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县域经济重要性范文

县域经济重要性精选(九篇)

县域经济重要性

第1篇:县域经济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哈尔滨市;县域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8-0086-05

县域经济的发展是哈尔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是统筹哈市城乡发展和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和重要前提。哈尔滨市85%以上的土地和52%的人口在县域,至2011年底,哈市县域经济生产总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30.4%。为了准确衡量和评价哈市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便动态的、量化的反映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实现宏观战略性的调控工作。

一、构建哈尔滨市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及建议

(一)构建哈尔滨市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

第一,仅用GDP等指标无法衡量和评价科学发展观在哈市县域的落实情况。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既针对当前,又着眼长远;更强调基于发展的增长;更强调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协调的发展观。以追求GDP为核心的传统发展观将被以和谐发展为基点的科学发展观取代。因此,在科学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构建哈市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既可以检验科学发展观在哈市县域的落实情况,也可引领哈市县域经济发展沿着良性轨道运行。

第二,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动态的、量化的反映哈市县域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县域经济的综合发展能力;量化的数据还可以恰当、准确地反映农村经济发展的内涵、人民生活水平、社会进步以及科技发展等状况,并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成果进行绩效评价。

第三,基于发展视角的哈市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具体、详尽地了解哈市县域经济各项具体发展指标的状况,通过对县域间同类指标的比较,找出彼此之间的差距,以便为下一步的发展制定战略方案。

第四,通过评价能够发现哈市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系统掌握城乡发展差距,促进哈市城乡统筹发展。

第五,通过评价能够及时修正哈市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决策,从而为县域经济的决策者提供参考,实现宏观战略性的调控工作。

(二)哈市县域经济的基本特征

1.乡村性

县与农村、农业联系在一起,所以,乡村性是哈市县域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但在新时期,县域经济已经进入城乡统筹发展阶段,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哈市县域经济将更多地具有城乡一体化的特征。

2.地域性

地域性是哈市县域经济最基本和最突出的特点。县域经济与其历史、人文、资源相关,因而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县域经济的地域性导致了县域产业的特色化和多样化。

3.开放性

县域经济虽然是在县级行政区划上形成的,具有相对独立性,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开放的,没有界限,没有县界,可以使哈市县域经济实现“走出去”的发展目标,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顺应经济市场化、国际化的大趋势,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和开放性的思路提高经济的发展水平。

4.综合性

县域经济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国民经济运行体系,可以看作是国民经济的一个缩影,具有与国民经济相对应的产业、领域、部门。哈市县域经济集三次产业、产品、服务活动、经营与管理为一体,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三)哈市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

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哈市统筹城乡发展,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格局意义重大,而就目前哈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看,县域经济还难承统筹城乡发展之重。表面上看,是由于县域经济规模小,发展水平低,经济结构层次不高,三农问题突出等。但是,从深层次看,是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存在的一系列制约哈市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突出问题,使县域经济发展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影响其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功能和作用的发挥。

1.县域经济的发展定位不清晰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不是孤立的,同时,其发展又必须具有自身的特色,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定位是至关重要的问题。然而,在相当长的时期,无论是在哈市发展战略的宏观层面,还是在县域自身发展战略的微观层面,哈市县域经济的发展定位问题都没有很好地解决。

(1)宏观定位模糊。即在哈市国民经济体系中,县域经济充当的角色不清晰。主要表现在:尽管哈市上一届政府提出了“北跃、南拓、中兴、强县”的发展战略,但县域经济发展并未被纳入哈市整体发展规划,直到本届政府在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上才提出“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县战略,标志着哈市县域经济的发展被置于重要位置;二是在发展实践中县域经济总是处于城市与农村之间摇摆的尴尬境地。

(2)微观定位不准。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突出自身特色,在某一产业或产品上构筑经济增长极,形成主导产业,提高县域经济增长的核心竞争力,最终促进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但是,实践中,在哈市相当多的县域内,尤其是在欠发达地区,比如延寿、木兰等地,在制定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时,却很难做到科学定位、合理规划,发展战略经常变化,导致县域经济的发展难以真正发挥自身优势,形成特色,做大做强。在这一点上做得最好的当属双城市,该市始终坚持以食品工业为主导的发展战略。

2.市场化过程使哈市县域经济弱势地位突显

(1)要素禀赋的差异。与城市相比较,县域缺少高技术人才、科研机构、现代化的信息网络等高级生产要素,加之哈市县域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影响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方式在县域的推广应用。

(2)二元结构的差异。形成于计划经济时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在市场化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呈不断深化之势,使哈市以县域为代表的广大农村地区不断地向城市流出各种资源和要素,而县域经济的相对发展水平却越来越低。

3.工业化和城镇化推力不足

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强大引擎,哈市县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步子还不够快。至2011年,哈市县域工业化率仅为24.5%,分别低于2009年全国、全省平均水平18.4和16.9个百分点,尚处于工业化的前期。农村城镇化率仅为29%,分别低于2009年全国、全省平均水平16.7和19个百分点。

4.县域之间发展不均衡

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等指标可以有效地衡量县域经济的发展情况,但从这几项指标所反映的情况来看,目前哈市县域经济发展呈不均衡趋势,且差距较大。2011年,经济强县双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73.1亿元,在县级市中遥遥领先。延寿县的生产总值最低,仅为37.78亿元,与双城市相差6.23倍。即便是经济发展水平位居哈市县域中等位置的宾县,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这一项指标也仅为181.4亿元,与双城相差甚远。

2010年,双城市人均财政收入903元,最低的巴彦县为353元。稳定的人均财政收入既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成果体现,也为县域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后盾。

2011年,双城农民实现人均纯收入10 015元,宾县为9 848元,延寿县仅为7 000元左右。收入指标可以反映一个县域真正的富裕程度和经济发展程度,哈市县域经济在这一指标上的差距显而易见。

2010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最高的双城市达129.1亿元,最低的延寿县为17.44亿元,经济发展水平位居哈市县域中等位置的宾县,这一指标值为53.49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县域经济发展起着推动作用,但哈市各县域在这一指标上的差距,也是导致县域间发展不均衡的原因之一。

由上述经济指标可以看出,哈市县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严重不平衡的问题。

5.产业结构不合理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大力兴办乡镇企业和发展效益农业,县域经济结构有了较大的改善。但从实践看,由于受政策、机制、市场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哈市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在短期内难以有大的突破和质的飞跃。大农业、小工业、弱三产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导致哈市县域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例如,“十一五”时期,延寿县三次产业比重为29.9:28.7:41.4,而经济强县双城三次产业比重为22.1:25.7:52.2。双城这样的产业结构,更有利于县域经济的发展。

6.县域财政困难

对哈市多数县来讲,普遍财力弱、负债多、包袱重、压力大,突出反映在入不敷出,财政支出需求刚性增强,许多应当投入的投不了,比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保险等,多数依靠国家财政投入。需要财政支出保障的支出不断增加,致使县一级财政压力大,危及县域经济基础。

7.民营企业发展缓慢

在哈市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数量少、规模小、档次低;产业分布不合理,多数集中在第三产业中的餐饮服务业;以家族式管理为主,管理上的非规范性和非科学性问题较为明显;自身发展潜力有限,大部分民营企业产品结构不合理,生产规模小、技术含量低、产品档次低,市场前景不广阔;借贷能力低,多数民营企业预期收益不明显,自有资金少,由此导致其偿还能力低,甚至部分民营企业缺乏还贷意识和法制意识,信誉度低。

(四)构建哈尔滨市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对策建议

第一,哈市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完成。首先,它应能衡量哈市县域经济的“发展度”,判别县域经济是否真正地发展、健康地发展、理性地发展;其次,应能衡量哈市县域经济的“协调度”,合理地优化调控财富的来源、财富的积聚、财富的分配以及财富在满足人需求中的行为规范;最后,应能衡量哈市县域经济的“持续度”,即判断县域经济发展的长期合理性。

第二,哈市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多目标评价体系,其指标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因此,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以及哈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及特征。

1.全面性原则。依据县域经济发展的内涵,县域经济发展评价体系必须全面而又系统地反映哈市县域经济的内涵及其特征,使评价目标与评价指标之间有机地联系起来。首先,指标体系要涵盖反映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如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等;其次,要包括反映县域经济当前发展最主要动力的指标,如高等级公路比重、名牌产品数量、工业资产贡献率等;第三,要能反映县域经济未来的竞争能力,代表性指标如:农业科技贡献率、R&D投入占GDP的比重等;最后,还要涵盖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落实情况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标,如森林(绿地)覆盖率、单位GDP能耗等。

2.可行性原则。可行性包括可计量性和可操作性,所谓可计量性是指可以对指标内涵进行定量描述,通过对各县域经济发展状况的定量分析,反映不同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可操作性是指在选择指标时既要考虑到指标体系的完整、科学,又要从实际出发,尽可能选择可以获得资料的指标,且指标不宜过多、过细。比如,一些定性指标如:区位优势、主导产业与自然资源协调程度等,尽管可以评价县域经济发展情况,但由于无法获取数据资料进行量化,因而不宜置于指标体系之中。

3.弱相关原则。为保证消除因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带来重复计数的差异,所选取的指标之间在理论上应该是完全不相关的。而事实上,县域经济发展中所有指标都是相关的,但应避免选择高度相关的指标,尤其是对于综合指标的选择,既要考虑到其可概括地代替多个指标特征的整体性,也要注意避免与其他指标交叉重叠,比如:在发展核心类指标中,既可以选择非农产业占GDP比重,也可以选择三次产业占GDP比重,因二者具有交叉,因此只选其一即可。

4.动静结合原则。评价指标的选定应能科学、客观地反映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趋势,以便于预测和决策,并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统计数据的进一步完善,进行合理的变动和调整。但是,在一定时期内,指标体系的变动不宜过于频繁,应保持相对的稳定性,既要从时间序列又要从空间序列来评价,实现评价指标动态与静态的统一,比如: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代表性指标GDP、人均GDP,属于稳定性指标,不宜变动;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公路通村率这一指标则可以逐渐退出指标体系。

5.层次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呈现出结构层次性,包括不同层次的很多因素,所选择的指标层次要相互适应、并具有一致性,特别是下级的具体指标对上级指标应起到分解和解释作用,因此,在构建指标体系时,在总目标层(哈尔滨市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应下设发展水平、发展核心、发展潜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四个准则层,准则层下设具体指标层。

6.可比性原则。各项指标的含义、统计口径、分类方法要力求规范化、标准化、统一化,不仅动态可比,以反映哈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状况,而且还要静态可比,能区分不同县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以揭示哈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比如: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等指标,既可以纵向反映不同年份县域经济发展状况,也可以横向上针对某一时期将县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比较。

第三,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统计数据的进一步完善,应对指标体系进行修正和完善。

第四,遴选专业技能较强的专家、学者赴哈市所辖县域进行实地调研,获取县域经济发展的详实资料。

二、哈尔滨市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与展望

哈尔滨市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是从动态的角度来研究县域经济的综合发展能力,其最终目的是通过评价、分析、了解哈市县域经济各项发展指标的状况;全面度量和检验哈市县域经济的发展成果并进行绩效评价;发现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系统掌握哈市城乡差距;及时修正哈市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决策,从而为县域经济的决策者提供参考。

本文秉承科学发展理念,参照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研究成果,当前世界中等收入国家农村发展有关指标的平均水平,百强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已有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依据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结合哈市县域经济特征,构建了一套系统的、多层次的评估哈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

(一)哈尔滨市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哈市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由三个层次构成:第一层为总目标层,我们将它定义为哈尔滨市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第二层为准则层,分别定义为发展水平、发展核心、发展潜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并对上述四类指标分别赋予30%、25%、25%、20%的权重;第三层为具体指标层,也是基础性指标,总计35个(详见表1)。

表1哈尔滨市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发展水平(30%)类指标下设: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村非农产业总产值、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公路通村率等8个指标。

发展核心(25%)类指标下设:非农产业占GDP比重、非农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每万人专业技术人员数、高等级公路比重、名牌产品数量、产业集群产值占GDP比重、工业资产贡献率、独特矿产资源储备量、对外依存度等9个指标。

发展潜力(25%)类指标下设:农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万人拥有医生人数、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农业科技贡献率、R&D投入占GDP的比重、教育事业费占财政支出比重、大专及以上人口比率、城镇化水平、近三年GDP平均增长速度、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等10个指标。

可持续发展能力(20%)类指标下设:人均耕地面积、环境保护占财政支出比重、森林(绿地)覆盖率、单位GDP能耗、废水处理率、固体废弃物处理率、治污达标企业比重、基尼系数等8个指标。

(二)哈尔滨市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的说明

1.发展水平

发展水映的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它反映出县域经济发展的财力基础、市场活跃程度和基础设施状况等客观条件。我们选择了8个反映县域经济基本发展水平的指标:

(1)地区生产总值:反映一个县的经济总量,其值越大越好。

(2)地方财政收入:这是一个总量指标,虽然由于县域经济大小的不同不具有直接的可比性,但是这一指标越大对某一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越强。

(3)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这是一个总量指标,指农、林、牧、渔业产品的总量,它反映一定时期内农业生产总规模和总成果。其值越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越强。

(4)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该指标为县域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与县域总人口之比,可以反映县域的经济活动活跃程度。

(5)农村非农产业总产值:这是一个总量指标,其值越大说明县域经济对农业的依存度越小,越接近现代化、工业化。

(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该指标可以反映某一县域真正的富裕程度和经济发展程度。

(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该指标为县域地区生产总值与县域总人口之比,该指标通常与经济总量指标同时出现,可以反映县域经济的发展程度。

(8)公路通村率:这一指标属于强度相对数,用来反映县域基础设施的状况,尤其是交通设施的基本状况,其值越大,说明县域的交通设施越完善,物流越通畅,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越有利。当然这个指标只是反映县域基础设施状况的,而基础设施往往通过改造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变,如果基础设施短期内得以改进,那么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将提升。

2.发展核心

发展核心反映的是某一县域当前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动力,是各个县域经济的比较优势所在,这部分的指标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可能有所不同,但是为了评价的方便,我们选择了9个当前对哈市县域经济发展具有普遍影响力的指标,如果考虑到县域经济自身发展情况,可以在评价时对各个指标的权数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满足各个县域决策参考的需要。

(1)非农产业占GDP比重:该指标是一个结构相对数,反映某一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合理程度,其为二、三产业总产值与县域地区生产总值(GDP)之比。从经济发展来看,某一县域经济发展的最高形式是非农产业比重的提高,所以该指标数值越大说明该县域经济的结构越合理,经济发展程度越高。

(2)非农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这一指标是从从业人员的分布来看产业结构的合理程度,其为非农产业从业人员与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总数之比。

(3)每万人专业技术人员数:县域经济中相关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数越多,则表明县域经济中该行业有着良好的人才基础。其值为:专业技术人员数与县域总人口(万人)之比。

(4)高等级公路比重:该指标可以说明县域经济参与域外经济的能力与方便性,其为:县域内省级及以上公路总里程与县域内公路总里程之比。

(5)名牌产品数量:名牌产品的数量越多,说明县域经济的影响力越大,与县域外经济交流就越多,在使用这个指标时采用标准化处理的方式,折算公式为:

标准企业品牌数量=全球性知名品牌数*4+全国知名品牌数*3+省内知名品牌数*2+市内知名品牌数*l

标准地方性品牌数量=全国知名的地方性品牌*2+省内知名的地方性品牌*l

名牌产品数量=标准企业品牌数量*2+标准地方性品牌数量*l

(6)产业集群产值占GDP比重:该指标为产业集群内企业总产值与县域地区生产总值(GDP)之比。

(7)工业资产贡献率:该指标为工业增加值与工业企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之比。工业资产贡献率越大说明县域经济中的工业企业的生产效率越高,投入产出比越大,对于县域经济的发展贡献也就越大。

(8)独特矿产资源储备量:拥有大量的矿产资源储备意味着该县域拥有巨大的财富,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但是开发时如果能够做到有序高效,对于县域经济将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反之则会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对县域经济造成深远的负面影响。

(9)对外依存度:对外依存度指标是一个正指标,数值越大说明与县域外的经济交流越频繁,对于县域经济的发展越有利。其值为:县域外经济单位贸易额与县域地区生产总值(GDP)之比。

3.发展潜力

发展潜力反映的是县域经济在未来的竞争能力。这种能力的取得与固定资产投资、科技投入、人力资源状况和经济发展活力等因素密切相关。我们选择了10个当前与哈市县域经济潜在发展能力相关度高的评价指标:

(1)农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这是一个衡量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及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指标。

(2)万人拥有医生人数:这是一个反映人口素质以及社会保障的综合指标,其值越大说明某一县域潜在发展能力越强。

(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这一指标一方面说明城乡居民的富裕程度,一方面又说明潜在的消费能力。

(4)农业科技贡献率:这是反映农业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大小的一项重要综合指标,体现了农业增长中科技进步形成的增长比例。

(5)R&D投入占GDP的比重:R&D投入占GDP的比重越大,说明县域经济体对高新技术越重视,其研发的能力也就越强,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将越强,其为:县域内用于研发支出总额与县域地区生产总值(GDP)之比。

(6)教育事业费占财政支出比重:教育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是无法衡量的,从微观层面看受益者是受教育者,而从宏观层面看,教育的最终受益者是受教育者所在的经济体。其为:用于教育事业支出与财政总支出之比。

(7)大专及以上人口比率:这是一个比率指标,其值越大,说明某县域人口文化程度越高,经济潜在发展能力越强。

(8)城镇化水平: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9)近三年GDP平均增长速度:这是一个正指标,近三年GDP增长速度越快,说明县域经济的发展能力越强。

(10)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经济的发展需要投入,县域经济投入中相当一部分是对固定资产的投资,由于固定资产投资的产出具有较长的滞后期,因此我们用这个指标来反映县域经济未来的产出能力。

4.可持续发展能力

可持续发展能力反映县域经济发展的和谐程度,包括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经济发展与自然的和谐。我们选择了8个指标来反映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1)人均耕地面积:这个指标反映县域经济的发展空间。其为:县域内耕地总面积与县域内总人口之比。

(2)环境保护费用占财政支出比重:这是反映某一县域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的指标,其值越大环境将越好,可持续发展能力将越强。其为:环境保护费用支出与财政总支出之比。

(3)森林(绿地)覆盖率:这一指标反映了县域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程度,体现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其为:县域森林(绿地)面积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

(4)单位GDP能耗:这是体现低碳经济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标志性指标。其为:综合能耗(标准煤)与县域地区生产总值(GDP)之比。

(5)废水处理率:这一指标反映了某一县域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也可以反映县域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程度,体现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其为:污水处理量与污水排放总量之比。

(6)固体废弃物处理率:这一指标反映了某一县域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县域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程度,其为:固体废弃物处理量与固体废弃物排放总量的比率。

(7)治污达标企业比重:这个指标可以反映县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能力,其为:污染排放达标工业企业数量与县域内工业企业总数之比。

(8)基尼系数:这是国际上用来分析和反映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一个重要指标,经济发展成果的公平分配,社会稳定,将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基础。

(三)哈尔滨市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展望

1.评价指标体系的修正和完善

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包含了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的综合评价体系。由于受数据的限制,有些反映县域经济的指标只能删除,例如,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特色产业,县域经济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的数据很难获取。因此,随着研究的深入,将对评价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进一步修正和完善相关的评价指标,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具有较强操作性和实用性的经济发展测评工具。

2.对各项指标赋权并对哈市县域经济发展进行评价

(1)对各项指标进行赋权,赋权时应采用主客观结合的方法,以使所赋权重更科学、合理、更符合实际。

(2)选取各项指标连续若干年的统计数据,计算哈市县域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对当前哈市县域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评价。

3.确定各指标目标值并计算当前哈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综合得分

(1)目标值的确定可以依据哈尔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目标,同时参照相关指标的预测数据。目标值可以分为2015年(目标值1)和2020年(目标值2)两个时间节点可能实现的数值水平。

(2)比照上述两个时期,对当前哈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打分,如:综合评分达85分以上,表明多数指标已达到目标值,表示县域经济发展进入发达经济阶段;综合得分在65―85分之间,表明多数指标接近目标值,表示县域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阶段;综合得分在45―65分之间,表明多数指标与目标值仍有一定的差距,表示县域经济发展处于农业经济阶段;综合评分值在45分以下,表明多数指标与目标值存在较大的差距,表示县域经济发展处于积累阶段。

(3)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评价的综合得分是某一时间节点某一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量化评价,它能比较直观地反映这一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情况。这个得分也便于将各相关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横向比较,以发现差距和不足。但是,由于各县域在地理位置、经济基础、文化背景、资源禀赋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客观差异导致了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不同。因此,将此综合评分简单地作为评价某一时期某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唯一标准是有失公允的。正确的评价方法是,在对综合得分进行横向比较的同时,也要对不同年份某县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纵向比较,以发现进步,发掘潜力。

第2篇:县域经济重要性范文

尽管我省县域经济近年来总量不断提高,增速逐年加快,但和相邻的吉林、辽宁两个省份相比,发展水平还相对滞后。从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看,2012年,黑龙江省为43.2%。吉林为59.4%,比我省高出16.2个百分点。辽宁为47.1%,比我省高出3.9个百分点。从县域平均规模看,2012年,黑龙江省县域平均地区生产总值为92.3亿元。而吉林省县域平均地区生产总值是177.4亿元,是我省平均水平的1.9倍。辽宁省县域平均地区生产总值是265.8亿元,是我省平均水平的2.9倍。从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看,2012年,黑龙江省县域的三次产业比重是31.0:35.8:33.2,而吉林省是18.5:45.2:36.8,辽宁省是16.1:54.8:29.1。相比较而言,我省县域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仍然较大,比吉林省高出12.5个百分点,比辽宁省高出14.9个百分点;我省县域第二产业比重相对较低,比吉林省低9.4个百分点,比辽宁省低19.0个百分点。

二、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内部差异分析

在黑龙江省县域经济稳步发展的同时,省内县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也明显表现出来。

1、十强县与十弱县的差异分析根据2010—2012年三年综合评价,黑龙江省统计局公布了2012年县域排名。从经济总量看,十强县的地区生产总值为2311.3亿元,占全省县域经济总量的比重达39.1%。十强县的平均规模为231.1亿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5倍。十弱县的地区生产总值为390.7亿元,占全省县域经济总量的比重为6.6%,占十强县经济总量的比重为16.90%。从财政收入看,十强县的财政总收入是154.5亿元,占全省县域总量的38.4%,是全省县域平均规模的2.5倍。十弱县的财政总收入25.7亿元,只有十强县的16.63%。从产业结构看,十强县的产业结构为22.0:39.4:38.6,而十弱县为49.6:26.5:23.9,十弱县的第一产业比重相对十强县高出27.6个百分点,说明农业比重相对较大,制约弱县域的发展。

2、最强县与最弱县的差异分析全省最强县与最弱县之间经济发展差异较大,如表1所示。

三、缩小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战略选择

1、内生性发展道路克服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不仅表现在省际间,表现在省内强弱县之间,还表现为区域发展不均衡,例如哈尔滨市、牡丹江市所辖县(市)位居十强县的较多,齐齐哈尔市所辖县(市)排在后面较多。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缩小差距,增加收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县域经济内生性发展道路是要依托县域优势,弥补县域经济发展不足,增强县域竞争优势,提高县域经济发展质量,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县域经济是差异性较大的经济,正因为差异性,县域经济才会被关注。因此应该更加客观地分析差异性产生的县情、主客观原因和影响因素,实现县域经济的内生性发展。

2、工业发展拉动县域经济通过黑龙江省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对比分析,2012年,我省县域第二产业比重比吉林省低9.4个百分点,比辽宁省低19个百分点,表明工业对县域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不足。通过黑龙江省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的对比分析,2012年,我省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为2030个,占全省总量的51.9%。我省全省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为3911个,只有吉林省的74.0%,辽宁省的22.5%,说明我省整体工业水平相对较低,阻碍县域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作为农村经济的集中体现,工业化和城镇化必然是其经济发展的方向,也是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题中之意。我国百强县的三次产业构成中,非农产业的比重超过90%。现代工业经济追求利润的本性要求资本、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一定地域的集聚,这必然推动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从县域经济发展实践看,凡是经济发达的县域,像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也是全国工业化水平最高的地区。

3、特色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县域经济起步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寻求产业和产品结构的多样化,随着发展阶段的演进,县域经济的产业发展则由多样化转向特色化。特色经济是指从本地区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出发,根据本地区在某一阶段的要素禀赋结构,即经济中的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的相对份额,在某一产业或产品上构建经济增长极,形成主导产业,提高县域经济增长的核心竞争力,最终促进区域经济全面发展。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发展采掘业,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县域而言,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相对短缺,不能过分强调资源禀赋条件,否则就没有东部县域的快速发展。例如,浙江省义乌市就是通过大力发展小商品市场,成为中国重要的小商品集散地。由此可见,县域要参与国内国际的区域分工,必须注重发挥比较优势,依据县域的区位优势、文化优势、产业优势等,科学定位,重点开发,培育县域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特色产业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不仅比较容易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而且更能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潜力。如浙江永康小五金、嵊州领带、大唐袜业等特色产业的发展,有效地带动了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提高。

4、产业集聚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从全国百强县经济发展实践看,产业集聚是工业发展的共性模式。促进产业集聚,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培育具有竞争能力的产业集群,是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6]。产业集聚通过生产要素的聚集,延长产业链条,增强企业配套,形成规模经济效益,从而加速县域经济规模化发展。县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实现需要依靠产业支撑,产业集聚则能够吸纳农村劳动力,发动农民就地创办小企业,甚至小作坊与家庭手工业,促使农民就地转化为产业员工[7]。总结百强县发展的成功经验可以看到,许多县域通过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品”,在区域内实行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促进产业集群形成,凸显产业集聚效应,开拓了特色鲜明的县域经济发展道路[6]。

四、结语

第3篇:县域经济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县域经济;转型

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与质量,与其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很不相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县域经济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和资源依赖型特征,使其发展受到局限。特别是随着资源稀缺度的增加和环保要求的提高,传统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挑战。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既对县域经济转型提出了紧迫要求,也为县域经济转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本文对此加以探讨。

一、科学发展观要求实施新的县域经济评价体系

长期以来,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是以GDP及人均GDP、财政收入及人均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速等主要经济指标为衡量标准的。受这样一种评价体系的主导,党委、政府在领导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把全部精力都投放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上。由此形成五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一,政府履职单一化。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责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由于过多地强调经济总量增长,必然导致其他职能的弱化,形成全体干部去招商的格局,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得不到发挥。其二,社会发展边缘化。以完成经济指标为最高追求和单边追求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是县域社会发展严重滞后,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被党委政府边缘化,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其三,资源消耗升级化。为了招商引资,县级党委、政府以廉价出售、出租、转让土地、矿藏、森林等自然资源作为手段,加快发展资源型企业,由于资金和技术力量不足,导致资源浪费严重,县域经济指标伴随资源的高消耗而增长。其四,环境破坏严重化。县域拥有河流、矿藏、森林等丰富的自然资源,自然环境比较好,由于过度开采资源而又缺少有效的补给措施,加之工业项目造成的废物排放,使县域自然环境日益恶化,环境保护的任务更加艰巨。其五,县域矛盾扩大化。在县域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为了争项目、争进度、争形象,往往对被征地农民和被拆迁居民采取强制性措施,导致农民与企业、政府之间的矛盾突出,影响县域稳定与和谐。

上述诸多问题的存在和演化,根本原因在于传统县域发展理念及评价标准,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适应,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存在差距。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对县域发展的基本理念进行调整,确立新的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评价体系。这一评价体系的确立,应体现五个方面的要求:其一,体现统筹发展的要求。评价县域经济发展,不能单纯以经济指标进行核算和比照,应该把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统筹起来,既要看城区,也要看乡镇,既要关注经济发展速度,更要关注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及与社会发展的互动性,注重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潜力及社会基础。其二,体现协调发展的要求。协调是科学发展观对县域经济发展转型的一个基本要求,县域虽小,内容体系却非常完备,发展县域经济,不能孤立地搞经济项目建设,应该促进经济项目和社会项目的协调发展。即使在经济领域中,也应使工业项目、农业项目、商业项目等结合起来,注重项目建设间的联动效应,使项目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其三,体现可持续发展要求。在新型县域经济发展评价体系中,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评估应作为一个重要标准,对GDP、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的形成,要对其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状况进行科学评估,防止过度消耗能源和破坏环境,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潜力。其四,体现和谐发展的要求。县域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发展县域经济,应该考虑县域干部群众如何更好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并充分考虑县域干部群众的利益诉求和承受能力,在关注经济指标增长的同时,更要关注人民群众生质量提高的幅度。其五,体现民生发展的要求。发展经济的目的在于改善民生,县域贫困人口比较集中,必须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重点解决城乡困难群体脱贫和社会救济问题。

二、科学发展观为县域经济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科学发展观由传统“发展就是经济增长”转变为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种发展理念、发展内涵、发展道路、发展目标、评价体系等的变化及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政策取向,为县域经济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1.缓解了县域经济指标增长压力,提供了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调整机遇期。长期以来,县域经济发展过度重视经济指标增长,指标论英雄,数字出政绩。在这种发展理念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为全部精力抓经济,抓经济最主要的就是抓GDP增长。为了完成经济增长指标任务,县级党委、政府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压倒一切的任务,人人抓招商,人人抓项目,不仅政府职能被扭曲,而且在经济指标增长的背后,形成巨大的人力、物力与资源浪费。提出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县级党委、政府能够从单纯抓指标增长的思维定势和压力下解放出来,进而从县域发展全局出发,进行县域发展战略布局的调整,为实现县域经济转型和新的跨越,提供了有利机遇。

2.扭转了县域基础建设和社会发展薄弱状况,提供了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社会基础。县域经济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项目建设为重点,是发展县域经济的一个根本方向。然而,以项目为载体的县域经济建设,受到方方面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缓慢,一个重要和共性的原因,就是县域基础建设和社会发展严重滞后,既缺少经济建设、项目建设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又使县域经济建设、项目建设缺少强有力的软实力支撑,特别是人才匮乏,管理落后,使县域经济发展潜力受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基础建设和社会发展、生态发展等摆上重要位置,推动县域党政工作机构开始关注县域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从而改变县域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失衡状态,进而为县域经济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奠定社会基础和人才保障。

3.国家逐步调整产业政策和相关政策,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作为党和国家所确立的重大发展理念、指导思想,必将围绕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宏观层面进行产业政策调整,在财政、金融、税收等各个方面向县域倾斜,着重解决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发展等领域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特别是加大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投入力度,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这一切,都使县域经济成为最大的受益者。由于农业、农村、农民在县域发展中占有较大比例,也县域发展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和最为薄弱的环节,依靠县域自身的力量难以得到解决,从而成为影响县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家在政策层面进行调整并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为县域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有利机遇。县域可以抓住“三农”政策调整的契机,在推动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化、农民市民化、乡村城镇化、管理社区化等方面进行新的探索。

4.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得到加强,增强了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经济建设、项目建设的环境影响与评估,被纳入到法制轨道,有利于加强环境保护,这对县域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资源丰富是县域发展的基础,资源型企业是县域发展的依托,但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由于缺少必要的环保措施,不仅造成县域生态破坏严重,影响县域气候和环境状况,而且形成大量的历史遗留问题,使县域持续发展能力受到削弱,形成县域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宏观层面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状况将得到改善,从而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保护力度,这不仅对于恢复和改善县域生态环境有利,而且促进企业更新设备、提高技术,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增强企业竞争力,从而提高县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三、科学发展观使县域经济面临转型压力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县域经济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而且挑战大于机遇。科学发展观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挑战,主要是传统县域经济发展理念、发展道路、运行管理到人才保障等,都面临转型压力,县域经济如何从传统发展观相适应转型到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需要系统性创新和变革。

1.科学发展理念要求县域发展思路转型

科学发展观对发展内涵、发展道路、发展方式、发展评价体系等做出了新的回答,与传统发展观相比,科学发展观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其一,强调发展要以人为本。发展由人来推动,同时又要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最终体现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程度。其二,强调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发展应该是全面的而不能是局部的某一方面的发展,是包括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发展在内的统一体系。其三,强调发展的和谐性。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应该是协调的、和谐的,不能只注重一个方面而忽视其它方面,单一经济增长并不代表发展的本质和社会进步程度。其四,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发展应具有全局和战略眼光,既要考虑当前,还要考虑今后和资源、环境的保障能力。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使传统县域经济发展思路面临转型压力,如何从单一注重经济增长转到注重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共同进步,如何从单一注重经济增长规模和速度转向注重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如何从“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转向注重节能环保产业开发,等等。这种与科学发展理念相适应的发展思路的确立,需要一个较长和痛苦的过程,也是县域经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

2.国家宏观政策调整要求县域经济结构转型

为了推进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得到贯彻,国家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了相应调整,一方面,加大了对“三农”、社会发展、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项目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通过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杠杆,对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产业发展进行了限制。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对县域经济结构产生重大影响,结构性调整压力增大。其一,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压力增大。长期以来,县域经济增长中,第一产业占较大比例,在县域GDP中比重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第二产业是县域经济的支柱,但产品科技含量低,资源主导型项目为主体,产品关联度弱。第三产业发展薄弱。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对三次产业结构进行较大调整,由过去更多地关注第二产业转向提高一产和三产的质量、规模,使三次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其二,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压力增大。在县域三次产业总体布局失衡的同时,每一个产业的内部,也都存在失衡状况。如在第一产业中,种植业占主体。在第二产业中,采掘业和加工业占主体。第三产业中,以城市商业为主体。每一产业内部都缺少有带动作用的核心集群,使产业发展壮大受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调整产业内部结构以增强产业竞争力成为必然选择。其三,产业项目调整压力增大。县域产业是以县域项目为支撑的,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调整,一些县域传统经济项目,如采矿、冶炼、矿产品加工等,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减弱并增加限制性措施,市场准入和经营门坎提高,在新项目没有建立起来之前,老项目面临淘汰出局风险,使县域经济发展面临项目调整压力。

3.资源短缺与环保力度加大要求县域增长方式转型

简单、粗放、科技含量低、资源依赖及高污染、高消耗、低产出,是县域经济传统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县域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要求提高,一些传统发展项目因不符合环保要求而将被淘汰出局。由此,使以资源为依托的传统外延式县域经济增长方式面临转型压力。其一,项目建设的资源约束增强。不能再以廉价出让、出租土地、矿山等资源作为招商引资的筹码,逐步提高的投资强度,提高了县域项目建设的成本,使县域招商引资的竞争更加激烈。其二,项目建设的环境约束提高。随着环境保护立法和执法力度的加大,项目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要求更加严格,环保设施投入增加,一些对环境有重大污染和破坏力的项目将禁止上马,这将对县域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其三,项目建设的资金约束显现。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国家加大了金融领域的宏观调控力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使企业融资面临更多困难,而银行贷款又是县域经济增长的主要资金来源,由此迫使县域寻找摆脱投资拉动之路。基于上述种种情况,县域经济增长方式亟待转型。

4.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要求县域领导方法转型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构建县域和谐社会。这一本质要求,对县域经济发展和转型具有重大影响。其一,坚持以人为本必将增加县域经济发展的人力成本。除物质资源之外,廉价劳动力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优势。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国家从法律和政策层面更加注重保护群众利益和群众诉求,加强了对企业用工行为的监督,并对提高劳动力工资和改进劳动力工资支付方式做出了新的规定,这一切使得劳动力成本提高,增加了企业用工成本。其二,坚持以人为本必将增加县域决策难度和复杂性。长期以来,县域经济决策更多关注项目建设的速度,而对百姓诉求关注较少,坚持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县域党委、政府在做重大决策时,必须考虑涉及到的群众利益保护,依法制止项目建设过程中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这将使决策难度增大而且复杂化,传统决策方式与方法需要加以改变。其三,坚持以人为本对县域领导方法提出新挑战。传统县域领导方法具有极强的“霸权”色彩,法治观念比较薄弱,党政领导个人主导型浓厚,由此也为不和谐因素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使这种传统魄力型领导方法面临转型压力。

四、县域经济应对科学发展观的策略选择

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既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也对县域经济发展提出了转型要求。在机遇与压力面前,县域发展应该积极应对,采取以下策略。

1.加快干部培养,推进干部队伍转型。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县乡领导干部起关键作用。应对科学发展观要求,推动县域经济转型,首先需要对县乡领导干部进行转型教育,推动干部队伍转型,由具有科学发展理念的县乡领导干部主导县域经济转型。为实现干部转型目标,其一,应加大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县乡领导干部头脑的教育力度。采取刚性措施,对县乡领导干部进行以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培训,使其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和意识。其二,应着力提高县乡领导干部综合素质。改变干部教育中的实用主义倾向,加强县乡领导干部理论修养,提高领导干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其三,应强化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领导干部能不能践行科学发展观,除其能力、素质原因外,最为关键的因素在于考核评价体系能否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特别是在干部政绩考核过程中,应改变“经济指标定乾坤”等“一票否决”作法,由只重结果转向重视决策、重视过程、重视全局、重视前景,只有考核评价体系体现了科学发展观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才能真正树立科学发展的思维,实现县域经济转型。

2.加强县域发展规划,优化县域发展目标。实现科学发展和县域经济转型,既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更需要循序渐进。因此,应加强对县域发展规划的科学性研究与论证,使县域发展规划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①以体现科学发展观为要求,调整和制订县域中长期发展规划。县域中长期发展规划体现县域发展策略,具有长期指导性,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调整和确立县域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使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统筹起来,作为县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纲,对于促进县域经济转型具有战略意义。②以优化项目布局为重点,调整和制订县域经济发展规划。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必然要突出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应在县域发展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按科学发展观要求,对项目建设的总体布局进行规划,制定相应的经济发展规划、土地调整规划等单项规划,为科学发展观提供规划支撑。③以强化目标激励为手段,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战略。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应强化目标激励的作用,从县域实际出发,制定规划实施的具体发展战略,使科学发展的目标与科学发展的实践结合起来,推动县域经济逐步与科学发展的要求接轨。

3.推进区域资源整合,拓展县域发展空间。因应科学发展观需要而推进县域经济转型,应打破县域自成体系的封闭发展局面,综合考虑县域发展外部环境与内部资源,增强县域发展的区域规划性与协调性。特别是应充分考虑每个县域的优势和劣势,从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及保护环境的需要出发,对相关县域资源、产业进行适度整合,加强区域性宏观调控,避免重复建设、重复开发和资源的重复浪费,从而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潜力和可持续能力。在推进区域资源整合过程中,应以省级行政单位为牵引,以项目为核心,以协作区为主要载体,以宏观调控为手段,由自然资源拓展到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种生产要素,提高区域资源利用效率。

第4篇:县域经济重要性范文

一、县域经济的概念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体系中属于基础层次的行政区域经济。20世纪90年代中期,县域经济才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因此对县域经济概念的界定还没有统一的说法,但大致来说可以从四个角度理解:其一,复合性,指在一个县级行政区域内各类经济活动的总称。其二,区域性,是一种行政区域型的区域经济。其三,特色性,是以县(市)级行政区划所规定的范围为管理对象,以发展本地经济为宗旨。其四,系统性,县域经济是一个具有区域性、层次性、开放性等特点的经济系统,是一个功能相对完备和健全的经济单元。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不同,它强调的是产业结构及体系的综合性及相对独立性。从产业的角度来看,因为农业的基础性作用,相对于工业和第三产业,它在县域经济中的权重比较大;而立足于资源禀赋基础上的工业则是县域经济的主导;同时,兼有金融业、商业、服务业、信息业等非农部门经济。县域经济是各种经济部门及经济成分最大的包容体,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农业、工业、建筑业、商业、交通运输业、饮食服务业等,以及社会发展方面的各个领域――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都是构成县域经济的组成部分之一。

二、县域经济的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指的是县域范围内的社会和经济的全局发展。县域经济从产业结构看包括县域内的各次产业;从空间结构看包括城镇经济和农村经济;从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看包括各种所有制经济。研究县域经济的发展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展开,第一个角度,县域范围内各个经济部门和各种经济活动中的产业结构、资源配置、运行模式及其发展;第二个角度,县域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讨论河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侧重于从第一个角度着手,具体而言包括: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即不同县的经济应如何发展,应该制定什么样的适合自己县的产业政策,它实际上是一种综合性的研究模式;县域经济要素的合理配置,侧重于对县域经济技术条件和效率的分析;县域产业发展,我们知道,农业依然是县域的基础,工业依然是县域的主导,服务业是县域未来发展的方向,如何做好三者的权衡显得尤为重要。

三、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支撑

第一,经济增长理论。

合理且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是包括全世界在内的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县市所共同追求的目标,没有经济的增长,社会、文化的增长就毫无基础无从谈起,县域经济也是一样,所以经济增长理论也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支点。

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理论:他反对这样的一种观点,即把农业定为停滞的,农业不能对经济发展做出任何贡献,相反只有工业才能实现经济起飞。舒尔茨认为,在传统农业中,生产要素的配置达到了很高的效率。他用收入流价格理论解释了传统农业停滞落后、不能成为经济增长源泉的原因,并指出改造传统农业的出路就在于寻找一些新的生产要素作为廉价的经济增长源泉。他同时还提出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是要引进新的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对农业进行技术引进。舒尔茨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以传统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的重要警示,对中国县域经济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速水佑次郎的借用技术理论:他主要用比较制度的方法和他对东亚,尤其是日本经济发展的经验和知识,从人口增长、资源耗竭、资本积累和技术变化等方面,对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社会和文化传统,由资源禀赋和技术变迁引起的制度演进进行了研究。他有几个重要结论,第一,发展机制潜在于表面落后中,一旦这种机制被开发出来,发展中国家就有可能实现赶超目标。第二,发展中国家所需的投资超过了国内的储蓄能力,所以引进资本是发展中国家的摆脱增长率和低储蓄率恶性循环的措施。第三,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发展上的差距是其加快增长的潜力。第四,发展中国家应当实现政府与企业家之间对产业政策和信息的分享。最后,土地确权是发展中国家农业实现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

第二,不平衡发展理论。

不平衡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赫希曼和威廉姆森。赫希曼认为不发达国家或地区在理论上的平衡发展是不可能的,经济进步并不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会出现一个增长极或增长点,进而形成区域间的不平等,而增长极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一种力量扩散到其他地区,即极化效应和涓流效应。威廉姆森发展了所谓的倒“U”字型理论,这是一种有时间变量的平衡发展理论,在区域成长的初期阶段,极化效应较扩散效应显著,区域经济差距呈现拉大趋势,这种不平衡表现在生产要素首先集中在少数点火地区,即增长极上,可以获得较好的效益和发展,而在区域成长后期,扩散效应变得更为重要,集聚经济向周围扩散渗透,并导致区域经济差异的进一步缩小。

第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一直以来所追求的目标,并被广泛应用于指导县域经济的发展。从产业构成来看,我们要实现可持续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对于一个成功的可持续项目,必须达到以下三个标准:一是持续性。是指经济发展受到多次逆境和重大干扰后而能存留的能力。二是有效性。经济发展应是一种实质实效性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而不是有增长无发展,有产出无效益的虚脱发展。三是公平性。它主要是指农业等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的部门或行业,应该在各经济部门发展中处于公正的地位。

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整体发展滞后,经济强县少

从增长速度看,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增长速度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1997-2006年县域GDP增长8.6%,低于全国0.5个百分点,县域二、三产业比重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有1.1和4.8个百分点的落差。从数量上看,相对于东部乃至中部的部分省,河南省县域强县少,第九届全国百强县河南仅有2个,为排在45位的巩义市、73位的堰师市,与数量日益上升的江苏省、山东省、和浙江省相比较,我们则是从第八届的7个下降到现在的2个。

二、县域工业化进程缓慢、城镇化水平低

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各个方面的原因,我省中心工业化程度高,低的模式比较突出,县域工业发展明显滞后。具体表现为,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链条短,工业附加值低,资金投入不足,设备更新慢,企业研发能力低,劳动者整体素质低。在城镇化水平方面,河南省县域城镇化水平低于全国14个百分点,仅为30%,发展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三、县域农业产业化进程滞后

今年来,多以初级产品为主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使我省县域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比较少,更不用说在全国乃至全世界享有盛誉。就地域来说,相对比较知名的企业,如莲花、大用、华英、科迪等,大多集中分布在临颖、许昌县、潢川、淇县一带,除此之外,畜牧产业层次较低,规模经营比重不高,畜产品精深加工发展相对滞后,畜牧业产值与畜产品加工业产值的比重较低,并且紧随其后的支撑体系建设也没有跟上步伐,社会化服务功能不完善、不配套。尤其是改良、防疫、质量监测检验、市场信息网络体系滞后,已远远不能适应入世新形势的要求和畜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四、县域经济对外开放度不够

2007年,河南省县域出口仅为16亿元,仅为县域GDP的1.42%,在109个县市中,有20多个县市的出口为空白,有近30个县实际利用外资是空白。招商引进的资金使用质量不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附加值不高。比方说,我们的招商引资渠道不畅,缺乏有吸引力的项目,引进资金的质量不高;并且我们的外向型出口产品还是以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和高污染为主,不利于我们的结构调整及在国际市场上开拓新的市场。

促进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

一、各县依据自己的比较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

全省109个县(市),在经济发展模式上可以有四种类型:工业主导型、现代农业主导型、第三产业拉动型和传统农业主导型。具体来说,资源比较丰富的登封、新密、舞钢等可以选择工业主导型;中牟、汤阴、南召、西峡等,虽然第二、三产业总产值比重已达到80%以上,其中第二产业比重平均达到60%以上,但相对于工业比较发达的工业主导型城市来说,我们倾向于把他们归属于现代农业主导型;自然人文景观、传统文化资源或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县(市),可以尝试把第三产业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如嵩县、栾川、西峡等;对于那些,工业资源不足,基础薄弱,第二产业比重低于50%的县(市),选择走传统的农业发展道路。但这四种类型的选择比并非绝对的,也可以相结合而发展,最终目标是促进县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制定政策,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在吸纳劳动力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中小企业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重视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的发展与壮大,在审批、贷款、政策扶持等方面,制定积极有力的政策措施。同时,在支持这些中小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要引导他们的企业走向,即走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小、经济含量高的道路。

三、积极培育县域特色化经济

根据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不可能在所有产业部门占有优势,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选择发展相对于其它区域来说,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建立自己的特色。比方说,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地方,要加大发展资源加工型工业;农副产品丰富的地方,要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离城市和大企业近的地方,要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加入到企业、优势企业的分工协作体系中;现实优势不明显的地方,要解放思想,广借外力,逐步培育自己的特殊产业。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也证明,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打造强势产业、培育特色经济的过程,各领正是县域经济极力追求的方向和目标。

四、落实九年义务教育,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

第5篇:县域经济重要性范文

河南是农业大省,县域经济的地位十分重要。截至2007年,河南县域人口约占全省总人口的83%,GDP约占全省的68%(该数据不包括市辖区)。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河南县域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县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也在迅速拉大。1988年,河南省县域经济人均GDP的标准差仅为223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到2007年这一指标已经增长到了2560元。本文要分析的是,作为同一省域内的经济体,河南各县域经济有着相近的发展基础,是哪些因素让这些经济体在近些年来差距迅速拉开。讨论该问题的意义在于把握河南县域经济的发展特点和发展路径,为加快河南县域经济的发展和调控县域经济差异提供科学依据。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各地区(经济区或行政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拉大是普遍现象。有不少学者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李桢业(2006)通过回归分析,得出影响长三角县际经济状况高低的因素是人口密度,人口密度越大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并指出财政补贴在短期内不会有助于县际差异的缩小。欧向军(2005)运用基尼系数和广义熵指数的分解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县域经济差异的演化进行了结构分析,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前影响县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第二产业的差别,90年代后是第三产业的差别,即90年代之前县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第二产业发展水平高度相关,90年代后则与第三产业发展水平高度相关。仇方道等(2004)以GIS技术为基础,分析得出影响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市场化程度、经济政策原因、经济结构因素、文化观念因素和投资软环境因素。樊新生等(2005)分析了河南省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化过程,得出工业发展的水平差异是影响河南省县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原因。雒海潮(2006)运用GIS技术,得出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成因有:区域发展战略、资源条件、区位优势、市场化程度。

这些文献为分析河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提供了有益的思路。本文的研究逻辑是:提出河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的三个理论命题,然后用面板数据模型检验这些命题,并得出研究结论和相应的政策含义。

二、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的三个理论命题

1978年以来,河南县域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是市场体系的逐步形成和完善、县域经济和市域经济的分工与协作、工业化的推进,这一背景为本文的三个理论命题提供,思路。

命题1:县域人口密度是影响河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人口密度越大,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愈高,反之则愈低。

我国从1978年开始了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因此不断提高。与市域经济不同。县域经济较少参与外界的经济交往,是一个相对内向和封闭的经济系统。特别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县域经济的经济活动主要是为自己系统内的家庭和组织服务。这样,这一经济体系自身的人口密度会影响到本地市场的形成和市场规模的大小,也直接影响分工的水平,进而影响到县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亚当,斯密(1776)指出,市场规模通过影响分工程度影响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来说,市场规模越大,分工就越细,经济发展水平就越高,而人口密度过小会削弱市场一体化形成和阻碍经济扩散。因此,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个人口密度越大的县域经济,其本地市场的形成会较早。而市场规模会相对较大,特别在经济发展和市场发育的初期,这一因素尤为重要。基于此,提出命题1。

命题2:河南各地区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会显著影响辖区内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其所辖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反之则愈低。

我国行政区的划分与实际分工协作形成的经济区不尽相同,但在多数地区是重叠的。一般地,一个地级地区都有一个中心城市,其周边会有若干县级市和县、乡、镇,它们之间有非常紧密的经济联系和分工协作关系,形成一个经济系统。县域经济体给中心城市提供原材料和劳动力,以满足市域经济生产发展的需要;同时,由于城市的区位优势和技术、资金、人才优势,市域经济体为县域经济提供生产生活资料、科学技术、商贸流通等方面的支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就业岗位,为农产品提供市场需求,从而实现对县域经济的带动和技术的扩散。中心城市的带动效应和扩散效应,会使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高度相关。在县域经济发展的初期,这个因素非常重要,但随着县域经济外向度的提高和对处联系的拓宽,这一因素的影响会有所减弱。基于此,提出命题2。

命题3:河南各县域经济工业的比重是影响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重要因素。工业的比重越高,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反之则越低。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虽然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但工业化程度和工业发展水平仍较低。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依然处于工业化进程当中。河南属于比较落后的中部地区,工业化发展水平更低,且仍处在工业化进程的初期和中期阶段。根据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来看,工业化初期和中期是工业化比重迅速提高的阶段。也是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阶段。因此,河南各县域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业发展水平:某个地区工业发展快,经济发展水平就高;某个地区工业发展慢,经济发展水平就低。基于此,提出命题3。

根据以上的理论命题,结合河南省的实际情况,我们设立如下变截矩面板数据模型:

Inagdpit=α0+β1popdenit+γln citygdpit+δindustryit+α1+uit

其中,下标i表示县域经济单位,t表示年份;agdp是被解释变量,即人均GDP,用来衡量各县级经济单位的经济发展水平;popden、citygdp、和industry是解释变量,分别指人口密度、中心城市人均GDP和县域工业产值比重:表示非观测效应:为随机误差项。

为了使各年的数据有可比性,我们按1988年的价格水平,对数据进行平减处理,以剔除物价水平变化对各经济变量的干扰。1988-2007年,河南省县域单位数量发生了一些变化,1988年各县域单位为117个,2007年这个数字降到109个。为保持数据的连续性和可比性,笔者的观测对象以2007年的109个县域单位为准。

三、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一)相关性分析

本文首先对研究的几个变量做相关性分析,为计量建模分析做初步的准备。结果见表1。

从表中可以见看出,县域经济人均GDP和所在中心

城市GDP在1%的水平上显著相关,人口密度、工业比重和县域经济人均GDP在5%的水平上显著相关。三个解释变量之间,除了工业比重和所在中心城市GDP之间的相关性较强外,其它的相关性均不强。

(二)线性面板模型的估计和结果分析

变截矩面板模型的基本形式是:Yit=γi+X'it+uit。γi被称为个体效应,uit被称为特质误差项。静态面板模型有多种估计方法,最常见的是固定效应估计、随机效应估计、混合最小二乘法和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

若把γi视为和观测到的解释变量Xit相关的观测不到的随机变量,选用固定效应模型(FE)是合适的,若把γi视为和观测到的解释变量Xit不相关的观测不到的随机变量,则选用随机效应模型(RE)是合适的。区分FE和RE需要用Hausman检验。混合最小二乘(POLS)估计面板数据模型需要满足较强的假定,当时间跨度较长时,这些假定很难得到满足。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FGLS)主要是为了解决面板模型存在的异方差问题。

本文的考察对象是河南109个县域经济自身,不是从一个较大总体中抽取样本,并根据样本信息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因此,采取固定效应模型估计法是合适的。由于横截面数据相对较多,而且各县人均GDP方差较大,为解决异方差问题,可以采用FGLS方法估计。

一般来说,面板数据模型可以缓解但不一定能够完全消除内生性。在本文所建的线性模型中,各县域经济单位的初始条件和资源禀赋越好,其经济发展水平就越高,但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计量模型把这些因素都归入了随机误差项中去。而初始条件和资源禀赋条件与一个地方的工业比重紧密相关,即COV(industry,u)≠0,这使模型产生了内生性,导致参数估计可能会产生偏差。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需要采用工具变量解决工业比重这个变量带来的内生性,从而得到满足一致性的估计量。这个工具变量要满足两个条件:(1)与工业比重相关性较强:(2)与误差项不相关。在面板模型中,工具变量可以直接采用被解释变量的滞后值,本文用被解释变量的滞后一期的值作为工业比重的工具变量,运用IV-FE方法进行估计。检验工具变量的有效性一般用sargan检验。表2列出了POLS,FE,RE,FGLS,IV-FE五种方法得出的估计值。

从表2可以看出,无论用哪种估计方法,三个解释变量都是显著的,这就证实了我们提出的三个理论命题。从表中还可以看出以下两点:一是当用Hausman检验来确定模型该选用FE还是RE时,拒绝了随机效应假定,这表明,和RE相比,FE的结果更可靠。二是当用被解释变量滞后一期作为工具变量估计固定效应模型时,Hausman检验拒绝了IV-FE与FE的系数没有系统性差异的原假设。同时,Sargan检验也证明了工具变量的有效性。这表明,工业比重是内生的,运用被解释变量滞后一期作为工具变量较好地消除了内生性偏误。因此,IV-FE估计的结果更为可靠和稳健。

实证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其他变量之后,县域单位的人口密度对人均收入有显著为正的影响。同样,所在地区中心城市的人均GDP和县域经济的第二产业比重均对县域单位人均GDP有显著的正影响。具体而言,控制了其它变量,所在地区中心城市的人均GDP每提高10%,县域经济的人均GDP提高2.02%,县域经济体的第二产业比重每提高1个百分点,县域经济的人均GDP提高0.443%。

四、结论和政策启示

第6篇:县域经济重要性范文

资源、产业结构、区位条件、市场发育程度以及对外开放等因素在组合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县域经济差异的客观存在,所以一直以来受到区域经济、经济地理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县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导致县域经济存在差异. 聊城市地处山东省西部,黄河下游,古称东昌府,是冀鲁豫三省交界处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是京杭大运河上的商业名城. 聊城市交通便利,京九铁路、邯济铁路、济馆高速公路在此交汇,是连接东西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 本文通过聊城市的各个县市的经济发展基本情况,分析各县市之间存在的差异,以分析存在的差异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1 研究方法及指标的选取

本文采用多统计指标对聊城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进行测度,按照综合性、可比性、实用性和易操作性的选取指标原则,选择了相应的指标,并采用量图分析法,1971 年德国曾采用该方法划分贫困区. 即在选取基本上能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指标的基础上,把各指标的数值按大小排列,再按一定的标准将每个指标分成优等、中等、劣等 3 =个等级,然后根据每个县所得优等、中等、劣等个数及其经济发展现状水平判断其经济发展水平的类型. 判断指标选取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通常用判断系数来衡量. 计算某个指标中间组的数值变化范围时,首先计算聊城市县域某个指标的平均值,然后计算此指标的标准差,这个指标的中间组上限 = 平均值+标准差/4,中间组下限= 平均值-标准差/4,这个即为中间组的数值变化范围. 根据数值变化范围对指标分级,处于中间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为中等,高于中间组上限的为优等,低于中间组下限的为劣等. 确定聊城市各县市经济发展水平的类型可以根据各县市所得优等、中等、劣等指标数的多少,并参照其经济发展水平现状,将其分为先进、中等、落后。

2.聊城市县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

县域经济与城镇化协调发展会受到制度与体制、认识与观念、经济社会、地理区位、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县域经济与城镇化建设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上述因素. 在对聊城市县域经济差异分析时,主要是通过历史因素、资源因素、人才因素、基础设施因素、思想观念因素以下方面进行分析.

2. 1 历史因素

历史因素是聊城市区域经济差异的首要因素.东昌府区在过去数百年中一直是州府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数百年来,淀积了丰厚的人文、经济、教育发展的内涵与文化,孕育了经商的意识与观念,为发展经济奠定了基础. 临清市在明清时期就为江北五大商埠之一,为其今后经济的发展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和经济基础. 历史上的高唐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很早便成为经济文化发达地区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高唐、临清和东昌府区更是凭借着其较好的经济基础,无论是在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工业经济发展方面,他们均优先于其它县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2. 2 资源因素聊城市县域矿产资源丰富,石油、煤炭、天然气、石灰石等储量客观,先进类型的县或县级市充分利用本县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劳动力资源和能源.例如临清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发展成为山东省工业基础雄厚、工业门类齐全的县级市,有鲁西工业重镇之称.全市现有工业企业 6 000 多家,拥有轴承、冶金、机械、锻造、建材、纺织、食品等 15个门类,有名牌产品30余种,其中轴承、机电、汽车配件、环保炉排、阀门、机床、高压开关、饮料、肉鸡等产品畅销国内外,水泵、水暖件、铸件、家具等产品具有一定的规模,初步形成了具有地区特色的工业体系.

2. 3 人才因素聊城市人才相对缺乏,相对经济发达的县或县级市人才比较集中,有利于当地的经济发展. 东昌府区内有聊城大学,东昌学院等,为东昌府区提供了大量的人才: 临清和高唐的经济相对比较发达,工资相对较高,有利于吸引人才,且其县内工厂需要大量的创新人才,有利于人才的集聚。

3 聊城市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自 2009 年的山东省第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以来,聊城市作为欠发达地区,积极响应政府号召,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继续抓好双 30工程,缩小县域经济差异,提高整体经济水平.

第7篇:县域经济重要性范文

乡镇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从近年来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一个地方的省域经济强往往就是强在县域经济上,而县域经济强又往往正是强在乡镇经济上。

从百强县看经济发展

1992年百强县排行榜初次排定,浙江的入围县(市)只有12个,而2003年10月底公布的第三届中国经济百强县(市)排名中,浙江省占2……

12. [三农问题] 新形势下搞好县域农民增收工作的对策分析 [佚名][2008年8月29日][0] 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如何认真贯彻十六大精神,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当前县级政府面临的艰巨任务和严峻考验。当前,农民收入增长减缓是突出矛盾。本文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新形势下搞好县城农民增收工作的对策。 在新阶段,农民收入问题是整个农业发展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一个全局性……

13. [三农问题] 县域经济 特色为本 [佚名][2008年8月29日][1]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区域经济单元,包括县、乡(镇)、村经济,具有多层性、综合性和基石性等特点。由于我国各地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发展县域经济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模式。但总体上看,笔者认为,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尤其应当引起充分重视。 在空间上,发展县域经济要突出发展县城经济。因为县城集聚了县域内各种资源和行业优势,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

14. [三农问题] 城镇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平台 [sannong][2008年8月29日][2] 当前,城镇经济不仅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也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经济学家傅筑夫曾说:“城镇把知识、经验、思想逐渐积累起来,并整理加工,组织成为一种约定的生活秩序;同时,把这种新的生活秩序逐渐传播到邻近地区去”。因而,如何使经济现代化和工业化有机结合,对于推动城镇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科学规划,着力提高产业集中度。现代社会,经济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国家之间、……

15. [三农问题] 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四难”及对策 [sannong][2008年8月29日][1] 一是农民贷款难。当前农民贷款主要靠农村信用社。虽然农村信用社正加速自身发展,逐年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但同农民所期望的农村金融服务不匹配,仍然存在贷款门坎高、手续繁琐等问题。但其自身历史负担重,信用调查难,信用贷款风险大的问题未能彻底解决,实力不足。 二是产业结构调整难。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是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结构……

16. [三农问题] 发展县域经济,统筹解决“三农”问题 [sannong][2008年8月29日][1]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央新的领导集体对“三农”问题尤其重视,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解决“三农”问题。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才能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深化下去,才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一、发展县域经济是统筹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农民赖以生存的耕……

17. [经验材料] 发展县域民族经济经验材料 [字匠][2008年8月22日][39] ## 县位于 ## 省东南部,地处中、俄、朝黄金交界地带,是黑龙江省最早的朝鲜族人口聚居地,也是东北著名的革命老区,辖 ## 个朝鲜民族镇、 ## 个朝鲜族自然村,朝鲜族人口 ## 万人,分别占全县人口、少数民族人口的 5.2% 和 73.3% 。近年来,我们以民族融合、共同富裕为……

18. [调研报告2] 突然“五大瓶颈” 加速县域发展 [醉舞斜阳][2008年8月21日][2] 省委、省政府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的提出,在全省各地掀起了新一轮抓机遇谋发展的热潮。##作为闽西北山区县,近几年经济社会虽有长足发展,但受区位、交通、资金等诸多瓶颈的制约,发展速度和规模远不如沿海发达地区。因此,更有必要抓住抓牢此次发展契机,在凸显##毗邻江西,处于京福高速公路重要节点这一优势的基础上,着力找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加快突破各项瓶颈制约,努力实现在……

19. [心得体会] 县域经济如何在竞争中发展 [醉舞斜阳][2008年8月21日][64] 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市场经济法则不仅要在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激烈竞争中得以贯彻,而且也必然要在区域之间竞相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作用。这种区域之间的竞争是否客观存在?我们如何把握竞争态势,学会运用市场法则推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本人拟对此谈点浅见。 一、要清醒认识县域经济竞相发展的大趋势,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nb……

20. [财政金融] 挖掘银行信贷潜力 突破县域经济发展资金“瓶颈” [佚名][2008年8月18日][29] 资金是现代市场经济的“血液”,是县域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资金筹措是项目建设十分关键的环节,资金投入的增加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资金对山区县域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决定性的。市委、市政府组织开展的项目竞赛活动,能否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地如何解决好项目建设资金来源问题,取决于资金积累能力和引入外部资金的能力。从我市各地多年经济发展和项目建设……21. [经验材料] 做好基层税收工作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大局 [佚名][2008年8月10日][42] 税收是一国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其行政权力,依靠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无偿地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形式,其基本职能是为满足国家的公共支出需要筹集资金以及对经济运行实施有效的调控。 县一级税务机关在体制上虽然直属上级税务机关领导,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大局息息相关,县域经济状况直接决定着地方税收工作的发展。因此,税收工作的重点应在于服务县域经……

22. [和谐社会]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佚名][2008年8月9日][148] 市委一届八次全委会提出,2008年我们要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全局,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维护稳定作为第一责任,把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作为根本保证。这使我们深深感到思想上的又一次大解放,认识上的又一次大提高;全市正在由滞后发展,走向全面振兴,令人振奋,催人奋进。

2008年镇坪县经济社会预期增长目标:GDP增长12%,投资增长25%,财政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净增120元。

一……

23. [调查报告] 现行财政体制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建议 [未知][2008年7月20日][62] 从现行财政管理体制运行多年的实践看,初步建起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财政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基本框架。对建立稳定的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财政收入渠道,调动各级政府理财的积极性,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实现财政收入稳定增长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各方面情况的变化,现行财政体制在运行中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和完善的问题。 一、现行财政体制存在的问……

24. [财政金融] 先进性教育与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佚名][2008年6月29日][30]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富民兴彭、建设渝东南民族地区生态经济强县和武陵山区经济高地的新的发展阶段。财政部门应该如何将先进性教育活动与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机结合并统一起来,把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作为强大的精神力量和组织保障,实实在在的推动和促进我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我们今天就这一专题开展讨论。 一、准确把握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nb……

25. [经验材料] 依托资源优势 打造特色水产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 [chuanqing][2008年6月29日][13] 博湖县因拥有全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博斯腾湖而得县名。县辖五乡两镇,驻县单位有巴州种畜场、农二师25团、27团种马场、宝浪油田项目开发经理部等,总人口5.66万人,由汉、蒙、维、回等18个民族组成。全县总面积3808.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现为1646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43.2%。县内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拥有水产、芦苇、旅游、石油为主的资源优势,是新疆最大的渔业生产基地,湖内有鲤鱼、池沼公……

26. [工作报告] 做好全县项目建设工作 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 [anni][2008年6月21日][33] 下面,我就如何进一步做好全县项目建设工作,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讲几点意见。 关于项目工作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加快项目建设的压力感和使命感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毗邻京津的区位优势、较好的产业基础、科技人才优势和较完善的基础设施优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项目富县”战略,将加强项目建设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事业进步的支撑,咬定目标不放松,坚定信……

27. [调研报告1] 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对策 [佚名][2008年6月2日][32] 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对策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未来20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最大的难点和重点在于占国土面积93%、人口85%强的县域。因而,十六大第一次鲜明提出了要“壮大县域经济”。就我市而言,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很大程度上在于县域经济发展上的差距,要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发展,就必须把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提到主要的议事日程。去年我……

28. [调研报告1] 贫困山区如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佚名][2008年6月1日][25] 贫困山区如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¾ ¾ 对 XX 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中共 XX县委副书记 XXX XX县位于湘中偏北,地处雪峰山北麓,总面积4950平方公里,辖30个乡镇,1180个村(居委),总人口95万,集山区、库区、贫困区、自然灾害多发区于一体,是……

29. [调研报告1] 加快xx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佚名][2008年6月1日][15] 加快xx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是一个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省委xx书记在xx考察工作时指出:山区经济的落后,主要体现在县域经济的落后上;必须千方百计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加快发展步伐。作为经济欠发达的山区xx县,如何贯彻落实省委xx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确保如期实现脱贫奔康目标?本文结合xx实际,试作肤浅的探索和思考。 一、坚持观念创新,营造良好的发展氛……

第8篇:县域经济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县域经济 政府行为 竞争 地方保护主义

一、引言

俗话说:县为国之基。也就是说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属于基础经济,占有重要的地位。“由2008年发生金融危机来看,依靠外贸出口的中心城市经济受到较大冲击,大量的农民工返回县域,有很多农民工就地安排工作,那时,有很多县域成为应对金融危机的缓冲区域,从中可以看出县域经济发展为解决‘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基础。”[1]

在目前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政府行为的合理定位和正确系统的行为导向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对县域经济竞争中的政府行为进行研究,不仅很有必要,而且可以从个人和体制两个方面来更加透彻的探寻问题根源,并提出几点自己的看法。

二、文献综述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和政策建议国内外已有不少研究和论述,在区域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中有较多研究,主要在理论分析方面。

“国外关于县域经济增长理论的阐述主要有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不平衡发展理论。”[2]实际上我国现在不仅仅在县域经济上存在着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而且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也存在着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只是两者包含的层面不同罢了。不平衡发展理论比较符合中国县域经济目前的发展方向,从全国比较成功的县域经济发展实例来看,县级政府确实采用了这种发展策略。

“国内关于县域经济的专门研究要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说起,开始主要基于一些调研和工作报告,后来随着国家政策的倾斜和着重强调,研究的学者越来越多,于是就形成了县域经济学分支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个方向,”[3]尽管如此,县域经济在发展中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亟待解决,理论在指导实践方面显得捉襟见肘,所以对县域经济的研究工作任重而道远。

在查阅国内外关于县域经济竞争中的政府行为的研究文献和理论时,“大部分对政府行为的研究都处于静态的规范的研究,例如对政府职能的转变研究、各级政府之间的关系研究、政府与市场的角色和分工的研究等,”[4]而对政府行为的研究并不多。那么从理论分析上看,由于地方政府之间具有独立的管辖范围和独立的决策权力,并且可以享受到竞争所获得的收益,所以政府间在发展各自县域经济时出现竞争成为必然,而从现实来看,地方政府间的竞争确实存在,综合两个方面考虑,对县域经济竞争中的政府行为研究很有必要。

三、县域经济竞争激烈

“十二五”时期县域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学发展观”赋予“郡县治,天下安”新的历史性内涵。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例外,激烈的竞争法则不仅要在企业和个人的生存与发展中得以贯彻,而且也必然要在区域之间竞相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市场经济法则也无处不在。

(一)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结果显示县域间竞争激烈

为了更好的了解全国县域经济的综合发展情况,我国自2000年就对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开展了评价工作。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关注县域经济的区域经济属性,根据各县域的优劣势做出判断,评价结果揭示的是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现象,考察的是县域经济发展的规模大小、速度快慢在很大程度上与县域的资源秉赋、地理区位、人文历史、发展基础甚至外部政策相关联,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全国两千多个县(市、旗)都被囊括其中,根据总量、均量、速度和效益四类14个指标对其进行具体评价,每年评价一次,从县域经济网相关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每年的排名都有所变化,这说明县域之间为了提升自己的基本竞争力和综合实力,都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和解决民生问题,彼此之间竞争激烈。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的意义在于积极引导了全社会对县域经济的关注,为全国各省(市、区)以及县(市、旗)提供了一个动态的、相对的参照坐标,为探索县域经济发展规律提供非常有益的帮助。

(二)地方保护主义是县域经济竞争的手段及结果

在我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既要为提高经济绩效又要为争取政治晋升机会而竞争,处于经济和政治上的双重竞争压力下,采取一些极端措施也就在所难免,地方保护主义就是县域政府追求地方利益产生的不良结果。其主要表现为对当地优势资源及商品和服务供求市场实施封锁、在招商引资和人才引进方面形成恶性竞争、为了增加税收提高绩效形象工程比比皆是、对污染企业只见例行管理不见实际成效等。

从对地方造成的危害来看,由于地方保护主义封锁市场,人为阻止当地企业参与市场分工和竞争,缩小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空间;形象工程不但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严重浪费,而且重复建设不利于县城的长远发展;对污染企业的包庇和纵容,更是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且与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背道而驰。从对全国造成的危害来看,地方保护主义破坏了全国的统一市场,阻碍了生产要素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区域间分工与合作不协调,最终导致我国企业整体竞争力不强。

四、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行为表现

对县域经济竞争中的政府行为做研究时,我们不能仅考虑到县域地方政府的行为,因为县域政府的行为是在中央政策方针指导下进行的,那么就要首先分析中央政府对县域经济的指导方针和政策目标,在这种要求和引导下,再研究县域政府的行为会更加透彻和全面。

(一)中央政府提出要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政府对县域经济的发展目标做了明确定位,提出要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扩大县域发展自,稳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建立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制度,增加对县级财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逐步提高县级财政在省以下财力分配中的比重。“依法赋予经济发展快、人口吸纳能力强的小城镇在投资审批、工商管理、社会治安等方面的行政管理权限。”[5]发挥县域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科学规划产业发展方向,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向县城和中心镇集聚,推动形成城乡分工合理的产业发展格局。

由上可见,中央政府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做了具体规划,这表明中央政府在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基础上,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已引起足够重视,明显意识到县域经济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促进和推动作用。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进一步完善确立市场经济这些经济发展目标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具体化,这对县域经济竞争中的地方政府行为起着导向作用。

(二)地方政府面对激烈的竞争对县域经济的指导

地方政府不仅要对中央政府的政策和方针进行贯彻和落实,认真执行国家的经济政策,为实现经济发展目标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还要在地方经济之间展开激烈的相互竞争。目前政府间的竞争已经在地方政府行为选择中占据重要地位,具体表现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各县域政府围绕吸引具有流动性的要素展开竞争,以增强本县域的竞争优势。“在这两种相互作用下县域政府的行为就是根据县域范围内特定的地理空间、人文历史和资源禀赋使各地经济发展具有特色化、多样化。”[6]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在面对竞争时,一定要将当地具体的区位特点和人文环境与中央的经济政策和指导方针结合起来,寻找有地方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

五、竞争中的政府行为给县域经济带来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因为本文研究的重点是竞争中的政府行为,从第三部分分析来看这主要涉及的是县域政府间的竞争行为,所以本文接下来着重分析地方政府间的竞争行为给县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哪些后果,并紧接着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为下铺垫。

(一)县域经济在竞争中的政府指导下产生的问题

城乡发展差距扩大,二元结构亟待解决。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城乡分治的“二元结构”体制,造成县域经济发展空间较小且缺乏自主性。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工业的崛起和迅速发展使各县域的城镇化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由于分布不合理,盲目追求效益,不但导致县域经济城乡发展差距扩大,而且在政治体制和社会建设方面都留下来一系列隐患。

三大产业发展不协调,产业分布结构不合理。县域地区农业基础薄弱的现状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靠天吃饭的农业发展模式占有很大一部分,缺乏农业发展所需的新技术和科学指导方法。虽然县域政府比较重视发展工业,“但不少地方还是以生产原材料和提供半成品为主,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工业附加值低。第三产业发展也比较落后,只有一些比较基础的服务部门,而且基础设施不完善,功能不齐全,难以满足社会需求。”[7]产业结构有待优化升级,进一步加强第一、二、三产业之间关联度。

县际经济发展不平衡,地方保护主义盛行。除了存在城乡发展“二元结构”问题,县际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问题也十分突出。进入百强行列的强县(市)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中部及西部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相比之下显得较落后。由于县际经济发展存在区域不平衡,产业结构趋同,竞相争取引进外资等多方面冲突,地方保护主义在县际间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这样一来,又进一步加剧了区域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得地方保护主义盛行。

(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分析

盲目追求政治绩效,导致缺乏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前瞻性思考。“在我国地方政府官员主要由上级政府任命,所以就会造成一种错觉,下级政府主要对上负责,期望获得上级的肯定和提拔,从而获得更高的职位与更大的权力,加之我国对政府官员政治绩效的考察越来越依赖于经济绩效的表现即,地方政府官员提升与否主要看其在任期间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如何,”[8]这两者的作用下,地方政府官员对当地经济的长远发展并没哟一个很好的规划,即使有良好的规划,也很难得到下一任的继续贯彻和落实。

建设市场经济缺乏经验,政治体制改革相对落后。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但健全和完善市场经济体系的任务还依然严重,尤其是走建设市场经济这条道路没有前车之鉴,我们是在探索中不断前进的,同时以前的计划经济政治体制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明显不符合,这就要求政治体制也要有相配套的改革和完善,但由于政治体制改革的相对滞后及力度不足,对县域经济指导的地方政府行为难免存在问题,也给地方经济以后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后果。

六、县域经济竞争中的政府行为界定

在经济建设方面,地方政府确实大有可为。但政府面临的一个最大的挑战是明确哪些行为是必需的。重要的是政府做好自己权责范围内的指导和监督工作,为市场经济充分发展提供更加良好的运行机制,剩下的交给市场去做,依靠市场机制和要素分配原则自由开展经济活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首先,转变地方政府职能,完善政治体制改革。面对激烈的竞争,地方政府始终明确自己在经济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其不是生产者、控制者和干预者,而是指导者和领导者,其制定的市场经济良好运行的机制应该是为了确保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充分和机会均等,保证起点公平,使每个人都能享受到义务教育的权利和拥有平等的工作机会。

其次,促进三大产业合理发展,优化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工业化不但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重要衡量指标,也是现代县域经济的重要标志。要继续大力发展工业,坚定的执行“十二五规划”中一再强调的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大力发展商业、电信、金融等第三产业,提升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占比重,加快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建设,加强和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三大产业合理发展,优化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提高县域经济的城镇化和工业化水平,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协调县际经济平衡发展。[9]要想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新格局,就要加大城镇化建设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充足资金,为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优越的环境。协调县域经济平衡发展就要避开产业结构趋同这一经济现象,结合当地的人文地理,民族风情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开展因地制宜的竞争,打造当地特色产业。只有走特色发展之路,才能使县域经济间具有竞争力和差异性,打破地方保护主义,最终促进彼此间经济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石磊.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8,(5).

[2]杨荫凯,韩冬梅.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J].经济纵横,2005,(8).

[3]杨荫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4]王一鸣.对发展县域经济的几点认识[J].宏观经济研究,2002,(12).

[5]段安石,胡小红.对地方保护主义的经济分析和制度分析[J].求实,2003,(1).

[6]王青云.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7]周克瑜,转轨时期我国地方政府的作用和经济行为的优化[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2).

[8]牛冬梅.政府竞争理论与地方保护主义[J].理论学刊,2006,(12).

第9篇:县域经济重要性范文

一、 发展县域经济以实现农民增收课题的政策意义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把“统筹城乡发展”摆在“五个统筹”之首,体现了我们党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县级。县域经济是我国经济生活中最具活力与内涵的经济形式之一,已成为专家与学者们研究中国经济增长的新热点。县域经济蓬勃发展的趋势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提倡与引导。早在2002年11月,同志就在党的十六大中第一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的新思路;2003年3月,十届人大一次会议提议要推动县域经济发展;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2004年3月十届人大二次会议进一步倡导落实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等农村非农产业,壮大县域经济的作法。随着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增强、经济规模的扩大,社会对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新思维已基本达成共识。“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将更多地阐明与本地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以县域特色经济的发展拉动农民收入增加有望被纳入规划范畴。发展县域特色经济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的切入点,是全面推进小康建设的重要任务。

二、 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对实现农民增收的现实意义

县域经济是实证性非常强的经济。一般地说,县域经济是具有各自地域和资源特点的区域经济,各个县在自然资源,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产业结构以及科技、文化教育、人口与生活习惯等各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优势和劣势,决定了各自发展的具有区域特色。县域经济的实质是特色经济,主要指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特点鲜明和适应市场需求的主导产业或产业链,有时,也反映在经济组织形式的特色上。特色是县域经济生命力所在,只有特色才会形成比较优势。农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与县域经济发展有极强的相关性,在部署上应该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县域经济的发展空间在农村,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业优势。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是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县域经济发展一定要因地制宜、科学安排。要充分利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带来的良好机遇,适时调整县域经济结构,促进县域经济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三、发展县域特色经济以实现农民增收课题的研究思路

(一) 借鉴与发展

县域特色经济的名词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国外研究组织与学者和国际经济机构鲜有文献。但县域经济毕竟属于区域经济的范畴,在相应理论上有很多可以借鉴之处。只是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十分明显的发展中国家。地区经济差异性已经成为非常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何况是不同国家的具体发展轨迹的巨大差异性。目前,在全国很多发达地区都已完成对于壮大县域经济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课题或调研工作,但县域特色经济的经验是因地而异,需因势利导。何况我省还不能以发达地区自居,对其他省市的研究成果不能完全照搬套用。县域特色经济的生命力本身就在于其特色,所以只有严格针对当地情况的特点才能使研究成果具有市场应用价值。

(二)调查与总结

在研究方法上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多种方法相结合,取长补短。主要运用比较分析法、实地调查法、案例推广法、试点检验法、实证分析法、规范分析法等从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研究工作。其中可以先确定以湘潭县、浏阳县、宁乡县、望城县、邵东县等为较发达地区的县域特色经济调查对象,采取实地调查的方式。再结合比较湘西等落后地区的某些县为实地考察对象,然后进行比较分析,对成功经验进行及时总结与归纳,在比较的基础上开展试点检验,再做典型案例推广。整个研究过程均以实证分析为主,最后提出带有价值判断的规范分析法的结论。

(二) 研究与创新

选择我省的典型县市进行调查,分析在我省相对发达的地区和比较落后的地区农民增收方面存在的相关问题与原因,并论证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对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意义,从而得出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是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现实选择。在此基础上提出我省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的基本原则,并从战略高度提出在我省发展以农民增收为目的的县域特色经济的创新性对策。研究的主要内容可以安排为:1、在对典型县发展特色经济全面调查的基础上,评价我省部分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现状。2、论证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是实现农民增收问题的现实选择。3、阐述发展我省县域特色经济的基本原则。4、总结发达地区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的前提下,分析我省不发达地区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的主要障碍。5、以农民增收为主要目标发展我省县域特色经济的战略性对策创新研究。

四、发展县域特色经济以实现农民增收课题的主要研究观点

各县之间多少存在经济、社会、文化等资源或发展基础的各项差异,应根据各自的历史,区位条件和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分别划分为以工业型为主的特色经济,主要是建立乡镇企业工业园区:以旅游开发型为主的特色经济,主要是凭借其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及一系列的相关服务产业,以农业产业化型为主的特色经济,主要是形成以农产品加工为主体的农村产业链;以市场带动型为主的特色经济,主要是建立特色资源产品的商品交易市场和批发市场等。这样,既避免了各县之间的重复建设,浪费资源,又能优势互补,达到共同繁荣。我们应当把握机会,与时俱进,在县域经济发展中以特色为灵魂,以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为出发点和评价标准,同时强化以增收的农民为主力壮大县域经济的意识,使二者达到双赢的效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贡献。统筹县域经济发展,切实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走“一主三化”的路子,培育特色经济,壮大园区经济,发展劳务经济,进一步优化农村经济结构。

五、研究此课题的预期价值

结合以上不同角度的探讨,如果深入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应该力求达到以下几方面的预期价值:

1.进行理论创新。在理论探讨上要实现区域经济与发展经济的新结合,寻求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对我国农业大省实现农民增收问题提出新思路,并使其更具可行性。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