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识字教学案例分析范文

识字教学案例分析精选(九篇)

识字教学案例分析

第1篇:识字教学案例分析范文

电大属于系统办学,课程性质分为统设课和省开课,各级教师进行课程教学与管理,角色分别为课程的主持教师、责任教师和辅导教师。职业道德与药学伦理课程属于药学专科的专业省开课,因此省校教师既是课程主持教师也是课程责任教师,对课程的教学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笔者担任该课程主持教师5年来,针对以前没有开放教育药学专科学生使用的文字教材和视频教材的现状,2011年始成立课程团队建设此课程。首先顶层设计好课程教学一体化方案,实行文字教材与视频教材互补、文字教材与网络课程互补;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特点与需求,充分利用网络优势,设计好学习评价;定位好该课程为理论性课程,以案例教学为引导,分析了医药科研、生产、营销、医院药学及药品质量监督管理等领域的伦理问题;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不单一进行,而是将药学领域的伦理道德案例放在各种形式的教学中。因为统设课或者省开课强调五统一(统一的课程名称和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材,并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和统一的评分标准),顶层设计好,便于这种系统办学形式的教学开展,也解决了教学点辅导教师力量薄弱、实践教学不能落实的难题。有较好的临床经验,但缺乏理论指导是开放教育药学专业学生特点之一,因此通过顶层设计把案例放在教学中进行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实现课程实践教学目标。

二、在网络课程资源建设中铺设好

单一的文字教材或零散的网上课程资源已经不能满足学生需求。职业道德与药学伦理作为中央电大精品课程,在其资源建设过程中根据顶层设计之架构,在许多环节中铺设好课程实践教学之基石,便于真正落实。一是专设临床案例栏目。该栏目呈现32个与医药道德有关的临床案例,涉及到药品科研、生产、营销、医院药学、药品监督及药学人员间关系等领域的伦理道德问题,通过案例呈现、专家解析、学习体会交流三个方面来帮助学生理解在药学领域中的道德要求与基本规范,从案例中可以分析其透射出的理论是什么,学生学习体会交流中可以看到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二是视频教材讲授中分析药学领域中的热点伦理道德案例。由于文字教材课时与字数的比例要求不能呈现大量的临床案例(该课程2学分,文字教材36万字),因此视频教材不能是文字教材的照搬,而是与文字教材互补,用生动的图文并茂和热点案例引入的形式讲授理论知识,打破课程实践环节中“到一个实践场地,找一个案例,然后进行分析,最后完成任务”这种既耗时、又难以控制落实的“形式上”的课程实践教学,以这种形式达到“润物细无声”,真正落实课程实践教学,让学生有所获得。三是面授教学的PPT以案例导入形式开展教学。网络课程中的教学辅导栏目中有每一章节的教学PPT,便于教学点辅导教师或者学生下载使用,每一章节的PPT中都以案例导入形式来引导该章节的学习,并且在知识点中有临床案例的举例。这种方式旨在统一PPT的基础上,引导教学点辅导教师落实好课程实践教学环节,防止随意教学。四是试题库建设中融入较多临床案例,实质上为侧面评价课程实践教学。由于系统办学,教学点辅导教师对职业道德与药学伦理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落实如何,作为省校教师无法得知,但可以在学生的学习评价上进行设计,因此在课程的试题库建设中就有很多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试题。例如判断题:“反应停”事件警示我们医药人员在工作中一定要严肃认真遵守行为的准则。例如单选题:李时珍用了27年才写成《本草纲目》,最能体现其哪项道德品质?因为在视频教材中老师讲解过这些案例,在试题库中设计这样的题目就是用来评价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检测课程实践教学的目标是否达到。

三、在各种形式的教学中落实好

开放教育教学是基于网络并适应成人特点开展的教学,包括面授辅导(不超过课时的1/3)、实时交互与非实时交互的网上教学、小组讨论等。职业道德与药学伦理课程的面授辅导因为有统一的PPT,对临床案例搜集和教学就能保证和落实。非实时交互教学一般在一个时间段按照教学一体化方案设计一个主题,如学习第4、5、6章时讨论主题为“安乐死药物研究中的道德”,学习第7、8、9章时讨论主题为“病人合法用药应该享受哪些权利”,并且在临床案例栏目中学生可以交流学习体会。每学期省校平台组织1次网上实时交互专题教学,用案例形式来组织教学,落实课程实践教学。

四、课程实践教学探索的实效与几点体会

(一)实践教学的实际效果

职业道德与药学伦理的教学内容理论性强,六个药学领域的职业规范、道德伦理内容难以记忆且容易混淆,通过课程实践教学以临床案例导入、投射理论、分析案例,在各个环节都这样设计并应用,教学内容变得简单明了,面授辅导教师能讲深讲透重难点,不用费神如何设计教学内容、找案例、找实践基地。同时学生对临床案例非常亲切,工作中常发生的案例能够用理论的知识得到解答,能够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且巩固了理论知识。湖南电大从2012年春开始实施以来,经过几年的完善和实践,反馈非常好。分校和教学点老师不用为“如何教学、备课、找案例、找实践基地”而发愁;学生学习兴趣空前高涨,长沙电大、药学分校、卫生分校反馈学生到课率明显高于其他课程,并且对面授课中的案例非常感兴趣。在省校开展的网上实时交互中,学生还分享工作中发生的案例供大家分析,在交流中学生明显感觉到要警醒自己在工作中违反这样那样的操作规范、政策法规及道德伦理。从近几年的学生成绩分析也可以看出,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方面有所提高。

(二)几点体会

第2篇:识字教学案例分析范文

关键词:ACCESS;案例驱动;教学改革

ACCESS是一种关系型桌面数据库管理系统,具备功能强大和操作简单的特点,适合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理解数据库技术。在ACCESS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中,引进案例分析,有助于合理调整学生的知识结构,并可帮助学生对项目背景、业务需求分析、功能需求分析、数据需求分析、数据库管理软件开发等过程进行系统的学习。

1教学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目前,教育部考试中心在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中,将ACCESS列为二级程序设计考试的可选语种之一,大多数学校将ACCESS程序设计作为非计算机专业必修的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然而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原因是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中施受(师、生)双方所持有的理念、教学方法的设计等都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第一,在课程的内容设计上,目前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数据库理论为主,另一种是数据库的基本应用为主。前一种内容设计架构主要着眼于提升学生在数据库方面的理论素养,但这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有“舍本求末”之嫌;后一种情况虽然在内容设计上强调“学以致用”,但要么是以比较陈旧的案例作为训练的素材,例题设计陈旧,要么就把实验内容设计得过于复杂。

第二,受传统教学的影响,课程教学中虽然引进了多媒体教学方法,但课程上的教授、教师往往过于侧重理论,一味讲解各种控件的属性、事件、方法等,且往往缺乏新颖、有趣、精简的课堂案例设计。

第三,等级考试引进后带来的新问题。等级考试中ACCESS语言的引进,本意是为了加强ACCESS语言的应用推广。不料它引发了一个副产品,教学中教师为考而强调基本概念和语法,只讲解无忧软件中的例题等,根本讲不透,学生为考而死记硬背标准答案,很少涉及实际应用,操作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几近荒废。通过对最近几年考试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在综合编程题30分题中,满分只占20%左右,即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

故此种种,再加之各个高校扩招以来,学生素质已呈逐步下降趋势,学生主动学习意识不强,教学中施受(师、生)双方所持有的理念――为“考”而教,为“考”而学,自然而然形成并流传,几乎难以纠正。

显然,ACCESS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如箭在弦,势在必行。我们认为,课程的应用性特点要求我们必须以应用能力的提升为目标,以案例本身的更新和案例教学法的优化来驱动这一改革。

2案例教学实践

案例驱动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1]。案例驱动是将知识点分解到若干实际案例,使学生从知识的被灌输者变成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也从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变成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2]。让学生先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再剖析理论知识,理解高层次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参与思考、讨论、分析,逐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传统讲授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时,大多数教师都从基本概念和专业术语开始讲解,如关系数据库、对象、类、属性、事件、方法等,然后再讲窗体、报表。对于大一新生来说,理解难度太大,容易产生厌学情绪[3]。如果采用案例驱动教学,给学生先介绍一个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从实际的例子入手,让学生掌握设计用户界面,激发学习兴趣之后,再引出界面所需的数据。而输入数据时要注意各数据的类型匹配,再讲解基本概念,这样学生很容易理解专业术语。

2.1案例设计

教师设计案例时,必须把握教学内容,从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尽可能设计一些学生容易理解、符合实际教学要求,难度适中。同时应用多媒体技术表现,实现各章节内容的嵌入,促进学生的自修能力让学生成为主体[4]。案例设计要有连贯性,讲解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发现问题,从而实现知识扩展[5]。

将学生成果纳入案例教学,对历年学生创造程序进行评优,挑选最优秀的程序设计项目。在教学中演示给新生,分析案例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进而引出该案例中用到的知识点;举一反三,启发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总结,对案例完善和扩展;最后达到知识融会贯通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2案例组织

案例的设计非常重要,如何对案例进行合理编排与组织使学生能够接受与理解也是我们要认真考虑的问题。Access中程序设计是用VBA来实现,所以我们必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介绍VBA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及编程思想。用最贴近学生实际情况的案例,如循环语句可以设计学生成绩评定等级的案例。

案例组织应本着由简单到复杂,知识点由浅入深,有效扩充的原则。案例必须紧扣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学生的层次不同,可以有选择性的要求学生掌握不同的案例,基础差的学生可以由老师参与一起分析案例,有目的地训练他们如何分析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6-9]。

案例组织最重要一环还是教师课前准备,教师必须对案例进行全面的分析。掌握各个案例之间联系、把握各章知识点重点、难点。帮助学生掌握正确分析问题的方法,启发和诱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归纳与总结。教师在课后认真总结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容易出错环节,整理容易出错的案例并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从而实现整个案例教学进程的有效调控,确保教学的质量。

2.3案例实施

案例实施最重要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提前将下次课案例分发给学生,使学生在课前对内容进行阅读、思考、分析。教师在课堂组织学生讨论,总结与评定案例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对存在的疑问进一步思考和分析。

3经典项目案例分析

3.1教学大纲的要求

1) 掌握数据库表的基本操作步骤;

2) 表结构的设计与字段属性的设置;

3) 表之间的关系设置。

3.2提出问题

根据以上教学大纲要求,教师提前设置一个案例场景,描述如下:

“一所高等院校进行扩招以来,教师批改试卷的工作量越来越大。为了减轻教师批改的工作量,让教师把工作重点放到教学案例设计当中。因此,学校教务处委托你开发一个‘试卷管理系统’”。

该系统主要实现学生无纸化考试。包括考生管理、教师管理、试卷管理、成绩查询管理等。现在,作为一名程序设计人员,要求完成试题表与答题表的设计。

3.3分析问题

1) 试题表与答题表的信息,方便以后的查询、增加、删除、修改等操作,通过建立数据库来存取试题和答题信息;

2) 如何设计试题表的结构,如何设计答题表的结构。首先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结构。

3) 在建立表的结构时,如何合理的设计各字段的属性,包括类型、大小、主键等?操作步骤是怎样的?

3.4解决问题

1) 根据案例要求,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完成数据表的设计。具体参考操作步骤如下:

Step1:根据案例要求,教师规划出试题E-R图,如图1所示。

在此参考步骤中,根据图1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为什么要设计属性1、2、3和4;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设计“答题E-R图”,并引申出关系数据库中的实体、属性、联系、域等基本概念。

Step2:根据E-R图,规划出试题数据表的数据字典,如表1所示。

Step3:根据数据字典,在ACCESS数据库中创建testque表,并输入测试题目记录;

教师提出问题供学生思考和实践:①题目字段类型为什么要设置为文本型?它的大小为可以设置为10吗?从而引出ACCESS中的中英文字符长度相同的概念。②将题号的数据类型 “数字类型”更改为“自动编号”类型,输入数据时是否更快捷?(请学生自行体会)。③题号字段为什么要设置主键?它的值能不能重复?(教师可在此引导学生进入答题表的建立,并强调试题表与答题表之间的联系)。

3.5课堂总结、学生独立设计

通过建立数据库和表的步骤,学生就更容易理解设计表结构的重要性。通过这个案例,学生掌握建立表的操作步骤,明白了表的设计过程以及表之间的联系,易于理解实体、属性、域等概念,为后续的程序设计奠定基础。

在整个教学过程完成后,教师对各知识点进行归纳,对未纳入案例的内容进行补充,引导学生独立设计案例,巩固所学知识。完成表记录输入后,教师提出根据试题表中记录如何实现批量修改、批量删除,从而引出操作查询设计。

4教学效果

通过教学实践验证案例驱动教学法,能更加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在验证过程中,选取不同专业的新生,分为4个班,文科、理科各有两个班。甲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乙班采用案例驱动教学法。教学后4个班级都参加全国计算机二级ACCESS等级考试,考试内容分为笔试和机试两部分,统计成绩如表2所示。

以上统计显示,文科笔试乙班比甲班及格率高12%,机试乙班在基本操作题和简单应用题正确率平均80%,特别是综合应用能力强于甲班3倍以上。理科笔试乙班比甲班及格率高20%,机试乙班在基本操作题和简单应用题正确率平均96%,综合应用能力强于甲班2倍以上。

5结语

在Access程序设计课程教学采用案例驱动方法,可以增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应用数据库的综合能力,有助于提高其所在专业应用计算机的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调查证明,采用范例引导型教学、师生互动教学,以综合实际案例为教学模式的案例驱动式教学是适合社会发展和需求的新型教学模式,它值得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者去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黄冬梅,王爱继.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案例教学[J]. 计算机教育,2009(16):126-129.

[2] 袁维新. 影响知识建构的环境因素探析[J]. 教育科学,2003,19(1):41-44.

[3] 庞晓琼. 案例驱动的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教学改革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9(1):62-64.

[4] 龚沛曾,杨志强,顾春华,等. 大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培养的改革和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2008(6):16-18.

[5] 黄永灿,徐甜. 案例驱动教学法在VFP程序设计课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J]. 广西轻工业,2009,25(4):169-170.

[6] 李宏图. 案例驱动教学方法的探析与实践[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2):90-93

[7] 常梅,李迎秋,李永. 案例驱动在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的探索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9(22):82-84.

[8] 龚沛曾,杨志强,顾春华,等.构建综合教育环境,提高大学生计算机综合能力[J]. 计算机教育,2009(12):110-112.

[9] 黄陈英,曾俊,黎明. 教育技术在“Access数据库应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 20(10):73-75.

Cases-driving Reform and Practice of ACCESS Programming

LIANG Hua, CHEN Zhen, ZHANG Bo

(Huna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College, Changsha 410205, China)

第3篇:识字教学案例分析范文

论文关键词:“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是近些年来在教学过程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主要应用在管理学、法学等学科,在计算机教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中应用并不是很广泛。本文旨在研究案例教学方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应用的基本规律,如何在计算机基公共础课程中实施创新型案例教学法,提高案例教学的质量和创新性,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传统案例教学法

传统案例教学法是在的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以实际的项目案例为对象,先由教师对案例进行呈现,并作适当的分析,然后让学生分组围绕各自的项目案例进行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最后以共同完成案例。通过对案例完成的情况来评价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它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以案例为主线,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多种形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对案例所提供的材料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见解,做出判断和决策,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

2.创新型案例教学法

传统的案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小论文期刊网期刊网论文网,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占据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时间。相反学生是教学的参与者,参与时间有限。问题的重点在于在学生从始至终是被动的接受案例,而没有真正的分析和理解案例。在创新性案例教学法中,教与学是一个双向的交流的活动。学生是参与者和案例教学的主体,不仅要参与案例教学环节,还要参与到案例的设计中。学生要事先准备好案例中的材料,由教师组织学生共同设计案例,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自己设计的案例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将学生引入一个他们的真实情境中,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双向和多向互动以及积极参与、平等对话和研讨,更直观、更深入的掌握案例中的知识。那么创新型案例教学法的关键在于案例的设计。

3.创新型案例教学设计

明确创新型案例教学特点以后,重点就是案例的设计。编写案例的基本要求如下。案例撰写的核心是学生:如何解决这学生提出的问题,就成为关注的焦点。我们将班级的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每个组的学生负责一个案例材料的组织工作,鼓励他们提出有代表性的案例,老师在案例的选择和设计方面详细指导。每节课的教学中案例是由小组的学生自己讲解。学生讲解的案例一般都做了充足的准备,包括要讲解内容、讲解方式以及如何讲解等。通过学生的讲解,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很集中,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已经被调动起来。这时教师就可以发挥主导作用,对案例适当的分析,然后让学生分组围绕案例进行思考和分析等活动。

另外创新案例教学需要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确立主题。学生再设计案例的时候,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指导。案例的选择要符合知识性、趣味性、理论性要求并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主题。

(2)不要分析,这是教师们常犯的一个错误。案例的编写者只需要提供原始材料,不需要提供分析观点。

(3)是不要改编。案例是由学生提供的,是从他们角度出发。教师应该要提供编写案例的方法,对案例的选择提出意见,而不应该对案例的内容进行改编。

4.创新型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第一步,请学生展示案例,提出问题,讲解案例

摘要求和规范。并将手抄报作品展示给学生。教师可以开始分析如何运用Word提供的图形处理工具设计、制作出具有个人风格的手抄报。

第二步,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操作方法。例如:在制作手抄报的过程中,启发学生注意观察手抄报制作中需要的工具,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完成这个案例。通过观察手抄报中插入的图片素材,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素材的来源,各种图形对象的操作,为学生理清思路。

第三步,鼓励学生自主或合作的方式完成案例。在完成案例的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他们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问题的引导下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操作技能。教师作为学习的指导者,接受询问,启发思考,必要时给予适当点拨。同时,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去解决问题,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在这个阶段中小论文期刊网期刊网论文网,学生根据手抄报的主题,要搜集制作手抄报所需文字材料和图片等素材。按照教师的提示和相关的知识点,思考问题解决的方案,如:怎样插入图片?如何设置段落背景颜色?怎样制作首字下沉效果?

第四步,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例如,针对案例中所涉及的知识和相关操作,归纳Word中文字的格式化处理,段落的排版,各种图形的插入和编辑,首字下沉,分栏,绘制图形等操作。这些知识和操作对本案例的实际意义、重点、难点、容易出错处等及时进行总结。并针学生完成案例的情况,指出不足之处,进行引申和提高。补充一些关于文字排版处理在本案例中未涉及到的知识,如Word文档的页面设置,页眉页脚的添加和设置操作等。

第五步,举一反三。结合案例知识点,进行拓展性训练,使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复习巩固。例如:可以布置一个作业,让学生自己结合生活中的所见所闻,选择一个主题,利用本案例的学习的相关知识,制作一份电影的宣传海报。使学生学有所用,在本案例的知识和技能基础上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4篇:识字教学案例分析范文

1.1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

首先,教师确定案例。案例的选择除了考虑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外,还要考虑案例的典型性,尽量选取知名广告企业所制作的经典广告案例或者获得国内外广告大奖的广告作品,分析这些优秀作品的创意、策划、文案和制作技巧,可以开拓学生视野,了解广告制作的最新发展。案例的选择也可以在教师给定方向或指导性建议的前提下,由学生自己设置。其次,教师对案例进行讲解。阐明学习目标,并介绍实施案例必备的知识。在制作实例时,如果有多种操作方法,要尽量多介绍几种,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不拘一格、多角度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另外,还要多分析或引导学生自己分析经典实例,思考它们是如何创意的、采用哪些软件功能进行制作的。然后,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由学生自己完成对所选案例的制作。作品制作完成后,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教学评价。

1.2教学实例

利用Photoshop软件制作房地产杂志广告。首先,教师向学生展示案例作品,并分析作品的主题、艺术表现、版面编排等广告设计必备知识。比如本实例作品的主题是表现房产的高贵与典雅,以简洁清晰的图形,蓝灰色调为主,给人以高品质的视觉感受,文字采用居中对齐的编排方式,体现出一种欧式典雅的风格等。其次,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案例中的有些制作效果,学生可以自己分析出来,但对于部分效果的制作可能存在的困难,教师应适时引出新知识,并讲解。比如本实例的背景中星光的制作,学生会遇到困难,因为画笔工具的使用还没有学习过。教师在讲授画笔工具时,要引导学生知识的迁移,在今后的作品制作中,类似的效果可以使用画笔工具来完成,做到举一反三。然后,提供案例制作所需要的素材,学生结合已有知识和获得的新知识,完成案例的制作。最后,师生共同评价作品。采用自我评价、同学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从主题表现、画面美感、工具使用、图像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经过教学实践,把教学内容融入广告案例的设计与制作,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任务驱动教学法

教师明确提出学生应该完成的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此方法和问题教学法相结合,更能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性。先设定一定的问题导出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完成任务。

2.1任务驱动教学的实施过程

首先,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核心在于任务的设定。在任务设定之前,教师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广告学专业的特点,学生兴趣点以及工具的实际应用环境等。并且任务应存在一定的难度。其次,教师在布置任务之后,还要引导学生思考完成任务的思路和方法。提出任务之后,教师不要急于讲解,而要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与积极性,让学生讨论、分析任务,提出完成任务需要学习哪些知识。而且,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在完成任务中渗透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以增强学生完成类似任务的能力,提高自学能力。此外,在任务完成过程中,教师可进行个别指导。但要把握好分寸,点到为止。任务完成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请学生谈谈学到了什么,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解决的。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使学生获得相对完整的知识。

2.2教学案例

教师提出任务,运用Flash软件制作一个国庆节的广告条。教师首先指明设计思路,以大量的气球图案作为背景,动画的效果是气球慢慢升起,并左右慢慢摇摆。画面上还有一些五角星图案和文字“祝你国庆节快乐”,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想象创作图像效果。任务提出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对任务进行分析,要完成这个任务,需要绘制气球和五角星图案,输入文字,并创建气球慢慢升起和摇摆的动画效果。经过分析知道已学过图形的绘制和变换、文字的添加及编辑。可是怎么使气球动起来呢?这时就可以引出新知识点:要想实现动画效果就要先学习创建补间动画,如果要使部分气球按照不规则路线运动,还需要学习引导层动画。通过对任务的分析可大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然后教师对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新知识,进行讲解。

学生灵活运用已有知识和新获得的知识,上机完成任务。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当学生提出问题时,如果是一些共性问题,教师可统一讲授,但是教师不应当直接告诉学生如何去解决问题,而是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大体思路,比如从哪里去获取相关的资料、寻找相关的帮助。任务完成后,采用自评、互评和教师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反思各自作品的优缺点,通过这种协作和交流,学生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开阔思路,从而对知识产生新的理解。最后教师要进行总结,使学生获得较系统的知识。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广告软件课程的教学中,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也和广告学专业的培养目标相一致。

3项目教学法

3.1项目教学的实施过程

小组成员通过开展讨论、相互启发、相互借鉴、共同搜集整理资料等多种合作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按照教师认可的实施计划和已确立的工作步骤、程序开展工作。最后,项目成果评价与应用。学生在完成项目后,先进行自评、互评,教师应指出作品的评价重点。学习别人的特色和优点。最后教师对各个作品进行综合评价,在评价学生的设计作品时,除了肯定作品的成功之处,还应该指出问题所在,给出具体修改建议。学生进一步修改完善各自的设计作品。把每个小组完成的优秀项目成果应用于实践中。

3.2教学案例

影视广告编辑软件Premier的教学和广告大赛结合起来。运用项目教学法,把整个软件的教学内容,融入到影视广告比赛作品的制作中。首先,学生分组,对广告大赛的策略单仔细研究,自行选择感兴趣的项目。其次,收集材料,前期调研,运用头脑风暴的思维方法,进行广告的策划与创意,写出文字稿本和分镜头脚本,由老师指导修改,并进行影视广告的拍摄。

第5篇:识字教学案例分析范文

关键词: VB程序设计 案例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设计

一、引言

案例教学法是通过一个具体教育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景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改变传统教学以本为本、从概念到概念的注入式教学方式,变成一种促进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索性学习的开放式教学方式。

计算机VB语言是一门学生程序设计的入门课程,它的可视化界面能够引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但在传统的VB语言教学中存在着以下问题:

(1)传统VB语言基本上根据书本上的知识点进行教学,从一开始的VB语言变量、表达式,到顺序程序结构、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这些基本语法开始学起,大量的理论很容易使学生在学习上产生倦怠,尤其是对于一个中职的学生来说,理论基本功相对较弱,讲太多的理论语法和英文单词不利于提升中职学生对VB语言的学习兴趣。

(2)VB语言比最基本的QBASIC语言增加了可视化功能,VB是以可视化编程环境为平台,向学生提出编程中最基本的概念:对象、属性、方法、事件过程等概念。这些可视即可得的编程界面比QBASIC和C语言更容易学习,但我们很多教师拘泥于讲解大量的控件、属性和方法,使得学生只注意记忆各类控件属性和英文单词而忽略培养编程思想。

(3)我们从VB语言教学中发现,一开始学生对于可视化界面学习很有兴趣,但是到课程后半阶段一旦需要在程序中写一段代码,极大部分学生感觉比较困难;虽然有一部分能力强的学生较好地形成了编程的思维,但是涉及较大的实际编程问题时,还是无法学会如何把实际问题转化为程序语言。这一问题是目前VB语言教学中普遍存在的。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在VB语言教学中系统使用案例教学法,即放弃过度追求语言知识本身的系统化和细节化的做法,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案例,让学生在编程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做到“做中学”,在案例教学的经验和活动中获取知识,增进才干。

二、案例的选择

1.案例应具实效性:一个好案例必须具有时代的特征,能反映当前具体的实际应用,可以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或工作中遇到此类问题时,借鉴该方法解决,对学生的学习具有举一反三或事半功倍的效果。应尽量向学生介绍一些典型的案例,这些案例都是前人的经典之作、经验之作,有助于学生经验的积累,培养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兴趣,对思维方式的形成也大有裨益。

2.案例应具思维的拓展性:一个好的案例能够把一些相关的知识点串连在一起,从而使学生能够通过案例的学习来理解并掌握某一些理论的原理或基本概念,达到从例到理,再从理到例的转换。要在案例教学中贯穿编程风格的训练,让学生在案例中学习,也让学生在案例中反思、总结和不断更新原有知识。

3.案例应具适用性:适用性是指案例的大小要合适、难易要合适。需要注意案例的大小,可以先从小的案例教学入手,一般这些小的案例只需要在课前15-20分钟内进行,这些小案例涉及的知识点不多,但更容易突出授课目标,等到学生适应后再选用大的案例。在大的案例中可以培养学生将基础知识应用于复杂的现实世界问题的能力。选择案例时也要注意案例的难度,没有难度,学生会没有兴趣;难度太大,学生又容易丧失信心,否则对授课不利。

三、案例的实施

案例的实施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让学生在案例中以例释理,以例证理,从而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一阶段是实现例到理的转换。我们在设计这个阶段的案例时往往采用相对比较小而又简单的案例,但在这些小的案例中隐含着学生需要理解的各个知识点,如通过一个简单的问候语句程序使得学生理解输出语句的语法和格式,从而能在大的复杂案例中充分应用。所以在第一个阶段应该以较快的速度,让学生接触程序基本结构、数据类型、函数等编程基本概念,但不必追求系统化和细节化;同时让学生了解VB语言的可视化界面,对一些常用控件和属性有一定的理解和掌握。在这些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应加以梳理和总结,使之达到一定程度的系统化。

第二阶段是实现理到例的转换。在第一个阶段后学生已经通过一个个案例掌握了大量理论知识和控制概念及属性,这个阶段是在学生具备初步的编程经验后,尽快进入提高阶段。可以设计一些较大的案例程序进行分析和练习,在案例分析阶段可以让学生自主进行理论知识的复习和自学,例如对象、属性、方法、事件等概念,在学习中让学生提出自己对案例的理解和分析,然后教师进行纠正和补充。同时案例教学中可以采用层进式的教学方法,先要求学生读懂程序,然后能够修改程序的片断,最后提出完全陌生的问题让学生去解决。在案例的完成后总结一下所学到的知识,真正达到实现理到例的转换、再回到理的理解和掌握。

在以上的两个阶段实施过程中,教师都要理清概念与案例的关系。案例是为概念学习服务的,案例必须恰当典型,每个环节的操作要都能为引出相关概念、理解概念服务。

四、具体案例分析

这里我们主要来介绍VB语言中跨模块变量的使用案例。

1.案例内容和要求:设计简易加减乘除计算器,要求能够在可视化VB程序中实现计算器的简单功能。如下图:

2.案例实现方法

在本案例中有几个教学重点和难点:控件数组中INDEX属性的使用,变量作用域的正确申明,形状变量的使用技巧。在一个案例中如涉及太多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会使得案例偏难,学生学习兴趣减弱,为此可分两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使用一个小的案例,如先设计一个显示9个按钮控件上数字的程序,程序要求如下图:

通过这个案例使学生基本理解控件数组INDEX的作用,熟悉并理解数组的定义和在程序的应用,如第一个控件的INDEX属性为0,第二控件的INDEX属性为1……这样依次类推,在引用的时候可以用“控件名(INDEX)”,例如:command1(3)表示引用第四个按钮控件。

第二阶段:在理解控件数组INDEX的涵义后,接下去的阶段就能够应用INDEX控件数组了,所以在本案例中第二阶段关注的重点是变量作用域范围的正确使用,可以通过案例的层层深入教学来使得学生清晰地理解变量在不同作用域范围内产生的作用是不同的。

在本案例中,我们可以先计算2+3两个变量单次的加减乘除计算,这样程序相对比较简单,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1)单击数字按钮后,把相应数字显示在文本框中,如显示数字2。

(2)单击运算符时,产生一个事件,记忆原来的数字给变量a,然后清除原来文本框中数字,准备显示新的数字,如显示数字3。

(3)单击等号产生另一个事件,在这个事件中把a+3的计算结果显示在文本框中。

思考:通过这个例子让学生们进行思考和反思,单击运算符时,清除原来的数字之前得把数字进行记忆,则需要把此值赋值为变量,那么这个变量应该定义在哪个模块中?显然通过实验得出,应该把这个变量定义为全局变量,如果定义在某个模块内,则这个变量到另一个模块引用时会被重新赋值而无法达到真正在不同模块内传送变量值的作用。

接下去我们来计算2+3-4这个连续运算时,比前一个程序多了一个运算,但步骤仍旧一样。

(1)单击数字按钮后,把相应数字显示在文本框中,如显示数字2。

(2)单击运算符时,产生一个事件,记忆原来的数字给变量a,然后清除原来文本框中数字,准备显示新的数字,如显示数字3。

(3)单击运算符(-)时,产生一个事件,清除原来文本框中数字,准备显示新的数字,同时要计算刚才a+3的值,把计算结果赋给变量b。

(4)单击等号产生新的事件,在这个事件中把b-4的计算结果显示在文本框中。

思考:在进行第三个步骤时,又涉及变量b同样需要定义为全局变量,此变量值能够完成在不同模块间数值的传递,这四个步骤完成了3个数字的连续运算。假如需要进行4个数字、5个数字等等更多数字的连续运算时,则每个运算符中的事件需要怎么样改变?

对这个案例的思考,使学生理解定义一个变量的时候需要注意其作用域范围,也使得学生领会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的区别。同时我们可通过这个案例的层层深入剖析、思考和反思来培养学生的编程思想。这个案例在生活中非常典型,应用性也广泛,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所以学生通过操作实践后感觉收获颇多,心里有了成就感,兴趣就慢慢浓了起来。

五、总结

学习VB语言的目的不是单纯地为了获取有关的知识,而是为在生活实际中得到应用,所以系统化的案例教学法更能让学生在接近实际的一个个案例学习中走向实际生活应用,在整个学习阶段保持高度地学习兴趣,使本来难学难懂的VB程序语言课变得简单易懂;同时案例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主体实践能力和反思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做到举一反三,为接受新的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实践证明,通过这类系统化的案例教学法,在学期结束的技能达标中,大多数学生都能取得良好的达标成绩,更有一部分学生能够独立自创一些小程序。

参考文献:

[1]谢志江等.案例教学法在工科教学中的应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第6篇:识字教学案例分析范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综合能力,策略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并侧重于实践,其本质是向学生提供一个包含有待解决与决策问题的特定管理情景,让学生个人或团体去分析、诊断和解决,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高职院校案例分析方法的任务是通过对具体案例的评价与分析,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各学科原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引导和促进市场活动的开展和进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管理与工作技巧和能力的目的。

一、高职院校案例教学方法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全国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普遍引入案例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随着这种方法的普及,教师在运用该方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误区,具体讲,存在以下问题。

1,对评审型案例与分析型案例的角色认识不清。按案例的功能划分可把教学过程中的案例分为评审型案例和分析型案例。评审型案例主要介绍具体的某个管理活动实务的全过程,有现成的已定方案和措施,要求对该方案进行品评审定,指出方案和措施的科学性和关键性,也同时指出、品评其疏漏和不足。分析型案例是对管理活动状态的描述中显露或隐藏的问题进行寻找和挖掘,分清主次,探索原因,最后拟定对策,做出方案抉择,对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帮助,有利于受教育者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当前,部分高职院校教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没有分清评审型案例和分析型案例的实质区别,未根据教学的具体目标选择相对应的案例种类。并且目前所能运用的教学案例大多是评审型案例,缺乏分析型的案例,案例里面已有大量的方案措施与分析结果,学生很容易被分析结果所引导,无法展开思维。

2,缺乏对大型案例的有效利用。按案例的篇幅长短可把案例分为小型、中形和大型案例。小型案例的篇幅短小,一般指2000字以下的案例,所反映的矛盾单一,层次比较简单,线索清晰,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简单的管理活动问题。高职院校教师目前在授课过程中大量运用小型案例,用于说明一些单一的管理理论或解决简单的管理活动问题。中型案例从字数的角度来说,一般指2000字至5000字之间,反映了一组相关矛盾,结构、层次比较丰富,情节线索也显得复杂,所反映和要解决的问题则多是管理活动中的重要问题。大型案例往往以反映和解决综合性问题为主,从篇幅上说,一般指超过5000字的案例。大型案例因容量较大,矛盾多样、层次复杂、线索繁复、情节错综多变,能综合性地反映管理活动行为。大型案例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作用明显,特别是对高年级学生能力的提高有较明显的效果。目前高职院校教师对大型案例的运用较少,或者将大型案例当中、小型案例来使用,没有发挥案例应起的作用。

3,案例教学模式与方法单一。案例教学方法是一种情景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与配合。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需要有所创新才能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目前,大多数院校的案例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忽视了学生课前准备环节,仍采用上课后提问题、学生分析、最后回答的三步曲,长期下来,学生感到厌倦,失去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越来越低,教学效果受到影响。部分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完全照搬MBA案例教学模式,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基础相对较弱,接受程度有限,因此,配合程度也并不理想。另外,对于高年级学生,在案例的选择上缺乏针对性、深度和时代特征,加上管理类专业的学生相对思维活跃,案例本身不但没有引起他们的兴趣,而且还影响了他们的参与热情。

二、高职院校案例教学过程的实施策略

鉴于以上问题,本人认为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教学过程应提高对案例教学的运用技巧,特别是中、大型案例的运用,需要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具体讲应抓好几大环节,实施以下策略。

1,灌输案例教学基本思想,认清教师与学生在案侈4教学中的角色

教师应在案例教学前向学生灌输案例教学的特点以及基本思想,突出各种类型案例分析的差异之处。具体内容包括:案例教学的历史及重要性;案例的类型及选择;案例分析的一般过程、常用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同时向学生强调案例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转变:教师不再是单纯的授课者,而是知识的创造者,是每个案例的导演或指挥,也是主持人或听众。学生则从被动的听课者转变为参与者,从理论接受者转变为实践的创造者。教师要学会运用有效的、科学的课堂控制方法,以学生、教师的彼此尊重、平等、理解和宽容为前提,形成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力发挥的良好气氛。作为案例分析的主体、学生要学会摒弃过去寻找标准答案、等待教师提供解决方法的学习习惯,在分析和讨论中要树立自信心,养成独立思考、探索、创新的习惯,主动、大胆地提出不同观点,积极投入教学过程。

2,创造良好的条件,形成案例讨论团队

案例分析的重要教学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为了方便学生开展讨论,教师应在课程学习之初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建设以便综合评比的连续性。每个班级分成若干固定的小组,每组成员轮流在每次案例分析前自由选出团队领导者,并强调他们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每组成员的数量和组成应注意以下几点:(1)人数不能太多或太少,要保证每个学生在一学期中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因此以4―6人为易。(2)考虑学生课后集中组织讨论的方便性,教师可建议以宿舍为单位分组,根据经验,此种方式往往效果较好。(3)以学生的兴趣为主,学生可自由进行组合,教师尽量不参与。

3,科学地选择案例,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

案例教学的准备阶段,教师必须精心选择案例,承担搜集、选择、整理,并进行分析和研究的责任,使之能适应教学环节。同时,教师需要从某个基本理论和教学目的出发,自行设定一些难易适中,有针对性的问题。在选择案例过程中,应遵循四导向原则:(1)学生导向原则。管理类专业学生思维较活跃,他们的独立思维意识较强,在案例选择上应以中、大型的分析型案例为主,以评审型案例和小型案例为辅。(2)理论导向原则。管理类专业学生理论的整体运用能力还较欠缺,因此案例应重点针对各学科理论某个知识点进行选择,以便学生能够接受。(3)趣味导向原则。案例的选择应注意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4)实战导向原则。选择的案例要从实战出发,紧扣学生将来的实际工作环境和当前重要关注热点,少选或不选国外案例或过时案例。

4,严格要求学员做好课前案例准备

课前准备环节是决定案例分析教学成功与否的关

键环节,同时也是教师最难控制的环节。根据以往经验发现,课前做了充分准备的小组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高于准备不充分的小组,而学生的良好表现又激励他们继续积极参与。因此,教师在课程初期的严格要求以及正确引导极其重要。

(1)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认真阅读案例。教师首先将选好的案例布置给学生,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问题答案在案例里很难直接找到,学生需要阅读大量的课外材料或上网收集信息,这一过程往往能引起他们的兴趣。(2)要求学生开展课前案例讨论。为了保证小组讨论质量,每小组每次轮流选出一名组长负责召集小组成员参加讨论活动。讨论过程中,小组组长做好笔录,记录每个同学的发言,教师随时抽查记录情况。(3)准备案例分析报告。小组组长在讨论后,根据成员的发言,整理一份案例讨论的分析报告,作为小组成员课堂发言的材料,并且在课后上交教师参与评比。

5,灵活运用教学手段,积极调动课堂气氛

为了充分展示学生的讨论成果和杜绝学生的依赖性,课堂上尽量不额外安排时间让学生进行讨论,而是直接参与全班讨论。课堂讨论时间以问题为单位进行,学生进行选择。教师完全成为听众或主持人。具体做法可参考如下:

(1)学生自行选择问题,小组组长作为第一发言人上台选题陈述观点和分析思路,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发言过程中要求学生尽量脱稿,并请组员上台帮助板书。其他学生认真听取发言者讲解,可上台进行补充说明。发言学生讲述结束,所有学生可自由提问或从自己的角度阐述观点。学生如果准备充分,展示和参与的欲望将非常强烈。(2)在整个课堂讨论过程中,另外一种能激励学生的方法就是教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分,并作为该门课程的重要考核成绩。这样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评分的标准包括以下几方面:小组在讨论中的团队协作、小组组长及成员的表达陈述、小组成员分析问题的创新思维和独特解决方法以及上交报告的完成质量四方面。评比应尽量做到公平、公正。分数悬殊不应太大,并且及时反馈信息,激发学生竞争心态。

6,案例分析总结及理论知识延伸

第7篇:识字教学案例分析范文

【关键词】财务会计;案例教学;作用;应用

【中国分类号】F234.4

财务会计是现代企业中的基础工作,因此中职院校的财务会计也被设立为一门专业课程。对于目前很多中职院校来说,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使得一些实践性教学难以落实到把学生作为主体,使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和处理能力得不到有效的训练,甚至对于一些教学中的关键知识点,学生的掌握程度也只能达到初级阶段,根本没有将财务会计知识进行真正的理解和掌握,更谈不上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中职院校要想提高学生的质量,增加学校的就业率,就必须对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加强实践教学的培养,让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有效的转换为实际工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案例教学法的内容及作用

内容

案例教学法创建于哈佛商学院,具体的方法是将教学的内容和目标结合在一起,把一些现实生活事件作为教学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在中职院校财务会计教学中,案例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学到的财务会计知识充分的理解并运用。

作用

当今中职院校财务会计专业的教学方法十分落后,无法激发学生对财务会计专业的兴趣爱好,使学生对学习专业知识缺乏积极主动意识,导致了中职院校的学生质量明显下降。而作为中职院校的学生来说,除了具备掌握财务会计理论的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具备专业的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因此中职院校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持续发展,必须在教学方法上寻求可发展之路。

财务会计专业的实用性特别的强,教学难度特别的大,因此对学者的文化基础和应用能力要求很高。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在文化基础功底相对薄弱的情况下,要想真正掌握财务会计这门学科,教师必须有效的采用案例教学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在中职财务会计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课堂讨论模式

所谓案例教学中的课堂讨论模式,就是教师在讲授完财务会计的相关理论知识之后,把一些与知识相关的案例发放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阅读案例,了解案例的内容和相关背景,分析出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在下一次的课堂中,发动学生对案例问题进行分析讨论,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很好的掌握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更能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掌握会计的处理方式和做账技巧。而对于教师来说,只要保证学生的探讨不偏离主体就好,对于学生的案例讨论不能进行干涉。

举个例子,在《基础会计》的课程中,在讲解如何审核会计凭证中的原始凭证时,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案例,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分析与讨论,比如:假设学生是某企业的会计主管,一天企业领导持一张200元的饭店发票给你,并要求进行报销,这种情况下你该如何处理,并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和理由。

多媒体案例教学模式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模式已经广泛的在教务教学中应用。在财务会计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把一些优秀企业在发展中业务账务的处理方法通过多媒体的方式演示出来,通过这种形象生动的多媒体教学方式能够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获得相关的专业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企业财务会计》的课程学习中,企业产品的销售过程包括销售合同的签订、产品的发放以及货款结算的办理。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了原始凭证和会计凭证的填制、传递,以及财会人员的记账,通过多媒体技术以声音、文字和图像的方式演示出来,加上教师的辅助讲解,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犹如身临其境一般。

设计合理的教学案例,安排相应的教学情境

在财务会计的教学中,必须结合教学的内容、目标及进度进行相应案例的教学,让学生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能够由浅入深的进行。可以安排相应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举个例子,案例内容为企业差旅费的预借,在案例中安排不同的角色,领导、采购员和出纳员等。在这个业务案例中,首先采购员应向出纳员说明借款原因为预借差旅费,并填制出纳员提供的借据,然后把借据交给领导进行审核,领导批准后将在借据上签字,采购员再将借据交给出纳员,经出纳员进一步的审核确认无误后,在借款单上要加盖“现金付讫”字样的戳记作为记账的凭证,之后方可将预借款交给采购员。而在结算的过程中,一笔没有发生却将要发生的费用不能被记入“管理费用”的账簿中,应该将这笔费用作为应收债权进行核算,并将其记入到“其它应收款”账簿中来,这样的案例演示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企业中差旅费的预借和经济业务往来中涉及的结算关系,其效果不亚于真正的企业实习。

设计符合学生生活的案例,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为了能将财务会计知识更容易的被学生所理解并掌握,可以设计出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案例,针对案例中设计到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并探讨,鼓励学生大胆的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以此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举个例子,比如学生作为一名企业的出纳员,他的好友在没经过领导批准的情况下,向他借款1000元,此种情境该学生该如何处理。案例提出完毕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案例的自由讨论,鼓励学生针对案例独立的进行思考和分析,然后引出教学中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点“白条抵库”。所谓白条抵库,就是通过单位或者个人的名义开具的单据或字条,既不符合会计凭证手续,也不符合财务制度。如果情节较小,可以视为一般违法,如果情节严重的,则被认定为犯罪行为。因此该出纳员必须将1000元的白条追回,并将借款的正规手续补全,及时的录入账簿,同时对当事人的责任也要加以追查。

财务会计知识本就很抽象、枯燥无味,通过以上这种案例教学模式,可以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学习互动,将会计知识生动有趣的演示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结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是具有实践价值的教学方法,它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财务会计知识的热情,扎实的掌握理论知识,培养了学生在实践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给学生毕业后的发展打下了稳定的基础。因此,中职院校应加强教师对案例教学法的重视及教育,将案例教学法进行不断的发展和创新。

参考文献:

[1]贺珊娜.中职基础会计课程实验教学探讨[J].华章.2010(20)

第8篇:识字教学案例分析范文

关键词:FLASH;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3-5672-01

1 概述

随着计算机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FLASH动画现在基本上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了,因此它的学习对象也在日益增长,从原来只有高等院校才开设的课程,到现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甚至只要对flas感兴趣,就可以自学,报班学习,这种现象无疑对FLASH的教学带来非常大的挑战。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讲,学生听,听没听,听懂多少,要到最后的测试时才知道,而且学到的都是死知识,在实际工作中不能灵活运用。FLASH动画是一门实践性,动手能力非常强的课,学生一味的通过学习书本的死知识而忽视实际能力的培养,对自身的发展有着巨大的障碍,案例教学正是为此而生,为此而发展的。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案例教学法在FLASH中的运用。

2 什么是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一种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或者研讨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中既可以通过分析、比较,研究各种各样的成功的和失败的案例经验,从中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结论或原理,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者他人的思考来拓宽自己的视野,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案例教学法是以教师为主导、学员为主体、案例为内容,根据教学目的、内容的需要,通过教师的精心策划和引导,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放在实践环境中,让学生通过对实践环境和事件本身的分析、讨论,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 以达到高层次认知学习目标的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是师生的双向活动。

3 案例教学法具体实践的过程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起着示范、引导、支配的作用,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与合作者,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传播的中介。具体来说:教师应由传递知识的“搬运工”向教学过程的促进者、指导者与合作者转变。《Flas制作》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如下:

3.1 选取案例,做好备课

案例作为案例教学的基本材料,其质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至关重要,教师要重视案例选编环节,精心选编。教学案例的选取和设计应针对教学目的,有助于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教师在设计时要把“案例”分解成具体的、浅显易懂的、容易完成的小“问题”。引导完成后,自然地达到或完成相关的教学目标,要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认知,还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原则,真正实现从学生实际出发。不同的学科在案例选编时既有共同点也要根据本学科的特点稍有侧重,对于FLASH教学而言,根据FLASH本身实践性非常强的特点,在案例选取方面还要注重精和实,并且案例要有一定的扩展性和深度,可以使用教材上的,也可以从网上下载作为补充。Flash的案例十分多,只有选择典型的,贴近学生的生活的案例,进行教学,才能吸引学生促使他们不断思考,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

3.2 导入案例,讲解知识

案例可以作为导语,围绕选择案例涉及到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知识迁移”的要求,教学进行必要的讲解和示范,典型的案例可以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播放闪闪红星这个案例时,学生都很吃惊的看着屏幕,发出呀呀的惊讶声,不停的问怎么做的,这样就达到预期的知识内容的导入效果,接着进行案例讲解,一步一步遮罩动画的原理的面纱就慢慢揭开了,理论知识自然就变得简单易学了。传统的讲解只能告诉学生遮罩与被遮罩的关系,让他们思考体会,甚至有的学生很难想象。

3.3 相互讨论,归纳总结

学生是案例教学的主体,在案例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案例教学主要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与讨论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独立思考,通过研究讨论,对知识点进行理解,消化示范案例的解决要点,为解决问题打下基础。讨论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是教学的焦点和高潮,是一种交互式的探索过程。比如在“闪烁的文字”这个案例中,首先文字背景由无到有,文字的轮廓和写字一样一笔一笔写出来,并且每一个文字在慢慢出现的同时有很多闪烁的星星向下坠落。在演示“”这一综合案例时,让学生相互之间进行分析讨论如何制作这样的效果。这一阶段重视的是师生之间及生生之间的互动,教师改变角色,成为促进者和引导者,促使学生有更多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学生的互动可以得到来自教师及其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增加对问题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也可培养自身的表达和沟通、反省和批判的能力以及尊重他人意见的态度。有的同学提出它由动作补间动画,遮罩动画两部分动画组成,有的同学说有形状补间动画,动作补间和遮罩三部分构成,意见基本分为这两种。分析讨论完,让学生自已动手制作,来验证自己答案是否正确,最后由教师总结出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选一个案例操作完成得较好的来展示,总结案例作品的操作技巧,可以对其他同学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通过教师的总结,使学生对案例问题的论在原有讨论分析的基础上有所升华。

4 结束语

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应用,使我们走出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走进了以案例为中心,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环境,尤其是实践操作行很强的FLASH课程,通过案例可以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FLASH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学生学FLASH的兴趣,促使学习主动积极学习。

参考文献:

[1] 张新平.案例教学的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02(10).

第9篇:识字教学案例分析范文

[论文摘要]文章介绍了古代汉语这门课的课程特点,分析了互动教学模式的含义和要求,论述了古代汉语采用互动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了在古代汉语教学中实施互动教学模式的几种教学方法。

[论文关键词]古代汉语 互动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法 角色扮演教学法 问题引导教学法

教学模式是对教学过程组织形式的综合概述。它是指建立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的基础之上,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将教学的诸要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成既相对稳定又清晰简明的教学结构框架,并且具有可操作性程序的教学模型。自从有了教育以来,人们就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探索,从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教学模式的探索是一个永远没有止境的过程。苏格拉底的问答法教学,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体系等等,都充分体现了人们对新的教学模式的不懈追求。“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不论哪种教学模式和方法,只要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有利于知识和技能的完美传授,都是值得采用的。

古代汉语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和基础主干课。这门课程的特点是有些枯燥乏味且晦涩难懂。因其枯燥,故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因其晦涩,所以内容不易理解,必须经过教师的精深讲解才能理解。因此,教这门课的教师大多采用讲析法进行教学,认为讲析法是教好这门课的不二法门。讲析法固然重要,但如果总是采用同一种教学方法,就会显得单调乏味,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实,教师在采用讲析法进行古汉语教学的同时,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教学模式,互动教学模式就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教学模式。

一、互动教学模式的含义及对教师的要求

互动教学模式是指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发生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的教学程式,是教与学的融合与交流过程,又是师生之间平等对话、相互促进的过程。互动式教学模式是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下,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层次、多方位的交互活动过程。通过加强教学互动的方式,充分利用各种与学习相关的教学要素,调节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相互作用,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学习。互动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信息传递方式,建立了以创新教学与和谐教学为指导,以启发性教学为主线,导学、助学、促学和自学相互支撑,课堂内外互为依托,通过师生各种感官的全方位参与,促进课堂教学多向交流。充分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反馈过程,充分展示出教学过程的和谐性、交互性和创造性。因此,这种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主体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再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互动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师与学生之间双向互动的实践活动,它对使用该模式进行教学的教师有比较高的要求。教师作为互动教学的主导者,首先要改变灌输式教学的传统观念。教师不应是知识的注入者,而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就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领路人,因此要甘当配角,起引导、补充、归纳和完善作用。其次,教师要善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确保互动教学模式得以顺利实施的有力保证。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使师生之间形成一种相互信任、和谐友善的关系。只有师生关系和谐了,学生才尊重教师,才愿意听从教师的教育和引导,互动式教学才能得以顺利实施。再次,教师要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教师要挖掘教材中适合师生互动的教学内容,设计好每个教学环节,善于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思考。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尽量引入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和热点问题,拓展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勇于探索新知的信心。同时还可以指导学生承担一定的课题研究任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古代汉语运用互动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古代汉语一般开设在大学的第二学年。在此之前,学生经过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及大学一年级的学习,阅读了一定数量的文言文,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知识。在初中及高中阶段,接触了一定数量的现代汉语知识,大学一年级又系统地学习了现代汉语知识,有了不少的知识储备。这些都是学习古代汉语的基础,学生可以拿它们和新的学习内容进行知识链接。再者,古代汉语虽然有些晦涩难懂,但也不是所有的知识都令学生感到遥不可及,其中还是有一些知识是比较浅显的,学生完全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理解并掌握它们。因此,古代汉语教学中放弃传统的讲析法,采用互动教学模式还是可行的。

前文已述,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总是采用同一种讲析方法,就会显得单调乏味,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效果绝对不会太好。再者,课堂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还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学习规律,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力,为他们日后的自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参加工作后,基本上就没有机会在教师的带领下系统地学习了。工作中会遇到许多新的知识、新的问题。要获得这些新知识,解决新的问题,需要自己去看书学习。这就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在大学时代就要不断加强培养。互动教学模式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在古代汉语教学中采用互动教学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三、互动教学模式在古代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互动式教学模式可以从多种教学方法中体现出来,如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第二课堂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游戏式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等等。下面选取几种教学法谈谈互动教学模式在古代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1 案例教学法。被誉为哈佛大学法宝的案例教学法在1918年就开始实行,但到了1980年以后才引入我国。传统教学法主要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往往教师讲得非常投入,也非常精彩,但学生却丝毫没有兴趣。没有兴趣的学习,效果当然也不会太好。而案例教学法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教师的角色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是教学互动的主角。师生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案例教学法注重学生创造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桥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享受学习带来的喜悦,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通过参与案例教学,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和学习经验,从不同角度分析案例中的事件和过程,同时以从不同角度对同一问题发表见解,进而达到思维碰撞、互相启发、彼此交流的效果。

在古代汉语教学中能否采用案例教学法呢?答案是肯定的。在字词教学、语法教学、音韵教学、文选教学中都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例如,在讲诗词格律的时候,可以做这样的案例设计:在近两年,网络上热议赵忠祥创作的近体诗。赵忠祥是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大家对他也都非常熟悉。赵老师将他写的诗发到网上,没想到引起了轩然大波。网民对他的诗开始热议。有赞美的,有批评的,当然批评的比赞美的要多得多。批评的人为什么那么多,矛头所指集中在什么地方呢?答案是因为他写的格律诗不合格律,矛头所指也主要集中在这方面。咱们刚学过诗词格律,要学以致用。现在我们就用诗词格律知识,分析赵忠祥的格律诗是否合律。然后笔者举出赵老师几首格律诗让大家分析、讨论、总结,分析的结果是赵老师的诗确实有很多不合律的地方。这个案例运用名人效应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2 角色扮演教学法。“角色扮演”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参与性,追求课堂教学的创新,教师在教学中组织部分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进行角色朗读或情节表演,辅助学生感受情境,从而加深对文本内容理解感悟的一种活动性教学形式。它与课堂教学的对话、讨论、辩论、研究、演讲等互动式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给语文课堂增添了勃勃生机,促进了学习方式的变革,应该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

一般的古代汉语教材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通论,讲的是古代汉语基本知识;一部分是文选,即古代比较好的文章。在古代文选中,有一部分文章适合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进行教学。如《叔向贺贫》《靖国君将城薛》《颜周说齐宣王》《寡人之于国也》《更法》等文章。这部分文章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人物对话描写,而人物的动作行为描写相对比较少。在角色扮演法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学环境、道具等方面的局限,人物的对话比动作行为的扮演更容易实现。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让学生自由结合,选择要表演的篇目。提前一至两周让学生熟悉课文,将各自所演角色的对话背下来。揣摩人物的心理和情感,拿捏对话中的语气和声调,经过多次的演练达到成熟。在课堂表演过程中,要求其他同学认真观摩。观摩后进行讨论,形成评价。这种教学方法既锻炼了学生的背诵能力,加深了学生对文选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阅读古文的语感,十分符合古代汉语的教学目标。

3 问题引导教学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想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使课堂气氛活跃,要想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离开教师的提问是很难达到的。教师的提问可以尽量克服学生广泛存在的“思维缺席”和“思维惰性”现象的出现;可以激活课堂教学气氛,实现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效果;可以克服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存在的盲目性和无序性现象,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把握住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所以教师的提问在古代汉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在提出问题时,须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分析学生的心理活动,精心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问题。问题设计要针对学生的实际,要具有启发性和探索性,难度要恰好落脚在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潜在接受能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