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非遗文化现状分析范文

非遗文化现状分析精选(九篇)

非遗文化现状分析

第1篇:非遗文化现状分析范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特点 发展

文化是历史的财富,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文明史中创造了凝重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杰出智慧,展示源源不绝的创造力和生命力,彰显了独特的品格和气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共同对保存人类记忆,保护文化多样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有珍贵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也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近年来全球的旅游业更多关注于如何利用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创造经济价值,而忽略了对非物质文化的开发应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承载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反映其民族感情。它不仅可以满足不同背景的游客体验各国、各地区文化差异的需求,也实现了跨文化交流,是旅游开发中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同时,旅游开发有助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发展文化事业。如何正确处理旅游开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和合理的模式,如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性开发从而最终实现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都是近年来备受中外学者关注的课题。各地政府也纷纷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地方法规立法规划。

在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为:“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另外还包括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时间性和空间性的文化空间。

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特点及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纵观这些研究,我们可以归纳出如下特点:第一,从研究的主要内容上来看,国内的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和范畴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价值以及功能性研究,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作用和意义研究,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和保护措施研究,不同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等方面。研究涉及内容之广泛、时间跨度之大、地区范围之广大大的领先与其它国家学者的研究。第二,从研究的侧重点上来看,国内学者主要是侧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范畴、特征、价值以及其功能性研究,较多的涉及到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途径,但是较少涉及到具体某个地区的具体某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几乎没有涉及到横向的两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比较研究以及纵向时间迁移中某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变化历程。第三,从研究的范围上来看,国内的大多数学者都是以整个国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基础,从大局上把握事物的发展动向,指导国家宏观政策的制定;很少一部分学者是以某个地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基础。我国是个东西、南北跨度都是很大的国家,地区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应该结合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做到“因材施教”。第四,从研究的方法上来看,均无学者在文章中指明具体的研究方法,但通过对所有文献的综合分析,发现多数学者均采用了资料搜集和文献综合分析法。部分采用了比较和综合分析法,也有人采用了实证研究方法,描述性的定性分析文章较多,定量分析的文章则为数不多,往后的研究可以更多的采用定性分析方法。

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发展方向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主要呈现出以上特点。从上述特点来看,我们可以发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指出问题的同时,我们可以明确以后的研究的发展方向。笔者的总结归纳如下:第一,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专家多为民族学,艺术学或政治学专家,其他专业的专家介入较少,研究视角就较窄,造成不同学科角度下保护措施研究缺失或不够深入,以及多学科结合的分析欠缺。以后我国一些文化和旅游部门要多多倡议更多不同领域的专家介入研究此问题,促进研究的多元化,在多元化的研究中碰撞出出火花。第二,很多学者提出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措施没有规范的理论指导,保护措施的系统研究不到位就很难对其现状归纳总结和创新。理论与实践脱节,一方面不利于理论的创新,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实践的执行。以后的研究需要以规范的理论为指导,利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以严谨的治学思路来开展。第三,研究方法也较单一,文献综合分析法较多,实证研究较少。论文撰写多为定性分析,定量分析部分做得不够。以后的研究需要提高实证方面的研究,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实践中的经验和不足,进行理论上的创新。多多开展比较研究,对我国不同地区的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及国内与国外的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行比较研究,在比较中寻求创新之处。

三、结论

作为一个多民族的文化古国,在全球一体化的浪潮中,抵制强势文化的侵袭,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从而为维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做出中华民族应有的贡献,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的历史课题,如何在强势文化的冲击面前保持高度的文化主体性,是越来越频繁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对我们提出的严峻挑战。

在某种意义上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就是对我们自己的文化基因和民族身份的认识和保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就是中华民族文化命脉的传承。只有站在这样的立场,我们才能够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当代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切实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参考文献:

[1]周友武.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根[J].群文天地,2009,(1).

[2]刘壮,牟延林.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比较与解读[J].西南大学学报,2008.

[3]李春霞.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思考[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

第2篇:非遗文化现状分析范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调查报告

中图分类号:K892.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0-0120-02

导言

21世纪初,我国开始着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尤其是在文化安全形势越来越严峻的大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越发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深刻反思当代社会发展状况下作出的重要的举措。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体现出社会的悠久历史和文明程度,也能发挥力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因此,在文化安全视角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的描述与分析能够反映十几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同时可以发现在保护工作中不足之处。

“作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利于调动和传承传统文化资源,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对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建构良好的国家文化形象也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1]。为了充分了解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笔者从文化安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景泰蓝保护等方面进行深入调查,根据客观数据撰写报告。希望能够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帮助。

一、研究方法

研究过程中,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与整理,研究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研究动态有较深刻的认识,掌握了该领域专业性的知识并确定了研究的方向。研究主要采取问卷与访谈的方式进行。调查总体是我国居民,调查的样本是从全国各地选取具有代表性地区的居民。除此之外,还进一步评估样本质量来确保研究结果的说服力。后期进行数据处理时,将采集到的数据录入到计算机后,采用了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交叉式统计。研究分析整理阶段,以文字、图表等多种行式展现成果。

二、研究对象

本次调研选取了北京市、保定市、衡水市安平县三地进行问卷调查与深入访谈,共发放问卷600份,其中有效问卷588份,有效回收率达到98%。其中年龄在19岁~30岁的占受访者人数的69.4%,年龄在31岁~40岁的占受访者人数的22.4%,年龄在41岁~50岁的占受访者人数的8.2%。在受访者的职业信息中,学生占40.8%,专业技术人员占10.2%,农民工占14.3%,商业、服务业人员占10.2%,军人占8.2%,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占10.2%,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占6.1%。在受访者目前所在地区中,农村占16.3%,新型城镇占46.9%,文化城镇占36.7%。

三、研究结果

(一)文化安全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我国居民的文化安全意识相对薄弱,导致文化遗产资源严重流失。人民群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继承者、保护者,增强全民的文化安全意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中之重。从调查结果中发现我国文化安全意识有所提高,但是文化安全意识相对薄弱的局面没有改变。在对“文化安全了解”一题中,多数受访者表示“不太了解”或“完全不了解”,其中选择“不太了解”的占46.9%,选择“完全不了解”的占26.5%。体现出了人们对文化安全的认识不足。人们对外来文化的喜爱程度已经超过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喜爱程度。有59.2%的受访者在“对外来文化的喜爱程度”一题中选择了“非常喜欢”或“比较喜欢”。但是,只有49.0%的受访者在“对传统文化的喜爱程度”一题中选择了“非常喜欢”或“比较喜欢”。数据表明威胁我国文化安全的因素较多,如外来低俗文化的传播、封建传统文化的影响、文化遗产遭到掠夺、文化遗产遭到忽视、价值观扭曲、文化产业落后等。从问卷所得数据中发现,选择文化遗产遭到忽视的比率最高,占受访者的67.3%。各地区对保护我国文化安全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所采取的措施仍旧以“宣传教育”为主,然而采取“加强立法工作”、“发展文化产业”、“文化走出国门”等其他措施的并不多。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众多问题

1.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普及度较低

很多人仅仅听说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真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的却少之又少。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程度”一题中,有61.9%的受访者表示“不太了解”或“完全不了解”,只有4.8%的受访者选择了“非常了解”。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哪些”一题中,正确选择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涵盖的五个方面(口头传统和表达,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的受访者较少,尤其是“口头传说和表达”一项仅有35.7%的受访者选择。造成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普及度较低的因素有很多,不可否认的是这受到文化程度的影响。

2.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工作的人员较少

生活中很少有人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的工作。在“您周围的人,有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工作吗”一题中有92.9%的受访者选择“没有”或“不清楚”。由于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较低,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或宣传工作人员的责任就越发重要。政府应该鼓励和支持优秀人才从事该方面的工作,进而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除此之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一系列的问题,有65.3%的受访者认为“人们的认识不够”,有61.9%的受访者认为“缺乏有效的保护机制”,有38.1%的受访者认为“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击”,有59.5%的受访者认为“缺乏资金”,有52.4%的受访者认为“传承人老龄化”,有47.6%的受访者认为“缺乏有效的传承机制”。

3.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存在诸多其他问题

在“您所在的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有哪些”一题中,选择“发展相关文化产业”、“健全档案资料”、“加强立法工作”的比率没有超过半数,尤其是“加强立法工作”比率只有7.7%。数据表明,一方面我国各地立法工作在数量和质量上较为落后,另一方面,对于已制定出有关非物资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法律和法规没有做好宣传与落实工作。在非物资文化遗产的宣传方式方面“发放各种资料比如宣传册、海报”,是人们普遍接受的宣传方式。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不同职业的人群选择的宣传方式不同,这就要求我们要针对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措施。以“学校开设课程组织学习”方式为例,针对学生、军人和专业技术人员等职业的人群可以采取这种方式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商业、服务人员、农民、农民工等职业的人群只有少数人赞同这种方式。

四、讨论

(一)增强人们的文化安全意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一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却与我们的民族智慧和灵魂血脉相连、保留着我们最纯粹最古老的文化记忆和文化基因的精神财富正迅速离我们远去”[2]。这并不是耸人听闻,而是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等原因造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失。涂成林和史啸虎认为“民族传统文化正遭遇严重的集体失忆”[3]。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会导致一部分人产生相反的错误认识。他们误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数不胜数、不需要重视的,文化安全意识和非物质文化保护意识有待提高。有些少数民族的语言因为缺乏保护濒临消失,如果这些语言消失了那么这些民族也不在存在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必须重视其地位并加以保护。

(二)加大资金投入,培养专业人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需要有充足的资金作为支持。通过调查发现资金投入不足是各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突出问题。政府投入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设立基金会或合理引入市场机制来拓宽资金来源,缓解政府部门在资金投入这方面的压力。再者,我们要重视培养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门人才,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学习相关专业并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通过培养专门人才,让他们走到社区、家庭中去普及关于非物质文化的知识。同时我们应该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机制。不可否认,当代青少年因为缺乏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正逐渐消失。“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就是对其最有效的保护”[4]。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数是以人为载体的,采取口耳相传的形式继承下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遗失现象与缺乏传承人有关。目前很多掌握传统技艺的传承人已经八十多岁,呈现老龄化特点。除此之外,我们应该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群众基础,通过各种方式让各种职业的人群去了解、接受并喜欢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加大宣传力度,建立保护机制

研究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方面采取措施的力度不够,其表现是多方面的。不同的学者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法,“应该多举行传统音乐交流会或原生态民歌比赛,借助现代传媒工具让更多的普通老百姓了解、喜爱传统音乐文化”[5]。在学校可以开设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程供广大学生学习,提高学生对该方面的兴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部分地区往往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并未有得到重视。上级下达的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文件没有贯彻实施;全面深入的普查、宣传、保护工作没有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不健全,部分地区只是临时负责小组在做相关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体系不配套,缺乏系统性、针对性保护,等等。要想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人民群众喜爱并具有较强的生命力,我们必须重视宣传工作。

参考文献:

[1]吴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国家文化形象的建构[J].前沿,2011,(21).

[2]胡惠林.文化产业发展与国家文化安全[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3]涂成林,史啸虎.国家软实力与文化安全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第3篇:非遗文化现状分析范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成因

中图分类号:G12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9)05-0117-03

一、引言

今天,随着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冲击。面对这一形势,全省各级政府部门着手资助、扶持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开发工作,相应的文化经济产业应运而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民族地区旅游业和经济的发展。但从总体来看,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并不乐观,民族地区旅游业、文化经济产业发展相对缓慢,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有很大的局限性,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还没有被更多的人所认识。究其原因,是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宣传翻译意识不强,对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工作重视不够。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现状

优越的气候条件,独具风情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族文化,使贵州成了一个避暑胜地、旅游大省。近年来,为了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提高内生发展能力,引进外资,国家对西部展开了大规模倾斜投资和宣传。一些国际性的经济文化交流活动也在贵州得以举行,全省各地各级政府也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旅游文化宣传。这些内容丰富的原生态宣传活动吸引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友人来考察、旅游、学习,他们对我们祖辈沿袭下来的原始古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充满好奇,想一探究竟。然而,遗憾的是,翻译作为解决语言障碍的工具、中外文化沟通的桥梁,在这些重大的时刻却没能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据笔者了解,由于多数宣传资料没有外宣译文,各州举办这些大型宣传活动时,翻译工作一般由举办单位外请译员或与会人员自带译员来完成。这些外请译员虽然有丰富的翻译经验,但对民族民间文化却知之甚少,翻译过程中,势必不能很好理解、传达文化遗产的深层含义。此外,笔者也收集了一些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字资料,这些文字资料多数没有附有外宣翻译译文,只有少数一部分传统手工艺品及个别景点的资料介绍有外宣英译,如黔南水族的马尾绣、苗族绣品、平塘牙舟陶、都匀文峰塔等。这些对于贵州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来说,才只是一个开始,还远远适应不了世界文化多样化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需求。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字资料不全

出于对贵州民族民间艺术品作点翻译实践尝试这一目的,笔者走访了黔南州、黔东南州的文化局、旅游局、民委,也去了各州博物馆和一些民族民间艺术品销售种类比较丰富的商铺,进行艺术品文字资料收集、调研,在走访、调研的过程中,笔者发现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字资料不全,文字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还需不断加强,不断完善。从各商铺、博物馆采集到的多是一些零散的资料图片,不便于保存,有些资料只是对某一类艺术品的笼统介绍,不具体,影响对艺术品文史记载,制作工序,工艺特色,文化价值等的全面了解。从各州旅游文化部门收集到的资料中发现,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甚至还只是简单的名目列举,缺乏详细的文字描述。由于文字资料收集、整理的财力、人力等投入有限,有关文化部门的工作开展起来有相当大的难度,编辑成册,较为完整、全面的文化遗产出版物相当有限。但可喜的是,在资料调研过程中,笔者收集到了卢延庆编写的《黔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几本由杨正权等人主编的《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书籍。据黔东南州文化局负责资料整编、出版的专家介绍,他们正在组织人员收集、整理、编写黔东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这为全省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了一个好头,我们期待着有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书籍与广大读者见面。可以看出,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逐渐深入人心,各地区各部门越来越多的文化工作者开始为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库的建立做出努力,这为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研究带来了便利。

(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重视不够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离不开对外宣传。比较起来,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起步较晚,发展缓慢。从笔者收集到的外宣翻译资料的数量和质量来看,对外宣传翻译工作不容乐观,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需求和现有高水平外宣翻译人才数量不成比例,文化遗产专业翻译人才稀缺。到目前为止,除了部分零散的资料图片有英文翻译外,还没有一本完整的英汉对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书籍。随着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意识的提高,逐渐会有更多系统完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书籍、册子出版发行,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市场潜力很大,翻译研究空间很广,文化遗产外宣翻译需求也会更加迫切,需要更多受过专业训练的高水平的翻译工作者及爱好者的加盟,才能做好这项工作,需要他们给文化遗产书籍的翻译出谋划策,拿出高质量的译文。

据笔者了解,现有尝试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人员多数是出于自己的爱好,或是个别商铺出于销售目的的一种自发行为,由于缺乏对翻译市场及译文质量的监督、管理机制,使得文化遗产外宣翻译处于无序状态,译文质量良莠不齐。我们为开始有人对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翻译实践活动感到欣慰的同时,也为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质量感到忧虑。

分析现有外宣翻译译文资料,译文水平从整体上来说还是令人欣慰的,但部分译稿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如译文行文表达受汉语思维束缚,没有将原文隐含信息深入理解并外化到译语表层,形成欠额翻译,原语文化词汇处理不恰当,译文不够简洁、规范,错译、漏译等现象时有发生。译文常常欠缺对译语受众思维、文化等审美差异的考虑,可读性差,外宣效果不佳。此外,翻译活动多是个人行为,势必会导致对文化遗产译名、术语的处理不统一,译文缺乏说服力、认可度。这些现象表明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问题较多,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特点和目的性还未被人们所认识。就目前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现状及整体翻译实力而言,与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文化遗产外宣翻译对全省社会文化进步的推动作用还没有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和关注。这直接影响着全省民族民间文化形象的对外宣传和对外经贸交往效果。

三、改善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现状的几点建议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主要是从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文字资料的整理和对其开展的外宣翻译活动长期处于分散无序的状态而提出的。从上述造成这一现状的成因分析,要搞好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翻译工作,离不开政府的引导管理。政府部门应从政策、资金、人力、物力等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组织人员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编写、出版,在此基础上,组织专家、学者展开深入调研,进行文化遗产翻译研究,开展各种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研讨活动,探索出一套适合文化遗产外宣翻译 的标准。由政府主导,对现有的英文翻译资料给予纠错、更正,组织部门专门负责具体翻译工作和译文质量的审核。遇到难度较大的外宣资料的翻译,请专家、学者一起研讨,或请高水平的翻译人员来承担,口也可以采取课题立项的形式进行研究。这有助于保证外宣翻译译文质量,对外有效展示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神奇魅力。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涉及面广,翻译工作任重道远,没有一支高水平的、经过专门培训的翻译队伍,是满足不了文化遗产外宣翻译工作需要的。因此,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职能作用,可以鼓励更多的学术界、文化界人士参与到文化遗产的研究、翻译行动中来,增强全社会传统文化外宣翻译意识,加强对外宣译文质量的监督,实现文化遗产外宣翻译译文的规范统一,增强译文的可信度。

(二)重视高水平翻译人才培养

学过外语并不等于就能做好翻译。目前,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从业人员少,译员外语水平、民族文化知识、翻译知识等亟须提高,外宣译文质量有待商榷,经过专业训练的高素质翻译人才匮乏。要改善这个现状,除了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指导,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还需要省内各高等院校重视外语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人才培养要适应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H因而,如何培养出适合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外语水平高,具备扎实民族文化、历史、经济等方面知识的专业化的翻译人才就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面对这一紧迫、严峻的人才需求形势,各高校外语人才培养应考虑地方因素和地方特色,不仅要重视语言知识、翻译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民族文化知识教育,开辟民族文化知识课堂。各高校应结合地区对外翻译宣传的实际需要,不断探索、创新,摸索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能真正适应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人才,解决翻译人才紧缺问题。

第4篇:非遗文化现状分析范文

关键词:体验旅游 非物质文化遗产 河南

0 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多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河南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冲击,生存状况令人堪忧。因此,加强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体验旅游产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以及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方面:①口头传统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②表演艺术;③社会民俗、礼仪、节庆;④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⑤传统的手工艺技能”。而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

旅游体验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提供的以体验作为核心吸引力的用于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的旅游产品,是旅游者在身心状态都达到特定水准时,意识中产生的一种感觉,是旅游者身心状态与旅游产品的互动过程。“体验旅游”特别强调游客的参与和体验,重视游客角色的转换,使游客在旅游活动中真正感受到乐趣。

2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品类繁多。目前拥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8项(主要项目见表1)。2006年10月9日,河南省文化厅确定了12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9年省文化厅又确定了第一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14项,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25项。

3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模式

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效益的重要途径是进行体验式旅游产品开发,在目前的旅游开发实践中,以博物馆展示、主题公园和舞台剧表演为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模式,并且有了很大的市场成绩。对于河南省来说,根据上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的原则,要在以上基本模式的基础上,根据河南省作为文化大省的实际,针对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探寻出具有中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模式。

3.1 原生态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模式

原生态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好形式是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可以有效地降低遗产被异化或者扭曲的可能性,因此,对于濒危的、难以推广的遗产,建立“博物馆”进行原生态展示,使得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保留其原始状态。比如传统工艺品、民间文化和传统医药都可以通过建立博物馆的形式进行保护和展示。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原生态,在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保持原汁原味,因此建立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是开发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的主要路径。在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载体的基础上,要融入体验旅游的观念,跳出传统博物馆的窠臼,开发游客体验区,增加旅游者的参与性,使静态的展示和动态的参与相结合。河南省的传统技艺和民间美术可采用这种原生态的静态、动态相结合的博物馆形式进行合理开发,比如木板年画、泥塑、石雕、玉雕、汴锈、剪纸等。

3.2 实景舞台剧模式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

实景舞台剧中主要是通过“人”这一核心载体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是活态性的展。从体验旅游的角度,实景舞台剧模式直观表现文化现象和体验性极强的开发模式,具有极高的观赏性价值,尤其是在民俗、戏剧、民间舞蹈等文化资源的展示方面,更具休闲娱乐价值,旅游者的旅游体验深刻。因此,依托河南的民间文学、民间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曲、杂技与竞技等遗产,立足中原文化现状,推出不同规模的实景舞台剧。

目前,河南已经形成了一些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载体的大型实景舞台剧,比如:以少林功夫为主的大型实景演出《禅宗少林音乐盛典》、以河南传统戏曲为主的著名电视栏目《梨园春》、《武林风》、以民俗为主的太昊伏羲祭典、马街书会、洛阳牡丹花会、黄帝祭典等,在国内外均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由于实景舞台剧能增加游客的体验效果,因此河南应进一步加大对相关遗产的实景舞台剧的设计开发,尤其是加大民间文学和民间音乐的开发力度,以形成一批游客参与度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景舞台剧。

3.3 主题公园模式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

从展示文化遗产的类别和深度来看,主题公园要比以上两种模式展示的内容更为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公园是一类综合性的旅游产品,可以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民间歌舞、民间传说、民俗、曲艺、手工技艺等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主题公园模式更具有极强参与性和知识性,深受游客的喜爱。因此,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保护的理想模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公园。但是主题公园的开发由于资金投入和客源需求量大,导致其失败的风险也比较大。中原经济区战略的提出尽管进一步促进了河南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但是从游客的偏好以及客源分流的市场分析,目前支撑一个规模庞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公园的运行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现阶段河南还不适宜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主体公园,应做好文化遗产主题公园的规划、评估等各项前期工作。

3.4 市场产品化运作模式

以上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具体形式,从开发的内在要求来看,市场产品化运作是贯穿于这些具体形式之中的。比如实景舞演出本身就是一种市场产品化的具体形式,舞台化是为了实现商品性,商品性要通过舞台化来实现。传统戏曲、民间音乐、民间传说等,要想完全展示给游客就必须要进行舞台化的表演。值得注意的是,市场产品化以后如何在保持原生性和真实性的前提下合理保护和开发。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

[2]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护工作的意见.文化部网站.

[3]曹新向.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业发展对策.西北农林科技.

[4]陈天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区域旅游资源[J].经济经纬, 2006(2).

[5]谢彦君.旅游体验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6]刘建平,陈蛟凤,林龙飞.论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贵州民族研究,2007(3).

[7]汪宇明,马木兰.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型为旅游产品的路径研究[J].旅游科学.2007(4).

[8]松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之用[J].旅游时代.2007(4).

[9]罗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6(5).

第5篇:非遗文化现状分析范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绍兴黄酒酿制技艺;传承;发展;对策

引言: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自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1年公布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新鲜的术语,在短短数年时间里,在全国各地、各民族及各领域中,成为最热门的词汇之一。这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与广大民众生活密切相关,受到大家特别关注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本文以被评定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绍兴黄酒酿制技艺为研究对象,对绍兴、江浙沪(不含绍兴)、非江浙沪地区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了解绍兴黄酒酿制技艺的现状与其面临的危机;对技艺传承人、相关部门负责人、商家与普通民众进行个案访谈,挖掘绍兴黄酒酿制技艺面临危机的深层原因。

一、研究方法

(一)文献查阅。通过多种途径搜集和分析相关文献资料,即通过查阅本课题研究相关学科领域的文献数据库、图书资料等,搜集国内外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研究的资料,为研究的开展做好理论准备和搭建知识架构。

(二)实地访谈。对技艺传承人、相关部门负责人、商家与普通民众进行深度访谈。

(三)问卷调查。(1)问卷形式及内容。在对绍兴黄酒酿制技艺传承与发展的调查中,采用结构式问卷调研的方法,围绕公众对绍兴黄酒酿制技艺的认知、对绍兴黄酒的产业消费及发展现状等方面展开。(2)问卷抽样方法。运用多阶段抽样方法,但在每个阶段使用不同的抽样组织方式。第一阶段:运用判断抽样,选取绍兴、江浙沪地区(不含绍兴)、非江浙沪地区的三大区域;第二阶段:运用典型抽样,选取三大区域内的下一级行政区域; 第三阶段:在选取的行政区域内进行随机调查,则调查对象即为最终样本单位。

三大区域的原因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地域性特点,绍兴作为绍兴黄酒酿制技艺的发源地,当地民众对绍兴黄酒酿制技艺的熟悉程度高;江浙沪地区由于常年积累,当地民众有饮用黄酒的习惯;非江浙沪地区由于地域上的距离,对于绍兴黄酒的喜欢程度明显低于江浙沪地区。因此选择这三个区域代表三种不同的区域类型,符合我们采集数据和研究问题的全面性的原则。

(三)问卷样本总量计算。本研究引入了设计效应deff来确定调查对象的样本容量。考虑到问卷的有效率,则调查单位不能少于566,若样本总量在566基础上增加,则会提高调查估计精度,因此最终确定样本总量为600。

第6篇:非遗文化现状分析范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数民族;影响

自20世纪90年代起,国内学者对这一方面开始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国内学者基本采用国外相关研究模式。目前,旅游地居民的旅游感知与态度研究范围与深度还远远不够。

一、喀什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喀什地区历史悠久,非遗资源丰富。喀什地区部级非遗项目18项,自治区级非遗项目51项,涵盖七大类,在部级非遗中有两项为喀什地区申报项目,分别为阿凡提故事和乌孜别克族埃希来、叶来。在各县市中英吉沙县、塔什库尔干县部级非遗项目所占最多有4项,在自治区级非遗项目中喀什市为15项。喀什市、塔什库尔干县及英吉沙县这三个县市在总量上最多为16、12、11,泽普县和疏附县在总量上较少只有1项。在项目类别上传统技艺所占最多共26项,而传统医药和民间文学方面只有2项。

二、喀什地区居民对非遗影响认知的交叉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人数共计300人,其中女性占53%,男性占47%。调查中在年龄在31岁-40岁的占33%,41岁-50岁的占25%,60岁以上人的占1%。1.不同职业对非遗开发影响的了解程度分析调查发现旅游从业者对非遗比较了解所占比最高为12.4%,非常不了解所占比例最低为0.3%;非旅游从业者对非遗的了解程度一般、非常不了解分别为35.5%、1.3%;不同的行业对非遗的了解程度也是不同的,但大多对非遗比较了解34.4%,一般的为45.2%。人们对它的了解程度还不深。2.不同收入群体居民对非遗开发影响的了解程度分析家庭月收入越高的人对非遗的了解程度也越高,调查人员中17.5%的人为9001元以上的收入其中有2.9%的人对非遗非常了解,而3000元以下的人15%对非遗非常了解占0.3%。45.2%的人对非遗了解程度一般。3.不同职业、文化水平对非遗开发影响的了解程度分析调查发现人们普遍认为非遗开发对经济方面的影响较大62%,而环境5%以及生活方面11%积极性影响较小;教育工作者7%和科研人员12%认为非遗开发对经济16%以及文化6.5%的积极影响较大,改善人们生活质量,也使当地的文化更具包容性和多样性。高中(含中专)学历对非遗比较了解比例为24%,学历越高对非遗的了解程度也就越高。高中以上的人对非遗非常不了解的为0,初中以下学历的人对非遗非常了解的人是0,初中27%、高中学历56%的人都是对非遗比较了解33.5%和一般的45%。4.现代工艺对传统手工艺影响的认知分析在喀什地区非遗中手工技艺价格较为昂贵,而现代工艺的不断改良和完善,产品价格较低,外观优美等,传统工艺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在调查中41%(非常大10%、比较大31%)的人认为现代工艺对非遗有着较大的冲击,只有12%的人认为现代工艺对非遗没有影响。5.非遗文化在传承过程中流失及受阻原因当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的感知和态度不仅能够反映遗产传承与发展现状,而且影响与制约着其活态传承的质量与方向。喀什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多为传统手工技艺、歌舞等,存在流失等现象。流失主要原因为、保护不够,为33.8%,政府保护度低、市场、创新度低分别占27.9%、27.2%,非遗传承人认为应该继续传承下去。但由于经济效益不明显,人们不愿去学习该技艺,加上现代工艺的发展,使得一些手工技艺在传承上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主要阻力来自于资金短缺为28.9,其余分别为政府保护力度(20.1%),市场、创新度低(18.8%),、保护不够(18.1%)。

三、结论

当地居民文化水平越高对非遗的了解程度也会越高,从事旅游相关行业的人员对非遗了解程度相较其他行业更深;大部分居民对非遗旅游的开发持支持态度;非遗开发对当地的影响具有积极的作用,经济影响所占比例最大,环境次之,文化和生活方面的影响一般。非遗具有脆弱性,面临无市现象。针对以上问题,可加强对当地居民的非遗宣传,加大政府对非遗的投入力度,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力度,以促进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尹华光,赵丽霞,彭小舟,欧媛.张家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居民感知差异分析[J].经济地理,2012(05):160-164.

[2]朱凡瑾.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3]秦美玉.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居民旅游感知与态度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4(02):122-125.

第7篇:非遗文化现状分析范文

自政府全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来,虽然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但也遇到了一些需要妥善处理的关系,如果这些平衡关系得不到理论上的解决,那么我们的保护实践就很可能陷入两难境地,甚至会对原本就面临生存危机的文化遗产造成新的伤害。本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需要妥善处理的若干关系予以梳理,希冀从问题入手推进我们的保护工作。

一、政府主导保护与传承主体本色传承之间的关系

放眼古今中外,重大事件都是由当时政府主导,并号召全体民众共同参与创造的,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不例外。我国历史上出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存在于未被纳入主流文化体系的乡土文化之中,其所承载文化信息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不为当时的社会上层建筑所关注,而只在民间传承发展,长此以往也就成为一种文化遗存物。虽然,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一直以各种名目有所延续,但是大范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是在政府的推动下才蓬勃展开的。正是由于相当一批的知识精英的文化觉醒和政府的有力推进,国人才开始珍视伴随了民族千年的文化,体味推动民族发展的背景知识,其中符合主流价值体系的文化部分被冠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名目重新进入中华民族的文化视域。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生存空间是处于经济社会边缘的乡土民间,特有的文化圈与生态环境等是其存在与发展的必需条件,而且惟有长期成长于其中的人才能真正知晓、理解、传承具体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其肩负的重要文化遗产项目,并且能够原味的将其传承下去。但是,随着保护工作的强力推进,项目传承人也不可能置身其外,势必被纳入到政府主导的保护工作中。在政府的有序规划和专家团队的指导下,传承人的思维方式和创作方式也会自觉或者不自觉的发生一些细微的变化,势必或多或少的影响到其所肩负项目的活态传承。当然,政府主导的保护工作并不能参与到项目传承人的核心传承中,在共同推进保护实践的过程中必然存在不同程度的交织。政府主导保护工作的初衷是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有序传承,但也存在由于个别执行部门或执行人凭主观意愿开展工作的现象。成长于民间的传承主体的本色传承可以为政策的制定提供本土的经验借鉴,可以为国外先进的保护方法提供适用性蓝本。但是,如何使政府的主导保护效能最大化,并使传承人传承的项目保持不掉色、不变形,这就需要妥善处理政府主导保护与传承主体的本色传承之间的关系。

二、范围内保护与范围外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之间的关系

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保护实践的探索,我国逐步探索出符合国情的整体性保护措施,如采取民俗村、博物馆、文化生态保护区等方式,实施一定范围的保护。目前的实践表明,整体性保护使范围内的诸种文化遗产项目得以较好的保护和延续,而且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政策便利。

整体性保护的理想状态是处于保护范围的诸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按照其应有的发展规律演进,能够维持并促进保护范围内的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理想保护状态的实现需要将保护范围完全独立于当地大范围的经济社会发展之外,使其彻底隔离开来,成为理想中的文化飞地。但是,互联网的普及和各种资源在全球范围的再分配带来了大范围的人口流动,原本相对独立的文化经济单元也已不复存在,一切文化经济单元都已经纳入国家或地方整体经济规划中,并与其它文化经济单元发生着微妙的关系。如何实现项目整体保护的预期目标,保护好范围内的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使其被纳入到国家或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这就需要妥善处理范围整体保护与外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之间的关系。

三、传承主体的原味传承与追求创新之间的平衡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传承过程中必然带有其所经历的时代信息,其本身就是一种时刻在演进丰富并始终维系核心文化基因的社会文化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项目传承人原滋原味传承的项目为民族文化复兴和国家软实力建设保存更多的文化基因。保护实践最为理想的状态,就是传承人所传承的文化遗产项目成为当代人知晓前人的手艺技能、行业信仰、社会风俗甚至是透析当时整个社会阶段的文化信息的文化物象。通过对该文化物象的分析,能够对当时的社会状况有一个相对全面客观的了解,以求以史为鉴,从而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社会发展提供借鉴。作为社会一员的项目传承人也有自己的思维逻辑、文化信仰、兴趣爱好等,其对历史及现实的理解一定会或多或少地体现在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同时,由于时代与生态的变化、甚至部分物种的消亡,部分传承的项目在原材料选取、行业禁忌、审美导向等方面也会有所变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传承过程中,如何界定原味传承与适度创新是保护实践面临的棘手问题。鉴于知识水平和保护视野的限制,项目传承人对原味传承与适度创新理解和把握尺寸很难衡定。倘若靠专家团队或政府机构等为其界定和把握,很可能出现越厨代庖的现象。从文化传承角度而言,传承人的使命就是完整的传承其所肩负的项目,但是对于技术创新的向往和对原有高度的突破也是每一个高水平传承人的夙愿。虽然政府和专家一直号召传承人原味传承,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原味传承和追求创新之间的问题一直存在。如何对其进行一定量和度的认定和掌控,以及如何把量与度落实到保护和传承实践中将对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所包含的原始文化印记和时代文化基因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这就需要妥善处理传承主体的原味传承与追求创新之间的关系。

四、保护工作的有力推进与项目自身演化之间的关系

如火如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在促进了大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培育民众文化自觉的同时,也对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原生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就在于努力使其能够不受其他外来因素的干扰按照其自身演化规律发展。但是,作为不同时代文化信息载体甚至是部分历史影像综合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所处历史环境的文化信息和民众生活有着各种联系,其自身的传承演化也是多种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经历了不同文明阶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必然带有不同时代的文化印记,当今时代也不例外。 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所有认知以及采取的多种保护措施,都是基于当今世界社会状况及人类现有的知识结构做出的,是基于一个历史时期的现状而采取的文化自卫。但是,若放在更长的人类历史来观察,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历了多个社会阶段,那么现在是否是其必经的社会阶段?如果不是,其是从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的间隙中穿越,还是在某一个历史时刻终结?如果是,我们的保护实践是否已经改变了其传承发展的规律?为了更科学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如何在保护实践的有力推进与项目的自身演化之间实现平衡?如果不能及时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很难说我们今天的保护实践不是一种新的破坏,在若干年后不为历史所否定。从问题着手来推进保护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深入,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回答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行社会阶段的关系,协调保护工作的有力推进与项目自身演化之间的关系,使其找到在当今社会和历史长河中的合理定位。

五、传承主体的经济收益与具体项目的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不同利益主体有不同的利益诉求。作为现实经济社会中的一员,项目的传承主体也有一定的利益诉求,这是其作为社会个体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物质基础。如果,我们对项目传承主体的利益诉求置之不理,忽视其经济收益,恐怕也就无人再愿主动从事相关项目的传承。离开了项目传承人的项目,也将不复存在。但是,我们也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并不仅在于其经济价值,而在于其所包含丰富的文化价值、科技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等等。如果片面的注重其经济价值,过于追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经济效益,恰恰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曲解和破坏。

在具体保护工作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效益是最为重要的。我们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项目传承人的前提,就是认识到其所含有的巨大的社会效益,这是其存在的根本。在传承实践中,当项目的社会效益和传承人的经济收益出现冲突,传承人追求经济收益而舍弃社会效益的几率就会变得极其大,所以这就需要妥善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虽然,我们已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而且还下发了《文化部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但只是提供了一些宏观层面的规定,对于调和不同保护力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博弈很难提供可操作性的参考。

六、结语

第8篇:非遗文化现状分析范文

1古代遗址的勘查

不管是什么时代的古代遗址,虽然在地面上可能会存在着一定的迹象,但是对于幅员辽阔的中国而言,寻找古代遗迹工作如果采用以往的方式是非常困难的,同时还有可能会耗费很长的时间,在地理位置的确定方面也不是非常好,甚至还有可能会出现误判的情况。如果在实际的工作中,使用航片或者是卫片对其进行全面的综合性的分析,就可以收获很好的效果。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就是因为航空会被卫星遥感技术作用范围相对比较大,所以在这一过程中也能够对一些杂乱无章的遗址清晰的识别。此外在一些自然环境并不是很好的地区也很难的展开其自身的工作,所以遥感技术的优势十分的明显。例如我国在对秦始皇陵考古研究中,对1956年的航空全色遥感图像解译,就得到3类遗存信息。其中尤其以第1类影像特征较为显著,与后期考古探测结果一致的遗存包括五岭大堤、兵马俑坑、封土堆东侧的马厩坑,这些遗存在航空全色遥感图像上表现明显的原因是规模较大,取得了很好的探测效果。另外,国外在这方面也开展了很多工作。如加拿大某些早期欧洲人村落遗址的确定,马里兰州18世纪城堡的重建,1987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埃姆斯研究中心进行的揭开玛雅文明荣枯盛衰奥秘的计划,他们利用LandsatTM、IKONOS卫星和机载雷达资料,再加上GPS技术,成功地识别出了古玛雅遗址的特点。

2地下遗迹的无损探测

在遥感考古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要对埋在地下的古代遗迹和古墓等进行无损探测,当前在无损探测的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磁力探测的方法、电阻率探测的方法和地震探测的方法等。在我国对这些技术的应用还处在不是很成熟的阶段,但是在这方面也进行了非常详细的研究,所以也出现了很多项非常先进,精度也非常高的物理探测技术,在这一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些全新的可以将其用在探测定位方面的新算法,其中,使用遗传算法对雷达资料进行捕捉和整理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应用。

3水下考古

水下遥感考古通常就是使用航空遥感的方式对湖泊和河流等水环境下的古代遗址或者是古代的港口等进行探测,这样就可以对当时的沉积环境进行全面的分析。但是在水下遥感考古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要保证水体自身的质量,此外还要保证探测的过程中处在无风的状态当中。所以,这种方式一般使用在湖泊的水下考古工作当中,但是如果是在含沙量相对比较大的河流当中,这种方法很难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当前,海洋地理测绘技术和考古设备仪器都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所以在这一过程中,海洋考古技术也得到了较为长足的发展。在当前的海洋考古工作当中,一般就是使用声波扫描的方式或者是声纳以及水下照相机等设备开展相应的工作。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对古代遗迹的真实性和其自身的位置和范围等进行全面的研究和分析,这样也就使得古代社会的发展情况得以充分的展现。某博物馆负责的项目就是以遥感的手段当做是主要的方式,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还将潜水调查当做是重要的辅助手段,采取上述的方式将其分成3个阶段,在应用了这种方式之后也开发出了非常大的应用潜力,此外在这一过程中还有非常多的新发现。

4环境考古

古代环境恢复工作对于当时社会发展状况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等众多方面的状况都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古代社会当中地理环境的变化对于古代环境和政治经济的研究也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用遥感技术来对历史环境的演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主要是使用它在遥感图像上的痕迹来对其进行更加全面的分析和研究,这是因为不同的研究对象都有其自身的特征,这些特征也就成为了对其进行判断的一个方式我们在遥感图像上可以借助色调、阴影和形态及大小等特征对其进行识别,一个地区的环境变化最主要的就是水系上的变化。使用遥感图像上的地物光谱特征对土壤自身的湿度和沉积物进行详细的分析,就可以将水系变化的具体情况全面的反映出来。

5考古专题制图和文物考古信息系统

遥感考古研究的主要工具是遥感图像,图像本身具有可以长期保存的特性,因此我们可以从早期保存的遥感图像上发现已被破坏的古迹,从现在的图像发现现有的古迹,制成考古信息专题图,在图像上保存这些古迹的位置、范围以及古迹的真实外貌特征,以供将来的分析之用。经过纠正的遥感图像具有很高的精度,因此可以从图像上对遗址的范围及形状进行直接测量,并可将结果直接转绘到地图上,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目前,在国际上,利用遥感进行考古制图是遥感考古的主要内容,发展十分迅速。利用遥感和GIS技术进行大规模的遗址调查,并精确定位,以供未来进行环境监测、遗址定位之用。

6古遗址仿真复原

利用GIS技术,对考古目标的形态结构及其消亡、荒废的过程进行模拟,以三维动态显示,从而可以真实地再现古遗址、古战场的面貌及环境演变的过程,反映当时的社会及环境状况,为考古学家以及军事学家的分析研究提供形象的参考资料。大英博物馆内演示的古希腊神殿,美国洛杉矶美术馆演示的古罗马城堡,都是根据残缺部件“修复”仿真的。敦煌石窟“、数字故宫”也即将付诸实现。航空三维扫描成像系统曾经完成包头、澳门和上海浦东的大面积城市监测,效果远胜于沙盘模型。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这一方法必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和应用。

7结语

第9篇:非遗文化现状分析范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化;保护;

中途分类号:J0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4-0094-0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相比于文化遗产有着较大程度的区别。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非物质文化遗产难以捉摸主要是由于其自身的非物质性和载体的活态流变性,也因此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带来一定程度的阻碍。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存的保护方法从总体上来说仍然存在很大的不足,而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化保护的提出,有利于彰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强化物质的载体、规范保护过程、扩大接受的范围以及增强保障的真实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档案保护是在新型保护领域上的探索,而对于档案学来讲,也给档案理论以及档案事业带来全新的挑战。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其特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业品和文化场所;是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总而言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等。其自身具有的特点如下。

(一)社会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性是指非物质自始至终都不可能脱离人类社会,起自身的形成过程到以后的存在以及传承都是在人类社会的基础上加以实现,因而能够从某些方面体现出人类社会的创造力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此外,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大程度上以来人们的各项实践活动,它起源于人们的生活,并扎根于人们的活动中进而不断发展,最终才有了各民族所独有的民族文化。因而,文化的社会性也决定了非物质文化也具有社会性。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性有其独特的一面。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主体是多种多样的,但主体成分无论是群体还是个人,都是社会的产物;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人们生活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此外,非物质文化的形成也与当地的环境因素息息相关,例如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以及当地的的地形、气候、人文环境等。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交流等都离不开人的作用,传统的手工工艺需要一代代的延续,表演技巧的传承需要人们言传身教,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一旦离开传承的主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过程将会发生破坏。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保护方式、保护手段等都是以人为媒介来进行选择,人们的强烈保护意识将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长久发展。

(二)历史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比喻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其中所蕴含的丰富历史信息以及存在的价值显而易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其本身包含着政治、经济、文化、人文等历史信息,更是历代传承者智慧的结晶。从不同方面反应着人们的感情、思想、信仰以及审美、价值观。例如戏曲艺术的形成是经过表演者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一次又一次的观摩改进,从每个细节入手直到整体的完美表演,无处不凝聚着表演者的智慧以及心血。人们对戏曲艺术的研究不仅仅局限在舞台上的表演,而且还要研究它的起源、兴起和演变、发展的过程。被誉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的昆曲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的剧种之一,它起源于明代,经历了六百多年的历史沉淀依然吸引着广大爱好者。

(三)地域性。世界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都因其所处地域的不同而具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明显的地域性,深刻影响着本地域的文化,同时地域性的存在也与当地的经济状况、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等息息相关。

(四)多元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性主要体现在存在形态上。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种多样的存在形态贯穿于人们的生活生产活动中,清晰的展现着人们的生存状况。

(五)价值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社会,其本身所蕴含的价值都是不可估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其目的在于促进人们活动的开展,表达出人们的某种情感、信仰等。此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将会较大程度的带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化保护概述及其原则

通过实施保护可以使得物质文化遗产和档案工作得以联系。档案化,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无形到有形的重要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起到促进作用。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化保护作为一种系统性的保护方法,就是讲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档案纳入档案管理范围,以档案管理的系统要求来对其实施保护,以此来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传承的目的。其遵循的原则如下。

(一)遵循分类、依项建档的原则。以项为大类进行建档,即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项。切忌分项不清,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项复杂性,在分项过程中很难做到分项的准确无误。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档和整理又是一项极具科学性的工作,其中,坚持系统的有序化则是此过程的重中之重。坚持系统有序原则,即对较为散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安进行系统的、科学的、有效的整理。如果分类立项,建档的不合理将很大程度上阻碍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建立。

(二)遵循分级建档的原则。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行分级保护的制度,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里的“分级”即是在价值和管理层次的划分。我国依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的人文价值大小,将其分为四个级别。并根据不同的等级进行相应的有效的管理。可参考国家文物的“多级保护制度,依据遗产名录级别,划分档案管理的价值级别,以便于系统性的管理以及重点保护。

(三)遵循抢救性原则。由于我国地域辽阔,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工作面临严重的考验,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每一时刻都可能面临消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档要紧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步伐,尽可能做到抢救一项建立一项,保证档案情况的真实、完整。

三、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值得人们深究的话题。如何使其完好的保存下去,更应该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执行下去,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化保护作为一种新型保护方式有利于非物质文化的发展,应作为保护任务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储蕾.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化保护理论初探[J].湖北档案.2011, (4):92-93.