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美学的重要性范文

美学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美学的重要性

第1篇:美学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育;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23.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4-0244-01

美术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中学美术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全面的美术基本知识,初步的认识能力和欣赏能力,中学美术教育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实施美育,开发智力,陶冶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形式,这样既有利于开拓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智能,又有利于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和正确的观察力,从而促其健康成长。

一、初中生的年龄特征

现在的初中生基本上都是90后,年龄在13—16岁,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性格叛逆,但渴望接受新鲜事物,且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比较强,同时又是思想波动最明显的时期。针对学生的现状,我们不难发现:任何教育手段都无法取代美育的功能。初中生正处在思想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期,这时期是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所以这个时期的审美教育起着关键的作用,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文化素质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最佳时机。

二、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美术教育是人的和谐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落实素质教育,实质就是全面发展,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培养21世纪高素质人才,美术教育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从教育的综合功能来看,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科学地使德、智、体、美、劳有机地统一起来,和谐发展。在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教育中,美育具有其它学科所不能代替的重要作用,美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不仅是自身,而且也渗透到德育之中,“以美辅德,以美辅智,以美促劳,以美健体”,美育对德智体各方面教育均能发挥主要作用。18世纪德国杰出的思想家席勒也曾极力主张通过美育来培养出理想的人、完美的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他指出:“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这透露着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 这种和谐的人格结构、智能结构将是一种均衡互补的优化结构,是现代化高素质人才所应具有的典型特征。

三、美术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现代教育观的中心问题是人的发展问题,是以塑造完美人格为最终目的,它对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增进其身心健康,形式个性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1.美术教育能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努力追求的教育理想,美术课程不仅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门类促进这一理想的实现,而且,美术课程本身就包含情感与理性的因素、脑力与体力的因素,所以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其作用是独特的。”我们知道,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而美术能影响人的试论美术教育在向素质教育转轨中的重要性文化、修养、品位、情绪,对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学生一直感到校园生活枯燥乏味,严肃紧张有余,宽松和谐不足;这样沉闷的环境,对教师与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无疑是一种伤害。

从事美术教学工作以来,我发现平时古板的教学活动已经让这些孩子们感到枯燥、乏味,甚至厌倦,如果我还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的话,效果势必不理想。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创建较好的学习气氛,我利用学生们常见的物品,如黄豆、绿豆、红豆等作为作画的材料,先在纸板上用笔画了简单的图案,然后借助胶水,运用美术造型知识,拼贴起自己喜爱的图案来。这样一来,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大大地提高,而且想象力也充分地调动起来了。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2.美术教育能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能力。

创造,是人类自由的产物和表现,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使客观规律性与自己的目的性相统一,从而按照自己的意愿和需要改造世界的活动,因此,创造力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到了近代,许多教育科目都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纳入自己的目标体系中,这在美术教育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一些美术家,如罗恩菲德等人,甚至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推至独一无二的高度,我国现行的中小学美术教育大纲中,也都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和创造力列为美术教学的目标之一。

美术不仅仅是创造美的过程(也就是俗称的画画),它是一门综合的基础学科,包括创造美和发现美(俗称审美)两个基本方面,同时,美术不是我们脑中虚构一个世界,而是我们现实世界的真实反映,有一个很好的观察力不仅对美术有帮助,对其他各科如英语、语文、生物等的学习都有极大的帮助作用,而美术学习是最好的锻炼观察力的方法,美术学科在形成学生创新精神和技能技法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等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

3.美术教育可以转移学生的不良兴趣爱好。

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很多的初中生沉迷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很漠视现实生活,对亲人、朋友渐渐的疏远。培养其美术兴趣,可以转移他们这种不良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可以再次回到现实生活中来,这样不仅可以减轻老师在学生管理中的负担,也可以让学校提高了对美术课及美术教师的重视;家长尽可能的为孩子创造接触和学习绘画的条件;社会也为爱好美术及有美术特长的孩子提供了能让他们充分施展才艺的空间。

综观上述,中学美术在教育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作为美术教师要努力做好美术教育教学工作,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第2篇:美学的重要性范文

一、美术教学中“线”的作用

线条是美术最基本的造型手段,是构成视觉艺术形象的一种基本因素,无论平面的还是立体的作品;不论是写实,还是装饰;不论是抽象的,还是具象的……在长期的美术发展过程中。“线”作为美术家创造形象和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艺术语言,一直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并越来越显示出丰富的表现力及艺术美感。中国著名绘画大师吴冠中的《山水》一画,皴染不多,主要以毛笔线条勾勒,但其中线条流畅自由,轻重虚实的变化,随意性较强,具有浓厚的抒情意味和鲜明的时代感。法国后期野兽派大师匀蒂斯的《红沙发上的注女》(油画)以简洁概括、富子感而又极富装饰件的线,极为和谐、简练地勾画出一个呼之欲出的少女形象。

通过高中美术课堂,使学生认识到美术中线是美的体现,通过线来表达作品的意境。线是造型手段,是构成视觉艺术形态的一种基本原素,无论平面的还是立体的;不论是抽象的,还是具象的,“线”都是表达思想感情特有的艺术语言。线可以追溯到仰韶时代的彩绘,晚周帛画,楚器漆画和汉唐壁画。鲜明、生动、挺拔的线条,描绘了漩蜗纹、弦纹以及人的面形、虫鱼、鸟兽等形象,体现了原始艺术朴素、稚拙的美。吴道子是唐代的线描大师,人们称吴氏的线条为“吴带当风”,他画中的人物,衣袖飘动,生动异常,体现了高度的“运动感”和“节奏感”,充分展示了线描艺术的魅力。南宋画家梁楷的《元祖斫竹图》是一幅“写意”线描的人物画,画中人物元祖为佛教禅宗六世祖慧能。画家用寥寥数笔,把一个正在劳动中的老翁刻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二、美术教学中“线”的运用

第3篇:美学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审美意识;烹饪美学;烹饪教学

在烹饪制作实践中,普遍反映出来的问题是烹饪专业学生菜肴制作时不是刀工处理得不均匀,就是制品的色泽不符合要求,或是食品雕刻时各部分的比例不协调。究其原因,固然有个别烹饪专业学生基本功不扎实的因素,而更重要的是大部分烹饪专业的学生缺乏审美素质。所谓菜肴的审美意识,就是对菜点从初加工到烹制加热,再到器皿的选择与盛装的手法等各个环节,都要从美学的角度审视,使烹饪专业学生的潜意识中始终有对菜肴美的感知和认识。下面就烹饪美学如何贯彻在烹饪教学过程中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色、香、味、形、器的和谐统一

1.“色”即菜肴的色泽。这里的颜色涵盖很多方面,既包括饭菜的颜色、其使用装饰物的颜色、盛放器皿的颜色,就在现代的含义中还包括灯光的颜色。这些颜色必须做到冷暖色兼具,给人一种清爽、温馨的感觉,诱发人的食欲感。

2.“香和味”是菜肴之精华。菜肴的香气主要来自两方面的呈味物质,一是原料本身受热后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出的香气,如肉类加热后能产生肉香味;二是由添加的具有香味的调味料形成的。在实践操作中,应注意到对原料本身香味的运用,突出菜肴整体的香味的美感。味的调制一般应遵循下列原则:一是根据菜肴的特点调味,做到“四个准”:即时向定得准,次序放得准,口味拿得准,用料比例准。二是根据人们的生活习惯调味。三是根据季节的变化调味。《周礼・天官》中云:“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这种调味规律虽然不十分确切,但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四是根据菜肴的风味特色调味,对一些传统的菜肴不能随心所欲地改变口味,要严格按照调味料的种类、比例进行调味,以保持菜肴的风味特色。五是根据原料的不同性质调味,对于新鲜的原料宜采用对比手法,以突出原料本身的鲜美滋味;对腥臊气味重的原料,宜采用掩盖的手法,得以去异味,增香味;对本身滋味较少的原料,宜用相乘的手法,以适当增加原料的滋味。而烹饪专业学生操作中,应注意菜肴味的调制,使菜肴的香、味达到美学的要求,具有美感。

3.“形”是指菜肴个体造型,刀工处理形态,筵席整体搭配。菜肴按其所含“艺术”成分角度讲可分为工艺菜肴与普通菜肴。实践操作中因菜肴不同对其形的构思评价的侧重点有很大的区别,对于普通菜肴,要突出韵律美,节律美,即大小相等,厚薄一致,粗细均匀,切得不可厚薄不均,长短不等,这样易给人产生参差不齐的感觉。对于艺术菜肴就菜肴造型方法角度讲大致采用“仿真式”与“夸张式”两种手法。在工艺热菜制作中,大多菜肴采用后者手法,在冷菜拼摆,食品雕刻中常常二者皆用。

4.“器”即盛装菜肴的器皿。清代著名诗人,美食家袁枚就在纵观古来美食与美器发展后叹道:“古诗云,美食不如美器,斯语是也。”并说:“煎炒宜盘,汤羹宜碗,参错其间,方觉生色。”这无疑是对美食与美器关系的一个精辟的总结。美食没有“美器”,既影响食欲,更谈不上精神享受了。在盛器选用时,其种类必须与菜肴的造型相配合;其大小与菜肴的数量相吻合;其色泽与菜肴的色泽相协调。

二、理解烹饪美学

美学,是研究人与现实审美关系的学问,它既不同于一般的艺术,也不单纯是日常的美化活动。美是一切艺术的灵魂,也是一切艺术给人吸引的诱惑的源泉,烹饪艺术当然也不例外。所谓烹饪美学,是实用技术美学,是把美学理论综合到烹饪技术领域中去的学科。在从菜肴制作到盛器的搭配,体现着美的内涵。而菜肴的名称,也富有诗意而又内藏着一个祝福,给人们吉祥和祝福,如全家福,双喜临门等菜名,人们读来身感亲切,又平添一份享受。它们必须相互配合,达到协调一致、和谐统一的效果。

三、传播中国烹饪文化

中国菜肴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是多方面的,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从《黄帝内经》到现代的医食同疗的食疗理论,是华夏儿女智慧的结晶。正是由于这些丰富的内容,才构成了一幅中华民族文化的美丽画卷。因此,在烹饪实际操作中,有必要加深对美学的学习和理解。这样不仅可以让烹饪专业学生体会到烹饪的美无处不在,同时也能激发其创造美的欲望,并付诸实际行动。只有这样,烹饪美学才能真正地体现,久而久之,烹饪专业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观念才能得到加强和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刚,王月智.中式烹调技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第4篇:美学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教学评价 新理念 激励

《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为学生全面发展而评价”的理念。评价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根据现代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特点,结合新课程改革理念和美术学科的自身特点,改变传统的美术课堂评价方式,不只以作业的优劣作为评价标准,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积极探究。以教师评与学生自评相结合的方式,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同时也充分体现对学生创作成果的尊重。

一、教学评价已成为美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教学评价是教学常规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美术教学评价就是检验和改进美术的课堂教学效果,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重要环节,它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和独特的价值。没有评价,就无法客观、公正地判断课程目标是否达到,就不能有目的地改进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什么是美术教学评价?

美术教学评价指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美术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它以参与美术教学活动的教师、学生、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教学设备、场地和时间等因素的有机组合的过程和结果为评价对象,是对美术教学工作的整体功能所作的评价。美术教学评价从评价对象角度应当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课堂教学评价三部分。教师的评价指设计活动的能力、对活动的指导能力、驾驭课堂的能力、对学生的态度,以及教学过程中的精神状态等。学生评价指的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态度、方法和能力,已达到的认知水平、情感水平和行为发展水平,自主性、创造力、兴趣、动机、理解力、语言表达能力、活动的技能、合作精神等方面的分析与评定。课堂教学评价是学生的参与程度、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活动方式的采用、活动的实际状况、活动的实际效果以及教师的行为表现等。以上三个教学评价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每一种评价的效果都直接影响美术教学的最终结果。美术教学实践证明,要很好地完成这三个评价过程需要师生共同经营和参与,缺一不可。

二、美术教学评价中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新观念

美术课程要求美术教学转变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评价方式,使师生在评价中拥有同等地位。以往的美术教学中,大多是教师一人在唱“独角戏”,从课程开始到结束,学生扮演的是被动的接受者,在评价过程中,忽略了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自我个性的形成,甚至用决定性的话语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的作品,违背了新课程标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他们在长期枯燥的学习中滋生惰性和依赖性,缺乏自我表现和自我评价的意识等。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我们对教学评价活动有个全新的认识。

1.教师充当耐心的聆听者、细心的观察者

美术课的独特性决定了同一幅作品的每个主体获得的个体感受结果是相异的,美术鉴赏中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没有标准答案,鉴赏作品要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同时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特有的生长环境、个性和成长环境,所以表现出来的内在气质也就存在着差异。因此,教师应该从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和表现作品的过程中去激发学生的绘画热情,从学生的作品中发现学生本质的有个性的东西,从学生的讲解中体悟创作的灵感和创作目的,做一位耐心的聆听者、细心的观察者。

2.教师是一名独具慧眼的欣赏者、专业的引航者和挖掘者

学生因起点、水平、兴趣、爱好、能力和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作品多数稚拙、夸张,会让你忍俊不禁。但是每一个学生的作品都有可取之处,在评价中给予充分的欣赏与肯定,能帮助他们逐渐消除画不好、画不像的胆怯心理,使学生大胆尝试,不受拘束,释放张扬的个性。在教师不限制、少示范的情况下,学生会突破常规的思维定式,“异想天开”地进行构思,用浪漫主义色彩和理想化造型方式、恰当地夸张变形手法,围绕主题,打破常规,达到自己设想的目标。这时教师只要顺着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打开视野、拓展思维,以商量的口吻提出合理化建议,委婉地指出作品中的不足等方法,把它加以完善、丰富,使画面更具有内涵。他们的准确与否在美术课程中是相对的,关键看其是否大胆、是否观察、是否表现、是否思考。

只要学生大胆地表现出自己的感觉,他们的作品就应当被欣赏,受到肯定。我在评价学生幼稚杂乱的图画作品时,以一种充分尊重和信任的态度,用欣赏的眼光和恰当的评语谈出自己的体会和对学生的期望,这样一来既激发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又营造出与学生真诚交流的气氛,学生也会更敢于自我表现。

三、激励性评价在美术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

如何评价学生对学生学习美术起着至关重要的激励作用,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激情、自信,关系到学生自身人格的健康成长。传统的美术教学评价,只重结果、不重过程,更不关心学生学习美术的情感态度。久而久之,必然会使学生失去美术学习的兴趣。 文学家罗曼·罗兰说:“不要只在乎事情的结果,只要曾经努力。”在美术教育中这句话更为适用。努力的过程就是学生素质发展的过程,我们不能简单的以学生最终的作品给学生的能力进行定位。我在美术课上,尽量多的去给孩子创 造更多的表现机会。例如:说的机会、演的机会、示范的机会。时刻抓住课堂教学生成因素,及时评价,对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使他们树立信心,激励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只有这样,孩子才能保持较高的热情,在学习过程中享受到成功的 喜悦。教师要立足于为学生的发展而进行评价,为其插上不断进步的翅膀,这就需要教师的评价具有激励性。

第5篇:美学的重要性范文

摘 要 形体姿态在健美操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形体训练在健美操教学中的作用,得出形体训练融入健美操课中有助于健美操动作的质量,有利于更好的表现健美操的艺术性,提高其欣赏的价值也是健美操动作训练的基础,在健美操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 健美操 教学 形体训练

一、形体训练的必要性

健美操不仅突出动作“健”和“力”的特点,而且更强调“美”。“健康、力量、美丽”是人类所追求的身体状况的最高境界,健美操运动就处处表现出“健、力、美”的特征。对于健美操教学来说,美的动作既能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又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而形体训练是以培养良好身体姿态的练习为主要特征的一门科学,其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多样,能较好地满足健美操运动中学生的身心需求。其健美的形体,优美的姿态,这样可以给人带来和谐的美感。同时可以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表现美的意识,也是健美操教学的重要意义之所在。

健美操教学也要突出体现美的意识,对于高校健美操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毕业后从事健美操事业的人员,如健美操教师、健身教练等,因此他们的示范动作尤其重要。其健美操教学就应该重视学生美的动作的培养,从基础抓起,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加入适当的形体训练,就显的必要了。

二、形体训练在健美操教学中的作用

(一)形体训练融入健美操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表现力

形体训练的重要意义在于塑造学生外美内秀的良好气质。气质是一个人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综合表现,气质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外在美具有先天性,而内在美则通过后天不断学习而逐步形成。形体训练在外形上培养其优美姿态,而在潜移默化中给予其个性的培养,优雅气质于无形中形成,可见其表现力也是形体训练的重要的塑造方面。

在健美操教学中适当的加入形体训练,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健美操学习中利用高雅气质来表现美,能使健美操的艺术性、表现力更加突出,从而提高健美操的教学学习质量。如通过形体训练的把杆练习就是塑造姿态美的主要手段,对发展下肢及躯干力量、柔韧、灵巧、协调,增强对身体重心的控制,提高平衡能力非常有效,同时使学生的身体姿态规范化,特别是对腿步姿态的塑造非常的有效。其站立姿势的也有影响,站立姿势是否标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精神面貌,标准的站立姿势给人以挺拔积极向上的感觉,标准的站立姿势是姿态美的基础和前提,就可以通过把杆练习来帮助维持身体平衡。在健美操艺术化的现代,这样的训练就增加了学生获取优异成绩的砝码,提高学生的表现力。

(二)形体训练融入健美操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学生身体的控制能力

健美操动作对手臂,肢体的准确性要求严格,要求学生的身体的控制能力要强。姿态的控制能力是决定动作优美的关键。如:简单的踢腿动作,两个学生的踢腿高度相同,但是,其中一个学生出现耸肩,另一个学生沉肩,前者给人萎缩、动作不舒展的感觉,后者给人一种优美,挺拔的感觉。再如跨步跳,两个学生跳的高度和腿的开度都合乎规定。但其中一个学生出现耸肩、勾脚、表情不自然等毛病,另一个身体各部分控制得都很好,姿态优美使人无懈可击,优胜者肯定属于后者。若动作在“高度”和“开度”上略差一些,但姿态优美,仍为人们所称赞,因为它不失为一个舞姿,容易使人接受,能给人以美的感觉。而姿态优美与否,主要就表现为肢体的控制能力如何。在教学中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做动作时,主观愿望想完成好动作,自己也力求把每个动作都做得优美一些,但由于缺乏控制能力的训练,产生了事倍功半的效果。而形体训练中的把杆练习就能有效地提高和增强学生正确地掌握身体平衡及躯干、腿的控制能力。在健美操教学中通过各种腿脚、手臂、躯干及身体各部位正确的感知觉练习,逐步找到规范动作的本体感觉,使练习者体会到正确的健美操姿态所必要的肌肉感觉,从而提高练习者的自我判断和控制能力,逐步建立正确的记忆,并养成动作习惯。

(三)形体训练融入健美操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柔韧性

健美操中的动作要求舒张、大方,动作幅度大。其学生的动作幅度就与柔韧性有关,柔韧性是提高姿态美和动作美的关键,又是增加动作幅度的基础。柔韧是指人体关节在不同方向上的运动能力以及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柔韧性可通过关节运动幅度,也就是按一定的运动轴产生转动的活动范围而表现出来。只有具有良好柔韧性的学生才能潇洒自如地把每个动作发挥到最大极限,动作姿态优美、轻快有序。柔韧素质是学生的主要素质之一。柔韧素质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影响动作的质量和技术水平的捉高。而形体训练中的对柔韧的练习就能够满足对动作幅度的要求。形体训练中压肩、拉肩,下桥,体前、侧、后屈,压腿,控腿等练习能提高人体的柔韧性。长期进行柔韧性练习能改善和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增强肌肉力量、关节的弹性和伸展能力,从而加大动作的幅度、稳定性和身体的弹动能力;伸展练习还有利于肌肉间协调能力的改善,加强肌肉的行为能力,增进肌肉群的放松,减轻运动后的肌肉僵化,抵消因锻炼肌肉粗壮限制运动效果的可能性。在健美操课中加强形体训练的柔韧性的练习,可使学生在练习训练中,能灵活、及时地达到动作的任一位置,使动作更正确规范,身体姿态更优美,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表现技力。

(四)形体训练融入健美操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力量素质

健美操的另一主要的特征是“力”,就是指肌肉用力的程度。力量素质是指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在健美操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力量时,会考虑学生的一般快速力量,这也是健美操运动特点决定的。一般快速力量练习,可由一些负轻重量器械的练习等组成,可以使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发挥最大力量的能力。针对项目的特点,还需要特别强调上下肌肉力量和腹背肌肉的力量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保证动作的速度和强度,才能完美完成难度动作和保持难度动作在空中的优美姿态。只有下肢有力量、有弹性,动作才具有健美操项目特点。形体训练中对力量的要求也比较高,如把杆练习中的训练力量素质。把形体训练的力量训练融入健美操教学中不仅能改善体型,而且能增强肌肉力度和弹性,进而在动作的过程中能很好地保持动作的稳定性和身体姿态良好的控制能力,就更能充分体现健美操的项目特征。

三、结论与建议

(一)形体训练可贯穿于每一节课的始终,可将形体训练与健美操动作相结合起来。在初期教学中可将形体训练作为培养学生表现力的主要手段,在训练中每一节课的准备活动部分都可加入形体姿态的训练,其不仅仅是当作暖身舒筋的手段,可将两者紧密的结合。一般来说第一学期可多安排一些形体训练的基本内容,以后每学期可根据学生掌握情况逐渐减少。当学生基本掌握了基本动作后,教师注意学生动作过程中的流动姿态,时时纠正改进,严格要求,规范动作,使良好的基本姿态保持每一动作、每一成套、每一节课的始终,从而提高学生的表现力,使动作优美自然。

(二)进行形体训练中要求学生在刚开始练习时,用慢节奏练习,力求动作规范、准确,然后熟练的掌握动作。在这一过程中学会如何去控制动作,一个动作是否到位就要看学生的身体控制能力,可以提高动作的质量,进而产生美的感觉。

(三)在训练中重视学生基本身体素质的练习,在课的结束部分加入下桥、下叉、柔韧拉伸的练习,然后再进行放松肌肉的练习。下一节课在前一节课的基础上加大难度,循循渐进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四)在课余时间学生可多体会,多练习,多听音乐,多看舞蹈节目,多参加一些健美操节目表演活动等,可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使训练达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军.论大学生形体美教育的必要性、可塑性及目的性[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8).

[2] 李军.论大学生开展形体训练的必要性与方法[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2).

第6篇:美学的重要性范文

我们的教育方针就是要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五方面全面的发展,这五方面各有各特定的任务,但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是统一的,缺一不可的整体,而美育则主要是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审美感受和审美能力。中学美术课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并促进智力发展,审美教育能力使人心理健康,乐观向上,精神生活更充实,更丰富,有助于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中学美术课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美术知识教育和美术技能训练,有助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美术课是对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它通过审美教育,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在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正处于发育阶段,属于从少年向青年过渡时期,他们的求知欲强,可塑性大,通过美术课对他们进行系统的美术知识教育,和技能的训练,对于提高他们的审美修养 、审美情趣、审美感受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美术是直观形象的视觉艺术、它的鲜明生动的造型和富有的情趣的色彩具有直观感人的艺术特征,符合人们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因而它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特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乃至一生都将具有积极的影响。

马克思历来十分重视青少年一代的审美教育,要求他们不但要掌握科学,而且要懂得艺术。他曾说过:“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我国著名的艺术家丰子恺说过:“人民每天瞻仰这样完美无缺的美术品,不知不觉中精神蒙其涵养,感情受其陶冶,自然养成健全的人格”。美的事物在生活中处处都有,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和欣赏的。因为人们认识美,发现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学习、培养、训练才能逐步得到,增强的,要增加审美素养就必须接受美的教育,和熏陶,不断积累和升华对美的体验。

美术教育的现代化与发展随着国家素质教育体制的完善与对艺术教育的不断重视,现代学术教育,已突破了学校教育的范畴,成为一种以美术教育智能和审美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社会活动,旨在培养人高度的创造性,它就要求中小学美术教育首先要强化美术教育意识、转变以往囿于学科内的美育思想。放眼整个社会生活空间,发掘并利用艺术,自然和社会中的一切审美因素,进行全面的审美教育,因此,人你要在生活中不断的发现美,追求美、更好地创造美。就必须要不断地提高自己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充实、丰富和完善自己,而中学美术课的审美教育作用正在于此,它的这一作用是中学其他课程难以替代的,美术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对提高学生的素质有着特殊的意义。

2、促进智力的开发

在农村中学美术教育中,大胆的改革课堂内容,适当增加乡土教材,同时结合当地的人文风情,开展第二课堂。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增加乡土教材及有地方特色的教材,使学生对家乡增进了解,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的感情并使用他们结合生活,联系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促进中学生智力的开发 。农村中学的美术教育应提倡师生平等,尊重个性,有效地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发挥其各自的专长,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想方设法激活学生的原动力,最大限度地把他们的智力潜能发挥出来。

中学美术课对中学的审美教育,对智力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美术课的教学特点就是用生动直观的形象教育,感染学生,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接受知识,美术课通过具体形象如线条、色彩、形体、结构、空间等绘画语言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记忆、想象和创造能力,而这些能力正是智力的主要因素,丰富有趣的美术常识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知识、民族风俗等内容又大大增加了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容量,对发展智力大有裨益。

3、有益于将来的社会工作

第7篇:美学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审美教育 中职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1-0189-01

在中国颁布实施的中学语文相关课程标准中,曾明确要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当积极培养学生们高尚、健康的审美情趣。”由此可见国家相关部门对于审美教育的重视程度。没有美育渗透的教育内容,可以说是缺失的教育。所以,中职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学生审美水平的培养,将美的思想与内涵完全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中,以此来充分激发学生们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更好地陶冶学生们高雅的情操。唯有如此,才真正符合中国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本文针对于此,对审美教育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方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希望能为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贡献一分力量。

一 借助现代化多媒体教育手段,营造语文课堂中的审美氛围

中国著名的美学家、教育学家朱光潜先生曾提出,“美感教育等同于情感教育,美育的价值便在于‘陶冶情操’。”朱光潜先生一直认为,提升人类精神文化素养的核心关键便在于情感,所以唯有通过情感教育,才能够真正提升人类的精神文明境界。所以,中职语文教师便可以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语文教材,创设新的情境,开展审美教育。特别是在诗词课程内容的教学过程当中,更是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们审美的情感。

例如,在教师为学生讲解《诗经・秦风・蒹葭》的时候,便可以先利用Flash播放出学生非常熟悉且喜爱的歌曲《在水一方》,并对应显示出歌词。此刻,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一起哼唱几句。这样一来,学生们便会处在一个非常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当中,积极性会提高许多。此时,教师再借势指出《在水一方》的歌词当中借用了许多《诗经・秦风・蒹葭》中的诗句,从而将学生们的思维带入本堂课程的学习。教师可以先随着音乐朗读这首诗,让学生们先感悟一下它的美感、规律以及艺术特点。运用叠词、重章叠句、韵律、四言句反复咏唱等内容都是《诗经》的艺术特点,而后鼓励学生们共同朗读这首诗,感悟其中韵律的美感与作者为了爱情而执着追求却求而不得的情感。朗读完毕,教师可以让学生闭目凝思,这首诗中所描绘了怎样的场景?都有一些什么景物?有一些什么人物?他们穿着怎样的服饰?又做何深情?这样一来,学生们的思维便会逐渐连贯起来,眼前便会浮现出那既优美又惆怅的情境。这种教学方式可以非常有效地让学生感悟到诗词当中的朦胧美、情境美与含蓄美。

二 精选语文教材的课文内容,正确培养学生的审美水平以及明辨是非的能力,从而健全自身的人格

语文这门科目的人文价值主要体现在课堂中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们的价值观以及情感观。而中职语文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语文教学的优势,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培养。当前,中职学生都是“90后”,他们自幼秉承着的文化与思想便是潮流、时尚与消费;他们追求个性,追求享受,厌恶学习。那么,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便可以让学生们自由分组,进行探讨,究竟何为善?何为恶?哪些行为是值得提倡、值得传承的,哪些行为又是我们应该远离的?让学生们可以正确地认识到,自己身为一名中职学校的学生,其首要任务便是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修养,穿着打扮也应当符合自己现在的身份。切记,不要贪慕虚荣,不要盲目地攀比,应当依靠自身的努力,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靠自己的能力得到胜利的果实。利用这种教学方式,教师可以非常科学有效地帮学生们树立起正确、健康、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

相似的模式内容还有很多,中职语文教师应当大胆创新,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中死板、陈旧的教学氛围,充分让学生感悟到语文的人文文化与美感,将审美教育真正渗透入语文课堂教学中,从而促使学生们可以达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审美教育对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中职语文教师应当善于使用各种教学模式、各种良好契机,对学生加以更为科学合理的引导与启发,从而促使学生能够更为明晰地理解美的内涵,树立起科学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华鸣亚.审美教育的特性及其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实施[D].上海师范大学,2012

[2]凌秀君.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探究[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2(9)

[3]凌秀君.审美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探究[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版),2012(33)

第8篇:美学的重要性范文

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少美术老师,为了方便和省事,经常用课本上现有的作品代替课堂示范,或者是不讲究效果,随手画画。这种忽视示范作用的做法,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对此,我认为,兴趣是积极学习的动力,当一个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他才能够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牢固地掌握知识,而课堂示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动物图案设计”时,一边讲变形的原理与设计的方法,一边在黑板上做示范。当各种夸张变形的小动物图案展现在学生眼前时,他们兴奋不已,跃跃欲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刹那间,似乎对动物图案设计并不感到困难了。

在教学实践中,我觉得“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美术教学如果没有情绪的吸引,必将索然无味。教师只能适时地运用“示范”,通过艺术形象产生巨大吸引力,积极营造热烈、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创设感人的情境;只有教师边讲边画,运用熟练的造型技巧加上声情并茂的讲授,才能使学生心悦诚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产生学习热情,同时也创造了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促进了学生绘画能力的提高,对教师威信的树立也是十分有帮助的。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是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审美教育是一种形象教育,绝不是抽象的理论和概念的演绎,而是凭借具体可感、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来进行的,正如黑格尔所说“美只能在形象中见出”。因此可以说课堂示范是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美术课上,只有用美的形象诉诸学生的视觉,才能引起一系列的审美心理变化。如我在讲授“水墨画的笔墨技法”这节课时,首先讲述了中国水墨绘画的工具特点,以及水墨技法的独特表现功能。然后以“金鱼”为例,用粉笔勾画示意说明金鱼及荷花的结构特征,最后在宣纸上示范,用简练的线条和富于变化的墨色画上几尾在荷叶丛中戏水的金鱼,并用墨绿勾画几片荷叶。示范画完成以后,学生纷纷交头接耳品评,喜形于色。由此可知,形象化的美,具有很容易使人喜爱和接受的感性特征,我们美术教师要善于运用美的形象同美的语言相结合,把学生引入特定的审美境界。

教学中,我清楚地认识到课堂示范运用得当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只有通过感性的形象认识形成理性认识,只有通过课堂示范,才能掌握绘画的基本技能技巧,才能减少学习美术的困难,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概念,更好地深化认识和运用知识。

当然,要使课堂示范取得良好的效果,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美术教师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教学质量的优劣,通常情况下,画得好,才可能教得好。俗话说“光说不练不是好把式”。“说”需要知识,“练”需要技巧,需要基本功,基本功扎实的教师示范画的效果才会好。美术教师应加强基本功训练,只有画出好的作品,才能起到示范的作用。第二,示范应该适时、适当,教师应该善于抓住示范的时机,这对提高学生的兴趣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一堂课不能只示范不讲解,“光说不练”不行,“光练不说”也不行,只有讲解示范相结合,课堂效果才能明显。第三,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求异能力,比之技能训练和提高审美能力还重要,课堂示范不能成为样板,不能束缚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课堂示范应带有一定的启发性,教师必须注意每个学生的绘画个性,鼓励他们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表现方法,去描绘他们的内心世界。

第9篇:美学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形体训练;健美操教学;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83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4)03-0091-01

一、形体训练的定义

形体是指人在先天遗传产生变异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身体形态上的相对稳定的特征。是包括人的姿态、表情和体型在内的人的外在形象的综合。

二、形体训练的特点

1.优美性和艺术性

在形体训练中,练习动作优美舒缓而且富有意境,身体姿态达到身体的最美丽的境界。舒缓的音乐是形体训练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练习者跟着优美舒缓的音乐,缓慢的挪动着身体的各个部位,身体与音乐融为一体充分彰显艺术的魅力。

2.全面性和针对性

形体训练是全身的骨骼肌肉一次彻底地舒张,可以有效地拉伸身体韧带肌肉,消除多余的脂肪。通过形体训练的练习可以很好地改善身体上的生理缺陷,比如X型腿。

3.内容丰富,动作简单

形体训练多引用于芭蕾、舞蹈和体操里的基本动作,内容丰富多样能够培养练习者的学习兴趣。形体训练的内容动作一般都是运用于体操、舞蹈里的基础动作,简单易做,唯美。

三、形体训练对健美操练习者的影响

1.形体训练可以矫正健美操练习者不良的身体姿态

形体训练是一种结合手、脚、腿和足等身体部分的协调配合的整体训练。可以很好地矫正练习者的身体形态。它是通过头、颈、胸、肩、腿部动作的训练,及全身各部位之间动作的协调配合训练,以达到收紧肌肉、消耗多余脂肪的效果。做动作时尽量保证幅度大、速度慢。从解剖学考察,形体训练的科学性是确实的。骨盆是脊柱的基座,如果要改变弯腰驼背的姿势,就要减小骨盆的前倾,采用相应的形体训练动作可以有效地矫正身形。

2.形体训练可以增强健美操练习者的自信心

形体训练中优美的身体姿态不仅仅能够激发练习者的学习兴趣,主动、积极地参与练习中,而且日积月累练习者们的身体形态会有很大的提高,他们的审美观念也会大大地提升。练习者们自身的审美意识的加强会对自己的姿态有更加高的要求,身体姿态的完善使他们在人群中的气质增强,自信心就不断增强。许多实践事实表明坚持形体训练不仅能够提高练习者对审美观的充分认识,而且还会加强他们对美的高追求和高标准。

3.形体训练可以增加健美操练习者的表现性

我们都知道愉快舒适的心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效率,同样练习者在舒缓具有艺术特色音乐的点缀下,身体柔韧和姿态得到充分的发挥和舒展,不仅仅能够缓解身体和精神上的压力,而且还能够唤醒他们内心深处渴望美的愿望,能够使他们忘掉压力和不快,充分的放松身体,让自己徜徉在柔韧舒缓的形体练习中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四、形体训练可以提高健美操课的质量

1.良好的身体形态是学习健美操动作的基础

形体训练是健美操练习的前提和基础。形体训练是各个部位动作的状态。健美操对每个动作的姿态要求很高,如果忽视形体的塑造,整个健美操的练习就是没有美感可言,学生也会渐渐地对健美操失去原来的兴趣与激情。在健美操教学中不是学生学的动作多就到了健美操的学习标准,其实身体姿态是练习健美操最重要的部分。健美操中要求练习者在练习动作时身体要挺拔而且自信,表达力强。所以没有良好的形体训练是不能达到健美操的标准。

五、健美操课程上形体训练的方法

1.身体姿态静态练习

身体姿态静止的练习分为直立站姿和直立坐姿的练习。站立时,练习者保持一位手的手位,视线水平,头部略微向上倾斜,充分表达自信的面容,嘴角微微上翘,舌尖轻轻地抵在上齿。肩部放松,挺胸,收腹,立腰,两腿并紧。保持姿势一首音乐的时间,随后加上提踵力的练习,动静结合。直立坐姿时,臀部要立起来,上身直立,双腿并拢在身体前伸直,同时脚尖也要绷直。

2.身体姿态动态的练习

足尖行走时,可以把手臂摆到侧平举的状态,脚尖绷紧提踵力行走,行走时一定要注意上身的挺拔,同时腿部要积极的收回靠拢,并且在收回的过程中不能弯曲膝盖。

摆臂与足尖走时,行走时同样采取手臂侧平举的姿势,脚尖抬起,跟着节拍,一、二拍保持直立行走的状态,三、四拍身体向后屈伸,手臂也顺势这向后直臂伸展。走四个八拍即可。

3.动静结合的身体姿态练习

健美操练习中大部分都是全身都在运动,这时也要求身体姿态在全身运动的过层中保持优美的状态,所以动静结合的身体姿态练习时非常有必要的。头部练习时整个姿态练习中重要的部位,常见的头部练习有左右前后的摆动和时针式的转动。肩部是保持躯干姿态美的基础,时常采用绕肩,上下提肩。在整个肩部的活动中尽量加大幅度已达到效果。下肢练习时,这是可以采用把杆控制的方法,身体靠近把杆,一只手臂握着把杆,另一支手臂自然下垂,让其中一条腿抬高到30度的角度,身体放正,收腹,立腰,肩部下沉,肩胛骨向后加紧。保持八个摆拍的时间,然后换反方向。

六、总结

健美操是集力与美为一体的运动项目,它不仅仅有美的特质,而且还富有青春的激情和昂扬。健美操的动作轻快、灵动。在练习健美操中,良好的身体姿态反应着练习者自信的精神风貌和对生活高的审美观。在整个健美操练习的过程中,教练员不能一味的教授学生动作套路,要从基本做起,打好健美操身体姿态的功底,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对美的追求,以至于加强他们健身意识。最终提高了健美操教学质量,进而完成健美操教学的任务。

参考文献:

[1]肖光来.健美操[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