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室内设计开设课程范文

室内设计开设课程精选(九篇)

室内设计开设课程

第1篇:室内设计开设课程范文

[关键词]高职高专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室内设计课程 教学探讨

[作者简介]杨广荣(1978— )男,江苏南京人,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江苏 镇江 21240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9—0138—02

高职高专环境艺术设计,在专业就业内容上一般分为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两大块,室内设计既是一个专业方向,也是一门专业课程,国内室内设计是装饰艺术设计、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室内设计技术、建筑设计技术四个专业的基础课。以高职高专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例,学生在毕业后的就业方向主要包括景观设计、室内设计、设计施工、陈设设计与相关配套等,而室内设计课程是专业方向的核心与基础,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有着广泛的影响。在国外,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更多地倾向于视觉传达能力的培养与实践,与国内高职教育的现状差异性较大,可参照性较小。因此,进行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方面的研究,对提高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效果有较大的帮助。

一、高职高专环艺专业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高职高专环境艺术设计课程体系中,室内设计通常作为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安排在第二、三学期,约90~120学时,教学内容主要为室内设计史论、室内空间划分、室内界面设计、设计色彩、风格、不同性质室内空间设计以及室内陈设等。室内设计课程是一个系统性较强的课程,涉及美术、建筑基础、工艺装饰、人体工程学、材料学、色彩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全面分析室内空间并进行系统设计的工作能力。高职高专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多数为五个学期,第六学期为顶岗实习阶段,在校学习时间相对较短,结合生源素质和教学模式,高职高专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

1.学生的基础能力薄弱。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和“艺考热”,高职高专艺术类在校生数量呈上升趋势,但对于艺术设计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高考考试内容一般为基础的美术加试,学生缺乏一定的专业认识,对室内设计专业缺乏了解。室内设计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涉及美术、设计、建筑、装饰等领域,学生除了要有扎实的美术和设计基础外,还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较好的综合素质,而这恰恰是高职高专学生的薄弱点。

2.专业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首先,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方面,一些学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方面不够明确,室内设计方面的课程教师引导的多点,学生就以室内设计专业自居,相反学生就以景观设计专业自居,弱化了“一个界面两个就业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随着各大院校室内设计精品课程的建设以及网络资源的共享,在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方面,很多学校相互模仿,教学内容大同小异,在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上处理不当。其次,各大学校缺乏自身的专业特色,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设方面缺乏个性,导致毕业生缺乏相对突出的竞争力。室内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综合性强,在常规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必须具备广泛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否则会使学生学完课程印象不深。从企业回馈信息反映,学生在进行相关室内设计项目时,往往不知如何全面、系统地分析和操作。

3.课程教学方法定位不准确。当下,各大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多数专业课程都在推进项目化教学、工作室式教学等教学模式,而相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而言,室内设计课程属于实践类课程,有一定的理论性课程性质,而对于大一下学期或者大二上学期的学生而言,根本不具备室内设计实践操作的能力和条件,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配以相应的案例分析,才能不断积累实践项目操作能力,因此过多地模仿项目化、工作室化等教学模式,不依据自身专业体系的个性化特征,往往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迷惘。

4.课程实践环节的缺乏。室内设计课程是技术性和艺术性特征的综合体,要求学生除具备一定的造型、色彩等能力基础外,还要有一定的实践体验。而在常规教学过程中,实践环节相对较少,体现为实践教学学时、“双师型”专业指导教师、实践基地等方面的短缺,使得常规理论教学成为“纸上谈兵”。有些学校要求学生利用假期到企业实习,这种实践方式在时间上不连续,学生难以获得对室内设计系统的认识;校外企业实习地点分散,教师无法跟踪指导,企业没有接纳和指导学生的义务,部分学生甚至找不到实习机会,因此学生在大学期间,利用假期到企业实习这一举措往往效果不够理想。

5.相关课程教学内容较“独立”,缺乏相互贯通。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在室内设计课程开设前,一般辅以专业基础课程,包括设计制图、造型基础、建筑理论等,这些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以大环境为主,缺乏对专业的考虑,不能顾及后续课程的教学需求,使得各课程相互孤立,导致专业课程体系不够完整。此外,环境艺术专业在开设室内设计课程时,还开设其他专业课程,如景观设计、观赏植物等相对于户外的课程,但在教学和实践上缺乏一定的协调性,导致同一时间内,学生专业学习丧失方向,目标不明确,学习效果不理想。

二、提高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效果的改革措施

1.找准课程定位。在找准室内设计课程定位前,必须对高职高专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就业方向以及对人才需求的标准和要求进行讨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最终是面向人居环境的艺术设计与技术实施,人居环境从狭义方面讲包括室内和室外,因此,室内设计课程是满足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室内设计方面的基础课程,也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往往能够引导学生往具体的职业方向发展。课程应在相应基础课程开设后进行,如设计制图、设计基础、建筑理论等,使得学生在学习室内设计时,能有一定的专业设计思想和基础性知识。

2.依据特色,合理安排课时分配。除艺术类高职高专外,普通高职高专在开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时,必须有自己的特色和较强的职业竞争力。因此,课程教学必须因地制宜,在具体室内设计的课程安排与课时分配方面有以下考虑:

一是室内设计课程在环境艺术课程体系中的定位与安排。根据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室内设计就业方向来看,需要学生在学校期间能够较为系统地掌握室内设计基础理论,同时具备系统室内设计的技能,因此,在室内设计课程定位方面,应将室内设计课程分成夯实基础和综合实训两个阶段,分解成室内设计原理和室内空间专项设计两门课程,前者室内设计原理在一年级下学期或者二年级上学期开设,为专业基础课程,重点以室内设计基础理论为主,配以专题设计训练,提升学生对室内设计基础理论的认识;后者室内空间专项设计课程在三年级上学期开设,为专业核心课程,采用项目化或者工作室化教学模式,以学生团队形式完成不同专题的综合设计项目,系统运用所学各课程知识完成不同性质、功能的室内空间设计。

二是室内设计课程的具体课时规划。以普通高职院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例,从室内设计基础原理的性质考虑,室内设计课程每周4课时,总计90学时左右,在课时分配上采用“1/2学期的理论讲授+1/2的理实一体讲授+1周的课程设计环节”的形式。第一部分的理论讲授旨在让学生较好地认识室内设计,了解室内设计的任务和工作内容;第二部分的理实一体讲授主要依据相应的专业知识,设计一些室内空间的局部环节,如背景墙设计、顶棚设计等;最后在课程内容结束后,通过一个星期的课程设计,完成教师制定的空间设计,一般以某一性质、功能的室内空间为设计平台,全面地完成某一空间设计,包括室内界面、装饰造型、照明设计等,最终完成平面、顶面、侧立面的设计,以及主背景的设计图纸和相应的空间装饰透视效果图。从室内空间专项设计角度出发,在大三上学期之前,基本上完成了与室内设计专业方向的专业支撑课程,包括装饰材料与构造、家具设计、陈设设计等,通过结合前面所学课程,融会贯通,开设室内空间专项设计,一般考虑课时90~100学时。在这个环节里,宜采用项目化、工作室形式的教学模式,在课程上课过程中,以“案例分析+命题”的方式,小组团队合作的形式完成整体设计方案,包括全面系统的设计图纸,最后模拟项目招投标的形式进行方案评讲,模拟公司实际业务操作流程,以实现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践的无缝对接。期末再进行一周的课程设计,由专业教师命题,学生单独系统地完成全套设计及图纸。

3.合理使用教学方法。(1)理论内容“实务化”。在室内设计原理基础教学内容方面,以实际工作中的目标任务为行动导向,讲授在实际设计过程中比较有用的专业理论或者实务知识,应由市场为导向,配以相关设计理论,达到“教而不空,学而不乏”,不空放理论的教学效果。(2)专题内容“模块化”。无论是室内设计原理课程的教学过程,还是室内空间专项设计的教学过程,都要将教学内容按照专题分成若干模块,在一些概念性、规则性理论方面,以专题模块化形式的教学,让学生重点认识、掌握相对应知识点的核心内容,从而使得教学内容和配套训练更加紧密,具有实际生产性意义。(3)项目分析法。 项目分析法适合于室内空间专项设计课程。室内空间专项设计内容一般包括居住空间、交通空间、商业空间、办公空间、旅游空间、医疗空间、餐饮空间等不同性质、功能空间的系统设计方法和实践,因此要以项目分析法,结合案例分析,如主题别墅室内空间设计项目、某地铁站或火车站大厅设计项目、某中型主题商业广场室内空间设计项目、某企业写字楼设计项目、主题酒店设计项目、某美容院室内空间设计项目、某主题酒楼室内空间设计项目等,对给定空间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设计,通过课堂的案例分析,学生会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并结合自主创新,较好地完成相关设计。(4)工作组模式实训教学。 在室内空间专项设计课程中,进行项目操作时可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项目组,以工作组为实践单位;在实行模块化教学的过程中,项目组成员根据各自的特长完成方案设计、图纸设计、图纸绘制、技术图纸、设计方案投标解说等一系列过程,教师予以指导,实现课堂项目与企业实际项目的无缝接轨,达到较好的团队训练、团队合作效果。

三、结语

室内设计课程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从事相关室内设计行业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室内设计课程中的理论教学与实际教学必须根据专业特征以及办学优势、特色,进行合理调整和布局。在室内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向学生灌输企业实际操作过程中的一些市场规则,如招投标的运作、项目操作实务、工程施工实务方面的具体方法与规则等,使课堂项目紧紧围绕企业实践开展。在室内设计课程艺术性设计方面,必须加大学生对文化、民俗、材料工艺、宅配等的认识,提高其对室内设计项目内容的认识,从而系统地学好室内设计课程,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蒋庆斌,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5(22).

第2篇:室内设计开设课程范文

1.课程体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课程设置定位不太准

室内设计专业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已经有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形成了一套成熟完备的课程教学体系。自上世纪末开始,高职院校也陆续开设了室内设计专业,以培养注重技术操作的企业一线技能型人才。然而,很多高职院校由于师资条件和办学经验上的不足,其室内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大多都是在本科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基础上进行压缩而成,课程的设置过度强调了理论知识的教学和设计能力的培养,而对于制图和绘图这两项基本职业能力的训练十分欠缺。这种盲目追求设计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而言,每门课程也只能是蜻蜓点水,学生的设计能力既没有得到有效的训练,反而使得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分散,而应该在课程中掌握的绘图和制图能力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加强。

(2)课程之间需要更好地衔接

在目前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一项职业技能的训练往往被分解成了多门课程,课程的数量多,课头散,重点不突出,课程之间又缺乏应有的联系,甚至在有些课程中会出现重复教学。例如,对于室内效果图表现这个核心技能的训练,在高职室内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就被分解在透视原理、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表现技法等课程中。由于课程设置分散,每门课程的教学侧重点不同,课程与课程之间存在着相互脱节现象,在实际的教学中,各门课程往往是各自为政,难以形成合力,突出核心技能的培养。

(3)课程教学模式较传统

课程的设置应该与课程的教学模式相互匹配,共同完成一项职业技能的训练。目前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较大问题就是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僵化,不论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教学仅仅是围绕课本,过多的强调了理论教学,而缺少对学生实际动手技能的训练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课程中采用的教学模式没有突出高职技能训练的特点,针对性不强,没有充分的考虑到现在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情况的变化,教学方法落后。在这种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下,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既无法和本科院校的学生同台竞争,也很难符合室内设计行业的要求,这给室内设计行业和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带都来了致命的危害。

2.课程体系整合的思路

根据目前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重新按照行业企业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要求,调整专业课程设置的定位,以职业技术能力为模块来整合设置课程,将集中训练某一项职业技能的多门课程或课程群融合为一门职业课程,以避免课程之间的相互脱节,课程教学方向不明确等问题。同时,再根据行业实际工作中的特点,梳理职业能力与能力之间的逻辑关系,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按照逻辑先后顺序来设置课程。另外,根据高职院校课程设置“适用、够用”的原则,删减一些不必要的拓展课程,重点突出核心职业技能,并将基础课程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加强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内在联系,缩小课程之间的教学偏差。

3.课程体系整合的措施

第3篇:室内设计开设课程范文

室内设计制图是高职室内设计专业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承担着培养学生设计表现技能及空间想象力的重要任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对学生设计、制图、施工方面的要求非常严格,虽然制图课程在教材和行业的发展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教师作为教学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该改变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使教育为我国现代化发展服务。在我国高职教育领域里的室内设计专业,是近十来年的新产物,是新时展的必然要求。因此,要不断地创新专业人才的培养机制,使室内设计专业教学体系更为完善、更为科学,将教材内容与工程实例相结合,把学生培养成为建筑装饰生产线具有较强职业技能的创新型高技能人才。

高职室内设计制图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材标准不统

目前,该课程内容大都采用本科土建类的《建筑制图》作为课程开发基础,真正针对三年制大专院校室内设计制图的教材比较少见,高职室内设计有自己特定的内容和表达方式。甚至些教材关于参考图纸的内容绘制本身就不是十分统一,教材中例图是学生学习参考的重要依据,其不严谨的例图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也会造成错误,因此,教材的选择是室内设计制图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重要问题。

2.行业标准不统一

由于室内设计专业发展至今只有十几年的时间,专业门类还比较新。越来越细化的现代社会行业,才将室内设计作为一种独立的学科从建筑学中分离出来,目前,在室内设计的行业中,还没有对室内设计制图做出明确标准的规范,一直沿用建筑制图的要求,虽然室内设计制图与建筑制图原理大致想通,但是,室内设计在很多方面的细节上与建筑学是不同的,不能完全按照建筑学的设计进行室内制图。在不同的装饰公司其设计图纸的要求和规范也各有千秋,不能达成一致,这也为学生学习室内设计制图课程的标准制造了定的困难。

3.高职室内设计制图课程主要内容不统一

开设室内设计专业的高职院校,由于专业背景、师资力量的不同,对该课程的讲授侧重点也有所不同:艺术类院校强调阴影透视及效果图的表现;建筑类院校强调制图的准确性、规范性、严谨性;林业类院校强调家具、园林的绘制表达;而农业、机械类院校则强调植物科学、机械装备制造的绘制表达。总而言之,由于室内设计专业起步较晚,涵盖的内容较多,信息更新较快,相应的制图课程内容就很难统一。

高职室内设计制图课程教学的改革措施

1.变革教学观念

在许多高职院校中,教学思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教师在课堂上往往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以自我为中心,灌输式教学,学生的主观能动意识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室内设计制图主要是学习制图规范,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绘制出一套标准的图纸。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制图规范是学习的重点。但有些授课教师自身没有深入大型的室内设计公司工作的实践经验,对室内设计行业的制图规范都不太了解,在对学生讲解制图标准时,制图原理和应用讲解的比较少并且过分依赖现有的教材,造成学生只知道昧地对照教材临摹图例,而对其中的绘制原理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针对目前传统的室内设计制图教学情况,教师应该逐渐将原有的教学思路做出相应的改变,大胆进行教学思维的创新。虽然现在行业内对制图规范并没有个全行业统的标准,但是大型的室内设计公司或设计院内部都已建立起一套非常完善和规范的设计制图标准。教师可以把校企合作的公司制图规范作为辅助教学内容,结合公司的实际项目图纸作为课程的案例讲解,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到很好的参考作用。另外,鼓励青年教师利用寒暑假进入企业顶岗实习是教学观念变革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企业的需求,接触企业的先进技术,从而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职业技能人才。

2.创新教学模式

在校内创设情境化的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讲授知识点,还必须通过校企合作的装饰公司用于设计施工的整套案例真实图纸展示,给学生更直观的认识。通过对整套图纸进行详细讲解,将各个知识点穿插于图纸讲解中,这样的授课方式比起枯燥的讲授知识点,学生更容易接受。在设定案例环境的前提下,将设计施工的整套图纸案例中最具代表性的知识点对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对图纸进行临摹绘制,在学生完成后,授课教师邀请原案例的绘图员(通常是已经毕业在校企合作的设计单位工作的学长学姐)就项目案例的设计背景、绘制施工图纸的重点、难点和学生分享,与学生充分交流,让学生自己在整个图纸绘制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实际运用制图理论知识,并且这个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和团队意识的过程。

3.教调整学内容

针对室内设计专业的需要调整室内设计制图课程的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的安排与专业的需要紧密结合,才能显示教学的意义和成果。室内设计课程的教学主要分三个部分,首先,建筑测量是进行室内设计的前提保证,能够准确测量出需要设计的房问详细的尺寸数据,那么设计者才能根据数据进行分析设计出每一个部分的内容,这些测量的数据直接关系到设计的是否合理,符合要求的尺寸,这门课程在讲授时可以让学生到实际的毛坯房现场感受并进行简单的实地测量,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其次,对室内设计的图纸必须有足够的认知能力,室内设计作为建筑中的一部分,很多建筑结构的内容也与室内设计息息相关,因此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多认识、多了解相关的内容,对所需要绘制的内容应熟练掌握,虽然不要求学生能够绘制这些图纸,但是必须要能够看得懂这些图纸,这样今后遇到实际项目才能顺利进行。因此,识图应该列入室内设计制图的教授范围。今后遇到的此类问题才能更好的解决。最后,室内设计中制图的重要课程就是制图规范,对于室内设计中的线型、文字、符号都是有严格的规定,这也是保证图纸质量的基础条件,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按照制图规范严格要求,一般按照大型企业的制图标准来执行,学型企业制图标准,利于学生今后就业时顺利进入工作的状态。

结语

第4篇:室内设计开设课程范文

如果详细地对室内设计课程进行分类,则可以分为工程技术类、方案设计类以及绘图类等,各种不同课程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其中工程技术类要求学生必须学习专业课程,并且进行大量时间,以掌握相关施工技术,能够按照给出的设计方案选用材料、构造设计;方案设计类则要求学生把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进行有机结合,才能设计出最佳方案;绘图类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技巧,一些室内设计表现手法,能够独立地对建筑室内的造型、结构及色彩等进行研究。总体而言,室内设计这门课是一门非常重视将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多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一名优秀的室内设计师。

目前室内设计课程教学现状

1.教学过于理论化、抽象化

在现阶段高校的室内设计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过于理论化、抽象化的问题。以往的教学体系习惯把室内设计可划分为空间界面、光环境、风格流派以及色彩环境等各个方面,抽象化内容较多,所涉及的内容繁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把和室内设计相关的理论知识传达给学生,教学方法单一,未充分引导学生感受艺术美,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导致学生只是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理论知识。同时,繁杂的知识让学生不由地对室内设计课产生一种巨大的学习压力,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甚至产生了抗拒厌烦心理。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未把室内设计课和其它相关课程有机联系起来,导致不同室内设计课程之间缺乏联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

2.学生进行实践的机会偏少

实践是检验一名学生真正设计能力的关键,在室内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让学生亲自设计方案,再根据方案创作,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运用的能力。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很好地训练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设计能力。但由于室内设计实践活动需投入较高的成本,且实践活动流程较复杂,很多学校都选择不开展实践活动,这就让学生在遇到具体的设计工作时,不知从何处入手。一旦学生走向社会,走进工作岗位,就不能很好适应工作环境,自然也就会抱怨学校的教育模式。

构建室内设计课程优质课堂的思考

1.更新教学理念,打破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分界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教授室内设计课一般是先要求学生先学好基础知识,然后再按照预先制定好的教学计划一步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需要掌握完备的设计知识后再进行实践。这种教学模式很明显把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应用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分离,而室内设计课是一门非常注重实践的课程,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应该充分地思考如何把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结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联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以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同时,室内设计教学除了要把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以外,还应注意和环境艺术、建筑艺术、以及造型艺术等相关知识结合,把教学内容进行纵向、横向联系,建立多学科交叉的教学体系,改变传统的单一美育教学局面,以让学生全方位掌握和室内设计相关的各种知识。此外,学校在安排室内设计这门课时也需要打破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分界,以便让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进行系统全面地学习,为其进行实践奠定基础。

2.多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促使理论实践教学一体化

室内设计是一门交叉学科,不但具有艺术特色,同时还含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在教师教授这门课时,不应单方面地侧重艺术或技术方面,应该充分利用学校为室内设计课提供的实践条件,促使理论实践教学一体化。一份有价值的室内设计方案必须通过相应的技术实施才能得到具体结果,设计人员在拥有概念图的基础上,绘制图纸设计作品,这其中的任何一个步骤都可能影响最后的设计效果,所以要重视学生的实践,多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通过实践,学生可以了解到当前市场中存在的设计材料、直接接触到已经设计好的成品,进而提高感性认识,也熟悉了室内实际工作的基本流程。在进行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们会自发地组成小组,然后进行合理分工,当遇到困难时也会共同协商讨论,进而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而最终一但学生从室内设计实践活动中取得了理想的成果,自然就学会了如何把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并且还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学习兴趣。

3.加强校企合作,引导学生走向社会

学生在学校学习完必须要掌握的室内设计课程以后,最终要走向社会,而学校开设的全部课程都是根据社会需求进行的。在学生学习室内设计这门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学校相关领导协商定期带领学生参观各种建筑物室内设计、美术博物馆等;还可以联合相关企业共同举办和设计创作相关的活动,像:亚太室内设计精英邀请赛等,以提高学生的能力。通过开设这种活动,在培养学生专业设计能力的同时,在无形中也提高了他们在社会中人际交往能力,这是培养综合性人才的有效措施。在活动中,学生的视野得到开阔,并且可以接触到更加多样的艺术风格,更容易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结束语

第5篇:室内设计开设课程范文

一、室内设计类课程教学必须重视实践能力和实用技能的培养

室内设计行业从建筑设计领域的装饰行业中演变出来,研究的内容集建筑风格、结构形式、装饰材料的性能、品种、先进施工技术和设备等于一体,是对知识、技能涵盖比较宽泛的综合性行业。近几年,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给室内设计行业带来了很大的机遇,社会对室内设计人才需求量很大,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室内设计、家具设计、橱柜设计、陈列设计、施工监理、材料经商等诸多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室内设计行业内的分工也日益明确,也进一步对室内设计从业人员必须掌握的核心技能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鉴于此,不同层次的院校应根据社会不同层次的需求,对室内设计类课程认真进行不同的设计定位,尤其是对培养目标必须掌握的核心技能进行准确定位,以更好地满足行业的不同需求。本科院校由于生源质量相对较好,学生的基本功比较扎实,学习自觉性较强,对所谓“学院派”式的授课方式也易于接受。因此,在教学指导思想和目的要求上,多是注重专业理论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表现和创新能力;在授课方式上,主要是老师讲,学生练,通过大量练习,培养锻炼上述能力。高职教育应以实践能力和实用技能的培养为核心,培养面向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如果不对本科教育和高职教育加以严格界定,把高等职业教育办成本科教育的翻版和补充,不但失去了高职教育的意义,更谈不到培养社会急需的实用人才。“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是高职教育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专科层次毕业生要想成为优秀的室内设计师,必须具备较高的审美情趣、良好的客户沟通能力、娴熟的手绘功底、熟练的电脑绘图能力、现场配合及指导施工的能力。根据就业导向原则,高职院校室内设计类课程教学应更加重视职业核心技能的培养。高职院校教学还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实际,研究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特点。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弱,虽然老师在课堂上精心准备了教案,过于理论化的教学却未必能提起他们的兴趣,更不用说课后练习了。但他们中的许多人思维活跃,比较喜欢实际操作课程。因此,高职院校不能一味效仿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必须针对他们的特点设计授课方式,采用项目教学,以激励学生学习兴趣。

二、室内设计类课程的特点以及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室内设计类课程的特点

高职院校的室内设计类课程如果继续细分,一般可以分为绘图基础类、室内方案设计类与工程技术类课程。这三类课程又各自呈现不同特点:绘图基础类课程包括造型基础、色彩基础、透视、效果图表现、计算机效果图软件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室内设计表现技能,知识和技能要求对应室内设计效果图绘图职业岗位。该类课程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室内设计知识的基础要求不高,但对绘画基础有一定的要求。大多数高职院校将此类课程作为职业技能基础课,放置在一年级开设。室内方案设计类课程是室内设计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课程。一个成功的设计方案是靠设计师多年的知识积累起来的。室内设计师除了要知道室内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步骤外,还要掌握人体工学、室内设计风格流派、空间划分和界面设计、室内环境色彩设计、室内光环境设计,以及与客户沟通交流的技巧等等,知识和技能要求对应室内设计师职业岗位。工程技术类课程对学生的绘画技能要求不高,但要求学生能通过课堂学习、实地调研、动手操作等途径,掌握材料、构造和施工工艺,能够根据不同的设计方案和施工工艺绘制出施工图,并在设计过程中很好地运用材料构造体系、空间尺度体系和施工工艺。综上所述,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对应不同职业岗位,加强职业技能培养的针对性,是室内设计类课程教学共同的要求。

2.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教材以及课程教学过于理论化、系统化。传统室内设计课程,体系结构大致包括室内设计概述、室内设计风格与流派、室内空间与界面设计、室内环境色彩设计、室内光环境设计、室内陈设与绿化设计等几方面,体系庞杂,理论偏多,容量偏大。教师按部就班、照本宣科,看似在认真完成“教”的任务,其实往往忽略了对学生艺术思维和感受力、表现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学生“学”的感受。加之课时有限、教学容量过大,“满堂灌”在所难免。结果是造成学生对理论学习由畏惧到厌恶,甚至产生抵制心理和情绪。此外,室内设计类的课程和课程之间的相互衔接不够好,教师在讲授一门课程时,往往忽视了和其他课程的关联性,在室内设计类课程整个教学过程中,反而出现了体系不应有的断裂。

第二,学生缺乏实践性训练。让学生实际动手设计制作一件作品,既是手的训练,也是脑的训练;既是组织能力的训练,也是完整的逻辑思维方法的训练。这些都是室内设计类课程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脑的训练就是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交错训练,包括对自然的洞察力、理解力、形象的记忆力、想象力、把想象变为现实的设计能力的训练,等等。但是,现在大部分学校不太重视这种实践性训练,即使安排训练,往往也是纸上谈兵、闭门造车。所以有些学生在课堂上虽然能够出色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但是到了实际工作时却无从下手。企业反映学生不能胜任岗位工作,学生也抱怨在学校里没有学到有用的东西。一些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设计能力不足,与缺乏实践性训练有很大关系。

三、室内设计类课程改革思路论证

近几年,我院的室内设计类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把项目教学引入课堂,组织学生参加设计竞赛和考证等,取得可喜成绩。比如,学生参加2009、2010年江苏省青年室内设计大赛并获多项奖项;参加全国ITAT设计大赛(CAD图)获一等奖;参加了2010年江苏省小型项目管理师、施工员、材料员、质检员等多证考试。笔者认为,上述改革尽管必须,但还不是根本性的改革。室内设计类课程的深层改革,要从观念改革入手,进而扩展到课程体系重构、教学内容重组、教学方法手段革新等多个方面。

1.告别“基础先行”旧思维

本科教育往往强调低年级打好基础,高年级锻炼能力。教学计划、课程安排按部就班,遵循先基础后专业、先理论后实践、先知识后能力的传统套路,无形中割裂了知识传导与能力培养的关系。高职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无论什么专业都不能仿效本科教育模式。室内设计类课程教学必须告别“基础先行”的旧思维,采用“破”与“融”的方法,打破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技能课程的界限,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课程教学体系。“破”,就是打破原来基础课程的“完整性”,课程教学以服务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唯一标准;“融”,就是稀释基础,模糊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界线,把处理过的基础课程中核心的内容提前融合到职业能力培养体系中去,使基础具有服务能力培养的真正意义,并把“基础”和“专业”真正地融合在一起。

2.工场化教学环境与理实一体化课程的设计

实训工场建设是营造良好实践环境的首要条件,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保证。室内设计属于交叉学科,既有艺术层面、又有技术层面。在课程设计上重艺术、轻技术的思想是不可取的。一个好的创意、好的设计思路,必须通过绘制施工图去体现它的具体细节;掌握不了材料的质感和纹理,或者施工工艺知识缺乏,都会影响创意和设计思路的的整体效果;必须考虑要让学生懂材料、懂构造。所有上述要求,都可以通过实训工场解决:可以把市面上最新的材料展示给学生,可以把地面、墙面、顶面的常用工艺用半剖的形式做出来让学生观看,以增强感性认识;选择工艺简单但又具代表性的实物让学生进行装饰工艺操作实践,熟悉装饰设计、施工绘图、测量预算、材料选择、工具准备、流程计划、施工管理、验收标准等工艺流程;学生可分为小组,模拟分组承包方式,遇到问题共同协商,锻炼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学生对实训环节跃跃欲试,兴趣浓厚。特别是当装饰工艺操作实践最后完工时,凡参与其中的学生无不充满成就感,纷纷在自己的“作业”上签名。仅此足以说明工场化教学环境对于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不可或缺性。工场化教学环境未必仅仅局限于实训工场。校内条件有限,实训工场无论怎么“仿真”,毕竟受到种种局限,无法完全复制真实生产环境。因此,工场化教学环境的设计应设法将实训工场、校外实训基地、设计展厅和工作室整合为统一的实训平台。其中,专业教室(项目工作室)的建设可以作为院内工场化教学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教室可仿照公司模式,也可按教学模式采用多种不同的形式建设,要配备网络和多媒体教学设备,让学生自带电脑上课,自主查阅资料,完成设计项目或进行实际操练,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兴趣,让学生从被动学变成主动学。工场化教学环境的设计,有利于解决实践、实训问题,并为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搭建了物质的、技术的平台。但是,工场化教学环境的实现,并不能替实一体化课程体系的设计。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的设计,是为了更好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互融合渗透。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设计的精髓是“工学结合、学做合一”。教学内容改革应着重于校企深度合作开发课程内容,将“项目”、“任务”和“工作过程”贯穿于专业课教学的始终,通过实践项目、完成任务的整个工作过程进行新知识的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课程的实施上,应打破先理论后实践的课程模式,把室内专项主题设计纳入课程体系,由教师深入行业,寻找优秀典型项目案例,并把它们编制成教材,进行项目的模拟操作;也可以与企业合作,引进真实项目,让学生在老师和企业专家的带领下进行实战演练,在实践第一线了解项目运作的实际过程和设计步骤,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3.带领学生走向社会实践

考察博物馆、各类美术文化遗迹,观摩美术展览和美术创作活动,体验艺术设计生活、展开艺术设计创作等等,使专业必修课在社会实践中完成,这不仅是加强课程教学的重要举措,也是教学从课堂向社会的拓展和延伸。在考察中,让学生开拓眼界,体会各种设计风格,尝试不同的设计实践。每个学生都必须递交实践报告或设计作品,作为考察后的思考与升华。学生走向社会,教师延伸了课堂理论教学,打通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社会活动、科学实验的通道,把学生带回知识的源头,使知识复归实践,从而促进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结合。

第6篇:室内设计开设课程范文

地方院校的非重点专业建设而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组织不能简单套用国家示范院校的高标准而盲目执行。以综合实训项目为载体,以参与设计全过程为依托,以职业岗位综合能力提升为目的的高职综合实训课程改革,在场地、项目、师资、教学质量监控等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这种实践教学模式及由此而产生的有关实践课程体系重构,更具推广性与借鉴性,更适于地方高职院校非重点建设的艺术设计类专业。

关键词: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训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2-0155-05

一、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实践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基本上是“三段式”安排: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实践课。笔者所在的湖州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群(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技术、装潢艺术设计、动漫设计与制作、多媒体技术等专业)实施的人才培养方案,其专业课程划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实践课三个课程群的模块。其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课包括专业认知与体验、艺术写生考察、环艺设计工作室、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与答辩等环节。作为主要实践环节的工作室,贯穿三个学期(第三—五学期),二个年级(大二、大三)。在全面推行工作室实训教学的过程中,出现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工作室的教学组织形式(全班必修、部分选修、可跨专业选修),考核评价体系,师资的配置不足(十几个工作室同时开设,师资、场地就是首要解决的问题),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等。以江浙两省高职院校来说,较为成功的艺术设计工作室运行模式有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等,但毕竟占少数,推广性和实效性还有待验证。反观其他众多的高职院校,特别是中小城市的地方性院校,运行工作室模式教学碰到的第一个“瓶颈”就是师资,有实践工程经验的教师缺乏;其次是受众的学生群体面,工作室教学模式是“师傅带徒弟式”的小班化教学组织,一般不超过20名学生;第三是工作室实践教学项目缺乏与企业的直接合作关系,教学过程与企业真实设计过程缺乏对接[1]。

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核心课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有住宅空间设计、公共空间设计、景观设计等。这些课程的实践教学是切实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关键,也是确保学生应知、应会,立足社会现实的根本。目前,不少高职院校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特别是学校非重点建设的专业,往往由1~2位专业教师负责核心课程的目标设定、教学内容、课程评价等,对课程的能力目标、项目选题、实施要求、教学方式、考核评价等缺乏有效的规范要求,实施过程松散、片面。工学结合、项目导向在课程改革中的探索性还不够。对应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核心课程并没有体现其“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作为专业课程设置体系中的“第三模块”,目前的专业实践课教学,对前一阶段所学的专业基础课程没有进行有效、及时的综合、提升,对后一阶段的定岗实习、毕业设计也缺少有效的指引、过渡。

二、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综合实训的内涵

运行工作室模式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学生的技能训练也通过这个特定的教学平台得以提升。而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仍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问题。

综合实训,是以岗位群典型综合性技术任务的工作过程为主线而进行的项目教学,是在学生完成单项、单元能力培养的基础上,以集中训练的方式,以培养学生岗位综合能力为目标的实践教学环节。这种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是以典型工作任务进行的课程开发[2]。与工作室模式比较而言,综合实训课程更适用于全体学生,更有利于知识整合和技能综合,更大限度地增强对就业岗位的适应度。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的实践教学,秉承“开放场地、开放项目、开放实施、开放教学、开放考核”的原则,基于室内设计(或景观设计)的工作内容,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如室内设计方向,针对中小型装饰工程公司家装设计师岗位,完成“别墅装饰工程项目”(

括庭院设计)的设计及施工参与的综合实训项目。教师针对企业或职业技术领域的典型设计工作,提炼出具有典型工作任务的专业实践[3]。其目的是有效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使学生获得工作过程的完整训练,以拓宽同一专业学生的就业面,促成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初步养成,从而缩短学生到企业设计单位工作的适应期。

(一) 以实际企业岗位工作内容构建实训课程

课程主要针对高职环境艺术设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知识和技能需求,设计开发开放式综合实训课程。如室内方向对应具体的需求岗位包括:方案设计、施工管理、后期表现、概预算等。基于实际工作岗位细分的思路进行课程开发设计,以实际企业岗位工作内容构建课程,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

(二)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促进职业素养的养成

着重培养学生完成一个典型住宅设计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如设计方案初步设计与决策能力、客户的沟通能力、设计图纸绘制能力、施工文件的编制能力、施工的参与及管理能力。除常规的专业能力外,学生也能获取一定的社会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协助学生建立明确的就业岗位目标,有效缩短适应期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首先面临室内和室外的择业,细分又对应方案设计、施工管理、后期表现、概预算等工作岗位。通过开放式综合实训课程的实践,学生在参与真实的设计过程中,了解了各岗位的基本职责和发展前景,近可为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提供直接的感知,远可为学生职业生涯作引领,对今后的工作有了较明确的岗位认知与规划。 三、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综合实训教学改革的方案实施

以“联排别墅室内及室外环境设计”这一典型项目实施的过程为例,说明综合实训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

(一)总体能力目标

在住宅空间设计、景观设计、效果图制作、材料与构造、工程预算等专业课程学习后,进行“联排别墅室内及室外环境设计”项目的综合实践,其目的是通过校内责任教师与校外设计公司设计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别墅室内及室外环境的设计,使学生在典型项目设计的完整工作过程中获得技能训练。这种在依次完成单项能力基础上的集中实训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岗位综合技能,更大限度地增强学生对实习、就业岗位的适应度。

(二)实训项目选题

联排别墅室内及室外环境设计项目,建筑面积基本选择在200~300 m2之间。通常具有客厅、主卧室、次卧室、书房、娱乐室、客卫、主卫、厨房、地下室、庭院、屋顶阳台等典型空间。

(三)项目实训任务分解

实训任务分解的子项目内容如表1所示。

(四) 过程实施要领与规范

项目实训过程中的学习情境、教学组织过程、作业及考核安排等内容见表2。

四、以强化综合实践为导向,改革专业课程体系

从工作室到综合实训,艺术设计专业的责任教师一直在尝试新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改革,基本确立了以学校为主导,设计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突破了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实训的诸多不足。

首先是场地,实训场地不是仅放几台电脑、陈设一些材料的多媒体教室。教学过程中的某个阶段(如测绘、平面方案、施工图绘制等),都可以由责任教师和设计公司协商,在施工现场由设计师指导。跟踪参与一个具体、完整的设计,对接有实力的装饰公司,比挂有多少铭牌的“人情”实训基地更有效。

其次是实训项目,改变主要依靠任课教师个人工程项目进行实训的现状(往往还缺乏典型性,与学期授课进度不同步),通过联动设计公司的设计师,紧密结合设计企业,整个实训教学的组织过程与装饰项目的设计、施工过程尽可能同步(整个综合实训总课时为76课时,贯穿一个学期)。如何有效地让学生熟悉材料和了解基本的施工工艺是设计类专业的教学难点。在综合实训课程之前,学生已经完成材料与构造课程的学习,该课程主要是让学生熟悉材料市场,抄绘施工图,而综合实训课程主要解决的问题是由单一材料认知到综合应用。在施工现场的阶段性同步跟踪中(实训过程中就核心技能点可多次组织学生去实地参观),由公司施工图设计师现场讲解,帮助学生了解材料的合理选择和构造方法,重点不是创新,而是理解程度。阶段性教学或最终项目作品答辩,引入一线设计师进行指导、评价,校内责任教师

与设计公司设计师共同指导、评定,有效提升学生实训作业的质量。作为学校课程教师与公司项目设计师,对学生实训作业评价的侧重点肯定是有差异的,这是综合实训教学活动与实际设计的差距,也是学校教学质量与用人单位期望之间的差距。在课程的阶段评价及最终评定中,更多地引入、尊重公司设计师即用人单位岗位的评价标准。

最后是强化专业师资。高职校内责任教师的普遍软肋是:年轻的硕士生毕业直接进入学校,工程实践项目参与太少,这可以在整个综合实训教学过程中,得到有效改善。只有参与具体的设计项目和具体的施工过程,教师才能与设计企业的设计师建立有效的对话机制,提升自己的综合职业技能。当教师和设计公司的设计师、优秀毕业生一起投入精力,把综合实训项目做得扎实、有序时,诸多看似困难的高职院校实训教学的“瓶颈”问题,包括实训场地、项目、师资、教学质量评价等,自然迎刃而解。

通过综合实训的项目运行,从专业教师到专业负责人、分院领导,无论是意识观念,还是实践效果,自下而上都达成了一致,艺术设计专业群形成了浓厚的“综合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氛围。在学校新一届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正式把综合实训作为一门核心实践课程,纳入了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技术两个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训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形成了能力串联、递进的关系,这是一种基于职业能力综合性递进式培养的体系构建。综合实训的前修课程为设计制图、设计速写等专业基础课程,以及室内设计初步、住宅空间设计、电脑效果图、材料与构造、公共空间设计、工程预算等专业课程。而后续课程是工作室(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分成室内、室外两个方向,以选修课进行)、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与答辩等。相对而言,设计制图、住宅空间设计、电脑效果图、室内设计初步、材料与构造、工程预算等课程更多侧重于单项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学的组织、实施、评价等活动以校内课程责任教师为主体,整个教学过程较封闭。综合实训课程,强调基于完整工作过程(即设计过程)的教学组织,与真实项目的设计、施工进度吻合,既对前修各课程的单项能力有了提升、综合,又为后续的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奠定基础,加深学生对设计方向各具体岗位的认知,提升职业技能。

五、结语

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组织实施教学活动,建立新的教学模式,这是综合实训课程改革的落脚点。整个实训的实施过程,不是学科、课程体系的完整,而是设计过程的完整性构建,即资料收集与现场勘测、与客户业主洽谈沟通、方案初步设计、深化设计、效果图制作、工程预算、设计实施与跟踪等一般工作程序的训练,其关注的重点是保证与职业岗位相关的经验、知识、技能在结构上的系统化。责任教师或是主导者,或是企业设计师的教学协助人。在项目实施中,教师必须进行二次教学设计,既要尊重学校现有的实训条件及教学管理机制,又要考虑设计公司的工作环境及设计过程。这种融入企业生产要素,强化校企合作的实践探索,带有普遍的意义,是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训教学的可行化选择。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论职业教育工作过程导向的综合性课程开发[j].职教论坛,2004(6):4-7.

[2] 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9(4):66-70.

[3] 蒋庆斌,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5(22):47-50.

comprehensive training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environment art design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en jun

(college 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h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huzhou 313000, p. r. china)

第7篇:室内设计开设课程范文

本文运用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的方法,以国内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和国外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为研究对象,从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角度,比较分析了性质不同的专业课程体系在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表达意识形态时的异同点,并对其深层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专业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呈现中,受到政治、市场以及媒介性质等因素的影响,在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同中有异,相同之处体现在教学内容主题多元化、教学内容的篇幅选择基本一致;不同之处体现在表达形式的灵活性存在差别。

【中图分类号】G712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室内设计专业的高速发展,带来对室内设计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近几年,许多高等院校为适应社会对室内设计专业人才的需要,纷纷开设了室内设计及课程。研究国内外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并对在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进一步推动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从而培养出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室内设计专业人才。

1、国内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1.1课程多元性和开放性

目前,在国内的高职院校有多所。在有限的院校中,要实现培养充足的以及符合市场和职业高职室内设计专业教育需要的人才,就必须通过完善教学体系和教学课程,强调多元化和开放性,这样才能保证有效的人才输出。

所谓教学体系和教学课程的多元性,就是要根据具体的职业教育类别,开设满足需求的课程。所谓教学体系和教学课程的开放性,就是需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教学设备、教学模式,不能墨守陈规、止步不前。

1.2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适应人才培养模式

在高职室内设计专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和创新中,要真正实现快速的发展,也需要不断调整师范人才培养的模式。由于职业教育分类众多,庞杂系统中要实现有效的师资的输出,不是需要培养全面型的师资力量,而是需要专业性强、技术性强、针对性强的人才的培养。正确认识到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计划后,在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上就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

1.3重视课程体系改革

在课程教育新方式探析过程中需要重视课程体系的改革。如何有效的实现课程体系改革,具体说来就是要针对市场需求和专业设计,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职业技术素养。发挥课程教育的平台作用和模块教育的作用。

1.4.课程立足高远 坚持创新 鼓励实践

根据学院目前办学层次的现实,在课程设置上,明确专业思路,坚持创新,鼓励实践,在坚持建设课程体系的同时,要根据需要深化师德内涵,强化现有的师资结构的优化和调整,面对必要情况,可以引进先进的师资力量,建设优秀教师队伍。根据实际发展需要,积极调整专业结构和发展重点,增设高职类专业,实现了专业多元化。在根据各个专业的需求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开设有影响力的精品教育课程,不断推广和规范精品课程。

2、国外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2.1 混合教学模式

近年来国外高职教育教学领域流行一种新的教学理论――混合学习理论,它是一种基于实践的学习策略和教学模式。依据学习目标需要,综合运用不同的学习理论、不同的技术和手段以及不同的应用方式来实施教学,在网络协作学习与面对面互动学习中取得平衡,以达到最优的学习效果和经济效益。

2.2 教与学理念的演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其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教师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有利于系统的科学知识的传授。其弊病在于:忽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的成长。而混合教学模式是建立在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基础之上的。基于这样的理念,应该为学生更好地吸收信息、理解庞杂的室内设计专业相关概念提供更多的选择,因为学生有各自的个性化特征和差异,这些差异包括:认知网络差异――即学生认知过程存在差异。教师需要识别了解学生的所见、所闻、所读并加以归类和分层次引导。

3.国内外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对比分析

本文以国内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和国外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研究。国内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框架的内在结构至少包含了框架的高、中、低三个层次。本文按照框架的高、中、低三个层次对编码内容进行了分析。

3.1结构分析

框架的高层次结构,是指对某个主题事件的定性。国内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和国外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的主题设置上呈现了多元化。

3.2研究结论

通过对国内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和国外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内容分析,得出了国内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在关于室内设计的异同。

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育的差异研究也逐渐引起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国内学者马春梅在论著中,重点分析了中外两国受到历史文化和具体发展国情的影响,在中外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育差异的细化体现,并深层探析形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为进一步探索中外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未来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创新的研究。这一文献与本文旨在研究的方向基本一致,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深刻的理论支持。

对于中外两国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育存在差异的分析中,侧重分析了教师的作用以及教学观念的影响,在国外国家教育指标中,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并不负责培养学生的读、写、算能力,而是提倡“人性教育”,注重探索、体验和讨论,让学生自发参与实践活动,表达自己的主张,探索周围世界。

在现行的国外的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育中,一些经典的程式化和模式化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育体系,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化。在中国的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育中,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但是在规范教育方面也仍然有进步空间。在当前中国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育的范式当前已经发生了变化,因此,在学习、教学、办学上都会有根本的转变,这种从教育理念到教育结构发生的变化就是教育范式的变化,对比中外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育的发展,可以从中互相吸收和借鉴重要的方法。

3.2.1相同之处

第一,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高层结构方面:

在教学内容的主题设置上呈现了多元化,室内设计的教学内容量在理论教育上都大幅超过实践教育的教学量。国内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量均较大,且主题多元化。

第二,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中层结构方面:

最主要的信源都来自专业的组织,以情节框架为主。

第三,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低层结构方面:

国内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在表现形式上的教学内容体裁,版面安排和教学篇幅也都趋于一致。

3.2.2.不同之处:

第一,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高层结构方面:

国外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比以国内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为代表的主题更加多元化。国内外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量居首位和末位的教学内容主题不同,国外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政治性也相对较弱。

第二,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中层结构方面:

国外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为代表的国外相关课程比以国内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为代表的高职教育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受到媒体性质的影响,在教材选材来源选择和教学态度上存在明显差异。国内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偏重于选择官方教材选材来源,中立教学最多国外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偏重于非官方教材选材来源。

第三,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低层结构方面:

国外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比以国内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在教材选材体裁、软硬风格、版面更具灵活性。

3.3原因分析

影响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因素包括:媒介性质,教学内容流程,教材选材管理,传播环境和受众的互动。

3.3.1媒介性质差异

我国的高职教育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由于教材选材媒介具有强大的直接功能和间接功能,为了达到宣传的目的、引导社会舆论。在影响到议程设置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构建时,高职教育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必然会将意识形态体现在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之中,树立良好的政府和国家形象、安定人心、稳定社会。

国外在高职教育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领导之下,面向市场的媒体类型,这就决定了国外相关课程受到高职教育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制的影响。

3.3.2传播环境与受众互动的差异:

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就是教材选材传播,即媒介发出教材选材到受众接受教材选材的过程。从媒介角度来看,要有效地实现教材选材传播,要考虑到传播环境,传播环境包括有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和意识环境。

从受众角度来看,不同性质的相关课程,存在着不同的受众意识,所谓受众意识,就是重视受众需要,以受众接受教材选材的主动性来确定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意识。由于高职教育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政治性和国外相关课程的商业性,又不可避免的使国内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存在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差异。高职教育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宣传为目的,对受众的重视程度低于国外相关课程,不同的受众意识也使两种不同的相关课程具有不同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3.4问题分析

3.4.1忽视课程的趣味性,片面强调教材的积极性

在我国的高职发展历史上,虽然历史发展较为悠久,但是在发展的领域内却并不强大。对于课程的趣味性的发展和创新一直也都停留在比较初级的阶段。

3.4.2课程的不科学性

传统的教学中存在着理论课程安排时间跨度大的一个问题,同一个系统内的问题,由于受到课程安排的设置,被人为地拆分为几个部分,并在较大时间跨度内实施教学,这就造成理论教学的不连贯,造成了知识点断层,在于实际操作结合的时候造成生疏感。

4.建议

4.1教师应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

把教师的教和课堂设置与教材教学融合、统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发挥自己的导向作用,积极引导学生,不是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简单的否定。而是应尊重学生发表的见解,即使其中存在不合理成分,也应重视其中蕴含着创新思维的火花,特别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贵有疑,敢于质疑的精神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前提。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出创新的认识,让学生形成创新的思维。

4.2利用丰富手段,提升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本身就是一门比较抽象的教学,语言的运用、语感的形成都是需要老师和学生互动来学习的,没有学生的积极配合,教学不能收到好的效果。但是,丰富课堂手段就改变了学生对于学习没有兴趣的情况。

4.3以就业为导向

构建这样的教学体系的时候,首先在理念上要定位清晰,明确所有的教学活动和体系建设是以促进在校学生就业为导向。坚持了这个重要原则,才能意识到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的重要性,才会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的模式和体系。这就要求院校在室内设计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上,探析最新发展的行业动向,切合市场发展需求,提供最新的教学知识,不墨守陈规、因循守旧。

结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高职教育的专业也必须作相应的改革,使培养的人才既有系统知识又有实际能力。总之,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在坚持着“市场导向,管理创新,质量至上,技术领先”不动摇的方针下学校领导人员都在重视学生建设的过程中给予了高度重视,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模式。学校要努力寻求在市场营销方面的多方支持,尽量为学生提供多的实际条件。另外,学校可以通过发挥学校的优势,为企业培养市场营销员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更加便于工学结合的顺利实施。总的来看,工学结合的教学方式在提高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学情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明全.全程渗透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2008.22

[2]陈维彬.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教育理论.2007.97-99

第8篇:室内设计开设课程范文

1.1明确的培养目标对课程设置的意义所谓的针对性是指要根据行业的发展确定明确的培养目标,比如装潢设计专业必须要确定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在室内装潢方向还是广告装潢,虽然学生有三年的高职学习时间,但这三年的其中一年主要学习的是基础课和公共课,剩下两年时间还需要有半年的实习实践,剩下的一年半的时间中,如果像以往的课程设置既开设室内装潢的课程又开设广告装潢的课程的话就会造成专业定位混乱,导致学生对自己的专业认识不够,专业能力不全面,以及造成学艺不精的现象。所以明确专业的培养目标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的课程设置。

1.2不同专业方向培养目标对比比如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主要面向装潢艺术设计行业,培养能适应平面设计、室内设计等工作需要,具有包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广告设计、标志与VI设计、家居装潢设计等能力等。而室内装潢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掌握室内外设计原理、制图与识图、预算与招投标等室内设计理论知识及Photoshop、3DSMAX、CAD等各种设计软件的熟练使用,掌握室内外效果图的设计方法及技巧,掌握建筑景观漫游动画制作技术,具备现代设计理念与制作能力,并能考取ICAD国际建筑装饰室内设计师证书,AutoDesk认证AutoCAD证书,Discreet认证三维设计师证书。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目标:具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创新能力、艺术修养和职业素养,能胜任室内装饰工程设计公司、园林规划设计部门、施工企业等相关企业的工作岗位,从事方案设计、图纸制作和施工管理工作及其他相关工作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上述专业均属于艺术设计专业,但是培养目标可以看出室内装潢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两个方向目标较明确,而第一个艺术设计专业的方向比较乱,要培养平面设计人才又要培养室内设计人才,最后导致目标混乱。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的方向就不好把握,所以才会出现前期调研中发现的什么课程都有的现象,这种两类课程混合在一起的课程设置一定要改变。

2实践环节课程设置要与岗位相结合

在前期的调研中发现,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中有部分课程跟专业所面向的岗位来说并没有什么关系,这样就导致了“学而无用”的现象,所以专业课程设置应该本着“学以致用”的理念,“以岗位定课程”的原则,确定学生面向的职业岗位,在理论教学够用的前提下突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加强职业技巧的训练。还是以室内设计专业为例,一套完整室内设计流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开展工作:完成整个工作流程主要需要的工作岗位有设计师、绘图员、装饰施工监理。再来看实践环节的课程针对室内设计方向的主要有:室内设计实训、效果图表现技法实训、室内陈设与软装饰设计实训、CAD实训、三维建模实训。从这些课程可以看出,室内设计实训、效果图表现技法实训、室内陈设与软装饰设计实训这几门课主要是在培养学生方案设计的能力,主要针对的岗位就是设计师。CAD实训、三维建模实训这两门课程主要是电脑绘图学习,自然针对的是绘图员,但绘图员一般只是初入行的必备技能,最终学生还是要向设计师的方向提升。可以看到在实践环节的这些课程中并没有关于装饰施工的课程。当室内设计师要完成一个作品,他除了具备驾驭艺术形式美的基本美学能力外还需要懂得空间设计,并能清楚这个作品应该怎么制作完成,在方案施工的过程中会不会出现材料与设计不符的情况,会不会造型太过不切实际而无法施工等这些施工问题,若要出现这些问题那么就意味着方案可能需要修改。但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90%的学生表示不懂得施工,不知道完成后到底是什么样子,这显然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要在实践环节课程中加入相关的课程,如装饰施工工艺、装饰材料工艺等,尤其是材料应该作为重点课程来进行安排。

3实践环节课程要以能力递进为主线

前期的现状分析中还发现,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中,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衔接比较凌乱,没有逻辑,学生只是一门一门地把课程学完了,可是却无法把每门课的内容衔接起来,不利于整体专业能力的培养。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能力可以分解为基本能力、专项能力、伴随性能力三个部分。其中基本能力所包含的审美、想象等能力,是伴随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根本能力,也是形成个人设计风格、个人设计审美取向、个人设计评判标准的前提,为了提高学生的基本能力所开设的课程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专业基础课。专项能力是构成该专业特征的重要内容,对应的就是本文阐述的实践环节课程。伴随性能力培养则是隐性的,但确实学生成为设计师所表现出来的工作能力的重要内容,更是适应当前设计行业团队化作业的必备能力。下面是室内设计专业各课程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在完成相应的基础课程后,实践环节课程作为培养专项能力的主要范畴要做好课程和课程之间的衔接,做好科目与科目之间的联系。仍然是以室内设计方向为例,江苏城市职业学院的课程安排是这学期学装饰制图、表现图绘制,下学期再安排在CAD、photoshop、3DMAX这类计算机绘图的课程,等学到室内空间设计等这些课程时可能又要下一个学期了,这样的课程设置方式课与课之间是独立的,学生就没有办法联系起来理解自己的专业。所以以能力递进为原则进行课程设置,在保证基本能力后,装饰制图、表现图绘制、室内设计概论这些课程尽量放在统一学期来学习,因为在能力递增的角度来看,学生首先需要能看懂、会绘制装饰图纸、效果图,然后才能进行室内设计的学习,这样设置是为以后的实践设计先打下很好的基础。而后开始注重面向行业的专项能力绘图的能力需要加强CAD、photoshop、3DMAX等学习计算机操作的课程;最后再开始设计能力的课程如建筑与室内空间设计、家具设计、采光与照明设计、室内装饰与陈设设计这些课程时要先让学生理解空间,再懂家具与照明,最后再考虑陈设,按照设计的顺序来进行课程先后的安排,达到能力逐步递进。

4实践环节课程设置要灵活多变

第9篇:室内设计开设课程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改革;建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重大任务,促进高校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国内诸多高校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的要求并结合自身特点,积极探索各门专业课程改革的新途径、新方法。作为“职业教育”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也不例外,以笔者工作的一所民办高校来说,也在努力探索各门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新办法,而本文笔者以自己教授的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为例,谈一谈此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设想,以期对此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有所益助。

一、明确室内设计教育的定位,合理设置课程

由于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与中职教育上存在交叉,导致最终培养出的一线的劳工,这明显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初衷极不相符。正是因为对该专业的定位含混不清,也容易导致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要么沿用中职教育(很多高职院校都是中职学校升格而成的)的模式或者“套用”本科院校采取大同小异的模式。有学者认为,目前课程设置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两个问题上:“其一,课程内容设置上过于老旧,没有与专业相统一。就拿传统的素描课来说,训练方式还是以传统的美术院校的训练方式为主,而这种训练内容和方法,无法彻底解决室内设计师的造型能力培养问题,从内容、观察方法和思维方式上都不同程度地偏离了室内设计专业的性质;其二,高职室内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组织上缺乏了统整性和衔接性。在课程组织过程中必须把握好统整性和衔接性这两个原理,合理地处理好学科内容与学习单元的顺序关系以及课程内容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而在目前的高职室内设计课程组织中就出现了这些问题,如有些课程内容知识过于陈旧、课时分配不科学、课堂教学和学生实践分离等。[1]所以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必须与专业相统一,彰显室内设计专业的性质和特点;要从系统论的角度对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整合,使该课程体系内部子系统之间及子系统各要素之间都能“合理运转”,形成整合效应。笔者进一步认为,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还应结合所在地区的历史文化特点和建筑行业的发展特色,才能实现室内设计专业结合实际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目标服务。

二、重视现场教学提升学生技能,促进课堂所学的快速“内化”

目前,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技能训练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众所周知,高职院校各系部所建设的专业工作室,不仅是学生进行专业岗位技术技能培训与鉴定的地方,也是学生进行实践训练的场所。然而这对“职业教育”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来说远远不够,高职院校还应开辟各种“绿色通道”,努力为大学生提供多样的校外实践机会,比如,在辅导员或班主任的带领下让学生深入施工现场掌握装饰施工、装饰构造等的第一手资料,在“消化”和“验证”课堂所学的同时,提升自己的技能,也为后续课程的学习积累“一线经验”。有学者指出,现场教学能够强化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及运用能力,教师必须重视快速手绘、运用3DMAX等设计训练,以强化学生手绘和电脑效果图表现能力。[2]从大三开始,高职院校应组织学生全部进入实践学习阶段,比如到学校定点实习单位的相关设计公司进行顶岗实习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能让学生踏入社会前提前“预热”,让他们熟悉实习企业的运作情况,体验生产过程,感受设计程序,了解项目管理,加深专业印象。

三、构建专兼结合的“双师”教学团队,实施“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

高职院校应建设由“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 企业专家组成的工作室教学团队”[3],校企共享人力资源,教师既要有全面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有较强的岗位实践能力。以笔者所在的重庆科创职业学院为例,目前专兼结合的“双师”教学团队还在不断建设中,为了建设这样一支教学团队,必须实施“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策略。“走出去”就是指,高职院校要利用多种途径,给专业教师更多的相关企业兼职的机会,让他们通过真实项目带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将挂职企业的实际项目引入课堂,带领学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引进来”即指,高职院校应高薪聘请具有相应行业资格证书的校外企业人员成为高校的兼职教师,以巨蟹公司为首,我系让他们把在企业工作的“一线经验”和思想带到高校课堂上来,使高校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都能吸取实践的“养料”,促进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更加实用化、社会化。学校还要定期开展专、兼两种人才的交流活动,让他们都能彼此吸收对方的优点和长处,进而让这样的教学团队焕发出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勃勃生机。

四、优化教学环境,创新教学方法

优化教学环境,笔者认为,必须加大基础设施的经济投入,增大正常教学投入和设备投入的比例,如通过建设模拟工作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为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活动提供便利。同时还应安排专项建设经费,保证教学改革经费的及时到位。创新教学方法,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让教师由“教授”’转变为“引导”,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消化;要将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4]让学生都能自主学习,自我提升。比如在“室内设计项目实训”项目实施过程中,将整个班级分成若干操作小组,每组 3――4人,让他们在交流、探讨、合作中互帮互助,共同完成一个个项目。唯有此,才能让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速学习、快速提升。

参考文献

[1] 陈 婷 ,徐 昕 . 浅谈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 [J].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3(Z1)2012(29)

[2] 潘 春 亮 . 浅谈高职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路与途径[J]. 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