的国有产权政策法规、产权制度执行情况以及省属企业产权转让审批程序调整以来的执行情况。同时,各地要探索和完善国有资产审计(评估)公开招投标的“阳光工程”,健全内部工作流程,改进考核办法,建立中介库和评标专家库,实行中介机构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把好产权转让的第一道关口。积极培育和加强地方产权交易平台建设,更好地发挥产权转让交易平台的作用。

(四)切实加强党建工作,努力推进和谐机关和谐企业建设

**年,要继续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努力构建和谐机关、和谐国企,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国有企业的管理优势,转化为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建在促进企业发展中的作用。重点抓好以“五项建设”:

1.加强企业党的建设。以落实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长效机制为重点,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和方法,指导企业抓好党建工作、统战工作和群团工作,努力保持思想稳定,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日前,省委组织部、省直机关工委、省国资委党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省直和部属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浙组(**)47号),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提出了要求,各市国资监管机构可以对照研究,探索加强企业党建工作的办法;各地要结合实际,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建工作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党员在改革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鼓励党务工作者爱岗敬业,在国有企业营造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

2.加强企业班子建设。以“四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为主线,突出加强和规范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的管理。树立杭钢集团全国“四好”领导班子创建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创建活动,在全省国有企业深入开展“四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同时,按照《全省国有企业“四好”领导班子考核办法》,在全省范围内组织一次评比表彰活动。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的调整配备,进一步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创新企业领导人员选拔任用机制和管理办法,积极探索通过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市场中介机构推荐等多种方式选拔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探索和建立企业领导班子考评体系,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形成科学有效的考评体系,会同组织部门加强对国有企业领导班子的考核工作。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研究制定人才队伍建设和教育培训“十一五”规划,明确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和措施;引导企业更新人事管理观念,树立人力资源战略管理观念,形成引得人才、留得住人才的企业环境;加强校企、研企合作,实现开放、联合、共建、高效的运行机制,把人才链、技术链、产业链三者合一,为优秀科研、管理人才到国有企业创业创造良好环境;推进和深化以人事、用工、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推行全员聘任和竞争上岗制度的,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加快与市场接轨的步伐,开展各类继续教育和培训,全面提高企业领导人员和各类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从而为加快推进企业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持。

4.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明确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组织领导和责任分工,认真抓好企业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的落实;继续着力搞好国有企业惩防体系的落实工作,积极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和企业效能监察,提高制度执行力;切实加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资产处置、对外投资、借款担保、项目采购等重点环节的监督,加强对企业领导班子执行廉洁自律规定的监督检查;坚持实行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任前谈话和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

5.加强和谐企业建设。去年11月以来,省国资委对贯彻落实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制定了《推进和谐企业建设的意见》,并征求了各市和省属企业的意见,目前,该意见已经印发。构建和谐企业,是全省国资系统贯彻落实十六届六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精神的具体举措,也是加快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各地要按照《意见》要求,按照改革求和谐、发展固和谐、民主促和谐、文化育和谐、党建推和谐的总体思路,认真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不断提高全省和谐国企的建设水平。

三、努力提升国资监管工作能力和水平

国资监管工作任重道远。做好今年以及今后的各项工作,必须进一步增强信心、更新观念、把握定位、提高素质,努力提升国资监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一)坚定信心,增强做好国资监管工作的责任感

通过近三年的努力,全省国资监管组织框架已经基本形成,国资监管工作正逐步进入正轨。同时,作为一项探索性和挑战性都很强的工作,国资监管工作又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很多、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同时,社会上对国有企业能不能搞好,出资人职责履行能不能到位也有各种争论、疑问甚至责难。对此,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做大做强国有企业,发展壮大经济,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信心。“思想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只有统一思想,才能增强信心,只有增强信心,才能有所作为。首先,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搞好国有经济的重要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没有国有经济,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也就没有我们党执政以及整个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和强大物质基础。国资委作为出资人代表,就必须牢记使命,不负重托。二是省委、省政府对国资监管工作历来十分重视,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坚强后盾。省国资委成立以来,、吕省长等省主要领导,每年都听取国资委工作汇报,对国有改革和国资监管工作十分关心。对省属企业改革和国资监管中的重大事项,都由省委财经领导小组集体研究决定。各市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对国资监管和国有经济的发展也十分重视。各市国资监管机构要积极主动向党委、政府汇报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方针,不断促进国有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指示精神,进一步增强做好国资监管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三是实践已经证明,国资委有能力履行好出资人职责,从中央到地方组建国资委,推进国资监管新体制改革是完全正确的。从我省的情况看,国资委组建后,从省国资委直接监管的省属企业来看,企业资产总额、销售收入同样大幅度增加。**年与2003年相比,资产总额增加1050亿元,增幅60.9%;销售收入增加829亿元,增幅67.7%。省属国有企业利润总额增加39亿元,增幅45.6%;上缴税金增加33.4亿元,增幅46.1%。同时,我省国资监管工作也得到了国务院国资委的充分肯定。

(二)锐意创新,加快构建浙江特色国资监管新体制

从我们面临的内外部形势来看,国资监管工作既面临挑战,又充满机遇。我们要客观分析、研究对策、乘势而上,加快构建浙江特色的国资监管新体制。如何加快构建国资监管的浙江特色,我们认为有二个途径,一是通过促进浙江国企发展来凸显特色,二是通过监管手段创新来创造特色。

民营经济发达是浙江的显著特点。在民营经济发达的浙江,通过推进改革和加强监管来促进企业的发展,实现国有经济在与民营经济的竞争中发展壮大,实现两者的共生共荣、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格局,就是中央“两个毫不动摇”方针在浙江的成功实践,就能够凸显浙江国资监管新体制的特色。因此,各地要加强监管,努力促进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不断发展壮大国有经济,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带动力和影响力,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为当地整个经济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同时,在国资监管实践中,要因地制宜,敢为人先,大胆创新,积极探索符合省、市实际的国资监管工作新路子、新办法,在不同的业务领域形成各自不同的创新,走出自己的特色,也就形成了浙江特色的国资监管新体制。

(三)科学监管,努力为国有企业发展营造和谐环境

加强国资监管的目的,是促使国有企业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要准确把握定位,严格按照出资人定位履行职责,实现科学监管和有效监管,为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一是必须遵循企业发展的规律。企业的发展有着自身的规律。搞好国有企业,就必须遵循企业发展规律,通过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激发国有国有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必须加强分类指导,因企制宜加强监管,我们监管的企业分布领域广,既有基础性、战略性行业,也有一般性竞争领域和完全竞争领域,要针对企业实际,探索创新监管方式,激发和调动不同行业企业发展的积极性;必须放眼长远,从宏观和战略高度研究企业发展问题,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处理好短期效益和长期回报的关系,不计较一城一池、一时一地的得失,从而切实增强企业发展的后劲。

二是必须以产权监管为主要手段。要正确把握定位,以产权监管为手段,当好出资人,管好但不管死,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国资委是政府授权的国有资产出资人,履行的是所监管企业国有资产的“股东”职责;国资委的工作重点不是监督管理国有企业的具体运行,而是从保全资产角度,实现资产投资效益最大化的角度,去促进企业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推进国有企业的董事会建设;逐步淡出行政审批的监管理念,充分尊重企业的法人财产权和经营自,国资委只当裁判员、不当运动员,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三是必须提高出资人工作效率和效果。企业直接面对市场,市场瞬息万变的,商机转眼即逝。出资人运转效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企业的决策的效率。进一步提高出资人工作效率和效果,一是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树立服务优先的观念,寓监管于服务,重心向下,服务企业,服务发展。二是做好出资人事务公开工作,实现出资人事务的阳光、透明操作,主动接受企业和社会的监督。三是制定科学的出资人事务工作流程,在严格按照流程办事,把好关口的同时,缩短办事时间,提高办事效率。对于特别重大的,可以特事特办。四是加快信息化建设,建立和完善国资监管机构的协同办公系统,建设和完善政府门户子网站建设,逐步推行网上办事和网上审批,进一步提高出资人工作效率和效果。

(四)以人为本,不断提高国资监管队伍素质

第7篇:进一步加强资产管理范文

一、驻外机构国有资产的概念及管理机构

驻外机构国有资产,是指由驻外机构占有、使用的,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称,即驻外机构的国有(公共)财产。驻外机构国有资产包括驻外机构用国家财政性资金形成的资产、国家调拨给驻外机构的资产、驻外机构接受捐赠和其他经法律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其表现形式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

外交部驻外机构的固定资产管理分为部主管部门和驻外机构日常管理使用单位二级。外交部财务司为主管驻外机构固定资产工作,行政司对房地产、文物资产行使管理职能。各驻外机构为日常管理使用单位。

二、驻外机构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管理意识不强,重钱轻物,重采购轻管理的现象较为普遍

驻外机构一直以来得到国家的重视和支持,投入了大量资金及设备,但各驻外机构普遍存在只重视经费的争取和使用,而忽视财产的合理配置。一方面不断向财政申请增加投入,投资兴建或购置资产,对一些尚能使用的资产提前更新,使原有资产处于闲置状态;另一方面对已购的资产管理不到位,较长时间不清楚、不盘点,导致家底不清、账实不符,不仅容易造成资产流失,也使监管部门不能真实掌握驻外机构国有资产存量的情况,增加监督管理的难度。究其原因是对国有资产管理的认识不足,管理意识淡薄,从思想上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不够重视。

(二)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松驰,尤其是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脱节,造成不良后果

一是资产管理人员不了解会计账上资产的存量情况,财务人员对资产实际使用情况也不甚了解;二是在资产购置、登记、保管、使用、交接、检查等方面未能按章办事,不掌握资产实际变动情况;三是对无偿调入或捐赠的资产未纳入单位资产管理的范畴,形成账外资产等。为了加强驻外机构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国内下发了《驻外机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该项《办法》对驻外机构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但不少馆没有按照《办法》的要求,制定出符合本馆实际情况的实施细则,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随意性较大。

(三)固定资产管理软件操作不熟练

外交部根据驻外机构固定资产数据量大、人手少、不易管理的特点,专门开发了“外交部驻外机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软件,并根据实际使用情况不断进行升级补充工作。但有不少馆没有充分利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进行有效管理,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全面性和及时性。其主要原因一是系统使用培训不到位,二是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教育有待提高。

(四)缺乏长期管理的观念

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但在某一阶段的固定资产清查工作结束后,有些馆认为完成了任务、交差了,思想上产生了松懈情绪,在国有资产管理问题上缺乏长期管理的观念,短期行为较为明显,以致于“查完就乱、乱了再查”的情况。而且驻外机构存在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如果缺乏长期长期管理的观念,会为下任对资产管理造成困难。

(五)驻外国有资产管理缺乏有力的监督机制

由于驻外机构远离祖国,遍布世界各地,监督管理即是重点也是难点。通常只重形式,忽视效果,表现为重管理权力的归属,轻监督责任的落实,重预算的编审,轻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的结合,从而造成资产清查年年搞,搞来搞去老一套,前清后乱,流于形式。

三、对驻外机构国有资产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随着驻外机构体制改革和预算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进一步加强驻外机构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驻外财务人员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

应利用财务人员出国前培训、回国休假等机会,有针对性地加强对驻外机构财务人员进行国有资产管理业务培训。培训重点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学习有关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熟练掌握驻外机构固定资产管理软件的操作;二是重点提高财务人员财务管理的综合分析能力,在如何合理配置资产,使其效率最大化方面加强研究和讨论,介绍和推广一些成功的经验和作法,强化效率管理,改变我驻外机构原有的“小而全”的资产配置观念,争取做“少花钱多办事、办实事”。

(二)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

财务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应进一步宣传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让馆员从思想上真正重视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自觉提高保护国有资产的意识,让大家都成为管理的主人,真正把财务人员的一双手变为全体馆员的多双手。

(三)加强建章建制工作

在国内下发的《驻外机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各驻外机构应根据本馆的实际情况及时制定相关的实施细则。实施细则既要做到细致、严密,也要有可操作性。

(四)重视和加强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工作是做好驻外机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基本保证。财务人员要立足本职,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踏踏实实、认真仔细地做好国有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对工作中发生的问题和情况及时解决,摒弃“等、靠”思想。各馆也要积极探索和建立适合本馆特点的日常资产变动工作程序,既保证对国有资产有效监管 ,又要避免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提高工作效率。

(五)进一步推进和提高计算机管理水平

努力推进财务软件和固定资产管理软件合并工作,加快高科技信息收集手段的建设,筹建通过卫星传输的远程管理网络,增加数据上传的时效性,真正实现对驻外机构国有资产的动态管理,将事前、事中、事后管理相结合,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第8篇:进一步加强资产管理范文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省委七届三次会议和全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20*年工作,安排部署20*年工作。省政府对这次会议十分重视,瑞彬副省长亲临会议并将作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20*年全省国企改革发展暨国资监管工作进展情况

20*年是全省国资系统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的一年,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取得积极进展的一年,是国有资产监管水平不断提高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国资系统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委七届三次会议精神和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全省国有经济呈现又好又快发展态势,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0*年,全省国有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26亿元,同比增长24.9%;实现利润总额188.4亿元,同比增长46.8%;交纳税金234.1亿元,同比增长19.9%。其中省政府国资委所出资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90亿元,同比增长32.7%;实现利润139.3亿元,同比增长39.3%;交纳税金168.9亿元,同比增长23.6%,主营业务收入、实现利润和交纳税金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一)以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为主线,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进一步优化

20*年,全省国资系统以发展壮大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为目标,加大企业战略重组力度,加快劣势企业退出和政策性破产步伐,国有资本进一步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集中,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

国有大型企业集团的实力、活力、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唐钢集团加大内部资源整合力度,集团整体优势逐步显现。钢产量突破2200万吨,销售收入突破850亿元,实现利润超过50亿元,利税首度突破100亿元大关,跻身全国钢铁产业第一阵营。邯钢集团成功实现与宝钢在新区项目上的合作。开滦集团加快资源挖潜、重组和扩张,实施冀东矿区、蔚州矿区、内蒙矿区协调发展战略,全年煤炭产量突破3000万吨。金能集团重组了中煤四处,组建了金牛机械装备公司,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峰峰集团在积极争取磁西、内蒙资源的同时,大力整合周边中小煤矿,发展煤化工、煤电、煤层气发电等项目,竞争实力进一步增强。省建投进一步加大对能源、交通、水务等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地方国有投资公司前三强。华药集团进一步强化SBU功能,推进新药板块整合,加快迁建重组和新园区建设,以生物制药、生物化工和营养保健品三大产品系列共同发展的局面初步形成。唐山三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纯碱、化纤的产能、质量、物耗等指标继续领跑国内同行。省信产投成功控股国内唯一拥有安全气囊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企业“东方久乐”,并取得经营管理权。省国控资产规模显著扩大,资本运营实现了良好开局。机场集团石家庄和秦皇岛机场奥运改扩建工程进展顺利。建工集团承担的北京奥运工程被授予金质奖,物流集团实现扭亏为盈,外贸资产公司大幅减亏,汽车集团保持较好发展势头。新良谷物与粮油集团实施了分线运作,粮油主业经营稳步发展。

中小企业改革发展取得新进展。秦皇岛市、廊坊市、沧州市国企改革工作已基本完成,工作重点转向国有经济发展。尤其是沧州市对全市国企改革整体谋划,政府向开行贷款6亿元,统一政策、一条龙办公,采取先走人后关门的办法,使亏困严重的95户市属工商企业成功实现改制,2.09万职工置换了身份。邯郸市举全市之力,合力攻坚,建立完善指挥决策、组织协调和推进实施三个工作体系,以资产经营公司为操作平台,实施政府举债筹措改革成本措施,争取到了开行贷款,大大推进了改革进程,全市已有3.99万职工置换了身份。石家庄市利用资本平台统一打包收购不良金融债务,为中小企业改制创造有利条件,已累计置换职工身份11.26万人。邢台市针对资金不足严重制约改革进程的实际,通过土地使用权转让等“八个一块”方式筹措改革成本,引进央企中房集团打包开发劣势企业土地,新完成改制20户。衡水市采取多种方式大力推进国有中小企业放开搞活,已有2万名职工置换了身份。唐山市通过补充完善改革政策、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等手段,重点对困难企业进行改制,推进了华新、唐陶等企业的改革工作,维护了企业和社会稳定。保定市坚持改革发展并重,在推进困难企业改制破产的同时,大力推进优势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工作,实现了天威英利境外上市,完成了城市信用社不良资产处置和增资扩股工作。张家口市推进163家亏困企业改革,66家企业实行了破产重组,80家实现了改制重组,10多家企业实现了与大公司、大集团的联合重组,共有4.5万名职工得到了安置。承德市针对部分市属工商企业由于资金缺口大、企业欠债多而无法破产终结的现实情况,按照划分类别、区分层次、分步实施、分担费用、强化责任和形成合力的工作思路,分类指导,重点突破,20*年底全市国资系统全部进入了职工安置阶段。20*年,全省完成市县属国有企业改制289户,省政府确定的188户省直厅局属企业已有178户完成改制脱钩任务,省直厅局属企业改革进入收尾阶段。省物产、粮油、汽车、外贸等完成了所属劣势企业先行安置职工年度目标任务。

国有企业政策性破产取得显著成效。邯郸发达、唐山陶瓷、石家庄拖拉机等39个政策性破产项目获国家批准,可安置职工15.6万人,核销呆坏帐82亿元,批复项目和金额居全国第三位。开滦集团林西矿、峰峰集团牛儿庄矿等9户完成破产程序,累计21个煤矿破产终结,妥善安置职工23.8万人,可争取国家财政补贴93亿元。

企业债务重组成效显著。省国控出资0.86亿元回购了华融、信达和长城资产管理公司24.9亿元债权,解除了相关企业债务链,促进了劣势企业改制顺利推进。沧州市以2686万元整体回购了长城、信达、东方资产管理公司20.44亿元不良资产,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以产权多元化改革为重点,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进一步转换

20*年,全省国资系统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引进外资、民营等战略投资者,大力推进股份制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国有企业活力进一步增强。

大型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力度加大。开滦集团完成了历时多年的债转股。华药集团与荷兰DSM战略性合作取得重要进展,合资项目进入向国家部委报批阶段。石钢完成增资扩股,注册资本增至20亿元。河北旅游集团成功改制,实现国有资本退出,历时11年的燕都大酒店烂尾楼危机得到化解。河北国投重组后,信托和投资银行等业务全面恢复。天威集团与中国兵装集团实现战略重组,省建投与国家电网、开滦与大唐国际、石药与联想集团、耀华集团与联想集团、冀东水泥与中材国际、东方热电与晋煤集团等成功实现战略合作。

历史积淀的突出风险得到有效化解。重组后的财达证券经纪业务规模已跻身全国中等以上券商行列,从连年亏损转为20*年盈利12.8亿元。省国控重组宣工、金能股份重组沧化,新希望重组宝硕,使企业逐步走上良性发展轨道。华药集团通过实施债务重组、清理大股东占款、调整产品结构、深化内部改革等措施,成功实现扭亏为盈。

企业内部改革进一步深化。唐钢、金能在组建集团的基础上,加大在资金筹措、原料采购、产品销售等方面的统一协调力度,企业凝聚力、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省建投积极探索集团化管控模式,对公司组织结构进行了整合,南网火电资产装入建投能源公司,注册成立了建投交通投资公司和建投置业公司,迈出了资产专业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步伐。峰峰集团制定了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确立了组建三大子公司、形成五大业务板块的改革发展思路。华药集团、建工集团等以薪酬制度改革为抓手,全面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形成了管理人员竞聘上岗、能上能下的干部管理机制。路桥集团大力推行“工程项目管理层与作业层分离”等制度,工程成本、经营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三)以“四资运作”为抓手,国有资本调控功能进一步放大

省国资委和邯郸、保定、秦皇岛、衡水、邢台等市成立的资产经营公司,以市场化运作为手段,积极探索“四资”运作的有效途径,为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和改革发展提供了保障,取得了良好效果。

企业上市和融资品种创新取得进展。省建投成功发行第二批企业债,募集资金18亿元。省建投能源增发6亿A股,募集资金22.38亿元。唐钢发行信托投资产品融入资金36亿元、短期融资债券20亿元,唐钢股份30亿元可转换债券已完成认购。峰峰集团发行了8亿元短期融资券。唐山三友公开增发获4096万新股,募集资金8.33亿元。

国有资本对矿产资源的掌控力进一步增强。唐钢集团争取了司家营、迁安彭店子、滦南马城、滦县尹峪等采矿权,承钢股份收购整合了平泉柏泉矿业公司、承德天宝矿业等当地钒钛资源,邯钢集团取得了中关铁矿采矿权,两大钢铁集团新增铁矿石后备资源15亿吨。开滦、金能、峰峰集团通过整合周边小煤矿和有偿占有省外资源,共新增省内外煤炭储量60多亿吨。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唐钢股份冷轧工程、邯钢舞阳公司百万吨宽厚板生产线、峰峰集团煤化工一期等一批重点项目竣工投产。开滦集团京唐港30万吨/年焦油加工,金能集团与天铁合作的110万吨干熄焦及宣东瓦斯发电,省建投定州电厂二期等项目陆续开工建设。曹妃甸煤炭码头、石太客运专线、张双铁路等一批在建项目进展顺利;唐山三友曹妃甸石化物流码头、18万吨有机硅等项目顺利推进。

(四)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着力点,国有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改善

全省国资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正确处理好与快的关系,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国有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改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进一步提高。

节能减排工作扎实推进。制定出台了《省国资委促进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方案》。唐钢集团淘汰了300立方米高炉、50平方米烧结机等一批高耗能、高污染设备。省建投的风电、垃圾发电取得重大进展,火电脱硫全国领先。唐钢集团、邯钢集团、唐山三友等企业的单位产品能耗、水耗等指标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技术创新迈出新的步伐。唐钢集团实施技术创新项目152项,多项产品及生产技术达到国内国际领先水平;开滦集团有6项技术获得国家专利授权。金能集团在瓦斯抽放、带压开采、沿空留巷、膏体充填等一批关键课题上取得突破。华药集团与华东理工大学、中检所联合进行的“高质量青霉素”研究课题列入国家“863”专题课题。唐山三友开发的气流纺粘胶短纤维等8项新产品和9项技术获得国家专利。

安全生产的工作基础更加扎实。进一步完善了企业安全责任体系,加强了安全生产的督查和考核,开展了煤矿瓦斯治理隐患排查、法人代表承诺等专项活动。

(五)以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目标,国资监管工作效能进一步提高

全省国资系统从出资人代表的角度出发,紧紧围绕做实做好监管主业,推进工作创新,健全法规制度,基础进一步稳固,效能进一步提高。

国资监管法规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制定出台了《所出资企业负责人重大经营责任究暂行办法》、《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重大事项法律审核暂行规定》等一批制度文件。积极推进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建设,在唐钢、邯钢、金能三家企业进行了公开招聘总法律顾问试点。

业绩考核、薪酬管理的激励作用进一步显现。修改印发了《省政府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引入EVA即经济增加值指标,在考核利润的同时,考核企业资源消耗、资本占用情况。与沿海优势企业对标挖潜,寻找差距。结合企业战略规划,完善目标确定机制、分类考核机制、价值创造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优化和完善重业绩、讲回报、强激励、硬约束的经营业绩考核评价体系。正式启动了企业负责人任期经营业绩考核工作。

国有产权股权管理进一步规范。制定出台了《河北省省属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工作规范意见》等制度文件。完成省属一级境外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摸清了全省境外国有企业底数。全省共完成企业国有产权交易项目110宗,涉及资产总额240亿元,成交金额40亿元。

财务监督管理进一步加强。建立了省国资委企业经济信息管理体系和企业经济信息平台,实现了“数出一门,资源共享”。强化了企业集团财务信息化建设,开展了全面风险管理试点,加强了国有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外派监事会效能得到进一步发挥。坚持日常监督、专项检查、集中检查相结合,充分发挥现场监督优势,对企业存在的问题和生产经营中的风险及时揭示并提出改进管理工作建议,全年提交《监督检查报告》62份、《专项报告》60份;向企业下达了《监督检查整改意见通知》,对委机关各处室下达了《监督检查整改任务分解》。石家庄、唐山、秦皇岛、廊坊等市建立了监事会工作机构,向出资企业派出了监事会。

(六)以迎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委七届三次会议精神为契机,国企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得到进一步改进和加强

20*年,全省国资系统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成果,建立和完善“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健全惩防腐败体系,企业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

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进一步巩固。深入开展“四创”活动,积极推进党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并实施了企业党委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制度;认真开展创建“四好”领导班子活动。在企业广大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果,受到了省委的肯定。

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新成效。加强了惩防体系建设,强化教育和预防。扎实开展了“廉政文化进企业”活动,推行权利公开透明运行,加强了对企业改制改组、产权交易的监督。深入推进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严肃查处了一批违法违纪案件。对物资采购、产品销售、工程项目建设、大宗交易等重要生产经营环节开展效能监察,促进了企业管理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稳定及宣传思想工作扎实推进。坚持以人为本,带着感情做好稳定和老干部工作。件的按期办结率达96%,全年受理的量下降23.8%,重点时期和敏感期的工作受到省联席会议的表扬。唐钢股份和宣钢双双荣获“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荣誉称号。成立了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在全省首次了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20*年全省国企改革发展和国资监管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以世洪同志为班长的国资委领导班子团结和带领全系统干部职工开拓创新、务实苦干的结果,是全省国资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奋力拼搏、辛勤工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国资委,向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二、20*年形势和需要正确把握的几个问题

要正确把握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国资监管的方向,促进国有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认真分析形势,深入研究问题,做到心中有局,胸中有数。

(一)我省国企改革发展暨国资监管面临的形势

纵观不断变化的世界经济形势和国内新一轮宏观调控,可以说我们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

从国际上看,20*年世界经济形势对我国发展总体有利,但各种不确定因素和潜在风险也在增加,金融市场风险增大,石油和粮食价格持续走高,贸易保护主义和投资保护主义加剧,国际竞争更加激烈。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形势是好的。党的十七大后,我国即将进入新一轮高质量的发展期。十七大报告是我国新的历史阶段“四位一体”建设的总纲领,报告中充满商机,蕴含企业生存致胜之道,是企业改革发展的最大机遇。但当前经济运行中一些长期积累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同时还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新情况、新问题。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的趋势尚未缓解,价格上涨压力加大,节能减排形势严峻,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还比较突出。针对面临的形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今年经济工作的8项主要任务,强调要把“两防”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特别是近日印发的国务院20*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指出:既要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抑制通货膨胀,又要防止经济下滑,避免大的起落。从即期影响来看,有些调控措施会给企业带来阵痛,不利影响要大于有利影响;但从长远发展来看,随着政策效应的逐渐释放,此次调控将更有利于促进企业的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而促进我省国有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从省内看,在产业支撑上,对于在我省经济发展中占重要位置的钢铁行业来说,随着矿产、焦炭等资源的价格和海运价格刚性大幅度上涨,钢铁行业呈现出高成本、高价格的发展态势。在项目建设上,由于国家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银根会进一步缩紧,融资难度进一步加大。

从企业看,经过全省国资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我省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国资监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为下一步更好更快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省国有企业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劣势中小企业改革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国有经济发展规模、速度与先进省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规范的董事会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任务仍十分艰巨;企业内部改革也还不到位,经营者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机制在不少企业还没有真正建立;国有经济产业和产品结构不尽合理,可持续发展能力仍很脆弱,科学发展理念需要进一步强化;国资监管机构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的能力和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面对复杂而不确定性增加的形势,我们一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认清形势,既要坚定决信,增强信心,又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一是要高度关注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深入分析汇率、利率、税率、能源原材料价格变化以及信贷从紧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和经营策略,制订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打好基础,练好内功,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确保实现持续稳定发展。二是在项目建设上,各企业既要积极进取,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力争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又要审时度势,量力而行,高度关注因国家宏观政策变化可能给项目建设带来的风险,防止因资金紧张而出现半拉子工程,给企业正常经营和生存发展造成损失。三是钢铁企业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狠抓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真正从粗放的规模发展模式转变到内涵式的品种质量效益发展道路上来。同时要加强管理,降低消耗,尽可能把增支减利因素消化在企业内部,只有这样,才能经受住市场的考验,才能实现我省由钢铁大省向钢铁强省的转变。煤炭、化工、医药、建筑等企业要抓住有利时机,深入挖潜、增收增效,弥补全省工业因不利因素造成的减利影响。全省国资系统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条主线,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发展目标,以更大的决心、更加有为的工作,努力在新的一年里再创新的业绩。

(二)20*年需要正确把握的几个问题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搞好国企改革发展和国资监管,是一项极具挑战性、开创性、探索性的工作,许多矛盾和问题只有通过创新和探索才能给出答案。结合多年来的探索和实践,我们体会到,做好今后的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国资监管工作,需要正确把握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正确把握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中国有资本进与退的关系。能不能全面理解、准确把握中央确定的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方针政策,妥善解决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问题,事关国资监管事业的成败。几年来的国企改革发展实践证明,按照市场取向做大做强有优势的国有企业,搞好有影响力、带动力的国有骨干企业,对实现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维护地方经济和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各市应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全盘考虑和安排国有经济的“进”与“退”,而不能把全退作为目标,特别是对大型企业,重点是推进股权多元化的股份制改革。要做到“进”而有为,发展和巩固优势;“退”而有序,放弃和淘汰劣势。

二是正确把握加快发展与防范风险的关系。近年来,我省国有企业以发展壮大国有经济为已任,加大投资力度,加快项目建设,在做强做大上下了很大功夫,对增强发展后劲,调整产业结构都发挥了良好作用。但个别企业也存在着随意对外担保、盲目贷款投资、违规进入高风险投资业务等现象,有的企业甚至因此陷入困境。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是地方经济的支柱和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是数以万计职工及其家属的衣食饭碗,一旦这些企业出现生存危机,不仅会造成地方经济发展受损,还会造成大批职工失业,企业风险将迅速转化为金融风险和财政风险,甚至会危及社会和政治稳定。各企业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领导一定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防范和化解企业风险的重要性,在加快企业发展的同时,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加强战略风险、财务风险、经营风险、法律风险等各个环节风险点的控制,把各类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三是正确把握追求利润最大化与履行社会责任的关系。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追求的终极目标有两个:一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二是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国有企业作为全体人民共同拥有的经济组织,更是具有一般经济组织所没有的社会属性。国有企业一方面要追求利润,加快自身发展。只有加快自身发展,才能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支撑;同时,要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特别是在当前能源、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瓶颈的情况下,依靠科技进步,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降低能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在节能减排、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做出表率。

四是正确把握国资监管与资本运营的关系。党的十六大赋予国资委管资产、管人、管事三项重要职能,“监管”是“出资人职责”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国资委的“主业”。但国资委仅仅抓国资监管是不够的,不能只单纯地去看着资产,而要通过有效、高效的“四资”联动和资本运营,建立持久的发展能力,取得高于社会平均收益率的经营绩效。为此,必须正确处理国资监管与资本运营的关系,一手抓国资监管,一手抓资本运营,实现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在国资监管方面,要坚持宽松严谨,疏而不漏;科学规范,及而不过;适时高效,利而不费的原则,加强对所出资企业的财务监管、权益管理和行为监督。在资本运作方面,要实施资源、资本、资金、资产“四资”联动,探索资源转化为资产、资产转化为资本,资本转化为资金再投入的有效途径,实现资源有偿、资产盘活、资本升值、沉淀资金流动,为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和改革发展提供保障。

三、20*年全省国企改革发展和国资监管工作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

20*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委七届三次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巩固和扩大解放思想大讨论成果的落实年,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开拓年、创新年,也是落实“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20*年全省国企改革发展和国资监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委七届三次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战略重组,深化股份制改革,实施资源、资产、资本、资金整合运作,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推进国有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以实力、活力、竞争力为主要标志的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做出新贡献。

经过共同努力,20*年,全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达1*%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达3595亿元,增长15%以上;实现利润总额达213亿元,增长13%以上。其中,省国资委所出资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达111%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达23*亿元,增长20%以上;实现利润达160亿元,增长15%以上。

针对上述工作思路和目标,要着力从以下六个方面推进各项工作:

(一)围绕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在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方面要有新突破

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毫不动摇地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在更高层次谋划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进一步提高国有经济的实力、活力和竞争力。

一是强化发展引领改革、促进改革的意识。通过解放思想积极谋划改革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使我省的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以缩短和赶上与先进省份的差距。特别是省国资委监管的企业要在建设经济强省中发挥重要作用。按照国务院国资委《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的要求,结合全省及各市实际,研究确定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进一步明确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经济发展的思路和方向。采取纵向收缩投资级次、横向收缩分布跨度的办法实现国有资本集约配置,实行关联企业集中整合、国有资本集约配置,进一步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

二是以构建钢铁、煤炭、医药化工、地方投融资和现代服务业等板块的核心竞争力为重点,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发展壮大一批对经济发展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大企业大集团,加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优势企业。钢铁行业要通过强强联合、统一规划等措施,实现优势互补,形成战略协同,切实发挥在全省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作用。要进一步整合重组中小钢铁企业及地方冶金、矿山企业,适时引入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加快产品结构调整。煤炭行业要以国家煤炭产业政策和即将出台的加快推进煤炭产业兼并重组的意见为指导,以构建具有5000万吨以上产能规模和核心竞争力的大集团为目标,统筹规划,加快整合中小煤矿和各种形式的联合重组,支持省属煤炭企业争取外部资源和煤电、煤化工项目发展,做精做强煤炭产业,做强做大煤化工。医药化工行业要着力做强做大生物医药产业,积极探索盐化工与石油化工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地方投融资企业要加快理顺体制,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控机制,努力做强做大。建筑施工企业要推进所属子、分公司的股份制改造,积极开拓海外和省外市场。现代服务和商贸流通业要以物流集团、汽车集团、机场集团等企业为依托,加快国有资本重组步伐,积极培育发展大型国有物流企业集团,通过优质增量资产的进入,整合相关物流资源,全面促进产业转型,逐步在钢材、金属制品、煤炭、汽车、医药、化工等领域形成以国有资本为主导的专业化物流中心,努力培育国有经济在服务业中的新优势。

三是加快推进市县属和省直厅局属中小企业改革发展。省国资委要加强对市县属和省直厅局属企业改革发展的指导。各市县和省直有关厅局要创新工作方法,多渠道筹措改革资金,基本完成全省国有中小企业放开搞活和劣势企业改革任务。秦皇岛、廊坊和沧州三个改革任务基本完成的设区市要重点谋划推进国有经济发展项目,发展壮大国有经济;邯郸、承德、张家口和衡水市今年要基本完成中小企业放活和劣势企业退出,在继续改革攻坚的同时,抓好新的国有经济增长点项目;石家庄、保定、唐山、邢台四个改革任务比较重的设区市国资委要进一步加大改革攻坚力度,同时,对保持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的企业,加强监督,提高国有经济运行质量。完成省直厅局属企业改制脱钩和完成省属劣势企业职工先行安置工作。各设区市国资委要把发展壮大国有经济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该退的加快退,该进的坚决进,在解决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的同时,下大力培育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把国有经济做强做大。

四是认真组织做好开滦赵各庄矿等25个已批政策性关闭破产项目的实施工作,配合做好在冀央企政策性关闭破产工作。进一步完善《煤炭政策性破产企业移交办社会实施办法》和实施方案,积极探索,搞好试点,分步实施,力争取得实质性突破,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

(二)围绕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在深化股份制改革方面开创新局面

深化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仍将是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要紧紧围绕发展壮大国有经济,深入破除制约发展的旧体制、旧机制,深化改革,加快建立完善促进国有经济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

一是深入推进股份制改革。在保持对钢铁、煤炭、化工医药、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中骨干企业控制力的前提下,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和相互参股等形式,推动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支持企业在境内外上市,推动具备条件的企业实现整体上市;不具备整体上市条件的,逐步把优良主营业务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积极组织企业参加“5.18”国际商务节等重大经贸洽谈活动,引进有技术、有资金、管理好的战略投资者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完成华药集团和DSM公司多层面的股份制合作。

二是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董事会运作,完善董事会集体决策、个人负责的机制。加强企业董事会建设,逐步减少决策层和执行层交叉任职。积极探索外部董事制度,选择1-2家企业先行试点。加快在国有独资公司中补选职工董事。加大企业领导人员竞争上岗力度,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后备人才的培训和管理。

三是继续深入推进“两分”工作。加大对辅业改制工作的扶持力度;对分离改制后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动态跟踪,及时协调解决后续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在部分出资企业推行非核心业务外包一体化管理试点工作,总结经验,适时推广。

(三)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取得新进步

牢固树立全面发展、效益发展、协调发展以及保护环境也是发展的理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积极研究和采取有效措施,努力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全省国有济经沿着科学发展轨道加快发展。

一是坚决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督导考核,大力推进以节能降耗为主要目标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工艺开发,督促重点国有企业践行承诺,确保如期完成“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二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充分利用国家允许科技开发费在税前列支这一政策,提高科技开发费用在销售中的比率,加大科技开发投入,开发一批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的新产品,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要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应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促进产业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

三是突出抓好投资项目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化项目建设的跟踪和服务,谋划和推进一批对全省经济结构优化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产业支撑项目。重点抓好曹妃甸精品钢铁基地、邯钢新区、承德钒钛制品基地、三友盐化工循环经济、峰峰煤化工、华药新工业园区和省建投能源、交通、水务等行业的重大项目建设。加强和规范项目监督管理,确保完成“十一五”规划的项目建设年度进度要求。

四是进一步促进企业加强管理创新。要不断创新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引导企业与同行业先进企业对标,向国内、国际一流企业看齐,查找存在的差距,练好内功,夯实基础。大力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完善企业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

五是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加强煤矿瓦斯治理、隐患排查,落实法人代表承诺。要层层落实领导责任制,规范提高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推动现代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减少事故发生。

(四)围绕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在“四资”联动运作上要有新举措

牢固树立“大金融”意识,强化资本运作观念,利用灵活有效的手段,有效整合和优化“四资”运作,加快实现向国资监管与运营并重的方向转变。

一是加强矿产、土地资源整顿整合,提高国有资本对矿产、土地资源的掌控力度。按照“整装资源优先配置,分散资源有序整合,省外资源积极争取”的方针,全力做好国有矿产资源优先向唐钢、邯钢等大型国企配置工作,支持省建投和大型钢铁、煤炭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审慎地开发省外、国外矿产资源。支持省国控公司加快整合胡峪铁矿。积极推进华药等退市进郊,退二进三,把企业闲置的、低效的土地资源转换成土地资本,加快企业发展。

二是大力推进企业融资工作。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探索组建省级地方股份制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稳妥推进利用开行贷款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工作。积极推进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支持已有部分资产上市的企业,以整体上市、发行债券等方式进一步融通资金。支持企业用好用活企业债券、公司债券、产业投资基金等新型金融工具,努力为企业建设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三是充分发挥省级投融资企业的资本运作平台作用。加大建投、国控、信息产业投、国富投、科技风险投等平台公司的建信和增信力度,加快省级投融资企业改革发展,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控机制,加快实施一批国有资本运作重点项目。加强对省级投融资企业国资监管和业绩考核工作。支持唐钢集团等大型产业集团成立专门的资本运作部门。

四是积极推进债务重组。进一步与金融机构协调,研究解决华药、省国控、省外贸资产公司、汽车集团、粮油集团、中煤四处的金融债务回购和峰峰集团债转股股权回购问题。各市结合自身实际,继续做好债务打包回购工作。根据需要,省国资委要做好协调服务。

五是加强省市国资委在“四资运作”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各市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围绕壮大国有经济和经营城市理念,积极探索““四资运作”的有效途径。省市国资委、各市国资委之间要加强信息沟通、经验交流,具备条件的可以联手运作,实现共赢。

(五)围绕提高监管效能,在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方面迈出新步伐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是加快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体制保障。要坚持中央确定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原则,认真总结经验,完善各项制度,加强国资监管,使我们的工作更加符合出资人定位,更加符合企业发展实际。

一是进一步完善国资监管法规体系。要根据国家新出台的法律法规以及国资监管工作的新特点,制定和完善国有资产监管的规章制度。进一步推进出资人制度建设,完善市级国资监管机构,探索县级国有资产监管的有效形式,推进国有资本出资人层层到位。贯彻落实《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重大事项法律审核管理暂行规定》,推进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建设,提高企业防范法律风险能力。加强国有独资公司及国有控股公司的章程修订工作,发挥章程在维护国有资本权益中的作用。

二是充分发挥业绩考核的导向、激励和抓手作用。进一步做好业绩考核与绩效评价、薪酬分配、企业领导人员任免等其他制度的配套衔接,加快形成科学、先进、合理的经营业绩考核体系。抓住关键问题和企业管理中的主要矛盾,提高考核指标的导向性和针对性,鼓励使用经济增加值考核,引导企业更加注重科学发展和价值创造。加强分类考核和行业对标,逐步实现精准考核。扩大被考核企业范围,今年已将省国资委代管的6户科研类企业纳入了业绩考核,同时,也要求对投融资类企业进行业绩考核。继续完善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体系,制定印发特别奖励办法,着手进行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试点工作。

三是加强国有产权监管。建立全省企业国有产权交易项目动态监测系统,探索企业国有产权交易中试行延牌、电子竞价等制度。加强全流通条件下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管理工作,探索开展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抓好产权登记、年检和产权界定工作,强化资产评估项目的过程监管,规范和加强非上市企业的国有股权监管。进一步探索境外企业国有产权的转让、划转、评估和境外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的监管方式和方法。

四是继续强化出资人财务监督。完善统计稽核、会计规范、审计监督三结合的财务监督机制。深化企业财务预决算管理,积极组织推动所出资企业执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推进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研究制定所出资企业财务信息公开制度,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积极稳妥地推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研究制定所出资企业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明确企业负责人资产经营责任。积极推进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保证企业经济安全运行。

五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监事会工作。继续坚持日常监督、专项检查、集中检查相结合,加强日常监督,充分发挥现场监督优势。加强对重要经营管理活动、重大决策及程序合法、合规性的监督,增强监督的权威性、有效性和灵敏性。各省属企业要进一步强化接受监督意识,认真落实监事会的知情权。

(六)围绕进一步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委七届三次会议精神,在企业党建、反腐倡廉和稳定工作上取得新成效

始终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政治领导,围绕生产经营开展工作,不断增强企业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努力把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是积极探索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方法和途径,为推动国有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证,更加卓有成效地推进企业党建工作。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深入开展落实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落实整改措施,巩固和扩大思想解放大讨论活动成果。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扎实推进“四好”班子创建活动。推进党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加强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探索党管干部原则与董事会选聘经营管理者、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权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保证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性和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有效性。

二是进一步加强出资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建设一支懂经营、善管理的高素质企业领导人才队伍,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事业不断取得新胜利的根本保证。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大部分出资企业领导班子总体上是好的,是有战斗力的,在政治素质、工作业绩、团结协作、作风形象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发展壮大全省国有经济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也要看到,仍有个别企业领导班子缺乏开拓进取精神,观念陈旧,业绩平庸,满足于维持现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敢大胆地去闯、去试,领导班子整体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连续几年考核等次较低。这种状况是不能任其发展下去的。省政府国资委的重要职责就是要落实“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的要求,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建设好企业领导班子,带好经营管理者队伍,为那些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人搭建施展才能的舞台,对那些长期不想干事、不会干事、干不成事的人,也绝不能听之任之,必须采取果断措施加以调整,在企业领导班子中努力形成奋发有为、勇于创新、开拓进取、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浓厚氛围。

三是深入推进企业反腐倡廉工作。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积极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对重点项目、关键岗位、重点人员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国资监管和预防问题发生的制度。强化监督制约,构建纪检、监察、审计、监事会、工会参与的大监督格局。继续开展对企业的巡访工作和专项督导,深化企业效能监察。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抓好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

四是坚持以人为本,创建和谐国企。指导国有企业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不断提高职工工资收入。扎实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纪念活动为契机,抓好以沿海新国企、国资新形象为主题的新闻宣传工作,进一步推进企业精神文明和企业文化建设,积极培育健康向上、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第9篇:进一步加强资产管理范文

关键词:固定资产 盘活存量 发展对策

采油企业作为一个特殊的生产工艺行业,工作场所大都在野外,固定资产具有数量大、种类多、价值高、使用周期长、使用地点分散等特点,管理难度大。管好用好这些资产,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发挥资产的最大使用效益,是实现企业固定资产科学管理的重要保证。

1清查家底,把握动态,科学调剂

1.1认真组织资产清查,摸清家底

财产清查是夯实企业资产质量的基础工作。要通过清查,充分暴露资产实物管理中的矛盾和问题:如基层资产员大多是技术员兼职,而技术员更换相对过于频繁,相关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岗位调离后,并没有做好资产管理工作的交接,相关存档数据的缺失使得资产清查时无法直接确定责任人,加大了资产清查的难度。要针对相关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如在采油厂基层站队配备了专职管理人员,并在AMS资产管理系统为基层资产设备管理人员设置账户,给予其资产综合查询的权限,使其增强对所辖资产的责任心,从而真正实现资产实物管理全面集中下的分级管理。同时,要加强两级资产人员的培训,努力打造一支业务能力突出的资产队伍。

1.2对闲置、待报废及账外固定资产进行全面调查

要全面掌握采油厂存量资产动态,了解闲置、待报废及账外固定资产的实际状况及分布情况,夯实资产基础,提高资产使用效率。要通过对闲置、待报废及账外固定资产进行自查自纠,了解和掌握了闲置及待报废固定资产的种类、数量、价值等实际状况,为资产调剂和报废等处置工作提供了决策支持和依据,促进基层加强闲置及待报废固定资产的动态管理工作。同时,要以资产调查为契机,建立闲置及待报废固定资产台账,切实加强管理,提高了资产使用效率。

1.3成立闲置固定资产超市,建立内部调剂机制,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要强化存量闲置资产管理,建立“网上超市”,有效地盘活存量闲置资产,发挥使闲置资产发挥效益。

首先,要将固定资产按照来源构成划分为增量资产和存量资产进行分类管理,细化资产生命周期为“资产形成、生产使用、维护保养、报废处置”四个环节,梳理各节点价值链条,深入挖掘价值潜力,明确考核指标,完善季度考评,探索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固定资产价值创造能力。

同时,要展开全面资产清查,分类汇总清查结果,专业管理部门进行技术鉴定后得出处理建议,在此基础上,制定调剂利用制度,公布存量闲置资产超市明细表并及时更新,需新增或更新固定资产,优先从“网上超市”查阅协调,资产需求单位按照制度流程申报调剂。

2当前采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与国际先进水平公司的差距

要达到先进的财务管理能力,必须具备先进的管理理念,固定资产管理的国际先进性主要体现在:完善公司现有固定资产分类管理,建立固定资产台账与设备管理台账间存在的对应关系;建立资维修维护数据库,通过相关支持系统,对固定资产进行监控与管理;实现针对单个资产进行检修、维护等成本的归集。当前采油企业在资产管理方面距国际先进水平公司的管理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

2.1资产信息化管理手段尚需加强

目前,各采油厂主要通过油田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低值易耗品等实物资产仍使用手工台账管理,资产信息化管理手段仍需加强。

2.2资产全寿命管理有待开展

目前财务部门负责管理资产价值核算,管理部门和生产运行部门负责实物资产管理,缺少固定资产运行维护情况数据库,未实现通过相关信息系统控制资产建造和使用成本、完成单个资产维护检修成本的归集,存在资产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脱节的现象。

3采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发展方向

要建立国际先进水平油田公司,应逐步开展资产精细化管理,优化内部资源配置,执行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充分利用ERP等相关系统,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监控与管理。

3.1进一步推进资产信息化建设,加强资产全过程管理

依托ERP系统完善资产管理系统,结合资产全寿命管理要求,在ERP项目组协助下完成相关表单和报表制作,完善信息查询,满足管理要求,梳理和明确固定资产台账和设备管理台账之间的关系,建立固定资产运行维护情况数据库,提升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固定资产运行维护情况数据库,实现资产管理系统和ERP系统的高度融合。通过相关信息系统控制资产建造和使用成本,完成单个资产维护检修成本的归集,解决资产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脱节现象。

3.2实施全程控制,全面提升资产管理水平

资产管理的工作重心应转变到资产管理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上,指导原则是“全程控制,精细管理”,从基础开始逐步向全局过渡。加强固定资产投资、维修管理,逐步完善持续改进,使资产管理逐步由传统的重价值轻实物现象向实物和价值高度结合的方向转变。

3.3开展全过程平台建设,实现资产的全寿命管理

将资产管理全过程管理平台的初步搭建置于重要的位置。参与规划、概预算管理、设计、投资控制、质量控制、工期控制、付款、结算、后评价和分析等各个环节,利用各种已有数据库进行分析,努力实现合理科学决策,保证资产的投入产出比,提高资产利用效率,从源头上保证企业新增优质资产。同时,在资产使用上加强管理,通过资产盘查发现隐藏的各种管理问题,对重要资产维护检修进行成本归集,开展成本数据分析,为资产更新和维护提供参考;对即将退出的各种不良资产,谨慎研究资产政策和财税政策,尽可能减少企业损失。结合工作实际效果对资产全寿命管理进行评价分析,通过各种模型进行各种量化分析和主观评价,并参考近几年国际先进油田公司最新发展情况,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保证全寿命资产管理的及时更新和持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