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范文

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精选(九篇)

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

第1篇: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范文

教育部颁布的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历史部分)进一步优化了历史学科考试内容,删去选考模块“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其余考试内容、考核目标和要求与2016年考试大纲基本一致,只是在细化能力目标要求中突出“辨别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结论和发现历史问题”。

高考考什么?怎么考?考试大纲给予了明确的提示,即不拘泥于教材,不回避热点,着重考查考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生要在掌握历史主干知识的基础上,注重运用知识分析社会现象,关注生活、思考生活、热爱生活,培养和提高历史学科能力和核心素养;注重高考试题选材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特点,将不同形式的试题材料转化为有效信息,对其进行分析、比较和评价,并且多角度综合运用历史学科原理和方法探究问题,辨析不同观点,符合逻辑、规范地进行表达和阐释,或者能够找到新发现,得出新规律,提出新结论。

本文以入选2016年中国十大学术热点提名的“历史视域中的丝绸之路”为切入点,进行历史知识梳理和应考方法指导,希望对考生的备考有所帮助。

【热点追踪】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2016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w学习以“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推行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指出,“一带一路”倡议唤起了沿线国家的历史记忆。古代丝绸之路是一条贸易之路,更是一条友谊之路。在中华民族同其他民族的友好交往中,逐步形成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特征的丝绸之路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丝绸之路精神,把我国发展同沿线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把中国梦同沿线各国人民的梦想结合起来,赋予古代丝绸之路以全新的时代内涵。

【押题理由】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就是我国同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一带一路”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由此,丝绸之路成为近年来高考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知识梳理】

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商业贸易路线。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从广义上讲,丝绸之路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腹地与欧洲诸地的陆上商业贸易通道,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与公元1世纪间,直至16世纪仍保留使用,是一条东方与西方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因此,当德国地理学家Ferdinand Freiherr von Richthofen最早在19世纪70年代将之命名为“丝绸之路”后,即被广泛接受。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

1.丝绸之路的开通及作用

丝绸之路的开通:①张骞通西域之后,中国丝绸和丝织品从长安出发往西,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安息,再从安息转运到西亚和欧洲的大秦。这条商旅要道,就是丝绸之路。②汉武帝以后,还开辟了与南海诸国及印度、斯里兰卡的海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①丝绸之路的开通是划时代的重大事件,沟通了东西方的交通。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②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③两汉之际,佛教也通过丝绸之路由印度经中亚、西域,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2.从对外贸易的角度理解丝绸之路

明朝以前,汉、唐、宋、元各朝基本上采取了对外开放政策,中华文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成为周边国家、亚非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明清时期,由于中国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和腐朽,加上西方殖民者的到来,对外政策由开放转为闭关自守。汉朝对外交往的主要特点及其原因如下:

特点:(1)以商贸为主,丝织品在通商中占很大比重,具有相当程度的单向性;(2)中外交往以陆路为主,水陆并举;(3)与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等地区的国家交流频繁,对东方文化影响大,形成以中国为核心的文化圈;(4)中国文明通过丝绸之路开始输出;(5)中国开始吸收佛教等外来文化;(6)汉代文明先进,对世界影响深远。

原因:(1)国家统一,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2)社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3)丝织、冶铁等技术领先世界;(4)张骞沟通了丝绸之路,开创了中外交通新纪元;(5)交通发达,两汉政府保护交通的畅通;(6)科技文化成就辉煌;(7)统治阶级比较重视对外交往。

3.唐朝对外交往的主要特点及其原因

特点:(1)唐朝对外交往的范围更加广泛,且有连续性;(2)领域全面,同亚洲国家的交往最为密切,唐朝是亚洲文化的中心;(3)唐朝对外交往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使节往来、技术交流、贸易交流、宗教往来、艺术交流等多种形式;(4)唐朝频繁的对外交往影响巨大,促进了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形成了中华文化圈,是当时世界上的文明中心,影响具有双向性。

原因:(1)唐朝政治统一、政权强大,有稳定的政治环境;(2)经济繁荣、国力强大、文化昌盛,处于世界领先地位;(3)唐朝的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4)唐朝的对外政策比较开放,唐朝政府鼓励外商来华贸易,允许外国人在中国长期居住、任官以及和中国人通婚;(5)中外使臣、商人、留学生以及僧侣的推动等。

第三,海上丝绸之路充满了刀光剑影。海上丝绸之路自产生之后,在一千多年的历程中,一直是中外各国友好交往的和平之路,很少见到腥风血雨。但欧洲人的海外扩张之路却是用炮火开辟出来的。16世纪,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各自建立起全球性的殖民帝国。17世纪,被称为“海上R车夫”的荷兰横行四海。18世纪,英国开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欧洲人的全球性殖民帝国,都是以海上霸权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鸦片战争标志着海上丝绸之路的结束。

【方法点拨】

高考试题以材料创设情境,设置问题。在新课程理念下,教材已经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甚至已经不是主要来源。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知识来源的多样性,考查的是考生自主发现新知识、运用新知识的能力,因此考核的内容也就不一定与教材的内容有直接联系,侧重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阅读和理解材料能力的考查,“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因此,要注重通过背景材料创设情境、延伸拓展考查历史知识的训练。

高考选择题更多地呈现新材料、新情境;非选择题中的材料不再单纯印证教材的观点,设问的切入角度可能与教材完全不一样。

材料题以提供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为基本特征,材料形式多样,不仅有文字叙述(文言文、现代文),还有数字表格、柱状图、扇形图、曲线图、地图、实物图、漫画等多种形式的综合。在最大限度提取有效信息的同时,要能准确地解读、分析、评价图表所反映的内容。材料题具有材料来源广(有文字材料、图表材料等)、信息容量大、设问角度活、能力层次高、考查功能全、答案简明扼要等特点。在解读材料的过程中,要注意历史学科是从史料出发,解读史料是把它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之下去进行分析、评价,进而得出相应的结论。论从史出,不要盲目相信历史结论,甚至可以质疑某些历史结论。

具体而言,材料处理的基本方法为:

第一,通读材料,对材料进行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处理材料的关键在于“有效性”,即能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找出材料的关键词或短语,把握材料的时间、人物、事件要求的范围,能够用它来有效地回答问题。注意开头和结尾所给材料“引自哪里”,或“出自哪里”,或“谁说的”,据此可直接或间接推理出所述事物的时间、空间概念。要从材料提供的情境入手,读出其中包含的显性和隐性等各方面的信息,如:时期、区域、人物活动内容、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等方面的信息。要抓住关键词提供的信息,如:朝代、地名、人名、物名、历史名词等方面的信息。

第二,回归所学知识,归纳与材料有关的历史内容。要注意的是,应以利用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为主,结合所学知识为辅,同时结合教材提供的历史环境,形成完整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过程及阶段性特征。

第三,将提问中的提示词当作中心来组织材料,把握方向;将落脚点放在提问的方式或方法上;组织材料时要有结构性、层次性,如按时间顺序排列,按内容方面排列等。

第四,材料题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对于选择题,在完成上述过程后,以设问词为核心,把握判断的方向,依托材料进行正确判断。在回答非选择题时,要从历史原因、历史再现、历史影响、历史归纳、历史总结、历史启示等方面审清题意,按要求提炼有效信息,按设问要求组织答案进行答题,高度概括、归纳,不需要展开,即使是要列举史实,点出时代及历史概念即可。要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地表达自己对问题的认识。

切记要充分运用材料的有效信息。答案中有部分内容就是直接来自对材料的有效信息归纳。

图文材料型题是以地图、插图、壁画、漫画、图表、图形、实物景观图等图画情境材料为命题切入点,结合相关文字情境材料叙述而组合的试题。图文材料型题通过运用“图”来提高考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历史情境的再现能力,对文字材料的理解能力,从而使考生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思维分析能力。

解答图文材料型问答题包括了读图、读文字材料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题目设问,组织有效信息进行答题。

高考试题选用的材料呈现“不拘泥于教材”的特点,所选材料内容有一定的开放性,材料体现的观点或是对教材观点的补充,或是与教材观点相反。考生必须按照题目要求,从材料出发,准确提炼概括观点,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切忌抛开材料,照搬教材观点,思维固定化。

【真题示例】

例1 (2015・浙江卷)“丝绸之路”是古代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汉唐以来“海上丝绸之路”被称为“瓷路”

B.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称中国为“丝国”

C.明清政府的严格管理限制了丝路商贸繁荣

D.15世纪以前的丝路贸易不具有全球化意义

分析:本题通过“丝绸之路”是古代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的结论,通过历史叙述进行推论。题干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角度设问,考生应从否定项的角度进行判断。汉唐以来“海上丝绸之路”被称为“瓷路”的表述不符合历史,故正确选项为A。

答案:A

例2 (2015・北京卷) 丝绸之路东起中国西安,西至埃及亚历山大。

陆上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交往的重要通道,分为东西两段,东段主要在今中国境内,其正式开通源自张骞通西域。汉与西域的交往主要通过河西走廊;南北朝时期,由于河西走廊被割据政权占据,南朝与西域的交往主要通过今青海境内的青海道进行;唐朝统一后,又恢复了在丝绸之路中的主导地位;11世纪西夏崛起,青海道和河西走廊被切断,北宋只能向北渡过黄河,再由河套地区向西跨入西域。从元朝起,河西走廊成为中西方交往的稳定通道。

阅读图1和上述材料,从中概括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特点。

分析:本题提供图和教材之外的新材料,旨在考查考生提取材料信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阅读材料可以获取的信息:主题为古代陆上丝绸之路,时间为从西汉至元朝,区域核心为河西走廊、青海道,核心内容为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原王朝沟通西方的线路有不同选择,以及陆上丝绸之路是由多条交通道路构成的交通网络等。在获取材料信息的同时,结合所学知识,即陆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外交流等基本史实,可以形成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基本知识面和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设问形成合理的答案。

答案:古代的丝绸之路不是一条单一的交通线,而是由多条交通道路构成的交通网络。受政治形势影响,不同历史时期,中原王朝沟通西方的线路有不同选择。总体上看,自汉朝之后,丝绸之路未曾完全中断,河西走廊在丝绸之路东段居于主导地位。

1.中国首倡的“一带一路”合作构想作为携手发展、合作共赢,共同走出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的新主张得到了上合及金砖成员国的积极响应,以推动相关各国基础设施建设为宗旨的亚投行、“丝路基金”、金砖银行也得到五大洲诸多国家的实质性支持。这体现了(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走向没落 B.世界霸权面临激烈争夺

C.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必要性 D.经济区域化的加速发展

2.在访问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和东南亚国家印度尼西亚时,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建设是基于新安全观的周边外交大战略,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从这段材料中可以看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特点是( )

①积极开展睦邻友好交往 ②积极参与地区合作与交流

③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④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A.①②④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 “一带一路”传承着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代丝绸之路精神。它不是中方一家的“独奏曲”,而是各国共同演奏的“交响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日报客户端《有关“一带一路”,这是见过的最漂亮的图解》

材料三 “马歇尔计划”从1948年开始执行,共有15个欧洲国家接受援助。到1951年底,美国共向它们拨款131.5亿美元。“马歇尔计划”解救了一些西欧国家的燃眉之急,促进了经济恢复,巩固了西欧的资本主义秩序。美国借此把从政治经济上控制西欧、“遏制共产主义”与维护本国制造商、出口商的利益联系在一起。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选修3

材料四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发展到今天,人类社会越来越朝着安危与共、荣损相依的命运共同体迈进。“一带一路”顺应这一潮流,摒弃制度模式偏见,超越意识形态藩篱,抓的是发展这个最大公约数,想的是自己要过好、也要让别人过好,信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互帮互助走得远。沿线国家既有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也有搞资本主义制度的;既有信奉佛教的,也有以伊斯兰教立国的;既有认同西方价值观的,也有秉承东方理念的。“一带一路”致力于沟通这些差异,促进求同存异基础上的相互协调,发掘聚同化异带来的互补潜力,为建设共同发展的世界添砖加瓦。

――《人民日报》2015年2月13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的丝绸在古罗马的市场上能卖到每磅12两黄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前中国经济总量占全球份额的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一带一路”构想提出后,有学者称它为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也有学者认为两者有本质区别。根据材料三、材料四和所学知R说明两者的不同。

【参考答案】

1. C 2. A

3.(1)原因:中国丝绸制作精良,质量上乘;中国丝绸深受古罗马人的喜爱和追捧;运输的曲折艰难。

(2)状况:长期居于领先地位;近代以来虽有下降,但到1870年仍居世界第一位。

领先原因: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发达,长期领先世界,商品远销海外;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出现并得到拓展。

下降原因: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逐渐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在商品流通中的比重加大,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到1870年虽有下降仍居世界第一。19世纪中后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中国的领先地位被取代。

(3)①背景不同。“马歇尔计划”出现在冷战时代,带着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具有时代局限性。而“一带一路”诞生于全球化时代,摒弃了制度模式偏见,超越了意识形态。

第2篇: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范文

[关键词]丝绸之路;文化通廊;国际旅游;旅游规划

[中图分类号]F50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06-0117-03

一、丝绸之路是联结东西方的纽带

丝绸之路自张骞通使西域算起,迄今已有2200年的历史,期间虽曾发生过战争和战乱(如唐王朝和阿拉伯人之间的怛罗斯战役、蒙古军队西征及西域各国战乱等),使丝绸之路数度中断,但2000多年来,该路一直起着联结东西方通道和桥梁的作用。

(一)古丝绸之路是一条联结欧亚大陆的文化通廊

自公元2世纪始,西行求法者朱士行、法显、玄奘、义净及弘法高僧摩罗什(疑为鸠摩罗什)、不空(北印度人)、金刚乔(南天竺人)、善无畏(中天竺人)、般若三藏(克什米尔人)等,通过丝绸之路(中亚细亚及西域诸国)将佛教传入中国。自唐代开始,大批阿拉伯商人经西域诸国、天山南北的丝绸之路来到长安经商,他们不仅传入了伊斯兰教,而且是中国回族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公元635年,基督教聂斯脱利派教士叙利亚人阿罗本等经丝绸之路由波斯来到长安,将该教派(我国称景教)传入中国;南北朝时期,创建于波斯东部大厦(含阿富汗的巴尔赫地区)的祆教(亦称拜火教 )传入中国;公元694年,Manichean摩尼教佛多诞持二宗经入朝,将创立于中亚的伊朗的古代宗教,经丝绸之路也传入了我国,这个教派在中国大地流传延续了七八百年。以上发生在丝绸之路之上的文化活动,使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文化体系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这种以和平方式进行的长达千年的文化交流,在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历史上尚无先例。

(二)丝绸之路是一条贯通东西的经济通廊

自西汉张骞、东汉班超通使西域建立丝绸之路的雏形以来,这条路上的使者、僧侣、商人就络绎不绝,到了唐代,随着安西、北庭都护府的设立,更保障了丝绸之路沿线的安全,使这条路的商贸功能和经济功能得以充分发挥。1000多年来,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产的丝绸、织锦、瓷器、茶叶等源源不断地运往中亚、西亚及欧洲各地,西方产的香料、宝石、琉璃、植物种子(如石榴、番茄、葡萄、汉槐等)也纷纷传入我国,丝绸之路真正成为贯通东西的经贸走廊。

现在,随着欧亚大陆桥的建设、上海合作组织的不断发展壮大,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及中亚、西亚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社会发展和安全状况不断改善,丝绸之路经济及商贸通廊的作用必将得到更大的发挥。该路沿线的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伊拉克、阿塞拜疆等国都是重要的石油、天然气输出国,因之,丝绸之路也必将成为联结欧亚大陆的交通通廊和能源通廊,构成一条横亘东西方之间的金色链条。

(三)丝绸之路是一条友谊之路,思古之旅

从民族形成历史看,中亚地区又是多民族的交融、变迁地区,如丝绸之路沿线许多国家和民族的形成(土耳其、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多与唐代西突厥的西迁有关;现在生活在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的东干族人又源于清代陕、甘回民的大规模迁徙和避难;另如历史上生活在葱岭(含帕米尔高原)以西中亚的“昭武九姓”(包括康、石、安、曹、米、何等九个小王国)又是中国回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随着丝绸之路经贸及宗教文化交流活动的增加,民族习俗、艺术、农事、工艺、医药、建筑及交通等方面的交流和拓展也为东西方沟通做出了史无前例的伟大贡献。如我国迄今已知最早的阿拉伯数字实物――幻方铁板在长安的出现,广大穆斯林沿丝绸之路一年一度赴麦加朝圣,明代郑和沿海上丝绸之路七下西洋等等。因此,丝绸之路还是一条增进了解和友谊的和平之旅。

二、丝绸之路的广义概念和路线的多选性

就广义而言,丝绸之路应当涵盖历史上所有联结东西方的通道,其中主要包括: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包括:自红海出发,经阿拉伯海、印度洋, 通往印度及中国沿海(广州、泉州、杭州、杨州等港口)的海上交通线,也包括从东非、西亚、南亚及东南亚各地通往中国各港口的航线。丝绸之路还应包括以下两条陆路和海路相结合的路线:一条是自大食(阿拉伯帝国)从海路到安南,再由安南(今印度支那)从陆路到云南;另一条则是自大食经海路到天竺(今印度),再由天竺从陆路到云南、四川。在开展国际丝绸之路旅游方面,主要依托的应当是陆路丝绸之路。

历史上形成的陆路丝绸之路实际上有多条互相平行的路线,其中国内路线主要包括:西安―宝鸡―陇县―秦安―天水―陇西―临洮(定西)―兰州―永登―武威(原凉州)―张掖(原甘州)―酒泉(原肃州)―嘉峪关―敦煌,然后沿疏勒河道进入新疆。由西安―彬县―泾川―平凉(过崆峒山,越六盘山)―中宁,然后沿黄河及长城西行进入河西走廊,到达武威,与前一条路合并。在我国新疆地区,也有着丝绸之路的不同路线,其中主要的一条路线是:自哈密沿博格达山和天山南麓,经鄯善、吐鲁番、高昌故城、焉耆、博斯腾湖、库尔勒、轮台、库车,沿塔里木河北岸、叶尔羌河、喀什噶河,到达位于南疆的喀什噶尔绿洲,并西越帕米尔高原(葱岭)进入中亚西亚,其他路线还包括天山北麓经奇台、昌吉、伊宁、霍城沿伊黎河谷地进入中亚的路线和经若羌、和田、叶城进入喀什噶尔的路线。

丝绸之路进入中亚细亚以后,也包括几条不同的路线,其中南部的一条是经由兴都库什山谷进入现阿富汗境内(曾属阿拉伯帝国、波斯帝国),并经赫拉特抵达伊朗东北部的马什哈德;北部的一条路线由帕米尔高原以北的安集延进入费尔干纳盆地(现均属乌兹别克斯坦),并沿锡尔河经撒马尔汗、布哈拉(曾是黑衣大食东部番地),过阿姆河入伊朗境抵达马什哈德。由马什哈德向西,既可经由黑海和乌尔米耶湖之间亚美尼亚高原上的大不里士(曾为古波斯的王都,为拜火教圣地)直接进入土耳其(古东罗马帝国地域),也可经由库姆、伊斯法罕向西进入两河流域,并经巴尔米拉古城遗址(在叙利亚中部)进入地中海沿岸。

由上述可知,组织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其经由路线具有突出的广义性和多选性。

三、关于开展丝绸之路国际旅游的几点建议

丝绸之路沿线各个国家、国内各省区(主要是陕西、甘肃、宁夏、新疆)应秉着资源共享、市场共享、信息共享、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的原则,发表开展丝绸之路国际旅游的共同声明,定立共同遵守的原则并分别签订相互间的合作协议。

丝绸之路的国际部分应具有线路的多选性,在伊拉克及中东其他地区局势尚未完全恢复平定的情况下,可首先探讨沿费尔干纳盆地、撒马尔罕、布哈拉,经阿什哈巴德,跨里海、亚美尼亚高原进入土耳其的路线。

争取尽快开通西安―迪拜(国际空港)、西安―伊斯坦布尔(或安卡拉)、西安―塔什干、西安―德黑兰的国际航线,为开展快捷的空中丝绸之路旅游路线奠定交通条件的基础,并以上列各城市作为地区的游客集散中心。尽快提高西安至乌鲁木齐、吐鲁番经库尔勒至喀什,西安经平凉至固原(和天水)以及玉门至敦煌的公路等级,增加或开辟通往丝绸之路各主要节点城市(如敦煌、吐鲁番、喀什、伊宁、和田等)的国内支线航班,全面改善丝绸之路旅游的交通条件。

加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和旅游产品的统一推介,其中重要的节点城市包括:西安――汉、唐国都;宝鸡(含法门寺)――关中西部重镇;天水――陇东重镇,以麦积山石窟为代表;武威(古凉州)――河西走廊重镇,以反映回纥文化的西宁王碑、高昌王世勋碑及反映西夏文化的西夏碑为代表;张掖(古甘州)――河西走廊重镇,以西夏遗存大佛寺和黑水国城堡遗址为代表;敦煌――丝路重镇,以沙州故城、阳关故址、玉门关故址(小方盘城)、莫高窟(含万佛峡)为代表;嘉峪关――以关城及黑山石刻画像(大月氏、匈奴文化遗存)为代表;哈密――以盖斯(阿拉伯人)墓、巴里坤烽燧、哈密王墓为代表;吐鲁番――以交河故城、高昌故城、胜金口千佛洞、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为代表;库车――以克孜尔千佛洞(拜城)、克孜尔尕哈尔佛洞和森木塞姆千佛洞为代表;喀什――以三仙洞及艾提尕尔清真寺为代表。

第3篇: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范文

[关键词]丝绸之路;阿拉伯半岛;中阿博览会;丝绸之路经济带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4)22-0005-06

2000年前,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将中国与阿拉伯世界连接起来。如今,通过中阿博览会重新续写丝绸之路新篇章。近年,为了实施国家“向西开放”的战略,加快构建中国内陆开放型经济的新格局,为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与我国的经贸合作、项目洽谈和友好往来搭建良好的平台,“中国・阿拉伯经贸论坛”数次在宁夏举办,论坛的永久性会议地址已在宁夏落户。2013年,中阿论坛被提升更名为“中阿博览会”,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如果追溯历史,凸显的是丝绸之路文化背景。以丝绸之路为载体,承载的是丝绸之路世界意义上的中西商贸与文化现象,包括文化融合。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需要,是东部资源走出去的需要,体现的是国家层面上的战略构想。

阿拉伯半岛正当丝绸之路要冲,是中西文化传承的纽带和桥梁。中亚地区同样是丝绸之路覆盖的重要地域。研究阿拉伯半岛、中亚和西亚地区的历史文化与丝绸之路的关系,能使我们从历史与现实的对接上重新认识中阿博览会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现实意义,它是历史传统、商贸传承、经济文化等全方位的新的合作模式。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国,未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视野,也是国家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推进的重要渠道之一。

一、多元开放:中外学者眼中的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始于先秦,下限于明代。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R ichthofen)提出丝绸之路的概念,100多年间世界性的考古发现与深入研究,将丝路文化推向了内容更为丰富的全新时代。就丝绸之路的走向与研究范围看,随着研究视野的不断拓展与世界经济格局发展的走向,学者们视野中的丝绸之路文化同样在发生着变化,包括丝路名称的变化。从学术研究的层面上看,丝路文化的发展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包括新背景下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第一,丝绸之路的缘起与后续发展。提出丝绸之路概念并为其命名的李希霍芬所指的“丝绸之路”,是指从长安出发,经由河西走廊穿越西域、古印度、阿拉伯―波斯世界一直到达希腊―罗马的交通大道。这主要是指公元前2世纪以后逐渐形成的横贯欧亚的陆路交通干线,古代中国与西方世界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都由这条大通道来承担。由于往来于这条通道上的物品以中国古代的丝绸为大宗,便有了“丝绸之路”这个名字;也得到了中外学术界的认同,这是正确的。实际上,丝绸之路不止一条,就西北地区陆路丝绸之路的走向看,在丝路主干道之外,经过长时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个网状的格局。随着丝路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学术界通常将丝绸之路的不同走向冠名为绿洲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和西南丝绸之路。由不同冠名即可看出丝绸之路命名定位与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

近年,研究丝绸之路的学者对于“丝绸之路”的概念提出了修改,认为它已经不能全面的涵盖和反映丝路文化所蕴藏的多元贸易。“玉石之路”就是一个叫得响的名字,其本意是想从深层次反映丝绸之路西去东来的贸易情况――西去的是丝绸,东来的是西域、中亚、西亚的各类玉石、青金石及各种珠宝。古代丝绸之路的贸易是双向的,商业之外,包括文化与民族迁徙交融,这是丝绸之路“交通网络”承载的三大功能。①1976年春,殷虚妇好墓出土玉器755件。几种不同色泽的玉料“大体都是新疆玉”,其中的“三件小型玉雕,经鉴定都是新疆的籽玉”。②有学者建议,把那个时代称作“玉器时代”。③实际上,前辈学者早已提出丝绸之路的前身为“玉石之路”的命题。

虽然丝绸之路畅通以来有多条道路通往西域、中亚等地,但李希霍芬所确认的绿洲丝绸之路是丝路的主干。“从上古时起,尽管先后开辟了一些海路,但商人们(尤其是丝绸商人)仍然特别喜欢陆路。西域绿洲的城市成了商人们的驿站。从中世纪起,由于商品已有所改变,通商大道也有所改道,再加上严重的政治动乱,使西域的许多城市永远地湮灭了……丝绸之路的改道变迁并不是完全出于政治原因(如中央政府对胡族入侵所采取的退却态度),而且也是由于气候条件所造成的。如公元4世纪左右,塔里木河改道使楼兰地区变成了荒凉的沙漠,最后逐渐被人们所遗弃。”④中国学者也是这样审视丝绸之路的:“在古代晚期和中古时期的东西方交流中,中部亚洲绿洲之路(或简称丝绸之路)发挥着主导作用。”⑤总之,丝绸之路由长安至地中海东岸的叙利亚7000公里之遥,在中世纪以前中西往来主要走绿洲丝绸之路。

第二,丝绸之路承载的丰富内容和覆盖的广阔地域。丝绸之路的缘起,不单是因为丝绸。经过100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学术界已经衍生出海上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草原之路、皮货之路、茶叶之路、香料之路、瓷器之路、玉石之路等概念,涵盖了中外关系史上多个方面的交流内容。实际上,丝绸之路已经成了一个文化象征符号。在法国研究者眼中,“‘丝绸之路’是一种形象―口号,一种包罗万象的诗一般名称,具有浪漫色彩……从公元前数世纪开始,它们便经过陆路和海路,把从意大利海岸到中国海岸、从阿拉伯半岛的沙漠与戈壁‘流沙河’的沙漠,以及古大陆的城邦、王国、商业公司、大帝国都联系起来了。在2000多年间,士兵与海员、商旅和教士、学者、工匠、艺术家、奴隶、使节、得胜将军和失败军队,都曾取道这些路线”。⑥丝绸之路这条大商道上的承载物的确包罗万象。法国学者对丝绸之路的认识是相对准确的,与中国学者对丝绸之路研究的提法近乎一致。只有研究透了这些,才能进一步理清丝绸之路在中西方文化交流过程中的意义、作用和价值。

法国国立科研中心的丝路研究专家布尔努娃(L.Boulnois)夫人说:“研究丝路史,几乎可以说是研究整部世界史,既涉及欧亚大陆,也涉及北非和东非。如果再考虑到中国瓷器和茶叶的外销以及鹰洋(墨西哥银元)流入中国,那么它还可以包括美洲大陆。它在时间上已持续近25个世纪,几乎覆盖了世界五大洲。”⑦在丝路研究的内容方面,中外学者都有相同的认识,但是国外研究者视野更为宽泛。从时间上看,“在汉朝军队打通西域之前的几个世纪中,中国的丝绸就已经进入了距离其出产地有几千公里之遥的西域”。⑧在俄罗斯阿尔泰巴泽雷克地区发现公元6世纪的12座墓葬,“由于墓土封冻很结实,墓中还很好地保存了中国丝织品和其他物品,其中五号墓的刺绣主题――凤栖于树上,凰飞翔于树间的素底间”。《纽约时报》1993年3月科学版刊载文章说,最近在埃及出土的一木乃伊头上发现一束中国的丝绸,为我们研究丝绸之路提供了重要实物依据。这一新的考古发现表明,横贯欧亚的古代贸易活动以某种形式开始的时间可能比人们以往认为的要早许多世纪。⑨而且,承载内容丰富,覆盖地域广阔。

第三,汉朝军队打通西域的目的。这是个老话题,中国学者早已有过相关的论述,但仍有讨论的意义。国外学者对于丝绸之路的研究细致而且深入,对于汉朝军队打通西域、拓展西部空间的动机也有研究。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理论认为,其主要原因是中国必须采取防御措施,以抵御匈奴人的入侵;另一种理论认为,汉武帝时期汉朝已经强大了,试图向附近弱小或不发达民族地区进行扩张,寻找国外市场。⑩汉朝军队打通西域,首先是为了军事防御。西汉建国初期,楚汉战争留给国家的是经济萧条、社会凋弊的烂摊子,而北方匈奴势力强大,对中原虎视眈眈。西汉统治者只能以对外政治联姻与物资赏赐的方式来维持政治格局,对内实行休养生息、发展农业生产的策略,经过文景两代的积淀和发展,国力逐渐强盛。到了汉武帝时期,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开始反击匈奴。对于西域的经略,汉武帝采取多元推进的办法,先是在河西走廊设置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将中原统治向西延伸。之后修筑长城,将四郡之地用长城的防御带连接起来,以彻底“断匈奴右臂”。

汉武帝时期,丝绸之路是出于军事目的而开创的,但随之则让位于商业利益。汉政府每年派出多个贸易使团,中亚、西亚、罗马和印度的商旅使节相继来到中国,一年之中多至数千人。这一时期的中原战乱,未能影响同这些地区的贸易往来。历史发展有一条通则,即经济贸易的往来,必然伴随着文化技术的交流。

对此,国内外学者持不同观点。“我认为,汉朝向西域拓展只有一种动机,即希望阻止匈奴人的入侵。”{11}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符合西汉时期西北地区的政治军事形势。至于说打通西域后的丝路经济向西发展,这是很自然的事情。根据考古出土的大量文物证实,早在张骞打通西域之前,中国的丝织品早已进入西域、中亚等地。打通西域后,军事意义上的丝绸之路为中西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更为畅通的渠道,商业和贸易自在其中。

第四,丝绸之路区域走向的称谓及其研究。目前,对于丝绸之路东西走向的宏观研究基本清楚,但区域性研究仍需要深入。辟如丝绸之路东段南、中、北三道走向的称谓不一致,尤其是途经宁夏固原的北道,有的学者以“陇右北道”来涵盖长安―固原―靖远―武威走向,是不科学的。其一,这是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绿洲丝绸之路主线,也是通往河西走廊最为捷径的通道。其二,通常我们认为出长安沿泾水河谷抵达固原是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走向,但还有另外的走向没有顾及到,这就是汉代文学家班彪由长安抵固原的路线。经过实地考察,可以清晰地了解班彪的具体路线:即出长安沿泾水北上,在陕西彬县渡泾水上董志塬,经甘肃宁县直达庆阳北石窟寺脚下,这里是蒲河与汝河交汇的地方。汝河由宁夏彭阳县流经甘肃镇原县,在庆阳北石窟寺前与由北向南流经的蒲水相汇,蒲河边上的通道与经过宁县的古道相连接。由蒲河攀缘而上的古道,石台阶和车辙印痕清晰。两条水系相衔接而形成大道,再加上庆阳北石窟寺留存的古道遗迹,完全证实了班彪所走过的另一条丝绸之路古道:长安―郴县―宁县―汝水,直达瓦亭,再抵固原。全程沿战国秦长城内侧北行。但遗憾的是,过去丝绸之路研究并没有做过相关的实地考察,也没有对这段丝路古道给予足够的重视。

第五,当代意义上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经历两千多年的多元开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无论陆路还是海路,始终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中国与西域、中亚等地的文化交流与经济贸易始终是在丝绸之路这条大通道进行的。以唐宋西夏时期的宁夏为例即可说明。唐代“安史之乱”后,吐蕃民族控扼丝绸之路主道河西走廊,但是直到唐五代宋初,中原与西域、中亚等地的文化商贸往来并未因河西走廊受阻而影响正常交往。宋朝初年,丝绸之路另辟了新的走向,即出长安经灵武,再过黄河西北行,避开了河西走廊,因此灵武一度成为丝路重镇。西夏政权控制河西之后,中西交流情况也是如此。这就有规律可循:在国家稳定兴盛时期,丝绸之路交流主要是传统路线主干道;发生战乱或丝路受阻时,则另辟路径以保证正常的东西交流。

当代意义的丝绸之路真正成为象征的符号,多元推进。交通成网状运行,从全国层面看,西北地区是丝路文化与经济带发展的前沿,新的欧亚大陆桥从连云港西进穿越阿拉山口直达欧洲,西安的长安号列车直达欧洲,重庆的专列直达欧洲,银川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等,这是目前依托古丝绸之路向西发展的基本格局。可见,当代意义的丝绸之路地域范围十分宽泛,涉及全国的不少地方,它的实际意义早已超越了传统丝绸之路的地理空间。

二、阿拉伯半岛:特殊的地理位置与作用

伊斯兰文明的发源地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之一――阿拉伯半岛。阿拉伯半岛位于地中海边缘,绵延数千公里,地处欧、亚、非三洲的交通要冲,地理面积广阔,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从地理位置看,它是撒哈拉沙漠的延伸,是经过波斯到达戈壁沙漠带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阿拉伯半岛向西,跨过红海和西奈半岛与非洲大国埃及相邻;北部与巴勒斯坦和叙利亚靠近;向东北方向延伸至古老的两河流域;向东跨过印度洋,就是亚洲的大国印度。阿拉伯半岛特殊的地理位置,是世界上其他地区无法取代的。

阿拉伯半岛,既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地域文明的象征。就其地貌特征而言,阿拉伯半岛属于高原地区,到处是起伏的岗峦。由于众多山脉和丘陵与海岸线平行隔阻了海风,因此,半岛大部分地区都是炎热干燥的气候,只有中部的沙漠绿洲才有农业生产。自古以来,阿拉伯半岛就是东西方文化交流和商业贸易的要道。一条从也门经汉志(红海沿岸谷地)通向叙利亚的商道把各地城镇全部连在商贸线上,商品通过海路运到也门,由骆驼组成的运输队运至巴勒斯坦和叙利亚等地,然后再转运到地中海的世界。

在文化方面,阿拉伯人受希腊文化和犹太文化的影响,非常富有想象力,他们是热爱诗歌的民族,对宗教非常虔诚。早期的阿拉伯人经常受到东罗马帝国、波斯帝国的奴役和压迫。公元6世纪末,拜占庭和波斯两个大国为了争夺也门至叙利亚的商道,曾进行大规模的战争,使阿拉伯半岛西南部的商贸与文化交流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加剧了阿拉伯地区的经济危机和社会矛盾。创立的伊斯兰教,成为联合阿拉伯人建立统一国家的思想基础。在阿拉伯半岛上,原先存在的是众多家长制的部落国家,后来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建成了统一的阿拉伯国家,通过对外扩张逐渐发展成为封建帝国。

阿拉伯帝国在政治上经常分裂,但在文化方面却建立了一个非常广泛的阿拉伯文化区。这个文化区实际上是一个多元文化熔铸而成的开放性文化大板块:既有东方文化的韵味,也有西方文化的气质,再与本土文化相融合与创新,尤其是对埃及、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希腊等文化的吸纳与融合。这些多元文化在阿拉伯帝国时代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交流。当然,也融注着通过丝绸之路带去的东方文化。随着阿拉伯人的征服战争,伊斯兰教也在世界各地传播开来。阿拉伯文化对中世纪西欧的文化同样产生过承前启后的作用。

丝绸之路上的商队和使团(者),不仅促进了东西方的商业贸易,也传播着东西方文化和宗教。作为阿拉伯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巴格达在中世纪起过重要作用。东方文化对于阿拉伯人的影响非常大,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度的数字、十进位法,都是通过阿拉伯人传播到世界各地的。阿拉伯半岛承载着勾通东西方文化,促进各种不同文明、文化之间交流的特殊地缘作用。世界文化交流的途径与形式,许多时候是通过商业往来推进的。丝绸之路商贸为中亚、西亚各国的物质需求带来了更多的企盼,物质资料本身往往也需要互换交流。交流的过程,把新的文化与技术、风俗与习惯传播到其他地区、国家,商业贸易中潜在着各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同时,文明的扩张和文明之间的碰撞,实际上也起到了文化交流的作用,如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不断西迁,为中西文化交流新形式的出现提供了可能。月氏族从伊犁河西迁阿姆河流域,还建立了贵霜王朝,即是一个典型。

从阿拉伯半岛延伸至中东地区,丝路之路如同铺就的一张网络,四通八达。这种丝路文化背景,为丝绸之路中西贸易与文化交流奠定了历史性的基础。从当代意义审视,也为我们今天举办的中阿博览会提供了历史参照。

三、丝绸之路:中西方文明交流的大通道

宁夏是丝绸之路东段北道必经之地,也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大驿站。驿站不仅是商人、僧侣、使节等各色人往返丝路的通途,也是输送东西文化的传递站,更是文化的辐射带和集散地。在历史时期,丝绸之路纵贯宁夏全境,逾越六盘山脉的道路,在宁夏固原境就有两条――北道与中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发生着变迁。通过泾源县城西荷花沟既鸡头道,可抵陇西郡,是早期的中道。成吉思汗西征中亚之后,东西交通的大发展促进了六盘山道的大开通,大体是今天西兰公路的走向。北道经固原、海原,在甘肃靖远境过黄河进入河西走廊的武威,是绿洲丝绸之路的主干道。

灵州是宋代初年以前宁夏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处黄河东岸,是关中北出塞外的边地重镇,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灵州西通凉州,南向原州(宁夏固原)是通往长安的大道,北通漠北草原丝绸之路,东连太原一线,体现了交通枢纽的作用和军事重镇的位置。战国时齐桓公西征大夏,可能走的就是经过灵州的这条道路。即由山西北境西行,经陕西北部至宁夏渡黄河,过“卑耳山”(贺兰山),经“流沙”,即今贺兰山西北的腾格里沙漠。

通常意义上的丝绸之路灵州道,也称之为长安―灵州道,即指晚唐五代宋初这一历史时段以灵州为中心,连接西域与中原朝贡、贸易往来的主要通道。它取代唐代中后期长安―凉州北道路线,是丝绸之路北道的延伸,依旧是丝绸贸易之路。现存于苏州石刻博物馆的宋代《禹迹图》、《华夷图》,对宋代中国的河流、山脉、长城、州县位置等都有清楚标注,尤其是宋代通往西北地区的驿道线路有三条,其中一条走向为延路―镇原堡―庆州―环州―灵州。{12}尽管丝绸之路灵州道走向发生了变化,但其本身的功能和所承载的使命没有变。 “唐末五代,由于民族战争和政治形势的变化,从灵州经回鹘境而入西域的路线便起着勾通东西的作用。”

丝绸之路上的黄河古渡,在宁夏境内最有名者是灵武渡、横城渡。丝绸之路上的一条线路,就是从长安出发向北,经甘肃庆阳、环县,在灵武渡过黄河,再经中卫到甘肃古浪县进入河西走廊;或穿越贺兰山,越腾格里沙漠,“渡白亭河至凉州”;或经贺兰山穿越居延海(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至凉州(今甘肃省武威),称之为灵州―凉州道,或灵州―甘州道。五代时期,高居晦出使于阗(今新疆和田县),北宋时期,和尚继业去印度,都是取道灵武渡过黄河的路线。

由于宁夏所处的地理位置,草原丝绸之路与穿越宁夏境内的丝绸之路有着密切的联系,发挥过重要作用。丝绸之路的开通,时间很早。从新疆发现出土的丝织品看,属春秋战国时期的遗物。汉武帝时,张骞凿空,打通了西去的道路,沿塔里木盆地南北边缘形成两条丝路大通道,熙熙攘攘不绝于途的人群――各国使团、商人、僧侣等穿梭其间,中国人的足迹到达地中海东岸。使臣与商人的往来,不仅是东西方的商品贸易,文化交流也在广泛进行,中国的先进农业、水利、冶金技术不断传向西方,域外的乐舞、服饰、饮食、家具等也先后传入中原。北魏时,已经是“自葱岭以西,至于大秦(罗马),百国千城,莫不欢附,商胡贩客,日奔塞下”。大唐帝国疆域空前扩张,势力远达中亚地区,通过丝绸之路畅通,与阿拉伯帝国进行频繁交往,丝绸之路在这一过程体现着其独有的世界意义。

安息是丝绸之路西段的大国,也是连接中国和叙利亚、埃及、罗马等地的桥梁,在丝绸之路开发、世界文化的传播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班超出使西域,使受阻的丝绸之路再度发展,开拓了丝绸之路畅通的第二次高潮。位于今天新疆喀什的盘橐城,就是班超出使西域时驻守十余载的地方。这期间,班超还派副使甘英出使安息并抵西海(地中海),范晔在《后汉书》里有相关记载。此后,安息和西亚出产的葡萄、苜蓿、阿月浑子、扁桃、甜菜、芝麻、豌豆、洋葱、芫荽、茴香等陆续传入我国。这期间,波斯工艺品也通过丝绸之路大量传入我国。中国的文化科技如蚕缫丝、地下水渠(坎儿井)、铸铁术等不断传入萨珊波斯,使中西文化融合空前发展。

13世纪蒙古帝国崛起于漠北,成吉思汗西征将欧、亚连成一片,实现了对中亚、西亚的直接统治,使通往西方的驿路更为畅通,丝路文化交流达到了顶峰。明代以后,由于海上丝绸之路的日益兴盛,陆上丝绸之路逐渐冷清。

总而言之,丝绸之路是中西方商贸与文化传播的大通道。

四、中阿博览会:续接源远流长的中阿文明

中阿博览会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阿拉伯半岛、中亚地区与中东地区,都应该是宏观意义上的中阿博览会涉及的内容。

2000年前,丝绸之路将东方大国与阿拉伯半岛上的诸多部落和古国连在一起,商贸与文化交流共同抒写着那段辉煌的文明史。历史典籍的记载,地下出土文物的证实,都在以不同的形式揭示着曾经的辉煌。2000年后,自然地理意义上的格局样式没有变,古丝绸之路所连接的中亚、西亚的地理空间和态势没有变,丝绸之路商贸与文化交流的历史及空间却在发展和延伸,而且越来越宽广。在海洋文明继续发展的同时,重新审视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和价值,追溯和衔接新世纪背景下的中阿商贸与文化交流,应该是近年宁夏不断打造和提升中阿论坛的主旨所在,也是进一步研究古丝绸之路商贸与文化交流对当下中阿博览会的实质意义所在。

伊斯兰文明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阿拉伯半岛与中东地区的民族和国家,都信仰伊斯兰文化。宁夏政府提出向西发展,实施走出去战略,旨在与阿拉伯半岛与中东地区信仰伊斯兰文化者联手,这是有坚实历史和文化基础的创举。随着世界大格局的变化,世界各国都有相互学习与交流的愿望,尤其是阿拉伯半岛和中东地区信仰伊斯兰文化的国家和民族。在宁夏举办中阿博览会,正是新世纪丝路文化新格局在宁夏、在中国的直接体现。

文化,需要积淀;文明,需要传承。丝绸之路在宁夏的早期经历,留下了大量文化遗产,诸如固原须弥山石窟、中卫大佛寺石窟,固原汉唐古墓群出土的大量中亚、西亚的遗物,盐池县唐墓出土的胡旋舞图,固原的安西王府遗址等。丝绸之路文明,也为回族的形成增添了新的血液。现代意义上的丝绸之路,更为宽泛,与中亚、西亚的联系更为便捷。中阿博览会的连续举办,承载着古丝绸之路的千年历史,如果用文明传承的眼光审视,博览会续接的将是古丝绸之路源远流长的中阿文明的继续推进。从中阿博览会举办情况看,新丝绸之路对接的目的逐步实现,规模不断提升,商贸与文化交流明显呈上升趋势。

古丝绸之路是商贸之路,更是文化之路。文化之路对接很明显,商贸之路直接伴随着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中阿博览会的举办,应秉持这样的历史观:即不能把商贸与文化交流割裂开来,应包括商贸、旅游、学术、文化、教育等相关领域的服务业。这种商贸推进与文化交流,应该体现在多个层面上。

五、续写新篇章: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中国与中亚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大外交格局的确定,使丝绸之路再次从国家层面上得到了关注。无论是向西开放战略提出,还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其宏观指导思想是一致的,战略谋划是一体的。但对于宁夏来讲,一是与中亚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对接,一是与阿拉伯国家丝绸之路的对接。总体上说,向西开放是中国全面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向西开放的意义之一,就在于通过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实现与中亚、西亚的双向开放,包括西进的地缘战略。近年来,在对外开放的总体格局下,西部地区开放程度不断扩大。当中亚的战略地位日渐凸显时,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桥梁作用更大。中亚国家地大博物,辽阔的土地资源适宜于农牧业发展,尤其是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和煤矿等资源。随着中亚油气管道的开通,将为我国能源结构优化带来新变化。这种背景为宁夏发展提供了互补合作的机会,我们应该抓住机遇,要秉承丝绸之路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创新性和务实性原则,利用现代传播手段,通过在向西发展,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向西开放的意义在于,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构建陆地向西发展的大通道。西部的开发开放,是中国向欧亚大陆战略性西进的地缘依托,也是实现我国边疆长治久安的现实需求,对于增强和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支撑能力有重要意义。中国的发展需要良好的周边国际环境。

无论是向西发展战略还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其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文化。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在东进西出的过程中,创造了丰富而宝贵的丝路文化。丝路文化的鲜明特点是开放性、包容性、创新性和务实性。做丝路文章,实施向西开放的战略,必须充分了解丝路文化的特点,在传承历史的同时,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面对目前的发展机遇,宁夏实施向西开放的战略决策,必须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结合,即突出地域优势与国家重大需求相结合,立足本土与国际视野相结合,突出和加强宁夏历史文化的研究,拓展丝绸之路文化内涵,让宁夏地域文化走出去,将人文遗产与自然山水文化推向丝路文化覆盖的地方。当然,也包括地方学者的学术思想与研究成果。

2013年9月,访问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时发表演讲,在盛赞中哈传统友宜的同时,倡议与中亚五国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之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进一步提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中央从更为宽泛的视野、更高的层面上提出了未来合作与发展的战略构想,“指向国家安全、对外开放、西部开放、中国经济未来新增长点四重战略目标”,{13}实际上是一种全方位的理论指导。在启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同时,也要促进中西多元文化的交流,维护和巩固中亚本土文化传统和精神文化遗产,增强区域互信、促进经济合作。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支点,宁夏为未来中西商贸往来与中外文化交流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在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扩大内陆开放、加快沿边开放”过程中,宁夏获准设立内陆型经济特区,因此,无论是区位优势还是丝绸之路文化的历史积淀,都将决定宁夏成为国家“向西开放”战略的重要支点,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空间中的重要中转站。丝绸之路经济带不是人们通常理解的“带状合作区域,这实际上是欧亚大陆空间所生活的各国进行互利合作的网络”。{14} “打通太平洋到波罗的海的运输大通道”,这是未来“丝绸之路经济带”欧亚十字合作的世界空间,要充分发挥认识到丝绸之路经济带在未来的战略意义。丝绸之路为中国对外交流做出过重要贡献,在当下意义上要进一步挖掘丝绸之路的当代价值,使其成为中国向西开放的桥梁和纽带,发挥区际间经济与文化协作的特殊作用,促进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注 释]

①⑦耿:《法国学者对丝绸之路与西域史的研究(代序)》,郑炳 林主编、耿译:《法国西域史学精粹》第1册,甘肃人民出版社 2011年版,第3页。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虚玉器》,文物出版社 1982 年版,第11页。

③张光直:《谈“琮”及其在中国古史上的意义》,《文物与考古论 集》,文物出版社1986年版。

④韩百诗等:《西域的历史文明与丝绸之路》,郑炳林主编、耿译:《法国西域史学精粹》第1册,甘肃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1~12页。

⑤张绪山:《古代中国与希腊―罗马世界》,余太山、李锦秀主编:《丝瓷之路――古代中外关系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252页。

⑥布尔努娃:《法国对丝绸之路的研究》,郑炳林主编、耿译:《法国西域史学精粹》第3册,甘肃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782页。

⑧⑩{11}何四维:《汉代丝绸贸易考》,郑炳林主编、耿译:《法国西域史学精粹》第3册,甘肃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743页、第744页、第746页。

⑨李华:《埃及发现公元前十世纪中国丝绸》,《丝绸之路》,1994年第1期。

{12}李永平:《丝绸之路与中国古代地图》,《丝绸之路》,1994年第1期。

第4篇: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范文

通过识读“丝绸之路图”和最新的中国地图、世界地图,掌握识图的基本技能;在最新的中国地图上能准确地找出丝绸之路的途经路线;知道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查阅和收集有关的历史、文献、图片以及实物。

能认识到学习历史离不开地图,离不开地理,培养初步的史地结合的学科渗透能力。

通过丝绸之路的寻访,培养集体协作的精神、吃苦耐劳的品质,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活动准备

1、指导学生明确本课应达到的目标,以便学生了解评价的依据。

2、布置学生查阅有关丝绸之路的普及性读物,收集有关图片或实物资料。学生可根据个人情况参加到下列各组:A组,上网查阅;B组,图书馆书店查找;C组,收集音像制品;D组,如邮票、火花等。

3、指导学生在今天的世界地图上绘制“丝绸之路示意图”。

4、指导学生根据已收集的资料,分组讨论,制定出具体方案,教师将各组方案中最有特色又可行的内容提出,设计出总方案,每组学生负责完成最有特色的工作准备。

活动过程

教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丝绸之路”是从西汉的长安城向西出发,途经今古肃、宁夏、青海、新疆,连接中西亚和欧洲的一条交通要道。在这条昔日的丝绸古道上,有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万里长城的终点——嘉峪关;有“鸟的王国”——“青海鸟岛”,有如诗如画的“塞上江南”,有歌舞和瓜果之乡——吐鲁番盆地。

经过同学们的精心准备,今天我们一同踏上这条幽幽古道去探索历史的奥秘。首先,请同学们分组介绍寻访的经历。

学生:(介绍寻访的经历)通过什么途径,做过什么努力,达到怎样的结果,有什么收获。

教师:同学们通过各种途径去求知,初步尝试自己收集资料并提取信息,这就是能力的培养,今后我们要在这方面多下功夫。下面请第一小组也就是设计绘制大型“丝绸之路示意图”的同学给我们讲解“丝绸之路”路线及重要地名的变化。

学生:(分段介绍)第一段,从西安向西进入黄土高源,要跨过黄河,经过河西走廊,长城西端,到达敦煌。古今重要地名及发生变化的有:长安——今西安;河水——今黄河。

第二段:从敦煌开始,进入茫茫戈壁滩。丝绸之路主要分为南北两路,南路从阳关出发,沿阿尔金山——昆伦山北麓,塔里木盘地南缘向西翻过帕米尔高原(葱岭)。重要地名及发生变化有:鄯善——今若羌;葱岭——今帕米尔高原;南山——今昆仑山,喀什。北路从玉门关出发向西沿天山麓,塔里木盆地北缘,到帕米尔高原。重要地名及发生变化的有:北山——今天山,吐鲁番,火焰山,新疆,伊犁。

第三段,葱岭向西北路经中亚到达欧洲,南路向西亚和南亚进发,到达伊朗、印度以及东欧一带。重要地名及发生变化的有:大宛——今费尔干纳盆地;康居——今哈萨克斯坦;奄蔡——今咸海至里海一带;身毒——今印度;大月氏——古国名,今阿姆河流域;安息——今伊朗一带;大秦——古罗马。

第四段出新疆后的丝绸之路西远南伸的情况。

教师:沙漠、雪山、绿洲,时而长风漫卷,飞沙走石,时而万里寂静;牧人的炊烟袅袅升起,直接云天;驼铃响过,这片大地仿佛又回复到开天辟地时的苍凉,这就是古代中国的西域。公元前139年,瀚海深处响起一阵阵悠扬的驼铃声,看!他们来了,张骞率着一支队伍骑着骏马和骆驼开始了他的使命。请看第二组同学的表演,张骞出使西域。

学生表演:着重表演历经的艰辛,表现出张骞的气魄和坚定的意志等。

教师:从他们的表演中我们看到张骞以探验家的胆魄,历尽艰辛开辟出这条闻名世界的商道。在以后的历史长河中,还有多少英雄豪杰在此留下英名。东汉时期班超及副使甘英,为商道的畅通都做出过杰出贡献。东晋时,法显从长安沿丝绸之路西行求法,游历三十多国,回国后将沿途见闻及带回的经文整理成文,这就是著名的《佛国记》。唐朝著名高僧玄奘沿丝绸之路到印度,游历19年,行程五万多里,著有《大唐西域记》。《西游记》就是以他西行的故事题材为背景而写的。元朝时,意大利威尼斯旅行家马可•波罗,随父沿丝绸之路来中国经商,在元朝任职17年,后来回国,因参加战争被捕入狱。在狱中,由他口述,狱友笔录成书,这就是闻名世界的《马可•波罗行记》。在这条古道上还有绿洲、重镇、名胜古迹、大量的出土文物和奇的风土人情。

接下来请第三组的同学给大家讲解。(第三组将收集的资料汇集整理编排)

第三组的同学(1)展示图片。展示的图片除教材提供的五幅插图外,还有马踏飞燕,“丝绸之路”出土的汉代绢地刺绣,玄奘画像,还有敦煌壁画邮票、一组嘉峪关的照片。(2)着重介绍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敦煌、高昌、楼兰。(3)介绍途经的省份,主要少数民族分布及物产。

教师:第三组同学主要介绍了楼兰故国在古代中西交通史、文化交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关于她的消亡,史学界到现在还没有定论,有的人认为楼兰的消亡是因为沙漠化,也有人认为是气候突然发生变化,大旱降临,上游河道断流,人们被迫逃离古城;还有人认为是外敌入侵造成的。究竟是何原因,你们有何看法,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对此问题可以进行研究。

丝绸之路沿途要穿过沙漠,翻越高山,经过人烟稀少的荒原,其旅途是艰辛难涉的,当然也并非都是艰险。如同学介绍的敦煌、高昌,还有碎叶等都是沙漠上的绿洲,是高原上的繁华集镇。不管是艰辛还是繁华的集镇,都有诗为证。请第四组的同学用诗歌来印证历史。

第四组的学生着重收集唐代边塞诗人的诗歌,有王之涣的《凉州词》,张籍的《凉州词》,王翰的《凉州词》,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使至塞上》,王昌龄《从军行》《出塞》,岑参的《天山路》、卢纶《塞下曲》等。

他们以通过朗颂再简介诗歌内容的方式来再现“丝绸之路”。

教师:第四组的同学以诗歌的形式给我们讲述了历史,同时我们也获得美的享受。

古老的丝绸之路给我们留下了无数可供探索的奥秘,此次寻访了我们只是初步的探索,同学们如果有兴趣,还可以继续深入的探究,也许你就能成为一个专家,祝你们的探索取得好成绩。

为了更好的熟悉丝绸之路上的古今地名,我们请8位同学穿越时空隧道,遇到古地名,要写出现在的地名;遇到今天的地名要写出古地名。写出的地名只能给下面的同学看。写对了,就继续往前,错了,就退出游戏。请同学们为他们打分,他们的成绩可作为今天全班同学的成绩记录下来,让我们给他们鼓掌加油。(根据不同程度选出8位同学做代表,反馈掌握的情况)

游戏:穿超时空隧道

活动总结

教师:丝绸之路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连接起来,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如今的丝绸之路,公路成网,铁路纵横,机场遍布,形成了陆空交织的主体交通运输网,使“丝绸之路”的终点伸到西欧以至更远的地方。通过寻访我们学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引导学生做如下总结)

第一,通过寻访,我们掌握了查找地图的基本技巧,将历史的学习融进了地理中,懂得学习历史离不开地图,离不开地理。

第二,通过这次寻访,我们初步尝试了怎样去收集、查阅资料,怎样提取有效信息,尽管同学们的收获不同,但只要认真努力地去做,就会有收获。

第三,同学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充分展示了同学们的智慧与才能,说明我们的同学有能力参与到我们的教学中来,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第四,通过寻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大陆上重要的交通要道,也是友谊文化传播之路。历史证明,对外开放能使中国繁荣发展。

第五,大自然养育了我们,我们也要热爱大自然,尤其从故国楼兰消亡的讨论中,同学们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的确,人类要持续发展,必须要与大自然和谐发展。因此,保护好我们的地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活动评价

目的:通过活动课的学习,学生是否了解丝绸之路的基本走向,是否掌握了识图的基本技能,更主要的是能否去主动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方法:查检法、观察法。

过程:(1)老师抽查部分学生收集资料的情况,负责检查的同学,则对全班同学检查、登记;(2)根据学生平时表现,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抽两名,参与“穿越时空隧道”的活动;(3)师生交流,有意识地请平时不积极、自我控制较差的同学谈从这节课中学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

评价总结

1、能穿越一条“时空隧道”为合格,能穿越两条为良,能穿越三条以上为优。

2、平时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能在这一次活动中积极收集、积极参与都视为优。

活动说明

第5篇: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范文

媒介分析更侧重的是“丝绸之路”本身,作为一种高度具体化的技术手段,它是华夏文明传播实现的现实途径和渠道。

“丝绸之路”是连接东亚、西亚和地中海的一条世界贸易的古道,德国地理学家李希和芬首命其名。在我国古代,广义上的“丝绸之路”共有三条:

最主要的一条即是指西汉张骞始而开辟的东起长安,西达大秦(印度),横贯亚洲的陆上通道。这条“丝绸之路”是汉武帝为了联合中亚地区的大月氏人共同抵抗匈奴而派张骞开拓的。此后,汉朝大规模经营西域。进而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南北两边开辟正规的驿道,并向西延伸到帕米尔高原以外,与中亚、西亚、南亚原有的道路衔接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便于丝绸西传的“丝绸之路”也形成了:它是连接亚、欧、非三个大陆的大动脉和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被人们称为世界文明的摇篮的四个亚非文明古国——中国、埃及、巴比伦和印度,以及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希腊和罗马,都是“丝绸之路”所通达的地区。

这条陆上“丝绸之路”不是一条直线,而是在一条直线上形成了许多条类似射线的路线,其中的一路可以到达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而另一条可达伊拉克,进而跨越叙利亚沙漠,到达地中海东岸的帕米拉、安都奥克等地,并可以从这里取海路到达罗马。在穆斯林初期的前倭马亚朝时代,“丝绸之路”进而从开罗通过北非沿岸西进到西班牙和葡萄牙所在的伊比利亚半岛,我国的造纸术从巴格达传至开罗后,一方面由意大利传入德国,一方面又由摩洛哥传入法国和英国,这正是因为“丝绸之路”远达伊比利亚半岛的缘故。

和横跨欧亚大陆的陆上“丝绸之路”齐名的还有一条传播中国丝绸和交流其它商品以及文化的“海上丝绸之路”。在古代,我国航海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通过陆路与世界各国交往贸易的同时,我国还通过海路与亚非各国建立了贸易关系。这条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通道有东海和南海两条起航线。南海起航线东起中国的扬州、泉州、广州等港口,连接东南亚,经过马六甲海峡,到达天竺(今印度半岛各国),越印度洋、阿拉伯海,最后到达大食(阿拉伯帝国)。这条航线把中国和东南亚地区、南亚地区、西亚和阿拉伯地区,通过海上丝绸贸易连接在一起,这些地区是当时中国丝绸贸易的集散地,也是世界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的中心。这条以传播丝绸到外国的航路,在传播丝绸的同时,对促进各国之间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相互传播和影响,起了重要的媒介作用。东海起航线以山东的登州为起点,跨黄海、抵朝鲜,再东渡日本。

除了这两条以外,连接东西方的纽带还有一条鲜为人知的“西南丝绸之路”。早在上古时期,西南各族的人民出于交换产品、相互往返的需要,开辟了一条从成都地区出发,经云南、缅甸、印度、巴基斯坦到达中亚的商道。这条古道比公元前2世纪张骞通西域开辟的陆上“丝绸之路”及东南的“海上丝绸之路”还要早些,而且是我国西南地区与西欧、非洲距离最短的陆路交通线。“西南丝绸之路”使用骡子作为运输工具,将已经蜚声世界的蜀地和云南丝绸运至印度,又转运至欧洲。古老的“西南丝绸之路”正好与今天的川滇、滇缅、缅印公路的走向大体一致,并且有一些段落重合在一起,它所经过的地区历史上曾分布有六个少数民族,因此,可以说这条古道在当时是一条各民族往来的走廊。

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丝绸之路”并不只是一条简单的直线,而是一条以主干道为依托而形成的具有辐射性的四通八达的商道。“丝绸之路”被认同并投入使用的最初动因是人们需要利用它进行物物交换,然而同时信息的传播也随着物质的交换在相同的时空产生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信息遵循了一种自高级文明部落向次高级文明部落流动的秩序。

二、控制分析

传播者或者叫做把关人也许是在有关“丝绸之路”文化传播的研究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一个内容了。丝绸古道上的所有关于传播者的叙述都被笼罩上了一层神话的外衣。最早的传播者可以算是周穆王了。虽然关于他的“西行见西母王“的故事具有浓郁的神话色彩,但在人们的头脑中揭开了西行的一幕。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丝绸之路”上的商贾、使节、僧侣、以及屯田戍边的官兵等各方人士,都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

1.商贾

在各种有关“丝绸之路”的史料中,商贾是在“丝绸之路”上来往最频繁的一群人,也是为数最多的一群人。商贾往来于丝路,早于张骞通西域。张骞出使大月氏时,已在大夏(今阿富汗)见到了四川的“邛竹杖”和“蜀布”,大夏人告诉张骞,这些货物是“吾贾人往市之身毒。身毒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就是说这些货物来自“身毒”这个国家,而据考证,“身毒”的位置在今天的云、贵、川一带。由此可见,在丝路开辟前,已有中国和印度商贾往返于中国与南亚、中亚的千里交通线。

西汉时,丝路的开通使西域各国和汉朝建立了友好关系。商贾往往假借汉使的名义赴西域从事贸易,携带价值万金的丝绸等物资前往西域各国换回珠宝等物品。丝绸的大量外销,对输入地区的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

一千多年来,丝路上东来西往的商贾不绝于道,但留下的具体记载并不多,从敦煌壁画中可以看到他们的一些真实生活。生活的艰辛和风险,疾病和野兽的侵袭,盗匪的劫掠和屠杀都挡不住超额的商业利润。他们为中国和各国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做出了贡献。他们在进行贸易的过程中,把我们的古文明传到了西域各国,又将西域各国的古文明带到了中国。一千多年来,友谊之桥很大部分是在他们的努力下架设起来的。

2.使节

中外使节是“丝绸之路”的文明传播中最自觉的一类。从唐代文化交流的先驱鉴真到唐代的第一个到达非洲的文化友好使者杜环,再到14世纪畅游非洲大陆的汪大渊,最后到历经七次西洋的明代航海家郑和,都在有意或无意之间传播了礼仪之邦的种种先进文明。

杰出的中日交流使者鉴真是唐代扬州人,14岁出家,20岁成为佛门高徒。他作为律宗的一名僧人,深入研究了佛教中严守戒律这一宗派。由于当时日本佛教戒律制度尚未确立,因此日本政府请鉴真出使日本讲学。冒着恶劣的自然条件和55岁的高龄,鉴真六次东渡,终于成功

地将最成熟的唐代文明介绍给了日本。他带去了许多书籍,传播了医道,讲授了建筑知识。日本的唐招提寺就吸收了唐代建筑的最新成就。此外,鉴真和他的弟子们在文学、雕塑、绘画、书法及榨糖、制酱油、豆腐、缝纫方面对日本人民的生活方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僧侣的往来也传播了文明的种子。三国僧人朱士行是中国西行求经第一人,此后,西行僧徒日众,其中最著名的是东晋的法显和唐朝的玄奘。他们舍身求法,不仅对佛教经籍的流传而且对古代东方文化典籍的保存和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3.移民

在以传播为己任的主流传播者之外,还有一些传播者的传播行为的发生是无意识的。这其中就包括因为各种原因而移居境外的中国人。

在汉朝以后,由于连年战乱,一些中国人为了躲避战乱,通过“海上丝绸之路”逃到了日本,他们被称为“归化人”。这些人有不少技术人才和士人出身,他们向所居住地区带去先进的技术和文化。从西域往外迁居的中国人也都无形之中将华夏的文明传至各地。据载,早在公元2世纪末中国人就迁居到了亚美尼亚边境,其中一些还成了当地著名的家族。

4.战争的领袖和士兵

军队在战争中是破坏者,但在另一种意义上却又是文化的传播者。13世纪的时候,蒙古帝国兴起并不断向外扩张。后来蒙古军攻下了巴格达,建立伊儿汗国,它以大不里士(今伊朗境内)为首都,疆域以波斯和小亚细亚为中心。蒙古西征时征集了大批中国的抛石机手、炮手、弓弩手从军,并带去大量火药武器。蒙古军之所以所向披靡,和这些先进的火药武器及制造技术的传入不无关系。伊儿汗国时期,波斯在史学方面成就最高,出现了一些历史著作,最著名的是丞相拉施都丁负责编纂的历史巨著《史集》,有两位精通天文历法与历史的中国学者李大迟、倪克孙参加了该书的编写。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有时候战争的胜利补给可以使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施加统治,而且还可以使一种文明俘虏另一种文明,毕竟战争的失利在一定程度上同文明的发展高低有关。后来,在蒙古军队和阿拉伯国家的对峙中,欧洲人慢慢接触并学会了火药的制造和火药武器的使用。近代欧洲的文明的确得益于古代中国的文明,也得益于蒙古铁骑的西征。

三、内容分析

通过上述三条“丝绸之路”可见,文明的传播经历了很多种形式,比如实物的形式传播,像陶瓷、丝绸、漆器等器物。还有关于技术的传播,像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冶炼技术等,还有伴随着书籍的传播而名扬海外的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通过这些传播,华夏文明沿着“丝绸之路”不停地向着对于他们陌生的区域延伸。

1.器物传播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养蚕织丝的国家,而到汉代,我国就能生产出各种精美的丝织品。中国丝绸的西传到了隋唐时期达到高潮。在约公元4世纪时,欧洲各国的贵族阶层都穿上了美丽的丝质服装。在丝绸西传时,中国丝绸也不断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输往东方的朝鲜和日本。古罗马作家曾赞誉中国丝绸“色彩像鲜花一样美丽。质料像蛛丝一样纤细”,阿拉伯的《古兰经》曾记载:“中国的丝绸是天国的衣料。”罗马的上流社会尤其喜欢中国的丝绸。随着丝绸的西传,我国的蚕种和养蚕技术也逐渐传于各地。公元6世纪时,中亚和波斯等地已经学会了制丝技术。

漆器是我国传统工艺品,与北京的景泰蓝和江西景德镇瓷器并誉为我国工艺品的“三宝”。早在4000多年前,我国就能制造漆器,而且已有朱墨两种漆料。远在汉代,就随其它器具被送至西方各地。当漆器传入欧洲后,特别是在17世纪末18世纪初掀起的“中国热”中,它和中国画、瓷器、家具等一样,受到狂热的欢迎。法国路易十四爱好东方艺术,在他执政时,法国的“中国趣味”极其浓厚,在他的宫廷里摆满了中国的桌子、瓷器、花瓶和漆器。北欧各国还有一个共同爱好,就是用漆器作壁饰。

瓷器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最大贡献,所以有不少外国人称中国为“瓷器之国”,而我国的英文名字“CHINA”就来源于瓷器。我国的瓷器早在唐宋时期,即以造型优美、色彩清雅、风格独特而闻名于世。驰名中外的“唐三彩”向来被认为是古代文明艺术的杰出代表。大约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我国的陶瓷便通过陆上和海上的“丝绸之路”远销海外。华盛顿和杰斐逊是美国的两任总统,他们都有自己专用的中国陶瓷餐具。而在墨西哥,贵族们以拥有中国瓷器的多少作为衡量一个人财富多寡的标准,同时也是衡量一个人受教育程度深浅的重要标志之一。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瓷器、漆器、丝织品以及绘画等传入西方,在欧洲上流社会中出现了采用中国物品、模仿中国式样为时尚的“中国趣味”或称为“中国风格”的风气。

从以上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器物传播也许是最早的中西文明沟通的内容,同时器物也作为一种审美倾向的载体在东西方之间流动,不论是丝绸的景物图案还是漆器的山光水色,都在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把这种审美倾向通过器物之载体传播出去。

2.技术的传播

中国是四大发明的产生地,而四大发明向西传播也大多得益于“丝绸之路”的畅通。纸张发明后很快随丝路西传。首先在阿拉伯的撒马尔罕形成了造纸中心,后来进一步西传至欧洲、美洲。西方各国都受惠于这项技术发明。中国印刷术的传播首先指向朝鲜和日本。8至12世纪传入波斯、埃及。元代时传入欧洲,德国谷登堡就是受到中国活字印刷的影响,发明了更加先进的铜活字印刷技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西传,对17、18世纪欧洲产业革命的发生和科学技术的兴起都起了很大的作用。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于世界的变革作用是巨大的,火药和指南针在一定程度上对资本主义海外殖民扩张与掠夺和资本的原始积累的作用不可低估。而造纸术与印刷术的传播则大大帮助了西方资产阶级宣讲或者迅速传播资本主义思想,所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是在东方文明的技术支持下兴起的。

此外,中国的铸铁技术使西域大批国家完成了由新石器时代到铁器时代的过渡,促进了这些国家社会政治经济的进步。凿井灌溉技术也是随着丝路的发展和西汉大量的外移居民由中国传入中亚和印度的。这种技术成了沙漠地区的主要灌溉技术方法,为西域经济发展作出很大贡献。

中国古代数学、天文历法、医学都取得一系列世人瞩目的成果,通过丝路的传播,对到达地区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进步影响。

3.图书及东方思想的传播

图书是记录人类社会知识的重要物质载体,它永远是人类社会文献体系交流中最重要的工具。我国图书进行国际交流的历史悠久,同一文化圈内国家间的图书交流历史更加久远。至少在3世纪时,中国的图书就已经传入日本,这些图书传到日本是通过迁移到日本的“秦汉归化人”和公元3至7世纪的新汉人带去的。日本民族的文字也是以汉字为基础的。日本留学生回国曾带回了《唐礼》、《大衍历经》等书。鉴真赴日时带去了《华严经》、《大集经》、《大品经》、《道教经论》、《六妙门》、《禅门》、《梵纲经疏》、《诸经要集》等。据《日本国见在书目录》记载,当时在日本已有中国藏书1579部。日本还参照唐朝的学校制度,创造了一套适合于日本国情的教育制度。

中国的儒学通过书籍在日本广泛传播。日本统治者尤其重视儒家的忠、孝、礼、义,并以此作为维护封建社会秩序的思想工具。儒学从6世纪初传入日本,直至现在的几千年间,一直对日本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的书籍,尤其小说传入欧洲以后,曾对欧洲的现实主义小说产生强大影响。如莱布尼茨受过《周易》的影响,歌德受过《好逑传》的影响。

四、效果分析

“丝绸之路”的开通,使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的原有道路得以衔接起来。中国与上述地区的文化交流达到了空前状况。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以自己博大的胸怀,无私地将自己数千年里创造的文明贡献给了各国人民。频繁的交流、融合,丰富了各个国家的物质文化生活,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首先,古老的“丝绸之路”上丝绸的外传,不仅给所到之处带去了精美的物品,还带去了先进的技术。例如丝绸,有助于改善当地人民穿衣问题,丰富美化了人民的生活,还有助于一些国家的丝织工业的发展,也促进了中国丝织工业的发展。

文明的生活方式也是传播的重要贡献,这从郑和七下西洋的活动中可以看出。郑和刚到马六甲时,这里的生活非常原始,人们懒于生产,没有追求,寝、食的地方和厨、厕都在一起,生活条件极差。郑和派人教居民建造房屋,并用中国带去的砖瓦给他们盖房顶,又派船队的医生到各处为当地居民治病。今日东南亚有不少药用植物就是用从中国带去的种子繁殖出来的。

中国的儒家文化对于全世界的影响是巨大的。它曾作为一种替代文化,后来以此为母体孕育生长出了日本的本土文明。儒家文化对于欧洲启蒙运动的产生和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历代的传教士将大量的中国文化介绍回了欧洲,中国的《四书五经》相继被翻译成拉丁文和法文介绍到欧洲。中国成了欧洲启蒙主义者心目中的理想国度,孔子一度成为欧洲思想界的偶像。可以说中国的古典经籍对欧洲近代文明的诞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至于更具体的内容,在上面的内容分析中已作了较详细的论述,此处不再赘述。

“丝绸之路”的繁荣与衰落说明了中外文化交流的阶段性变化。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与它的开放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丝绸之路”作为物化的形态,展现了我国古代要求打开国门与世界交流的愿望。的确,“丝绸之路”应该算是比较出色地完成了它的使命,向世人展现了它1500多年的光辉历程。“丝绸之路”虽以丝绸贸易为开端,但其意义却远远超过了贸易的范畴。它把世界各地的文明古国如希腊、罗马、埃及、波斯和中国联系在一起;又把世界文化的发源地如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文明、美洲印加文明和中国文明等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条连接亚、非、欧、美的大动脉,使这些文明经过大动脉的互相交流而放出了异彩。

文明只有在交流之中才能更加发展。华夏文明的发展的确也是借助了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交流。交流产生需求,也才更加刺激文明的发展。到今天,这种规律依然发挥作用。中国的发展还是离不开与外界的交流。特别是在开发大西部的呼声中,远方静静躺着的“丝绸之路”仿佛在召唤我们。曾经的不论陆上还是海上的古道,现在已是崎岖变通途了,随之重新恢复和发展“丝绸之路”的呼声高涨起来。中国为了恢复古道的繁荣正在积极创造条件,“欧亚大陆桥”的建设就很能说明问题,现在从中国的连云港到地中海的铁路基本接通,一些货物集散地和中转站的建设,正在运转和完善。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古“丝绸之路”在传播华夏文明中焕发生机,今天中国的对外开放和西部大开发也必将在繁荣昌盛的国力面前稳步前进。借古思今,这正是本文的论证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①马通.丝绸之路上的穆斯林文化[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年。

②董锡钦,金秋.丝绸之路[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5年。

③中国教育报刊社图书编辑中心.丝绸之路史话[M].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8年。

④陈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⑤江玉祥.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

⑥沈济时.丝绸之路[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⑦马树德.中外文化交流史[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年。

第6篇: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范文

区政治军事形势、经济文化发展及民族关系演变、丝绸之路兴衰等息息相关中国古代史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掌握重大历史事件、重要政策演变或制度变迁等,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古代河西的历史,正与中原政局的演变、丝绸之路的兴衰、中西方经贸文化交流和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密切相关。在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下突出河西地域特色,有利于对中国古代重大历史事件的认识。甘肃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而河西走廊更是丝路交通咽喉。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内地经河西走廊与新疆及更远的“西域”之间就已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古希腊、罗马人称中国为丝国(Serice),欧洲学者将这条连接中西方的交通路线命名为“丝绸之路”,并成为国际上的通用名称。尤其是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河西归汉以后,河西的政治体制、经济结构和文化面貌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而为丝绸之路的畅通繁荣奠定了基础。自此以后,丝路贸易更加活跃,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虽然不同时期丝绸之路的走向屡有变化,但河西走廊则是唯一不变的交通孔道。如果以敦煌为界,可将丝绸之路分为东、西两段,东段从长安西行纵贯河西走廊至敦煌;西段自敦煌西行,经过今新疆至中亚、西亚、南亚和欧洲。东、西两段均有南、北、中三条线路,其中东段北线自长安沿泾河西北行,经平凉过六盘山,西北沿祖厉河而入靖远,渡黄河后再由景泰过武威、张掖至敦煌;南线出长安后沿渭河西行,经秦安、通渭、陇西、渭源、临洮,再沿大夏河北上,在炳灵寺附近过黄河,西北经青海民和、乐都、西宁,北过大通河,由扁都口到张掖、敦煌。中线自长安至临洮段与南线同,此后再北上兰州,渡黄河后沿庄浪河西北行,过乌鞘岭,经武威、张掖到敦煌。可见,不论东段路线如何变化,河西走廊张掖至敦煌段都是必经之地。东段如此,西段亦然。丝绸之路西段分别经由鄯善、伊吾和高昌进入内地的南、北、中三条线路,亦皆“总凑敦煌,是其咽喉之地”。而且“海通以前二千年来,中国与外国在政治上经济上以及文化上之交光互影,几无不取道于此。”[7]267因此,河西的历史是与丝绸之路的兴衰紧密相关的。

“由于河西……处在贯通中西的丝绸之路主干线上,并且是古代各族文化交往的十字路口,它就不仅仅是一条文化交流的河道,而且也是一座文化交流的枢纽站。”[6]270不论是中原文化的西传还是西域文化的东渐,均在河西碰撞交汇。尤其自汉代以来,随着丝绸之路的畅通繁荣,东来西往的使者商旅络绎不绝,讲经求法的高僧大德接连不断。他们或在河西短暂停留、补给休整,或者长期定居,他们在衔命出使或从事商业贸易、讲学译经等活动的同时,也将所在国家、地区或民族的文化习俗传入河西。这些域外文化既对河西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受到河西本土文化和风俗的影响。正因为如此,河西就成为各种文化交融汇集和传播之地。地处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扼守中西交通咽喉,经济繁荣,人文兴盛,不仅各种“外来宗教如佛、如祆、如景、如摩尼,皆先后集其间”,[8]288而且东西方多种文化在此交融汇集。正如季羡林先生所云:“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9]在长期的交流过程中,河西不断接纳域外其他文化并从中吸取营养,再将带有本地特色的、已经改变或发展了的形式,流向中原或其他地区,从而使河西文化交流枢纽站的地位更加突出。十六国时期,中国北方动荡不安,经济文化遭到很大破坏。河西走廊作为天下“独安”之地,不仅吸引了大量流民,而且有大批硕学宿儒来此讲学传道,以致“区区河右,而学者埒于中原”。[10]卷83《文苑传》他们“子孙相承,衣冠不坠,故凉州号为多士”。[5]卷123,3877河西也成为当时中国北方汉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在保存发扬汉魏以来河西本土文化和中原传统文化并吸收外来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五凉文化”,进而成为北朝隋唐制度的渊源之一。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论:“秦凉诸州西北一隅之地,其文化上续汉、魏、西晋之学风,下开(北)魏、(北)齐、隋、唐之制度,承前启后,继绝扶衰,五百年间延绵一脉,然后始知北朝文化系统之中,其由江左发展变迁输入者之外,尚别有汉、魏、西晋之河西遗传。”[3]41隋炀帝西巡张掖,不仅是河西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而且对于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丝绸之路的畅通,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大业初,“西域诸蕃,多至张掖,与中国交市……但突厥、吐浑分领羌胡之国,为其拥遏,故朝贡不通。”[11]卷67《裴矩传》隋炀帝“甘心将通西域”,遂于大业五年(609年)亲巡河右,经大斗拔谷(扁都口)至张掖,在焉支山下接见高昌王麹伯雅、伊吾吐屯设及西域27国首领和使者,随后又设置了西海、河源、鄯善和且末四郡,并“大开屯田,捍御吐谷浑,以通西域之路。”[5]卷181,5645隋炀帝不远万里西巡张掖,显示其经营西域和丝路贸易的决心,进一步凸显了张掖居中四向的关键地位。1247年,蒙古西凉王阔端与萨迦派领袖萨班在凉州会谈,见证了地方正式纳入蒙元中央政府管辖的历史。此次会谈,堪称历史发展的里程碑,并由此从法律上确定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凉州会谈不论在和藏族历史上,还是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和影响。

二、利用省级重点学科和省级人文社科重点

研究基地的平台优势,通过平时作业和学年论文,开展研究性学习自2011年以来,结合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河西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在历史学(辅修地理)专业基础上设置历史学基地班,并分别制(修)订了历史学基地班和历史学(辅修地理)人才培养方案,旨在利用省级重点学科和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平台优势,强化研究性教学,为学生毕业后的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在课程设置上,历史学基地班不再辅修地理课程,而代之以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专业特点的选修课程,如以敦煌学史、敦煌文书与石窟艺术、河西史地为核心的“敦煌学概论”,主要对古代敦煌与丝绸之路、敦煌学的产生与发展、敦煌文书的主要内容、敦煌石窟及其艺术特色、敦煌学与中国古代制度史研究、敦煌学与中国古代民族、宗教、教育科技、语言文学研究等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分析;以河西简牍、墓葬壁画与碑铭资料研究为核心的“西北出土文献研究”,着重介绍河西各地(主要是居延、敦煌、武威等地)出土简牍的主要内容、魏晋墓画像砖及各类墓志碑铭资料,以弥补传世文献记载的缺漏;以西北地区民族融合发展为中心的“西北民族史”,系统讲述先秦以来至明清时期生活在河西地区的月氏、乌孙、羌族、匈奴、氐族、鲜卑、回鹘、吐谷浑、吐蕃、党项、蒙古等众多民族生息繁衍、交流融合的历史;以历史时期河西重大历史事件和制度沿革为中心的“河西史专题研究”,则具有明显的研究性,选择的内容都是在河西和整个中国古代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人和事,如霍去病进兵河西与河西四郡的设立、张骞出使西域与丝绸之路、五凉政权兴衰与五凉文化、裴矩与隋炀帝西巡、安史之乱与吐蕃占领河西、敦煌归义军政权与晚唐政局、阔端与萨班凉州会谈、明代甘肃镇与西北边防等等;以河西走廊自然环境和历史变迁为中心的“河西走廊历史地理”,主要介绍古代河西开发与人口、河西水利工程兴废与绿洲农业盛衰、自然环境与交通路线变迁、政区沿革与古城镇兴废等;以丝绸之路和中亚历史为中心的“中亚史专题研究”则侧重以古丝绸之路为纽带的中外经贸文化交流。通过开设这些选修课程,旨在突出丝绸之路与中外经贸文化交流、西北边疆开发与多民族国家发展、敦煌学与简牍学研究、河西历史及其重要地位等内容,以期进一步拓展中国古代史课程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专业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加深对中国古代史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第7篇: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范文

丝绸之路到底有几条路线?

李希霍芬提出的丝绸之路主要是指欧亚之间的一条陆路通道(后被称为沙漠绿洲丝绸之路),中途经过亚洲腹地,在干旱的沙漠、戈壁和高原中由绿洲相连而成。而中间又有分道,如从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到敦煌后,就在新疆境内分为南、中、北三道,其中南、中两道到喀什又汇成一道,翻越帕米尔高原后进入中亚地区。通过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为主的中亚两河流域,到达伊朗高原,然后再到达地中海沿岸。其实,这一路线在中国古籍《隋书・裴矩传》中已有记载,虽然有所不同,但大体相似。

最早提出海上丝绸之路的或可以算是法国汉学家沙畹,1903年,他在其《西突厥史料》书中说到丝绸之路可分为陆路和海路两条。1968年,日本三杉隆敏出版《探索海上丝绸之路》。而在中国,陈炎是最早关注和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的学者,他于1980年正式提出、而后又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文章。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具体走向,则包括意大利、希腊、土耳其、埃及、阿曼、巴基斯坦、印度、斯里兰卡、泰国、马来西亚、印尼、文莱、菲律宾、中国、韩国和日本等国。

关于草原丝绸之路的提出,目前没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说法。西方学者更多地将其称作草原之路,其实就是一条天然的草原通道。因为在欧亚大陆的地理环境中,北亚遍布寒冷的苔原和亚寒带针叶林,中亚又有崇山峻岭和戈壁沙漠,只有在北纬40度至50度之间的中纬度地区,才有利于人类的东西向交通。而这个地区恰好就是草原地带,向西可以连接中亚和东欧,向南越过阿勒泰山可以连接新疆,向东南则可通往中国的中原地区。

中国境内的丝绸之路有几条?

关于中国境内的丝绸之路,中国学者徐苹芳在《考古学上所见中国境内的丝绸之路》文章中提到四条,一是汉唐两京(长安和洛阳)经河西走廊至西域路,这是丝绸之路的主道,它因通过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中亚的若干沙漠地区而被称为丝绸之路的沙漠路线;二是中国北部的草原丝绸之路;三是中国四川、云南和的西南丝绸之路;四是中国东南沿海的海上丝绸之路。

从欧亚大陆上的东西文化交流通道来说,现在较为公认的丝绸之路有三大路线:沙漠绿洲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和草原丝绸之路。真正完整描述三条丝绸之路的学者要数著名中外交流史专家黄时鉴,他于1991年为中国丝绸博物馆展厅绘制了一幅网络式的丝绸之路全图,此图黄时鉴有专文论述,经他同意收录在《中国丝绸通史》一书中。

西南丝绸之路,从四川进入,过尼泊尔而到达印度,或经大理而入缅甸。但此后它又可以分为两路,一路可以北上到达中亚,融入沙漠丝绸之路,另一路南下连通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形成的原因?

海上丝绸之路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阿拉伯人的海上航行技术,包括造船技术、帆船驾驶以及对海洋知识的积累。同时,人们对海洋知识的进一步了解和航海工具的创新,特别是指南针的应用和地图的绘制,使得海上丝绸之路的航行更加顺畅。

最早的丝绸之路是哪条路线?

丝绸之路是在世界文明发展的背景下形成的。从目前来看,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可以分成三个大的阶段,以草原丝路为主的青铜时代到早期铁器时代,以沙漠和绿洲丝路为主的战国汉唐时期和以海上丝路为主的宋元明时期。

早在五千年前,世界上的古代文明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四大文明古国分布在世界各地,在欧洲则是米诺斯和迈锡尼文明。但人们对这一时期的草原几乎一无所知。当整个世界进入青铜时代后,这些文明的区域都相对集中,在中间则是文明的过渡地带,而文明的交往选择了最为方便的草原途径依赖游牧民族来进行,于是,人们对辽阔无垠的草原民族开始有所了解。在欧亚草原之上,从东到西,都有他们活动的身影。

沙漠绿洲丝绸之路何以在汉朝兴盛、到唐朝衰落?

2000多年前,东西方分别发生了两件重大的事,对丝绸之路沙漠线的形成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在西侧是亚历山大东征和罗马帝国的兴起,在东方则是汉武帝时期的张骞通西域。

公元前336年,亚历山大征服并统治了整个希腊。然后,他又开始了对东方的征战,歼灭了强大的波斯帝国军队,占领了印度的大部。从汉武帝开始,位于东方的汉朝国力逐渐强盛,一方面他们与匈奴正面作战,另一方面也联合其他部落围攻匈奴。公元前139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但张骞一出西域就被匈奴人所囚禁,若干年后逃回长安。公元前119年,张骞再次前往西域。这次,张骞偕同副使、将士等三百余人,携带牛羊万头、金币帛数千万从长安出发,在到达乌孙(今之新疆)后派副使、副手去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等国。这样,一条在沙漠戈壁里通过一个个绿洲连起来的丝绸之路就基本形成了。

一旦通道形成,大家都开始利用这一通道。由国家主导的军事力量也开始管理和维护丝绸之路的畅通。而唐代的疆土更为辽阔,四大都护府的建立,各处边关的运作,都在极力保护和经营着丝绸之路。这种情况一直到阿拉伯兴起,特别是在高仙芝一战之后,唐代放弃了对丝路的经营,中亚落入伊斯兰的手中,沙漠绿洲丝绸之路逐渐衰落。

海上陶瓷之路的由来?

第8篇: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范文

“古丝绸之路”东起中国古都长安,途经陇西高原、河西走廊以及西域地区的哈密、吐鲁番、库车、喀什、和田(于阗)等地,西到印度、伊朗等国及地中海东岸,可直达罗马,是一条联接中亚、南亚、西亚和欧洲的一条陆路通道。总长7000多公里,在中国境内有4000多公里。

陆上丝绸之路以汉唐的两京长安、洛阳为起点,丝绸之路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

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因此,当德国地理学家最早在19世纪70年代将之命名为“丝绸之路”后,即被广泛接受。丝绸是古代中国沿商路输出的代表性商品,而作为交换的主要回头商品,也被用作丝路的别称,如“皮毛之路”、“玉石之路”、“珠宝之路”和“香料之路”。

公元前二世纪,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西汉朝打败匈奴,政治稳定后,西行之路畅通。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于是张骞率领使团,带着上万头牛羊和大量丝绸,访问西域的许多国家。西域各国也派使节回访长安。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

之后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的管辖,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公元73年,东汉时的班超又重新打通隔绝58年的西域,他帮助西域各国摆脱了匈奴的控制,被东汉任命为西域都护,他在西域经营30年,加强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

班超首次将丝路从西亚一带打通延伸到欧洲、到了罗马,罗马也顺着丝路首次来到东汉京师洛阳,这是21世纪初丝绸之路的完整路线。公元166年,大秦(罗马)使臣来到洛阳,这是欧洲国家同中国的首次直接交往。

史书记载,汉朝的使者“相望于道,往来不绝”。自长安出发,通过丝绸之路,中原内地的丝绸、漆器、铁骑、火药、金银器皿、瓷器等产物以及造纸、冶炼、水利、火药制造等技术传入新疆以及西方。同时葡萄、胡桃、香料、各类药材、玻璃、骏马、狮子等产物以及音乐舞蹈、天文历法和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等文化从新疆或经新疆传入中原内地。丝绸之路沟通了中国与亚欧各国的联系,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唐王朝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中西往来更加畅通无阻。丝绸之路上的一些大城市,纷纷呈现出国际都市的风貌。

二、草原丝绸之路

草原丝绸之路东端的中心地在内蒙古地区,这里是草原文化的集中地,也是中西文化和南北文化交流的汇集地,显示出浓郁的草原文化特征。

草原丝绸之路的形成:

对于草原丝绸之路来说,大宗商品交换的需求起源于原始社会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中原旱作农业地区以农业为主,盛产粮食、麻、丝及手工制品,而农业的发展则需要大量的畜力(牛、马等);北方草原地区以畜牧业为主,盛产牛、马、羊及皮、毛、肉、乳等畜产品,而缺少粮食、纺织品、手工制品等。这种中原地区与草原地区在经济上互有需求、相依相生的关系,是形成草原丝绸之路的基础条件。

考诸史籍,自黄帝时代至夏朝是草原丝绸之路起源与形成的时期

三、南方丝绸之路

南方丝绸之路,也称蜀身毒道,是一条起于现今中国四川成都,经云南,到达印度的通商孔道。其总长有大约2000公里,是中国最古老的国际通道之一。早在距今两千多年的西汉时期就已开发。它以四川宜宾为起点,最后到达印度和中东。与西北“丝绸之路”一样,“南方丝路”对世界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南方丝绸之路的形成:

“南方丝绸之路”的提出,是基于以巴蜀文化为重心,分布于云南至缅、印的地区内,近年出土大量相同文化因素,这些文化因素不仅有巴蜀文化,而且更有印度乃至西亚的大量文化因素,其时代明显早于经中国西北出西域的丝绸之路。

四、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延伸,又被称为陶瓷之路。在古代中国即有此项交流,尤其是中国东南沿海的居民而言,更是显著。

海上丝绸之路不仅仅运输丝绸,而且也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陶瓷为主要出口物品。

丝绸之路历史发展:

在陆上丝绸之路之前,已有了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它主要有东海起航线和南海起航线,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至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海道交通大动脉。自汉朝开始,中国与马来半岛就已有接触,尤其是唐代之后,来往更加密切,作为往来的途径,最方便的当然是航海,而中西贸易也利用此航道作交易之道,这就是我们称为的海上丝绸之路。

1)南海航线

早在汉武帝时,中国海船就携带大批丝绸、黄金,从雷州半岛起航途经今越南、泰国、马来半岛、缅甸等国,远航到印度的黄支国去换取这些国家的特产。然后,从今斯里兰卡经新加坡返航。

这样,中国的丝绸,早在公元前就传入上述各国。自此便有中国丝绸传入今印尼、印度和缅甸,并通过缅甸传到欧洲的大秦(罗马)的这一条途径。

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是唐宋以后中外交流的主要通道,以南海为中心,起点主要是广州、泉州以及宁波,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2)东海航线

东海起航线最早始自周武王灭纣,建立周王朝时,他封箕子到朝鲜,从山东半岛的渤海湾海港出发,到达朝鲜,教其民田蚕织作。中国的养蚕、缫丝、织绸技术由此通过黄海最早传到了朝鲜。中日两国之间一衣带水,通过朝鲜半岛或经由日本海环流水路,交往十分方便。日本自古以来就有关于蚕业的传说。据日本古史记载,西汉哀帝年间,中国的罗织物和罗织技术已传到日本。隋代,中国的镂空版印花技术再次传到了日本。隋唐时期,日本使节和僧侣往来中国频繁,日本至今仍沿用中国唐代的名称,如:绞缬、腊缬、罗、绸、绫、羽等。宋代也有很多的中国丝绸被运往日本。明代则是日本大量进口中国丝绸的时期,这一时期,日本从中国输入的生丝、绢、缎、金锦等不计其数。清朝则从顺治到雍正施行了四十年的海禁。清廷的闭关锁国政策完全阻碍了清国与西方世界的接触,使清国丧失了与世界同步发展的最佳时期,为后来清国百年积弱落后埋下伏笔,清廷则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明初郑和下西洋时,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到巅峰。郑和之后的明清两代,由于实施海禁政策,中国的航海业开始衰败,这条曾为东西方交往做出巨大贡献的海上丝绸之路也逐渐消亡了。 直到1784年,美国“中国皇后”号访粤,标志着美国直达广州的航线的开通。

五、现代化新丝绸之路

“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丝绸之路”――《丝绸之路考》作者卞洪登如是说。

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非洲的古文明联结在一起,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丝绸之路是一条联结东西方、通向世界各地的和平之路;是一条传播中华文化,吸纳世界精华的文明之路;是一条促进沿途各国经济繁荣的发展之路;是一条增进各国相互了解、亲善往来的友谊之路。

谈起新丝绸之路,卞洪登先生神采飞扬。他提到,“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一条通道,而是一种精神。

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中提到的“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合作原则,就是当代丝绸之路精神的内核。卞洪登提出新丝绸之路不仅仅是“陆上”、“海上”、“草原”、“南方”这些传统意义上的丝绸之路,在快速发展的今天还有着“空中丝绸之路”。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证明,只要坚持“丝绸之路精神”,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

所以卞洪登说:“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丝绸之路。”这便是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的更广义的丝绸之路。

重走丝路的意义

千百年前的丝绸之路让中西方文明融合交流,加速了整个亚欧体系的繁荣发展。不但在中国出现了汉唐盛世,在丝路上的其他国家地区,也纷纷出现了许多盛世文明。

重走丝路的意义便是再创亚欧地带新繁荣。今年9月份,中国国家主席访问中亚期间,表示,这是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先做起来,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提出了加强政策沟通、加强道路联通、加强贸易畅通、加强货币流通和加强民心相通的五点方面。

“盘活”欧亚地带区域经济,今年提出两条“丝绸之路”的建设,有两个背景:首先,中国基础设施的能力,比以往大大增强。中国拥有了高铁技术,中国高速公路的里程世界第一;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大造船国,造船量是世界第一。

“拥有了强大的造船能力,才能提出丝绸之路的概念。”“如今,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现代化进行到了新阶段,目前的开放就不仅仅面向太平洋,而是要西进 。”

其次,欧亚经济带上的一些国家非常希望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希望中国进行投资。另外一方面,中国也需要向外寻找市场,消化过量产能。

“中国要消化过剩产能,不是简单地关闭工厂,而是要给工厂找到顾客。今后国内不可能有那么多还要再修的铁路和公路,钢铁和水泥怎么办?我们要在国外寻找新的市场,这也是实现中国稳定增长的条件。”

打造新的亚欧经济体系,是重走丝绸之路的重大意义所在。世界城镇化,则是打造新亚欧经济体系的重要具体表现。古丝绸之路上因为行商需要,出现了各类驿站甚至城市。新丝绸之路将重走历史的道路,在新的丝绸之路上铸建更多更好的城市驿站。

丝绸之路经济带对中国的西部大开发有促进作用,21世纪丝绸之路是全方位的开放。通过两个“丝绸之路”,将这一大片地带全部“盘活”。欧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会影响整个世界经济的格局。

第9篇: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范文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契机;乌恰;开放;战略

汉朝使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并开辟了丝绸之路。丝绸之路这一概念是德国学者李希霍芬提出来的。此后,这条经贸走廊成为了中国走向世界之路,亦是世界了解中国之路,是东西方交往的康庄大道;2013年9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中首次提出了共同建设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11月17日,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指出,努力将新疆建设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核心区。尤其乌恰县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使得所处黄金地段优势彰显,将利用区位优势,努力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通道作用,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做出贡献。

一、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发挥乌恰对外开放的优势。

1、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

乌恰县位于祖国西部边陲,东接阿图什、南邻喀什、西北与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接壤,边界线有470公里,县境内有吐尔尕特和伊尔克什坦两个部级一类对外开放口岸,该县的吐尔尕特和伊尔克什坦口岸,是新疆与吉尔吉斯共和国通商口岸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伊尔克什坦是通向中亚各国的捷径,距中亚重镇奥什州仅210公里,比什凯克240公里。随着喀什特区对外开放的建设――乌恰十平方公里特区建设的强劲,乌恰与吉国及周边各国的经贸合作有着极大的空间,这也必将为周边各国友好的往来发挥更大的作用。

2、源远流长的人文优势

乌恰在历史上汉代为西域三十六国捐毒国地。所以乌恰在古代属于葱岭的组成部分,在历史上扮演者重要的角色。这是丝绸之路上的要冲,东西文明在这里碰撞。也是民族迁徙的走廊,多元文化在这里融合。又是宗教传承的胜境,这里的伊斯兰教绚丽多彩。还是世界伟大的史诗《玛纳斯》弹唱传承之地,在国内外享有盛名,被誉为民间文学艺术的奇葩。是柯尔克孜族人民千百年来集体智慧的结晶,象征着世界柯尔克孜族人民的精神统一。

3、有着依托边贸市场的优势,

位于阿拉山以北、费尔干纳盆地以东的吉尔吉斯斯坦第二大城市奥什以及首府比什凯克,自古就是丝绸之路上商家云集的重镇。克州乌恰两个口岸(吐尔尕特和伊尔克什坦)与吉国两重镇相距不到250公里,是古今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在过去驼队早已湮灭在岁月的尘埃中,如今被代替的喀伊(喀什――伊尔克什坦)高速上来回穿梭的大型集装箱货车,两个口岸年货物吞吐量逐年递增。尤其吉国奥什州几乎成为“中国商品的天下”,主要以日用百货、衣鞋帽、家电家具、建材等商品九成是中国制造。乌恰要依托国内和中亚两个市场“东联西出”的桥头堡,建立边民互贸对开放交易市场,形成特色鲜明、优势明显、辐射中亚、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的优势。

二、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制约乌恰对外开放战略高地的瓶颈。

“茫茫戈壁、沙漠浩瀚、雅丹地貌、高山峻岭”古代文人墨客对帕米尔高原自然条件恶劣的形象描述,由衷的感叹“风萧萧,路漫漫,君恨余嗟行路难”。在乌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形势下,如今喀伊高速成为中国高速道路网的组成部分,“一路链接中吉 天堑变通途”。由于受历史、自然、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乌恰仍然是全区环境条件最恶劣、经济发展滞后,部分农牧民群众生活非常困难。尤其是情况复杂的费尔干纳谷地“金新月”地区与乌恰边境直线距离较近,通外山口多,肩负着打击“”和非法宗教活动的重任,维稳促和谐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这些依然制约着乌恰对外开放的瓶颈。

三、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打造乌恰对外开放的战略高地。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克州乌恰有着对外开放的战略。要紧紧围绕确保2020年与全疆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突出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和农牧民增收为重点,努力把乌恰建设成为富裕、文明、繁荣、和谐的祖国最西部边陲的高原明珠。

1、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实施工业强县战略高地。

借助两个口岸、利用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积极实施“工业强县”和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培育打造“煤炭、铁铜铅锌、电力、天然气、轻工、建材、冰川水、高原有机食品深加工”等产业;加快一园四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业集群。伊尔克什坦口岸园区作为喀什经济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10平方公里园区的建设,使之成为新疆向西开放的窗口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大乌恰工业园的一园四区(乌恰常州工业区、康苏重工业区、口岸区和石化工业区)建设,进一步依托和借助喀什经济开发区政策,从更高的起点来规划和建设园区。

2、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推进新型城镇化高地。

要树立现代城市理念,突出产业支撑,以提升城市竞争力为核心,以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和增加就业为重点,加快构建“规划布局合理、资源和口岸优势明显、富有高原边境民俗特色、支撑功能强”的城市格局。

按照“东扩、南延、西伸、北控、中改”县城规划建设思路,以“一城四区、打造祖国最西部边陲口岸城市”为目标;重点加大城区、口岸区及城市周边的绿化力度,要把一园四区的规划建设与县城规划结合起来,形成以县城为中心的一城四区城市规划格局。加快推进喀什―阿图什―乌恰经济三角区一体化进程,扎实做好小城镇规划编制、打造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文化旅游名镇,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建设宜居环境,增强承载能力。

3、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提高旅游品牌战略高地。

全力打造“西陲高原风光、两山交汇、边境口岸游”和“柯尔克孜民俗风情”。要充分利用乌恰境内的自然、地理和人文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旅游业。加大柯尔克孜民俗文化村、两山交汇地貌大峡谷、康苏苏式建筑群、千年胡杨林、贝壳山、玉其塔什、第一哨、欧洲城堡山、美女峰、泰坦尼克、泉华、小尚亥、阿克塔什、西陲边境口岸、戈壁产业园等旅游资源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牧)家乐”特色旅游,逐步把乌恰建成集自然资源、文化资源、边境民俗风情为一体的休闲度假旅游基地,使旅游业成为推动乌恰县调结构、促就业、惠民生的重要产业。

总之,新疆自古以来与中西亚各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是地理、宗教、民族、文化、风俗,还是经济和商贸,都是内地无法比拟的,因此,重视新疆对丝绸之路兴衰的影响、重视新疆在中西亚的影响,就可以发挥新疆在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纲举目张”的效用。克州乌恰应牢牢把握这次机遇,更加自觉地以国际视野、世界眼光抢抓“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机遇,推进乌恰县对外开放的战略高地。(作者单位:中共新疆乌恰县委党校)

参考文献:

[1]方曙光:中国经济时报,《新疆在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地位和作用》。

[2]刘虹妤,卜卫军,《丝绸之路经济带――共建欧亚合作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