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描写雪景的词语范文

描写雪景的词语精选(九篇)

描写雪景的词语

第1篇:描写雪景的词语范文

《行路难》(重点课文)

作家作品:

李白盛唐伟大诗人,字太白,号清莲居士。

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其诗歌感情奔放,想象丰富奇特,形成飘逸,奔放,雄奇,壮丽的风格。

《行路难》是一首乐府旧题。

课文讲解:

一、本文主旨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被迫离开长安时的矛盾心理。一方面,长安的生活,使他看到朝廷的黑暗和仕途的艰难;他对现实满怀激愤,却又无可奈何;另方面,积极用世的愿望,对自己才能的坚信不疑,又使他能自我勉励,振作精神,充满希望,向前奋进。

二、课文串讲

全诗分为五层。

第一层,1—4句。描写自己面对美酒佳肴,不能进食,表现出内心极度的愤懑。

第二层,5—6句。以自然景物的艰险,比喻自己仕途的艰难。

第三层,7—8句。以古代人的典故,激励自己终究会有实现理想之日。

第四层,9句,四个三字句。再次感到人生的艰难。

第五层,10—11句,自信有朝一日,可以宏图大展。

三、词语解释

1、忽复乘舟梦日边。忽复:忽然又;

2、直挂云帆济沧海。直:毫不犹豫;济:渡;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泛读课文)

作家作品:

岑参曾任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盛唐边塞派诗人;与高适并称“岑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作者自拟乐府诗题;送别诗。

课文讲解:

一、本文主旨

这是一首白雪诗,也是一首送别诗。描绘西北边陲的风雪奇寒,抒发了与朋友分离时的真挚别情。属于七言歌行。

二、课文串讲

全诗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北风卷地白草折——愁云惨淡万里凝。”描写大风中的雪景及难耐的寒冷;

第一小层:1—2句。描写大风;

第二小层:3—4句。描写大雪。

第三小层:5—6句。描写转折句,从大雪转为严寒,从自然转为人物。

第四小层:7—8句。描写寒冷。

第五小层:9—10句。与开头呼应,描写冰,愁云。

第二层次:“中军置酒饮归客——”描写送别友人的情景。

第一小层:11—12句。描写营中送别情景。

第二小层:13—16句。描写送别诗的时间,环境,心情。

第三小层:17—18句。描写友人远去,作者凝视雪上的马行的足迹。

三、词语解释

1、瀚海阑干百丈冰。瀚海:沙漠;阑干:纵横;

2、中军置酒饮归客。饮归客:为归客设宴;

3、雪上空留马行处。空:白白;马行处:马蹄印迹;

学习要点:

1、分析的写景部分的特点。

诗歌的一二句,写北风之大,不写别的景物,只写折断的白草,使“卷地”两字更加传神;在一年大雪之中,只选用八月之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十分形象的比喻,同时在严寒之中又出现春光明媚的景色,反衬了严寒之冷:“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写出了只有大西北才有的严寒景色,“愁云”两字又渲染了下文的送别之情:“风掣红旗冻不翻”既写风,又写寒。

2、重点掌握诗歌最后两句借景抒情的特点。

“峰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写景,景中有情。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怅然若失伤感之情,对友人一路平安的祝福。意味丰富深永。

3、重点掌握诗中的夸张句,比喻句。

夸张句:“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夸张地写出了大西北严寒景象。(注意:“风掣红旗冻不翻”不是夸张句)

第2篇:描写雪景的词语范文

关键词:关键词 关键词

小学生写作文,得学会写景物,世上景物是千姿百态各有千秋的,即使是同类景物也是各有特点的。同样是绿,朱自清说,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太浓了;杭州虎跑寺近旁的绿壁,太淡了;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水,太暗了。同样写草,有人说,“小草偷偷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 绿绿的”,有人说,“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一片密密的厚发”也有人说,“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廖阔了”还有人说,“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还露着”,“一道白,一道暗黄”,可见,季节不同,景色各异。我们写景就得写出其特征来。那么怎样才能写出她呢?我们要启发同学们得动用全身心所有的感觉器官认真感受景物。朱自清在“春”中写到“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动用了眼去看,动用了鼻去嗅,动用了耳去听,从而写出一幅活生生的春花图。而他写梅雨潭的绿“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则是用手触摸出来的。郁达夫写故都槐树的落蕊时,则是用脚踏出来的,他写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 只能感觉到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由此来看,要想写出好的景物来,光靠眼看耳听还不够,所有的感觉器官都得积极行动起来。更主要的是,我们要启发同学们用心用脑去琢磨去思考。思考什么呢?

一 、 要用心去琢磨写景角度、写景方法和写景顺序。

对不同特点景物,我们首先要考虑写景的角度。是从视觉角度、嗅觉角度、闻觉角度,还是从触觉角度呢,还是综合运用几种角度呢?假若你要从视觉角度写,那么还得用心去琢磨采用什么顺序,什么方法好,是由远及近、由高到低呢,还是由动到静、动静结合呢?是采用边走边看的移步换景法呢,还是采用定点换景法呢?的《沁园春・长沙》中写到:“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则综合运用了由远及近、由高到低,动静结合等写景方法。李健悟的《雨中登泰山》多用了移步换景法写景,而姚鼐的《登泰山记》则多用了定点换景法。这些作者采用了恰当的写景方法,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美不胜收的画卷,让我们读后恋恋难舍。

二 、要用心去琢磨运用想象联想的思维方法

把景物内容写得更丰富。想象和联想就像一双飞翔的翅膀,我们只有驾驭好它,才能把景物写得更美。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想像出一段虎鼓瑟鸾回车仙之人列如麻的仙景,因而把天姥山写得更神奇了。朱自清则由出水很高的荷叶联想到亭亭的的裙,由松松的皱缬着的绿,联想到拖着的裙幅,都是神奇妙笔,引读者一同遐想,如临其境。

三、 要用心去琢磨语言的表现力,力求言语传神

语言就像是花园里的流水,没有它花朵就要枯萎;它流得充沛,花朵就长得肥美。要写好景必须注意锤炼语言。锤炼语言,首先要注意选用词语。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闹”字,一个“绿”字拓宽了诗的意境,丰富了景物的内容。其次要注意运用修辞手法。《春》中,写花 ,“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花赶趟儿”,用了拟人手法描绘出繁花似锦、竞相开放的美景;写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用了比喻、排比手法写出春雨细密、闪亮、绵长的特点。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则用了比喻、通感的手法写出了荷香淡淡,若有若无的特点。运用好语言会使你的景物生色,文章生彩,让人过目难忘。

四、要用心去琢磨写出情感,

做到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感是景物的灵魂,没有情感流动的景物就如一潭死水,不会惹人注目。景物描写是作者心灵感受的具体流露,心态不同的作者会把相同景物写成不同的形象。同样是雪景,鲁迅说“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这雪景写出了“我”悲凉的情感,衬托出祥林嫂死得悲惨;而峻青说“好大的雪啊!山川、树木、房屋,全罩上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都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描绘出一幅美丽的雪景图,道出了他的喜悦之情。而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山舞银蛇,原驰腊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则表现出一位伟大革命家、思想家的博怀。可见有情景物才感人,我们必须得把情感融入所写景物之中。 总之,要写出有特征的景物,不能只凭一双慧眼,要全身心投入,尤其得用心。挖空心思去观察、思考、描绘吧,你一定会写出富有个性的优美景物。

第3篇:描写雪景的词语范文

9.古诗三首

教材分析:

《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风景诗。诗人选取了从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字里行间充溢着诗人热爱大自然的美丽景色,热爱大好秋色的喜悦之情。

《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是因为“身在此山中”。

《雪梅》这首诗写出了梅与雪的特点。前两句写梅雪争春,要诗人评判,后两句是诗人对梅与雪的评语。

学情分析:

“诗歌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古诗教学只有多读多悟才能让学生产生共鸣,从而受到感染,激发浓厚的情趣,体味诗中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四年级的学生对于古诗的学习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所以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自主的学习过程中获取最大限度的收获。

教学建议:

教学本课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鼓励学生积极展开自主学习,通过初读解字词,熟读知大意,品悟情感的思路推进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引导学生通过多媒体,反复诵阅读古诗,体会诗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学习本课可先引导学生解诗题,知作者,并通过设计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自读古诗,把握节奏,再通过自由交流理解诗意,其间适时引导朗读,体会词语的用法、诗的意境,在理解品读中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难点

体会诗句中含有的哲理。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古筝曲《渔舟唱晚》。

学生:搜集三首诗的作者的有关资料。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诵古诗并背诵古诗。

3.通过在读中想象意境,描绘意境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

4.想象诗句描述的景象,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

难点

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画面引入新课

1.(多媒体播放《渔舟唱晚》古筝曲,欣赏“残阳照水图”和“新月东升图”)同学们看了这么美的画面,有什么想说的吗?用自己的话说说画面的内容。(根据不同的话进行点评)同学们讲得很详细,语言也很美,但是有一个人比你们更厉害,他仅用了28个字就把这两幅画面的意境描绘得淋漓尽致。你们相信吗?想知道他是谁吗?他是怎样讲的呢?

2.观看多媒体(走进作者及课文内容),了解诗人及作诗背景。

二、指导学诗,体会意境

1.理解题意。

(1)题目“暮江吟”你是怎样理解的?

(2)从题目看出这首诗是写景还是叙事?写了什么时候的景色?

2.学生读诗自学,初步弄清古诗的含义,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大胆想象,用彩笔绘画一幅《暮江吟》的图画。

三、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1.从学生的绘画中挑选出几份具有代表性错误的图画张贴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对比诗文进行评析。

2.多媒体出示前两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这两句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

3.多媒体出示后两句诗:“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出示注释,学生自读自悟后两句诗。

可怜:可爱。

似:好像。

(2)“露似真珠月似弓”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

(3)为什么“露似真珠月似弓呢”?老师指点回答。(因为这是可爱的九月初三夜,九月初三,是月初,月亮还是弯弯的月牙。)

4.最后一句诗用了两个比喻,它们分别是把什么比作什么?你们能说出来吗?

师指点:把月亮比作弓,把露水比作晶莹发亮的珍珠。

(1)提问:诗中描绘的是什么时候江边的景色?

(从傍晚到夜幕降临的江边景色,可见诗人从黄昏时起,一直玩赏到新月升起的时候)

(2)从诗中描绘的景物,你可以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可以体会到诗人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

5.朗读指导。

(1)请大声地自由地朗读古诗,看谁能读出诗的韵律美,节奏美,读出诗人的情感。

(2)(教师播放动画:诗人站在江畔激情吟诵)此时你们就是那位身着古装的白居易,面对奇景吟诗一首……谁先来展示一下?

(3)有与他不同理解的吗?以你的理解读读吧!全体同学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诵读。

(4)看同学们读得热火朝天,我心里直痒痒,谁来和老师比试读一读。

(5)听范读。(出示课件: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第一句,平缓,轻柔;第二句,惊叹;后两句赞美)

(6)大家看着画面,听着音乐再次齐声读一遍。(呈现秋景图,播放古典乐)

四、绘画着色,感受诗文的画面美

学生通过学诗,了解了诗中描写了深秋时候,从傍晚到夜幕降临江边的景色,你们能把这两幅画涂上适当的颜色吗?

板书设计:

暮江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诵古诗、背诵古诗并默写古诗。

3.体会诗人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及诗句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4.理解诗句的含义,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难点

体会诗句中含有的人生哲理。

教学过程:

一、介绍诗人,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国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一首诗。(板书:题西林壁)

2.谁来说了你对苏轼相关情况的了解。

(学生介绍苏轼的生平及写此诗的背景,教师指点、补充)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正确、流利。

2.同桌互读互查,了解大意。

3.指名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借助注释和字典,理解诗中词句的意思,把不理解的标出来。

5.小组学习,交流讨论,尝试解决不理解的问题。

三、汇报交流,深入感悟

1.小组汇报。

2.教师对学生汇报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纠正、引导,并适时提问: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你有没有体验过从不同角度看事情,结果各不相同的例子?你从这首诗中受到什么启发?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文,想象古诗描绘画面,体会古诗的意境。(教师范读)

4.两个同学对读,深入体会。

5.小组接龙练习背诵。

四、小结学法

初读,读准读通;再读,了解大意;三读,理解句意;四读,体会情感;五读,想象情境。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古诗的大意,领悟古诗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难点

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明白人和事物各有长短,应取长补短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在冬天,同学们最希望的就是下一场雪了。老师带了一些图片让大家一饱眼福。(课件出示:人们把雪称为报春使者)

2.在冬天,我们总要提到一种植物,它就是梅花。(课件出示:人们也把梅称为报春使者)

3.那么雪和梅争着报春,谁更美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雪梅》。

二、学习古诗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作者在诗里想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来理解诗意。指名读注释。结合注释,和同桌交流,说说诗意。

(1)一、二句的意思:梅花和白雪相互争春,彼此各不相让,谁也不肯认输,连诗人要评论它们二者的高下,也需要搁下笔来好好地想一想,煞费一番心思了。

(2)三、四句的意思:梅花在颜色的洁白上要比雪差三分,而雪在气味的芳香上,却要输给梅花一段了。

(3)颜色洁白是雪的长处,是梅花的短处;而怡人的清香是梅花的长处,却是雪的短处。(板书:各有长短)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不服输的语气;诗人为难的语气;各有长短的语气)

3.雪和梅争春,为什么比不出高低?假如没有梅花,就不能映衬出雪的洁白无瑕;没有雪的寒冷,也就不能显出梅花不畏风霜,吐露芬芳的高贵品格。怎样才能更完美呢?(板书:取长补短)

4.让我们一起踏雪寻梅,看看雪与梅互相映衬的美景吧!(课件引出主题)只有取长补短,既有晶莹洁白的雪,又有暗香浮动的梅,才是冬天最美的景,才是最美的报春使者。

5.这首诗写雪与梅的古诗不仅向我们展示了雪与梅互相映衬的美景,还告诉我们应该取长补短的道理。让我们来背一背古诗。

三、拓展延伸

1.这首诗的作者在写完诗后大发感慨,又写了一首《雪梅》,算是对前一首的补充与解释。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雪梅(二)》)

2.课后收集描写雪与梅的古诗。

板书设计:

白____香

各有长短

取长补短

第4篇:描写雪景的词语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境;语言环境

情境教学就是充分利用现有环境或者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积极语言情绪,把现有的认知活动与积极情感活动结合起来,以促进学生整体和谐发展为主要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现实的语言环境是学好语言的关键所在,它能使语言在具体语境中灵活运用起来。所以情境教学法受到普遍欢迎,因此,语文教学有必要从运用的情境出发,根据现有教材内容,抓住情境,锤炼语言;抓住时机,融会知识;进行绘画,以画学文;设计剧本,以演代学。充分利用生活情景,创设真实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受到情境的感染,激发同学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语言表达等各种能力。那么如何有效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锤炼语言的兴趣呢?

一、抓住情境,锤炼语言

生活是文学的源头活水,一切文学都是彼时彼地的生活在作家头脑里反映的产物。语文教学很重要的一个内容是锤炼语言,在生活中抓住具体生活场景锤炼语言,效果颇佳。比如在一次语文课上,突然来了一场暴雨,学生注意力一下子到雨里了,课堂气氛有点活跃,我想,与其让学生心猿意马,不如改变教学内容,利用现有的教学情景,请同学们用最美丽的语言写一段关于暴风雨的话,学生一听思维立刻活跃起来,有的写道:“阴沉的天空犹如失恋的人儿,一片片浑浊不清的乌云就像它被伤透的心,天地间都变得没有颜色,此刻,阴暗、压抑笼罩着仿佛将要被摧毁的世界。终于,像一面突然被打破的镜子,一声撕心裂肺的长鸣过后,泪水倾盆而下。他伤心的泪,散不去。最后,一切散去,一切都恢复了平静,天空又绽放出精彩的笑容,终于明白,风雨过后,世界依旧闪耀。”有的写道:“没有春雨的细润,没有秋雨的萧瑟,有的是粗犷、狂放。瞬间,你如瀑布般一泻而下,狂风为你乱舞,电闪为你辟路,你来得那么急促,去的又是那么匆忙。”有的写道:“暴风雨终究是来了,她象雄鹰一般搏击长空,汹涌咆哮,她象百万雄师过江一般壮大雄浑,此时此刻乾坤犹动,物转星移。”有的写道:“雨丝打在玻璃上,留下一条条水痕,那是天空的眼泪吗?雨渐渐小了,夕阳渐上,阳光点点,沐浴后的绿叶在风中轻舞、飘动。”有的写道:“咆哮吧,风;闪耀吧,电!雨,让你那双有力的大手涤荡这世间一切的肮脏。”有的写道:“在天与地的舞台上,狂风在咆哮,暴雨在击鼓,猛龙过江般的气势,成为人间最火爆的摇滚乐。”有的写到:“暴雨咆哮着袭来,黑云压城,罡风惊天;天雷破空,云恨星愁,犹如世界末日即将来临一般。”有的写道:“狂风拂过雨露飞,艳阳照耀彩虹现。”有的写道:“暴风雨终究是来了,她象雄鹰一般搏击长空,汹涌咆哮,她象百万雄师过江一般壮大雄浑,此时此刻乾坤犹动,物转星移。”有的写道:“夕阳逐渐拨开乌云,天空变得明亮起来。在夕阳的映照下,天际射出一道道红色霞光,白色的云朵被渲染成大片大片的赤色晚霞。”有的写道:“夕阳逐渐拨开乌云,天空变得明亮起来。在夕阳的映照下,天际射出一道道红色霞光,白色的云朵被渲染成大片大片的赤色晚霞”……不难看出,学生写的全是真情实感,我们运用教学情境锤炼了学生语言功底。语文教学锤炼语言是核心,如果离开了语言教学,语文教学就成了无本之木。如果对学生进行抽象的培养与训练,就会呆板低效。所以,我们在具体生活场景中锤炼教学语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利用生活场景训练口头表达,锻炼学生口头和写作等表达能力。

二、抓住时机,融会知识

在教学中,我们要适时、适当地利用教学情境,进行情境教学。把隐性教学客体(如环境)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为教学活动的进行提供学习知识的条件。首先,把学生引入情境,融会词语成语等知识,诱发学生写作的动机,从各方面感染学生,从而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果。一次写景教学课上,突然下起雪,望着窗外飘舞的雪花,我突然有了另一个念头。对大家说:“同学们,今天下雪了。我们大家都很高兴,那么,我们想一想,描写雪的词语或成语如何?”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开始说起来:“雪白、雪崩、白网、漫天飞舞、雪莲、雪片、雪柳、光溜溜的冰面、雪中送炭、程门立雪、雪泥鸿爪、雪上加霜”越说越有兴致。看大家说得那么热闹,我接着引导:“我们联想一下古代文人墨客写雪的诗句,怎么样?”一生首先站起来说:“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时滔滔。”这首诗写出了北国雪景的壮阔。一生说:“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用比喻写出了雪的洁白。一生急切地说:“岑参写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把茫茫白雪比喻成梨花,成为千古绝唱。”另一生打趣地说:“天地一笼统,井上大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听他说完,大家都笑了。看到学生说得这么有兴致,我引导学生:“今天,雪的降临为我们提供了特殊的教学情境,老师通过这节课想告诉同学们,语文不是只存在于课本中,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我们要学会认真的观察、仔细的思考,对生活,我们要细细体味,去感受生活、感悟人生,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那么,我们会发现语文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那么,我们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写一段自己眼中的雪呢?”接着,同学们迅速构思,拿起纸笔、不到10分钟,一段段描写雪的短文形成。同学们开始交流阅读自己所写段落。这节课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具体的教学情景中融会贯通了词、成语、诗句等知识,把这些知识和场景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收到“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课堂学习效果。把教学环境等隐性教学资源变成了可以利用的资源,使课堂教学活了起来。

三、进行绘画,以画学文

文画互通,因此,借助图画再现课文所描写的情境,可以把课文生动化、形象化的东西具体展现出来,收到很好的效果。学生在图画面前,看得清楚,感受得真切,从画面的色彩搭配、明暗对比中不仅能迅速立体地感知课文内容,易于理解课文内容,产生美感,同时还能学习作者把图画变成语言文字的高明以及依文绘图的创造性。然后再运用图画变成文字描绘情境时,教师要进行指点,引导学生,要有感情地讲述,便于学生充分感受文章中的形象,进入情境。比如,教学《苏幕遮》时,可以让学生作画,画出一幅雨后初晴的图画,画完后各组展示,展示完图画进行描绘,鸟雀在欢叫着,在屋檐下蹦来蹦去,池塘里荷叶上滴着水珠,晶莹剔透在荷叶上滚动,阳光照在美丽的湖面上,微风下荷花亭亭玉立,在这个盛夏的季节,在美丽的湖上,我和朋友们一起游玩,我家乡的朋友们啊,你们是否也在思念我?我在梦中划着小船,畅游在芙蓉浦中。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我国古代诗歌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一种最常见的手法。诗人描绘景物并且把自己的各种情感寄托在所描绘的意象中,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点染,渗入诗人的人格和情趣。以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为例:《我爱这土地》因艾青作于国难当头、山河沦亡的抗战初期,所以不可避免地带上了那个时代悲壮的氛围。因此,在诗中的意象也就必然带有这种悲壮的色彩。为加深对诗歌的理解,让学生描绘诗歌中的画面,学生在纸上描绘着:河流在怒吼在咆哮,大地在颤抖,有一只眼睛满含泪水的小鸟在枝头鸣叫,它的身后黎明即将到来。在描绘“土地”“河流”“风”“黎明”这些意象的过程中,让同学们深深品味出作者所经历的坎坷、辛酸以及对祖国、对人民、对土地的那种深深的爱。绘画加以分析表述,无疑加深了对诗歌原文的理解,把诗歌的绘画方法移用到散文等文体上,也能收到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四、设计剧本,以演代学

第5篇:描写雪景的词语范文

诗词教学的高耗低效历来备受诟病,课堂上教师一味在诗词“讲了什么”即诗词的意思上发力,而忽略了对诗词教学中更为重要的意象的把握、意味的品悟和意境的探寻,致使本应灵动的诗词教学变得了无生趣。学习诗词如登山,应少些已有景色的告诉和讲解,多些未知风景的探险。如果学生的学习活动一直在理解诗意这一平面上打转,诗词学习终究将在原地徘徊不前,而缺了沿波讨源的历险,少了峰回路转的精彩,失了柳暗花明的诗意,是无法真正抵近诗歌的内核的。带着以上的思考,我开始了《渔歌子》的教学设计。

《渔歌子》是一幅色彩明丽,节奏舒缓,格调恬静闲适的写意山水画,作者张志和举重若轻,在看似轻描淡写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诗意田园的唯美画卷。词以景物描写起,以景物描写收,可谓词中有画,画中有词。张志和笔下的景物与文字也显得干净、饱满、透明,富含张力。“西塞山前白鹭飞”,语言平白如话,却为整首词奠定了明快的情感基调。词中所写景物西塞山岿然不动,白鹭振翅高飞,一静一动,动静相宜。“桃花流水鳜鱼肥”,桃花之明艳,流水之灵动,鳜鱼之肥美,构成了词人心目中理想的桃花源。“桃花流水鳜鱼肥”一句与李白的“桃花流水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有异曲同工之妙,词人的惬意与满足尽在其中。“青箬笠,绿蓑衣”,白描手法的运用较好地为我们刻画了一位忘情山水、怡然自乐的渔父形象。“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所写的何止是景物,“烟波钓徒”流连的也不仅是垂钓。同样写烟雨,与苏轼的“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宠辱不惊相比,《渔歌子》为我们描绘的则是作者张志和拥抱风雨、流连山水、物我两忘的绝妙画卷。

作者借景抒情,通过看似普通的景物为我们营造构建了每个人都为之心驰神往的桃花源。《渔歌子》这首词集中表现了张志和所追求的“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这样的境界看易行难。张志和所描绘的“斜风细雨不须归”的人生境界深得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哲学真谛,可谓铅华洗尽,返璞归真。

读懂诗词表面的意思相对容易,然而诗词背后的东西却在很多时候被我们疏忽甚至遗忘,诗词学习浅层化、表面化,诗词教学缺少立体的引领和纵深的推进。有了以上对诗词教学现状的清醒认识和诗词教学的准确定位,我开始了教学层面的探寻与思考。《渔歌子》中所写普通之景有着怎样特殊的含义?如何从意象入手引领学生去品读白鹭、桃花、流水、箬笠、蓑衣、斜风细雨等物的丰富意蕴,在诵读想象中切己体察,去把握诗词意境之美,在揣摩品悟中比较辨析,由朴实无华的景物描摹直抵作者丰富的精神内核,从而引领着学生拾级而登,由表及里,由文及人,最终把诗词教学引向立体,指向纵深。追问的过程是解构更是重构,在对《渔歌子》教学层面的思考过程中,“意思”“意境”“意象”“意味”等关键词语陆续跃入我的眼帘,“读懂意思”“体悟意境”“揣摩意象”“品读意味”,《渔歌子》的教学思路也逐渐变得明晰起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词,品味词的色彩、画面、韵律美,读懂词的主要内容,感受词的意境美。

2.抓住词中的主要意象展开品评,品读词的深层意蕴,体察人物恬淡闲适、逍遥超脱的精神世界。

【教学活动及意图】

一、从语言出发,读懂意思

1.自由读词,思考:《渔歌子》这首词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2.交流读词时眼前所浮现的景物。

3.如果让我们为眼前所浮现的景物添上色彩的话,你会分别为词中的景物加上什么颜色?能联系词的内容来谈谈体会吗?

4.如果为词中的景物配上声音,你又会添加哪些声音?

5.自由读,体会词的画面美。

6.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湖光山色,能把这些景色连起来整体说说吗?

7.自由诵读词,边读边想象词所描绘的画面。

【“诗歌是语言的贵族。”诗词总是用最凝练的语言表达最饱满、最丰富的内容。《渔歌子》一词用短短27个字为我们绘就了一幅湖光山色的美丽画卷。教师读出的东西,不是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沉浸。这个学习的过程即是对诗词所描绘的内容进行激活、还原和再现的过程,读出色彩,读出声音,读出画面,作者所欲表达之“意”在学生的朗读、想象与体验中逐渐变得清晰、立体、饱满起来。】

二、从语感出发,体悟意境

1.“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是一种怎样的垂钓?请用心读词,想想作者张志和想借这样的景抒发怎样的情?

2.可以用哪些词来形容作者此时的心情?

3.同样写垂钓,《江雪》是怎样描写的?请自由读《江雪》,诗中的哪些字词让你印象深刻?

4.比较《渔歌子》中的渔父与《江雪》中的渔父不同在哪?

5.同学们是怎样理解“不须归”的?

6.能把“归”换成“还”吗?读一读,说说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

7.再读这首词,体会诗词的韵律美。

8.如果为我们的观察角度画个线路图,顺序应该是怎样的?

9.再读这首词,把整首词所描绘的景物连起来,你的眼前又浮现出了怎样的图景?

10.高声诵读,体会词所描绘的意境之美。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这是一种怎样的垂钓”?教师的追问将学生的学习活动聚焦文本之“源”的探讨,指向文本之“幽”的品评。美国课程学家拉尔夫・泰勒曾说:“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什么。”与《江雪》中渔父形象的比较辨析更是将学生的学习活动由词的表层意思的评析引向深层意境的体悟。“一切景语皆情语”,将整首词所描绘的景物连缀起来整体鸟瞰,有助于学生对词所描绘的意境有更整体、更深入的把握。】

三、从语境出发,揣摩意象

1.词中的哪些景物让你印象深刻?如果让你选择一个最能表现作者思想情感的景物你会选择哪个景物?

2.请说说这样选择的理由。

3.拓展阅读李白《山中问答》的诗句“桃花流水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了解“桃花”的特殊含义?

4.补充《桃花源记》的有关资料,品读词中“桃花”的意象之美。

5.词中的“白鹭”“箬笠”“蓑衣”“斜风细雨”等分别有着怎样的象征意义?

6.再读整首词,体会词的意象之美。

【诗词、文言文的教学都需要学生融入其中,在语境之中去感受。“如果让你选择一个最能表现作者思想情感的景物你会选择哪个景物?”这样的问题设计告别了分析,拒绝了说教,摆脱了告诉,远离了傻读。在读懂诗词意思,体察诗词意境的基础上揣摩诗词所写景物特殊的意象,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去发现、建构、生成新的意义,这是诗词教学的价值所在。语文的课堂需要激活学生的思维,增长语文能力。】

四、从语意出发,品读意味

1.诗有诗眼,词有词眼。这首词的词眼在哪?

2.词人为何说“不须归”?用词所描绘景物的特殊意象说说作者“不须归”的原因。

3.“不须归”的原因仅仅是因为西塞山的景色美吗?

4.补充阅读张松龄的《和答弟志和渔父歌》。

5.词中的“归”说的仅仅是回家吗?

6.诵读后品悟“不须归”的丰富意味。

第6篇:描写雪景的词语范文

摘 要:从作者的贡献来确定教学目标是符合教育的客观规律的,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柳永对词的贡献很大,从内容和形式方面都开创了出了词的新局面,《望海潮》就是其代表作品。城市体裁的入词和点染手法的应用,都是他的贡献。

关键词:教学目标;作者贡献;《望海潮》

从作者的贡献来确定教学目标是符合教育的客观规律的,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柳永在词的发展史上的贡献是不容置疑的,我们先来看看柳永词从内容到形式分别都有哪些革新意义。

一、从形式上看,柳永的贡献首先在于把不少小令扩展为慢词,并发展了慢词

如《定风波》,在敦煌曲子词中是六十字的小令,柳词“自春来惨绿愁红”已衍为一百字的长调。《女冠子》由原来的四十一字衍为一百十一字。但是,柳永的贡献更在于,他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把慢词的艺术表达功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从内容上看,开拓了词的题材

首先,柳词多写当时市民的生活情景,描摹城市繁华和旅途风光。其次,柳永词中数量最多、艺术成就最高的,是反映妇女生活愿望和男女恋情的词。如最为传诵的《雨霖铃》,凄楚、伤感的情调。“杨柳岸”一句,用晓风、疏柳、残月的凄清景象,烘托别后的寂寞、凄凉情绪,被称为“古今俊句”,更是成了柳永词的象征。

三、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

柳永之前,词家多采用花间体小令,手法上多用比兴,追求含蓄,讲求余韵不尽的效果。柳永在慢词这相对扩大的客体中,由以往较多地运用比兴手法,发展为较多地运用赋的手法,层层铺叙点染,熔叙事、抒情、写景于一炉,丰富了词体的艺术表现手法。

我们对柳永在文学史上的以上地位有了明确认识之后,为《望海潮》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目标1:通过柳永的词了解北宋杭州的都市繁华生活景象。

目标2:点染的艺术表现手法。

以下是教学设计(片断)。

教师:《望海潮》从内容上来讲主要是一首写什么的词。我们之前学习过山水诗、田园诗、怀古诗以及悲秋诗等,那这首词应该是属于一首什么词呢?

明确:写都市生活。

教师:既然柳咏的词是在描写写都市生活,那我们来具体看看这首词写到了哪些都市景象?

明确:①上阕:烟柳画桥、风帘翠幕、云树、怒涛、天堑、市列珠玑、户盈罗绮;②下阕:重湖叠t、桂子、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

总结:柳永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历史悠久、湖山优美、百姓安居乐业、老少欢愉、官员生活风雅、经济繁荣的北宋杭州都市生活景象。

u论:以上完成教学目标1:通过柳永的词了解北宋杭州的都市繁华生活景象。

教师:作者写到了如此之多的都市景象,但读起来却并非杂乱无章,作者用到了一种独特的组材方式,或者说是艺术手法,这种艺术手法就是“点染”。

清・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词有点,有染”,点染本是国画的术语。借用到古典诗词中来,“点染”就是先点出主体重点,然后再对其细节进行详细的渲染描写。

如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这首诗前两句写自己曾经游历江南,熟悉那里的风景,是点,接着“日出”“春来”两句生动具体的描绘了江南风景之美,是染。下面我们来寻找本词上阕中的点。

明确:点:东南形盛、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染:“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是对“三吴都会”的染。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是对“东南形胜”的染。“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竟豪奢”是对“钱塘自古繁华”的染。

教师:下面我们选取你最喜欢、最具有感染力的几句词来试加分析,并且试着背下来。

示例一:“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这几句是描写景物的句子,我们都知道描写景物的顺序一般有:动静结合、远近结合、虚实结合等。那我们看看这三句是通过什么样的顺序来写得呢?连桥梁华丽的颜色和帷幕的翠绿色都能够看得清楚,这是从哪个视角来写?

相比较“参差十万人家”是从远景来写。“参差十万人家”,“参差”二字写出了远景,写出了楼阁房舍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景象;“十万”,略数,只是形容人口之多,杭州在当时就有“东南第一州”(宋仁宗诗)的美誉。我们尤其来看一下这句近景描写。“风帘翠幕”,这个“风帘翠幕”就把“人家”具体化了,可以说是对于“人家“的又一次渲染。

在这三句里,不仅仅有远近结合,还有动静结合,我们试着找找。微风吹动处,帘幕轻摆,这是一种动态,而“烟柳画桥”,是一种静态,这样就动静结合,让我们似乎看到了的大大小小的楼阁、张帘挂幕的人家,是错落在“烟柳画桥”之中,这样就不仅使我们看到了户户人家的具体景象,也看到了整个城市的风貌。

示例二:“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动词使用的好,“绕”,“卷”,动词的使用本来就可以增加画面的动态感,这两个动词放在这个画面中,“绕”字写出了葱翠的绿树如同云雾一般,蜿蜒曲折的环绕着钱塘江岸。“卷”字写出了钱塘江潮的浪花层层卷起,汹涌澎湃,犹如扑面而来的野兽,大有排天倒海之势。

“怒涛”,写出了江潮似乎被江岸激怒的野兽,来势凶猛。“卷霜雪”,“霜雪”,不仅写出了怒涛如雪的白色,也写出了江潮带来的森森寒气,正如孟浩然《与颜钱塘登障楼望潮作》所云:“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天堑无涯”,写出了江面的宽阔,也暗示出江潮“吞天沃日”的气势。

评论:以上完成教学目标2:点染的艺术表现手法。

四、总结

我们刚才通过渲染手法品读了一下柳咏的语言,一个作家的成就的高低,主要是看对于语言的应用能力,顾城说,自己作诗就是想把现代汉语这个被弄脏了的人民币来重新洗洗,无疑柳咏的语言是纯洁的,是富有感染力的汉语。所以呢需要我们不断的琢磨,感悟,领会,直到内化。这节课的结束才意味着学习柳咏的开始,望同学们课外多读读柳咏。

参考文献:

[1]平玉霞,张瑞静.浅谈柳永在词史上的地位和贡献[J].《安徽文学,2009(4).

[2]《语文必修4》[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2).

第7篇:描写雪景的词语范文

[知识梳理]

形象、意境、意象之间有联系,又有区别,考试题中常常放在一起考查。

意象是诗歌中表现诗人情思意趣的感性对象,是构织诗歌形象的主要因素。如“今夜曲中闻折柳”,“折柳”就是一个传统的意象,含有惜别怀远之意。“杨柳岸,晓风残月”中,通过“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就知道传达的是伤别情怀。意境是诗人思想感情与作品的生活图景完美融合的产物。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诗句中表达出的江南春天图景。前者的关键在于把握“象”,后者的关键在于把握蕴涵其中的“意”。

形象,常常表现为对意象、意境、象征和隐喻等的解读。包括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它们是诗歌情志的寄托。人物形象:包括诗人的形象(或称为抒情主人公)和诗人之外的特定人物形象。如《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的形象。蕴含某种品质或思想的物象:如虞世南《蝉》中“蝉”的形象。

[高考链接及规范答题指导]

考查的形式

1、诗句展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诗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2、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眼(或诗眼)?诗人用哪些意象来扣题的?

3、诗中的什么意象体现了事物的特征?

4、诗中的意象有什么寓意?

5、诗歌是怎样融情于景(或借景抒情)的?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诗歌。

6、诗中的意象营造了一种什么氛围?诗人在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真题例解

(2008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木芙蓉

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

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

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

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留连得,

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1)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

(2)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5分)

[解析]考查诗歌的形象。对形象的把握要结合诗歌的主旨、作者的情感和表达技巧进行综合分析:由表及里的分析、推断、概括。答题的模式为:(手法)+意象(对象特征)+情感+(作用)。

[答案](1)描述了木芙蓉开花的自然属性。运用了拟人手法。(2)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作愁苦。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

方法总结:鉴赏古诗词的形象和意境解题格式

人物形象:身份+性格

诗歌意象、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

体会意境:客观形象图景+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意境。

答题要领一般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分析形象含义,描摹诗歌图景。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写的意象、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要点有二: 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象都写到,但要写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可以利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适当加以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第二部分,概括形象意境特点。在描摹出图景后,结合主旨分析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或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雄浑壮阔,或高阔辽远,或恬静优美,或萧瑟凄凉,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冷清…准确体现其特点和情调。

第三部分,剖析作者思想。根据这首诗歌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一般可表述为: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等。

答题切忌空洞,要答具体。如光答“表达了作者哀伤的情怀”是不够的,还应答出为什么而“哀伤”。

牛刀小试

1、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桃花溪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

石矾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清溪何处边?

试分析“渔船”、“桃花”和“洞”三个意象的关系。

2、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田园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

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

莺啼山客犹眠。

说说“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写出了怎样的一种意境。

3、阅读下面的两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渔家傲

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王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①绿蚁:一种美酒。②:搓揉。

(1)两首词中“梅”的意象有什么不同?两首词都写到了“醉”,所表达的感情是否相同?试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2)两首词都写了梅花,通过梅花写人,创设的意境却完全不同。试简要分析它们各是怎样的意境以及意境不同的原因。

参考答案

1 诗人伫立在石矾旁,望着眼前的渔船和漂流的桃花瓣。恍惚间把眼前的渔人当做作了当年的武陵渔人,联想到桃花瓣该是从桃花源流出来的。继而又联想到桃花洞。三个意象表现为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关系。

第8篇:描写雪景的词语范文

一、品味炼字类

题目形式:

1.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2.某个字或词用得好,好在哪里?

3.某字能否改为某字?

4.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请赏析。

题型示例(山东):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渡 汉 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问题:首句中的“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解析:“断”字面上是“断绝、隔绝”的意思,结合“音书”一词,可以理解为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含义,再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所作,突出了自己久居蛮荒之地的孤寂、苦闷及对家里人的思念之情,故答案应为: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境况,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情。

应对策略:这类题主要考查精炼词语的能力。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但在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二、名句赏析类

题目形式:

1.某诗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该如何理解?

2.诗歌的某联流传成了千古名句,请分析原因。

3.从某句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

题型示例(湖北黄冈):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问题:“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

解析:这两句诗之所以被后人传诵,是因为它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向人们揭示了深刻的哲理。首先应明确景物的特点,可理解为: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的树木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然后说出这句诗所蕴含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应对策略: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中被后人传诵的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这类题多为开放题,答案不要求统一,要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能指出写景特点或采用的修辞手法或用词的生动形象,以及能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等。

三、主旨情感类

题目形式:

1.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描写了怎样的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3.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题型示例(山东济宁):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秋 夜 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问题: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这首诗是通过写景来抒情的。“一切景语皆情语”。前三句,作者描绘了计时的漏壶在静夜响起了“丁丁”滴水声、月亮时而被遮住时而又露出、暗处的秋虫通宵在鸣叫的三幅画面,这是失眠的女主人公在秋夜的所见所闻,通过这些形象,再结合诗人婉约的诗风,我们可揣测诗人的思想感情为:思妇独守闺中的寂寞和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意对即可)

应对策略: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态度的领悟。解答这类题要用一句话概括诗歌形象的特点,并根据所描绘的形象特点及作家的风格(豪放、婉约、沉郁顿挫)来推断诗人的情感态度。

四、想象描述类

题目形式:

1.展开想象,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优美的意境。

2.诗歌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题型示例(四川内江):欣赏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西 江 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现。

问题: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100字以内)。

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想象描述类诗歌鉴赏题,有字数限制,题干中的关键词是“画面”,即要求将下片内容以“画面”的形式再现出来。描绘时要将天外之“星”、山前之“雨”、“路转溪头”忽然呈现出来的社林“茅店”等形象无一遗漏地再现出来。此外,答题时还需要注意用语的简洁优美。示例:乌云骤起,月光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暗了,渐渐的,雨点飘落下来,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说来也巧,当年曾经见过的茅店,依然在社林边!

应对策略: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五、表达技巧类

题目形式:

1.诗歌某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2.诗歌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

3.诗歌是怎样抒发作者的情感的?

题型示例(江苏南通):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问题: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表现手法类试题,要求赏析三、四句,注意题目要求中的“修辞的角度”,这两句写白雪盼春,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雪花比作“飞花”,是比喻,然后再说出这些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内容(或抒发了什么感情)。答案如下:用白雪盼春的拟人手法,表现了诗人渴望春天的急切心情,生动而传神;把白雪比喻成飞花,把初春的冷落写成了仲春的热闹,富有情趣。

第9篇:描写雪景的词语范文

本文是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中节选的片段,作者是我国天才的语言艺术大师——曹雪芹。《“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讲述的是林黛玉初进贾府,王熙凤与其见面的情景。曹雪芹用他的那支生花妙笔,对王熙凤的外貌、语言、动作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

一、教学策略

教学从质疑课题入手:“凤辣子”是谁?她初见林黛玉时情景怎样?你认为文本重点泼墨是在“凤辣子”身上,还是在林黛玉身上?这篇文本重锤敲打的是谁的细节描写?从而感悟到曹雪芹勾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细致入微地刻画人物。除此之外,作者还采用了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把对比、烘托等多种描法交织在一起运用,把王熙凤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惟妙惟肖、形神兼备。课文的文脉清晰,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细细品味,慢慢欣赏,引导学生领略曹雪芹先生在语言表达上的匠心独运,感悟人物丰满的形象。

二、教学过程

(一)开课

1.第一次读课题,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情景?

2.细读文本,与读课题时产生的想象是否合拍?

(二)细读“外貌”,品形象

1.口述“凤辣子”外貌。自由轻声地细读描写王熙凤外貌的句子,读完这一段话,你的眼前闪现的是怎样的凤辣子?你能指着图,像说评书的先生一样来一段精彩的评书表演吗?

2.分析“凤辣子”外貌描写。(1)穿着、打扮。①反复回读“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下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鱼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罩翡翠撒花洋绉裙”这一段描写,对比着图,找一找哪个是“凤辣子”。在脑中勾画出“凤辣子”穿着打扮与众不同的图像。②这一段文字读下来,给你的视觉冲击是什么?你用哪些四字词语来形容她的穿着打扮?(美丽俗气、高贵张扬、珠光宝气)③凤辣子这种穿着打扮是在极力向别人显示什么呢?(尊贵、高雅、不可一世……)(2)相貌描写。①再看描写她相貌的句子:“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透露出的是什么形象?(美丽、泼辣)②“身量苗条,体格”展现的是什么?(漂亮)③“粉面含春微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折射的又是什么呢?(刁钻、狡黠)④曹雪芹这么一写,我们读着、读着,脑中马上浮现出“凤辣子”的形象,真是妙不可言!(3)作者为什么能写得如此生动传神呢?(与他平常留心观察、抓住细节刻画分不开)这一段外貌描写是属于直接描写还是间接描写?

3.小结。要写好人物,展现人物形象,不妨从人物的穿着、打扮、相貌等进行工笔细描。抓住细节,品出人物的内在神韵。

(三)细品“语言”,悟形象

1.品读人物语言。(1)从王熙凤的语言中揣摩感受她鲜明的个性特点。读王熙凤见到林黛玉说的三句话,细品其中的弦外之音。(2)读着这些话,你感受到了每一句话的用意吗?(3)细品语言,从中归纳总结出王熙凤是一个怎样的人。(4)小结。短短的几句话,句句用心,语语用意,把一个八面玲珑、舌巧如簧、表里不一、阿谀奉承的王熙凤刻画得淋漓尽致。她的夸赞恰如其分,真不愧是天才的语言艺术家——出语如此不凡,超凡脱俗。从文本语言的描述中,可以想见曹雪芹驾驭语言是如此驾轻就熟、游刃有余,这与他平常留心观察以及相似的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

2.体悟众人感受。(1)听到王熙凤如此盛赞林黛玉,林黛玉是什么感觉?(2)贾母是什么感觉?(3)那么“三春”感受又如何?(其实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悦耳赏心,这就是王熙凤说话的艺术——巧口慧舌)

3.辩论深化理解。(1)体会王熙凤对林黛玉一番关心的话,叩问王熙凤对林黛玉是否真的关心,分正、反两方辩论。(2)小结:现在大家明白了王熙凤为什么要说这一番话了吧,其实她关心林黛玉是假,献殷勤、讨好贾母是真,炫耀自己在贾府的特别地位是她的本意。由此,一个逢迎拍马、炫耀张狂、大胆泼辣的“凤辣子”形象展现无遗了。

(四)揣摩“动作”,感形象

1.画出描写王熙凤动作描写的句子。(用_____线画出)

2.从“携、送、拭、拉”这些动作的描写中,王熙凤给你留下了什么形象?

3.把这些动词加进对话中,演一演,读一读,体会体会。(练习课本剧)

三、结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