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区块链网络最根本的特征范文

区块链网络最根本的特征精选(九篇)

区块链网络最根本的特征

第1篇:区块链网络最根本的特征范文

火爆的比特币把沉寂多年的区块链技术推到了普通大众的面前,不管是否加入挖矿或炒币大军,亦或是对这种虚拟代币价值艳羡不已的吃瓜群众,或是持冷眼旁观的专业人士,大家关注的主要焦点还是比特币。

显然金融是区块链技术最早,也是应用得相对成熟的领域。这与区块链技术天然就是账本的特性直接相关。然而这远远未挖掘出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平台技术、数据库技术的优势以及充分利用此种技术优势在各个领域和场景下应用的可能性。也即区块链的短期价值被高估,而长期影响却被低估(何宝宏博士语)。

如今,互联网已经改变了整个世界,而互联网技术当中还在不断涌现出各种让人应接不暇的新技术。在这些新技术当中,作为底层技术的区块链将发挥最长远最广泛的影响。

技术篇:认识区块链技术

(一)区块链技术是什么

区块链最早由密码学家“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于2008年提出,目前行业公认的区块链定义是:

区块链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以链条的方式组合成特定数据结构,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去中心化共享账本,能够安全存储简单的、有先后关系的、能在系统内验证的数据。

区块链本质上就是一个账本,可以让互不信任的人,在没有权威中间机构的介入下,充分信任对方来进行信息与价值互换。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储存、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应用模式。

(二)区块链技术为什么会有如此长远而广泛的影响

区块链技术具有以下六大特征,正是这六大技术特征使得区块链具备了革命性颠覆性技术的特质:

去中心化:由于使用分布式核算和存储技术,不存在中心化的硬件或管理机构,任意节点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均等的,系统中的数据块由整个系统中具有维护功能的节点来共同维护。任一节点停止工作都不会影响系统整体的运作。

开放性:系统是开放的,除了交易各方的私有信息被加密外,区块链的数据对所有人公开,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公开的接口查询区块链数据和开发相关应用。

自治性:区块链采用基于协商一致的规范和协议,使得整个系统中的所有节点能够在去信任的环境里自由安全地交换数据,使得对“人”的信任改成了对机器和技术的信任。

匿名性:由于节点之间的交换遵循固定的算法,其数据交互无需以信任为背书,因此交易对手无须公开身份。

可编程:分布式账本的数字性质意味着区块链交易可以关联到计算逻辑,并且本质上是可编程的。因此,用户可以设置自动触发节点之间交易的算法和规则。

可追溯:区块链通过区块数据结构存储了创世区块后的所有历史数据,区块链上的任一一条数据皆可通过链式结构追溯其本源。

区块链的信息通过共识并添加至区块链后,就被所有节点共同记录,并通过密码学保证前后互相关联,篡改的难度与成本非常高。

深刻地理解区块链技术这六大特征,可以更好地在文创产业中挖掘区块链技术应用的价值。

价值篇:区块链技术在文创产业发展中的价值

技术是解决法律问题的重要路径。

互联网领域中,技术可以高效解决某些传统法律问题;对于法律无法及时作出回应的新业态,技术就是产业规范,是法律的重要补充。

(一)盗版是文创产业的致命伤

文创产业包括了影视、文学、动漫、音乐、视频、游戏等以及其相关的数字形式,涉及内容的生产、复制、流通和传播等主要环节。

在“互联网+”时代,文创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也遇到了不少挑战。互联网的网络效应、快速传输、低成本性,加上各种盗版技术的层出不穷,使文创产业面临着盗版猖獗的挑战。

网络盗版给文创产业带来了的巨大经济损失是有目共睹的。

首先,网络盗版直接带来的是诸如工作流失、版权价值缩水、损失大量优秀作品的负面影响;其次,由于网络盗版内容的低俗,加上虚假广告、木马病毒、作品质量低下等特点,劣质内容也给用户体验带来极坏的体验,影响消费者对正版作品的感受,造成版权市场的恶性循环。

原本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IP本应成为文创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要素。但当下互联网产业生态圈里知识产权侵权现象依然严重,网络著作权官司纠纷频发,原创盗版遍地、举证困难、维权成本过高等问题成为文创产业的尖锐痛点。

此外,对于飞速发展的互联网产业,法律不可避免地存在滞后性,一些新型业态无法获得著作权法权利体系下的保护,在转而寻求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的同时,却存在评价标准不一的不确定性。

网络盗版如同溃堤之蚁,可以撼动整个文创产业赖以生存的根基,因此,在传统的法律法规政策、司法保护、行政执法、行业自律以及企业内部规制之外,前沿技术特别是区块链技术的发展给文创产业的痛点带来了新的解决思路。

(二)区块链提供的解决思路和价值

规范和技术是解决法律问题的两种进路,当法律事后规制的成本较高时,区块链技术提供了更低成本更有效率的进路。

对于目前文创产业存在的各种法律问题,例如新型的盗版模式使得盗版行为更加分散化、隐蔽化,打击难度更大;网络盗版各环节更加细分,责任认定难度更大;用户的正版化意识未能与正版化进程一起提高等问题,区块链技术也许可以提供一种更低成本更有效率的解决思路。

使用区块链技术,可以通过时间戳、哈希算法对作品进行确权,证明一段文字、视频、音频等存在性、真实性和唯一性。

一旦在区块链上被确权,作品的后续交易都会被实时记录,文创产业的全生命周期可追溯、可追踪,这为IP权利证明、司法取证等提供了一种强大的技术保障和可信度很强的证据。

具体而言,首先,IP是文化娱乐创意的核心,利用区块链技术,能将文创产业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整合、加速流通,缩短价值创造周期,实现IP的价值转移,并保证转移过程的可审计、可信度和透明度。

其次,基于区块链的政策监管、行业自律和民间个人等多层次的信任共识与激励机制,同时通过安全验证节点、平行传播节点、交易市场节点、消费终端制造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文创行业的存储与计算能力,有助于文创产业全面进入数字化内容生产及传播时代。

另外,文创产业的盗版问题也可以通过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途径来解决。可以不断加强权利持有人与标准组织和安全解决方案提供商等主要行为者之间的合作,以促进可追踪性技术的传播,并支持区块链等新追溯和认证系统的出现。

通过记录资产、交易和参与者,这种共享数字分类账本提供了关于IP来源和历史流转的信息,使IP更容易地被追踪和认证。

因此如何使用区块链技术来加强供应链的透明度并更好地保护IP是文创产业可以重点考虑的问题。

区块链技术不仅在抑制盗版方面有突出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区块链技术的价值可以贯穿文创产业的全产业链。

应用篇:区块链在文创产业的应用及落地场景

(一)区块链技术贯穿文创产业的全产业链

区块链在文创产业的应用主要围绕着四个领域展开的:区块链+内容生产,区块链+内容流通,区块链+内容交易,区块链+内容维权。

区块链+内容生产:利用区块链技术对共同创作作品数据的追踪、确认和审计,有效地减少共享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以实现基于区块链的创意产业的生产、交易、投资平台。创造一个人人可以创作、交易、传播、消费、众筹的信息共享和价值交换的平台。

区块链+内容流通:基于区块链特性和虚拟市场规则,使得消费者能够参与内容创作、生产、传播、众筹和消费的全流程,而不需要依靠第三方平台的信用背书。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价值传输特点,内容产业可以在版权交易和游戏道具场景交易平台上发行、交易数字资产(类似于token)。基于不可篡改、分布式的特点,建立在区块链技术之上的版权和游戏道具交易不仅能促进交易的安全、透明,融合现实和虚拟之间的界限,能对游戏和版权市场带来颠覆性的影响。

区块链+内容交易:利用区块链技术,使音乐、电影、文字作品等内容产业数据的生产、传播、许可、交易等过程公开化和透明化,跨过出版商和发行商,创作者可以直接在区块链平台上发表、推广或交易作品,直接获得报酬。

利用区块链技术,添加信任的确权节点,进行IP及其相关权利的交易,以及权益分配等功能,可解决交易不透明、内容不公开等问题。

区块链+内容维权:利用区块链分布式数据存储、加密算法等技术对交易数据共识签名后上链,不仅可以进行一般的文件存储,而且可以通过实时保全的数据通过智能合约形成证据链,满足证据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的要求,促进证据及审判的标准化。

(二)区块链技术在文创产业的落地场景

1、内容生产—共创平台语戏app

语戏app是基于亚流行文化社群“语言 Cos”而创建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app,主要解决的是许多作者共同创作的文字 Cosplay 一段情节、故事的知识产权问题。

创作模式是在语戏这个app中,创作者共同创建、整理、cosplay、存放、沉淀、考核某个剧本或故事,最后汇总成为一个令人满意的作品。

最后这些作品独家授权给平台,语戏平台卖给影视、文化公司后将收益按区块链记录中每个人的贡献分配给各个共同创作者。

区块链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取代了依托于旧的QQ群及贴吧的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人为处理成本,区块链平台基于算法直接统计每个人在每部戏中贡献的内容占全作品的比例,而且平台的不可更改性更能保护共同创作者的利益。

2、内容流通—版权流通平台Primas项目

Primas项目致力于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在数字版权领域,打造国内首个在版权领域商业化落地的区块链产品。希望从根本上颠覆洗稿的游戏规则,重新书写媒体传播的法则。

Primas的运行模式是建立完整的DNA体系和溯源机制,其核心是内容数字指纹识别,通过密码学与区块链技术,将创作者认证的作品及认证时间、作者信息、可信时间戳共同加密,生成一段唯一的八位码,这样不管之后内容“流窜”到哪个地方,都有根源可以追寻。

区块链技术解决的主要是类似于版权登记和公示的问题,不再需要中心化数据库下的检索比对,只需直接溯源就能确定权利人的最终版权,但是可能会涉及到盗版确权的问题。

3、内容交易—版权交易平台Cfun项目

Cfun平台是基于全球公有链量子链开发的一个去中心化的应用(DApp),用来记录作者的作品,同时获取用户行为数据,意在建立一个全球的协同创作生态,同时促进IP的全球实时交易。

运行模式主要是通过区块链技术,第一层是多个内容创作者共同创作作品,将内容卖给最终的IP买家。第二层是将包括作者信息和粉丝行为数据等所有的创作日志记录在区块链上,以便对数据进行追踪、确认和审计。

最后通过使用准确的用户行为数据,CFun计划利用算法将IP和买家相匹配,通过智能合约计算每个内容创作者在每笔IP交易中的贡献,以实现IP的自动交易。

区块链技术解决的问题是保障版权交易过程中的确权、共创版权人的版权收益分配等问题,并保证版权交易和游戏道具场景交易更安全。

4、内容维权—电子存证平台“仲裁链”项目

“仲裁链”是由微众银行联合广州仲裁委、杭州亦笔科技三方基于区块链技术搭建,是基于FISCO BCOS的区块链底层平台,在司法领域的真正落地,并于2018年2月制作了首份区块链裁决书而完成价值验证。

运行模式是当某项业务发生时,用户的身份验证结果和业务操作证据的HASH均记录到区块链。当需要仲裁时,后台人员只需点击一个按键,相应的证据便会传输至仲裁机构的仲裁平台上。

仲裁机构收到数据后与区块链节点存储数据进行校验,确认证据真实、合法有效后,依据网络仲裁规则依法裁决并出具仲裁裁决书。

区块链解决的问题是基于区块链多中心化、防篡改、可信任特征,利用分布式数据存储、加密算法等技术对交易数据共识签名后上链,实时保全的数据通过智能合约形成证据链,满足证据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的要求,实现证据及审判的标准化,让“仲裁链”充当“第三方电子数据存证平台”。

从以上四个具体项目来考察,我们可以看到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是贯穿到文创产业的全产业链中,在落地时并不会有明显的环节割裂开来。

事实上,在具体落地项目中,业界一直在源源不断地创新和尝试。如腾讯已经推出首款区块链游戏化应用《一起来捉妖》,真正将区块链技术运用到游戏中的功能落地,炫酷又好玩,取得了较好的反响。

监管篇:区块链文创产业的监管模式

对区块链的监管将因公有链、联盟链、私有链而有所不同

文创产业涉及到内容的生产及传播,因此一直是政府监管的重点。虽然区块链技术并未广泛应用到文创产业当中,但监管也是日后政府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和需求,区块链技术演化出了三种应用模式,即公有链(Public blockchain)、联盟链 (Consortium blockchain) 和私有链 (Private blockchain)。因此对区块链的监管也围绕着这三个应用模式来实行。

公有链是完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分布式系统的任何节点均可参与链上数据的读写、验证和共识过程,并根据其相应的共识机制获得相应的经济激励。

由于公有链的各个节点可以自由加入和退出网络,并参加链上数据的读写,运行时以扁平的拓扑结构互联互通,网络中不存在任何中心化的服务端节点。

因此,公有链的特点是保护用户免受开发者的影响、所有数据默认公开,交易速度较低。比特币是公共链的典型代表。考虑到完全开放性和去中心化带来的传销或者其他犯罪的风险,目前对该应用模式的严格监管有其必要性。

联盟链是部分去中心化(或称多中心化)的区块链,适用于多个实体构成的组织或联盟,其共识过程受到一定规则的控制。

系统内交易确认的节点一般也是事先所设定,并通过共识机制确认。取决于联盟链内部的信任程度和相关需求程度,虚拟数字货币可以选择匿名或非匿名。

联盟链的各个节点通常有与之对应的实体机构组织,通过授权后才能加入或退出。各机构组织组成利益相关的联盟,共同维护区块链的运转。联盟链的特点是低成本运行和维护、高交易速度及良好的扩展性、可更好地保护隐私。对于文创产业的流通、交易和维权也有很大应用。

在监管方面,由于联盟链容易进行控制权限设定,拥有更高的应用可扩展性,可以考虑目前对于行业协会的监管模式,根据涉及领域的不同,可以采取事先许可或事后备案的监管模式。

私有链是完全中心化的区块链,但具有分布式特点。中心控制者指定可以参与和进行交易验证成员的范围。

对于私有链内的成员,系统不需虚拟货币提供奖励。私有链适用于特定机构的内部数据管理与审计等,如版权局的版权登记数据等,其写入权限由中心机构控制,而读取权限可视需求有选择性地对外开放。

私有链的特点是交易速度非常快、给隐私更好的保障、交易成本大幅降低甚至为零。由于私有链的各个节点的写入权限收归内部控制,而读取权限可视需求有选择性地对外开放。

因此,对于私有链的监管或许可以考虑接入API接口,考虑到私有链的封闭性,政府对这块的监管压力会很大。

结论:区块链技术可实现文创产业全生命周期管理

第2篇:区块链网络最根本的特征范文

论文关键词:网络组织产业集群风险预警综述

产业集群的网络组织结构作为群内经济社会主体关系的外在表征,是影响集群网络特征以及群内主体产出水平的重要因素,与集群的生命力息息相关;集群风险的产生既受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更受集群内企业网络组织结构的制约,不同的集群网络组织结构决定了集群的不同抗风险能力。因此,基于集群网络组织结构的视角,研究产业集群的风险问题,已经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

1网络组织理论

网络组织理论认为市场和企业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的,从而导致了企业间复杂多变的网络结构和丰富多样的制度安排。拉森(1992)研究了组织间的关系,提出用市场、组织间协调和企业等级的三级制度框架替代传统的市场与企业等级两级制度框架,他形象地把网络组织看作是看不见的市场和看得见的企业之间的握手。学者们分别从网络组织的内涵、形成与演化、内部结构形态几方面不断丰富和发展了网络组织理论。

1.1网络组织的内涵

格拉多里(1987)认为控股或合资、特许经营、转包、卡特尔联合体、董事互派、族系和社会关系是存在于独立法人之间的网络组织形态,而且由前向后的顺序表现了网络组织形态向纯市场交易形式演变的趋势。马耶等人(1991)从经济维度、历史维度、认知维度和规范维度等多维角度对网络概念进行了解释。1997年美国学者CadenceJones把社会关系引入网络组织治理中,认为社会网络的嵌入对交易的协调与维护至关重要。在网络组织生产活动中,自动调节、强制调节和社会调节相互交织在一起。

1.2网络组织的形成与演化

哈堪森(1995)等学者对网络组织的形成与演化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网络模式。该模式通过分析影响网络组织结构的基本变量和网络组织的构成关系来解释网络组织的形成与演化。王忠耀(2002)认为根据网络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地位,网络组织可以分为有盟主的网络组织和无盟主的网络组织。企业集团、分包制、虚拟企业等网络组织属于有盟主的网络组织;而在战略联盟、企业集群等网络组织属于无盟主网络组织。

1.3网络组织内部结构形态

传统网络理论认为网络连接是随机设置的,大部分节点的连接数目会大致相同,即节点的分布方式会遵循泊松分布,有一个特征性的“平均数”。1999年,Albert和Barabasi在强大的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万维网等复杂系统的网络结构,发现了“无标度”特性,突破了随机网络模型的束缚,使我们认识到各种复杂系统的网络结构都遵从某些基本的法则。车宏安(2004)等人介绍了这种复杂网络的结构特征:一些网络中占少数的集散节点拥有大量的连接,而大部分的节点连接数目非常有限,“平均数”不见了,这种网络被称之为“无标度网络”。

2产业集群网络结构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集群的研究逐步从集群的静态优势过渡到集群的动态能力,从集群的形成机制转向集群的动力机制,从集群的生产系统深入到集群的知识系统。作为一个复杂网络系统的企业集群,其网络结构具有生产力功能,决定着集群的行为,影响集群知识系统配置和运行效率。众多学者从组织管理学、经济地理学、产业组织学、技术经济学、博弈论出发。进行了多角度、多学科的有益探索。

2.1集群网络结构内涵

学者们从网络组织的角度刻画了集群网络结构的内涵,认为网络中主体间关系表现为网络的结构形态,它与产业集群风险有密切的关系。集群网络结构反映了集群网络各节点的链接方式,决定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和相互关系,它决定着集群资源的分布状况和整合深度,规定集群中各主体的行为方式,进而影响着集群整体的行为取向。从静态看,它决定着集群静态竞争优势;从动态讲,它构成了集群的动态能力。(蔡宁,2002;倪沪平,2005等)

2.2集群网络结构构成维度

学者们认为集群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网络系统,是大量相关企业、辅助机构在细化分工的基础上进行地理集中的生产协作系统,具有经济属性特征,同时集群又嵌入本地经济行动者构成的关系网络以及区域规范、习惯之中,具有社会属性,企业集群本身也是一个知识和信息网络。产业集群生产网络层的链接关系大致归纳为三类常见模式:以纵向产业链为主导的链条模式、以竞争合作互动为主导的齿轮模式和以公共性投入和生产要素共享为主导的沙滩模式;社会网络层的经济联系概括为两种模式:官、产、学、研合作主导型的菱形协同模式与孵化器主导型的孵化器模式。产业集群网络是生产分工网络、社会关系网络和知识信息网络的耦合网络。在集群网络系统内部存在着生产模块、价值模块和知识模块的3个不同层次的耦合现象。(青木昌彦,1995;李凯、李世杰,2O07等)

2.3集群网络结构与竞争优势研究

学者们指出集群网络结构与集群竞争优势之间存在着逻辑关系,集群网络的分工结构、社会结构和知识结构等一系列结构安排,决定着集群的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不同的集群网络结构影响集群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组织内部存在着模块化竞争机制,并以生产模块化竞争、价值模块化竞争和知识模块化竞争3层模块化内耦合结构表现出来,专业化分工是集群组织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组织模块化是集群竞争优势的充分条件。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选择和完善集群网络结构,增强集群竞争优势的建议。(王发明,2006;张杰,2006;李凯、李世杰,2OO7等)

2.4集群网络结构的风险与危机

学者认为集群网络成员联系在一起时。会导致额外成本,不完全契约、道德风险、机会主义和偷懒都会引起网络成本提高,从而削弱网络的优势。无论是静态概念的“锁定效应”,动态的“路径依赖”,还是“结构性风险”,都使我们不得不去寻求集群网络结构的“适应性”,即通过集群的动态演进去适应集群内外部环境的要求。蔡宁(2oo6、2008)等认为集群网络的结构属性给集群风险带来3个方面的影响:小世界属性可能导致网络的锁定效应无标度特征使得集群网络的抗风险能力同时具有鲁棒性和脆弱性双重特征,增强集群网络的抗风险能力,需要增强其鲁棒性,降低脆弱性;产业集群区别于其他网络组织呈现特有的网络失灵现象,与分包制、战略联盟等网络组织相比,产业集群具有网络模糊、既非共同也非互补目标、非正式契约、非结构化网络、进出壁垒低,主体多样特征等。

3产业集群风险

一般学者将产业集群风险分为两大类:①内生性风险。内因是集群产生、发展、成熟过程中衍生的,是集群走向衰退的根本性因素,主要包括结构性风险、网络型风险、生态性风险、产品生命周期风险等。②外生性风险。外因对事物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是集群走向衰退的诱发性因素,包括周期性风险、不可抗力风险等。

3.1产业集群内生性风险研究

3.1.1结构性风险

最早可以追溯到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随后,德国学者格拉伯赫(1993)在对德国鲁尔工业区产业集群研究后发现,整个集群应对市场环境变化能能力弱化,即产生所谓的锁定效应和路径依赖。奥地利区域经济学家Tichy·G在弗农“产品生命周期”基础上,提出了区域产品周期理论。他据此论述所谓的“结构性风险”,是指企业集群老化或衰亡对区域经济的危害,当集群走向成熟甚至衰亡的时期,企业集群由于其资源高度集中于一个产业或者一个单一产品,可能拖垮整个区域经济,变成难以复苏的“老工业区”。丹麦学者BentDahun等(2002)在波特的基础上,以北欧无线电通信工具集群为例,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

3.1.2网络性风险

利用社会经济网络分析作为一种新理论研究产业集群风险的范式,其代表是瑞典的哈堪森和斯涅何塔,提出了影响网络组织结构基本变量和网络构成关系,在这一模式中,网络元素——行为主体、资源和活动彼此依存,行为主体间的活动就是企业之间通过网络协作与竞争的行为,而资源包括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同时,网络组织中个别企业都不能逃脱网络约束,而网络的形成又是一个自组织过程,其演进带有路径依赖特征,相互依赖的网络最初阶段是力量的源泉,但由于环境动荡可能会成为僵化、惰性的根源。Scott(1989)、Harrison(1994)、Abml煳(1994)等也从不同侧面指出集群网络会成为保护传统方法的力量,从而抑制创新。

我国学者仇保兴等(199r7)对浙江永康保温杯市场存在的过度竞争现象,用信息经济学中“柠檬市场”模型给予解释,将小企业集群发展的陷阱归结为产品质量信息不对称而造成过度竞争。吴晓波等(2oo3)借鉴植物学术语把产业集群的内生性风险称为“自稔性”风险,“自稔性”是指植物的籽花结实性,集群鉴于产生优势的自身特性,同时也削弱集群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最终导致集群走向衰退的根本性风险。他们把产业集群的网络化特性概括为以下4个:专业化分工、地理性临近、群内互相关联、协同与溢出效应。朱瑞博(2004)在吴晓波等的研究基础上引入模块化理论,分别对产业集群“自稔性”的四大风险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用模块化解决这些问题的机理。

蔡宁、吴结兵(2003)认为一个网络平均路径较大的集群网络对其网络连接方式的改变往往会滞后于外部环境的变化,甚至被环境淘汰。集群网络结构才是影响集群风险的内在根本因素。他们把网络性风险概括为三方面:(1)不同的网络结构的风险不同;(2)网络中存在各种资源如信任、关系等会成为保护传统方法的力量,对创新的抑制;(3)网络主体活动及相互影响的风险。

3.1.3生态性风险

秦婉顺、顾佳峰(2O03)、王发明等(2006)运用组织生态学理论和方法,从组织变革与结构惰性、选择的限制、生存与竞争三方面对产业集群面临的风险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他们认为:①组织结构的惰性是组织无法跟上环境的变化,造成组织衰退;②天性的自然限制使集群无法采取有效的反应以适应环境的变化;③集群形成时的内外部环境决定这个集群的未来发展轨迹,以及它是否会被变化的环境淘汰或繁荣。

3.2产业集群外生性风险研究

波特早期在《族群和新竞争经济学》中指出,集群产生后就处于动态演化中,可能因为外部威胁(如技术间断、消费者需求变化等)以及内部僵化(由于过度合并、卡特尔、群体思维抑制创新等)而失去竞争力。

Fritz等(1998)在Ti~hy.G研究基础上,分析了经济周期对企业集群的冲击——周期性风险。他们认为,经济周期对产业集群造成的负面影响,可能会使集群走向衰落;而周期风险是一种突发的、不可能人为控制的、由外部经济周期性波动等原因造成的风险,可能会出现在集群生命周期的任何一段时期,将导致集群所在区域的经济不稳定。区域经济增长主要受到国家经济景气的影响,有时甚至会受到国际因素的冲击。他们把产业集群看做区域经济中的一个产业,则区域经济由一个或极少数几个主导集群所支配,将面临更大的经济周期变化产生的风险;而区域政策制定者的目标是基于区域福利功能的,区域收入或就业最大化同时使收入和就业水平波动的风险最小化,区域集群则处于对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引起的风险被动接受的地位。

段鸣(2005)将地区产业集群放在全球价值链的框架下,从外部的网络联系这一视角分析集群形成机制。他从集群在价值链延伸并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整合机制框架下,分析了集群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价值链治理以及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风险形成的关联机制和风险的不同表现后指出,在带来发展机会的同时也带来巨大的风险。

另外,少数学者也对企业集群组织风险评价进行了初步研究。倪荣(2005)运用风险决策模型对企业集群风险因素评价体系进行了初步分析;韦静(2008)、尹建华等(2009)分别尝试提出了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集群风险评价模型。他们的初步探索值得肯定,但是有待于实证检验和具体数据的支撑。

第3篇:区块链网络最根本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价值网络 价值模块 特征

1、价值网络定义

1.1从价值链到价值网络

价值链首先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的Michael E.Porter在《竞争优势》提出,波特认为,价值链是组织内部和外部一系列创造价值的活动,有形价值链也可以被称作物质价值链,这就是指从原材料到最终消费品的这一商品或服务被创造的过程,包括采购、进货、生产、营销、售后服务等。虚拟价值链也可以被称为知识价值链,包括企业中的无形资产和隐性知识,像品牌管理、产品设计等这些创新元素都属于虚拟价值。

随着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价值创造活动逐渐变的多元且动态化,学者们开始意识到价值链的局限性。方润生,李垣(02)认为价值链方法是一种静态的单一的分析工具,它只看到企业内部相对稳定的官方活动,是基于业务流程的生产营销,而看不到大量存在并越来越重要的非官方价值活动,邹颖(06)指出用价值链研究企业会过于强调企业内部,强调价值链内竞争,未从需求角度出发,不能满足顾客需求,价值链具有较难改变性。

随后在价值链的基础上,价值网络的概念出现。Mercer顾问公司著名顾问Adrian Slywotzky于1998年在《利润区》中首次提出价值网的概念。书中指出,由于Internet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更为激烈,促使企业将传统的供应链改为价值网,以此来满足顾客日益增长的需求。根据《利润区》中的定义:“价值网络是一种新的业务模式,它将顾客日益提高的苛刻要求和灵活以及有效率、低成本的制造相连接,采用数字信息快速配送产品,避开了高昂的分销层,将合作的提供商连接在一起,以便交付定制的解决方案,将运营提升到战略水平,以适应不断发生的变化。”

1.2. 价值网络的不同角度定义

在现有的文献中,关于价值网络的定义主要分为以下三种。顾客导向定义:Kathandaraman和Wilson(2001)认为价值网络,是以顾客为核心的一种价值创造体系,价值网络追求的目标是优秀的客户价值,价值网络的理念基础是合作共赢,不同成员的核心能力是价值网络运行的关键。周煊(2005)定义,以客户价值作为企业的战略考虑出发点,形成企业价值网络,并运用战略联盟、并购等多种手段,管理价值创造,构造价值管理体系。价值交换定义:VemaAllee(2002)把价值网络定义为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组织间进行有形和无形价值交换的复杂的关系网,后来此人(2008)对此概念进行更完整描述,认为价值网络是无形价值和有形价值进行交换的机制,在价值网络中组织或人们将无形和有形资产转变成可转移的资产,通过交换转移,达到不同的目的。模块化定义:余东华,芮明杰(2005)提出,随着科技进步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集合型价值链,开始以价值模块为基础进行解构、整合和重建,价值链断开为价值模块,价值模块整合成为更具有竞争实力的价值系统,即价值网络。

2、价值网络研究现状

2.1 价值模块与价值网络

朱瑞博(2003)指出,价值模块是一种具有确定独立功能的半自律性的子系统,可以组成完整的系统,通过标准的界面结构,与其他具有独立功能的半自律子系统,按照一定的规则,相互联系,构成更加复杂的系统。

余东华,芮明杰认为,在价值模块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型价值创造的组织形式,即模块化网络组织。创造、转移、实现和分配价值,是模块化网络的四个环节,其核心是,引导价值的合理流动,这既是模块化网络组织治理的重要方面,也是增强网络组织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在模块化网络组织中,组织内部的企业通过知识创新,实现价值创新。闫中锋,刘东(2006)指出,企业价值网络形成过程,是资源整合、服务整合、品牌整合的文化整合过程,而企业价值网络通过对不同企业能力要素组合,使企业共享模块化经济提高竞争力。

2.2 价值星系与价值网络

传统的集合型价值链通过裂变、分解,可以形成具有兼容性、可重复利用、符合页面标准的价值模块,这些模块重新整合成新的模块化价值链,各个企业再将各自的价值链连接起来,成为企业之间的价值星系。价值星系逐渐演变成,包含供应商、渠道伙伴、服务提供商以及竞争者等等,企业价值网络。

价值星系是存在在许多企业间的中间组织,是一个价值创造系统,是企业的引力集合。在这个系统内部,各个成员,包括作为“恒星”企业的经纪人公司、供应商、经销商、模块化生产企业、合伙人、顾客等,一起合作创造价值,通过“成员组合”方式,进行关系与角色的重塑,以新的协同关系,甚至是新的角色,共同再创价值(Reinvest Value)。

价值星系与价值网络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具有“恒星”企业。价值星系,包括企业间的“恒星”企业与围绕在其周围的普通“行星”企业,而在价值网络中却没有强调此概念。

罗珉(2006)认为,无论是说价值星系还是价值网络,企业的创新不再单纯指产品的创新,而是价值创造方式的全部改变,一个成功的公司,分析价值战略的焦点不是在公司、产业本身,而是整个创造价值的系统(the value-creating system)。他们关键的任务,是这些行为主体间的关系和角色的重新构造,在一个系统里,以新的方式、由新的参与者,实现价值创造。

2.3价值网络的特征及竞争优势

Normann& Ramirez,1994;Weiner,Nohria,Hickman,& Smite(1997)认为,价值网络更适合于那些与其他公司和顾客关系紧密的企业,例如银行、保险、广告、互联网等,这些企业不像制造业,除了企业内部活动外,外部联系更重要。Jeffrey L. Funk(2009)认为在价值网络中,企业创造的价值带来的外部效应更多,所以能创造更多的消费者,给更多企业带来利益。价值网络包含更多的企业,相互之间影响的角度也更多元化,对消费者的需求更敏感。Verna Allee认为,价值链中在产品提供商和顾客之间,价值的交换是单向的,而在价值网络中,除了产品提供商和顾客之外,多个部门企业之间相互作用,价值的流动与交换是朝着多个方向的。价值网络中,企业或个体交换的内容,包括三方面:直接的交换,例如,商品、服务和财务;知识交换,例如,经验、方法、技术等;无形收益的交换,像顾客忠诚度、团队意识、企业形象提升等。在价值网络中,知识和无形收益的交换十分重要。

傅代国,田小刚(2008)指出,价值网络中常具备一个核心企业,可看作为一个节点,核心企业通常具有不可被替代的核心技术,其他企业需要与核心企业进行资源结合才能充分发挥价值。

价值网络更加注重客户价值,从客户角度出发。周煊(2005)认为在信息时代,新兴的企业运作模式本质,是更有效率地让渡客户价值,企业价值网络具备网络经济效应提供更多的客户价值组合、规模经济效应降低客户总成本、风险对抗效应使客户获得更为稳定的价值让渡、粘滞效应提高客户的忠诚度、速度效应节约客户宝贵的时间。李海舰,原磊(2005 ) 认为,价值网络更具备交互性。

2.4价值网络研究内容

企业价值网络研究对外部价值网络研究关注较多,内容包括构筑价值网络战略模型,价值网络在中小企业、跨国公司的研究。还有吴晓波等人(2005年)选取中国3G业务,讨论价值网络在3G业务中的战略联盟网络化。王琴(2011)对价值网络重构下的商业模式探讨,认为该商业模式的显著特点是将两个或几个截然不同的用户群联结为一个网络不同用户群之间通常是互相关联并协同支持的焦点企业承担平台作用通过适当的从各方收取费用使双边或多边保留在平台上。

而在企业内部价值网络中,赵明剑、司春林等认为(2004年),近几年的价值网络文献讨论焦点集中在企业外部,即企业外部价值网络,上游供应商、下游用户和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价值关系。而事实上,企业内部价值网络更微妙和复杂、涉及企业各个方面。赵明剑等人认为,企业内部价值网络,是由企业内部人员的价值判断所组成的网络。在某种程度上,企业文化理念的凝聚力、整合力和定向排斥力可以被当作是企业内部价值网络。在研究中,赵明剑、司春林首先对企业内部价值网络进行定义,后提出影响企业内部价值网络形成的要素,最后指出,内部价值网络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同时分析了企业内部价值网络生命周期。

方本新,张宁(2008)重点探讨了价值网络的文化概念。她们强调价值网络的构建除了战略定位、结构组织和运营上,还应该强调文化假设,创造一个开放的利于交流的文化平台。

国外研究相对于国内研究来说,价值网络的研究内容更广泛一些,Michael Ehret(2004)提出如何看待在价值网络下的客户关系管理,Verna Allee(2008)研究价值如何在企业的价值网络中交换,无形资产、价值是如何转化成可流通可交换的有用资源,且在文章中阐述分析价值网络的方法等,还有最新的Mark de Reuver(2011)研究了在价值网络中的移动服务治理机制创新,通过对手机行业企业问卷调查、分析问卷数据得出,以合同为基础的约束关系在当下运用最多。

3、文献评析

目前国内外对价值网络的研究在定义及优势上有了一致的看法,但是在国内,定量研究很少,大部分的文献都围绕价值网络这一概念展开定性论述,而国外的一部分研究,选取适当的企业,收集企业的相关数据,利用统计数据处理和计量分析方法做进一步探讨,例如国外的几篇在手机行业的价值网络文献都具有更实际的关于价值网络具体应用的参考意义。所以,未来国内的价值网络方面的研究要逐渐从理论研究向实证研究过渡。

参考文献:

[1]王琴,《基于价值网络重构的商业模式创新》[J].中国工业经济,2011

[2]亚德里安,《发现利润区》,2007

[3]周煊,程立茹,《跨国公司价值网络运作理念特征及组合价值模式研究》[J].2011

[4]赵明剑,司春林佟石,马玲,《企业内部价值网络与技术创新》[J].2004

[5]方本新,张宁,《价值网络:文化视角下的创新意义与功能》[J].科研管理,2008

[6]余东华,芮明杰,《基于模块化的企业价值网络及其竞争优势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

[7]VernaAllee, Reconfiguring the Value Network,JournalofBusinessStrategy,2000

[8]VernaAllee,Value network analysis and value conversion of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assets,Journal of Intellectual Capital,2008

[9]Kathandaraman, David T.Wilson, The Future of CompetitionValue Creating Networks.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01

第4篇:区块链网络最根本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802.11 a/b/g/n;DHCP;漫游;AP搜索;方向性;CCK

数据终端是实现采集数据及向网络层发送数据的设备,终端的数据采集功能包括一维/二维条码识别、LF低频/HF高频/UHF超高频标签读写、图像采集、GPS/北斗定位数据采集、磁头/IC/NFC智能POS、指纹识别,以及光感、加速度、角速度、测温测震等诸多传感功能。网络传输功能则包括:UART/485/USB等有线接口、WAN(2G/3G/4G)和LAN(WiFi/BT/Zigbee)以及红外等无线接口。由于集诸多功能于一身,随之而来的无线通信互扰、EMC超标、RF性能、电源噪声等问题越来越多,处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这类问题往往需要结合多种技术手段,根据终端自身电场环境和网络环境的特点,针对性地给出综合解决方案才能彻底解决。

提供给物流行业使用的数据终端在华南部分区域出现WIFI传输不稳定、数据传输过程中出现连续频繁丢包、长时间无法登录系统界面、货单同步下载过程中断网等现象。以广东XXX物流中心最为突出。通常这类物资站的WIFI网络信号覆盖很好,不应该出现通信不稳定问题。现场使用的802.11b/g网络,2.4G频段信号覆盖强度75dB。因为中转站的AP网络不接外网,周围也没有其他AP,所以网络环境相对干净,可就是不定期地出现问题。现场终端实测返回的信息强度显示,终端在工作区域接收到的信号强度>-75dB,A吓的最高值达到-30dB,没有弱信号盲区,AP间距30~40m,矩阵分布,每个终端都能看到10多个帆问题主要发生在交接班和集中上传下载数据时间段。

1问题判断分析

1.1现象1:数据传输丢包频繁

在现场有50多台终端连网,AP的信号强度在-75dB以上,测试终端在某些特定区域出现不连续但频繁丢包,达到10%的丢包率,说明数据链路不稳定,传输环境恶劣,但链路层可以稳定维持。说明传输回路上的数据信号信噪比低,本机或环境噪声的问题较大。

1.2现象2:数据传输连续快速丢包

测试终端有时在某些特定区域出现连续丢包,持续一段时间后有50%概率恢复,说明网络环境存在带内噪声导致WIFI数据链路受到干扰,接收端收到的数据失真严重,长时间解码不成功导致拼包丢失,数据链路断开,但AP还能看见终端,收到信标和ACK应答,但无法建立和维持数据链路。此现象产生原因除噪声干扰外,还可能有DHCP协议解析、IP分配策略、AP和终端同频干扰等因素。

1.3现象3:WIFI丢线

终端在某些特定区域出现连续丢包,信标和ACK都无法收到,持续一段时间后断网,终端的搜索APN表中已无法找到当前使用AP,说明数据链路和广播信令通道(CCK)全部断开。WIFI通信功能丧失,囊括了所有前面列出的因素。

2通信质量稳定因素

2.1天线方向性

终端上设计的WIFI天线是线极化天线,极化方向的变化会导致收信强度变化,再加上终端机构限制导致天线的方向性强,方向图上显示的方向空间场强会有较大变动,在数据传输期间移动终端,信号会随之产生超过10dB的信号幅度波动,引起模块做出切换传输速率动作(不同速率的调制方式不同),甚至启动漫游机制,向AP发起漫游请求。频繁的速率切换和漫游请求会增加网络链路维护开销导致拼包时间延长,出现丢包甚至断线现象。

特征表现:(1)在同一地点,随着机器的方向的变化信号值发生剧烈波动。(2)正对天线时,信号很好,性能高。但在其他角度的信号值变化大。(3)快速移动机器有丢包加剧甚至断线的现象。

从现场看丢包和断线的区域相对固定,时间则是随机的,而方向性是只要满足条件问题是必现的,现象不一致排除天线方向性影响。方向性的最直接判断方法是将终端在原地自转1周,看其收信强度有无大幅度波动(超过10dB)。

2.2本机噪声

终端内高速数字信号电路因为阻抗失配产生信号失真和反射导致大量的奇次谐波倍频到2.4G,影响WIFI的通信性能。在2.4GHz的工作频段内某些窄带频域形成干扰,表现为收信值下降,拼包速度延长,超时丢包。如果还有同频干扰的话,数据链路中断,甚至直接断线。

特征表现:(1)WIFI性能表现和网络信号强弱有倍速关系。(2)在WIFI进入速率切换和漫游状态时性能急剧下降,甚至断网。(3)在有外噪声的情况下,WIFI性能下降较多。(4)在信号很好时,表现出间歇性性能下降(切换、漫游)。(5)即使强信号下电会出现搜AP慢或者搜不到或者认证获取IP慢。

在现场上述特征表现明显,所以确认相关。判断本机噪声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排除法,就是先用近场探头定位噪声源,然后通过控制噪声源,对比测试WIFI通信质量。本文针对上述EMI噪声问题做如下测试:

关掉终端的LCD,摘除Camera/扫描头/闪光灯/喇叭等功能组件,测试WIFI的性能有明显好转,丢包率由原来的10%降低到0.6%,连续丢包现象偶尔出现,没有出现断线现象。确定本机噪声是引起WIFI通信不稳定的关键原因。

解决问题的手段之一是切断噪声串扰的途径,噪声有2种传播,―种是空间场辐射骚扰,以WIFI天线和RF馈线为突破口,干扰2.4GHz工作频段。另一种是PCB板级串扰,噪声通过PCB的相邻信号线,相邻信号层以及地回路为传输载体,以模块的基带通信接口为突破口,干扰模块的电源、射频地、基带部分。

用EMI探棒在闪光灯附近测出有较强干扰。在400MHz附近空间辐射强度超过45dB。超过55dB的EMI限值10dB。用排除法先去除闪光灯排线,测出的辐射强度小于60dB,再测试改善后的终端,发现WIFI的丢包和断线概率有下降,反映出来的信号强度也较以前高5dB。分析闪光灯电路以及排线,发现闪光灯驱动端有宽频强噪声,该噪声沿着FPC排线向空中辐射,排线长度超过20mm且浮空,对地阻抗大,天线效应明显。另一噪声源在主板屏蔽壳间。噪声在300MHz附近空间辐射强度超过-50dB且有奇次谐波分量,间隔周期100MHz,一直延续到1GHz才衰减到正常范围。这种高频奇次谐波会在WIFI的某个信道产生带内干扰,是造成通信性能下降的潜在因素。通过近场探测定位是屏蔽壳不能有效屏蔽和衰减空间噪声导致的,分析屏蔽效果差的原因:(1)屏蔽壳接地阻抗较大。(2)屏蔽壳与PcB板问间隙引起。通过优化屏蔽壳接地,减小屏蔽壳接地阻抗,将空间噪声导入地平面,封堵屏蔽壳缝隙,切断噪声传播途径。上述方案实施后EMI噪声普遍衰减10dB。达到RF环境允许的环境噪声要求。

现场所有终端在经过本机噪声的处理后,WIFI性能显著提升,丢包率由原来的10%降低到2%,连续丢包现象偶尔出现,没有出现断线现象。下面是终端经EMI处理前后WIFI吞吐量指标的对比,测试参数设置如下:

802.11g 2Mhz定速模式下的点对点吞吐量测试,被测机和AP处于静止状态。设置数据包长度1KB,传输100000个包。测试距离:目视2m。测试环境在公司内搭建,属于复杂强干扰级别(现场终端能看到13台AP,信号强度大于70dB的有5个,测试AP和1台AP存在同频干扰)。

没有EMI处理前测试的吞吐量平均值处于1Mbps。有接近30%数据传输速率受影响。经过EMI工艺优化得到的同环境下最终测得吞吐量平均值处于1.2Mbps。在用户现场优化后的终端丢包率由原来的10%降到2%,连续丢包现象偶尔出现,没有出现断线现象。但还是有偶尔连续丢包现象,个别机器的丢包率甚至达到4%。

2.3组网环境质量

组网环境质量差在终端WIFI性能上的特征表现:(1)在特定区域WIFI性能下降明显。(2)在同一区域的WIFI性能出现概率性变化。(3)普遍有找AP慢,拼包延时长。(4)机器的性能和WIFI性能没有明显关系。(5)WIFI性能和时间、区域、AP有明显相关性。

在现场的某些特定区域丢包和断线的概率明显上升,符合上述特征表现,所以确认网络环境局部有缺陷。发现在配电房和接线箱附近通信性能下降明显,即使网络的强信号值大于-65dBm也存在频繁丢包现象,用频谱仪测试发现这里的空间噪声丰富,频带很宽,几乎覆盖600MHz以下所有频带。离开干扰源2m后通信性能恢复。这种区域在工作场只有2处且影响范围小,提醒客户注意使用时避开即可。

2.4组网资源不合理

组网资源不合理在终端WIFI性能上的特征表现:(1)在多AP组网场合,有超过40%的机器挂在同一AP。(24)机器只在1信道漫游。(3)同一信道存在2个以上强信号AP(>70dg)。(4)机器的性能和WIFI性能没有明显关系。(5)WIFI性能和时间、区域、AP有明显相关性。

在现场上述特征部分表现,所以确认相关。WIFI的AP组网如果存在缺陷,导致严重同频干扰和邻频干扰,网络负载失衡的问题。要避免上述干扰问题首先高清楚AP的工作频段,2.4GWIFI频道划分如图1所示。

布网时为避免同频和邻频干扰,最好相邻AP的工作频段不重叠,根据工作频段合理布网。通常AP信道选择1,6,11信道布网。但是如果布网区域内有较多重复信道的AP使用(特别是1信道),就需要采用其他信道组合。注意通常AP是没有14信道的,所以实际有3组组合供布网选择。因为1信道常作为WIFI的广播信令通道,因此终端在搜索AP是从1信道开始搜索,正常情况下1信道的AP会首先扫描到。因此要充分考虑l信道AP的覆盖面(蜂窝大小),可以加快切换AP的时间。另一个布网要注意的是在保证网络的AP覆盖区没有盲点情况下调整AP的蜂窝A-'J,使得相邻AP的蜂窝重叠区较小,为整个网络负载平衡提供理想网络环境。

2.5 WIFI漫游策略

WIFI漫游策略在终端WIFI性能上的特征表现:(1)在信号值接近漫游值的区域WIFI性能下降明显。(2)模块处于漫游状态的WIFI性能明显变差。(3)改变漫游阀值能够引起WIFI性能变化。(4)在单AP或少AP场合的表现明显好于多AP场合。(5)固定工作场合明显好于移动工作场合。

在现场上述特征不太明显,但不排除:(1)漫游阈值。模块接收的信号强度低于设定阈值,模块启动漫游状态,搜索合适的AP,发出关联申请,等待AP确认关联,切换AP完成漫游。漫游阈值大小决定了终端漫游区域的大小,太大会造成终端频繁启动漫游机制,耗用自身资源和网络资源,通信性能下降。阈值太小AP的漫游区小,造成终端启动漫游过晚,失去AP关联。(2)AP搜索策略。802.11标准中没有定义,所以各厂商都有自己的漫游算法,但都会使用一些输入条件如信号强度(漫游阈值也是参考这一参数)、信号质量、丢失信标数以及冲突和干扰错误。算法会在AP切换速度和切换次数上找到平衡点,同时避免漫游带来的关联丢失,就是通常所说的丢AP断网。终端启动漫游机制后会以扫描方式搜索其他信道的潜在AP,通常是被动侦听有用AP的信标,寻找到合适AP后发起关联申请,有些情况下会主动发出请求帧搜索可用AP(由算法决定)。

合理利用漫游策略,可以让终端在网络中分布更均匀,使网络资源对终端的影响最小,充分发挥网络性能。

2.6漫游异常(AP路由异常)

在终端WIFI长时间失去关联时的特征表现:

终端和AP关联时无法获取IP地址。

在数据链路中断后,无法快速获取IP,始终不能获得有效IP,最终产生一个临时IP。

在确认是AP异常前需要排除本栅IFI RP性能异常,可以通过对比其他终端来判断本卡几WIFI性能是否正常。

AP不分配IP地址给申请关联的终端,原因可能是关联AP的IP动态地址已分配完。在网络负载不平衡的极端网络环境下,大量的终端集中挂在一个AP上。最终就会有终端因为长时间拿不到IP地址,而被迫接收一个临时IP地址,这个地址根本不在工作网段。用这个IP地址是永远不能关联上网的。另一可能是终端的IP地址是静态的,AP因IP地址被占用或者地址段不符等原因无法分配IB这种情况只要将终端的IP地址设置成自动获取即可。

2.7 WlFI模式/速率切换

WIFI模式/速率切换对终端WIFI的工作影响特征表现:(1)各速率点切换时丢包和断线概率增加。(2)频繁出现的b/g模式切换。(3)吞吐量出现急剧下降,严重时断网。(4)WIFI模块的速率切换是保证通信质量的一种手段,模块会根据获得的信号强度、信号质量、丢失信标数以及冲突和干扰错误等信息作出速率切换。理论上速率切换只会对包延时有影响。但实际上模块在不同速率不同频率上的Tx功率和Rx灵敏度是不同的,如果遇到极端情况就会产生丢包和断线。

下面是b/g/n模式下速率切换对应调制方式的变化:

llb DSSS:IM DBPSK/2M DQPSK/5.5&11M CCK

llg OFDM:6M

BPSK/12M QPSK/26M 16QAM/54M64QAM

11n OFDM:MCSO-7*单、双流*HT20/HT40/HT40s

以802.ub为例:当信号强度、信号质量等通信质量信息良好时,会跑在最高速率11M上,此时采用CCK调制方式,当通信质量下降后模块会根据算法作出降速调整,如果从11M降到2M就会产生CCK到DQPSK的调制方式切换。模块本身的速率切换是无缝的,只会对拼包延时有ms级影响,但考虑到和路由之间的同步关联调整,在网络环境恶劣情况下就会产生丢包和断网问题。

通常情况下模块的发射功率和接收灵敏度会随着速率的降低而提高,但如果因为EMI噪声等原因造成模块在某速率上的灵敏度非常差,产生调速陷阱也会造成模块产生丢包和断线问题。WIFI测试中的定速定频测试可以及时发现这种问题并加以改善。

1信道的1M速率模式作为路由关联的广播接入信道是最常用的,模块在这种模式下的灵敏度最高,发射功率最大,抗干扰能力和路由响应速度都是最快的,因此如果网络环境恶劣,满负载,lM的通信速率又可以满足业务传输需求,可以将终端定速1M模式,这样会节省路由维护速率切换的网络链路开销,终端也会因为灵敏度和发射功率的提高而有更好的抗扰度,达到稳定工作的目的。

3问题解决

3.1降低本机EMI噪声

通过近场探头和频谱定位噪声源后,通过阻抗调整减少因为阻抗失配引起的噪声,对剩余的几个噪声点采用屏蔽隔离的方案来阻断噪声传播。优化后的终端丢包率由原来的10%降低到2%,连续丢包现象偶尔出现,没有出现断线现象。但上传和下载速度还不够快,登录时间还嫌长。

3.2组网环境优化

针对登录时间长的问题,我们发现很多终端在初始登陆时注册的AP在以后的大部分场地不会漫游到其他AP,曾经有超过60%的终端关联在同一AP上,导致网络负载不平衡。这种现象后面简称超级关联。整个网络有个别超级关联的AP很拥挤,处于超级关联环境里的终端间同频干扰严重,容易产生网络拥塞,通信质量下降。改进方案是人为降低超级关联路由的发射功率,通过减少超级关联AP的覆盖面来减小AP蜂窝重叠区域,让部分终端更早漫游到相邻A吐,避免超级关联,提高终端通信质量。

3.3通过配置终端通信模式提升通信质量

在有些强干扰环境或者超级关联网络环境情况下,可以考虑通过限定终端的通信速率来保汪通信稳定性。

3.3.1降速提高终端本身的射频性能

通常工作在lM速率上的终端发射功率和灵敏度指标是最高的,这时的终端射频性能最好,当终端工作在恶劣环境经常出现丢包甚至断线的话,不妨通过降速来保证通信质量。

3.3.2限速会节省路由维护速率切换的网络链路开销,缩短网络AP响应时间,减轻处于超级关联状态的AP负担由于终端都被限制在1M速率,超级关联环境下的网络资源可以看作是以单位1M均分的,避免资源分配不均带来的网络资源竞争失败者的通信稳定性问题。

第5篇:区块链网络最根本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区块链 内涵 特点 投融资环境 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

所有经济交易活动都是建立在信用的基础上,没有信用,交易很难实现。传统条件下,法定纸币以国家信用为基础,进行买卖交易;金融机构依赖于信用,开展存贷款、信托、保险,债权股票买卖等金融活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信用成本相对较高。大数据时代,金融机构、企业、个人的信用情况趋向透明,信用成本有所降低,但数据真实性问题依然存在。“区块链”技术则提供了一种新的信用创造机制,信用数据呈分布式存储,具有公开透明、不可篡改和加密安全性,使信用更加坚固,说谎将无比困难。2016年10月,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出台的《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2016)》指出,金融服务是区块链技术的第一个应用领域。区块链技术探索应用的进一步深入,有望开启新的信用r代,对有效降低信用成本、构建高效便捷投融资环境将产生积极影响。

二、区块链内涵及其特点

区块链是把加密数据(区块)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叠加(链)生成的永久、不可逆向修改的记录,是一种具备去中心化、高安全性、信用成本低、无法篡改和公开透明的分布式账本技术,被视为继蒸汽机、电力、信息和互联网科技之后,目前最有潜力触发第五轮颠覆性革命浪潮的核心技术。主要特点是:

去中心化。区块链是分布式记录、分布式储存、分布式传播。所有交易记录对全网络公开,没有第三方机构负责管理,每个节点都有参与、数据记录储存、退出权利。一个节点出现问题,其他节点会继续数据更新和存储,信息完整可靠(见图)。

不可篡改。信息经过验证添加至区块链,就不能被随意篡改,具有极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加密安全。区块链通过数学方法解决信任问题,依靠非对称加密和可靠数据库完成信用背书,不需借助第三方机构进行担保验证。非对称加密将交换摩界降到最低,保护个人隐私,确保加密安全。

开放共享。区块链中数据具有高度共享性,任何人都可查看区块链中涉及到自己交易或相关所需信息。且保证数据私密性,为隐私保护下的数据开放提供了解决方案。

区块链可广泛应用于任何缺乏信任的生产生活领域,如金融、互助保险、教育、物联网、司法仲裁、健康管理等。目前,发达国家正积极布局区块链,各领域多点开花。截至2015 年底,我国已经成立区块链应用研究中心(北京)、区块链应用研究中心(杭州)、中国区块链产业联盟、中关村区块链产业联盟。且国内多家企业开始探索技术应用,如金融机构在数字货币、支付清算、保险管理等领域进行研究开发,部分企业拟通过在云端使用区块链技术,构建以集物联网、互联网、车联网于一体,以智能生活、智能交通、智能服务为内容的“数字化城市”。随着央行对区块链重视加深、新科技的溢出效应、区块链应用趋向成熟,区块链有望成为“互联网+”后的下一个投资热点。

三、区块链技术在优化投融资环境中的作用

(一)极大地降低交易成本

由于信息不对称,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个人,以及个人与个人交易过程,都会产生很大的信用成本,导致交易成本高企,交易效率低下。区块链技术不仅可以降低交易前的信用成本,使信用成本趋近于0,也可有效降低交易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成本,进而提高交易效率。一方面,区块链改变了传统平台“管理信用”的方式,把所有信用链接起来,形成信用池。交易时,只需要查看对方信息表中的数据即可了解对方信息,省去了原来依赖第三方实现的信任过程和成本,交易即结算。另一方面,区块链可以使大多数类型的金融交易实现实时结算,简化清算和结算流程,缩短结算窗口,将大幅降低交易成本。此外,区块链技术有望最大限度地减少交易错误,有效交易成本。

(二)有效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困局

根据《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全国中小企业数量超过4千万家,占企业总数99.7%。但目前,中小企业陷经营困境,融资难仍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为此,国家多次出台扶持政策,如鼓励商业银行发展小微金融业务,推行供应链金融等,由于小微金融信用评价体系缺失、供应链金融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最终收效甚微。随着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区块链技术有望成为解决中心企业融资难的突破口。区块链技术将线下供应链数据化,把买方、卖方、物流都接入平台,并对所有交易信息进行确权,实现供应链数据在互联网真实、公开、透明传输,有效破解信息不对称问题。金融机构可逐渐接入供应链体系,凭借区块链技术高可信优势,后加入的金融企业将不再需要为风控和授信投入更多精力,从根源上化解了金融机构面对小微企业,无处征信,无法授信,不敢贷款的困局。同时,区块链可实现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物流供应商、商流供应商、产品经销商和金融机构的整体协作,推动信息流、物流、商流、资金流的四流融合,推动整个生态圈高校运转,将从根本上改善中小企业投融资环境。

(三)进一步优化完善信用体系

由于覆盖范围小、数据片面、调整僵化等局限性,传统金融信用评估模式越来越不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大数据时代,快速增长的行为数据与区块链数字信任技术的发展,为经济个体的信用评测提供了新模式,有利于开启新的信用时代,进而优化投融资环境,推动经济活动规模扩大。主要表现为,一是降低征信和管理成本。区块链技术可无限地使用与分享信任数据,实现信用评估、定价、交易与合约执行的全过程自动化运行与管理,有效降低征信成本和信用产品的管理成本,大幅提高信用业务处理规模。二是拓展信用评估覆盖范围。区块链技术可覆盖传统人工收集信息无法顾及的客户群体,如没有银行账户(或账户数据信息含量稀少)但能接触互联网的特殊群体,信用产品服务对象进一步拓展。三是提高信用创造能力。区块链下的可信任代码技术,使信用产品的全过程都具有动态编程能力,极大地拓展了信用产品的创新空间。如“智能合约”模式对各种金融场景都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四是有效挖掘信用客户资源。区块链使银行业深度嵌入实体产业运营过程,产融融合度将得到极大提升,信用资源的可应用场景进一步扩展,信用资源的利用效率将得到大幅提高。

(四)突破地域限制,改善欠发达地区的投融资环境

基于信用卡、ATM机、银行网点等传统金融体系基本上是中心化的,货币依赖“央行”,结算依赖“银行”,信用成本相对较高,尤其在没有金融服务的贫困地区,以及跨境支付情形下的金融成本过高。据相关调查显示,全球仍有四分之一人口没有银行账户,尤其在贫困地区,有超过一半的人无法享受金融服务;跨境支付中,全球支付成本约5%左右。区块链的全网记账方式可建立“全球性”的信用,有望形成全球“信用”的基本协议,自动剔除“虚假信息”、“欺诈信息”、“双重支付”等信用信息,为全球市场提供基本的“信用”资源和低成本价值转移通道。同时,区块链可创新借贷模式,通过合约账户可实现C2C(个人对个人)、B2B(企业对企业)、B2C(企业对个人),甚至是C2B(个人对企业)的借贷关系。可见,区块链技术的广泛应用,将突破地域限制,为不同地域和不同属性的交易方提供交易的信用基础,实现跨地区、跨时空的点对点实时交易,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国内与国外、企业与个人均可建立交易关系,对欠发达地区拓宽投融资渠道,优化投融资环境形成重大利好。

四、几点建议

(一)发挥政府带动作用,引导区块链技术探索应用

一是强化政府引导。从战略层面制定区块链发展远景目标、总体发展规划及实施计划,并提供平台支持。制定区块链协议的规范,出台相关产业优惠政策和产业扶持政策,引导区块链新兴技术研究与应用。二是加强法律约束。加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构建保持管制与鼓励创新兼顾的区块链治理框架。三是推动行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行业数据共享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健全风险评估、信息、信用体系,整合行业资源。

(二)加强行业间交流合作,助力区块链推广落地

一是建立区块链产业联盟。成立跨行业跨机构的产业联盟,启动一批重点课题研究,推M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破解区块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技术落地应用。二是加快建立行业标准。联合行业力量,加快研究制定统一的区块链数据架构设计、信息披露与隐私保护、经营与监督等技术标准,力求在国际统一标准的制定中抢占话语权。引导企业进行专利布局,预防专利“陷阱”,做好知识产权保护。三是加强国际合作。加强与国外知名的区块链研究机构和组织交流合作,推动区块链技术落地应用。

(三)探索金融领域先行先试,开辟业务增长新途径

一是推动大型金融机构投资布局。早期研发阶段,鼓励大型金融机构广泛参与区块链项目,选择业务量大、交易关联简洁、技术应用提升效果明显的业务场景作为切入点,如客户征信、票据与供应链金融、跨境支付与结算、登记确权等,推进区块链技术应用;开展试点和建立容错机制,培训团队,积累经验。待政策环境和市场技术成熟,探索利用区块链技术打造全新支付、信用评级、信贷等金融服务体系。二是推动中小型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企业引入成熟应用。依托中小型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企业体制灵活、市场敏感度高等优势,鼓励其引入成熟的区块链应用,打造特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

(四)强化科研院所作用,增强区块链金融人才和技术支撑

第6篇:区块链网络最根本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区块链 去中心化 保险 金融

区块链技术最早诞生于2008年,其表现形式为比特币。到了2014年,比特币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然而其背后的技术――区块链却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从定义来看,区块链是一种新型去中心化协议,能够安全地储存各类交易数据,且这些信息不可伪造和篡改,可以自动执行智能合约,无需任何中心化机构的审核。从整个金融领域来看,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使得每个人都可能成为金融资源配置中的重要节点,也有望促进现有金融体系和金融监管制度的改良。

一、区块链特征概述与不足

(一)区块链技术的主要特征

总体来说,区块链技术的特征包括去中心化、非对称加密、可信赖、时间戳和智能合约五个特征。

去中心化指的是不存在中心化的管理机构,所有的用户都可以基于分布式的结构体系记录和验证数据,这也是区块链技术最显著的特点。区块链技术让所有个体都有成为中心的可能,因此极大地改变了传统金融中介的中心地位,从垄断性的强中介转化为开放式平台。

非对称加密指的是区块链采用的现代密码学技术。区别于传统加密方式,这种加密算法的“密钥对”是非对称的,所有的参与者都可以用公钥加密一段信息,而只有信息的发送对象才能用私钥进行解密。这类现代密码学技术使得信息的私密性得到了保障,也使特定的人能够接收到信息。

可信赖指的是区块链技术中交易记录的真实性。在区块链中,修改交易记录相当困难,若无法得到51%的人的认可,修改就没有意义。此外,区块链实际上是以数学方式解决信任问题,参与者不需要知道交易对手的信用水平,不需要第三方机构进行担保,只需要信任一套共同的算法即可。

时间戳指的是参与者都可以在每个区块上盖上一个时间戳,以说明信息是何时写入的,以此构建出一个可以追本溯源的大账本,可为每一笔交易提供查找功能。这样便构建了一套不可篡改、不可伪造的数据库。

智能合约满足了一些无法预见性、非常规的交易需要,保证区块链能够持续生效。这套智能合约具有可编程化的特点,能够控制各项限制条件,省去了法律约束的成本。

(二)区块链技术的不足

首先,区块链技术需要海量的存储空间。区块链记录了系统由始至终的每一笔交易,并且每个参与者都可能在各个时间节点记录数据。在每个节点的数据都需要实时同步的情况下,存储压力和网络传输压力较大。对存储空间的容量要求可能会成为制约区块链技术发展的关键问题。

其次,区块链技术需要高能耗,其电力和硬件成本不可忽视。

最后,区块链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一个抗压能力较强的整体系统。在金融领域,如果每秒交易量超过系统的设计容纳能力,交易就自动进入到排队等待状态,造成用户体验的下降。

二、区块链在保险行业的应用展望

(一)区块链带来保险交易双方的交互性

区块链智能合约的个性化和可编程化能够实现保险合同在分布式系统下的自动和自执行,极大地提高了保险交易双方的交互性。在保险交易中,个体与个体之间的需求不同,交易模式多种多样,所满足的交易条件也千差万别。智能合约则大大降低了传统合约修改的法律和时间成本,其可编程化能够随意给交易合同添加限制条件,满足了不同的人对保险条款的不同需求。此外,区块链的分布性使得系统可以根据智能合约实际执行情况不断地实现自动重置和修正,保证模型实时客观地反应实际风险情况,合理调整赔付资金池,确保风险的可控性。

(二)区块链带来保险互助新模式

在区块链中,传统保险机构不再是强中心,相反,保险交易的每个参与者都可能是中心。这种“点对点”的互助保险平台,类似于一个个去中心化的组织,能够在没有外部干预的情况下,安全可靠地在预先设定的业务规则下,以一套固定模式自动运行。在这种模式下,保险公司的角色已不再是传统的风险吸收者和处理者,而是变成了风险资金池的管理者。最终,保险可能演变成去中心化的自治型保险,市场中各方在业务规则下各尽其责,打造一个透明、可信任、满意的保险社会。

(三)区块链带来监管模式的改变

国际金融危机加大了金融机构对自身业务的监管,传统的保险监管需要较高的合规标准和内控要求以降低风险,这大大增加了保险公司的成本,也限制了监管效率的提高。然而,风险水平却并没有得到显著改善,有效监管的形势依然严峻。在区块链技术下,监管模式将发生改变,有望以技术监管取代传统的制度监管。区块链采用的是多方验证的交互式共识平台,能够促进保险平台的自我监管,其信任机制大大降低了弄虚作假的可能性。交易参与者在各个节点都可以对保险业务进行参与和审批,监管将只需要对相关技术和平台进行查漏补缺即可,确保系统中的任何计算机都无法欺瞒系统。

(四)区块链带来保险行业的新突破

传统的保险受到地域限制,只能在线下当面进行,其发展速度受到制约。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库则实现了基于全网共识机制的跨区域的信息和价值的交流,模糊了地域限制,全球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参与进来,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交流得到了强化,尤其是打破了信息的不对称性。此外,区块链的“时间戳”功能完整记录了交易过程,扩大了影响范围,缩短了时间周期,使得保险期限得以更加灵活,由此可以开发出更多保险产品,大大促进了保险行业的发展。

三、结语

目前,区块链技术尚处于早期理论阶段,各项应用还刚刚起步。然而,我们无法忽视区块链技术可能给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的变革。尤其是在金融领域,再细分到保险领域,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征可能会对传统保险行业的模式带来创新甚至颠覆,区块链的新型智能合约、信息和数据加密方式等也有望对保险行业进行改进,加快行业运作效率,从而使得保险行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峰.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前景分析[J].智富时代.2016(5):25-27.

[2]王和,周运涛.区块链技术与互联网保险[J].中国金融.2016(10):74-76.

[3]何广锋,黄未.区块链本质以及对金融业的影响[J].清华金融评论.2016(4):102-106.

第7篇:区块链网络最根本的特征范文

中图分类号:TS107.6 文献标志码:B

The Test Algorithm for Fiber Distribution of Blended Yarns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proposed an algorithm for identifying fibers of blended yarns. For testing fiber migration index of yarns, it is a reliable test mode.

Key words: image processing; mesh parameter; neural network; fiber migration index

混纺纱中各组分的纤维在纱截面的径向所处的位置,及其分布数量不是均匀一致的,某一组分的纤维可能优先分布在外层,而另一组分的纤维可能优先分布在内层。由于各种纤维的物理机械性能不同,不同组分纤维在纱截面中的优先分布,会明显影响纱线的强伸性、耐磨性和染色性等。

测定和分析混纺纱中纤维径向分布的方法很多,通常是哈氏切片法。传统的方法通过人工检测和识别纤维,已不能满足现代纤维检测和识别的要求。随着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已渗透入纺织业全过程产业链,用计算机代替传统的手工劳动是必然趋势。

本文提出了一种混纺纱线中纤维识别算法,提出以几何形态与网格参数组成纤维截面特征,采用神经网络进行分类,有效处理了粘连纤维,为纱线中纤维转移指数的测试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测试模式。

1 纱线截面图像预处理

用哈氏切片器制取试样后,在显微镜上摄取混纺纱的黑白照片,经过筛选,选出对比度最好的照片。经过A/D转换数字化了的原始图像,经处理后呈512×512像素的图像。

1.1 图像校正

由于存在噪声、光照不均匀和清晰度差等弊病,要获得一幅失真小、背景与对象完全分离、清晰度好的图像,需要平滑处理,本文采用中值滤波及直方图均化,经平滑处理后的细节更加清楚(图 1)。

1.2 对象分割及去躁处理

图像分割是将数字图像划分为互不相交的区域的过程,可以有效地提取出纤维区域。考虑到图像的直方图分割法依赖于波谷的提取,本文采用自适应阈值法来分割图像。

由于噪声普遍存在于数字图像中,会在纤维区域中产生非肤色的噪声,所以对二值图要进行去噪处理。即在以每一个纤维像素为中心的 5 × 5 像素邻域内统计纤维像素的个数,当超过半数时,中心点保留为纤维,否则认为是非纤维。

膨胀是数学形态学中的一种基本运算,对填补图像分割后物体中的空洞很有用,其数学表达式为:

(1)

在公式中S表示膨胀后的二值图像集合,B表示用来进行膨胀的结构元素,结构元素内的每一个元素取值为 0 或1,X表示二值化后的像素集合。为了尽可能保留纤维区域的

去噪与膨胀操作有效地去除了零星噪声点,使纤维区域变得更完整光滑。

2 模式识别和分类

本研究采用常用的汉密尔顿(Hamilton)转移指数分析法来测定和分析混纺纱中纤维径向分布。本文重点探讨一种纤维截面形态识别方法。

2.1 纤维截面特征提取

识别纤维时,必须首先找出使计算机正确分类识别的规则和标准。该实验的目的是计算机识别不同纤维,因此首先提取能鉴别两种不同纤维的特征量。在特征参数的选择上很多学者进行了一些探讨,其主流是提取纤维截面形状特征,如链码、傅立叶描述子或小波等。

本文根据纤维截面的特点,采用最能反映纤维差别的几何和形态特征与图像局部特征相结合。引入图像局部特征目的在于将粘连纤维截面区域与单根纤维区别开来,几何和形态特征包括:(1)粗细:纤维截面的面积,用像素点表示;(2)圆形度:它的幅值反映了被测量物体边界的复杂程度;(3)矩形度:它反映一个物体矩形度的一个参数是矩形拟合因子。

图像局部特征选用文字识别用到的网格特征,首先对纤维边缘轮廓图所有候选块的高度进行归一化,将所有块的高度都归并为16。提取特征时选取块的大小为16 × 16,将其分成 4 × 4 份网格,求出每个网格中边缘点数占整个大块边缘点数百分比,组成16维的特征。由离散傅立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的计算公式可知,位移仅仅影响DFT的角度,而幅值则不受影响,有更佳的学习效果,因此本文使用纤维区内16维数的DFT作为特征。

2.2 训练与识别

本文采用 3 层BP网络,输入单元19个,含粗细、圆形度、矩形度及16个DFT值,根据Kolmogorov定理,隐层单元数 2×19+1,4 个输出节点,分别对应 2 个纤维截面块、粘连纤维截面块和非纤维块输出,分别对应神经网络输出值是O1、O2、O3、O4,中间层传递函数为S型正切函数,输出层为S型对数函数。

本文使用2 000个纤维截面块、1 000个粘连纤维截面块和1 000个非纤维块进行训练。判定的时候,一个区域其O大于其它,则判定这个区域为第i个类别区域。

2.3 粘连纤维的识别

在制作纤维截面的切片时,纤维之间往往被挤压在一起,出现互相连接和重叠的现象,导致摄取的图像中存在粘连的纤维,这将不利于识别和测量后面的纤维。粘连形态如图 2 中 1、2 区域,粘连区域 2 在边缘提取阶段就可以分割,而粘连的目标 1 会被当成一个整体而非独立个体,过去常见方法在特征提取之前将纤维连接处有效地分离开。如分水岭分割法,基于二值图像形态结构上的操作实现粘连目标的分离,它极易在图像的凹口处上发生错误分割。本文的方法是:对于粘连区域 1,计算{0,45,90,135}角度二值图像投影,取其中最小投影值,小于阈值t的为两根纤维分割点。这样很容易就可以把纤维分开。

分开一个纤维区域后,还无法确定其为哪种纤维或是否为粘连块,接下来首先提取该区域的组合特征,再送到分类器进行分类识别,至此一个粘连区域才识别结束。

3 实验结果

实验对100个切片进行测试,分别用 3 个神经网络对轮廓图的 3 种特征分类识别,第 1 种粗细、圆形度、矩形度,第 2 种用16维的网格特征,第 3 种就是19维的组合特征,结果验证组合特征效果最好(表 1)。

采用本文提出的混纺纱识别方法计算实际体积一次矩和均匀分布一次矩,并打印出结果。

4 结论

图像处理在纱线测试方面的应用,对于提高纺织企业的工作效率、提高信息管理系统的智能化水平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图像进行分析时,提出以几何形态与网格特征组成识别参数,分类出两种不同的纤维。这可有效处理粘连纤维,便于统计各组分纤维的分布情况,为最终计算汉密尔顿转移指数提供有效支撑。

本文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的是能否提高切片质量,减少切片制作对纤维形态影响,进一步完善测试系统,对不同种类纱线能更有效的进行测试。

作者简介:徐鑫华,男,1963年生,研究员,主要从事纺织品新测试技术研究。

第8篇:区块链网络最根本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企业集团;企业集群;集群式创新

一、问题提出和文献综述

尽管多数理论集中于产业集群对竞争力产生的正效应,然而,集群也可能变成孤立内向的系统,正如西欧的很多老工业区那样。集聚导致的路径依赖(PathDependence)和锁定(Lock-in)正是造成国家或区域竞争力降低的原因,德国学者格拉伯赫(Grabher,1993)提出了功能性锁定(FuncfionalLOck-ins)、认知锁定(CognitiveLock-ins)和政治锁定(PoliticalLock-ins)等三种锁定,因此这也就从理论上提出了产业集群的升级这个命题。

当今地方产业集群正快速以不同方式嵌入全球产业价值链,价值链分析从对单个企业研究扩充到对整个集群的研究。沃勒斯坦提出全球商品链(Globalcommodifychains,GCC)的概念,Gereffi(1994)进一步提出全球价值链(GVC,GlobalValuechain)的概念,即在全球范围内,为实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直至回收处理等全过程的跨企业网络组织,包括所有参与者及其价值、利润的分配;迪肯(Dieken)等人也提出了全球生产网络理论,认为全球价值链是全球生产网络的简化形式;Gereffi(1999)进一步将产业升级概念引入全球商品链、全球价值链分析模式。

Humphrey和Schmitz(2000,2003)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将产业的升级分为四种类型:流程升级(ProcessUpgrading),即生产效率提高;产品升级(ProductUpgrading),产品复杂化、单位价值提高;功能升级(FunctionalUpgrading),占据更多附加值的环节,如从OEM向ODM、0BM的跨越;跨行业升级(IntersectoralUpgrading),利用在原行业某种优势进入新行业。利用交易成本理论研究全球价值链,识别了四种治理模式:市场式(Arm’s-lengthMarketRelations)、网络式(Network)、准等级制(Quasi-hierarchv)、等级制(Hierarchy)。Gereffi、Humphrey和Sturgeon(2003)等根据市场交易的复杂程度又提出市场式(Market)、模块式(Modular)、关系式(Relational)、俘获式(Captive)和等级制五种治理模式的分类方法,认为网络式具体包括模块式、关系式;俘获式则与准等级制类似。

全球价值链各种治理模式与四层次产业升级关系这种分析框架在国外已得到了广泛应用,如Bazan和Navas-Aleman(2003)用系统和比较的方法实证分析了巴西SinosValley鞋产业集群,认为集群升级前景依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模式不同而有所区别;PietrobelliC.和RabellottiR.(2004)通过对拉丁美洲40个中小企业集群的实证调研,把中小企业集群分为四类,分别论述了四类集群升级的问题。国内的研究主要有,张辉(2005)认为占据不同价值环节的地方产业集群在全球形成了严格的空间等级体系;梅述恩等(2007)基于技术能力和市场拓展能力分析了企业集群的升级;张杰等(2006)实证剖析了主企业领导型网络对产业集群升级的有效推动作用N23;盛世豪(2004)提出提升传统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思路;文娉等(2005)探讨了全球IDM公司的治理行为对浦东IC地方产业网络升级的影响。

总之,众多文献表明,嵌入全球价值链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方便进入全球市场,较快实现工艺流程和产品升级;另一方面又使得中小企业依赖于主导企业,阻碍了功能升级和跨行业升级。所以研究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产业集群如何实现更强的创新能力尤其必要。

二、企业集团与中小企业集群获取经济性的不同及其互动发展过程

(一)研究对象界定:企业集团和中小企业集群的对立统一性Hayter(1997)曾提出以大企业为核心的集聚和以中小企业为主的集聚这两种集聚方式,本文假定产业集聚主要有企业集团和企业集群(以SMEs为主)两种对立统一的表现形式,二者互动推动了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和创新。企业集团以母子公司制为基本特征(成员可分布于不同的集聚区),其子公司可能会被剔除而融入企业集群,也会吸收集群中的优良分子进入集团;而企业集群中的优秀企业也会因为率先创新而成长为企业集团。

企业集团对于当地产业集聚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某一知名企业集团的入驻往往可以促成企业集群的形成;企业集群对于企业集团的培养也具有重要作用,率先内生的企业集群往往会演化出企业集团(如温州的正泰集团),其走向全球的过程同时也是嵌入全球价值链和发展自身价值链的过程。企业集团若不能善于利用全球不同地域企业集群的优势,必将因缺乏活力而萎缩;企业集群若不主动嵌入企业集团的全球价值链,或自身不能培育出具有一定管理、技术优势的企业集团,其发展必将陷于低层次重复的怪圈,最后也必然要“锁定效应”而走向衰落。

Gereffi(1994)曾经将全球商品链(价值链)分为生产者驱动(Producer-driven)和购买者驱动(Buyer-driven)两种,在前者中生产者在协调生产网络运作中起主要作用;与前者相比,后者以大型零售商、品牌营销商、品牌制造商为战略经纪人(StrategicBrokers),综合运用研究、设计、营销和财务服务等方面的能力,将主要市场与生产厂家联系起来。此外,在实际经济活动中还有许多处于两者之间、兼具两种驱动特征的全球价值链。将全球价值链与地方产业集群联系起来看,与全球化相联的却是片段化。片段化与集群密不可分,“片段”往往分布在地方产业集群发达的地域。片段化是跨国公司在全球主动配置资源的结果;与之相反,为了升级集群也迅速以各种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片段化”与“主动嵌入”方向相反,“片段化”反应的是企业集团正向配置、利用全球资源的状态,而“嵌入”表现的却是集群反向地快速融入全球产业价值链的过程。所以,就企业集团与企业集群的关系来看:企业集团要善于利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优势,利用各地集群来发展自身;企业集群的企业要通过充分竞争和主动嵌入企业集团的全球价值链,积极培养出企业集团,以保持自身旺盛的生命力。

(二)基于技术和文化两个维度——对企业集团与中小企业集群的互动分析研究产业集群的文献主要有:“新产业空间”学派(scott,1980;Stoper,1986)以交易费用和投入一产出系统为分析工具;新产业区论(Bagaasco,1977;Piore&Sabel,1984)强调本地化、嵌入性;创新环境学派(Grannovettor,1985)以“根植性”、“弱联带”为分析工具;Nelson(1993)的创新系统理论也从制度创新的角度人手;Porter(1990)则以钻石理论为分析工具。综合来看主要有两个维度,即技术、生产维度和社会、文化维度。新产业空间学派侧重生产联系的角度,其它理论则强调社会、历史及制度方面的因素。

类似的,McCarm、Arita和Gordon(2002)把产业集群分为纯粹聚合式(PureAggloneration)、产业综合式(IndustrialComplex)和社会网络式(socialNetwork)三类,认为分析产业集群时必须分析其不同的性质㈣。在这里,产业综合式就是侧重生产和技术的维度,社会网络式就是以社会和文化的维度为主,纯粹聚合式则仅仅是纯粹市场原子式的,联系薄弱。联系前边Humphrey等人或Gereffi等人的治理模式的分类法,网络式中全球价值链内的联系更为平等,包括了模块式、关系式两种,模块式显然侧重技术联系,关系式则侧重社会文化联系。进一步可以从生产技术和社会文化两个维度,对Gereffi、Humphrey和Sturgeon(2003)提出的的五种治理模式加以分析,模块式、关系式即前边网络式的细分,模块式显然侧重技术联系,关系式则侧重社会文化联系;俘获式和等级制的内部生产联系多些,而模块式集群在技术上可发挥更大作用,市场式内部两种联系都弱。

综合以上文献,可以基于生产技术和社会文化关系两个维度,对于企业集团与中小企业集群的互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如果将企业集团与其密切相连的中小企业集群看作是一个对立统一体,则可以从生产技术、社会关系两个维度,对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进行分类,即市场式、模块式、关系式和集群创新式四种类型(如图1),二者的互动推动了全球价值链下的地方产业集群的升级。集群创新式即综合了模块式和关系式的优点,是发展的高级阶段。集群式创新包括以下内涵:(1)个性化需求是主导,信息化发展到了一定水平;(2)以精益生产方式为主要思维模式;(3)专业化分工和协作是基础,强调集群中企业间的互动行为;(4)创新主体通过地理位置的相对集中,互利合作,功能目标是为了获得创新优势。

三、企业集群式创新的实现过程

(一)集群式创新的实现途径——模块集中化企业集团集群式创新的实现过程,实际上就是模块集中化的过程,同时也是网络组织形成的过程。网络组织的形成与模块化是分不开的,能够构成网络组织的基础就是若干模块的分工协作。立足于产业集聚发展的大背景,是产业集聚促成了分工细化和模块化,企业集团整合产业集聚区内部和外部的优势功能模块,模块集中化以提高创新能力;众多模块围绕一个中心,按照一定规则联系,协同创新,就促成了集群式创新。

系统的结构越复杂,事先设计的规则越容易有缺陷,局部调整就要付出牺牲整体最优的代价,所以模块分解并非越细越好。当模块之间的互补性很强时,就需要中间阶段的信息交换以便于联系规则的微调。在模块化当中,有提出联系规则的领导者(或叫做舵手),也有模块的制造者。二者之间关系的不同反映了日美的差异。青木昌彦(1990)以日美企业为对比,模块集中化主要有两种模式:事先确定了模块之间金字塔型的联系规则的“A模式”(IBM/360型)和日本汽车工业里联系规则在模块之间随信息交流不断修改的“J模式”(丰田型)。A模式中,信息是单向的,由领导厂商(青木称为舵手)指向各个模块供应商;即使环境发生了变化,只有领导厂商有权改变联系规则。J模式中,信息是双向的,领导厂商与供应商不断交换信息,联系规则会随环境发生变化。此外,青木昌彦(1999)又在J模式的基础上提出“硅谷模式”,看作是多个J模式的叠加,J模式只有一个领导厂商,硅谷模式则是多个舵手,因为在IT行业,可能是较多的领导厂商在争夺主导的联系规则,所以会有多个舵手。

20世纪大汽车公司非常依赖于中央集权的设计体系,现在也因技术创新、降低成本的压力而逐步实现模块分解化。第一步是重新定义生产过程的单位,例如奔驰公司在阿拉巴马州建设新型跑车的组装工厂时,把汽车结构重新分解为由大的生产模块组成的几个零部件集团。例如把包括汽囊、空调、仪表盘、安全带的驾驶系统作为一个独立的模块,交给通用旗下的“德尔菲汽车生产系统”的郊外工厂生产,德尔菲为该模块又组建了几十个供应商网络。生产系统方面的模块化重要,设计的模块化更为重要。而在设计的模块化方面,却是日本企业开了先河。浅沼万里(1997)指出日本汽车业的重要竞争源泉就来自于核心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设计上的模块化,不同于美国汽车企业提供图纸给供应商加工的做法,日本汽车企业尤其是丰田集团,在确定了一般的共识界面之后,就放手让供应商去做,在“认可图纸方式”的框架下,设计过程被供应商“浓缩化”了。结果使得各模块的设计可以同时进行,大大缩短了改换车型的时间周期。

企业的集群式创新应该善于“模块集中化”,可以在不同产业集聚区通过收购、兼并、合资、许可证协议及供应商合约,推动技术联合,专业化经营的企业围绕核心企业形成一个自主创新的网络。这样既可发挥市场调节、产品协作的有利因素,全面强化企业的技术实施机制,又能避免母子公司制带来的较高成本,所以企业集团应该围绕模块集中化,实施集群式创新。企业以集群式创新为目的的模块集中化的过程,是以企业集团为行为主体,控制产业集聚区的各种模块资源,不同模块之间分工协作,分别从事设计、生产、交易等活动;通过这种种活动,模块之间实现联结互动,促成集群式创新。这种集群式创新又分作两个部分,即横向联结不同产业集聚区的优势资源模块,和纵向的客户——供应商的互动,来促成集群式创新的实现。(二)集群式创新实现的案例分析与美欧的纵向一体化的强制性和机械式的组织结构不同,日本的企业组织为授权性和有机式的官僚制度。日本的国内直供商一般属于第一层面的供应商,或称作紧密层供应商,其它的次紧密层供应商或间接供应商则由其协调和控制,因而分布更有层次性。紧密层是系统整合的直接供应商或是技术上对总装厂有重大影响的间接供应商,其责任包括研发(特别是首次应用于汽车业的技术的研发)、管理分包商、准时供应、产品工程师积极配合总装厂工程部门的工作,以及所提供的总成模块质量保证方面的责任等;次紧密层是向前者提供用于系统整合的零部件或提供支持的供应商。不同层面的供应商通力合作,通过这种波浪式的创新传播机理,可有效利用集群范围内不同供应商的优势,实现集群式创新。

供应网络中各个层面上的参与者均使用相同的语言,遵循相同的规则,成为一个自我强化的过程:传播知识促使各个层面的供应商共享默认理解,这又反过来有助于进一步的传播和吸收知识。在丰田公司巨大的供应商网络金字塔中,每一子集群或系统中的小金字塔与网络中的其他子集或金字塔相似,成为相互之间的自我相似;这种自相似的集群的最大益处是内在简单性和对于“处方”的可复制性。以集群式创新在丰田城的传播为例研究其传播机制。如图2A,“组织层面I”是丰田企业集团,第二层面是其直接供应商集群,第三层面是次级供应商集群(为直接供应商供货),直接供应商一般离丰田城不远,次级供应商离直接供应商也较近,相邻次级供应商就是“顾客与供应商的关系”(如图2B)。供应商丰田Kyohokai(供应商联盟)的问题解决小组和Jshuken(自主研)是贯彻丰田主义的有效工具,特别适合丰田生产系统(TPS)在供应商之间的传播。第一或第二层面供应商也会仿效丰田公司,组织Kyohokai(供应商联盟)或Jishuken(自愿学习)委员会。通过多重增值者的努力,丰田公司的知识传播和供应商的发展在较低的成本基础上得以实现,“丰田主义”得以贯彻。

第9篇:区块链网络最根本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企业层面;综述

一、引言

全球价值链上的每一项价值活动都会对企业最终能够实现多大的价值造成影响,由于全球价值链的重要性,大量的相关研究致力于定义此概念,并探求其在经营活动中的影响。总的看来,虽然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全球价值链相关问题也开始大量尝试探索性地研究,但是大量研究仍主要集中在宏观、中观层面,大多数的研究是在单一的国家和产业的背景下进行的,基于微观,即企业层面的研究不多。一般基于企业层面的研究还存在三个严重缺陷,从而制约了全球价值链理论对企业的指导意义。其一,缺乏企业层面的实证研究,对于全球价值链的计量分析尚属空白;其二,全球价值链已经与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相关理论的研究没有与企业相关研究相结合,无法指导企业具体实践;其三,由于全球价值链影响对于企业理论发展的研究关注程度不高。

笔者旨在介绍全球价值链从企业层面对相关问题的研究,以便可以更深入、全面地了解该领域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成果,以期为国内企业如何嵌入全球价值链、摆脱被俘获等问题的探索提供一个基础平台。

二、全球价值链理论的起源和演变:围绕着企业的生产活动展开

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波特(1985)的研究把市场竞争因素纳入企业经营管理的分析中。作为对企业内部劳动分工的一种分析,他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了价值链的概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根据许多企业把生产经营的行为分布到世界范围的实践,国外有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把波特的价值链理论用于研究全球不同的企业在价值链中的分工。他们提出,价值链不仅存在于单个企业之内,多个不同的企业能够在同一个价值链中从事不同的生产活动。 Kogut(1985)指出价值链中不同活动的要素特性是不同的。这样的结果是,价值链的范围突破国家边界,不同的国家依据其要素禀赋汇集不同的价值增值活动而建立起弱连接。

美国杜克大学的社会学教授格里芬(1999)把波特的价值链概念应用于全球范围的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提出了全球商品链(GLOBAL COMMODITY CHAIN)的概念,集中探讨了包括不同价值增值部分的全球商品链的内部结构关系,并研究了发达国家的主导企业如何形成和控制商品链发展的问题。他认为,全球商品链是发挥全球资本主义的产业网络优越性的动力,是为了观察经济行为的相互联系和研究全球产业网络的一种工具。这些经济行为分散在不同的地方,最终产品是各种中间行为在不同企业不连续的阶段的成果。为了摆脱商品这一词汇的局限,并突出强调链上运营企业相对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的重要性,到了21 世纪初,Gereffi(2005) 等学者逐步建立起了GVC概念及其理论框架。

英国经济学家卡普林斯基(2000)在他主持编写的《价值链研究手册》(A Handbook For Value Chain Research)比较全面地描述了全球价值链的概念。他认为,生产价值链是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项行为从概念到产品的完整的实现过程,它包括产品研发设计、加工制造、生产和财务管理、品牌管理、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等。这个分析有两层含义:第一,如果把它们分解到不同企业,就意味着不同的企业分别从事同一条价值链中的不同行为。第二,把企业核心业务的重点从物质产品的加工制造行为转向生产经营的服务性行为。由于服务作为无形资产的产品的流动性很强,促进了企业之间利用价值链开展合作,也推动了全球价值链的形成。

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价值链——全球商品链——全球价值链这样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而对于价值链的关注也从企业内部的闭环系统(国内、企业内部的商品流动)——企业间、开放的系统(全球、企业间价值流动)。从企业层面而言,全球价值链治理,企业组织形态的网络化、企业边界和对企业内部管理的变革是研究者所关注的重点,企业内外部的一系列变化最终表现为对企业理论提出的挑战。

三、全球价值链治理:决定企业发展的外部关键核心因素

Gereffi认为GVC/GCC包括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投入产出结构,具体的地域范围,内部治理结构以及体制框架 (Gereffi,1999)。并指出GVC 研究的焦点是价值链中各种参与者之间的关系特征,即全球价值链治理(Gereffi,2003)。

全球价值链治理理论的主要来源有三个方面:交易费用理论、企业网络理论以及企业技术与学习能力理论,Messner 和Meyer-stamer认为治理就是利用各种手段(包括市场手段以及非市场手段)进行协调的过程,并将价值链治理分为三种类型,即市场型、科层型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网络型(陈树文等,2005)。Humphrey 和Schmtiz认为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是指对经济活动的非市场调节,他们的研究的重点在于价值链治理的内容,“价值链治理的对象是什么”,他们指出主导企业在价值链不同的环节定义三种类型参数,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以及物流方面的参数(Humphrey,Schmtiz,2002),进而将治理的类型进一步细分为网络型,准科层型以及科层型(陈树文等,2005)。在这种分类的基础上,Gereffi、Humphrey和Sturgeon (2004)提出了GVC的四种治理形式:市场导向型;均衡网络型;俘获网络型与层级型市场型,用以解释全球价值链片断化、分离化、形态化,以国家(地区)为单元的生产体系的对接方式和治理形式。Kaplinsky and Morris(2001)通过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实践分析,归纳出在GVC条件下,为发达国家代工或外包的发展中国家本土企业或企业网络的四种序贯式升级模式,即工艺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链的升级的自动实现过程。Schmitz以及后来的Gereffi(2001)都否认这种“自动”实现机制存在。

彼得诺兰等(2006)认为20世纪末发生的全球商业革命的三大特征:一是在跨国公司重组并购浪潮中所形成的高度产业集中;二是由核心公司对其所在价值链进行的“系统集成”的管理手段;三是在系统集成过程中所产生的对价值链各个层面的巨大的集约压力,即所谓的“瀑布效应”。许多学者关注了在全球价值链对产业组织的影响,冯丽等(2003)综合经济全球化、经济网络化和经济知识化这三大基本趋势,从企业自身和社会福利角度对垄断效应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现代垄断不同于传统垄断的重要特征,指出从竞争范式向垄断范式过渡的合理性和必然性。邓俊荣等(2006)指出产业竞争力归根结底是一个产业组织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网络经济的发展,产业组织的研究范式从竞争范式转向垄断范式和竞合范式,这一范式转变对我国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产业必须利用经济全球化的平台,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参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整合,提升产业竞争力。通过全球要素整合,实现创新与市场势力构建的良性互动(张小蒂等,2007)。随着企业网络的诞生,鲁伟刚(2005)认为企业网络的无边界组织特性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市场与企业关系的分析范式,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从分析视角到政策选择取向上均面临着超越以往所有经验与理论的挑战,杜传忠(2003)等也提出了类似的结论。

产业升级的概念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才被真正引入到GVC 分析的框架中。聂名等(2005)通过研究地方产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模式和升级的前景,指出全球价值链研究的焦点是链上不同行为主体之间关系的性质及其他们对发展的含义,而治理这一概念是全球价值链方法的中心。因为不同的价值链治理模式往往伴随着链上行为主体之间不同的关系,决定着不同的资源分配及流动方式并最终影响不同主体的升级前景。虽然产业升级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产业升级的内涵及分类至今仍然很难完全统一。在内涵上,有的学者从较为宏观的层面来把握,Poon (2004)则认为产业升级就是制造商成功地从生产劳动密集型低价值产品向生产更高价值的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这样一种经济角色转移过程。不过,无论从什么层面看,其共同之处就是:产业升级是产业由低技术水平、低附加价值状态向高技术、高附加价值状态演变的过程。有的学者则侧重于从中观或微观层面来进行界定,张辉(2005)地方产业集群沿着全球价值链往上升级,并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而是在“不进则退”的激烈竞争中进行的。在不同价值环节的地方产业集群就处于不同的治理模式,在该治理模式中,既紧密合作又相互激烈竞争的各个层级的地方产业集群时刻演绎着升级和反升级的较量。既然各个地方产业集群之间攀登和反攀登都是在全球价值链中展开,地方产业集群应该遵循链条本身所包含的各种竞争关系。张辉(2006)在对西班牙鞋业集群跨越50年时空,分阶段、分层次的分析研究基础上,一方面诠释了产业从地理集中到地方产业集群的外在表现和内在根源;另一方面,也为我国地方产业特别是地方“传统”产业发展,参与全球竞争、沿着全球价值链升级等方面提供了众多经验教训。张向阳(2005)等也从产业升级的视角进行了研究。

从微观层面,Humphrey和Schmitz(2002) 明确提出了一种以企业为中心、由低级到高级的四层次升级分类方法:一是流程升级,通过重组生产系统或是引入高级技术将投入转化为产出;二是产品升级,根据单位增加值转向更高端生产线;三是功能升级,即获得链上新的、更好的功能,如设计和营销,或放弃现有的低附加值功能而集中致力于附加值更高的环节(在不少文献讨论中,从基本加工到“贴牌生产”(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 ure ,OEM) 到自己设计制造(own design manufact ure ,ODM) 再到自有品牌制造(own brand manufacture,OBM )的转换常常被视为功能升级路径);四是部门间升级,把从一个特定环节中获得的能力应用于新的领域或转向一个新的GVC ,也称链升级。可见,西方产业升级研究的视角较为微观,实质上是直接把企业的生产能力以及竞争力的提高视为产业升级的本源。程新章等(2005)关注了价值链治理模式与企业升级的路径选择,认为集群理论强调集群当地内部的联系是实现企业升级的关键,全球价值链理论认为全球分配体系和生产体系中企业跨国界之间联系是企业升级的关键,但集群理论忽视了和外界的联系对于企业升级的重要性,而全球价值链理论忽视了当地联系对于企业升级的重要意义。通过价值链治理模式将这两种理论联系起来,认为企业是处于全球价值链不同治理模式中的单位,企业要实现升级,必须根据它在全球价值链中所处的地位,采取不同的战略。薛漫天(2006)从行业分类视角研究了全球价值链中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升级。池仁勇(2006)分析了全球价值链的驱动力,以及对于企业的影响和企业处于不同类型的价值链、在不同的价值链驱动力下的表现。

因此,从GVC 的理论来看,产业升级就直接表现为企业在一个GVC 中顺着价值阶梯逐步提升的过程。当然产业升级也有部门维度,并且因不同产业集群的特点而有所差异。

四、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定位

文献研究表明,国家、技术创新能力、企业所在地的要素禀赋以及企业的竞争优势等复杂因素决定了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定位。

产业国家竞争力是指在全球价值链中,国家作为行动者参与竞争时表现出来的市场力量和领导力量,国家应像企业一样,介入到国际市场上的残酷竞争中,这似乎已经得到普遍地认同(张金昌,2001)。Kougt(1985)认为企业在实施全球战略、参与国际竞争时应该同时考察国家比较优势和企业竞争优势的相互作用,这两种竞争优势决定着国际战略中两个关键问题的答案:一是价值增值链将在哪里突破国家边界,二是企业应该将它们的资源集中在那些功能活动上。在传统的国际分工中,一国具有比较优势的要素禀赋奠定了本国企业的竞争优势( 林毅夫等,2003)。国家和企业都成为了全球价值链的行动者,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在全球价值链中参与竞争的特征也越来越明显,如国家与国家在吸引外资、获取战略性资源(如石油、矿石)、协助本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等方面展开激烈的竞争和对抗;而全球价值链的形成导致产业活动在全球地理和功能性分工进而形成产业集群;另外全球价值链背景下,国家和企业这两个行动者之间呈现出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局面。这也越发凸显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企业定位中的作用(刘力青,谭利文,2006)。刘志彪等(2006)认为中间品的大规模进口有可能使得关键技术活动的研发无利可图,从而企业可能会被锁定在那些“低端环节”,形成新的中心——格局。姚洋等(2007),提出了关键技术活动在全球价值链定位方面中的重要作用,利用全国、江苏和广东的数据,通过定量分析方法,对产品国内技术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规律加以研究,提出了产品国内技术含量的V型翻转假说,即发展中国家在参与国际产品分工的过程中,其产品的国内技术含量会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V型翻转趋势。陈佳贵等(2005)提出的“价值链的低端锁定”,彼得诺兰(2006)等所提出的“瀑布效应”和“俘获”(刘志彪,张杰2007)则强调了在全球价值链上企业的被动定位。

从主动定位角度分析,全球价值链的分析方法(Gereffri,1999,Humphrey,Sturgeon,2003)已将战略规划的视野扩展到全球范围内整个行业上游的研发、设计,中游的零部件制造与组装,下游的营销、品牌和服务。外包战略将企业资源和目标集中于核心业务,而将非核心业务(涉及IT资源、业务流程、人力资源管理、供应链等)全部或部分转为外部供应,这样有利于节约生产成本和治理成本,从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胡军等,2005)。“温州模式”的转型与发展(黄群慧,李海舰,王延中,2006)得益于在价值链上的正确定位。于伟萍等(2003)主要探讨了经济全球化下,基于企业能力的价值链优化问题。将企业活动按其价值创造大小划分为:核心活动、亚核心活动和基础活动三类;分析企业自主执行各项活动能力的强弱;构建企业活动、能力与战略选择矩阵,从企业能力与企业活动的匹配关系角度,对企业活动进行恰当的战略选择:自制、合作或外包,以优化企业价值链,实现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从企业层面而言,全球价值链的企业动机是由于企业为了增强其核心竞争力,只是关注与其核心业务,而将非核心业务进行外包,这就产生了价值链环节的全球配置和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定位选择。

五、企业组织形态的演变:企业网络、模块、集群

企业组织形态的演进与企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及其由此引致的企业内部及企业之间合作方式及水平的变化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与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相对应,企业的组织形态也一直处于不断演化的过程中。

目前对于企业网络的研究正处于初级阶段,但正在快速发展。企业向网络组织演变是一种社会现象,现在非网络组织成员企业已经很少见,网络组织更适合各成员企业的利益,现行的生存方与管理规则能够让网络组织较为稳定地存在,根据经济发展情况,网络组织在以后一段时期内将向更深层次发展(张学权,陈伟达,2007)。许小虎等(2006)认为在网络实证中,大多数的经验研究指出企业建立网络是出于经济动机,企业对互补资源的需要是其协作的重要驱动力。研究在两个层面展开:产业和企业。认同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在产业层面一些学者指出影响企业结盟的产业因素有:市场竞争程度、市场发展阶段、需求和竞争的不确定性。在企业层面,处于一个协作网络中,企业可以专注于自己熟悉的价值活动;获取特定资源;生产的规模经济;风险和费用分担;进入国外市场;在网络中可以获取市场交易的利益,维持运作的柔性;节省信息费用,加速技术创新。由于网络理论的介入,对企业优势之源的讨论再次转移到企业外部,不同之处在于竞争性的外部环境已经被合作性的外部环境所取代,企业之间的单纯竞争也转入以合作为主导的协作型竞争。陈艳莹等(2006)基于治理机制,从嵌入的视角研究了企业网络的规模,强调了企业网络的规模对于一国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意义,运用随机图表示企业网络内部的关系结构,通过博弈分析研究了企业网络规模与网络治理机制的关系,指出要想从根本上扩张企业网络规模,必须引入外部治理机制。这些研究分析了在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下,企业网络的演进和发展。

自1997年哈佛大学的鲍德温和克拉克危代表的代表性论文《模块化时代的经营》以来,模块化理论研究呈现出了几大流派齐头并进的特点。鲍德温和克拉克为代表的哈佛学派集中于模块化与系统创新的理论研究(Baldwin,C.Y.andk.B.Clark,2000),以国领二郎、池田信夫等人为代表的日本比较产业论学派着重探讨模块化对企业之间关系的影响(国领二郎,1995;池田信夫,2001),以克里默和青木常彦为代表的信息比较效率学派则从组织间的信息传递效率角度切入研究模块化理论(Cremer,J.1990;Aoki,M.2001)。从全球价值链视角,Sturgeon和Lester(2004)认为,模块化生产网络是价值链的模块化,它由默许行为(Tacit Activity)的节点组成,这些节点通过编码化信息的交换而连接,创造出全球规模的制造系统。Sturgeon(2002)的研究还指出,模块化生产网络在空间上的集中与分散是相容的,并且具有相互增强的趋势。全球性领导厂商以外包为基础,以产品设计为龙头,以开放共享为标准,跨国公司总部及其内嵌在各种专业化产业集群中的分支机构通过组织接近整合地理接近,在全球经济范围内重新建立战略体系,将分布在不同地区的企业或企业集群连接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朱瑞博,2006)。这样模块化生产网络就突破了经济区位的有形疆界,既可是地理位置毗邻的产业集聚地,也可是跨地区、跨国界的网络组织,从而具有了全球化的特征。白雪洁(2007)通过电子电器产业案例分析,分析了模块化环境下中国制造企业的竞争空间和策略选择。柯颖等(2007)分析了模块化生产网络的演进历程,指出随着模块化技术在产品研发、设计、生产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大量面向外部契约供应商的外包子系统的出现,使模块化生产网络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产业组织形态。

从全球化视角看,地方企业集群的发展既是对全球化挑战的回应,又是全球化发展的结果。集群区在提升地方生产效率,孕育新企业的产生,促成区域创新网络方面所带来的勃勃生机正是对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际分工网络的有益补充。从产品价值链的角度看,目前我国各地的产业集群大都呈现出一种“中间大、两头小”的菱形组织结构,即赢利较少的生产制造环节能力较强,而利润丰厚的研发、设计以及市场营销、品牌等环节较弱。这说明,目前我国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还局限于中低档生产制造环节,仍处于产品价值链的低端部分。由于众多的小企业在生产制造环节过度竞争,靠产品数量多和价格低取胜,由此导致利润摊薄,大量企业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的边缘。随着大规模产业集聚造成的要素成本上升,如土地价格和劳动力工资的上涨以及各种优惠政策的到期,很容易促使现有集群内企业大规模向外迁移(魏后凯,2007)。

汪斌等(2007)从企业生命周期和全球价值链视角,对地方产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实现升级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之间的关联进行了理论研究。张辉(2005)也对地方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中升级模式进行了研究,指出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地方集群区域既是独具特色的本地化系统,更是不断发展的动态化系统和开放性系统。一方面,不同的集群区域将融入到全球价值链当中;另一方面,外来的知识和信息成为集群区本地知识创新和学习的重要源泉,而外部的交流是获取外来知识的必要途径。因而尽管不同的产业集群区明显带有地方化的烙印,但仍然与全球价值链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企业网络、摸块、集群在其结构、组织以及目的方面与独立企业组成的同业联盟大不相同。很明显,这种组织类型很可能继续发展一段时间,并且对企业间在所谓的自由市场上的竞争的分析是不同于传统教科书的。国外的研究把很大的精力放在诸如组织创新、组织危机管理、组织学习等领域,但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还尚欠重视(黄速建,黄群慧,2007)。

六、全球价值链的深化

对于企业为什么会产生,企业的边界是如何决定的等一些经典企业理论问题,许多理论流派作了精彩分析。张光海(2007)从新古典经济学、交易费用经济学和契约理论等主流企业理论的角度,探讨了决定企业边界的相关因素。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