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丝绸之路上的文化艺术范文

丝绸之路上的文化艺术精选(九篇)

丝绸之路上的文化艺术

第1篇:丝绸之路上的文化艺术范文

瓷器是中国的伟大发明之一,远在唐代即以新兴的商品进入国际市场,东销日本,西销印度、波斯乃至于埃及。历代以来,瓷器一直是中国对外的重要输出品,与丝绸、茶叶并誉于世界,在国际贸易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是中国古代南方著名的产瓷地区之一,瓷器外销有着悠久的历史。宋元时期,德化窑的产品作为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输出商品,大量外销欧洲、东南亚、中东地区。迄今在德化已发现外销窑址185处,欧美40多个国家的重要博物馆馆藏均有德化瓷珍品。德化窑因此被国内外学术界誉为“世界官窑”。

德化瓷不仅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产品代表,更是中华文明的传播使者,通过瓷器的温润中和,把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带往沿线各地,传播中国的品味与时尚。德化瓷见证了中国古代海外交通和对外贸易的繁荣,见证了中国在世界经贸往来、文化交流和文明进步的特殊地位。

中国瓷器给予世界的影响远未散去,于今更盛。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从历史深处走来,融通古今、连接中外,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赋予古老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端的福建省,将发挥特色优势,被规划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

“中外艺术家对话”是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旅游局指导下,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的部级中外文化交流、中国文化对外传播高端活动品牌。2012年和2013年连续两届举办“中外艺术家黄山对话”,2014年联合中国国家画院举办“中外艺术家太行对话”,2014年11月,作为“感知中国”走进新西兰活动的重要项目,三届对话成果随同主席访问新西兰并在奥克兰向当地观众展出。在“一带一路”倡议已从理念设计、总体框架到完成战略规划,开始进入务实合作的阶段, “2015中外艺术家泉州对话”将邀请来自德国、英国、美国、荷兰、意大利、西班牙、日本、中国大陆的国际级知名艺术家,重聚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福建泉州,回到古老悠久的德化窑,叩响陶瓷艺术文化的大门。

回归启航是为了更好创新发展,蓄力起航,通过当代艺术来解读海上丝绸之路的源头文明,通过艺术创作与学术对话,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内核,凝聚中外艺术家的力量,共同传播中国梦的伟大价值和理念,推动“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合作、文化交流,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贡献智慧心血。

第2篇:丝绸之路上的文化艺术范文

[关键词]甘肃;丝绸之路;文化资源;影视创作;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18—0072—05

一、 甘肃丝绸之路文化资源及其影视创作

早在丝绸之路开创时期,古代人民就开始通过文学、音乐、舞蹈、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表达对新颖文化生活的特殊感受。从汉武帝刘彻的《西极天马歌》到唐代诗人张籍的《凉州词》,从敦煌变文到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从西凉乐到长安宫廷舞,从克孜尔石窟到敦煌莫高窟、瓜州榆林窟、武威天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再到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无不彰显丝绸之路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魅力。1900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发现楼兰古城,同年,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被发现,丝绸之路文化再次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由此诞生了敦煌学、丝绸之路学、西夏学等诸多学派,也大大激发了文学家、艺术家的灵感,创作出很多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音乐、舞蹈和影视作品。尤其是影视作品,以其迅捷的传播速度与多元性综合化艺术效果,更是后来居上、影响极大。

(一)甘肃拥有丰厚的丝绸之路文化资源

丝绸之路①在我国境内长4000多公里,东起长安(西安)或洛阳(东延段),西至罗马帝国,纵横交错,形成网络,覆盖欧亚大陆大片地域。这条促进中西文化交流的大动脉绵延2000年,将所经地区的民族部落联结在一起,在商业贸易、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军事政治等方面相互发生深刻影响。

甘肃处在丝绸之路咽喉位置,丝绸之路三条主干道均穿越甘肃省境,②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缔造了博大精深的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丝绸之路的交流、繁荣铸就了天水、兰州、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历史文化名城的品位和魅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敦煌。敦煌是多种文化融汇与撞击的交叉点,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文化在这里相遇,造就了独一无二的敦煌文化艺术。敦煌文化不仅包括壁画、彩塑、文书等,还有丰富多样的地理环境、人文生态系统和人们的生存方式。敦煌莫高窟汇集了世界四大文化命脉精华,创造、保存了中国上千年的文明和历史,是古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艺术明珠,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瑰宝,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艺术最精湛、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丝绸之路三千里,华夏文明八千年。追溯历史,甘肃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西文化交汇的要道和各民族交融的前沿地带,新石器时代众多民族就在这里生息繁衍,相传,人文始祖伏羲、女娲诞生于陇上,周秦先祖从这里走向中原。甘肃在历史遗产、经典文化、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观光文化四类资源丰富度排在全国第五位,堪称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在新的历史背景下,随着丝绸之路文化特别是敦煌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现代影视艺术表现手段的快速发展,在影视创作中充分开发利用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甘肃省文化产业乃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二)丝绸之路文化资源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

1.电视专题片

中国影视界主创人员很早就将目光投向丝绸之路。近几十年来,以甘肃丝绸之路文化为背景拍摄的电视专题片有《丝绸之路》、《新丝绸之路》、《敦煌再发现》、《守望敦煌》、《大河西流》、《敦煌写生》、《敦煌》、《黑戈壁·黑喇嘛》等。1979年,中央电视台(CCTV)与日本放送协会(NHK)合作拍摄大型系列片《丝绸之路》。《丝绸之路》让许多人真正了解了这条举世闻名的古代商道和蕴涵丰富人文历史文化的中国西部地区,它代表了当时中国纪录片制作的最高水平,在日本等国家掀起一股了解中国的热潮。2004年6月,中国中央电视台与日本放送协会再次携手合作摄制12集电视纪录片《新丝绸之路》。两国共派出350多人的拍摄队伍,深入敦煌、楼兰、黑水城、喀什等地采访,还专门设立海外组,在八国十个博物馆拍摄到大量珍贵镜头。该片历时两年摄制完成,于2006年3月10日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播出。《新丝绸之路》以近年来考古发现与学术研究成果为基础,尽可能还原历史原貌。该片在技术手段上也多有突破,首次使用超高清晰设备,以直升机、动力伞、航模飞行器从空中全方位进行拍摄,首次将电脑复原的壁画展现在世人面前。为尊重拍摄双方的审美情趣、观察角度、素材取舍和表述方式,合作方式比较灵活,最终形成CCTV与NHK两个版本。

第3篇:丝绸之路上的文化艺术范文

井上靖:想象中的西域世界

井上靖,1907年生,日本当代著名作家、评论家和诗人。

井上靖是一位大量取材中国历史、特别是以中国史传文学为素材进行创作的作家。他以中国历史及古代名人为背景创作的作品有《天平之甍》、《孔子》、《杨贵妃》,还有根据《元朝秘史》创作的小说《苍狼之争》等。这些作品在日本深得广大读者的好评,成为日本人民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不朽文学遗产。

在井上靖的创作中,最醒目的是丝绸之路题材的小说。井上靖不但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倾慕不已,而且对中国的西北地区及丝绸之路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20世纪50年代以来,他阅读了大量有关敦煌文化、经济、地理、历史的资料,全身心投入到以丝绸之路和敦煌历史为背景的文学创作中,还几次去京都向敦煌学专家藤枝晃教授请教,先后创作出了以中国古代西域风土人情、历史掌故为题材的历史小说《楼兰》、《敦煌》、《异国的人》、《漆胡尊》、《昆仑采玉》等。其中《楼兰》、《敦煌》两书曾在日本获得“每日艺术大奖”。

井上靖的丝绸之路题材小说,完全是一个虚构的艺术世界,营造的是一个想象中的西域。他借鉴了中国史传文学的叙事模式等艺术实践经验,无论在人物的选取、人物性格的刻画方面还是在题材的组织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特点,没有完全拘泥于细节的真实。作家通过古朴幽深的笔调,以艺术家的视角审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着重描写了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及其复杂性,寄寓了作者对人生、对历史的独特思索,抒发了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深厚感情,把读者带到那远古的遐想之中。

丝绸之路是井上靖创作的灵感之源,但在他写作《敦煌》、《楼兰》等小说时,并没有去过西域。井上靖说,他写作的资料“有的是仰仗于历史材料体现的,有的是依赖于稗史材料表达的,都是没有到实地考察游览过,而提笔一挥而就的”。所以,到西域实地考察就成了井上靖先生最大的心愿。1977年,他终于如愿以偿,来到憧憬已久的古丝绸之路和重镇敦煌,对井上靖来说,这是一次梦境与现实交织在一起的美妙的旅行――春风不渡的玉门关、美轮美奂的莫高窟、沙漠中的绿洲、万里黄沙的疆场,都使他陶醉。他感叹地说:“真没想到敦煌竟与我想象中的这样相像。”“23年前我就写成了《敦煌》,可直到今天才头一次见到它,却一点儿也觉不出陌生。我与中国太相通了。”从此以后,井上靖访问了中国27次,其中两次到了河西走廊,三次到了塔克拉玛干周围地区,游历了他自己小说中的舞台。虽然西域古代历史已湮没在流沙之下,使得他感慨万千,但他在旅途辛苦之中,还是悠然入梦:“月光、沙尘、干涸的河道、流沙,从古至今,依然如故,这只有在倾注了青年时期心血的小说的舞台上,我才能睡得如此香甜、安稳。”

井上靖对中国的热爱之情以及他的杰出贡献使他得到了中国人民的尊敬与赞誉,他是第一个被北京大学授予名誉博士的日本人。1991年1月19日,一代文坛巨匠溘然长逝。斯人已去,但在中国读者心目中,井上靖永远是了解丝绸之路文化的一面镜子。

喜多郎:关于丝路的绝响

喜多郎,原名高桥正则,日本新世纪音乐的代表人物,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音乐家。

喜多郎的早期作品可以说基本是电子合成音效,1978年,他作为独立的音乐人发行了自己的第一张唱片《天界》。1979年又发行了《大地》和《OASIS》。喜多郎的音乐着重表现内心的感受,幽昧深远,令人回肠荡气。日本著名导演玉井勇夫说:“喜多郎的音乐具有深切的优美,它的朴实已达到了真纯的境界。欣赏喜多郎的音乐,犹如面对无垠的世界和绚烂的艺术,令我们毫无牵挂地飞行在原始世界,遨游于浩瀚未来。于是,我们又再次听到对喜多郎的喝彩之声。”

真正让喜多郎具有国际声誉的是一次偶然的机遇。1980年,他应邀担任了日本NHK电视台的节目《丝绸之路》的音乐制作。当时这位27岁的日本音乐人并没有来过中国,也没有在这条举世闻名的千年古道上行走过,但是他凭借着对中国音乐的间接认识和音乐人对历史的特殊感悟,以一颗敏感的心和对大自然的灵性感知,仅仅根据NHK拍摄的《丝绸之路》纪录片中的镜头,便神奇地再现了遥如梦幻的丝绸之旅,创作出了充满东方韵味的旷世之作,表现出了中国的古文明和欧洲古文明之间的交融,悠远绵长的动人旋律和空灵迷离的意境让这张唱片成为喜多郎最受人喜爱的唱片,他由此一举成名。

谈起《丝绸之路》的创作,喜多郎说:“在创作它的时候,最打动我的是中国人在悠久的历史中形成的那种心灵的深厚,在那种深厚中,人们生活着。这对我来说是深有启发的。特别是奈良的药师寺有一个玄奘三藏院,里面有玄奘法师的遗骨,一想到有这样的灵魂安葬在这里,我的确会产生一种很深沉的联想。”NHK12集《丝绸之路》原创音乐委婉而壮美、凝重而空灵,似乎是一曲现实与历史的对歌,富有涤荡心灵的力量。 《丝绸之路》三部曲使对丝绸之路有着特殊感情的中国人记住了喜多郎,也使得喜多郎的名字有了世界的意义。从此,丝绸之路成为喜多郎音乐艺术永远的主题。

喜多郎与中国的渊源甚深,他是中国最早正式引入的日本音乐家之一,同时也是第一位在中国举行音乐会的日本音乐家。在喜多郎创作了《丝绸之路》20年之后,他才真正去了那里,从此丝绸之路在他的心里结下了一生的情缘。在新疆,他从中国西部的音乐、文化、生活方式中学到了很多,那些音乐仍然能给他活力,“对我来说它不是过时的,而是一种时尚”。后来,喜多郎因创作了《敦煌》组曲,被中外敦煌专家喻为“最了解敦煌的人”。

喜多郎是除了坂本龙一(《末代皇帝》配乐之一)外惟一获得过美国格莱美奖的日本音乐家,他关于丝绸之路的名曲反复被大陆及港台的影视节目引用作为背景音乐。他的音乐追求的是心灵与自然的和谐,这种情感不仅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观,也是世界和平意识的土壤。

平山郁夫:多彩而无言的丝路圣境

平山郁夫,1930年生,享誉世界的日本著名画家,曾任日中友好协会会长。

平山郁夫是最早向世界介绍中国丝绸之路文化的国际友好人士,他为中日友好事业,尤其为宣传丝绸之路文化,保护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付出了大量心血。

平山郁夫对丝绸之路怀有一种朝圣般的感情,丝绸之路和西域佛教的历史文化遗迹,大多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艺术的展现。他曾经因为白血病而面临死亡,病魔几乎使他永远放下手中的画笔。可谁又能相信,他会奇迹般地活下来,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毫不夸张地说,是丝绸之路给了平山郁夫生命的信念。

平山从上世纪60年代起,以玄奘为榜样,以他的“不东”精神(即不成功不东还)为动力,开始走上玄奘式的艺术取经之路,人们称他为“当今的唐玄奘”。自1975年第一次来中国,30多年来,平山郁夫到过中国80多次,其中仅新疆就来过20多次,并多次作为首位外国访问者亲历丝绸之路的许多地方,留下了他作为文化遗产探索者与保护者的足迹。他是当今世界走遍丝绸之路的第一人,也是走遍中国唐代高僧玄奘西域取经之路的第一人,他一生走访了有古代文化遗址的地方500多处,共画有草图1万多幅。作为苦行僧般的旅人,平山郁夫深知旅行在创作中的意义。他创作了大量以当时旅行为机缘的作品,比如沿丝绸之路追寻文化交流的遗迹、佛教的传入途径、大和路之行等题材作品。这些作品大都是通过华美的桔黄色和冷澈的青色,来把握物象的幻想魅力和耐人寻味的精致性。

第4篇:丝绸之路上的文化艺术范文

中国丝绸博物馆是我国最大的丝绸类主题博物馆,位于杭州玉皇山西南面。玉皇山在杭州古城的南部,北临西湖,聚集着 “雷峰夕照”、“南屏晚钟”、“苏提春晓”等著名景点。而玉泉山内,亦是文化气息浓厚,四海闻名的“龙井”就出自于此。

丝绸般的时光

中国丝绸博物馆的大门广场前,竖立着一尊中国古代妇女舞蹈的石像,其穿着丝衣翩翩起舞的形象体现了丝绸华贵和柔美的特点。

进入博物馆大厅后,看似不起眼的两个竹篓却吸引了所有参观者的目光,里面装着桑叶及蚕宝宝。蚕吃桑叶这个大自然极为普通的食物链,却造就了整个丝绸工业,人们在感叹大自然神奇的同时,也为我们祖先的智慧而动容。博物馆将其置于正门大厅之中,也既是从丝绸的源头开启了参观者的丝绸文化之旅。

自古以来人们对于“美”的情有独钟,往往通过服饰来展现。服饰的美不但体现在色彩和风格上,衣物的材质更能体现人们对于服饰精益求精的追求。文物是博物馆展示的实质,也是对历史最好的见证。在丝绸博物馆中,就保存着各个时期出土的丝绸品及丝绸制作工具,以及见证丝绸商业的条约和凭证。

在新石器时期的展示台前,几件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丝绸制作工具,使我们了解到祖先们在远古时期就已经开始进行丝绸的加工。除了江南地区以外,也有山西、辽宁等地区的出土文物,因此可以断定丝绸的生产工艺很早就已经从江南地区传播到中国各地,遍布大江南北。而在商代出土的甲骨文里已有“蚕桑丝帛”的字样,表明了丝绸技术在商代已经被广泛应用并记录流传。随着展览文物的不断变化,也显示出丝绸在古人生活中的地位不断发生变化。在唐朝时期,丝绸上已经出现了成型的绘画。那时,丝绸服饰不仅是御寒遮体的衣物,也逐渐显示出艺术的价值。而到了清朝的展台,竟然出现了我们现在常见的“护照”,细读上面的文字才了解到当时的丝绸工业已经十分成熟,并出口海外,护照是丝绸出关的一大凭证。而在护照边上的那张官机执照则告诉我们,那个时代的丝绸已经是官办产品,可见丝绸产品在当时的地位。

丝绸之路长漫漫

走过丝绸的历史展区,进入我们视线的是不同风格的丝绸产品,我国古人的智慧在丝绸工艺上发挥得淋漓尽致。绫、罗、绢、缎代表着丝绸纺织的不同工艺,展厅中以巨大的展板向参观者展现着各种丝绸工艺的异同,以及丝绸品种的丰富多样。通过不同纺织机对经纬线的编织技巧,可分为经锦、纬锦、宋式锦、双层锦。根据丝绸制品表面式样的不同又可将成品的丝绸发展成妆花、织金、缂丝、绒等丝绸式样。在丝绸的印染技术方面,夹缬、蜡缬、灰缬、绞缬是最为常见的。当众多绣品在眼前出现时,我们了解到丝绸不光可以是用机器纺织的成品,而且也可以通过绣工进行加工,创造出不同的丝绸艺术品。在不同的丝绸材料、不同的工艺及不同加工流程相交织中,形成了蜀锦、云锦、宋锦“中国三大名锦”,以及粤绣、湘绣、苏绣、蜀绣“中国四大名秀”。而丝绸图案多以天地神界、鸟语花香、吉祥天地等为主题特色。

唐三彩是我国陶瓷艺术的代表作,其中以骆驼为主题的唐三彩在我国极为闻名。在博物馆大厅的回廊上摆放的那只唐三彩向我们展示了它与丝绸的故事。丝绸作为我国的瑰宝,不但是古代上层社会的用品,也深受海外贵族的喜爱,因此形成了我国对外的丝绸贸易,著名的“丝绸之路”因此得名而来。许多古驿站和重镇因为丝绸而变得闻名遐迩。除了西域陆路的丝绸之路,在江南成为丝绸中心后,海上丝绸之路也被打通。一个明代福船的模型让我联想到了著名的“郑和下西洋”,他在旅途中也将丝绸作为与他国建立友好关系的礼品。同时,西方也将丝绸作为贵族地位的象征,通过图片可以得知,无论是贵族的衣物、饰品还是床上用品,都极为讲究地使用着丝绸制品,可见丝绸在海内外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华服天工巧绣成

走进各个时期服饰的实物展厅中,各朝各代服饰风格、色彩、款式大不相同,然而从先秦开始,都使用丝绸作为服饰用料的首选。在展厅中,无论是帝王的服饰、还是少数民族的贵族服饰,无一不采用丝绸代表其身份。其中清朝皇帝的几件龙袍保存完成,不仅是我国宝贵的服饰文物,也是丝绸历史地位的有力见证。除了服饰以外,在展柜上展示了许多丝绸类的饰品。从精美的荷包、玲珑的刀鞘,再到披肩、鞋帽,古代人民尽其所能将丝绸展示在身体各个部位以显富贵。这些丝绸产品虽然经历了百年的历史沧桑,但细细观察,仍然能感觉到用料的考究,做工的精美。就是这一针一线幻化出了巧夺天工,绚烂夺目的古代服饰文化。

与传统丝绸衣物相比,现代丝绸服饰更具有时代的特征。现代元素和海外元素已融入传统的丝绸服饰之中。博物馆中所展出的现代丝绸衣物,由著名的浙江小百花艺术团提供,这些衣物无论是实物展示还是视频播放,都能让人得到美的享受。不同风格的衣物也体现了不同人群的特有气质,而其中两件更是为央视春晚主持人量身定做,突显其庄重高贵的气质。

第5篇:丝绸之路上的文化艺术范文

8月7日,怡莲丝品在北京自有品牌――“月光白”。作为中国首个中高端丝绸品牌,“月光白”以其较高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时尚的设计理念,不仅使古老的丝绸文化焕发新生,同时也填补了国内中高端丝绸市场的空白,对于提升中国丝绸品牌的国际影响力,推动中国从“丝绸大国”到“丝绸强国”的升级具有重大意义。商务部、中国丝绸协会、湖北省相关领导悉数出席,共同见证这场丝绸艺术与时尚元素完美结合的时代盛宴。

楚地“古法原丝”获得新生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帛的国家,而作为中国丝绸源产地的楚地,养蚕、纺织、刺绣的工艺均高超绝伦,自宋代起,“楚丝杭绸”的说法风行民间。楚地所产的古法原丝曾经沿着丝绸之路被广为传播,并成为国际市场的宠儿。

作为丝品行业的翘楚,怡莲丝品多年来专注于传承及发扬楚地深厚的丝绸文化。为了揭开楚地古法原丝的特性来源,上个世纪末,湖北怡莲丝品联合法国提籁雅在湖北英山成立了“21世纪楚丝研究中心”,采用现代高科技手段用楚丝与各种纺织材料进行8项指标比对,揭开了“楚丝”优越品质的奥秘,使得古法原丝获得还原,并通过现代工艺和时尚设计使“楚丝”这项传统工艺走向新生。

“软黄金”彰显“硬实力”

此次的“月光白”属于“楚丝”中的上品,以其 “亮、白、莹、润、滑”的特点和天然色泽的优越附着性而被业界称为“软黄金”。为了增强这种“软黄金”的“硬实力”,怡莲丝品汇聚一大批国内外顶级产品花型、工艺设计师,通过不断的与国际专业丝品行业的交流与合作,探索出一条创新传统的品牌之路。

从产品线上看,“月光白”系列涵盖蚕丝被、丝巾、家居服及丝质包,在产品设计方面,怡莲聘请了国内顶级设计机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张宝华教授参与产品设计并担任顾问,同时与国内外高端设计服务机构及知名艺术家合作,确保了产品设计的高水准和国际化。

将时尚融入丝绸,以丝绸谱写艺术,“月光白”作为载体,不仅续写了传承千年的丝绸传奇,更是通过时尚定位赋予丝绸新的价值,将时尚人群带入高端丝绸艺术的殿堂。

全产业链布局

“面对新的时代对传统丝绸行业带来的压力和挑战,除了大幅提高产品附加值以外,产业升级也至关重要。怡莲丝品在进行战略布局时,就着眼于全产业链的层面。到目前,我们已经拥有从蚕茧收烘、缫丝织绸到成品制作这样一条完整的丝绸产业链,具备较强的上下游一体化的优势。” 怡莲丝品董事长彭善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第6篇:丝绸之路上的文化艺术范文

然而,这曾牵动着东西方来往商人命运的丝绸并非只来自中国的中原一带。在古道上年复一年西行的丝绸,也曾悄然改变它本初的容颜,浸染了更多新鲜神秘的元素。地处丝路南道要冲的于阗(音“tian”,今新疆和田地区)就盛产一种著名的丝绸―艾得莱斯绸。正如其诞生地一样,“艾得莱斯绸”吸聚东西方精华,闪烁着有别于中原丝绸的异样光彩。

那么,桑蚕何以能落户于阗?古代中原不传之秘的丝绸纺织术又何以能在此地勃然传播?艾得莱斯绸到底魅力何在?

桑蚕何以落户于阗?古代中原不传之秘的丝绸纺织术又何以能在于阗勃然传播?除了那则传丝公主的传说依然鲜活,艾得莱斯绸的来历依然是一个难解之谜。

“传丝公主”将丝绸带入于阗?

《新唐书・西域传》曾称于阗之人“工纺织”,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也有过类似的评价。而今,这些有着赞许成分的话语依然是那么恰如其分。和田以艾得莱斯绸为代表的丝绸文化仿佛是一个永恒谜题,吸引着人们无休止地去追问去破解。

“艾得莱斯”即维吾尔语“扎染绸”之意。新疆的和田地区,即古之于阗国所在,作为陆地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枢纽,正是艾得莱斯绸扎根、生长、繁盛之地。

每当看到色彩艳丽、对比鲜明的艾得莱斯绸,一种裹着大漠风尘的异域情调就会扑面而来。环顾艾得莱斯绸的周边,花帽、胡旋舞、手鼓、热瓦甫,洋葱、孜然、葡萄、哈密瓜,一切似乎都与中原风物迥然而异。可是,只要我们略加考察就会发现,艾得莱斯绸的根仍然扎在中原大地。

从某种意义上说,“丝绸”二字便意味着中国。西方人先识丝绸,方知中国。西方人称丝织物为塞尔基(Serge),称中国为塞里加(Serica),称中国人为塞里斯(Seres)。在一个漫长的时期内,西方学者并不清楚丝绸的来龙去脉。有人以为丝绸是从树上长出来的,有人以为吐丝的蚕跟蜘蛛一样长着8只脚,要用稷养上4年、青芦养上5年才会从肚子里吐出丝来。然而,于阗的塞种人却很早就得悉了丝绸的真实秘密。

古时候,漫漫丝绸古路虽然商旅往来频繁,交易活络,但一切有关丝绸的核心秘密―蚕桑技术却是被严加封锁,决不允许被从中原帝国带出关的。那么,中原蚕桑技术又是怎样传入西域的于阗国的呢?从下面这个故事里,我们或许可略见其端倪。

于阗王曾娶一位来自东国(也有书说是中国)的公主为后。在迎娶公主时,于阗国的使者暗中请求公主想法把桑蚕养殖技术带来,这样将来于阗国民就可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公主将这个请求暗记于心,下嫁之时,她偷偷把桑蚕种子藏在帽絮中,一路骗过关防。这样,才把养蚕制丝的方法传到了于阗。从此以后,于阗“桑树连荫”,本地居民方可自制丝绸。

“传丝公主”的故事原来只见于古老的《大唐西域记》之中,可没想到在近现代的考古挖掘中它居然得到了验证。

考古学者曾在和田东北沙漠深处的丹丹乌里克遗址,发现一块8世纪的木板画,上面描绘着一位中国公主戴着一顶大帽子,一个侍女正用手指着它。研究者都认为,这里所画的正是那位传播养蚕制丝方法的丝绸女神。

传说归传说,我们仍需要事实来验证。解放后,考古工作者在新疆发掘出大批记载西域丝织生产的汉文文书。另外,在尼雅古城出土的距今至少2000年的丝绸碎片,竟和今天的艾得莱斯绸制作工艺完全相同。蚕、桑树和手工纺织工具残件,的确证明了艾得莱斯绸拥有异常古老的历史。

桑蚕何以落户于阗?古代中原不传之秘的丝绸纺织术又何以能在于阗勃然传播?除了那则传丝公主的传说依然鲜活,艾得莱斯绸的来历依然是一个难解之谜。

美丽艾绸的“硬件”与“软件”

大凡一种声名久远的好物件,其诞生与繁盛总是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艾绸亦是如此。

和田养蚕业之盛,也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有关。和田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雪水丰沛。特别是这里春天来得较早,气温提升快,夏季气温稳定而不过高,对于栽桑育蚕很适宜。据一位养蚕专家说,仅和田一地的现有桑树数目,就达到江苏、浙江两省之和。

制作出优良的艾得莱斯绸,光有桑蚕这些“硬件”还不够,还必须有“软件”―即过硬的技术手段,最主要的即扎染技艺。

扎染又称扎缬、绞缬或染缬。中国染缬艺术的形成条件早在周代以前便已具备,在秦汉时期开始流行。到了六朝时代,绞缬已经是“贵贱皆服之”,可见当时应用已很普遍。直到今天,在大理白族地区、海南黎族地区、四川自贡地区仍然保留了古代的扎染技术。

中原的扎染工艺也是一路西传。解放后从新疆阿斯塔那地区先后发掘出土六朝时代的红色白点绞缬绢、绛色白点绞缬绢,都是重要证据。

在具体工艺上,直到今天,和田农民制作艾绸仍然用原始手工操作工艺,与海南黎族使用同样的“扎经染色法”,即先扎染后织布。这与大理白族先织布后扎染分属两种工艺。

和田农民的织绸机有一人多高,需要手脚并用。织机全是木质的,蚕丝的一端拴在一块大石头上,靠石头本身的重量将丝拉紧,工人则在另一端按设计好的图案将丝织成绸。

吸聚东西方精华的艺术品

站在一匹匹绚丽的艾绸前,我们总难免心生疑窦:是谁的妙手成就了如此美轮美奂的图案?

其实,图案是通过扎染完成的。工匠根据图案需要,将经线用玉米皮扎起来,浸到矿物和植物的染料液中着色。扎经是非常细致而繁琐的工序,图案的形象、布局、配色都要在扎经艺人的妙手下才能体现出来。

扎经完成后再分层染色、整经、织绸。染色过程中图案轮廓因染液的渗润,有自然形成的色晕,好像用干笔擦出的效果,参差错落,疏散而不杂乱,既增加了图案的层次感和色彩的过渡面,又形成了艾得莱斯绸纹样富有变化的特色。这就如同那些高明的画师,往往掌握着某些用色和运笔的绝技。

在唐代以前,丝绸的纹样花色也同样主要借自于中原。1995年10月,在和田民丰县,出土了一件绣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文字的织锦。卜辞为汉语自不必说,其总体风格和设计思想也显然受到秦汉时期中原文化的影响,图案为星纹、云气纹及孔雀、仙鹤、辟邪、虎等瑞禽兽纹,华夏之风尚浓郁。

值得一提的是,直到五代时,于阗国王李圣天(塞种人)仍然“衣冠如中国”,足见中原文化对于阗的影响之深远。

至隋唐时代,新疆丝绸在纹样方面开始有了变化,可以说是东西方文化兼收并蓄的发端。新疆出土的大量隋唐时代的纺织品实物证实了这一点。在这些实物中以“联珠纹”“陵阳公样”“胡王锦”最具代表性。据研究,“联珠纹”主要来自波斯,“陵阳公样”主要来自中原,而“胡王锦”则是东西方文化结合的产物。

一方面新疆的丝绸文化受到东西方的影响,另一方面,新疆丝绸也在影响着东西方。公元10世纪,于阗国王曾带大批和田制作的“胡锦”“西锦”到中原进行商贸交易,在中原十分抢手。同时,在伊朗、土耳其及中亚国家的史书中也有过关于“艾得莱斯”的记载。

艾绸上的“瓜果之乡”

和田丝绸真正变成今日我们看到的艾得莱斯绸的模样,是在和田地区信奉伊斯兰教之后。

公元16世纪整个新疆维吾尔民族全部信仰伊斯兰教,从此, 伊斯兰教的影响深深渗透于维吾尔族的经济、政治、文化之中。服饰文化自然折射出伊斯兰宗教的文化精神。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保留着其他文化的遗痕。

由于伊斯兰教禁忌偶像崇拜, 所以禁忌在服饰、饰物和建筑物上描绘人物、动物。故此,维吾尔族以各种花卉纹样, 以植物的枝、叶、蔓、果实图案纹样, 以现实生活中的壶、盆、瓶、炉、坛、琴等物的图案为装饰纹样, 并以直线、曲线、弧线构成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菱形、星形、新月形、锯齿形等各种各样的规则或不规则的几何图形, 尽情装点着维族妇女的裙裤、坎肩,男子的袷袢、腰巾等。

正是在这种宗教文化背景下,具有强烈民族特点的艾得莱斯绸问世了。在图案中,最重要的实物象征莫过于“巴旦木”了。

巴旦木纹具有明显的宗教含意,广泛应用于维吾尔人几乎一切装饰艺术中。巴旦木是“巴旦杏”的果核。这种杏树盛产于南疆,其果核形似新月,而新月正为伊斯兰之标志,故此,巴旦木图案成为维吾尔族极其看重的装饰图案。如巴旦木花帽的图案,就是由按前后顺序旋转排列的四个巴旦木纹样构成,线条丰富,花色庄重素雅。

另外,艾得莱斯绸图案中瓜果、枝叶运用得较多,似乎流露了“瓜果之乡”和田人民的自豪之情。热瓦甫琴、独它尔琴的图案也很普遍,似又显示了歌舞之乡的特色。此外,对妇女喜爱的饰品,如梳子也多有表现。其中,图案直观易辨认者有之,强烈变形难以判别者亦有之。

艾绸的色泽也与中原不同,鲜艳明丽,色彩反差大,与沙漠边缘单调的环境形成了强烈对比,隐隐透出此方百姓热情奔放、豪爽直率的性格。

此锦只应天上有

宋元时代,维吾尔族纺织工人创造了织金锦的新工艺,增加了织品的华丽,对我国各地都有影响。元朝政府对这一新工艺极为重视,把300余户织金锦工人调往甘肃安化一带,设局制作,为织金锦工艺的传播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7篇:丝绸之路上的文化艺术范文

来自印巴市场的客商在仔细了解绵阳天虹、南充佳合、珙县智溢、银河地毯等多家展商的蚕茧、蚕丝、蚕丝被、手工真丝地毯等产品,与部分展商签订了订单。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蜀锦”、“蜀绣”产品以其精妙的技艺和极强的艺术美感征服了不少客商,而三家展示藏、彝民族服装和手工艺品的展商也得到了众多客商青睐。

本刊记者采访了四川省商务厅副厅长李维民,详解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下四川丝绸行业的发展。

记者:四川提出要把丝绸产业打造成“朝阳产业”,具体规划和步骤是怎样的?

李维民:作为传统农业大省,茧丝绸业一直是四川的民生产业和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和大小凉山,茧丝绸业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骨干产业、部分县(区)财政主要来源和实现精准扶贫的重要渠道。

四川省委、省政府对茧丝绸发展高度重视,提出要把蚕桑丝绸产业打造成为农民增收、文化传承、生态建设的千亿产业和“朝阳产业”。围绕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我们将按照“优化配置,突出市场化发展;集中规划,突出集约化发展;开发资源,突出多元化发展;效益优先,突出高效化发展”的原则,实施“蚕桑种子、蚕桑基地建设、茧丝绸提档升级、桑蚕茧资源高效化利用、品牌与市场建设、蚕桑丝绸文化建设、产业化经营主体培育、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九大工程,以期到2022年,全省基本建成多元化高效化的现代蚕桑丝绸产业体系,全产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在产业布局上,将以“锦城”――成都、“绸都”――南充、“茧丝之都”――凉山为基础,打造3个“蚕桑丝绸文化旅游名城”,建设蚕桑丝绸产品集散交易中心(南充)、丝绸高档精品展示中心(成都)和茧丝交易中心(凉山);将桑、蚕生产能力布局在攀西、川南、川中北3个产业带40个基地县;以成都、南充、凉山、绵阳为重点,聚集建设10个优质丝绸、服装、家纺及蚕桑资源新兴产业工业园区,形成“三城、三带、十园区”的总体布局。

记者:作为“南方丝绸之路”起点,四川丝绸怎样抓住“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机遇,锻造新优势,取得新时代的新发展?

第8篇:丝绸之路上的文化艺术范文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英语文化教学

1.丝绸之路的历史地位

丝绸之路作为贯通亚欧大陆的动脉,是世界史发展的中心。它把欧亚大陆的蒙古、塔里木盆地、准格尔、、帕米尔、河中、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土耳其等地区连结起来,并使它们相互依存地发展起来。丝绸之路是世界主要文化的母胎,尤其是在这条路的末端部分曾经产生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埃及文明、花喇子模文明、印度河文明、中国文明等许多古代文明。丝绸之路的历史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物质文化方面。由于丝绸之路贸易的繁荣,中原地区的丰富物产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源源不断地传播到西域、中亚、印度、波斯、阿拉伯和地中海欧洲区域。在粟特人、突厥人、回鹘人、阿拉伯人、波斯人的努力下,大量工艺精美、品种繁多的丝绸、瓷器、茶叶、纸张、冶铁技术、水力技术、金银器皿和工艺品、钱币、雕版印刷、炼丹术等通过丝绸之路传入西方。在中国物质文化传入西方的同时,通过丝绸之路贸易,西方物质文化也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的物质文明和物质生活:例如,草原民族的羊马牲畜、畜产皮毛、毛织品,西亚的珊瑚、翡翠、珠宝、琉璃器、各种香药,苜蓿、胡姜、葡萄、石榴、胡椒、波棱等作物,中亚的酿酒术,印度的制糖法、建筑技术等,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1]。

第二,民族文化融合方面。自公元初以来,由于草原民族的活动,在欧亚大陆导致持续数个世纪的民族大迁徙浪潮,甚至影响到罗马帝国的兴衰。丝绸之路的开辟几乎是与民族迁徙的浪潮同时发生的。欧亚大陆腹地自古以来就是民族迁徙和融合的十字路口。在中亚,汇聚了人类历史的几个主要文化体系:中国文化、印度文化、闪族伊斯兰文化和希腊罗马欧洲文化体系。正如摩尔根所说:“塔里木河流域是世界文化的摇篮。找到这把钥匙,世界文化的大门便打开了。”丝绸之路成为民族融合和交流的渠道和纽带,古代塞种人、匈奴、大月氏、粟特、阿拉伯、突厥、波斯、吐蕃、吐谷浑、鲜卑、党项、回鹘、铁勒、蠕蠕、哒、氐族、羌族等在这一地区的活动十分活跃,深刻影响了欧亚大陆的历史[1]。

第三,科技文化方面。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与丝路贸易的繁荣,东罗马帝国、阿拉伯大食帝国、印度和波斯帝国的科学技术和知识,如天文学、历法、数学、医药、建筑技术、制糖技术、制玻璃技术、制酒技术、缝合木船技术等传入中国。西方科学技术知识的传入,是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对中国的重大贡献[1]。

第四,宗教文化方面。丝绸之路的开辟,为各种宗教文化传播中国提供了条件。自从公元1世纪佛教传入中国后,随着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伊斯兰教、摩尼教、景教、祆教、犹太教、基督教等各种域外宗教涌入中国,对中国的社会结构和思想哲学产生了根本性影响[2]。

第五,艺术生活方面。丝绸之路带来的西域文明的影响表现在中国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从饮食、服饰、宅居、节庆、娱乐等风俗时尚,到音乐舞蹈、文学艺术,都反映了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巨大融会力[2]。

2. 丝路文化教学的意义

古代丝绸之路是连接亚欧大陆东西南北的商贸道路网络,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之间的和平交往、商贸互通、文明交融、和谐相处之路。古丝绸之路所体现的这种精神,在当今世界仍然极富生命力,并将为西安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提供不竭动力。主席在哈萨克斯坦访问时,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他强调,20多年来,随着中国同欧亚国家关系快速发展,古老的丝绸之路日益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这对于当今复兴丝绸之路、加强沿线各国的经济贸易和其他各种合作、传承东西方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历史文化的传承者,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培养丝绸之路城市友好使者为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 如何让大学生认识到丝路文化学习的重要性;如何能够合理地组织教学,进而有效地将丝路沿线各国的重要文化渗透到外语课堂教学之中。因此,研究丝绸之路文化教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3.丝路文化教学实施途径

3.1文化知识传授

在“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个大背景下,外语教师应该将丝绸之路的沿线国家的重要文化知识渗透在教学活动之中。如: 文化的本质特点和功能,文化包含的内容和范畴,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念和习俗规范等,都需要教师利用课堂内外通过各种形式传授给学习者,如可以通过讲座的形式,以不同的文化主题构成一系列的文化讲座,这样有利于学习者进行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如,一个中国人,如果不了解丝绸之路的沿线国家所谓的交际距离,在交谈过程中如离对方太近或太远,都会引起对方的不适,这就是文化造成的误解,所以在教学外语教学中要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培养。

3.2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是研究者以科学的态度,从掌握的文献资料中摄取信息、材料,帮助了解事实真相,并发现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研究方法。案例分析的目的是考察特定事件或事物的发生和变化,回答“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实际的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的失败案例来说明跨文化交际中误解产生的原因,帮助学习者了解不同文化在某个方面的不同期望和表现[7]。可以从报纸,新闻报道渠道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子,让学生对这些失败的例子进行分析,或者教学者也可以给出四个选项解释误解产生的原因,让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选择,如果一次选错,就让他们再选,直至选对为止。案例分析通常采用以下几个步骤:①背景简介;②干预及过程;③效果及现状;④问题分析;⑤启示、思考;⑥结论与讨论;⑦建议等。

3.3文化互动教学

这是以教师与学生作为不同文化表现者的之间的互动教学,使学生在与教师的文化互动中感知外来文化,如教师与学生相互讨论某一文化现象,使学生在探讨中感知到自己与教师文化的不同,然后形成自我判断,可以采取的方法有文化疑惑解析、文化冲突化解、文化专题研究等。通过开放式的、平等性的、交流式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自觉地形成开放、平等、尊重、宽容、客观、谨慎的文化态度。因此,在互动讨论中,教师也应特别注意以开放、平等、尊重、宽容、客观、谨慎的态度组织讨论,只有将这些文化态度渗透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形成相应的文化态度。

3.4文化实践教学

文化实践就是让学生在外语教学中直接参与丝绸之路的沿线国家文化交往,在亲身参与的文化实践中获得有关丝绸之路的沿线国家文化的知识、形成对沿线国家文化的认知态度与理解能力。

西安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实施方案》日前正式出台,我市确定五大重点任务,着力打造“一高地六中心”,努力把西安建成最具发展活力、最具创新能力、最具辐射带动作用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一高地”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开发开放高地。“六中心”分别为金融商贸物流中心、机械制造业中心、能源储运交易中心、文化旅游中心、科技研发中心、高端人才培养中心。为落实好《西安宣言》,力争每年在西安举办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城市市长论坛、市长圆桌会议。争取国务院批准西安欧亚经济论坛由两年一届改为一年一届,并同期举办丝绸之路博览会。在此期间,西安还将举办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洽谈会、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丝绸之路美食文化节等系列活动。

以上活动将为学生提供了最佳的文化实践平台。学生通过参加志愿者活动,就能够低成本、快捷又方便地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人们直接交往,在交往中直观地获得文化知识,从而大大地提高了他们的文化意识和能力。

为了充分利用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人们最直接接触的机会,提高其有效性,教师事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知识、意识、能力准备。同时,在参与有关丝绸之路经济带会议之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专题讨论会或者专题辩论会,让学生总结他们获得的文化知识,形成的文化态度以及文化能力的体会。

结语

综上,笔者分析了丝路文化的历史渊源、文化教学的意义,讨论了如何将丝路文化渗透到外语教学课堂之中。通过对丝路文化教学的探讨,本文旨在引起大学英语教师对丝路文化教学的重视,从而使更多的教师参与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之中,将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11.12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S].2010-07-29.

[3]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三十条意见,2012.04.23

[4] 余树声.丝绸之路:外层文化圈的构建[N].西安日报,2013-10-14(11).

[5] 商子雍.丝绸之路的精神内蕴及其现实意义[N].西安日报2013-10-14(11)

[6] 魏建华,周良.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重要演讲时倡议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N].西安日报,2013-9-8(1).

[7] 张文.丝绸之路风情街:展示异域风情,串联丝路文化[N].西安日报,2013-10-2(5).

[8]袁建平.“丝绸之路”溯源[J].社科纵横,2001(2).

[9]布尔努瓦.丝绸之路[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

[10]胡文仲.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11]陈申.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M].北京: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第9篇:丝绸之路上的文化艺术范文

这也许是世界上最早被全球公认的 “中国制造”。不,是最早的“中国创造” 品牌,相当于当今的美国苹果手机、法国的香水、德国的汽车、日本的电子产品。它是比以上还要更“牛”许多的世界级品牌。

这个东西就是雄霸世界、至今仍然被世界津津乐道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还有谁能比它称雄世界时间更长呢?!

“四大发明”一经问世,世界哗然。

“四大发明”一经丝路传播,震惊世界。

由此,我深深地理解了2000多年之后,中国为何重提“创新驱动”和“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改变世界的力量是什么?

历来爱好和平的中国人从来都是用灿烂而绚丽的文化深刻地影响着世界。

丝绸之路开启了人类最早的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大门。

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四大发明最先改变了世界前进的航程。

在四大发明提出之前,西方好多人只知道中国有火药、印刷术、指南针三大发明。后来,来华传教士、英国著名汉学家艾约瑟最先在上述三大发明中强烈要求增加造纸术这项“卓越的发明”,从此,四大发明概念正式成型,再后来,英国汉学家李约瑟对此发扬光大,他撰写的《中国古代科技史》一书首次对“中国四大发明”给予了世界性高度评价,从此四大发明成了世界人民交流思想、传播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对推动世界文化发展起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作用。

谁也没有想到:一小片纸张的发明,一项差点被遗落的“卓越发明”,竟然使丝道烁烁生辉,竟然能支撑起一个民族在世界上的声誉和地位,这实在太令人难以置信。

紫气催生西域纸

早在3500年前的商朝,中国人把字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称甲骨文,用起来不方便;春秋时,出现了“竹简”和“木牍”,战国思想家惠施每次外出游学,身后都要跟着整整五辆装满竹简的大车,所以才有“学富五车”的典故;西汉贵族后来又发明了在绢帛和绵纸上写字,但价格太昂贵;公元二世纪的西汉初期我国已经有了简单粗糙的纸,后来,东汉的蔡伦经过长期的研究和试验以及改造,发明了经济适用且质量上乘的纸张。

中国的造纸术发明后,开始强劲地向四邻和世界各个角落传播和扩张,曾经一度出现了中华文明向世界展示文化软实力的“中国风”。造纸术大约于七世纪(隋末唐初)传到朝鲜和日本,公元八世纪又传到阿拉伯地区和欧洲国家,对世界文化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实际上,就在蔡伦发明纸前后一段时期,湖北省郧阳人用树皮和麻制做成皮纸,安徽省宣州用稻草做成的宣纸,陕西省北张村人用楮树做成楮皮纸。

几乎就在这同一时期,在遥远的西域诸国,西域人受中原发明造纸业的影响,也开始了学习和研制造纸术,最突出的当数丝绸之路南道上的于阗古国的一个沙漠小村落(今和田地区墨玉县普恰克其乡布达村),这群古于阗人大胆尝试用当地特有的桑树皮制作桑皮纸,这就是当时在西域出现的最早的本土纸——西域桑皮纸,亦即:于阗桑皮纸。这种纸张一经问世,得到了整个西域三十六国的高度认可,它几乎成了西域文化的一种特殊而有力的象征符号,也成了丝绸之路上传递中国元素的一个显著的信号。

借助丝路南道特殊的地理优势,古于阗桑皮纸沿着古丝绸之路一路向西传播,它的影响几乎扩散到古丝绸之路的末端米兰。于阗桑皮纸,以自己高贵和独特的精神气质征服了世界,在丝绸之路上发出耀眼的光芒。完全可以说,丝绸之路有多长,于阗桑皮纸的传播就有多长。丝绸之路影响有多大,于阗桑皮纸的影响就有多大。当时,整个西亚、中亚、中东,乃至欧洲和北非,都被这种神奇的纸张吸引住了。

这种吸引得益于与它同源的桑树。在西域人的眼里,桑树是财富和尊贵以及甜蜜的象征。因为桑树既可养蚕,蚕丝可以织出世界上最华丽的丝绸,又可以做出神奇的文字承载物——桑皮纸。因此,在丝绸之路沿途各城郭都市,尤其在当时的中东和欧洲人眼里,丝绸和桑皮纸都是丝绸之路的“尤物”。西方有学者称,中国纸张(含桑皮纸)的发明,几乎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文化发展潮流,甚至直接催生了欧洲的文艺复兴。

于阗桑皮纸应时而生

早在4500年前的远古时期,中国就流传“嫘祖养蚕缫丝”的故事。2100年前,浙江湖州一带素有养蚕织丝绸的传统,之后传遍大江南北,从此中国养蚕织丝颇具规模且已成习俗,成为最早引领世界蚕丝纺织潮流的国家。西域由于偏远落后,一直没有蚕茧和丝织技术,当然就不会有丝绸。可在当时,丝绸是丝路上的“硬货币”,直接可用来换骆驼和马匹等物品,西域人尤其是古于阗人眼到“东国”来的丝绸温柔飘逸,如行云流水,精美绝伦,喜爱有加,他们眼看着这些丝绸流光溢彩地在丝绸之路上大显神威,引发中东和罗马无数贵族疯狂追捧。于阗人再也坐不住了,他们心中几乎生出羡慕嫉妒恨,绞尽脑汁,终于苦思冥想出来一个偷盗丝绸“核心技术”的办法。

据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记》记载,西域原无丝绸,与中原关系极好的古于阗国(现和田市)国王十分青睐中原的丝绸,但是当时中原王朝禁止对外输出蚕丝技术。于阗国王以和亲的名义向中原王朝求取汉家公主,中原的国王答应了,聪明的于阗国王在公主临行前,交代公主说本国无丝绸,如果公主能偷带几粒蚕种到于阗,将来就不愁没漂亮的丝绸穿了。一席话说得公主口服心悦,公主觉得国君把自己狠心地远嫁那么远,恐怕一辈子都回不去了,此时不拿上蚕种,那自己将来恐怕一辈子都与丝绸衣服无缘了,一定要拿上蚕种上路。主意已定,这位美丽聪慧的汉朝公主(东汉末年刘氏王氏之女)临行前将蚕茧偷偷藏在自己的帽子里,闯过一道道关口,最后终于将蚕种带到了于阗国。第二年于阗国便广植桑树,养蚕抽丝织绸,从此于阗国的桑蚕业在西域最先发达起来。

这段真实的历史被记录于丹丹乌里克古城(今和田地区策勒县北沙漠里)沉睡千年的《传丝公主》木版画,上世纪初,英国探险家斯坦因考察发掘丹丹乌里克古城,找到了这幅木版画,大喜过望,木版画最后被斯坦因盗窃后,现存于大英博物馆。

接着,一种以桑树为原料的造纸工艺在和田地区流传起来。桑皮纸因产自汉末,又称“汉皮纸”。桑树皮纤维韧长,且非常结实,所以桑树皮制作的纸柔韧且薄,纤维交错均匀,纹理美观,又因其轻薄软绵,拉力强,不褪色,吸水性强,纸纹扯断如棉丝,所以又称“棉纸”。桑皮纸主要以桑树皮的内茎皮和自然水为原料,桑树皮的茎皮纤维长且有牢度,山桑、条桑、白桑都可以用作这种纸的原料。桑枝内皮有粘性,纤维光滑细腻,易于加工,经剥削--浸泡--锅煮--棰捣--发酵--过滤--入模--晾晒,粗磨而成桑皮纸。桑皮纸具有防虫、防腐蚀等特点,系纯手工、纯天然绿色环保产品,深受民众青睐。

农民在初春将桑树头打齐,令出嫩枝,待枝条长至手指粗细时砍下枝条,桑叶饲蚕,枝条剥去表皮,只用内皮,收集成捆在巴扎天驮至集市卖给纸匠,造纸匠用梧桐碱或硼灰蒸煮之后放到石盘上捣烂成浆,置入纸浆桶中备用。再将带有框架的纸模放入水池中,舀纸浆倒入纸模上,慢摇纸浆摊平,均匀后捞起,连同纸模放在阳光下晾晒,待干后揭起,揭后每若干张叠一沓,即成桑皮纸。成品桑皮纸呈淡褐色,工艺讲究的桑皮纸呈半透明状,很薄。成平纸宜书宜画。据说,苏轼《三马图赞》就是用的加蜡、砑光的桑皮纸。

桑皮纸的春天

昔日桑皮纸的主要用途是和田官方用来书写文字的指定用品,写字不浸不褪色,也不会被虫蚀,所以得到了官方和民间的普遍看好。

和田地区使用桑皮纸的历史十分久远。唐朝时期,和田地区出现了大量使用纸张作为书写材料的现象。现和田地区博物馆收藏的桑皮纸中,有用桑皮纸书写唐代于阗文的文书、藏文的唐代文书以及波斯文的文书,这说明和田地区使用和制作桑皮纸的历史至少也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西辽统治时期,和田以桑树皮为原料的纸也很有名,成为当地维吾尔族的一项重要家庭手工艺,在新疆地区颇负盛名。桑皮纸除了作普通用纸外,古时还一直用于高级装裱、制伞、糊篓、做炮引、包中药、制扇子等等。精制的桑皮纸还是维吾尔族姑娘绣花帽必用的辅料。在绣花帽时,要隔行抽去坯布的经线和纬线,绣花后用桑皮纸搓成的小纸棍布坯经纬空格中,这样做出来的花帽挺括有弹性,软硬适度。

新疆使用和田桑皮纸在明清时期已经非常盛行,直至20世纪30-40年代,许多公文、契约和包装都还在用和田桑皮纸。南疆清代及民国时期形成的地方官府典籍书册,基本上为桑皮纸作为书页。

桑皮纸还担当过印钞票的重任,1933 - 1937年和田地方政府曾发行过用和田桑皮纸印制的四种纸币,在和田地区皮山县、墨玉县、和田市、策勒县等地方建立了用桑树皮制作桑皮纸的小型民间传统手工艺作坊。

桑皮纸最辉煌的成就还在于它承载了十一世纪最著名的大学者麻赫默德·喀什噶尔所写的巨著《突厥语大辞典》和在整个阿拉伯世界普遍流传的《福乐智慧》和《一千零一夜》三本书的书写载体和手抄本原件。因为当时印刷技术并不普遍,文化传承均靠手抄代代相传。据说,阿拉伯世界民间普遍流传的《古兰经》大多也是靠手抄在桑皮纸上才得以传播开来的。至今,在和田地区博物馆里,仍保存着几册在桑皮纸上书写的清代维吾尔文典籍:《维吾尔医药大全》、《诺毕提诗选》,还有一部维吾尔民间史诗的残卷。

当时,无论在中亚、中东甚至欧洲,桑皮纸的影响力和使用率几乎无人能比,堪称第一。

衰败的贵族遗孀——于阗桑皮纸

随着丝绸之路的萧条和冷落,随之取代的高速发达的现代交通线的迅猛发展和大工业时代毫不客气的迅速到来,各种材质可以做出的纸张比桑皮纸更精美,而且价格便宜。最要命的是,桑皮纸的制造本身就意味着对生态林木的极大破坏,前景灰暗,生存惨淡。另外,单靠手工作坊制作的桑皮纸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根本没有多少竞争力,昔日光彩照人的桑皮纸从此变得黯然失色,也早已没有多少市场了。

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位丝绸之路上的曾经的“王妃”并没有就地消失,她只是失去了“丝绸之路”这位伟岸强壮和声名赫然的丈夫,没有了呵护和庇护,她不得不从宏大和尊贵的舞台上悄然下来,但她在市井小巷依然顽强且快活地生存和生活着,仍然受到了民间百姓们的喜欢和尊敬。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衰败的贵族气质犹存。这位丝绸之路昔日的宠儿,现如今家道败落,这不是她的错,这是时代巨变的原因。毕竟,她曾风光过,她以自己独有的精神气质影响过亚欧非三个大陆,生生不灭,历经千难万苦,至今仍旧活在别人的羡慕里、嫉妒里、偏爱里、呵护里,她是真正 的“失败的英雄“,她能上能下,能起能落,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颇有“王者风范”,兼有“佛德度量”、“海的容量”、“山的力量”。

在一切向钱看的浮躁年代,许多丝绸之路上的精华东西自动或被动消失了,许多技艺人们不愿意传承了,绝大多数人都在选择现代时尚和经济实惠的“快餐”,而把这些类似桑皮纸一样的土玩意束之高阁或者完全丢弃。在这种大背景下,于阗桑皮纸能淡定且坚守,无疑叫人吃惊并肃然起敬,这也许正是她特有的“贵族气质”的精神表现吧!

基于此,有人称于阗桑皮纸是“丝绸之路上最后的‘贵族遗孀’”。

死而复活“桑皮纸”

历史进入21世纪之后,与其说于阗桑皮纸是丝路最后的“贵族遗孀”,倒不如说是新时代的“新贵”。

2006年5月20日,经新疆申报,桑皮纸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这为桑皮纸制作技艺这一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传承和振兴带来了历史新机遇。

为了保护古老的传统文化,现在,新疆和田地区在当年于阗桑皮纸的源生地墨玉县普恰克其乡布达村,政府已经投资建立了桑皮纸一条街,家家户户都学做桑皮纸,政府还专门划拨了用于制作桑皮纸的100亩桑树林基地,解决了桑皮纸原料来源的燃眉之急。

历代制作桑皮纸的匠人都在普恰克其乡布达村附近居住,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普恰克其乡布达村的托乎提·巴克,老人被授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曾经去过美国、北京等地表演过古代于阗桑皮纸的制作流程,深受国内外观众青睐。他的邻居阿布力米提·阿布都卡迪尔也是世代制作桑皮纸的高手,现在已经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随着桑皮纸一条街的振兴,随着这一民间绝活受到世人关注,纯手工制作桑皮纸传统技艺不断被抢救和提升,古老的桑皮纸活起来了。86岁的托乎提·巴克已经渐渐地老了,现在干活有些吃力了,但他对制作桑皮纸兴趣还是不减当年。好在他的儿孙、邻居以及村民们在他的带动下都开始慢慢学着做桑皮纸了,这叫他很欣慰。老人去年就在家里专门布置了陈列室,里面展出了他在外面活动的照片以及桑皮纸书画作品,有来自北京的书法家给他在桑皮纸上题词“活着的历史”、“工艺精湛”等。隔壁的阿布力米提·阿布都卡迪尔的桑皮纸展览室里,有他自己制作的三米长的巨幅桑皮纸,还有桑皮纸笔记本、鞋垫等精品。

为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当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带动下,普恰克其乡布达村制作桑皮纸的人家也已增加到了50多户,左邻右舍和更多的人越来越喜欢继承这项古老的工艺。

据说,故宫大修工程特选桑皮纸作传统古画修复材料之后,这一民间绝艺重为世人关注。

2010年6月19日,乌鲁木齐市美术馆举办了主题为“桑穰问影”的展览,160幅摄影作品所用的纸张全是桑皮纸,带给人们巨大的震撼。当年年底,这个展览受邀到韩国举办,再次受到韩国观众的追捧。

2011年年底,“中国画·桑皮纸”国画展在新疆图书馆展厅展出,100多位国画家第一次在桑皮纸上作出中国画,让所有参观者大饱眼福,产生了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