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荀子劝学范文

荀子劝学精选(九篇)

第1篇:荀子劝学范文

《荀子》说理清晰,论辩透辟,逻辑周密,需冷静思考才能感受荀子思想的深邃丰富。荀子在《劝学篇》中集中论述了自己对学习的理解,一开篇就郑重地提出“学不可以已”的观点,认为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荀子的“学”就是“学习”,它包含着学习动机、学习过程、学习目的等。荀子认为人性本恶,所以要通过学习,并且是不断的学习来改变自己、完善自己,使自己能够弃恶扬善,逐渐弥补不足,从而逐步达到圣人境界。“青之所以青于蓝,冰之所以寒于水,木之所以为轮,金之所以利”同样都是由于“不可以已”的缘故。在《劝学》中,荀子提出的“学至乎没而后止也”,就是今人所说“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同时,这位先哲也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学习目的和学习热情之间的关系,这种对学习心理的认识与现代心理学若合一契。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极大热情才会增强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只有引导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才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

荀子在《劝学》篇中谈到了四种学习方法:善假于物、不断积累、锲而不舍、用心专一。这些方法对于今天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善假于物。就是要善于利用各种客观条件

萄子认为:人因为感知器官作用的限制而使自身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受到了很大的局限。因此,人要充分发挥这些能力,就必须学会善于利用自然,以增强人的感知器官的功能。在学习中只有善于利用已有的知识,发挥各种学习条件的综合作用,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智能。会利用客观条件,就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善“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善“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那么,一个学生可以利用的客观条件都有哪些呢?首先是使学生明白要善于向教师请教,敢于发问;要善于与同学切磋,取长补短。其次,使学生明白善于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种学习条件,如班级图书角、学校阅览室和微机室等。再次,是善于利用社会条件来学习,如逛书店,访古迹,上互联网,社会调查等。只有经常驻足于书海,遨游于知识之林,才能使自己“一览众山小”。

第二、不断积累。指的是积渐式学习方式

“积”就是个体不断接受外界的刺激,“渐”就是外界连续地对个体施加作用。这种积渐式的学习方式强调要注重积累,即是要“积微”,“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成江海。”知识是一点一滴积累而成的。在学习中我们不能学“熊瞎子掰玉米――掰一棒丢一棒”,而要学蜘蛛织网和蜜蜂采蜜。在学习中怎样做到有效积累呢?最简单有效的办法是记笔记和记卡片。特别是记卡片积累,一天可以记一张或几张,一学期便可以记很多张。等到假期,把积累的卡片分门别类,装在不同的档案夹中或小书橱中。这便是你的活电脑,是你的知识库。“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道德情操也是一个不断培养和提高的过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成就君子、圣人的人格靠“积”,“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也。”要想成为圣人,就得不断地积累自己得善德,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过程中也不能忘记“积”,从微人手,“勿以善小而不为”,持之以恒地从事道德实践。

第三、锲而不舍,就是要“积久”

“积久”强调时间的延续,“坚持就是胜利”是耳熟能详的一句话,经典而又耐人寻味的一句话,折射出“积久”之理。“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形象地说明了就算你天资聪颖,弃而不学,也将一事无成;即使你天资欠缺,笨鸟先飞,成就也可卓越。学习的最高目标是善始善终,结果达到全面而又纯粹的境界。不然,中途易辙,往往于事不利。“百发失一,不足为善射”,学习讲的就是一出一人,万万不可虎头蛇尾,开局看好,结果不知所终,这是最忌讳的。学生各种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只有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第四、用心专一,就是在积渐的基础上找到明确的方向,发扬学习的“钉子”精神

第2篇:荀子劝学范文

荀子在《劝学》中说,“蟹六跪而二鳌,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对于蟹之六“跪”的说法,历来质疑颇多。

有人认为荀子错写六跪实则八跪,因此,一些注本直接将“六”改成了“八”,例如杨柳桥的《荀子诂译》、高长山的《荀子译注》等。从生物学角度或者从学术的角度,较少有人能够做出实质的考据来,所凭借的只是现实的经验。虽然曾经有人极力考证出有六足蟹,因而认为荀子所指蟹确为六跪二鳌之蟹,如《康熙字典・虫部》中提到,“‘,《说文》蟹也,《集韵》蟹六足者,一曰鼠负。’”但“鼠负”这种动物,在《尔雅译注・释虫》中是这样解释的:“蟠,鼠负,蟠即潮虫,又称鼠负”[1]。很显然,《尔雅》所指“鼠负”并非蟹。而在现代动物物种中则无法考证出“鼠负”是六足蟹。

从生活常识来看,目前的物种特征中无论淡水蟹还是海水蟹,的确均为八足二鳌。荀子生于赵国,游历秦国齐国,后居于楚国,葬于兰陵。其居住地河蟹海蟹均有,荀子对蟹应该是非常熟悉。荀子以蟹心躁至寄居他所为例来劝众求学须“用心一也”,此蟹必为大家所熟知之蟹。从《劝学》上下文来看,荀子所指之蟹应为淡水蟹。蛇鳝生活于淡水之中,蟹寄于其穴,故而此蟹应生活于淡水之中,而典籍中出现的极其少见的六足蟹,不是荀子所指。上海语文教材中有这样一句注释:“一说,海蟹后面的两条腿只能用来划水,不能用来走路和自卫,所以不能算在‘跪’里面。”此注释认为荀子所指蟹为海蟹,将其八足视功能而只承认为六足,解释实在有些牵强,而《劝学》中提到的蛇鳝及后文的蚓,却都生活在陆地或淡水中。因此海蟹及其足之功能一说,不足信。

《康熙字典》“足”部中《注》解释曰:跪,足也。这种解释见于杨《荀子注》,杨是唐代弘农(今河南灵宝县南)人,生平不详,仅知其为唐宪宗年间人。“跪”解释为足,其实不妥。如果是“足”意,“六跪”即“六足”,荀子博学且严谨,不会犯“六”“八”之错,即使是笔误,此误当时应有纠正或异议,因为“蟹之为物至贱而甚广者也”,史料中却并无记载荀子对《劝学》中此句的异议或修改。后世对六跪质疑,多缘于杨对“跪”的注释。元初数学家李治在《敬斋古今注》中质疑荀子的蟹“六跪”的说法,认为蟹八足,天下无人不知,而荀子却说六足,是为不严谨;并提及许叔重的《说文解字》中也称“蟹六跪二鳌”,李治认为“号为博物”的许叔重为“荀子之误”。许叔重原版《说文解字》已不见,但在宋代孙氏重刊《说文解字》版本中,对蟹的解释为“有二鳌八足旁行”,可见蟹八足众所周知,且知荀子所言“跪”,不为“足”意。

那么为什么荀子会有“六跪而二鳌”的说法呢?荀子的“六跪”又到底为何意呢?

跪,《说文》拜也;《释名》跪,危也,两膝隐地体危倪也。跪,有跪礼跪拜跪行等,这些动作,都需要膝关节弯曲,因此跪隐意为折(zhé),即“弯折、弯曲”意。蟹无论是卧或行走,蟹爪都是弯着的。

荀子称蟹爪上的弯折为跪,是很形象的。蟹之一爪,上有四段。仔细观之,其中最外第一节与第二节,两节之间能垂直折动,第二节与第三节之间只能左右摆之,折动角度很小,第三节与第四节之间亦能折动,角度为一钝角。其实在靠近蟹壳处,还有小小一段与最长一节相连,但不能动,且隐在蟹壳边,不贴近仔细察看,不易觉出。因此就从蟹爪的结构来看,可作如下解释:

蟹一爪之上有四段,三处可动,看起来就是三个弯折处――最靠近蟹壳的小小一段看不出,且不能动不能算在其内。三个弯折处灵活多动,使得蟹每只爪看起来有三个弯曲的动作,即三跪。左右一对两只爪,为之六跪。四对小爪,每一对爪上都是六跪,最前面一对大爪,有二鳌,故称之“蟹六跪而二鳌”。

细观蟹之形状动作,荀子称“蟹六跪而二鳌”,不但形象而且很准确。其意为――蟹每对爪上有六个关节善于弯折活动,另外还有一对鳌钳,有这么灵活厉害的武器和工具,却只能寄托在蛇鳝的洞穴里,是用心躁也。而“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是用心一也。这二者作对比,重在强调“用心一也”,突出了“劝学”的本意。许叔重不但博学而且懂得荀子之意,可谓荀子之知音。

附注:

李治(1192-1279)著《敬斋古今注》,元世祖至元二年(一二六五)翰林学士,数学家。

许叔重,即许慎(约58年―约147年),字叔重,东汉汝南召陵(现河南郾城县)人,有“五经无双许叔重”之赞赏。汉代有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语言学家,是中国文学的开拓者。公元一00年(东汉和帝永元十一年)著《说文解字》,是中国首部字典,亦编撰《五经异义》。

《释名》,训解词义的书。汉末刘熙作,《释名》是一部从语言声音的角度来推求字义由来的著作,它就音以说明事物得以如此称名的缘由,并注意到当时的语音与古音的异同。

参考文献:

[1]胡奇光,方环海.尔雅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341.

作者简介:

第3篇:荀子劝学范文

关键词:荀子;教育思想;方法;今释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7-0161-02

荀子是博学多才的伟大教育家,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是先秦最后的一位儒学大师。他终生为师授业,在学术上享有很高的威望和地位,学者们尊称他为“最为老师”,并在当时最高学府稷下三任学宫“祭酒”,是实至名归的学派领袖。他融合诸子学术之精华,穷其一生钻研教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体系,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古代教育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面对这份宝贵财富,我们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攫取其合理内核,对探索现代教育改革和实践是颇有裨益的。

一、教育的功能和作用

1.安邦理民,教育兴国

荀子认为,教育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安危、荣辱。在他之前没有人把教育提到这样的高度。荀子说:“国将兴,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大略》)尊师重傅就使国家法令赖以推行,贱师轻傅势必致法令荒废。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德才兼备、安邦定国的济世扶危之才。“欲修政美伪,则莫若求其人。”(《君道》)“人主无贤,如瞽无相。”(《成相》)“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大略》)荀子还论证了教育在国家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他说:“不富无以养民,不教无以理民性。……诗曰:‘饮之食之,教之诲之’,王事俱矣。”(《大略》)通过教育调理民性,在注重提高物质生活的同时,加强对全民的教育,王事才能完备。他还认为教育可以从精神上武装民众,使百姓同心协力,众志成城,抵抗外辱,增强国力,则外敌不敢入侵。“不教诲,不调一,则入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战。教诲之,调一之,则兵劲城固,敌不敢撄也。”(《强国》)荀子将教育与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是很有政治远见的。这与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科教兴国颇有相似之处。

2.化性起伪,弃恶从善

儒家对人的本性有不同的认识。孔子认为,人性先天相近,后天产生差异。孟子认为性本善,恶是后天环境造成的。荀子则以性恶论而惊世骇俗,改变的方法是“化性起伪”。“性”指人性的先天自然属性,“伪”指后天环境影响和主观努力获得的品质,性恶而向善转化的决定因素是教育,即通过后天的努力去恶从善,强调了教育的作用。荀子说:“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故曰……性伪合而天下治。”(《礼论》)将性与伪比喻为素材和加工的关系,两者互为作用,相辅相成。有自然材料才能进行精美加工,没有精美加工的材质也只能保留原始的本色。人的本能和人的努力相结合,才能完成由恶向善的转化,才能成全圣人的名声,天下才能得到治理。“化性起伪”的论点,是荀子教育学说的精髓,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3.学而知之,改变命运

荀子主张“学而知之”,认为教育可以产生“移质”作用,改造人性,给人的学习提供了自信心和动力。他说:“人积耕而为农夫,积斫削而为工匠,积反货而为商贾,积礼义而为君子……是非天性也,积靡使然也。”(《儒效》)荀子反复所讲的“积”,指的是接受教育和主观的不断努力。接受教不仅能掌握谋生手段,还能使人由愚昧转化为智慧,由邪恶转化为善良,进而改变个人的社会地位。“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曰:其唯学乎!”(《儒效》)“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王制》)荀子认为,普通人通过接受教育和学习,是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的,可以使“庶人子孙”变为“卿相士大夫”,这一思想直至今天依然有着极大的诱惑力和煽动性。

二、教育的对象和途径

1.全民施教,全民选才

荀子认为,“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劝学》)。个人要想成为博才多能的贤能之士,就要先从做读书人开始,直至圣人为终结。统治者不仅要重视对人才的培养,更要重视对人才的任用,做到“取人有道,用人有法”(《君道》)。欲广揽人才,除选用精英外,势必要向全民施教,从全民中选拔人才。荀子的全民教育思想取法于孔子的“有教无类”,但又有所发展。荀子认为,办学校的目的就在于传道解惑,教人育才。他说:“立大学,设屏序,修六礼,明七教,所以道之也。”(《大略》)他指出,“劝教化”是“乡师之事”,“本政教”是“冢宰之事”,“广教化”是“辟公之事”(《王制》),把教育看成各级官吏的职责[1]。而教育的对象没有贫富贵贱之分,人是否能得道成才不在于出身,而取决于后天所受的教育。“于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劝学》)无论何种人在他们刚出生时,本来是没有什么差异的,但长大以后成就各异,这完全是由于他们所受教育的不同决定的。

2.隆师益友,师礼并论

荀子倡导尊师重教,破天荒地将教师的社会地位与天、地、君、亲相并列。他说:“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师者,恶治?三者偏亡,焉无安人。”(《礼论》)礼有三个本源,天地是生存的本源,祖先是种族的本源,君师是治国的本源。三者缺一不可,否则人们无法安宁。

荀子不仅将君师并列,而且将师与礼相提并论。他说:“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修身》)在他看来,礼是最高的社会规范,是纠正人的思想行为的准则。“礼”的观念和行为是通过教育形成的,是由教师传授的。教育是改造民性的必要手段,“不教无以理民性。”(《大略》)“上无君师,下无父子,夫是之谓至乱。”(《王制》)没有教师的教育,便会使天下发生动乱。

荀子还十分强调环境熏陶对学生成长的作用,必须慎重择友。“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大略》)“故君子居则必择乡,游则就士,所以防邪僻求中正也。”(《劝学》)跟贤师学习,所得到的是尧、舜、禹、汤的道理;与益友相交往,所听到的是忠诚、信用、恭敬、礼让的行为。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无形中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加之自身不懈的努力,就将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三、教育的方法

1.行高于知,善假于物

荀子认为,学以致用是教育的归宿,也是教育的基本方法。他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人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困难,要善于运用所学的知识去排忧解难,才可谓所学者有所用。他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劝学》)真正的知识要在用中获取,也要在用中得到体现。

2.虚壹而静,锲而不舍

“虚壹而静”源于《管子・心术》等篇的常用术语。意为“不以物乱官,不以官乱心”。即要排除一切外物、感觉与欲念的干扰,使“心”保持绝对的虚静专一的状态,以使“精”或“神”进入“心”这个“馆舍”(《管子・内生》)荀子给这个术语赋予新的内容,“虚”,指虚心;“壹”指专一;“静”,指不受干扰。即排除一切杂念,专心无二地求取新知识。

荀子十分重视积累的作用,并强调持之以恒,锲而不舍。“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荀子从“积”中感悟到量变可以达到质变。“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他认为,只要持之以恒地努力,锲而不舍地追求,人可以从稚嫩无知进入到一个聪慧智者的境界[2]。荀子这里涉及学习的习惯、性格和意志对人才成长的重要意义。

3.启发诱导,譬辩结合

荀子倡导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他要求学生要能举一反三,反对死背硬记,主张思索以通之。他主张老师要循循善诱,尊重学生的独立精神,慎重对待学生的提问。不要不问而答,也不要问一答二。“不问而答谓之傲,问一答二谓之。傲,非也;,非也,君子如向矣。”(《劝学》)老师应针对学生的疑难问题,问答有节,像音响相应。

荀子建议采用“喻”、“譬”、“辩”的教学方法,“譬称以喻之,分别以明之,欣、芳芗以送之。”(《非相》),教师要以形象的比喻,生动的事例,通过具体的形象来晓谕一些道理与事物,让学生在轻松融洽的氛围中独立思索。他还提倡在教学中运用辩论的方式,“辩则速论”,“辨说足以解烦”(《非相》),他认为“君子必辩”,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展开论辩,明是非,获真知[3]。这些教育方法与现代教育中所倡导的发挥学生主体能力的教育理念颇为接近,可以为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所借鉴。

结语

荀子虽然距我们两千多年,但他的教育思想和方法直到今天仍然具有借鉴价值。荀子把教育提高到安邦定国的高度,认为教育可以使人弃恶从善,改变命运;主张全民施教,隆师益友的人才培养途径;提倡学以致用,锲而不舍,启发诱导等教育方法,仍值得我们汲取和发扬。对荀子教育思想和方法进行重新解读,对于推进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改革的发展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明顺.论荀子的教育思想[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1):1-5.

第4篇:荀子劝学范文

摘要  在先秦诸子百家中,荀子是一位非常重视教育问题的思想家,他一生游历讲学,曾在稷上宫——当时百家争鸣的场所和学术中心,广览各家学说,还被尊为“最为老师”,并三次任学宫祭酒。荀子涉取诸家学说,成为百家争鸣中的集大成者。在他的著作中,有《劝学》、《修身》、《性恶》、《礼论》、《儒效》、《解蔽》等篇章。从不同角度论述教育和学习问题,内容十分丰富。

关键词  明分使群;起伪化性;谨顺其身;虚一而静;隆师亲友

荀子(公元前313—238年),名况,尊为卿,战国末期赵人(今山西安泽人),是我国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文学家。荀子一生虽命运多舛,然其思想博大精深、穿越时空,三十二篇鸿文巨制尽显中华民族智慧之灵光,不愧为诸子百家之集大成者。其教育思想更是他学说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教育的社会意义

“群”是荀子提出的一个范畴,他从群体和社会的角度对人类的学习和教育作了探究。他在《王制》篇中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声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既如此,维护人类群体就是人类的首要问题,此其一;其二,为了维护群,必须“制礼义以分之”。“明分使群”,这二者都离不开教育。

首先,人通过群而生存,学习又是生存的重要形式或特征之一,而人的长处是“善假于物”,学习教育正是人类“善假于物”的表现。这里学习的意义已不限于人们道德和知识方面的增长,而是与整个人类的生存特征——以群体的形式善于利用、制造外物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有了联系。学习受教育成了人类的本质内涵之一。其次,学习保证了人之群的实现。按照荀子的逻辑,人类要生存、发展,必须结合成群,但由于“人生而有欲”,就“不能不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荀子礼论》)这种纷危害人类群体的存在,为了使群体免遭破坏,就要有“分”,“为之制礼义以分之”,而礼义要外加于人,就必须通过学习、受教育。可见学习教育对于人类的存在具有根本意义。正如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同时也应提出建设“和谐教育”,使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相互促进。

荀子不仅从群体、社会的角度对学习、教育进行了关照,而且他认为教育对“性本恶”的个人改造具有重要作用。

二、教育的作用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他说:“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礼论》);“天职既立,开功既成,形具而神生” (《天论》),即人同万物一样是天地自然的产物,基于这一事实荀子认为人的本性首先是自然性。自然生就的本能便是性,而性的外延是情、欲,荀子又说:“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以所欲为可得而求之,情之所必不可免也。”(《正名》)荀子认为,人的性、性、欲有四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1、感官欲望

《性恶》篇说:“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息,此人之情性也”。也就是说耳、目、口、舌等感官所好,饿了想吃饱,冷了想穿暖,累了想休息,这些都是人的性情的本性。

2、好利

好利无疑是以感官满足为基础的一种主观欲望,具体表现为对财富的追求与占有,《荣辱》篇说:“人之情,食,欲有刍豢,衣,欲有文绣,行,欲有舆马,又欲夫余财蓄积之富了也,然而穷年累月不知足,是人之情也。”《性恶》篇中也说:“夫性恶而欲得者,此人之情性也”。在感官满足的基础上,进一步追求更多物质财富的享用,而且这种追求生生世世都不会因满足而停止,这就是人之常情。

3、嫉妒心

嫉妒心可谓是好利的外延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性恶》篇说:“生而有疾恶焉”。荀子认为:人一生下来就有嫉妒憎恨的心理。

4、好荣恶辱

《荣辱》篇说:“夫贵为天子,富有天下,是人情之所同欲也。”《王霸》篇说:“夫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名为圣王,兼制人,人莫得而制也,是人情之所同欲也”;“名声若日月,功绩如天地,天下之人应之如景向,是又人情之所同欲也”。这是说王者都有制人而不被人制的共同心理,有功高盖世与日月争辉的追求,有天下百姓都如影随形的愿望,这是一种权利欲。     

感官欲、望好利、嫉妒心、好荣恶辱四个方面的表现,荀子一并都视为人的本性,于是进一步论述说:“今人之性,生而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性恶》)

荀子认为人的天性中有导致恶的因素,而善则是后天形成的,本能中不存在道德和理智。如果听任人的天性自由发展而不加节制,则会带来不可收拾的恶果。因此,对人性必须进行改造,即实施教育。其最根本的办法是起伪以化性,实现“性伪之合”。所谓的“伪”,是与先天的“性”相对的,指后天的人为作用,泛指一切通过人为的努力而使人发生的变化。《性恶》篇中说:“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为人者,谓之伪。”即:学了就能收到成效,经过人为造成的,叫做“伪”。那么,性与伪何以可合? 荀子认为:“无性则伪之无所知,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全,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故曰:……

性伪合而天下治。”  

除根本办法之外,荀子认为在环境的选择、教育者、受教育者的修身养性等方面下功夫也是改造性恶的有效途径。

环境和习俗的熏陶是一个人成长的土壤,在《劝学》篇中荀子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与作用做了精辟的论述:“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土,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所以说有什么样的风俗,就会有什么样的习性。东西南北的各族孩童,生而啼声无异,及其长,习性各异,原因就在于此。而历史上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也印证了这一观点。

教师的教育是依一定的规矩对人加以改变的过程,也就类似于木工用墨线、微火使木变直、为轮的过程。而个体的努力荀子称之为“积”,即不断地注意积累知识和提高道德水平,就这样不断地变化本性,使之“长迁于善”,就能“长迁而不返其初”了。(《不苟》)《儒效》篇又说:“人无师法则隆性矣:有师法则隆积矣;而师法者所得乎情,非所受于性,不足以独立而治。”意即:人没有师法,本性就会任意发展;有了师法,就会增加知识的积累。师法来自于学习教育。在现实生活中,莎利文老师在海伦凯勒的成长与成功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充分说明了教师的重要性。

修身对改造性恶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修身》篇中,荀子论述了以学习礼义来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他在《正名》中也说:“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情然而心为之择谓之虑。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先天本性的表达要由“心”去加以节制。所以我们应通过礼义的学习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可以改造性恶的过程形象地比喻成一棵树的成长过程,本性犹如一粒种子,环境犹如土壤,教育好比培植环节,修身乃是开花结果。再优良的种子种在再优良的土壤中如果没有精心的培植,也会大大减小成长为为人所用的可造之“材”(贤能之士)的可能性。由此可见,教育是使人的本性由恶变善的重要手段。

三、教育的目的

荀子在《劝学》中说:“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于为圣人。”这反映出荀子教育目的的主张。

首先,出于走向统一的时代需要,也出于荀子礼法兼治的政治理想,他要求培养推行礼法的贤能之士,或者说是具有儒家学者身份且长于治国理政的各级官僚。

在《儒效》篇中,荀子将当时的儒者划分为三类,即大儒、雅儒、俗儒。他认为俗儒只是徒然学得儒者的外表,峨冠博带,道貌岸然,但对先王之道,对《诗》、《书》、《礼》、《义》只会做教条背诵而已,全然不知其用,“以欺愚都而求衣食焉”。雅儒的言行已基本符合儒者风范,不自欺欺人,但智慧却不能补足法制教令没有涉及到的地方,他们只能使“千乘之国安”。而大儒是最理想的一类人才,他们不仅知识广博,而且能“以浅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万”,以已知推知未知,自如地应对从未见闻过的新事物。任用这样的人“则百里之地久,而后三年,天下为一”。显然教育应当以大儒为最佳目标。

其次,教育还以传授知识,传承文明为目的。

在《劝学》中,荀子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形象地说明通过教育、学习,不仅能接受前人的文化知识,还能在此基础上有所提高和发展,以超越前人。这表明荀子认为教育的目的还在于传授前人的知识,传承中化文明。确实,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而人类在代代相承,逐步走向文明的过程中如果离开教育,后果简直无法想象。

四、教育的方法、原则

荀子的教育理论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其中关于教育方法和原则亦在《劝学》、《性恶》、《修身》、《儒效》等篇章中都有涉及。

1、荀子关于学习的过程和思想方法的分析相当的完整而系统。

在《儒效》篇中,有:“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圣人也者,本仁义,当是非,其言行,不失毫厘,无它道焉,己乎行之矣。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不闻不见,则虽当,非仁人,其道百举而百陷也。”

这一段话表明了学习的不同阶段与过程的统一的思想。荀子认为见闻、知、行每个阶段都有充分的意义,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

其一,见闻。荀子认为见、闻是学习的起点和获取基础知识的来源,即人的学习来源于口、目、耳、鼻等感官对外物的接触,从而形成不同的感觉,这就使学习活动成为可能。在见闻的基础上,学习必然向更高一阶段发展,这就是“知之”。其二,知。荀子在《懦效》篇中说:“举统类而应之,……,是大儒者也。”换言之,学习且善于运用思维的功能去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就能应对前所未遇的事件。这就是知——思维在学习过程中的意义。由此可见,荀子十分重视思维这一环节。从外界获取的知识通过大脑思维处理后,最后付诸于“行”——学习的最高阶段。其三,行。荀子认为:“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这也应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荀子将“行”作为学习的目的和最终归宿,来检验由见闻、知而得来的东西是否切实可靠,只有到此时,“知”才能算是真正“明”了。荀子的“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在这里他注意到学习是见闻、思考、行动三者相环相扣的过程,将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以及“吾到一以贯之”所道出的学与思、一以贯之的关系论述得非常精微,至今仍值得我们反复玩味。

2、荀子对于教与学的方法也有所研究。我们分别从教授方法和学习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教授方法。 荀子关于教学方法的论述主要可以归为两条,即“问而后告“和”谨顺其身“。关于”问而后告“,可谓是孔子”不愤不启,不排不发“的继承。荀子在《劝学》中说:”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三,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响矣。“单从表面上看,荀子此观点似乎有些不近人情,教师为何要到学生问时才告呢?但从深层次思考,我认为荀子的”问而后告贵在启发学生独立、积极地去思考问题,提出质疑,这种出发点不正与两千年后的今天我们所提倡的创造性学习、启发式学习如出一辙吗?可见荀子教学思想的超前性和进步性。而关于“谨顺其身”,荀子在《劝学》篇中说到:“问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问也,说楛者,勿听也; 有争气者,勿与辩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故礼恭,面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礼;色从,而后与言道之致。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之瞽 ;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 ,谨其身。”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教育者要时刻注意受教育者的求学状态,来把握适当的教学时机,还要根据他们提问的内容决定是否要回答或怎样回答。对于提出那些粗野恶劣、不和礼法的事不应回答;对于为了“争气”者,不应与之辩。而教育者应“不傲、不隐、不瞽 ,谨顺其身”。

(2)学习方法。  关于学习的方法荀子认为学习者自身不但要有“专一积学”的吃苦精神,还要有“虚一而静”的心理状态,同时还要注重“善假于物”的手段,做到“隆师亲友”,并始终明白“学无止境”的道理。

首先,荀子认为学习者学习要专一、精进不已。作为《荀子》一书首篇的《劝学》就说到:“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鳌,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荀子用形象的话语告诉我们学习要专一的道理。当然,在选择人生目标和道路时也应如此。在选定专一的目标后更要注意艰苦学习、不断积累的过程,所以荀子对“积累”的论述也有很多精到之语。如《劝学》所云:“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驾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就是最有名的例证。他认为才性高的人如果心志不专,没有毅力,也将一无所成;反之,才性低的人  只要矢志不渝、持之以恒,也可达到理想的彼岸。故在《修身》篇中说:“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一进一退,一左一右,六骥不致,彼人之才性相悬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他故焉,或为之或不为耳。”这段论述皆对比鲜明地告诉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锲而不舍、持之心恒是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其次,荀子还注意到学习时的心理状态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因而他主张学习时应当“虚一而静”。“虚”,是指虚心不抱成见,“不以所己臧害所将受”。 (《解蔽》)即不因已学知识而影响对新知识的接受。“静”,是指心态要平各宁静,“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

再次,荀子把学习的过程看作是获取并使用工具的手段,他认为人的优点在于能够利用已有知识。他在《劝学》中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里的“假于物”即是把学习看作是工具的意思。

然后,在外界条件方面,荀子还提倡学习者应“隆师亲友”。从而将教师的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说:“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并称,把教师作为治国之本。当然,教师参政必须有其中介,那就是施教,即礼义的传授。所以,归根结底荀子是在推崇教师地位的同时,无形中让礼拥有了至高无上的尊严。《修身》中说:‘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无安之礼之为是也。”教师俨然成了礼的化身。

荀子既然如此重视教师,那么对于为师之道也提出了十分严格的要求,他认为;“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这里有两点值得我们注意:一是“博习不与”即学习广博并不包括在内。这体现了荀子对儒学重道轻艺的传统的维护,也与他所提倡的专一,重礼相联系,故“博习”不可以为师。二是他列举的四种可以为师的人,即是说教师要有尊严与威望,有丰富的阅历和坚定的信仰;要能有条不紊地讲述;要精通细微深奥之理并善于阐发,如是可以为师矣。显然荀子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较高,但决非不可企及。着与我们今天所要求的提高教师素质、实施素质教育有相通之处,足见荀子思想的穿越时空性。

第5篇:荀子劝学范文

1、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

2、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4、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5、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斯大林

6、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7、师者,人之模范也。——杨雄

8、教师是太阳底下再优越没有的职业了。——夸美纽斯

9、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李觏《广潜书》

10、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毛泽东

11、举世不师,故道益离。——柳宗元

12、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

1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14、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关汉卿

15、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苏霍姆林斯基

16、疾学在于尊师。

17、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1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19、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

20、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也。——韩愈

21、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荀子·劝学》

22、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葛洪

23、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愈

24、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关汉卿

25、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北周书》

26、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27、老师,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是您用美的阳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才绿草如茵,繁花似锦。

28、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

29、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葛洪《勤求》

30、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3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

32、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33、经师易遇,人师难遇。——司马光

34、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

35、人冀子孙贤,而不敬其师,犹欲养身而反损其衣食也。

36、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勤求》

37、您的爱,太阳一般温暖,春风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您的爱,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您——老师的爱,天下最伟大,最高洁。

38、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

39、刻在木板上的名字未必不朽,刻在石头上的名字也未必流芳百世;老师,您的名字刻在我们心灵上,这才真正永存。

40、人冀子孙贤,而不敬其师,犹欲养身而反损其衣食也。——王卓《今世说》

41、老师就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42、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

43、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程颐

44、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45、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

46、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宋·李觏《广潜书》

47、志向是天才的幼苗,经过热爱劳动的双手培育,在肥田沃土里将成长为粗壮的大树。()不热爱劳动,不进行自我教育,志向这棵幼苗也会连根枯死。确定个人志向,选好专业,这是幸福的源泉。——苏霍姆林斯基

48、您的思想,您的话语,充溢着诗意,蕴含着哲理,又显得那么神奇――呵,在我的脑海里,它们曾激起过多少美妙的涟漪!

49、若要好,问三老。

50、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

51、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52、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

53、人不可以不就师矣。

54、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荀子

55、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

56、古之学者必有师。

57、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58、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59、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吕氏春秋》

60、教育者的关注和爱护在学生的心灵上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苏霍姆林斯基

61、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

62、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

63、师友贵隆亲,古学当自反。

64、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苏霍姆林斯基

65、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

66、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

67、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68、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69、老师,我们身上散发的智慧之光,永远闪烁着您亲手点燃的火花。

70、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第6篇:荀子劝学范文

1、《天论》,是战国末期儒家思想家、教育家荀子的著作,其主旨是揭示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有其客观规律,和人事没有关系。即“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文章还明确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荀子的这种思想,有力地否定了当时的各种迷信,强调了人力的作用,放到战国时期看,具有很强的进步意义。

2、《劝学》,全文的中心思想为学不可以已,用心一也,学也者,固学一之也。荀子认为,学习首先需要修养品德气质,保持专一的品质,专门学习一门技术才能速成,然后保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是正确的学习方向;要善始善终,切忌半途而废,以期达到完全而纯粹的精神境界。

3、《非相》,是战国末年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况的著作。该书旨在总结当时学术界的百家争鸣和荀子的学术思想,反映唯物主义自然观、认识论思想以及荀况的伦理、政治和经济思想。

(来源:文章屋网 )

第7篇:荀子劝学范文

1、您用火一般的情感温暖着每一个同学的心房,无数颗心被您牵引激荡,连您的背影也凝聚着滚烫的目光……

2、教师是太阳底下再优越没有的职务了。 ——夸美纽斯

3、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

4、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

5、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勤求》

6、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斯大林

7、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陶行知

8、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

9、与其找糊涂导师,倒不如自己走,可以省却寻觅的功夫,横竖他也什么都不知道。——鲁迅

10、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陶行知

11、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布鲁纳

12、古之学者必有师。

13、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14、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

15、为别人照亮道路,自己必须放出光芒--这就是人的最大幸福。 ——捷尔任斯基

16、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17、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北周书》

18、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程颐

19、举世不师,故道益离。——柳宗元

20、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2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22、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关汉卿

23、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24、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

25、没有大陆,世上任何一件伟大的事业都不能完成。 ——黑格尔

26、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荀子·劝学》

27、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28、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愈

29、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关汉卿

30、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经:途经.好其人:爱戴教授自己的人,虚心向他 们求教。隆礼:尊崇礼义)——《荀子.劝学》

31、不师者,废学之渐也。

32、一个好学生能够发现自己老师的错误,但是恭恭敬敬的保持沉默,因为正是这些错误对他有所裨益,使他走上大道。——屠格涅夫

33、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宋〕李觏《广潜书》

34、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35、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李觏《广潜书》

36、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37、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车尔尼雪夫斯基

38、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

39、我所遇见的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是我的老师,因为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东西。-----爱默生

40、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41、师者,人之模范也。——杨雄

42、务学不如务求师。——杨雄

43、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

44、经师易遇,人师难遇。——司马光

45、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斯大林

46、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4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48、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卢梭

49、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

50、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乌申斯基

51、身教重于言传。——王夫之

52、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灵才有健康的行为。——乌申斯基

53、圣人无常师。——韩愈

54、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爱因斯坦

55、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葛洪《勤求》

56、刻在木板上的名字未必不朽,刻在石头上的名字也未必流芳百世;老师,您的名字刻在我们心灵上,这才真正永存。

5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5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59、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60、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61、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

62、疾学在于尊师。

63、您的思想,您的话语,充溢着诗意,蕴含着哲理,又显得那么神奇DD呵,在我的脑海里,它们曾激起过多少美妙的涟漪!

64、你若喜爱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歌德

65、君子隆师而亲友。

66、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

67、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李贽

68、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69、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

70、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

71、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 ——布鲁纳

第8篇:荀子劝学范文

1、一分钟一秒钟自满,在这一分一秒间就停止了自己吸收的生命和排泄的生命。只有接受批评才能排泄精神的一切渣滓。只有吸收他人的意见。我才能添加精神上新的滋养品。——徐特立

2、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夫》

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4、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练兵实纪.刚复害》

5、人类的希望像是一颗永恒的星,乌云掩不住它的光芒。特别是在今天,和平不是一个理想,一个梦,它是万人的愿望。——巴金

6、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比较地聪明起来了,我们的情就办得好一些。任何政党,任何个人,错误总是难免的,我们要求犯得少一点。犯了错误则要求改正,改正得越迅速,越彻底,越好。——毛泽东

7、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鹤林玉露》

8、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戎登程口占示家人》

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10、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魏徵

1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2、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13、所谓天才,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鲁迅

1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15、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儒效》

16、做人也要像蜡烛一样,在有限的一生中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温暖。——萧楚女

17、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18、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雷锋

19、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20、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陆游《病起》

2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训俗遗规》

22、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周恩来

23、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周恩来

24、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上劳心,变可得事物之真理。——陶行知

25、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谢觉哉

2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27、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28、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

2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30、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练兵实纪·刚复害》

31、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32、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列传》

3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34、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学《蜀中广记.上川南道彭山县》

35、人生的旅途,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鲁迅

36、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37、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吴玉章

38、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39、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毛泽东

40、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卜居》

41、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42、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4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44、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诚廉》

45、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寻出路,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我们应当在这过程中,学习稳定、冷静,学习如何从慌乱中找到生机。——席慕蓉

46、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4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48、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49、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50、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学《蜀中广记·上川南道彭山县》

51、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52、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诚廉》

53、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格言联璧·处事》

54、丈夫不报国,终为贫贱人。——陈恭尹《射虎射石头》

55、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出师表》

56、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5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励志名言

58、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列传》

59、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格言联璧.处事》

60、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儒效》

61、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有几分勤学苦练是成正比例的,——郭沫若

6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63、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64、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65、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66、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第9篇:荀子劝学范文

关键词:荀子;背景;本质;现实意义

一、 荀子礼学观产生思想来源

荀子礼学的思想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战国时代的礼法并用。这里有代表的就是樱下学宫的学人对此的论述,最突出的就是樱下黄老学派,其代表作《黄帝四经》,提出刑德并用,实质上就是礼法结合。《黄帝四经》有言曰:“天德皇皇,非刑不行,缪缪天刑,非德必倾。刑德相养,逆顺若成。刑晦而德明,刑阴而德阳,刑微而德章(彰)”。这里刑德并不排斥,而是相得益彰。《四经》全书虽无“礼”字出现,但就整体思想来加以考察,“仍突出地表现出强调贵贱有别的礼制文化的特征”。[1]礼法兼治的模式,在慎到身上也有体现,他尚法的同时不废礼,认为“定赏分财必由法,行德制中必由礼”。[2]同样尹文也主张“以法定治乱”,“百度皆准于法”,但他并不废弃礼义。他说:“圣王知民情之易动,故作乐以和之,制礼以节之”。他认为仁义礼乐、名法刑赏,都有各自的局限性,“……礼者,所以行恭谨;亦所以生惰慢……法者,所以齐众异,亦所以乖名分”,他认为它们不可偏废,礼法二者要结合运用。

2.孔子“礼”对荀子的影响。孔子段后,“儒分为八”,其中“孙氏之儒”即为荀子一脉。荀子论“礼”,受孔子影响主要表现在:首先,孔子提出“克己复礼”,号召社会成员加强道德修养,“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3]荀子也强调遵礼,认为要以礼“正身”;其次,孔子论礼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加强质与文的关系。荀子的“称情而立文”也有对文质的论述;在政治上,孔子强调用伦理道德治理天下。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4]荀子也有同样的主张:“礼乐则修,分义则明,举措则时,爱利则形,如是,……故赏不用而民劝,罚不用而威行”。[5]就是说,只要依礼而治,则百姓必会勤勉顺从。

综上所述,荀子之前的哲人从不同的侧重点论述礼,这对于阅历丰富的荀子而言,为他提供了架设礼学大厦的土壤,使他尽可能地参验前人,批判地继承前人。同时他也从中找到拓展、发挥的空间,最终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思想体系,成为中国礼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二、 荀子礼学的本质

(一)荀子礼学的本质

荀子认为,礼的本质在于它的等级性。

他说:“君臣上下,贵贱长幼,至于庶人,莫不以是为隆正,然后皆内自省以谨于分,是百王之所以同也,而礼法之枢要也。”

在这里,必须指出的是,虽然“礼”可以规定等级标准,使“赏不用而民劝,罚不用而民服”,然而,它也不是万能的,“尧、舜者,至天下之善教化者也,南面而听天下,生民之属莫不振动从服以化顺之。然而朱、象独不化”,因此,法就显得非常必要了,且“国法禁拾遗,恶民之串以无分得也。有夫分义则容天下而治;无分义则一妻一妾而乱”,所以可以说,礼和法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通过规定不同等级的权利和义务来维护等级关系。

(二) 礼之三本

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 ,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焉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礼论》)

第一,天地是礼的根源之一,是“生之本”。我们知道,儒家的“礼”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如农业生产)的健康运行就必须以顺天时应地利为前提。从这一角度看,礼源于对天时地利的了解于认识,当然这里的天地并不具有宗教意义,更大程度上是指人所认识的自然规律,恰如李泽厚所说:“人们经常没有足够重视在荀子‘制天命而用之’(‘天人之分’)思想中,仍然有着‘顺天’的重要内容。在荀子那里,‘天’已不是有人格有意志的神,而是无预于人事的自然。‘天’既不能主宰人的命运,人也不能依赖‘天’或抱怨‘天’,人只有靠自己的努力去顺应和利用‘天’的规律而生存发展。”[6],这里强调礼源于对天地的认识,表明人类“知性”的差异可能导致先贤超越常人。

第二,先祖一方面是人类情感的寄托,另一方面又是人类性情的来源,是“类之本”。

这就是说礼源于人的情感的流露,至少丧礼祭礼的形成于此可见一斑。另外如前述,荀子认为人虽“性恶”,但如果有人能让能敬,就既可以寄托对祖先的思慕之情,又可以将祖先遗传下来的无所谓善恶的本性导向有节制的善端,那么,可以肯定的说,荀子的“礼”亦源于人的情感。

第三,君师是引领群体的力量,礼义要依靠君师去发现,靠君师去推广,是“治之本”。

可见,荀子的“礼”其实源于天时、地利、人情,而先王只是发现并整理了已经存在并运行的礼,所以与其说“先王制礼”是一个立法过程,不如说先王发现了长久以来人类共同生活的经验。或许,在这一点认识上,可以略微理解先王可以做到“化性起伪”的原因。

三、 荀子礼学的现实意义

从礼的起源来看,一方面礼主要用于整治恶性;另一方面,人的主体价值在于整体力量的体现,也就是只有规范和稳定的社会秩序才能体现出人的力量。在荀子那里,这必然地联系到“群分’,即人类的群体必须以“礼”来控制和规范。这样,作为单个的人就要改造自己的本性,使“欲”合乎“礼”的要求,以礼作为道德修养的原则。作为人类整体,群体秩序的维系须以礼之“分”为基础,最后以“分”至“和”,但过于强调礼的辨别作用则会增加人类内部的紧张,因而乐在此起到了调和作用,礼乐共同对社会进行整合。从这个角度,我们主要把礼的功能归纳为“节”欲、“养”欲和社会整合。

注释

① 陈鼓应:《先秦道家之礼观》,《中国文化研究》20X()年夏之卷.

② 《慎子?威德》.

③ 《论语?颜渊》.

④ 《论语?为政》.

⑤ 《荀子?强国》.

⑥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年版第 106 页.

参考文献

[1] 王先谦:《荀子集解》,诸子集成本,上海书店 1986 年影印。

[2] 梁启雄:《荀子简释》,中华书局 1983 年新 1 版。

[3] 北京大学《荀子》注释组:《荀子新注》,中华书局 1979 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